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Reaching Beyond: Taiwan Artist Action

Page 1


目錄 2013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1

計劃緣起與目的

2

策劃理念

4

關於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8

超越:台灣新媒體特展

10

國內藝術村介紹

13

國外藝術村、藝術進駐計畫介紹

30

TCE 議程與筆記

48

回台成果分享

67

策劃理念

68

回台分享展

70

2013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回台分享

72

國際顧問台灣參訪

88

專文發表

99



2013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超越: 台灣藝術行動 R e a c h i n g B e y o n d : Ta i w a n Artist Action s • 計 劃 緣 起 與 目的 • 策 劃 理 念 • 關 於 T C E 國 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 超 越 : 台 灣 新媒體特展 • 國 內 藝 術 村 介紹 • 國 外 藝 術 村 、藝術進駐計畫介紹 • T C E 議 程 與 筆記

1


超越: 台灣藝術行動

Rea ching Beyond: Ta i w a n Artist Actions

計畫緣起與目的

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Res Artis ( 國 際 藝 術 村 協 會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 美國的藝術家聯盟 )、TransCultural Exchange ( 位 於波士頓的國際藝術村交流會 )、Trans Artists ( 歐洲的藝術 家聯盟 )、以及位於英國的 Triangle Networks 是全球最具代 表性的藝術村、藝術家交流組織機構。這些國際組織提供藝 術工作者最新的展覽、獎項、競賽、駐村、藝術節慶等活動 資訊,也提供訓練課程、交流機會、職能再造,或是資料庫 查詢等服務,讓藝術工作者在發展個人創作生涯的不同階段, 得到各種支援和協助。 文化部推動「全球布局行動方案國際計畫」,希冀以藝術 村作為台灣參與國際藝文活動的交流平台,除了透過藝術村 培育在地的優秀創作人才之外,也輔導國內藝術村改善藝術 創作環境,豐富藝術家的創作經歷、吸引國外藝術家來台, 增加文化交流機會,使台灣的藝術發展能與歐美先進國家接 軌。 今 (2013) 年 10 月 10 日 至 13 日, 適 逢 TransCultural Exchange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以下簡稱 TCE)在美國波士 頓大學中舉辦「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以下簡稱 TCE 雙年會 ),文化部委託竹圍工作室,率領一群策展人、藝術家 和藝術村經營者共同前往,一方面認識其他地區的國際藝術 村,彼此交流、商談合作機會,推廣台灣的藝術村機構,另 一方面也希望能吸引國際藝術家來台駐村,進行研究、創作 或是文化體驗,以加強國際宣傳與文化交流的實質功效。

3


超越: 台灣藝術行動

Rea ching Beyond: Ta i w a n Artist Actions

策劃理念

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過去十年,藝術與文化的發展隨著環境與社會的變遷有了巨 大的變化,從最初的概念型塑到最終的創作發表皆然。現在有 許多人開始反思藝術本身的價值與能量。 藝術家為誰服務、我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面對的周 遭環境是什麼,我們如何實踐理想 ? 藝術家在社會中扮演的 角色,讓藝術有了新的社會定位,也使得文化產業有了新的 轉變。近年來,藝術工作者積極參與藝術產業的各個層面, 也試圖跨越藝術的藩籬,為其他領域服務,提供創新的想法, 對社會各層面產生無價的貢獻,希望獲得大眾的認同和掌聲。 2013 年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以「創智共趨」(Engaging Minds) 為主題,強調在跨領域的對話與交流。我們很榮幸今 年台灣也能共襄盛舉,參與其中,與各國同好者共聚一堂。 在此雙年會中,很高興有機會展現台灣藝術工作者跨領域的 成果,以下是這次邀請與會人選和策劃展覽的方向: 1. 與媒體、科技、科學界合作: 台灣的科技媒體產業享譽全球;許多公私立機構長期支持 藝術實驗的研發,讓多方受惠。因此,我們推出〈超越: 台灣新媒體〉特展,以全新的科技和媒體,探討社會政治 議題,並反思個人的身分與角色。 2. 與多元社群及機構合作: 橋仔頭鐵道藝術村 ( 白屋藝術村 ) 駐村計畫的「蓋白屋」 壁畫,就是要跨越界線,接觸到更遠、更廣的社群。

5


3. 與環境運動合作: 今年獲得台新獎視覺藝術類首獎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 行動計畫〉,為了探討環境變遷的議題,藝術家透過藝 術介入,與各種類型的社群團體共同創作。 4. 城市與鄉村溝通的管道: 位於台東的都蘭糖廠駐村計畫,讓市區藝術家在最真實 的環境下和原住民文化建立連結。 5. 聯繫本地與國際藝術行動: 在 TCE 雙年會中,台灣和其他與會者交流互動,彼此學 習,我們一定會滿載行囊,透過再一次的傳播與串聯, 我們將所蒐集的資料和駐村機會帶回我們的社群,並散 播到亞洲其他缺乏資訊的地區。 誠摯地希望國際與會者都能接觸台灣團隊的成員,也很期 待有各種新的可能性和世界各地的單位交流、合作。 寫於 2013 年 10 月 1 日

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2013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 參與人 以下順序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藝術村負責人 王麗雅 關渡美術館 李佳芸 都蘭糖廠藝術村 孫育晴 台北國際藝術村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商毓芳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 黃文浩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 獨立策展人 吳瑪悧 賴香伶 出國駐村藝術家 吳孟璇 郭奕臣 黃 翊 廖祈羽 趙書榕

7


關 於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TransCultural Exch a n g e

Mary Sherman, TransCultural Exchange 負責人 Mary Sherman 為美國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創辦人與負責 人,她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也是推動波士頓地區藝術 發展的幕後推手。近年來,她擔任麻省理工學院(MIT)藝術 文化科技計劃的副董事。過去 20 年間,她替美國知名的報章 雜誌,如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及波士頓世界報 (Boston Globe),Arts International 及 ARTnews 等 藝 術 雜 誌 撰寫藝術評論。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TransCultural Exchange)在 2002 年 成立於美國波士頓,其主要任務是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認同, 透過大的、跨國性的藝術計畫或是文化交換、教育活動等,提 供創作者和一般民眾有更多機會參與,並且認識世界各地的藝 術與文化。 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TCE 除了長期服務藝術工作者之外, 也 試 圖 開 啟 跨 領 域 的 對 話, 唯 有 藉 由 不 斷 的 跨 領 域 溝 通 與 交 換, 才 有 新 的 刺激與創發。基於上述的理念,TCE 已 獲得國際藝術評論協會的肯定,也獲得 UNESCO 藝術外交計畫、美國國家藝術 基金會、亞洲文化基金會、開放社會啟 動計畫、李氏基金會、以及美國麻薩諸 塞州文化部的支持。 為了實踐 TCE 的宗旨,每兩年在波士 頓舉行雙年會,與在地的頂尖大學包括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 等合作,安排跨藝術和科技領域的座談 與討論,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村與會, 並且提供藝術工作者許多資料交換、想 法交流和專業諮詢的機會,目的就是希 望能激發更多的創造力與可能性。

9


超越: 台灣新媒體特展

Reaching Beyond: New Media Arts in Taiwan 為了有效利用此次交流機會,特別商請主辦單位協 調,在波士頓大學 808 Gallery 會場內辦理「超越: 台灣新媒體特展」,介紹台灣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近 況,並呈現 19 個精彩作品。 日期 2013. 10. 10. ( 四 ) – 10.13 ( 日 ) 時間 10:00 am – 5:00 pm 地點 808 Gallery 為了展現台灣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特色,特別邀請靜宜大 學大眾媒體傳播系邱誌勇副教授擔任策展人,分別以「數 位」、「互動裝置」和「跨領域」等三個單元,介紹台灣 新 媒 體 藝 術 的 科 技 應 用 和 跨 領 域 的 藝 術 特 質, 每 個 單 元 呈現 5-6 個作品。展覽中的三位藝術家也前往波士頓參與 TCE 雙年會,包括正在美國紐約 ISCP 駐村的郭亦成、剛結 束洛杉磯 18 街駐村的廖祈羽,和受邀與會發表的台北數位 中心黃文浩執行長,作品的影像呈現搭配藝術創作者在現 場的現身說法,使得觀眾有機會能與台灣的新媒體藝術創 作近身接觸。 本次展覽的場地安排在波士頓大學 808 Gallery 內,由於 大會把這個場地作為會議報到、接待用的空間,會議期間 有數個座談會在此舉行,更是主辦單位舉行歡迎酒會、正 式晚宴的場所,成為會議人士必經之處。808 Gallery 的外 牆是一整片玻璃,視覺穿透性高,與會者和路上的行人很 容易被漂亮的視覺影像吸引進來參觀。

1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文:邱誌勇 / 策展人 「超越:台灣新媒體特展」首要揭櫫 台灣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中,新媒體科技 藝術家如何在創作行動上,以自身專業 及團隊混種的創製,突破傳統窠臼,彰 顯「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新藝 術特質的重要性。更甚之,在這新領域 中的藝術家,又如何藉由全球化與數位 化驅動世界相互鏈結的地球村中,以革 命性的藝術語彙「跨越疆界」(Crossborder),參與國際藝術活動,展現台 灣當代藝術創作的動能。本展將藉由台 灣當代「數位音像」作品中破敘事的影 像詩學、「互動裝置」作品中操演科技 造型的互動策略,以及「跨領域數位藝 術表演」作品中融匯人文與科技的劇場 奇觀,展現台灣新媒體藝術家超越單純 行動的藝術創造力。

11


參展作品 數位音像類作品 〈玉山飄浮〉

2007

姚瑞中

〈紅色自畫像 2 號〉 2007

黃博志

〈逝去中的風景-蘇格蘭〉2008

袁廣鳴

〈訪客〉

2008

王雅惠

〈Twinkle Series〉 2012

廖祈羽

〈在記憶中〉

2012

林冠名

2009

林世昌

〈微顫-交響樂版〉 2009

張永達

〈流竄座標〉

2010

姚仲涵

〈曬膊哥的自畫像〉 2012

葉廷皓

〈語林〉

2012

曾偉豪

〈be Tube〉

2012

王仲堃

〈入侵〉

郭奕成

互動裝置類作品 〈匍匍匐〉

跨領域數位藝術表演類作品

12

〈萬有引力的下午〉 2010

王俊傑

〈Nexus 關聯〉

2010

林珮淳

〈死亡的過程〉

2011

李柏廷

〈空的記憶〉

2012 周東彥/周書毅

〈黃翊與庫卡〉

2012

黃 翊

〈蕭賀文計畫〉

2012

黃文浩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個 15 國 內 藝術村介紹 文 化 部 深 耕 台 灣 藝 術 村 已 行 之 有 年, 自 從 2001 年建立了第一個公辦的藝術村—台北國際 藝術村,至今也已超過十年,期間陸續有民間團 體、地方縣市政府利用閒置空間,進行藝術村的 規劃和營運,讓藝術村在各地扮演其文化交流、 引動藝術創作的重要角色。這次特別選出 15 個 有能力和有意願接待國外藝術家的藝術村,介紹 給從世界各地來參與會議的藝術家和藝術工作 者。同時在雙年會會場設置展位,提供藝術村手 冊讓現場來賓索取。並且在大會的藝術村巡禮, 介紹六個台灣藝術村: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 國際藝術村、竹圍工作室、關渡美術館、橋仔頭 糖廠藝術村和都蘭糖廠藝術村。

13


台北 國際藝術村

台北國際藝術村成立於 2001 年,是台灣第一 個公辦的藝術村。這棟四層樓的建築物,由舊 辦公大樓改建,位於台北市中心,離台北車站 近,交通非常方便。 台北國際藝術村是一個多功能的駐村空間, 不限藝術領域,提供藝術工作者各種類型的空 間和藝術服務,包括展覽用的畫廊、排練室、 琴房、攝影暗房、藝術創作工作室和住宿空間 等,通常每年三至六月開放台灣藝術家和國際 藝術家申請。 平常時間,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展覽空間、咖 啡廳、酒吧和中庭都為大眾開放。每一季會特

:01

別舉辦「開放工作室」,讓大眾一窺創作者的 工作空間。台北國際藝術村鼓勵跨文化、跨領 域的創作;藝術家駐村期間可以舉辦工作坊、 演講、對談,和大眾互動。

Taipei Artist Village

www.artistvillage.org

1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位於新店溪畔,此聚落的第一代居民多半隨著 國民政府遷撤來台,為解決住的問題,1960 到 70 年代在此地興建 違章建築。1980 年,寶藏巖被面臨被拆遷的處境。1999 年,時任 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提議活化社區、現地保存,以藝術村的形 式保存歷史建築,轉化為創意聚落。2010 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 式營運,以「聚落共生」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 年會所」等計劃,用藝、居共構的做法活化保存寶藏巖,創造聚落 多元豐富的樣貌。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設有 14 間藝術家工作室,可供排練、展覽、 表演、生活和創作。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駐村空間可多功能使用, 創作媒材不限。每年三至六月開放台灣與國際藝術家申請。

:02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寶藏巖 國際藝術村

www.artistvillage.org

15


隸屬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關渡美術館是全 台灣第一個設立在大學校園中的美術館。館內 的駐館藝術家計畫,希望能促進國內外藝術家 與學校師生、美術館及觀眾間的交流互動,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激新的創作和想法。 關渡美術館的駐館計畫從 2007 年開辦至今, 以視覺藝術為主。藉由藝術家駐館創作,使關 渡美術館成為藝術交流的平台,讓藝術家與藝 術家、藝術家與觀眾之間可以進行對話, 此外 也提供學校師生觀摩與學習的難得機會,創造 資源共享與參與者共贏的局面。 2013 年關渡美術館的駐館計畫不但開放給國 際藝術家,也歡迎策展人和研究者前來申請。 每項計畫為期兩週至兩個月不等。美術館可提 供藝術家工作室空間、設備、技術支援。在駐 村期間,藝術家可進行作品呈現,舉辦公開活 動如藝術家對談、工作坊、展覽等,和學生 / 觀 眾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

Kuandu Museum of Fine Arts

www.kdmofa.tnua.edu.tw

:03 1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成立於 2010 年,是由台灣 藝術家、策展人、學者、文化工作者所創立的 獨立藝術空間。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作為展覽平 台,除了讓藝術工作者在此針對藝術相關主題 進行討論、互動、交流之外,談論話題也向外 延伸到社政議題、文化政策和美學批判等其他 領域。台北當代藝術中心鼓勵各種創意藝術工 作及對公共文化政策的回應。近期內已辦理超 過 100 場場展覽、演講、論壇、表演,其中三 分之二是國際活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也主辦 了 100 場在地與國際藝術圈的對話。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04

www.tcac.tw

17


工作者空間、時間和資源進行創作計畫,也提供 短期或長期駐村機會,讓國內外專業人士相互合 作。竹圍工作室成立 18 年間,已接待過 250 位 來自全世界的創意人才,資深顧問、國際藝術家、 策展人、藝文工作推動者、研究生,並且與國際 藝文網絡結盟,主辦多場國際研討會及工作坊。 至 2013 年,竹圍工作室是台灣進行國際文化交 流的重要平台。 竹圍工作室佔地 2,645 平方公尺,位於淡水河 出海前的唯一綠色廊道之間,緊鄰自行車步道。 其中包含四間房間(工作室)供短期進住;另有 配備電窯、鍊土機、砂輪機及氣動馬達等設備的 雕塑工坊,工作室內還有廚房、戶外舞台、廣場 及花園。 每年 10 至 12 月間,竹圍工作室對外公開徵求 駐地藝術家,不限國籍,入選者將可免費使用 / 入住竹圍工作室內的單一空間一個月。

:05

Bamboo Curtain Studio bambooculture.com 1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旨在推動跨文化交流,提供藝術


鶯歌位於新北市的西緣,以陶藝產業聞名。 現在,鶯歌是台灣的陶瓷重鎮,這裡約有 800 間和陶瓷相關的企業。1988 年鶯歌陶瓷博物 館開始設立。2011 年起,鶯歌陶瓷博物館利 用廢棄的八卦窯場,啟動了國際藝術駐村計 畫。在此博物館可以提供各種設備與工具,像 是電窯、釉色和工作空間,讓創作者自由發 揮。每兩年博物館對外開放申請,可提供最

:06

多 90 天的駐村機會,在此住宿、創作,鼓勵 國內外陶藝家深度體驗鶯歌陶藝之村的生活。 博物館可以提供獎學金、人員服務和協助, 讓創作者全心投入。

鶯歌陶瓷博物館

Yingge Ceramics Museum academy.ceramics.ntpc.gov.tw

19


基於對舞蹈的喜愛以及推廣表演藝術的熱忱, 2005 年成立的當代舞蹈團體—「舞次方舞蹈工 坊」,申請立案為新竹市演藝團體,以專業的 現代肢體訓練為基礎,結合爵士、芭蕾、武功、 街舞 、戲劇等等當代流行的元素,以多面向的 舞蹈風格更能貼近日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舞 次方希望以展現舞蹈表演藝術無限延伸的意念, 傳達所有人都能輕易跳舞且樂在其中的想法。 舞次方舞蹈工坊積極投入藝術交流,開放劇 場、舞台、排練室給舞者、音樂家、影像創作者、 和跨領域的藝術工作者來進行實驗和各項創新。 每次可接待 2 位藝術家,利用劇場空間進行創 作、彩排,每年一月公開徵選,邀請編舞家、 舞者與舞團共同駐村創作,是國內唯一以舞蹈 為主題的藝術駐村單位。

舞次方舞蹈工坊 Dance Exponent Five www.dx5.org

:07 2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新竹鐵道藝術村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位於東大路橋鐵道旁

之台鐵新竹站的 3—5 號倉庫,原建於 1940 年 代,因運輸與倉儲業務大量減縮而閒置。 這些倉庫互相連結、空間寬敞。利用隔間牆,

共分為 4-8 間獨立工作室、多功能展演場,以 及藝術家可用的教室,駐村藝術家經常在此舉 辦工作坊、研究、示範和展覽等。 此外,咖啡廳、沙龍也常舉辦活動,吸引創

意人才在此和同性質的團體或大眾交流分享。 戶外花園則提供了完善的另類空間,讓藝術家 呈現他們的新作品和新表演。這個新藝術空間 的駐村計畫讓新竹市民與藝術工作者連結在一 起,推廣「生活即藝術」觀念。

Art Site of Hsin-Chu Railway Warehouse www.hcwart.com/02joomla15

:08

21


自由人藝術公寓成立於 2012 年底,是一棟獨立的五樓半公寓, 也是中台灣重要的集合式藝術空間。10 個年輕藝術家以「台灣新 生代藝術家培養皿」為目標,共同支持自由人藝術公寓,有別於商 業藝廊或美術館的操作模式,希望打開獨立藝術空間。 自由人藝術空間提供藝術創作者個性中立的展演替代空間,使展 覽空間發展出更多元的發展性。以不預設立場、更開放、透明化的 展演申請機制,常態的接受作品徵件,提供年輕創作者或素人藝術 家展演機會。 自由人藝術公寓共有四層樓,加上地下室和頂樓加蓋的工作室。 展覽與活動空間共計 215.15 平方公尺,還有 6 間單人房和 2 間套 房,供駐村藝術家住宿。每層樓都有專屬的功能,包括個人工作室、 展覽空間、教室,希望創造出推廣藝文的另類新方法。

:09 自由人 藝術公寓

Freedom Men Art Apartments

art.freedommen.com

2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10

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融合了舊糖廠和多元文 化獨特場域之閒置空間,悠悠的綠色林蔭隧道, 碧草如茵的廣場,極具特色的一磚一瓦,在幾 年來的努力累積下,讓見證歷史的古蹟不再只 是單純的空間展示,而能成為日臻完善的展演 空間,也讓總爺藝文中心成為麻豆區及鄰近鄉 鎮文化藝術傳承、展演、交流中心,未來更希 望能與國外藝術家交流切磋,成為更具國際化 的生活工藝創意美學中心。

南瀛總爺藝文中心

Tsung-Yeh Arts and Cultural Center tyart.tnc.gov.tw

23


蕭壠國際藝術村隸屬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前身係臺南佳里糖 廠倉庫群,共計 14 棟,統稱蕭壠 14 倉,土地面積 13.8 公頃, 位處西拉雅國家風景區與台江國家公園之間。2003 年蕭壠文化 園區籌備處成立,整修荒蕪的廢棄倉庫,保留建築原有樣貌、 植樹、綠美化自然環境,並進行各棟倉庫整修及空間改造工作, 讓這些舊式倉庫,各自展現出不同的內部空間設計與應用,以 嶄新的生命重新呼吸。2005 年正式營運,2013 年成立蕭壠國 際藝術村。

蕭壠國際藝術村

soulangh.tnc.gov.tw

Soulangh International Artist in Residency

:11 2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橋仔頭糖廠建立於 1901 年,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工業廠。2001 年, 一群藝術家將歷史遺址轉化為文化保存聚落。藝術家駐村計畫開始 於 2008 年,目前由白屋有限公司和台灣藝術發展協會共同經營管 理。這裡不只提供藝術家住宿空間和工作室,每季也舉辦不同主題 的活動。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內有藝術畫廊、工作室、戶外表演舞台和不同 類型的房間,皆是駐村藝術家的使用範圍。每年橋仔頭和威尼斯的 當代藝術園區(Forte Marghera)合作,共同推動國際交流和駐村計 畫。 起始於橋仔頭糖廠藝術村駐村藝術家的「新台灣壁畫隊」已經在 許多國家巡迴展演。2012 年開始,該藝術計畫也到日本福島與當 地的居民互動,共同製作社區的大型壁畫。橋糖廠藝術村持續每年 和不同單位進行駐村計畫、文化活動、藝術專案、國際交流,創造 無價的社會資產。

Kio-A-Thau Sugar Refinery Artist Village www.katart.com.tw

橋仔頭 糖廠藝術村

:12

25


1996 年,一群年輕藝術家和美術老師租下台灣鐵路局的枋寮 舊宿舍,作為創作空間。2001 年獲得「閒置空間再利用專案」 的資金,屏東縣政府把老建築重新翻修,活化周遭環境,讓這 裡開始生意盎然。2005 年屏東縣文化局接手經營,邀請各種藝 術形式的創作者來此駐村,包括裝置藝術、音樂、版畫、偶戲等。 因為地利之便,枋寮 F3 藝文特區成為當地的熱門觀光景點,訪 客在此可以欣賞藝術作品,也可以體驗工藝製作的過程。 枋寮 F3 藝文特區目前提供駐村藝術家 14 間工作室,可供長 期駐村。藝術家在這裡生活、工作,不只創造藝術作品,也和 當地的學校、社群互動。駐村藝術家可以販售工作室裡的作品, 每年也需準備藝術展演。這個創意聚落,凝聚藝術家的能量, 推廣藝術與文化交流,也成為藝術家與大眾分享藝術與文化的 重要平台。

:13 枋寮 F3 藝文特區 Fangliao-F3 Railway Art Village 26

f3art.cultural.pthg.gov.tw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14

台東鐵道藝術村

臺東舊車站建於 1932 年,完整的保留了日治時期車站的素樸 風貌。2001 年臺東舊站正式廢站,走入歷史。為了不讓珍貴的 文化資產就此塵封,臺東縣政府全心全力配合推動「閒置空間 再利用-鐵道藝術網絡」計畫,延續了鐵道文化的傳承,活絡 了空間與人的互動關係;更豐富了都市美學的新表情。於是臺 東舊站 2004 年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集歷史建築、藝術、旅遊休 閒的多元文化空間-台東鐵道藝術村。 臺東鐵道藝術村內,廣大的倉儲空間和老舊的鐵路倉庫結合 為展覽與表演的理想場所。藝術村可同時接待 4 名國內外藝術 家。藝術家駐村期間需舉辦展覽或藝術表演,並須與當地社區 互動,進行藝術性的課程或工作坊,將創作理念和作品與當地 社群分享。

Tai Tung Railway Art Village www.ttrav.org/taitungartvillage 27


位於都蘭的新東糖廠原為日本的私人糖業公 司,建立於 1933 年。因為蔗糖市場縮減、售價 降低,糖廠於 1991 年停業。早年原住民藝術家 希巨蘇飛利用這個空間,建立木雕工作室,也吸

都蘭糖廠藝術村

引了許多想法相近的藝術家聚集在這裡,使這個 糖廠深具藝術魅力與氛圍。直到 2002 年,都蘭 糖廠被指定為歷史古蹟。 希巨蘇飛不只擅長木雕,他還在 2000 年成立 都蘭山劇團,傳達他對原住民文化的熱愛與深 情。他和一群原住民藝術家租下糖廠的空間,將 此轉型為藝術村。2008 年都蘭糖廠成立國際藝 術駐村計畫,鼓勵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藝術分享。 他們邀請國外藝術家來此駐村創作,同時支持本 地藝術家出國學習新想法、新觀念。他們提供糖 廠所有的空間讓藝術家,自由的在此創造、創 作、嘗試、實驗,並且享受生活。

:15 都蘭糖廠藝術村 Dulan Sugar Refinery Residency 28

www.dulan3.weebly.com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29


個 32 國外藝術村、 藝術進駐計畫介紹

國際 + 連結…台灣 = 機會

3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今年 TCE 大會主題為「藝術的國際新機遇: 創智共趨」(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Arts: Engaging Minds),以下將以四大類型分 別介紹。

:經典的藝術村 :短期的藝術進駐計劃 :科學的藝術計劃、邀請駐村 :社會參與

31


Schloss Solitude :01 Akademie (Stuttgart, Germany) ( 德國 ) kademie-solitude.de 索立圖藝術村 (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 位在德國 斯圖加特的一座小山上,是一棟具有後巴洛克時期風格 的城堡,從上往下俯瞰著工業城。城堡裡有一個對外開 放的展覽空間、創新實驗室和可以表演的舞台。索立圖 藝術村現已發展成全球最重要的藝術平台,本身以概念 藝術的方式在運作,開放給所有類型的藝術家,並因新 的創作而影響社會。每年皆開放申請,入選者可申請補 助經費與創作費、交通費。

Foundation ( 希臘 ) :02 Apothiki (Athens/Paros-Cyclades, Greece) www.apothiki.com/ 在擁有 5,000 年歷史的希臘帕羅島上,藝術家尋找靈 感並創作,並可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交流。這個藝 術村擁有多功能的展示空間和美術館,經常舉辦展覽與 藝術研討會。可以提供藝術家、學者、藝術評論者和藝 術行政人員在此進行為期 2 到 4 週的駐村,且提供住 宿。2013 TCE 雙年會專題演講主講者 Laurie Anderson 曾在此駐村。

3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海爾茲利亞藝術村 ( 以色列 ) Artists Residence Herzliya (Israel)

:03

artistsresidence.org/

成立於 1995 年的海爾茲利亞藝術村是以色列海爾茲 利亞鎮當地的藝術文化中心,內含一個展示廳,每個月 定期展出本地和國際藝術家的作品。藝術村共有三間公 寓可提供來訪的藝術家住宿和創作,藝術媒材以文學、 音樂和視覺藝術為主。駐村藝術家需提供工作坊,開放 給當地民眾參與。

橋衛藝術 / 科學藝術中心 ( 斯洛伐尼亞 ) Bridge Guard Art/Science Residence Center (Štúrovo, Slovakia)

:04

fineart.about.com/od/Artists-Residencies/p/ Bridge-Guard-Art-Science-Residence-CentreArtist-in-Residence.htm 橋衛藝術 / 科學藝術中心位於東歐的斯洛伐尼亞什圖 羅沃 (Sturovo, Slovakia),介於匈牙利和斯洛伐尼亞中 間,以支持藝術家、科學家和任何對創作、創新有興趣 的專業人士為主,鼓勵有夢想的人來此完成作品。可提 供住宿和工作空間。

33


:05 馬爾內藝術中心 ( 法國 )

CAMAC, (Marnay-sur-Seine, France) www.camac.org 馬爾內藝術中心 (CAMAC) 提供藝術家與作家們一個

獨特舒適的創作環境。位於塞納河畔、香檳區內的迷人 小鎮,距離巴黎市中心僅 1 小時的火車車程。來此的 藝術家們與作家們可以同時享受法國的優美寧靜的鄉 村,和巴黎豐富的大都會國際文化。馬爾內藝術中心每 年可接待 50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此駐村創作。 CAMAC 每年贊助一位視覺藝術家、一位作家和一位音 樂作曲家前往駐村,經過公開徵選後,可提供獎助學 金,安排到藝術中心創作。 台灣駐村藝術家:楊夕霞 (2003)、徐洵蔚 (2004)、 鄧文貞 (2005)、曾偉豪 (2006)

3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越南當代藝術中心 ( 越南 )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Graphic Arts at the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Hanoi (Vietnam)

:06

www.iapone.org/programs.html#air

越南當代藝術中心與駐越南的西班牙大使館、越南 美術協會共同合作,建立第一個專業的版畫工作室,該 工作室具有先進的版畫和印刷技術,目前由版畫家在此 營運管理,每年接待從西班牙前往的藝術家,也開放給 世界其他國家人士申請駐村。

哈斯拉藝術園區 ( 韓國 ) Haslla Art World Park & Exhibition Center, (Kangnung, South Korea) www.visitkorea.or.kr/enu/SI/SI_EN_3_1_1_1. jsp?cid=268189

:07

位在南韓江陵市的哈斯拉藝術園區 (Haslla Art World Park & Exhibition Center),是當地的重要觀光景點。這 個藝術園區利用大自然環境和地景藝術,在戶外展示各 種藝術作品,內設有美術館,結合藝術和自然生態體 驗。藝術總監朴信正 (Shin Jung Park) 多次在台灣參與 環境藝術節,與台灣關係良好。台灣藝術家也曾在此駐 村。

35


:08 哈列魯藝術中心 ( 德國 )

HELLERAU – European Center for the Arts, Dresden (Germany) www.hellerau.org/english 德國的哈列魯藝術中心邀請各地前衛、當代的藝術

團體進駐並發表新作,常年辦理藝術節,吸引許多歐洲 地區的前衛劇團和舞團前往試水溫,也讓哈列魯藝術中 心成為歐洲地區的年輕人心之嚮往,因為在此,有創意 的人可以經由彼此的互動、觀摩和激盪,演示出更具有 爆發力的創作表演。

:09 KB 計畫 ( 奧地利 )

Künstlerhaus Büchsenhausen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program (Innsbruck, Austria) www.buchsenhausen.at KB 計畫是奧地利「藝術與理論獎學金國際計畫」的 其中一個,提供藝術工作者研究、創作、交流的重要諮 詢和資訊。KB 經常辦理講座和工作坊,讓藝術創作者、 策展人、藝評家和理論學者共聚一堂,探討當代藝術領 域的相關課題。這裡可提供駐村,共有三棟公寓和六間 工作室。不過,在當地駐村的作品需留在奧地利。

3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土耳其 K2 藝術組織 ( 土耳其 ) K2 and Portizmir (Izmir Turkey)

:10

www.transartists.org/air/k2-sanat-merkezi 位於土耳其西部伊茲密爾 (Izmir, Turkey) 的 K2 藝術 組織由一群伊茲密爾地區的藝術家發起,專門提供年輕 藝術家交流的場域和平台,希望透過對話、討論和實際 的合作計畫加強藝術工作者對當代藝術的挑戰與反思。 K2 可提供住宿,也經常辦理跨領域的工作坊、講座, 未來希望能透過該組織與國際連結,邀請其他地區的年 輕藝術家前往土耳其,體驗中東文化。

法國藝術基金平台 ( 法國 ) Platform, a network of collections of the Fonds Régionaux d'Art Contemporain (FRAC)

:11

www.frac-platform.com/fr/presentation/ fonctionnement 「法國藝術基金平台」是由法國文化和傳播部所資 助的一個非營利組織,同時也受到法國文化總會、外交 部的支持,以推廣法國藝術為主,除了收藏法國藝術家 的作品之外,也進行國與國或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各 種藝術進駐計畫。

37


:12 伯利亞斯科基金會 ( 義大利 )

The Bogliasco Foundation ( Bogliasco, Italy) www.bfny.org 伯利亞斯科基金會位於義大

利的里維埃拉村,提供住宿獎 學金。該基金會是由一群來自 義大利、瑞士和美國的藝術家 和學者於 1991 年創建,是世 界上少數探討人道主義的藝術 村。伯利亞斯科基金會每年有 近 50 個計劃可開放申請,每 次大約可提供為期一個月的住 宿,每次可接待 16 名藝術家。

:13 東南亞藝術合作計畫 ( 越南 )

The Indochina Arts Partnership www.iapone.org 東南亞藝術合作計畫,以美國和東南亞之間的交流 為主,尤其是以越南為主要焦點。每年安排旅行遊程, 從美國出發,率收藏家、藝術家、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 前往東南亞訪問,並在當地參與藝術活動。此外,該機 構每年提供 2-3 個名額給越南當地的藝術家前往美國駐 村,與美國數個基金會、企業往來密切,得到長年的捐 款,以支持跨國性的藝術交流活動。

3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薩克特藝術中心 ( 巴西 ) Sacatar (Brazil)

:14

www.sacatar.org 薩克特藝術中心位於巴西薩爾瓦多市,可接待來自世 界各地、任何藝術領域的創意工作者。這裡可提供住宿、 創作空間,也需參與當地的社區活動,偶有搭配獎助計 畫,可以提供交通補助和生活費。台灣藝術家蕭筑方、 彭泓智和陳龍斌等人皆前往體驗過巴西的南美風情。 台灣駐村藝術家:陳龍斌 (2005)、彭弘智 (2007)、蕭 筑芳 (2010)

芬蘭國際藝術中心 ( 芬蘭 ) Saksala Art Radius (Finnish International Art Centre)

:15

www.saksala.org/artists-in-residence/index.htm 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Saksala 位於芬蘭和俄羅斯的交 界處,這裡環境非常原始、自然,藝術家可以在此享受 沉靜與安寧。Saksala 除了提供駐村之外,也以當地社區 作為探索的起點,邀請藝術家們參與農民們的生活,並 合作藝術性的計畫。藝術媒材不限,可接納新媒體、視 覺藝術、文學、舞蹈和教育專業等。駐村費用需自理。

39


:16 日本東京藝術村 ( 日本 )

Tokyo Wonder Site (Tokyo, Japan) www.tokyo-ws.org/english 日本東京藝術村 (Tokyo Wonder Site) 位於東京市中

心,是一個創造與推廣新藝術和各種文化型態的藝術中 心。TWS 分為三個據點,TWS 本鄉配合市政府設定的 主題,向大眾徵件,在「東京奇蹟牆」展出,藉此培養 各領域的年輕人才;TWS 涉谷是城市內文化單位的總 協調中心,為新人才及各國活躍的創意人提供交流與展 示作品的平台。「TWS 青山:創作者藝術村」提供多 元化的機會,讓藝術家不分年齡、性別或創作領域能互 相交流。藝術家、策展人、研究者、音樂家、表演者, 以及設計師等創意工作者,能在此感受東京豐富的歷史 與文化,進行研究與創作,展出作品。市中心的位置讓 創作者能透過活動、交談、開放工作室以及工作坊與同 儕及大眾交流。現有多個駐村計畫可選擇,申請方式包 括開放徵件以及提名 / 推薦。 台灣駐村藝術家:姚仲涵、吳達坤、羅智信。

4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在家藝廊 ( 斯洛伐尼亞 ) At Home Gallery (Samorin, Slovakia)

:17

www.athomegallery.org 1995 年成立的在家藝廊 (At Home Gallery) 是由兩位 藝術家經營管理,他們利用廢棄的猶太教堂,改建成 為當地重要的當代藝術中心,不定期辦理展覽、講座、 工作坊或音樂會,成為斯洛伐尼亞藝術家的重要聚所。 在家藝廊經常邀請國際藝術家前往駐村,並利用現有環 境和材料進行創作,配合當地的歷史與人文風情,其藝 術作品別具風格。

中國藝術交流網 ( 中國 ) China Residencies (China)

:18

www.chinaresidencies.com 中國藝術交流網是一個非營利的網站平台,其使命是 協助藝術家進駐中國,並在網站上提供各種進駐資訊。 此網站是由兩個美國年輕女孩所創建,藉著在中國大陸 地區的旅行,收集各地藝術村的訊息,目前已收集超過 30 個藝術進駐計畫,只因少於宣傳,較不為人所知。

東方與西方藝術座談會 ( 羅馬尼亞 ) East-West Artists Symposia in Carei (Romania)

:19

www.facebook.com/DFleiss14thSymposiumOfCo ntemporaryArt 在 羅 馬 尼 亞 的 卡 雷 鎮 (Carie, Romania), 藝 術 家 Dorothea Fleiss 辦理「東方與西方藝術座談會」,這是 一種類似夏令營的短期進駐,來自歐洲和亞洲藝術家共 聚一堂,一起工作、生活、對話,激發彼此的創作能量。 41


:20 貝兒藝術中心 ( 冰島 )

The Baer Art Center (Iceland) www.baer.is 座落於冰島西北邊的海岸旁,貝兒藝術中心 (Baer Art

Center) 可以看到美麗美麗的湖泊與豐富的野鳥生態, 且距離市中心只需 20 分鐘車程。悠然自在的自然生態 環境,讓藝術家們可以在無壓力的狀態下,享受大自 然。而因身在北極圈內,夏天夜晚可感受有如白晝般的 奇特景觀。這裡的駐村藝術家,可以享受豐富有趣的野 外活動和參觀獨特的人文歷史古蹟。 貝兒藝術中心每年六月和七月,公開徵選,以藝術 家和建築師為主。為期四個星期的駐村,可提供免費 住宿、創作和展覽空間。創作媒材包括木、鐵、陶土、 攝影和版畫。申請截止日期為每年的二月一日,四月份 公佈徵選結果。

4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Nodar Rural Art Lab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 ( Portugal) ( 葡萄牙 )

:21

binauralmedia.org/news/pt/artist-residency 位 於 葡 萄 牙 Gralheria 山 脈 與 農 村 之 間 的 Binaural/ Nodar,是一個非營利文化組織。成立於 2004 年,專 注於研究聲音與新媒體藝術。此機構不止建立了一個理 論、技術和實驗計畫的共享平台,也非常積極的參與社 區,提供多元的聲音藝術活動,試圖與社區環境建立連 結。藝術村每年公開徵選聲音與新媒體藝術的藝術家。 藝術村將提供創作費和住宿。

Elisabeth and Hartwig Ochensenfeld Residency Program( 德國 ) (Frankfurt/ Main, Germany)

:22

www.elisabeth-ochsenfeld.com/resume.php 一 間 位 於 德 國 法 蘭 克 福 小 型 的 藝 術 村, 由 藝 術 家 Elisabeth Ochsenfeld 和她的先生兩人共同經營。這類型 的家庭式藝術村在歐洲相當普遍,藝術家主人歡迎來自 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到此共同短期的生活與創作。雖然無 法提供補助經費,但他們隨時歡迎想要去德國體驗歐洲 生活的藝術工作者。

43


Artist-in-Residence :23 Kunst-Stoffe Program (Berlin, Germany) ( 德國 ) www.kunst-stoffe-berlin.de/index.php?lang=en Kunst-Stoffe 藝術中心致力於探索環境的永續發展。 藝術家們利用廢棄物,探討如何重複使用這些被人們視 為垃圾的物品,提供社會一個新角度來對待生活中的各 種物資。歡迎各方對環境議題有興趣的藝術家一起加 入。每年五月到九月開放申請,並提供免費的創作空 間、住宿和創作材料。

:24 跨領域藝術學校 Transart Institute

www.transart.org/online-mfa-program-in-art 在紐約與柏林兩個城市共同合作下,跨領域藝術學 校 (Transart Institute for Alternative) 開辦了另類的藝術 碩士學程 (Alternative MFA programs),吸引非藝術科班 的學生在此啟動潛藏內心的創造力,成為藝術領域的新 人才。在暑假和寒假,不同地區的校園可提供短期駐 村,讓專業人士在短時間內,以營隊的方式密集上課、 訓練,並且共同創作,激發出學生的潛力與才華。

:25

CERN 歐洲核磁共振研究中心 ( 瑞士 ) 世界上最大的核子研究中心,也有藝術進駐計畫。 每年邀請一位藝術家,進駐研究中心。

4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休士頓 ( 美國 ) 美國太空總署的「航海家計畫」(Navigator) 藝術計劃

:26

成立於 1962 年,由美國委託藝術家,通過藝術家的眼 睛紀錄太空探索的歷史。該系列目前已有 2500 件作品 由 350 餘位藝術家完成。

Swiss Artists-in-lab program( 瑞士 ) 蘇黎世的文化研究機構 (Institute of Culture Studies)

:27

贊助藝術家與相關科機構駐村與合作。如:受邀的中 國藝術家邱萍曾與他們合作,透過瑞士聯邦水產科技 研 究 組 織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進行「藝術家進駐實驗室」計畫 (Swiss Artist in Lab)。

藝術軍團 ( 拉丁美洲 ) ArtCorps (Latin America)

:28

www.artcorp.org 位於拉丁美洲的藝術軍團 (ArtCorps) 立志於以文化創 意來改變社會和環境生態。自 2000 年以來,藝術軍團 關注在環境保育、健康和人權的議題,在瓜地馬拉、洪 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貝里茲等國,擁有五十 多個分會組織,提供創意工作坊,培養非政府組織的工 作人員、青年、婦女和其他社區領袖,以藝術文化為基 礎來改變社會。藝術家們將會直接與當地的社區接觸, 量身打造出適合各個社區的活動。 藝術軍團歡迎表演藝術、數位藝術與教育藝術工作 者的加入。提供每月 500 元美金的生活費、健康保險 和創作費。需要會英文和西班牙文。 45


:29 跨文化合作平台 ( 迦納 )

Cross Cultural Collaborative, Ghana www.culturalcollaborative.org/home.htm

「跨文化合作平台」是一個位於非洲迦納的非營利性 教育組織,以促進文化交流和文化認同為主,其課程內 容強調當地的文化傳承,並開放接納其他多元的文化, 以藝術做為媒介,鼓勵參與者在創作中找到自我。這裡 可提供住宿 (Aba House),以短期 14 天至 1 個月為主, 每年對外開放兩次,歡迎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前往。

:30 歐洲藝術家協會 ( 德國 )

European Artists Association (Velbert, Germany) europeanartists-ev.de/index.php/en 此協會以人道服務為主,帶領藝術家深入難民營裡,

如戰地或是落後國家的醫院。以藝術來回饋於社會,並 激發藝術家的創作。

:31 藝術轉運站 The Entrepot

www.iapone.org/programs.html#air 藝術轉運站 (The Entrepot) 是一個開放、多元且國際 的藝術中心,提供各種學術性的藝術創作資訊,結合來 自各國的藝術家,共同完成一個創作計畫。

4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Katherine Higgins, Outreach Director,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Pacific Island Residencies ( 夏威夷 )

:32

pidp.org/archive/2011/October/10-05-vd.htm 環太平洋的小島上,有許多私人營運的藝術村,像 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庫克島、夏威夷群島等地。夏威夷 大學的推廣中心主任 Katherine Higgins 長期關心太平洋 島區藝術家的創作發展,如果想要前往體驗海島風情, 可以透過夏威夷大學與各單位連絡,也許會有意想不到 的收穫。

47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0 (Thur.)

808 Gallery

如何準備藝術家履歷和創作理念 Artist Statements: The Nuts and Bolts; Dos and Don'ts 主持人:Jen Guillemin and Kelly Bennet 補助計畫書撰寫工作坊 Grant Writing Workshop 主持人 : Lynne Allen and Melissa Potter 尋找合適的藝術村 (Trans Artist Workshop) Finding the Best Fit: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for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s 主持人:Jero Nesson and Yasmine Ostendorf

CFA, room 500 Harvard U. CFA Main Concert Hall 48

藝術家線上資料庫:操作示範 Hands-on introduction to the Research Catalogue: an online Database for Artistic Research 主持人:Michael Schwab

以藝術作為終身學習的媒介 Pre-Texts: The Arts Interpret

專題演講 主講人 : Laurie Anderson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會中簡介藝術家創作理念的用途與創作者和藝術作品之間 的關係,藝術創作理念主要功用在於讓創作者精簡的表達其

會議筆記

如何準備藝術家履歷和創作理念 吳孟璇

創作源由及其作品主題、形式、媒材。創作理念文字表達中, 適合以創作者第一人稱的口吻進行敘述,會中呈現了數個富 涵創作者獨特寫作方式的創作理念為例。會中安排練習時間, 與會者與身旁的人輪流練習描述自己的創作理念與方向,最 後,與談人引導並鼓勵現場創作者對大家發表其創作理念並 給予建議。 補助計劃書撰寫工作坊 李曉雯 補助計畫書的撰寫是一種好的練習,幫自己把思緒釐清的 一種方式。不要怕問人,更可以大膽的打電話去補助單位詢 問,獲得充分的資訊,以充實計畫書的內容。一般而言,補 助單位不會對「旅費」有興趣,而是對「旅行所帶來的意義 和價值」感到興趣,重點仍是如何把想要做的事情說明清楚, 而這件事情對藝術家的重要性在哪裡。目前的補助趨勢,對 跨領域的結合較有興趣,且跨越廣越好。

藝術家線上資料庫:操作示範 蕭麗虹 Journal of Artistic Research ( 藝術研究期刊 ) 推出線 上資料庫 http://jar-online.net/,開放資源給藝術家自由使 用,可以上傳資料、影像、作品圖檔、發表文字,更改 或修正,不需要有藝廊或是藝評者來側寫藝術家,藝術 49


會議筆記

工作者可以隨時自行發表。這是一個互動平台,其他的 藝術領域相關工作者也能隨時發表,表達自己對藝術的 看法。 以藝術作為終身學習的媒介 吳瑪悧 哈佛大學教授 Doris Sommer 的社區藝術教育方法,與另 一位哈佛教授加德納教授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論 有相互呼應之處,從此我更理解為何哈佛會是推動 Arts in Education( 藝術在教育中 ) 的重要場域。Doris Sommer 本身是 南美裔的美國人,這套多元智能藝術教育方法以應用到南美 多國,發揮相當的影響力,某種程度與台灣的「藝教於樂」 有些類似,但更有方法及研究精神。

專題演講 吳孟璇 Laurie Anderson 為時兩小時的演講非常非常有趣,與 談內容包含相當多自身曾經參與的奇異藝術駐村歷程, 例如 NASA 如何以電話邀請他參與太空科技的駐村內 容、以及曾經與其他聲音藝術家合作舉辦一場以狗為主 要聽眾的戶外大型音樂會,音樂會中與上千隻狗的現場 聲音互動分享,最後,藝術家以聲音互動科技為媒介, 現場演出以口發出聲音,連結互動軟體,將口發出的聲 音轉化小提琴聲的經典聲音行為演出。

5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看見一個從私人品味所建立的美術館收藏,對於藝術 詮釋與欣賞所帶來的挑戰.不過此美術館也隨著當代美

會議筆記

參訪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吳瑪悧

術館成為休閒場域以及地標建築趨勢的發展,不斷再生 並擴展經營模式,值得借鏡。

51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1 (Fri.)

808 Gallery

夢想成真:如何尋找補助或贊助 How to Make It All Happen: Travel, Produce Art and Fund your Dreams 主持人 : Mira Bartok, The Memory Palace 書冊作者 與談人 Sarah Tanguy, 美國外交部文化事務處 Sarah Berry, The Art Connection 經理 Dorothy Bocian, 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村諮詢顧問 Dan Blask, 美國麻薩諸塞州文化處專員 Linda Lighton, Lighton 國際藝術駐村計畫負責人 國家扶植的藝術村計畫 National Residencies: A Selection of Programs 主持人 Randi Hopkins, 波士頓藝術中心策展人 Anthony Cafritz, 撒冷藝術中心負責人 與談人 Anthony Cafritz, 紐約 Salem Art Works 負責人 Boshko Boskovic, 紐約 Residencies Unlimited 負責人 Jeremy Adams, 紐約 Cue 基金會執行長 David Macy, 美國 McDowell Colony 總監 Yin Peet, 麻薩諸塞州國際當代藝術組織代表 Charles Tracy, 國家公園駐村計畫代表 時尚藝術;藝術時尚 @ Room 101 The Art of Fashion/The Fashion of Art 主持人 : Alicia Kennedy, Fashion Design, Referenced 書冊作者 與談人 Regina Maria Moeller, Regina 雜誌責任編輯 Carla Fernandez, Taller Flora 時尚品牌負責人 Azra Aksamija, MIT 文化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Jenna Fizel, Continuum Fashion 公司負責人 Raymundo Fraga Arquetopia 基金會發言代表 對談人 Pieranna Cavalchini,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策展人

5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如何啟動藝術駐村計畫:從在地到國際 Starting a Residency Program, from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to National Aspirations 主持人 : Michaell Lowell, Malta 藝術村負責人 與談人 Margaret Shiu ( 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負責人 Caitline Strokosch, Alliance for Artists Communities 執行總監 Toni Lester, Gardarev Center 駐村計畫發起人 Johan Pousette 北歐文化部藝術村資深顧問

500, College of Fine Arts

網絡、行銷和社交媒體 Networking,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主持人 : Ethan Zuckerman, MIT 共眾媒體中心主任 與談人 Liora Beer, ARTMORPHEUS 計畫負責人 John Tirman, MIT 國際研究主持人 Joe Alterio, Roberts and Monsters 藝術計畫負責人

藝術村、藝術家國際組織大車拚:我們能為你做甚麼 ? Who is the Alliance for Artists Communities, TransCultural Exchange, Trans Artists and Res Artis and What Can We do for You? 主持人 : Maria Tuerlings, Trans Artists 歐洲藝術家聯盟發起人 與談人 Caitlin Strokosch, Alliance for Artists Communities 執行總監 Mario Caro, Res Artis 執行長 Mary Sherman,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負責人

53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1 (Fri.) College of Fine Arts' Concert Hall

為音樂家準備的藝術村 Residencies for Musicians 主持人 : Joshua Fineberg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與談人 Karol Fruhauf, 斯洛伐尼亞 Guard Art/Science 藝術村負責人 Suzanne and Csaba Kiss, At Home 藝廊負責人 Laura Harrison, 義大利 Bogliasco 基金會發言人 參訪 MIT 藝術與建築學院 MIT's Art and Architecture Program

MIT 街頭鋼琴家

MIT's Bartos Theater 54

國際藝術評論協會專題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 Critics (AICA) Panel 主持人 Joao Ribas, 國際藝評協會 MIT 組織理事 與談人 Raphael Cuir, 國際藝評協會世界總會理事長 Christopher French, 國際藝評協會法國分會理事長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每位與談人各自分享了一些如何尋找藝術村以及尋找駐村 補助的經驗,其中包含了以下幾個實踐方向 : (1) 從生活中建

會議筆記

夢想成真 : 如何尋找補助或贊助 吳孟璇

立分享藝術駐村的社群 - 主要透過電子網絡;(2) 統整駐村地 點及駐村補助的資源項目;(3) 親處思考自身的藝術定位,並 尋找合適的補助來源和駐村計畫;(4) 尋找駐村交通與經費補 助時,建議思考的方向為 : 你自己與你的藝術作品的獨特性 質為何 ? 例如 : 你的文化、國籍、性別、宗教背景,以及你 的藝術媒材屬性;並由這些方向開始尋找相關的社群,有些 時候補助來源不一定只能從藝術相關單位尋求幫助。 國家扶植的藝術村計畫 商毓芳 以國家機制補助的藝術駐村,類型從國家風景區到鄉間到 都會,提供國際駐村藝術家多元的選擇。 時尚藝術•藝術時尚 商毓芳 以 4 個案例探討藝術與時尚的啟動:墨西哥回鄉與在地婦 女共同保留傳統織品與服裝,並且分類研發創造出符合當代 的 fashion 模組,冠以新社會女性流行服飾使用模式。波蘭藝 術家探討從伊斯蘭教出發的的最極簡文創商品;以及幾位藝 術家對具文化厚度的服裝圖騰,對應創造的藝術創作案例。 網路、行銷和社交媒體 商毓芳 以市場破題為思維的藝術網絡,鋪陳三個完全不同典型的

55


會議筆記

網絡系統:「it's all about connection with people」、「New art love- to make a online store」、「empower of social media」,提供藝術工作者思考辯證如何創造有意義的連結。 台灣的藝廊經紀模式,是非典型類別的保守型態,藝術家在 工作室依照藝廊展覽空間的大小規格進行創作,再依照藝廊 傳述的買家的住宅空間大小規格臨選畫作,產生單一型態的 藝術經濟模式,同時也縮限可供收藏的藝術品創作方法,導 至藝術大部分的收藏市場偏向單一的平面風景畫規格品,也 產生「生產人 + 藝廊經理 + 侷限收藏者」的單一市場模式。 本論壇申論藝術生產後的收藏,可以是導向大眾的、也可以 是具備社會影響力的、透過網絡媒體溝通的方式,開發出收 藏者與藝術創作的關係。也就是產生一個新的市場模式:「藝 術生產過程 + 藝術經營專業團隊 + 開放收藏家」。 如何啟動藝術駐村計畫 : 從在地到國際 吳孟璇 與談者為來自世界各處的傑出藝術駐村負責人,輪流分享 各自為何及如何啟動藝術駐村中心、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及如何解決。我覺得有趣的是駐村中心營運態度是 : 駐村中 心提供給藝術家的是一個允許發展作品過程中「失敗」的一 段時間與空間。很多分享的觀點往往談成功的經驗,我認為 談失敗的例子是很實用的,重要的是,當經營著遇見失敗的 經驗如何面對與解決,並分享在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到什麼。

5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2 (Sat.) 食物也是藝術形式 Food as an Art Form 主持人 : Sarah Tanguy, 美國外交部文化事務處 與談人 Lisa Cherkasky, 食物藝術工作者 Cindy Banker, 新英格蘭中醫藥學院研究員 Chris Muller, 波士頓大學餐飲管理研究所教授 Dirk Drijbooms, 希臘 Apothiki 基金會負責人 Nomeda and Gediminas Urbonas 食物藝術家 社會永續與再生發展 Sustainability and Re-Cycling as Content 主持人 : Lynne Cooney, 波士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展覽總監 與談人 Corinna Vose, 德國 Kunst-Stoffe 藝術村總監 Mali Wu( 吳瑪悧 ), 台灣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畫策展人 Elaine King, 卡內基大學藝術史 / 博物館學系教授 Jane Ingram Allen, 台南成龍溼地環境藝術計畫策展人 John Grande, 加拿大 Earth Art 藝術計畫策展人 對談人 Tiffany York, 波士頓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博物館駐館計畫經理

George Sherman Union, Metcalf Hall, Small Hall

藝術村巡禮 : 第一組 Group 1: Residencies Pecha Kucha

57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2 (Sat.) George Sherman Union, Metcalf Hall, Large Hall 58

藝術村巡禮 : 第二組 Group 2: Residencies Pecha Kucha 智創共趨 Engaging Minds Plenary 主持人 : Jean-Baptiste Joly, 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 負責人 與談人 Merav Opher, 波士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 Marko Peljhan, 加州大學數位媒體科技藝術計畫負責人 Rob La Francis, Art Catalyst 藝術計畫負責人 Maria Hirvi-Ijas, 芬蘭當代藝術計畫負責人 邁向新世界 Entrees to New Worlds 主持人 : Helene Larsson, 瑞典諾貝爾博物館展示組主任 與談人 Ariane Koek, 瑞士 CERN 國際藝術計畫組執行長 Irene Hediger, 瑞士蘇黎世大學 「Think Ar-Act Science」文化實踐室副執行長 Crispin Weinberg, 生化藝術醫學實驗室發起人 Zhang Ga, 媒體藝術策展人 (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 案例分享 : 擁抱科學探索的藝術計畫 Case Stories: Artists Embracing Scientific Exploration 主持人 : Nathan Felde 東北大學藝術、媒體與設計學院院長 與談人 Wen-Hao Huang( 黃文浩 ),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主任 Alex Flemming, 伽利略藝術計畫參與者 Josef Kristofoletti,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藝術計畫參與者 Taylor von Horne, 巴西 Sacatar 藝術村總監 Lies Coppens, 比利時 Het Entrepot 藝術村總監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文字與圖像 Words and Images 主持人 : Bruce Clarke, 視覺藝術家、專業攝影師 與談人 Claude Cernuschi, Jackson Pollock 書冊作者 Antoine Abi Aad, 黎巴嫩平面設計師、設計學院講師 藝術研究的傳播對當代藝術和創作者的影響 Art and Research's Dissemination and Impact on Contemporary Art and its Creators 主持人 : Alexandra Waligorski, 德國 Leuphana 藝術計畫主持人 與談人 Andrei Sicoldi, 德國 Kunstlerhaus Buchsenhausen 藝術計畫負責人 Michael Schwab 藝術雜誌資深編輯 Maria Hirvi-Ijas, 芬蘭藝術研究計畫策展人 Gordon Knox, 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博物館館長 Alexander Scholz, "Holo Magazine" 雜誌總監

George Sherman Union, Auditorium

尋找合適的藝術村 (Trans Artist Workshop) Finding the Best Fit: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for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s

59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2 (Sat.) 808 Gallery

"Reaching Beyond: Taiwan Artists Actions" Reception 超越 : 台灣新媒體特展酒會 ( 文化部主辦 ) TCE 晚宴 :Gala Dinner

開幕表演—藝術家 黃翊

6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駐村機構輪流展示五分鐘的演說及照 片或影片,以介紹其藝術村的背景、藝術活動、營運內涵及

會議筆記

藝術村巡禮 吳孟璇

方向。 食物也是藝術形式 吳瑪悧 除了有藝術家以食物作為藝術創作的題材外,原來在希臘 還有專門以食物為題的藝術村,非常有趣。討論範圍聚焦在 食物與人的關係,以及相關駐村活動的介紹。 參訪 MIT 藝術與建築計畫 商毓芳 麻省理工學院以理工思維籌策的公共藝術與建築聚落,精 準、冷酷、批判、平衡,惟一的熱情與生命力,顯現在 Frank Gehry 有機型體的學生中心的中央廊道無垂直牆面與角落,學 生與同儕競合與熱烈討論概念與申論,幾乎在每秒中爆發創 造並且統整,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孤獨的網路社群裡滑手機。 智創共趨 吳孟璇 會中邀請波士頓天文系教授 Merav Opher、加州大學 Santa Barbara 校區數位媒體科技藝術計畫負責人 MarkoPeljhan、以 及 Art Catalyst 藝術計畫負責人 Rob La Francis 介紹他們各自 的科技藝術中心,其中也分享了很多實際結合科學與藝術專 業人才的團隊合作完成的科技藝術計畫,例如 Art Catalyst 藝 術計畫的無重力空間,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提出以無

61


會議筆記

重力空間為主的藝術實驗計畫;又例如波士頓天文系教授結 合天文攝影與藝術的長久實踐。會中並探討藝術與科技兩個 領域的像似之處與分界,更進一步探討兩個領域互相合作的 無限可能。 邁向新世界 吳孟璇 當中印象深刻的是美國生化醫術醫學實驗室發起人 Crispin Wernber 所介紹的以 3D 印表機及 3D 掃描器結合醫學技術、 考古技術的科學案例,以及如何應用這些新興科技參與並幫 助藝術創作者實踐與上述領域有關的藝術創作歷程。 社會永續與再生發展 吳瑪悧 這個場次把環境藝術的幾個不同脈絡呈現出來,包括風景繪 畫如何再現自然,藝術與自然,以及以資源回收再利用所發 展的展演及駐村方案,多元、有趣,並且把美學與倫理的課 題拉出來討論。這個發表對我較大的收獲在於認識有相同興 趣的研究者、策劃人,並且得到多位正面的回應.在場一位 Boston 大學的美術系教授也因此希望能跟台灣進行交流、駐 村計劃。

6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 上圖 ) 藝術家吳瑪悧 ( 左 ) 和紐約文 化中心游淑靜主任 ( 右 ) ( 中圖 ) TCE 創辦人 Mary Sherman, 駐 波士頓辦事處洪慧珠處長 , 竹 圍工作室負責扛蕭麗虹女士 , 以及紐約文化中心游淑靜主任 ( 由左至右 ) ( 下圖 ) TCE 晚宴現場

63


TCE 雙年會議程

2013/10/13 (Sun.) George Sherman Union, Metcalf Hall, Small Hall George Sherman Union, Auditorium George Sherman Union, Metcalf Hall, Large Hall 64

藝術村巡禮 : 第二組 Group 2: Residencies Pecha Kucha 味道 : 被遺忘的感覺 Smell: the Overlooked Sense 主持人 : Chris Busa, 普洛藝術雜誌主編 主講人 香水與香味 (International Flavors and Fragrances, Inc) 總公司顧問 與談人 Snezana Milanovic,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 Sissel Tolaas, In-Betweener 計畫負責人 Reif Carsen presents "Life in the Gutter: White Space as Narrative Space" 聲音的藝術 The Art of Sound 主持人 : Florian Dombois, 蘇黎世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與談人 Rui Costa, 葡萄牙「Nodar Rural Art Lab」駐村藝術計畫負責人 Florian Grond,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音樂與科技學系研究員 Karol Fruhauf, 斯洛伐克 Bridge Guard Art/Science 計畫負責人 Suzanne and Csaba Kiss, 斯洛伐克藝術與文化協會理事長 藝術村巡禮 : 第一組 Group 1: Residencies Pecha Kucha 社會參與 Social Engagement 主持人 : Gregory Williams, 波士頓大學藝術與建築學院院長 與談人 Claudia Lefko, 伊拉克兒童藝術交換計畫負責人 Evelyn Muursepp and John Grzinich, MoKs 藝術與社會實踐計畫負責人 Marta Oslin, 拉丁美洲 ArtCorps 藝術交換計畫負責人 Doris Sommer, 哈佛大學 Cultural Agents Initiative 計畫負責人 Ira Jewell Williams, 哈佛大學非洲學系教授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會中聚集了很多與聲音藝術有關的駐村中心及藝術單位分 享各自的聲音藝術經驗,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來自斯洛維奇亞

會議筆記

聲音的藝術 吳孟璇

的駐村中心「At Home Gallery」分享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 如何用聲音在它們的藝廊創作,「At Home Gallery」是以一 個舊猶太教堂的空間轉變而成的藝術創作空間,教堂的空間 擁有回聲的特性,講演者以影片分享並介紹曾經在當地駐村 創作的藝術家在當地運用這個空間所作的聲音作品,令人驚 艷的是,會中所欣賞的作品都非常具當代實驗性,完全打破 了這個舊猶太教堂原先空間本身的宗教氣氛與限制。 味道,被遺忘的感覺 李曉雯 這場座談非常有趣,與會者分享了許多以味道作為藝術媒 介的計畫,讓我對藝術計畫開啟了無限想像。例如北歐藝術 家 Sissel Tolaas 在墨西哥城市裡收集 200 個味道,再讓參與 者聞這些味道,重新描述這個城市的樣貌。她以「生態都市 學」的方法用全新的角度來看待城市的發展。她還設計了一 些裝置可以收集人的汗水,當人在恐懼時、快樂時,身體所 流出的汗液味道不同,在展覽中讓觀眾試圖從氣味中辨識人 的情緒。

65


會議筆記

社會參與 蕭麗虹 日本藝術家說明伊東豐雄 (Toyo Ito) 和創意工作者如何協 助海嘯受災民眾共同思考,興建具有永續性的建築,再次省 思「居住」的真正意義。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要蓋第四個跑 道,但是居民認為這個跑道會影響他們的「空中權」,建築 師以創意的方法找到雙方滿意的答案。美國麻州的伊拉克兒 童藝術交換計畫,除了提供給兒童們需要的醫療急救之外, 藝術家也可以提供藝術課程,讓當地的兒童對未來的生活有 不同的想像。

6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回台成果分享

超越: 從藝術進駐到全球藝動

Reaching Beyond: from Residency to Mobility

• 策 劃 理 念 • 回 台 分 享 展 • 2 0 1 3 國 際 藝 術村交流雙年會回台分享 • 國 際 顧 問 台 灣參訪

67


超越: 從藝術進駐到全球藝動 Reaching Beyond: from Residency to Mobility

策劃理念

6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文: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於 2013 年 10 月 10-13 日在波 士頓大學召開。今年的會議,不斷地提醒與會者去思考「藝術 的真實價值在於協助社會永續發展」,在文化傳承、社會永續、 生態保育和經濟環境上,藝術有著無可取代的功能與角色。而 當代的藝術村或是藝術進駐,更適合來支持創意工作者實踐理 想、回饋社會的視野和行動。 「藝術的國際新機遇:創智共趨」(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Arts: Engaging Minds) 是今年的會議主題。共來自全球五 大洲的與會者,帶來跨領域的經驗分享,例如音樂家對著狗唱 歌、核子物理計畫引發新的舞蹈作品、藝術家協助戰地兒童重 建家園等,以藝術作為媒介在不同領域中探索、尋找新契機。 此刻,藝術工作者全球移動,比藝術駐地還要關鍵,在移動過 程中帶動對話、溝通,並接近、理解人的生活和想法,這些已 經不是從市場價值來看待藝術作品,更重要的是這些過程對人 類和社會所產生的翻轉與改變。 今年,台灣新媒體藝術和黃翊的駐村發表在 TCE 雙年會裡的 展演十分亮眼,受到不少國際策展人的詢問,但是我們是否能 不斷地讓台灣藝術家在世界各地嶄露頭角 ? 又如何透過藝術村 的網絡讓台灣的藝術工作者打開國際視野 ? 意即,是否能夠藉 著更多的的藝術進駐計畫在台灣,甚至成為全球藝術工作者嚮 往的創作之地 ? 這將是我們面對的新課題。

69


超越: 從藝術進駐到全球藝動 Reaching Beyond: from Residency to Mobility

回台分享展 日期 2013. 11. 26 ( 二 ) – 2013. 12. 01 ( 日 ) 時間 週二至週日 11:00 am – 09:00 pm 地址 台北國際藝術村 1 樓百里廳 ( 台北市北平東路 7 號 )

展覽現場

7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在波士頓長達四天的洗禮中,帶著滿滿的心得回台,迫不及待 想與大家分享一切。今年的 TCE 雙年會關注的焦點是:如何透過 藝術來協助社會永續發展。全球的藝術村類型十分多元,除了傳 統形態的藝術村 (Residency),強調藝術創作的空間與環境之外, 有更多的藝術行動計畫 (Mobility),結合不同的社會議題,透過藝 術駐村或是駐地的形式,介入到不同的領域裡。 回台分享展中,介紹此次 TCE 雙年會的議程與內容,也把在國 外收集的資訊帶回來,尤其是 32 個國際性的藝術計畫,分為「經 典的藝術村」、「短期的藝術進駐計畫」、「科學性的藝術計畫」 和「社會介入」四大類型,希望讓台灣的藝術工作者知道目前國 際上有各種交流型態的藝術計畫可以參與。此外,也特別介紹 15 個國內藝術村和 167 位文化部選送出國駐村藝術家,讓民眾理解 文化部在駐村藝術這個文化政策上的用心和努力。 由於在 TCE 雙年會中,為尊重各個發表人的著作財產權,大會 並無安排會議現場的錄音、錄影,工作團隊僅以照片和筆記文字 的方式剪輯成短片,放在回台分享展中呈現。此外,搭配 11 月 30 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所舉辦的回台分享會,特別邀請兩位國際 顧問來台,並邀請 TCE 雙年會的發起人 Mary Sherman 與台灣的朋 友們連線,共同分享會議心得。

71


2013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 回台分享 日期 2013. 11. 30 ( 六 ) 時間 09:30 am – 05:30 pm 地址 台北國際藝術村 1 樓幽竹廳 ( 台北市北平東路 7 號 )

• 顧 問簡 介 • 會 議議 程 • 會 議筆 記 • 參 與者 心 得 分 享

7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顧問簡介 Maria Tuerlings, Trans Artists 創辦人 Maria Tuerlings 是 Trans Artists 的發起人。 Trans Artists 是一個歐洲地區的藝術資訊交 換平台,提供藝術工作者各種藝術進駐計畫 的資訊。此外,Tuerlings 擔任許多歐盟機構 的藝術顧問,包括荷蘭文化總會、Pepinieres Europeennes pour Jeunes Artists( 歐洲地區以 年輕藝術家為主要串聯對象 )、DAD-CH( 瑞 士 與 荷 蘭 的 文 化 交 流 組 織 )、 以 及 On-theMove 藝術組織、Thami Mnyele 基金會 ( 非洲 與荷蘭的文化交流組織 ) 等。 Caitlin Strokosch,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y 執行總監 Caitlin Strokosch 是 美 國 藝 術 村 協 會 的 執 行 長, 她 在 協 會 資 歷 已 超 過 10 年, 負 責 提供藝術家、藝術村各種工作坊、講座等 訓練課程,也長期擔任訓練講員。此外, Strokosch 擔任各種組織的補助、獎助審查委 員,包括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喬 斯 基 金 會 (the Joyce Foundation) 和 羅 德 島 州 立 藝 術 總 會 (Rhode Island State Council on the Arts) 等。

73


返台分享會議程 時間

議程 / 主持人 / 與談人

09:00-09:30 報到 09:30-09:35 09:35-09:40 09:40-10:00

10:00-10:30

開幕式 黃素貞 /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 年會活動報告 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藝術村與國際交流的重要性 Mary Sherman / TCE 國際組織總監 機會 vs. 命運 !! 國際藝術組織的功能與意義— 以荷蘭 Trans Artist 為例 Maria Tuerlings / 荷蘭文化總會資深顧問、Trans Artist 創辦人

10:30-10:50 休息 駐村經驗對藝術創作的交流與啟發 主持人: 賴香伶 / 獨立策展人 與談人: 10:50-12:10

吳瑪悧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研究所所長 黃文浩 /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 張元茜 / 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執行長 廖祈羽 / 第 18 街藝術中心 2013 駐村藝術家 Pornpilai Meemalai / 泰國藝術家

12:10-13:50 午餐休息 / 藝術村巡禮

7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時間

議程 / 主持人 / 與談人 很難 vs. 不難 !! 藝術村的經營與管理—

13:50-14:20

以美國藝術村經營管理與交流為例 Caitlin Strokosch / 美國藝術村聯盟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行政總監 藝術村經營管理與交流 主持人: 蘇瑤華 /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與談人:

14:20-15:40 商毓芳 /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執行長 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黃瓊瑩 / 蕭壠國際藝術村主任 孫育晴 / 台北國際藝術村公關經理 15:40-16:00 休息 綜合座談 主持人: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與談人: 黃素貞 /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 16:00-17:20 蘇瑤華 /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洪意如 / 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 Caitlin Strokosch / 美國藝術村聯盟行政總監 Maria Tuerlings / 荷蘭文化總會資深顧問、Trans Artist 創辦人 17:20-

賦歸

75


會議筆記

台灣藝術進駐國際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女士曾經在去年的《AIR ─藝術 家的心靈行旅》策展論述中提到:「透過駐地創作,看見新 事物與文化、看見當地人的獨特性,不管好壞、不做價值判 斷,只知道那是與你不同的。」因為現代交通與網路的便利, 跨國、跨文化的交流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在我們接收 到第三方媒介傳來的訊息後,總會有與現實經驗的差距感。 然而我們都知道,網路已經帶給我們過多不健康的訊息了, 唯有親身體驗,才能知道「真正的」內涵在哪裡,尤其,是 否能夠透由「自己」發現的,關乎所有深刻經驗的真實感受。 這次的分享會除了是文化部代表團前往 TCE 2013 年會的 一次心得報告外,藝術家、藝術管理人與資深國際顧問,都 以個別的角度闡述了 AIR(Artist in Residency)的重要性以 及影響力。 什麼是 AIR ?藝術家都該尋找自己的 AIR 機會 「AIR」是「Artist in Residency」(藝術家進駐)的簡稱, 在歐美已是發展完善的一種交流過程,在台灣卻是近十年來 才發展完整,包括竹圍工作室、台北國際藝術村、關渡美術 館和橋頭糖廠藝術村 ( 白屋 ) 等,都已經有行之有年的藝術 家接待機制。近一、兩年內也有許多公營的藝術村,像是新 竹鐵道藝術村、蕭壠文化園區、新北市國際藝術村等。文化 部則以文化交流司為主要負責單位,推動藝術村經營、藝術 家進駐與國內外交流事宜,顯現 AIR 已在台灣受到重視。然 而這雨後春筍般的現象是值得我們開心的,只是如同蕭麗虹

7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藝術村在進行 AIR 計畫,卻還是需要有分享的交流平台,才 得以讓經驗傳承下去,取代單打獨鬥的藝術村現況。

會議筆記

女士在分享會一開始致詞中提到的,雖然現在已有相當多的

蕭麗虹女士也特別提醒「藝術家要自己找機會」。目前除 了文化部的補助之外,國內外許多民營藝術村都有支持藝術 家進駐的機會,不論其條件如何,藝術家都該自己衡量機會 並儲備相當的實力,在平時就做好把自己推銷出去的準備, 包括自己的藝術計畫、作品集、簡歷,以及語言能力,在 AIR 的規則裡,「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依然是準則。 藝術村與國際交流的重要性 Mary Sherman / TCE 國際組織總監 Mary Sherman 以自身的經驗探討藝術村與國際交流對藝術 家創作的重要性,以 2002 年透過國際藝術交流計劃為例, 受邀來台駐村,開啟她不同的藝術啟發,得以認識到台灣多 元的環境。國際的駐村經驗影響深深地影響她的創作,並決 心投入創造藝術村交流的平台,讓更多藝術家有機會勇於離 開熟悉的環境,去接觸不一樣的事物。理解唯有透過與他人 不斷的意見交流,增長視野,而藝術村更是扮眼著重要的角 色,來讓各行各業進行頻繁的國際交流,也更意味著我們更 不應該只讓藝術家待在工作室裡,而是間接啟動透過人與人 的接觸而成就的藝術盡所能的來回饋社會。

77


會議筆記

機會 vs. 命運 !! 國際藝術組織的功能與意義— 以荷蘭 Trans Artist 為例 Maria Tuerlings / 荷蘭文化總會資深顧問、Trans Artist 創辦人 荷蘭的 Trans Artist 為國際知名的藝術村網路平台,專為藝 術家提供服務,近年來已經受到來自世界各地四萬名藝術家 青睞,而成為該組織的長期用戶。在這個平台上藝術家們可 以透過網站搜尋到各種不同主題和領域的藝術村資料之外, 依照喜好與媒材找到符合需求的藝術村。除此之外,網站首 頁每兩天都會更新最新資訊,並可收尋到許多私人或官方的 補助申請,並定期與多國合作,開設工作坊培養藝術家有效 的自我推銷和說明申請藝術村。此平台收集了完整的「機會」 資訊,提供授藝術家們所謂生存的「工具」,鼓勵藝術家能 夠「獨立」完成各項申請。對於年經的藝術家們,這樣的平 台是不可多得的。 駐村經驗對藝術創作的交流與啟發 由五位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討論為何藝術家要走入國際。 更多樣化的 AIR 正在成長 在藝術家前往各地進駐的過程中,大抵還是以「什麼都不 做」的放空形式居多,但在藝術家越來越頻繁的交流中,有 更多的計畫就在其中產生,並且也有許多獨特的正在發展獨 特風格的藝術村。 黃文浩 以多項國外合作案為例,討論數位藝術的發展。藉由造訪 國際,藝術家帶回多種不同的機制,如 MIT Fab Lab 深深

7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術的發展有實質與正面影響,例如數位藝術中心與德、法 兩國交換藝術家。然而台北藝術中心成立以來,持續致力

會議筆記

影響到台灣數位藝術工作者的創作跟品質,對台灣數位藝

於數位藝術的研究與推廣,其中成功的例子則有過去與法 國里昂 Grame 國立音樂創作中心、德國奧登堡艾蒂羅絲媒 體藝術中心的合作經驗合作,創造了三地之間的交流,除 了讓台灣的數位藝術家能夠走出固有形式,歐陸的數位藝 術也能直接在台灣產生影響力。 張元茜 點出受補助出國駐村的藝術家們,如何形成一個互聯的平 台,將收獲帶回自己的國家藝術家,讓平台擴大,使更多 的創意能夠發生。讓藝術家可以擁抱社會,社會擁抱藝術 家,讓異地創作的可以相互連結。 Pornpilai Meemalai(Jin and Yin) 由外國藝術家的角度讓與會者了解到藝術村存在的必要 性。利用藝術村計劃來發展出自己的創作,透過藝術創作 當作交流的媒介。也因為透過美國紐約 ISCP 認識台灣藝 術家許家維與劉和讓,促成台灣與泰國兩邊藝術家的交換 合作。同時,他們也在台灣進行藝術計畫,期間雙方的交 流、討論再再顯示文化交流所激發的能量,用了兩年時間 催生《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ThaiTai: A Measure of Understanding)。

79


會議筆記

藝術家怎麼看 AIR ? 廖祈羽 分享了她出國駐村的重要經驗,以 18 街藝術村為例,由 行前與藝術村之間的溝通,到如何與當地的藝術家們交流 等,都需要透過不斷的交流,而凡事都有預料之外,也正 是出國駐村迷人的地方之一。 吳瑪悧 分享年輕時到多國駐村的經驗,在藝術村遊歷中接觸許多 前衛的藝術理念,因而誘發了自己的創作。並強調藝術村 發展取向與重要性,揭示在不熟悉的社區進行計畫是困難 的,特別是關注社會的議題,也就更需要互動的過程,然 而藝術村的功能便是協助計劃能夠順利地在社區裡面進 行。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為例,透過竹圍工作室 建立與竹圍地方社區的溝通,透過彼此的對話,創造藝術 可能性。 藝術管理人怎麼看 AIR ? 藝術家關心自己的創作,而藝術經理人也關注著藝術家以 及藝術村的經營。 藝術村與博物館、畫廊不同,無法以售出作品所得或者參 觀人數做為檢驗存在標準,往往,在藝術家駐村的一、兩個 月內,是否對藝術村有貢獻或者和當地進行交流,就會是重 要的參照依據之一。觀察許多藝術村徵選條件中,似乎藝術 家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工作坊或作品發表,但這也僅僅 是檢驗藝術村或藝術家的工作方法之一,有時候並非如此。

8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Caitlin Strokosch 美國藝術村聯盟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行政總監

會議筆記

很難 vs. 不難 !! 藝術村的經營與管理—以美國藝術村經營管 理與交流為例

如何回到藝術村的本質去討論應該正視的是藝術村服務了 誰?是藝術家還是地方?然而藝術村存在的重要之處大多不 在於藝術生產,而是成為創意的育成,以及創作的 「過程」。 藝術村的職責在於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以及透過交流,轉 換周遭環境與改變工作形態。他的價值則要經過許多年後才 會看得見,像是一件藝術作品或專案都需要經過時間的發酵, 才會看見花果。然而藝術家們更應該出去探險,即使實驗性 的作品沒有成功,也應該視為一次重要的經驗。總的來說藝 術村需要不斷的成長與改變,才能滿足藝術家們的需求;同 時,透過國外駐村案例諸如北極圈駐村計劃,所關懷的地球 暖化議題,已經顯示藝術家必須真切體會當地環境,發揮藝 術影響社會的能量。 藝術村經營管理與交流 由四位藝術村的經營者來介紹不同的藝術村和經營的理念。 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以自身經驗講解藝術村的重要性,首先竹圍工作室談到創 立過程,從服務藝術家到如何提升和改變藝術村的經營理 念。漸漸形成了藝術村的定位,發展出藝術村該有的價值, 持續深入在地和提倡永續的生態發展。 接著是藝術家李昌珍在 2008 年的時候來到台灣,並在竹 圍工作室駐村,進行慰安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研究,非

81


會議筆記

以立即產出作品為要,卻在藝術家對談(Artists' Talk)中 展現了駐村的「成績」,真正的產出則是今年(2013), 李昌珍才再次回到台灣舉辦的展覽。由此觀察,AIR 既無 法以量化評估但又無可避免的需要透過量化來展現成績, 來顯示每一次駐村的必要性。誠然對接受補助的藝術村而 言,也是每年都要面對的難題。究竟「Product」(作品) 重要,還是「Process」更重要?現場與談的藝術管理人大 多認為是後者。 孫育晴 / 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岩國際藝術村公關經理 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所成立的藝術村,除了提供展覽、創 作、與住宿的空間之外,因其所在的歷史紋理特殊─,則 以投注老舊社區注入新的生命為任務,以清靜的環境,提 供藝術家們進駐並創作。從數位藝術,表演藝術,到精工, 接待無數類型的藝術家,她更認為如何針對不同藝術家的 性格及特性,去提供更好地服務,是一個藝術村經營者需 要去思考的。 黃瓊瑩 / 蕭壠國際藝術村主任 由台南市文化局所成立的新藝術村分享了第一年的成果, 其中邀請四位國際藝術家與本地藝術家,創造了令人驚艷 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透過創作過程,間接促成當地居民與 國際藝術家的共同創,達到實質上的文化交流。並朝向讓 更多個外國藝術家,願意來台進駐,提供更好的服務等面 相努力。

8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橋仔頭糖廠是依據當地特有文化所發展的特色藝術村,早 年以保留文化遺產對抗破壞古蹟的開發聞名,利用傳統日

會議筆記

商毓芳 /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執行長

據時代遺留下的房屋改造成藝術家進駐的空間維繫老舊卻 有意義的空間,並在有限的資源操作下,仍憂心未來若是 欠缺政府補助,民間是否能夠集資讓經營永續。 然而,除了經費的困難外,場地管理與修繕、藝術家溝通 以及藝術圈網絡的經營,每個藝術村都有自己的一套獨門絕 活。在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及各異其趣的藝術風 格,每個藝術村的經驗與服務可能也不盡管用,或者因為人 力的更動,再厲害的一招半式也就失傳了。這時候,藝術村 本身的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藝術村之間的經驗交流就變得非 常重要。 最終我們還是回到了一個本質上的討論也就是藝術村為何 存在?為誰存在?引用前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蘇瑤華的話: 「藝術村的存在本身就很重要。」是否我們更需要著眼把藝 術村當作藝術家在世界各地的轉運站,在轉運的過程中,找 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 綜合座談 最後大會總結,透過多方討論點出了台灣藝術村所面臨的 困境,並建議給文化部的代表,期許台灣藝術村能夠吸引到 更多國際交流的機會。 蕭麗虹 藝術村的價值更精確地說是藝術村產值都不應該在於其 參觀人數,以及每個月是否有活動。在文化政策上,我們 83


會議筆記

是否應該重新思考,藝術村的根本是為藝術家服務,並孕 育出創意的想法,透過與其他藝術家的交流可以更茁壯; 若能朝此方向藝術村的產值將不是在藝術村裡發生,也不 應該讓參觀人數影響到藝術家的創作空間。藝術村不是生 產藝術品的地方,而是藝術品產生前的重要「過程」。 美國 NEA 已發佈所有的藝術村的公共空間,要發展為無 障礙空間。台灣如何讓台灣的藝術空間趕上國際,讓藝術 創作空間也可以歡迎身障藝術工作者進駐。 文化部應該著重的層面則是進駐的藝術家如何看待他們 在駐村的期間所得到的,不管是受環境和文化的影響,或 是自身影響了他所進駐當地的生態與人文。 Caitlin Strokosch 這次來台,我看到了台灣對於文化藝術的活力,接觸到 如 Thai-Tai Project 這種透過藝術村平台,所衍生的互聯網 和合作案,是非常重要的。在國際上,有很多藝術村並沒 有很成功的維持與駐村過藝術家們的聯繫。藝術村對於藝 術家的影響,真正的成果,都是需要時間來呈現。藝術村 如何與藝術家保持聯繫,才是在未來檢驗駐村影響力的重 要工作,而這也是在鑑定藝術村時比較重要的地方,不只 是在意藝術家來否只是吃得好,睡得好等。 Maria Tuerlings 這次的會議,看到從政府部門和各地方的空間經營者與 藝術家交流實屬難得可貴,我建議這樣的會議應該要每年 舉辦一次,讓文化工作者們與政府部們互相的瞭解對方的 想法。理解替代空間和藝術村的需要,關注藝術家們的需

8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是需要改變的。就像我今天也學習到需多關於台灣藝術村, 能與真正的藝術村管理者們交流,看見我在歐洲無法瞭解

會議筆記

求,同時三方必須以同等的身份去理解和注意是否有哪些

到的事。 黃素貞 對於藝術村,不管是公有或私有的藝術村,政府部門在 硬體的維修方面,一直給予補助。這幾年由於思考藝術村 的主要核心在於「人」,我們期待不斷引進更多國外的藝 術家,並要求政府也在這方面提供額外的補助,才可讓台 灣藝術村與藝術家可以有更多國際交流的機會。 洪意如 一個策展的專案和研究往往必須透過 10 年的累積才能 夠看出他的成果,同理,藝術村的經營的理念和效益價值, 更是需要時間和堅持才能夠被檢視,因此,後續的追蹤是 非常重要的。藝術村的營運,除了要有企業經營管理,也 必需有非營利組織是堅持,或朝向社會企業來發展。 蘇瑤華 觀察藝文的生態圈,是否我們一直都很缺乏相互的溝通 者?假使我們能有另外一種力量,也就是成為藝術工作者 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不斷透過中間人的語言與知識, 並將之轉譯到位,影響政府決策,或可讓藝術生產運作得 更好?這關乎我們如何要建立一個更好的溝通管道,讓獨 立藝術創作者的需求真正被理解。

85


心得分享

黃瓊瑩 / 蕭壠國際藝術村主任 2013 年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蕭壠國際藝術村,將占地 13.8 公頃、14 棟百年糖廠倉庫提供國際藝術工作者進駐創 作。今年經公開徵選國內藝術家 7 組,並邀請墨西哥、日本、 加拿大及美國等國際藝術家四位進駐。藝術家創作成果令人 感動然,藝術村在實際運作過程,備感艱辛。文化部舉辦此 次分享會,對藝術村經營者助益良多,不僅了解國際藝術村 營運趨勢,經由藝術家分享,更認識服務對象。 張谷源 / 國立臺灣圖書館 這次最大的收獲是了解到國內藝術的推廣。 鄭微馨 / 小小幸福文化展覽工作者 瞭解國外藝術村申請模式以及線上平台。 陳柏潔 / 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 透過會議的平台,了解各種類型藝術村和他們經營者分享 經驗。 周瀛瀛 /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瞭解國內外各藝術村的經營現況、契機與困境,並且與政 府部門一同溝通。 黃珊珊 / 忠泰基金會 聽到海外的經驗,台灣各地的進駐經營者的經驗分享。

8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 b. c. d. e.

a. 黃素貞副司長 b.Caitlin Strokosch & Maria Tuerlings c. 泰國藝術家分享 Thai-Tai Project d. 吳瑪悧 e. 大會現場

87


國際顧問台灣參訪 為了讓台灣的藝術村和藝術家有更多機會,與國際專 業人士分享與交流,文化部特別邀請兩位國際顧問來台 訪問,安排一周的行程,全台走透透,前往各藝術村參 訪、座談。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顧問們與藝術村負責 人、駐村藝術家深入交談,交換經營管理的經驗和駐村 心得,相互觀摩與學習。

8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台 北

竹圍工作室 關渡美術館 打開當代工作室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台北國際藝術村

a. b. c. d. a. Maria 會見文化部文化交流司王更陵 司長 b. Maria 在竹圍工作室與台北藝術大學 國際文創學程師生對談 c. Caitlin 來訪竹圍工作室 d. Maria 在竹圍工作室與台北藝術大學 國際文創學程師生對談 e. Maria 拜訪關渡美術館策展人吳達坤 89


a. d. b. c.

9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e. 參觀寶藏巖藝術家的成果作品 a. 拜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巧遇日本駐村藝術家 b. 參觀駐村藝術家的作品展覽 c. 空間進駐者為 Maria 講解作品 d. 拜訪台北國際藝術村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公關經理孫育晴 f. 參訪「打開。當代」,會見泰國藝術家 理解台灣和泰國藝術共同合作的 Thai-Tai Project.

91


台 東

都蘭糖廠藝術村 比西里岸文化中心 台東糖廠藝術村 鐵花村

a. 會見藝術家賴純純 b. 會見藝術家江賢二 c. 理解藝術家為何進駐台東 d. 遇見台灣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e. 比西里岸的海堤防藝術

a. b. c. d. e.

9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 b. c. d. e.

a. 參訪台東糖廠藝術村 b. 參觀都蘭糖廠藝術村藝術家作品 c. 參觀都蘭糖廠藝術村 d. 與原住民聲樂家巴奈會面 e. 與原住民藝術家陳珊珊和 Siki 會面

93


高 雄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

a. b. c. a 參訪橋仔頭糖廠藝術村 b c. 與駐村藝術家互動

9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d. 在橋仔頭糖廠藝術村與當地進駐藝術 家和空間經營人進行小型交流會

95


台 南

B B Art/ In Art 蕭壠國際藝術村 總爺文化園區 321 巷替代空間

a. 參訪蕭壠國際藝術村 b. 黃瓊瑩 / 蕭壠國際藝術村主任 顧問來台實質幫助最大,在國際 顧問實地走訪、把脈、提建言。 綜合荷蘭文化顧問給蕭壠的建 議,2014 年蕭壠國際藝術村營運 方式: 1. 建立策展小組機制,決定藝 術村年度主題。 2. 依據年度主題公開徵選國際 (含國內)表演藝術、視覺 藝術及跨領域當代藝術創作 者進駐。 3. 進駐藝術家定期與台南在地 藝術家及社區人士交流,建 立創作及生活支援系統。 4. 建立曾駐村藝術家連繫網絡。

9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 參訪 B B art / In Art 杜昭賢,畫廊創 辦人與知名策展人。 b. 參觀總爺文化園區 c. 參觀 321 巷替代空間,韓國藝術家所 留下的廢物利用藝術作品。 d. 參觀 321 巷替代空間,為藝術家們介 紹 Trans Artists。讓藝術家們理解, 如何透過自身的力量走向國際。 e. 會見台南文化局科長

97


9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專文發表

99


再思 AIR(Artist-in-Residency)1: 創新的參與,永續的生活 Redefine Artist in Residency: Creative Engagement for Sustainable Lifestyle Margaret Shiu 蕭麗虹 (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 寫於 2013.11.09

1 AIR(Artist in Residency) 過去被翻譯為「藝術村」,然而藝術 村在中文的意涵中指的是在一個實體的空間中,藝術家長期或短期 進駐,獲得安靜獨思的空間和時間,大家一起工作、創作、生活, 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激發新的創作能量。 由於近年來許多 AIR 被翻譯為「藝術進駐」,指的是藝術家進入到 一個實體的空間,不過不論短期、長期,藝術家進駐後,進行一些 創造性的計畫,不論是單獨的創作、或是與他人合作的創作,更甚 者是與進駐空間原有的社區、社群或經濟 / 產業體進行互動而引發 的創作。

10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2013 年 10 月文化部代表團前往美國波士頓參加國際藝術 村交流 (TransCultural Exchange, 以下簡稱 TCE) 雙年會,獲得 許多最新有關 AIR 的國際資訊。以下是代表團團長竹圍工作 室負責人蕭麗虹的與會心得報告,AIR 一詞將依照不同類型 的藝術村或藝術進駐計畫,有不同的翻譯和說明。 2013 年春季,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杭州舉行「國 際文化大會」,會中發表聲明在 2015 年以後文化對永續生 活的影響將會愈發重要,大會向全球的藝術工作者提出召喚 不論是甚麼樣的藝術形式,都請大家再次思考藝術的真正價 值,是協助社會永續發展?還是純然的市場交易。1 不 約 而 同 的, 在 今 年 10 月 10 日 至 13 日 在 美 國 波 士 頓 辦理的 TCE 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大會主題「藝術的國際 新 機 遇: 創 智 共 趨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Arts: Engaging Minds)2 中,聚集了約 140 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演 講人,圍著這話題共同討論跨領域的意義、藝術的新價值。 無庸置疑的是藝術將對社會有特殊貢獻,尤其是在文化傳 承、社會永續、生態保育和經濟環境上,有其無可取代的功 能與角色。現在的藝術村或是藝術進駐,都將更適合來支持 1 www.unesco.org/new/en/culture/themes/culture-and-development/ hangzhou-congress 2 www.transculturalexchange.org/conference_2013/overview.htm

101


創意工作者實踐理想、回饋社會的視野和行動。我們發現, 在今年的會議中,有一股新的動力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村或 藝術進駐的發展趨勢,也逐漸發現這股新的力量可以帶來無 可計量的社會價值和成就。 往年的 TCE 會議,提供許多國際藝術村的資訊給美國當地 的年輕藝術家,鼓勵他們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去體驗邊境以 外的事物,透過世界各地的藝術村打開視野,因為前往陌生 的地方,去能感受當地的文化和藝術環境。然而,今年的會 議,卻對藝術村的定義開啟了另一種新的想像空間。 此外,這次的 TCE 雙年會有一項特色就是爭取與會發表 的專業人士越來越多,這些新領域的發表者來自於全球五大 洲,他們除了帶來跨領域的經驗分享,也對傳統的議題提 出新的看法。擔任專題演講主講人的羅莉·安德森 (Laurie Anderson),便是一位資深的跨學科領域的音樂人,她在不 同的領域中跳躍努力尋找新的機會和可能性,像是前往德國 ZKM 藝術與媒體中心、惠特尼博物館、美國太空總署和紐約 欣欣監獄 (Sing Sing maximum security prison) 等單位,進行 各種奇怪又有趣的計畫,不斷超越前一次的經驗。她認為, 習慣與舒適感常會讓人怠惰,不可躲在原有的框架中,而是 要走出舒適圈 (comfort zone),以不同的角度觀看,透過漸次 深沈的思考和反芻,才有機會為老套的問題找到新的解決方

10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法,尤其是影響範圍廣大的地方性或全球性議題。當然這些 事情都不可能仰賴單一的力量來解決,需要的是藉由創意性 的整合、引入不同類型的資源,以及在有效的平台與合作方 案橋接資源與資源之間的空缺,使得這些問題可以用更宏觀、 更具有想像力的方式來解決。正如其中一位與會者說:「這 是非常有用的、也非常精彩的演講,可以在這裡遇到這麼多 有創新、有創意的專業人員…. 我從來沒有想過科學和藝術能 如此有趣,但現在已經改變了。」 除了專題討論之外,TCE 會議中還有舉辦實務性的工作坊, 例如募款、尋求財務資源、企劃書撰寫等,也安排藝術家和 顧問一對一的專業諮詢,在 20 分鐘的時間裡顧問可以瀏覽 藝術家的個人簡歷,一次匯集專業性意見」提供資源機會, 提供藝術家生涯發展的下一步準備。 創造國際參與的藝術平台 這次台灣代表團前去波士頓參加 TCE 雙年會最重要的原因 是希望透過參與而能進一步了解國際藝術進駐計畫的最新趨 勢,並深入理解開創跨領域合作的寬度和廣度,將有利於我 們思考台灣創意人的未來發展,找出多元的方向和遠景。此 外透過會議中的交流,提昇台灣文化空間經營團隊的視野, 將業務範圍向上升級的全面性思維,並嘗試與其他單位連結 開展更綿密的國際關係。因此,在這四天中會議中,除了講

103


座和工作坊之外,其中重要的是一個戰鬥與實用的議程,讓 與會的藝術村或是進駐計畫可以利用 3 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 的單位,提供台下觀眾進入一個藝術村大觀園,實現在短時 間內認識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村,其中像是位在古典幽靜的 歐洲莊園、隱藏在窮鄉僻壤的另類空間,或者是那些以科學 為基礎且具有社會關懷的,或是政治介入的藝術計畫都大大 地開啟了我們對藝術進駐的想像。 經典的藝術村— 基於對藝術創作的尊重,有些藝術村是主動邀請藝術家 前往駐村,給予他們一段有品質的時間和空間,協助他們沉 潛、靜思、或是進行下一個藝術計畫。德國索立圖藝術村 (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 執 行 長 Jean-Bapstite Joly 說, 「在這種藝術村裡駐村,是不需要有任何有形的成果。」這 些藝術村通常是根據藝術家過去所展現出來的藝術成就,決 定是否邀請他 / 她前往駐村,對於藝術家而言,能夠受邀到 這類型的藝術村裡進駐宛若一種專業升級的光環和畢生的榮 耀。其中荷蘭的 Rijks Akademie of Amsterdam 就是一個案例, 台灣藝術家崔廣宇便曾在那裏擁有美好的經驗。義大利的 Bogliasco Foundation、法國的 CAMAC、日本的 Tokyo Wonder Site、以及德國的 Hellerau European Center for the Arts、奧地 利的 Kuestlerhaus Buechsenhausen 國際進駐計畫、以及區域性

10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的駐地計畫像是法國的 FRAC 計畫、芬蘭的 Saksala ArtRadius 計畫、和北歐文化部聯盟下的駐村計畫 (the residencies under the Nordic Ministers of Culture) 等,都是這類型的藝術村。 全球的藝術村—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我們的知識幅員進一步的擴張了,像是 藝術家與科學家一起進行的北極和南極計畫;位在太平洋島 嶼上,夏威夷大學所提供的藝術村;非洲迦納的藝術計畫; 拉丁美洲的藝術軍團 (Art Corps);位在東歐的羅馬尼亞、愛 沙尼亞和斯洛伐克的藝術村;而在亞洲更發展出了東南亞與 美國之間的藝術合作計畫 (Indo-China Arts Partnership),以及 位於泰國、越南的藝術村。 短期的藝術進駐計畫— 在 羅 馬 尼 亞 的 卡 雷 鎮 (Carie, Romania) 藝 術 家 Dorothea Fleiss 辦理「東方與西方藝術座談會」,採用一種類似夏令 營的短期進駐來讓歐洲和亞洲藝術家共聚一堂,透由一起 工作、生活、對話,激發彼此的創作能量。在比利時部魯 日 (Bruges, Belgium) 的 藝 術 轉 運 站 (The Entrepot) 則 是 一 個 開放且多元的國際藝術中心,特別針對年輕的藝術工作者, 提供各種學術性的藝術創作資訊,結合來自各國的藝術家, 共同創造一個主題計畫。同樣的,在希臘群島中的帕羅斯島

105


(Parcos-Cyclades) 有 Apothiki 基金會管理的藝術村,需要特別 邀請才能進入,在希臘小島上享受恣意的創作環境。還有位 於冰島的貝兒藝術中心 (Baer Art Center) 開放徵選,讓長居在 中緯度的藝術家們體驗永晝的太陽和森林裡的野馬。以及德 國坎斯特藝術中心 (Kunst-Stoffe) 的駐村計畫是去了解垃圾的 價值;還有曾在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的台灣藝術家蕭筑方、 彭泓智和陳龍斌也去過位在巴西的 Sacatar 藝術中心。 此外, 在葡萄牙的諾達藝術實驗室裡,可以跟著不同領域創作者一 起玩聲音,嘗試用新媒體技術作出令人驚豔的作品。泰國中 部的泰利塢藝術村 (Thaillywood Artist Residency) 鼓勵藝術家 在社區裡提供志願服務,參與社會行動。另外,在紐約與柏 林兩個城市共同合作下,跨領域藝術學校 (Transart Institute) 開辦了另類的藝術碩士學程 (Alternative MFA programs),提 供短期、密集的課程,吸引非藝術科班的學生在此啟動潛藏 內心的創造力,成為藝術領域的新人才。 科學性的藝術計畫—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 限的,而想像力可以涵蓋全世界。」(Knowledge is limited...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科學家也是藝術家, 像是 2011 年獲得美國總統獎 (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的女性科學家 Merav Opher 曾參

10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與太空總署 (NASA) 的「航海家計畫」(Navigator),她拍攝、 製作電影「泡沫之外」(Beyond the bubble),告訴我們科學家 如何像藝術家一樣,在科學領域中發揮創造力,解決不可預知 的事情。3 成功的例子有下,位於瑞士的 CERN(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 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子 研究中心,也有藝術進駐計畫,4 藝術總監 Ariane Koek 說, 「我們相信粒子物理和藝術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兩者皆不斷 探索人類的存在價值、以及我們對於世界和宇宙的意義。」在 21 世紀,這兩大領域應統整在一起,共同思索創新的方向和 人類的文明發展。目前,CERN 和未來實驗室 (Ars Electronica, Future Lab) 正在進行一個整合科學、藝術和文化的合作型計 畫,以三年為期,其中受邀藝術家 Julius von Bismarck ( 他的 作品曾在北美館展出 ),深受核子物理學家的影響和啟發。 以及蘇黎世的文化研究機構 (Institute of Culture Studies) 中, 也有一位受邀的中國藝術家邱萍 (Qiu Ping) 曾與他們合作, 透 過 瑞 士 聯 邦 水 產 科 技 研 究 組 織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Aqua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進行「藝術家進實驗室」計畫 (Swiss Artist in Lab)。這些計畫一再開啟了跨領域之間的對話, 讓科學和藝術領域有了更直接的合作與共創的機會。 3 www.youtube.com/watch?v=GDHbpp5yQtA&feature=youtu.be 4 arts.web.cern.ch/

107


與會各界一直關注到的會議期間,MIT 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John Tirman 不斷提醒我們創意工作者應有「政治與社會責任 的素養」。在社會連結 (Social Networking) 的場次中,他提 到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 所扮演的新角色。另外有日本藝術 家 Kayoko Iemura 說明藝術家和建築師伊東豐雄 (Toyo Ito) 在 日本東北地區進行一場未來實驗室 (Future Lab) 的討論,經過 了海嘯之後,大家共同思考如何興建具有永續性的建築,也 透過跨領域的對話,來討論「大家的家」(home for all),再 次省思「居住」的真正意義,蓋房子如何與人的連結。 還有一位曾經獲得國家教育獎的教育家 Doris Sommer,也 是哈佛大學 Culture Agent Initiatives 的執行長,他們有一個 計畫稱作“Pre-Text”,為了減少文盲,用藝術的方式引導終 身學習。拉丁美洲的 Art Corps 藝術軍團 5 把藝術家送到發展 中國家,在各地的分會或地方組織中,以創作力作為強大的 工具,進行社區發展,用藝術進駐的方式讓社會和環境逐漸 產生改變。而位於德國艾森 (Essen, Germany) 的歐洲藝術家協 會 (European Artists Association),組織中的藝術家會員前往 戰區,像是約旦、伊朗、阿曼和埃及等地,以藝術計畫進行 人道救援;另外,也有美國麻州的伊拉克兒童藝術交換計畫 (Iraqi Children's Art Exchange),除了提供給兒童們需要的醫 療急救之外,藝術家也可以提供藝術課程,讓當地的兒童對 5 vimeo.com/artcorps

10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未來的生活有不同的想像。此外,藝術家也能前往泰國,參 與自願教師計畫 (Voluntary Teachers),走出去認識其他文化。 有些議程場次藉由人體感官的敏銳作為創意啟發的引子, 像是味道、聲音或是流行服飾,如何以藝術和創新的方法來 記錄日常的生活點滴。 參訪行程和其他的行程 參與會議的同時,TCE 也跟波士頓這個大學城裡的其他機 構合作給予與會者免費的參訪行程,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和常 春藤盟校的哈佛大學,以及一些當代的藝術機構。在我們 前 往 拜 訪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便 曾 經 接 待 過 台灣駐村藝術家李明維,於 2012 年進行他的駐村創作〈客 廳〉。另一個是位於波士頓港口前、全新的「當代藝術機構」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配合這次的會議瑞士藝術家、同時也是瑞士博恩藝術大 學跨領域研究所 Y-Institute (Y-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at Ber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的發起人 Florian Dombois,在波 士頓大學的校園中做了一個藝術計畫,他利用波士頓大學內 兩棟高聳建築物頂端,以強力雷射光串起了一條光束,在高 速道路的上空,平行於查爾斯河 (Charles River)。這個計畫名 稱叫做「會說話的塔」(Talking Towers),同時展現建築學與 地球物理學的關係。這是一種板塊運動的記錄,兩棟建築物 109


位在同一個地球板塊上,但是相隔有半哩之遠,隨著風動、 地動的震度,兩棟建築物有時近、有時遠,但不論建築物怎 麼搖擺,它們仍然分享著同一塊的基地、同一片的天空、同 一條的河景。這也象徵著這次的會議,大家從各地而來,不 管遠近,因著同一個信念結合在一起,而這個信念就是「藝 術的力量—無遠弗屆」。 台灣的與會者 這次參與 TCE 會議的台灣代表團共有 15 位,分別代表台 灣不同類型的藝術面向。環境藝術家暨策展人吳瑪悧在「社 會永續與再生發展」的座談中發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計 畫、台北數位中心執行長黃文浩也帶著他的作品「蕭賀文計 畫」,參與「擁抱科學探索的藝術計畫」座談進行案例發表。 而我本人也在「如何啟動藝術駐村計畫:從在地到國際」的 座談中以竹圍工作室作為案例,跟在場的與會者分享創建藝 術村的甘苦談。此外,從台灣來的五個藝術村也公開介紹他 們的藝術村和進駐計畫。獨立策展人賴香伶、台北國際藝術 村的孫育晴,還有我,都擔任了藝術家的專業指導 (Mentors), 在「藝術家面對面 (Mentoring sessions)」的座談中,提供藝 術家們駐村、旅行、藝術生涯規劃的建議。我們發現有越來 越多的歐美年輕藝術家想要來體驗亞洲文化,我們也特別推 薦他們,以台灣作為他們亞洲之旅的首站。

11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雖然此次出席會議的行程籌備的很倉促,但是我們仍爭取 這次會議的最重要場地—波士頓大學 808 藝廊—也是所有與 會者的報到處、宴會地點,舉辦「超越:台灣新媒體特展」, 力邀靜宜大學大眾與傳播學系邱誌勇教授協助策劃,在很短 的時間內,以 19 位台灣新媒體藝術家的近期作品,分為數 位音像類、互動裝置類,和跨領域數位藝術表演類等三大類 別,展現台灣在媒體藝術上的成就,特別是在 TCE 雙年會的 正式晚宴中,台灣編舞家黃翊,展現出他在紐約駐村的最新 實驗作品—地平線之下 (Below the Horizon), 創意專業人士的特別訪談 在波士頓期間,縱使行程緊湊,但台灣團員們仍努力的抓 緊時間參訪了數個重要機構。感謝 2013 年台新藝術獎的國 際評審,Uta Meta Bauer 女士,也是 MIT ACT 計畫的發起人, 她熟悉台灣現代藝術發展,特別引介我們參訪以下三個機構。 這些機構在「藝術文化對社會的發展」這個視野下,有許多 開創性的作法,非常值得我們參考。 Urbano Project: 在波士頓地區的 Jamaica Planes、在一間處閒置再利用的 啤酒廠中,我們與發起人 Stella McGregor 教授相談甚歡, 這是最令人振奮的一段參訪行程。Urbano 組織相信,青少

111


年可以藉由參與社區的藝術計畫,創造社會革新的力量,他 們與當地各種類型的地方組織和教育機構成為夥伴,我們看 到了藝術家帶領著 10 幾歲的青少年,在各社區中發揮影響 力。「解放的城市:重新看見波士頓」(the Emancipated City: Reimagining Boston) 是今年秋季正在進行的一個藝術計畫, 讓青年團隊以開放性的方式重新探索城市,從不同的角度認 識波士頓,重振老舊的街區。 MIT 媒體實驗室: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訪是這次的亮點,如預料的一樣,我 們看到了著名的 Media Lab,在迷宮般的科技大樓裡,有著 許多明亮寬敞的實驗室和互動空間,各種人才被吸聚在這裡, 向他們的贊助商說明未來的發展趨勢並展現最新發明,這些 都將是新興市場上最具潛力的研發計畫。 ACT 計劃: 這個計劃比開發一個以高科技中心更為重要。Uta Meta Bauer 女士在 MIT 成立了這個部門,以「藝術、文化和科技」 為核心,把藝術家連結進 MIT 學院的各尖端科技部門學科裡, 以教育學生批判性 (critical studies) 和驗證性 (production) 的 思考來探索世界的未來,讓文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一位應 用藝術的學校教員認為,文化的多元面向,會成為現實世界

11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和預測未來可能性的中介元素。他們強調,批判性和創造性 的行動是不可以被販售、交易的,開發之後的成果是無法賣 給贊助商的,因此這個計畫已募集資金,獲得非市場性的支 持,以教育為主要任務,與其他實驗室以市場化、商品化的 發展取向不同。 CAST(麻省理工學院,藝術、科學與科技中心)是另一個 新的計劃,率先得到學校的董事會的支持。多數人可能會認 為藝術與 MIT 的宗旨毫無相關,因此 CAST 有一項新任務, 就是要創造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之間的互動和合作。 MIT 的核心概念是,認為文化是所有新創造、新發明的基礎 來源。因此,他們策動一個「短期的藝術進駐計畫」,由 MIT 內各種科學、技術相關的系所,挑選讓藝術家進入到該 系所中,共同進行一些實驗性的計畫,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 事物,進行想像性的討論,加入藝術家的觀點。從開始運作 到現在,他們發現,面對未來的不可知,科學性的預測只是 方法之一,更需要用創意性的思考來解決問題,而這些思考 一定要跳脫現有的架構或框架,因為目前的科技突破只能解 決當下的問題,而無法觸及未來的可能因現在而引發的種種 現象。 對台灣進行藝術進駐計畫的文化政策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此次前往 BOSTON 參加 TCE 的會議,文化部邀請 15 位台

113


灣的藝術工作者前往,除了竹圍工作室 3 位工作人員之外, 還有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數位中心、關渡美術館、橋仔頭 糖廠藝術村和都蘭國際藝術村、賴香伶、吳瑪悧 2 位策展人、 以及 5 位正在美國駐村的台灣藝術家 ( 郭亦成、廖祈羽、吳 孟璇、趙書榕和黃翊 )。我們吸收的內容太多,需要仔細消化 並且傳達給在台灣的藝術工作者,讓大家互相分享。尤其想 要成立藝術村和替代空間計畫的藝術工作者都在這次的 TCE 會議中,學習到多元且寬廣的觀點,藉以重新定位、思考藝 術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我們也肩負著透過分享會議參與經 驗,創造與其他工作者的的對話,期待這些想法可以在台灣 實踐,盼望對台灣未來的藝術環境產生關鍵的影響力。 有鑑於此,文化部 11 月 30 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辦理一場 回國分享座談會,同時在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1 日這段期間 也安排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辦理 TCE 雙年會的回國分享特展, 以「超越:從藝術進駐到全球藝動」(Reaching Beyond: from Residency to Mobility) 為題,分享我們的所聽、所見、所聞, 讓更多的人參與討論,更進一步檢討相關的文化政策。 特別的是,文化部邀請 2 位 TCE 的國際顧問來台,來聆 聽我們的觀點並且提供我們相關的協助,Maria Tuerlings 女 士是目前荷蘭文化總會 (Dutch Culture) 的國際交流暨文化發 展政策的資深顧問曾經發起世界性的組織─荷蘭藝術家聯盟

11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Trans Artists),他們利用網路平台提供了歐洲藝術家無數的 機會和資源。她亦分享了荷蘭文化總會─荷蘭政府所成立的 一個新的第三部門組織,如何整合政府資源來進行有效的國 際交流,像是以實體的和虛擬平台促成文化外交的實質關係。 另外,對於想要出國去大顯身手的藝術家,Tuerlings 女士可 以提供各種資訊和諮詢,是不可錯過的好機會 !! 還有位於美 國羅德島的藝術家聯盟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執行長 Caitlin Strokosch 今年也受邀來台,今年 10 月底 AAC 在加州的 San Jose 辦理年度大會,提供藝術村的經營管理人 員實務性的訓練課程,以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來協助各類型的 藝術進駐計畫。在美國藝術村年會中,歷史悠久的經典藝術 村像麥克道爾藝術村 (MacDowell) 也要和剛成立的小型藝術 村同台較勁,爭取優秀的藝術家前往參與藝術計畫。Caitlin Strokosch 此次來台,希望能協助台灣各地的藝術村經營管理 者,提供諮詢和建議,也可以激發藝術工作者進行整合,發 動串聯性的大型計畫。他們兩位專家也將在台灣各地走訪不 同的藝術村,了解藝術進駐的現況,並且提供有效的資源, 協助台灣的藝術村或藝術進駐計畫升級。 在這一連串的激盪之下,我們深自思考著台灣藝術村或藝 術進駐計畫的相關政策已發展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對於這樣 的文化政策,有兩大方向需要重新檢視:一個是提供給國內 藝術家出國駐村的補助計畫;另一個是國內藝術村的營運補

115


助計畫。我想藉此文提供一些個人看法,希望有更多的機會 開啟對話與討論。 我認為文化部有必要成立一個資訊交流的平台,以雙語的 方式把台灣的藝術進駐計畫和國外的藝術進駐資訊進行交流 互換。在台灣有 20 多個藝術村,而文化部也與國外駐村單 位有長期合作,像是法國西帖、紐約的 ISCP、洛杉磯的 18 街藝術村等,這些單位每年都推出公開徵選藝術家的駐村計 畫讓國內藝術家有機會申請。文化部目前也提供藝術家自行 申請駐村機會,再給予旅費補助的計畫案,該鼓勵藝術工作 者自己在國際間尋找各種駐村或駐地的創作機會,以打開藝 術視野。整合國外資訊的平台亦需要長期的推動和規劃,必 須有一個專屬的專業團隊來擔任整合資訊並且執行後續的實 質性計畫以協助藝文工作者。 對於有形的或無形的知識或資產,我們應該建立一套知識 系統來進行資源分享,特別是鎖定回國的藝術家來分享他 / 她在國外的經驗以作為後進者的參考,並且提攜、鼓勵新興 藝術家勇於面對新環境的挑戰。此外,透過已回國的駐村藝 術家,與國外機構進行文化間的連結,在人與人間、組織與 組織間穿針引線,是一種文化外交快速又有效的方式。 這幾年我們看到國家政策在支持地方政府利用公有的閒置

11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空間,轉換成為藝術聚落或是藝術村。過去幾年,政府也鼓 勵由下而上的藝術進駐計畫,或是在台灣各地由藝術家自己 發起的藝術計畫。這兩種類型都是當代藝術發展的趨勢,不 過同時,我們需要更專業的指導,以及計畫與計劃之間彼此 交流的機會。 然而國內應該要有一套新的評估模式或是新的指標結構來 重新評估藝術村的價值,這指的不是直接的市場價值,像是 觀光收益或是工藝品、藝術品的交易買賣,而是更高一層的 目標,如同前面所敘述的,對社會、社群所產生的影響力。 尤其是一些策展型的或是研究型的駐村計畫,對於藝術工作 者而言,這些創作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也需要集合更多 的資源來促成。像是剛慶祝 50 周年的亞洲文化基金會 (Asian Cultural Council) 長年支持創作,這些選送出國的藝術家可能 無法立即有演出或是創作展覽,但是經由多年的醞釀和積累, 有朝一日一定會有精彩的作品;正如 1966 年亞洲文化基金 會資助劉國松前往美國駐村,環遊世界各地,看遍全世界的 重要美術館、博物館,加上他的個人天分和努力,如今他的 藝術成就如日中天。 如果政府評估藝術創作的標準還停留在於市場價值或是消 費性的藝術活動,會使得藝術工作者不斷地在過程中被消耗, 讓作品背離了原來的創作初衷,將會耗損藝術工作者的創作

117


能量和為追求夢想而打拼的企圖心。我們認知到的是政府站 在督導和輔導的立場,重新思考目前的評估制度,訂定指標 來評估這些無形的價值,延長並加深藝術對社會的影響力。 且 Artist in Residency 藝術村或藝術進駐的定義應該要重新 被檢討的是,在視覺藝術的範圍之外,表演藝術現在已經被 納為藝術進駐的媒材選項之一,如果我們更把文創產業算進 來,似乎應該更擴大到 15 加 1 的產業或類別,國外已有許 多藝術村接受設計、建築、時尚等領域的專業人士駐村,例 如 : 日本的 Tokyo Wonder Site。然而,藝術村更應以開放、 寬廣的態度來接受新的事物與概念,如果我們希望對這塊土 地的永續發展找到新的策略,我們應該接納其他領域的專家 進駐到現場,以較長的時間,專心的進行更創造性的調查和 基礎研究。科學家和藝術家一樣,能提供創意性的思考,不 論進行什麼樣的計劃,國際藝術村應該能接受他們的申請。 自古以來藝術就沒有對錯,其中文化則是可以成為很好的媒 介,因為我們面對一個複雜又棘手的,涵蓋社會學、心理學、 人類學、生態學等範疇,因此不論學科,都應該透過駐村的 機會與藝術家攜手合作,測試他們的想像力和整合力,以提 出創意的解決方案。 提升到空間和資源的想像,其所被應用的彈性可以參考麻 省理工學院,如何讓藝術家和科學家一起工作,發揮更大功

11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效,在台灣的學術機構引進藝術進駐以及美術館著村等方案, 是否可以與其他學科相互合作,增加跨領域交流的機會。同 樣的,產業、企業中的研發中心,是否可以打開一扇門,讓 其他領域的人一起進來參加實驗計畫,也許一個偶發的靈感 可以帶領我們進入更意想不到的新領域,就像 CERN 的粒子 物理學家激發了編舞家一樣。反之亦然! 若以一個固定的地點作為藝術村、進行整年度的營運計 畫,該被突破的是藝術村的概念與形式,參酌加以修正,成 為短期性的、或是具有彈性、季節性的計畫,像是冰島計畫 (Iceland Projects)、或是美國的 Jacob's Pillow 國際舞蹈節, 推動實驗性的創意計畫,讓藝術工作者齊聚一堂,相互觀摩、 討論,即便是短期的交流,也能產生巨大的能量。還有一些 地區性的活動,可以有活動,參考像是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 改造當地的生活空間,像是位於英國的國際組織「網絡」 (Triangle Network) ,6 如何扮演專業藝術網絡組織,提供其會 員進行跨國間的交流的機會,過去花蓮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潘 小雪院長,長期推動花蓮洄瀾的藝術駐地計畫,就是透過這 樣的網絡關係,邀請世界各地專業的藝術工作者來台進行藝 術計畫,一方面能激動台灣東岸藝文工作者的創作能量,也 能讓外國友人理解台灣的現狀發展,連結網絡,把台灣藝術 家引到世界其他地方。以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 6 www.trianglenetwork.org/about

119


究所吳瑪悧所長也曾在嘉義北迴歸線一帶,引入藝術進駐計 畫,在社區中進行觀察和行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藝術介入 在地社區的計畫,慢慢影響了當地人對當地環境與生態的關 注。 就政府挹注資源方面,現在藝術村營運或是藝術進駐計畫 仍大量仰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補助,這並不是一種有效循 環的現象。在其他國家藝術團隊或組織已經朝向「財務黃金 三角」的方向努力,透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助、企業的協 助和藝術家們自拓財源,在三角鼎立追求平衡穩健的發展, 推動藝術計畫或是藝術村獨立運作。還有企業社會責任 (CRS) 的定義應該重新被檢視,像是資助藝術計畫可以有抵稅的誘 因,也間接鼓勵獨立的小型團體,起身參與行動,不過這仍 有許多法規上的限制。 有了上述的這些討論,加上國際顧問來台參與會議,並且 前往不同地區參訪藝術村,我可以預見將來台灣會有更多的 訓練需求,像美國藝術家協會針對新進的藝術村營運者所提 供的新兵訓練營 (Boot Camp)。如果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藝術 村,讓他們的功能和角色能運作的更加完善,我們不需要自 己去發明輪子,而是可以藉他山之石,利用這些已經成熟的 工具書和材料,來訓練我們的文化工作者或藝術行政者。 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正式教育體系,或是職場上的學習制

12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度中,都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去經營管理一個類似藝術村這 樣的文化空間,這種藝術機構既不是民宿、不是藝廊、不是 文化中心、也不是藝術家旅館。這跟我們過去所學習的領域 不同,我們更需要專業上的訓練來培育我們國家的文化工作 者,深入理解這個領域、並且培養更優秀的管理人才。畢竟, 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藝術新品種。 我認為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必須要有一些自我要求和社 會責任,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確認理想和目標, 並且踏實的執行與實踐。 TCE 的創辦人 Mary Sherman 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創作者,多 年前在台北藝術大學駐村時,她便提出,希望為藝術界的朋 友創造機會的願景,而今以雙年會的形式實際提高外國人對 美國藝術圈的認識,並且鼓勵美國藝術家走出國界、開拓視 野,與各地進行文化交流,看到更美的世界。到目前為止, 相較於其他的國際藝術村組織—歐洲的 Res Artis、美國的 Alliance of Artist Communities 等,TCE 所接納的範圍寬廣許 多,關鍵是在於她深知美國自認為文化大國,這樣的態度讓 許多藝術工作者成為井底之蛙,他深刻體認、鼓勵美國藝術 家離開自己的國境,走出去看一看這個真實的世界,去看看 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藝術實踐。

121


以上的訊息都是值得台灣藝術家們深思的,如何認識在不 同的地理、氣候、歷史、環境下的人民、風俗和文化特質,以 開放心態體驗世界的寬廣。能夠跨出國土與其他的國家回來 之後,與自身土地產生思辨與重新想像的可能。如同陳浚豪從 舊金山赫德蘭藝術中心駐村回台之後,創建了 VT( 非常廟 ) 和 Room 19 及其他的藝術聚落;林煌迪回到台南也成立並主持「文 賢油漆工程行」進行許多藝術進駐社區的計畫。身為一個藝術 創作者,要不斷地回歸到創作的初衷,展現創作的才華和能力, 賦予藝術計畫一個自由的生命和成長空間,讓你成為自己的主 人,不要輕易向環境妥協。 最 後 容 我 引 述 勞 麗· 安 德 森 (Laurie Anderson)、1960 年 代 Performance Art 的前衛發起人,她在會議的專題演講會議中說, 「不要等待別人告訴你去做你夢想的事情!你就去做吧!你是 發電機、嘗試新領域,唯有你自己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

12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Redefining Artist-in-Residence: Creative Engagement for a Sustainable Lifestyle Margaret Shiu, Founder of Bamboo Curtain Studio November 9th, 2013

123


Artist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society Residencies are now more geared toward supporting the vision of creative talents in artists’ continuous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as it is now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arts have a special input towards a sustainable cultural, soci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During an important gathering of world leaders in Hangzhou, China for the UNESCO congress of the nation states in the spring of 2013, the delegates discussed in-depth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creativity for ‘Culture in the Post20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1 This project is a clear call for artists and creative talents working in all media to rethink their true artistic calling aside from the art market. We can only find creative solutions to solve entrenched local and global problems through in-depth and slow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through thinking out of the box. It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accomplish such resolutions within the capacity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is is where creative collaborations, as well as crossover input and professional expertise can help to suggest imaginative perspectives that can lead to new alternatives to current problems at 1 www.unesco.org/new/en/culture/themes/culture-anddevelopment/hangzhou-congress/ 12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hand. It may be achieved by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the issue,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or joining with new professional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is is where we find a new trend in themes of many current Artist-inResidencie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variety of residencies with refreshing alternative values and results. 2013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Arts The TransCultural Exchange’s 4th Bienni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Arts had a similar focus and parallel thinking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creative solutions. The event was held at Boston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10-13.2 The theme of the 2013 conference was Engaging Minds. During this intensive weekend, more than 140 diverse professionals gathered to showcas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is specific theme. This opportunity indeed opened up a new parameter to our definition of residencies. This year’s focus was quite unlike that of previous conferences, which mainly attracted young American artists wishing to cross their familiar borders to participate in new residency experiences in classical settings of Europe and other global partners. This year there was a fresh batch 2 http://www.transculturalexchange.org/conference_2013/ overview.htm 125


of speakers that ranged from all parts of the five continents and myriad sectors and themes, showing institutions that have invited artists to reside with them for creative thinking. Consequently, the attendees t h i s y e a r ’ s c o n f e re n c e w e re m a i n l y s e n i o r a r t professionals and academic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ho will disseminate these new concepts to a wider community in their home state. These international speakers helped us to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possible creative engagement within our own minds. The conference offered more than fifty panels, ranging from cultural diplomacy to a variety of residences, a series of workshops focusing on practical needs like funding, local tours and showcases of exciting new works, and one-on-one professional portfolio review sessions for those who wished to go beyond. As noted by one of the attendees, “It was so helpful and exciting to see the excellent presentations and meet so many innovated and creative professionals... I have never been interested in science and art, but that has now changed." The keynote speaker, Laurie Anderson, a senior cross-disciplinary experimental artist, highlighted her past experiences expanding divides for artistic

12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endeavors during residencies, challenging herself, seeking accidental inspiration in unusual spaces, including the ZKM, the Whitney Museum, NASA, the Sing Sing maximum security prison in New York, and various churches. The longest-serving Governor of Massachusetts, Boston-born Michael Dukakis, gave the welcome remark on why the arts are vital in 21st century life. Taiwanese choreographer Huang Yi (currently in residency in New York City with support from the Asian Cultural Council in Taipei) performed at the gala dinner. Renewed platforms for international engagement of the art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our visit to Boston w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verse scope and programming of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ies, in order to benefit creative talents in Taiwan that wish to go abroad, and to assist our local cultural space managers to seek a more holistic view in upgrading their operations. During those three days, besides the usual session for references on residencies and handson tools for artists who wished to travel, there was the fast rundown of various types of residencies, from the classic settings of villas in Europe for creative solitude

127


and far-flung sites and alternative types, to scientificbased residencies and those with socio-political missions. 1. Classic residencies: These organizations usually provide artists with re s i d e n c y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s a n a w a rd f o r p a s t achievements. They offers artists a needed retreat for what Jean-Baptiste Joly, Director of Akedemie Schloss Solitude, refers to as “time without qualities.” During this period, one is not required to produce any tangible outcome. These include such classical residencies and renowned programs such as Rijks Akademie in Amsterdam, where Taiwanese artist Chu kuang-yu had a wonderful experience in career development, to the Bogliasco Foundation in Italy, CAMAC in France, Tokyo Wonder Site in Japan, Hellerau European Center for the Arts in Germany, Künstlerhaus Buechsenhausen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Program for Art and Theory in Austria, FRAC in France, Art Centre Saksala ArtRadius in Finland, and residencies under The Nordic Council of Ministers for Culture. 2. Graphic diversity: We saw presentations from unfamiliar regions, including artists cooperating with scientists in both

12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the North and South poles, residencies in the Pacific islands under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Cross Culture Collaborative in Ghana, Art Corp in Latin America, Romania, Estonia and Slovakia in Eastern Europe. Asian projects included Indo China Arts Partnership, as well as endeavors in Thailand and Vietnam. 3. Alternative short visiting arts programs: These flexible programs offer many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artists. Initiated by Dorothea Fleiss, the East West Artists Symposium in Carei, Romania is a shortterm, alternative live/work and dialogue residency for artists from Asia and Europe. Other residencies include Het Entrepot in Bruges, Belgium, Apothiki Foundation on the Greek island of Paros-Cyclades, Baer Art Center in Iceland (where one can view the midnight sun), Kunststoffe in Germany (where one can address the value of waste), Nodar Rural Art Lab for sound artists in Portugal, Sacatar Foundation in Brazil, Thaillywood in Thailand, and the Transart Institute for alternative MFA programs in Berlin and New York City. 4. Cross overs: There were other mind-widening programs that touched on new ways to engage with others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situations. There were speakers who

129


demonstrated how art and science work symbiotically, such as NASA’s Voyager team scientist Merav Opher, who illustrated that scientists are artists too. W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unique international arts programs such as CERN, the world’s largest particle physic lab in Switzerland and the Swiss artists-in-labs program at the Institute for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rts and the Zurich University of the Arts. 5. Social agenda: During the conference, John Tirman, Director of MIT’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spoke on the new role of social media and reminded participants of our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There was a unique session on social engagement, including Kayoko Iemura’s presentation of artists who cooperated with architect Toyo Ito in his Future Lab. Located in Tohoko, Japan’s post-Tsunami area, Future Lab offers sustained support for cross-disciplinary reconstruction workshops on what is referred to as a “home for all.” This helped us to rethink about what a residency is and seek new concepts in infrastructure that aim to connect people. Nationally renowned educator, Doris Sommer, Director of the Cultural Agents Initiative at Harvard introduced PreText, a program that seeks to fight illiteracy using

13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rt to elicit continuous learning. We also had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about other causes such as ArtCorps in Latin America, European Artists Associ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Massachusetts-based Iraqi Children’s Art Exchange, in which humanitarian artists are working in war-torn areas as Jordan, Iran, Oman, and Egypt, where art can be just as important as medicine for war zone children. Alternatively, we saw artists simply volunteering as teachers in Thailand in order to reach out and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other cultures. In addition to these residency showcases, there were also sessions introducing artists’ innovative works, stimulating our senses of taste, sound, and fashion with refreshing perspectives. Site visits and other programs The conference worked collaboratively with a wide section of Boston’s university district. The conference provided free guided tours to Ivy League schools as MIT and Harvard, in addition to various contemporary arts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which recently hosted Taiwanese artist Lee Mingwei as an Artist-in-Residence for a public

131


participation of his work at the museum.3 We also had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the brand new harbor front art venue of the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Boston University held a unique public art collaboration inside the city of Boston. Swiss artist Florian Dombois created a temporary site-specific laser work along the Charles River skyline; entitled “Talking Towers.” The work was an architectural and geophysical dialogue, as it recorded the shifting tectonic movements between two campus buildings. Therefore, it also symbolized the gathering of numerous people from near and far, united by the shared belief in the power of art. Taiwanese Participation Ta i w a n e s e p a r t i c i p a n t s a t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onference included eco artist and curator WU Mali on the panel ‘Sustainability and Recycling as Content,’ Huang Wen-hao on his work at the 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 in the session ‘Artists Embracing Scientist Exploration’, and Margaret Shiu on a case study of Bamboo Curtain Studio at the panel on ‘Starting a Residency Program’. In addition, the five 3 www.gardnermuseum.org/contemporary_art/artists/lee_ mingwei

13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Taiwanese artist residencies presented their projects to the public. Independent curator Lai Hsiang ling, Project Manager of Taipei Artist Village Joanna Sun, and Margaret Shiu offered mentoring to young art professionals who wished to visit Asia, specifically Taiwan.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Taiwanese exhibition on display at Boston University’s 808 Gallery. The brief screening of “Reaching Beyond: New Media Arts in Taiwan” showcased nineteen new media artists’ works under the curatorial selection of Aaron Chiu from Providence University, Taiwan. Choreographer Huang Yi also performed a portion of Below the Horizon, his new experimentation in New York. Special interviews with creative professionals During the conference in Boston, many Taiwanese participants made efforts to visit various important institutions around Boston’s university district. Through introductions by Uta Meta Bauer, who is familiar with Taiwan’s contemporary art scene, we visited the following three programs that are worthy of mentioning in their seminal concepts of the value of art and culture to our society. 1. Urbano Project In a reused beer factory complex in Jamaica 133


Planes, our meeting with founder of the Urbano Project Professor Stella McGregor was most inspiring. Their mission is “empowering urban teens and professional artists to create social change through participatory works of contemporary art.” By partnering with various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e witnessed artists’ impact i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youth participation programs. Reviewing their fall programs, such as “The Emancipated City: Reimagining Boston,” w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itness an effective way of revitalizing old neighborhoods. Their youthful team explored social change through their own creative engagements. 2. Media Lab: As expected, visiting MIT was a highlight of our time in Boston. We saw the famous laboratory in its labyrinth of high-tech and open working and interactive spaces. This is the site where so many talents are anchored together, focusing on their famous sponsors’ needs to envision future trends. These trends can lead the industry towards future tangible outcomes in this sector. 3. ACT program: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high-tech center was our meeting with the Art, Culture, and Technology 13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Department that Documenta co-curator Uta Meta Bauer initiated in 2010. Art, Culture, and Technoogy (ACT) operates as a critical studies and production based laboratory, connecting the arts with the advanced technological community of MIT. Their focus is on future critical thinking whereby culture can hav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 faculty of practicing artists teaches culture in its various capacities, as a mediator of many processes for pres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eir core belief that critical practice cannot sell. ACT programs educate their students through clear non-market oriented support, without the present trend of focusing on commercialization in education. 4. CAST program: The Center for Art, Science & Technology at MIT (CAST) is another new program that is spearheaded from MIT’s council of supporters. It may seem far flung to see how art fits in MIT’s mission, and justifies CAST as a platform that facilitates and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artists,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The logic is that MIT believes that culture is the core of all new information. Thus, MIT has instigated a visiting artist program to connect

135


creative minds across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take in experimentation and risks for imaginative problem solving by adding artists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on a project basis. As it is now understood, future problems can only be resolved via creative, out-of-the-box imagination, whereas current technical breakthroughs can only serve issues that are already present. Possible suggestions for action towards government policy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s During this trip to the Boston TransCultural Exchange, we could only take a group of about fifteen from Taiwan. Our team included representatives from five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s, two curators, and six Taiwanese artists currently participating in residency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is a lot that we need to digest and disseminate to others of similar situations in Taiwan. Many startup residencies and alternative programs could have benefited from such a refreshing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art and culture. Thus, it is critical upon our return that we establish a dialogue with local art platforms and review possible applications to our local situations. The Taiwan Ministry of Culture supports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this outcome in an exhibition from 13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N o v e m b e r 2 6 - 3 0 , a n d a c o n f e re n c e a t Ta i p e i Artist Village on November 30th. This will help to provid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owards the coordinated support of this vital cultural policy. Two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members from the TransCultural Exchange will be coming to hear our views and support our effort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s Maria Tuerling, Senior Policy and Strategy Advisor for DutchCulture, and Caitlin Strokosch,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AAC) based in Rhode Island. Ms Tuerling’s efforts in launching the global Trans Artists network have served innumerable Dutch artists and other nationals through her portal, www. transartist.or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 of the Netherlands has taken it on and has set up DutchCulture as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utchCulture aims to support, promote, and realiz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Ms Tuerling’s advice will be most helpful to Taiwan artists who wish to participate in specific types of residencies. Similarly, Caitlin Strokosch has also been invited to visit Taiwan and cooperate in exchange. AAC recently held their annual meeting of roughly two hundred professionals

137


in San Jose, Califor nia. The conference united established professional residencies like MacDowell with many new artist-run startups in North America. Caitlin’s visit to Taiwan will be most helpful in upgrading the management of most young residencies in Taiwan and also in inspiring others to initiate new clusters, cohorting together for artistic collaborations. These two professionals will conduct on-site visits to other parts of the island in order to help evaluate and promo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our local culture, which we believe is unique and worthy of further support in terms of management upgrade. There are issues that we can currently diagnose from our observations in ten or more years of research in Artist-in-Residence policies. There are two main parts to review: the support of artists for outgoing programs to international residencies, and the local development of residency program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island. The following are only but a few ideas to pass on for further discussion by those in the art field. 1. There is a need for a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al exchange, for the twenty-odd residencies in Taiwan, and for the several inter national residencies that the Taiwan Ministry of Culture has

13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committed to long-term, and to increase support for local artists to custom design their own choice of residency through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that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Taiwan’s Ministry of Culture plans to establish a bilingual portal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residency information. It will be the paramount source of dissemination of mutual actions and possible collaborations lo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for inbound and outbound artists. Through the informational platform, international artists can find information on when and where to come to Taiwan, and locals can also find information when and where to go for Artist-inResidence internationally. However, this project requires a team of dedicated art professionals to help coordinate the process for effective output. 2. There should be an efficient system of knowledge and resource sharing,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between returning artists and emerging artists who aspire to go abroad. In addition, such sharing is needed for mutual support between local residencies within this type of network. 3. T h e r e c e n t n a t i o n a l p o l i c y f o r t h e s u p p o r t of converting public spaces by the regional

139


government should be applauded for refurbishing underused, public spaces for regional residencies. In addi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supported island-wide bottom-up grassroots communities and artists efforts in their initiation of alternative residencies in recent years. These two programs are timely in global trends, but need further professional guidance. Similarly, artists should also be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to visit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entities and bring back new ideas and artist strategies of engagement via creative residencies. 4. A new paradigm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and outcome of these residencies, which may not be of immediate market value. Commercial indicators, such as tourism and craft productions, are not as important, but as indicated above, there are many residencies that serve a higher purpose. We should implement methods in setting up indicators for alternative values, where interfaces may have long–term impacts such a curatorial and researchbased residencies. There is too much emphasis on output, market objects, and community events or

14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festivals as the guiding post. Many artists feel that they are being consumed in the artistic process instead of being served for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residencies for the necessary incubation of a higher concept. Similarly, when artists return from international residencies, their outcome may be quite intangible and not of much value. We should see their trip as a recognition of much needed and deserved time to reach out and experience beyond the familiar. The impact of the experience may not have a significant, concrete outcome until five to ten years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idency, as proven by other international reports such as by the Asian Cultural Council, which recently celebrated fifty years of such support programs. 5. The definition of Artist-in-Residence should be redefined. The performing arts are now considered a possible medium in artist residencies besides the confines of classical visual arts. If we are to upgrade the creative industry, we need to include residencies for all types of media, in more than fifteen sectors. We still need a much broader scope in order to be inclusive of others with creative

141


minds who wish to specifically investigate through a residency program. Most international residencies are incredibly inclusive of cross-disciplinary concepts. If we wish to find new strategies for Taiwa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need to include many other experts for creative inquiry of our reality. It has become clear that scientist are just as creative in thinking in abstract terms as artists, and many international residencies also have scientists as applicants. Others in the fields of social sciences may also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test their creative collaboration with artists in order to seek alternatives in solving severe social problems. Culture can be a great mediator, as the arts have no right or wrong answers. 6. There should be a variety in types of space so as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all possible conditions for creative residencies. If MIT has Artists-inResidence cooperating with scientists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perhaps it is time to open up similar possibilities in academic settings other than university art museums. Moreover, if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centers can further open their doors for others’ experiments

14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nd research, then can accidental inspiration lead us to much needed innovation? It is similar to how the particle physics scientists at CERN inspire choreographers and vice versa. The concept of a residency as a site-specific building that operates all year round should also be modified to include other flexible concepts that are seasonal similar to extraordinary cases of effectively using temporary resources as the Iceland projects, the creative American Dance festivals, and Jacob Pillow creative experiments. Other localities host and facilitate events for a specific themed residency that many local communities join when the seasonal workload permits (such as the Triangle related projects in Hualien by Dean Yuki Pan or Wu Mali’s moving artist interventions through residencies in small local communities South of the Tropic of Cancer.) Such program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liciting possible change locally through artist intervention in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7. T h e c o m p l e t e d e p e n d e n c y o f r e s i d e n c y programs on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is not healthy in the long run. As analyzed in

143


other nations, a matching contribution by local businesses and foundations within balanced, selfgenerated funds is more sustainable long-term. This will open up more effective, autonomous goals and outcomes for these institution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CRS) should be redefined to include such residency programs. Corporate and individual tax incentives are needed for such contributions to independen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but present legal restriction on many cultural organizations makes this difficult. 8. With the above topics of proposed discussion and possible additions by other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Taipei conference and regional site visits, I can see a future need for hands-on management guidance similar to the AAC’s effective program for their start-up ‘Boot Camp.’ If we wish to see effective outcomes from our emerging residencies, then permitting these young artists or art managers to learn without reinventing the wheel themselves. Though emerging art professionals have great fervor, they are not ready to run a multi-purpose residency that is not a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aiwan’s popular homestay hostel, nor a gallery,

14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n art center, nor an alternative type of hotel, but a residency. It is quite a different breed of cultural space management in which intensive professional services are needed to support the creative minds that arrive on site. It is the creative talents’ responsibility to state their needs and take it on As an artist with many international residency experience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he Arts), Mary Sherman’s vision in presenting the biennale conferences of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arts, is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t community, beyond traditional national residencies and seek ways to engage internationally. The width of geography and scope of contents of this conference is by far the bigges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perated by Europe’s Res Artis and the Alliance of Artist Communi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s. Sherman senses the urgency that American artists must leave to see the reality outside of their national boarder in order to experience other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fields of artistic practices. It is thus timely to pass this same message to Taiwanese artists, to proactively seek opportunities to

145


go beyond geography, culture, religion, and industries to open their eyes to a higher realm of reality. There are many unexpected outcomes upon return from a residency abroad. Taiwanese artist Howard Chen came back from Headland Center for the Arts, where he was so inspired that he initiated the VT Salon and other cultural clusters such as Room19 for creative engagements. Following his artist residency, Lin Huangdi also saw the validity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 through arts in Tainan via his family’s old shop, which is now the Paint House. Only through personal residency experience can one manage the self-empowering task as the gatekeeper in your artistic outcomes within new spaces, and not compromise one’s artistic integrity for that initiative. In closing, I would like to quote the initiator of performance art in the 1960s, Laurie Anderson, in her keynote speech at the TransCultural Exchange conference, “Do not wait for someone to ask you to do your dream thing!… Just do it yourself… you are the motor… try new territories, and be sure you know why you do it!”

14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為藝術家服務:找到合適的藝術村 Services for Artists in Finding Their Residences. Maria Tuerlings 寫於 2013.11.25

147


對於一位藝術工作者而言,無論年齡、藝術創作類型或領 域,駐村或是藝術進駐 (Artist-in-Residence, AIR) 都是其專業 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藝術村帶給藝術家的是無法從其 它管道取得的創作機會與專業人脈、網絡。透過藝術村這個豐 富多變的模式,藝術家可以鑽研新的創作方向,亦可將這些想 法提出來和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儕激盪討論。駐村 藝術家之間互相分享夢想、願景,也分享彼此的技術知識和專 長。在駐村期間,藝術家會建立新的合作網絡,發展創作計畫、 完成新作品,同時也為自己的創作開發新的觀眾與脈絡。藝術 村往往和當地的社區緊密結合,形成國際合作的最佳平台,既 能使在地社群與國際社群雙雙受益,同時也能縮短彼此之間的 距離。 今天下午,美國藝術村聯盟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的 Caitlin Strokosh 將進一步詳談藝術村這個主題。我則會先著 重於藝術家的角度,探討藝術家如何尋找駐村計畫,以及如何 獨立運用一些資訊及工具。 16 年前 Trans Artists 草創之初,正是從這兩個問題上聚焦切 入,展開了我們的工作。時至今日,我們的目標始終如一,那 就是為各種藝術領域的工作者收集並提供經過驗證的資訊,並 分享駐村計畫的資訊、功用及價值。

14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荷蘭文化部從一開始就支持我們的想法和做法,專案方面 則透過其它的資金來源進行推動。因應荷蘭的文化預算大幅縮 減,我們從今年 1 月 1 日起,併入 DutchCulture 荷蘭文化總會, 改以 DutchCulture|TransArtists 的名義營運 。 工具介紹: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已發展出幾項工具來進入世界各地像 迷霧一般的藝術村,讓藝術家得以輕鬆入門。這些資訊和知識 透過 Transartists.org 網站、AiR Collections、TransArtists 工作 坊提供分享。 1. Transartists.org 網站與資料庫囊括全球各地 1200 多個駐村 機會,可透過區域、國家、領域等分類進行檢索。我們現 在正在開發一套標籤系統,以後也可用主題關鍵字搜索。 網站內容包括第一手的駐村經驗分享、聯絡資訊、建議及 研究。 其它相關資訊包括資助方案、藝術學院 / 碩士學位 / 其它 資源、國際駐村計畫及其它相關網絡、藝術村及文化流動 性研究。 Do-it-Yourself (DIY) 園地供藝術家免費刊登廣告,和其他 藝術家交換或出租住處和工作室。

149


從網站收集到的數據顯示,目前網站在全球各地已累積 了大量的使用者,現在約有 40 萬人固定點閱 ( 每週至少 一次 ) 。 2. AiR collections 依主題遴選出駐村計畫資料庫裡的資訊, 包括主題與故事、觀點與評論、真實與虛構等。最近幾 期探討的主題包括駐村藝術家及行動主義、水循環、駐 村計畫與環境永續。 3. 工作坊暨訓練課程的設計是針對不同目標族群的需求而 量身打造。 獲知有哪些駐村計畫可供選擇是一回事,了解如何真正 參與進駐又是另一回事。該如何從上百種機會中做出選 擇?為何想參與駐村?想達成什麼目標?你在專業生涯 的哪個階段?該如何申請?如何媒合自己的期待與藝術 村的願景、使命及環境?本課程以這些問題為依據,目 標使用對象涵蓋了藝術系學生及研究生、各領域和年齡 層的藝術家、策展人等等。事實上,這個課程適合任何 想更了解駐村計畫與其功用、意義的人。 工作坊在藝術學院舉辦,通常會邀請國際藝術家前來分 享駐村經驗,還有藝術村的實地參訪。工作坊也可提供 駐村計畫申請訓練,包含作品集的審核。工作坊指導手 冊列出了基本資訊、資源連結、檢查清單等,還歸納了

15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一套循序漸進的步驟,引導藝術家如何去搜尋、選擇及 申請駐村計畫。工作坊裡的問答時間可以讓參加者取得 針對個人的建議,TransArtists 工作坊的工作人員都是曾 親身參與駐村的藝術家,因此更能貼近參加者的需求。 工作坊是和國內外夥伴密切合作、共同開發的成果。以下 列舉幾項成果: • On-AiR 是一個為期兩年的行動工作坊暨訓練課程,以 駐村機會為主題,藝術家為對象,內容由歐盟 15 國的 18 個夥伴共同開發,資金有一部份來自於歐盟執委會的 2008-2014 文化推動計畫。 • 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 (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 是 一項跨歐洲的合作專案,由歐盟 11 國的 16 個夥伴結盟 組成,以文化與環境永續為宗旨。專案從 2013 年 5 月開 始,2015 年 5 月結束,研究內容是在兩個相互交匯的活 動主軸下,探索藝術家、設計師和文化產業所組成的「知 識聯盟」,在「環境永續性」這個議題上有哪些可能性。 第一個主軸是針對文化產業及政策制定者的環境永續宣 導工作坊。第二個主軸是綠色藝術實驗室,由 ( 視覺 ) 藝 術家、設計師、科學家從各自的藝術視角投入主題研究 。第一個主軸的合作夥伴是倫敦的 Julie's Bicycle,綠色 藝術實驗室則由 DutchCulture|TransArtists 負責協調主持。

151


荷蘭藝術村平台支持荷蘭藝術駐村計畫 荷蘭藝術村平台 (Air Platform NL) 的網站連結了荷蘭及法 蘭德斯境內逾 80 個駐村計畫及短期的駐村空間 / 工作室, 其中由藝術家主持、發起的計畫約佔 90%。藝術村平台為 transartists.org 網站的一部分,有助於提高荷蘭及法蘭德斯在 駐村計畫上的國際能見度。 除了網站以外,我們也提供各項服務並主辦活動,推廣駐 村為國內外重要的文化基礎建設,例如:舉辦不同主題的專 家會議,交換日常運作的相關資訊或討論一些重要議題。在 2013 年,我們為荷蘭及法蘭德斯境內針對特定領域的駐村機 會協助發起了一項專案,未來可望成為國際性的平台 / 網絡。 另一項服務是為荷蘭的新銳藝術家提供建議與輔導,在 藝術家做好準備接軌國際時,適時引介如美國藝術村聯盟和 Res Artis 等網絡所能給予的服務。 藝術村平台結合荷蘭國內與國外的夥伴,以 Mutual Air Impulse 為名發展國際合作專案,目標是讓荷蘭與夥伴國之間 交流駐村相關的基本知識。交流活動都是由藝術村主導,我 們的角色是貢獻出我們的網絡與專長來協助交流過程。這些 深度合作計畫有助於建立良好的默契與緊密的網絡,替未來 合作奠定了最佳基礎。

15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舉例來說,我們和日本從 2002 年開始合作以後,就一直 持續至今。2009 至 2010 年期間與西班牙 Art-Motile 合作, 協助建立西班牙藝術村平台同時,也有機會深入了解該國在 藝術村領域的發展。我們和俄國攜手合作為期兩年的啟動計 畫也將在下週進入下一個階段,九個來自俄國的合作夥伴回 訪荷蘭,透過參訪行程和研討會進行交流。今年我們也在研 究和摩洛哥合作啟動計畫的可能性。 在推動各項工作時,DutchCulture|Trans Artists 和歐洲各國 及其它區域的各類合作夥伴緊密配合。成為國際網絡裡積極 參與的一員不僅對我們來說攸關緊要,更宏觀來說,對許多 藝術家及藝術村更是重要,在他們的專業工作裡,每天都必 須跨越國界相互合作。 在此非常感謝台灣文化部及竹圍工作室蕭麗虹總監的邀 請,讓我此行有機會拜訪台灣的藝術村及藝術家,更進一步 地了解這裡的駐村計畫。竹圍工作室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藝術 村夥伴,同時也是東南亞藝術村網絡豐富的資訊來源,希望 未來能和竹圍工作室及其它夥伴協力發展具體的合作計畫並 交換經驗所長。我熱切期待將來的合作!再次謝謝各位。

153


Services for Artists in Finding Their Residences. Maria Tuerlings 2013.11.25

15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Being an artist in residence is an intrinsic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life of artists in all age groups and working in any artistic or related field. Residency programs offer artists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work, professional contacts and networks that they could not gain in any other way. Artist-in-Residence (Air) is a dynamic and rich phenomenon through which artists research new steps in their work and discuss these ideas with colleague artists from other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parts of the world. They share their artistic visions and dreams, share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residences artists build new networks for collaborations, develop projects and produce new work, find new audiences and contexts for their work. Often residences are strongly engaged in their local community which provides for a fruitful ground fo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hat benefits both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nd bridge the differences. Caitlin Strokosh from the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will talk more about residences this afternoon. My focus will be more on the artists’ side, on how artists can find these residencies and how artists can “use�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ools in an independent way.

155


16 years ago when Trans Artists was founded, these two questions were the key focus areas from which we started our work. The aim was and still is, to collect and provide validated information to artists working in any artistic field and share and exchange with them expertise on the facts, use and value of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mes. Since the beginning we are supported by the Dutch Ministry of Culture for our basic activities. The projects are realised through additional support of other funding sources. Due to substantial budget cuts in the Dutch cultural field we merged per January 1 of this year into DutchCultur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s part of DutchCulture we operate under the name DutchCulture|TransArtists. The Tools. Over the years we developed tools to open up the worldwide residential art labyrinth and make the labyrinth accessible to artists. Information and expertise is shared through the transartists.org website, the AiR Collections and the TransArtists workshop programs. The Transartists.org website and database include over 1200 residency opportunities worldwide which

15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re searchable on region/country discipline. We are working on a tagging system to include thematic keywords as a search option. The website includes first-hand artists-in-residence experiences, contacts, advice and research on residencies. Rela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funding schemes, art-schools/masters/ other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residency and other related networks and research on residencies and cultural mobility. The Do-it-Yourself section is a free service where artists can place an ad and offer their homes and studios for exchange to other artists, or for rent. The statistics on the website show that it is used by a large audience throughout the world, currently around 400.000 people check the website on a very regular basis, meaning at least once a week. The Air collections, are thematic selections from the database on artist-in-residence opportunities offering: themes & stories, opinions & reviews, facts & fiction. Recent issues: Artists in residencies and Activism, the Water Cycle, residencie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e Workshop and training program is tailor-made to match the needs of the different target groups. 157


Knowing that 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mes are "out there" is something else than knowing how to really get there. How to make a choice out of hundreds of opportunities? Why do you want to go in a residency? What do you want to achieve? In which stage of your career? How to apply? How to match your wishes with the visions, missions and conditions of the residential programs on offer? These questions are the basis of the program. The target groups are art students and masters students, artists working in any discipline and age group, curators, in fact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to learn and hear more about residencies and what they can offer and mean for them. Workshops take place in art schools; include sitevisits at residences, usually invit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in residences with the audience. Workshops can be training sessions on how to apply for a residency program including portfolio reviews. The Workshop manuals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links to other resources, a checklist, and a step-by-step list to guide artis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finding, selecting and applying for a residency. The workshops includ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

15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nd possibilities for personal advice. The TransArtists workshop staff are artists who participated in residency programmes themselves which means they speak with the audiences as colleagues. The workshops are developed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 Such as those below: - On-AiR , a two-year mobility workshops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artists on artist-in-residence opportunities. Developed with 18 partners in 15 EU countries. The project was co-fund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n the Cultural Programme 2008-2014. - 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 a European collaboration project of 16 partner organisations in 11 EU countries 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e project runs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The project researches the options of a “knowledge alliance “ of artists, designers and the cultural sector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two intertwining activity lines; “spread the word” workshops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for the cultural sector and policymakers. In the second line, the Green Art Lab, (visual) artists, designers

159


and scientists research the theme from their artistic perspective. Partner for the first line is Julie’s Bicycle in London, DutchCulture|TransArtists coordinates the Green art labs. Support to the Dutch residency field ; the Air platform NL The Air Platform NL is the online access to over 80 residency programs and guest-studio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Flanders. Around 90% of the programs are artist led and/or artist initiated. The AiR Platform as part of the transartists.org website increases the visibility of the Dutch and Flanders residency field internationally. In addition to the website we provide services and organise activities to support a stronger position for the residency fiel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ctivities are for instance, organising thematic expert meetings on knowledge exchange of the day-to-day practice or critical issues. In 2013 we supported the start of what can be an international platform/network for discipline specific residencies in Netherland and Flanders. Another service is advice and guidance for start-

16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up’s in NL. Here we often introduce the services that networks like the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and Res Artis can provide them when they are ready for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networks. With partners in NL and abroad the AiR Platform develop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rojects under the name: Mutual Air Impulse. Aim of the collaboration is the exchange knowledge on a very basic level of program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programs in partner countries. The initiative for these exchanges are always with the residencies, our role is to facilitate and offer our network and expertise to the process. These collaborations are in depth and create strong bonds and networks for future collaborations. Examples: In 2002 we started a still continuing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 2009-2010 we collaborated with the Spanish Art-Motile and supported them in the creation of a Spanish AiR Platform and we were introduced and learned about the Spanish residency field, next week we make a next step in the 2 year collaboration with Russian start up programs through a counter visit of 9 Russian partners to Netherland and meet the Dutch field through site visits and a symposium. This year we research the options for

161


collaboration with start-up programs in Morocco. In all its activities DutchCulture|Trans Artists operates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a wide range of partners withi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n other world regions. Being part of international networks and actively collaborate in them is not only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us but more in general to many artists and artist in residence organisations. Working across borders is an intrinsic part of their professional life, on a daily basis. I am very grateful to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f Taiwan and to Margaret Shiu of Bamboo Curtain Studio to be here and meet residency hosts and artists here in Taiwan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ir residency programs. The Bamboo Curtain Studio is a very important residency partner and equally an in depth resource for information on the residency network in South-East Asia. We wish and hope for the coming year to develop a collaboration project on a very practical level and team up Bamboo Curtain Studio and other partners in sharing experience and expertise. I am very much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oming days! Thank you again.

16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駐村計畫:變遷中的藝術村 Artists Residencies: Evolving Views on Community Caitlin Strokosch, Executive Director,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 寫於 2013.11.21

163


就在藝術家數百年來不斷尋找可供創作的時間與空間之 際,藝術村正好在一百年前開始在歐美發展成正式概念。早 期的創辦者都懷著類似的夢想:打造一個藝術家可以齊聚一 堂,全心投入藝術創作,因此,大多數人認為這類傳統的藝 術村是藝術家遁世之所,但事實上,藝術村著重的是進展而 非靜修,是走向何方而非來何處。 每個藝術村都是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烏托邦成立,不過依然 存在共同的價值觀:第一,駐村計畫的重點,大多是創意過 程而非最終成果。身處在一個越來越重視物質的世界裡,重 要的是我們該持續支持藝術家找尋創作新方向及失敗可能性 的機會。駐村計畫常在藝術家的重大時刻提供靈感與支援, 是藝術家大膽創作的隱密時刻,像是在稿紙上寫下第一劃、 帆布上刷下第一筆、鍵盤上彈下第一鍵的時刻,也是概念還 很模糊,成果特別無法確定的時刻。我們能送給藝術家的珍 貴禮物,就是讓他們利用這段時間決定最適合他們的是甚麼, 藝術家則會以深入探索、持續創作作為回報。 第二,駐村能以舒適平衡干擾。駐村意味著改變──改變 環境、改變慣例,通常也會改變藝術家的創作。這樣的干擾 也可能使人心煩意亂,因此,藝術村接待藝術家,提供能夠 滿足需求的環境,才能使持續探索未知、挑戰自我。

16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第三,藝術村試圖為獨處與群體生活創造和諧。藝術家或 許獨處時的創意源源不絕,但他們也須要與他人接觸,透過 駐村,從其他人的構思、批評、回饋、勇氣中激發靈感,挑 戰假設。不同年齡層的藝術家可以相互學習;視覺藝術家、 作家、作曲家、電影製片人、詩人,都能從彼此身上學到重 新看待世界的角度。藝術村同時提供藝術家全新的外在世界 ──不同的文化、新的觀眾群、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 藝術村提供與社群的連結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漸漸地, 藝術家的創作不再僅是橫跨藝術領域,還橫跨了不同產業, 將藝術整合至科學與環境、健康照護、大眾運輸、科技等等。 進行這方面的創作時,有必要與他人分享理念並合作,藝術 村就提供了藝術家珍貴機會,在生活、工作都不受打擾的環 境下,與他人分享、合作。 同樣地,藝術村也是文化交流的大好機會,藝術村的準則 就是要打破藩籬──美學領域之間的藩籬、個體之間的藩籬, 以及我們是誰與我們想成為誰之間的藩籬。在今天這個急需 增進文化了解的世界裡,藝術村是實現這個目標的理想環境。 藝術家擁有反省、表達的天分,駐村計畫則提供了少有的環 境,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共同生活、創作、互動、 對話。貫穿這些連結點的線路穿透藝術村的圍牆,透過合作 計畫,持續友誼與永久變換的視角。

165


藝術村成功與否,並非從門票銷售數字、觀眾來訪次數或 組織經費多寡來判斷。駐村計畫的實際成果──電影與繪畫, 劇本與舞蹈,書籍與音樂──通常是在駐村結束後數月或數 年才會出爐。即使藝術家本身的名氣,也不是正確的衡量方 式。真正的成功在於轉變藝術家及其作品的能力,使藝術家 於駐村後脫胎換骨,為藝術家打造堅實基礎,使他們能展開 新計畫或挑戰新觀念。這種成功的概念很艱澀、很麻煩,不 是我們的贊助人樂於聽到的。但協助他人了解為藝術家提供 這些機會的價值為何,掌握在我們手上,我們也是以同樣方 式,評斷進行科學、科技、醫學實驗時,時間與空間的價值。 今天,全球計有上千個藝術村──從小村小鎮、遺世獨立 的鄉村地區到大都會都見得到。有的藝術村是為視覺藝術家、 舞蹈家、作家、音樂家、建築師、學者等等而設,有的藝術 村位在城市倉庫、鄉村城堡、老舊軍事碉堡,或在棕櫚樹點 綴的沙灘、閒置的店鋪、現代化工廠或古老的修道院裡。有 些藝術村一次只能接待一、兩位藝術家,在與世隔絕的環境 下創作;有些藝術村能夠接待數十位藝術家共享空間與創意, 發展友誼、互相學習。有的藝術村著重在特殊領域,提供藝 術家專業的設備與技術,加強自己的技巧;有的藝術村提供 藝術家簡單自然的環境,便於省思。有些藝術村專門支援本 地藝術家,有些則歡迎全球藝術家駐村;每年還有更多藝術 村成立。

16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許多新的駐村計畫仍把焦點放在閉關上,讓一群藝術家在 扣人心弦的自然環境中生活,Baer Art Center 就是一例,這 間藝術村位於冰島海岸線旁的偏遠海角,讓藝術家得以在原 始的美景包圍之處閉關進修、相互合作──至於其他近年興 起的駐村計畫,則是使藝術村出現重大改變,建立新的駐村 模式。有些藝術村沒有給予藝術家獨立的空間,而是把藝術 家帶到不太尋常的環境,像是科學機構或市政府辦公室,譬 如 The Arctic Circle 駐村計畫,就召集了各領域的國際藝術 家,包括科學家、建築師、教育家,在北極附近登船探索偏 遠極地。除了頗富盛譽的文化機構,由藝術家採取新方式經 營的另類藝術村也正大量崛起,譬如美國威斯康辛州鄉間的 ACRE,藝術家每年夏天自行設計駐村行程,如邀請訪問藝術 家演講、拜訪工作室、音樂會、讀書會、討論會及工作坊。 許多藝術村歡迎藝術家根據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創作,有些新 建藝術村則會要求藝術家探討與當地社區或社會問題相關的 議題,譬如埃及吉薩 Artellewa Arts Space 的駐村計畫,就是 把社會運動整合至藝術實踐,創作融入創意策略,探討埃及 的社會變遷。 藝術村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提供有不同工作經驗的藝術家一 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第一次發現自己創作帶來了喜悅 與挑戰的新秀藝術家,在其他領域工作或養家數十年後才回 歸創作的中生代藝術家,以及成就非凡卻渴望創新的資深藝

167


術家。藝術家來到藝術村尋覓的是務實─家裡沒有的設備、 可發展社區藝術的群眾、逃離煮飯、洗衣、雜事的空檔,與 可展示作品的機會。有的藝術家也前來藝術村追尋片刻─閉 關、陪伴、驗證、指引、發覺自我。無論最初的動機為何, 藝術家第一天踏進工作室,知道這段時間是屬於自己的,知 道自己得到了恩賜,他們在駐村期間一定會發生一些質變, 他們會勇於嘗新,陷入瓶頸、走出瓶頸,然後再陷入,再走 出。在無人操控之時,藝術家會發現自己能做得更多、創作 更多、進展更多,走得比自己想像更遠。藝術村帶給藝術家 的轉變,不僅在作品的結構,還有他們在駐村時分享到的價 值觀:相信過程的重要性、變動時得到的支持,以及在挑戰 與尋求靈感時,與人們、與土地之間的交流。 以上就是全球藝術村的基本價值,跨越了疆界藩籬連結 這塊廣大領域的工作者。我們在這基礎上,彼此分享經營模 式與過程,透過專業實踐研發更好的計畫,探討藝術村該如 何改進,滿足藝術家變化無常的需求。就像在藝術村裡,我 們負責人就必須在獨自經營與尋找同儕之間找出正確的平衡 點,共同面對我們工作上的挑戰。 美國藝術村聯盟很自豪於為全球藝術村提供了一個平台, 彼此能夠學習支援。而我也深感榮幸可以受邀來台,更加了 解台灣藝術村的發展,並期待我們未來能夠繼續合作下去。

168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rtists Residencies: Evolving Views on Community Caitlin Strokosch, Executive Director,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2013.11.21

169


While artists have, for centuries, sought time and space dedicated to creating new work, artist residencies developed as a formal concept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just over 100 years ago. These early founders had a similar dream: to create a place where artists could gather together to devote themselves wholly to their art. Most think of these traditional residencies as a retreat for artists seeking an escape from everyday life. But artists' residencies are as much about advancing as retreating, about being drawn toward something even more than what the artists are drawn from. Each residency center has followed its own idea of utopia, though several shared values define this field. First, residencies are focused more on the creative process than on final artistic product. In a world that i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material objects, it is essential that we continue to support opportunities for artists to explore ideas, new directions in their work, and the possibility of failure. Artists' residencies offer inspiration and support to artists at a critical time – in the private moments of creative daring when first the pen is put to paper, or brush to canvas, or fingers to keyboard, when outcomes are especially uncertain, when ideas are often most fragile. By allowing artists to use this time 170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how they best see fit, we give artists a rare gift. And in return artists are able to dig deeper and go further in their work. Second, residencies balance disruption with comfort. Residencies a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 – a change of setting, change of routine – and this often transforms an artist’s work. But this disruption can also be upsetting and difficult. Residencies provide hospitality to artists so they can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unknown and challenge themselves, while being in an environment that provides for their needs. Third, residencies seek harmony between solitude and community. While artists may thrive at times in isolation, they also require engagement with others. It is through community that artists find inspiration from other’s creative ideas, critical feedback, and encouragement to challenge assumptions. Artists of different ages lear n from each other; visual artists, writers, composers, filmmakers, poets all feed each other with new ways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Residencies can offer artists a new external community as well – a different culture, a new audience, an opportunity to engage with strangers.

171


This connection to a community is essential for other reasons, too. Increasingly artists are working not only across artistic disciplines but across sectors as well, integrating the arts into th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healthcare, public transit, technology, and more.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ideas with others and collaborate is necessary for such work, and residencies provide a rare chance for individuals to share and collaborate in a focused environ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without interruption. Similarly, the community of a residency is also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cultural exchange. Breaking down barriers is the norm in artists’ residencies – barriers between artistic disciplines, between individuals, between who we are and who we want to be. This environment is ideal for enabling greater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at is critically needed in the world today. Artists have a gift for reflection and expression, and residency programs can provide a rare setting for artist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to live and work side by side and engage in a mutual dialogue. These threads of connection travel beyond the residency walls, through collaborative projects, enduring friendships, and forever-altered perspectives.

172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A residency’s success is not measured by ticket sales or visits by tourists or the amount of money an organization has. The tangible results of a residency – the films and paintings, plays and dances, books and music – often emerge months or years after a residency. Even the fame of the artists themselves is not an adequate measure of success. The true measure of a residency is its ability to transform an artist and his work, to send an artist out of the residency different than she came in, to create a solid foundation from which artists may launch new and challenging ideas. This idea of success is difficult and messy and not always what our funders and sponsors want to hear. But it is up to us to help others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providing these opportunities for artists, in the same way we value time and space to experiment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residency programs around the world today – from small towns and villages, to isolated rural communities, to large urban centers. There are artist residencies for visual artists, dancers, writers, musicians, architects, scholars, and others. There are residencies in urban warehouses, in rustic castles, old army barracks, and on palmtree studded beaches, in vacant storefronts, modern 173


factories, and ancient monasteries. Some residencies provide space to just one or two artists at a time, to work in concentrated isolation. Others welcome dozens of artists to share space and ideas, develop friendship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re are residencies that focus on a particular discipline, providing artists with access to specialized equipment and expertise in order to advance their craft. Others offer artists a simpl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o reflect. Some focus their support on artists already in their community, and others welcome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re are more being created every year. Many new programs still focus on seclusion and a community of other artists in an inspiring natural setting – for example, Baer Art Center, on a remote tip of land on the coast of Iceland, offers artists respite and an opportunity to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beautiful, untamed landscape – while other recent developments are bringing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field and new residency models. Some programs are being designed not to provide a separate place for artists but instead to bring artists into uncommon settings, such as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or city government offices. For example, The Arctic Circle residency brings 174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together international artists of all disciplines with scientists, architects, and educators who collectively explore remote destinations aboard a sailing vessel near the North Pole. In addition to residency programs in well-established cultural institutions, there is also a tremendous rise in the number of alternative, artist-run residencies looking for new approaches, such as ACRE in rural Wisconsin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artists gather each summer and self-design a residency program with visiting artist lectures and studio visits, concerts, readings, discussions, and workshops. While many residencies welcome artists working on any themes that interest them, several new programs seek artists to explore issues specific to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its social concerns. For example, at Artellewa Arts Space in Giza, Egypt, artists-in-residence integrate social action into their artistic practice and develop projects that incorporate creative strategies for social change in Egypt. This abundance of models offers artists at all career stages a place to call home – emerging artists who are discovering the joys and challenges of being selfdir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ose returning to their artmaking after years or decades of other jobs or raising families, long-established artists longing for fresh ideas. 175


Artists turn to residencies in search of the practical – equipment they don't have access to at home, a public in which to develop community art, a break from cooking and cleaning and running errands, an opportunity to exhibit their work. And they turn to residencies for the ephemeral, too – solitude or companionship, validation, mentorship, self-discovery. Whatever the initial motivation, there is something transformative that happens during a residency, when an artist enters the studio on that first day and knows that the time is their own, that they have been given a gift. Artists try new things, they get stuck and unstuck and stuck and unstuck again. When there are no strings attached, artists find they do more work, produce more, push harder, and move farther than they ever imagined. Residencies transform artists not simply by the structure of their programs but also through the values that artist residencies share: belief in the process, support through times of change, and communion with people and places that challenge and inspire. These are the values that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residencies worldwide and connect this vast field across borders and boundaries. From this foundation, we can share our models and processes with each 176

超越:台灣全球藝動與機會


other, develop stronger programs with professional practices, and explore how residencies can evolve to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artists. Just like in a residency, we cultural organizers must find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operating alone and seeking the community of our peer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our work together. The 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 is proud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artist residencies around the world to learn from and support each other. It is truly an honor to be invited to Taiwan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idency programs developing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we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our work together in the future.

177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文化部 竹圍工作室

藝術總監 專案顧問

蕭麗虹 賴香伶 、黃文浩

2013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 參與人 藝術村負責人 王麗雅 關渡美術館 李佳芸 都蘭糖廠藝術村 孫育晴 台北國際藝術村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商毓芳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 黃文浩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 獨立策展人 吳瑪悧、賴香伶 出國駐村藝術家 吳孟璇、郭奕臣、黃翊、廖祈羽、 趙書榕 專案策劃 李曉雯 專案執行 陳佩孜

TCE 特展 超越:台灣新媒體特展 策展人 藝術顧問

邱誌勇 賴香伶

展覽藝術家 姚瑞中 黃博志 王雅惠 袁廣鳴 林世昌 張永達 王仲堃 林冠名 葉廷皓

曾偉豪 廖祈羽 王俊傑 李柏廷 林珮淳 郭奕成 周東彥/周書毅 黃 翊 黃文浩

影片製作 監 製 監製助理 策劃執行 執行助理 平面設計 英文校稿 展場設計 專案助理

靜宜大學傳播系 蕭麗虹 李曉雯 陳佩孜 張淳善 劉銘維 Julie White Lynne Conney, 808 gallery 田文浩

超越:從藝術進駐到全球藝動 協辦單位 藝術總監 專案監製 專案策劃 展覽策劃 展覽設計 文字編排 平面設計

台北國際藝術村 蕭麗虹 李曉雯 陳佩孜 陳佩孜 管研嵐 李曉雯、陳佩孜 魏榮達


特別感謝 Mary Sherman TCE 總監 Caitlin Strokosch 美國藝術家聯盟 行政總監 Maria Tuerlngs 荷蘭藝術家聯盟 創辦人 台北國際藝術村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打開。當代 江賢二 杜昭賢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都蘭糖廠藝術村 臺東糖廠藝術村 臺南市文化局 橋仔頭糖廠藝術村 蕭壠國際藝術村 賴香伶 賴純純 總爺藝文中心 關渡美術館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蘇瑤華 鐵花村 以上名單依照姓氏筆劃排列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出 版 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 地 址 台北縣淡水鎮中正東路二段 88 巷 39 號 責任編輯 陳佩孜、李曉雯 中文翻譯 韓世芳 英文編輯 Julie White 美術設計 魏榮達 讀者服務 (02)88093809 電子信箱 info@bambooculture.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