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HSU‘s 使⽤用者研究與設計案例例 專注同理理⼼心的訓練、⾃自許能比客⼾戶更更懂客⼾戶 00|我如何進⾏行行使⽤用者研究與設計? 01|連鎖飲料店的輔助決策系統 02|中⼩小企業的風險預測系統 03|旅遊科技的故事體驗APP模組機制 04 | 其他經驗:產品設計、質性研究
2020_許⽉馨_個⼈履歷
00|我如何進⾏使⽤者研究與設計︖ 本⼈執⾏UX研究與設計的流程,累積同理使⽤者的經驗、切入最合適的服務缺⼜滿⾜需求。
問題定義 => 鎖定需求 => 收斂規格 ⾸先,我會針對利害關係⼈進⾏深訪,⿎勵分享關於痛點的線索,搭配服務旅程地圖梳理 痛點與期待、以授野分析⽅法協助客⼾收斂需求,針對抽象需求轉換成具體規格後,共同 釐清功能規格在真實世界的必要與可⾏性,與利害關係⼈產⽣解決⽅案發展⽅向的共識。 收斂規格 => 設計原型 => 回饋優化 「設計」是多⽅因理解與溝通產⽣的具體共識,我會隨時確保客⼾與⾃⼰的共識是指「同 件事」。我將具體規格制訂出使⽤者情境、服務架構、操作流程、wirefrme、mock-up、原 型展⽰、產品設計規格書,與客⼾釐清需求有無誤差、與⼯程師釐清開發可⾏性,引導專 案相關⼈員提供建議、共同創造與優化產品。
我的定位|
在專案中,我常在 PM、UX角⾊做轉換,累積同理⼼的實戰經驗、更快理解不同角⾊的需 求,讓我在⾯對客⼾時可以抓到他們期待的結果。我在專案中實踐UX的精神、也實踐在我 的⼯作職涯與⽣活中:持續專注同理⼼的訓練、⾃許能比客⼾更懂客⼾。
2020_許⽉馨_設計案例
01|連鎖飲料店的輔助決策系統
與⼿搖茶飲品牌合作,結合銷量紀錄與公開資料預測銷量系統,輔助店 員在物料⽣產的決策、降低⼈為誤判造成的物料損失。 專案執⾏6個⽉,我們描繪⾨店⼈員、店長、營運經理的⼯作概況與接觸點,規劃銷量預測 系統重點功能,含未來3⽇的商品銷量預測、物料⽣產計畫建議、物料耗損紀錄,協助服務 導入與教育訓練。 專案⽬目標|
+制定輔助物料⽣產決策的視覺化介⾯,降低店員的決策誤判次數。 +制定店員與營運管理者間的物料耗損紀錄管理,使資訊透明化。 負責任務|
對店員、店長、營運經理進⾏脈絡訪查、制定顧客旅程圖,制定銷量預測服務mock up討 論︔針對經驗豐富之決策者(店長、營運經理)在銷量、物料⽣產的判斷因素進⾏深訪,將 抽象經驗具體化成系統規格。
需求概況|
⼿搖茶飲品牌專注在制定標準化流程,確保加盟主能在製程、服務能保有「⼀致性」,由 於店員的⾼流動率、⾨店的區域屬性不⼀致,難以將物料⽣產的判斷經驗標準化,經常出 現不⼩⼼多煮了珍珠、不⼩⼼訂太多的⽜奶等狀況,導致⾨店出現物料耗損、增加成本。 這項專案與連鎖⼿搖茶飲品牌合作,希望將經驗、⾨店屬性、外在影響因素整合至銷量預 測系統中,產出可以輔助⽣產計畫決策的建議。
⾯面臨臨的挑戰|
由於沒有⼿搖茶飲店的經營背景,對於判斷依據未知的情況下,我們在專案啟動前到各類 型⾨店了解狀況,與店長及營運經理深訪過往以「經驗」判斷的因⼦包含哪些,再將因⼦ 轉換成⾨店產⽣的資料,盤點可⽤於銷量預測模型的分析資料源有哪些。由於從銷售、訂 貨、物料表等資料結構交錯複雜,花了⼤量時間與總店的IT⼈員、預測模型的分析⼯程師 釐清資料代表的意義。
使⽤用者描繪|
+店員:擔⼼準備物料的時間會不會來不及、這物料煮的量會不會太多、這次又浪費了好 多珍珠。 +店長:後悔上次進貨不⼩⼼進太多,結果沒⽤完到過期,增加了這個⽉的成本。 +營運經理:疑惑這個⾨店這個⽉怎麼又叫這麼多貨,上次叫這麼多也⽤不完,到底發⽣ 什麼事。 店員與新店長的經驗不⾜,造成備料、進貨的誤判,增加⾨店的成本。 解決⽅方案|
我們建置⼈⼯智慧分析模型,以⼿搖茶飲品牌的銷售紀錄為主要資料源,結合從外部擷取 的資料,如天氣、Google評論、⾏銷活動、商圈競爭者的資料來分析,預測⾨店今、明、 後天的銷售量,以及其他操作介⾯如下:
茶飲商品銷量預測結果:以各時段杯數呈現利於調配前台⽀援⼈⼒
物料採購量建議:針對不同類型物料呈現庫存量,供⾨店盤點數量後可直接與總店叫貨
物料⽣產量預測建議:針對不同類型物料呈現預測使⽤量,供後台店員確保備料⾜夠
過程紀錄|
顧客旅程地圖:與利害關係⼈(店長)釐清⾨店作業流程概況、在意的⼈事物,⼀邊觀察紀錄,⼀邊訪談過 往經驗與感受,同時也體驗現場環境
服務系統藍圖:針對利害關係⼈提出的痛點,我們提出服務系統藍圖與店長、營運經理釐清需求規格
概念傳達驗證:與⾨店⼈員進⾏系統操作教學與實際測試,蒐集使⽤者回饋與優化⽅向
結論與⾃自我反思|
+影響因⼦的具體化 在與營運經理、資深店長釐清經驗的判斷依據時,得知⾨店所在位置、天氣對於銷量影響 最重,比如⾬天⽣意不好,但連續3天後銷量會⼤增︔或是所在位置屬辦公⼤樓或學區,於 週五下午時段有較多的外送。能透過深訪將重要的影響因⼦轉為具體的分析參數納入分析 模型,有效提⾼預測模型的準確度。 +使⽤者經驗研究的優化 由於專案執⾏時間較短,僅能與店員、店長、營運經理進⾏深訪,但維護採購系統的IT⼈ 員亦扮演重要角⾊應加入利害關係⼈之⼀。由於茶飲商品的BOM表難以維護,故需由⾨店 定期⼈⼯盤點庫存,若需要做到系統的⾃動計算與更新,IT⼈員維護資料架構的流程亦須 考慮進去。
02|中⼩企業的企業風險預測系統
與第三⽅服務系統商合作,結合中⼩企業營運記錄、企業登記、訴訟、 評論等替代性資料來預測店家的倒閉風險,輔助發展衍伸顧問管理服務、 提⾼店家的存活率。 專案執⾏8個⽉,我們理解企業管理顧問如何判斷店家風險狀況,⽤於規劃倒閉風險預測系 統的重點功能,含風險分析、未來倒閉趨勢,共創服務與協助導入。 專案⽬目標|
+制定企業倒閉風險預測的視覺化介⾯,掌握店家潛在風險⾯向與輔導時機。 負責任務|
對第三⽅服務系統商進⾏需求訪談,制定企業風險預測服務mock up進⾏討論︔同時針對經 驗豐富之管理顧問在倒閉風險的判斷因素進⾏深訪,並與IT⼈員瞭解現有資料架構、萃取 可納入計算的風險因⼦,將抽象經驗具體化成系統規格。 需求緣起與挑戰|
本專案以前,我們專注在AI企業違約風險模型的技術研發,當時針對銀⾏徵審⼈員發展智 慧徵信服務平台,由於當時未掌握銀⾏在意的資料源,僅能搜集公開資料與彙整、縮短徵 審⼈員 35% 的資料彙整時間、效益不⼤。故改變產品策略,專注在以替代性資料分析企業 的違約或倒閉風險,鎖定銀⾏較無資料的中⼩企業發展,以餐飲、旅遊為⽅向發展服務。 這次,我們切對了痛點。
智慧徵信服務平台 違約/倒閉機率預測
智慧徵信服務平台 企業負向因⼦(訴訟案件)分析
重新定位|
有了之前與銀⾏深訪的經驗,我們重新定位在「替代性資料的風險預測模型」開發,認知 到不同產業的「風險因⼦」有所不同,呼應銀⾏徵審⼈員會針對不同產業看重不同的資料, 和AI模型在訓練時的邏輯不謀⽽合。 當我們將與第三⽅服務系統商的資料納入計算後,有效提升準確度,銀⾏也為店家制定了 利率較佳的貸款商品,幫助服務系統商發展新服務滿⾜⾃身會員、也讓銀⾏增加業務拓展 的機會。 使⽤用者描繪|
+第三⽅服務系統商:在意店家的倒閉風險機率有無增加的趨勢,當出現持續增加的趨勢 則考慮啟動更積極的輔導機制協助店家改善。 +店家:在意⾃身⽬前的經營現況有無潛在風險、⾃身在同業的經營狀況。 解決⽅方案|
我們在研究調查後訂出服務系統商端、店家經營端的介⾯,主要是為了讓管理顧問在介入 輔導時有依據,同時也能作為與店家溝通的資訊,因為店家會在意⾃身與同業的差別、期 許⾃⼰經營的店不會太差。
服務系統商介⾯:呈現企業未來倒閉趨勢,理解趨勢有無異常上升、提出警⽰
服務系統商介⾯:呈現企業倒閉風險分析,呈現企業被判定的風險在於哪些⾯向,供輔導參考
店家專區介⾯:呈現企業⾃身營運狀況健檢,滿⾜經營者會想知道⾃身與同業的差距
結論與⾃自我反思|
+擴⼤利害關係⼈範疇、從「媒合」找到新商業模式 原本僅將研究範疇框在銀⾏⼈員與銀⾏在意的現有資料上,訪談超過8位銀⾏內部徵審⼈ 員,建構出⼀般難以從網路資訊理解的徵審流程、並訂出需求規格,但未考慮到資料源取 得的限制導致系統功能無法完整實現。故決定擴⼤思考範疇、修正產品的定位,找到擁有 營收相關資料源、需要發展創新服務的資訊服務業者,認知到「媒合」是關鍵要素,因為 對的資源到位才能解決問題、才能讓設計變得有意義。
03|旅遊科技的故事體驗APP模組機制
針對在台灣的⾃由⾏旅客開發了⾏程安排、個⼈化推薦旅遊地點的APP, 為蒐集更多台灣特⾊地點,設計AR故事體驗模組機制,與在地政府合作 建置旅遊專區︔累計超過20個專區、增加500多個旅遊地點,使服務平台 累積超過2萬多筆的旅遊景點資料。 專案開發約6個⽉建置完成,並持續1年進⾏推廣,我們針對「旅遊體驗」的情境設計不同 功能,再由各地政府決定要挑選哪些功能組成故事專區、以及期望的介⾯風格,保留建置 彈性與客製化服務。 專案⽬目標|
+制定具有功能客製彈性的模組機制,制定可抽換不同風格介⾯的版型,可快速在1個⽉內 打造故事專區。 負責任務|
從「旅遊體驗」去設計使⽤者的服務使⽤情境,專注在如何與「在地」進⾏互動,比如拍 照、消費、留下紀錄等︔挑選放進專區的地點時也要考慮到使⽤者旅遊的動線、地點屬性 相似或相似的程度來安排專區內容。考慮種種因素後訂出業務⾯、⼯程⾯、設計⾯的規格 與限制,確保產出可以讓使⽤者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故事體驗」。
⾯面臨臨的挑戰|
由於專區的地點的資訊與素材須由店家或在地政府提供,⾯臨到素材品質參差不齊、沒有 素材的狀況,後來請專業⽂案設計與攝影師重製內容,確保品質。 解決⽅方案|
我們設計3條體驗機制,如AR帶我去導客、過關集點送旅遊⾦幣、闖關拿優惠或AR故事像 框拍照留念。
故事體驗APP操作流程圖
專區精選30個地點,含景點、商店、餐廳等
專區總覽以列表或地圖模式切換
闖關留下旅遊⾜跡,每次過關可獲得旅遊⾦幣,虛擬⾦幣實際兌換實質商品,吸引更多旅客前往 體驗闖關
故事化AR導覽「帶我去」功能,以AR標的物導引⽅向,帶領旅客抵達指定地點,抵達後可直接 領取獎勵⾦幣,吸引旅客全台玩透透
結論與⾃自我反思|
+與利害關係⼈真實接觸、⼼懷感激的接受對設計的⿎勵與批判 這是我初入職場第⼀次接收的重要任務,將過去所學實際應⽤,認知⼀個服務系統在完成 開發後才是起點。從業務去提案談合作、搜集素材、優化內容、確定內容、開發建置與測 試、服務上線、推廣活動、數據分析,⼀個看似很簡單的功能背後要⾛過多少細節,也讓 我從使⽤者的視野、跳脫到利害關係⼈的視野,讓我後來思考⼀個服務時能將這些周邊⼈ 的需求也考慮進去,對我來說也是種「以使⽤者為中⼼」的實踐。
04|產品設計、質性研究
本⼈為⼯業設計、服務設計背景出身,累積6年以上的「使⽤者為中⼼」 理念的產品/服務設計經驗︔於研究所期間以「幸福感」為研究主題,對 「由抽象概念轉化成具體設計規範」掌握度⾼,幫助我在溝通時可快速 將概念具體化、加速產品/服務的落地與迭代。 其他設計能⼒包含:產品研究⽅法操作與設計、需求探勘之質性資料編碼剖析、產品設計 之表現技法、產品原型打造與修正。經⼿的其他設計案例局部呈現如下:
產品設計:智能導盲鞍設計(需求訪談/表現技法/3D建模與打樣)
產品設計:永續材質郵差包設計(表現技法/材質重組/產品打樣)
質性研究:幸福感設計元素萃取(ZMET⽅方法/深訪/使⽤用者共識地圖剖析)
質性研究結果應⽤用於產品設計:幸福感茶茶包設計(體驗⾏行行銷策略略/表現技法)
服務設計:流浪收容所服務體驗研究與設計(體驗⾏行行銷策略略/服務體驗藍藍圖&情緒編碼)
服務優化設計:⾃自助咖啡機體驗設計(利利害關係⼈人訪談/觀察法/顧客旅程地圖/設計⼯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