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赏析 Review
2014 年 7 月 30 日 编 辑 / 董 艳 艳 Email:dongyanyan_mw@163.com
浙交千里跋涉献真情
赋格与桑巴的碰撞 □汇
溪
□陈立新
浙江交响乐团总是不鸣则 已,一鸣惊人。刚刚跟随领导 人在对巴西的国事访问期间演 出两场,乐团 78 位演奏员 7 月 23 日回国后,不顾 44 小时绕地 球半圈的差旅劳顿和 13 小时的 时差,一刻不停地投入排练。7 月 27 日晚,部分原班人马在暴 雨中出现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作为剧场普及项目 “东方市民音 乐 会 ”的 晚 场 版 ,亦 是 乐 团 2013-14乐季非正式的闭幕音乐 会, 在指挥家高健棒下奉上全套 贝多芬曲目。此情此景不禁让人 回想起去年 1 月份,这支乐团从 宁波冒着暴雪驱车受阻, 花 13 小 时赶赴东艺演出音乐会, 演出前 一小时才赶到剧场的奇特经历。 钢琴家贾然加盟上半场的第五钢 琴协奏曲,下半场为第三交响 曲。大众化的曲目是普及音乐 会的特色,许多听众冒雨赶来, 其中有不少都是由家长陪同的 儿童,也反映出这座城市古典 音乐生态的勃勃生机。 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的贾 然半个月前刚刚在上海夏季音 乐节中以独奏音乐会亮相,此 番也是聆听她在协奏曲中表现 的大好机会。这位年轻的钢琴 家台风干净利索,捎带腼腆,兴
许是临场经验不足所致。由于 脑海中依旧浮现着一个月前悉 尼交响乐团与张昊辰演奏的此 曲,对比之下,贾然的起音就不 够大气,跌跌撞撞有惊无险地 完成了第一乐章后,迎来的是 考验钢琴家弱奏能力的第二乐 章。遗憾的是,贾然在节奏上 做足了功夫,却未能在音色和 音量上以同样千姿百态的层次 呈现。即使是在临近尾声大管 的伴奏下,她的独奏还是流于 强到很强的区间,未有更为灵 巧的空间感。如此造就的第二 乐章,虽然在乐队的全力铺垫 下,也无法还原出仰望星空般的 冥想特质, 把全曲最为动人的优 美的片段弹成了卡拉 OK。进入 末乐章的过渡段, 由于先前控制 不足, 过渡段给人带来的兴奋感 荡然无存, 还出现了一些快速乐 段与乐团的脱节。在独奏方面, 贾然的指尖功夫尚需多样化呈 现, 她对这部众人皆知的作品教 科书般的演释倒是与音乐会的受 众相得益彰, 技巧稍有力不从心 之处, 与乐团合作的经验也有待 丰富。在伴奏的一端,木管和圆 号在音准和节奏上还存在问 题,并持续到了下半场。不过 考虑到舟车劳顿之苦,十分情
有可原。 下半场是乐团整体表现的 机会。浙江交响乐团在省级乐 团中拥有数一数二的乐师素质 及合奏能力。高健赋予了这首 耳熟能详的音乐小清新似的驱 动感。从这点出发,他似乎与 指挥家徐新的另一位高徒张艺 有着相似之处,也就是能从乐 团中梳理出清晰、完整和明快 的线条。在指挥动作方面,高 健举手投足间拥有与焦阳相仿 的风流倜傥,具有十足的倾吐 欲与表现欲。得益于指挥的掌 控,末乐章的回旋曲式清晰呈 现,赋格和变奏也以少有耳闻 的独立个性出跳于其他声部, 也许是长笛、单簧管、第二小提 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的正 确发挥所致。 虽然慕名已久,这却是我 首次聆听高健作为管弦乐队指 挥的音乐会。高健似乎可以成 为一位上佳的室内乐指挥,因 为他能从音乐中抽出最重要的 肌理加以突出,并赋予跳跃性 的铺陈。贾然有幸与安妮-索 菲·穆特在欧洲同属一位高级 经纪人,这无疑将力促她的国 际事业。两位都不算“新人”的 “新星”的前途,均值得关注。
当上世纪前的现代成为历史经典 □孙
月
当莫奈的印象派绘画为沪 上市民呈现视觉艺术中的朦胧 美感之际,近日,在上海之春国 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以听觉艺 术的方式奏响了印象主义的清 新乐声。由现任法国巴黎音乐 学院院长、兼作曲家与指挥家 于一身的布鲁诺·曼托瓦尼携 青年女钢琴家瓦杜茜·叶利西 亚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在森 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呈现了一场 法国印象派交响音乐会。 正如印象派绘画那样喜爱 描绘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擅长 捕捉瞬息万变的光影效果,印 象主义音乐摆脱功能和声的强 势驱动与严密控制,动用色彩 性和弦的变幻莫测与绚丽斑斓 的管弦乐配器,构筑起立体化 的声动空间。因此,听 20 世纪 初的法国印象主义音乐, 你无需 正襟危坐保持高度警觉以免漏 过任何一个重要动机, 尽可放松 心情洗耳恭听, 让音响妙趣充盈 耳际并自觉生成各种联觉效应, 便能惬意享受来自于声动空间 的眩目光彩。就连曼托瓦尼整 场的徒手指挥,似乎也在一种 不言而喻中告别了象征着权力 和意志的指挥棒传统。 《鹅妈妈》最初是由拉威尔 为儿童创作的印象主义钢琴四 手联弹小品,作为开场,它既预 示了音乐会的印象派题旨又奠
定了轻松惬意的整体基调。 《G 大调钢琴协奏曲》是 20 世纪钢琴协奏曲中的重要篇章, 它将钢琴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 而取代传统协奏曲中独奏乐器 与交响乐队竞奏抗衡的互动关 系, 这是拉威尔作为配器大师的 巧妙构思。作品依旧结构严谨, 主题鲜明。第一乐章由拍板激起 短笛的轻快主题, 在钢琴晶莹闪 烁的伴奏映衬下显得格外神采飞 扬, 只是当铜管接过主题时由于 过度兴奋而一度抢跑, 造成了瞬 时的错乱, 幸好指挥的灵活应变 与乐队的沉稳老练有效控制住了 场面。钢琴家叶利西亚看来十分 擅长晚期浪漫主义式的长气息抒 情表达, 其相对温和而富有情感 的演绎, 使原本作品中的节奏棱 角显得不那么锐利突出, 但这种 风格恰恰在悠长而宽广的慢乐 章中得到尽情张扬。就在独奏 钢琴所作的诗意漫步中, 旋律以 饱满如同优质珍珠般地被歌唱 出来, 足以打动听众心扉。在迅 捷而紧凑的末乐章中, 钢琴和乐 队同时达到了最佳境地, 短兵相 接的主题交错与不同乐器组间 音色对接仿佛旋转着的棱镜折 射出多彩的光芒, 将音乐会引向 上半场的高潮。之后, 钢琴家加 演了德彪西《月光》, 巧合的是前 后三段的演奏状态与其在协奏 曲中的发挥相似, 自由随性的开
始后才渐入佳境, 直到再现的第 三段中呈现出完美的音色表现。 对于印象主义来说,整体 气氛的营造总比写实生动的描 绘更重要。在下半场德彪西的 三乐章交响素描《大海》中,没 有过耳不忘的雄辩主题,只有 被消解成碎片的音调动机,幻 变的音色与渐进的力度成为作 品主要的结构方式。因此,德 彪西比拉威尔更现代,这也成 了部分听众陆续离场的原因。 拉威尔的《波莱罗》作为大 轴曲目,让耳朵回归到了主调 音乐的传统模式中去。这首 “以 不变应万变” 的单一主题作品, 以 多达近二十次几乎原封不动的主 题重复, 挑战着听觉审美疲劳的 极限。这部被作曲家本人称为一 个 “很长的渐强” 的作品, 是变奏 曲中的极品之作, 更堪称管弦乐 配器的百科全书。每一次恰到好 处的音色变奏,都让这段西班 牙-阿拉伯风格的主题音调成为 余音绕梁、 经久不衰的著名旋律。 回眸一个世纪前的现代音 乐,我们不禁要向着即将到来 的明天追问:我们这个时代众 多的当代音乐中,将会留下多 少成为下一个世纪的经典?是 那些反对与抛弃一切传统的锐 意创新之作,还是充分观照听 众的不同凡响之声?答案可以 悬置,终归不言自明。
直到今天打击乐依然令人着 迷。它的乐器种类远远超出弦乐 和管乐的家族,音色也因此更为 丰富。它的节奏清晰而直白,也 凭此一点在交响乐团中站住了 脚。它的技巧复杂并且多变,足 以让观众眼花缭乱。7 月 24 日的 “从巴洛克到波萨诺瓦”李飚打击 乐团音乐会上,李飚与其打击乐 团的艺术家就用四十余种打击乐 器向观众展示了打击乐的魅力。 近几年,李飚正在以越来越 多的身份出现在音乐界新闻中。 他对指挥台情有独钟,从交响乐 到歌剧都有涉猎。不久前还接过 北京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的聘 书,正式成为一个演出机构的艺 术领导者。但打击乐的舞台始终 是李飚作为独奏家最为自信的 “领地”,在这块属于他的领域拥 有着与世界级乐团合作的丰富经 验,有着登台各大音乐节的耀眼 履历。24 日晚上的音乐会无疑再 次证明了这位打击乐专家的不俗 实力。 李飚和他的乐团非常大胆地 选择了从巴洛克到爵士、桑巴的 风格跨度极大的曲目。这是对舞 台想象力的一大考验,但李飚和 他的团员非常成功地驾驭了“从 巴洛克到波萨诺瓦”的命题。在 成功创作和改编各类音乐作品的 基础上,曲目间的衔接格外合理, 更难得的是整场音乐会颇具格 调,仿佛置身拉美洲酒馆。 在巴洛克时代的众多作品 中,李飚和乐团的演奏家选择了 维瓦尔第的《D 大调协奏曲》和巴 赫的《意大利协奏曲》。维瓦尔第
的《D 大调协奏曲》原本由鲁特琴 演奏,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是 为双层大键琴而作。如今,专门 演奏鲁特琴和大键琴的音乐家都 屈指可数,改编成打击乐器更十 分少见。李飚和他的乐团用打击 乐器演奏这两部作品,使音色发 生本质的变化,从而赋予了两部 作品新的味道。 《意大利协奏曲》 的改编将这部作品欢快、活泼的 一面加以放大。 波萨诺瓦是音乐会的另一个 重头戏,相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 程度,波萨诺瓦音乐在国内更为 小众。波萨诺瓦是曼波音乐、美 国西岸爵士和南美洲桑巴结合的 产物,既有西岸爵士音乐的典雅 舒缓,也不乏桑巴舞曲的热情四 溢,在美洲大陆颇具人气。李飚 和乐团的演奏家将波萨诺瓦音乐 静谧但内涵热情,张扬却不喧闹 的特点演绎到极致。爵士歌手谷 峰和钢琴家崔鸿根的加入锦上添 花,颇具趣味。谷峰作为国内顶 尖的爵士歌手,嗓音成熟自如,极 佳的乐感使得他与打击乐团的合 作天衣无缝。 24 日的音乐会可以算作音乐 与趣味结合的绝佳典范。高水准 的古典音乐作品改编的打击乐作 品混搭原汁原味的现代音乐元 素。轻松灵活的音乐演奏邂逅严 肃安静的音乐厅视听环境, 李飚和 他的打击乐团成功解决了当今音 乐家不知如何下手的难题: 让爵士 乐迷接受古典音乐, 让古典乐迷享 受桑巴舞曲, 让音乐入门者成为音 乐爱好者。答案其实很简单:水 准、创造力和足够的诚意。
走出墙外的新音乐 □鲁 近日,第 31 届上海之春国际 音乐节参演节目“荷兰新音乐团专 场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上演。 这支来自欧洲的乐团自上个 世纪以来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 缘。自 1991 年起,当莫五平、郭文 景、许舒亚、陈其钢、瞿小松和谭盾 那批留学海外的中国新潮音乐家 还不为国人所熟悉的时候,荷兰新 音乐团就率先委约并演奏他们的 作品,参与拍摄珍贵的音乐纪录片 《惊雷》,为中国当代作曲家走向世 界舞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年,老朋友又一次带来难得 一见的新作品——路易斯·冈萨弗 斯《小鸟》 (2011)、 王甜甜《嫫尼的祈 歌 II》 (2014)、弗雷德里克·迪利耶 《骑》 (2009)、弗兰科·多纳托尼《叠 歌》 (1986)、乔艾尔·邦斯《绿龙》 (2011-12)、海伦纳·图尔弗《地平 线》 (2005)和乔纳森·哈维《场景》 (1992)。 新音乐常常被认为是象牙塔 里的“学术研究”,由于和广大听众 的审美意趣相距甚远,加上音响的 晦涩、先锋与艰深,着实令很多人 心生畏惧。即使在新音乐极为发 达的欧洲,新作品的上演也是小众
瑶
的。荷兰新音乐团几次来到上海, 都将演出场地选在上音院内的贺 绿汀音乐厅,听众也多是专业人 士。如今,他们首次从学院走向上 海的大众音乐厅, 意义深远。 就当晚的作品来看,也展现出 对听众的关照。 《小鸟》中简约主义 的微小变奏, 安排不同音色、 错落地 演奏相似的音组,营造出单纯梦幻 的感觉; 《嫫尼的祈歌II》是电子音乐 影响下的产物, 有十分严谨的架构; 《绿龙》使用了西洋乐器和中国民族 乐器的 “跨文化” 编制, 有些新意, 不 过对于中国乐器的韵味,还尚需打 磨。 《地平线》呈现了对音色有效地 把控力以及呼吸般自然的律动感, 曼陀铃、 吉他、 预制钢琴及各种色彩 性的打击乐与木管、 弦乐一同,都安 排得十分妥帖、舒适。 7 部作品当然无法汇集当代 所有具代表性的音乐,但也能从中 窥探其发展的侧影。音乐语言在 经历了 20 世纪现代、后现代各种 分崩离析的思潮洗礼之后,断裂的 碎片开始缝合,某种悦耳的、优雅 的元素渐渐回到了作曲家的视野 当中。这不是古典意义上的悦耳, 但也自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