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a 2016年報

Page 1

2016 年報

關於我們 × 財務報告 × 工 作 報 告

Environmental Jurists Association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1


2


目錄 序

01

關於我們

02

財務報告

03

工作成果

04

法律扶助

05

環評參與

10

法規研究

14

新血培力

15

出版品

17

音樂會

19

活動

20

行動聯盟

24

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25

加入志工:志工意願調查表

27

捐款支持: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29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3


序 大家好: 回顧 2016 年,EJA 完成了許多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當初 EJA 因中科三期環評訴訟案而成立,這個案子在 EJA、后里農民及環團共 同努力下,終於在 2016 年催生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成為守護 台灣環境的新力量! 在環境法扶上,EJA 持續參與桃園航空城案的預備聽證及聽證 會,並從中看見聽證制度的諸多問題與缺失,因此在 2016 年 3 月及 12 月分別舉辦以桃園航空城聽證為主題探討土地徵收的論壇。除了 體制外的檢視,EJA 也樂見新政府進行體制內的改革,在內政部的聽 證主持人遴選過程中,由 EJA 所推薦的會員杜文苓老師、張文貞老 師、傅玲靜老師、林三加律師、蔡志揚律師也都獲選為聽證主持人。 同時,我們不忘初衷,持續培訓公民參與環評審查,EJA 在去年 舉辦的每一場環評工作坊課程,都針對學員需求及當地案件特性量身 打造,我們希望能在各地培訓參與環評的群眾,讓在地居民從環評程 序熟悉公共事務的參與監督。 在 2017 年,EJA 延續去年法扶案件及培訓工作,還有出版計畫 等正如火如荼的進行,這些工作我們都會持續地參與。

理事長

1

秘書長


關於我們 EJA 成立於 2010 年 1 月 30 日,由一群關心環境的法律人所組成。我 們希望透過組織凝聚力量、相互支援,就環境公益相關事項,進行研討及採 取法律行動,並與關心環境之團體或個人串連合作,參與在地之環境保育及 國家環境政策的討論。我們同時也鼓勵年輕法律人加入關注環境公益的工作 行列,期待環境法能夠成為法律界重要的關注領域,確保自然生態、經濟及 人文環境能夠符合世代公平正義及永續平衡發展。 目前會員人數共 78 位(一般會員 58 位;學生會員 20 位)。2016 年 新增一般會員 4 名;學生會員新增 5 位。

第三屆理監事 (任期 2016.03.25 - 2019.03.24) 理事長 張譽尹 常務理事 王毓正、朱芳君、凃又文、張文貞 理事 王韻茹、辛年豐、林三加、林子琳、施淑貞、郭鴻儀、傅玲靜、 黃豐玢、劉如慧、林春元 常務監事 李崇僖 監事 吳磺慶、陳品安、黃正琪、鄭昆山

秘書處團隊 秘書長 林仁惠 財務專員 吳佳珮 環評專員 楊品妏 資訊專員 董思妤

學生, 16, 20% 其他, 5, 6%

律師, 34, 44%

檢察官, 3, 4%

行政專員 陳文玲 學者, 20, 26% ▲ EJA 會員組成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2


2016

財務報告 其他收入, $230,810 , 7%

收入

常年會費, $51,100 , 1%

會員捐款,

一般捐款,

$830,600 ,

$2,464,330 ,

23%

69%

※ 其他收入:利息、員工勞健 保自負額、活動保證金等

會務支出, $655,370 , 16%

專案-新園農場, $147,588 , 4% 專案-出版品, $93,258 , 2% 專案-工作坊, $116,404 , 3%

支出

業務費, 人事費, $2,250,726 , 56%

$556,238 , 14% 其他支出, $210,773 , 5%

※ 其他支出:員工勞健保自負 額、退還活動保證金等

3


工作 成果

2016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4


法律扶助 高雄新園農場 目標 / 阻止不當開發,協助當地居民撤銷環評結論及開發許可。透過環境法律扶助, 提升當地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績效 / 透過訴訟及當地組織抗爭等行動,有效阻擋震南的施工期程(震南的土地開 發原預計 104 年 6 月完成整地工程。建廠階段進度原預計 106 年 1 月開始 建廠,107 年 6 月完工。參環說書第 5-79 頁)。協助並強化當地自救會的 運作。在北中南共舉辦 7 場次環境座談,提高本案的能見度。 展望 / 繼續打環評本案的訴訟、協助當地自救會進行環境監測、由個案拉高層次「談 農地上的工廠的政策」作為環境講座的講題之一。

高雄新園農場位於阿蓮、路竹區,是塊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台糖土地。但 台糖公司為配合行政院的大溫暖大投資政策,將農場土地出租給六家工廠進 駐開發,其中爭議最大的是占地 13 公頃的震南鐵線公司。震南鐵線將於此地 設置線材加工及螺絲製造工廠,其製程所產生的酸霧及廢水,可能汙染新園 農場的農業、二仁溪下游的湖內養殖漁業,甚至恐影響居民健康。但在居民 不知情也未參與的狀況下,震南已於 2014 年 5 月 30 日有條件通過環評,且 在 2015 年 3 月 20 日由高雄市政府准予許可開發。 為此,路竹、湖內鄉親於 2015 年 4 月,在環境法律人協會、地球公民 基金會的協助下,針對震南公司的環境影響評估結論、區域計畫開發許可分 成兩案提起訴願。並在 8、9 月收到環評案訴願不受理及區域計畫案訴願駁回 決定後,再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路竹、阿蓮、湖內、茄萣區 鄉親並多次向震南抗議,要求其在環境爭議釐清前不得進駐開發。沒想到震 南公司卻執意在 2015 年 11 月 23 日舉辦動工儀式,並進行整地工作!為了 避免震南開工導致土地遭受不可回復的破壞,路竹、阿蓮、湖內居民及環境 法律人協會的律師們已於 12 月針對區域計畫開發許可案、環評案向法院聲請 停止執行。

5


2016 年 2 月,EJA 收到法院針對區計停止執行案,以聲請人非區計法第 15-1、15-2 所欲保護之規範對象,非原處分之法律上利害關係人為由,裁定 法 律 扶 助

聲請駁回。針對環評停止執行案,程序面認定李、劉兩人有當事人適格;實 體則認為案件不具急迫性為由,裁定聲請駁回。6 月收到法院針對區計本案, 仍以當事人不適格為由,判決原告之訴駁回,我方繼續提起上訴。12 月收到 區計本案上訴判決,最高行政法院認定原判決並無違誤,上訴駁回,我方敗 訴確定。目前還在進行中的是環評本案訴訟。 就在 11 月 8 日 EJA 律師們及專員如往常南下開庭,卻發現「新園農場 產業園區震南、慈陽、英鈿、國峰等 4 家公司專用排水」貫穿大坌坑文化新 園遺址,目前排水道工程施工中,挖掘深度達 3 公尺,不符水利局核可之「新 園農場產業園區震南、慈陽、英鈿、國峰等 4 家公司專用排水」規劃報告(修 三版)預計深度 1.9 公尺,大坌坑文化新園遺址恐已遭嚴重破壞!我們緊急 於 11 月 9 日發出聲明,呼籲高雄市政府勒令震南公司緊急停止施工,釐清遺 址遭破壞情況,並重新審核排水規畫報告。11 月 15 日地球公民基金會、環 境法律人協會、高雄市路竹區環保促進協會共同召開「震南破壞史前遺址 立 即開罰 移送法辦 啟動遺址調查研究 重啟環評 」記者會。11 月 16 日高雄市 文化局前往現勘,文化局副局長表示將要求業者補充調查記錄,至於業者復 工要等內部研議決定。 儘管訴訟一路波折,目前已歷經 8 次開庭的環評本案訴訟,律師團仍繼 續奮戰中!路竹、阿蓮、湖內、茄萣區鄉親也不放棄,持續透過體制內和體 制外的方式堅決表達反對震南酸洗進駐新園農場開發的決心!

▲ 高 雄 新 園 農 場 反 震 南 案 現 勘, 發 現「 新 園 農 場 產 業 園 區 震 南、 慈 陽、 英 鈿、 國 峰 等 4 家 公 司 專 用 排水」排水道深度 3 公尺 貫穿大坌坑文化新園遺址 2016/11/08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6


越南台塑河靜廠 目標 / 提高本事件在台灣媒體及社會的能見度,串連環保及人權團體聲援越南受害 人民,要求台塑揭露河靜汙染事件資訊並究責補償,盡到企業社會責任,推 動產創條例及投審相關修法,將人權及環境條款納入決策過程之評估要項。 績效 / 自 5 月起舉辦多場活動(五場記者會、三場座談、一場公聽會),出席公視 我們的島及寶島新聲專題節目,提高本事件在台灣的能見度。數次與行政院 長、外交部次長及經濟部投審會官員的溝通會議中要求政府重視本案,並研 擬後續補救及修法事宜,也協助越南團體拜會立委並獲得立院永續會就本案 為主題召開兩次會議,並將本案納入兩公約國際審查的民間影子報告。 展望 / 要求本案台資(台塑及中鋼)揭露本案相關資訊及後續改善措施,持續推動 修法及政策遊說,以有效規範台商海外投資行為。

2016 年 4 月起發生於越南中部河靜省沿海 200 公里的大量死魚事件, 懷疑是台塑河靜鋼鐵廠排放廢水所造成,嚴重影響眾多以漁業維生的越南人民 之生計及健康,不僅在越南當地受到高度矚目,國際社會也持續關注此一嚴重 汙染事件。5 月 9 日,天主教會新竹教區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阮文雄神父前來 EJA 說明並討論此案的現況。歷經數次討論,EJA 與協力團體舉辦五場記者會, 並與立委辦公室合作向主管機關經濟部要求後續調查及監督。

越 南 河 靜 台 塑 鋼 鐵廠案社團會議剪影 2016/12/02

7


法 律 扶 助

現正進行聯署行動及後續運動策略的討論及擬定,初步討論以「產業創新 條例」為修法目標,將第 22 條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公司國外投資處理 辦法」第 6 條不予核准的條文提升至母法層級。台灣及美國、澳洲、香港路透 社等關心此事件的團體與記者皆與 EJA 聯繫,希望能促使台塑公開內部調查報 告,並負起企業應擔當的責任,面對當地居民的損害及賠償事實,進行賠償。

桃園航空城 目標 / 協助航空城計畫範圍內居民發聲及參與相關程序,讓航空城計畫更臻合理, 減少不必要之徵收。 績效 / 組織律師培訓班成員、協助居民參與航空城正式聽證;以講座、研討會、論 壇形式讓大眾更了解航空城議題;台大 legal clinic 課程 104-2 學期以桃園 航空城為案例,將航空城案例帶入法律系教學。 展望 / 持續與居民一同參與接下來的徵收程序、都市計畫修改程序及環評程序,並 研修或制定相關聽證法制,使其更完備,達到減少徵收、合理規劃之目的。

桃園航空城案位於桃園市大園及蘆竹,為桃園機場擴建第三跑道所規劃 之都市計畫,是台灣史上最大區段徵收案,徵收 3155 公頃,影響兩萬多居 民及千頃特農區農地。2015 年交通部宣布將舉行聽證後,EJA 即與居民、 友團一同準備,於 2016 年 4 月聽證會上,從客貨運量、計畫人口、周遭都 市計畫閒置、用水、農業等面向論證航空城規劃欠妥、徵收浮濫。同時要求 第三跑道應先環評。 除程序參與外,EJA 並積極向社會說明航空城爭議,2016 年 5 月舉辦 講座分享航空城聽證狀況、3 月及 12 月舉辦研討會探討聽證制度、於台大 legal clinic 課程以航空城為案例主題進行法學討論,甚至參與內政部聽證 主持人人選之推舉。期望藉此凝聚更多力量,使政府正視航空城徵收浮濫問 題並修正之。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8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確保成立之基金會(全名為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簡稱環權會)符合 目標 / 法院和解筆錄之內容及精神。 績效 / EJA 協助環權會籌備初期的行政事務及策略會議之討論及進行,確認民間董 事名單之推薦與遴選符合我方期待,並協助完成環權會之章程修訂。 展望 / 未來與環權會之業務相輔相成,提升環境法扶之能量與質量。

歷經十年的中科三期環評訴訟可謂司法與行政的角力大戰,行政機關無視 司法判決的心態,不僅引起法界嚴厲批判,更被公民社會齊聲撻伐。儘管如此, 行政機關仍冥頑不靈地持續抗拒,屢遭法官當庭訓斥,最後不得不表示自願進 入二階環評審查,並成立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以協助日後類似案件之受害當事 人。台灣公設法扶系統在環境權的缺口總算得以補足。 在和解筆錄的討論過程及監督施行中,EJA 都擔綱相當吃重的總協調工 作,將基金會孕育催生出來,並確保基金會的章程以及民間代表的董事席次, 能與和解筆錄的精神一致。 在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正式立案後,EJA 的角色也將從保母轉換為夥伴,一 起為台灣環境運動攜手努力、勇往直前。

9


環評參與 環 評 參 與

中科三期 目標 / 參與範疇界定會議並監督二階環評之正當程序。 績效 / 已完成範疇界定會議並做成紀錄,並接續參與二階環評專案小組審查。 展望 / 持續參與二階環評專案小組審查至環評結論做成,監督程序及實質內容 之進行,以確保環評大會之結論符合環境正義之精神與正當程序原則。

行政機關在法院循環訴訟壓力下,不得不自願進入二階環評審查為此案 止血,然而在開發完成的現實狀況下,中科三期的環評審查面對的是「開發 + 運轉 + 環評」的荒謬情境,即使如此,EJA 協助並陪同后里農民參與二階 環評的討論及審查,並監督運轉現況,嚴格檢視開發單位必須補足的調查及 評估事項。 中科三期的二階環評審查至今仍在進行中,當地農民的環境保護與參與 公共事務的意識也因本案大幅提升,不僅促成后里環保組織的設立與成長, 也強化后里農民參與環評審查及其它公共事務的能力與信心,這正是 EJA 的 成立初衷與使命。

國道一甲案 目標 / 積極參與並監督二階環評審查程序及實質內容, 針對範疇界定會議提出具體建議。 績效 / 於兩場說明會上向居民說明環評程序及參與重點,參與讀書會。 展望 / 持續協助居民參與範疇界定會議。

國道一甲道路為桃園航空城的相關道路計畫,主要連接航空城自由貿易港 區及國道一號中山高,目的在於疏導航空城至大台北地區的貨運流量,預計採 取一般徵收,於 2016 年進入第二階段環評審查。國道一甲行經北桃園三大自 然遊憩重要區塊(五酒桶山、羊稠坑、虎頭山),穿越部分桃園煉油廠場址具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10


危險性,同時,對於是否確有預估之貨運流量及此路是否能確實紓解交通,居 民亦存有疑問。故 2016 年 12 月,EJA 協助桃園國道一甲線反興建聯盟舉辦 之說明會,向居民說明環評程序及如何參與,並與居民共同為範疇界定會議做 準備,期待環評審慎評估是否有其他可行之替代方案及此案對環境之影響。

淡海二期新市鎮 目標 / 目前大台北地區房屋過多,且淡海二期預定地為大台北地區少數平地生態良 好之地區,淡海二期規劃對於環境之影響衝擊大,故目標為終止淡海二期的 不當開發。 績效 / 與協會志工一同探討環評中的生態、人口、文化等問題,至淡海現勘、請教 居民,為二階環評審查做準備。 展望 / 整理淡海環評的問題及相關論述,參與二階環評,期能獲得不開發之結論。

淡海新市鎮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為台灣三十年前引進新市鎮規劃思維的 產物。淡海新市鎮又分兩期,其中,淡海一期已於 1990 年代動工,至於淡 海二期(又稱後期發展區)目前尚在環評程序,預計區段徵收 600 多公頃土 地。然淡海二期自新市鎮計畫通過以來已禁限建三十年,當地生態環境良好、 物種豐富,加上淡海一期十幾年來人口成長狀況遠不如預期,淡海二期之開 發必要性不無疑義,故淡海二期反徵收自救聯盟與 EJA 一同合作,將此案推 進至環評第二階段審查程序。 2016 年,EJA 與居民、志工多次針對淡海二期環境問題進行討論及現 勘,持續為第二階段環評審查做準備。後續,希望避免淡海二期不必要的開 發與徵收,並期望生態豐富的淡海二期成為大台北地區的重要環境教育場所。

▼ 淡海二期石滬

11


核一廠除役 環 評 參 與

目標 / 積極參與並監督二階環評審查程序及實質內容,針對範疇界定會議提出具 體建議。 績效 / 組織環團並培養參與二階環評之能力與論述,準備民間版範疇界定指引表, 已進行四次討論會議,參與成員有 EJA、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綠色公民 行動聯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參與第一次範疇界定會 議,民間所提出的建議,大都獲得環評委員肯認。 展望 / 繼續環團內部討論會議,積極參與並監督二階環評審查程序及實質內容,以 確保環評大會做出之環評結論符合環境正義之精神與正當程序原則。

EJA 於 2016 年 11 月底注意到核能一廠除役計畫的範疇界定即將展開, 立刻協同關心此議題的夥伴團體進行多次討論與準備;與往常不同的是,這 次我們抱著非常不同的心情與期待參與環評,不僅不會阻擋,而且還更殷切 期待開發單位把除役計畫做得完善到位。 我們參與範疇界定會議的目標除了防止夾帶其它興建計畫闖關(例如乾 式貯存設施),同時也嚴格檢視台電提出的評估調查項目是否有疏漏之處。 範疇界定指引表有近一百項的環境因子,其中有許多專業項目需要耗時 費心討論,並諮詢專家意見,我們不僅研讀台電提出的範疇界定指引表等會 議資料,也準備民間範疇界定指引表,針對替代方案及各項應調查及評估的 環境項目及因子提出回應,要求台電做好評估調查報告。EJA 將持續監督核 一除役計畫的進行及檢視相關法令,早日實踐台灣非核家園的願景。

核一除役二階環評社團會議 2016/12/06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12


環評培訓工作坊 目標 / 剖析環評審查制度,藉由工作坊的模式,培訓在地居民、在地環團以及需要 了解環評審查的朋友,如何參與環評審查?如何閱讀環說書?如何在環評大 會上提出論述?期望在開發案件中,真正落實民眾參與,共同保護台灣環境。 績效 / 2016 年 8 月開始籌畫,已完成台中、苗栗兩場環評工作坊,名稱為「環保 有妳 / 你 台灣更好─環評程序大解密」,所觸及的開發案件有「臺中市烏日 區成功嶺段 58 地號等共 11 筆會館、住宅、公寓開發案」、「裕隆三義二場 興建案」。 展望 / 預計 2017 年將舉辦三場工作坊,持續讓更多公民了解環評審查制度。

EJA 於今年開始著手規劃環評工作坊,期望將開發案件中有關參與環境 影響評估過程的眉角,讓更多致力於保護環境的朋友們知道。2016 年 10 月 我們在台中舉辦第一場環評工作坊「環保有妳 / 你,台灣更好─環評程序大 解密」。緊接著 12 月第二場在苗栗火炎山生態教育會館舉辦,苗栗的學員 們分組討論時,那欲罷不能的神情,著實讓 EJA 的工作人員感到欣慰及敬佩! 2017 年我們仍持續規劃各地舉辦環評工作坊,不間斷的推廣及分享環評 知識,請與我們一起努力,一同為更好的台灣環境前進!

▲ 環評工作坊台中場:環保有妳 / 你,台灣更好─環評程序大解密 2016/10/15

13


法規研究 法 規 研 究

環境影響評估法 目標 / 於 2017 年 3 月提出 EJA 版本之環評法修法草案,填補目前環評法相關問 題,推動環評修法能夠更符合民眾之需求。 績效 / 自 2016 年7月開始共召開八次小組會議,已將草案大致擬定完成。 展望 / 跟會內、立委、環團進行討論凝聚共識,舉辦各式環評修法講座、研討會增 加社會上有關環評修法之討論,並在 2017 年上半年立法會期推動環評修法。

自環境影響評估法制定以來,在民間積極參與下,環評制度為許多開發 案重要的討論場域,為我國環境保護帶來正面影響,然而,制度的實務操作 也多有讓人詬病之處。為使環評制度更臻公正、落實預警原則,同時讓環評 對於開發行為之要求持續落實在開發行為的實施進行及完成後使用上,EJA 環評修法小組自 2016 年 7 月開始,經過八次會議討論,草擬出 EJA 版本的 環評法修正草案。 草案主要內容包括:確立環評審查對象為開發行為對於環境之影響;調 整委員會成員資格;切斷開發單位與顧問公司的上下關係;明訂環評暫時權 利保護機制為原則停止、例外不停止;環評審查結論因法院確定判決而無效 時,開發許可同時無效;通過環評之案件於特定條件下須重做環評;新增政 府政策環評相關規定。後續 EJA 將推動此草案內容納入環評法修法。

▲ 環評修法小組討論剪影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14


新血培力 Legal Clinic 目標 / 增加法律系學生對於環境公益訴訟實務的認知及興趣,以培訓友善環境概念 的法律人,未來投入環境保護之相關事務。 績效 / 以模擬具體案例訴訟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環境議題、了解環境訴訟及行政聽 證相關眉角,並讓學生實地與居民接觸。 展望 / 持續深化課程討論,並在課程之外,讓學生可以有更多參與 EJA 事務的機會。

我們深刻體認培育新血必須從大專院校的法律學程開始,因此 EJA 自 2015 年 9 月至今,與台大法律系合辦「環境公益訴訟實務」課程,教師為 EJA 常務理事張文貞老師及會員詹順貴律師。本課程已開設三學期,並以淡 北道路案、桃園航空城案、旗山廢爐碴案為案例,讓學生撰寫書狀及進行模 擬法庭辯論、親臨案件現場與居民交流及現勘、旁聽法院開庭及聽證會、討 論修法方向等。 如此設計,讓修課同學深入理解環境公益訴訟的實務運作、學習與環保 團體及居民對話溝通的能力、累積環境法律知識及相關科學知識,及培養實 際進行訴訟的能力。因此,學生思考不只停留在法條適用的層次,而能看到 問題背後更大的政經脈絡,而有更廣闊的立法面、行政面、運動面等思考。

台 大 legal clinic 校 外 教 學 旁聽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開庭、旗 山爐碴現場 2016/12/28

15


新 血 培 力

實習 目標 / 增加校園與社會知識及力量的連結,讓學生認識台灣的非政府組織在環境保 護的議題上如何參與、連結資源、倡議或陪伴當事人走進法庭等。 績效 / 2016 年 1–6 月共 6 位東吳法律系的同學已完成實習,內容包括參與台中環 評案、桃園航空城案、活動籌備、製作書狀等。實習結束後,學生仍願意持 續幫忙籌備活動。 展望 / 2017 年持續與東吳大學法律系保持學期中的實習合作。另外將新增與中原大 學法律系合作,讓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來 EJA 實習,提高學生關注環境議題的

興趣,並實際參與環境案件。

( 左 ) 東吳實習生、( 右 ) 林仁惠秘書長

▲ ( 左 ) 東吳實習生、( 右 ) 秘書處楊品妏專員 2016/05/13

Legal clinic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16


出版品 目標 / 為環境訴訟的知識與實務經驗可以被傳承,我們將 2015 年第 1 屆環境訴訟 實務培訓課程內容,轉化為文字做成出版品,讓未來律師打環境訴訟或老師 在學校教環境法課程時,可以有援引或輔助的教材。 績效 / 第 6 期期刊:2016 年 6 月出刊。 第一本書:歷經 9 次討論,已挑選 10 個環境案例,分別是雲林林內焚化爐、 新竹湖口垃圾轉運站、新店安康事業廢棄物、中科三期、保變住 6-6、淡北道 路、台益豐、美麗灣、北投纜車、苑裡反瘋車。每篇案例都是先說故事,後判 決導讀。目前 10 篇案例故事初稿已完成;10 篇判決導讀撰稿中。 展望 / 預計於 2017 年 6 月前出書,作為第 2 屆環境訴訟實務培訓課程的教材。透過 舉辦活動、網路行銷方式宣傳第一本書,讓更多人認識 EJA,願意支持我們。

▲ 歷年刊物

17


出 版 品

出版品計畫 編輯小組討論剪影 2016/07/27

本計畫是延續 EJA 於 2015 年 6 月至 9 月舉辦第 1 屆環境訴訟實務培訓 課程。為讓課程知識與講師的實務經驗可以被傳承,2016 年 1 月我們已召 集第 1 屆學員、志工、EJA 會員等夥伴整理課程資料、挑選重要的環境案例 作成出版品。這次出版品分成兩部分:「期刊」和「第一本書(尚未命名)」。 期刊 歷經 6 次討論,從 11 堂培訓課程中挑選 6 個主題作為期刊內容。今年 6 月順利出刊,主題是「為這土地來學習的六堂課:環評與訴訟實務」。目錄: 如何閱讀環說書、第二階段環評審查實務、公民訴訟、一顆變形巨蛋的故事、 輸贏的關鍵、她們如何成為環保超級名模、美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簡介。 第一本書 為記錄從過去環境訴訟案例中,環境法見解演進的歷史,作為未來可以 被援引、影響司法實務的資料或成為環境法教學的教材。歷經九次討論,挑 選十個環境案例,分別是雲林林內焚化爐、新竹湖口垃圾轉運站、新店安康 事業廢棄物、中科三期、保變住 6-6、淡北道路、台益豐、美麗灣、北投纜車、 苑裡反瘋車。每篇案例都是先說故事,後判決導讀。目前 10 個案例故事已 完成初稿;10 篇判決導讀撰稿中。預計於 2017 年 6 月以前出版。

期刊線上閱讀:http://www.eja.org.tw/27511241802639921002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18


音樂會 目標 / 透過「土地望青春」的意象,表達 EJA 對於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期望與熱情, 邀請與我們有共同理念的會員、社會大眾、NGO 夥伴,以及與 EJA 結緣的 自救會居民,藉此連繫情感,表達感謝,同時向長期支持我們的朋友募款, 募集 EJA 行政、專案、個案等多項工作的所需經費。 績效 / 成功募集一百四十多萬元,約可支持 EJA 半年行政支出。會員、NGO 夥伴、 居民、自救會與其親友受邀出席,當天約 300 人次出席。 展望 / 2017 年 6 月將繼續舉辦募款音樂會,並邀請會員及志工加入籌備小組。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募款音樂會,今年 6 月 25 日週六假國立師範大學 禮堂舉辦第 1 次的募款音樂會,感謝所有關心環境的朋友們來,為我們加油打 氣!不管您是以何種形式支持 EJA,都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 今年募款音樂會主題「土地望青春」,我們期許自己,為這片土地發聲, 竭盡所能地在開發與環境間取得平衡,從串連公民、學者與社團夥伴,協助居 民參與環評及爭訟程序,陪伴受害當事人站上街頭、走進法庭。我們希望透過 每一個案例,發掘環境法規的缺漏,為台灣的環境永續奠定穩固的法制基礎。 本 次 音 樂 會, 我 們 準 備 四 個「 環 境 公 益 訴 訟 」、「 法 規 研 究 修 法 」、 「環評工作坊」、「出版品計畫」的核心工作專案拍賣,每個專案都幾乎快 達標,非常感謝您慷慨捐款支持我們的工作,因為有您,我們得以走得更遠! 今年募款音樂會收入及支出的財務徵信,已公開於 EJA 官網 https://goo.gl/ wJyajm。 我們渴望有一天,這片土地會像照片裡的文心蘭,美麗而活潑,快樂且奔 放,與在島嶼上的每個人共生共存,共榮。

19


活動 活 動

環境講座 目標 / 希望讓與會者從講座中看見台灣環境正面臨的各種困境,也能從法律的觀點 看見解決的方法,從講座中得到雙重收穫。 績效 / 2016 年共舉辦 16 場環境講座。本年的工作重點放在推廣 EJA 承辦的環境訴 訟案件──新園農場反震南鐵線案,配合紀錄片「黑」,讓更多人看見農地 種工廠的亂象仍然持續在台灣上演。 展望 / 2017 年將舉辦五個主題講座,分別為「談農地上的工廠政策」、「環評修法」、 「桃園航空城」、「聽證制度」、「農田水利會的改制」。

當農田變黑─從紀錄片《黑》看新園農場反震南鐵線案 農田裡的工廠對於辛勤耕種的農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當 辛苦栽種的農作物被廢水或廢氣給汙染,農民們除了咬牙自認 倒楣外,也沒有辦法做任何的改變。如果連最基本的農地農用 都無法落實,我們如何獲得乾淨的食物以及健康的身體? 因此在 2016 年,EJA 除了協助新園農場當地居民進行環 境訴訟外,也由北到南至輔大、靜宜、中正、成大、高大等學 校舉辦講座,期盼能讓關心環境的朋友及年輕的法律系同學看 見台灣農地所面臨的困境。

跨國公司對人權及環境的侵害─訴訟策略與國際人權相關法規分析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跨國企業大量出現,主導了全球經濟的進行。為謀求最大的 商業利益,跨國企業在東道國(Host State)的人權侵害及環境破壞陸續被揭露,像 是近年服飾業中著名的案件─孟加拉成衣工廠倒塌案,倒塌的當時,該工廠正在為 近 30 家的服飾大廠製作成衣。 非政府組織 ECCHR 持續為這些被跨國企業侵害人權的受害者進行跨國訴訟,透 過曾於該組織實習講者的分享,從中找尋台灣環境訴訟策略的可借鏡之處。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20


劉黎兒巡迴廢核講座 在福島核災後,當地的情況在這幾年漸漸浮現,輻射汙染嚴重影響當地人的生 活,在核能發電廠附近的居民再也不能回去自己的家鄉,這是生在台灣的我們無法 想像的畫面。但是在彈丸之地的台灣,地震如此頻繁,其實核能外洩的威脅無所不 在,因此如何將老舊的核電廠除役,如何做到能源轉型,將是我們這幾年最大的課 題,需要你我一起來努力! 「震」驚家園─從建築結構來看國家管制義務 建築結構與人民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台灣的大地震都發生 在深夜,民眾酣睡之際更增加逃脫的困難,而建築物的結構若不夠嚴謹,甚至偷工減 料,就會發生像 2016 年 2 月 6 日台南大地震,維冠大樓攔腰折斷的誇張事件!建築 倒塌更會波及周邊住宅,受波及房屋的後續修繕、受災戶安置等問題接踵而來,我們 可以看到:建築物安全與否,不只影響人民生命安全,對於社會民生經濟也影響甚鉅! 有鑑於此,如何讓公正的第三方進入整個建築體制,扮演確保最低限度安全性能的把 關角色,或許是目前台灣最迫切需要去建構的規範! 城市記憶─影像紀錄中重生的巴黎 法國在做文化資產的保存方式與台灣很不一樣,透過攝影的技術,訂定一個 長 期 的 計 畫, 長 期 的 觀 察 文 化 資 產 與 周 邊 景 色 的 互 動, 法 國 的 攝 影 史 學 家 Mrs. Bertho 提到文化資產的保留與否,不能只是單純地往前看,有時候我們現在覺得 不好看的建物或景色,以後回頭看卻會覺得很有價值。而與談人黃瑞明律師以新店 十四張犁被拆遷的古厝為例,指出古蹟文化與開發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究竟這些古 厝對於整個社會代表什麼意義?我們真的只是拆了一棟老舊的清代建築?亦或是扼 殺了我們的歷史文化?

▲ 城市記憶─從影像紀錄中重生的巴黎 2016/04/12

21


「認賠了,然後呢?談台塑越 南河靜鋼鐵廠汙染案」合照 2016/08/12

今日建築,明日方舟─氣候變遷下的都市再生 氣候變遷的問題正在持續發生,未來的氣候很可能沒有四季,或許一天中就會 有很大的溫度變化,像巴黎的某一個夏天就發生過溫差 7 度的例子。為了因應這樣 的變化,建築物的整體設計,必須要從一個友善大自然的概念出發,如何將大自然 的產物物盡其用,追求自然界的平衡,就是環保建築的概念,透過這些對環境友善 的作法,達到萬物共生共存、生生不息的美好未來。 認賠了,然後呢?─談台塑越南河靜鋼鐵廠汙染案 台灣的企業到國外投資後,對當地環境造成各種問題,目前台灣對於這些問題 的管制非常鬆散,我們認為應該要有一個完善的制度,讓台灣企業為自己的汙染行 為負責,並且也能確實補償當地的居民,而不是像在越南發生的死魚事件,在不公 布檢測報告的情況下,台塑說要賠償五億,但其實卻從未賠償到當地居民,甚至越 南政府再用減稅的優惠給台塑越南河靜鋼鐵廠。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與企業的完美 演出,苦得卻是努力生活的平民百姓。 有毒爐碴何處去?──談中鋼爐石非法回填農地 本次環境講座來到爐碴亂象最嚴重的南部,由陳建州檢察官分享爐碴非法回填 農地一案,讓對案件不熟悉的朋友能夠了解:中鋼子公司中聯資源、運輸公司、地 主,如何透過種種手段把爐碴回填農地,以及為何現行法律上無法用刑法來處罰源 頭中聯資源公司。而就法律層面的認定及適用上,王毓正老師也提出多種看法,並 引用日本法對於廢棄物管理的規定,試圖解決「爐碴」在法律上究竟是產品或廢棄 物的爭議問題。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22


研討會、論壇 目標 / 希望藉由較為學術的研討會或論壇,深化台灣聽證制度之相關討論,健全環 境土地議題中之民眾參與制度。 績效 / 3 月舉辦「桃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12 月舉辦「我國聽證制度的 檢討及改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論壇。促成法律學者、地政學者 對於聽證制度的關注及討論,並參與內政部聽證主持人之推薦。 展望 / 持續推動聽證制度的健全及有效實行。

EJA 期許針對環境相關法律問題有深化的能力,故每年都會舉辦兩場較 大型的研討會,邀請學者、實務工作者、政府機關、當事人等,探討 EJA 現 階段關注議題之相關法律問題。 2016 年,EJA 參與桃園航空城案的預備聽證及正式聽證,在準備過程 及現場參與時,發現聽證制度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在同年 3 月舉辦「桃 園航空城徵收聽證程序」研討會、12 月舉辦「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進: 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例」論壇。兩場會議中,EJA 邀集學者、聽證當事 人、聽證主持人、政府機關與談討論,其中,國外部分介紹了德、日、美的 聽證制度,國內部分則介紹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聽證及勞動部不當勞動行 為裁決機制,並針對桃園航空城案聽證之舉行及內政部最新公布之「內政部

舉行聽證作業要點」進行探討,期待能夠為台灣聽證制度的落實找尋方向。

「我國聽證制度的檢討及改 進:以土地議題及公共工程為 例」論壇 2016/12/18

23


行動聯盟 行 動 聯 盟

─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發起單位/台灣人權促進會

目標 / 緊密連結環境運動與人權議題之關係,倡議環境正義之理念。 績效 / 積極參與人約盟之運作與策略討論,撰寫第二次兩公約審查民間影子報告之環 境人權議題,12 月舉辦環境正議之人權座談。 展望 / 追蹤及監督政府落實 2017 年國際專家針對環境人權(企業責任、土地徵收、 居住權等 ) 所提之結論性意見及建議。協同人約盟夥伴團體推動國家人權委員 會之成立、及兩公約施行法之修定,淘汰不符人權精神原則的過時法規及政策。

EJA 在承辦環境爭訟案件的過程中,看見嚴重的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事件都枉顧 程序正義,且侵害到人民與弱勢社群的生命權、健康權、居住權、平等權等各項權利, 我們深刻了解捍衛環境正義與保障人權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EJA 積極參 與由人權團體發起的「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推動台灣政府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 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兩公約),要求行政及司法機關 應保障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水權、居住權、文化權、請求環境資訊、參與環境決 策、司法救濟等各種實體及程序權利,以捍衛環境正義。 兩 公 約 施 行 法 自 2012 年 底 正 式 施 行 至 今,EJA 積 極 參 與 2013 年 及 2017 年的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參與 民間影子報告的撰寫,檢視台灣政府 對保障環境人權相關政策及法規命令, 並與國際審查委員進行對話,提出具 體且有建設性的意見。EJA 也將持續 努力在環境訴訟廣泛引用兩公約,在 法庭主張兩公約人權條款的適用性, 以確實保障環境正義與人權。

▲ 第二次兩公約國際審查,民間團體記者會 2017/01/20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16 年報

24




EJA Volunteer Form : Name

Title

Organiz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1.

e-mail

2.

Phone number

Address

Languag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EJA

BOT

____________________


EJA Volunteer Form : Name

Title

Organiz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1.

e-mail

2.

Phone number

Address

Languag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EJA

BOT

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eja.org.tw/

http://www.eja.org.tw/


http://www.eja.org.tw/

http://www.eja.org.tw/


想對 EJA 說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EJA 秘書處成員: 阿呆妹妹(上)、阿柴二號(下)



三兩步, 行過小雨打起的水漣 是土地的呼息。 三兩聲, 念著夢中心悶彼個名 唱作青春的歌。 青春夢,醒來總是過去的形影, 未來的土地,望著青春, 毋是夢。 ─ 野墨坊/黑天

www.eja.org.tw eja@eja.org.tw (T) 02-2388-0667 (F) 02-2388-0797 10042 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 9 號 3 樓之 3 環境法律人協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