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
www.chinesepress.com
今日中國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La Presse Chinoise
中美防長北京交鋒 直率互批立場明確 【時報訊】據《華爾街日報》9日 報道,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周二譴責美 國及其盟友加劇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有關美中建立新型 軍事關係的提議因此遇挫。 在哈格爾訪問北京期間,中美兩國 防長並排站立,圍繞兩國心中均懷有的 地區抱負進行了激烈的口頭交鋒。這是 哈格爾一年前就任國防部長以來首次正 式訪問北京。 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常萬全批評 了日本、菲律賓、台灣和美國的各種舉 措,他稱這些舉措有損穩定。此外,他 還駁斥了美國向亞太地區調集更多軍事 資源的計劃。在中國政府內部,美國的 舉措被普遍認為試圖遏制中國的擴張雄 心。
解,可能最終助燃並引爆一場危險的衝 突。他一邊強調自己的擔憂,一邊搖動 著手指。 在為期三天的訪華之行中,哈格爾 力推新型軍事合作和透明度。 這一分歧在哈格爾當日晚些時候發 表演講時再度凸顯出來。哈格爾面對 150位中國軍官發表了宣揚中美兩軍關係 進入新篇章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幾次脫 開講稿,向中國提出了最尖銳的意見, 指出大國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中國軍官向哈格爾提出質疑,指出 美國支持中國的對手並試圖遏制中國影 響力的做法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在回應一位中國軍官的質疑時,哈 格爾說,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政策 並不是要遏制中國。
常萬全在國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上對記者說,中國永遠不能被遏制。常 萬全講話期間哈格爾就站在他的旁邊。 新聞發布會持續了一個小時。
盡管出現了這一摩擦,但兩國政府 都未表示,將這一交鋒視為顯露敵意或 關係惡化的跡象。
常萬全譴責日本在中國東海引發爭 端,指責菲律賓非法占領中國南海的島 嶼。他抨擊美國對台灣的軍售,並敦促 美國對地區爭端采取更加慎重的做法。
好像是為了強調這一點,中美兩國 的國防部長都在講話中加入了安撫性的 言辭。常萬全說,太平洋很大,完全容 納得下中國和美國的發展。哈格爾則稱 讚中國是維護地區穩定必不可少的力
而哈格爾則批評中國在東中國海的 爭議島嶼上空單方面劃設防空識別區, 而沒有與該地區的其他聲索國協商。 哈格爾稱,這會加劇緊張局勢和誤
量。 美國國防部的官員稱,他們之前已 料到中國國防部長以及聆聽哈格爾演講 的軍校學生會提出尖銳的問題。
駐美大使:反對任何搞「亞洲版北約」企圖
【時報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8日在紐約出 席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成立儀式時指出,中國歡 迎美國在亞洲發揮建設性作用。但冷戰時期形成 的軍事同盟解決不了世界在21世紀面臨的新問 題,合作共贏才是出路。我們反對任何搞「亞洲 版北約 」的企圖。 崔天凱表示,良好的中美關係對於維護亞洲 的和平與繁榮非常重要。今年是中美建交35週 年。35年來,中美關係取得了前人無法想像的巨 大發展,兩國在廣泛領域保持著密切合作。兩國 領導人已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達成重要共 識,雙方應共同努力,切實落實這一共識。 崔天凱說,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是中美共 治,而是基於中美關係現狀和著眼兩國共同未來 而做出的選擇。如果雙方都能真正摒棄冷戰思 維,擺脫過時的軍事同盟的束縛,切實將對方的 成功視為實現共同繁榮的機遇,中美關係未來會 取得更大發展。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 益,也是亞洲和世界各國的普遍期待。 崔天凱強調,中國歡迎美國在亞洲發揮建設 性作用。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和與有關國家的同盟 關係有其歷史背景,但雙邊同盟不應損害第三方 利益,更不應影響地區和平與穩定。冷戰時期形 成的軍事同盟解決不了世界在21世紀面臨的新問 題,合作共贏才是出路。我們反對任何搞「亞洲 版北約」的企圖。 崔天凱說,亞洲的和平與繁榮與中國息息相 關。未來5到10年是中國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確定的改革計劃,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 的關鍵時期。中國外交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中國的 發展營造有利的周邊和國際環境。中國致力於同 亞洲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將堅定不移 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因為這是維護中國國家利益 的必然選擇。
看過講話記錄 的美國國防部發言 人沃倫表示,他完 全沒有感覺到敵 意。他說,這是一 次很好的對話。
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與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檢閱儀仗隊。
對於中國官員接待到訪外國官員而 言,常萬全的講話不同尋常地直率,而 且可能主要針對中國國內聽眾。 不過,從中美兩軍關係充滿起伏的 歷史來看,哈格爾此行仍代表了某種進 步。2011年,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 曾訪問中國。但就在他與時任中國國家 主席胡錦濤會晤的數小時前,中國首次 試飛了隱形戰鬥機樣機。 美國官員表示,中國為哈格爾提供 了參觀中國唯一航空母艦的難得機會, 這也表現出中國軍方的開放姿態。 當下美國正重返亞太,增派艦船、 飛機和軍事人員,努力擴大地區影響 力。有鑒於此,中美兩國的軍事紐帶正 變得越來越重要。 兩國都同意采取溫和措施,以緩解 對朝關係和領土爭端引發的軍事緊張。 中美軍事關係能發展到什麼程度仍 有待觀察。周二宣布的措施主要是為兩 軍對話構建新的渠道,並制定共同開展 人道主義救援演練的計劃。一位美國國
防官員稱,這些措施雖小,但努力的方 向是正確的,因此是很好的措施。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中美關係遭受 了一系列考驗,包括相互指責對方實施 網絡攻擊、中國對中國南海的領土主張 以及中日圍繞釣魚島的領土爭端。 去年秋天,美國軍方對中國在中國 東海上空單方面劃設的防空識別區直接 發起挑戰,派出兩架B-52轟炸機飛越這 一區域。美國及其亞洲盟友們擔心,中 國會不會在中國南海劃設類似的防空識 別區以擴大其影響力。 美國力圖增強在亞洲的影響力,但 這一計劃可能因美國國防預算吃緊和中 國增加軍費開支而受到鉗制。 美國國防部主張的中美新型軍事關 係是美國建立新型對華外交關係的內容 之一,是美方在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 席之後的一個動作。 去年6月,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 馬在南加州一處私人莊園舉行了會晤, 就雙方存在爭論的一些重大問題交換了 意見。上月,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 馬攜兩個女兒訪問了中國。
贊中國軍方對美防長當面直言 【時報訊】環球時報4月9日 發表社論文章全文如下: 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8日與 美國防長哈格爾共同會見記者 時,直率表達了各自立場。常萬 全說,領土主權是中國的核心利 益,在領土問題上中方不會妥 協、退讓和交易,更不允許受到 一絲一毫的侵犯。他還敦促美國 約束日本行為,不要姑息養奸。 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日前 會見哈格爾時,更是直接表達了 對哈格爾訪華前不友好言論的不 滿,質疑美方為日本撐腰打氣、 袒護菲律賓的態度,指責美國攪 動台海局勢。國防部網站公佈了 范長龍的這些談話。中國軍方如 此坦率展示與美方的分歧,此前 並不多見。 這一變化是中國軍方自信的 表現。這不是中國在示強,而是 以國際上的流行方式對外展示真 實的中國。我們不惹事,也不怕 事,這是中國面對周邊複雜摩擦 的基本態度。我們不求外界充分 理解中國,但要避免華盛頓或者 東京嚴重誤判中國,以為我們即 使在涉及核心利益時,也能有它 們希望的後退尺度。 外界對中國的誤判很多,比 如時而認為中國「突然變得很強
硬」,時而認為中國為了實現穩 定而甘願對外忍氣吞聲。外界還 有人認為,西方的威脅甚至輿論 壓力能夠有效影響中國的決策和 表現。 中國需要展現大國的定力, 讓外界了解支持中國對外戰略的 元素和決策過程都很嚴肅,不可 能受國內臨時性波動的影響,更 不可能是一個小圈子的心血來 潮。中國不惹事,因為那不符合 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戰 略。但中國也不怕事,因為我們 知道怕也沒用,有些事我們不主 動惹,但它們會找上門來。就像 日本「國有化」釣魚島,還有安 倍參拜靖國神社,這兩件事都打 破了中日之間的「現狀」。 中國不是同誰有了矛盾,就 要用打仗來解決。但是日本動輒 搬出美日同盟條約,不斷宣揚要 對中國「入侵」釣魚島的飛機動 武;還有菲律賓也在炫耀美國的軍 事保護,美方不時暗示可能軍事 介入日菲同中國的島礁衝突。這 種情況下,中方重申解放軍捍衛 領土主權的意志和能力,一點也 不突兀。 菲律賓面對中國這樣的大 國,敢在仁愛礁上搞舊軍艦坐灘 的流氓行為,這決非正常。馬尼 拉誤判了中國的容忍度,這種誤 判在一定程度上蔓延開來,成為
外界認識中國的一條基線。中國 必須清除這個虛假座標,盡量用 語言,如果語言不夠,就須加上 行動。 如果說中國消除外界的誤判 都意味著風險的話,那麼這個風 險就需要美日菲同中國一起承 擔。中國不是個奉行擴張主義的 國家,即使對菲律賓這樣的小 國,我們同其掰扯也相當有耐 心。在我們看來,美日菲等想按 照它們的意願塑造中國,它們的 失望源自自欺欺人。 中國將在自己的家門口不惜 使用武力捍衛領土主權,美國為 重返亞太而對菲日「兩肋插 刀」,中美可能都不相信對方真 敢這樣做,那麼最好雙方都別逼 對方。我們不知道美國人現在是 什麼感受,我們想說,中國人的 真實感受是,美國在攛掇日菲對 我們步步進逼。 中國不想同美國陷入直接衝 突,但這是源於善意和理性,而 非源自對美國力量的恐懼。中國 近海不是大洋深處,美國太平洋 艦隊的威懾力在這裡需要打多少 折扣,美對日菲的承諾在面對它 們同中國的領土糾紛時還有幾分 有效性,我們就不在這裡算細賬 了。套用一句中國最近流行的話 說: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