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序 城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 建築,是人類群聚習性的發展軌跡, 每個世代總能留下當時發展脈絡的足跡, 不論經過多少世代交替, 縱然故事的流傳總會因為後人的加油添醋而過度美化, 然而藝術總能記錄下故事的初衷, 不論是抽象或者寫實的型態, 皆能毫不保留地展現每一個不論好壞的年代。
文 戴榮緯
-查理斯•狄更斯《雙城記》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敘述了他所處的那 個矛盾的、鮮活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中,人們 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它既來自於它自身的 歷史沿襲,也不斷的接受著當下不斷發生的改 變。「雙城記」作為此次陸先銘和郭維國雙個 展的歷史隱喻,所指涉的正是在今天我們所面 對的現實以及存在的可能。
出處 當代藝術館
The Artist
01 陸先銘
Lu Hsien-ming
陸先銘的藝術志業,一直鎖定在他生活環境中糾結的文化 省思,自期以創作積極介入社會脈動,落實在地人文關 懷,並延伸到歷史詮釋和時代觀照。
一個偉大的時代的出現,必然是無數個體默默的付出。 陸先銘作品中的那些原住居民或是城市流民,一方面作為現代城市的付 出者、參與者、受惠者;另一方面又再遭遇這種變遷所帶來的不安、動盪與 失落。現代速度使得人們的時間被縮短,人們在接應不暇中經歷著激烈的動 盪,時間被濃縮為效益,個體成為集體利益的工具。 事實上,陸先銘的作品正是從這種雙向的矛盾出發,這種高速發展模式的未 來是甚麼?它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意味著什麼?它和歷史文明之間如何延續? 誰來承擔這些延續之間的斷裂 ?
策展人—崔燦燦
雙城記─「浮城過影」陸先銘個展 出處|當代藝術館 攝影|姚家宇 設計|丁鈺靈
城市是每一個現代人所生存的特有空間,它承載著現代人的文明成果,也承載著 夢想與失望。沒有一座城市只是建築,每一座城市都是由無數鮮活、曲折的個體共同 組成。然而在這個城市的角落,那些生動而又真實的個體身上,我們卻看到任何一個 時代的矛盾與荒誕最終都要由個體來承擔,它對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個體的影響是 結實的、沉痛的、也是有力的。
在陸先銘的作品中,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與個體之間的關係不斷顯現。路橋系列是 他從上世紀 90 年代臺灣的城市建設迅速發展開始,他將目光聚焦於這座城市中崛起的 現代建築紀念碑。這個工業化的產物象徵著一座城市的精神,然而在這個宏大敘事的 現代精神背後,陸先銘將視角拉回這座城市的主體,城市中的人與光陰的變遷。現代 化加快了人的生活便捷能力,也加快了現代經濟的高速運轉,它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 落,似乎都成為勢不可擋的必然趨勢。在這個趨勢背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榮耀背後, 無數個體仍然經歷、承受著自身的流變。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 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 是絕望之冬;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都在奔向與其相 反的地方…」
The Artist
02 郭維國
Kuo Wei-kuo
綜觀郭維國的創作發展,從表現手法到形式風格,每實踐一個時段即 自我突破並全然改變,但某種藝術堅持、美學特質、和精神內涵卻能 貫徹其中。透過油畫技法的精熟掌控,對矯飾美學的特別偏好、以及 對象徵與隱喻手法的巧妙應用,他自由無礙地拼湊個人情感、時代記 憶、和集體慾望,一面訴說生命的殘酷與缺憾,一面彈唱著自我的迷 戀與超越。
郭維國的許多作品中,一些現實從未出現的「精靈」時常湧現。他們似乎 來自於歷史典故、神話遊記或是現實的某個角落,這些「小怪物」在畫面中形 色各異,既像是對於現實的隱喻,又像是藝術家心中的奇異世界。郭維國的作 品極具想像力,似乎在他心中有著一個別人從未踏入的獨有世界。像是故事的 開始,也像是故事的結束,而在漫長的歷程中,郭維國用畫筆編織了這個「人 獸走足」共存的大千之園。這些看似喜悅的童話世界,暗藏著某種現實的殘酷 與無奈。或者說,從未真實存在的「精靈」來源於現實與歷史的交匯處,來源 於這個時代的困境和衝突之中,它是現代版本的社會預言 策展人—崔燦燦
雙城記─「萬園有靈」郭維國個展 出處|當代藝術館 攝影|姚家宇 設計|丁鈺靈
每一個城市中,都存在著靈光閃爍的故事,關聯到一些曲徑通幽的歷史和人物。 一座城市即是一本關於時間、記憶、個體與生命延展的百科全書。這之中記載著一些 奇妙的事實,和超脫現實的無數幻想、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每一個人都代表一個故事, 它存在自我的世界中,也在無形中成為現實世界裡的某個角色,生活在都市中,也彷 彿是在一個沒有樂理可循的奏鳴曲中遊蕩。
本次個展,郭維國將連接各個展廳的紅磚走廊,改造成一個融合古典美學和宗教 性格的純白空間,讓觀者從這個通道的幾個節點,進入藝術家以近年畫作和全新的立 體作品,串聯而成的奇想空間與夢幻世界。這個白色通道,既是一種精神旅程,也是 一條尋找靈光之路。人生的路程,即使只是驚鴻一瞥,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成為一個 童話,一個開始追逐自我和不斷想像自我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之中,精靈相伴,穿園 而行。
文|戴榮緯 攝影|姚家宇 設計|丁鈺靈
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想的社會氛圍以及家園的構想,大多數人透過積極的行動群尋求 理想的呈現,藝術家也是如此。陸先銘和郭維國的共同展出,是對生存環境與現實遭 遇的探討,他們從 80 年代台灣社會的變遷作為創作的主要標的,用藝術的語言檢視許 多顯著或者隱藏的社會問題,利用一半寫實一半抽象的藝術型態,將所有問題集中化 進行闡述,也讓欣賞過的人們可以針對這些社會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甚至有所啟發。
除了社會問題外,郭維國也透過藝術 畫作,完成內心遲遲無法實現的夢想, 不論是角色扮演,或是情境模擬,將自 己的肖像融入藝術中,更能讓觀眾感同 身受。 陸先銘則是將城市中不同的小角 落,透過畫像與影像的方式呈現,希望 能記錄下城市中生活的人們所發生的 點點滴滴,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呈現出 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風貌。
1959 年生於台北市,1982 年畢業於中 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歷任華岡現代藝術協 會、台北畫派、悍圖社會長 ‧ 曾獲 1981
陸先銘
年雄獅美術新人獎首獎、1992 年台北現 代美術雙年展首獎、2002 年廖繼春油畫 創作獎首獎。陸先銘的展覽紀錄豐富,涵 蓋國內外各大美術館、畫廊,多年來已逾 百餘次,作品且獲德國路德維國際藝術論 壇等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1960 生於台北,1984 年畢業於文化大 學美術系,是台灣當代藝術重要團體「台 北畫派」與「悍圖社」的核心成員。曾獲
郭維國
2000 年美國 Freeman 基金會亞洲藝術 獎首獎,2004 年李仲生基金會現代繪畫 獎,以及 2006 年第五屆廖繼春油畫創作 獎。
藝術是心靈的舞台,思考是繪畫的靈 魂,而每一天的生活經驗,五官所見、內 心所感,如何以筆墨色相呈現在作品當中, 讓觀眾產生共鳴或是質疑,則是藝術家的 挑戰。 袁金塔
f
請上 FACEBOOK 搜尋 : 愛台灣文創網 - ITaiwan
希三創意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