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

Page 1



叢書主編:蕭新煌教授 叢書策畫:臺灣第三部門學會 本書由臺灣第三部門學會、臺灣社會福利學會 及巨流圖書公司共同策劃出版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 2000-2018年 / 蕭新煌, 官有垣, 王舒芸主編. -- 初版. -- 高雄市: 巨流, 2018.10 面 ; 公分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 政策效應:2000-2018年

ISBN 978-957-732-570-9(平裝) 1.社會福利 2.文集 3.臺灣 547.07

107014025

主   編 蕭新煌、官有垣、王舒芸 責  任  編  輯 劉侑學、張如芷 封  面  藝  術 Yu Hyang Lee 封  面  設  計 毛湘萍 發  行  人 楊曉華 總  編  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64697 e-mail:chuliu@liwen. com. 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 41 號 電話:02-29222396 傳真:02-29220464 劃  撥  帳  號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購  書  專  線 07-2265267 轉 236 法  律  顧  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 版 登 記 證 局版臺業字第 1045 號 ISBN 978-957-732-570-9(平裝) 初版一刷‧2018 年 10 月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定價:650元


作者簡介(依章次排序) 蕭新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

官有垣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

王舒芸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臺灣社會福利學會第12屆祕書長

劉侑學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候選人 臺灣社會福利學會第12屆副祕書長

杜承嶸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王增勇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周孟謙 獨立記者


沈秀華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實芳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生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維虹法律事務所律師

謝新誼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史博士生

吳嘉苓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王兆慶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生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

陳正芬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2012.6-2017.6)

吳靜如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

許淳淮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工作人員


陳柏謙 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 臺灣通信網路產業工會祕書長

林柏儀 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

陳宥任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執行委員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監事

張恒豪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游鯉綺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社工師

許朝富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

葉大華 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施逸翔 臺灣人權促進會副祕書長


吳紹文 宜蘭青農 2016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宜蘭縣立委參選人 現任19th綠黨中執委 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成員 宜糧號負責人

倪世傑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


目錄 蕭新煌、官有垣、王舒芸

編者序

1

第一篇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

總論:勾勒千禧年後的臺灣社會福利運動

i

3

蕭新煌、官有垣、王舒芸、劉侑學

第二章

臺灣第三部門發展與社會福利運動

39

杜承嶸、官有垣

第三章

解嚴後社會工作者的政治參與:社聯工作室的運動角色 61 王增勇

第四章

新世代基進社工的參與和回應:工會時代

79

周孟謙

第二篇 未竟的民主:隱形身分的再現與平等實踐 第五章

臺灣的性別運動與變動中親密關係樣貌

103 105

沈秀華

第六章

桃花爛漫始抬眸:臺灣同性婚姻法制化運動

133

林實芳

第七章

挑戰權威知識:臺灣的生產改革運動

163

謝新誼、吳嘉苓

第八章

托育擴張之路:論述、托盟與行政官僚的共舞 王兆慶、王舒芸

187


第九章

當潛水的照顧者浮現:家總的成立與路線爭議

215

陳正芬

第十章

照顧正義運動:從家務移工休假權到反血汗長照

233

吳靜如、許淳淮

第三篇 失守的底線:勞動彈性化的抵抗與團結嘗試 第十一章

257

工時改革法案之政治分析:工會的行動策略與政策後果 259 劉侑學

第十二章

到典型僱傭之路: 一個以派遣勞工為主體的產業工會終結派遣歷程

291

陳柏謙

第十三章

從邊緣到中心:大學兼任教師的勞權抗爭

315

林柏儀

第十四章

無產階級化的醫療專業:臺灣醫師爭取勞動權益的歷史 339 陳宥任

第四篇 福利拓邊時代:權利邊界的抗爭與突圍 第十五章

行無礙的倡議:障礙者的網路動員與現身

363 365

張恒豪、游鯉綺、許朝富

第十六章

世代正義與修憲行動:十八歲公民權運動

389

葉大華

第十七章

國際人權公約在臺灣:官僚與人權的寧靜對決 施逸翔

413


第十八章

從農業改革到農民參政

437

吳紹文

第十九章

核電歸零:臺灣反核運動 2000-2017 倪世傑

455



編者序

編者序 蕭新煌、官有垣、王舒芸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這本書是繼蕭新煌與 林國明兩位教授在2000年出版的《臺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後,另一本接力 探討千禧年後臺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動態,尤其關注社會福利「運動」 與「政策」間的互動與關連性。 本書有三個特色,第一,臺灣的社會福利發展日益多元,除了傳統的 經濟安全與福利服務外,婚姻平權、長期照顧、性別運動、青年公民、國 際人權等新興課題,逐漸成為關切與討論的範疇,本書嘗試記錄臺灣公民 權擴充和完整化歷程中的「運動」角色;第二,臺灣社會福利運動的動員 結構與策略,隨著組織的制度化與專業化、社群媒體的創新,也出現更多 元嶄新的形式,開啟更廣泛的倡議空間。第三,本書觀察時間橫跨臺灣自 2000年以來的三次政黨輪替(2000、2008、2016),因而可以在較長的歷 史時間軸裡考察運動演進的軌跡中,社福運動與不同黨派執政的互動,及 其政策路線與運動策略的異同。 本書從發想到誕生歷經兩年多的時間。2016年5月,臺灣正值政治、 產業、人口結構變遷的關鍵時刻,如何在經濟發展停滯與國家財政困難的 大環境下,迎接高齡世代的新挑戰,是整體臺灣社會需嚴肅面對的課題。 許多社會福利政策正面臨轉型,又適逢總統大選,因此「臺灣社會福利學 會」將年會主題定為「高齡世代的社會福利轉型──科層治理、政黨與公 民運動的交織對話」,邀集本書所有作者在年會中發表,會後一起開會, 共同決定書寫的論點與方向。同年11月18日在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舉 辦第一次專書工作坊,主編與作者們彼此就各章的初版提問、建議、相互 激盪。 其次,由於本書各章的初稿皆經兩位學者匿名審稿,特別感謝臺灣民 主基金會慷慨贊助本書稿費與審查費,以及第三部門學會吳佳倫執行祕書

i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

協助繁瑣的計畫與經費申請。此外,主編另邀請了七位匿名審查人針對本 書整體內容與部分篇章提供寶貴的修改建議,讓各章的論點更為清晰,在 此一併致上深摯的謝意。而後作者群們依據不同主題分別在2017年的「臺 灣女性學學會年會」、「臺灣第三部門學會年會」、「臺灣社會研究學會 年會」、與「臺灣社會學年會」發表,要特別感謝不同專業群體的年會參 與者提供的迴響與建議。最後,感謝這19章25位作者的熱心響應、耐心討 論、與細心修改,本書才可能出版問世。 本書係臺灣第三部門學會、臺灣社會福利學會、與巨流圖書公司共同 策劃出版的「臺灣第三部門研究叢書」第9號,特別感謝巨流編輯同仁的 悉心協助,讓我們安心不少。最後,特別感謝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博士候選人劉侑學,2016年因擔任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副祕書長自此兩年多 的投入,舉凡年會、工作坊的籌備執行、與作者的觀點討論、聯繫催稿、 文章送審、文字校對。全書上看三十萬字、數百則新聞,若沒有侑學的細 心與耐心,本書無法順利出版。

ii


第一篇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 總論:勾勒千禧年後的臺灣社會福利運動

蕭新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

官有垣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理事長

王舒芸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臺灣社會福利學會第12屆祕書長

劉侑學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候選人 臺灣社會福利學會第12屆副祕書長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

壹、前言 2000年蕭新煌與林國明出版《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是臺灣少數以 「社會福利運動」為主體的專書。書中清楚指出,臺灣的社會福利體系自 1980年在資源規模、保障對象、福利涵蓋的範圍及制度化均顯著發展;同 時也認為促成這些擴張的部分原因來自政治民主化,使社會力得以組織且 透過運動形式要求集體資源的重新分配。記錄與分析這些過程與成果,是 《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的重要精神與貢獻。 18年後的今日,臺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業已從民主轉型進入民主鞏 固階段。然而,民主政治的成熟,從不意味社會其他層面的必然進步。回 顧這將近20年的時光,臺灣在人口、經濟、國家財政均出現結構性變遷, 促使某些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面對緊縮或轉型的挑戰,例如,年金與健康 保險改革;而就業市場深受全球化及經濟景氣影響,連帶社會保障制度面 臨嚴峻威脅,例如,低薪長工時、非典型就業興起;人口結構與性別文化 的變化,也對婚姻家庭及照顧體制帶來影響,例如婚姻平權與生養、長照 服務的挑戰。換句話說,當外在政經環境險峻、國家持續減稅侵蝕財政能 量等不利條件下,我們發現,1990年以降長達十餘年福利政策的擴張(黃 煌雄、呂溪木、趙昌平 2002)正在步入終結。但政治民主發展所釀成公民 社會的沃土,使國家機器對風險結構變遷的治理,不再能如威權時期僅由 上而下;變革歷程中有許多公民團體透過倡議、社會運動、立法遊說,及 進入委員會等方式,反對福利刪減、提高勞動保障基準、要求在生養與老 年階段投入更多公共資源,甚而訴求國家肯認更多元的相處關係與婚姻身 分。 有些倡議運動成功、有些失敗;更多,仍在努力的路上。 2000年後,臺灣社會福利的發展是既緊縮又擴張的過程,且在物質資 源之外,更加關注不同群體的實質平等。雖然在既有行政體系與政治制度

4

下,不同位置的行動主體,均可能對社會福利改革走向產生作用力,但


第一章 總論:勾勒千禧年後的臺灣社會福利運動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接力觀察過去18年來社會 福利運動的發展,企圖透過17個運動紀實讓大家看見「運動主體」在政策 變革中的身影與力道。我們好奇:臺灣由福利擴張走向緊縮的進程中,社 會福利「運動」的角色為何?尤其從公民團體及社會運動的視角,剖析辯 證其採取的組織動員、行動策略、倡議形式與論述構框,如何對科層治理 或政策規範產生影響。 再者,我們「重新定義」社會福利的傳統邊界。雖然所得維持和福利 服務仍構成社會福利的主要內涵,但隨時空演進其範疇更為深化與多元, 從階級、性別,交織延伸到種族與世代,而婚姻平權、國際人權公約、環 境保護,也成為新一代社會福利領域關心的主題(劉侑學、王舒芸、吳明 儒 2016)。因此,本書的議題橫跨醫療、勞動、照顧、性別政策在這18 年來有哪些不平等、不正義?處境如何被述說與理解?有哪些團體、以什 麼樣的倡議或動員策略、發展歷程、提出什麼樣的法案與政策?社運團體 如何與不同的政治力量合縱連橫?對政策產生了哪些影響?又遭遇什麼挑 戰?

貳、轉變中的社會風險結構 2000年出版《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時恰逢臺灣社會福利的黃金擴張 期,但,支撐這些擴張的有利條件,卻在21世紀面臨結構性的嚴峻挑戰。 例如,經濟發展難再維持高成長率,或重返「充分就業」的榮景,加上照 顧需求仍高度倚賴市場或家庭(女性)的共伴效應下,不婚(或晚婚)、 不育(或少生)成為時下青年不得不的人生選擇,而社會付出的代價是低 迷不振的出生率。再者,倒金字塔的人口結構,老年支出急速成長,更何 況國民租稅負擔率(賦稅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從1990年的20%大 幅下滑至2017年的12.9%,不僅比不上已開發國家、在亞洲國家也屬偏低 (財政部 2018),日漸侵蝕政府的財務基礎,削弱社會福利供給的能力, 無力回應青年世代面對新社會風險下產生的新需求。 先進福利國家的主要論述戰場始終是家庭、市場與國家界線的挪移

5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

(Esping-Andersen 2009)。從政策發展的時間軸來看,傳統福利國家首 先處理「去商品化」的挑戰,因此透過法律、集體協商等形式管制,矯正 勞資雙方權力不對等下的剝削與不安全。直到1980年資本跨越國界全球流 動,且經濟發展不如往常樂觀,開始有了福利國家僵固性的論辯,其中, 「嚴格勞動規範」與「慷慨社會福利」被視為阻礙市場動能的絆腳石,而 「去管制」與「彈性」被當做走出景氣陰霾的解方之一。也就是鬆綁法律 釋放彈性運用勞動力的空間,例如放寬解僱保護與定期契約的限制,使雇 主更容易聘僱調整(Regini 2000)。勞動彈性化使得勞工被迫投入低薪且 不穩定工作的風險增加,衍生新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在「彈性」與「安 全」取得平衡,在1990年晚期進入老牌福利國家的政治論述。 反觀臺灣,1990年代後全球資本主義競爭激烈,中國或其他東南亞國 家成為臺灣產業全球布局的一環,使當時出現一波類似先進福利國家於 1960年代的產業外移風潮,往後我國的產業發展朝向兩條路線:一方面, 作為資本主義後進國家,面臨產業升級的瓶頸,微薄利潤的代工或加工模 式,成為產業出路之一;此外,1980年代興起的服務業,部分填補因產業 外移造成的工作缺口,但偏向低階服務業的發展方向,形成目前低薪問題 及學歷貶值的重要原因(劉梅君 2014)。 產業結構連帶影響勞動政策的改革。微利產業對成本的變動特別敏 感,無論在生產過程或人力運用上需要更多的彈性,因此過去20年經常 聽到資本家要求在勞動規範上更大的自主性(特別是基本工資與工作時 間),甚至廢除《勞動基準法》的呼聲不絕於耳。然而,隨著低薪已成為 青年族群的時代傷痕,以及勞工階級日益重視健康、工作生活平衡,迫使 政府不得不回應,造成近年來勞資政的週期性對抗與衝突。本書第十一章 劉侑學的〈工時改革法案之政治分析:工會的行動策略與政策後果〉正說 明臺灣面臨的改革困境:政府一方面順應勞工階級的政策期待縮短工時, 卻引發資本家的強烈反彈,導致政府祭出一連串的配套措施盡可能維持總 工時不變、並透過行政命令與審查機制提供更多彈性調配工時的空間,復 又挑起工會團體長達一年多的抗爭行動。

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勞動彈性化的另一趨力來自公部門。1990年


第一章 總論:勾勒千禧年後的臺灣社會福利運動

代新管理主義蔚為風潮,國家高舉小政府的改革大旗,宣稱導入市場機制 不僅可使政府組織瘦身且獲得更大的效率,具體作法除藉由大量進用非正 式人力來執行公務之外,同時大力將國公營事業民營化。陳柏謙在第十二 章〈到典型僱傭之路:一個以派遣勞工為主體的產業工會終結派遣歷程〉 描寫中華電信在公司化與民營化後,雖然經營層面與業務總量不斷增加, 但在遇缺不補的人事政策思維下,大量啟用委外派遣人力來填補不斷下滑 的正職員工人數。中華電信的成本考量建立在派遣勞工的廉價待遇與不穩 定就業上,而勞動派遣的僱傭形式使中華電信掙脫了勞動法令課予的雇主 責任,任憑派遣公司違法或剝削層出不窮,均可合法的置身事外。林柏儀 則在第十三章〈從邊緣到中心:大學兼任教師的勞權抗爭〉,說明教育部 與大學如何基於撙節財政支出,利用壓低人事成本的作法,在大專校院內 大量聘用兼任教師,近15年來的成長幅度將近七成,整體人數更直逼專任 教師,使高等教育產業出現勞動彈性化的現象。影響所及不僅是兼任教師 的勞動條件不佳、工作缺乏保障,長遠來說更可能侵蝕專任教師的工作機 會。這兩章具體而微地寫出臺灣勞動結構在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襲擊 下,彈性化與非典僱用的處境,第四章描述的公共性社會工作大量委外、 及第十四章受僱醫師也都鑲嵌在類似的結構處境中。 除了上述公領域的國家機器、資本家與勞工階級的界線拉扯外,另一 個重要的結構轉變是家庭、國家、與市場的界線挪移。傳統福利體制過度 依賴男性養家模式,被強烈抨擊性別盲,且因少子女化的結構變遷與性平 意識的挑戰,福利國家面對「去家庭化」的呼聲,開啟社會投資與家庭政 策的路線爭議(Leitner 2003; Leira 2006; Morgan 2011)。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以往,「家庭」被視為優先承載家人生老病死 的初級單位,但當代社會另一個挑戰是「誰是家人」?「家庭功能」該 可發揮到什麼程度?過往福利體制高度依賴家庭回應風險的殘補式邏輯面 臨結構性的挑戰,於焉,家庭化或「去」家庭化的論戰風起雲湧,許多國 家在去商品化

勞動政策緊縮的同時,卻在性別與家庭政策上擴張,以推

動減輕家庭負擔與促進性別平等的福利政策。國家、市場與家庭的界線挪 移,標誌當代社會福利運動構框的典範移轉,臺灣亦經歷類似的轉變。

7


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

「成家、立業」,原本是上個世代再當然不過的生命歷程軌跡,但 是,現在對某些政治經濟階級、性傾向、年輕世代來說,即使有成家意願 也可能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海市蜃樓。而臺灣的社福體制在回應此新興 風險的治理結構上,顯得左支右絀。雖然法律上許多沿著家庭「身分」而 來的不對等權利義務已修正(例如繼承、姓氏等),但依著家庭「角色」 而來的文化規範與期待尚未鬆動(例如養兒防老的照顧、奉養責任的性別 分工),因此,許多傳統期待家庭可發揮的功能無法承載(例如托育與長 照)、卻也因為過於昂貴與服務不足而無處

無力外包。因此,有些戶口

名簿上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卻成了遙不可及、無能為力的陌生人。同時, 另一端,有些日常生活互相照顧的人(例如同志伴侶、同居、相濡以沫的 家務移工),卻是法律上的陌生人,被排除在親密關係的權益保障外,例 如親權、財產繼承、育嬰假資格。 劇烈的家庭變遷與失靈的福利服務治理,重創家庭的照顧能量與親密 關係民主化的可能性,更遑論對性傾向、年齡、身心障礙、族群或國籍的 差別對待。這些都是2000年《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出版時尚未浮出檯面 的社會風險與結構挑戰。因此本書提出,2000年後面對的風險結構有很大 差異,尤以全球化的資本席捲、及性別與差異政治至為關鍵,成為新一波 社會福利運動方興未艾的重要背景。 我們不禁要問:臺灣社會福利體系在這新興風險的衝擊下何去何從? 因應與分擔風險的機制是再度強化個人責任與家庭倫理?還是國家逐步建 置制度性的世代互助、跨階級、與促進性別平權的分攤機制?而這變革的 過程,民間倡議團體的力量與貢獻為何? 當然我們也深切認知,新社會風險的兵臨城下,不等於適切的政策回 應自動到位。是否有制度性的變革,取決於組織的動員能量、政治機會結 構及倡議團體或人民如何詮釋議題,缺一不可。因此,我們進一步分析, 當新風險如颶風般席捲,而舊社運、老官僚治理,如何回應?有什麼改 變?

8


第一章 總論:勾勒千禧年後的臺灣社會福利運動

參、認知框架的典範轉換 認知風險的發生,不代表權益受損或被排除者會自動形成集體行動。 要讓公民走出家門上街抗爭前,必須發生某些認知與詮釋的過程,說服他 們某種不正義在發生、需要集體行動才能改變,這種定義外在情境並驅 動人們進行抗爭的過程,即所謂「框架」(官曉薇 2011:217)。何明修 (2011:16)觀察臺灣近期社會運動的「主導框架」已從「反支配」進入 強調民主建構、民權訴求。尤其在政治經濟利益分配上,許多公民經歷過 性別、階級、種族、身體的交織性歧視與制度性的被排除,使這些論述具 有相當的動員潛力,可以創造跨政黨與運動部門的團結可能。放到社會福 利體制來看,上述的現象如何被詮釋為需要改變的困境,並且要向哪個生 產部門究責(家庭、市場、或國家),至為關鍵。近期的社會福利運動開 始挑戰過去一直以來根深蒂固的殘補式論述,強調公民圖像並非同質、靜 態的人口群體,需認知差異與多元,肯認實質平等與民主參與的重要。以 下整理貫穿本書企圖扭轉公民社會對社會福利「老問題」產生「新認知」 的三個關鍵框架。

一、未竟的民主:隱形身分的再現與平等實踐 早期婦女運動曾被挑戰多以男女兩性為思考主軸,未將性少數與多元 性別的需求納入;而這20年已轉化為更具包容性的性別平等運動(范雲 2014),雖然團體間在議題與策略上仍有相當的差異甚至競合,不過性別 運動的多元發展從教育、參政、親密關係暴力、身體自主等百花齊放。不 過在臺灣脈絡中,許多資源配置的資格始於「家庭身分」,因此本書從性 別

婦女運動與社會福利的接口「婚家體制與功能」開始談起。 第五章沈秀華在〈臺灣的性別運動與變動中親密關係樣貌〉指出,臺

灣的婦女與性別運動在推動親密關係民主化時,先針對異性戀婚家體制 內,以父權價值為核心的法制革新作為主要倡議議程,尤以《民法》親屬 編的漫長修法運動,挑戰傳統男尊女卑、夫權獨大、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 分工邏輯,是開擴異性戀婚家體制中親密關係走向平等、民主協商的關鍵

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