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銘
目次
梁小良
序: 重溫歷史的美感
書裝幀:閱讀美學的一種延伸 吳雅慧
0 0 4
導言: 失落的間奏曲
李志銘
陳智德
0 0 6
0 1 0
文藝身分的設計
0 1 4
沙龍時代的造像者 龍 思良
0 8 0
0 5 4
隱遁於大時代的鋒芒與淡泊 廖 未林
微物空間的物件史詩 黃 華成
1 0 8
承繼那古典餘韻 梁 雲坡
刀筆下的木刻紀事 陳 其茂 後記
花與剪影之浮世魅惑 高 山嵐
1 3 4
寄寓質樸生命的舞踊姿態 朱 嘯秋
1 5 2
從鄉土走過 楊 英風
1 7 4
1 9 8
0 2 4 2 2 1
序
重溫歷史的美感
梁小良 (美術設計家)
李志銘所寫的前一本書︽半世紀舊書回味︾,將舊書行業細微的面貌報導出來,舊時的文化情愫,
似乎是他所鍾愛,這本新書 ── ︽裝幀時代︾,更是將台灣一九五、六 ○ 年代的封面設計者,重新披 露出來,那些曾是名聲赫赫的設計者,他們有著許多不曾曝光的心酸故事,也在書裡一一呈現。
書裡所報導的八位設計家 ── 廖未林、龍思良、黃華成、高山嵐、楊英風、梁雲坡、朱嘯秋、陳 其茂等人,他們嚴格說來都不是專門以設計封面為主要職業,每個人都有其他專任職業工作;像龍
思良為台灣電視公司美術指導,高山嵐任職「美國新聞處」美術設計,廖未林任職廣告公司……每 個人的工作範圍不同,卻也參與了不少封面設計工作,也為當時留下了可觀的「面貌」。
書裡詳細描述了每一位設計者的工作歷程,在那一九五、六 ○ 年代的台灣歲月,每個人繪製了不 同的封面美感,令那個時代留存了無數精彩。在這個電腦化的時代裡,他們所設計的封面作品裡, 不乏有許多是今日看來,依然令人驚豔的作品。
很可惜的是,書裡報導的八位設計者,有五位已經不在;目前還有廖未林、龍思良和高山嵐三人。
近些年已少見他們的封面設計作品,只有高山嵐在︽皇冠︾雜誌時有出現,但也只是繪畫作品刊登,
並不算是他的封面設計作品。旅居美國的高山嵐近些年以純繪畫為主,廖未林和龍思良也是一樣。
或許有些封面設計,在今日的眼光看來,似乎有些落伍:粗糙的紙張、簡單的套版印刷,而不是
全面的彩色印刷;不像今日科技之進步,除了標準的四色印刷,有加上了各種凹凸版特殊印刷,以
及各種螢光或是立體雷射的印刷,花招百出精彩萬分。他們的設計如同從手工業進化至電腦業,那
時的封面製作,幾乎大部分都是手工,包含書名標題描寫、畫面繪圖等,除了後期還運用了攝影之
外,無一不是手工製作。然而當年以如此簡略落後的印刷方式,依然有些封面設計在藝術表達上, 前衛而不落伍。
我知道李志銘花了無數時間經歷尋找資料,利用工作之餘陸陸續續地撰寫近三年,才完成這本書, 而這一本書,也幫我們大家再度重溫那個時代書的美感。
序
書裝幀:閱讀美學的一種延伸
吳雅慧 (「舊香居」店主)
初識志銘在二 ○○ 三年,他為研究台灣舊書業的碩論來店進行訪談,他一開囗就令我吃驚,他說: 「我從興隆店過來,和妳媽媽聊了將近一小時,但她說關於書店的事還是要來問妳和妳爸爸。」居然
能讓我那不多話的媽媽大談特聊那麼久,想必不尋常。或許就在這個基礎上,以及他對舊書業旺盛
的好奇心,話匣子一開就滔滔不絕,初次見面就相談甚歡,很快就熟識起來。他也因為碩論,一頭
栽進舊書的世界,開始踏遍台北市大大小小舊書店,變成不在舊書店就在往舊書店路上的書人。日 後多次的訪談和資料搜尋,他也就成為舊香居的常客。
除了一步一腳印的勤奮訪談做功課,幾次接觸後,發現志銘理性細密的觀察力,為這繁雜的台灣
舊書業理出較明朗清爽的譜系。猶記初見到他將舊書店的經營型態分成古董、懷舊、大眾、草根等
類型時,這樣的創意讓我對他的碩論充滿期待! 他對自已論文的認真和重視更令我有熱血的衝動,
讓我們在資料蒐集上無條件地支持他。果然他的用心也為他帶來好運,︽半世紀舊書回味︾得到向來
以出版專業學術為主的群學出版社青睞,集結成書;以碩論為主,加上眾人建議增列的台灣半世紀 以來漂亮且具代表的書影和評介,豐富該書的內容與視覺。
書中︿藝術與設計的對話 — 戰後台灣書物裝幀變遷﹀一文,論及從西川滿、立石鐵臣到方向、陳 其茂、朱嘯秋、楊英風、龍思良等書籍裝幀前輩的作品,這或許也就埋下日後他毅然決然從「台灣
舊書業發展史」跳進「台灣書籍裝幀史」的龐大寫作目標中。我事後常回想,恐怕不只是出於我的
慫恿,志銘就樂於附和,肯向高難度挑戰;因為溫和平實外表下的志銘,其文字充滿批判精神和革
五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的肯定,這對他是很大的 ○○
命狂氣,而勇於嘗試的態度和勇往直前的執著信念,都讓他創作的過程充滿拼勁和決心。 隨著︽半世紀舊書回味︾獲得二
鼓 勵, 也 讓 他 認 真 思 考 是 否 要 嘗 試 以 寫 作 為 志 業? 若 是, 那 下 本 要 寫 什 麼? 在 思 索 尋 找 的 過 程,
我們聊起大陸近年很熱衷出版民國以來的書影、書話,如姜德明的︽書衣百影︾、︽唐弢藏書︾、︽黃
裳書話︾等談裝幀、談版本的書籍,琳瑯滿目;反觀似乎沒有一本書是完整介紹台灣從日據時期至
一九六、七 ○ 年代的書籍裝幀 ── 這一定會是個有趣又值得挑戰的題目,但同樣也是個非常艱難的 工程。我打趣對志銘說:「你要不要試試看? 我就算有書、有心,也沒有這能力跟時間。」這一席談
天,這前所未有的題目,已引起他的與趣。下次再見到志銘時,他已著手找資料、上圖書館,就這 樣開始另一條漫長的路;而我這始作俑者,也準備好義無反顧的相挺。
除了大量閱讀做筆記、進出圖書館,我們也開始從書架倉庫,將能用得上的書籍封面,一張一張
問你有沒有某某書? 你有沒有看過某某書? 每個人對他而言都是一座流動的圖書館。或許是他這股
掃圖、存檔、整理、註記,如此反覆進行。此後,志銘幾乎天天來店,遇見店內常客與藏家,就會 傻勁和認真,大家也都回家翻箱倒櫃,慷慨將自已收藏的書籍找出來共襄盛舉。
我 們 有 時 也 扮 起 朋 友 戲 稱 的「 書 封 鑑 賞 家 」。 開 始 常 有 熱 心 朋 友 拿 著 不 明 裝 幀 作 者 的 封 面 來 問 我
們,從出版年代、繪畫風格、署名落款、合作對象(作家、出版社)逐一核對,找出答案。有好一
陣子書人朋友們都像中了毒,玩起「猜一猜」(看畫風猜作者)和「追追追」(再版和初版封面是否
相同,又有幾種版本?)。大夥兒都樂此不疲,從中欣賞到許多前輩的用心和精彩作品,也意外為舊
書市場掀起一個高潮,陸續有新的書人朋友加入玩書行列。而廖未林的「文化圖書」系列、龍思良
的「藍星」系列、梁雲坡的「重光文藝」系列、朱嘯秋的「光啟」系列,還有「大業」、「仙人掌」、
年代的台灣文學出版品,成為眾 「水芙蓉」等書系,經由書友部落格文章推廣,這些一九五、六 ○ 書蟲競相收藏的對象。
魯迅書籍當中,了解到他對封面、裝 ──
志銘也開始撰文探討各種不同主題的裝幀意義。二 ○○ 七年,舊香居舉辦「三十年代新文學風華」 展覽,展出五百多本新文學圖書,志鉻嘗試從白話文學的源頭談中國現代裝幀。在親手翻閱中國珍 本拍賣市場火紅的新文學版本後,他從書籍裝幀藝術先鋒
幀、紙張、印製的考究和執著;魯迅御用的大師陶元慶所裝幀的︽墳︾、︽彷徨︾、︽朝花夕拾︾,都稱
得上是裝幀經典。另外陶元慶、豐子愷、聞一多、葉靈鳳、陳之佛、滕固等書刊設計的作品,也都
呈現出新文學裝幀風格的多元豐富。經過這次洗禮,志銘對於新文學版本源流又有更深入的了解,對 其發展脈絡又更親近了。
同年羅喬偉策劃「復古次文化的逆襲」展覽,我邀請志銘就黃華成「設計攝影」風格裝幀,發表
︿微物空間的物件史﹀一文。無庸置疑,黃華成是台灣前衛藝術運動的先鋒,在他眾多「遠景」、 「遠
行」叢書封面設計中,巧妙利用日常物件創造出獨樹一格的「設計攝影」裝幀手法。他所創造的每
一個異想世界,經由書、經由志銘對那反叛年代的回顧和大膽的發聲,讓創辦台灣最屌雜誌︽劇場︾
的黃華成,能為更多年輕朋友認識。爾後幾次和黃華成的好伙伴、攝影家莊靈先生碰面時,他都用 懷念感謝的語氣說:「真開心,大家沒忘了他,真應幫他辦個展覽!」
二 ○○ 八 年,︽ 文 訊 ︾ 雜 誌 企 劃「 一 窗 雋 永 的 風 景 : 早 期 文 學 書 封 面 設 計 」 的 專 輯, 志 銘 大 膽 以 ︿斷層與暗流 ─ 台灣手繪年代的書封面小誌﹀一文,廣談台灣的時代意念,從日據時代到一九三 ○
年代、國府遷台、一九五 ○ 年代本土風格的興起、古典現代的並容等,從時間的縱軸上溯,尋找台 灣書封藝術的定位。志銘在這上探中國新文學,下達台灣文學的時間長廊遊走,個別鑽研,再加以
融會貫通,如此積沙成塔的累積,才能將各個時代琳瑯滿目的書籍,藉由文字還原當時的氛圍,點
出當時的創作概念,或者賦予它新的意念。如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所言:「材料看起來越是
確實與充實,從事想像力的工作也就越是細微與艱難。」對於志銘來說,唯有透過書物和時代相互間
的比照與還原,才能重新為這些作品發聲。
在這段漫長的寫作旅程中,最大的意外和幸運,應該是和廖未林先生會面訪談(志銘應不會反對
吧!)。自從得知高齡的廖未林先生甫從美國返台定居,就讓人興奮不已,我們都很希望有機會拜訪
他。這位台灣書籍裝幀史上極為重要的設計家,也是讓許多文學作品增色不少的化妝師,一個一直
只能從書頁上認識的名字,竟能在近距離聽他憶往事、話今昔,真是不可思議。這要非常感謝文發 的熱心聯繫與積極安排。
開了,我們拿出蒐集整理多時的書籍封面照片,翻閱著一張張照片,他開心笑著說:「哇,這麼多!
記得二 ○○ 八年的端午節,我難得早起和文發、志銘去拜訪廖未林先生,他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地迎接我們,親切的問好,爽朗的笑聲,一點都感覺不出他已有八十六歲了! 老先生不一會兒就聊
至七 ○ 年代具代表性的書籍裝幀師,娓娓談述 我都不記得了,怎麼收到的呀?」然後這位一九五 ○ 他的作品,如:郭良蕙︽心鎖︾、張秀亞︽七孔笛︾、王藍︽藍與黑︾等。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紅藍出
版社的王藍︽藍與黑︾,當時他決定用簡單色塊去表達(如書名一樣簡潔),但在字體的部分,巧妙
應用日文漢字「与」代替「與」,而「藍」、「黑」二字都是筆劃較多、較方正的形式;他運用微妙的
空間處理,表現出畫面的力量和平衡。他也謙虛笑說:「這是我很滿意的作品,即使現在看來,也
覺得過得去。」經過這次面對面的訪談,志銘內功加了三成。人常說創作是孤單的,但之於他,除了 親朋好友與路人甲乙等幫忙外,連老天爺都很幫忙!
歷經四年,這本總結台灣書籍裝幀史的專書終於要出版了! 從一開始的大膽跨步,歷經摸索、建
構自已的理論、確立創作的核心目標,就一直勇往直前。我相信這漫長的旅程,志銘也曾面對低潮
和苦悶,但時間所激盪出的寬度和能量,都為這旅程留下完美的註解。這本書的完成,不僅是對舊 書創意上的巡禮、書籍裝幀歷程的回顧,更是閱讀文化美學的一種延伸。
志銘對我這篇序文寄望甚深,但一路寫下來更像是回顧,想呈現這相互鼓勵的過程,想記錄下這
份熱情。他以文寫書,我以口說書,我們用相同的熱情、不同的方式各自努力。至今我仍能回想起
許多午後,書友們鬧哄哄分享、交流的情景。單純的喜悅、義無反顧的支持、志銘每每淘得好書興 奮激昂的表情,或是想出新論述、滔滔不絕的模樣,現在終於要和大家分享了,祝福他!
(截稿前得知,此書是以八位裝幀家為主軸來談台灣書籍裝幀;志銘另外對於台灣書籍裝幀史的專 篇論述,我也很期待能儘早問世。)
序
文藝身分的設計
陳智德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助理教授)
書 籍 裝 幀, 是 一 種 設 計, 其 意 義 不 止 於 美 術, 更 是 為 書 籍 設 計 一 種「 身 分 」。「 五 四 」 以 還, 中
國 圖 書 形 式 經 歷 重 大 轉 折, 自 線 裝 版 刻 脫 出, 全 面 改 用 洋 裝。「 洋 裝 」 之 謂, 今 已 不 用, 因 已 普
遍、 理 所 當 然 地 毋 庸 分 別 標 示。 中 國 古 籍 也 有 它 的 裝 幀 特 色, 但 書 衣 式 樣, 不 論 經 史 子 集, 各 書
大 略 相 同。 無 論 在 書 肆 或 私 人 書 室, 古 書 平 放 架 上, 其 所 展 露 的 書 根, 僅 列 書 名 和 冊 數, 式 樣 依
然 各 書 如 一。 為 書 籍 設 計 獨 特 封 面, 是 現 代 洋 裝 的 工 作, 中 國 現 代 圖 書 由 是 封 面 各 異, 其 間 最 具 特色,或最能標示身分者,莫如現代文學書籍。
年代以後的情況,一般所知卻甚少。 ○
中國一九三、四 ○ 年 代 的 文 學 書 籍 裝 幀 ,著 者 如 畫 家 陶 元 慶 、錢 君 匋 ,以 至 不 少 作 家 如 豐 子 愷 、 魯 迅、 葉 靈 鳳、 邵 洵 美 等 亦 參 與 設 計 以 至 繪 製 過 書 刊 封 面, 當 中 的 發 展 和 意 義, 早 已 為 人 留 意, 要找這方面的史料論述不難;然而一九五
李 志 銘︽ 裝 幀 時 代 ︾ 補 充 這 方 面 的 空 白, 以 個 別 書 籍 設 計 者、 一 位 一 位 的 畫 家 為 經, 以 時 代 及
一 家 一 家 的 出 版 社 為 緯, 縷 述 風 格、 遷 徙、 傳 承、 創 造, 無 異 一 部 裝 幀 家 列 傳 ; 但 其 意 義 還 不 止 年代,為台灣文藝設計出一種當代身分。 ○
於 記 錄 歷 史, 李 志 銘 所 敘 述 的 廖 未 林、 龍 思 良、 黃 華 成、 高 山 嵐、 楊 英 風、 梁 雲 坡、 朱 嘯 秋、 陳 其茂等人,穿越一九五、六
其 實「 五 四 」 一 代 設 計 者 的 工 作, 在 較 著 名 的 陶 元 慶、 錢 君 匋 以 外, 如 司 徒 喬、 王 青 士 等 人,
五 年, 我 捧 讀 李 志 銘 記 述 台 灣 舊 書 業 歷 史 的︽ 半 世 紀 舊 書 回 味 ︾, 從 書 ○○
留 下 的 記 述 不 多, 文 藝 的 身 分 和 物 質 歷 史 依 然 空 白 處 處。 歷 史 不 只 是 資 料, 它 需 要 觀 點、 結 構、 視 野 甚 至 情 懷。 猶 記 二
中 所 論 的 舊 書 意 涵 以 至 牯 嶺 街、 光 華 商 場 及 一 九 八 ○ 年 代 以 後 的 台 灣 舊 書 業 史, 如 見 由 舊 書 建 構 的 都 市 史, 讓 歷 史 露 出 光 芒, 結 構 迷 人, 更 為 作 者 情 懷 所 動 ; 我 當 時 就 想, 香 港 也 應 該 有 這 樣 的 書。
年 代 末 的 張 光 宇、 新 波、 余 所 亞、 特 偉 等「 人 間 畫 會 」 成 員 談 起 ; 至 於 一 九 五 ○
如今再讀李志銘︽裝幀時代︾的書稿,我同樣想起香港的書籍設計者,以至一九五 ○ 年代以來, 台 灣、 香 港 兩 地 的 文 藝 圖 書, 如 何 由 書 籍 設 計 建 立 若 干 共 同 的 面 相。 若 談 現 代 的 香 港 文 藝 書 籍 裝 幀, 可 由 一 九 四
年 代 的 亞 洲 出 版 社 叢 書, 如 趙 滋 蕃︽ 半 下 流 社 會 ︾、︽ 旋 風 交 響 曲 ︾、 徐 訏︽ 時 間 的 去 處 ︾、 林 ○ 適 存( 南 郭 )︽ 鴕 鳥 ︾ 等 書 封 面, 雖 未 能 考 知 設 計 者 身 分, 其 風 格 與 同 時 期 的 台 灣 文 藝 書 籍 頗 多
接 近。 一 九 六、七 ○ 年 代, 今 日 世 界 出 版 社 的 翻 譯 小 說, 是 少 數 於 版 權 頁 標 示 封 面 設 計 者 名 字 的 書 種, 當 中 包 括 李 維 陵 和 蔡 浩 泉。 李 維 陵 是 畫 家 也 是 小 說 家, 著 有 小 說 集︽ 荊 棘 集 ︾ ; 蔡 浩 泉
年 代 素 葉 出 版 社 的「 素 葉 文 學 叢 書 」, 亦 多 由 他 設 計 封 ○
一 九 六 三 年 畢 業 於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美 術 系, 俟 後 回 港 從 事 美 術 工 作, 除 了 為 今 日 世 界 出 版 社 設 計 書 籍 封 面, 亦 為 報 紙 副 刊 製 作 插 圖, 一 九 八 面。
我 因 喜 愛 文 學 及 閱 讀, 中 學 時 代 開 始 收 集 舊 書 刊, 一 九 八 ○ 年 代 香 港 舊 書 肆 仍 多, 覓 見 不 少 台 灣 舊 版 文 藝 圖 書, 如 晨 鐘 出 版 社 的「 向 日 葵 文 叢 」、「 向 日 葵 新 刊 」、「 晨 鐘 文 叢 」, 文 星 書 店 的「 文
星 叢 刊 」、 大 林 書 店 的「 大 林 文 庫 」、 三 民 書 局 的「 三 民 文 庫 」、 水 牛 出 版 社 的「 水 牛 文 庫 」、 志
年 代 的︽ 好 望 角 ︾、︽ 盤 古 ︾ 和︽ 七 ○
年 代 雙 週 刊 ︾, 為 當 中 某 些 相 近 的 特 質 苦 ○
文 出 版 社 的「 新 潮 叢 書 」 等 等。 一 九 九 ○ 年 代 初 赴 台 升 學, 所 獲 更 豐, 讀 到 在 港 不 曾 遇 見 的︽ 劇 場 ︾、︽ 歐 洲 ︾ 及︽ 草 原 ︾ 等 雜 誌, 為 其 內 容 及 設 計 上 的 超 前 理 念 驚 異 不 已 ; 一 九 九 四 年 回 港 後 讀 到 香 港 一 九 六 、七 思而未能解。
一九五 ○ 年 代 至 一 九 七、八 ○ 年 代, 台 灣、 香 港 的 文 藝 出 版 相 當 興 盛, 且 有 密 切 交 流, 彼 此 所 近 除 了 時 代 風 氣 和 意 識 氛 圍, 兩 地 的 文 藝 書 刊 設 計 也 在 現 代 性 的 表 現 上 共 通, 在 同 時 代 的 華 人 書
刊 中 標 示 文 藝 書 刊 的 現 代 身 分, 因 而 個 性 獨 具。 並 觀 台 灣、 香 港 的 文 藝 書 刊 設 計, 除 了 封 面 本 身
的美化作用和觀賞價值,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意涵,有待進一步論說。李志銘︽裝幀時代︾一書,
在 台 灣 文 藝 書 刊 一 方 作 出 開 創 性 的 研 究, 他 的 整 理 和 觀 察, 如 在 廖 未 林 一 章 提 出 廖 對「 新 藝 術 」
風 格 的 承 接 ; 論 龍 思 良 一 章 提 出 他「 從﹃ 繪 畫 ﹄ 轉 型 至﹃ 設 計 ﹄ 的 實 驗 」 ; 論 黃 華 成 一 章 提 出 他
把「 設 計 攝 影 」 引 入 封 面 設 計 ; 高 山 嵐 一 章 提 出 他 轉 化 自 民 間 剪 影 工 藝 的「 剪 崁 設 計 」 以 及 脫 胎
自 歐 陸 新 藝 術 而 帶 神 秘 韻 味 的「 柔 性 藝 術 」 ; 論 朱 嘯 秋、 陳 其 茂 部 分 提 出 其 對 現 代 木 刻 語 言 的 繼 承轉化,都為文藝書刊設計的現代性提出了重要依據。
龍 思 良 對︽ 文 星 ︾、︽ 現 代 文 學 ︾ 封 面 字 體 的 設 計 自 覺, 正 有 效 地 為 文 藝 賦 予 現 代 感, 即 從 今 日
的 設 計 藝 術 角 度 觀 之, 龍 思 良 的 字 體 設 計 理 念 依 然 具 有 超 前 性。 在 黃 華 成 一 章, 有 關 他 以 前 衛 視
年代文藝的抗世 ○
覺回應一九六 ○ 年 代 的 蒼 白 虛 無, 正 如 李 志 銘 所 述 :「 一 九 六 五 年,︽ 劇 場 ︾( 季 刊 ) 雜 誌 創 刊, 黃 華 成 把 封 面 上 的 標 題 鉛 字 任 意 顛 倒 排 列, 似 是 亟 欲 擺 脫 當 代 陳 腐 的 空 間 束 縛, 更 以 其 睥 睨 之 態 傲 視 凡 塵。」 其 不 以 美 術 討 媚 於 世 人, 反 而 抗 衡 時 俗, 以 設 計 回 應 時 代, 一 九 六 形象,一種新的文化身分,正由此標示並確立出。
身分可以是一種內在認同,也可以是一種向外的投射或外在的設計。現代文藝的文化身分當然建
基於文字內容本身,但其發表和出版載體 ── 書本和雜誌的形象也參與身分的建構和想像。現代書 刊設計之於文藝,猶如現代時裝設計之於都市男女,其意義未可僅以外觀判之。以上片面所談,難
免陷於淺陋,總歸李志銘︽裝幀時代︾一書,著眼於書籍創造之際的藝術價值,繫於對應時代所迸
發的文化光采,它的本源也許還在於李志銘忘情於書籍的心志。清季有葉昌熾撰︽藏書紀事詩︾謳 歌藏書家遺聞軼事,茲謹以本人新撰︿藏書紀事新詩﹀一則,獻予此書及書中諸美術家:
無邊的書衣 (李志銘︽裝幀時代︾)
大地木訥,書頁無邊 誰人踽踽獨行越過 防風林外的防風林? 風景就這樣鑄成了,不 你胸中還有更抽象的心影 書被催成而霧雲未散 誰納世界入文藝的衣袖 時代喧嘩,是的 但更怕它寂靜 難得噗通一聲,在書店 泳手們帶我們濕漉漉地走出 沒有噴泉的城市 世界脆弱、易碎教我們深知 輕翻書頁之必要、文藝之必要
一 ○ 年九月十日誌 二 ○
李志銘
《臺灣藝術》(第七號)/1940/臺灣藝術社‧封面設計/李石樵
導言
失落的間奏曲
看見手工圖繪時代 台灣封面藝術家群相
《臺灣藝術》(第五號)/1940/臺灣藝術社‧封面設計/ 楊三郎
失落的間奏曲 導言
0 0 0
《瑞穗》(第十一號)/1941/嘉義農林學校校友會 封面設計/ 陳澄波 《臺灣工藝》/ 顏水龍著/1952/光華印書館 封面設計/ 顏水龍 《三臺遊賞錄》/味橄(錢歌川)著/1953/大眾書局 封面設計/ 郭柏川
自 覺 無 法 抗 拒 外 貌 魅 惑 者 如 我, 不 光 喜 好 欣 賞 漂 亮 的 人
物, 同 時 也 愛 蒐 藏 把 玩 那 些 漂 亮 的 書。 佛 家 認 為 人 生 須 戒
貪、嗔、痴,凡愛書之人,大抵每一項都難以規戒。
寄 寓 在 所 有 書 痴 書 迷 的 靈 魂 內, 或 多 或 少 都 感 染 了 一 種 「封面美感主義」症候群。
在 這 書 籍 裝 幀 日 益 講 究 的 年 代, 一 本 內 外 質 感 俱 佳 的 漂 亮
書 籍, 除 了 得 歸 功 於 先 進 的 造 紙 印 刷 技 術 及 設 計 專 業 配 合
)的曠世名畫要比一張封面設計來得重要 Jean-François Millet
站 在 藝 術 史 教 育 的 通 識 認 知 上, 我 們 是 否 覺 得 一 幅 米 勒
外,某種程度甚且與讀者的美感經驗攸戚相關。
(
許 多? 至 少, 大 多 數 人 會 為 了 看 不 懂( 或 沒 看 過 ) 米 勒 的
畫 作 ( 如「 拾 穗 」) 而 擔 心 被 指 責「 文 化 水 平 」 不 夠 , 卻 鮮
少對於書店裡氾濫庸俗的書籍封面感到任何遺憾或厭惡,亦
不會以不識楊三郎、顏水龍、陳澄波、郭柏川等本土畫家為 忤。
撫 今 追 昔, 回 顧 中 國 一 九 三 ○ 年 代 魯 迅、 聞 一 多、 豐 子 愷、 葉 靈 鳳、 巴 金、 蕭 紅 等 文 人 出 書, 不 僅 只 注 重 文 字 內
容,更關切經由裝幀設計這道程序所呈現的整體書物面貌。
為了達成以美學服務文學的出版理念,不惜耗費時間魚雁往
返,透過不斷與印刷工人或設計者溝通,而更為相得益彰。
昔 日 這 股 愛 書 習 氣 影 響 所 至 ,「 毛 邊 書 」、「 初 版 書 」 於 是 漸
受 作 家 讀 者 們 青 睞 , 遂 使「 愛 書 成 癖 」、「 嗜 書 如 狂 」 幾 成 了 那年頭讀書人的本色。
一九八 ○ 年代改 革開放以後, 隨著舊書文物拍賣 與書話 寫 作市場崛起,併同大陸以國家資源整合書籍生產工業接軌國
際市場的強烈企圖,一股歷史氛圍醞釀而起,促使早期從事
裝幀設計者紛紛以「藝術名家」之姿出土亮相。單舉個人作
品集為例,一九八一年由上海魯迅紀念館發行︽魯迅與書籍
裝幀︾首開風氣,編者蒐羅魯迅生前所有重要書籍封面設計
稿,重新評價文學家魯迅畢生致力於裝幀藝術的美學成就。
針 對 當 年 曾 被 歷 史 洪 流 所 湮 沒 的 眾 多 設 計 家, 其 後 不 斷 有
︽ 曹 辛 之 裝 幀 藝 術 ︾( 一 九 八 五, 嶺 南 美 術 出 版 社)、︽ 安 今 生 裝
一, 三 ○○
, 遼 寧 教 育 出 版 社) 、︽ 章 桂 征 書 籍 裝 幀 藝 術 ︾ ○
, 時 代 文 藝 出 版 社) 、︽ 邱 陵 的 裝 幀 藝 術 ︾( 二 ○
幀 藝 術 ︾( 一九九 ( 一九九
聯 書 店) 等 著 作 問 世 , 至 於 其 他 相 關 設 計 理 論 專 書 以 及 單 篇
論文數量之多,可謂族繁不及備載。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其 中︽ 魯 迅 與 書 籍 裝 幀 ︾ 收 錄 封 面 作 品 並
非來自印刷成書本身,而是後人將當年魯迅親手繪製的封面
失落的間奏曲 導言
0 0 0
樣稿,視同珍貴墨寶字畫,在畫紙上按圖依樣重新「臨摹」
仿製而成。如是,我們理當抱持著用心去理解一幅繪畫名作
的認真姿態,同樣來看待一本能讓讀者深感餘韻醉人的書籍 裝幀經典。
相 較 起 中 國 大 陸 近 年 來 特 別 珍 視 裝 幀 設 計 家 的 作 品 保 存、
一 ○
) ,我 ○
資料彙編以及著書立論等積極作為,恆常以文化創意產業為 念 的 台 灣 出 版 界, 步 伐 尚 屬 落 後 許 多。 至 今( 二
們不但自撰一部體例完備、資料簡明詳實的︽台灣出版史︾
方面付之闕如,尤其面臨重建近代美術設計史斷層、發展本 土書籍裝幀美學的扎根理念上,更為瞠乎其後。
美術設 計,作為一種涉 及高度意 識型態與宣 傳功能 的圖像
技術,當權者若能建立一套精密完整的論述體系,便可有效
掌握歷史文化的詮釋權。倘以學科領域劃分,台灣早期書籍
設計的發展歷程,實可歸結於本土美術史之一門。
早 在 日 治 期 間, 殖 民 統 治 者 為 斬 斷 台 灣 的 漢 文 化 血 緣 關
係,代之以日式生活價值體系,便積極倡導新式教育,大量
引進西方美術與表現 形式,並仿效日本體制之官辦美展,由
台 灣教 育 會 主 辦「 台 灣 美 術 展 覽會 」( 簡 稱「 台展」)。
《千歲檜》/ 文心著/1958/蘭記書局 封面設計/ 林玉山 《蕀の道》/王白淵著/1931/久保庄書店‧封面設計/王白淵
作 為 台 灣 美 術 史 與 世 界 潮 流 接 軌 的 重 大 里 程 碑, 一 九 二 七
年, 台 灣 畫 壇 三 位 年 輕 後 起 之 秀 林 玉 山、 陳進、 郭 雪 湖,以
「台展三少年」之名同時入選參展,他(她)們一反中國傳
統文人繪畫臨摹仿古之風、而代以本土寫生題材嶄露頭角,
在 台 灣 藝 文 界 引 起 莫 大 震 撼。 身 為 台 灣 第 一 代 本 土 畫 家,
「台展三少年」在繪畫技藝方面可謂各擅勝場,但一般評論
者與藝術史家所甚少關注者,則是他(她)們同時也曾有過 接受委託繪製書刊插畫與封面設計的個人經驗。
封 面 設 計, 對 於 當 時 的 畫 家 來 說, 可 謂 另 一 種 形 式 的 畫 布
表 現。 在 那 設 計 觀 念 尚 未 形 成 一 門 專 業 之 前 的 手 工 圖 繪 時
代,所謂擔綱美術設計者皆為專業畫家,包括了楊三郎、李
石 樵、 陳 澄 波、 陳 春 德、 王 白 淵、 林 之 助、 金 潤 作、 顏 水
龍 、 郭 柏 川 等 台 灣 畫 壇 前 輩 。「 書 籍 設 計 」 在 日 文 裡 統 稱 作
「 裝 幀 」, 其 下 又 細 分 「 表 紙 」( 封 面 )、「 扉 頁 」、「 插 畫 」 等
項目,乃為畫家們從事創作之外的餘暇排遣。即便如此,尺
)曾於 Henri Matisse
幅 僅 有 方 寸 見 寬 的 此 類 作 品, 一 筆 一繪 卻 也 出 自 名 家 之 手, 雖小道亦有可觀焉。 二 十 世 紀 法 國 著 名 畫 家 馬 蒂 斯(
一九四六年撰述︿我是怎樣搞書籍裝幀的﹀一文,將「書籍
設 計 」 與 「 繪 畫 創 作 」 兩 者 作 比 較 。「 對 我 而 言, 編 排 一 本
失落的間奏曲 導言
0 0 0
《台灣文學》(創刊號)/1941/台北啟文社 封面設計/李石樵 《清秋》/呂赫若著/1944/ 清水書店 封面設計/ 林之助
書 和 構 思 一 張 畫 並 無 差 別,」 馬 蒂 斯 說 :「 我 總 是 從 簡 單 到 複 雜 , 而 且隨 時 準 備 再回 到 簡單 。」
從 日 治 以 降, 乃 至 國 府 時 期, 由 於 社 會 無 可 避 免 的 專 業 分
工 趨 勢,「 設 計 」 與 「 繪 畫 」 分 別 從 「 藝 術 」 中 逐 漸 獨 立 出
來。 過 去 從 事 封 面 設 計 的 畫 家 角 色 也 開 始 產 生 質 變, 所 謂 年代初至七 ○
年代末、這近三十年間。 ○
「美工設計」專業者因應而生。其中最為關鍵的轉型階段, 約莫在一九五
若以日治時代本土畫家秉持藝術創作意念從事封面繪畫為
起 始, 台 灣 美 術 設 計 發 展 迄 今 經 歷 了 兩 次 重 大 且 關 鍵 的 歷
史斷層:一者為一九四九年改朝換代,造成國族文化隔閡的
歷史斷裂;另一者則為一九八 ○ 年代之後,因應數位影像工 具全面普及,而形成以商業思維取代藝術創作的美工世代斷 裂。
本 書 內 容 撰 述 對 象, 即 在 此「 雙 重 斷 裂 」 時 代 之 間, 活 躍
於出版市場上的八位台灣前輩設計家,包含了廖未林、龍思
良、 黃 華 成、 高 山 嵐、 楊 英 風、 梁 雲 坡、 朱 嘯 秋、 陳 其 茂 等
人, 分 篇 簡 要 勾 勒 其 生 平 梗 概 及 創 作 理 念, 並 羅 列 出 各 自 最 具代表性的封面設計書影。
《台新旬刊》(二月下旬號)/1945/台灣新報社 封面設計/ 陳春德 《台灣文化》(創刊號)/1946/臺灣文化協進會 封面設計/ 陳春德 《ポッタム科長》/吳濁流著/1948/學友書局 封面設計/金潤作
筆 者 翻 覽 早 年 約 上 千 本 書 籍 ── 版權頁或扉頁已有署名 設計者,方知遭迷霧遮掩的戰後初期台灣書籍設計史,其實
並非一片貧瘠荒漠,而是呈現為一幅百花齊放眾家爭鳴的繽
紛景致,想像中的荒漠原來竟是看不見的綠洲沃土。
由 教 育 背 景 來 看, 這 八 位 設 計 家 同 樣 由 美 術( 藝 術 ) 系 科
班出身,也都擁有畫家身分。但他們截然有別於日治時期畫
家之處,除了擁有扎實的繪畫功底以外,同時也兼擅版畫、
雕 塑 等 造 型 技 藝 ( 如 楊 英 風 、 朱 嘯 秋 、 陳 其 茂 ), 亦 或 能 提
筆 為 文 、 詩 畫 兼 備 ( 如 梁 雲 坡 、 朱 嘯 秋 ), 有 的 甚 至 還 身 兼
電 影 導演 ( 如 黃 華成 、高 山 嵐),足可 稱作 廣義的 藝 術通才 。
承繼了畫家的藝術創作性格,他們的封面設計作品大都帶有 鮮明可辨的個人特質。
一九七 ○ 年 代 以 前, 台 灣 本 地 出 版 品 皆 以 文 藝 類 書 刊 為 大 宗,也造就了一個尚未有大量商業、娛樂書刊存在的純文藝
時代。在這些前輩設計家的概念裡,封面設計僅止於文學作
品單一類別,構成內容大抵離不開手工繪畫形式。但隨數位
影 像工 具 的 日 漸 普 及, 他 們 已 無 由 參 與 一 九 八 ○ 年代以後各 種分眾類型大量競逐的新興時代,卻如是幸運地留存了未遭 受現代視覺污染的一絲往日純真。
失落的間奏曲 導言
0 0 0
僅 僅 不 過 數 十 年 時 間, 台 灣 出 版 設 計 產 業 便 已 面 臨 了 自 身
文 化 傳 統 急 遽 失 落 的 窘 境。 如 今 因 著 大 量 影 像 資 訊 易 於 取
得,致使書籍封面充斥著個人風格模糊的過度設計。追索昔
日前輩設計家一筆一畫澄澈執著的故紙痕跡,反倒愈讓人興
起 回 歸 過 去「 雕 版 印 刷 」 或「 鉛 印 版 刻 」 時 代 的 懷 舊 念 頭 了。
能 夠 歷 久 彌 新, 就 是 經 典。 電 影 如 此, 文 學 如 此, 封 面 設 計亦如此。
隱遁於 大時代的 鋒芒與淡泊 Glories and mundanes immersed in the great Time The maveric designer LIAU Wei Lin
百變設計家
百變設計家
廖未林
0 0 0
封 面 裝 幀, 乃 為 傳 統 藝 術 造 型 與 現 代 商 業 設 計 的 綜 合 產 物, 早 年 被 歸 入「 裝 飾 畫 」 或「 圖 案 設 計 」 領 域, 附 屬 於 繪 畫 創 作 學門底下。走過二十世紀「五四」以來動盪顛沛的大時代環境, 經 歷「 全 盤 西 化 」 歐 風 美 雨 的 思 潮 衝 擊, 從 事 裝 幀 美 術 創 作 的 華 人 藝 術 家 們, 總 是 難 以 迴 避、 掙 扎 於 本 土「 民 族 性 」 與 西 方 「現代性」的激流交匯。
當 前 面 臨 全 球 藝 術 設 計 思 潮 層 起 浪 疊 的 景 況, 設 計 者 欲 建 立 起 屬 於 自 我 標 誌 的 鮮 明 風 格 固 然 不 易, 世 人 眼 中 所 謂「 設 計 名 家 」 當 如 是 道。 然 而, 若 能 夠 進 一 步 超 脫 所 有 類 型 侷 限 之 上, 兼 具 傳 統 底 蘊 與 現 代 思 維, 悠 然 出 入 於 各 種 風 格 屬 性 而 歷 久 彌 新,無疑則是不世出的天縱奇才了。
一 九 五、六 ○ 年 代 在 台 灣 設 計 界 享 有 盛 名 的 廖 未 林, 便 屬 這 類只宜以「天才」衡度之人。
昔 日 杭 州 藝 專 同 儕 席 德 進 稱 廖 未 林 為「 裝 飾 家 」、「 設 計 家 」、 「 插 畫 家 」, 學 弟 王 修 功 則 形 容 他 是「 藝 術 雜 家 」。 其 作 品 涵 蓋 漫 畫、 年 畫、 裝 飾 畫、 書 刊 封 面、 插 圖、 宣 傳 畫、 郵 票、 室 內 設 計、 電 影 佈 景, 既 保 有 古 代 民 間 美 術 旨 趣, 又 兼 具 西 方 現 代 藝術的原創神髓。
硝煙下的 慘綠青春 一 九 二 二 年 生 於 湖 南 岳 陽 的 廖 未 林, 自 幼即在父親啟蒙下開始對繪畫產生濃厚興 趣。「那 時 我 才 五 歲, 我 父 親 也 有 些 許 藝 術 天 份 ,」 廖 未 林 自 述 :「他 會 對 我 的 塗 塗抹抹表示讚許,而且教我怎樣畫一隻在 樹上的鳥或一艘在河裡的船 」 。 不 久 後, 由 於 中 日 戰 爭 爆 發、 戰 情 局 勢 急 轉 直 下, 日 軍 很 快 便 攻 佔 了 湖 南 省 城, 於 是 廖 未 林 一 家 人 乃 趁 著「 日 本 鬼 子 」 尚 未 到 來 之 前 趕 緊 逃 走, 撇 下 了 大 批 財 物, 舉 家 遷 居 廣 西。 在 那 段 時 局 艱 難 的 貧 困 日 子 裡, 廖 未 林 和 父 母、 六 個 兄 弟 及 六 個 姐 妹 同 住 一 處 擁 擠 不 堪 的 屋 簷 下, 父 親 的 身 體狀況也隨著季節變遷而急遽衰退。
1
十 五 歲 時, 某 日 放 學 途 中, 廖 未 林 偶 然 在 桂 林 市 區 內 一 處 繁 忙 的 街 角, 看 著 一 幅 漫畫壁報裝在玻璃框裡;在午後耀眼的陽 光 下, 那 漫 畫 的 顏 色 直 欲 撲 向 他 跳 出 來。 而在這幅「街頭漫畫」旁還附了一張告示, 內容大抵是說:署名龍敏功 的畫家正在尋 找 一 名 助 手, 有 意 者 請 備 一 幅 自 作 之 畫 送 交 軍 方 政 治 部。 於 是, 憑 藉 著 與 生 俱 來 的 藝 術 才 華 與 熱 情, 廖 未 林 順 利 地 錄 取 成 為 2
龍 敏 功 的 助 手, 在 這 段 約 五 個 月 的 工 作 期 間, 他 陸 續 接 受 許 多 繪 畫 稿 約, 完 成 了 一 幅又一幅的漫畫作品。
之 後, 因 父 親 不 幸 過 世 而 家 道 中 落, 家 人 為 了 謀 生 計, 廖 未 林 的 兩 個 哥 哥 和 朋 友 合 夥 開 了 一 間 雜 貨 舖, 他 們 安 排 廖 未 林 在 那 兒 當 學 徒、 從 事 記 帳 工 作。 種 種 前 因 後 果, 深 深 影 響 著 廖 未 林 在 往 後 的 人 生 歲 月 裡, 每 每 深 感 為 稻 粱 謀 而 戮 力 驅 策 畫 筆 維 繫生計之必要。
早 在 考 入 杭 州 藝 專 以 前, 時 逢 抗 戰 軍 興, 廖 未 林 即 已 透 過 龍 敏 功 的 引 介 而 經 常 投 稿 漫 畫, 不 僅 曾 在 軍 方 政 治 部 附 屬 機 構 「國防藝術社」擔任了兩年的繪畫員職務, 待 駕 輕 就 熟 後, 便 又 幹 起 了 當 時 隸 屬 國 民 政 府 軍 事 委 員 會 政 治 部、 由 上 海 漫 畫 界 救 亡協會組織的「抗日漫畫宣傳隊」工作(簡 稱「 漫 宣 隊 」)。「 漫 宣 隊 」 於 一 九 三 七 年 九 月 從 上 海 出 發, 沿 途 行 經 南 京、 武 漢、 長 沙, 一 路 咸 以 鮮 明 的 街 頭 漫 畫 和 街 頭 劇 形 式 持 續 進 行 抗 日 宣 傳。 隨 著 戰 事 吃 緊, 長 沙 失 守 後,「 漫 宣 隊 」 輾 轉 來 到 桂 林, 在 桂 林 中 學 等 地 舉 辦 大 型 抗 日 漫 畫 展 覽 會, 以
百變設計家
廖未林
0 0 0
《標竿月刊》漫畫「廖未林初次會見龍敏功」/廖未林繪/1974 廖未林(右)與巴金 /上海 /1981
當時甫自東京歸國的巴金經常蒐集購藏 國 外 書 籍( 和 魯 迅 一 樣 ), 並 且 從 中 借 鑑 某 些裝飾圖樣,將之挪用在國內書刊設計上。 在 廖 氏 印 象 裡, 他 最 早 賦 予 明 顯 設 計 意 念 的 封 面 作 品, 該 是 文 化 生 活 出 版 社 刊 行 的
俄 國 作 家 契 訶 夫(
)生前最後 Anton Chekhov
一 部 劇 作︽ 櫻 桃 園 ︾ :「我那時候畫的封
」 廖未林說 面 不 太 多, 大 概 不 超 過 五 本 ,
道 :「有時候只是寫幾個字,他那文化生
活書店的風格就是這樣,比較樸素,我剛
開始給他畫《櫻桃園》才有點紅色,才有 點花樣 。」
到 杭 州 西 湖 就 讀, 在 學 期 間(
作品封面,大多出自廖氏手筆。
一九四五
店 出 版 的︽ 心 鎖 ︾、︽ 七 孔 笛 ︾ …… 等 文 學
陳 暉 ; 正 由 於 此 番 因 緣 際 會, 遂 使 大 業 書
事、 日 後 來 台 創 辦「 大 業 書 店 」 的 四 川 人
早年曾與巴金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共
在 出 版 社 兼 差 期 間, 廖 未 林 偶 然 結 識 了
金再度重逢。
美 國 公 民 身 分、 往 上 海 訪 友 時, 方 得 與 巴
台 前 與 恩 人 告 別 後, 直 到 一 九 八 一 年 取 得
金 ; 未 久 便 因 國 共 內 戰 隔 海 分 治, 廖 氏 赴
一 九 四 七) ,每逢暑假必會前往上海拜訪巴
~
抗 戰 勝 利 之 後, 廖 未 林 隨 著 藝 專 復 員 回
5
及防空常識宣傳畫流動展覽;這時的廖未 林 便 以 最 年 輕 隊 員 之 姿 加 入 行 列, 還 成 了 抗 日 街 頭 劇 裡 登 台 亮 相 的「 小 童 星 」, 從 而 在演劇後台初遇作家巴金。 一 九 四 一 年, 廖 未 林 報 考 杭 州 藝 專( 彼 時 與「 北 平 藝 專 」 合 併 為「 國 立 藝 專 」 遷 到 重 慶 ), 名 列 第 二, 卻 因 入 學 費 用 無 從 著 落, 最 後 只 得 放 棄 而 另 行 謀 職。 翌 年 捲 土 重 來 再 次 考 上, 這 時 他 已 在 作 家 巴 金 主 持 的「文化生活出版社」 重慶分社謀得一份 差事,主要工作為佈置櫥窗兼畫封面設計, 每週日按時上工賺取伙食與學雜費。
的 再 度 相 逢 , 廖 未 林 兀 自 感 懷 地 說 : 「我 那時候讀書……巴金幫了我很多忙,包括 學 費、 食 宿 啦, 讀 書 的 時 候 買 材 料 都 沒 錢,尤其學油畫好貴 。」
從 桂 林 時 期 的 初 次 偶 遇, 到 重 慶 大 後 方
3
4
從「電影風格」 到「新藝術」
勾畫人物風雲 指掌間
廖 未 林 筆 下 的 書 籍 封 面 設 計, 主 題 極 其 多 樣 化, 舉 凡 人 物、 字 體 造 型、 圖 騰 紋 飾、 抽 象 線 條 等 不 一 而 足。 其 中, 尤 以 人 物 作 品 最 為 特 出。 杭 州 藝 專 西 畫 科 的 基 礎 訓 練, 讓 他 從 素 描、 油 畫 技 巧 中 奠 定 了 良 好 的 寫 實 功 底, 加 諸 自 學 生 時 代 對 於 模 仿 描 繪 外 國 電 影 明 星 的 癡 迷 興 致, 遂 使「 人 物 畫 」 品 項, 成 了 廖 未 林畢生難以忘情的最愛。
年 代, 瓊 瑤 的 長 篇 小 說︽ 幾 度 夕 陽 紅 ︾ 嘗 以 廖 未 林 ○
一 九 四 二 到 一 九 四 四 年 間, 廖 未 林 一 方 面 在 巴 金 的 文 化 生 活 出 版 社 工 讀, 另 一 方 面 則 盡 情 徜 徉 在 重 慶 市 區 所 匯 聚 來 自 全 國 各 方 美 展 資 源 的 文 化 精 華, 往 來 於 郊 區 沙 坪 壩 簡 陋 搭 建 的 草 房 教室之間,過著窮酸鬼混而悠閒自得的日子。 一九六
在 重 慶 的 學 習 生 涯 為 本 ── 後 記 文 中 透 露 :「當時,想刻畫小 公務員的生活,同時,想寫出被生活折損的藝術家的那份無可 奈 何。 這 一 點 小 小 的 念 頭 就 引 出 了 整 個《 幾 度 夕 陽 紅 》 的 構
思。 」 後 來 在 平 鑫 濤 的 穿 針 引 線 之 下, 瓊 瑤 與 廖 未 林 兩 人 進 行 了 一 席 訪 談。 熱 忱 殷 切 的 廖 未 林 不 僅 以 繪 圖 表 明 地 理 環 境, 且 生 動 地 口 述 介 紹 了 藝 專 學 生 的 生 活 面。 透 過 此 番 機 緣, 亦 使︽ 皇 冠 ︾ 雜 誌 日 後 連 載︽ 湮 滅 的 傳 奇 ︾、︽ 幾 度 夕 陽 紅 ︾、︽ 紫 貝 殼 ︾ 等 一 系 列 瓊 瑤 小 說 時, 插 畫 與 出 版 單 行 本 之 封 面, 咸 交 付 廖 未 林專責繪製。
當 年 苦 中 興 樂 之 餘 ,面 對 繪 畫 這 門 志 業 ,根 據 席 德 進 的 說 法 ,
百變設計家
廖未林
0 0 0
《皇冠》(第二六五期)/1966 《心願》/金杏枝著/1964/ 文化圖書公司
廖 未 林 在 學 校 並 沒 有 死 心 塌 地 想 學 正 宗 的 純 藝 術, 或 準 備 將 來 當 畫 家 ,他 的 態 度 比 較 隨 便 ,以 畫 著 好 玩 、適 合 他 興 趣 為 原 則 , 所 以 經 常 畫 些 設 計 性 的 裝 飾 畫, 偶 爾 帶 點 超 現 實 主 義 的 前 衛 旨 趣。 每 當 從 市 區 出 版 社 打 工 賦 歸, 廖 未 林 總 不 忘 帶 回 幾 本 小 說 解 饞, 舉 凡︽ 大 衛. 高 柏 菲 爾 ︾、︽ 冰 島 漁 夫 ︾、︽ 簡 愛 ︾、︽ 凱 旋 門︾等,長期閱讀浸淫下,腦海裡盡是小說人物的故事情節。
除 了 廣 泛 涉 獵 小 說、 詩 歌、 戲 劇 等 文 藝 書 籍, 廖 未 林 也 積 極 參 與 藝 專 校 內 戲 劇 活 動, 經 常 穿 梭 在 表 演 後 台 間, 不 僅 因 此 時 常 與 巴 金 、老 舍 等 文 壇 名 士 寒 喧 往 來 ,甚 至 還 學 會 了 化 妝 技 巧 。 如 今 撫 看 陳 來 奇 主 編︽ 今 天 ︾ 畫 刊 第 九 期 封 面 那 張 掩 面 半 遮、 媚 眼 如 絲 的 女 人 臉 貌, 猶 可 想 見 當 年 他 勾 畫 眼 底 線 描 的 彩 妝 功 力。
不 過 當 時 廖 未 林 更 熱 衷 欣 賞 外 國 電 影, 有 時 一 天 甚 至 連 趕 三 場, 對 於 歐 美 影 壇 明 星 如 數 家 珍, 簡 直 就 像 是 一 部「 活 的 電 影 辭 典 」。 一 日 三 餐 觀 影 成 癖 的 他, 卻 幾 乎 未 買 過 門 票, 總 是 想 方
設 法 騙 過 收 票 員 看「 白 戲 」 ; 某 次 還 帶 了 老 同 學 席 德 進 抄 後 門 看了一場泰隆 ‧ 鮑 華( Tyrone Power ) 主 演 的︽ 碧 血 黃 沙 ︾( Blood )。︽ 碧 血 黃 沙 ︾ 描 述 一 位 西 班 牙 鬥 牛 士 因 抵 抗 不 了 女 人 and Sand 誘 惑, 而 背 叛 了 對 他 無 比 忠 誠 的 戀 人 ; 主 人 翁 到 教 堂 裡 點 蠟 燭 禱 告 時, 便 祈 求 希 望 能 夠 脫 離 誘 惑 ── 這場彌留在印象裡的禱 告 鏡 頭, 爾 後 乃 成 了 廖 未 林 設 計 金 杏 枝 的 小 說︽ 心 願 ︾ 封 面 的 構圖場景。
《今天》(第九期)/1966
據 此, 包 括 一 九 四、 五 年 代 好 萊 塢 小 生 泰 隆 鮑 華, 主 演︽ 藍 天 使 ︾( )的德籍女影星瑪琳 ‧ 黛德麗 Der Blaue Engel ○ ‧ ( Marlene Dietrich ), 擔 綱︽ 簡 愛 ︾( Jane Eyre )男女主角的奧遜 ‧ 威 爾 斯( Orson Welles )與瓊 ‧ 芳 登( Joan Fotaine ) 等 明 星, 在 廖未林筆下皆一一化作封面設計裡的人物原型。
《春蠶到死絲方盡》/禹其民著/1962/ 文化圖書公司
6
透 過 想 像 與 重 組, 廖 氏 封 面 作 品 中 的 男 女 主 角 輪 廓 濃 淡 有 致, 從 小 處 來 看 其 實 是 眾 多 明 星 的 綜 合 體, 有 的 是 某 人 的 眼 睛 部 分, 有 的 則 是 鼻 子 ; 但 若 由 大 處 整 體 觀 之, 其 外 在 形 貌 與 性 格, 則 皆 為 廖 未 林 重 新 創 造、 賦 予 生 命 的 全 新 造 型。 提 及 年
廖未林
《簡愛》/夏洛蒂. 勃朗特著、林維堂譯/1967/ 文化圖書公司
輕 時 所 傾 慕 的 影 壇 女 星 之 美, 廖 未 林 回 憶 道 :「我看過的女明星都是化過妝的,那些是六 年代以前的美……瑪琳 ‧ 黛 ○ 」 德麗那時候非常紅,我很喜歡她……那種神秘感,儼然不可侵犯的樣子,我喜歡比較冷豔一點,有點距離才有美感 。
百變設計家
0 0 0
除了大量接收來自歐美電影場景與海報畫面的視覺新知外,曾於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風靡歐洲大陸的「新藝術」( art ) 思 潮, 亦 隨 之 奔 襲 湧 入, 相 互 融 匯。 端 看 廖 未 林 仿 效 德 國 插 畫 藝 術 家 彼 得 ‧ 貝 倫 斯( Peter Behrens ) 知 名 畫 作︿ The nouveau ﹀, 所 繪 製 李 牧 華 小 說︽ 情 意 綿 綿 ︾ 的 封 面 : 畫 中 兩 人 深 情 互 吻, 頭 髮 有 如 漩 渦 般 交 織 在 一 起, 形 成 了 盤 旋 的 流 動 感, Kiss 充分呈現出「新藝術」運動號召回歸自然、且偏好使用植物形態與蜿蜒交織的抽象曲線來象徵有機生命的裝飾風格。
《麗君與我》/李牧華著/1970/ 文化圖書公司
承 襲 自「 新 藝 術 」 脈 絡, 在 廖 未 林 手 繪 設 計 張 海 屏︽ 一 山 紅 葉 為 誰 愁 ︾、 金 杏 枝︽ 一 樹 梨 花 壓 海 棠 ︾、 李 牧 華︽ 麗 君 與 我 ︾、 章 君 榖︽ 西 山 十 怪 ︾ 等 封 面 作 品 中, 更 脫 掉 了 守 舊 折 衷 的 外 衣, 以 自 然 花 紋 與 曲 線 創 造 出 富 動 感 韻 律、 細 膩 而 優 雅 的 審美情趣。
《情意綿綿》/李牧華著/1969/ 文化圖書公司
百變設計家
廖未林 0 0 0
《一山紅葉為誰愁》/張海屏著/1964/ 文化圖書公司
《一樹梨花壓海棠》/金杏枝著/1966/ 文化圖書公司
《晚霞》/金杏枝著/1969/ 文化圖書公司
《西山十怪》/ 章君穀著/1970/皇冠出版社
《情切切》/禹其民著/1966/ 文化圖書公司
《此恨綿綿何時了》/禹其民著/1965/ 文化圖書公司
戰後台北歲月
縱橫線條方寸裡的 現代性
談 及 裝 禎 用 色, 坦 承 從 未 修 過 習 專 業 色 彩 學 理 論 的 廖 未 林, 在 台 灣 近 代 美 術 設 計 史 上 當 可 堪 稱 一 絕。 藝 評 家 何 懷 碩嘗 以「遣色獨到,配調老練,達到圓融樸茂、雍容華貴
的地步」 等 語 形 容 之。 美 術 界 有 句 俗 話 :「紅配綠,狗臭 屁」, 大 意 是 說 紅 綠 兩 色 一 同 出 現 在 畫 面 者 多 為 劣 作, 能 將 大 紅 大 綠 同 時 處 理 好 更 屬 不 易。 但 廖 未 林 諸 多 封 面 作 品 卻 經 常 可 見 鮮 明 的 紅 綠 配 比, 而 絲 毫 沒 有 突 兀 庸 俗 之 感, 這 便是他不拘泥於色彩教條,而猶能獨創自我的功力所聚。 一 九 四 九 年 大 陸 失 據, 廖 未 林 從 上 海 逃 到 廈 門, 再 由 福 州 飛 到 台 灣。 剛 抵 台 灣 時, 他 兩 袖 清 風、 身 無 謀 職 創 業 之 資, 全 憑 手 上 功 夫 畫 點 稿 子 糊 口。 後 來 看 到 報 紙 刊 登 台 北
某 家 照 相 館 徵 求 照 片 著 色 工 作, 一 去 應 徵 便 立 即 被 錄 用, 也 由 於 這 份 替 黑 白 照 片 塗 色 的 工 作 機 緣, 讓 他 體 悟 到 了 許 多配色訣竅。
自 幼 即 對 色 彩 有 著 敏 銳 直 覺、 晚 年 自 嘲 為「 好 色 之 徒 」
的 廖 未 林 認 為 :「在我的感覺裡頭,所有顏色都是好的, 沒有所謂難看的顏色……我常常要打破一般這個顏色跟那 個顏色不能配在一起的迷思,我就是要去配它,有時候配
」 古人用 一個顏色不好,但是再加上另一個顏色就好了 。 色 謂「 隨 類 賦 彩 」, 但 對 廖 未 林 來 說 卻 是「 隨 心 賦 彩 」, 隨 著 主 觀 情 感 變 化, 可 以 把 同 樣 一 株 花 朵 畫 成 藍 色、 紫 色、 黃色,為所欲為,變幻萬千。
從 不 使 用 調 色 盤 與 色 表 工 具, 單 憑 想 像 即 可 隨 心 所 欲 將 顏 色 組 構 出 令 人 驚 豔 的 視 覺 效 果。 廖 氏 筆 下 封 面 設 計 常 見 以 鮮 明 對 比 顏 色 並 置, 譬 如 禹 其 民 小 說︽ 遠 山 含 笑 ︾ 的 寶 藍 配 蘋 果 綠、 金 杏 枝 小 說︽ 路 長 情 更 長 ︾ 的 蔥 綠 偕 深 藍 配 鮮 黃、︽ 冷 暖 人 間 ︾ 的 湛 藍 配 桃 紅, 甚 至 是 鄭 重 小 說 集︽ 多 色 的 雲 ︾ 混 搭 五 彩 繽 紛 的 封 面 構 圖 等, 皆 為 充 分 展 現 直 率 潑 辣 兼 具 明 亮 飽 滿 的 色 彩 本 質。 除 了 彰 顯 迥 異 色 調 之 間 的 鮮 明 對 照 以 外, 廖 未 林 運 用 近 似 顏 色 的 和 諧 配 比, 亦 為 餘 韻 深 長。 他 的 現 代 裝 飾 設 計 作 品 往 往 帶 著 中 國 古 畫 的 色 澤 底 蘊, 同 時 又 具 有 將 各 種 垂 直 水 平 線 條、 圓 矩 形 狀、 冷 暖 色彩進行週期組合或特殊排列的歐普藝術精神。
7
百變設計家
廖未林 0 0 0
《路長情更長》/金杏枝著/1967/ 文化圖書公司
《遠山含笑》/禹其民著/1966/ 文化圖書公司
《多色的雲》/ 鄭重著/1967/ 文化圖書公司
《冷暖人間》/金杏枝著/1960/ 文化圖書公司
生 平 設 計 各 類 書 刊 封 面 不 下 上 千 張, 其 中 讓 廖 未 林 最 感 印 象 深 刻 者, 莫 過 於 王 藍 小 說︽ 藍 與 黑 ︾ 一 書。 由 於 書 名 「 藍 」、「 黑 」 二 字 均 為 筆 劃 較 多 的 方 正 形 態, 因 此 他 巧 妙 地 應 用 日 文 漢 字「 与 」 代 替「 與 」, 在 簡 單 的 藍 白 黑 色 塊 背 景 襯 托 下, 構 成 了 優 美 的 非 對 稱 平 衡。 迄 今 為 止, 廖 未 林 仍認為︽藍與黑︾是他生平少數頗感滿意的創意設計之一。 對此,晚年他語帶歉疚地吐露:當年王藍還曾特地寄贈︽藍 與 黑 ︾ 英 文 版, 但 這 本 書 的 內 容 卻 始 終 都 沒 看 過。 對 於 廖 未 林 來 說, 從 事 封 面 設 計 的 重 點, 主 要 在 於 捕 捉 一 瞬 間 由 書名本身得來的感覺意象,未必然得以書籍內容情節為本。 為使「藍」、「黑」二字構成視覺平衡,廖未
林乃將中間的「與」字特別予以簡化縮小。
表畫稿作品的固定園地。
1958 紅藍出版社
作為當年宣揚反共愛國青年樣板的暢銷小
說,《藍與黑》敘事背景由對日抗戰一路演
繹至國府遷台,以亂世兒女的烽火戀情訴說
著大時代動盪的無奈與哀愁。王藍在經濟拮
据的困頓環境下,寄寓於永和竹林路的簡陋
窩居,沒有書桌,在太太的縫紉機上寫成此
愛國情操,就連背後振筆疾書的寫作過程,
也都充滿了精神信念的理想主義色彩。
一 九 五 一 年, 廖 未 林 獲 得 交 通 部 郵 政 總 局「 地 方 自 治 紀 念 」 郵 票 設 計 甄 選 第 一 名, 自 此 開 始 擔 任 郵 政 總 局 郵 票 設 計 工 作。 直 至 一 九 七 一 年 為 止, 總 共 繪 製 了 二 十 餘 套 各 類 主 題 郵 票 ── 包 括 有 三 七 五 減 租、 總 統 復 行 視 事、 保 科 造 林、 反 共 義 士、 三 軍 郵 票、 二 十 四 孝 民 間 故 事 等 內 容。 此 外, 廖 未 林 與 席 德 進、 林 元 慎 等 一 干 杭 州 藝 專 同 儕 也 以 古 典 人 物 山 水 為 題, 陸 續 替 台 北「 永 生 工 藝 社 」 與「 中 國 陶 器 公 司 」 進 行 花 瓶 陶 瓷 圖 案 繪 畫, 間 接 成 了 推 動 戰 後 台 灣 陶瓷藝術設計的先驅者。
部長篇史詩。不惟小說篇章滿懷振奮人心的
8
一九五 ○ 年 代 初 期, 輾 轉 來 台 謀 生 的 廖 未 林 與 藝 專 老 同 學 合 夥, 在 台 北 臨 沂 街 買 下 了 一 棟 日 式 宿 舍, 恰 與 國 畫 大 家 溥 心 畬 比 鄰 而 居。 當 時 因 嚮 往 太 平 洋 熱 帶 島 國 生 活 而 早 先 來 台 任 教 嘉 義 中 學 的 畫 家 席 德 進, 後 來 也 於 一 九 五 二 年 間 辭 去 教 職, 北 上 前 往 臨 沂 街 與 藝 專 老 同 學 聚 首 同 住。 同
《藍與黑》 王藍 著
9
住 臨 沂 街 這 段 日 子 裡, 身 為 老 大 哥 的 廖 未 林 不 僅 經 常 取 得 案 源 分 予 小 老 弟 席 德 進, 並 且 不 吝 指 導 他 如 何 以 商 業 設 計 稿件來賺錢。
廖未林
為求先穩定生活,他們早先以繪製郵票圖案、照片著色、 海 報 設 計 及 肖 像 畫 為 生。 於 是 乎,︽ 中 央 日 報 ︾ 每 週 六「 兒 童 周 刊 版 」 四 格 漫 畫「 小 雀 斑 」, 以 及︽ 台 灣 新 生 報 ︾ 刊 載 有 關 民 間 故 事 典 故 的 漫 畫 專 欄, 乃 逐 漸 成 了 廖 未 林 長 期 發
百變設計家
0 0 0
一 九 五 、六 ○ 年 代 之 交, 正 逢「 五 月 畫 會 」 旗 手 劉 國 松 高 舉 現 代 藝 術 革 命 旗 幟, 接 連 掀 起 一 陣 論 戰 狂 潮 ; 新 舊 兩 派 交 鋒 如 火 如
荼 之 際, 當 時 從 未 參 加 任 何 官 辦 畫 展 與 畫 會 組 織、 甚 至 不 願 秉 承
「 畫 家 」 名 銜 ︱︱ 純 為 生 活 樂 趣 而 畫 的 廖 未 林, 卻 只 在 一 旁 默 默
縱 情 於 封 面 設 計 與 裝 飾 美 術 的 紙 上 方 寸 天 地 間。 我 尤 其 喜 愛 那
︽ 十 年 詩 選 ︾ 封 面 看 似 樸 拙 粗 獷, 卻 流 洩 出 某 種 渾 然 天 成 的 直 率
感, 如 米 羅 畫 作 表 達 洞 悉 人 情 世 故 之 後 的 童 稚 純 真, 這 僅 能 在 極 少數體悟了「反璞歸真」的大藝術家身上一見。
看 待 所 謂 藝 術 與 商 業 之 間 的 差 異, 廖 未 林 兀 自 淡 淡 地 說 :「我 只是賣稿子,我從來沒去計較我的名字是不是有印在上面,畫 了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完了,簡簡單單……」
入其間,看來亦中亦西、既傳統又現代。
王 集 叢 劇 本︽ 回 春 曲 ︾ 上, 則 進 一 步 將 中 國 古 代 風 俗 畫 卷 元 素 融
而 類 似 手 筆 運 用 在 孟 瑤 小 說︽ 小 木 屋 ︾ 與 朱 介 凡 小 說︽ 擺 江 ︾、
感 受 簡 潔 明 瞭 之 外, 同 時 還 帶 有 西 方 現 代 抽 象 藝 術 的 純 真 旨 趣 ;
封 面 設 計, 他 以 單 純 幾 何線 條 與 塊 面 構 成 的 主 題 造 型, 除 了 予 人
方 張 漱 菡 小 說︽ 七 孔 笛 ︾( 大 業 版 ) 以 及 郭 良 蕙 小 說︽ 心 鎖 ︾ 的
設 計 」 單 一 領 域 裡 , 堪 稱 台 灣 一 九 五 、六 ○ 年 代「 首 席 設 計 家 」 的 他, 即 已 締 造 出 眾 多 歷 久 不 朽、 風 格 迥 異 的 經 典 封 面 作 品。 比
可 謂 戰 後 初 期 台 灣 美 術 設 計 者 的 第 一 把 交 椅。 僅 僅 在「 書 刊 封 面
無 論 以 創 作 題 材 之 廣, 亦 或 秉 持 學 院 繪 畫 功 底 之 深, 廖 未 林 皆
10
《十年詩選》/上官予編輯 /1960/ 明華書局 《七孔笛》/張漱菡著/1956/ 大業書店 《小木屋》/ 孟瑤著/1960/作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