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ute read
專家觀點・王師|2020 台灣文創動回顧
如何理解下半年 「台片復甦」現 象與電影產業的下一步?
2020 年全球受到疫情影響,電影產業遭受莫大衝擊。儘管台灣自身防疫表現優異,但畢竟無法自外於好萊塢電影產業圈的影響範圍。過去占了台灣票房比重八成的外商大片由於檔期順延,整個上半年對於戲院業者的衝擊不言可喻。進入 7 月,銜接台北電影節的關注熱度,文化部攜手電影產業圈共組「台灣電影起飛大聯盟」,協助下半年國片的行銷宣傳與檔期協調。在外商大片仍舊空缺下,戲院願意撥出更多廳數與時段來放映國片,而片商也把握機會投入更多行銷資源,在各方努力下終於迎來一波復興熱潮,包括《怪胎》、《粽邪二》、《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消失的情人節》、《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親愛的房客》、《孤味》、《同學麥娜絲》等陸續上映皆獲得不錯的票房表現,尤其《孤味》甚至創造全台破億的驚人成績,電影圈整體氣氛熱絡,完全打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沉寂。
Advertisement
金馬獎結束後,我們再度專訪了長期深耕於台灣電影、紀錄片發行與行銷推廣的「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王師,請他分享對於下半年台灣電影熱潮的深入觀察,以及接下來電影產業可能的發展動向。
BIOS 文化創意顧問(以下簡稱 BIOS):王師曾於先前專訪時提及 2020 上半年國際間受到疫情影響,美國電影產業停擺,許多大型片商預計推出的作品無法上映,影響了原本占台灣戲院近八成的票房成績。而面對 2020 下半年的台灣電影熱潮(亦有人認為是「台片復甦」),您會怎麼解讀這股現象?
經過好一段時間的確診人數「歸零」,政府放寬了實體娛樂空間內消費人數的限制,不用再以梅花座安排座位。劇團、演唱會主辦單位、或是電影片商更願意釋出內容、流通到市場。在剛開始解禁的那幾週,週末的信義區簡直跟上半年是天壤之別,而且開始有幾部大片打開了市場,像是《屍速列車 2 》與《天能》的票房約 3.5 億,近期《鬼滅之刃》更破了 5 億,觀眾願意重新回到戲院,也帶動影城附設餐飲或店家的消費。所謂下半年的台灣電影熱潮,有個基礎確實是奠基在這種觀眾回流戲院的動能之上,部分受惠於大片帶來的連動效應。
2020 下半年台灣電影上映的類型多元,製作品質都有達到一定水準,加上好萊塢大片多數仍延後上映的空窗,從戲院提供的放映場次與廳數來看,台灣電影 2020 年下半的映演量遠遠超過去年。以前一部國片大概能排上 20 到 40 廳,現在可以排到近 70 廳。戲院內許多大型輸出版位,我們開始拿得到,預告片播放的次數變多了,戲院也願意保留更多時間,讓影人到現場映後跟觀眾面對面。最近好多電影跑了北、中、南的宣傳,累積起來可能有上百場,這跟過去是完全不同的光景。每次進戲院舉辦廳內 Q&A、廳外簽名會和自由拍照,有這麼多人來看台灣電影,大家看完開心、感動、互動熱絡,這些對於整體產業提升士氣的效果顯而易見。
但同時我們還是要冷靜面對一個事實:台灣電影下半年的票房再好,都不可能去彌補因為好萊塢電影無法上映造成的那個巨大票房缺口。《孤味》的票房破 1.5 億了,這是 2020 年賣最好的成績,但如果跟《天能》的票房相比,還有 2 億的差距,大約是 80 萬左右的觀看人次,這表示很多觀眾仍未把「台灣電影」當成消費選項。在這群觀眾的定義中,只有好萊塢電影才被劃規在「電影」的範疇中。
BIOS:回到下半年這些表現亮眼的台片中來看,您覺得有沒有哪部片的票房超乎預期?
其實就是《孤味》,現在的票房成績超乎許多人的預期。這是導演許承傑第一部長片,但整個影片製作,完全沒有新手團隊的生澀。
有些網路意見比較嘲諷,說《孤味》不就是把八點檔的劇情拍成電影?但認真一想,所謂的八點檔,就是有這麼一群以女性為主的觀眾,願意每天守在電視機前面準時收看。這帶給我們最大的提醒,就是「通俗是非常有力量的」。 更進一步來說,《孤味》在口碑與票房上的成功關鍵,是這個故事的情感核心突破既定客群,召喚了大眾對於三代家庭關係的記憶,以及從味覺牽引出的鄉愁,因此能夠獲得台灣跨越世代、不分性別觀眾的廣大共鳴。
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台灣電影走在一個文青風格、作者導向的年代,那奠定了很多觀眾長期以來對於國片的刻板印象。但現在我們開始重新去認識與理解通俗的力量,甚至可以視為一種台灣電影的優勢。如果這樣的通俗可以作為情感宣洩的出口,觀眾看完覺得被療癒、被理解,因此痛哭一場,把過去數十年不被理解的委屈、孤獨、心酸、寂寞,一次釋放,這樣的電影如今終於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回應了共通的需求。
BIOS:所以可以這樣說,歷經 21 世紀前面兩個十年的摸索與嘗試,台灣電影終於重新找到面對觀眾、面對市場的方式,逐漸脫離孤獨高冷、遠離觀眾的印象了嗎?
目前全世界市場,電影早就不是那個產值最高、最受年輕人青睞的娛樂了。而好萊塢電影在台灣又如此強勢,高度競爭之下,電影產業不是應該更去思考如何理解觀眾與獲得觀眾喜愛嗎?
這幾年有許多年輕的影視工作者加入產業。這些年輕創作者從小的娛樂生活圍繞著香港電影、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遊戲,他們更知道如何用貼近年輕世代的語言跟印象風格,去講一個台灣故事。
另外,整個影視製作的門檻大幅降低也有關係。過去膠卷時代,資深的監製和投資方不敢讓年輕導演輕易嘗試,那些膠捲拍壞了都是錢,但現在光用手機都可以拍片了。越來越多年輕導演先透過短片展露才華,獲得獎項之後,就得到長片的機會,像是程偉豪在《紅衣小女孩》之前,是拍了《保全員之死》被大家看見;《通靈少女》導演陳和榆也是從短片《神算》嶄露頭角,獲得公視推薦成為與 HBO 合作的劇本。
這其實延伸出一點很重要的思考:當好萊塢電影製作費以一億美金起跳,韓國電影操作各種類型技術純熟故事也精采,面對競爭對手的龐大資源與領先技術,台灣電影的武器到底是什麼?
BIOS:在嚴峻的市場考驗下,如何找到台灣電影的優勢?
我認為第一個是「在地性」產生的共鳴。好萊塢電影不會為台灣人量身打造,但是台灣的電影人擅長做這件事。例如韓國拍了這麼多犯罪、刑偵、驚悚類型片,光是一個真實事件「華城連環殺人案」,就拍了《殺人回憶》、《信號》等多部作品。台灣其實也有各種奇案,以前被拍成《玫瑰瞳鈴眼》跟《藍色蜘蛛網》,這些故事被提煉出來就變成了電影《目擊者》。
我們不需要固守在原來的符號裡尋找文化記憶,台灣電影的題材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豐富寬闊,有太多好的原型,都是很好的商業片題材,只要把劇本再精製、技術再提升,敘事經過布局和設計,完完全全就是好看的犯罪驚悚類型片。
一樣舉韓國電影為例,他們目前幾乎可以拍出任何好萊塢能拍的類型,但其中有一個核心是,他們的故事必然與韓國當代社會、或是過去歷史文化相互呼應。比如說,《寄生上流》談兩個家庭之間的貧富階級對照,對年輕人的殘酷現實,反映的是韓國社會的現狀;《屍速列車》講的也是韓國社會的縮影,列車上來自不同階層的男女老幼被困在一起,活屍就像是某種社會恐懼的具像化表現。這些韓國商業電影成功,絕不是只訴諸韓國人的愛國心,而是觀眾進到戲院,能看見他認為該看到、值得的東西,這個內裡核心到底是什麼,很值得我們思考。
對現在的觀眾來講,娛樂選項這麼多,他真的不一定要進戲院。台灣電影在未來五到十年的課題,除了把故事講好、守住作品質量,還要不斷思考如何呼應台灣的在地性,把觀眾牢牢抓住,與外片市場做出區隔。觀眾永遠是喜新厭舊的,進戲院就是想看好的作品,這件事情是亙古不變的。
還有一點可以補充,與先前我們談過的 OTT 平台發展議題有關。目前美國兩大娛樂集團迪士尼和華納兄弟都在經營自己的 OTT 平台。當串流成為他們的策略重心,高階人力與資源配置轉移去養大平台,相較之下對於傳統的院線電影投資比重可能因此降低。其實 2020 下半年台灣電影市場還是有一些好萊塢中型電影進來,但票房表現也不盡理想。我認為關鍵就是這一區段的電影收看重心已經轉移到串流平台上了。如果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院線市場將越來越沒有中型規模外片的機會,那麼空缺出來的影廳數,就是台灣本土電影進占的機會了。
BIOS:最後一題,因為 2020 下半年的台片熱潮連帶提升了金馬獎的關注度,也出現了不少聲音讚揚台灣終於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撐起金馬獎。關於這一點,王師有什麼樣的觀察呢?
2018 年《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帶給金馬非常大的衝擊,所有人在那個當下都在想,台灣電影該怎麼走、金馬獎會變得怎麼樣?金馬獎以後會跟台北電影節越來越像嗎?但實際上兩年過去了,金馬獎還是一步步往前走,許多人開始認為中國電影界抵制金馬獎其實就是他們自己最大的損失,不是台灣電影受害。
過去三年,中國實施更嚴格的內容審查,許多中國電影可能在當地市場都不具有能見度,甚至連映演都有問題。金馬獎就像是一盞強力的探照燈,能映照出當年華語圈最優秀的作品,不論名氣高低,甚至一開始都不被理解。畢贛的《路边野餐》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2020 金馬獎從裡到外的每個細節都處理得極好無比,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受外界壓力影響的純粹性,就像得獎名單依然海納百川,用最嚴謹的檢驗標準,頒給《南巫》、《夜更》等不同國家的電影,都讓人信服這是一個公正的平台。
這幾屆主席從侯孝賢、張艾嘉到李安,都是令人景仰的世界級電影大師,他們扮演著金馬的精神領袖,也為金馬引進國際資源。在典禮上,當侯孝賢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台灣電影界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那種安定感、傳承與凝聚力極為強烈,也有我們終於在某個地方站穩腳跟的感覺。
(採訪・溫為翔|整理・Sana)
王師
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曾任職於荷商聯合利華、誠品書店等企業,自 2003 年起投入電影發行產業,發行超過 200 部中外影片,經歷橫跨發行、影展、戲院通路、文創經紀、版權銷售、項目開發等領域。 2011 年與李烈、馬天宗共同創立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期間參與行銷/發行知名作品包括《翻滾吧 !阿信》、《刺客聶隱娘》、《總舖師》、《健忘村》、《太陽的 孩子》、《不老騎士 : 歐兜邁環台日記》、《看見台灣》、《老鷹想飛》、《行者》、《後勁 : 王建民》、《出發》、《黑熊來了》等劇情片及紀錄片。監製作品包括紀錄片《美力台灣 3D 》、《千年一問》,劇情片《怪胎》,並曾擔任 2019 台灣電影賣座冠軍《返校》 共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