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 94
IN BETWEEN INTERIOR GRADUATION PROJECT CYCU 2019
IN BETWEEN
Location l 瑞三礦業選煤廠 Designers l 黃斯萱/謝姈育 Instructor l 沈冠廷老師
ISSUE 侯硐,一座清幽山城以聚集的貓咪而聞名 過去曾是坐擁富饒煤礦業的盛產之地,隨著產業的落寞,小 鎮形成貓村。世界各地而來的遊客日漸增加、貓隻變多的情 況下,產生許多新問題,造成觀光及生活品質低落、閒置空 間變成堆積垃圾的場所。為了能更有效的管理觀光人口與貓 空間,讓遊客、當地人與貓都能有高品質生活。 我們希望將之放入礦業的舊廢墟中成為一個新的第三空間, 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IN BETWEEN | 黃斯萱 & 謝姈育
Fig 01
Fig 03
Fig 02 基地分析/猴硐地處山區,腹地狹長,河谷中的聚
D.貓與環境/保留基地自然原始空間,使用疊加的概念,讓
落,車站將侯硐貓村與瑞三選煤場分成東西兩區,基地成
貓生活保有隱密性,將人行走的空間提高,提供完整的水
為節點空間,連結人活動的第三場域。
源、食物及照顧系統︒
Fig 02 A.原始環境很多垂直獨立柱子,彼此沒有交集,利
Fig 03 貓活動的空間以站前廣場至堤岸及貓村內居多。經
用空中走廊將串聯起來。B.人與貓/兩者之間的對應空間改
常暴露於遊客的打擾之下,缺少安靜的休息空間。冬季東
變,利用貓道創造出垂直性空間,貓與人都有選擇性的互
北季風強冽,貓咪無遮風避雨藏身之處。自然環境中垂直
動,親近貓隻以及保持距離的互動平台。C.人與環境/分散
空間更是缺乏。假日人潮眾多,湧入當地居民的住所,帶
離開侯硐人潮的時間,以解決交通阻塞,將人們停留的時
來嘈雜的喧鬧及造成環境髒亂。四周景點分散,無連接空
間拉長。創造出更多商業效益,設置住宿區、餐廳、沙發
間,及遊客活動的第三空間及休憩空間。因大多為外來觀
吧、咖啡廳及舉辦夜間活動。提供第三空間作為人活動的
光人口,離開侯硐時間大多集中在5、6點,造成火車載客
重心,休息、遮風避雨、延長活動時間。
量大。
Fig 01
Fig 04
Fig 08
Fig 05
Fig 09
Fig 06
Fig 10
IN BETWEEN | 黃斯萱 & 謝姈育
Fig 07 Fig 04 一樓平面圖。
Fig 08 親近貓森步道–志工服務台/貓咪介紹所
Fig 05 二樓平面圖。
寬大的扶手可讓貓坐之上,錯落在樹林間的穿透性跳台及
Fig 06 三樓平面圖。
貓道作為垂直向的連結。貓咪介紹所垂吊著侯硐貓咪的介
Fig 07 全區剖立面圖。園區分為三大區域。
紹,並且一旁設有餵食廣場,作為與貓近距離接觸又提供
A. 以貓為主空間-親近貓森步道 / 遠觀無障礙步道。
貓隻穩定而安心的食物來源。
B. 以人為本空間-1F體驗式空間 / 2F商業性空間。
Fig 09 商業性空間-餐廳與商空的結合,成為複合式空間。
C. 親近自然空間-Bridge Hotel / 咖啡廳 / 天空走廊。
Fig 10 Bridge Hotel大廳-結合過去與現在,將歷史紋理加 入空間,以翻車台而來的櫃台,過去磚牆加入牆面材質, 木頭條作為舊材料作為代表,樓梯可供人休息的座位區。
Fig 11 Bridge Hotel-四人房透視。
Fig 17 遠觀無障礙步道-朝正西方做為貓曬太陽的牆,讓貓
Fig 12 Bridge Hotel一樓平面圖。
隻可以從跳台上自由上下。提供乾淨水源給貓隻,將貓抬
Fig 13 Bridge Hotel二樓平面圖。
高與人視線同高,在不打擾喝水的情況下,創造貓與人之
Fig 14 Bridge Hotel三樓平面圖。
間的互動。
Fig 15 Bridge Hotel房間立面圖。
Fig 18 河岸咖啡廳-早上作為用早餐區,中午過後為咖啡廳
Fig 16 Bridge Hotel立面圖。
使用,大廳一側經過植栽樓梯旋轉而下到達河岸座位區。
山與河四人房4間、溜滑家庭四人房2間,共可容納24人
Fig 19 體驗式空間-喚起人們對流浪貓議題的重視。呈現出 在都市流浪的無奈,讓人感受以流浪貓為視角所遭遇的一 天,藉以喚起人們對於丟棄貓咪後所產生的問題。
Fig 12
Fig 13
Fig 14
Fig 11
Fig 15
Fig 16
Fig 17
Fig 19
IN BETWEEN | 黃斯萱 & 謝姈育
Fig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