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esepress.com
B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La Presse Chinoise
B28
種族歧 視 加 劇 美 國 社 會 兩 極分化 【時報訊】綜合評論:弗格森槍擊案 判決結果引發數月來最嚴重騷亂,全美各 地的抗議浪潮愈演愈烈。11月25日,從美 國東岸到中部再到西岸,抗議聲浪席捲了 全美170多座城市,幾十萬民眾紛紛走上街 頭,高喊「沒有公正就沒有和平」「將兇 手繩之以法」等口號。許多示威者譴責美 國司法不公,以法律的名義,維護種族主 義的實質。美國專欄作家達納‧米爾班克 認為,關於不起訴威爾遜警官的裁決使得 美國司法制度「變為一個笑話」。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最新調查, 有54%包括非洲裔、拉美裔和亞裔在內的非 白人認為威爾遜應該被控謀殺
奧巴馬表同情 美國總統奧巴馬25日再次公開譴責暴 力行為,他強調,「這是犯罪行為」,並 呼籲將參與暴力示威的相關人員繩之以 法。但身為非洲裔總統,奧巴馬不忘對法 律未獲「一致和公平」執行的少數族群表 示同情。奧巴馬口中的「問題」無疑就是 美國社會根源已深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 問題。在是否應當起訴威爾遜的問題上, 美國國內的民意種族色彩分明。根據美國 有線電視新聞網一項最新調查,有54%包括 非洲裔、拉美裔和亞裔在內的非白人認為 威爾遜應該被控謀殺。相反,只有23%的白 人同意這一觀點。
在華盛頓,數十名抗議者 在白宮前靜坐,高舉「停止員 警種族歧視」「還社會公正」 的標語牌;在紐約,浩浩蕩蕩 的抗議隊伍一度佔領了連接曼 哈頓島和其他地方的3座大橋, 以及曼哈頓市中心重要街道; 在亞特蘭大,部分抗議者嘶喊 道,「他們不給我們公正,我 們就不給他們和平」;在洛杉 磯,數百民眾聚集在員警總局 門前,有人向建築物和員警隊 伍不斷投擲水瓶等物品…… 「風暴眼」弗格森鎮當晚 的抗議活動依然延續之前的騷 亂態勢。上百名抗議者依舊聚集在弗格森 鎮警察局前,甚至有少數情緒激動的年輕 人再次向一輛警車縱火,還將市政廳的窗 戶打破,但與昨日閃光彈、催淚彈、投擲 物滿天飛,火海與槍聲不斷的場景相比, 抗議者已顯克制。不過,截至當晚,僅弗 格森一地已有近百人遭逮捕。
軍警增加
社會分裂
為防止事態惡化,密蘇里州州長尼克 森25日一早即宣佈將進駐弗格森鎮的國民 警衛隊人數由之前的700人增加至2200人, 隨時應對更大規模的騷亂。弗格森市長諾 爾斯此前曾抱怨,在判決結果宣佈後,國 民警衛隊並沒有第一時間出動保護無辜的 民眾和商戶。 涉案員警被免予起訴再一次暴露出美 國根深蒂固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種族不 平等矛盾。這種矛盾發展形成不斷撕裂美 國社會兩極分化的惡性循環:社會不平等 造成非洲裔群體在教育、就業等方面愈發 處於不利地位,也催化出諸多與社會治安 相關的問題;由白人占多數的執法部門從 動 輒 攔 車 檢 查 到 以 「自衛」為名開槍射 殺,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行為使得全美各 地形成乾柴烈火之勢。 有評論指出,許多員警視街頭上的非 洲 裔 人 為 可 以 「 消 耗」的草芥,而不是 人。較之白人男性,非洲裔男性被員警殺 死的可能性高21倍,至2013年底,有3%的 非洲裔男性被關入監獄,白人的這一比例 為0.5%;2011年,每15名非洲裔孩子就有 一名家長被囚在監獄,而白人的這一比例 為111 ̄1。凡此種種,釀成此番美國種族 矛盾再次以激化的形式爆發。
題對本國司法體系造成的影響。他對非洲 裔美國青年遇警時死亡比例偏高、美國非 洲裔囚犯及死刑犯比例偏高等問題表示嚴 重關切。日前,俄羅斯外交部負責人權、 民主和法治問題全權代表多爾戈夫再次發 聲,稱暴力抗議事件反映出美國社會因種 族歧視問題而逐漸加劇的緊張氣氛,面臨 如此嚴重的國內問題,美國「應停止繼續 自信地指導、說教其他國家」。
判決極不公正 25日中午,布朗家人的支持者召開發 佈會指責判決結果「極為不公正」,並質 疑檢方偏袒涉案員警。布朗家人的代理律 師克朗普表示,「該案整個進 程是完全不公平的,這個程式 應當被起訴」。美國非洲裔民 權活動家夏普頓也宣稱,陪審 團決定不起訴威爾遜是一個誤 判,他質疑檢察官偏袒了這名 員警。此前美國司法部長霍爾 德曾承諾,將對上述案件中執 法部門是否存在違反聯邦民權 法律的行為進行深入調查。
>> 點 評
聯合國高官對非洲裔美國青年遇警時 死亡比例偏高、美國非洲裔囚犯及死刑犯 比例偏高等問題表示嚴重關切 大陪審團成員的種族構成極為典型地 反映出聖路易斯當地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 問題。此次主持大陪審團裁決的聖路易斯 縣檢察官麥卡洛克有著長期庇護員警的歷 史。麥卡洛克的父親就是一名員警,後被 一名非洲裔疑犯殺死。在長達23年的檢察 官生涯中,麥卡洛克沒有起訴過一名開槍 的員警。此前,他曾4次向大陪審團提供證 據,使得涉案警官被免予起訴。今年8月, 本報記者在弗格森鎮採訪時,當地示威者 的一個訴求便是由一位特別檢察官審理此 案,而不是與當地警方有著千絲萬縷利益 關係的麥卡洛克。 通常情況下,大陪審團應在數日內結 束相關案件的聽證,但此次大陪審團卻經 過3個月才做出裁決。據悉,在秘密舉證、 聽證過程中,麥卡洛克引導威爾遜將出事 地點描繪為對員警充滿敵意的地方,最後 得出威爾遜自衛開槍的結論。此外,麥卡 洛克沒有按程式對案件進行調查後向大陪 審團提出具體指控建議,這實際上進一步 引導大陪審團最終做出不對威爾遜起訴的 裁決。在所謂司法公正大旗的掩蓋下,麥 卡洛克的不少「貓膩兒」遭到質疑。《紐 約時報》在相關社論中指出,麥卡洛克的 班底實際上是威爾遜的辯護律師團隊。
國際社會關注 此次暴力抗議事件已引起國際社會的 關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侯賽因 25日呼籲抗議民眾保持克制,避免暴力和 破壞行為,同時呼籲美國當局審查種族問
姬虹(中國社會科學院美 國研究所研究員):此次騷亂 源於今年8月黑人少年布朗遭 槍殺案涉案白人員警被免予起 訴,但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更 加引人深思。奧巴馬是美國首位非洲裔總 統,2008年當選之初,輿論普遍對美國種 族關係前景持樂觀態度,弗格森騷亂則表 明,美國並沒有進入「後種族時代」,種 族矛盾依舊是美國的突出問題。 司法領域中的種族歧視是弗格森事件 中的關鍵。此次大陪審團12名成員中有9名 白人、3名黑人,9票贊成才能達到起訴條 件,這種人員構成自成立起就飽受爭議。 聖路易斯縣檢察官麥卡洛克出生于白人員 警世家,其父在一起涉及黑人的案件中殉 職,麥卡洛克被指偏袒員警威爾遜,影響 大陪審團的裁決 。 陪 審 團 的 決 定 一 經 公 佈,當地黑人社區反應就是審議過程不公 正,要求司法執法公正是此次抗議活動中 的最大訴求。 縱觀美國種族騷亂,一般都發生在城 市中心區,如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而弗 格森是以非洲裔為主要人口的中產階層郊 外小鎮。緊張的種族關係已從城市中心區 擴展到了郊區。與以往不同,這次抗議活 動是一次有組織的活動。一些民權組織通 過社交媒體,呼籲非洲裔美國人在即將到 來的感恩節期間的「黑色星期五」不去購 物,用「罷買」來表達悲憤的心情。 騷亂還在繼續,從弗格森的火光中, 我們看到的是美國種族主義對社會生活的 危害,當我們聽到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在 電視辯論節目中為 白 人 員 警 辯 護 , 大 談 「全美93%的黑人兇殺案死者都是被其他黑 人所殺」時,才 能 深 切 體 會 到 馬 丁 ‧ 路 德‧金在1963年演講中追求的不以膚色而 以品德來評價人的夢想是多麼難以實現。
加拿大東部地區銷量最大歷史最悠久中文周報
B27
寫入歷史的武林門派
B8
任何非法佔領行動 香港都須堅決清場
B6
沒有「九二共識」 評:柯馬怎麼跑?
習打造新中國模式 改革政治經濟文化
B4
來這十座天臺觀景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第 1706 期 社長:周錦興 Publisher : Crescent Chau
La Presse Chinoise Chinese Press 報社地址: Office Address: 1123 rue Clark, Montréal, Québec H2Z 1K3
電話 : 514-397-9969 傳真 : 514-397-9929
www.chinesepress.com cpress@chinesepress.com www.facebook.com/ chinesepress80
零售價:六毫 60¢ POSTAGE PAID AT MONTREAL SECOND CLASS MAIL REGISTRATION NO. :4074394
訂 閱 單 續訂 姓名
新訂
地址
郵寄號碼 電話 訂閱費包括郵費在內
年 $48 加拿大 半 全 年 $72 年 $95 美國 半 全 年 $180
1123 Rue Clark, Montréal, Québec H2Z 1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