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os Magazine (2019.02)

Page 1

NT$280 | HK$75 | RMB¥60 | JP¥1000 | EU€8 | UK£6 | US$10 ISBN 2311-5033


Editor's Letter

editor_Lynn Kao

《焦點藝術》雜誌執行編輯 _ 高湘寧

新型態全民運動

Ichitaka)、 足 立 篤 史(Atsushi Adachi) 與 村 田 勇 氣 (Murata Yuki)。 涅 普 頓 畫 廊 的 執 行 長 胡 閔 堯,2018 年自東京起步,不僅將台、日新生代藝術家豐沛創作 能量帶回台北,也將他在東京藝術大學就學及創作期

《 焦 點 藝 術 》2019 年 的 首 刊 將 與 乍 暖 還 寒 的 春 天 季

間,對於「先端藝術」即當代藝術「尋求『表現問題』

候一同面世,歷經去年國際等級的展覽、博覽會輪番

解決方法的研究」,透過內涵、形式、材質的匯聚與

舉辦,在藝術與流行文化領域都掀起極大回響,包括

解構,最後重組,實驗出刺激精神感知的體驗。在「聚

降 臨 中 正 紀 念 堂 的《KAWS:Holiday》, 或 以 台 北 當

焦畫廊」當元中,可進一步得知胡閔堯代理藝術家的

代 為 中 心 而 儼 然 成 形 的「 台 北 藝 博 週 」, 放 眼 FB 或

策略亦以「獨特且不易被取代的表現方式」為考量,

instagram,就算不是同溫層,打卡熱點必定涵蓋以上

保障收藏及投資的價值;且除了藝術品展售、藝術品

幾處,似乎還可以統計歸納出必與之合照的作品與空

修復、公共藝術案承接製作之外,他更遠瞻區域型藝

間。無論效應為何、各路參與者的目的為何,可確知

術產業鏈的串連,全面建構觀眾視野與市場格局。

的是,藝術正逐漸發展為一項全民運動。 潮流藝術的熱度方興未艾,《焦點藝術》與「ALL THE 為延續這股運動的能量,本期的大型專題「當代藝術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合作

影響力 ×100 位」,回顧 2019 年前後的藝壇要事,並

的續篇,是三位(組)參展藝術家 D*Face、FAILE、WK

徵詢藝術專業顧問,擬定 100 位對台灣當代藝術具有

的獨家訪談,他們都是當代街頭文化與潮流藝術界的

深刻影響力的人物,包括藝術媒體、藝術機構、畫廊、

代表藝術家,本次訪談因此更顯難能可貴。另一專題

藝術家、收藏家、拍賣行與策展人。特別邀請藝術家

是「2019 美術館年展覽選題預告」,我們採訪了北美

周依(Chouyi)描繪人物形象,配合介紹短文,希望為

館、國美館、高美館與當代館四座具指標意義的美術

更多對藝術開始產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了解台灣

館館長,談談 2018 至 2019 年的軟、硬體重點規劃。

當前藝術概況的入門前導。周依亦是本期的「聚焦藝

美術館之外,台北藝博週的回顧與香港巴賽爾藝博的

術家」,創作脈絡為她始終追求的「表現自由」所貫串,

展望,本期亦有完整的梳理。

以藝術漫畫為基底,重複抽象化、線條化、斷裂化的 實驗,讓作品成為讓觀眾停棲想像的白日夢;她還深

在 Life Style 中,品牌向度更加擴充,包括三宅一生、

受歐美獨立書展社群的影響,認為台灣的藝術環境需

台北徠卡之家及 3C 設計品牌 Moshi。如瞄準 Apple 愛

要更廣泛的合作機會,跳脫創作形式的主流判準,「享

用 者 的 Moshi, 推 出 的 產 品 兼 具 現 代 設 計 美 感 與 實 用

受藝術的樂趣」才能夠真正實現。

效 能, 精 準 貼 合 客 群 的 理 想 需 求。 建 築 專 題 Creative Office & Studio 則精選四個辦公

工作室空間,風格橫

跳脫主流判準,當代藝術的可能,年輕畫廊的可能,

跨自然與前衛,美學亦在生活各層次中並存 —這是

正 要 展 開。 本 期 封 面 故 事 是 涅 普 頓 畫 廊(Neptune

《焦點藝術》身在這場全民運動之中、身為理想主義

Gallery Taipei) 的 台 北 首 展「 先 端 藝 術 企 劃 展 — 異 質

者的理想。

解構 重組現場」中的展出作品,Sabrina Horak 的《So Close to Paradise》,她以具對稱結構的「類似繪畫的 裝置作品」,回應自身在雙重文化之下的成長背景; 參 展 藝 術 家 還 有 朱 詞 權、 陳 泓 圻、 上 路 市 剛(Kamiji

002


003


I S S UE 3 0

Feb + M ar / 2 0 1 9 008 010

焦 點 藝 術

Contents

Art News 藝術新聞 foCus Column 焦點專欄 Yiyi, Li Yin-Qi / 李茵琦 Wang Chien-Yang / 王建揚 Boogiewoogie Chou / 周佩璇 Tina, Ting Wen-Hsiao / 蕭婷文 Lu Ying-Chang / 呂英菖

016

Jason@Art Show 嚴仲唐看展覽 Ana Mendieta / 安娜.曼帝耶塔

藝術家:Sabrina Horak 作品名稱:So Close to Paradise 媒材:Acrylics on wood 尺寸:150×91 cm 年代:2014

Anni Albers / 安妮.亞伯斯 Caravaggio / 卡拉瓦喬 Joan Miró / 胡安.米羅

026

Focus on Asia Exhibitions 亞洲展覽聚焦

027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當代藝術影響力 × 100 位

045

Cover Story 封面特輯 Intermedia Art Project Exhibition Deconstruc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Multi- Materials 先端藝術企劃展—異質解構 重組現場

052

Urban Art Exhibition News 潮流藝術新訊

053

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 D*Face FAILE WK Interact

004


005


Contents

066

Focus on Artist 聚焦藝術家 Chouyi / 周依 Alessandro Casetti

071

Focus on Art Museums 2019 美術館展覽選題預告

080

Focus Review 精選展覽回顧 Blooming Animals 浮世與童話之間-白田誉主也個展 From Stop to Start 啟示的起始-鄒駿昇個展 Modernology—LU Hsien-Ming's Urban Thinking 考現學-陸先銘的陸上思考 Moving and Migration - Stories from A Space to Other 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

084

Focus on Gallery 聚焦畫廊 Neptune Gallery Taipei / 涅普頓畫廊

086

Art Fair Preview Art Basel HK 巴賽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088

Art Fair Rreview 台北的藝術盛宴 回顧一月份台北四場藝博會

091

Life Style ISSEY MIYAKE.Ikko Tanaka 三宅一生 「田中一光」系列 House of Leica Taipei QingTian 台北徠卡之家 Moshi 產品設計的職人精神 Creative Office & Studio 特輯 LABIOMISTA / 比利時 亨特 Nest / 波蘭 華沙 CC Office / 泰國 曼谷 New Light Pottery / 日本 奈良

Art Book / 非洲藝術 & This is 梵谷

006


Publishing_Focus Art Co., Ltd. 12F.-1, No.169, Sec. 4, Zhongxiao E. Rd.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www.focusartmag.com info@focusartmag.com

Editorial founder & editor in chief_ Yiyi, Li Yin-Qi 李茵琦 editor_Lynn Kao 高湘寧 editor_Hsiao-Han Su 蘇筱涵 editor@focusartmag.com

Administration manager_Chloe Lee 李筱雲

Vision Layout Design_Free fritz 佛列玆李 fritzlee003@gmail.com

Advertisement Marketing Supervisor_Autumn Peng 彭秋分 ad@focusartmag.com / +886-928-648-218

Printing Maytu print design Ltd. Steven Liu_+886-(0)2-2222-5998

Law Consultant lawyer Jerry Chen 2F.-1, No.10, Sec. 1, Hangzhou S. Rd. Taipei City 100, Taiwan (R.O.C.) Copyright © Focus Art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Subscriptions |訂閱 To subscribe online, visit www.focusartmag.com 網路訂閱 至焦點藝術雜誌官網,填寫個人資訊與訂購內容, 我們將於您訂購的次月起寄出雜誌。 www.focusartmag.com

007

@ foCusartmag.com

FolloW


Art NEWS 第 11 屆台北雙年展落幕 館方正式公布第 12 屆策展人

2019 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 3 月 15 日至 17 日登場

自 2018 年 11 月開展至今的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

第七屆台南藝術博覽會,將於 2019 年 3 月日至 17 日,在台

為一個生態系統」,於 3 月 10 日落幕,統計截至 2 月止參

南大億麗緻酒店展開。此次展會共有 51 間畫廊,包括阿波

觀人次超過 17 萬人,包含倫敦泰特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

羅畫廊、藍騎士藝術空間 、大象藝術空間館 、德鴻畫廊 、

紐約 MoMA 美術館等國際重要藝術機構。館方同步正式宣告,

日帝藝術、高士畫廊、台南索卡藝術中心 、伊日藝術、宛

2020 年第 12 屆台北雙年展將由法國社會學家兼哲學家布魯

儒畫廊、多納藝術、東京的 H-art Beat Gallery、廈門的時代空間、

諾.拉圖(Bruno Latour)與學者馬汀.圭納德林(Martin Guinard-

吉隆坡的 ARTEMIS 等。因應年度主題「古都風華、活力再現」,

Terrin)共同擔任策展人,將於第 11 屆的策展對話基礎之上,

台南藝博持續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台南新藝獎」,三位得獎

聚焦「地理政治」(Geo-political)及「地理歷史」(Geo-historical)

藝術家徐婷、洪譽豪以及劉呈祥,將以個展形式呈現作品;

命題。館長林平表示,北美館樂見前後屆策展團隊對於策

「KNOCK KNOCK ART !藝術敲敲門」活動亦將延續,邀請畫廊推

展觀點有所交流、共識、連結,實現美術館身為對話平台

薦新台幣 3 至 5 萬元間的作品。此次並首開先例,與台南市

的期許與責任。隨著策展人的出爐,籌備期更為充裕,給

美術館共同舉辦貴賓之夜,強化藝術與在地的連結。

予新一屆雙年展策展團隊更大的發揮空間與資源支持。

圖 台南索卡藝術中心:趙璐嘉,《不完美系列之一》,壓克力彩、水性漆、 浮石膠、纖維膠於木板,16×23cm,2018

石上純也打造 2019 蛇形藝廊展亭

蔡國強新作《爆破工作室》 重現龐貝末日

2019 年的蛇形藝廊展亭(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將由近年

日前,蔡國強於龐貝圓形競技場,現地創作其全新藝術裝

來迅速崛起的日本自然系建築師石上純也主持建造設計工

置《爆破工作室》,作品完成後隔日,便移至拿坡里國立

作。石上純也已囊括多項國際重要獎項,建築學會獎、威尼

考古博物館(MANN)展出「在火山裡:蔡國強與龐貝」。靈

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瑞士建築獎等,他試圖還原人、建

感來自龐貝為維蘇威火山所吞沒的末日景象,作品構成元

築、自然之間的「透明性」,藉由糢糊內外界分的空氣感與

素除了火藥、煙火,還有一系列拿坡里國立考古博物館重要

迷惑感知經驗的建築地景,超越物質的存在狀態。由他操

館藏的複製品,圍繞著一艘內部藏有火藥的當地漁船,爆破

刀的蛇形藝廊展亭,令人聯想到他在 2008 年威尼斯建築雙

時彷彿火山噴發的情景。火勢撲滅後,蔡國強與其團隊立

年展日本館構築的溫室景觀建築,仍以透明而淨空的空間

刻進行「考古挖掘」,將「遺跡」送往 MANN 展場。蔡國強說,

型態為主體,展亭上方將有一片由板狀黑岩所形構的篷頂,

「如果龐貝是紐約,維蘇威火山噴發就像是當時的 911。一

量體雖大,因纖細的獨立柱支撐而顯得輕盈,如同石上純也

個事件,引發的多種多樣的命運變化。」作品概念深層指

所形容,在這個自然有機的「山丘」內部,將適於人們沉思。

涉恐怖主義、人工智慧、太空探險等各種未知及不安。

圖 Serpentine Pavilion 2019, Design Render, Interior View © 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

008


Art NEWS Frieze LA 洛杉磯首屆弗里茲藝博會落幕

Desert X 美國加州沙漠藝術展 關注人與環境

洛杉磯首屆弗里茲藝博會於 2 月 14 日至 2 月 17 日期間舉辦,

非營利組織 Desert Biennial 於 2017 年舉辦首屆 Desert X 美國加州

此時的洛杉磯亦正逢金球獎、葛萊美、奧斯卡等流行產業

沙漠藝術展,吸引 20 萬位觀眾;第二屆自 2 月 21 日開始,

頒獎典禮的「頒獎季」,來自全球的 70 多家大型畫廊齊聚 位於好萊塢派拉蒙影業公司製片廠(Paramount Pictures Studio),

直至 4 月 21 日,展覽期間涵蓋 2 月中棕櫚泉舉辦的 Modernism Week 與即將於 4 月舉辦的科切拉音樂季。展覽重返加州景點 科切拉山谷(Coachella Valley), 19 組藝術家的裝置、雕塑、

在泰國建築師 Kulapat Yantrasast 所打造的空間中,呈現高端藝

展 亭、 看 板 將 隨 處 安 放 於 綿 延 45 英 哩 的 山 谷 地 帶 之 間,

術作品。Frieze LA 可說打開了洛杉磯的國際藝術週,不僅有

主要關注人類文化與水文的關係,如加州當地湖泊生態危

Felix LA 和 Spring/Break 藝 博 會 做 為 周 邊 衛 星 展,8 個 美 術 館 與 國際級畫廊亦將展覽開幕時間訂於此週,包括 Regen Projects、

機、全球暖化造成水位上升、邊界移民等議題。此次 Desert X 由 擅 於 操 作 藝 術「 品 牌 」 的 Neville Wakefield 擔 任 主 要 策 展 人,參展藝術家包括 Iván Argote、Steve Badgett and Chris Taylor、Nancy

Mixografia、Jonathan Novak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LA Louver、Gagosian

Baker Cahill、Cecilia Bengolea、Pia Camil、John Gerrard、Julian Hoeber、

Beverly Hills。如 LA Louver 展出大衛.霍尼克(David Hockney)的肖

Jenny Holzer、Iman Issa、Mary Kelly、Armando Lerma、Eric N. Mack、Cinthia

像畫、油畫以及「攝影素描」系列新作;亞伯.厄倫(Albert Oehlen)則在 Gagosian 展出一面碳筆描繪的「快閃」壁畫。

Marcelle、Postcommodity、Cara Romero、Sterling Ruby、Kathleen Ryan、Gary Simmons、Superflex。 圖 Sterling Ruby,《Specter》© artist and Desert X

第 17 屆台新藝術獎 公布 15(位)組入圍名單

台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 Our Art 擴建募資計畫

今年的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由 9 位提名觀察人從 104 件參

預計於 2020 年動工的台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新館,為打造

選作品中,選出 5 組視覺藝術與 10 組表演藝術創作者(團

一座高規格的校際美術館,並延伸為藝術聚落的中心,校

體)。視覺藝術名單包括牛俊強《2018 牛俊強個展》、周育

方與館方為資金奔走之餘,許多與台藝大有情感聯繫的藝

正《刷新、犧牲、新衛生、傳染、清新、機器人、空氣、家政、

術家,為此籌辦「Our Art 藝術品競標義賣會」,委託帝圖藝

潔客幫、香煙、戴森、現代人。三》、蘇匯宇《唐朝綺麗

術協辦拍賣事宜,共有 35 位藝術家捐出 38 件作品,競標義

男(邱剛健,1985)》、山冶計畫《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

賣所得皆將投入新館建設的基金當中。有章藝術博物館羅

畫》、張君懿《超日常》於第二屆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景中館長表示,募款拍賣會是學界幾乎沒有做過的嘗試,

入圍作品將於 5 月下旬交由國際決選團,選出「表演藝術

所幸向藝術家徵詢時,他們都提供具有代表性作品為募款

獎」、「視覺藝術獎」與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共襄盛舉。校方認為,這也是產學合作的機會教育,讓學

並將於 5 月 25 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

生有機會接觸藝術品市場的實際運作。

圖 山冶計畫,《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圖 賴武雄,《士林夜市:金雞廣場》,畫布油彩,259×161cm,199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提供)

009


FoCus Column

藝術也迎來斜槓時代

Yiyi, Li Yin-Qi 李茵琦

至今,我的身分包括了藝術雜誌創

青年」,如果興趣多元、個性外向、

辦人╱作家╱演講者╱策展人╱藝

懂得掌握自己的時間的人,相對會

術創作者╱花藝師╱園藝師╱領隊

有較適合成為「斜槓青年」的條件。

……很多人問我,你怎麼可以同時

如果真的與「斜槓」無緣,其實也

近期我在《商業週刊》上看了一篇

做這麼多事情?但其實這些身分的

不至於等死,那麼就請更集中精力

採訪劉保佑董事長的文章,標題是:

工作是交錯而非重疊,我並不是同

放在你唯一做的工作上吧!如果是

「La new 老闆 68 歲賣拉麵:不斜

時做上述這些工作,只不過是同時

一 位 畫 家, 就 專 心 畫 出 更 精 湛 的

槓,等死嗎?」雖然斜槓不是什麼

擁有這些技能,並讓上述的工作相

作品吧!如果是一位畫廊主,就專

新鮮詞,但近幾年來,不僅我自己

互錯開,生活不是只做一份重複的

心把好作品推薦到好的收藏者家裡

本身,就連同溫層的很多朋友其實

工作,而能夠互相激盪,在工作中

吧!有一句話說,就算不成為「斜

都持著「斜槓」身分在經營著自己

享受那份愈過愈有趣的成就感。

槓青年」也要有「斜槓觀念」,至

的工作與生活。

少要接受未來會面對愈來愈多職的 檢視藝術環境,藝術家、美術館、

競爭者,而不是抱著舊觀念,甚至

「斜槓青年」是近幾年冒出的一

策展人、畫廊主……,過往我們會

帶著嫉妒眼光去批評或排擠能做多

個 新 概 念, 來 源 於 英 文 Slash, 其

認為這些身分不應該重疊,每一種

元工作的人,最後只會顯得自己的

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

身分有其專業度,一個人很難同時

無知與眼光淺薄罷了。

芮 克. 阿 爾 伯(Marci Alboher)

兼顧多重領域,但事實證明,一個

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她說,

人絕對可以同時兼任多重領域,關

text、image_Yiyi, Li Yin-Qi 李茵琦

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

鍵是,他(她)是否夠了解自己的

永遠有無限創意的藝術家。2014 年創辦

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

個性與能力。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畫

《焦點藝術》雜誌,2017 年建立 Tartare

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

廊負責人本身就是藝術創作者;美

花藝品牌,與法籍老公共同進行藝術創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

術館除了舉辦展覽,也要成為商業

作和專案項目。目前夫妻倆和三隻琉璃

區 分, 例 如 萊 尼. 普 拉 特(Lenny

營運者,甚至成為咖啡店、美術館

金剛鸚鵡、一隻灰鸚生活在台灣。

Platt),律師╱演員╱製片人。於

商店的經營者;藝術家也是策展人,

是,Slash 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又或者策展人也是畫廊老闆……各 種身分都在橫跨交織著,視野、想

一個人有這麼多種身分,在 30、50

法也因為多重身分而更為開闊,比

年前是相當罕見的,然而隨著網路

起單一身分、只做一件工作的人,

的普及,人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

生活肯定更為有趣,當然也必須面

識,原本感興趣的領域也能逐漸發

對更多不同的挑戰。

展 成 為 專 業, 在 21 世 紀 中,「 斜 槓」不僅意味兼職,「斜槓」甚至

回到剛剛所寫,關鍵是,他(她)

還成為了一種主流,在我看來,這

是否夠了解自己的個性與能力。雖

也是未來必然發展的趨勢。以我自

然「斜槓青年」愈來愈多,或者愈

己為例,大學畢業之後,我的身分

來愈多人鼓吹「斜槓能力」,但終

僅是一位藝術雜誌執行編輯,演變

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一名「斜槓

1

1. 由安納金.愛瑞克撰寫的《斜槓的 50 道難題》 (中譯本出版社:新樂園)

010


FoCus Column

互動藝術在香港

Wang Chien-Yang 王建揚

各 地 的 藝 術 家 創 作 了 18 座 燈 光 藝

介紹的展覽一樣,「波鞋宅」也歡

術 裝 置, 許 多 的 大 型 裝 置 是 讓 人

迎觀眾加入互動,有更多親近藝術

可以參與互動的,比如像是以色列

的機會,延伸更多審美的可能。

的 藝 術 家 OGE CreativeGrouo 的 香港號稱為購物天堂,幾乎每個大

作 品《Angels of Freedom》, 發 光

text、image_ 王建揚

型建案的低樓層都會有商場,而香

的翅膀再加上光環,與作品合影,

生活在香港的台灣跨領域藝術家,擅長

港的房子又是多到數不清,所以商

人人都可以變成天使;日本藝術家

攝影、繪畫與裝置藝術,作品受邀歐美

場多到逛不完。我在香港生活的這

Masamichi Shimada 的 作 品《Birds

與亞洲等多國展出,平時除了在創作就

幾年,常看到大型商場邀請插畫家

Fly Around With You》, 當 你 進

是在看展的路上。

或是授權的卡通角色展舉辦主題

入一個特定的圓圈內,魔法機器就

展,藉以吸引大眾來拍照打卡,增

會啟動,雕塑四周的鳥兒會逐一亮

加商場的人潮流量,幾乎所有展覽

起,營造出群起高飛的影像,圈內

都是免費的,相比之下,台灣這類

的觀眾越多,在四周飛翔的鳥兒亦

型的展覽大部分都是售票展。

會越多。策展人蕭國健與他的團隊 「 築 夢. 社 」 的 作 品《 蝠 鼠 吊 金

到了聖誕節期間,商場裡便出現各

錢》,裝置的造型就像是香港隨處

式各樣有關聖誕節主題的展覽。這

可 見 的 典 當 業 招 牌, 利 用 具 有 吉

次比較吸引我注意的展是位在尖沙

祥、招財寓意的風水物品「蝠鼠吊

咀的 K11,他們一直推廣藝術與商

金錢」,擷取其線條而排列成隧道,

業的結合,除了固定擺放集團所收

當人們穿行其中,便彷彿再現了香

藏的藝術作品,也會不定時舉辦藝

港街道流光溢彩的風情。在現場看

術展。這次聖誕節期間,他們與香

展的人潮非常多,每件作品都是打

港 建 築 設 計 團 隊 AaaM 及 日 本 當

卡 熱 點, 不 僅 可 以 拍 到 中 環 的 夜

代藝術家津田翔平聯手打造三大

景,燈光藝術裝置也十分具有節慶

互動遊樂裝置,其中以懸掛在 K11

氣氛,是一個很親民的展覽。

1

廣 場 中、 由 150 個 LED 光 環 集 結

2

成 的 光 環 樹 最 吸 睛。 津 田 翔 平 的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展覽就是我自

1. 築夢.社:蝠鼠吊金錢,10.5 × 1.7 × 2.4 m

MUTATIONS 展, 則 將 8000 條

己在香港的裝置藝術展「波鞋宅」,

2. 王建揚:波鞋宅,6 × 4.5 × 2.8 m

從日本運來的彩色繩子編織成天花

在旺角波鞋街的 The Forest HK 展

板, 結 合 投 影 在 繩 子 上 的 彩 色 影

出一個巨大的鞋盒,這個裝置的創

像,形成一座活潑繽紛的走道,讓

作概念是以目前席捲時尚和運動

觀眾除了觀賞幻變的色彩,同時可

界、看似與「宅」搆不上邊的球鞋

以觸摸到作品。

為發想,由鞋盒、球鞋、鞋帶與家 具組合成的幻想空間,包含我對香

另一個展是在中環海濱舉辦的「閃

港城市密度的觀察、對香港街頭的

躍 維 港 燈 影 節 」, 邀 請 來 自 世 界

回憶、對潮流的解讀等等。和此次

011


FoCus Column

An Angel is Passing

Boogiewoogie Chou

的作品,喝到風景。

或生物動力酒,其實都是一種釀造 酒的思路,各有創造和把關味道的

福和慧,愚園路上福餐廳系列之一

SOP,每個流派都為味蕾帶來了那

的蔬食專門料理餐廳,為什麼在餐

一份想像力。就好像用不同的語言

在上海歷經了兩次帶雪的冬天,不

廳林立的上海,單獨選擇了這家餐

在訴說同一個句子,耳朵聽見了不

知不覺中也吃出了一張旅居者的味

廳呢?一方面是福和慧對於菜單設

同的表情。

蕾 地 圖, 四 季 穿 過 葉 茂 葉 落 的 縫

計 的 想 法, 不 是 傳 統 仿 菜 素 食 餐

隙,也綻放在主廚的菜單中。在這

廳,或許更接近法國蔬食先鋒大廚

偶 然 讀 到, 有 那 麼 一 個 法 文 句 子

個標滿足跡的圖面上,有那麼幾家

Alain Passard 透過餐廳 L’Arpège,

Un ange passe(An Angel is Passing)

就像指引方向的北極星,是無可取

順 勢 而 為 表 現 果 蔬 食 材 的 原 味,

,形容在熱鬧的餐桌上有一瞬間所

代的座標。讓人一訪再訪,每次造

並在其中尋找創造性的味覺體

有的人突然都安靜下來,這個時刻

訪都能帶回新感動,它們分別是一

驗。與此同時,它們提供中式 Tea

就被稱為天使經過的瞬間。可能是

家咖啡店、一家餐廳、和一家酒吧。

Pairing,隨著九道式套餐菜品,風

因為舌尖感受到全新衝擊,可能是

味從輕盈到濃郁的過程中,搭配四

相聚時光太美好,在這些角落,天

每個城市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寶藏小

種茶品。以秋冬菜單來說,開胃小

使曾經悄悄地來過。

店,像巴黎 Deyrolle 標本博物館或

點有著夾雜在銀杏、烏桕、楓香中

牙 買 加 Techniques 唱 片 行,OPS

的仿真懸鈴木落葉脆餅,裝在小巧

text、image_ Boogiewoogie Chou

Cafe 就是上海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亞麻布袋中溫熱的栗子酥,像一幅

自由藝文工作者。右眼近視左眼遠視,

店 裡 只 有 一 條 迷 你 吧 台, 最 多 容

幅上海街道的速寫。鮮綠色薺菜清

記憶紙牌愛好者,現旅居上海。

納 6-8 人,特意選址在人流稀少的

湯襯托著雪白雲南野生銀耳,恬淡

太原路上。雖說是咖啡店,不過完

優雅。金黃色現烤榛果刨片蓋住了

全 跳 脫 了 慣 常 咖 啡 館 的 形 式, 在

紹興梅乾菜、腐竹和馬鈴薯泥,看

這裡沒有標準化的義式咖啡選單,

起來不動聲色卻讓人迸發出滿口驚

而 是 提 供 跟 著 季 節 變 化 的 Tasting

呼。冰滴的丹桂龍井茶,搭配精細

Menu, 他 們 嘗 試 著 Think Like a

做工的迷你核桃酥是餘韻繞樑的結

Chef,直接從「風味」的角度去思

尾。

考咖啡的可能性。咖啡師在點單和 製作過程中,也會特別仔細而耐心

對自然酒的興趣,來自一次在貴州

地 介 紹 每 一 道 作 品 的 想 法。OPS

融合菜餐廳的用餐經驗,酒單上一

的創辦人說過「... 行業中咖啡口味

款 La Stoppa Ageno 橘 酒, 像 一 道

和呈現,甚至是咖啡館風格的同質

劃破夜空的流星,點亮了味蕾。之

化,才有這種開放可能性的初衷。

後找到了一家自然酒專賣的小酒吧

曾經是咖啡師的我們,明白自己需

Vinsim,從此成為常客,這裡提供

要在日常重復而機械的工作中,找

目前上海最豐富的自然酒酒藏。雖

到新的動力。」如果說平日裡喝的

然自然酒是餐飲界近幾年的熱門關

義 式 咖 啡, 喝 到 俳 句, 那 麼 OPS

鍵字,無論是傳統酒莊、有機酒、

1

1. OPS Cafe 是上海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012


FoCus Column

安迪.沃荷的 21 世紀預言

Tina, Ting Wen-Hsiao

的視覺感受與自我展現的內在慾

text、image_ Tina, Ting Wen-Hsiao 蕭婷文

望, 看 展 像 是 欣 賞 一 場 午 夜 場 電

R. Gallery 創辦人暨獨立策展人

影,令人上癮。

自美國返回台灣之後,投入藝術事業。 從當代生活出發, 以做為國際藝術與美

" If you want to know all about Andy

"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學交流平台為志,連結亞、歐、美洲等

Warhol, just look at the surface of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 亦 是

地的美感能量,傳遞當代藝術生活對人

my paintings and films and me, and

安迪.沃荷的名言,意指在未來每

文精神與自由意志的迴響。

there I am. There's nothing behind

一 個 人 都 有 成 名 的 15 分 鐘, 此 言

it. "

論當時看似荒謬,如今卻像是預言 般 實 現。 早 在 60 年 代, 安 迪. 沃

這是美國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

荷就是非常會善用媒體的藝術家,

(Andy Warhol) 向 世 界 自 白 的 一

其著名的巨星肖像創作,包括瑪麗

段經典語錄,「如果你想了解我,

蓮.夢露、貓王、伊莉莎白.泰勒

不需想得太複雜,在你眼前所見,

等,他也一直以不同方式記錄自我

便 是 我 要 表 達 的, 我 就 站 在 你 眼

影像,就像是精神領袖一樣,早便

前,沒有再多藏在後頭。」

引領著時下的自拍熱潮,而在全球

1

興 起 的 網 紅、KOL(Key Opinion 回顧 1960 年代普普藝術在國際間興

Leader)等網路文化,更像體現當

起,跳脫傳統學院派的藝術框架,

時安迪.沃荷的論點。現今,透過

以日常生活所見做為藝術創作的主

無線數位時代的串連,網路個人形

題與材料,打造一種平民百姓都可

象的營造與獨到觀點分享,不被傳

理解欣賞的大眾藝術。前日走訪紐

統刻意安排的節目形式所拘泥,著

約惠特尼美術館為紀念安迪.沃荷

重以當下最真實的樣貌示人,高網

冥誕九十週年所舉辦的安迪.沃荷

路人氣決定話語權的時代,讓人人

大展「Andy Warhol— From A to B

都可能成為名人甚至明日巨星,過

and Back Again」, 由 Donna De

往高不可攀的明星經濟也明顯受之

Salvo 擔 任 策 展 人, 策 展 內 容 分 別

趨變。這樣的新經濟結構雖不斷成

從 50 年 代 的 商 業 插 畫、60 年 代 的

長,新舊汰換的速度也相當快,就

普普藝術創作、70 年代的實驗電影

像是當年普普藝術崛起與傳統派的

藝術,到 80 年代大量的抽象繪畫,

抗衡,開啟大眾藝術文化與商業交

作品數量高達約 350 件,其展覽涵

融的新篇章。

蓋 3 層樓的精準布局,不論是多樣 性的媒材媒體表現,探討死亡、人 性慾望、身分認同到社會議題,作 品奪目的色彩穿梭在展場中,整場 展出宛如電影運鏡般,挑逗著觀者

013

2

3

1&2&3.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所舉辦的安迪.沃荷大 展「Andy Warhol— 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一景


FoCus Column

一股瀰漫的空氣

Lu Ying-Chang 呂英菖

(Musée du Quai Branly) , 那 裡

text、image_ 呂英菖 Lu Ying-Chang

收藏了難以數計的原始部落藝術作

藝術家 / 小巴廊(44 Gallery)創辦人。

品。法國是我認為對部落藝術最為

1996 年開啟了非洲部落藝術奇幻之旅至

迷戀的國家,不論男女老少皆是如

今,在藝術創作或生活上都有著與家人

現在提到法國,腦海裡除了閃過正

此,有為數最多的部落藝術藝廊與

般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進行的「黃背心」運動外,另外

每年匯聚各國到來舉辦的沙龍展。

一個記憶點就是前一陣子法國針對

我 在 不 少 部 落 藝 術 藝 廊 裡, 同 時

博物館的非洲收藏品是否要歸還非

可看到當代藝術與現代藝術品並置

洲,有很多的討論。法國總統馬克

著,當時好奇的詢問他們,為什麼

宏提到,大部分遺產都保存在法國

會把不同領域形式的作品並置在一

和私人歐洲館藏和博物館中,這是

起呢?畫廊主回答:「你不知道畢

不可接受的,如果侵略者所掠奪的

卡索、馬諦斯等現代藝術家受部落

物 品 可 以 歸 還 原 屬 處, 並 妥 善 處

藝術啟發很多嗎?」對我們而言,

理,將會非常振奮人心。但任何事

部落藝術就像是一個開創者,雖然

情總是一體兩面的,支持的人認為

它不出任何聲音,卻用最直接的方

願意坦誠面對傷害歷史的過去,並

式傳遞影響。當我看到不同領域的

且加以補救,是一種勇敢道德的象

藝術品完全沒有違和感的並存, 那

徵,所以掠奪下所獲得的,歸還也

間真覺得自己好幸福。

1

是必然;另一方反對人士則認為, 一旦開啟了先例,那全世界的博物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想,夢想自

館或私人收藏將會大洗牌。無論如

己的理想世界會到來。近期我正準

何,至少這個討論讓人們直視過去

備 下 一 階 段 的 作 品, 我 把 部 落 收

1. 羅浮宮內一景(攝影:呂英菖)

的歷史行為,進而反思,是一個很

藏 品 轉 換 成 藝 術 公 仔 的 再 現, 再

2. 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內部一景(©Ateliers Jean Nouvel)

有意義的、好的開始。

結合我的創作核心元素。過程中,

2

我一邊看著手中這些古老的作品,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對於非洲部

另一邊用 3D 建模把它們轉化為非

落 藝 術 這 麼 著 迷, 而 且 一 迷 就 是

常當代的另一種樣態。不禁心想:

二十幾年。說真的要我說出一個精

「是我讓你變年輕了嗎?還是你讓

準的理由,我還真的想不出來。有

我變年輕了?」人們的思維總是來

的時候愛上一個人,迷上一件事,

回於現代與過去兩端,透過不斷的

真 的 是 不 需 要 任 何 理 由, 就 是 感

反芻、不斷的梳理、不斷的思辯而

覺對極了,多說一句話都會顯得多

創造出新的可能,如果你問我當代

餘,就像當初遇到我太太一樣。

藝術、現代藝術、部落藝術之間的 關聯?我只能說,文化就像空氣一

再把畫面拉回幾年前的自助旅行,

樣,它是無所不在的,只要你呼吸,

當時參觀了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

它就對你產生影響。

014


015


Jason @ A 藝術家: Ana 展名:

地點:

Mendieta 安娜.曼帝耶塔

Covered in Time and History

根 本, 探 討 人 性 本 質 等 深 層 哲 思, 與 當代資訊快速流通的現象形成兩極對

時間與歷史覆蓋之下

比,所以在看完展覽後有一種恍如隔

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

世 的 感 覺, 不 僅 是 感 動, 更 有 一 種 難

(Paris, France)

以言喻的複雜心境。

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法國 巴黎) 時間:

用 直 接、 極 簡 的 方 式 觸 動 人 心, 回 歸

2018/10/16 – 2019/1/27

# 女權藝術家 # 藝術家資產管理 # 聽說後來黃背心把美術館玻璃砸破 導致閉館

去年首次造訪德國柏林時,就曾在美術館看過安娜.曼帝耶塔的個 展,留下深刻印象。近來到了巴黎,非常開心能夠看到更加完整的 回顧展「時間與歷史覆蓋之下」。曼帝耶塔是錄像、行為、女權運 動的先鋒,1973 年,她躺在阿茲特克風格的墳墓上,用花草覆蓋自 身軀體,從概念上表現出人類被時間與歷史覆蓋。1948 年出生於哈 瓦那,1985 年逝世於紐約,近年來,曼帝耶塔的藝術遺產(artist’s estate)被重要國際畫廊代理後,陸續於各大美術館曝光,逐漸被

嚴仲唐|藝術市場研究顧問、藝評暨獨立策

國際策展人關注,才讓這位差點真的被歷史埋沒的天才能夠再次得

展人。

到世人矚目。

不折不扣的藝術控,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中 央聖馬丁藝術設計評論、媒體、策展學士、

這位人生曲折的藝術家,於 1961 年經歷了古巴革命,當時她僅 12

目前為瑞士蘇黎世大學藝術市場研究碩士

歲,與其他一千多名孩童受美國政治庇護的特別計畫—彼得潘行動

生。覺得將人生專注在美好的事物上是一種

(Operation Peter Pan)而移民美國邁阿密。她獨到的風格結合表

使命。

演藝術、雕塑、地景藝術、錄像,探討時間、歷史、性別意識、政 治邊境以及各種文化議題。記憶、歷史、文化、儀式、光陰的流逝, 是觀賞她的創作的關鍵詞彙,尤其是人體與自然大地之間的關係, 她對於風、火、水、土四大自然元素情有獨鍾,此外,具有宗教寓 意的血,也是她重要的靈感來源與創作元素。

1. Ana Mendieta Creek , 1974, film super-8 © The Estate of Ana Mendieta Collection, LLC. Courtesy Galerie Lelong & Co. 2. Ana Mendieta Anima, Silueta de Cohetes (Firework Piece), 1976, film super-8 © The Estate of Ana Mendieta Collection, LLC. Courtesy Galerie Lelong & Co.

曼帝耶塔的作品看似極為嚴肅,實際上是非常感性、詩意的。她的 錄像與表演行為藝術都相當簡潔,其中的爆發力,卻相當震撼,利

016


rt Show

1

2

017


Jason @ A

1

藝術家: Anni 地點:

時間:

Albers 安妮.亞伯斯

Tate Modern(London, UK)

本來我跟這個展覽是沒有緣分的,但 在 歷 經 倫 敦 10 月 忙 碌 的 藝 術 週, 拍 賣、 藝 博 會、 畫 廊、 美 術 館 的 疲 勞 轟

泰德現代美術館(英國 倫敦)

炸後,我決定在倫敦多待一週的時間,

2018/10/11 – 2019/1/27

剛 好 等 到 開 展, 覺 得 值 回 票 價。 泰 德 現代美術館的展覽品質不負眾望,可 說是全球藝術界的重要指標。說起安 妮. 亞 伯 斯(Anni Albers), 許 多 人 可能對她的先生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較為熟悉。

當月於倫敦,我有幸參訪了全球知名 的藝術鑑定實驗室,湊巧與創辦人聊 到 瑟 夫. 亞 伯 斯 的 鑑 定 方 式, 並 得 知 藝術家基金會委託的鑑定研究報告結

018


rt Show 果有超過 35 個辨識真偽的方式,部分得以公開,其餘為學術與商

何 結 合 藝 術、 設 計、 紡 織 與 建 築, 也

業機密。這次倫敦之行也特別造訪了泰德美術館的修復室與藝術品

不難理解她是如何啟發了世界上其他

鑑定實驗室,跟隨修復部門主管至藝博會看作品,我第一次看展覽

的藝術家們。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莫過

不特別注意市場性與藝術性,而是細部觀察媒材表現、藝術品保存

於她於 1965 年出版的紡織技巧與設計

狀況以及材料學。

的書籍,至今仍有許多創作者延續她 的腳步,以紡織做為創作的基礎。

安妮.亞伯斯的回顧展是她首次於英國的重要大展,這可以說是 「遲來的正義」,因為她對現代藝術與設計的貢獻良多,身為前衛

# 泰德效應

的包浩斯學院少數女性學員之一,對於某些課程她望而卻步,選擇

# 知名藝術家背後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了紡織課,而她的紡織設計創作往後成為極具代表性的藝術表現形

# 鑑定約瑟夫.亞伯斯抽象色塊作品要

式,她與她的先生約瑟夫以及指導教師保羅.克利(Paul Klee)互

屈膝看光線折射

相啟發,不斷激盪出創意火花。這個展覽帶領觀眾理解亞伯斯是如

2

1. Installation view, Anni Albers at Tate Modern (11 October 2018 – 27 January 2019) 2. Anni Albers With Verticals 1946 Red cotton and linen,1549 x 1181 mm The Josef and Anni Albers Foundation, Bethany CT © 2018 The Josef and Anni Albers Foundation/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DACS, London, Photograph by Tim Nighswander/ Imaging4Art

019

3

3. Anni Albers Open Letter 1958, Cotton, 57.8 x 60 cm The Josef and Anni Albers Foundation, Bethany CT © 2018 The Josef and Anni Albers Foundation/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DACS, London, Photo: Tim Nighswander/Imaging4Art


Jason @ A 2019 年 對 於 老 油 畫 來 說 是 重 要 一 年, 2017 年底創下天價 4.5 億美金最高拍賣 紀錄的達文西,這位「救世主」,讓老 油畫市場備受矚目,蔓延至今,正好是 達文西逝世 500 週年、林布蘭逝世 350 週年,全球將會有多個重量級老油畫特 展。尤其是於今年 10 月法國巴黎羅浮 宮將展出難得的達文西大展,建議有計 劃造訪的讀者朋友們提早訂票。

講 到 這 些 難 得 一 見 的 大 展, 不 得 不 好 好 介 紹 國 際 博 物 館 協 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uems,簡 稱 ICOM)。 有 一 年, 為 了 參 觀 在 倫 敦 國 家 美 術 館 (National Gallery) 舉 辦 的 達 文 西 大 展,第一天早上 8 點抵達,排隊至 11 點 還無法買到限量門票,第二天早上 7 點 抵達,再次排隊等到 11 點,依舊扼腕, 第三次下定決心早上 5 點鐘出門,排到 11 點買到票時,上面寫著令人哭笑不得 的「下午兩點半進場」。隨後發現,在 限量票已售鑿的情況下,有一位女士走 到服務台秀出一張卡片後,拿了一張特 1

別門票就直接進場了,我趕緊湊上前詢 問,才得知那張神奇的通行證的來歷。

藝術家: Caravaggio 展名:

卡拉瓦喬

Caravaggio – The Roman Period – Friends and Enemies

地點:

ICOM 的總部在法國巴黎,依照不同國 家、地區的規定,年費與申請資格也有 所不同,當時因為我在英國唸書,只要 是美術館工作人員以及任何學生皆可申

卡拉瓦喬—羅馬時期—敵與友

請,年費比泰德美術館會員來得划算,

Musée Jacquemart-André

因為全球超過兩萬間美術館都可暢行無

(Paris, France)

阻!瑞士的規定則較嚴格,只有考古學 與博物館學的學生可以申請。

雅克馬爾-安德烈博物館(法國 巴黎) 時間:

2018/9/21 – 2019/1/28

這次去巴黎看雅克馬爾-安德烈博物館 的卡拉瓦喬特展也是不例外,門口大排

020


rt Show

2

長龍,據說平均等待時間是 4 個小時,ICOM 卡快速通關隊伍則等

大的科隆納家族(Colonna Family)庇

待約 20 分鐘至半小時。去年 4 月,我為了採訪瑞士銀行義大利區董

護。展覽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事長而拜訪米蘭,抵達當天剛好是卡拉瓦喬大展的最後一天,隔天

是從羅馬私人收藏借出的《狂喜中的抹

才發現為時已晚,所以這次去巴黎執意要看,就是要人擠人。這個

大 拉 的 馬 利 亞 》(Mary Magdalene in

由早期私人豪宅改成博物館的空間,展出卡拉瓦喬名畫的氛圍實在

Ecstasy, « Madeleine Klain »),寓意改

是非常微妙,展覽充分給予與名畫近距離面對面的機會,觀賞較大

過自新的罪人之狂喜,為貝尼尼往後的

型的作品時,更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聖人狂喜系列作品埋下伏筆。 # 卡拉瓦喬曾經是殺人逃犯 # 明暗對

卡拉瓦喬本名為 Michelangelo Merisi,1571 年出生於米蘭,他所創新

照法大師辨識度極高 # 達文西救世主

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使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劇場感,猶

這張畫目前下落不明後續可以寫一本書

如在電影中戲劇化的聚光燈一般,迫使觀眾將焦點放在主要人物身 上。這次的策展主題是這位大師居住於羅馬時的社交圈與藝術創作, 他與當時的收藏家、藝術家、詩人、學者等知識份子保持著親密的 友誼,直到最近歷史學者找到的文獻紀錄,記載他與友人 Ranuccio Tomassoni 發生爭執,以刀劍刺入其大腿並導致死亡,卡拉瓦喬逃 至義大利南部,受到蒙第樞機主教(Cardinal Del Monte)與勢力強

021

1.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Saint John the Baptist (Youth With a Ram) , 1602 oil on canva, 129x94 cm, Musei Capitolini, Pinacoteca Capitolina, Rome – Archivio 2.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1598, oil on canvas, 145x195 cm, Gallerie Nazionali di Arte Antica di, Roma. Palazzo Barberini, Rome © Gallerie Nazionali di Arte Antica, di Roma. Palazzo Barberini Foto di, Mauro Coen


Annibal Carrac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 1597-1598 oil on canva, 103 x 85 cm Fine Arts museum, Orléans © RMN-Grand Palais / Agence Bulloz


023


Jason @ A 藝術家: Miro 地點:

米羅

Grand Palais(Paris, France) 大皇宮(法國 巴黎)

時間:

2018/10/3 – 2019/2/4

講到西班牙現代藝術大師,米羅、畢卡索、達利這三位極具影響力

主義時期。上一次米羅在大皇宮的展

的人物常被相提並論,但米羅各個時期作品卻不是那麼廣為人知,

覽 是 44 年 前 的 1974 年, 作 品 由 世 界

只有部分抽象作品特別有知名度,尤其是巴黎龐畢度的大張藍色系

各地重要美術館與私人收藏借展,規

列作品,相信許多藝術愛好者都不陌生。米羅這次在巴黎大皇宮的

模 龐 大。 大 皇 宮 的 展 廳 格 外 氣 派, 不

回顧展,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搜羅了早期具象原作,許多觀眾對米羅

像台北之前的米羅展,作品高度與展

早期的作品較不熟悉,而此次共展出超過 150 件不同系列的畫作、

場不合,畫作只能以傾斜的角度擺設。

素描、陶瓷代表作,涵蓋他的野獸派、立體派、細節主義、超現實 1930 時 期, 政 治 局 勢 動 蕩 不 安, 米 羅 創作了一系列狂野的作品,這是藝術 家為了表現對於自由的渴望與追求靈 感的啟發,這些作品具有濃厚鮮明的

2 1

024


rt Show

3

活力;1940 年的知名星座系列小型系列作品,則是開啟了與未完成

# 很難得會有一整批作品撤拍

的夢想之對話。

# 原來米羅啟發了許多當代畫家 # 希望未來台灣會有更多美術館

米羅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拍賣一直頗受歡迎,他的超現實主義風 格畫作精品,在市場上算是搶手,由於大部分精彩的作品皆由重要 美術館典藏,市場上只要有難得一見的原作上拍,價格都很不平 凡。還記得幾年前,倫敦佳士得夜拍有一批米羅的作品臨時撤拍, 使許多藏家非常錯愕。後來得知是賣家欠稅,導致資產、包含藝術 品遭假扣押,雖然經過法院裁決這一批米羅作品是可以販售的,然 而,拍賣公司為了維護客戶未來的權益,也為了避免糾紛,依舊將 拍品撤銷,承擔取消拍賣的機會收入損失。完美的公關手腕將情況 將危機扭轉為轉機,讓國際上的觀感十足加分,再度讓大家知道他 們是有原則的企業。

025

1. Joan Miró, Autoportrait, 1919 huile sur toile ; 73 x 60 cm, France, Paris,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donation héritiers Picasso 1973/1978 © Successió Miró / Adagp, Paris 2018, Photo Rmn-Grand Palais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2. Joan Miró, Intérieur hollandais (III) , 1928 huile sur toile ; 130 x 97 cm, États-Unis,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legs de Florene M. Schoenborn, 1995 © Successió Miró / Adagp, Paris 2018, Phot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dist., Rmn-Grand Palais / Malcom Varon 3. Joan Miró, La Maison du palmier , 1918 huile sur toile ; 65 x 73 cm, Espagne, Madrid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1998 © Successió Miró / Adagp, Paris 2018, Photo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 Photographic Archives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Focus on Asia Exhibitions 上海外灘美術館 托比亞斯.雷貝格: 如果你的眼睛不用來看,就會用來哭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藝術收藏系列展

陳福善-中國當代

此為德國藝術家托比亞斯.雷貝格(Tobias Rehberger)在

陳福善(1905 - 1995)是香港現代藝術史中舉足輕重

中國的首次個展。雷貝格多重維度的創作將雕塑的可

的名人,身兼藝術家、藝評者、教育者、策展人等多

能性延伸至設計、建築、觀念藝術等諸多領域,透過

重身分,此次展覽將完整梳理陳福善不同時期的風

創造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物件和環境,探索人們如

景、人物、抽象、拼貼等百餘件作品,早期創作以寫

何與空間互動並感知日常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聯繫。展

實風景為主,被冠以「水彩王」的美譽。50 年代後,

覽標題表達了人選擇如何觀看這個世界與這個決定如

香港迅猛的城市化變遷與現代化發展使他轉向嘗試拼

何影響經驗和參與之間的聯繫,藝術家在美術館各個

貼、噴槍畫、潑彩、抽象和超現實主義等技法與風格。

樓層分別設立肉鋪、花藝、茶館、酒吧、公共招牌等,

60 年代後期,陳福善開始創作都市夢幻畫,從潛意識

探索集體記憶和文化遷移的概念,以及概念在不同語

狀態勾勒香港眾生相,展現了這個華洋雜處的商埠在

境中流通和轉變的方式。

百年劇變下的文化心理狀況。

2019/3/23 - 5/26

2019/3/21 - 6/23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對這個絕望的世界一笑置之:福沢一郎

英國藝術家馬克.奎恩的作品反覆探索了藝術與科

活躍於 1930 年代的日本先鋒派畫家福沢一郎(1899-

學、人體、情感以及對美的認知等主題。人們常說,

1992),深受超現實畫派大師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

我們的命運早就已經寫在手上。藝術家貫徹這種思

之影響,留法歸國後,將超現實主義引入日本,對日

路,於 1991 年創造《麵包手》(Bread Hands)雕塑系列,

本近代洋畫發展有非常大深遠的影響。畢生創作皆在

他將自己的手放在麵包上重覆勾畫外型與掌紋,每一

傳達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跳脫線性脈絡的謎樣圖像,

件《麵包手》都是獨一無二的,象徵命運的變幻莫測。

藏著藝術家的幽默與機智,笑看社會普遍的愚昧、矛

在「皮相之下」中,藝術家再次引用這個概念,麵包

盾,如此的自由精神與前衛視野,在二戰期間飽受

做為血肉之軀的宗教象徵,以雕塑呈現麵團被捏塑、

批判,直到戰後,他才繼續創作。2018 年為福沢一郎

最後成形的異化過程;展場將有一座互動裝置,邀請

120 週年誕辰,本展做為其創作歷程的紀念,展出油

觀者製作自己的麵包手。

畫 87 幅、素描 9 幅、照片 7 幅。

2019/3/19 – 4/24

2019/3/12 – 5/26

026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做為 2019 年的第一期專題,編輯團隊這次與藝術專業顧問們討論後,提出一 份台灣百位「當代藝術影響力」人物清單,並邀請藝術家周依合作,完成了每 位人物的人像插畫,希望提供給讀者一次完全保存版的認識。

Art Power

Contemporary 027

當代藝術影響力 ×100 位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藝術 媒體

何政廣

鄭乃銘

藝術家出版社發行人、《藝術家》雜誌、《藝術

1988 至 2000 年 曾 擔 任《 自 由 時 報 》 藝 術 記 者、

收藏+設計》雜誌發行人。曾獲 1996 年行政院新

藝 文 組 召 集 人, 自 2000 年 起 擔 任《CANS 當 代

聞局圖書主編金鼎獎、2015 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

藝術新聞》(現更名為《亞洲藝術新聞》)雜誌

《藝術家》雜誌是目前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專業藝

總編輯至今。以超過三十年的資歷,書寫過無數

術雜誌,創刊於 1975 年 6 月,至今已經超過四十

的藝評文章,以其犀利的文風聞名於當代藝術圈,

年,可以想見在台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這本刊

同時涉足策展,如 2012 年策劃「不確定的真相—

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目前《藝術家》、《藝術

李暉個展」,雖年近六十歲,但每月文字產量依

收藏+設計》依然每月發行,前者訊息量豐富,

然驚人,展現對藝術之熱情與持續的影響力。

後者更多一些著重於設計方面的報導。

簡秀枝

林亞偉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典藏雜誌社

原為《今周刊》記者,後進入典藏集團,現為《典

社 長, 其 夫 為《 今 周 刊 》 創 辦 人 謝 金 河。 典 藏

藏.今藝術 & 投資》總編輯。進入《典藏.藝術

集團旗下有多本藝術類雜誌,目前有《典藏古美

投資》擔任主編工作後迅速累積在藝術圈的資歷,

術》、《典藏今藝術》、《小典藏》、英文版的

在社長簡秀枝的帶領下,採訪過眾多收藏家、藝術

《Yishu》等刊物。自 90 年代起,簡秀枝投身於

家、企業主等。《典藏.藝術投資》著重於藝術市

藝術雜誌的事業,同時也在 2006 年開拓餐飲事

場與藝術產業,在藝術投資興起的時代背景下獲得

業,在典藏餐廳內可看到許多藝術品原作,這些

重視與成功。自 2018 年 4 月號起,《典藏.今藝術》

都是簡秀枝的藝術收藏品。熱衷於藝術事業的她,

與《典藏.藝術投資》整併為一本刊物《典藏.今

至今依然會親力親為採訪寫稿。

藝術 & 投資》,林亞偉則繼續擔任總編輯一職。

劉太乃

樊婉貞

華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從新聞記者出身,

現為《a.m. Post》與《art plus》雜誌執行總監,並

劉太乃於 1997 年 7 月創辦《CANS 藝術新聞》,

負責 a.m. space 空間。《藝術地圖》在 2003 年 7 月

2005 年創辦《當代藝術新聞》後更名為《亞洲藝

於香港創刊,2004 年 1 月發行港澳版,並於 2004

術新聞》,而在 2000 年之後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市

年 5 月出版《a.m. post》(英文版)。2011 年 11 月,

場的興起,2006 年劉太乃在北京 798 藝術區內設

《am post》帶著《藝術地圖》走進超商店鋪,成

立 了「 罐 子 書 屋 」;2006 年 底 於 上 海 M50 創 意

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 7-Eleven 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

園區開設第二間「罐子書屋」;2012 年在永康商

月刊,並正式改名為《art plus》,在港、澳與台灣

圈成立了複合式藝文空間「罐子茶書館」,並創

三地同步創刊。她也投身畫廊事業,於 2013 年成

辦《tea 茶雜誌》,開拓茶葉文化與市場。

立 a.m. space 空間,以推薦優秀藝術家為目標。 028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李茵琦

吳密察

《焦點藝術》雜誌創辦人暨總編輯。2005 年李茵

吳密察原為國史館館長,長年於台大歷史系擔任

琦進入藝術家雜誌社,成為《藝術家》雜誌執行

教授,又曾任文建會副主委、台灣歷史博物館與

編輯,前後曾任《藝術家》雜誌駐北京代表、《藝

台灣文學館籌備處主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系

術收藏 + 設計》主編、《當代藝術新聞》雜誌副

主任等職,2019 年 2 月甫接任延宕多時的國立故

主編等職。2014 年創辦《焦點藝術》,以不同於

宮博物院院長。上任即要面對院區整建及提升故

其他藝術雜誌之排版和風格,成為新一代藝術刊

宮南院觀光人次的「新故宮計畫」,如何在前院

物之代表。她也是一位藝術家、策展人、演講者,

長與行政院皆承諾在不閉館的前提之下,兼顧工

累積有十多年的藝術觀察與書寫,現也經常規劃

程與觀光品質,成為最大挑戰。

藝術主題之講座。

藝術 機構

鄭麗君

林 平

現任文化部部長,2016 年上任,2018 年因高度民

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2015 年上任後,透過

意肯定,為新任內閣慰留而留任迄今。相繼完成

國際與主題策展,將藝術的跨域展演與建築、科

《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案,增加古蹟類別與活

學、社會教育接埠,更著手硬體設施的整建,強

化運用的彈性,「文化內容策進院」亦預計於今

化場域與觀眾的互動連結,包括 2017 年閉館整修

年掛牌成立,並訂立「10/17 台灣文化日」、與教

到逐層開放、南進門廊道與王大閎建築劇場的增

育部共同推動「文化實驗計畫」,擴大全民參與;

建、館內 3C 迴廊改建等;目前即將進行的典藏

補助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台美館、人權博

庫房擴建計畫,則為「台北藝術園區:台北市立

物館等。另讓藝文機構有感的政策是,公部門採

美術館擴建案」的第一步,落實林平將美術館視

購不再採最低標,保障產業生態。

為藝術生態有機體中的重要環節。

蕭宗煌

029

潘小雪

2018 年,前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轉任愛爾蘭大

潘 小 雪 於 2016 年 接 任 台 北 當 代 藝 術 館 館 長, 首

使,由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蕭宗煌接任。他曾擔

先面對外界對於當代館定位不明與商業導向的質

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

疑,她將年度展覽評選體制改為共議式,同時以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文化部主任秘書,也是

策展人為策略,凸顯藝術中的人文精神。除了將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是少數兼具豐富行

擔任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期間,深耕原民藝術

政資歷與藝術場館經營專業的資深文官,如於台

的特長,發揮於當代館策展以外,任期中已有三

博館任職期間,整合台博館、土銀展示館、南門

檔主題策展獲台新藝術獎提名;2019 年,另將與

園區等場館,長年來亦致力於兒童美術教育的推

建成國中一同執行空間開放及優化合作,提升展

廣。

覽與服務品質。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藝術 機構

林志明

賴香伶

2018 年,繼蕭宗煌之後,接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

2018 年,前身為空軍總司令部的台灣當代文化實

長。林志明原為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

驗場(C-LAB)正式啟動,由財團法人台灣美學

系教授,身兼策展、藝評、翻譯身分,曾策劃國

基金會組成營運團隊,賴香伶擔任執行長。她曾

立 故 宮 博 物 院 2008 年「 未 來 博 物 館 」、 台 北 當

擔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上海外灘美術館長等

代藝術館 2011 年威尼斯雙年展「春德的盛宴」、

職位,亦身兼獨立策展人與美術館營運顧問。於

2017 年大內藝術節主題展、2018 年台北數位藝術

其擘畫之下,C-LAB 將分別建構當代藝術、音像

節策展顧問等。上任後,國美館的展覽選題策略

媒體、社會創新三大實驗平台,並串連跨國、跨

及定位發展,將立基於數位時代的多元藝術形式,

領域的實驗藝術單位,成為向創作端開放的新型

同時梳理台灣近代重要藝術家之作品。

態藝文機構。

李玉玲

林曼麗

李 玉 玲 為 2016 年 高 雄 市 立 美 術 館、 史 博 館 和 電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2017 年二度上任至

影館採行政法人管理後的首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

今。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如何讓傳統「藝術殿堂」成為「新型態美術

副院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現今亦於台

館」,並進一步規劃轉型生態藝術園區,成為上

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擔任教授。2018

任首務。「靜河深流」為場館空間歸整改造後的

年,林曼麗在故鄉台南接受日本外務大臣表揚,

第一檔展覽, 即獲「十大公辦好展覽」肯定;同

擁有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對台、日藝術交

年「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高美館為泰德

流極具貢獻,她也是台灣第一位以個人的名義獲

美術館於東南亞地區唯一展出 130 幅大師作品的

此殊榮者。

美術館。

畫廊

黃建宏

趙 琍

關渡美術館館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

誠品畫廊執行總監。趙琍於 80 年代投入畫廊產業,

究所所長兼副教授。另從事電影、影像、當代藝

是誠品畫廊的開創元老,一路至今仍是誠品畫廊的

術與表演藝術的評論及法國當代哲學與美學理論

主要執行者。誠品畫廊在趙琍的經營下,是台灣相

著作的翻譯。策展資歷豐富,如 2015 年起與神谷

當早期就開始經營中國當代藝術的畫廊,比如蔡國

幸江等人共同策劃「失調的和諧」系列展覽,於

強、徐冰等人,早期最主要的收藏家皆來自台灣。

韓國 Art Sonje Center、廣島市立當代美術館、關

2009 年誠品畫廊成為台灣第一個入選瑞士巴塞爾

渡美術館、北京中間美術館展出。2018 年為就在

藝 術 展(Art Basel) 的 畫 廊。 自 2013 年 起, 誠 品

藝術空間策劃十週年特別計畫首展、台北當代藝

畫廊每年推出「兩岸青年藝術家在誠品」之展覽計

術館「穿越-正義:科技 @ 潛殖」等。

畫,企圖發掘華人藝術世界裡的明日之星。 030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耿桂英

鍾經新

耿畫廊負責人。1992 年與林天民共同創辦大未來

大象藝術空間總監,2016 年曾任第 13 屆中華民國

畫廊,後各自獨立分為大未來林舍畫廊與耿畫廊。

畫 廊 協 會 理 事 長,2018 年 連 任 第 14 屆 理 事 長,

2009 年耿畫廊於內湖開幕,是一處挑高 7 公尺,

為畫協首位連任的理事長,亦為協會創辦以來唯

佔地 350 坪的大空間,開幕首展「延 • 革」為耿

二女性理事長之一。對花藝富有熱情的鍾經新,

桂英所經營的華人藝術家做一系列的回顧;「延

2004 年 成 立 賞 雅 書 齋 藝 術 工 坊,2007 年 成 立 大

續」二十年來的歷史脈絡與精神,也展現對於當

象藝術空間,以「學術先行,市場在後」為經營

代藝術充滿無限力量與可能性的「革命」。累積

理念,首創以學術研討會的方式推廣代理藝術家,

近三十年的耕耘,海外華人、亞洲現當代藝術仍

同時對於藝術教育始終懷抱使命感,後亦將此風

為耿畫廊的經營強項。

格導入畫協主辦的藝博會。

陳筱君

蕭富元

羲之堂負責人。羲之堂成立於 1994 年,以經營中

索卡藝術中心董事長。1992 年在台南開了第一家「索卡」,

國近現代、當代名家書畫及策劃各類藝術展覽為

四年後在台北、五年後在台中各拓展一家,後來台中據

主,觸角並延伸至專業美術出版領域,是一個多

點結束,接著於 2001 年,北京索卡藝術中心成立,蕭富

元化經營的事業體。陳筱君是資深的藝文工作者,

元成為台灣到中國開設畫廊的第一人。目前索卡藝術中

曾任《藝術貴族》雜誌發行人暨總監、《中央日

心共有三處據點,北京、台北、台南,其子蕭博中主要

報》文心藝坊副總經理等職務,創辦羲之堂後,

負責台灣與國外的經營,索卡目前的經營重心以當代為

有別於以往傳統畫廊經營的型態,調整為專業經

主,從兩岸擴展至亞洲,發掘了不少具潛力的當代新銳

紀的角色,至今她仍是多名企業家的藝術顧問,

藝術家。此外蕭富元本身也熱衷古董收藏,曾跟故宮博

在中國書畫領域極具影響力。

物院專家劉良佑學習文物鑑賞,古董收藏亦相當可觀。

陳菁螢

031

簡 丹

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台北市藝術產業協會理事長,與

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總經理。擁有多年專業媒

其夫婿余彥良於 1993 年共同創立尊彩藝術中心,發展

體經驗,簡丹對於整合媒體文宣與推廣文化藝術

至今,2010 年 12 月搬遷到內湖瑞光路新館,佔地五百

有豐富的經驗與獨到的見解,1999 年籌組橘園國

坪,共三層寬敞的展覽空間,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畫廊

際藝術策展公司(由已逝企業家、東和鋼鐵執行

之一。目前畫廊經營重心以台灣現當代藝術並重,推廣

長侯王淑昭擔任董事長),並擔任總經理一職至

台灣 20 世紀初期現代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

今,是橘園的重要推手。2008 年 1 月「非畫廊」

戰後抽象藝術家和當代藝術家,著重藝術史的開創意義

(Beyond Gallery)成立,近幾年陸續入選巴黎攝

與視覺藝術的社會性觀點。2019 年 3 月在香港開設奕思

影博覽會(Paris Photo),順利將不少優秀的台

畫廊(A Concept Gallery),首展推出 Candy Bird 個展。

灣藝術家推向國際。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畫廊

杜昭賢

胡朝聖

都市藝術工作室、加力畫廊、B.B.ART 創辦人。

從時尚領域跨足藝術領域,曾任富邦藝術基金會策

事業重心回歸家鄉台南的杜昭賢,在公共藝術、

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台灣藝術資料庫

策展、畫廊經營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一手促成台

總召集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現為忠泰建

南海安路重生,透過美感帶來街區改造。2007 年

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顧問、

成立加力畫廊(InArt Space)、2012 年成立複合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

式展演空間 B.B.Art,體現出她對當代藝術的熱

間共同創辦人、双方藝廊共同創辦人及策展人,以

情,而都市藝術工作室則是她透過藝術為生活環

及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2018 台北白晝之夜總監。

境帶來更豐富面向的美好實現。

策劃過許多大型的重要展覽,除關注台灣、亞洲 藝術之外,對於國際當代藝術也十分熟悉。

林清汶

陳阿露

2012 年成立采泥藝術。林清汶為印刷業起家,因

梵藝術中心負責人。最早經營室內設計,在 1988

替藝術家印製作品集的機緣,進而購藏作品,由

年成立梵藝術中心,起初從國畫、壽山石、版畫

此踏上藝術領域。林清汶以建立品牌識別度的概

等類別開始,憑藉合縱連橫方式,串連北部資源,

念經營畫廊,包括與藝術家簽訂獨家經紀約、美

逐漸成為南部首屈一指的大畫廊。畫廊經營方向

術館等級的展覽與評論、藝術鑑賞及收藏的專業

也隨時代不同、景氣差異而適時調整。2018 年喬

諮詢等策略。近期舉辦重要展覽包括於義大利蒙

遷新空間,推出畫廊所收藏的 Kaws 作品,是一

札皇宮美術館(Villa Reale di Monza)舉辦「形色

場金額與品項都相當豐富的展覽,更意味著二代

之外:霍剛米蘭回顧展」、「有無之際:李光裕

參與、接班的未來。

大型個展」、「考現學—陸先銘的陸上思考」 等。

黃其玟

黃清泉

其玟畫廊負責人。2004 年成立之初,即聚焦於攝

新畫廊負責人。黃清泉在 1981 年創立「悠閒藝術

影、錄像等新媒體,至今代理合作多位重要台灣

中心」,從銷售世界大師的複製畫起家,轉而代

當代藝術家,包括陳界仁、張乾琦、彭弘智、姚

理台灣前輩畫家的泛印象作品。2000 年起開始支

瑞中、袁廣鳴、吳天章、葉偉立、崔廣宇、劉肇

持台灣當代藝術的展覽策劃,嘗試過不少兼具前

興、余政達、陳瀅如等。其玟畫廊曾三度入選紐

衛性與批判性的展覽形式。2010 年「悠閒藝術中

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New York),並定

心」在女兒的協助下轉型為「新畫廊」,更積極

期參與倫敦斐列茲、香港巴賽爾等國際藝博會。

投入當代藝術市場,除台灣之外,也引進不少知

2018 年,畫廊由台北東區遷移至天母住宅區內,

名國際藝術家作品。

提供更親密的布展及觀展模式。 032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王瑞棋

禚宏順

也趣藝廊負責人,一方面致力於台灣本土藝術家的

自綜藝節目製作人轉戰藝術界,禚宏順原便愛好

推廣,另一方面,以德、日藝術國際交流為重心,

收藏古美術,尤以常玉、趙無極、朱沅芷與明清

如 2019 年首檔展覽「物派」;2018 年,德國藝術家

家具為收藏重點,2010 年,入主經營當代藝術的

Uwe Kowski 與 Kai Schiemenz 的聯展「Reflection」,

百 藝 畫 廊;2013 年, 曾 為 英 國 雜 誌 The Culture

同年更與德國藝廊 Galerie EIGEN+ART Leipzig/

Trip 評選為台灣十大最有影響力畫廊之一。2018

Berlin 共組策略聯盟。王瑞棋亦為飯店型博覽會的

年,另闢別古藏藝術空間,代理藝術家

重要推手,與朝代畫廊負責人劉忠河、德鴻畫廊負

括井上有一(Yuichi Inoue)、王慶松、史晶、李

責人陳世斌共同策劃 2019 年首屆「藝術台北」(One

華弌、李津、何翔宇、徐冰、陳蔚、張洹、郭鴻蔚、

Art Taipei),擔任執行主席。

彭康隆等。

劉忠河

作品包

林珮鈺

1984 年成立朝代畫廊,為台灣元老級重要畫廊之

就在藝術空間總監。林珮鈺在紐約唸書時就接觸

一。劉忠河常年於畫廊協會擔任要職,曾經籌組

到了線上畫廊的概念,返台後曾在畫廊協會工作,

「台灣當代藝術連線」,2019 年,成為首屆 One

離開後便醞釀規劃自己的網路藝術平台,在發現

Art Taipei 的共同創辦人,對於台灣藝術生態的

藏家習慣之後,放棄虛擬化的數位藝廊概念,而

推廣及改善始終懷有熱忱。2013 年,其子劉旭圃

在 2008 年 成 立「 就 在 藝 術 空 間 」。 約 莫 自 2015

加入畫廊營運團隊、擔任總監後,朝代畫廊得以

年開始,畫廊的口碑和名氣都急速上升,也開始

兼顧創新與傳承,經營草間彌生、村上隆、丁雄

參加國外重量級的藝博會如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

泉等經典大師,同時推廣曾上杰、賴岳宏等年輕

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等。

當代藝術家。

陳世斌

德 鴻 畫 廊 負 責 人。 德 鴻 畫 廊 創 立 於 1993 年, 以

安卓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監、中環文化基金會董

推薦優秀且無國界的藝術為宗旨,致力於推動台

事、財團法人生命之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李

灣當代藝術與國際藝術接軌。近年來推薦台灣當

政勇原本負責中環美術館的西洋近現代藝術典藏

代藝術家前進國際,並積極參與各大國際藝術博

與管理工作;2009 年起著手執行以亞洲當代藝術

覽會,如北京中藝博(CIGE)、韓國國際藝術

為範圍的策展計畫,於台北、孟買兩地的商業畫

博 覽 會(KIAF)、 台 北 國 際 藝 術 博 覽 會(ART

廊展出;2010 年 5 月正式創立安卓藝術,2011 年

TAIPEI) 等。2018 年 畫 廊 進 行 整 修, 並 於 2019

入駐「新生 16」,後於 2016 年喬遷至目前新址,

年 1 月重新開幕,推出「四分之一世紀 / 德鴻畫

以穩健之姿經營其畫廊步調。

廊 25 週年開幕展」。 033

李政勇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畫廊

張學孔

黃亞紀

1999 年成立新苑藝術,對於推廣新生代藝術家不

Each Modern 亞紀畫廊主持人。亞紀畫廊前身為

遺餘力。2011 至 2012 年擔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

2014 年創立的亦安台北畫廊,2018 年更名並遷址,

事長。籌辦執行飯店型博覽會的經驗相當豐富,

延續亦安經營攝影作品所奠定之地位,亞紀畫廊

2018 年,旗下成立大苑藝術集團,專責策展業務,

以攝影與繪畫各半,並與藝術家共同嘗試詮釋作

策劃包括三屆高雄藝術博覽會、新竹藝術博覽會、

品的嶄新方式,如為開幕首展的森山大道開發燈

兩屆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Formosa Art Show)

箱。黃亞紀擅長爬梳當代藝術史發展脈絡,融匯

等;2019 年 1 月,張學孔創辦「藝術未來」博覽

於策展主軸;此外,她亦身兼策展、評論、翻譯

會(Art Future),以做為培養「亞洲新銳藝術」

等藝術專業。

的平台為主要理念。

劉慶堂

吳悅宇

攝影師、伊通公園負責人。伊通公園於 1988 年成

TKG+ 總 監。 不 同 於 其 他 二 代 接 手 家 族 畫 廊 事

立,是台灣現當代藝術發展中一個極具重要的藝

業,吳悅宇除了協助畫廊事務之外,在耿畫廊體

術據點,當初抱持為了讓藝術愛好者能單純探討

系下自創畫廊品牌「TKG+」,2009 年隨著耿畫

與突破藝術的各種可能性而設立,逐漸成為藝術

廊喬遷之際,TKG+ 也於該棟大樓成立據點,做

家發表實驗、前衛、非主流創作的重要舞台,曾

為一個當代藝術平台,除了主動邀請外部策展人

展出過的藝術家無數,也因為劉慶堂的熱情好客

或藝術家之外,也鼓勵自己的藝術家在此嘗試更

使他交友廣泛,這個場域也成為了藝術的孕育之

富實驗性的藝術計畫,或培養畫廊內部員工擔任

所。伊通公園於 2009 年獲得第 13 屆台北文化獎,

策展工作,至今順利走出了屬於自己的畫廊之路。

以表彰該空間對藝術之貢獻。

葉寒輝

林岱蔚

(Hank)

觀止堂負責人。觀止堂創辦於 2010 年,在許多畫廊

大未來林舍台北負責人。大未來畫廊由其父親林

同業眼中是間較具神秘的畫廊,原因是負責人 Hank

天民創辦於 1992 年,林天民自 1980 年代初期發

原先並非在藝術領域耕耘,而是從流行演藝界轉換

掘、推廣常玉、吳大羽、林風眠、關良、龐薰琹、

到專業藝術品經營,畫廊目前雖無常態的實體空間,

朱沅芷、趙無極、朱德群等藝術先輩,以深耕梳

策略是藉由各藝博會平台,同時依據藝博會的不同

理華人美術史為使命。近年在二代接班人林岱蔚

性質,每次的展出就是一次精心的展覽企劃。多年

的接手經營後,持續推廣華人前輩藝術家,並與

下來經營重心明確,以台灣、日本為主要方向,旗

當代中堅藝術家緊密合作,同時也積極投入培植

下日本藝術家如塚本智也、山本雄基、谷口顕一郎

新生代藝術家向國際舞台進軍。

等人都是日本當代藝術備受關注的未來之星。 034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李宜勳

羅悅全

亞洲藝術中心總經理。亞洲藝術中心在 1982 年由李敦

音樂文化評論者、策展人、立方計劃空間負責人。

朗創立於台北,2007 年亦在北京 798 藝術區成立畫廊空

長期關注台灣地下音樂、實驗音樂與聲響文化等

間,目前台北共兩處畫廊空間,一在建國南路,另一在

議題,參與數本著作與翻譯工作,在 2010 年與策

內湖區。2002 年就進入畫廊工作的李宜霖和李宜勳兄

展人鄭慧華共同成立「立方計劃空間」,他們策

弟,早已成為父親得力的左右手。哥哥李宜霖負責北京

劃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曾

據點,弟弟李宜勳則在台北負責國外業務。過去經營方

獲得第 13 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該空間在實驗

式偏向本土風格的亞洲藝術中心,在這對年輕兄弟的經

藝術發展的範疇中,佔有重要的推手角色與地位。

營下,2004 年開始不但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更將藝 術家李真推到威尼斯雙年展。

黃禹銘

陳維駿

伊日美學生活總經理。伊日集團旗下包含伊聖詩芳

從事室內設計工作多年、為宣德爐知名藏家的陳

療生活館、伊日書屋、伊日藝術計畫、優居選物、

維駿,2017 年以自身收藏銅爐的經驗,撰寫《異

伊日美學講堂、一日茶事、munros、JOHNRAY、

雲》一書,並以此為名,創辦異雲書屋,為一複

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等。成立於 2012 年的伊日藝

合式藝術空間,除了舉辦展覽,亦尋找並開發生

術計畫,以「日常美術館」為藍圖,透過策劃展覽、

活美學物件。陳維駿從大眾較為熟知的文房四寶

出版藝術書籍、參與國際藝術博覽會的方式,呈現

到香具、茶具、器物攝影等展覽,透過古代文物

藝術家精彩且充滿創作活力的作品。2014 年 11 月

與工藝的演繹、延續,當代藝術家的再創造,連

創辦了國際性藝術博覽會「Free Art Fair 藝術自由

結今日的生活美學。

日」,提供年輕藝術家展現自我的平台。

黃偉倫

谷浩宇

(Frank)

谷公館負責人、天美藝術基金會總監。2006 年從

空場藝術聚落負責人,亦為線上媒體

美國返回台灣之後,遇上亞洲的當代藝術高峰,

「草字頭」創辦人。坐落於北投的空場為台灣最

他到北京、上海等各地參與藝術展覽等活動,萌

大的藝術聚落,2013 年由一群當代藝術創作者承

發了開設畫廊的想法,於 2008 年創立了谷公館,

租閒置的紡織工廠所改造而成,規劃為展演空間、

成為台北畫廊圈最年輕的畫廊創業者,畫廊規模

藝術家工作室、辦公室、交誼廳等空間,以藝術

雖不大,空間、人員都趨於精簡,不過憑藉著他

介入社會議題的方式,包括草率季台北藝術書展、

獨特的眼光,以及與藏家建立的緊密關係,亦愈

Open Studio 等 迅 速 累 積 年 輕 族 群 的 關 注。2018

來愈在藝術市場站穩一席之地。

年末,面對房東轉租給「北投久號」,團隊持續 尋覓「空場 2.0」的可能。

035

策展單位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藝術家

劉國松

莊 普

「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1932 年出生,師承廖

1947 年生於上海,旅居西班牙 8 年後回台,參與

繼春,1956 年創辦五月畫會,以現代中國水墨,

SOCA、伊通公園等當代藝術空間的創立,也是

推動台灣現代藝術運動;1959 年,其創作思想轉

台灣抽象繪畫的重要代表人物。莊普以其「印記

向東方美學與西方抽象的融合,繼而發展多種拓

繪畫」聞名,方印於硬邊構圖的運動,同時是自

墨與皴法,1963 年發明粗筋棉紙(劉國松紙)。

律之下的意念運動;近期,他將手法與色彩簡化,

1965 年至今,在世界各地舉辦逾百場個展,作品

或利用現成物件在基本幾何之中創造空間,並發

為近 50 間美術館、博物館典藏。

展為極簡裝置,由當代符號序列推衍的理性之詩。

霍 剛

陳界仁

1932 年出生的霍剛,為「東方畫會」創始成員,也

戒嚴時期以行為藝術挑釁威權,爾後從電腦修片

是 1960 年代達到高峰的「台灣現代藝術運動」代

到 錄 像 裝 置,2002 年 的《 凌 遲 考 》 以 受 到 刑 罰

表人物之一,作品受到硬邊抽象等西方藝術影響,

的身體連結失業勞工處境,成為其關注之命題。

結合東方書法、金石印刻等創作元素,創造出具有

2018 年 12 月於大未來林舍畫廊舉辦的個展「金融

象徵性、空間性的圖像構成,以極簡且富詩意的視

風暴與自動化生產之後……」,展出《十二因緣-

覺語言發展出個人特有的東方理性抽象。近期展覽

思考筆記》(1999-2000

包括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霍剛 · 寂弦激韻」

辰圖》(2017)、《中空之地》(2017),「金融-

個展,采泥藝術舉辦的「霍剛新作:台灣同步展」

科技資本主義」造成生命經驗的結構性崩塌,他

以及義大利的「形色之外:霍剛米蘭回顧展」。

轉擬佛法為「中觀學」,試圖重塑個體價值。

朱 銘

重新編輯 2018)、《星

悍圖社

生 於 1938 年, 已 屆 81 歲 的 雕 塑 大 師 朱 銘, 自

1998 年由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同學組成,目前固定

1976 年 起 參 與 國 內 外 大 展, 至 今 仍 持 續 創 作,

成員包括楊茂林、吳天章、陸先銘、郭維國、李

2018 年新作為《人間系列-芭蕾》。有別於《太

民中、楊仁明、連建興、賴新龍、唐唐發、涂維

極系列》強調太極舒展意氣的抽象極簡塊體;《人

政、鄧文貞、朱書賢、常陵、陳擎耀,每年固定

間系列》嘗試不鏽鋼、海綿翻銅等現代多元媒材,

推出聯展。悍圖社的成立理念,起初受到國際前

表現藝術家在生活即景中的觸動。 在 1999 年成

衛主義影響,相對於當時歐美歸國的裝置藝術家,

立的朱銘美術館,仍不斷創發新意,包括將觀展

強調本土藝術的覺醒,以「強悍的圖像」為名,

年齡層推廣至兒童,並結合表演藝術、現地創作

以作品映射台灣時代精神、生活經驗、創作形式

等。

的當代性。 036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鄭淑麗

目前定居紐約的鄭淑麗,是 90 年代初網路

李明維

數位

台灣重要觀念藝術家。1964 年出生,由生物、建

藝術的先驅,身兼獨立電影導演,使用網路電子

築專業轉往藝術界發展,28 歲時即於惠特尼美術

互動裝置,建構參與式的開放網絡,成為其著名

館舉辦個展,爾後又於 MoMA、森美術館、首爾

創作形式,透過性別跨界、女性主義、色情想像、

國家美術館、波士頓 MFA 美術館、昆士蘭美術

網路監控等主題,創造「科幻酷兒」風格。《布

館等舉辦個展,享譽國際。以複合媒材互動裝置,

蘭登》(Brandon,1998-1999)是首件由紐約古根

述說一種東方根源的詩性語言,如 2017 年威尼斯

漢美術館委託製作及典藏的網路藝術作品;2018

雙年展展出的《不期之美》,即在日常場景中,

年,參與空總 C-LAB、第 11 屆台北雙年展,並受

一面消減美的存在感,一面卻等待美的靈光瞬間

邀為 2019 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參展藝術家。

到來,在精神維度打開冥思的空間。

謝德慶

葉子奇

行為藝術家,1947 年以非法移民的方式進入美國,

葉子奇是目前拍會上少見炙手可熱的台灣寫實畫

1988 年取得美籍,定居紐約。1978 至 1986 年,謝

家,擅長以明暗對比創造畫中極簡物象的景深與

德慶以五件「一年表演行為」作品聞名:《籠子》、

氛圍,濃郁的色彩又指向藝術家的感性抒懷。在

《打卡》、《戶外》、《繩子》、《沒有藝術》;

紐約生活 19 年後,2006 年返回出生地花蓮定居,

1986 至 1999 年進行《十三年計畫》,實踐「做藝

除了持續發表靜物畫作,台灣風景亦成其重要創

術而不發表」的行為。2017 年,於香港巴賽爾藝

作主題,如 2009 年的「風景.台灣」、2017 年展

博會期間舉辦《做時間》展覽,展出「一年表演

出的「返鄉之歌-給花蓮」。

行為」的相關物件與文件,並公開展示《戶外》; 亦為 2017 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展藝術家。

李足新

037

張乾琦

日前病逝的李足新,為藝術界留下了非常豐厚的

紀實攝影師,也是台灣唯一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無形資產。身為藝術教育家、寫實派畫家,2016

會員。攝影作品多次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

年被聘請擔任毓繡美術館館長,讓這座以寫實為

《時代週刊》、法國《費加洛報》、英國《泰晤

策展核心與經營風格的私人美術館,吸引了十萬

士 報 》、《 國 家 地 理 頻 道 》 等 重 要 國 際 新 聞 媒

造訪人次。李足新的創作,具古典油畫的戲劇美

體,其代表作《鏈》、《囍》、近期《脫北者》

感,強調明暗構法,流露幽微情緒,令人聯想到

及錄像作品《Burma:The Promise Betrayed》、

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那帶有悲劇色彩的

《Azma》等,從精神病患、偷渡客、遊民、難民

「光」。

等,始終聚焦於跨越國族的深廣凝視及人道關懷。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藝術家

袁廣鳴

紀嘉華

1984 年開始探索錄像藝術,為此創作概念與形式

具有藝術與建築雙重背景的紀嘉華,向來以抽象

的先行者,除了活躍於國內、外媒體藝術領域,

畫詮釋、觀照纏繞於自我的理性與感性,展覽主

目前亦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擔任教授。

題通常融合文化底蘊及生命經驗,自 1998 年的個

2018 年於 TKG+ 舉辦的個展「明日樂園」,包括

展「一個冬天的記憶」、2000 年「兩個夏天的記

錄像作品與參與式演出,概念延續過往以「家」

憶」、2005 年「95014」……2018 年最新個展「奇

為思考基點,延伸並叩問都會化、全球化之下的

妙機緣」,延續堆疊及覆蓋手法,結構性的幾何

種種流動

線條被拆解為隨興而直覺的筆觸,就像在一切條

離,如何重塑個體身分認同,面對存

有狀態的異變。

件偶然具足下方得以發生的人生機緣。

姚瑞中

高俊宏

創作經歷與成就非常豐富,包括 1992 年台北攝影

創作形式橫跨錄像、書寫、計畫型藝術,目前研

新人獎首獎、1997 年威尼斯雙年展、2014 威尼斯

究議題以東亞諸眾、生命政治、社會經濟、原住

建築雙年展、2015 年亞洲雙年展等。拍攝廢墟的

民歷史文化為主。如 2018 年於關美館展出、目前

《台灣廢墟迷走》、拍攝蚊子館的《海市蜃樓》

仍在進行中的《劉海蟾》,以泰雅族大豹社的視

(I-VI)、梳理台灣重要攝影史料的《攝影訪談輯》

角,窺探歷史

(I-II)、拍攝台灣各地神像並獲第 16 屆台新獎的

《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十個場景》曾獲 2014 年第

《巨神連線》,同時發展金箔水墨山水的繪畫系

12 屆台新獎;著作《群島藝術三面鏡》獲 2016 年

列。將工作室命名為「幻影堂」,著眼於台灣政治、

金鼎獎非文學類獎及年度最佳圖書獎。

現實時空的主體建構與地方概念。

社會、文化脈絡的黑洞與庶民美學的奇觀。

陶亞倫

周育正

從影像、聲音、機械動力裝置,陶亞倫又率先投

周育正的創作形式因不同藝術計畫而異,通常以裝

入虛擬實境創作,他的 VR 裝置,除了出現在個

置、表演、繪畫、出版等多元媒材,自企業工廠或

展,大型藝博會中每每可見排隊體驗前端科技的

博物館擷取相關物件,針對文化生產與消費主義創

觀眾人龍。其《普拉多 1,2,3 號》於 2018 年第九屆

造一套客觀知識系統。獲 2011 年台新視覺藝術獎、

馬德里當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獲得「最佳新媒

2012 年台北美術獎,作品為索爾福德大學的曼徹斯

體藝術裝置獎」,同年 6 月參與聖塔菲國際新媒

特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

體藝術展。陶亞倫專注於新媒體如何讓感知升級,

高雄市立美術館等館藏。

並探討人類面對未來科技的處境。

038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策展人

王俊傑

白適銘

身兼新媒體藝術家與獨立策展人。1984 年,即開始

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白適銘教授,

從事新媒體創作,曾獲雄獅美術新人獎、2009 年

策展資歷豐富,範疇橫跨當代藝術與中國書畫藝

台新獎,亦多次參與光州雙年展等國際展覽。2004

術。 近 期 策 劃 展 覽 如 2017 年 與 2018 年 台 北 藝 博

年,策劃台灣首場數位藝術展覽「漫遊者-國際數

之台灣戰後美術特展、2017 年於采泥藝術「力場

位藝術大展」,啟發數位藝術的關注及熱潮,另曾

與變奏-水墨的跨文化性」、2018 年於大觀藝術

策劃 2006 年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伽」、2009

「錯

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2011 國美館「Videonale -

市美術館開幕展「府城榮光」等。

措身-記憶與遺忘的封印」、2019 年台南

國紀錄像藝術對話」、2012 至 2014 年台北藝術節、 2018 年 C-LAB 之「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

吳瑪悧

謝佩霓

吳瑪悧始終關注藝術家如何介入公共領域,自 90

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學者,曾數度擔任公職,包

年 代 側 重 政 治、 社 會 中 的 女 性 角 色, 如 2000 至

括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2009 - 2015)及台北市

2004 年從女紅技藝探究女性生命歷程的「從你的

文化局局長(2016),任內成功舉辦第一屆白晝

皮膚甦醒」;近年重心移轉至生態環境議題,策劃

之夜。策展經歷包括 2000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

執行多項社群藝術計畫,包括 2005 至 2007 年「嘉

灣館策展人、2001 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香港館助

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10 至 2012 年「樹

理策展人、2017 年於上海當代藝術館「內境.外

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獲第 11 屆台新藝術獎)、

象.姚仁喜作品展」、2018 年於大象藝術空間館

2014 年「光采行動:溼地就是美術館」、2018 年

「得意忘言-柯錫杰攝影展」等。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龔卓軍

039

胡永芬

研究型策展的代表策展人之一,目光從東亞文化

資深媒體人,現為獨立策展人,亦受邀擔任許多

到台灣在地民俗,以從生物性到文化性,以文化

公私立藝術機構與重要文藝獎項之理事、評審或

人類學的角度切入,展開民族誌。近年策劃的重

顧問。曾策劃鳳甲美術館「大音希聲」(2002)、

要展覽,包括 2014 年於鳳甲美術館的台灣國紀錄

國美館「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

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獲得台新獎之「近未

(2007)、台北當代藝術館「派樂地」(2009)、

來的交陪- 2017 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及「野根

高 美 館「 他 者. 距 離 — 兩 岸 當 代 藝 術 交 流 展 」

莖- 2018 台灣美術雙年展」等,並以 C-LAB 副

(2015)、 關 美 館「 搏 擊 俱 樂 部 — 悍 圖 20 年 」

執行長的身分,參與相關策展工作。

(2018)等。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策展人

蔡孟達

陸蓉之

(KEA)

策展人、藝評家。出身政治世家,作風大膽前衛,

就讀台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時,便以 KEA 之

曾因崇拜草間彌生且長相常被誤認,她染了一頭

名 投 身 街 頭 藝 術 創 作, 多 次 與 畫 廊、 樂 團、 商

與草間一樣的紅髮,前往採訪。1987 年即開始策

業品牌合作,並將 Urban Art 定義為潮流藝術;

展工作,重要經歷如台北市立美術館「美國南加

2018 年, 成 立 台 灣 第 一 間 潮 流 藝 術 實 驗 空 間

州現代美術展」、2004 年台北當代藝術館「虛擬

Dopeness Art Lab,與開泰豐董事長林命群合作,

的愛-當代新異術」與台北市立美術館「立異-

策 劃 了 亞 洲 歷 來 最 盛 大 的 潮 流 主 題 展 覽「ALL

90 年代台灣美術發展」、2012 年國立台灣美術館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 北 國 際 潮

「未來的通行證」等。

流藝術展」,集結歐美當代街頭文化代表藝術家, 讓潮流藝術成為目前熱度高漲的藝術趨勢。

徐文瑞

王咏琳

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家,目前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

策展與藝評人。曾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策

藝術跨領域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展人,後以獨立策展人身分策劃 2012 年 AVAT 藝

策展經歷包括 2000 年與 Jerome Sans 共同策劃台

術家博覽會「生命是種隱喻,而你也是」、2013

北雙年展「無法無天」、2002 年於巴黎市立現代

年台北索卡藝術「Mental-logue/Monster-logue」

美術館集體策展「繪畫的迫切:當代繪畫的趨向」、

與北美館「斜面連結」計畫中的「失重」、2014

2006 年 台 北 當 代 藝 術 館「 赤 裸 人 」、2008 年 與

年香港 am space「舞到哀切—蘇匯宇的彩色電視

Vasif Kortun 共同策劃台北雙年展,近期如 2017 年

機」與 TKG+ 的「森森」等。

於高美館的「南方—問與聽的藝術」、2018 年與 鳳甲美術館合作「本草城市:北投」計畫。

收藏家

蔣伯欣

邱再興

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學史系助理教授暨台灣藝術檔

人稱半導體之父,1991 年成立「邱再興文教基金

案中心主任、《藝術觀點 ACT》召集人,蔣伯欣

會」,陸續創辦「春秋樂集」和「鳳甲美術館」,

另一身分為策展人,曾策劃 2018 年由春之文化基

積極投入藝文。鳳甲美術館成立於 1999 年,長期

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辦的「春之當代夜」講

致力於推動台灣當代與新媒體藝術,自 2013 年起

座,以「1970-1980 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

舉辦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成為新媒體藝術發展

為題,討論保存藝術檔案之重要性。

的重要推動機構之一。2017 年邱再興在拍賣會上 陸續釋出他的藝術品收藏,將所得成立公益信託, 目的是為了能讓美術館永續經營。除了書畫、現 當代藝術品之外,他的刺繡收藏數量也相當可觀。 040


100 張秋墩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王定乾

墩豐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約在 2000 年過

寒舍董事長。寒舍藝術中心由已逝企業家蔡辰洋

後不久,張秋墩開始積極地投入藝術收藏,並鎖定了

創立於 1986 年,而王定乾則是寒舍古董董事長,

趙無極作品,成為趙無極作品在台灣的重要收藏者。

以經營中國古董文物藝術品為主,包含骨董家具、

雖然每次從拍賣會上以高價購藏趙無極作品,但這

陶瓷玉器、古今書畫、文房器物等。除了資歷豐

些作品也讓他在藝術市場上取得成功獲利。比如 2018

厚之外,更是活躍於兩岸三地的中國文物藝術市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張秋墩所收藏了十三年的趙無

場領域,且除了古董之外,對於現當代藝術的眼

極巨作《1985 年 6 月至 10 月》,以天價 5.1 億港元成交,

光也相當獨特,並在當代水墨領域中提攜推薦了

刷新三項拍賣紀錄:趙無極世界拍賣紀錄、亞洲油

許多優秀藝術家。

畫世界拍賣紀錄,及香港拍賣史上最高成交畫作。

陳泰銘

劉銘浩

目前為台灣第 5 大富豪,國巨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

普陽廣告前副總經理。從廣告公司退休之後,目

人兼董事長,並成立國巨基金會。陳泰銘過去曾有

前夫婦倆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圍繞在藝術。劉銘浩

「Cover Chen」的封號,也就是各大拍賣公司拍賣圖

自 1989 年用薪水買下了第一張畫之後,至今已累

錄封面的強勁競標者,陳泰銘曾謙虛表示,封面是拍

積了將近三百多件藏品,2002 年誠品畫廊曾推出

賣公司專家們所認可的精品中的精品,因此對於中意

「山不在高有仙則銘——劉銘浩收藏展」,展出

的封面拍品,他都抱持著必得的決心。陳泰銘也曾

劉銘浩多年來的精選藝術藏品。至今夫婦倆相當

經收藏大量古董,後來將收藏重心轉為現當代藝術,

勤勞看展,經常可見他們的身影,是極度認真做

尤其當代藝術部分可看出他的熱情,他認為當代藝術

功課的收藏家。

收藏最大的樂趣,莫過於發掘具潛質的新晉藝術家。

施俊兆

041

許宗煒

協承貿易公司董事長。30 多年前購入第一件收藏

比 俊 股 份 董 事 長, 從 事 外 銷 婚 紗 禮 服 設 計、 製

品後,開始邁入藝術收藏領域,目前是台灣收藏有

造 三 十 多 年,1989 年 偶 然 接 觸 到 中 國 書 畫, 從

常玉作品數量最多的收藏家。施俊兆所收藏的現

此 投 入 收 藏 領 域。2009 年 收 藏 的 趙 無 極 畫 作

當代藝術品數量眾多,起初從第一代華人開始收

《17.4.64》,在台北羅芙奧拍出新台幣 1 億 5840

藏,包括常玉、潘玉良、陳澄波、徐悲鴻、劉海粟、

萬元,締造當時台灣拍賣史上最高的繪畫成交紀

林風眠、朱沅芷等人,接著的吳冠中、朱德群、

錄。2015 年出版其著作《我的收藏藝術:最神祕

趙無極、席德進等人,以美術史角度進行系統性

的圈子、最昂貴的學習、最精采的回報》,細數

的典藏。到了當代藝術部分,有時候甚至直接收

三十年的收藏經驗。收藏領域橫跨水墨與油畫、

藏整個展覽,目前多是只進不出,鮮少出售藏品。

明代至當代。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收藏家

王偉忠

蔡康永

台灣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被喻為華人娛樂圈教

台灣知名電視節目《康熙來了》主持人,身份跨足

父。除了娛樂事業從綜藝、戲劇、舞台劇、電影

主持、寫作、設計、表演等領域,同時也是藝術收

到寫作,王偉忠已經縱橫娛樂圈達四十年之久,

藏狂熱者。重要的藝術博覽會都可看到他的身影,

工作之餘他也喜愛逛畫廊、收藏藝術品,對於現

主要興趣在當代藝術領域,很早就開始對村上隆、

當代藝術懷有熱情,同時也是位低調的收藏家。

奈良美智等人作品感興趣,也曾經跟中國當代藝術 家蔡國強合作,在電視購物頻道上推出藝術計畫 《交易》。每次看到蔡康永的身影也總會看到他的 藝術顧問與事業夥伴陳冠宇陪同,後者曾經經營畫 廊,現為私人藝術顧問,行事低調。

曾文泉

翁美慧

獨立策展人與全職的當代藝術藏家,經常參與全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夫人、富邦藝術基金會執行

球各地不同的藝術活動,也擔任不同美術館、基

長。1997 年創立富邦藝術基金會,以藝文展覽、講

金 會 等 機 構 董 事 的 職 位。 藝 術 收 藏 經 歷 超 過 20

座、活動等做為推廣工作,2001 年該基金會創辦

年,曾文泉的收藏,跨越不同領域,從近代繪畫

「粉樂町」(Very Fun park)藝術展,以藝術走向

雕刻,進入當代,從英國年輕藝術家(YBA),

生活為目標,自 2001 年至 2015 年,共計舉辦過十

延伸到旅居海外的中國當代,之後擴展收藏至歐

檔《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激勵了許多

美、亞洲,包括台灣、日本、東南亞在內等當代

年輕藝術家參與。翁美慧是常玉作品的愛好者,收

藝術作品。2016 年出版其著作《喔,藝術,和藝

藏範圍廣泛,自 20 世紀現代藝術到當代藝術皆有,

術家們:曾文泉的美學生命及藝術旅行》。

向來抱持「感動而收藏」、「只進不出」的原則。

姚 謙

馬維建

華語歌壇著名作詞人、製作人、音樂經理人。在

元大集團馬家第二代、元大集團大股東。馬維建的收藏以

音 樂 之 外, 長 久 以 來 更 涉 足 於 藝 術 收 藏 領 域,

現代藝術為主,並以美術史為架構進行系列收藏,以林風

擁有既深且廣的藝術品收藏資歷,更於兩岸三地

眠做開端,以及與林風眠同輩分、第一代華人畫家如吳大

知名媒體發表評論,其評論亦在許多藝術相關媒

羽、關良、朱沅芷、徐悲鴻、常玉等人作品;以趙無極為

體間轉載與引用,在收藏領域中,其豐富的心得

出發,涵括吳冠中、朱德群等人作品。2017 年亞洲大學現

與看法正在兩岸三地漸漸形成一股影響的力量。

代美術館舉辦趙無極回顧展,展出 67 件趙無極橫跨一甲

2015 年出版其著作《一個人的收藏》,而 2018 年

子的代表作,其中馬維建的收藏就占了二十多件,是全球

上映的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也是由姚謙監製、

首屈一指的趙無極收藏家。推展到 21 世紀,馬維建的當

並由台灣新生代導演徐浩軒拍攝。

代藝術收藏範圍擴大至歐美、日本、韓國的當代藝術。

042


100

Contemporary Art Power in Taiwan

譚精忠

林俊傑

知名室內設計師,現為大易國際室內設計顧問。

新加坡籍知名男歌手、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

從事室內設計多年的譚精忠,對於藝術的敏銳讓

林俊傑在近幾年來對於潮流藝術產生熱愛,尤其

他在十多年前便開始將原作藝術品導入到接待中

2019 年 1 月 主 辦 了「KAWS:HOLIDAY」 大 型

心、樣品屋的概念,一改過往豪宅接待中心追求

戶外藝術展台北場的活動,讓他躍升為藝術界的

誇張、奢華的風格,而以藝術策展的概念,將藝

話題人物。

術品導入到居家生活空間。他的收藏取向從中國 當代、日韓當代、台灣當代到東南亞當代,都在 他的關注範圍內,近期也對潮流藝術產生極大興 趣。

拍賣行

黃子佼

張嘉珍

1988 年以學生藝人出道,演藝版圖橫越大中華,

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部主管。在進入蘇富比之前,

一路身兼多重身分,從藝能界到潮流,途經時尚

張嘉珍曾經在佳士得工作了十五年之久,離開佳

與藝術,還跨導演與文字。近年沉浸 3C、潮流藝

士得之後,她在香港開設藝術顧問公司「美麗心

術、時尚、文創、設計,推廣並參與創作與策展,

靈」,提供藝術品修復及貯藏服務。2013 年擔任

是興趣多元涉獵廣泛的跨媒體創意人。在他所主

香港蘇富比顧問一職,2014 年秋拍接手蘇富比亞

持的《創藝多腦河》裡,每集介紹訪問一位在文

洲現代藝術部門。在近幾年的拍賣策劃上,張嘉

創領域中實踐的成就者。

珍提出許多新穎的觀點與做法,比如透過專題式 的梳理,來回顧 20 世紀華人現代藝術,專輯圖錄 的設計和製作也別具巧思。

孫 怡

043

張丁元

新生代收藏家、策展人。18 歲到洛杉磯攻讀平面

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國際董事。張丁元在 2001 年

設計,旅居十五年後於 2012 返台。對於國際藝術

加入佳士得中國 20 世紀藝術部門,五年後被擢升

市場有所洞見,也關注台灣收藏環境的改革。活

為高級副總裁與亞洲藝術的國際董事,2014 年再升

躍於時尚界與藝術收藏圈,並能以俐落、獨到的

為亞洲區副主席,在 2018 年,任職逾 17 年的張丁

視角跨界引介、創造連結。是少數能駕馭時尚與

元被升任為亞洲 20 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主席;同時,

藝術的氣質收藏家,收藏以當代藝術為主,從亞

前蘇富比現當代藝術部主管林家如則轉換陣營加入

洲到國際,不隨波逐流且具有個人審美原則地進

佳士得,並被委任為亞洲 20 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副

行收藏。藝博會期間也會舉辦大型派對,連結時

主席暨國際總監及部門主管。目前張丁元、林家如

尚、設計、藝術等各領域人士。

的堅強組合,勢必將繼續在拍賣界創造新話題。


當代藝術影響力 x 100 位

拍賣行

陳碧真

陳俊明

景薰樓國際藝術拍賣公司董事長。身為台灣五大

藏家、藝術品交易商,現為大屯 24 負責人。陳俊

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頂厝系嫡媳,陳碧真和夫婿

明在藝術市場資歷悠久,美術的背景讓他對於藝

林振廷以景薰樓為名成立藝術拍賣公司,在 1995

術品鑑賞更具敏感之眼,在藝術市場潮起潮落的

年 3 月於台北遠企舉辦首拍,成為台灣首家具規

二、三十年間,陳俊明始終沒有離開這個產業,

模與專業度的本地拍賣行。從 90 年代至今,夫婦

並以微妙而自在的身份徜徉於藝術界,近年更成

兩在藝術界人脈廣闊,隨著景薰樓拍賣的經驗累

為台灣首位開設藝術品直播拍賣的先驅者,目前

積,尤其台灣前輩畫家、現代藝術區塊為其強項。

舉辦拍賣的次數相當頻繁,每回觀看人數平均在 百人上下,拍品更透露了目前收藏者們所追求的 趨勢。

傅斐郡

羅 芙 奧 藝 術 部 總 經 理。 羅 芙 奧 藝 術 集 團 成 立 於 1999 年 6 月,在郭倩如手中逐步成為台灣總交易 額最高的一家拍賣公司,該集團目前由王鎮華擔 任董事長,而郭倩如則擔任副董事長。傅斐郡可 說是郭倩如的左右手,徵件能力與客戶關係維繫 都是其強項,在郭倩如退居幕後之後,目前主導 羅芙奧之「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

陳惠黛

羅芙奧藝術部總經理。除了傅斐郡之外,擔任郭 倩如左右手的另外一位則是陳惠黛,她具有法語 背景,文筆極佳,文章見於各藝術媒體以及羅芙 奧季刊。目前負責羅芙奧之「薈萃:國際現代與 當代藝術」拍賣,熟悉歐美現當代藝術發展,法 國資源尤其深厚,在歐美現當代藝術品的推介上 不遺餘力。

044


Intermedia Art Project Exhibition Cover Story

Deconstruc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MultiMaterials 先端藝術企劃展 Cover

045

異質解構.重組現場

Story


人類立身於認知論的邊境,腳下的地土之外,永遠有未明的異地,就像星系之外那些無從企及的遙遠 惑星,若能奮力抓攫偶然照耀的光,分寸前行,直到,有限的視域被擴張,我們始終孜矻索求的未來, 藝術語言與科技造物共生的未來城國被構築。2018 年甫自東京起步,挾帶台、日年輕藝術家豐沛創作 能量的涅普頓畫廊(Neptune Gallery Taipei),在台北開幕的首場展覽「先端藝術企劃展—異質解構 重組現場」,便要踏出嘗試的步履。執行長胡閔堯沿承東京藝術大學所學,將當代藝術統括於「先端 藝術」(Intermedia Art)的學理論述,「尋求『表現問題』解決方法的研究」,意即,嘗試超跨現有 創作的內涵、形式、材質,得以指涉當代文化脈絡的巨大裂變,以及莫可名狀的身心經驗。

胡閔堯進一步說明,網絡全球化所引發的信息量爆炸

Sabrina Horak

現象,人們的視覺審美必然逐漸疲乏,在日本,由人 類本位偏移至自然本位的反動思潮,早已席捲藝術領

那些肌膚紅潤的、歡快無憂的人們,最後到達他們的

域以至於社會全體,致使大眾重又探尋文明與自然的

烏托邦了嗎?想像的夏日海灘,意欲遺忘的現實卻始

依存關係;對創作者而言,表現形式既已趨近飽和,

終揮之不去,填補間隙的身體,是(後)現代子民對

如何讓作品再度並反覆陌異化,現形,發聲?「此次

烏托邦的追逐之姿,日光浴竟成印度教的冥思與頂禮,

展覽意欲回應資訊時代這股浪潮,繪畫、雕塑、錄像、

而藝術家的身體亦在其中。「我是一名日本與奧地利

複合媒材等多元樣態與技法皆匯聚於此,從碰撞到解

的混血兒,在奧地利出生、成長。童年時,日本的親

構,到形變、涵容,最後重組,如同化學式般排列組合,

戚經常寄送當地食物或雜誌給我,也曾經多次造訪日

實驗出可刺激觀眾精神感知的嶄新體驗,成為先端藝

本,但當時不會說日語,就和短暫停留的觀光客一樣,

術企劃展的概念主軸。」

對我來說,日本是一個擁有許多美妙祕密的謎樣國度。 事實上,我很清楚印象與現實的差距,但這樣的烏托

做為展覽的開場白,朱詞權的手繪線段與幾何裝置,

邦確實存在著,即使只存在我的回憶裡—若非同時接

將緻密綿延的思緒,映射於實體空間。再往內,先端

受兩種文化的養分而長大的人們,或許無法理解吧。」

藝 術 現 場 的 混 聲 合 鳴, 瞬 間 讓 感 知 歷 經 多 重、 多 維 觸 發, 但 視 覺 早 已 自 行 搜 索 刺 點(Punctum), 無 論

為使觀者聚焦於無所不在的雙重性,Sabrina Horak 自

是 Sabrina Horak「 類 似 繪 畫 的 裝 置 作 品 」, 對 稱 構

2013 年創作的對稱結構系列,以畫面的中心點為基準,

圖正是她雙重血統及文化觀察的晦隱符徵;足立篤史

右側直接對應左側,將觀者的視線導引至作品全貌。

(Atsushi Adachi) 的 日 本 戰 艦、 戰 鬥 機 紙 模 型, 那

「比起風景畫或靜物畫,會引發情感且容易吸引目光

是自歷史餘燼中緩緩升空的,重生的可能;上路市剛

的,還是人類的肉體;我會從自己在各處拍攝的數百

(Kamiji Ichitaka)宛若複製人的寫實塑像,村田勇氣

張照片之中,選擇最適合構圖的人物,再依照喜好,

(Murata Yuki)以傳統技法挑戰現代造型的木雕作品,

組合人物身體的各個部位。」她在塗抹石膏底劑的合

以及陳泓圻充滿愛欲意象與私密氣息的繪畫。胡閔堯

板上用鉛筆描繪並進行組合,用電鋸切割出這些形體,

談到策展理念,6 位藝術家的連結與跨度,涵蓋了歷

研磨尖角後,依序上色、上漆,最後,在內側裝設棒桿,

史、宗教、性別、自我認同等當代命題,另根據展出

隔出作品與牆壁之間的距離,強調浮雕般的立體感。

作品的材質,也可分為三種屬性:「使用傳統媒材創 作的新表現形式」、「以現代媒材循古典技法創作的

「這類對稱構圖的系列作品,造型近似歐洲的紋章,

手法」及「藉現代媒材以前衛形式表述概念」。然而,

雖非有意為之,但果然因為我一直住在歐洲,長期看

他並不將藝術家分別歸類,甚至不定義作品類型,他

著當地的建築或設計,從而培養了這樣的美感。」然

認為,材質的應用方式是當代藝術面臨「表現問題」

則在亞洲觀眾眼中,其作品型態或許更容易令人聯想

的解法之一,同

到印度教擺盪於神性與世俗兩端的辯證。由對稱揭示

異質的解離及翻轉,都將帶領觀眾、

帶領藝術,到往先端。

了歧異(義),她在平行宇宙的薄膜處,打開了一個 能夠自由穿越的豁口。

046


1. Sabrina Horak, Astoria,Acrylic on wood,571×43cm, 2014 2. Sabrina Horak, It Never Rains in Shangri La, Acrylic on wood, 86×172cm,2013 1 2

047


1. 陳泓圻,自負男子 An Arrogant Young Fell, Acrylic on canvas, 100×100cm,2017 2. 足立篤史 Atsushi Adachi, 1947.7.1,Kent paper、 Illustration board、 Corrugated cardboard、 Japanese paper、 Newspaper(1945-1960 Japan),20×93×10cm, 2016

1

3. 上路市剛 Kamiji Ichitaka, Lucius Verus – Blonge, Silicone、Animal hair、 Rein,47×30×17cm, 2016

2

048


品來困惑著人們。飛機正是這樣的 夢想,誕生時帶著被詛咒的美麗, 並催生讓隨後一切化作『無』的悲 劇。」對於此次展出的戰鬥機《標 本》系列,藝術家淡化了二戰歷史 及政治的紛擾,專注於如同動物標 本、昆蟲標本般,人類研發的殺戮 武器,那純然的形體與機能之美, 都化作保留於虛實象限之際的憧憬 與回憶。另三件軍艦模型,取材自 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的主要攻擊艦 長門號、日本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 號、重巡洋艦青葉號,在歷史篇章 中, 都 為 日 本 贏 得 關 鍵 戰 役, 終 後 的 命 運, 也 都 是 沉 沒 或 解 體。 「存在於此的形狀,是『記憶的形 狀』」,足利篤史說。

上路市剛(Kamiji Ichitaka)

從古印度佛教創立唯識瑜伽行派的 無著與世親師徒、日本平安時代的 名僧空也上人、希伯來先知摩西、 古羅馬帝國的君主、日本民間傳說 的鬼怪、大衛像的五官,上路市剛 使用矽膠、樹脂、毛髮等素材,纖 毫畢現這些人物塑像的膚觸及肌 理,晶亮的瞳孔更讓神情似真。「我 3

做了一個『人』,為了確認我的存 在。雖然我不斷尋求人際的關聯,

遊戲,背景的花卉則是陰柔潛質的

但出於溝通能力的缺陷,最後總是

暗喻,此時,男體轉化為情感投射

會讓別人遠離。我所創作的『人』

凝望愛欲的深淵,內裡有花,紅火

的客體對象。陳泓圻的創作以私密

便是彌補這種缺失的一種手段,同

鶴,青蘭花,色彩熱烈的花園中,

的性取向做為人稱視角,極端直指

時, 他 們 也 是 安 慰 我 心 靈 的 性 玩

男 體 橫 陳。 無 論 是《 熱 帶 花 園 》

雄性身體,策動自我認同、社會體

偶。」上路市剛與他的克隆(clone)

(2017)中,經分割、局部再現的

制、性別議題的觀照及延伸,提供

夥伴,透過迫近純粹臨界點的寫實

肉身,被轉化為石膏像般的經典審

當代藝術一性別考察的文本。

主義,心靈親密通連;他的生物技

陳泓圻

術 不 是 基 因 複 製, 而 是 出 於 官 能

美形態,不再具有色情意味的男體; 《自負男子》(2017)中,以遐想

足立篤史(Atsushi Adachi)

身的一部分,好讓他們得以自文明

展開敘事,誘導欲望現身,因而完 成欲望的再造—那與火鶴花疊合的

「對於美麗之物的憧憬是一種夢

男體;《男孩的遊戲》(2018)述

想, 追 求 美 麗 之 物 的 純 粹 中 則 會

說的是父權強加於生理男性的種種

孕 育 瘋 狂。 然 而 這 種 姿 態 是 肉 慾

期許,相對於充滿男子氣概的腕力

的,也做為可稱之『藝術』的創作

049

的,接收人物相關訊息,內化為自

的崇高隊列中脫困,來到他身邊。


1. 村田勇氣 Murata Yuki,Generater, Camphor wood、 Paint、Brass,2014 2. 朱詞權,II/III No.27 TETRIS 1(270° version),顏料墨水、 鏡面塗層木塊、鏡面 塗層、 PVC 膠片、EL 霓虹燈條;pigment ink on wood、 mirror- coated、 woodcubes、mirrorcoated PVC、EL neon stripes,尺寸不限, 2018 3. 朱詞權,SERRIED No.34 MORIÉ,顏料 墨水紙本、聚苯乙烯 繩條;pigment ink on paper、polystyrene rod,55.9×76.2 cm Framed 67.5×87.6 cm,2018

1

4. 朱詞權,SERRIED No.35 PIERCE, 顏料墨水紙本、聚 苯乙烯繩條、鏡 面塗層;pigment ink on paper、 polystyrene rod、 mirror- coating, 55.9×76.2 cm Framed 67.5×87.6 cm,2018

朱詞權

村田勇氣(Murata Yuki)

單一線條可以構成平面,具理性結構的科學圖景亦可

若依循胡閔堯對於「先端藝術企劃展」參展作品所歸

表述時間及心緒的漫延。朱詞權手中不停勾勒的線條

納的「使用傳統媒材創作的新表現形式」,村田勇氣

與細繩,反覆描畫、排列、堆疊,最後完成仿若電腦

的創作脈絡可謂相當明晰。擔任木工職人的祖父,是

繪製的精細構圖或是抽象的科技藝術裝置,作品實際

他決意從事雕刻創作的重要啟蒙,相較於早期著眼於

負載的是,在創作過程中也不停流逝的時間與意念,

造型的繁複美感,希望作品能夠成為傳統木雕工藝結

藝術家靈魂的重量。朱詞權始終堅持手繪線條,其表

合當代藝術的橋樑,新近的系列作品嘗試融入複合媒

現形式,深受具體派(Gutai)及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材,形式化繁為簡,主題則趨向多變,尋究木雕做為

Expressionism)影響,以兼具實驗性與結構性的線條,

藝 術 表 現 的 更 多 可 能。 如《Coat of Arms》( 紋 章,

有時加入幾何物件,構成鏡像、反射、投影出的心理

2018)、《Apple》(2018),皆使用樟木雕塑,具象

圖像。他說,創作之前,他不會先準備草圖,都是依

形體之「內」,活潑湧動的是當代符碼的自由無羈;

從內心的情緒或身體的動作,隨意且不規則的勾畫線

或 如《Generator》 與《Celestial Cage》 兩 件 作 品, 指

條,作品既是自我情感變動的紀錄,亦是「留下一個

向科學器物的想像再現,樟木與黃銅的纏繞,亦指向

時間點,讓觀者可以依賴自己的思想和感覺。」

藝術與知識所能組構的無限次方。 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Neptune Gallery Taipei 涅普頓畫廊

050


2

3

051

4


Urban Art NEWS 日本潮流教父 NIGO® 重臨蘇富比

NIGO® 又要在蘇富比推出專拍了!還記得 2014 年「NIGO®:一 生二命」專場上,250 件 NIGO® 私人珍藏,創下了總成交額達 3500 萬港元,為拍前估價之兩倍。2015 年再次合作推出首個以 電影《星球大戰》系列為主題的拍賣「Return of the NIGO®」, 共 175 件拍品於網上專場全數拍出,並創下 50 萬 2202 美元的 總成交額。此次與蘇富比合作推出「NIGOLDENEYE® Vol. 1」,將 呈現超過 30 件藝術品及收藏品,包括珍罕的模型原型,以及一 系列由 NIGO® 親自委託或與其他藝術家合作創作的特別和限量 版精品,向 NIGO® 的前瞻性流行美學品味致敬。 NIGO® 於 1970 年出生,為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音樂製作人及 創意企業家。1993 年,他在東京原宿開設名為「Nowhere」的 時裝店,同年創立流行街頭時裝品牌「A Bathing Ape」。在過 去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裡,一向甚具遠見的他在街頭文化還未 登上主流舞台時,已開始與 KAWS、Futura 及 Stash 等藝術家合 作;他亦早在跨界商業合作普及前,率先策劃多個與街頭藝術、 流行文化及時尚品牌的聯乘企劃,開拓及領導嶄新的市場模式。 香港拍賣:4 月 1 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五

NIGO® 與 其 委 託 藝 術 家 KAWS 創 作 之《THE KAWS ALBUM》合影 © Sotheby's THE KAWS ALBUM, 2005,壓 克力畫布,101.6×101.6cm,估價:600 萬- 800 萬港元。

富藝斯推出展售會 「班克斯:叛逆有理」

富 藝 斯 拍 賣 行(Phillips) 將 在 3 月 於 台 北 信 義 區 的 BELLAVITA 寶麗廣場 B1 舉行班克斯(Banksy)作品展售會,展出這位當今 最受關注之街頭藝術家一系列作品,包含各時期及不同媒介、 題材之作。班克斯是街頭藝術家,卻隱姓埋名,於是他創作出 來的角色就成為他本人的替身。班克斯曾經被批評為不過是有 風格的做藝術破壞,如今卻被譽為世上最出色的街頭藝術家。 班克斯的求學時期並不順利,於是他從 14 歲開始就在街頭塗鴉 作樂。他在英國西南部充滿塗鴉創作氛圍的布里斯托成長;在 這環境的影響下,他的塗鴉於 1993 年開始出現在火車和街頭牆 壁上,到了 2001 年,他那些風格突兀的大型噴漆作品在英國各 地出現,更是令人難忘。班克斯把複雜的政治和社會口號簡化 為視覺元素,可見他簡潔易懂的美學。他的塗鴉、畫作和絲網 版畫均呈現諷刺幽默的風格,對戰爭、資本主義、虛偽和貪婪 行為提出批評和譏諷。

2019 年 3 月 16 日至 3 月 24 日 BELLAVITA 寶麗廣場 B1

Banksy, CCCP(Flower Thrower),2003

052


ALL THE RAGE

Urban Art Exhibition 053


ALL THE RAGE

D*Face Classic or Rebel Love and Art 經典

反叛 愛與藝術

訪 談 開 始 之 前,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城市、觀眾來說,離開手機螢幕,進入畫廊,親近原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D*Face

畫,進而認識作品、認識藝術家,對藝術產生興趣,

仍再為他的畫作進行細部檢視及收尾工作,採訪時間

更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體驗。」D*Face 也說,

必須稍往後延。那時,距離展覽開幕之夜只剩下約略

街頭藝術在風格、技巧、定位方面都能夠有更多實驗

三個小時,置放於文華東方的露天中庭,那幅將近兩

的機會與可能,他相信這股席捲全球的巨大動能,再

層樓高的壁畫前方,藝術家與他的助手在升降機上,

經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將會讓街頭藝術的浪潮更加

一筆一筆描繪著死神與金髮美女身後的漸層網點,李

盛壯。

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美式漫畫的經典風格, 好萊塢電影中男女主角墜入情網的經典時刻—後來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也乘在趨勢浪尖,匯聚了處於不

D*Face 告訴我們,畫作以「愛」為主題,用以紀念

同人生與創作階段的藝術家,加乘潮流藝術的能量

生命中消逝的一切摯愛。創作若得以銘記,必定也見

與效益,是 D*Face 對於這場藝術盛會的感想。「令

證了起自青少年時期至今,他投身街頭文化的熱情。

我感到開心的還有能夠再度與一些好友相聚,我和 Faile 已經有 20 年左右的交情,但上一次見面已經是

出身倫敦,從小伴隨 D*Face 成長的是街頭塗鴉、龐

10 年前的事了吧!還認識了我一直相當欣賞的藝術

克文化、滑板、卡通,後來他選擇平面設計的工作,

家 Cleon。」 這 大 概 也 是 D*Face 參 與 台 北 國 際 潮 流

但每需苦思作品如何討喜的辦公室生活並未持續太

藝術展的「收穫」之一。他所展出的作品,完整呈

久,從製作貼紙、海報,每晚「攻佔」路燈或變電箱

現 15 年來的創作脈絡,包括早期奠基於街頭文化的

開始,辭職便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或許因為經歷使

小尺幅作品,後期逐漸加入潮流藝術元素而逐漸發展

然,D*Face 坦率的說,自己對街頭藝術、潮流藝術

的雕塑 D*Dog 等,以及近期完成的一系列以愛為題材

這樣的定義框限其實是感到困惑的。對他而言,街頭

的塗鴉畫作,「因為展覽地點位在酒店,我便聯想到

藝術即擷取了塗鴉的特點,包括大膽搶眼的創作筆

羅曼史,也決定將之做為現地創作的主題。」D*Face

觸、為在短時間內完成而簡化的敘事模式、傳達另一

說,關於愛與失去、親密關係的開始與失敗、一段關

種屬於大眾的聲音等等,而出現在畫廊和美術館的作

係中的喜與悲,都曾經實際存在,縱然那個人已自生

品,同樣是藝術,差別僅在於創作、展示的形態與場

命中消逝。因此,畫中的男性總有一張被死亡陰影覆

域有所不同而已。「如果街頭藝術指的是出現在街

蓋的臉孔,以此樣態而繼續存在。

道上的作品,一旦遠離街頭,它們又是什麼呢?」 D*Face 因而從未認為自己是街頭藝術家,亦從未認

D*Face 的創作,受到普普藝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為創作應該如此或不應如此,他就是「藝術家」。

以強而有力的構圖、簡潔流暢的敘事,連結現代生活 經驗,具有批判性,又與流行文化緊密難解。「我所

從成為藝術家到擁有畫廊,也在 D*Face 的意料之外。

尊敬的那些普普藝術大師,他們的成就不只是對藝術

「當我旅行時,認識了許多街頭藝術家,各別風格都

的啟發,他們對社會的影響,至今猶在。」對他而

非常強烈,唯一的共同點只有他們都是在街頭進行創

言,藝術的雙面特質並不造成衝突,或者可說,正是

作。他們為城市帶來無數驚喜,卻沒有畫廊展示這樣

這種衝突,讓他在個人創作及畫廊經營的兩極,始終

的作品,我想,應該有人將這件事付諸實現。」當

悠游。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ALL THE RAGE—

時 正 好 有 一 個 合 適 的 空 間, 於 是,2005 年,Stolen

Urban Art Exhibition

Space Gallery 面世,是倫敦第一間專門展售街頭藝術 的畫廊。「與其說是這些街頭藝術家需要畫廊,對於

1. D*Face 於「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 展出作品。

054


1


1&2. D*Face 於「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 際潮流藝術展」展出 作品。 1

056


2

注。 起 初 人 們 也 不 知 道 D*Face 的 真 實 身 分, 後 Curator : KEA

來他才揭露了自己的創作身分。此次展覽所呈現 的 D*Face 作 品 可 說 是 一 次 小 型 的 梳 理, 從 他 比 較早期的系列,比如針對鈔票上的英國女王頭像 進行竄改,吐了舌頭,耳朵加上一對小翅膀,這 成為了 D*Face 最具標誌的圖像風格。近幾年來, D*Face 的作品經常是以普普藝術大師「李奇登斯

057

D*Face / 1978-

坦」式的風格做為表現,除了讓人感到熟悉的普

倫 敦 的 潮 流 藝 術 家 D*Face 在 潮 流 藝 術 發 展 歷 程

普風格之外,D*Face 個人的藝術獨特性更被凸顯

中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藝 術 家, 他 與 Banksy 差 不 多 是

而出。此外,D*Face 也是一位畫廊經營者,為許

同時期開始創作,透過模板塗鴉的快速性、可大

多街頭藝術、潮流藝術家們發聲,可說是目前英

量複製性等優點,作品迅速出現在街頭而引發關

國最具影響力的潮流藝術家之一。


1

058


ALL THE RAGE

FAILE

Deconstruction or Collage Against and Resist 解構

拼貼 二元反動

如 果 說 WK 的 塗 鴉 作 品 是 往 來 於 紐 約 街 頭 的 疾 行 列

裝置的塗鴉壁畫之一。美女與怪獸,是大眾流行文化

車,風馳電掣,嚮往自由,FAILE 的創作,則像是一

中的永恆原型,而 FAILE 畫中的舞者,是被消費主義、

部部關於紐約的電影,「時代與生活如何讓我們成為

被性別、被愛,被現代城市所凝縮的意象所追趕,最

今天的我們?」的命題。「居住在一個大城市中,所

後—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有英雄前來解救她。由此可

有事物飛快且不斷流逝,當每日結束,這些場景、色

見,從早期利用街邊隨手可得的各種材料進行即興創

彩、聲響、氣味等帶來的印象與經驗,再度聚合—

作,或是在建築外牆利用模板塗鴉,甚至大量製作手

我們回想那些故事,當下的感受是非常直接的。」於

工版畫與印刷品以加速作品(概念)的流通,後期兩

是,他們撿拾那些片段,重新拆解,並且賦予意指,

人則更多嘗試複合媒材,如將木箱、紙箱、棧板等回

藉由其專擅且知名的拼貼手法,經典美式漫畫的視覺

收物件融入繪畫,或是以塗鴉「修復」廢棄神廟的立

張力、文化符號的致敬或戲擬、Cyberpunk 的無邊異

面,無論載體為何,街頭文化那反動的靈魂,始終在

想、現代消費主義的反思寓言,蒙太奇一般的,20

FAILE 的作品中強烈顯影。

世紀以來的日常與奇觀,紛至沓來。 實際與 FAILE 接觸,令人稍感驚訝的是,相對於作品 由 Patrick McNeil 與 Patrick Miller 共同組成的 FAILE,

富有戲劇特質的表現力,兩位 Patrick 都非常穩重且

兩 人 14 歲 時 認 識,20 年 來, 以 雙 人 組 合 在 街 頭 創

低調,甚至可以用嚴肅來形容,和一般想像或定義的

作,在紐約布魯克林區成立獨立工作室,到成為具

街頭藝術家形象頗有落差。也許,正如同街頭文化與

代表性的當代潮流藝術家,原作的絹印版畫總是立

塗鴉藝術從地下進入藝廊、美術館的發展趨勢,讓人

刻被搶購一空,更曾受邀成為泰德美術館 2008 年舉

質疑其反資本主義、反主流藝術的「初衷」。然而,

辦 的《Strret Art》 聯 展 中 6 位( 組 ) 藝 術 家 之 一,

對於藝術家而言,若白盒子是束縛,對於街頭藝術的

作品也多次於重量級街頭藝術畫廊 Lazarides Gallery

種種既定觀感是否同樣成為束縛?「作品放在美術館

展 出; 葡 萄 牙 里 斯 本 的 復 國 者 廣 場(Restauradores

的玻璃櫃裡或街道的角落,都不過是一種展出方式;

Square)、 蒙 古 烏 蘭 巴 托 的 National Garden Park、

重要的是,在每個空間中,與作品互動的群體並不相

紐約市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大衛寇克劇院(David H.

同, 交 流的 過 程,也 是 藝術 創 作 的過 程。」 最 後,

Koch Theater)、紐約時代廣場等地,都曾經矗立著

FAILE 回應了這個問題。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他們的多媒材雕塑與裝置。而 2018 年之末,FAILE 來

/ 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到台灣,與深刻影響其創作概念的 Shepard Fairey、 WK,以街頭藝術,以塗鴉精神,一同推開台北文華 東方的典雅大門,讓群眾走進。

「我們擷取 20 世紀各個階段的文化,將它們並置, 創造一種人們熟悉的形式,觀眾會覺得,這幅畫面或 某個元素是自己曾經看過的,一旦挖掘內在意涵,將 會發現創作所衍生的言外之意。」FAILE 向我們介紹 此次展出的一幅畫作:美麗的芭蕾女伶被一隻從地 面冒出的巨大章魚吞噬,曼妙舞姿後方,是紐約的 繁榮街景與紅男綠女;這幅原畫出自《Les Ballets de FAILE》(2013),他們為林肯中心創作的「方尖塔」

059

1. FAILE 於「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 展出作品。


1. 「Strong Currents」 個展系列作品,2016

1

2. 「The Size of the Fight」個展系列作品, 2017

立,在他們的作品中,來自不同圖像的拼貼感濃 Curator : KEA

厚,融合了流行文化、復古元素,這些經由組合 的圖像與布魯克林區的熱鬧、多元、生猛有力產 生了不謀而合的呼應,欣賞 FAILE 的作品時,畫 面中其實藏有很多細節,因此可以讓人觀看許久。 另外滿重要的一點,FAILE 的創作是多元的,雖然 仍以平面為主,但油畫、壓克力畫、版畫、木雕

FAILE / Patrick McNeil 1975- & Patrick Miller 1976-

等媒材皆產生出不同的氛圍。而在參觀過他們的

FAILE 這個團體由兩位剛好同名都叫 Patrick 的藝

工作室後,我更感受到他們在創作上的嚴謹與自

術家組成,他們打從學生時代就是好友,因此目

律,工作室內井然有序,在他們迄今二十年的創

前在創作上兩人非常了解對方,也有著高度默契。

作生涯中,看見成功的藝術家身後,來自於對每

來自紐約布魯克林區的 FAILE,約是在 1999 年成

日工作的踏實規劃與實踐。

060


2


ALL THE RAGE

WK Interact Urban Sensibility and Rhythm 城市蘊動 潮流抒情 圍繞著生活,大都會的聲色似乎未曾止歇,永動的街

上空的鳥群,一樣在『動』,一樣自成體系,一樣是

道風景,沒有任何分秒顯得相同。身處此般前所未見

生活的一部分。」為呼應人與事物的位移動能,他喜

的宏大敘事之中,個人的段落是推進篇章的重要環

歡將這些印刷品先貼在街頭各處,當要創作時,再將

節,抑或影薄?現代文學家所預示的「惘惘的威脅」

之帶回工作室使用;WK 也說,張貼在街頭的印刷品

始終存在,蘊含在城市的進步與黑暗,以及每一刻的

質地,不僅會受到時空作用的改變,還常常被路人或

微細變異裡,不夜的閃耀霓虹是催化劑,混亂、震顫、

其他街頭藝術家塗鴉。他也喜歡在某些特定場域進行

掙扎、愉悅、興奮、困惑……文明待續,城邦永不殞

創作,例如貨車的出入口,利用投影機錨定畫作適當

墜。

的尺度與位置,當貨車行駛至此,畫面裡那疾速行進 的滑板玩家便好像自車頂一躍而過—這些行動及過

在街頭創作,身為當代重要潮流藝術家之一,出生

程中所產生的情感,內化為創作元素,並且顯然仍與

法國,1985 年移民美國,目前居住在紐約,對於 WK

街頭(文化)緊密關聯。

(又名 WK Interact)而言,城市正以一種動態時式, 深刻介入並影響他的視野、生活,當然還有創作。

「如果拆解我作品中的各別元素來看,可能是非常政

「身為藝術家,肖像畫、風景油畫這些能力所及的創

治的,但我的創作概念無意從此出發。我居住的城

作方式,逐漸讓我感到無聊,我總是想:下一步呢?

市,我所接觸的文化,我的眼界,就是我的創作。」

之後選擇定居紐約,那裡是街頭文化、潮流藝術完美

WK 將自己的作品描述為「友善的」,以自身對於現

的創作地點,出現在生活周遭的建築、塗鴉、人們、

代都會的全副感知體驗,替代批判、控訴的語境與姿

各種事物,似乎都略帶侵略性與極端傾向,我的作品

態,在街頭藝術的反叛傳統之外,流露一股「潮流抒

與其互動關係難以預料,因此擁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情」(urban sensibility)的偏鋒氣質。像是他在訪談

這也是我喜歡在街頭創作的原因。」在接受我們的獨

尾聲,分享了對於台灣的印象,「處在中國、日本、

家訪談時,WK 首先這樣介紹自己。他無疑是 ALL THE

韓國之間,台灣擁有這些亞洲國家最好的優點,也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中備

擁有最壞的缺點,匯聚成一種開放且勇於冒險的心

受 矚 目 的 藝 術 家; 談 到 潮 流 藝 術, 他 以 fashionable

態。」一個時代、一座城市的好與壞,同等重要,這

形容,而那些流行的、流動的現實片段,被他「再創

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後雙城記》。

造」為生活場域中的互動,敞開藝術的公共性,讓作

text/ Lynn Kao 高 湘 寧 image/ ALL THE RAGE—Urban

品更加貼近群眾。他是如此重視互動所能觸引的效應

Art Exhibition

與關係,甚至將自己原先的藝名加上了 Interact 一詞。

在 WK 作品中,無論是熟悉的友人形象或城市街道的 生活即景,皆躍動於紐約超高轉速的快板節奏上,藉

1&2. WK 於「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流藝術展」 展出作品。

噴濺、拖引的流線筆觸,以及極簡的黑、白、紅色 彩,營造翻湧的活力與張力。與環境互動的線索,則 來自使用回收素材創作,還有散布於畫面的複印照片 與一連串「數字」。照片出處是他多年蒐羅的珍貴舊 雜誌,那些條碼、商標、快遞單號等亦超脫了字符表 象的指意,「一般人可能無法想像,每日往來紐約各 地的郵件和包裹竟如此大量,它們就像是穿梭在城市

062


1

2

063

3


064


1

1. WK 於「ALL THE RAGE—Urban Art Exhibition 台北國際潮 流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物造型,以黑色的單一顏色,在街頭創造出十 Curator : KEA

足震撼力的視覺畫面,人體線條的誇大扭曲,加 上時有戰爭或武器等元素,是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的精彩創作,除了歐美之外,亞洲尤其在日本, 他都享有高知名度。近期作品中,依然能夠感受 到他掌握畫面張力的功力,展場展出的大尺幅作 品以黑、紅、白構成,數字、符號、人物之間構

WK / 1969-

成引人入勝的畫面;另外以人物為主的作品中,

出生於法國但最後鍾情於紐約的藝術家 WK,在街

倒是少了點早期的狂放和變形,但黑白構築的人

頭藝術

物特色,依然延續一貫的風格。

潮流藝術中,其作品帶有極高的辨識度,

尤其早期那些極具有流動感、誇張感、扭曲感的

065


Focus on Artist

Chouyi 毀滅後,宇宙一片澄靜

如果地獄的確存在,當時她想,應該就是自己所眼見

是《TOWN》中的滑板少女,漫遊城市,有時在咖啡店或

的荒蕪現實,歷史的命定,父權的餘威,夢魘般的盤

美術館消磨光陰,可以想見女孩一邊吹著口哨的模樣,

桓在每一個體的生命經驗中,轉型正義的停滯不前、

還有街道上起落的腳步聲、電扶梯的傾軋、美術館裡

體制的失衡、底層的失語、女體被黔刺物化符號……

的低語、書頁的開闔,那是她的午後,她在生活(創作)

蒙昧無光的暗巷盡頭,新世代的年輕人再無處出走,

中的真實面貌。收錄在瑞士獨立出版社 Nieves 與中國香

她和他們被社會這個異質結界所圍困,她高舉龐克文

蕉魚書店共同策劃的合輯,《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亦

化、美國地下前衛漫畫與日本異色漫畫的激切與憤懣,

以一種無意義卻親暱、和諧的日常瞬息,對應周依對

試圖武裝,並試圖證明,在藝術家的身分之外,更身

於《紅樓夢》原典與相關文本的解讀,「《紅樓夢》

而為人。

為主題的圖冊,多是平鋪直敘的構圖或主題不甚明確 的生活化場景,藉由大量留白,將想像空間與故事氣

「起初我常處在焦慮、沉重又混合了亢奮的『實驗』

氛帶入畫中。」

狀態之中,創作成為發洩情緒的出口,加上我希望畫 面能夠直接反映現實的衝突,那時筆下的線條與輪廓

無法預料的是,周依純熟穿梭在漫畫的跳躍敘事、藝

總是帶著神經質、不穩定、近乎暴力的傾向,像是要

術的原創語境之間,旋又隨興拾起抽象與色彩實驗的

極 力 破 壞 我 所 不 滿 的 一 切。」2009 至 2013 年, 周 依

標本罐,描摹廟會中那些令她目不轉睛的場景,即《NIOU

(Chouyi)定義為創作的早期階段,龐克文化與地下漫

ROU CHANG》中的陣頭行列、電子花車、清涼秀海報、性

畫透過高度藝術性、概念性、實驗性的表現手法,彰

感女郎、北管和電子樂的合奏、鞭炮的噪音和塵灰等,

顯自我意志的無限自由,建構並貫串了她的創作脈絡。

簡化的筆觸與塗黑的背景就要將現場氣氛炒熱到最高

隨著作品風格與完成度漸趨成熟,周依開始嘗試留白

點-滿溢的感官刺激,漫畫般的明快動感,不相干的

構圖的空氣感,同時調整筆觸的彈性,彷彿律動在音

物件,正一起鼓噪,一起昏眩,一起共鳴。如她所說,

樂的拍點之上,創作題材亦由社會批判擴充為科幻、

「廟會不一定就是很俗豔、很台,我想表現的是另一

民俗、電影、偶像,或者僅是喜歡的隻字片語,每一

種 身 歷 其 境 的 可 能, 並 且 是 每 個 人 都 可 以 一 眼 看 懂

系列創作的質地都變得更加凝聚,看似就是她一直想

的。」離開牛肉場之後,她可能又將一溜煙踏上滑板,

望的「自由」。然而,當那些撐持她投身創作的極端

輕快身影逐漸隱沒,而她的背後是一片宇宙,兀自亮

情感似乎不再那樣濃烈了,2016 年,自我懷疑、厭棄

閃。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Chouyi 周依

以至於茫然若失,有如幻痛襲來,這次她必須面對的 是自己的低潮。

後來,周依選擇炸毀她的「實驗室」-如果社會的主

1. 周依 Chouyi,慶讚中元 Ghost Festival,21×29.7cm,Riso graph printing,2018

流價值取向是一道緊箍咒,吶喊及暴擊,發起革命的 企圖又何嘗不是?若將這些經過思考的套路都捨棄, 還原為實驗的樂趣、生活的愉悅、共享的理念,持續 自社會的邊隙點滴滲入,逐步加深影響,可能更接近 自由的本質。2017 年至今,在實驗室崩塌以後,周依 接連創作及出版了《TOWN》(我家旁邊)、《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紅樓夢)與《NIOU ROU CHANG》(牛肉場)。 舒緩、鬆軟的線條和節奏,在漫畫框的架構之中,那

066


1

067


Chouyi 周依(藝術家、平面設計師)

型作品,那是我從未想過或見過的表現

Chouyi:我自己在接觸實驗漫畫之初,

形式,可以看出漫畫體裁的架構,內容

也覺得這些作品是不是都要探討較為艱

與技巧則挑戰自我風格、當代藝術的可

澀的概念?隨著了解加深以及創作、交

你 始 終 是 有 意 識 的 透 過 製 作 art book

能,最後誕生的無定義、無規則、無邊

流之後,發現實際上這類型的作品大多

與 zine,反覆實踐並實驗龐克文化、前

際,使我深深著迷,大量蒐集資料後,

表達簡單的、日常的、直觀的感受。以

衛漫畫的自由精神。若比較 2017 年前

漸漸了解實驗漫畫、地下文化、獨立出

我的作品來說,早期的社會批判與獵奇

後的作品,形式和筆觸的差異都是非常

版的脈絡和內涵,也影響了自己的藝術

想 像, 到 近 期 對 於 生 活 種 種 觀 察 或 感

顯著的,可否談談創作的轉捩點?

觀點,我認為,漫畫、繪畫、雕塑、多

觸, 像《NIOU ROU CHANG》( 牛 肉 場 ),

媒材、設計,都是創作形式之一,只要

台灣的宗教信仰、色情文化是我向來喜

Chouyi: 我 的 創 作 可 說 是 被「 表 現 自

具有藝術性,都不應以主流判準或學院

愛 且 關 注 的 題 材, 也 一 直 構 思 表 現 方

由」的理念所串連,對我來說,突破社

教 義 加 諸「 這 是 藝 術 」 或「 這 不 是 藝

式, 因 為 這 些 是 大 家 熟 悉 的 事 物 與 場

會、藝術的既定規範與主流價值,同時

術」,對我而言,永遠實驗著創新的可

景,所以我想讓這系列作品是大家一看

也是不斷突破創作的邊界。2009 至 2013

能,是藝術最寶貴的價值。

就懂的;另一方面,廟會主題的作品已

年,我的創作多是嘗試拆解漫畫元素,

相當多,我想,如果以自己擅長的風格

將之抽象化、線條化,融入藝術性成分;

早期參加的獨立書展以亞洲地區所舉辦

取代寫實描繪,應該會很有趣,像是畫

2013 至 2015 年,我試著在同一畫面中加

的為多,近年有機會參與溫哥華藝術書

面的上下兩格構圖、塗黑背景,凸顯廟

入不同筆觸的線條與不協調的元素,並

展(Vancouver Art Book Fair)及西雅圖藝術書

會進行時態的動與亂。作品集也刻意與

且提高抽象與留白比重,凸顯斷裂、衝

展(Short Run Comix & Arts Festival), 並 拜 訪

原稿的黑白單色有所區隔,使用具有粗

突的存在,探索「如何傳達自由」的更

許多當地的獨立書店後,我想我得到最

糙手感的孔版印刷,局部加入廟會常見

多可能。2016 年這段低潮期,我重新思

重要的提示就是當地從藝術家到觀眾每

的藍、粉、黃色彩,藉由氛圍的營造,

考了自由對我的意義,應遠不止於表現

一位參與者對藝術的開放態度,「社群」

導引觀眾進入牛肉場。

形式的創新,如果只專注在藝術這個層

(community)指的不僅是獨立書展本身,

次的改變,事實上也是侷限。且更廣義

更擴大到實驗藝術漫畫文化的交流、流

總 而 言 之, 我 並 不 認 為 實 驗 藝 術 漫 畫

的看待社會議題,我會希望能夠以一種

通。例如,2018 年的溫哥華藝術書展的

「應該」如何,像是我們常認為地下文

正面的傳達及交流,引起共鳴,一起思

舉辦地點是一座設計大學,藝術家將走

化就應該很 indie、拒斥商業等等,這樣

考如何擺脫困境,而不是陷在負面情緒

廊與教室布置成展場,展出作品包括漫

的一元論述才是被他們排除在外的。藝

的 無 解 循 環 裡。2017 至 2018 年 的 三 個

畫、藝術漫畫、視覺藝術、平面設計、

術創作亦然,保持開放,提供多元視野,

系列,自由、實驗的本質依然存在,但

廣播節目等,非常多元;開展前夕,周

刺激藝術家和觀眾的想像,毋須設限,

由於心態轉變,得以重新享受創作的樂

邊街區的所有畫廊、獨立書店、出版社、

界線就會慢慢消失。

趣,並試著將這樣的感受傳達給大家,

工作坊等都會藉由不同活動而串連,強

構 圖 和 筆 觸 也 自 然 改 變 了。 這 使 我 了

化藝術活動的能量。藝術家在某個書展

2019 年及之後,有什麼全新的規劃及

解,誠實面對環境與生活、誠實面對創

的交流體驗,接著帶去下一個書展或活

展望嗎?

作、誠實面對自己,身心才可以持續成

動,觀點不斷累積,同時不斷形變,內

長,創作才可以有所突破。

化為創作不可或缺的能量,然後再分享

Chouyi: 美 國 的 獨 立 出 版 社 即 將 出 版

出去,無形中建構了藝術漫畫的市場與

我的新作書刊,幾個國內外的展覽也正

除了作品是傳達創作理念與正面價值的

脈絡。台灣目前的獨立書展還沒有這種

在籌備當中;個人創作方面,我計劃嘗

介面,你也積極參與藝術漫畫、實驗漫

合作連結的模式,相信一旦這樣的社群

試更多媒材表現及大尺幅作品。我和日

畫的獨立書展,將交流對象從觀眾擴展

成形,整體藝術環境會更加健全且更有

本藝術家永岡裕介(Yusuke Nagaoka)共同

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不同表現形式的

活力。

創 立 的 獨 立 出 版 社 YY PRESS, 將 持 續 製 作 artbook 與 zine,並與各國藝術家合作,

創作行為。近日,你以「從藝術漫畫社 群中得到的提示」做為講座主題,可否

一般對於實驗漫畫或藝術漫畫的看法,

透 過 紙 材、 裝 幀、 印 刷 技 術, 讓 書

談談你所得到以及意欲分享的「提示」

可能會認為其概念性過於強烈,有別於

成為每個人都可收藏的藝術品。除

為何?

認知中漫畫的輕鬆有趣,因不易閱讀而

了累積作品,我希望日後的創作能

產生距離感。你如何將實驗概念與手法

夠超脫個人情感,更像是一個具有

Chouyi: 這 個 問 題 必 須 從 我 接 觸 實 驗

適度融入作品,消弭觀眾的既定印象,

活性的想像空間,或者說是精神層

藝 術 漫 畫 的 契 機 談 起。 約 在 2007 年,

樂於接觸藝術漫畫、甚至未知的創作類

次的溝通媒介,觀眾「進來」,與

我在當時風行的社群平台 Flickr 發現這類

型?

我對話,或只是單純逛逛,都能夠 068


1

2

3

4

暫時卸下現實的桎梏,感到快樂、

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平靜,然後回歸生活,繼續面對困

Chouyi 周依

難—如同我所崇拜的藝術家與喜 愛的藝術品帶給我的撫慰,那來自 深邃內涵的力量。

069

1. 周依 Chouyi,Town 01,21×14.8cm,pencil on paper,2017

2. 周依 Chouyi,Town 02,21×14.8cm,pencil on paper,2017 3. 周依 Chouyi,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01,21×14.8cm,pencil on paper,2018 4. 周依 Chouyi,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02,21×14.8cm,pencil on paper,2018


Focus on Artist

Alessandro Casetti 惡海

1. Alessandro Casetti, Woman with Dragonfly, Mixed media on canvas, 70×80cm, 2019 2. Alessandro Casetti, Woman with Fish, Mixed media on canvas, 70×80cm, 2019 1

2

Alessandro Casetti 透過繪畫風格,述說自己對海洋生態的觀

不同形狀和紋理,「這種變質,有生命正在活動的感

點,而這種風格涉及材料的運用嘗試,包括工業塗料、

覺,就一顆星球在瀕臨滅絕時的圖像:土地因乾旱而

瀝青、水性亮光漆、硬紙板、嵌板,異材質在一種古

枯竭,湖泊露出古代的化石;或者像是透過顯微鏡觀

典繪畫式的背景當中,擔任情節轉折的要角,用以「裝

察黴菌的緩慢生長。」

飾」那些佔據畫面的人物輪廓,企圖征服海洋的年輕 戰士或是以歌聲誘人的海上女妖,在他們頭部,棕褐

那些未知物種,事實上來自 Alessandro Casetti 自創的符號

色的物質開始增長,滲入了藍、紅等鮮豔色彩,是海

學,遠古與現代的符號交織而生,如基督教故事中出

洋抑或血液,逐漸侵蝕,以及在侵蝕之後。

現的巨大魚類,象徵海洋之怒,亦是人類恐懼的具現, 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這種大魚無力擺脫現實的困境,

「棕褐色在某種程度上令人感到平靜,但突然爆發的

它是海洋污染的犧牲者,其防禦機制開啟,同時毒害

紅色顏料、突然加入的多樣材料,開始斷裂、滴落、

了人類,Alessandro Casetti 以此指涉更加深層的涵意,形狀

噴濺,片刻之前看起來像是一張臉的物體,好像有什

詭怪的大魚或化石,寄生於人,寄生於地球,亟欲創

麼在『內部』爆炸了……就像那些我們熟悉的自然事

造自我族群的新生,這對人類而言是惡的循環,然而,

物,被毀壞、被污染,在那破碎之處將有什麼可怖的

對自然與萬物而言,是否是一種救贖、一種永續的未

生物誕生,它將吞噬一切。」藝術家以富有張力的口

來? text / 編輯部 image / AHM Gallery 亞億藝術空間

吻,描述生態遭到破壞的末日景象,如同在其創作中, 纖細優雅的人物輪廓,對比他以異材質所創造的未知 物種,一種未來世界的活化石,一頂惡之華的冠冕。

Alessandro Casetti 個展「溫度」 時間:2019.03.15-03.31

在創作技巧方面,Alessandro Casetti 首先製作支架,置入材 料並上色,乾燥後,那些材料變得厚實或碎裂,呈現

地點:亞億藝術空間 AHM Gallery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236 巷 31 號 6 樓)

070


071

Focus on Art Museums


1

2

1. 2018 台北美術獎(Taipei Art Awards 2018,2019.12.22 - 03.31):王連晟, 《閱讀計畫》,書、木板、鐵柱、伺服馬達、電子零件、LED 燈,尺寸依場 地而定,2016 © 藝術家、台北市立美術館 2. 樂動:光與聲的詩(Musica Mobile, the Poetics of Sound and Movement, 2019.04.13 - 07.14):Ramy Fischler + Jesper Nordin + Cyril Teste,《構成》 (Exformation),視聽裝置,670×670×344cm,2016 © 藝術家

072


Focus on Art Museums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台北市立美術館

知識生產及開放, 讓藝術生態成為有機體

貞 姬(Moon Chung-Hee) 合 作 策 展 的「 她 的抽象—戰後東亞缺席的女性抽象藝 術 史 」; 此 外, 謝 素 梅、 池 田 亮 司 (Ryoji Ikeda)、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的 個 展, 將 以

關於北美館 2019 年的展覽選題規劃,從跨年度的國際大展 2018 年

獨特多元的創作語彙,在 2019 年的北

台北雙年展談起,有其必要。做為過往 10 屆台北雙年展(以下簡

美館交織成開放的敘事語境。

稱北雙展)的承續,本屆更具有開啟全新篇章的重要意義。館長林 平說,先前的北雙展主要關注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如後殖民時代

在硬體設備方面,包括南進門增建廊

應如何看待國族主義,或對於新自由主義的批判等,關乎人類社會

道、 王 大 閎 建 築 劇 場 的 落 成、 落 實 館

的運作,企圖在其中尋找文化認同的出路。在這個新的開端,她希

內 3C 迴廊公共休憩功能的改建方案等,

冀處理的議題,能夠觸及各種觀眾族群、各種生活層面,讓當代藝

讓林平館長重視的公眾參與及社會互

術跨出造型美感以外,也跨出學科的限制,重新建構方法論與世界

動得以強化。2019 年,北美館即將執行

觀,「跨領域的項目一向是北美館的重點,藉此擴大『他者的模

典藏庫房擴建計畫的前置作業,因北

型』,即人與科技、人與自然等等的關係,引起潛在觀眾的注意,

美館位處遺址敏感帶,將自未來新庫

願意走進美術館。」因此,2018 年北雙展立基於生態問題,將藝術

房所在的停車場進行考古試掘,若未

投射自所有人與非人的尺度,透過逐漸趨近的凝視,扭轉相對的主

發現可議的遺跡,接下來會發包設計、

客關係。

工 程 等, 預 計 五 年 左 右 完 工。 庫 房 擴 建亦是以北美館為中心的台北藝術園

林平館長說,此屆北雙的參訪人數與臉書專頁觸擊率皆創下新高。

區 擴 建 案 的 第 一 步, 林 平 館 長 說, 館

跨領域的策展理念確實有其助益,但網美、網紅經濟似也推了一

內同仁已多次就此計畫進行討論,並

把,打卡拍照的熱點從咖啡店徙轉至大小藝術展覽,早已不是新鮮

親赴有相關擴建經驗的國外美術館取

事。值得思考的可能是,如北雙展開始前三、四個月,一片波斯菊

經。 她 認 為, 園 區 擴 建 這 樣 國 家 型 的

被移植至美術館正門處,有如展覽前導的概念宣言。然而,名為藝

計 畫, 其 巨 大 能 量, 將 會 推 動 台 灣 藝

術、卻悖反植物生長條件的「作品」,是否有違「以非人的觀點看

術生態的發展,北美館必定全力配合

待人類」的同理想像?或如北雙展中某些展覽計畫,採取科學博物

文化局的規劃方針。text / Lynn Kao 高

館或科學報導、社教節目中常見的條列資料照片與考察數據的呈現

湘寧 image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台

方式,以一位觀眾的角度而言,縱然深知生態保育的重要,但畢竟

北市立美術館

身在藝術場域,這樣的呈現方式可能無法吸引注意力,因而忽略其 理念。

第 58 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是北美館另一備受矚目的國際交流項 目,除了參展藝術家鄭淑麗以及其新作成為焦點,林平館長雖未透 露展覽進度及其他大眾較關心的具體細節,但她認為,因鄭淑麗的 數位裝置作品將由台灣專業科技團隊提供技術支援,此次展覽也可 說是台灣科技實力在國際間的展現。其他重要系列展覽,包括重量 級藝術家于彭、董陽孜的回顧展,以及由王品驊與南韓策展人文

073


Focus on Art Museums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國立台灣美術館

回顧及瞻望,為美術館注入活躍能量

(Iury Lech)共同策劃的「後數位人類紀— 國際科技藝術展」也將開展,「後數位」 所指涉的是在一個人類與數位科技間關 係快速變遷下的藝術創作,以及藝術如

2018 年 10 月,原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接

何更關切人類的實際生存景況;而「人

任國美館館長一職,甫上任不久便邀請「機器人實驗室」(robotlab)

類紀」則是一個產生大量「熵」的時期、

來台展出,「機器人實驗室」由三位藝術家馬薩斯.高梅(Matthias

一個普遍「人類化」的世界,其論述更

Gommel)、瑪蒂娜.海茲(Martina Haitz)及楊.札佩(Jan Zappe)在 ZKM

揭示了對科技盲目樂觀主義的憂慮與對

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的資助下共同創立。此次展出「機

唯一確定性的拒絕。

器人實驗室」的大型自動機械繪畫裝置《the big picture》,這件作品 首次研發於 2014 年,以工業級機器手臂庫卡(KUKA)進行藝術創作,

2018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國美

是精密機械於藝術用途的創新表現。透過軟體程式,「庫卡」會重

館推出了「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

新計算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所回傳的照片,將火星

由深耕宜蘭二十多年的黃聲遠建築師

景觀化為一條連綿不絕的線條,藉由高度精密的運算系統,驅動機

暨田中央工作群負責設計,取得國際

器手臂繪製出超大尺寸的真實感圖像。雖然這件作品曾經在台灣展

間 相 當 熱 烈 的 迴 響。 館 長 提 到, 國 美

出過,不過此次的圖面是為國美館選定最新的版本,從空白到火

館舉辦了多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

星景象,自 2019 年 1 月 19 日起,每日 24 小時毫不間斷的過程,以

館,但館內舉辦的建築展以及建築方

九億次動作、長度為數百公里的線條完成整幅圖面,展現出超越人

面的典藏數量相對是少數,這點也期

類極限的創作過程。

待將在未來進行調整。

由此切入國美館 2019 年的計畫無疑十分貼切。2007 年國美館成立數

有邁向未來的科技藝術,有將台灣推

位創意資源中心「數位藝術方舟」,發展至今,科技藝術、新媒體

向 國 際 的 建 築 藝 術, 同 時, 回 歸 到 美

藝術已成為國美館的重點特色之一。館長林志明表示,館內每年都

術館創立的時代精神和使命,2 月底推

有以科技藝術為主題的展覽,而 108 室展間的 360 度環形投影空間,

出的「藝時代崛起—李仲生與台灣現

未來可能不會侷限於 360 度,因為目前展示的科技本身已有相當進

代藝術發展」,讓我們在邁向未知的

展,且 5G 通訊的到來也將不遠,因應科技的演變和發展,硬體方

前方道路之餘,不忘本的回顧台灣藝

面適時調整也是必然;軟體方面,每年就典藏品進行 VR、AR 等創新,

術發展的篳路藍縷,這廣幅的跨距也

同樣是館方的一大重要工作。

唯 有 國 美 館 有 此 優 勢。 當 然, 下 半 年 的重頭戲「亞洲藝術雙年展」也已經

透過《the big picture》這樣的媒介,館長更強調國美館在 2019 年致力

在洽談策展人階段。雖然上任還未滿

於結合產、官、學三方面的科技資源整合。產業方面,觀察到中部

一年,可感受到館長已在心中勾勒出

是精密機械產業的聚集地,未來將朝智慧製造產業發展,此次邀請

國美館未來的多項藍圖,相信在林志

了上銀科技參與論壇,學術界邀請到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楊谷洋參

明的推動下,我們將能感受一個升級

與,以及科技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做為國家級美術館,可感

版 的 國 美 館。text / Yiyi, Li Yin-Qi 李 茵

受到國美館在這領域的開拓視野以及深厚的前瞻遠見。

琦 image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國立台灣美術館

在庫卡「作畫」的同時,3 月初由邱誌勇和西班牙策展人尤里.勒赫

074


1

1. 國美館「藝時代 崛起-李仲生與 台灣現代藝術發 展」展場 2. 請觸摸雕塑品, 胡安.卡洛斯 & 桑切斯.杜克, 聚酯樹脂、玻璃 纖維、木料、電 子電路、喇叭、 LED 燈、馬達, 33×30×30 cm, 2013 & 2014_ 作品圖片由藝術 家提供

075

2


Focus on Art Museums

1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高雄市立美術館

南方的崛起 新型態美術館

市的連結,將美術館打造成美好的文 化生活場域,館內的空間整修今年將 會進展到三樓,首次規劃一間大南方 (South Plus) 多 元 史 觀 特 藏 室, 平 行 於

從北部搭乘高鐵,在兩個小時以內的時間便能抵達高美館,南北之

主流論述之外,更期許注入不同觀點,

間的距離確實愈來愈近。高美館在 2017 年起正式歸屬於「高雄市專

但也不侷限在狹隘的南方地域性,而

業文化機構」的行政法人組織之下,短短不到兩年間,在新任館長

高美館的特色更會被凸顯出來。

李玉玲的帶領下,高美館一步步走向蛻變,一次次散發出令人驚訝 的提升,李玉玲上任後強調高美館將走向「新型態美術館」的策略,

今年的重點亦會從大南方走向全球南

「人們來到美術館的目的,除了靜態地觀賞作品、學習藝術知識之

方, 並 體 現 在 兩 個 最 重 要 的 特 展 上,

外,做為一座當代美術館更強調提供來訪觀眾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空

分別是 5 月 4 日至 9 月 1 日的「太陽雨:

間體驗。」

1980 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以 及 9 月 28 日至 2020 年 2 月 9 日的「TATTOO

在以軟帶硬、文化平權、藝術普及、專業治理的原則下,2019 年的

刺 青 - 身 之 印 」。「 太 陽 雨 」 一 展 與

高美館繼續邁向轉變之路。硬體部分持續強調空間的改造、與城

日本重量級的森美術館合作主辦,該

076


2

展於 2017 年在森美術館主導下,與日

連結。令人期待的是,此展將集結約四十位來自世界的刺青大師專

本國立新美術館共同策辦,歷時近三

為此展創作的藝術品,精彩程度可想而知,或許在 21 世紀的當下,

年籌備所推出的特展,在東協(ASEAN)

刺青與次文化、潮流文化密不可分,但回溯五千年來的人類歷史,

成立五十週年的時代背景下,紀念這

透過身體上的圖騰藝術之表現方式,可折射出區域、時代的特色和

項國際合作重要的里程碑。此展涵括新

圖騰存在的意義。另一大亮點,是台灣展區的設立,在此展的脈絡

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

下再次探索台灣原住民部落古老紋墨文化的紋樣和精神價值,同時

越 南、 柬 埔 寨、 汶 萊、 緬 甸 等 國 的 當

也希望能夠發掘台灣精湛的刺青師傅,把台灣文化融到世界文化之

代 藝 術 家 及 其 創 作, 同 時 難 得 的 是,

中,把台灣藝術推向到國際舞台。最後這一點體現了館長李玉玲主

此展亦是台灣第一次對東協國家當代

導特展的大原則,台灣常見的「特展」,大多是整套規劃直接平行

藝術發展脈絡提供全面的回顧和整理,

輸入,李玉玲所思考的面向則是如何透過一個大型特展,對台灣、

對台灣來說無疑是一次在學術研究上

對高雄、對藝術形成提升的效益,比如「TATTOO 刺青-身之印」未

相當重要且深具意義的特展。

來將繼續在世界其他城市推出,透過這次的機會,台灣區塊也將成 為該展的一部分並散播到世界其他角落。

「TATTOO 刺青-身之印」同樣與重量級 美術館合作,即法國國家布朗利博物館

2018 年下半年的「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創造了有目共睹的成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該展

功,李玉玲為高美館帶來高速轉動的活力與希望,在她強調「有機

在高雄的展出除了將是全台灣唯一一

式的滾動學習」方針下,館員們不斷透過學習而邁向專業,美術館

站 外, 更 是 該 博 物 館 館 藏 首 次 來 台、

不斷透過軟硬體的改造而愈顯卓越,2019 年的這兩項特展更已經令

首次與台灣的美術館合作,此次合作

人引頸期待中,南方正在擾動,而高美館亦開始脫繭蛻變了。

是以美術館對美術館、機構對機構的

text / Yiyi, Li Yin-Qi 李茵琦 image /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高雄市立美術館

直接互動與交流模式,延續繼泰德展 後、高美館與世界級博物館的對話與

077

1. Felix Bacolor〈Stormy Weather〉_ 圖片由森美術館提供 2. 位於塞納河畔、鄰近艾菲爾鐵塔的布朗利博物館外觀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_photo by Tim Franco


1

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

不安的繆思 藝術的力量

Sorman)共同策劃,劉霞將展出的攝影 原 作, 即 是 索 爾 孟 歷 時 收 藏 並 提 供; 展名則引用 200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荷 塔. 慕 勒(Herta Mueller) 描 寫 蘇 聯 集

「藝術的力量」,是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意欲在 2019 年強調

中 營 生 活 的《 呼 吸 鞦 韆 》 一 書。 同 樣

的關鍵詞彙。對於近年來接連發生的天災人禍,她放眼同樣災難頻

歷 經 政 治 迫 害 的 劉 霞 與 蔡 海 如, 詩、

仍的日本,包括 2016 年與 2017 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日本館、2018

攝影、空間裝置,成為她們身處殘暴、

年森美術館的主題,皆以藝術如何面對災難並發揮力量,成為策展

恐怖核心的一點寄託,藝術不一定帶

的重要觀照。因此,潘館長所思考的是,當代館如何以策展的積極

來 光 明, 自 由 的 風 景 也 已 長 久 塵 封,

姿態,介入、深入「現場」,藝術不僅要成為撫慰人心的力量,更

但藉由無結構並充滿符號的創作形式,

藉由互動或串連,齊力尋找面對明日的希望。

精神暫得抽離,有所依附。潘小雪說, 此展雖是處理政治命題,她希望彰顯

當代館依循「不安的繆思,藝術的力量」之理路,將分別於 2019

的是兩人創作中高度的藝術性,如何

年 3 月舉辦「呼吸鞦韆—劉霞、蔡海如聯展」與 12 月「災難的靈

將 揮 之 不 去 的 驚 懼、 壓 抑、 無 助、 怨

視」兩檔重要主題展覽。前者由潘小雪與法國政治學者索爾孟(Guy

懟、 哀 痛、 絕 望 ……, 質 變 為 一 種 衝

078


擊靈魂的詩意,向外迸射藝術的力量。

潘小雪說,當代館於策展理念、街區串連、資源共享等始終不斷調 整及創新,都在「如何保存歷史記憶又具領導前衛的風格」的架構

「災難的靈視」一展,則由 2018 年「穿

中進行。以策展來說,跨界的層次將被更深遠的展開,如賴依欣策

越—正義:科技@潛殖」成功獲得各

展的「超音樂.異聲驅動」,將聲音視為雕塑,著眼於「聲音做為

界好評的黃建宏擔任策展人,此次將

一種溝通媒介」的社會性意涵,聲音如何代表主體的話語與視角,

聯 同 潘 館 長、 陳 昌 仁 教 授, 以 花 東 地

改變社會、影響社會或是被社會遺忘,藉此思索個體「發聲」方式

區發生的 206 強震、普悠瑪號出軌事件

與社會結構的萬般牽連。當代館還將與建成國中一同執行空間開放

等重大災難為節點,廣義回溯東部的

及優化的合作方案,部分空間將移往其西側的古蹟教室,館內可彈

開 發、 政 治 體 系 的 轉 折、 傳 統 領 地 劃

性使用的空間將大為增多,建成國中也將有更多當代館支援的藝術

設 爭 議 等 事 件, 再 連 結 至 中、 西 部 自

活動,並規劃成立藝術專班,兩方落實資源共享的理念。

921 地震以來,面對天災人禍所引發的 一連串改變。如同黃建宏提出的策展

「藝術的力量」此一主題方向,不免令人產生過於籠統、甚至不合

論 述,「 每 一 單 一 事 件 都 可 能 一 端 被

時宜的疑慮。然而,若回顧當代館去年獲台新獎提名的「影像的謀

拉 至 全 球 尺 度, 一 端 探 入 人 類 心 靈、

反」、十大公辦好展覽中獲年度最佳展覽的「穿越—正義:科技@潛

技術環境與分子構成……意即『災難』

殖」,關注當代政治現況與生存處境的策展概念並不晦澀。事實可

促使我們產生新的能動性,這正是今

能是,藝術的力量一直都在,不過是展現形式不斷增生衍異;或許

天藝術如何面對災難的最積極面向。」

還原為這樣平易、真實、直接的選題策略,將更加貼近且親近已然 遭逢苦難的台灣土地。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MOCA Taipei

跨界創作

合作亦是當代館向來關注

台北當代藝術館

的 重 要 面 向, 在「 以 一 個 國 家 首 都 的 文化品牌來營運」的經營策略之下,

1. 劉霞的攝影作品(照片中為其夫劉海波) 2. 「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張紋瑄《國際自殺大賽》

2

079


Focus Review

Blooming Animals 浮世與童話之間-白田誉主也個展

「 身 上 帶 著 花 紋 的 動 物 們, 超 越 了 浮 世 與 童 話 情 境,在我的畫中迎接沒有花落的盛期,一直一直的 綻放盛開……如您也能感受到動物們這般清澈的靈 魂與強韌的生命,那將是一種幸福。」 -白田誉主也

大雋藝術於 2019 年度首檔展覽「浮世與童話之間」 (Blooming Animals),為日本藝術家白田誉主也(Yoshuya Hakuta),在台灣所舉辦的第三度全新創作個展,藝 術家以「Blooming Animals」做為這次繪製的動物總稱, 在牠們的身上,有著刻印般的花紋圖樣,如同玻璃 彈珠的眼瞳,透露著時間、經歷所留下的每道刻痕 力度,希冀牠們在生命各階段都能擁有一個幸福的 開端。 1

本次展出的動物繪畫作品跳脫以往集中表情繪製的 靜態呈現,嘗試讓角色們更自如的徜徉、走動在畫 面中,展現各種動物獨特的姿態之美。花與動物間 的依附關係,從主體表面的花紋飾繪,蔓延向外, 化作實體的花卉,並打破視覺向度,讓畫面上的視 角轉換更顯得豐富多元,觀者彷彿成為了生物觀察 家,觀察牠們躺臥、層疊、甚而趴蜷在一個透明無 形的平台之上。存在於現實和童話故事之間那塊曖 昧時空中的,皆是藝術家透過和紙、寒冷紗、落水 紙的多層敷黏及岩/水干繪具等媒材,精心打造而 生的故事場景,演繹一部部繁花似錦、活力充盈的 動物物語,傳遞自然與想像之間的悠然喜悅。

白田誉主也,1984 年生於日本茨城縣,2007 年畢業 於筑波大學藝術學系,專研膠彩繪畫,曾於德國、 日本、新加坡等歐亞國家舉辦展覽,作品於日本多 間美術館展出,包括京都佐藤太清紀念美術館、秋 田縣立美術館、上野の森美術館等。曾獲頒 2016 年 VOCA 展 推 薦 作 家、 第 77 回 河 北 美 術 展 河 北 賞、 筑 波大學最優研究賞,作品為佐藤太清紀念美術館、 喜多方市美術館等藝術機構所館藏。text& image /

2

1. 荒波超えて,直徑 55cm,和紙、落水紙、岩繪具、水干繪具、金箔, 2018 2. 頭上の楽園,162×130cm,和紙、落水紙、岩繪具、水干繪具、銀箔, 2018

Rich Art 大雋藝術

080


Focus Review

From Stop to Start 啟示的起始—鄒駿昇個展

1

1. 《舞之羽》(Dancing Feathers)-午夜 (Midnight)

多次榮獲國際插畫獎項肯定,鄒駿昇的曾獲得英國康藍

景,加深其象徵的暴力特質,而整齊羅列著玩具槍的牆

集團、台北市立美術館、英國山葉設計中心、華沙海報

面,有如標本圖鑑,或是展現強大火力的武器展示櫥窗。

博物館及國賓飯店等公私立機構的收藏。對鄒駿昇而 言,插畫是讓藝術更平易近人的表現方式之一,「將插

Room3 的尾聲的《舞之羽》,則是一座陰暗、陳舊的城市,

畫表現得如同藝術品、設計時能帶點藝術美學,策展

隨處可見的廣告招牌及海報暗示了城市的歷史脈絡,代

時帶入空間美學的概念,深信跨領域創作能達到的效

表威權統治的「老大哥」(Big Brother)與魔術師帽子上

果。」因而很容易從鄒駿昇的作品中發現一種尋覓美感

的羽毛並置,是藝術家對於城市、對於想像空間的觀感

的獨特角度,除了從日常生活中撿拾各種富含趣味的輕

解讀。Room 4 是《The And》系列與裝置,鄒駿昇筆下的後

巧靈感,他也關注存在人性與社會價值之間的矛盾,透

腦勺,聚焦那些熟悉卻從未真正留心關照的日常;Room

過具古典質地美感的筆觸,加以呈顯。

5 的《軌跡》是鄒駿昇第三本繪本創作,一位老台鐵技 工與他的狗,一路追捕一隻象徵「更快、更好、更理想」

就像繪本的章節,此次「啟示的起始」善用學學白色展

的未來生活的小鳥,沿著舊鐵道路線穿梭於不同歷史建

覽空間開闊/曲折穿插的空間感,將鄒駿昇畫中關於時

物與車站之間,藉此回顧台北過去生活場景的美好與趣

代想像的線索、閱讀世界的思考模式,鋪陳於 Room1 到

味。Room 6 的《玩具車》系列是鄒駿昇的最新創作,延

Room6,由一幅耐人尋味的後腦勺開始,那「日常所見卻

續《玩具槍》的概念,將槍枝隱沒在玩具造型與遊戲情

視而不見」的啟示。Room1 即由 2015 年完成的《諾亞方舟》

境中,邀請觀者一起進行一場「和自己玩的遊戲」,找

揭示物種大遷徙的史詩,鄒駿昇的熱氣球方舟飛行在將

尋那些潛藏於生活現況中,人們總是選擇忽視的自我矛

近 2×5 公尺的巨大尺幅中,讓這一記生態浩劫的警鐘,

盾與社會現象。text / 編輯部 image /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多了一點浪漫與幽默。Room2 分別是兩本繪本《禮物》、 《勇 敢的小錫兵》中的畫作;Room3 是帶有省思意味的《玩具槍》

時間:2019.01.16 — 04.28

與《持續贈與的禮物》,鄒駿昇剝除了玩具槍的可愛造

地址:學學白色展覽空間 XUE XUE WHITE GALLERY

型,槍身陰影處是戰爭蹂躪後各種殘破、死亡的恐怖場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 207 號 7 樓)

081


Focus Review

Modernology — LU Hsien-Ming's Urban Thinking 考現學—陸先銘的陸上思考

1. 不息 Endless ,油彩、 畫布,278×218cm, 2017 1

「考現學—陸先銘的陸上思考」為陸先銘與采泥藝術合作的

語境而存在的符號,可以被任意重組,任由作者安排,因而

首次展覽,將以其「路橋時期」及「人物時期」系列作品搭

不同於現代畫家們的樹,亦不同於城市中被寄託以情感的某

配最新創作「老樹時期」系列作品,呈現陸先銘近三十年的

樹或「那樹」之再現而已。

創作歷程轉變。 展覽將於台南耘非凡美術館與台北采泥藝術 共同展出,台南耘非凡美術館主要呈現「陸橋時期」與「人

意象性的抽離,陸先銘於較早的系列創作即已開始嘗試,如藝

物時期」的經典作品,是藝術家在大時代快速演變之下,對

評崔燦燦所說,「陸先銘創作了一批紀錄城市變化的陸橋系列,

於環境地景與個人生存條件造成劇烈影響提出批評與反思。

在這些作品中,陸先銘使用大塊、粗糙的筆觸,刮抹的手法堆

「老樹時期」將於台北采泥藝術展出,系列作品是藝術家對

積了類似於土木工程建築本身的物質感。」「人物時期」亦然,

於生命的再詮釋,傳達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之間應尋求的和

李維菁曾對此評論,陸先銘畫中那些邊緣人物,在黑灰背景中

諧存在與價值。

踽踽獨行,唯有電子看板走馬燈照亮一條無奈的人生道路。

策展人龔卓軍談到「考現學」之稱,認為陸先銘創作給他的感

「考現學—陸先銘的陸上思考」於南北兩地展出的三個創作系

受,是一門「都會路上的徘徊觀察學」,也是「焦土陸上探頭

列,一方面呈現藝術家的具象寫實功力,亦體現藝術家從早期

的新芽學」。「陸先銘的繪畫裝置涉及解嚴三十年來,台北縣

直接強悍的批判,轉向社會變遷之中的人性關懷,以更為內

市各個角落架起了工地與鷹架、陸橋與捷運高架之後,屬於那

斂的力量與感受,觸發觀者內心共鳴。text / 編輯部 image /

個世代、穿越那個世代的都市閒游者,現代化生活狀況之下的

Chini Gallery 采泥藝術

畫家,在有如微服王子巡行越過大工地般的都會空間中,呈現 為考現學─考掘現代生活經驗之學─眼底的都會風景。」

台北 采泥藝術 時間:2019.03.02-04.14

另一位策展人陳貺怡,將「老樹時期」視為城市元素的符號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一路 128 巷 48 號 1 樓

之一與城市之歌合奏中的音調之一, 她認為,陸先銘在 2018

台南 耘非凡美術館

年所創作的樹全都出現在純白背景中,把無所不在的媒體圖

時間:2019.03.16-05.05

像與它們的特定時空背景分開,視為本質上獨立於任何特定

地點: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 370 號 1 樓

082


Focus Review

Moving and Migration - Stories from A Space to Other 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

1

徙造就了人類的歷史,為何人類選擇遷徙,背後又是什麼樣的

「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分為三大主題:「勿

動力?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展「移動與遷徙-

忘」、「何處」與「流浪」,展場中不時出現由植物及花朵所

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由吳尚霖及金潤瑞(韓)共同策劃,

盤繞的中文及韓文字意象,提醒歷史與生命的循環來去。吳尚

延續 2018 年台東史前博物館與台北植物園的駐地計畫,連結韓

霖在策展論述中指出,「移動」讓人們走出熟悉的地方,也走

國京畿道美術館的國際合作,邀請 19 組、共 22 位國內外藝術

進了世界,為自己的生存創造新的契機;展覽意欲從時間、空

家參展,包括安聖惠、高俊宏、侯淑姿、盧建銘、沈昭良、姚

間、地理、植物、文化及科技的任何一個角度,揭露「我們」

瑞中、林介文、多馬索.木奇、尼爾斯.克羅斯、尹洙竫、羅賢、

不熟悉,甚至不曾接觸的景象、聲音、故事,反映城市、鄉村、

丁宰澈、金玉善、李宇道等。高雄展期結束後,7 月將巡展至

部落在現今社會所面對的問題,並從自己所屬的社會或族群找

京畿道美術館。

出被遮蔽的內容與真實的意義。

個人

群體的離去及開創,總是直指國族以至於自然環境的巨

「高雄與韓國京畿道美術館所座落的安山市之發展軌跡相仿,

大變動,無論出於荒害、戰亂,抑或對於未來的美好企盼,在

同為鄰近港邊、同為人口快速成長的都市,本次以『移動與遷

希望與絕望之前,人們總同樣懷有最為廣闊的情懷想像。然而,

徙』做為展覽主題,探討兩國文化的獨特與相似處,討論區域

在異地「生根」的真實又是如何?如安聖惠的裝置作品《夢與

間移動與遷徙的過程及相互的影響。」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則著

夢之間》,述說的便是家園消逝之後,虛幻卻可感的牽連。她

眼於兩座城市因人口流動的社會、文化變遷,而藝術亦在其中

使用保麗龍條、包裝袋等工業大量生產的物料,編織出一個母

得到新生的機會。text / 編輯部 image / Kaohsiung Museum

體、庇護所般的白色空間,投射了家園經風災摧毀後,自身的

of Fine Art 高雄市立美術館

心靈狀態,衍生為對舊部落、原生地的嚮往與想像。另一位原 民藝術家林介文的作品《bubu》(奶奶),將太魯閣族的傳統織

時間:2019/02/23–05/19

布如部落女性的一生一樣的層疊而起,對於到往歐美接受藝術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教育的她而言,透過部族工藝這樣本質性的生活所需之物,展

1. 安聖惠,《夢與夢之間》,保麗龍條、包裝袋、包裝條紙, 尺寸視場地而定,2012

開回鄉及尋根的歸途。

083


Focus on Gallery

1

Neptune Gallery Taipei 涅普頓畫廊

2019 年初始,以「先端藝術企劃展—異質解構 重組現場」為台北首

藝術家生涯藍圖有明晰規劃的胡閔堯,

展主題,立足東京的涅普頓畫廊,與台、日兩地新生代藝術家充沛

孩提便立定了成為藝術家的志向,爾後

翻湧的創作能量隨行,回歸台北,為畫廊的經營風格定調,以新穎

接受完整美術教育,從美術班、台灣藝

多元的表現形式為號召,策動創作內涵及媒材應用「不安於現狀」

術大學雕塑學系、東京藝術大學彫刻科

的種種可能,深度突入當代生活的核心命題。涅普頓畫廊執行長胡

碩士到文化財保存修復彫刻研究室,師

閔堯,身兼藝術家、修復師與畫廊經營者的角色,進駐北投 S7 美

承日本雕刻國寶級教授深井隆和台灣藝

術館、舉辦台北首場展覽,是他的第一步,他瞻望的是能夠區域型

術學界知名木雕藝術家賴永興教授、楊

藝術產業鏈的串連,以商業藝廊導向的 S7 美術館為中心,輻輳範

北 辰 教 授, 掌 握 了 木 雕 技 藝 的 源 流 發

圍涵蓋社會教育展演場域北投久號、學術導向的台北藝術大學與關

展,盡皆成為涅普頓畫廊的重要養分,

渡美術館、企業旗下的鳳甲美術館、在地藝術空間等單位,營造堪

除了藝術品的展售,他另提供藝術品修

比香港中環 H Queen’s 的藝術特區。胡閔堯說,和 H Queen’s 不同且

復服務,並跨足公共藝術案承接製作,

尤有勝之的是,此藝術特區集結不同產業,藉由群聚效應,將全面

如 2019 年在台南渡拔國小完成的公共藝

擴展、全新建構觀眾視野與市場格局。

術作品《凌波水立方》,胡閔堯發揮多 年來積累的雕刻專業,以學校周邊匯流

如此,畫廊經營策略、期程與目標更顯舉足輕重。向來對於自己的

曾文溪、官田溪、渡仔頭溪三條水脈的

084


地理環境為設計發想,象徵生命之 水的三座柱狀部件,構建為三面拱 門造形,內部則是官田區的水雉雕 塑,意指孩子在豐厚的自然、人文 環境中成長茁壯,將如珍禽一般高 飛遠颺;作品底部的六角形花崗岩 台座,則巧妙寄喻建校一甲子的紀 念意義。

創立畫廊的契機遠比胡閔堯預想得 早,在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期 間,他投入大量時間在創作,日日 往返於學校研究室與千葉縣的藝術 家工坊,因而結識許多日本藝術家 及產業相關人士。就在 2018 年 3 月, 一群在東京創業的台灣年輕人,其 中 名 為 One Works 的 co- working space, 委 託他挑選並陳設內部的藝術品,正 好與他經營畫廊的理念不謀而合, Neptune Gallery Tokyo 便正式進駐,由胡閔 堯擔任策展人,相繼舉辦了台灣藝 術家王勁之、林庭如、陳泓圻的個 展;經由成功的合作案例,之後將 遷往藝術氣息更加濃厚的上野,持

2

續跨界的合作,在融入藝廊元素的 空間,重現涅普頓畫廊的精采展覽。 30 至 50 歲 族 群 而 言, 應 有 相 當 的 談到畫廊負責人主要工作之一,即

吸引力。

代理藝術家的考量,胡閔堯說,自 己 是 以 藝 術 家 的 眼 光 挑 選 作 品,

「日本是推廣、宣傳的基地,營運

「 在 傳 統 的 表 現 形 式 之 外, 有 更

重心則是台北涅普頓畫廊。」除了

進一步的嘗試,且技法方面具有獨

S7 美 術 館 的 區 域 串 連 計 畫, 今 年

特、不易被取代的特點,例如 Sabrina

2019 年開始,涅普頓畫廊也將加入

Horak 和 上 路 市 剛(Kamiji Ichitaka) 的

藝術博覽會的行列,首波外展預計

作品,一般平面藝術家及雕塑家鮮

參加 7 月底於王朝大酒店舉辦的 Art

少有這樣的表現方式;對藏家來說

Tag Taipei Fair,隔年也將參與兼具創新

也是收藏投資的保障,因為透過畫

與 宣 傳 效 益 的 One Art Taipei。 放 眼 未

1. 涅普頓畫廊位於 S7 美術館的展覽空間

廊的經營、推廣,挖掘及開發他們

來的縝密布局,如同畫廊命名來自

2. 涅普頓畫廊執行長胡閔堯

的潛力並晉身知名藝術家。」於公

海神涅普頓,在藝術的浩瀚之洋,

於私,胡閔堯都與合作的藝術家建

探索將永無止盡。

3. 胡閔堯,《凌波水立方》,FRP、烤漆、鐵、 花崗岩,330×250×250 cm,2018

立了良好交情,因此,能夠與藏家

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或觀眾較深入的分享並剖析創作技

Neptune Gallery Taipei 涅普頓畫廊、

巧、心境、過程等藝術家較少公開

Focus Art Magazine 焦點藝術雜誌

3

討論的細節,對於畫廊希冀經營的 2


Art Fair Preview

Art Basel HK 2019 巴賽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很 快 又 到 了 春 天 的 3 月, 今 年 的 巴 塞 爾 藝 術 展 香 港 展 會(Art Basel

主動申請還是展會的邀約呢? 這類型

HK)將有來自 36 個國家及地區的共 242 間畫廊參與,值得注意的包

的畫廊是否在擴展亞洲市場是更稍微

括 21 間首度參展的藝廊,其中主展區的 9 間藝廊在過去數十年間在

被動些呢?

歐洲及美國藝術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包括比利時的 Galerie Greta Meert; 德國的 Galerie Bärbel Grässlin 及 Galerie Max Hetzler;以及美國的 Luhring

黃:基本上我們不會特別去邀請畫廊

Augustine、Matthew Marks Gallery、Paula Cooper Gallery、Regen Projects、Andrew Kreps

來參展,如果是邀請就表示我們有衍

Gallery 及 Richard Nagy Ltd。

生 的 一 些 責 任, 比 如 要 保 證 銷 售 等, 我們不做不可預期的保證,因此就我

藝廊薈萃(Galleries)區塊共有 196 間畫廊參加,其中值得關注的包

們的立場,並不會特別去邀請哪些畫

括:世界畫廊呈現的五月畫會;誠品畫廊展出中國當代藝術家劉小

廊來參加。這些歐美歷史悠久的畫廊

東;Luhring Augustine 呈現 Christopher Wool;The Modern Institute 呈現 Simon Starling

可能聽聞 Art Basel HK 許久,一開始或許

特別為本屆展會創作的全新裝置藝術;以及大未來林舍畫廊呈現充

抱 持「 我 不 需 要 去 亞 洲 」 的 態 度, 但

滿遠見的抽象油畫家吳大羽的油畫、卡通、水墨畫、水粉畫、釉面

現在可能轉變成為「Why not ?」的態度,

畫、蠟畫筆、水彩畫、鋼筆畫及鉛筆畫,反映藝術家對印象主義、

我通常會建議他們先來參觀,先來看

立體主義到野獸派等不同風格的開拓。

看亞洲展會的狀況,加上亞洲買家跟 歐美買家的特性截然不同,先感受再

亞洲視野(Insights)部分,來自台灣的非畫廊首次入選 Art Basel HK,

進 行 評 估。 但 據 我 的 觀 察, 畫 廊 永 遠

此次將帶來陳順築個展。該區塊還包括上海 Bank 將帶來台灣藝術

不會向「潛在」(potential)客戶說不!

家林壽宇與林明弘之間的對話;同樣來自上海的東畫廊將呈現駐北 京畫家李珊的個展,藝術家在過去超過四十年的畫家生涯中,不斷

問:2019 年亞洲藝博會環境似乎充滿

探索城市及自然景觀;新德里的 Gallery Espace 將呈現 Zarina Hashmi 過去

著變動, 如包括新加坡 stage 的停辦、

三十年的作品。

台北當代的舉行等,您如何看待亞洲 的藝博會生態呢?

從 今 年 藝 聚 空 間(Encounters) 展 區 的 藝 術 家 名 單 來 看, 格 外 令 人 期 待, 包 括:Tony Albert、Joël Andrianomearisoa、Jose Dávila、Latifa Echakhch、

黃:回看近十年或近十五年的亞洲藝

Elmgreen & Dragset、Gerasimos Floratos、Mit Jai Inn、李昢、Pinaree Sanpitak、塩田

博 會, 很 多 來 來 去 去, 比 如 CIGE、SH

千春、Simon Starling 以及趙趙的作品,12 件大型項目中有 8 件將會是

Contemporary 等, 都 是 當 時 大 家 極 力 想

於香港展會首次展出。

參 加 的 藝 博 會, 而 像 台 北 藝 博 會(Art Taipei)則是歷史悠久且持續不斷。我認

在開展前夕,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也來到台

為 最 重 要 的 是, 對 於 畫 廊 來 說, 藝 博

北與媒體進行交流,在藝博會生態看似動盪的當下,她就 Art Basel HK

會這個平台是否相對起到作用,這點

的情況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心得,也透露了未來在展位價格上的些許

關係到藝博會的長久與否,也就是藝

小變動。以下為《焦點藝術》與黃雅君的簡短專訪。

博會是否能夠有效的為畫廊提供服務, 否則一旦沒有畫廊參加,藝博會也就 不會存在了。

問:今年有滿多家來自歐美的老牌畫廊首次參加,包括比利時的 Galerie Greta Meert、德國的 Galerie Bärbel Grässlin,是他們

問:藝博會主要是聚集優質畫廊的平

086


台,就您觀察,2019 年的亞洲畫廊生態是否有些新趨

黃:其實今年藝術探新(Discoveries)區塊的費用有降低,

勢或共通點呢?

而亞洲視野(Insights)區塊的費用並沒有調漲。當然我 們能夠體會畫廊參展的成本考量,因此也希望能夠提

黃:我認為亞洲某些畫廊在藝術的聚焦上更深入了一

出更具效益的方案,目前 Art Basel HK 確定在 2020 年會調

些,比如透過 Art Basel HK 這個機會,再重新向藏家推薦經

整藝廊薈萃(Galleries)項目的展位費用,較大面積的展

典作品(比如王攀元、吳大羽等),但是是用更細膩、

位將支付更多的費用,一改以往無論大小一律用每平

更深究的角度來梳理。另外一點,我們給予畫廊展位的

方公尺的計算費用。text/ 李茵琦 Yiyi, Li Yin-Qi images/

展中展原則,讓畫廊可以在展位規劃上設計一個獨立的

Art Basel

區塊來推動,對於畫廊來說,他們的風險相對會比只做 一個個展來說降低一些,也就更願意做這樣的嘗試。 1. 巴塞爾藝術展亞 洲總監黃雅君 (Adeline Ooi) © Art Basel

問:今年的 Art Basel 香港有沒有不同於以往的新策略 或計畫? 如巴塞爾從今年開始,巴塞爾藝術展將對初

2. Richard Koh Fine Art | Natee Utarit, History of the White Skeleton Monster, 2018,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gallery

次參加主展區並位於上層展區的藝廊提供費用減免: 每平方公尺的費用將於第一年減少 20%,第二年減少 10%。香港這方面也會有類似的考量嗎? 1

2

2

087


Art Fair Review

台北的藝術盛宴 回顧一月份台北四場藝博會

雖然時節已經快進入春季,回想起 1 月份的藝術盛宴仍令人感到激動,在眾所期待下,四個藝術博覽 會同時展開,為台灣的藝術市場發展史揭開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四場藝術博覽會之所以會同時舉辦, 當然是由重量級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所帶來的效應,其他三場藝博會可說是 其衛星展,包括在花博舉辦的「水墨現場」、在西華飯店舉辦的「One Art Taipei」,以及在賦樂旅居 飯店舉辦的「Art Future」。

任天晉(Magnus Renfrew)離開拍賣工作之後,其動向一直備受關

塑, 羅 馬 尼 亞 藝 術 家 艾 德 里 安. 格 尼

注,後來確定在台灣推出一個全新的、高品質的藝術博覽會,回歸

(Adrian Ghenie)的傑作以及中國知名

到他最熟悉的藝博會工作,地點卻選擇了台灣的台北,先前消息傳

藝術家張曉剛的新作。台灣藏家也對

出時引來各種揣測,許多人質疑台灣所具備的市場規模是否能夠撐

運用新媒體技術創作的藝術家米歇爾.

起這樣等級的藝術博覽會。在一連串的籌劃工作後,任天晉也正式

魯芙娜(Michal Rovner)和 Leo Villareal

對外公布「台北當代」的舉行時間與地點,遠離了市中心的世貿展

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館而選擇南港展覽館,畫廊數量控制在百家以內,規模較台北藝博 (Art Taipei)略少(以 2018 年台北藝博為例,參展畫廊數量約為

畫廊策略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群

130 多家),但從參展的畫廊體現了展會的質感,在任天晉的號召

展式,展出畫廊旗下具知名度的藝術

下,眾所熟悉的歐美重量級畫廊沒有缺席,包括:卓納畫廊、高古

家 作 品; 另 一 是 個 展 式, 通 常 比 較 屬

軒畫廊、豪瑟沃斯畫廊、立木畫廊、里森畫廊、常青畫廊、佩斯畫

於推廣,把藏家較為陌生的藝術家作

廊、貝浩登、白立方等,當然其中的眾多畫廊已經在香港設有據點,

品做一次完整的個展呈現,至於買氣

並在亞洲市場的開拓上已醞釀發酵中。

高 低, 似 乎 不 是 首 要 目 標, 比 如 豪 瑟 沃斯畫廊展出的 Günther Förg,主走道

除了歐美重量級畫廊之外,亞洲重量級畫廊也都來了,包括阿拉

的大展位上,牆面掛滿這位抽象畫家

里奧畫廊、北京公社、Kukje、漢雅軒、藝術門、ShugoArts、Taka

作品,看起來似乎對於台灣藏家的接

Ishii、東京畫廊 +BTAP、小山登美夫畫廊、日動畫廊、白石畫廊等。

受度與收藏水準很有信心。而聚集眾

最後,台灣本地的畫廊則可看到亞洲藝術中心、亞紀畫廊、双方藝

多當紅藝術家的貝浩登,銷售力依然

廊、誠品畫廊、尊彩藝術中心、大未來林舍畫廊、谷公館、安卓藝

驚 人, 村 上 隆、 加 藤 泉、 丹 尼 爾. 阿

術、就在藝術空間、耿畫廊、TKG +、別古藏藝術空間等;此外在「個

沙姆(Daniel Arsham)都賣得相當好,

人展藝」區塊,以個展為呈現方式,非畫廊展出楊詰蒼、采泥展出

意味著這些藝術家作品目前仍深受台

霍剛、加力畫廊展出徐瑞憲、八大畫廊展出朱德群、索卡則是展出

灣藏家的青睞。

毛旭輝作品。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這場藝博會吸引了 VIP 開幕當天可見許多收藏家身影,來自台灣、亞洲、歐美皆有,

來自台北和世界各地逾 28,000 名觀展

情況可說相當熱鬧,除了台灣藝術界之外,亞洲、歐美各地的專業

者到場,最後一天更發生了持票無法

人士也可見其蹤影,從穿梭在藝博會的人群中,便可感受到這個藝

進 場 的 狀 況, 走 道、 展 位 全 都 擠 滿 了

博會的水準和影響力。佩斯畫廊的冷林表示:「佩斯畫廊的銷售包

人潮,說明了這場藝博會的人氣指數。

括奈良美智的青銅雕塑,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三件作品,奇奇史

第一屆在幾近完美卻帶些遺憾中落幕,

密斯的掛毯和英國藝術家奈傑爾.庫克(Nigel Cooke)的作品。另

對台灣藝術市場的發展,我認為是利

外部分作品已被藏家預訂,包括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雕

大於弊,每場藝博會總是幾家歡樂幾 088


1

家愁,但至少在任天晉的號召下,這些畫廊願意耗費成本來到台

可產生連結效益。這場博覽會很明顯

灣,為我們展出這些作品,台灣藏家們的實力在亞洲有目共睹,這

做出了區隔,以水墨範疇做為主角,以

次他們不用出國,而是這些畫廊來到台北,對於藝術生態的發展,

亞洲藏家來看,台灣收藏家們對於水

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刺激與激勵,畫廊必須繼續精進提升,絕對是未

墨作品、新水墨或當代水墨的接受度

來必要的課題。

相 當 高, 興 趣 也 極 為 濃 厚, 收 藏 古 美 術的藏家或許不會走到當代藝術,但

再來,兩個飯店型藝術博覽會,一個在東區核心,一個在松山區,

當代水墨品項倒是他們會關注的區塊,

兩個飯店藝博同時舉行,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參觀者數量,因

展場甚至還可看到 AI 人工智能所繪的

為日期實在過於短促,就是一個週末的時間,光是台北當代可能就

水 墨 作 品。 參 觀 者 的 年 紀、 族 群 平 均

需要一天才能看完,再選擇一個飯店藝博,基本上週末就結束了。

來說顯然跟其他三場藝博會不盡相同,

因此聽聞許多朋友在這四個藝博會中只看了一至兩個,另外一點

在藝博會眾多的年代下,做出服務區

也是要同時消化四個藝博會,這對非藝術領域人士來說是超出負荷

隔不失為一項聰明的選擇。

的。賦樂旅居飯店新穎時髦,但缺點是腹地不大,在動線安排上很 容易產生問題,似乎不是舉辦飯店藝博會的理想場所;西華飯店歷

一個週末,一次呈現數不盡的藝術品,

史悠久,內部裝潢仍維持較傳統、古典的氛圍,和當代藝術作品之

台 北 頓 然 形 成 了 藝 術 週 的 態 勢, 為

間形成一種反差氛圍。兩個博覽會的獎項比賽「Art Future Prize 亞

2019 年的藝術市場敲醒一記響鐘,在

洲新星獎」、「新賞獎 ONE ART Award」都對年輕藝術家產生很大

開 幕 派 對、 寒 暄 問 暖 之 後, 藝 博 會 該

的鼓舞;此外 One Art Taipei 首次提出「最佳空間呈現」獎項,以此

如何形成更好的效益或為畫廊帶來幫

表揚對展間用心規劃設計的畫廊,選出前三名分別為也趣藝廊、觀

助, 而 不 僅 僅 是 資 源 的 消 耗, 依 然 是

止堂及伊日藝術。整體來看,兩方主辦單位對於飯店藝博會的操作

值得思考的問題。text / Yiyi, Li Yin-Qi

都相當熟悉,展現出專業的一面,證明了台灣在飯店藝博會的成熟

李茵琦 image / Taipei Dangdai、One Art

發展。

Taipei、Art Future、Ink Now

最後要提的是「水墨現場」,地點選在花博,不過因為鄰近北美館,

1. 「台北當代」現場 © Taipei Dangdai

089


1

2

1. 日本收藏家宮津大輔頒發「Art Future Prize 亞洲新星獎」 © Art Future 2.「水墨現場」采泥藝術展位 © Ink Now

090


091


ISSEY MIYAKE Ikko Tanaka

在我的心裡,難以忘卻。他不管做什麼都非常的認

三宅一生「田中一光」系列

田中一光過往的作品經常利用手繪的不規則線條,呈現

真,要更是嚴厲,這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對自己要求 更嚴。一光的價值觀從很大的意義上來說,可謂是在 創造時代!」

出非固定形式的解構形狀。此系列作品的靈感則來自 Otemae Art Center(由安藤忠雄所設計)充滿活力的空 間,描繪出整齊排列的幾何圖形,藉由極簡主義與單色 元素表現出設計不同以往的設計趣味與筆觸溫度。

日前不久,服裝品牌三宅一生在

在極度簡化的線條中,仍可感受

台北遠企購物中心發布了這次

到細節裡的日本職人精神。田中

與田中一光(Ikko Tanaka, 1930-

一光設計出豐富又耐人尋味的獨

不論是流線平滑的圖形中,展露出「書寫符號的運筆

2002) 的 合 作 展, 現 場 還 邀 請

特畫面,其更和諧的融入日本傳

軌跡」,或是「身體律動的舉手投足之間的定格畫

到金鐘影后溫貞菱與金鐘演員

統藝術和西方的摩登設計風格。

面」,完整呈現出三宅一生在服飾設計中,靜態和動

兼 作 家 連 俞 涵 擔 任 品 牌 嘉 賓。

田 中 一 光 曾 說 過:「 以 盡 量 少

態一線之隔的品牌靈魂,沒有皺摺,卻充滿了「褶學」

「IKKO TANAKA」田中一光系

的 資 源, 過 更 豐 富 的 生 活。」

的概念系列,作品圖像呈現出獨特的律動感,動態性

列的全球展覽發展自 2016 年起,

而這樣的理念更是與三宅一生

移動、飄浮、如液體般流動等。簡單的設計卻彰顯田

至今已是第四次的合作。此次的

A-POC(A piece of cloth) 的 誕

中作品當中的世界觀,「符號撰寫時的筆畫過程」,

主 題 從 Continuous Symbol 「 連

生概念不謀而合:「使用最少的

也像是布料隨著穿者的肢體動作優雅的流動線條。

續記號」以及 Circle 「圓形記號」

布料創造出最舒適的服飾!」

text / 編輯部 image / ISSEY MIYAKE

重於活力、趣味與溫度,配合作

三宅一生曾這樣談論田中一光:

時間:2019.01.24 – 03.10

品細節精心挑選各式材質,將作

「 我 還 在 學 習 平 面 設 計 時, 田

地點:台北 遠企購物中心 3F 天碟廣場

品魅力展現於簡約運動風格的服

中一光已經是像神一樣存在的

台中 ISSEY MIYAKE 草悟道門市

飾輪廓當中。

人 了, 他 的 作 品 也 深 深 的 烙 印

台中市政 BOUTIQUE

兩個系列中精心選出,兩者皆著

092


House of Leica Taipei QingTian

目前藝廊展出的是 Patrick Zachmann 在台灣、香港、

永恆一瞬 留駐徠卡之家

影主題,而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一貫都涉及記憶、身

中國所拍攝的作品。曾於 80 年代來到台灣取景拍攝, 如今為了台灣首展開幕而再度造訪的紀實攝影大師 Patrick Zachmann,曾做為自由攝影師,為眾多國際 知名通訊社拍攝新聞圖片,致力於歐洲非法移民的攝

分和移民這三大主題,如他常常將自己法裔猶太人的 身分投射在作品集或電影中,串連敘事,表達思想主 軸;1989 年,他記錄了天安門事件並在國際媒體上 由 台 灣 大 學 的 宿 舍 改 建 而 成,

官 方 直 營 設 立 的 門 市, 深 具 和

廣泛發表,此後的 6 年,他走遍世界各地,以華人僑

保留了日治時期傳統建築特色

風 的 木 格 柵 門 之 後, 再 由 小 巧

民做為拍攝及研究的對象;2013 年,描繪了移民在

的 台 北 徠 卡 之 家, 空 氣 中 瀰 漫

幽 靜 的 戶 外 庭 園 關 轉 入 室 內,

馬爾他、法國和希臘等地遷移的旅程,拍攝了一部關

著一股四季草木的溫暖馨香與

呈 L 形的空間劃分為商品販售

於索馬利亞移民命運的紀錄片等。

藝 術 在 此 生 根 的 人 文 氣 息, 簡

區、 選 書 陳 列 區、 藝 廊, 以 及

約 而 細 緻 的 舊 時 建 築, 屋 頂、

輕鋼架搭建再覆以清玻的展演

Patrick Zachmann 曾說,是鏡頭給了他生命的價值,

樑 柱 的 一 磚 一 瓦, 以 及 時 間,

空 間。 整 體 設 計 則 以 徠 卡 相 機

相機的閃光燈點亮了生命的厚度,從此後他的生命有

彷 彿 就 此 定 格; 陽 光 得 以 恣 意

經典的黑色機身與紅色商標為

了記憶、有了意義。以鏡頭紀錄時代最真實的歷史聞

灑 落 的 全 玻 璃 屋 頂, 代 表 光 影

靈 感, 光 潔 的 木 地 板 則 平 衡 了

名,在徠卡之家,他將帶著他的作品,與台灣觀眾一

之 於 攝 影 的 重 要 性, 亦 代 表 徠

兩 種 醒 目 色 彩, 呼 應 日 式 建 築

起漫遊時光隧道。text / 編輯部 image / House of Leica

卡 相 機 忠 於「 決 定 性 瞬 間 」 的

的 內 斂 氣 質。 隨 意 遊 走 在 專 業

Taipei QingTian 台北徠卡之家

追 求, 日 光 之 下, 一 切 真 實 顯

攝影設備與特色周邊商品之間,

像, 是 徠 卡 相 機 始 終 想 傳 達 的

翻 閱 書 刊, 觀 賞 展 覽, 沒 有 精

日期:2019/01/24 – 03/31

核心價值。

密 機 械 予 人 的 距 離 感, 每 一 處

地點:台北徠卡之家(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六巷 3 號)

角 落, 仿 若 鏡 頭 之 中 的 構 圖, 台北徠卡之家是徠卡台灣首度

093

精準而流暢的訴說品牌概念。


Moshi 產品設計的職人精神

從 微 軟 跳 到 蘋 果 系 統 之 後, 便 對 Moshi 這 個 品 牌 印 象 深刻,走進 Apple Store,除了蘋果公司生產的電腦、 手機、平板,以及周邊相關產品之外,最先會注意到的 便 是 一 系 列 Moshi 設 計 品。 這 個 來 自 美 國 矽 谷 的 品 牌 「Moshi」,成立於 2005 年,由一群工程師、設計師、 材料科學家們所創立而成,在這十幾年間打造出精品 般的 3C 產品及其配件。除了各項通路之外,Moshi 也 在 2015 年開設第一家直營門市,發展至今共有七間, 其 中 誠 品 武 昌 店 更 是 結 合 咖 啡, 形 成 life style 概 念 門 市,讓消費者在一杯咖啡的時間裡,能自由試用店內各 項 Moshi 產品。此次坐在這 Moshi 咖啡裡,與設計總監 Anthony 暢談 Moshi 的設計美學,原來,實用與美感之 間的拿捏,正是那一絲絲微小細節,掌握了恰到好處的 平衡,產品設計的微妙之處潛藏其中。

產品,基於實用為出發 伴隨著蘋果電腦使用者數量的逐漸增加,以及 iPhone 問 世時那股如日中天般的態勢,Moshi 在創辦初期的產品 定位,正是圍繞著蘋果產品的週邊配件,比如充電傳輸 線正是一款熱門的經典產品。Anthony 說道:「除了高 品質,很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貼心及完善的售後服 務。」當蘋果及其他競業只提供一年保固,Moshi 卻能 夠提供線材三年保固,這點自信肯定是來自於對自家產

1

094


2

品的信任與高品質的把關,在此基礎上,更是鞏固了消 費者對 Moshi 的品牌黏著度。

另一個例子,蘋果新推出的充電線取消了原本帶有指示 燈的功能,舊款的充電線亮起綠燈便代表電腦電量充 足,這個消費者習慣已久的功能突然被取消,Moshi 團 隊觀察到人們對這項功能的依賴,於是在充電線上還原 了這個功能,如此便能提供給消費者多一個選擇,這款

1. 獲 得 2019 CES 創 新 獎 的 Symbus Q, 除 了 是 All in one 的 智 慧工作站,同時也具 備無線充電功能。右 為 Moshi 無 線 藍 牙 耳 機 Avanti Air

機在震動的狀態下不至於滑落,而表面極細微的起伏,

2. Moshi 最新的 Q 系列: 左 起 分 別 為 Symbus Q 多功能擴充基座、 Porto Q 5K 無線充電 行動電源、Otto Q 無 線充電盤。

則是讓手機躺下就能充電,無線座充可放置在家中各

在 觸 感 上 更 具 人 體 工 學 的 概 念。 設 計 總 監 Anthony 表 示,這系列的出發概念以「微型家具」為發想,人們喜 歡躺在沙發裡放鬆或小盹片刻,手機所使用的「沙發」,

處,隨時就能輕鬆充電,不僅考量到產品的實用性,更 注重細緻的設計美學,十分令人驚豔。

USB-C smart LED 線材亦獲得了今年的德國紅點設計獎

Anthony 也提到,在這十多年間,其實人們對於產品的

項。從種種例子來看,Moshi 始終在實用與美感之間的

要求沒有太多改變,圖個美觀或是圖個方便,在蘋果電

狹小鴻溝中,想出解決之道,既保留了高度的實用功

腦崛起前的年代,視覺美感偏向繽紛多元;蘋果電腦追

能,同時也在設計上取得絕佳的美感,比起原廠配件,

求包浩斯風格的簡約設計,帶來產品視覺上的改革與潮

有 時 候 消 費 者 甚 至 更 願 意 購 買 Moshi 的 產 品, 這 也 是

流,如今這個時代是多重選擇,既有繽紛多元也有乾淨

Moshi 在商業上能夠屹立不搖的祕訣。

極簡,消費者不僅選擇增加,取得產品的管道也愈來愈 多,對於性價比(俗稱 CP 值)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了。

設計,應該自然融入生活

在這樣的商業競爭下,Moshi 的產品策略始終可以符合

從線材聊起,一路也聊到 Moshi 最新推出的無線充電 Q

消費者的期待,回到上述所提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即實

系列:Otto Q 無線充電盤、Porto Q 5K 無線充電行動

用與美觀這兩點的掌握,思考總在行動之前,而細膩的

電源、Symbus Q 多功能擴充基座,此處的 Q 倒不是意

思考將能體現在最終的產品樣貌上,品牌價值由此而

(註)

味「可愛」,而是來自「Qi」

的縮短。這系列首先

生。text / Yiyi, Li Yin-Qi 李茵琦 image / Moshi

從色彩美學上來看,選擇了中性的灰色系,考量到產品 將會融入消費者的居家生活中,並成為家飾的一部分, 灰色無疑是絕佳選擇。材質是 Moshi 的一大強項,以 Q 系列為例,將矽膠縫入選用的布面,結合成一體,讓手

095

註: Qi,是一種由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縮 寫 WPC)所制定的短距離(40mm,1.6 英吋)低功率無線感 應式電力傳輸的互連標準,主要目的是提供行動電話手機與其他 攜帶型電子設備便利與通用的無線充電。


1

LABIOMISTA Mario Botta & Koen Vanmechelen Genk, Belgium 比利時 亨克

| Creative Office & Studio |

1

096


從一顆蛋開始,關於生命本源那

21 世紀初發表了始自 90 年代的

的?」「同為物種,人類在世界

弔 詭 的 論 辯, 關 於 哲 學, 關 於

生物藝術

跨種實驗項目「全球

中的角色為何?」對他而言,追

科 學, 關 於 精 神 層 次 的 幻 象 與

雞計畫」(Cosmopolitan Chicken

索著的那些答案,自那光潔圓滿

情 結, 萬 物 和 那 奧 祕 的 核 心 其

Project),他將生物多樣性投射

之中,終將誕生。

間, 是 文 化 抑 或 倫 理 的 圍 界,

於文化的混種及跨界想像,藉由

純 粹、 輕 薄 如 許, 至 今 吸 引 探

不同國家的特殊品種雞隻反覆雜

勘 的 隊 列, 攜 回 片 面 光 景, 對

交,意圖繁殖基因最為優越的超

於 生 之 盛 大, 我 們 仍 舊 僅 能 管

級品種雞,目前已培育出具有烏

窺。 出 身 比 利 時 的 重 要 當 代 觀

鴉基因的第 20 代混種雞。「生

念 藝 術 家 Koen Vanmechelen,

命是什麼?」「生命是如何延續

1. 水平拉展的磚造建築 量體,中央垂直置入 一座透明鳥籠,西側 則延伸為溫室。 2. Mario Botta 利 用 高 窗、 天 花 板 段 差、 壁 龕等元素,將室內空 間控制及壓縮為人們 熟悉而認知的尺度。

2 0 1 7 年 , K o e n Va n m e c h e l e n 的全新基金會總部兼工作室 LABIOMISTA,選址於比利時的 亨 克(Genk), 基 地 前 身 是 動 物園,也是煤礦礦區的一部分; 因礦業凋零,這片區域即將規劃

2

為文化發展的重點群落。主持此 案 的 瑞 士 建 築 師 Mario Botta 大 有來歷,他曾在柯比意與路康的 建築事務所工作多年,同時承繼 了神祕哲思與自然物性的詩意血 脈,其設計思維皆以建築的主空 間為整體建構的起始,並且非常 注重光與空間的關係,而非首要 著眼於建築皮層或動線。他的建 築作品,量體通常由他素所喜愛 的簡單幾何造型與混凝土躉所構 成,沒有炫技的痕跡,亦無顯揚 的風格主張,然而,如果細究眼 前那低斂、甚至不起眼的建築, 每一施作細節的精準比例,都淋 漓表現了「立體」的魅力,宛若 融入大地的現代抽象雕塑。日本 建築師、也是知名建築評論家中 村 好 文(Nakamura Yoshifumi) 便以「普通而美麗的實用品」, 如此形容 Mario Botta 的作品。

中村好文另提及:「Mario Botta 先生是位在設計的時候,非常仔 細 的 考 慮 到『 地 方 性 』 的 建 築 家。在這個『地方性』的字眼中, 除了風景,不用說當然也包含了 文化背景與歷史背景。」因此, 面對此案的環境紋理,以及往後 將 與 政 府 部 門 合 作、 打 造 為 一 座大型生態公園的計畫,Mario Botta 將 展 覽 空 間、 工 作 室、 研 究單位等主空間,容納於向昔日 的採礦工廠致敬的黝黑磚造建築

097


1

1. Koen Vanmechelen 由 其生物藝術/跨種實 驗項目「全球雞計畫」 所延伸,以蛋為概念 而講述生命的創作。

體之中,水平向拉展的量體中央開口,垂直置入

2. 磚結構與玻璃帷幕依 序錯落配置,不同層 次的光度得以刻畫 於 室 內, 如 一 顆 神 祕 的 蛋, 容 納 Koen Vanmechelen 的 藝 術 本源。

梯與螺旋梯強化了矩形量體的表現力。磚結構與

一座透明鳥籠,用以飼育珍稀的鳥類,西側則延 伸為一座溫室;建築後方,混凝土原色的外掛階

玻璃帷幕依序錯落配置,加上溫室的橙紅照明, 讓 不 同 層 次 的 光 度 得 以 刻 畫 於 室 內。 有 如 Koen Vanmechelen 所 獻 身 的 生 物 藝 術,LABIOMISTA 沉靜坐落於茂密林間,帶有挑釁意味似的,向外 透露著神祕目光。

Koen Vanmechelen 充滿戲劇張力的雕塑與裝置, 除了分布於基地內外精心挑選的地點之外,室內 的展覽空間,為有別於時下「倉庫」以挑高尺度、 偌大面積所刻意營造的空冷風格,Mario Botta 雖 以金屬、玻璃等現代材質做為主要框架,另一方 面,他利用高窗、天花板段差、展示壁龕等元素, 「控制及壓縮周遭的空間維度,接近人們熟悉、 認知的尺度」,盡可能抹消「我正在觀看藝術作 品」或是「我身在一個展覽空間」的意識,人、 作品、空間的主客界線從而模糊,將更易於沉浸 在 Koen Vanmechelen 猛烈撼動人類感知的藝術形 式之下,生命本質必須直面科技文明的前沿想像。 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LABIOMISTA

098


2

099


波蘭 華沙

| Creative Office & Studio |

Nest Beza Projekt Varsovia, Poland

2 1

100


共 用 工 作 空 間 以 其 開 放、 彈 性 等 特 質, 隨 著 共 享 經 濟 的 興 勃 而 蔚 為 風 尚, 藉 空 間 機 能 的 重 新 組 合 及 配 置, 可 迅 速 因 應 工 作模式的千變萬化,除此之外, 迥 異 於 傳 統 工 作 環 境, 注 重 空 間 設 計 美 學, 亦 使 之 成 為 一 種 更 加 時 髦 的 選 擇。「 接 受 Nest 所委託的共用工作空間設計項 目 後, 我 們 首 先 思 索 的 是『 共 用』在現今工作模式中的真實 涵 意 究 竟 為 何。 人 們 花 費 越 來 越 多 的 時 間 在 工 作 上, 工 作 與 日 常、 休 閒 的 界 線 漸 趨 模 糊, 而 你 我 正 要 挑 戰 這 個 趨 勢, 抑 或嘗試妥協?」

Nest 設 定 入 駐 的 族 群, 是 非 常 重 視 時 間 管 理, 每 天 可 能 只 有 短暫幾小時或僅在週末工作的 新 世 代, 因 此,「 打 造 一 所 俱 樂部」是 Beza Projekt 擬定的設 計 策 略, 抹 除 工 作 與 生 活 之 間 的 界 線, 像 是 帶 著 手 機 在 咖 啡 店 裡 工 作, 或 者 待 在 一 個 功 能 俱 足 且 景 觀 良 好 的 辦 公 室, 美 感 與 效 率 同 時 高 度 運 行, 工 作 不 再 是 只 能 屈 就、 只 求 趕 緊 完

2

工 的 苦 差 事, 反 倒 可 視 作 一 種 現代閒暇活動。

「為平衡幾何建築外觀的稜角 分 明, 我 們 盡 可 能 讓 室 內 平 面

1. 融合圓桌設計的接待 櫃台,訪客等待時可 圍坐談天,營造如辦 公室夥伴的親密感。

鄰窗高架座位區的延伸長桌與 無 背 靠 高 腳 椅, 營 造 舒 適 減 壓 的氛圍。另一系列則包含書桌、

由波蘭建築公司 G5 Architekci 所

保 持 開 敞, 並 在 布 局 中 置 入 大

設計建造的建築,共 6 層樓高。

量 圓 弧, 細 部 則 讓 不 同 材 質 創

1 樓 是 咖 啡 吧 和 一 個 lounge 形

造豐富質感。」包括空間動線、

態 的 熱 門 辦 公 桌(hot desk),

實 體 隔 層、 家 具 輪 廓,Beza

際 需 求 提 供 服 務。Beza Projekt

Beza Projekt 亦 刻 意 將 接 待 櫃 台

Projekt 皆 捨 去 工 整 的 直 角, 讓

團 隊 說 明, 設 計 兩 套 系 統 家 具

融合圓桌,「來訪的客人可以像

流 暢 的、 近 乎 直 覺 的 空 間 感 紓

的 用 意, 即 是 希 望 每 位 入 駐 者

是 Nest 的夥伴一樣,在圓桌邊

解 人 們 對 於 環 境 的 潛 在 界 分。

都可以找到喜愛且適合的工作、

圍坐聊天」;2 樓是兒童友善環

設 計 團 隊 也 為 Nest 特 別 訂 製

休憩角落。

境,附設日間托兒所,父母也可

了 兩 種 系 統 家 具, 大 多 使 用 簡

在此處理手邊急需完成的工作;

便 的 密 集 板(Medium Density

3 樓劃分為開放空間與辦公空

Fiberboard)為素材,搭配天然

間;4 樓主要用來舉辦活動;5、

木 皮 貼 面; 其 一 設 置 於 公 共 區

6 樓亦是辦公空間,另附設了一

域, 低 矮 的 桌 几 與 沙 發 能 夠 依

間大型會議室。

照 使 用 需 求 而 自 由 拼 組, 以 及

101

2. 品牌識別系統的孔雀 綠大理石紋被印製為 壁紙,鋪設於所有立 柱表面,並為室內色 彩定調。

櫥 櫃、 雙 面 書 架, 功 能 性 強, 樣 式 簡 樸, 為 工 作 進 行 時 的 實


1

102


自 Nest 品牌識別系統所擷取的 孔 雀 綠 大 理 石 紋, 做 為 視 覺 主 體,Beza Projekt 將 之 印 製 為 壁 紙, 鋪 設 於 所 有 立 柱 表 面, 並 以 此 為 室 內 色 彩 定 調。 異 材 質 的組合讓藍綠色階及紋理自然 成 形, 家 具 與 家 飾 的 米、 橙、 紅、 紫、 咖 啡、 淺 綠, 對 比 色 塊 的 游 移 跳 躍, 金 屬 物 件 的 局 部 綴 點, 表 露 現 代 審 美 意 趣。 「Nest 整 體 繁 複 的 視 覺 效 果, 來自著眼於大處的解決方案以 及 注 重 微 小 處 的 美 感 細 節 」, Beza Projekt 形 容 的 是 設 計, 或 許也是現代人看待工作與生活 的全新觀點。 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Beza Projekt、Jacek Kołodziejski

2

1. 異材質的組合讓藍綠 色階及紋理自然成 形,金屬物件的局部 綴點,表露現代審美 意趣。 2. 空間動線、實體隔層、 家具輪廓的直角皆被 替代以圓弧造型,讓 流暢的空間感紓解人 們對於環境的潛在界 分。 3. 兩種訂製系統家具之 一,包含書桌、櫥櫃、 雙面書架,樣式簡樸, 功能性強,滿足工作 實際需求。 3

103


泰國 曼谷

3

| Creative Office & Studio |

CC Office Creative Crews Ltd. Bangkok, Thailand

有 別 於 曼 谷 予 人 的 繁 盛 印 象, 在 華 人 聚 集 的 古 舊 城 區 Talad Noi,以多元混融的文化、狹窄 巷 弄 構 成 的 街 道 網 絡、 密 集 的 排 屋、 散 布 的 攤 販 而 自 成 地 域 生 態, 且 因 當 地 政 令 對 於 高 樓 層 建 築 的 嚴 格 限 制, 至 今 仍 維 持「 雞 犬 相 聞 」 的 聚 落 規 模。 近 來, 因 排 屋 翻 新 的 法 規 鬆 綁, 許 多 排 屋 被 改 建 為 民 宿、 咖 啡 店 等, 當 地 建 築 設 計 公 司 Creative Crews 的全新辦公室便 選 擇 落 腳 此 處, 嘗 試 挑 戰「 展 現排屋可適應各種用途的多功 能性」。

CC Office 的 基 地 是 由 兩 幢 相 鄰、6 層 樓 高 的 排 屋 所 打 通 而 成, 首 先 將 整 體 空 間 規 劃 為 兩 個 區 塊: 裝 設 空 調 系 統 的 南 側 空 間, 做 為 工 作、 生 活 的 主 要 場域;北側則讓空氣自然流通, 整 合 了 公 共 空 間、 服 務 空 間 與

1

104


2

輔助設施,設計團隊因而拆除了原有的鋼筋混凝 土樓梯,替代以份量、視覺感較為輕盈的狗腿式 樓梯(dogleg stairs),不僅有利空氣循環,梯井 亦成為一處可彈性使用的空間。在實踐城市綠化 的前提之下,2 樓臨窗的挑高空間中還種植了一 株黑板樹,為缺少植生景觀的街區妝點綠意。

1. 改造原有的鋼筋混凝 土樓梯,梯井覆以當 地民居慣用的剪刀狀 可動隔柵,成為可彈 性使用的空間。

自新舊元素、材質的配置及組織,亦可看出建築

2. 平日可供大眾租用的 會 議 室, 共 有 兩 間, 皆位於 2 樓。

也就是這些永恆不變的意念與畫面,得以跨越線

師的感性思維。兩人認為,每一角落,無論是翻 新改動或保留原貌,都聯繫著過往居住者的回憶,

性的時間軸,延續建築的生命力。團隊決定讓室 內原有的鋪面保持原樣,為配合空間機能所添加 的飾面層,大多選用未加工、未經過多雕琢的自

在平面規劃方面,團隊掌握簡潔、開放的設計策

然材料,刻意與建築的原始元素形成明顯區隔。

略,充分發揮基地格局方整的優勢。1 樓是品牌

例如,打通兩棟排屋時在牆面留下的痕跡、原先

let 的零售店,2 樓有兩間會議室,平日可供大眾

樓梯拆除後所遺留的印記,皆未重新塗敷灰泥,

租用,若團隊有空間使用的需求時,亦可闔上活

讓建築本體的分寸肌理能夠被記認,「回憶」能

動式隔屏,將之合併;另一側是開放的餐廚空間,

夠 繼 續 存 在;Creative Crews 團 隊 再 以 當 地 民 居

有了黑板樹的綠蔭,彷彿置身自然。除了 6 樓供

常用的剪刀狀可動隔柵(scissors gate)做為貫串

作員工宿舍,3、4、5 樓皆為辦公室,延續開放

所有樓層的物件,亦是場所精神的象徵。

布局。建築師所使用的 4 樓,特地闢出一方露台

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Creative Crews Ltd.

空間,汲引大量自然光,「有些陽光燦爛的時日,

(photo_Art4D Magazine & Takdanai Raktawat)

光線像是從遙遠的海島照射過來,為室內塗抹上 夢幻的色調—我們希望可以複製這樣充滿生機 的景致。」兩位主理建築師 Puiphai Khunawat 與 Ekkachan Eiamananwattana 以感性的口吻,說明 將露台設置於此的用意。6 樓的宿舍亦附有一座 大面積的戶外露台,並設置了乒乓球室、酒吧等 休憩空間。

105


1

1. 辦公室的平面規劃採 取簡潔、開放的設計 策略,充分發揮基地 格局方整的優勢。 2. 一株黑板樹被種植於 2 樓臨窗的挑高空間 中,為缺少植生景觀 的街區妝點綠意。

106


2

107


日本 奈良

4

| Creative Office & Studio |

New Light Pottery ninkipen ! Nara, Japan

1

108


如同品牌命名,盛光之器,ninkipen !主持建築 師今津康夫(Yasuo Imazu)在建築皮層鑿做最大 程度的開口,藉以容納基地周圍的青綠田疇,還 有光,來自攝影師河田弘樹(Hiroki Kawata)的 手工燈具品牌 New Light Pottery,2015 年成立之 初,便是由今津康夫設計並建造其工作室,因為 品牌大受歡迎,原有的工作室規模已不敷使用, 2018 年 8 月,遷移至日本第一座列入世界遺產的 古蹟—奈良做為古代皇居的「平城宮」側近,嚴 格管制開發限度的開闊平原區域。這處由老屋改 建,兼具辦公與展示機能的品牌總部空間,設計 工作依舊委託 ninkipen !負責。 2

今津康夫充分利用基地條件的優勢,讓建築裡外 場景、新舊元素,輝映於自然環境的清新色澤與 黃銅燈具的溫暖光芒之中,因而無違接融。對於 構築時間已超過半世紀的舊屋量體,今津康夫盡 可能保留房屋原有樣式,就連立面的鏽蝕也未加 處理,為翻新的淡灰屋瓦、純白壁面添賦歲時情 調,在此前提之下,加固力矩結構,讓建築承重 系統得以負擔大面積落地窗與多位向開窗,不僅 讓日光得以自在流轉於室,亦成為燈具的最佳展 示櫥窗;另在屋後增設一戶外平台與通道,區隔

1. 1 樓半部是會議空間, 多盞吊燈自挑高天花 板垂懸而下,點綴暖 爐與植栽,亦可視作 品牌 showroom。

材料,以空間的明亮開敞應和燈具的簡約輕盈。

2. 建築師盡可能保留房 屋原有樣式,立面的 鏽蝕也未加處理,歲 時情調之中,成為燈 具的最佳展示櫥窗。

可視作品牌 showroom;另一半部是辦公室,建築

3. 會議室旁的辦公室, 自地面抬高半階,讓 機能隱晦轉換,並壓 低彩度以營造穩重調 性。

使用於油布地氈與部分電腦椅,降低彩度以營造

1 樓半部是會議空間,坐落在挑高天花板的下方, 垂懸著多盞吊燈,一旁配有暖爐,點綴植栽,亦

師巧妙將此空間抬升半階的高度,讓機能隱而不 宣的轉換,用色也有別於開放空間,略深的草綠

穩重調性,同時不失鄰近自然的愉悅感受。

工作人員及訪客的進出路線,室內的功能分區亦

攀上 1 樓中心位置的樓梯,帶著某種煽動情緒的

更顯明確。

用意似的,今津康夫特意將樓梯尺寸設計得較為 狹長,訪客對於即將到來的場景不禁感到期待—

原先的室內空間幾乎全被拆除重建,1 樓延續建築

眼前變得晦闇的一切,有如某種魔法,人們瞬間

立面的灰、白色調,四壁重新粉刷了建築師形容

墜入安靜而深沉的夢境。2 樓做為品牌的主要展

為「蛋殼白」(eggshell white)的白色塗漆,地

示場域,建築師選擇再現日本傳統民居的空間尺

面則是未拋光的現澆混凝土,選用極簡現代風格

度,而非一般展示空間的敞亮。壓低重心的天花

的鐵灰色家具,大量的原木則做為結構與框架的

板,近在眼前的厚實椼樑構造與纖細的金色軌道, 勾勒出富含現代感的抽象美學,環繞周身的深墨 綠壁面,讓門窗透露的室內之白、景觀之綠,以 3

及造型輪廓分明的燈具與光線,在空氣中飄浮起 來,幽幽照亮了夢中風景。text / Lynn Kao 高湘寧 image / Hiroki Kawata 河田弘樹

109


1. 深墨綠壁面,凸顯門 窗透露的室內之白、 景觀之綠,以及造型 輪廓分明的燈具與光 線。 2. 將老屋的力矩結構加 固,讓承重系統得以 負擔大面積落地窗與 多位向開窗。

110


1

2

111


Art BOOK

書名:非洲藝術 African Tribal Art

朋 友 問 我 該 如 何欣 賞 部 落 藝 術, 無 非

術,豐富而強烈。他在世時,只賣出一

作者:呂英菖

就只需要如孩童般好奇而開放的心與

幅畫作;他去世後,畫作卻依然對我們

出版日期:2018 年 12 月

眼。欣賞藝術是最直接的文化體驗,透

說話,傳達他的悲憫與易感,傳達生命

出版社:小巴廊 www.44artgallery.com

過直覺去感受它們的形式—部落藝術的

的狂喜與絕望。透過文字與插畫,我們

表現,觸及了人類微妙而赤裸的自然情

看見梵谷困頓蹇厄的一生,飽受折磨卻

看 著 書桌牆上掛的 Fang 族 白 色 面 具,

感。我常在思考他們在如此艱困的自然

又發光發熱的靈魂。

彷彿時間把我拉回 22 年前的偶遇,也

環境下,所創造出來的造型純真卻天馬

開啟了我的奇幻旅行一直到今天。我人

行空,簡約卻深具現代感,這股強烈的

編輯部推薦:

生 第 一 件 部 落 收 藏 品, 是 1996 年 花 了

生 命 力 一 直 迴 盪 在 心 中, 我 感 謝 這 一

這本《This is 梵谷》是一本輕鬆而氣質

2/5 的薪水所收藏的加彭 Fang 族面具。

切。(節選自《非洲藝術》序文)

十足的自傳書,全書以梵谷的畫作、繪

第一次接觸到非洲部落藝術,連它的地

者精彩的插畫與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

理位置都沒任何概念,直覺吸引我的是

我們再一次回顧梵谷的一生。插圖附帶

純真與趣味性,就從這一件 Fang 族面

書名:This is Van Gogh

有一些文字區塊,讓讀者能在欣賞插圖

具開啟我的部落藝術收藏人生。

This is 梵谷

之餘,閱讀段落式的短文。整本書的頁

作者:喬治.洛丹(George Roddam)

數也恰到好處,不過分厚重而讓人感到

一直以來部落藝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

譯者:柯松韻

吃力,不妨給自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

分,如同家人般的隨行著。與我的關係

繪 者: 絲 瓦. 哈 達 西 莫 維 奇(S awa

透 過 本 書, 沉 浸 在 梵 谷 的 生 命 歷 程 之

超越了收藏者與物件的關係,更像是我

Harasymowicz)

中,感受那份源自生命最純粹的創作感

創作上的啟發導師。因為地理位置的關

出版社:天培出版社

動。

係,生活在亞洲的我們,對於非洲部落 藝術的認知可能是貧乏。難以計數的部

「縱使我常面臨痛苦深淵,於我心中,

落藝術研究與主題書籍,巴黎、倫敦、

卻依然保有平靜、純粹的和諧與音樂。」

台灣在 2 月底也上映了一部與梵谷有關

布魯塞爾、紐約等舉行定期的沙龍展,

─文生.梵谷。梵谷的人生不斷重複同

的電影《梵谷:在永恆之門》,這部電

以及部落藝術藝廊的普及……,歐美對

樣的循環:先度過一段相對快樂的時光,

影聚焦於梵谷自殺前的最後時光,走進

於部落藝術的著迷與投入是令人難以想

卻突然受到打擊而情緒崩潰,將他捲入

一位儘管被懷疑訕笑、病魔纏身,仍創

像的。在西方的世界裡「非洲部落藝術

絕望中。藝術與自然,成為他逃避痛苦、

作出許多震撼人心、舉世所愛藝術作品

的造型,被認為是一個天真風格並具有

感受狂喜的出口。然而,即使自身生活

的畫家的心靈與世界。這不是一部解剖

強烈的視覺衝擊渲染力的代表。」我希

多難,他卻不忘對更為困苦的人伸出援

式的傳記電影,更像是基於梵谷的書信

望能分享給更多人去認識與了解這迷人

手,農人、工人、小販、郵差,也成為

與他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所呈現出的事

的領域。部落藝術的知識是透過一點一

他畫中主角。梵谷一世多情,畢生寂寞,

實、傳聞,以及那些清明時刻創造的吉

點累積所建構起來的,不同的美感認同

強烈的情緒讓他難以跟身邊的人溝通,

光片羽。

也是如此。

但他的才華將這些情緒轉化為視覺藝

11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