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 造 城 事 , 品 味日常 110年度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 年度成果集
目錄
34 單元二: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4 序 6
一場堅持長達 20 年的都市再生軟性工程
10
製造空間知識的所在點
16 單元一:以「專業」為指引-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2
18
模式語言 x 社區營造
22
社區地圖 x 社區營造
26
關係網絡 x 社區營造
30
整建維護 x 社區營造
36
實習課堂筆記
44
歷年計畫實習基地
46
永昌里綠點串聯
52
岩山社區
58
都市健康綠生活
64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
70
無圍牆博物館
76
撫遠街整宅
82 單元三:再生網絡-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84
以「關係」澆灌「行動」的種子
86
創造有機的網絡關係,滋養行動量能
88
新芽長成,持續開展行動參與
92
尾聲:未完待續的社區行動
3
序 Preface
4
5
序 一場堅持長達 20 年的都市再生軟性工程 文 / 陳信良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處長
北市都更處長期致力推動都市再生,有別於過往由上而下的都市再生政策推動,近年來隨 著公民參與意識提升,也一再展現出都市再生策略需透過培力機制,培養市民參與、主動 關心都市相關議題的基本知能與精神,使更多人投入都市再生行動,公私協力、由下而上 解決都市發展下所面臨的議題。 其實,早在 2000 年,臺北市政府即率全國之先,開辦青年社區規劃師的培訓,許多年 輕工作者組成新的社區規劃師團隊,實質投入社區規劃的行列,至今已逾 20 餘年,而後 2012 年的儲備社區規劃師、2015 年啟動社造人才計畫,到 2018 年成立都市再生學苑, 即是一改過去政府主導概念,轉而重視在地社群共同參與的展現。
6
7
針對一般對都市再生或社區改造一知半解,或是想開始改變社區,卻不知道從何 下手的民眾來說,「都市再生學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作為臺北市社區人才 培力的孵化搖籃,學員可以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社區營造夥伴,也能在培力過 程中,透過田調或走讀等活動,開始主動關注自己生活的社區與公共設施的建置, 或是理解社會與都市中的紋理脈絡,成為參與都市再生或社區營造的重要夥伴。 轉眼過去,都市再生學苑邁入第 4 年尾聲,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學員們仍不畏 影響、堅持到底,發揮社造精神展現韌性,共同協力產出實習成果。期待都市再 生學苑的學員們莫忘初衷,能持續在臺北市的各個社區深根茁壯,持續關心都市 中的多元議題;未來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將持續肩負著市民都市再生與社區營造 基礎知能培力的任務,在課程執行力求突破與創新,讓更多市民在具備基礎知能, 期待集眾人之力做社造,打造更棒的臺北城。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處長
8
序 製造空間知識的所在點 文/魯貴顯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 社區培力組 計畫主持人
從社區規劃師到社區人才培訓,最終再以都市再生學苑社區培力組名 之。乍看之下,這只是市政府為公民提供的學習資源,同時多少帶有 公共空間啟蒙的意味。但,細究近三年來社區相關的課程、計畫的結 構變化以及產出的效果,不難發現,我們對城市空間及其知識的想法 早已改變。原來,都市再生學苑裡所發生的一切,經營團隊、課程、 空間改造、對外的合作關係、公部門的治理模式,皆依據著 F. Kittler 所謂的媒介而運作著。
10
11
早在 1782 年,奧地利帝國的 St. Pölten 市的修道院房舍被迫廢除,改為兒童教育及 駐軍之用,部份則作為倉庫,此後,城市變為一個抽象的空間,可為不同目的而被 部署物品、人員、資料,以供存取,就像郵政系統在當時穿梭於門牌地址之間,運 送訊息、貨物。可以說,現代城市是一個由無數媒介交錯而成的空間,甚至,它本 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媒介。據此,臺北市早已是諸多訊息流動、儲存、處理的空間, 車站、橋樑、公園、醫院、社區、實作地點,甚至,下水道、光纖、瓦斯輸送設備 之類的基礎設施(在 S. L. Star 的意義下)也是傳送及累積訊息的空間,並因此潛在 地形塑了都市的行動者、公民身份。如今,我們正努力在諸多媒介的訊息流中建立 一個新的訊息節點 - 都市再生學苑 -,將專業的空間知識、分佈各處的實作空間、 市民們的社區經驗、公部門的規劃觀點、大學機構、非營利組織等等匯聚一起,揉 合出新的公民知識類型,並再回過頭來回應先前這些散佈各處的知識、經驗。
12
13
“ 這是新的空間知識的生產方式 ” 空間的建構性質不再只是追溯到文化、傳統、意識形態、政治旨趣之類的「結構因素」, 例一。社區培力組的學員並不是來此取經,反而,學員以他 們個人的空間感知及經驗(包括所謂的地方知識),呼喚空 間的專業視角、技術。他們呈現的作業、期末成果報告時而 粗糙,但又能激起專業者的興趣,將之視為市民的質樸空間 想像,同時,這些成果時而有深刻洞見,且近似學術論證的 風格,足以當成宣傳學習成果的範本。空間研究的學者與空 間實務的專業者終於在再生學苑裡找到可以對比、引用、區 別的對象。
除了人的感知 - 現象學意義 - 所創造的空間之外, 社會學意義的當下空間(gegenwärtiger Raum)應該是一個描述空間建構性質的概念: 在任何一棟會議大樓,或一座文化園區,或凱達格蘭大道的抗議現場,都有無數的互動發 生著並消失著,但更重要的是,總有外人從旁觀察著,描述著他所看到的「互動空間」, 即便他自己正處在一個與別人的互動發生著相互觀察的空間。這也就是 Muri 所說的處境 性質(Situatives)對於城市空間的重要意義:在城市中以觀察城市的方式建構城市的空 間。據此,都市再生學苑既是 Gieryn 說的所在點(Truth Spot),是在臺北市這個模糊的、 空洞的概念下不斷透過空間之描述及實作製造出關於臺北的城市空間之知識,同時,再生
例二。學員大多有著實踐的動機,欲解決社區裡的特定問
學苑也是 Muri 說的一個有待填補互動內容的公共空間,它像一個舞台,讓演員們意識到
題。在學苑裡,他們往返於物理空間與社會意義的兩端:藉
對城市的諸多觀察會在時間中創造及消失。
由改變空間,以促成居民間的關係改變,或者反過來,藉由 設計活動,改變居民對於空間的集體感受。因此,社區培力
計畫主持人
組提供的實作空間不是建築圖上的「空」間,也不是為了執 行特定的功能,反而較是文化意義的空間,即,學員學習的 是介入、融入,並長期等待社會關係變化。也因此每個時期 的社區空間,皆被看成是異質的。學員看似學習觀看空間, 但習得的是對社會關係的敏感能力。
14
15
以「專業」 為指引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每個來到再生學苑的人們,都對社區有些好奇,帶著想要了解、關懷、 探尋的議題,到此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探索。 當我們結合觀察工具與專業技能,面對社區中看似隨機無序的日常, 平日視而不見的關係像是褪去偽裝般顯露無遺。社區營造也於此時萌 芽,逐步串起社區生活的有機關係。
16
17
如何從社區空間內的「東西」回到「關係」? 無論是大尺度的公共工程,還是小規模的社區改造,我們該關注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相較於現在,臺灣早期的社會呈現的是一種「東西很少、但關係很好」的一種社會氛圍, 隨著時間演進,物質條件變好、資訊科技發達,使我們生活中的東西「變多」了,但關 係是否有變的更好呢?這其實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個空間中的物品不會憑空出現,「東西」一定是由「誰」基於「什麼原因」擺在空間內。 前面這句充滿了括號的話,其實就在描述空間裡的「關係」,也因此空間賦予東西內容
探索社區空間與關係的觀察工具 文/陳鳴誼
之所在。所以當我們在做各種工程或是改造的時候,設計者的目標應該非常清楚,在社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模式語言x社區營造
區空間中想達到什麼樣的社區關係?誰的關係?什麼樣氛圍的關係?進而思考「東西」 應該放置什麼?誰決定了「東西」……等議題。
經典工程顧問公司 經理、鄭翔仁
城市與社區是一複雜、多工、互相層疊的有機 體,而都市再生學苑的培力訓練,也是讓身處 於這樣的城市中的我們,了解如何將各種知識、 能力、經驗化為行動的基礎,一步一步建立對 社區空間的認識,建立關係的連結,回饋於每 一次的行動探索。
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與好關係 「模式(Pattern)」是一種在物體或事件上,所產生的規律變化與自我重複的樣式與過 程,而這些過程經過觀察、紀錄、統計、歸類以後便稱為模式。「模式語言」就是用上 述過程尋找「形態」背後各種「關係」的運用方法,其所涵蓋的尺度大至區域城市、小 至物品元素、上至空間規劃、下至社會行為,並透過分析意涵及設計規劃,來勾勒出每 一種「好」的關係。
18
19
尋找社區中的模式語言──操作要領 中原地景建築系的喻肇青教授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要做大師、請先動手」,文中清楚的說明在 區觀察、動手實做,透過訪談與觀察的過程,共創願景的大地圖。
訪談不只能獲取珍貴的一手資料,也能捕捉更多空間裡的「關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學校、在社區,面對真實世界所產生默會規則的複雜性與變動性,所以應該要捲起袖子,進入社
「訪談」-- 獲取一手資料的最快方法 係」。雖然訪談對象的回應不一定客觀,但這都是來自「生活」 於此地的人們對空間的了解,背後存有豐富的生活脈絡,能更
「觀察」-- 進入社區的第一步 觀察可以區分為四個維度,第一維度是物質性的觀察,像是所
「大地圖」-- 讓每個參與者都能「看見」
第三維度是涵構性的觀察,也就是人與空間的關係、場域中的
在社區討論的過程中,確認「家」的所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各個組成元素的因子;第四維度則是空間裡時間性的變化。
所以「大地圖」故名思義地圖一定要夠「大」。而除了讓每個人 都能看的到之外,地圖也能將資料具體呈現出來,有如拼圖般,
「動手」-- 組織腦袋的過程
讓大家把各自的觀察資料組裝在一起,最後呈現出地區的特質, 並且讓所有人都能知曉這張地圖的意義。
動手的過程夾雜著個人主觀的視角與意識,你可以選擇性地忽略 某些物品、也可能強化某些物品的存在,這些經過有意識的選擇 與組織,最終展現在圖面上的一切,正是動手的價值所在。
我們經過各種學習、練習,開啟各樣不同角度的觀察視野後,當我們重 新進到不同社區空間,看到社區事物的另一種樣貌時,也才會發現,原 來我們的這座城市原來是無比的精彩。
20
21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看到的物品;第二維度是感知性的觀察,好比香或臭、明或暗;
真實且扎實的呈現空間裡的各種關係。
展現社區的故事、特點、議題 文/侯力今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經理
面 向 的 行 動 計 畫, 以「 臺 北 市 多 元 的 空 間 議
學員們,社區地圖的重點不是畫得漂亮,而是
題」,引導學員運用各種知識與技術。在多元
需要透過「主觀視角」,記錄下印象深刻的元
有趣的都市空間中,讓學員們共同工作、實驗
素,這樣才能理解社區脈絡,也才能在理解社
共創、進而理解關心公共事務。但學員們來自
區脈絡後,透過地圖展現出社區的故事、特點、
各行各業不同背景,對於怎麼認識空間、怎麼
議題。
記錄空間、怎麼盤整議題,就需要循序漸進的 運用課堂中所學到的「工具」及「工作方法」, 才能在過程中建立對社區的認識,進一步的梳 理、分析,理解社區內在的關係。
社區地圖強調的是社區中不同元素的蒐集網 羅,使用上多元且活潑,甚至能夠運用社區地 圖在活動之中,讓各年齡背景的參與者一起共 同創作,甚至透過這樣的踏查及繪製,發現地
在社區地圖及疊圖課程中,特別強調動手繪製
方特色與社區集體意識。而議題疊圖則是更靠
過程的重要性,要求學員們要實地去觀察、記
近空間專業者所使用的工具,透過議題疊圖「分
錄,並自己動手。因為繪製過程中,需要不斷
類」與「套疊」, 需要有目標、有系統的觀察、
「解讀」與「解釋」空間裡各個元素存在的原
再透過圖層分類,才可能得出有意義且可以分
因,不斷自問為何記錄這個、背後意義又可能
析、比較的資訊。
是什麼?這樣的過程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是
22
23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透過繪製社區地圖,理解社區脈絡,
一個「篩選」跟「判讀」的過程。課程中提醒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社區地圖x社區營造
「都市再生學苑」的實習及培力,著眼於空間
課程中讓學員以小組方式討論踏查的區域、觀察
的分類,當學員們熟練疊圖技術後,就可以針對
的議題、記錄的重點、人力的分配……等等。然
不同社區的特性與需求,去增減圖層的類別。
後再各自抱著各自的任務外出觀察、記錄。接著 圖上,然後開始套疊,並結合觀察的資訊、訪談 等開始分析。為了讓學員可以較快速上手,提供 可以參考的三大分類:硬體空間、自然資源、人 的活動,其中包含八種不同的圖層:閒置空間 與社區髒亂點、違停與堆置物品點、街區友善路 徑、特色房屋、交通、公共設施、綠色資源、社
透過疊圖的分析及比對,便能讀出一些線索,能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再回到基地將各自所觀察紀錄的議題圖層畫到底
發現社區的優缺點,並思考如何利用這些優缺點 來解決社區的課題。但這樣的繪製及分析必須滾 動式的進行,因為在不同時段或是不同利害關係 人的視角下會有不同的產出,所以這樣的「工 具」及「工作方法」要跟著社區營造一直重新翻 攪、重新認識。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區故事點及記憶場景指認。當然,這並不是絕對
雖然 109 年及 110 年社區地圖及疊圖課程都因為 疫情而有影響,但學員們非常用心的產出令人驚 喜的地圖及疊圖。反而只想提醒學員們,別讓工 具綁住自己,讓自己過於緊繃,失去製造有趣行 動的機會。這堂課是希望大家能活用地圖這個工 具,輔助大家專心的去看、去聽、去感受,慢慢 把關心社區的心融入生活,才是社區營造一步步 發展的捷徑。
24
25
學苑學員們能夠重新理解都市、社區皆是由不同的社群組構而成、重新認識「人」在都市裡的存 在狀態,透過建立此一認識論,以便在都市再生、社區營造或生活環境改造(OpenGreen2.0) 等相關行動上,能夠發展出相對應的方法(論)。 自「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推動伊始,主要核心的關注就是聚焦在:「人」。無論是日本まちづく り常常談到的人、文、地、產、景五大類,或是台灣「六星計畫」分為人文教育、社福醫療、社 人共生的生態與物種、人類的經濟發展等等。但「人」究竟如何存在著、如何被鼓舞進入公共領 域呢? 好長一段時間裡「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彷彿給了我們一個解釋的框架、努力的目標,但是社區營
26
關係網絡x社區營造
造工作者或社區組織經常努力不懈地邀請、揪社區裡一個、一個又一個的居民後覺得氣餒,疑惑
都市即網絡、織網即再生
還是有人「跟不上來」、不願意加入這壹個大家庭,甚至很多明星社區裡的領頭羊最後心灰意冷
文/連振佑
之後,整個社區似乎跟著沈寂而黯然失色。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 副教授
為什麼費盡千辛萬苦卻無法透過 1+1+1+1+1+...... 打造「壹」個(單一的)認同或社區?總覺得
27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區治安、環保生態、產業發展、環境景觀六大面向,都是關心著人的需求,人們生活的場域、與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這幾年我在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講授「利害關係人與社區網絡關係(圖)」,最大的目的在於讓
這堂課預期會是學員們認識論上重要的轉折,從單一、集中化的認同與行動目標,轉向分散、
者能夠擁有源源不絕的熱情與戰鬥力,
多重的組構方式與實施策略。當學員們拿出紙筆畫出社群關係圖,從自己居住的棟別與樓層
經過多年的摸索、各種相關專案的經驗,
開始,認清共同居住的社區裡誰跟誰有連結關係,理解每個住戶都是行動者(actor)、不同
我們逐漸地凝聚出並倡議應該把「社群
的興趣讓住戶們形成多重交錯的社群(community),他們都在某些時間裡成為重要的節點
組構社區」、「社群協力營造社區」的
(node) 轉動許多議題或行動,這時從事都市再生或社區營造的工作者就開始像統籌、靈活搭
概念作為相關工作者重要的認識論。透
配不同部門的經理人一樣,穿梭於行動者、社群與節點之間,自由地、愉快地推展讓社區、
過都市再生學苑這課程,講授觀念並引 導學員如何盤點社區裡不同的社會網絡 關係,從社區裡不同角落會出現的社群 聚會,一個一個找出來標示在圖上,把 這些網絡關係圖像化放在心裡、或是張 關工作已經觸及了哪些社區裡的社群、 還能夠針對哪些不同旨趣的社群來發展 其他議題與活動;這樣一來就能夠動員、 鼓舞社區裡更多更廣泛的居民們展開公 共生活。
讓生活、讓社會更好的各式各樣行動與措施!
與物質設施,如建築物、馬路、公車、 號誌、標線 ...... 等等,彷彿城市就是這 些「元素」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熙來 攘往的人們,大家好像都忙碌地穿越街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貼在社區工作站牆上,這樣就能知道相
當我們站在城市裡,我們見到許多硬體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為了使投入都市再生、社區營造的工作
道、上下交通工具或是停等紅燈,但通 常卻忽略關心他們彼此的關係與內在, 只見好多「1」在城市裡漫步。「利害關 係人與社區網絡關係(圖)」課程的宗 旨之一,就是想要激發學員們「看見」 別人看不見的網絡關係,發現這些「1」 彼此之間的關係,洞悉原來這個城市裡 總是一群、一群的市民相聚、分散、再 相聚重組、分散 ......,每個人總是在某 個不同的社群之間停留與移動、找到各 式的認同與發展。
28
29
以「專業」為指引
以「專業」為指引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聽見「都更重建」與「整建維護」時, 直覺聯想到硬梆梆的技術與工程,看待其是否有效的成果 也是「Yes」or「No」的二元區分,一翻兩瞪眼的不存任 何模糊空間;而社區營造則與之相對,直覺聯想可能是各 種軟性的活動、居民的關係,當中存在許多模糊的、開放
重 建 以「 關 係 」 為 基 底 的社區生活
以有自己的想像與不同的組合,並同時存在。
口述/黃芳惠
跨入都市更新與整建維護的領域,把兩個性質迥異的概念
文/鄭翔仁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協同主持人
的、異質的、各自定義的元素,讓每一個參與進來的人可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整建維護x社區營造
然而,都市再生學苑藉著跨領域的計畫,在這兩年間嘗試 湊在一起,藉此機會開啟與公部門政策的對話與反思,從 實務面洞見城市改變的可能、發掘社區營造蘊含的價值。
30
31
以「專業」為指引 與日常建立有機關係
今年我們以各樣的社區行動,走入實務場域與都市更新處的「整建維護」政策共同協作。當社區 營造進入整建維護的實務場域發揮所長,透過體驗、遊戲、共作等媒介,和不同價值、立場的居 民開展互動、建立關係。在關係深化的同時,聆聽居民想法、給予觀念上的擾動與刺激,讓每個 參與者發展各自獨特的社區想像。如同我們初次進入撫遠街整宅社區時,就有居民願意與我們攀
在過程中,我們將多元異質的想法與包容理解的度量如同潤滑油般注入社區,滋潤社區
談,僅管口頭上充滿對外來者的不信任,但與我們親近的行動中,卻又透露出對於改變的想像與
內部早已停滯、鏽蝕的齒輪。或許現實中關於坪數、價值、利益等的現實問題並不會因
期待;或許,社區只是缺乏一個轉譯者,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創造改變的開端。
此消彌,但相互理解的價值能使溝通過程更加鬆散,讓人們開始思考不同角度的想法。 雖然計劃內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可能不足以產生影響「結果」的改變,但若我們再仔細 點聆聽,再貼近些觀察,就能發現社區裡的各種討論聲音漸漸發生變化:藉著數百種生 活想像的交集,社區內支持與反對的討論能夠更加務實,脫離情緒式的唱反調與惡性拉 扯。這樣的結果,無論最後是「成」還是「不成」,都能使社區醞釀更豐沛的能量,迎 接下一個議題與變化。
32
33
名為「共作」 的學習體驗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課程最重要的是,跟大家一起花時間做某件事所累積下來的情感,比最後到底 多少人出席、賣出多少東西還更重要。" "當大家共同走過一段有爆發力的過程,其實都會留下一個很好的記憶,也會變 成未來再次回來一起邁向下個任務的動力。" "課程真正的好玩就是在團隊合作,因那些努力的過程彼此聊天,加深夥伴間的 情感,更了解彼此。" "跟這些人一起度過這段時間的生命,才是真正可以留下來的東西!" - 110 年度招生說明會 - 歷屆學員分享摘錄 -
34
35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實習課堂筆記 我 闖 進 都 市 議 題 以 後 來 不 及 逃 走, 只好在這泡了下來 文/劉建成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服務推廣組 創新長
於是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呢?為什麼這些人會
情。越投入一件事情,就會越愛他,也就越
想要投入在都市議題和公共事務裡面?乍聽
希望他長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但在都市再
之下,在學苑的練習好像是要你對社區愛不
生學苑的題目裡,還得把「他者」放進自己
釋手、又要即時放手、要進入到像是其中的
對理想狀態的想像。
一員、又要能跳脫到陌生人的視角,來回往
從組內的隊友,到其他組別的戰友,到實習 老師、社區民眾最後再到考評委員,每多考 慮一個人的想法,就是對原來抱持的理想刮 一刀,慢慢看著他變成完全不同的模樣,「消 磨 」 一 詞 在 這 個 狀 態 下 成 了 更 具 體 的「 削 磨」,每個人都像在用極大的熱情為彼此被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投 入 公 共 事 務, 怎 麼 想 都 是 會 受 傷 害 的 事
覆 之 間, 不 免 時 常 要 面 對「 進 一 步、 退 兩 步」、「昨日信心滿滿,今天捲土重來」的 挑戰。作為一個定期拜訪的客人,我嘗試在 主人們的熱情中看出端倪,並且找到重新認 識這件事情的方式,靈感的啟發,是都市再 生學苑的「學」,我們一起來學什麼呢?
削掉的部分敷上自己的特效藥。
36
37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學習團隊合作 學苑裡的每個角色,其實都在學習尋找平衡點,在舞台大小有限的情況下, 誰主導、誰輔助,如何妥善配置大家的觀點,怎麼讓這些觀點彼此增益,怎 麼注意到團隊能量的流動,如何讓推進的積極性不要變成內耗的摩擦力……,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更積極的去思考,如何創造更大更好的空間,讓自己和他 者能發展成更成熟的樣子。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最困難的事情是,所有人,都要有「舞台是每個人都得費盡心力去搭建」的 觀念,當參與搭建的人越多,投入的越多、沉默的人越少,舞台的演出空間
學習以問題為導向 要找到自己和議題之間的關連性,愛議題
放下自己對理想狀態的執著,練習把「想
而不是愛自己看似美好的解決方案。
像」擴大,變的能涵蓋時空,也變得具體
如果每個人都堅持己見,點子不同很難相 容,硬要整合會變成包山包海包吃住的方 案,更沒有重點,執行起來也更沒有勁, 因為每個人都在達成自己打了 6 折的理想。 反過來說,越愛議題就越需要瞭解議題,
38
才能變的越大,眾人的知識、智慧、能力和素養才有機會一次在台上碰撞。
到可以和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溝通。這與削 減的概念不同,此時每個觀點都是增益的, 每個角色的參與都能幫助我們挖開議題的 不同面向。於是乎,才有機會找到現階段,
要學習的是,不再等待 主動參與在自己想要看見的改變裡
以我們的能力,合適於投入並創造影響力 的槓桿點。
39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學習先看答案 有的時候為了讓每個成員都能夠投入其中,會一直將想要做的事情模糊化、擴大,到 最後終究會迎來收斂的陣痛。 設計思考 Prototype & Test 概念,就是在幫助我們不要一直埋頭寫推理小說,推論 整件事情會如何發展,如何高潮起伏,如何加進角色讓團隊的成員感覺到有在參與、 有被尊重;反而,我們要試著先看答案,先翻到最後看兇手是誰,先知道來自於社區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使用者的觀點和體驗,如此往往才是真正尊重大家的投入和時間的方式,產出「真的」 有影響的內容,而不是又一本關於都市議題的推理小說。
學習感受 在學苑學習感受的意義在於,學習從自己的行動裡,知道自己真正在意、喜歡的 事情是什麼,因為我們說「身體是誠實的」,因為學苑「真的」包容各種可能, 當你想怎麼樣都可以的時候,就是你真的能接近自己內在的答案,重新認識自己 的絕佳時機。參與學苑的朋友,有長有少,在這裡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才有機 會在田野裡學會捕捉他人的感受。
40
41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 我自己也在學習 ” 學習當考評委員 其實在學苑參與考評委員的歷程中,最常
以用「我」這個角色參加這個會議?不是一
感受到的情緒是自我質疑,「我是不是不
個嘗試把設計思考應用到都市議題的專家,
具 備 可 以 擔 任 這 個 角 色 的 專 業 知 識?」
而是用我的感受、我的體會、我的認識和我
「臺北市都市發展近期的重點是什麼?」
接觸到的新知與學員們交流。
有哪些?」一直想把自身的專業「設計思 考」和「都市議題」結合的渴望,反而形 成某種門檻,就是無法深刻的「聽」進學 員的狀態,聚焦在「給予」好像有幫助的 專業知識上。
那次的線上交流會只是個開始,我卻在參加 的尾聲把裝滿自我質疑的浴缸塞子拔掉了, 從此以後是空的,可以先裝進學員、再裝進 我 的 故 事, 混 合 成 能 讓 人 在 裡 面 浸 泡 的 氛 圍,彼此都獲得前往下一個階段的能量。設 計思考和都市議題,不會因為哪邊更專業、
還記得一次期中交流會,主持人翔仁在事
花更多時間而得以結合,這兩件事情能夠碰
前的引言裡提到「交流」的概念,學員之
撞出新火花的前提,在於兩邊都讓出一點自
間、學員與考評委員之間,可以用一種分
尊自重的空間,創造一個「空」的地方,才
仔細一想,或許每件事情都是這樣。祝福每一個都市再生學苑的學員,
享的心態認識彼此在做的事情,那個當下
有機會裝進一起走向未來的想像。
都能空出一個大浴缸,和你的夥伴、面對的議題、協助我們的朋友,
有一種身上的枷鎖被卸除了,我是不是可
42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都市議題近年來的趨勢跟嘗試過的作法
一起在裡面泡一下!
43
北投區
107 年度 (1). 藝術進入社區(北投區)-陳彥慈老師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士林區
(2). 老舊街區再生(大同區)-黃芳惠老師 (3). 在地兒童教育(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4). 小屋串連(大安區)虞葳老師
108 年度 (1). 艋舺城市博物館(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2). 小屋串連(大安區)-虞葳老師 (3). 老舊街區再生(大同區)-羅皓群老師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4). 創意翻轉城南(中正區)-蕭松年老師 (5). 食物研究圖書館(松山區)-謝碧鶴老師 (6). 社區影像紀錄(大同區)-黃芳惠老師
109 年度
內湖區
110 年度 (1). 都市建康綠生活(信義區)-吳明錡老師 (2).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中山區)-侯力今老師 (3). 無圍牆博物館(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4). 岩山社區(士林區)-鄭小塔老師
中山區
(5). 永昌里綠點串聯(中正區)-黃芳惠老師
松山區
大同區
(6). 撫遠街整宅(松山區)-張耕維老師
(1). 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弄(中山區)-侯力今老師
中正區
(2). 年輕視野下的老舊街區(大同區)-游政韋老師
大安區
(3). 無圍牆博物館(萬華區)-陳德君老師 (4). 醫療保健綠生活(信義區)-李佳蓉老師
信義區 萬華區
(5). 南機場循環實驗聚落(萬華區)-蘇映塵老師 (6). 社區開講 534(大同區)-許倩華老師 44
45文山區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永昌里綠點串聯 不把有效當目標─ 減法的社造學習心法 實習區域:中正區 / 實習老師:黃芳惠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
社區營造工作是條長遠的路 而學苑的實習課程, 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起點
# 城市綠點 口述/黃芳惠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協同主持人
撰文/鄭翔仁
46
47
在實習的這幾個月裡,我時常和小組的夥伴 社區營造跟一般的田野工作一樣──它是長時間的,但和田野工作不一樣的是:
法,就是不要把「有效」當作目標,反而應
社區營造是一群人在做的。正是有群實習夥伴互相幫忙,每個個體才有進退、
該回過頭來審視,自己是否在任何一個環節
思考,甚至休息的空間。所以當你有所收穫,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與自我成長的
中「有所收穫」。
時候,這些豐富個人的能量會外溢,分享給小組的其他夥伴們,營造出正能量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們提醒、強調:在社區裡,最有效的學習方
的實習氛圍,然後變成大家學習、成長的養分。這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一起的過程」,也是我常常說的「夥伴關係」。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期初在課堂上學習運用工具、技能來認識社 區、盤點資源,看著同學們思考有沒有哪裡 做得不夠深入、哪裡的觀察有問題,戰戰兢 兢的找尋答案。但事實上,社區並沒有正確 答案,方法也不用每個人都會、也不是大家 都用這些方法來實踐才是有效的學習;相反 的,我們應該更加的放鬆,思考投入社區的 初衷,並在行動過程找到自己的答案、回應 社區真實的需求,找到自己的動力與收穫, 再繼續地投入這一個、或下一個社區。
48
49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就像為了準備社區觀察作業,小組聚在一起對著地圖討論、對話、互相了解,開始認 識彼此的喜好。一次、兩次、三次……大家開始從「同學」慢慢凝結成一個 Team。對 我來說,這些互動、對話、分工、協作的「過程」才是實習課程真正的精華。
# 親子參與
甚至,我們實習小組的正能量也會感染社區。大家還記得第一次和社區志工們準備活 動的兩個小時嗎,先是有些僵硬的和長輩們介紹活動,然後長輩們開始慢慢能夠感受、 想像遊戲的模樣,大家越來越放得開。接著,各種彆扭拘謹的禮數慢慢消失,取而代
50
之的是輕鬆自在的互動笑鬧、不大正經的臺灣國語對談、以及所有人對於活動成果的
請記得那段在社區大幹一場的美好回憶,然後繼續下一場社區行動吧!
躍躍欲試。
過程才是社區營造的魅力與真諦。
51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岩山社區 不只帶領實習─ 也是對社區的重新認識 實習區域:士林區 / 實習老師:鄭小塔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社區工作是什麼?「社區」對居住在其中的人們,是 一個什麼樣的感知存在?對社區的情感與連結,又可 以如何發生?這是我常問自己的問題。我一直覺得要 「進入」社區,是件不難,但也不容易的事,與其說 是一件「事」,不如說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生活在 社區中」和「能看見這個社區的樣貌」,本來就不是 自然相通的。
# 街廓綠美化 文/鄭小塔
52
岩山里 里長
53
岩山社區是我從小生長地方,但自成年後也多年在外工作,回來參與社區工 作後,有一個重新看見,並再次認識社區的過程。今年岩山社區有機會成為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都市再生學苑的實習社區之一,對我而言,藉由帶領學員們實習,透過偕同 不熟悉社區的夥伴邁步進入、認識社區議題的過程,我也得到了重新看待社 區的視角。
過程中,我對學員們參加課程的熱情感到神奇, 社區踏查,但是五月中疫情爆發,幾天內快速升 因密集的課程時數對於上班族及學生來說都是頗 級到三級警戒。社區發展協會、里辦公處的活動 重的負擔,更不要說課程時間之外,需要進行的 都暫停之外,街道上更是人煙稀少,人人謹守防 調查以及作業時間。佩服我們這組的輔導員弘 疫規範,宅在家。疫情變化了慣常的節奏,沒有 欣,學員昇達、雅青、瀚臨、宗翰、伊婷、月娥、 了往常透過實體活動接觸居民的機會,學員們相 悅恩、筱涵、書宇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餘,仍熱 對缺少了在空間中走動,由人際互動中,經驗而 切地參與社區創意發想的可能性。 今年五月初分組後,學員們就搭配課程開始進入
54
來的社區感知。但是,疫情也開了另一扇窗,在 艱難而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探索什麼樣的形式與 活動能開啟另一種社區介面。
55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 地方文史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在學員們初到岩山里導覽時,我的設計 就是,開放所有社區的行程表以及正在 進行的議題,邀請學員加入正在進行中 的 社 區 工 作。 但 也 歡 迎 學 員 們 發 展 創 意,觀察後另開議題。最後回到現況去 對話,請他們提出解方或是觀察紀錄, 鼓勵學員不管怎麼樣先有行動想像,往 下設想、推演,再到實際採取行動,進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而在過程中摸索解決的可能性。這次學 員都能從本身工作的經驗背景或是系 所專長來做為切入社區的切面,他們的 積極與熱情,也同時刺激我從他們的視 角,重新認識我熟悉的社區。
結業式成果展時,我驚艷於學員們縱然在疫情的限制下,仍創造出與社區連結的不同方式, 每一個呈現都讓我印象深刻!而我也期待能有機會邀請社區居民來看展,給居民一個通過別 人怎麼呈現他們熟悉的社區,而重新認識看見自己社區的機會!
56
57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都市健康綠生活 社區營造的「勿擾模式」 實習區域:信義區 / 實習老師:吳明錡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
無論就各種意義上來說, 今年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 綠色照顧 文/吳明錡
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 執行長
鄭翔仁
58
59
雖然早已經歷過新冠疫情,但當它悄無聲息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地再次襲來,卻仍令人措手不及。不過,疫 情帶來限制的同時,也伴隨對學員們行動思 考的挑戰:三級警戒下社會互動的限制,凸 顯社區營造工作對社區互動的創新需求;另 一方面,社會對於醫療公衛照護體系的討論 聲量,也遠大於疫情對公共空間與日常生活 改變後的關懷。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 健康綠生活 也因如此,一路上明錡老師不斷在一旁提醒同學們:對社區及公共空間的思考需要 更細緻入微,不只要觀察那些能被看見的空間與關係,更要看見社區裡「看不見」 的細微變化,例如空間的佔據與使用、城市社區中相對弱勢的長輩與孩童行為模式 的變化……等。觀察之後大膽的發展想像,切實的規劃行動,在行動裡嘗試加入未 來的可能性,讓社區行動預示出社區工作者所想像的未來藍圖。
60
61
從成果看來,這些來自不同專業背景,年齡與經歷相去甚遠的學員們,伴隨一路上討論、爭 執、共作的過程,確實地完成老師每一項叮嚀與期待,也在此基礎上往前一小步,運用「勿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擾模式」來「打擾」社區,透過愛傳遞自身對空間及社區關係的覺察。這讓小組不只從中醞 釀行動能量與夥伴連結,也為再生學苑留下一種全新的社區互動思路。
代融合共作,真實的走入社區田野;也要聽取夥伴贊成或反對的意見,相互討論、說服。如同明 錡老師曾分享過的概念:世代共好,世代前進就意味著人人都被需要。在實習過程中,每個人都 是團隊中的轉譯者,在一次次的爭吵溝通裡相互理解、包容。慢慢的,越來越能運用多元角度轉 譯不同的話語,彼此從行動中相互學習;許多自我成長的果實也在此時開始成熟收穫。相信在短 短幾個月的場域實習過程裡,這些自我的學習遠比實習的考評產出來得更加珍貴。
62
63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對每位來到再生學苑的同學而言,實習課程就如同社區工作的迷你縮影,過程中不只有老中青三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都市水環境 宜居小巷弄
與
社區營造作為一種生活的延伸 實習區域:中山區 / 實習老師:侯力今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宜居的城市魅力,重點是在巷弄內的生命力及市民生 活細節的體驗及感知。所以「都市水環境與宜居小巷 弄」這一組的探索主題,是先從水環境出發,認識都 市中看不見的水路,進而引導大家去探索城市的變遷 及認識雙連不同區塊的人文、產業與氛圍。
# 都市水文 文/侯力今
64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經理
65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可惜學員們才剛進入社區開始踏查社區,還 沒來的及跟不同利害關係人做訪談及認識, 疫情就阻擾了伙伴們與社區的互動。還記得 5 月 14 日晚上,小組聚集在好人好室三樓, 攤著大圖描繪著踏查的發現,討論著雙連大 溝的都市水綠環境、到文昌宮及雙連市集的 宗教人文、再到赤峰街及中山北路巷弄內的 文學設計產業。
# 宜居城市 66
67
一組在雙連大溝,則是用比較輕鬆隨意的方式和路過的鄰居打招呼,這
到學員們對於無法實體碰面、無法進入到社
樣看似隨意的方式,卻讓學員們真實的收集到社區裡的正反聲音,及不
區與居民交流的焦慮及無力感,但大家仍然
同利害關係人在面對社區議題時的各種矛盾。透過這樣的小活動,讓學
盡責地透過線上討論、線上資訊的收集,一
員們感受到社區營造並不是獨立於生活以外的工作,反而它需要融入生
步步的嘗試理解社區的議題並找出可能的解
活之中,才能回到社區的根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關係」。
方。到疫情趨緩時,組員們一致認同在疫情 期間所缺乏的社區互動、人與人的交流就是 再生學苑實習的精隨,也因此用小規模打游 擊戰的互動方式,策劃多場次的小型社區交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5 月 15 日發佈三級警戒,疫情期間可以感受
流機會。學員們也發現到雖然一樣在雙連, 收集到的資訊有很大的差異。一組在文昌宮 及雙連市場前運用地圖及照片去引導互動, 因為預期遇到的人群會以遊客居多,所以設 計了雙連周邊景點說明並使用 QR CODE 的 方式收集問卷。
68
很喜歡也感謝這次實習小組的學員們。多元的組成,有退休人士、社會 人士、年輕大學生、也有本國或外國觀點的差異。各自有不同的成長背 景、專長、技巧,互相扶持著,就像是小型社區一樣,彼此分工彼此磨 合。願大家在往後社區營造的路程裡,帶著更多的經驗、方法與工具, 持續累積滾動。
69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可是因為區位及時段的不同,碰到的人群及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無圍牆博物館 意外的驚喜─ 「無圍牆」的另一種意義 實習區域:萬華區 / 實習老師:陳德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擔任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實地實習導師第四年,遇到 疫情,讓我更清楚導師的職責,和市民網絡的力量。 我認為實習導師是學員介入社區的橋樑兼翻譯官,了 解學苑前期課程做相互搭配,成就學員的社區學習藍 圖,找到社區價值,與小組一起回饋貢獻成為社區力 量一部份。
# 疫情觀察 文/陳德君
70
萬華社區小學 負責人
71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疫情在萬華爆發,萬華成為媒體輿論塑造的「破口」。5 月我 們實習行動正要展開,卻遇到三級警戒,萬華實習怎麼辦呢? 作為萬華社區規劃師,經歷過 SARS 危機,這次我看到當萬華 夜市、商圈、店家、寺廟都自主封城,街上空無一人的時候,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臉書社團的互動,卻比平時更為熱絡。萬華鄉親互相打氣、詢 問快篩問題、醫護分享第一線所見、甚至版主發起送便當挺醫 護行動一呼千應,社區力量在網路上一樣可見,甚至危機時更 多發力。我於是建議學員改從網路做田野。在萬華,除了組織 經營,臉書社團社群發展是近年另一股力量,關係不同,樣態 不同,影響力也不一樣,我認為與實質人際關係的維繫運用, 互為因果,互相給力。
72
73
實習學員於是決定個別先加入臉書臉書社團「潛水」,而社團的活絡互動,也真給了學員豐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富的觀察和力量。他們不只感性感受,更運用分類使資訊可以量化、數據化,方便分析萬華 人疫情或日常生活的關注領域。網路社團的匿名性、多樣性,成為認識社區的優勢,不具有 特定組織包袱,而能認識到更全面的社區樣貌。當我串聯發起的「萬華社福便當」透過線下 與《我是萬華人》版主討論合作,由版主發起防疫外送「義勇軍」的志工行動成立之後,學 員更因有了可觸及的行動接點,而能聚焦對田野觀察後的產出行動是什麼。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學員後來以萬華社福便當為題,發揮專長合作使用網路軟體 Gather Town,策劃了一場線上 展覽兼導覽,作為成果發表。展覽內容留在網路上,供我能夠繼續運用。今年的實習,因為 疫情,讓我們從網路開始,也小結在網路上,但學員彼此之間,卻好像一起患難也找到克服 的方法一樣,更有深刻的感情。7 月有一次組聚(當然是線上),我們聊到實習主題「無圍牆」 的意義,好像是突破一種界線,曾經以為介入社區一定要跟居民互動,如今卻能從線下、線
今年這麼特別的實習經驗,回顧過去三年略作比較,我認為人與人的連結在危機時
上交錯的張力裡,找到人與人連結的真諦。
會有所整理,而更聚焦發力。經歷疫情,我們更理解到萬華老城的危機,是長久難
# 社區社群 74
以表達自己、論述自己的價值危機。展望未來,一起找價值,化危機為轉機,是都 市再生學苑萬華實習小組可以切入的角度。
75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撫遠街整宅 遠端的你好嗎? 實習區域:松山區 / 實習老師:張耕維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也或許又是個巧合,撫遠街的街名,猶如地名上的撫 遠般─那般遙遠。 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恐懼著看不見的恐懼,不知是 否已受到了滲透的你我,集會是被禁止的。僅能保持 著距離,才得以確保安全,就連眼神也無法彼此確認 的距離。
# 整建維護 文/張耕維
76
財團法人臺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 專案規劃師
77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 社區擾動
在這麼特殊,卻又似曾相似的一年,很多事物、想法,眾人無法一同在同一個時空中,參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與感受。基地的田野觀察,僅能各別透過訊息上的線索,獨自前往。然而,這樣像背包客 自助旅行般的孤單而獨立,正也讓大家打開著最熟悉且敏銳的自身感官,感受觀察著社區 的樣貌。如果不是彼此差異的不同,那彼此該如何感受到彼此之間的存在?
也正因為如此,田野之後大家各別所提出的觀察和方案,有著各別獨立完整的面貌。 也因試圖獨自站立過,所以更能明白彼此能以獨自站立的姿態呈現,所面對過的過程, 而更能理解重視著彼此。
78
79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名為「共作」的學習體驗
如果我不是你,而我也無法是我們的全部, 那麼我該如何想像著、和打造出能是一個 整體的我們?既然無法同一時空,那麼能 所同時的即時感,是否如此必要?打電話 給你,和寫信給你,是否有著不同?親手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一種難以名狀的社造魔力
寫信給你,和打字給你,是否同樣意味? 如何讓你每次討論,皆由一位組員擔任召 集人。討論時由召集人擔任主席,邀請組 員發言。召集人同時可指定其中組員來進 行當次討論紀錄,以及指定邀請其中一位 組員擔任下次討論之召集人。
然而,雖然無法彼此眼神的確認,但我們已穿越了時空限制,藉由不斷的想像著你我, 而每一次短暫的交會之間,確認了彼此。
80
81
再生網絡
再生網絡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至今已走過四個年頭,一路以來我們 和許多的學員、社群、組織開展互動,使有機的關係隨著 計劃交錯糾結,伴隨著學苑一同成長茁壯,編織出屬於臺 北市的社區營造樣貌,也轉化為孕育城市行動的土壤。
82
83
以「關係」澆灌「行動」的種子 自最初的社區規劃師、到中間的社區營造人才培訓計畫, 再生網絡
再生網絡
至現今的都市再生學苑,一路以來非常大的意義與任務的 轉變,即是整個城市空間的策略與命題,已經鑲入社區人 才培力過程的想像中。因此都市再生學苑不只是單純的讓 更多市民有社區營造的體驗,更多的是鼓勵每一位民眾投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入社區行動,成為社區的實踐者與行動者。 因此我們帶領學員們,一同穿梭於課堂與實習田野之間, 儘可能讓學員與講師、知識與應用的交互作用在社區中發 生;也在勇敢磕磕碰碰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的討論與對話, 對外學習介入、嘗試擾動,對內讓夥伴關係發酵。然後, 期許在結業之後,和大家手把手一起走入不同的社區,參 與及創造每一瞬都市再生發生的當下,讓每一位學員都成 為臺北市都市再生的見證者與參與者。
84
85
創造有機的網絡關係,滋養行動量能 也因這樣的期待,都市再生學苑開始透過品牌對外合 作接觸不同的團體、社區、社群,產生更多的有機連 結。透過無論計畫內部或外部的各種機制與合作,與 各種面向的議題、計畫、資源結合,帶來更龐大的能 再生網絡
再生網絡
量滾動著,吸引越來越多的團體組織向我們靠近。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像是參與全促會所舉辦的交流活動,引介學員進入不同的社區,協助 社區發展協會的行動與規劃;或是延伸實習課程所留下的關係,串起 青少年議題下的相關社群,開展更多的行動可能;又或與大專院校的 USR 計畫串接,合作開設田野課程、提供實務經驗和學術開啟對話…… 等。當這些綿密的關係隨著計劃進行,持續成長、茁壯、交錯、糾結, 各樣有機的互動在學苑內外運行,漸漸地構成一種特殊的支持系統: 各種與社區相關聯的資訊、資源漸漸匯聚於此,開始創造出無數的參 與機會。藉由各種參與機制,讓每一個想要行動的學員能抓住機會、 每一位有所行動的學員在其中獲得能量。
86
87
雖然因為疫情的影響,可惜無法看見大家在行動中開展自我對話的過程、得到提案行動的體驗, 但我們依然看見這些對社區充滿熱誠的夥伴,仍努力不懈的耕耘:孝威依舊致力發展社區營造導 向的都市更新模式的論述,甚至製作出用於社區溝通的桌遊;耀宏持續蹲點在萬華社區,以行動 讓社區更好;凱毓則實踐了原先提案計畫的構想,成功的將一種公益的社區經濟模式推出募資計 畫,並已經成功地達成募資目標。
再生網絡
再生網絡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新芽長成,持續開展行動參與 除了常態性的入門與實習課程,今年學苑也開始嘗試利用計畫內部的子計畫,邀請學 員專案式的參與:其中包含共同籌畫與協作的暑期體驗營、以及提出自己行動主張與 想法的自提計畫。希望藉由這些機制的設計,鼓勵學員透過提案行動,真正的投入社 區實務的練習,探尋自身對社區參與的想像與答案。 88
自此,我們也逐漸發現,再生學苑所串連起的各 種有機連結不只是對外,更是對內綿密的編織著, 組成屬於臺北市都市再生的發展過程中,不可或 缺的一種柔軟卻堅韌的力量,默默地改變我們的 城市生活與內涵。
學員實務觀察文章連結
89
尾聲:未完待續的社區行動 社區究竟是什麼?經過幾個月的課程與實習,或許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 同,甚至還會覺得模模糊糊,但請不要擔心,因為社區營造本來就不是 短短幾個月的事情。 再生網絡
再生網絡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綿密編織的有機連結
90
91
92
從介紹社區的理論工具、領著大家跳入田野,一起觀察、討論、發想,然後有所行動。行動過
社區行動並不區分規模大小,也有各樣的參與樣態,可以長期的執行行動計劃、也可以單點的參
程會面臨到各種的經驗,無論是愉快的回憶或惱人的惡夢,但消化以後那種「喔~原來這也是
與活動。但無論如何參與,行動才是不斷收穫的過程。都市再生學苑在社區營造這條漫漫長路上,
社區?」的豁然開朗,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培力,也是每個社區行動者必經的自我探索過程,
就像是個基地般,讓每一位行動者稍作喘息、補充能量之後,能更加堅定持續行動的念頭。只要
進而思考「城市」、「社區」、「人」之間的關係,找尋社區之於每個「我」的獨特意涵。
參與在社區營造的行動裡,就會有我們在路上一起作伴。
93
2021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 社區培力組 發行人|陳信良 審稿協助|陳信良、陳建華、簡瑟芳、謝明同、詹育齊、邱于真、 楊銘澤、吳嘉芸 ----------------------------------------------------------------總編輯|魯貴顯 主編|黃芳惠 執行編輯|鄭翔仁、林輝順 美術設計|林輝順 平面攝影|林輝順 插畫設計|蔡佾庭 出版日期| 2021 年 11 月 ----------------------------------------------------------------出版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168 號 17 樓 電話| 02-2781-5696 執行單位|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 319 號 5 樓 電話| 02-2700-7055
廣告
94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 社區培力組粉絲專頁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