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moments reliés

Page 1



C'est toujours plĂŠsant de se souvenir des jolis moments dans la vie !


I.

mes moments esthétiques 我 的 藝 文 時 刻 II.

rencontre avec 與 書 的 邂 逅 un livre III.

un jour de visite au musée 北探 美索 館路 易 康 des beaux arts de Taipei IV.

interview avec le designer 設彭 計星 師凱 專 訪 : Fi


préface 序

起初,我選修師大設計研究所『書籍設計』的課程, 所 以 造 就 這 份 作 品 的 誕 生。 在 製 作 過 程 之 中, 除 了 要達成『設計』的要求之外,我想要在寫作方面多加 著墨,因此嘗試增加自己撰寫的篇幅,而不是單純的 資料彙整,想要讓這份作品成為具備可讀性的一份刊 物。雖然類型整體而言是雜文集,但對我而言則是嘗 試 做 文 字 編 輯, 將 自 己 的 語 言 專 才( 我 是 法 文 系 畢 業)結合設計專業,培養自身多種才能的發揮。

在四大章節之中,第一章是 2015 年春天四次觀賞表 演的心情札記,我是個劇場迷,藉由文字紀錄這些觀 戲的點點滴滴,同時也回顧自己從這些回憶之中得到 的收穫;第二章則是關於一本我閱讀過的書籍《解憂 雜貨店》,有一些部分像是閱讀報告(包括有關此書 的種種資訊),而一部分則是用輕鬆的語調描述我與 這本書的邂逅,還有它帶給我的感觸;第三章是建築 師『路易康』世界巡迴展的微型參觀報告,而為何是 全英文?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初搜尋的都是英文資料, 索性就試著以全英文的方式呈現,訓練自己使用英文 思考佐以設計,處理並統整文字素材;最後一章則是 書籍設計師『Fi 彭星凱』的訪談,除了拜見我景仰的 設計師,同時也是第一次進行採訪、撰稿,經歷首次 當文字記者的挑戰,同時也從他的身上學到很多寶貴 的專業經驗。 盛夏期間,我決定修整這份刊物型的作品,改進一些 當初製作時的小缺失,加上這篇『序』還有包裝,加 強這份作品的完整度,讓它不單單只是我的一份階段 性作業,而是 2015 年上半年的小小成就! 希望讀到這份刊物的讀者會喜歡我撰寫的內容! Hervé Lars Yen 2015 Summer



I.

me s m o me

3 Spectacles & 1 Dance Moderne Les arts du spectacle sont comme des étincelles qui illuminent ma vie!

nt

s

e s t hé ti que s. 我的 藝文時刻


◄▲ 宣傳照 圖片來源:楊景翔演劇團臉書紛絲頁

故事主角們的定位在「偷情」 特別將重點放在由莫子儀與謝盈萱所飾演的角色上頭 他們是三十年前的情侶,各自都有家庭 在那個封閉的年代裡,他們一年只見一次面 交往長達十幾年 而三十年後在同一家旅館,飾演莫子儀女兒的蔡佾玲 到了這個地方,試圖找尋她父親的過往 而也於此認識了由高英軒扮演的花心大少 戲並不是推崇外遇的行為 反而是探究這些角色的情感交流 從這齣戲上演前將近前半年,就開始售票與宣傳(在 2014 十月) 當初的我並未對舞臺劇有特別偏好,也不像現在是個劇場迷 單純想要看看這部戲在說什麼故事 並且他們文宣呈現的感覺,是我很喜歡的簡約風格 一直到 2015 一月,參加他們劇團在台大誠品店藝文閣樓的講座 由製作人與編劇聊聊這齣戲的生成 那時我被打動所以把原本最低價位的票退掉 選購最高價位的 VIP「藝文贊助票」 更加期待正式演出的那天到來 當天坐在水源劇場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真的有 VIP 的感覺) 而且因為是藝文贊助票,所以有一袋精美禮物: 四位演員親筆簽名節目冊、筆記本、牛皮紙提袋跟保險套(這就滿有趣的)


楊景翔演劇團 《明年,或者明天見 See You Around 》 2015.03.26 THURSDAY 19:30 @ 水源劇場 演出: 莫子儀、謝盈萱、高英軒、蔡佾玲 楊景翔演劇團 臉書粉絲頁 [ 楊景翔演劇團 - Yang's Ensemble ] https://www.facebook.com/yangtheatre _ 不但戲劇張力十足 , 情感的表達也達到飽和 燈光的搭配轉換,不僅是視覺上故事的引導 同時也將兩個年代的氛圍襯托角色的演出 (古樸典雅橘色調代表三十年前 / 浪漫時尚紫色調代表現在) 如果問到我最記得什麼臺詞,我會說 是由蔡佾玲演出的角色,她跟對手戲的高英軒說到: 女人願意將身體託付給另外一個男人的時候 是展現她最美麗、最脆弱、最醜陋的一面給對方 這段台詞的立足點,雖然建立在性愛這件事情上 但是也清楚提到一項事實─「信任」 屏除以身體歡愉為重的一群人之外 在我看來,許多人為愛而性 除了想要讓彼此關係更加親密,也是將自己完全託付給對方 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同時,那也是自己最脆弱的時候:因為沒有遮掩、沒有顧忌 藉由看戲這件事情,能夠看到別人的故事 無論是虛構還是真實事件改編 都是增添自己想法的機會 也能透過不同的故事,跳脫自己的生活 感受不同的心情與價值觀 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

▲演員排練側拍 圖片來源:楊景翔演劇團臉書紛絲頁


綠光劇團 《人間條件三─臺北上午零時 Human Condition III 》 2015.04.28 TUESDAY 19:30 @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演出: 楊麗音、羅北安、吳朋奉、黃韻玲、柯一正 林聖加、任建誠、陳竹昇、楊士平、林木榮 人間條件三 官網 http://www.greenray.org.tw/p3/index.html 綠光劇團 官網 http://www.greenray.org.tw/ 綠光劇團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raytheatre.fans

▲ 宣傳海報 圖片來源:綠光劇團紛絲專頁

▲ 角色關係圖 圖片來源:人間條件三官網


◄ 劇照 圖片來源:綠光劇團臉書粉絲頁

當初寒假看到文宣,就衝著 導演 吳念真 演員陣容 楊麗音 羅北安 黃韻玲 等 抱持著好奇心,買票 然後期待演出的來臨 劇情寫實刻畫臺北的民國五零年代 市井小民的生活心酸、苦痛、歡喜 當時的生活樸實但也艱辛 同時充斥著許多情感壓抑跟社會限制 會發現,當時人們的生活圈相當侷限 以巷弄為單位,好事壞事街坊鄰居人人皆知 我有那麼清楚的體認,是因為編導將細節都呈現在戲劇裡頭 不只是演員精湛演出能夠傳遞情感 而故事跟臺詞的撰寫,更是最最核心的地方 故事中角色的牽連雖然複雜 但是在觀賞過程之中完全不會搞混 而假使沒有這些緊密連結的人際關係 就少了促成高潮迭起的元素 其中有強暴與兇殺的情節 但不是恐怖片的血腥與殘忍畫面 反而,反映當時環境的人民生活苦悶、單純到沒考慮太多 讓人鼻酸、讓人憐惜、讓人心碎 在觀眾看來,反而痛心遠超過責備的成份居多 布景的部分,我覺得相當考究 剛揭開布幕的那一剎那,目光就被深深吸引 因為那就真的是想像中會出現的民國五零年代時空 而在劇情的推進之中,更覺得他們劇團在舞臺上的空間利用 真的非常有巧思,每個大佈景都有兩面到三面的場景 讓整齣戲在有限的空間裡,發揮多層次的呈現 爾後他們繼續巡迴,我在綠光劇團的臉書粉絲頁上看到一篇動態 提到曾有觀眾反應為何在換幕的時候,讓幕後人員的剪影都能倍觀眾看見? 而劇團的回應是:因為辛苦的工作人員也是完成戲劇的功臣 我看了之後覺得心有同感 沒有幕後人員的協力合作,就不會有好的成果 對我來說,舞台劇的「臨場感」是種獨特魅力 幕與幕之間雖然燈光昏暗,但依稀能看見上個場景被移動成下一幕的樣子 那其實也是種令人期待的小地方,會想說:原來還暗藏玄機!或是下一幕出現什麼呢? 劇場的現場氛圍,總是讓我能夠聚精會神 想要用眼睛與耳朵捕捉所有畫面跟氛圍,不錯過每分每秒的精彩!


《三個諸葛亮》劇本書 黃致凱 / 著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臉書粉絲頁 ▼

「說書人」的形象會是什麼:說唱逗趣?談笑風生?伶牙俐齒? 其實,在沒有如此職業的現代,對於說書這件事情 好像都停留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之中,僅能憑空想像 有時候看戲的選擇就是一種嘗試 也有時有像是賭賭看,不像電影有相當清楚的預告片 這次想要看《三個諸葛亮》,純粹就是對於演員杜詩梅的喜愛 對於她以往在電視的演出印象深刻,也富有好感 看齣好戲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新認識一個劇團也很開心 這次是 100 分鐘從頭笑到尾的喜劇 以 " 談情說唉 " 為核心 由三位說書人說唱逗趣 現代手法訴說中國傳統愛情故事 后羿嫦娥、牛郎織女、梁祝、許仙白蛇 雖然整場戲都很歡樂 但是故事背後都是哀戚的愛情事實 導演兼編劇「黃致凱」真是鬼才 , 太厲害了 !!! 在演後座談之中,編導黃致凱提到 他想要寫出雅俗共賞的「通俗喜劇」 我認為他的出發點很好,不是藝術性質極高才能算好的表演 有時候進劇場的觀眾想要得到的,純粹只是想看輕鬆詼諧的故事

Three Storytellers.

縱使他放入相當多的台灣哏(當然舞台劇的故事要有地方化才能博得共鳴) 但是在歡笑故事的層層包裝底下,同時也道出現實生活中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磨合、交往關係的相互猜忌跟責怪 這難以避免,但常常總是當局者迷,唯有藉由旁觀的角度 好比在戲劇的故事中,才能從角色的遭遇反觀自己的人生經歷 我自己不喜歡 KUSO 搞怪的情節 但是在這齣喜劇之中,笑中帶淚的成分極高 而且對於人性交流的洞察相當直搗核心 我認為收穫很多,也決定在他們今年下半年的巡迴演出 再帶我的朋友一同欣賞〈三個諸葛亮〉 當天是相當充實且愉快的夜晚時光 也期待「故事工廠」他們往後的舞台劇!


S TORY W ORKS

故事工廠 《三個諸葛亮》 2015.04.30 THURSDAY 19:30 @ 水源劇場

▲ 宣傳海報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臉書粉絲頁

宣傳照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臉書粉絲頁 ▼

演出: 杜詩梅、郭耀仁、林東緒 故事工廠 官網 http://www.storyworks.com. tw/ 故事工廠 臉書粉絲團 https://goo.gl/DJedsJ


雲門舞集廣富盛名,以前自己都覺得:怕看不懂,所以不曾接觸 直到我大三那年,參加中央大學為期兩週密集的「雲門 2 駐校課程」 以一個參與者的學習身分,開始踏入現代舞的領域 雖然不是舞蹈出身的人,但一旦有機會跟舞蹈接觸 都很願意嘗試,並且發現跳舞很快樂 那次的經驗除了認識雲門之外,也結交了一群熱愛跳舞的夥伴 也像是被領進門一般,開始對現代舞,甚至對雲門的表演產生好奇 所以自己會關注他們的活動與演出,並且找機會去欣賞 春鬥是雲門舞集歷年來在春天的公演 如同每年固定的行程一般,讓編舞家發表自己的創作 今年,搭配「淡水雲門劇場」的開幕 雲門 2 的〈春鬥 2015〉就成為開幕的首檔活動 宣傳撲天蓋地,也搭配台北捷運車廂的視覺 讓人不注意到雲門「有了新家」這一件事情也難

春鬥 2015 宣傳照 圖片來源:雲門臉書粉絲頁

園區雖然遙遠,但值得一探究竟 綠建築跟場域都綠意盎然 加上朱銘贊助展出〈人間系列〉的系列雕塑作品 整體的搭配非常的和諧,視覺上也很舒適 當天,也參加了園區的導覽,自己也更認識雲門的新家 對於欣賞現代舞,我的想法是:感受氛圍 也因為自己有親自表演過,所以更能體會現代舞想傳達的意念 那不是在演戲,也非取悅觀眾 而是將創作者的感受,透過舞者的肢體演出 去呈現視覺跟聽覺上的情感 沒錯,雖然不是每件現代舞的舞作都想呈現情感面 有時可能只是探討現代社會中的黑暗面,甚至一些關於生死的議題 剛好這次的演出結束之後,有三位編舞家的座談 會發現:他們在作品中都放入人生體會過的情愫跟生活經驗 第一支舞作編舞家「黃懷德」的〈暫時而已〉 他想呈現懷念親人與自己的孤獨感,特別是想起了自己的阿嬤 加上用舞者穿著汙濁的舞衣表達勞動者的辛勤 第二支舞作編舞家「陳韻如」的〈衝撞天堂〉 她則展露出生命力量的衝撞感,加入情緒記憶 — 憤怒、不安與焦躁 服裝部分,裙擺造型的天堂與黑色衣著的地獄,產生兩者極烈的衝突 第三支舞作編舞家「鄭宗龍」的〈來〉 他表現童年中對於廟會的記憶,完全跟宗教沒有關聯,反而著重於熱鬧感 而標題間單的「來」,就好比靈感轉瞬即逝的急促感受

淡水雲門劇場 圖片來源:雲門官網 ▼


而我最喜歡黃懷德的〈暫時而已〉 舞者們之間的互動與連結 就如同編舞家想呈現的親密與扶持 加上充滿戲劇張力的光影搭配,單純且帶有方向指引的光束 讓整體演出充滿流動與優雅 不敢說自己有多瞭解,但經由創作者與演出者的表演 能對自己的生活與想法加入更多精彩的元素!

雲門 2 春鬥 2015 官網 http://site.cloudgate.org.tw/spring2015/ 雲門 官網 http://www.cloudgate.org.tw/ 雲門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loudgate

雲門 2 《春鬥 2015 》 2015.05.09 SATURDAY 18:00 @ 淡水雲門劇場


II.

rencontre avec un

livre 與書的邂逅


ナミヤ雑貨店 の奇蹟

東野 圭吾


ナミヤ雑貨店 の奇蹟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煩惱 …… 這裡不只賣日常生活用品, 還提供消煩解憂的諮詢。 困惑不安的你,糾結不已的你, 歡迎來信討論心中的問題。 靜僻的街道旁,佇立著一家解憂雜貨店。 只要在晚上把寫了煩惱的信丟進鐵捲門上的投遞口, 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裡拿到回信解答。 當他們紛紛寫信到雜貨店,不可思議的事也接二連三發生, 而那些一瞬間的交會,又將如何演變成一生一世的救贖? 跨越三十年時空,雜貨店恆常散放著溫暖奇異的光芒 …… 作者:東野圭吾 Keigo Higashino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 2013/08/05

_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 Keigo Higashino

1958 年 生 於 日 本 大 阪 市, 大 阪 府 立 大 學 工 學 部 電 氣 工 學 科 畢 業。 曾 在 汽 車 零 件 供 應 商 擔 任 工 程 師,1985 年 以 處 女 作《 放 學 後 》 獲 得 第 31 屆「 江 戶 川 亂 步 賞 」 後, 隨 即 辭 職, 專 心 寫 作。1999 年 以《 秘 密 》 一 書 獲 得 第 52 屆 「 日 本 推 理 作 家 協 會 賞 」,2006 年 又 以《 嫌 疑 犯 X 的 獻 身 》 榮 獲 第 134 屆 「 直 木 賞 」, 更 憑 此 作 入 圍 2012 年 度, 由 美 國 推 理 作 家 協 會 主 辦 的「 愛 倫. 坡 獎 」 年 度 最 佳 小 說 獎, 不 僅 成 為 史 上 第 一 位 囊 括 日 本 文 壇 三 大 獎 項 的 推 理 作 家, 更 是 第 二 位 入 圍「 愛 倫. 坡 獎 」 年 度 最 佳 小 說 的 日 本 作 家。 早期作品以校園青春推理為主,擅寫縝密精巧的謎團,獲得「寫實派本格」的美名。 後期則逐漸突破典型本格,而能深入探討人心與社會議題,兼具娛樂、思考與文 學價值。其驚人的創作質量與多元化的風格,使得東野圭吾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界 的超人氣天王。作品包括《徬徨之刃》、《十一字殺人》、《迴廊亭殺人事件》、 《美麗的凶器》、《布魯特斯的心臟》、《天使之耳》、《異變 13 秒》、《白馬 山莊殺人事件》、《黎明破曉的街道》、《偵探俱樂部》、《鳥人計畫》、《魔 球》、《浪花少年偵探團》、《再見了,忍老師──浪花少年偵探團 2》、《天空 之蜂》、《假面山莊殺人事件》,以及《學生街殺人》、《操控彩虹的少年》等 書(暫譯,皇冠將陸續出版),其中多部作品並已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或漫畫。 譯者簡介

王蘊潔

在翻譯領域打滾十幾年,曾經譯介山崎豐子、小川洋子、白石一文等多位文壇重 量級作家的著作,用心對待經手的每一部作品,翻譯的文學作品數量已超越體重。 臉書交流專頁: 綿羊的譯心譯意 22 號密室推理網站: www.crown.com.tw/no22


書籍評價 2012 年 第 7 回「中央公論文藝獎」 獲獎 2012 年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 Best 10」第 20 名 中央公論文藝獎(日語:中央公論文芸賞) 是日本中央公論新社慶祝成立 120 周年 在 2006 年設立的文學獎,獎金 100 萬日元。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 Best 10(週刊文春ミステリーベスト 10) 是日本《週刊文春》推理小說排行榜,從 1977 年開始。

已改編成舞台劇! 2013 年 5 月 11 日~ 6 月 2 日於東京日光(Sunshine)劇場 6 月 9 日~ 16 日於新神戸東方(Oriental)劇場公演, 由成井豐撰寫劇本並親自執導。 http://www.caramelbox.com/stage/namiya/


推薦序

這 就 是 東 野 圭 吾的本事 東野圭吾小說普及性之所以這麼高,幾乎等於暢銷書保證,一個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 作品並非只有謎團,只是賣弄詭計;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即他過人的說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溫 度的文字抒寫;身為作家,強項一堆,難怪東野的創作總是多元又量產。 《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二○一二年的溫馨長篇,這間會幫人解憂的「浪矢雜貨店」, 規則是只要在晚上把寫了煩惱的信丟進鐵捲門上的郵件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方的牛奶箱 裡拿到回信。嗯,這個題材初看之時是會聯想到辻村深月那部有通靈者幫人完成心願的《使 者》,滿有異曲同工的味道,基本上,是屬於「穿越劇」這一款,東野老師寫這類故事算駕輕 就熟了,如果讀者曾被他之前的《時生》、《秘密》感動療癒到,那本書就鐵定是你的菜。 前述特別提到東野圭吾是說故事高手,在本作更是展露無遺。「解憂」雜貨店不是神廟, 不是拜拜求籤用的,服務項目比較像是人生諮詢、心理輔導,比如這樣的一個問題:「為參加 奧運目標奮鬥的女孩,因為男友罹癌將不久人世,所以陷入徬徨困惑。男友一直是她努力的支 柱,因此當下是要棄男友於不顧,忍痛追求兩人的夢想?還是陪男友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但 卻會讓他帶著遺憾而死?」 「浪矢雜貨店」該怎麼回覆少女的煩惱?如果是人生哲理一路談下去,會像張老師、像生 命線,但這可是小說喔,讀者要的是故事性,有高潮起伏的趣味,有峰迴路轉的戲劇張力,顯 然東野圭吾有他的好幾套,即便勵志成份有一些,但成為小說的架構佈局及啟承轉合,面面俱 到很完整,更何況本書還是長篇咧! 好看的故事就是要有梗,梗要舖得恰到好處。本作的幾個梗:以一九八○年為關鍵轉折, 回到過去、跨越時空三十年、對孤兒院的羈絆、帶懷舊、有救贖、有報恩、是宿命與曙光共存 的希望 ……,素材在此,再來就看拼盤如何吸引人了。 以上段少女為了拚不拚奧運而煩惱為例。因為有著「回到過去、跨越時空三十年」的伏筆, 所以解惑者自是可以有如先知般的預言,給少女的回信裡多了更篤定的語氣「世界各地都在發 生戰爭,也有很多國家根本沒辦法參加奧運,日本也不能置身事外。妳很快就會瞭解這一點。」 為何?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一九八○年的莫斯科奧運,日本加入美國的抵制行列。同樣這個 「先知」梗,到了另一個關於「迷茫的汪汪」故事中更猛,「浪矢雜貨店」不但建議汪汪去學 理財知識,還會提示炒房玩股票切記在一九九○年來到之前務必獲利了結,如何?是不是真的 很神! 另外,穿越劇加懷舊風的混搭,難免也是賣點。「聽著披頭四默禱」這個故事用了相當比 例的篇幅緬懷起 THE BEATLES。從〈A hard day’s night〉、〈Mr. Moonlight〉到〈Don’t let me down〉、〈I’ve got a feeling〉;從披頭四的來日本公演、驚傳解散到約翰藍儂的遇刺身亡;對 於紀錄片形式電影《Let it be》的不同時空解讀,對於《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專輯的心境與感傷;明明是在描述一段少年的苦澀與殘酷物語,不過就因為有了披頭四的音符 和默禱,更加讓人動容,不勝唏噓。 本書看似幾段故事、幾個短篇的組合,但不管在人物之間還是境遇的串連,環環相扣,前 後呼應。內心糾結的理由,被迫成長的勇氣,到頭來,原來,你的讚嘆,你的感動,這就是東 野圭吾的本事。對了,東野圭吾不是推理作家嗎?那本書呢?沒什麼好疑問的,《解憂雜貨店》 依舊可列推理類,或許可以這樣形容:一本無須謀殺,不用警探,甚至連惡人都沒有的推理小 說。 【日劇達人】小葉日本台


章節 概述

■ 第一章:回答は牛乳箱に ( 回信放在牛奶箱 ) 深夜,三名小偷敦也、翔太、幸平正開著偷來的汽車逃跑。途中汽車突然拋錨,無奈下三人只 好逃入翔太以前發現的棄屋「浪矢雜貨店」里躲避,待到天亮再作打算。三人在店內搜索時, 突然有一封信從鐵卷門上的郵件投遞口被投了進來。三人拆閱信件,發現內容是一個化名「月 亮兔」的女性寫來的煩惱諮詢信。從店內留下的舊雜誌,三人發現這家「浪矢雜貨店」因為以 前的店主將致函的煩惱諮詢信件一一用心解答而聞名。敦也堅持不要理睬,而翔太和幸平則認 為這種機會千載難逢,決定給那封諮詢信件寫回信。

■ 第二章:夜更けにハーモニカを ( 深夜的口琴 ) 立志成為歌手的克郎,某次前往孤兒院「丸光園」作慰問演出。孩子們對克郎的演出都很陶醉, 但其中卻有一個女孩對克郎的演出不理不睬。克郎演唱了所有可能令那個女孩喜歡的歌曲,但 全都毫無效果。正當克郎以為她對音樂沒有興趣而放棄,並演唱他在演奏會結尾必定會演唱的 自己創作的歌曲時,女孩突然表現出感興趣的樣子,更主動和克郎搭話。 和女孩談話後,克郎回想起往事。八年前正在讀大學的他為了音樂不惜休學,然而在音樂路上 處處碰壁,不受賞識。而在家鄉的父親因身體不好,家裡開的魚店需要自己繼承。夾在「追求 夢想」和「接受現實」兩個選擇之間不知如何抉擇的克郎,往家附近的「浪矢雜貨店」投去諮 詢煩惱的信件 ……

■ 第三章:シビックで朝まで ( 在 CIVIC 車上等到天亮 ) 貴之回到父親在老家經營的浪矢雜貨店,勸父親將雜貨店結業和自己一同生活。但雄治正在為 寄到店裡的煩惱諮詢的信件解答,因而一直沒有答應貴之的要求。然而這次,雄治突然說「是 時候了」,然後答應關店跟貴之同住。

■ 第四章:黙祷はビートルズで ( 聽著披頭四默禱 ) 浩介從意外死亡的堂兄的遺物中接手了披頭四的唱片,自此成為了披頭四的歌迷。浩介家境殷 實,因此房間里配置了用來聽唱片的最新型的音響,經常招待朋友們來家裡聽唱片。然而某天, 他得知父親的公司陷入了經營困境,同時也從友人那裡得知披頭四將要解散的消息 ……

■ 第五章:空の上から祈りを ( 在天上祈禱 )

ナミヤ雑貨店 の奇蹟

在離天亮還有一小時的時候,敦也等三人收到了新的投信。寄信人自稱為「迷惘的汪汪」的 十九歲的女孩,在信中她說道想辭去 OL 的工作轉行當酒家女,不知如何是好。三人認為她是個 輕浮的女孩並回信,但在之後的來信中,迷惘的汪汪敘述了自己的詳細情況,三人不由得改變 了想法 ……


I. 我與《解憂雜貨店》的相遇

要說到怎麼發現這本書,那先說說我第 文的排版雖然稱不上有太多設計感,但 字裡行間不會太擠也不會太鬆,增加閱 一次接觸東野圭吾的作品開始 ...... 讀的舒適感。而東野圭吾的繁體中文代 必須要承認,我是比較偏好聲光效果的 理出版社之一就是皇冠(就我所知另一 人,另一層意思就是,對於「閱讀」我 家是「獨步文化」)。 的愛好程度就相對大打折扣。有人曾問 我:既然我不常閱讀,那麼我是怎麼挑 其實東野先生的著作常常都與「兇殺」 選我會有興趣的書呢?當時被問到的時 的故事有關,而近年在台灣幾乎一年出 候,心裏感到頗有趣 —— 對耶,我都怎 版三到五本書的他,有些作品還是走溫 麼挑呀?我的回答就是:我很常瀏覽博 馨路線,而我第一次嘗試閱讀他的著作, 客來網站,甚至在大學時期有一陣子, 就 是《 時 生 》( 獨 步 文 化 出 版,2011)。 很 喜 歡 趁 著 年 末 出 版 社 組 合 價 促 銷 活 那本故事情節跟時空穿越有所關連,描 動,就此購入一批批的書籍,彷彿「擁 述 一 位 叫 做 宮 本 拓 實 的 男 子 在 年 輕 時 有新書」就是種生活中的小小滿足;而 代,就曾經遇到他現在 17 歲罹患不治之 我的另外一個理由,就是我有「品牌認 症的兒子時生,當時他並不曉得,那位 同」的心態,這跟追求名牌不太一樣, 幫助他度過 23 歲那年荒誕遭遇的年輕小 而 是 會 選 擇 有 公 信 力 且 有 好 感 度 的 牌 伙子,就是他未來的兒子。那時候的閱 子,而「出版社」對我來說就是挑選書 讀經驗,就讓我對於東野圭吾刻畫人物 籍的品牌,再者當然就是在知道作者的 的細膩寫作,留下深刻印象。 情況下,操筆者就會變成首選條件。

我與《解憂雜貨店》的相遇,

「東野圭吾」對我來說,他就是在各大 發生在某夜的奇妙經驗, 書籍通路會發現的暢銷排行代表之一, 永生難忘 ...... 無論是在誠品等的實體書店,或是在網 路販書平台,都常見他的蹤影 —— 時 空 拉 到 2014 年 二 月, 那 年 的 生 日 禮 物是早在前一年十二月就預定的,那會 這就勾起我的好奇心了, 是什麼呢?白先勇與曹瑞原導演又再次 攜手合作,要將《孽子》搬上舞台劇, 他到底是誰? 搭 配 2014 兩 廳 院 的 國 際 藝 術 節 (Taiwan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這就是我開始認識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TIFA) 隆 重 一位作者的方式吧。不過,有沒有想過, 登場。決定要買票的關鍵,就是在 2013 當書本握在手中的第一次,會先從哪裡 年末他們舞台劇的宣傳期時,當時富邦 翻起呢?我的習慣是在看完封面跟封底 講堂舉辦作家「白先勇」與導演「曹瑞 之後,會直接去看版權頁,去看看是什 原」的對談講座,對這個主題感到興趣 麼出版社?幾月幾日在台灣出版?原著 的我,索性就報名參加。追溯看過《孽 的 出 版 年 是 何 時? 書 籍 封 面 是 誰 設 計 子》原著小說是在我高二,相隔將近五 的?其實這樣也會積累些許生活經驗: 年,對於劇情的印象,依稀記得但總是 各家出版社都會出哪些作者的書、哪些 模模糊糊,而既然我沒看過舞台劇版本 種類的書籍會特別請設計師操刀(因為 的《孽子》,加上講座當天內容說服了 有些出版社並不會標注設計者,尤其翻 我,當晚就趕快訂票。 譯小說通常就不會標明)等等,諸如此 類的翻閱細節,縱使可能在轉瞬就會遺 生平第一次進兩廳院看舞台劇,第一次 忘,但這已經變成我在逛書店時的常態。 有點奢侈看表演,第一次看小說改編的 「皇冠出版社」鼎鼎有名,當然博得我 現場演出 ...... 好多好多的首次體驗都發 的信賴,而且常常暢銷榜或新書區都會 生在《孽子》的舞台劇之夜。當天晚上 出現皇冠出版社的書籍,他們的書籍內 除了重溫從前曾經閱讀過的情節,還因


為現場的演出更加印象深刻:演員的情感 傳 遞、 舞 台 燈 光 的 絢 爛、 配 樂 的 無 縫 搭 配,這些臨場的感受實實在在讓初次欣賞 磅礡鉅作的我深深感動。如果要問我最記 得哪個畫面,我一定會說是由「張逸軍」 ( 前太陽馬戲團團員 ) 飾演「阿鳳」的角 色, 懸 掛 在 將 近 三 層 樓 高 的 紅 色 布 巾 上 頭,搭配玫瑰花瓣紛紛灑落的那一剎那, 那種無須言語的視覺張力,配合角色鮮明 特質,是獨一無二的組合。整場演出結束 之時,全場歡呼,劃下歡欣的句點,即便 戲末的情節是那麼多愁哀戚,但自古至今 也只有悲涼的故事才會深植人心。

是在公共場所睡覺,也太不雅觀!『咖 啡店有營業到三點?』那就花二分之一 的時間窩在這裡,另一半再去誠品待到 清晨六點 ( 能搭第一班捷運到火車站回 中壢 )。 點了一壺茶跟蛋糕,坐在離窗口頗近的 座位,手機的電力微乎其微,為了要保 持行動電話的「功用」到天亮,就不能 再 用 手 機 了。 身 上 一 本《 孽 子 》 節 目 冊,還有一本二月份的「大誌 THE BIG ISSUE」, 用 時 而 發 呆、 時 而 緩 慢 閱 讀 的方式,企圖撐過這三小時的漫長等待。 感 覺 起 來 好 像 很 可 憐, 但 是 換 個 角 度 想 ...... 凌晨的台北東區街頭我還沒看過, 甚至是深夜的咖啡館我也沒有待過,這 些「沒有過」的經驗不也促成另一個初 次體驗嗎?看著綿綿細雨飄零的台北, 敦化南路的燈光依然燈火通明,暖黃的 路燈伴著雨的細絲,在寒冬的季節裡, 額外增添一股只屬於半夜時刻的微妙景 致。 『先生不好意思我們要打烊了。』可以 感覺到店員想下班的急迫,即便話語依 然裹著客氣。看了兩份刊物,結束一壺 熱水果茶與兩片蛋糕,挺著疲累的軀殼 往誠品邁進。「現在是凌晨三點鐘,喝 了點酒頭有點痛」是以往喜愛的歌手張 智成所唱的歌曲,雖然沒有酒精的叨擾, 但是三點多的疲憊身軀,的確在當下有 種都會男子的落魄情操,不過也是種莫 名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卻不曾在書店內駐足太久,更不用說好 當天結束之後,殊不知回到中壢 ( 我當時 好閱讀一本書。 在中壢就讀 ) 所有的大眾運輸工具,都在 23:00 為末班車。離開兩廳院已離午夜時 當天臨時不得以的午夜遊蕩, 分不到半個小時,加上沒有地方投宿,只 卻意外讓我認識一本暖心的書, 好在淒冷微雨的台北度過凌晨時分。『當 也就是《解憂雜貨店》。 然不可能露宿街頭!』我選擇要保持整夜 清醒,畢竟我隻身一人,所以只想到可以 (續下頁) 前 往 敦 南 誠 品, 度 過 無 聊 卻 不 能 睡 的 夜 晚。六小時要硬撐看書?太折磨人了!若

ナミヤ雑貨店 の奇蹟

華麗奪目的首次舞台劇之夜, 去過誠品很多次,喜歡他們的店內氛圍、 往後能有機會到台北生活, 必定要再重返兩廳院欣賞表演! 喜歡新書的感覺、喜歡雜誌的新鮮感,


II. 《解憂雜貨店》給我的溫度

『那就藉這個機會好好看一本書吧!選 《解憂雜貨店》好了。』心裡的呢喃, 不加思索就直接挑選這本長期蟬聯誠品 排行榜的小說 ( 到 2015 五月依然是誠品 網路書店的銷售第二 )。除了書名的記憶 點之外,當然就是之前我有讀過《時生》 的經驗,對東野圭吾的文筆好感度頗高。

『為人解憂的雜貨店? 是不是跟占卜或靈媒有關? 還是其實只是故事中的噱頭?』 以上這些都非正解。起初是這家「浪矢 雜貨店」的老闆常常幫附近的小朋友解 答一些有關生活的小煩惱:考試怎樣考 一百分?怎麼做才能有多一點零用錢? 後來有大人也耳聞,有個雜貨店的爺爺 幫人家解決煩惱,於是一傳十十傳百, 就讓 1980 年代的浪矢雜貨店成為生活心 靈諮詢的窗口。 在三十年後,有一次,三位小偷一同躲 到荒廢的浪矢雜貨店裡,因而發現它的 秘密——店的牛奶盒(被浪矢爺爺當成 諮詢信箱使用)連結二十一世紀的當今 與 1980 年代的時空,於是他們三人在躲 藏的那一夜裡,意外成了為三十年前居 民們的解惑幫手,同時通信過程中也因 此解開三人長久以來各自的人生難題。

這就是東野圭 吾的本事。對 了,東野圭吾 不是推理作家 嗎? 那 本 書 呢?沒什麼好 疑問的,《解 憂雜貨店》依 舊可列推理 類,或許可以 這樣形容:一 本無須謀殺, 不用警探,甚 至連惡人都沒 有的推理小 說。」在尚未栽進這個故事之前,我總 是抱持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雖然我認 同這位推薦者的描述,但是我畢竟只有 看過東野先生的其中一本書,不能先妄 下斷論,喜不喜歡的感受相當主觀。

事隔一年,重拾這本小說, 回顧了當時閱讀的片段, 也重溫當時的心情。

不能說記憶力有多好,但是在重新閱讀 的同時,總是會發現之前遺漏的細節, 甚至對於同一段情節有新的看法:就像 是在故事進行到中間的時候,浪矢爺爺 毅然決定歇業,不再替人解憂,原因就 是他覺得某次的回覆,就是間接造成對 閱讀新的故事, 方尋死的關鍵,所以他無法釋懷而不再 最好的方式就是 不帶任何情緒、不有任何期待。 想造成負面的效果;而兒子給他的反應 就是:傳遞自己的想法之後,對方接不 用淨空的思緒承裝閱讀到的片段,偶爾 接受、採不採用,其實決定權都是在他 會有所感觸、有時則會充滿驚喜、甚至 們自己手上。第一次閱讀看到這句話的 三不五時氣得牙癢癢,如果我有跟著故 時候,只單純覺得頗為合理,自己也同 事的脈動而產生心情的共振,那麼表示 意這個說法,而到了最近再看一遍的時 候,把這句話跟故事最開始的第一位諮 這個故事打動了我。 詢者小姐的心態聯結在一起,反而強化 《解憂雜貨店》的推薦序,日劇達人小 我對這個想法的印象——那位諮詢者小 葉日本台這麼寫道:『本書看似幾段故 姐反覆諮詢非常多遍,一直到最後事過 事、幾個短篇的組合,但不管在人物之 境遷,她雖然沒有達成最美好的目標, 間還是境遇的串連,環環相扣,前後呼 但在過程中盡力而為,她所做的一切不 應。內心糾結的理由,被迫成長的勇氣, 會對不起自己也,不會虧欠她的摯愛, 到頭來,原來,你的讚嘆,你的感動, 她認為「諮詢」這一件事情,其實多數


活習性等等,如同記下筆記一般 ,才能 讓角色在故事中維持一貫的特質;寫作 長篇小說,除了作家天馬行空的故事創 意,其實也是在考驗作者的邏輯性,所 有情節的起承轉合,都要承接恰到好處, 甚至可以給讀者驚喜 ( 或驚嚇 ),才會引 人入勝、愛不釋手。

而本書不同的人物故事,藉由浪矢雜貨 店當作串連的媒介,我所感受到最重要 的訊息就是「給予關懷」,誰說幫別人 解憂諮詢需要什麼樣的證照或專業許 可?解決煩惱並不是診斷病痛,最需要 曾 經 我 得 知 寫 小 說 都 要「 建 構 人 物 檔 的是傾聽的人,所以我會告訴自己:愛 案」,在塑造角色的同時,也要記錄他們 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要聽聽 的性格、喜好、人際關係、穿著打扮、生 別人的精彩人生!

另外,重讀之後的奇妙之處, 不是重獲感動, 而是對於東野圭吾 「組織故事能力」感到佩服。

登場人物介紹

敦也(あつや) 小偷三人組其中一人。三人中的帶頭,個性較為冷酷,有冷靜 的頭腦。母親是飯店小姐,年輕時生下他,卻未將他當兒子看 待,不是離家好幾天沒買任何食物,就是放任同居人毆打敦也。 一次敦也因為無法忍受飢餓而偷了路邊攤的串烤被抓,而後被 送至孤兒院「丸光園」。

浪矢 雄治(なみや ゆうじ) 浪矢雜貨店的經營者,在妻子去世後一度一蹶不振,而後因為 附近孩子們的一個玩笑決定開始替人消煩解憂,並以此作為新 的人生意義。去世前一年回到雜貨店老家收到了來自未來的 信,要求兒子貴之在三十三年後的忌日當天在網路宣布「浪矢 雜貨店只限一晚的復活」。

浪矢 貴之(なみや たかゆき) 翔太(しょうた) 小偷三人組其中一人。身形矮小,臉上稚氣未脫,個性謙和、 浪矢雄治的兒子,有一個大兩歲的姐姐。在雄治去世的前一年 恭敬有禮。對於自己終於能夠幫助別人感到格外開心。 陪雄治回到雜貨店老家,並答應完成雄治之託。去世前將這份 請託交給了擅長用電腦的孫子駿吾。 幸平(こうへい) 小偷三人組其中一人。身形高大但性格敦厚樸實,和其他兩人 和久 浩介(わく こうすけ) 第四章中的諮詢者,披頭四的歌迷。父親公司經營失敗,打算 相比顯得較為笨拙木訥。心地十分熱心善良。 和全家一起潛逃避債。化名「保羅 · 藍儂」向浪矢雜貨店諮詢 北澤 靜子/月亮兔(月のウサギ ) 是否該跟隨父親出走。出走前,看了披頭四解散的電影 Let it 第一章中的諮詢者,奧運擊劍日本候補代表,但因男友(教練) be 而對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係感到失望,將所有披頭四的 CD 患上癌症,在「照顧男友」和「聽從男友意見專心練習」之間 賣給同學後隨父母逃走,但最後選擇離開父母,展開新人生。 不知如何抉擇。 後被警方送至丸光園。 松岡 克郎(まつおか かつろう) 第二章中的諮詢者,鮮魚店「魚松」老闆的兒子,父母希望身 為家中獨子的他能繼承鮮魚店,但是克郎夢想成為歌手。在東 京為夢想努力許久卻仍得不到賞識,決心因而產生動搖,向浪 矢雜貨店諮詢該繼續追求夢想還是接受現實回家繼承魚店。

武藤 晴美(むとう はるみ) 第五章中的諮詢者。白天是庶務 OL,夜晚是酒家女。想辭掉 OL 的工作當全職酒家女,然後自立開店,成為有經濟能力的 獨立女性。為此化名「迷茫的汪汪」向浪矢雜貨店諮詢是否該 全心當酒家女。小時候在丸光園長大。

ナミヤ雑貨店 の奇蹟

* 回答は牛乳箱に * 夜更けにハーモニカを * シビックで朝まで * 黙祷はビートルズで * 空の上から祈りを

人在下每個決定時,心裡大致已經有一個 底, 只 是 不 敢 篤 定 或 想 要 尋 求 慰 藉 與 支 助。於是我就恍然大悟,在很多時候自己 要做決定真的都會有些遲疑,而其中一定 有自己覺得想要的選擇,但往往就會再詢 問別人想法,以防自己損失什麼或失去什 麼。


ARCHITECTE

LOUIS KAHN

le 30 avril, jeudi


III.

un jour de visit au

mu s ée de s b eaux art s de Taipe i 北美館 探索路 易 康


Louis Kahn.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The exhibition Louis Kahn —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is the first major retrospective of Kahn’s work in two decades. The exhibition encompasses an unprecedented and diverse range of architectural models, original drawings, photographs and films. All of Kahn’s important projects are extensively documented — from his early urban planning concepts and single-family houses to monumental late works such as the Roosevelt Memorial in New York City (1973/74), posthumously completed in October 2012. The view of Kahn’s architectural oeuvre is augmented by a selection of watercolours, pastels and charcoal drawings created during his travels, which document his skill as an artist and illustrator. Highlights of the exhibition include a four-meter-high model of the spectacular City Tower designed for Philadelphia, as well as previously unpublished film footage shot by Nathanial Kahn, the son of Louis Kahn and director of the film ‘My Architect’. Interviews with architects such as Frank Gehry, Renzo Piano, Peter Zumthor and Sou Fujimoto underscore the current significance of Kahn’s work, which is being rediscovered and made accessible to a wide public audience with this exhibition. “Louis Kahn: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is a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of the classic works of a true master of architecture. Here,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revisits the form of the architectural retrospective, which it first explored in 2002 with “Le Corbusier: Morceaux Choisis, 1912-1965.” It further highlights the tradition of architectural exhibitions to which the museum has been dedicated for over a decade.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Le Corbusier,” which introduced classic examples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and ignited a passion for architectural exhibitions in Taiwan, TFAM went on to host “Archigram: Experimental Architecture 1961-74” (2007); a lecture by acclaimed architect Cecil Balmond (2007); “Toyo Ito: Generative Order” (2008), “Archilab: Collection du FRAC Centre” (2008); “Richard Rogers + Architects: From the House to the City” (2010); and “Glenn Murcutt: Architecture for Place” (2011). Viewed as a whole, the vision of architecture introduced by TFAM encompasses the modern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 classical and the avant-garde. For the past decade the ingenuity of TFAM’s architectural exhibitions has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opened fresh vistas, through the cross-disciplinary convergence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This exhibition is curated by the Vitra Design Museum, Weil am Rhei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rchitectural Archiv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 Rotterdam, (since January 2013) part of The New Institute.

Global Sponsor SWAROVSKI Official Support Ministry of Culture Special Sponsor DAHIN Development Top Scene Advertising Special Thanks to Goethe-Institut Taipei

• Date : 2015.03.28 - 2015.07.05 • Venue : Galleries E / F source : http://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530&ddlLang=en-us


6 BROAD THEMES : City looks at his relationship with his adopted home of Philadelphia. Science demonstrates his use of engineering and geometric. structures. Landscap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nature within his work. House takes in Kahn’s residential commissions. Eternal Present places him in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mmunity examines his devotion to public buildings.

Guide Book for "Louis Kahn.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Š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NAME Louis Kahn

QUICK FACTS

PLACE OF BIRTH Pärnu, Estonia

OCCUPATION Architect

PLACE OF DEATH New York, New York

BIRTH DATE February 20, 1901

AKA Louis I. Kahn Louis Kahn

DEATH DATE March 17, 1974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ULL NAME Louis Isadore Kahn ORIGINALLY Itze-Leib Schmuilowsky

BIOGRAPHY Synopsis Louis Kahn was born in Pärnu, Estonia, on February 20, 1901. His family e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n Kahn was a child; he later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opened his own firm in 1935.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the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the Kimbell Art Museum and the capitol complex in Dhaka, Bangladesh. Kahn died in New York City on March 17, 1974. Early Years and Education

As part of their assimilation, the family adopted the last name of Kahn in 1912. Leib and BeilaRebecka took the names of Leopold and Bertha, and their son became Louis Isadore Kahn. Kahn attended Philadephia’s Central High School and the Public Industrial Art School. He later studied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ere he was mentored by the French-born architect Paul Cret. Kahn received his degree in architecture in 1924. Career Beginnings After working as a chief of design for Philadelphia’s 1926 Sesquicentennial buildings, Kahn traveled throughout Europe in 1928-29. Returning home, he married Esther Israeli in 1930, and found work at various Philadelphia-based architectural firms. Kahn opened his own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1935. From the start, he was interested in architecture’s role in social change. He created housing for factory workers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later in the 1940s worked on buildings for labor unions. After the war, Kahn also

Louis Isadore Kahn is born on the island of Osel (now Saaremaa) off the coast of Estonia to Leopold and Bertha Kahn.

Kahn starts high school, where his talents for art and music are recognised and he wins prizes and scholarships.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y with numerous awards and is employed as a draughtsman by the architect John Molitor.

1901

1912

1924

1906

Bertha takes Louis, his sister Sarah and brother Oscar, to join Leopold in Philadelphia, where he emigrated to find work in 1904.

1920

Wins a scholarship to study architecture under Paul Cret at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1928

Embarks on a two year tour of Europe visiting the U K , N e t h e r l a n d s , G e r m a n y, Scandinavia, Estonia, Latvia, Switzerland, Hungary, Austria, Italy and France.

http://www.biography.com/people/louis-kahn-37884

Louis Kahn was born Itze-Leib Schmuilowsky in Pärnu, Estonia, on February 20, 1901. His Jewish parents, Leib Schmuilowsky and Beila-Rebecka Mendelowitsch, soon decided to emigrate from Estonia. Leib traveled to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in 1904; his family followed two years later.


designed several private homes in the Pennsylvania suburbs, working in a modernist style. Kahn began teaching architecture at Yale University in New Haven, Connecticut, in 1947. It was the start of an influential teaching career—he would remain at Yale for ten years before becoming a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 architect is part of the treasury of architecture in which the Parthenon belongs, the Pantheon belongs, in which the great lyceums during the Renaissance belong. All these things belong to architecture and make it richer." In 1950-51, Kahn was the architect in residence at the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During this period, he also was able to visit Greece and Egypt. Inspired by the ancient ruins and Renaissance buildings he had seen, Kahn would u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s solid forms and durable materials in his own work, combining these timeless forms with modern techniques. Major Works and Projects Kahn’s first major architectural project was the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completed in 1953. His other significant projects of the 1950s and '60s include the Richards Medical Research Building for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57-65), 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in La Jolla, California (1959-65), and a library for New Hampshire's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1965-72). The Kimbell Art Museum in Fort Worth, Texas (1966-72) is considered one of Kahn's masterpieces. Many of its galleries are massive vaulted spaces with ceiling slits that let in natural light. "Architecture is the thoughtful making of spaces. It is the creating of spaces that evoke a feeling of appropriate use." Kahn also worked internationally, and was commissioned to design two major projects 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n Ahmedabad (1962-74) and the national capital of Bangladesh (1962-83). The National Assembly in Dhaka, Bangladesh, is one of Kahn's most admired works. Personal Life At the age of 73, Kahn died of a heart attack on March 17, 1974, in New York City’s Pennsylvania Station. He was on his way home from Ahmedabad, India. Kahn's death revealed his complicated personal life: In addition to the daughter, Sue Ann, he shared with wife Esther, Kahn had a daughter, Alexandra, with his architectural associate Anne Tyng, as well as a son, Nathaniel, with landscape architect Harriet Pattison. The secrets and complexities of this situation were examined in the 2003 documentary film My Architect, directed by Nathaniel Kahn. On his return from Europe, Kahn marries Esther Israeli, but has difficulty finding work during the economic depression.

Birth of his daughter Sue Ann.

Wins a fellowship to the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and travels to Greece and Italy where he is inspired by the ancient ruins.

1930

1940

1950

1935

Establishes an independent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Philadelphia, but struggles to find work other than modest local housing projects.

1947

Starts teaching at Yale.

1951

On his return, Kahn puts his new ideas into practice in the design of an extension to the Yale Art Gallery and the Trenton Bathhouse.


Louis Kahn -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MY FEEDBACK

Though my major isn’t in architecture, I still have some viewpoints and feelings after I dug a little bit into the works of Louis Kahn through some online articles, especially the two videos I found - both of them are related with his son, Nathaniel Kahn, whose occupation is a filmmaker. One is the TED talk by Nathaniel Kahn in 2002, the other is the interview with him covered by DESIGNBOOM, a digital architecture & design magazine, in 2013 along with “Louis Kahn: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at Vitra Design Museum in Weil am Rhein, Germany. The TED talk Nathaniel Khan took is all about his memories with his father. And as a filmmaker, he did a full documentary of his fathers’ grand works: “My Architect”. In this TED talk, he presented three short yet essential key clips in the film. He wanted his film driven by emotions, not like some other documentaries focused on learning something. The first clip composed with several interviews with some of his father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and they shared their good memories of Louis Kahn. What touched me the most is the second one: not only what Kahn built (but fully accomplished after his death) is a remarkable establishment, but his contribution to establish a spiritual & proud-felt monument in Bangladesh. Nathaniel randomly asked some Bengali citizens how they felt of this building, and they felt proud to have it! And he interviewed the local architect Shamsul Wares and he kept on emphasizing that Louis Kahn’s sacrifice equaled to his love for their country. It's very touching to hear about that sentiment behind the grand monument. And the interview held by DESIGNBOOM tells the importance how Nathaniel Kahn expresses about the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f his father: it’s not simply showing what people know about Louis Kahn. He thinks it’s quite limited that most people put his father in a status of monumental box, he’s more than that. What Louis Kahn cared about was more than timeless things. The essential idea of this show is to showcase both the enormous humanity and the struggle of his architecture. As for the “FDR four freedoms park”, he quotes his father: “No building is a miracle, it’s always a struggle.” Building an architecture after the architect’s death is truly difficult on every aspect, especially raising money for it.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interview, he tells what project his father would have wanted to see realised is the “Hurva Synagogue” in Jerusalem, Israel. Louis Kahn was after the idea of spiritual to unite people. At the end of the video, he discovers his father is a man who speaks in his own way through architecture. And it’s bound to the exhibition’s core idea: THE POWER OF ARCHITECTURE. What I learnt from my discoveries through these two videos is that architecture has a great and timeless impact on people and their cultures.

Birth of a daughter Alexandra to Kahn and the architect Ann Tyng.

Designs the Alfred Newton Richards Medical Research Build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esigns the Dr and Mrs Norman Fisher House in Hatboro, Pennsylvania and starts work on the campus at Bryn Mawr.

1954

1957

1960

1955

Becomes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ere he teaches until his death in 1974.

1959

Begins a six year project to construct the Jonas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in La Jolla, California.

1965

Designs the Library and Dining Hall for the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in New Hampshire.


http://goo.gl/Y99ucY https://vimeo.com/60741391

Begins work on the design of the Kimbell Art Museum in Forth Worth, Texas.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mounts a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f Kahn’s work.

Dies of a heart attack at Pennsylvania Station, New York on his return from India.

1966

1974

1969

Wins his second major commission at Yale University to design the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TIMELINE from https://designmuseum.org/designers/louis-kahn


IV.

in t e r v i e w avec le designer

Fi. 設計師專訪:彭星凱



DATE:

Fi, the designer (left) & Me (right).

YEN, Cheng-Wei & LO, Yu-Chung

INTERVIEWERS:

JUNE 4th, 2015

DESIGNER

www.empty-quarter.net

《不想工作》是他的第一本著作。

Fi.本名彭星凱,一九八六年生,空白地區工作室負責人。 曾任學學文創講師、意念圖誌專欄作家,書籍裝幀作品逾百本。 無法擺脫世代的躁進與童稚, 書寫八〇後青年的思緒崩解、現實與理想衝撞毀壞的鬱鬱寡歡。

彭 星凱 Fi.


《不想工作》可能會讓許多人有疑問:為什麼設計師的首本著作會是一本散文詩集,而不是設 計相關的書?彭設計師認為有太多的前輩都還沒有出書,加上他認為自己還能精益求精,所以 出自己的設計專書還算太早;「實現階段性的願望」則是他對《不想工作》的定調,能夠將自 己的著作包裝,把小眾的東西變成大眾可以看到的媒體,同時對他來說也是一件有趣的經驗、 是個自己的小突破。從自己多了出版人這個身分之後,在他的設計專業裡頭,更加知道他能夠 極力發揮什麼種類的案子、什麼樣子的合作對象可以產生加乘效果,所以接案的走向越趨精緻。

增加一個出版人的角色,對於彭設計師而言是如虎添翼,正因他所接觸的案子大多為出版社, 而透過自己做出版的親身經歷,同時也是宣示自己除了是設計師之外,也是一位「出版人」, 爾後在他接洽客戶的時候(封面設計或書籍行銷包裝等),而不會只是覺得好看而做,反倒會 為「書籍的行銷、銷售量、變得更貼近讀者」,而有一定的理由與脈絡,站在同樣是出版人的 基準之上談論案子,『那這些都只是為了在回饋到我本業上面,我的客戶可以更加信賴我。』 在訪談過程中,他也提及「包益民」在 TED 上的演說。而他得到的啟發則是:需要將自己 的產品賣好,才足以取信於廠商,能夠幫助他們達到好的銷售成績。他也在黑文化出版之後 兩年之間不斷驗證這個想法。(〈包益民:設計師在世界上的定位〉 http://tedxtaipei.com/ talks/2009-pao/)

時間推至 2014 年,他蒐集兩年來在自己臉書上的心情抒發(大多是散文詩),集結成書籍《不 想工作》(http://www.empty-quarter.net/nagging/),但特別的地方是他用「海報」的方式 呈現、包裝出售,他在訪談中說到,當初有許多出版社富饒興趣,但對於他想呈現的手法則有 點畏懼 ——『用海報呈現其實是種破格的方式,廠商還是希望能夠以能被翻閱的成冊書本出 版。』在屢次諮詢出版社之後,他決定自己出版,親自找尋通路商、經銷商、跑印刷、出貨等等, 加上思索如何跟其他出版商介紹他們的新出版體系「黑文化出版」。也是因為《不想工作》的 誕生,他開始清楚知道往後黑文化能做哪種類型的書籍。攝影師「阮璽」的首本攝影集《院喜》, 也是黑文化的第二本出版品,他們想要將有潛力的人藉由黑文化推出去,而阮璽也因為此攝影 集而變得小有名氣,受邀開課、舉辦展覽,他的這本著作就變成一個開始、一個 icon。

在 2013 年的夏天,彭設計師舉辦一個小型設計展【裡面】,彙整以往的書籍設計作品。對他而 言,那次的經驗將自己的作品進行一次整理,也因為那次的經驗,除了本業的設計實務之外, 行銷、策展之類的事情也更為熟習,同時也是他思考自己未來方向的「轉捩點」。

Q1. 請問是什麼樣的原因與際遇下, 引發您出版自己的著作《不想工作》 ?

圖片來源:空白地區臉書粉絲頁


圖片來源:FLICKR “空白地區 ・ Fi (Peng,Hsing Kai)”

包裝越趨精緻,相對而言就是這個市場需要更多外在助力?對於這一點,彭設計師的看法就著 重在經濟大環境趨勢:經濟好,大家競相會搶設計師,進而促成每項產品的設計感;經濟下滑, 設計的美化功能就顯重要 —— 讓包裝更漂亮而促進銷售力道;跌到谷底,沒有人會太用心在 設計上頭,反而太多東西會變得粗俗且不甚美觀。雖然「經濟成績為重」的臺灣偏向第三種狀 況,但在彭設計師的觀察下:『還好文化圈幸運地還有俱備美感的一群人。』

關於台灣的書籍設計相較於歐美而言,最實際的層面就是「銷量基數」—— 當臺灣市場不如 歐美一般的購買量時,就需要在包裝上頭盡些巧思,藉此抓住消費者眼球(歐美則是依然存在 於「以內容為本」的結構之下)。他用「唱片市場」做類比: 『臺灣與日本的唱片包裝在世界 上最五花八門,那就是因為單件銷售量非常低。所以現在願意購買實體書籍與唱片的人,最大 的原因也許就是為了「收藏」,買到的不只是文章或音樂,而是一份禮物。』

彭設計師最早對於紙張也是懵懵懂懂,「到書店翻閱實體書籍」則是他經常做的方式。他認為 臺灣設計圈充滿趣味的地方,就是書籍上的加工與用紙的選擇,這些反而在歐美體系之下鮮少 能夠看見。在書店游走瀏覽的期間,假使有抓住他目光的印刷出現,他會致電給出版社並詢問, 或者跟印刷廠洽詢這些是哪種紙張,甚至有時會直接告訴業主他想要用這樣的紙材,然後麻煩 業主去問。藉由經驗的積累,就會直接找紙商、要來一本本的紙樣,開始有了紙樣之後就會更 加瞭解。然而『紙的運用是永無止盡的學習,即便是從業一段時間,每次案子的用紙在印刷的 階段總會有不同的挑戰,需要調整跟嘗試。』

Q2. 紙在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但其知識卻似乎難以從課堂與參考教材中習得。 您對於紙張的運用十分純熟, 請問您是如何累積此方面的知識 ?


設計師其實大多都在做「資源整合」的事情,所謂的原創作品其實並不常見,彭設計師言及: 非常多人將設計工作弄混,設計師比較像組合的角色而不是創造者。一個版面上使用的照片、 字型、紙張、墨水、特殊加工等等絕不是設計工作者一手包辦,那些素材都是由他人生產製造, 而設計師運用這些材料整合成某種格調加以呈現在商品、在宣傳之上。假如碰到非設計專業的 大眾拋出「為什麼你不是原創?」之類的疑問,彭設計師則認為:一方面,設計師其實要教育 大眾,設計的根本就是一項整合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設計師本人也該去迎合市場喜歡原創的 這件事情,進而敦促自己做出原創的作品,兩者事情能夠交錯完成。

書籍設計在臺灣的設計圈中門檻偏低、容易發揮,並且接近文化的領域,當設計師要切入創意 點的時候,能夠相當抽象也能非常理智去處理每個細節與手法,這就是吸引他跨入書籍設計範 疇的迷人之處。而他過去曾累積的廣告與行銷方面的經歷則是養分,讓他以商業的角度去考慮 一個包裝該怎麼做,但有時大多數臺灣廠商在商業的視覺呈現上都冒似抄襲(好比仿照日本知 名人氣「雷神巧克力」),抄的方式不夠高明,反而常常過於赤裸與不加掩飾,這雖然也是商 業的操作手法之一,但真的要達到促進銷售的視覺手法,在他看來: 『應該是學習他人優點, 複製之後加以消化進而變成自己的素材,而非僅僅學到表象而已。不管設計或商業其實不斷在 進行複製的程序,現在已經很少完全新穎的東西,很有可能是將不同年代的概念湊在一塊兒, 變成不同的組合罷了。』

在踏入設計專業的初期,彭設計師做的是廣告設計、網路電子商務或行銷網站等等的類型,但 在那時他發現網路設計的生態有所更迭,變成不再以視覺為重,而是以「互動導向」為優先考 量,他認為自己不願在那種設計中鑽研與學習,網頁互動對他來說變成一種侷限,而在網頁設 計中常常出現的「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設計手法,假使跳脫不採用那些準則, 就容易變成大眾認為難以使用的網站。

Q3. 為何您選擇專注於書籍裝幀設計? 除了出版領域,您對自己未來的事業走向 是否有不同規畫?


而「大眾」是,只要這個市場上有什麼新的東西,他們都會趨之若鶩 —— 什麼東西讓他們感到有趣、新奇,他們都會去記得以及喜歡它; 而這個「喜歡的過程」,我覺得就是一個美感的培育。』

因為客戶出錢只是希望他的錢有所收穫, 所以你只要能幫助他的付出是有等值回饋,或是倍值的回饋,他都願意用你的方式去做事。

『我覺得「大眾」跟「客戶」是兩個角色。

『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為我自己知道,我現在會是這樣的設計師,也跟我過去受到的教育有關係; 所以我很感謝過去的老師,我希望至少以後這些學生出去之後, 他們就算做了十年,然後我都已經老邁了, 可是他們都還會覺得:現在能夠成為這樣的設計師,是因為之前上過阿 Fi 的課。 如果能這樣我會覺得非常感謝。』

而學學文創的課程在他的規劃之下,都是教學生有關設計的素養與美感,所謂的基礎反而在電 腦繪圖軟體補習班能補強,但少了設計的觀念,呈現出來成品的 sense 會變得極差。

『因為現在學生越來越踴躍,所以就會覺得: 如果能因此改變接下來要進來這個產業的人的話,我覺得也是好事。 盡可能的告訴他們「我認同的觀念」,我很難去確定自己是正確的, 但至少我看到這樣的設計師出來,我會覺得很開心, 我就用這樣的方式去教他們。』

對於開課,他沒有將教課想得很複雜,因為當時(約莫 2013 年)他尚未將設計圈的事情看得 很嚴重,重心都放在自身的專業以及未來的成長上頭,沒有想要改變社會的任何事情,而當時 的授課只是當做經驗分享的閒聊。而對於教學是否有恐懼感?他表示,雖然沒有過教學經驗, 但從小就有演講興趣的他認為能夠駕輕就熟。

彭設計師在「學學文創」開課的起始很單純:聶永真的推薦。

Q4. 什麼樣的因緣際會下, 促使您在學學文創機構開設設計課程? 您是否認為這也是 設計師發揮影響力的管道之一? Q5. 原研哉曾提出 「文化之於土 ──文化影響 對於設計師與 設計師應以什


對於「設計是很難走入國際」這件事情,彭設計師的看法是:設計必須熟悉當地的文化,才能 做出符合這個地方的設計。而臺灣啤酒在今年要去韓國參加啤酒展,他為臺啤的攤位做了宣傳 的 DM 視覺設計,使用他自己電腦內建的韓文字體製作,反倒卻被韓國那邊來信反應「你用 的是我們最俗的字體」,但那在他的認知上算是好看的。他無法理解這種隔閡,但也為這次的 合作經驗增添一些些趣味。 雖然設計會因應全球潮流而更替,但是比較屬於產品層面,而如 同 Apple 的商品就不需要被閱讀;如果在平面設計或廣告設計上,那些則因為「需要被理解」 就必須相當程度地被區域化。

『雖然現在大家都不讀書,會覺得讀書好像沒有什麼立即的效果或刺激, 但我覺得很多思考的方式或行為都是從閱讀裡面衍生出來的, 所以我還是鼓勵閱讀 —— 那個閱讀並不一定是量的問題, 而是你閱讀的東西,你有沒有去思考它。』

國情不同,導致每個國家消費者的偏好與素養也會不盡相同。彭設計師認為,臺灣的消費者呈 現兩極化,部分是源於大家的「閱讀量相當低」—— 不只是閱讀書本,包含吸收文化、增進 心靈成長的思辨機會。

而原研哉所言以彭設計師的觀點來看,則有點難用單一的說法去闡明「文化」是哪一部分的文 化?如果他的原則是「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設計是去吸收國家文化而長出果實,但設計 是處在中間的角色,不單單只是吸收這一塊文化。他認為,很多臺灣設計師因為看到國外太多 成功的案例而會覺得很痛苦,國外可以達成但在臺灣這塊小小土地卻無法成功,這是每一個在 地的設計師會感到惋惜之處。

『我們在討論設計時 —— 這也是我近年才有的新觀念, 我們不可以避開討論「經濟和政治」的原因, 因為政治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文化,而經濟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消費行為, 那麼設計就是建立在消費行為上面。』

彭設計師聊到他近期買了 PS4 遊戲機,新的介面比起前面的機種更加優良,這同時也說明了 一件事情:PS4 如果沒有上市的話,大眾不會知道一個遊戲機的介面能夠如此好看,那麼,其 實 SONY 做了一件美感培育的事情。而通常消費者不會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反而是供給者 用產品刺激大眾的需要與欲求─它呈現資本社會的循環,不斷推陳出新,這樣才有辦法把錢投 入新的資本上。

壤、設計之於樹幹、商品之於果實」 群體對美的認知,進一步影響設計。 大眾/客戶美感的差距, 麼樣的心態和做法作為因應?


今年在香港九龍舉辦【TEDxKowloon 設計沙龍 2015】中,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 授「譚智恒」(Keith Tam)所說的:『很多設計雖是用完即棄,但卻同時在潛移默化地教育 我們什麼是美學。』彭設計師相當喜愛這位講者的說法。(http://tedxkowloon.com/blog/ design2015-keith-tam/)

而提到設計師如何在臺灣發揮影響力?他認為設計師「聶永真」近兩三年來的努力是頗好的典 範:2013 年製作【金馬 50】的 LOGO 是讓非常多人能看見的設計;而今年 2015 聶永真設計 7-ELEVEN 的 City Café 杯,在網路上被瘋狂轉載,他則創造視覺上的流行,這種現象相當難 能可貴。而他的設計運用單色的搭配,跳脫多數人對於「應該多一點才叫做設計」的想法,同 時也教育民眾如此「簡單」的東西也能是種設計,這是「減法」的設計概念;另一方面,彭設 計師猜想聶永真也給了許多設計師鼓勵,一旦 7-ELEVEN 採用這麼簡單的商品設計,其他企 業也可能群起效尤。

近年來,彭設計師的工作習慣變成「一件,一次做到好」,他給自己更多的壓力,要讓一項作 品完全說服每一個人(只少必定要先說服他自己)。透過不斷反問自己:這個封面會不會有什 麼情況?促成既鬥志又好玩的體驗跟挑戰。這樣的作法也變成他能讓自己邁入下個階段的方 式,讓自己更多成長的機會,不會停留在同一階段徘徊打轉。像是在他辦個人展覽之前,一個 月接八、九本書的案子,一本書提三到四個封面,等同於一個月做出二十四本提案,這樣怎麼 可能將精力與新點子放到作品之上?在那時候他意識到 —— 不能用那種方式繼續下去,不會 進步。後來他把原本製作三本提案的精力聚焦在ㄧ本上面,讓每次的製作都更精準、更別出心 裁、加入更多他的設計想法。

『我開始用現在的習慣在做事,也是這兩年的事情而已。比方說一次給一款,然後一款就做到 最完整的樣子,這都是一點一點在影響接下來進來的設計師。我覺得,這個是我已經看到的好 現象,我很謝謝有人覺得「參考我」是一件好的事情。』

Q6. 您曾提到,台灣一線設計師大都在做書籍、唱片, 設計師似乎自我封閉在文化領域裡與大眾脫節, 越來越沒有社會影響力。請問以您的觀點, 設計師在台灣應如何發揮社會影響力? 而身為書籍設計師,您在出版界如何展現影響力?

+

×

÷

=


所以當你抱怨聶永真其實是「因為有名所以人家接受他的東西」的時候, 在這之前,你為什麼不先把自己變有名? 因為他靠那麼多努力把自己變有名,就是為了可以做這樣的事情。』

『我會覺得,設計師要去讓一個提案被接受的時候,他必須要有很多的努力和說服 ——他可能在商業上說「因為我們這樣的設計比較省錢」, 或是「我們這樣的設計比較容易被人家看到」、「這樣的設計會讓你的形象…怎麼樣」 ——那,聶永真的「因為有名」也是因為他透過「說服」的方式。

訪談之中也討論到有關「知名度」:設計師的知名度是否與影響力成正比?這項問題又回到聶 永真身上,他大概是臺灣現在最知名且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近年來聶永真將日本設計師「服 部一成」當成學習對象(在畫面加上一些零碎且裝飾性的線條),以前很多設計師想做這樣的 嘗試但不太敢,而當聶永真的設計獲得銷售上的成功,其他廠商就敢接受類似這種的風格,在 大方向上是跟風的型態,可能有好有壞,而以結果論來看是更趨多元。

『我覺得這題是政治的問題。你必須要從政治的角度—政府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讓台灣的民 眾去學習什麼叫做美感。當整體美感程度提升之後,才會對一件事情有共識,如何讓一個城市 變得漂亮產生共識。』而京都的市容規劃則是他提到的案例:各家招牌整齊劃一,變成同樣規 格,並以黑白呈現。他對於進駐京都的國際企業也遵循這項規定感到特別驚訝,而全體的成效 讓整座城市變得和諧好看,這也完完全全顯現在那邊的企業、民眾與當地政府都有意識到「美 感是重要的」、「市容很重要」,這樣一來才有如此的成效。所以設計影響力在臺灣依然有所 侷限。(http://flipermag.com/2013/12/23/clean-signboard/)

『每個設計師都必須要把這句話放在心裡,你實際做出來的東西,它不會是為了迎合業主、迎 合你自己,或不會是為了迎合任何人,而是,它可以為社會帶來一點點影響,即便那個影響非 常的小。』 彭設計師在說完這段之後,瞬即以他做過「臺灣啤酒」的案子舉例 —— 他會盡可 能將他覺得好的元素放在包裝上面,這同時也是個很好的機會,讓台灣多出一個更好看的商 品。而他今年造訪日本京都之後,回國則意識到臺灣的街道極醜無比,特別指那些亂無章法的 招牌,『那是我們無法徹底改變的,因為已經涉及台灣文化跟整體美感教育的問題,許多人不 願意花更多的資金去把招牌做得好看,設計師也不能保證招牌經過設計之後會增進生意興隆, 這相當複雜。』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譚智恒( Keith Tam ) http://tedxkowloon.com/blog/design2015-keith-tam/ 京都:善用文字之美,同中也能求異 http://flipermag.com/2013/12/23/clean-signboard/


Éte de 201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