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文獻 第九卷第二期

Page 1


9

2

2019 年 12 月


9

2

2019 年 12 月

CONTENTS 刊頭語/劉正元

003

研究論文 1979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陳儀深

006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許淑娟

032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黃文樹

072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蘇明如

102

文獻編譯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莊建華、余姿慧、曾子容

138

田野現場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力淑君

160

文化光影 高雄小故事──大谷學生的高雄記憶/黃朝煌

190

高雄小故事──兒時記憶之大統百貨/林祐而

192

高雄小故事──大港埔憶往/吳柏林

194

大事紀要 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闕妙芬整理

198


刊頭語 今年(2019)適逢美麗島事件發生 40 週年。1979 年 12 月 10 日,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辦 世界人權日大遊行,爆發了大規模的警民衝突,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成立 1210 專案,將事件定 位為涉嫌叛亂,逮捕了政治上的異議份子,隔年對八位主要被告進行軍法審判,另外將 33 名 被告移送司法審判,其間又發生林宅血案及高俊明牧師窩藏施明德案,引起國際間重大關切。 這個發生在高雄的重要政治事件對於臺灣 1980 年後的政治發展影響甚為深遠,某種程度也主 導了後來到現在的臺灣政治發展。對臺灣政治史非常熟悉的陳儀深研究員撰寫此篇專文,除 描述此一事件的的審判過程和當時執政者心態外,特別凸顯來自國際間不少人權團體及有國 際政界人士的關切與使力。陳儀深引用了不少當初珍貴的電報發言紀錄和函文,以及官方國 家檔案局的檔案資料等一手史料,讓讀者得以一窺當時的歷史時空脈絡。最後,陳儀深將此 一事件定位為:「群眾運動挑戰戒嚴體制反抗模式」,而且「這種反抗在 1979 年暫時遭到摧 折,但捲起的反對能量,對日後自由化、民主化的過程,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我相信未 來學術上對於這種反抗模式的定位、歸類及社會影響等,仍有相當多的討論空間。 許淑娟的〈日治初期高雄平原低丘的林野開發〉一文在討論日治初期高雄阿公店、打狗、 鳳山一帶低丘山林地的開發過程,藉以了解殖民者的經營開發策略,同時也試圖了解殖民者 與在地仕紳間的社會互動。許淑娟從當時申請者的身分、申請者核准通過與不通過的理由來 理解這一社會過程。當時通過的案子中,來自內地與臺南仕紳和商人占絕大多數;某些案件 則因考量水源涵養、地質環境、或原使用人、鐵道部的利權等因素而未獲通過。換言之,這 些史料的耙梳讓讀者可以了解殖民者對於山林開發背後的思維與考量,由此視之,這篇文章 既是歷史地理學的討論,也可被視為是日治社會史的分析。 第三篇論文是宗教個案的討論:黃文樹〈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 界的交流〉。位於鳥松區的圓照寺創立於 1948 年,以宏揚地藏法門以主,住持敬定法師長期 以來積極與周遭亞洲地區國家進行佛教交流,例如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均可見敬 定法師的足跡。作者歸納這些交流的意義分別是:宏揚地藏法門信仰、以庶民語言講經宏法、 以文化藝術方式交流宏法、兼顧經文與日常生活並行方式宏法,在互動上以平等互惠原則進 行交流等。作者認為:敬定法師「對於佛法的宣揚以及催化佛教的國際交流,都有鉅大助益。」 最後一篇論文從新博物館學的角度來審視駁二藝術特區的發展和走向。駁二藝術特區是


高雄港第二接駁碼頭邊的舊倉庫群所改建的文化創意園區,吸引許多人潮前往參訪,是高雄 市文化觀光的重要指標性個案。蘇明如以此個案為例,討論駁二藝術特區的發展過程和經營 策略,並透過深度訪談公部門和文光產業相關利害人士,得到如下重要結論:駁二特區有地 點和交通的發展優勢,並透過觀光體驗策略縮小觀光客與藝術之間的距離,進而影響這幾年 來高雄的觀光發展模式。文末作者提出幾項具體建議,包含發展活絡夜間經濟、連結鄰近社 區特色、規劃短程參訪行程、以自創經營及開發多樣性觀光等策略來吸引更多觀光人潮。 文獻編譯專欄收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幾位研究人員對六龜稇源商號史料的耙梳及整 理。稇源商店六龜支店創設於 1912 年 7 月,店址於六龜庄 203 番地開設,即現在新民街的 位置,主要經營雜穀、吳服、薪炭、木材等類雜貨販賣,另有製籐及菸酒專賣。比較特別的 是:稇源商店也在日治時期被官方特別許可扮演民營的蕃產交換(易)所的角色,因此,稇 源商店史料中存有不少蕃產物交易的帳冊資料。高史博這次從洪稇源舊宅所整理出 1,576 件 文物史料,種類包含商號帳冊、家族私人帳冊、圖書、照片、日記、書信等八大類。這批史 料是學界近年少數大量出土的相關史料,不僅能了解六龜地區日治時期的重要發展,同時也 讓讀者了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事業、蕃物產交易、樟腦開發、及官方與地方家族的 互動過程。 田野現場力淑君從語言的角度討論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作者以阿蓮區三大主要農作: 龍眼、芭樂和棗子為例,討論相關農具及農事使用動詞,是屬於焦點字彙的研究方式。除字 彙外,他也區分臺灣閩南語跟華語在特定語意上的差異,比如:「如搝 [giu53]、擢 [tiəʔ21] 在 華語皆是指拉的動作,但在閩南語卻不相同,搝是人或動物面向著物品拉,擢是人或動物將 繩索繞過肩背對著物品拉。」另外,作者調查光鋤頭這農具就有 13 個相關動詞,顯示出閩南 語動詞詞彙使用的細膩度,及它在農業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主編 2019 年 11 月 6 日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 ——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 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撰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兼任研究員,現任國史館館長 陳儀深

摘要 1970 年代開始,黨外人士提出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解除戒嚴等訴求,進而集結 於「美麗島雜誌社」的旗幟下,宛如「沒有黨名的黨」,挑戰國民黨當局的底線。1979 年 12 月 10 日世界人權日大遊行爆發大規模的警民衝突,當局成立「一二一○專案」, 將事件上綱為陰謀叛亂,展開大逮捕,隔年 3 月對八名主要被告軍法審判,另將 33 名被 告移送司法審判,企圖透過逮捕、審判、監禁來打壓反對運動。期間發生林宅血案以及 高俊明牧師「窩藏」施明德等案外案,更引起國際注目。 過程中,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檢送的〈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把人犯分成共匪 和臺獨兩類,謂追訊最終目的在「使共匪及臺獨分子在高雄暴亂事件中扮演之角色能夠明 朗正確,而使本案之偵辦對公眾更具說服力」,即突顯黨國體制維護政權的「戒嚴心態」、 對共匪和臺獨特別疑忌。然而,經由國際特赦組織及美國國會議員等等外界的關切、聲援, 所形成的巨大壓力,影響當局處理本案的態度,包括量刑程度以及軍法審判的範圍縮小為 八位,顯示戒嚴時期黨國體制與反對運動以及國際壓力(世界潮流)的複雜關係。 儘管這個以「群眾運動挑戰戒嚴體制」的反抗模式,在 1979 年暫時遭到摧折,但捲 起的反對能量,對日後自由化、民主化的過程,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高雄(美麗島)事件、軍法審判、一二一○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施明德、 林義雄、臺灣關係法

本篇為特約邀稿。

007


008

9卷|第2期

The 1979 Kaohsiung Incident at the Dawn of Democracy: Archival Studies of the Mindset of the Authorities, Overseas Aid and Consequent Effects Yi-shen, Chen Retired and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currently Director of Academia Historica

Abstract Since the 1970s, non-partisans, calling for comprehensive central-level re-election and lifting of Martial Law, gathered under the flag of the Formosa Magazine as “non-party” party, challenged the bottom line of the Kuomintang authorities. The outbreak of violence at the Human Rights Day rally on December 10, 1979, led to the “1210 Project,” by which the authorities claimed the incident as a treacherous conspiracy and launched mass arrests ensued by the military tribunals of the eight major defendants in March the following year and the judicial tribunals of the other thirty-three defendants. As arrests, trials and imprisonment were conducted in aims to suppress the opposition movements, related cases including the Lin Family Massacre and Reverend Kao Chun-ming “harboring” Shih Ming-teh drew more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The “Guidelines on Interrogation for the 1210 Project,” set by the Investig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divided the criminals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ly communist bandits and Taiwan independence activists, asserted that the ultimate goal to interrogations was to “clearly address the role played by communist bandits and Taiwan independence activists and mak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se more persuasive to the public,” exposed the KMT party-state system's “martial law mindset” and deep anti-communist and anti-independence suspicions. However, the concern and support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such as the Amnesty International and memb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generated immense pressure on the authorities and changed their attitude toward the case, including the criminal sentencing an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defendants to eight tried in military tribunals, all pointing to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MT party-state system, the opposition movement and international pressure by global trends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Despite the temporary frustration for the resistance pattern “using mass movements to challenge the martial law system” in 1979, the energy fueled by the Incident affected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nation's progress for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Keywords: Kaohsiung (Formosa) Incident, military tribunal, Guidelines on Interrogation for the 1210 Project, Shih Ming-teh, Lin Yi-hsiung, Taiwan Relations Act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壹、前言 貳、從「偵訊工作指導綱要」看國民黨當局的心態 參、海外救援的檔案「汗牛充棟」 肆、後續發展與影響 伍、結語

壹、前言 公元 2000 年臺灣政治發生第一次「政黨輪替」,當選總統的陳水扁是 1979 年高雄 事件(或稱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副總統呂秀蓮則是高雄事件受軍法判決入獄的受 刑人之一,他/她們背後的民進黨執政團隊,不乏同樣是受刑人或辯護律師身分的人, 可以稱作「美麗島世代」﹔昔日被審判的階下囚於二十年後把執政半世紀的國民黨拉下 臺,在人類歷史上應該是值得記載的一段佳話。陳水扁總統上臺以後,承擔支持者要求 平反政治冤案的任務,於 2002 年指示檔案管理局「應以辦理二二八事件相關檔案徵集與 整理之成果及經驗,儘速成立國家安全、美麗島事件及重大政治事件檔案小組,積極查 訪相關檔案,並依法優先辦理黨案移轉。」1 這一次查訪的結果,經過審選移轉的高雄事 件檔案共有 4,774 件,其中數量較多的單位是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即昔日警備總部)2,465 件、國防部軍法司 1,226 件、總統府 423 件、國家安全局 267 件、法務部調查局 238 件。2 換句話說,高雄事件的客觀研究成為可能,是不到二十年前的事。 「高雄事件」是指 1979 年 12 月 10 日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大遊行,爆發 幾波相當大規模的警民衝突,事後國民黨當局成立「一二一○專案」,於 12 月 13 日開 始進行大逮捕,隔年 3 月 18 至 28 日在景美軍法處第一法庭對八位被告軍事審判,警備 總部於 4 月 5 日判決、5 月 19 日經國防部覆判、5 月 27 日經蔣經國總統批「如擬」確定, 除施明德判無期徒刑、立法委員黃信介判 14 年、其他人判 12 年徒刑。另有 33 名被告受 司法審判,三級三審於 1980 年 10 月 20 日由最高法院定讞。

1

林嘉誠,〈主任委員序〉,收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美麗島事件檔案導引》(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 展考核委員會,2003) 。

2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美麗島事件檔案導引》,頁 89。關於政治檔案的徵集、移轉,陳水扁總統時代有 兩次,分別是 2000 年、2002 年,馬英九總統時代兩次,即 2009 年、2013 年,蔡英文總統時代兩次,即 2016 年、 2018 年,其中應以第六次即 2018 年的訪查移轉最深入最徹底,今日而言,美麗島事件的檔案長達 19.165 公尺。

009


010

9卷|第2期

戒嚴時期「黨國體制」的宣傳機器,有意凸顯、誇大黨外人士運用群眾力量對抗 軍警的「暴力行為」,企圖引起社會公憤,以便作為軍法或司法審判整肅的基礎,例 如 1980 年 1 月出版《美麗島暴動實錄》(臺北市:黃河雜誌,1980 年 1 月 10 日),3 月出版《高雄暴力事件專輯》(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0 年 3 月),所蒐 集的文章都是在軍法大審之前,發表在各家媒體的「官方說法」。事實上,高雄事件 只是狹義的美麗島事件,是黨外人士於 1970 年代開始的民主運動的一環,他們提出解 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修改憲法等要求,黨外人士集結於「美麗島雜誌社」的旗幟 下,朝向組織化、宛如「沒有黨名的黨」,觸犯當局的禁忌,12 月 10 日的警民衝突才 會被上綱為叛亂事件,並藉著逮捕、審判、監禁來打壓反對運動,然而經過受難家屬 以及海外臺灣人團體的營救,乃至國際特赦組織以及美國國會議員的聲援,所形成的 巨大壓力不但影響蔣經國處理本案的態度,而且對 1986 年的開放黨禁、1987 年的解嚴, 應該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一段自由化、民主化的過程,可稱為廣義的美麗島事件、 或「美麗島運動」。 筆者在 2019 年 3 月出版的《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台獨四大案件探微》一書,3 就是把美麗島事件列為「四大」之一,給它的副標題是「群眾運動挑戰戒嚴體制」,有 別於 1961 年的蘇東啟事件和 1970 年的泰源事件之企圖「武裝革命」,也有別於 1964 年 企圖以發表宣言推翻政府的彭明敏師生案。之所以出現群眾運動的模式,表示戒嚴體制 已經有些鬆動,反對菁英藉著參加選舉找到發表言論、集結民眾的機會,誠如若林正丈 教授所形容的「七○年代以後黨外勢力的主要構成者」就是中產階級政治企業家和都市 勞工的「街頭同盟」,4 這樣的同盟除了在選舉時以選票給國民黨壓力,平常「有事」的 時候也會走上街頭與警察衝撞。當 1978 年 12 月 16 日美國總統宣布從 1979 年元月起與 中共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蔣經國總統遂以緊急處分令停止正在進行中的增額中央民 代選舉,1979 年失去選舉舞臺的黨外人士活動方式改為室外集會或街頭運動,而國民黨 方面則動員各種宣傳工具,對黨外人士肆行攻擊,把黨外人士→共產黨或共黨同路人混 為一談,即所謂三合一敵人。

3

陳儀深,《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台獨四大案件探微》(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9),計 338 頁。

4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市:月旦出版社,1994),頁 186。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要之,當中華民國遭遇空前的外交挫折,國民黨政府仍擁有龐大的軍警情治系統, 對一切反對勢力虎視眈眈,而黨外人士卻企圖以群眾運動的力量予以「適當反應」,這 是 1979 年高雄事件爆發前的主要背景。 今逢高雄事件四十周年,各界紀念活動展開的時候,筆者選擇所見的一些重要檔案, 來討論當年國民黨當局處理本案的心態、海外救援情況與後續影響,一方面揭示檔案應 用的重要,一方面盼能提供理解高雄事件的深一層資訊和角度。

貳、從「偵訊工作指導綱要」看國民黨當局的心態 1979 年 12 月 10 日晚上高雄大遊行發生嚴重的警民衝突以後,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為了 進行逮捕以及拘提到案之後要搜索住所、進行約談等,於 12 月 12 日擬定〈安和計畫執行 要點〉、12 月 14 日擬定〈安和二號計畫執行要點〉、12 月 25 日擬定〈安和三號計畫執行 要點〉,參加任務分工的單位有四:警備總部、憲兵司令部、警政署、調查局。5 至於 12 月 13 日開始的大逮捕,依照呂秀蓮的整理,12 月 13 日逮捕的人犯除了蘇秋鎮、張富忠欠 詳以外,從凌晨 5 點多到 8 點多依序為:陳菊、林義雄、呂秀蓮、張俊宏、周平德,王拓、 紀萬生、魏廷朝、楊青矗、陳忠信、姚嘉文、邱奕彬。而施明德脫逃旋遭通緝,黃信介則 在 14 日上午經立法院的秘密院會同意之後予以逮捕。6 其後,15 日艾琳達被驅逐出境,16 日陳博文、邱茂男、范政祐等三人被捕,19 日美麗島高雄服務處人員楊文章等 16 人到案。 就像戒嚴時期其他政治案件一樣,美麗島案的偵訊過程是使案件成立的重頭戲。當 人犯陸續到案、被羈押在警總軍法處看守所,警總通知調查局「隨時前來洽提」7。1979 年 12 月 20 日,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檢送一份〈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給警總保安 處、憲兵司令部情報處和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公文中說明 1210 專案到案者已達 20 人, 現分四個場所進行偵訊,除已自 12 月 14 日起每日召開偵訊會報,管制偵訊進度、研商

5

1979 年 12 月 12 日、14 日、25 日三次安和計畫的執行要點,俱見法務部調查局檔案,「一二一○專案 ( 綜合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1010000F/0068/3/42174。

6

呂秀蓮,《重審美麗島》(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7),頁 222-227。

7

法務部調查局檔案,〈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函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79 年 12 月 20 日),「一二一○專案(綜合)」,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1010000F/0068/3/42174/1-01/004。

011


012

9卷|第2期

偵訊有關事宜以外,特補發這一份指導綱要,「請督導貴屬參加專案同志認真辦理」。 其中很值得注意的是,偵訊要領在於「先求偵辦暴亂部分基礎之穩固」、「續求叛亂部 分追訊之落實」,所謂叛亂部分的重點對象,包括 A. 共匪:黃信介、蘇慶黎、王拓、陳 忠信為偵訊重點;B. 臺獨:以姚嘉文、林義雄、陳菊、張俊宏、呂秀蓮、張富忠、魏廷 朝為偵訊重點;C. 施明德緝捕到案後,應列為重點追訊對象。總之,追訊最終目的,在「使 共匪及臺獨分子在高雄暴亂事件中扮演之角色能夠明朗正確,而使本案之偵辦對公眾更 具說服力。」8

圖 1 〈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 圖片來源:法務部(昔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檔案,〈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一二一○專案(綜合)」,國家 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1010000F/0068/3/42174/1-01/005。

從客觀的言行來看,蘇、黃、王、陳四人或無臺獨傾向,尤其蘇慶黎、王拓可被歸 類為「統派」,但在黨外時期基於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共同目標,包括陳鼓應都可以 列入黨外陣營,這是一個層次,然而黃信介一個人是否既要與共匪「勾搭」又要領導臺 獨叛亂?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調查局利用一個去過中國、接觸過政協副秘書長楊斯德

8

法務部調查局檔案,〈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一二一○專案(綜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 檔號:A311010000F/0068/3/42174/1-01/005。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的彰化商人洪誌良,與黃信介有五十萬元的借貸關係,來建構黃信介「通匪」的罪狀, 目的卻是「充實『臺獨』叛亂經費」,9 完全不顧中共之反臺獨以及主張臺獨者之反中共 的事實,以為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三合一敵人」!當時情治單位之脫離現實,與社會 隔閡,由此可見一斑。 1980 年 1 月 8 日 施 明 德 被 捕 以 後, 2 月 7 日調查局就將「一二一○專案移送 書稿」交給警總,值得注意的是,〈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中的被告罪名 分類已經有了改變,不再有共匪和臺獨 的類別,其中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 張 俊 宏、 林 義 雄、 呂 秀 蓮、 陳 菊、 林 弘 宣等八人策劃高雄暴亂事件、「涉嫌叛 亂 」; 張 富 忠、 蔡 有 全、 王 拓、 蘇 慶 黎 等 等 則 是「 妨 害 公 務 」。10 根 據 2 月 20 日警總宣布的數字,高雄事件在押嫌犯 45 人,黃信介等八人由軍事檢察官以叛 亂罪提起公訴,同案被押之另 37 人移送 司法機關起訴。至於鼓山事件的主角姚 國建、邱勝雄, 11 在 3 月 11 日被高雄地 院依妨害公務、傷害罪嫌,各判處徒刑 三年及二年六個月。

圖 2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檢呈「一二一○」專案移送書稿 (1980 年 2 月 7 日) 圖 片 來 源: 法 務 部 調 查 局,〈 司 法 行 政 部 調 查 局 檢 呈 「 一 二 一 ○ 」 專 案 移 送 書 稿 〉,「 一 二 一 ○ 專 案( 綜 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101000 0F/0068/3/42174/1-01/011。

將軍法審判的範圍縮小為八位,可以看作國民黨當局受到國際的抗議、救援的壓 力,所做的讓步。茲將軍法、司法審判對象的年籍資料列表如下。

9

洪誌良被調查局利用的經過,詳見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 美麗島大審》(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頁 355-361。

10

法務部調查局,〈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檢呈「一二一○」專案移送書稿〉,「一二一○專案(綜合)」,國家發展委員 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1010000F/0068/3/42174/1-01/011。

11

情治單位本來想利用姚、邱兩人的供詞來抹黑美麗島雜誌社,後來因故作罷,這是另外的故事。

013


014

9卷|第2期

表 1 1980 年高雄事件受刑人年齡資料表 受軍法審判者 姓名

年齡

籍貫

職業

黃信介

51

臺北市

美麗島雜誌社發行人、立法委員

施明德

38

高雄市

美麗島雜誌社總經理

姚嘉文

41

彰化

美麗島雜誌社發行管理人及基金會主任委員、律師

張俊宏

41

南投

美麗島雜誌社總編輯、省議員

林義雄

38

宜蘭

美麗島雜誌社發行管理人暨社務委員、省議員

呂秀蓮

35

桃園

美麗島雜誌社副社長及社務委員、拓荒者出版社長

陳菊

29

宜蘭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高雄服務處副主任

林弘宣

37

臺北市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總幹事

受司法審判者 陳博文(筆名:陳允中)

43

臺中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

范政佑

44

臺中

美麗島雜誌社社務委員

周平德

41

屏東

美麗島雜誌社社務委員

楊和雄(筆名:楊青矗)

40

臺南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主任、編輯

邱茂男

39

屏東

美麗島雜誌社屏東服務處主任

王紘久(筆名:王拓)

36

基隆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社務委員

魏廷朝

44

桃園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

蘇振祥

30

嘉義

高雄卡車司機

吳振明

25

臺南

計程車司機

吳文賢

29

屏東

美麗島臺南服務處委員

許天賢

29

屏東

牧師(臺南白河林仔內教會)

蔡有全

29

高雄

美麗島雜誌社經理部秘書

紀萬生

41

南投

美麗島雜誌社社務委員

邱純貞

29

桃園

美麗島雜誌社康樂幹事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續上表)

姓名

年齡

籍貫

職業

劉華明

37

屏東

工(劉泰和之弟弟)

余阿興

42

臺南

美麗島臺南服務處職員

張富忠

28

桃園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

陳忠信

31

彰化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

蔡垂和

41

臺中

在臺中經營小牧童文具店、美麗島臺中基金會常委

傅耀坤

47

屏東

計程車司機

戴振耀

32

臺南

橋頭鎮民代表

陳福來

24

臺南

美麗島高雄服務處職員

洪裕發

17

高雄

潘來長

30

臺中

李長宗

34

臺中

王滿慶

31

南投

陳慶智

37

屏東

許淇潭

54

雲林

鄭官明

26

臺南

蔡精文

31

高雄

劉泰和

40

屏東

工(劉華明之兄)

李明憲

32

臺中

邱明強

30

屏東

《八十年代》工作人員

計程車司機

偵訊過程的刑求逼供,當時最早見諸文字並獲公開發表的,就是林義雄在 2 月 25 日 所寫的〈備忘錄〉,其中有扼要的描述: (偵訊方向) 在保安處四十多天的偵訊中,從他們的問話的態度和語氣,似乎是要把一 年多來的黨外活動弄成是一個有計畫、有安排的一連串活動,把六七年選舉前 的民主餐會黨外助選團以及選舉停止後的一切活動,都看成是顛覆活動的一部

015


016

9卷|第2期

份,後來不知怎的,只選擇了五人小組和辦理雜誌這部分,其餘的就略而不提。 (刑求方式) 反反覆覆的問同樣的問題,……答覆的不滿意就打,……用的方法是拳打 腳踢,並時時吩咐拖到地下室去作恐嚇,連續有好幾天(約十天),打的部位 是上身、前胸、後背、腹部,□□的主要是小腿和腹部,有時也用香烟燙我的臉, 燒我的鬍子,…… (結果) 心灰意冷,所以自白書儘量照著他們的意思寫,筆錄也懶得仔細去看它而 照簽。總共在保安處先後作了五、六次筆錄,直到他們認為滿意為止。12 關於林義雄遭受的刑求,在他(因林宅血案)被最高當局決定「交保」住院時, 被康寧祥發現「整支小腿瘀青、凝血」,隔天康寧祥特地拿相機來拍照存證,據康 的描述:「被打得胸部還有紅腫,腿部還有瘀青,用香菸燒燙的疤痕還清晰地留在 臉頰、胸膛上。」隨後康寧祥把照片沖洗兩份,一份自己保存、一份送去吳三連那裡, 請「三老」設法送給蔣經國看。 13 偵訊期間即 2 月 28 日發生的林宅血案,林義雄的母親以及還在幼稚園階段的雙胞胎 女兒在家中慘遭刺殺,至今還是查不出兇手的懸案;當局初始還嫁禍於(與林家有交往、 研究臺灣問題的)外國學者「大鬍子家博(Bruce Jacobs)」,家博先生因而被「保護」 在圓山飯店一個多月,問不出所以然就釋放了,但是之後有十二年之久不准再來臺灣。14 接下來從 1980 年 3 月 18 日至 28 日(中間逢週末停審兩天)一共九天在景美軍法處 第一法庭進行的大審判,已經是一段期間以來國內外一連串力量推移的結果。作為軍法 審判對象的美麗島政團八名「叛亂犯」被告,分別由江鵬堅、謝長廷、蘇貞昌、陳水扁 等 15 名臺灣人律師予以辯護;被告之一的姚嘉文本身也是律師,由蘇貞昌、謝長廷為他 辯護,他們敏銳地認知到針對這次審判應該兼顧憲法辯護、司法辯護和政治辯護;「司

12

〈林義雄備忘錄〉,收於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 審》,頁 384-388。

13

康寧祥論述,陳政農編撰,《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3),頁 286-287。

14

陳儀深訪問,簡佳慧紀錄,〈家博(Bruce Jacobs)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12(2004), 頁 294-316。另參見 J. Bruce Jacobs, The Kaohsiung Incident in Taiwan and Memoirs of a Foreign Big Beard(the Netherlands: Koninklijke BrillNV, Leiden, 2016)。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法辯護是去找證據有無不對之處,憲法辯護是討論 人民有沒有遊行的權利,政治辯護是臺灣的政治是 否需要改革。」姚嘉文的心情從「意志消沉」到「積 極抗爭」有一段過程,因為有一檢察官建議他開庭 的時候跪下來道歉悔改,就一定不會被判死刑,這 個說法反而提醒他:「從中國歷史來看,統治者一 定會叫反叛者屈服,就算是要殺你之前,也會要你 先跪下屈服,不會讓你站在那裡被打死成為英雄」, 對統治者而言,屈服的好處是反抗者的後輩就無法 再反抗,因為前人已經道歉屈服了,因此,在周清 玉的鼓勵下,「我仍然選擇了抵抗。」15 由於姚嘉文、 施明德、張俊宏、林義雄、呂秀蓮等人都是思想清 晰、口才便給的政治人物,要和軍事法庭上的審判 長、檢察官談法律論政治,品質毫不遜色。16

圖 3 林義雄在偵訊期間備受刑求,2 月 28 日又發生慘絕人寰的林宅血案。 圖片來源:陳儀深提供。

當局之所以同意公開審判原因不一,當時的司法院長黃少谷主張甚力是其中之一; 而公開給中外記者平等採訪並可如實登載法庭問題,則與文工會主任楚崧秋有關。17 他們 或許對新聞自由在某些方面有所堅持,但主要恐怕是對自己的反臺獨、維護中國法統的 立場太有自信,以為「據實報導有利於整體利益」,以為公開審判內容可以給黨外得到 教訓。事後,施明德的估計正好相反: 國民黨原本很篤定地盤算:讓這些人在公開審判時公開認罪,這樣「美麗 島政團」整個就垮了,以後出去也沒有公信力了。蔣經國做這個判斷,是情治 單位製造出這些條件,讓他認為公開審判沒關係。……事實上,公開審判也是 蔣經國的一大敗筆。全臺灣共同在大審裏面上了民主政治的大課,所以對臺灣

15

陳儀深訪問,林東璟紀錄,〈姚嘉文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頁 29。

16

例如本土色彩濃厚的台灣教授協會,若干創會成員(包括筆者在內)在 1980 年即服兵役時期,因閱讀報紙連續刊載 軍法大審的問答內容,而受到刺激、得到「政治啟蒙」。

17

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紀錄,《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覽盡滄桑八十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頁 136。

017


018

9卷|第2期

的民主化、政治現代化,那大審的重要性超過於「高雄事件」。 18 既然是敏感的政治案件,當局自須「政治考量」,影響判決刑度的因素固然有來自 外界的救援(如後述),也有來自黨國內部比較理智的聲音,例如在美國任教的丘宏達 教授,一方面為了幫助美國人瞭解美麗島案件,就請留學生馬英九、周美青編印英文資 料寄發,一方面急電臺北外交部轉中央黨部秘書長蔣彥士乃至蔣經國總統,建議對相關 人犯「絕不宜處死刑」,以免成為臺獨方面所期待的「烈士」,也建議國內媒體不要過 度撻伐美麗島暴徒,以便當局量刑可以有彈性空間。

圖 4 丘宏達 1980 年 1 月 29 日致錢復函謂已請馬英九、周美青編印美麗 島事件相關英文資料寄送美國選區議員 圖片來源:法務部調查局檔案,「高雄事件(含審判經過)」,國家發展 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3000000B/0069/406/0057。

圖 5 丘宏達 1980 年 2 月 9 日致臺北外交 部請轉中央黨部蔣秘書長彥士鈞鑒並 請核轉呈總統急電 圖片來源:法務部調查局檔案, 「高雄事件(含 審判經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藏,檔號:A303000000B/0069/406/0057。

1980 年 4 月 5 日警總做出判決,八個人都是「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 行」,黃信介處有期徒刑 14 年,褫奪公權 10 年;施明德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 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林弘宣、呂秀蓮、陳菊各處有期徒刑 12 年,褫奪公權 10 年。 同年 5 月 19 日國防部覆判維持初審判決,呈總統府之後,5 月 27 日由蔣經國批「如擬」。

18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頁 230,施明德發言部分。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另外,交由司法審判的周平德等 33 名被告,經由臺北地方法院於 1980 年 6 月 2 日 作成第一審判決,上訴之後高等法院於 8 月 2 日作成二審判決,其中 31 名被告的刑名或 刑責略有變更(2 人無罪,22 人減刑),最後有 20 人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最高法院在 1980 年 10 月 20 日一律以「上訴駁回」定讞。19 外界一般都比較注意軍法大審的八名被告, 其實司法審判的 33 名被告也應該受到關懷,據楊青矗的描述,龜山臺北監獄對他們「美 麗島受刑人」有不公平的待遇,例如一般重刑犯也可以三個人一間牢房,美麗島人犯卻 一人一間、嚴格隔離;一般人犯可以從「風口」互相送菜互相借書,美麗島人犯全部不准。 類此,楊青矗列舉了他們受到的八項「迫害」。20

參、海外救援的檔案「汗牛充棟」 根據行政院新聞局於 1980 年元月所做的「『高雄暴力事件』有關反應彙報表」, 從 1979 年 12 月 12 日迄 1980 年 1 月 25 日的外國媒體報導頗受臺獨份子影響,對政府 不利,21 相較於國內報紙一面倒的譴責「暴徒」,可謂霄壤之別。同樣在 1980 年元月, 新聞局另一份致國安局的函,就是「檢送本局宋局長就『美麗島高雄暴力事件』所作專 題報告暨『美麗島雜誌策動高雄暴亂事件始末』中英文說帖各乙份,請查照參用。」說 明中指出,該份專題報告係宋楚瑜在 1979 年 12 月 28 日即中國國民黨臺灣省第十一次 代表大會中,就美麗島高雄暴力事件所作的報告,22 而中英文說帖則是「分別寄送本局 所有駐外單位參用,俾對詢問及歪曲事實之言論,主動據以說明或駁斥。」23 然而國際間的人權觀念自有一定標準,當政府發動大逮捕的第一時間,即 1979 年 12 月 14 日,國際特赦組織(AI)倫敦總會副秘書長奧斯汀(Dick Ossting)立即發出電文給蔣經

19

詳見呂秀蓮,《重審美麗島》,頁 468-502。

20

楊青矗口述,陳世宏訪問、編註,《楊青矗與美麗島事件》(臺北:國史館,2007),頁 396-401。

21

國家安全局檔案,〈行政院新聞局致國家安全局函〉,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C2801/1/17。

22

這篇報告早已見諸國內報紙,即〈揭發美麗島雜誌製造暴亂陰謀 新聞局長宋楚瑜提出專題報告〉, 《中國時報》 (1979 年 12 月 29 日),第 3 版。

23

外交部檔案,「高雄事件(含審判經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3000000B/0069/406/0061。

019


020

9卷|第2期

國總統,詢問因高雄示威遊行而被捕的張俊 宏等 21 人的案情;24 翌年 1 月 11 日,該組 織即發出緊急行動(urgent action)通告,內 稱臺灣當局集體逮捕美麗島人士,將控以叛 亂等罪名,且有虐待情事,乃呼籲其成員以 各種通信方式請求臺灣黨政領袖立即予以釋 放,同時要求成員透過律師、記者以及議員 盡力協助,事實上在此之前早有在美國的臺 灣人團體開始奔走遊說,例如新墨西哥洲的 Albuquerque AI101 小組中有一位臺灣人張希 典,已經印製卡片寄到各地讓大家簽名,因 為「若不立刻著手,這些人馬上就會被執行 死刑,等到總部調查結果出來,就太遲了。」 因此AI總部等於是被逼著非調查此案不可, 「這也是為什麼在美麗島事件的審判過程 中,AI 都有派代表來臺灣的原因。」25 此 外,例如美國許多著名大學的 57 位法律學 者,包括呂秀蓮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的老師孔 傑榮(Jerome A. Cohen),聯名致函蔣經國

圖 6 1980 年 1 月 31 日美國各大學法學院教師(授) 54 人聯名致總統電,提到《臺灣關係法》對臺灣 人權的關切 圖片來源:總統府檔案,「外國人士函請赦免高雄暴力 事件首要刑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 200000000A/0072/3150901/1-005/3/004。

總統,表達對臺灣大舉逮捕反對人士的嚴重關切,函中指出,臺灣當局對於具正當性人權活 動的壓制,乃《臺灣關係法》所關切者,他們要求臺灣當局不應以實施超過三十年的戒嚴為 藉口,應保障這些人的人權並儘速交付司法審判。26 斷交以後負責處理美、臺關係事務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 收到大量從美國各地寄來的信件,許多同情與支持被告者要求,在臺灣人權改善之前, 美國應停止對臺軍售;此時美、臺之間沒有外交關係,美國在台協會表面上不是官方機

24

總統府檔案,「外國人士函請赦免高雄暴力事件首要刑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20000000 0A/0067/3150901/1-005/004。

25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紀錄,〈張希典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泰源監獄事件專輯),11(2002),頁 323、 324。

26

總 統 府 檔 案,「 外 國 人 士 函 請 赦 免 美 麗 島 事 件 首 要 刑 犯 」, 國 家 發 展 委 員 會 檔 案 管 理 局 藏, 檔 號: 200000000A/0068/3150901/1-005/1/012。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構、不便介入此事,但是在人權政策的大旗下,「美國在台協會扮白臉,美國國會扮黑臉, 不斷向蔣經國傳達美方觀點。」27 如上所述,來自美國的關切信函還提到剛上路不久的《臺灣關係法》,應該可以打 到國民黨政府的要害。事實上,根據行政院新聞局的統計,1980 年 2 月中旬來自世界各 地的函件,扣除「對態度友善及有地位有影響力者之來函,作選擇性之答覆」以外,不 予答覆之函件就有 1,036 封。28 至於來自美國參眾議院的關切,國民黨政府當然不敢忽視, 請見表列如下:29 表 2 美國國會議員就高雄事件案犯高俊明及林義雄之有關發言、聲明、來函等一覽表(參議員 部分)(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姓名 克蘭斯頓 (Alen Cranston, D-Calif.)

日期 69.7.30

方式

內容要點

我當局對高雄事件案犯之判 復台灣同鄉聯誼會前會 決,渠表示失望;並要求對高 長函 俊明予以減刑。

葛倫(John Glenn, D-Ohio)

72.10

致駐美代表處函

哈特斐德(Mark Hatfield, R-Ore.)

72.5.9

盼林義雄受到公平及人道之待 致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 遇,並洽詢林犯健康及生活狀 事處函 況。

70.8.12

拜會馬前秘書長紀壯及 甘迺迪參議員盼於雙十節特赦 汪前總司令敬煦 高俊明及林義雄。

71.5.11

與駐美人員餐敘

卡里斯基(Jan Kalicki) (參議員甘迺迪之前外交助理)

72.12.21 致北美司章司長函

洽詢林義雄近況。

甘迺迪議員要求提前釋放高俊 明及林義雄或酌予減刑。 甘氏私下盼我釋放高雄事件案 犯,特別是高俊明及林義雄。

27

詳見王景弘,〈「進兩步,退一步」──美國政府及媒體看高雄事件〉,收於張炎憲、陳朝海編,《美麗島事件 30 週 年研究論文集》(臺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0),頁 180-183。王景弘此篇論文係參考 1980-81 年美國國 務院眾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有關《臺灣關係法》執行聽證的紀錄,筆者於 2018 年夏天造訪華府國家檔案館, 可以看到 1979 年 12 月 31 日為止的(解密的)美臺關係檔案,標示 Sheryl P. Walter Declassified / Released US Department of State EO Systematic Review 20 Mar 2014,包括臺北 AIT 給華府以及華府給臺北 AIT 的電報,內容與 國會聽證會的記述相近。

28

行政院新聞局整理,〈世界各地來函查詢高雄暴力事件之綜合報告(1980 年 5 月)〉,所有來函時間均在二月中旬, 距離三月軍法大審日期約一個月:據稱來函內容大同小異,尤其法國(501 封)、比利時(97 封)兩國所寄之信函、 郵票或郵簡均為同一格式,「顯然是當地少數臺獨分子企圖利用外國人士以信函攻勢影響我軍事審判」。來自美國有 198 封,佔 20%。國防部後備司令部檔案,「黃信介等叛亂嫌疑(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 05440000C/0068/1571/207/34/001。

29

外交部檔案,「高雄事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3000000B/0073/409/0197。

021


022

9卷|第2期

(續上表)

姓名

日期 69.5.24

70.8.1

甘迺迪(Edward Kennedy, D-Mass.)

方式

內容要點

洛杉磯台灣同鄉會專題 要求我政府釋放所有高雄事件 演講 案犯,特別是高俊明。 上 總統函

要求釋放高俊明等窩藏施明德 之案犯,並赦免林義雄。

71.5.20

就臺灣戒嚴法所舉行之 盼釋放高俊明、林義雄等所有 記者招待會 案犯。

73.5.24

上 總統函

盼值我新閣行將成立之時,特 別考慮從寬處理高俊明及林義 雄。

73.6.28

國會紀錄

要求釋放政治及宗教犯如高俊 明、林義雄等。

致汪前總司令敬煦函

請求從寬處理林文珍等十位窩 藏 施 明 德 之 案 犯( 包 括 高 俊 明)。

71.8.24

上 總統函

亟盼我於雙十國慶時釋放高俊 明。

72.4.11

上 孫前院長函

盼知高俊明是否可予減刑。

72.4.18

致錢前次長函

要求對高俊明予以減刑,並從 寬處理林義雄。

69.6.5 派爾(Claibrone Pell, D-R.I.)

斐西(Charles Percy, R-Ill.)

表 3 美國國會議員就高雄事件案犯高俊明及林義雄之有關發言、聲明、來函等一覽表(眾議員 部分)(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姓名

巴恩斯 (Michael D. Barnes, D-MD)

日期

方式

69.10.28 上 總統函

內容要點

要求特赦高俊明及其他政治 犯。

佛娜蘿 (Geraldine A. Ferraro, D-NY)

73.5.16

致錢代表函

就高雄事件受刑人及彼等家屬 絕食事件要求我特赦政治犯, 並特別籲我從優考慮予高俊明 與林義雄特赦。

高爾(Albert Gore, Jr. D-TN)

73.6.28

致錢代表函

洽詢高俊明目前情況並盼獲知 其提早獲釋之消息。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續上表)

姓名

李奇(Jim Leach, R-IA)

日期

史塔克(Fortney Stark, D-CA)

內容要點

69.4.29

上 總統函

謂八名「高雄事件」案犯被判 重刑有礙我政治自由化,請我 釋放高俊明與從輕發落黃信介 等八人。

71.3.25

上 總統函

要求我適時特赦高俊明等政治 犯或准彼等保外就醫,俾藉資 增中美關係。

72.2.14

與洛杉磯台灣同鄉座談

籲我特赦高俊明、林義雄等政 治犯。

與錢代表會晤

盼我能釋放高俊明,俾免類似 之小問題引發大案件。

72.2. 上旬 索拉茲(Stephen Solarz, D-NY)

方式

72.5.20

在美國會籲我解嚴之記 促我解嚴及釋放林義雄。 者會

72.8.15

盼我考慮予高雄事件案犯減刑 與內政部林前部長洋港 或保外就醫,其中曾特別論及 會談 林義雄案。

69.6.27

該議員就「高雄事件」發表書 面聲明,旨在籲美政府售我任 何武器前先考慮我人權狀況, 其中曾特別論及高俊明與林義 雄案,認我應即早釋放之。

國會紀錄

來自國外的救援行動在當時的臺灣社會無法廣為人知,倒是旅美臺灣人作家陳若曦, 由於她的一段中國經驗及描寫文革的系列小說《尹縣長》受到國民黨當局的重視,她結合 了三十幾位著名的華人知識份子(如許倬雲、余英時、李歐梵、聶華苓、於黎華等人), 聯名寫了一封要求公開司法審判之類的信回臺面交蔣經國,其間陳若曦詮釋美麗島事件 是「未暴先鎮、鎮而後暴」,意指美麗島人士並無叛亂意圖,而是當局反應過度(over react),言簡意賅。30 一般認為,陳若曦的意見不但對臺灣社會有釐清作用,對蔣經國也會 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30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紀錄,〈陳若曦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12(2004),頁 381。

023


024

9卷|第2期

圖 7 1980 年軍法大審的八名被告 圖片來源:陳儀深提供。

圖 8 2002 年 11 月 10 日陳若曦女士於復興南路自宅接受 筆者訪問 圖片來源:陳儀深提供。

肆、後續發展與影響 從短期來看美麗島事 件,似乎因黨外政團缺乏自 我節制的能力、徒然授予當 局進行整肅的藉口,黨外精 英幾乎「付之一炬」,造成 民主發展的頓挫;但長期而 言,要求解除戒嚴、開放黨 禁、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 的聲音藉著軍法大審更為傳 揚,一群民主人士因信仰而 入獄,更凸顯國民黨政權 「不義」的性質。此外,國

圖 9 到了 1983 年,高雄事件受刑人施明德的獄中身體狀況仍受到國際關切 圖片來源: 總統府檔案,「外國人士函請赦免高雄暴力事件首要刑犯」,國家 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200000000A/0072/3150901/1-005/3/004。

民黨並非完全杜絕民主,因 「中」美斷交停止的選舉很快恢復,美麗島受刑人的家屬和辯護律師不但投入選舉填補了 政治案件造成的空缺,而且捲起更大的反對能量。 1981 迄 1985 年之間,國民黨政府依然泡製了張春男及劉峰松案、陳文成命案、盧修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圖 10 1986 年 10 月美國參議員派爾、甘迺迪,眾議員索拉茲、李奇致函蔣經國總統關切臺灣政治犯並特 別點名高雄事件的張俊宏、姚嘉文 圖片來源:總統府檔案,「美國政要函請赦免高雄暴力事件首要刑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 檔號:200000000A/0069/3150901/1-006/1/031。

025


026

9卷|第2期

一案、江南命案、陳百齡洩露軍機案、李亞蘋案,31 所引起的國內外批評,對於宣稱「堅 守民主陣容」的國民黨,都是無法逃避的壓力。 1980 年代是黨外雜誌蓬勃發展的年代,連在美國的許信良也集結一批人發行《美麗 島週報》,美國的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與臺獨聯盟、臺灣同鄉會致力為臺灣的 自由人權向美國國會議員遊說,著名的如參議員派爾、甘迺迪和眾議員索拉茲、李奇, 曾經在 1986 年直接寫信給蔣經國總統,甚至直接點名高雄事件受刑人張俊宏、姚嘉文。32 1987 年解除戒嚴以後,李登輝在 1990 年被國民大會選為中華民國總統,5 月 20 日 就職當天頒布特赦令,對 20 名叛亂犯予以特赦,其中包括「高雄事件」黃信介等九名(軍 法大審的八名以及當時在美國的許信良),不但免除其刑之執行,而且「罪刑宣告無效」 (從而沒有復權的問題)。33 2003 年 2 月 28 日,行政院研考會所轄的檔案管理局在臺北 舉辦的「美麗島事件檔案展」,大約十天前就引起媒體注意,據參加檔案訪查及檢選的 學者指出,「預謀抓人或擦槍走火?史料難斷」,34 因為事件發生前的檔案付之闕如,不 像先前國史館出版的(1960 年)雷震相關史料顯示,1958 年警總就已經針對雷震「蓄意 叛亂顛覆政府」擬依法究辦。35 預謀抓人或擦槍走火,早就是引人注意的話題。曾經有受刑人提到,警總軍法處看 守所在 1979 年 12 月 12 日早上就開始鬧哄哄整頓牢房,可以預感到有批為數不少的人要 送進來,「可見國民黨在 11 日就決定抓人了。」36 不過高雄事件發生於 10 日晚上,當局 在 11 日決定抓人也不能算是「預謀」。其次,陳若曦女士講出來的未暴先鎮、鎮而後暴 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但那是局部時空下的情境描繪,尚不足以作為預謀的證據。 事實上,《美麗島》雜誌在 1979 年 8 月創刊以後只出了四期,卻辦了十幾次的政治活動, 實改變了先前黨外候選人聯誼會的運動模式,國民黨當局除了加強跟蹤或電話監控,就 是指使或縱容一些暴徒去滋擾黨外人士,每逢美麗島政團辦群眾活動的時候總是「大軍

31

詳見魏廷朝,《台灣人權報告書(1949-1996)》(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7),頁 157-177。

32

總 統 府 檔 案,「 美 國 政 要 函 請 赦 免 高 雄 暴 力 事 件 首 要 刑 犯 」, 國 家 發 展 委 員 會 檔 案 管 理 局 藏, 檔 號: 200000000A/0069/3150901/1-006/1/031。

33

李漢揚,〈黃信介等九人罪刑宣告無效 視同無罪:蔡有全等十一人免除其刑執行 罪行仍在〉,《中央日報》(1990 年 5 月 21 日),第 4 版。

34

劉寶傑,〈美麗島案還原多少真相:預謀抓人或擦槍走火 史料難斷〉,《聯合報》(2003 年 2 月 18 日),第 2 版。

35

陳世宏等編輯,《雷震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2002),頁 13。

36

周平德,《深耕歲月:美麗島內幕大公開》(高雄:周平德,1989),頁 87。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壓境」、劍拔弩張,所以 12 月 10 日國際人權日的集會遊行,在前一天鼓山事件的催化 之下,擦槍走火是很可能的。這個意思是,彼此在互不信任的對峙下互探底線,宛如進 行一場虛擬戰爭,所以當人權日的集會申請不被核准,施明德主張照常舉行的同時,心 裡可能預設著對方到最後一刻也許會讓步;當姚國建、邱勝雄被警察分局和南警部的人 痛毆以後,施明德立刻想到的是以「遊行」(不只是集會演講)予以回報。 新近開放的檔案中,有許多連篇累牘的自白書,如本文所述是透過刑求凌辱的過程 所製造的產品,顯不應作為判罪的依據;而被告與律師在法庭上的精彩論述,也沒有在 最後的判決書出現,充分顯示一個「政治案件」的特色。吾人翻閱黃信介的自白書,可 以看到他敘述《美麗島》雜誌於 1979 年 5 月中核准時,「事實上目的不在辦雜誌,而是 執行『臺獨』的機構,因此編輯內容表面上是以反共立場推行自由民主,實際是醜化政 府及貫徹『臺獨』政治思想,並匯集全省反政府人士擴大組織力量及聲勢。」37 這明明是 情治單位所代表的國民黨統治階層腦中的世界秩序,竟藉著國家暴力轉化為黃信介的「自 白」,顯見他們不但不能容忍、傾聽異見,而且以暴力企圖改變它、消滅它。 然而這種嚇阻和扭曲只能得到暫時的效果,或表面的安定,這一群政治犯在軍事法 庭針對長期戒嚴、萬年國會、一黨專制侃侃而談,透過傳播媒體,宛如反過來「公審」 國民黨政權。不論美麗島政團在當時是如何雜亂無章,畢竟「犧牲換來覺醒」,80 年代 受難者家屬和辯護律師投入選舉而能得到湧泉般的選票支持,顯示開放黨禁的日子已經 不遠。換言之,愛護民主的群眾,和這一群黨外政治人物,共同寫下這一塊臺灣民主化 的里程碑。

伍、結語 高雄事件的相關檔案繁多,本文特別強調 1979 年 12 月 20 日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檢 送之〈1210 專案偵訊工作指導綱要〉給警總保安處、憲兵司令部情報處和警政署刑事警

37

國 防 部 後 備 司 令 部 檔 案,「 黃 信 介 等 叛 亂 嫌 疑( 一 )」, 國 家 發 展 委 員 會 檔 案 管 理 局 藏, 檔 號:A30544000 0C/0068/1571/207/41/001。

027


028

9卷|第2期

察局,公文中明指偵訊方向除了落實「暴亂部分基礎之穩固」、還要「續求叛亂部分追 訊之落實」,竟然把人犯分成共匪和臺獨兩類,謂追訊最終目的在「使共匪及臺獨分子 在高雄暴亂事件中扮演之角色能夠明朗正確,而使本案之偵辦對公眾更具說服力。」充 分顯示黨國體制統治臺灣的「戒嚴心態」。其次,根據行政院新聞局整理,「世界各地 來函查詢高雄暴力事件之綜合報告(1980 年 5 月)」,所有來函時間均在 1980 年 2 月 中旬,距離三月軍法大審日期還有大約一個月,推測對於國民黨當局處理本案的態度必 有影響,調查局移送給警總的起訴資料已經不是共匪和臺獨的分類,而且軍法審判的對 象縮小為八位。 救援方面的檔案資料顯示,儘管美、臺之間沒有外交關係,美國在台協會表面上不 便介入此事,但是在人權政策的大旗下,「美國在台協會扮白臉,美國國會扮黑臉,不 斷向蔣經國傳達美方觀點。」來自美國的關切信函還提到剛上路不久的《臺灣關係法》, 對國民黨政府的壓力應不只是有關高雄事件受刑人的減刑、釋放問題,而是關切整個臺 灣人權民主、乃至戒嚴是否要持續下去的考量了。 臺灣史、韓國史、日本史都不只是各自國家的歷史,而是世界史的一部分,或是東 亞史的一部分。就民主化而言,日本最早在 1889 年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但不久 發生了日清(甲午)戰爭,進入二十世紀以後,1912 年至 1926 年有所謂「大正民主」, 日本且於 1914 至 1918 年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方面推動了日本政黨政治的發展, 另一方面又產生了暫時性的抑制作用」,大正民主雖然是邁向國際協作主義與國內民主 化的轉折點,但也可說是「對內立憲主義、對外帝國主義」,38 這個階段的臺灣和朝鮮都 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 1945 年二戰結束以後,臺、澎轉為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尤其 1949 年開始的戒嚴、 及其「中央政府」來臺以後,臺灣遭受的是一黨獨裁的黨國體制(party-state system), 將近四十年密布的特務和戕害人權自由的特別刑法,可說是為一人一黨服務,這種經驗 恐非日本或韓國的軍人政變、或階段性獨裁所能比擬。所以,從 1950-60 年代白色恐怖 下的無黨籍政治人物,單打獨鬥對抗國民黨的經驗固然寶貴,後來的黨外運動──特別

38

村井良太,〈政黨政治發展的歷史——從「大正民主」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2015 年 2 月 13 日)。資料索引日期: 2019 年 10 月 28 日,網址:https://www.nippon.com/hk/in-depth/a03302/。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是 1979 年美麗島政團企圖透過各地設置雜誌(分)社、朝向組織化(政黨化),同時 結合群眾運動挑戰戒嚴體制,關鍵作用值得重視,它雖然被當局摧折,隨後的家屬與辯 護律師參政卻受到民眾熱烈支持,已經預示了 1986 年民主進步黨組黨成功、從而使臺 灣進入真正政黨政治時期的來臨。從這個角度看,高雄事件所透露的民主曙光,是多麼 值得珍惜。

029


030

9卷|第2期

參考書目/ 一、檔案 外交部檔案,「高雄事件」,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3000000B/0073/409/0197。 外交部檔案,「高雄事件(含審判經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3000000B/0069/406/0061。 法務部調查局檔案,「一二一○專案(綜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11010000F/0068/3/42174。 國防部後備司令部檔案,「黃信介等叛亂嫌疑(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5440000C/0068/1571/207。 國家安全局檔案,〈行政院新聞局致國家安全局函〉,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C2801/1/17。 總統府檔案,「外國人士函請赦免美麗島事件首要刑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200000000A/0067/ 3150901/1-005。 總統府檔案,「外國人士函請赦免高雄暴力事件首要刑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200000000A/0072/ 3150901/1-005。 總統府檔案,「美國政要函請赦免高雄暴力事件首要刑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200000000A/0069/ 3150901/1-006。

二、專書 王景弘(2010),〈「進兩步,退一步」──美國政府及媒體看高雄事件〉,收於張炎憲、陳朝海編,《美麗島事件 30 週年研究論文集》,頁 180-183。臺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2003),《美麗島事件檔案導引》。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呂秀蓮(1997),《重審美麗島》。臺北:前衛出版社。 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紀錄(2001),《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覽盡滄桑八十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周平德(1989),《深耕歲月:美麗島內幕大公開》。高雄:周平德。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市:月旦出版社。 高雄事件專輯編委會(1980),《高雄暴力事件專輯》。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康寧祥論述,陳政農編撰(2013),《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陳世宏等編輯(2002),《雷震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 陳儀深(2019),《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台獨四大案件探微》。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1999),《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臺北市:時 報文化出版公司。 楊青矗口述,陳世宏訪問、編註(2007),《楊青矗與美麗島事件》。臺北:國史館。 趙曉生(1980),《美麗島暴動實錄》。臺北市:黃河雜誌。 魏廷朝(1997),《台灣人權報告書(1949-1996)》。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J. Bruce Jacobs (2016). The Kaohsiung Incident in Taiwan and Memoirs of a Foreign Big Beard. the Netherlands: Koninklijke BrillNV, Leiden.

三、期刊 陳儀深訪問,林東璟紀錄(2004),〈姚嘉文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12,頁 19-36。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紀錄(2002),〈張希典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泰源監獄事件專輯),11,頁 312-337。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紀錄(2004),〈陳若曦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12,頁 372-386。 陳儀深訪問,簡佳慧紀錄(2004),〈家博(Bruce Jacobs)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 12,頁 294-316。


1979 年高雄事件透露民主曙光——從相關檔案解讀當局心態、海外救援與後續影響

四、報紙及網路資訊 (1979 年 12 月 29 日)〈揭發美麗島雜誌製造暴亂陰謀 新聞局長宋楚瑜提出專題報告〉,《中國時報》,第 3 版。 李漢揚(1990 年 5 月 21 日),〈黃信介等九人罪刑宣告無效 視同無罪;蔡有全等十一人免除其刑執行 罪行仍在〉, 《中央日報》,第 4 版。 村井良太(2015 年 2 月 13 日),〈政黨政治發展的歷史──從「大正民主」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資料索引日期: 2019 年 10 月 28 日,網址:網路資料,https://www.nippon.com/hk/in-depth/a03302/。 劉寶傑(2003 年 2 月 18 日),〈美麗島案還原多少真相:預謀抓人或擦槍走火 史料難斷〉,《聯合報》,第 2 版。

031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 低丘的林野開發 撰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許淑娟

摘要 本文嘗試探討日治初期阿公店、打狗、鳳山一帶低丘的山林官有地,官方如何開放 各方申請林產物的利權,因此分析相關的林產物申請案,作為了解殖民政府在初領政權 之際的經營開發策略,究竟來自日本的內地投資者如何參與這一波的開發?臺灣的在地 仕紳有無機會得到開發的權利? 研究結果顯示,高雄平原的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龜山、壽山、鳳山丘陵等數 座隆起珊瑚礁丘陵,傳統上就是居民採樵、燒灰的活動地,位於澄清湖旁的大埤山,也 是庄民柴薪、放牛的山坡地,日治初期因石灰、砂利需求提高,阿公店、打狗、鳳山和 臺南本島人仕紳以及日本內地人,都有提出開採石材或砂利、承購林產物、租用土地的 申請。從申請案的核准地來看,各低丘只有龜山和大埤山沒有開放採石。官方的審核原 則,會顧及風土景觀、水源涵養,緣故關係,甚至考量利權的平衡性,林產利權的分配 結果為日本人和本島人兼而有之,這幾位臺灣本島人受到官方或軍方的重視,以地域別 來看,尤其是來自臺南的商人取得數量甚多的石灰石開採權。

關鍵詞:燒灰、石灰石、林產物、日治初期、高雄地區

本文曾發表於 2018 年 6 月 8 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和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主辦之「2018 年高 雄學學術研討會」,承蒙與談人國立高雄範大學地理學系吳育臻教授和與會者、二位匿名審查人提供修改意見,在此致謝。 感謝高師大地理碩士班王成僖、美術系李欣穎兩位同學協助編繪地圖。 投稿日期:2018 年 12 月 24 日 接受日期:2019 年 8 月 22 日

033


034

9卷|第2期

Mountain Forest Management in the Low Hills of the Kaohsiung During the Early of the Japanese Era (1895-1901) Shu-Chuan Hs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official land of the low-hill in the Agongdiàn(阿公店), the Takau(打狗), and the Fengshan(鳳山) area during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era. How did the officials release the rights of the forest products to apply for ?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forest products applic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It also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dynamics from investors from Japan and Taiwanese Businessm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agangshan(大崗山), Shoushan(壽山) hills in the Kaohsiung Plain had traditionally limestone Mining and lime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activity.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Japanese era,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demand for lime and gravel in1898, some applicant from Agongdian, Dagou, Fengshan and Tainan all proposed had proposed mining stone or gravel and rend land. Judging from the approved land of the application, only the Guishan(龜山) and the Da-pishan had not become quarries. The principle of consideration of official opinions usual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landscap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land ownership relations of others, and even the balance of the using rights between different applicants. Finally, the Japanese and both the Japanese and the Taiwan’s merchants had access to forest production licenses(取得許可), and the number is close. Especially the merchants from Tainan, they have obtain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limestone mining rights. Keywords: Lime manufacturing, Limestone Mining, Forest products, Early Japanese era, Kaohsiung region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壹、前言 貳、丘陵岡阜的岩質特性 參、丘陵中的傳統山林活動 肆、日治初期官有地確定與開發申請熱潮 伍、因地考量?因人設限?官方審核林產物特賣的考量 陸、結論

壹、前言 有關高雄市在日治時期的區域發展動態,向來研究的焦點著重於以國家經營角度探 討打狗築港和市街建設,也就是從 20 世紀初日本殖民政府在打狗進行的填埋潟湖、鹽田 等工程,帶出的打狗市街、高雄市街發展中,日本資本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對 於位在打狗市街外鄉野地區的開發,則少有系統性的討論。一般在打狗地區較為有名的 丘陵地區開發,為原本投資市街填埋工程的淺野總一郎,大正年間淺野總一郎將投資的 觸角伸展到打狗市街地旁邊的打狗山東麓,以淺野水泥株式會社申請打狗山的官有地進 行開採石灰石,此後打狗山的礦山景觀伴隨著都市成長,成為高雄的鮮明地景。戰後, 淺野水泥株式會社由「臺灣水泥業接管委員會」接收管理,1 後來由臺灣水泥公司接手延 續壽山的採礦製泥事業,2 民國 40 年代高雄市區外的半屏山、大岡山等丘陵也先後成為 東南水泥、環球水泥的礦場,高雄平原的低丘似乎與石灰開採、水泥事業畫上等號。高 雄平原這些低矮山丘和礦區的連結究竟是如何發展?以日治時期丘陵地的山林經營脈絡 來看,各低丘的開發事業究竟是如何開展的?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如何處理打狗、鳳山、 阿公店一帶的山林開發經營動態,頗值得探討。 日本領臺之初,為落實其以內地農民和資本家開發官有原野、經營熱帶栽培業的殖 產興業政策,臺灣總督府於明治 28 年(1895)10 月 31 日公布日令第 26 號〈臺灣官有

1

「淺野水泥(セメント)株式會社接收案」(1946 年 06 月 11 日),〈各機關成立與變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 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01200026002。

2

台 灣 水 泥 公 司 於 民 國 43 年 由 公 營 轉 為 民 營。 台 灣 水 泥。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9 年 7 月 4 日, 網 址:http://www. taiwancement.com/tw/aboutHistory.html。

035


036

9卷|第2期

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作為管理臺灣山林的辦法,3 該規則共有八條,其重點在於 確定官有和民有土地,亦就是將未能證明所有權的土地一概收為官有,對於清代領有墾 照的土地,則限期開墾完成,若未能在限期內完成,也收為官有,4 是為林野調查完成之 前的一套臨時管理辦法。5 隔年明治 29 年(1896)9 月 23 日發布制定敕令第 311 號〈臺 灣官有森林原野產物特別處分令〉,10 月 8 日發布〈臺灣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規則〉、 〈臺灣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貸渡規則〉,這些規則提供的林野貸渡或賣渡新規,是新政府 林野經營的法源,為日本內地農民和資本家獲得官有林野的重要管道。6 尤其是在臺灣東 部的林野開發,就是以日本企業家為主的開展。而在臺灣西部的大嵙崁(今大溪)地區 的申請案中,日治初期的林野整理和新經營階段,本島人的林野利權並未被忽略,本島 人的土地利權緣故關係,以不同方式作處理,仍然保有舊有利權或土地利用舊慣,從保 有「使用權」進而取得「所有權」,臺灣總督府對利權的分配,並未偏向內地資本家。7 但是隨著殖民政府進一步的經營臺灣,施添福認為臺灣總督府的因地制宜殖民地經 營方式,讓臺灣逐漸分化,形成三個臺灣:第一或西部臺灣,是資本型殖民地;第二或 東部臺灣,是移住型殖民地;第三或山地臺灣,是封鎖型殖民地。施的論點提到,在明 治 37 年(1904)完成土地調查事業、確立地理單位系統後,政府大力鼓勵日本資本家投 資產業活動,第一臺灣成為日本投資型殖民地的西部臺灣;第二臺灣,是指源自於基地 論的思維,臺灣總督府將東部臺灣定位為移住型殖民地,基地的建設,是始於官有地的 創造;第三臺灣則是一個由隘勇線圍堵,土地全屬國有地的山地臺灣。8 臺灣西南部的打 狗、鳳山、阿公店一帶,平原上的低丘山林,在進入資本型殖民地之前,山林的民間林 野利權分配或經營狀況為何? 位在西部臺灣的高雄平原,在地質上屬於濱海平原的沖積層,東側則是西部麓山地

3

施添福,〈日治時代台灣東部臺灣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發表於「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會和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思亮館(1995 年 12 月 15、16 日), 頁 6。

4

「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1895 年 10 月 24 日),〈明治二十八年甲種永久保存第八卷〉,《臺灣總督 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08001。

5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頁 25。

6

施添福,〈日治時代台灣東部臺灣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頁 8。敕令第 311 號之原引書,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臺 灣地理例規》, ( 出版地不詳,1929) ,頁 159-163、170-176。

7

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5(1)(2000), 頁 35-54。

8

施添福,〈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臺灣風物》,67(3)(2017),頁 55-110。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質帶,平原地區的高度不超過 10 公尺,地勢平坦,平原上有多座矗立於平地上的低矮山 丘分布,從東北朝西南排列,為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龜山、打狗山,平原東側內陸 則有從阿里山麓山地帶延伸的大埤山、鳳山丘陵,這些丘陵多為低丘,高度大約從 50 多 公尺到 300 多尺。對平原上鄰近丘陵的居民而言,山上的林野資源,並非遙不可及的森 林。日治初期所進行的土地所有權查定,界定了民有地和官有地,除了河川溪流沖積的埔 地外,阿公店、打狗、鳳山一帶的丘陵地也大多數被認定為官有地,且成為民間開放申請 的山野林地,在 20 世紀高雄平原發展為資本型的「第一臺灣」之前,這些屬於官有地的 丘陵地開發情形為何?日本殖民政府在初領政權之際的經營開發策略為何?來自日本內地 的投資者如何參與這一波的開發?臺灣的仕紳有無機會得到開發的權利?希望透過殖民政 府對各丘陵地開發事業的開放,提供理解高雄平原 20 世紀初開發勢力運作的參考。 本文透過日治初期的《臺灣總督府檔案》中的「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9 「森林原野(臺南縣)」、10「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1 三 份臺南縣的林野申請文件,以及其他有關打狗、大崗山、小崗山地區的山地開發檔案、史料、 報導等相關資料,分析高雄平原上數座山丘有關開採石灰石、砂利石(意為砂礫),以及 豫約申請租借土地、承買土地、承買林產物等之案件,以這些文件申請內容和審核通過與 否的情形,對各案的調查報告書、理由書,以及申請者、面積、坐落、金額等資料,來呈 現日治初期高雄平原上的丘陵利權分配的情形。12 由於申請文件要附上標記申請區的地圖, 各文書可以一窺當時石灰石的申請動態外,也提供了日治初期各山阜地勢和聚落分布的空 間勾勒,尤其是同地競爭案的圖面,不同畫風的簡圖對比,提供了多層次的地景想像。 本文討論的高雄平原範圍,是指二仁溪以南到小港鳳鼻頭海域,西到臺灣海峽,東 到田寮、燕巢、大社、仁武、大樹丘陵區西側山麓山腳,再延伸到高屏溪西岸。高雄平 原上的丘陵,從北到南有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龜山、打狗山(今壽山)、覆鼎金

9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明治三十二年元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九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512001。

10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明治三十三年元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一○卷〉,《臺灣總 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513001。

11

「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明治三十四年元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 保存第一一三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516001。

12

本文主要分析的各件總督文公文檔案,有的文件含有多件申請案,為提供較詳細的出處,會適時加註頁碼,並簡化資 料來源的辨識性,檔案重複出現時將縮減標示,特此說明。

037


038

9卷|第2期

山、大埤山(今澄清湖的西北側、西側、南側的丘 陵)、鳳山丘陵,還有半屏山西北側近海處的漯底 山,由於明治 29 年(1896)到明治 36 年(1903) 左右的《臺灣總督府檔案》有關臺南縣或鳳山縣之 林野申請案中,並未出現從內門丘陵(屬西部麓山 地帶)延伸下來的田寮、燕巢、大社、仁武、大樹 丘陵帶,以及漯底山這一片林野的申請文件,因此 本文的研究區雖以平原上的山丘為主,但不含漯底 山(圖 1)。 本文所指的日治初期,以明治 28 年(1895) 至明治 34 年(1901)9 月設立鳳山廳為止,當時 受到臺灣行政區變動的影響,現今高雄平原的行 政區劃分多所更動。明治 28 年(1895)5 月屬臺 南縣下的鳳山支廳、同年 8 月屬臺南民政支部下 鳳山出張所管轄,明治 29 年(1896)4 月臺南縣 下的鳳山支廳、明治 30 年(1897)6 月分屬鳳山

圖 1 本文所探討的數座高雄平原低丘 資料來源:https://www.google.com/maps。 繪者:王成僖。

縣下的大湖、阿公店、打狗、鳳山等四個辨務署轄區,明治 31 年(1898)上級行政改 為臺南縣,下級行政改由鳳山、阿公店辨務署管轄,在這一段時間民眾提出的官有林 野產物申請案,不管是採石、借地或標售林木,都要先向辨務署提出,再往上呈送文 案到臺南縣,由臺南縣內務部殖產課派員到實地進行調查,若符合資格再續送到臺灣 總督府進行審核。官有林野申請案的通過與否,包含了第一線調查員報告、地方官員 的意見,以及臺南縣、鳳山縣或鳳山支廳等區域層級和臺灣總督府依據全臺層級的法 令或原則回應並裁示。本文即以這些公文書的內容分析作為日治初期開發動態的根據。

貳、丘陵岡阜的岩質特性 高雄平原在臺灣地質分區中屬於濱海平原沖積層,此沖積層的地層分布有差異,地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形上則分為平原和丘陵。平原帶地勢低平,有潟湖、沼澤分布,丘陵則是南北分散,高 度從 50 公尺到 300 餘公尺,從平原上極易遠望這些山丘。除了大崗山、小崗山與田寮丘 陵之間,隔著牛稠埔溪河谷、阿公店溪上游河道,距離較近,其他的丘陵多屬平原帶的 孤立低丘。高雄平原上這些低丘的地理特性,在生活上提供附近聚落的居民那些什麼資 源?以下分珊瑚礁石灰岩和礫岩為主的山丘進行說明。

一、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山丘 高雄平原上的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龜山、打狗山(今壽山)、林內山(鳳山 丘陵南段)這幾座山丘,在西南部的造山運動中,屬逆斷層的背斜脊,13 因地盤抬升或海 準面變動,原本的海底珊瑚礁堆積層抬升為平原中的山丘,所以這幾座山丘為含有隆起 珊瑚礁的石灰岩岩層山體,各山丘地勢不高,以下分述各山特徵:14

(一)大崗山 大崗山主要是位於阿蓮區,鄰近岡山區,走向呈東北—西南走向,山體南北長約 4 公里,東西寬不到 2 公里,屬臺地狀,山頂為平臺,邊坡陡峭,西南端最高,達 310 公尺。 山體西側的石灰岩層有高約 30-50 公尺的峭直山壁,東側也有 30 公尺的石灰岩陡崖。15 從路竹、岡山一帶東望大崗山,山體上面平緩,兩側極陡,雖然僅有 300 餘公尺的高度, 具有矗然而立的山勢。

(二)小崗山 小崗山位在大崗山的南側,兩山之間隔著高度 50 公尺左右的鞍部,距離不到 100 公 尺,位於岡山區。小崗山的山體長約 4 公里,寬不到 2 公里,上方是平坦的臺地,最高 約 251 公尺,山地走向和石灰岩層分布的走向都為東北—西南走向,東側山坡出露的岩

13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頁 380-381。

14

為利於讀者辨識,此段地形說明,使用現今的地名作為空間對照。

15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頁 381。

039


040

9卷|第2期

層主要是石灰岩層,西側為泥岩。16 清代方志形容小崗山是「圓秀如冠,俗稱紗帽山」,17 地勢雖不高,但從平原上東望,有鮮明的小方山形勢。

(三)半屏山 半屏山位於楠梓區和左營區交界處,東西寬約 1 公里半,長約 5 公里,為東北 - 西 南走向,最高處 233 公尺,兩側山坡為西緩降東陡峭的不對稱狀,屬豬背嶺的地形。東 南半壁為珊瑚礁石灰岩構成,地勢向東成 30 度的傾斜,18 形成獨特的地勢,方志稱其為 「平地起突……,形如列嶂,如畫屏」,19 所以被稱為「半屏山」,清代也有「旗山」之名。

(四)龜山 龜山位於左營區,與半屏山之間隔著蓮池潭,東西寬不到 200 公尺,長約 500 餘公尺, 最高是 64 公尺,是一座規模甚小的隆起珊瑚礁山丘,形狀與成因都和半屏山相似,山勢 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南側主要是石灰岩層出露處,地勢向東南方傾斜。20 龜山從清道光年 間新築鳳山縣城,就被圍入城內,方志中形容其「其形如龜,蟠踞城內」。21

(五)壽山 壽山古稱打狗山、又稱打鼓山,西臨海,東接平原,南北的山麓下,原本都是潟湖, 北為萬丹港,目前為左營軍港,南為打狗港,20 世紀初哨船頭一帶已經填海為陸。山體 長 5 公里,寬約兩公里,有數座山頭,所以內部還有許多山名,最高處為中段南邊的高 雄山,為 355 公尺。山地走向大致仍屬東北—西南向,山體形狀呈長形外緣不規則,北 邊低緩向東北方向延伸,該段被稱為「蛇山」。壽山的岩層有五個地層,其中以上層的 礁質石灰岩(又稱高雄石灰岩),下層的古亭坑層泥岩為主體。北段有兩條平行山脊,

16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頁 381。

17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研究叢刊第 73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 34。

18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頁 373。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頁 381。

19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34。

20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頁 382。

21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34。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西北側有石灰岩陡崖;中段的石灰岩層最厚,有斷層經過,東坡為緩坡,是臺灣水泥公 司以前的採礦處,斷層西側為崩塌崖,上方有 60 公尺高的石灰岩壁,坡面上有滾落的石 灰岩塊。22 壽山山體有多處石灰岩出露,且接近山腳。這些石灰岩外露的地區,燒灰業發 展很早。

(六)鳳山丘陵 位於高雄平原東南側,跨鳳山、小港、林園三區,北邊與大樹丘陵相隔 3 公里多, 西為高雄平原,東邊是高屏溪西岸的沖積平原,南臨臺灣海峽。鳳山丘陵山頂屬平坦, 但仍有多座山頭,地勢不高,北低南高,最高處為鳳山水庫南端的 141 公尺。鳳山丘陵 是由坪頂層、鳳山石灰岩層、臺地堆積層、沖積層所構成,多砂土、礫石、泥岩、沖積 物的堆積,鳳山石灰岩層主要是分布在丘陵的中段,南北寬約 2 公里,呈東北西南向, 無層理。23 在林園區的清水岩附近,石灰岩洞地形饒有盛名。 一般方志敘述,鳳山丘陵以中段的山體如鳳展翅而得名,北段有大坪頂山、鳳彈山, 南段有鳳山、馬鞍山、鳳鼻山,24 而與本文有關的申請案中所提出的林內山、大草厝山, 則因山腳下的聚落名「林內」、「大草厝」而得名。 以上所列各隆起珊瑚礁山丘,多為東北西南走向,鳳山丘陵南段的石灰岩層亦有此 特徵,清代以來這些山丘的石灰岩洞穴的形勝已為人知,百姓會入山活動。

二、礫岩層堆積丘陵 赤山和鳳山丘陵是高雄平原以礫岩堆積為主的低丘,日治初期高雄平原上低丘的官 有地林野申請案中,除了以珊瑚礁石灰岩山丘為主外,還有礫岩層堆積的赤山丘陵。赤 山所在地接近仁武、鳥松的丘陵地,位於澄清湖和覆鼎金金獅湖之間,圍繞澄清湖的北、 西、南三面,從夢裡聚落的西側,延伸到大灣,再折向赤山聚落北邊。

22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頁 382。

23

石再添,〈地理篇〉,收於黃耀能總纂、石再添等編纂,《續修高雄市志.卷一自然志地理篇博物篇》(高雄市:高 雄市文獻委員會,1996)。

24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30-31。

041


042

9卷|第2期

赤山丘陵位在鳥松平原,屬於嘉南隆起海岸平原的一部分,在地質上屬於西部麓山 帶的紅土臺地堆積層,和鳳山丘陵的礫石層一樣,25 臺地堆積層大多數是未膠結的礫石及 夾在其中的平緩的砂頁岩或粉砂質凸鏡體所組成,一般的層理和淘選度都很差,且礫石 會隨來源不同,而有地區差異。26 由於赤山丘陵多紅土,27 故被稱為赤山,又因赤山丘陵 繞經大埤 28(澄清湖舊稱)的北面與西南緣,呈西北東南走向,故稱為大埤山。在大埤的 南側出現東西橫亙的赤山餘脈,地勢逐漸降低,在山北和山南各有因赤山而得名的聚落。 赤山的地勢並不高,高度約在 20 到 60 公尺之間,因為位在高雄市覆鼎金的金獅湖 和澄清湖之間,山勢特別突出,加上紅土特徵,成為明顯的地標。乾隆年間即記載「上 下赤山,丹青其質」、「赤山……,山不甚高,紆迴曲折,圓秀美麗。土多赤色,鮮樹木, 鄉村環麓而居。」29 在清末分別稱為煙墩山、大灣山、獅頭山、金鐘湖山、烏石山、大湖 山、龍喉山、吊燈陂山、赤山,30 鄰近發展出許多聚落。 相對於臺灣山地的高聳連綿,或是淺山丘陵區的地勢起伏,高雄平原上的珊瑚礁石 灰岩或礫岩層的丘陵,地勢不高,山體不大,居民入山或繞行山區的易達性很高。

參、丘陵中的傳統山林活動 高雄平原的岡阜丘陵,既非險峻遠山,居民容易入山,居民向來是如何利用這些山林 資源?透過相關紀錄,日治之前,百姓在山中的活動狀況不僅採薪、放牛,也有採石活動。

一、採樵放牛 高雄平原上隆起珊瑚礁丘陵,地勢不高,而位在澄清湖畔的大埤山,一樣也是不超

25

石再添,《續修高雄市志.卷一地理志地形篇》,頁 22。

26

何春蓀,《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市:中央地質調查所,1986),頁 105-106。

27

《鳳山縣誌》對赤山之記載為:「土多赤色,鮮樹木,鄉村環繞而居。」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誌》,臺灣研究 叢刊第 146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3),頁 25。

28

大埤即為赤山埤,赤山埤又稱公爺陴。公爺埤,原本分屬兩個埤塘,北邊的埤較大、南邊的埤比較小,清末漸漸合起來, 大埤的西側有一聚落名為大埤。「公爺陂(即赤山大陂,其南曰草陂,兩陂相連,今合為一),在赤山里,縣北五里, 四山環繞,……」、「赤山陂(即公爺陂)」,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100、133。

29

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誌》,頁 23、25。

30

清.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19、23-24。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過 60 公尺的小丘,山中樹林茂密,就算是低矮的龜山,也是繁陰密蔭多喬木。31 古詩中 形容大崗山「山上礪房成澤國(大岡山頂多蠣房),洞中橘樹爛樵薪」景象,帶出大崗 山或小崗山的山林活動,32 在壽山北端的蛇山,清末方志的形容為「草木蓊薈,樵採資 焉」,33 而被形容為「高峰插漢、高百餘丈茅二十餘里,背障大海」的打鼓山也是樵採所 資之處,34 住在鹽埕區的耆老形容壽山是庄民採樵放牛的地方。35 而位在壽山西側的聚落, 也因附近林地是供應打狗地區柴薪所在而得「柴山」一名。 以明治 43 年(1910)有一則豫約賣渡大埤山官有林產物申請案,內容提到該山長久 以來原本是土匪的盤據地,經數十年來民人伐木燒草,或鋤草根,導致表土的砂利出露,36 且不論該描述是不是申請人的誇大,該處低丘已經形成草埔、荒地雜錯的景象,應該是 山中林木長期被砍伐的結果。

二、燒灰業 高雄平原上的珊瑚礁石灰岩丘陵地,除了提供林木作為居民的柴薪以外,很早就發 展出燒灰業,俗稱「燒石灰」。所謂的石灰,又稱生石灰,成分為氧化鈣,傳統石灰主 要是經由加熱石灰石或牡蠣殼(含碳酸鈣)到攝氏 850 度以上而取得。37 在日常生活中, 石灰的功能甚多,可分為化學工業、建築業和農業三類用途,38 傳統上灰泥常被用作抹 壁塗料,作為砌牆、蓋瓦、鋪地等建築之用,39 而製糖時加石灰可濾去糖汁的雜質。40 通 常作為石灰產地,需要牡蠣殼或石灰石供作原料,還要建磘燒灰,以及可供作燃料的雜 草。高雄平原上這幾座隆起珊瑚礁石灰岩的丘陵,因山中出露的石灰石,很早就出現燒

31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34。

32

「山上礪房成澤國(大岡山頂多蠣房),洞中橘樹爛樵薪(志稱:鳳山民樵採於岡山,入一石門,庭花開落,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448。

33

清 ‧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頁 34。

34

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誌》,頁 24。

35

林曙光,《打狗滄桑》(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85),頁 16。

36

「藤井直喜外一名成功賣渡許可地代金徵收濟報告ノ件」(1917 年 12 月 1 日),〈大正七年永久保存第六十一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843015,頁 211。

37

張嘉祥,《傳統灰作──壁土抹灰記錄與分析》(臺北市:文化部文資局,2014),頁 51。

38

惠澤貞次郎,〈臺灣に於ける石灰石(一)〉,《臺灣藥友會誌》(臺北市:臺灣藥友會,1924),頁 1。

39

張嘉祥,《傳統灰作──壁土抹灰記錄與分析》,頁Ⅳ。

40

「……流落澄清桶(用石灰以去其滓),……第四回之鼎,火力添強,糖汁沸騰,再用花生油、蚵土 冗灰二樣投入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灣研究叢刊第 52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26。

043


044

9卷|第2期

石灰的活動。 打狗地區的燒灰活動遠自荷治時期,西元 1630 到 1640 年之間,從打狗地區載運石 灰到熱蘭遮城的紀錄甚多,以西元 1639 年春天的載運情形來看,載石灰往返兩地甚為頻 繁,其中四月份就有三次前往打狗載石灰,五次從打狗載回石灰的紀錄。41 這可能與當時 大員地區的築城、建房需求有關。直到清末,安平縣記載燒灰司阜(執工業者,應為俗 稱的師傅),「燒蠣房以為灰,便建築之用.又有石灰者,採崗山及打鼓山白沙石燒之 成灰,亦便建築用。」

42

足見大崗山和打狗山早有採石燒灰以供建材用的山中活動。日

治初期打狗山北邊桃仔園附近有灰磘山、灰磘庄之名,報導指出桃仔園庄一帶的石灰品 質甚佳。43 日治初期的調查報告提到在打狗山東邊山壁有多處石灰岩出露,石灰產量多,還 留有五座磘,有兩人從事石灰業。44 明治 32 年(1899)鹽埕庄民郭標在打狗山石灰石 特賣申請書中,提及自己從 16 年、17 年前已經在打狗山中燒石灰,因為改朝換代, 語言不通,不知道採石燒灰要向官方提出申請,他說燒灰是由來已久的事業,含採石、 搬運、焚草燒灰,屬苦力工作,通常先墊給工人前金,再視燒灰產量付給工資。 45 至於大崗山、小崗山清代燒灰業的發展,從明治 30 年(1897)到隔年起的數次調查, 回報了清代崗山頭的燒石灰大約起於採訪時的五十至六十年前(按應為道光年間),崗 山營的清兵可能對燒灰業有介入管理,會按比例收租,再繳到臺南中君府。另一說,因 為大崗山的石質佳,由清代官方命令當地人建磘燒灰,以供鳳山縣舊城石壁所需的石灰, 磘主也提出道光元年石灰磘買賣的契約。此處的石灰業是採當地石灰石燒石灰,通常燒 一萬斤石灰需要三萬斤原石,一竈可燒一萬斤,燃料以伐取當地的雜木為主(圖 2), 每年依照需求開磘,或一年燒兩回,調查時僅剩七個磘,一竈需要繳納一圓 80 錢,砍

41

楊玉姿,《高雄開發史》(高雄市:高雄市文獻會,2005)。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2000),頁 430-432。

42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頁 89。

43

〈桃仔園の石灰〉,《臺灣日日新報》日刊(1896 年 11 月 19 日),第 3 版。

44

「打狗山石灰產地取調復命書」(1896 年 10 月 1 日),〈明治二十八年至明治二十九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 十五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678019,頁 120。

45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48-349。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雜木則要繳 20 圓,運到阿公店的運費為 30 圓左右。46 另一 說指出當地燒石灰一萬斤需要二萬斤的原石,一座磘一次 可燒二萬斤石灰,每座磘一年大約燒六次,調查時,還留 有十座舊磘,其中有五座磘尚可使用;官方設有灰首統一 向各灰戶(磘主)收灰,直到清末,已經演變為灰戶須繳 納燒灰費每竈一圓、一筆繳給崗山營的同意使用草料費 80 錢,加上給灰首一年兩季共 4 圓的收灰費用,費用不少。47 以上的雇員的報告內容,前後雖有差異,且建磘年代是否 源於供應舊城城壁所需也有待討論,48 但仍可了解在大崗山 頭一帶山林中採石、伐林、燒灰的生計活動,是連結了官 方的需求,也透過崗山營駐兵在地收繳某種費用,維持在 地燒灰事業的運作。這種磘主在地燒灰的權利,也成為後 來大崗山石灰業權利承續的重要根據。

圖 2 大崗山地區焚灰灶略圖 資料來源:「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 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6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 典藏號:00009842020,頁 312。 說明:該圖為劉德慶申請案所提供 的略圖。

高雄平原上的低丘林地,自古以來即為附近居民放牛採薪的郊野,此外,遠自荷治 時代,打狗地區就是石灰供應地,清代打狗山、大崗山的燒灰業一直進行著。在日人治 理臺灣後的官有林野經營政策,居民入山樵採、採石、建灰磘、燒石灰的活動,則進入 不同的局面。

肆、日治初期官有地確定與開發申請熱潮 高雄平原上多座富含石灰岩的山地,雖在清代就有百姓入山中活動,但能利用山中 的林礦資源,並不是表示擁有土地所有權,當日治初期丘陵山林被收為官有地、官有林 野後,大片林野地和林產物成為來自內地的日人和其他臺灣仕紳得以投資的事業。

46

「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6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 存第一九九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42020,頁 301-312。

47

「大崗山石灰石取調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3 月 1 日),〈明治三十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二一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780032,頁 283-292。

48

位於清代興隆里的鳳山縣舊城,興建年代是道光 5 年(1825),庄民提供的時灰磘買賣契約是道光元年。

045


046

9卷|第2期

一、日治初期打狗地區的林野概況 根據明治 28 年(1895)10 月 31 日公布的日令第 26 號〈臺灣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 業取締規則〉,以界定臺灣土地所有權為官有或民有的性質,也成為日人官員清查打狗、 阿公店、鳳山地區土地所有權的根據。其重要條文如下: 第一條 無上手證據及森林原野的地契,算為官地。 第二條 臺灣交接以前,除有清國政府之允准執照界(區域以外),不准民人伐 採官地之樹木及開墾官地。臺灣交接以前沒有清國政府允准執照者,不 准熬製樟腦。 第三條 臺灣交接以前若有清國政府之執照准伐官地之樹木及開墾官地或熬製樟 腦者,即日後須遵守地方官廳告示的日期,照于左開列各項,將清國政 府所發執照應赴地方官廳一併具稟呈覽。49 在根據〈臺灣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認定官有地後,日本殖民政府又於 明治 29 年(1896)公布的敕令第 311 號〈臺灣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特別處分令〉,該令 讓政府可以透過隨意契約方式,出租或賣斷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其中涵蓋官廳、建材、 礦業、開墾、樟腦製造、畜牧及植樹等,開啟將官有林野、土地或資産出租、放領或售 與民間,10 月 8 日再公布府令第 44 號〈臺灣官有森林原野產物賣渡規則〉,提供林野 物產賣斷給申請人的運作辦法。 日本領臺初期,根據上述法令規則,地方政府開始進行打狗、鳳山、阿公店的土地 所有權調查,以釐清官有地與民有地的關係,例如,打狗地方的雇員在調查土地相關契 約之際,也針對當時打狗鄰近海域的漁場和鹽場、山地的林礦資源進行調查,在打狗地 區的報告中,雇員已經發現打狗山東麓有石灰石出露,存有五座灰磘,但是民有或官有 的情況不明(圖 3)。50 根據後來臺南縣森林原野的申請文書檔案,對大崗山、小崗山、 半屏山、龜山、打狗山、大埤山、鳳鼻頭、林內山等山地的石灰石、山林地、樹林雜草

49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附錄。

50

「打狗山石灰產地取調復命書」(1896 年 10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678019。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提出賣渡的申請文件,是依照明治 29 年 公布的敕令第 311 號〈臺灣官有森林原野 及產物特別處分令〉,以及 10 月 8 日公 布府令第 44 號〈臺灣官有森林原野產物 賣渡規則〉,大致可推測一般百姓多無法 舉證擁有丘陵中的山坪、草地或林間隙 地。因此日本殖民政府以官有地的性質處 理這幾座低丘的山林利用,繼而接受各方 林產物的賣渡申請,再進行利權分配。 日治初期研究區的官有地林產物賣 下,延續傳統的山林利用,以申請燒石灰 為主,因此申請案往往包含申請石灰石開 採、借地建灰磘和儲存石灰,甚或草地木 薪等。對於舊有石灰磘的燒灰權利如何認

圖 3 打狗山東麓石灰石分布 資料來源:「打狗山石灰產地取調復命書」(1896 年 10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009678019。 說明:該範圍相當於今日高雄市鼓山區千光路以北、萬壽路 以西的壽山山麓,屬壽山石灰岩層帶。現忠烈祠、海軍陸戰隊 壽山營區、壽山自然國家公園都坐落在當時的石灰產地範圍。

定和申請,成為官方對低丘山林利用的難 題。明治 29 年(1896)年調查員曾對打狗山石灰磘和附屬物品權利所屬的相關提問,51 明治 31 年(1898)2 月為處理打狗山採掘石灰石利權,也參照了道光年間石佛庄的契約。52 同年調查大崗山燒灰和石灰磘狀況時,也有官有或民有性質的討論。53 日本殖民政府確認丘陵的官有地性質後,面對林產物特賣申請的原則是如何呢?以打狗 山石灰石為例,臺灣總督府對於山區採石案通常會裁示考量是否會破壞國土保安、水源涵養、 使用舊慣,明治 31 年(1898)2 月因為打狗山北側發生爭奪數座舊石灰磘燒灰的事端,官方 認定是百姓在官山林野內私採石灰石,因此內務部於明治 31 年 2 月 14 日發布禁止在打狗山 北側採掘石灰石,54 可是後來產業發展情勢變化快速,官員對於在打狗山開採砂石一事,有

51

「打狗山石灰產地取調復命書」(1896 年 10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678019,頁 122。

52

「石灰石採取禁示ノ儀打狗辨務署ヘ通知(元臺南縣)」(1898 年 2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 保存第一九九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42013,頁 120。

53

「大崗山石灰石取調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3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780032,頁 283-286。

54

「石灰石採取禁示ノ儀打狗辨務署ヘ通知(元臺南縣)」(1898 年 2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842013。

047


048

9卷|第2期

了轉變。當年 8 月鳳山辨務署就向臺南縣內務部說明,以前打狗山中所燒的石灰直接供應給 當地,因為不能採石,導致石灰價格提高,加上鐵道鋪設後帶來的商況發展,對石灰需求漸 高,不宜全然禁止採石,內務部回覆的意見,石灰石賣下的申請,要依循不妨礙水源涵養、 風土景觀之原則進行實地調查,並未全然否決申請案。55 明治 32 年(1899)9 月臺南縣知事 吉貝進磯對於吳子周和郭標等人的申請案,呈給臺灣總督府的意見中就傾向開放入山採石, 因為申請區和飲用水的水源地不同,並無妨礙水土保持之虞,且砂糖業和建築業興盛,石灰 石的價格逐年高漲三倍之多,可以考慮打狗山石灰石特賣。56 此外,當年因為縱貫鐵路事業 進行,明治 32 年 5 月臺南縣內務部還發文請各辨務署調查境內的砂利石石材狀況,以供應 鐵道部鋪設鐵路的需要。57 明治 33 年(1900)2 月鐵道部就發文給臺南縣申請打狗山採石三 年期的權利,共計要租 2 萬五千坪山林切出 4 萬才的石材。58 以此發展脈絡來看,臺灣總督 府和地方政府對於開採山石具有審時度勢的彈性。循官方開放的態度,矗立在平原上的這幾 座山頭很快的成為供應石灰原石、砂石來源的石材區,也成為商富投資生財的新標的。

二、各山丘的森林原野林產物申請 二仁溪以南的幾座低丘,在日治初期有許多人提出石灰石、砂利石(與砂礫石同意) 和雜木的賣下申請書,日人領臺後的兩年,各丘陵區成了申請者的兵家之地。以下分述 各山丘的申請案,以作為分析之參考。

(一)大崗山、小崗山 大崗山、小崗山林產物的賣渡案,從明治 30 年(1897)起先後有劉德慶、川瀨俊秀、 吳子周等人為了生產石灰,提出開採山區石灰石的申請,由於申請範圍重疊,先後出現 了競爭現象(表 1)。

55

「 森 林 原 野 及 移 住 開 墾( 臺 南 縣 )」(1899 年 1 月 1 日 ), 《 臺 灣 總 督 府 檔 案 》, 典 藏 號:00009512001, 頁 480、481。

56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40、341。

57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464。

58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246。「才」為 石材體積單位。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表 1 日治初期申請大崗山和小崗山林產物賣渡案 申請人

申請時間

年期

申請地

面積 / 石積

代金(円)

申請物

劉德慶

明治 31 年

3

崗山營

2,823 切

15

劉德慶

明治 31 年

3

崗山營

2町

9.45

借地

劉德慶

明治 31 年

3

崗山營

30,000 斤

15

枯木

川瀨秀俊

明治 30 年 10 月 明治 31 年 9 月

5

大崗山埤內園至 20 町 /10,000 切 小崗山地界

30

石灰石

吳子周

明治 32 年 8 月

3

大崗山山腹

6,000 切 1

18

石灰石

吳子周

明治 32 年 8 月

3

小崗山山腹

3,000 切

9

石灰石

吳子周

明治 32 年 9 月

3

大崗山山腹

6 百萬束

6

雜草

吳子周

明治 32 年 8 月

3

小崗山山腹

3 百萬束

3

雜草

石灰石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森 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典藏號:00009513001;「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 (1898 年 6 月 1 日),典藏號:00009842020,頁 277-305。 註 1:吳子周的大崗山和小崗山申請書,記載 30 町步壹萬切,但各年度合計為 6,000 切,締結買賣契約的大崗山石灰石 特賣也是 6,000 切,故此處採 6,000 切。

明 治 29 年(1897)10 月 阿 公 店街的劉德慶提出在崗山營附近的 大崗山一帶採石權(圖 4),但因 為申請書格式不符,所以在明治 30 年 8 月重新提出石灰石賣下申請, 經過鳳山縣派員調查和釐清石灰磘 所有權性質、賣渡價格,申請範圍 的地界關係,在年底通過該案,明 治 31 年 4 月 劉 德 慶 和 當 地 的 灰 戶 (灰磘主)簽訂了收灰合約,59 並 於 5 月簽訂合約。

59

圖 4 劉德慶申請的採石區和石灰磘分布地 資 料 來 源:「 劉 德 慶 ヘ 石 灰 石 及 枯 木 拂 下 處 分 ノ 件( 元 臺 南 縣 )」(1898 年 6 月 1 日 ),《 臺 灣 總 督 府 檔 案 》, 典 藏 號: 00009842020,頁 320。

「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6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公文檔案》,典藏號: 00009842020,頁 318-319。

049


050

9卷|第2期

在劉德慶提出申請、等待核准期間,明治 30 年 10 月寄留在臺南城內的石灰商川瀨 秀俊 60 也提出了大崗山山腹的石灰賣渡的申請,申請範圍和劉德慶申請地部分重疊。因 為官方對燒灰舊慣、川瀨秀俊修與當地灰戶關係,以及買下價格過低等顧慮,申請被駁 回,過程並不順利,61 明治 31 年 9 月 26 日川瀨再提出申請,並請求官方體諒兩年來創 業艱難,希望從優,能准其申請五年,在修正石灰石買收價格後,終於在 10 月獲得大 崗山的開採權。62 明治 31 年 8 月臺南糖商吳子周也提出對大崗山、小崗山石灰石賣下申請案,該採石 範圍從岩仔廟(今超峰寺)以南到小崗山大庄,北邊大崗山與川瀨的申請地重疊(圖 5), 經協調,該案在年底取得核可。63 明治 33 年(1900)10 月川瀨秀俊又提出燕子石一帶的 採石申請,因為劉德慶的採石期限未到,故而取消。到了明治 35 年川瀨和吳子周兩人又 先後申請小崗山的採石權,再度展開競爭。 大崗山位於臺南通往屏東屏東平原古道的出入口,清代有崗山營營盤的軍事要地, 日治初期因劉德慶、臺南的川瀨俊秀、仕紳吳子周等人的石灰石賣渡申請,轉變為採石 勢力角逐之處。

岩仔廟

岩仔廟

圖 5 川瀨秀俊(左)和吳子周(右)申請的大崗山地區石灰石賣渡的範圍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 頁 150;「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262。 註:左:川瀨秀俊申請區,右:吳子周申請區。

60

原籍是鹿兒島縣大隅國良郡重富村,乃士族,也有在他處申請採石。

61

「川瀨秀俊石灰石賣下願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9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六 ○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03014,頁 155。

62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141。

63

公文中說明川瀨申請在先,地界需確認。「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513001,頁 260、315。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二)半屏山和龜山 明治 32 年(1899)來自臺南、臺北、鹽埕、鳳山的商人,開始提出打狗街內陸的半 屏山石灰石和砂利石賣下申請案(表 2)。寄留在鳳山街的岡田由造在半屏山西側山坡 預計採出 20,000 切的石灰石為主,繼而鳳山市街的仕紳陳少山提出申請,64 同年寄留在 臺北的麻生音波和臺南的大石福藏兩位日人先後申請半屏山的砂石,然而鐵道部為了鋪 設鐵路,已經申請了該地的採石權,兩申請案未能通過;明治 34 年(1901)鳳山市街的 鄭就提出開採半屏山石灰石,也未獲核可。明治 32 年(1899)10 月,原籍靜岡縣寄留 在哨船頭街的藤田菊次郎也看中鳳山舊城東門內的龜山,於是申請從小山丘中開採出四 萬切石材,採石規模不遜於其他申請案(圖 6),該案因政府考量景觀和搬運便利性和 鐵道部需要,並未通過。65 整體來看,此時,日本殖民政府官開放了半屏山採石活動,對 於龜山的採石業態度是有所保留的。

表 2 日治初期半屏山和龜山林產物的賣渡申請案 申請人

申請時間

年期

申請地

麻生音波

明治 32 年 4 月

3

半屏里半屏山

岡田由造

明治 32 年 6 月

4

半屏里半屏山

大石福藏

明治 32 年 10 月

2

半屏里頂五塊厝

陳少山

明治 32 年 10 月

-

鄭 就

明治 34 年 2 月

藤田菊次郎

明治 32 年 10 月

面積 / 石積

代金(円)

申請物

5,400 坪

2332.80

砂利石

20 町步 / 20,000 切

180

石灰石

50 萬才

75

石塊石

半屏里半屏山

-

-

石灰石

2

半屏里半屏山

57,600 坪 / 4,000 切

60

石灰石

-

東門內(龜山)

40,000 切

200

砂利石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 典藏號:00009512001;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臺灣總督府,「官有森 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9516001。

64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 (1899 年 1 月 1 日), 《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495-496。 「森 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典藏號:00009513001,頁 508,「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 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典藏號:00009516001,頁 595,在通過許廷光申請灰窯山採石案的理由中, 提及陳少山申請半屏山案已經在審理中。

65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502。

051


052

9卷|第2期

圖 6 藤田菊次郎所申請的舊城龜山石灰石開採區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 ),《 臺 灣 總 督 府 檔 案 》, 典 藏 號: 00009512001,頁 506。 說明:此圖略去城牆,圖中的山下路徑應是城內龜 山下的道路。依半屏山、龜山的相對位置,此圖的 方位標示,南北方向錯置。

(三)打狗山 打狗山富含石灰石,日治初期不少人提出了林產物特賣申請案(表 3)。石灰石開 採主要是分布在打狗山東南側、打狗山北側桃園庄東的灰磘山一帶,砂利石申請則大多 位在打狗山西側。 先是日本歧阜縣商人松岡善之助,在投入鹽埕埔的鹽業外,明治 31 年(1898)由代 理人向官方提出了在打狗山開採範圍 50 町步(圖 7),預計開採 52,400 切的石灰石,採 石的時限長達二十年,這是一件規模龐大的申請案,因官方顧及水源涵養,以及原本在 山區生產石灰的百姓之生計,並未通過該案。66 隔年,郭標申請的哨船頭附近三處石灰石 礦區、吳子周申請的岩仔廟到內惟一帶的開採案件都通過了(圖 8),67 寄留在臺南市街 的關善次郎和寄留在臺北的麻生音波提出的同地附近申請案(圖 9、10),卻因鐵道部 用地或水源涵養之故,未獲得核准,其中麻生音波申請的年期高達十年之久。68 當松岡提出開採打狗山石灰石的申請案同年,鹽埕埔和附近村莊的庄民也有提出申 請,畢竟在日本人還沒來之前,他們就在山中築磘燒灰了。明治 31 年(1898)4-5 月之間, 鹽埕庄與鄰近聚落的顏曉、蔣笨等七人申請了為期十年的打狗山石灰石賣下,申請範圍 遍及打狗山面陸的前山和臨海的後山(圖 11),面積共 8 町,所申請的石材共 11 萬 9 千切,

66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273、277。

67

郭標的申請案先是在明治 31 年 11 月提出,明治 32 年 4 月被退回,經過陳情說明之後,當年 10 月才通過申請,「森 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13、343-349。吳 子周案於明治 32 年 10 月通過,「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513001,頁 313。

68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 頁 142。「森林原野 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482-483。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但都未獲核可,各申請區或許和他們原本的採石燒灰活動地有關。 打狗山北側的灰磘山附近石灰石,有川瀨俊秀、岡田由造、陳少山、許廷光、郭標 等人提出申請(圖 10),最後是最慢提出申請的臺南仕紳許廷光,以三郊組合製糖需要 石灰的理由,取得 21,000 切的開採權,69 當時對林產物的競爭應該很激烈。 表 3 日治初期打狗山林產物的賣渡申請案 申請人

申請時間

年期

申請地

面積 / 石積

松岡善之助 顏 曉 鍾文安 黃 港 蔣 笨 王 滿 劉 國 洪 桶 吳子周 郭 標 2 關善次郎 麻生音波 岡田由造 岡田由造 川瀨秀俊 陳少山 許廷光 田中半次郎 麻生音波 岡田由造 近藤德次郎 朝長武曜 伊東傳一 劉再傳 新納宇吉 坂上武 松永友次郎

明治 31 年 2 月 明治 31 年 5 月 明治 31 年 5 月 明治 31 年 5 月 明治 31 年 5 月 明治 31 年 4 月 明治 31 年 4 月 明治 31 年 4 月 明治 32 年 8 月 明治 32 年 7 月 明治 32 年 9 月 明治 32 年 10 月 明治 32 年 9 月 明治 32 年 9 月 明治 32 年 9 月 明治 32 年 10 月 明治 32 年 11 月 明治 32 年 4 月 明治 32 年 4 月 明治 32 年 4 月 明治 32 年 12 月 明治 33 年 6 月 明治 34 年 2 月 明治 34 年 2 月 明治 34 年 3 月 明治 34 年 3 月 明治 34 年 4 月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3 1 3 10 4 2 5 4 3 3 3 5 1 3 3 2 1 1 -

打狗山和原野 打狗山字岩仔 龍目井庄字銅鞍 烘爐石山 打狗山岩仔 打狗山石佛庄 打狗山字斤蕉尾 打狗山字閃風仔 興隆內里山腳庄 打狗山石佛山 興隆內里打狗浦 打狗山 打狗山內 桃子園柴山內 桃子園舊磘 興隆內里灰磘山 灰磘庄灰磘山 西仔元山頂庄海濱 打狗山內 山麓外海濱 打狗沿海山頂庄 內惟虎頭崎 打狗山山腳 打狗山 打鼓山 打狗山鹽埕埔 打鼓山海岸

50 町 /52,400 切 1.5 町 /20,000 切 1 町 /20,000 切 1.5 町 /20,000 切 1 町 /20,000 切 1 町 /15,000 切 1 町 /12,000 切 1 町 /12,000 切 9,000 切 1 2,367 坪 /5,000 切 6 萬坪 /6 萬切 1,200 坪 20 町步 / 56,000 切 4 町步 / 16,000 切 20 町步 / 10,000 切 12,000 坪 / 40,000 切 21,000 切 4,500 坪 8,100 坪 10,800 坪 200 坪 / 12,000 切 150 町 / 3,000 切 20 町步 / 1,500 切 31,200 坪 / 2,000 切 2 町步 / 10,000 切 2 町步 / 360 坪 50 間 3

代金(円) 申請物 1,938.8 100 100 100 100 100 60 60 24 50 180 518.4 1,120 192 193 560 199.5 225 3,499.2 540 120 150 22.5 -80 36 -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砂利石 砂利石 砂利石 砂利石 石材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石 落石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森 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典藏號:00009513001;「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 (1901 年 1 月 1 日),典藏號:00009516001。 註 1:吳子周委由日人梶村吉路代為申請,申請興隆內里岩子廟附近山坡地,在明治 33 年因為鐵道部需要採石用地,提 出變更內容 9,000 切。 註 2:郭標的打狗山石佛山申請案於明治 34 年 4 月申請延續 1 年 8 月。 註 3:間為日本長度的度量衡,1 間為 6 尺。

69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473-481。

053


054

9卷|第2期

至於砂利石的申請案,明治 32 年田中半次郎和麻生音波、岡田由造、近藤德次郎四 人申請在打狗山的西面臨海處和東面山坡開採礫石,隔年鐵道部提出在打狗山東麓、半 屏山採石,寄留在鹽埕的朝長武曜申請內惟庄西側山坡的石材,除了近藤德次郎、朝長 武曜的申請獲得許可外,其他申請案都未獲核准。明治 34 年(1901)打狗山下郭標、松 永有次郎、坂上武、新納宇吉和鳳山街的劉再傳、伊東傳一先後提出石灰石的申請,除 了郭標得以延續原採石權,其他每個申請案都沒通過。 這些申請案的採石範圍,從打狗山東南邊繞向北邊,繼而海濱,幾乎遍及打狗山大 部分,當山下的市街商況擴張,在打狗山的採石、燒灰事業也如火如荼在進行著,申請 者石灰石或砂利石特賣者,除了住在打狗的居民,不乏來自臺南、臺北、鳳山、澎湖的 臺灣人或日本人。

圖 8 吳子周申請的打狗山山腳圖 圖 7 松岡善之郎申請打狗山範圍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臺灣總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臺南縣)」,《臺灣總督府檔案》, 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283。李欣穎增繪。 典藏號:00009513001,頁 259。

圖 9 麻生音波申請的打狗山區域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臺灣 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485。

圖 10 關善次郎申請的打狗浦區域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臺南縣)」,《臺灣總督府檔案》, 典藏號:00009513001,頁 148。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上排:由左至右(北到南)苓雅寮洪桶閃風仔、旗後劉國斤蕉尾、許厝王滿石佛仔 第二排(左)前金黃港打狗山烘爐石山、(右)鹽埕庄蔣笨申請打狗山岩仔 第三排(左)鹽埕庄顏曉申請打狗山的岩仔、(右)三塊厝庄鍾文安申請打狗山銅鞍

圖 11 打狗居民顏曉等人申請的石灰石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打狗山石灰石賣下願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11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 保存第一六○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03018。

055


056

9卷|第2期

左上

左中

左下

左上:陳少山申請區 左中:川瀨秀俊申請區 左下:岡田由造申請區 右:許廷光申請區

圖 12 日治初期各件申請打狗山北邊灰磘山石灰石的範圍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513001,頁 526、530、534。「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 (1901 年 1 月 1 日),典藏號:00009516001,頁 481。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四)赤山(大埤山、大鼻山)和林內山 赤山(大鼻山)和林內山的林產物申請案也不少(表 4),寄留在鳳山街內外的日 人岡田由造、田中香秩、池田鶴吉在明治 31 年(1898)就提出開採林內山石灰石的申請, 但被駁回。明治 32 年(1899)3 月炭礦商麻生音波 70 就著眼於鐵道部對砂石的需求,進 而積極申請赤山(圖 11)和林內山的砂利石開採,他主張自己在這兩處山丘探勘礦物, 有買下石灰石的優先性,提出非常大的開採面積,赤山一案相當於現今澄清湖北、西、 南三側的山坡地,達 10,800 坪,林內山一案則相當現今鳳山水庫北邊、東邊的山坡,面 積約 490 町,承租期均為三年,兩案都未通過。同樣的,後來田中半次郎提出大埤池南 邊山坡的砂礫石賣下申請也沒通過(圖 13)。 明治 32 年岡田由造重新申請林內山的石灰石賣下(圖 14),鳳山街的陳少山也提 出同地的申請,最後是由岡田由造取得林內山的採石權。71 接著池田鶴吉、曾福、日人中 村長松和臺南的吳榮泉等人在 12 月提出石灰石申請案,中村長松的申請區鄰近岡田由造 的採石區(圖 15),吳榮泉的申請地附近有山田,兩人的申請案都經過區域的修正,直 到明治 33 年下半年吳榮泉和中村長松的申請案才通過。72 池田和曾福兩件申請案則未見 下文。明治 34 年又有陳亦資、劉禮臣、劉祿等人申請林內山多處的石灰石,73 有趣的是, 住在哨船頭的郭標也遠赴鳳山申請雜木,以供作燒灰的燃料,可能是打狗山林產物的申 請趨於嚴格,而鳳山丘陵的林產物成為新的買賣標的物。

70

「鑛業代理人屆」(1897 年 12 月 13 日),〈明治三十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四十一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850004。「麻生音波石炭採掘願許可(鑛第二百五十二號)」(1899 年 7 月 24 日), 〈明治三十二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十四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402005。

71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35。

72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520-540、552-563。

73

「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516001,頁 570-580。

057


058

9卷|第2期

表 4 日治初期大埤山和林內山林產物的賣渡申請案 申請人

申請時間

年期

申請地

岡田由造

明治 31 年 7 月

-

林內山

-

- 石灰石

田中香秩

明治 31 年 6 月

-

林內山

-

- 石灰石

麻生音波

明治 32 年 3 月

3

鳳彈山

5,400 坪

2,332.80 砂利石

麻生音波

明治 32 年 3 月

3

赤山

10,800 坪

4,665.60 砂利石

田中半次郎

明治 32 年 4 月

3

大鼻山

975 坪

48.75 砂利石

岡田由造

明治 32 年 9 月

2

林內山

15,000 切

180 石灰石

陳少山

明治 32 年 9 月

-

林內山

-

- 石灰石

池田鶴吉

明治 32 年 12 月

-

鳳鼻頭山

-

- 石灰石

吳榮泉

明治 32 年 12 月

3

大高山

18 町 /9,000 切

90 石灰石

中村長松

明治 32 年 12 月

3

林內山

1,110 坪 /6,000 切

150 石灰石

曾 福

明治 32 年 12 月

-

大草厝山

5 町步

- 石灰石

郭 標

明治 33 年 3 月

劉禮臣

明治 34 年 2 月

3

下竹坑山

23,000 坪 /1,200 切

18 石灰石

劉 祿

明治 34 年 2 月

2

林內山董頂山

15,000 坪 /2,000 切

20 石灰石

陳亦資

明治 34 年 2 月

3

竹坑山

100 坪 /10,000 切

180 石灰石

陳亦資

明治 34 年 2 月

3

大草厝山

120 坪 /10,000 切

180 石灰石

陳亦資

明治 34 年 2 月

3

洞內山

200 坪 /10,000 切

80 石灰石

1年8月 -

面積 / 石積

代金(円) 申請物

-

-

雜木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森 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 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6001。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田中半次郎

麻生音波 左:麻生音波的申請案區 右上:田中半次郎的申請區 右下:《臺灣堡圖》的大埤山和大埤

大埤山和大埤附近聚落

圖 13 日治初期的大埤山砂利石申請地區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512001,頁 270、521。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1904),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中 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專題中心。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修繪者:王成僖。

圖 14 岡田由造申請的林內山採石區圖 圖 15 中村長松申請的林內山採石區圖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 00009513001;頁 346、563。

059


060

9卷|第2期

以上各座低丘日治初期的林產物賣下申請案,來自不同街庄,尤其是臺南市內,且 有同地競爭的現象(圖 16),從明治 30 年(1900)劉德慶和川瀨俊秀在大崗山的石灰 石和借地申請較勁,到明治 32 年官方已經釋放大崗山、小崗山的採礦權。半屏山的採石 權,雖有多人競爭,最後則落入鐵道部。打狗山石灰石的申請熱潮,始於明治 31 年松岡 善之郎和顏曉等七位打狗在地人的 20 年、10 年長期採石權,但官方並未同意開放,直 到明治 32 年,因為地方開發局勢變化,終究通過了三件石灰石申請案,以及鐵道部的採 石申請,明治 33 年又通過兩件砂利石和石材案。林內山一帶,也是從明治 32 年開放石 灰石採石。這些採石通過案,再次強化平原低丘上的採石活動,只有龜山、大埤山免於 採石活動進入。

圖 16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各低丘獲得採石權者之示意圖 資料來源:根據內文整理,作者自繪。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伍、因地考量?因人設限? 官方審核林產物特賣的考量 日治初期申請者送出阿公店、鳳山、打狗地區丘陵的官有地採石申請案,日本殖民 政府是採用何種標準進行利權分配?如何考量申請區和申請人的核可條件?面對申請區 重疊的案件中,究竟要讓誰擁有石灰石賣下權?根據明治 30 年 1 月 8 日內訓第二號〈臺 灣官有森林原野預約賣渡規則〉第三條內容,對於同一地有兩人以上申請時,依申請人 的經歷、資產和起業方法進行審查。74 此原則又是如何運用在各競爭申請案?以下從通過 與不通過的申請案進行討論。

一、通過的申請案 高雄地區日治初期通過申請的採石業不含鐵道部的採石,一共有 11 件(表 5),以 通過者的族群來看,臺灣人申請通過的六件多於五件日本籍通過者,以居住地而言,臺 南通過者多過低丘鄰近街庄的居民。各採石案的年期多為二年或三年,綜合各件的許可 年度,除了劉德慶申請大崗山早在明治 31 年就通過,明治 32 年核可的件數共六件,明 治 33 年共有四件。前兩年通過案的申請人,居住在臺南的有三人,採石地鄰近村莊有三 人;明治 33 年通過的申請案,申請人中住在鹽埕埔和鳳山街的各一位,臺南人則有二位。 以族群來看,明治 31-32 年,臺灣人取得石灰石利權的有四人,日本人僅有一位;明治 33 年日本人取得林產物賣下利權的件數較多。以這些通過案的結果來看,若不分籍別, 來自臺南的仕紳和商人應該是取得林產物特賣權的贏家。 日治初期申請鳳山、阿公店、打狗丘陵採石利權的競爭風潮中,取得買收權的臺灣 人和日本人各有何條件通過申請? 阿公店街劉德慶和哨船頭街郭標,能申請到買下石灰石的利權,是因為殖民政府參考 當地燒灰舊慣原則,郭標同時是軍方御用的石灰商,75 而阿公店辨務署又考量劉德慶個人的 地方勢力和嘉許其對日軍的協助,因此,兩人分別因其在地淵源取得石灰石買收權。來自

74

「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規則取扱順序內訓(元臺南縣)」(1897 年 1 月 8 日),〈明治三十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 保存第一二一卷〉,《總督府公文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780027,頁 257。

75

郭標陳情書提到自己自清代就已經在山中燒灰,他請求官方體察投資燒灰事業的資金和工人生計。「森林原野(臺南 縣)」,《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48-349。

061


062

9卷|第2期

臺南的吳子周和許廷光,二位都是臺南市街的仕紳名望,同為糖商,也獲得紳章。76 吳子周 取得承買打狗山岩仔廟到內惟一帶(山腳庄附近)石灰石和在地燒灰的權利、臺南三郊糖 商許廷光申請打狗山北邊灰磘庄採石也獲得核可,兩人都因為製糖事業需要石灰,此需求 卻成為官方資歷審核的優勢,實有受禮遇之處。而另一名取得石灰石利權的日人川瀨秀俊, 是一名寄留在臺南市街的石灰商,前已提及,他在申請買收大崗山石灰石利權時並不順利, 何以最後仍通過申請?從川瀨的申請文書來看,曾修訂過買收價格,且不斷強調申請地區 在地燒灰舊慣淵源,以及自己與大崗山燒灰事業的關聯,以地緣、業緣和財力取得大崗山 的開採權。以上,官方對這幾個申請人的審核,納入了個人名望、職業背景和在地連結等。

表 5 日治初期通過石灰石或砂利石特賣許可的申請案 申請人

族群別

居住地

劉德慶

臺灣人

阿公店

崗山頭

明治 31 年 5 月

川瀨秀俊

日本人

臺南

大崗山

明治 32 年 11 月

10,000

岡田由造

日本人

鳳山

林內山

明治 32 年 11 月

15,000

郭標

臺灣人

哨船頭

打狗山石佛山

明治 32 年 11 月

5,000

吳子周

臺灣人

臺南

打狗山崎腳

明治 32 年 11 月

9,000

吳子周

臺灣人

臺南

大崗山、小崗山

明治 32 年 11 月

9,000

臺灣人

臺南

打狗山灰磘山

明治 32 年 12 月

21,000

日本人

臺南

打狗山沿海

明治 33 年 3 月(隔年延長)

12,000

朝長武曜 2

日本人

鹽埕埔

打狗山虎頭山

明治 33 年 8 月

3,000

吳榮泉

臺灣人

臺南

林內山

明治 33 年 9 月

9,000

中村長松

日本人

鳳山

林內山

明治 33 年 10 月

6,000

許廷光 近藤徳次郎

1

申請區域

通過時間(明治)

採石量(切) 2,823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 頁 139-152;「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35359、464-475、520-540、554-572;「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臺 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6001,頁 338-356;「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6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842020。 註 1:近藤德次郎申請了打狗山西側的山頂庄,即西子灣一帶,因為受天候影響,採石量不足,明治 34 年 3 月申請延期, 通過後,不簽訂買賣契約,被取消許可。 註 2:朝長武曜也是在申請案通過後,不簽訂買賣契約,被取消許可。

76

日軍入臺南之際,兩人均有功,且於明治 30 年授配紳章。吳子周先後擔任街長、參事,許廷光曾任參事。臺灣總督府, 〈臺南〉,《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頁 287-288、291-292。作者不詳,〈臺南市街〉,《南 部臺灣紳士錄》(臺南市:臺南新報,1904),頁 67。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有些申請案,地方官員核定該件申請並無強烈肯定的理由,只是在無礙水源涵養、 國土保安之下,年期不長,且資歷相當、提出合理價格,而取得林產物利權。寄留在鳳 山街的岡田由造在第二次申請時,因為資歷無問題,且申請順序優於另一位臺人仕紳陳 少山,才取得林內山的林產物利權。寄留在鳳山的中村長松,他的申請地和岡田的採石 區過於接近,地方官除了留意水源涵養問題外,更關心可能有地界糾紛,經說明該地採 石無礙水源並修正範圍,才獲核准。來自臺南的吳榮泉申請石灰石特賣,也是以生產石 灰為前提,並獲得核可。同樣的,寄留在臺南的近藤德次郎和鹽埕埔的朝武長曜申請打 狗山虎頭山的申請案,或許也是經調查資歷之後,沒有問題才通過,沒想到近藤在從事 採石一年後已獲准延長合約,卻因故不簽約;朝武長曜也因為申請後出現財力問題,不 出面簽定買賣契約,於是兩人先後被取消資格,因為此案,導致上級特別叮嚀調查時要 注意申請人的財力條件。77 以上這些通過的石灰石或砂利石特賣申請案通過的理由,在考量申請區合宜開放的 條件下,以傳統舊慣、因糖需而燒灰,申請順序、資歷財力等作為審核申請人的參考, 讓在地的石灰商、來自臺南的臺灣人富商和日本籍石灰商都能投入二層行溪以南大崗山、 打狗山、林內山各低丘的採石業。尤其是來自臺南同為三郊組合的糖商吳子周和許廷光 兩人,申請到的石灰石切數龐大,這是純然因為製糖燒灰的需求,還是受到殖民政府對 臺灣士紳的禮遇,或許從當時臺南政商界的互動,可再另做推敲。

二、不通過的石灰石或砂利申請案 日治初期阿公店、打狗、鳳山各處低丘石材林產物的申請案,被退回的比通過的多, 在林產物特賣年期不得過長的規定之外,以下再從申請區和申請人兩方面的退回原因(表 6),檢視官方權衡核可與否的思維。

77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568。

063


064

9卷|第2期

表 6 日治初期未獲許可申請案的原因 退回原因

申 請 區 的 地 理 條 件

影響水源涵養 和風土環境

面積過大 申 請 區 的 地 理 條 件

涉及鐵道部或 他人地界

價格過低

申 請 人 條 件

申請順序在後 利權平衡

無本圖利

其他 不詳

申請人

年期

申請地

申請人

年期

松岡善之助

20

打狗山原野

麻生音波

10

岡田由造

麻生音波

3

鳳彈山、赤山

打狗山

顏 曉

10

打狗山字岩仔

4

打狗山內

鍾文安

10

龍目井庄銅鞍

田中半次郎

3

西仔元海濱

黃 港

10

烘爐石山

麻生音波

3

打狗山內

蔣 笨

10

打狗山岩仔

岡田由造

5

打狗山海濱

王 滿

10

打狗山石佛庄

藤田菊次郎

-

龜山

劉 國

10

打狗山斤蕉尾

松永友次郎

-

打鼓山海岸

洪 桶

10

打狗山閃風仔

田中半次郎

3

大鼻山

新納宇吉

1

打鼓山

松岡善之助

20

松岡善之助

麻生音波

3

鳳彈山、赤山

松岡善之助

20

松岡善之助

麻生音波

3

鳳彈山、赤山

關善次郎

3

打狗浦

麻生音波

3

半屏山

伊東傳一

3

打狗山山腳

岡田由造

4

半屏里半屏山

坂上武

1

打狗山

大石福藏

2

頂五塊厝

劉再傳

2

打狗山

陳少山

-

半屏山

--

--

--

鄭 就

2

半屏山

岡田由造

--

林內山

池田鶴吉

-

鳳鼻頭山

--

--

--

陳少山

-

林內山

-

--

--

川瀨秀俊

5

桃子園舊磘

岡田由造

2

桃子園柴山內

陳少山

4

灰磘山

郭 標

-

-

陳亦資

3

竹坑山

劉禮臣

3

下竹坑山

陳亦資

3

大草厝山

劉 祿

2

林內山董頂山

陳亦資

3

洞內山

--

-

-

曾福

--

大草厝山

--

--

--

田中香秩

申請地

林內山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 頁 139-152;「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頁 335359、464-475、520-540、554-572;「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臺 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6001,頁 338-356;「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6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842020。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一)申請區的地理條件考量 1. 影響水源涵養和風土景觀 臺灣總督府對於山區石灰石或砂利石的申請案,非常重視水源涵養、風土景觀的維 護,所以很多申請案在地方上即因考量地理環境合宜性而被駁回。以松岡善之助的申請 案來看,他申請鹽埕埔一帶的山坡和山腳下,被退回的理由是採石面積過大和年期過長, 又涉及原百姓的利權,若以當時打狗一帶正值開發,申請官有地者不少,如果松岡的申 請案通過,是否會牽制打狗地區的發展和山地景觀?看來當時地方官員的考量層面甚多。 同年,七位地方人士長達十年的石灰石特賣申請案也沒通過。明治 34 年,新納宇吉申請 打狗山一案被駁回,主要是因為官方顧及打狗港景觀和避免涉及淺野總一郎的所有地。 近藤進菊次郎的龜山申請案、田中半次郎的大埤池旁申請案,也因官方擔心破壞風土景 觀、水源涵養等,未獲通過。 再以麻生音波的多項林產物特賣申請案來看(表 7),多因申請區的面積過大、不 利水源涵養,而被退回,其中在林內山和大埤山(赤山)退案理由之一,即在於影響當 地百姓的水田、水圳、墓地的土地利用,麻生音波的申請案在目前所見檔案中,麻生並 未取得利權。

表 7 日治初期日人麻生音波在打狗、鳳山地區申請案不通過的原因 年代(明治)

年限

地區

面積

申請項目

原因

明治 32 年 3 月

3

赤山

10,800 坪

砂利石

明治 32 年 3 月

3

鳳彈山

5,400 坪

砂利石

明治 32 年 4 月

3

半屏山

5,400 坪

砂利石

鐵道部已經先申請

明治 32 年 4 月

3

打狗山

8,100 坪

砂利石

影響水源涵養

明治 32 年 10 月

10

打狗山

1,200 坪

砂利石

影響水源涵養

面積過大且單價過低 影響鄰近土地利用

資料來源:「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 頁 507;「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3001。

2. 涉及鐵道部或他人的申請區 官方核准採石的地理考量,會斟酌申請區地界範圍和他人的利權關係,若申請案的

065


066

9卷|第2期

範圍有重疊,有時會通知申請人修正再送件,有的案子則是擔心會有糾紛,則不予考慮。 關善次郎、劉再傳、伊東傳一、坂上武等人的打狗山申請,都因和吳子周、淺野總一郎 或鐵道部的採石地接近,案件被退回。而麻生音波申請打狗山水源地以南的石灰石和砂 利石特賣,大石福藏、陳少山、鄭就等人申請半屏山砂利石,岡田由造、田中半次郎其 他開採打狗山海濱或東側山麓的砂利石,78 都因考慮鐵道部已經申請或未來要利用的土 地,也沒取得核可。 整體而言,大崗山、打狗山、半屏山、林內山已經成為石灰石和砂利石開採區,卻 有許多申請案因影響水源涵養、風土環境,或原使用人、鐵道部的利權,未能取得核可, 反而保留了低丘的山林風光,例如鹽埕埔水源地、龜山、大埤池旁的綠林景觀。

(二)申請人的條件 關於各林產物的特賣申請,在考量申請區的地理條件以外,申請人的資歷,也是官 方考量的依據。明治 32 年的同地競爭案中,未能取得特賣利權者,可能是因提出價格過 低、順序排後,或個人資歷、財力不足,甚至是為了利權平衡的相對考量。79 以鳳山林內 山的同地申請案為例,擔任街長的陳少山 80 較晚提出申請,但辨務署顧念到個人名望,所 以不便直接否定其申請案。在他案中,官方也有其他考量,例如打狗山北邊灰磘山的石 灰石特賣申請案,共有五位競爭者,但最後取得利權的是最慢提出的臺南糖商許廷光, 臺南縣內務部的理由是,該案是為了供應三郊組合製糖事業的石灰需求,乃重要的事情, 且衡諸其他人的申請利權獲得狀況,川瀨秀俊、郭標已經分別獲得大崗山、打狗山的採 石燒灰利權,岡田由造已經死亡,不再考慮,陳少山申請案已經在討論,於是駁回其他 人的申請。 針對申請人背景的調查,明治 34 年劉祿、陳亦資、劉禮臣等人提出的林內山石灰石 賣下申請案,辨務署調查後上呈的意見,認為這幾位申請人並無相關的採石背景,也沒

78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568。

79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臺灣總督府檔案》,典藏號:00009512001,頁 448、 449。

80

陳少山為鳳山街第一區街長,在日治初期擔任總理,但也有人投書報紙指其在清代為小販,因勢利導取得街長一職, 在地方欺上凌下。〈投書彙集〉,《臺灣日日新報》日刊(1898 年 11 月 25 日),第 3 版。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足夠的資本,純然想透過買賣砂利以謀取暴利,臺南縣也以此理由退回申請案。 以上被退回的申請案,就地理條件來看,總督府或地方政府會衡量一地的風土和影 響性,並未放任各申請案通過,甚至避免一地利權被同一人掌握過長,或同一人開採過大 的石灰石,即使如此,阿公店、打狗、鳳山的採石業已經啟動。關於申請人的背景,鳳山 辨務署或臺南縣內務部的意見,為各案在同地競爭中敗下陣來或全部不通過的關鍵。從林 內山和灰磘山申請案中官方的權衡脈絡,可以視為官方隨意契約運作的彈性表現,地方政 府想兼顧臺灣士紳和日人資本家利權分配,並衡量各申請人在各山丘石灰石賣下申請利權 的平衡性;日人岡田由造、川瀨俊秀申請多處,也各取得一件石灰石特賣。但申請多處山 丘林產物特賣的日本人麻生音波,沒有任一件申請案通過核准。麻生的案例,或許可以歸 咎於其擇地不當,然而大手筆的申請,大概也是官方所不樂見的,試想,如果當時麻生音 波取得各件申請案的礦區權利,他可能成為掌握下淡水溪以西砂石來源的霸主了。 以上述石灰石和砂利石申請案的通過和不通過的理由來看,日治初期在官方維護山 地的水源涵養和風土景觀原則下,也重視延續舊慣和糖業需求,所以劉德慶申請到大崗 山的石灰石開採和在地燒灰,郭標、吳子周、許廷光承攬了整個打狗山大部分地區的石 灰石利權以作為燒灰之用,而這幾位並非都是日本人。再者官方也會考慮各申請人利權 的平衡性,但以結果來看,吳子周獲准採石的範圍有兩處,算是頗受青睞的在地資本家。 高雄平原上日治初期各丘陵因林產物賣下帶來了採石業發展,相對於此,林野事業 經營的發展較慢,直到大正 4 年(1915),藤井直喜和藤井正氣兩兄弟在 494 甲的大埤山 官有林地長年進行造林,才讓大埤池的周邊出現另番地景。81 而承繼打狗山採石業的則是 大正 3 年(1914)開始申請官有林野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所開展的水泥事業,以及岡山街 長齋藤善次郎籌組的石材重役株式會社。82 這幾件進入 20 世紀後的新開發案,讓高雄平原 的山頭景觀大相逕庭達半世紀以上,或可再作下一階段的丘陵地開發與經營的之討論。

81

藤井氏兄弟最早是在明治 42 年(1909)提出 497 甲港西上里官有地借地植樹的申請,但當時未獲許可,隔年明治 43 年(1910)再提出大埤池附近丘陵地長達 20 年的預約貸渡申請,獲得核可,大正 4 年開墾成功,貸渡申請通過,大 正 5 年(1916)申請賣渡。兩人申請造林的土地,正是麻生音波申請過的範圍。臺灣總督府,「藤井直喜外一名成功 賣渡許可地代金徵收濟報告ノ件」(1917 年 12 月 1 日),〈大正七年永久保存第六十一卷〉,《臺灣總督府檔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843015。頁 209-214、218-266。

82

〈大岡山軌道石材重役〉,《臺灣日日新報》日刊(1934 年 7 月 11 日),第 12 版。

067


068

9卷|第2期

陸、結論 有關高雄市在日治時期的區域發展動態,以國家經營角度探討打狗築港和市街建設 向來是焦點研究,對於位在打狗市街外的原野森林,因為土地在清代已經高度開發,日 本企業家可以透過臺灣官有林野相關規則進行申請的地區相對少,殖民政府如何進行經 營開發打狗附近的官有林地?此為本文要探討的主軸。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公布日令第 26 號〈臺灣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作為管理臺灣山林的辦法,再以〈臺灣 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規則〉、〈臺灣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貸渡規則〉等法令,作為日本 內地資本家藉以申請官有地開發的重要法源依據,在日本資本家經營下,西部臺灣後來 成為資本型發展的一環,本文問題焦點在於日本領臺的最初幾年,高雄平原上幾座低丘 的官有地經營情形,以及投入申請者是如何參與此階段的開發?政府的審核考量根據為 何?以作為理解高雄數座低丘景觀特徵的參考。 本文以日治初期臺南縣關於森林原野的公文檔案和相關文書,分析高雄平原上丘陵 地的石灰石、借地、豫約申請或賣渡申請案,透過官有林野林產物的申請動態,重新檢 視高雄平原上數座低丘在跨越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數年間利權的分配情形。 高雄平原的數座低丘,多為珊瑚礁隆起的崗阜,山區為附近民人取柴薪、牧牛之地, 大崗山和打狗山原有採石燒灰的活動,日治初期因舊慣和石灰需求,經由政府公告的法 令規則,在地人和臺南商人陸續提出石灰石林產物的特賣申請,丘陵地的官有林野之經 營以林產物特賣為主,所以擴大了開採石灰石的規模。 從公文中發現,殖民政府面對山區官有地申請案的態度,前後有所調整,在顧及水 源涵養、風土景觀的原則下,一度禁止採石,然而在地方發展漸盛,石灰、石材漲價下, 加上鐵道部鋪設鐵道對砂利石的需求,政府通過了採石案。在石灰石、砂利申請案中, 申請地遍及大崗山、小崗山、半屏山、龜山、打狗山各處山麓、大埤山、林內山等,申 請人包括了臺灣在地富商和日人鹽商、石灰商、炭礦商、土木業者,有些申請案出現同 地競爭的現象。以申請通過的結果來看,採石業正式進入當時的高雄平原低丘,只有鳳 山舊城內的龜山和大埤池旁的赤山免於採石業進入。 從各申請案公文的歸納中,發現官方對各案審核的考量,客觀條件上包含了利權舊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慣、水土保持、水源涵養、風土景觀,申請順序、價格高低、資歷財力等等,所以日本 人提出的申請案不一定占優勢。在通過請案中,日籍和臺灣申請者算是平分秋色,以居 住地來看,臺南市街的申請人多於鹽埕、鳳山、哨船頭、阿公店等礦區鄰近街庄的人士, 此局面可能是日治初期臺南市街內有名望商人的勢力展現,通過打狗山和大崗山的在地 人申請,為延續舊慣的利權表現,這些通過申請者與官方和軍方有往來關係,申請案因 此受到重視。 從被退回的申請案理由說明中,看出官方重視山林水源涵養和景觀維持的原則,且 不希望申請區有利權糾紛。遇到同地競爭的申請案,日人和仕紳的身分都很受重視,裁 決時也有整體考量以兼顧申請者的利權平衡。就申請理由而言,三郊商人因製糖需要採 時以生產石灰,臺南縣認為正當性十足,後來在地商人提出的開採石灰石,被鳳山辨務 署視為無本牟利的行為,難以衡量審核的標準性。以上對申請者資歷的種種衡量,正是 日治時期隨意契約的彈性之處。 綜合而言,日治初期高雄平原低丘山阜的石灰石和礫石是重要的林產物,在考量水 源涵養、風土環境原則之下,因石灰需求,開採利權的核准與分配,臺灣本島人和日本 人都有人入榜,其中取得利權的臺灣商人均與日人有往來關係。當時申請案遍及各丘陵 地,大部分都有採石案被核准,僅有龜山、大埤山免於採石業進入,這正是帶來後來大 正年間、戰後 40 年代以後高雄地區山丘風光大不同的分界點。

069


070

9卷|第2期

參考書目/ 一、方志與專書 清.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誌》,臺灣研究叢刊第 146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研究叢刊第 124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灣研究叢刊第 73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59),《安平縣雜記》,臺灣研究叢刊第 52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石再添(1996),〈地理篇〉,收於黃耀能總纂、石再添等編纂,《續修高雄市志.卷一自然志地理篇博物篇》。高雄市: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江樹生譯(2000),《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作者不詳(1904),《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市:臺南新報。 何春蓀(1986),《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市:中央地質調查所。 林朝棨纂修(1957),《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曙光(1985),《打狗滄桑》。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張嘉祥(2014),《傳統灰作──壁土抹灰記錄與分析》,臺北市:文化部文資局。 惠澤貞次郎(1924),〈臺灣に於ける石灰石(一)〉,《臺灣藥友會誌》。臺北市:臺灣藥友會。 楊玉姿(2005),《高雄開發史》。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楊貴三、沈淑敏(2010),《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29),《臺灣地理例規》。出版地不詳。

二、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李文良(2000),〈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5(1), 頁 35-54。 李文良(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施添福(1995),〈日治時代臺灣東部臺灣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發表於「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會和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1995 年 12 月 15、16 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思 亮館。 施添福(2017),〈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臺灣風物》,67(3),頁 55-109。

三、報紙 〈大岡山軌道石材重役〉(1934 年 7 月 11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12 版。 〈投書彙集〉(1898 年 11 月 25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 第 3 版。 〈桃仔園の石灰〉(1896 年 11 月 1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3 版。

四、檔案 臺灣總督府 「大崗山石灰石取調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3 月 1 日),〈明治三十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二一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780032。 「川瀨秀俊石灰石賣下願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9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 一六○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03014。 「打狗山石灰石賣下願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11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區低丘的林野開發

一六○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03018。 「打狗山石灰產地取調復命書」,(1896 年 10 月 1 日),〈明治二十八年至明治二十九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 第十五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678019。 「石灰石採取禁示ノ儀打狗辨務署ヘ通知(元臺南縣)」(1898 年 2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 久保存第一九九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42013。 「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1895 年 10 月 24 日),〈明治二十八年甲種永久保存第八卷〉,《臺灣總督 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08001。 「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賣渡ニ關スル書類(臺南縣)」(1901 年 1 月 1 日),〈明治三十四年元臺南縣公文類纂永 久保存第一一三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516001。 「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規則取扱順序內訓(元臺南縣)」(1897 年 1 月 8 日),〈明治三十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 久保存第一二一卷〉,《總督府公文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780027。 「麻生音波石炭採掘願許可(鑛第二百五十二號)」(1899 年 7 月 24 日),〈明治三十二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十四 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402005。 「森林原野(臺南縣)」〉(1900 年 1 月 1 日),〈明治三十三年元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一○卷〉,《臺 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513001。 「森林原野及移住開墾(臺南縣)」(1899 年 1 月 1 日),〈明治三十二年元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一○九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512001。 「劉德慶ヘ石灰石及枯木拂下處分ノ件(元臺南縣)」(1898 年 6 月 1 日),〈明治三十一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 保存第一九九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842020,頁 301-312。 「藤井直喜外一名成功賣渡許可地代金徵收濟報告ノ件」(1917 年 12 月 1 日),〈大正七年永久保存第六十一卷〉,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843015。 「鑛業代理人屆」(1897 年 12 月 13 日),〈明治三十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四十一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85000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淺野水泥(セメント)株式會社接收案」(1946 年 6 月 11 日),〈各機關成立與變更〉,《臺 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01200026002。

五、網頁 台灣水泥。資料檢索日期:2019 年 7 月 4 日,網址:http://www.taiwancement.com/tw/aboutHistory.html。 壽 山 國 家 自 然 公 園。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8 年 4 月 5 日。 網 址:http://sn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 ? 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2&Itemid=179。

071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 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撰文/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特聘教授 黃文樹

摘要 臺灣高雄市圓照寺,建寺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1984 年起,由敬定法師擔任住持, 採取佛法生活化、佛教人間化導向,孜孜矻矻弘揚地藏法門,翕來海內外眾多信徒,使 該寺成為南臺灣佛教重鎮。敬定法師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以及韓國的佛 教界都有密切的交流,本文依時間序分別梳理之。其交流活動的意涵,可歸納為四項:一、 就交流旨趣言,以弘傳地藏法門信仰為主;二、就交流方式言,講經弘法與以藝弘法並行; 三、就交流內容言,地藏經要與生活佛法兼重;四、就交流效應言,平等互惠及深化法 誼關係。這些經驗與效應,皆富有意義與價值,對於佛法的宣揚以及催化佛教的國際交 流,都有鉅大助益。

關鍵詞:圓照寺、敬定法師、馬來西亞佛教、新加坡佛教、韓國佛教

投稿日期:2019 年 4 月 12 日 接受日期:2019 年 6 月 19 日

073


074

9卷|第2期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Abbot of Taiwan Yuan Zhao Temple Master Jing Ding with the East-Asian and Korean Buddhist Circles Wen-Shu Huang Distinguished Profrssor of College of Liberal Education, Shu-Te University

Abstract Yuan Zhao Temple in Kaohsiung City, Taiwa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seventy years. Since 1984, Master Jing Ding has served as the abbot, adopting the orientation of making Buddhism close to life and humanistic. His diligence in promoting the teachings of Earth Bodhisattva gathers many believe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s the temple the Buddhist hub in southern Taiwan. Master Jing Ding has the close interactions with the southeastern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Malaysia and Singapore as well as the Buddhist circle of Korea. This paper makes a chronological organization. The meanings of the interactions can be conclu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In terms of the obj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s, it is mainly to promote the religious belief in Earth Bodhisattva. 2. In terms of the method of interactions, propagating the Buddhist teachings through both lectures and art is applied. 3.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the interactions, Sutra of Terra-Treasure and the Buddhist teachings in life are both emphasized. 4. In terms of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s, the reciprocal equality and deepened relationship are achieved. These experiences and effects are rich in meanings and value, benefiting hugely the propaganda of the Buddhist teachings and encouraging the Buddhist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Keywords: Yuan Zhao Temple, Master Jing Ding, Malaysian Buddhism, Korean Buddhism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壹、前言 貳、敬定法師與東南亞佛教界的交流 參、敬定法師與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肆、雙方交流意涵之綜合分析 伍、結語

壹、前言 位於臺灣高雄市鳥松區的圓照寺,原寺名圓覺寺,由大仙寺第 9 代住持開參法師 (1893-1975)1 創建於 1948 年。1984 年由敬定法師(1943-)2 接任,並於翌年改寺名為 圓照寺。 敬定法師掌理圓照寺寺務起,大力擘劃,積極整修、增建、充實、美化、淨化,至 今已有諸多建築、勝景、文物與彩繪藝術等。特別是法師出身禪宗法脈──向上承接臨 濟宗七塔派(以明代林野通奇 3 禪師為祖)派下第 41 世玠宗法師(1897-1987)4 之衣缽, 成為第 42 世法嗣,但他弘揚的主軸是地藏法門。 敬定法師不但熱切接引本地人,且多次應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韓國弘法,並與 這些國家數所佛教道場建立連結關係,構成密切的交流網絡。惜學術界、佛教界對此並

1

開參法師是大崗山法脈開山祖師永定上人門下弟子(參見釋開證主編,《大崗山法脈傳承史》〔高雄:宏法寺, 2000〕,頁 5)。開參法師住持大仙寺期間,於 1953 年元月在大仙寺舉辦傳戒法會,此為臺灣「光復」後第一次傳 授三壇大戒(參見釋妙然編著,《民國佛教大事年紀》〔臺北:海潮音雜誌社,1995〕,頁 389)。

2

敬定法師,臺灣高雄左營人。1963 年禮高雄楠梓慈雲寺僧妙法師(? -2014)出家;翌年就讀臺南竹溪佛學院(1965 年畢業);1963 年於臺北臨濟寺受三壇大戒,開堂大師父是白聖法師(1904-1989)。其後又陸續入太虛佛學院專 科班、佛教淨覺研究所深造。1966 年,每天到文化大學哲學系旁聽印順法師(1906-2005)的佛學課程。1968 年創 建中和南勢角白馬寺。1974 年受法於臨濟宗七塔寺派第 41 世的玠宗法師,成為第 42 世法嗣。1984 年接管高雄圓 覺寺;翌年易寺名為圓照寺。法師現任圓照寺住持、圓照寺六龜分院諦願寺住持、華梵大學董事,曾任中和白馬寺住 持、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創會理事長。法師歷年來榮獲的重要獎項有:2006 年高雄縣好人好事代表獎、推行社會 教育有功個人獎、全國好人好事八德獎;2007 年教育百人團個人獎、高雄縣榮譽縣民獎、聯合國頒國際佛教傑出女 性獎;2018 年韓國曹溪宗總務院頒功勞牌獎等。著有《佛教的宇宙生命觀及其實踐》、《法筵》、《佛教與花藝》、 《地藏菩薩與眾生的關係》、《地藏法門與淨土之關係》、《佛教生死觀:《地藏經》精義》、《進入佛門的第一步: 歸依三寶》等書。關於敬定法師的行誼前傳,詳見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高雄:九華圖書社, 2008)。

3

關於林野通奇禪師的生平略傳,可參見明.林野通奇撰,行謐等編,《林野奇禪師語錄.卷八天童林野奇和尚行狀》, 收於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 59 冊〔臺北:文殊出版社,1989〕)。

4

玠宗法師,臺中霧峰人。俗名林資潭。幼年即隨父母長齋禮佛,青年時期發願出家。19 歲投獅頭山金剛寺禮妙禪法師 (1886-1965)為師。後雲遊中國大陸,禮四大名山。畢業於泉州開元寺,並在該寺接法於臨濟宗七塔派第 40 世圓瑛 法師(1878-1953)的法脈。返臺不久,接任桃園金剛寺住持。關於玠宗法師的生平簡介,可參見藍吉富主編,〈玠 宗法師〉條,《臺灣佛教辭典》(臺南:妙心出版社,2013),頁 24。

075


076

9卷|第2期

未有相應的關注,至今沒有這方面的專題論述,不無遺憾。爰是,本文主要採取文本分 析法,輔以訪談法,旨在梳理圓照寺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5 並就其意 涵予以歸納分析。

貳、敬定法師與東南亞佛教界的交流 圓照寺敬定法師與東南亞佛教界的交流,主要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個國家。在未列 述其交流情形之前,先略說這兩國的佛教發展概況。 馬來西亞的早期佛教,要追溯到西元前 4、5 世紀。當時印度人已向東南亞各地經商, 輸入和移植文化,阿育王(約前 304- 前 232)時佛教大興,據傳所遣須那、鬱多羅二僧布 教之金地國,即今下緬甸迄馬來西亞一帶。此外,另有丹丹、羯荼、佛羅安、吉蘭丹、蓬 豐等諸內外典中所記盛行佛教之地區,亦均在今馬來半島上。不過,15 世紀初,由於麻六 甲王朝興起,提倡回教,馬來西亞早期佛教遂告衰亡。6 1887 年,妙蓮法師(1824-1907)於檳城創建極樂寺,開近現代馬來西亞真正弘傳佛 法之先河。1930 年代,芳蓮法師創辦菩提學院,並設菩提中、小學,推動佛化教育事業。 慈航法師(1895-1954)曾駐菩提學院講學,並創立佛學院,倡導研究佛學之風氣。虛雲法 師(1840-1959)亦曾到馬來西亞弘法,皈依者萬餘人。鏡庵法師(1900-2000)於 1952 年 在吉隆坡設立八打靈觀音亭,7 推行佛教在地化。美國蘇曼迦羅(1904-1963)於 1955 年在 檳城倡組佛教青年團。竺摩法師(1913-2002)於 1958 年成立馬來西亞佛教會;1965 年創 立三慧講堂;1969 年馬來西亞佛教會更名為馬來西亞佛教總會,領導全馬華裔受華文教育 之佛教徒,全馬各地華人佛教寺院及佛教團體,皆參加為附屬組織,並於各州設州分會及

5

以下有關雙方交流的紀事,皆參見圓照寺編,〈圓照寺歷年弘法利生大事紀(1982-2018)〉(未刊稿,由圓照寺監 院玄慧法師提供,2018)。

6

釋淨海,〈馬來西亞早期佛教考略〉,收於張曼濤主編,《東南亞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83 冊(臺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 325-337。

7

關於鏡庵法師於吉隆坡成立八打靈觀音亭,在馬來西亞推動佛教事業的行誼,可參見陳愛梅,〈傳承與在地化──鏡庵 法師傳〉,《世界宗教學刊》,18(2011),頁 77-128。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區分會。1970 年成立之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為大馬另一重要之全國性佛教組織。8 晚 近,星雲法師(1927-)於 1989 年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仁嘉隆鎮動土創建佛光山南華寺(現 稱佛光山東禪寺),1996 年啟用。而自 1996 年至 2008 年,佛光山在馬來西亞各地的分院 已接續成立有 24 個之多。9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佛教是該國第二大宗教。依近年的粗估,全馬來西 亞現有七百多所寺院庵堂、三千多位僧尼、二百多萬佛教信徒。華人佛教徒占佛教徒人口 的絕大部分(占 97%),其他泰國、緬甸、錫蘭等族的佛教徒只占極少數。10 而根據 2000 年的調查統計,馬來西亞華人的宗教信仰前三多的依序是:佛教 75.9%,孔教與道教合併 10.6%,基督教 9.6%;11 這顯示,每四個華人當中,就有三個人選擇佛教作為自己的宗教 信仰,比例相當高。 至於新加坡的佛教基本概況是:有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系統,故泰國、錫蘭式之 佛寺與僧人,及華人引入之華式佛教並存。當地大小寺廟約有百間,歷史較久而具規模者 有雙林寺、普覺寺、普陀寺等;新建而氣派巍峨者有毘盧寺、福海禪院等;精緻之佛院有 妙音覺苑、苦樂庵等。當地僧尼約有數百人,而歸依之信徒約在十萬之上。12 關於當代新加坡的佛教信仰情況,從演培法師(1917-1996)的記述,應可窺一斑而知 全豹。他在 1960 年至 1996 年間,弘法生涯主要以新加坡為主。其間,他於 1968 年冬,在 新加坡成立般若講堂;1981 年取得新加坡公民權,於當地創辦福慧講堂;1990 年,出任當 地光明山普覺寺住持。他說:「星馬華人特多,南來大德 13 教化,信佛人士甚多,除信中

8

以上關於馬來西亞近現代佛教發展之概述,參見白玉國,《馬來西亞華人佛教信仰》(成都:巴蜀書社,2008), 頁 93;陳秋平,〈維摩手段,娑婆渡舟──馬來西亞居士佛教的形成與發展〉,《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1(2016),頁 48-54;慈怡主編,〈馬來西亞佛教〉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9),頁 4343-4344;〈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條,頁 4344-4345;〈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條,頁 4345;盧友中, 《雁蕩山僧──竺摩法師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于凌波,〈江西雲居山釋虛雲傳〉,收於于凌波,《民 國高僧傳初編》(臺北:昭明出版社,2000),頁 21-37;以及釋震華編著,《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 辭書出版社,1999),〈妙蓮〉條,頁 333;〈慈航〉條,頁 895;〈虛雲〉條,頁 637-638 等。

9

參見石滄金、李群鋒,〈佛光山在海外的傳播與影響〉,《東南亞研究》,1(2013),頁 60-61。

10

張應龍,〈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法音》,2(2002),頁 39;張應龍,〈檳城之菩提──華人與馬來西亞佛教 的發展〉,《中國宗教》,8(2003),頁 56。

11

陳愛梅,〈誰是佛教徒?佛教徒是誰?──馬來西亞華人佛教信仰探析〉,《世界宗教文化》,2(2015),頁 73。

12

參見慈怡主編,〈新加坡佛教〉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頁 5466-5467。

13

在新加坡弘法的大德,諸如:轉道法師(1872-1943)、轉岸法師(1882-1970)、瑞等法師、圓瑛法師、太虛大師 (1890-1947)、慈航法師、本道法師(1898-1987)、宏船法師(1907-1990)、竺摩法師、隆根法師(1921-2011)等。

077


078

9卷|第2期

國所傳大乘佛教,南傳佛教同樣有人信奉。」14 最早抵星島的大德是轉道法師,他於 1915 年創建普陀寺,1921 年又創普覺寺;其次是轉岸法師,於 1949 年接任普陀寺住持;另者 是瑞等法師,於 1922 年到新加坡,襄助轉道法師興建普陀寺,並於 1928 年掌理龍山寺; 還有本道法師,於 1957 年任毘盧寺住持;再來是圓瑛法師五度來星洲說法;太虛大師凡 三次到星弘法;宏船法師則接任普覺寺住持。15 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佛教界的交誼頗為深篤。此處 依時間先後羅列之,並擇要略述相關脈絡: 1.1994 年 8 月 6 日,敬定法師應馬來西亞極樂寺 16 住持達能法師(1926-1997)17 之邀請前往 弘法,講題是:「探討地藏菩薩與眾生的關係」,為期三天。 依演培法師的記載,1960 年 5 月,他受邀到檳城參訪極樂寺,當地人對該寺的介紹如下: 極樂寺建於 1876 年。……其偉大堂皇之廟宇,屹立於亞逸依淡的鶴山上, 下臨黑水河,距離市區約四英里。日夜政府電車及商辦巴士車,川行不息,交 通便利。由山腳到佛殿,一路有石磴數百級――其中噴水亭,周圍花卉,芬芳 爭妍,而樹木成林,秀麗幽勝,猶如世外桃源。18 他們參觀時,見到的除了風景優美之外,遊客是絡繹不絕。 關於敬定法師此次極樂寺弘法的因緣、過程,以及宣講重點如下: 馬來西亞極樂寺住持達能老和尚,慈悲心切,為了能建立當地居民正確的 信仰,達到信佛、學佛的實益,邀請敬定法師前往弘揚地藏法門。這次之弘法 行,一是為了古晉佛教總會,將在(農曆)七月舉辦盂蘭盆法會;二是為了除

14

釋演培,《一個凡愚僧的自白》(第二版)(高雄:慈源禪寺,1999),頁 339-340。

15

釋演培,〈新加坡的佛教〉,《菩提樹》,33(1)(1984),頁 34-38;于凌波,〈釋圓瑛傳〉,《民國高僧傳初編》(臺 北:昭明出版社,2000),頁 49-66;同前書〈釋太虛傳〉,頁 79-97;同前書〈新加坡普覺寺釋轉道傳〉,頁 175181;同前書〈楊梅山雪峰寺釋轉岸傳〉,頁 201-209;同前書〈新加坡毘盧寺釋本道傳〉,頁 241-246;同前書〈新 加坡簷蔔院釋廣洽傳〉,頁 247-255;同前書〈新加坡光明山普覺寺釋宏船傳〉,頁 257-263。

16

極樂寺,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全名鶴山極樂禪寺。創建於 1887 年,並於 1904 年全面竣工,號稱東南亞規模最大、建 築最宏偉的華人佛寺,成為當地漢傳佛教與華人的文化紐帶。

17

達能法師,俗名林字,臺灣新竹人。20 歲披剃於臺北法藏寺妙振法師。1963 年受具足戒於臺北護國寺,戒師是白聖 法師。1968 年畢業於日本駒澤大學碩士班。1971 年,任吉隆坡曇華苑佛教青年會導師。1974 年至 1976 年與白聖法 師共創曼谷佛光學苑。1978 年成立砂勞越佛教會。1987 年任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監院。1989 年晉任極樂寺方丈。

18

釋演培,《一個凡愚僧的自白》(第二版),頁 342。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破眾生邪知邪見,扭轉眾人錯誤的觀念。……8 月 6 日至 8 日,三天的講座, 敬定法師以〈探討地藏菩薩與眾生的關係〉為講題,幫助大眾建立善惡因果的 觀念,導正眾生的思想。19 2.1996 年 11 月 29 日,敬定法師應新加坡三寶精舍住持成瑋法師禮請,前往主講「奉佛陀 之命──地藏王菩薩」,為期三天。 敬定法師此行的因緣、過程、宣講重點,以及聽眾的反應概況如後: 新加坡三寶精舍住持成瑋法師,為弘揚地藏菩薩孝親尊師精神,專程前來 臺灣請法。敬定法師欣然應允,並於 1996 年 11 月 29 日前往,展開法師另一次 的海外弘法之旅。三天的講座,地點都在三寶精舍的廣場。因為新加坡地屬亞 熱帶地區,天氣經年累月非常炎熱,於戶外舉辦活動,反而覺得較為清涼,並 且場地廣大,可容納更多聽眾。……敬定法師此行,希望傳述正法,讓有緣聞 法者,建立起正確的修行知見,依教奉行。每晚於華燈初上時,只見人人攜手 結伴來聞法。甚且,人數一天比一天多,將整個會場擠得水洩不通。三天的講 座,敬定法師……闡述地藏菩薩所肩負的使命。……講說中,珠璣妙語連連, 臺下掌聲不斷。20 3.2003 年 11 月 28 日,新加坡妙音覺苑住持寶寧法師與嚴灥法師率領護持居士一行三十人 蒞臨圓照寺參訪,為期兩天。 4.2004 年 9 月 23 日,敬定法師帶領圓照寺僧俗二眾一行人到新加坡舉辦「弘法之旅」,參 訪福海禪寺、萬佛林、妙音覺苑、大悲佛教中心、洛伽山莊、普明寺、寶光佛堂等。 23、24 日兩天,敬定法師受邀於大悲佛教中心擔任佛學講座,主講「地藏菩薩之聖 蹟」、「《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要義」。25、26 日兩天,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應 邀於新加坡大會堂華樂團音樂廳公演「眾福之門」、「恩重山丘」演唱會。楊木光議員、 佛教總會惟嚴總長親臨祝賀。

19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高雄: 九華圖書社,2016),頁 50-51。

20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頁 52-53。

079


080

9卷|第2期

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由敬定法師成立於 1988 年元月,是其「以樂弘法」的 實踐。自成立後,該團即隨法師到全臺各地,乃至海外弘法。其演出,通常是在敬定法 師佛學講座之前,獻唱佛歌。另外,就是演出時間較長的「公演」。此回在新加坡大會 堂演出的「眾福之門」、「恩重山丘」演唱會,即這類弘法活動。 「眾福之門」清唱劇的編作,係敬定法師根據《地藏經》21「地藏菩薩為救脫地獄中 受難的母親而發廣大慈悲」的記載,並參考《九華山志》、《弘一大師法集》、《蕅益 法師全集》編作而成。其內容概分:「佛化孝行」、「示生王家」、「九華垂跡」、「閔 公獻地」、「山神湧泉」、「諸葛建寺」、「東僧雲集」、「示現涅槃」、「信士朝山」、 「文佛付囑」等十個樂章,介紹地藏菩薩的聖蹟,而以「地藏情懷彌陀心」作總結。此 劇由音樂家黃友棣(1912-2010)22 譜成一套附有朗誦為旁白,以及易唱易懂的二部合唱 的清唱劇。旋律優美,曲調和諧,將歌詞的意境表露無遺。23 「恩重山丘」,則是敬定法師根據《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24 編詞,由黃友棣編作成 11 個樂章的合唱組曲:序歌「十恩情」、「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 「咽苦吐甘恩」、「推乾就濕恩」、「乳哺養育恩」、「洗濯不淨恩」、「遠行憶念恩」、 「深加體恤恩」、「究竟憐憫恩」,最後,再以「父母心、地藏情」總結,完成一本臺 語合唱組曲。25 該組曲的演出,旨在藉由對父母親的歌功頌德,喚醒世人,孝乃萬善之首, 是性德至情的流露。敬定法師期盼透過演唱會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一起來提倡並力行 孝道,以使人心淨化、家庭和樂、社會安康。26 5.2008 年 11 月 25 日,敬定法師應新加坡地藏學苑住持聖蓮法師(1946-)邀請,二度到

21

敬定法師用的《地藏經》版本有二:一是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 13 冊);二是佚.法燈譯, 《地藏菩薩本願經》(高雄:圓照寺,2012 年 6 月恭印)。

22

黃友棣,廣東高要人,音樂家、作曲家。1934 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教育系。1941 年在抗戰期間寫成〈杜鵑花〉, 奠定了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的不朽地位。1994 年以歷年宣揚「用音樂完成全人教育」及實踐「中國音樂中國化」 而獲行政院頒贈「文化獎」。1998 年當選國立(高雄)中山大學傑出校友;2007 年獲輔仁大學頒發名譽藝術博士。 關於其生平,可參見楊濤,《絳帳千秋:黃友棣教授樂教人生》(高雄:新文壇雜誌,2016);李志衡等,《真愛高 雄 20 年:黃友棣教授的樂教人生》(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7)等。

23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法)》(高雄: 九華圖書社,2016),頁 25。

24

敬定法師參考的版本有二:一是作者失佚的《佛說父母恩重經》(《大正藏》第 85 冊);二是後漢.安世高譯,《佛 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第 16 冊),此為目前流通本。關於此經正偽問題,可參見廣興,〈《父母恩難報經》與《父 母恩重經》的研究〉,收於張風雷主編,《宗教研究.2014 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頁 13-50。

25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法)》,頁 29。

26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208。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擔任佛學講座,除宣講《地藏經》之外,也以「發揚生命的光輝」 為題作專題演講;另外,他也受聘主持八關齋戒祈安法會,為期四天。 筆者曾於 2018 年 11 月 4 日,乘機利用聖蓮法師來圓照寺參加為期三天的「地藏法會」 之空檔,進行了訪談。聖蓮法師,俗名陳依蓮,新加坡人,祖籍福建廈門。1984 年,法 師未出家前(37 歲)時,曾到臺灣埔里靈巖山寺 27 受五戒,戒師是聖印法師(1930-1996)。28 1986 年,法師到安徽九華山祇園寺,29 禮仁德法師(1926-2001)30 出家。聖蓮法師表示, 近三十餘年來,每年都會帶領約二十位信眾從新加坡來圓照寺參加法會,一來就住一個禮 拜左右。法師與敬定法師的因緣是源於 1984 年在靈巖山寺受戒時,聽到敬定法師講《地 藏經》的卡帶,聽了感到法喜充滿,受戒後即來圓照寺皈依,並自此親近敬定法師。依聖 蓮法師的回憶,十年前,敬定法師到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連三天講經弘法,前來聆聽的人 很多,敬定法師當時一半使用華語(國語),一半使用臺語,聽眾都很讚嘆! 31

參、敬定法師與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敬定法師與韓國佛教界的往來可說更為熱絡。在未縷述其交流之前,此處同樣有必要 先略說韓國佛教發展概況。32

27

靈巖山寺,位於南投埔里,由妙蓮法師(1922-2008)創建於 1984 年,是臺灣佛教淨土宗最大的道場,不幸於 1999 年 921 大地震嚴重損毀,已將建築物拆除,並進行重建。關於該寺的創建、沿革,可參見藍吉富主編,〈靈巖山寺〉條, 《臺灣佛教辭典》,頁 718。

28

聖印法師,俗名陳林,臺中東勢人。日本京都佛教大學畢業。17 歲投臺北慈航寺,禮智性法師(1884-1964)為師, 剃度出家。1955 年,至基隆靈泉寺受具足戒。1959 年於臺中市創建慈明寺;1964 年創辦《慈明》月刊。1969 年又 創立霧峰萬佛寺。1972 年創辦慈明商工。1991 年於萬佛寺創設慈明佛學研究所。關於其生平,可參見藍吉富主編,〈聖 印〉條,《臺灣佛教辭典》,頁 546-547。

29

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位於安徽池州。該山祇園寺,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清末及 民初重建、擴建,規模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現為中國重點寺院之一。關於該寺的簡介,可參見慈怡主編,〈祇園寺〉 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頁 3920。

30

仁德法師,俗名李德海,江蘇泰州人。1939 年,在家鄉泰蔚寺出家。1950 年代後期,入住九華山華嚴禪寺。1965 年, 獲推為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86 年,榮任祇園寺住持。

31

黃文樹,〈聖蓮法師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8 年 11 月 4 日,地點:圓照寺禮堂,未利稿。

32

以下關於韓國佛教發展之概述,參見釋聖嚴,〈韓國佛教史略〉,收於張曼濤主編,《日韓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 術叢刊第 82 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年 11 月初版),頁 311-352;潘暢和,〈韓國佛教的嬗變〉,收於復 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韓國研究論叢》,第 19 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頁 379-393。;何勁松,《韓 國佛教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2 月初版);愛宕顯昌著,轉瑜譯,《韓國佛教史》(高雄:佛光 出版社,1989 年 8 月初版);慈怡主編,〈韓國佛教〉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頁 6537-6542 等。

081


082

9卷|第2期

自漢以來,朝鮮半島為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所分治。至唐高宗(628-683)時,百 濟、高句麗相繼滅亡,浿水(大同江)以南為新羅所統一。至五代中葉,新羅衰亡;王氏 高麗代之而興。 佛教的傳入朝鮮半島,是在高句麗立國後的 409 年,372 年(第 17 代小獸林王 2 年) 時,中國的前秦符堅(338-385),派遣使節以及沙門順道,贈送佛像和經卷到高句麗, 這是佛教傳入韓國的肇始;又二年,前秦僧阿道來朝。翌年,勅為二僧建省門寺及伊弗 蘭寺,是為韓國有佛寺之開端。384 年,又有印度沙門摩羅難陀,自中國東晉孝武帝境 內至百濟宣教。新羅國則遲至 528 年始見佛教三寶之興隆。 不過,佛教初傳朝鮮半島時,與當時半島上原有之風俗相融合,目的僅在祈福。至 6 世紀初,名師漸出,如百濟謙益求法印度,攜回梵本阿毘曇藏及五部律,譯出律部 27 卷, 而成為百濟律宗之祖;高句麗惠慈與百濟惠聰相繼遊化日本,並為聖德太子(572-621) 之師;惠聰後被推許為佛教棟梁。新羅入中、印求法者尤眾,其中,圓光於南朝陳時來 中國遊學,精通涅槃、成實、攝論等學。圓測(613-696)於 15 歲負笈中國,參學各地 高僧講筵,專攻唯識,蒙唐太宗頒賜度牒。元曉(617-686)詣唐未果,曾註解佛經 81 部, 闡揚一乘圓教。義湘(625-702)亦來唐參謁中國華嚴宗二祖智儼(602-668),返國後大 力弘傳華嚴宗。慈藏曾與弟子僧實等十餘人來唐,歸國後,攜回大藏經,王曾命於芬皇 寺講大乘論。至新羅統一時期(668-935),朝鮮半島佛教已逐漸脫離中國,慢慢形塑自 身風格,此即佛教的新羅化。 禪宗傳入韓朝鮮半島較晚,卻後來居上。最早將禪宗傳入韓國者為法朗及其門下信行 (704-779),信行所傳者為中國北方神秀(606-706)之法脈。信行之後,有道義者,曾來 唐參謁智藏(738-817),並嗣其法,歸國(821)後,欲興南宗禪法而不果,遂於雪岳山隱居, 後由再傳弟子普照大興其宗風。至統一新羅中期以後,朝鮮半島形成了禪門九山:實相山派、 迦智山派、闍崛山派、桐裏山派、聖住山派、師子山派、曦陽山派、鳳林山派、須彌山派。 935 年,新羅為高麗所敗,佛教亦出現另一新貌。高麗時代(935-1392),禪教並行; 又因該時期,正值外敵入侵與國家混亂之難局,主政者欲以佛德或神力克服這一情勢, 而有諸種法會、法席、設齋等「祈禱佛教」。其後,自天臺宗立宗後,禪宗逐漸式微, 直到知訥禪師(1158-1210)的曹溪宗出,才中興禪宗。李朝(1392-1897)建國後,崇儒 排佛,佛教趨於壓抑受難的時代。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1897 年,朝鮮王國改國號為大韓帝國。1910 年,日本併吞韓國;翌年發布《朝鮮總 督府寺剎令》及〈寺剎令施行規則〉,將佛教教團分為 30 個「本山」(本寺)。33 其後, 「圓佛教」興起,創教者少太山(1891-1943)以修行門(真空妙有)與信仰門(因果報應) 為基本教義,教勢漸盛。34 韓國現代佛教,歷經日本帝國殖民時期(1910-1945)、韓戰(1950-1953)以及佛 教內部淨化運動(1954-1962)等艱難歲月,宗派紛立,而以曹溪宗為主流。其中曹溪宗 高僧慈雲盛祐(1911-1992)出,強烈檢討、批判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以來佛教內部蔓延的 帶妻食肉窠臼,大力倡導戒行,促發佛教的再興。 35 圓照寺敬定法師與韓國佛教界的交流相當頻繁,此處依序縷列於後: 1.2006 年 5 月 12 日,韓國彌龍寺住持正覺法師、迦山法師、智山法師、果明法師聯袂來 圓照寺參訪。 根據筆者訪談融地法師 36 所得,這次韓國正覺法師、迦山法師、智山法師、果明法 師來訪,是圓照寺第一次有韓國僧人來訪,他們表示是來臺參訪佛寺,單純是想認識與 瞭解臺灣佛教界現況。他們告辭時邀請敬定法師到韓國參訪。當時敬定法師還不知道這 幾位韓國法師的來歷,所以透過修熏法師 37 找到曾留學韓國的融地法師。融地法師便在 2006 年 6 月下旬陪同敬定法師到韓國。這是敬定法師的首次訪韓,只是去看看而已。38 融地法師說,敬定法師那時從韓國返臺後明白提到:她有極大心願要進一步與韓國佛 教界交流,因為她對於地藏菩薩有一份特別尊敬與崇信,而地藏王菩薩曾經在新羅時代示 現為新羅王子,也就是金喬覺。所以因為這樣因緣,敬定法師對韓國有一種特殊情感。也 因此,當圓照寺 1998 年創立「金喬覺歌劇坊」時,便開始公演一些歌仔戲,來讚嘆地藏王 菩薩,在讚嘆之餘,敬定法師便希望能夠將作品帶到地藏王菩薩的故鄉。另外,前述的圓

33

這 30 座「本寺」為:奉恩寺、龍珠寺、奉先寺、海印寺、傳燈寺、法住寺、麻谷寺、威鳳寺、寶石寺、大興寺、白羊寺、 松廣寺、仙嚴寺、通度寺、梵魚寺、桐華寺、銀海寺、孤雲寺、金龍寺、祇林寺、貝葉寺、成佛寺、永明寺、法興寺、 普賢寺、乾鳳寺、榆岾寺、月精寺、釋王寺、歸州寺。1924 年《寺剎令》修正時,「本寺」增加了華嚴寺,共 31 寺。

34

參見張曼濤,〈韓國佛教的新宗派──圓佛教〉,收於氏主編,《日韓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82 冊(臺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 353-370。

35

李慈郎,〈戒律在近現代韓國佛教中的作用──以慈雲盛祐生平事蹟為中心〉,《佛光學報》,新 3(1)(2017), 頁 143-170。

36

融地法師,臺灣高雄人,1987 年圓光佛學院畢業後,負笈韓國佛教大學深造。現於圓照寺執事韓語翻譯。

37

修熏法師,是敬定法師的同學,現為臺北瑞芳金山寺住持,曾到圓照寺協助傳戒。

38

黃文樹,〈融地法師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9 年 4 月 10 日,地點:圓照寺大雄寶殿旁會客室,未刊稿。

083


084

9卷|第2期

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的公演節目,內容也多為讚嘆 地藏菩薩的作品,從其出生、出家,來到中國九華山, 一直到成就涅槃。因此,敬定法師也希望能將這樣的一 個公演傳到韓國去。 上面這些因緣,即是敬定法師在 2006 年 5 月 12 日韓國彌龍寺住持正覺法師等僧眾來訪後,致力於帶 領圓照寺僧俗二眾及金喬覺歌劇坊與如來之聲合唱團 等,大陣仗的不遠千里到韓國與該國佛教寺院展開密 切交流的機緣與脈絡。 2.2006 年 7 月 10 日,韓國印月庵 39 住持、圓詢法師來 圓照寺參訪,向敬定法師請益圓照寺及分院諦願寺的 彩繪藝術、壁飾及玉雕佛像等。

圖 1 圓照寺牆面雕塑與推砌之過程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 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 寺三十週年特輯(圓諦妙法,建設人間淨 土)》,頁 104。

圓照寺及其六龜分院諦願寺彩繪藝術,絕大部分 是李漢卿(1935-2002)40 大師的彩繪藝術團隊所彩繪之作品(參見圖 1、2、3),例如圓

圖 2 圓照寺壁畫彩繪 資料來源:撰者於 2019 年 4 月 11 日拍攝。

圖 3 圓照寺六龜分院諦願寺樟木雕刻臥佛 資料來源:撰者於 2019 年 4 月 11 日拍攝。

39

印月庵是松廣寺的末寺之一。

40

李漢卿,臺南學甲人。國民學校三年級輟學,隨父親李摘從事建築彩繪工作。1951 年正式拜潘春源(1891-1972)習藝, 奠定繪畫基礎。為追求彩繪師傅詩書畫三藝兼修的境界,在學甲慈濟宮私塾接受漢學啟蒙,勤習書法;詩詞從施文炳遊, 終成一代名師。1994 年獲教育部第十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其代表性作品有:學甲慈濟宮(1950 年)、佳里金唐殿(1954 年)、白河大仙寺(1956-1980 年間五項工程)、板橋林家花園(1986 年)、圓照寺及六龜分院諦願寺(1994-2002 年間)等。關於李氏的生平與彩繪作品,可參見黃文博,《李漢卿及其傳統彩繪》(新營:臺南縣政府,2007 年 9 月 初版)。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照寺的天女飛舞散花、妙樂供養等彩繪,神韻優雅,形 成獨特的佛教藝術風格。另有經變圖,解說佛教故事, 栩栩如生,使大眾易於瞭解佛法,具有良好的教化功能。 又如諦願寺的天王殿、大雄寶殿及其左右迴廊,以及東 西廂和後院,都有彩繪壁畫;大雄寶殿殿內雙側主壁, 鑲玉砌華藏世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普門品〉與 觀世音菩薩應身圖、《地藏經》十三品經變圖等,無一 不富饒佛教藝術之美。再如諦願寺以「人字坡傘蓋」為 造型設計的拜亭,主體構圖是天降吉祥紅幔和七佛如來 聖號寶蓋的「天幔張展圖」;樑枋則配置「佛陀聖蹟擂 金畫」、「蘇式彩繪」、「法語」、「禪詩」。兩側山

圖 4 圓照寺牆面以洗石子裝飾佛教圖相 資料來源:撰者於 2019 年 4 月 11 日拍攝。

牆,仿磚雕,繪製「多寶磚格」等。41 還有,圓照寺及分 院諦願寺的另一佛教藝術特色,是大部分的牆面、圓柱,皆以「洗石子」裝飾佛教圖像(如 圖 4),如蓮花、大象、法輪,及象徵吉祥的如意等圖形,予觀者以古樸典雅之風。 3.2006 年 9 月 4 日,韓國釜山彌龍寺住持正覺法師帶領僧俗二眾及該寺「波羅蜜合唱團」 七十多人來圓照寺參訪。該寺「波羅蜜合唱團」並與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締結 姐妹團。 4.2006 年 11 月 26 日,韓國釜山安國禪院住持修弗法師率眾(約一百人)來圓照寺參訪。 安國禪院是曹溪宗的重要道場之一,該院曾於這一年(2006)6 月 11 日召開「第 二十五屆大韓佛教青年會慶祝創立 86 年紀念」,現場近一千五百人參與。42 可見該院是 相當有活力的。 5.2007 年 4 月 6 日,敬定法師接受韓國釜山安國禪院住持修弗法師之邀請,帶領圓照寺「金

41

釋融德總編輯,《創藝:圓光普照,諦願輝耀:慶祝諦願寺大雄寶殿聖像開光大典特輯》(高雄:九華圖書社, 2016),頁 34-44。

42

祥和,〈回顧佛光山人間佛教於韓國之實踐歷程──從 2006 年佛光山南韓弘法紀行談起〉,《普門學報》,39(2007), 頁 8。

085


086

9卷|第2期

喬覺 43 佛教歌劇坊」與「如來之聲合唱團」共 128 位僧俗二眾到釜山進行「弘法之旅」, 為期五天。7 日,「金喬覺佛教歌劇坊」於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佛教歌仔戲「地藏 菩薩──婆羅門女教母」(如圖 5、6、7)。8 日,「如來之聲合唱團」,同樣假金井文 化會館,公演佛教聖歌「眾福之門:讚頌地藏菩薩之聖蹟」演唱會(如圖 8、9、10)。

圖 5 金喬覺歌劇坊在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之一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 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 弘法)》,頁 66。

圖 6 金喬覺歌劇坊在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之一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 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 法)》,頁 66。

圖 7 金喬覺歌劇坊在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之一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 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 弘法)》,頁 67。

圖 8 如來之聲合唱團在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之一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 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 法)》,頁 30。

43

金喬覺之名,係取自九華山地藏菩薩應化的因緣故事:相傳新羅國太子金喬覺,於 719 年,他 24 歲,離俗出家,法名地藏, 帶著白犬善聽,渡海來到大唐,駐錫九華山修行。後有閔公獻地,山神湧泉,諸葛建寺等勝蹟;由於德高望重,名聞天下, 海內外慕名而來的修行人,絡繹於途。以是之故,人們認為此大師,應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對此,可參見釋融德總編輯, 《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圓諦妙法──建設人間淨土)》(高雄:九華圖書社, 2016),頁 66;慈怡主編,〈九華山〉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頁 148-150。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圖 9 如來之聲合唱團在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之二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 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 弘法)》,頁 30。

圖 10 如來之聲合唱團在釜山金井文化會館公演之三 資料來源:翻拍自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 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 法),頁 28。

為了適應不同屬性的海內外芸芸眾生向善向上,敬定法師採用多元化方式弘法。他 深覺戲劇之同感共鳴與親和特性,易於啟迪人們辨別是非,明瞭善惡因果,引導人生於 正途,乃在 1998 年元月,在圓照寺成立「金喬覺佛教歌劇坊」。期將深奧的佛理透過戲 劇,深入淺出的表達出來,讓大眾易於了解。劇坊的主要成員,是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的 義工。從導演、編劇、場務、文場、武場、化粧、道具、演員等皆全部齊備。他們雖然 不是專業表演者,演技也較生澀、呆板;但經過數年的學習、演練,以及正式公演,比 之職業演員,毫不遜色。該歌劇坊在 2007 年之前,曾分別於 1999 年 4 月 20 日中華比丘 尼協進會召開大會聯歡晚會上,公演「西瓜記」,地點是臺北國軍英雄館;2000 年元旦 在本寺公演「賣西方」;2003 年 2 月 18 日,受邀於高雄縣政府公演「三車和尚」,楊秋 興縣長率領一級主管及員工等前來聆賞,這數次公演,便都獲得觀眾一致喝采。而 2007 年 4 月到韓國釜山金井文化會館的公演,同樣受到韓國佛教界及文藝界的熱烈讚揚。44 6.2007 年 10 月 4 日,韓國釜山安國禪院住持修弗法師再度率眾來圓照寺及分院諦願寺參 訪,為期兩天。 7.2008 年 6 月 14 日,韓國釜山彌龍寺住持正覺法師率眾來圓照寺參訪,並為敬定法師慶生。 8.2010 年 11 月 20 日,韓國釜山彌龍寺「波羅蜜合唱團」成立 10 週年慶典梵音演唱圓滿

44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法)》,頁 62-64。

087


088

9卷|第2期

成功,敬定法師受邀前往祝賀,為期四天。 9.2011 年 11 月 12 日,敬定法師為能遞嬗薪傳,付法予韓國天安地藏寺住持性泉法師、 韓國富川西來寺住持慈明法師、圓照寺執事韓文翻譯融地法師等,45 圓照寺為此舉辦臨 濟宗林野奇祖七塔派法脈第 43 世法嗣傳法大典。 所謂付法,是由為師者,將法門傳授弟子,又稱作傳法、嗣法。有關佛教傳法的由來, 源起於佛陀(約前 623,或前 563,或前 480- 約前 543,或前 483,或前 400)拈花微笑 典故──以法付囑迦葉(?- 前 549)。其後,佛教發展出由師家授予弟子袈裟及文件(法 卷)以為佐證。「付法」或「傳法」的意義,乃薪火的永續,慧命的傳承;「接法」的意義, 則在於紹隆佛種,光大如來家業。在中國禪宗法脈上,當溯源於初祖達摩(?-528)。他 在南朝宋末,自南天竺航海東來,初達南越,後又北行至魏,傳求那跋陀羅(394-468) 所譯之四卷《楞伽經》,所修禪法名為「壁觀」。46 其後,達摩將衣缽傳慧可(487-592), 再經僧璨(?-606)、道信(580-651)、弘忍(602-675),代代薪火相傳到慧能(638713)。47 慧能門下,瓜瓞綿延,有中原的荷澤宗、江南的洪州宗與石頭宗、劍南的保唐宗等。48 至晚唐、五代以來,禪宗發展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形成五家宗派:臨濟宗、曹洞宗、溈 仰宗、雲門宗、法眼宗等。其中,臨濟宗為慧能門下南嶽懷讓(677-744)一系,經馬祖 道一(709-788)、百丈懷海(749-814)、黃蘖希運(?-850)到臨濟義玄(?-867)而成立。 至北宋,溈仰宗已絕;法眼宗衰微;曹洞宗單傳而已。臨濟宗在宋仁宗在位期間(1023-1063 年),分楊岐(方會)(992-1049)、黃龍(慧南)(1002-1069)二家。黃龍派多化行 湖南、江西;楊岐派則盛行於江左。南宋時,雲門宗式微,臨濟宗黃龍派漸衰,楊岐派 弘播日盛,因而進為主流,復臨濟本宗之稱。49 到了南宋,臨濟宗圓悟克勤(1063-1135)

45

此次敬定法師的付法,除了付法給性泉法師、慈明法師、融地法師之外,尚有中和白馬寺監院宏尊法師、圓照寺副 監院工慧法師、圓照寺知客禮慧法師,以及圓照寺庫司上慧法師等,共七人(詳見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 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高雄:九華圖書社,2016〕,頁 56)。

46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 16 菩提達摩傳》,《大正藏》第 50 冊,頁 551 中 - 下。

47

參見唐.道宣,《續高僧傳》,卷 16〈釋僧可〉;卷 20〈道信傳〉;唐.杜朏,《傳法寶紀》(收於藍吉富主編,《禪 宗全書》第 1 冊〔臺北:文殊出版社,1988〕);唐.淨覺,《楞伽師資記》(收於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 1 冊〔臺 北:文殊出版社,1988〕)等。

48

參見印順,《中國禪宗史》(第四版)(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頁 299-326。

49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修訂一版)(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頁 79-82。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下,出虎丘紹隆(1077-1136)、徑山宗杲(1089-1163);虎丘紹隆為「虎丘派」,徑山 宗杲為「大慧派」,而「七塔派」亦從臨濟宗而來,皆以江浙為中心而流布諸方。50 七塔派,即七塔寺派,是從明代臨濟宗第 31 世林野通奇禪師分支而來。七塔寺位於 浙江寧波,與延慶寺、阿育王寺、天童寺,並稱四明四大叢林。該寺始創於 858 年(唐 大中 12 年),號「東津禪院」。其後先後更名棲心寺、崇壽寺。康熙時建七浮圖塔於寺 前,俗人乃呼為「七塔寺」。51 近現代七塔寺的中興人物是慈運法師(1826-1910),其 門下高足之一即圓瑛法師(1878-1953)(七塔派第 40 世)。而後由圓瑛法師傳法於玠 宗法師(七塔派第 41 世)。玠宗法師於 1974 年 8 月 28 日傳法付予敬定法師(七塔派第 42 世),52 並以「敬佛說法度迷情,定照心源本清淨;定光遍滿三千界,妙徹真如耀古 今」,53 訓喻期勉。 2001 年 5 月 19 日,敬定法師第一次付法於圓照寺監院玄慧法師。54 玄慧法師自律謹 嚴,道心甚堅。尤其處事圓融,深具菩薩悲心。對任何人,無不謙恭和氣,彬彬有禮, 是信眾口中一位不可多得的修行人。敬定法師付法給他時,並賜予鑲字偈一首曰:「融 通五教 55 念真誠,毅力投緣地藏情;慧以破迷心法悟,燈光長耀性長明。」 56 黽勉其荷擔 如來家業。 2011 年 11 月 10 日的付法是敬定法師的第二次傳法。在當天傳法大典上,他賜予每 位法子的法偈分別如下:贈性泉法師之法偈為:「性自元明淡淡集,慧日增輝開智海; 泉源本遠清清流,宗人得善利眾生。」贈慈明法師之法偈為:「慈心廣度眾生善,慧淨 感恩無量佛;明性自修佛法緣,全心照顧有緣人。」贈融地法師之法偈為:「融合三業

50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修訂一版),頁 83-84。

51

陳寥士,《七塔寺志.卷首》(臺北:明文書局,1980),頁 1。

52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圓諦妙法──建設人間淨土)》,頁 18;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50。

53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頁 53。

54

玄慧法師(1957-),外號融毅,俗名陳雪娥。臺北市萬華區人。1976 年在中和白馬寺披剃於敬定法師,是首位敬定 法師座下修行的大弟子。玄慧法師畢業於華梵大學蓮華學佛園,曾任華梵大學蓮華學佛園佛像教師、金倫佛學教育學 院教務主任。現為圓照寺監院。著有〈我的學佛因緣:出家與當家〉一文(收於金倫佛學教育學院編輯,《九華:敬 定法師晉山圓照寺二十週年特輯》〔高雄:九華圖書社,2005〕,頁 18-29)。

55

五教,乃詮判佛教為五類教旨之名。主要有三說:一是華嚴三祖賢首法藏(638-715)所立之賢首五教,即小乘教、 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二是唐代圭峯宗密(784-841)所立五教,即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 乘破相教、一乘顯性教。三是唐代波頗密多羅三藏所立五教,即四諦教、無相教、觀行教、安樂教、守護教(參見慈 怡主編,〈五教〉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頁 1146)。

56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52-53。

089


090

9卷|第2期

清明界,慧生心淨開般若;地起十方聖德門,藏性身修耀大千。」57 10.2012 年 5 月 6 日,敬定法師受邀率領僧俗二眾赴韓國弘法,祝賀韓國釜山金井「梵魚 寺修弗大和尚晉山」,並致贈匾額。 1911 年《寺剎令》公布,形成全韓「本寺」30 座,「末寺」1,371 座。梵魚寺即 30 座「本寺」之一。58 此寺位慶尚南道東萊郡金井山,鄰近釜山。該寺在 1912 年 10 月 15 日獲得當局認可。乃 678 年 59 義湘法師(625-702)開創的精舍。依史家考察,梵魚寺在 新羅興德王(826-835 年在位)時代,是一處擁有 360 棟佛閣、庵宇的大伽藍。惟後來在 壬辰之亂(1592-1598)遭兵燹,而告燒失,現在的梵宇則是李朝光海君(1608-1622)時 代重建的。60 目前,梵魚寺的「末寺」共有國清寺、長安寺、雲水寺、聖住寺、聖興寺…… 等 43 寺。61 依陪同敬定法師出訪梵魚寺的圓照寺監院玄慧法師表示,如果初步比較,韓國佛寺 的建築與寺風,是較傾向自然親和,溫熙淳樸,不同於中國佛寺之博大厚重,嚴整深邃。 梵魚寺位於釜山東萊西北,這裡四季分明,風景如詩如畫,基調是淡青灰色而呈古拙的 梵宇點綴在山水之間,柔和美麗。62 敬定法師此行,主要是親自到金井山祝賀原任釜山安國禪寺住持的修弗法師晉山梵 魚寺,並致贈匾額。在這之前,修弗法師先後於 2006 年 11 月 26 日及 2007 年 10 月 4 日 率眾來圓照寺參訪,故此行乃禮尚往來應有的情誼。 11.2012 年 10 月 18 日,韓國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帶團來圓照寺參訪。 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可說是臺灣佛寺的常客,以佛光山為例,他近三十年來,至少 到過佛光山二十次之多,甚至曾在那裡展出其攝影作品「歌頌自然巡迴展」。63 12.2013 年 3 月 8 日,韓國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率領僧伽大學師生七十多人來圓照寺參訪。 13.2014 年 10 月 27 日,韓國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率領軍宗特別教區長七十多人人來圓照

57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頁 57。

58

愛宕顯昌著,轉瑜譯,《韓國佛教史》,頁 62;何勁松,《韓國佛教史》,頁 487、497。

59

何勁松《韓國佛教史》說是「興德王 9 年(834)」(頁 497),誤也。本文採愛宕顯昌《韓國佛教史》(頁 147)之 說,如此才與創建者義湘生卒年符合。

60

何勁松,《韓國佛教史》,頁 498。

61

何勁松,《韓國佛教史》,頁 498。

62

黃文樹,〈玄慧法師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9 年 3 月 1 日,地點:圓照寺六龜分院諦願寺大雄寶殿迴廊,未刊稿。

63

祥和,〈回顧佛光山人間佛教於韓國之實踐──從 2006 年佛光山南韓弘法紀行談起〉,頁 19。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寺參訪。 14.2015 年 4 月 7 日。韓國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率領九龍寺合唱團來圓照寺參訪。 15.2015 年 11 月 16 日,韓國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遣派二位烏漆畫師來圓照寺協助彩繪寺 中大鼓。 16.2016 年 4 月 2 日,韓國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第五次率眾來圓照寺參訪。 17.2017 年 10 月 12 日,韓國曹溪宗比丘尼一行人來圓照寺參訪。 前述韓國曹溪宗是由知訥禪師建立起來的。他得力於《六祖壇經》,故經常勸人誦 《金剛經》、《六祖壇經》,其優秀門下及再傳輩出,如無依子慧諶(1177-1237)、天 英禪師(1214-1286)等。64 論者指出,現代的韓國佛教,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韓國 佛教,估計約三千座寺剎,而這些寺剎大部分屬曹溪宗,僧侶也幾全比丘、比丘尼,亦 即清僧、尼僧,只有極少數的帶妻僧, 或曾經有帶妻經驗。65 而經統計,1980 年 代,曹溪宗僧侶總數約佔全韓佛教僧侶的 63%,信徒則佔 39%。66 18.2018 年 3 月 19 日,韓國富川西來寺住 持慈明法師帶領僧俗二眾一行人來圓照 寺參訪。 19.2018 年 4 月 10 日, 敬 定 法 師 至 韓 國 接受曹溪宗總務院頒發「功勞牌」(如 圖 11)。

圖 11 韓國佛教曹溪宗總務院頒發「功勞牌」 資料來源:撰者於 2019 年 4 月 11 日拍攝。

受獎理由是:敬定法師自 2006 年起積極投入臺韓佛教文化交流,特別是多次帶團到 韓國以藝弘法,經歷十二年的努力,成果豐碩,在促進臺韓佛教文化交流與發展上,功 績顯著。此乃我國首位獲得韓國佛教曹溪宗總務院頒發「功勞牌」榮譽的法師。 此一「功勞牌」係由大韓佛教曹溪宗總務院長雪靖法師簽署於 2018 年 4 月 12 日, 功勞牌的編號為第 2018-68 號。該牌主文是:「敬定法師為韓國與臺灣之佛教文化發展

64

釋聖嚴,〈韓國佛教史略〉,頁 334-337。

65

愛宕顯昌著,轉瑜譯,《韓國佛教史》,頁 70。

66

慈怡主編,〈韓國佛教〉條,《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頁 6542。

091


092

9卷|第2期

與交流,長期為維持兩國間而付出的親善與增進友好之貢獻,以此為表偉大的功績卓著 而呈上感謝之獎狀。」目前這一功勞牌典藏於圓照寺「佛教文物館」內,供參觀。 20.2018 年 8 月 13 日,韓國奉恩寺住持元明法師、總務真覺法師,長安寺住持杳華法師 聯袂率領韓國各大學佛教社團團長暨團員七十多人來圓照寺參訪。 奉恩寺,也是韓國 30 座「本寺」之一。該寺位於京畿道廣州郡修道山,1912 年 10 月 15 日認可,由新羅阿度和尚開基。1552 年為禪宗甲剎大本山,普雨虛應(1509-1565)、 清虛休靜(1520-1604)相繼住持,闡揚宗教。下轄「末寺」有興天寺、奉元寺、白蓮寺、 龍門寺、佛國寺、天竺寺、靈元寺等共計 78 寺。67 至於長安寺,則是前述梵魚寺的「末寺」之一,位於釜山市東萊郡。日本總督府在 1914 年規定各「本山」(「本寺」)選送僧人一至二人到日本留學,第一批經甄選派遣 了 13 人,其中長安寺的李混惺獲選進入東京曹洞宗大學深造。68

肆、雙方交流意涵之綜合分析 綜觀上述圓照寺歷年大事紀及相關資料顯示,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交流活 動之質與量,皆可觀。茲將其交流的意涵,歸納為下列四項:

(一)就交流旨趣言,以弘傳地藏法門信仰為主 衡諸臺灣當代佛教發展史,戰後由中國大陸渡臺的高僧及臺灣本地高僧,逐漸受邀到 海外弘法,諸如印順法師 1955 年應邀赴菲弘化,前後凡五個月;69 1958 年,印順法師二 度到菲弘法;演培法師(1918-1996)應請赴泰國、高棉、越南等國弘揚大乘佛教;70 1961 年, 演培法師先後赴越南、馬來西亞弘法;1967 年,白聖法師受聘出任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住 持。71 1970 年代後,類似上舉數項之史實紀錄,俯拾即是。不過,以弘揚地藏法門為主的

67

何勁松,《韓國佛教史》,頁 489。

68

何勁松,《韓國佛教史》,頁 498。

69

釋妙然編著,《民國佛教大事年紀》,頁 304。

70

釋妙然編著,《民國佛教大事年紀》,頁 331。

71

釋妙然編著,《民國佛教大事年紀》,頁 407。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國外弘法,則相當罕見,可以說,敬定法師不僅是先驅者,也是中樞人物。他所定位的地 藏法門,即以地藏菩薩的願力與聖德為核心實踐濟眾的弘法門路。他說: 地藏菩薩的心願,與釋迦牟尼發願於穢土成佛,於娑婆世界度生的願力 相同。其對一切眾生,無一念棄捨之心,對苦難眾生,則倍生憐愍愛惜之念。 ……我必須將地藏菩薩的精神,弘揚到每個角落,使人間闇昧,全部清除。72 依其觀點,地藏菩薩悲心宏大,特重在娑婆世界成就有情,推廣其「孝敬」精神, 以教化眾生。而這也是敬定法師矢志效法地藏菩薩,弘揚地藏法門的趣向。他鄭重宣誓: 「誓願弘揚地藏菩薩精神」――「對無量眾生,給予無私情懷的體現」。73 至於敬定法師 普勸信眾修持地藏法門的主要途徑,可有下列各項:崇敬地藏菩薩;常誦《地藏經》; 勤禮《地藏懺儀》;常持滅定業真言,普為五濁眾生,無邊苦眾,懺除業障,求生極樂; 時時自我改正習染,淨化身心等。74 這可說是一種既重宗教信仰又重人間關懷的精神。 從〈圓照寺歷年弘法利生大事紀(1982-2018)〉可知,敬定法師自 1982 年起,即受 邀到全臺及海外各地,以大型的佛學講座,弘傳佛法,推廣修持地藏法門。其中犖犖大者 有:1986 年 3 月 11 日,受邀於「高雄佛教堂」75 主講《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1988 年 7 月 30 日,受邀於臺北國父紀念館主講「探討地藏菩薩與眾生關係」;同年 9 月 27 日,受 邀於高雄國軍英雄館主講「地藏菩薩你我他三關係」;同年 12 月 2 日,受邀於嘉義佛教 會館主講「研究眾生為何需要地藏菩薩」;1989 年 3 月 17 日至 19 日,受邀於花蓮民權國 小禮堂主講「探討地藏法門與淨土法門之關係」;同年 9 月 22 日,受邀於桃園體育館主 講「眾生為何不信地藏菩薩」;1990 年 7 月 13 日至 15 日,受邀於臺北東山高中主講「地 藏菩薩與眾生的關係」;同年 8 月 3 日至 5 日,受邀於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主講「地藏法門 與淨土法門之關係」;同年 11 月 2 日至 4 日,受邀於宜蘭羅東鎮公所中正堂主講「《地藏 菩薩本願經》」;1992 年 7 月 8 日至 9 日,受邀於南投埔里玉佛寺主辦的教師研習會主講

72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75。

73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73。

74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77。

75

高雄佛教堂,位於高雄市苓雅區,肇建於 1954 年。首任住持為月基法師,星雲法師任監寺,並禮請慈航法師、開證 法師(1925-2001)、傳道法師(1941-2014)等諸山長老蒞堂大轉法輪,掀起習佛風潮,久久不衰。其簡介可參見藍 吉富主編,〈高雄佛教堂〉條,《臺灣佛教辭典》,頁 329。

093


094

9卷|第2期

「地藏法門與淨土法門的關係」;同年 9 月 20 日至 22 日,受邀於雲林縣立文化中心主講 「地藏菩薩與我」;1993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受邀於臺中大甲鎮公所中正堂主講「《地 藏經》綱要」;1994 年 5 月 11 日,受邀於澎湖縣立文化中心主講「地藏菩薩的威德」等。 敬定法師類似的以地藏法門為主題的弘法活動,所在皆有。 前述敬定法師多次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韓國的弘法旨趣,主要在於地藏法門的傳布。 1994 年 8 月 6 日,在馬來西亞極樂寺主講「探討地藏菩薩與眾生的關係」;1996 年 11 月 29 日,在新加坡妙音覺苑主講「奉佛陀之命──地藏王菩薩」;2004 年 9 月 23 日、24 日 2 天,在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主講「地藏菩薩之聖蹟」、「《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要義」; 同月 25 日、26 日 2 天,法師率領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於新加坡大會堂公演「眾福之門」、 「恩重山丘」演唱會;2007 年 4 月 7 日,法師領導圓照寺金喬覺歌劇坊於韓國釜山金井文 化會館公演「地藏菩薩──婆羅門女救母」;同月 8 日,法師率領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 一樣假金井文化會館公演「眾福之門:讚頌地藏菩薩之聖蹟」演唱會等。這些海外佛教交 流活動,其實是敬定法師數十年來連續性、系列性弘傳地藏法門的環節。可以說,敬定法 師雖然在法脈上是接榫禪宗臨濟宗七塔派,但其弘法旨趣則以地藏法門為主軸。

(二)就交流方式言,講經弘法與以藝弘法並行 由前述可知,敬定法師受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弘法,多採專題演講 形式進行,諸如 1994 年 8 月 6 日在馬來西亞極樂寺;1996 年 11 月 29 日在新加坡三寶精舍; 2004 年 9 月 23、24 日在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2008 年 11 月 25 日二度在新加坡大悲佛 教中心等的弘法。而帶領合唱團和歌劇坊公演的方式弘法,則到新加坡及韓國的弘法活 動都有,諸如 2004 年 9 月 25、26 日 2 天在新加坡大會堂;2007 年 4 月 7、8 日 2 天在 韓國釜山金井文化會館等,都是以藝弘法的實踐。 敬定法師素有弘法長才,特別是他有好聽的聲音,又能運用故事、俚語穿插於演講 內容中,加上其熱切的傳道精神,以及為法奉獻的人格,故攝眾力很強。誠如信徒蘇王 甚所言: 在講堂聽聞敬定法師宣講佛法期間,對法師德行,至為景仰。深感法師乃 佛教界傑出的弘法人才。對於經典的釋義,思路清晰,善於將社會時事和人們 日常生活的點滴,與佛經中的義理做連結詮釋,如此的深入佛法精髓,而又能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淺出的、並善巧地與生活時事作語言說,字正腔圓,非常親和力,讓信眾們深 感法喜與讚嘆。76 這段話,應是信而可徵的。 筆者曾於 2018 年 11 月 3 日在圓照寺金倫佛學教育學院圖書館,訪談二位分別來自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敬定法師「粉絲」──張亞貞 77 及鄧華香 78 ──二位都是因在敬定法 師受邀到她們的國家演講弘法,聽了感到法喜充滿而在 2005 年以後,幾乎每年都搭機來 圓照寺參加法會,一來就是待一個星期左右。張氏表示:敬定法師講經,「每一個細節 都講得很清楚,是別的法師所不及的,裡面有很多生活化的佛法,非常實用。」鄧氏相 應的說:「我聽敬定法師講經弘法,她說得很清楚,沒有她的解釋,我自己看不懂。」 鄧氏後來也「渡」女兒一起來,她說: 我的女兒好笑,她說馬來西亞、新加坡已有不少佛寺,何苦要老遠飛到那 麼遠的臺灣?有什麼好處?覺得很奇怪。結果她來這一次才發現,原來是「這 樣」的好!敬定法師真的講得很好。79 這些見證,點出了敬定法師擅長以生活實例,深入淺出的語言來弘法,讓信眾有親 切感,亦即能夠契理又契機,收到弘法效果。 至於敬定法師之「以藝弘法」,背後有他的理論基礎。他指出: 佛教音樂,將深奧的佛法義理,化為淺出的歌詞,再配合音樂方式,表達 佛法內涵;並頌讚三寶之聖德。《法華經》說:「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80 又說:「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81。82

76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圓諦妙法──建設人間淨土)》, 頁 35。

77

張亞貞,新加坡人,1955 年生,畢業於新加坡政府辦的黃埔中學,從事銷售業。

78

鄧華香,1938 年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南亞港,從事柴油貿易。

79

黃文樹,〈張亞貞、鄧華香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8 年 11 月 3 日,地點:圓照寺金倫佛學教育學院圖書館,未刊稿。

80

此句語出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 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正藏》第 9 冊,頁 58 上。

81

此句語出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 2 方便品》,頁 9 上。

82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弘法)》,頁 21。

095


096

9卷|第2期

依其觀點,佛教音樂,不但可以淨化人們的情緒,潛移默化暴戾之氣,而且可以撫 慰人心,獲得安寧與希望。因此多多運用佛教聖歌來接引海內外信眾的皈依,是極佳的 弘法媒介。

(三)就交流內容言,地藏經要與生活佛法兼重 敬定法師 1960 年出家後,即「憑著對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83 的悲願信念, 大力弘揚,使一般人樂於親近而蒙受法益。」84 從〈圓照寺歷年弘法利生大事紀(19822018)〉可知,她是一位「坐而言,起而行」實踐力非常強的比丘尼。 依該〈大事紀〉,敬定法師首次應邀在高雄弘法的,便是在菩提講堂宣講《地藏菩 薩本願功德經》。開始時,是借用俗家弟弟的幼稚園場地。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聽眾愈 來愈多,已經容納不下,幸蒙信徒協助,順利在菩提講堂續講。換了較大的場所,前來 聞法的人更多,他們踴躍聽法的熱忱,更堅定了法師弘揚《地藏經》要義的信心與崇高 的志願。 然而,當這部經將講完前,有一位老居士對敬定法師說: 法師善於說法,深入淺出闡釋佛理,使我們都能聽懂,尤以法師珠璣秒語 的譬喻,常使聽者頷首稱慶,喝采不已。這證明法師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弘 法人才,可惜講經的時間,都在晚上,很多師兄、師姐,都不敢來聽,希望法 師改在白天講經。85 經法師細問原因,才知道一般聽眾認為《地藏經》談到許多地獄中悽慘景況,大多 是不吉祥的,以致有些人不敢來聽。法師頓然發現,這非僅是一般人信此荒謬的傳說, 連佛教徒也如此,對《地藏經》要義誤解匪淺。當下法師便更發誓願,一定要加把勁來 弘揚這位「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地藏菩薩之誓願。 前面已述敬定法師海內外弘法的旨趣聚焦於弘傳地藏法門信仰,他為了讓信眾正確

83

此句語出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原文為:「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 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 (頁 780 下)

84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頁 9。

85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頁 13。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明瞭地藏菩薩,是如何發大慈大悲宏願救度一切眾生,和度拔每一個人的問題毛病,往 往以《地藏經》所述下列幾項觀念作為講解內容:一是眾生的心性業習。包括眾生心性 頑強,難調難伏;眾生舉止動念,雜以罪業;眾生多染惡習,不易破除等。二是生死業緣, 無法替代。包括眾生業緣不爽,果報自受;莫輕小惡,纖毫受之;父子至親,無可代受等。 三是地藏菩薩宏願與大行。包括廣設方便,令眾生解脫罪苦;教化眾生,令是安樂等。 四是歸依與利益。包括地藏菩薩威德不可思議,以及禮拜地藏菩薩聖像、讀誦《地藏經》, 皆有大利益等。五是佛之付囑地藏菩薩救度一切受苦眾生。86 這裡,要說明的是,敬定法師宣講《地藏經》要義,除了闡述經文之外,還多方徵 引蓮池祩宏大師(1535-1615)、蕅益智旭大師(1599-1655)、印光大師(1862-1940)、 弘一大師(1880-1942)等高僧極力勸修地藏法門的法語與故事,來啟發大眾、勉勵大眾, 皈敬地藏菩薩。特別是,他抱持「建設人間淨土」的使命,重視將佛法與世間眾生緊密 連結一起。他引用慧能的法語表示:「六祖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 菩提,恰如求兔角。』87 二千多年來,佛法之流傳,乃在於眾人需要;佛法之可貴,乃在 於眾人霑益。」88 爰是,敬定法師講述的內容,往往融入聽眾的家庭生活與平常習性,例 如他說: 無始以來,貪、瞋、癡,早已成了眾生的習性。要斷掉這些不良的習性, 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就像《地藏經》中所說的:「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89 所以要導向正確的信仰,以 三寶為皈依處。90 又如前舉新加坡信徒張亞貞及馬來西亞信徒鄧華香二人在訪談中,異口同聲地表示: 「敬定法師有教導我們,家庭要先照顧好再來護持佛教,先以家庭為中心,不然這樣很

86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頁 14-15。

87

此句語出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第二》,《大正藏》第 48 冊,頁 351 下。

88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法筵》,頁 160。

89

此句語出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囑累人天品第十三》,頁 789 中。

90

釋融德總編輯,《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頁 29。

097


098

9卷|第2期

不合佛法;家庭沒顧好,一直來禮佛沒有意義。」91

(四)就交流效應言,平等互惠及深化法誼關係 前述 2004 年 9 月 23 日至 26 日,敬定法師帶領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到新加 坡大會堂華樂團音樂廳公演「眾福之門」、「恩重山丘」演唱會。2007 年 4 月 6 日至 8 日, 他同時帶領陣容更大的圓照寺「如來之聲合唱團」及「金喬覺歌劇坊」到韓國釜山金井 文化會館,公演「眾福之門:讚頌地藏菩薩之聖蹟」演唱會及「地藏菩薩──婆羅門女 救母」歌仔戲。這些都是法師一貫的「以藝弘法」的體現。 這樣的佛教交流,其主要的效應是雙方永續的平等互惠,並進一步深化彼此的法誼 關係。在那之後,新加坡地藏學院住持聖蓮法師特邀敬定法師二度前往該國大悲佛教中 心主盟講座,並於八關齋戒祈安法會上主法,為期四天。而韓國佛教界方面,在那之後, 安國禪院、彌龍寺、九龍寺、奉恩寺、長安寺等寺住持與法師及其信眾,更密集地先後 到臺灣參訪圓照寺,其中雙方合唱團的互訪益加熱絡,這些都是難得的交流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2011 年 11 月 12 日,敬定法師同時付法給韓國天安地藏寺住持性泉 法師、西來寺住持慈明法師,以及在圓照寺執事韓文翻譯的融地法師,讓他們成為臨濟 宗七塔派法脈第 43 法嗣,這在法脈遞嬗薪傳上,意義殊重。特別是三人中有二位是住持, 此一傳法,標誌了圓照寺所承接的臨濟宗法脈,將由此正式傳入韓國,在那裡點燃法燈, 開拓法筵。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2018 年 4 月 10 日,韓國曹溪宗總務院頒發「功勞牌」予敬定法師, 這象徵敬定法師在促進臺韓佛教文化交流與發展上的努力與貢獻,得到韓方的高度肯定與 稱許。這是我國首位獲得此一殊榮的法師,實在值得在臺灣當代佛教史上記上一筆。 若延伸言之,我國與韓國自 1992 年 8 月 23 日斷交以後,兩國皆在對方首都互設具 大使館性質的外交代表機構,而民間交流也持續進行。圓照寺上面的佛教交流,猶如是 一場另類成功的國民外交。

91

黃文樹,〈張亞貞、鄧華香訪談紀錄〉,未刊稿。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伍、結語 綜上可知,臺灣高雄市圓照寺,建寺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1984 年起,由臨濟宗七塔 派第 42 世敬定法師擔任住持,採取佛法生活化、佛教人間化導向,孜孜矻矻弘揚地藏法門, 翕來海內外眾多信徒,使該寺成為南臺灣佛教重鎮。 敬定法師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以及韓國的佛教界都有密切的交流,包 括馬來西亞極樂寺住持達能法師,新加坡三寶精舍住持成瑋法師、妙音覺苑住持寶寧法師、 地藏學苑住持聖蓮法師,韓國彌龍寺住持正覺法師、安國禪院住持修弗法師、地藏寺住持 性泉法師、西來寺住持慈明法師、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奉恩寺住持元明法師、長安寺住 持杏華法師等,都有深篤之交情與法誼。其交流的意涵,本文歸納為四項:一、就交流旨 趣言,以弘傳地藏法門信仰為主;二、就交流方式言,講經弘法與以藝弘法並行,三、就 交流內容言,地藏經要與生活佛法兼重;四、就交流效應言,平等互惠及深化法誼關係。 這些經驗與效應,皆富有意義與價值,對於佛法的宣揚以及催化佛教的國際交流,都有鉅 大助益。

099


100

9卷|第2期

參考文獻/ 一、史料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 9 冊。 唐.杜胐(1988),《傳法寶紀》,收於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 1 冊。臺北:文殊出版社。 唐.淨覺(1988),《楞伽師資記》,收於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 1 冊。臺北:文殊出版社。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 50 冊。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 13 冊。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第 16 冊。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 48 冊。 明.林野通奇撰,行謐等編(1989),《林野奇禪師語錄》,收於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第 59 冊。臺北:文殊出版社。 佚.佚名譯,《佛說父母恩重經》,《大正藏》第 85 冊。 佚.法燈譯(2012),《地藏菩薩本願經》。高雄:圓照寺,2012 年 6 月恭印。

二、今人論著 (一)書籍 于凌波(2000),《民國高僧傳初編》。臺北:昭明出版社。 于凌波(2000),《民國高僧傳續編》。臺北:昭明出版社。 白玉國(2008),《馬來西亞華人佛教信仰》。成都:巴蜀書社。 印順(1987),《中國禪宗史》(第四版)。臺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1992),《佛教史地考論》(修訂一版)。臺北:正聞出版社。 何勁松(2008),《韓國佛教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志衡等(2007),《真愛高雄 20 年:黃友棣教授的樂教人生》。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金倫佛學教育學院編輯(2005),《九華:敬定法師晉山圓照寺二十週年特輯》。高雄:九華圖書社。 陳寥士(1980),《七塔寺志》。臺北:明文書局。 張曼濤(1978),〈韓國佛教的新宗派──圓佛教〉,收於氏主編《日韓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82 冊,頁 353-370。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黃文博(2007),《李漢卿及其傳統彩繪》。新營:臺南縣政府。 愛宕顯昌著,轉瑜譯(1989),《韓國佛教史》。高雄:佛光出版社。 圓照寺編(2018),〈圓照寺歷年弘法利生大事紀(1982-2018)〉。由圓照寺監院玄慧法師提供,未刊稿。 楊濤(2016),《絳帳千秋:黃友棣教授樂教人生》。高雄:新文壇雜誌。 盧友中(2003),《雁蕩山僧──竺摩法師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潘暢和(2009),〈韓國佛教的嬗變〉,收於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韓國研究論叢》,第 19 輯,頁 379-393。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廣興(2015),〈《父母恩難報經》與《父母恩重經》的研究〉,收於張風雷主編,《宗教研究.2014 年秋》,頁 135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慈怡主編(1989),《佛光大辭典》(第四版)。高雄:佛光出版社。 藍吉富主編(2013),《臺灣佛教辭典》。臺南:妙心出版社。 釋玄慧(2005),〈我的學佛因緣:出家與當家〉,收於金倫佛學教育學院編輯,《九華:敬定法師晉山圓照寺二十週 年特輯》,頁 18-29。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妙然編著(1995),《民國佛教大事年紀》。臺北:海潮音雜誌社。 釋淨海(1978),〈馬來西亞早期佛教考略〉,收於張曼濤主編,《東南亞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83 冊,頁 325-337。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臺灣圓照寺住持敬定法師與東南亞及韓國佛教界的交流

釋開證主編(2000),《大崗山法脈傳承史》。高雄:宏法寺。 釋敬定(1991),《地藏菩薩與眾生的關係》。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敬定(1991),《地藏法門與淨土之關係》。高雄:圓照寺。 釋敬定(2003),《佛教生死觀:《地藏經》精義》。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敬定(2006),《佛教的宇宙生命觀及其實踐》。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敬定(2015),《佛教與花藝》。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敬定著,圓照寺大乘同修會編輯(2008),《法筵》。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敬定著,圓照寺編輯部編輯(2008),《進入佛門的第一步:歸依三寶》(再版)。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聖嚴(1978),〈韓國佛教史略〉,收於張曼濤主編《日韓佛教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82 冊,頁 311-352。臺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 釋演培(1999),《一個凡愚僧的自白》(重版)。高雄:慈源禪寺。 釋融德總編輯(2016),《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藝通於道──以藝宏法)》。高雄: 九華圖書社。 釋融德總編輯(2016),《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法化十方──弘法利生)》。高雄: 九華圖書社。 釋融德總編輯(2016),《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圓諦妙法──建設人間淨土)》。 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融德總編輯(2016),《圓光普照,縱橫三十:慶祝敬定上人晉山圓照寺三十週年特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高雄: 九華圖書社。 釋融德總編輯(2016),《創藝:圓光普照,諦願輝耀:慶祝諦願寺大雄寶殿聖像開光大典特輯》。高雄:九華圖書社。 釋震華編著(1999),《中國佛教人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期刊 石滄金、李群鋒(2013),〈佛光山在海外的傳播與影響〉,《東南亞研究》,1,頁 59-65。 李慈郎(2017),〈戒律在近現代韓國佛教中的作用──以慈雲盛祐生平事蹟為中心〉,《佛光學報》,新 3(1),頁 143-170。 祥和(2007),〈回顧佛光山人間佛教於韓國之實踐歷程──從 2006 年佛光山南韓弘法紀行談起〉,《普門學報》, 39,頁 1-20。 陳秋平(2016),〈維摩手段,娑婆渡舟──馬來西亞居士佛教的形成與發展〉,《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頁 48-54。 陳愛梅(2011),〈傳承與在地化──鏡庵法師傳〉,《世界宗教學刊》,18,頁 77-128。 陳愛梅(2015),〈誰是佛教徒?佛教徒是誰?──馬來西亞華人佛教信仰探析〉,《世界宗教文化》,2,頁 70-76。 張應龍(2002),〈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法音》,2,頁 39-41。 張應龍(2003),〈檳城之菩提──華人與馬來西亞佛教的發展〉,《中國宗教》,8,頁 56-57。 釋演培(1984),〈新加坡的佛教〉,《菩提樹》,33(1),頁 34-38。

三、訪談 黃文樹,〈張亞貞、鄧華香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8 年 11 月 3 日,地點:圓照寺金倫佛學教育學院圖書館,未刊稿。 黃文樹,〈聖蓮法師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8 年 11 月 4 日,地點:圓照寺禮堂,未刊稿。 黃文樹,〈玄慧法師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9 年 3 月 1 日,地點:圓照寺六龜分院諦願寺大雄寶殿迴廊,未刊稿。 黃文樹,〈融地法師訪談紀錄〉。訪談於 2019 年 4 月 10 日,地點:圓照寺大雄寶殿旁會客室,未刊稿。

101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 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 撰文/實踐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蘇明如

摘要 博物館作為當代全球文化創意觀光發展之重要領域。高雄市博物館暨文化館,從早 期 1980、90 年代以來,因應行政院第 12 項建設成立之文化中心附屬文物館、高雄市立 美術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作為社會教育機構,而後接續社區營造、社群治理風潮, 21 世紀初期,高雄市文化施政積極,爭取中央「地方文化館計畫」經費,高雄市中小型 博物館風起雲湧,發展至今。臺灣 2010 年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將「文化資 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列為臺灣文創推動範疇之一,文化創意園區在全臺各地皆有據 點,其中島嶼南方的「駁二藝術特區」,係為高雄港第二接駁碼頭邊的舊倉庫群改造的 文化創意園區,其曾獲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之綜合類文化館,本研究探討駁 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企圖從高雄市博物館脈絡角度開始探查,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與 質性訪談為主,期能累積第一手文獻。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政策、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園區

誌謝:本文承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暨編委會提供諸多寶貴建議,受益良多,並蒙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06 年第一屆「寫高雄: 屬於你我的高雄歷史」出版及文史調查獎助計畫,暨實踐大學專題研究計畫(USC-107-05-06004)補助研究之進行,謹 此致謝。 投稿日期:2019 年 2 月 15 日 接受日期:2019 年 7 月 23 日

103


104

9卷|第2期

Observation of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Pier-2 Art Center: Starting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Kaohsiung Museums Ming-Ju S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Shih-Chien University.

Abstract Museu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mplimentary global culture tourism.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Kaohsiung museums and local culture museums. Kaohsiung city has been setting culture museum affiliated with Culture center,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s social education institutes since 1980 to 1990. In early 21 century, connecting to trends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ocial network governance, Kaohsiung government aggressively seek for supports of “local culture museum projects”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Small to medium size of museums in Kaohsiung has got thriving since then. This study, based on Quasi-Museum “the Pier-2 Art Center ”in Kaohsiung, analyzed through field study, deep interview, and local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of creative tourism is one of most popular ways for travel form. Global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tourism are blended to create more tourism economic benefit. The study would like to suggest and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direction for Pier-2 Art Center policy planning and solid literatures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Keywords: Museum, Cultural Polic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壹、導論 貳、高雄市博物館政策與駁二藝術特區案例擇取 參、駁二藝術特區田野調查分析 肆、駁二藝術特區發展狀態暨未來之訪談分析 伍、總結

壹、導論 博 物 館(Museum) 一 辭 源 自 希 臘 文 Mouseien, 原 指 希 臘 人 供 奉 藝 術 繆 思 諸 神 (Muses)的殿堂。研究觀察,近數十年對傳統博物館的反省,逐漸影響當代對博物館的 定義,改以條件式敘述,許多機構都可視作廣義博物館社群,或稱「類博物館(QuasiMuseum)」。本研究提及之博物館係指廣義之博物館與類博物館。 博物館和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以及觀光政策有何背景關連? 研究觀察,近年國際間,「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或「文化創意產業」等概念, 因被認為是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生活品質提升的關鍵因素,並常與國家主體認同有關, 使得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其發展,更尤其面臨全球性經濟不景氣,於是,攸關文化經濟 與文化認同等內涵的文創產業,被挑選出來成為各國政策,臺灣亦不例外。 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初期在經濟部會主政下,作為「經濟政策」被看待,遠大於作 為「文化政策」被看待,在各方疑慮與觀望間,經過諸多討論調整,將政策法制化,《文 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於 2010 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令制訂公告。 2010 年施行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 3 條:「本法所稱文化創意產業,指源自 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 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下列產業。」共計 16 項,其中第 3 項產業為「文 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其所規範之內容與範圍:「指從事文化資產利用、展演 設施(如劇院、音樂廳、露天廣場、美術館、博物館、藝術館〔村〕、演藝廳等)經營 管理之行業。」故依據該法之產業範疇,博物館可歸屬於文化創意產業中「文化資產應 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博物館為文創產業之一。 而依據中華民國《發展觀光條例》第 2 條提及,該條例所用名詞定義如下:「觀 光地區:指風景特定區以外,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後指定供

105


106

9卷|第2期

觀光旅客遊覽之風景、名勝、古蹟、博物館、展覽場所及其他可供觀光之地區。」依 據該條例之定義,博物館在觀光領域中,可列為「觀光地區」範疇,為觀光領域要角 之一。 針對博物館觀光,國際博物館界早已注意到博物館與觀光之連結此一議題。聯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國 際 博 物 館 協 會(ICOM)1977 年 將 5 月 18 日, 訂 為「 國 際 博 物 館 日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其中,2009 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即設定為「博物館 與觀光旅遊(Museums and Tourism)」,全世界舉行盛大活動,展現博物館作為創意觀 光要角之能量。回溯臺灣博物館政策「地方文化館計畫」初始即敘明,其企圖作為「國 內旅遊發展方案的重要內容,以及地方文化休閒遊憩產業的起點」,宗旨即包含有旅遊 觀光此一面向。 在關注文化媒合觀光的聲浪中,「全球在地化」已成為國家競爭力展現,如何設法 形塑在地歷史文化聚焦成為國際亮點,成為重要議題。博物館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觀 光政策中,所扮演角色日趨重要。 文化創意產業藉由其特色,展現其吸引力,帶動觀光業發展,而觀光業則扮演文 創產業推力,將各國文創特色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文創產業和觀光產業為近年各國 推廣之兩大產業,結合舊建築、閒置空間文化歷史特質,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並與觀 光產業結合,創造許多經濟發展,其中以文化創意園區為甚,利用產業群聚之特性, 吸引人潮。 文化創意園區在全臺各地皆有據點,其中島嶼南方的「駁二藝術特區」,係為高雄 港第二接駁碼頭邊的舊倉庫群改造的文化創意園區,以實踐、創新為圭臬,本研究以其 為主題,其曾獲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之綜合類文化館,為高雄市歷史空間, 亦為高雄市博物館舍之一,探討駁二藝術特區發展歷程、現況與演變、思考其可能性, 其發展走向為何?為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經田野調查與訪談,發掘歷史資料中的新意義和理論線索, 有鑑於以往駁二研究多數為量化研究,較少有第一手相關人士深度訪談資料,以及由博 物館探查角度之分析,故本文研究目的,希望能藉由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理解駁二藝 術特區之定位與特色、變遷,期能累積相關研究文獻。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貳、高雄市博物館政策與駁二藝術特區案例擇取 一、博物館在臺灣作為一種舶來品 針對博物館流變暨觀光展示進行梳理,以西方博物館脈絡而言,若回溯檢視西方傳 統博物館在時代扮演角色,其與收藏關係密切,從古羅馬富豪收藏之風,到中世紀教會 保存之效,博物館概念具貯藏所特性,是從事學術場所,而從對外公開程度觀察,顯示 早期博物館僅以社會菁英為服務對象。1683 年英國牛津大學艾許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成立,1773 年對普羅大眾開放,成為英語系國家第一個具公共教育意義博物館。 18 至 19 世紀民主運動推波助瀾,對博物館產生影響,歐洲許多國家級博物館陸續出現, 亦反映支持博物館事業之國家榮耀意圖,以及教化人民功能。 直到 1970 年代,國際博物館界,開始對傳統現代主義式博物館種種流弊,諸如過於 貴族菁英色彩、強勢主流文化導向,產生諸多反省。歐陸「生態博物館(Eco-Museum)」 運動理念,引發風潮,1980 年代,有關博物館詩學和政治學(Poetics and Politics)論述 豐富,一股擴及世界的「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思潮展開,自此注重多元文化, 以人為本、關注環保生態、社區社群,與尊重文化多樣性等觀點,強調提供公共服務, 隨時代腳步,影響當代博物館論述與經營理念。 相較於前述西方世界原生悠遠之博物館歷史,作為「舶來品」的博物館,在臺灣 發展至今僅約略百餘年。有鑑於對臺灣博物館歷史時期界定有所不同,本研究前參酌各 家論述,經研究梳理,另以殖民、國族、現代、社區,作為臺灣博物館發展互有重疊 之歷史分期,將臺灣博物館百年流變,以典範精神之移轉,進行分期整飾,殖民主義 (1900s-1940s)、國族主義(1950s-1960s)、現代主義(1970s-1980s)、社區主義(1990s 至今),瞭解臺灣博物館事業百年來與觀光展示息息相關,從早期做為殖民地風土櫥窗, 到中華文化之正統,而後社會教育政策下的校外參訪社教機構,以及今日的各類型博物館 成為臺灣城鄉觀光資源。1 以政策面觀察,其中,1990 年代以來,包括:建立文化中心特

1

蘇明如,〈殖民、國族、現代、社群:百年臺灣博物館文化政策窺探(1908-2010)〉,《科技博物》,14(2)(2010), 頁 45-66。

107


108

9卷|第2期

色館計畫、充實鄉鎮展演設施計畫、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計畫、閒 置空間再利用計畫等,試圖予以再活化之計畫。在「新故鄉社區營造──地方文化館第一 期計畫」於 2007 年執行完成後,文建會(現文化部)接續推動「磐石行動──地方文化 館第二期計畫」,執行時間原為 2008 至 2013 年,計畫執行期程變更為自 2008 年至 2015 年, 共計八年。政策進一步將地方文化館分類(重點館舍升級及文化生活圈兩類)、分層(賦 權縣市政府督導之責)輔導,並要求重點館舍應訂定自我評量指標、縣市應訂定文化政策 藍圖,及整合地方資源等新措施,藉此強化營運功能,及達成永續經營目標,而後推動第 三期計畫,即「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2016-2021 年)」六年計畫至今(2019 年), 這些分布臺灣城鄉的數百座地方文化館群,為臺灣博物館版圖,提供多樣的面貌與資源。

二、高雄博物館發展概述 若聚焦高雄市,前述提及臺灣博物館事業萌芽,可溯及日本殖民統治(1895-1945) 時期,當時設立博物館及鄉土館,諸如臺南州立教育博物館、臺中教育博物館、嘉義博 物館、基隆鄉土館、臺東廳鄉土館等,然而,此一時期,並無政策將館舍設於高雄地區。 1945 年二次戰後日本戰敗,結束其殖民統治,由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揚棄日本殖 民文化,強調建立中國文化傳統。1946 年接管日本在臺灣設置的各博物館,並逐步恢 復營運。1949 年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從中國大陸撤退,正式移治臺灣。此時期博物 館注重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承與發揚,國家型館舍多集中在首都臺北,如 1956 年開館 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為國民政府遷臺後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以及 1965 年在 臺北外雙溪復館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兩者最具代表性。此一時期亦無政策於高雄 市設立博物館。

(一)「社會教育」政策思維:博物館在高雄的萌芽 經文獻考察,高雄市籌設博物館之最早政策,可見於 1977 年行政院頒布第十二項文 化建設政策,2 每一縣市設立文化中心,內容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及音樂廳,並由教育部 主導,開始在北、中、南、東部地區,興建國家級大型的博物館與美術館。政策影響所及,

2

十二大建設指的是臺灣在第七期經建計畫期間除十大建設外,展開的 12 項重大建設。兩者都是以基本建設為主,但十 大建設較重視重化工業的發展,十二項建設則加入農業、文化、區域發展等方面計畫。建設期間涵蓋 1980 年至 1985 年。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臺灣多數國家級博物館或公立大型美術館,皆於此時期開始籌備,而後陸續開館,開館 時間經彙整,依序為 1983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 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88 年臺 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臺灣美術館)、1994 年高雄市立美術館(設於高雄市)、1997 年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設於高雄市)、2000 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02 年國立臺灣史 前文化博物館,以及 2014 年最後開館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促進臺灣博物館事業蓬勃 興起。依此政策,此時期高雄市博物館相關施政,計有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高雄縣 立文化中心、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二)「社群治理」政策氛圍:高雄市地方文化館興起 上述為因應社會教育功能,所興建的文化中心(含文物館、展覽廳)、美術館、 博物館建設,然 1990 年代以降,社區營造思潮在臺灣風起雲湧,深切影響了高雄市 中小型博物館施政。相較於之前僅有少數大型博物館成立,高雄市至 1990 年代以來, 原已由地方政府(如高雄市政府將舊市府再生設置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或民間私 人籌設成立數間博物館,然值得關注的是,此一時期 2002 年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 畫」施行後,不少高雄市中小型博物館,申請該計畫補助經費,成為地方文化館輔 導點。 前 已 提 及, 博 物 館 觀 光 為 博 物 館 界 趨 勢 之 一, 分 析 博 物 館 觀 光(Museum Tourism),可涵蓋諸如歷史觀光(Historical Tourism)、族群觀光(Ethnic Tourism)、 藝術觀光(Arts Tourism)等,若以高雄市為例,由文化資產再利用的文化館,比如高雄 市立歷史博物館、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武德殿振武館等的「歷史觀光」;高雄市 眷村文化館、美濃客家文物館、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的「族群觀光」;而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文學館的「藝術觀光」,皆讓博物館觀光資源更為多樣豐富。

(三)主要案例擇選:駁二藝術特區 在上述案例中,駁二藝術特區是高雄發展實驗創作與設計藝術的動脈區塊,隨著都 市港區空間解放政策與文化觀光路徑的延伸,空間特質保有一種前衛、實驗、創新,為 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地方文化館計畫輔導點。依據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網」 其中「地方文化館」項下,將駁二藝術特區之種類界定為「綜合文化館」,類別為「第 一類館舍」,其官方館舍資訊敘述如下:

109


110

9卷|第2期

駁二藝術特區位於高雄港北岸,園區內主要為倉庫群建築物,民國 89 年因 尋找國慶煙火施放場域的一個偶然機緣,進而發現這個具有實驗性的空間,歷 經地方藝術工坊戮力經營,結合文化部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案資源,成為了南 方的實驗創作場所與工藝創意發展中心。這一個獨特與近海的藝術開放空間, 在熱心的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推動下,結合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 案資源,這個藝術空間特質,保有一種前衛、實驗、創新與高雄國際藝術平臺 的意涵,同時亦紀錄著高雄城市生活發展史的脈絡,與創作新高雄的藝術肌理, 這是 P2 再造的精神所在,是高雄文化藝術的新發韌。 2006 年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經營後,便結合中央文化主管機關政策及 專案補助資源,如生活美學運動、提升地方視覺美感方案、文化與教育結合方 案及地方文化館計畫等,持續進行園區之穩定經營。將駁二藝術特區定位為標 榜年輕前衛、創意設計、藝術人文融合的文創實驗場域,透過高雄設計節、好 漢玩字節、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工人漁婦大公仔、戶外牆面彩繪創作及 裝置藝術等等,使倉庫內外空間的藝術創作與參觀者產生互動,打造出具鮮活 調性與創造力十足的創意文化園區。 經營方向與目標:1. 創新與前衛精神的展演藝術活動辦理、2. 加強活絡藝 術空間的社群參與、3. 積極拓展社區性藝文活動、4. 建立國際性藝術交流,提 升藝術國際視野、5. 發展藝術觀光、6. 建構高雄地區藝術資訊網絡。3 如前所述,駁二藝術特區座落於南臺灣高雄市,是個臨高雄港舊倉庫群的聚落式藝 術空間,以多元開放、實驗、創新為特性,跨足視覺藝術、音樂、戲劇、文創、影視等 展演領域,目前是南臺灣最具指標性之藝術交流舞臺與文化創意園區。為高雄市博物館 群之一,為地方文化館計畫輔導點,且以發展藝術觀光為其經營目標之一,因此本研究 擇選為研究主題,進而個案田野調查分析如下。

3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網.文化場域.地方文化館.駁二藝術特區〉。資料檢索日期:2019 年 7 月 3 日。網址: 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ac8fc529-8968-40ef-bba9-84bfd543a719。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參、駁二藝術特區田野調查分析 一、從「閒置空間再利用」到發展藝術創意觀光之文創園區 依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閒置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將閒置空間定義為:「依 法指定為古蹟、登錄為歷史建築或未經指定之舊有閒置之建物或空間,在結構安全無虞, 仍具有可再利用以推展文化藝術價值者」。閒置空間並非單指廢棄的空間,也不一定為 古蹟或歷史建築,而是政府在開發規劃計畫中,未安排妥當之空間,或者是因都市發展 不均所形成之閒置空間。 閒置空間再利用可以是兼顧下列三種保存方法,包含史實性與現代性兼 顧、結構安全與經濟存活並重,以及建物生命週期再循環――機能的持續。可 知,閒置空間再利用有其深切意義,而老空間文化再生包含在內。4 閒置空間再利用是使城市挖掘其在地意義及風格之實踐方式。並且閒置空 間再利用是不斷被建構、實踐、詮釋、集體性的參與過程,意義的挖掘、延伸 和培養至關重要。5 駁二藝術特區是高雄市政府利用位在高雄港駁二碼頭邊的舊倉庫群,改造而成的文 化創意園區,強調以實驗、創新為理念來打造高雄國際藝術平臺,在藝術家以及地方文 化工作者的推動之下,結合了「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的資源,記錄著高雄城市生活發 展史的脈絡,與創作新高雄的藝術肌理,這是駁二再造的精神所在,更是活化經營的關 鍵,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開放空間。前已提及其發展目的為:1. 創新與前衛精神的展演 藝術活動辦理、2. 加強活絡藝術空間的社群參與、3. 積極拓展社區性藝文活動、4. 建立 國際性藝術交流,提升國際藝術視野、5. 發展藝術觀光,及 6. 建構高雄地區藝術資訊網 絡。值得關注的是,發展藝術觀光,為其官方政策發展主要目的之一。

4

5

傅朝卿,〈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收於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編輯,《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 會議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頁 1-10。 馮忠恬, 〈閒置空間再利用── URS 都市再生回歸意義建構〉 (2011 年 9 月 28 日),MOT TIMES 明日誌。資料檢索日期: 2019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type=1&serial=18。

111


112

9卷|第2期

駁二藝術特區有「高雄市藝文櫥窗、高雄人的後花園」等美名,隨著都市文化觀光 發展及港都空間開放,駁二藝術特區活化重生,成為歷史老舊建物與文化產業結合而成 的文創園區,倉儲空間轉變為文創設計、生活藝術、當代藝術、獨立音樂、公共藝術等 展演場域,讓原本沒落的鹽埕區舊有空間再現榮景,吸引觀光客慕名而來。 經田野調查,駁二藝術特區活絡了城市的休閒產業,成為高雄城市觀光新亮點。對 於高雄市而言,駁二藝術特區是城市文化歷史空間與創意經濟結合的良好實例,諸如由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主導將觀光體驗式概念運用在駁二園區內,乘坐哈瑪星小火車之體 驗式活動,融入當地鐵道歷史的文化背景,和旁邊哈瑪星鐵道故事館相呼應,行銷駁二; 而在微熱山丘、誠品書店喝茶、看書,體驗商家與駁二融合的文創氛圍;舉辦「呷飽未」 活動,呈現出臺灣民間特有的辦桌筵席,讓遊客們體驗在地真實的飲食文化;配合聖誕 節推出聖誕手作工作坊,與駐村藝術家一起製作小禮品,體驗節慶氣息,可說高雄市政 府近年來,積極尋求駁二與創意觀光發展之可能性。 吾人觀察,創意觀光(creative tourism),為文化觀光下一環,強調參與(participate) 和互動(interaction),讓觀光客在文化體驗中,得以發展創意潛能和技巧的真實經驗 (authentic experience)。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討論關於「創意觀光」之含義,強調創意觀光,更 接近了解,更多的當地文化或歷史內容,「less museums, more squares(更少的博物館、 更多的廣場)」,6 接近於體驗或真正參與城市文化生活。UNESCO 認為,「創意觀光」 被認為是新一代旅遊,它的觀點認為,第一代是「沙灘旅遊」,人們來到這裡目的是放 鬆和休閒,其次是面向博物館和文化的「文化旅遊」,而「創意觀光」涉及的是更多的 互動性,參與創意觀光的人,會參與到當地教育、情感、社會性和參與性之互動,以及 感受地方生活文化和當地居住之感覺。7 UNESCO 在 2006 年視「創意觀光」為:「直接參與和體驗真實的旅行,透過參與 性的學習藝術、遺產或是地點的獨特角色,其提供一個與當地居民的連結,創造其居住

6

7

「less museums, more squares(更少的博物館、更多的廣場)」意即用觀看的觀光型態,逐漸轉變成用實作、參與 的形式。 UNESCO. "Towards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creative tourism: Discussion report of the planning meeting for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e Tourism."(CLT/CEI/CID/2008/RP/66) (2006) Santa Fe, New Mexico, U.S.A., 25-27 October. pp. 2-3.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文化。」8 三種可能的「創意觀光」定義被提出:第一個暗指回歸到確實的創意活動的「家 鄉」,無論是手工藝品、舞蹈、烹飪或是音樂,並參與當地居民與文化。第二種意味著 觀光客可以經歷文化活動,但是大部分的地點卻是附帶而非主要的。並且與當地居民只 有很少或幾乎沒有連結。第三種則代表創意觀光可以牽涉到創意產業的樂趣,例如建築、 電影、時尚或是設計。這些產業傾向更為全球性,並且目的地的文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一個必要的因素。然而,無論採哪個定義。創意觀光都應該是一個體驗形式的觀光。許 多觀光客現在想要享受更為有活力和主動性的假期,而創意觀光正可以提供他們一個理 想的選擇。9 創意觀光提倡從生活體驗風格,旅遊即是體驗的延伸版,體驗在地生活之真實感受, 可以提供讓觀光客學習更多當地技術、專業、傳統和地方特質相關活動。觀光客轉為創 意消費者,經由這些互動學習體驗,有助於自我發展和創造,而不僅是一般傳統的文化 遊客而已。 而「創意觀光」在全球觀光旅遊業日趨成長,其發展部分原因和全球對「創意產業」 的重視有相關,創意觀光為文化觀光熱門發展趨勢之一,體驗式創意觀光型態在這幾年 逐漸受到重視。透過文創產業和觀光產業之推展,高雄市也不例外,以下針對駁二之重 要沿革與經營方式轉變進行分析。

二、駁二藝術特區重要沿革與經營方式轉變分析 (一)駁二之行政遞嬗 根據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營運中心「舊事倉庫」駁二區史館官方資料,本文將駁 二藝術特區行政遞嬗製表整理分析如下:

8

9

UNESCO. "Towards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creative tourism: Discussion report of the planning meeting for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e Tourism."(CLT/CEI/CID/2008/RP/66) Melanie K. Smith 著,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歐 洲 文 化 與 觀 光 研 究 所 譯,《 文 化 觀 光 學(Issues in Cultural Tourism Studies)》(臺北:桂魯,2014)頁 180。

113


114

9卷|第2期

表 1 駁二藝術特區行政遞嬗 年代

1920-

分期

工業運轉期

營運記事 1921 年,供淺吃水船停泊的裏船溜(今第三船渠)完工。 1930 年間,岸壁裏船溜北岸(今駁二倉庫一帶岸邊基地)闢建為雜貨 裝卸場,並鋪設鐵道兩條。高雄港有上屋 4 棟、倉庫 91 棟。倉庫方面, 岸壁沿岸 16 棟、岸壁裏船溜南岸 29 棟、岸壁裏船溜北岸 13 棟、鐵 道部埋立地(今第二船渠一帶,已拆除)33 棟。 1946 年間,高雄港既有倉棧(即上屋)與倉庫之接收,原則上,公營 由高雄港務局接收,私營分別由台糖公司、招商局、台灣航運等接收, 其中又以台糖公司最多。 1950 年,高雄港開始修築圍牆。 1962 年 5 月,完成改建 2 號碼頭之棧二庫、棧二之一庫(今漁人碼頭 倉庫),與 3 號碼頭香蕉棚同為當時臺灣香蕉堆儲的重要空間。 1967 年,環狀臨港線鐵路全線通車,專運貨物。 1972 年,政府為肅清港口走私活動,除制訂「加強查緝走私方案」外, 並要求高雄務局擴大圍牆的範圍,並減少港區出入口。 1973 年 4 月,在第三船渠北側西端增建起水倉庫三座,今駁二倉庫 P2、P3 是僅存兩座,每座倉庫各裝配起重機二臺,專供駁船卸駁浮筒 繫船或外擋貨輪之貨物,以紓解船席不足之窘境。因拆除臺通公司倉 庫一再涉訟,至 1974 年 3 月才完工。 1988 年 12 月 9 日,在內政部、國防部及交通部同意下,正式廢除〈高 雄港圍牆外建築物限制規定〉,高雄港周邊空間解嚴。

閒置潛力時期

1999 年 6 月,海上皇宮公司投資八億元在 12 號碼頭興建海上餐廳。 高雄港首度出現消費服務業。 2000 年 10 月,國慶煙火移師高雄,高雄市政府選定在成功路與新光 路口的中油成功廠區,高空煙火將射向高雄港水域。是二次大戰結束後 高雄港首次有民間活動,進而帶動高雄港舊港埠開放。

2001 年 5 月 2003 年 12 月

藝術家草創期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導入。 組織駁二藝術發展協會,由劉富美任首任理事長,承接高雄市政府教育 局中正文化中心「駁二藝術特區整建暨營運」委託案;2003 年 6 月許 一男接任理事長。 2003 年 1 月 1 日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成立。

2004 年 1 月 2005 年 12 月

學界接棒營運期

樹德科大接手營運,自負盈虧,喊出「駁二開賣啦」口號。

官方接手第一期

周遭交通建設起步,初部營運以策劃工藝美學展及當代徵件展為主。開 始嘗試突破既有的兩棟倉庫規模: 2006 年 3 月 1 日,嘟嘟火車停駛。 2007 年 3 月 31 日,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啟用。 2008 年 9 月 14 日,高雄捷運橘線通車。 2008 年 10 月 1 日,台糖 C1-C3 倉庫初次租約。

1988-2000

2006 年 1 月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

官方接手第二期

重新定位展示方向,導入文創有價概念,成功建置大勇區為貼近市民的 藝術場域: 2009 年 6 月 23 日,駁二 MSN 小幫手上陣。 2009 年 8 月 30 日,駁二臉書創立。 2010 年 11 月 5 日,觀光鴨子船愛河線開航。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續上表)

年代

2009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

2011 年 1 月 2013 年 12 月

2014 起至今

分期

營運記事

官方接手第二期

2010 年 3 月 25 日,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有限公司 THE WALL 月光 劇場委託營運。 2010 年 5 月 1 日,承租華南銀行堀江街 9 號倉庫。 2010 年 9 月 1 日,承租華南銀行堀江街 7 號倉庫。 2010 年 9 月 1 日,承租光榮街 1 號(原自行車學校)。 2010 年 10 月 21 日,Sony(scet 集團)承租堀江街 9 號(華南銀行), 租賃契約至 2013 年 12 月 15 日止。 2010 年 12 月 25 日,高雄縣市合併,駁二營運中心成立。

官方接手第三期

行政力迸發,全方位魔幻發展期: 2011 年 7 月 9 日,哈瑪星文化公車開跑。 2011 年 11 月 1 日,pasadena 餐廳台糖 C3 倉庫。 2012 年 2 月 9 日,承租台糖蓬萊倉庫(B6-B10 共 5 棟)。 2012 年 6 月 1 日,駁二紅毛港航線啟航。 2012 年 6 月 29 日,承租台糖蓬萊 B5 倉庫。 2012 年 9 月 1 日,代管台糖大義倉庫土地及房(C6、C7、C8、C9、 C10、C11 共 6 棟)。 2012 年 9 月 29 日,蓬萊倉庫正式營運。 2012 年 10 月 1 日,承租彰化銀行瀨南街 8 號倉庫。 2012 年 12 月 1 日,R&H(節奏股份有限公司)承租堀江街 7 號(華 南銀行)。 2013 年 2 月 1 日,本東倉庫國際開發有限公司承租自行車倉庫(73 坪)。 2013 年 4 月,馬沙里斯雪茄館承租蓬萊 B10 倉庫開設「我們的時代」。 2013 年 6 月 1 日,初租大勇 C4 倉庫(原勞博館)。 2013 年 7 月 1 日,承租台糖蓬萊 B3、B4 倉庫及周邊土地。 2013 年 12 月 13 日,大義倉庫第一階段開放營運。

官方接手第四期

2014 年 10 月 1 日,高雄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金設立運作。 2014 年 9 月 1 日,「大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獎助計畫進駐。 (駁二區史館「舊事倉庫」開幕,進入「大駁二時代」,駁二積極招商 擴展經營)

資料來源:駁二區史館;本研究整理。

由上表進而分析,駁二藝術特區本為放置貨物之港口倉庫,之後遭到閒置而成為廢 棄倉庫,2000 年高雄市政府發現高雄港邊這片舊倉庫群,歷經高雄本地藝術創作者奔走, 倉庫獨特的歷史空間詞彙,激發藝術家創意與再利用動力,2002 年正式成立駁二。駁二 發展中重要事件諸如:2000 年 10 月國慶煙火移師到高雄市,帶動高雄港舊港埠的開放; 2003 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成立開始推廣高雄文化創意產業;2008 年 10 月台糖 C1-C3 倉 庫初次租約視為成功的第一步;2010 年 12 月底高雄縣市合併,駁二營運中心正式成立, 而此舉正表明了高雄市政府政策上非常重視駁二藝術特區的發展。 而後政府廣邀各式文創產業進駐駁二,其中 The Wall 音樂公司進駐月光劇場,舉辦

115


116

9卷|第2期

圖 1 駁二區史館「舊事倉庫」展示駁二大事紀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各式各樣流行音樂、獨立音樂演唱會等;2011 年 11 月委託高雄知名品牌 Pasadena 餐廳 承租台糖 C3 倉庫,使駁二開始有第一家餐飲服務,隨後越來越多文創產業進駐駁二,為 駁二增加產業多樣性以及群聚效益;2012 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開始租用台灣糖業公司的 蓬萊倉庫,9 月底蓬萊倉庫正式營運,使得駁二藝術特區之倉庫建築擴充至 14 棟,並於 2012 年在新場域順利舉辦青春設計節展覽活動;2013 年 12 月大義倉庫第一階段開放營運; 2014 年初高雄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金設立運作;2014 年 9 月「大駁二藝術特區.大義 倉庫群」獎助計畫進駐駁二,招募更多設計者進駐駁二。

(二)駁二與文化創意產業15項之連結 前述已提及,依據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主要有 15 項產業:一、視覺藝術 產業;二、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 三、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四、工藝產業;五、 電影產業;六、廣播電視產業;七、出版產業;八、廣告產業;九、產品設計產業;十、 視覺傳達設計產業;十一、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十二、建築設計產業;十三、數位內容產業; 十四、創意生活產業;十五、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本研究分析現今三大倉庫群代 表進駐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連結如下: 1. 大勇倉庫群 大勇倉庫群趨向於一個多元性的發展,以「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為主的 C1、C2、自行車倉庫等、「創意生活產業」的本東倉庫商店和有異國風味的 Pasadena 餐 廳,或是以「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為主的原月光劇場。C4 由「出版產業」文創品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牌誠品書店進駐。C1、C2 則以「電影產業」為主,開設 in89 駁二電影院。 2. 蓬萊倉庫群 蓬萊屬於較多種文創產業聚集之地,如 B9 倉庫裡的「正港小劇場」主要從事戲劇、 舞蹈之創作等相關業務,屬於「音樂及表演藝術產業」。涵蓋在蓬萊倉庫群裡的鐵道雕 塑公園內,展示許多巨型的裝置藝術,鼓勵大家發揮想像力的城市,遠遠超越了城市基 礎工程典範,企圖要營造一種創意氛圍。 3. 大義倉庫群 大義倉庫群眾多商店接近專業購物中心概念,如微熱山丘、典藏藝術餐廳等「創 意生活產業」進駐,以及多座倉庫以藝術家文創商店的形式展出。此外,C10 以 LIVE WAREHOUSE 做為獨立音樂空間,強化「流行音樂與內容產業」;而駁二當代館、駁二 區史館「舊事倉庫」等,整區皆為「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圖 2 駁二從兩棟倉庫現已擴大包含蓬萊(左)、大勇(中)、大義(右)倉庫群,共 25 棟倉庫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三)大駁二時代持續積極招商擴展 吾人觀察,文化創意產業通過聚集,形成產業群聚現象,帶來許多經濟成長效益, 與空間所在之社區、居民、店家、政府、到訪者互動,促成具特色的創意城市群聚。臺北、 臺中、花蓮、嘉義皆設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吾舉臺北兩大文創園區「華山 1914 文創園 區」與「松山文創園區」為例: 2002 年起文建會(現文化部)開始計畫運用閒置的酒廠進行舊空間活化再利用,華 山在 2003 年正式成為「創意文化園區」,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特別用地。華山文化 創意園區經過多次政策更動,2007 年文建會將華山分三區塊委外經營,分別為電影實驗

117


118

9卷|第2期

場(OT)、臺灣文創產業旗艦基地(ROT)及臺灣文創產業旗艦中心(BOT)。華山文 創園區裡面有兩座古蹟,其餘建物也是歷史建築物,確定保留後,一開始提供給藝術家 創作的空間,後來 BOT 給「臺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而「松山文創園區」在 2001 年被指定為臺北市定古蹟,正式對外開放後,成為臺灣 原創發展基地,其定位為:打造成一個扶植臺灣原創力的基地,分為 A、B 兩區,其中 A 區屬古蹟歷史建築區域,由臺北市文化局自行管理或部分委外經營,B 區則屬非古蹟 區,為北市府規劃辦理 BOT 案之區,BOT 業者為臺北文創公司,政府設置成「文化創 意產業資源基地」,提供文創產業進駐,將內部商場出租給誠品,市府收取 B 區之權利 金,挹注到 A 區作為古蹟、歷史建築的修復、再利用及維護管理經費。 對比於前述臺北兩大文創園區,採 BOT 經營方式,由委辦單位再去處理園區活化事 宜,駁二藝術特區則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強勢主導自行辦理各倉庫逐一招商,其重要招 商本研究彙整如下: 2015 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營運管理 C10 倉庫 Live Warehouse。誠品在 2015 年 進駐駁二 C4 倉庫,誠品吳清友董事長表示,誠品與高雄結緣二十年,從 1995 年第一家 誠品落腳高雄,至 2015 年誠品生活駁二店開幕,迄今於高雄已有六間誠品,將高雄人關 心的議題,都呈現於誠品生活駁二店,成為高雄市民的集體創作,亞洲新灣區的閱讀藝 文之心,一個獨具高雄特色之藝文場域。10 微熱山丘 2015 年也進駐了駁二大義倉庫,微熱山丘表示,在選址之初便決定以倉庫 旁老茄苳樹,作為高雄駁二特區門市的設計發想來源,將具有歷史感的倉庫變身為與海港 緊密結合的船塢概念,並加入面向港區的潔白船型棚架,準備好揚帆出航的意涵,正與港 都的蓬勃發展相互輝映,環抱的綠地,更是高雄駁二特區門市的一大特色。11 2016 年,積 極委外由 in89 豪華數位影城經營「in89 駁二電影院」,駁二開始有了商業與藝術電影院。 2017 年,駁二重點計畫為駁二共創基地,位於大勇區旁的華運大樓,培育人才為主 要目標,「在共創基地裡,串門子是會帶來產值的」。文化局將與產業最相關的部門「駁 二營運中心」與「影視暨拍片支援中心」搬遷入內,還邀請智慧財產法律專業之律師事務 所以及熟稔創業服務的會計事務所,以「專業鄰居」的身分進駐,提供最直接即時的服務。

10

游勝鈞,〈一所跨時代的精神糧行 誠品生活駁二店 7/14 正式開幕〉(2015 年 7 月 14 日),指傳媒。資料檢索日期。 2019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www.fingermedia.tw/?p=294108。

11

姚舜,〈微熱山丘高雄駁二開新店 船塢造型超吸睛〉(2015 年 11 月 18 日),《中時電子報》。資料檢索日期: 2019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18001360-260405。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吾人觀察,駁二積極主導招商過程中,促發之產業群聚效應,讓駁二成為一個產業 多元的文創園區,也讓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成為除了臺北華山與松菸以外,全臺灣最具 知名度的文創園區,其發展狀態暨未來性,本研究進而質性訪談分析如下。

肆、駁二藝術特區發展狀態暨未來之訪談分析 一、受訪對象與訪談大綱擬定 根據研究主題,針對駁二藝術特區之定位、特色、觀光吸引力、交通影響、商業與 文創平衡、與創意觀光連結之現況、未來與創意觀光之發展、未來發展之可能性等,本 研究訪談十位受訪者,包括駁二藝術特區四位公部門主管與人員、二位非駁二藝術特區 之公部門文化界人士、四位與文創相關之民間文創工作者、店家負責人。從三方角度及 觀點進行探查與分析。 表 2 受訪對象相關背景 受訪者

研究相關

訪談時間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A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文化政策主管、督導駁二業務

2017/09/29

B

駁二營運中心策展人暨研究員

2017/06/29

C

高雄市立美術館秘書、前駁二營運中心組長

2017/09/30

D

駁二舊事倉庫、當代館專案人員

2017/10/02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E

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

2017/09/29

F

高雄市文化中心前處長(主管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高雄市文化中心)

2017/10/05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塩旅社執行長、駁二共創基地大號文創執行長

2017/10/08

H

金鐘獎主持人、駁二店家 In Our Time 店長

2017/10/12

I

高雄鹽埕區知名旅宿「叁捌旅居」創辦人

2017/10/15

J

高雄左創健康生活園區經理、糧光書坊店長

2017/10/15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19


120

9卷|第2期

二、訪談內容研究分析 經質性訪談,分析並節錄,整理製成表格並分析如下:

(一)駁二藝術特區之定位 依據前述文獻探討可得知,駁二藝術特區為早期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補 助點,為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之綜合類文化館,為高雄市博物館舍之一,亦 為歷史空間,又是當下代表性文化創意園區,角色扮演多元,但究竟駁二藝術特區的定 位為何?藉由深度訪談將受訪者觀點彙整如下: 表 3 駁二藝術特區之定位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A

政府那時候在打一個名號叫宜居城市,它希望這個城市可以吸引年輕人來,其實那時候高雄市 體會到一個問題,高雄市的人口其實是負成長的,你移出去的人多,進來的人少,也因為其實 當時的藝文設施,沒有提供給年輕人,所有的展覽空間都是表演,很正式的表演,學生的作品 根本進不來這樣的空間,完全沒有給學生的展覽空間,任何園區、空間都沒有,文化中心的至 真堂、至美軒,都是要畫家或是畫會申請到它的檔期,等於是說,整個藝文市場裡頭沒有年輕 這一塊,那時候都不重視年輕人,所以那時候市府的動機其實非常簡單,它就是要有一個配給 年輕人的空間,所以它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個提供給年輕人的藝術平臺,因為其實我們並不了 解年輕人的喜好跟年輕族群的市場趨勢會是什麼,所以我們就是提供一個空間,政府希望可以 吸引年輕的創作者來,或是年輕人來這裡做藝術相關的活動,讓他可以留在這個城市。…… 駁二是一個文創潮流百貨公司,文青都很喜歡逛選物店,駁二就是一個非常精準嚴格選物的文 創百貨公司。

B

我們的話就是希望(駁二)作為一個平臺,創意工作者的平臺,一開始就定位為是亞洲地區的 創意發表平臺。

C

駁二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個青年藝文平臺。……駁二藝術特區的定位就是說,我覺得可以分幾 個層面來講。政策面來講,它是一個實現文化政策的一個場域,無論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創人 才回流的這個政策也好,還是當初文創法或是文化部要開始推些文創產業,從那個時候駁二開 始為自己定標也是生活美學。

D

我個人定位會把駁二定位在類博物館(藝文展覽平臺),駁二非常用心想把駁二藝術傳給大眾, 不管是藝術裝置或展覽,都是以大眾的角度去看。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E

駁二的定位就是要給年輕人的一個平臺,所以後來才會給學校單位,樹德科大來經營,比較靠 近年輕人的想法。

F

一個藝術平臺,有點類似文創園區這樣子,但是除了文創園區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定位, 駁二要吸引觀光客,另外一個是要帶動高雄市的文化觀光,除了一個平臺,駁二就等於是一個 城市的文創品牌。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續上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駁二不是單純只在一個範圍內稱為駁二,他們希望它錯綜在我們的生活圈裡面,讓它們街道因 此產生關係和連結。

H

它(駁二)的定位就是高雄的新門面。

I

駁二我覺得它的確是被定位在比較像觀光性的東西,雖然它的經營內容是以文化為主,我猜駁 二一開始有帶一點觀光性質在規劃整個園區,因為它會有商業性的考量。

J

駁二在經營上面,採取的是,我把空間讓出來,不管你是誰都可以進來。其實它是切割的單店。 一個集合體而已,所以我用百貨業在講這件事情。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訪談內容得知,多數受訪者給予駁二藝術特區的定位為高雄的藝文交流平臺, 尤其注重青少年在藝術與文化的發展,一些受訪者則認為,政府想將駁二打造成與博物 館、美術館性質及氛圍較為不同的場域,是讓大眾可以輕易地走進的藝文空間,亦有受 訪者認為駁二藝術特區呈現的形象較類似觀光百貨業,定位較靠近考量觀光發展,認為 駁二利用產業群聚效應,吸引觀光客來參觀,創造一個販賣創意的潮流百貨公司。

(二)駁二藝術特區之特色 承前述文獻梳理,文化創意產業通過聚集,形成產業群聚現象,促成具特色的創意 群聚。臺北、臺中、花蓮、嘉義、臺南皆設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最知名為臺北兩大文 創園區「華山 1914 文創園區」與「松山文創園區」,位於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相較於其 他文創園區之特色為何?受訪者觀點可彙整如下: 表 4 駁二藝術特區之特色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A

(松菸)都是委託外面一個團隊,然後他就可以有一個空間招商,華山就是委給一個遠流的公 司,所以華山是一個 BOT 的案子,政府那時候再推一個五大園區的案子,也都是委外經營或是 半委外,只有駁二是自策展,自己經營,當時五大園區還是文化部核定的喔,那核定他每一年 都會給五大園區費用,然後我們駁二都沒有,然後我跟他說,我們(駁二)都自立自強,為什 麼都不給一點資源,後來駁二把規模做起來了,中央政府才給我們資源,因為那時候他們拒絕 我們的理由是:駁二不是五大園區,他們的資源要放在五大園區。 駁二的魅力是它是一個老倉庫,它(駁二)有一個很坎坷的歷史身世,再來,它是全臺最靠近 港邊的文創園區,它還有百年鐵道,雖然現在沒有在運轉,可是這鐵道曾經是停泊在港邊的船, 把貨物搬下來後,藉由這個鐵道搬到火車,一路運輸往臺北。

121


122

9卷|第2期

(續上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B

駁二的展覽辦出來,參觀的民眾的感受是如何,駁二的工作人員都要很快地去掌握,然後去調 整、修整下一場展覽,店家進來洽談的情形、質跟量都不太一樣,要一直去配合現況修正,駁 二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因為他可以很快地反應市場。 以松菸誠品那棟,就是跟華山不一樣的地方,再看看華山,雖然展很多,但都不是自策展,可 是駁二幾乎都是自策展,剛剛講說這些園區雖然一直在變化,可是他們的變化、他們的回流性 遠遠比不上駁二,駁二的變化是外面的公共藝術、裡面的展覽跟招商店家都一起變動。 駁二不怕商業展多,因為駁二就是有他的定位在,跟商業展的話是有某部分的疊合。 它(駁二)的園區其實是一個開放式的園區,沒有任何的圍牆把這個特區圍起來,它是緊鄰四 周的民宅的,大家進來不一定要經過哪一個門。一開始,我們慢慢的在戶外做很多觀光藝術品, 有工人漁婦二十組,在外面跑來跑去,後來又做一組超大尊的在外面,希望一些有亮點,有藝 術裝置的特色去吸引人家來。

C

我們幾乎沒有把主導權給別人過,我們都是自己策展,而臺北華山、松菸都是委託外面的團隊, 然後它就可以有一個空間招商,華山是一個 BOT 的案子,政府那時候在推一個五大園區的案 子,也都是委外經營或是半委外,只有駁二是自策展,自己經營。華山、松菸這樣子的空間包 出去的話,其實局裡面是不會去管它的內容,可是因為我們是自營。其實是掛著文化局的品牌 出去,所以文化局很在意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們在哪裡種一棵樹在哪裡要植草都要經過局 裡面的同意,要辦哪個展覽或某些藝術家參展、他的議題是什麼、裡面會不會有什麼爭議性, 或是說會觸碰到某些不該觸碰到的議題,都需要經過反覆地確認然後才能夠真的做這樣的展 覽。當然也會自己想要做自己理想中想要做的展,因為各自策展人都會有自己的喜好和自己關 注的議題。

D

松菸跟華山的建築是典型的古蹟,他們有簽合約,辦展覽是不能碰到牆壁跟地板的,那比較特 別的是,我們(駁二)的裝置藝術品,可以在牆壁上面,可以在天花板上,它的空間利用,從 空間來看就是特別寬敞。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F

駁二辦過許多大型的節慶活動,青春設計節、高雄設計節、動漫祭、好漢玩字節、藝術博覽會 等等,還有哈瑪星小火車,有點像體驗型的藝術品,軌道或上面那個小火車,實際上做很精緻, 小火車的存在也不會讓整個園區太悶,這種體驗的活動感也是駁二較特別的地方。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駁二特別在於觀光客可以體驗整個氛圍,觀光客可以直接介入,駁二很多東西都是讓使用者有 感的,它剛好符合現在大家想追求的體感,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你來這裡有音樂、有書、 有受到駁二最直接的感受,它沒有圍一個圍籬,甚至它有很多展覽是直接跟你互動的,所以如 果你問我,它為什麼吸引人?我覺得體驗觀光這是很關鍵的。

H

駁二的特色就是地理環境,最迷人的地方,沒有一個文創園區可以看到山、草原,地理位置最 優勢,你不論這邊走去西子灣,或往這邊走去愛河看高樓,這邊算很有特色的地方。

I

駁二就會做一些是比較政策性的東西,像是人才回流計畫、青春設計節,會有一些政策性的東 西,那比較沒有那麼多限時(時程限制)的壓力,會發現在做一些事情上面跟華山跟松菸的做 法會有點不同,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差異。

J

駁二在公家方面有很重要的優勢,二來就是它本身有自己的故事性,故事跟量體一樣是為了讓 別人吸引你注意,它絕對是核心。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由上述訪談內容得知,部分受訪者認為駁二藝術特區靠海港的地理位置、無入口的 開放式園區、體驗式的活動及展覽,給予遊客更易親近的感受,亦有受訪者認為,駁二 與其他文創園區相較之下,文化局強勢主導「自策展」亦為駁二明顯特色,政府經營的 模式更能適時地在政策上做出變更,累積不同時期的展覽、藝術品來創造屬於駁二的歷 史故事,亦有受訪者認為華山、松菸為市定古蹟,而駁二並非古蹟,因此駁二在展演的 空間利用上,更能自由運用、發揮創意,縮短大眾與藝術品之間的距離。

(三)駁二藝術特區對於觀光客之獨特的吸引力 駁二藝術特區參觀人潮增加,報導指出「來自民意的肯定,直接反映在逐年攀高 的參觀人數,2008 年只有 16 萬、2011 年破百萬、2012 年起每年都成長百萬,吸引的 遊客族群也由在地市民、臺灣民眾向國際旅客延伸,顯見這股由藝文創意所厚植而成 的品牌力量,深入人心。」12 其對於觀光客之獨特吸引力為何?藉由深度訪談將受訪者 觀點彙整如下: 表 5 駁二藝術特區對於觀光客之獨特的吸引力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12

A

每一個小倉庫的展覽、跨倉庫的大展覽,像是青春設計節、大港開唱、好漢玩字節,春天藝術 節等等都是吸引人之處,大港開唱還有和高鐵合作,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還有雕塑展等等, 進駐品牌像是微熱山丘,觀光客就是想要進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會給我一個鳳梨酥和一杯茶, 或是 In Our Time 電臺,就是想要看看電臺的即時廣播電視是怎樣的情況,因為那個透明玻璃窗 在那,每一個進駐的品牌、每一個展覽、每一個市集,其實都有它的任務,都會吸引人,它可 能會有微乎其微不一樣的定位,可是它同樣地,都在成全駁二成為一個亞洲的創意平臺。

B

一般年輕人都不會去美術館和史博館這類型的地方,反而會去駁二,可能因為它輕鬆或是比較 沒有壓力。

C

我覺得就是雕塑、鋼雕藝術,有人說駁二變成這樣一個觀光景點,就是因為它的戶外空間,說 實話,沒有多少人會進去看展覽,但是戶外那塊草皮和裝置藝術吸引了很多人,我們一開始也 沒想過這塊草皮會這麼吸引人。

D

藝術品非常容易親近,我們有一些展覽,像是鋼鐵藝術節,我們會請藝術家現場合作,可以顛 覆我們對藝術家的一個想法跟想像,如果藝術家有空的話可以跟藝術家合作,而我們在於展示 的部分,會比較親近民眾。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高雄進行式──駁二再升級 共創基地、多元空間加值新能量〉,高雄市政府新聞局網站。資料 檢索日期:2019 年 7 月 3 日。網址:http://kcginfo.kcg.gov.tw/Publish_Content.aspx?n=59DACBB77BAEDC12&sm s=8A33013523400F35&s=50D14E038DCBAD28。

123


124

9卷|第2期

(續上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F

駁二的港邊風景,裝置藝術以及交通發展。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駁二不斷在改變,我們很多空間都是固定的,勞工館、博物館那個展都是,它會換展,可是你 每次去,它都是換圖而已,換故事內容,可是駁二不同,你每次去,它給你的東西都不一樣, 越來越夯,大家三不五時花一點費用,可是我卻可以看到好多,駁二它可以吸引人很好的關鍵 點,它蠻多面向的,公部門政策的結構,還有共創基地,現在很多公司行號進駐,對育成中心 計畫相當好奇。

H

剛開始駁二給人的印象,我覺得跟自己工作內部的工作人員都蠻年輕的,有想法、有衝勁,什 麼都很有關係,我覺得這就是駁二獨特的吸引力。

I

我覺得駁二把藝術變成比較大眾化的一個空間,這些東西不用太過於嚴肅,一定要什麼藝術背 景或是參加導覽才可以。

J

駁二作為高雄地區很早發展的集合體,大家可以馬上把它跟相似的文創園區連結在一起,它自 然而然匯聚很多產業,不管是資源或是人力都投入參與,全部都會靠過去,形成產業群聚效益, 這就是駁二的優勢跟吸引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訪談內容得知,幾位訪談者認為駁二的獨特吸引力在於,駁二的節慶活動較 具知名度,例如:大港開唱、好漢玩字節、青春設計節等等,駁二除了大型節慶活動外, 也常舉辦市集、地攤、音樂會等眾多活動內容,且駁二的展覽變化度高,對遊客來說, 每次遊覽都可以看到不太一樣的駁二,加上文創園區產業群聚效益,帶動周邊鹽埕區發 展,增加駁二對觀光客的吸引力;也有訪談者提到,駁二給外界之觀感比起美術館、博 物館更為親近,更容易讓遊客踏進駁二這樣的藝文空間裡。

(四)周邊交通對駁二藝術特區之影響 依據前述文獻探討「駁二行政遞嬗」表 1 中可得知,駁二藝術特區周遭交通建設與 其發展有密切關連:諸如 2006 年 3 月 1 日嘟嘟火車停駛、2007 年 3 月 31 日西臨港線自 行車道啟用、2008 年 9 月 14 日高雄捷運橘線通車、2010 年 11 月 5 日觀光鴨子船愛河線 開航、2011 年 7 月 9 日哈瑪星文化公車開跑、2012 年 6 月 1 日駁二紅毛港航線啟航,以 及重要的交通建設輕軌站的設置,周邊交通對駁二藝術特區之影響為何?受訪者觀點訪 談彙整如下: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表 6 周邊交通對駁二藝術特區之影響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A

因為交通環境改變,捷運橘線通車、自行車道、輕軌開通,然後再一個哈瑪星文化公車,還有 鴨子船,這些東西的話打開它一個可及性,所以你有非常多的交通方式,你從海上來,你從陸 上來,都可以。觀光其實在重要部分是交通跟觀光是綁在一起的,所以交通其實是觀光一個很 大的關聯。

B

輕軌等於是我們園區的交通車,還有那個水路運輸,像是鴨子船啊、遊艇啊、愛之船,我們幾 乎將觀光運輸的交通全部匯集在駁二,其實駁二的優勢是慢慢累積起來了,它不是一開始就這 樣,它是各種條件加成,資源放在這裡,才讓他慢慢有這個優勢,而且說真的也不是文化局單 純想做,甚至是我們每一種交通設施進來,都要經過相當多的協調。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F

有輕軌之後,輕軌過去後這個地方就更加的連結性更高,輕軌其實就像駁二自己的交通車。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駁二比較特別是以前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從這邊的鹽埕埔站,後來鐵道園區開了,很多人從西子 灣來,現在可以觀察,輕軌開了之後又是怎麼樣。以觀光性來說,高雄人都騎車居多,以觀光 客來講,有捷運站在這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對觀光客來說很方便。

I

駁二現在用大眾交通工具,它就更要知道那點對點的結構概念,在硬體空間環境裡面,我覺得 更清楚知道相對區域的位置,透過不同交通工具把需求者拉到那邊去。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經濟成長必定伴隨著交通發展,由上述訪談內容得知,大部分受訪者都有提到交通 對於駁二的重要性,駁二為全臺唯一靠港之文創園區,在陸上周邊有捷運站點、自行車 道、公車站點,2017 年開通之輕軌也在駁二通行設站,在海上則有遊艇、鴨子船、愛之船, 這些交通建設大大提升駁二的易達率,促使觀光客前來。

(五)駁二藝術特區商業與文創的平衡 商業與文創的平衡,一直是公共文化事務的弔詭難題,尤其在文化創意園區為甚, 駁二藝術特區在此議題上有何著墨?藉由深度訪談將受訪者觀點彙整如下:

125


126

9卷|第2期

表 7 駁二藝術特區商業與文創的平衡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A

如果駁二在臺北我們其實不需要策展,光借場地駁二就可以活下去了,那為什麼駁二不能活下 去,因為下來南部的商業展沒有那麼多,且駁二的租金門檻也比較高,因為我們不想要自貶身 價,假設我們場地完全用商業展的收入來經營的話,駁二的檔期、空間填不滿,某部分也逼得 我們要自己策展來讓那些空間沒有空檔,為了要經營這件事情,你要不就是引進財源進來,包 含引進商業展,接下來就是你要怎樣讓這個場域是活絡的,即使沒有收費你也要讓他活絡,然 後創造議題,只有不斷地辦展覽你才有議題可以創造,不然光靠商業展是不行的,因為商業展 本身行銷就做完了啊,對駁二沒有加分啊。 我們是自主營運,每一個店家都是我們自己挑選,進駐的店家必須是要有創意,店家在那部分 的考核才會被核可,就是說他的創意走在商業之前,可以創意,但一定要有商業,純粹商業你 是不可能進來的。

B

招商組會先討論,駁二的人員也會討論這個品牌適不適合我們駁二,所以你是想要說他那的形 象定位是什麼,其實很難說,每一個人心中,最大交集就是那個東西(文創),譬如說我們覺 得誠品可以,那我們開會的時候就要去說服為什麼誠品可以,剛開始你(誠品)走的文青,其 實他是一個資本市場,誠品他是很商業的,但他所有的商品都是很文青的,他的族群跟我們很 像,那時候我希望我們的品牌是小眾的,最好是第一個在駁二成立的,也不要太連鎖的,我們 不要星巴克,我們不要麥當勞,不要 7-11。 店家進駐的條件,我會跟你說我們有審查機制、適不適合我們自己的經營精神,其實是我們自 己去審查,在這裡工作一草一木要很清楚,哪個展覽辦出來,參觀的民眾的感受是什麼,你要 很快地去掌握,然後去調整或修整下一場展覽,店家跟你進來洽談的情形還有那個質跟量都要 跟隨現況改變,要一直去修正去修正,就是會希望每一間店有每一間的特色。 未來會有更多商業在裡頭,駁二必須要有支撐駁二繼續走下去的一個支援,必須接受這樣的商 業機制,但接受商業機制,很怕藝術特區失去它應該要做的本質,我們的責任就是守住駁二的 本質,所以我們無論推出再多的商店或更多的商業機制進來,我們展場還是要維持住。

C

文化局當初在找招商,是非常地慎重,我們沒有用很低價的策略招商,而且我們也會去約束招 商的店家,該有幾分的文創商品和藝文空間存在。

D

堅持自策當代館,很多人來到我們的園區,覺得我們這樣的操作很不商業,因為這些展品我們也 都是要維修的,還有商業的部分,商業沒有不好,我們可以做一個折衷的方式,我們有做一個計 畫,人才回流的一個計畫,一個商業的操作模式,人才回流是駁二的一個經營模式,會提供空間 和時間給藝術家們發揮,三個月過後,藝術家就可辦展、行銷自己的展、留下藝術品回饋駁二。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E

駁二不可能都做藝文空間,一定要招商,因為所有人來,都說沒東西吃、沒有地方可以坐、熱 得要死,大家都在外面走來走去就回家了,沒有消費,所以人留不住,駁二就做了改變,開始 招商,希望透過商業機制來養活駁二,永續經營這個藝文特區。

F

文創園區要有商業的行為,才能夠永續經營,駁二一定是保有部分的主導性,維持藝術、文創、 設計,像微熱山丘,到底是商業的商家,還是文創商品,其實文創產業有一項叫創意生活產業, 產業本就是商業的,他們的鳳梨酥很有趣,他們的整體氛圍營造也很有文化,也算是文創。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駁二該有的商家都有了,雖然那時也是罵聲四起,到現在駁二共創基地那邊也在討論,他們想讓 駁二擴大,公部門免費場域可休憩,但觀光客卻沒做付費。使用者付費手環,其實這也是個痛苦 的抉擇,也是一直被罵,駁二什麼都要錢,但是,這是唯有如此才能繼續讓文創園區運作的方式。

J

觀光要結合產業、商業模式等等,又牽涉到了經營管理或是資源不管內部、外部所有的整合, 這個經營能量,我覺得是轉化很重要的一環,當然沒有錢,東西再好也沒有辦法呈現出來,就 像缺水一樣,文創園區是沒有辦法源源不絕地下去。不管公營或私營都是需要部分商業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由上述訪談內容得知,大多受訪者認為商業與文創應是相輔相成,有商業才能支持 文創的發展,而文創蓬勃發展也產生商機。部分受訪者認為,政府在自營的狀態下,對 商家進駐的標準較謹慎,文創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可以得到嚴格的把關。多數受訪者也認 為應去思考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如何從中拿捏分寸,將商業、文創商品做結合,加 值商品的價值前提下,不讓文創太過商業化,是目前該去思考的議題。

(六)駁二藝術特區與創意觀光聯結之現況 依據前述文獻探討可得知,創意觀光(creative tourism),為文化觀光下一環,強調 參與和互動,讓觀光客在文化體驗中,得以發展創意潛能和技巧的真實經驗。駁二藝術 特區與創意觀光連結之現況如何?受訪者觀點可彙整如下: 表 8 駁二藝術特區與創意觀光連結之現況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A

B

C

文創不是說一個筆記本、一個馬克杯,它的創意在於一個體驗手法,駁二要做的話就是要有那個 包裝,對我來講,它那個藝術性確實有被提到,還有我覺得是,參與體驗這一塊,我是覺得蠻特 別的,當然越來越多會學這種手法,這就是我們說的體驗手法,現在觀光還重視體驗這一塊。 體驗的部分是把歷史博物館拉過來做小火車這件事情,這也創造了另外一個親子族群對駁二的 認識,有更多的家庭遊客、更多的人知道鐵道文化園區這塊,慢慢地變得很多攤販在那邊玩泡 泡、放風箏、快閃活動,後來多做了模型館,是要讓你知道為什麼這邊要保留鐵道,可以來這 邊有更多的體驗跟體會還有認識。 其實剛有講蠻多關於體驗的部分,其實體驗有個東西很重要,就是拍照,所以它(駁二)做很 多裝置藝術,讓人家拍照,不用進到場館去,因為有的人不想進去,只是想逛一逛,他們不想 要太沉重表現出自己是藝文人士這樣,那在戶外,他就覺得有趣,因為戶外有很多好看的,像 是每個周末都會有的市集,還有雕塑、鋼雕藝術。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F

小火車,那個有點像體驗型的,其實軌道或上面那個小火車,實際上做的很精緻,整個地都是 為了小火車重鋪的,他們那個也花了很多心力跟金錢,我很喜歡它們的招牌,整個小小的展示 空間,我覺得那個單位設計得非常有質感,他們的那個基本設計很漂亮,就不會像一般的遊樂 場,跟整個文化創意是不會違和的,再加上它以前隔壁就是哈瑪星的鐵道園區,它做這個等於 是跟哈瑪星鐵道園區做呼應,小朋友坐完之後就會變得比較想了解這方面,順便進館去了解,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H

I

駁二的展覽會讓你有各種體感、體驗,可能在這部分是讓你可參與的,當然不會有那種高高在上 的藝術家,覺得你無法參與我的藝術,你只是來瞻仰我就好,不會出現這樣的藝術家,相對來講, 它親近很多,包含有書店有音樂有各種的進駐,它體驗感會更強烈。 剛開始駁二好玩的時候,就是我們這間店正在裝潢,外面那個一畝田正在修稻子,還滿好玩的, 然後稻子用完之後,就用稻穗或剩下的稻草去做一個什麼,這其實蠻好玩的,然後駁二確實在當 代藝術節,會請到藝術家現場開放做創作,然後可以看展覽,讓民眾可以直接看到這些藝術品誕 生的作為,這是我覺得是有做一個創意觀光的部分。 拍照這些,如果它也可以算是體驗的觀光,我也知道現在大家都喜歡拍照上傳 Instagram,所 以我就是要製造很多的點,變成 IG 打卡名店,這樣人才會來。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27


128

9卷|第2期

大多數受訪者認為,駁二目前與創意觀光的連結大多表現在體驗互動上,戶外場域 拍照、打卡即是體驗的一種形式,現今社群網路發達,許多人利用 Facebook、Instrgam 等社群軟體,並利用發文、打卡等方式,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目前位於哪裡,使大家會因 此慕名而來。駁二在之前也有過讓藝術家在現場直接創作,讓民眾直接參與體驗藝術作 品誕生的過程,並與藝術家產生互動,目前駁二正當火熱的參與體驗是哈瑪星小火車, 為駁二獨具特色的創意觀光體驗。

(七)駁二藝術特區未來與創意觀光之發展性 承上,「創意觀光」在全球觀光旅遊業日趨成長,究竟駁二藝術特區未來與創意觀 光之發展性為何?可得知受訪者觀點如下: 表 9 駁二藝術特區未來與創意觀光之發展性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B

我們希望能夠創造民眾對藝術家在駁二有感的一個地方,希望能夠不斷地做很多的活動,把藝 術家找來之外,做了很多講座、工坊、展覽等等各種表演各種類型,讓大家來這邊有更多的學 習以及體驗這件事情。

C

我們一直希望引進一些年輕人的產業,不管是數位科技或視覺傳達,因為那都是有群聚效益的。 我覺得駁二需要科技的產業進駐,因為年輕族群是會在駁二這個區域內停留消費的,而且,那 個可以成為他的生活空間的,駁二對我們來講,我們當然希望駁二可以受到觀光客歡迎,可是, 也可以是年輕人的生活空間才對,他平常生活的安排就是為了在這裡,或者,他很習慣他朋友 來這裡消耗他的休閒時光,這樣的年輕人,他來這個地方工作,我覺得這種才有可能停留,而 且享受這個區域。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E

比如說微熱山丘,也可以稍微教一下茶道,鳳梨酥配茶,製茶跟茶藝,日本茶道和臺灣的茶道 又不一樣,臺灣現在就是可以學習日本做這種的,要用怎樣的水,要用什麼樣的茶,溫度多高, 用什麼樣的杯子來裝,玻璃杯、陶瓷杯,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溫度和容器,很講究的,跟文化 藝術有關的,都可以去嘗試做一個跟觀光結合的體驗,我一點也不認為觀光跟文化衝突,其實 應該是要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觀光、沒有人潮、沒有產值,藝術很容易走到最後就消失。

F

其實我覺得創意觀光的部分有很多,不見得要體驗,營造那個氛圍也算,只要那個園區夠吸引人、 夠特別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算是餐廳的甜點、冰淇淋,只要夠特別,雖然單價很貴,但大 家還是趨之若鶩,這種創意商品更容易讓人消費,我吃完,我也體驗了,還不用帶垃圾回家。現 在有很多的體驗觀光、觀光工廠,這種就很適合觀光客,體驗做鳳梨酥、冰棒,因為那以前是台 糖的倉庫,台糖和冰棒就很有關係。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H

希望我們可以做夜店風格,提倡夜駁二,晚上對高雄市民來說出來走走是最舒服的,這應該是一 種創意觀光。

I

駁二未來可以朝著在地連結做發展,可能擴大它整個駁二園區,變成像是鹽埕創意聚落,把各 個資源分散到鹽埕區。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上述受訪者對於駁二未來發展創意觀光的部分有許多建議,像是希望年輕族群的產 業進駐,擴大駁二生活機能,真正落實實際體驗生活的感受;將資源延伸、投注至鹽埕區, 使遊客在地文化的體驗更深刻,未來可以做到與在地文化更多的結合;希望駁二店家提 供民眾,參與體驗店家所販賣的商品;駁二亦可提供空間,舉辦講座、展場表演,使民 眾直接參與體驗,也是創意觀光運用在駁二未來發展之方向。

(八)駁二藝術特區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依據前述文獻探討可得知,駁二藝術特區其經營方向與目標:1. 創新與前衛精神的展 演藝術活動辦理、2. 加強活絡藝術空間的社群參與、3. 積極拓展社區性藝文活動、4. 建立 國際性藝術交流,提升藝術國際視野、5. 發展藝術觀光、6. 建構高雄地區藝術資訊網絡。 此為官方設定,然而受訪者對於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為何?藉由深度訪談將觀點彙整如下: 表 10 駁二藝術特區之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訪談彙整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公部門駁二藝術特區相關人士

B

香蕉碼頭的那一塊,未來都會是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勢必會被開發的。或許可以透過海再擴 張,現在擴張方式是用遊艇啦。就是一些點對點的,就像文化遊艇,從駁二出發到紅毛港再到 英國領事館,它其實除了到這幾個點之外,還有些遊港線,遊一圈再回來這樣子,搞不好未來 透過這些港,又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也說不定,據我所知應該是會有遊艇碼頭。

C

我覺得夜間這塊還可以再填滿,因為駁二晚上 8 點之後就沒人了,我們自己展場也都經營到 8 點,晚上剩蓬萊的小劇場,大義就是 LIVE WAREHOUSE,大勇就是 in89,我們周邊沒辦法撐 那麼晚,鹽埕區是老社區,很早就睡了,我覺得夜間這塊是有消費的,是可做的。

D

我們的插畫展今年是第二屆,我跟一個藝術家在聊天,希望展覽越來越好,就是希望變成一個 指標,駐村藝術家會互相競爭,也讓他們感情很好,也可以看到國外藝術家怎麼表現的,他們 會經常性更動,他們的想法一直在更新駁二,讓駁二更多活力。策展方向我們希望是越來越貼 近民眾,讓民眾了解我們的藝術,讓民眾覺得藝術沒有離我們這麼遠。 非駁二之其他公部門文化界人士

E

我覺得青年旅館,或許駁二可以用類似打工度假讓藝術家駐村。

F

駁二也要籌畫財源,但是駁二沒有這種半日遊行程可以搭配體驗,像是 KKDAY,雖然駁二裡面 也有很多商家可以配合,駁二的營運中心也可以推常態的展演或是不定時的行程來配合,因為你 要有產出、產值,不可能全部靠公部門來養。 文創相關民間人士

G

我覺得它要有在地的配套的展,光高雄鹽埕,就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去討論,這也是我們在跟駁二溝 通的地方,甚至我提出的是,展覽不一定要在駁二裡面,我塩旅社也是一個展覽基地,如果我們連 結夠密切,它一進來我就開始引導駁二了啦,我把它變成生活嘛,一走出去就是駁二,它就完全沒 有違和感,最厲害的商業就是讓人家無感,他不覺得它在商業裡面,可是他已經在消費了,這是我 最期待跟駁二的一個跨越,讓他越來越接近生活,去到駁二消費是很正常的,看到這些訊息是必要 的,我覺得這是駁二未來很有機會的,它開始要接那種有脈絡性的活動,而不是一檔接一檔。

129


130

9卷|第2期

(續上表)

受訪者

研究相關

I

我覺得當駁二資源有多的時候,可以把它 share 出來,比較想像的概念是這樣子。對它們來講 最重要的是,先把那一塊經營起來,因為它又要做在地,又要做那個,我覺得它是沒辦法的, 回到定位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大平臺,要做的是與在地連結跟帶國際資源或是帶這種臺北厲害的 資源進來。鹽埕創意聚落,把各個資源分散到鹽埕區,或許不用到那麼多,如果有機會的話啦, 我在想像那個概念是整個鹽埕去做的話會更有趣一點。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訪談內容得知,部分受訪者認為駁二藝術特區已呈現飽和狀態,未來可將資 源分配給周遭區域,延伸到周遭鄉鎮,與鹽埕區、港邊結合,形成更龐大的駁二文創體 系,也有訪談者認為,駁二在藝文方面可以更親民化;其他訪談者提到,駁二未來可發 展提供給旅遊團快速的參訪行程,例如 : 與高雄市景點、鹽埕區景點和駁二結合的一日 遊高雄,或是在駁二園區中有個可短暫停留、體驗的行程;也有受訪者認為夜間營運這 部分是駁二未來可考慮之方向,將駁二活動時間延長,活動主要重心放在夜晚,促使遊 客長時間留在當地社區消費與觀光。

伍、總結 經彙整前述文獻探討、田野調查以及質性訪談後,得出本研究總結如下:

一、駁二藝術特區四個經營階段分析 Toby Miller 與 George Yudice 在《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有言:「政府成為品 味的仲裁者。」「我們或可說,品味的形成就是文化管理或文化政策。」13 而作為政府經 營之代表文創園區之一,駁二其文化政策所欲塑造之品味為何? 相比於臺北、臺中、花蓮、嘉義、臺南等文創園區,駁二歷經四階段的經營,若觀

13

Miller, T. & Yudice, G. 著,國立編譯館譯,《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臺北市:巨流,2006)頁 32、9。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察其經營方式轉變,駁二一開始先由民間單位經營、再轉手學術單位,最後由高雄市政 府文化局收回經營權,駁二藝術發展協會、樹德科技大學仍屬實驗階段,文化局收回經 營擴展為大駁二區塊,不同經營單位對駁二定位不同,也做出不同成效。本研究將駁二 2002 年發展至今(2019 年),分為四個不同時期經營階段,或許未必有明顯文化政策表 述,但仍可一窺文化施政走向: 其一,民間單位(駁二藝術發展協會)經營時期(2001-2003),經田調與訪談研究 得知,文化局在當時屬實驗階段,一開始是先委由藝術協會,但常卡在中央與地方的行 政作業上,尤其對於資深的藝文人士們,不一定能夠去關注在年輕人特質這個部分,沒 有辦法開發年輕藝術家。此時期定位為南臺灣當代藝術中心及社區的藝文交流舞臺,因 此在空間運用上比較著重藝術的展演,較為小眾。 其二,委託樹德科技大學經營時期(2004-2005),經第一手訪談資料得知,樹德科 大原評估前一年公部門委託給原藝術協會預算規模不小,但政府給協會是多半整修費用 跟部分營運費用,樹德科大後來發現中央與地方政府補助預算規模有其限制,並無法和 往年開辦時一樣,就非常失望,而對學校來講不可能額外出錢,因為私立大學也有預算 考量,由於有自負盈虧的壓力,除了以常民美學的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要推廣重點外,更 強調商業的部分,還強調創意工坊、小吃及藝術市集等部分的功能,增加營利空間的使 用,但成效相當有限,故結束委外經營。 其三,縣市合併前文化局自營(2005-2010),經研究訪談得知,此時期,文化局覺醒, 駁二若要成功是文化局要負責任,所以後來投入了一個科室(第四科)去經營,基本上 除負責公共藝術之外,最大的業務就是營運駁二。此時期將駁二倉庫做為當代藝術展示 館、C5 倉庫做為常民美學館,開始積極引入潮流文化,並擴展基地,對市民來說,駁二 比起其他藝文機構而言更加貼近生活。再者,駁二的展覽不論是多元的展出方式,或是 具互動性的創作方法,甚至是藝術家本身,相較之下都更加親近觀眾,因此駁二給人一 種輕鬆隨性、自由的氛圍,逐漸開始成為高雄市知名文創園區。 其四,2010 年縣市合併後文化局自營(2010 至今),倉庫群從原先的大勇倉庫群, 新增了蓬萊倉庫群、大義倉庫群,2014 年起進入大駁二時代。駁二的「開放式」展演空間, 使藝術創作得以更活潑的方式呈現,駁二的藝術氛圍從外部的空間配置就顯現出獨特性, 角落裡處處保留了鹽埕區日本時期的舊時代風韻氣氛,做為城市中的公共藝術空間,例

131


132

9卷|第2期

如駁二在發展初期的「大五金造街」,把舊時鹽埕五金街、繁榮的拆船業,與鹽埕居民 的共同歷史記憶,以及現今的創意點子互相融合,打造新潮流。積極的擴大招商,推動 更多體驗、互動,也讓駁二一直受到市民與旅客歡迎,近年得到諸多文創獎項肯定,14 成 為高雄知名文化藝術創意觀光景點與代表性文創觀光園區。

二、研究發現 (一)交通建設促進觀光發展 交通建設發展是促進觀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高雄市政府近幾年積極發展駁二周邊 交通建設,範圍從駁二延伸至哈瑪星鐵道園區與西子灣。 駁二先前交通建設包含:高雄捷運橘線鹽埕埔、西子灣站,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政 府持續發展周邊交通,設置七個自行車租用站點、文化公車哈瑪星線、雙層觀光巴士駁 二線,且因駁二為全臺唯一靠港之文創園區,海上交通運輸也不少,有鴨子船、愛之船、 文化遊艇、水陸兩用車,皆會通行至駁二,更尤其 2017 年開通之環狀輕軌在駁二設置三 個站點,分別為哈瑪星站、駁二蓬萊站、駁二大義站,這樣的區域位置使遊客容易到達, 增長了駁二的到訪人數,這些交通建設使駁二未來發展更值得關注。

(二)港口鐵路海陸聯運魅力獨特 駁二將老倉庫群修整為展覽用地,參觀時依舊能清楚看見舊時代的印記,這幾年, 駁二陸續擴增了園區腹地,將觸角延伸至哈瑪星鐵道園區,融入在地鐵路背景元素,運 行哈瑪星小火車,讓民眾可以透過互動、參觀了解藝術、在地背景與文化。此外,駁二 運用海港歷史背景,利用不同色彩之貨櫃,堆疊成觀景高塔──駁二塔,建立駁二制高 點,在建築物頂端設置望遠鏡,海港風景皆可一目瞭然,在園區中,也不乏出現許多在 地特色之裝置藝術、在地的藝術家所創作之藝術品,這些都能更加讓參訪者深刻感受在 地特色文化。

14

高雄市為臺灣六大直轄市之一,但相較於臺北地區的文創園區,資源並不豐裕,但駁二藝術特區憑藉政府政策資源的 投注、自身地理優勢、藝術家的努力,成為了現今熱門的藝術特區。駁二藝術特區在天下雜誌 2013、2014 年的調查, 連續獲得全國藝文特區類第 1 名;2014 年的全臺服務跨行服務業評比也躋進前十強。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三)政府創意自營園區 駁二與臺北松菸、華山文創園區相比,這兩大文創園區因多為委外經營,因此在廠 商與廠商銜接經營時,或有連貫不足之處,委外經營需優先以營利思考模式,園區內文 創與商業平衡難以拿捏,駁二為政府自營之場域,公部門之強勢主導亦成為駁二藝術特 區特色所在,營運團隊不必經常更動,對商家的控管標準也較嚴謹,展覽內容多為自策 展、變化度極高、創意不設限,在自營模式下,可以累積不同時期之藝術品、展覽、活 動等,創造屬於駁二的故事性內容。

(四)體驗模式使藝術親民化 駁二與美術館、博物館一樣同為藝文展覽場域,相較於美術館、博物館,民眾更加 容易走進駁二,原因在於駁二園區沒有任何圍牆、整體氛圍營造給人較輕鬆的感覺,多 數展覽活動以互動體驗式、生活化為主,曾經舉辦過「呷飽未」活動,藉由讓遊客參與 體驗辦桌飲食文化,進一步更加認識在地文化,運用創意觀光的體驗生活性,拉近了大 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五)文創產業群聚並影響高雄觀光型態 駁二藝術特區一開始定位為年輕世代的藝術交流平臺,後為因應參訪者需求,開始 招商行銷,文創與商業結合、產業群聚效應,集結成文創潮流百貨,促使許多年輕族群 在駁二創業,在年輕族群快速反應市場喜好之下,逐漸帶動駁二與周邊的觀光發展。以 往高雄市觀光型態為,參訪固定知名景點:愛河、85 大樓、旗山、旗津等等,未將太多 文化場域納入行程中,但駁二發展後,許多遊客開始造訪駁二,產業也紛紛進駐駁二周 邊,使得鹽埕區再次興盛繁榮,並影響高雄觀光型態。

三、研究建議 承上,本研究針對駁二藝術特區之未來規劃走向,歸納出幾點建議,分述如下:

(一)活絡駁二夜間經濟 比起臺北,高雄的夜生活較少,到了夜晚,駁二藝術特區開放時間結束,駁二及鹽

133


134

9卷|第2期

埕區晚上遊客消費力降低,也因為高雄天氣悶熱,觀光客到訪駁二時間,幾乎為下午時 段,導致駁二消費力,只能聚集在下午時段,而前述文獻探討提及國外已有文創園區夜 間發展案例,夜間開放,大幅提升夜晚經濟發展,駁二在大義、大勇、蓬萊區,現在已 分別有 Live Warehouse、月光劇場、正港小劇場等場域展演,未來可擴大夜間經營這部分, 展覽、店家時段往後延長,市集在晚上時段舉辦,而晚上時段更可以舉辦夜光藝術、夜 間導覽、船遊覽駁二等等,使駁二夜間經濟更加熱絡。

(二)連結鹽埕在地文化特色 駁二近幾年發展快速,園區內產業幾乎已呈飽和狀態,周圍鹽埕區屬高雄較早開發 之地區,鹽埕區內建物、文化,都飽含歷史感,駁二園區屬藝文特質場域,建議可將較 具在地化特質之內容,結合鹽埕區歷史文化背景,將鹽埕區人文特色與駁二互補,運用 駁二園區無圍牆之特性,讓遊客能生活在鹽埕區,並真實感受當地生活體驗,使觀光人 潮延伸至鹽埕區,打造駁二與在地文化強烈之連結性。

(三)規劃短時間參訪行程 駁二觀光人潮雖逐年增加,但旅遊團快速參訪駁二,卻沒有長時間駐留消費,建議 駁二可設計、規劃短時間參訪行程,以提供旅遊團消費、觀光,參訪行程可以規劃手作 體驗活動,讓觀光客有小禮品可帶回家,也可搭配上交通及港邊的環境,騎乘腳踏車遊 覽駁二景點,在各景點集點換禮品;乘坐文化遊艇,配合海上風景、港邊歷史解說,或 是與高雄市其他景點作結合,打造高雄市與駁二結合的一日遊、二日遊行程,讓短暫駐 足之旅客參訪並消費,以增加駁二觀光收益。

(四)政府持續採創意自營模式 駁二藝術特區經營方式,相較於臺北松菸、華山以委外為主,駁二自營的經營模式, 使得園區可延續累積各個時期之藝術品、展覽,來創造屬於駁二的故事性,藉由歷史感 內容營造整體氛圍,建議政府可持續將歷史、故事性模式延伸,累積不同時期的活動, 讓訪客來到駁二,也能從累積下來的歷史文化中看見駁二發展的故事。


觀察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博物館脈絡探查起

(五)開發體驗觀光之多樣性 「創意觀光」體驗式的觀光型態,為近年來蔚為流行的觀光方式,建議駁二未來發 展可多與體驗、創意觀光作連結,開發新的體驗內容,如:微熱山丘可開設製作茶點課程, 讓大眾參與製作;帕莎蒂娜可結合戶外廣場空間,舉辦戶外夜晚野餐計畫;駁二除之前 辦理「呷飽未」活動外,也可與國內外節慶作搭配,如融合臺灣民間二十四節氣元素, 創造強烈的在地文化氛圍之體驗活動。體驗式創意觀光內容成為文化觀光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產業結合,成為現今文創園區發展趨勢。 綜上所言,博物館作為當代全球文化創意觀光發展之重要領域。高雄市博物館暨文 化館,從早期 1980、90 年代以來,因應行政院第 12 項建設成立之文化中心附屬文物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作為社會教育機構,而後接續社區營造、社群 治理風潮,21 世紀初期,高雄市文化施政積極,爭取中央「地方文化館計畫」經費,高 雄市中小型博物館風起雲湧,發展至今。 臺灣 2010 年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將「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列為臺灣文創推動範疇之一,文化創意園區在全臺各地皆有據點,其中島嶼南方的「駁 二藝術特區」,係為高雄港第二接駁碼頭邊的舊倉庫群改造的文化創意園區,其曾獲文 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之綜合類文化館,研究其經營方式轉變,駁二一開始先由 民間單位經營、再轉手學術單位,最後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收回經營權,至 2010 年縣市 合併後向外發展,倉庫群從原先的大勇倉庫群,新增了蓬萊倉庫群、大義倉庫群,2014 年起進入大駁二時代,成為指標性文化創意園區。 本研究探討駁二藝術特區發展走向,從高雄市博物館脈絡角度開始探查,藉由文獻 探討、田野調查與質性訪談,瞭解高雄市代表性文化館舍之一,亦是代表性文化創意園 區「駁二藝術特區」歷史演變中四階段分析,分析該特區之定位、特色、觀光吸引力、 交通影響、商業與文創平衡等,而未來駁二的走向會朝向何種方向?駁二是青年藝術交 流發表平臺?駁二是一個文創潮流百貨公司?駁二是創意體驗觀光潮流基地?最後提出 研究發現與建議,兼顧政府部門的文化施政走向及駁二實際狀況,供政府經營文創園區 之參考,並期能累積第一手文獻。

135


136

9卷|第2期

參考文獻/ 一、專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地方文化館計畫計畫總說明》。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Melanie K. Smith 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譯(2014),《文化觀光學(Issues in Cultural Tourism Studies)》。臺北:桂魯。(原著 2 版出版年:2009) Miller. T. & Yudice, G. 著、國立編譯館譯(2006),《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臺北市:巨流。 UNESCO (2006). "Towards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creative tourism: Discussion report of the planning meeting for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e Tourism."(CLT/CEI/CID/2008/RP/66) Santa Fe, New Mexico, U.S.A., 25-27 October.

二、論文 傅朝卿(200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收於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編輯,《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 研討會會議實錄》,頁 1-10。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蘇明如(2010),〈殖民、國族、現代、社群:百年臺灣博物館文化政策窺探(1908-2010)〉,《科技博物》,14(2), 頁 45-66。

三、網路資料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網.文化場域.地方文化館.駁二藝術特區〉。資料檢索日期:2019 年 7 月 3 日。網址: 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ac8fc529-8968-40ef-bba9-84bfd543a719。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2015),〈高雄進行式──駁二再升級 共創基地、多元空間加值新能量〉,高雄市政府新聞局網站。 資料檢索日期:2019 年 7 月 3 日。網址:http://kcginfo.kcg.gov.tw/Publish_Content.aspx?n=59DACBB77BAEDC12 &sms=8A33013523400F35&s=50D14E038DCBAD28。 姚舜(2015 年 11 月 18 日),〈微熱山丘高雄駁二開新店 船塢造型超吸睛〉,指傳媒。資料檢索日期:2019 年 2 月 10 日。 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118001360-260405。 游勝鈞(2015 年 7 月 14 日), 〈一所跨時代的精神糧行 誠品生活駁二店 7/14 正式開幕〉, 《中時電子報》。資料檢索日期: 2019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www.fingermedia.tw/?p=294108。 馮忠恬(2011 年 9 月 28 日),〈閒置空間再利用── URS 都市再生回歸意義建構〉,MOT TIMES 明日誌。資料檢索日期: 2019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type=1&serial=18。



138

9卷|第2期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 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撰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企劃專員 莊建華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助理專員 余姿慧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專案助理 曾子容

壹、前言:發現過程 高雄市政府於民國 106 年 10 月 獲內政部支持進行「六龜之心再造計 畫」,該計畫主要核心建設為六龜歷 史街區再造,街區內之「天滿宮」遺 址、「池田屋」及「稛源商店」等均 為重要整修標的。整修完後的「稇源 商店」將作為小農物產及小農展售中 心,延續其過去地方交易所之歷史功 能,配合文物展覽,向外展示歷史街 區文史脈絡,以建構六龜鄉土的知識 教育、推廣人文觀光的目的,間接帶

圖 1 位於旗山區中山路的稇源商店本店 資料來源:莊建華攝(2019.09.22)。

動六龜地區的發展。

本批史料文物發現及整理的過程受到六龜地方人士關注,整理過程得眾人協助,首先,感謝洪家後代洪宜一、洪宜朗及洪 勝林願意將六龜地區重要文書史料捐贈本館典藏,整理過程中又蒙高雄市立圖書館六龜分館王鵬字主任、六龜地區文史工 作者吳憶萍等人士協助;文書史料回館後,由王御風館長、研究部王興安主任訂定史料整理期程,責成研究部林婉綺專員 率典藏業務同仁林讌伃、江麗華、洪揚宸、蔡允凡等人協助分類建檔及初步解讀;該批史料經眾人努力已於 108 年度本館 典藏審議會決議入藏,成為高雄地方重要的公共文化資產。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為此,107 年 1 月 11 日,稇源商 店家屬後代、都市發展局與高雄市立 歷史博物館共同會勘,在家屬的指引 下,於稇源商店中的交易短木櫃中發 現 大 量 的 文 物( 見 圖 3、4)。 該 批 文物、史料長期保存於商號桌櫃中或 木架上,保存環境不佳,紙質資料, 因有機材質物理或化學特性都相當脆 弱,且均已受潮,甚至部分遭受蟲蠹,

圖 2 六龜區新民街的稇源商店 資料來源:林婉綺攝(2018.01.11)。

有脆化、黃化等現象,器具則有髒汙、 霉害、鏽蝕等狀況,部分文書資料取 出時,甚至有受潮滲水的情形。若無 立即進行維護作業及給予保護措施, 恐使這批見證原漢交易及洪家家族發 展的珍貴資料毀於一旦,因此在文資 委員的建議及家屬的同意下,由本館 先行將這批重要文物史料帶回館裡造 冊記錄。 這批在稇源商店木櫃中發現的文

圖 3 於稇源商店中整理出的相關文書 資料來源:林婉綺攝(2018.01.11)。

書資料,分別有帳冊、零散紙張、隨 手筆記、教科書、圖書、筆記本及書 信資料等。本館在取得家屬的同意下, 先取回本館建檔分類,並進行文物的 清潔及建檔工作。經初步盤點與建檔 後,發現該批史料文書包含有帳冊資 料、個人文書、照片文件、圖書筆記 等多種類別。因此,依照文物史料源 生性質,區分為「稇源商店六龜支店

圖 4 於稇源商店中整理出的相關文書 資料來源:林婉綺攝(2018.01.11)。

139


140

9卷|第2期

史料」(以下稱稇源商店史料)與「洪家家族」兩種文書史料。 另外,本館為配合都市發展局「六龜之心再造計畫」整理洪稇源舊宅的執行期程, 後續分別於 107 年 1 月 22 日、3 月 27 日、108 年 1 月 2 日、1 月 9 日及 1 月 22 日,在 家屬的陪同及協助下,共分五批赴六龜洪稇源商店及舊宅內取回文書資料、老照片及相 關文物。經過本館初步盤點及清查後,並列冊的文獻、文物類共一千五百餘件。史料文 書送回本館後,先進行初步清潔、整理及列冊,於 107 年 4 月 19 日取得洪家家族後代 洪宜一、洪勝林等人同意將洪稇源舊宅中所整理出來的相關文件書類及實體文物,捐贈 本館典藏。 108 年 5 月間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工程團隊整理洪稇源舊宅時,翻修屋頂時, 在洪謝慧娥的日式房間屋頂上又發現二箱鐵櫃。其中存有大量日治時期大正年間隘勇、 稇源商店的帳冊資料。資料由高雄市立圖書館六龜分館王鵬字主任由工地攜回,並細心 保存於該圖書館內。108 年 10 月,經本館與家屬聯繫後,由家屬同意本館取回該批文物。 使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文書更加完整。 這批史料是學界近年少數大量出土的相關史料,不僅能對六龜地區重要發展脈絡有 進一步了解,更能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事業、蕃物產交易、樟腦開發、邊區與地 方家族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具體討論的案例。

貳、稇源商店史料歷史脈絡 「稛源商店」本店位於旗山市街,六龜地區則為稇源商店的支店,根據支店主周蘭於 昭和年間填報的中小商工工業調查表中顯示稇源商店六龜支店創設於明治45年(1912)7月, 店址於六龜庄 203 番地開設,主要經營雜穀、吳服、薪炭、木材等類雜貨販賣,另有製籐及 菸酒專賣。除了上述雜貨品項類的經營,稇源商店最特別的是在日治時期扮演特許民營的蕃 產交換(易)所的角色。因此,稇源商店史料中存有不少蕃產物交易的帳冊資料。 清代實行漢原隔離政策,嚴禁漢人拓墾原住民領地,在淺山區域卻常有漢人越界拓 墾或採伐樟木的情形。原漢常進行生活用品交易,藉以取得蕃產。日治時期,為加速山 林開發及樟腦開發並管理原住民,先設有撫墾局。撫墾局廢除後,改由官方控制允許民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間經營蕃產交易,由官方發予特許狀,並指定地點進行交易。官方透過物品交易為手段, 讓原住民能取得生活所需的食鹽、火柴、酒、糖果、毛線及首飾等物件,期望達到「撫 育」、「控制」的目的。 為穩定「蕃情」,利用原住民的生活需求,改以物產交換管制達成控制原住民的效 果。總督府對於蕃產交易訂有嚴格規範,例如交換物品必須在官方指定訂定交換的地點 與日期,且必須在警察官吏監督下進行,能交換的種類、物品及價格,亦由官方許可。 同時,也僅容許歸順的蕃社自由交換,對於理蕃警戒線內的原住民,即使歸順了,也嚴 格限制了食鹽、農具及蕃刀等必需品的交換。 在蕃薯藔廳,明治 36 年(1903)頒布了〈蕃界出入及蕃產物取締物規則〉,在規 則中即明定,執行蕃產交易需經允許,且交易資料需送官方核定,有趣的是當時對於來 進行交易的原住民,也規定依照蕃社距離的遠近須提供適當的住宿接待,嚴格限制原住 民的行動,若有違反則可能遭到拘留或處以十圓以下罰金。1 因此,現今留存的史料中便 有蕃人投宿名單。 明治 38 年 11 月因應臺灣總督府頒布府令 56 號〈對蕃人物品交換取締辦法〉,蕃 薯藔廳頒布〈關於對蕃人買賣物件並交易以及供給辦理細則〉,規定民營交換所的申請 和運作方式。因此,蕃薯藔廳是南部當時存在有特許民營及官營交換的特殊區域。2 大正 3 年(1914)12 月 4 日,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 85 號公布了蕃地交易規則,主要規定有 規定交易所作為蕃產交易所應注意交易之規則,其中規定蕃產交易所必須繳納「蕃產物 品受拂簿」、「供給物品受拂簿」等資料,均見存於稇源商店史料。 高雄沿山地區因採樟腦事業,移住居民日漸增多,明治 41 年 10 月,蕃薯藔廳於六 龜地區成立新支廳,3 成為帝國殖民的邊界,亦是原漢分界的前緣。隨著山區的開發,限 縮原住民的活動空間,加上開採樟腦的過程中與原住民常產生糾紛,造成該地區的蕃情 並不穩定。大正年間六龜地區的原住民亦常下山侵擾馘首,總督府利用強勢力量在六龜

1

〈蕃薯藔廳蕃界出入及蕃產物取締規則ヲ定ム〉(1903 年 2 月 4 日),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編,《臺灣史料稿本》, 明治三十六年二月四日條。

2

張夢軒,〈綏撫、監控到自治:日治到戰後前期山地交易的制度形成與變遷〉(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7),頁 22。

3

〈六龜里新設支廳〉,《臺灣日日新報》第 3126 號(1908 年 9 月 30 日),版 5。

141


142

9卷|第2期

地區設置警戒線,以管理原住民。4 如非與政 府及原住民關係良好,很難於該區域維持治 安及擔任通譯人員。 稇源商店六龜支店創設人為洪見濤。然 而,實際負責打理店務的為其妾周蘭女士。 洪見濤為光緒年間出生於蕃薯藔,15 歲時進 入蕃薯藔街蔡黃文所開設的漢文書房就讀, 接受漢學教育,20 歲時便隨父親洪致在蕃薯 藔街經商,22 歲時,則進入以賣雜貨交易為 主的泉源商店工作。値得注意的是長見濤六 歲的兄長見萬,是蕃薯藔街著名實業家,最 早由製糖起家,5 經營和洋日用品雜貨品及磚 窯廠的實業家,在旗山車站前的本通(即今

圖 5 洪見萬 資料來源:原幹洲編,《自治制度改正十周年紀念人物 史》(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1)。

中山路)經營雜貨買賣的新聯發商號及新高旅社。6 其中,所經營的新聯發商號,在當時 的蕃薯藔廳便是知名的雜貨商。洪見萬經營實業經驗也奠定見濤日後發展的基礎。 明治 36 年(1903)24 歲的洪見濤被蕃薯藔廳警察課任命為「巡查補」,並擔任通 譯官。明治 41 年擔任蕃薯藔街第三保保正(村長),並在旗山地區開設有洋雜貨及蕃 產交換業的商號。洪見濤或許是隨著支廳行政擴張之際,將勢力延伸至六龜地區。也在 同時總督府亦將管理蕃人事務的工作轉由警察體系辦理。擔任巡查補且又有蕃產交易經 驗的洪見濤,推測趁此機會擴大了事業的基礎。7 值得注意的是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於明治 45 年開設,正是六龜人口日進移住的階段。 根據統計,明治 41 年六龜地區現住人口僅一千餘人,至大正 5 年(1916)現住人口已 經翻倍達到近四千人之多,為提供這些往來開採樟腦的腦丁、隘勇及其他移住人口必要

4

〈阿緱廳下六龜里方面ノ蕃界警戒線ヲ設置ス〉(1916 年 11 月 6 日),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編,《臺灣史料稿本》, 大正五年十一月六日條。王和安,〈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頁 101。

5

〈製糖近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3626 號(1910 年 5 月 29 日),第 2 版。

6

原幹洲編,《自治制度改正十周年紀念人物史.高雄州》(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1),頁 29。

7

該規則於大正 3 年 12 月 4 日以府令第 85 號發布,然而,直到大正 10 年即廢止。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理蕃誌稿》 第 3 篇(臺北:南天書局,1925 年出版;1995 年重刊),頁 529-530。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圖 6 稇源商店周蘭與原住民合照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說明:前排右五坐立者為周蘭女士,前排右三坐立者為養女洪靜。

圖 7 稇源商店中所拍攝相關原住民族的照片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143


144

9卷|第2期

的生活用品,稇源商店的開設便以經營雜貨買賣為主要項目,8 服務的對象便是這些往來 採樟的腦丁或維持地方治安的隘勇及新移住六龜地區的人口。 然而,稇源商店不僅經營雜貨買賣,在菸酒特許經營的年代中也經營菸酒販售,甚 至在那個阿片管制的年代,稇源商店亦能販賣阿片。而後,在官方經營蕃產交換的年代, 蕃薯藔廳除了在蚊仔只社(今高雄市那瑪夏區)警察官吏派出所設置有交換地外,亦允 許民營零售商經營蕃產交易。9 稇源商店在大正 3 年(1914)6 月間獲得經營蕃產交易的 經營權,當時蕃產交易的主要項目,為鹿肉、羌仔、石虎、熊、貓等山產以及藤、木耳 等物件,交換有酒、一般食鹽、藥品等生活用品。稇源商店史料中發現不少隘勇臺帳資 料,得知稇源商店的功能不僅是提供地方雜貨的零售商,亦作為臺灣總督府理蕃事業的 一環,深入邊區的前緣作為情報交換或物資供給站。從帳冊中可看到稇源商店中所留存 提供隘勇的物資紀錄。 以經營稇源商店立下基礎的洪見濤,將其勢力從商業延伸至政治上,不僅擔任巡查 補外,後陸續擔任甲長及保正。大正 9 年(至大正 13 年止)更擔任起地方制度改正後 首任六龜庄庄長,同時也擔任六龜新威地方水利組合長。10 商業上,除了經營稇源商店 外,亦與蕃薯藔廳的商人仲榮造、同為六龜警備補的田邊誠一郎、六龜地方頭人邱添麟 共同創辦了六龜里商事株式會社,擔任取締役(董事)及社長。 11 該會社主要經營米穀、 酒類、煙草、藥食、鹽、吳服、雜貨及勞力仲介等日常生活用品,12 與稇源商店所經營 項目幾乎一致。然而,當時的六龜地區屬於交通極不便的區域,六龜商事主要就是協助 批發日常生活必需品給零售商的公司,對於地方發展有其重要性。13 此次典藏的洪見濤 個人文件中即有數十件六龜里商事株式會社的章程、經營報告書、決算書等文件,對於 了解該商社運作及六龜山區開發有所助益。洪見濤除有六龜商事會社社長的身分外,陸

8

統計數據呈現以現住人口為主,數據顯示戶口人數仍僅有一千餘人,數據顯示該地區流動人口相當多。阿緱廳,《大 正五年 第九統計書》(出版項不詳,1917;國立臺灣圖書館典藏),頁 17-20。

9

〈蕃薯藔廳下撫蕃狀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2728 號(1907 年 6 月 8 日),第 2 版。

10

〈洪見濤履歷書〉(1921 年 2 月 7 日),《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11

〈六龜里商事株式會社參考書綴〉(1919),《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12

〈六龜商事株式會社定欵〉(1919 年 12 月 17 日),《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高雄市立歷史博 物館典藏。

13

橋本白水,《評論臺灣之事業》(臺北:臺灣出版社,1920),頁 322。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圖 8 洪見濤等人創辦的六龜里商事株式會社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續擔任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監察役。14 在家族方面,根據戶籍資料顯示,洪見濤出身於蕃薯藔街,其父洪致原係佃作, 亦經營雜貨買賣。明治 34 年(1901)娶張近為妻,育有長男文發;後又納周蘭為二房, 在尚未進入六龜前,周蘭亦曾一同住於旗山街旗山 526 番地(今旗山中山路洪稇源現 址),周蘭隨著洪見濤遷入六龜庄。洪見濤與周蘭兩人於六龜共育有新發、能發兄弟, 並收養一名養女洪靜。大正年間,洪見濤在六龜的開拓上有其影響力,稇源商店本店 交由其妻張近、長子文發負責打理相關事業;稇源商店六龜支店主要業務則是交由周 蘭打理。洪見濤往來於六龜及旗山兩地進行貿易及商號間的業務。大正 14 年洪見濤過 世後,15 六龜方面事業由周蘭維持著稇源商店的基礎,持續經營蕃物產交易及雜貨、菸 酒買賣。從文書史料中可以看出扛起經營重擔的周蘭仍維持與當地相當友好的關係,

14

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創立於明治 45 年(1912)6 月,主要發起人為石丸長城,石丸於明治 29 年起便擔任蕃薯藔撫墾署 的技手,該會社成立主要為目的為開發山林及伐木業;此興業會社與昭和 10 年創立於羅東地區從事紙業的興業會社 並不相同。相關資料見〈臺灣興業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第 4270 號(1912 年 4 月 20 日),第 2 版;〈興業會 社創立總會〉,《臺灣日日新報》第 4338 號(1912 年 6 月 28 日),第 1 版。

15

〈洪見濤訃聞〉(1925 年 2 月 23 日),《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145


146

9卷|第2期

並將家族在旗山的勢力加以鞏固,不少土地買賣的資料顯示,周蘭經手了旗山的土地 買賣及租賃事業。 洪見濤次子洪新發於大正 5 年(1916)出生,在見濤過世後繼承六龜地區的住宅為 戶主。隨後赴臺北念中學,畢業後返鄉繼續協助打理其父親留存之事業。三子洪能發畢 業於臺北商業學校,返校擔任六龜公學校教員,戰後,則於六龜國小繼續擔任教職,不 久轉往旗山國小任教,遂搬離六龜地區。 戰後,稇源商店六龜支店褪去蕃產交易所的特殊任務,仍持續販賣一般雜貨、菸 酒經銷等商店功能。除了商店經營外,稇源商店仍作為地方上小額借貸的處所,對於金 融不甚便利的六龜地區,無疑扮演起維持地方社會安定的力量。六龜於戰後因林業的開 發,迎來不少移住人口,稇源商店的經營也陸續交由洪新發與其妻洪謝慧娥打理。16

圖 9 洪氏家族照片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說明:此圖為六龜稇源商店後院,中 坐者為周蘭女士,後者由左至右分別 為洪謝慧娥、洪新發、洪能發及周蘭 養女洪靜。

16

圖 10 洪新發夫婦結婚儀式照片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說明:此照為於六龜天滿宮神社前所 拍攝(今六龜鄉公所)。

圖 11 稇源支店製品部圖示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吳憶萍、林文智,《手繪記憶:六龜林業老建築故事集》(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8),頁 18-23、130133。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圖 12 洪見濤名片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典藏。

圖 15 洪氏家族組織圖(六龜) 製表:曾子容。

圖 13 稇源支店門牌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 14 庄長洪見濤掛牌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 史博物館典藏。

147


148

9卷|第2期

參、史料介紹與分類 本館由洪稇源舊宅所整理出之相關文書史料,經初步盤點與建檔後,統計共有 1,576 件(尚不含 108 年 10 月取回的相關帳冊資料),依據所收藏之文物史物其性質,初步分 為八大類: (1)商號帳冊與家族私人帳冊:其中包含有「稇源商店」商品進出貨品帳冊、蕃產交 易紀錄、隘勇臺帳、借貸金簿、供給品受拂簿、交易票、賣渡證書、各式領收證 書等商號運作資料;家族私人帳冊則包含家計簿、委任狀、土地臺帳、送金御案 內等資料。 (2)相片:相片的部分均為洪家家族人員的照片,計有周蘭、洪新發、洪能發等家族 的婚禮紀念與日常生活合影、屏東女中參與校外教學的全校合影,以及稇源商店 商貿交易相片資料。 (3)圖書資料:此批為周蘭、洪能發、洪新發等家族成員藏書,包含有日治時期動物 圖鑑、農業專書、法律專書、百科全書、文藝小說、期刊、公學校課本。 (4)文物器具:包含有商號所使用之菸酒商招牌、保險箱、商號印章、木製門牌、公 賣品零售牌;私人所藏之黑膠唱片、日式漆器盒、玻璃板底片、會員別章、手鍊、 硬幣等。 (5)筆記、日記手帳:包括洪見濤之子能發與新發等人在日治時期的個人學習筆記、 婚禮與日常紀錄手帳。 (6)書信獎狀:有大量的個人文書往來書信與家書、洪氏家族喜帖、日治時期與中華 民國時期的學校獎狀、捐助日本戰事之褒揚狀等資料。 (7)土地改革資料:洪氏家族於戰後國民政府實行三七五減租條例中所蒐集的報章新 聞、訴訟答辯書、土地買賣契約書、土地販賣計算書等。 (8)洪家私人文件資料:包括日治時期洪見濤家族的戶口名簿、地圖謄本、個人名片、 登記濟證等。 除了依史料文物性質區分,本館再依照性質將洪家舊宅所整理出的相關文書資料區 分為「稇源商店史料」及「洪家家族史料」。此批史料以日治時期的史料為大宗,戰後的 史料為零星的帳簿、土地改革及六龜鄉農會相關文件,還有百科全書及字典等書籍。另外,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再依照文物性質,以稇源商店及洪家私人史料做出分隔。 稇源商店及洪家私人兩大類文物數量皆頗豐碩,前者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日治時期 原住民交易所之實態;後者可以從洪家生活史中一窺六龜地區的更迭發展,均為十分重要 有意義的史料。以下就針對這批史料中重要文獻作出說明:

一、蕃產相關帳冊資料 稇源商店史料中,蕃產相關帳冊資料主要由稇源商店的舊木櫃中找出,另於洪謝慧 娥女士的房間屋頂上再尋獲兩大箱帳冊資料。關於蕃產交易買賣,臺灣總督府訂有嚴格規 範,必須依照臺灣地方稅會計規則辦理,並註明交易所位置、載明交易蕃社名稱、交易對 象姓名、買賣物品的數量、價格、品目等項目,必須詳細記載,並配合製作相關帳冊資料 定期送交警察核備。以大正 3 年(1914)頒布的蕃地交易規則明訂蕃產交易所須製作的交 易票簿(甲、乙類)、蕃產物交易物品簿、蕃產物品受拂簿、供給物品受拂及現金出納簿。 因此,交易所的帳冊資料有「物品賣買交換簿」、「蕃產品受拂簿」、「供給品受拂簿」、 「現金出納簿」等規定之相關帳冊,另有「交易額集計表」、「蕃地交換、交易價格表」、 「交易補助簿」、「甲號、乙號交易票綴」、「蕃產煙草納付書類」、「隘勇雜貨貸代金 精算表(酒類)」、「隘勇臺帳」等相關帳冊資料。帳冊資料含括的年代由大正 3 年至大 正 15 年間資料較為完整,昭和年間的蕃產交易帳冊則相對零散。

圖 16 物品交換賣買簿(大正三年七月)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 17 蕃產品受拂簿(昭和二年)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149


150

9卷|第2期

圖 18 蕃地交易標準價格 ( 昭和十四年五月)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 20 現金出納簿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 21 交易票綴(大正十二年)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 19 供給品受拂簿(大正十五年度)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二、商店相關帳冊、資料 稇源商店作為理蕃事業的一 環,發現的史料帳冊中,不少是相 關 蕃 產 物 資 料。 然 而, 作 為 一 般 雜貨商,商店中存有不少進出貨 物、買賣帳冊、商品預定書、出貨 領據、物品買賣與現金收支交易情 況。故,稇源商店中存有「抄帳」、 「臺帳」、「土地臺帳」、「仕入

圖 22 稇源商店中的抄帳、臺帳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帳」、「納品簿」、「地方臺帳」、「日清簿」、「持越麥酒受拂簿」、「食鹽受拂簿」 及記載現金交易的「大福帳」。 依帳冊性質不同,很多記載有交易對象、交易時間,品項及金額,甚至有各類進出 貨物帳冊,如菸、酒類,更有商店賒貸、欠結款的資料。從這批商店帳冊中可以了解到 稇源商店作為一般雜貨商與地方互動的關係。如臺帳中記載了提供給臺灣製腦株式會社 磷寸、石油、赤木綿等商品項目,不僅了解稇源商店的經營項目,也能了解平日與稇源 商店互動的社會網絡,並提供了六龜地區產業開發的相關資訊。 稇源商店中除蕃產交易清冊、商店帳冊等資料外,尚有支出納入日記簿、現金支出 簿、金簿、御通等名目繁多的帳冊;見積書(報價單)、估價單、請求書、出荷案內書 等能了解日治時期商店的進出貨品項、交易對象。對於明瞭六龜地區生活形態及消費能 力有著重要的佐證資料。另外,商店中亦 有菸草仲賣營業許可申請書、阿片請賣營 業願、菸草小賣營業許可申告書等向官府 請求申請特許之文件紀錄;領收書綴、受 取證、受領票等向其它商家進貨販賣之收 據;辞職願、履歷書、在職中勤勞慰勞金 贈與書等雇員相關;最後是少量單張的所 圖 23 地方臺帳(大正七年)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得申告、諸稅金賦課納入控等雜項資料。

151


152

9卷|第2期

圖 24 日清簿(昭和十二年至十六年)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圖 25 持越麥酒受拂簿(昭和八年)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三、洪家私人家族史料 稇源商店史料中,除上述蕃產相關及商店帳冊等資料外,其餘文件均為零散單張資 料。其中數量最多為請求書、領收證等相關商店相關文書資料。然而,除稇源商店史料 外,文書史料中數量龐大的則為洪家家族相關資料。有土地買賣文件、貸借文件,如「房 產、土地交易賣渡證書」、「貸金料告書」、「房屋登記濟証綴」,從相關文件中了解 洪家於日治時期在土地買賣及租金收入情形。 周蘭作為打理稇源商店的主人,擅於整理帳目,資金進出及借貸情形均有紀錄,更 重要的是記有洪家家族借貸相關資料及部分訴訟資料。另有因職務產生的相關文件,如 洪見濤於大正 8 年(1919)擔任六龜里商事株式會社取締役社長,至大正 11 年間,該會 社的發起書、股東會議資料、預算書、決算書、相關報告等;另有大正 9 年至大正 13 年 任庄長的會計、工務等部分文書資料。洪新發擔任六龜農會顧問時的相關文書;洪能發 擔任公學校及戰後六龜國小教師時,存有該校能發經手之公文書,時間均落於戰後。 洪家私人史料有信件、明信片、相片、學校用書、個人學習帳等;與銀行郵局往來 的貯金通帳、送金書、拂込御通知等匯款單及收據;屋稅帳、建物敷地債貸料告書、國 庫所屬地賃借承諾書等與官府往來的公文。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表 1 洪稇源文物分類類別表 門號

門別

類 號

類別

備註

商店帳冊

抄簿、抄集、抄帳、仕入帳、納品簿、日簿、金簿、御 通、支出納入日記簿、現金支出簿、臺(台)帳、現金 出納簿、收支簿、帳冊、日清、帳本二聯單、精算書、 什記簿、納品簿

蕃產相關

交易補助簿、交易票(綴)、交易收據、交易品集計簿、 交易品明細書、番產物賣渡票、賣渡帳、賣渡證書、番 產品販賣簿、物品交換賣買簿、給品預簿、番地交易價 格標準、供給品、蕃產品賣上買上日計表、蕃產物品受 拂簿、供給品受拂簿、農場工作收支日記、寄留物品記 錄、食鹽受拂簿、隘勇物品代金精算、隘勇臺帳

交易雜文件

複寫簿、複寫仕切帳、見積書(報價單)、估價單、請 求書(帳單)、出荷案內書、出貨通知書

請求申請

拂下願、菸草仲賣營業許可申請書、阿片請賣營業願、 菸草小賣營業許可申告書、官有地貸下願

領收證.收據

領收書綴、證據書綴、收據、寄托糧受領證、受取證、 受領票

雇員

辞職願、辞表、履歷書、在職中勤勞二付慰勞金拾圓贈 與書、□員給科及欠□日數表

商號名片、各種書類、所得申告、諸稅金賦課納入控(繳 稅收據)、諸申告控、事業報告書、株式會社旗山運輸 組株式券、屏東郡六龜庄稇源支店製品部商標……

學校相關

實務新作文、國語讀本、實業修身、日臺會話大全、五 年生地理寶典、高等小學商業書、成績通知書、夏休宿 題帳、國語家庭認證證書、畢業證書、獎狀、感謝狀

雜誌

工具書

稇源商店 買賣 (日治)

洪家私人 (日治) 書籍文件

婦人俱樂部雜誌

家庭用書

伊藤博文公卷十五、電冊、臺灣害蟲調查報告、屏東高 女同窸會員住所錄……

153


154

9卷|第2期

(續上表)

門號

門別

洪家私人 (日治) 其他

洪家私人 (戰後)

類 號

類別

備註

信件

銀行信件、會社信件、私人信件、電報、明信片、小切 手(郵票)

銀行郵局往來

(組合員)貯金通帳、臺灣商工銀行信件(當座勘定決 算回答書)、土地臺帳、送金書、通常為替振出請求書、 利下御通知、送金御案內、拂込御通知、拂込(匯款) 通知票、通知票

收據.借據

龍山醫院記(看病收據)、錦源興支店記、領收證、保 險證券、委任狀、內容證明書綴、證明書、借據、借貸 雜項

土地房屋

屋稅帳、建物敷地債貸料告書、建築工事修繕帳冊、農 地貸款狀況報告書、地目等則調整結果通知書、國庫所 屬地賃借承諾書、不動產及遺產收益計算書、實領經費 明細表、地圖謄本、(土地)計算書、契約證、契約書 (綴)(土地買賣、保險)、登記濟證、家屋登記濟證 綴

名片、洪見濤訃聞(名義:六龜里商事株式會社)、履 歷書、明星紙卡、協議會議案、高雄州畜產會通常總會 席次表、注文書、油籠記帳、借用證……

土地房屋

高雄縣政府地目等則調整結果通知書、土地改革、不動 產相關(買賣合約書)、土地買賣契約書、聲請書擬稿、 手繪地圖、地圖謄本、土地贈與證書、樹木砍伐估價單、 招標雜項、承包造林管理公告

六龜鄉農會

家畜市場毛豬交易價格調整書、人事調動表、事業計劃 暨損益計算書、委員會通知書、會議紀錄、開會通知單

書籍

資料來源:余姿慧、曾子容。

東南亞的旅行、大百科事典、同音字典

喜帖紅包、黑膠唱片、獎狀、聘書、發票、報紙、存款 通簿、借用證、財產統制帳、臺灣省菸酒公賣局高雄分 局函、會員代表大會議案……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肆、結語:史料的運用及後續處理 一、史料的運用價值 從稇源商店史料與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中,初步發現幾個重要面向可供討論,首先可 以從這批資料中觀察出臺灣總督府邊區的治理情形,尤其是對於南部理蕃事業的檢討及 剖析,透過交易所的資料,具體檢視蕃產物交易所是否真正達到原住民撫育效益,藉以 與北部,乃至全臺理蕃事業的發展對照。 六龜相較於旗山地區更接近原住民區域,有著樟腦與林業等重要的山地資源開發, 蕃情穩定與否攸關該區域資源開發效益。作為控制及撫育原住民的重要手段,原漢交 易一直是觀察蕃情穩定的指標,稇源商店的蕃情交易情形,在在的提供了研究者討論 該議題的新素材;透過交易品項、交易價格的變化,了解總督府對於原住民經濟的控 制及統治的成效,諸如從交易簿中看出昭和時期交易品項有著農具及種子供給予原住 民,可以看出總督府對於理蕃事業在六龜地區具體落實情形,藉以明瞭臺灣總督府邊 區治理的情形。 其次,稇源商店不僅作為蕃產交易所外,更重要的是長期作為地方生活用雜貨、菸 酒及阿片的供應零售商,商店帳冊中保留有進出貨單據,登錄進出貨品項、交易對象、 賣買數額及金額等值;另外請求書、見積書,均可作為討論六龜地區商業活動的重要證 據,進而從商業貿易的活動,觀察六龜地區的商業網絡結構與區域發展的情況;更有趣 的是,筆者等亦從帳冊資料中發現不少小額借貸及賣買賒借的紀錄,說明除了零售商的 功能外,稇源商店也扮演小額借貸的金融功能。 第三,在區域發展中,家族與地方開發向來是學界討論的焦點,不僅家族在地方社 會所扮演的角色、所構築的人際網絡,都成為家族勢力的延伸及拓展的重點。洪家舊宅 中整理出不少私人文件、個人書信及土地買賣文書資料,呈現洪家家族勢力在六龜地區 拓展與當地開發的情形。諸如洪家作為六龜當地望族,見濤、新發及能發擔任各項公司 職或教職,私人文書中便存有大量如六龜商事株式會社等類公司文件。周蘭擅於經營, 在見濤過世後,仍維持稇源商店的運作至戰後。在家庭方面,周蘭不斷為洪家購置房產

155


156

9卷|第2期

田地,範圍從六龜、延伸至旗山,甚至到高雄市中心的大港埔一帶都有洪家購置的田產。 然而,戰後因土地改革政策致使洪家家族田產受損。這些家族相關書類都能清楚呈現在 某個重要歷史節點上,家族發展的興衰轉折。 第四,對於日治時期的常民文化及個人生命史的探討,亦可從洪家家族私人文件中 了解。這批資料中存有書信及部分個人日記資料;書信資料以問候明信片或家書居多, 部分關於提及生活日常的問候書信,最特殊的一件為遠從婆羅洲戰俘營寄回問安的明信 片。另外私人文件中則存有新發、能發的課堂學習筆記及部分日記,從這些私人文書中, 多少可以觀察日治時期下,無論在教育規範、生活型態、文化禮俗等各項面向,一般常 民生活的樣貌。 另外,整理洪家舊宅時亦發現存有不少周蘭等家族成員所閱讀的日治時期相關書籍、 百科全書與洪新發、洪能發兩人就讀公學校、商業學校及農學校的課本及書籍,亦或有 洪謝慧娥戰後所閱讀的日文雜誌等,都是了解時代氛圍重要的參考引據。

二、史料後續維護 然而,這批史料目前存有諸多問題尚待克服或進一步處理。首先,目前所發現的資 料中仍以六龜支店為主,然而,稇源商店本店及洪家發展的最初範圍,主要係以蕃薯藔 街為主,六龜支店開展則是遲至明治末期洪見濤向該區域發展的結果。因此,這批史料 文書於當地發現,但僅有部分旗山本店的資料,且沒有任何帳冊等經營相關資料留存, 無法進一步還原釐清支店與本店經營的脈絡及生意上往來的關係,加上洪見濤過世較早, 六龜與旗山間家族互動關又如何,無法透過此批資料得知。 其次,這批史料文獻年代有斷落、不全的現象,部分蕃產交易資料,集中於大正年 間,昭和年間的相關資料則相對較少且零散、戰後帳冊更為稀少。如日清簿、臺帳、交 易補助簿、供給品交易等資料均僅存大正年間,昭和年間以後則相對較少。有些文獻資 料,僅有零散數冊或僅有一冊,如菸草、麥酒買賣等帳冊資料。 最後,此批史料於發現時狀況相當的差,正如前文所述,文物長期保存於商號桌 櫃中或木架上,甚至是房間屋頂上,加上保存環境不佳。其中如紙質資料因屬有機材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文書史料介紹

質,物理或化學特性都相當脆弱,且已 受潮。甚至部分遭受蟲蠹,有脆化、黃 化等現象,器具則有髒汙、霉害、鏽蝕 等狀況,部分文書資料取出時,甚有滲 水之情形。自該批文物入館以來,高史 博先將保存狀況較好的文物史料,分為 八大類,並按每件文物給予先行編目分 類。分類結束後,將各紙質文件及文物 經過初步簡單的清潔後裝入適合其大小 的無酸夾鏈袋內,並為各文物測量尺寸, 給予其暫定之名稱,記錄該件文物之時 間與年代後進行建檔與編號,重複該動 作直到所有文物均完成建檔。建檔結束 後將文物按其分類放置於乳膠箱中,並 維持空調系統的運作,確保文物所在之 處擁有穩定溫濕度的環境。後續則分批 取出文物進行初步文物判讀及分類。 該批文物史料目前仍需要進一步進 行除蟲與修復工作,方能進行後續的數 位化建檔工作。目前待文物修復與數位 化工作完成後,能讓外界運用這批珍貴 的史料文書。 綜上,稇源商店六龜支店暨洪家家族 文書史料不僅是六龜地區,更是高雄市重 要的公共文化財,對於歷史學界更是近年 難得發掘出的大批相關區域開發、家族文 書、蕃產交易的帳冊史料。高雄市立歷史

圖 26 高史博分批針對文物建檔及分類 資料來源:莊建華攝。

157


158

9卷|第2期

博物館從家屬手中接手此批重要文化公共財,肩負著典藏、維護本市重要資產的使命, 更有責任向外界說明這批文物目前的處置狀態。 未來本館將視文物修復狀況,逐步完成數位化工作,進一步這批資料復刻影印放至 本館高雄研究文獻中心供研究者利用。同時,亦透過文獻解讀,進行相關文獻史料出版 工作。讓每位關心六龜地區發展及這批高雄重要文化資財的市民朋友,能更近距離了解 與利用這批史料文書。



160

9卷|第2期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撰文/高雄市立明宗國小教師 力淑君

摘要 臺灣曾經是以農業立國的國家,隨著時代的演變、潮流的脈動,臺灣由農業進入工 業再轉化成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型態,也隨著工業革命、機械的發明,人們漸漸遺忘、丟 失曾幾何時賴以為生的傳統農具。因而,筆者以高雄市阿蓮區種植的果樹種類中的龍眼、 芭樂和印度棗(棗子)為主,透過農具圖片收集、田野調查、詞彙語料蒐羅,再將田野 調查的農具閩南語詞彙發音資料整理,將各類農具及其相關動詞結合,分成龍眼、芭樂 和棗子三大類,並記錄農具的使用方法。 調查舊農具使用方式,反映出閩南語動詞使用的細膩之處,不同種類的農具有其各 種不同使用的動詞,同一農具亦因其使用的功能、使用的手法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動詞, 由此本研究調查高雄市阿蓮區種植果樹之舊農具使用之動詞相同及相異之處。彙整以後 的資料希望能夠做為鄉土教學課程教師教學授課時的參考教材,亦希望能讓人們重新認 識農具並瞭解農具的使用方法,並為地方留下語音紀錄、保留在地語音及地方文化。

關鍵詞:阿蓮、農具、閩南語詞彙、動詞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壹、前言 近年來地方政府推動「一日農夫」的體驗活動,民間也興起假日農夫潮,一般民眾 向地主或地方政府承租一小塊田地,利用假期到田園種菜、採果。曾幾何時,臺灣曾經 是以農業立國的國家,臺灣多數的人民都會下田耕作,家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農具,但隨 著時代的演變、潮流的脈動,臺灣由農業進入工業再轉化成工商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型態, 也隨著工業革命、機械的發明,人們漸漸遺忘、丟失賴以為生的傳統農具。看著一張張 舊時的農具圖片及其文字說明,不禁望圖興嘆先人們的智慧結晶,但年輕一輩的人卻不 知其功用及名稱,甚至連見都沒見過,若就此讓傳統農具消失在時代洪流之中,莫不是 臺灣人的一大損失。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採取「文獻蒐集法」與「田野調查法」,來進行閩南語農具詞彙的蒐集、 分析及整理。

(一)文獻蒐集法 本文的語料是蒐集的農具文獻語料,包含有閩南語詞彙文獻、傳統農具相關文獻、 書籍、網路資料等。並將這些語料加以分類整理、歸納連結,根據閩南語動詞詞彙、閩 南語農具名詞詞彙、農事步驟分析探討。

(二)田野調查法 本文採用田野調查法,訪問高雄市阿蓮區曾經種植過龍眼、芭樂或棗子的人,採取 一對一的訪談。為了使調查順利,先到農具收藏家、農會文物館、農家拍攝農具實物或 尋找相關輔助圖片,以觀看照片或圖片邊訪談的方式來引導發音人自然說出農具詞彙名 稱、功用和使用的時機。錄音後,將訪談內容紀錄轉換成書面資料,並立即整理、儲存。 再參閱相關文獻加以分類。

161


162

9卷|第2期

二、撰寫方式 本 文 中 收 錄 的 語 料 擷 取 發 音 人 的 敘 述, 字 音 以 國 際 音 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 IPA)拼音。漢字的使用,參照教育部公布《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1 的 用字為主,漢字若遇電腦無法輸入的字體,則以國際音標來標示,或斟酌較適宜的字來 替代,或以「□」標示之。如窄版的鋤頭閩南語稱為「掘仔 [kut53-a53]」,阿蓮地區又叫 做「□仔 [hiam55-a53]」,「掘仔」為閩南語漢字,「kut53-a53」則為字音,因「hiam55」 目前查尋不著其漢字, 而以「□」標示之。

貳、果樹種植歷程 阿蓮區以農業為主是遠近馳名 的水果之鄉,耕地面積約 1,889 公 頃,農戶三千多戶,盛產番石榴、 棗 子、 番 茄、 小 玉 西 瓜、 龍 眼 蜂 蜜……等農特產品。2 其中以番石 榴(芭樂)種植面積最大,其次為 棗子、芒果、龍眼……等,如圖 1 所示。本研究就介紹本區名氣最響 亮的龍眼花蜜之果樹種植,及種植 面積數一數二的芭樂和棗子之果樹 種植介紹,因文章篇幅的限制而不

圖 1 阿蓮區農作物面積圖示 圖片來源:高雄市阿蓮區公所,〈農特產品〉。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0 日。網址:https://alian.kcg.gov.tw/cp.aspx?n=3C6C396 76FE6E574。

記載其餘的農作物。

1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5 日。網址: http://twblg.dict. 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

2

高 雄 市 阿 蓮 區 公 所,〈 農 特 產 品 〉。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8 年 10 月 20 日。 網 址:https://alian.kcg.gov.tw/ cp.aspx?n=3C6C39676FE6E574。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一、龍眼種植歷程 龍眼種植歷程首先是育苗,使用鋤頭掘土、鬆土並做壟,鬆土後將龍眼種子埋入土 中約 3-5 公分深,拿水瓢澆水,一定要把土壤澆至濕潤,經過一段時間後種子就會萌芽。 等到樹苗茁壯樹幹約如手指粗細時,即可進行嫁接,嫁接需注意時節,通常在初春進行 嫁接。 接著是嫁接,嫁接的接穗要選取果樹末端的側枝,約筷子直徑大小的枝條,枝條的 長度至少包含兩個芽眼(約 6 公分長)。取好接穗後,將樹苗離地高度約 30-40 公分處 剪掉或鋸掉,以接穗刀縱向剖開母株的木質部和韌皮部交接處,接穗扦插於此處,並以 膠繩緊緊綁住包接處,固定接穗,再以塑膠袋包覆綁緊,外層以廢報紙包裹遮陰,約經 過兩個月接穗長出新葉後,將塑膠袋口撕開或剪一小孔讓新葉成長出袋口。 再來將樹苗移植栽種至選好的地點,以圓鍬挖掘樹苗根部的土壤,根部需要土柱包 裹著。龍眼樹通常種植於山坡地,種植前先使用鋤頭將植種位置周圍的土翻鬆,視樹苗 大小以土鏟或圓鍬挖可容納根部土柱大小的洞,將樹苗放入並回填土、澆水。並拿竹子 (起仔)固定樹苗,要將「起仔 [khi53-a53]」下端立放於樹頭旁,上端以鐵鎚敲打使起仔 沒入土約 30 公分深,然後以繩子綑綁固定樹枝。 等待約 2-3 年果樹開花結果即可收成。採收龍眼可用「絞仔 [ka53-a53]」夾著果實柄部, 捲動絞仔即可把龍眼摘下,將龍眼放入竹籠,以背或挑擔的方式運到市場賣。 龍眼收成後需進行整枝,大枝幹以鋸子鋸除或以「鍥仔 [keʔ21-a53]」斬除,小樹枝以 剪定鋏剪除,以保持樹木適當的光照及通風,以利於果樹生長及防蟲,等待來年的豐收。

二、芭樂種植歷程 芭樂(番石榴)是終年可開花結果的果樹,只要持續進行良善的管理,全年皆有芭 樂可採收。但不同季節的芭樂口感及酸甜度會有不同,夏季的口感較冬季軟,夏季的芭 樂也較不甜,有時有些芭樂還會有酸澀的口感。 芭樂樹苗來源與其他果樹較不同,通常樹苗需向種苗園購買,較少由農民自行播種 嫁接。

163


164

9卷|第2期

芭樂種植歷程首先是育苗,苗木栽培 法是先選土生種的種子發苗,樹苗成長至 枝幹約 0.7 公分粗時進行靠接。靠接與嫁 接不相同,靠接是將樹苗預先移植於將進 行靠接的種樹旁,等到樹苗存活後,選取 靠接種樹枝條粗細約和樹苗同大小,將樹 苗約距地 15 公分處剪除,靠接處沿枝幹 縱向削去樹皮約 2 公分長,種樹枝條靠接 處沿枝幹縱向削去約直徑的 1/3 深,長度

圖 2 種植芭樂樹苗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與樹苗一樣長,然後將兩切割傷口依靠在一起,以膠帶綁緊貼實。等到靠接苗株萌發新 葉茁壯後,將其與種樹母株連接處剪除,使其完全依賴樹苗供給養分成長。過一段時日, 待樹苗成長茁壯後,即可進行移植。 接著種植芭樂樹苗,先以犁鬆土,因植距較密集需全面積翻土、鬆土、做畦。栽種 自己培植或買來的樹苗時,根部需被泥土包裹著成柱狀,樹苗要植種在土壟邊,以鏟子 或圓鍬挖洞,將樹苗放入洞中、回填土、澆水。還需以竹子固定樹苗,竹子的一端以「鍥 仔」削尖,尖端立放於樹頭旁,以鐵鎚敲竹子上端,使竹子沒入土中約 30 公分深,然後 以繩子綑綁固定樹苗,如圖 2。 種植後第一年要以樹苗成長為主,當樹苗開花結果時要將果實摘除,以避免果實 分走樹苗的養分,這一年還需經常施肥、灌溉,使樹苗快速成長茁壯。第二年開花開 始留果,但數量不可太多,可適量淘汰歪果、劣果。在果實直徑大約 3 公分時,要噴 灑農藥除蟲,接著套袋保護果實外表漂亮。套袋的第一層是保麗龍網狀層套入果實, 外層再以專用塑膠袋包裹綁好,期間須適度灌溉、施肥,促進果實碩大甜美。因芭樂 全年開花結果,管理時需經常剪除徒長枝葉及雜枝,讓果樹獲得適當光照,並持續上 述循環栽種管理。 最後的歷程採收:當果實成熟採收時,以剪定鋏剪下果實柄部,連同包裹的套袋 一同放置於採收籃裡,以「輪鼓車仔 [lian53-kͻ53-tshia55-a53]」運送至田園外圍的「鐵牛仔 [thiʔ21-gu24-a53]」,再開「鐵牛仔」載到農會或託運公司,運送到果菜市場進行販賣。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三、棗子種植歷程 棗子原名為印度棗,原產於印度、錫蘭一帶,產季約從 12 月開始,直到隔年 3 月都 是。阿蓮地區的農民為了提早產季,會在 7、8 月開始進行夜間光照,直到果樹開花結果。 棗子種植歷程首先是選種子,種子最好選土生種種子,因其生長力較強,將土生種 成熟的果實採下,去除果肉並刷洗乾淨,避免果肉腐爛及蟲咬,種子要曬乾後保存。 接著是育苗,以鋤頭鬆土後,播種、澆水灌溉,保持土壤潮濕,約經數週後,種子 萌芽、成長茁壯。 再來嫁接,樹苗枝幹成長至手指粗細時進行嫁接,選擇優良或中意的品種,在果 樹採收後或初春時選取接穗,剪取一段約 6 公分長,直徑約小指粗細的接穗,在樹苗約 20-30 公分處以剪定鋏剪除,以接穗刀縱向剖開母株表皮,接穗扦插於此,並以膠繩綁緊 緊固接穗,再以塑膠袋包覆綁緊,外層以廢報紙包裹遮陰。經過一個月後,接穗長出新 葉,將塑膠袋口及外層廢報紙撕開或剪一小孔讓新葉成長穿出。 然後種植樹苗,棗子的種植方法與芭樂苗的種植法相同,皆是以犁鬆土、做畦,將 樹苗移植栽種在土壟邊並澆水,再拿竹子固定樹苗。 棗子種植後前兩年要以果樹成長為主,當樹苗開花結果時要將果實摘除,以避免果 實分走樹苗的養分,這兩年還需經常施肥、灌溉,使樹苗快速成長茁壯。第二年開始就 可搭棚架,整株竹子通常以竹子頭當柱子,竹子的尾端用來搭棚架,棚架搭好後,當棗 子枝條高度高於棚架時,將棗子枝條呈放射狀綁在棚架上,以利採光、後續管理及採收, 也可防止刮風折斷枝條。 棗子開花後通常依靠蜜蜂或蒼蠅授 粉,當棗子結果後,約每週需噴一次藥, 以防止白粉病及其他病蟲害,並且需經常 灌溉、施肥,棗子才會長的又大又甜。 棗子採收時,果皮薄很容易擦撞傷, 且果樹上到處都是刺,所以採收須很小 心,要戴手套身穿長袖小心採摘,較高 處的棗子或棘手難伸手可及的棗子通常以

圖 3 棗樹嫁接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165


166

9卷|第2期

「桸仔 [hia55-a53]」採摘。摘下的果實小心翼翼的放入水桶內,水桶裝滿後再倒到鋪有薄 被的籠子裡,以「輪鼓車仔」從棗園中運到園子外,搬上「鐵牛仔」載到市場賣,或自 行分級包裝讓託運公司運送到各個果菜市場賣。 棗子採收完後,需將棗樹枝幹鋸除,若欲重新嫁接則於春季期間重新嫁接,嫁接後 如圖 3。若續留原品種則等待長出新芽,擇粗壯新梢扶持上棚架,重複成長循環。

參、農具詞彙之研究 本文參考文獻資料──顧復的分類方式,3 將種植龍眼、芭樂和棗子所使用的農具分 成整地用具、種植用具、管理用具及收穫用具等。分析農具可能使用的方法,將其動詞 詞彙進行分類整理並探討農具詞彙與動詞詞彙之相關性。

一、整地用具 整地是指種植農作物前整理土地,以利植物生長的工作。包括鋤地、鬆土、做畦等。 鑑於農具在整地之時並非必要使用之,或此農具使用頻率低,除去這些工具後,其 餘與掘土、鬆土、整平地面之有關之農具,歸類整地常使用的農具有「鋤頭 [ti24-thau24]」、 「石掘仔 [tsiəʔ53-kut53-a53]」、「掘仔 [kut53-a53]」、「椽筆仔 [ian24-pit21-a53]」、「犁 [le24]」、 「割耙 [kuaʔ21-pe33]」、「鐵牛仔 [thiʔ21-gu24-a53]」、「耙仔 [pe24-a53]」等。

(一)鋤頭[ti24-thau24] 鋤頭其構造由一根木製長柄及一塊金屬作的刀刃組成,外觀如圖 4,是耕作時最常 使用的工具。且大部分的農民都擁有數枝鋤頭,每枝鋤頭的作用因金屬面的厚度及形狀 不同而有異,如金屬面厚且窄的鋤頭為挖掘用(如圖 4 左方),金屬面薄且寬者主要用 在除草方面(如圖 4 右方)。

3

顧復,《農具學》(臺北:臺北商務,1975)。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整地時,拿鋤頭來鋤地、鬆土,把土挖成 一塊一塊的土塊,再使用鋤頭柄和金屬連接處用 力往土塊敲下去,使土塊變成更小的土塊或成 為泥沙。此處與鋤頭相關的動詞有攑 [giaʔ53]、 掘 [kut53]、[hiam55]、 撼 [ham53]、 硞 [khͻk53] 等。 鬆完土後,拿鋤頭將土面不平整處爬梳、整平以 利於做畦,也可以拿鋤頭堆出壟或挖出灌溉溝 渠。此處與鋤頭相關的動詞有攑、耙 [pe24]、撥

圖 4 鋤頭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puaʔ53]、培 [pue33]、破 [phua21]、糊 [kͻ24] 等。 種植時,拿鋤頭挖一個坑洞,將樹苗栽種下去;管理時,拿鋤頭除草;採收泥土 中的農作物時,拿鋤頭挖地瓜、蘿蔔等。這些過程與鋤頭相關的動詞有挖 [ͻ53]、掘、剷 [thuã53] 等。 故鋤頭之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的預備動作,動詞有「攑、提 [theʔ53]」,這 兩個動詞就是相同的動作因細微的差異衍生不同的動詞;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動詞有 「剷、掘、hiam55、挖」,這四個動詞是不同力道的動作產生不同的動詞;第三類附加使 用方式,動詞有「撼、硞、耙、撥、培、破、糊」,這七個動詞是因不同的使用方式產 生不同的動詞。 第一類動詞中,「攑」含有拿、舉、抬的意思,大部分的農具使用這動詞拿取,如 詞組 1a、1b;「提」亦有拿取的意思,但有發音人 4 表示不可使用提來拿鋤頭,則詞組 1c 是錯誤的(* ?此符號表是句型是錯誤用法)。經筆者調查後,使用攑的農具大都是有 柄或棍棒形,提使用在水果、蔬菜、書……等雙手可拿取的物品皆可。因此,攑的賓語 為有柄或棍棒形物體,而提的賓語為非有柄或棍棒形物體,如圓形物體或長方體。但亦 有發音人 5 表示 1c 的語法是對的,這可能是因為時代變遷,臺灣由農業立國變成工商服 務業的社會型態,越來越少人使用農具,攑這動詞使用的頻率降低,而提這動詞使用的 頻率升高,因而開始有人使用 1c 的語法,漸漸的演變成攑、提皆可用的現象。

4

發音人鄭蕋(出生於民國 24 年)所述。

5

發音人力陳月娥(出生於民國 46 年)所述。

167


168

9卷|第2期

1. a 攑 giaʔ53 b攑 giaʔ53 c *? 提

鋤頭 ti24-thau24 柴刀 tsha24-tə55 鋤頭

*?theʔ53 ti24-thau24 第二類動詞的差異是因使用鋤頭的力道不同,使金屬面沒入土面的深淺不同,而產 生不同的使用方法。「剷」是鋤頭金屬面在土層表面刮除雜草與泥土,沒入土面最淺, 使用鋤頭的力道是最弱的;「掘」是高舉鋤頭使金屬面沒入土層十幾公分,由此動作來 鬆動泥土;「挖」是掘的動作加上移除金屬面上的泥土,使地面產生窟窿或溝渠;「hiam55」 是將鋤頭高舉過頭,用力掘土,使鋤頭金屬面幾乎整個沒入土層,或使鋤頭金屬面沒入 較硬的土層,使用鋤頭的力道是最強的。 第三類動詞是指鬆完土後,方便整理土表、做畦或從事其他農務所衍生的動作。如 「撼」為拿棍棒使勁的打物體的動作,這動作並非一定要使用鋤頭,也可使用別的農具 取代,例如:圓鍬、木棍、耙子。「硞」是輕敲物體的動作;「耙」是用工具耙梳的動作; 「撥」是撥開物質的的動作;「培」是用工具把土堆高成壟的動作;「破」是將物質剖 開的動作;「糊」是把泥狀物塗上的動作。

(二)石掘仔[tsiəʔ53-kut53-a53] 石掘仔就是十字鎬,又稱為「尖喙掘仔 [tsiam55-tshui21-kut53-a53]」,如圖 5,主要是 用來掘土石的鐵製工具,頭部金屬的部分與木柄呈 T 字形,一端尖銳一端扁平。 此工具較常在臺灣東部農田使用,因為東部農田較多石礫,而在西部的主要用途 是挖掘土裡的大石頭。阿蓮地區的農民很少使用,在挖竹子頭或樹頭沒有「掘仔」才 會使用。6

6

發音人鄭蕋所述。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十字鎬之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的預備 動作,動詞有攑、提;7 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有掘、挖、hiam55、撬 [kiau33]。 十字鎬與鋤頭動詞的差異因金屬面的差異造 成。「撬」這動作是運用物理的槓桿原理,以省 力原則支撐起重物,十字鎬金屬頭適用於撬這動 作,而鋤頭的金屬面不適用,若勉強用之會使鋤 頭的金屬面斷裂;「剷」這動作就像刮板刮除薄 薄一層,需薄且寬的金屬面,若用十字鎬剷農夫

圖 5 石掘仔 圖片來源: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臺灣閩南語 常用辭典》。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5 日。 網 址: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photo. jsp?holopicture=23699_f。

會很吃力。

(三)掘仔[kut53-a53] 掘仔華語為鋤頭,阿蓮地區又叫做「□仔 [hiam55-a53]」,其構造與鋤頭相似,與鋤頭不同 的地方是金屬面的形狀,掘仔較為細長,鋤頭較 為寬短,如圖 6。 農民們認為掘仔和鋤頭是不同的,因用處不 一樣。鋤頭的用途很廣泛,掘仔卻只限挖掘深埋 土中的硬物使用,如竹子頭、柱子。在阿蓮掘仔 的作用跟十字鎬一樣,所以農民有掘仔而沒有十

圖 6 掘仔、hiam55 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字鎬,故掘仔動詞的用法與十字鎬相同。

(四)椽筆仔[ian24-pit21- a53] 椽筆仔在新北市樹林區稱為「沙挑 [sua55-thiə55]」,如圖 7,即為華語的圓鍬,是木 質手柄搭配金屬剷頭,尖頭金屬剷適於挖掘,平頭金屬剷適於轉移鬆散物料。在農業上,

7

「攑、提」這兩個動詞在鋤頭已論述,之後便不贅述。本文前述之動詞(加註 IPA)若與後述之動詞(無加註 IPA)相同, 便不贅述。

169


170

9卷|第2期

農民主要使用圓鍬轉移沙土或挖坑洞,沒有鋤頭時,也可用來 挖番薯、芋頭……等。 圓鍬之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為拿起的預備動作,動詞有 攑、提;第二類主要使用動作,動詞有鍤 [tshiaʔ21]、黜 [thuʔ21]、 挖;第三類為輔助動作,動詞有踏 [taʔ53]。 第二類的主要使用動作中的「鍤」是指圓鍬的金屬面向下 插入泥土裡,鏟起泥土,農民為了鏟起較多的沙土,會搭配第 三類的輔助動作踏,用腳踩金屬面上緣,使金屬面更深入土中, 動詞用法如 2a;「黜」是指圓鍬的金屬面呈水平插入泥土裡, 移除壟起的土堆時使用此動作,動詞用法如 2b;「挖」是鍤的

圖 7 椽筆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動作加上將圓鍬裡的泥土往旁堆置。 2. a 攑 giaʔ53 b共 ka33

椽筆仔

鍤塗

ian24-pit21-a53

tshiaʔ21-thͻ24

起來

thͻ24

thuʔ21

khi53-lai24

其實,第二類動詞中的鍤和黜的動作是相同的,差異處是鍤是使圓鍬接近垂直方向 動作,黜是使圓鍬接近水平方向動作。

(五)犁[le24] 犁是耕地用的農具,主要用於犁田、翻土、鬆土和分畦。 臺灣犁的構造如圖 8,可分成犁頭、犁鐴、犁柱、犁轅、犁尾、犁底(犁床)、犁攝、 犁術、土治公、象鼻鈎等十部分。犁頭和犁鐴是生鐵鑄造而成,象鼻鈎以鍜鐵製成,犁 轅使用黃杞、櫸木、樫木、烏心石、相思樹等木材,其他部分用材為相思樹、赤皮、龍 眼樹、九芎。8 特別的是,在傳統習俗上,因犁頭通常以鑄鐵(生仔)鑄造,早期婚嫁時會取犁頭

8

林熊祥主修,《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頁 83。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圖 8 臺灣犁 圖片來源:陳光輝, 〈台灣傳統犁耕機具發展之研究〉 (屏東: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所碩論文,2002),頁 82。轉引自陳素雲,〈臺灣閩南語傳統農具詞彙研究──以 新北市樹林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 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13),頁 45。

圖 9 人站在犁後面,以右手握住犁柄(犁術),控制犁頭 在土裡的深度 圖片來源:雲林 100 張歷史老照片。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5 日。 網 址:https://get.google.com/albumarchi ve/112089278718005855137/album/AF1QipNKxk06vporO CiFsnGY2ksaAHP2PHEWjY28sJyF。

的一小碎片做為嫁妝十二項禮之一,藉由鑄鐵之諧音(生仔)引申為「犁頭生」,祈望 新娘早生貴子之意,亦有要新娘嫁後要勤勞之意。 犁的操作方式是人駕駛牛來拖引犁,人站在犁後面,以右手握住犁柄(犁術),控 制犁頭在土裡的深度(如圖 9),並以左手拉牛繩及拿著藤條 9 或牛鞭操縱牛的方向,以 牛牽引犁頭將田土翻起。 犁的相關動詞可分為:第一類人駕駛牛的動詞有:捽 [sut21]、搦 [lak53]、搝 [giu53]、 拌 [puã33] 等;第二類人操作犁的動詞有:駛 [sai53]、扞 [huã33] 等;第三類牛牽引犁的動詞有: 擢 [tiəʔ21]、犁 [le24] 等。 第一類的動詞中,「捽」是指駕馭牛使用牛鞭或藤條鞭打牛的動作,讓牛前行。搦、 搝、拌是農民以不同的方式拉繩索控制牛:「搦」是指握住繩索的動作,讓牛自主往前 走;「搝」是指拉繩索的動作,要牛轉彎或停止;「拌」是指甩動繩索碰觸牛身體的動作, 要牛轉彎,動詞的用法如 3b。 這四個動詞皆是以手握繩索做出不同的動作產生差異的動詞,其中捽和拌很相似, 差異性在力道大小,捽是用力甩繩,拌是輕輕甩繩。

9

發音人鄭蕋:阿蓮地區習慣拿藤條打牛,不拿牛鞭即「牛捽仔 [gu -sut -a ]」打牛,但犁田時不用藤條,駕駛牛車時 才用。 24

21

53

171


172

3. a 人 laŋ24 b用 iͻŋ33

9卷|第2期

犁,

sai53

le24,

gu24

tiəʔ21 le24 le24-tshan24.

索仔

səʔ21-a53 puã33 gu24

犁田。

正爿。

hͻ33 gu24 uat21 tsiã21-piŋ24.

第二類動詞中,「駛」是指操縱犁的整個過程,是人體一連串複雜動作的統稱,動 詞的用法如 3a。「扞」是指手扶著犁柄(犁術)。 第三類動詞中,「擢」是指牛拉犁的動作,「犁」是犁將田土翻起的動作,但犁也 可說是人操縱犁、牛拉犁翻土的一連串動作的統稱,如「犁田 [le24-tshan24]」。 值得一提的是「搝、擢」在華語皆是指拉的動作,但在閩南語卻不相同,搝是人或 動物面向著物品拉,擢是人或動物將繩索繞過肩背對著物品拉。

(六)割耙[kuaʔ21-pe33] 割耙的構造為割耙橋、割耙頭、割耙齒

是大型方耙,木框帶兩排鐵刀,前排有七片

割耙頭

割耙橋

等,如圖 10。割耙有大小不同的型制,一般

後排有八片相錯排列。用犁犁過的田滿布大 割耙齒

土塊,須用割耙把大土塊割輾成細小土塊, 以利於鬆土、整地。 割耙的操作方式是人駕駛牛來拖引割 耙,人在後面操縱牛的方向,雙腳分開踩踏 在割耙橋上,由牛隻拖行,利用人的重量使

圖 10 割耙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圖。

割耙齒深入田土,牛隻前行使割耙齒割碎土 塊,如此反覆來往數回即可將土塊粉碎。 割耙的相關動詞可分為:第一類人駕駛牛的動詞有:捽、搦、搝、拌等;第二類人 操作割耙的動詞有:踏;第三類牛牽引割耙的動詞有:擢、割 [kuaʔ21] 等。 相較割耙和犁的動詞差異性,「踏」是因駕駛方式不同而產生差異的動詞;「割」 是因構造不同而產生差異的動詞,也就是兩者功能性不同之處,動詞的用法如 4,此句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子的語意是農民踩站在割耙橋上,使割耙齒割碎土塊。 4. 人 laŋ24

割耙

塗丸仔。

taʔ53

kuaʔ21-pe33 kuaʔ21 thͻ24-uan24-a53.

(七)鐵牛仔[thiʔ21-gu24-a53] 拼裝車或耕耘機皆稱為「鐵牛仔」,拼裝車用 來載運貨物;耕耘機用來犁田的機械化農具,阿蓮 又稱之為「火犁仔 [hue53-le24-a53]」。耕耘機於民國 44 年自美國引進「快樂農夫號」,其後國內有多 家廠商開始自行製造,模仿耕牛拖帶犁具,兩輪行 走,人步行於後的操作方式,10 如圖 11。 與耕耘機相關的動詞分為:第一類駕駛耕耘機 的動詞有駛、扞、捒、搦、搝等(已論述);第二

圖 11 鐵牛仔 圖片來源: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臺灣閩 南語常用辭典〉。網址:http://twblg.dict.edu.tw/ holodict_new/photo.jsp?holopicture=25021_f。

類耕耘機運轉的動詞有紡 [phaŋ53]。 耕耘機與犁動詞差異處在動力來源的改變,犁有牛拉,耕耘機以引擎帶動,兼需人 力推、拉使其改變方向;翻土的方式亦不同,「紡」是指耕耘機轉動刀片來鬆土,動詞 用法如 5。 5. 駛

火犁仔

紡塗。

sai53 hue53-le24-a53 phaŋ53-thͻ24.

(八)耙仔[pe24-a53] 此農具為「培稜 [pua33-liŋ24]」的工具,種植番薯、花生……等農作物的地須做畦, 較大的壟或溝渠可使用犁來犁,較小的壟就用耙仔來分。其構造如圖 12 兩圖片的結合, 前為木造結構下面有五根鐵杵的耙子,後為鐵製倒三角形的耙子。

10

馮 丁 樹,〈 臺 灣 農 業 機 械 概 論 〉。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8 年 10 月 24 日。 網 址:http://taiwan-agbook.blogspot. com/2008/04/chapter-2-farm-power.html。

173


174

9卷|第2期

耙子的使用方法與犁相似,故相關動詞和 犁相似,差異在操作犁叫做「駛犁」,操作耙 子卻叫做「行耙仔 [kiã24 pe24-a53]」。

二、種植用具 整完地後,接著就要將果樹的苗栽移植 到田裡面,也可以直接將種子種植下去,這 個種植歷程所需使用到的農具有「塗鏟 [thͻ24tshiam53]」、「鐵搭耙仔 [thiʔ21-taʔ21-pe24-a53]」、

圖 12 耙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圖。

「鋤頭」、「椽筆仔」等,其中鋤頭、椽筆仔 因種植使用的頻率較整地時低,將它們歸類於 整地用具,在此便不贅述。

(一)塗鏟[thͻ24-tshiam53] 塗 鏟 即 為 土 鏟, 阿 蓮 地 區 又 叫「 鏟 仔 [tshiam53-a53]」, 像 小 型 的 圓 鍬, 樣 貌 如 圖 13。在園藝上常使用來鬆土、挖土、種植等, 農民則在栽種種子、菜苗或矮小的苗栽時會 使用到土鏟,若為大型的苗栽則使用圓鍬或 鋤頭栽種。 土鏟之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的預 備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主要使用動作, 動詞有鍤、黜、攕 [tshiam53]、挖;第三類附

圖 13 塗鏟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加使用方式,動詞有掰 [pue53]。 土鏟和圓鍬的使用方法非常相近,土鏟第二類動詞中「攕」可說是鍤和黜的綜合用 法,不管是水平、垂直或是斜插入土中,皆可用攕。第三類的「掰」是用土鏟將泥土撥 入凹洞回填,亦可用手指將土撥入回填,故研究者將掰歸為附加使用方式。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二)鐵搭耙仔[thiʔ21-taʔ21-pe24-a53] 鐵搭耙仔構造以木質手柄搭配金屬頭,樣貌如圖 14,是鋤頭和耙子的結合體,適合 用來耙鬆土、挖小洞種植苗栽。 鐵搭耙仔的使用方式為手握柄,用耙子那一頭 在栽種的地方鬆土,用鋤頭那一頭挖出小洞,種植 苗栽後回填土。 鐵搭耙仔之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的預備 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動詞 有剷、掘、挖、耙。在主要使用方式中,鐵搭耙仔 和鋤頭不同的是不用 hiam55 這動作,多了耙這功能, 且鐵搭耙仔沒有鋤頭的附加使用方式。

圖 14 鐵搭耙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三、管理用具 果樹成長過程中,農民需做除草、除蟲、嫁接、修枝、固定枝條、灌溉、施肥等管 理工作。 除草常用到的農具有鋤頭、「噴霧器 [phun21-bu33-khi21]」等,除蟲也用噴霧器來噴灑 農藥,或是修剪枝葉使果樹通風良好,害蟲就比較不易停留在果樹上,鳥類也會來幫忙 吃害蟲。 嫁接常用到的農具有「刀仔 [tə55-a53]」、「剪仔 [tsian53-a53]」、「鋸仔 [ku21-a53]」等, 因鋸子並非此處之必用工具,將其歸類於他處。 管理過程中,農夫根據經驗將多餘的雜枝及劣果除去,即是修枝、選果,常用到的 農具有「刀仔」、「剪仔」等。修枝後,要把枝條固定好,避免被風折斷,要用到的農 具有「管□ [kͻŋ53-tshiaŋ24]」、「摃槌仔 [kͻŋ21-thui24-a53]」、「竹仔 [tik21-a53]」等,並以各 種材質的繩子加以固定。 澆水、灌溉常用到的農具有「鋤頭」、「匏桸 [pu24-hia55]」、「捾桶 [kuã33-thaŋ53]」、 「扁擔 [pun53-tã55]」等。鋤頭已歸類為整地用具,此處不重複;扁擔收穫時使用頻率較頻 繁,歸類於收穫用具。

175


176

9卷|第2期

植物在灌溉後施肥,有益肥料的吸收,從前的肥料需農夫想方設法取得,多數使用 動物(人、豬、雞、羊)的排遺,但糞便不可直接施肥,要發酵後方可使用。糞便發酵 時會加入稻草桿,用「尿桸 [jiə33-hia55]」、「尿桶 [jiə33-thaŋ53]」將糞尿潑灑在稻草上, 一層糞尿一層稻草桿堆置發酵,使堆肥更富有多樣養分,發酵完畢的肥料使用「畚箕 [pun21-ki55]」、「輪鼓車仔 [lian53-kͻ53-tshia55-a53]」等搬運,其中輪鼓車仔在收穫時使用頻 率較此處頻繁,故歸類於收穫用具。

(一)噴霧器[phun21-bu33-khi21] 噴霧器又叫做「霧器桶 [bu33-khi21-thaŋ53]」, 為噴灑農藥的器具,有方桶形和圓桶形,如圖 15,桶內裝農藥用,外接一條水管連接噴霧桿。 農民將噴霧器背在背上,左手按壓唧筒, 右手拿噴霧桿噴灑農藥。故相關動詞可分:第 一類拿起的預備動作,動詞有揹 [phaĩ33] 等;第 二類主要使用方式,動詞有攑、拹 [hiap53]、濺 [tsuã33]、噴 [phun21] 等。 第一類動詞「揹」是指用肩膀或背部來負 載物品。第二類動詞中「拹」是指按壓唧筒的

圖 15 噴霧器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圖。

動作;「濺、噴」皆是噴灑的意思,但是阿蓮 較常說濺藥仔,不常說噴藥仔。

(二)刀仔[tə55-a53] 刀仔是小刀類的總稱,在本文是指稱接穗刀,農民慣用的接穗刀有弓蕉刀仔 [kiŋ55tsiə55-tə55-a53]、水果刀。在嫁接果樹時鋒利的刀刃可切出平整的切口,助於提高嫁接的成 功率。嫁接完後,農民又可順手拿刀將果樹上多餘的新芽割除,因割除的傷口平整接近 樹皮,可免除一些之後管理上的麻煩。 刀仔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動 詞有割、批 [phue55]、削 [siaʔ21]、刣 [thai24]、

[liə24] 等。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第二類動詞中,「割、 」皆是把東西切斷的意思,差異之處是割用來指切斷較粗 較硬的東西,用法如 6a, 用來指切斷較薄較軟的東西,用法如 6b;「批、削」皆是用 刀削薄片的意思,批慣用在將個體削成薄片,如批竹筍 [phue55tik21-sun53],削慣用在將個 體表面表皮削去,如削甘蔗 [siaʔ21kam55-tsia21];「刣」是將完整的個體切割成多個個體, 運用的技巧有切、割、削、剖等,用法如 6c。 6. a 攑 giaʔ53 b攑 giaʔ53 c攑 giaʔ53

刀仔

菜韭。

tə55-a53

kuaʔ21

kiŋ55-tsiə55.

刀仔

粿葉。

tə55-a53

liə24

kue53-hiəʔ53.

刀仔

檨仔。

tə55-a53

thai24

suaĩ33-a53.

(三)剪仔[tsian53-a53] 剪仔即是剪定鋏,在圖 16 左方為又稱為「鉸刀 剪 [ka55-tə55-tsian53]」,用來修剪樹葉、細枝;圖 16 右方兩把剪定鋏用來修剪枝條及在採收水果時,剪 下水果使用。農民使用的是右方剪定鋏,故本文只 針對此種剪定鋏加以探討。 剪 定 鋏 的 相 關 動 詞 可 分: 第 一 類 拿 起 動 作, 動 詞 有 攑、 提; 第 二 類 主 要 使 用 方 式, 動 詞 有 剪 [tsian53]、鉸 [ka55] 等。其中「剪、鉸」皆是剪的意思,

圖 16 剪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但是阿蓮較常說鉸。

(四)管□[kͻŋ53-tshiaŋ24] kͻŋ53-tshiaŋ24 在樹林區稱做「塗銃仔 [thͻ24-tshiŋ21-a53]」,是農民豎立柱子前在地上挖 洞用的工具,有木質長柄,下方有鐵製半圓桶狀的刀刃,樣貌如圖 17。 使用方法是握住長柄,使 kͻŋ53-tshiaŋ24 垂直地面鑿出柱狀洞穴,放入竹柱子回填泥 土,並將回填的泥土夯實,確保柱子不倒。

177


178

9卷|第2期

kͻŋ53-tshiaŋ24 的 相 關 動 詞 可 分: 第 一 類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主要 使用方式,動詞有攕、沖 [tshiaŋ24]、擢、 挵 [lͻŋ21]、舂 [tsiŋ55] 等。「攕、沖」皆是 鑿土的動作,「擢」是將土拉起的動作, 圖 17 kͻŋ -ts iaŋ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53

「挵、舂」皆是指用長柄將土夯實的動作。

h

24

(五)摃槌仔[kͻŋ21-thui24-a53] 摃槌仔即是鐵槌,農民使用鐵槌釘柱子來搭棚架或固定樹苗,不讓樹苗被風吹倒。 摃槌仔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有摃 [kͻŋ21]、撼 [ham53]、釘 [tiŋ21]、敲 [kha21]、硞 [khͻk53] 等。 第二類動詞皆為敲打之意,「撼、摃、敲、硞」因敲打的力道有些微差異,撼的力 道最強,之後遞減,「釘」專指敲打釘子或前端尖銳的棒子而使用。

(六)竹仔[tik21-a53] 竹仔在本文是指竹竿,取成熟的 2-3 年生的竹子陰乾製成。小竹竿可做為樹苗的支 架,在阿蓮又叫做「起仔 [khi53-a53]」;大竹竿可做柱子或棚架,若在竹竿上留一小段叉 枝成 Y 字型,即可當支撐柱,果實快成熟時,樹枝會下墜有斷掉的風險,農民就使用竹 竿來支撐枝條和果實。 竹竿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為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有牚 [thẽ21]、楗 [kiŋ33]、

[tshai33] 等。牚、楗皆是支撐物品的動作,差異在「牚」

是由下往上支拄另一個東西,「楗」是用東西支拄另一個東西或是兩個東西互相抵住、 撐住,較常用在水平面的支撐;「 」為豎立的動作。

(七)匏桸[pu24-hia55] 匏桸為瓢瓜曬乾、剖半、去囊去子製成的天然舀水器,即是水瓢,如圖 18。在農業 上,農民用匏桸澆水、澆水肥,或臨時用來盛裝小東西,如種子、肥料等。 匏桸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捀 [phaŋ24] 等;第二類主要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使用方式,動詞有潑 [phuaʔ21]、沃 [ak21]、舀 [iũ53]; 第三類附加使用方式,動詞有囥 [khŋ21]、貯 [te53] 等。 第一類動詞中的捀與攑、提不同之處為「捀」 必 須 將 物 品 至 於 手 心 上 端 拿 著。 第 二 類 動 詞 中 的 「潑」是指將液體潑灑的動作;「沃」是指將液體 由上而下灑落的動作;「舀」是將液體舀起的動作。 第三類動詞中「囥」在此是存放的動作,「貯」是 盛裝的動作。

圖 18 匏桸 圖 片 來 源: 教 育 部 國 語 推 行 委 員 會, 〈 臺 灣 閩 南 語 常 用 辭 典 〉。 網 址:http:// 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photo. jsp?holopicture=24408_f。

(八)捾桶[kuã33-thaŋ53] 捾 桶 又 叫 做「 杉 仔 桶 [sam55-a53-thaŋ53]」、「 拔 桶 [puaʔ53-thaŋ5]」,即是水桶,如圖 19。 旱 田 無 完 善 的 灌 溉 溝 渠, 需 農 民 拿 水 桶 提 水 到 田 間, 再 用 匏 桸 澆 水。 故 捾 桶 的 相 關 動 詞 有 捾 33

圖 19 捾桶 圖 片 來 源: 陳 素 雲,〈 臺 灣 閩 南 語傳統農具詞彙 研 究 —— 以 新 北 市樹林區為例〉, 頁 77。

21

[kuã ]、倒 [tə ]、潑等,其中「捾」是指手透過繩索 或提把將器具提起來,「倒」是將器具內的東西傾 倒出來。

(九)畚箕[pun21-ki55] 畚箕是竹篾或藤蔓編織製成,形狀像 U 字形, 後面成拱形結構,逐漸向前延伸和地面平行,具有 很大的深度,泥土、穀物可以容易地裝入,且邊上 有兩個短的把柄便於搬運,如圖 20。 畚箕主要用來挑堆肥、撒播堆肥,用扁擔挑運 或以兩手握畚箕把柄搬運。也可以用做揚去谷糠或 盛物的器具或搬運土石的器具,是農業社會中不可

圖 20 畚箕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或缺的生活器物。有句俗諺說:「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可見鋤頭、畚箕大都相 伴在一起使用,是農夫慣用的搭配。

179


180

9卷|第2期

畚箕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動作,動詞有提、捾、捀等;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有貯、摒 [piã21]、倒等。第三類附加使用方式,動詞有囥。 第二類動詞中「摒」是傾倒之意,與「倒」相同,兩者的差異在於摒較常用於傾倒 廢棄物的語句,倒用於傾倒任何物品,還有摒傾倒的力道比倒大,動作介於潑灑與傾倒 之間。

(十)尿桸[jiə33-hia55] 尿桸有根長竹竿當柄,前方裝置一個 鐵製水瓢,樣貌如圖 21。農民用尿桸來舀 起糞坑裡的大肥(大小便),放入尿桶中 挑或提到田裡施肥。 尿桸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拿起動 作,動詞有攑;第二類主要使用方式,動

圖 21 尿桸 圖片來源:陳素雲,〈臺灣閩南語傳統農具詞彙研究—— 以新北市樹林區為例〉,頁 79。

詞有舀、沃、潑等。 尿桸的主要使用方式和匏桸相同,但因構造不同,故拿起的動作不同;尿桸為專用 舀液體之工具,故亦無匏桸附加使用方法。

(十一)尿桶[jiə33- thaŋ53] 尿桶阿蓮地區又叫做「耳桶 [hĩ33-thaŋ53]」,是室 內排泄用器,農民用來收集人的排洩物做為肥料。尿 桶和捾桶相似,沒有提把,但有兩個可穿繩的提耳, 上面還有蓋子,可防止臭氣四溢,如圖 22。 尿桶的相關動詞有捾、倒、潑等,和捾桶相同故 不贅述。

圖 22 尿桶 圖片來源:陳素雲,〈臺灣閩南語傳統農具 詞彙研究──以新北市樹林區為例〉,頁 79。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四、收穫用具 收獲過程可分為採收及搬運,不同的農作物採收的方式不同,不同區域的採收方式 也有差異,此小節以收錄阿蓮地區的收穫用具為主。

(一)鍥仔[keʔ21-a53] 鍥仔為鐵製彎刀,有木質柄,一般木柄的長度 為 20-50 公分長,若除草必要時,可換上約一公尺長 的柄,樣貌如圖 23。 在 阿 蓮 地 區, 鍥 仔 又 分 為「 草 鍥 仔 [tshau53keʔ21-a53]」和「柴鍥仔 [tsha24-keʔ21-a53]」,差異在於 草鍥仔的刀肉較薄,柴鍥仔的刀肉較厚。當草長到 很高時,農民使用草鍥仔除草,或藤蔓長到果樹上

圖 23 鍥仔竊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時,農民也會使用鍥仔將藤蔓的莖部割成小段便於移除。若果樹過茂,農民會使用柴鍥 仔砍樹,移除多餘的枝葉,並選較粗的樹枝將枝椏部分除去帶回當柴火燒。 鍥仔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為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為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有破 [phua21]、剉 [tshə21]、刜 [phut21]、割、㔂 [lan24]、削等。 第二類動詞中「破」是剖開、劈開;剉、刜皆是砍的動作,差異在使用的工具,「刜」 只能用在刀子砍的句型,且砍的東西為枝條較軟之物,用法如 7a,「剉」則刀斧皆可用, 句型如 7b、7c,句型 7d 則是錯誤用法;「㔂」是用刀子削掉、剔除物體表面之物。 7. a 攑 giaʔ53 b攑 giaʔ53 c攑 giaʔ53 d*攑 *giaʔ53

鍥仔

草。

keʔ21-a53

kuaʔ21

tshau53.

鍥仔

柴。

keʔ21-a53

tshə21

tsha24.

斧頭

柴。

pͻ53-thau24

tshə21

tsha24.

斧頭

草。

pͻ53-thau24

kuaʔ21

tshau53.

181


182

9卷|第2期

(二)斧頭[pͻ53-thau24] 斧頭的構造是一根木棍把手接著一塊 鐵製梯形刀片,主要的用途是用來砍樹或 劈柴火,樣貌如圖 24。 斧頭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為拿起 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為主要使用 方式,動詞有斧 [pͻ53]、破、剉等。其中 「斧」是用斧頭劈下的動作。

圖 24 斧頭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三)鋸仔[ku21-a53] 鋸仔的基本構造分為鋸柄、鋸身,鋸身又分成 鋸齒及鋸背,鋸齒交叉向兩旁傾斜,此設計是為了 鋸物時,產生比鋸身寬大的鋸縫,避免物體夾住鋸 仔而無法使用,樣貌如圖 25。 農民砍樹或竹子時會使用鋸仔,為了讓樹枝切 面平整或為了省力拿鋸仔將粗樹枝、竹子鋸成段。 鋸仔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為拿起動作,動詞 圖 25 鋸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有攑、提;第二類為主要使用方式,動詞為鋸 [ku21]。

(四)絞仔[ka53-a53] 絞仔是早期農民為了採收高處荔枝或 龍眼果實就地取材製成的農具,農民在竹 節處削出 7 字形的缺口,以鐵線綑綁竹節 使其更堅固耐用,樣貌如圖 26。 採果時,農民拿絞仔使缺口靠近果實 上方的細樹枝勾含住,後轉動、拉扯絞仔 使果實上方的細樹枝斷裂,再將勾住果實 的絞仔放低至地面,取下果實。

圖 26 絞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絞仔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為拿起動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為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為絞 [ka53]、搝、掣 [tshuaʔ21]。 第二類動詞中「絞」為帶有螺旋狀轉動的動作;「搝、掣」皆為拉扯的動作,差異 在拉扯時間長短,搝的時間較長。

(五)桸仔[hia55-a53] 桸仔是長竹竿的末端綁上一個網狀袋,猶如撈魚網,如圖 27。講究的農民會在粗鐵 絲前端折出一個小凹槽,便於採收高處的果實,如芒果、棗子、人蔘果……等。 使用方式是農民拿桸仔靠近果實上方的果柄,讓網子的凹口勾含住果柄後,搖動桸 仔使成熟的果實掉落網子內,再將桸仔放低 至地面,取出網內的果實。若要用桸仔採收 未成熟的果實,要以拉扯桸仔的方式採果 實,未成熟的果實才會掉落。 桸仔的相關動詞可分:第一類為拿起動 作,動詞有攑、提;第二類為主要使用方式, 動詞為桸 [hia55]、搝、掣。其中「桸」為撈

圖 27 桸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取的動作。

(六)輪鼓車仔[lian53-kͻ53-tshia55-a53] 輪鼓車仔是單輪的手推車,樣如圖 28,有車斗的用來運土或堆肥之類,無車斗的用 來運送貨物、水果。 輪鼓車仔的相關動詞有捒、搦、搝等,與駕駛鐵牛仔動作相同不贅述。

圖 28 輪鼓車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修圖。

183


184

9卷|第2期

(七)扁擔[pun53-tã55] 扁擔是用竹子做的長扁形 工具,中間寬兩端窄,兩端向 上彎翹或凹陷,可將所擔物件 綁上繩子掛在扁擔兩端,如圖 29。農民常用扁擔挑土、水、 肥料、農作物等。 扁擔的相關動詞有攑、擔 [tã55],「擔」是指用肩挑物的

圖 29 扁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圖 30 籠仔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動作。

(八)籠仔[laŋ53-a53] 籠仔以竹篾編成的籃子,在兩邊繫上提繩,可背在肩上行走,樣如圖 30。農民採摘 水果時,在籃底鋪報紙避免果皮受傷,一邊採一邊將水果放入背籃中。 籠仔的相關動詞有揹、捾、貯、倒等,這些動詞已論述不贅述。

肆、結語 農具的操作方式是一複雜的歷程,由靜止到運作的每個歷程須使用身體各個部位產 生多個動作搭配完成,不同的使用方式產生不同的動作,不同的動作產生不同的動詞詞 彙,即使是相同的動作也因細微的差異衍生不同的動詞。 如搝 [giu53]、擢 [tiəʔ21] 在華語皆是指拉的動作,但在閩南語卻不相同,搝是人或動 物面向著物品拉,擢是人或動物將繩索繞過肩背對著物品拉。且說鋤頭這農具就有 13 個 相關動詞,由此可知,農具使用方式之動詞的複雜程度不可一言以蔽之,亦顯示出閩南 語動詞詞彙使用的細膩度,農夫可透過不同動詞的語意向他人傳達他如何使用農具,藉 此與他人溝通或傳承下一代。 且許多傳統的詞彙已漸漸被世人遺忘,筆者出生於 70 年代,在調查語料的過程中,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發音人講述的詞彙或動詞,有些聞所未聞,有些聽起來很陌生,還聽到有些動詞的用法 與筆者的認知差異甚遠。如拿取這動詞,攑(giaʔ53)和提(theʔ53)對筆者來說是可相互 通用的,調查後得知,對於出生於 40、50 年代前的人這兩個動詞是不可通用的。 據學者楊秀芳所著寫: ……例如從前碾米店賣米叫 thio3bi2「糶米」,向碾米店買米叫 tiaq8bi2「糴 米」,年輕一代已經少有人知了。……so1chau2「挲草」(用手摩挲田土以除雜 草)、thuaN2chau2「鏟草」……等等農業社會常用的語彙,也隨著農業人口的逐 漸減少、農耕方式的改變,其語意分別及用法,漸漸少為年輕一代所知了。11 此種語言現象與筆者所調查的現況相同,因為時代變遷,臺灣由農業立國變成工商 服務業的社會型態,年輕一代越來越少人使用農具,甚至未曾接觸農具。希望藉由此調 查能讓人們重新認識農具並瞭解農具的使用方法,並為地方留下語音紀錄、保留在地語 音及地方文化,亦希望彙整以後的資料能夠做為鄉土教學課程的參考資料。

11 楊秀芳,《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1991),頁 2-3。

185


186

9卷|第2期

參考書目/ 一、專書 林熊祥主修(1954),《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秀芳(1991),《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 顧復(1975),《農具學》。臺北:臺北商務。

二、論文 陳光輝(2002),〈台灣傳統犁耕機具發展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所碩論文。 陳素雲 (2013),〈臺灣閩南語傳統農具詞彙研究──以新北市樹林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在 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5 日。網址:http://twblg.dict.edu.tw/ holodict_new/index.html。 高雄市阿蓮區公所。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0 日。網址:https://alian.kcg.gov.tw/Default.aspx。 馮 丁 樹,〈 臺 灣 農 業 機 械 概 論 〉。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8 年 10 月 24 日。 網 址:http://taiwan-agbook.blogspot. com/2008/04/chapter-2-farm-power.html。 雲林 100 張歷史老照片。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10 月 25 日。網址:https://get.google.com/albumarchive/1120892787 18005855137/album/AF1QipNKxk06vporOCiFsnGY2ksaAHP2PHEWjY28sJyF。


高雄市阿蓮區閩南語農具詞彙研究

附錄一 農具詞彙表/

農具詞彙(IPA)

相關動詞

新北市樹林區農具詞彙的說法

鋤頭 ti24-thau24

攑、提、剷、掘、hiam55、挖、撼、 鋤頭 ti24-thau24 硞、耙、撥、培、破、糊

53 53 53 石掘仔 tsiəʔ -kut -a

攑、提、掘、挖、hiam55、撬

尖喙掘仔 tsiam55-tshui21-kut53-a53

掘仔 kut53-a53 又叫□仔 hiam55-a53

攑、提、掘、挖、hiam55、撬

掘仔 kut53-a53

椽筆仔 ian24-pit21-a53

攑、提、鍤、黜、挖、踏

55 h 55 沙挑 sua -t iə

犁 le24

捽、搦、搝、拌、駛、扞、擢、犁

犁 le24

21 33 割耙 kuaʔ -pe

捽、搦、搝、拌、踏、擢、割

21 33 割耙 kuaʔ -pe

h 21 24 53 鐵牛仔 t iʔ -gu -a 又叫火犁仔 hue53-le24-a53

駛、扞、捒、搦、搝、紡

h 21 24 53 鐵牛仔 t iʔ -gu -a

耙仔 pe24-a53

捽、搦、搝、拌、行、扞、擢、犁

h 24 h 53 塗鏟 t ͻ -ts iam 53 h 又叫鏟仔 ts iam -a53

攑、提、鍤、黜、攕、挖、掰

h 24 h 53 塗鏟 t ͻ -ts iam

h 21 21 24 53 鐵搭耙仔 t iʔ -taʔ -pe -a

攑、提、剷、掘、挖、耙

h 21 21 24 53 鐵搭耙仔 t iʔ -taʔ -pe -a

噴霧器 phun21-bu33-khi21 33 h 21 h 53 又叫霧器桶 bu -k i -t aŋ

揹、攑、拹、濺、噴

33 h 21 h 53 霧器桶 bu -k i -t aŋ

55 53 刀仔 tə -a

攑、提、割、批、削、刣、

剪仔 tsian53-a53

攑、提、剪、鉸

花剪 hue55-tsian53

53 h 24 管□ kͻŋ -ts iaŋ

攑、提、攕、沖、擢、挵、舂

24 h 21 53 塗銃仔 thͻ -ts iŋ -a

21 h 24 53 摃槌仔 kͻŋ -t ui -a h 21 h 24 又叫鐵槌 t iʔ -t ui

攑、提、摃、撼、釘、敲、硞

21 h 24 53 摃槌仔 kͻŋ -t ui -a

竹仔 tik21-a53 又叫起仔 khi53-a53

攑、提、牚、楗、

匏桸 pu24-hia55

攑、提、捀、潑、沃、舀、囥、貯

匏桸 pu24-hia55

33 h 53 捾桶 kuã -t aŋ 53 h 53 又叫拔桶 puaʔ -t aŋ 、 55 53 h 53 杉仔桶 sam -a -t aŋ

捾、倒

33 h 53 捾桶 kuã -t aŋ

187


188

9卷|第2期

(續上表)

農具詞彙(IPA)

相關動詞

新北市樹林區農具詞彙的說法

畚箕 pun21-ki55

提、捾、捀、貯、摒、倒

畚箕 pun21-ki55

33 55 尿桸 jiə -hia

攑、舀、沃、潑

33 55 尿桸 jiə -hia

33 h 53 尿桶 jiə -t aŋ 33 h 53 又叫耳桶 hĩ -t aŋ

捾、倒、潑

33 h 53 33 h 53 尿桶 jiə -t aŋ / liə -t aŋ

h 53 21 53 草鍥仔 ts au -keʔ -a 21 53 又叫鍥仔 keʔ -a

攑、提、破、剉、刜、割、㔂、削

h 53 21 53 草鍥仔 ts au -keʔ -a

h 24 21 53 柴鍥仔 ts a -keʔ -a 21 53 又叫鍥仔 keʔ -a

攑、提、破、剉、刜、割、㔂、削

53 h 24 斧頭 pͻ -t au

攑、提、斧、破、剉

53 h 24 斧頭 pͻ -t au

鋸仔 ku21-a53

攑、提、鋸

鋸仔 ku21-a53 / ki21-a53

絞仔 ka53-a53

攑、提、絞、搝、掣

桸仔 hia55-a53

攑、提、桸、搝、掣

53 53 h 55 53 輪鼓車仔 lian -kͻ -ts ia -a

捒、搦、搝

扁擔 pun53-tã55

攑、擔

53 53 籠仔 laŋ -a

揹、捾、貯、倒

扁擔 pun53-tã55 / pin53-tã55


高雄氣爆後「生之河流 Color River in 高雄」的彩繪行動與公共性

189


190

9卷|第2期

高雄小故事

大谷學生的高雄記憶 撰文/黃朝煌

瑞門會 1 的岩佐博男氏 10 多歲時成為大谷光瑞的門下

新興

生,被派往高雄的別莊學習。他在門司港買了開往基隆的 船票,隻身前往臺灣。比起其他學生去上海、爪哇的別莊, 甚至土耳其,臺灣算是好的了。 列車終於抵達高雄。高雄驛 2 是新式設計, 與基隆驛截然不同,驛前新街區還有不少農田。 照著手帳的地址找尋大港埔三○番地,徒步從驛 前大通向南走到大圓環,之後朝東走到底,光瑞 師的熱帶別莊逍遙園就在那裡。去年 11 月才舉 行過開園式的農園,正等著秘書和學生們來辛勤 開墾。 在逍遙園跟著高雄商業學校的老師學習了馬 來語、英語,甚至漢語拼音也會了。逍遙園在市 郊不甚方便,秘書曾帶著大家到堀江町採買。日 常課表都是農務、語文、烹飪、禮儀,回想起來 也不是多麼愉快的日子,畢竟是貪玩的年紀吧。 但是那裡每一位學生的名字,至今仍能一字不差 地寫出來。

圖 1 岩佐博男先生回憶在逍遙園度過的日子 資料來源:黃朝煌攝。

1

戰後由當年大谷光瑞門下生所成立的聯誼會。

2

高雄驛竣工日 1940 年 3 月 30 日,逍遙園於同年 11 月 1 日舉行開園式。


大谷學生的高雄記憶

光瑞師在冬季來別莊,一待三個多月。除了 在書齋寫作就是研究從南洋帶來栽培的種苗,有 時驅車拜訪臺南農事試驗場場長,3 或是將新品種 贈送給鳳山的熱帶園藝試驗所。看上去光瑞師像 是很嚴格的樣子,實際上並不是壞脾氣的人,而 且對食物非常講究。 支那事變對臺灣的影響顯而易見,像逍遙 園處在這麼空曠的地域,光瑞師早已想到避難 的重要性,防空壕就設計在別邸一樓的正中心。 制定了日夜的防空演練,即使光瑞師自己也不 能除外,就算從夢中驚醒,也要能分秒不差地 躲藏起來。 隨著日米戰爭擴大,農園北面的陸軍病院 4 正在大興土木,據說要容納南方戰線來的傷患。 全島瀰漫著不妙的氣氛,米軍登陸的傳聞從未停

圖 2 岩佐博男先生寫出舊照片中每一位門下生 的名字 資料來源:黃朝煌攝。

過,光瑞師對前景憂心忡忡。岩佐先生在逍遙園只居住了一年,便與其他孩子轉移到上 海的無憂園。5 戰後回到日本應徵工作時,門下生的身分不被認可,無法與正規教育出身的人相比, 過著非常辛苦的日子。日本經濟蓬勃的時候,總算去了一趟高雄,想看看少年時期住過 的逍遙園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出了車站,手裡拿著觀光地圖,站在高樓大廈前的岩佐 先生感到,那個叫做大港埔的遼闊地方,看來是找不到了。6 本文榮獲 2017 年高雄小故事第一級佳作

3

位於臺南市大東門外的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第二任場長三浦博亮技師與大谷光瑞有往來。

4

高雄陸軍病院,戰後被 802 醫院接收。

5

大谷光瑞在上海英國租界內膠州路一帶的私人莊園,有上海第一庭園之美譽,1922 年落成。

6

本文依據 2013 年 10 月 4 日晚間,筆者於京都市下京区烏丸通四条下ル からすま京都ホテル 2F 中國料理「桃李」 訪談岩佐博男先生之口述資料所整理改寫。

191


192

9卷|第2期

高雄小故事

兒時記憶之大統百貨 撰文/林祐而

1995 年 10 月 29 日這一天,依依不捨的坐上男朋友

新興

的機車,前往討人厭的火車站,凖備回苗栗念書了。好像 老天爺也不忍將兩個小情侶分開似的,中山路上的車子今 天顯得特別壅塞。繞道中華路才知道,中山路與五福路口、三角窗上有個大大的英文字 母「P」、屬於高雄地標的「大統百貨」~因為半夜的電線走火,正被一陣又一陣的濃煙 吞噬著,這場大火,一燒就連續燒了三天。 坐上火車,依依不捨的離別愁悵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無止盡的失落感。怎麼會 這樣???昨天不是才跟姊姊去逛街的嗎?怎麼隔了一天,就發生火災了???而且那 可是小時候最美的回憶啊!工作忙碌的父母親,總會偶爾特地放一天假,帶著孩子們到 大統百貨逛街。搭上靠中山路側的透明電梯,最期待的除了可以到 5 樓兒童樓層挑選玩 具、9 樓買小雪球冰之外,莫過於到頂樓的兒童樂園玩了,那裡是自己的最愛,也是小 孩子的天堂啊! 頂樓除了有摩天輪可以俯看高雄市的街景,還有各種新奇又好玩的遊樂設施:搖滾 樂、碰碰車、旋轉木馬、空中小火車、小型海盜船、飛毛氈、城堡下方的兩匹大白馬…… 等,還有隨著整點音樂響起,住在城堡裡的公主與娃娃兵們出來跳舞,再慢慢隨著音樂 回到城堡裡的這一幕,總讓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停下腳步觀賞,這短短的一分鐘,大大了 滿足了自己的公主夢啊 ! 1975 年 10 月 6 日上午 10 時,位於高雄市五福二路 262 號的大統百貨公司正式開幕, 是一棟地上九層、地下二層、總面積約九千坪的建築物。當年不僅是國內、更是東南亞 佔地第一大的百貨公司。大統百貨代表著臺灣經濟奇蹟,不僅帶動了周遭新堀江商圈及 玉竹商圈的形成,成為高雄最繁榮的地區,每年也是高雄公告地價最高的地方,更成為


兒時記憶之大統百貨

了高雄的熱門景點。只是災後的大統百貨,因家族產權及新法規容積率……等問題,停 擺了將近十年均未處理,直到 2005 年 7 月,才開始進行拆除作業,將原本的 9 層樓拆至 剩下 3 層樓,改建成大統 262。只是~屬於大統百貨的繁榮盛景,早已隨著當年的一把 大火,消逝於歷史之中了。

本文榮獲 2017 年高雄小故事第二級佳作

193


194

9卷|第2期

高雄小故事

大港埔憶往 撰文/吳柏林

大港埔原本指位於港邊荒地的市集。在打狗時代居

新興

民以買賣或務農為生。從清道光年間起,興鑿不少圳溝渠 道。兩岸種水稻、甘藷、甘蔗或菜園,蔚成聚落。那時物 阜民豐,因此有鳳邑江南的雅號。後來高雄火車站遷至大港埔,再加上昭和通(今中山 一路)開闢後,使得大港埔更迅速繁榮發展。二戰後復原迅速,充滿新興蓬勃氣象,所 以取名為新興區。公車一路從火車站出發沿中山一路,中正四路到鹽埕區是當時高雄班 次最密集,搭乘人口最多的更車。雖然現在大港埔的地標已被捷運美麗島站取代。 從六合夜市延伸過來的新興夜市與菜市場 早期是大港埔的核心。當時繁榮的市場 街道,卻因雜亂攤販擺設與複雜的法令管理,延滯它的發展。市場最鼎盛的時期,應 是枝仔冰城營業那十幾年。因為店家把商品擺在其騎樓下攤販街在馬路邊,整條街道 常擠得水洩不通。尤其是南華路與大同路一帶。常常寸步難行,更不用說要騎腳踏車 進去。 有一段期間,大同路從中山路口開始至林森路禁止汽車通行。後來改為南向北單行 道,後來改為機車不准通行,後來再放寬為限制時間汽車可通行,再後來又放寬雙向道。 改來改去,兩旁的店家與攤販,經歷景氣循環與管理,消費者也漸流失。等到大統百貨 公司興起,新興市場的人潮就漸漸被新崛江市場的新地標所取代。現在只剩以賣毯子床 單,與女裝褲襪為主的鬧區了。 中山一路三角窗的枝仔冰城現在雖然已不營業。它曾經是 70 年代最受歡迎的消暑談 天長所。走精緻化的冰果室,無論情人約會,家庭小聚,朋友慶生相親,常常會選在這裡。 我也曾在這兒相親過,一次是在當兵時。另一次是在讀研究所時。雖然兩次都摃龜,但 對於其創新的冰品,光亮優雅氣氛仍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吃剉冰有冷氣的地方是很少


大港埔憶往

有。吃四果冰,紅豆牛奶冰,酸梅冰等,都是在露天的棚子,或是在居家圍牆邊的空地。 喝清草茶,冬瓜茶則是路邊攤販,一大杯咕嚕嚕現場喝完。外帶就是要自己帶杯子或提 壺,用塑膠袋裝插上吸管也是後來上我上國中的事了。

本文榮獲 2018 年高雄小故事第三級佳作

195




198

大事紀要

9卷|第2期

闕妙芬 整理

2019年05月///////////////////////////////////////////////////////////////////////////////////////////////////////// 05

01

.............................................................................................................................................................................

國家文藝獎得主蕭勤畫作 5 月 2 日起至 11 月 3 日起於金馬賓館舉辦「禪色.向 蕭勤致敬」展覽,1 日舉辦開幕記者會,展出蕭勤在 1960、70、80 後各期畫作, 一窺大師將西方抽象畫帶入東方畫作的風格。 05

02

.............................................................................................................................................................................

高雄有二百多條軍事隧道,2 日開啟第一條軍事遺址「鼓山洞」,是二戰日治時 期鐵道部所興建,為戰時員工及旅客避難之大型防空隧道,光復後由警備總部 使用,共三處入口,主體及附屬結構總長約 200 公尺,目前提供「高雄軍事觀光」 導覽解說員預約導覽。 05

03

.............................................................................................................................................................................

2019 年「春天吶喊」音樂節邁入第 25 年,今年首度移師高雄,5 月 3 日至 5 日 在旗津沙灘舉辦。 05

04

.............................................................................................................................................................................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東京森美術館共同策辦《太陽雨:1980 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 代藝術》,4 日開幕,精選東南亞國家協會成員國 47 位藝術家共 122 件作品, 結合日本福岡美術館及森美術館之東南亞藝術館藏,展出「流動的歷史與記憶、 多元身分認同」等六個面向主題作品。 05

07

.............................................................................................................................................................................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舉辦第一屆「台灣文化週」,邀請楠梓福寧境宮廟的七 爺八爺、田都元帥與翼宿星君神偶出巡校園,以及內門民俗技藝團「振宗藝術 團」的「女子八家將」共襄盛舉,亦於校內自辦流水席,激發學生對臺灣傳統 文化的關注。


大事紀要

05

10

.............................................................................................................................................................................

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海巡署偵查分署、中信反毒教育基金會合作辦理「識 毒──你所不知道的毒品真相」反毒教育展,10 日至 31 日於高雄港棧 4-2 庫展 出,內容包括觸毒、吸毒、販賣及成癮等多面向主題,同時透過腦部斷層掃描 等科技互動裝置,讓民眾模擬吸毒後改變的面容。 05

11

.............................................................................................................................................................................

2019 年「第十屆青春設計節」,11 日至 19 日於駁二藝術特區登場,今年以「try try」為主視覺題,並以「角度」為主題策畫國際展區,為臺灣設計學子創造美學、 設計的合作舞臺。 05

15

.............................................................................................................................................................................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舉辦第九屆「2019 放視大賞」,15 至 17 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辦。 05

18

.............................................................................................................................................................................

「2019 臺灣盃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18 至 20 日在高雄楠梓自由車場登場, 哈薩克、西班牙、韓國等 15 個國家參賽,27 支車隊 134 位車手競技。 05

20

.............................................................................................................................................................................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及政風處以吹笛人誠信童話為發想,20 日在苓洲國小舉辦「廉 政密室逃脫」活動,融合生活之「作弊」、「食安」、「建築安全」、「路平」 等民生相關議題,輔以攝影照片及文案說明廉潔誠信的核心價值。 05

24

.............................................................................................................................................................................

駁二藝術特區 24 日於大勇路底「巨人的積木」紅色大貨櫃旁,集結 54 人排出 「1.5℃駁二」的大字,響應 524 全球氣候行動,呼籲大眾正視臺灣氣候危機議題。 05

25

.............................................................................................................................................................................

「2019 高雄港都盃馬術錦標賽」25、26 日在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西側舉行,以 高雄許多知名地標打造競賽場內的障礙架,如:高雄國家體育場、85 大樓、龍 虎塔等,高雄市政府透過賽事將馬術競賽列為觀光休閒重點。 108 年高雄市「原住民區第九屆部落健康盃」系列活動,25 日在那瑪夏國中舉辦, 以「感恩部落、讚嘆部落」為主題,吸引來自高雄市各區原住民近五百位選手 參與。

199


200

05

26

9卷|第2期

.............................................................................................................................................................................

由陽明山未來學社及 CTA Platform Conference (CTAPC)共同主辦「2019 未來 高雄國際論壇」,26、27 日集結臺、港及中國逾百位區塊鏈專家、學者及企業 家,針對高雄「數字時代、區域發展、合作經濟」等三大主軸相互交流,輔導 青年創業。 05

29

.............................................................................................................................................................................

高雄市政府道路命名規劃小組第 22 次會議決議,將鹽埕區沙地里新闢道路命名 為「真愛路」,英譯名為「Zhen’ ai Rd. 」;大寮區上寮里上寮路道路(高 75) 更名為「和發路」(Hefa Rd. );前鎮區明正里新闢道路命名為「明航路」 (Minghang Rd. )及「明安路」(Ming’ an Rd. )。 05

30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與我己文創共同出版《熟手の慢工細活──高雄百工之海線 &村落:漁農工藝師老手藝》,30 日舉行新書發表會,內容記錄高雄百工庶民 與即將失傳的漁農工藝師老手藝,剖析高雄海線工藝師精彩人生。 05

31

.............................................................................................................................................................................

高雄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31 日舉辦啟用典禮,四層樓建築的空間,包含族 語認證教室、海洋主題教室等 12 間各類學習教室及辦公空間,推廣都會區原住 民族的教育。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費時一年多,繪製十多個定點的「聲景地圖」,5 月 31 日 至 6 月 2 日於左營郭家古厝展出,讓民眾透過視覺以外的角度,認識左營萬年 季迎火獅、西陵街百工日常及海軍體育場等不同的聲景。

2019年06月///////////////////////////////////////////////////////////////////////////////////////////////////////// 06

01

.............................................................................................................................................................................

108 年高雄鳳荔季 1、2 日在大樹區佛光山問道堂前舉行,現場設有農特產品展 售、手做 DIY 體驗,結合佛陀紀念館的青花瓷典藏、陶藝藝術及油畫等展覽, 推動大樹區的宗教、觀光之旅。


大事紀要

06

02

.............................................................................................................................................................................

高雄社教館演藝廳 2 日演出「校園傳承版《牡丹亭》」,演出前由白先勇為觀 眾解說崑劇牡丹亭之美,並有北京及臺灣大學的學生上臺演出。 06

04

.............................................................................................................................................................................

高雄市立美術館 4 日舉行「泛.南.島:原民性與當代藝術」國際論壇暨策展 工作坊,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原民性」與當代藝術,思考南島當代 藝術的海洋島嶼文化議題。 06

06

.............................................................................................................................................................................

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與臺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 6 日於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 心音樂廳,聯合主辦陳啟川先生紀念音樂會,演奏代表高雄景色的曲目,如小 提琴協奏曲《西子灣之戀》、鋼琴協奏曲《愛河暢想曲》。 06

07

.............................................................................................................................................................................

高雄市那瑪夏區公所 7 日在民生國小操場舉辦布農族射耳祭 malahtangia,部落 透過祭儀、射箭與鋸木等傳統競賽,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06

08

.............................................................................................................................................................................

第二十二屆美濃黃蝶祭 8 日在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開幕,透過客家生態祭儀、 向河流致敬等儀式,展現美濃人愛鄉生命力,延續自然保育的重視及對其他物 種生命的尊重。 06

09

.............................................................................................................................................................................

「2019 粽意高雄,龍耀愛河」高雄愛河龍舟嘉年華,9 日圓滿閉幕,今年有 27 艘的全新龍舟啟用,包含 14 艘大型競技龍舟、9 艘大型龍舟及 4 艘小型龍舟, 吸引超過百隊近三千名選手參賽。 06

11

.............................................................................................................................................................................

澳門中華青年商會代表團於 11 日到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舉辦粵港澳臺青 年企業家「11+T」經貿合作會議,近百名來自澳門、香港、大陸及臺灣的青年 企業家以高雄為根據地,推動「11+T」青年商貿平臺。

201


202

06

13

9卷|第2期

.............................................................................................................................................................................

高雄市政府 13 日在市府四維行政中心舉辦「網站檢核暨資安攻防合作意向書簽 署」記者會。 06

16

.............................................................................................................................................................................

鳳山陸軍官校 16 日舉行「黃埔建校 95 周年校慶」,由國防部長嚴德發蒞臨主 持校慶典禮,展示閱兵分列式、黃埔校史、教學成果等系列活動,見證官校學 生「允文允武,德術兼備」的全能發展。 06

17

.............................................................................................................................................................................

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 17、18 日舉辦「2019 高校龍虎鬥」音樂會,來自高雄 中學、彰化高中、新竹高中等五校共 10 組學生,在衛武營音樂廳演奏交流。 06

20

.............................................................................................................................................................................

2019 年第三十屆傳統藝術金曲獎 20 日揭曉入圍名單,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推動的 影音出版品,於本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傳統音樂、藝術音樂、傳統表演藝術共 19 項團體與個人獎項。 06

21

.............................................................................................................................................................................

高雄市政府建置的「高雄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簡稱 KO-IN 智高點)」21 日在新 興區財稅行政大樓 14 樓開幕,高雄市政府以「人工智慧(AI)」、「物聯網 (IoT)」、「區塊鏈(BlockChain)」以及「金融科技(Fintech)」等四大主 軸建立「KO-IN 智高點」,扶植青年創業的智慧科技環境。 06

22

.............................................................................................................................................................................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 22 日於南華商圈舉辦「高雄光頭日」活動,並與高雄醫學院 合作宣導「一束髮,十五公分」癌症關懷服務,讓更多民眾支持癌症腫瘤患者。 06

26

.............................................................................................................................................................................

高雄市政府永續會、環保基金委員以及 ICLEI 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 訓練中心(KCC)代表,26 日前往德國波昂參加「2019 年全球韌性城市大會 (Resilient Cities 2019)」,展示高雄利用濕地、公園綠地與滯洪池建構的綠色 生態廊道,建構高雄都市新地景、生物多樣性的滯洪防洪城市。


大事紀要

06

27

.............................................................................................................................................................................

高市社會局偕同財團法人高雄市慈聯社會福利基金會,27 日共同舉辦第五屆「漂 泊 33 ──街友生活體驗營」活動,一百名社會青年參與兩天一夜 33 小時體驗 活動,共同關懷街友的困境,與創造友善人道的社會環境。 06

29

.............................................................................................................................................................................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與 La Rue 文創三輪車於 29、30 日舉辦「愛河畔仲夏戀曲」 異國風野餐派對活動,規劃「大船入港」、「波光粼粼」、「泡泡派對」、「音 樂浪潮」、「海洋時光」及「互動遊戲區」五大打卡點,吸引眾多人潮。

2019年07月///////////////////////////////////////////////////////////////////////////////////////////////////////// 07

01

.............................................................................................................................................................................

「兩岸電影展」1 日於高雄市電影館辦舉辦開幕活動,共六場影片放映及兩場講 座,邀請參展影片的導演及演員參與本次影展。等參與本次影展。 07

04

.............................................................................................................................................................................

「2019 高雄愛河端午龍舟嘉年華──日月光盃寫生暨攝影比賽」4 日在運動發 展局舉行頒獎典禮,徵得寫生 209 件、攝影 52 組作品。 07

05

.............................................................................................................................................................................

高雄市政府文化部推廣高雄春天藝術節的「歌仔好戲連演」活動,5 日至 7 日由 秀琴歌劇團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出壓軸戲《寒水潭春夢》。根據臺灣鄉土小 說《美人尖》中〈良山〉一段改編,開拓小說創作與戲曲藝術的跨界合作。 07

09

.............................................................................................................................................................................

原展示於屏東縣獅子鄉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那瑪夏千年牛樟木,9 日由區長白 樣.伊斯理鍛帶領族人舉辦「那瑪夏千年牛樟歸回安置祈福儀式迎接典禮」, 透過原住民傳統祈福儀式隆重迎回千年牛樟木。 07

10

.............................................................................................................................................................................

「國際會議協會(ICCA)2020 年會籌備委員會」10 日舉辦成立大會,高雄市政 府團隊偕同外交部、經濟部、交通部、會展相關公協會及在地飯店業者、大專 院校等產官學界,共同宣告 ICCA 2020 年會籌備工作正式啟動。

203


204

07

11

9卷|第2期

.............................................................................................................................................................................

由高雄、上海、臺北、福州四城文化主管單位與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 同主辦「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歷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11 日於大東文化 藝術中心開幕,透過數位結合真實經驗影像、各家傳家寶等史料,呈現遷臺歷 史人物及後代心路歷程。 07

12

.............................................................................................................................................................................

「中華職棒 30 週年特展──無人出局 高雄站」12 日起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一特展廳開展,搭配 AR、VR 互動體驗,展出中華職棒三十年歷程、上千件 OB 球員與現役球員典藏的棒球歷史文物。 07

15

.............................................................................................................................................................................

高 雄 市 茂 林 區 多 納 部 落(kunadawonge)15 日 舉 行「 塔 布 斯 南 黑 米 祭 (Tabesengane)」,部落族人以巫師祈福、敬謝祖靈、勇士出征等儀式,感謝 神明祖靈庇佑,同時也是母親思念孩子、「Seka’ane」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歡 欣豐收過節的表徵。 07

16

.............................................................................................................................................................................

高雄市政府、佛光大學主辦的 2019 佛光盃大學籃球邀請賽,16 日起連續六天在 高雄巨蛋體育館競技,來自世界各地及臺灣等 16 支大學籃球隊將以球會友。 07

18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合作推出「跨海的鐵道技術── 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交流展」,18 日起在哈瑪星臺灣鐵道館展出,以兩大主 題「明治維新與鐵道技術的引進」、「從日本到臺灣:鐵道技術的複製」, 聚焦臺日在明治時期(1867-1912)因鐵路發展而成功踏入近代化的歷史過 程。 07

19

.............................................................................................................................................................................

中華民國西洋棋協會主辦、高雄市體育會西洋棋委員會承辦的「2019 台灣西洋 棋國際公開賽」,19 日至 24 日於高雄國賓飯店舉行。 07

20

.............................................................................................................................................................................

高雄中央公園商圈與「人類登月 50 週年紀念月── Snoopy 高雄城市探險」合作, 20 日推出「Snoopy 高雄城市探險」活動,帶動高雄傳統商圈創新思維與活力。


大事紀要

07

22

.............................................................................................................................................................................

第五十九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於 22 至 28 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來自 22 縣 市四百件作品參展,今年主題為「高瞻科學夢、雄心展創意」。 07

25

.............................................................................................................................................................................

高雄市政府 25 日成立「高雄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工策會),召開第一次 委員會議。 「2019 旗津黑沙玩藝節」於 28 日落幕,今年以「愛來高雄呦」為主題,融入情 歌之夜、LED 派對、玖壹壹樂團開唱等活動,四週展期吸引近 85 萬人次參與。 07

28

.............................................................................................................................................................................

高雄市交響樂團附設青少年交響樂團與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青少年管絃樂團, 28 日聯合舉辦「千里音緣音樂會」,近千位臺日聽眾聆聽日本現代音樂大師的 曲風特色。 07

31

.............................................................................................................................................................................

佔地約 57 公頃的「205 兵工廠遷建案」31 日啟動,首期工程預計三年後完工, 未來可望提供三萬餘個就業機會,逐步完成亞洲新灣區經貿發展。 高雄石化氣爆事件屆滿五週年,高雄市政府首長、民意代表、救難救助單位代 表、罹難者家屬及傷者等,於 31 日參與紀念大會,並檢討「生活扶助與照顧」、 「災區救助與振興」、「安全城市與防災」等三大面向公共安全管理。

2019年08月///////////////////////////////////////////////////////////////////////////////////////////////////////// 08

02

.............................................................................................................................................................................

「2019 首屆網紅直播大展」2 日在高雄展覽館登場,展覽內容以「直播」為主題, 呈現美食、講座、專訪,異業結盟數位科技與實體行銷。 08

03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3、4 日於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 8 號基地舉辦「青少年公民參 與體驗營」,以「We Are What We Act」為口號,強調青少年應具備獨立思考及 決策能力,展現青少年的公民責任。

205


206

08

07

9卷|第2期

.............................................................................................................................................................................

因應行政院「921 震災 20 週年暨莫拉克風災 10 週年之回顧與策進綱要計畫」, 原住民委員會與國立中山大學 6、7 日於中山大學國際研究大樓,舉辦「『座』 在斜坡上,『談』智慧米靈岸『mi ling an』」四場論壇活動,議題涵蓋「部落 遷建政策研擬」、「家屋文化重建」等,推動原鄉部落文化與防救災工作。 08

08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8 日重新建置「希望.未來──莫拉克風災紀念館」,以「莫 拉克的記憶」、「與災害共存」、「希望與重生」三大展區,讓民眾系統性了 解莫拉克風災的救援與重建經驗,認識政府及社會各界十年來的防救災反省與 行動。 08

12

.............................................................................................................................................................................

國立中山大學與海洋委員會 12 日簽署合作備忘錄,依據國家海洋政策發展需求, 培育具國際海洋法律、政策及國際談判專業知能人才。 08

13

.............................................................................................................................................................................

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國際處舉行為期六天五夜的「Share Kaohsiung! International Summer Camp,2019 炫高雄──高雄國際夏令營」,13 日在鳳山行政中心正式 開幕,邀集來自國際姊妹友好城市之大學生,與高雄在地大學生一同體驗高雄 文化、歷史、產業等層面,創造城市間緊密合作機會。 08

16

.............................................................................................................................................................................

「2019 年南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16 日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行,今年主題為 「適性揚才,迎向未來」,包括論文徵稿發表、專題講座、KAOSHIUNG 短講等。 08

17

.............................................................................................................................................................................

2019 庄頭藝穗節 8 月 17 日到 10 月 27 日的週末,邀請高雄在地劇團,企劃歌仔 戲、親子劇、音樂會等三十場多元類型節目,到大高雄 26 個行政區演出。 08

22

.............................................................................................................................................................................

STAC(Southern Taiwan A Cappella Center)南臺灣阿卡貝拉中心,22 日在高雄 鹽埕區成立,推動深耕 2020 在高雄主辦人聲藝術節(Vocal Asia Festival),進


大事紀要

一步於高雄推廣並深化人聲音樂教育。 08

24

.............................................................................................................................................................................

高雄市政府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24 日在高雄市蓮 潭國際會館共同舉辦「2019 全球蚊媒傳染病防治國際研討會」。

2019年09月///////////////////////////////////////////////////////////////////////////////////////////////////////// 09

02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 日於駁二藝術特區舉行「古城新都.在地國際──高雄文化 政策的再思考 世界咖啡館論壇」,現場近百人參與,共同思考高雄見城、興 濱計劃的文化修復、再利用,討論亞洲新灣區及城市轉型的規劃。 09

05

.............................................................................................................................................................................

國立中山大學 5、6 日於校內海洋科學院舉辦「第三屆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 織網年度研討會」,邀集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亞洲鯨豚擱淺組織網、泰國 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等 15 國專家學者,共同為海洋保育貢獻心力。 09

06

.............................................................................................................................................................................

高雄市立美術館 6 日舉辦「月昇.樂昇──小周末音樂會」,邀請奧地利鋼琴家 穆貝爾(Albert Mühlböck)、表演家貝雅.施拉德(Beatrix von Schrader)與光 繪藝術家迪特.普提加姆(Dieter Puntigam)共同創作演出,搭配高美館雕塑大 廳的光繪媒體藝術,展現當代跨域藝術。 09

07

.............................................................................................................................................................................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高雄市立美術館攜手合作,9 月 7 日至 12 月 1 日於高美館推 出「故宮 x 高美館:國寶新境──新媒體藝術展」,以天下第一行書──王羲 之《蘭亭序》古人臨水文會之情景為主意象,運用故宮典藏《定武蘭亭真本》 營造當代雅集盛會情景。 09

21

.............................................................................................................................................................................

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與高雄市體育會為響應國民體育日,21 日在鳳山田徑場 舉辦「108 年高雄市全民運動嘉年華活動」,設有合球、飛輪、太極拳、射箭、

207


208

9卷|第2期

槌球等 30 項運動體驗闖關攤位,吸引 2 千多人參加體驗。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於 21 日國際失智症日,舉辦 2019 國際失智症日「留住愛的 記憶~失智宣導嘉年華活動」,於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穹頂大廳播放失智症微電 影《無你哪有我》,並邀請導演澎恰恰、演員呂雪鳳與高雄市失智共照中心主 任們進行電影欣賞與座談會。 09

26

.............................................................................................................................................................................

「2019 永達盃第三屆高雄國際輪椅網球公開賽」於 26 至 29 日在高雄橋頭輪椅 夢公園網球場開打,今年賽事提升到 ITF2 等級,是亞洲區最後一季等級最高的 比賽。 09

27

.............................................................................................................................................................................

「2019 高雄幸福三太子──八仙戲遊金獅湖」27 至 29 日於三民區金獅湖畔舉行, 結合金獅湖、三太子及明華園星字團的年輕表演者,在金獅湖面上演出「八仙 過海」的戲碼,高雄市政府結合文化藝術、社區動員,做為推動宗教觀光的起始。 09

28

.............................................................................................................................................................................

第四屆「埕人好秋祭」28 日在鹽埕區沙多宮五府千歲廟前廣場舉行,由高雄市 鹽埕區在地青年組成的「埕人俱樂部」主辦,現場邀請社區長輩高歌同樂,以 及與高雄市電影館合作播映「鹽埕區長」與「大浪人生」兩部紀錄片。 高雄市政府原民會主辨的「2019 高雄市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祭活動」,28 日於左 營海軍運動場舉行,今年以魯凱族為主軸設計一連串活動,讓民眾能更進一步 了解該族文化。 高雄市政府原民會主辨的「2019 高雄市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祭活動」,28 日於左 營海軍運動場舉行,今年以魯凱族為主軸,規劃多項文化體驗活動。 09

30

.............................................................................................................................................................................

高雄市政府 30 日舉辦淘寶「高雄好物市集」活動,以及宣傳「高雄 Show 出來! 網紅 PK 賽!」創意短片,輔導企業產品連結電商賣向海外,輔導在地企業為產 品上架規劃培訓課程、協助跨境金流及物流,讓業者掌握網路時代新通路。


大事紀要

2019年10月///////////////////////////////////////////////////////////////////////////////////////////////////////// 10

01

.............................................................................................................................................................................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 1 日在高雄國家體育場正式成立,旨於藉由青年局整合各界 資源,幫助青年創業。 10

02

.............................................................................................................................................................................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2 日於駁二舉辦識別系統 CI 暨官方網站發布記者會,首次揭 曉的 Logo,由四屆金曲獎視覺設計統籌的 JL DESIGN 團隊操刀,設計融合海洋 與音樂融為一體,展現高雄為海洋城市的魅力。 10

03

.............................................................................................................................................................................

《經典》雜誌於 10 月 3 日至 20 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西側門舉辦《篳路台灣: 島嶼歷史行道》攝影展,追尋前人走過的足跡,探索臺灣土地上原民路徑,重 現臺灣先民開發的歷史。 10

04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於 11 日「國際女孩日」,舉辦「2019 國際女孩日在高雄」活 動,由五位女孩將 60 年代到 2000 年後的知名動畫,以「活出自己的《女孩樣》」 為主題,提醒社會公平、開放對待女孩這個族群。 高雄市政府道路命名規劃小組第 23 次會議決議,將大社區嘉誠里新闢道路命名 為「嘉保路」,英譯名為「Jiabao Rd. 」;岡山區大寮里新闢道路命名為「捷安 路」,英譯名為「Jie’ an Rd. 」;阿蓮區峯山里新闢道路及港後里與石安里間(高 9 線)新闢道路命名為「峰山路」(Fengshan Rd. )、「峰園路」(Fengyuan Rd. )、 「峰德路」(Fengde Rd. )及「頂安街」(Ding’ an St. );小港區小港里新闢 道路命名為「港美東街」,英譯名為「Gangmei E. St. 」。 10

05

.............................................................................................................................................................................

2019 高雄電影節於 10 月 5 日到 13 日,推出「坑道電影院:震洋 VR 暨『戰歷 光影』特展」,以二戰時艦艇版神風特攻隊──「震洋特攻隊」故事為藍本, 用 VR 影片、浮空投影等科技,結合文化部推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 計畫,在 西子灣隧道內坑道,讓民眾藉虛擬實境影片體驗歷史場域。

209


210

10

09

9卷|第2期

.............................................................................................................................................................................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 9 日在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O5 館開幕高雄首屆體感嘉年華── 「DIGI WAVE」,呈現體感科技、新媒體藝術、影音視覺、電競娛樂的交流互動, 以體感科技引領數位應用。 10

10

.............................................................................................................................................................................

高雄左營萬年季於 10 至 13 日在左營蓮池潭舉行,今年火獅以傳統技藝工法結 合「金、木、水、火、土」五行色彩,於活動期間出巡駐駕廟宇。 「2019 高雄電影節」於 10 至 27 日舉行,今年以「XR 無限幻境」做為單元主題, 以不同形式結合真實情境,呈現歷史、政治、社會、性別、生態等議題。 10

12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12 日於左營孔廟舉行 108 年第二場市民集團婚禮,結合萬年 季以「幸福萬年、古城結褵」為主軸,50 對新人現場宣讀結婚誓詞情定終身。 10

13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 13 日舉辦「衛武營歡慶週年成果宣告會」,一年來 累計共演出 270 檔、409 場精彩節目,入館參觀人次超過 380 萬,亦獲《時代》 雜誌評選為「2019 世界最佳景點」之一。 10

18

.............................................................................................................................................................................

高雄市第三十八屆中小學科學園遊會於 10 月 18、19 日及 25、26 日,在國立科 學工藝博物館舉行,設置「用科學創造 2040 年的高雄」的主題館區。 10

19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之首屆「眷村嘉年華」系列活動 19 日於左營海軍大操場 展開,現場邀集近千名眷村子弟,活動內容包含八六海戰紀念碑獻花、眷村子 弟回娘家、豫劇欣賞、眷村名人論壇、OPENDAY(眷村小市集)等。 10

21

.............................................................................................................................................................................

高雄市政府 21 日於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辦「高雄交響詩──光中餘韻感恩之夜音 樂會」,紀念余光中的文筆風采。 10

25

.............................................................................................................................................................................

高雄市政府 25 日於衛武迷迷村舉行「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紀念音樂會,同日 也於駁二藝術特區舉行「紀念古寧頭大捷 七十周年影像展」。


大事紀要

10

28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結合各局處響應國際志工日,28 日在四維行政中心舉辦「我 在高雄,我當志工──公益服務體驗趣」記者會。 10

29

.............................................................................................................................................................................

今(108)年適逢打狗更名為高雄 100 周年,高雄市政府 29 日於市立歷史博物 館舉辦「高雄一○○記者會」,宣告「高雄學」系列活動開跑,透過精選高雄 100 處特色建築、100 件經典皮影戲偶及 100 件重要公共藝術作品,展現高雄的 文化底蘊、城市深度以及人文情懷。 10

30

.............................................................................................................................................................................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 30 日成立「高雄青年創業推動聯盟」,結合高雄大專院校育 成中心、市府新創基地、民間育成機構及公協等 29 個成員,企圖打造青年創業 資源及青創基金。

211


212

9卷|第2期

《高雄文獻》稿約 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本館)為深化在地論述、保存高雄文史資料,竭誠歡迎各界投 稿《高雄文獻》。 二、本刊為半年刊,每年六、十二月出刊。 三、投稿內容與主題:舉凡非純文學類而與高雄相關之論述、田野調查、口述歷史訪談、譯著、 史料文獻評介、社區營造、移民族群、展演評介、影評、文評與書評、未出版文稿等,均歡 迎惠賜稿件。 四、投稿注意事項: (一)來稿請勿一稿兩投,稿件請以電腦橫式繕打,須附電子檔及紙本稿一式三份。 (二)譯稿請附原文及翻譯授權書,若原文書無著作權者,應說明之。 (三)「研究論文」稿件,每篇正文以二萬二千字為限;其他類型的稿件,每篇正文以一萬字為限。 (四)所列參考書目,應以文稿中徵引者為限。 (五)來稿文責由作者自負。 (六)來稿請依本刊撰稿體例,詳見撰稿須知。 (七)各篇作者享有其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 (八)經錄用之稿件,本刊有權得增減文字與圖片。 五、稿件審查:本刊採匿名評審制,稿件經編輯委員會送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匿名審查通過後刊 印。凡經錄用之稿件,作者不得要求抽回,並須簽署著作權讓與書。 六、酬謝方式:來稿一經採用刊出,致奉薄酬,並贈當期《高雄文獻》三冊、抽印本十本,及可 能衍生之出版品。 七、稿件交寄: (一)來稿請寄至下列地址:803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 99 號 3 樓「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研究部(投稿高雄文獻)收」。 (二)有關投稿問題與意見請聯絡莊建華先生,聯絡電話:(07)5312560 轉 315,E-mail: kaohsiung.h@gmail.com。


213

《高雄文獻》撰稿須知 一、來稿請依序包括:中英文論文題目、中英文摘要(中文 500 字以內、英文 250 字以內)、中英文關鍵詞(各 不超過 5 個)、本文(圖表嵌於正文中)、參考文獻等;若本文中有圖片,請附上解析度 300dpi,並無 版權問題或已取得授權之原始圖檔;若文稿有接受相關計畫補助及需致謝辭者,請於首頁之頁下(註) 說明。 二、稿件請以 Word2000 以上軟體打字建檔,A4 紙張規格,橫排,須加註頁碼並置中。 三、本刊為雙向匿名審查,除於「投稿人基本資料表」外,請勿於投稿文內出現姓名、職稱等。 四、來文請依下列撰稿格式: (一)正文的中文字型採新細明體,英文字型為 Times New Roman,首行縮二字(全形);引用原文則改採 標楷體,短文可外加引號而逕入正文;若引文較長,請另起段落,首行縮四字(全形),第二行之後 縮二字(全形),不另加引號。正文與引用原文的字體大小皆設為 12 級。 (二)本文中的節次及子目,以五個層次為原則,次序為:壹、一、(一)、1.、(1)。字體大小:題目為 22 級字;子目依次序為 18 級字、14 級字,其餘皆為 12 級字。 (三)圖表的編號採阿拉伯數字(如圖 1、表 1)。圖片標題放於圖下置左;表格標題放於表上置中。 (四)年代部分,全文請統一書寫格式。朝代紀元後加上西曆,如:乾隆 2 年(1737)、大正 12 年(1923)、 民國 100 年(2011);或是直接用西曆,如:2011 年。 (五)請用新式標點符號。引號用「」;引號內引號用『』;書、報、期刊等採書名號用《》;論文與期刊 篇名等採篇名號用〈〉;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省略篇名號,如《莊子.天下篇》。 (六)註釋採隨頁附註。註腳號碼請用阿拉伯數字標示,如:1、2、3、……,並置於標點符號後。註腳文 字則置於當頁下方,以細黑線與正文分開。 (七)一般內文敘述遇數字,不完整之餘數或概略之約數、農曆年月日、屆、次、項等請用國字,如:三千 多人、約二百坪、第一屆、農曆正月十五日。遇年代(含以朝代紀元者)、完整數字者,請用阿拉伯 數字,如:大正 12 年(1923)、1985 年 4 月 17 日、23,557 人、5 位、3 輛。引文關於數字之使用則 悉依原引用文獻。 (八)臺灣之「臺」,遇書名、文章名、單位機構或公司行號名稱使用「台」者,依原書、原文,及單位機構、 公司行號公告之寫法,此外一般內文敘述一律採用「臺」字。 (九)「註腳引用」書寫,請依下列格式: 1. 華日文專書: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吉田久一,《新.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東京:勁草書房,2004),頁 231-232。 再引:吉田久一,《新.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頁 231-232。 2. 合輯:作者,〈篇名〉,收於主編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林玉茹,〈導讀:土地契約文書中所見的臺南縣平埔族人及其社會經濟型態〉,收於林玉 茹主編,《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頁 23。 再引:林玉茹,〈導讀:土地契約文書中所見的臺南縣平埔族人及其社會經濟型態〉,頁 23。 3. 翻譯專書:原作者著,譯者譯,《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現的傳統》(臺北:貓頭鷹,


214

9卷|第2期

2002),頁 11-26。 再引: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等著,《被發現的傳統》,頁 11-26。 4. 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戴寶村,〈大高雄市人群之歷史形塑發展〉,《高雄文獻》,1(1)(2011),頁 8-57。 再引:戴寶村,〈大高雄市人群之歷史形塑發展〉,頁 8-57。 5. 博碩士論文:作者,〈論文名稱〉(學校地點:學校系所博碩士論文,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頁 22。 再引: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 22。 6. 轉引自其他論文:原作者,〈篇名〉,《原期刊名》,卷(期)(西元年分),頁碼。轉引自作者, 〈篇名〉,《期刊名》,卷(期)(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張筱衡,〈散盤考釋〉,《人文雜誌》,2(4)(1958),頁 81-98,轉引自劉啟益,〈西 周大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的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2(1982),頁 43-44。 再引:張筱衡,〈散盤考釋〉,頁 43-44。 7. 華日文報紙:作者,〈標題〉,《報紙名稱》(西元年月日),版頁。 (若為一般性新聞報導,可略去作者名) 初引:〈臺灣八景請為投票〉,《臺灣日日新報》日刊(1927 年 6 月 7 日),漢文第 4 版。 再引:〈臺灣八景請為投票〉,漢文第 4 版。 8. 西文專書:作者 , 書名 . ( 出版地 : 出版者 , 西元年分 ), 頁碼 . 初引:Connell, R., Southern Theory: The 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7), p. 207. 再引:Connell, R., Southern Theory: The 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Science., p. 207. 9. 西文期刊論文:作者 , “篇名 . ”期刊名 , 卷 ( 期 )( 西元年分 ), 頁碼 . 初引:Katz, Paul R.,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Modern China, 33(1)(2007), pp. 72-90. 再引:Katz, Paul R.,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pp. 72-90. 10. 網頁文獻:作者,〈篇名〉。資料檢索日期。網址:網址路徑。 (若無明確作者或篇名,可改以網站名稱替代) 初 引: 維 基 百 科,〈 中 正 紀 念 堂 〉。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3 年 3 月 14 日。 網 址:http://ppt. cc/8QRA。 再引:維基百科,〈中正紀念堂〉。網址:http://ppt.cc/8QRA。 11. 數位資料庫、檢索系統:作者,〈檔名〉(西元年分),資料庫(檢索系統)全稱,登錄(檢索)號。 初引:作者不詳,〈新高雄市街詳圖〉(1947),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資料,登錄號: KH2003.008.344。 再引:作者不詳,〈新高雄市街詳圖〉,登錄號:KH2003.008.344。 (十) 同一註釋連續出現時,可以「同上註」表示;非連續出現,即第二次之後的引註時,請以上述之「再 引」格式表示。


215

(十一)文末「參考書目」書寫,請依下列格式: 1. 請將正文中所有引用或腳註之書目全部列出,不得列出未引用之文獻。書目列舉依序為華文、 日文、西文。 2. 華日文書目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西文書目則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本 (篇)以上著作時,則依著作出版先後排列。 3. 華日文專書:作者(出版年),《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吉田久一(2004),《新.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東京:勁草書房。 4. 合輯:作者(西元年分),〈篇名〉,收於主編名,《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林玉茹(2009),〈導讀:土地契約文書中所見的臺南縣平埔族人及其社會經濟型態〉, 收於林玉茹主編,《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頁 23。臺南:臺南縣政府。 5. 翻譯專書:原作者著,譯者譯(西元年分),《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等著,陳思文等譯(2002),《被發現的傳統》, 頁 11-26。臺北:貓頭鷹。 6. 期刊論文:作者(西元年分),〈篇名〉,《期刊名》,卷(期),頁碼。 範例:戴寶村(2011),〈大高雄市人群之歷史形塑發展〉,《高雄文獻》,1(1),頁 8-57。 7. 博碩士論文:作者(西元年分),〈論文名稱〉。學校地點:學校系所博碩士論文。 範例:吳欽賢(1988),〈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 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轉引自其他論文:原作者(西元年分),〈篇名〉,《原期刊名》,卷(期),頁碼。轉引自作者(西 元年分),〈篇名〉,《期刊名》,卷(期),頁碼。 範例:張筱衡(1958),〈散盤考釋〉,《人文雜誌》,2(4),頁 81-98,轉引自劉啟益(1982), 〈西周大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的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2,頁 43-44。 9. 華日文報紙:作者,〈標題〉(西元年月日),《報紙名稱》,版頁。 (若為一般性新聞報導,可略去作者名) 範例:〈臺灣八景請為投票〉(1927 年 6 月 7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漢文第 4 版。 10. 西文專書:作者 ( 西元年分 ), 書名 . 出版地 : 出版者 . 範例:Connell, R. (2007), Southern Theory: The 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1. 西文期刊論文:作者 ( 西元年分 ), “篇名 . ”期刊名 , 卷 ( 期 ), 頁碼 . 範例:Katz, Paul R. (2007),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Modern China, 33(1), pp. 72-90. 12. 網頁文獻:作者,〈篇名〉。資料檢索日期。網址:網址路徑。 (若無明確作者或篇名,可改以網站名稱替代) 範例:維基百科,〈中正紀念堂〉。資料檢索日期:2013 年 3 月 14 日。網址:http://ppt.cc/8QRA。 13. 數位資料庫、檢索系統:作者(西元年分),〈檔名〉,資料庫(檢索系統)全稱,登錄(檢索)號。 範例:作者不詳(1947),〈新高雄市街詳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資料,登錄號: KH2003.008.344。 (十二)引用原版或影印版古籍,請註明版本與卷頁。影印版古籍請註明現代出版項。


第九卷.第二期 2019年12月 出版機關: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發 行 人:王御風 主 編:劉正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編輯委員:(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興安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李允斐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吳玲青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莊淑姿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 許淑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啟仁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 戴文鋒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謝貴文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 簡文敏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責任編輯:鍾宛君 助理編輯:莊建華、毛湘萍 文字校對:闕妙芬 美術設計:薛東榮 印 製:泰銘照相製版社有限公司 出 版 者: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網 址:http://khm.org.tw/ 地 址:803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99號3樓(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行政辦公室) 電 話:(07)5312560 傳 真:(07)5319644 經銷編印: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802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57號2樓之2 電 話:(07)2265267 傳 真:(07)2233073 訂購資訊 定 價:新臺幣200元整 訂 閱:每年二期,定價九折 經銷商郵政劃撥戶名: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郵政劃撥帳號:41423894 本刊圖片、文字皆有版權,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翻印。 GPN : 2010001240

ISSN : 2222-830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