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盡還源觀〈35講〉〈36講〉0826

Page 1

《妄盡還源觀》35講

1

《妄盡還源觀》35 講。

◆ 五止六觀的六觀要講到第六觀,第六觀是結束的一觀,圓滿的一觀。 這一觀在講什麼?講事事無礙觀。《華嚴經》的境界──理無礙,事無礙, 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四個無礙總歸就是一個無礙,就是法界觀,眾生 本具。 一部《華嚴經》講什麼?就是講我們自己的心,講我們的自性。所有 佛陀所講的經典,不講別人就講我們自己。佛陀把性相、理事、因果講得 那麼樣清楚,所以《華嚴經》為什麼叫經王,因為從來沒有經典裡面如八 十華嚴,六十多萬個字把它寫得這麼詳細,最後重重法界,所有的法界世 界在我們心裡面呈現出來。這個是我們本有的性德。 他把它分成五個來講,這五個,它的依次是這麼樣的清楚,最後,還 是從這五個裡面的第一個,第一體,叫做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清淨圓明 體就是我們要講的一體,我們具有這一體。六祖說這一體不知道學法無益, 「若無見性,學法無益」。這就是自性,就是我們自己本身,就是真正自 己的本來面目。 從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講到六觀,今天要講的是第六觀 ──主跟伴。主,主人,伴就是一個依報,主、伴是互現。帝網觀,帝網 就是忉利天的帝網,等一下再解釋。我們時常用帝網來舉例我們的性德重


《妄盡還源觀》35講

2

重無盡。而這重重無盡在第六觀出現一尊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的前面有 一個樓閣,大寶樓閣,這樓閣裡面示現了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之前有善財 童子。為什麼第六觀的主角會提出這三位呢?這三位代表的就是我們的性 德。所以《妄盡還源觀》的第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最後透過這三位大 人物,就是我們崇拜的佛教人物,原來是講我們的性德。所以最後還是要 回歸自性。這個就是《華嚴經》的本懷。《華嚴經》要講這個。 換句話說,就藏傳佛教而言,就是回歸到大圓滿、大手印。大手印就 是我們的自性,大圓滿就是我們的自性。為什麼要有一個「大」字?各位, 佛經裡面只要出現大,一定是法界,不是世界,這句話一定要記得。所以 叫大日如 來。它也用太陽啊,太陽是世界的東西,可是為什麼要叫做大? 就是法界才叫大日,世界有陰影,所以有五陰熾盛,法界沒有陰影,法界 的太陽沒有陰影,就是我們的心遍一切處,所以世間講你很慈悲,這個叫 世間善。可是觀世音菩薩不是只有慈悲,是大慈大悲。為什麼?入法界的 慈悲,才是真慈悲。什麼叫真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無緣大 慈,同體大悲?為什麼?各位,為什麼你要知道啊,不然經典會疑惑啊! 為什麼叫同體大悲?因為從自性的觀點而言,宇宙的所有眾生都是我自心 現出來的影像而已啊!它就是我,我就是它,沒有分別!當你有這樣的見 地──沒有分別,才能講大慈大悲。世間上的布施,是有分別的慈悲,佛 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法是真平等!那種平等不是建立在世間上的平等, 是連平等也沒有的平等,因為它沒有對象。我講到這邊各位聽得懂不懂? 這個懂就能夠悟道。

◆ 為什麼我們一直講說要斷煩惱?斷煩惱是不了義,因為我們把煩惱當 作一個實體來斷。煩惱本來是空花,假的,你竟然把它當作真的來斷,所 以讓你斷掉,好,你說要怎麼斷?我修一個法來斷,你的法什麼法?戒定


《妄盡還源觀》35講

3

慧,好,你戒定慧熄滅貪瞋癡,請問貪瞋癡讓你熄滅以後,再來還有沒有 一個貪瞋癡的出現?一定會。那怎麼辦?再修戒定慧,然後再斷貪瞋癡, 再修戒定慧,你了無出期。大乘佛法的了義,不管是藏傳佛教到漢傳佛教, 所講的真正了義,為什麼稱為大圓滿、大手印?全部都是心的境界!什麼 叫煩惱?本無煩惱可斷。為什麼?煩惱是我的攀緣心假設出來的東西而已, 所以它叫做空花。所以《圓覺經》講「緣是空花,生死涅槃,猶如昨日。」 它是空花!是假的!本來沒有,是我認定才有的!本來無一物,你認定有 所以有煩惱!既然煩惱是空花,煩惱推我變成無明,煩惱無明是同一件事, 而無明是推動輪迴的原動力,我們今天不是要出輪迴嗎?怎麼出輪迴?怎 麼出?斷煩惱?煩惱怎麼斷?不是要斷煩惱,了解煩惱是空花,你就知道, 輪迴也是空花。既然沒有輪迴,哪有涅槃?這句話你如果懂,當下你入淨 土法門!這個叫一心不亂,這是《彌陀經》講的,阿彌陀佛會帶我們走! 為什麼?前提是一心不亂,不是阿彌陀佛會不會帶我們走。你能一心不亂, 當下就是淨土啊!淨土何在?在我們心中,它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所以 《妄盡還源觀》跟我們講一句話「以無礙心出現無礙境」無礙的境就是淨 土!淨土怎麼來的?無礙心出現無礙境!所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各位 懂得這個,《華嚴經》也是淨土宗,淨土宗也是禪宗,禪宗也是密宗,八 宗合一宗,是不同的理論基礎,從不同的角度上來看而已,其實最後都一 樣! 現在為什麼要學佛?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你現在聽得懂,頓悟,這是 你的善根,你這個人不得了,你說有什麼特別?佛已經替你授記,你已經 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種諸善根,因為你聽到無上法了,你已經在無量 諸佛所種諸善根。可是當你聽到這番話,頓悟的剎那,因為習性還在,所 以要漸修,聽得懂不懂? 那怎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高的修法是心中之修, 所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的十大願,全部是講心中的願,不是外在的願,外在


《妄盡還源觀》35講

4

的願是從心中的願而引發外在的願,這才叫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部論 述帶給我們非常非常大的幫助。為什麼要講這部論述?是因為它很冷門, 很多人不知道有這一部,這是賢首國師最大的成就,因為他是佛的再來人, 不是一般的等覺菩薩而已,能講到這樣的程度不容易!我們今天有幸來講 這個《妄盡還源觀》,總歸也快要圓滿了!已經講到了 35 週了,36 週圓 滿,各位慢慢去品味,這個法味,一定比世味濃。世間多少的味道,都沒 有比法味濃,各位真的一定要清楚。當我們開講《華嚴經》《妄盡還源觀》 的時候,我們賢首禪苑是小小的道場,可是它卻盡虛空,遍法界。有形的 眾生你們來聽,另外有人聽網路,還有人看直播,這是有形的眾生。可是 你怎麼知道,有多少的無形眾生在這邊聆聽賢首國師的法義!上個禮拜師 姐問一個問題,我本來不理她,可是我覺得這個一定要講,師姐昨天為了 這件事情來找我,還特別買一盒櫻桃來向我道歉!她說,她怎麼會舉手, 我說你舉手是好,她說她的手不能舉的,因為她十二年來聽經,我講經十 三年,她聽了十二年,她從來沒有一次在課堂上問過,她說這是唯一一次。 可是她跟我講說,當她手要舉起來的時候,她的主觀意識說不行,可是客 觀她一定要舉,兩者在衝突。你知道什麼原因嗎?結果她問完了以後,我 有看網路,包括今天早上美國有人打電話說,師姐問得太好了,本來覺得 她怎麼問這麼平凡的問題,聽經十二年這個還聽不懂?!可是我跟她一對 一答的當下,啟發了她很大的悟性,所以師姐的結論跟我想得差不多,那 是一個無形的菩薩,要藉著她的題來問的。當然沒有實際上的證據,講到 無形都沒有證據,雖然沒有證據,可是佛經上所有的感受是百分之百,因 為有無量無邊的無形眾生,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聆聽《妄盡還源觀》。這是 真的,這是百分之百,你一定要清楚。師姊昨天有這樣一個印證存在。 《妄盡還源觀》下禮拜要結束,為什麼?剛好圓滿。下禮拜我們要浴佛啊, 圓滿,浴佛就是紀念佛陀!這是佛陀成佛的第一部經典,第一部經典是最 究竟的經典!


《妄盡還源觀》35講

5

◆ 我們《妄盡還源觀》六觀最後一觀,各位菩薩,一定要很專心來諦聽, 這一觀是所有的總結論,很多華嚴的疑問,在這一觀裡面你會覺得,原來 是如此。你會知道什麼叫毘盧遮那佛,什麼叫彌勒菩薩,什麼叫善財童子。 這一觀要做總結,這是《妄盡還源觀》的第六觀,而這第六觀也可以 講是從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最後的總精華,總綜合就在 這六觀裡面。 請看第 23 頁。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 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 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 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 此表法性重重影現。 各位看後面這句話,門有六門,任一門入全都入。所以六則一,一則 六,看各位的善根想從哪邊入,全部都是圓滿無礙。

◆ 第六觀的主軸,賢首國師是引《華嚴經》的主文,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這是《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什麼叫入法界品?就是我們的心,法界就是 我們的心,如果我們事事執著在世間上一切,這個叫入世界,入世界一定 有生滅,世界的東西一定有生滅,在這生滅裡面,佛菩薩管不著,耶穌基


《妄盡還源觀》35講

6

督也管不著,這是最近尊者達賴所講的話。 世間的一切,我們認為有不如意,不如意其實是大自然的運作生滅而 已,而如意不如意,是在我們的心,大自然沒有不如意這回事。為什麼? 因為隨其性而言而已。比如像火,它是無情生,可是無情生也是自性的顯 現,請問火在燃燒的時候,會不會跳過世間人認為的善人的家?去燒別人 的家?會不會?不會!為什麼?因為這個叫火相。可是如果學佛不了解, 你只求災難都不到我的身、災難都不到我的家,妄想而已。你終不可得, 然後你會退心!就像水,在淹水的時候,會不會選擇擇善之家跳過去,而 去淹那些我們認為的惡人之家,會不會?不會。為什麼?這是水性也。從 這個地方一定要知道,眾生之所以本來成佛,為什麼沒有辦法到佛的境界? 只是迷而已。什麼叫迷?迷於實相,迷於真正的法界,迷於宇宙的真相, 眾生的痛苦是痛苦在這邊而已!你看歷代的祖師大德,包括儒家思想,你 看顏回,從世間的角度來看,哪有命運這麼差的人,可是孔子說他是聖人, 孔子憑什麼?憑什麼說他是聖人?因為他入法界,他入法界觀,所以「回 也不改其樂」。法界的心沒有樂跟憂。二十二祖告訴我們「隨流認得性,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在轉的時候實能幽,幽,幽靜的幽,幽就是 清淨,怎麼轉都要清淨。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為什麼無喜亦無 憂?就是入法界,就是我們的自性,自性沒有憂喜。所以《六祖壇經》開 頭的第一段話,有沒有記得?陳惠明將軍要去抓六祖,他把衣缽放在那邊 讓他拿,他拿不起來,衣缽很重,他就知道這個人是聖人!所以請六祖出 來,他問,請尊者告訴我,我如何了生死?如何開悟?祂講:「不思善, 不思惡,還你本來面目」。為什麼不思善不思惡?法界,我們的自性清淨, 沒有善,沒有惡。善惡是攀緣心在攀緣。這一點一定要知道,也因為攀緣 的善惡,就出現了兩極,兩極,陰陽、善惡兩極,兩極產生四象,四象產 生八卦,八卦才萬物生焉。所以世界的種種,是我們心所變現,所以叫三 千大千世界,一切唯心造。各位,如果已經知道這些,已經知瞭、已經明 瞭,保任住。在生活會有種種的考驗,為什麼,因為《金剛經》已經告訴


《妄盡還源觀》35講

7

我們,佛陀歷經五百世的忍辱仙人,所以我們現在是要當忍辱仙人,所有 障礙你的,全部都叫做歌利王,聽得懂嗎?你看歌利王這麼多,我們要當 人忍辱仙人,忍辱到什麼程度?無忍可忍,無辱可辱才是真忍辱。為什麼? 全部都假的,忍辱什麼呢?感謝佛陀給我們這樣的提示!

◆ 今天我們要講重重法界觀之前,《楞嚴經》的那一段,也是今天的主 題之一,連續三週都牽涉到這一段的主題。這句話就是楞嚴裡面的一句話: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寧有方所?」這句話我必 須要引入到今天的重重無盡,可能你會更清楚,請各位仔細聽,所以一經 通,萬經通!阿難跟佛陀的對話裡面,剛開始佛陀對阿難說,我們煮飯的 時候,需要什麼火。火怎麼來?阿難說火怎麼來?三種東西而來。哪三種 東西?其實現在不需要這三種東西,它只是一個舉例。哪三種東西?第一 個要有太陽,第二個要有個凸透鏡,第三個要有艾草,因為艾草可燃性高, 這三者,就會有火。火出現,稱為火相。可是請問,火會不會滅掉?一定 會。一定會滅掉。艾草燃燒完畢就會滅掉啊,所以火相有生滅。有生滅的 火相,它是無情生,火在燒的時候不會去感覺不能燒好人,只能燒壞人, 因為它叫火相,它是個生滅法。各位聽得懂不懂這個意思? 現在我們修行碰到什麼障礙?我們一直認為這個是真理。現象界是真 理,所以當你需要火的時候,就要讓它大一點;當你不需要火的時候,你 就希望它熄滅,我們是不是這個心?有時候我們需要火的時候,就希望趕 快有火,不需要火的時候,就希望它熄滅!火相滅不滅是因緣所生法,緣 份不夠它就滅,緣分成它就成,它是生滅法。可是眾生的攀緣心,愛之欲 其生,惡之欲其死,對這個火相產生愛、憎、取、捨。比如現在台灣缺水, 我們對水的渴望這麼高,我們去求雨,求水,甚至動用到天神,希望諸佛 菩薩來干涉這件事,憐憫我們,給我們有水,請問八七水災的時候,台灣


《妄盡還源觀》35講

8

大颱風淹水的時候,你是厭惡水還是渴望水來?厭惡。所以諸佛菩薩被你 們弄得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時候要有水?什麼時候要沒水?佛菩薩很無辜! 有時叫我要給水,有時叫我不要有水,連海龍王自己都矛盾,為什麼?憑 著眾生的愛憎取捨在所求而已!佛陀說這是輪迴的根本!各位去想想看有 沒有道理。眾生所有一切都是依他需要去求而已!你說水好不好?有時候 覺得好,有時候叫它不要來,有時候要它一定要來!地水火風處處都一樣。

◆ 佛陀不是講現象界,佛法在講心理界,因為現象界是心理界的呈現! 釜底抽薪不是從現象界釜底抽薪,從現象界怎麼樣能達到那個境界呢?所 以佛告訴阿難,阿難啊,你講的都對,這個叫世間法,《楞嚴經》講的。 佛陀要告訴阿難,你再聽一次,很有道理,如果這個火不是因緣所生的話, 它是自然就有、本來就有,請問太陽如果是火,為什麼太陽照過的地方全 部都燒呢?如果太陽是火,我們現在照著太陽,我們應該會燃燒才對,為 什麼沒有?所以火不是太陽。火也不是凸透鏡,為什麼?凸透鏡如果是火, 你拿凸透鏡應該會燙得不得了,為什麼佛問阿難說,你拿的鏡子有沒有燙 手?阿難說不會,所以凸透鏡,鏡子不是火。 第三個,你說火是來自於艾草,如果艾草是火,應該艾草擺出來都要 起火才對啊,為什麼不會?因為艾草沒有碰到因緣所生,它不會有火。各 位明白這個意思嗎?可是這個因緣所生的火相是怎麼來的呢?重點是怎麼 來的?因為我們的性德裡面,仔細聽,性德就是我們的自性裡面,它本來 圓滿具足。六祖說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圓滿具足了什麼?所有的因素, 所有的元素,完全沒有缺少都在它裡面。既然都在它裡面,請問,它有沒 有具有水性?有;有沒有火性?有;有沒有地性?有;有沒有風性?等等 等……。無量無邊全部都在它裡面,無 所不包都在性德裡面。所以為什 麼性德裡面會出現火相,因為性德只要碰到某種因緣,因緣所生法就會出


《妄盡還源觀》35講

9

現相的境界出來。所以祂訶責阿難,你只看到火相,你沒有看到火性。所 以你是活在著相的世界,你沒有活在真正原來面目火性的性德的法界。到 這邊聽得懂《楞嚴經》要講的這一段嗎?要很了解。所以到了《中觀》, 龍樹菩薩他再解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 義。」什麼意思?這個太重要了!這個懂得,等一下這裡就很好講!

◆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為什麼龍樹菩薩要引述這句話?這句話稱為〈三是偈〉。是、是、是, 三個是。 龍樹菩薩是八宗共祖,這都是佛的再來人,只是示現在肉身而已。他 很有名的《中論》,裡面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可是歷代很多祖師要參這個 不容易,我們要參這個不容易,假借《楞嚴經》去參。他說,因緣所生法, 我說,我說就是佛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各位要仔細聽。 「未曾有一法,不是因緣生,是故所有法,無不是空者。」1白板上我先寫 這個。 各位有沒有發現這段話有三個是?所以這段話稱為〈三是偈〉,這個 從魏晉南北朝鳩羅摩什翻譯中論以來,就非常有名,到今天說不定學佛的 人會朗朗上口,可是不知其義。為什麼叫〈三是偈〉?我說即是空,第一 個是;亦名是假名,第二個是;亦是中道義,一個是。所以叫〈三是偈〉。 是、是、是。什麼意思?參! 因緣所生法,剛剛已經說過,火相是什麼法?因緣所生法。在古代要 1

《中論》第二十四品第十九頌


《妄盡還源觀》35講

10

有火出來,要有太陽,第一個因緣;第二個要有一個鏡子,第三要有草, 比如艾草、紙什麼都可以。古代沒有紙,紙最早發明在中國東漢和帝時代。 好,這是因緣所生法。凡是因緣所生法的東西,沒有一個不是空,是第一 個空。所謂的空不是沒有,空是什麼意思?它無自性。什麼叫無自性?因 為它要靠著有條件才能生存。只有一個, 它不能存在,這個稱為無自性。 無自性有一個專有名詞,稱為空」。什麼叫空?不 一定。它要有這個條 件才會形成。條件沒有就沒有。有這個條件才會形成,條件沒有它就沒有 了,所以用一個字來代表,叫做空。為什麼無自性?太陽無自性,太陽如 果有自性的話,它就發火了;凸透鏡如果有自性的話,它就發火了;艾草 如果有自性的話,它自己就發火了。這三個都無自性,可是結合在一起就 能發火,為什麼?因為緣起緣滅。這樣明白嗎?換句話說,這些相是靠著 條件來形成的,任何一個單獨的都不能形成。比如我們人,也是因緣所生 法,也是空,為什麼?人是誰生的?媽媽生的。請問媽媽沒有爸爸會不會 生?不會。就好像三個條件沒有就不能有火,單單太陽也不行,單單凸透 鏡也不行,單單艾草也不行,單單女人也不行!要有條件!聽得懂嗎?這 條件要有男生、所以要陰陽合和,陰陽和合不是男生跟女生牽手就可以, 也不行!中間要含著愛,含著欲,聽得懂嗎?《楞嚴經》是在講這個,不 是男女而已,還要有情欲在,三者結合才會有色身──我們的投胎。我們 跟火相一樣。既然火相是條件而成的,所以它無自性,沒有永恆。請問火 相會不會消失?會。請問我們人生出來會不會死?會。一樣的道理,變成 火相有時比較烈,有時候比較微弱,最後就熄滅了。我們人也是一樣,生 老病死,壯年的時候最烈啊,中年以後走下坡,就像我們這種,中晚年就 慢慢走下坡了,最後年老體衰了。真的啦,現在感覺到體力不佳。有人說, 師父,是因為你得過癌症才這樣!不是,我這種年齡本來就應該這樣。這 跟得癌症有什麼關係?我今年已經 63 歲了,各位想想看,真的覺得年老 體衰了!已經到那個地步,古大德藕益大師 57 歲,永嘉大師 49 歲。可是 生滅的相不要怕,留下永恆的性德才是我們要的。生滅怕什麼!身來身去 本三昧!所以,因緣所生法。凡是因緣所生法的東西,我說即是空。第一


《妄盡還源觀》35講

11

個是。 亦名是假名。為什麼?凡是因緣所生的東西,所命的名字全部都假名, 請問我叫體佛,假名,別人幫我取的,我尊重我的師父,叫我體佛,我就 叫體佛,我俗家的名字叫陳國恩,為什麼?假名,我爸媽幫我取的,你也 可以改啊!各位,為什麼叫做火?大家命名的,假名。為什麼火不能改成 水?因為大家公認,一改會亂掉,所以火就火吧,水就水吧。比如你去買 蘋果,蘋果一定是個假名,為什麼假名?大家公認。所以你去水果店說我 要買蘋果,不然老板會混淆。你說你要買蘋果,人家拿給你,你說不是這 個,我要那個,但是這個是草莓,沒有,這是蘋果!千萬不要和別人爭辯, 因為這是假名,假名是大家的共識,當然大家都改,也可以改,也是大家 命名的,叫做亦名為假名。聽得懂嗎?這是第二個是。凡是假名的東西, 都是因緣所生法產生出來幻相的東西。 最後一個,亦是中道義。這個要解釋。如果你能夠知道這個道理,它 沒有自性,它是從性德裡面產生的,性裡面產生因緣所生,才會有相的出 現。各位要知道,為什麼媽媽能生小孩?因為性德本身具有這樣的功能, 對一個女人而言。當然要條件。請問生小孩子只有在特定地方能生?還是 任何地方都可以?任何地方都可以。不可能這個人在台灣能生小孩,到美 國就不能生,不會這樣,除非有特殊的因緣。請問有太陽、有凸透鏡、有 艾草能產生火,是只有這個地方才能產生火?還是有這些條件任何地方都 可以?任何地方都可以。可見,火是因緣所生,它出現的地點是因為有火 性,所以火性盡虛空遍法界,它不受地點的干擾。只要有條件,火就能出 來。各位聽得懂嗎?可是為什麼會有火相?有一個最重要,因為它有火性。 沒有火性就沒有火相,所以是性產生相。從這邊知道,火相是從什麼變現 的?火性所變現的。同理可知,所有宇宙的山川大地,浩瀚的宇宙是什麼 變現的?請問各位宇宙是屬於相還是性?是什麼變現的?火相是從火性變 現,所以宇宙的相,就是我們真心本心的性變現的,不要懷疑。啊!我終


《妄盡還源觀》35講

12

於知道了!原來世界是我變現的!可是能變的那樣東西是假名,為什麼? 你可以幫它取名字,它是生滅的東西。只有一個是永恆的,是完全清淨永 恆,永不動搖,所以稱為不二,稱為金剛,那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自性。 各位,當你懂得這個,真的懂得這個,你的中道義來了,實相來了,第三 個是。 我了解一切都是我性的變現,我性變現的相我也不排斥它。為什麼不 排斥它?有相就一定有它的用,叫相用。火一定有用途,是不是?水一定 有用途,是不是? 我們身為人也一定有用途!所有的萬物必定有用途! 相產生用,可是不要忘記,相用的第一個,最原始的第一因,這是最重要 的!就是什麼東西?性!性稱為體,所以稱為體、相、用,也稱為大、方、 廣。所以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我懂了!我見性,我懂了!對相不排斥, 可是也不執著,因為它是我的用途,這個稱為中道義!為什麼?你不偏性 也不偏相。為什麼不能性也不能偏相?因為相是性所變現的,偏相就是著 性,一樣的道理! 這稱為〈三是偈〉,太偉大了!有人說龍樹菩薩是什麼人來的,管他 什麼人來,不是佛菩薩怎麼能夠講出這樣的話!所有經典的法義都是從這 個地方衍生,所以他叫做八宗共祖。各位能夠這樣的話,你性相一如。為 什麼我要特別提到這個?第一個,讓各位對楞嚴更認識。楞嚴的認識,開 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華嚴的富貴,一定有它的道理在。沒有開智慧 怎麼成佛?所以你就能了解《楞嚴經》的涵義。佛陀是藉著這個比喻來訶 斥阿難,你 沒有中道義,因為你只有重視什麼東西而已?因緣所生法的 東西。再偉大科學家,你們了解的霍爾金、愛因斯坦……,都在研究什麼 而已?因緣所生法。只到這裡!要把這些相用得更好來服務社會,可是有 時服務社會卻是危害世界,比如手機,很好啊,讓大家便利,可是它也成 為犯罪的溫床!有沒有道理?當時波旬告訴佛陀,以後末法時代,我要出 現一種網,讓眾生進入貪瞋癡,無法自拔,這就是網路!網路的世界真的


《妄盡還源觀》35講

13

嚇死人了!可是我們可以把它翻轉,利用網路的世界來弘揚佛法!它可以 把一個人塑造為罪惡,把你的名打到永無超生之地,可是我們利用它,讓 眾生能夠開悟。所以要和波旬商量,我們感恩它,我們眼中看到所有的一 切都是菩薩,所謂的菩薩跟魔是自心一變,是你的想法,跟相無關的,就 像火相一樣!火好不好?你要用的時候好,請問水好不好?現在水珍貴到 什麼程度!還動用到佛菩薩!可是有時候討厭水到什麼程度!大水災的時 候天天求著讓水退,現在又求它來,龍王有時會很疑惑,一下這樣,一下 那樣,到底要怎麼做!是不是這個道理?!這是眾生的攀緣心所致的,所 有世界的形成,為什麼會有天堂地獄?都是眾生的攀緣心所安立而已! 《楞嚴經》講世界是虛幻的東西,世界是眾生妄心所安 立而已!真的是 這樣!各位如果懂得這個,就了解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我們的心!這叫 法界觀! 這〈三是偈〉以及我講的性火真空這個道理,如果真的了解,你就知 道為什麼賢首國師以及《華嚴經》最後會有善財童子的出現、會有毘盧遮 那的出現、會有樓閣的出現!我要問你們,毘盧遮那、善財童子、彌勒菩 薩,請問這是屬於相還是性?就看你的看法!它既是相也是性。可是它已 經出現具體的東西出來,有樓閣,有一個人物,它是相!《華嚴經》要告 訴我們的是「相中有性,性中有相」,這個叫主伴,主跟伴,依報跟正報, 兩者如帝網一般地出現。這個你懂,日常生活能活用。 我現在要講這六觀,用《妄盡還源觀》的內容,我們一個字一個字來 推敲,讓各位能進入到法界觀,在課程最後的第二堂課,你們已經進入了! 再確定如何入毘盧遮那的樓閣裡。

◆ 好,我們開始來看內容,請諦聽!所謂的諦聽就是放下所有的一切,


《妄盡還源觀》35講

14

只顧聽,這個聽是自性在聽,諦聽的當下,你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 騎著神獸叫做諦聽。什麼叫神獸?牠不是世界的東西,牠是法界的,文殊、 普賢騎著金毛獅子跟六牙大象不是世界的東西,那是舉例!它是法界的。 各位聽得懂嗎?比如龍,很多人說看過龍,你看過的龍是相似龍,跟經典 講的龍不一樣,龍是法界的東西,聽得懂嗎?世界上沒有龍。可是有恐龍? 恐龍不是那種龍!牠只是名稱也叫做龍而已。你看到神奇的那種龍,都是 心中的龍。因為牠是法界。所以法界的大祖師,這位龍樹菩薩,中文把它 翻譯成龍樹,這翻譯實在是太厲害了!龍樹是南印度人,真的有這個人, 為什麼翻譯成叫龍樹?我再問一個,龍樹的老師是誰?引他入龍宮取《華 嚴經》的?他叫做大龍菩薩!龍樹的老師叫大龍。我已經說過,講到大, 一定是什麼?法界。龍代表最尊貴,中國人一聽到龍就是最珍貴,皇帝只 能用一種圖騰來代表他的身份,請問他用什麼?會用老鼠嗎?不會啊!過 街老鼠,皇帝怎麼會說自己是老鼠?不然用什麼?牛?牛要背重要做苦工, 不可能是皇帝!他一定會用一種你都沒有看過的,牠神通無邊,根本沒有 看過牠,所以看過也是神龍不見神尾,那種東西讓人猜測不已,因為牠權 威無比,當然是塑造一種心中的形象。所以龍是什麼意思?無比珍貴!為 什麼叫大龍菩薩?如果只有龍的話,你會想像物體的東西,大龍,大是心, 無比尊貴的那樣東西!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自性!就是我們的本心!所 以叫大龍菩薩。 那大龍菩薩的弟子叫誰?龍樹。為什麼?他也是龍!自性本心!可是, 他有一個責任!他要樹!什麼叫樹?要開始讓它開花結果,要讓它開始繁 衍,所以龍樹菩薩要負責傳播經典,成為大乘佛法八宗的共主,所以叫做 樹!龍樹菩薩。從真心本性確立所有具體的,大家可以學習的,如一顆樹 一樣的繁衍,所以才叫做龍樹菩薩。各位,真正經典卻有無比的含意在裡 面,是我們凡夫不懂而已。所以老師叫大龍菩薩,他的學生叫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設立八宗,像樹一般。《華嚴經》從哪裡取來的?一定是跟龍有 關,龍宮。為什麼會去龍宮?為什麼 不在虎穴?為什麼不在鼠穴?為什


《妄盡還源觀》35講

15

麼不在貓穴?為什麼是龍宮?就是《華嚴經》是無比尊貴裡面取出來的! 什麼叫無比尊貴?沒有比自性更無比尊貴的東西,所以《華嚴經》取自於 龍宮!各位就了解,原來佛經面處處有含義! 好,現在我們開始要來看這些東西,請各位進入到這個,全部都是法 界的事,你們要帶諦聽來,你能帶諦聽來,你就是地藏王菩薩,因為地藏 如來是坐著諦聽。為什麼它叫地藏王?地就是我們的心,藏就是無限的涵 蓋、無限的具足,它永遠不著相,不會受到相的干擾,所以叫做地藏王。 為什麼它是地藏王?因為它帶著諦聽,諦聽佛的法要,當下你的自性清淨 不受干擾,你就是地藏王。它是這個含意。 好,現在把地藏王帶來,把諦聽帶來。來看這些內容。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謂以自為主。望他為伴。 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 或以一身為主。一切身為伴。 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重重無盡。 此表法性重重影現。 主伴互現,所謂的主就是我們的正報,伴就是我們的依報。依、 正 兩報互現帝網觀。如帝網一樣。帝網是形容忉利天玉皇上帝,他的皇宮有 寶珠,寶珠光光相映,每個光跟每個光相映,幾乎看不出哪一個是主,哪 一個是伴,所以稱為帝網。帝網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佛經時常寫帝網就指 忉利天玉皇上帝皇宮的那些珠子,最後引申就是我們的自性功德,我們自 性功德如帝網般。 再來,比如,他說比如,如果以你自己為主,它就是伴,這很容易了


《妄盡還源觀》35講

16

解。比如以我為主,你們就是我的伴。可是也可以是以你為主,我們大家 都是你的伴。好,所以依正兩者出來了。如果以一法為主,一切法就是它 的伴。再來同理可證,如果以一個身為主,其他的一切身就是你的伴。所 以他說,隨舉一法主伴齊收。因為在主伴的當下,你是分不出來的,兩者 是一不是二。我舉例,請各位聽!依我為主,我是主,你們是我的伴,可 是伴跟主有什麼關係?我舉鏡子為例,以我為主,我心如明鏡,你們就是 我鏡子裡面的影像,影像是鏡子的伴。影像既然是鏡子的伴,鏡子現出影 像是鏡子的伴,請問鏡子現出的影像 跟鏡子有什麼關係?它是一還是二? 一,它是一個。所以主伴齊收,主跟伴齊收。對我而言,鏡子裡面是我的 伴,是主伴齊收,對你而言也是一樣!比如你是一個鏡子,我們大家都是 你鏡子的影像,我們是你的伴,可是跟你這個主也是一樣。為什麼?齊收, 什麼叫齊收?都在「心鏡明,鑒無礙,森羅萬象影現中。」全部都在這裡 面,這是永嘉大師的話,永嘉大師是大徹大悟者!他的《證道歌》是曠古 以來,千古不滅的真理,這太厲害了!連印度人都讚服!中國是把《六祖 壇經》當作經,印度把永嘉大師的《證道歌》翻譯稱為《大乘全輔經》。 這是中文的翻譯。大乘全輔的意思就是全部輔助,都在裡面,輔就是輔助 的輔,叫《大乘全輔經》。把永嘉大師講出來的話,跟佛陀的話一樣稱為 叫經。中國歷代的經典包括論述,稱為經的,兩個人而已。佛陀講的當然 叫經。一般的論述稱為經的,一個是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一個是《六 祖壇經》。《六祖壇經》是六祖的心得。就是這兩部經。永嘉大師的年代剛 好幾乎跟賢首國師同年代,兩個重疊,好像永嘉大師比賢首國師早一年往 生,賢首國師活到將近 80 歲,永嘉大師只有 49 歲,一個在宮廷裡面傳播 《華嚴經》,一個在民間裡面講《永嘉全集》,雖然一個在宮廷一個在民間, 可是見地一模一樣。 「心鏡明,鑒無礙,森羅萬象影現中。」森羅萬象就是什麼?就是伴, 伴侶的伴。自性清淨就是主。定光顯現無礙,所有的一切性起繁興,性起 繁興法爾止。什麼叫性起繁興?性起是主,性是主。繁興,就是森羅萬象,


《妄盡還源觀》35講

17

是伴,兩者是一不是二!經典寫得非常清楚!這在講什麼?就是講我們的 性德,所有的經典,沒有離開我們的心啊!離開我們的心不是經典,是我 們悟錯了!所以心外求法,謂之外道,不論你怎麼修都叫做外道,這是真 的,很肯定的一句話。 再來,重重無盡,以此表法性重重影現。這個太厲害了!我告訴各位, 鏡子只有一個對不對?現出來的影像有多少個?重重無盡!講到這邊,如 果你懂的話,我告訴各位,當下你的智慧比唐朝的武則天開得快,武則天 聽到這句話,她聽不懂!她是帝王之尊,因為她跟賢首國師有非常不同的 因緣,你知道賢首國師怎麼成為比丘?出家要先成為沙彌才能成為比丘, 比丘必須要受大戒,一般受大戒都是集體受戒。賢首國師是單獨受戒。這 是武則天下令的,單獨受戒。這些祖師大德願意為他受戒,一般不會。所 以他跟武則天雖然是君臣的關係,可是又是老師跟學生的關係,所以奉他 為宮中的國師。武則天什麼都問,金獅子章就是這樣來的。因為武則天聽 不懂,帶她去宮廷前面看金獅子。他問武則天金獅子什麼做的?黃金。黃 金雕塑成為什麼?獅子。他問武則天,請問金獅子是黃金還是獅子?聽得 懂嗎?獅子代表相,黃金代表性。武則天這樣也開悟。金獅子代表什麼? 既是獅子也是黃金,所以性相一如!如果只看黃金它就是黃金,看是獅子 它就是獅子。可是性相一如,既是獅子也是黃金,因為相不離性,性不離 相!這是個舉例。武則天聽不懂!賢首國師就做了一個八卦鏡,各位去想 像,這個我們沒有辦法模擬。八卦鏡,八個面,上跟下,天跟地,各置一 鏡,總共十面鏡,他請武則天進入十面鏡裡,看看情況如何。武則天一進 去看到什麼?不管她往上往下、往東往北、往東北西南、東南西北……重 重無盡的武則天,透過鏡跟鏡的相映之下,重重無盡,毫無邊際!武則天 出來後頂禮賢首國師,告訴他,我懂這個了,這就是性德的顯現。這十面 鏡就是我們心的顯現。誰能做到?人人都可以做到。重重無盡!表法性重 重影現,這就是影現!武則天一個實體進去,現出來無量的武則天,無量 的武則天是她的什麼而已?影現!請問,重重的武則天是她的影現,這不


《妄盡還源觀》35講

18

就是我們所處的宇宙世界嗎?你想什麼就變什麼,這不是重重影現嗎?! 你說沒有,武則天看到的是鏡子裡的像而已!我看到是真的相!怎麼會? 各位再想想,武則天看到是不是鏡子的影像?你會覺得那是假的,對不對? 只有武則天是真的。對嗎?先入凡夫地,先用世俗諦!是不是這樣?是啊! 物理學家說的世界那麼大,可是從你的自性而言,它不是就是你的影像嗎? 是不是?是,你又進入勝義諦了!剛才世俗諦現在入勝義諦,這個叫轉識 成智。我要問各位,轉識成智是你修來的?還是眾生本具?本具,這就對 了!可是今天我為什麼還不會?因為你迷!如果沒有這樣子,大手印不能 修!大手印不是讓你修,要先有見地!各位請記住這句話!所有你認為實 體的東西,像我是實體,為什麼?當然我是實體,我能說話、我要吃飯, 我是四大假和的東西。如果從《楞嚴經》而言,我是火相還是火性?先用 世俗諦,我是火相還是火性?火相,我要吃飯不然肚子會餓,我也會流血, 我也會生病,因為我是生滅法,我會老,我有生老病死,我也會得癌症! 我會怎麼樣……!所以我是相。可是你說我是相,請問我對你而言,我現 在對你而言,我是相,還是你心中的影像而已?影像,所以你見性了!這 樣懂嗎? 我如是,我是你的依報,你是正報,我是你的伴,伴侶的伴,你是主。 請問,你眼耳鼻舌身意感觸的世界,是不是也如是?也如是。因為一即一 切, 一切即一。所以宇宙萬物,完全都是你一心顯現出來的影像而已! 大家認同嗎?既然是這樣子,你執著什麼?你放不下什麼?它是我的影像 而已!你要巴著它嗎?可是這個影像讓我痛苦!所以佛陀說,彼愚痴者! 什麼叫彼愚痴者?傻瓜!愚蠢!你對影像會產生煩惱,佛陀說,你有點不 正常吧!好好的想一想吧!佛陀用這樣來告誡菩薩,《圓覺經》時常用這 一句話:彼愚痴者,實有身心自相。什麼意思?彼愚痴者就是這些智慧還 沒有開的人,一直認為心中現出來的影像是真實的!所以非取它不行,非 拿到不行,因為他感覺才會良好,其實佔有也用不到,可是他會感覺良好, 失去也沒有什麼,可是他會很悲傷!佛陀說,彼愚痴者,以身心為自相,


《妄盡還源觀》35講

19

所以不能遠離幻化。由此不能遠離幻化,所以無限重重法界的世界,你就 認為是真實,輪迴不斷矣!各位聽聽這句話,這才是真正的佛法!我們聽 到這句話,我們體悟、醒悟!我們才是佛陀真正好弟子,這跟禮佛跪拜多 少次無關,那只是你的宗教情操!你看穆斯林虔誠的禮拜不會輸我們!一 天五個禮拜,你做得到嗎?人家到任何地方,雖然在這裡工作,大夏天還 是要披著那塊布,我們有這樣嗎?沒有啊!所以我們的宗教情操比不過人! 佛陀不是要比宗教情操,有時候宗教情操會成為宗教狂熱,要比的是什麼? 你有沒有認清你自己!眾生就是不認清自己而煩惱。佛陀已經告訴我們, 輪迴,是無明的開始才有輪迴。無明叫做煩惱,煩惱是眾生的誤認,因為 煩惱是空花!煩惱是你心中現出來的影像,對影像的執取才會煩惱!所以 才有愛憎取捨,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如果你瞭解它是假的,假的也 不能放棄!切記,假的放棄就不是中道義!假的是讓你用!不是都不要, 都不要就錯了!是讓你用,你能夠體、相、用三則一、一則三,你才是真 正的法身大士!你說我一直是這麼用?對!本來我們日常生活就在這樣用, 是我們不知而已。 被它誤認,被它著入,被它來侮辱!其實侮辱的是自 己。所以重重無盡,這是法性的顯現而已。世間有多大?反正你也去不了, 地球有多大,你也不去不了!但是你的心地有去!告訴各位,北極光去過 看嗎?但是你看過電視,所以你的內心有極光。請問火星,現在的科學家 火星都還沒辦法研究,太陽系怎麼研究?那只是理論而已!請問銀河系怎 麼去?都不知道,可是不知道怎麼去?你的心去了。因為你想,到了。是 不是這個道理?物質上的東西做不到,心都做得到。可是心做到的東西, 為什麼你能?是你有修行嗎?不是,任何人都會,這就是性德所顯現的重 重影像而已。你想到地球的任何東西、銀河系的任何東西,也是你心中現 出來的重重影像而已!是不是這樣呢?有,既然有的話,它全部是虛妄、 都是假的,你執著什麼?這樣了解嗎?你看《妄盡還源觀》講得這麼清楚, 妄盡你就還源,不用還源,當下就還源,因為你本來就還源,我們本來就 還源,是我們的妄還沒有盡,把我們的智慧遮住而已!


《妄盡還源觀》35講

20

好,下一頁。 一切事中皆悉無盡。 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 如善財童子。從祇桓林中漸次南行。 至毘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暫時斂念。 白彌勒菩薩言。 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 彌勒彈指。其門即開。 善財入已。還閉如故。 所以一切事中皆悉無盡,什麼叫一切事中?我要問各位,你已經入法 界觀,法界觀的事是什麼?事叫相,就是你心中的影相。我舉例我自己, 不然舉實際上的東西!這個鏡子實際!我拿的鏡子很實際,這是四大假合。 四大假合的所有東西,進入到你的本心,都是你的什麼而已?影相。所以 一切事中皆悉無盡。因為鏡子可以照出所有的相!聽得懂嗎?如果你懂得, 悲智也是無盡!為什麼?這句話要理解。

◆ 《妄盡還源觀》告訴我們,菩薩有四德。第一德叫隨緣妙用。菩薩四 德記得嗎?隨緣妙用、再來呢?威儀有則、柔和質直、最後一個代眾生苦。 什麼叫隨緣妙用?請各位仔細聽。因為我們的心中會現出所有的相, 是不是?你要隨這個相。相是緣而來的,緣起緣滅才有相,所以叫因緣所 生法。這是我們心現出來的相,對這個現出來的相,你要隨緣,隨著這個 相的緣。現在舉一個例子,你現在是什麼工作,不要告訴我,可是你一定 有工作。你說,沒工作只有在家,這也是工作。為什麼在家沒有去外面工


《妄盡還源觀》35講

21

作?這就是你的工作。因為你在隨這個緣。這個緣就是你在家沒有去工作。 可是你在家沒有工作,你隨緣的當下,你就示現大悲。為什麼示現大悲? 因為你替家人在服務,你說我都沒工作,我只負責洗碗,只負責洗衣服, 只負責煮飯、掃地,老公去外面工作,我負責家裡。或者你是男性,負責 家裡,老婆去工作,都沒有關係。為什麼會這樣?這也不是陰陽顛倒,那 是你們的緣。你隨這個緣都不抱怨,你不是大悲是什麼!在隨這個緣的當 下,我知道我在這麼做,做都是相,它都假的。什麼叫妙?妙叫假的。一 切都假的,都是我心中產生出來的相,我執著什麼!這個稱為大智。為什 麼叫大智?你真的知道它是影像而已。什麼叫大智?了解一切相皆是虛幻, 叫做大智;然後在虛幻相裡,行一切事叫大悲!當下就是現出大智跟大悲! 大悲是誰?兩位代表:觀音大悲,還有誰是代表大悲?普賢,因為行願品。 誰代表大智?文殊。當下你文殊、普賢併立,你就是毘盧遮那!是你不知 道而已,你一直去求外在的毘盧遮那,你不知道你就是毘盧遮那!如果你 懂得這個,亦是悲智重重無盡也。這輩子來投胎才值得。不然只是帶業而 去而已!才有一句話「了則業障本來空。不了還須償宿債」聽明白嗎?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除卻阿鼻業」為什麼?你懂得這個,剎那除卻阿 鼻業,你怎麼能造業呢?各位懂得這個,請想想看這段話!你依然是你, 你的工作還是沒有變,你的生老病死依舊,可是你是一個造業的眾生,還 是悲智雙運的菩薩,就在一念中!就看各位。各位一定要聽經典,一定要 聆聽佛陀的法要,如果不知道的話,我們會庸庸碌碌過一生!即使你這一 生已立功立德,你都不知道,還在造業。你這一輩子是沒沒無聞,不要說 沒沒無聞,你就在行悲智,就看你瞭不瞭解而已。今天不管扮演什麼行業 都無所謂,為什麼要扮演這個行業?這個是你的緣,這是因緣所生法,這 叫世間法。為什麼人家當老闆,我當他的屬下?這是緣。當老闆不一定快 活,因為他要負責公司的一切。當員工不見得卑賤,因為比較自在。全看 自己的想法而已!可是為什麼他會這樣子?我們會這個樣子?沒有為什麼! 這叫因緣所生法,如是因,如是果。在這當下,既然我是無量珍、無價珍 所孕育的的四大假合,我就回歸無量珍!所以不管你扮演什麼角色,只要


《妄盡還源觀》35講

22

你隨緣,隨緣是什麼?不抱怨。就隨這個緣去做!你扮什麼角色就是什麼 角色!說不定明天的緣會變,後天的緣會變,以後的緣會變,你就隨著緣 再變吧!當下!這個叫大悲。因為不管做什麼,緣都在幫助眾生,不要忘 記!可是我都待在家裡哪有幫助眾生?有啊!你的兒子,你天天煮飯給他 吃,讓他讀書以後報效國家,你不就是一個培育人才的人嗎? 讓老公每 天去上班的時候,有工作、有活力,為公司效命。為公司效命,做出來的 產品,可以利益眾生,你不是在行大悲嗎?這不是觀音菩薩嗎?不然是什 麼?可是觀音菩薩是做大事,我做的只是小事!各位,佛法哪有大跟小? 你不知道觀音菩薩來示現,都是村姑村婦!真正佛菩薩來不是來示現轉輪 聖王,都是村姑村婦那種更平常的人!像文殊、普賢來示現寒山拾得!他 們是什麼? 是讓人家瞧不起的兩位童子!可是一個寒山、一個拾得,一 個文殊、一個普賢。那你在隨緣工作的當下,你不是大悲是什麼?而且在 隨緣,我不煩惱。為什麼不煩惱?因為一切都是假的。全部都是假的,都 是我心中現出來的影像而已。我的身體也是假的,我幫助它也是假的!所 以我都沒有煩惱,干擾不了我!這個不是大智慧,不然是什麼?所以當下 文殊普賢重現,就在你的身上,你是大菩薩!真正入法界的人跟你頂禮, 可是世間的人會覺得你很渺小,可是不要受到世間的干擾,世界畢竟是少 的,對法界而言,它是渺不可及!你要讓法界稱讚才對,而且連稱讚也不 用,世界的名是生滅法。你現在很有名,說不定過幾年沒有名了,有沒有 看到歷史人物,現在很有名,過幾年變成臭名,臭名以後又被平反,那個 叫做世間法。可是佛法是出世間法,是永恆的,你留名法界,而不以留名 而留名。你真的是法界的菩薩再來人,你是示現,你姓什麼、是某某家庭 的哪位菩薩,你是什麼的化身?文殊共普賢!這個頭銜有夠大吧?各位要 知道,聽經真的令人法喜。不可能聽完覺得更悲傷。大家聽完都是雀躍不 已,只是沒多久又著相,習性又出現。佛經真的是太好了,如果學佛學到 束縛,那不叫學佛。有些人平常很自在,學佛後反而越束縛,那就錯了! 佛法是解脫法,是看你見地怎麼解脫而已。


《妄盡還源觀》35講

23

◆ 到這裡都明白了,底下今天的重頭戲來了!《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 界品的主角要出現了!最後入法界品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要參訪 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第一位叫做德雲比丘。這個有用意,因為我們今天 不是講《華嚴經》,五十三參不需要講,代表人物按照論述來說明。第一 位叫做德雲比丘,他示現出家相, 我先簡單介紹。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只 有兩位是出家相,其他都是在家人,男女都有、各行各業都有。其中有三 位特殊人物,婆須密多女是妓女,她示現男女擁抱,其中一個叫勝樂婆羅 門,還有一個叫甘露火王,兩個是黑道。你會想,哈!竟然五十三參裡面 示現這三位,代表貪瞋癡,為什麼?最後要告訴你,貪瞋癡是佛性。所以 「三毒水泡虛出沒,五蘊浮雲空去來」,永嘉大師《證道歌》把這一段用 歌謠唱出來。貪瞋癡是佛性的顯現!以後《圓覺經》我會再詳細說明。可 是現在在你第八意識裡面,已經有這種見地了! 德雲比丘是出家眾,為什麼第一位要出家眾?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跟 《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有異曲同工之效。第一位跟最後一位一定是最重 要的,尤其是最後,就好像我們世間法一樣,跟我們去聽演唱會,最後一 個出來的一定是壓軸!各位,有沒有王牌中場才出來?最後一個最弱棒? 不可能!聽得懂不懂?太陽馬戲團最後那一幕讓你回來意猶未盡!看演唱 會,假設主秀是蔡依林,最後一定也是蔡依林舞得盡興,主秀不可能中場 出來,最後請助手上場!演唱會不可能這樣安排,最後一定最精采!善財 童子五十三參最後最精彩是誰?就是普賢菩薩。可是最後第二個也算很重 要、最後第三個也算很重要,後面三個分別是誰?就是彌勒、文殊,最後 普賢,以及二十五圓通的《楞嚴經》最後兩位最重要,最後一位是誰?觀 音菩薩。最後第二位是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好,五十三參第一位,德雲比丘,他叫善財童子參什麼?參念佛法門。 這是重點!可是我要告訴各位,這個念佛不是大家提倡那種口唸阿彌陀佛


《妄盡還源觀》35講

24

的念佛,不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一參是普賢菩薩。我要請問各位, 普賢菩薩最後教他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有十願,最後一願叫做普皆 迴向。普皆迴向是迴向什麼?迴向阿彌陀佛。各位不要誤解,不是普賢菩 薩要你口唸阿彌陀佛,不是這樣。可是口唸是方便法門,也不能否定,但 是要知道念什麼!回想藕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他四十歲寫了《彌陀要 解》,《彌陀要解》寫完以後,講了一句話很重要的話,「彌陀口裡念彌陀, 不識彌陀怎奈何,自己彌陀參不透,臨危怎麼出娑婆?」念佛的佛,就是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佛,佛即心也。阿彌陀佛即自性也。性也。 性不離心,心不離性,起作用為心,不起作用為性。所以善財童子第一參, 叫你回歸心,本地風光就是我們,父母未生我們之前的本地風光,最後普 賢菩薩要我們回歸性,叫普皆迴向,回歸自性,這個才是《華嚴經》。現 在大家提倡唸阿彌陀佛,這是對的,可以。唸不是在唸多少,你要了解多 少。所以藕益大師說,彌陀參不透,臨終怎麼出娑婆!真的是如此! 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 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 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 一一善財童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 以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 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 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

◆ 好,我們來看,為什麼賢首國師要引入法界品的這一段。他說,如善 財童子,祇桓林中漸次南行,這個有用意。經典無人說,雖智不能解。經 典不能只看文字,你看的是表面,它有含意。第一個,為什麼舉善財童子? 第二個。祇桓林中是什麼地方?就是祇樹給孤獨園。《金剛經》在這個地


《妄盡還源觀》35講

25

方 講的,《阿彌陀經》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就是這個園。為什麼要南行? 南行什麼意思?站在世間的角度,為什麼不講北行東行西行要講南行?請 問各位,太陽最多的地方,以北半球而言,是東西南北哪個方向?南。所 以南行代表光源處。聽得懂嗎?像台灣北部陰天,我們到南部享受陽光, 因為以地球而言,南部一定陽光比較大!是不是這樣?南行的意思是往光 明處!什麼叫光明處?最光明處就是我們的心。善財童子要往真心的地方 走!為什麼從祇桓林中走?祇樹給孤獨園,就是世尊開示心法的地方!開 示心法的地方,就是佛講經的地方,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祇桓林 中的意思,祇樹給孤獨園,經典所在之處即是有佛,這個地方就是有佛, 從佛的這個地方進入心,從這個地方,到這個地方,起點跟終點。佛到我 的心,請問《華嚴經》要表達的起點跟終點是一還是二? 一!所以始終 如一,無始無終,就是用這個來做表法!要從這個地方走到那個地方,其 實就是當下的這個地方!你的開始,就是你的結束!所以無始無終!自性 是無始無終,只有世間法才有始有終,自性普周法界,無始無終!所有的 自性是超過三界,所以是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得!沒有中間,沒有開始也沒 有結束,所以叫無始無終。無始以來也無終!為什麼?你的起點就是終點 了!這要隱喻什麼?頓悟成佛!當下聽到,當下在這一世你就成佛了!真 的是這樣,只是眾生誤解而已。因為眾生的誤解,所以還要再走輪迴路! 可是都還要再輪迴!你輪迴是願力而來的,是來隨緣妙用而已,是來行文 殊跟普賢行而已! 好,善財童子出來,出來的起點就是終點,可是為什麼他叫善財童子? 這個翻譯實在太厲害了!請各位仔細聽,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以中文而 言,童子是小朋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善財童子去參訪一個童子叫 德生童子,古大德才會講童子參童子!什麼意思?德生童子有兩位,一位 是男,一位是女。《華嚴經》裡面講,男表智,女表悲,大智跟大悲又出 現了!為什麼叫童子?因為他無染著。無染著叫做童子。童子的意思是一 個舉例,叫無染著。什麼東西沒有染著?自性無染著!所以講童子就是講


《妄盡還源觀》35講

26

他的自性!善財童子就是講他的自性!自性本是天真佛!了了見無一物, 即回歸本源自性天真佛。自性最天真,因為它本自清淨完全沒有汙染!童 子。為什麼叫善財?我們看第一個字「善」,佛經只要善出來,意思就是 正。我們有一個很大的理論基礎可以講,不知道作者是誰的《三字經》, 一定是佛菩薩。為什麼?因為它開口就講宇宙真相。這是古時候三歲都要 學的。家長都要我們背三字經!各位三字經背得起來嗎?最起碼前面會背! 人之初,性本善,人,就是四大假合,最初,就是它的根源,就是人之初, 性本善,什麼叫善?圓滿、毫無缺失。所有自性功德完全圓滿,這才是善。 不是世間上的好人壞人,不是。所有世間的好人壞人,人之初,人的最根 本就是善。永嘉大師有一句話,因為《妄盡還源觀》我最常引用他的話, 他說:「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 無價珍。」什麼意思?窮釋子就是講我們出家人,釋子,我們性釋,從魏 晉南北朝道安和尚開始,漢傳佛教出家人一律性釋,有人問我貴姓,我不 是姓陳,姓陳是我俗家,我姓釋。釋子,釋迦牟尼佛的 兒子,窮釋子。 口稱貧,我們說自己叫貧僧,其實是身貧心不貧。為什麼身貧?因為貧則 身常披縷褐,什麼叫披縷褐?一年四季一定穿這種衣服,只有厚跟薄而已, 顏色都一樣、樣式也一樣,是窮,你們還有色彩,還有絲帛,還可以穿大 衣、穿毛料……我們完全只有這樣,這就是身貧。可是我們身貧心不貧, 為什麼?身貧常披縷褐衣。道不貧,道則心藏無價珍,道則藏著無價珍。 無價珍,用不盡。利物應機終不吝。我們的無價珍用不盡!利物應機終不 吝,我們要利物,我們要度化眾生,我們要應機,終不吝。為什麼叫不吝? 因為我們的無價珍用不盡。三身四智體中圓,我們具有法化報三身,我們 具有三身四智,我們有轉識成智的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我們有八解、 有六通,有六神通,什麼叫六神通?眼耳鼻舌身意都能用。「心地印,無 價珍,用不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善財童子的善,本自具足,無量無邊在這邊,現出來無量無邊的財寶,這 是無價珍,所以叫善財。這是自性本來現出來的寶,這個寶不是世間的 那些珍珠寶,是我們心中之寶叫做善財,為什麼?它是自性的顯現,所以


《妄盡還源觀》35講

27

四個字叫做善財童子。總歸一句話,善財童子講什麼?講我們的自性。這 是有含義的。 現在問題來了,自性要去找自性,最後還是回歸什麼?自性。就好像 從祇樹給孤獨園要往南走,最後還是走到什麼地方?祇樹給孤獨園。明白 嗎?好,善財童子要出來了。善財童子走到毘盧遮那的莊嚴大樓閣前。什 麼叫毘盧遮那?就是大日如來。毘盧遮那叫遍一切處。請問什麼東西沒有 阻礙遍一切處?就是指我們的什麼?自性。善財童子,自性要去找自性, 所以才從祇樹給孤獨園往南走,往南走走到最後,還是走到什麼地方?祇 樹給孤獨園,這是舉例的表法,講到這裡聽得懂嗎?善財童子自性要去找 自性,要去找毘盧遮那,毘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什麼叫樓閣?各位聽了 就會明白,原來《華嚴經》的含意是這個!樓閣指什麼?就是佛塔。在中 國本來沒有佛塔,是從印度傳過來的那種建築物。中國現在到處有佛塔, 這是受到佛教的影響,佛塔有時候翻譯為樓閣,它是同一件事,只是翻譯 的不同。是什麼才叫佛塔?它是佛的法身,佛的整個舍利,佛的三身所呈 現出來,佛塔代表佛。《金剛經》講。佛塔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天、人、 阿修羅所應供養,明白這個意思嗎?為什麼所應供養?因為它是一個具體 的東西,佛塔就代表這個含意。各位如果知道密教裡面藏傳佛教,有一個 叫做大寶廣博樓閣咒,網路上查得到,這個咒語是藏傳佛教很重要的咒語, 為什麼?它是佛咒,是心咒,這都是舉例、表法。為什麼這位善財童子, 我們把它當作相,到毘盧遮那的前面,示現這個樓閣,而示現這個樓閣是 善財童子需要什麼?他就從心呼喊著彌勒菩薩,請你慈悲打開樓閣讓我進 去吧!這邊出現一個主角之一,叫做彌勒菩薩。為什麼會扯上彌勒菩薩? 各位稍有佛學常識一定知道,彌勒菩薩是研究什麼的專家?唯識,太好了! 所以代表識,太好了!代表識。這是什麼意思?請各位細細思考。自性功 德產生出來的善財童子,因為它懷有無量珍無價寶,所以叫善財童子,而 且它不染著。當你不染著,你的寶物才能用,染著的話,你會著相於一事 一人一物,永無出期!聽得懂不懂?無價珍,摩尼珠,人不識。我們不識


《妄盡還源觀》35講

28

得摩尼珠,不會用,只會用著相的那一點,你看我們多可憐!可是童子不 著相、不染著,所以才叫善財。佛經記載他的媽媽生善財童子的那一天, 他的家突然湧出珠寶,他的家突然下雨下了珠寶!各位,這不是世間上的 東西,這是表法,為什麼?生了一個善財童子,就是生了一個摩尼珠、生 了一個無價珍!我再問你們,如果生了善財童子,是生了一個無價珍,是 一個摩尼寶,請問,如果父母生了我們,是不是這樣子?也是!可是摩尼 珠,人不識!我們有摩尼珠,但是不認得它,可憐啊!所以佛陀說「彼愚 痴者」,這是佛陀的慣用語,彼愚痴者,指著我們。這個自性功德的善財 童子,他要去找毘廬遮那,要去找他的自性,找遍一切處、找無所不包的 自性,而這個自性前面有一個樓閣,這個樓閣如果跟自性來做比較,它們 是什麼意思?請各位仔細聽。 這個毘廬遮那叫常寂光。什麼叫常寂光?它裡面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 什麼都沒有,它是自性。可是樓閣代表什麼?代表實報莊嚴土。所以常寂 光代表「性」,實報莊嚴土代表「相」,可是它是真心所顯出來的相。我再 請教各位,相是怎麼現的?性現的。性怎麼現出相?《大乘起信論》講得 很清楚,一念不覺生三細,哪三細?第一個業相,叫做能量;第二個轉相, 就是見聞覺知的精神;第三個境界相,就是物質,就是真正我們看到的相, 這是從一念不覺來的。所以樓閣是如何來的?就是毘盧遮那一念不覺的剎 那。一念不覺不是不好的東西,不是不覺悟,不是那個意思,那是個專有 名詞。一念不覺產生出來的三細相,產生出來的實報莊嚴土的樓閣。實報 莊嚴土全部都是入地菩薩在住的,所以淨土才分成四土:凡聖同居土、方 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這不得了,最後入本心,叫做常寂光。可是仔細 聽,常寂光只要眾生有感,它就示現實報莊嚴,或者示現十法界,去幫助 不同的眾生,這樣明白嗎?我們之前講毘盧遮那現十身,為什麼現十身?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都是自性變現的。既然善財童子要入樓閣了,樓閣是 相的世界,要入樓閣,一定要找誰來開?這個人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從 自性清淨圓明體變成阿賴耶的。這個人完全研究阿賴耶,要回歸性的,就


《妄盡還源觀》35講

29

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就是一念不覺的當下,這就是彌勒菩薩。為什麼他 叫菩薩?還沒有成佛,因為他是從自性變現的,所以是彌勒菩薩,聽得懂 嗎?這不容易理解,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這樣變現的,所以叫做彌勒菩薩。 他不是佛,他叫做彌勒菩薩,你不找彌勒菩薩,從轉識成智的識裡面,一 念不覺這裡打開,就無法進入性。哇!一片寂靜、一片沉默。可是沒關係, 參!這是《華嚴經》厲害的地方!善財童子就是自性本身,就是指我們, 我們本來就是自性光明!善財童子,總歸一句話就是講我們,我們要回歸 自性,回歸自性一定有起點跟終點,最後才知道起點就是終點,回歸自性 就是回歸心,當然是自己回歸自己。從祇樹給孤獨園往南走見到毘盧遮那 的樓閣!毘盧遮那的樓閣在哪裡?就是你的心。總歸一句話,講得更明白, 本來要給各位去參的,我直接講。請問毘盧遮那是指性還是心?性就是我 們的自性,樓閣是指心還是性?心,因為它變成心了!已經能照東西了。 我從第一次講《妄盡還源觀》,就是講究竟法,自性本無形象,可是為了 要應緣,自性才變成什麼?心。所以自性無心,變心是為了應緣而變,這 叫做自性,本來無一物。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聽得懂嗎?本來 這是我們的自性?但是碰到緣,自性就變成什麼?心。心是什麼變的?性。 可是心指負責照東西,那叫本心。照完東西,你去執著那種東西,就變成 攀緣心。聽得懂嗎?心有兩點,著相的叫攀緣心,可是攀緣心也是本心變 現的,它是被扭曲而已。放下扭曲又回到本心,回到本心就回到本性。 再一次,這是性,可是碰到緣就變什麼?心。因為沒有心,沒有辦法 應物。聽得懂嗎?沒有心,沒有辦法應物。心在應物的當下,心鏡明,鑑 無礙,森羅萬象影現中。這是《妄盡還源觀》的第二用。第一用,這叫做 清淨自性圓明體。這叫做海印森羅常住用。聽得懂嗎?海印就是我們的心, 它能森羅萬象影現中。到這邊,心的作用普周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 無所不能。但是眾生不會用,眾生只知道用什麼?用心,就是鏡子現出來 的影像,去執著影像,哇!變攀緣心!變攀緣心以後才會有煩惱,沒有攀 緣心怎麼會有煩惱?有煩惱才會變成輪迴的世界,輪迴的世界追根究底,


《妄盡還源觀》35講

30

就是來自無明煩惱,煩惱來自於什麼?來自於對影像的誤解。請問佛陀說, 輪迴的這個世界是不是空花?是啊!就是空花啊!我明白了!太好了!所 以知幻即離。大乘經典的最究竟是讓你知道,不是讓你修,要修什麼?永 嘉大師說不施功,如果施功,以為這叫做修行,誤將賊當成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盲修瞎練,你修錯了!如果知道這個才去修行,你修對了!你有 方向。所以若無見性,學法無益,就是這個意思。你不知道理論,藕益大 師說,阿彌陀佛是什麼都不清楚,只顧著念,喊破喉嚨也枉然。講得很清 楚了。還有另外一個偈語也是藕益大師講的:「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 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彌陀嘴裡念彌陀,不是 彌陀怎奈何。再來呢?自己彌陀參不透,臨危怎麼出娑婆!你都不知道自 性彌陀就是我們的心,完全不明瞭,還一直唸阿彌陀佛,而且人家講你也 不信,還毀謗真佛!很多人都盲修瞎練,首賢國師要我們回來,《華嚴經》 所有一切都是表法,可是看不懂就變成語言文字,好像看一個科幻小說, 其實是在講你的心。我跟各位講,科幻小說也是什麼變出來?也是你的心 變出來的!所有的一切不離心,是不是這樣呢?你心裡怎麼科幻,也是你 的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告訴我們有一個善財童子,就是指我們,為 什麼是講我們?本來我們就擁有摩尼珠,人不識,擁有無價珍人不識。我 們本來就是善財童子,本來我們是不染著的卻被染著了。我本來是善財童 子,卻變成了一個彼愚痴者的凡夫,真是很冤枉啊!這位善財童子要進去 看本心了,要進去找毘盧遮那了,他就往南行,往什麼行?當然是往自性 裡面,自性光明。自性本俱光明,往南行就是往光明處,光明處就是我們 的自性,不是往黑暗走,黑暗叫著相的世界,現在要入法界了,所以這一 品叫入法界品。這翻譯實在太了不起了!這叫做入法界品。法界才是光明, 沒有要你往世界走,要往法界,所以善財童子往南走,就是要往法界走。 往法界走時,他先看到一個大樓閣,他要進去找毘盧遮那,先看到一個大 樓閣,大樓閣代表什麼?代表自性顯現出來的心,心就是樓閣,要入這個 心,一定要找彌勒菩薩,因為彌勒菩薩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為他是唯識學 的專家, 他寫了《瑜伽師地論》,馬鳴菩薩就是他的弟子,《瑜伽師地論》、


《妄盡還源觀》35講

31

《百法名門論》,這都是唯識學,我的傳承首賢慈恩宗,慈恩宗就是法相 宗。善財童子要去找了,先找到誰呢?找到彌勒。一定是先找到彌勒,暫 時歛念。歛念就是屏息,沒有雜念,要進入毘盧遮那海,白彌勒菩薩言: 唯願大聖……各位可以將這些形象化,這只是表法。他說彌勒菩薩,唯願 大聖,請開樓閣,令我得入!彌勒怎麼做?彈指間。告訴你,你本是佛, 在頓悟的當下。彈指間,門打開了!本來大門緊閉,門就打開了,善財已 入,門又關了!為什麼門又關了?因為你已經回歸自性了。回歸自性,世 界的執著、世界的紛擾全部斷掉了。為什麼斷掉?因為已經入法界了,所 以門又閉了,這些隱喻各位聽得懂嗎?現在你是善財童子來聽《妄盡還源 觀》,現在就是你的心路歷程。你如果懂,剛才的鼓掌,就是彌勒菩薩彈 指之間,樓閣讓你進去了,你已經入了,聽得懂嗎?進入後會變得如何? 馬上,接下來,各位菩薩,這個太精彩了!進去以後變成什麼?所有的無 價珍全部出來,什麼無價珍?你心中的影像全部出來,重重無盡就出來了。 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 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 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 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 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

◆ 他進去發現什麼?善財在裡面發現什麼?哎呦,發現樓閣不是只有一 個,還複製了百千樓閣出來,為什麼?那是我們心的作用,就好像你進入 到八卦鏡裡面,重重無盡的你就出現了!每一個樓閣前都有一個彌勒菩薩, 每一個彌勒菩薩前都有善財童子,明明只有一個善財童子,彌勒菩薩一個 而已,樓閣一個而已,為什麼會變成無量無邊個?這是我們自性光明本心 的顯現爾。聽得懂嗎?真的是重重無盡,你想什麼就變什麼,重重無盡,


《妄盡還源觀》35講

32

永遠不會覺得狹窄,永遠不會障礙,永遠不會覺得擁擠,那就是我們心的 本性,可是我們現在不會用,讓它擁擠,擁擠什麼,擁擠影現中相的一個 真、一個現、一句話、一件事而想不開!本來無窮無盡的樓閣不會用,卻 用哪一個?你認為影像的那一點,從那一點再擴散到無限的輪迴。為什麼 要告訴我們這一些?為什麼?善財童子不知道自己是善財,不知道自己是 無價珍,也不會用彌勒菩薩頓悟之間讓我一念不覺的當下,就入我的真心 本性,這些都不知道,可是善財童子知道了,各有善財童子,一一善財童 子,皆悉合掌在彌勒前。有多少?重重無盡,所有法界的重重無盡,沒有 離開你心念的那一剎那,可是我不相信,你閉上眼睛,張開也可以,你想 多大的重重無盡,它就出現多大的重重無盡,從來沒有人障礙你,沒有人 妨礙你,而且也毫不阻礙,所以稱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聽得懂嗎?這 就是我們的本具功德。用這個來表法界重重,猶如帝網無盡也,帝網就是 忉利天,玉皇上帝前面的珠網,每一個珠,光光相映。光光相映,所有的 法界,所有的一切毫無障礙,這是個表法而已。從此以後善財童子依此華 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什麼叫位極?位極就是最高了,成佛了!什麼叫 位極,回歸到原來的自己了,回歸到自性,毫不商量!善財童子進去了, 頓證法界了。頓證,悟者剎那間,善財已經回歸他的自性了。這是《華嚴 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到這裡是第五十一參,到這邊,善財成佛了。可 是講到這邊。因為底下《妄盡還源觀》沒有再講了。

◆ 我要補充,講五十二和五十三參。 當善財童子因為彌勒菩薩的彈指間,彈指間就是轉識成智那一剎那, 就是你了解的那一剎那,這都是在剎那間,他就頓見法界重重無盡,所有 原有的無價珍全部都看到了。現在為什麼我們還看不到?其實已經有看到


《妄盡還源觀》35講

33

了,可是我們不會用,我們只會用在重重法界裡面執著的那樣東西,凡夫 眾生會為了一個人一輩子想不開,重重法界不會用,很多凡夫眾生,會為 了一個人、一件事想不開,各位有沒有?問你自己。很多凡夫眾生,佛陀 說,彼愚痴者。重重法界不會用,就為了那一句話,干擾了他這輩子不打 緊,還帶領他無限輪迴,輪迴以後這個意識心,第八意識又重現這個意識 心,不斷地在輪迴。好在我們碰到一個大醫王,祂告訴我們,原來你內心 執著的那樣,是虛有的東西,是你自性顯現出來的幻相,它完全不實在, 完全沒有實在的東西。你只要放下就對,而且怎麼放下?其實也沒有放下 這兩個字,因為沒有對象讓你放下,你才有辦法放下。如果有對象讓我放 下, 放下這個對象,再來又出現一個對象,不是永遠有對象讓你放不下 嗎?所以《金剛經》講應無所住,沒有講不住,不住是有一個住,是我不 住,這是二元對待,是無所住,什麼是無所住?沒有對象讓我住,所以本 無生。這樣叫悟無生。什麼叫做悟無生?本來就沒有東西。六祖偉大之處 在哪裡?本來無一物。這是佛。各位如果懂這個,《圓覺經》才看得懂, 講奢摩他、講禪那,你才聽得懂。為什麼菩薩問佛陀?佛陀說亦是幻、本 是幻,所以才講知幻即離。知道它是幻你就離,為什麼?你在日月潭看到 一個月亮,你會想撈嗎?不會。它有沒有存在?有。存在怎麼樣?欣賞用。 月亮這個相是讓你用,不是讓你著,也不是讓你住,為什麼?住不得,取 不得也捨不得。永嘉大師說捨不得取不得,不可得中怎麼得?永嘉大師真 是厲害,他用歌謠很清楚告訴我們!以後我們來訓練個合唱團,來唱出這 些歌謠,這會讓你開悟啊!太棒了!各位想想看,我們的問題麻煩在什麼 地方?我已經知道真相,是在真相的影像裡面,找出影像的一絲一毫來執 著!你看我們多笨!佛陀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要了解啊!頓悟之間, 本來就沒有東西讓你執著,如果真的有實體讓你執著,你頓悟之間也沒有 用,因為它本來是沒有的東西,頓悟之間、彈指!你入毘盧遮那性海了, 所以感謝彌勒菩薩,為什麼?他是唯識學的專家,跟你講一切都是在剎那 頓悟之間,你進入了,入了以後,你的果位,你回歸到本位,到最高了, 就是成佛了。可是到這裡要圓滿還要經過兩位菩薩,第五十二參,馬上怎


《妄盡還源觀》35講

34

麼樣?彌勒菩薩就告訴了善財童子,你已經位高極位了,可是你要去參 文殊。所以他要去找文殊菩薩了。裡面沒有,我現在口述。他參了文殊以 後,善財內心就想,我到毘盧遮那海來,是彌勒介紹我要參五十三參,其 實幾參他沒有講,是讓我去參,現在又回歸要參文殊,他心裡就念著文殊, 突然之中,文殊菩薩現出金手臂,金色的手臂,然後不見文殊之身。不見 文殊之身,只見文殊之手,重重無盡,摸善財童子之頂。然後文殊跟他講, 你已經理圓,可是最後要圓滿必須要事圓。 再聽一遍,這是一個隱喻,這樣看《華嚴經》才會有味道,不然的話 《華嚴經》很艱澀。仔細聽,因為快結束了。善財童子從自性出發,然後 往光明走。他從祇樹給孤獨園出發,最後還是要回到祇樹給孤獨園。走的 時候他要去見毘盧遮那,結果毘廬這那前面有一個樓閣。他進不去,他就 呼喊著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頓悟間、彈指之間,樓閣就開。樓閣開了, 樓閣再閉。代表樓閣一開,就是心地法門開,要見自性啊,見自性以後再 閉,因為你已經歸體了,世間的幻相、世間的執著都沒有了,能所不二, 已經進去了,進去後發現重重無盡的樓閣,每一個樓閣前面都有一個彌勒 菩薩,每一個彌勒菩薩前都有一個善財童子!為什麼我變成這麼多?原來 是自性顯現重重無盡的法相,那是我們性的功德,本來就如此,是我們不 會用而已,到這邊已經到最高峰了,彌勒菩薩說你已經到最高位了,可是 還要見文殊。當他剎那間想著文殊的時候,文殊不見身。為什麼只摸他的 頭?因為文殊的身如果出來的話,就是文殊有能跟所。有一個文殊教你善 財童子有能有所,這個表什麼法?表你初發心在修行,你有能有所,有我 在念佛,有一個佛為我所念,這叫做初發心。可是你已經到這個程度,見 性了,無能無所,所以不見文殊身,只見文殊伸出金色手臂。為什麼要寫 金?所有經典講金就是最高乘。當年佛陀拈花微笑,捻著金色的花,代表 最高乘,最高乘就是我們的自性,所以才叫做金色手臂,這是最高乘,沒 有比這個更高了,而摸了善財童子的頭,摸他的頭,代表什麼?代表不見 身,代表無能無所,能所俱寂,這才是真文殊。聽得懂嗎?為什麼叫做文


《妄盡還源觀》35講

35

殊?無能無所才是真文殊。能所俱寂的當下,顯示出佛華嚴的嚴,嚴才叫 做圓滿,才叫做莊嚴,有能所不莊嚴,無能無所才叫做莊嚴。佛華嚴的嚴 已經出來了,就會來裝嚴華,華就是花,所以才告訴他,你理已圓,最後 還要去參訪一位菩薩,以求最後的事圓。因為有華嚴,有嚴要來裝嚴華, 最後毘盧遮那就完完全全完整,完完全全重現。所以這部經叫做《大方廣 佛華嚴經》。佛華嚴的佛,就是毘盧遮那;華就是普賢菩薩,嚴就是文殊 師利菩薩,這三位的心法就是阿彌陀佛,這張圖像的排列是有用意的,我 們是首賢禪苑講《妄盡還源觀》,這三位出來,這都是表法,聽得懂嗎? 文殊已經顯出無能無所,無能無所才是金手臂,這是告訴你無能無所,你 已經證了,最後要回歸到普賢十大願。

◆ 講到這邊,善財童子向文殊頂禮以後,剎那間,普賢出現了!這一切 好像卡通影片,這都是心的境界,心的境界就好像是卡通影片,如果在世 間怎麼找得到?普賢就出來了,普賢就跟善財講什麼?講十大願。 大家一起複習十大願,你就明白什麼是十大願。 一,禮敬諸佛。所有的佛都是你心中現出來的影像,所有的影像是你 心中現出來,你既然是佛,所以現出來的影像一律都是佛,所以你要禮敬 諸佛。禮敬諸佛不是故意做出來的,是你一定要禮敬諸佛,為什麼?所有 的佛都是你心中的顯現,所以要禮敬諸佛。 第二個,稱讚如來。什麼叫如來?你的性德當然稱讚。它是無價珍、 它是摩尼 寶,為什麼不稱讚?兩個了,這都是性德的表現。 再來,廣修供養。所有你要供養的一切眾生,都是心的顯現。什麼叫


《妄盡還源觀》35講

36

廣修?無障礙。只要你放下,當下就是廣修供養。《金剛經》一句話:若 眾生著相而布施,什麼叫做布施?我告訴各位,你投胎的第一天就在布施 了!我是小 baby,哪有布施?有!你布施給你爸爸媽媽,因為你爸爸媽媽 養你,你讓他有福 報,你就是在布施。聽得懂嗎?你不管做什麼行業都 在布施給眾生!我只是領人家的薪水!可是你替他效勞,公司才會發展, 你不是布施他,那是布施誰呢?所有的布施都是相對的。可是我是乞丐? 乞丐也是在布施,為什麼?因為你手伸出來,讓人家種福田,不是在布施, 不然是什麼?布施全部一律平等,施與受,全部一樣。可是我常常做布施, 為什麼我還是凡夫?因為你著相。《金剛經》有一句話:若菩薩布施而著 相,如人入闇而無所見。若菩薩布施而不著相,結論,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那叫做自性光明,叫做功德。梁武帝為什麼做那麼多好事沒有功德?因為 他著相。著什麼相?著功德相。廣修供養不是鼓勵你把錢全部捐出去幫助 別人,你家人不先幫助,要幫助什麼人呢?家人也是你的眾生啊,他跟你 的緣最深,我看過許多人去佛寺非常認真地打掃,回到家什麼都不想做, 請先生去做,差太多了!進去佛寺、進去教堂、道場什麼事都願意做,什 麼東西都願意布施,回到家像大爺一樣,這叫做著相布施,你不知道所有 的六親眷屬,才是跟你最有緣的!現在很多佛教說,你要把錢捐出來,沒 有錢可以借錢來布施,誰說的?佛經哪一部怎麼講?布施是只要內心捨, 沒有拿錢出來也叫做布施。如果有一個人說我很有錢,我不執著,可是我 錢不拿出來,那你是大執著,不是嘴巴說說而已,是要量力而為。你有很 多錢卻不願意拿出來,說你不執著,誰相信啊!可是你明明沒有錢也要跟 別人一樣,不用這樣!為什麼?一切在隨緣妙用,請記得這句話,是你沒 有執著而已。所以當年的佛陀有一個大法會,波斯匿王是最大的功德主, 因為他出錢最多。可是有一個老太婆,只站在那邊,最後佛陀宣布,這場 法會的最大功德主是那個老太婆。波斯匿王不滿!佛陀啊,我出的錢最多, 我是國王,為什麼她從頭到尾都站在那邊?她站在那邊完全不著相,所以 她是最大功德主!各位一定要知道,不要被教所影響。普賢菩薩十大願 全部都是心法,廣修供養是你的心,不是捐了多少錢,但現在大家卻提倡


《妄盡還源觀》35講

37

這個,各位這個一定要懂,不然你會很麻煩,因為出錢很多有一天你會很 後悔,真的會如此,那是你的意識心宗教情操感應到而已。我跟各位講, 日本人知道這種心理,如果有念歷史應該知道,日本的神風特攻隊跟敢死 隊,是把這些人關起來,然後長官講話,為了報效日本天皇,我們是大和 民族,為國犧牲是我們的榮耀,武士道精神,戰敗就是要切腹,現在還不 到切腹,你要用你的身體,來為國家犧牲,來報效天皇,才不會對不起大 和民族!講完以後,如果願意的話,敢死隊來簽名。大家一定簽。簽完以 後,要有一個做法,要馬上出征,不能等兩天,兩天後就會後悔了,這叫 做衝動的意識心,我跟各位講,現在的宗教叫做宗教催眠,就是那種衝動 性的 宗教心。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布施有極大的功德,即使借錢來布 施,也是有很大的功德,那些都世間法,都無所謂,你們一定要捨棄一切 來布施,或者來出家。每個人一定都願意。哇!如果沒有馬上讓他捐錢, 隔了一個禮拜,想想要捐這麼多 嗎?本來要捐一百萬,算一算好像不夠, 三十萬應該可以了。如果再過一個禮拜,反正有那麼多人布施,兩萬塊應 該夠了,如果再過一個月,心好就好了!告訴各位,一定會這樣,如果勉 強讓他布施,告訴你們,不能讓他看到你有缺點,也不要有什麼把柄,讓 他抓到!我跟你講,那種反撲非常的可怕,我世間法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經 驗。我現在出家了,你們都不要布施給我。師父,這樣我哪有功德!自性 的功德比什麼功德更好,這是真的!這叫做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懺悔什麼業障?懺悔我以前沒有聽佛的話,只在執著 這些小事,這叫懺悔業障!聽得懂嗎?把相當作真的。 再來呢?隨喜功德。隨喜什麼功德?心的隨喜。為 什麼心要隨喜? 因為所有眾生的好跟壞,都是你自心的顯現。你批判他不好,就是批判你 自己不好;你讚美他好,就是讚美你好。所有的一切,你就像鏡子,現什 麼出來,不管別人,別人就是你自己,這叫做隨喜功德。這樣隨喜才有功 德,功德是內心不是外在。


《妄盡還源觀》35講

38

再來,請轉法輪。要把正法轉。從什麼地方轉?從你內心先轉,然後 有緣再告訴眾生,你自己都不轉,怎麼告訴眾生?以盲導盲!這叫請轉法 輪。 再來,請佛住世,請什麼佛住世?請你內心的天真佛住世,把你的佛 性保任住,這叫做請佛住世。聽得懂嗎?不要被執著妄想把你打敗,聽得 懂嗎?住世以後看到真的有善知識,再禮請他住世。禮請他住世,不是做 一場法會來幫他延壽,各位,你又迷信了!壽如果能延,那就簡單了!一 切的壽命是因緣所生法,色身該消滅就消滅,所謂的請佛住世,是請你的 佛住世,不是請他佛住世,因為他佛即我佛,我跟他佛,無二無別,聽得 懂嗎?這叫請佛住世。 再來,常隨佛學。當然啊!常隨佛學,時常跟《妄盡還源觀》學,跟 《華嚴經》學,都要跟它學,因為我們著相太久了。 再來呢?隨順眾生,因為眾生就是你內心的眾生,違逆眾生就是違逆 自己的自性,要對自己的眾生過不去。你對別人過不去,就是對自己過不 去,這叫做隨順眾生,隨順眾生就是隨順自性。 最後,普皆回向,這太重要了!普皆回向,所有一切回歸到自性功德。 自性功德用一個法爾名,叫做無量光、無量壽,叫做阿彌陀佛。所以善財 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一參,德雲比丘教他念阿彌陀佛,回歸自性。最後一參, 普賢菩薩叫他回歸自性,普皆回向,所以理也圓,事也圓,理事無礙,事 事無礙。 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 隨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盡。 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


《妄盡還源觀》35講

39

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 善財一生皆全證故。 卷舒無礙。隱顯同時。 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裏。

到這邊《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入法界品結束。圓滿。這就是五十 三參,各位如果有感受的話,鼓掌一下。《妄盡還源觀》全部介紹完畢, 你已經開了法界,而且已經入法界,因為彌勒菩薩的剎那間,幫助你轉識 成智,悟在頓悟間。幫助你,進去以後重重無盡的法界就出現了,最後受 到文殊菩薩的加持,就是你自心的加持,告訴你無人無我,無能無所就是 文殊,最後你完成了十大願的心法,各位,你與佛本無異,所有的佛華嚴 到這邊圓滿至極。感恩首賢國師,已經教我們頓入法界也。 再來,下一頁。舉一樓閣為主,其他樓閣為伴,什麼意思?舉你為主, 其他人是你的伴,可是其他人是你的伴,就是你的主。因為與你無二無別, 主伴無二,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也稱為事事無礙也,你的心都無礙。事 事無礙不是講外面的無礙,外面都是你的心,心事事無礙。此上述六重觀 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 什麼叫始終俱齊?從祇樹給孤獨園走出去,往南,最後還是回到你心中的 祇樹給孤獨園,無始無終隨入一門,全收法界。華嚴已經把真正一個人自 性功德描寫得清清楚楚,這才是真正的正常人。我們今天是被相所著,而 佛陀才告訴我們一句話:彼愚痴者而已。各位今天六觀全部結束,好不容 易。這幾個月來,從事相上風風雨雨,所謂的風雨就像剛剛的天氣一樣, 從有雨講到沒有雨,整個世界的變化多端,我們把《妄盡還源觀》的心裡 的法界,全部介紹完畢。


《妄盡還源觀》36講

1

◆ 《妄盡還源觀》36講,剛好是《妄盡還源觀》的圓滿。好不容易,幾個 月來,將近一年的時間,36講,我們今天把它圓滿。 《妄盡還源觀》把它圓滿就代表整部的華嚴。 華嚴,我們知道它的文字很多,為什麼很多?因為它講法界重重,這一部 華嚴要抓住它的精神。我們都知道,華嚴在中國有五祖,有人說有七祖,七祖 是怎麼來的呢? ◆ 中國的五祖,我們知道是哪五祖?第一位杜順,第二位是誰?智儼;第三 位就是賢首國師,他叫法藏,賢首。再來呢?澄觀。澄觀就是清涼國師。最後 一位叫宗密。到宗密的時候,五祖已經到達唐末了。宗密叫圭峰1,他是神會大 師的弟子,圭峰法師是禪宗的大德,他把華嚴跟禪這兩種正式的結合,為什麼? 因為禪不離華嚴,華嚴就是禪。 一直到明朝的時候,高原明昱法師,他是明朝萬曆年間唯識學的專家。當 時的萬曆皇帝還邀他到達宮中來講唯識學,所以他也是一位國師級的大師。什 麼叫唯識?唯識叫法相,法相叫做有宗,法相宗的法相是由誰來發揚的呢?當 然就是彌勒菩薩。而彌勒菩薩發揚以後,玄奘大師把它傳到中國來,到了中國 以後,我們稱它唯識學。唯識,萬法唯識,識就是心,心識是一體。心變化成 識,心是性所變化而來的。因為當時候玄奘大師翻譯了《瑜伽師地論》,把唯 識發揚,在唐朝裡面也成為一種顯學。玄奘大師的弟子叫窺基大師,窺基大師 1

宗密禪師,唐朝中葉人,久居陜西終南山圭峰草堂寺,人稱「圭峰禪師」。他是禪門高僧,也是華嚴宗第 五位祖師。


《妄盡還源觀》36講

2

又把整個法脈發揚光大,當時候玄奘大師翻譯的地點叫慈恩寺,所以法相宗也 稱為慈恩宗。高原明昱法師是法相宗的專家,另一方面,他對華嚴的要義又非 常的透徹,所以從此以後,法相宗、華嚴宗就跟慈恩宗密不可分。華嚴宗選其 三祖法藏,因為他把華嚴發揚的最透徹、最圓融、最究竟,因為他寫了《探玄 記》,寫了《妄盡還源觀》,這是大家公認的,所以華嚴的思想基礎真正完整 確立是在法藏比丘。武則天封他為賢首國師。所以華嚴也稱為賢首宗。而這兩 者結合是在明朝的高原明昱法師。這結合以後慈恩宗、賢首宗就同時結合了。 結合了以後一直傳一直傳……到第四十代,第四十代叫做慧三老和尚,在北京。 慧三老和尚在民國36年到台灣來,到臺灣來以後,建立了慈恩宗跟賢首宗的根 本道埸,因為大陸當時局勢的關係,他非到臺灣來不行,因為法脈不能斷,所 以他就成為四十代的傳人,到第四十代都沒有斷,從杜順以來一直沒有斷。四 十代的慈恩宗跟賢首宗的開山祖師,福慧寺的開山祖師以臺灣這個地方為祖庭、 為基地,開始弘揚慈恩跟賢首宗。我有幸進入了這個法門,我師父欽因老和尚 是四十一世,到我是第四十二世,法脈永流傳,法脈絕對不能斷絕,我們的佛 寺稱為叫賢首禪苑。為什麼叫賢首禪苑?因為賢首國師,賢首宗為主。賢首國 師最透徹的是《妄盡還源觀》,所以我們第一部就是要講《妄盡還源觀》,理 由這邊來。 華嚴宗尊奉五祖,以中國來算。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又稱華嚴有七祖呢?當 然所有中國、全世界的佛教,都是印度來的。印度有兩名菩薩是大家公認,中 國五祖前面的前兩祖,一位叫馬鳴,一位是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馬嗚跟龍樹 兩位。所以再加上中國隋朝的杜順開始的五位稱為華嚴七祖。為什麼要從馬嗚 算起?當然要從釋迦牟尼佛算起,可是釋迦牟尼佛是教主,祂跟我們講宇宙真 相,祂是最原始的。若以宗派來算,是以馬鳴為主。禪宗的祖庭,禪宗的整個 表系,禪宗菩提達摩是二十八祖,傳到中國來變成初祖,傳到六祖,這個大家 知道,二十八代西天記。二十八代西天記到東土以後,達摩祖師為初祖。永嘉 大師記載得很清楚,二十八的第一祖是迦葉尊者,第二祖是阿難尊者,第二十 八祖就是菩提達摩,而中間有誰?有馬鳴跟龍樹。從這個地方我們更加認證馬 鳴跟龍樹是華嚴、是賢首七祖之一。而馬鳴跟龍樹又是禪宗在印度二十八祖的 其中兩祖,從這個地方就很明顯看出來了,華嚴跟禪宗是合流的,它是一體, 所以馬鳴跟龍樹既是禪宗的大德,禪宗大祖師,也是華嚴的開創祖師,所以我 們禪苑取名叫做賢首禪苑,它的道理就是這個。這個取名不是亂取,不是心血


《妄盡還源觀》36講

3

來潮,這個是有法脈的, 有根據的,理由就是如此。 既然叫賢首禪苑,第一部一定要講什麼?一定要講《妄盡還源觀》。接下 來呢?接下來就要講禪了。講禪不要忘記二十八代祖師是菩提達摩,傳到中國 來,他是初祖,所以我要講菩提達摩的兩部經來做代表。第一部叫《四行觀》, 第二部叫《血脈論》。 什麼叫《血脈論》?這個血脈、血統,從佛陀來的血脈 沒有斷。這兩部你聽完以後,真正什麼叫「禪」,會在這個地方跟大家來做詮 釋。 馬鳴跟龍樹為什麼是禪也是華嚴的兩位大祖師?要先從馬鳴說起,因為這 個跟今天要結尾有關。有開頭、有結尾。馬鳴菩薩是一位不世出的大祖師。當 時中國的大祖師已經從萌芽的階段要到達全盛期,馬鳴菩薩了解到印度的南傳 佛教,以巴利文為主的南傳佛教是以佛陀的法義為主,佛陀的法義,祂講的法 義。可是到大乘佛法以後,雖然經題冠上如是我聞,可是有人懷疑這是不是佛 陀親口講的,大家在懷疑,為什麼懷疑?如果是佛陀親口講的,為什麼迦葉跟 阿難尊者,集結佛教的時候沒有集結到?而且佛陀講的範圍怎麼會那麼廣?像 《妙法蓮華經》、《華嚴經》、《阿彌陀經》、《楞伽經》、《楞嚴經》、 《大寶積經》,這些全部都是佛陀講的,他們認為怎麼可能?馬鳴菩薩要來詮 釋,有可能,為什麼?佛陀示現化報身是這個肉身,四大假合的肉身。可是法 身是沒有差別的,同樣法身能藉著報化講出這樣的究竟法,全部都是佛陀講的, 不要懷疑。所以來判斷是不是佛陀的法要,只有一個而已。哪一個?它有沒有 入法界。如果沒入法界法,雖然有很大的證據說這是佛陀講的,也是偽經!因 為怎麼可能考據到兩千五百多年前?!是誰講的?不是誰講的?歷史學跟考古 學在考證的過程,當時每一個年代都會被推翻掉,可是唯一的根據:有沒有入 法界。入法界才是佛陀講的,不入法界全部都叫外道。佛在講大乘經典的時候, 它的範圍就廣了。所以有很多菩薩進來,有很多佛進來。因為南傳佛教就只有 一尊佛。我們去泰國禮佛,再怎麼禮都是釋迦牟尼佛。泰國沒有阿彌陀佛,沒 有藥師佛,泰國的佛像有站著的,也有坐著的,可是一律都是釋迦牟尼佛。只 有北傳的大乘佛法才有阿彌陀佛。有那麼多的佛,那麼多的菩薩,文殊師利、 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這麼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 為大乘佛法為了因應眾生的根器,用不同的佛菩薩的名相,來度化不同的眾生, 這個也是一個大悲心的起願,大悲心的實踐!雖然優點是這樣,這是有利於法


《妄盡還源觀》36講

4

的傳播,有利於眾生隨緣而得,可是眾生容易變成偶像化,崇拜偶像,馬鳴菩 薩就是憂心如此,大乘佛法雖然要普傳了,可是偶像化變成眾生會著相,馬鳴 菩薩就寫了一部書,這一部論述太重要了!以後我們禪苑有機會會講,叫做 《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強調什麼叫大乘,請各位記得,無相才是大 乘,有相非大乘,所有的有相是從無相所產生出來的,可是再怎麼有相,凡所 有相皆是虛妄,無相才是大乘。無相是什麼?就是大悲心,就是菩提心。無相 是什麼?你看不到的,那是什麼?就是我們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我們的佛性。 這個叫做《大乘起信論》。 ◆ 果不其然,佛教在印度已經衰亡了,大乘更不用說了。印度又恢復到以前 的婆羅門教,就是今天所謂的印度教。那印度教跟佛教有什麼樣的不同?佛陀 是出生在印度教的家庭裡面,因為當時的氛圍都是婆羅門教,都是印度教,所 以很多人搞不清楚,尤其西方人搞不清楚、中國人搞不清楚。到底印度教跟佛 教有什麼不同?不是都這樣拜?在印度偶像不是都差不多?為什麼有什麼不同? 不同點只有一點,佛陀講的法是無相法,婆羅門教講的是有相法。它們都講因 果關係,也都講輪迴,可是,不同的是,一個是無相法,一個是有相法。什麼 叫有相法?相信輪迴、相信因果,它重視輪迴跟因果,在輪迴跟因果裡面求取 靈驗,求取輪迴、因果的改變,讓人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這個是印度教跟婆 羅門教的特色。 佛陀當然知道有因果有輪迴啊!可是這種因果跟輪迴只是自性清淨圓明體 所引發出來的影像而已。舉一個例子,像做夢。作夢夢中有沒有因果跟輪迴? 有,為什麼?很簡單,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日有所思是因,夜有所夢是果, 也是因果啊!佛陀當然知道這是因果,也是輪迴啊!可是佛陀說一切皆是幻相, 假的。這是佛陀最偉大的地方,不管你今天碰到人生的什麼事,一切都是幻化, 你今天所求的西方國土也是幻化,你今天要的所有佛陀的淨土,十方佛國的淨 土都是幻化。不但佛國是幻化,連地獄也是幻化。所以《地藏王菩薩本願經》 講得很清楚,我們當然不要地獄,可是地獄是幻化,一切都假的。當你能夠瞭 解這一點,《金剛經》你就懂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什麼叫有為法?有因果的,有輪迴的,都叫做有為法,因為它


《妄盡還源觀》36講

5

有生滅現象。都假的。假的你執著什麼?這個叫做佛陀的教化。可是印度教的 教化是什麼?婆羅門的教化是什麼?它不知道這些都是假的,所以執著它!今 天疫情這麼嚴重,你知道印度在做什麼事?印度的宗教思想是不能褻瀆神明的 啊,你知道印度做什麼事?網路上傳的喔,把婆羅門教的佛像,一個個用推土 機推到海底,把它從山上推到山谷,為什麼?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神沒有保佑 他們,讓他們在這一次的疫情裡面有那麼大的災難。原因何在?跟疫情無關, 是眾生著相使然。眾生著什麼相?它認為佛菩薩是來幫助我改善社會、改善我 生活的。如果不了解這一點,沒有辦法入佛法。你再怎麼入,也只是假藉佛法 之名,來行有相的這些虛幻相之實而已。所有眾生的痛苦是在心,不是在外在。 像各位大德學佛學那麼久,應該都能夠體會,同樣一件事,好幾個人不同的感 覺、不同的看法,所以跟這一件事無關,是跟自己的心有關。馬鳴菩薩就是駁 斥有相的第一位祖師。所謂的第一位就是什麼?把釋迦牟尼佛的法要非常貫徹 執行!所以叫《大乘起信論》。馬鳴再來是誰?就是龍樹。是龍樹從龍宮取出 華嚴,所以我們就把印度的這兩祖,加上中國的五祖,合稱華嚴七祖,是這樣 子來的。華嚴七祖有一個非常大的共同點,都在講什麼?講心。不是講相喔, 是講無相的那一個。無相的那一個,用兩個字來形容,其實相有很多名詞來形 容,可是以《華嚴經》而言就兩個字,來成為馬鳴菩薩、龍樹菩薩以及華嚴五 祖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尤其來到中國的第一祖,初祖杜順。杜順和尚寫了一篇 震撼所有人類的著作,就是《法界觀》。法界。所以華嚴最重要的就是重重法 界的法界。法界就成為華嚴最重要的一個代名詞! ◆ 法界這兩個字,經典裡面講到法界,就很仔細地、很慎重解釋法界。而法 界這個結論,我們以《楞伽經》這個結論來做結論,因為這個結論涵蓋了全部。 《楞伽經》講法界就是實相。就是宇宙的真正真相,實相。法界是什麼?就是 中觀。跟天台法義一樣,跟般若思想一樣。假如說法界是實相、是中觀,也就 是什麼?你也可以講是真如。到這邊只是一個中文名詞而已,可是對法界一個 最重要的詮釋是什麼?就是眾生。眾生兩個字,佛菩薩也包括在裡面,眾生心 也,稱為法界。心裡面產生現象的那一種狀況稱為法界。我們時常會講到有重 重無盡的法界,而最著名的叫做十法界。什麼叫十法界?第一個叫佛法界,第 二個,菩薩法界;再來呢?圓覺法界;再來聲聞法界,這個叫做四聖法界。接


《妄盡還源觀》36講

6

下來呢?就是六道,四加六就是十道。六道最後一道是哪一道?天道,再來, 我們排第二名,人道;再來,阿修羅;再來,旁生,旁生就是畜生道;還有什 麼?鬼道;最後是地獄道。十法界。 現在問題來了,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十法界是什麼變現出來的?心。離不 開心。你說真正有外在的東西啊,對啊。現在有兩個論述。真正有外在的東西 我們叫人法界,叫地球啊!可是這外在的東西,第一個,它是心的變現。第二 個,再怎麼外在,對我們的心而言,都是你的內在。這一點你如果可以肯定, 華嚴你就進去!這一點你不肯定,《華嚴經》〈覺林菩薩偈〉的那一句話,你 就會不懂。那一句話講什麼?也是《地藏王菩薩本願經》要念之前的那一句: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才是真理,這 個才是實相,這個是中觀,這個是真如。這個沒有辦法打破的,這個是最高境 界。佛陀就是要講這個,《華嚴經》就講這個──原來不管是哪一個法界,不 管是哪一個,都是我心的變現。這一點如果真的了解,就進入法界觀!你真正 是佛陀的好弟子! 換句話說,相的存在不能否定,相真的是相。一枝筆,是相。相不能否定, 因為它是元素所組成,可是不管它是什麼相,對我的心而言,我透過六根看這 個相,它只是我的什麼而已?心中顯現出來的什麼而已。影像,眼睛看到,它 是我的影像。所以我可以用它,卻不能執著它。為什麼不能執著它?因為你帶 不走。它沒有進入你的心,它是你心所產生出來的幻相,它沒有進去!我心在 哪裡?我知道有心,可是我找不到。可是我的心從具體而言,沒有空間容納一 根針。連針都容納不了,何況是一枝筆!何況是一個人!何況是一隻大動物! 何況是一個山川草木!怎麼可能進入到我的心呢?所以它是我的心所產生出來 的幻影而已。這個叫做法界觀。所以杜順和尚說所有的一切無非都是法界觀, 沒有例外。《華嚴經》就講這個。所以賢首國師就從這個理論裡面,開始講述 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把整個宇宙的實相,全部完完全全、 實實在在地把它呈現出來。如果我們依照華嚴來學習,我們一定開悟。一定的。 為什麼一定開悟?因為一部華嚴是講我們心的狀況,所以《華嚴經》翻開法界 品裡面,重重法界喔!有龍王的法界、有樹的法界、有器世間的法界、有佛菩 薩的法界,它介紹很清楚,什麼東方、什麼方什麼方……,有什麼佛什麼佛, 這個佛的名號叫什麼,祂的狀況是什麼,它都非常清楚地呈現出來!它的範圍


《妄盡還源觀》36講

7

太廣了,宇宙全部都記載,它幾乎是一個宇宙記事的百科全書。所以才叫做富 貴的華嚴。六十幾萬字,有些是八十幾萬字,為什麼那麼多?記載詳細。可是 所有的一切,都不出於這一心,它是心所示現出來的現象界而已。這個要非常 清楚明瞭,給我們學佛一個非常明確的道路,我知道怎麼學了!說到底,一切 問題都在我們的心而已。 ◆ 因為今天是圓滿,當然是要做結論,最後我們還有一段經文,所以我們還 是要來看看後面是講什麼。 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 隨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盡。 此亦如是。開為六門。隨入一門。 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法自爾故。 善財一生皆全證故。 卷舒無礙。隱顯同時。 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裡。 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念該於佛地。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 五百聲聞玄鑑絕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 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 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 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 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 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


《妄盡還源觀》36講

8

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 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 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 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 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 思之可見。余雖不敏。素翫茲經。 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頌日 備尋諸教本 集茲華嚴觀 文約義無缺 智者當勤學 ◆ 上個禮拜第三十五講已經講到事事無礙觀,六觀結論是佛觀,六觀是結論! 五止六觀的六觀。他說,六觀裡面舉一為主,其餘是它的伴。所以這一觀是主 伴互現,主跟伴,什麼叫主?主叫正報,伴叫什麼?伴叫依報,正報依報互現, 如帝網觀。什麼叫帝網?帝就是指忉利天,玉皇上帝,釋提桓因的網,就好像 玉皇上帝忉利天裡面的珠子一樣。每一個網都有一個明珠,這個珠,珠珠相映, 一個珠為主,其它的珠為伴,光光相映,整個華嚴的現象就如帝網一樣,所以 以一為主,其他為伴,每一個伴也都可以以它為主,依報也可以成為正報,其 他就變成它的依報。以哪一個為正報,其他的就是它的依報,每一個依報都可 以當正報,每一個正報也都可以當依報,所以叫主伴互現。 「餘五為伴。無有前後。始終俱齊。」什麼叫始終俱齊?無始也無終。這 個是講我們的佛性,講我們的心。那個前後,無有前後,什麼是前?什麼是後? 沒有。為什麼?用鏡子很容易解釋,法界就是我們的心,心所出現的所有的相 中的影像,跟這個心的鏡子,幾乎同時,出現同時,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緣 來的時候它就現,緣失去的時候它就失,法性不變。法相,當處出生,隨處滅 盡。它沒有前後,它完全沒有前也沒有後,沒有始也沒有終。為什麼沒有始終?


《妄盡還源觀》36講

9

心始終存在,它不是現在才存在,也不是過去存在,也不是未來存在,它是無 始就存在。那無始就存在,相什麼時候存在?緣現的時候它就存在,它不會慢 慢產生,不會。不會照到它之後慢慢才形成,不會,當下就出生。所以沒有前 後,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所以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楞嚴經》的話。 它是在講這個。,六門裡面隨入一門,六觀裡面無論從哪一個觀進去,全收法 界,怎麼全收法界?全部都是心,換句話說,六觀裡面不管哪一觀,全部都是 心,法界就是心。為什麼?心涵蓋全部。你要「攝境歸心中空觀」也是心,你 要「從心現性妙有觀」也是心,「心境秘密圓融觀」也是心。你要「自身隱現 眾緣觀」也是心。自身就是心,隱現就是現出來的影像。你要多身入一也是心。 為什麼是心?你離不開這個心啊!「主伴互現帝網觀」也是心。什麼叫主?心 是主。什麼叫伴?它現出來的影像是伴。主跟伴它幾乎存在如帝網一樣啊!光 光相攝,毫無障礙啊!所以全部都是心。《妄盡還源觀》到最後,賢首國師又 重新來告訴各位,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全部都在講什麼?法界。離不開 法界。叫做心。法界就是心。 再來,下一頁。 此理喻如圓珠。穿為六孔。 隨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盡。 ◆ 就好像一顆圓珠,你可以想像,這很容易。你把它穿為六孔,珠有六孔, 隨一孔進去,全收珠盡。不管哪一孔進去,不是都在珠裡面嗎?你管它哪一孔! 所以六觀你管它哪一觀,只要你以一觀為主,其他觀為伴的話,還是進入到全 部的法界。這是我們從華嚴裡面講六觀。如果從圓覺的理論來講,圓覺理論有 三大修行理論,威德自在菩薩問的,佛陀講的,很著名的圓覺三法。什麼叫圓 覺三法?圓覺就是我們的圓滿自性,所以稱為叫圓覺。圓覺,圓,圓滿;覺, 覺性。所以這部經稱為《圓覺經》。《圓覺經》它修行的方法有三種方法。第 一個叫奢摩他,第二個叫三摩缽提,這個都是翻譯的。第三個叫禪那。這三個 方法,總歸一句話,圓覺跟華嚴要義相通。奢摩他叫止;三摩缽提叫觀,止觀。 你看一樣嘛。禪那叫寂滅。


《妄盡還源觀》36講

10

它修行的方法第一個叫奢摩他,它的方法總歸一句話叫寂靜輕安。以寂靜 為主。三摩缽提的方法叫做大悲輕安。禪那的方法叫寂滅輕安,已經寂滅出來 了,寂滅輕安。寂靜輕安的寂靜什麼意思?,只有什麼東西才是寂靜?這個靜 不是指外面的靜跟動!真正的寂靜,就是尸羅四義,我們的心。心,我們的佛 性有四個含義叫尸羅,就是戒。戒就是心,心產生的心戒才是最重要的戒!清 涼、安靜、安穩、寂滅。這個稱為寂靜輕安,這個叫奢摩他,這是用止的方法 來達到我們心的尸羅四義,心的真正的四義,四個含義,四個含義顯現出來的 尸羅含義,清涼、安靜、安穩、寂滅,這個叫做奢摩他。 什麼叫做三摩缽提?就是觀,止觀的觀。觀什麼?這一種方法叫以幻止幻。 叫大悲輕安,大悲就是大慈大悲,大悲不是一般講世間法的慈悲,大悲就是我 們的心。只有心才有大悲,外在的慈悲是相上的東西,外在的慈悲有一天就會 不慈悲,只有什麼才是永恆慈悲?大悲,就是我們的心,心是永恆的。心為什 麼永恆?因為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心 就像鏡子一樣,任何東西來,它不會抉擇我要不要照你。任何東西來,緣來則 映,這個叫無緣大慈。不會說我討厭你、我喜歡你,所以多照你一點、還是我 不照,不會。這個是心的作用,所以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因為心 跟相它是同體。佛法是講這個,這個叫做三摩缽提。它是這個理論進去的,所 以又叫禪那。禪那叫寂滅,寂滅的意思叫做無生。什麼叫寂滅?本來它沒有生, 哪能滅?這個叫做悟無生法忍。這個太重要了!禪那的意思叫無生,無生叫寂 滅。無生幾乎是所有學佛的人的最高目標!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花開 見佛悟無生」。無生,什麼叫無生?本來沒有的東西。無生的範圍有多廣?所 有的一切。請問煩惱是不是無生?煩惱是無生。你說有,我有煩惱。對,你有 煩惱。這個是你攀緣心塑造出來的。它本來沒有。為什麼本來沒有?你創造的 啊!就好像空花一樣,你創造的!既然是你的攀緣心創造,它是無生,所以你 何必要滅?它沒有實體讓你滅,如果你認為它是有,讓你滅,你就落入有相法。 有相法,你離不開因果,你離不開輪迴,你就離不開它。所以永嘉大師說一句 話「證實相。無人法,剎那除去阿鼻業。」為什麼?為什麼沒有阿鼻業?有因 果、有相才有阿鼻業,你證實相了,實相就是無生啊!就沒有啊!證人我,證 人法,你就已經實證到人跟法之間的關係都是無生,當然剎那除去阿鼻業!所 有的業力、業障產生是心的變現!我知道它產生心的變現,產生那東西是假的,


《妄盡還源觀》36講

11

是空幻!我不會去理會。它怎麼會傷到你?這太重要了!你會說,我學佛學那 麼久,在世間上我真的受到傷害啊!你受到的傷害是相上的東西。相上的東西 你受到傷害,可是心認為我沒有受到傷害!有沒有傷害?怎麼會這樣?你問佛 陀!佛陀當年被歌利王割裁身體的時候,我們認為沒有比這個更加侮辱的!可 是佛陀什麼態度?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什麼意思?侮辱我 的這個人、侮辱我這個人,無生。侮辱我這個人無生、被侮辱的這個我也是無 生。那是身體而已啊,我心是不染著的。所以無我相,沒有一個我在被侮辱, 也沒有一個人來侮辱我,所以無我相無人相,也沒有這一件事來侮辱我,這一 件事叫眾生相。這樣聽得懂嗎?眾生的意思是緣而成的,一律稱為叫眾生,不 是人才叫做眾生,只要有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律叫眾生。所以無人相、無我相、 無眾生相。我沒有放在心裡啊。連停留一點點時間也沒有啊!無壽者相。所以 我要怎麼瞋恨?憑著這一點,祂本來跟彌勒菩薩是同修,而且彌勒要先成佛, 釋迦牟尼佛要比較慢成佛,可是因為這樣子而已,釋迦牟尼佛的道業就凌駕在 彌勒菩薩之上,彌勒菩薩變成祂的學生,要等到龍華三會才會成佛,可是釋迦 牟尼成佛了!《金剛經》記載得很清楚。 ◆ 佛經全部實相,不是讓你去猜的,全部講實相,因為佛陀不講廢話,全部 都是一超直入如來地。所以三種方法,止觀跟寂滅。這三種方法,佛陀講你要 怎麼修?這方法分成二十五種。哪二十五種?《圓覺經》說的,第一種,當修 一種,你是專門修奢摩他,成佛;你是專修三摩缽提,成佛;專修禪那還是成 佛。或者排列組合,修奢摩他跟三摩缽提,或者修三摩缽提跟禪那,或者三個 同修。三個同修裡面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或者先修禪那, 再修三摩缽提再修奢摩他;或者三摩缽提跟禪那先修再修奢摩他,隨便你。這 樣子抓出來的排列組合剛好二十五種,這個變成數學題了,二十五種。《圓覺 經》把二十五種都講完,你要先修哪一種哪一種……,最後菩薩問佛說,佛啊, 你說這三種排列組合二十五種,我們要修哪一種?祂說你做二十五個籤子,好 像擲笅,在什麼地方擲笅?佛菩薩的面前。這二十五種我要先修哪一種,或者 做二十五支籤,就眼睛閉起來隨便抽一籤,它會告訴你答案。可是佛陀說,不 管它告訴你什麼答案,只有什麼時候才能靈驗?信!絕對不懷疑!你不能看一 看說,佛陀,這不適合我,我要重抽!你功德已經破壞掉了,因為一切信為道


《妄盡還源觀》36講

12

緣功德本。佛陀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因為眾生心還不定,祂就用這種方式告 訴你,抽的人是你自己,你信就對了,一定到達彼岸!而且我跟你,此岸跟彼 岸是沒有分別的,這個叫圓覺三法。 現在,《妄盡還源觀》講,六門裡面隨便一門修,一門入就進去,你要修 三門也隨便你,要哪個先修哪個後修隨便你,不然你擲笅嘛!你把六個排列組 合嘛,自己抽一個自己去修嘛,你是想修攝境歸心也可以啊,還是要從心現性 也可以啊!攝境歸心是修真空,從心現性是修妙有,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離 真空,隨便你!佛法是圓滿法,所以才說一經通萬經通!

好,現在再來。不管你從哪一門入,重點還是兩個字,今天圓滿的重點, 兩個字!心圓滿叫法界,法界就是心,再怎麼講還是法界啊!法自爾故,本來 如是。所有的眾生,包括佛菩薩,包括眾生,是常住法界還是常住世界?法界。 雖然身體是在世界,其實我們的心全部都是法界,沒有一個不在法界上,透過 六根出去的全部的六塵,全部都法界!這一點很重要,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 心的法界,身體也是法界。現在最難修的是身體!你說什麼境界都假的,我知 道,你跟我說身體是假的,我就想不出來啊!這一關你一破,法界就全入了。 身體是法界。我現在問你們一件事,古代沒有鏡子,你也不要講說水,假設水 他都不知道,也沒有鏡子,請問,古代的人怎麼看到他的身體?各位去想想, 為什麼你覺得你的身體你很清楚這個叫做我?因為你時常照鏡子。如果你變成 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從來沒有照鏡子過,到了有一天你六十八歲,人家拿鏡子 給你看,你相不相信那是你?你不相信。怎麼可能!怎麼都沒有頭髮?因為它 禿光了!怎麼我的皮膚這麼皺?我八歲的時候有照過鏡子,我是這種臉型,怎 麼現在變成這樣?怎麼身材變臃腫了?可是現在為什麼都知道那是我?因為我 們天天在照鏡子。所以它變化很多你不知道。可是有一種人會知道,很久沒有 看到你的人會知道,所以很久沒有看到你的人講得比較準。你看起來比較瘦、 你看起來怎麼樣……,那都是很久沒有看到你的才知道。好,現在假設我們都 沒有看過鏡子,也不知道你長什麼樣子,請問你怎麼知道你長什麼樣子?沒有 辦法照鏡子,也沒有辦法用水,只好用別人來形容嘛!我長什麼樣子你講給我 聽!你就說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那不是一樣?再怎麼描述也描述不出 來,所以只好你眼睛閉著,去想像你長得是什麼樣子,是這樣嗎?我剛剛講一


《妄盡還源觀》36講

13

個重點,你只好把眼睛閉起來,張開也可以,去想像我長得什麼樣子。你有想 像兩個字喔。請問,那一剎那叫做入什麼境?法界。所以眾生不是常住法界嗎? 不然常住什麼?身體也是你想像出來的,所以身體也是法界的緣影而已。這一 點你先有理論基礎,再實際了解,你一定是入地菩薩。我現在一定要坦白告訴 各位,成為入地菩薩不是修來的,是知見來的!所以「覺即了,不施功」!永 嘉大師說,若有人把修行當作它要成佛的要義,你真成將賊認為子,你就把賊 認為是自己的兒子。歷代以來為什麼很多人勤修佛法、尋找佛教,什麼法門都 修卻不成就?見地不足矣。見地足,當下成佛!像六祖。你說我不是六祖的資 質,我們總有永嘉大師的資質吧?他二十年成佛,為什麼我們不行?而且永嘉 大師還告訴我們,在獅子旁邊的小獅子,三年就可以大獅吼。換句話說,入正 知見,三年一定成就。可是有一個前提,要入正知見。如果你入邪見,盲修瞎 練,累劫三大阿僧祇劫,門都沒有。所以賢首國師偉大在這個地方,一直在跟 我們講啊!因為今天我們要成佛。佛在什麼地方?本自成佛,法自爾故。什麼 叫自爾故?本來如是。我們沒有一天離開法界。可是修行還有一個錯誤的方式, 就是我想入法界,這叫做頭上安頭,你本來就入法界,你還要入法界?!這是 經典的偉大之處!經典的偉大之處就在即處有佛。 善財一生皆全證故。 卷舒無礙。隱顯同時。 一際絕其始終。出入亡於表裡。 善財一生,皆全證故。他說善財一生,全部都證法界。這句話講什麼?什 麼叫善財?世界上沒有善財這個人,我們的心叫善財。善叫正,正知見。我們 的自性本身,本自具足,所以叫善財。善的意思叫人之初性本善,善的意思叫 具足,沒有缺失、圓滿。財是一個舉例。所有的寶貝、所有的一切,沒有離開 這一顆心。證道歌不是唸到這一段話嗎?「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不是講得很清楚了!「無價珍,用不盡」 無價珍就是我們的心,「利物應機終不吝」你要利物應機它不吝嗇!「三身四 智體中圓」三身,法化報三身,四智,轉識成智的四智;體中圓,本來就存在, 「八解六通心地應」這在說什麼?摩尼珠、無價珍,同一件事,你本來就具足 了所有的功德,完全沒有缺失,沒有缺少過,這樣叫善財童子。什麼叫童子? 沒有污染的人。當你沒有汙染,善財你就能廣用。當你有汙染,你什麼都沒有。


《妄盡還源觀》36講

14

為什麼?因為你把善──自性清淨圓明體蓋住了。善財一生全證故,什麼意思? 善財指我們自己,我們本來就如是,等各位去證而已。什麼叫證?本來就有的 東西;什麼叫證?不是要證給別人看,你有沒有這樣子的認定、有沒有這樣的 認知、有沒有百分之百的承擔,這叫證。有一天你真正大開悟的時候,或是你 真正進入到已經入地的地後菩薩,不是你能顯出什麼給人家看,不是,而是你 完全清楚明瞭,你的自心點頭,原來如是,這個叫做地後菩薩,入地的菩薩。 什麼叫入地?入心,地就是心,這叫心地。為什麼開悟者都會跳起來?他有什 麼展示給別人?他變成會飛、會跳?都不是。他為什麼跳起來?就是趙州和尚 講的,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來本有的那一個就是,而且他完全篤定,毫不猶豫, 這個叫入地了!入地之前要有一個要件,要先入信位,再入地位。先入信,再 入地,地就是入心。信什麼?信這個心,然後實證這個心,成為入地菩薩。所 以從這個地方開始舒卷無礙。卷的時候是自性清淨圓明體,舒的時候是森羅萬 象,所以舒卷無礙。法界森羅,舒卷無礙。你回歸的時候就是常寂光,你放開 的時候就是實報莊嚴;你回歸的時候它就是一面鏡子,展開的時候它可以照萬 物,這樣叫舒卷無礙,隱顯同時。像鏡子,隱顯同時。鏡子裡沒有東西出現叫 隱,東西出現的時候叫顯。這兩者是同時啊,它不會慢慢出來啊,拿出來它就 出來了,離開了它就離開啊,同時。講到這邊,舒卷無礙、隱顯同時全部都講 什麼境?心。所以一際絕其始終,什麼叫絕於始終?無始無終,它沒有開始也 沒有結束。出入亡於表裡,什麼叫出入?沒有出也沒有入,出跟入是同一個, 不出也不入,所以無表也無裡,就是出入亡於表裡,什麼意思?都在當下啊。 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 十信道圓。念該於佛地。 致使地前菩薩觸事生疑。 五百聲聞玄鑑絕分。 融通無礙。一多交參。 圓證相應。名為佛地。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 再來,初心正覺。攝多生於剎那。這句話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他說如果 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懂得這個正見,雖然是剛剛知道,當下叫做正覺!不管你 修多少,你現在就知道喔,而且它講正覺的正,為什麼要正覺的正?所有佛法


《妄盡還源觀》36講

15

講的正邪只有一個區別,不是世間上的正跟邪,世間上的正跟邪都可以討論的, 現在人家認為你正,幾年後你就變邪了,為什麼?歷史的評斷是每一個時間因 緣都不一樣的,你看很多我們認為的歷史人物時常受到批判。佛法所講的正, 是入法界叫做正,什麼叫邪?世界的觀點一律叫邪見,全部都叫邪見。你說我 做善事,也是邪見?因為你入世界。所以梁武帝跟菩提達摩對話你就知道了! 知道什麼?知道因為梁武帝沒有入法界,所以它沒有功德,因為入法界一切都 是功德,本來就具足,入世界它就有善跟惡,你做善事叫善德,你做惡事叫惡 行,這樣而已。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六祖壇經》第一個公案,六祖要開 悟的第一個大公案,當年的六祖跟陳慧明將軍兩個人對話。陳惠明問六祖說, 請問仁者,你告訴我,我怎麼樣能成佛?怎麼樣能成就?六祖講一句話:「不 思善不思惡」。什麼意思?去邪見入正見!這提供給我們太好的一個方式了! 所以初心則正覺,攝多身於剎那。不管你投胎幾次,都在剎那間!你正覺進去, 剎那間!所以叫悟則剎那間,迷呢?迷就是邪喔,迷經千百劫,你千百劫都在 世界裡面,在世界裡面你不同的身體在不同的世界啊,你今天在娑婆世界、地 球,以後你投身在哪一個世界,未必可知啊,因為都在邪見!你只要入正見, 全部入法界,法界就是佛國淨土。因為它本無汙染,它本自清淨,清淨叫淨土。 ◆ 你入性的那一剎那,你的道就圓滿了,這太重要了!佛法為什麼都講立地 成佛?佛法為什麼講回頭是岸?道理在此。十信的意思就是你入信位,你正知 見,你的道,佛道,你的心就圓滿了!為什麼?因為我們本來就圓滿。所以永 嘉大師講一句話:是則是,非則非。他說失之毫里差之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墮見,什麼意思?是則是,非則非,有一個是,有一個非,這個不 是人世間的是非。是叫做正知見,非叫做邪見,所以是就是非就非,這兩者差 之纖毫,最後差很大。他說,是者比如龍女,頓成佛。為什麼頓成佛?因為他 本來就是佛。龍女知道這個入法界的事。叫做十信道源。一念之間入佛地,為 什麼?因為本來就是佛,本來我們就是入法界,要知道,我們從來沒有一天不 入世界,可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六道輪迴了無出期?因為我們一直以為我們處在 世界。世界跟法界怎麼來的?妄念來的。妄,怎樣的妄念?錯誤的觀念來的。 有人跟我說師父我剛學佛,剛學佛好啊,以前都汙染啊,第一次來聽《妄盡還 源觀》,就馬上入法界!因為你沒有質疑啊!有些人認為他學佛很久,可是世


《妄盡還源觀》36講

16

界汙染太多,你要跟他說這個他又聽不懂啊。還懷疑說怎麼可能!所以學有沒 有先後?沒有。總在遇緣不同,成就與否總在遇緣不同,真的。你緣碰到了善 知識,你不成就也難,你如果沒有辦法碰到善知識,你要成就更困難。所以是 則龍女頓成佛,當下!這是《法華經》的話。非呢?善星比丘生墮陷,善星是 誰?他能背三藏十二部經典,他是佛陀的大兒子。我們都是知道佛陀的侍者是 阿難,其實剛開始是善星,善星往生以後才變阿難,因為他們跟佛陀有非常緊 密的血緣關係,善星是佛陀的兒子,佛陀是他的爸爸欸,善星生陷墮,為什麼? 他入了邪見。即使認識三藏十二部經典還是墮入地獄。龍女,為什麼用龍女? 因為龍是屬於旁生道,龍不是人類。這是舉例。你們不要去考證龍女出生在哪 一個年代,龍女幾歲成佛,那叫做愚痴的佛學家,你考證那要做什麼?有人還 去考證善財是從哪一個國家出生的、西元幾年出生的、他的爸爸是做什麼 的……!佛法所有人物的出現,除了是佛代的真實人物像舍利弗、像須菩 提……以外,其他都是表法。表法就是比喻的。不要從這個地方去下功夫。我 再舉一個例子。佛教跟佛法不同,可是有相關,佛教是為了傳佛法。請問,佛 教是屬於世界的還是法界的?世界。佛法呢?法界。所以佛教是屬於世界的, 所以要護教,所以要世界人物,而且要歷史有的世界人物,請問護教的人是誰? 關公,叫伽藍,能不能考據?可以,三國志翻開他的生平記載得很清楚,為什 麼?他是世界的人物。可是護法的呢?護法界的叫韋馱,請問有沒有生平?沒 有。虛擬人物叫表法。為什麼佛寺進去就要伽藍跟韋陀,它要告訴我們不要一 直強調在教,可是教也不能免,法更重要。所以,關公拿著關刀,這是人類的 武器。韋馱拿著金剛杵,是法界的武器,金剛杵幹什麼?破相。你不破相沒有 辦法入法界。凡所有相皆可壞,這是韋馱菩薩。韋馱菩薩為什麼拿金剛杵?他 說凡所有相皆可壞,為什麼都可以壞?因為它都假的。沒有相不能壞的,所有 相都是你心裡變出來的,你心裡變出來的哪一個不能壞?各位仔細想想,喜馬 拉雅山那麼大你要把它炸毀難不難?難。當然也可以,可是科技你要做到喜瑪 拉雅山炸毀,整個地球可能也要毀滅了。請問你心中的喜馬拉雅山讓它消失難 不難?難不難?簡單,你想讓它出來就出來,消失就消失,哪有難!可是世界 的東西你要讓他完成,要做很久,你要讓它消失,要做很多,唯一哪一個,叫 它來就來,叫他去就去?法界。佛陀是法界的大佛陀,是世界的釋迦牟尼佛, 聽懂嗎?可是祂沒有出生在世界,沒有辦法對世界的幻化的眾生講法界的事, 所以祂是我們的大導師。因為祂不得不示現化報身來度化這些化報的凡夫眾生, 所以為什麼佛每一次講經都要從法界出來?法界沒有言語,言語道斷。世界才


《妄盡還源觀》36講

17

能透過語言文字來傳達。所以你經典就看懂了。每一部經要講經的時候,十方 三世震動!天女散花,所有的菩薩都來!請問,這是世界現象還是法界?法界。 各位不要說活在兩千五百年前,跟佛陀在聽經的時候,人家知道法界的事、天 女散花,你說哪有!因為你世界的六根緣不到。真的這樣,佛法進去才會有意 思!不然的話鑽研語言文字幹什麼呢?鑽研每一天在拜拜在幹什麼呢?祂之所 以讓我們觸動,就是讓我們的心觸動。這是佛法的偉大,佛法是心法。賢首國 師說你如果懂得證這個,這個就是法界,多身攝於剎那。你現在懂就懂了。十 信,你進入到這個信,道就圓,當下就圓,因為它本來就圓。念,念念念法界, 當下入佛地,當下就圓滿。所以這些地前菩薩,地前菩薩就是沒有入法界的菩 薩,他都還在世界努力,比如說他每一天朝山拜佛啦,在山洞苦修啦,他標榜 他已經在墳墓修了二十年、一百年啦、五十年啦,他多少天不吃飯不睡覺 啦……,不是這些不好,可是他只要不入法界,他碰到這些聽到這些,他連他 自己的修行都生懷疑。因為他找不到法門,不知道怎麼成佛,你知道嗎?所以 他看看祖師大德,人家都是用刀子把舌頭割開、用血來抄經,他也跟著做啊, 為什麼?他認為這樣可以成就啊,可是有些人抄到舌頭都沒有,他還是凡夫。 真的沒有騙你,怎麼辦?再去找,喔,原來要去墳墓,那是最陰的地方,去那 邊苦修三年可以成佛,那他也去!三年全部都在墳墓居住,弄得自己的身體也 受不了,也成不了佛。所以任何的苦修都修過也成不了佛,為什麼?沒有入法 界。所以他就會懷疑啊,懷疑什麼?哇!這輩子沒有希望了啦,怎麼辦?下輩 子再來投胎,再做這些事,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沒有消息來。什麼原因?他善根 福德因緣不夠。善導大師那句話要永遠記得,成就與否總在遇緣不同。這一輩 子能碰到一個佛菩薩,能碰到一個善知識,這個是你多生累劫修來的,很不簡 單的。我今年六十三歲,其實如果有人問我學佛學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我 從小陸續,所謂的高僧大德所做的我都想做,包括說斷食幾天那都小case,做 到身體都戒疤,有些人問我這邊六個戒疤,我全身都戒疤!那有多痛你知道嗎? 可是弄完以後又怎麼樣呢?自己感覺良好我有做過這個又怎麼樣呢?見地有沒 有提高?都沒有。直到有一天,悟到,原來入法界,法界眾生心也,從心出發 修行,你的果當下就達到,因為因跟果當下不二,你修因的當下就是在完成果, 所以從果地修,從因地修都一樣,這個才是佛陀的法要。我現在跟你們分享, 從那一天開始,頓然之間開始,佛經對我而言沒有難事,除非是專有名詞我要 去查網路跟辭典以外,全部的法義,沒有一個看不懂的,所以我可以詮釋《金 剛經》,你叫我講《六祖壇經》也可以,《妄盡還源觀》我是第一次講,可是


《妄盡還源觀》36講

18

都是這些內容。你如果翻開圓覺、楞嚴、法華,都一樣,沒有一個不一樣,所 以你看地前菩薩觸事生疑。五百羅漢,苦修的才叫羅漢,你看他要把苦去掉, 苦集滅道把苦去掉,所以羅漢有些是不接受人群的,在深山、在海邊,很多啦, 蘭若,什麼叫蘭若?聽不到牛叫的地方叫蘭若,去那邊苦修,五百羅漢玄鑑絕 分,聲聞羅漢玄鑑絕分,聲聞就是羅漢,玄鑑絕分什麼意思?他不能體會這個 道理,他認為不可能這樣會成佛,所以佛陀講《法華經》的時候,五百羅漢退 席,為什麼?為什麼要退席?佛陀,你說當下可以成佛,我們修那麼久的,怎 麼可能?所以他為什麼要退席?因為他聽了以後會毀謗佛陀,既然不要造成毀 謗罪,乾脆不要聽,知道這個意思嗎?所以五百聲聞玄鑑絕分,他嚇到,他退 卻了。賢首國師告訴我們融通無礙,一多交參,其實心是無礙的,一跟多是一 樣的,所以一即多,多即一,圓證相印。圓就是圓滿,圓滿就是證,就是善。 你只要跟你的心相應,名為佛地,當下就是佛地了,為什麼?因為眾生本成佛。 我們本來就是佛。你說這樣怎麼好意思?要承擔。這是佛陀跟我們講的,佛陀 的偉大是在這一點。 然此觀門。名目無定。這些觀門,現在賢首國師講的那麼多,從一到六, 名目無定。名目無定的意思就是說,因為你沒有定名目,不能成書。名目是隨 便你取的啦,所以叫名目無定。好,最後做什麼結論?請各位來看看他做什麼 結論。一體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就出來了!這是今天最後結論的最大重點。 若據一體為名。即是海印炳現三昧門。 若約二用而論。即名華嚴妙行三昧門。 若據三遍為言。即是塵含十方三昧門。 若準四德為名。即名四攝攝生三昧門。 若約五止而言。即為寂用無礙三昧門。 若取六觀為名。即是佛果無礙三昧門。 ◆ 第一個,一體。請問一體是哪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叫一體,這一體裡面, 一,就是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幾個字,妄盡還源三十六週天天在聽,變 成一個跟心裡面無二無別的專有名詞,那就是我們的本體。所有諸佛菩薩完全


《妄盡還源觀》36講

19

沒有差別就是這個。成為摩尼珠,成為無價珍。沒有比這個更富貴!今天我們 禮佛,是禮什麼?是禮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清淨圓明體它叫做自性,完全清 淨沒有汙染,所以六祖講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什麼叫本自清淨?圓明,什麼叫 圓明?圓滿,原無缺失,明亮照耀,即用無二,所以稱為叫自性清淨圓明體, 就是我們的本心,所有一切眾生跟佛菩薩完全沒有差別。所以佛陀誕生的時候, 這些都是表法喔,竟然有史學家去考據!佛陀在藍毘尼誕生的時候祂就能走路, 這樣也成為論文!為了這個兩派在鬥爭!你看人類的妄念無聊到這個程度。請 問佛陀剛出生的時候會走路不會走路,跟你成佛有什麼關係?證明祂能走路, 只是贏了辯論上的成就而已啊,這個都是世間法。祂不能走路,不能走路就不 能走路,祂是一個正常兒啊!你要祂變畸形喔!為什麼祂一投胎一手指天一手 指地?祂講天上天下無如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為什麼?因為天上天下有一 樣東西,那樣東西是創造天上天下的,以祂為最尊,你一切毀壞不了祂,所以 叫唯我獨尊啊!佛陀講唯我獨尊不是講色身的唯我獨尊,所以很多外道跟我們 講,你們佛道太狂妄了,你們的教主一出生就驕傲到底,我說你不懂得我們的 教主,也不懂得我們的佛法,它在講你內心的心,你那一個心就是上帝,就是 造物主,祂完全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所以叫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 比,所以浴佛為什麼要浴這樣子?是一個表法來告訴你,你要浴你那一顆天上 天下唯我獨尊的心,這樣叫浴佛,這樣叫自性清淨圓明體。 可是這一顆心被什麼蒙蔽了?所以才有我們今天這樣子妄念?錯誤的見解, 錯誤的見解累劫來成為大習性,叫它改改不掉,而這個錯誤的誤解因為改不掉, 所以變著相,怎麼辦?你今天已經知道你的佛性是這樣,佛性本來就存在,可 是你現在才知道,小孩子,剛知道叫小孩子嘛,所以怎麼辦?要浴,為什麼浴? 要把我們以前的習性,以前不正當的想法,邪見的想法,世間的想法,著相的 想法,把它洗除乾淨。讓我們原本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佛性決然一絲不掛地呈 現出來,所以叫做浴佛。所以請問浴佛是浴小孩子的佛?還是浴那一尊很大的 佛?浴佛一定浴小孩子,大佛不用浴了,已經長大不要浴了,祂已經成長了。 浴佛是這個意思。可是浴佛的盆子裡面的水,為什麼要用花?因為古文的花就 是法,花跟法同一個字。因為法沒有辦法具體,所以用花,是表法。你要用法 水來浴你的習性,讓你的佛性能夠顯現出來,法水在哪裡?法水就是在我們的 經典,花是法,是經典。浴佛是表法,我們慶祝世尊浴佛節,但其實你每一次 聽經就是一次浴佛,浴佛的意思就是在講這個。為什麼祂走七步踏著蓮花?因


《妄盡還源觀》36講

20

為蓮花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祂出淤泥而不染,為什麼踏七步?因為七代表圓 滿,所以蓮花是清淨,圓明就是七步,所以叫自性清淨圓明體。浴佛的意義就 是讓祂這一體完完全全地顯露出來,所以稱為浴佛,叫佛誕生,這個道理一定 要清楚。用法水把習性洗掉。所以我們是修佛性還是修習性?習性。跟佛性不 相關,佛性本自具足,這個叫一體。現在賢首國師說,因為名目不定。 雖然祂叫自性清淨圓明體,他也把它稱為「海印炳現三昧門」。第一個你 要仔細聽,後面就會懂。為什麼這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會變成海印?賢首國師 把二用拿到一用來了。 自性清淨圓明體是無形也無相的,叫常寂光。只要碰到緣,心就產生,所 以經典裡面有一句話,這句話你去思考看看就更清楚。他說,如果外無境,心 不生。為什麼?外沒有境的時候,你只有性,僅有自性而已,性叫自性,自性 本來是無形的東西,它也不顯,可是如果沒有那一樣,所有的宇宙不會形成。 對外如果沒有境產生,你的心就不會產生,只要有境產生,你的心,你的自性 就會當下轉換,它就變心。所以叫自性無心,自性本無心。自性本無心,可是 碰到境,心就出現,這樣聽得懂嗎? 這個太重要了!這一點是經典!因為經典是文言文,看得懂的人很少。我 是把我們經典最後的心得做最後的結論,你們聽的都是心得,所以你不需要耗 費長久的時間去研究這些經典,而能得到這個悟處!你說,我沒有經過這個經 典而得到的不算,錯了!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你自己爬樓梯是一樣的。你 說我為什麼那麼幸運?你已經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佛種諸善根,佛陀解釋得很 清楚,這叫是則是,非則非,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墮陷。善星比丘跟 佛,他是祂的血緣,跟祂那麼久,一入邪見,你看終生毀壞入地獄!可是佛也 有預言他以後還是成佛,為什麼?眾生本是佛,善星什麼時候能成佛?他再碰 到一個正知見的當下,他就成佛。因為他這一輩子完全不相信正知見,不相信 佛陀的話,到要往生的那一刻,還跟佛陀在辯論,他罵他爸爸,為什麼我現在 要入地獄你不能救我?佛陀說我不是不能救你,因為你的心沒有辦法救你自己。 各位要加油了,這句話是經典,你往生去哪裡是你自己去的喔,佛是勸告,可 是是你自己走的,所以叫六趣,六趣是六種取向我去走,這一定要懂得,不然 以後不要怪佛菩薩不慈悲。


《妄盡還源觀》36講

21

好,這是外。內呢?內如果沒有見,見也是境,你內心的境,你的心不立。 我們才知道心在想什麼,想什麼是見,沒有人在講性在想什麼,性不會想。所 以叫做海印,所以講性就會講到心。心、性在講一次,什麼差別?本來只有性, 碰到了外在的境,內在的見才會產生心,所以心是性的轉換作用。產生心以後, 鏡子就出來。可以用鏡子舉例了,本來沒有現在變鏡子。鏡子一定怎麼樣?可 以照見森羅萬象,所以叫做海印炳現,炳的意思就是毫不模糊,清清楚楚地出 現。這個叫做三昧門。什麼叫三昧?就是我們的本心。本心叫三昧。為什麼賢 首國師要用三昧?身來身去本三昧。本來我們就一個三昧,三昧就是性,性變 成本心以後,性變成了心,這個心是本性的時候,也叫做三昧。可是這個本心 我們不會用,我們用的是妄心,妄心就離開三昧了。為什麼?本心是三昧,妄 心為什麼離開三昧?為什麼它叫妄心?因為它用錯心了。它不強調心,它只強 調心所現出來的相,所以它是著相,著相就是妄心,你自己要著相,你一定有 什麼?有愛,你愛這個相就愛;一定有瞋,你不喜歡這個相就瞋,生氣;你喜 歡這個相就取,你不喜歡這個相就捨,所以愛憎取捨就是輪迴因,因為你著相。 可是你入本心的時候,本心就是鏡子的時候,入本心的時候相會不會出來?一 定出來,因為海印森羅,這個叫做海印炳現,相一定會出來。可是入本心的時 候,它是以本心為主,所以這個相是妙有,是假有,請問這個相干擾得了它嗎? 干擾不了。干擾不了叫三昧,所以三昧的涵義中我找到最好的就是「以無所受 而受諸受」。所以稱為本心。這句話太重要了!「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什麼 意思?我的心在受諸受,可是我的心就是鏡子,無所受。不管受諸受的受是什 麼,我的心依然清淨,毫不抉擇,毫不取捨,你讓我照大便,我也照它,你讓 我照黃金我也照它,可是,大便黃金出現了,請問鏡子有沒有汙染?沒有。為 什麼沒有汙染?因為它只是我的影像,這樣叫入三昧。可是你如果沒有入三昧 你只會看到什麼?黃金就是黃金,糞便就是糞便,以我們世俗觀,黃金美好, 糞便髒亂,你自自然然墮入妄心的愛憎取捨,你墮入妄心的愛憎取捨就會煩惱, 會煩惱你就有輪迴。就叫無明,就是輪迴。輪迴是本心塑造出來的什麼而已? 輪迴是我們的本心以無所受受諸受而現化出來的什麼而已?幻相、幻影。你知 道它是幻影,那你怎麼會入輪迴?這點你如果清楚,淨土法門你就懂。那叫阿 彌陀佛。你要往生的時候,你什麼境界出來,你是要深信我就是阿彌陀佛。什 麼叫阿彌陀佛?再坦白講,叫做三昧。念阿彌陀佛不是期望阿彌陀佛來接你, 這是現在學淨土,百分之九十九最大的盲點,所以李炳南老居士說要往生淨土,


《妄盡還源觀》36講

22

難。可是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告訴自己那就是我的心,就是我的三昧。它永 恆存在,所有的境只是幻影,干擾不了你。當下見彌陀。所以《阿彌陀經》講 這一種境界叫一心不亂。淨土宗叫一心不亂,禪宗叫明心見性,華嚴叫大開圓 覺,那是同樣一句話,現在《妄盡還源觀》的賢首國師把它稱為三昧門,就是 我們的本心。所以一體叫做「海印炳現三昧門」。再講一次,要進入二用了。 我們的性碰到境就會變成心,心一定能炳現出森羅萬象,可是再怎麼樣的森羅 萬象也干擾不了你的三昧,干擾不了你的自性跟本心,這樣叫做海印炳現三昧 門。所以當炳現所有森羅萬象境界出來的時候,請各位不要去除相,為什麼? 它是自然存在的。你要除相,除去相,也不對,這個叫執著,這個叫入空,入 斷滅空!相來就來嘛,相來幹什麼?是我要用而已嘛,只要不著相,海印炳現 三昧門,這稱為一體。這一體現在賢首國師不用自性清境圓明體,把它做一個 總結,叫做海印炳現三昧門。請問你入三昧門的時候有沒有愛憎取捨?沒有。 你入攀緣心的時候有沒有愛憎取捨?有。攀緣心怎麼來?著相來,你沒有看鏡 子,只看相來。可是你知道影像跟鏡子是一。影像,性只能出現影像,可是影 像是虛幻,影像讓你用、讓你參考,讓你用就好了,這個叫做海印炳現三昧門。 今天課程要結束了,請諸位把這幾個專有名詞,不是要背,去參、去體悟。 ◆ 好,來,現在講二用。我們來看哪二用,這很重要。 第一個,仍然用海印兩個字。第二個,海印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剛剛講過 了,法界。海印森羅,為什麼?因為它能現出森羅萬象,而且什麼時候現出? 常住。什麼叫常住?它一直都這樣子啊。再來,法界什麼?圓明。圓明是什麼 意思?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法界是從自性顯現出來的,它怎麼樣?自在用, 你怎麼用都可以自在用。這個是性產生心的兩個作用。心有這兩個作用,第一 個,本心本自具足的功德無量無邊。第二個,它能現出萬相。所以森羅萬象是 心變現的。十法界是什麼變現?心。十法界叫做森羅萬象,是它心變現的。現 在賢首國師說,這個要用很多名字都可以,用四個字來代表二用,叫做華嚴妙 行三昧門。為什麼要用華嚴?賢首宗就是《華嚴經》。華嚴的意思是什麼?你 要先了解華跟嚴的意思。嚴是莊嚴。華就是華就是花,就是果。華嚴的意思, 用嚴來莊嚴華。所以華是嚴所莊嚴來的。然後用這個華來莊嚴佛,所以叫做佛


《妄盡還源觀》36講

23

華嚴,簡稱華嚴。所以給它名相。佛叫毘盧遮那,華就是普賢菩薩,嚴就是文 殊師利。文殊師利是嚴,為什麼他才叫做文殊師利?智慧。文殊師利就是智慧, 文殊師利法王子,他是智慧第一。為什麼他是嚴?他智慧第一,因為他表法界; 舍利弗也是智慧第一啊,他是表世界。佛時代有一個弟子叫舍利弗,舍利弗是 真的人,所以他表世界的智慧第一。文殊菩薩不是實在有這個人。可是你說文 殊是化身,他是智慧的化身,你也可能是文殊的化身啊!文殊屬法界,他為什 麼能當文殊?因為他能取不捨、能取不著,能所不著,能跟所不著。能所不著。 因為他能所不二。這一種才叫做文殊,什麼意思?文殊已經入本心。能入本心 的這一面鏡子叫能,能現出來的影像叫做所。請問,能現出來的本心是心,能 現出來的影像,相是它的所。能現、所現,請問能跟所對鏡子裡面而言,是一 還是二?一。能現的跟所現的是同一件事。所以我們就知道,所有的森羅萬相 是心變現的,它是我心變現的,跟我心無二無別。所以從心變現出來的影像沒 有一個是真實的,因為它是我的心變現。心在哪裡?你找不到。心在哪裡你都 找不到,都捉摸不定了,相你怎麼能抓摸得定?這樣的正知見你具備,你就叫 做文殊。這個有夠莊嚴,因為它不著相。然後來成就這個花,成就這個果,叫 做普賢。所以成就普賢十大願,最後導歸極樂,最後普皆回向。什麼叫普皆回 向?就是回到本心。所以文殊也是本心出發,最後普賢來作結論,所以文殊共 普賢出發的那一剎那,就是結論的那一剎那。文殊出發就是入本心,能所不二, 普賢結論就是入本心普皆回向。普皆回向,不是都一樣嗎?所以文殊共普賢, 這樣叫毘廬遮那,稱為華嚴妙心。華嚴就是要講這個,莊嚴它的華嚴,就是在 講這個華嚴境界。現在講到一體二用都沒有離開什麼?三昧。三昧就是我們本 心,我們的本性,本性變成本心。一體二用的二用講得真的太好了!一體叫做 什麼?海印炳現三昧門。二用叫做什麼?華嚴妙心三昧門。有沒有發現?所有 的後面都是三昧門,都沒有離開本心,一切唯心造。可是他是用這個專有名詞, 一個性顯現出來的心,心能炳現萬相。所以接下來,心,它的功德一個是文殊, 一個普賢。無能所,莊嚴普賢,最後還是要導歸極樂,回歸極樂,極樂就是心 變現的。極樂國土在哪裡?心變現的。所以《阿彌陀經》一直念七寶池八功德 水,那都是心變現的,不是外面的境界。你說心的境界能變成這樣?對啊,就 像地球也是心的境界變地球,地球你認為是真的,極樂世界怎麼會認為是假的? 養兵千日就用在這時!所有的學佛就是要回歸本心,所以才叫做明心見性。這 個你知道,你一瞭則百瞭,你不知道,百千萬劫你要真正成佛成就,難之又難。 因為你一直在外面繞,進不到摩尼珠,六門裡面的任何一門。


《妄盡還源觀》36講

24

◆ 再來,三遍。什麼叫三遍?心的三個作用。第一個,普周法界,你說普周 法界,那麼大?再來?出生無盡,你想變什麼它就變什麼!再來?涵容空有, 它涵容有空、有有。為什麼?心可以涵容,像鏡子。有,影像。心的作用現在 賢首國師把所有經典,華嚴講心的作用,把它講得這麼清楚。心有多大就多大, 大到你不能思量,叫做普周法界;所有十方世界,所有的十法界,沒有離開你 的心,你看看我們的心有多大!第二個,這個心要變成森羅萬象,要變什麼境 界,只要你一動念它就變什麼!天堂地獄由你心所造,極樂世界由你心所現! 而且變出來的東西涵蓋了空跟有。有,是幻有、影像,空,我們的佛性。心有 這三大作用,所以稱為叫做三遍。普周法界,法界就是心、出生無盡、涵容空 有。這三個,現在賢首國師要用幾個字來表達,三遍叫做塵含十方,塵的意思 就是念,一念間,包含了所有的一切,這一念間的塵就是我們的心,所有十方 世界所有一切沒有超過我們的心。總歸一句話,就叫「塵含十方三昧門」。心 的作用沒有離開三昧,沒有離開本心,本心就是真心本性,沒有離開,那個門 我們都沒有離開,我們從來沒有出那個門。全部都是三昧的作用。你的心有多 大,它就多大,你的心能變化什麼就變化什麼,可是在變化什麼的什麼,跟你 的三昧這個門,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它能變出出生無盡,變出所有十方的世界, 可是絕不汙染。你可以去感受,受諸受,六根接觸六塵外在的世界,可是無所 受,為什麼無所受?應無所住。無所受,因為本心本來就清淨。這意思就是說, 你鏡子不管現出什麼東西,鏡子就是鏡子,本自清淨。所以鏡子叫三昧門,用 這個舉例很好。心有三個作用,它大到無邊,它可以出生無盡,它變化多端, 還可以含有影像、什麼都含,可是,它能包含所有、具足所有一切,能現出萬 法,六祖講說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管它生了什麼萬法,全 部沒有離開三昧門。以無所受受諸受,這個才是正常的心,這個叫佛地。今天 我們是扭曲的心,所以叫做凡夫地。凡夫跟佛地差在什麼地方?照理說本來我 們都是佛地還是凡夫地?本來都是佛地,我們從來沒有凡夫地過,可是是我們 妄認自己是凡夫。可是你再怎麼妄認,你還是佛。為什麼?因為佛的條件你全 部具足了,是自己神經病而已!你本來是佛,是自己神經病,認為自己是凡夫, 天天在那邊煩惱、天天在那邊想成佛。《諸法無常經》裡面講一句話,若有菩 薩、若有人想成佛然後度眾生,此人為無明所牽,這句話你要永遠記住。我們


《妄盡還源觀》36講

25

一般學佛都是這樣,祖師大德、師父這樣跟我們講,我們要成佛、要度眾生, 一直把要成佛度眾生當成我們的第一要義。這一部經告訴我們,若有人想成佛 而度眾生,此人為無明,無明就是煩惱,所牽,牽絆。你本來就是佛,你卻想 成佛;本來無眾生可度,你卻要度眾生,本來有的你還生出一個有,這個叫頭 上安頭,本來沒有的你卻要去度他?你又在做無中生有的美夢,所以此人為無 明所牽,他會被無明煩惱。很多修行人他為了不成佛煩惱一輩子,死後再去投 胎再煩惱,他不斷地在煩惱,終於有一天知道他本是佛。趙州和尚就是這樣子, 所以他才講得來全不費工夫。現在你們不是趙州和尚的翻版,不然你們是什麼? 可是為什麼趙州和尚成就,你不成就?因為你還信得不夠徹底。因為隨便一個 逆境來你就倒了,現在我們的問題是這樣子啊,可是你現在入三昧門,管它什 麼順逆,讓它順逆,無所受受諸受,我無所受。受是我的六根在受,是我的色 身在受,我的佛性無所受,當下你入佛地!你說那麼簡單?佛告訴我們,就是 這麼簡單!佛法本來就簡單,因為眾生複雜,佛不得不講複雜的法,讓我們去 聽。因為祂隨緣妙用,祂為了度化眾生不得不。這太重要了!所以叫做塵含十 方三昧門。三昧就是本心。 現在一體二用三遍結束了。複習一次,一體,用什麼三昧門來表現一體? 海印炳現三昧門。因為性變心。二用,用那些字來代表二用?華嚴妙行三昧門。 用華嚴來代表人的二用,一個文殊一個普賢。再來,第三個,三遍,心的作用 有三個作用,三遍。這三遍用四個字來表達叫什麼?塵含十方。塵就是念,念 出來含著十方。所有十方都會出現在我們的念,就是我們的心,念就是心,念 是當下這一顆心,念不是我們這個唸誦的唸,沒有口字旁,念就是當下這一顆 心。當下這一顆心包含所有一切。可是要怎麼包含?以無所受受諸受。都入三 昧門。 ◆

接下來,四德。 四德,一般講菩薩四德,四個德。哪四德?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 直、代眾生苦。


《妄盡還源觀》36講

26

當心的作用你知道的時候,現在我們身為一個菩薩,不要枉用菩薩這個名, 你已經進入本心了你就是菩薩,第一個你懂得隨緣妙用,菩薩應世你要隨緣, 可是不管你怎麼隨緣,妙用,妙用的妙叫假用,所有你用的都假的,都是影像, 所以我們現在是在影像中用,所以才有一句話,叫做宴坐水月道場,大行空中 佛事,這樣叫做隨緣妙用。你生活的一切都在妙用,妙用跟一般凡夫的用不一 樣,凡夫的用是很認真在用,用得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菩薩卻在妙用, 什麼叫妙用?用了就丟,用了就不理,為什麼?這是一個過程,你也知道是假 的,當你知道是假的,而進入假的世界在用的時候,你沒有煩惱。可是當你覺 得在妙用的用,你不知道它是妙、是很實際性的東西,你才會得失心。這都假 的,有什麼得失心?就像是參加一個遊戲,那就是遊戲,你參加就好了啊,過 去就好了啊,就像成年人在玩大富翁,不管你蓋的旅館有幾棟,不管你怎麼破 產,那都假的,所以等一下還照樣去吃牛排。為什麼?你不是破產嗎?那是假 的啊,就只是大富翁啊,你如果可以把人生看成這樣子,我恭喜各位,你隨緣 妙用。你也是很努力在事件上做喔,為什麼?因為你盡人事聽天命。可是後面 四個字最重要,沒有煩惱。為什麼沒煩惱?假的要煩惱什麼?你在跟人家玩大 富翁也很努力在玩喔,可是在玩的當下,假的。還有坐牢的呢!那個骰子擲到 去坐牢,你心會不會很害怕?不會!就假的啊,坐牢就坐牢,等一下就出來了。 你隨緣妙用,當下現出兩個出來,第一個,隨緣現出什麼?大悲心;妙用現出 什麼?大智心。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像玩大富翁,對方很無聊,叫我們陪他 玩大富翁,你好慈悲,因為你無條件跟他玩,讓他不會無聊。玩了你也無所受 受諸受,贏也好輸也好,當下現出大智!如果你玩完又發脾氣,你是大凡夫, 大愚痴者。哪有人玩大富翁玩到發脾氣的?除非是小朋友,因為他不成熟!我 們等一下下完棋會不會玩到變臉?不可能。但是有一種可能,賭錢。賭錢就沒 有大悲哪有大智!因為你贏別人你哪有大悲?你被人贏,對方也沒有大悲,因 為你害對方沒有大悲,因為你輸錢。你贏就高興,你輸就痛苦,哪有妙用!所 以總歸一句話,我舉大富翁是一個舉例,你只要現在投胎,不管你是什麼角色, 不管你是活在什麼家庭,不管你是活在什麼背景,你只要盡人事,聽天命,沒 煩惱。重點是沒煩惱。盡人事聽天命叫做隨緣,沒有煩惱叫做妙用,當下現出 大悲跟大智。你就是觀音跟文殊的化身。 菩薩四德第二個,威儀有則。你要做出來給人家看,要有威儀,有禮貌、


《妄盡還源觀》36講

27

隨順眾生,所以普賢菩薩隨順眾生,盡量同理心去想對方,你說我是很有原則 的人!可是得罪了對方。你不能站在你的原則,原則是方便才叫原則,古代有 一個人叫晁錯,他就是非常嚴峻,為什麼?對就對錯就錯,最後被袁盎所害, 腰斬於東市,因為太嚴厲了。那是法家的思想。做人要圓融,差不多剛好就好, 你有原則沒有錯,沒有方圓沒有辦法成規矩,但方圓是要並立在整個隨緣妙用 的當下,沒有百分之百的。我就是非這樣不可,太執著了!第一個眾善從之, 第二個你沒有人緣,沒關係,我一定要有原則,那是你自己的問題,這個人一 定很不受觀迎,一定很惹人厭。真正一個菩薩大德,到處都是人缘,他所到之 處眾生歡喜,眾生歡喜譲眾生歡喜一定沒有原則,你怎麼知道沒有原則,他的 沒有原則就是原則,他的原則就是讓眾生歡喜的原則,而不是諂媚,而不是阿 謏。因為你讓眾生痛苦,眾生的佛性傷害,你沒有大悲心,各位要懂,所以叫 柔和質直、威儀有則,道理是這個,柔和質直跟威儀有則大致上差不多。 最後最重要的,菩薩代眾生苦。什麼叫代眾生苦?不是代替眾生物質上的 苦,是告訴他五蘊皆空,是告訴他佛性、告訴他宇宙真相,用這個來幫助眾生 離苦得樂,才是真正的代眾生苦。佛陀就是在做這四樣事而已。佛陀代眾生苦 是用經典來教化眾生,祂讓眾生完成了生命的圓滿。這是佛陀要做的。近代大 德淨空老和尚他一直在講這個概念。以前包括他有三個師兄弟都同年次,算命 跟他講說三個人同一年死掉,45歲就會死。其中一個害怕,就去大溪求密法, 學密。他學密學到有神通,他牌位一立,過去生的太太會來找他,他有講過, 這我看書上也有說過,他說冥界眾生傍晚三四點就出來,一直到隔天卯時,5-7 點他們就回去休息,跟我們人類剛好作息顛倒,所以他說看的到,最後45歲他 還是死掉。修密沒有辦法挽救他的生命。另外一個也是45歲死,可是他有功夫, 他是要去榮總看病,他自己搭公車要去掛門診,在門診等醫生時往生。淨空老 和尚說他真的在45歲那一年得到一場大病,可是他堅持講經,因為他想代眾生 苦,就是把經義的內容跟眾生分享,他自己講的。他跟我老菩薩同年,今年96 歲,民國16年生的。你看看他所講的是這樣,這一點各位要知道。菩薩四德。 佛陀做什麼,我們就跟他做什麼就對了,菩薩四德。 ◆ 這裡面用四個字來表達,四攝攝生。一樣還是三昧門,沒有離開三昧。什


《妄盡還源觀》36講

28

麼叫四攝?第一攝,布施,第二個叫利行,第三個叫同事,最後一個叫愛語。 這個太好了,四攝!佛陀已經把當一個菩薩要做什麼,很明白講出來了。 《妄盡還源觀》因為是講理,所以沒有辦法細節上講。四攝攝生,你身為 一個菩薩,你要有四件事來攝生,來幫助眾生。一,布施。什麼叫布施?布施 不是我把什麼東西都給人家叫布施,這是狹義性的,布施的涵義叫做俱捨,當 你內心有捨的當下叫做布施,布施在「捨」。不是我東西都送給人,東西是給 該得到的人,你自己也是該得到你自己,因為你要生活,你家人要生活,不是 我什麼都給人家,不是那個意思。可是你出家就不一樣了,出家是心裡面除了 要俱捨以外,你所有一切也要捨,你只用你的禪苑、用你寺院裡面該用的東西 而已喔,全部都沒有你名下的東西,全部都是常住的。這當然有分出家在家。 可是現在就是指一般,你要有捨的心,所以稱為布施。因為當你捨,你內心才 無所住,你有所住你沒有辦法幫助眾生,布施。 第二個利行。什麼叫利行?你做的每一樣事,都是對眾生有利益的,這個 叫利行。 第三個同事,什麼叫同事?你的心要有同理心,眾生跟眾生要有個同理心, 為什麼要有同理心?因為眾生同一個自性。 最後一個愛語,語言雖然是一種音波,可是講出來的話在關懷、不刺激對 方,講出來的話讓對方感受那種溫馨,這個稱為愛語。可是愛語還有一種,憤 怒也是愛語的一種,因為這句話雖然是憤怒的話,本心卻是清淨的,因為,眾 生不同的緣,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幫助他。只要能幫助眾生成長的,用語言表達 出來一律稱為愛語。用行為表達出來叫做利行。而且要有同理心,因為眾生同 一個自性。這個叫四攝攝生,不離開三昧門。 所以一體二用三遍四德結束了。菩薩所到之處,眾生歡喜,因為他行四攝。 ◆ 好,接下來是五止。


《妄盡還源觀》36講

29

一、照法清虛離緣止 二、觀人寂泊絕欲止 三、性起繁興法爾止 四、定光顯現無念止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 止叫放下,要怎麼放下?不是你修來放下,你修的放下就是不放下,放下 不是你修來的,放下是什麼?是見地來的,見地夠不放下不可能。你說我還放 不下!代表你見地還不夠。你已經知道這東西是假的,我還放不下?原因就是 你不知道它是假的。就像我們去看電影,3D電影,箭射過來,你認為你被箭射 到的,請問你回家會不會耿耿於懷?過了五年,人家問你你煩惱什麼?因為某 一年某一日我去看電影,我被3D電影的箭射到,到現在還在痛,哪邊痛?身體 已經不痛了,心在痛。大愚痴!為什麼大愚痴?竟然3D電影干擾你那麼久!看 3D電影第一次你會躲,為什麼會躲?太真實了!第二次,管它射過來!來啊來 啊!為什麼?3D電影如果躲來躲去,全場電影院不是大家都在那邊閃來閃去? 你去看那個3D電影獅子王,那獅子衝過來,你會不會嚇一跳?不會。剛開始有 一點,後來就知道是假的。什麼要止?為什麼要放下?一切都假的。我舉3D電 影是比較通俗,讓各位了解,日常生活要做到3D電影,你如果做得到,你就是 入地大菩薩。請問這是你修來的?你是因為有修行修到影像都變成3D電影,還 是你見地來的?見地。如果懂得這個,修行之門才能入,否則不得其門而入。 我聽到很多學佛的人,法門一大堆,有些人專門在拜山,禮拜六禮拜天都去朝 山,當然朝山的當下很歡喜,這也很好。請問朝山跟週六週日去爬山有什麼不 同?爬山是遊山玩水,朝山有佛菩薩加持!請問你在遊山玩水沒有佛菩薩加持? 佛菩薩無所不在。可是你卻不知道,你卻以為在修行!有人專門提倡這個,說 這個才有功德,妄說佛法!不懂得佛法!以盲導盲。你能說朝山拜山是一種運 動,這是對的,在運動當下有一種宗教觀,讓自己的心不動,讓你的心不受到 外界的感染,這個可以。可是說這個就有特別佛菩薩加持,請問如果朝山後遇 到倒楣的事,你又抱怨一次佛菩薩!所以我們時常在毀謗佛菩薩,因為你把佛 菩薩當作是相上庇護你的守護神!我們只是一個宗教情操,可是我們知道時常 對祂失望!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人生不圓滿的事十之八九,佛菩薩不是來讓 你圓滿的,佛菩薩是教你如何心圓滿的,不是示現讓你相圓滿的,沒有!不會! 你說我學佛學這樣我身體很健康,身體健康不健康跟學佛無關。你沒有看到很


《妄盡還源觀》36講

30

多大德病懨懨的!江味農,《金剛經》的註解者,你去看他的傳記,中年以後 活在病魔之中!永嘉大師四十九歲往生,藕益大師五十七歲往生。所以學佛一 定會長命?不見得。《六祖壇經》那些大人物、那些大祖師,幾個人長壽?可 是當你學佛比較不煩惱的時候,當然免疫能力就高,所以能保護身體也是事實。 這個也是事實,不能否定,可是壽命多長跟這個無關,為什麼?生出來那一天 就注定你要什麼時候死。可是人家淨空老和尚講經能活那麼久?因為他本來就 能活那麼久。除非他才能講經。所以一切都是法爾如是。這個叫「性起繁興法 爾止」。什麼叫性起繁興?本來就這樣子。你該放下了吧!性起繁興,本來就 這樣子。本來世間就是這樣子,因為你有真心本性示現出來,本來就這樣子。 什麼叫法爾?本來就這樣子。所以你只能放下了吧。所有的法,法就是心裡面 產生出來的一切現象界,所以現象界都假的,清虛叫假的,離緣止,放下了吧。 人就是我們的色身,色身寂泊,它是暫時的變現、生滅法,你現在四大調 和就健康,四大不調和就死掉,生命就死掉啊,離欲止。所以你可以放下,就 不要理它,那都假的啊。 四來,定光顯現,什麼叫定光?我們的心叫定光,顯現出來的森羅萬象, 所有顯現出來的都假的,無念止,不要執著,無念叫不執著,放下。 理事玄通非相止,事事理所形成的,沒有理就沒有事,有事突顯有理出現, 理事本來就玄通,理不離事事不離理,什麼意思?鏡子不離影像,影像不離鏡 子。影像叫事,鏡子叫理,理事玄通非相止,所有的相都假的,你可以放下了 吧。 五止全部都叫你,你可以放下了吧!所以後面止止止止止,五個字,告訴 你,放下放下放下放下放下。為什麼放下?因為它全部都假的。 好,現在回來,他告訴你這個叫做「寂用無礙三昧門」。寂,就是我們的 心,用,就是照,也可以稱為寂照。照是什麼?就是心光所現出來的影像叫做 照,也稱為作用。影像是讓你用的,無礙,兩者沒有障礙。心現出來的森羅萬 象的影像跟你的心沒有障礙,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以什麼叫無礙?事事無礙理事無礙,寂就是理,用就是照,就是事,所以叫


《妄盡還源觀》36講

31

做理事無礙,所有一切是無礙。為什麼它能無礙?因為你入三昧門,對你的本 心而言全部無礙。不要忘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麼會妨礙你呢?妨礙是不 是你的攀緣心在妨礙而已?本心不妨礙。各位大德一定要記得一這句話,本心 什麼都不妨礙,是攀緣心在妨礙。其實攀緣心也沒有妨礙,可是你認為有妨礙 就變成有妨礙。為什麼會妨礙你?因為煩惱,煩惱是你攀緣心變現的假象,煩 惱不是真實的東西。這個稱為五止。 ◆ 好,最後我們要講六觀。六觀門的六觀。這個太好了,單單這六觀哪一觀 進去都入佛地。 第一觀:「色境歸心真空觀」。觀就是看破,智慧,真空觀。 再來,「從心現境妙有觀」。一個是從外進入內,一個從內進入外。這兩 者不離,所以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第三,「心境秘密圓融觀」。第一個講境,然後進入心,第二個講心進入 境,真空妙有,最後把心境合在一起,心不離境境不離心,心經講的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境,空就是心,心 色,空跟色兩者是一體,所以最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稱為秘密,因為境 跟心同一個東西。這秘密是一個表法,換句話說,秘密就是圓融,因為它是同 一體,所以這個是六觀的三觀,任何一觀進去都是入佛地。 再來,「智身影現眾緣觀」、「多身入一鏡像觀」,最後一個「主伴互現 帝網觀」。這六觀任何一觀進去都對,而且是分成兩個,兩個是一模一樣,前 面三個一組,後面三個一組。前面三個講境跟心的關係,境代表色,心經的色; 心代表空,色空的關係它是不一不異,境即是心,心即是境,所以叫「心境秘 密圓融觀」,它是一體的,同一樣東西。可是凡是從心現出來的境,都是虛幻 的,記得這一句話。所以請問西方極樂淨土是不是虛幻的?也是。請問地獄是 不是虛幻的?也是。當然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是不是虛幻?也是。你說極樂 世界是虛幻的,因為我們沒有去過,那就讓它虛幻吧;地獄虛幻,沒有去過讓


《妄盡還源觀》36講

32

它虛幻吧,你說地球虛幻,你怎麼能夠接受呢?可是我告訴你真的虛幻,為什 麼?你現在身在地球,你眼睛看出去的世界就是地球,請問你眼睛看到所有世 界,對你的本心而言,它只是什麼而已?影像。這個對我而言是影像,沒有一 樣不是影像。因為都是影像,所以我看到的東西有就是沒有,沒有就是有,都 是影像。其實我剛才所念的很多都是我想像出來的影像。這三位法師坐在這邊 也是影像,在我心裡面有啊!不要以為我講出來是真實的東西,當你入法界的 時候,什麼都是虛擬的世界。我現在講,現在坐在我前面的大概有三百多位菩 薩,其實沒有人,只有幾個而已,五個以內,可是為什麼它是影像?為什麼? 我心想出來的。一切法心想生。佛經的偉大在這個地方!懂得這個,你才知道, 啊!原來是這樣!現在所講的跟前面都一樣!智身就是法身,就是我們的心, 影現眾緣,眾緣就是相,所有的相是眾緣和合而生,對我們的心而言它是影像。 這樣觀就入佛地了!多身就是境。剛才我講坐了三百多位菩薩來聽經,其實沒 有!三百位叫多,是我心變現的,所以多入一,一變多,多即一,一即多。不 要說變三百人,變一百萬人也有!為什麼?變得出來嗎?變得出來,從法界要 變什麼都可以,心如工畫師。可是凡是變出來的東西,沒有一樣不是什麼?影 像。所以叫「多身入一鏡相觀」!鏡相就影像。 ◆ 最後一個,境跟心,主伴。一個主一個伴,一個正報一個依報,有時候以 境做正報也可以,以心做依報也可以,從心來做正報、境來做依報也可以,互 現。帝網觀。光光交攝毫無障礙。這六觀稱為「佛果無礙」入三昧門。什麼叫 佛果無礙?因為你從哪一門進去,都是入佛的果地。 所以成佛要止觀。你能達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六觀,你從哪一觀進去, 其他都是它的伴。哪一個為主都沒有關係,六門之中隨入一門都是佛地,都進 入佛國。 這個秘密圓融的觀照,秘密圓融的華嚴境界,不是五百羅漢所能及,也不 是不入法界、多劫苦行的菩薩所能到,所以悟在剎那間,當下入佛地,所以叫 是則是非則非,是則龍女頓成佛,是講這個。這個叫做華嚴境界。這個叫做六 觀門。六觀門的每一觀,最後都是進入什麼門?三昧門。不要忘記什麼叫三昧,


《妄盡還源觀》36講

33

無所受受諸受。只有我們的心才能無所受受諸受。你說凡夫眾生有沒有無所受 受諸受?有,他不知道。他卻在有所受受諸受。請問有所受受諸受是不正常的 還是正常的?不正常。那世間凡夫居多,所以佛陀點出彼愚痴者,就是世界七 十億人口有99%都是過著不正常的生活,為什麼?把虛幻的相當作真實的相在 執著。執著到身體沒有了,他的攀緣心還是沒有消失,再藉著攀緣心再找一個 身再投胎,所以輪迴就不斷地產生。現在我們知道了,妄盡還源觀我們學會了, 平常就要練習,保任住佛性,往生的那一刻,只要你六觀隨便用一觀,一觀隨 便你用,看你用哪一個都可以,你就入三昧門,三昧這個本有的門你入了,當 下叫做淨土。所以賢首國師說,以無礙心現無礙境。無礙境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佛國世界,就是這個意思。 好,最後,來做結束。 如是等義。隨德立名。 據教說為六觀。隨入一門。 眾德咸具。無生既顯。幻有非亡。 攝法界而一塵收。舉一身而十身現。 如斯等義。非情所圖。識盡見除。 思之可見。余雖不敏。素翫茲經。 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無生就是我們的本心。本心本來就存在,沒有一天消失。本心所示現出來 的東西都是幻有,可是幻有也沒有失去,只要有心就會現出色,所以心色不二, 心境不二,就好像有境子它就能現出影像,所以無生既顯。幻有非亡。幻有不 能除去,除去幻有非佛法,幻有是法爾如是,會存在的,存在知道它幻即可。 《圓覺經》才有一句話,什麼叫修行的大法要?知幻即離。不是要離幻,不是 要把幻去掉,知幻。離幻不可得,離幻還是凡夫,要知幻,它是假的。所以攝 法界一塵收。你看他的文字寫得那麼好!法界就是心。舉一身而十身現。因為 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如斯等義。非情所圖。他說這樣子的法義不是你用第六 意識、你用你的人情思考可以體悟的。圖就是了解的。識盡見除。當你把識, 識是妄心,見也是妄心,是同一件事。你把識跟見放下,你就會見得非常的明 白了,這個叫做轉識,思之可見,成智,你就明瞭了,很清楚了。余雖不敏,


《妄盡還源觀》36講

34

賢首國師是佛再來,他還那麼客氣說我不敏。素翫茲經,素就是說我向來對於 茲經,就是《華嚴經》是相當地投入、相當地體悟,素就是素來、本來、一直 以來,都是對這部經深入,今天只是順便用偶文,偶文的意思是說也沒有什麼 珍貴的東西、珍貴的文章,賢首國師太客氣了,聊伸偶木之文,式集彌天之義, 來集這一個彌天,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最圓滿無礙的含意。你看賢首國師這麼講, 他說我用粗糙的語言文字來把宇宙全部的真相全部告訴我們。 頌日 備尋諸教本 集茲華嚴觀 文約義無缺 智者當勤學 最後頌曰,他用這個頌來勉勵我們所有的學人。備尋諸教本,集茲華嚴觀, 他說所有佛說三藏十二部經典,所有佛陀的經典完全都集中在華嚴的宇宙觀跟 法界觀裡面,所有的經義、那麼多的法義離不開華嚴,集茲華嚴觀就是集茲在 這個法界觀,法界觀就是我們的心,心觀。你看我們早課晚課一定一句話:若 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為心造。 文約義無缺,他說我寫的《妄盡還源觀》雖然只有短短幾千個字,可是它 的意涵、整個深奧密、整個佛陀的心要,完全都是完美沒有缺失!如果你不是 一個愚痴者,是真正想學佛而成佛道者,這稱為智者,當勤學,就是要把《妄 盡還源觀》勤學,不是只有讀誦,要了解法義,然後保任住一體的自性清淨圓 明體。 《妄盡還源觀》到這邊全部圓滿。我必須要感恩我們佛菩薩,感恩我們釋 迦牟尼佛,如果沒有祂講的華嚴,我們萬古如長夜!我小時候稍稍認識外界以 後就想成佛,卻始終找不到門。一直到找到我的師父廣欽老和尚,我一直以為 學他六十年不吃飯、六十年不睡覺就可以成佛,我曾經嘗試過,可是我沒辦法, 我曾經斷食七天,這七天對我而言,是一種折磨,所以我知道這一條路我不能 走,最後我就念佛,因為廣老教我們念佛,可是廣老的真正含意我不懂,我勤 念佛,我做一樣佛事都比人家專心,一直念佛,可是我唸不出所以然!也修密 法,到美國碰到宣化上人,他那時候沒有因緣在那邊出家,一直學密法,所以 我修到蓮師的專修法,很多手印我都會,觀想非常成熟。直到終於有一天,入


《妄盡還源觀》36講

35

法界的那一天開始,整個觀念翻轉的剎那間。我沒有老師,沒有一個高僧大德 告訴我,我一直尋備諸經,最後讓我發現到,所有千經萬典在講一個本心而已! 最後當我得癌症的時候,看到《六祖壇經》尋其義的那一剎那,我恍然大悟。 六祖是怎麼成佛的,恍然大悟。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什麼都不用講,一切 是在無相頌之中,所以驀然回首之間,法界一通,全經萬典完全難不倒我。諸 經好像諸佛為我而宣說,當下就是如是我聞,我講什麼經都可以,為什麼?入 本心的當下,叫做入法界,入法界叫做入佛國,成佛不是想像那麼難,當然成 佛也不是想像那麼簡單,可是知幻即離,只要不被幻相影響,當下就是本心。 所以第一個感恩釋迦牟尼佛,我們的世尊,第二個,從我出家以來,賢首 禪苑到到現在,無時不刻,賢首國師沒有一天離開我,我天天跟他的本心相應, 他好像指導著我,看透了《妄盡還源觀》五千言,它字字都是心血,字字都是 肺腑,字字讓我心相應,我不用做什麼準備,可是我在講經的當下,只要賢首 國師的心就是佛陀的心,跟祂相應的那一剎那,所有的法義就是他所講的文曰 義無缺,你就可以把這個法義這個無相義來做解釋。所以這三十六集以來,這 將近一年以來,對我自己本心的認定、對這個三昧門的篤定,我非常清楚!希 望用這個跟所有的眾生來分享,尤其跟我們有緣的眾生!感恩來聽經的眾生。 祝各位圓成佛道,阿彌陀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