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Page 1


East and West

西方與 東方 高承恕與 臺灣社會學 王振寰 朱元鴻 黃金麟 陳介玄

主編

理 論 篇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 . 理論篇/王 振寰等主編 . -- 初版 . -- 高雄市:巨流 , 2014. 11 面; 公分

西方與東方:

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 (理論篇)

ISBN 978-957-732-494-8(平裝) 1. 社會學 2. 臺灣社會 3. 文集 540.7

主 編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 邱仕弘 Lucas

發 行 人 總 編 輯

楊曉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33073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編 輯 部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 41 號 電話:02-29229075 傳真:02-29220464

劃撥帳號 購書專線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07-2265267 轉 236

法律顧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103021515

ISBN / 978-957-732-494-8(平裝) 初版一刷.2014 年 11 月

定價:380 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作者簡介(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振寰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 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與經濟社會學。著有《資 本、勞工與國家機器》、《誰統治台灣》、《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追趕的 極限:台灣經濟轉型與創新》等書,以及中、英文期刊論文數十篇。最 近的研究興趣為臺灣和東亞產業發展與創新、臺灣企業史、以及中國大 陸的區域和產業發展。

朱元鴻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 研究所教授。專長為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與文化理論、都市民族 誌、文化研究。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德國法蘭克福 Institut fur Sozialforschung 訪問學者、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法國第八大 學訪問學者。著有《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以及中 英文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各廿餘篇。編有《孔恩:評論集》(與傅大 為 合 編 )、Biopolitics, Ethics and Subjectivation( 與 Alain Brossat, Rada Ivekovic, Joyce C. H. Liu 合編);曾任《文化研究》創刊主編、麥田《理 論與當代戰爭》書系主編。最近研究興趣為「自閉症與我們的時代:一 個醫療概念史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邱德亮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明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 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文化史比較研究、品味理論與文化實踐、飲 食與物質文化、當代法國文化思潮理論、歷史書寫與理論。近來的研究 興趣為十九世紀亞洲旅行的文化史比較研究、臺灣文化精英的場域社會 學描述,以及布爾迪厄《區判》(Distinction)譯注。

苑舉正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主任。 年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後,於 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攻讀哲學,獲得哲學學士( )、哲 學碩士( )以及哲學博士( )。曾任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並於 00 年轉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迄今。研究的專長集中於科學哲 學、社會科學哲學、政治哲學、科技反思哲學、西洋哲學史與哲學教 育。目前出版研究論文四十餘篇。

陳介玄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東亞社會經濟研 究中心主任。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專長領域為經濟社會學、 產業研究、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與金融社會學。已發表四十餘篇 中、英研討會論文、二十多本專書及專書論文,著有《班底與老板:台 灣企業組織能力之發展》、《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中小企業的轉型》 等書。


黃金麟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 興趣為社會學理論、近現代中國的文化與政治、身體社會史、戰爭與 現代性等。著有《歷史、身體、國家》( 00 、 00 )、《政體與身體》 ( 00 )、《戰爭、身體、現代性》( 00 )等書及相關論文。

翟本瑞 東海大學經濟學學士,受高承恕老師啟蒙轉讀社會學,東海大學社會學 碩士、博士。曾任南華大學傳管系系主任、教育社會所所長、學務長、 應用社會系系主任、社會所所長、社會科學院院長。目前為逢甲大學合 經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研究興趣廣泛,包括社會學理論、社會 經濟史、傳播學理論、文化研究、教育社會學、西洋哲學、語言人類 學、資訊社會學、網路文化研究。

鄭志成 德國波昂大學(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Universität Bonn/Germany) 哲學院博士,主修社會學,副修哲學、「憲法史、社會史與經濟史」。 自 年 起 參 與《 韋 伯 全 集 》 中「 法 律 社 會 學 」(= MWG I/ - , 0 0)的編纂及校訂工作,負責韋伯手稿之整理、辨識、註解與詮釋 (Textkonstitution)部分。目前任教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曾任《社會分 析》期刊主編( 0 - 0 年)。研究興趣與專長領域為歐陸古典社會 學家、當代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方法論、社會學與歷史、歐洲思想史。 近年來關注的議題為後現代理論、社會正義的理論與現實、美學理論。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 (王振寰 執筆)

這本書是祝賀高承恕教授從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退的紀念論文集。 高承恕教授在 年學成歸國後,開始在東海大學任教,直到 0 年 退休,教誨學生無數。高老師在學術發展上,大略可區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引進西方社會理論,特別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與年 鑑學派,在當時的社會學界引起極大風潮;第二階段始於高老師將重點 移轉到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帶領團隊全台奔走訪問廠商,也帶動社會 學界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和成果出版。雖然這二階段的學術研究領域 截然不同,但在高老師學術熱情的召喚下,一群群學生紛紛投入相關研 究,其中有些學生持續在東海大學深造,有些則出國留學,學成之後他 們在各大學任教,高老師的學術影響力遂枝開葉散,進而形成社會學界 所謂的「東海學派」。 這兩本《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的紀念論文集,是東 海大學社會學系和我們一群曾深受高老師影響的學生, 0 年 月 日在東海大學舉辦的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改寫彙編而成。而編輯的邏 輯和架構,基本上是跟隨高老師學術發展的階段脈絡:從高老師引介西 方馬克思主義、韋伯,到後來從事中小企業,和金融研究。這個序文將 順此時間序列,介紹高承恕教授的學術發展,之後說明他對臺灣社會學 發展的貢獻和影響,最後則說明本書的文章和基本論點。 i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一、學術志業 高承恕教授於 年畢業於東海社會學系,之後留學美國俄亥俄 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年東海社研所碩士班成立,他回到東海 社會學系開始長達 年的教學生涯。在他長期從事社會學教育的過程 中,對臺灣社會學的發展,至少產生了以下三個重要的影響。第一個就 是帶動了對西方社會理論研究的熱潮;第二個是引發了社會學界投入中 小企業的研究;第三個是開啟了台商和東亞資本主義比較研究的先河。 這些影響至今方興未艾,也透過了東海畢業的學生,不斷往外擴散。 (一)在回國任教初期的第一階段,高承恕老師主要的教學核心在 社會理論,包括引介了邏輯實證論與詮釋學的辯論,以及批判理論等對 於社會理論的反省等;其討論範圍包括了哈伯瑪斯、韋伯、舒茲與現象 學、葛達瑪與詮釋論、溫區與文化人類學、日用語言學派、孔恩與科學 哲學辯論等,並往上追溯西方哲學傳統,一直到康德、黑格爾到馬克 思。在仍處於戒嚴時期的當時,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仍是禁忌,但由於高 老師的引介和帶領,東海師生卻能自由地閱讀討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傳 統,特別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哈伯瑪斯著作,誠屬異數。同時在臺灣學界 造成一股風潮,不少台大學生也會慕名前來旁聽。 然而對高老師而言,他內心更為關切的議題是:「中國為何成為今 日之中國?」而其切入點就是韋伯的著作。在社會學理論的傳統中,韋 伯的比較宗教研究,所關切的就是「為何現代理性資本主義只出現在西 方?」、「西方為何成為今日之西方?」正是回答高老師心中疑問的起 點。因此,高老師曾經連續幾個學期開設「韋伯專題」課程,帶著學生 閱讀韋伯的經典文獻,例如「經濟與社會」、「中國的宗教」等,當時的 一批學生,各自在不同領域撰寫關於韋伯的論文,奠定東海社會學系韋 ii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伯研究的學術聲望。高老師也在 0 年代造就臺灣學界的一股「韋伯 熱」。當時社會學界對西方社會理論的熱潮,曾有過「南高北葉」(東海 的高承恕教授和台大的葉啟政教授)的美號,可見當時學生對於理論熱 切研讀的盛況。 (二)對於韋伯的研究,和對現實世界的關心,也引導高老師的學 術發展,逐漸往經驗研究移動,而最終落實於「臺灣中小企業」研究 上。由於韋伯認為西方理性資本主義的興起,與城市中產階級的出現有 關,是這個階級帶領了西方文明的改變。因此,高老師開始對中產階級 這個議題產生興趣。其次,在 0 年代,當時社會科學界普遍以量化 方法拿來進行本土研究,認為一旦累積足夠的研究成果之後,「中國化」 與否就不會成為議題。但是,高老師受到韋伯的影響,認為人的行動是 有「意義」的,因此並不認同問卷和量化方法,在當時臺灣社會學界屬 於異類;他後來對於臺灣中小企業主的研究,也都是透過訪談,進入企 業主的世界來詮釋中小企業的發展。 在高老師移轉到經驗研究的過程中,一個重要轉折點是開始對法國 年鑑學派史學的鑽研。 年,在大量研讀韋伯的主要著作之後,高 老師決定深入探討年鑑學派相關研究,從史學的長時段觀點尋找社會學 可資借鏡之處。他帶著學生一頁一頁討論布勞岱(F. Braudel)的《文 明與資本主義》三巨冊原文版,以及年鑑學派的其他著作,例如《私生 活史》等其他著作,啟發學生從長期觀點來觀察社會問題。東海大學社 會學系也愈來愈回歸到人文社會研究的傳統,與正統社會學走向數理和 量化取向,有著極大差異。 同樣也在 年,當時仍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社會學系任教 的 Gary Hamilton 在東海客座一年,他對臺灣社會的觀察和關切(例如 到 年發生的臺北十信事件),引發了高老師長久以來內心的焦 iii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慮:也就是,連外國學者都這麼關心我們的社會,我們自己卻缺乏關注 也無力解釋。透過了與 Gary Hamilton 一年的密集討論和交流,激盪出 高老師當年要建立中國社會學的夢想和大志。於是 年高老師決定 成立「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務實地從基層認識臺灣社會,開啟了 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 承繼了韋伯的研究方法,高老師採取田野調查和深入訪談的方法, 來瞭解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透過了連續多年的國科會計畫,高老師帶 著他的學生東征北討、南北奔波、深入基層做田野調查的精神還被《天 下雜誌》專輯報導,稱為「高承恕和他的十三兄弟」。其研究至今,訪 問超過六百家企業,累積訪問紀錄超過三千萬字;當初訪問的廠商,有 些也許已經消失,有些可能遷移大陸或成為大廠商。但不論如何,高老 師的研究,已經真實地記錄了臺灣中小企業的變遷過程,也為臺灣的企 業研究,奠立了重要的歷史資料。更重要的,透過這些計畫,高老師以 及他的學生們,陸續發表研究成果,確立了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及東亞社 會經濟研究中心(東亞中心)對於臺灣產業研究的領先地位。 (三)因為投入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高老師看到臺灣經濟的轉 型,因此,他的研究,逐漸從製造業轉移到貿易和金融。進一步地,他 也開始了東亞不同社會的比較研究,包括對於香港以及對中國大陸的台 商研究。在蔣經國基金會的支持下,高老師與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黃 紹倫教授,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的社會科學部教授合作,進行了「臺灣與 香港中小企業之社會制度」研究,帶領學生前往香港進行大量訪談和調 查,之後將其研究成果出版《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一書,可說是 高老師在香港研究上具體而微的學術貢獻。此外,早在 年,當時 台商才開始前往大陸投資,但高老師已經看到臺灣經濟與大陸之間密不 可分的趨勢,便著手進行「海峽兩岸三邊社會經濟之互補性與矛盾性: iv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以臺灣在大陸投資為策略」研究,對於現今大量的台商研究而言,高老 師具有相當高遠的眼界,這不只是研究時機上的領先,也是社會學界相 關研究的先驅。也就是在此階段,高老師帶領東海師生,前往北京,並 與清華和北大社會學系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為學術伙伴。在兩岸大學的 學術合作方面,高老師真的非常具有先見之明,至今東海和這兩個大陸 的大學,以及香港的大學之間的合作仍未間斷。雖然這些年來,高老師 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但他仍不斷自我超越,試圖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待 全球資本主義的地理移轉、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臺灣在東北亞資本主 義中的角色。這樣的開創精神,足為後學榜樣。 整體而言,高老師不論在理論和經驗研究上,都開啟了臺灣社會學 界新的視野和研究領域。從理論思辯到田野經驗,高老師不但願意不斷 嘗試新的領域,也在研究中開啟新局和典範。從韋伯、哈伯瑪斯、年鑑 學派,到臺灣中小企業、金融體制,到香港和台商研究,都說明了高老 師是以「帶著感情發問」、「理性沉著回應」的態度,結合理論知識和經 驗研究,創立新的研究方向和典範。

二、經師與人師 在高老師榮退的當天,東海大學的茂榜廳被幾百位的人群擁塞得水 洩不通,高老師 年來所教過的學生、企業界的朋友、以及過去多年 來從事兩岸交流,大陸清華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多位 教授,都一起來到東海為高老師慶賀這個屬於他的日子。為何高老師的 退休,能夠吸引到那麼多人來為他祝賀?做為他的學生同時也身為教授 的我們,眼見盛況,不禁捫心自問,在我們退休時,是否也能夠有如此

v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光景? 高老師除了對學術的堅持外,也是一位為學生全心全力付出而不悔 的老師。他把培養學生當成畢生的職志,帶學生讀書、訪問、出國、打 球,臺灣學界還沒見到哪位老師可以像高老師這般,把很大部分的時間 都給了學生。高老師的所言所行,就是一位能身體力行、帶動風氣、與 學生一起成長、從實踐中培養能力的老師。今天大家談通識博雅教育, 高承恕老師一生所呈現的「經師人師」,就代表了整個通識和博雅教育 的精神。 由於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教育學生身上,因此影響了高老師的寫作時 間,他的著作相對於其他專注於研究的學者是比較少的。但是把他和同 時回國任教的學者相比,高老師的少數著作卻影響了整個世代,而他帶 出來的學生現今已任教於國內各公私立大學,影響了臺灣社會學界的長 遠發展。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也深 切體驗了所謂「萬世師表」的真正意義。我們這幾位都在大學任教,面 對高老師為學生的付出和精神,我們實在顯得渺小,因為我們連高老師 對學生付出的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做為高老師的門生,特別是早期的學生,我們享受到了春風化雨的 教導,也十分放肆地在高老師東海路的家上課到深夜,甚至有時就睡在 高老師家裡。現今想起,當時年輕實在不懂事,因為我們嚴重地打擾了 高老師的家庭生活而不自知。雖然現今說來有點太晚,但我們也要用這 個機會,感謝高師母鄭瑩女士的包容與支持;沒有高師母的寬容胸懷, 就不能成就學生與老師論學的氛圍,而這正是造就「東海學派」無形但 卻是最有力的根基。 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Beruf)」中提到,學術研究是種使命 和召喚(calling),具有神聖性格。他說,任何人假如「……沒有這種 vi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圈外人嗤之以鼻的奇特的『陶醉感』、沒有這份熱情、沒有這種『你來 之前數千年悠悠歲月已逝,未來數千年在靜默中等待』的壯志──全看 你是否能夠成功地做此臆測──你將永遠沒有從事學術工作的召喚;那 麼你應該去做別的事。因為凡是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從事的事,就人做 為人來說,都是不值得的事。」高老師體現了將教育和學術做為志業的 精神,召喚了後來的學生對學術和教育的投入,建立了東海大學社會學 系獨特的精神狀態,且已經成為臺灣社會學界非常具有價值的資產。

三、章節介紹(理論篇) 全書共二冊收有 篇論文,分為理論篇和經驗研究篇,以回應高 老師學術生涯的兩個階段。本書為第一冊的理論篇,共收有 篇論文。 第一章朱元鴻教授之「未成熟科學的魅力」,他回應高老師回台任教所 教導的社會科學哲學,指出高老師所帶來的正是西方哲學界方興未艾、 辯論不休的議題,也帶進了社會學「這個未成熟的學科因為參與嘈雜的 知識論爭議而向世界思潮開啟,顯得青春煥發、漸具熟成(aging)的 風味與魅力」。然而朱教授也反省到「在二十世紀 0 年代中期之後,社 會學不再回應當代知識論爭議的騷動,因此顯得像似漸趨沉寂自得的 老成(aging)學科」。 這篇文章透過了對高老師知識傳承和自己研究法 國社會哲學的反省,說明社會學與哲學爭辯之間的關係,具有相當強 的反身性。第二章是苑舉正教授的「臺灣社會科學方法論發展之哲學 反思」,他從哲學反思的觀點,描述二次大戰後在美國所發展的邏輯實 證論以及反實證論思潮,如何在極為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輾轉於上世 紀 0 年代開始傳播至臺灣,並掀起了一股思想的浪潮。他以殷海光、 vii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高承恕、林正弘三人為例,說明臺灣的社會科學哲學發展的歷史。他指 出,雖然反實證論的立場並不以提出新的科學架構為主,而更想從歷 史、理論以及本土思維的方向,重新理解與詮釋社會科學的意義,因此 並無法撼動實證化研究的主導地位;但就是這種倫理態度,是以人為本 的社會研究,有助於提升知識進步和多元文化並存的機會。這篇論文把 高老師的理論引介,將臺灣放在世界思潮中來探討,格外具有歷史脈絡 和反省性。 本書的第三章是黃金麟教授所寫「『苦難』的政治經濟學:群眾運 動與中國革命」,討論中國共產黨如何以苦難動員群眾,成功發動一場 「窮人」革命,來建立其革命真理政權。他指出,苦難有真實性和心理 性的對應,在以苦難塑造革命的物理條件時,共產黨人將一般中國人個 人的苦難,例如經濟剝削、天災、土匪、戰爭和父權統治等,和國族的 苦難混合串連,這個同一化苦難根源的論述和動員,在土地改革時期 ( - )中達到最高峰。透過群眾運動與訴苦機制,共產黨成功地 將蔣介石塑造成為最大苦根,美國帝國主義則成為蔣介石的後台。不過 黃金麟教授也指出,用以打敗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方式,未必能用來做為 經營新社會的條件,革命成功之後的共產黨,仍一再地在後續的時間發 動群眾搞革命,卻也構成其新政權的限制來源。 本書第四章是邱德亮教授所寫的「救贖經濟的理論性初探:以朝聖 的宗教旅行為例」,藉助於韋伯新教倫理的分析,邱教授發展出「救贖 經濟」的概念,指出神聖與世俗、此世與彼世、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 區分,將此世所做的事(禁慾),象徵性地轉化成為彼世的解脫以做為 回報(新教徒現世成就,轉化為榮耀上帝而獲得救贖)。他以朝聖的宗 教旅行為實例,指出朝聖做為宗教事業所生產的救贖商品,永遠在通俗 化(或稱市場化或商業化)和精神化(或稱文化化或心靈化)之間,進 viii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行世俗/神聖,腐敗/改革的辯證式擺盪。更有趣的是,他指出,不同 階級在救贖經濟獲得的利益是不同的,「越能與經濟世界拉開距離的婉 飾委辭的運作,越是將經濟資本的投資易容變貌得面目全非,以致無法 辨認時,越能獲得最大的宗教利益。這才是救贖經濟對上層支配階級的 真正意義。」這篇論文對我們瞭解宗教朝聖提供了批判性的理解。 第五章是鄭志成教授的「認知人類學的二元對立結構做為方法論的 理解策略:兼論理解 Georg Simmel 的社會學嘗試」,他認為二元對立的 認知結構貫穿西方思想史的脈絡,「二元性」意謂著兩個對立、分裂、 不相容的選項,往往是兩個方向、質地互異的極性。從古典希臘哲學 思想的「存有」與「流變」、中古世紀的上帝與人、到近代的身心二元 論、和社會學發展脈絡中馬克思、涂爾幹和韋伯都有二元對立認知結構 和論證,最後他檢視 Simmel 的生命哲學、社會學、文化哲學,以及時 尚現象各個領域,並仔細討論 Simmel 在這些不同領域所展現出來的二 元對立思維,藉此呼應其論點:人類的思維活動中,的確存在著一個普 遍的「認知的二元對立結構」。 第六章翟本瑞教授的「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當代金融社會的風險與 危機」,是以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命題,討論當代金融主 導的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危機和風險。他指出, 0 年代以來,因為 信貸極度擴大、過度槓桿操作,金融資本主義也因而全面擴張,成為主 導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然而,過去和當前世代預支了未來 世代的可支配所得,這個借來的繁榮到了 00 年金融風暴前夕,終於 無法再持續下去。全球總合需求缺乏,飽受擠壓的中產階級、嚴重的財 富分配失衡,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嚴重失業,都讓金融資本主義的內在 矛盾逐漸顯露,而且「世代鬥爭」的問題也浮上台面。面對金融資本主 義嚴峻的經濟困局,作者指出需要正視馬克思所提出的「資本主義必然 ix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崩潰論」的危機理論。 本書的完成,首先必須感謝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劉正主任的大力支 持,從籌備開始,我們就定期開會,仔細籌劃各項工作,以及會後緊盯 文章進度、審查和修改的工作。其次,我們要感謝參與寫作的朋友,因 為他們的熱心參與,才有這本書的出現。我們也要感謝參加高承恕教授 榮退會議的所有師生、校友和朋友,大家共同見證了高老師做為人師和 經師的典範。當然,我們大家都必須利用這個機會,大聲地對高老師說 聲:「謝謝老師」!

王振寰 於臺北木柵 中華民國 0 年春假 *本文部分資料採自翟本瑞、陳介玄所寫之〈老師 as a Vocation〉,《青 春作伴、綠苑春濃:高承恕教授榮退紀念集》,臺中:東海大學社會 學系出版, 0 。

x


推薦序 葉啟政

我應當是在 年認識高承恕教授的。雖然我比他早在 年即 回台任教,但是,再怎麼說,我們都是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自己 培養,爾後出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回國任教的首批社會學者。在當時, 像我們這樣的歸國學人是頗受社會重視,至少,在學院自身,年長一輩 的學者們,對剛獲學位歸國任教的年輕學人,總是寄以高度期待,希望 找個機會討教一下他們的學問,看看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學習、切 磋。記得就在 年間(也有可能是 0 年年初),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即邀請了高承恕教授做一個專題演講,他留給了當時執學術 界牛耳的重要前輩學者一個相當特殊的印象,而且,可以說是負面的印 象。 0 年代初,在臺灣大學哲學系殷海光教授的領導推動下,邏輯 實證論的哲學思想成為臺灣思想界的主流,這強化了早已行諸多年的所 謂「經驗實徵」 (特別是量化)研究方法的正當性。對這樣的現象,英 國社會學家 Anthony Giddens 即認為,基本上乃是從事有關社會與行為 現象的研究者模傚自然科學之認知模式的一種態度反應。由於種種歷史 條件的隨制作用,這樣一種我們慣稱為經驗實徵研究的「實證主義」態 度,在美國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界裡,事實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即 已蔚成風氣,並且成為主流。這麼一來,可以理解的,由於我們絕大多 xi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數的社會科學研究從業者都是留學美國的,縱然沒有留學美國,其所學 習而稔悉的,也是以美國的研究風範為圭皋。以當時的臺灣學術界而 言,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可以說即是持有這樣之研究典範的重鎮,而楊國 樞教授則是最為重要的靈魂人物。 從 0 年代起至 0 年十二月間倡導了所謂《社會及行為科學研 究的中國化》的十年間,楊國樞教授推動了一連串學術運動,其中包含 以心理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為鐵三角的所謂「科際整合」,以及有關中 國人性格與「現代性」等等的研究,而這一切在在均是以強調經驗實徵 方法為根本。這樣的科學態度所秉持的,可以說即是 0 年代以來強 調所謂「經驗實徵」的實證主義思想。它以絕對的優勢籠罩著整個臺灣 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界,而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則可以說是極 具主導作用的學術研究機構,有著極崇高的學術權威地位。 當時,一個學者能夠被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演講,即猶 如是「被欽點」了的狀元一般。因此,高承恕教授被邀請去演講,可以 說是被看重的,是一種榮譽。然而,問題就出在高教授的演講內容,我 忘了他的演講題目,但是,他所講的涉及當時他熟悉的德國批判理論與 詮釋學,對實證主義,當然,不能避免的,會有著批判性的著墨。對當 時在座的諸多深受美國實證思想洗禮的前輩學者,這無疑是嚴厲的挑 戰,涉及的是基本學術信仰,更是學術尊嚴的問題。於是,以楊國樞教 授為首的諸多學者表示不滿,以為這是一種反科學的狂妄作為,實不可 取。這麼一來,這次的演講所呈現的,最重要的自然不是高承恕教授的 學養功力,而是為行為與社會科學界引來騷動─一種基本信仰受到嚴 重挑戰(乃至摧毀)的集體焦慮。自此,高承恕成為「異類」的代名 詞,很自然的,被歸類為是行為與社會科學界中的非主流少數份子。 沒錯,高承恕教授那一次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初次學術 春啼,為他帶來的,最重要的莫過於是學術屬性的定位,這是「不幸 xii


推薦序

的」。但是,依我個人的意見,這卻可以說是高承恕教授對 0 代初期 之臺灣社會學界最大的貢獻,即:於代表美國主流社會學之實證主義與 結構功能主義之外,他為我們開啟了另外一扇門,特別是理論思考的 門,這個門來自歐陸德國的社會思想─批判理論和詮釋學傳統,當 然,還有韋伯的社會思想。再說,這也正是高承恕教授於 0 年代的 臺灣社會學界能夠領風騷的關鍵。 回顧高承恕教授的學術生涯,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看出,不論就教學 或研究而言,他後來專注的是有了轉向。正如這本書編者們撰寫的序言 中所指出的,高教授把焦點轉移到法國年鑑學派史學的論述典範。我不 知道高教授為何會有此轉移,也不曾得知其心路歷程,但是,這個轉移 是有意義的,更可以說是奠定了臺灣社會學界裡慣稱之「東海幫」的基 本思維架構的基礎。我個人認為,除了肯定著任何社會學研究必須關 照社會的「歷史」條件之外,高承恕教授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日常生 活」這個概念,無論就理論立場或現實社會生活來說,對於理解人們之 社會行為均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事實上,回溯法國社會學發展的傳 統,特別是左翼的社會思想,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從 Lefebvre 於 年出版《日常生活的批判》(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的第一卷以來, 整個(至少法國)馬克思主義思想把革命的希望寄託在如何從日常生活 世界裡來啟蒙無產階級,並讓他們有著產生革命的動力。撇開所有相關 的課題(如具體的革命策略問題)不談,高教授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講 授 Braudel 之年鑑學派的論述,某個程度來說,是呼應著這樣的思想潮 流。尤其,在 0 年代所推動之「學術研究本土化」的衝擊之下,這 樣地強調「歷史」與「日常生活」自然是「本土化」兩項不可或缺的概 念範疇。高教授這樣的選擇可以說是明智、且具有著前瞻性的感應。 坦白地說,做為高教授的摯友,尤其是學術上的同好,我沒有料 到的是他將之後的研究重點移轉到對臺灣中小企業從事經驗實徵的研 xiii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究(包含了之後對台商和東亞資本主義的比較研究),儘管當高教授把 興趣轉移到對法國年鑑學派史學,原本就可以預期有著轉向經驗實徵研 究的可能。是的,從喜好「熱鬧」與結交朋友的個性角度來看,高教授 的心靈世界裡確實有著引動他走入庶民世界的潛在驅力,但是,他能夠 毅然決然把過去喜好與擅長的理論思考予以適當的懸擱,在心靈上需要 先做點調整,並下定決心。就我個人的立場,對一個學者而言,這是一 種「致命」的選擇,需要一定的勇氣。更令我感動的是,我認為,除了 個性之外,高教授所以把整個學術生涯投入臺灣中小企業的經驗實徵研 究,尚有一股來自內心的沛然力量,這股力量即是他對自己所生長之臺 灣這塊土地有著一份關懷與熱愛的情操。高教授是所謂「外省」子弟, 而且是一般所謂的「高幹」子弟,能夠把自己的學術生涯關注在一般庶 民的生活世界上面,就其個人生命史來說,是不尋常的,值得尊敬,也 應當特別予以肯定。反過來,對我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卻 做不到,我自己應當覺得慚愧才對。 高承恕教授是一個情感豐富而熱情洋溢的人物,這很明顯的體現在 於他的整個學術生涯之中。其實,單就他的學生們在這套文集中為他所 撰寫之論文的內容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能夠把生命情懷融入學 術活動之中,正是韋伯所說之「學術作為志業」的基本精神,這在臺灣 的學術界裡是少見的。對這,我始終認為,高承恕不是一個科學家,而 是藝術家,一個把整個生命融入專業的藝術型學者。難怪,他會深深 地獲得到學生們的愛戴以及長年追隨,成為永遠、且唯一至尊的「幫 主」。

葉啟政 識於世新大學研究室 時 0 年 月 日 xiv


目錄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 : 高老師的學術志業 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王振寰執筆)

i

推薦序 葉啟政

xi

朱元鴻

苑舉正

第一章 未成熟科學的魅力

第二章 臺灣社會科學方法論發展之哲學反思

第三章 「苦難」的政治經濟學:群眾運動與中國革命 黃金麟

第四章 救贖經濟的理論性初探:以朝聖的宗教旅行為例 邱德亮

第五章 認知人類學的二元對立結構做為方法論的理解策 略:兼論理解 Georg Simmel 的社會學嘗試 鄭志成

第六章 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當代金融社會的風險與危機 翟本瑞 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