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髓創刊號w

Page 1

菩提

心髓 電子報

創刊號 20 1 6. 1. 17

師父開示

元旦講座 同證千年菩提心髓 齊開百代法脈傳承 新年新書新講堂 《活出正能量 ‧ 讓愛流動》新書發表會 各講堂春季課程

全 球 四 聖 諦 人 間 學 會 發 行

The Four Noble Truths Global Buddhist Society


最深摯的導航羅盤

釋淨光

日出東方,明相漸起……。 法運在開啟,佛陀的弟子在聚集……。 籠罩了兩千多年的迷霧,終將散盡。原始佛教的經法與 禪法,終將朗現於世……。 兩千多年的等待,終將在此世畫下圓滿的句點。 在眾多法友的共同努力下,這兩年半的時間,教團在海 峽兩岸舉辦了將近二十場的十日禪。我們傾力將佛陀的經法 與禪法,隨緣盡力的闡述與傳授,也一再見證法的力量與感 動,一再見證以法真誠面對生命所帶來的成長與茁壯。 其實,我已無憾。此世已將三分之二的經法與禪法的深 義留在人間。教團的法友們會繼續深學探究、依法修證,法 脈會繼續傳承久遠……。 「同證千年菩提心髓,齊開百代法脈傳承」這是聖弟子 們的深心切願,更是生死輪迴中最深摯的導航羅盤,讓我們 在迷離的人間不致遺忘千年的承諾與承擔……。 此世,我們又在法緣的共振中重逢,在佛陀的護念下、 菩薩的加持與龍天護法的守護下,讓我們勇敢地開啟久遠的 沉埋,承擔一世又一世的法脈傳承。 讓我們一起開啟千年的清淨伏藏,讓這高舉聖弟子法幢 的法船,在人間乘風啟航,引領人類超越集體潛意識,因無 明而互相傷害的苦難,揚昇集體意識,邁向新文明——尊重 眾生相互依存而相互增上的愛與光明的未來。

1

菩提心髓創刊號


菩提

心髓 電子報

緣 起 生命封滯就是自苦苦他, 生命流動就是把愛和光明帶入 人間,如何於每個片刻活在生 命的真實法流裡,讓黑暗中的 眾生可以看到生命的自由和光 明,為自己、家人和人間帶來 喜悅和生命的方向,這個比任 何事情都重要。 佛陀和阿羅漢們努力把喜 悅、光明、慈愛、解脫的法身 特質徹徹底底地在人間輝耀, 就是在做這件事。我們也是在 做這件事:和因緣相應的學法 眾分享佛法的光輝,讓自己的 生命在法上流動,也讓別人的 生命在法上流動,讓佛陀的法 燈燈相傳,永住人間,自利利 他,福利人天。 這 樣 才 對 得 起 佛 陀, 因 為只有學習佛陀的法,自知作 證, 才 能 夠 從 生 命 的 黑 窟 超 脫,活出一種喜悅、活出一種 光明、活出一種愛、活出一種 解脫。

發 行│全球四聖諦人間學會 發行人│釋淨光 編 輯│四聖諦人間教團編輯小組 創刊號│ 20 1 6 年元月 1 7 日

佛陀的使者 願我們真誠面對生命 開展佛陀四聖諦之明見 行動中 保持覺念 生活裡 正觀因緣 彼此間 善解善待 恆念佛陀法教 ——清淨、智慧、慈悲 敬邀您和我們一起 護法、學法、弘法 走一步路 點一盞燈 為自己 也為人間 帶來~自由與光明 電 話:0 2 -350 1 21 0 9 網路電話:0 7 0 -1 0 1 -7 9388 電 郵: mhjtsm@gmail.com

隨喜護持 -佛像、講堂設備, 禪修、助印、弘法人才培育等弘法基金 〔 弘法基金〕 中國信託銀行 (822) 北投分行 戶名:全球四聖諦人間學會 帳號:680-540133695 四聖諦人間禪林建設基金 〔 禪林建設基金──專款專用〕 第一銀行 (007) 北投分行 戶名:全球四聖諦人間學會 帳號:191-10-057951

菩提心髓創刊號

2


編輯室札記 受到感動的時候,自然會想分享,在學習佛法 的路上,許多人一定歷經過種種好或不好的經驗,而 正法難遇、明師難尋,如何將受用分享給更多人,這 是編輯這份刊物的初心。身為佛陀的使者,我們認真 規劃、虛心學習,期待成長與日俱增,法緣廣結。 躬逢師父開示〈同證千年菩提心髓;齊開百代 法脈傳承〉,作為電子報的創刊號,再適合不過了! 除了師父開示的大記事之外,我們規劃了四個 連載系列:『經法與禪法』、『阿含經闡要』、『經 法與禪法』出版書籍連載、『纏問與禪解』問答系列, 並分享見證法友學法的喜樂,我們邀請您共襄盛舉: 齊開法脈,共證菩提!

3

菩提心髓創刊號


目 次 封底故事:我只有一個 dāyāda 元 旦 開示

同證千年菩提心髓 7 齊開百代法脈傳承

釋淨光

四聖諦人間教團四年學程

15

暨 2016 年學習規劃 釋淨光

經法與禪法

17 19

一乘道即無上道 從迷惑中醒悟到究竟解脫

學員心得

21 23 24

聞法啟發

黃品勳

走在光明的路上

林素瑜

佛法就是這麼親切

吳宥娟

纏問與禪解

25

27

修習正念而不是修成無念

近 期 活 動 與 春 季 課程表

菩提心髓創刊號

4


新書發表會

1/30 09:30-12:00 台 中 瑞 成 書 局 台中市東區雙十路一段 4 之 33 號 電話:04-25871659

親至現場者免費結緣本書;網路報名者再贈 2015 年三本書。 ①禪觀之劍 - 九重隨觀 ②見法開悟四念處 ③四念處禪觀要訣 —

5

菩提心髓創刊號


指導禪師──淨光法師 淨光法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現任「四聖 諦人間教團」導師及「原始佛教明和講堂」創辦人。十 餘年來,從在家到出家,法師於電台或社區大學開辦過 千餘場心靈成長講座,並指導編譯十數冊《雜阿含經》 相關的白話叢書。現更以悲憫本懷於全球應機說法,指 導「因緣觀禪法」,協助現代人釐清心靈困惑,轉化心 理機轉,開發生命潛能,走向自由人生。 在眾多法友的願力支持下,二○一四年成立「四聖 諦人間教團」,結合講座、禪修與網路法音宣講的開展, 弘揚「原始佛教如來禪」,將利益人間的佛法傳諸全球, 希望透過眾人學法、修法、證法的道力,見證佛陀留在 人間的一乘菩提道,續佛法脈,重顯佛陀的智慧,以增 上人間、法界的光明與和平。

菩提心髓創刊號

6


元旦開示

【同證千年菩提心髓;齊開百代法脈傳承】 2016 年元旦,在三峽的明和講堂,淨光法師開演重要 而精闢的開示,見證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的法教 重 新 在 這 個 人 間 顯 揚, 躬 逢 其 盛, 願 我 們 一 起 共 證 菩 提,齊開法脈,續佛慧命!

歡迎諸位,很歡喜跟諸位 在 2016 年這樣的法緣當中見面, 這也是我們在三峽要開啟的一個 共修中心,希望有更多法友因為 這個共修中心的開啟,獲得更多 利益,希望有更多法友願意在這 個地方一起分享跟學習佛陀的法 教。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同證千 年 菩 提 心 髓, 齊 開 百 代 法 脈 傳 承。 到底什麼是菩提心髓? 到底什麼是佛心? 到底什麼是佛的智慧? 佛陀把他的智慧留在這個人 間, 就 形 成 法 脈 的 傳 承, 所 以 要先能夠確認,而且確證佛陀的 心,才會知道我們要傳的是什麼 樣的法。 其實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

7

菩提心髓創刊號

為我們而來到這個閻浮提世間 的,來到這個人間做什麼呢?佛 教有一句話叫做:「讓眾生能夠 開示悟入佛知見」意思是讓三界 的有緣眾生都能知諸佛所知,見 諸佛所見,也就是有像他一樣的 智慧。 那這裡面有一個很特別的 問 題, 比 如 說, 我 們 知 道 在 兩 千五百多年前,生死輪迴的這些 觀念早就都有了,也就是有畜生 界、鬼界、人界,也有所謂的天 人,在那個時候有一種想法,如 果沒有辦法從生死輪迴當中解脫 的話,眾生就會一直在各自的業 力當中,隨著無明,那時候叫做 「業」的這種推動當中,不斷的 流轉生死,因為這是事實。現在 就有這樣的一件事情:你知道怎 麼樣走出生死輪迴了嗎?為了這 個,佛陀為了這個來到人間:為 眾生示現一條解脫生死輪迴的道 路。


師父開示

諸位,你有辦法清楚生從何 來?死從何去嗎?確認了這件事 情,確確實實知道生從何來,也 確確實實知道死從何去,確確實 實知道生何因何緣,確確實實知 道生死輪迴可以怎麼樣寂滅,這 個就是菩提心髓。 所以它是一種生死的智慧, 也 是 一 種 超 越 生 死 的 智 慧。 用 專有名詞來講,第一個就是要先 如實知見生死輪迴的因緣,這個 叫做「先知法住」,知道何因何 緣而會有生死輪迴。因為明確的 內觀,如實知見生死輪迴的因跟 緣,所以進一步能夠去確證生死 輪迴寂滅的狀態,這個叫做「後 知有涅槃」。所以先知法住,後 知有涅槃,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把 法教留在這個人間的主要目的。

十二因緣的禪觀 諸位再好好想一想,你真的

能夠從自己的生命經驗當中了 知,怎麼樣發生生死輪迴的嗎? 何因何緣而會有生死輪迴,何因 何緣在不斷的輪迴當中會有相應 的業報呈顯,這都是包含在「先 知法住」的智慧裡面。再來,更 重要的事情,是你能不能確證, 自己可以藉由此世的努力,而不 再受到生死輪迴的逼迫,藉由此 世的努力知道邁向生死輪迴的終 點,解脫生死輪迴的逼迫,這個 叫做「後知有涅槃」。我們學佛 就是為了這個。 佛陀來這個人間,你看他在 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因緣, 了解了、明見了、確認了生死輪 迴 之 因, 確 證 了、 了 解 了、 明 見了生死輪迴寂滅的狀態,然後 依這個明見,知道只要在不明見 當中,就叫做無明;只要在無明 當中,生命經驗一發生,就會落 入以為是我、是我所有的妄見裡 面,這個就叫做我見。在無明、

菩提心髓創刊號

8


我見當中,他一定會去執取生命 經驗,欲令如是、欲令不如是, 這個就叫做於生命經驗有喜貪。 於識有喜貪,所以就會不斷 的去造作生命因緣的再生,這就 是名色之緣。 有這種根境之緣,也就是身 心現象發生的因緣不斷的再生, 當然會有六根報身的發生、六觸 入 處(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根 ) 的 發 生。 所 以 諸 位 好 好 觀 察 就 會 發 現,生命裡不會有孤立的根,有 根的時候一定是在觸境當中,當 你發現根的時候,一定是在境之 緣當中的根,也就是當六根報身 一發生的時候,就會有相應的依 報世間發生,生死輪迴的現象就 這樣在發生。所以有六觸入處就 有「觸」,然後在根境之緣當中 生 識; 有 觸 就 會 有 情 緒 的 現 象 (有受),有標記、有思惟的現 象(有想),有意志決斷的現象

9

菩提心髓創刊號

發生(有行);也就是有受想行 的發生! 這邊要注意聽喔,其實師父 已經在帶禪觀了! 因為我們都活在無明我見 中,所以當這些色受想行識五陰 發生的時候,你會貪愛在其中, 執取你喜歡的生命經驗、抗拒你 不喜歡的生命經驗──這就是 十二緣起中的「愛」。 這是什麼意思?「愛」就是 「 於 生 命 經 驗 有 喜 貪 」。 所 以 就會以為生命經驗──色受想行 識五陰是我是我所有,是我、是 我可以控制,是我、是我可以支 配,是我、是我可以占有,這個 叫 做「 取 」。 有 取 你 就 不 會 鬆 手;不止不會鬆手,心也鬆不下 來。這什麼意思?你就會想要讓 這種自以為是的、自以為是我的 這種存在感不斷的持續下去──


師父開示

「有」。所以有這個「有」,就 會有這個讓存在繼續存有下去的 內在衝力,就會再緣生下一世六 根報身再生的因緣,這就是生死 輪迴。 這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的發 現! 所 以, 生 死 輪 迴 要 怎 麼 息 滅?生要如何滅?關鍵在於,要 讓存在感繼續持續下去的這個衝 力──「顧念有身」──這個對 存在感的執迷,止息下來。

身 心 之 緣 就 要 滅; 身 心 之 緣 要 滅,於身心經驗有喜貪要滅;於 身心經驗有喜貪要滅,就要不再 以為身心經驗是我、是我所有, 所以「行」要滅。那要知道身心 經驗非我、非我所有,「無明」 要滅,要有這個「明見」。這就 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逆觀之後的發 現! 發 現 怎 麼 樣 呢? 生 命 經 驗 「當生即逝」非我、非我所有,

要讓繼續存在下去的有續衝 力止息,就要清楚這些不是我、 不是我的,就是生命經驗非我、 非我所有,所以「取」就要滅。 那取要滅就要對於色受想行識五 陰沒有貪愛,「愛」要滅。生命 經驗就要息滅、受想行要息滅, 「觸」就要滅。觸要滅所以六根 「六入處」要滅,六入處要滅,

菩提心髓創刊號

10


在這個明見當中,所以「無明」 滅、「行」滅。於生命經驗不再 有喜貪──「識」就滅,所以不 會 緣 生 身 心 之 緣 ─ ─「 名 色 」 滅。名色滅所以不會再有六根報 身 再 生 的 因 緣 ─ ─「 六 入 處 」 滅。 六 入 處 滅 所 以 不 再 去 觸, 「觸」就滅。觸滅了所以不會有 生命經驗的發生──「受想行」 息 滅。 受 想 行 息 滅 了 所 以 當 然 「貪愛」息滅,貪愛息滅了就不 會再有我見執取生起,「取」就 滅。所以不會再有那個相續的衝 力,「有」就滅,有滅了生死輪 迴息滅。 這個就是菩提智慧裡面的智 慧中的智慧,「心髓」,就是這 個。 這裡就看到三界六道眾生怎 麼樣因緣於無明、我見、癡求欲 而流轉生死,所以在這種無明、 我見、癡求欲當中不斷的受苦,

11

菩提心髓創刊號

在以為是我、是我所有的逼迫當 中 不 斷 的 自 苦, 所 以 就 會 去 苦 他。會自苦會苦他,所以絞結纏 鎖,然後在這個三界六道當中, 不斷的生死相續。明見了,慈悲 心才會升起,然後確認,如果眾 生能夠安住在這樣的明見,明見 生命的真相:諸法因緣生,諸法 因緣滅。什麼樣的因緣?因緣於 無明我見癡求欲,就會有苦,有 生死輪迴不斷的升起。有這樣的 明見,所以依這樣的明見不再去 取 著, 苦 會 滅, 自 身 的 苦 會 息 滅,所以不再去自苦苦他,所以 就懂得依這樣的法來善待自己的 生命,善待別人的生命;從原本 無明、我見、癡求欲當中那種自 苦苦他的生物慣性,變成一種有 法上面的自覺,能夠自護護他, 守護自己的生命品質,不再落入 絞結纏鎖的生死輪迴的相續當 中;並且也能夠依這樣的明見來 守護別人的生命品質,減除,或 是減少讓其他的眾生,因為我們


師父開示

的身口意行而落入更沉重、更不 安的生死輪迴的逼迫,這叫做自 護護他。 有這樣的自覺,有這樣的明 見,所以我們就能夠自覺覺他; 有了這樣的明見之後就能體證諸 佛 之 心, 洞 見 生 死 輪 迴 之 因, 徹見生死輪迴寂滅的狀態,會很 自然就不忍見眾生苦,所以智慧 跟慈悲會同時生起。所以佛陀在 菩提樹下覺悟之後,就念茲在茲 的,把這個法在相應的因緣中, 四十五年間不斷的說、不斷的傳 揚,到最後一刻,還對一百二十 歲的須跋陀羅說:「沒有八正道, 就沒有沙門果」,到最後一刻還 是繼續在傳續著怎麼樣從生死輪 迴當中解脫的智慧跟修證之道。 這就是法脈!

法脈的傳續 佛陀一輩子這樣做,他的弟

子,舍利弗、大迦葉、阿那律、 富樓那、阿難、摩訶拘晞羅,所 有的弟子都在做同樣的一件事, 就是要把佛陀的心髓、菩提的心 髓,佛陀的心、佛陀的智慧,藉 由他們可以運用的生命能量代代 相續,佛陀為這件事情燃燒到最 後一個呼吸,舍利弗這個樣子、 阿 難 這 個 樣 子, 代 代 的 聖 弟 子 都是這樣。傳了五代之後,到佛 滅後一百六十四年左右,因為阿 育王的政治企圖,以及現在南傳 祖師──目犍連子帝須的宗教權 力,佛陀的因緣觀被硬生生轉成 現在南傳佛教的分別觀,而且迫 害阿難系經師的傳承。所以諸位 如果看平川彰的印度佛教史,你 會看到他的用詞遣字非常小心, 他說原始佛教是根本佛教,而阿 育王以後的佛教是論師的佛教。 也就是現在的南傳佛教。也就是 說,我們現在在漢傳佛教裡面, 因緣於南傳佛教上座部跟大眾部 的紛爭和爭鬥而形成的所謂北傳

菩提心髓創刊號

12


的佛教,或者在八世紀之後再傳 到西藏的藏傳佛教,它們都有以 佛之名的一些教法;但是,其實 未必是真正原本兩千五百年前釋 迦牟尼佛的純粹的法教。而我們 要傳承的,就是要越過這將近兩 千 三 百 多 年, 對 佛 陀 法 教 的 誤 解,直接傳續佛陀在菩提樹下的 證悟,直接傳續佛陀留在這個人 間 的 禪 法, 直 接 傳 續 佛 陀 留 在 這個人間──透過明見修持八正 道,直達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圓 滿解脫的法脈傳承。 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講不會是 一 個 問 題, 第 一, 因 為 他 學 習 佛法主要目的可能在於讓他的生 命、生活上可以離苦得樂,而透 過修法跟護法也能夠帶來人天的 福業跟善業,此世跟後世增上。 其實如果只是要這種人天善報 的,持戒、走在十善業上、廣行 四 攝 法, 就 是 佈 施、 愛 語、 利 行、同事,大概都有辦法,這是

13

菩提心髓創刊號

一般大部分的人學習佛法基本上 面的需求,其實都只是在佛教修 行上面前行這個部分。夠不夠? 夠了!因為大部分人要的就是這 樣,但是其實,這不是釋迦牟尼 佛來這個人間的主要目的。有這 些前行,人天善業的基礎當然很 重要,因為沒有這個人天善業怎 麼修行呢?但是有了人天善業之 後卻怎麼樣?不一定會想修行, 這就是問題。 有一篇經文,佛陀對給孤獨 長 者 的 教 授, 那 時 候 給 孤 獨 長 者也老了,仍然繼續護持佛陀和 整個僧團,他說:長者啊!你不 要只是受用這些善業善報,你也 要好好禪修!當時佛陀年紀也大 了,長者年紀也大了,看到佛陀 跟 他 的 俗 家 弟 子, 用 我 們 的 話 講,兩個老人,一個成佛,一個 在家居士,在勸導,那種感覺是 很感人的!佛陀在說什麼呢?要 禪修,不是只受用這些人天的福


師父開示

業,為什麼?因為人天的福業是 因緣法緣生法,福業盡了還是一 樣,就是墮入可能更不堪的六道 輪迴的處境。所以佛陀當然有教 授修學這些人天善行,但是更根 本的是生死智!解脫智!諸佛是 為了這個,而在這個法界不斷念 茲在茲的教授──也是諸佛、菩 薩、阿羅漢們在法界中念茲在茲 在教授的──為了讓眾生知道生 死輪迴有個出口,再透過這個出 口從此免除生死輪迴的逼迫,進 入一個能在三界六道當中「出入 自在」的狀態。

真正的、甚深的菩提智慧就 是來自於明見生命的真相;明見 生命的真相,穿越生死迷霧,所 以能夠生死自在! 所以邀請大 家「同證千年菩提心髓,齊開百 代法脈傳承」。(待續)

菩提心髓創刊號

14


四聖諦人間教團四年學程 暨 20 1 6 年 學 習 規 劃 釋淨光

為助益原始佛教如來禪順 緣顯化於世,利益更多的學法大 眾,自 2016 年起,四聖諦人間 教團於海峽兩岸同步啟動「四聖 諦弘法師」與「四聖諦療癒師」 的培育計劃,以期完整顯揚原始 佛法「禪觀.療癒.正覺.解脫. 證菩提」的偉大法教,同證千年 菩提心髓,齊開百代法脈傳承,

令出家者得以圓滿出家本懷── 現證解脫,正向菩提;令在家者 可 以 成 為 佛 陀 所 稱 嘆「 如 日 顯 耀」的在家修行人,既提昇人類 集體意識、福國利民,亦能利安 天人,增益天人眾,減損阿修羅 眾。 誠 摯 邀 請, 有 志 於 此 世 見 證 佛 陀 法 教、 自 覺 覺 他 的 誠 正 法友,善待法緣,共學增上,以 圓滿徹證四聖諦如來禪的究竟心 法,自增上,他增上,法增上, 法界增上。

四年學程: 一、禪修: 初、中、高三階九次第。 四聖諦如來禪經法與禪法 的 十 日 禪 禪 修, 及 三 次 三十日禪統貫性禪修。 二、弘法: 七事相應教的經法初中高 三階研習。习 三、療癒: 療癒九階及九重隨觀的修 練及修證。 —

15

菩提心髓創刊號


§2016‧03‧17 ~ 03‧27 四聖諦弘法師初階一

主題:從止禪到觀禪 ■日期時間:

指導禪師:淨光法師

3/1 7(星期四)下午 14:00-16:00 報到 3/27(星期日)中午 12:00 圓滿 ( 優先錄取全程參加之學員,隨喜參加者請遵循相關規定 )

■禪修地點:南投埔里正醒禪苑 ( 南投縣埔里鎮福興里大坑巷 10 號 )

■欲參加者請網路報名:

§2016‧05‧22 ~ 06‧12

§2016‧09‧16 ~ 10‧16

次第禪修

四聖諦弘法師初階經法研習 0 0 時間:第一期:05/022 - 06/00 1 第二期:06/02 - 06/1 2 地點:深坑華藏教學園區

四聖諦如來禪初階經法 —

官網 QR

初階一、二、三 —

詳細內容請上官網: http://4truth.org.tw/

年學程

2016

四聖諦弘法師初階禪修: 時間: 初 階 一 :0 9/1 6 - 0 9 / 26 初 階 二 :0 9/2 6 - 1 0 / 0 6 初 階 三 :1 0 /0 6 - 1 0 / 1 6 地點:深坑華藏教學園區

初 階 統 貫禪 修 於 2 0 1 7 年舉辦 —

菩提心髓創刊號

16


四念處經法與禪法(一) ※ 一乘道即無上道 在《 雜 阿 含 》498 經 中, 舍利弗稱讚如來:「我深信無論 過去、未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 門、婆羅門的智慧跟世尊覺悟的 智慧相同或更高。」 佛陀先讚許他,但接著質問 他:「你知道過去、現在、未來 諸佛心中的戒、法、慧、明、解 脫是如何,所以才這麼說嗎?」

舍利弗說:「沒有。」 於是佛陀又問他:「那你為 什麼敢說,我深信無論過去、未 來或現在,沒有任何沙門、婆羅 門的智慧跟世尊覺悟的智慧相同 或更高呢?」 舍利弗接著說了很重要的 一段話,他說:「我不能知道諸

當你真正看見自己的時候, 你才會真正看見──佛陀。 ──淨光法師 —

17

菩提心髓創刊號


經法與禪法

佛世尊心中的戒、法、慧、明、 解脫是如何,但是我知道諸佛世 尊的覺悟之『法』,我聽聞世尊 教導這個覺悟之『法』,知一法 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 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如 此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 轉妙,因此淨信世尊是等正覺, 無有可比。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 佛都是依這個覺悟之『法』而成 就,這個覺悟之『法』就是── 『斷除五蓋,住四念處,修七覺 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舍利弗稱讚如來不是 基於宗教信仰或對個人的崇拜, 而是依於自己聞法修法後斷除五 蓋心得清淨,依此親身實証才稱 讚的,所以他能確信三世諸佛也 必然是依同樣這個法才能成就究 竟無上覺,別無他途,這個覺悟 之「法」就是──『斷除五蓋, 住四念處,修七覺支,成就無上

正等正覺」;也就是「四聖諦三 轉十二行」。住四念處是初轉, 進修七覺支、八正道是二轉,成 就無上正等正覺則是三轉。 同 時 舍 利 弗 強 調:「 四 念 處是出入城唯一的門。」所以四 念處是一乘菩提道,是唯一的涅 槃之道,能離斷五蓋,圓滿七覺 分,得無上正等正覺,是究竟無 上道。 在修四念處的過程中,先藉 因緣觀而明見因緣法、緣生法, 接著再依於這個因緣法的正見修 七 覺 支, 亦 即「 知 一 法 即 斷 一 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 修習一法,究竟於法,這樣轉轉 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 也就是七覺支不斷轉起;最後就 能達到究竟心解脫,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菩提心髓創刊號

18


※ 從迷惑中醒悟到究竟解脫 有 一 次, 阿 難 問 佛:「 我 應該用什麼來教這些年少比丘 呢?」佛陀說:「教他們四念處, 讓 他 們 知 身、 知 受、 知 心、 知 法。」佛陀接著說:「為什麼呢? 因為見法之後的有學聖弟子,要 修四念處,努力遠離身、受、心、 法;乃至無學阿羅漢,也要修四 念處,於身、受、心、法得到遠 離。」──《雜阿含》621 經 佛陀時代對於新進比丘也 是教他們修四念處、做因緣觀, 讓他們從還沒有見法到見法,洞 見生命的真實,從迷惑中醒悟。 而見法之後的有學聖弟子修四念 處,就能夠隨觀緣生法無常,所 以在修七覺支的時候就能夠隨觀 斷、離欲貪,然後隨觀滅 ── 欲貪的息滅,內在了知,透過這 樣的過程,緣生法能夠寂滅而達

19

菩提心髓創刊號

到究竟解脫。 所以不論沒有見法或見法都 是修四念處,沒有見法的修四念 處可以見法;而依前面舉的《雜 阿含》498 經可知,已見法者住 四念處,修七覺支,可以成就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四念處 叫做一乘菩提道。洞見生命的真 實就是得明斷無明,洞見生命的 真實之後,開始修學離貪斷愛, 然後達到究竟心解脫。這個歷程 就是人間裡面:迷惑的解除、痛 苦煩惱的止息,及究竟解脫的道 路。


經法與禪法

菩提心髓創刊號

20


黃品勳 在網路聞法至今不過一個 月, 然 而, 師 父 的 開 示 對 我 的生命卻有著十分關鍵性的影 響……。 生命療癒 生命中總不免有創傷,其中 較大的事件曾在禪修出現,憤怒 立刻席捲影響身體 ( 心跳加速、 全身緊繃……),讓自己坐不住, 本欲下座;但隨即警覺這已是過 去,才繼續進入更微細的禪修。 這些創傷隨時間逐漸掩埋,僅管 最 後 也 都 能 感 恩 對 方, 令 自 己 有更進一步的超越,但我知道, 現實中若再對境,自己依然有所 介懷,可我也只能處理到這個程 度。 直到聽聞 師父的開示才明 白: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緣影響下 的發生,而一切的眾生又因受五 蓋覆蓋,故做出種種不恰當的對 待 ( 包 括 自 己 ); 所 以, 沒 有 人 要故意傷害誰,因為根本沒有那 個傷害的人,也沒有被傷害的自 —

21

菩提心髓創刊號

〈聞法啟發〉 己,有的只是受五蓋掌控的可憐 眾生而已。聽到開示時真的讓我 非常震撼、淚流滿面,真的很想 大聲痛哭,因為我感受到自己與 他 人 的 不 得 已 與 不 能 自 主, 如 此,才真正的接納自己 ( 慈悲自 己這個眾生 ),也才能真正的接 納、慈悲他人。這一刻,我整個 清明了,也被療癒了! 六根觸境, 見生死之流的起與滅 自 聞 法 後 如 獲 至 寶, 所 以 天天聞法數小時。某天與大妹在 路上見到「懷舊」便當,聞到那 「懷舊」的味道。過去,我們多 半會回憶過去,但此時耳邊竟響 起師父的話,引導我看見根境之 緣的當下,受想行、十二因緣的 集起,看見過去原來就是這樣落 入生死之流的輪迴中。見此,自 然止住自己的憶想,並感動的跟 大妹分享這不可思議的情況!此 後就不斷在六根觸境中練習這樣 的觀法。


學員分享

反問自己是真的想解脫嗎? 師 父 說, 若 你 們 要 跟 我 學 法, 先 問 問 自 己, 是 真 的 想 解 脫嗎?這樣的話以前也聽過,但 我一直都覺得理所當然,否則我 何必學佛?可這次聽到師父這麼 問,竟然發現:在遇到不合意境 時,要捨離其實相對容易,畢竟 煩惱人人都不想要;反倒在極為 平常的生活中,那些極易取得的 微小事情上,反而很難覺察、捨 離,總覺得貪一下滿足一下又何 妨,殊不知我們的欲貪就是這麼 一點一滴養大養肥的。 中道因緣觀 最精彩、震撼且 不可思議的看見,莫 過於師父解說因緣觀 的觀法,包括泡茶時 ,水、茶葉、杯子乃 至與桌子的關係的相 互影響、麥克風的移 動與整體空間的相互 影響、引導我們先觀 A 再抬頭看 B 後再回

來 看 A, 觀 察 其 根 境 之 緣 的 改 變、觀圓的葉子與尖的葉子對眼 根 的 影 響, 帶 引 我 看 見 什 麼 是 「事事物物都是影響中的發生, 而發生的當下就已經改變」;原 來「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圓融 中道觀是這樣觀的,真的萬分感 恩! 心靈穩定的頻率 在 網 路 上 聽 聞 開 示, 就 已 能感受到 師父所傳遞出那種寧 靜平和的心靈頻率,能讓躁動不 安的心穩定下來,相信親臨現場 的感受一定更加不同,所以,真 的很珍惜也很期待參加這次的禪 十!至誠感恩這次的因緣!

菩提心髓創刊號

22


佛法就是這麼親切! 林素瑜 這次十日禪結束,才發現, 能真正喜歡自己,是一件很重要 卻不容易做到的事! 唯有當自己能坦誠的接受自 己,不論優點缺點,美與醜,自 己才能真正敞開心胸。

23

菩提心髓創刊號

真 正 喜 歡 自 己, 才 能 接 受 自 己 的 好 壞, 能 包 容 自 己 的 好 壞,才能接受別人的好壞,才會 視許多事為理所當然,內心不會 有太多的不滿,心態就容易處之 泰然,有自知之明,面對自己的 缺點就會知道並想去修正,當別 人對自己有質疑,坦然接受!就 不 會 遮 掩 推 拖, 心 越 敞 開 越 光 明,活著時如此,死後慣性依舊 如此,就算還要再來,也是走在 光明的路上!


禪修手記

吳宥娟 今天師父談到「護心不令隨 五欲轉」──「我憶宿命未成正 覺時,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 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 來世轉復微少。」師父笑說:佛 法就是這麼親切! 是啊!佛法就是這麼親切, 那是佛陀「以生命經驗為師」, 所分享出來的親身體驗,佛陀跟 佛 法 都 沒 有 甚 麼 高 來 高 去 的, 和我們一樣,都是在生命經驗裡 ,而佛陀走出了大腦的制約,真 正活在當前,他告訴我們:你一

定也可以! 善待,在生命經驗發生的當 下,在六觸入處的當下,清楚明 白的觀察其中的集、滅、味、患、 離,解脫就在這裡,而不是透過 祈請、迴避,更不是透過壓抑、 譴責。佛陀從不譴責,佛法沒有 譴責,明見生命經驗,悲智會自 然轉起,生命在這其中被釋放、 被療癒、被淨化。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遠離 顛倒夢想,就無有恐怖。

恭摘自 20151129 深坑十日禪師父開示 原始佛教如來禪 ~因緣觀與四十四種智~ 圖片:Jean-Pierre Pieuchot/Getty Images @ OfficePlus —

菩提心髓創刊號

24


纏問與禪解 ( 一 ): 修習正念而不是修成無念

A . 學 員提 問 : 1,要如何降低在六觸入處的時 候所產生的自我,如何斷除 這個我 ? 2,打坐時會有雜念產生,如何 改善 ?

B . 淨光法師答: 這是很重要的兩個問題, 也是一般修行者容易誤解的地 方,六根觸六境六識生,這就 是起心動念,有覺知了,所以 起心動念是沒有問題的,這是 正常的,雜念很多又是另一個 問題,這要分清楚。 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在進行 中的動態,六根觸六境六識生, 不斷的在動,所以會有各種不 同的念頭隨著六根觸境而生起, 所以念頭的生起是正常的。 反問,修行修到沒有念頭, 變 成 像 個 石 頭, 要 做 什 麼 用 ? 修行是修到每一刻都是正念, 而不是無念,何謂正念,是指 對於當下的經驗有這種知道它 怎麼發生,怎麼變化的念,知 道它是因緣生,所以會隨因緣 而改變,這就是正念。

25

菩提心髓創刊號


問答系列

所謂的生命經驗,都是六 觸入處的經驗,都存在大腦的 記憶裡面,這些過去的記憶會 不斷的影響當前的經驗,所以 人很難突破過去經驗的限制, 那要如何超越此限制呢 ? 先要 了解大腦的運作方法,並用因 緣觀的方法來看事物,用此種 方法慢慢累積經驗,累積到一 定的程度後,心會展開,就像 房屋的頂不見了,四周的牆壁 也沒了,最後連地板也消失了。

菩提心髓創刊號

26


29

菩提心髓創刊號


我只有一個 dāyāda

佛陀覺悟九年之後才回家鄉為親友說法。 有一天,耶輸陀羅跟羅睺羅說:「你去向你父親拿他該 要給你的繼承物 (dāyāda) 。」 羅睺羅聽了就跑去跟佛陀要 他應得的 dāyāda,佛陀要他一起回精舍去拿,他就跟著回去 了。 一回到精舍,他就嚷著:「趕快給我 dāyāda !趕快給 我 dāyāda !」 佛陀就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我只有一個 dāyāda,就是『法』! 你就讓他出家,給他『法』,讓他 繼承!」 出家或學佛不為哪樁,就只為 Dhammadāyāda 只為繼 承『法』,只為『法』的繼承。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