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詩刊第六期

Page 1

惱 FannouPoem 二零一六年七月號 第六期

Facebook專頁:煩惱詩社;電子版:https://issuu.com/fannoupoem


目 錄 啟首語 詩社簡介 社員詩作

P.3

方嘉欣/ 沒有的時候 何梓慶/ 半折心 吳其謙/ 死去的眼睛 李榆鉅/ 無名的季節 沐羽/ 於是 就垮掉吧 柯清峰/ 偶然 胡世雅/ 五分之一個自己 曾詠聰/ 回聲 黃妍萍/ 抽屜 黃芊蔚/ 我不喜歡陰天,卻渴望一場驟雨 韓松/ 爬行山 說話的節日 羅維日/ 放空的海無法拍下

P.5 P.8 P.10 P.12 P.14 P.16 P.18 P.20 P.22 P.24 P.26 P.29 P.30 P.32

P.4

專題:詩與藝術 莫詩惠/ 1+1 > 2 —— 與阿高談畫與創作

P.34

詩話 曾詠聰/ 在《另一個身體》中醒來,然後怎樣?

P.42

詩訊 柯清峰/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

2

P.46


啟 首 語 柯清峰 「我現在快要畢業了,記得Year 1入學時訂下了要找到夢 想的目標,但現在還未找到便要步入社會,很害怕一旦步入 社會,人便會迷失,希望盡快找到想做的事。」 這是某次文學秤骨活動,其中一位讀者寫下的煩惱。很普 通,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會有的煩惱,而我就是喜歡它的 普通。因為這一點點的普通,是生活的一種連結。這個我們 每天都在努力學習生活的城市,每道門後面,都藏著一個等 待被誰聽到的回聲。能知道門後有人,有時竟比能馬上打開 門走出去更令人有所感受。 然後我們回到各自的門後,無可奈何地接受複印,或僅 為找一個位置坐下,寫下一切關於生活的描述。將之仔細對 摺,然後穿過門隙,投寄到一個可能不存在的地址。 我們在書寫自己房間的細節時,是否也同樣勾勒出其他人 的輪廓?面對畢業,面對愛情,面對社會,但願我們都像這 樣孤獨地同行。 2016年5月

3


詩 社 簡 介

「煩惱詩社」在二零一三年年底成立,由浸會 大學語文中心胡燕青老師帶領的大學詩會發展而 成,成員多為浸會大學中文系同學。成員曾獲徐 訏文學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城市文學 獎、工人文學獎等。 取名「煩惱詩社」,源於我們純粹的渴求── 以詩歌解決煩惱,認識、梳理自身,同時透過詩 歌面向他人,直視彼此的問題與憂傷。

詩刊以小冊子形式刊行,免費派發。另於 Facebook專頁「煩惱詩社」設電子本,專頁亦會 分享詩歌及文學資訊。

4


5


沒有的時候 方嘉欣/ 過雲雨渴望被留下 他們相信世界沒有細菌 無法承受的不想看見的變成看不見 床攤著等待被管理 窗外、窗內,白色口罩的臉容 把早睡早起當作麻醉劑 準時,阻斷神經即可無痛 他們公布絕望的數字 呆等溫暖的空凳只有一張 探病時間到了 隨冷氣飄動的旁觀者問:這位置有人坐嗎? 從他們懸空的眼神我並不知道 可以求救哪一個神 他們責怪我成為炸彈 而死亡拒絕沒有勇氣的人 於是童年的哮喘與暗角的哭聲 慢慢封鎖原本張開的口腔 愈是疲弱愈是清楚 微弱存在的感覺,如宿醉時 成為無法融入世界的廢墟

6


在遊樂場請勿喧嘩請勿奔跑 只須等待最後的位置是 攤在地底、海裏或天空 請稍候,系統作孽中⋯⋯ 晚間九時正,死囚行刑的即時新聞插話 說病房消毒時間到了 一掃。電話屏幕上 留下獨一無二的指紋 而壓痕漸漸隱形 隨塵垢浮飛,懸遊

圖:鄭潔瑜

7


半折心 何梓慶/ 在中文系主修籃球和詩歌 用彎曲的十字架開鎖 房內下著蒲公英或冰雹 一座剛熄滅的精金燭台 上帝在哭泣 鎖的形狀 源於信仰 和流過的淚 即使把我的眼和嘴給你 也無法描述房間的細節

8


圖:莫詩惠

9


死去的眼睛 吳其謙/ 淡藍魚缸,一尾迷失的靈魂,下沉 木門敲響,母親著我 檢視她衰弱的房燈 我踏上一隻腳,圓摺凳 母親便牢牢,雙手按住 像那時牢牢,按住折骨 以後也要像這樣忍耐 像這樣,抬起頭。她說 燈罩裏,零零落落 躺著各種長翅的枯蟲 易碎、沒有重量 細視那些眼睛 我聽見深夜時份傳來的 窸窸窣窣 它們曾經目睹母親 睡前搓暖手腳。下雨時 會有一條毛巾墊著後腰嗎 兒子夜歸的晚上,她還會不會 把手機放枕邊 都死去了,所有眼晴 房燈從此清醒。我躺在床上 被光刺著,無法不想像 夜裏,當光滲出門腳 熟悉的窸窣,隔著門 與門。一隻蟲子燈罩裏 輾轉、枯萎 而沒有誰知道

10


圖:Ling

11


圖:李慧筠

12


無名的季節 李榆鉅/ 虛妄的煙來了又走,沒有回頭 或許,會 在無名的日子 把自己壓在信封中 合上,膠水,蓋朱紅色的封條 壓縮為字,封閉如繭 投擲,墜下,在綠色之洋飄揚 直到,飛到無名的島嶼上,也就 沒有回來的必要 去一個不具名的旅行 並且帶上一把帶刺梳子 在車軌上,在車上,在座位 望著迎面而去的風景 不停梳理著頭髮 直到血液一點點淌上去 (逆行是血,是腥味的薑) 在無名的季節 寫下一首有名的詩 夾雜著冬夜的熱與夏晨的寒 (是如歌的記憶?還是至樂的驪歌?) 純粹是無的季節 不可把答案放在熨斗上 (是極酸的紅桑子) 配上不置可否的語氣和 在呢喃的黑暗中一雙待飛的鼻翼 然而卻(無從去迎接) 是她的無命名,卻讓此季節 蒙上一層鹽花

13


圖:瓜瓜

14


於是 沐羽/ 沒有文豪的日子,我比較願意看一頭野犬 於是就落下來了,那刻 你深信:世界 正上升往無窮遠的地方 反正也沒法拉動什麼 因而放手,於是 願意閉眼踏空——於是 黑色的風轟然落幕。 足夠高的地方使你得以無回 足夠高的地方,也無法 說服這座城市 好好坐穩,鼓掌,有時微笑——於是 攀沿的人堅持 吆喝後來的人:要爬得比我遠 比世界高,至少比鄰居孩子快 於是就落下來了,那刻 我深信:世界 會因力量對沖 而減慢好一點點 足夠讓藤蔓上的人 空出一手,在哀愁的背面 也罰寫一疊悔過書

15


就垮掉吧 沐羽 音樂經已無法缺席這個時代 那太好了就把愛情釘牢在譜架 過氣的暴烈有過氣的緋聞 毫不重要的偶像倒地時仍有餘溫 昨日我看見昨日的失言在今日無人提起 以往我會聽以往的流行曲 居然好久後還在重用 而這樣實在是太振奮了 而這樣實在是太懷舊了 而這樣實在是太獵奇了 大合唱甚至讓拇指壯陽廣告般豎起 新聞去得那麼快丟得那麼徹底 連仔細撫摸也多餘 所以愛吧叫吧笑吧音樂吧 分組配對合謀你的鄰座 成為棋盤,誰吃過誰 就有必須經過你耳朵的理由 還必須猜度更多 尚未被吃掉的理由 也必然有溺死的人在網絡裏的那又如何 記憶卡塞進腦子偶爾就不安全拔出 除了隔三不五 想起你,和你的荒謬時代 容許我以後如果不慎格式化了 世界還能保持一文不值 音樂還能重複交替使用

16


圖:Shan

17


偶然 柯清峰/ 開一扇僅僅夠風穿過的窗 我遇到一個偶然 在公路旁吹口琴的人 浪自穿過的汽車湧來 淹沒我們和他的聲音 硬幣拋下求生繩的曲線 然後離開 我也想像他的過去 如我看著跑車尾燈,想像 一個城市的速度 緩慢了雜草的生長 像風混合死氣吸入肺部 再被吹進口琴的共鳴腔 呼出一道屏障 我們之間隔著溫度,厚繭和聲音 那些急步前行的人 雖然沒有放下鑰匙 想必也帶走了磚頭 令他們聽見 音階繞著氣喉旋動 在路邊開出不太綠色的野草 這些偶然出現的綠色 我聽不到口琴之後 就聽到這首詩的首句 看見一個城市的心跳和呼吸 3.2.2016

18


圖:方嘉欣

19


圖:顏翎

20


五分之一個自己

胡世雅/ 願我像鳥,有空徘徊,有空凝視

有時,我封閉 複印自己,然後對話 劣質黑邊、自私和虛偽 沒能逃得過光 有時,我敞開 掛幾件不合時宜的皮囊 或流行大衣 新潮或落伍,都與我無關 有時,我消化了世界 變成一個誰 長出陌生人的頭顱 不屬於我 只有絕無僅有的幾次 我總算瞥見自己 浮光掠影 卻又馬上開始褪色

21


圖:方嘉欣

22


回聲 曾詠聰/ 或再不能背海 遺失了的話語從未歇息 一直蕩漾,現在的遠近 句子無傷大雅不會像流水 給沖淡然後逐漸化開 我是必須承認自己不夠廣袤 總是被回聲浸染 在自轉公轉間更易迷途 多想我離開了依然在場 季節開始忘掉變改 世界縮成一幅色盲的地圖 回聲竄到哪裏我都在哪裏 雲模仿天空的顏色掩蓋裂痕 穿越了一個國度 我可會收到去年的一句回話? 天橋大街櫥窗通通走過 人們都習慣不止息的停頓 患上失語症,我再沒有交出一個詞 徘徊著的回聲足夠組成自我 飛鳥不知道天空的名稱 魚類在陌生的海域打轉 我會嘗試捫著耳朵 跟世界和解

23


圖:方嘉欣

24


抽屜 黃妍萍/ 走出了又徘徊在舒適圈外的人 走過一個地方像走過一個抽屜 有時是不同的人 有時是你 有時那是透明的門 有時有抹顏色 走著走著只能停下 沾上未乾的油漆 在抽屜內外繼續行走 和他撐起傘的幻想早已忘掉 又記起;和你有沒有撐過傘? 我記得那條忘了有沒有下過雨的路 和我們的話語 沒說話時,總想著同一件事 抬頭,我繼續行走 有時瞥見身上的油漆 有時我已忘掉 又記起。在地鐵,在街上。 再忘記。但又走進一個抽屜。

25


圖:李慧筠

26


我不喜歡陰天,卻渴望一場驟雨 黃芊蔚/ 無 晴天。 我還在握緊長傘 等待一場與你相逢的驟雨 像點燈者,小心挑起長篙守候 初日的白光遮蓋燈內那點微亮,然後熄滅。 這時再擦一支火柴靠近棉引 讓火苗在眼中燃起,逐少拿去雙目 讓耳朵潛藏耳鼓霹靂啪啦地蠶食、 匿身影子裏的小賊偷走最初和後來的名字 點燈與提傘,是這般相像 又是那麼不同 還是晴天。圓桌下乘涼的貓 小腹輕輕鼓起,轉達唯一的生命跡象 然後平伏。誕下沒有雲的下午 繼續以一片澄藍給天空留白 有風攪動空氣,春的意象在冬末變得鮮明 我開始懷疑提傘的意義 或者至少可改拿一把短傘 驟雨頃刻而下時,才鬆開傘帶 讓屈縮的傘架緩緩展伸

27


但也許你早已察覺,我無處委身 天空是我唯一渴望的歸處 長傘或短傘與我的關係並不密切 有人說,這就是習慣。 我卻覺得這應是習性,所以我還在 為你預留一把長傘,默默等待一場驟雨

28


爬行山 韓松/ 浸大英文系學生,小說《塑像》曾獲台積電文學賞正賞 這是我們的山。他說 這是我們的地盤 我們用屎澆灌它 用手踐踏它 用詩歌頌它 把樹切碎 篇長牘累 在山上 蝴蝶生於思念 亭臺長給離別 砍柴的人帶走樹枝 望氣的人吞雲吐霧 觀日的人支起火爐 等待 我們的太陽 傾照江河湖海 爬山。我們劃地為王 飼養雞鴨魚肉 販賣年老的雞蛋 蓋上房子 獻給很慢的愛情 雨下起來 他在屋外瑟瑟發抖 好吧,就讓你看看吧 看看我們的山 我們的地盤

29


圖:莫詩惠

30


說話的節日 韓松 一種敘述腔調 必須被馬上找到 用來書寫所有無所事事的日子 去年昨天,明天今天 書裏有人死去 我們就讓他活 文字滿是硝煙 我們用水澆滅 作家叫了,大聲喧嘩 我們就讓他叫,讓他口乾舌燥 但這夜竟把酒弄壞了 稀里嘩啦吐了一地 大師逝去的時候,小人作祟 這竟是他的黃金年代,快哉快哉 盛一盞污物,飲得杯落 喝完一杯,還有一罎 在年中書架倒了 紙張散落一地,桌上布滿聲音,等著 遠人歸來

31


放空的海無法拍下 羅維日/滑翔中 照片抓住了海卻抓不住你 既無浪聲也無風 像思緒不能下沉到城中 要是你在映畫裏看零碎的海 它有聲音和故事,還有 避風港讓睡意暫寄 直至漂到天涯 在夜裏醒來 咀嚼長於我們時代裏的芭樂 又捲去隨即 入午的太平洋沒有浮出輪船和巨獸 低積雲籠罩而無雨 卻仍閃爍波光 你回來,又離去 一樣沒有目的地 只是意外地鬆掉都市的緊繃 像新造的浪濤蕩向另一個岸 準備 碎開意義無數

32


圖:顏翎

33


節錄自阿高作品〈我本善良 #14:相逢〉

專題:詩與藝術

1+1 > 2 ——與阿高談畫與創作 文:莫詩惠 編按:自第四期起,我們在社員詩作部分加入了插畫,插畫的原 意是希望畫者與作者平等交流,透過不同的演繹,發現更多可 能。本篇特意邀請了漫畫家及插畫家高文灝(阿高)和我們分享 相關的創作經驗,討論圖像與文字兩個媒體如何可互相配合。漫 畫作品節錄自阿高個人網誌 ahko’s comics:http://ahko.blogspot.hk/。

高:阿高 問:柯清峰、莫詩惠、方嘉欣、李慧筠

問:經過兩期的插畫經驗,我們發現插畫並不容易,例如直 接畫出物件會令畫面表現不佳等等,你是怎樣處理這個問題 的?

高:看作品時要看意境,看意思,更要視乎作品與及閱讀時 的心情和感受,那就可以畫出和它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但這

34


節錄自阿高作品〈家家家課 #15:相隨〉

個關係不像程式,很難一概而論。要看個別詩作,詩人如何 寫詩,如果是寫物品,我又會加入自己看待該物的角度。

問:這樣會不會像「騎劫」了詩作?如今期有詩講傘,我試 著畫傘又覺得無甚意思,看畢詩作後去畫自己的感受,又怕 過度演繹。

高:不是「騎劫」吧!詩人也想了解讀者的感受,「作者已 死」嘛!我會放膽去畫,再演繹作品,希望能讓作者眼前一 亮,反正沒有什麼是「屬於作者」的,我亦希望能透過繪畫 讓作者和我都有成長。

問:漫畫的文字和圖像結合最多,你如何決定甚麼時候使用 哪一種方法?

高:有些東西用文字表達較佳,有些東西用圖像較好,如圖

35


節錄自阿高作品〈人前人後 #18:異性〉

36


像可以留白,讓讀者從畫面感受氣

在那個年紀看不順許多事。如今看

氛。有些漫畫沒有字,好處是由讀

到的是,很多原因會引致生活上的

者感受情節、人的狀態、環境氣

困難,但不少人都在努力著,努力

氛。我畫這類作品時會把想像留給

令生活、家庭更好。現在看到的是

讀者,那我們便可互動。我較少

人的努力,所以作品較為積極。

用文字描述,譬如想說一個晴天, 那就畫出來吧!我多以文字交代對

問:那你如今又會用什麼角度看新

話,除非有些內心獨白很想表達。

一代的城市人?

創作短篇時,較易只用畫。只要在 創作開始前已決定了形式是以圖,

高:當年經濟好,我這代人畢業後

抑或文字為主,那麼畫到中途只

可以嘗試任何事,而毋需負太大成

需考慮分鏡,毋需再想要不要加

本,如今的一代要自由地去選擇

對白。

前途似乎較難。想成事自然希望有 資源,但仍要堅持做正確的事。譬

問:你的漫畫都以城市人為主,近

如我早前在報章上畫漫畫,也許該

來又多了城市人中的家庭、關係等

報的風評不太好,但我想政治現實

元素,為甚麼會有這個轉變呢?

就是要寸土必爭,若出現很嚴重的 干預時,才考慮離開也可。面對審

高:讀書、畢業、結婚、生仔,人

查的壓力時,要多動腦筋去思考:

生閱歷不同了,就畫不同的事。

怎樣能成功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高高在下》時的我較壓抑,畢竟

37


問:創作的開初,我們多先由自己出發,你後來逐漸轉成關懷他人。為 何會這樣?

高:很多人都是先寫自己,因為開初時個人資源豐富,可待開發,故常 常「跟自己對話」。但人慢慢就會乾涸,大了自然就會關心別的事情。 至於「關心」,這詞好像有由上而下的意味,大家都是小人物,我只是 「觀察」到一些人和事。既然我們能寫能畫,就自然希望讓事情給更多 人讀到。近年觀察自己時,會多了注意家庭關係。家庭裏常常有事發 生,每件事都令彼此關係有微妙的轉變,這些轉變都讓人思考。

問:刻劃小人物時,很多人都會選擇把苦樂放大,但我聽過有經驗的人 說,大多數小人物均是無喜無悲的。你在寫小人物時怎樣避免煽情?

高:你們有在創作時感動至哭嗎?我很少。真正動人的地方往往不是小 人物的慘況,而是他們的生命力。譬如一個殘障者,二三十歲了,他是 如何走過來的呢?當中要去處理生命中的各種難題,又要認命,默默地 過三十年,這種強韌好難說去學,而是自然地會有種感動。

38


問:又有說把苦樂放大的做法是一種消費。

高:消費悲情不是好事,意大利新寫實主義時期的導演拍過許多低下階 層的生活,那些電影不是渲染基層生活有多淒慘,低下階層的人也有陰 暗面也會犯錯,導演透過平實的手法表現他們的生活。我經常希望能運 用這種手法。

問:除了電影以外,你的漫畫還有甚麼參考對象嗎?

高:過去看香港的漫畫多是武俠打鬥,後來看日本、歐洲、美國的地下 漫畫,發現主題十分豐富,又讀到大友克洋。他在畫《AKIRA》以前是 畫人妖等邊緣人故事,當年覺得很怪,為何他會畫這些東西?這卻都悄 悄入腦,拓闊了我對漫畫可能的想像。香港漫畫較少看到魔幻表達手法 的漫畫,我是在讀世界各地的作品時找到這些養份的。

另一方面,漫畫比電影等視覺媒介有更大自由度,很多時跳過真實來呈 現意象,反而更能表達事情。只要能表達自己,創作的事物就算合理。

39


問:那你的創作是先有畫面,還是先想好結局再創作呢?

高:漫畫不會先有結局,而是先有畫面,再去想前因後果,特別是短 篇。但長篇需邊寫邊改,當角色愈寫愈活時,故事發展的合理性就會改 變,這事很奇妙,但不古靈精怪。我的漫畫是故事先行,使我不時擔心 創作本是為了服務自己,但故事應是屬於故事本身的。

問:有甚麼經歷影響你的觀察?

高:是朋友吧!像結識出版《高高在下》的「進一步」的人,他們都是 上一代的社運人,如江瓊珠。看她的文字、錄像,可算眼界大開。加上 兒子的關係,我多了去訓練有特殊需要小孩的中心,認識到相近背景 的家長。上天給我們這群家長有限制的景況, 家長努力之餘偶爾也會 抱怨,世事幸福、暢順並非必然。這些題材經常觸動我,相信未來創作 也會循此路走下去。

問:你為兒童圖書畫的作品跟你漫畫的風格很不同呢,這會不會很反動?

高:我的正職是畫教材的,公務的畫作比較積極,在處理自己的作品時 就盡量顯得不一樣,或多或少帶點反動。我不太同意讀者說我的作品較 Sad,我只是把一些事寫出來。

如早前正經歷有關生老病死的事,網誌就較多這種題材。現實中感受生 老病死固然會Sad,可放在作品上則沒甚必要如此處理。創作時會思考 什麼是死和分離,後來明白到傷心不一定會哭,分離又到底是什麼。幸

40


好還能夠創作意味一切還好,未傷心得無法創作。

問:未來的畫作會從漫畫創作的方向發展嗎?

高:近年因小孩關係,有興趣研究繪本。繪本的字和畫能互補,1+1能等 於比2更多的東西, 它有趣的地方還在於讀者群好像是小孩,又不限於 小孩。許多外國著名的作者50-60歲才開始畫,他們憑閱歷去畫適合小孩 子的畫,很神奇。

所以只要體力還能應付的話,就算五六十歲、六七十歲也能一直創作下 去,不用急著去完成什麼。

問:對於煩惱詩刊內的插畫,你有甚麼建議?

高:圖像和詩作的關係太直接,譬如有一幅圖是用袋包住大廈,意象超 現實但卻直接挪用了詩作。畫插畫時可以再自由點,跳脫點,表面上無 關但表達出的意境跟詩相關或有呼應即可。

兩期(第四及第五期)的插畫有點不同,第二本較好,懂間開意象,也 畫得抽象點。插畫可留一點空白位,讓讀者扣連詩作。另外畫技有進步 空間,要多加練習。最後,希望大家早點找到自己擅長的事,然後便盡 全力去做吧!

節錄自阿高作品〈家家家課 #23:尊嚴〉

41


詩 話 在《另一個身體》中醒來,然後怎樣? 文:曾詠聰

《另一個身體》

五、六月是我一年工作最忙的時間,也是我五官最感乏味的季節。 有時很想找幾本詩集來讀,卻又怕別人的世界和自己身處的位置截然 不同,害怕被陌生的詞組渲染,然後回不了長久以來維持的狀態。《另 一個身體》這個詩集名稱,老實說,是我一直抗拒的命題。我很討厭那 些把感情割裂,站得高高似的俯瞰世界,然後說要離開要擺脫要從另一 個身體找回自己云云,因為我信奉的,從來都是疲憊的本體,自己的本 體。但讀畢整本詩集,我發現《另一個身體》所指的,未必是一種積 極避世的想法,反是與我不謀而合的求生觀念——消極處世。面對工

42


作、面對愛情、面對壓力,甚至是面對大同小異的節目,原來即使你逃 到哪一個身體,我們都躲不了那種無力的痠軟: 「你我都在長方形車箱內 同享熱鬧的孤寂 張開了一份長方形 外面走過幾多個長方形? 一同向某一個長方形進發 沉默擠滿了鐵軌的摩擦聲」 ——〈熱帶氣旋〉

「把疲乏的時間搗入叫嚷的和諧 總有記得的臉孔姓名不詳 總有熟悉的名 滔滔不絕 總有拇指在屏幕跳飛機 一二三跳飛機 總有光纖已經捕捉了森林的法則 總有時間與溝通的泥漿摔角 最後我們在泡沫中說話」 ——〈一個都市的泡沫〉

43


我總覺得,在我這個年紀,很多事情都是被動的。或許我從來都是 擅長錯失,很多事情就在我的被動裏慢慢融化,變成了一攤等待蒸發 的味道。朋友如是、理想如是、快樂如是。我曾經憤世,把一切都推 到社會之上,推到父母頭上,「如果我係邊個邊個……」。但年紀漸 長,我變得沉寂,開始接受自己,然後思索自己是誰: 「到了二十多歲我已經不會長高履歷書增多減少 每月有一個數 叫我去工作從 TVB 中我知道什麼叫親情 但父母親沒有幫我付首期 房子不停長高及至根本沒有的天空 我便了解辛波絲卡的《一粒砂看世界》 可惜我們不是砂 我們只是齒輪 互相咬緊、湊合、滾動、折磨 希望前面的可以走快一些 正如後面的人一樣」 ——〈無題〉

44


「赤裸的手撫摸生鐵 在世界的邊緣 邊緣的世界 除了灰塵,還有什麼 除非我們拭乾我們的靈魂」 ——〈公園給孤獨長者唯一的時刻〉

一天有太多無以名狀的感受吧?整本詩集充斥著以無題為題的詩, 是詩人不知怎樣定義感受,還是人都是擅長錯失,習慣沉寂?我對避世 嗤之以鼻,但在處世時卻是最想離開的一個,那麼我如詩人所言,在另 一個身體醒來,擁有簇新的眼耳口鼻,是否就能完整啃掉一個番茄?我 不知道。反正活在當下,我就是一個最矛盾的人,看著一本教授他人在 另一個身體起來的書,卻又發現自己哪裏都逃不了。不打緊,至少我知 道有人和我一樣無奈,又有人和我一樣虛妄,在另一個身體寄居,其實 都不過是一種寧謐的對抗。

45


詩 訊 《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谷川俊太郎 文:柯清峰

作為谷川俊太郎年輕時的首本詩集,就像恆星穿過幾億光年的旅程 之後,依舊閃亮著最初的星光。對比起他後來的其他作品,《二十億光 年的孤獨》充滿年輕時期對於宇宙、對於孤獨和時間這些宏大命題的想 像。孤獨、時間似乎是文學作品最不易處理也是最終極的命題,而偏偏 我們對此最感興趣的時候就是年少最初接觸的那時。谷川俊太郎深深捉 住青年的最佳視角,以不老練、不做作的筆觸,呈現青年獨有的青澀。 「十六歲 我誠惶誠恐凝視過去的無限 十八歲 我對時間一無所知」 ——〈生長〉

46


而這種想像,是受育於青春的好奇和純粹,或許當我們某天仰望星 空,不再想像超人怪獸,卻突然發覺無法想像光年的距離之遠時,另一 種想像就已經然悄然長成。 「在聽得見藍天的濤聲的地方 我似乎失落了 某個意想不到的東西 在透明的昔日車站 站到遺失物品認領處前 我竟格外悲傷」 ——〈悲傷〉

47


惱 FannouPoem

鳴謝 文心獎學金 評稿 可洛先生 訪問 阿高先生 諮詢人 葛亮老師 唐睿老師 編輯 李昭駿 柯清峰 彭靖斯 胡世雅 校對 羅維日 黃妍萍 胡世雅 封面 彭靖斯 排版 李慧筠 莫詩惠 插圖 鄭潔瑜 方嘉欣 瓜瓜 李慧筠 莫詩惠 顏翎 彭靖斯 Ling Shan 電郵:fannoupoem@gmail.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