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今日唐人街
Wwww.chinesepress.com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La Presse Chinoise
黃雲山公所成立97週年慶典紀盛 【時報專訊】黃雲山公所歷史悠久, 是在滿地可唐人街成立最早的僑團之一。 為慶祝公所成立九十七週年暨新近裝修工 程完竣,特於十二月廿一日(上週六)舉 行慶祝典禮。到賀嘉賓有華人聯合總會邵 禮平主席,伍活衡副主席,李氏公所李振 衡主席,譚光裕堂譚役操前主席,新任昭 倫公所譚競彬主席,中華會館譚銳祥永遠 名譽主席,財政馬超勇,譚健民及眾多李 黃蔚岳主席致詞時攝。 氏,譚氏宗親等,並有由粵聲音樂社余健 錚社長帶領多位音樂師傅演奏出悅耳動聽的廣東音樂助慶,將 整個禮堂擠得滿滿的,非常熱鬧。 祭 祖 儀 式 在 中 午 十 二 時 正 開 始 , 由 該 公 所 主 席 黃 蔚 岳 主 持,他在演詞中除感恩黃氏祖父輩們在以前千難萬難之中,克 勤克儉,點滴凝聚,購置會所物業,令所有黃氏宗親有一個憩 息娛樂的地方外,更高度讚揚宗親們精誠團結,積極參與公所 各項事務並協同其他僑團為唐人街的發展、建設而努力。 典禮完畢後大家把酒言歡,互祝聖誕新年快樂,僑社團結 和諧。慶祝會一直到下午三時才盡歡而散。
金豬祭品。
本報商得多倫多中醫、多倫多國際中 醫藥針灸研究學院校長勞惠光醫生(DR.
預告
ARTHUR LO) 由 下 期 起 開 始 執 筆 寫 專 欄 《布「醫」萍蹤錄》,文章多乃記錄他本 人行醫事實,奇疾難症,治病行為,以及 加國中醫之發展事項等,與讀者分享。專 欄由下期(二0一四年一月十日)開始,逐 期刊出,敬請留意。 ——編者
全體職員與貴賓合照。
溫市兩華裔男童國際賽勝出 二月將赴紐音樂廳鋼琴彈奏 【時報訊】溫市兩華裔十歲男童朱庭皓 和 鍾 卓 愉 日 前 通 過Crescendo國 際 音 樂 大 賽 的溫哥華初選,獲得二月十七日前往紐約卡 內 基 音 樂 廳 ( Carnegie Hall) 彈 奏 鋼 琴 資 格。為培育兒子對彈琴的興趣,朱庭皓的父 母經歷多方面尋找好動兒的興趣,最後無心 插柳,找到他最愛的鋼琴演奏;而出身樂手 的鍾卓愉父親鼓勵兒子練琴,取得成功。 來自廣州的朱庭皓,父親朱海和母親楊 小梅都不是學音樂出身。朱海表示,兒子生 性好動,總是坐不定,喜歡運動,精力旺 盛。他思考著要如何讓孩子專心學習,開始 時,帶庭皓去學繪畫,但他仍然坐不定,無 心專注,主動說要放棄。之後,朱海讓庭皓 轉學鋼琴,初時庭皓也是坐不定,但愈學愈 專注,慢慢地就愛上了鋼琴。 朱 海 和 楊 小 梅 並 未 限 制 庭 皓 的 興 趣 發 展,除了鋼琴外,庭皓也學小提琴及其他樂 器,但庭皓衹對鋼琴情有獨鍾,毋須去督 促,庭皓每天放學回到家,就會坐到鋼琴前 練習兩三小時。朱海說:「學鋼琴也改變了 庭皓的個性,同時,對智力發展和眼手的協 調能力都有幫助。對於庭皓可以在國際知名 音樂廳演奏,將是兒子生命中的一個亮點, 可以給他自信,相信可以成功。」 庭皓說,他喜歡彈鋼琴,雖然有時練不 好,會感到挫折,但他仍愛享受彈琴的樂 趣,在卡內基音樂廳,他會演奏蕭邦
(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的 《 幻 想 即興曲》(Fantaisie-Impromptu)。 另一位是鍾卓愉,父母來自香港,母 親關綺霞表示:「卓愉四歲時,她帶孩子 去社區中心學習鋼琴課程,學了半年後, 發現卓愉在家中會主動練習彈琴,才想到 要替他找導師,而導師在初次聽卓愉彈琴 後,讚賞這孩子有天份,決定讓卓愉專注 學鋼琴。」 鍾卓愉則說,他很喜歡彈鋼琴,是因 為很喜歡在舞台上,表演給很多人看。關 綺霞也相信,能夠站在舞台上,是卓愉學 琴的動力,即使卓愉喜歡畫畫,不喜歡音 樂,她也能夠接受,並支持。 雖然關綺霞採用順其自然的方式,但 卓愉的父親鍾瑞安曾是搖滾樂團的結他 手,對音樂相當在意,因此,在卓愉開始 學鋼琴後,鍾瑞安會特別督促卓愉的鋼琴 進度,基本上關綺霞負責照顧卓愉放學後 的課業,但有時看到丈夫督促卓愉學琴太 嚴格,也會與丈夫爭執,因為她始終認 為,不管孩子學甚麼,開心最重要。 鍾卓愉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曲目是 日 本 作 曲 家 中 田 喜 直(Yoshinao Nakada)的 《練習曲》(Etude Allegro),由於是一全新 的曲目,卓愉正在加緊練習,期望能有最 佳的表演狀態,獻給樂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