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gazine.cgst.edu Dec. 2022 傳道者的忠告:虛空中做一個「人」 遊戲人間 讓兒童透過遊戲 走出創傷陰霾
一講「玩」,字典如實地「放負」,列舉出來的都離不 開「耍弄」、「輕視」或「態度不嚴肅」之類解釋,不 是玩手段,就是玩物喪志、玩忽職守、玩世不恭…… 「玩」嘛,該不是個「好東西」!然而近年社會上開始 有不少人喜歡無聊事認真做,認真開發自己的興趣, 認真玩嘢,認真享受,在苦中不忘作樂,好好地活著。 傳統思想對於玩樂的看法不算正面,那麼基督信仰又 如何呢? 當生命境遇充滿無力與無奈之時,不期然會想起傳道 書「虛空的虛空」這句看似消極的嘆喟,但胡俊鑾老 師在尋思系列首篇文章〈傳道者的忠告:虛空中做一 個「人」〉把我們帶回到書卷裏,指出傳道者並沒有 停留在「躺平」的消極主義中,反倒一再忠告我們好 好地享受生命,因這不只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更是正 確的處世態度,尤其活在險惡局勢下,面對幽暗的時 光,更要活得像個人,好好地過活。而雷競業老師在 〈遊戲人間〉進一步闡釋「玩樂」在上主計劃中的美 意。上主造人,不是勞役,而是讓我們在受造的世界 裏發揮潛能與恩賜,從中感悟生命的精彩與祂無盡的 恩慈,體會大自然的奧秘,享受遊山玩水的愉悅。當
慶是禮儀的表達,也是認真迎接上主降臨的行動,就 如大衛載歌載舞迎接約櫃入城,正正顯出了聖經對「歡 慶」的肯定。玩樂帶給人歡愉以外,更可助人治癒創 傷,尤其是對受傷的孩子們。遊戲治療師陳小碧在尋 思文章〈讓兒童透過遊戲走出創傷陰霾〉清楚道出, 透過玩樂過程,孩子得以釋放壓抑的情緒,同時亦可 和治療師建立起信任關係,幫助孩子逐步走出陰霾。 事實上,玩樂可以塑造孩童的成長,甚至影響他們的 價值取態。宋軍牧師在 PUSH 文章〈我玩故我學〉中 的分享,教我們驚覺兒童遊戲的巨大塑造力與影響力。 可見,玩樂確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今期踐道請來 校友駱綺雯牧師,分享她如何在主日學課程中,設 計有趣好玩的互動遊戲,引發青少年一起反思信仰。 我們既以「玩嘢」為題,自然要講講「玩乜嘢」,一 期一會有中神老師、同工、同學及校友分享。他們確 實興趣多多,但在一切玩樂背後,卻異口同聲地彼此 呼應:即或落在絕處裏,活在壓迫中,也要一起爭取 快樂,相聚互勉;一同享受生命,擁抱當下。 編者話
然,我們仍需繼續「搵食」勞動,仍要為建立更美好 的社會而需努力工作,但透過「玩樂」,上主讓我們 可以在現世中預嘗終末的喜樂。 誠如歐穎宜老師在今期解話〈歡慶〉一文中引述神學 家莫特曼所言,享樂有著末世的向度。儘管「玩樂」 一字不是聖經常見的概念,但在舊約聖經裏,玩樂歡
mediahub.cgst.edu issuu.com/cgstmagazine facebook.com/cgstmagazine 如有任何查詢及意見請電郵 magazine@cgst.edu
歡迎閱讀網上版 CGST MAGAZINE, 請即登記 cgst.edu/contactus_subscribe Connect with CGST MAGAZINE 02 辨識時代處境,回歸信仰本源 16 踐行證道 24 D5 . D12 德雲多實,校園紛fun 18 一期一會 與雲彩相遇,以生命對談 26 神學聖經,解難釋疑 22 工人手記 工場服侍,所感所思 28 PUSH 心水推介,心得共享 不一樣的天路歷程 駱綺雯 CGST STAGE 2022 「美麗新世界」後記 梁鈞陶 歡慶 歐穎宜 斜槓,不只是興趣 李晶 我玩故我學 宋軍 玩嘢?玩乜嘢? #24 Dec. 2022 玩嘢 02 傳道者的忠告:虛空中做一個「人」 胡俊鑾 06 遊戲人間 雷競業 10 讓兒童透過遊戲 走出創傷陰霾 陳小碧
2
胡 俊鑾
聖經科助理教授 少時著迷於自然秩序的奇妙,同時喜歡天馬行空的奇幻, 中學課餘常游走於牛頓定律與衛斯理世界之間。大學修讀 物理學,卻醉心信仰思辯,從對科學的探知躍進到對真理 的追尋。如今盼於天地之間,繼續尋索踐行生命之道。
「凡事都是虛空」 不知道這句傳道書作者 (下稱「傳道者」)對人生觀察的總結,是否偶 然也是我們心底裏對生命當下處境無奈的歎息? 尤其當我們也確實經歷或目睹過生活中所曾擁有 甚或珍重的事物,可以像早晨的「水霧」或呼 吸的「氣息」1 般轉瞬流逝。人所賴以為安身立 命的「常數」,原來可以隨時「歸零」,「無常」 似乎是我們得承認並接受的生活現實。而諷刺的 是,那些我們看來本是「異常」、「非常」的事 情,卻仿佛在現實世界中被「常」規化、成為了 世事「常」態的一部分,無怪乎傳道者嘆喟:「你 若在一個地區看見窮人受欺壓,公義公平被掠 奪,不要因此驚奇。」(五 8;《和修本 2010 版》) 當「虛空」的「虛空」,傳道者卻似乎沒有停留 在一種「躺平」式的消極主義中;相反,傳道者 在書中字裏行間一再透露對讀者的積極忠告,或 更確切的說 是向所有世人發出忠告和規勸, 如何在虛空的現實當下做一個「人」。
3
尋 思
的。當申明神造萬物並使萬事各有其時(三 1~11) 的作為後,傳道者隨即呼籲被造的世人也當有其所 為:「我知道在他們(世人)中沒有好的(there is no good in them) 除了去快樂(to rejoice), 以及在自己的生命中『做好』(to do good in their life)。」8(三 12)綜觀上下文,顯然這裏的 to do good(בוט תושׂעל)基本意思是「享受」,9 用法與二 24 的 to see good 相類。不過,傳道者在字詞運用 上的細微差別,似乎是有弦外之音:對於享受生命, 人不僅要有所「看見」,更要有實際的「行動」。值 得留意的是,do good(בוט השׂע)這個希伯來文詞組, 在舊約聖經中常有道德方面的含義,意指人所當盡上
See good──人仍能夠選擇 傳道者不諱言透露自己對人生虛空的無奈,不過,若 說傳道者是個對生命抱持徹底消極態度的懷疑論者, 顯然是對他的論述和觀點過度簡化。與全書「虛空」 的主題相映成趣的是,傳道者多處著墨有關「享受生 命」(enjoyment of life)的論述。2 當總結全書第一 個大段落(一 12~ 二 26), 傳道者斷言:「在人之中沒有好的(there is no good in humanity) 除了去吃、 喝,以及使他們自己看見他們勞力中的 美好(to make themselves see good in their labor)。」3(二24) 「看見」(האר)這動詞在舊約聖經中常用作表達對 事物的「經驗」,4 因此有些英文譯本把這裏的「看 見……好」(בוט האר)意譯為「享受」(enjoy / find enjoyment),5 意指享受生命中工作的成果。值得注 意的是,「使(自己)看見」(
擇。要真箇能「享受」生命,首要是能夠「看見」生 命中的好。對傳道者來說,人生中的「虛空」也許是 人需要接受的現實,但看見生命中的美好並享受其 中,卻仍然是每一個人能夠作的自主決定,也是一個 人所能活出作為「人」一個最好的可能性。無獨有偶 的是,這裏的「看見……好」似乎呼應著在創世之初, 神在每一個創造階段完成時,向所造之物發出的肯定 和欣賞:「神看為好的」,6 及至造了人類,神更看自 己一切所造的為「非常好」(דאמ בוט)。7 在傳道者眼 中,「看見……好」不是自我安慰式的苦中作樂,也 不是為求苟延殘喘的自欺欺人,而是在當下瞥見生命 中本然的美好並享受其中 而這個當下是人能夠選 擇的。 Do good──人應當如此行 傳道者肯定享受生命是人的自主選擇,同時也強調這 是出於神的恩賜,甚至是神期望人在生活中切實踐行
「享受生命」原來不僅是個人的事,更是 為他者而做的一個道德回應,是人在社群 中一個當盡的道德責任。對傳道者來說, 「享受生命」不是人生的花紅,而是人生的 應然。 事實上,傳道者在全書末段饒有深意的規勸讀者: 「做你心所願做的,看你眼所愛看的;並知道在這一 切事上,神將會要你作出交代。」11(十一 9)傳統 解釋這節經文的後半行為 「敬虔的評註」(pious gloss),12 解讀出來的意思,就是傳道者實際上是警 告讀者不要縱情享受,以免在終末時要為此受神的審 判。不過綜合上下文以及全書的論述,或許對這行經 文更適切的理解,是正好和傳統解讀相反的意思:人 應當享受生命的當下,因為這是神給人的恩賜,也是 神對人生命的期望,神會為這事(是否有享受生命) 要人作交代。 4
הארה)在希伯來文是屬 使役詞幹(causative stem),表達這「看見」不是 人被動的感官接收,而是人生命一個主動的意願選
的道德義務。10 從這角度看,
道者在這之前都是用行動性(doing)的動詞來意指 「享受」 吃、喝、看、做,而這裏他卻用了一個 實存性(being)的表達方式。如果 see good 和 do good 所說的是對生命所擁有的投入和踐行,be in good 所表達的並不是關乎擁有甚麼,而是實存的擁 抱每一個生命的當下,擁抱每一個「此時此刻」(here and now),包括生命中好的時候和不好的時候、好 的境況和不好的境況、好的處遇和不好的處遇。在 傳道者眼中,順利和患難都是神所容許發生、在人
Be in good──人可擁抱當下 除了
、
「你要觀看神的作為,誰能使他所彎曲的 變直呢?順利時要喜樂(be in good);患 難時當思考。神使這兩樣都發生,因此, 人不知將會發生甚麼事。」 (《和修本
Be
good
בוטב היה
是作為一個「人」的一部分,也是真實和重要的一部 分。無怪乎傳道者在這章起首,仿佛肯定憂愁有時比 喜笑更好(七 1~6)。面對生命的「無常」,人不用 麻醉自我或逃避現實,不必過於留戀「先前的日子」 (七 10),同時也毋須過於被「將會發生甚麼事」(七 14)的憂慮充佔心思。人在每一個當下所能做最好 的事,就是擁抱每一個當下,在好與不好的時勢命途 中 be in good。這是人在虛空中所能活出最好的可能 性,也是最真實對生命的投入和享受。在生命中的矛 盾處,願我們能發出詩人的禱告:「求你照著你使我 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使我們喜樂。」 (詩九十 15;《和修本 2010 版》) 1 傳道者所用一般譯作「虛空」的希伯來文詞 לבה 的意思。 2 如二 24~26;三 12~13;五 18~20;八 15;九 7~10;十一 7~10。 3 筆者按希伯來文《馬索拉抄本》(MT)直譯。 4 參詩八十九 48;伯七 7;傳九 9。 5 如英譯本 ASV ESV NRS 等。 6 創一 4、10、12、18、21、25。 7 創一 31。 8 筆者按希伯來文《馬索拉抄本》(MT)直譯。 9 參 NRS、TNK。 10 如申六 18;詩十四 1、3;三十四 14;三十七 3、27;五十三 2、 4;傳七 20 等。 11 按希伯來文《馬索拉抄本》(MT),這句最後一行的字面意思 是:「神將把你帶進判斷中」(טפשמב םיהלאה ךאיבי)。 12 大部分流行的中或英譯本都反映這種閱讀;按這個理解,後半 行開首的 ו 被詮釋為反義性連接詞(adversative conjunction), 有「但是」(but)、「不過」(yet)的意思,反映於中文《和合 本》:「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新譯本》: 「不過,你要知道,為了這一切事,神必審問你」;英文 ESV 譯 本:“But know that for all these things God will bring you into judgment”、NASB 譯本:“Yet know that God will bring you to judgment for all these things” 等等。 5
see good
do good,傳道者還用了一個特別的 詞組去表達「享受生命」:be in good。傳道者在七 13~14 勸勉讀者:
2010 版》)
in
(
)這表達 在整部舊約聖經中只在這裏出現。有意思的是,傳
生命中有其「時」。或許傳道者要言謂的,是「真實 的生命」(authentic life)當能容得下生命中的張力 和矛盾。人可以擁抱人生經驗的兩極面;這些經驗都
天恩諾佑教席教授(神學科) 書蟲一名,年輕時醉心於經濟學,詫異簡單的理論 架構竟能洞悉世界變幻。後來體會到人心的轉變比 統計數字的起伏更加奇妙和振奮人心,投身福音工 作,先後在紐約和香港參與牧會。然繼續不自量力 的要去探求人心變幻的來龍去脈,遂馳騁於古往今 來的思潮文化之中,以神學佬自鳴。有一妻三女幫 助他貼地而行。 雷 競業 6
「躺平」一詞近年在中港兩地引發熱議,因這種 態度跟坊間普遍認為「勤勞工作就是人生應有的 責任」這看法相悖。聖經中,使徒保羅也曾說: 「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要安分 做工,自食其力。」(帖後三 10~12)保羅是在 鼓吹「勤有功、戲無益」的倫理嗎?玩樂(play) 是否可免則免?越勤勞工作的難道就是越好的 信徒? 7 尋 思
但甚麼是勞動呢? 2 勞動就是一些賴以為生的活動。
在古代社會,大部分人都是小農戶,如果不耕不種, 就會捱餓,因此耕種就是一種勞動。保羅規勸人,盡 可能養活自己,不要依賴別人的勞動。發展至現代社 會,現代人心目中的「生計」跟古代社會已有很大分 別:有人不計較住公屋,有人則深信私樓和私家車才 是生活的基本需要。
化自己的忙碌。結果刺激過後,卻是「美夢如酒醉了 後更寂寞」,並且循環不息。 玩樂,預嚐終末裏的喜樂 然而,人活著不單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建構所屬社 群的共同目的,這個社群可以小如家庭,大至普世人 類。許多時候,我們的工作是為了滿足這些社群的需 要或夢想。3 從信仰的角度看,工作的價值乃在於這 個共同目的是否配合上主的心意,追求的過程又是否 能平衡社群和個人的需要。現今社會,常有權貴向我 們推銷偉大夢想,例如成為傑出人士或貢獻國家等, 鼓吹我們要為夢想,犧牲個人喜好。
上主吩咐亞當在伊甸園中耕種,並不是一 個擔子,而是讓他體悟大自然的奧秘與玩 樂的愉悅。「自由」,其實包含著個人的天 性喜好與能力得以展露。 因此,每個人享受的玩意,確實會因人而異。舉例說, Mary 的天性不愛爭競,於是三五知己飲杯下午荼, 東扯西拉過一個下午,閒聊便是 Mary 享受的玩意。 那邊廂的 Susan 恰好相反,喜歡競爭挑戰,不愛閒 聊,要是能夠和朋友打幾場網球,便是最賞心的樂 事。事實上,玩樂的真正目的,並非為了打發時間, 而是讓人感受生命不枉過。 可惜今天,人們在營營役役的勞動中,忘記了生命的 精彩!
玩樂,感受生命中的自由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反思玩樂和工作的本質。 從神學的角度看,玩樂就是人與人或人與大自然的自 由互動,讓人從中感受生命的喜樂。1 真正的玩樂, 並非由活動形式決定,就如韓劇《魷魚遊戲》,劇中 各人透過一些兒童遊戲來定生死,那不是玩樂,而是 勞動。玩樂的核心意義是自由,要是被迫參與,那就 不會是玩樂了。又比如,有些家長不斷要孩子參加一 些遊戲小組(playgroup)學東學西,對孩子而言, 那其實是學習小組多於遊戲小組。 上主造人,目的不是為了有人能夠祭祀祂,像一些古 代近東的宗教,而是叫人透過探索世界和社群生活, 得以發展自己的潛能,明白自己生命的美麗和上主的 恩慈。
於是,有人就算從事收入豐厚的行業,但 每天返工都度日如年,為維持某種生活模 式,只好咬緊牙根繼續下去,表面上擁有 令人羨慕的生活,實質上卻是為生計而 勞動。 勞動的辛苦,又令他需要尋找刺激活動去忘苦,合理
8
把一個個人變成夢想下的一口螺絲,躺平 便是有罪的話,這些夢想就變成了我們的 偶像。
就如聖經的巴別塔故事(創十一 1~9),當時的人都 認為建造巴別塔是一項偉大工程,是為自身民族建立 千秋大業,上主卻要審判這份欲與天比高的驕傲。
工具或僕人,大家都在沒有利益關係下,享受我們的 共人性。其實,我們在天家裏,既不用工作,更不需 要勞動。不過,天堂也不是一個靜止之處,那時我們 與其他聖徒和上主的交往互動,再無外在目的,也是 說:我們一同玩樂吧!因此,在現世之中的玩樂,就 是終末喜樂的預嚐。 當然,我們今天仍活在因罪而受詛咒的世界,我們仍 然需要「搵食」勞動,我們也需要一起工作,建立更 好的世界。不過,我們不要忘記玩樂,讓我們在營營 役役生活中找回自我,享受別人。
1 參 Jürgen Moltmann, Theology of Play, tran. Reinhard Ulrich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2)。
2 參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 2018; org. pub. 1958)。原文是“labor”。
3 這類工作大概是 Arendt 所指的“work”。
夢想或許是美好的,但若然推向了極端,
筆者看想看的書,說想說的話。所謂理想的社會,就 是能夠容讓人有更多機會和自由,寓玩樂於工作之 中。況且,自由的另一含義,正正在於活動本身並不 是一種工具,毋須用上甚麼偉大理由來激發,活動中 的喜樂滿足就是最大的動機。
無疑,坊間經常以金錢來衡量工作與玩樂,令兩者形 成對立:能賺錢的是工作,要付錢才買到經驗的是玩 樂,而且仿佛花錢愈多,玩樂(或娛樂)就越好。於 是,落入循環當中:努力工作,賺錢娛樂,再以娛樂 來展示自己工作有多成功。事實卻是工作與玩樂兩者 並非對立,玩樂也可在工作之中經驗。譬如筆者在中 神的職事,既是賺錢養家的勞動,亦是和同事一起推 動神學教育為目標的工作,同時也是玩樂,因容讓了
當一群人真正玩樂,勝負毫不重要,沒有人是別人的
9
讓兒童 透過遊戲 走出 創傷陰霾 10
陳 小碧
個人及家庭治療師 遊戲治療師 時空雖遠,不能造就心的距離; 心的遠去,卻會驅使時空相距。 慢慢傾訴、細細聆聽,用心承托。
者的關係等等。礙於兒童的語言能力始終有限,又因 衍生了自身保護機制,需要長時間及足夠安全的環境 下,才可了解。
每當媒體出現有關虐待兒童的報導,都會立時引 起大眾的關注,而評論往往聚焦於監管、控制或 懲處相關機構或施暴者的方式上,但對於受害兒 童所受的心理創傷,「追索」的力度反倒較少。 創傷裏的孩子 兒童創傷包括多種類別,包括性侵犯、身體虐待、情 緒虐待、疏忽照顧、父母離異、自身性發展障礙引致 的欺凌、天災或人禍帶來即時的分離,以及林林總總 較少數據的情況。至於創傷能否復元,要視乎受害時 兒童的年齡、受創時間的長短、受創的程度、與施暴
11 尋 思
孩子受創後,在行為上會呈現一些端倪,若能夠留意 及察覺,便可盡快讓他們得到保護和承托。外顯的行 為是較為容易察覺,會出現具攻擊性及破壞性的暴力 行為,或激烈的情緒表達,語言和行為都充滿敵意和 挑釁。例如會大規模推倒東西、推撞別人、縱火或虐 待動物等等。至於內隱行為方面,會呈現退縮行為, 經常把自己困起來,缺乏參與社交的動力等;亦會 經常拒絕溝通,沒有食慾,顯得鬱鬱不樂,甚至出 現倒退行徑如吮吸手指或遺尿等。此外,他們會有 「解離」(dissociation)的表現,仿佛與當下環境脫 了鈎,好像在發白日夢,對於別人的關顧毫無反應, 說出一些不真實的事情,甚至呈現失憶或記憶混亂的 情況;還有就是性化行為的表現,做出手淫等自我愛 撫行為,亦會對別人的性器官充滿好奇而引致不恰當 行徑,例如掀起別人裙子或特別喜愛講蘊含性內容的 髒話。 事實上,創傷事件深刻地影響孩子對自己、對別人、 對世界的觀感,不利於他們的生理與心智成長、情緒 管理以至人際關係。 最明顯是無法建立對別人的信任,因為傷 害他們的往往是最親密的人;當事人亦會 憎恨自己,因為自己無力拒絕和應付被傷 害的情境,覺得自己懦弱無能。 由於認為別人不會明白自己,情緒變得激烈,可於瞬 間暴怒或驚恐。 幫助這些受創孩童走出陰霾,遊戲治療是獲得高度肯 定的治療模式之一。 從愉悅中得釋放 根據 Schaefer(1983)的觀點,遊戲的特質十分適 合用作治療模式的框架。他指出,遊戲所產生的愉悅 感覺,對一直生活在痛苦煎熬下的孩子來說,可發揮 平衡與修復的作用。再者, 遊戲是自主的,並且不受干預,毋須通過 任何條件交換,這有助受創兒童重新擁有 自主,使他們從被控制和凌辱的陰霾中 釋放。 此外,遊戲沒有對錯之分,孩子不需為自己受創時所 展現的軟弱負責,也不用經歷試探與准許,而可以重 新感受到安全,滿足於自我創造的世界,盡情在遊戲 裏顯露快樂、憤怒、恐懼等各種情緒,並借助遊戲中 的角色得到抒發,毋須再克制及壓抑。 遊戲治療室的設置,可以豐富多樣,但全部都必需分 布於穩定的角落,不會隨便移動或增減。當中,最核 心是一個沙盤,同時配備大量不同種類的微型玩具, 整齊排列在另一個玩具架上供孩子們選擇,讓他們放 在沙盤內自由創造自己的世界。此外,娃娃屋也是常 見的設置,讓孩子們可以擺放微型傢具、人物及各種 玩具,呈現他們的想像。事實上,娃娃屋很容易映照 出孩子與家人的親密度或距離感。當然,在遊戲室內 還可以有其他設置,如樂器、畫具、圖工材料、手偶 或吹氣不倒翁等等,讓他們自由把玩或想像。 12
能為孩子設任何界限。
至於指導性的遊戲治療,必須建構於非指導性上,確 保治療師和孩子已有充足的信任關係。透過治療師創 造的特殊遊戲情境,幫助孩子接觸及解除防衛機制, 啟發他們作出適當的行動。Eliana(2005)提倡家庭 遊戲治療,就是當孩子經歷非指導性的遊戲治療歷程 後,便邀請相關人士參與指導性的家庭遊戲治療,重 建他們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然而,這必需經過評
上述只是遊戲治療的物理環境設置,但更重要是遊戲 治療過程中的人際環境。遊戲治療分為指導性及非指 導性,治療師如何通過這兩種方式接觸兒童,正是遊 戲治療的關鍵所在。Axline(1964)指出,非指導性 的遊戲治療有八個重點。 治療師首要和孩子建立友善和信任的治療 關係,無條件地接納當事人的表現,容許 其表達情感和想法而不加判斷,但同時亦 要敏銳於孩子所呈現的感覺,加以反饋, 幫助他們發現自己。 另一方面,治療師必須深切認同孩子的能力表現,信 任他們有能力作出選擇並找到最合適的解難方式,不 應企圖干預他們的行動或說話的內容。除了基於安全
及維護治療師和孩子的關係而設立的必要界線外,不
遊戲治療自
研,同時也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兒童的心理狀況漸受 關注。誠然,聖經沒有清楚明示遊戲治療可作為修復 關係的模式,但上主對孩子的愛護是真確而且肯定 的!彌迦書六章8節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 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 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身為遊戲治療 師,筆者深信,幫助受創的兒童走出陰霾,並非單憑 專業,而是陪伴孩子,從神的愛裏尋找他們的價值。 13
估才會進行,並以保護兒童為大前提。
1920 年開始,經過不同心理學派的鑽
14
在玩樂和歡慶的過程中,歡慶的空間是自由的, 我們暫時擺脫所有阻礙我們活出真正生命的隔閡, 期待終極的釋放。 15
頭兩課的設計是確認信仰。如果「有得揀」,不是一 出世就被帶返教會,還會選擇做基督徒嗎?於是第一 堂讓同學抽籤分成「基督徒」及「非基督徒」兩組, 雙方都要盡力使對方成為自己組員。令我極其意外的 是,就算只是遊戲,有同學抽中「非基督徒」時相當 沮喪。第二堂則透過一張信仰清單(checklist),反 映出他們的信仰知識雖然豐富,但對於信仰背後的價 值,例如經常聽到「背十架跟隨主」這句話的意義, 其實不太明白了解。
體驗裏的信仰
而他們最感興趣是訪問傳道人的一課。因為他們覺得 牧者很神秘,很想知道「牧者有幾多錢人工」,更喜 歡聽牧者軟弱的故事。訪問完結,問誰願意長大後做 傳道人?一個都沒有。接下來的課堂是關於信仰實 踐。透過不同個案,包括偷東西、冒家長簽名、被好 朋友欺凌或恃著媽媽是家教會主席就胡作非為,讓同 學判斷當事人的做法是否合神心意,並嘗試為當事人 解決問題。令我感動是,有「受欺凌者」勸導「欺凌 者」不要再欺凌別人,亦有同學提出要主動關心偷東
西的人。 到了課程尾聲,鼓勵同學放膽提出心中的信仰問題, 最多同學想知道竟然是「神愛世人,但為何這世界 處處都有苦難?」,其次就是「人為甚麼不是進化而 來?」。這個堂堂玩遊戲的互動課程,孩子可以「盡 訴心中情」,牧者的回應亦刺激他們跳出自己的框框,
老師:「各位同學,你們每天有多少遊戲時間?」 小芳:「媽媽怕我成績不好,放學就要去補習,星期 六、日就做補充練習,其餘時間就不停溫習,玩遊
思考信仰。事實上,經過小學的信仰初階,踏入中 學,他們將面對真正的信仰考驗。而在遊戲中的愉悅 體會,是教科書或單向講授所不能提供的,期盼有助 他們踏上不一樣的天路歷程,並對上主有了不一樣的 認識體會。
戲~我都好想。」 小強:「我不喜歡玩遊戲,媽媽說勤有功,戲無 益……」
互動中的反思 但其實適當的遊戲,讓人從沉重的學習中停一停,不 但舒緩了學習壓力,從遊戲而來的歡樂更可恢復精 神,又可發掘創意,增進孩子的身心社靈發展,學習 分享與共融,同時有助提升解難的能力,培養對輸贏 的正確態度。落在教會主日學的場景,遊戲依然可以 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去年暑假開始,我在教會採用了「天路歷程」這個很 有意思又耳熟能詳的故事,設計了一套主日學課程, 給小六升中的同學,尤其是那些自小返教會、有一定 信仰知識卻沒甚麼信仰經歷的少年人。不經不覺,由 幼稚園直至小學畢業,他們已經上了九年主日學,難 免感到沉悶。而「天路歷程」這課程便是透過互動遊 戲,讓他們反思信仰。 16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提倡每天最少一小時遊戲時 間,對許多莘莘學子來說,未免有點奢侈。普遍社會 氛圍強調效益與成績,過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於是, 隨著學習量增加,遊戲時間自然減少。到世紀疫症爆 發,諸多限制下,遊戲又變成了「重要但不急需的」 一環(important but not urgent),往往被所謂「更 急需」的事情取代。
Z ZZZZZ Z Z Z Z Z Z ::: 駱綺雯 ::: 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牧師 MCSC 2012, MDiv 2001, DipCS 1993 17 踐 道
李子悅 MDiv 3 長輩教落:「勤有功,戲無益」,但 實情是「戲」可以有益,而且還會 為我們進補 健腦強心又養氣補 身,抗鬱兼解困,有助抵禦日常百 毒的入侵。今期,我們請來了老師、 同學、校友和同工,齊齊分享他們 的「玩嘢」心得。 聚中之樂 18
桌遊不單是休閒娛樂,今時今日在這個叫人疲 勞轟炸的社會,我覺得桌遊是獨特的。玩家們 基本上是一同進入另一世界、另一時空,可能 是郊外農場、兇案現場、中世紀歐洲宮廷、三 國時期、童話世界、鬼屋……。大家一同理解 遊戲規則時,其實是學會一套與這世界完全不 同的運作原則,你可以說謊誤導人,你可以成 為大富翁,甚至引爆炸彈或進行刺殺。遊戲規 則不受現實社會裏的權力限制,而且桌遊與電 競不同的是,你依然是實體與友人互動。活在 思考空間越發收窄的時代,桌遊提醒我更應保
楊思言
桌上狂想
神學科助理教授
從小到大都是一個愛玩樂、熱愛群體生活的人,即 使蒙召進入神學院,在努力讀書之餘,也不忘努力 玩樂。 由於疫情,這幾年戶外活動和朋友飯聚都大為減少。 但每當限制出現,往往就會帶來創意和突破,區區疫 情又怎能限制一群熱愛群體生活的朋友仔呢! 於是,這幾年朋友間的外出相聚都變為很多不同的家 聚。又或許年過 28,已逐漸失去外出活動的渴求。 相反地,更多時候和朋友們一起安在家中,玩玩桌 遊,一起把酒言歡,甚至有幾次是徹夜詳談,直到日 出。回想起來,自大學畢業以後,再沒有經歷這樣的 時光。奇怪的是,疫情期間與朋友們的相聚反而變得 更頻密,認識也變得更深。 這幾年,大家可能因為疫情和環境,失去了許多笑 容、玩樂空間與選擇。但正因如此,我們更要主動 創造並珍惜這些與朋友間相聚的機會和時間,活在 當下! 19 一 期 一 會
持幻想力。
當感到壓力、憂慮又悶氣,「放空」讓我可逃離這一切,而繪畫 油畫成為了我「放空」的玩樂時間。那兩三個小時的專注,最能 夠幫助我放鬆、減壓。其實從來都不是專長於畫畫,只是偶然發 現可以嘗試,但愈畫愈發現自己原來很享受其中。從觀察、研究 該用甚麼筆觸、調色、角度等等,雖然全都要動腦筋,可是當看 見畫作一步步呈現,心裏是一份滿足。而在專注中,心靈同時經 歷安穩和平靜,是一段與主交流的寶貴時刻。
利心慧 MDiv 2022
畫出靜謐
我曾經被太太取笑是個享樂主義者,原因是我十分懂 得自娛,而且自娛的項目種類繁多,由攝影到砌模 型,由跑步到「煮返幾味」。但我並不認為自己是真 正的享樂主義者,因我不是以玩樂為喜樂的根源。一 切工餘興趣,只不過讓我可暫時忘記繁重的日常工 作、關掉那些令人煎熬的新聞報道,讓自己投進另一 個境界。 各項興趣中,砌模型是我近年的最愛!砌模型是工藝 創作,需要專注投入,過程相當複雜而且有一定難度: 其中一樣關乎「土地問題」,香港居住環境狹窄,但 為模型噴油上色,就要有足夠的工作空間,這是一件 羅仲軒 拓展主任 自娛自癒 20
「成日見你玩好輕鬆咁喎~」老友聚舊時笑言。 「唔係嘛~ YouTuber 都信 social media 嘅嘢?」我急急反抽。話曬 傳道人被認為「常常玩樂」,總有一種「尷尬」(華人教牧形象吃苦 易辦事?)!我再補充:「香港人壓力大,加上長期照顧家中病患, 我必須『爭取快樂』補補佢啦!」 有段日子,心情低落,感一事無成,我便會從家中「機動戰士」模 型存貨中拿一件來裝嵌。過程中的專注,讓我暫時撇開煩擾事。內 子(也是中神校友)說這是 mindful exercise。 友人又常笑言我和內子常常遊山玩水又放閃:一時深水灣暢泳,一 時西九文化區草地看書睇日落,一時又離島半天遊。實情是,吃喝 玩樂抵抗日常沉鬱,美景美感解救醜陋人間,工作 chill 化,運動抗 老,步行減保費。內子曰:苦中須作樂。我應:阿們。 盧家輝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大專部同工 ThM 2021, MDiv 2009 爭取快樂 不容易的事。不過,對我來說,依然是一種享受,是 一趟療癒的旅程,尤其當作品完成的一刻,更教我莫 名興奮和無比滿足! 於我而言,玩樂並不是逃避,而是在令人透不過氣的 生活中,可以喘息的一點點空間。當深深呼吸過後, 便可以繼續鬥長命。 21
槓又是這熟悉的夜闌人靜……還記得神學二年級亦經歷 著同樣的夜闌人靜。在疲於奔命的學院功課與教會實 習中,卻為著市集開檔的宣傳海報而深宵趕工。「為甚 麼不好好讀完神學課程才做?」這不單是母會牧者的勸 喻,也是每每在夜闌人靜時,一面趕工、一面與神哭訴 的話題。 李 晶 MDiv 2022 斜 槓 不只是興趣 22
槓 聖俗不二分 在一次為宣教分享會幫忙沖調咖啡後,不但讓我發現自己過 往的興趣及營商經驗正正適切工場的需要,更發現營商宣教 在「聖俗二分」底下的舉步維艱。宣教士撇下一切到遠方傳 福音,堪稱是帶著光環的天使;營商在爾虞我詐的職場中, 常被冠以「無奸不商」的惡魔污名。營商宣教看似是天使與 惡魔的混合體,也是我這有營商背景的神學生的寫照,反倒 成為促使我反思和踐行打破「聖俗二分」二元觀念的起始點。 畢業論文以「還俗牧者」為題,引來不少的搖頭皺眉,甚至 覺得對牧者有侮辱的成分。誠然,題目是藉反差手法來引起 反思,帶出本來職業是沒有聖俗之分,信徒之間也沒有聖俗 之別,召命亦不是牧者獨有,何來「還俗」呢? 1 在踐行「聖 俗不二分」之下,牧者對身分模糊化的不安,卻成為教會身 體失去彈性的隱患。上主不單在堂會場景中藉牧者啟示祂自 己,亦在堂會外的生活中彰顯衪各式各樣的豐富。這使我萌 生踏上斜槓牧者(slash pastor)之路的念頭。 打開一扇門 「Slashes」(斜槓)一詞,源自於艾波赫(Marci Alboher)的一 本書。2 有別於兼職和散工,斜槓著眼於多樣化的身分,投身在不 同性質的工作中,探索更立體的自己,增強對人的同理心。因此, 斜槓牧者更能貼地明白所牧養肢體的生活處境,更前線地看見上主 在不同艱難生命中的工作,也更體會工作忙碌而又甘心事奉肢體的 難處,而具說服力地將上主的教導融入生活實踐之中。為此,創辦 了一個活動統籌平台「活伙」,3 將經常尋找活動空間的 slashers, 與堂會和機構的閑置空間進行配對。除為了善用空間之外,冀在堂 會的四牆上開一扇門,讓外面的人行入去,也讓裏面的人行出去, 以各式各樣的活動,豐富教會的想像,讓上主的愛無阻隔地流動。 回到這夜闌人靜之中,回到斜槓身分的張力之中,想起楊醫(楊錫 鏘牧師)的一句話︰「召命最可靠的指引是負擔,就是神放置一個 感動在人心裏面。持續的感動不是看自己能否做到,而是按照心中 的負擔而做,並透過不同的崗位回應這個負擔。」4 1 「我們將這種聖俗二分的觀念視作對推動上帝的全體子民參與宣教的最大障礙。 我們呼籲全世界的基督徒,拒絕這種並非基於聖經的假設,並且抵擋由此帶來的 破壞性影響。」《開普敦承諾》,(2010 年 10 月)。 2 Marci Alboher,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The Original Guide to the Slash Career (New York: A HeyMarci.com Production, 2007). 3 活伙 LiviLinks(https://www.livilinks.com) 4 HKPES ︰〈楊醫談召命〉(HKPES「讀出召命」導引講座摘要,2019 年),頁 9。 槓 23 工 人 手 記
梁 鈞陶 MDiv 2020 感謝學院的邀請,讓我有份在是次 CGST STAGE 退省展覽部分擔任項目統籌,亦是我 第二年有份見證中神舉辦這類形藝術退省活 動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24
被邀請的時候,既驚訝又猶豫,怕自己沒有人際網絡,不能勝任。然而,去年參 加者投入和雀躍的神情,仍深印腦海,於是我就放膽答應了。籌備工作上,主要 是負責聯絡及支援各單位,幫助他們明白是次活動的方向,協調彼此的期望和可 行性。過程當中,我卻不斷思考,究竟甚麼是退省?因我覺得自己並不掌握。
活動當天,熱鬧非常,德雲及多實兩邊校舍,齊齊化身為一個小影院、一個大型 裝置藝術展區(期間有兩位表演者,突擊演出話劇)、五個退省展覽/工作坊,以 及三個主題的小組對話,並設有多個帳篷。在小小的校園裏,承載著 400 名參加 者,由原初的人丁單薄,到中後段各區陸續出現一條又一條的「人龍」。看見這場 面,我不禁懷疑,我們會否製造了一個叫人「貪心」的下午,多於一個退省安靜 的空間? 但當我再三留心那些期待的眼神、感動的眼淚、滿足的微笑、凝重的步伐,就發 現這些「貪心」其實是一份份強烈的渴想。縱使環境擁擠喧嚷,看似不能安靜,
卻盛滿了年輕人們期望從各樣事物中體會神同在的渴想,那是多麼認真和珍貴! 這不就是退省的目的嗎? 說句老套話,我真的體會到,人以為自己在工作,其實是在察看上主的工作,更 感謝祂賜下有藝術恩賜的人,讓我們可以從中體會祂的美。 25 D5. D12
在舊約聖經,玩樂、跳舞與歡慶是禮儀的表達,也是 認真地迎接上主降臨的行動。正如撒下六 16~23 描 述大衛以正確的方式運送約櫃,以色列人在耶和華面 前歡呼吹角(六 5),載歌載舞地迎接約櫃入城,大 衛也全情投入,在耶和華面前跳舞(六 21,七十士 譯本為 παίζω)。在主面前快樂是聖經所肯定,以唱 歌和跳舞,歡喜慶祝美好事物,讚頌上主的恩惠更是
::: 歐穎宜 ::: 聖經科助理教授 一家六口,三個人,三隻貓。愛看書,愛看戲,愛文字, 愛聖經研究的媽媽。在神學研究的旅途常體會恩典處處的 平凡人。 「玩樂」的確不是聖經常見的概念,玩樂的希臘 文翻譯可以是 παίζω,跟小伙子、(πα ς)、小女子 (παιδίσκη)、小孩子(παιδίον)屬相同字根。整卷新 約聖經也只用過一次,是保羅引用金牛贖事件的經文 (出三十二 6)來責備哥林多人拜偶像,在假偶像前 獻祭宴樂(林前十 7)。驟眼所見,玩樂都與信仰格
格不入,輕則是不值一提的孩子玩意,重則是放縱荒 誕(參:創三十九 14、17)的罪中之樂。但玩樂是 否只有負面的含意?可有神學的意義?
主的命令(詩一四九 3;參傳三 4),所以歡慶也可 以是基督徒的日常(撒上十八 6~7;士十一 34; 出 十五 20~21 等)。「的確,如果基督徒真的相信主正 在並且將會叫愛神的人、衪所呼召的人得益處,那 麼,我們就有很多理由現在就要歡慶、快樂,甚至提 前慶賀天國的再臨。」1 歡 慶 26
(三十一 4)。在撒迦利亞的異象中,耶和華應許祂 要回到錫安,並住在耶路撒冷,「城裏的廣場滿有男 孩女孩在玩耍」(八 5),男女老少安居樂業,樂也融 融。對於當時仍在大流士管治下的「餘民」,這片景 象實在是難以想像。歡慶喚醒人的想像,這不僅僅是 逃避現實,歡慶讓人瞬間窺見神為我們預備、那末後 的未來(it was a momentary escape into the future reality that God intended for us all)。3
1 Ben Witherington III, The Rest of Life: Rest, Play, Eating, Studying, Sex from a Kingdom Perspective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2012), p. 60.
2 Jürgen Moltmann, A Theology of Pla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2), p. 3.
3 Witherington III, The Rest of Life, p. 56.
解 話 莫特曼在《玩樂神學》(A Theology of Play)中強調 歡樂的末世向度。「玩樂預演著末世的喜悅,在那裏, 各種苦差、疾病、腐爛和死亡都將被拋在腦後。」2 歡慶的空間是自由的,在玩樂和歡慶的過程中,我們 暫時擺脫所有阻礙我們活出真正生命的隔閡,期待終 極的釋放。舊約的先知對歡樂也有類近的理解,歡慶 不止是宗教禮儀,更象徵被擄的以色列歸回耶路撒 冷的期盼和喜悅。耶利米預言神的子民要重新被建 立,到復興的日子,他們要重新尋回失落了的幸福
27
英國作家阿道斯 • 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1932 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 ( Brave New World),是二十世紀著名三部反 烏托邦小說之一。故事設定在公元 2540 年的倫 敦,當時人類已建立高度穩定的等級制極權社 會,以「群體」、「認同」、「穩定」為三大核心價 值。家庭親情、專一愛情、個人關係,都被瓦解 無遺,甚至被視為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源。 我玩 28
中營監禁、人為貧困等手段控制人民,只需用試管培 植、生理機能調控、睡眠學習、强制灌輸等生物學、 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科學」方法,就可以批量生產出 獨裁者所需的人「材」。
在上述各種規訓中,最令筆者腦洞大開的莫過於開放 式性行為教育,竟然是在兒童遊戲中展開:
「外頭花園裏是遊戲時間,六七百名光溜溜的男孩
與女孩沐浴在溫暖的六月陽光中,尖銳叫喊著在草
坪上奔跑、玩球或沉默地三三兩兩蹲在開花的樹叢
[ 宋軍 ]
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滕近輝教席副教授(神學科)
自幼立志作諸葛亮,結果屢屢受挫,被母親笑稱「吳用」。
至今已不敢托大,雖覺今是而昨非,但仍喜看以軍師為主 角的『火鳳燎原』,有時躍躍欲試,思古論今,想來還是未 脫稚氣。家有賢妻,二人與貓為伍,其樂融融。
當時男孩子最愛玩的就是戰爭遊戲,《地雷戰》中的 「日本鬼子」龜田小隊長是搶手角色,或許是因為他 被臉譜化到搞笑的地步,扮演者還可以喊上幾句「八 個丫鹿」、「死啦死啦地」、「米西米西」、「花姑娘地 有」,最合男孩頑皮的天性。如果凑夠車費,就跑去 位於北京南城陶然亭公園,在紅軍長征主題園區的地 道、炮樓、鐵索橋、大雪山中,分作紅軍和被稱作「白 匪軍」的國軍兩大陣營,昏天黑地打到日落西山才戀 戀不捨地回家,隨後這個幸福時刻會作為談話資本被 掛在嘴上好幾天。
我們從小就在遊戲中學習階級鬥爭,夢想作戰鬥英雄。 不過,有的遊戲卻是直到日後才明白它的意義。有一 個遊戲是大家兩兩相對,齊聲高喊:「我們都是木頭 人,不許說話不許笑,看誰的立場最堅定!」然後就 大眼瞪小眼僵直不動,先笑或晃動的人算輸。現在想 來,這個遊戲可以讓我們學習謹慎言行。長大後每次 看到電視新聞播報重要會議,鏡頭緩緩掃過那些端坐 主席台上的人,不知為何,都讓我想起這個遊戲來。
於是,人們失去平等和自由。作為補償,過度消費、 特效迷幻劑、開放式性行為被大力提倡,以使人人都 覺得快樂,甘願為奴。未來的極權社會根本毋須再用 既缺乏效率、又耗費資源的棍棒毆打、行刑射擊、集
步的性遊戲。」 我們都是木頭人 在此之前未留意兒童遊戲的教化功能,但這本書令我 不期然憶起自己童年時的遊戲,進而思想其形塑意 義。記事時已是文革中後期,學校時不時組織我們小 學生參加陣容龐大的公審大會、批鬥大會;吃糠窩頭 就野菜湯,聽農民伯伯憶苦思甜;看樣板戲、長征組 歌、抗日電影《地道戰》、《地雷戰》。 當時男孩子會隨時隨地玩拍煙盒、 彈玻璃球,女孩 則跳皮筋。但也會玩即興角色扮演遊戲,例如按照木 偶劇《半夜鷄叫》的劇情,讓某個同學扮作萬惡舊社 會的地主「周扒皮」,不惜半夜學鷄叫讓長工起身下 地幹活。最後大家圍著垂頭喪氣的「周扒皮」,控訴 批鬥,高喊口號「打倒狗地主!」
中。……在高大歐石楠花叢之間的小片草地間隔裏, 有兩個孩子正在玩耍,一個是年約七歲的小男孩,另 一個也許比男孩大一歲的小女孩,兩人宛如科學家忙 碌著尋找新發現似的,非常嚴肅且全身貫注地玩著初
學生李小斌的爸爸是常被戴高帽遊街的走資派,其他 三個小玩伴的爸爸都是造反派,但他們還是一起玩, 一起看大辯論、武鬥、遊街、批鬥。後來他們興起玩 貓,想出各種玩法,玩死拉倒。一日他們抓住一隻大 花貓,正想從六樓扔下去,卻目睹小斌的爸爸跳樓自 殺。那天,他們把大花貓放了。 記得有人說兒童遊戲是對成人世界的集體模仿,卻也 可以是對成人世界的柔性反抗。 29 PUSH
戲仿與反抗 近日讀到汪曾祺的微小說,題為《虐貓》。話說小三
2,200 督印人:黃國維 / 顧問:李耀坤、雷競業、歐醒華、歐穎宜 / 總編輯:羅仲軒 / 執行編輯:鄧美美 / 助理編輯:吳詠儀 / 設計:濛一設計坊 Connect with CGST www.cgst.edu mediahub.cgst.edu facebook.com/cgst.edu
中國神學研究院 香港九龍塘多實街 12 號 版權所有 不得翻印 Printed on 100% recycled paper
youtube.com/cgstedu instagram.com/cgsthk dev@cgst.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