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國家: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

Page 1



method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方法

微國家 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

Erwin S. Strauss 厄文.史特勞斯 著 謝佩妏 譯


作者(右)跟「亞特蘭提斯行動」 (本書提到的一個建國計劃)的成員站著合影。


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all the new country organizers of the world –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這本書獻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建國人士。

致謝 感謝菲德烈克•雷門(Frederick W. Lehmann)和國際微長老學學會(研究小國家的學會), 有雷門的幫助,我所知的建國實例多了很多。我也要感謝出版社還有第一版讀者提供的資訊。 有這麼一個熱衷於創建國家的人士組成的社群,可見建國計劃不會一直重蹈覆轍,而會持續進步並不斷突破。

書中大多圖片都來自建國計劃本身,或是〈參考資料〉中列出的資料來源。 因為未能聯絡到其中許多單位,只好假設這些發起人都樂見資料在此公開帶來的知名度。


Table of Contents


10

地平線的呼喚

The Call of the Horizon 14

現有的機會

Present Opportunities 17

方法一:傳統主權式

Approach #1: Traditional Sovereignty 32

方法二:方便旗船

33

方法三:訴訟

34

方法四:弗努生活哲學(遁世離群)

35

方法五:模型國家

Approach #2: Ship Under Flag of Convenience

Approach #3: Litigation

Approach #4: Vonu (Out of Sight and Mind)

Approach #5: Model Country 38

方法比較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44

內部體制及招募成員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Recruiting Settlers 52

新國家的未來

The Future of New Countries 58

世界各地的建國實例

Case Histories 138

參考資料

Access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8


第二版前言

本書第一版在新國家之間引起熱烈迴響。不少在這個圈子裡奮鬥已久 的人,從第一版才知道還有其他人有相同的想法理念。這樣的書能夠發揮 的最大功用之一,就是讓不同新國家的成員互相聯繫,並得知歷史上其他 的建國計劃。這麼一來,大家的努力才可以用來繼續進步和突破,而不會 一直重蹈覆轍。也因為有這樣一個建國社群漸漸成形,我才能夠在這一版 中列入更多實際的例子。 我也發現,有很多人對建立傳統的主權國家有興趣。因為這個目標很 難達成,所以我在第一版處理得比較簡略。不過既然大家有興趣,我在這 一版也更深入討論了這個方法,並提供大膽嘗試的人可以參考的藍圖。 雖然這幾年建國計劃寥寥可數,但過去一些重要的計劃似乎都還堅持 不懈,而且也有不少新計劃正在進行。也許下一個十年就是新國家的黃金 時代。若是如此,本書讀者正可善用自己具備的優勢投入這場盛事。 厄文•史特勞斯 維吉尼亞州費爾法斯市 1

1983年11月30日 ──

1

費爾法斯(Fairfax)是一個自治市,美國有42個自治市,其中39個都在維吉尼亞州,自治市即不屬地方 政府管轄的城市。 ──

9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the call of the horizon When in the Course of human Events it becomes necessary for one People to dissolve the Political Bands which have connected them with another, and to assume among the Powers of the Earth, the separate and equal Station to which the Laws of Nature and Nature's God entitle them..—Opening lines,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0


地平線的呼喚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勢必要解除跟另一個民族的政 治聯繫,並依照自然的法則和造物者的旨意,承認它在世界政權中占 有獨立而平等的地位時……─美國獨立宣言開頭 博物學家一般認為,人類最早約於100到1000萬年前出現,而且是十 幾到數十幾靈長類動物組成的群體。這群人靠著獵食動物和採集可食用的 植物或植物局部(根、漿果等等)存活。後來他們越來越聰明,取得食物 更加順利,人數也日益增加。 不久,鄰近地區的獵物和植物消耗殆盡,獵人和採食者只好到更遠的 地方找尋食物。但很快的,到遠方找尋食物也跟在本地取得食物一樣日益 困難,眼看飢餓問題日漸嚴重,有些成員靈機一動,想到一個解決方法: 脫離原來的群體,到其他地方自立門戶。 第一個「新國家」就此誕生。整個史前時代,這個過程勢必要一再重 演─地球上可能演化最成功的生命型態,主要就是以這種方式擴散開 來,占據了地球大部分的土地。不過,等到飢餓問題浮現再採取行動,可 能會使另覓他處發展的新群體在草創初期得餓肚子。因此,在食物充足時 察覺群體的大小、人口的密度等方面出現警訊就斷然離開的人,才能通過 物競天擇的考驗。但是呢,若其他條件相當,較大的群體在抵抗外侮、保 衛土地等方面較具優勢,因此太早脫離或太晚脫離都有風險。不論現在或 過去,時機都是關鍵。

11


現代社會人多擁擠,許多人又興起脫離原社群、自立門戶的念頭。不 諳人類歷史的大多數人對此念頭嗤之以鼻。他們說,此時此地的世界才是 唯一真實的世界,說要創建國家根本是在「逃避現實」,我們應該把精力用 來改善當前的社會,使之更宜人居云云。然而,見多識廣的人知道,分裂 自立是人類處理群體中的衝突摩擦的一個根本方式。事實上,人類想要脫 離一個群體、重建另一個群體的傾向已有長遠的歷史,說不定已經融入人 類基因當中(不過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而且至今爭議不休)。 假設原來的狩獵或採集隊伍決定留在原地,找出更好的方法分配有限 的食物,順利的話,這群人也許可以維繫一段時間─直到哪天天候巨 變、新疫病肆虐、爆發天災或飛來橫禍把這群人全數消滅。如果這時沒有 人分散開、延續世代,人類可能就此滅絕。多樣化和分散是自然界絕佳的 保險策略。假如有遠見想要自立門戶的人,終究還是留下來努力維持舊社 群的運轉,這就好比出動救難船試圖不讓鐵達尼號沉沒 2。每個人都能坐 上救難船當然最好。但是如果只有一些人能活命,到底該「公平」地一同 滅頂,同歸於盡,還是接受「不公平」的處理,允許一些人逃命求生? ──

2

1912年英國郵輪鐵達尼號(Titanic)處女航時在大西洋撞上冰山,造成逾1500人死亡。 ──

不過,一般人想到創建國家很容易產生美麗的幻想,但其實籌備並創 建國家是複雜又細密的過程,下面會談到很多貿然行事而終嘗苦果的人。 最重要的是,要確實掌握在建國過程中能夠付出多少成本、承擔多少風 險,又要追求什麼利益。應該分出各個項目的優先順序,這麼一來必須妥 協的時候(實際運作時在所難免),才知道要放棄次要的利益、追求更大的 利益。下一章將討論建國人士目前可以把握的機會,並逐一分析其成本、 風險和利益。此外,我們也會討論跟創建國家息息相關的內部體制和招募 成員的問題。接著再來談談建立新國家在下一世紀的勝算。最後,我們會 回顧一些實例的運作過程,並一一指出其中的成果和缺失,最後一章則提 供更詳細的參考資料。

12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present opportunities Approach #1: Traditional Sovereignty Approach #2: Ship Under Flag of Convenience Approach #3: Litigation Approach #4: Vonu (Out of Sight and Mind) Approach #5: Model Country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14


現有的機會

人類開始夢想建立國家的時候,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內部要採用什 麼體制。有些人想到的是君主制。想想看!高高在上,唯我獨尊,你說的 話就是王法,你的願望就是命令。你背負了照顧全國子民的責任,雖然這 樣的重責大任是沉重的負擔,但皇冠再沉重也打消不了龐大的野心。 另一些人想到的是共和制,追隨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和傑佛 遜(Thomas

Jefferson)的腳步,創造出novus ordo seclorum─時代新

秩序 3。歷代人為了擬定新國家的憲法不知費了多少心血和筆墨,其中很 多都大幅參考現有的法律條文,例如美國憲法。也有些人發揮巧思,想 出獨樹一格的方法解決國家常見的問題;本書最後一章〈參考資料〉舉了 一些例子。對新國家籌劃人來說,草擬憲法可以說是消磨漫漫冬夜的好 方法。 ──

3

拉丁文,美國國璽及紙鈔背面都印有這行字。 ──

其他人的想法比較單純。君主制和共和制這種正規體制對他們來說太 錯綜複雜。他們想要回歸到一種更根本、更持久的規範。這些人嚮往的是 古雅典或早期的羅馬,所有市民都依循共識一同商議公共事務的時代。60 年代的公社運動就曾經落實這種制度,然而,近代的嘗試都免不了要承受 既有政治體制施加的強大壓力。新國家若採用這種體制只能自求多福。 以上這些體制在理想情況下都有實現的可能,只是很多想法過於虛無

15


飄渺,理想主義太重。稍後我們會更仔細探討內部體制的問題。不過,我 們至少可以說,確實有人在思索這些問題,其他比內部體制更關鍵的問題 都不一定能得到這麼多關注。 新國家最根本的問題很簡單─能不能存活。新國家最大的威脅(假 設籌劃者成功邁開第一步的話)就是既存的國家。新國家一成立或成立初 期,要如何避免被現有國家消滅?面對這個問題勢必要觸及一般稱之為 「外交」的人類活動。不過外交是件很複雜的事,不管哪個時期的外交活動 都很難理解,對沒有受過外交訓練也沒有相關經驗的人來說更難。撇開那 些拉拉雜雜的細節,裡頭到底有什麼名堂?那些衣冠楚楚的人到底在搞什 麼鬼? 讓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當今世界上五種可行的建國方法下來思考: 方法一:傳統主權式 Approach #1: Traditional Sovereignty

方法二:方便旗船 Approach #2: Ship Under Flag of Convenience

方法三:訴訟 Approach #3: Litigation

方法四:弗努生活哲學(遁世離群) Approach #4: Vonu (Out of Sight and Mind)

方法五:模型國家 Approach #5: Model Country

逐一討論過這五種方法之後,我們再來比較其優劣。首先討論的是建 立傳統主權式的國家,因為這明顯是最令人神往的一種狀態(如果不用考 慮它的成本和風險的話)。

16



practice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實作

微國家

毛雅芬、宋玉雯 編


Table of Contents

4

編者序:說到「微國家」,你總會想問……

Editors' Preface Micronation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8

徒手建國術

Starting Your Own Country


12

10個經典建國故事 10 Classic Country-building Stories 14

可愛地王國─給我180分鐘,我給你一個國家

Kingdom of Lovely 22

亞特蘭提姆帝國─在平行宇宙中的主權國家

Empire of Atlantium 28

摩洛西亞共和國─認真開玩笑的模型國家

Republic of Molossia 34

寇斯王國─失落的千年莊園

Barony of Caux 40

艾里歐里王國─聖師之國,金色之島

Kongeriget Elleore 46

塞波加大公國─千年不死(只是被遺忘)

Principauté de Seborga 52

海螺共和國─誰說「幽默」不能是國家的核心價值?

Conch Republic 60

克里斯堤安尼亞自由城─末代嬉皮樂園

Fristaden Christiania 68

破壞之國─藝術顛覆的誘惑

State of Sabotage 74

西提王國─理想國復辟

Kingdom of Citynoland

82

從心所欲模塑理想國─厄文•史特勞斯專訪

Where I Live My Life the Way I Want to Live It Interview with Erwin S. Strauss 88

保異托邦做烏托邦─微國家觀察者YKON專訪

Saving Heterotopia for Utopia Interview with YKON 100

微國家索引

Index of Micronations


editors' preface

micronation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編者序

說到「微國家」 ,你總會想問…… 毛雅芬、宋玉雯

「微國家」究竟指什麼呢? 老實說,這問題很不容易,但讓我們試著簡單地回答。 微國家(micronations)不是在一般世界地圖上找得到的國家; 大多時候,微國家就是市井小民如你我,自行宣布「獨立」而建立的 國度。在微國家世界裡,占領外海鑽油平台可以自成一國,在屋宅 後院可以宣稱獨立,搭乘新興網路科技也可以任領土漂浮於網路之 海……。微國家通常規模不大,但經常五臟俱全,國民、領土、政 府,甚至護照、郵票、貨幣,樣樣不缺。 微國家的建國理由不盡相同:有人為了實踐特定社會、政治理 念;有人為了完成兒時希冀凡事當家作主的夢想;有人為了不想再 繳稅給無用的政府;有人為了賺錢─或者說,籌措國家財源。許 多微國家透過網路販賣硬幣、郵票、王族御照等紀念品,也有微國家 就靠觀光維生(寂寞星球出版社出版《微國家旅遊書》完全具有充分理 由);有人為了打發時間;也有人僅僅為了樂趣。不論目的是什麼, 藉由「建國」,許多建國者玩出一套思考世界的方式─意義可以嚴 肅,過程、想法卻極盡有趣,甚至近乎荒唐、胡鬧。 廣受國際承認、名目正當的小國(譬如新加坡、摩洛哥或斐濟) 不在我們掌握的微國家名單中;陷入合法性爭議卻毫無疑義真實存在 著的政治實體(譬如巴勒斯坦、索馬利蘭或台灣)也不在我們定義的


微國家之列。相反地,沒有領土、甚至以不要領土作為國家主張,純 然受惠網路科技而勃生的虛擬國度,卻被我們劃歸微國家範疇。我們 無意徘徊於傳統的「國家」定義,更不願以既存定義鑑別微國家孰真 孰假;但我們希望,藉由輯錄各樣激勵人心或發人深省的建國故事, 本書多少呈顯出微國家分類混雜、各色並存,而且難以定義的真實存 在狀態。 《微國家: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裡有世界重要微國家簡介嗎? 或者,它是一本教人怎麼獨立建國的書? 就算我們不說,相信你自己也很快可以找到答案的。是的,《微 國家: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裡有世界重要微國家簡介,而且, 它是一本教人怎麼獨立建國的書。 因為深受「微國家」相關議題吸引,我們最早找到的,是厄文. 史特勞斯的著作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該書1979年出版 迄今,已過了近三十個年頭(曾分別於1984和1999年再版),在微國 家世界中,卻仍具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力,眾多微國家建國者奉該書為 啟蒙聖經,從中汲取靈感,進而DIY打造自己的夢想國度。在書中, 史特勞斯不問建國「理念」與動機,單刀直入說明建國者應當如何操 作、打造自己的國家,使讀者不但可就其實用性加以參考,更有機會 重思既定的「國家」概念與想像,重新領略「國家」的意義。而為鋪敘 市井小民徒手建國的歷史,史特勞斯竭盡所能蒐羅各樣(近似)微國 家組織的資訊,在書裡亦有詳盡的呈現。 但史特勞斯的文本畢竟完稿於上一個世紀,為了彌補30年時空變 異所造成的記錄落差,也為追蹤微國家創建運動的近期發展,我們另 外邀集寫手撰述10則微國家的建國故事。有趣、具備故事性,並能或 多或少代表某一類微國家的創建思維,是我們擇選10個微國家的基本 準則。同時,透過電話和電子郵件,我們越洋訪談史特勞斯和長期觀 察微國家發展的芬蘭藝術團體YKON;藉由這兩篇訪談,我們與讀者 共同探索,嘗試更深入地認識微國家,也挖掘微國家具現的文化、社 4

會意義。

──

5

即便我的國家不完美,我從未想過獨立建國,是不是沒必要讀《微國 家: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了? 如果這是你的決定,我們當然尊重你的選擇。不過,我們仍覺 得有必要告訴你,遍布全球的微國家已經在向我們宣告「國家」藍圖 的無限可能性。每一個微國家的創建,都可能瓦解我們對「國家」的 原有想像和認識。不談建國,若你有過對「國家」意義感覺困惑的時 刻,若你曾對既有國家的行徑感到憤怒不解,若你渴望過另類的歸屬


可能性,你或許不會想錯過這套有趣的建國之書。不論你是以深入思 考國家意義為業的理論家,反政府的社會運動者,充滿烏托邦理念的 夢想家,或純粹愛開玩笑、愛說冷笑話的生活玩家,我們相信你會在 本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就算我建立了自己的微國家,跟這個世界又有什麼關係? 很難說如果我們不生活在眼前這個世界,微國家還會不會出現。 要不要試試想像這個場景:台北,一個客廳,一部電視機,螢光 幕上正播映紐約洋基隊的即時賽事,投手丘上站著王建民。三個觀 眾,一個穿著背號40的洋基隊球衣,手裡拎英式早餐茶,目不轉睛盯 著電視畫面為「台灣之光」加油;一個心裡盤算著,再過20個小時一 場NBA球賽在美國某城市開打,現在,他要握著他的信用卡,花20 分鐘整理行李,40分鐘奔向機場,15個小時之內就能抵達現場;最 後一個,他希望窗外陽光再燦爛一點,因為兩個小時後,他要到河濱 公園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主持一場「國際」運動競賽,玩的,是他自己 發明的遊戲…… 如果我們早生一百年,縱有再高超的想像力,恐怕也幻想不出這 樣的情境。那時在歐洲,人們才發現,生活所需的經濟、文化資源早 已在不同區域趨向差異分配,「大一統」帝國的聲名再輝煌,也不能 平衡區域社群之間不得不有的資源爭奪,不要說滿足個別群體特有的 經濟、政治、文化需求了。於是「民族」國家出現了,它義無反顧分 裂大帝國所追求的理想,是讓一國人民宗教類同、語言共通、聚居地 區接近,那麼他們或許有機會保障共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不教自己的權益被其他「民族」所侵佔或排擠。一、二次世界大戰之 後,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發酵的民族獨立運動,遵從的信念 亦大致是如此。 可惜,民族的資源鞏固了,並不代表「民族」國家裡每一個人民 都能得到平等的照顧;沿著性別、階級等等不一樣的身分認同軸線, 一個「民族」還能分化出幾千幾百個經濟、政治、文化需求有差異的 群體;甚至,更激烈一點說,每一個人都各自代表著一套無可妥協、 獨一無二的利益需求模式,各自形塑著能讓民族國家「分裂」的壯大 趨力─這有一部分來自於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為生活帶來的戲劇性 轉變。 工業生產把人帶離了傳統的人際關係,讓一個人一旦遠離家園、 進入城市、站上生產線,不但完成個人經濟獨立,身分也不再由出生 地、原生家庭甚至文化背景來單方面決定。而隨都會文明如花綻放的 消費文化,為了凝聚消費者、創造商機,幾乎無時不刻巧用手段勾動 個人欲望;經濟生產網路能供應的消費選擇愈多,消費者就愈能在做


每項生活、消費選擇的時候,察覺到自己的欲望與他人有多少差異、 多少雷同。於是,在「民族」國家誕生的同時,「社群」也有了更多結 構的可能性─人們可以因為購買同樣的商品聚合在一起,也可以流 動在不同的生產場域,隨機和不同的群體產生交集。 廿世紀後期,資金、商品、資訊、勞動力都以全球為單位跨地域 流通,全球化趨勢在文化、經濟等層面對個人生活發生巨大效應,教 人們的喜好、信仰、認同都派生強大的穿越力,生長地區、教育背 景、性別階層、經濟地位、血緣種族愈來愈難獨立說明一個人的身分 或價值觀,數位科技提供的遠距交流平台,則大大提高人與人跨越空 間距離彼此串連的機率。 此刻的我們活在人與人不斷疏離,也不斷重新聚集的時代;空間 阻隔沒有辦法阻撓我們相信彼此利益共同、興趣相近,就像肌膚相親 不能保障彼此價值雷同、目標一致。我們的認同有很多機會超越「民 族」與「國家」的藩籬,然而弔詭的是,我們的生活、身體,甚至心 靈卻還有很多面向交給「國家」 (或「民族」國家)來形塑、管理:我們 住在哪裡、應該住多久、居住的時候可以或不可以做什麼、我們什麼 時間可以到什麼地方去旅行(其實就這一點來說,國家也不能全權決 定,抱著護照在機場大廳等待機位候補的旅客應該最明白這個道理) 。 為什麼? 許許多多微國家建國者似乎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或行動,來回應、 反省、玩弄這個問題。不論存在於大片廣袤土地、一個島嶼、一層公 寓,或者數位通訊空間,藉由嶄新的族群劃分、不同於以往的認同思 維,還有各樣我們不一定都會同意也不見得都會反對的價值宣示,微 國家彷彿帶領我們跨越時空、重遊百年前的歐洲,而這一次,我們和 我們的世界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改變? 再試試你能不能想像這樣的世界:所有人再不受國籍法(無論採 行屬地主義或屬人主義)的強制規範,被迫隸屬某一個國家了;選擇 國籍就像購物─人民是消費者,國家是商品,誰都可以自由決定自 己想歸屬的國度,沒有滿意選項的時候,就大方宣稱獨立,就此一人 6 ──

7

一國,自管自理……


starting your own country 徒手建國術 打造自己的理想國有千百種方法, 以下分類提供數種選項作為不可能再簡易的參考祕笈。 若你發現所有選項皆不合用,建議你自創方法, 並且透過一切可能途徑與他人分享。

領土

體制

人民

Territory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People

立法

政府

經濟

Legislation

Government

Economy

國防

外交

形象

National Defense

Foreign Affairs

Image


政府│Government 掌理立法、司法,及財政、外交、內政、文化、教育等中央行政的官 員,和掌管分區行政的地方官吏,是基礎的政府結構組織。 政府可由人民選舉產生或由國王直接指定,端看貴國採行之政體。 一般而言,政府有義務廣納民意,整合國內並存之各樣利益團體,針 對各類議題形塑最能促進「公共利益」的方案。而現實是,個別政府 官員可能為了私利犧牲「公共利益」。 規約政府可以靠立法,也可以訴諸道德制裁,端看貴國人民的信心, 與官員的良心。 領土│Territory ●

進占國際領土,侵犯全體既有國家的利益。

在有兩個或更多國家宣示主權的土地上立國,同時面對多國武力 威脅。

選定僅有單一國家宣示主權並統治的土地,透過法律訴訟或商業 交易與該國達成暫時性建國協議。→須注意此方法可能曠日費時,所費不貲。

在自有公寓插上國旗,號稱該樓層為領土。

把領地全構畫在網路上,隨國民人數、意願隨時擴張。

體制│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

國王領政的「君主制」。為規範、平衡君主施政,可同時考慮制 定憲法、設置議會。

透過直接或間接選舉,將政治事務託付予政府或公僕。

讓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國事、管理國家的「合議制」。→須注意全民運用 合議制達成共識相當耗時,行政效率也相對降低。

「所有權制」,讓土地所有權人與土地上的居民分訂契約,雙方互 惠共存;居民在不同的地主間自由比較,擇選更滿意的生活模 式,地主與地主間隱約存在競爭關係。

8 ──

人民│People ●

屬人主義,又稱血統主義,子女獲得父母中某一方的國籍,順理

屬地主義,又稱出生地主義,一人出生在哪一國,就獲哪一國國

透過網路大肆宣傳或佇立街頭散發傳單,可擴大招募、提高人民

9

成章成為該國人民。 籍、成為該國人民。 數目;但首先須確認貴國可以給人民提供哪些特殊服務(建議參 考摩洛哥「個人不納稅」政策,與克里斯堤安尼亞自由城之毒品 政策)。


詳訂「移民法規」,確保貴國人民素質「精良」。

屬錢主義,凡購買護照者,皆為貴國人民。

立法│Legislation ●

欲享受規矩文明的「完美」生活,貴國法條須詳加訂定。→唯法規多 如牛毛,副作用是人民也將動輒得咎。

豔羨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快樂人生,可儘量減少公共管制。 →然「紊亂」也可能接踵而至。

確認貴國特有的文化方針與文化價值,有助決定善惡分野(建議 參考艾里歐里王國之禁攜沙丁魚罐頭與《魯賓遜漂流記》入境)。

※必須提醒,法律須以公權力為後盾,若無能懲處犯法者,再精妙的條文也無用武之地。

經濟│Economy ●

運用貴國領地具備之「有價」資源,礦產、農產、旅遊景點皆屬 之;若自然資源不足,自行打造人文景觀以資觀光是微國家屢試 不爽的經濟策略。

缺乏資源且人丁稀少者,可考慮發展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產業;當 然,前提是政府有創業的基礎「財」力,而人民有足以支持產業 營運的「才」力。

自製貴國專屬紀念品供人消費的營運成本較低,但須有效解決行 銷與推廣問題。

向強國申請國際金援最少產銷風險,然須先爭取列強承認貴國獨 立主權。

國防│National Defense ●

若貴國領土另有單一國家宣示主權並加以統治,可選擇繳國防預 算予該國,使其保護貴國不受其他國家入侵、干擾。繳納金額須 在該國稅法與貴國政府意願間進行協商。

若有意製造或添購武器保家衛國,具大規模毀滅性的核武、具小 規模毀滅性的長槍、基本上不具毀滅性的棉花製品(可參見西提 王國),或過期的麵包(可參見海螺共和國),都是可能的選擇, 端視預算多寡及與他國交惡的決心。

外交│Foreign Affairs ●

據劍橋大學法學教授詹姆士.克羅富(James

Crawford)的研

究,18世紀中葉之前,根本沒有所謂「國際承認」概念,一國之 獨立主權,取決於該國領袖於其領土上之有效統治權。若不介意 落伍、復古或懷舊,貴國可引此說自我證成,沒必要管他國承不


承認,也不見得需要發展外交了。 ●

仍欲與他國保持經濟、文化交流,兼以政治籌碼交換,可以考慮 申請加入聯合國;此行動之困難與可能的解決方法,可參考台灣 經驗。要不,加入「微國家聯盟」 (League

of Micronations)或

小國聯盟(The League of Small Nations)也是選項之一。 ●

若能在貴國領土之外找到其他公寓(或類似場所)作為根據地, 而該公寓住戶願受封外交使節,成立領事館亦可謂輕而易舉(可 參見可愛地王國與寇斯王國)。

形象│Image ●

創作一首可供傳唱的「國歌」能有效傳達貴國之立國理念,甚至 使該理念不知不覺深植人心。

若經濟條件允許,於跨國媒體購買宣傳廣告亦是提升知名度與國 際形象的可能方法。

自拍貴國皇室、外交使節、政府官員或平民百姓照片透過網路傳 播,也有一定的宣傳效力,被拍照者相貌堂堂、穿著得體(或稍 微賣弄性感)者,效果尤佳。

10 ──

1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