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序(李文環)................................. 4 序(王雅倫)................................. 6 誌謝................................................. 7 前言................................................. 9
01王錦燕........................................24 02阮蘭英........................................30 03凌淑金........................................42 04陳美貞........................................54 05黃秋雪........................................66 06葉素卿........................................84 07劉安民........................................96 08劉美珠......................................108 09蔡宮慧......................................122 10蕭秀金......................................134 11蕭秀滿 ......................................140 12謝秀美......................................146
後記.............................................156 CONTENTS
3
李 序
筆者出生農村,還記得年少時曾對隔壁宗族的女性玩伴一一出走 他鄉工作而悵然。懂事後,偶然機會與她們閒聊,得知全家姊妹四人 都在國中畢業後相繼投入紡織工廠的女工行列。大學後,我才知道這 就是農村勞動力移轉工業的鮮活案例。四姊妹中的老二與職場夥伴結 婚,幾年後,習得一技之長、獲有相當人脈,兩人回鄉創業。從事塑 膠的射出、噴漆、烤漆等代工,四姊妹連同二位弟弟構成一個典型的 家族小企業,曾風光一時。至1990年代,代工成本高、產業外移、訂 單流失,備受挑戰。這個農村勞動力移轉鏈結工業發展進而開啟內生 代工產業的故事,一直沒能好好訪談、深描,頗感內疚。讀了蕭伊伶 的《金釵記》,稍得自我解嘲。 初識伊伶是次偶然文稿邀約的機會,後來幾次閱讀她的作品,擅 長敘事的她,常藉由描述周邊生活勾引社會/文化的思考。新作品 《金釵記》是以訪談紀錄方式,娓娓道來十二位高雄加工出口區女性 勞工的記憶。流暢筆調紀錄女性勞工的工作記憶、家庭生活、自我成 長,字裡行間流露工作中幾許懷舊、平凡生活中的刻苦勤勉。這樣的 故事或許只是臺灣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碎片,亦可供那一段所謂臺灣 奇蹟的檢視素材。
4
一般以為,1966年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是臺灣經濟起飛重要的楔 子,同時也是臺灣社會快速轉型的里程。首先,加工區是臺灣投入戰 後新型國際分工體系的指標。國際分工為臺灣工業提供發展機會,同 時吸收農村/社會低廉勞動力,成功地以農業發展工業,締造亮麗的 貿易出口成長、GDP成長,經濟奇蹟不脛而走,並與南韓、新加 玻、香港譽為亞洲四小龍。然而,國際分工也有強烈的制約性,勞力 密集產業技術藉由加工區移轉臺灣,某種程度卻也制約產業的技術提 升。加工區由盛而衰,無疑具體指出臺灣在國際分工體系下的兩面 性。其次,高雄加工口區設立後短短十年間,全台三座加工區廠商直 接雇用的勞工人口數便多達近七萬人,其中有85%是女性,大量女性 走入職場意味著社會的轉變。因此,有關加工區女性勞工的記憶與認 知,更能凸顯本書在選材上的意義。 相對於以局外人角度勾繪無奈與辛酸的文學作品以及左派學者的 剝削論調,本書訪談內容則呈現了女性勞工作為局內人的想法,同時 流露傳統華人特有的勤勞、節儉、重視教育的鮮明形象。或許,這兩 種不同面向的記憶感受與論述正是交織構成臺灣社會的內在底蘊。誠 如作者所言,女性於就業時,除了意識到職場中的性別不平等,更自 覺或不自覺地投入資本主義對於身體勞動剝削,以及生產勞動的異 化。這本口述記憶的文本,或可讓讀者思考臺灣女性勞動者因勞動職 場化的外在環境的改變以及自覺或不自覺的內在糾結。
李文環於高師大 2014年2月21日
5
王 序
蕭伊伶的訪問計畫突顯出一般被認為非男子氣概的女性,在原來 被區分的類別裡顯得模糊,透過攝影和文字確立了一種差異性。女性 在家/國論述中往往缺席,但場所,確喚起一段女性建構的關乎地點 (高雄)價值、意義、生活、遷移、政治、經濟等歷史。人類自古以 來的生活,都與移動和定著緊緊相關,受訪者記憶中的地理本身的空 間信息,已明顯聯繫歷史、殖民或個人或集體的記憶等主題。本書寫 中,作者以德希達(Derrida)檔案式的不斷復返,進行考古式的挖 掘探索朝向記憶、紀念碑與檔案建立的字義邏輯,建立交會於日本殖 民及美援時期影響下的台灣女性勞工的口述歷史。再者,透過老照片 (大都是工作地點、家族照片、生活肖像)繪製一份重要而精彩的台 灣經濟起飛年代(60-80)產業勃發下的女性容顏。是一個都市的藝術生 產者走向心中的底層,尋找那漂泊的群體的過程,值得慢慢品讀。
王雅倫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6
誌 謝 PREFACE
《金釵記:前鎮加工區女性勞工的口述記憶》得以具體成型,首 先必須感謝高雄市文化局「2011書寫高雄創作獎助計劃」以及高雄市 立歷史博物館「2013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文史出版獎助計 畫,可以將我童年接觸加工區中的人、事、物,父母跟姑姑、阿姨們 的故事記錄、寫下。偶爾閒聊間聽到母親跟阿姨們交換其他同事的近 況,談到一些老同事已經不在了,總是唏噓不已,促使我思考進行口 述記憶的可能。當教科書描述當年臺灣經濟起飛的過程,極少人注意 以及記錄下當年這些女性勞工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型態。 整個過程透過母親不斷的打電話連絡,才能將四散的阿姨們聚集 起來進行訪談,在此感謝阿姨們在家事跟工作繁忙之餘願意分享她們 的生命故事。透過訪談,我真正了解到父母親當年的工作性質,因為 她們的分享,可以鼓舞許多迷網的人,讓年輕世代看見當年她們怎麼 刻苦、怎麼努力認真過生活,怎麼以堅強的韌性去面對工作與家庭中 的種種不平等與挑戰。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可以讓下一代深入了解臺 灣經濟奇蹟是這些女性勞工當年以青春、勞力拼搏來的。 謝謝高師大台研所李文環教授的指正、肯定並且為文代序,謝謝 成大藝研所王雅倫教授的推薦與長久以來的鼓勵,更感謝十二位受訪
7
者:王錦燕、阮蘭英、凌淑金、陳美貞、黃秋雪、葉素卿、劉安民、 劉美珠、蔡宮慧、蕭秀金、蕭秀滿、謝秀美,提供許多加工區的珍貴 影像,礙於篇幅多所刪減,難免有遺珠之憾。謝謝妳們!!最後,謹 以這本書獻給我的母親劉美珠女士。
蕭伊伶 2014.2.13
8
前 言 PREFACE
在本寫作計劃中訪談的女性勞工幾為外來的人口,在看似漫無目 的閒聊、訪談中,卻涉及了美商公司的員工福利制度,產業出走,縮 編、撤廠,勞資雙方的互動過程、早期政府勞工政策、性別、權力與 管理階層,以及當時的流行文化,出生地點與人口遷徙、所得等級、 人際網絡以及普遍結婚年齡等各面向的議題。 在長期以來人類社會建構下的不平等關係當屬「性別」與「勞 動」,而兼具二者身分的女性勞動者,往往是經濟發展中被漠視的貢 獻主體。一直以來,臺灣經濟發展史始終著墨於加工區於經濟發展過 程所扮演的角色,而女性勞工及電子業所產生的性別及產業現象,論 述者往往強調「父權」和「資本主義」所造成女性受壓迫,父權與資 本主義會更進一步結合形成「職場父權」,展現於職務與性別的分工 關係,國家政策漠視了女性工作權益保障、拒絕提供社會福祉,在家 庭、職場、國家等公、私場域交叉剝奪了女性勞工的主體權益。 本計劃以第一手訪談為主軸,試圖由下而上的角度解開文學與歷 史的論述與詮釋,並藉由每位受訪者的記憶拼圖,重塑、還原女性勞 工對臺灣經濟奇蹟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貢獻。
9
一、高雄市早期產業經濟型態與加工區的成立 梳理臺灣的產業發產史可以區分為五個階段,早期1950年代的傳 統產業時代、1960年代的加工出口區時代、1970年代的重化工業時 代、1980年代開始的科學園區時代以及1990年代以後的知識經濟時 代,其中主要是以勞力密集為主要生產方式的為前三個階段,並且皆 與高雄港區的發展密切相關,政府早期的經濟政策以及加工區的代工 生產模式,更使高雄港區成為廉價勞力的輸出地。而深入高雄地區的 經濟發展又可畫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1946年前) 在日治時代前期(1895-1945年),高雄市工業發展仍為傳統的 糖業生產,以糖業為工業主體,農業原料和食品為主的民生工業期。 日治時代後期,高雄成為日本南進的基地,因高雄港的建設而有現代 化的機械工業,重工業、用水供電及交通系統的規劃,港口的擴建、 都市計劃等跟著開始實施,化學工業、機械和金屬工業發展迅速。 1915年,為了島內的各項現代化建設,開始進行高雄地區的水泥工 業;1921年,高雄都市計畫擴大,高雄市前鎮區三塊厝以東的地區被 劃為工業區;1937年,高雄港第二期工程完工,更陸續完成煉油廠、 造船所、軋鋼廠、硫酸亞廠、肥料廠等,皆肇因於日本軍國主義而完 成了高雄的重工業化基礎。二次大戰期間,後勁設置了首座煉油廠, 提供軍需油料,原來製糖業研發的相關食品加工業轉變為「甘蔗化學 工業」,另外,更發展了各式化學、機械、金屬等產業。
10
(二)第二階段(1946-1971年) 除了有日治時期的工業基礎,1960年代後期更因國家十大建設與 工業區政策的訂定,使得本市工業迅速成長。所接收日治時期的製 鋁、肥料、水泥、煉油、鋼鐵、機械相繼蓬勃發展,以及高雄港市分 治,形成臺灣獨特的工業港市景觀。 1953年起,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將高雄市列為工業經 濟建設與發重心,逐漸擴大都市計畫規模,1958年擬訂高雄港十二年 擴建計畫,同時開闢高雄港臨海工業區。1963年高雄港清港工作近尾 聲,國內鋼鐵需求增加,拆船業興起。1962年開始實施「加工出口區 設置條例」,1966年,高雄臨海工業區,包括高雄加工出口區第一期 工程的完工,這個以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的工業基地,形成了高雄港 市變遷中最大的象徵地景。 1968年,高雄港擴建完成,同年為配合國家政策發展石化工業, 高雄重工業發展由原本的港區開始向當時的郊區蔓延。「臺灣地區石 油化學工業開發計畫」由經濟部工業局發佈,1973年開始十大建設, 左營地區相繼設立一輕、二輕,中油公司為配合政府政策在林園成立 林園廠,先後在1975年底完成林園、以及由縣府主導開發的大社石化 工業區,而三輕、四輕也緊跟著完成,帶動了下游、塑膠、橡膠等工 業。
(三)第三階段(1972-1986年) 國家資本有計劃的投入,大型工業設立以及加工區的成立。
11
1高雄加工出口區 日治時期將輕工業設址於前鎮,奠定了前鎮地區的工業基礎。 另一個重要的時空要素是1960年代美國半導體產業在亞洲尋找低成 本製造的可能,把勞力密集、技術層次較低的後段封裝業交給東南 亞開發中國家。1960年,高雄港疏浚工程,填出中島海埔新生地, 政府在接著公佈「技術合作條例」,提供各項優惠條件,期望藉由 本條例,以行政權集中及作業手續簡便等條件,吸引外商提供專門 技術,生產國內所需或可供外銷之產品。1966年在前鎮區設置第一 加工出口區後,低廉勞力立即吸引海內外投資者,1968年底,該區 的設廠與土地容量已達飽和,各項業務均已超越預定目標。外銷產 品以電子製品居首位,成衣和光學製品依序次之。 高雄電子便在此時空背景下成立,並進駐「加工出口區」從事 晶片後段封裝,此後陸續有24家廠商在兩年內於臺灣設立。由此可 知臺灣半導體產業,是由下游的晶片封裝測試開始,然後才回歸到 製造與設計,而1970年代之前的外商公司在台設廠,像是高雄電 子,便是為臺灣引進積體電路的封裝、測試與品管技術。1966年高 雄電子開始電晶體封裝,通用器材設立半導體封裝廠。1967年高雄 電子開始積體電路封裝。1968年飛利浦建元電子公司開始積體電路 裝配,臺灣通用器材公司開始生產二極體。 2楠梓加工出口區 政府為擴大加工出口區的經濟效益加速經濟發展,於高雄市楠 梓區增闢楠梓加工出口區,1971年楠梓加工出口區建設完成後,業 績快速成長。不但吸引工業投資、拓展對外貿易,更提供了許多就
12
業機會,造成另一波勞工就業人潮,各地勞工大量湧入高雄市,影 響人口變遷。
(四)第四階段(1987年至今) 是指全球經濟環境大幅變化後,產業主導也由資源型工業躍變成 為知識經濟產業,以資本、技術和知識密集型以及商業、金融、保 險、工商服務業和個人服務的後工業階段。
二、高雄都市化發展與人口變遷 高雄港所在地原稱打狗港,明朝嘉靖年間為漁村,荷蘭與鄭成功 時期皆有開拓,清初已成為高屏地區商品集散中樞,為米糧商販所 用。1855年(咸豐五年),美商安遜洋行的代表威廉,以建設打狗港 為交換條件,取得台灣樟腦的經銷獨占權,高雄港由漁港轉變為小商 港。1858年(咸豐八年),中英天津條約,加開中莊、登州、臺灣 (安平)、潮州、瓊州、漢口、九江、鎮江為通商口岸,然而安平港 港灣淤積嚴重,1863年(同治二年),在英國抗議下,清朝同意打狗 港成立海關分關。1864年(同治三年),正式成立打狗海關,打狗港 正式開港。1884年(光緒十年)中法戰爭爆發,清廷在此修建火砲陣 地,打狗港開始兼具商港與軍港的功能,1885年(光緒十一年),打 狗港取代了淤積的安平港成為海運樞紐,打狗港的角色提升,逐步改 寫了港區的地景與風貌。日治時期,鐵路交通成為殖民政府主要現代 化建設工程之一。1904年,鐵道部擬擴建縱貫鐵路設立車站,疏濬高 雄港的泥沙填平鹽田四周,修築縱貫鐵路、高雄港築港工程及工業
13
區,吸引日人及以澎湖、台南北門地區為主的外來移民,再加上現代 化的都市計畫,使高雄吸納多方人口迅速形成新興之近代港灣、工業 都市。 1944年,由於高雄港當時為南洋軍需的供給港,盟軍大舉空襲高 雄港,加上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初期,日人離臺,大陸外省軍民來臺, 造成高雄地區的人口結構與空間分佈再次產生轉變。1953年起,政府 以發展農業並促進工業發展為目標,配合經濟建設計畫之實施,1966 年完成第一期臨海工業區開闢工程並於臨海工業區內闢設高雄加工出 口區,加上十大經濟建設的中鋼、中船皆在高雄設廠,以及中油、台 肥、台機等國營事業的帶動下,後續設立的楠梓加工出口區等,高雄 市逐漸發展成為具國際港灣都市的規模。隨著高雄港的擴建、工業區 之開發,工商經濟迅速成長,就業機會大增吸引了外縣鄉鎮就業人 口,1962年開始,非本籍人口超過了本籍人口,高雄更正式成為一個 以外來人口為主的都市。高雄外來移民可以依照大戰前後約略畫分為 兩個時期:
(一)澎湖與台南移民 早期高雄移民以澎湖與台南人為主,戰後初期的人口空間分布仍 延續日治時期,以鹽埕、鼓山區為主要遷居分布範圍,後期也有原居 此地的澎湖人向高雄市其他地區移出的現象。例如,臺灣水泥公司, 亦延續日治時期,引用台南及澎湖人為員工。
14
(二)高、屏客家移民 日治時代北部客家多以農業移民為主,遷徙至高雄,戰後,高屏 地區美濃、六堆客家移民移入高雄市,以前鎮、小港二區較多,其移 居原因主要從事商業及服務業等,1970年代以後更吸引東臺灣的二次 客家移民。依據屏東縣政府的統計資料,年輕女性勞工由於其順從性 以及社會文化結構中重男輕女的機制,犧牲女童教育機會以投資繼承 家庭的男性使其向上流動。年輕女性在十五歲進工廠工作一段時間 後,戀愛、結婚,因而遷出定居外縣市。目前,總計高市客家約有20 萬人以上。在本寫作計劃中,訪談個案阮蘭英、蔡宮慧與陳美貞皆是 屏東地區客家女性,陳美貞與蔡宮慧更是屏東人口外移實例,而劉美 珠則是高雄杉林、美濃地區客家女性的案例。 高雄市的都市規模逐漸擴大,可以從前鎮、草衙、籬仔內地區人 口稠密度的變化最為明顯,高雄市發展成為四周鄉鎮在經濟與社會的 中心位置,市區內部之發展重心更逐漸由鹽埕區向東,轉往了前金、 新興及苓雅區,而在今日,更以捷運與鳳山舊城區銜接。當時高雄市 除了原本的市中心鹽埕、前金、新興等區外,週邊鄰近擴張到了楠 梓、灣仔內、新莊仔、凹仔底、寶珠溝、前鎮臨海特定區、小港特定 區、籬仔內、崗山仔、五塊厝、獅甲等當時視為郊區的區域,在民國 60年,這些區域甚至仍遍佈稻田與農作耕地,此時的運輸系統及公共 設施建設的速度仍趕不上工商業的需求,日治時期發布之都市計劃更 是不足以應付。1976年臨海工業區第三、第四期以及臨接高雄市之大 社、仁武、林園之石油化學工業區陸續開發完成,同年底,高雄市已
15
然成為臺灣全島第二個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區核 心都市。本計劃中的女性勞工多半為外來移民,分析其原居住地與現 籍,具體驗證了此一發展。
三、勞工文學底層書寫中的女性勞工、性別與權力 提及加工區女性勞工總會讓人想起七○年代著名的勞工作家-楊 青矗。楊青矗素有「工人作家」之稱,著名的著作有《工廠人》、 《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文字中,這些臺灣經濟起飛的幕後 英雄,將大半青春都奉獻在生產線機台的女工們,總是迫於無奈、充 滿辛酸,為父權與男性主管所傾壓。而在從本計劃中這一群早期加工 區女性勞工訪談中,逐步揭開早期加工區女性勞工的真實樣貌,在早 期出生率高,每個家庭眾多兄弟姊妹、重男輕女觀念下,確實出現教 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然而小說家筆下,總是充滿晦暗的女工生 活,卻被姊妹情誼所取代,美商電子公司早期雖然在女性升遷上「再 現」了父權,男性監工負責管理生產線上的女性勞工,然而後期或因 時代變遷,制度上也起了變化,女性也能成為線主任等管理職,並給 予充分相關培訓。訪談個案劉安民與黃秋雪皆提及此狀況與性別角色 現象,觀點卻有些微差異,劉安民特別指出了同工不同酬在性別上的 不平等。 在此簡短梳理臺灣女性勞動相關歷史,女性勞動者雖是六○年代 工業經濟發展後的新生現象。實際上,日治時期,臺灣女性勞動力一 直是推動經濟的幕後推手。二次大戰時期,本土青壯男子多被徵召為 兵伕,農村裡的女性擔負起大部分農事。而戰後,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16
使臺灣工業迅速起飛,高雄前鎮、楠梓以及台中潭子加工區,年輕女 性大量投入工業的時代現象,可具體由南臺灣三個加工出口區的發展 史看出來。高雄加工口區設立於1966年,到了1977年,在這短短十年 中,三個加工區廠商直接雇用的勞工人口數便多達近7萬人,其中有 85%是女性,這些女性勞工幾乎全是年輕未婚。隨著臺灣產業結構的 變化,由原本的農業社會進入工業化社會,女性由農村走入工廠,角 色則由家庭勞動投入受薪的勞動市場,在工廠中進行勞動的多是剛自 中、小學畢業的年輕女性,其中大部分完成初中或高中學業。在本次 訪談個案的學歷分佈上,皆為初中畢業,高中畢業進入加工區者僅兩 位,而初中畢業者也尋求進修機會,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高職學歷。 初中畢業後進入職場賺取薪資,成為那個時代許多少女的生活模 式,然而,女性勞動力仍處於分擔家計的位置,收入所得用來貼補家 用或支持其他男性家庭成員的教育資源,在職場上面臨嚴重的性別歧 異,往往出現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現象。更諱於傳統觀念下「男主 外、女主內」的性別角色分工,許多女性婚後往往被要求離開職場回 歸家庭,復有不合理資方甚至「單身條款」與「禁孕條款」,使女性 就業機會受限。綜觀臺灣勞工權益的發展,在長期戒嚴體制下,罷工 與集會遊行不被許可,勞工爭議行動雖常常發生,但始終處於底層無 法取得發聲機會,況且生產線上女性為多,女性的職位一直都較屬非 技術性工作,地位低落、出現許多工作條件惡劣、缺乏保障的現象。 例如,服務業拒用已婚女性,女工工時長、工資低、職業傷害多、女 工宿舍不夠、女工因組織工會被解雇。在當時戒嚴體制下勞方僅能以 「陳情」呼籲社會正義外,偶或聽見怠工,然而,面臨近年來產業外
17
移,勞資糾紛不斷,各項爭議顯示政府長期以來政策執行急需修正改 變。在本次訪談中,以黃秋雪為居住加工區宿舍的極佳個案,充分說 明了當時加工區宿舍為這些女性勞工所安排的各項學習及成長活動, 從舞蹈到語言學習等等。
四、結語:產業文化資產與工業遺址的新想像 高雄港都特有的工業文化與勞工生活樣貌,在這一、二十年間, 隨著經濟與產業型態改變。大高雄的城市地景產生巨大的改變,冒著 黑煙的工業煙囪、吵雜發出轟隆巨響的巨大廠房已然消失,舊時工業 景觀甚至成為無法回應的巨大鄉愁,而日常生活的景觀也從勞工底層 的拼鬥,轉變為漫遊於都市生活的休閒感。本計劃收集早期加工區女 性勞工近半世紀前的影像與口述記憶,除了重塑臺灣經濟榮景,主旨 意在重拾臺灣女性勞工打拼的精神,雖然在封閉「廠房」中人際網絡 狹隘,卻也凝聚向心力與勤奮工作的核心價值。在現今,歐美關注產 業文化資產與工業遺址的新潮流下,前鎮加工區雖然榮景不在,卻也 開啟了新的想像,影像中那些運作了半世紀前的建築與機台,更是臺 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場域與見證。
---------------------------------
參考文獻
---------------------------------
◆專書 楊青矗著,《工廠女兒圈》,台北:遠景,1982年7月。 陳妙瓊、王華瑾執行編輯,《產業高雄》,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 局,2004年12月。
18
◆期刊 吳連賞,〈高雄市產業發展過程和轉型方向〉,《高市文獻》第22卷 第2期,頁1 -28。 林美瑢,〈女性勞工運動與勞動政策之關係〉,《國家政策雙周 刊》,第79期(1994年2月),頁9-10。 林寶安,〈高雄市產業結構與變遷趨勢之探討〉,《城市發展》第9 卷,頁44-68。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a,《以農業發展 工業-臺灣戰後十五年的歷程》,高雄: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 教育中心。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b,《勞工階級形 成與血汗輸出的時代-1960與1970年代》,高雄:高雄市政府勞 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周芬姿、鍾榮富、王御風、鍾秀梅主編,2012,《重修屏東縣志》, 〈社會型態與社會構成篇〉。http://digital.cultural.pthg.gov.tw/ chapter_list.php?no_id=102
◆博碩士論文 王雅萍,〈誰來發聲?1970年代以後臺灣勞工文學的興起與式微〉,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國立臺灣 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蔡政安,〈臺灣晶圓代工產業的斷裂性創新初步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科技管理組碩士論文,2005年。
19
葉蓓芳,〈今高雄市歷史變遷中人群遷移的空間對應 (1624~2004)〉,國立台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楊蕙菁,〈高雄都會區都市化過程的人口再分佈及其變遷趨勢〉,國 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盧韋帆,〈高雄市商業區的發展與空間變遷之研究(19451999)〉,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20
專有名詞
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 陶瓷封裝(Hermetic Package) 塑膠封裝(Plastic Package) 基座(base) 釘架(Frame) ASSEMBLY HOUSE(封裝廠)流程 晶粒切割 (Wafer Saw) 黏晶(Die Attach) 焊線(Wire bond)
封膠(Molding)
化學處理(電鍍/合成/酸洗/)
切腳成型(Trim form) 印字(Top Mark)
檢測(Inspection)
21
圖一:擴建路口的高雄加工出口區指 示牌,可以見到大型貨櫃車來 回穿梭。 (攝影:蕭伊伶)
圖二:擴建路上的高雄加工出口區員 工宿舍。 (攝影:蕭伊伶)
圖三:左起為筆者父親蕭君在、二姑 蕭秀滿、三姑蕭秀金以及母親 劉美珠。四人皆為高電早期員 工。 (翻攝:蕭伊伶)
圖四:高雄電子公司員工旅遊,拍攝 時間為1974年,畫面左邊穿著 水手服手持棒棒糖的小女孩為 筆者,時年三歲。 (翻攝:蕭伊伶)
22
圖五:1970年代,筆者父親蕭君在與 技術人員合影
圖六:筆者父親蕭君在年輕時於高電 工作機台前
圖七:早期高電員工旅遊於故宮博物 館前合影
圖八:1990年代,晚期高電生產線 幹部合影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