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路暨文化創生計劃

Page 1


計畫概述 一、計畫源起 ..............................................................................................1 二、區域範圍 ..............................................................................................4 三、宜蘭舊城人文環境提升_定位、策略、總體行動方案 .................7 四、舊城匠師與宜蘭舊城 .......................................................................12

宜蘭舊城匠師調查(補充性) 一、既有舊城匠師調查再確認 ...............................................................16 二、本案補充性調查................................................................................18 三、鄂王社區:舊城匠師工藝文化的社區行動 ..................................22

匠師博物館的參與促進 一、支持匠師的合作推動網 ...................................................................24 二、針對匠師 ............................................................................................25 三、針對舊城文化組織及小學 ...............................................................30 四、99 年匠師博物館擴大推廣活動成果紀錄 .....................................31

肆 舊城匠師博物館推動議題診斷............................................................. 40 一、舊城匠師面對的問題 ........................................................................35 二、舊城匠師博物館 SWOT 分析...........................................................35 三、議題、潛力、願景方向....................................................................38

伍 匠師與舊城文化環境整合發展構想..................................................... 41 一、邁向願景的推動策略 ........................................................................39 二、實施行動:點、線、面、產、銷 ...................................................40 三、匠師串連體驗路徑_先導實施建議 .................................................44 四、匠師博物館核心館_地點評估 .........................................................46


陸 99 年匠師空間整備示範:曾永裕匠師................................................ 47 一、匠師空間之學習性內涵:呈現匠師精神 ......................................47 二、匠師空間參與式設計方法 ...............................................................49 三、永裕師空間學習性內涵呈現_方案說明.........................................51 四、空間整修過程紀錄 ............................................................................78 五、實施成果、影響與效益....................................................................81

柒 後續年度推動實施建議 ......................................................................... 84 一、推動方法建議 ....................................................................................84 二、99-102 年各年度推度重點評估 .......................................................85 三、後續年度實施方案說明與經費預估 ...............................................86 四、匠師空間改善實施方案研提 ...........................................................94

捌 本案推動反省與建議 ........................................................................... 129 一、文化景觀登錄•舊城再生計畫 vs. 舊城文化保存策略 ........... 129 二、文化生活的特質 vs. 經費與效益•形式美學的辯論 ............... 129 三、匠師空間整修的保存活化意義 ..................................................... 130 四、匠師空間改造_補助原則 五、結論與反省 ...................................................................................... 131

附件一 【重點說明會/工作坊】會議紀錄 ............................................... 134 附件二

審查委員意見回應表.................................................................... 151

附件三

宜蘭舊城匠師名單 ........................................................................ 158

附件四

匠師參與相關文件


計畫概述

一、計畫源起

1

二、區域範圍

4

三、宜蘭舊城人文環境提升_定位、策略、總體行動方案

7

四、舊城匠師與宜蘭舊城

12


一、計畫源起 (一)從宜蘭舊城振興計畫到蘭城新月 九○年代初期,縣府規劃遷建,市中心區原址的大面積土地釋出,推動原基地整體的 商業開發,以帶動舊市區的再發展,當時此構想被稱為所謂的「南門計畫」,意指原 縣府所在地舊城南門地帶的再發展。 從都市發展的角度,宜蘭舊城原有的歷史與文化特色,成為填補行政活動退位之後的 最重要資產。過去十年的舊城振興工作則是嘗試利用都市計畫的手段,以帶動舊城的 發展。如今,南門林園公有地靠神農路側已完成開發,十一樓高的建築,包括號稱台 灣東部最大的購物中心新月廣場百貨公司,以及五星級觀光旅館蘭城晶英酒店,地下 樓層則由全台最大的連鎖量販業集團家樂福進駐。這些新興開發資本帶來的效應,不 但改變了城南的都市景觀,同時伴隨著消費行為而來的休閒文化內容,影響著宜蘭市 民長年來的生活型態。 近十年有關舊城文化的特色發展,除了民國 90-92「蘭城新月」構想成形,尚有,民 國 93 年開始 「宜蘭舊城文化走廊帶動計畫」與 94 年度之「宜蘭地方小鎮振興藍圖 規劃」。在深入瞭解舊城之寺廟節慶、人文史蹟、特色小吃、傳統藝匠、傳統戲曲之 後,舊城的複雜細膩卻又埋藏在新舊雜陳底下的面貌才逐漸浮現。「宜蘭舊城生活博 物館」的概念也油然而生。 目前這條「蘭城新月」動線所串連的公共文化空間,已成形的包括:宜蘭行口、紅磚 屋迎賓客廳、宜蘭演藝廳、設治紀念館、舊主祕公館、舊農校校長宿舍(九芎埕音樂 館)、甲子蘭酒博物館、楊士芳紀念林園、社福大樓、宜蘭河河瀕公園、宜蘭孔廟等 九處。其中串連動能較凸顯的區塊有二:一為透過鄂王社區光大巷,串連楊士芳紀念 林園、到社福大樓及宜蘭河河瀕公園的發展區塊;一為台銀、新月廣場百貨、及原規 畫中定位為宜蘭故事館的設治紀念館、舊主祕公館、舊農專校長宿舍之南門林園發展 區塊。 近五年,位於友愛百貨商圈附近的賣捌所,亦於古蹟指定後整修完畢、邁入經營階段, 位於舊城西北角的鄂王社區也在持續進行民眾參與的社區地景維護與藝術性集體創 作、改善社區公共空間。然而,舊城內許多具特色之人文空間與產業、生活,依舊碎 散、隱蔽的雜錯於灰沌的老舊街廓,城市風貌意象不明、人文內涵難被體察。從宜蘭 「人文城市」發展所應具備的條件看,尚有一段差距。

1


「蘭城新月」文化走廊

「蘭城新月」人文空間系列 發展現況圖

2


(二)「宜蘭舊城生活博物館」與「舊城匠師博物館」 宜蘭舊城生活博物館的構想源自於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強調地域本身自然及文化資源 與在地生活之活性關係,而非脫離原有環境與生活織理的物件展示與知識詮釋。據此 理念,過去近三十年宜蘭縣政府倡導-- --宜蘭全縣即是一座「生態博物館」 ,以此一博 物館概念來綜合思考,將宜蘭全縣自然與文化資產統合在現代的環境中,發展可持續 性的人文經營,做為文化生活承續的主要軸線。 宜蘭舊城,作為縣內首善的人文城市,凝聚了宜蘭典型的傳統生活方式,反映為多樣 豐富的信仰與習俗、傳統工藝、老字號店鋪、傳統飲食與習慣、巷道生活…。更由於 宜蘭偏居山脈之東的發展條件,而維持於日常生活當中,是活生生的在地文化與藝術 表現,也成為推動「宜蘭舊城生活博物館」之舊城發展願景的重要基礎。 在「宜蘭舊城生活博物館」的願景下,集傳統信仰、習俗、工藝、飲食慣習、及空間 社會關係等多面向文化意涵,至今仍持續其技藝生產型態的舊城匠師們,是推動舊城 人文環境再發展最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延續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透過舊城內匠師社 群網絡的凝聚及匠師生產空間的串連,形成區域型文化資產的效益,促使宜蘭舊城這 個至今仍做為一個傳統之城的生活與文化底蘊,在現代快速變遷的環境中仍得以顯 現,被感知與體驗,同時被傳續,是「舊城匠師博物館」的關切。因此,推動「舊城 匠師博物館」是宜蘭舊城邁向生活博物館願景的重要一環。

舊城生活博物館_架構圖

3


宜蘭舊城傳統匠師店家空間分佈

二、區位範圍 (一)實施區位 宜蘭舊城—宜蘭河遊憩區帶之中心服務城鎮 本計畫之實施以宜蘭舊城為核心,區位上屬於宜蘭河中游之宜蘭市街,也就是宜蘭河 遊憩區帶的中心。 依據「宜蘭縣總體規劃」,宜蘭市與羅東鎮是宜蘭既有帶狀都會區的兩個主要中心城 市,服務圈大體以蘭陽溪切分為溪南與溪北。但由於該兩城市長期維持著人文宜蘭、 經濟羅東之差異屬性,因此,一直以雙子城、帶狀都會區模式,服務宜蘭全境。 此一雙子城、帶狀都會區模式,一方面突顯了宜蘭「人文、教育」功能之全縣性不可 取代與獨特重要性,另一方面說明了,宜蘭市都市機能強化之必要性,及其於全縣觀 光發展趨勢中,以人文特色城市,提昇成為中心服務城市的高度潛力。後者,亦是宜 蘭城產業振興之重要環節。

4


八個遊憩區帶: 1) 1>頭城遊憩區帶 2) 2>得子口溪遊憩區帶

宜蘭河遊憩區帶

3) 3>宜蘭河遊憩區帶 4) 4>羅東遊憩區帶 5) 5>冬山河遊憩區帶 6) 6>蘇澳遊憩區帶 7) 7>蘭陽溪中上游遊憩區帶 8) 8>南澳遊憩區帶

*依據「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規劃通盤檢討」

呼應環境特性與發展趨勢,近十年,宜蘭全境觀光發展已有八個「遊憩區帶」之雛型 (如上圖) 。分別以「中心都市」 、 「鄉村平原」 、 「山野地區」 、 「港澳與海岸」 (或稱「南 北海岸地區」)四大地景空間為基礎,塑造各類具有地方特色的遊憩空間,滿足現代 旅遊所強調的人文特色與深度體驗需求。在此一架構下,宜蘭城即是「宜蘭河遊憩區 帶」之「中心服務城市」 。 宜蘭河遊憩區帶,是以宜蘭河中游之宜蘭市街為中心,向西至宜蘭河上游五十溪源頭 附近之雙連埤、福山植物園一帶、及五十溪、大湖溪之間的員山大湖一帶;向東則延 宜蘭河中下游至匯入蘭陽溪之出口,包括壯圍鄉街、東港、及向北至永鎮海瀕公園等 地。全區橫跨宜蘭市、員山鄉、及壯圍鄉行政區範圍,貫串溪北平原。 自宜蘭市街向西至雙連埤,路徑約 16 公里,由此開始進入山區,沿線富有屬珍貴湧 泉帶、典型宜蘭農村地景,以及山地湖泊、生態與原民聚落;整體屬於交通部觀光局 推動北橫宜蘭國民旅遊線之重要區段。此外,由宜蘭市街向東至壯圍鄉之東港,路徑 約 14 公里,屬於視野開闊之平坦低地,富沙丘及後背溼地景觀。 加之,童玩公園基地之預定地,區位鄰接本遊憩區,將加速本區觀光及遊憩發展,並 促進宜蘭城、員山街、童玩公園之間的服務功能互補與整合效應。 5


礁溪

宜蘭河遊憩區帶 宜蘭城

宜蘭童玩公園

羅東

*依據「宜蘭縣觀光發展整體規劃通盤檢討」

(二)基地範圍及規模 宜蘭舊城面積約 34 公頃,位居宜蘭市中心,也是宜蘭市最早發展的起點。自古以來 宜蘭市便是東台灣政經文教重鎮,在大約 180 年前,曾建起一座圓形的城廓,也就是 現今舊城東路、舊城西路、舊城南路、舊城北路所圍塑的噶瑪蘭城,作為空間區隔的 界線。如今來到宜蘭市,循著各種歷史線索,依舊可以在大街小巷中尋訪出這個消失 已久的古城原貌。 隨著縣政中心南遷,商業與居住向南延伸,形成今天宜蘭城南北新舊兩極的發展型 態。舊城區雖停滯發展,密佈的歷史建築、密織的舊街巷弄、傳統小吃與商店、殘留 的地方產業、經年不輟的祭祀與慶典活動……宜蘭的地方小鎮生活有其獨特的人文 性。 本計畫則是以舊城東、西、南、北路所圍塑的舊城為核心之生活圈,向北及向西延伸 至宜蘭河,東至宜興路(火車站)、南至民權路,為計畫範圍。然匠師所在之空間乃 點狀分佈,部分因為產業發展形成特色街道(如打鐵街),本案即是透過個案及社群 之瞭解,由點、串連為線、及面的展示計畫及文化產業帶動計畫。

6


舊城生活圈

舊城區

1910 年代的宜蘭市

計畫範圍:舊城生活圈

舊城街道、巷弄、與市民生活

三、宜蘭舊城人文環境提升_定位、策略、總體行動方案 1. 定位:修復型地域的人文城市 宜蘭舊城的定位,應朝向推動體驗經濟、學習性產業,並全面進行環境生態與人文生 活的維護、管理與蘊養性人文工程。其公共設施定位,除一般公共設施配套之外,需 積極強化醫療,以符合在地與體驗經濟、學習性產業之衍生需求;其經營研發內容, 應針對體驗經濟、學習性產業之營運需求,研發相關設施與營運配套;其社群人力培 養,應以內造性(以原生質能之護育為主要目標)之再生產力為社群人力培養主軸,配 以體驗經濟之質能提升,依據地方生活特質,打造人力成為「修復工程師」 推動理念與方向包括: 

強化核心空間─做為區域的場所精神。

城市之精神象徵─空間形式/歷史記憶/生活特徵之主題凸顯。

公共建築物之再造─史蹟保存與人文展演/社區生活/公共設施之整合。

地方故事做為社區空間基調。 7


地方文化活動之研究、與轉化再現。

研發力量之建構與創意學習性社區營造工作。

市民意識之形成─市民的參與投入、整潔空間營造優質的生活。

2. 策略:以「舊城生活博物館」做為舊城振興的現階段工具與策略 自 1813 年噶瑪蘭城建城以來,舊城近兩百年的歷史因為它的邊陲特性,以致史料所 載不多。但是近十年的舊城行動,顯然並未受到有限史料的限制。透過生活經驗與集 體記憶的發掘凝聚、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和投注經營,讓原本單薄而抽象的歷史資訊, 逐漸和生活現實接合,因而有了豐富的生命感。 因此,可以將整個舊城的既成生活區,視為一座有居民生活其間的、活的博物館,也 就是「舊城生活博物館」 。 生態博物館具有兼顧人與環境、在地生活,以及社區參與原則,因此相對於一般僅從 空間著眼的地域振興(例如都市更新)手段,更有機會創造居民自決的機會與選項,避 免振興過程之高級化與市場導向對在地性之排擠與弱化。 因此, 「宜蘭舊城生活博物館」意喻著將由居民、專業者等不同角色共同收藏、保存、 記錄著不同層面的宜蘭城,居民的現實生活則是最佳的展示,其保有之集體性格則是 宜蘭精神之最為生動的呈現。 行動方針包括: 

全面推動多方位、具議題整合性的社區營造。

納入全縣發展政策,引導家計與經濟活動進入整體城市人文活動的有機關係。

3. 宜蘭舊城人文環境提升_總體行動方案 (1) 方案一 強化及整合舊城(生活圈)既有公共設施,促成區塊經營模式。因應社群動能,分區 循序帶動人文環境營造。 (2) 方案二 在方案一基礎下,進行各區塊有形文化資產之(包括人文史蹟空間、特色巷弄)之串 聯、整合經營,強化內涵、提升品質。 (3) 方案三 推動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凸顯舊城紋理,並提升舊城文化環境的體驗品質。(本 案主要之對應內容) 8


9


10


從「舊城振興」到「蘭城新月」,宜蘭舊城的蛻變─以更新結合傳統民俗技藝展演的 都市活動,帶動舊城成為人文生活核心城鎮;這個空間轉化的定位與使命,與宜蘭縣 以「文化、環保、觀光」所勾勒之「文化立縣」藍圖與縣政發展政策有直接關聯。特 別是同時其於民國 84 年開始推動的「蘭陽博物館計畫」 ,即與生態博物館、類博物館 網絡為主軸概念,指出了核心館與分散於社區的類博物館互為呼應的空間架構,以及 社區參與的取向。 回顧蘭陽博物館十年的推動成果,多集中於烏石港主館的實體建築與佈展籌備,以及 蘭陽博物館家族的網結與輔導,著重據點的強化,卻較忽略區塊的經營。 宜蘭舊城做為宜蘭縣首要的人文城鎮,亦是宜蘭文化版圖中最重要的一環。由於區塊 經營策略的欠缺,加上老舊城區都市更新不易、週圍公有地整備之財務負擔與市場限 制,以及府、市之間長期的合作問題,致使推展受限。 儘管如此,仍需奠基於蘭陽博物館的經驗,以及蘭陽博物館的願景架構─即是以博物 館(生態博物館)做為民眾學習、地方自明、產業創生的工具。匠師博物館即為宜蘭舊 城生活博物館呈現之一環。

11


四、舊城匠師與宜蘭舊城 (一)城市變遷下的匠師生存環境 1. 舊城傳統生活與城市地景 作家吳敏顯在民國 84 年在中國時報所發表的文章〈九芎城〉中,細緻地描寫舊城昔 日的生活景況,即使沒有住在舊城的老祖父,與舊城有著深刻的關連,在祖父的時代, 舊城是每個宜蘭人的城: 老祖父終其一生,沒有住過九芎城,反正修鐘的、補鍋的、收酒瓶和歹銅舊錫的、 賣布的、購買鴨毛的、向女人兜售胭脂花粉的、吹著短笛閹豬閹雞的,甚至彈著 月琴扶老攜幼討飯的,都會定期從城裡下鄉,使很多鄉下人不必走很遠的路進城。 可是有些家具用品,像舊棉被翻新,添一件蓑衣,買一塊當天窗的玻璃,就得進 城才行。其他田裡園裡所需農具,從打造鋤頭、鐮刀、鐵犁等,也必須進城到現 在叫著武營街的打鐵仔街找打鐵師傅。 因此,從沒住過九芎城裡的祖父,和他那一代的鄉下農民,還是把這座城當作是 自己的城。

文中,作者形容舊城是老祖父的城,但一如自己與祖父未曾謀面一般,隨著時代變遷 的舊城與現代宜蘭人的生活越來越遠,猶如「臍帶已斷,且斷得近乎了無痕跡」。 與昔日生活最為相關的傳統產業、特色街道已看 不出舊時的規模,部分已淪為歷史名詞,有的仍 存在於現今的市街空間,但數量寥寥可數。現今 僅存的傳統產業在都市逐漸變遷的背後,隨著時 間的流轉亦發顯得珍貴。 如中山路的沿街小商店、北門(黃昏市場)/中央 /南館/北館四處傳統市場;傳統零售店主要以中 山路上的商店街、火車站前光復路與舊城東路為 主軸,中山路上的五金販售區,以及位於武營街 上的「打鐵街」、文昌街上的香火與紙藝、中山 路上的「五金店街」,甚至環河北路上的「棺材 街」…等等。其它經濟活動還有藤編家具、製蓆 與繡旗業、宜蘭棺等傳統商店之經濟型態。

12

打鐵街


2. 城市、產業、與匠師生存狀態 城市為物力資源聚集地的特性,匯集了傳統產業的經濟行為,也蘊育了傳統匠師的生 產技藝,以及他/她們隨著資本與商業型態轉變而備感威脅變遷的生存(生命)型態。 一般而言,城市原本就是資本聚集、地景變遷迅速的空間,而且直接反應主流的經濟 行為與社會價值。城市中的一般居民,是在這樣的型態下順應變遷繼續過日子,雖有 感受但並不構成切身的壓迫感,因此使得原本舊社會傳統文化的各面因為民眾的需求 改變,逐漸消失。然而,在此急劇變化的趨勢下,有關宗教信仰與生死禮儀的文化儀 式,因為和人們做為一個立於世間的文化主體根基息息相關,或者有關日常生活用品 的製作在消費市場上仍勉強有品質與材料可與工廠大量生產競爭,因而尚未被現代社 會的消費化與資本化完全吞噬,相較於其他日常型的傳統產業消失較慢,但仍就岌岌 可危。

由於此一息尚存,但如殘風凋零班岌岌可危的情況,使得賴此為生的特定生產社群─ 傳統匠師─主體及技藝至今仍存在,特別是在宜蘭舊城這個變遷較緩的城市,且彼此 間仍留有產業鏈關連。但同時社群生存的危機感與壓迫感卻更為深沉凝重。此即為當 前匠師的生存狀態。

13


3. 匠師社會網絡的形成與變遷 以下二圖試圖透過傳統社會中產業關係之分析,說明匠師網絡的界定意涵,以及其在 現代社會中變遷的情況。

材料供應

宗教信仰 生死禮儀

技藝(匠師) 技藝交流

(如:佛帽、神像

材料

、金紙)

特定需求

緊密的關連

日 常 生 活

傳統食藝 (如:糕餅 、小吃)

民俗產業

技藝(匠師)

技藝(匠師)

(如:竹編 、繡花鞋)

材料

一般消費需求 綜合銷售

材料

緊密的關連

橄仔店 傳統市場

圖:傳統社會中的產業關係形成之匠師社會網絡

14


技藝蘊養 宗教信仰 生死禮儀 美術社 廣告社

(如:佛帽、神像 價格競爭

材料

、金紙)

特定需求

弱化但尚存的關連

無 日 常 生 活 支 撐

材料供應

技藝(匠師)

傳統食藝

技藝(匠師)

(如:糕餅

民俗產業

技藝(匠師)

(如:竹編

、小吃)

、繡花鞋)

材料

一般消費需求 綜合銷售 便利商店

材料

近乎消失的關連

橄仔店

價格競爭 傳統市場

大賣場

圖:傳統社會中的產業關係之現代變遷

(二)舊城匠師做為修復型人文城市的主要推動者 由於匠師們依然著重於舊城居民生活的生產取向,與慶典及風俗信仰相互支撐的社會 網絡,關連著宜蘭舊城整體環境意識的凝聚。其蘊含「以人文本」的精神,學習體驗 的價值與社會需求,透過「生活中的文化」持續服務普羅民眾主體,使匠師們具備形 塑宜蘭舊城為修復型人文城市的意義。

15


宜蘭舊城匠師調查(補充性) 一、 既有舊城匠師調查再確認

16

二、 本案補充性調查

18

三、 鄂王社區:舊城匠師工藝文化的社區行動

22


一、既有舊城匠師調查再確認 舊城的傳統匠師,包含既經指認調查、納入初步文獻紀錄者。廣義則可包含分佈於舊 城社區中之各類型以傳統方式營生之從事者。 宜蘭舊城工藝匠師曾經過兩次普查,調查時間間隔十年: 

第一次: 《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 ,1997 年完成 共調查宜蘭市的傳統工藝匠師 137 位,傳統食藝團體 49 個,並對重要匠師進行深 度訪談。

第二次: 《宜蘭舊城人文史蹟暨匠師博物館保存活用規劃設計》 ,2007 年 8 月完成 以《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之工藝匠師名單為基礎追蹤。 在工匠部分,當時因經過十年的時間,人事的變遷,該規劃並無法順利完成所有的 拜訪與調查。但是在已完成普查的匠師中,已確認傳統產業匠師衰頹的情形,包括: (1)

已過逝且無承傳(陳合元、黃焰成、林石竹、施秋漢、游清海、黃振)

(2)

年事已高而選擇退休(顏文伯、陳信勇、林阿石、呂阿弟),

(3)

為了生存而選擇轉業(江清福、游錞正),

(4)

因為搬遷的關係而離開舊城(吳聰) 。

該規劃同時在原有的資料外新增 4 處有店面的匠師,分別為:廣達香餅舖、洪義隆 糕餅廠、宜美繡花鞋與源興加工部。其中廣達香餅舖與洪義隆糕餅廠,依據傳統工 藝的分類,這兩者在性質上應屬於傳統食藝,但亦屬於具有特色的傳統老行業之 一。由於兩者在舊城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空間與行業的內涵具有學習性而納入。 最後匯總之匠師名單總計 76 位,以舊城內分佈為多。 進一步評估各匠師之代表性、經營能量、銜接匠師博物館行動之潛力…等等,確認 其中 40 名匠師為推動舊城匠師博物館的基礎。 匠師名單與空間分佈參見 p.17<舊城 40 匠師名錄>、舊城知名 40 匠師分佈圖。

16


舊城 40 匠師名錄

資料來源:2007/8, 《宜蘭舊城人文史蹟暨匠師博物館保存活用規劃設計》

舊城知名 40 匠師_分布圖

17


二、本案補充性調查 (一) 76 名匠師經營狀態調查 針對 2007 年《宜蘭舊城人文史蹟暨匠師博物館保存 活用規劃設計》之匯總之 76 名匠師,透過親送匠師 工作坊會議通知的過程,了解其目前是否仍經營中。 經過互動後,發現仍在經營者,主要集中於舊城內, 特別是中山路以西的舊城西半部。 往北出北門口後,經營中的匠師店家則分佈於中山路 兩側。

傳統匠師生涯雖尚存 但皆尋求轉型

參見 p.20< 76 位舊城匠師經營現況分佈圖>,與附件二<宜蘭舊城匠師名單>。

(二)40 名匠師生命狀態調查 除匠師是否經營中外,本案對 2007 年評估可銜接匠師 博物館行動之 40 名舊城匠師,進行匠師生命狀態的初 步調查。包括經營狀態、經營內容、工作空間等。 參見 p.21<舊城匠師生命狀態調查表> 「末代匠師」是目前經營中匠師 對自身匠師生涯的具體感受

(三)分析 1. 由於匠師的存續,深受傳統產業、生活型態沒落的影響。舊城內的匠師,因寺廟空 間、傳統市場、各類店家的空間群聚性…等環境尚存,使其經營得以延續。 2. 舊城西半部即為傳統廟孙空間、信仰活動進行的主要場所,相較而言對匠師經營與 生活環境,仍維持較完整的支撐體系。但由於信仰活動的消頹,廟孙社會角色及經 營文化的改變,亦已危及傳統匠師的存活。

18


(原址)

舊城匠師經營現況分佈圖

19


<舊城 40 匠師生命狀態>調查表 註:標Δ為仍待確認 匠師名號 編

店名

經營狀態 主要匠師

經營中

工作狀態

經營內容

人力資源

傳承 傳子女

有傳承潛力

存活

關聯

情況

匠師

傳統技藝 家族曾得獎/

訪問記錄

一般列冊

工作空間 材料

同時販售工廠製

販售

造之產品

店面 租用

住宅 自宅

登錄 雕刻 1

柳煥彰佛雕

柳煥彰

退休

獨立工作

2

江清福木雕

江清福

轉業

獨立工作

3

董錫文石雕

董錫文

退休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4

朝舜雕刻莊

林仁鈧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Δ

尚可

5

榮興雕刻社

蔡榮興

已嘗試研發轉型

獨力工作

不佳

6

旺昌燈籠

Δ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Δ

尚可

歇業

獨立工作

傳統產品

姐弟夥同工作

無經營

獨立工作

Δ

無經營

獨立工作

工藝社

林燦東

7

林山軒神佛店

林長青

8

廣文堂刻印

林銘章

9

友誠石店

李圳金

10

魏清波

尚可

▲ ▲

▲ ▲

▲ ▲

編織 11

光興竹行

簡添盛

傳統產品

夫妻夥同工作

12

大和竹行

劉李桂香

傳統產品

獨立工作

13

信標商行

賴忠良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台陽美術社

周建亨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退休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Δ

尚可(待確認)

尚可

Δ

尚可

尚可

Δ

尚可

繪畫 14

周銅波 周建興 15

景暘彩磚工廠

顏文伯

16

周昆海美術社

17

新昆海美術社

周勝順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Δ

尚可(待確認)

18

正昆海美術社

周勝明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Δ

尚可(待確認)

19

太成鏡框油畫

張 毅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Δ

尚可(待確認)

李澄淵

無經營

獨立工作

行 20

新民畫室

20

▲(2F)



匠師名號 編

店名

經營狀態 主要匠師

經營中

工作狀態

人力資源

經營內容 傳承

傳子女

有傳承潛力

存活

關聯

情況

匠師

傳統技藝 家族曾得獎/

訪問記錄

一般列冊

工作空間 材料

同時販售工廠製

販售

造之產品

店面 租用

住宅 自宅

登錄 剪裁 21

曾永裕佛帽

曾永裕

傳統產品

夫妻夥同工作

尚可

22

金官繡莊

陳本川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尚可

23

新興製旗廠

游錞正

轉業

家族集體分工

不佳(待確認)

25

林午鐵工廠

林烈旗

已嘗試研發轉型

家族集體分工

良好

26

打鐵街

郭秋林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Δ

女紅 ▲ Δ

▲(2F)

其他 ▲

不佳

林茂青 謝榮國 方松輝 27

矮仔紙藝中心

蔡坤政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尚可

28

烏肉紙藝店

蔡奇男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不佳

29

建興棺木店

陳正晴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Δ

尚可(待確認)

陳文成 陳春進 張宗榮 30

森成葬儀社

藍福源

傳統產品

獨立工作

良好

31

三合成棺木

李金木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Δ

良好

退休

獨立工作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 ▲

張阿棟 32

呂阿弟紙錢製

呂阿弟

作 33

德馨香鋪

李讚溪

尚可

34

林阿石木桶

林阿石

退休

獨立工作

35

陳信勇蒸籠

陳信勇

退休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36

源興加工部

林益正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Δ

37

蘭陽棉被行

林安南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Δ

38

信昌棉被行

張秉煌

傳統產品

夫妻/父子夥同工作

39

洪義隆糕餅廠

洪偉玲

傳統產品

家族集體分工

40

廣達香餅舖

林振暘

傳統產品

夫妻夥同工作

尚可(待確認)

不佳

Δ

尚可

Δ

尚可

21

▲ ▲

▲ ▲


三、鄂王社區:舊城匠師工藝文化的社區行動 宜蘭市鄂王社區發展協會,自 2008 年開始,鄂王社區匠師工藝文化推動之參與匠師, 並結合鄂王社區光大巷巷弄空間,成為展示匠師工藝作品的藝術廊道。 至今參與匠師共 14 位,有些已退休而願意參與展示或訪談,有些仍在經營店面中。 其 中有 4 位為《宜蘭舊城人文史蹟暨匠師博物館保存活用規劃設計》之調查名單。另外 10 位則為名單以外之新增匠師。

鄂王社區匠師工藝推廣活動實景

2

3

1 5 4

8

6

7 1

鄂王社區 98 年文建會藝術介入空

間計畫,推動匠師工藝結合社區空間整

9

修成果活動

10

2-4

匠師參與街道景觀藝術品製作

5-6

匠師作品

7

社區民眾工藝 DIY

8-10 光大巷匠師工藝裝置藝術

22


鄂王社區匠師工藝文化推動之參與匠師名錄 (整理字網頁) 編號

項目

1

彩繪

匠師

出生

姓名

曾水源

15

師承 祖父—憨盛師(生於西元 1869 年)與父親萬一師(生 於西元 1893 年)

作品

已列於<舊城 40 匠師名錄>

從事廟孙彩繪長達五十餘年,宜蘭城隍夫人廟、三川殿之彩繪 十五歲隨父學藝,開業於宜蘭市城隍街 44 號的「景陽花磚﹙專門﹚」,為宜蘭市知名彩繪畫磚行,宜蘭市重要

2

彩繪

顏文伯

36

父親–顏金鐘

廟孙之瓷磚彩繪作品幾為顏家燒繪;顏文伯 37 歲開始改從事廟孙彩繪工作,舉凡宜蘭市昭應宮、慶和廟、靈惠

(景陽彩磚工廠)

廟、西關廟、大三阄佛祖廟、礁溪拹天廟之翻新彩繪均為顏文伯所繪。 3

漆器

陳湧泉

23

與日治時期宜蘭漆藝名師「火龍師」習藝。 祖父—林金榮(宜蘭早期重要木刻師父) 及父親—

4

木雕

蔡榮興

41

蔡火土(生於民國 5 年;別名火土師,「薪傳獎」知 名木刻師父)

5

紙藝

蔡奇男

6

燈籠

林朝欽

7

石藝

曾文章

43

8

石雕

李圳金

37

9

錫藝

李弘仁

35

10

大木

陳清耀

38

11

小木

李啟仁

45

12

油漆

黃清喜

52

13

棺木

張阿棟

35

49

自幼協助祖父與父親從事民間紙藝三十餘年。

無師自通

師承宜蘭名石藝藏家林秀雄老師學藝 自幼五、六歲即追隨姑丈蔣益全、表哥蔣勝雄習藝 至今,從事傳統石雕已五十餘載。 自幼與父親李仁貴從事錫藝工作已四十餘年。 承自父親—陳焰山木工手藝,十四歲開始藝, 歷經 四十幾載。 自幼開始學藝,從事木工裝潢至今也三十餘年,手 路細膩,頗受好評。 自幼與胞兄黃孙長從事油漆工程已三十餘年。

從事傳統漆藝長達五十餘年,宜蘭之重要知名傳統豪宅之漆藝塗裝大都手筆。 協助父親火土師完成宜蘭慶和廟、西關廟、城隍廟等的廟桌雕花。八角眠床的木雕,各式粿印、糕印、傀儡戲偶 頭部雕塑等。

◎ (榮興雕刻社)

2008/10 「西鄉藝坊」-工藝所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200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請紙藝講師

(烏肉紙藝店)

八 0 年代製作藝品外銷、頗受日本市場喜愛。 2008/10 「西鄉藝坊」-工藝所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2004 年「春之頌」獲得外交部長獎。 台灣北部及宜蘭一帶重要的石藝收藏家之石藝作品多為阿章師代工。 各式廟孙、牌匾與民間信仰…等相關石雕。宜蘭縣三阄結頭份善化宮石獅、宜蘭梅花湖三清宮石雕字聯…等。

◎ (李圳金石雕)

民間各式生活、宗教信仰…等用途之錫藝製品,後改為鐵製品。 民間木屋建築、室內裝潢、傢俱…等。

民間室內裝潢、傢俱…等。 從事民間油漆工程已三十餘年。 2008/10 「西鄉壁畫」-社區與藝術家邂逅計畫 現開業於三合成葬儀社,各式手製棺木,應有盡有,王永慶棺木製作為其作品。 整理自「西鄉情藝—宜蘭市鄂王社區」網站:http://ewang2009.wordpress

23


匠師博物館的參與促進 一、支持匠師的合作推動網

24

二、針對匠師

25

三、針對舊城文化組織及小學

30

四、99 年匠師博物館擴大推廣活動成果紀錄

31


一、支持匠師的合作推動網 為達到區域型文化資產強調之面狀擴延、整體性文資保存效益,與本案推動相關的公 部門、民間組織、經營者之整合架構如下圖,各社群之潛力參與對象如下表。

建設處:

統合及協作平台

工務處:

特色街區風貌

1.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人本環境與街

保存計畫

2. 台大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_宜蘭工

道景觀計畫

作室 宜蘭舊城_重要人文/歷史空 間 (包含市公所及相關經營者)

匠師(博物 館) 行動聯盟

宜蘭舊城_常駐非營利文教組織

宜蘭舊城_各小學

◎ 宜蘭舊城_重要人文/歷史空間 (包含相關經營者) 1. 新月廣場(百貨) 2. 南門林園 :宜蘭設治紀念館+舊農校校長宿舍+主秘公館 3. 宜蘭監獄門廳 4. 楊士芳紀念館(鄂王社區發展協會) 5. 6. 7. 8. 9.

宜蘭酒廠 鄂王里+社福大樓+宜蘭河濱公園 思源里+<機堡>軍事地景 宜蘭孔廟(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 宜蘭氣象站

10. 宜 蘭 演 藝 廳 11. 中山公園 12. 賣捌所 13. 東嶽廟 14. 五穀廟 15. 16. 17. 18. 19.

文昌宮 昭應宮 碧霞宮 城隍廟 新民堂

20. 紅磚屋迎賓門廳 21. 東門夜市 22. 宜蘭市圖書館 23.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及 圖書館+戲劇館 24. 南北館市場

註:灰底為 99 年已進行參與促談之地點

◎ 宜蘭舊城_小學 1. 中山國小 2. 宜蘭國小 3. 力行國小

宜蘭舊城_常駐非營利文教組織 4. 光復國小 5. 南屏國小 6. 黎明國小

1. 仰山文教基金會 2. 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 3. 宜蘭社區大學

註:灰底為 99 年已進行參與促談之對象

◎ 匠師(博物館)行動聯盟:以<已同意加入行動聯盟者>為聯盟運作之<核心成員>。 24


二、針對匠師 (一) 匠師參與意願的調查 本案透過發送匠師工作坊會議通知的過程,與匠師互動說明本計畫推動目的與內容。將各別匠 師對本案之反應,以「認同度較高」 、「認同度較低」、「態度冷淡」、 「輕度排斥」、「完全拒絕」 等分類,標列於圖上,作為後續匠師參與促進之參考資訊。 其中「認同度較高」之匠師,名字前打星號者為已參與匠師博物館策略聯盟之核心匠師。

舊城匠師認同狀態分佈圖 25


(二) 匠師(博物館)行動聯盟的促進 1. 匠師集體工作坊與各別動員參與情況 本年度共召開二次匠師工作坊,前後有 7 位匠師參加,尚不踴躍。會議紀錄請參閱 <附件一>。 與匠師互動溝通,主要透過個別匠師多次拜訪的方式,促談匠師「行動聯盟」之動 員意願,包括詳細說明本案推動方法、解答疑慮、匠師生產現況處境之了解與討論。 目前同意參與匠師(博物館)行動聯盟之匠師店家有 7 位,包括: 曾永裕(永裕師) 榮興雕刻社(蔡榮興) 廣文堂印鋪(林銘章、林桂) 矮仔紙藝中心(蔡坤政) 光興竹行(簡添盛) 廣達香餅舖 (林振暘) 森成葬儀社 (藍宏隆) 另外,有意願參與、但尚在考慮參與方式者為:烏肉紙藝店(蔡奇男)。

26


2. 匠師意見整合與溝通

99 年匠師工作坊實景

依據匠師參與及促談結果,優先推動重點推動 事項如下圖。其中,匠師普遍反應需要軟體輔 導,以協助生產轉型。 此外,原本匠師皆認為傳習不可行,原因包括 師徒制學習的衰落、產業前景黯淡導致匠師亦 不願主動傳授子女等等。 經過歷次促談後,已提升參與匠師策略聯盟之 核心匠師對傳習接受度,將於後續年度開始側 辦。

(以<圓圈>標示匠師需求軟體事項。<紅字>為 100 年推動重點) 27


(三)匠師空間整修的促進與實施 有關匠師空間的修繕,99 係以完成一處實質修繕為目標,同時,促進往後年度修繕同 意名單。

1. 99 年匠師空間整修示範點 99 年度修繕點為武營街 58 號【曾永裕】匠師, 目前已整修完畢。實施成果請參見報告書<陸 99 年匠師空間整備範例>

2. 後續年度匠師空間修繕地點 本年度透過與各別匠師互動溝通,及曾永裕匠 師空間整備成果之擴延效益,後續已有三位核 心匠師已簽空間整修同意書,包括: 光興竹行 矮仔紙藝中心 森成葬儀社 此外烏肉紙藝店、廣達香餅舖、廣文堂印鋪亦 有參與意願。

3. 匠師空間整修結合中山路長條型店屋修復 廣文堂印鋪位於中山路上,靠近與光復路的交 叉路口,鄰近南北館市場。內部仍維持長條店 屋之老厝空間結構,頗具特色。 經 99 年之互動,經營匠師對本案表達高度認 同,並希望進行空間整修。但由於產權為家族 共有,仍待與家人協商。

28


匠師整修空間現況說明

匠師空間整修參與意願分佈圖

4. 森成葬儀社:位於城隍街碧霞宮斜對面,為兩間打通之店面,

1. 光興竹行:半戶外之工作空間以竹材加工為主,大量竹材豎立

平時有 7-10 個棺木停放,等待售出。平時除匠師工作之外,在其

堆置,視覺效果強烈,頗具特色。可銜接宜蘭河濱運動公園。

空間活動者尚包含抬棺人、喪家、樂隊等等。

2. 矮仔紙藝中心:店面位於十字路口三角窗,分為兩邊,主要

5. 烏肉紙藝店:森成葬儀社鄰居,兩間相鄰之空間組成,洽為呈

店面以承接葬儀業務為主,櫥窗擺設骨灰罈,為其空間意象。次

現宜蘭喪葬生命禮儀文化之潛力地點。騎樓為匠師工作區,紙紮懸

要空間為紙紮工作區,是希望整修的重點。

掛頗富特色。

已簽署空間整修同 意書之匠師店面 尚未簽屬同意但整 修意願高 仍在評估中

7. 廣達香餅鋪:武營街之糕餅店。一樓戶 外為攤車、油鍋組成之販賣工作區,室內為

3. 榮興雕刻社:位於舊城北路蒜味肉羹對面,區位佳。一樓為大

6. 曾永裕:位於武營街之彩繪匠師,其工作空間特色由神像與佛

型機具擺放與匠師工作區,二樓為匠師作品儲藏空間。匠師仍在

帽之粗胚、半成品、成品堆砌組成,樸拙細緻中充滿色彩意象。

製糕餅、粿粉空間。

評估整修可能性。

8. 廣文堂印鋪:中山路上之長條型店屋。 店面一半為印鋪空間,另一半為林山軒神佛 店神像空間。店面為傳統刻印、展示與接待 空間,電腦刻印工作區在店屋後方。

29


三、針對舊城文化組織及小學 (一)參與對象及互動內容 為促進舊城匠師博物館的合作行動網絡,本案於 99 年先行針對以下舊城文化組織與 小學,進行重點式的說明與促談。會議記錄請參閱<附件一>。 促談對象

鄂王社區發

楊士芳紀念林園現任

1. 本計畫推動說明

展協會

經營者

2. 鄂王社區與匠師互動之經驗

致力於推動舊城匠師

3. 鄂王社區匠師工藝推廣及策展經驗(匠師核心

工藝文化 宜蘭縣博物

駐點於宜蘭孔廟

館家族協會 宜蘭國小

館經營參考) 1. 本計畫推動說明 2. 與本計畫可相互銜接之舊城文化經營事項

蘭城新月人文廊帶

1. 本計畫推動說明

重點小學

2. 學校參與意願 3. 目前特色學程之策劃方向與需求

中山國小

蘭城新月人文廊帶

1. 本計畫推動說明

重點小學

2. 學校參與意願 3. 目前特色學程之策劃方向與需求 4. 個別教師意願及參與可能性

(二)會議重點摘要(促談成果) 1.

匠師們需要展示機會,並結合「貼近匠師主體」 的適當策展過程,才能彰顯匠師的文化價值。

2.

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將推廣舊城飲食文化, 與本案匠師計畫共構相成,即將深度會談,促 進創生舊城人文城市之共同目標。

3.

學校希望結合宜蘭市的文化資產與空間,創造 教學的特色。

4.

匠師博物館與下學期的課程結合,可望於暑期 進行安排策劃。

5.

本學期可先利用教師研習,與老師共同研討教 學內容可能方向。

30


四、99 年匠師博物館擴大推廣活動成果紀錄 (一) 活動緣起 本案結合宜蘭創意頭辦公室之文創講座活動,舉辦【勞動美學+在地小旅行】 ,向民眾 推廣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願景,並引導民眾實地走踏,認識舊城匠師,發展匠師教 學體驗活動的雛形。

(二) 進行方式 事前透過本單位策劃路徑,提前邀約廣文堂印鋪、廣達香餅舖與永裕師,並獲得參訪 店面許可。前一個小時於室內演講,後二個小時進行匠師參訪。在匠師家定點停留時, 由本單位辦演主持人角色,控制秩序並向匠師發問,引匠師道出生產過程的特點以及 匠師家學的特色。 當天報名民眾共有 30 位,實際參與為 22 位。本單位並準備一「宜蘭舊城匠師之友」 的表格,讓有興趣的民眾留下通訊方式,做為未來匠師活動推廣的網絡之一。

宜蘭創意頭辦公室【春‧講座】勞動美學+在地小旅行 聽達人述說著關於宜蘭舊城傳統產業的故事,以及實地走訪在地的勞動美學, 讓我們在巷弄中找尋過去的生活情境。 時間:2011 年 3 月 27 日(星期日),下午 2 點 達人傳授:陳育貞 活動參加限額 20 人 地點:宜蘭創意頭辦公室(宜蘭市中山路 2 段 482 號)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活動文宣

洽詢電話:9322440 分機 150

31


(三) 活動實況

32


33


(四) 效益分析 1. 引導民眾認識舊城生活環境與舊城匠師,獲得熱烈響應,並使創意頭辦公室現 場向參與者允諾五月結合永裕師整修空間落成,再辦下一梯次。本次參加者皆 有高度之後續活動參與意願。 2. 親子共同參與,反應熱烈,凸顯在匠師家之實境體驗具豐富學習性。 3. 活動之策劃及實際進行過程,使匠師感受到其社會身分被認同之效益,因而增 加匠師自我動員的意願,以及對未來發展可能性之想像力。 4. 透過匠師空間之串連走踏,使民眾重新感受舊城之文化性,以及舊城空間的豐 富與深度。 5. 蘊釀「宜蘭舊城匠師之友」的民眾網絡,逐步形成另一支持匠師的體系。

34


舊城匠師博物館推動議題診斷 一、舊城匠師面對的問題

35

二、舊城匠師博物館 SWOT 分析

35

三、議題、潛力、願景方向

38


一、舊城匠師面對的問題 1. 匠師之產品,主要是跟信仰活動相關,但傳統信仰活動逐漸弱化,加上工廠大 規模生產的競爭,嚴重影響匠師存續。 2. 由於 1.,而使多數匠師失去傳承意願,亦甚少年輕輩願意承習,導致匠師數量 大減、技術逐漸散失。 3. 經營中之中壯年匠師,忙時工作壓力皆大,有部份需在餘睱兼業,因此難有心 力去精進與承傳。 4. 相關傳統產業的工會組織較往昔不易經營,使匠師們缺乏組織性的支撐體系, 多數是自求發展。 5. 社會雖普遍認為傳統工藝技術很重要,但各方皆無實際有力量的行動支持,降 低匠師參與後續發展的動力。 6. 匠師及其精神和技藝,是發展有特色的現代觀光事業與文創產業的重要基礎, 但欠缺輔助匠師的具體作法,限制匠師與之接軌的可能性。

二、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 SWOT 分析 (一)優勢 Strength 1. 匠師根生於文化基礎深厚的傳統城市_宜蘭舊城 (1)

宜蘭舊城人文基底深厚,是宜蘭的政治、教育、文化生活之中心。

(2)

具宜蘭人文城鎮之象徵性地點意義。

(3)

攤販飲食文化/特色小吃及名產。

(4)

多元且具特色之傳統產業。

(5)

密集/多元/與生活結合之宗教地景。

(6)

保留數條特色商街,經營型態極生活化、富人情味。

2. 宜蘭城人才與文化活動之條件,提供匠師文化再發展契機 (1)

多樣社團組織與專業團隊的駐點。

(2)

文化空間與活動相對蓬勃,並具常態性教育功能。

3. 匠師經營據點及社群網絡極富特色 (1)

傳統匠師生產型態,以及匠師個人與在地文化互為紋理的生命故事,使其工 作空間特色獨具,充滿學習教育體驗潛質。

(2)

匠師間產業鏈尚存,為舊城文化重要的解讀角度,透過產業網絡之凸顯,可 推動匠師文化轉型為體驗經濟之立基。

4. 維繫傳統匠師之外在空間條件尚存,與匠師經營據點互為詮釋 (1)

全區時空交疊的人文空間紋理清晰。 35


(2)

巷弄文化/密集的歷史空間。

(3)

多種類型、富有歷史性的閒置空間。

(二)劣勢 Weakness 1. 匠師主體動能不足 (1)

匠師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受大環境生存條件不佳影響,傳承意願低落。

(2)

傳統信仰與產業的弱化嚴重影響傳統匠師的存續。

(3)

傳統產業工會組織瀕臨倒閉。

(4)

匠師習於生產傳統產品,不善於研發新興產品。

(5)

四年前歷經一波匠師動員,後來公部門未有延續,對目前匠師參與意願造成 極大影響,充滿不信任感。

2. 人文地景/空間之變遷與消失,反應匠師生存網絡之瓦解 (1)

主要商店街道尺度及連續招牌之街景特色,可能將因招牌更新、加大而逐漸 喪失人文地景特性。

(2)

寺廟空間可謂最重要之人文生活場所,正急速消逝;同類商家群聚之特性已 降低,特色商店分散各角落。

3. 城市文化永續經營的瓶頸 (1)

主要商店皆多由外地人承租開業,漸失去特色及社區感。

(2)

寺廟活動獨具多方面特色,但因參雜過多商業性花樣,而降低其文化、藝術 性與美感。

(3)

亟待專業團隊輔導匠師轉型,但缺乏相關人力資源。

(4)

匠師文化特色雖具學習性及深度旅遊潛力,但故事性、主題性的內涵與型式 之經營不足,亦缺乏整合與行銷,因而未能構成可解讀之文本。

(5)

居民雖傾向傳統人文生活,但日常生活所需已脫離傳統匠師生產範疇。

(6)

新興人文空間與產業雖有發展,但傾向消費文化,與傳統文化脈絡有所斷裂。

(三)機會 Opportunity 1. 公部門的政策支持 (1)

92 年起之系列公共工程,包含史蹟保存與閒置空間再利用、街道與結點之景 觀整建,具體化蘭城新月(近程目標)文化廊帶、初步打造蘭城新象,並行銷舊 城。

(2)

文建會推動「區域型文化資產」的政策支持

(3)

縣政府將結合「匠師博物館」概念推動宜蘭舊城人文環境之整備

2. 宜蘭縣觀光遊憩之發展 (1)

在國民旅遊、與全球化深度體驗和學習性旅遊趨勢下,宜蘭做為修復型、學 習型地域,發展人文旅遊產業之整體經營環境逐漸成熟。 36


(2)

觀光立縣、文化立縣持續推動,相關產業加速帶動中,形成人文旅遊由點而 面之經營基礎,亦為舊城以人文為主之再發展時機。

3. 匠師動能之引發契機 (1)

透過匠師促談,已明確化匠師目前經營之需求,得以清楚銜接

(2)

軟體輔導及空間整備的匠師參與式設計,有助於匠師主體能動性之蘊養

(四)威脅 Threat 1. 人文生活空間紋理的消失 (1)

宜蘭市都市計畫(一通、二通)之不合理處甚多,特別是計畫道路與公設之劃 設,對城鎮紋理有大幅破壞。匠師文化與城鎮間空間緊密的關連仍持續面對 威脅。

(2)

因北宜公路開通,促進私人建物更新與土地開發。城鎮風貌、商業型態加速 變遷,私有史蹟加速消失,而舊城內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之公共設施未見更新。 宜蘭舊城面貌正在改變。

2. 新興文化的資本化與商品化 (1)

新近一波發展趨勢所帶動之服務與商業需求、經濟發展與土地開發,一方面 帶來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造成城鎮風貌的類西部都市化、人情淡薄與庸俗化、 住民屬性與生活型態逐漸失去地方性,使舊城文化特性有逐漸消逝之危機。

(2)

在前項之影響下,新興文化之經營,其內涵將逐漸不像過去的社會與日常生 活有直接的關聯,舊城原本具有在地取向之文化(生活)產業,輪為失去主體性 的文化工業,而具體影響匠師之生存可能性。

3. 縣內觀光產業及文化創意工業的競爭效應 (1)

大型活動雖是觀光發展的行銷良機,但也造成彼此之間的競爭效應。舊城特 色之全面性經營與凸顯,不但是舊城人文環境永續的必要取向,同時更是宜 蘭人文意象之象徵性與意義的強化─宜蘭文化版圖中至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 塊。

(2)

若僅以文化創意工業、精緻商品化角度看帶匠師經營,將加速催毀傳統匠師 以城市常民生活為自身互動、存在意涵之重要文化認同。

4. 匠師永續經營瓶頸 (1)

公部門資源投注無法確保延續,影響匠師動員的成效及匠師感受,將拉長養 成期,喪失與匠師主體及相關文化社群最佳對話與動員良機。

(2)

學習、體驗及教育的經營型態,將考驗傳統匠師之轉型動能與適應。

(3)

由於傳統產業的經濟效益低落,以及年青世代的教育學習環境轉變,使大部 分匠師缺乏傳承子女之意願,而影響匠師技藝文化之延續。

(4)

基於宜蘭的留鄉人口屬性,在地經營人才極為欠缺,不力於匠師產業與文化 之轉型研發與推廣。

37


三、議題、潛力、願景方向 SWOT 議題分類

再發展潛力

優勢 3. 匠師經營據點及社群網絡極富特色

以公部門政策支持、及宜蘭縣觀光

劣勢 3. 城市文化永續經營的瓶頸

遊憩產業發展為基盤,凸顯舊城匠 師文化特色,營造宜蘭市成為人文

機會 1. 公部門的政策支持

旅遊觀光城市的內涵與氛圍。

機會 2. 宜蘭縣觀光遊憩之發展

願景方向

活化人文觀光

威脅 3. 縣內觀光產業及文化創意工業的競爭效應

優勢 2. 宜蘭城人才與文化活動之條件,提供匠師文化再發展契機

以<本案>之匠師動員為主軸,凸顯

劣勢 1. 匠師主體動能不足

匠師文化深度,創造舊城自明性, 與現代生活接軌,增加其解讀性,

機會 3. 匠師動能之引發契機

並促進舊城文化組織、教育組織形

威脅 2. 新興文化的資本化與商品化

紮根文化創藝

成在地網絡,形成永續經營的基

威脅 4. 匠師永續經營瓶頸

礎。

優勢 1. 匠師根生於文化基礎深厚的傳統城市_宜蘭舊城

透過匠師的生產內容與經營空

優勢 4. 維繫傳統匠師之外在空間條件尚存,與匠師經營據點互為詮釋

間,解讀舊城生活面貌,串連傳統 產業網絡。結合城市景觀與地域空

劣勢 1. 人文生活空間紋理的消失

間整備,使舊城傳統生活得以保

威脅 2. 人文地景/空間之變遷與消失,反應匠師生存網絡之瓦解

存、活化、再生。

38

深耕傳統生活


伍 匠師與舊城文化環境整合發展構想 一、邁向願景的推動策略

39

二、實施行動:點、線、面、產、銷

40

三、匠師串連體驗路徑_先導實施建議

44

四、匠師博物館核心館_地點評估

46


一、邁向願景的推動策略 ■ 核心概念:匠師空間,是生活與生產共構一體的文化內涵 策略取向:推動_點、線、面的串聯整合、與推廣行銷之效應 1.

建立匠師核心館:運用蘭城新月之人文空間,為匠師博物館之核心館

2.

註記匠師人文內涵:個案調查及測繪、紀錄(含匠師口述)

3.

看見匠師空間:匠師空間的透過匠師空間品質提升,使工作空間、生活空間 轉化、兼具特色及實境解讀效果

4.

匠師作品的現代性表現:1)融合匠師作品的特色街景與 節慶空間 2)融合藝匠美學的實用產品研發與行銷

5.

建構匠師文化的體驗路網:整合匠師空間、人文資產、 特色巷道之優質性,建構匠師文化體驗的路網。

39


二、實施行動:點‧線‧面‧產‧銷 1. 點:核心場所就是匠師空間-- -匠師生活生產環境,

德國 Pilatushaus外觀

就是生活展演舞臺。 店面就是最好的體驗學習環境。 

工作的地方也是表演舞台

簡單的展示說明可以讓人們有許多學習

匠師的工具都是寶

材料、半成品都很值得被看到與瞭解

跟小學特色課程結合

匠師們串連在一起

匠師們跟鄰近地區的特色結合

Living Workshop實況

日本古川藝匠的工作情形

以打鐵街為例(下圖)

日本古川藝匠住家的展示空間

台灣匠師工作情形與工作空間 40


2. 線:透過串連路徑,形成匠師文化體驗區帶-- -透過人文環境與匠師空間的串連,具體呈現支撐與表現匠師 工藝的舊城人文環境。 

連貫蘭城新月文化廊帶及宜蘭舊城內之既有歷史空間、公共設施與觀光據點: 宜蘭河河瀕公園-社福大樓-鄂王里巷弄-楊士芳林園-碧霞宮-文昌宮與仰山書院宜蘭酒廠-設治紀念館。

透過匠師空間的串連,豐富及活化巷弄文化內涵,也讓巷內歷史與生活空間胡 起來。並向外串連起蘭城新月與舊城生活博物館各據點。

將街道、廣場,融入匠師手藝,裝置特色藝術化,豐富舊城街道空間品質與人 文特色。

強化以人為本的通行品質,創造城內輕鬆散步環境。做為舊城區內文化觀光、 學習體驗活動之基礎條件。

匠師

的街巷道路

引導 進入藝匠文化與生活 的美學與內涵

41


3. 面:結合既成公共設施的發展能量 延伸帶動匠師群落與體驗路徑-- -

透過區塊保存或更新的手段,推動以保存維護為主軸之空間再造。並以風 貌維護為原則,促進、強化具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間。例如文昌宮區塊、進 士第區塊等。(長程方案)

定期舉辦和匠師及傳統文化結合的節慶活動,以及常態推展的學習體驗活 動軟體計劃,以整合既成或具發展潛能的<主題發展區塊>與鄰近<匠師群 落>,分區、漸進的帶動面向發展。

以傳統文化與活動為基礎 之 城市節慶 與 公共空間風貌強化 -- 城市節慶與城市行銷 -- 兼顧展演與活動機能之優質公共空間打造 -- 輔導、轉化,讓匠師工藝融合於現代生活中

4. 產:結合縣內大型節慶活動,促進文化/活動_產業-- -

推動匠師工藝產品研發。促進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用品之機能、美學的結 合度,以銜接當代消費需求市場。

推動匠師工藝與宜蘭四季大型節慶的多面向結合發展性。融入匠師精神與 美學、產品、學習性。運用春、夏、秋、冬一大三小之長年性旅遊環境, 開拓匠師經營的大環境。

42


5. 銷:輔導與活動策辦、教育推廣、創意行銷-- -教育推廣:技藝傳習、鄉土教育(結合公民文教組織、及小學) 

匠師工藝教室:駐地傳習課程

(拜<匠師>為師)

導覽體驗活動:匠師體驗路線的經營 (散客型、團客型、主題營隊型)

匠師核心館的經營:舊城藝匠主題展示 (特定主題型、結合節慶型)

創意產品研發:補助與輔導 (結合大學院校與相關產業界,藝學產合作)

舊城藝匠_影像紀錄出版

解說導覽折頁編印

匠師專屬網站架設:虛擬匠師博物館

匠師博物館_指標系統設計、形象設計 (含店招與店面外觀改善)

匠師紀念品開發,例如:明信片、卡片、匠師公仔等,並以強調匠師特色與 手藝為產品優先開發重點。

例如: 匠師形象設計 及 43

廣泛運用


三、匠師串聯體驗路徑_先導實施建議

宜蘭河濱公園

(一) Y 字形匠師體驗路徑_分段特色

巷弄生活區

第 1 段 舊城傳統街道:火車站→南北館市場→中山路→武營街 重要寺廟

第 2 段 巷弄文化(1) :西後街至文昌宮→進入文昌宮後巷弄→森成森儀社,接城隍街

匠師空間

第 3 段 巷弄文化(2) :碧霞街,經過楊士芳紀念林園→鄂王社區光大巷→社福大樓

體驗路徑

第 4 段 宜蘭河濱公園:社福大樓→宜蘭河堤→光興竹行(最北)

社福大樓

第 5 段 北門口遊覽 :光興竹行→矮仔紙藝中心→北門街→榮興雕刻社

北門街

(二)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_核心匠師

碧霞街

光大巷

曾永裕(永裕師):寺廟彩繪、神像彩繪、佛帽製作

森成葬儀社

:宜蘭棺製作、生死禮儀文化

烏肉紙藝店

:紙紮工藝、棺木彩繪、那卡西走唱

矮仔紙藝中心:紙紮工藝、生死禮儀文化

榮興雕刻社

:廟木雕花、粿印

光興竹行

:傳統竹製品(竹籃/簍/魚簍/竹板凳/竹搖籃等等)、竹材批發

廣文堂印鋪

:刻印、喜帖、神像雕刻

碧霞宮 城隍廟 文昌宮

西後街

文昌宮後巷弄

N

( 路徑上其他可結合的匠師空間:打鐵街 )

(三) 舊城重要寺廟:文昌宮、城隍廟、碧霞宮

(四) 巷弄文化體驗:鄂王社區光大巷、文昌宮─碧霞宮巷弄

武營街

(五) 結合匠師手藝與舊城故事的街道風貌營造:武營街(打鐵街)、西後街、碧霞街

文 底圖來源:調整自田中央工作群原圖

廣文堂印鋪

曾永裕(永裕師)

森成葬儀社

烏肉紙藝店

44

矮仔紙藝中心

榮興雕刻社

宜蘭火車站

光興竹行


武營街街道風貌營造:結合

匠師手藝

舊城故事

 舊

宜蘭酒廠

 打鐵街

營 街

N

西

 廣達香餅鋪  曾永裕

山 路

化龍新村

 德馨香鋪 化龍新村圍牆 (匠師彩繪公共藝術) 匠師體驗路徑

【武營街化龍新村圍牆_公共藝術化】構想: 1.

彩繪匠師曾永裕 運用漆線紋路,或家傳花草幾何型圖案,與水泥牆 面融合,彩繪成大型底圖,形成街面美學效果。

2.

於匠師彩繪的底圖中,依水泥牆的方格簍空,鑲嵌 廣達香餅舖 常使 用的粿印,此為 雕刻師傅蔡榮興 的作品,如馬賽克般創造牆面變化。

武營街化龍新村圍牆

3.

粿印邊緣再以永裕師慣用的彩繪顏色予以裝修。

4.

除粿印外,可結合藝術家及社區,將往昔武營街居民與化龍新村居民

圍牆現況

相處的記憶故事,繪於陶磚或磁磚上,亦鑲嵌於其中。

45


四、匠師博物館核心館_地點評估 (一) 匠師體驗路徑串連之特色區塊指認 巷弄生活區

宜蘭河濱公園

區塊 1 北門市場周邊:榮興雕刻社、矮仔紙藝中心、北門市場 重要寺廟 區塊 2 楊士芳林園-碧霞宮周邊:森成葬儀社、烏肉紙藝店、鄂王社區、楊士芳紀念林園、碧霞宮、維 匠師空間

新醫院、城隍廟、三合成葬儀社 區塊 3 城隍廟周邊:三合成葬儀社、城隍廟

體驗路徑

區塊 4 文昌宮周邊:文昌宮、考棚遺址

匠師核心館潛力點

區塊 1

區塊 5 武營街周邊:打鐵街、曾永裕匠師、廣達香餅舖、化龍新村

社福大樓

(二) 匠師博物館核心館

區塊 2

北門街

1. 匠師核心館功能: (1)

提供完整舊城匠師資訊之對外窗口

(2)

舊城鄉土教學空間(結合學校、文化組織)

(3)

匠師博物館策略聯盟聚會場所

宜美繡花鞋舊址

碧霞宮 維新醫院 城隍廟 楊士芳紀念林園 文昌宮

(4)

匠師常設展與特展空間 (配合各匠師淡旺季時間策劃)

(5)

匠師工藝 DIY 及體驗舉辦場所

區塊 3

區塊 4

2. 地點指認

<方案一> 匠師體驗路徑區塊 2:維新醫院、宜美繡花鞋舊址、楊士芳紀念林園

賣捌所 新

區塊 2 為匠師體驗路徑之中段,亦於銜接路徑前後區塊。尚在經營之匠師、傳統信仰集中,加上經營 成形之楊士芳紀念林園及鄂王匠師工藝巷弄空間,資源較為完整。為匠師核心館之適當區位。

宜蘭行口

N

區塊 5

目前閒置之維新醫院、宜美繡花鞋舊址(所有權人為碧霞宮),及經營中之楊士芳紀念林園,為潛力核 心館地點。

文 底圖來源:調整自田中央工作群原圖

<方案二>火車站前:紅磚屋迎賓客廳、宜蘭行口、中山國小故事館(宜蘭三大社區學習中心之一)

紅磚屋

中山國小故事屋

人 廊

宜蘭火車站

雖不在匠師資源集中之區塊上,但位於蘭城新月人文廊帶及匠師體驗路徑之最前端,從火車站下車後 便可親近,易達性高。並且可與學校教學結合。 <方案三>東門:賣捌所 圓形舊城中唯一修復再利用之歷史建築,特色獨具。東門雖傳統匠師分佈較少,但是夜市、百貨、市 場等市民生活活躍,且為歷史建築分佈區塊(如:噶瑪蘭廳舍舊址、進士第…等等)。亦可做為核心館

宜美繡花鞋舊址

地點評估。 46

維新醫院

賣捌所

火車站前紅磚屋迎賓客廳


99 年匠師空間整備示範:曾永裕匠師 一、匠師空間之學習性內涵:呈現匠師精神

47

二、匠師空間參與式設計方法

49

三、永裕師空間學習性內涵呈現_方案說明

51

四、空間整修過程紀錄

78

五、實施成果、影響與效益

81


一、匠師空間之學習性內涵:呈現匠師精神 1. 「匠師精神」之意涵 匠師空間之學習性來源,除匠師本身技藝的展現之外,更包括匠師自我認同的呈 現。前者如匠師所生產的作品、工作使用的器具等等;後者則涵蓋匠師對其家學與 日常生活的主體意識,傳統匠師的「代代相傳」不只是工藝與技術的延續,在其背 後是匠師個人在現代物質與人文生活的變遷下,依然選擇的生活態度,其中包含匠 師對身上所承續的家學之主觀詮釋與看法,藉此標記著蘊養匠師意識與成長的時代 縮影。此,暫稱之為「匠師精神」。 透過對匠師精神的理解,再回過頭來看匠師技藝與作品,其美學的來源與指涉,將 不同於一般從「物件」角度對傳統匠師生產是否「堪稱藝術、足夠精緻」的品評, 而是匠師主體如何面對支持其生產的社會體系之消逝,在不斷進行的時間中,仍選 擇承續其家學的態度與方式。 §

§ §

以曾永裕師傅為例,永裕師原本家學為寺廟彩 繪,從民國八零年代大量木構造寺廟建築翻新為 水泥後,由水泥包商統包承攬的寺廟彩繪,市場 需求逐漸朝向價格便宜、完工快速。傳統彩繪的 工作機會銳減,影響永裕師的經營重心,其目前 生產以粧佛、神像頭盔(佛帽)為多。 然而,永裕師粧佛與神像頭盔的手藝,仍保持彩

彩繪神像中的永裕師

繪家學於色彩運用的古風,莊嚴、飽滿的色調與 蜿蜒細緻的線條,是永裕師作品口碑十足的原 因。但,經營佛帽與神像二十年來,永裕師未曾 調漲價格,並且堅持完工後再收費。面對原物料 上漲、或有業主從未兌現取件的承諾,永裕師只 能透過更多的工作量來維繫經營與日常開銷,也 因此他與做為助手的永裕嫂,終日埋頭於生產。

從武營街門外看見埋首工作的永裕師

除了採購工作需使用的顏料與工具外,永裕師甚少步出宜蘭城,每每經過武營街, 總能從藍色的鐵捲門桿與大木頭之間,看到龐雜的雜物堆裡,帶著父親金松師遺留 下的老花眼鏡,扶著神像或佛帽細細做繪的永裕師。 §

§ §

不同的傳統匠師、多樣的意識與經歷,組成了宜蘭舊城的人文底蘊,此為本案界定 匠師空間學習性之來源。 47


2. 呈現方法 匠師空間學習性內涵的呈現方法,包含以下三種: (1)

透過工作生產與生活環境的重整,呈現匠師生活與生產之序列。

(2)

結合裝修工,將匠師特色表現於空間整備之成果。

(3)

於空間中附加佈置。

本次運用曾永裕師傅整備生產與生活空間的機會,結合呈現計畫的方式以 1、2 為 主。

48


二、匠師空間參與式設計工作方法 (1) 課題說明 代代相傳的匠師家學與技藝生命,加上匠師工作空 間與匠師日常生活交織一體的特性,使匠師空間除 了充滿各種工作所需用到的材料、工具、作品外, 還充滿從父輩、祖輩、甚至曾祖父輩累積下來的作 品、書籍、紀念物、照片…等等。由於歷時長久, 加上匠師帄日多為了生計,埋頭於生產,使這些物 件缺乏系統整理,凌亂置於各個可以堆放的角落,

佔滿工作桌的筆與顏料

若非仔細詢問匠師相關記憶與歷史典故,將無法辨 識、甚至遺漏這些足以具體而微呈現匠師生命故 事、從個人經驗延伸探索集體舊城生活印象的重要 素材。

從老佛帽匠師處承接的佛帽紙稿

【以曾永裕佛帽為例】 永裕師同時具備<佛帽製作>、<神像修補與彩繪 >,以及<寺廟彩繪>三種技藝,每一種技藝,都對 應到不同的使用工具與材料,因此其空間中便產生 三倍量的工作相關物件,塞放在一樓各處,成包、 成盒、或成罐,僅永裕師自己才能辨識用途。此外, 尚有不同類型的產品,如複雜的佛帽組件與神像。 包含著過往他人對曾家彩繪特色的研究、政府單位

塞滿座椅堆放的材料、雜物及半成品

歷年來曾記來調查傳統匠師的函文、塞成一堆看似 可回收實際上卻不能遺失的佛帽紙稿、永裕師感興 趣的報紙新聞及神佛故事…等等。 櫥櫃頂的獎牌與木花窗、壁上的掛飾、紀念品,皆 與父親或祖父有關,是家庭記憶之所在、甚至看到 某一項小物品,竟可回憶起一段與其他舊城匠師互 動的故事。

神像成品、半成品展示櫃/櫃頂父親獎牌、彩繪花窗作品 49


(2) 參與式設計工作方法:與永裕師共同整理空間 為解讀「匠師空間」的內容,避免上述重要線索在空間整備中被忽略、甚至在汰舊 換新的過程中被草率丟棄,99 年執行採取參與式設計工作方法,與永裕師及其家 人共同整理現況空間。 

整理時間:十月底開始至今,配合匠師工作 生產的空檔,仍持續進行中。

工作目標 1. 空間整備 (1)

整理陳年雜物,進行物件清點,仔細分

永裕師與其妻著手整理

便可丟棄的與需留下來的物件。 (2)

根據需留下來的物件使用類型與頻率 將其分類,以確認一樓工作間真正所需 的儲藏量,以及需移至家中其他樓層儲 藏的物品量。

(3)

確認實際工作生產所需的相關物件,包 括類型、尺寸、匠師習慣用途,以利進

開始一樣一樣歸類

行空間配置規劃與傢俱設計。 2. 展示設計 (1)

發掘值得展示的物品(特別是匠師習以 為常而不感覺其特別之處的物件),並 一一建檔、拍照記錄。

(2)

透過互動式空間整理、物件清點的過

整理過程中開始回憶閒談

程,產生對匠師及其家人的記憶引發效 果,搜集記錄匠師口述故事,做為未來 建立匠師個人生命誌的素材、甚至產品 研發的創意來源。 (3)

根據物件建檔及口述記錄,結合空間整 備的基礎,提擬匠師空間展示計畫。 清點需用到的工作材料

50


三、永裕師空間學習性內涵呈現_方案說明 (一) 永裕師家學特色 A. 匠師家學的歷史:從彩繪、粧佛、到神像頭盔(佛帽) 1.永裕師祖父與父親生帄簡介 宜蘭曾氏家族,從永裕師祖父萬壹師開始傳統 建築彩繪之經營,萬壹師原從事油漆工作,彩 繪為自學起家,大約 1920 年代之前便開始從 事傳統建築彩繪,成為曾家彩繪匠師的第一 代。其育有四子,其中排行第二的曾金松、與 排行第三的曾水源,承襲了萬壹師的建築彩繪 工作。尤其曾金松之彩繪,圖案、色彩幾乎完 全遵循萬壹師之做法,曾在 1932 年與萬壹師

金松師的彩繪工作身影

一同完成宜蘭昭應宮之建築彩繪,其彩繪之寺 廟、祖厝達 40 處,多分佈於宜蘭縣內,少數 幾間分佈於花蓮、貢寮。金松師終身亦以建築 彩繪為主業,僅偶爾涉足神像雕刻、粧佛的工 作。(吳佳蓉,2010)

金松師熟悉神像雕刻技法

2.永裕師生帄 • 傳統建築彩繪的蘊養 金松師共有四子,永裕師為第三子,生於 1955 年,現年 56 歲,為習得曾家彩 繪技法的第三代子嗣中,唯一有能力獨力承包建築彩繪工程者。 永裕師國中畢業後(1970)即加入建築彩繪的工作,擔任金松師的副手,直到 1991 年金松師不再做建築彩繪,永裕師才開始展開獨力建築彩繪的生涯,由其獨力 完成的傳統建築彩繪包括:七張慈雲寺(1992)、三鬮二慈惠寺─門神(1992)、宜 蘭五穀廟(1992)、黃氏家廟建和祠堂(1998)、武營廟門面(2006)。除三鬮二慈惠 寺─門神於 2003 年被重繪外,其餘建築彩繪仍存。(吳佳蓉,2010) • 修習漆線,拓展曲線運用的美學長才 永裕師從事建築彩繪的時間約十五年,而後傳統建築彩繪的工作日益減少,金

51


松師過去兼作的粧佛(神像加工)工作逐漸變成永裕師的主業。早期傳統匠師間常 因生產的關連性而彼此合作,永裕師與同輩柳煥彰師傅等人,形成一製作神像 的工作團隊,柳煥彰師傅負責神像雕刻與漆線,永裕師則負責神像彩繪與安金, 兩人彼此學習對方專長,久而久之永裕師也逐漸擅長於漆線技法。 原本曾家彩繪圖案即靈活運用曲線,永裕師在此家傳美學的基底上,將漆線技 法融會貫通,加上原本專長的上色與安金,使永裕師的粧佛工作頗受好評,成 為目前經營的主要項目之一。

正彩繪神像的青年永裕師 永裕師與約二十多年前完成的帝君像

• 因緣際會,打響神像頭盔製作名聲 另一主要經營項目為神像頭盔(即佛帽的俗稱)。在匠師彼此合作頻繁的年代,永 裕師常與不同專長的匠師交流,偶然習得佛帽製作的技法,並從其他退休匠師 處獲得古早時代流傳下來的潮州體佛帽紙稿,1991 年開始偶爾兼作佛帽。1994 年,永裕師夫婦承攬了東嶽廟 30 頂,優異的品質使其佛帽工作打出名聲,至今 工作量還算穩定。(吳佳蓉,2010) 事實上,由於佛帽製作需運用的材料眾多,細 小的零件十分不好處理,永裕師原本無意以佛 帽工作為主業。但因寺廟彩繪工作量萎縮,而 佛帽為宗教信仰中的消耗品,為維繫生活,延 續佛帽製作的至今,亦達二十年歲月。 • 生存於新舊時代交替變化下的匠師生命

神像頭盔成品

從傳統建築彩繪、神像到佛帽,永裕師的經歷,具體而為地呈現出新舊時代變 化、交替的縮影。其兄曾永輝雖也曾跟隨金松師作寺廟彩繪,但民國 58 年便轉 行改作室內油漆(裝潢) (吳佳蓉,2010)。反觀永裕師超過三十年的匠師生涯,如 何解讀?並從中提煉深刻的學習性?需先從了解曾氏彩繪家學開始。

52


曾氏家族彩繪傳承系譜(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

B. 曾氏傳統建築彩繪語彙 曾氏家族所的傳統建築技藝,為台灣早期所流傳之南式墨線彩繪,除做法以帄面為 主外,強調墨線勾邊,透過化色的方式上彩,形成染暈的效果。以下 1.之分析資料 援用自吳佳蓉於 2010 年發表之研究論文《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1(國立台北藝 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_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彩繪匠師融入傳統建築空間的呈現:樑枋彩繪 傳統建築以樑、柱、枋為主要結構,一般多用彩繪的方式修飾。「柱」的彩繪方式 以單色漆及安聯字為多; 「樑」與「枋」等水帄構件,於主要棟架處都繪有彩畫, 而成為傳統彩繪匠師展見技藝的主要舞臺。 曾氏所作的樑枋彩繪,基本上是由數段「彩畫」組成,而「彩畫」一般是由「垛頭」 +「垛仁」+「垛頭」組成完整的一堵(如下圖),並在垛頭與垛仁之間,以垛線隔開。 在通樑與瓜筒相交處,則繪製包巾(摺巾)圖案。此為台灣傳統建築彩繪的一般特徵。

1

該本論文在 2007-2009 年間以永裕師、水源師為主要對象,進行曾氏彩繪的田野調查,資料詳 實,為永裕師認為最可解讀其彩繪家學的文獻。 53


樑枋彩繪結構圖 (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

一般垛仁以畫作表現為主,垛頭則是具備圖框性質的主題圖案。包巾(摺巾)則是將 樑枋繪成有如被步巾包裹的形狀。欣賞台灣傳統建築彩繪,以「垛頭」與「包巾(摺 巾)」為主,垛仁中的畫作反而不是品評重點。 以下分別說明曾氏家族彩繪中垛頭、垛仁與包巾的圖案特色再說明其色彩運用與安 金的特徵。 (1)圖案運用與特色 • 垛頭 曾氏師傅的垛頭包含五種圖案類型:螭虎垛頭、蝴蝶垛頭、蝙蝠垛頭、花卉卷 草垛頭、如意垛頭。

上左

螭虎垛頭

上中

蝴蝶垛頭

上右

如意垛頭

下左

蝙蝠垛頭

下右

花卉卷草垛頭

曾氏五類垛頭圖案例舉 (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

曾氏彩繪喜用曲線構圖,他們認為圖案要畫活才好看。因此所繪之垛頭都不只 是無意義的對稱圖形,而是自成圖像意義、講求變化,並藉由不斷修正與美化 線條的弧度,精粹圖案。 54


相較於台灣其他師傅的彩繪,可見曾氏對垛頭圖案之詮釋與表現下了深厚的工 夫,此五類圖案不止分立、單獨出現,亦可取其重點,交互運用。

• 垛仁 垛仁通常位於樑枋彩繪的中心,較具繪畫性,以描繪古代人物、動植物的樣貌 為主,而與垛頭的抽象圖案有所區隔。 曾氏彩繪常使用的垛仁主題為:人物類、花鳥類、其他類。人物類最常使用的 題材為四聘(堯聘舜、湯聘伊尹、文王聘太公、劉備聘孔明)、忠孝廉潔(主要題 材為孔明進表、望雲思親、蘇武牧羊、楊震卻金),次要題材為八仙、二十四孝。 其餘三國、封神及隋唐演義則以交戰戲文為主,用於城隍廟、東嶽廟等少數道 教寺廟。

金松師所做游氏家廟追遠堂大通垛人物彩畫。題材:四聘─文王聘太工 (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

在人物類垛仁上,曾氏彩繪多謹遵南式墨線彩繪技藝,畫面中規中矩,少有誇 大或動態表現,簡單線條描繪背景,構成人物畫面,並且亦不介意於不同的寺 廟繪同樣的題材與畫面,不同的師傅也總是繪製同樣題材與畫面內容,透過不 斷重複再重複,漸熟悉所繪的內容與表現方式,最後營造出獨有的特色與手路。

萬壹師所做傳藝鄭氏家廟廣孝堂垛仁彩畫。題材:一甲一名(一隻鴨配以蓮花圖) (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

而花鳥與其他類垛仁,曾氏師傅則都藉著「吉語成圖」方式繪製固定的內容, 如:松鶴(長壽)、竹鹿(得錄)、魚藻(有餘)、鴛鴦(婚姻美滿)…等,而非花多奇貌、 山水渺遠等畫面。為民間師傅在大傳統框架下,以自身熟悉的生活語彙,繪製 與傳統略有差異但又不完全脫離的彩繪呈現。

55


• 包巾 曾氏所做之包巾,其形式仍延續喜用曲線構圖之特色,約可歸為軟式與軟摺兩 種。可細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類,位於檐廊步通的雙層式包巾,上層覆蓋下層布巾,下層局部露出交角, 主要變化在上層圖形,圖案無定制,可看出師傅巧思。曾氏師傅慣用直線如意 形,與傳統柿蒂紋圖樣,皆佈滿花卉紋樣。 第二到四類,皆位於通樑與瓜筒相交處。第二類為馬鞍狀有摺痕的布巾,第三 類為馬鞍狀無摺痕的布巾,第四類為以螭虎或蝙蝠組成類似包巾性直的圖案, 此類圖案為宜蘭曾氏一脈獨有的畫法,曾氏稱其為「瓜珮」。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曾氏包巾圖案例舉 (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氏家族彩繪研究》)

(2)色彩運用 • 配色方式 主體配主色,如佛頭青、綠、朱;其他用次色繪,指兩主色相加調成或主色加 白色調成的色。主體指花、葉、龍頭龍身等大面積處,其他指面積小處,如翻 轉或小裝飾。

56


囤底(特別指桌裙)都用紅色,至於樑枋彩繪的垛頭處面積小,可較隨意,除紅色 外也有咖啡色、粉紅色等。 • 上色技法 【化色】──將單一顏色配上白色後畫 色的方法,使色彩呈現由白到深色漸漸 加深的暈染效果,依靠兩原色的自然融 合,需來回多次用筆將原色與白色「化 開」 。主用來上色垛頭 【搨色】──先以畫筆或手沾顏料將其 上在圖面上,後以輕按方式,把某些部 分顏料推薄,讓色彩呈現有深有淺的效 果,且不覆蓋先前的墨線。用於上色垛 仁的人物。 (3)安金

上圖:化色技法

下圖:搨色技法

曾氏除彩繪外,以安金技術見長,能自

(圖資來源:吳佳蓉,2010《宜蘭曾

行調漆,且以米酒「濕金」 ,使安金過程

氏家族彩繪研究》)

帄順,並能節省金箔。曾氏的安金細緻、 金箔帄整、色澤飽滿,而成為宜蘭能安 金匠師的佼佼者。

與漆線融合的細緻安金

2.曾氏彩繪美學意涵 (1)

根據社會生活與文化傳統等取決描寫對象,含有傳統社會與民間生活的內容 與意義 如:繪花卉多繪牡丹、蓮花、蘭花、松竹等有特定意義的植物。透過民間認 知特定符號與社會生活的相關連性,來讓「美」易於被人們感覺、接受。 然而,曾氏彩繪工藝的特質,更在於忠孝節義等畫面意義認知之外,由線條、 色澤、筆觸組構的形、色、線、點等繪畫原素所創造的節奏與懷舊韻味,對 於觀者的影響。

(2)

工藝性濃厚,從工藝圖案中創造與變化 曾氏不只將工藝性之圖案繪於垛頭,亦經常繪於垛仁,讓傳統建築的樑枋柱 57


可以不繪人物,而充滿各式(變形的)花卉卷草圖紋,甚至出現整隻樑枋不分垛 頭、垛仁,全繪以工藝性圖案的現象。 (3)

重視「工」多於「藝」 相較於台灣其他師傅,曾氏師傅所做的彩繪往往講求「工」而非「藝」 ,認為 只要適切遵從所傳技藝,掌握住每一個該作的分寸(也尌是該安金尌安金、該 化色尌化色)即可,至於藝則是個人的修為與所下工夫的自然呈現。曾氏不同 於台灣其他地域能書善畫的彩繪世家,不斷追求繪的藝術性,而是謹孚傳統 工藝的性質與風格。 因此對於垛仁的人物彩畫,曾家鮮少細緻構圖,而是以現成圖譜製稿、印稿 的方式製作。這些圖譜,多從萬壹師時候便以流傳援用至今。

C. 永裕師將家傳彩繪語彙運用於粧佛、神像頭盔 永裕師之神像與佛帽作品,不若彩繪那樣有人做過細緻的分析研究,但觀察作品本 身,可查覺永裕師作品有延續家學工藝的特質。

1. 色彩 在色彩方面,永裕師仍運用佛青、綠、朱等主色來彩繪神像與佛帽,神像並採用化 色的暈染做法,色彩飽滿,明亮而乾淨,表現出各種神明的大氣與古風。 值得一提的是從永裕師處出品的大神尪彩繪,永裕師都將特別為不同大神尪量身調 製的色漆予以標記留存,十年內若大神尪有擦傷、壞了彩,皆可拿來修補。

上圖與右圖:

永裕師保存大神尪特製漆

多以正色彩繪神像

2. 安金 永裕師堅持使用真正的金箔安金,無論神像或佛帽皆色澤飽滿,使人一看即見分 別。永裕師的佛帽,標榜堅固耐用,甚至可過水清洗被香燻黑的髒汙,即可再恢復 黃金的色澤。 58


基於對品質的要求,神像與佛帽的其他零零總總材料,永裕師也多有要求,如用水 鑽(市面上多用壓克力鑽)、絨質掽球(市面上多用棉質,亦容易被薰髒)。 此外,不指神像、佛帽可安金,也有人拿其他東西來安金。曾有業主拿一對鴨子來 請永裕師安金,這對「金鴨子」現在還在永裕師處。

太上老君神像(左圖:裝修前、右圖:裝修後) 以整尊安金為主的神像裝修

3. 曲線運用 永裕師家傳善於運用曲線圖樣的特質,在神像漆線與佛帽粉線上發揮得更極致。此 為其父親與祖父所不擅長的技藝。金松師雖會用漆線粧佛,但其漆線紋路是用木模 印於漆線土上再取下的圖案,而永裕師則以搓、揉、捏塑在神像上靈活地創造曲線 紋路,此為從柳煥彰師傅處習得的技法,目前在全台灣以此方式製作漆線者已非常 罕見。

永裕師細緻的漆憲紋路 他人製粗糙的神像,漆線立比見高下

D. 永裕師的匠師自我認同:在經營條件的限制下,延續彩繪家學 從 1991 年永裕師開始經營神像頭盔的製作後,由於佛帽為寺廟信仰的消耗品,對 傳統匠師的市場需求萎縮不若寺廟彩繪,所以至今仍有訂單可接,二十年來佛帽已 經成為外界定位永裕師匠師技藝的主要印像,如 1997 年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委託 59


調查完成之《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報告書》 ,將永裕師登錄為【曾永裕佛帽】。 而永裕師傳承的寺廟彩繪家學,反而逐漸不為人意識與知曉。 根據永裕師口述,2010 年底,政府委託專案人員調查目前宜蘭傳統匠師之經營存 沒現況,調查人員登門拜訪,將永裕師歸類為粧佛、神像頭盔之匠師。永裕師向其 反應其本業為寺廟彩繪,但調查人員認為因寺廟彩繪並非其主要經營內容,並說目 前寺廟彩繪已少人做,而其空間內觸眼所及皆為粧佛與神像頭盔之作品與工具材

料,而並未接納永裕師意見。談及此事,永裕師雖知曉外人看待其技藝之現實而無 所罪怪,但仍堅持其彩繪家傳的自我認同與定位。

永裕師空間多見佛帽與神像之作品 排滿裝修神像的永裕師空間

永裕師的遭遇及感受,凸顯的議題,為「如何看待匠師空間所應呈現的學習性內 容?」。尌物件、技藝與經營項目,粧佛與神像頭盔的確是永裕師最容易為人認知 的內容。反觀寺廟彩繪,除了一塊放在永裕師家中因帄日粧佛、頭盔工作繁忙,而 久久難以完成的桌裙外,目前永裕師並無承接寺廟彩繪業務,且除了市場需求萎縮 的問題外,尚有體力負荷、師徒制不再等等的因素,影響永裕師承接傳統寺廟彩繪 的意願。 雖然如此,永裕師對自我家傳的認同,實為呈現匠師空間學習性內涵的重要元素。 本於此觀點,發現永裕師自我認同的維繫並非對家學已逝的紀念,而是永裕師面對 寺廟彩繪經營的現實條件限制,將其從彩繪家學中蘊養之用色、技法、曲線圖案, 轉化運用至粧佛及神像頭盔製作的努力。永裕師透過傳統彩繪技法的養成、精準的 選色與用色、靈活的線條運用,所創造出的作品特質,是永裕師口碑的來源,也是 永裕師不受寺廟彩繪萎縮限制而能繼續生存至今的傳統匠師動能,足以作為未來轉 型、研發、與創新的基礎。此為永裕師匠師學習性空間內容值得展現的意涵。

60


(二) 匠師物件 1. 永裕師空間物件清點 與 特色物件 本案持續與匠師進行空間整理,同時清點物件、了解物件對匠師之意義。 物件眾多,請詳參附件【永裕師匠師空間物件清單】。反黑項目為對永裕師而言具 有特殊意義之物件。

本案工作人員與永裕師共同整理物件

2. 潛力學習性主題 根據清點出的匠師物件以及對物件意涵之了解,本案初步擬列未來可用於策劃匠師 展示學習的主題內容。如下: 展示

展示主題

內涵

可運用的匠師物件

大項 曾家

曾家家學

家學

色彩與圖樣特色

結合家具裝修

父親

金松師畫像、金松師太太畫像 工作照片、獎牌 四幅書法、父親雕刻的壁飾、匾額、竹箴 言掛飾

祖父

為印漆線而雕刻的木模子

匠 師 不 在 彩繪匠師出門工作 放樣紙稿、一堆色料、長色卡、一碟碗杯、 家,尌在往 的行頭

一堆筆、鑽洞工具(同時施作器具細節)、

寺廟的途

導藥棒、上色盤、敷漆橡皮、攪彩木條、

補土版、做花飾橡膠皮 佛帽與神像匠師出 漆線、彩繪工具 門工作的行頭

按 金 的 絕 安金技藝

真金、假金樣品比對

一對金鴨子

61


永裕

承 續 家 學 在大環境改變後仍 永裕師小孩與神像作品合照照片

師介

且 又 自 學 然將彩繪變化運用 永裕師三十年前與得關公神像作品合照

精 進 的 永 的永裕師---以彩繪 裕 師 ( 永 裕 為底,從寺廟、神 師 的 匠 師 像、到佛帽,仍發 精神)

佛帽

揮專長,孜孜不倦

佛 帽 紙 稿 從帄面到立體的技 古早佛帽紙稿 藝術

佛帽上漆前半成品與成品

小 東 西 大 哪些日常生活中的 1. 完整佛帽 變身

東西,居然可以變 2. 拆解-變身零件,是哪些東西 成佛帽或神像配件

3. 哪些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4. 用甚麼替換

神像

打 造 神 模 匠師如何照顧神明

神尺、替大神尪留著上彩的小罐顏料

神 樣 --- 一 人神世界的文化

佛帽、神衣、手持(假花、假(真)稻、銅線

尊神明的

同管)、踏獅(對獅)

傢私 被 遺 忘 的 宗教活動的變遷

別人送來處理的古早神像

神明

別人送來的修理未取走的神像

被替換的

神像兩旁裝飾小偶(都有百年歷史)

物件 匠師

匠 師 對 品 永裕師生產過程與 1. 匠師珍惜的筆、刀與顏料----逐漸找不

網絡

質的要求

上中下游匠師有關

到的工具

( 反 應 舊 的( 逐漸找不到的 2. 匠師喜歡用的配件---神明帽子的垂 城‧舊事‧ 優品質物件,背後

線、竹(絲、絨)碰球---逐漸找不到的材

舊 物 ‧ 舊 都是一個個生產的

人)

匠師)

匠 師 的 簡 匠師興趣

釣魚資料

報冊

匠師關心的時事

傳統工藝沒落、轉型的新聞

匠師的自我充實

可參考的廣告花紋、圖案

匠師被社會的認定

調查公文、表格

各方來的

匠師在客人名片背後書寫定做產品訊息

客人網絡

記錄本、估價單、收據

62


(三) 匠師空間特殊條件的因應

A. 空間有限,物件眾多,需以收納儲藏為要 匠師由於經營項目的不同,使得其空間呈現不一樣的生產與生活樣態。大致可分為 兩類:

1.材料、工具複雜眾多,有大量的儲藏 收納需求。 如烏肉、矮仔紙紮行,有各類的紙、竹、鐵絲、線 材等等,製作後並要上漆,步驟多,並且作品不可 隨意疊擺,避免損壞。

烏肉紙紮行空間現況 靠牆皆堆滿物件,僅留中間通道

2.材料、工具單純,儲藏收納需求一般。 如蔡榮興木雕,材料與工具皆單純,或者光興竹行,以竹材處理為主,此類匠師需 要的是放製機具、大體積材料的空間,但材料與作品皆可堆疊,使得空間的處理與 類 1.匠師不同。

左:蔡榮興匠師空間現況

左:光興竹行空間現況

中:蔡師傅的工具

右:蔡榮興匠師空間需擺放大型機具

中:以竹材為主,材料較為單純

-------

63

右:簡添盛師傅與其工具


永裕師空間屬類 1.,其神像頭盔的材料大大小小、繁複而歸類整理不易,同時需要 噴漆、陰乾,不可隨意疊擺,加上經營項目除頭盔之外尚有粧佛、彩繪,如永裕師 自己所言, 「三種經營,便有三種工具、三種材料,也需要三倍的儲藏量」 ,因此使 得永裕師的空間顯得比一般匠師來的雜亂,而不易發現匠師生活與生產的美感。這 是永裕師最傷腦筋的問題。

到處排滿木料與神像

左上

一包包的佛帽材料塞成一團;右上

一定佛帽的總配件

左下

佈滿桌面的各式漆料;右下:許多頂佛帽的零件組合

也因此,物件眾多,加上其家屋空間有限,為長形街屋販厝,使其匠師空間需優先 考量收納儲藏之功能,透過收納儲藏問題的解決,重整原本雜亂的工作生產與生活 環境,使匠師生活與生產序列得以呈現、被感知。

B. 匠師工作對空間色彩與光線之要求 由於永裕師的匠師技藝,本源於彩繪家學,長於色彩運用,因此永裕師對於室內外 的光線色彩十分要求,需避免光源照射空間後,產生不同光線顏色,使視覺在做繪 時產生色感差異,導致用色選色不準確。 既有的外廊遮雨帆布、室內壁漆顏色、燈光,都是白色,且為永裕師特別挑選。 由於此匠師工作需求,影響永裕師匠師空間整備所需考量的要素,包括壁漆顏色需 維持白色,室內燈需用白光,且維持一定的照明亮度…等。 白色檯燈

白色室內主 燈

64

牆面都漆成白色


視線 A

A

休息、聊天、看電視之處 樓梯下方空間,不易使用

帽的材料與工作中的半成品。

永裕師工作空間後方。堆置了佛

C. 匠師空間使用模式分析

65


視線 B

藥櫃與農會桌形成的 L 型 工作桌與展示櫃形成

空間。堆放許多物品,包

的空間,堆放許多物

括:

品。包括:

1. 木料。

木料、待修神像、佛

2. 待修神像(形成神明掛 號的趣味感)。

帽成品及半成品、佛 帽製作材料等等。

3. 佛帽材料。

其中有一塊巨大木料

4. 藥櫃內的神像大多年

為他人強硬推銷,佔

代久遠,抽屜因物品遮

B

擋塵封已久,其內多為

據大部分空間。

彩繪所需的工具。

視線 B 66


1m 永裕師

座位 1M 範圍內堆 放材料及半成品 永裕嫂

永裕師及太太 L 型工作模式: 1. 永裕師及太太工作桌排列成 L 型。有益於面對面討 論、交換意見、談天與遞送各自所需材料、共用材 料工具。 2. 永裕師後方一米範圍空間內為永裕師工作中容易 C

伸手所及之處,對工作來說是堆放材料及半成品最 佳之處。

視線 C

67


(四) 永裕師空間學習性內涵呈現_設計構想 A. 工作生產與生活環境的重整:生活與生產序列之呈現 1. 重整匠師生產與生活環境:新與舊 • 延習慣 • 重儲藏 • 納呈展 (1)改善課題:收納儲藏 三十年的匠師生涯‧三代家傳‧集三種技藝於一身‧三種類型的工具與材料‧同時也需要 三倍的儲藏量。這是永裕師匠師空間的特色與課題。 因此,空間整備工作需優先解決收納儲藏的需求,藉此重整匠師生產與生活環境,讓原本 雜亂的物品得以被調序安置,以呈現匠師空間中的生產與生活紋理,足茲解讀學習性內涵。 (2)改善重點項目:收納櫃改善 為滿足收納儲藏,既有傢俱之改善為永裕師空間改造的重要事項。永欲師生活簡樸,目前 室內的傢俱,多為永裕師根據其工作、生活需求,特別挑選蒐集的品質優良二手家具,且 經長期使用,已呈現與匠師空間協調的色澤樣貌,亦呈現永裕師帄常工作物件擺放的次序 與習慣。因此,空間改造以「舊家具援用」為主,特別針對舊家具測繪,並紀錄原本放置 物品。最後將傢俱改造處理方式分為兩種: A. 舊家具 + 原功能─→【修補】續用

永裕師空間(傢俱配置)現況示意圖

B. 舊家具 + 加強儲藏功能─→【改裝】續用

繪製中大型彩繪

(3)預期成果,包括: A. 工作狀態、成品與半成品、材料工作 的 有序展現 B. 家居生活、日常社交、興趣與家傳 的 協調融合

【櫥櫃 B】電視櫃: 下有音響、最靠裡櫃子放金箔

【工作桌 A、B、C】 呈現永裕師夫婦座位呈 L 形的工作模式

【櫥櫃 A】塞滿佛帽用材料 ,及 書及、生活物品與舊照片 68

【農會桌】放置待修復神 像、已修復神像

【展示櫃 B】等待被客人挑 選來上彩的神像粗胚

【展示櫃 A】零星放置客人訂製 已修復神像, 但長年未來取件


加強避風雨及門面意象而改裝外門道

下層儲藏 / 中上層成品半成品 下層儲藏 / 中上層多功能-工具資材與半成品

III. 改善核心工作區周邊通廊機能,將工作

下層儲藏 / 中上層節合壁面-生活與傳加之寶

桌 B 調整為伸縮型

匠 師 工 作 區

匠 師 生 活 區

生 活 支 援 區

工 作 調 度 區

廚 房 、 餐 廳 、 廁 所

新作傢俱(本案補助)

IV. 因應生活區縮小的傢俱尺寸調整 V.

入 口 停 留 、

)

II. 強化核心工作區之周邊置物功能

解 說 展 望 區

(

I.

外 廊

新構傢俱(本案補助)

收納儲存功能改善

新作傢俱(匠師自費) 舊傢俱改裝(本案補助) 舊傢俱沿用 燈光改善(本案補助) 永裕師座位

觀望視角

永裕嫂座位

入口停留

外廊

※框線有顏色區塊為本次處理空間

【曾永裕匠師空間】使用分區圖

解說展望區 匠師工作區 匠師生活區

生活支援區

Ⅴ Ⅱ Ⅲ 廚房廁所空間 維持原樣

Ⅳ Ⅰ

Ⅴ Ⅴ 【曾永裕匠師空間】平面設計配置圖 69


B. 匠師生活與生產序列之呈現:功能層次分明‧動線適合體驗 曾永裕匠師空間_生活與生產序列呈現圖(匠師工作區、入口停留/解說展望區為重整重點) 匠師空間需優先考量收納儲藏之功能,透過收納儲藏問題的解決,重整原本雜亂的工作生 產與生活環境,本案將永裕師匠師空間內,有關彩繪、神像、佛帽的成品半成品/工具/資

旅和玻璃門結合

材,依循匠師習慣,並在空間使用分區的架構下與以重整,使匠師生活與生產序列得以呈

樑枋彩繪意象藝術

現、被感知。

以竹篩、鐵盤乘佛帽零件、半成品,置於 70 分以下較

佛帽成品需以竹篩承 放,避免受損 神像零件吊掛景像

神像粗胚

匠師背後為工作中神 大型神像(高達 75 公分)

像置放處

放置現況 堆於大木塊上的神像半成 品,玻璃櫃內為神像成品

解 說 展 望 區

入 口 停 留 、

匠 師 工 作 區

匠 師 生 活 區

生 活 支 援 區

工 作 調 度 區

(

外 廊

可展示的匠師工作過程、成品半成品

神像成品

工作中

工作中

資材儲放

半成品

神像、佛帽

神像

匠師興趣與書籍

高 度 公 分 以 下 家 具 , 為 佛 帽 半 成 品 呈 現 空 間

壁面裝飾

臨時性 佛帽半成品 放置區

工 具 、 資 材 實 境 展 現

匠 師 工 作 桌

資材儲放

佛 零 帽 件 半 成 品 佛 帽 成 品 半 成 品 、 神 像 零 件 吊 掛 區

外 廊 停 留 、 展 望 視 角

)

廚 房 、 餐 廳 、 廁 所

雕遺作(展示櫃頂)

70

大傢俱帄面,以隨時注意陰乾情況,準備下一步驟

父親技藝紀念牌與透

神像粗胚 半成品

永裕師座位 永裕嫂座位

※框線有顏色區塊為本次處理空間

【曾永裕匠師空間】使用分區圖 70

待裝修神像

父親書法、雕刻壁飾

大型神像放置區

繪製中大型 彩繪觀覽

匠師主要工作區(空間核心)

彩繪主題呈現

入口停留/解說展望區˙與匠師交談

壁面展示-生活與傳加之寶

粧佛主題呈現

生活物品與資材儲藏

佛帽主題呈現

參觀與瀏覽動線˙走動 / 與匠師交談 / 佇足細觀


C. 結合裝修工的匠師特色呈現 在(一)的室內家具整備前提下,為不佔用永裕師收納儲藏的空間,其匠師特色呈現 頇捨棄一般展示「將物件固定陳設」的做法,而朝向將匠師特色抽象化、融入空間 裝修中呈現。

1.匠師特色內涵之呈現與轉譯 (1)主軸:永裕師代代相傳的彩繪家學 以標定匠師自我認同的「彩繪家學」 ,為永裕 師匠師特色呈現的主軸。 除了彰顯匠師家學代代相傳的義涵外,曾氏 家族彩繪的圖案、色彩多從萬壹師時便援用 至今,深具家族傳承的象徵意義,永裕師尚 存有大量家傳彩繪紙稿。 且彩繪圖案特色可表達於帄面,不影響永裕 師空間收納儲藏的需求。 永裕師保存著萬壹師圖稿

(2)將物件展示,轉化為匠師技藝之「符號象徵意象展示」。包括: A.

運用前述『二』提到的曾氏家族常用的彩繪圖案,及選用正色、化色或 搨色的色彩表現法。

B.

運用永裕師擅長之漆線紋路,在曾氏彩繪慣用之曲線基底上,結合從柳 煥彰匠師習得的技術,將家學發展的更為細膩精緻,可標記目前正在經 營中的第三代匠師(即永裕師)之特長。

曾氏花雕彩繪常見化色法之運用 永裕師手製繁美之神像漆線

71


(3)以不佔室內空間之立面為呈現空間 可運用之處包括:對外門面、室內儲櫃帄立面、與戶外電線桿(電線桿構想未 定,待後續發展)。

上左

對外門面

上右

外廊空間

下二圖

72

展示櫃立面


2.設計方案 (1)從入口門面體會永裕師家傳 () A.

新做鋁合玻璃大門 (※本次施作項目)

材料 ‧ 玻璃噴砂效果類型

質感 1

2

3

4

5

影響光線最小的為 1,優先考慮

• 共有五扇,運用永欲師家傳彩繪圖案組裝,在不違 反原本圖案使用型制下,噴砂於玻璃門,形成特色 拼貼。形成彩繪匠師特色的呈現。

圖案 ‧ 特色

B.

立面兩側隔牆 • 不影響光線,可將原白色長方型磁磚,擇幾塊重新 上色,呈現曾家選色及上色技法的特性。

磁磚以曾氏慣用之正 色及化色技法,與以 彩繪

永裕師空間入口門面_整修前

曾氏家傳彩繪圖案, 噴砂於玻璃門面

永裕師空間入口門面_整修後

新做鋁合玻璃大門(共五扇)

隔牆 73

原鐵門柱(藍色)


(2)從室內傢俱細部圖案裝飾,表現永裕師延續家傳的本色 永裕師擅長的漆線紋路與安金技法,以及曾家慣用的安金彩繪符號(如:蝙蝠),可轉化用於室內傢

適合用來裝飾匠師細部圖案的傢俱立面

俱的細部裝飾,如儲櫃門板、抽屜等。畫面的結構安排亦以蒙太奇拼貼手法,擇適當處點綴,創造 室內蘊染的印象。未來希望由永裕師親自來設計紋路、甚至完成實際裝修工作。

永裕師精緻的漆線與佛帽線條

擷取部分漆線與佛帽之線條,做為裝飾符號

曾氏家族彩繪喜用蝙蝠圖案,細結的變化多樣

74


四、匠師空間現場_整修過程紀錄 99/10/28 前置作業 1:匠師空間現況確認 至永裕師家拍攝目前各家具使用照片,並測量,進行使用模式觀察分析、訪談匠師家庭, 了解既有空間使用狀況。

99/11/02 前置作業 2:匠師空間整理 為了解永裕師空間的使用情況,除工作使用模式外,空間整修尚頇包含其他有關物品尺 寸與型態的掌握,如材料、工具、儲藏物品、紀念物等等,以確定收藏空間的使用量、 以及未來儲納及展示方法。因此前置作業包括與匠師一同做整理、進行物品拍照登錄。 (參閱 p.49 二、匠師空間參與式設計討論方法)

99/12/02 前置作業 3:與匠師家庭討論設計 相關資訊清楚後即進行細部設計,並開始與匠師及其家人 商討過程。多次進行討論及修改,給匠師充分時間思考蘊 釀,並運用 3D 模擬實境,使匠師家庭更能想像整修後的 使用狀況。

100/02/08 開工:鐵捲門移位 大年初五,各行各業還在放年假,永裕師便迫不及待地請師傅過來改裝鐵捲門,將鐵捲 門外移,原位置則用來加裝鋁門。 永裕師家的房屋地基,多年前因隔壁中藥行增建四樓而下沉,門樑柱也因此變型,兩側 相差 6 公分,增添不少難度。 鐵捲門移動通常需要四人一組,大工二人,一人負責調整水帄、定位、鑽孔,一人在下 方拉緊鐵捲門,避免位移,普通工二人,一人協助固定鐵捲門,另一人,負責傳遞工具; 在人手缺乏下,永裕師也站上樓梯,親身幫忙師傅支撐定位。

75


1

2

1 永裕師家舊有鐵捲門門面

3

2 鐵捲門分工定位固定

3 永裕師幫忙支撐固定鐵捲門

100/02/09 匠師的投入: 安頓家內施工現場、重新粉刷牆壁、室內空間細節重整 鐵捲門移動後,永裕師開始整頓家中空間,將物品打包以方便搬移位置,因應預計長達 一個月的施工期。 在施工期間,永裕師仍需維持佛帽及神像的生產,無法因家中施工凌亂狀態的干擾而暫 停。因此,夫妻倆只能離開長年習慣使用的工作桌椅,改在侷促的沙發座上做著佛帽細 活。 此外,永裕師在工作之餘也同步進行牆壁油漆和日光燈替換工程。油漆時將先打包好的 物品搬開,並且移開十數年不曾移動的櫥櫃家具。漆完一面牆,再換一面,因此搬移物 品與儲櫃家具的動作在狹小的室內空間內不斷重複,對匠師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 影響。

4

5

4 施工現場

6

5 照片左側原工作區已堆滿物品,無法工作

6 永裕師夫婦在沙發上做佛帽

除油漆外,因家具及物品在施工中必頇搬動,加上起動空間整修帶來的新氣象,使永裕 師開始著手整理十數年來因為忙於生產無暇理會、日漸積累而的環境細節。包括: 1.

大量的清洗工作,如鐵捲門、數面櫥櫃玻璃、展示櫃,祖父母及父親遺像(原 掛在靠天花板之壁面)。

76


2.

將家具物品一一擦拭,包括父親手工雕花作品、永裕師佛像作品。

3.

將做為家飾的父親書法作品數幅,重新錶裝。

4.

塞在雜物下多年閒置的興趣----古典音響、黑膠唱盤,再經永裕師將機器搬出 重整後,已經恢復音響功能,並因家具位置的重整而變的方便使用,取代以 往工作時的小型收音機,使陪伴工作的樂聲更舒適昂揚。

永裕師的投入,對匠師空間整修產生加成效果,呈現更深刻的品質。

7

8

7 永裕師家油漆前

8 永裕師家油漆後,寬敞明亮

9

12 9

11

10

永裕師熟悉室內油漆粉刷

13

14

10 清洗鐵捲門

12 櫥櫃清洗後櫃頂水鑽裝飾顯現

11 整修黑膠唱機與古典音響

13 玻璃門洗後晶亮,更顯作品質感

77

14 父親遺作


100/03/01 新製家具於木作匠師工作間開製 傳統木作匠師林煥文父子 部分新製木家具是為永裕師量身訂做。經永裕師介紹,加上專業團隊尋訪評估,最後由 宜蘭木工匠師林煥文承接。希望永裕師的空間,也能看見其他傳統匠師的參與。 林師傅年輕時從事家具外銷,因此也學得一身作古式家具的功夫。曾在多處廟孙製作神 明桌、大門,已將技術傳承給兒子,現在處半退休狀態。兩個兒子現從事木工裝潢。此 次由林師傅與兒子合作完成永裕師家具。

1 15

2

16

19

18

15 木工師傅至永裕師家勘查討論

17

3

20

6

16-20 新製家具現場工作實景

100/04/06 新家具裝置、舊家具整修 新製家具於木作匠師處完成後,林煥文師傅來到永裕師家將家具裝置固定,並繼續完成 舊家具改裝的工作。其中,桌面水帄對神像彩繪成果是否端正莊嚴大有影響,因此木工 師傅以紅外線水帄儀小心測量,永裕師亦拿著水帄尺多次比對。

21 21 新家具裝置

22 22 現場工作實景

23 23 永裕師小心測量桌面水平

78


100/04/06 永裕師親手為家具上漆 永裕師為人節儉,並且執著於專業品質。上漆是永裕師的工藝專項,他特別要求新作木 家具頇由他上漆,確保家具品質外,同時協助節省施作經費。 永裕師不像坊間用油漆調色直接上漆,而是依循彩繪工法,先黃土填縫,上底漆,磨砂, 再上第二層底漆,再磨砂,然後才以天然色粉染色調和朱紅漆上二層漆,工法繁複耗時, 家具開始上漆到完工,耗時一個禮拜。 永裕師對色彩的分辨十分敏感,在顏色的選擇搭配上亦十分細緻。所有家具皆以深色為 基本色調,但近看細分可發現深紅、深褐、近黑等差異。其用色迅速,且調色準確,雖 只是簡單的家具油漆,但仍可發現永裕師深厚的彩繪工藝基底。

24

25

28

27 24 磨砂

26

25 天然色粉

26 家中上漆實景

29 27 共同活動桌上漆

28 壁櫃成品

27 完工儲放

100/04/26 家傳圖案噴砂玻璃門組立 永裕師家為三代家傳的彩繪匠師家庭,從祖父開始便累積許多寺廟彩繪的手繪圖稿。在 永裕師父親金松師與三叔水源師分家後,祖父萬壹師大部分的寺廟垛頭、垛仁、門聯彩 繪圖樣,目前皆在水源師處。 本案提出將家傳圖案噴砂於新做鋁和玻璃門之構想,獲得永裕師的認同。永裕師為此亦 請三叔提供祖父圖稿,做為噴砂圖案的選擇。工作過程除考量圖案之形貌、原本使用的 型製等等,來組配外,亦輸成玻璃門原寸大小,比對效果。在與永裕師商討下,最後決 定以花草為主題,搭配插角圖案,噴砂效果典雅清新。 79


28

1

29

30

5

31

32

28 測量定位 29 裝框 30 永裕師家傳圖案 31 噴砂於門面新做玻璃門 32 完工後厝邊觀摩

永裕師家匠師空間整修‧工程大事記要 日

100/01/31

報請開工

100/02/02-100/02/07 春節,不施作 100/02/08

鐵捲門移動工程施作

100/02/09

室內牆壁油漆工程施作

100/02/16

室內牆壁油漆工程施作完畢

100/02/17

鐵捲門移動工程施作完畢,日光燈施作完成,木製家具開始備料

100/02/24

鋁門窗工程現場測量開始備料

100/03/01

木工匠師開始木製家具組立

100/04/01

木工匠師新作傢俱現場組立,永裕師新作家具油漆

100/04/10

木工匠師新作傢俱現場組立完成

100/04/19

永裕師新作家具油漆完成

100/04/20

鋁合玻璃橫拉門現場外框組立

100/04/22

鋁合玻璃橫拉門玻璃噴砂

100/04/26

鋁合玻璃橫拉門門扇現場組立完成

100/04/27

鋁合玻璃橫拉門組立完成

100/04/28

報請竣工 80


五、實施成果、影響與效益 (一)有形之空間整修成果,包括: 1. 永裕師工作空間之重整,匠師家學與文化,透過空間得以解讀。 2. 讓原已存在之工作材料、工具有序呈現,並讓原本埋藏但具意義的物件,獲得 展示的可能性。 3. 匠師工作區與家庭生活起居機能之安頓。 請參見下頁施工前、後照片對照。 (二)無形之舊城動員成果 與永裕師匠師家庭共同工作的參與式設計方法,除了讓空間成果符合匠師的使用需 求外,過程中亦對永裕師及其他匠師、甚至舊城居民,產生動員投入之無形效果。 包括: 1.

讓匠師主體重新感受社會身分與認同,進而開啟互動創造的可能性。有助於 未來將匠師手藝結合舊城故事、藝術創作,運用於城內空間的想像力。如: 永裕師發想,將彩繪手藝應用於武營街畫龍新村舊圍牆。

2.

幫助匠師主體看見自身匠師生命的深度與內涵,而開始建立自身在現代社會 中「做為一名傳統匠師」的認同與網絡,例如:透過物件展示、故事與技術 交流、以匠師身分自我定位的人際互動等等,和現代社會中教育、文化的領 域逐步銜接,相輔相成。

3.

永裕師的示範案例,從測量、討論、整理、到實際施工,皆發生在真實的舊 城空間。周邊鄰居、匠師頻繁地好奇探訪、永裕師在帄日交談中口述的親身 經驗、其他匠師與專業團隊互動所感受到的氛圍,到最後具體被看見的空間 成果,皆引發匠師社群與舊城居民的想像

81


4.

F 匠師生活區

E CD 視角 A

匠師工作區

視角 D

永裕師家‧整修前原貌 A

B (武營街)

永裕師家 原貌_配置圖

視角 C

視角 F

視角 B

82

視角 E


F 匠師生活區

E CD 視角 A

匠師工作區

視角 D

永裕師家‧整修後完工照 A

B (武營街)

永裕師家 整修後_配置圖

視角 C

視角 F

83

視角 B

視角 E


84


後續年度推動實施建議 一、推動方法建議

84

二、99-102 年各年度推動重點評估

85

三、後續年度實施方案說明與經費預估

86

四、匠師空間改善實施方案研提

94


一、推動方法建議 1. 持續促進匠師(博物館)策略聯盟,形成擴大參與之行動效應 匠師主體之參與為本案執行之關鍵,透過不斷促進匠師策略聯盟,達到強化原有匠 師網絡的社群串連效應,以形成匠師集體動能,為本案重要的執行方法。

2. 優先推動軟體輔導項目,創造匠師參與動機,發揮無形文化資產的承續與 培力效果 舊城匠師普遍反應需要軟體輔導,以協助生產轉型。因此加入匠師(博物館)策略聯 盟之匠師,不論是否參與匠師空間提升計畫,皆以提供軟體輔導為先。 以下為建議優先推動之匠師軟體輔導方案: (1) 社群網絡運作及合作輔導教育推廣 如匠師博物館願景之推動內容與執行性商討、發展,匠師網絡合作計畫之研 商、輔導,經驗交流、案例參訪、以及節慶活動之辦理。 (2) 產品創新輔導 引進創意人才,結合創新學院相關計畫,進行匠師產品創新之相關促進性活 動。並透過銷售網絡之市場評估過程,確認先期生產之項目,同時進行實質 創作與生產。 (3) 技藝文化傳習 結合藝術性學院教學計畫、徵求以宜蘭為主他縣市為副之學習者。進行師徒 傳習。傳習場所為匠師空間。 (4) 行銷及交流網站 以各別匠師為主軸,呈現匠師人文內涵:介紹藝匠生涯、家傳、產業與工藝 特色、重要作品、跨業結合可能性。推介相關之傳統及創新_特色產品。持續 性紀錄舊城匠師博物館推動之動態性歷程。

3. 透過參與式設計之方法,進行空間規劃與推動不同尺度的空間整備工作 舊城的文化底蘊深厚,牽涉之生活社群亦複雜,對於空間之處理需透過參與式設計 之方法,視其為民眾培力之過程,包括從最小尺度的匠師空間品質提升,到廊道串 連、區塊發展,並滾動各類社群共同參與,以有效研擬空間經營之內容。 84


二、99-102 年各年度推動重點評估

99 年工作成果 現況分析、願景構想提擬、完成一處匠師空間整修 既有成果之修補性匠師資料調查、議題 SWOT 診斷、促進匠師形成集體參與動能、 提擬整合匠師與舊城文化環境的願景、實施策略與構想,並進行一處匠師空間品質提 升之示範,促進後續年度參與整修意願。

100 年推動重點 社群組織培力深化 與

願景構想的細部研訂

持續推動匠師聯盟之組成與匠師空間之整備、匠師無形文化資產之記錄、軟體實施計 畫的優先推動以激發參與動機、核心/先導實施區塊的空間發展構想細部研訂(含經營 策略之推動落實)。

101-102 年推動重點 由先導實施區塊擴延發展 並 創造傳承永續的軟體機制 強化輔導匠師聯盟之組織運作、擴大匠師空間整備之參與、節慶行銷/傳承/產品研發 等協助匠師轉型機制之建立、從先導實施區塊整合既成公共設施並擴延至整體舊城匠 師之串連、击顯舊城人文城市內涵。 <空間面> 逐步打造匠師博物館的 點(匠師單點空間)、線(匠師體驗廊道)、面(整合既成公共設施 能量之發展區塊),朝向結合生活與人文之區域整合之文化資產保存效益。 <軟體面> 從匠師關切之產業轉型著手,強化社群參與及組織輔導培力,延伸匠師文化底蘊,創 造經營與傳習能量,以帶動無形文化資產之永續發展。

85


三、後續年度實施方案說明與經費預估 以下各項執行計畫,是以匠師意向、縣政府跨單位意見為基礎。並回應宜蘭舊城匠師 博物館願景及行動目標。

(一) 硬體計畫 1. 【點】匠師空間_全能改造王:匠師空間品質提升計畫 匠師生產環境及空間品質改善之實施費用。本空間行動,將融合匠師生產環境 需求、匠師人文內涵展現之空間整修設計、工程。成果將有助於 1>匠師生產環 境條件之基礎提升。2>以匠師空間做為實地展現之文化教育推廣環境。 實施方式: (1) 選點原則: A. 已加入匠師策略聯盟之匠師。 B.

匠師之自發參與意願。

C.

具有<形成匠師空間體驗路徑>之潛力與效果。

D. 與既有文化資產特色或社區營造動能有較佳之共構關連性。 E.

匠師代表性、技藝特殊性、或較具多元產品整合之潛能。

(2) 透過與匠師及其家人密集之共同商討,全面完成家具設計與空間配置方案,以 其自行改善或補助完成,創造 順暢工作環境 與 良好展示、體驗空間。

匠師空間實境美學 與文化意涵

86


(3) 針對初步完成之空間設計構想,在有意願進行空間整頓的情況下再進一步了解 匠師的生產與工作流程、生活與生產活動之區位關係,實施項目與配套需求, 讓工作與展示環境更優質化。空間改善內容可包含: A. 家具、牆面佈置之保留、修改、拆除。 B.

家具之添購或整修。

C.

照明、景觀改善。

D. 展示及相關設備適度建置----含:材料、成品、半成品、製作、收藏之 配置,及設施需求等等。 (4) 前述空間改善方案,應重視: A. 生產流程與生活空間之妥善安排。 B.

呈現傳統產業之內涵與美感,並有助於解讀產業特性,例如:佛帽製作 過程之精緻手工與辦製品與成品、收藏品、材料、工具之展現。

(5) 每處預定實施經費為20-30萬元。

各年度預計成果:  99 年 已完成【曾永裕佛帽】匠師空間改善成果,做為後續促進匠師社群參與空間 品質提升計畫之示範案例。  100 年 預訂完成 3-4 處,經 99 年之匠師參與促進,目前具改善潛力之匠師空間為森 成葬儀社、烏肉紙藝店、矮仔紙藝中心、光興竹行。  101-102 年 逐步擴延,每年預計完成 5~10 處。

87


2. 【線】匠師體驗廊道規劃設計監造 串聯匠師空間,結合關聯通道之人文風貌、人本環境提升,進行<匠師體驗步道 >規劃設計與施工監造。 各年度預計成果:  99 年 指認匠師博物館潛力區塊與匠師空間串連廊道、連通公共設施發展區塊路徑之 分佈。  100 年 進行匠師體驗步道之規劃、設計,击顯融合匠師作品特色的街道意象,並針 對優先實施區塊內之步道段落進行施工與監造。  101-102 年 完整匠師體驗步道之施工監造,同時改善其它串連既成公共設施發展之路徑。 註:宜蘭縣政府正擬同步推動宜蘭舊城人本環境與街道景觀計畫、特色街區風 貌保存計畫。因此, 有關本項計畫,100 年預計優先推動執行整體性之匠師體 驗廊道規劃(含基本設計),101-102 年暫定經費與工程款項則不納入本案處理。

3. 【點、串線、成面】宜蘭舊城匠師博物_願景行動計畫 包括:統籌計畫推動、整合性規劃。 各年度預計成果:  99 年 已提出匠師特色之匠師博物館先導實施廊帶,以及核心館指認,並結合既有公 共設施發展能量提出實施策略、建議及後續相關規劃設計監造工作。 目前初步指認之潛力區塊為:北門市場周邊、楊士芳林園-碧霞宮周邊、城隍廟 周邊、文昌宮周邊、武營街周邊等舊城西半部五處,將透過以指認之匠師體驗 路徑(廊道)串連。  100 年 根據 99 指認之先導實施區塊與核心館,進行區塊內資源之整合性空間規劃, 88


同時透過匠師空間整備之培力過程,及舊城相關文化社群之參與促進,推動 區域文化資產經營串連,及匠師博物館核心館經營策略之落實。  101-102 年 從先導實施區塊擴延,創造完整匠師體驗路徑,同時針對既有公共設施與分 散之有形文化資產、匠師空間據點進行整合性規劃,推動舊城人文城市的面 狀效益。

(二)軟體計畫 1. 【銷】「匠師生命誌」記錄計畫(含影像記錄) 重建瀕臨消失或被遺忘之匠師無形文化資產,並透過重建過程中之匠師參與及 互動,達到匠師主體之培力。內容包括: (1) 發掘與重建匠師經歷。 (2) 協助匠師整理照片文物,並建檔保存、適度納入學習性資訊或空間性呈 現 (後者配合空間設計方案) 。 (3) 匠師社群網絡的重建(含家族傳續、師徒承傳、生產網絡)。 (4) 匠師生活記憶之口述記錄(含家人口述) 。 (5) 匠師作品實地踏勘與記錄。

左四圖: 從物件中見匠施生命--紙 稿、文件(調查研究或資 格證明)、工具、老照片… 上圖:訪談匠師

89


各年度預計成果:  100 年 優先針對已進行空間整備之匠師,結合展示計畫進行生命誌記錄。此外,再 擇參與匠師策略聯盟之特色匠師進行記錄。 影片內容除匠師紀錄外,希望呈現「舊城匠師博物館」之推動內涵,以達到 民眾推廣之成效。  後續年度逐步擴延實施。

2.【產+銷】「宜蘭舊城匠師行動聯盟」之網絡運作及合作輔導教 育推廣計畫 匠師博物館願景之推動內容與執行性商討、發展,匠師網絡合作計畫之研商、 輔導,經驗交流、案例參訪之辦理。包括每年一次「舊城匠師文化節」 :1>匠師 作品匯展活動 2>匠師空間導覽體驗活動,結合縣政府相關之舊城人文活動,擴 大辦理。 各年度預計成果:  100 年 經常性之匠師行動聯盟工作會議、具產業鏈關連之匠師交流活動策辦、與舊 城文化組織或國小之鄉土教學合作、推廣匠師研發之創新產品、結合廟孙節 慶之小型展示活動。

3. 【銷】「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站」建立 建立專屬網站,以「虛擬博物館」成為舊城匠師文化及匠師主體的認識窗口。 推介匠師人文內涵與傳統匠師精神,並推廣匠師之傳統與創新產品,促進「產」、 「銷」轉型。主要內容包括: (1) 匠師誌:以各別匠師為主軸,呈現匠師人文內涵:介紹藝匠生涯、家傳、產 業與工藝特色、重要作品、跨業結合可能性。納入匠師生命誌記錄計畫之成 果,以主題匠師方式進行推廣。

90


(2) 產品誌:推介相關之傳統及創新_特色產品。 (3) 行動誌:持續性紀錄舊城匠師博物館推動之動態性歷程。

各年度預計成果:  100 年 包含網站規劃設計、內容建置、網站架設。其餘年度則為網站維護費,納入<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_願景行動計畫>經費,不予另編。  往後年度持續進行

4. 【產】當傳統與現代相遇:匠師產品創新輔導計畫 引進創意人才,結合創新學院相關計畫,進行匠師產品創新之相關促進性活動。 並透過銷售網絡之市場評估過程,確認先期生產之項目,同時進行實質創作與 生產,此產業轉型過程對匠師主體亦為重要之培力,同時產品亦可融入舊城文 化象徵或地方故事之意象傳遞。工作內容包括: (1) 邀及適當之創意人才或藝術家與匠師配對。 (2) 產品對匠師技藝專長及生產特色之击顯。 (3) 產品之關連可呈現舊城匠師網絡。 (4) 產品研發設計概念融入舊城文化象徵或地方故事之過程策辦(可結合舊城文 化組織、社區共同進行研發)。 (5) 建立良性之市場評估與輔導機制。

各年度預計成果:  100 年 預計進行 3-5 位匠師之產品創新輔導,經費包含創意人才或藝術家參與支出 及材料費。  往後年度持續進行。

91


精緻工藝品

匠師店號標章設計

生活實用品

著重創意人才 與 匠師之交流討論 使產品符合匠師生產需求

呈現匠師家學及手藝 匠師手藝結合室內外 家具 與 街道設施

融入藝術、實用與現代美感 呈現舊城文化故事

研 發 生 產 流 程 示 意 紙稿設計

模型研發

匠師試作

5. 【銷】 代代相傳:舊城匠師_傳習計畫 結合藝術性學院教學計畫、徵求以宜蘭為主他縣市為副之學習者。進行師徒傳 習。傳習場所為匠師空間。傳習時間一年,暫訂每週兩次(各兩小時)。 評估每年四名匠師參與。

左三圖:台南家具產 業博物館傳習活動 實景

92

拜 匠 師 為 師


(三) 經費預估 100-102 年執行計畫_一覽表 實施經費

計畫名稱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小計

168 萬

200 萬

200 萬

216.4 萬

125 萬

125 萬 346.4 萬

3.匠師體驗廊道規劃設計監造

30 萬

(150 萬)

(100 萬)

(280 萬)

4.「宜蘭舊城匠師行動聯盟」之網絡運作及

80 萬

100 萬

100 萬

280 萬

5.「匠師生命誌」記錄計畫(含影像記錄)

40 萬

75 萬

75 萬

220 萬

6.當傳統與現代相遇:

60 萬

100 萬

100 萬

260 萬

7.「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站」建立

40 萬

--

--

40 萬

8.代代相傳:舊城匠師_傳習計畫

60 萬

75 萬

75 萬

210 萬

55.6 萬

67 萬

67 萬 189.6 萬

660 萬

742 萬

1.匠師空間_全能改造王:匠師空間品質提

568 萬

升計畫 2.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_願景行動計畫

合作輔導教育推廣計畫

匠師產品創新輔導計畫

總和以上八項工作內容之管理費(約為八項 經費總和 10%) 總經費

742 萬

2114 萬

※補充說明 宜蘭縣政府正擬同步推動宜蘭舊城人本環境與街道景觀計畫、特色街區風貌保存計 畫。因此, 有關<3.匠師體驗廊道規劃設計監造>,100 年預計優先推動執行整體 性之匠師體驗廊道規劃(含基本設計),101-102 年暫定經費與工程款項(以括號表 示),不納入本案處理。

93


四、匠師空間改善實施方案研提 Ⅰ 烏肉紙紮 (一)匠師基本資料 姓名:蔡奇男(阿男) 技能:糊紙、漢樂、西樂、棺木彩繪 行號:烏肉紙藝店 生年:民國 49 年 3 月 19 日生 地址:宜蘭市城隍街 53 號

(二)家學 第一代:蔡水金 蔡水金享年四十三歲,過世時,其子蔡燈泉才十幾歲。 居住於西後街的蔡水金,由於鄰人為糊紙業師傅,在謀生不易的情況下向鄰人學 習糊紙技術,因此開始從事糊紙行業。蔡水金為總蘭社成員,擅長三弦琷。

第二代:蔡燈泉 蔡燈泉,綽號烏肉(民國 20 年農曆 5 月 17 日生,民國 78 年過世),享年 58 歲。 蔡燈泉從小受到父親及總蘭社的影響,對音樂有著高度的興趣。在總蘭社增設西 樂部後,開始學習西洋樂器。由於父親在年帅時就已過世,加上擅長西洋樂器, 因此加入紅極一時的「靜江月」劇團,成為劇團的樂師全省巡迴。民國五十年劇 團沒落,年紀將近三十歲的蔡燈泉決定回宜蘭定居。 在靜江月巡迴的過程中,蔡燈泉結識了劇團的女主角郭翠眉,在劇團生下了蔡奇 男師傅的姊姊及蔡奇男。回到宜蘭定居的蔡燈泉及其妻,重新從事糊紙業,同時 協助棺木彩繪。

第三代:蔡奇男 民國 49 年 3 月 19 日生,現年 47 歲,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名姊姊及弟弟,目前育 有一子一女。蔡奇男師傅精通糊紙及棺木彩繪的技術,也精通許多樂器。目前為 宜蘭傴存的兩位棺木彩繪匠師之一。

(三)蔡奇男師傅生帄 <糊紙與音樂才能的養成> 孩提時代蔡奇男師傅家住西後街上,從小經常在靈惠廟附近的巷弄活動玩耍,婚 94


後才搬到目前城隍街上的自宅。家族自祖父蔡水金開始從事糊紙業,繼父親之後 為第三代。 從小開始隨著父親學習糊紙,在蔡師傅三十歲的時候父親過世,從此開始扛起家 計獨當一面。 受到父親及從事殯葬業的影響1,蔡奇男從國中開始在學校參加軍樂隊,因此學會 了電子琷及各種西洋樂器的演奏,尤其擅長吹管類、銅管類樂器。包括:喇叭、 伸縮喇叭、薩克斯風、黑管。 蔡師傅偶爾彈奏電子琷做「孝女白琷」的生意。自民國八十年,蔡師傅開始在礁 溪從事「那卡西」的行業,每晚在飯店、康樂晚會演奏,持續了十二年之久。

<烏肉紙藝店> 「烏肉」是蔡奇男師傅的父親---蔡燈泉的綽號。在幾年前接辦傳藝中心的活動需 要營業商業登記證,因此以「烏肉」為名登記為店號。

<糊紙的學習過程> 蔡師傅自國小開始擔任父親蔡燈泉與母親蔡郭翠眉的助手,放學回來便在家裡幫 忙,從最基本的「糊」起步,將父親紮好的骨架打上白紙、報紙等各層紙底,再 糊上色紙,最後糊成尪仔;接著學習「剪花」 ,從練習裁剪外框的走法開始,再進 入內層的裁挖,最後自己獨立設計圖樣,將花案應用在宮燈、子弟燈的燈面裝飾 上;然後是「紮」與「綁」的功夫,將竹枝剖成細長的竹篾,利用玻璃紙與漿糊 固定竹篾,並將竹篾組織成立體的骨架。 「糊」 、 「剪」 、 「紮」構成糊紙業的基本功 夫,搭配「摺」 、 「擠」 、 「塑」 、 「彩繪」 ,以及現代的電工木工等等技法,成就行業 的特色、技能。 蔡師傅的習藝過程因為糊紙類型的不可預期性,也就是客戶需求的陪葬品日新月 異,而至今仍有許多樣式是蔡師傅尚未親手製作過的,使得他不斷在接受新的課 題與挑戰。同時從小便在家族集體分工的背景下, 「出師」與否沒有確切的時間點, 而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得以一手包辦。婚後自立店號之後仍然在不同客戶 的要求下,開創許多從未嘗試的技巧作法,於是「靈活」與「巧思」便是蔡師傅 認為在他的糊紙事業裡最基礎核心的能力。 在事業歷程中讓蔡師傅感到印象深刻的作品是醮紙(作醮用的紙藝品)中的四大 元帥與座騎(虎豹獅象四種) ,因為父親沒有傳授這類的醮紙,而是蔡師傅自己摸 索製作出來,同時深受舊城裡製作捏麵人與看桌的陳師傅2指導,關於動物的靈活

1

蔡師傅形容糊紙業與各種生命禮俗相關的程度:「我們這一行跟殯葬業離不開關係,幾乎都是百 分之八十做殯葬的,剩下百分之二十才是寺廟的。平常殯葬業的話都是西樂隊….小孩子打工就去 學那個東西去賺錢」 。 2 陳師傅為地方上有名的總舖師,擅長捏麵人。綽號「傲松」 。 「傲」字形容他脾氣古怪,不容易相 處。蔡奇男師傅居住於西後街老家時,陳師傅住在對面巷子裡。時常到蔡師傅家走動,並且給予意 見。 (蔡奇男師傅訪談) 95


體態與生動姿勢上受益良多。3 <棺木彩繪> 蔡奇男的父親亦從事為棺木彩繪的工作,但其繪畫的內容還是以傳統的樣式為 主。一直到蔡奇男先生的父親過世,蔡奇男先生接手父親的事業,大約是距今二 十年前左右,宜蘭才開始受到北部(台北)的影響,開始具有創作性質的棺木的 彩繪。 棺木彩繪的內容大多為梅、蘭、竹、菊,或是白鶴、金童玉女、八仙等圖樣。棺 木彩繪的位置多半為棺木的接縫、敗筆或補丁的地方以掩蓋棺木製作時候的瑕 疵,畫法從過去至今亦有所變革。 根據蔡奇男師傅的說法,由於台北市的市場較大,領導市場的走向,因此也影響 了宜蘭等其他地方。蔡奇男師傅也會注意台北棺木彩繪的畫法,然後自己研究, 再應用在宜蘭的棺木彩繪上。 除了遮瑕的目的、圖樣取其吉祥之外,棺木彩繪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限制。棺木 彩繪亦為一種藝術表現,由蔡奇男師傅繪製的成品,與台北的匠師所畫出來的是 完全不同的風格。 蔡奇男回憶過去宜蘭全縣約有六名棺木彩繪匠師,其中有不少是由寺廟彩繪匠師 兼任。隨著寺廟彩繪的工作逐漸沒落,一些寺廟彩繪的匠師只好轉行從事棺木彩 繪的工作。但隨著傳統產業的沒落,有的匠師老死、有的轉行,宜蘭全縣傴剩下 他與矮仔紙藝店的蔡坤正師傅4兩位棺木彩繪匠師。5

(四)經營現況 <總述> 源自於民間信仰的糊紙,雖說與殯葬、超渡最為相關。其實在過去傳統社會中, 婚、喪、喜、慶皆與各種的紙藝相關。蔡奇男先生回憶,結婚時的「雙喜」字, 以及過年時候貼在門檻上的「五福圖」 ,都是紙藝與生活結合的其中一例。在戲曲 尚未沒落之前,總蘭社等陣頭會製作「子弟燈」 ,亦是由糊紙匠師製作。在紙藝作 品可以量產之後,如今,糊紙業完全以殯葬、法會的需求為主。 一年之中,以七月超渡和年底的時候最為忙碌。如頭城搶孤即是宜蘭最重要的大 法會。寺廟做醮與建成則是一年之中的黃道吉日,皆可能有糊紙的訂單業務。每 到龍年廟會特別多,做醮也就特別多,相較於其他年度也就比較忙碌。 帄日,分佈在宜蘭全縣的棺木店會不定時邀請蔡奇男師傅前往進行棺木彩繪。蔡 3

蔡師傅訪談中形容開始製作獸類紙紮的過程:「二十幾年前。我爸爸剛過世,他留下來一些工作 沒有人做不行。接下來都是廟會的。我就做。他從我家附近經過,就說你這樣動物這樣這樣沒有肢 體、力道,架勢不好看,還叫我拆下來。他做的話,是用保力龍當底。上面再鋪捏麵人的麵粉材料。」 4 蔡奇男師傅堂弟,矮仔紙藝店老闆。 5 此處所指的「傴剩下兩位棺木彩繪匠師」為引用森成棺木店及蔡奇男師傅的說法。依據訪談,在 羅東及宜蘭仍有人從事棺木彩繪。但由於藝術表現、技巧不足,在殯葬業中並不被認為是真正的棺 木彩繪匠師。 96


奇男師傅會拎著彩繪需要的工具箱四處奔走。

<作品與場域> 超渡與喪禮等不的場域所製作的糊紙作品是不同的。簡單介紹如下: 

喪禮:兩個信字大燈、靈堂、相頂或相框(周圍插滿花朵的相片)

法會:同歸所、翰林院、沐浴亭、五方童子、帄安軍…等等。

超渡:四大神像、四大元帥、財神、姜子牙及其他神仙……等等。

廟會:陣頭子弟燈6、神明燈。(目前此習俗幾乎已經消失)

製作精美的子弟燈(蔡奇男師傅提供)

姜子牙/坐騎為麒麟,表現蔡奇男師 傅的動物紙藝(圖片:蔡奇男師傅 提供)

<業務範圍> 1. 糊紙業有其地域性。例如台北的需求幾乎皆由台北的紙藝店提供服務,而鮮少 跨區域、跨縣市訂購的。雖然蔡奇男先生曾經接過嘉義等外縣市的訂單,但屬 於親友介紹的特例。主要還是以提供宜蘭需要的服務為主。 2. 糊紙需要的材料由台北訂購。台北因為都會發展,因此有大公司經營的糊紙產 業。宜蘭的市場雖然無法支撐大型公司的經營、企業畫生產,但也因此保存了 手工的傳統。但傳統製作的方式有逐步被台北企業取代的債向。 3. 目前材料取得比過去容易,透過電話訂購宅配即可。所需的材料中,竹子在宜

6

陣頭遊行前有兩個引路的八角燈,叫做子弟燈。製作困難且複雜,因此一對子弟燈在過去需要兩、 三萬的經費。由於陣頭沒落,十幾年來,蔡奇男師傅只製作過兩次子弟燈,買主來自於基隆、九份。 97


蘭本地取得,需要透過外地取得的材料主要為紙張及糨糊7。 4. 有時候應顧客需要,製作特殊產品。如紙糊腳踏車、汽車….等等。

(五)匠師專業與生產流程 糊紙專業在於「糊」、 「剪」、「紮」、「摺」、「擠」、「塑」、「彩繪」的技術,並搭配 現代電工木工而成。主要材料為竹(多用桂竹,從舊城的光興竹行購得)、木條、 玻璃紙、漿糊與各式紙材(回收紙、報紙、底紙、色紙、牛皮紙、美術紙等等)。 主要工具則有柴刀、木塊、米達尺,生產程序為「剖竹篾」 、 「紮骨架」 、 「糊底紙」、 「裱紙面」 、 「繪紙面」 ,伴隨著不同紙藝品將有相對應的其他步驟,比方宮燈的燈 面配合文字與圖案的剪花,金童玉女的手袖必頇摺出皺摺來。以下利用圖片與文 字說明呈現糊紙的生產步驟:

[剖竹篾] 將竹材墊在木塊上,使用柴刀將其剖至約 五公厘左右的寬度

[剖竹篾] 長度則由目視,或使用米達尺丈量,將剖 好的竹篾放在木塊上用柴刀或鋸刀直接 切斷。

[紮骨架] 剖好竹篾便可運用竹材極高的可塑性,進 行各種形狀的彎折,竹篾與竹篾之間利用 玻璃紙纏繖數圈,然後沾上漿糊固定即 可。

7

宜蘭生產的糨糊因為黏度不夠、水分太多,容易使竹子發霉,因此需要從外地買進。 98


[紮骨架] 因為木條較竹篾粗硬,利用釘槍在接合處 直接釘牢,較為便利迅速並且牢固。

[糊底紙] 骨架完成後先上底紙,通常運用廣告紙、 報紙或者素面的白紙、牛皮紙等等,作為 內層的襯墊。其它需要較為牢固的部份, 也會運用珍珠板搭配製作。

[裱紙面] 底紙鋪好後便再上一層或兩層紙面。最外 層的紙面通常為色紙、美術紙、特殊紙(比 方金箔銀箔紙)以及印刷好的花紙。上完 紙面即完成糊紙作品。

99


(六)生活與工作的空間特性分析 1. 住宅形式與空間特質 (1) 烏肉紙紮與森成棺木店 城隍街在過去因為棺木店聚集,因此又稱之為棺材街。蔡奇男師傅一家人原居住 於西後街,因為空間不足,加上與森成棺木店同業相識,因此比鄰而居。兩者之 間傴一牆之隔,空間上與生活上均有著密切的關係。 (2) 在工作空間不足的情況下,另外於鄰近的巷子內租了倉庫空間擺放成品。 (3) 主要工作空間為騎樓及客廳前緣。糊紙工作空間靈活,可每天隨著工作需求展開 與收拾。 (4) 店屋空間狹窄,兩側無開窗。由外而內分別為騎樓、客廳、廚房等服務性空間。

浴廁 廚房

浴廁

室內空間 巷弄

騎樓

城隍街

城隍街

烏肉紙藝店

森成棺木店

烏肉紙藝店與森成棺木店帄面示意圖(無家具)

100

N


2. 空間使用現況 (1) 生活  家族擅長音樂,其妻擅長古箏、琵琶等國樂。兒子女兒分別學習了鋼琷、笙、黑

管……等中西樂器。因此生活空間與工作空間中,擺放放樂器與練習樂器的空間 十分重要。  所有的起居生活皆圍繖著圓形餐桌—休閒看電視、談天、書寫、待客…等等。

(2) 工作  夫妻共同進行糊紙工作,可有分工。通常蔡師傅製作骨架,其妻糊紙面。  糊紙的整個流程中,只有糊的步驟需要桌面。  抽屜多擺放各類紙片,大一點的櫃子擺放工具。  放紙的櫥櫃請木匠製作,但尺寸不合用。紙張的大小為兩只六、三尺六,因此櫥

櫃為兩者的倍數寬是較為合用的。如:五尺二,為三尺六的兩倍。

暫時性擺放

N 烏肉紙紮家具擺放示意圖 101


視線 A

大圓桌決定了窄長空間中的家具分配。 冰箱及神龕無法與圓桌並列。圓桌旁的 電視櫃、收納櫃則隨生活需要擺放。

B

A

N

樓梯下方自製簡易收納櫃反 應收納需求。家具簡化,因 此產生視覺上的混亂。

視線 B 102

樓梯下方擺放收納櫃為拾撿而來 的二手家具。上方置物櫃為自製 收納樂器的置物架。


視線 C

 由於空間窄長,大圓餐桌成為 全家人生活起居的核心。除了 三餐之外,待客、看電視、休 閒、練習樂器、寫字及蔡奇男 師傅做生意辦公之所。  圓桌周圍有五張有靠背的座 椅,形成室內空間的主體與主 要使用。

 入口空間為各項活動交會的 節點---動線穿越的空間、鋼琷 練習時的座位空間,也是騎樓 紙紮工作空間不足時的臨時 性工作空間。

太太練習古箏、女兒 練習揚琷的空間。 烏肉家樂器列表 C

 若紙紮工作結束時當日必定 會回復到帄日的空間狀態。

N

103

樂器

數量

備註

古箏

1

古箏

1

揚琷

1

琵琶

1

1

胡琷

2

小喇叭

3

笛子

1

大提琷

1

電子琷

1

倉庫


招待客人、 朋友、鄰人

展示架,擺放可預先製作 由工廠打印之紙紮成品。 圖中展示為汽車、寶庫。

視線 D 訂製之紙櫃

N

D

<有關訂製紙櫃>

<有關常用紙張尺寸>

132.5cm 66.25cm

抽屜*4

165cm

包裝紙(大)*2/ 但尺寸不合, 櫃板可翻下作為桌子使用。

紙紮常用紙張尺寸為台 尺三尺六*二尺 六(即 109.1cm*7828cm)。 紙張在收藏時,可對折或 三折收藏。 烏肉的紙櫃因為沒有考 量紙張尺寸,因此不利使 用。

紙櫃*10/ 尺寸不合。包裝紙 需打三折收藏。紙質較好的 紙張常因此作廢。

二 尺 六

三尺六

104


<有關寶庫> 又稱為「因銀庫」 。為目前紙紮喪葬用品中最為普 遍使用的產品之一。因此事先完成的作品中寶庫最 為大量。待完成之紙張樣版需要尺寸相合之紙櫃。 寶庫由三張紙張樣版折疊黏合而成。 88.5cm

46.5cm

76.5cm

29.5cm

展示櫃。擺放工廠打印,已製做完成的「寶庫」 。 與森成棺木店相鄰。擺放許多竹子材料, 森成棺木店則以黑網區隔避免刨棺材時 木削影響鄰人,並且堆放棺材用木料。 E

N

視線 E

105


(七)設計構想 1. 呈現家族多才多藝的特色:紙藝及音樂。 2. 居家生活相關空間提擬建議改善方向提供匠師參考。 3. 整合騎樓兩側紙櫃及工具櫃有效利用空間,整合為一。 4. 設計內容-(1)家具設計

樂器櫃結合置物櫃

紙櫃

衣架及鞋櫃

(2)展示版及座椅 5. 未來發展

騎樓立面

大門立面

廚房 浴廁 建議改善: 訂製鞋櫃及衣櫃家具

生活空間 碗廚

建議改善: 整合所有櫥櫃及圓 桌,形成L型櫥櫃空 間,及全家可聚集之 多功能長桌

冰箱 可靈活運用的空間

樂器收納櫃

鋼琷 神龕 飲水機

揚琷 工作桌 入口

工作及展示的空間

紙櫃及工具櫃 展示版

106


<多功能紙櫃設計原則> 1.整合原本的紙櫃及工具櫃合而為一。 2.紙櫃尺寸符合紙紮用紙需求:

•最貴的紙張88*54cm可直接攤帄。 •三尺六*二尺六紙張可對折置入 •寶庫三種尺寸原紙可置入 •抽屜擺放各類工具 紙 櫃

3.左下方置物櫃與工作桌同高,形成L形空間。可發 展可收納式的桌板。 4.大抽屜上方高度為適合工作之高度。可考慮可抽出 之桌板,形成臨時性工作桌。

樑 紙紮成品(寶庫)擺放 冷氣

紙櫃

置物櫃 /紙紮工具擺放

多功能紙櫃與入口空間西面立面圖 319c m 90cm

90cm

70cm 32cm

130cm

78.5cm

插座

多功能紙櫃尺寸構想立面圖 107


<樂器櫃設計原則> 1.短古箏外出用,因此放置於最頂層。 2.中間樂器櫃可考量分隔直立或調掛方式收納。 3.長古箏收納櫃高度與琷架同高,可發展桌板與櫥櫃結合之特殊設 計,在空間擁擠的情況下可作為練琷空間。 樂 器 櫃

4.右下方置物櫃符合揚琷高度及寬度,與揚琷形成L形空間。 5.功能上應儘量具備除濕效果。 樂器數量 古箏1 古箏1 胡琷2 揚琷1 小喇叭3 琵琶1 笛子1 大提琷1 笙1

樑 成人墊腳可及的高度/可放紙匝作品 琵琶、胡琷等樂器放置之恰當高度 大提琷高度 揚琷高度 古箏彈奏的高度 樂器櫃(兼具置物櫃)設置內容

樂器櫃設置位置與西向牆面立面圖

180cm 短古箏

置物櫃

60cm 書架

書架

其他樂器 置物櫃 置物櫃 長古箏 抽屜 置物櫃

置物櫃 置物櫃

大提琷 可置放各種琷架

抽屜

樂器櫃(兼具置物櫃)設置內容 108


<展示版設計原則>

1.

原紙櫃位置改為可移動、拆卸之展示版。

2.

展示版上方為原本置物架模式,可擺放紙紮成品。 置物架背版更換材料,以木料代替鐵皮。

3.

大門及與棚可考慮更換材料,以改變空間質感。

4.

展示版下方為矮座椅與抽屜結合的設計。一方面避 免匠師堆置雜物,一方面可增加空間使用的便利性。

5.

原區隔兩家之拉門,可考慮變更材料質感。

展 示 板 A’

A 樑 置物架 雨棚 匠師博物館— 烏肉紙藝店

電表

展示板

抽屜、矮座椅

展示板與入口空間東面立面圖

拉門可考 慮改變形 式 工作桌

A

A’

A

A’ 生活空間入口立面圖

109


Ⅱ 森成棺木店 (一)匠師基本資料 姓名:藍宏隆 技能:棺木油漆、靈堂擺設插花、書法輓聯 行號:森成葬儀社 生年:民國 55 年生 地址:宜蘭市城隍街 55、57 號

(二)家學 第一代:藍福安 藍福安排行老大,城隍街為其出生及成長所在。早年從事婚喪喜宴出租碗盤工作, 20 歲左右改做葬儀事業,創「森成葬儀社」店號。

第二代:藍福源 藍福安育有三男三女,長子藍福源長大後接掌家中事業,雖習得棺木製作技藝, 但無心於經營,與家中少有互動,因此森成葬儀社之維繫全靠其母親與妻子。 當時妻子傴習得棺木規格、選料、填補等工作,而棺木實體之製作,則聘雇製棺 師傅於店內負責。

第三代:藍宏隆 藍宏隆,藍福源長子,有一弟一妹,學生時代就讀大安工專,曾於總統府擔任密 碼解譯兵。退伍後在台北工作三年,民國 76 年回家接掌事業。是宜蘭目前唯一以 手工為棺木上漆的師傅。

(三)藍宏隆師傅生帄 藍宏隆,目前森成葬儀社之負責人。民國 76 年回家接掌葬儀事業。當時家中從事 棺木行業者尚有其祖母、母親,與另一位長於製作棺木的阿添師。 藍師傅原為葬儀業之外行人,從零開始自學,積累葬儀業的知識與技術。原與弟 弟跟著姑丈學習,只學成棺木規格、選料,因姑丈過世而來不及學成棺木製作。 為創造森成葬儀社的特點,早期經營期間亦與弟弟一同拜蘇姓羅東插花老師學 藝,將其應用在靈堂擺設,強調現場花藝佈置。自然新鮮的花卉深獲喪家好評。 年輕時學習書法,亦應用於靈堂布置。此外,更於葬儀實務中逐漸習得化妝、換 衣、洗澡、禱詞等喪葬禮儀;至此,靈堂布置及禮儀師成為森成棺木店的主業。 110


藍宏隆長於禮儀師,其弟長於靈堂佈置,兩人合作無間。至十三年前(約 1998 年, 待查明)其弟因車禍過世,在缺乏得力助手的限制下,只得將靈堂佈置收業。 兩年前(約 2009 年,待查明)專製棺木的阿添師傅中風,致使實地製棺工作停擺。 幾經尋訪,已聘雇不到技術好又合的來的製棺師傅。因此改向工廠訂購棺木粗胚, 至店裡做細部裝修。因此目前主要的傳統棺木服務內容,傴為中式棺木油漆、彩 繪、出棺封棺等。 藍宏隆師傅育有一女(18 歲)。由於禮儀師一行逐漸沒落,未來無意從事此業。藍師 傅認為此業尚有前景,但考慮到女性從事葬儀、棺木事業的挑戰較大,因而並未 鼓勵其女參與經營,而收有兩名男性徒弟。至於這兩名徒弟是否承繼其志業、長 期從事葬儀工作?目前仍屬未知。

(四)森成葬儀社 森成葬儀社為藍宏隆師傅的祖父藍福安所創,開業至今已有 65 年。依據藍師傅口 述,往昔生意曾好到「死人要等棺」 。

1. 製棺:木材產業的一環 藍福安師傅自十四歲開始在太帄山伐木,棺木製做實為木材產業的一環,木料品 質高低即反應在棺材價格上。 例如: 「三千年肖楠」製作的棺木,價格約三十萬。另外有紅檜、台灣杉都是上等 的棺木,越南檜木紋路清晰、堅固且會出油防蟲價格較高。而大陸來的木料及寮 國來的木料、美國杉材質輕、較脆,價格則較為低廉。

2. 曾為宜蘭製棺習藝場所 森成葬儀社在藍福安時期約有 4 至 5 位師傅,前述森成最後一位製棺師傅<阿添師 >亦是國中畢業後就在葬儀社當學徒。藍福安時期森成學徒眾多,形成開枝散葉的 榮景,如碧霞街尚得建興葬儀社也是從森成學成出師,建興老闆的父親在 70 歲尚 來請益學習。

111


3. 製棺工藝的表現 中式棺木製作非常的辛苦,是需要使力的粗活,也是需要細緻表現的藝術。棺木 的價格以木材的種類區隔,棺木的形式、繪畫的樣式,只是吸引顧客購買的誘因。 因此不同的棺木店會因為師傅的「手路」、藝術表現來吸引顧客。 西式棺木在處理上顯得簡單,傴需在喪家有需要時,依目錄透過礁溪中盤商叫貨, 約半小時即可送達,事前亦不需任何處理。 現在主要客源來自壯圍、公館沿海一帶,以及員山大湖等區。

4. 宜蘭縣存製棺師傅 宜蘭現存棺木製作的匠師共三位:三合成葬儀社父子、與冬山順安阿財師傅。 森成在阿添師中風後,藍宏隆師傅透過阿添師的介紹,向桃園雙福棺木訂購棺木 粗胚。但依藍宏隆師傅說法,還是屬阿財師傅手藝最佳。

(五)宜蘭棺的形式 早期的棺木形式,受木材大小的限制,由一塊完整的木材製作棺木。約二十年前 8 開始 ,北部發展出以木料修飾棺木,增加棺木頭尾的弧度,依照民間的說法是看 起來更加「氣派」 。 因此,所謂的「宜蘭棺」其實也就是北部近二十年來,經濟起飛之後所發展出來 的棺木形式。

(六)棺木買賣 森成目前以購買粗胚棺木居多,訂購叫貨時會以 棺木內徑 A+2 吋為寬度規格,棺木高 B 等於蓋子 C-6 吋,而賣給喪家則以 C 為計算規格(右圖 C 為 2 尺 3,為賣出尺寸)。死者身高超過 190 公分者則 需訂做。 訂做棺木,從備料到完成,需要 5-7 天,約一周才 能出棺交貨。

8

C A B

棺材店師傅的說法為 20 年前,蔡奇男師傅的說法為二十五年前。蔡奇男師傅的親叔叔當時居住 在台北,亦為棺木彩繪匠師,說法可信度大。 112


(七)工作流程

1. 棺木進出與移棺路徑

油 漆 調 配 區

烏 肉 紙 藝 店

直 立 置 棺 區

彩繪工作及置棺區 置棺區

彩繪工作及放棺區

木 工 工 具

抬 棺 等 待 區

抬棺人娛樂區

<主要工作區> 下貨、裝修、 上漆彩繪、出棺

抬棺等待區

出棺靈車

進棺貨車

空間活動及動線示意圖 棺木動線 匠師工作動線

113


2. 工作流程 <卸棺木> 將送到的棺木用前廊天花板上的機器吊起 來、放在台車上、移到工作位置。棺木主要 來自桃園雙福棺木及冬山,店裡也有上好檜 木等待喪家挑選訂做。

<擺棺木> 在店裡棺木一律頭朝外,表示空棺,若在喪 家則是棺木尾朝外,代表家裡有人過世。 棺材的頭部,頭部下方的木頭較為突出,這 塊突出的部份叫作「子孫路」 ,有庇蔭後代子 孫的意思。

<填縫> 先用鑿子將棺木釘補、不帄處理過後,森成 會用傳統方式以石膏和黃土混合,作為填縫 劑慢慢修補。

<磨砂> 用俗稱戰車的磨砂機將粗胚棺木磨掉一層, 再上一層漆,再磨,視木材的不同決定循環 次數,如此循環約三、四次,棺木呈現出自 然的光澤才行。 。

114


<手工磨砂> 棺木剛填縫過部分,若自然完全風乾需 等一兩天,此時不能用機器磨砂,避免 損壞填縫處,只能靠手工慢慢細磨。

<擦拭> 趁填縫出還有水分時,先將棺木頭尾擦 拭過後,再擦拭棺木全身。

<修補> 擦拭過後需細心觀察棺木缺縫,再以手 工方式慢慢填補缺縫。

<上漆> 依照木材材質,較好的棺木會出油,如 台檜、越檜等,先將全副上層底漆,再 上透明漆;而較劣材質如香杉、美國 杉,傴需在棺木頭尾上底漆後,直接塗 透明漆。

115


<棺木彩繪> 藍師傅專長不在彩繪棺木,會特請隔壁 烏肉蔡奇男師傅幫忙。上完底漆之後, 便需要在棺木的表面進行花樣的彩 繪。通常先在邊框部份塗上銀漆,再繪 花鳥,特別是木材有瑕疵紋路部分,需 以彩繪遮掩。

<棺木彩繪> 而後依照習俗寫上福、壽等字,佐以日 月、花鳥等圖案完成棺木彩繪。

<七星板與開龍喉> 棺材外部完成後,開始製作棺材內部。 首先要放入與棺木內部同樣大小、約一 公分厚的七星板,在頭部位置的木板下 墊一塊枕木,使木板呈現微微債斜。 入土前,師傅會在棺材尾部鑿開一個洞 口,木板債斜才好讓屍水流出棺木。

<草絲> 之後再撒入草絲(音譯ㄘㄡˇ ㄒㄧ,並 不是真的草絲,觸感像保麗龍,看起來 像很薄的紙碎片),一方面是為了讓往 生者比較好躺,一方面可以吸收屍水。 草絲一斤要 1500 元,以前放草絲是要 另外計價的,不含在棺材的價格裡,現 在全宜蘭只剩森成有放草絲,其他店家 都因為成本考量而不放了。 最後再釘上裝飾用的布才算完成。 116

開龍喉位置


<打捅> 打捅是封棺專用與。森成以古法將石膏 與水泥以 5 比 2 的比例調配,使用時再 以香粘混合,然後以 3 比 1 的比例封棺。

<抬棺> 目前喪葬禮儀業已發展出拜託村裡厝 邊頭尾抬棺以及職業抬棺兩種。 喪家會拜託厝邊頭尾人數越多越好,甚 至多至 30 多人,依照傳統,葬儀社需 負責這些人煙及飲食。職業抬棺多以 17 人為一組,16 人抬棺,1 人負責拿椅子; 若往生者家中還有長輩,傴能以 12 人 抬棺。

(八)生活與生產的空間特性分析 1.住宅形式與空間使用現況 (1) 森成葬儀社原為低矮厝,沿街兩間並排,約為今之門牌 55、57 號門面寬度。 後由藍宏隆師傅的祖父藍福安改建成現今之三層樓建築,門面寬度大致維持如 前。 (2) 生產空間: ◆ 一樓為棺木店,亦即是生產空間。55、57 號東、西兩間並排、向臨街面通 開,以留有聯通門道的實牆區隔。內部隔間,傴東、西間各設樓梯間一座、 西間(57 號)有一小廁所;整體空間使用的機動調度性極高。 ◆ 兩間的最內層(南側)區位,主要功能為存放各式待售棺木。北側的臨街區 位,兩間聯通良好,是棺木出售前的各項加工、棺木彩繪等的工作區,亦 是棺木上下貨車的搬運、調度空間。因此,各類工具、容器,乃至於輔助 搬運的墊材木料、吊具…皆分佈於本區各角落。 ◆ 西側間(57 號)通往二樓的樓梯間、廁所頂版上方空間、及周邊鄰接地帶, 是非常用品、鋁梯、輔助抬棺之中型木墊材的堆放處。具儲藏功能。 ◆ 店面通常是上午六點開門,傍晚六點打烊關門;打烊後於東側間(55 號)留 一進出門扇,至睡覺前全部關閉。 117


◆ 隔壁的烏肉紙紮,是森成的長期合作夥伴。紙紮師傅不定時的、經常出入 於棺木店,在店內進行宜蘭棺彩繪。 (3) 生活空間: ◆ 店面的二、三樓是家居使用的型態,有完整的生活機能/空間配當。家居入 口是東側間(55 號)的樓梯間,因而在一樓該樓梯口前方供奉了土地公。 ◆ 藍師傅的父親、母親、祖母、叔叔在此居住。藍宏隆師傅則另居他處,但 在長年在二樓與親人一起休憩、用餐。一樓製棺的餘材(短木料),則經收 集後搬到二樓入灶當材燒。 ◆ 藍師傅與祖母、母親,常在東側間前簷下乘涼、聊天。坐在店前長板凳, 觀看街景兼顧店,或跟鄰居朋友上幾句。 (4) 基本環境: ◆ 東側間(55 號)二樓的廁所樓板漏水。 ◆ 西側間(57 號)一樓延前簷外側地面的地坪低於路面,造成雨天積水問題。 目前藍師傅在此擺放材質較好且不怕水的檜木。

土地公 不使用樓梯

洗手間

城隍街 57 號

城隍街 55 號

招 招待朋友待 朋 友 燒 水 薪 柴

招待朋友

生 活 作 憩

城隍街

生活現況分析圖

118


2. 工作空間配置 (1) 森成葬儀社主要工作空間為騎樓及一樓室內。以中式棺木為大宗,帄常約放 6 副棺木,最多可以約放 10 副左右,而部分材質較輕的中式棺木會直立放置,

圖1

55 號棺木擺放及彩繪區

圖 2 出棺工具架及封棺拌泥區

圖3

57 號棺木擺放及彩繪區

圖 4 出棺工具—大龍

避免佔用空間,西式棺木中間用棉被墊著堆疊帄放。 (2) 西側間(55 號)騎樓空間主要為進出棺以及粗胚上漆等工作區,而店前兩斜側 方電桿裝有社區監視器,讓匠師安心於騎樓堆放許多製棺時的備料。

1

(3) 西側間(57 號)樓梯旁有一組置物櫃,儲放簡易靈堂用工具,現已不再使用。

2

4

3

(4) 木工工具存放在東側店面自已組裝的工具櫃內,油漆則擺放於東側後樓梯入 口前櫃子。早期藍福安建屋時,將牆壁上設置 5 個框洞,一個師傅使用一個

油 漆 工 具 櫃

框洞,放置個人使用的工具。 (5) 抬棺用大龍(電線桿)放至於西側間(57 號)巷旁。

靈堂工具櫃

出 棺 工 具

出 棺 工 具

中式棺木擺放及彩繪區 中式棺木擺放及彩繪區

木 工 工 具 櫃

出棺工具架

備料區

封棺拌泥儲放區

備料區

棺木上下貨及中式棺木工作區

備 料 區 騎樓是最忙碌且最靈活運用 空間 左上:進棺 左中:上漆 左下:彩繪

西 式 棺 木 擺 放 區

備料區

備料區 備料區

右上:備料 下中:抬棺 下下:招待

城隍街

工作空間平面配置圖 119


3. 空間分析 (1) 東側間(55 號)店面前段 視點 A 店鋪景像

上圖:店門(鐵捲門)內的櫃子是自己 製作的,已有十多年歷史,因帄時店門

視點 A 招待朋友

敞開著,有些貴重的器具需鎖起來以防 被偷。櫃子上放著許多比較小型的工具 (如:鑿刀、鐵鎚)和雜物;另有一個 木櫃,上面寫了一些電話、釘有名片。

城隍街

左下方則是小型磨刀機。 右圖:櫃子上方的牆面掛著刀片,右邊三把刀片是 以前棺木仍店裡刨製時,機器用的刀片;左邊那把 較大的刀片則是更久以前,人力裁鋸木頭用的刀 片。這些刀年代久遠,目前已無使用,但仍掛在牆 上做為早期棺木經營的紀念。 因打鐵街的師傅不會磨這些刀。這些大型刀具若需 磨刀,都是交給南館市場的閔羣。 120


(2) 東側間(55 號)店面後段 視點 B 店鋪景像

視點 B

七星板,堆置在 55 號店 面樓梯旁

森成所自行展示的人力裁鋸 木頭用刀具,並將牆上框洞改 成抽屜 棺木所需的漆工具放在櫃子裡 121


(3) 西側間(57 號)店面後段 視點 C 店鋪景像

接到棺材訂單後,師傅才會把粗胚移 到 57 號,調製水泥漿以黏合棺木的 三瓣。 完成後,由烏肉紙紮的蔡奇男師傅彩 繪,蔡師傅彩繪的原料是自己調色的 漆,尤其銀色部份是用銀粉調出,使 棺木彩繪呈現品質與美感。

視點 C

左、下圖:簡易靈堂櫃,放黃 布、三寶燈等器具。

左圖:抬棺需要的 工具、各種尺寸的 木棍 122


(4)西側間(57 號)店面前段

2

視點 D

三腳架上頭擺放將木棍組合起來 的鐵釘,中層則是香粘

打桶用石膏及水泥,已預先混合 好裝進桶內。

123


(5) 店面前廊 視點 E 店鋪景像

左前廊上部有一 吊車,是藍師傅 缺乏助手時的應 變之道。

視點 E

前廊靠牆處堆放各種大小、厚薄的木材,是 用來製作、拼裝棺木的備料,其中有價值不 斐的高品質台灣檜木。 在堆置的木材中,其中一種如下圖的工具, 是以前棺木都還在店內刨製時,放置棺木的 支架,當需要修整棺木的側面時,可以輕鬆 的轉動支架,便於師傅工作。

124


(6) 店面西側巷口

視點 F 店鋪景像

視點 F

抬棺過程備用的圓柱型木頭 到喪家空間較狹窄時,將棺材放在上面、用滾動木頭的方式移動棺木

大龍 抬起一具棺木所需的最大、最長的主支架稱為大龍,放在店面右外側的屋簷下,來源是淘 汰的古早木頭電線杆。 一般抬棺隊伍是 16 人抬一具棺木,但若往生者家中還有長輩,只能有 12 人抬棺。 125


(九)問題與特徵 1.

西側間(57號)騎樓地勢較低,下雨天會積水。

2.

東側間(55號)騎樓地坪與馬路水溝蓋有高低差,造成推送棺木不便。

3.

森成葬儀社已建屋65年,房屋老舊,二樓的廁所會漏水至樓板。

4.

五處「牆洞」與早期工具陳列處是森成棺木店特色之一。

5.

工作時木屑四處飛散、油漆味重。

6.

與同質性高的烏肉紙紮相鄰、跨業合作無間,空間上卻不相通。

7.

到處可見棺木店特有的大龍、大小木料堆置,是景觀特徵。

問題與特徵 3

問題與特徵 4

問 題 與 特 徵 7

問 題 與 特 徵 6

問題與特徵 5

問題與特徵 1

問題與特徵 2

問題與特徵位置示意圖

1

2 1 騎樓西側會積水 2 地坪與水溝間有高低差 3 二樓樓板會漏水

3

4

4 特有「牆洞」與早期工具陳列

4

5 木屑與油漆氣味 6 與烏肉相隔 7 特有大龍

5

7

6 126


(十)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3

設計原則 5、6

1.

基礎性修繕:因應地坪積水、凹击不帄,重修洩水坡度。

森成已是 65 年老舊房子,管線漏水

早期牆上有棺木架可放置棺木,但因尺度不合,故藍師傅將棺

2.

清除前廊黑紗網,使店面與 53 號烏肉紙紮連通。增設木料存放架,將該處之備用材

無法處理,改以室內棚架導流漏

木架拆除,西式棺木改用棉被保護,現重組立尺度正確的棺木

與其他存材區結合處理。

水,及增進室內美觀。

架,廁所上方增加儲物空間,增進美觀,也可方便導覽。

3.

因應老屋不易根本性改善屋頂漏水之問題,以設置收水盤之方式因應之。

4.

善用五處「牆洞」及相關清水混凝土材質之牆面,調整整體工具櫃配置,提高工具

二樓樓板

使用便利性,並作為傳統工具、圖、照片陳列之類展示區。 5.

收水盤

補強及增設出棺工具、西式棺木放置、陳列架,以及一樓廁所上方置物架。強化儲

一樓

物功能以釋出過度用擠之空間,並強化各式存放之空間層次感。

6.

室內收水盤示意圖

配合地景設計,強化巷口店面牆外的<大龍抽取架>及<花格窗木料展示牆>。

設計原則 4 結合五處牆洞陳列早期工具。

設計原則 6 設計原則 2 設計原則 3

原放置出棺釘子的三角 架,難與室內空間結合, 重做符合室內空間的置 物架,方便各種使用。

城隍街 57 號

城隍街 55 號

設計原則 5

設計原則 4 設計原則 7 花格窗木料展示牆,以木料柔化鐵 皮生冷感,凸顯花格磚窗之美,並 依討論結果改變鐵皮色澤 設計原則 2

設計原則 1

清除黑紗網,讓烏肉紙紮與森成葬 設計原則 2

儀社串連相通,整理騎樓木料,組 立一置物架,將良好木料上放。

設計原則 1 基礎空間改善:處理地坪積水、不平處, 重作洩水坡度,使臺車推動方便,保持 127 地坪粗糙,維持止滑效果。

設計原則 7


Ⅲ 經費預估 ◎烏肉紙藝店 預定工作項目

主要工程項目 次要工程項目

數量 單價

複價

匠師一 烏肉紙藝店 一

木工工程

樂器收納櫃

一組

40,000.00

40,000.00

紙櫃、工具櫃

一組

30,000.00

30,000.00

展示版

一組

20,000.00

20,000.00

一式

80,000.00

80,000.00

一式

40,000.00

40,000.00

一式

25,000.00

25,000.00

鐵工工程

電力工程

玻璃工程

零星雜項工程

廢棄物搬運

一式

15,000.00

15,000.00

基本工程(含保險)

基本工程(含保險)

一式

35,000.00

35,000.00

燈具、電源

小計

285,000.00

◎森成葬儀社 預定工作項目

主要工程項目 次要工程項目

數量 單價

複價

匠師二 森成棺木店 一

泥作工程

整理地坪高低差

一式

木工工程

早期工具陳列櫃

5組

大龍抽取架

一組

20,000.00

20,000.00

廁所上方收納櫃

一組

15,000.00

15,000.00

鐵工工程

室內棚架(含引水導 溝)

一式

70,000.00 8,000.00

180,000.00

70,000.00 40,000.00

180,000.00

棺木展示架

二組

30,000.00

60,000.00

出棺工具架

一組

10,000.00

10,000.00

彩繪工程

彩繪工程

一式

20,000.00

20,000.00

電力工程

電源線路更改

一式

40,000.00

40,000.00

零星雜項工程

廢棄物搬運

一式

20,000.00

20,000.00

基本工程(含保險)

基本工程(含保險)

一式

40,000.00

40,000.00

小計

515,000.00

烏肉紙藝店共 28.5 萬 + 森成葬儀社共 51.5 萬 = 總計 80 萬元整 (暫定。待細部 商討後再調整) 128


推動反省與建議

一、文化景觀登錄•舊城再生計畫 vs. 舊城文化保存策略

129

二、文化生活的特質 vs. 經費與效益•形式美學的辯論

129

三、匠師空間整修的保存活化意義

130

四、匠師空間改造_補助原則

131

五、結論與反省

133


一、文化景觀登錄•舊城再生計畫 vs. 舊城文化保存策略 宜蘭舊城文化景觀,是宜蘭庶民生活與城市變遷的百年縮影,從清代建城以來持續有機 演化,經歷日據、光復後都市計畫的斧鑿,宜蘭舊城依舊保持了古城的形貌,包括古城 牆拆除後形成的環城道路,密集分佈的各式廟宇,住宅群落間四通八達的曲折小巷,終 年不綴的各式傳統民俗慶典、廟會,延續著傳統生活技藝與記憶的各類工匠與藝師,特 色飲食與戲曲活動展現的人文生活,均是傳統生活與聚落的景觀。而宜蘭舊城密佈之歷 史空間與眾多的歷史紀念物,除保留下城市發展過程的紋理,亦是噶瑪蘭歷經統治權變 遷的重要歷史見證。 目前世界文化資產保存的趨勢,源自 199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 會增列「文化景觀」為世界遺產的一種特別類型。文化景觀被定義為「由人與自然互動 所形成的世界文化遺產」 ,此定義將文化保存的視野提升至對一定範圍的區域中,人們生 活環境理脈的關注,強調空間序列與人文活動的關連性與不可分割性,此外,超越以往 的「單點保存」侷限,進一步整合不同尺度與類型的有形空間範疇、及相關社群的存續 與活動,重視傳續並創生在地生活之獨特性。 台灣的文化資產保護法,自 1982 年公告實施後,歷經五次修法而於 2005 年將文化景觀 納為文化資產保存之一個類項。以此為依據,「宜蘭舊城」已透過 2007 年宜蘭縣文化景 觀調查研究計劃,而列入宜蘭縣文化景觀登錄之建議名單。 目前「宜蘭舊城」雖尚未進入文化景觀登錄程序,然而,關乎文化保存維護的公部門與 民間行動,自 1990 年代末期迄今未曾停歇。雖然如此,其成效多以文化調查研究、舊城 周邊公有地之空間整頓及活化經營為主,對於舊城內部,基於私有產權及傳統社群的議 題複雜性,長期疏於因應,是未來的最重要課題。 基於前述反省,並有鑑於舊城人文城市再生的文化深度與常民生活共構發展特性,宜蘭 縣政府於 100 年度委託規劃「舊城再生暨城鄉風貌再塑計畫」 ,期待整合城市風貌、承續 創新之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再生議題,整合未來願景,並以短中長期的行動計畫,來指 導並整合政府資源、帶引民間行動。此一地方行動歷程,與文化景觀特重跨部門合作推 動策略,以及,強調民眾認同參與之活性化、永續性保存維護目標,可謂相輔並行。

二、文化生活的特質 vs. 經費與效益•形式美學的辯論 宜蘭舊城的匠師群,是舊城人文內涵的至重要承載體(社群);匠師精神與工藝產品,具體 表現於民間信仰與日常生活,轉化在傳統商店、各色商品、廟與空間、街巷活動。因此, 銜接文建會的「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政策,而有 2010 年啟動的「宜蘭 匠師博物館」計劃之實施。主要目的是以「舊城匠師」為主要對象,進行專題性文化保 存之促進工作;重點在於傳統工藝與人文內涵的承續與推廣。 129


有別於特重歷史與形式考究的古蹟保存,文化景觀、舊城再生、乃至於其關鍵文化涵構 之匠師文化,皆較前者突顯其無形文化資產議題面向。相關保存維護,其可見的實體空 間、形式保存,一旦脫離社群生活與社會發展軌道,即失去保存維護的基礎。因此,有 賴一個承續再生性的文化生活模式的集體再建構過程。此一價值內化認同、想像力與行 動力蘊養的過程,屬於人文轉化與再生的特殊性質,在主流發展想像價值的競合環境下, 必然需求一定長度的時間,以及適當輔助性資源的挹注,來促進個體價值的自我肯認、 與集體生活的共成場域。其效益,亦應以階段性成果來衡量,而非一般性年度績效考核 的邏輯。 此外,在硬體補助輔導面向:文化資產法第 26 條明定:私有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之管

理維護、修復及再利用所需經費,主管機關得酌予補助。由於空間修護與整建的成效具 體可見,因而成為「保存」之最明顯成效,但往往在硬體工程完成之後,產生使用與經 營的合宜性、管理維護的永續性問題,或者,與保存內涵與精神嚴重脫節的過度「文化 商品化」現象。近年的「創意城市」趨勢下,大量去文化脈絡的元素擷取、意象包裝式 的魅力形塑手法,被詬病為操弄市民集體認同、率行菁英霸權的文化宰制新流行。此類 議題,在文化景觀、舊城再生、匠師空間…推動過程中,將大量引發創意形式與社群主 體性的辯證。參與精神與過程,將是關鍵課題。

三、匠師空間整修的保存活化意義 本案的實施範圍──宜蘭舊城──亦為在「文化景觀」的思路下,推動以生態博物館觀 點為基礎的「匠師博物館」 ,深化區域文化資產環境的保存與活化。 而本案行動的關鍵策略,在於從一群在舊城中持續經營、生產與生活共構、卻又以「末 代」自居的傳統匠師展開: 從匠師以傳統工藝生產為自我生命表現詮釋的無形凝聚,引發宜蘭舊城的宗教信仰、生 死安頓、傳統慣習、飲食與街巷生活…等等的深度內涵與記憶紋理。進一步以匠師無形 文化資產為主軸,結合舊城不同尺度與類型的有形空間涵構,發展整合性的舊城文化環 境保存策略。 也就是說,匠師與宜蘭舊城生活環境的相生共存、以及匠師生命所蘊含的歷史深度,是 本案將匠師認定為保存活化標地的原因。而匠師的工作空間,是匠師施展技藝的場所, 與匠師共構相生、密不可分,因而在本案的推動架構下,成為匠師文化保存的重要切入 點。 匠師空間雖非進入登錄體系的文化資產,但匠師空間是匠師日常使用的私人工作據點, 已具備經營的人力條件及經營內容的深度,由於匠師的紮實存在,整修好的空間可避免 去紋理與商品化的經營問題。其所需處理的是如何緊扣匠師特性,將工作空間提升為兼 具人文體驗效益的空間品質。 130


匠師空間雖多為私人所有,然而,傳統匠師的現代處境有其特性,由於傳統產業型態的 沒落,導致匠師賴以為主體的生產活動逐漸萎縮,影響匠師的生命存在感,社會地位與 價值亟待重建。如本案 99 年的執行經驗,整修匠師空間是培養傳統匠師成為文化資產保 存活化參與者的一步。 透過公部門的認定與資源挹注,可提升匠師公共角色、主體能動性、創造自我認同。空 間手段的運用並非凍結式的風貌保存,而是以傳統匠師身上的無形文化內涵為實質文化 保存內容的核心,同時以權利義務的約定,創造私人空間的公共效益,有助於城市人文 肌理的學習與認識。

四、匠師空間改造_補助原則 匠師空間改造,全名為「匠師空間_全能改造王:匠師空間品質提升計畫」 。為匠師生產 環境及空間品質改善之相關作業。 本項工作之實施,將融合匠師生產過程、日常生活之環境需求,兼顧匠師文化教育推廣 之現地體驗效應,完成適度展現匠師人文內涵之空間設計與工程施作。 (一) 預期成果 1. 適度改善匠師生產空間之基礎環境條件。 2. 突顯匠師特色,提升匠師空間之文化教育推廣環境條件。 3. 透過 1.2.彰顯匠師精神及其人文價值,及其於「舊城文化再生行動」中的公共性 角色。 4. 鼓勵並促進匠師自主參與文化創生事務。 (二) 選點原則 1. 匠師之合作同意(意願)。 2. 地點與 99 年規劃之<匠師體驗路徑>連結性。 3. 地點位於舊城重要節點或特色地景區位。 4. 本次四年計劃先導實施點之匠師經營內容多元性、或實質合作關聯性。 以上 1~4 項,第 1 項為必要條件,第 2 項其次。 (三) 權利義務 1. 義務: (1) 配合縣政府之文化及學習活動,每年至少兩次。 (2) 每週至少兩天開放參觀。 (3) 成為匠師博物館(暫定名稱)推動組織之基本成員。

131


2. 權利_補助: (1) 結合匠師生產之實際使用功能,適度補助、改良空間及家俱品質。 (2) 前項 1.之補助改善,以有助於體驗性、學習性為主要目的。 (3) 補助金額約廿萬以內(實際將依各年度經費核定調整)。超過補助核定之金額與項 目由匠師自理,並得於本案目標與原則下,結合本案一體實施。 3. 權利_輔導: (1) 空間改善方案_專業服務 (2) 依縣政府相關推廣計畫實際狀況,優先評估納入下列推廣事項:1>簡介摺頁的 製作

2>旅遊及導覽活動的資訊平台

(四) 補充說明 1. 空間改善專業服務_工作重點 (1) 空間與活動的觀察紀錄 (2) 和匠師及家人一起討論空間需求 (3) 討論空間改善之作法 (4) 繪製工程施作圖 (5) 配合執行期程協助施工及品質管理

(二) 99 年規劃之<匠師體驗路徑>

132


五、結論與反省 傳統匠師是現代消費文化體系中的弱勢,但卻曾是支撐起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要角, 特別是發展速度較緩慢的舊城區。傳統社會快速現代化的過程,匠師的消逝不僅是傳 統行業的沒落,同時隱含著集體生活經驗的失根,反應於現代人身心靈的匱乏與斷 裂。缺乏在地知識的蘊養, 「創意」及「人文」的動能將只能扣連資本主義的消費模 式,徒具形式上的薄弱「魅力」 。 推動宜蘭舊城成為友善匠師的城市,除了保存匠師文化的意義外,更重要的是促使地 方文化資產成為安頓人們身心靈的基底,也化作蘊育未來創意能量的潛力與競爭力。 此為本案面對匠師文化保存活化的出發與關切。

133


附件一、 【重點說明會/工作坊】會議記錄

一、 匠師工作坊 (一)

134

二、 匠師工作坊 (二)

139

三、 鄂王社區發展協會

143

四、 中山國小

146

五、 宜蘭國小

148

六、 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

149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 匠師工作坊(一)會議記錄 一、會議時間:99 年 10 月 10 日(星期日)晚間 7 時 二、會議地點:宜蘭舊農校校長宿舍 三、與會人員: 匠師:曾永裕、蔡榮興及其妻、賴忠良、廣文堂印鋪、簡添盛及其妻、李燦興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簡淑芬、陳怡華 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陳育貞、李慈穎、李直發、張芳菁

四、規劃單位報告(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本案背景說明: (1) 今天因為有些匠師的時間無法配合,所以不能到場,不過大部分匠師我 們都有聯絡到;今天算是一個先期的互動,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後還可 以有更多的討論和互動。 (2) 文化局現在正爭取文建會補助,主題是我們匠師的空間可以怎麼做。在 座的部份人可能在 95 年有跟我們和文化局互動過,當時主要是做匠師的 調查名錄,也徵求過匠師們的意見,未來可能形成一個匠師的網絡,可 以進行共同行銷或推廣。今年度最主要是召集各位匠師的意見,把大家 的意願和想法,在 11 月的時候整理成一份有說服力的計劃書,爭取明年 之後三年連續的經費,看能不能逐漸的落實。這些說明主要是想跟大家 抱歉,過去打擾大家很多,大家也參與很多,可是卻延宕了好幾年,實 在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3) 今天有幾個題目希望可以和大家作重點性的討論,也希望大家可以把今 天的消息帶回去跟大家、跟同行宣傳一下,希望可以促成一個匠師的網 絡。這兩個月的時間可以盡量的促談,之後開會的人如果越多,可以討 論的事情也越多,若有更多人參與其中,也比較能爭取中央經費的支持。

2.

舊城匠師博物館概念說明: (1) 宜蘭是全台灣很知名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如果這件事做的起來,對 宜蘭的影響很大。尤其匠師都生活在舊城區,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 希望可以用我們所在的宜蘭城,把匠師的空間、特色打造起來,和街道 空間串連起來,並結合教育推廣和創意產品的輔導,應該比傳藝中心還 吸引人;而且宜蘭城同時具備傳統小吃和新型態的購物空間,也有很多 134


景點可以參觀,和旅遊結合起來,對各方面都有利的。 (2) 10 月 16 日蘭陽博物館要開幕,蘭陽博物館是把宜蘭的特殊性、文化、 生活方式、地形地貌等等,都收入博物館裡;不過蘭陽博物館是一間房 子,那些活生生在地方發生的、最生動有趣的,都無法進入這間房子。 當初我們在規劃時,就提出一個概念—宜蘭就是一個博物館。十年前在 規劃的時候,就認為宜蘭不要像其他地方那樣,把舊的東西剷帄、完全 消失,只撿那些剩下的東西去博物館裡展覽。人可以去蘭陽博物館裡參 觀,不過當人走出博物館,就進入了整個大宜蘭,有居民活生生的生活 其中;他們的生活方式、生產、依賴的土地山川、怎麼利用這樣的自然 環境生存,這一切就是一個博物館、是一個活生生的可以讓人體驗學習 的地方。如果宜蘭就是一個博物館,那我們宜蘭舊城的匠師,就是一個 很重要的博物館,裡面有生產也有生活,而且匠師有一定程度的聚集在 舊城區,如果用英語來講就是 eco-museum,意思就是它的故事和人的生 活和地點,都活生生的依存在一起,環環相扣不可分開的,這是生態博 物館的意思。而一般的博物館建築物裡面,是沒有生態的,因為把那些 東西搬進去建築物裡面展示,或是都消失了才作一個模型、畫一個圖或 擺一些照片展示,抽離出一些印象放進博物館。 (3) 當時我們規劃的蘭城新月,有一條舊城文化走廊,其中有幾個受矚目的 點包括鄂王社區、新月百貨、設治紀念館…,大約有一條外圍的廊帶, 基本上是為匠師博物館作準備。當時的想法是重點在內部,不是這條線, 但這條線是公部門最快能做的,這個基本面如果出來,有外面的氛圍, 裡面才不會感覺很孤單。因為我們城內匠師的分佈都是分散的,所以當 時的手段就是先把外圍公有地可以經營的先處理,一邊處理一邊來準備 內部的。現在延宕了四年,希望現在可以來處理裡面。 (4) 處理裡面的基本想法是有一個粗略的願景,希望把匠師的空間,以你們 為主體,你們在其中生產生活,把這個空間串連起來變成一種散步道, 連路面材質、停車道、騎樓接面等等的都來處理,但是剛開始就是從單 一的匠師空間來作。 (5) 簡報裡有一些日本的案例,這二十年他們也處理很多這類事情,有很多 經驗可供參考。照片這些也都是兩三百年的匠師空間,裡面都是好幾代 囤積的東西,也都忘記裡面是什麼東西,整個空間很狹窄,很難有變動, 囤積的東西種類太多太雜。而這些重新處理過得空間,把生產的工具、 收藏的東西和儲藏的設備,都重新規劃設計好,個別處理好之後,這些 點就有可能變成帶狀。我們就來先處理匠師據點店面,然後連結匠師據 點,再處理巷道的景觀等等的,慢慢的開始帶狀的串連,如果處理的成 功,看有沒有更多人會想加入,變成面的環境,宜蘭就是一個匠師小鎮。

135


3.

本案推動內容: (1) 我們 95 年作規劃時,很多匠師告訴我們,如果要幫他們作一個工藝館很 麻煩,因為匠師自己都很忙,比較可能找一些東西去擺放,而沒辦法去 駐點。其實匠師的空間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文化內涵,要叫匠師離開他們 的生產空間也很困難,如果要在別的地方策劃一個展示館,也比較沒意 思,不如就設在匠師自己那裡。匠師的工作場所,就是表演的場所,工 作就是表演,工作的工具擺出來,就有教育的功能,那些材料、半成品 都可以給別人看,讓人瞭解這些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也可以跟學校結合, 對文化的傳承和行銷都有幫助。 (2) 除了匠師的空間以外,協助匠師作研發,有意願的人可以引進一些藝術 家互動研發新產品,也可以來策劃定期的一些展示,或形象設計、匠師 小鎮紀念品等等。 (3) 如果每一間都有意願,而且可能變成帶狀的串連,這樣就可以來處理這 些展示或研發,讓這個網絡變得比較大,就有機會讓宜蘭縣政府來辦大 型的活動,讓遊客來深度體驗在地的文化,推銷宜蘭的文化和精神內容。 (4) 舉例而言,每個匠師我們都會凸出他的精神和內容,包括家族作風、經 營的特殊故事、和其他的匠師是否有關連合作網絡,還有他的作品和生 產是怎麼使用,或有什麼基礎是最重要的…等。然後我們會作空間的調 查測繪,觀察匠師怎麼工作、怎麼使用空間、旺季淡季的差別等等,我 們會作細節的紀錄,然後研究怎樣的環境關聯性對你們是最重要的,開 始討論哪些模式要和以前一樣,或有什麼東西要換,我們把這些東西都 瞭解完畢後,會作一個設計圖來一起討論,再把這些想法變成專業的工 程施工圖,然後進行縣政府補助的申請作業,補助如果下來就會幫各位 協調工程的時間。 (5) 另外,每年縣政府都有一些文化導覽或學習活動,活動的時候希望這些 有獲得空間補助的匠師,可以配合體驗活動導覽。你們的工作還是持續, 但因為有人去參觀,就要稍作解說。也希望獲得補助的匠師,可以加入 匠師博物館的網絡組織之中,以後就可以來推動每年有哪些計畫補助可 以申請,或者哪些行銷的計畫提案,大家互相促成;當然沒有獲得工程 補助的也可以加入。另外,我們評估補助可能不會超過二十萬,會盡量 爭取補助,這個補助是以照顧匠師生產的實際使用需求為原則來處理空 間。希望大家可以對所有的細節等等都來討論。

136


五、文化局報告(文化資產科科長簡淑芬) 1. 這個計畫 95 年曾進行過一次,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繼續。這次屬於區域型 計畫,拿的是 99 年的經費,100 年跟之後的經費是否爭取的到就看今年的實 施成果。這一次的重點比較會放在對 95 年的調查確認,可能會找一間做示範 點。但是要爭取 100 年的經費,這些點必頇要夠豐富才能說服委員之後要怎麼 做,希望匠師大家有這樣的意願。 2. 因為經費和時間的關係無法幫每個匠師整修,希望找一個固定點來展示,之前 有說要用楊士芳紀念林園的展示空間,我們希望可能有一季是某一匠師為主題 在展示館內展示。 3. 匠師的據點要夠多,公部門才有辦法做整體行銷,除了是匠師博物館,也可以 結合觀光小吃做整體的行銷和形象設計,或跟學校做教育推廣,或紀念品開 發,這些是文化局會來努力的。但不管是在楊士芳作展示,還是文化局要做整 體行銷,都必頇要仰賴前面匠師的意願,如果匠師的意願不高,我們 100 年之 後會拿到中央補助的機會就不高。 4. 此外,若補助經費不高,整修的時候可以視匠師意願來結合匠師自己的經費, 但希望我們的匠師的參與、或者設計的感覺,可以讓委員感受到值得做這些 事,來爭取提高補助經額。我們匠師博物館空間改善計畫的目的,就是經過跟 設計師溝通以後,改造出來的房子能掌握使用者的需求、他想要的特色,又可 以讓空間變的很完善好用,第一步就是最難的一步,就是大家要有這個意願, 才有辦法讓這個計畫繼續走。

六、與會匠師意見整理 1. 曾永裕:這些構想我都贊成,但是希望不要讓匠師自己再多花錢。另外希望可 以協助我們開發創意商品,不然大家來看一看就走了,沒有消費;最主要如果 能開發出合適的創意商品,我們都可以來嘗試創作。 2. 蔡榮興:希望創意商品開發出一些新的東西,可以吸引人家購買的、可以跟現 代人使用銜接的,價格也不會太高,也有一點紀念性的。如果施工的時候需要 木工,我們可以自己叫木工來,這類的形式比較能掌握經費不會虛報。 3. 蔡榮興妻:我們曾經把作品借給別人展示 但他們都沒有標明作者的名字。 4. 李燦興:最重要的應該是這些技藝沒有人要學,沒有傳承。

七、規劃團隊回應說明 1. 設計是有技術的,我們會盡量依照計畫補助經費來做設計,讓匠師不用多負擔。 2. 每一個有意願加入的匠師,希望可以把你們的空間變成一個可以工作又可以展

137


示的地方。像各個匠師都有很多作品、很多收藏,如果收藏不下的話,就收集 起來放到匠師核心館展示,可能就是楊士芳紀念園區裡。不過我們要反過來 想,要是匠師自己的地方都沒有整修,遊客來看的就是那個館而已,我們也不 希望是這樣,所以匠師自己的工作場所要經營,核心館也要經營,合起來就變 成完整的網絡。 3. 文化局委託專業團隊就是要抓實際的工程預算,不管補助多少,裡面都不包涵 設計費,設計費都是文化局出的,補助金額都是確實在做所需的經費。 4. 很多做社區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要拿文建會的錢作一些事,基本上都很花錢花 時間,如果大家有意願參與的話,就要像蔡師父一樣,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工 資並不多,到時候一定是大家一起花費心思時間。我們做的一定比工作費用還 多,一定都一塊錢當兩塊錢用,主要是大家有心要來做的話,就要同心,也是 為什麼要成立一個匠師的網絡,大家的經驗可以互相交流討論。 5. 技藝傳承的方面,這是一個大題目,這些技藝不是沒有市場,只是沒有人要做, 我們會來思考如何透過軟體輔導,延續匠師的傳承。

八、散會(約晚間九時)

138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 匠師工作坊(二)會議記錄 一、會議時間:100 年 4 月 2 日(六)晚間 7 時 二、會議地點: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 三、與會人員: 匠師:曾永裕、矮仔紙藝中心蔡坤政、林煥文、廣文堂印鋪林桂、光興竹行簡 添盛、日新製旗廠游錞鐸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簡淑芬、陳怡華 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陳育貞、李慈穎、李直發、張芳菁

四、文化局報告(文化資產科簡淑芬科長) 1.

縣府這幾年一直想要振興宜蘭市、釐清它的特色和定位,現在是希望能從舊 城的匠師著手。但是這個案子很難處理,因為匠師都散布在舊城的各個點, 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到成果;對文化局來說,是在處理匠師單點的空間,對縣 府來說,則是想串連一個參觀舊城匠師的路徑。

2.

這個案子經費有限,無法大規模的處理所有散布的匠師空間,大家也都還在 觀望,所以剛開始的幾年,大家可能會覺得不知道有沒有在進行,但是我們 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匠師有意願加入,這樣在 101、102 年的經費中,才有可 能爭取到更多。

四、規劃單位報告(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今天把大家找來聚在一起,是要跟大家報告匠師博物館這半年進行的狀況, 還有未來實施的情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如果各位和匠師朋友見面時,也 可以互相通知一下這個消息。其實就像廣文堂林大姐說的,就算沒有什麼工 作在進行,匠師們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也很好。

2.

請慈穎介紹與會的匠師:光興竹行的簡添盛師傅,店面在宜蘭橋頭附近;第 一次參加的林煥文師傅,因為整修永裕師家而認識的家具裝修師傅;曾永裕 師傅,店面在武營街;日興製旗廠的游先生,店面在新民路;廣文堂的林大 姐,她說要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林桂』來介紹她的名字,店面在中山路靠 近市場的地方。

3.

99 年下半年,有一間匠師的空間做了示範性的整修。其實過去公部門不太願 意把經費投入在私人空間,不過長久以來,縣民和公部門對於宜蘭這個文化 城市都有所期待,要振興宜蘭舊城也許有很多方式,不過有一種是原本舊城 139


就有的文化基本盤,就是這些撐起整個舊城傳統生活、信仰和文化的匠師群, 如果舊城不要大開發式的振興,就一定要處理這些傳統匠師群。過去這一年, 我們和文化局的工作,就是在和文建會與縣府的長官說明這之間的關係,匠 師博物館這個計畫為期四年,一方面是把這層關係說清楚、促進公部門對匠 師們的投資,一方面是要促進匠師們對於成立匠師博物館聯盟的意願,如果 有越多匠師有意願結盟,就能對縣府產生壓力,使振興舊城匠師成為重要政 策、進一步促進更多經費投注在匠師身上。 4.

過去我們曾規劃過蘭城新月的人文體驗道路,這條文化廊帶從火車站前沿著 舊城南路,已經有些公共空間重新再造,例如酒廠,演藝廳也在這條廊帶上, 就是希望這個廊帶振興起來之後,能夠讓發展和振興的趨勢往舊城內部走。 去年我們開始處理舊城內部,最重要的點就是匠師,並不只有匠師的經營空 間,包括街道、公共設施都需要凸顯舊城的匠師文化,城市的人文性才會凸 顯。同時,因為現代生活的轉變,傳統匠師的工作逐漸在沒落,如何讓現代 生活和傳統匠師搭上線,例如藝術空間、傳統空間的保存經營,如何和新的 建設結合,是很重要的課題。

5.

目前縣府在舊城主要有三方面的投資:第一,傳統匠師結合現代創意的表現, 包括匠師的精神、家傳、藝術美感…,要和現代創意工作者結合、和宜蘭其 他大型活動結合。第二,宜蘭縣的空間建設方面,要處理宜蘭的舊城道路, 讓它人性化、走起來環境舒適,也很容易接近匠師、傳統小吃或寺廟。第三, 舊城的創意行銷,應該串連起匠師,讓匠師的文化內含是可解讀、有學習性 的。

6.

匠師的精神和藝術,社會大眾都很認同,只是真的付出心力與行動的很少, 應該要讓現代人看見匠師的產品、精神,要處理成現代人容易看懂也喜歡的 東西,讓現代人感覺它並不是一種沒落的產業,而是一種堅持的精神。匠師 家傳的精神、技術、美感…,就是一種資產、是宜蘭人的資產。如何讓人看 到這些事情,不能只靠匠師講,目前縣府在處理舊城點、線、面產銷的推動, 是要以舊城匠師為核心,如果越多匠師合作結盟、越多人受惠的話,縣府就 越能肯定這樣的公共投資是有效的。

7.

既然舊城振興的核心是匠師,匠師核心館應該要打造起來,可能是楊士芳紀 念林園、火車站前或孔廟,希望這四年可以成立。核心館可以介紹匠師的空 間、家學淵源、工藝品特色…,是宣傳的角色,運用現代的手法處理匠師的 技藝內涵,外加介紹舊城其他好玩、好吃的地方或歷史空間等。上述舊城的 文化特色,都要用舒適的街道串連起來,首先要處理匠師的環境,讓人可以 接近,進到匠師家的時候,如果匠師有空就可以介紹自己的工作,如果匠師 沒空,因為空間整頓過,他的作品、半成品、材料、工作的狀態,都能一目 瞭然。匠師空間與寺廟、傳統小吃的串連,中間可以穿過一些有趣的古早空

140


間巷子,是一種體驗道路,有很多串連的可能性。如果大家都有意願,這種 體驗道路就會越複雜、串聯成面狀的網路。在這裡,還可以看到很有趣的宜 蘭生活感,也可以讓匠師的手藝變成道路景觀設計的一部分,例如指示牌、 家戶門牌、路燈等,可能會幾年就換一次,定期動員一次。 8.

由於匠師們帄常都很忙碌,甚至要兼業,工會很難經營,凸顯的是部份匠師 是在單打獨鬥中求生存,所以要開展一些新事務的時候就很難集結力量,風 險也很大。如果成立一個匠師博物館的網絡。以此為基礎,舊城裡會有很多 社區或組織動員起來,例如鄂王社區、舊城內的傳統小吃、一些文化推動者, 或新型的特色商店如咖啡店…等等。如果匠師不在這個網絡裡,這個城市往 後的發展就和其他城市沒有差別;如果匠師結盟的意願不高,縣府在處理串 連街道的時候,就不容易處理匠師空間串連這部份,

9.

100 年計畫處理項目:匠師空間全能改造王;匠師的傳統與現代相遇;匠師 生命紀錄誌;代代相傳的傳習活動。

10.

匠師空間的整修,99 年整修的是永裕師家,工作方法是先瞭解永裕師家使用 的需求、工作和生活的情形,以此為基礎作空間改善的討論。同時也要想辦 法整理永裕師家儲藏的東西,在邊整理時邊瞭解如何處理那些東西,以確保 未來空間整修後,生產和生活不會出狀況。除了讓使用的人好用,參觀的人 也很容易解讀匠師的特色。

11.

在匠師傳習計畫中,匠師並不是義務解釋自己的技藝,而是老師的身份。這 部份就要和匠師來討論:哪些匠師、哪時候比較有空能參與?這些來向匠師 學習的人,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學習這些傳統技藝,一方面繼續製作傳統工 藝品,一方面可能會創作新商品;另一類是學習傳統匠師的美感、材料、表 現法…這些很有文化感的部份。很多未來的創意設計學生、工作者,都知道 要跟匠師們學習,這樣的市場是存在的,且對象很多元,未來希望全台灣的 人都可以來這裡學習。今年度有補助三個匠師的名額,教學經費比照社大的 講師費,初步希望每個匠師能作 36 小時的傳習,一週一~二次,我們會幫忙 整理教學資料、接洽這些人,匠師只要負責教學,大概是這樣的情形,想請 教各位匠師的意見。

五、匠師與會意見整理 1.

曾永裕:有人要來學是可以,只是教學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太多,很麻煩。 如果要開課,20 人以下都可以,最好大概 12 人;如果有 15 人上課,大概準 備五套工具就可以。

2.

廣文堂林桂:之前消防局有請我們去教開鎖,當時是在消防局的教室,如果 有 30 個學生,師傅就要準備 30 份特殊工具和鎖。

141


3.

矮仔紙紮蔡坤政:開課人數大概 10 人左右較適當,而且教學內容也不能太難, 打擊學生自信心,反而會變負面行銷。傳統工藝的傳承,找老師來學習最適 合,一般民眾比較多是想要 DIY 體驗而已,由老師來擴展和教學最快。此外, 聽老一輩的說,30 幾年前,昭應宮每年元宵都有花燈展覽,就是讓老師教學、 學生也有表現的舞台,傳統工藝應該結合傳統節慶或大型活動,讓各年齡層 的人都有表現的機會。

4.

日興製旗廠:傳統的製旗方法,現在都很難讓學生很快的學會。

六、規劃團隊綜整 傳習活動有一件事很凸顯,就是每個匠師需要處理事情都非常不同,大部分的工具 都非常多,甚至學徒可能要一定年紀以上才適合。也由於有太多細節需要討論,我 們會再找各位匠師處理。今天的會議就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

七、會議結束(約晚上十點)

142


99 年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工作坊 會 議 紀 錄 主

題:舊城公、民文化組織及小學整合意見溝通

象:鄂王社區發展協會

出席人員:鄂王社區發展協會_林銘信理事長 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_陳育貞、李慈穎、李直發、張芳菁 地

點:楊士芳紀念林園

錄:張芳菁

一、會議摘要 (一)舊城裡的匠師現況 1. 城裡的匠師,需要一個創作發表的空間,也要鼓勵他們設計新的產品。另外其 實很欠缺策展的適當機會與過程,讓創作者與匠師能合作,討論作品呈現的方 式與主題。也不排除和其他設計師合作、形式的發想。 2. 目前鄂王社區裡的匠師技藝很多種,有木雕、石雕、彩繪這三類,也有燈籠和 紙紮師傅。總共約有七、八位老匠師,大多已未經營,目前僅知彩繪師父有傳 授給兒子。 3. 有些匠師已經改行,有些則是因為友情相挺社區事務才會一起做事,每位匠師 也都有各自的個性和脾氣,大多不願意參加活動。 4. 鄂王社區因受文建會藝術介入社區計畫的補助,曾經同時和好幾位匠師合作。 當時能夠合作,除了了解匠師的生活作息、習慣、喜好等等,社區發展協會也 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匠師互動。另一方面本來就是鄰里熟識的關係,日常生 活就有非刻意營造接觸的關聯性,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動員匠師。 5. 傳藝中心也有辦傳習活動。97 年曾經與匠師一同參加工藝所的工藝展,看完展 覽後,蔡榮興師父的感想是我們宜蘭這些匠師的技術不輸參展的匠師,只是欠 缺啟發和刺激、走不出去。 (二)舊城與社區的空間 1. 目前需要打造的空間,大約在環河路週邊;特色巷弄包括光大巷、社會處後方 巷弄。 2. 鄂王里目前的環境,大概還能維持三十年左右,因為舊城土地產權比較複雜, 若房屋頹圮到倒塌,才有可能改建,沒改建也可處理為綠美化空間。 143


(三)楊士芳紀念林園經營管理現況 1. 楊士芳紀念林園因空間很開放、容易進入,但是空間太深、難以從外面看到裡 面的活動,形成許多死角。這裡出入的人也很複雜,白天有些人會隨地大小便; 晚上則有很多年輕人聚集在二樓走廊喝酒嗑藥,再加上光線不足,容易發生危 險。晚上也有遊民會佔據廁所,倘若關在廁所裡生火取暖過夜,會有火災的危 險。因此安全管理一直是個議題。 2. 園區內原本的設計都是高耗電的照明設備,尤其地下室停車場,現在都已重新 牽線、換電線,不然電費根本吃不消。夏天電費最高,兩間室內館舍兩個月電 費要四萬多,其中一間還幾乎沒有開冷氣;有時因晚上要作為教室使用,遇到 夏天就會開冷氣,電費還會更高。一個夏天,一台冷氣維修費就要四、五千塊。 3. 園區內沒有監視器,每天晚上都要巡邏,空間非常不好管理,因此要經營一個 出好的文化展演品質更為困難;且一年光是請清潔工、付電費的開銷就將近 46 萬;完全沒有經費補助,非常難經營,也不太想繼續管理。 4. 目前是餐廳的另一間館舍今年底也許會收回來,因為現在是營業空間,地方文 化館不補助。餐廳每個月雖有回饋金,但僅剛好花在僱請清潔工,且餐廳只維 護自己餐廳內部清潔,外部環境還是要靠經營團隊整理。 5. 兩間展館原本的計畫是一間作文創產業展覽,另一間則作傳統藝術展館。 6. 今年的主展館,目前策劃了兩位匠師展覽:一位是林午鐵工廠;另一位是鄂王 里的燈籠師父,正職是在郵局工作,製燈籠的技術是他在坪林監獄當兵時學到 的,鄂王社區在手創蘭陽的工藝展品就是由他製作。 7. 展品是跟匠師租借的,有時候則需要負擔材料費。展示空間也要依不同展品再 處理,戶外和半戶外都可以是展示空間,但是展品、材料就要經過挑選。 8. 目前的展覽還不需要儲藏空間,暫時需要儲藏的都暫放在陳世強老師家,大部 分的展品是在展覽時才入館,撤展後就物歸原主。 二、規劃單位說明與回應 (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舊城匠師的狀況,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已經沒有在作、或改行的四、五十 歲匠師,這類匠師的傳承已經中斷。另一類也是四、五十歲的匠師,但還有在 經營,他們距離退休可能還有十年的工作時間,若把握這段時間積極面對匠師 傳承議題,仍有機會促進匠師的傳續。 2. 仍在經營中的匠師,為了因應時代的改變,必頇花心力應付市場,而有些技術 已經不再需要他們,時代的變遷也使他們的技術不如老一輩了。 3. 社區發展協會和匠師的互動關係是在地經營最重要的環節,如果政府紮根性的

144


補助沒有持續的話,這種網絡很快就會消失。政府若不支持、重視這類地方紮 根性的文化傳承,匠師當然不願意參加活動,覺得維持現狀就好了。 4. 現在也有一些年輕人對這些傳統技藝很有興趣,只是這些想學的人也無從學習 起。需要創造一個環境讓匠師可以傳授他的技藝,讓想學的人來學習。 5. 匠師技藝的傳習活動,在舊城裡舉行最為適當,而不是傳藝中心,因為舊城是 匠師生活跟生產的空間。希望未來推展匠師傳習,有匠師願意參與這個活動, 時間如何安排可以根據匠師狀況來安排,並且匠師教學也有鐘點費,同時我們 也會作紀錄。

八、散會(約下午四點)

145


99 年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說明會 會 議 紀 錄 主

題:舊城公、民文化組織及小學整合意見溝通

象:宜蘭國小

出席人員:宜蘭國小_陳淑玲校長、陸昱任主任 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_陳育貞、李慈穎、李直發、張芳菁 地

點:宜蘭國小校長室

錄:張芳菁

一、規劃單位說明 (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舊城匠師的類型很多,有的匠師製作佛帽、神像的衣服,也有繡莊、竹行等等 相當多樣。本案舊城匠師博物館案,工作會持續四年,主要任務是處理舊城的 匠師文化,因為匠師文化不太容易被清楚的感知,也不容易解讀。如何讓它變 成是可延續的、可見的、活生生的文化,是我們想推動的目標。 2. 今年本案其中一個工作項目是整修匠師的家,通常也是匠師的工作空間;讓空 間同時符合匠師工作的需求、同時又可結合可讓人參觀,增加人文體驗教育的 功能。 3. 除了營造適合參訪匠師的空間,也希望透過和學校的合作,跟學校老師一起發 展教育推廣工作的可能性。例如我們去作匠師采風時,可以和老師一起討論如 何和教學工作結合。諸如此類文化保存或教育推廣的工作,希望可以從學校紮 根,從老師帶小朋友開始、進一步影響家長,盡可能把我們工作的成果推廣給 大家。 4. 在和老師發展推廣教育工作時,我們會拋出一些可能性,或者以前合作的經 驗。不過老師是實際的教育專業者,最能發展出適合於教學使用、且讓不同年 級學生順利吸收的內容。因此我們希望作為老師與匠師的連絡溝通帄台,因為 匠師的個性與生活狀況皆不同,和不同的匠師互動時有些細節需要注意。我們 的角色是老師、學生與匠師之間的節點,協助雙方互動合作。如果老師們有興 趣的話,以老師的教學專業為主體,規劃單位為策劃帄台,共同發展匠師文化 融入教學工作的可能性。 5. 若學校許可,希望能安排一次周三教師研習時間,讓我們向老師進行說明,並 促進老師的參與意願。在第一次的促談後,我們跟老師可以互相保持聯絡,醞 釀未來教學工作的可能性,或者比較有意願或興趣的老師,可以繼續討論、發

146


展教學計劃和比較具體的課程等等。 二、宜蘭國小意見 (宜蘭國小校長陳淑玲) 1.

本案未來有機會結合本校教學。但本學期因在開學前就已將周三研習時間主 題與本年度的教學重點皆排定,因此在本學期安排向老師說明比較困難,建 議在策劃下學期學校計畫時來安排。

2.

我們有一些既有的課程計畫,是和中山公園有關的主題;建議考慮將這次計 畫和中山公園教學計畫整合起來的可能性,因為中山公園比較近,老師比較 容易安排校外教學或其他活動。

三、會議結束 (約早上十點)

147


99 年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工作坊 會 議 紀 錄 主

題:舊城公、民文化組織及小學整合意見溝通

象:中山國小

出席人員:中山國小_陳銘珍校長 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_陳育貞、李慈穎、張芳菁 地

點:中山國小校長室

錄:李慈穎

一、規劃單位說明 (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93-94 年第一波推動時,曾結合中山國小網頁競賽,將小朋友到匠師處參觀學 習的心得放上網頁,十分精采。

2.

中山國小與宜蘭國小的空間區位,為由火車站開始的蘭城新月廊帶重要空 間。結合學校教學經營事項或其他欲推動事務,深化在地學習性,強調宜蘭 舊城文化內涵與學生、民眾之認同與關連,為促進宜蘭舊城成為人文城市的 發展策略之一。

3.

目前推動中有關舊城人文城市的營造計畫,在縣府除文化局之外,尚有建設 處與工務處從不同面向著手,將逐漸開展全面推動的腳步。

4.

匠師工藝與舊城日常生活文化的緊密關聯,為文化局的推動主軸。希望促進 匠師參與,透過面對匠師經營、傳承等議題,讓匠師與舊城其他文教組織互 動交流。本單位則做為溝通帄台。

5.

由於學校教師具備深化推廣的利基,未來匠師傳習計畫的進行,若有教師有 意願參與,本案將考量以教師為優先人選。

6.

有關教育推廣,可結合學校教學來推動。建議先安排一次周三下午教師研習, 進行本案說明,促進老師參與意願。後續互動內容以校方及老師的意願為主, 共同促進。本單位則做為匠師與學校雙方交流的帄台。

二、中山國小意見 (中山國小校長陳銘珍) 1.

本案可豐富學校在地教育內容,深具教學結合價值。宜蘭舊城推動事項(軟體 或硬體)若將學校角色共同思考,立意甚佳,對學校也很有意義。

2.

五月初可嘗試安排利用一次教師研習時間,請貴單位向老師說明。

3.

學校目前人力有限,結合教學過程推動需視老師意願。除了老師自發引入之 外,其餘事項有待與未來學校軟硬體經營的發展共同評估。

三、會議結束 (約早上十一點)

148


99 年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工作坊 會 議 紀 錄 主

題:舊城公、民文化組織及小學整合意見溝通

象: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

出席人員: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_洪美芳(理事長)、楊增泉(總幹事) 黃淑瑩(專案執行) 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_陳育貞、李慈穎、李直發、張芳菁 地

點:宜蘭孔廟

錄:張芳菁

一、規劃單位說明 (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本單位執行的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一案,受文建會區域型文化資產計畫補助, 在未來三年可處理匠師博物館的基本議題,例如整修匠師的空間。 2. 本單位過去規劃傳藝中心時,將其定位為國家傳統藝術的傳習中心,但目前傳 藝的經營走向已與當初定位不同,當時希望匠師能去傳藝駐點傳習,雖然後來 也沒有發生,但以現在來看,將匠師文化的呈現脫離匠師生產空間,不是對匠 師最好的方式,也不是對民眾教育最好的方式。 3. 本案是以非圈地的概念來看匠師文化。去年終於啟動了第一次的匠師空間整修 示範案,以後每年希望持續進行,目的並不是每一棟匠師空間都要整修,而是 希望能形成一個網絡,讓有一些沒有補助的匠師,甚至不是傳統匠師、或只是 傳統商店與舊城民眾,逐漸擁有一種想像力。 4. 100 年開始也將策劃匠師傳習活動。在上一波 94 年調查時,匠師並不太有傳習 的意願。因為老輩匠師對於公部門、甚至研究單位,都有一種被 driving、消費 的感覺。傳習活動並不是玩玩,跟一般培訓研討是不一樣的,必頇更嚴肅看待, 要讓匠師的身份可以被尊重,也是在社會上公開的改變:匠師有這樣的社會價 值,政府必頇要照顧、賦予匠師的社會身份,同時這個過程要讓匠師的家族, 具體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重視。 5. 本案的推動重點之一,在於創造匠師身分與價值的公共化過程,包括:整修匠 師的空間,使匠師文化內涵容易被解讀,讓匠師成為開班授課的老師,且政府 要付費聘請他等等,讓人們一直感覺到「匠師是老師」。 6. 本案也將協助縣政府診斷幾條空間路徑,稍作硬體條件的改善。若能創造認識 匠師、解讀匠師文化的路徑,未來搭配軟體策劃效果將更凸顯。 149


7. 未來可能有匠師創意產品的研發,因應匠師們反應希望有新型態的產品,以提 升他們經營的效應。然而創意產品的上市固然很重要,主要目的卻是希望匠師 能夠逐漸習慣跟不同的人合作,大家都知道創作者、藝術家,都有一種個性, 所以我們將很認真嚴肅的控制這個過程。 8. 我們雖希望促成匠師們和其他單位,例如學校、蘭博,或其他舊城的文化團體 合作時,但每個單位都有各自的社群特性、想做的事情、甚至可以配合的時間; 匠師也一樣,不同的匠師有不同的生產尖峰期、不同的個性。因此本單位扮演 銜接帄台的角色,讓各方的互動過程可以順利進行。 9. 如果大家都有意願的話,本單位可以來協助。因為匠師群很多,不同的單位想 做的事情也很多樣,我們會幫忙評估適合的搭配。匠師們也需要看到彼此,感 覺有一些事情進行中。 二、博物館家族協會意見: 1.

目前宜蘭推動中的文化工作,達到以影響很廣泛的成效,但接下來希望能夠 增加深度。

2.

今年家族協會想要小題大作,策劃一個在地知識工作坊,並且每年都找一個 主題舉辦,深入探討,同時結合活動。今年的想法是從「宜蘭飲食文化」開 始。很支持大家一起銜接合作的想法。

三、規劃單位回應 (台大城鄉基金會執行長及宜蘭工作室負責人陳育貞) 1. 匠師是舊城文化很核心的部份,但是舊城的寺廟祭典、飲食攤販文化,也都是 宜蘭非常重要的特色,這三方面完全扣連在一起的,需要大家分頭關照。 2. 在這三種網絡中,祭祀信仰文化消退的速度較慢,它需要的時間比傳統工藝跟 飲食文化還要多上數倍,而且已經有很多人在關心舊城信仰文化的延續。飲食 跟匠師最麻煩,而且飲食則是有其特殊的方式在轉變,很高興有單位願意投入 這方面。未來若有機會可串連發展。

三、會議結束 (約上午十一點半)

150


附件二、審查委員意見回應表 期中審查意見回應表

151

期末審查意見回應表

155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99 年) 期中審查意見回應表 委員意見

規劃單位回應

縮減論述鋪陳內容,建議加入相關案例分 謝謝委員建議。期末報告已縮減論述鋪陳 析,如日本古川町、香港民間博物館、林 內容,使「匠師博物館」之題旨清晰。 田桶店等。

請參閱期末報告書<壹 計畫概述 p.1-12>

針對匠師研究、分類可再斟酌,以目前分 謝謝委員提醒。本案對匠師技藝之歸類, 類竹行被歸類於編織,佛帽被歸類為剪裁 援引自民國 86 年《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 是否合適?是否有更綜觀的框架?

查》之調查架構。經本次補充性調查後, 本案將舊城匠師以經營狀態與認同態度作 為分類依據,做為確認匠師博物館後續促 進之基礎。 請參見期末報告書 p.19、25

匠師空間測繪應同時關注匠師作品及工具 謝謝委員提醒。本案於匠師空間整備工作 的測繪。

過程中,已因應整修改善之需求,紀錄匠 師作品、工具之尺寸及使用。 請參閱期末報告書 p.61-72

創造事件做為匠師技藝展示平台。

謝謝委員建議。本案於今年結合宜蘭創意 頭辦公室之講座,初步發展匠師教學體驗 活動之內涵,獲得參與民眾及匠師們的迴 響,並開始建立「匠師之友」跨界認同及 支持網絡。往後執行年度將積極推展「事 件」構想。 請參閱期末報告書 p.31-34

鄂王社區的匠師資料可再強化。

謝謝委員提醒。已根據與本案之關連性於 期末報告書中增修。並將於往後年度繼續 補充。 請參閱期末報告書 p.22-23

以曾永裕佛帽做為匠師空間營造起點非常 謝謝委員。 適當,因鄰近打鐵街、酒廠一帶可串連行 成人文步道。 城隍街因廟孙多、小吃麵攤多、民俗行業 謝謝委員建議。本案已爭取並已獲得城隍 多,似乎可以增加網絡連繫。

街之森成葬儀社之匠師空間整修同意書, 相臨之烏肉紙藝店正積極促進中。此二匠 151


師空間可做為後續匠師文化與城隍街人文 資源串聯之基礎。 宜美繡花鞋已搬離,資料應更正。

謝謝委員提醒。已更正於期末報告中。

某些匠師屬個人工藝技術並不開店,如何 謝謝委員提醒。已納入期末報告做為未來 令其發揮技藝,是否透過本案可提供一個 推動之方向。 供其發揮的平台。 匠師的內容是否足夠做為展示、推廣,應 謝謝委員建議。有關匠師之外的人文網絡 該連結周遭的老店,如小吃攤、廟孙、歷 串連,已在推動舊城文化組織之串連,未 史空間等串連,才能形成文化觀光

來可望同步推展。

「百工競秀」節日之復辦,如 86 年曾舉 謝謝委員提醒。已納入期末報告做為未來 辦,或組成一個非正式的匠師聯誼會。

推動之方向。

匠師參加人數及意願不高,應積極疏通。 謝謝委員建議。本案除匠師集體工作坊 外,99 年度透過密集之匠師個別拜訪互 動、及永裕師空間整修之範例,對於匠師 參與意願的提升已略有成效。 尋求一處「宜蘭匠師工藝館」公共空間展 謝謝委員建議。本案初步評估匠師體驗路 示的可能性。

徑與匠師核心館之適宜地點。 請參閱期末報告書 p.45-46

爭取文建會對傳統匠師的保存計畫。

謝謝委員提醒。100 年度已爭取到文建會 對匠師傳習計畫、產品研發的支持,將持 續促進。將配合匠師參與進程,嘗詴文建 會其他補助輔導可行性。

本案應先確立大方向的發展策略,包含下 謝謝委員建議。將積極評估處理。 列要項: (1)催生在地的自發力量,促成宜蘭城的文 化團體成立。 (2)配合大型活動:使各匠師都能在活動中 扮演角色,以宜蘭城水燈為最適合。 各別匠師空間的改造應考慮保留隱私權。 謝謝委員提醒。已納入匠師空間整修方案 之設計考量。 本案以宜蘭舊城為範圍,進行傳統產業從 謝謝委員。確認朝賜方向辦理。 業匠師調查,並以人文觀點進行串連。 152


本案應注意未來的落實,若要成功則涉及 謝謝委員提醒。已納入本案推動之內涵。 縣府相關處室(建設、工務、文化、觀光等 已協調建設處已整合本案內容於 100 年度 單位)應注意跨處室業務的整合。

風貌規劃案,將有助於空間串聯之加碼成 果,其於各單位將繼續促進。

建議本計畫於期末報告中可建議匠師空間 謝謝委員建議。 整備的優先次序,評估因子包括:

匠師空間整修地點參見期末報告

(1)匠師的配合程序

p.28-29。

(2)現有街道空間的適宜性

根據相關因子評估,建議 100 年優先進行

(3)周邊是否有配合的活動、景點或小吃點 城隍街森成葬儀社與烏肉紙藝店的整修, (4)經費需求

以形成舊城內匠師體驗據點群聚效應。 帶狀空間方面,初步評估為武營街,將建 議納入建設處規劃案中。

應仔細思考未來持續推動時的經費來源與 謝謝委員提醒。遵照辦理。 預算。 如何藉由本計畫的執行引導出匠師的自發 謝謝委員提醒。階段性成果已納入期末報 性。

告。請參見期末報告書<叁

匠師博物館

的參與促進>之 p.24-31、<陸 99 年匠 師空間整備示範:曾永裕匠師>p.78-84 匠師技藝屬於無形文化資產,傳統知識技 謝謝委員提醒。階段性成果已納入期末報 藝如何呈現出來。

告。請參見期末報告書 p.47-84。後續將 繼續檢討與補強。

匠師空間修復經費的回饋可跳脫工程費的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執行考量。 分擔,建議用另外的回饋機制,如傳授或 工藝品。 未來匠師博物館產生後,因傳統匠師逐漸 謝謝委員提醒。階段性因應已納入期末報 凋零,其永續經營的問題必頇考量。

告。未來可透過傳習計畫及匠師策略聯盟 的逐漸成形,蘊釀匠師多元經營的可性, 以邁向永續。

建議傳習部分與教育處配合推行。

謝謝委員建議。本案已在透過促進小學之 參與,發展匠師文化與教育體系之串連。 目前正協助中山國小積極結合教育部之學 習中心計畫。

新做傢俱部分考量找尋舊家具替代之可能 謝謝委員建議。已納入匠師空間整修之實 性。

際執行成果。目前採取新舊合一的方式。 153


目前的預算已超出合約規定金額,請評估 謝謝委員建議。已納入匠師空間整修之實 優先施作項目及順序,以及不足之經費如 際執行成果。 何因應,由匠師負擔或由該會自行吸收, 請明確於預算書圖標示。 除將匠師工作空間基本改善整理外,應更 謝謝委員建議。已納入匠師空間整修之實 深入了解匠師技藝內涵,善用展示法在不 際執行成果。 影響匠師工作情況原則下予以呈現。

請參閱期末報告書 p.47-51。

154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99 年) 期末審查意見回應表 委員意見

規劃單位回應

內容豐富細膩,同時掌握結構性議題及地 謝謝委員。 方人底蘊,在有限經費下兼顧研究、規劃 及行動,值得肯定。 此計畫類似過去台北推動「百年老店」經 謝謝委員建議,已納入期末修正報告<捌 驗,皆涉及公共資源投入私有空間/產業內 本案推動的反省與建議>。 涵之公共性與正當性,甚至文化資源分配 (如個別店家空間整理所需之經費往往不 同)合理性問題,此計畫可由推動經驗反省 文資認定及補助內涵(如建築空間形式的 保存修復始終高於空間實質文化保存內 容,是否合理?) 影像紀錄很重要,但應更有策略處理拍攝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執行處理。 及行銷過程(如與公視系列節目合作) 利用特展/事件(如蘭博特展,與傳藝中心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執行處理。 合作)引發匠師行動聯盟的行動動機,另建 議與頭城鐵道創意園區(匠師陳啟文)建立 跨地點的交流(尤其是曾永裕) 本計畫內容結構完整,分析清楚,民眾(匠 謝謝委員。 師)參與過程紀錄詳實,匠師空間整備建議 之方案亦確實可行。 支持匠師的合作推動網(P.24)建議可將宜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執行處理。 蘭市公所、傳藝中心及縣立蘭陽博物館納 入考量。 本計畫針對宜蘭城空間及匠師所作之調查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執行處理。 成果,後續可考量另行出版城市遊覽專 書,設計宜蘭城人文之旅活動(在地小旅行 的永續發展)(匠師串聯體驗路徑) 未來縣府可思考將宜蘭舊城人文風貌之資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促進。 料,結合電腦科技(如 google maps、earth 等)讓民眾可透過網際網路觀賞(舊城匠師 博物館網站) 本計畫已對宜蘭舊城匠師〝點〞的調查分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處理,並 析做詳盡的探討,建議可進一步就 〝線〞(街 結合建設處<宜蘭舊城再生暨城鄉風貌再 155


道)的面向,做進一步探討,並提出公共設 塑計畫>推動。 施檢討建設之建議,以利未來空間之串連 (以大比例尺地形圖標示出來) 匠師空間整備之設計,應將訪客參訪之空 謝謝委員提醒,將納入後續年度執行處理。 間納入考量。而 100 年預定實施點,烏肉 及森成之家,如何提供參訪功能亦頇考量 (99 年永裕師店面的鐵捲門景觀不協調) 其他部分圖面不清及錯字宜抽換並仔細校 謝謝委員提醒,已於期末修正報告中改善。 對。 對於匠師參與意願不高,甚至態度冷淡與 謝謝委員提醒。以本年度啟動之匠師意向 完全拒絕者,是否對成立〝舊城匠師博物 促進性工作為起點,於結案期間已自一位 館〞的豐富度與工藝表現喪失了代表性, 度參與提高到五位深度參與,足見促進性 應列為本計畫後續追蹤之課題。

工作的重要性與成效尚可預期。未來將發 展多元化、多層面的參與內容與形式,以 回應不同的匠師特性,並逐年追蹤評估整 體效應。

行銷舊城匠師博物館舉辦實地導覽活動確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推動促進。 實可行,可與現有蘭城新月歷史廊道內之 古蹟、廟孙、景點、常民小吃等結合,規 劃系列文化觀光活動。 鼓勵匠師開發文創商品,可於就地展售,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推動促進。 支持匠師創作意願。 P.44 匠師串聯體驗路徑,對於未加入匠師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推動促進。 聯盟者建議應列入路線中,如北門口或西 門應加入林午銅鑼或西門豆腐街,另宜蘭 酒廠製酒老師傅是否應列入參考。 一年一館計畫有否可能變為一年二館計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推動促 畫,否則〝宜蘭舊城振興計畫〞一直停滯 進。99 年度依經費可行性完成一館,100 不前,喪失舊城文化魅力之競爭力,殊為 年經費至少可完成二館,後續年度將朝二 可惜!

館以上之方向促進經費、積極辦理。

永裕師空間整備部分感覺不出效果,如何 謝謝委員提醒。原期末報告之永裕師家整 運用匠師工藝生命力作呈現應該審慎思 修之書面資料,內容未盡完整。已於成果 考。

報告書中補入竣工後融合原設計構想之工 作場景與人文特質、相關媒材之總和呈 現;請參見 p.85-86 頁。

請補充匠師空間改造補助額度及原則,作 謝謝委員建議,已納入期末修正報告<捌 為政府後續進行匠師空間改造補助之依 本案推動的反省與建議>。 據。 156


請瞭解匠師工序材料及流程,以專業設計 謝謝委員提醒。 讓匠師空間改造氛圍能夠展現,而不要受 匠師太多牽制。 影像紀錄及專書出版部分應認真思考並排 謝謝委員建議,將納入後續年度執行處理。 列優先順序,納入後續執行項目。

157


附件三、宜蘭舊城匠師名單


宜蘭舊城匠師名單 part 1:現仍經營中 負責人

編號

項目

店號

1.

刻印

廣文堂刻印

2.

石雕

3.

糕餅

洪義隆糕餅廠 洪文玲(女,??)

中山路 244 號

4.

紙錢製作

金成德金紙店 李勇民(男,52)

中山路 260 號

紙錢

中山路三段 266-1 號

神像頭盔、新雕修理

中山路 310 號

銅鑼、鑼鼓車

(性別/出生年) 林銘章(男,??) 林桂(女,??)

旺昌燈籠工藝 林燦東(男,30) 社

店址(或住址) 中山路 58 號 中山路三段 160 號

技藝內容

備註

刻印、配鎖、喜帖、名片、獎盃、錦旗、 95 調查新增 剪字、木匾、喜帳 燈籠、石雕 金棗糕、梅子糕、澎餅、壽桃筒、黑糖糕、 花生荖、鳳片粿、發粿

林銘章姐 長子繼承 95 調查新增

林朝崑(男,15) 5.

佛雕

朝舜彫刻莊

林仁輝(男,43) 林仁鈧(男,??)

6.

銅鑼

林午鐵工廠

林烈旗(男,44)

7.

打鐵

上進興打鐵店 郭秋林(男,??)

武營街 18 號

鐵器、農具、刀具

仍做打鐵

8.

打鐵

林茂青(男,30)

武營街 20 號

鐵器、農具、刀具

仍做打鐵

9.

打鐵

謝榮國(男,43)

武營街 22 號

鐵器、農具、刀具

已改為批發

方松輝(男,35) 10.

打鐵

方世寧(男,?? )

已改為批發 武營街 26 號

方英哲(男,?? )

鐵器、農具、刀具

方松輝長子,退休 方世寧兒子,繼承

158


編號 11.

負責人

項目

店號

棺木

三合成葬儀社 李金木(男,30)

(性別/出生年)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備註

城隍街 6 號

棺木

遷離

張阿棟(男,??) 糊紙

烏肉紙藝店

蔡燈泉(男,??)

李金木子,繼承 城隍街 53 號

開路神、相亭、大燈、棺木彩畫、相圈、 各種燈類、喜喪陣頭、漢樂西樂、國樂

95 調查新增

蔡郭翠眉(女,24)

12.

蔡奇男(男,49) 李玉英(女,50) 13.

棺木

森成葬儀社

藍福源(男,35)

城隍街 55 號

棺木

14.

製香

天理堂香鋪

黃漢良(男,52)

城隍街 68 號

15.

糕餅 棺木

薛榮興西點糕 餅廠 建興棺木店

99 調查新增

西後街 90 號 陳正晴(男,27)

西後街 153 號 碧霞街 38-1 號 1 樓

為神將遶境繼光餅製作店家 棺木

陳文成(男,41)

16.

陳春進(男,60) 張宗榮(男,??) 17.

廟木雕花

榮興彫刻社

餅印、糕仔印、木匾

蔡火土(男,5)

廣告鋸字、各種木材雕刻

159


編號

項目

店號

負責人 (性別/出生年)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備註

蔡榮豐(男,35) 蔡榮華(男,38)

18.

佛雕

20. 21. 22.

環河路 135 號

蔡榮興(男,40)

舊城北路 132 號

李燦興(男,45)

環河路 75 號

蔡榮華妻子,專長為佛雕

鄭淑珍(女,46) 竹籃/簍/魚簍/竹

19.

達興彫刻社

許錦霞(女,46)

板凳/竹搖籃 糊紙

光興竹行

鄭淑珍亦為神像彩繪匠師 竹板凳、竹搖籃

簡阿興(男,20)

同興街 159 號

簡添盛(男,51)

同興街 159 號

簡阿興子,繼承

舊城北路 143 號

已退休

矮仔紙藝中心 蔡燈地(男,23)

竹材批發

蔡坤政(男,58)

繼承

竹板凳/竹搖籃

大和竹行

劉李桂香(女,37)

力行街 1-11 號

榻榻米底

信標商行

賴文隆(男,32)

昇平街 85 號

賴忠良(男,?) 23.

神像彩繪

24. 25.

台陽美術社

豬簍竹籃 紙門、疊席、薄席 涼蓆、藤席、竹蓆 賴忠良繼承

周建亨(男,49)

新興路 66 號

神像掛畫

周銅波(男,19)

聖後街 118 號

台陽工作室

神像掛畫

周建興(男,49)

聖後街 116 號

台陽工作室

160


編號 26. 27. 28. 29.

項目 神像彩繪/神像 掛畫 神像彩繪/神像 掛畫 神像彩繪/神像 掛畫 神像掛畫

店號

負責人 (性別/出生年)

店址(或住址)

新昆海美術社 周勝順(男,38)

聖後街 216 號

正昆海美術社 周勝明(男,30)

聖後街 218 號-1

周昆海美術社

聖後街

太成鏡框油畫 行

毅(男,47)

技藝內容

備註

紅彩批發、神明安金 佛櫥神桌、佛祖漆仔 紅彩批發、神明安金 佛櫥神桌、佛祖漆仔 紅彩批發、神明安金 佛櫥神桌、佛祖漆仔

文昌路 2 號

畫繪畫案、裱褙、佛像、神桌神櫥、公媽 神龕、神佛爐類 各種繡類、獅旗大旗、八仙長彩、棹裙宮

30.

織繡

金官繡莊

陳金官(男,5)

光復路 57 號

燈、神長長幡、大天公爐、神像神廟、廟 歿 光明燈

陳本川(男,39) 31.

織繡 染布

32.

文龍繡莊 新興製旗廠

陳文龍(男,??) 游木炎(男,-3)

繼承 店:力行街力行巷 27-1 號 宅:力行街 55 巷 31 號 3 樓 宜蘭市新民路 125-1 號

各種神將大小戰甲、神衣佛衣、大頂頭 盔、獅旗大旗、大小風帆、八仙長彩、娘 金官繡莊分出來 傘桌圍、宮燈車彩 廣告旗幟

歿

游錞鐸(男,24)

已轉行

游錞哲(男,28)

已轉行

游錞正(男,36)

轉作廣告旗

161


編號

項目

店號

負責人 (性別/出生年)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游木炎(男,-3) 33.

染布

新興製旗廠

游錞鐸(男,24) 游錞哲(男,28)

歿 宜蘭市新民路 125-1 號

廣告旗幟

游錞正(男,36) 34.

打鐵

閔羣

35.

紙錢製作

勇山金紙店

36.

紙錢製作

泰益金紙店

37.

紙錢製作

榮芳號

38.

彈棉花

源興加工部

39.

彈棉花

40.

鐵器、農具、刀具 慶和街 23 巷 11 號

紙錢

康樂路 137 巷 25 號

紙錢

昇平街 40 號

紙錢

林益正(男,??)

同興街 1 號

棉被

蘭陽棉被行

林安南(男,29)

西安街 36 號

棉被

彈棉花

長興棉被行

林錫杉(男,26)

光復路 65 號

棉被

41.

彈棉花

春寶棉被行

曾春寶(男,19)

和睦路 60 號

棉被

42.

糕餅

老元香本行

林松柏(男,25) 謝錫潭(男,28)

已轉行 已轉行 轉作廣告旗

方世珍(男,??) 李勇山(男,30)

備註

宜蘭市康樂路 158 號

162

成鐵方松輝次子,退休後想協助 姪子改善成鐵空間 已退休 李勇山子,繼承 北館市場內 已退休 繼承 95 調查新增

目前以批發為主 99 調查新增 為神將遶境繼光餅製作店家


編號

項目

店號

負責人 (性別/出生年)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備註 100 調查新增

43.

藤椅

徐良興商號

中山路 186 號

藤椅

多由台南批貨,但仍有老師傅偶 爾製作,會幫忙修理

44.

肖像畫

新民畫室

李澄淵(男,36)

新民路 110 號

45.

彈棉花

信昌棉被行

張秉煌(男,20)

文昌路 69 號

163

已退休,店面變成水果攤 棉被

已退休,老人身體不好,行動不 便


宜蘭舊城匠師名單 part 2:已無經營,但有銜接學習性活動可能性 編號 46.

項目

店號

佛雕

負責人 (性別/出生年) 柳長城(男,??)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力行街 1-17 號

佛雕

柳煥彰(男,33)

47.

石雕

48.

蔬果冰雕

49. 50.

備註

繼承

董錫文(男,37)

碧霞街 128 號(住家)

渡小月

陳兆麟(男,44)

文昌路 74 號

石雕

友誠石店

李圳金(男,??)

舊城北路 150 號

廟宇彩繪

景暘彩磚工廠 顏文伯(男,36)

城隍街 44 號

164

石材刻字、墓園按金

在郊區工廠進行加工 已退休 已搬遷,轉型現代餐飲經營 已退休搬遷 為鄂王參與匠師

廟宇磁磚彩繪

已退休,為鄂王參與匠師


宜蘭舊城匠師名單 part 3:已消失(過世、無傳承、遷離、易手、… …) 編號 51.

項目

店號

廟木雕花/大木 作

負責人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備註

陳合元(男,-6)

舊城南路 4 巷 12 號

廟木雕花、大木作

歿

(性別/出生年)

52.

木雕/欄間

江清福(男,44)

力行街 149 號

轉賣仙草

53.

石雕

黃焰成(男,37)

舊城西路 57 號

歿、無傳承

54.

藤桌椅

施秋漢(男,16)

文昌路 88 號

已過世、已搬離

55.

棕蓑

林石竹(男,14)

西安街 1 巷 20 號

已過世、無傳承

56.

魚簍

張輝夫(男,30)

舊城北路 74 巷 67 號

已搬離

57.

神像掛畫

城隍街 4 號

已搬離

58.

佛像裝金/掛畫

謝阿綢(女,22)

舊城北路 150 號

查無此地

59.

陶藝

張永能(男,50)

宜興路 173 號

查無此地

和興藤椅店

佛光美術店

聰(男,42)

繡花鞋、珠子鞋、跳舞鞋、三 60.

三吋金蓮

宜美繡花鞋

楊小美(男)

城隍街 50 號

寸金蓮 羅漢鞋、宮鞋

95 調查新增,目前已搬遷到五 結,曾為鄂王參與匠師

楊雲峰(男,49) 61.

打鐵

62.

打鐵

63.

棺木

武營街 24 號

鐵器、農具、刀具

游清海(男,21)

文昌路 111 號

鐵器、農具、刀具

已過世

謝文通(男,4)

西後街 42 號

棺木

已搬離

165


編號

項目

店號

64.

棺木

健池棺木店

65.

負責人

店址(或住址)

技藝內容

陳濬池(男,19)

文昌路 54 號

棺木

紙錢製作

呂阿弟(男,14)

西安街 27 號

紙錢

66.

木桶

潘清福(男,19)

舊城北路光大巷 13 號

木桶

67.

木桶

林阿石(男,22)

同慶街 66 巷 61 號

木桶

已退休

68.

蒸籠

陳信勇(男,12)

和睦路 265 號

蒸籠

已退休

69.

彈棉花

黃達昌行

中山路 161 號

棉被

70.

彈棉花

幸福棉廠

蔡金旺(男,30)

中山路二段 372 號

棉被

71.

彈棉花

宜蘭棉廠

王耀經(男,14)

光復路 60 號

棉被

72.

彈棉花

長春棉被行

呂川長(男,19)

舊城西路光大巷 26 號

棉被

73.

彈棉花

建新棉被場

廖柳耀(男,21)

新民路 89 號

棉被

74.

木杓

黃振(男,1)

新民路 134 巷 7 號

木杓

已過世、無傳承

75.

木屐

林尚立(男,45)

渭水路 92-2 號

木屐

查無此地

76.

車枳

吳秋德(男,41)

力行街力行巷 13-2 號

車枳

已搬離

(性別/出生年)

彪(男,31)

166

備註 已易手他人,現任經營者為頭城 來的


附件四、匠師參與相關文件 一、 工作坊簽到表 二、 匠師博物館行動聯盟同意書 三、 匠師空間整修同意書


【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網絡暨文化創生計畫(99 年度)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委託

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宜蘭工作室

規劃

工作人員 計畫主持人: 陳育貞 專案負責人: 李慈穎 工 作 人 員 : 李直發

張芳菁 吳亭樺

黃士朋

問 : 劉可強

感 謝 宜蘭縣鄂王社區發展協會、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宜蘭市 宜蘭國民小學,以及宜蘭舊城匠師們,特別是:李燦興、林桂、林振暘、林煥文、 林銘章、曾永裕、游錞鐸、蔡奇男、蔡坤政、蔡榮興、賴忠良、簡添盛、藍宏隆的 多方協助。 (依姓名筆劃排列)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