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三版)

Page 1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非營利部門 : 組織與運作/蕭新煌 , 官有垣 , 陸宛蘋主編 . -- 三版 . -- 高雄市:巨流 , 2017.01 面; 公分

非營利部門

ISBN 978-957-732-531-0(平裝) 1. 非營利組織 2. 企業管理

組織與運作 主 編 責任編輯 封面藝術 封面設計

494

105022710

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 邱仕弘 Yu-Hyang Lee 毛湘萍

發 行 人 楊曉華 總 編 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33073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 41 號 電話:02-29229075 傳真:02-29220464 劃 撥 帳 號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購 書 專 線 07-2265267 轉 236 法 律 顧 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ISBN / 978-957-732-531-0(平裝) 三版一刷.2017 年 1 月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定價:520 元


作者簡介 (按章次排序) 蕭新煌︱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社會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社會 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合聘特聘研究員、中央 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 王仕圖︱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官有垣︱ 美國密蘇里大學(UM-St. Louis)政治學博士 現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李宜興︱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杜承嶸︱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康峰菁︱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 陸宛蘋︱ 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現任財團法人海棠文教基金會顧問、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 任副教授 何明城︱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現任西雅圖極品咖啡策略顧問 涂瑞德︱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公共與環境事務學院博士 現任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呂朝賢︱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鄭清霞︱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池祥麟︱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博士 現任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教授 劉淑瓊︱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現任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馮 燕︱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社會工作學院博士 現任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許崇源︱ 美國曼菲斯大學會計博士 現任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教授、台灣財務報導準則委員會委員 陳正芬︱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邱瑜瑾︱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退休副教授 顧忠華︱ 德國海德堡大學(Heidelburg)社會學博士 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王順民︱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韓意慈︱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社會福利博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林淑馨︱ 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研究科法學博士(行政學專攻) 現任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陳錦棠︱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行政哲學博士 現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C

o

n

t

e

n

t

s

目 錄

導論:本書定位與綜述

第一篇

chapter 1

chapter 2

蕭新煌 001

前言

001

第一篇 非營利部門的理論與台灣現狀

002

第二篇 非營利組織的治理與管理

002

第三篇 非營利組織外部的經濟與政治脈絡

004

第四篇 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類型

006

第五篇 非營利組織的跨國比較

007

非營利部門的理論與台灣現狀 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 011 壹、前言

012

貳、經濟學觀點

013

參、政治學觀點

017

肆、社會學觀點

022

伍、結論

028

第三部門在台灣的歷史與發展特色

蕭新煌 033

壹、從「兩部門對立論」到「三部門分工論」

034

貳、從倡議型「民間社會」組織對抗威權黨國體制開始

035

參、1980 年代是民間公民社會和第三部門發展的黃金時代

035

肆、六個新典範和三個社會新目標:第三部門的貢獻

036

伍、第三部門小而美、窮卻有志

036

陸、第三部門的自主性、倡導性和影響力

037

柒、1980 至 1990 年代,第三部門與政黨的關係

038

捌、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第三部門與政府、政黨 的關係變化 玖、2008 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後,第三部門最新動向

039 040


第二篇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

chapter 6

chapter 7

非營利組織的治理與管理 非營利組織之治理

官有垣、杜承嶸、康峰菁 047

壹、前言

048

貳、NPO 治理之文獻探討

048

參、台灣 NPO 治理之實證分析

056

肆、結論

066

非營利組織之使命與策略

陸宛蘋、何明城 071

壹、使命的意義及其內涵

072

貳、如何有效地界定組織的使命

074

參、策略的起源與意義

078

肆、策略的層級與內涵

082

伍、策略管理的架構

087

陸、結論:以使命與策略管理成就組織

091

非營利組織管理

陸宛蘋 093

壹、非營利組織與管理

094

貳、管理、管理者與管理矩陣

097

參、非營利組織的事業功能

101

肆、非營利組織評估

110

伍、結論

112

非營利組織勸募與慈善捐贈

涂瑞德

115

壹、前言

116

貳、勸募法規與倫理

116

參、勸募原則、方法與策略

118

肆、勸募循環、功能與績效評估

122

伍、慈善捐贈與捐贈者關係

124

陸、結論

128

非營利組織與志願服務

呂朝賢、鄭清霞

133

壹、前言

134

貳、志願服務定義與參與趨勢

135

參、參與志願服務的影響因素

138

肆、結論

147


第三篇

chapter 8

chapter 9

非營利組織外部的經濟與政治脈絡 非營利組織與營利部門的互動關係

155

壹、前言

156

貳、非營利組織與營利部門的跨界合作

157

參、跨界合作的管理議題

164

肆、結論與政策建議

171

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就業

官有垣、鄭清霞

173

壹、前言

174

貳、非營利組織就業的相關文獻論述

175

參、台灣非營利組織就業的實證分析

177

肆、台灣非營利組織執行長薪資的實證分析

182

伍、意涵與結論

187

chapter 10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

chapter 11

池祥麟

劉淑瓊

191

壹、前言

192

貳、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管制面與政策倡議面的分析

193

參、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公共服務輸送面的分析

198

肆、新發展:夥伴關係與關係式契約委託

204

伍、結論

206

台灣非營利組織的法規環境與責信

馮燕

211

壹、我國民法中非營利組織的分類

212

貳、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機制

214

參、非營利部門秩序的建立

220

肆、非營利組織的自律

224

chapter 12 非營利組織之租稅

許崇源

231

壹、前言

232

貳、非營利組織免稅理論的探討

233

參、我國非營利組織之租稅

236

肆、結論

247


第四篇

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類型

chapter 13 非營利組織與健康服務

陳正芬

251

壹、非營利健康服務組織之緣起與發展

252

貳、台灣公立、營利與非營利健康醫療組織之比較分析

260

參、健康醫療基金會的發展:醫療改革基金會與罕見疾病基金會 266 267

肆、意涵與結論─現今醫療服務非營利組織的變遷課題

chapter 14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服務

邱瑜瑾 273

壹、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社會福利服務領域的興起與發展

274

貳、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社會福利服務結構

276

參、台灣非營利組織在社會福利服務的角色、功能與特色

278

肆、制度:非營利組織在社會福利領域發展所面對的議題

282

伍、未來發展與展望

285

chapter 15 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社會改革

顧忠華

291

壹、前言

293

貳、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社區參與

293

參、台灣非營利組織與社會改革的關聯性

296

肆、結論:非營利組織與台灣公民社會的成形

300

chapter 16 當代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與宗教的一般性考察 王順民 305 壹、前言:宗教信仰作為一項整體的社會事實

306

貳、相關概念敘介

308

參、非營利組織與宗教─規範性層次的思辨

312

肆、非營利組織與宗教─工具性層次的爬梳

313

伍、結論:當代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變遷課題

315

陸、結論之外:宗教之於非營利組織的延伸性思考

316

chapter 17 非營利組織的政策倡導—台灣經驗的回顧 韓意慈 323 壹、前言

324

貳、何謂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

325

參、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行動的分析架構

326

肆、結論:政策倡導的進一步思考

334


第五篇

非營利組織的跨國比較

chapter 18 台灣與日本非營利組織之比較

林淑馨 343

壹、前言

344

貳、台灣非營利組織的概念、發展概況與法制

345

參、日本非營利組織的定義、發展概況與法制

352

肆、台灣和日本非營利組織的比較分析

357

伍、結論

360

chapter 19 兩岸三地第三部門之比較

陳錦棠 363

壹、前言

364

貳、三地第三部門之概念及特徵

364

參、三地第三部門之法規

370

肆、三地第三部門跟政府的關係

372

伍、三地第三部門跟市場的關係

375

陸、三地第三部門之監督察及審計制度

377

柒、三地第三部門之員工架構及管理

378

捌、三地第三部門之內部治理及決策機制

380

玖、結論

382



蕭新煌

導論:本書定位與綜述

導論:本書定位與綜述

前言 本書定名為《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三版),顧名思義,是繼 2000 年以相同書名出版的 2009 年版(第二版)的最新修訂。本版的篇章安排和內容 已有部分更動,除更新資料和調整文字外,也為了顧及全書論述的緊湊和集中, 刪除兩章,本版本一共有 20 章,除本篇導論外,共有 19 章本文,全書共 28 萬 6 千多字。作者共 22 位,包括了台灣專研非營利部門此一學術領域的 21 位教授, 另加一位為香港的學者。 本書有意與當今在英文學術界非營利部門研究領域中,具經典著作地位, 由 Walter W. Powell 與 Richard Steinberg 主 編 的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2006 年新版,Yale University Press)作對照。該書有六篇,27 章, 本書則有五篇,19 章。該書的六篇分別是一、非營利部門的歷史與範疇(4 章);二、非營利組織與市場(4 章);三、非營利組織與政府(5 章);四、非營 利部門的主要活動(7 章);五、非營利部門的參與者(3 章);六、非營利組織 的宗旨與治理(3 章)。 本書的篇章安排與該書有同有異,同的是本書也著重一、非營利部門的理論 評介和台灣經驗的綜述,共 2 章;二、非營利組織的治理與管理,達 5 章;三、 非營利組織的政治與經濟脈絡,5 章;四、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類型,也有 5 章。Powell 那本以單篇討論非營利部門的民間參與者,本書則以募款和志願服務 兩章收入治理與管理篇之下。此外,該書未凸顯跨國非營利組織的比較觀點,本 書則以 2 章分析和比較了台灣與日本、香港和中國這 3 個國家和社會的經驗。跨 國比較可說是本書的特色之一。當然,本書另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章均大量引 述本土台灣經驗的相關現象、資料、文獻,作為論述的經驗依據。

001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第一篇 非營利部門的理論與台灣現狀 本書第一章由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三位執筆,旨在介紹非營利組織的相 關經濟學和社會學理論。在經濟學領域裡,有「組織財源類型理論」、「公共財理 論」、「政府失靈論」、「消費者控制論」、「創業者論」和「利他主義與意義行為 論」,分別解釋 NPO 的起源、功能、類型和運作。在社會學領域裡,則有「組織 生態論」、「資源依賴論」、「制度理論」、「歷史論」、「社會資本」以及「公民社會 論」,依序探討 NPO 與不同部門組織之間的互動、變遷的可能性和方向、之所以 會出現以滿足社會功能和目標的理由、NPO 與社會結社所累積網絡和互信的關 係、以及 NPO 向國家、市場兩個部門挑戰和求變的內在社會趨力和外在社會政 治經濟衝擊和影響。 上述這 12 個有關 NPO 的理論,值得讀者反覆細讀,並與台灣現有的 NPO 做印證,以求理論與現實的對照。 接下來的第二章就是想勾勒 NPO 在台灣發展歷程的關鍵歷史背景和已形成 的特色,由蕭新煌執筆。本章從社會與政府「兩部門對立」的視野切入,直指非 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中的社會運動部門所形成,就是針對不民主、不重視全 民福祉的政府進行挑戰,等一旦進入民主化後,所謂「三部門分工」的態勢才逐 漸明顯化,也因此才從威權時代的對立關係演變到民主時代的分工關係,而非一 開始就能引用西方民主國家經驗的分工論述來理解台灣特殊個案,這從台灣民 間社會與威權國家體制的三部曲,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威權政治主義主宰、到 1970 年代的民間經濟力興起與政治力求平起平坐,再到 1980 年代以來的社會力 上場,更進一步訴求與政府和企業求權力均衡,求社會整體的正常發展。 台灣的 NPO 或第三部門從 1980 年代以來,已為台灣倡導了包括自由、民 主、平等、福利、人權、永續在內的六種新價值、新典範,同時也建構了三個新 的社會目標,如社會改革、社會服務和社會信任。 本章同時也描述了台灣 NPO「小而美、窮而有志」的組織特色,以及在自 主、倡導和影響三個組織性格和作用的現狀。最後也提醒讀者正視民間社會第三 部門在 2000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所扮演的作用,以及自 2008 年第二次政黨輪替以 來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未來幾年可能演變的去從大勢。

第二篇 非營利組織的治理與管理 第二篇有 5 章,都集中在探討非營利組織的治理與管理面向。治理著重的是 002

組織層級內部的決策責任和推動組織運作的核心行動者角色,即董事會和執行 長。管理則著眼在組織內部為實現宗旨而必須有的規劃、管制和具體執行面的作


第三章由官有垣、杜承嶸和康峰菁合寫。作者整理和回顧不同非營利組織董 事會的不同決策角色和組織功能。文中指出,全國性基金會和地方基金會董事 長、董事會和執行長之角色均有相雷同的特色;企業捐贈的慈善基金會也似乎 有明顯的董事會組織保守性格,「私人擁有」的情結也不保留的透露出來;社區 型基金會則以集體領導和建立決策圈見長;至於政府集資成立的基金會,亦即所

導論:本書定位與綜述

業規範等。這就是本書第三章和第五章分別的重點。

謂 GONGO,則又暴露政府部會首長異動,董事會也被迫更易的干擾,以及官僚 科員保守主義和不信任民間的心態,也時時讓這類 NPO 無法享有應有的完全自 主性和發展格局。本章的類型分析法,顯示類型的確影響組織治理性格。本章也 涉及執行長的角色有過於「內向」取向,對外的開拓性格和功能似乎並未充分發 揮,若董事長也沒「外向」能力,那麼台灣的 NPO 就難免有無法「有效參與公 共治理」之憾。 第五章由陸宛蘋主筆,與第三章不同的是,本章將焦點放在組織經營管理的 具體機制和內涵,如人力資源、財務、行銷、生產管理以及對內對外的組織評估 等管理事項,本章都有詳細的討論。文末還提到「管理」已成為 NPO 必須面對 的組織課題,「社會企業」的模式似乎也成為 NPO 要去思索的未來發展方向之 一,財務管理更是 NPO 在今後要特別注意的嚴苛組織挑戰。 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則分別注意到 NPO 另外三個與組織治理/管理 相關的議題,即組織的使命定位與策略(第四章),募款計畫和捐贈管理(第六 章),以及志願服務的動員與運用(第七章)。 第四章由陸宛蘋和何明城撰寫,作者談到 NPO 使命的定位與價值、宗旨的 創導和自許息息相關。使命或宗旨一旦明確,接下來的發展策略才能可行、有 效。好的組織策略必須滿足四個條件,一是清楚界定組織為什麼要存在,二是訂 出組織的發展優先順序,三是維持組織內外在的合理關係,四是維持組織的長期 競爭優勢。文中還特別區分「總體策略」、「事業策略」、「功能性策略」和「網絡 定位策略」,以讓讀者清楚認識到設立、經營和發展 NPO,這些都是不能不知的 策略思慮。 第六章寫的是非營利組織的募款和捐贈管理,由涂瑞德執筆,本章把主動 募款和被動獲取捐贈都視為 NPO 組織的管理課題。要有成功的募款就必須先要 有有效的募款活動規劃、策略和人力配置,甚至績效評估,以及注意到募款有 關的倫理和法律規範。本章舉出豐富的範例作為闡述的說明,有趣的一個對照是 2006 年美國人的慈善捐款總額是 2,950 億美元,而在 2003 年的台灣有 525 萬人 捐出善款給各類 NPO,其金額也達 427 億台幣。比較台美兩國的民眾捐款行為 當是甚有意義的社會學課題,NPO 經營者如何善用這些來自社會的捐款更是今 後 NPO 研究的核心問題。 第七章談的是 NPO 的志願服務動員與管理,作者是呂朝賢和鄭清霞。在本

003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章,志願服務被視為台灣重要的公民集體行動之一,也是 NPO 長久以來得以遂 行組織使命的重要資源。提供服務給 NPO 的志願者有不同類型,即自由意志的 選擇型、期待潛在報酬型、執事機構影響型和潛在受益型等,作者並以這類型分 析的思路去檢討台灣現行的《志願服務法》,發現其管制過多、保守有餘、鼓勵 不足、激勵不出更多存在於民間社會的志願意願和行為。本章還提出若干繼續研 究和政策的建議,其中一項即是建立「台灣志願服務意向和行為資料庫」。

第三篇 非營利組織外部的經濟與政治脈絡 第三篇旨在闡述非營利組織外部經濟、政治環境和脈絡,共有 5 章。外部經 濟脈絡有兩章來探討,一是第八章的非營利組織與營利部門的互動關係(池祥麟 執筆) ,二是第九章的非營利組織的就業(官有垣、鄭清霞撰寫)。外部政治脈絡 則包括第十章的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劉淑瓊執筆),第十一章的非營 利組織的法律規範與責信(馮燕撰寫),以及第十二章非營利組織的租稅(許崇 源執筆)。 第八章指出非營利組織與企業之間的跨界合作,其實是雙方都能各蒙其利 的。對公司而言,一則可提升社會形象或改變名聲,提高員工道德倫理觀念,製 造團隊合作與關懷社會的企業文化,以及藉此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甚至「帶來新 機會和競爭優勢」。 對 NPO 而言,除了財務資源的基本考量以利運作之外,還可藉此合作讓社 會大眾來共同監督 NPO 做好事的績效。這種雙方的合作方式可以有多種,如慈 善捐助、公司基金會的設立、許可協議、各種的贊助,而不同合作也可能帶來不 同的利益和風險結果,值得 NPO 執事者在事先評估。本章更進一步分析 NPO 與 企業的合作演進階段,從最原始單方面的公司慈善,到互益互利,再到雙方相互 任命高階主管的組織整合。當然,最理想的模式就是第三類的整合,但這不是那 麼容易做到,目前也還不多見。 第九章就經驗資料透視台灣的 NPO 為台灣的勞力市場提供了多少就業機 會。一言以蔽之,還相當小,但小不必然就只是「小眾就業市場」。依資料顯 示,台灣 NPO 雖僱用女性多於男性,但主管職卻是男性多於女性;受僱於 NPO 以年輕人和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就業者居多;但薪資級距扁平,調薪機制不 明,福利保障也不足。 本章還指出,台灣 NPO 出現薪資結構男女有別現象,NPO 在主管專業人員 方面是男高於女,但在事務人員方面,卻是女高於男。NPO 執行長的薪資待遇 004

遠不及在企業的同階主管,而且大小型 NPO 的執行長薪資也有差別,這些就業 /薪資輪廓很可以用來作進一步探索台灣 NPO 的組織性格及其回饋/激勵機制


一重要的研究工作。 第十章分析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與第八章主題最大不同的是, NPO 與企業的關係可以是互利,但 NPO 與政府的關係卻未必是如此。兩者的根 本真實面是:政府想管制 NPO,以維持政治穩定,而 NPO 卻想影響政府,以達 到社會改革。但也有另一面向,那就是政府將公共服務下放,委外或分包給相

導論:本書定位與綜述

之良窳。如何收集更詳實、精確的 NPO 就業條件資料,並建立資料庫,當是另

關 NPO,此即所謂「官督民營」式的 NPO 承包政府服務事項。在第三種的關係 裡,NPO 要多考慮的是是否會因此失去自主和獨立。本章最後則提出以「夥伴 關係」來建構 NPO 與政府的建設性互動關係,進而提升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 第十一章將焦點放在 NPO 的法律環境與責信。以台灣作為完全的個案分析 對象。在台灣,一個 NPO 在成立或運作必須獲得事業主管機關核定設立許可, 再由法院負責法人登記,若是財團法人,則又必須依循不同的主管機關所訂的 「監督準則」。NPO 可以享有優惠賦稅待遇,組織結構與運作則又有明文規範其 內部治理機構(董事會)的組成、職權和運作方式,一旦運作了,NPO 就會被 要求建立對社會公眾的責信和透明度,因此要有定期報告。這些規範在民主國家 裡,並沒有特別的奇特,只是法規多,機關雜,許可不易,但政府機關卻沒有什 麼輔導和協助,結果落得只是一個「管」字,並未透過法律規範,求 NPO 的進 步。在台灣 NPO 分兩類型,一是社團法人,以《人民團體法》作為規範依據, 二是財團法人,因不同事業主管機關,而有不同的許可和監督準則,多頭馬車的 弊病乃因此常發生。 第十二章討論的是 NPO 的租稅,這是一項非常實際,對所有 NPO 都有切 身的關係。本書的這一章當可說是中文書籍中,很少見到的相關學術著作。第一 個要問的問題當然就是為什麼 NPO 可以免稅?其理論根據又為何?本章介紹了 「稅基定義理論」和「補助理論」兩個論點,且進一步提出台灣現行稅目,包括 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國稅及地方稅共 18 種(及各地方政府所定之地方稅), 租稅法律中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關稅、加值型及非 加值型營業稅、貨物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 等 11 種屬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印花稅、使用牌照稅、契稅、 娛樂稅等 7 種屬直轄市及縣市稅(另有已停徵多年之田賦)。本章說明了各稅之 主要規定,包括納稅主體、客體、繳納方式及期間等,涉及非營利組織減免稅之 相關規定,當然就會特別指出。

005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第四篇 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類型 第四篇以 5 章的篇幅,分別討論 5 種非營利組織的功能與類型,即健康服務 (第十三章,陳正芬執筆)、社會福利服務(第十四章,邱瑜瑾撰寫)、社區與社 會改革(第十五章,顧忠華撰寫)、宗教(第十六章,王順民執筆)和政策倡導 (第十七章,韓意慈撰寫)。上述這五大分類既可說是 NPO 的多元功能和對社會 的貢獻,也可說是 NPO 的重要類型。 第十三章探討健康醫療服務類基金會,這是全球醫療產業的共同特色,即 以「非營利」為屬性的醫院居大多數,其原因在於健康產業的不確定性、保險、 資訊不對稱、外部性和政府干預這五個本質,必須以「非營利」醫院形式去回應 和組成才行。從台灣的醫院發展史中,也可發現它與西方類似都有明顯的宗教背 景。 自 1970 年代開始,非營利醫院更是大幅擴張,尤其是財團法人醫院如雨後 春筍般紛立,其家數與床位數已超過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這與政府《醫療法》 對營利醫院的限制,以及對非營利醫院的租稅優惠政策息息相關。全民健保開辦 的政策契機,也有藉社會保險制度取代對公立醫院的補助,來鼓勵非營利財團法 人醫院去承擔主要的醫療服務角色。但不同型態和大小規模的非營利醫院之間也 已有相互競爭的態勢,在未來是否會造成某些醫院因競爭力不佳而被迫退出,當 是值得注意的另一個 NPO 現象。 第十四章探討福利型的 NPO 在台灣的歷史發展、在所有 NPO 結構內的重要 性、所提供的多樣福利服務內容、所面臨的方案創新挑戰、責信要求、以及組織 變革訴求等。本章對前述所提到的未來挑戰多所著墨;包括(1)如何透過自我 革新以贏得更多公共信任和支持;(2)如何建立完整績效評估系統以提高服務使 用者的信賴;(3)如何藉由領導統御的革新、董事會效能的加強、和福利倡導角 色自我的增強等,去促進組織再造和活化;以及(4)如何期許開展多元資源管 道和網絡連接策略,以增加組織資源和提高組織的生存競爭力。 第十五章討論的對象是社區 / 社會改革型的 NPO 。本章開宗明義就指出身 為民間公民社會組織,就被賦予倡導進步理念和落實改革行動的角色,小到草根 社區組織,大到全球民間公民社會均然。 依最近數據,有六千多個自 1968 年開始推行的「社區發展協會」,但多半流 於內部社會行政市鎮鄉里體系的行政官僚組織,1995 年後又另起爐灶,以「社 區總體營造」為名,重新啟動以凝聚社區居民愛鄉意識,並進而推動由下而上參 與的社區改造運動。之後 2002 年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和 2005 年的「新社 區六星計畫」也都在期待能創造社區的生命共同體意識。這一波波的社區動員過

006

程中,新的社區 NPO 也就陸續成立。其中 1998 年以來在台灣各縣市開辦的「社 區大學」更是新潮流,目前共有 84 所社區大學、14 所部落社區大學,學員總數


此外,社區改革之上的社會改革 NPO,則又包括自 1987 年解嚴前後所風起 雲湧似產生的社會運動訴求和團體,對過去台灣民主化有功,對當前民主的鞏固 和深化,也被期許去扮演一定角色,如審議民主的實踐和國會監督的落實都是明 顯的例子。 第十六章以宗教團體所設立的 NPO 作為分析的對象。本章一開始就指出宗

導論:本書定位與綜述

超過 32 萬人,蔚為台灣最普及的成人教育運動之一。

教和 NPO 存著某種選擇性的親近,尤其是其中宗教和福利、慈善更是存著不可 分的功能關係。 本章針對宗教團體為何被界定成非營利組織有根本的探究,對宗教團體附屬 目的事業的組織型態、功能屬性、作業模式、經營管理、資源整合、服務績效、 公共關係、法令規範也有進一步的釐清。最後,本章也指出,當宗教團體能將自 己的「公益」目的不再限於宗教範疇時,「神靈性」的標準就不該無限上綱,而 且,也該同樣以「透明管理」的準則去檢視這些宗教非營利組織。 第十七章檢視 NPO 的政策倡導功能及相關的組織特色。就源起而言,台灣 自 1980 年代以來的社會政治變遷脈絡當是重要背景,若干以倡導為目標和使命 的 NPO 應運而生,且以之為組織發展的依據。就過程而言,倡導型的 NPO 也有 其特有的資源需求和策略運作。至於結果和影響方面,是否達成固然是最值得關 切的重點,但其後續的社會效應和價值論述的建立,也更應被注意。 本章也以若干具體倡導 NPO 的個案作為說明倡導的主要對象,如爭取弱勢 族群的主體性,即是許多社運的核心訴求。而且 NPO 的倡導往往涉及與政府的 對立,因此 NPO 為了維持自主性,平時也就不太願與政府有太多的財務資源往 來。最後,一個很值得再思的課題也在本章被提及:是不是 NPO 倡導訴求都能 代表最大的「公共」利益?當代表不同公共利益的 NPO 之間發生衝突時,又該 如何化解?

第五篇 非營利組織的跨國比較 本書的第五篇以 NPO 的跨國比較作主題,可以說是本書另一特色,共有 2 章分別比較台灣與日本、台灣與香港和中國的非營利組織之異與同。 第十八章由林淑馨執筆,比較台日非營利組織的概念、發展背景、現狀和相 關法制規範,並進一步理解上述異同的原因。有別於歐美經驗,台日 NPO 在發 展歷程上確實有較多相似點,但細看,卻又發現諸多有意義的差異。或許在台 灣可以相互通用的「非營利組織」和「第三部門」,在日本,卻不能混為一談, 嚴格地只能列為「最狹義的非營利組織」,其他的又可再細分「狹義的非營利組 織」、「廣義的非營利組織」和「最廣義的非營利組織」這三類。換言之,本書採

007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取的是在日本的「廣義」的非營利組織。 兩國 NPO 的發展均在 1970 年代後期和 1980 年代中期中間有蓬勃的上揚趨 勢,但台灣比日本的 NPO 規模要來得小得多,日本大致說是「中小型」,台灣則 是「微型」。台灣 NPO 集中在「教育、社福和文藝」,日本卻是「保健、醫療、 教育和文藝」,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日本近年在 NPO 發展上,阪神大地震的影 響相當大,這也才催生了上述的《非營利組織促進法》,該法嚴謹、細節化,對 日本 NPO 的發展、功過均值得再分析。至於台灣雖已有 2006 年的《公益勸募條 例》及其施行細則,但對 NPO 的健全化發展效果有限。 第十九章比較台灣、香港和中國的 NPO,範疇較前一章更廣,但分析架構 有互補之處,本章由陳錦棠撰寫。開宗明義本章即指出要完整比較三個個案的經 驗,有七方面該對照,即概念、法規、公共制度、與市場的關係、審計及監察制 度、人事管理、內部治理與決策機制。 整體而言,台灣第三部門的民間自主獨立性最高,理想性也最高,香港經驗 也凸顯與政府的區隔特色,但格局較小,而中國的民間自主性仍有相當疑慮。 台港與西方 NPO 組織特性較接近,均由民間由下而上動員開始,但中國卻是政 府主導由上而下宰制。台港相關的外部監督和內部治理法規較完整,但中國卻嚴 重發生民間組織必須「掛靠」、「依附」政府單位的「官控民」奇特現象。毫無疑 問地,這種「官控民」的中國特色,讓我們從中去判斷中國民間公民社會組織 是否存在的真偽和虛實。如果只說當前中國有「NPO」,或許還對,但說有真的 「NGO」,可能不成立,要論證已具獨立自主性格和倡議功能的民間公民社會本 質的第三部門,那就更錯了。

00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