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鹽熱
陳傳興
著
目錄
序
台灣熱 由楊肇嘉新高山之旅說起 — 試論美麗島事件之影像記錄 —
登新高山紀念片 見證與檔案 我行其野 銀鹽的焦慮
004 008 044 088 124 135
序
鳥 居 龍 藏 到 紅 頭 嶼, 今 天 的 蘭 嶼, 作 人 類 學 調 查 留 下 大 量 影 像 材 料。 其 中 有 一 張, 我 至 今
印 象 深 刻。 照 片 中 鳥 居 龍 藏 和 一 位 隨 行 的 木 匠 一 齊 站 在 一 艘 縮 小 尺 寸 等 比 例 的 雅 美 漁 船 前。 看
到 照 片 的 那 一 刻, 馬 上 聯 想 的 畫 面, 喬 托 畫 的 一 幅 濕 壁 畫, 畫 中, 忘 了 是 哪 一 位 聖 徒 手 裡 捧 著
教 堂 模 型 獻 給 耶 穌。 當 然 的 隨 意 自 由 聯 想, 未 曾 深 思 其 中 關 聯 意 義, 今 天 我 也 沒 去 對 比, 記 憶
是 否 正 確, 真 的 有 這 麼 一 幅 畫 和 照 片。 從 十 九 世 紀 末 明 治 時 期 的 南 方 原 始 熱 帶 島 嶼 跳 到 中 世 紀
義 大 利 人 類 學 踏 查 記 錄 和 宗 教 畫, 差 異 未 免 太 大。 現 在 仔 細 回 想 起 來, 可 能 的 聯 繫 在 於 縮 小 等
比 例 的 模 型 : 船 和 教 堂。 具 體 而 微 的 微 型 世 界 表 徵。 鳥 居 為 什 麼 要 木 匠 建 造 這 麼 樣 異 常 重 視 的
物 件? 木 匠 原 本 不 是 為 了 這 工 作 而 去, 也 更 不 是 想 在 那 蠻 荒 之 地 建 造 駐 在 居 所 ; 他 的 工 作, 其
004
實 就 跟 很 多 十 九 世 紀 攝 影 師 到 遠 處 陌 生 荒 野 拍 照 時 都 會 帶 助 理, 很 多 助 理 他 們 同 時 兼 當 攝 影 機
的 維 修 工 作, 甚 至 打 造 照 相 機。 如 果, 假 設 這 位 木 匠 是 拍 攝 這 張 照 片 的 相 機 製 造 者, 那 這 張 照 片就變得很有趣,一張單純的田野記錄照片突然開始懷疑自問影像起源的問題
攝 影 和 歷 史, 書 中 這 幾 篇 文 章 的 意 圖 ; 另 一 種 攝 影 史。 歷 史、 歷 史 精 靈 需 要 機 械 觀 看 去 觀
察? 當 影 像、 攝 影 和 歷 史 不 期 而 遇 時, 誰 才 是 論 述 訴 說 者、 書 寫 者? 曾 經, 在 上 上 個 世 紀, 十
九 世 紀 末, 攝 影 伴 隨 殖 民 帝 國 進 入 台 灣 常 民 生 活, 以 直 接 或 間 接、 主 動 或 被 動 的 方 式。 它 不 是
以 美 學、 藝 術 的 形 式 被 引 入 認 識 ; 攝 影 所 懷 帶 的 西 方 光 學 無 意 識、 科 學 思 維 機 制 在 這 個 時 候 都
還 沒 進 入 台 灣 民 眾 的 思 想 場 域, 但 卻 早 已 在 殖 民 史 前 史, 在 殖 民 帝 國 未 形 成 前 就 已 滲 入 熱 帶 疾
被看﹂的單純二元對立關係,決定了觀看者的自主性。
病 內 感 染 以 後 島 上 的 帝 國 子 民, 內 化 島 國 風 景。 學 習 觀 看, 殖 民 帝 國 教 育 養 成 的 必 需 課 程。 能 否脫離﹁看
清 水 六 然 居 家 族 檔 案 在 台 灣 史 是 一 個 令 人 欣 喜 的 例 外, 鉅 細 靡 遺 的 檔 案 迷 宮 像 座 巨 大 自 然
博 物 館, 搜 集 內 容 遠 超 過 所 謂 的 狹 義 家 族 生 活 史 記 錄。 公 與 私, 小 寫 的 歷 史 不 時 交 織 大 寫 的 歷
史。 每 個 小 小 家 庭 事 件 背 後 總 會 讓 人 隱 約 覺 得 有 甚 麼 更 為 重 要 的 背 影 在 後 面。 翻 開 這 些 家 族 相
簿, 進 入 私 密 影 像 肌 理 時 的 悸 動, 昏 黃 塵 埃 飛 揚, 整 個 氛 圍 活 脫 是 電 影 場 景。 歷 史 魅 惑, 談 甚
麼 方 法、 理 論 去 重 理 本 來 就 是 瀰 散 的 事 物。 我 行 其 野, 迷 失 在 曾 經 有 過 而 現 不 存 的 觀 看。 誰 才
序
005
?!
有 權 利 去 看? 曾 經 機 械 影 像 跟 隨 殖 民 帝 國 軍 隊 進 入 島 上, 充 當 國 家 視 野 前 鋒, 觀 看 的 暴 力 還 是
潛 藏, 謹 微 摸 索。 當 國 家 和 觀 看 合 為 一 體 時, 觀 看 的 暴 力 就 是 見 證, 就 是 律 則。 相 當 反 諷 的 歷
史, 攝 影 是 在 此 刻 和 常 民 生 活 完 全 融 合 在 一 齊, 它 已 不 再 是 殖 民 初 期 時 的 原 始 稀 有 物 件, 它 甚
至 可 以 作 為 藝 術 創 作 美 學 論 述。 源 自 十 九 世 紀 西 方 的 銀 鹽 機 械 觀 看 在 此 地 這 個 時 刻 走 向 歷 史 發
展 的 頂 點、 轉 捩 點。 定 義 國 家, 重 塑 常 民 社 會 生 活, 不 太 能 確 定 這 是 否 是 某 種 現 代 性 的 完 成 和
結 束 在 這 一 個 自 身 也 正 面 臨 激 變 異 化 的 光 學 無 意 識。 攝 影 台 灣 以 壓 縮 的 方 式 完 成 銀 鹽 機 械 觀 看
的 歷 史 進 程, 使 用 更 暴 力、 更 集 體 的 方 式, 而 非 以 西 方 個 人 主 義 的 現 代 性 方 式。 攝 影 作 為 個 別
觀 看 的 起 源 性 意 義 被 完 成 於 否 定。 攝 影 在 台 灣 以 區 域 方 式 否 定 銀 鹽 機 械 觀 看, 遙 遠、 同 時 但 不
同 質, 回 應 西 方 的 數 位 影 像 取 代、 摧 毀 銀 鹽 霸 權, 終 結 流 行 百 來 年 的 銀 鹽 熱 疫 疾, 代 之 以 新 物
種 的 影 像 觀 看 疾 病, 影 像 和 觀 看 者、 人, 混 種 合 而 不 分。 靈 光 不 再, 只 剩 下 不 斷 自 我 衍 生 擴 張 的影像世界,無人。
006
台灣熱
明治七 —
台 灣 原 住 民 地 區 流 行 之 熱 病, 我 軍 所 稱﹁台 灣 熱﹂是 間 歇 弛 張 熱, 雖 有 後 遺 症 者 不 很 多, 但
是 大 部 分 轉 為 弛 張 熱, 醫 官 們 想 盡 辦 法 防 止 流 行, 可 是 由 於 病 因 不 明 逐 無 力 控 制。
︶ mal d’archive
我們苦於檔案的不足︵ ……
︶ en mal d’archive
苦於檔 ……
年牡丹社事件醫誌,落合泰藏著,下條久馬註,賴麟徵譯。︵︽台灣史料研究︾六號,一九九五年八月,頁一一六︶
檔案的紛擾在於一種檔案熱︵
案 的 不 足 它 不 是 意 味 患 了 某 種 疾 病, 紛 擾, 或 是﹁疾 病﹂這 個 名 詞 所 能 指 稱 的。 一 種 激 情 中
︶ 。 S’anarchive
︶ —Mal d’archive, Jacques Derrida, Gallilée, 1995, p. 142
焚。 那 是 沒 有 歇 止, 毫 無 中 斷 地, 追 尋 檔 案 於 其 遁 走 之 處。 追 求 它, 即 使 已 經 過 多, 在 其 內總有某種事物讓它混亂安那琪化︵
008
一、前像:外地暗房
一 八 九 五 年︵明 治 二 十 八 年︶, 日 軍 攻 台 乙 未 之 役, 隨 軍 測 量 部 寫 真 班 拍 攝 影 像 記 錄。 從
年代開始,陸續有西方人士,知名或不知名者︵其中最出名者屬英國攝影家湯 ○
時 間 順 序 來 看, 這 批 影 像 紀 錄 並 不 是 台 灣 最 早 的 攝 影, 早 於 這 事 件 之 前, 攝 影 就 已 經 被 引 入 台 灣。遠在一八七
姆生和馬偕牧師︶,拍照留影台灣的風土人情,開啟不同的影像觀看,塑造台灣想像。至於日本
帝 國 本 身 入 侵 台 灣 的 最 早 影 像 記 錄, 也 是 在 這 個 年 代 發 生 ; 一 八 七 四︵明 治 七 年︶, 牡 丹 社 事 件
︵或 台 灣 征 討 事 件︶, 西 鄉 從 道 征 台 軍 中 有 攝 影 工 班︵由 松 崎 晉 二 等 人 組 成︶拍 攝 記 錄, 並 有 隨 軍
日本攝影史上被稱為日本攝影創始者 —
下岡蓮杖採用作為底本繪成油畫 —
記 者 岸 田 吟 香 日 後 在﹁東 京 日 日 新 聞﹂刊 載 記 事 ; 隨 後, 其 中 石 門 戰 況 的 影 像, 又 被 當 時 最 為 出 名的日本攝影師
︽台灣征討圖︾︵一八七六︶陳列展出。這些照片和岸田吟香刊載的台灣地圖,特別是東部地區,延
續 並 拓 展 從 江 戶 時 期 開 始 的 日 本 文 化 之 台 灣 想 像 。 這 一 系 列 的 圖 像 再 現 操 作 雙 重 效 應, 首 先
當 下 的 展 示 了 日 本 帝 國 在 想 像 領 域 中 佔 據 泛 視 的 優 先 觀 看 位 置, 相 對 的, 清 政 府 面 對 這 塊 化 外
之 地 的 態 度 仍 舊 停 留 在 視 而 不 見 的 盲 闇 狀 態。 隨 後, 想 像 的 延 遲 效 應, 幫 助 孕 生 台 灣 領 有 論 在
台灣熱
009
1
某種認識論基礎上
所 謂﹁台 灣 等 於 野 蠻﹂, 台 灣︵東 部︶不 在 中 國 領 域 版 圖 之 種 種 輿 論 —
—
特別是隨軍軍醫所撰 —
所 引 生 的 野 蠻 想 像 讓 日 本 文 化 感 染﹁台 灣 熱﹂, 發 作 於 冰 寒 的 遼 東 戰 場 上。 —
甲 午 戰 役 實 踐 外 化 了 這 個 想 像, 殖 民 佔 領 台 灣。 透 過 圖 像 再 現 和 論 述 寫的醫學報告
2
年 戰 役 寫 真 帖﹀ 的 緒 言 裡 就 明 白 指 出 參 軍 的 目 的 是 想 藉 由﹁寫 真 攝 影﹂去﹁錄 事 記 實﹂, 提 供 軍
美學想像,選擇自費組成五人工作隊,申請加入隨軍拍攝工作。他在︿從軍日乘.明治二十七八
德 研 究 攝 影 與 印 刷, 和 繪 畫 的 明 治 時 代 愛 國 貴 族, 他 為 了 報 國, 同 時 又 能 實 現 某 些 自 我 的 某 些
真 班, 並 不 熟 悉 戰 役 實 地 拍 攝 狀 況, 也 不 會 強 調 影 像 的 創 作 藝 術 面 向。 龜 井 茲 明, 一 位 留 學 英
機 制。 原 先 日 本 軍 隊 中 的 寫 真 班 的 主 要 工 作 只 是 描 繪 製 作 軍 事 地 圖, 此 所 以 被 編 制 為 測 量 部 寫
性, 攝 影 不 再 是 一 個 中 性 客 觀 的 光 學 儀 器, 它 被 給 予 意 義、 慾 望 與 情 感, 辯 證 性 地 轉 變 成 觀 看
時 刻, 不 僅 見 證 參 與 歷 史 事 件, 並 且 在 觀 看 拍 攝 的 過 程 中 迴 映 自 身, 反 照 出 攝 影 機 制 之 特 殊
拍 攝 甲 午 遼 東 半 島 日 清 戰 役 的 影 像 工 作 就 擔 當 了 這 個 轉 變 過 程 的 轉 捩 點 與 催 化 者。 攝 影 在 這 個
拍 攝 事 件 影 像, 乙 未 之 役 安 置 擺 設 影 像。 漫 長 且 複 雜 的 歷 史 因 素 複 因 造 成 此 種 觀 看 的 轉 變, 而
投 映 的 二 度 妄 想 印 象, 一 種 後 遺 效 應 工 作。 可 以 這 麼 極 端 地 形 容 這 兩 種 影 像 觀 看, 牡 丹 社 事 件
乙 未 攻 台 的 影 像 拍 攝 重 新 工 作 牡 丹 社 事 件 的 觀 看, 將 先 前 朝 向 內 望 的 原 初 想 像 慾 望 逆 轉 成 向 外
3
事 參 考, 作 為 日 後 軍 史 的 材 料 ; 除 此 外 他 又 可 由﹁戰 爭 攝 影﹂去 實 現 某 些 美 學 原 則。 龜 井 茲 明 參
4
010
牡丹社事件
011
與 拍 攝 甲 午 遼 東 半 島 之 役, 和 軍 中 原 有 的 寫 真 班 共 同 合 作 的 結 果, 替 日 本 帝 國 的 軍 事 攝 影 帶 進
重 大 轉 變 和 問 題 : 首 先 從 經 濟 層 面 去 看, 龜 井 茲 明 同 時 扮 演 了 贊 助 者、 創 作 者、 印 刷 出 版 者,
再從美學向度考量,龜井茲明的攝影︵其工作過程和影像
多 重 角 色 間 轉 換 如 何 運 作? 而 這 些 運 作 事 實 上 又 牽 涉 到 他 和 軍 隊 寫 真 班 的 合 作 矛 盾。 私 人 的 觀 看經濟如何和國家觀看經濟協商交換
攝 影 類 型、 影 像 語 言 與 形 式 —
,而且還必須深入探討其否 —
所謂戰役記錄,還拍了甚多沿途中各地風土 —
兵或許是一個最突出的隱喻︶,軍事的勝利掩蓋不了熱病的恐慌創傷。這也許可以提供一個解釋
熱和其它的熱地疾病所造成的恐慌與傷害遠超過戰役本身︵六月六日記載那位瘋狂自殺的日本士
件 者, 某 種 愉 悅 氛 圍 替 代 戰 場 的 怖 慄 悲 愴。 回 顧 比 較 牡 丹 社 事 件 的︿明 治 七 年 徵 蠻 醫 誌﹀, 台 灣
現 場 的 景 像 與 氛 圍, 拍 攝 者 自 己 完 全 控 制 決 定 所 要 拍 攝 的 影 像 場 景, 不 再 是 被 動 的 觀 察 記 錄 事
人 情, 一 種 土 俗 人 類 學 式 的 觀 察。 這 些 影 像 和 相 關 的 從 軍 日 記 文 字 記 錄 塑 造 出 完 全 不 同 於 戰 役
寫真帖︾中所拍攝的影像,除了狹義的戰爭攝影
定性的展開。這些種種問題和改變在乙末攻台影像記錄中必然會劃下深刻銘記。︽日清戰爭從軍
應該不僅限於形式層面的考量
協 商 產 生 困 難 阻 礙。 也 即 是 說 若 要 思 考 龜 井 茲 明 所 拍 攝 的 日 清 戰 爭 影 像 所 帶 進 的 美 學 意 義, 那
拍 攝 過 程 中, 不 可 避 免 地 會 將 一 些 先 前 因 習 的 事 物 問 題 化, 進 而 帶 出 抗 拒, 讓 公 私 的 觀 看 合 作
呈現︶,表面看來他帶入新的語彙,引出拍攝者反思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也引生否定性的揭露於
??
012
為 何 有 隨 軍 攝 影 工 卻 只 留 下 稀 疏 可 數 的 影 像 記 錄。 當 時 醫 誌 記 錄 揭 露 影 像 後 面 的 恐 慌 創 傷。 熱
地 疾 病 橫 行 的 蠻 荒 戰 場, 保 存 生 命 的 重 要 性, 遠 超 過 一 切, 不 太 可 能 再 有 龜 井 茲 明 那 種 近 似 十
九世紀西方旅遊者的簡易人類學窺視和隨軍醫官所作比較體質人類學︵頁二一六,由野戰衛生官
石黑中檢查統計︿日清兵體格比較﹀︶,甲午遼東戰場上日本帝國將戰役擴展到認識論、美學場域
上, 攝 影 機 制 代 表 了 此 種 象 徵 秩 序 的 泛 視 操 作。 綜 合 上 面 所 述, 那 麼 乙 末 之 役 的 影 像 記 錄 之 歷
史 性 就 不 在 於 因 為 它 記 錄 見 證 一 個 重 大 歷 史 事 件, 歷 史 事 實 提 供 了 時 空 與 事 件 內 容 但 卻 不 是 決
定 這 些 影 像 之 歷 史 性 唯 一 因 素。 其 歷 史 性 在 於 影 像 如 何 滲 透, 蝕 刻 事 件 的 編 年 時 間 和 再 現 性 指
稱 聯 繫 的 框 架, 重 構 論 述 摺 曲 向 度, 建 立 另 一 種 論 述 時 間, 當 影 像 不 再, 不 僅 僅 是 影 像 而 流 向
攝 影 論 述 場 域 時, 當 這 些 攝 影 影 像 在 快 門 瞬 間 開 啟 時, 也 即 是 影 像 顯 現 的 時 候, 鏡 頭 前 那 些 片
刻 止 息 的 萬 物 突 然 間 重 獲 生 息 再 度 遁 走 消 逝 於 他 處, 此 刻 影 像 尚 未 是 影 像, 或 只 是 近 乎 影 像,
沒 有 人 能 宣 稱 他 是 報 導 記 錄, 或 見 證, 當 然 更 不 可 能 是 檔 案, 或 任 何 其 他 類 型。 此 種 不 可 見 的
萌 生 狀 態, 決 定 攝 影 影 像 的 時 間 性, 意 義, 其 後 衍 生 的 論 述 型 態 也 緊 繫 於 此。 簡 單 地 說, 這 即
是 意 味, 攝 影 論 述 的 場 域 應 該 是 影 像 顯 現 的 可 能 開 展, 而 非 封 閉, 掩 藏 此 種 可 能 性 於 任 何 一 種 指稱、敘述性意向要求下。
因 此 不 論 是︽日 清 戰 爭 從 軍 寫 真 帖︾或︽征 台 凱 旋 紀 念 帖︾若 只 是 光 從 歷 史 誌、 事 件、 檔 案
台灣熱
013
等 角 度 去 看 待、 研 究 它 們, 那 不 可 避 免 地, 其 影 像 創 生 的 歷 史 意 義 就 會 被 窄 化 成 狹 義 的 檔 案 記
共 時 性 在 場 工 作 而 不 僅 是 隔 離 的 想 像 場 域 工 作。 —
錄, 進 而 引 生 出 無 盡 的 檔 案 熱 慾 望 循 環, 泥 著 於 影 像 中 記 錄 的 人 時 地 之 真 實 性, 卻 忘 了 它 們 先 是 攝 影 影 像, 忘 了 它 們 共 創 新 殖 民 帝 國
借用巴特的詞, —
Partager l’historie du monde,既幫助佐證,但
如 何 想 像, 推 測 影 像 創 生 與 新 殖 民 帝 國 建 構 的 共 時 性, 此 方 才 是 這 些 影 像 的 歷 史 性。 攝 影 要 如何參與歷史,與之共享
又 碎 裂, 迷 離 之 。 與 一 般 成 見 逆 道 而 馳, 巴 特 認 為 攝 影 其 實 是 反 記 憶 , 它 只 有 片 刻 而 非 永
5
從 材 質 的 敗 壞 不 能 持 久, 拍 攝 內 容 的 當 下 片 刻, 這 些 時 間 特 質 去 思 考, 此 種 本 質 讓 攝 影 —
7
︶ ,此 écrasement du temp
8
述 與 見 證 的 途 中, 攝 影 不 斷 留 下 檔 案 的 可 能 痕 跡。 正 因 為 時 間 危 機 的 操 作, 攝 影 作 為 檔 案, 不
與 歷 史 論 述 的 轉 換, 如 果 是 歷 史 論 述, 那 麼 攝 影 絕 對 不 是 純 粹 單 一 的 見 證, 它 遊 走、 徘 徊 於 論
至 可 以 這 麼 形 容 歷 史 攝 影 的 矛 盾 就 是 時 間 危 機 的 表 徵。 時 間 危 機 阻 擋、 抑 制 甚 至 揚 棄 攝 影 論 述
攝 影, 將 歷 史 編 年 時 間 誤 植、 錯 置 為 攝 影 影 像 的 歷 史 性 而 產 生 的 時 間 性 崩 毀 現 象。 大 膽 點, 甚
種 現 象 不 僅 僅 是 巴 特 所 描 述 的 個 人 觀 看 經 驗, 一 種 悲 愴 美 學 感 暈 眩, 它 其 實 是 一 種 想 要 歷 史 化
會症狀地危陷其時間性,巴特所謂的歷史攝影中出現的鎮壓、毀滅時間︵
上 困 境。 即 使 是 在 一 種 狹 義 的 攝 影 類 型 定 義 下, 勉 強 地 冠 上 歷 史 攝 影 標 誌, 兩 者 間 的 異 質 矛 盾
與 歷 史 發 生 根 本 矛 盾, 若 想 以 傳 統 史 觀 那 種 工 具 思 維 的 方 式 去 處 理 攝 影 與 歷 史 的 關 係 必 然 會 碰
恆
6
014
︶ 的︵攝影︶檔案,其 énoncé-hévénement
置入影像框架,存而不論影像外 —
︶ 閃爍有如天際遙遠星辰。 La bordure du temps
是停滯不動的文件記錄,而是成為傅柯所謂的﹁敘事 事—件﹂︵ 顯現,其時間性只能在時間邊緣︵ 歷史攝影摧毀時間的特質是否和攝影的現象學操作有關
的世界,否定外方?巴特反覆強調攝影見證,歷史論述的決然二元對立說法,多少與之有關。
要 如 何 去 看 待 乙 未 攻 台 攝 影 圖 像 在 見 證、 論 述 與 檔 案 之 間 的 流 動 轉 換 過 程? 這 些 影 像 的 歷 史性深居於此。
一 張 近 衛 司 團 能 久 親 王 與 隨 行 人 員 在 澳 底 登 陸 拍 照 留 影 影 像, 尋 常 的 閱 讀 方 式 就 是 確 定 這
張 照 片 是 在 什 麼 時 間 地 點 拍 攝, 更 進 一 步, 它 是 在 什 麼 情 況 下 發 生, 那 些 隨 從 的 名 字 身 分 與 職
務 工 作。 一 種 所 謂 認 識 歷 史, 歷 史 常 識 教 育 的 傳 承 敘 事 閱 讀。 但 也 有 可 能, 會 以 巴 特 那 種﹁刺
︽澳 底 登 陸 紀 念 碑︾ —
隱喻 —
點﹂式的憂傷收受,去感受影像中主要人物即將面臨的死亡命運,不可避免地時間毀滅。而至於 歷 史 學 者 的 詮 釋, 可 以 拿︽攻 台 圖 錄︾書 中 並 排 的 另 一 張 照 片 想像歷史學的紀念碑慾望,借用傅柯在︽知識考古學︾的說法:
簡 單 地 說, 傳 統 形 式 的 歷 史, 著 手﹁記 憶﹂過 去 的 紀 念 碑, 將 它 們 轉 變 成 文 件, 並 且 讓 這
10
些 痕 跡 陳 述, 今 天 的 歷 史 將 是 文 件 轉 成 紀 念 碑, 拆 解 成 人 們 在 哪 裡 留 下 痕 跡。 歷 史, 在 今
台灣熱
015
9
天,趨向考古學,趨向於紀念碑的內在描述。
軍 凱 旋 紀 念 帖︾︵明治二十九年︶和︽台 灣 征 討 圖 繪︾︵明治二十八年︶ 能 否 被 視 為 唯 一 的 圖 像 見 證 記 錄
化 地 將 那 一 張︵或 數 張︶攝 影 影 像 視 之 為 見 證, 檔 案 的 可 能 材 料? 誰 的 見 證? 遠 藤 誠 編 的︽征 台
佈 的 複 雜 性。 介 於 攝 影 影 像、 紀 念 碑 與 書 籍 之 間 的 轉 換 已 經 不 僅 是 紀 念 碑 化、 檔 案 化 ; 能 否 簡
件 檔 案 的 內 化 與 否 關 係 上, 這 種 假 設 的 理 想 性 顯 然 不 太 能 對 應 於 上 述 的 殖 民 帝 國 歷 史 建 構 與 散
圖 的 操 作。 傅 柯 那 種 將 傳 統 史 學 與 現 代 史 學︵考 古 學︶作 機 械 二 元 區 分, 就 是 建 立 在 紀 念 碑 與 文
書 刊 圖 片。 這 些 過 程 中 每 一 個 階 段 各 自 代 表 了 歷 史 潮 流 中 不 同 的 人 工 礁 石, 都 是 一 些 紀 念 碑 企
從 一 張︵或 數 張︶攝 影 影 像 轉 化 成 紀 念 碑, 再 變 成 紀 念 碑 的 攝 影 影 像, 隨 後 又 被 編 輯 印 製 成
11
被認識者,在遠藤誠編︵攝?︶的署名下隱藏著不可見的幽靈觀者。從何而來的攝影 見—證者的隱
名, 不 可 被 命 名 者, 不 能 進 入 檔 案 文 件 者, 永 遠 停 留 在 影 像 外, 照 相 機 的 後 面, 不 可 見, 不 能
很 明 顯 地 這 些 記 者 並 未 參 與 登 陸 作 戰 的 見 證 報 導, 而 那 些 直 接 目 擊, 記 錄 事 件 者 卻 反 倒 是 匿
人 員 方 才 出 現 二 十 位 左 右 隨 軍 記 者 名 單, 但 時 間 卻 已 經 是 日 軍 澳 底 登 陸 後 第 八 天, 六 月 七 日,
案﹂第一批由沖繩宇品上船的人員,五月二十四日只登記大致的軍政人員名單,一直遲到第三批
乙 未 攻 台 事 件? 這 些 隨 軍 的 攝 影 家、 畫 家 從 未 出 現 在 官 方 檔 案 記 錄 內, 在﹁派 赴 台 灣 人 員 名 錄
12
016
密必需性?倒是︽台灣征討圖繪︾的畫家,卻明白、直接地出現在出版刊物上,︽風俗畫報︾並未
將 之 隱 藏 修 改, 遠 藤 耕 溪、 名 何 永 年、 尾 形 月 耕 三 位 畫 家 與 他 們 的 畫 作 一 齊 進 入 歷 史 論 述, 不 論是大寫的或只是狹義的台灣美術史。
攝 影, 見 證 者 的 隱 密 不 可 見, 不 能 被 檔 案 化, 讓 那 幾 張 所 謂 最 初 登 陸 澳 底 的 日 軍 影 像 之 時
間 標 記 變 得 不 是 如 此 確 定, 究 竟 誰 才 是 真 正 的 目 擊 者? 歷 史 精 靈 的 弔 詭, 這 個 見 證 人 不 是 來 自
於 日 軍, 登 陸 攻 擊 戰 爭 的 發 動 者, 而 是 來 自 於 守 衛 者, 一 位 目 睹 日 本 殖 民 帝 國 興 起 歷 史 片 刻 而
發 出 求 救 書 信 見 證 者, 目 擊 的 音 聲 在 歷 史 事 件 之 前 變 成 如 此 之 尖 銳 危 急 而 致 穿 透 信 函 的 秘 密
錄 存 見 證 , 而 是 在 於 這 個 見 證 聲 音 被 反 轉 成 法 律 證 物, 求 援 見—證 變 成 被 指 控 的 反 證。 相 較 於
分 的 關 係 中, 它 之 所 以 被 留 存 下 來 而 能 夠 讓 人 傾 聽, 並 不 僅 因 為 它 以 音 聲 第 一 人 稱 的 書 寫 方 式
封 鎖, 這 個 見 證 的 聲 音 讓 歷 史 片 刻 觸 手 可 及, 同 時 性 的 時 間 串 連 見 證 危—機 秘—密 於 一 個 密 不 可
13
曾 喜 照 的 求 援 書 所 具 有 的 種 種 見 證 典 型 特 質 因 而 讓 它 隨 即 被 歷 史 化, 進 入 檔 案 而 不 需 其 他 的 轉
化 過 程 與 策 略,︽征 台 軍 凱 旋 紀 念 帖︾的 檔 案 意 義 與 價 值 就 顯 得 不 明 確, 曾 喜 照 見—證 者︵多 反 諷
的名字,照相與寫真的對抗,但這也許是多餘的想像︶因為他的見證聲音而進入歷史,穿破信函
的 急 迫 聲 音, 同 時 也 是 歷 史 的 聲 音, 但 相 對 的 就 像 所 有 的 見 證, 見 證 者 都 要 進 入 法 庭, 都 要 面
對 律 法, 這 個 聲 音 也 不 可 避 免 地 要 面 對。 由 此, 我 們 是 否 可 以 說 那 些︽征 台 軍 凱 旋 紀 念 帖︾的 影
台灣熱
017
14
像 拍 攝 者 的 隱 密 性, 一 方 面 指 出 了 這 些 影 像 不 具 有 見 證 特 質, 而 這 些 攝 影 者 也 未 握 有 見 證 者 的 位置,由此衍生出另一層意義。
所謂見證 檔—案的不確定性,其實也是其法權性的模糊,它們尚未具有見證所必有的唯一、
急 迫、 責 任 等 必 然 的 法 律 意 義, 也 即 是 說 它 們 的 歷 史 性 未 定, 若 是 隔 離, 單 獨 以 這 些 影 像 本 身
去 思 考 的 話。 簡 言 之, 要 討 論 乙 未 攻 台 事 件 的 攝 影 影 像 意 義, 研 究 它 們 如 何 共 享 歷 史, 但 卻 未
能 充 足 成 為 歷 史 檔 案 的 原 因, 以 及 從 這 些 影 像 去 想 像 某 種 此 地 所 特 有 的 攝 影 史 樣 貌 發 展, 那 麼
不 可 避 免 地 要 從 兩 個 層 面 思 考, 一 個 是 共 時 性 地, 同 一 時 期 除 了 攝 影 影 像 外 其 他 種 類 圖 像 生 產
情 形 如 何, 兩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另 一 者 則 是 延 時 性, 能 否 建 立 出 攝 影 影 像 在 此 地, 由 明 治 殖 民 帝 國擴張戰爭開始,如何朝向檔案化發展的過程?
前者,與其他種類圖像生產情形之關係,除了︽台灣征討圖繪︾和︽征台軍凱旋紀念帖︾,那
種 介 於 攝 影 與 圖 繪 的 共 生 關 係, 普 遍 存 在 於 十 九 世 紀 攝 影 發 明 後 的 大 半 個 世 紀, 這 裡 自 然 也 不
日 本 帝 國, 事 實 上 乙 未 年 間 馬 關 —
例 外。 早 在 攻 打 牡 丹 社 事 件 時, 攝 影 與 繪 畫, 以 及 印 刷 媒 體 相 互 協 商 的 操 作 已 經 稍 具 雛 形。 但 這 只 是 眾 多 圖 像 生 產 類 型 之 一, 而 且 僅 限 於 一 個 觀 點 角 度
條 約 牽 引 出 的 殖 民 擴 張 戰 爭 也 延 伸 到 圖 像 生 產 場 域 上, 在 非 常 短 時 間 內, 圖 像 生 產 的 種 類 與 數
量 急 速 增 加, 不 論 是 日 方 或 者 反 抗 者 方 面, 圖 像 有 若 一 個 新 生 菌 類 吸 收 戰 爭 的 養 料, 四 處 繁 殖
018
滲透,有形或無形。
殖 民 帝 國 隨 軍 的 攝 影 與 繪 畫 在 攻 台 初 期 還 只 是 被 動 面 對 事 件, 從 始 政 式 典 禮 開 始, 殖 民 帝
國 的 圖 像 生 產 才 進 入 轉 捩 點, 開 始 主 動 創 造 與 控 制 圖 像 生 產。 反 抗 的 一 方, 受 到 血 緣 文 化 與 國
家 認 同 的 糾 葛, 想 用 折 衷 的﹁民 主 國﹂政 體 解 決 法 權 上 政 治 歸 屬 問 題, 雖 明 知 道 這 終 究 將 只 是 一
種 政 治 手 勢, 避 不 開 敗 亡 的 命 運。 反 抗 者 的 圖 像 生 產, 先 天 地 受 到 折 衷 妥 協 的 牽 制, 因 此 一 個
源 自 法 國 大 革 命 的 國 家 體 制 理 想, 悲 劇 地 被 質 變 成 烏 托 邦 嘆 息。 催 生 這 個 新 生 國 家 的, 不 是 經
由 流 血 社 會 革 命 自 主 的 前 衛 勃 發, 而 是 被 動 地 逃 避 套 用, 出 現 在 大 革 命 的 圖 像 生 產 異 種 雜 質 地
被 模 擬 搬 演, 只 是 東 方 化 了。 各 種 徽 章、 印 記、 旗 幟, 都 在 短 時 間 內 造 就 出 來, 從 國 號、 國 旗
到 郵 票 一 應 俱 全 ; 這 些 種 種 圖 像 最 後 聚 結 在 民 主 國 的 建 國 儀 式 中。 貌 似 大 革 命 慶 典, 但 其 實 不
然 的 集 體 想 像 之 塑 造, 聚 焦 放 大 並 曲 解。 原 先 那 些 盛 發 的 圖 像 想 像 與 創 造 的 喜 悅 狀 態 在 這 場 近
似 迎 神 賽 會 的 巡 行 儀 式 中 被 神 聖 哀 悼。 所 有 這 些 圖 像 無 法 通 過 集 體 儀 式 得 到 凝 結 成 為 國 家 意 識
的 想 像 種 子, 進 入 記 憶 場 域。 民 主 國 的 建 國 儀 式 由 官 紳 們 抬 著 銀 製﹁台 灣 民 主 國 總 統 之 印﹂在 艋
舺 舊 市 街 遊 行 到 撫 台 街 巡 撫 屬 呈 印 , 作 為 遊 行 隊 伍 的 重 點, 吸 引 觀 者 注 意 的 對 象 物 被 放 在 四
腳 亭 神 轎 內, 神 聖 化 但 卻 阻 絕 觀 看 的 可 能, 不 像 藍 地 黃 虎 旗 迎 揚 引 領 隊 伍。 西 方 革 命 慶 典 的 全
視 展 示 原 則, 以 及 開 放 空 間, 甚 或 空 曠 新 生 地 的 遊 行 空 間, 這 些 元 素 原 則 都 沒 出 現 。 差 異 對
16
台灣熱
019
15
待 不 同 徽 章 圖 像, 階 層 價 值 化 的 同 時 也 暗 喻 了 民 主 國 命 運 的 不 可 見, 不︵存︶在 的 未 來。 這 一 場
建 國 慶 典 儀 式 沒 有 留 下 任 何 紀 錄, 目 前 所 憑 藉 只 是 某 些 人 的 口 述 回 憶。 革 命 慶 典 那 種 企 圖 透 過
儀 式 慶 典 將 各 類 有 關 的 圖 像 置 入 流 動 的 巨 大 劇 場 空 間 的 想 像 實 踐, 這 種 意 向 全 然 未 獲 得 實 現 於
台 灣 民 主 國 唯 一 的 國 家 慶 典, 進 而 原 先 革 命 慶 典 藉 此 實 踐 去 建 構 繁 複 記 憶 工 程 的 工 作, 也 同 樣
得 不 到 啟 動。 所 有 這 些 欠 缺 啟 蒙 計 畫 與 記 憶 工 程 工 作 的 民 主 國 圖 像, 突 然 間 大 量 湧 現 於 星 散 消
褪 的 歷 史 命 運 中, 無 法 進 入 歷 史 河 流 的 圖 像 生 產, 失 去 凝 聚 意 義 的 能 力, 卻 反 倒 變 成 某 種 不 可
知, 無 法 流 動, 只 能 以 偶 然 浮 現 的 水 波 暗 影 去 標 示 其 下 礁 石。 民 主 國 大 量 湧 現 有 如 夏 日 驟 雨 的
圖 像 讓 人 更 接 近 圖 像 欲 力, 圖 像 無 意 識。 相 繼 不 到 一 個 月, 戰 勝 的 日 本 殖 民 帝 國 在 民 主 國 的 廢
墟 上 舉 行 另 一 場 新 政 權 創 建 儀 式, 不 同 政 權 迅 速 輪 替, 對 於 當 時 台 北 居 民 衝 擊 必 然 極 為 猛 烈,
始 政 式 慶 典 一 方 面 宣 告 新 殖 民 帝 國 成 立, 另 一 方 面 結 束 變 動 混 亂。 始 政 式 慶 典 的 形 式, 讓 民 主
國印象被淡化消褪,微妙細緻,殖民觀看經驗,啟蒙建構一種新的殖民光學無意識。
從 留 存 的 檔 案 中 可 見 到 整 個 始 政 慶 典 是 如 何 被 嚴 密 規 劃, 計 算 到 相 當 微 細 細 節。 整 個 始
間, 殖 民 觀 看 想 像。 始 政 式, 日 本 殖 民 台 灣 的 第 一 個 官 定 紀 念 日, 由 這 一 天 這 一 個 儀 式 開 始,
序 等 等 無 一 欠 缺。 閱 兵 分 列 式, 除 了 展 示 帝 國 軍 事 武 力 之 外, 帝 國 圖 像 流 動 佔 據 城 市 與 想 像 空
政 儀 式 慶 典 幾 乎 遵 守 原 則 地 再 現 西 方 革 命 慶 典 的 主 要 形 式, 空 曠 開 放 空 間, 儀 式 隊 伍 的 行 進 秩
17
020
殖 民 政 府 陸 續 移 入, 建 立 不 同 的 節 日 慶 典, 調 控 民 眾 生 活 的 想 像 空 間, 始 政 四
年的台灣博覽 ○
會可說是運用節慶操作殖民記憶工程的頂峰,在這之後,戰爭開始主宰島民的生活與命運。
任 何 一 個 慶 典, 不 論 是 個 人 或 家 族 的 生 命 儀 式, 還 是 上 述 的 公 共 慶 典 節 日, 都 少 不 了 圖 像
生 產, 一 般 攝 影 實 踐 的 主 要 場 域 也 是 經 常 在 此 進 行, 慶 典 在 殖 民 政 府 的 記 憶 工 程 操 作 的 重 要 性
不 可 言 喻, 攝 影 論 述 的 意 義, 如 何 成 為 記 憶 工 程 裝 置, 和 其 他 圖 像 生 產 共 工, 也 是 一 個 不 容 忽 視的面向。
攝 影 在 台 灣, 在 日 本 殖 民 的 政 治 下 在 何 種 狀 況 下 朝 向 檔 案 化? 上 面 已 討 論 過 的﹁牡 丹 社 事
件﹂和﹁乙 未 澳 底 登 陸﹂等 照 片 的 檔 案 意 義 之 未 定, 問 題 化, 甚 至 在 始 政 式 後 的 酒 會 照 片 等 等,
也 都 呈 顯 不 確 定 狀 態 的。 但 何 謂 檔 案? 何 謂 照 片 檔 案 化? 檔 案, 一 種 傅 柯 定 義 的 , 泛 指 所 有
統理陳述呈現以特殊事件形式出現的律則、系統,檔案更重要的特質並不在在於它只是收集保存
年 ○開 始 成 立 國 家 檔 案 室 , 以 及 同 一 時 期 陸 續 創 建 於 歐 洲
過去的塵埃,更重要的它是一種論述實踐,但它又不是永恆的圖書館,更不是遺忘,還是一種狹 義的文件檔案,從法國大革命在一七九
那 些 圖 書 館、 博 物 館, 這 些 機 構 所 存 藏 的 文 件 資 料。 後 一 者, 定 義 下 的 攝 影 檔 案, 盛 行 於 歐 洲 十
九 世 紀 下 半 葉, 作 為 犯 罪 學 刑 事 辨 識 工 具、 證 據 與 醫 學 研 究︵精 神 醫 學、 體 質 人 類 學︶ 。 明 治
19
三 十 八 年, 殖 民 政 府 在 統 治 台 灣 十 年 後, 由 警 察 官、 司 獄 官 練 習 所 長 共 同 聯 名 提 出 申 請 設 立 刑
台灣熱
021
18
事 參 考 品 陳 列 室 , 在 這 個 申 請 案 中, 罪 犯 相 片 和 犯 罪 現 場 照 片, 被 列 為 陳 列 物 品, 和 標 本、
??
大量的攝影影像生產是否會因而引生某種攝影檔案熱,去延遲性構築想像的台灣史
?!
但 即 使 存 有, 他 們 又 如 何 和 殖 民 者 的 記 憶 工 程 協 商, 對 抗 或 共 工 妥
階級表徵也都在這其間陸續出現。 建 立 私 人 的 攝 影 檔 案 論 述 在 這 些 種 種 盛 發 攝 影 影 像 中 似 乎 不
的速度進入島民的日常生活中。至於其他的攝影活動,攝影作為一種私人品味,美學表現,甚至
等。這些少數的私人寫真館和昭和時期幾乎遍佈島內各大城的相館,可以讓人見到攝影是以怎樣
相館,為數不多,但已具象徵意義,府前街的中島喬木、橫澤齊寫真館,文武廟街江良寫真館
著 殖 民 政府建制,攝影作為一種商業行為也開始出現,明治二十九年,台北城內已經出現幾家照
生 產, 操 作 情 形 又 是 如 何? 是 否 存 在 著 某 種 私 人 檔 案 慾 望 的 攝 影 論 述 與 實 踐 在 殖 民 地 台 灣? 隨
宣 傳 推 廣。 攝 影 被 公 共 檔 案 化。 但 是 在 這 個 狹 義 定 義 外, 另 一 個 較 為 寬 鬆 的 攝 影 論 述 檔— 案 的
殖 民 政 府 似 乎 已 經 習 得 控 制 攝 影 觀 看 的 泛 視 原 則 與 目 的, 不 論 是 內 向 的 監 禁 處 罰, 向 外 的
民政績,台灣風土︵地名都附上英文︶的圖書。
博 物 館 的 收 藏 陳 列 品。 明 治 四 十 一 年, 總 督 府 官 房 文 書 科 出 版︽台 灣 寫 真 帖︾, 一 本 向 外 宣 傳 殖
犯 罪 工 具 併 陳 收 藏。 台 灣 攝 影 史 上, 這 是 頭 一 次 攝 影 公 共 檔 案 化 的 紀 錄, 它 同 時 是 法 律 證 物 與
20
應成為一種不可能的想像 協 ??
21
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