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30-31 雲門講堂-王安祈-崑曲新美學特別場

Page 1

二〇一六年七月三十日至三十一日

講遊 園 驚 夢 與 牡 丹 三 夢

雲門講堂/ 藝 術 與 生 活

王安祈 崑曲藝術推手

5 6

王安祈 簡介

驚春誰似我

台灣大學文學博士、台灣大學戲劇系特聘教授、國光劇團 藝術總監。長年致力於傳統戲曲文化之研究、創作與推 廣,除學術著作受重視之外,更與京劇藝術家郭小莊、吳 興國、朱陸豪、魏海敏等人多次合作創作,讓京劇傳統戲 曲展現新樣貌。其對崑曲研究精,了解深,故而成為崑曲 藝術的推手,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人領略崑曲的博大 精妙。近年來常與國光劇團的溫宇航、陳美蘭等崑曲藝術 家合作,至各地推廣當代崑曲藝術,為崑曲美學文化打造 新氣象。

崑劇,是戲曲史上唯一一個死而復生的劇種。談崑劇歷 史,必須分「前世」與「今生」兩階段。

王安祈

崑劇自明代中葉開始流行,以崑曲演唱傳奇劇本,是明代 文學史上清麗幽雅的美麗風景。而乾隆年間花雅爭勝,民 間戲曲逐漸受到喜愛。雅部崑曲雖仍有崇高的文化地位, 但觀眾逐漸減少。何況自花部中脫穎而出的京劇,是海納 百川、包羅萬象的「多腔調」劇種,除了西皮、二黃、梆 子、撥子等腔調之外,崑曲也被囊括其中。有些崑劇演員 為求生存,便也轉入京劇班。晚清以來純粹的崑曲職業戲 班愈來愈少,到了民國初年,連最後一個「全福班」都撐 不下去了。幸有私人組成的蘇州「崑劇傳習所」,培養 「傳 字 輩 」 學 生 , 使 崑 曲 藝 術 得 以 維 繫 一 脈 , 1956 年 「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的「十五貫」,便是「傳字輩」 周傳瑛、王傳淞的主創。 有些學者或觀眾不認可「十五貫」,認為此劇之走紅牽扯 政治因素,藝術上也未能謹守崑劇的傳統規範。但是, 「十五貫」改變了崑劇歷史,這是事實。因為「十五貫」, 崑曲得以在前世已矣之後,重啟今生。然而這是 1956 年 的事,那時兩岸已然隔絕,台灣的觀眾並不知崑曲在對岸 開啟了新生。直要到 1992 年,崑曲的魅力才震驚台灣藝 文界。套一句「牡丹亭」柳夢梅曲文:「驚春誰似我」, 我們的審美心靈才被開啟。「我」是指所有感受到崑曲之 美的觀眾。

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崑曲的熱潮,成為台灣的 文化風景;台灣的崑曲熱更回流至大陸,捲起兩岸的文化 風潮。我們何其有幸,竟參與了崑劇從台灣開始「易地復 甦」的這段歷史。 華 文 漪 的 「 牡 丹 亭 」 之 後 , 1999 年 陳 士 錚 導 演 的 55 齣 「牡丹亭」被禁事件驚動全球藝術圈,而後溫宇航、錢熠巡迴 國際,而這版演出更直接引發白先勇動念製作青春版,從 此「牡丹亭」成為文化風潮,真個「春光有路暗抬頭」, 牡丹還魂,人間春意重新啟動。華文漪、陳士錚、白先勇 的「牡丹三夢」,成為崑劇在今生行走的幾道重要印記。 位居關鍵的「牡丹亭」,是一本怎樣的戲? 「牡丹亭」哪裡只是一齣女子思春成夢的愛情戲?「春」的 意象貫穿全局,春所象徵的自是一片盎然生機。湯顯祖筆 下,杜麗娘甫一登場,春在她心中仍朦朧模糊,只具備了 「寸草春暉」的教化意義。而從「遊園」開始,便展開了 一段大自然尋春之旅。來在庭園乍見春色之時,怵目驚心 的是姹紫嫣紅與斷井頹垣的對照襯映,繁華與寥落並存俱 現,燦爛與衰頹互為因果,即使是花中極品的牡丹,等到 入夏盛開時,也已是花落春歸的消殘時節了。青春生命無 力自主的慨嘆,盈溢在字裡行間,對春光的熱切追尋即是 對「生命自主性」的渴求企盼,作者把這樣一番「生死以 之」的追尋過程依託在愛情故事上。但愛情絕不是唯一主 題,愛情在此是意象化的,作者藉「春」的意象寫愛情, 其實意象自身的底蘊「春 盎然生機 自由生命」才是真 正的追逐對象。

對台灣觀眾而言,1992 年是崑曲關鍵年。

1992 年 10 月,「傳說中的華文漪」從美國來台主演「牡

主辦

丹亭」,一場春夢,無盡遐思,淒幻迷離的眼神,穿越虛 實邊際,勾動全場觀眾心底幽情,「崑曲熱」蓄勢待發。 緊接著,同年底上海崑劇院以第一支大陸來台團體之姿精 銳盡出,國父紀念館和國軍文藝中心兩地交替,前者是大 唐盛世「長生殿」,後者化身「爛柯山」破壁殘燈;前晚 才陶醉於天上人間華麗的浪漫,隔天朱買臣休妻的三笑三 哭,觀眾又被惹得哭一陣、笑一聲、嘆一回。出神入化的 演出帶來了人間絕美,凝聚成審美新焦點,也改變了台灣 的戲曲審美觀。更重要的意義是:清代已漸趨消亡至 20 世 紀中葉意外復甦卻始終不上不下的崑曲,是通過台灣的重 視欣賞,才重新成為當代文化精品甚至文化時尚。是台灣 深厚的文化底蘊,才可能品味得出「集天地靈氣於一身」 的崑曲書卷氣,崑曲與台灣是如此的相映合拍,「金風玉

劇本豐富的象徵意涵,註定了表演的深度。初學者往往只 能表現嬌媚柔婉的一面,而杜麗娘何止於此? 我心目中有兩位杜麗娘的典範,一為華文漪,一是張繼 青。 初見華文漪是透過錄影帶,她和岳美緹於 1980 年代中期 在上海的「牡丹亭」。那台戲的舞台美術很凌亂,錄影帶 效果也很差,可是華文漪的絕代風華迎面而來,擋也擋不 住。對著模糊的螢幕,我連連驚嘆:身體每個部位都有 戲,怎樣做到的?「遊園」好幾個轉身,從髮髻頭面開 始,順著上額、眉梢、眼角、腮幫子、下顎,經過頸、 肩、肘、腕、手、胸、腰、腿,直到足尖,圓轉的線條, 流動的身姿,曼妙婀娜,搖曳生春,我直接想到唐詩「春 江花月夜」的句子:「江流宛轉繞芳甸」!她用身體寫


詩,她的身體就是一首詩!

人心魄者當在唱曲功力之堅實深厚。

演出人

到了「那牡丹雖好,她春歸怎佔得先」點題之句,只見她 低眉俯身,摺扇輕搖,一左一右交遞顧盼,是讚花?是賞 春?是惜人?一時之間,難以分辨,只知她用身體作畫, 她的身體就是一幅畫,牡丹靈貴,嫣然一笑,轉盼萬花羞 落。

杜麗娘應是縹緲如夢的吧?怎會和堅實扯上關係呢?而這 看似弔詭之處恰正是張繼青功力之所在。她的吐字沉著有 力、頓挫分明,行腔卻一氣流轉、渾然天成,「字頭、字 腹、字尾」的析解,在渾灝的腔調轉折間,抹去了崚嶒的 稜角,圓融和諧全無斧鑿之痕,但覺沉鬱與超逸兼而有 之,乍聽空靈似水、流蕩如雲,實則其下另有一層深沉厚 實的基底,一聲聲彷若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而這具「層 深」之感的音樂曲情,恰恰與「牡丹亭」曲文的多重意涵 達成了深度結合。

溫宇航

「驚夢」最後,「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由夢境跌回 現實之前,淒幻迷離的眼神,回顧一場春夢。一雙眼睛將 湯顯祖游離虛實邊際的浪漫筆法,做了最精準的舞台詮 釋。華文漪用她的身體、用她的眼神,穿越今生來世。 這就是華文漪,亮麗靈貴,風華絕代! 優秀的演員往台上一站,一定要「亮」,無論演的是羞怯 的青春幼女,或是含蓄的閨中賢婦,決不能因為舉止收 斂、情緒含蘊而幽黯無光。含蘊中見光彩,是表演的高難 度,能做到,才稱得上是藝術家。有些稚嫩的演員,細微 處有戲,整體卻無亮度,為了詮釋青澀而瑟縮,無法傳遞 眉眼之間的訊息給後排側邊觀眾。華文漪的亮,無與倫 比,舞台光芒華彩四射,杜麗娘壓抑躊躇時千迴百轉的內 在情愫,前後排觀眾的接收並無不同,淒幻迷離的眼神是 全場焦點,觀眾隨之揚眉瞬目,隨之一同呼吸。 優秀的演員一出台就要有一分貴氣,壓得住台的貴氣,無 論劇中人身分是清貧卑賤或是弱小寒微。戲曲舞台上演員 永遠是中心,主角永遠是焦點,一群人一起出台,主角得 讓觀眾一眼就認出來,憑的不是服裝化妝扮飾,憑的是分 量,是貴氣。分量與貴氣從何而來?一部分是天生的氣質 風采,更主要的是藝術的內涵,是舞台的歷練。京劇武生 大師王金璐先生這樣說過:「一台兵將,甭管誰紮了靠、 誰拿什麼兵刃,往那兒一站,一眼就得讓人認出這台戲誰 是主角。觀眾憑什麼認?憑你身上的分量!分量打哪兒 來?是武生,身上就要帶著一齣『長板坡』,才有這壓台 的分量!」同樣的,任何戲曲演員都如此,要沒幾齣大戲 的歷練,往台上一站就沒分量。華文漪的分量是無人能及 的,蓮步輕移,卻有萬鈞之勢;顧盼回眸之間,都似江濤 吞吐、江波流轉,舉手投足的自信、自足與自得,凝聚了 一身貴氣與全場焦點。這樣的杜麗娘,才壓得住台。 我心中另一位杜麗娘的典範,是張繼青。 張繼青不同於華文漪,清豔曼妙或許不是最誘人之處,蕩

華文漪以跌宕風流之姿展示了浪漫的極致,張繼青則以深 沉之音詮釋由壓抑逆折反撲而出的熾熱心境。同為天籟, 其音各異,箇中深味,耐人咀嚼再三。 「牡丹亭」不僅是明代的精品,更是永恆鉅作;不只是案 頭讀本,更是舞台上載歌載舞的精緻藝術。在湯顯祖四百 年冥誕的時刻,我們在雲門劇場一起品味「牡丹亭」。陳 士錚導演 55 齣版的溫宇航,將和國光劇團同事陳美蘭、凌 嘉臨等,一同將崑曲的美好呈現在各位面前。在雲門,遠 離塵囂,聽風、看海,讓夏日午後的微光,洗滌凡塵的心 靈,一同進入「牡丹亭」的至情世界。

國光劇團一等優秀名小生,京、崑兩門抱,深獲讚譽。北京戲曲 學校崑劇班畢業。師承馬玉森、滿樂民、朱世藕、沈世華、張毓 雯、傅雪漪等。主要代表劇碼有「牡丹亭」、「白蛇傳」、「偶 人記」、「晴雯」等。 1999 年赴美參加崑劇足本「牡丹亭」林肯 藝術節之世界首演。 2010 年正式加盟國光劇團。參與新編戲「百 年戲樓」、「水袖與胭脂」、「康熙與鰲拜」、「十八羅漢圖」及 新編崑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大戲及諸多京、崑優秀傳統戲。 2012 年正式拜京劇表演藝術家姜(妙香)派重要傳人林懋榮先生 為師,京劇藝術更為精進。曾獲金曲獎個人「最佳傳統音樂詮釋 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凌嘉臨 國光劇團花旦。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畢業。師承白明鶯、郭 錦華、王鳳雲、郭勝芳、李光玉、魏海敏、張萍,龔蘇萍、陳淑 芳。2011年加入國光劇團。擅演劇目有「賣水」、「紅娘」、「小 上墳」、「拾玉鐲」、「春草闖堂」。並於國光劇團新編兒童京劇 「京星密碼」中擔綱要角。曾參與二分之一 Q 劇場「亂紅」、「情 書」、「風月」,當代傳奇劇場新編「夢蝶」及白先勇原著小說改 編之舞台劇「遊園驚夢」。

下期預告

雲門講堂/ 藝術與生活 陳美蘭 國光劇團旦角,大鵬劇校第11期、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中國戲劇 組畢業。師承劉鳴寶、畢正琳、秦慧芬、李玉芙等名師。曾服務於 大鵬國劇隊,1995年加入國光劇團。曾演劇目有「鳳還巢」、「霸 王別姬」、「玉堂春」等;亦潛心鑽研崑曲藝術,師承張繼青、王 奉梅、梁谷音、蔡瑤銑、周雪雯、華文漪等,常演劇目包含「牡丹 亭」、「說親回話」、「玉簪記」等。主演國光劇團新編戲「王有 道休妻」、「三個人兒兩盞燈」、「狐仙故事」、「青塚前的對話」 等。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最有潛力旦角獎、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 釋獎。

7

二○一六年八月二十日 下午三點

楊力州 為改變而記錄的導演 講 影像的真實力量 真正的美好不是只有一種長相, 楊力州導演擅長運用鏡頭, 挖掘平凡相貌中的不平凡, 以邊陲世界最真實的面貌, 撼動每個人的心靈。

今日雲門劇場現場優惠價八五折!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