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

Page 1

觸 發 改 變 的 創 藝 連 結 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



目錄頁 竹圍工作室序

5

計畫概述/

6

研究方法/ 研究者簡介 三明治工

8

余浩瑋

14

吳淑倫

20

吳達坤

26

吳瑪

32

張淳善

38

彭筱茵

56

湯皇珍

44

黃瑞茂

50

葉佩如

62

版權頁

68


竹圍工作室 Bamboo Curtain Studio


觸 發 改 變 的 創 意 連 結 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

竹圍工作室以一個藝術機構的角色,在這22年之間陪伴了不少藝術創作者,十年前 轉型以藝術進駐的方式營運,與不同的專業策展人、藝術家、教育者和環境專家透 過藝術實踐一同檢視社會議題,例如城市永續利用、環境保育和社區關懷。2015年 時,竹圍工作室提出的主題為「社會翻轉(Social Change)」,圍繞在「分享、連 結、共創」的概念,讓當年度的藝術家各自詮釋,而後為了進一步深化此主題, 2016-2017年進駐主題為「觸發改變的創意連結」。鼓勵創藝者以「共創」的概念, 激發改變社會的可能性與想像力。 我們相信所有事情不會只有一種答案,實踐想法也不會只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透過 實驗,我們不斷的在找尋不同的可能性。這幾年下來,很奇妙的是我們發現透過「 共創」,提供場域和機會讓不同的人參與,從對話間理解與交流不同的意見,產出 的對話其實是很豐碩。所以,換句話來說,「共創」的定義,可以不限縮在傳統合 作的定義上,像是團隊合作或是夥伴合作,而更是不同背景的人在進行另類的知識 生產,重點不是著重在成果的呈現,而是過程中激發思想的翻轉,進而是行動力的 產生。以藝術專業術語來說,這就是「參與式藝術 Participatory Art」的一種, 以設計的術語來說,就是一種「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無非都是打破一言 堂的論述,每個人都代表一個個體,皆可發聲。 獨立策展人吳虹霏在2015至2016年間,針對曾與竹圍工作室發生關係的十個案例, 包括三明治工、余浩瑋、吳淑倫、吳達坤、吳瑪悧、張淳善、彭筱茵、湯皇珍、黃 瑞茂、葉佩如,分別進行研究和訪談,說明創藝連結的過程與現況。創作者分享當 初的駐村或展覽經驗,也梳理出他們目前的創作方向,探討藝術進駐以及參與合作 是如何影響其創作生涯,並以自身經驗說明創作中所歷經的轉折與改變,甚至讓參 與其中的人們也產生了有形與無形的改變。 追蹤創作者的改變以及參與者的行為改變都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藝術進駐有別於成 果導向的展覽或演出,進駐期間的過程是相對重要的,這是屬於創作的前端,到異 地進駐後,文化衝擊絕對是不可避免的,吸收異地文化和自我認知重整,像鏡面般 不斷反射與投射,釐清自身的改變,對於創作者和參與者本身都需要花一段時間, 每個人的需要的時間不太一樣,有時一下就開花結果,有時心中的那顆種子也許才 剛發芽就停止生長了也說不一定。改變是值得等待的,那代表的是種機會。


一、研究計畫概述 竹圍工作室在前年正式邁入創立第20週年,回顧梳理二十年來竹圍工作室在台灣藝術 文化發展脈絡中扮演的推進角色,從早期的另類空間供創作者大膽實驗、到回應當下 社會需求推出各項藝術專案,至近年以駐村型態為主,提供創藝工作者所需的環境、 團隊協助與國內外連結網絡。這些與創藝工作者的各種不同連結關係就像催化劑,讓 參與其中的人們共同促進了有形與無形的改變。 本研究希望選取十個曾與竹圍工作室有各種合作連結關係之案例,盡可能完整的呈現 各個創藝工作者在生涯中各個重要轉折與體驗,是如何的促成在自身藝術實務上的轉 變,甚至進而透過實務觸發社會性的改變。這些案例將可供我們思考一種在地可行的 合創模式,能鼓勵各藝文單位或個人運用獨有的創造力優勢,尋求更有效的連結與合 作,將概念化為行動,將行動的影響力加深,並鼓勵積極整合國內外經驗與資源,開 拓一道藝術深化於社會的推廣之路。 二、研究方法 ■ 訪談創藝工作者的彼時(與竹圍工作室的過往連結) ■ 訪談創藝工作者的歷程(生涯中各個重要的轉變點與促成原因) ■ 訪談創藝工作者的此時(現況) 訪談中,將邀請受訪者分享當初與竹圍工作室(或其他深刻的影響源)的連結經驗, 逐步梳理至他們目前的方向,探究進駐或參與合作,如何影響、啟發或助益其實踐 Why/ How is the 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 延伸訪問

06

就您的觀察,台灣(或國外)的創藝工作者介入社會議題的現象為何?

您認為創藝工作者就自己關注的議題,應如何能產出更有效、更有影響力的改變?

就個人的藝術實踐,甚至整體藝術文化環境,最迫切也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為何?


三、研究者: 吳虹霏,策展人/研究者,現居台北,2010年畢業於英國艾賽克斯大學,碩士主修畫 廊研究與批判性策展。2013年起擔任獨立空間『空場』的經營成員,並也從事專案研 究、撰稿、資源整合、藝術行政等多型態工作。文章散見於《國藝會線上誌》、《藝 術家》、《藝術收藏與設計》、《台灣工藝》、《MOT Times 明日誌》等。主要策展 包括「空談」(空場,台北,2016)「Red Pill」(恆畫廊,台北,2014)、「你好– 臺灣當代首飾創作聯展 」(NePO 畫廊,台北,2014)、「慢拍」(新畫廊,台北, 2012)、「新盤古大陸」(Arts on 5,艾賽克斯,英國,2010)。 吳虹霏長期關注藝術如何做為社會創新與創造的動能,2016年成立Nature More本末工 作室,一個透過創意推動永續生活的策展平台,目前進駐於前身是市場的新富町文化 市場。自2015 年起擔任竹圍工作室專案研究與策展,為《竹圍工作室走到 20》助理 策展人,與《社藝流:竹圍大小事Macro-Micro- Actions at BCS》策展人。 2015年,吳虹霏於竹圍工作室執行「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研究案,與十位各種領域 的創藝工作者進行深入的訪談,將其在自身藝術實務上的轉變,甚至進而透過實務觸 發社會性的改變的過程撰寫成文;以及2016年執行Nature More第一檔環境藝術計畫, 擔任受邀藝術家的在地研究基礎,合作策動一系列著眼台灣的環境議題的藝術展覽與 工作坊,並撰寫成研究報告〈台灣環境藝術發展,於2017年4月在《數位荒原》與《國 美館數位藝術平台》策動一系列專題露出,延續環境議題的藝術性討論。

07


三明治工 一 個 以 公 益 創 新 為 目 標 的 藝 術 團 隊


透過不同領域的合作經驗,我們發現-藝術或者無法直接改變社會問題, 但可以讓問題變得有感,觸發參與者改變的可能。 而透過不同的合作,讓合作單位產生更多的期待和想法, 不斷嚐試和累積改變的經驗,並在過程中發現各自的長處和盲點, 是跨領域合作中最有價值和最讓人享受的地方。

當藝術家走進樂山

樂山教養院位於台北八里,現收容百名以上15至55歲的身心障礙的朋友。教養 院的歷史始於1934年日治時期,當時提供痲瘋病的治療與住所,如今醫療條件 已大幅改善,人們對痲瘋病的錯誤迷信也已破除,經歷了收容棄嬰、智障兒童 的轉型後,這裡怎麼看,都仍像是一座孤山,知名度也不如另一個因拆遷爭議 而曾躍上新聞版面的樂生療養院。地處偏遠的樂山,如此真實的反映出弱勢族 群在現實社會的位置。 同時,這裡卻也真是座被遺忘的樂園,面對淡水河迎海口的台北港,身後是一 片廣大卻荒棄的山林,坐擁好山好水、純真的院生與熱心服務的社工,這裡始 終努力的自給自足,幾乎不盼望未來的日子會有甚麼樣的改變。直到2010年, 一位老師帶著一群藝術家學生們踏入這塊土地…

09


「藝術跨域專題」字面上看起來,只是北藝大藝術跨域所的一門尋常課程,在 陳愷璜老師的帶領下,曾韻潔、李萬鏗、顏芳俞、賴俊泓、張之穎與黃郁齡進 入樂山教養院,這一步踏離了教室,直達社會的最邊緣,也激盪出一段幾乎翻 轉他們人生的緣分。 第一個學期,前樂山院長姚雨靜與社工帶領學生們認識院區歷史、環境與多元 的治療課程,他們就在這地大物博的院區中自由探索、旁聽治療課程、協助院 區事務,慢慢地發展出各自關注的面向,與想要在此進行的藝術計畫。 那時候的樂山吸引曾韻潔的,是廣闊的腹地與未被破壞的原生自然,本來就關 心生態議題的她,加入了園藝治療的課程擔任志工。其中與她互動最頻繁的要 屬農藝班的周芳珠老師。周芳珠是魯凱族原住民,有著對萬物崇敬的自然觀, 經常帶著院區的孩子們採集可食的野草,作為熬煮青草茶或入菜。這些寶貴的 生活知識,以及透過工作與植物接觸作為身心靈復健的智慧,都深深啟發著曾 韻潔,她開始構思拿藥草做飲料,並從樂山回收場找廢棄材料做出飲料車,開 啟了〈樂山飲〉的計畫。 第二學期才加入的李萬鏗,則是加入音樂治療的課程。這門課主要是透過參與 者對音樂與老師的指令等內容的反應情況,評估個案在接受治療課程後的改變 與發展。觀察一陣子後,他發現這門課程呼應著院生日常經驗的種種時刻,而 自己或許能夠針對其中聲音感知的部分貢獻長處。就這樣,他與音樂治療師楊 婷婷共同設計了一套具有訊號特性的課程,訂出六個每日生活作息的時段,楊 婷婷負責編曲,他則負責寫詞,並撿拾回收場的物件拼湊成一個個音樂輔具, 將此計畫命名為〈樂山機動隊〉。

10


竹圍工作室的展覽

在樂山的計畫進行了近半年,曾韻潔無意間看見竹圍工作室的2011年度新秀徵 選計畫,陳愷璜也鼓勵投件,讓更多人知曉這裡進行的一切。同時,他們也順 利的申請到國藝會的展覽補助,因為展出時間限制,她們只剩不到三個月的時 間就必須完成這個展覽。而在此之前,誰也無法想像當各自執行的計畫踏出了 樂山,在另一個全然不同的空間中,會是什麼模樣。 《一帖樂山良藥Mix & Match》的展出,是思考當代藝術在社會裡有什麼能力、 能成為如何的角色來刺激,而不奢望全然的改變的一場實踐與實驗。六位學生 的創作,成了介紹這座療養院給民眾的最佳引路人。曾韻潔的移動餐車,在展 覽期間推到工作室門口,邀請參與的觀眾或是路過的民眾飲用。透過和民眾互 動、邊喝邊聊的過程,從中建立起關係。「飲是一種象徵的行為、身體性的經 驗,觀眾首先透過身體的感官,連結到對他處環境的認識,特別是當這杯飲料 是來自他處的時候。」她說。 開幕的這天,也是竹圍工作室難得的熱鬧歡愉日子,十幾名樂山的院生與老師 們來此欣賞展覽,與作品互動,還有一間學生打造的KTV室讓他們盡情歡唱,民 眾則是興致勃勃的聽藝術家們介紹這些創作背後的故事。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 麗虹表示,「這個展覽有兩層很珍貴的意義,第一層是院生們跨出平日在樂山 的生活場域,來到竹圍工作室,度過開心的一天,這是他們新鮮的體驗;第二 層則是當樂山的大小朋友主動的在展覽中展現自己,社會得以看見他們的生命 力,而不再是隱於遙遠的山頭另一端。」 這個展覽吸引了許多媒體報導,藝術在此成為一個平實親和的媒介,傳遞社會 邊緣或弱勢族群倡議自身價值的機會,讓這過程有機的彰顯出其價值,而非在 於有何輝煌的成果。也是在此時,李萬鏗與曾韻潔意識到原本的藝術家身分與 藝術主體性似乎已慢慢消解,另一種互補性的、相互依賴的共同關係則越來越 深刻。

11


從「志工」到「三明治工」

這群藝術家學生們並未在展覽後就結束與教養院的關係,一方面是他們的共同 創作亦回歸到院區的日後使用,另一方面則是找到新的需求與供給的連結點。 樂山療養院平日即相當倚重設計,不管是園遊會、義賣品、院區指標等都需要 經過包裝,提升其形象以助其爭取資源。學生們就在這樣的前提下,繼續與樂 山的合作關係。過程中,他們也翻閱了許多院生的繪畫作品,發現院生多半有 過人的創作力,便決定設計上以院生的創作為主。藝術的重要性有時並不在於 主體性的創作,而是「提供自身價值重估與翻轉的可能性,透過與院生合力創 作,讓他們從受施者轉換為生產者的角色,進而促進自我認同。」李萬鏗說。 就這樣,2011至2013年間,學生們一直保持與樂山的密切合作關係,從中持續 激盪對於日常與藝術生產的想像。2013年,李萬鏗與謝若琳及幾位北藝大的同 學朋友,透過「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start),正式成立了三明治工 有限公司(隨後曾韻潔也加入),希望透過藝術,建立有償的合作關係,為公 益模式帶來創新的可能。 三明治工的運作分為工作室與實驗室,前者滿足如先前與樂山合作的設計需求 層面,實驗室則較多主動的藝術提案計畫,也是公司較著力的部分。在推廣業 務上,竹圍工作室的展覽便成為一個有效的範本,可以藉此展現給大家,如何 透過藝術實現公益的價值,而不必落於傳統公益推廣的俗套。至於與樂山的關 係,則因為長期的合作已建立彼此熟悉信任的夥伴關係,甚至可以以此為實驗 基地,擴大與外界的接觸與活動。去年在淡水小白宮的(我的旅行〉展覽,就 結合了手作課的院生的繪畫作品,香港的SoundPocket也主動找上門,共同在 樂山作了有關聲音的計畫。透過跨領域合作的思維激盪,一如樂山孩子們的創 作,原來談論公益議題可以是很歡樂輕盈的事。

12


藝術如何參與社會 三明治工的運作模式,在台灣大抵依循著藝術學院模式發展的版圖中,成了一個很難讓 人不注意的奇特成果。第一,他們跳脫既有的藝術產業圈,不以生產可被畫廊販售或美 術館收藏的作品,而是直接進入更廣大的社會脈絡中;第二,他們以罕見的團隊合作模 式運作,甚至相信三明治工的名字比他們的個別名字還重要。 筆者不禁好奇詢問,這樣的轉折是否不同於當年進入北藝大就學,對作一個藝術家的想 像?對此,從香港隻身來台的李萬鏗有很多的感觸。即使已經在北藝大念書七年的他, 對於藝術圈的創作脈絡、關心的議題,甚至是獎補助等機制都讓他覺得有種距離感,透 過在北藝藝跨所的學習,與樂山療養院的接觸經驗,慢慢讓他打開原本的個人框架,與 別人合作。「成立三明治工後,我幾乎就以團體名義,沒有掛個人名字,這樣累積的資 源效益會大的多。」他說。 訪問結束,離開三明治工辦公室現址的淡水古蹟博物館,沿著街樹綠茵一路往下,漸漸 感受到淡水的海風徐徐,不遠處就是位於海關碼頭的《銀河系少年-銀髮樂齡體驗展》 此展為近期三明治工推出的最新作品,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及中高齡健康促進與管 理的菲特邦健康工作室合辦,以互動體驗的方式鼓勵民眾思考迫切的老齡化議題。看著 展場中的觀眾不分老少、男女,紛紛脫下鞋子、又是彈跳又是闖關,在充滿笑聲的氛圍 中,藝術殿堂已完全的消解,只有扎扎實實的走入生活與社會的創意與影響力。

13


余浩瑋 青


在青藝盟推動的各項行動計畫裡,我們融合各種社會脈動的公共議題, 藉此引導年輕人接觸課體制之外的多元生命風景我們也邀請許多藝文界、 跨領域的大師與傑出工作者,直接與年輕人一起工作,創造許多經驗交流的機會。 這十六年來青藝盟就像台灣藝文的孕育農場,直接間接培育出許多新世代的藝文人才。

舞台下的晦暗青春

每年的春夏交際,二十幾場戲劇表演在各地舞台輪番上演,台前台後的,是北中南各校高 中生們,揮灑著青春的能量、創意與爆發力。這是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以下簡稱青藝盟) 一年一度主辦的『花樣年華青少年戲劇節』(以下簡稱花樣),今年已經邁向第十六屆,多 年來在台灣表演藝術界培育了許多亮眼新星。 2010年,行政院青輔會主持的青舵獎頒獎典禮上,十位青年典範站在舞台上接受表揚,其 中一位就是青藝盟的幕後推手余浩瑋,因為多年致力於藝術表演工作,並透過創意結合公 益,繼而為年輕學子帶來正面的改變,獲得了特殊貢獻獎的殊榮。 余浩瑋的人生似乎總跟舞台脫離不了關係(他同時還是個樂團主唱),但這條被人群簇擁著 的康莊大道的開端,其實是一段晦澀不得志的成長歲月。「我是站在這裡演講的人當中學 歷最低的人,我只有國中畢業。我今天要分享的,也並不是什麼勵志的成功故事。」去年 底的TED演講開場上,余浩瑋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直接掀開自己的底牌,一如他不修邊 幅的裝扮,但他在言談間散發的自信與能量,卻是大多數人生一帆風順的人身上難以感受 到的。 青春期的余浩瑋,逃家逃學、挨罵挨打是家常便飯,高三被退學後在台北流浪,在這個注 定沉淪的黑暗時刻,當年就讀的華岡藝校的老師張皓期邀請他加入劇團。接觸表演後的生 命風景,就像黑暗盡頭出現一片海闊天空,他就這樣找到自己從前最欠缺的生命意義與價 值。從打雜小弟到獨自撐起劇團營運,從個人興趣到人生志業,靠著咬牙苦撐的傻勁,與 即便負債百萬都打死不退的決心,支撐起他破碎的成長路,更讓他從守護自己的價值,到 幫助無數個迷惘青年找到自己的價值。

15


校門外的夢想排練場 加入劇團後的第二年,張皓期老師拋出了集合台北地區的高中戲劇社辦公演的 構想,在團隊天馬行空的發想與熱血策動下,『花樣』於2001年誕生。余浩瑋 一步一腳印地從劇組庶務、燈光技術到擔任製作人、策畫年度主題,更大膽的 發展成全國性的戲劇節。從參與學生們為夢想流下的汗水淚水中,協助他人完 成夢想的感動,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也因此2006年劇團因不堪虧損喊停的那一 刻,余浩瑋毅然而然地接下團長的棒子,成立了青藝盟,繼續推動守護著眾人 的青春劇場夢。 每年的戲劇節上演前是為期半年的培訓,青藝盟推出劇場行政、燈光、服裝、 編劇等課程讓學生自行選擇,在團隊合力發展戲劇表演,通過甄選後,就能踏 上台灣各地的舞台發表成果。這種跨出學校圍籬的保護下才能獲得的體驗,讓 學生們在掌握課業進度與自身的興趣之間,常經歷一番拉扯,家庭革命更是時 有所聞。「我可以向家長保證,加入花樣後功課一定會退步,但我不會認錯, 因為我相信學生在這邊學到的,是一輩子受用、可以一輩子帶著走的收穫。」 除了藉此鼓勵學生追求興趣、尋找並勇於表現自己價值,余浩瑋也希望透過多 元議題,扭轉當下單一價值觀掛帥的趨勢,讓年輕人在枯竭的教育體制之外, 找回對世界的好奇與想像。

16


劇場成為與社會連結的橋樑 頂下劇團,沒有回頭路的青藝盟,在極缺少資源的困境中,獲得許多場地與經 費的種種支持,包括淡水前鎮長蔡葉偉、淡水文化基金會、竹圍工作室與聯電 基金會等單位,得以年年延續至今。余浩瑋沒有忘記這些支持背後是對他推動 另類教育的肯定與期待。2008年起,團隊帶著參與學生發起紙袋人軍團活動, 結合快閃表演與公益募款,達到宣傳戲劇節與幫助公益團體的雙重目標。這個 活動的立意,原本只希望扭轉大眾對青少年的既定印象,「這些學生為了完成 做戲劇的夢想,可以挑戰很多事情,他們一點都不草莓,重點應該是,我們要 用怎樣的方式去引導年輕人。」 在創意行動深受好評的同時,每年青藝盟與公益組織的合作數量也從數個減少 到一個,希望藉此深化參與者對議題的認識。例如去年與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合作,帶著學生們認識社區、拜訪公娼阿姨,經過一番田調後,再來策劃快閃 的演出。今年則與冤獄平反協會合作,律師邱顯志、苗博雅等人都曾受邀與學 生分享人權議題。「做行動,是要有深度的。」在朝生暮死的劇場界,余浩瑋 放更多的氣力在「台下十年功」的琢磨上,而這樣的排練室沒有門窗,正是寬 廣的社會,芸芸眾生都是值得認識、能夠豐富人生視野的課題。 2010年的青舵獎,余浩瑋認識了獲得國際參與獎,投入國際環保工作多年的黃 若亭,兩人言談間發現可將彼此領域互相結合的機會。隔年,花樣的年度主題 定調為「拯救地球」,除了戲劇相關課程,新增了講座與工作坊,邀請黃若亭 等人將氣候變遷與環保議題帶給學生。往後的年度主題,也在在帶領學生碰觸 最深刻的社會議題,包括社會正義、教育、台灣歷史等,透過不同領域的老師 分享的多樣生命經驗,鼓勵學生追尋生命樣貌的本質,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17


價值觀的影響力

余浩瑋本身也是活躍的社會運動參與者,面對著是否灌輸學生特定意識形態的 質疑,他這麼回答,「花樣的確是有意識形態的,那就是離開學校後,不要對 社會冷漠,不要背對世界,要懂得分享、奉獻自己的專業,要相信自己是可以 改變社會的。」 許多社會問題之所以不願被檢視被碰觸,經常在於人們害怕發現自己其實對此 無能為力。這幾年親身參與眾多議題的余浩瑋,相信這些問題的核心都在於教 育,必須從價值觀的建立上去扭轉。「我們這一代與上一代,在受教育時根本 沒太多機會接觸這些社會議題、或世界上發生的事,所以現在社會變這樣子, 那我們是否該讓年輕人現在就接觸、面對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可以有不同的 未來?」 余浩瑋不諱言,想透過這些戲劇活動去翻轉社會議題的態勢是不可能的,但透 過這樣的過程,讓學生認識不一樣的價值觀選擇,未來這亦會影響到他們每一 個做選擇的時刻。而對於那些未來真的踏上表演藝術之路的學生們,因為擁有 了這些與社會連結的經驗,日後在做劇場的時候,視野可以更多元,可以透過 藝術去傳達更豐富的訊息,這正是他堅信的藝術對社會的影響力,而他已經連 續十六年撒下種子。

18


從風箏計畫看困難與機會 在與青春學子並肩作戰的十多年來,余浩瑋常常看到自己從前的影子,那一個 個家庭溝通失和、被傳統教育放棄的迷惘身影,就如一支支迷航飄盪的風箏。 2014年,獲得福特汽車百萬圓夢獎金的他展開了風箏計畫,帶著四位安置少年 全台巡迴三個月,到各地的高關懷班、感化院、公私立的照護機構,用戲劇述 說他們的生命故事,並提供免費的表演藝術課程。 「這個計畫的重點是在年輕人彼此的對話,用生命影響生命,我們帶著這些安 置少年走出去,其實是要他們面對自己。」在這趟環島過程中,余浩瑋也碰觸 到相關機構的體制性問題,包括必要的管理手段與保護措施等,而這往往也限 制了這些少年與外界的聯繫,更別提這些少年最需要的心靈陪伴。「在表演、 相處時候都好好的,但當我們要離開時,想到他們還是回到原本的封閉生活, 便又會造成另一波反彈。」畢竟,有限期的計畫,影響力仍是有限的。 這些觀察讓余浩瑋進一步發現現有體制的不足,特別是在這些安置少年年滿十 八歲要跨出社會時,因為缺少與社會的互動,大多還是走向偏路。他因此萌生 成立一間社會企業的構想,培養這些成年的少年們戲劇表演的專長,讓他們能 夠自食其力的立足社會。他提到多年前帶的一個團員加入了風箏計畫,如今也 成立了「逆風劇團」,為一樣的理想努力踏實的耕耘著。 對余浩瑋來說,真正的成功或許在於找出營運永續的模式,確保影響力可以持 續,讓這些人生正要起飛的年輕生命,都能自由自在的翱翔。青藝盟的成果的 確一點也不輝煌,但也正是這一路跌撞卻堅持的軌跡,引導著我們的目光看得 更高更遠一些――我們為這些青少年打開的天空有多寬廣,他們給我們的未來 就有多寬廣。

19


吳淑倫 台 東 曙 光 藝 術 村 負 責 人


在竹圍工作室跟國際的藝術家交流,更打開了我的視野與腦袋, 讓我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藝術呈現表達與觀看方式。 台東的藝術環境缺少的正是這樣的機會與國際觀。藝術家藉著不斷地旅行、 遷徙及探索,接觸更多的創作形式與藝術變貌價值,從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創 作形式,甚至生活狀態。透過這些流動與交織過程,讓我們更看清楚土地是 如何被對待,從而昭顯出地方特性。

在生命轉彎處銜接斷裂的文化 黝黑皮膚、晶亮眼神的吳淑倫,與遼闊奔放的東部景色搭起來再相襯不過,很 難聯想二十年前的她,是台北和信醫院的病房護理師。她的故事卻不像一般只 是嚮往著自然山水與恬淡生活的隱居者,而是實踐生命職志,讓自己作為一個 不受地理侷限的連結者,試圖在東部捍衛本有的文化風景外,利用創新創意, 把這裡的能量推得更廣更深。 熱愛藝術的吳淑倫,在過勞的醫務工作之餘,利用僅剩的休息睡眠時間學習繪 畫、玻璃藝術與琉璃珠燒製。「我覺得人生不能只會做一件事,也不喜歡一成 不變的生活,每到了一個階段,就會開始想做不同的事情。」2006年,吳淑倫 告別了八年的護理師生活,轉而專心攻讀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 同時也在該校擔任琉璃工坊的助教。 她回憶,當時原住民文化的議題尚未成為顯學,會踏上這條路,是從小生活在 屏東客家與原住民雜居的村落的緣分延續。從小就喜歡原住民藝術文化的她, 多年前一次回屏東的南迴鐵路火車上,見到一位穿著傳統服裝的排灣族人,脖 子上佩戴著許多琉璃珠串成的項鍊,像是要前往一場盛宴一般,那美麗尊貴的 畫面成了讓她多年難忘的深刻記憶,也就此埋下研究排灣文化的種子。 吳淑倫的碩士論文決定從這些燦爛卻神秘的珠子出發,藉由走訪部落、探訪耆 老,採集口述歷史,將失落的排灣族琉璃珠文化一顆顆串接起來。同時,她也 能將從各個採集到的神話故事,運用深化在自己的創作中,讓她的琉璃創作, 能不流於華麗的表面,而是真實呈現排灣文化的美感與精神,各自擁有飽滿躍 動的靈魂。

21


在災害重建中看見藝術的價值

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東部與南部地區,當時吳淑倫才剛剛結束日本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文化交流之旅,心繫著部落的朋友的她,立刻投入南迴 線上的救災。她也陸續與當時在原社工作的朋友林秀惠一同策劃發起,並由文 建會支持「八八風災重建計劃」的玻璃藝術創作課程中擔任講師,對她而言, 這些短期藝術課程並不重在學習的成果,而是「先把災民帶離開滿目瘡痍的家 園,透過這樣的創作課程,避免沉浸在風災帶來的情緒狀態中。」 2010年,吳淑倫受邀進駐台東太麻里鄉的嘉蘭部落,為因風災成立的芭伊婦女 陶珠工坊擔任顧問,負責文創產品設計、教育訓練與經營行銷管理。「反正幾 乎是都包了,從頭開始練兵,我們就在一條走廊上工作,連燒窯設備都沒有。 參與工坊的都是部落婦女,大部分是中年,單親或是低收入戶,也幾乎一半都 沒有接觸過陶珠的經驗。跟她們工作蠻好玩,有時候笑死,有時候會氣死。」 吳淑倫就這樣在這座雲霧環繞的部落生活了近四年,看著大大小小的風災、土 石流從腳下的土地奔流而過,看著政府與團體帶著自己的優越認知忽略在地真 正的需求,與應該被尊重的傳統文化與生活觀,也與這些部落族人共同度過生 命甘苦的歷程,共同淬鍊從挫折中堅強的意志與智慧。她因此確信藝術能帶來 某種正向的改變,讓災民不致沉浸在悲傷的狀態中,心理先安頓好了,接著才 是要面臨怎麼重建生活、延續文化的問題。

22


開啟國際交流的節點 2012年,吳淑倫來到竹圍工作室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駐村。對於一個非本地、初 來乍到的藝術家,駐村常代表行銷自己、建立人脈、奠定未來合作機會的忙碌 時期。個性直爽的她卻坦言,那段期間都在跟同期的國外藝術家朋友聊天烤肉 喝酒。一起生活,變成日後能保持聯絡的好朋友,其實是撇開了各種藝術性目 的,最真實的交流,就像成天在大山大海的包圍下,自己蓋房子、作傢俱、唱 歌跳舞,各種形式的創作都是生活,來自如此環境的她,怎還會將藝術與生活 區隔開呢? 然而吳淑倫的確從中看見了台東與外界交流的貧乏。「在一個環境待久了,缺 少外來的刺激,確實會有侷限;再來是身邊很多藝術家朋友都很有才華,卻因 為語言或缺少曝光,無法被看到。」隔年,她成立了台東曙光藝術村,希望連 結國際當代藝術與原住民藝術,深耕南島原住民的工藝藝術與土地生態社會議 題,並能成為東部區域國內外藝術家交換的基地。 當連結本身帶有一種感染性,影響力是可觀的。2013年來到竹圍工作室駐村的 印度藝術家Shweta Bhattad,抽了幾天造訪了曙光藝術村,那幾夜山上部落喝 著茶談天說地的夜裡,曾對吳淑倫說,希望自己也能為自己的土地做些什麼。 隔年,Shweta竟也真的在家鄉成立了Gram Art Project,以各種藝術性合作推 動在地農村社區的發展。

23


無國界的關注土地生態 吳淑倫就這樣受到盛情邀約赴印度駐村,在當地實現了兩個藝術計畫,第一個是以染布工 作坊的社區活動推廣自然環保的觀念。「為了蒐集具染色效果的植物,我們勤跑菜市場蒐 集被丟棄的菜葉,甚至問村民可否採他們家的花,然後到處邀請人來參加工作坊。」回憶 起這個一半以上人民沒受過教育的國度,以及那個從來沒有外人進去過的封閉小村莊,駐 村是衝擊與美好回憶兼具的。「工作坊當天,村民帶著不要的舊衣服舊手帕參加,染色的 效果奇佳,最後全部人搶著要帶回家。」 第二個計畫出自對當地都用化學農藥的觀察,因為沒有有機農業的知識,許多農民因為使 用農藥而致病,並且多半過著困苦的生活。在與村民分享台灣農業的走向後,吳淑倫邀請 大家帶著寶特瓶,透過簡易手作,集體種下她從台灣帶來的種子。這個種植計畫後來受到 Shweta的溫哥華雙年展邀請,拉回到台東金峰鄉的正興部落進行,將原住民作物紅藜的種 植文化拉到國際的舞台發光。 2013年,臺東生活美學館與瑞士寶抱出版社合作舉辦「原味臺東童書製作workshop」,召 集了在地藝術家在魯拉克斯部落展開一連串童書製作的研習。「作書之外,我和見維巴里 等人想做更有趣的事情,於是我們決定直接跑去部落種小米。」2014年,吳淑倫策畫了「 沿著小米田 遇見達而達」一展,以繪本、文件、裝置、影音等展示一年來與藝術家們合 作的成果。從埋首琉璃珠的創作,到赤著腳下田播下一顆顆種子,讓吳淑倫熱誠投入的始 終是深埋在腳下的土地以及生活故事中的文化寶藏。

24


用藝術守護東部的山海 這兩年在台灣各地時興的大地藝術節,也在東海岸開出了花朵,吳淑倫自2014年起受潘小 雪教授的邀請,擔任團隊的核心執行成員。「在花東,做這一塊的人本來就不多,很多案 子的合作是很自然的找來找去就發生了。」相較於其他地區,東海岸大地藝術季的藝術家 多為在地人。「國外藝術家來停一兩個月創作,就像蜻蜓點水,沒辦法生出與土地深厚連 結的作品,我們要有自信,在地的藝術家是很優秀的。」她更希望透過藝術季喚醒環境議 題,身處大型開發不斷威脅著這裡的自然景觀,希望找出抗爭以外的別種方法,「這麼優 美的環境,這麼貼近自然的創作,大家應該是自然而然的想要保護這裡。」 目前曙光藝術村正在洽詢新的落腳處,未來除了繼續拓展國際交流,亦會朝向深化與社區 連結的理想前進。不管在空間、營運或是藝術家出國經費上都難獲得政府支持的他們,努 力的發揮草根的力量。「雖然很辛苦忙碌,但每次看到這樣的海闊天空,就覺得,阿,這 些困難算什麼呢!」 筆者訪談之日,正好又是一個颱風肆虐後,藝術家們已經重新樹立起他們被摧毀的作品, 居民們忙著修補屋頂。碧海藍天下,才發現或許這裡的生命力能從一次次的自然災害中復 甦,卻非常需要更多像吳淑倫這樣的人拿出創意與實際行動守護,讓這片樂土遠離人為的 破壞,讓孩子們赤腳在金黃色的小米田奔跑,讓戴著琉璃珠的老人們永遠有故事可以說。

25


吳達坤 藝 術 家 / 策 展 人 藝 術 機 構 運 營 者


我們活在沒有大師的年代。 我鼓勵現在的藝文工作者,首先尋覓志同道合的夥伴,建 立互補關係,善用網路時代議題發酵的速度,用打群戰的 模式來回應十倍速的思考年代;當然,自己的回應也要更 快,但須深思熟慮,如同自己投入各項運動一樣,用更廣 大的社會脈絡來思考創新。


遊走在學院殿堂與另類空間之間 今年才四十出頭的吳達坤,很難想像有超過一半的人生,與已有二十一年歷史 的竹圍工作室有深刻的連結。這連結早自工作室草創時期就已結下,當時他還 是個北藝大求學的年輕藝術家,作為第一代實習生,和莊普、范姜明道與陳正 勳等老前輩們拿著鋤頭開墾荒地、四處敲敲打打,是他記憶中最鮮明的畫面。 那個年代的確是創作者們最辛苦,卻也燦爛無比的年代。在竹圍工作室,看著 林文強在門口砌起一大面土牆、陸培麟在地面鑿出一個個大洞、王文志將場地 注滿洪水…,「我從較資深的藝術家身上看到的熱情與動能,至今一直影響著 我。」吳達坤說。 1995年的關渡,有著剛開張的竹圍工作室,與剛遷來此的的國立藝術學院(今日 的北藝大),一切尚未定型,卻也激發無窮的可能性。回憶起在北藝大的校園生 活,同樣是大興土木的畫面,美術系與戲劇系等科系的學生共同上課、創作、 玩樂,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沒有隔閡,很多的創作靈感都是從這樣的互動中產生 的。「而那時候的竹圍工作室還在變動、成形中,我也讓自己保持開放,就像 一塊海綿。」也正這樣保持開放的「海綿」心態,帶領年輕的吳達坤,一路從 創作者到策畫大型展覽、成立空間、到掌管藝術機構的營運。至今,身兼多重 的身分角色的他,做的仍是開疆闢土的工作,只是這一次他將墾拓的範圍擴及 到台灣的整體藝術環境,未必每次都激進的不破不立,但每每都有打破既有疆 界與隔閡之舉。 2003年從芬蘭赫爾辛基NIFCA的駐村計畫返台後,吳達坤回到竹圍工作室,這次 不是幫忙,是自己的「流光幻影 Streamer」個展。在當時新媒體藝術尚未普及 的台灣,國內的設備廠商對當代藝術態度是非常保守的,做這樣的展覽最困難 的便是找設備、拉贊助,使出渾身解數後,吳達坤終於好不容易借到一台 Samsung電漿電視。而這次的布展,也是出動一批學弟妹、親朋好友,像是幫忙 做隔間牆的邱昭財,與協助裝投影機的吳季璁等人。 在獎補助等資源挹注與整體藝術產業尚稱成熟完善的今日,或許很難想像二十 年前的創作環境,但只要想想台灣當初也是靠著中小企業的衝勁與毅力擠身亞 洲四小龍之列,便可以多少體會艱苦環境才能粹煉出的能量。「那個時候,年 輕藝術家要為一個展覽找到空間、器材、各種資源的幫助是很難的。因為資源 很少,藝術家們憑藉著純粹的熱誠創作,互相幫忙,那樣的革命情誼反而更純 粹,創作出來的作品的能量也更真實動人。」

28


從藝術創作者到另類空間經營者

除了當年的竹圍工作室,還有新樂園、伊通公園等非典型空間撐起藝術創作者對 空間的龐大需求,讓他們跳脫出美術館的傳統框架,進行前衛的開創試驗。2006 年藝術圈最轟動的大事,大概要屬胡朝聖、姚瑞中與吳達坤等七名藝術工作者共 同成立VT非常廟,以浩大的聲勢為台北的另類空間撐起了另一片天。自此,吳達 坤原本單純的創作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當自己成了空間經營者,一堆陌生 的商業名詞鋪天蓋地的來:進銷存、三點半的銀行截止時間等等,也是在這場震 撼教育中,讓他體認到藝術家不一定要商業保持距離,也不必與社會脫節。 VT非常廟的團隊操作的真正價值,或許不侷限在那地下空間中的展演,而是以藝 術的集體力量,挑戰既有的藝術與社會思維,一次又一次的提出重量的提問與批 判。例如台北雙年展「非常累畫室 非常摹擬考計畫」及2010年國美館的亞洲雙 年展推出的「非常美展」,都是針對台灣的藝術教育制度提出的一種詼諧又犀利 的反思。

29


國際駐村的養分

成立VT非常廟的那年,吳達坤剛結束在紐約ISCP的駐村,往後的幾年也陸續至東京 Tokyo Wonder Site、釜山等許多長駐型的藝術據點。多年來在異地的工作、生活與展覽交流合 作,除了讓吳達坤累積了豐富的海內外人脈,更加深他對所屬社會、環境、政治狀態與身 份認同的觀察力,進而催化了由新媒體藝術家到策展人的轉變。 2011年於高美館展出的《後民國-沒人共和國》,就是吳達坤集跨越三個世代的台灣藝術 家,以藝術的語言,回應當下政治現況的代表作之一。展覽大膽提出民國百年之後的未來 為藍圖的虛擬國度,以近乎無政府主義的瘋狂與詼諧描繪台灣當下的政治處境,與台灣人 充滿漂浮且焦慮的集體意識形態。正因為討論的是如此切身的議題,雖然沉重但是透過軟 性的文化語言傳遞,因此幾乎只要是身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會「有感」,這個展覽大受歡 迎,甚至締造破紀錄的參觀人次,這一次,吳達坤打破的是民眾與藝術的隔閡。 2014年三月,在東京灣外圍的國際海域上,來自日本、韓國、台灣的文化行動者,共同簽 署了一份宣言,宣示跨國際的串連,鼓勵區域性的連結與互助,打造無國界的政治版圖。 隨後,這項稱為「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的計劃於日本 Tokyo Wonder Site、臺北關渡美術 館展出,種種的事件彷彿意圖詔告全亞洲,這並不只是眼高手低的集體空想,而是踏實地 為衝突的現況提出的解決方案。發起此次行動的人,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治家,是當時擔 任關渡美術館的首席策展人吳達坤。從台灣到亞洲,從假想國度到革命性藝術實踐運動, 透過策展,他發聲的媒介得以更大、更遠也更多元。 而這一切過程,看在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的眼中,國際進駐經驗的養分絕對是重要關 鍵。無論是替各界的藝術家、策展人推薦台灣的藝術家,或是邀請他為不同的藝術計劃、 藝術節策展。這些過程都讓他蛻變為「一個具有前瞻性國際觀、能進一步運用藝術手法挑 戰國際議題的策展人。若沒有國際藝術進駐的多元經驗,以及不間斷地經營各界的連結網 絡,吳達坤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

30


「藝術家必須要為所在的時代發聲」 作為一個關注藝術環境發展、人才培育的藝術工作者,吳達坤在2013年擔任視覺藝術聯盟 理事,並於2015年接下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的重任,負責推動台灣藝術村聯盟的成立。多 年來除了監督政府文化政策、公共議題與駐村議題之外,在亞洲區域結盟的概念下,也頻 繁參與國內外交流會議。在此趨勢下,與台灣的藝文單位的夥伴關係便顯得更加重要,竹 圍工作室就常常扮演戰友的角色,藉由合作推動影響力。 對於台灣的藝術環境,吳達坤還抱持著很多很多理想,並且從沒停止思考,要如何運用連 結與創新的機會,作出真正有影響力的事。「現在是要打群戰的時代。」除了豐富的求學 生活、另類空間參與、駐村經驗,他一直保持著與劇場等領域的跨界合作關係,例如2004 年參與湯淑芬、蘇匯宇主導的泰順街唱團在華山烏梅酒廠發表的《盜火計畫》,製作團隊 包括負責機械的張耿華張耿豪,吳達坤自己則是負責舞台跟影像,是個以影像結合劇場的 跨領域展演計畫。這些經驗都讓他深深體會劇場的運作與視覺藝術單打獨鬥模式的不同, 也讓他更習慣與人溝通、協調,集眾人之力完成一件事情。 無論是藝術家、策展人、替代空間倡導與藝術機構經營者的角色,吳達坤始終關注的是藝 術家對社會可以產生甚麼樣的動能,並鼓勵藝術工作者建立良好夥伴關係,善用發酵效應 大的網路,就像在做一場運動,用更廣大的社會脈絡來思考與創新。

31


吳瑪 藝 術 家


談永續,最重要的是在地實踐。面對問題,只是自己一個人 在那邊想,就會覺得是無法解決的。但當你開始去做,開始 去與人連結,就會找到方法,而方法也是會改變的,因為誰 誰誰又加入了進來,大家一起去找到有創意的解決方案。整 個樹梅坑溪計劃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與方法, 需要有人去發動,讓事情真的可以被做出來。


陽性社會中的陰性思維 一個人用什麼影響世界?吳瑪悧原本可以透過文學,抑或是揉合文字、視覺與空間的 劇場,她選擇成為藝術家,在藝術與社會的巨大裂縫中奮力挖掘,已經卸下了創作的 種種形式包袱的她幾乎是空著手,水慢慢從乾涸已久的地表湧出,回到最初的流轉天 地樣貌,人們再度可以揚起自由與希望的風帆。 淡江德文系畢業後,吳瑪悧到維也納進修劇場,因緣際會轉念雕塑,就讀的德國杜塞 道夫藝術學院以前衛聞名世界,更有教父級的藝術家波伊斯作為活招牌。吳瑪悧就讀 期間,波伊斯已從捍衛所有人「平等受教」的理念而與學院展開的抗爭中勝出,儘管 被解除教職的他無法授課,他仍在學校保有一間工作室,為所有希望前去討教或交流 的人而開,在學院的堡壘中宣揚著用藝術改造社會的理念。 學生時期的吳瑪悧對這樣的理念尚缺乏認識,自然也無緣踏進波伊斯的工作室。反而 是1985年學成回到了台灣,踏在解嚴前的土地上,參與各種風起雲湧的黨外運動與街 頭抗爭,帶著她回去思考過去的經驗。這時,波伊斯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參照,特別是 他致力推廣的「社會雕塑」的概念,也就是社會本身作為一件巨大的作品,人人都可 以透過創造力雕鑿它的樣貌。 吳瑪悧於1990年代晚期的創作,大多從國族認同的角度碰觸「人、土地、歷史」的議 題,代表作「寶島物語」系列結合挑撥的視覺符號與文字張力,展現對於台灣家/國 體制的尖銳探問。 相較於討論空間明確,且通常是對立的兩極價值的國家大議題,吳瑪悧察覺到性別的 權力拉扯在陽性社會是很隱微的。「即使現在社會看起來很開放,女性很自主,但在 很多細微處,還是會看到刻板主流價值無孔不入的影響。這是我在女性主義中所學到 的,很多東西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更深入到結構裡面去看,到日常生活的實踐中檢 視。」這隱微吸引著觀察細膩的吳瑪悧,在創作中漸漸琢磨出獨特陰性語彙,透過女 性經驗的微觀角度引領觀眾思考宏觀的台灣與亞洲歷史,與權力結構的深沈問題。

34


在玩布中走入社群 1997年,吳瑪悧紀錄了一群紡織廠女工的故事,發展出作品「新莊女人的故事」, 互動的過程促使她思索創作與他人的關係,「我那時候常在想這些作品最後會帶來 甚麼樣的作用,藝術家在其中有沒有可能有一些轉換,例如這些人的命運因為你的 作品而有所轉變,或是對社會帶來一些改變。」她顯然認為指認議題,甚至藉此改 變社會的觀點是不夠的,最終作品與所得的成就還是會回到自己。 這樣的拉扯沒有經歷太久,持續關注參與婦女運動的吳瑪悧,在1999年底受台北市 婦女新知協會邀請,擔任玩布工作坊的課程講師,這一加入便是好幾個年頭的姊妹 情誼。她帶著社區媽媽們,透過布藝的創作,一起探索女性心靈世界與生命歷程。 在社工師的專業協助下,透過社區婦女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的生命經驗與情感的真 實反饋,感受到藝術的療癒力量是扎扎實實的。「我並沒有做藝術治療,就是帶著 大家創作,但藝術本身具有療癒性,它是可以安頓每一個人的。」這般真切溫厚的 經驗帶來的能量,遠勝於保持距離的批判,促使她下放藝術家最重要的作者權,轉 而投入截然不同的社群藝術領域。

35


「所有環境問題背後其實是文化問題」 幾乎是同時,環境議題也成為吳瑪悧的創作中一個很重要的區塊,「整個社會政治批判,最 後一定會回到土地問題,我們怎麼看待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環境正義是裡面一個非常重要 的議題。」家住關渡橋下,淡水河是生活中伴隨左右的風景,而這裡聚集許多包括陳建志與 黃瑞茂老師在內的環境運動者,在在促使著她開展與河流的對話。2002年「城市與河流的交 會-竹圍環境藝術節」中,淡水河化作創作的場域,吳瑪悧以住家隔壁的造船廠的船,加上 太陽能裝置,悠悠的行駛於上。 流水常象徵著流動的時間、逝去的風景、未知的流向,吳瑪悧不願虛無的隨波逐流,毅然地 開創台灣以藝術碰觸環境議題的先河。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計劃」中,河流成為 眾人溝通合作平台的載體。計劃的起源是台北藝術大學吳慎慎老師,對吳瑪悧帶領的玩布工 作坊很感興趣,邀請一同合開一門社群藝術的通識課程。「北藝大就在淡水河邊,但很少人 真正去過,都是經過。」她提了最初的溯河構想,把教育性的東西帶進藝術計畫裡面,在拿 到國藝會的補助後,又展開與板橋社大的合作,而很快的獲得台北各個社區大學的響應,一 起行動。 她回憶,當時覺得台灣關注溪流議題的團體都只關注自身所在的溪流,較少串聯。但就如水 本無疆界性,新店溪、基隆河與大漢溪終將匯入淡水河口的殊途同歸,除沿岸的大學與社區 大學,主婦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等環保團體也陸續加入。就這樣, 這個行動把歷史學者、藝術家、環保人士、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教育人士串接起來,坐上同 一艘命運的船,彼此相互撞擊,共同討論河川面對的問題,在為期四天的行動結束後共同發 表宣言。 吳瑪悧認為,這場溯河計劃的關鍵在於透過合作串聯起足夠的資源,也很欣慰的看見各個溪 流相繼成立了河川守護聯盟,由在地民眾繼續貫徹對溪流的保護。接下來的「嘉義北回歸線 環境藝術行動」(2006)與樹梅坑溯溪行動(2010),都可以看出行動是吳瑪悧致力推廣的重 點,而不是流於節慶式的三分鐘熱度。前者不找藝術家在社區裡做裝置,而是從找藝術家來 與居民一起種樹開始,打破藝術家中心,用另一種方式與民間語言銜接,後者她將觸角深入 學校、社區,邀請表演藝術、都市規劃、種菜的民眾一起參與,籌辦早餐會、手作課、走溪 和社區劇場等活動,將環境永續的理念深化到常民的生活中。

36


貫徹永續的在地實踐 近年「永續」成為談論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字,隨著公民運動覺醒,包括反核在內的環 境運動遍地開花,台灣各地也有越來越多的環境藝術節,彷彿環境意識已走出白盒子,但卻 不必然就能與社會無縫接軌。吳瑪悧認為除了喊口號,每個人都應該回到自身,檢視自己最 根本的日常生活。「重要的是每個人在裡面的反思,與實踐的方式是甚麼。每個人都有不同 的實踐方法,都很值得相互交流。」交流是推動改變發生的關鍵,也是她始終致力透過藝術 計畫開鑿的,那一條條無形無狀的河。 現任高師大跨域所教授的吳瑪悧,最新計畫「舌尖上的旗津」是帶著學生透過田野調查,了 解在地的食物與文化,展現社區的豐富層次,促進彼此深入的理解。同時,樹梅坑溪計畫也 醞釀著在2017年展開2.0版本,「這個計畫原本是想讓人意識到這條溪流的存在,我們已達 到目標,接著要做的事是,挑出其中幾個重點再去深化,去挖掘問題的背後,變成一個行動 來操作,那這樣行動就會很有意義。」她舉竹圍工作室一帶每逢大雨都會出現的淹水問題為 例,把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來連結周遭,試圖讓這些參與其中的人,都成為改變的力量。 從歸台後發揮藝術與政治的連結與反思,到後來致力於社區藝術與環境生態之行動與實踐, 吳瑪悧從未依附時代的洪流,也從未踩在浪頭上,這讓她成為台灣藝術發展史中最重要的聲 音之一,在201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的肯定。而這件被她打造多年的「社會雕塑」,從外看其 實並無任何嶄新樣貌,但內部卻已將各個僵化的死角打通。永遠從腳下的這塊土地出發,藝 術語言成了她呼朋引伴的優勢,而形式早就內化成更豐富的生活語言,甚至是不是藝術,一 點都不重要了。未來,她將透過教育、書寫、策展繼續行動,當整個社會成為一個能夠呼吸 與思考的有機體,各個角落都能醞釀讓改變發生的契機,並且無邊無界的滲透、蔓延。

37


張淳善 一 個 曾 在 淡 水 以 文 化 推 動 社 造 的 居 民


談論空間與人,一切必須回到『地方』並藉共同記憶、集體想像與情感認同, 持續推動公共參與的討論,以及促成策略聯盟的友好關係,亦必須是學校、社區、藝術社群、 文史與生態工作者,不斷進行串聯與發展行動的才能進一步落實創意城市。

流浪到淡水 會來到淡水,對張淳善來說,是誤打誤撞卻也豐盛淋漓的緣分。2001年從暨南 國際大學畢業,提前入學台大國家發展所肆業,在商場闖蕩了一陣子後遇上公 司倒債,身無分文的她寄居在朋友的淡水空屋中,努力在社會重新站穩腳步。 這幾個年頭,她累積的工作經驗五花八門,包括藝術家陸培麟經營的民宿行銷 企劃公司與台灣社造聯盟擔任行政秘書。一路到2007年,輾轉來到了淡水鎮公 所,擔任淡水鎮刊―金色淡水記者編輯,與淡水結下情緣。

遇見創意城市 當時的職務為開闢社區鄰里及藝文活動專題,首場訪問就結識竹圍工作室,當 時工作室邀請印尼藝術家Nindityo Adipurnomo進駐『淡水日式警官宿舍』(今 淡水藝術工坊)與淡水在地居民、耆老、教授與女性進行訪談互動,以及印度藝 術家N.S. Harsha進駐於淡水鄧公國小與學生共同創作。張淳善後來說,淡水整 個城鎮就是個藝術村,或許從這時就已經開始藝術進入社區的體會。 猶記得那幾年,政府推動淡水作為一文化城市的策略相當積極,民間也有竹圍 工作室與淡江建築系黃瑞茂教授,共同進行「淡水河口藝遊網」的建置工作坊 與「創意城市」讀書會。2008年3月於淡水舉辦的「啟動亞洲城市創造力」國際 研討會,針對文化藝術與創意城市、創意產業與都市發展等主題,邀請各國專 家來台現身說法,作為台灣城市發展的策略借鏡。因全程參與並採訪,加上 2009年以隨行記者身份隨一級主管出國考察,參與橫濱創意城市研討會,實際 在城市中漫遊踏查,著實讓她受到創意對一個地區發展的撼動,也從而開啟藝 術進駐社區與古蹟再利用議題的認識與投入。

39


印度藝術家哈夏(NS Harsha)與鄧公國小合作《未來》,2007年


淡水需要怎樣的公共空間? 四年的採訪寫作經驗和訓練下,張淳善對淡水地區的人文歷史已有相當之 認識基礎,或許本身就熱愛藝文,也或許這片沃土的文化太具感染力,公 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出身,原以為離藝術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她,發現它們 在城市與社區的經營中其實占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同樣身在淡水這片土 地上,她一直保持著與竹圍工作室的密切互動,同時吸收公部門與獨立藝 術空間兩者性質頗為差異的養分,開始擔任其中牽引連結的角色。 除記者職務她也爭取策畫2010年淡水藝文中心十七周年慶。「當初我向主 管爭取專案不外包,由公部門邀請各單位參與,擔任策展角色,這卻讓主 管相當不安,但當時我認為促成公共空間議題的公民討論是最重要的。」 時值淡水海關碼頭著手整修期間,BOT模式開啟了一連串爭議與討論,加 上淡水高達25處古蹟以及淡水鎮公所鎮有閒置土地及空間,在台北縣即將 升格新北市之際,原屬地方文化管轄權瞬時充滿了變數。「生活空間 在 地宣言」工作坊就是在這樣充滿未知與疑慮的背景中誕生。「在淡水近年 創意城市的發展策略下,是時候集結在地公民參與公共空間與藝文活動的 規劃討論了。」她邀請前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張寶釧及前英國文化藝術經 理顧心怡主持工作坊,聚焦淡水鎮有閒置空間現階段規劃,與會各界來自 關心淡水發展的文化團體、社區組織、藝術家等,四十多人齊聚2009年底 開幕的『淡水藝合家』(今中正路十八巷五號)。 在籌備工作坊的期間,張淳善受竹圍工作室邀請,成為文化創業家進階輔 導計畫「創藝養成網」的培訓種子,在黃瑞茂、張寶釧、胡朝聖、黃海鳴 等業師輔導與啟發下,開啟跨界的觀點。而公民參與本就不應只局限於一 次性的事件活動,工作坊結束後的一週,她馬不停蹄,延伸規劃了八場藝 術沙龍形式的「淡水小客廳」;相較於工作坊更開放也更有機會的跨域對 話,對談者領域除了視覺與表演藝術,同時納入城鄉發展、社區營造、古 都保存、空間再生等議題交互激盪。

41


作為一個重建街的居民 隨著2011年台北縣升格,許多原本地方性的事務被上層收編,躊躇於工作崗位的困境,擺盪 在與公共空間改善與理想差距之間,她在2012年底離職。因緣際會遷居至淡水第一老街,回 歸到根本的對住居生活的理想實踐。 剛開始,張淳善希望提供藝術家免費進駐公寓創作與地方相關的作品。豈料入住後不到三個 月時,新北市政府召開淡水六號道路拓寬說明會,眼看這條老街將面臨官民相爭的宿命,家 中陽台遂成了社區議題空間,聚集社區居民與文化工作者討論對應策略。就在這段期間結識 魏榮達、柯濟昇、王守瀚、單任捷等四位年輕人,共組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以這個小小陽 台為據點,開展出一場扎扎實實的地方藝術行動。 在與居民們持續討論數週後,工作室定調「重見,不重建」的核心精神,他們商借社區空地 進行一日工作坊、邀請藝術家走入重建街,例如塗鴉創作者Candy Bird、鄭鐵桃、葉佩如等 藝術家皆曾投入街道創作。 在命運未知的凋零老舊街區中,藝術可以開出怎樣的花朵? 接著,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於不斷的游擊、實驗、探問下,在2014年與淡水文化基金會合作 籌辦第一屆淡水文學節,利用閒置空間透過創作進行再活化,結合文學、視覺藝術、讀劇與 表演、街道創作等多樣介面,作為支持重建街的日常實踐,並從中刺激公眾去思考重建街老 屋做為文化資產的議題。 過去這兩年來,在爭取公民權益上,居民共同推派綠色酷兒協會王鐘銘擔任居民代理人,他 一路上也帶著重建街居民認識法規,是法律協助的最大後盾。2014年十月,內政部做出發還 土地的決議,未來重建街可望完整保留百年風貌,道路拓寬計畫也可能終止。近兩年作為藝 文交流與公共議題討論平台的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對張淳善而言,是跳脫出公部門職務, 以一個真正的居民將跨領域合作帶入社區之重要經驗。 隔年初,竹圍工作室推薦張淳善參加香港MaD創不同協作的2016年會,作為對整個行動漫長 觀察的後續支持。這年的年會主題是「立村時間」,邀請參加者想像,一起建立大家的家的 各種可能性。「當初受邀時覺得很驚訝也很榮幸,直到我到那裡,體驗到香港社區陣線很強 的串聯與行動創意,我就知道為什麼是我了。這次去香港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人生轉折,就 如同2008年我去日本橫濱考察一樣。」她為此行寫了一篇文章《願街坊勝出》,標題正如她 始終不變的堅持與期盼。

42


回到自己的家 張淳善在基隆出生,父親是船員,媽媽則是在香港出生,或許她與港口的緣分, 比進入淡水時更早就種下了。而和許多為求學、工作而遠離家鄉的青年一樣,這 幾年的異地停留,讓她了解淡水反而比了解自己故鄉深,這對她始終是個遺憾。 近期的因緣,她踏出了淡水的土地,去到宜蘭頭城與青年分享經驗,同時接觸青 年回鄉與參與社造,更讓她思考回家這件事。「目前的狀態,算是一個返鄉的前 置動作吧!這段時間我變得更常回家,也有更多時間去觀察現在的基隆。」她說 的保守,但已可從交談中瞥見她的腦中已進行了很多思考,藉著過去工作經驗, 盼從公共空間的美感經驗出發,嘗試一個人的夢想計畫。 這返家的路途,看似繞了一大圈,或許張淳善還沒覓得一個落腳的方法,但憑著 過程中積累的多元能量,再多紛擾碰撞,總能因此銜接起無限的可能。

43


湯皇珍 藝 術 家


1997年藝術家自發性的爭取華山特區的文化運動,我看見藝術家們不 分領域,集結的力量;2009年籌組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則是面對社會 大眾的一個探問,回到藝術家最根本的需要與存在價值。 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家也是公民,無論是對自己身分的看法、創作觀、 對社會的關係,在台灣都需要有更多相互的激盪。

尋覓一處另類的空間 1991年,湯皇珍自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系畢業,回到台灣,展開結合行為、表演、 裝置及影音等不同媒材與形式的創作生涯。那是個台灣重新擁抱自由、經濟起飛的年 代,連畫廊市場都攀向了巔峰,隨著商業主義、自由市場的機制越趨成熟,慢慢劃分 出主流與邊緣的結構。 對於湯皇珍與同期自歐美回台、從事較前衛的實踐的藝術家們而言,他們的位置無疑 的落在邊緣。因為較奇特的創作與發表,難以迎合美術館與畫廊的體制,自然而然的 就會去尋找涵容度較大的空間。 訪談中,湯皇珍一一細數她與這些另類空間的淵源。1991年她的首次台灣個展就辦在 伊通公園。伊通街附近還有賴純純等人成立於解嚴前夕的「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 以及由許多藝術家集資並輪流展覽的新樂園(當時為二號公寓)。包括她在內的許多 前衛藝術家們,常常聚集在這些空間,有時僅是天馬行空的交換概念,有時則一拍即 合,成就了展覽。

45


畫廊美術館追捧的名家畫作,與年輕前衛的裝置藝術看似水火不容,但仍有機會從中 做資源的挪移,范姜明道在1994年推出的「游移美術館」,便是與阿波羅大廈內七間 畫廊協商,在暑期休館期間展出的一系列裝置藝術展。1995年,竹圍工作室成立,創 始成員之一的范姜明道將「游移美術館」的概念帶入,湯皇珍的《游移倉庫》便是繼 莊普、陳建北、黃致陽、賴純純後的第五檔展現。 相較於伊通、SOCA等,前身為雞寮的竹圍工作室荒僻的邊緣位置,散發著一種遠離城 市的放逐感,「那時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有觀眾!這也引發我思考,到底何謂展覽。」 她還記得通往工作室的那條唯一的小徑會積水,要參觀展覽的人還必須涉水而過,到 了展場如果沒有人,就自行去牆上取鑰匙開門。等到觀眾終於進入展間,在面前展開 的又是另一道迷宮,紙黏土與紙袋是唯二的座標,「這個展覽,就是希望讓觀眾遊一 遊、動一動,在身體的移動間自由的探索,最重要的就是,先跨出腳下的這一步。」 從對這個空間做的回應出發,延伸到城市、社會結構,與對人類處境的自覺關照,這 般強調身體移動、境遇、互動的過程,也間接鋪陳出湯皇珍日後長達十五年的浩大史 詩-《我去旅行》系列。

46


華山戰役 1996年底,法國策展人Cecile Bourne策畫〈你說我聽〉台法交流展,展覽概念希望 用兩個不同性質的空間,分別在台、法展出,受邀參展的湯皇珍與魏雪娥等人,為此 再次踏上台北另類空間的尋覓之旅。在時任都發局局長張景森的帶領下,他們一行人 探勘了MOCA舊址、龍江路一帶,最後發現已閒置十多年的台北酒廠,「這裡腹地大, 位於市中心,空間高大且有機,非常適合發展音樂、舞蹈與視覺等跨藝術展演。」湯 皇珍開始召集許多國內外的藝術家前來看場地,並串聯各界藝文人士爭取這塊空間。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案例,在歐洲已行之有年,例如曾是舊車站的奧賽美術館與網球場 美術館等等,而在當時的台灣,這樣的訴求算是石破天驚之舉。那時台北酒廠被劃定 為立法院預定用地,所有與管理權還牽涉台北市政府與公賣局用地(省)。湯皇珍強 調,當時號召爭取這塊用地背後的理想,除了帶給藝術新的刺激與多元展演形式的可 能之外,更是希望搶先於東南亞,將華山打造為跨界、國際交流的展演灘頭堡,為台 灣爭取文化發言權。 要打破行之多年的既有框架陳規,就免不了激烈的衝撞,而在此敢跟體制對抗的,多 為非主流,且非常需要空間的另類藝術家們。藝術家們熱絡的前仆後繼,上電台、上 街,華山之戰儼然形成一場備受注目的文化運動。直到金枝演社事件爆發,引起藝文 界大老包括林懷民等的聲援以及政界人士斡旋,成功的讓湯皇珍等人取得談判機會, 這才促成酒廠遺跡的保存,以及1998年六月華山藝文特區的成立。 當時的省文化處在台中,台北須有一個管理華山的對口,中華民國環境藝術改造協會 便因運而生,成員都是華山運動的成員,其中也包括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在這 期間,華山吸引了許多有趣的團體在此展演,包括了泰順街唱團、陳俊明「水母漂集 團」、中國行動藝術家張慧等。而後,隨著各領域的人士陸續加入,對於空間使用上 的想像漸漸出現分歧,加上千禧年後,台灣政府推出一項項凍省、移轉文建會、創意 文化園區轉型等改組行動,在種種角力過程中,最早的倡議無法被支持,湯皇珍在 2004年退出。直至今日暢談華山經驗時她仍有滿滿的感慨,「華山的倡議很成功,但 實質操作敗北,到了今日還是一樣的問題,包括空間的定位與目標、如何根據使用目 標更生,如何管理等等。」眼看著2002年北京成立了798藝術區,同年新加坡也宣布 濱海藝術中心的落成,對於已經錯失一次機會的台灣,她仍希望針對空間處理的核心 議題,能夠繼續被大眾討論激盪下去。

47


作為一個藝術家,在台灣

2002年行政院啟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將文創直接連結到商業,以減租、成立公司的 補助方式追求立竿見影的成果,卻忽略了位於核心一環的藝術家們的創作需求。2006 年文創政策底定,湯皇珍與蕭麗虹一起關注文創法,此時的竹圍工作室也不再只是一 處供藝術家自由實驗的廢雞寮,並肩作戰多年來,已發展成整合了許多人脈與資源的 平台。 「翻遍了母法與子法,只有一條要有藝術家的文創聚落與藝術家有關。怎麼辦,只好 再跳出來了!」湯皇珍2008年發起的「種植藝術」計畫,便是帶著如生態圈共生共榮 的期望,呼籲政府改變文化建設的觀念與方法,並關心創作者的工作狀況、環境與相 關社會保障。 為了界定「藝術創作者」的專業身分與工作狀態,2009年她發起倡議台北市藝術創作 者職業工會的籌備。湯皇珍也不忘將這個議題帶入自己的創作中,包括在竹圍工作室 十五周年活動中發表宣示意味極濃的〈旅行九/遠行的人〉,以「藝術家是不是一個 工作?」「藝術家在不在工作?」的問卷來寫文本,開放觀眾參與扮演,並透過即興 論辨行動,將這些現行體制內無解的大哉問直接拋給社會大眾。 無論是1997年藝術家自發性的爭取華山文化運動、2009年的職業工會,或是從創作中 發出一次次孤獨卻尖銳的探問,湯皇珍一直堅定的站在藝術家的位置上發聲,直指甚 至衝撞短視近利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藝術人才是文化國家的脈礦,這是真正久遠 的。」「人為了什麼而幸福?文學、詩、藝術是否讓我們生命更有意義? 如果會,我 們是否要花點力氣在精神的追求上,而不只是資本主義下的物質與數字。」

48


藝術家也是社會的公民 除了因創作特性會接觸到不同的藝術領域,湯皇珍對社會學與哲學一直保有很深刻的 思考,如何去撞擊人類意識狀態以進行突變與改造,是她的創作中很重要的題旨。她 深信藝術不應是孤芳自賞,應與人的想法進行精神交流,如此藝術就會產生能量。有 感現今台灣的資源尚無法有很好的整合,同在一個急需改善的惡劣環境,她期望藝術 家要對其他類別惺惺相惜,「就像一個花園裡要有很多種類的花般」,前衛藝術家不 會擠壓傳統藝術家,無論劇場、電影、舞蹈、視覺或文學的領域都要互相幫忙、互相 激盪,讓能量擴張,繼而被看見、被重視。 「老一輩的人覺得藝術與政治無關,但華山文化運動證明是政府是可以被撼動的。藝 術家也是公民,也可以監督施政,幫助大環境也幫助自己,應該要看待自己在社會中 的位置,能做的事情,更自信的,相信藝術可以改變生命風景的一個專業工作。」訪 談的最後湯皇珍留下這麼一段話,然後轉身走向工作室方向的街角,她離去的身影看 起來微弱,卻仍充滿像是可以隨時為藝術戰鬥的能量,或許就是身為藝術家的信仰, 是這個表面和平的時代不可或缺的。

49


黃瑞茂 淡 江 大 學 建 築 系 副 教 授 、 都 市 改 革 組 織 ( O U R s ) 理 事


就藝術、社會與都市發展之間的關係來看,可觀察出竹圍工作室在每個階段的 關鍵作用。2015年發起的『Booboo筆記本願景交換計畫』回到對年輕人的陪伴 與經驗指導,可當成新的階段,回應對台灣新的未來的挑戰。藝術家要進到生 活的世界,應該要更有視野,要有對社會發展的理解,再來思考這些動作能產 生怎樣的作用,這或許是接下來的努力方向:應該要去談整體的架構、論述, 讓在其中工作的人看到更全面的事情。

改變世界要由改變社區開始 2015年英國藝術大獎Turner Prize的得獎名單一公布,再次引爆藝術界的熱烈 討論。獲獎的建築團隊Assemble以英國利物浦Granby Four Streets街區再造 計畫脫穎而出,邀請在地居民參與建築設計與施作過程,共創城鎮的未來。對 於大部分的人,或許對於這打破眾人對於傳統建築的想像的「藝術性價值」費 解,但對於一路上堅定踏在建築道路上的黃瑞茂而言,這個獲獎,無疑是建築 的最高典範的彰顯。 時間倒轉回甫解嚴不久的1993年,黃瑞茂與一些淡江大學建築系師生共同成立 了淡水社區工作室,期望集結一群人的專業為市鎮空間轉型並創造出不同的機 會,並協助其他地區推動社區營造工作,擴大對台灣的社區建築發展的討論。 「社區是生活的所在,改變世界要由改變社區開始。」二十多年後,這個核心 精神依舊牽繫著黃瑞茂所做的每個計劃與行動。 同一年,關注無殼蝸牛運動的成員改組成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集結了 群走出學院,具有社會關懷傾向的建築、地景、都市計畫,以及其他相關的專 業者,以集體力量推動台灣都市實質環境改善。自始擔任該組織理事多年的黃 瑞茂,也一路將實踐的切入點從社造、住居,擴展至古蹟保存、文化藝術、環 境保護等,只要落在他所說的「生活世界」範疇中的面向,他都能夠有所觀察 與回應,並從他四通八達的網絡中精確地找到可擴大效應的串接點。

51


另類的當代建築:從空間著眼 1997年,黃瑞茂帶著當時與差事劇團團長鍾喬在淡水做的大布偶,召集學生們一同 參與由藝術家湯皇珍發起的爭取華山大遊行,在這場遊行中認識了竹圍工作室創辦 人蕭麗虹,從而開啟對於閒置空間再利用的關注。 在時下社會需求與國際趨勢雙重推動下,文建會委託竹圍工作室與淡水社區工作室 執行《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研究出版計畫。由蕭麗虹與 黃瑞茂擔任計畫主持人,除各自負責擅長的香港、新加坡與日本外,另邀請侯淑姿 與吳瑪悧等人,實地國外踏查廣蒐全球個案,建構回應台灣處理閒置空間經驗的議 題架構。 除了大規模的研究,黃瑞茂開始參與很多相關的工作坊的推廣,對他而言,閒置空 間不應只是做為新規畫工作的對象,而是面對當前都市的生活價值觀的追求。「關 鍵在於這些空間孕生出的『社會想像』的內容。」接連著面對空間解嚴、產業轉型 、創意產業的大議題,他始終認為,各種閒置空間的使用,應以一種動態的方式, 促成跨領域的合作,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相互交流或集體創作,從而激盪出新的文 化經驗。 身在人文薈萃的淡水,黃瑞茂也長時間的進行當地資源的盤查,整合河口匯聚的豐 盛創作能量,其中包括主持淡水古蹟博物館發起的「淡水河口藝遊網」建構計畫與 公民會議討論,串聯公部門發展計畫與在地人意見,作為由下至上的文化政策參考 依據。透過梳理後的網絡,便可有系統的分配淡水現有的閒置空間給需要的在地藝 文工作者,並從中尋得支持淡水歷史城鎮的轉型發展的契機。

52


這項計畫陸續發展成淡水作為「文化創意城市」的討論基礎,當時的文化局長朱惠 良將計畫成果帶到橫濱的創意城市聯盟上發表,促成了2008年《創意城市》作者 Charles Landry來淡水,邀請了包括黃瑞茂與蕭麗虹在內的地方工作者、官員、經 營者與學者,舉辦「啟動亞洲城市創造力——淡水工作坊」,共同擬定淡水作為創 意城市的執行策略及行動目標。當時的台北市正逢角逐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頭 銜之際,為擴大相關討論,竹圍工作室也續邀Landry為台北市提供寶貴經驗,於 2011年陸續籌辦「台北國際城市發展論壇」、「創意城市指標」工作坊與演講等, 過程中,黃瑞茂一直扮演著諮詢的智囊團角色。 無論是閒置空間再利用、創意城市的討論,對黃瑞茂而言,建築的焦點早已從看待 建築具體外觀與製造的層面,昇華至更廣大的空間探討,「我談的始終是Spatial Agency,空間就是生活,生活都發生在空間中,這是現代性、現代主義帶來的問題 ,建築的重點應在於怎麼樣做空間的改善。」在這樣的空間生成可能之中,沒有既 定專業的界線,是建築人與非建築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共同反思變動社會中的各個 迫切問題。

53


藝術進入社區的推手 在「淡水河口藝術網絡」的建構越趨完整之際,黃瑞茂與竹圍工作室共同發起《山水 之間的藝術遊廊》深耕推廣計畫,期望串接工作室與淡水其他的藝術資源,補足當地 小學教育中較欠缺的美感教育。以一系列的環境導讀課程與實作,啟蒙學生的感官, 體驗都市化與大自然對其生活空間的作用,在淡水的山水之間,扮演藝術、自然生態 和歷史記憶黏合的平台。 黃瑞茂對於與藝術工作者合作一向不陌生,2008年他掌舵的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就 曾與吳瑪悧合作過《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的藝術計畫,聚焦氣候變遷現象,思考都 市發展如何因應未來的糧食、能源、居住等挑戰。2011年,他參與吳瑪悧與竹圍工作 室發起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亦是一場超越藝術行動,對於都市未來的想像 與實踐,包括主導「認識樹梅坑溪」活動,帶領居民重新認識這條被忽視的溪流;與 召集淡江大學建築系的師生團隊執行「低碳都市村落的形狀——流動博物館計畫」, 藉著手工市集的臨時性裝置,把手工勞動帶回生活中,重構人與都市的關聯,以及不 同生活方式的想像。

54


從參與到社會創新 「與其談教育,不如談參與,理念不應停在想像,而是更要讓一般人了解。」參與活 動的設計思考是關鍵之一,特別是對不同年齡層的參與切入點,怎麼掌握流動性的經 驗。「對於小孩,應該鼓勵不應只有固定的一種對世界的看法,要用動手做,身體開 發等方式,例如改造公園、校園;而對於成人就比較是從價值觀與概念的切入點去扭 轉,例如,針對都市建設議題的重新思考,鋪橋造路真的就是好事嗎?有沒有可能是 一種破壞?」 近年「參與」在藝術圈的確是一個蔚為風潮的關鍵字,看在黃瑞茂的眼中,許多參與 很可惜的被限制在一個動作或是形式之中,「我甚至接到幾次邀請,請我替他們的計 畫做『參與』,這是件很荒謬的事,藝術家應該自己去做,去擴大藝術的作用,要很 真誠地去思考當問題已經來到門口,你能夠貢獻些什麼。」 訪問的當天筆者也旁聽了黃瑞茂在淡江大學任教的一門課程-『環境綠能與藝術』, 課程一開始他就分享了對未來趨勢的觀察與期待,如同哈佛大學已打破學系界線,改 以強調跨域、網狀系的學程制,正如同這一門結合環境、藝術與都市規劃的課程。對 他而言,設計與藝術都是種傳達概念的媒介,概念上應是關注台灣社會的轉變。「重 點是生活的方式、內容,最後受到影響的都是我們的生活世界。」相較於政府力推的 文創產業僅重視成果,他認為「社會創新」的思維才是真正要被鼓勵的,面對新的生 活方式與產業,去思考並解決這些議題。 「創意工作者應該關注真實的議題,而且不只是創作出物件,應是更積極的行動或是 發展計畫,才能提出更有效、更有影響力的改變。」訪談的最後黃瑞茂依然強調,藝 術家要進到生活的世界,而他的關注似乎早已擴大到整個年輕世代。他肯定現今的年 輕人的行動力,但需讓視野再全面一些,要有對社會發展的理解,要建立社會整體的 架構、論述,「讓在其中工作的人看到更全面的事情。」一如他多年來運用自己的專 長,透過跨域的合作,連結交織成的那張充滿能量的有機的網,仍然繼續的擴張,致 力的觸及到社會的最廣最深之處。

55


彭筱茵 舞 蹈 生 態 系 藝 術 總 監


創藝合作對於舞蹈生態系的意義,是我們存在和創作的本質,像大自然中 萬物的「共生」關係一般。在過往與竹圍工作室的合作,我們學習跨越教 育、社區營造、不同藝術甚至是自然或人文科學領域共同以一目標去發揮 和結合各自專長,不以最終產出的成品或作品為依歸,而是真實和互動的 對象在每一個當下共生。這樣的狀態正是當代跨領域的實際體現,同時也 回歸藝術、科學─人創造的源頭,沒有疆界的融會貫通。

理工出身的舞者們

在升學主義至上的台灣,真能「學有所用」的人有多少? 在窮忙高壓的社會, 真正從事自己熱愛的志業的又有多少呢? 舞蹈生態系創立人彭筱茵並非是典型 的人生勝利組,但是她為這兩道人生難題走出一條另類卻不失圓滿的路徑,值 得你我思考。 從小習舞的彭筱茵,很早就立志成為一名舞者。在升大學的抉擇時刻,彭爸爸 一席「投身舞蹈之前,多接觸外面不同的世界」的話,讓她決定進入台大,就 讀她同樣感興趣的農藝系。相較於科班出身的舞者,這四年的時光像是讓她繞 了遠路,但也正是過程中積累的更寬廣的能量,才能成就日後的舞蹈生態系, 這個在台灣獨樹一格的跨領域團體。 進入大學後,彭筱茵加入了新古典舞團與學校的現代舞社,白天在校鑽研農業 科學,晚上與假日時分則盡情地投身熱愛的舞蹈。畢業後擔任實驗室研究助理 的她,離舞蹈生涯就差一小步,這一次,是新古典舞團的創辦人劉鳳學老師推 了她一把,鼓勵她報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

57


北藝大優美的自然景致深深觸動彭筱茵,從小父母總愛帶著她接近大自然,「 天地山水的開闊與我共同成長,埋下了深深的一顆種子。」這一路她思索著如 何將自己的農藝背景,與對舞蹈及自然的熱情結合。2006年,學校邀請伊莉莎 白‧陶曼老師暑期客座,短短三周的創作課程,學生們踏出練舞室,徜徉在群 山環繞的戶外風景中,不帶任何預設的與自我身心對話,大大啟發了她。課程 結束後,陶曼老師送給她的"Dance" 與"Ecology"兩個字,像一個不成句、卻 可以無限延伸發揮的座右銘,從此牽引她的人生的道路,如同她所形容「心頭 的種子被敲開外殼,開始蔓蔓生長。」 在追尋舞蹈熱情的路上,彭筱茵不是唯一一個擁有跨域背景的人,同樣參加台 大現代舞社的曾煥炘,念的是化學,但對影像設計感興趣;陳逸書則是新古典 舞團的舞者,資工背景的他,專長是跨很大的攝影與企管。三人就這樣湊在一 起,在2009年創立「舞蹈生態系創作團隊」,立志透過表演、視覺與科技藝術 等跨領域的藝術共同創作,展現自然與人文關懷上的另類議題。

58


藝術創作與跨域合作的雙軌

舞蹈生態系陸續推出的生態三部曲,將團隊的多元背景發揮的淋漓盡致。首部 曲《蔓》以對植物形體的模擬為出發,透過身體的延展、舞動,重拾人與自然 的連結。二部曲《結晶體》演譯科學概念,顛覆生態只有有機或生物的刻版印 象,結晶體的生成亦呼應團隊創作理念的生長能量。三部曲《突觸》回到人的 身上,直指資訊爆炸與生態被破壞的時代,人的神經連結斷裂造成的感官失能 與身體失落,帶有批判性的強烈風格。 「我們希望團隊的運作就像一個生態系,也就是重視循環、共生,沒有人的位 置比較偉大。例如我在編舞時,並非單向的傳授,而是大家互相滋養。」為了 徹底實踐創作的各種可能,舞蹈生態系更像一個熱愛求知與實驗的學習團隊, 例如發展《結晶體》系列,他們會請曾煥炘傳授相關的熱力學理論;在《突觸 》系列,則會一起向在史丹佛研究神經科學的朋友請益,「科學與藝術對我而 言就像兩雙眼睛,我很慶幸能透過它們看世界,讓生命和舞蹈都更寬廣。」彭 筱茵說。 透過肢體舞動、影像藝術的軟性語言,舞蹈生態系團隊將原本艱澀的科學概念 轉化,讓觀眾自由探詢其中與人及大自然之間的連結。多元的碰觸領域也讓他 們陸續展開與視覺藝術、音樂、戲劇、科學教育的跨界合作案,這些時候,如 何與合作單位溝通變成最重要的一門藝術。「某種程度要放下自己吧,不只是 為了個人創作,要去聆聽對方。」彭筱茵分享幾年前與科教館的合作,那是一 場化學常設區改裝揭幕的舞蹈表演,舞者們在元素表中穿梭,生動的演譯元素 之間的特性,與觀眾做互動,如此另類的「舞蹈導覽」成功的讓在場的大小朋 友留下特殊的印象。一次次的在經驗中獲得的,是更堅定的信念。「舞蹈不是 形象而已,它是可以與不同領域串聯的。」

59


環境生態與環境劇場 舞蹈生態系首次的跨界合作始於2010年九月,與淡江建築系、綠色天使環保 團隊合力,透過現場裝置與舞蹈展演鼓勵關注海洋環境議題。其實,早在當 年春天進駐竹圍工作室的團隊,在成果演出《蔓流》中就納入當地樹梅坑溪 有關的意象,與水的緣分似乎從那時就開啟,一路潺湲卻從不止息的前進。 自2011年開始,舞蹈生態系受邀為一年一度的全球水舞蹈節演出《台灣水之 舞》,推廣溪流生態議題,一路上都看在眼裡的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 鼓勵彭筱茵除了表演,也去思考結合社區參與的可能,以擴大對於水議題的 想像。就這樣,彭筱茵帶著「水之舞」計畫加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並 持續參與竹圍國小的教學計劃,包括設計期長十二周的「守護樹梅坑溪」教 案,將藝術教育與環境教育更深化的結合。透過各種創意聚焦的環境行動, 問題不再停留在問題自身,眾人的力量匯聚成流,推動著一連串的改變。 當表演走下了舞台,與觀眾互動,改變才能真正發生,即使並非即刻肉眼可 見。自從創團後,團隊每年都保持與伊莉莎白‧陶曼保持密切的連結,每年 必造訪的澳洲就像另一個根,也漸漸開展他們的國際合作機會。2014年澳門 城市藝穗節邀請製作的《舞生態―失濕》,就是開啟了團隊最具代表性的濕 地計畫的重要契機,更重塑了彭筱茵對於環境劇場的想像。 在澳門劇場藝術先驅團體石頭公社二十年來的推廣下,環境劇場已經開枝散 葉。讓彭筱茵印象深刻的是,當地的戲劇、舞蹈或跨域團體都願意跨出舞台 的疆界,讓演出結合並回應所在的環境,而觀眾、藝術家與藝評,對於這種 類型的創作接受度也相較於台灣高的多。受邀創作時,彭筱茵也展開了對澳 門生態環境歷史的踏查,發現台灣與澳門皆有溼地的共通環境議題時,繼而 發展出以鳥類的視野貫穿表演的精采設計,透過水鳥的眼睛,引導觀眾移動 腳步、轉換視野的看待眼前所在的環境。「台灣有很好的發展環境劇場的環 境,但問題是有沒有意識到,主流市場願不願接受這種創作路徑。」她不諱 言,團隊因為較開放且互動性的表演性質,讓他們在尋找政府資源上的支持 上較不易受青睞。

60


繞路才能走成的圓滿 頻繁的參與國際藝術活動,也促使彭筱茵思考生活、藝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她回憶起 2011年參與義大利Asolo藝術電影節的演出,場地是一個位於山丘上的古堡,人身處在那 樣的環境氛圍中,似乎自然就能養成與環境親近的文化觀。一場只有小號演奏的日出音 樂會,凌晨四點半就擠滿了當地的民眾,而團隊在傍晚的表演,也會發現許多當地居民 每天都來看,她不禁好奇的詢問一名老奶奶,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每天傍晚可以上山 看夕陽、看舞蹈,這就是人生啊!!」 面對著不同的觀眾文化與習性、藝術主流的認定,及與社會環境接軌的理想,彭筱茵自 然有一番拉扯,努力尋求在純創作與社會議題之間的平衡。直到2014年起,團隊開始嘗 試舞蹈影像(dance film)的創作模式,漸漸發現這個嶄新的媒材,容易傳播、流通,也 能接觸到更多觀眾。彭筱茵表示,自己還是會做形式純粹的創作,但這與一開始就把自 己關起來不一樣,「先去社會走一圈再回來做,會更有價值。」她沒有忘了十多年前父 親分享的人生智慧,當年看似平行的農藝與舞蹈,如今似已串接成圓滿的一個圈。她謹 記著蕭麗虹的提醒,莫忘藝術創作的初衷,每個藝術家在社會裡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同 時,也被每次觀眾的鼓勵和回應滋養感動著。未來,這兩條路繼續並進,互相循環、滋 養,就如同她最熱愛的生態系,廣大無邊,沒有什麼不能被包納。

61


葉佩如 藝 術 家


當代藝術家已不再只是自己閉門創作,而是需要很多元。 「合流」計畫追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精神,希望在新竹市種下環 境藝術的種子,親身去實踐藝術如何透過社區,做有利於社會的事情。 而「合流」的「合」正是代表集結眾人之力的合作關係。作為一個外地 人,以藝術的行動喚醒在地人忽視已久的河川議題,最重要的是,透過 藝術的方式影響到國小學生、老師,讓他們開始關注這個議題。藝術是 可以與教育結合的。


藝術創作這條路

2016年五月,葉佩如站在教室的講台,向藝術通識課程的學生們介紹她的創作歷程與 計畫。這裡是新竹教育大學,七年前,她正準備跨出這裡的校門邁向社會。從她的言 談流露的熱誠與單純,感覺這段時光並未在她身上烙印下太多痕跡,但當充滿動人轉 折的創作生涯被娓娓道出時,又不禁認為這終究是只有光陰能淬練出的生命厚度。 起初,她就如同大部分像念美術的學生,喜愛畫畫,特別是水墨、膠彩、風景等寫實 畫。在研究所時期,學校鼓勵學生與畫廊積極建立合作關係,葉佩如的作品調性較無 法立刻獲得商業性的青睞,「我的作品不是太長,就是太大。」她誠實的道出當時的 負面情緒甚至憤世嫉俗,「我乾脆停止畫畫,改寫字,在牆上刷字,要寫什麼、要寫 多大都可以。」因為位處邊緣,反而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畢業後,葉佩如踏上另一條她真心喜歡的路-教育。直到2014年前,前後擔任了小學 代課教師、青草湖社區大學講師與白屋環境教育講師。作為一位肩負教育理想的美術 老師,自己的創作並沒有因為時間的壓縮而變微小,而是一樣悠遊在主流之外的恣意 探索。2011年,受到一位室友的鼓勵,她回到畫畫的生活,畫板一樣是牆壁,這被她 稱作「垢圖」的手法,是藉由使用鋼刷刮除牆上污泥的一種反向塗鴉。沒有畫筆、畫 布,甚至不須顏料,她就這樣沒有框架的讓心境自在揮灑,當然,也要放任作品隨著 日子消失。至今,在新竹的街角巷弄,都還隱約能見到她的作品痕跡。 無論是2012年的《穿越花朵》、《光合叢林》,2013年的《浮光掠影》與《蕨》,原 本平凡的牆面都因為這位女孩的停留,洗上新的容貌,或是植物、或是花朵,或是飛 鳥,雖然黑白卻因牆上的草木光影交互輝映而無比燦爛,讓路過的人欣喜駐足。這些 作品開始吸引了一些知名策展人的注意,促成了一些展覽機會,從藝術教育跨到「藝 術家」的身分,至今從她口中說起來都還滿是緊張雀躍。這條藝術之路,因為從最黯 淡的邊緣出發,也因為把喜歡的事作出價值,受人欣賞或是獲得肯定,終究只是時間 早晚的事。 64


與環境藝術的緣分 2013年底,身兼代課教師的她在當代藝術館看了當年獲台新獎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 畫的展覽,大大的受到了撼動,「原來藝術可以這樣做,可以與教育結合。」後來的 幾個月,她醞釀出(合流〉的構想,2014年,已在白屋糖廠藝術駐村的她,直接申請 樹梅坑溪計劃的發源地-竹圍工作室的駐村。 在竹圍工作室的期間,葉佩如原想效法樹梅坑溪的精神,對當地的溪流做一個探討, 並延續先前現地刻牆的創作。然而置身竹圍後,她體驗的是另一種不同於此計畫的氛 圍,被這裡的自在悠靜步調、自然的水岸風光深深打動,她決定留下的是她對這座城 鎮的美麗卻短暫的觀察,取材於路邊的植物,刻畫在工作室對外的一面三層樓高的圍 牆,也讓記憶隨著時間沉澱而更深刻。 因為在戶外創作,運用自然與物理的素材,葉佩如的創作的確很自然的扣合著環境的 議題。但是她其實是誤打誤撞落入環境藝術,她的創作初衷,其實是希望透過溪流的 變化,觸碰土地情感、記憶。「以前的我其實對環保很無感,甚至連環境藝術是甚麼 都不清楚。」改變就如那些幽微的牆面,發生在生活風景中的不經意處,有天她騎摩 托車經過新竹的新興橋,發現清澈溪流旁的垃圾,那一幕充滿靈光般的縈繞在她的腦 海。「直到我走下去溪邊,才真的發現,人與環境是有關連的。」接觸過禪修的她, 對於計劃主軸的變化也視為一個美好緣分,正如她日後在(合流〉計畫中引用的佛陀 標語:「沒有一片雪花 會因為意外落在錯的地方。」 帶著駐村的豐盛養分,(合流〉計畫最終還是在她待了十年的土地與緣起的那條河呈 現-新竹市南門溪。「我的許多作品都是在新竹完成的,就像落地生根吧,我想感恩 這片土地,希望在這條河上作件作品,就當作是給新竹的一個禮物。」葉佩如說。

65


集眾人之力的(合流) 如今不起眼的孱弱水溝,當初流經的風景是什麼面貌?在想像藝術能為環境議題帶來 怎樣的希望時,葉佩如決定先重現這條溪的記憶。2015年9月27日這天,曾經茂盛生 長在南門溪流經區域的竹林被搬回,風城的風徐徐吹著,音樂創作者紀淑玲與潘憶蘅 或吟唱或吹笛的在溪邊緩步行走,著一襲黑紗的表演藝術家吳思僾以極富儀式性的肢 體,傳達著溪水與人之間的共存與拉扯,離河不遠處的一面牆,則有葉佩如大動作的 來回刻畫著。表演結束前,眾人合聲唱著對溪流的記憶,現場的張力甚至足以讓不了 解此地歷史的人熱淚盈眶。「經驗讓情感立體,而真實,而深刻。」陽光國小的主任 鏗鏘有力的一句話,點出這個計畫最珍貴的價值。 回想起來,與三位藝術家的合作過程,讓她體驗到什麼是隔行如隔山,每個人有自己 堅持的表現方式,難免會有摩擦,但終究是她視為珍寶的經驗。「紀淑玲老師像一座 山,總是靜靜的溫柔地,潘憶蘅老師像微風,是個充滿喜悅的靈魂,和我年齡較近的 思僾則像金屬,很有自己想法,既堅定又柔軟。」 葉佩如一直思考的是藝術如何透過社區,做有利於社會的事情,因此與在地社區、學 校等機構做連結也是她重要的努力方向。靠著在陽光國小代課時認識的老師牽線,她 得以接觸到國小的校長、主任,在學校大力支持下,她與國小老師們一同溯溪,親身 體驗河川優養化的情形;靠著一股誠懇的傻勁,招募到許多年輕志工,更得到了里長 與議員的支持,辦了一場南門溪生態維護與美學講座。這一切的過程就像條條支流最 終匯聚成大河,於當年底在江山藝改所的展覽空間中以文件的方式呈現。

66


合流之後 2015年,葉佩如試著延續前一年的(合流〉,因為颱風關係,移到陽光國小展出,此 次呈現的是靜態的展覽,讓她換以策展人的角度反芻自己作為創作者的思維。2014年 的首次展出,一個外地人的藝術行動,或許成功的喚起眾人對河川的情感與記憶,但 她最重視的,是那影響力踏實的在老師與學生身上發生。「繞了一圈,我還是以藝術 創作的方式,影響了小朋友們。」她始終沒忘記自己的職志是教育,透過這項計畫, 用另個手法,更深入的碰觸環境教育。 下一屆的合流呢?眼看著學校已可以自行運作、延續河川教育議題,而越來越多合作 機會找上門,葉佩如大可乘勢做的更大,「真的需要很堅定,不然會很容易動搖。」 認真思考初衷後,她做了個回歸自己與南門溪的對話的決定,已遍地撒下的種子,就 讓它們自行生長茁壯。「我想,真正厲害的事情,是做你自己的東西,就可以影響他 人。」因緣際會接觸到環境議題、藝術進入社區,這些都是珍貴的緣分,而葉佩如還 想要追尋更多自己喜愛的事,例如剛萌芽對策展的興趣,與一直嚮往的表演、舞蹈, 終究,是要回歸自己身上的。佛陀另一句深深啟發她的話是這麼說的:「你只能自己 走這條路,已到對岸的人,只能指出那條路。」已親身走過這條路的她,儘管或許還 未到彼岸,那沿途烙印下的痕跡,總能多少啟發、引領著將要踏上這條路的每個人。

67


版權頁 書本名: 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 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 發行人: 蕭麗虹 編輯群:吳虹霏、李曉雯、洪秉綺 高任翔、張筱翎、魏伯任 主視覺:李佩蓉 出版:竹圍工作室 電話:02-8809-2309 地址: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二段88巷39號 信箱:info@bambooculture.com 網址:http://bambooculture.com 指導單位:文化部 初版:2017年 9 月

本書以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授權條款授權。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68



觸 發 改 變 的 創 藝 連 結 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