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T MAGAZINE 2023 JUNE Vol. 26

Page 1

禮 儀 之 幫 26 magazine.cgst.edu Jun. 2023 記念⋯⋯那不堪回首的歲月 雕刻記憶 日常生活儀式化

編者話

或許,我們都不太喜歡被規範,不想被繁文縟節覊 絆,渴望隨心所欲。然而卻總有些日子或某個時刻, 我們渴想浸沉在不被間斷的禮儀中,那管是個人自訂 的日常儀式抑或是集體參與的特定節期。其實早在七 萬年前,已有證據顯示人類懂得進行一些儀式。當我 們內在的精神價值與外顯表達的儀式配合得宜,恰當 地呈現,往往有助我們混亂的思緒得到梳理,散渙的 精神回復專注,不安的心情有所歸依,模糊的記憶再 次喚醒,內在的信念重新認定。

今期三篇尋思文章,領我們率先走進重視禮儀的以色 列民每年在聖殿被毀日閱讀哀歌的傳統,然後細察韓 國民眾如何透過三一節守護記憶,再從穆斯林群體在 生活上踐行宗教禮儀,反躬自省,重新發掘基督教 禮儀的社群力量和現世的影響力。李穎婷老師在首篇 尋思文章〈記念⋯⋯那不堪回首的歲月〉裏的扼要剖 析,讓我們深刻體會儀式既是穿越時代的同行足印, 更是對抗遺忘的鳴鐘之聲。年復年的紀念,重演當年 場景,回顧前人事蹟,都鼓舞著今人,重拾勇氣,重 燃盼望。這正好呼應了宋軍牧師〈雕刻記憶〉一文,

描述百餘年來韓國少男少女每逢 3 月 1 日身穿日據時 代學生制服、走上街頭揮舞太極旗的因由與意義。只 要一遍又一遍的參與,持續下去,不僅提升社群的身 分認同,亦提醒他們承擔使命。誠如蘇慕瑜老師在 〈日常生活儀式化〉文章裏,提到她頭一次參與穆斯 林同事謝飯祈禱禮儀的體驗,以及聖餐禮儀如何成為 在蘇聯政權下、羅馬尼亞東正教徒在限制中活出信仰 的安慰與力量,教她感悟和反思教會禮儀所表彰的信 仰生命延展到日常生活裏的必要。

事實上,禮儀既能濡化,亦能療癒。吳思源弟兄在踐 道文章〈不只是禮儀〉中,分享他投身多年的殯葬及 牧養服侍的點滴,體會一個「好」的安息禮,既可說 好再見也可迎迓新生,具備療效。而校友祝芷君在工 人手記〈投入敬拜禮儀之路〉簡潔有力地道出,只要 投入了解敬拜中每項禮儀的背後意義,那將是全會眾 合一地進入與主相遇連結的一趟旅程。就算在尋常生 活裏,一些由小習慣孕育而成的儀式感,原來也能夠 一直潤澤著生命裏的平凡日子,今期一期一會有我們 的校友、同工和老師,細數既溫情又妙趣的自我發 現。箇中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投入,即或 落在一片散失紛擾、亂序斷裂之中,流露出與至愛的 扣連、對托付的尊重,心懷敬畏,銘記珍惜。

禮儀之幫

#26 Jun. 2023

16

踐行證道

不只是禮儀 吳思源

18

一期一會 與雲彩相遇,以生命對談

為生命潤色

02

辨識時代處境,回歸信仰本源

02 記念⋯⋯那不堪回首的歲月 李穎婷

06 雕刻記憶 宋軍

10 日常生活儀式化

蘇慕瑜

24 D5 . D12

德雲多實,校園紛fun

26

神學聖經,解難釋疑

22

工人手記 工場服侍,所感所思

投入敬拜禮儀之路 祝芷君

28 PUSH

心水推介,心得共享

Cheers!! 儀式 心靈的鈕扣 林添德 Move to Heaven 雷競業

歡迎閱讀網上版 CGST MAGAZINE, 請即登記 cgst.edu/contactus_subscribe  Connect with CGST MAGAZINE

mediahub.cgst.edu issuu.com/cgstmagazine facebook.com/cgstmagazine

如有任何查詢及意見請電郵 magazine@cgst.edu

1

記念⋯⋯ 那不堪回首的歲月

2

李 穎婷

副教務長

聖經科助理教授

一個無用的僕人。喜歡學習、喜歡文字、喜歡看見 生命成長。希望能像溪旁樹,按時候、結果子,與 眾同扎根於聖言,迎向風雨飄搖的季節。

儀式感,是一樣微妙的東西。只要你在每周期的某個日子,在某個地方, 做同一件事,儀式感就會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日子久了,可能會覺得是行 禮如儀,但如忽然中斷,也會若有所失⋯⋯就像以色列民的聖殿敬拜,也 曾經歷一段被中斷的黑暗歲月。

或許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民是一個充滿禮儀的民族,尤其從聖經中對有關 會幕、聖殿、節期與祭禮的描述,都可見他們對儀式的重視。而且,這些 儀節往往都扣連著他們的歷史,就如「逾越節」是為記念耶和華將百姓從 埃及奴役中拯救出來,而「住棚節」就記念子民在曠野漂流的日子。而後 來失去聖殿獻祭敬拜的猶太人,亦慢慢建立了另一個儀式感很重的傳統, 就是於每年五個節日,分別誦讀聖經中的「五小卷」 逾越節讀雅歌、 收割節讀路得記、住棚節讀傳道書、普珥節讀以斯帖記,而聖殿被毀日就 會讀耶利米哀歌。

哀歌與節期儀式

耶利米哀歌被選在聖殿被毀日誦讀,看來毫無懸念,因學界普遍認為整卷書所記 錄就是公元前 586 年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毀時的情境。聖殿被毀日是在 猶太曆亞布月第 9 日,以西曆計算一般是在 7 或 8 月的時間。1 猶太人除了會於

第二聖殿殘留的西牆下哀悼外,據說猶太人晚上會在會堂中席地而坐,在昏暗的 燈光或燭光之下,以哀怨腔調誦讀或詠唱耶利米哀歌。2 他們記念的,不單是第一 聖殿被毀的黑暗日子,同時也記念公元 70 年第二聖殿在羅馬時代被毀,以及在歷 史長河中所面對各樣的攻擊、逼害與流散,亦包括納粹時期的大屠殺。3

或許,有些事對今天的猶太人來說,已恍若隔世,事過境遷。但可以想像,每年 這晚,當大家在昏黃燭光影照下,神情凝重地誦念那看似久遠卻又不斷重現的歷 史時,就仿佛與每段慘痛日子再次結連。藉著耶利米哀歌的經文,大家再一次碰 觸那道仿佛已結疤的傷痕。

3

重述歷史、回到現場

耶利米哀歌篇幅不長,全卷共五章,頭四章都是字母 詩,第五章也算是一首仿字母詩,似乎是吊詭地以一 個工整規範的結構,盛載那延綿難盡的哀思。五首詩 歌從不同角度描繪以色列民災難的歷史,既有宏觀敘

述耶路撒冷面對苦難,四面受敵、百姓流離、聖殿荒 涼,亦有細緻刻劃,將城中不同群體,包括祭司長 老、少年少女、母親嬰孩等所面對的艱難,逐一置放 於鏡頭之下。

當中詩人將錫安比作女子,尤其第一章,用了鮮明的 女性形象,以擬人化方式突出錫安如何眾叛親離(哀

1~2)、遭到侵犯(哀一 10)、不獲安慰(哀一 2, 9, 12, 17, 21),以致她要不停呼求上主與路人察看她深 重的苦情: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 嗎?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 有 就是耶和華在他發烈怒的日子使我所 受的苦。」(哀一 12)

當這句話以一個慘遭蹂躪的女子道出,就使那種脆弱 無助的狀態與情感激越的控訴成為劇烈反差。同時, 這也表達出即使詩歌中多番提說「無人安慰」,錫安 卻完全「不認命」,更未因此禁聲,還在不斷呼籲世 人「觀看」,叫人無法迴避她的痛苦,對之視若無睹, 仿佛要所有人與她一同直面這場苦難,並進入更深的 反思,不讓自己對現況習慣、麻木。

由此可見,哀歌對災難的記錄,不是一種 冷靜客觀的史實陳述,而是「災難中的聲 音」,所以,在每年儀式中的誦念,就像 帶人穿越時空,回到苦難現場,傾聽受苦

者的心聲!

對照今昔、追憶美好

閱讀哀歌不但讓人重返災難現場,它更帶人追憶「災 難前的美好」。哀歌中所描畫災難之前的耶路撒冷,

4

是「滿有人民的城」(哀一 1),是「樂境」(哀一 7), 像「黃金、純金」一般(哀四 1)。其中詩人特別以上

流人士的生活刻劃對比,描述他們過去「吃美好食 物」、「臥朱紅褥子」,但現在卻「躺臥糞堆」,貴胄們 從前是「比雪純淨、比奶更白」,如今卻因饑餓變得

形同枯木,「比煤炭更黑」(哀四 5~8)。還有,昔日

大家在城門可以慣常地聚集,可以作樂跳舞,現在卻 都變為「悲哀」(哀五 14~15)。

哀歌透過這一連串的今昔對比,突顯了耶路撒冷被巴 比倫攻陷的慘況。這一方面突出了錫安背約犯罪之後

果(哀一 8, 18,五 16),而另一方面,也似乎在申訴 「這個城市本來並不如此!」尤其當仇敵意氣風發, 嘲笑妄論錫安:「難道人所稱為全美的,稱為全地所 喜悅,就是這城嗎?」(哀二 15),哀歌作者卻要透過 追憶,來記錄那已然消逝的歲月。

或許,這也一種抗衡,不希望由侵略者失

實地演繹他們的歷史,他們情願流著痛悔 的淚,記錄眼前的困苦,並追憶昔日的美

好。同時,當詩人向上主發出最後的呼求: 「求你更新我們的年日,像古時一樣」(哀 五21),這種對「古時」的緬懷也正正成 為所期盼的願景。

不堪回首、未敢忘記

由此可見,哀歌所記錄的,既是以色列民最不堪回 首的日子,卻又是他們未敢忘記的歷史。想起萊特 (Christopher Wright)所寫的註釋中譯版書背介紹 的一段文字:「當愈來愈多人沉迷於眼前的舒適,臣 服於巴比倫看似偉大的統治,哀歌卻一次又一次地以 淚水作為提醒,以動人的詩句作為反抗⋯⋯只有記 得過往那段歷史,猶太人才有可能從巴比倫編織的美 夢中再次清醒,重新回到耶和華面前。」4 或許,這 也解釋了,每年誦讀哀歌的儀式,不但是讓這組詩歌 在逆境中與苦難者同哭,也在看似一切「復常」的日 子,讓人不忘歷史給我們的提醒。

1 Gregory, “Megilloth and Festivals”, in IVP Bible Dictionary: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 Wisdom, Poetry and Writings, ed. Tremper Longman III and Peter Enns (Downers Grove and Nottingham: IVP, 2008), pp 460.

2 Ibid, 461.

3 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著,黃從真譯:《耶利米哀歌 禱告的眼淚》(新北市:校園,2016),頁 29。

4 萊特:《耶利米哀歌 禱告的眼淚》,封底頁。

5
雕 記 刻 憶 6

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滕近輝教席副教授(神學科)

自幼立志作諸葛亮,結果屢屢受挫,被母親笑稱 「吳用」。至今已不敢托大,雖覺今是而昨非,但仍 喜看以軍師為主角的,有時躍躍欲試,思古論今, 想來還是未脫稚氣。家有賢妻,二人與貓為伍,其 樂融融。

首爾的櫻花季是在 3 月中旬到來,冬末春初,寒 氣未盡,春意卻已撲面。3 月 1 日,韓國許多城 市的街道上都會湧出許多身穿日據時代(19101945)學生制服、揮舞太極旗的男女學生,他 們所銘記和緬懷的是百餘年前走上街頭振臂高呼 「獨立萬歲」的另一批少男少女。其中一個代表 人物,名字叫柳寬順(1902-1920),名校梨花 學堂的學生,監理宗教會信徒。

網上圖片

7 尋 思

堅持紀念 決意不忘

1910 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1919 年 1 月,大韓帝國

皇帝高宗疑被日本人毒死,積聚已久的亡國之痛和憤 怒一觸即發,朝鮮基督教、佛教、天道教和學生團 體,組成「民族大聯合戰線」,擬就《獨立宣言書》。

3 月 1 日,京城(首爾)塔洞公園人頭湧湧,宗教領 袖、教師、學生帶領民衆舉行宣言儀式和示威遊行, 平壤、義州、元山等地也同時並擧,集會、遊行、散 發宣言、呼喊「獨立萬歲」口號,至 3 月中旬迅速擴 展至整個半島。

運動隨即遭到日本殖民政府的殘酷鎮壓。基督教作為 中堅力量(運動的領袖大多是基督徒,集會場所也多 在教堂),不可避免地被殖民政府瘋狂報復,蒙受巨 大損失。有學者將基督教在三一運動中的作用概括為 兩點:「推進運動的中介」和「運動之後的受難」。1 據統計,運動期間有 7500 人被槍殺,傷 1.59 萬,被 捕 4.69 萬。在被起訴判刑的 9458 人當中,就有基督 徒 2033 人,2 佔五分一。

值得留意的是,運動醞釀階段,在韓西教 士原本對朝鮮基督徒的參與,拒不予以支 持,甚至批評朝鮮牧師參與政治運動。然 而,在運動爆發之後,宣教士卻選擇站在 弱者一邊,强烈譴責日本殖民政府過度使 用武力鎮壓示威者。

柳寬順作 《獨立宣言書》最年輕的聯署者,被判處 7 年徒刑,在 33 位聯署者中刑期最長。1920 年秋因飢 餓和酷刑,未滿 18 歲的柳寬順死於京城西大門監獄。

此前,愛女心切的父母也在抗議示威中被日軍槍殺。 從此,韓國人就再也沒有忘記「柳寬順」這個名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8
網上圖片

作為民族集體記憶,三一獨立運動成為激發朝鮮人繼 續爭取民族獨立源源不絕的動力源泉,運動當年於中 國上海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將 3 月 1 日指定為 「獨立紀念日」,並標注為國慶節,稱這個日子為「大 韓人民復活的聖日」。1920 年 3 月 1 日,臨時政府在

上海舉行紀念儀式和慶典,在朝鮮半島則有教會學校 培花學堂首開紀念活動先河,女學生們勇敢地喊出 「大韓獨立萬歲」。同時,柳寬順等關押在西大門監 獄的獨立志士們也高喊口號,一時間「萬歲示威」又 有蔓延趨勢,日本殖民政府慌忙採取特別警戒和懲罰 措施,竭力令朝鮮人消聲,試圖抹殺人們的記憶。然 而,紀念活動卻以各種方式貫穿整個日據時期。朝鮮 人決意不會忘記。1949 年,韓國政府將這一天正式 命名為「三一節」,成為韓國五大法定國慶日之一。3

守護記憶 團結力量

從柳寬順在《獨立宣言書》上簽字到國家重獲獨立, 足足過了 26 個春秋,時間最終將勝利還給了為尊嚴 而流血流淚的韓國人。直到今日這場運動仍是朝鮮民 族認同核心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是韓國萬衆一心 度過難關的心理支撐。正如時值新冠肺炎肆虐,韓國

總統文在寅在 2020 年三一節講話所指出的:「無論

是 1951 年韓國戰爭浩劫期間,還是 1998 年金融危機 期間,我們都始終堅持紀念三一獨立運動,銘記團結 的巨大力量,持續百年,從無例外。團結一致,攻無

不克,我們藉由三一獨立運動重識這一道理。每年 3 月 1 日,呼喊萬歲曾經讓我們鼓起勇氣。現在,全國 民衆也必將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新冠肺炎可能 會暫時威脅我們的生活,卻無法打破我們的團結和希 望。正如三一獨立運動精神衝破壓迫,重生為希望, 並在過去百年間成為我們開啓新時代的力量。」4 銘 記歷史是因為歷史會不斷生成新的意義,由苦痛到歡 笑,由軟弱到剛强⋯⋯每年一度的紀念日,韓國的 少年男女都於再現歷史之中,繼續書寫韓國的現在和 未來。少女柳寬順不死,乃因韓國人年復一年的紀 念。只要不忘記,就一定會有改變到來的一天。

例如 1945 年 1 月 27 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日,於 是 1 月就是閱讀與種族滅絕、極權暴政相關書籍的日 子;1966 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 一項通知,次日由《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公布,史稱 《五一六通知》,被公認為文化大革命發起的標誌,於 是火熱的「紅五月」5,就是聆聽文革等歷次政治運 動中男男女女故事的日子。

在年復一年的閱讀中,記憶被刻刀更新。

1 [韓]徐正敏:《韓国キリスト教史概論 その出会いと 葛藤》(大阪:かんよう出版,2012),頁 29。

2 [韓]金得榥:《韓國宗教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1992),頁 318。

3 另外四個國慶日為「制憲節」(7 月 17 日)、「光復節」(8 月 15 日)、「開天節」(10 月 3 日)、「韓文日」(10 月 9 日)。

4 〈三一獨立運動 101 周年紀念總統講話〉,https://overseas. mofa.go.kr/tw-zh/brd/m_1447/view.do?seq=759782,瀏覽日 期為 2023 年 5 月 30 日。

5 「紅五月:猶言革命的五月。因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等 均在五月,故稱。」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 9 卷(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頁 703。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守護記憶的方式。筆者
乃書蟲之屬,在每年一些特定的日子,都 會以閱讀相關題材書籍的方式,來銘刻那
些無論如何都不想、不敢也不能忘卻的歷 史事件。
9
網上圖片
日 常 生 活 儀 式 化 10

蘇 慕瑜

實踐科助理教授

前半生正值香港穩定發展期,信奉效益管理;中場 時帶著浪漫情懷,與農民、民工和熱愛社會科學的 人們打交道,意外領受了一副多元文化的眼鏡, 才發現上主所創造的人和物,其美好超越效能所能 量度。

經過三小時的車程,我和兩位穆斯林同事終於到達山區的穆斯林村落,與 村民商議發展項目。同事和村民基本用當地語言交流,我只得用眼觀察和 理解,用手和面部表情溝通。中午時我們如常被領進一位村民領袖的家用 膳,女主人拿著湯瓶 1 示意我在園子裏洗手,我伸出雙手做一個捧水的姿 勢,當水倒入掌心時,熟練地揉搓手背和手心,仔細清潔,如是者重覆三 次。進屋後男主人請我們脫鞋上炕 2,我慣性地屈膝側坐避免腳掌朝向別 人。各人安頓後,男主人在炕上鋪開一塊飲食專用的花布,將一摞如披薩 大小的饢 3 放在布的中間,周圍擺上杏子、乾果、肉包子等,再為每個倒 一碗熱茶,自己則坐在炕邊好作伺候。然後當中最年長的男士,拿上一個 饢,擘開了,先遞給作客的我和同事們,再分給其他人,這才一起進食。 當大家都食飽我準備下炕時,其中一位同事向那位年長的男士說了一句話, 這位長者隨即便捧舉雙手,其他人也跟著舉起雙手放在離臉約 20 厘米處, 口中念念有詞。約半分鐘後,他將雙手捧到自己臉頰上,向下一抹念「阿 敏」才把手放下。最後,大家才慢慢離開。

11 尋 思

融合的情懷 濡化的力量

進出這個村莊好幾個月,還是頭一次體驗謝飯祈禱。 短短分來鐘的儀式,賦予我一個民族信仰的視域,重 新理解飯前洗手、長幼有序、待客熱誠等民俗的意 義。這連串的動作,不禁讓我聯想聖經中五餅二魚和 聖餐的敍述,坐下來、拿起餅、祝謝、擘開等具有儀 式感的象徵符號。儘管穆斯林謝飯的程序和感恩的對 象與基督徒的截然不同,但在今天生活中仍恪守古老 宗教儀式,讓我驚嘆不已。當天村民以安拉之名謝 飯,那協調一致的姿勢禱文,讓所有農村和城市、受 助與幫助、年長與年輕等身分界線消失了,他們同屬 一個信仰羣體,響往著同一個心靈世界。

其實發起謝飯祈禱的同事,算不上是虔誠伊斯蘭教 徒,他沒有一日五次拜禱或參加清真寺的主麻(星期 五聚禮)。然而他熱愛自己的穆斯林身分,那時正值 2003 年初,千里以外的美國和伊拉克的情況牽動他 所有情感,他對九一一後歐美對穆斯林的恐懼和污名 化感到委屈和悲憤,那天與他一同聽著以美軍為首的 盟軍進入巴格達的廣播,他禁不住說這不是入侵是甚 麼 ? 也許在這樣的大氣候中,同事更著意宣示穆斯林 身分,日常秘而不宣的民族情感和傳統價值,通過生 活上的宗教禮儀呈現,具有濡化和療癒的作用。

古典社會學者認為宗教儀式雖然含有神鬼 等神秘色彩,但儀式本身所反映的是現實 生活的社會常規,儀式的力量是社會性的。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分析圖騰崇拜時,認為 部落成員一同吶喊、念同一個禮文、做相同姿勢,各 種的情感被融合至相同的情懷,意識到彼此同屬一 個羣體,委身於同一種道德義務 4。近代不少研究顯 示,參與者對儀式蘊含的信念或意義各有理解,而且 參與者和主持者對儀式的認信真誠度也不一致。換句 話說,儀式中的主持人和參與者對儀式的正確理解和 情感投入,與儀式傳遞信念的有效性和影響力並沒有 直接關係。儀式的程序和敍事已經具備感染力和共召 感,通過一遍又一遍地參與儀式,成員對社群的身分 認同被提升,從而整個社群的凝聚力增強。5

身分的塑造 使命的承擔

聖經清楚記載是上主啟示祂的子民如何敬拜祂,基督 教不認同古典社會學者的觀點,認為宗教儀式本質上 是社會價值體系的表徵,帶來是社會性的力量。然而 他們的觀點有助我們重新發掘基督教禮儀的「社羣」 性和現世的影響力。今天教會強調信徒要真誠投入聖 禮和敬拜,信徒也只注重禮儀能否提升個人的屬靈經 驗,儀式被約化為個人與神建立關係的渠道,失去了 其所指向一個更廣闊和具差遣性的原意。

12

許多信徒熱心受差進入社會活出使命,卻因著敬拜 儀式流於形式化而輕視集體崇拜生活。羅馬尼亞東 正教神學家 Ion Bria,通過「禮儀以後的禮儀」(The Liturgy after the Liturgy)這個概念,陳明禮儀本身 是使命導向的,信徒通過以聖言和聖禮為中心的儀 式,進深認識和擁抱在世天國子民的身分,被差遣在 世上作見證。這個概念也許與東正教會一直被非議不 注重傳福音有關,Bria 提及在蘇聯政權時期,東正教 會不得不重新思考她與世界包括政權的關係,有一點 他們逐漸清楚,信徒恆常聚集在聖餐桌前的敬拜,是 激勵他們在限制中活出信仰身分和見證的源頭。他們 經驗到古老禮儀帶來適切的安慰,在結束聖餐祈禱末 句同說「主必要來」(Marantha),深信所有敵擋基 督之權勢終必被粉碎,支撐著他們在世活出信仰。6

我們不是只把信仰的禮儀放在日常生活,

而是必需將教會禮儀所表彰的生命和生

活,延展到日常生活裏。

信徒聚集時通過禮儀初嘗天國滋味和期盼主得勝的降 臨,然後分散進入社會不同領域活出禮儀象徵的生活 和信念。禮儀中禱文、餅和杯、音樂、起坐、服飾等 象徵符號,不僅指向我個人與主結連的事實,而是主 的救贖成就了一個新羣體和萬有在終末被復甦。如

此,更要有創意地和用心運用禮儀所有象徵符號和解 說,讓禮儀有效地塑造和揭示基督羣體的身分和使 命,而不是保存傳統禮儀的每一個細節。「禮儀以後 的禮儀」,提醒教會按著三一榮耀神的啟示去敬拜服 侍祂,更是將禮儀所指向上主的恩典、公義、和平帶 進世界,讓人在世俗生活看到已然未然的天國。

1 湯瓶是中國穆斯林的一個器具,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只有流 動的水才有潔淨的效用,穆民用湯瓶倒出來水進行日常洗漱及 沐浴,特別是宗教的潔淨禮儀,如飯前洗手、拜禱前的大、小 淨等。

2 中國北方各地用磚或土在屋裏砌成的長方形臥榻,用作會客和 休息。

3 波斯語,「麵包」的意思,是一種烤製成的麵餅。

4 Émile Durkheim, translated by Joseph Ward Swat,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London: Allen & Unwin, 1976), pp230.

5 Catherine Bell, Ritual theory and Ritual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182-187.

6 Ion Bria, "The Liturgy after the Liturgy", Orthodox Perspectives on Mission, Vol. 17 of Regnum Edinburgh Centenary Series ed. Petros Vassiliadis, (Oxford: Oxford Centre for Mission Studies, Regnum, 2013), pp46-59.

13
14
15
只要不忘記,就一定會有改變到來的一天。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守護記憶的方式。
不 只
禮 儀 16

九龍慈雲山有一間小小的天主教醫院,醫院的聖 堂每隔一段時間會為過身的病友舉行追思彌撒, 神父先逐一讀出他們的名字,然後為他們點燃蠟 燭,再為他們祝禱。有一位基督徒弟兄告訴我, 他從未出席過天主教的彌撒,但因為父親是在該 醫院去世,所以也順理成章出席了那次彌撒。

這位弟兄說,父親離世後他的心情一直很差,對父親 的離世有一份很負面、很消極的感覺;他覺得死亡很 殘忍,不單止剝奪了生命,也叫人驟然失去所愛的 人。但那個晚上他出席了追思彌撒,當神父唸出他父

親的名字,又為他禱告的一刻,他腦海突然浮現了父 親一生的影像,由年輕到年老,由精壯到患病,由靈 巧到退化;這一個個影像和畫面,就好像一本書由第 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一直掀到最後一章,終於「完 成」了。頓時間他發覺自己竟奇異地「接受」了父親 離世的事實,心中雖仍感到難堪及不捨,但第一次感 到有份出人意外的欣慰與平安。

說好再見

基督教信仰看「死亡」也是生命的「完成」

(completion)。使徒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打過了,當 跑的路跑盡了,該守的道也守住了,我們就告別人 世,回到天上更美的家鄉。正因這份信念,不單有助 我們接納摯親離世的事實,更勉勵我們如何珍惜及活 好每一天。

教會一般稱殯禮(喪禮)為安息禮拜,天主教則叫逾 越聖祭或安息彌撒,因為教會相信死亡只是肉身生命 的結束,麈歸於麈土歸於土,但逝者的靈魂乃歸回造 物上主懷中,得享安息,並且按照聖經的應許,在主

::: 吳思源 :::

愛百合牧養總監

耶穌再來的日子,所有在上主懷中睡了的人,必復活 得享永生。因著這個信念,我們只視所愛的人與我們 暫別,他只是睡了,終有一天會再相見。

如此,基督教的安息禮至少有三重意義:(1)悼念逝 者,追思及緬懷其一生;(2)為他一生感恩及頌讚上 主,將他交託給主;(3)指望來世得永生,心存復活 的盼望。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大公教會的安息禮拜儀 節,必留意到她們選用的禱文、詩歌、經課,都充分 表達出既對喪家有安慰和勉勵,又帶出復活的盼望和 在等候中那份安詳與平安。

迎迓新生

著名的盧雲神父(Henri J.M.Nouwen)在辭別他母 親的安息彌撒後如此說:「(喪禮)是一個分享的場 合,分享新盼望與新生命的首個可見的形跡。」這個 說法極具啓發性,一般人看殯禮是「送別」,因此必 然依依不捨,哭哭啼啼;但盧雲神父卻說喪禮又同時 是「迎新」,迎迓一個嶄新生命的來臨。

這個「新生命」又是甚麼呢?首先當然是指逝者在天 家的「新生」、是耶穌基督所賜復活的「新生」;但同 時又指仍留在世上的家人,他們也要靠主的力量,學 習過的新生活。即使是盧雲神父,母親離世了,他也 要學習過沒有母親在身旁的新生活。

一個「好」的安息禮,必須具備這份療效,就是藉著 緬懷、追思、感恩、交託和盼望,將逝者交給上主, 也將自己交託上主,讓上主親自成為仍在世上的我們 與回到天家的逝者,二者之間的橋樑,並賜力量和信 心給我們,好好走往後的人生路。

17 踐 道

或許,我們未必喜歡繁文縟節,甚至抗拒行禮如儀,但只要細心檢視,或 多或少總能夠察覺得到,原來一些小習慣、小動作早已孕育成一種儀式感, 潤色著某一天、某一刻的生活,為我們在尋常日子裏,添上不尋常的意義, 並銘刻成生命的記憶,承載著情感的力量。

18

張潔茵

DipCS 2023

我從小就很喜歡各種具儀式感的活動,因為它既可以 為參加者留下集體回憶,又可以強化當中的信息和價 值。舉例,每逢家人朋友生日,我總喜歡自攜一條印 著 HAPPY BIRTHDAY 的七彩 Banner,當人齊大合 照時段,便邀請大家「拉橫額」拍照,純粹為提升歡 樂氣氛。又例如,作為恆常素顏的人,每當我有機會 出席不同的宴會、慶典,我都會拿起化妝掃、撲上粉 底,為的是將當日「升格」為一個需要整裝出門的大 日子。

最初我以為這些只是個人的小習慣,後來才發現這些 小動作原來反映一種心態:希望透過自己進一步的 「參與」,令當日的事件變得更完美、順利和圓滿。當 中所包含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期許。我們期望藉著點 點的付出和努力,證明自己曾經參與或存在於某個歷 史時刻當中。因此,為朋友買生日蛋糕、為婚宴盛裝 打扮,甚至乎「開支酒」或「跳 part 舞」等,雖然未

必有任何實際作用,但歸根究柢就是為了讓人能夠更 盡興和投入參與其中,在匆忙的人生歲月裏,塑造一 種儀式感,讓大家記住當下一刻。

由此看來,各樣的小習慣,都可以是一種儀式:每當 我想集中精神做好一件工作,我便會在早上喝一杯濃 濃的咖啡,代表我將要進入狀態,全力以赴;每逢生 日、旅遊,我亦特別重視能夠拍下一兩張漂亮的照 片,不為公開發布,只為凝住當下發生的人和事;每 逢踏入新一年,我總會去買一本全新的年曆手帳本, 把所有重要日子,如親朋好友的生日、各式紀念日等 等,全部手抄一次到新的年曆內,作為踏入新一年的 儀式和開始。

或許在不可知的生命裏,我們都需要儀式來幫助我們 創造秩序,抒發情感,留下回憶。過去幾年,疫情令 各種儀式,不論是社會的抑或個人的,都只能逼不得 已地取消。就算社會逐漸復常,但我卻觀察到不少人 已經適應、甚至習慣了失去儀式、失去秩序的新常 態。不過,既然儀式有助我們更好地投入和享受生 活,那麼不管是一個人抑或一群人,是自行創造抑或 積極參與,依然渴望自己和身邊人能夠好好保存各種 對自己意義非凡的儀式,讓日子繼續過得趣味盎然, 而非蒼白無痕。

19 一 期 一 會

吳詠儀

當輸入「人的行為」再加上關鍵字「重複」,搜尋結果 便得出「習慣」這詞語。生活中確實不可刪除「重複」 這個關鍵字,儘管看來單調刻板,苦無彩色,但實質 卻是生活上的必須,不能或缺,否則一定大受影響。

就如孩童學習咬字發音,沒有了一定的重複,進度必 緩慢落伍。成人「重複」聽輕音樂,嘆口咖啡,清空 腦袋,起療癒作用,紓緩壓力。

「重複」不僅重要,經年月的累積沉澱,生成儀式感, 更可賦予生活上新意義。長大成形的儀式感,存藏著 的,不是一堆苦悶、刻板的字樣標籤,而是換上全新 詞彙:新開始、幸福、滿足,重新刻印在我的生活裏, 痕跡處處皆見。

每清晨,起床後必做的兩件事,第一:摺好床被,將 它安穩地放在床上,整整齊齊;或在家中,或是遠遊 住宿,也從不假手於人。此舉,給我無比快樂,帶來

「成就感」,也為新一天的開始注入動力,整裝出門。 愛睡的我,每天拖著一身的疲憊回來,看到它整齊的 模樣,即刻精神抖擻;睡覺前,擁著它說聲:「感恩, 可以安睡了!」

第二:從衣櫃裏挑選服裝後,配備已侍候加熱的蒸汽 熨斗,只消幾分鐘,便將皺摺的衣服熨得筆直。此習 慣,源自爸爸從小的培育,對熨衣服一絲不苟,無論 校服、牛仔褲,休閒服,必須「起骨」。熨衣服時, 腦子放空,甚麼也不想,然後隨著熨斗刷刷刷地起 落,本來皺巴巴的衣服變得平平整整,感覺很治癒。 這幾年逐漸演變出來的,不單單是習慣那麼簡單,而 是與爸爸的結連、每天的思念。

香港人生活忙碌,在我的家務清單中,洗衫排首名。 每天,不論身心如何疲累,只要透過開動家中洗衣 機,45 分鐘後,悶濁的空氣中,飄來陣陣洗衣液的 撲鼻清香,看著晾曬的衫褲隨風蕩漾,衣服除垢後的 幸福感,難以言喻。

於我,不是位一成不變、因循拘束的人,但儀式感卻 像過濾器一樣,注入活水,攪動生活中的刻板,隔除 雜質,過濾生命中最糟糕、最荒誕、最無趣、最艱難 的時刻,令日子過得講究,重新定義,再現色彩。而 它的存在,就像我的呼吸,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 可或缺。

拓展助理
20

李耀坤

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主任 趙叔榮·霍佩芳教席教授(神學科)

據說,心理學家是這樣定義「儀式」:「一組預先設定 好的象徵性動作序列,通常以形式和重複為特徵,缺 乏直接的效用目的」。按照這定義,我大概不算是一 個很強儀式感的人,對傳統的繁文縟節甚至會感到厭 煩。然而,有一個生活上的小習慣,也可算是一個小 儀式,卻自從第一天在神學院任教,就一直保持至 今,那就是上課時都會結領呔。

習慣往往是不知不覺間養成的,我無法弄得清楚為甚 麼起初會採納了這特定的形式。但當我深入去細味這 儀式帶來甚麼生活感覺,它盛載著甚麼象徵意義時, 心中浮起廿多年前的一段回憶。那年夏天,為了完成 神學院的暑期實習,我前往富士山山麓的一個宣教 點,跟隨當地的日本牧師學習。日本是公認的宣教硬 土,而富士山更是佛教傳統根深柢固的地區,外人要 進入那個社區,可謂舉步維艱。牧師為了爭取更多接 觸和服侍到鄰舍的機會,勸服區會允許他為未信的鄰 舍,提供「婚禮套餐」,服務包括婚前輔導、禮儀講 解、婚禮主持、婚後家訪。在實習期間,我有幸見證 牧師是何等一絲不苟地服侍。婚禮前的一個星期,他

都會拿教堂的紅地毯到洗衣店乾洗(這在香港簡直聞 所未聞!)。前一天,因為宣教點沒有堂役,他和師 母會把小教堂打掃得一塵不染。婚禮當天,因為教會 缺乏正式的司琴,牧師會聘請一位專業琴師來伴奏。 如此大費周章,但新人連同親朋戚友,也只是寥寥十 多人。

那張亮麗的紅地毯沒有達至甚麼「直接的效用目 的」,但卻訴說著一種信仰和生活態度。對我來說, 我的「領呔」大概也是這種「象徵性動作序列」。結領 呔提醒我自己,現正進入神所交給我的尊貴職事。每 一次課堂都是獨一無二的事件,即或內容一樣,班裏 的生命卻是獨特,相遇的處境與社會氛圍也有不同, 需要全心全意、一絲不苟地投入其中。這種行禮如儀 的習慣,在疫情期間對我發揮了穩定作用。當疫情最 嚴峻時,大家都不能回校上課,有些日子甚至要留在 家中透過 Zoom 來授課。當生活的節奏和地標蕩然無 存時,結領呔的動作讓我重尋那種蓄勢待發的感覺, 挨過那些紛擾苦悶的日子。

21
祝 芷君 MDiv 2012 22

崇拜是神人相遇的旅程。在這旅程中,禮儀有其重要的角色。「禮儀」 (liturgy)一詞來自希臘文 leitourgia,就是「眾人的工作」之意(the work of the people)。這詞用於崇拜,是指敬拜群體對上主的服侍,即我 們在崇拜中所做的一切,如唱詩、讀經、祈禱、奉獻、守聖餐等。禮儀幫 助全會眾合一的進入一個秩序,從有秩序的禮儀中揭示我們的信仰內容, 幫助我們認識神、回應神,促成神人之間的互動及相交。

不同宗派的教會都有其敬拜的禮儀,而一周復一周熟悉的敬拜禮儀,給予我們空 間去沉澱與思考,內化我們的信仰。宣召提醒我們,是上主召喚祂的子民與祂相 會;唱詩引導我們向上主表達尊崇讚美;認罪讓我們內省;讀經和講道讓我們專 注聆聽上主啟示的真理;回應讓我們向主獻上心志和委身;聖餐讓我們記念主救 贖的恩典,盼主再來;家事報告則讓弟兄姊妹知道教會的關注,回應上主召我們 作相愛的群體。最後,敬拜的群體蒙祝福差遣,在生活中繼續見證主。

領人與主相遇之旅

崇拜中每一項禮儀都有其意義,但在過往教授崇拜學的過程中,有些事奉者(如崇 拜主席)曾向筆者表達,禮儀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項又一項需完成的程序,甚少思考 背後的意義,更坦言每次事奉就像例行公事。不過,當他們在課堂上學習並明白 到每項禮儀的意義,心態轉變了!就以崇拜中的讀經為例,有一位崇拜主席分享 他的轉變:他一直認為崇拜中的讀經不太重要,只不過是講道前的程序而已。但 當他明白讀經是宣告上主的話,讓會眾聽見神的聲音,並確信神的話語能塑造人 的生命,他的心態與行動就不同了。他用心預備要宣讀的經文,宣讀時配合適當 的聲調、速度及情感,宣讀期間也邀請會眾參與誦讀其中的部分。崇拜後,有會 眾向他表示,今天的讀經讓他們投入的聆聽及參與,是一個深刻與主相遇的經歷。

當我們談及投入敬拜禮儀之路,筆者認為明白教會所定的禮儀是很重要的,以致 我們清楚自己的角色該如何做、如何回應。敬拜禮儀不是一個形式化或僵化的程 序,禮儀背後是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旅程︰主的召喚、主的餵養及主的差遣。而我 們在與主相遇的旅程中,積極參與回應,投入這份愛的關係中,與主結連。

23 工 人 手 記

Cheers!!

Cheers !!是舉杯慶賀的意思,而碰杯的動作 寓意生命彼此碰撞,這是中神今屆畢業同學所定 的主題,亦是他們畢業前最後的營會「總整營」 的主題。

三日兩夜的總整營,是所有道學碩士及基督教研究碩 士同學在畢業前必須出席的營會,目的是希望同學們 能夠好好總結及整理過去的學習,並為即將離開校園 走進工場作最後準備。因此營會一開始,同學們便有 機會再次檢視從上主領受的召命,回想幾年來所思所 學。除了回顧過去,透過在營內「赤腳夜行」的晚上 環節,讓同學撫心自問可有甚麼缺欠,對應不確定的 將來,並在安靜中與上主相遇,聆聽祂的聲音。

24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擔心憂慮在所難免,這些年來的 裝備訓練真的能夠「學以致用」嗎?為此,營會特別 安排四位校友前來分享,他們都是學院開展新課程後 的畢業生。他們不僅暢談現時的事奉是否符合預期, 更反思所學的知識能否活用於服侍處境中。他們有血 有肉的真誠分享,讓同學們深深體會新課程所強調 「反思協作」的重要,尤其是協作精神,更是當下處 境不可或缺的要素。

營會最後環節是差遣崇拜,由即將退休的歐醒華牧師

主領聖餐,他以路加福音十七 5~10 這一段於十多年

前離開堂會、進入中神事奉時宣講的經文,作信息分 享,勉勵同學不要太過看重自己所作的事情。即使所 做的事情看似帶來多大的影響,我們都是「無用的僕 人」,最重要是上主自己的工作。

聚會完結前,黃國維院長感謝歐醒華牧師十年來在中 神用心服侍,並對他的退休感到不捨。聚散有時,離 別之際,黃院長差遣在場近 60 位同學,為他們禱告 及送上祝福,願他們在未來事奉上,靠主得力,作上 主無愧的僕人。

Cheers !!顧名思義是慶祝,營會內少不了彼此慶 祝的時刻。在營會最後一晚,畢業同學們自備飲品, 舉杯暢飲,雖然只是簡單儀式,卻象徵彼此能夠在生 命中相遇而感恩,並一同懷緬校園裏的美好時光。

25 D5. D12

::: 林添德 :::

輔導科副教授

我需要整合,讓支離破碎的生命得以回復完整!

我渴慕整合,讓頑強的自我降服於基督的愛裏,

釋放那受壓制的真我!

我喜愛整合,讓牧養與輔導結合出全人的關顧!

26

「儀式是甚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就是使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1

儀式是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古時的冠禮到今天仍然盛行的婚禮,都幫助我 們了解與別人的關係,建立生活秩序,並且帶給我們安穩的感覺。

那麼,甚麼是儀式呢?儀式是包含一系列正規又重複的流程式動作,使參與者感 覺這些重複動作的意義超越動作本身。這樣看來,組成儀式的動作往往與其直接 的功能性目的無關,重要的是它所帶給我們的象徵意義。有些研究運動的心理學 家更提倡賽前儀式,因為他們發現賽前儀式能夠幫助運動員減低壓力,有更好表 現,甚至創造佳績。

一般人普遍認為儀式反映了我們內裏的價值觀念,例如部分基督徒認為,禱告這 行動是出於自覺卑微,而要藉此來象徵倚靠神。其實,儀式不單能夠活出我們內 裏的價值觀,更有助我們調節情緒,尤其是焦慮或不安等負面情緒,都會促使我 們參與儀式行動。

曾有研究指出,儀式的產生往往源自不確定的事情,例如災難、失業、死亡或新 婚,正如天氣的好壞與漁民出海捕魚時參與儀式的頻率有直接關係。面對大自然 的變幻莫測,透過儀式中的重複行為動作,能夠滿足人類對秩序和安全感的需求, 從中獲取疑似可以控制環境的感覺,大大有助減低潛在危難所帶來的恐懼。又例 如當失去至親,難免令我們對生命產生一種無力或無助感,但透過一些記念或連 繫逝世親友的儀式行動,可減輕我們的離愁別緒,重拾少許安全感,亦有助我們 重建新的生活秩序。

除此以外,儀式的效用更超越個人層面,可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彼 此相聚和共同關注,產生群體獨特的互動模式和情感滿足,大幅提升儀式的功能, 使參與者形成群體內的身分認同,加深相互間的連繫。例如聚集於足球賽事的粉 絲或是置身演唱會的歌迷,一起叫喊口號,都會令粉絲之間的身分認同感大增。

誠如村上春樹所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 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1 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小王子》,張家琪譯(台北:木馬文化,2010)。

參考資料:

1 Hobson, N. M., Schroeder, J., Risen, J. L., Xygalatas, D., and Inzlicht, M.“ The Psychology of Rituals: An Integrative Review and Process-based Framework” ,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7): 1-25.

2 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台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

27 解 話

[ 雷競業 ]

天恩諾佑教席教授(神學科)

書蟲一名,年輕時醉心於經濟學,詫異簡單的理論架構竟 能洞悉世界變幻。後來體會到人心的轉變比統計數字的起 伏更加奇妙和振奮人心,投身福音工作,先後在紐約和香 港參與牧會。然繼續不自量力的要去探求人心變幻的來龍 去脈,遂馳騁於古往今來的思潮文化之中,以神學佬自鳴。

有一妻三女幫助他貼地而行。

如果你今天離開了世界,有一位陌生人來細察你

的住處,會有甚麼印象呢?會發現你是個吃貨?

還是個運動迷?是個守財奴?抑或是個慷慨助

人的善長?

遺物整理師,正是這樣的一位陌生人。當有人被發現 倒斃家中,死者家人或警方(如找不到家人)便請整 理師前來收拾整理,清潔全屋,並收集具紀念價值的 物品交給死者的家人或好友。

《我是遺物整理師》(Move to Heaven)這齣串流平 台的連續短劇,描述患有自閉症的主角韓可魯和爸爸 韓靜佑一起擔任遺物整理師,遽料靜佑卻因心臟病突 然離世。不過,其實當靜佑知悉自己病況後,便已 立下遺囑,由同母異父但失和多年的弟弟曹尚久(即 可魯的叔父)擔當可魯的監護人,繼續與可魯拍檔工 作。然而尚久為人放蕩不羈,起初只是為了錢才願作 監護人。

可魯雖然不善辭令,觀察力卻十分驚人,而且過目不 忘。對遺物整理來說,這種特質和技能非常重要,因

28

遺物往往承載著死者最有力的遺言。可魯每次整理遺 物時,都會先念出死者的名字和死亡時間,並「宣告」 自己將要收拾整理家中物品。這不僅為了表達對死者 的尊重,也是提醒自己需要仔細用心地找尋具紀念價 值或其他重要價值(如死因調查)的東西。

猶記得第二集講述了一名獨居老婦在家中死去多時才 被發現的故事。這種情況在現今的日韓兩地時有發 生,問題也越趨嚴重。婆婆本身有一個兒子,卻因不 和而關係疏遠。於是,他找可魯來執拾整理那臭氣薰 天的居所,而他唯一關心的是屋內還有否現金或其他 值錢的東西。果然在地蓆之下,有一堆被屍體體液污 染了的鈔票。就在清理鈔票的過程中,可魯發現了一 些線索,並在他鍥而不捨的追尋下,不單找到了婆婆 的遺願,並藉著保存了的遺物,為這兩母子帶來了 復和。

我們每個人大概也曾經歷親人或摯友的離去,失去了 的人至今仍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的身分,本就是 由一段又一段的關係建立起來,而這些關係遺下的記 憶,塑造了我們今天的心靈健康。尚久跟蹤可魯的時 候,目睹了可魯重複著每年與父親靜佑一起做的禮 儀,於是追問可魯,又走進靜佑的房間察看他的遺 物,尚久才明白到自己對哥哥的記憶既片面又充滿誤 解,心裏與哥哥復和了,生命登時現出曙光。

究竟生活上的一些禮儀和記憶,是如何影響今天的我 呢?有哪些是時候放下,不管箇中有否誤解?又有哪 些是必須銘記、需要珍惜?另一方面,今天我與親人 的日常交往,又創造了怎樣的記憶?這些記憶,都是 我想在離世後留下來的嗎?這一套劇集邀請我們好好 反思。

29 PUSH

督印人:黃國維 / 顧問:李耀坤、雷競業、歐醒華、歐穎宜 / 總編輯:羅仲軒 / 執行編輯:鄧美美 / 助理編輯:吳詠儀 / 設計:濛一設計坊 Connect with CGST www.cgst.edu mediahub.cgst.edu facebook.com/cgst.edu youtube.com/cgstedu instagram.com/cgsthk dev@cgst.edu

中國神學研究院 香港九龍塘多實街 12 號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Printed on 100% recycled paper

2,20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