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第 3 年計畫】 計畫申請書 計畫名稱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申請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 姓名
郭大維
單位/職稱
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聯絡人姓名
田孟凌
單位/職稱
專任研究助理
聯絡人電話
(公)02-33661883
(手機)0988-077803
聯絡人 電郵地址
ntuhacreating@gmail.com
傳真 號碼
02-23638127
申請學校地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址
申請日期: 107 年 1 月 8 日
i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第 3 年計畫】
計畫申請表 計畫名稱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申請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 姓 名 /職 稱
郭大維
ktw@csie.ntu.edu.tw
電話
(02)3366-5996
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手機
學術副校長
傳真 計畫期程
107 年 2 月 1 日至 108 年 1 月 31 日
計畫聯絡人
承辦單位
(請簽章)
(請簽章)
會計單位
計畫主持人
(請簽章)
(請簽章)
i
0988-077-803 (計畫聯絡人田孟凌) 02-2362-7651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第 3 年計畫】
計畫摘要表 本計畫以「食養農創」為內涵目標、以「應用實作」為執行目標,推動教師合作開設跨學門 共授課程,要求課程必須進入社會的實作場域,以引領學生提升理解力、重整力及新創力,從 而回覆大學的社會責任、建立社群的共生關係。我們寄盼這個課程計畫能改變臺大的課程文 化,回應社會對工業成長主義的省思、對人土永續關係的期望。本計畫的課程及場域之規劃分 述如下: 一、「跨界共創課程」之規劃:本計畫強調跨學門教學特色,劃分為「三層三養」兩大軸線,, 提供不同領域的教師彼此合作。三層是在執行目標上區分為知識層級、應用層級、實作層級, 三養則是在內涵目標上區分為經濟之養、社會之養、文化之養。除正規課程,也將彈性而機動 地開設工作坊、寒暑期課程。 二、「社會實作場域」之規劃:本計畫規劃了校內及校外兩類場域來落實應用教學,二個校 內場域因就近、易用之便,供作一般教的參與討論、原型開發之用;四個校外場域則具真實、 深刻之特質,供作特定課程介入社會實踐之用。第二年將再繼續開拓校外可供教學合作之場 域,預計至少增加兩個以上。 預計開設跨域共創課程及預期成果摘要如下表: 跨域共創課程 層級別
課程/ 工作營 名稱
開課 系所
1. 基 礎 社 會 關 懷認知及個案 調查與分析課 程/工作營
文化社會與 地理系 自然 政治生態學 地理系 概論 飲食與文化 人類系
學生 參與課程之其他領域 搭 配 實 作 模 擬 場 人數 系所及教師姓名(如 域(場域名稱、位 跨校合作請另說明學 於校內或校外、其 校名稱) 他說明) 60 地理系黃宗儀 紹興社區 30
地理系洪伯邑
坪林
60
人類系童元昭
溪洲部落
人類系
35
臺灣都市與 台文所 文學 社區組織與 社工系 社區發展 區域地理 地理系
80
人類系呂欣怡、城鄉 溪洲部落 所吳金鏞 台文所蘇碩斌 南萬華、大橋頭
75
社工系陳怡伃
南萬華
50
地理系洪廣冀
南萬華、八斗子
都市人類學
ii
地理思想
地理系
50
地理系洪廣冀
開鏡五四三 食 養 農 上限 創新設計學院吳米森 100 工作坊 創 預期成果摘要 2. 跨 域 技 術 研 習及創意思考 與問題解決課 程/工作營
預期成果摘要
3. 實 作 專 案 及 駐校社會型企 業家/非營利組 織專家參與課 程/工作營穴
紹興社區 技術課程
重視理解力,學生應能分析農食系統、人文與自然環境、都市議題之關 係,並且開始關注社區的人文歷史與文化活動。本計畫校內外場域可作 為學生初步理解食農議題的根基,發展未來策劃方案的興趣。 食物農業與 社 會 系 25 社會系簡妤儒、地理 溪洲部落、坪林 社會 與地理 系洪伯邑 系 鄉村農業體 生傳系 40 生傳系闕河嘉 宜蘭深溝 驗 Soundscape 音樂所 20 楊建章(音樂所)、 大橋頭、南萬華 /Sound Art 澎葉生(音樂所) (聲景與聲 音藝術) 照護住居與 社 工 系 20 城鄉所黃舒楣、社工 南萬華 社區 與城鄉 系陳怡伃 所 創新社區設 社 會 系 70 城鄉所張聖琳、社會 南萬華、大安區 計 與城鄉 系黃舒緯、社會系范 所 雲 田野工作坊 食 養 農 上限 人類系呂欣怡、社工 臺大週遭 100 系陳怡伃、城鄉所黃 創 舒楣、地理系洪伯 邑、城鄉所謝昇佑 重視重組力,學生將應用食農概念,回應社區的需求,且能結合影音與 文字的技藝,透過貫穿日程生活的聲音與藝術,進入社區,與居民一同 營造社區文化,或透過文物材料策展,形塑有創意的方案,進行包裝與 宣傳。學生應將知識打破重組,將校內外場域的問題,規劃為具體可用 的原型草案。 氣候變遷與 氣 候 變 20 陳正平(大氣系)、 坪林 人居議題實 遷學程 簡旭伸(地理系)、 作 林博雄(大氣系)、 陳右人(園藝系)、 陳維婷(大氣系)、 羅敏輝(大氣系)、 張聖琳(城鄉所)、 吳金鏞(城鄉所)、 iii
許瑛玿(師大科教所) 公眾參與地 理資訊系統 工 作 坊 (PPGIS) 訊息社會與 社會創新 自煮巴士工 作坊
預期成果摘要
食 養 農 15 創計畫
蔡博文(地理系)、
城鄉所
城鄉所張聖琳 北海岸 城鄉所謝昇佑 潘秉新(業師)、古 大溪 碧玲(業師)、大溪
10
食 養 農 42 創計畫
技術課程
至善高中 社會創新與 地理系 15 地理系周素卿、 紹興 地方發展 城鄉所黃麗玲 重視實創力,本層級計畫將有「創造」意涵在內,學生應能挖掘農業及 社區的需求,來啟動得以自足的社會企業、社會行動或實作方案,最終 能生產出終端產品。可與社會企業或業師合作,成為可經營之事業,或 者達成一定的社會影響。
iv
內容 壹、申請學校介紹 ............................................................................................... 1 貳、「跨域共創」主題說明 ............................................................................... 3 一、為何選擇「農創」為主題來開展課程革命與過往累積.................... 3 (一)前兩年計畫的累積.................................................................... 3 (二)第三期計畫的期許.................................................................... 7 二、跨域共創課程的基本想像.................................................................... 7 三、雙重目標在教學現場的落實................................................................ 8 參、計畫推動重點 ............................................................................................... 9 一、「跨域共創課程」之規劃、執行策略、方法及步驟........................ 9 (一)跨域共創課程的規劃架構:三層三養.................................... 9 (二)跨域共創課程:朝向永續落實的課程改革.......................... 11 (三)跨域共創課程的策略意義:「人社+X」.............................. 12 二、「實作模擬場域」空間及設備之規劃及使用.................................. 14 (一)校內實作模擬場域的現狀及規劃.......................................... 15 (二)校外實作場域的現狀及規劃.................................................. 19 (三)使用場域的研究倫理問題...................................................... 23 三、其他創新模式或未來延續深化事項.................................................. 24 (一)第三期計畫三項重點與創新.................................................. 24 (二)與各社會部門連結.................................................................. 27 肆、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 29 一、搭配實作模擬場域推動的三層級跨域共創課程之預期成果.......... 29 二、對應關鍵導向績效指標之達成情形與效益評估方式...................... 31 三、與臺大其他教育部計畫的橫向合作.................................................. 32 伍、當年度計畫期程及執行流程甘特圖 ......................................................... 33 陸、計畫成員分工情形 ..................................................................................... 34
v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第 3 年計畫】
計
畫
書
壹、申請學校介紹 國立臺灣大學目前設有 11 個學院,以及 3 個專業學院,共約 54 學系、109 個研究所,另設有 30 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 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總數約 31,783 人,其中大學部學生共 16,499 人,本校師 生皆以研究能力為自我期許,專注於知識的鑽研,校園亦充滿研究的氛圍。
圖 1 國立臺灣大學 2016 年大學部學生數分布 目前本校人文社會學科(含文學院與社會科學院)約有專任教師 400 人、大 學部學生約 4000 人,每學期開設約 1400 門課程,開課內容豐富多元。然而,「靜 態教室」授課方法已無法滿足需求,隨著知識的普及與公民意識、民主價值的深 化,單純的吸收學理知識的上課方法已受到時代的挑戰。 人社學科學生完成大學教育後,最常遇見的問題即為就業問題,根據本校中 文系與社會系調查,多半踏入教育、文化、媒體或非營利組織等領域,然而看似 學有所用,但根據校友回饋與媒體報導,常發覺在理論與實務上有著落差,且隨 著社會的複雜多元化,單一專業似已無法解決問題等,近年來臺大輔系、雙主修 蔚為風潮,也反映了跨領域、跨專業的時代潮流。除此之外,近年來本校學生積 極參與社會運動,期待參與並實地進行社會改造,為臺灣做出貢獻,都透露出跨 1
越單一學科、想要介入真實社會的期待。因此,為因應此潮流,本校於近年來便 已開始推動教學彈性化,如鼓勵跨領域整合課程、寒暑假課程學分、增加實務專 技師資。然而,僅由單一個人或系所推動,必定無法達成良好成效,並且對於個 人或系所負擔過大,因此本校於 2014 年夏天開始,便由學校出面組成跨院系的 教學團隊,期望透過全面改造課程,將學生跨系學習、介入社會的熱情,轉化為 長期、務實的問題解決能力。 本計畫的計畫成員跨越多個學院,主要來自「人文學、社會科學、人文地理 學」三塊領域,兼蓄其他學者及業界師資。成員來源概述如下: 1.
人文學領域:文學院為主,包括外國語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人類學系、 戲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音樂學研究所。(參與 10 位 教師/其中開課 9 位)
2.
社會科學領域:社會科學院為主,包括社會學系、政治學系、社會工作學系。 (參與 16 位教師/其中開課 14 位)
3.
人文地理學門:包括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參與 11 位教師/其中開課 8 位)
4.
跨域合作學門:本團隊也同時結合校內外多個系所教師的合作,包括本校森 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園藝暨景觀學系、大氣科學系、機械工程學系、工商管 理學系、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法律系、海洋所、公共衛生學院健康 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以及臺灣大學聯盟的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民族音樂研究所,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等 十餘位同仁,以及相關領域的業界師資。(參與 21 位教師/其中開課 16 位)
臺大是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對於高等教育的創新與轉型也自認責無旁 貸。本計畫第一年執行,已建立廣大的教師社群、試行數十門結合知識與實作的 課程,也推動學生認同知識的社會責任。第二年我們的工作成果簡述如下: 1.
開設 16 門跨域課程
2.
舉辦 12 場跨域工作坊
3.
舉辦 24 場學生交流與演講活動
4.
舉辦 11 場教師交流活動 2
我們一直在持續地反省與調整,期望能夠讓人文社會的教學文化有所變化。 第三年度也將延續前兩年的成果,持續推動學生、教師與場域的跨域共創實踐。
貳、「跨域共創」主題說明 一、為何選擇「農創」為主題來開展課程革命與過往累積 「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件事!」 生於 1894 年的文學家賴和,寫下這話之際,臺灣的醫療、科技與經濟,正 邁入發達的現代期。賴和不滿學校教育只造就追逐錢財、無益社會的智識,在 1928 年這篇〈無聊的回憶〉雜文最末,他感慨:「學校!我禱祝你,勿再使我 的孩子和我一樣失望。」本職為醫師的賴和,殷殷期待「學校」能扛起責任。但 八、九十年過去了,依《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所示,臺灣人的整體生活 滿意度長期來不增反降,憂鬱症盛行率也比二十年前多出一倍;2016 年 3 月最 新公布的 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也指明全球追求經濟成長、遺忘社會與環 境目標的結果,已損及人們的幸福。1 食養農創和應用實作的理念,意圖引領學生由身旁的都市、食物開始觀察與 探究,我們期望學生能反省當前工業資本主義無盡追求成長率的「累積型世界觀」, 重新由經濟、社會、文化各面向重新思考,親自品味食品、食物、食材,並返回 農作去理解「大地」的意義,體會並重現「循環型世界觀」,找回人與自然的最 佳節奏,維護地球的永續生機。 (一)前兩年計畫的累積 課程進場域、教學跨領域,是本計畫最主要的執行原則,是自計畫起動以來 就一直在遵循、並逐期改善缺失、落實可行性的原則。至今執行近兩年,我們欣 見理想漸漸浮現雛形。目前已由臺大的人文社科領域出發,凝聚出一批具有進場 域能力的跨領域教師群,並與生農、管理、工程學院取得連結合作的機會。這一 批具有進場域能力的教師們,將會是未來推動相關課程的重要生力軍。以下再分 項說明幾個重要亮點、特色:
1
參考中央研究院社會會學研究所《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歷年調查,及 Fu, Tiffany Szu-Ting, et al.“Changing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 a 20-year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The Lancet. Volume 381, No. 9862, pp.235-241, 2013;及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製作之《世界幸福報告》http://worldhappiness.report。 3
教師跨領域平台,已有例行性滾動 食養農創計畫努力搭建起從核心團隊到大型跨校教師交流等多層級平台: 1.行政會議:每個月第四週舉辦「四二趴」行政會議,會中針對各項活動規
劃、課務、交流、行政事項進行討論與決議,來自不同背景的核心教師們,也不 斷合作激盪出各種跨域新嘗試。核心教師會主動參與各式計畫活動、聚餐,培養 對計畫的認同與向心力。 2.二一趴教師交流會:延續第一期計畫,每月第二週週一晚上與創新設計學 院、無邊界大學計畫,共同舉辦「二一趴」教師交流會,持續滾動、納入更多跨 院校教師、業師,透過主題性的報告、討論,在輕鬆的氣氛下進行合作交流,目 前每月已穩定有五十人左右參與。計畫不只是單一教師的計畫,只靠少數幾位老 師無法撐起執行願景,有賴教師們持續的交流與教學社群的持續滾動,並透過舉 辦工作坊、開課等方式回饋到計畫。搭建起的教師、場域、業師人脈弱連結(weak ties),是本計畫努力推動「二一趴-臺大跨領域教學聯盟」的重要成果,例如本 學期(106-1)大橋頭飲食工作坊與邊境實驗室的合作、訊息社會五十人論壇、 與佛光大學的分享、與好食機食農公司的合作等等,都與二一趴社群平台有關, 而每次活動或課程認識新的夥伴,都可邀請來參加二一趴,與臺大學術副校長等 校方高層、各系所教師認識牽線,促成更多可能性。 3.烽火與星光檢討會:除了大型平台「二一趴」的廣泛對象,另舉辦小型的 教師討論會「烽火與星光」,「烽火與星光」可以進行較為深入、嚴肅的討論, 本學期便以開設跨領域教學會遇到的問題、難處與課程設計的轉變作為主題,藉 此作為未來各計畫參與教師開課之參考。例如 105-2 學期烽火與星光討論了「跨 領域教學怎麼辦?」邀請開課教師分享經驗,提供自己在開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與如何進行課程調整,供其他開課教師參考。106-1 學期則以「成果發表怎麼辦? 社會責任/社區回饋」作為主題,邀請開課教師與場域助理、修課學生針對課程 對於場域的回饋、課程的責任進行討論,會中場域助理與開課教師分享課程進入 社區後,社區的期待與反應,以及課程應有的諸如成發、退場等重要過程,以避 免課程對場域造成無謂的干擾,教師們也分享了如何在課程設計中加入與場域打 招呼、互動與最終回饋場域等方法。期許未來課程與場域的合作能更為順暢,對 彼此都有助益,共同成長。 4
課程進場域,已有良好操作機制 根據調查,課程要結合社區,最大的阻力便是沒有進場域經驗的教師對場域
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接觸場域居民、無法掌握社區議題與可以使用的相關資源, 或甚至擔心踩到社區的地雷,對進場域有所疑慮,進而裹足不前。 本計畫提供教師一套較容易接觸場域的方法,減少教師進入場域中的不確定 性,為降低進入場域的阻力,本計畫設立了「場域助理」一職,並針對第一次接 觸場域的教師開設了「場域工作坊」,場域助理都是長期以來蹲點在社區的學生 或夥伴,提供開課教師客製化社會諮詢,做為教師與場域間的緩衝、諮詢與人脈 介紹對象,得以解決教師們初入場域的不安。透過這些「社區熟面孔」,社區居 民也可降低對師生進入場域的戒心。在初期課程改革時能減少教師挫折感,讓跨 領域教師們能夠不被一開始的阻力打敗,從中獲得開課的成就感。場域助理也能 隨時向教師們回報場域狀況,供教師進行課程調整。
「Producting」的創新教學,進行課程的固著化 我們在第二期計畫提出 Social Producting 的新概念,強調課程必須要有社會
產出,社會產出又必須回到課程。這個概念在第一期計畫就已在嘗試,亦即以各 種彈性的、技術性的、即效性的「工作坊」來串連正式課程。因此,我們分由以 下二線進行。 1.強化跨域的社會實踐課程合作:第二期的計畫已創造許多臺大校內新開設 之共授課程,例如地理系與社會系共授之「食物、農業與社會」、城鄉所與社會 系共授之「創新社區設計」、社工系與城鄉所共授之「照護、住居與社區」,結 合大氣系、園藝系與城鄉所等共授之「氣候變遷議題實作系列課程」、人類系與 城鄉所共授之「都市人類學」,以及地理系、人類系與城鄉所具有豐富田野經驗 教師合開之「田野工作坊」等等,都是臺大首次進行的課程結合場域的跨系嘗試, 並獲得各系所未來持續開課的支持,不因計畫結束而中斷。這也使得這幾個系所 間開始有了合作的可能,目前朝向跨系所共授課程的持續授課努力中,並納入各 系所與學程的必修項目。例如「食物、農業與社會」已成為社會系與地理系共授 的定期課程、「照護、住居與社區」成為城鄉所與社工系每年開設之選修課程, 提供工學院與社科院學生不同觀點的刺激。「氣候變遷議題實作系列課程」成為
5
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必修課程,帶領理學院科學家們認識坪林 場域的人文議題,將科學帶入人文色彩,目前已每年定期開課。 2.利用工作坊媒合各個課程:將過去舉辦的工作坊活動,升級成為正式課程 (如「田野工作坊」成為 1 學分的密集課程、「開鏡五四三」與「影像敘事曲工 作坊」升級為 2 學分的「影像戰鬥營」課程),確保這些課程能夠發揮更大的影 響力,而非僅只是一次性活動性質般只能曇花一現。
學生場域思維,已有效受到啟發 透過 L1、L2、L3 以及各層級課程,以及 Social Producting 的結合串連,學
生得以培養理解力、重組力與實創力,教師、學生與場域在「共學/共作/共生」 的基礎下,達成「共好」,絕非單方面的索取,也非單方面的給予。本計畫強調 在學生心中留下重視、尊重場域的「場域思維」,帶領學生認識社區,並培養師 生進入場域的技能,在未來無論在各行各業,都能回過頭來檢視自己所學所能, 進而滾動更多的可能性。因此社會影響離不開社區、大學離不開教育,終歸是種 能力與心態的培養。 根據第二期 105-2 學期期末問卷統計,回收 288 份問卷(L1 有 195 份、L2 有 32 份、L3 有 61 份),在進場域與跨領域的計畫重要目標設定上,參與學生 普遍給予正面評價,共有 91.7%學生認為課程對於真實的場域有所理解。同份問 卷統計也顯示,學生修習本計畫課程原因(N=288,複選)以對主題有興趣最高 (71.5%) ,其次為對走出校園的課有興趣(35.8%) 、對授課教師有興趣(27.4%)、 對實作有興趣(26.4%)、必修課(24.3%)、對特定場域有興趣(14.6%),可 明顯看出大部分學生是受到食養農創計畫三養(經濟、社會與文化)的主題吸引 而來,可見學生對於走出校園、實作取向的課程設計修課意願也相當高,可說計 畫目標已有相當程度達成目的。
凝聚跨域教師社群、帶動學生場域思維、創立人社合作機制 綜上所述,我們努力做到教師與業師社群平台不以立即見效為目標,而是一
種滾動式自我修正的機制,不斷檢討或汰換不適宜的方法,但也隨時在增補新的 參與者及構想,期許在某個時刻迸出創意的合作,讓偶然性的火花成為火把,持 續推動課程的既穩定又創新。我們每學期也都設計問卷蒐集學生回應,第二期期 中的 288 份回答問卷中,參與學生對於食養農創課程學習「是否滿意」的問項, 6
表示滿意者合計 89.2%(同意 38.5% 非常同意 50.7%)。換言之,我們在提升人 文社會科學之應用與實踐,已達到凝聚跨域教師社群、帶動學生場域思維、創立 人社合作機制。 (二)第三期計畫的期許 計畫實施二年多年來,我們的教學與行政團隊已為「食養農創」注入一波波 的活力。我們最重視的「學生、教師、社區」三個端點,網絡關係也逐步連結, 人文的養分逐步在校園內外散播。 在學生端,原先多元並存的臺大學生,在修課上可獲得更深層的溝通交流, 並在場域實作中激發出一個個意想不到的成果;在教師端,因為人才網絡的成熟 而拉攏更多其他領域的教師互動、分享,計畫期間並持續透過教師、助教、學生 的交流與訪談動態地修正課程的設計;在社區端,隨著師生長期前進場域經營, 影響力擴及社區社群,以社會實踐為主軸的教育契機已見成效。 然而我們也發覺,跨域需要堅實的基礎,而這必須回歸大學的教育面,學生 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與場域有良好互動,並達成共創。「站在流沙上的創 新榮景,無法穩固」經過這兩年執行後,重新思考大學所能扮演的角色,我們將 回歸教育面、銜接社會部門並發展在地適當科學,培養學生轉譯能力。
二、跨域共創課程的基本想像 食養及實作的相關主題,早是全世界青年近期創新創業最渴切的共同價值。 我們期盼的,就是這種「共學/共作/共生」新課程的校園,以重建「自然/人 際/社會」新關係的世界。本計畫應用能力課程,是由二個面向所構成:親臨真 實場域的「實作導向」,加上「食養農創」的知識主題。略述如下: (一)實作導向:將教室內的課程帶到模擬場域去體驗及創作,依序由(1) 知識層級的課程,引導朝向(2)應用層級的課程,再精煉為(3)實作層級的課 程,以校內四個集中場域、校外四個延伸場域為基地供師生使用,未來再拓展更 多真實地點成為實作教室。 (二)食養農創:以「人類創造農業,農業產生食物,食物供養人類」的關 係,化約為「三養」的知識議題軸線:(1)經濟之養(livelihood),涉及實作 經濟的現象,包括作物產銷的生養、農食聯結的創養等具體議題;(2)社會之 養(empowerment):涉及社群照護的現象,包括生食保障的安養、社群重建的 7
培養等具體議題;(3)文化之養(cultivation):涉及人文美學的現象,包括教 育習能的教養、文史賞析的素養等具體議題。
三、雙重目標在教學現場的落實 前述雙重目標可理解為:「應用+實作」的執行目標是有硬度的骨架,「實 作+農創」的內涵目標是有溫度的血肉。落實在教學現場的操作即是:以場域實 作為共同執行準則為「教學方法」;以食養農創為共同內容理念為「教學主題」。
圖 2 食養農創計畫執行目標 作為執行目標的「實作」,在前兩年中,已透過二一趴組織一個跨越文、社、 理、工、農、管等學院教師的「虛擬課群」,完成「跨領域交流平台系統」,包 括教師跨界教學合作系統、校園到社會的場域運用系統(校內的實作場域加校外 的孵化場域)、學生跨界學習合作系統。 橫向連結是持續經營既有的教師、學生、社區的網絡關係,並與校內其他跨 領域的一級行政單位(創新設計學院)與教育部跨領域計畫(無邊界大學、USR、 深耕計畫)整合,建立資源共享平台;縱向連結則以設立「課程設計交流平台」、 「課程意見交流平台」供課群教師、教學助理、場域助理、學生四個群體於課程 設計的溝通與協調,以完善本計畫的教育改革理想。
8
圖 3 食養農創計畫橫向(左)及縱向(右)連結執行目標
參、計畫推動重點 一、「跨域共創課程」之規劃、執行策略、方法及步驟 (一)跨域共創課程的規劃架構:三層三養 前段提及「實作導向」及「食養農創」的雙重目標而劃分為「三層/三養」 二大軸線的課程架構,謹在此詳加說明。所謂「三層」是指實作導向的執行目標 之三個層次,包括:知識層級、應用層級、實作層級。所謂的「三養」意指食養 農創內涵目標的三個層次,包括:經濟之養、社會之養、文化之養。 二個軸線交織成為我們課程的基本架構,此外再利用寒暑假及學期之間的彈 性工作坊,補充學生期間額外需要的實作知識。具體落實的步驟詳見以下說明。 (1)執行面三個層級,操作定義大致如下: 1.
L1 知識層級,目的是提升食養知識:透過基礎「社會關懷認知」及「個案 調查與分析」課程,提升學生們理解食養知識的普遍能力,學生培育出來的 食養知識能力,會是關心食安、了解生態農耕、支持環境友善、未來社會企 業的中堅。
2.
L2 應用層級,目的是改變人社學習觸角:修課學生從「跨域技術研習」及 「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課程中尋找農業食育知識,落實為解決農食困境的
9
原型草案。各個團隊的多元解決方式,有助於學生多方了解知識與問題解決 的應用關係。 L3 實作層級,目的是發動創新創業引擎:學生在場域中發展的「實作專案」,
3.
透過「駐校社會型企業家/非營利組織專家參與」的指導,可產出實際方案、 產品或服務。從城鄉農耕到農食平台,創新烹飪等食養創業,找回青年與土 地的永續鏈結。 (2)內涵面三個議題,操作定義如下: N1 經濟之養:關注生活生計與農食生產的層面,並聚焦農業、自然、社會
1.
及區域城鄉發展。課程是以理工學科、經濟管理學科為基底,但多數課程皆 結合人文社會學科的教師合授。 N2 社會之養:關注農食衍生出來的人際、社區關係,以及權力分配造成的
2.
不公義,並以「培力」概念賦予社群參與的能量。課程以社會、社工、政治 科為基底,並大量與人文、都巿學者合作開課。 N3 文化之養:關注農業人文的藝術創作與教育,透過田調及歷史的考察能
3.
力,讓文學、聲音與戲劇的創作能力進行介入。課程以文學院系所為主,並 借重社會學科的人際問題、都計科系的權力操作進行課程修正。 「三層三養」的課程架構設計理念,可以一覽表說明如下: 表 1 「三層三養」的課程架構設計理念
內涵
N1 經濟之養
N2 社會之養
/Livelihood Nutrient
/
N3 文化之養
Empowerment /Cultivation Nutrient
Nutrient
執行
L1
生養+創養:
培養+安養:
教養+素養:
生計與生活
社區與培力
價值及文明
課 後 獲 得 關 注 自 然 與 社 會 關 關注社區組織、社會 關 注 都 市 在 地 人
知識層級 理 解 現 象 係的論述,審視全球 扶 助 、 社 會 倡 議 面 群、街坊的人文精神 /
的能力
化 的 區 域 城 鄉 發 向,探討全球消費主 及文化活動,尤其是
Knowing
展,並含括農食系統 義下的社區政治,及 新 自 由 主 義 化 的 壓
Level
與 資 本 主 義 的 關 地方社會、政治的反 力 下 人 群 如 何 重 新 係,以呈現食農系統 思與社區培力,兼及 詮 釋 與 宣 稱 自 己 的
10
本 身 與 生 產 者 的 生 安 養 照 護 之 方 法 。 地方。如:都巿人類 態環境。如:食物與 如:社區組織與社區 學、臺灣都巿與文學 社會等課程。
發展等課程。
等課程。
課 後 提 交 強調公共參與、尋找 著 重 社 區 居 民 的 政 結 合 美 學 藝 術 的 鑑
L2
應用層級 可 用 的 原 健康農產品、農耕訓 策參與能力,包括電 賞能力,掌握影像與 /
型草案
練人才庫等能力,以 腦 技 術 應 用 在 社 區 聲音的處理能力,將
Applying
協 助 規 劃 農 耕 場 資訊溝通、增加公共 地 景 與 人 物 的 描 寫
Level
地、掌握作物生長狀 討論的效能、解決社 表現出來,鼓勵微電 況,規劃農業氣象與 區在規劃、產業升級 影、網路媒體等原型 有機實作,是進入創 的需求,強調由下而 方案。如:說故事影 業 的 預 備 。 如 : 食 上的政策。如:社區 像工作坊、聽文化音 物 、 農 業 與 社 會 等 參與工作坊等課。
景工作坊等。
課。
課 後 產 出 落 食 養 農 創 的 社 會 開創,強調在地結合 以 戲 劇 、 影 像 、 文
L3
實作層級 實 際 方 案 企業、地域振興的社 的 新 型 社 區 組 織 機 學 、 語 教 為 創 業 向 /
或產品
區實驗、因應氣候變 制,強調以社會思維 度,如田野現場的文
Producing
遷 的 農 耕 產 業 的 創 引導技術思維,思考 史資料考察、口述史
Level
新生產,藉由跨域合 科 技 引 進 社 區 鄰 里 及劇本寫作、戲劇表 作找到解決方式,可 的人際關係後果,鼓 演,協助社區居民重 用 於 農 產 管 道 的 活 勵 學 生 團 隊 嘗 試 兼 新組織記憶、凝聚在 化 , 農 業 社 區 復 興 顧 安 養 與 自 足 的 企 地認同的絕佳工具。 等。
畫案。
(二)跨域共創課程:朝向永續落實的課程改革 依照「三層」及「三養」架構設計形成以下規劃提案:先由三個學期的課程, 奠定虛擬學院的基本平台,再循序擴大參與,依照成效將課程納入課務系統。第 二期計畫已將原本為工作坊、活動性質的「開鏡五四三工作坊」、「影像敘事曲 工作坊」、「田野工作坊」納入正式學分課程中,第三期將持續推動更多的課程 固著,已達成課程的永續。換言之,第三期將不再專注擴張課程,而是以輔導既 有優質課程,並加以固著化、常態化開設,工作坊有機化為目標。 11
表 2 三層三養課程架構(第三期課程)
(三)跨域共創課程的策略意義:「人社+X」 綜上所述,這組課群架構既堅守「人文社會精神」在運作,但不限於「人文 社會系所」,反而是將人社系所帶領去探察理工系所的思維、並進入真實世界的 場域,打開被動的人社學生之視角,升級為主動的人社學生。以下將以「人社+X」 的概念圖示說明課群架構的精神與特質(圖 4):
圖 4 跨域課群整合(人文社會領域教師+X領域) 「人社+X」的學科整合:以人文、社會學科教師為主,但積極結合自然科 學領域教師,在「食養農創」的理念下,吸引文學、戲劇、人類、社會、政治、 地理、城鄉、管理、機械、農業等多元學術專業的整合。
12
「場域共享+共學共作」的空間整合:從校內實作場域(城鄉公館、D-school) 為基地,再向外跨到城市中心、城巿周邊、城鄉交界、城郊鄉村等多樣化的田野 實作場域。除了空間屬性的差異外,也凸顯社區與族裔的多元性。 「專題學習+跨域編組」的教法整合:兼顧知識應用、田野實察、創業視野 與能力養成,授課策略包括翻轉教室、團體討論、田野實作、歷史調查、戲劇展 演、技術協力等多重方式。
(四)第三期-食養農創計畫的路徑延續與深化 工作坊的延續與進階化 田野工作坊、影像戰鬥營與自煮巴士工作坊等技術性工作坊或與場域結合的
工作坊,是我們在近兩年中摸索出來的適當媒介性課程。目前的作法,田野工作 坊已大量而迅速提供各課程的基礎田野技能,省卻教師逐一費力的填補。影像戰 鬥營及自煮巴士工作坊,是透過場域助理牽線,與大溪撒烏瓦知部落、義和農村、 至善高中接觸,了解場域資源。前者透過至善高中表演藝術科同學提供器材與技 術、演員支援;後者由撒烏瓦知部落、義和農村提供野菜、當地食材,並與至善 高中餐飲管理科同學共同烹調在地美食。這些課程都會繼續研發,並鼓勵老師開 設新工作坊,讓師生都能順暢運用各種資源,達到創新而進階的目標。
跨域連結的實習課程 本計畫新聘專案助理教授目前為主婦聯盟合作社以及天河教育基金會顧問,
同時是好食機農食整合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因此在第三期計畫中,將媒合臺大 與主婦聯盟合作社、天河基金會與好食機開辦實習課程。預計開設的實習課程為 「社區經濟實作」,將學生帶入社區參與主婦聯盟合作社與好食機所推動的社區 食農教育,以及食農小型生產者的培力工作。此外,天河基金會目前正投入臺灣 各地飲食文化與物產調查,第三期也將開設實習課,讓學生參與社區飲食文化與 歷史變遷調查,並在調查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力,將社區的飲食文化與歷史,透 過食物設計的展演呈現。此外,未來也將與大溪至善高中進行協力空間規劃經營, 打造具實驗性的『木食集』,打造「農夫市集-城鄉合作社-社群區塊鏈」的工作 坊實驗空間。
13
上述實習將帶領學生從實作中學習,並且透過實作歷程回到學術領中的理論 知識,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未來學校的理論知識養成過程,形成可與理論知識對話 的視野,發展自己的世界觀,並能夠平衡發展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
教師交流平台深化 持續的交流與連結才能促使課程的持續滾動創新,固教師平台的搭建也將是
持續運作的重點,在第三期計畫中,將延續「二一趴」教師交流活動,並深化此 交流平台。「二一趴」原是食養農創固定於每月第二個星期一晚上,以一起吃晚 餐、聚會、並邀請來賓短講分享的形式,開放全校各系所師生登記參加。前兩期 計畫經營下來,「二一趴」活動不僅創造了不同科系乃至不同學校師生的交流與 連結,本校院長、副校長更是常客,因此「二一趴」不僅是創造跨域連結機會的 平台,更是超越了教育體制中的權力層級和科層體制,成為師生與行政部門間意 見交流與經驗分享最好的平台。本計畫第三期將深化「二一趴」所開創出的校園 空間,我們將進一步擴大「二一趴」聚會的跨校影響力,除了更積極邀請臺大之 外的師生參加之外,也將擴大邀請學界以外的朋友參加,讓平時專注在學理的師 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實務領域建立連結,並促成合作計畫。
二、「實作模擬場域」空間及設備之規劃及使用 大學不應是一座孤島。為了「食養農創/應用實作」的雙重目標,我們規劃 校內與校外兩組場域。學生在校外社區主動訪談、聊天以挖掘問題、嘗試解決問 題的過程中,是學校課堂與社會現實結合的有效方式。因此我們堅持必須致力於 校內、校外場域的有機鏈結,以發揮應用課程之效。根據過去兩年的經驗,校內 場域發揮了促進師生交流的功用,我們延續兩個校內場域繼續經營四個校外場域 則全數延續,然因溪洲部落重建,未來將暫時休眠,本計畫將進行記錄收整工作。 另再開發兩個新場域,期待帶入更多挑戰性與可能性。以下簡述各個場域: 表 3 校內四個場域與校外六個場域列表 城鄉所公館樓 •緊鄰公館圓環有大教室、地下室教室等 •公用Studio空間,各類圖面展開、模型製作、展演,亦可作為教學討論空間
D-school創新設計學院基地 •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合作,於2015年9月正式開課,2016年啟用教學空間 •滿足學生團隊之產品開發、實例模擬、成果展出等需求 14
A.坪林
• 結合當地中小學推廣相褒歌文化,並促進在地文化創新 • 與青創團隊、在地茶農共同推廣環境友善茶 • 引導科學家進入,結合人文議題,與茶農共同發展跨域茶 知識 B.溪洲部落(因重建暫時休眠) • 溪洲部落目前進入重建階段,課程暫停進入 • 進行溪洲部落資料統整,將過去蒐集之阿美族文化、飲食、 移民史、抗爭史、個人敘事集合成《溪洲部落食譜》 C.南萬華 • 與政府部門、在地NGO與店家合作,共同發展議題 • 從文史調查、老年長照、社會書寫、社會企業切入 • 課程與提案作為一種政策支援 D.紹興社區 • 臺大、紹興學程、政府三方共同合作之實驗性都更安置 • 陪伴、文史調查、需求探訪、減少衝擊、弱勢高齡長照 • 作為臺灣特殊都更案例,居民的陪伴、資源盤點與協助融 入中繼社區,將是場域重點 F.大溪 • 與至善高中技職學校就食農、農產行銷、表演影像藝術、 木工等議題長期合作 • 在地學子融入在地社區,大學生與技職生的共創共學 • 未來將成為農業合作社議題教學與嘗試重要場域 G.大橋頭 • 勞工階級背景的高齡社區,其歷史發展軌跡為何? 飲食產 業如何建立? • 透過在地NGO與設計團隊,先行接觸探訪 • 未來將與大橋頭、大稻埕做為文史、社會書寫、長照、高 齡議題課程場域
各場域的位置及現狀、運作及管理、課程搭配設計,分別在以下段落詳述: (一)校內實作模擬場域的現狀及規劃 本校位在臺北都會的核心區,學生超過三萬五千人,師生日常生活就是無法 避免的社會介入,使得本校必然與周邊社區必須互動。開發新課程,對學校周邊
15
採取新的互動方式與態度,以促進師生參與在地方生態,真的有其必要。本計畫 的兩個場域即兼顧了以上二個特點。以下概略說明:
(1)校內實作模擬場域現況介紹: 城鄉所公館樓基地活動與使用規劃 空間照 片
座標 說明
25.012255, 121.537386 城鄉所素以市民參與社區經營為核心價值。其校內空間緊鄰公館圓環,教學 空間結合研究生研究室、彈性大教室、地下設計基地等非典型空間。除了可 以自由動手實做,也能隨時與有社區經驗的城鄉所學生相遇,交流校外實作 場域碰到的社區問題。目前會於地下設計基地定期舉辦教師交流工作坊,致 力經營出一個跨學科的教師社群共創平台。
連 結 課 無,提供課程授課與課外討論、實作空間 程名稱 場 域 使 教師交流活動、學生交流活動、學生討論空間 用情形 活動記 錄
教師交流活動
師生討論空間
導 入 業 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世界設計之都吳漢中執行長 師 輔 助 吳米森導演 教學 連 結 校 創新設計學院、好食機、玖樓、山不枯 外組織 16
與產業 短 中 長 本空間長期供食養農創課群師生使用 期樣貌 D-school 創新設計學院基地活動與使用規劃 空間照片
座標 說明
25.014510, 121.528552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NTU Stanley Wang D-School)於 2015 年 9 月正式授 課,該院為理工科技出發的跨域創新教學課群,將與本課群進行課程研發及 教學合作,包括學生團隊之產品開發、實例模擬、成果展出等。目前部分建 築空間已開放,正在規劃個別學生的使用方案,作為創意發想、討論激盪的 小型實驗空間。
連 結 課 程 無,提供 L2 課外討論空間,L3 實作空間 名稱 場 域 使 用 教師交流活動、學生交流活動、學生討論空間、學生實作空間 情形 活動記錄
小組討論教室
供討論與演講的彈性使用空間
17
教師交流會
教師交流會分享
導 入 業 師 業師講授演講空間、學生實作工作坊舉辦 輔助教學 連 結 校 外 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青年迴響計畫、 組 織 或 產 好食機、Solution Maker、雜學校 業 短 中 長 期 長期供食養農創課群師生使用。 樣貌 以上校內實作模擬場域,都能有效與課程搭配,提供以下的課程服務: 1.
具轉換彈性的教室空間:不限固定用途、可有各種形態的組合式教室,提供 從戶外到室內創造各式設施,可增進人與人交流空間。
2.
不同領域交流連結的環境空間:開放式的空間設計,可促進非正式交流,創 造動線自然交錯,鼓勵停留駐足談話。
(2)校內實作模擬場域的使用方法及原則: 實作場域的共同工作空間,適合促進教學、實務專案混合交互成長的工作模 式,讓不同的任務的人可以在同一空間內與其他人互相見面了解彼此的工作,促 進教學實作成長。三個不同層級的課程,分別可以運用在: 1.
L1 知識課程:固有授課教室、並為特定議題之分組討論教室。
2.
L2 應用課程:集會討論場地,並為跨課程工作坊的使用空間。
3.
L3 實作課程:共同工作空間,並為跨地域校內外生活圈轉換空間。 這些不同功能的場域,可使進階與入門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有互相觀摩、刺激
成長的機會。進一步營造適合增進實作能力的學習與工作空間,再依多種空間模 式進行設計。校內場域對於課程搭配,大致可以提供如下功能: 1.
工作小組式的空間,可供多人數、多用途共同使用。 18
2.
師徒工作制的空間,可連結進階與入門人員混合工作。
3.
靈活辦公空間,空間內部配置多變化多組合。
4.
功能機動場域,可隨時配合活動調整功能。
(二)校外實作場域的現狀及規劃 為了跟真實社會連結,了解食養農創在不同區位,不同文化,不同階級,不 同世代展現出來的不同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的農議題,我們另行在校外,規劃了坪 林、溪洲、南萬華、紹興四個場域。這四個場域,是城鄉所及地理系師生耕耘多 年的熟悉場域,可提供課程依需要延伸實習空間。於第二年度,我們新開發了兩 個場域: 大溪與大橋頭,期待為計畫帶來更多的跨域機會、挑戰與創意解決方 式。
圖 5 以大學為中心的六個校外實作場域 六個場域都密切牽涉到經濟/社會/文化之農養議題。這六個場域,既具有 「農養」意義的普同性,又各有歷史的特殊性,兼具「經濟/社會/文化」的機 能,是課程延伸的農養生態鏈,也是由教室看社會的窗口。六個場域特質及功能 概覽說明如下: (A) 坪林:位於翡翠水庫上游。1976 年起全區劃入臺北水源特定區範圍內限 制開發。境內茶園面積達 489 公頃,茶產量居新北市之首,區內 80%以 上人口從事茶葉相關產業。但 2006 年雪山隧道開通後,茶鄉的奉茶經濟 形態受到衝擊,近年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低碳、生態體驗觀光,2009 年起 以「守護水源」為號召,成立有機產銷班,推廣友善環境的生態茶。本校 19
團隊自 2011 年起進入坪林與地方茶農、居民合作深度旅遊、環境友善茶 的生產、行銷,推動生態、生產、生活三者兼具的里山經濟。可探討議題 包括:有機耕作與產量的關係、氣候變遷對茶生態的影響、栽種慣行茶影 響水源安全、農業勞動人口老化等。可提供課程實作關鍵議題如下:
N1. 經濟之養:民生凋敝,人口老化,氣候變遷的茶鄉,如何才能以 生態友善的方式地域振興?
N2. 社會之養:水庫限制發展,雪隧帶走遊客商機導致城鄉移民,人 口凋零,如何從社區培力的角度重新鏈結城鄉?
N3. 文化之養:從坪林獨特的文山包種茶,如何在阿公種茶,阿媽採 茶,阿伯買茶的銀髮文化之外,改變年輕人的咖啡及罐裝茶飲習慣, 重建青年茶文化。
(B)溪洲部落:位在新北市新店區面對新店溪水岸,周遭多為高爾夫球場、砂 石工廠、倉庫、卡車修理廠,是都市中少見的原住民部落型社區,富有文 化與社會性議題。溪洲部落與阿美族原鄉傍水而居的水邊居住環境十分相 似,土壤肥沃且鄰近溪水,方便捕魚又適合種植蔬菜,因此族人呼朋引伴, 過去依工地而居、流浪於都市的族人,也逐漸聚集於此地,逐步發展成現 在的溪洲部落。臺灣大學許多師生已深入部落社區,建立緊密聯繫關係。 未來將藉由課程規劃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各項議題,並藉由校園與實際社 會的連結。可探討議題包括:都市原住民居住權、文化權、有機農業種植, 另外,阿美族人文農創世界觀,可觀察原住民採集農法與漢人傳統農耕的 差異,串連成場域實作的核心。可提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N1 經濟之養:都市原住民面臨原鄉衰退、土地流失,都市工作收入 不穩等問題,如何建構都巿原住民知識系統、從體力勞動轉移到創新 服務的生養與創養;
N2 社會之養:思考都巿重建社區組織的意義,規劃讓溪洲阿美族部 落維持原住民居住、耕種與文化生活模式的具體實踐方案的最佳場 20
域;
N3 文化之養:阿美族獨特的採集農法,包括原鄉的野菜採集知識在 地化,地方野菜綠食網絡知識庫,能否用作野菜農食文化發展都市原 住民的新認同。
(C)南萬華:舊名加蚋仔,意思是沼地,道出其四周水源環繞的特性。其範圍 約為西藏路以南、汀州路及中華路以西,東與南至新店溪,康熙年間大量 漢墾移民定居於此,種植甘蔗、薯瓜、果樹,於日治時期更發展蔬菜培育 場,自此南萬華就一直是臺北重要的蔬果集散地。也因為發展早,在臺北 都市發展過程中,原屬農業聚落的南萬華慢慢面臨產業衰退、人口老化的 問題。2013 年本校城鄉所進入在地團體推動老舊街區活化,獲當地居民、 里長支持,已積極發展社區廚房與加蚋仔文化季,透過文化記憶回應社區 議題,培力社區再創社區。可探討議題如下:邊緣都市聚落轉型。產業衰 退、人口老化、歷史街區與史蹟保存、社區規劃欠缺、都市更新與開發壓 力。可提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N1 經濟之養;參與式的社會企業經濟,地方創意產業與文史工作的在 地營造,如何作為都市農業投入社區的地景保存與產業再造之作法?
N2 社會之養:推動「生產性/療癒性地景」計畫,以社區共同廚房與 屋頂菜園,串聯社區農產業、社區照護、以及長者園藝治療等實踐;
N3 文化之養:釐清水文歷史脈絡,探討水、農耕、都市聚落形成的成 因,培養在地說故事的能力,建立都市生活價值的教養、非掠奪式新 城市發展模式。
(D)紹興社區:位於臺北市中心的仁愛路與紹興南街口,是典型的戰後外省和 城鄉移民所構成之非正式居住聚落。根據社區工作團隊調查在 2012 年的調 查,社區當前的組成中,有三分之一為老人,而身心障礙比例約為 10%, 皆高於臺北市平均值。同時,此區域為本校經管之國有土地,因此居民同 21
時面對了高齡化、社經弱勢與受迫遷問題。2011 年開始有學生自主投入社 區工作,並持續與居民合作,推動社區組織化、儲蓄互助社、空間改造、 社區廚房、社區農園及課程合作等計畫。可探討議題包括老齡居民安置與 療癒、非正式住區空間改造、社會住宅規劃將於第三期開始進行中繼,如 何讓原居民融入中繼社區,盤點周遭社會資源等都是可進行之議題。可提 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N1 經濟之養:討論高齡社區經濟的可能性,透過都市農耕田園、可食 花園,農耕空間協同居民打造共耕、共食、永續的生活模式;
N2 社會之養:思考未來中繼後新互助網絡的基礎,並發展在核心區的 高齡社區,透過社群合作,獲得適足居住與生活支持的方法;
N3 文化之養:由人類學觀察、調查報導的寫作,及在地故事的敘事, 思考大歷史與小生命的耦合,認識生活與居住實踐的多元價值。
(E)大溪:位於桃園市東部山邊,因為老街與自然環境豐富,在城鄉發展以觀 光為發展定位,也因觀光而造成傳統如何維護、傳承與延續的迫切議題。 木藝是大溪百年的重要文化資產,與居民的生活、習俗、信仰等環環緊扣, 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發展。本校接觸的據點是在地的至善高中,該校近年明 顯朝向具有食養精神的教育變革,不論理念、生源、設備,都具有長期合 作的潛力,擬開拓為新的實作場域。可探討議題包括農食文化聯結、木藝 在地創新、原住民文化的論述等。可提供課程實作功能如下::
N1 經濟之養:大溪以木藝為著名,在地老匠師師承唐山手藝,但年來 因年輕人口外移而技術逐漸凋零,至善高中對應社區產業而運作的家 具木工科,可提供傳統產業、創新創業等課程使用; 「木食集」實驗空 間協力設計。
N2 社會之養:大溪推動社區營造二十年,在地有很強的自主動能,文 化、觀光、體育、社福等組織林立,可提供思考組織間的特色與資源, 22
並能與社區行動的地方頭人有所討論甚至合作;
N3 文化之養:大溪有木藝生博物館作為在地文化展示,老街有多元族 群的特質,河岸原住民部落、在地農村、豆類產業及觀光,都是文化 議題的重要資源。
(F)大橋頭:大橋頭場域位於臺北橋以北的大同區,保有清領與日治時期的建 築特色,例如蜿蜒巷弄、低矮平房,鄰里居民關係密切。然而隨著經濟發 展停滯,獨居老人的照護、老舊建物閒置空間、在地產業凋零、高風險家 庭等議題逐漸浮現,構成極佳的社區觀察場域。本計畫已與在地社造團隊 如淡江建築系的「大橋工舍」 、跨域設計的「邊境實驗室」團隊達成默契。 可探討的議題包括,臺北都市傳統、老舊參與社區、自辦都更議題。可提 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N1 經濟之養:過去因米食興盛,米中盤商林立,但現存唯一一家即 將離開,可思考在地產業轉型問題,如何將米食結合展售方式並融入 社區。結合各團隊資源,引入參與式的社會企業概念,發展社區、歷 史、產業三者結合的可行性;
N2 社會之養:思考如何串聯起互助網絡,以社區照護、課輔與社區 參與方式,獲得足夠的動力支持生活與居住的改善與共同議題的討論、 規劃能力;
N3 文化之養:了解地方歷史,探討社區歷史、人物與產業的故事, 培養導覽與分享的能力,對社區具有更高的理解與凝聚力,進一步培 養對於在地實踐更為多元的可能性。
(三)使用場域的研究倫理問題 本計畫融合課程專業知識與場域特性,與各個場域形成協力共學的關係。修 課同學即是行動研究者,針對各個社區面臨的社會環境議題,尤其是多個校外延 伸場域居民是社會上的弱勢族裔,因此為了避免造成不可預期的傷害,本計畫的 行動目標與行動策略,均要求必須是貼近社區需求的實際行動,必須與場域居民 共同討論、評估、並反省行動成果。 23
這項協力共學的計畫之操作過程,不但能促發修課同學的自我學習與轉化, 也能鼓勵社區居民成為共同的知識生產與實踐者。 然而,修課同學進入場域社區的生活脈絡,必須以適切的研究倫理為前提, 並且舉辦「田野工作坊」,避免學生為社區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三、其他創新模式或未來延續深化事項 (一)第三期計畫三項重點與創新 本計畫第三年規劃,在過去兩年的經驗與反思上將專注於三項重點與創新: 1.深化並有機化工作坊課程,採取「工具箱模式」實踐。2.培養學生轉譯能力, 轉化課堂知識為社區居民能夠理解並感到切身的論述,令大學與社區溝通能更為 有效,減少摩擦與干擾。3.發展在地性適當科學,重視在地知識系統與倫理。 以下分別說明之。
「工具箱模式」的有機課程規劃
本期計畫課程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擴大工作坊的作用,而達成「工具箱 模式」的有機課程規劃。工具箱模式的概念,既為開課教師提供教學工具,亦即 在正規課程要求學生所需特定的技能,可以打開工具箱要求學生去自主學習;也 為修課學生提供可以黏合課程的技能,亦即若對各個課程的不同主題各感興趣, 但又希望以共同的表現方式呈現(如文學、音樂或影像),則可以打開工具箱取 得短期課程。在第一、二期已漸穩固的二大教學訴求(跨越學門、走進場域)之 上,我們打算繼續秉持以下原則來有機性擴充前述「工作坊」: 1.增加「跨界共創課程」的共同基礎:原本的「三層三養」兩大軸線課程, 包括執行目標區分為知識層級、應用層級、實作層級,內涵目標上區分為經濟之 養、社會之養、文化之養。由於本課程並非強制性的學程,無法要求學生修課順 序,因此也無法要求先修或擋修的規定,因此,利用開課彈性較大的工作坊,可 以增加各課程之共同基礎,為師生確認「食養農創」應有的的內涵與原則。 2.堅實「社會實作場域」的預備工作:場域應用教學是本計畫的重點,但修 課同學未必都具備進場域的概念,也未必了解場域的倫理。本計畫第一年以四個 場域為中心,教學時即發現學生素質不一,但又無法從頭教起,因此當年即緊急 加開田野實作的工作坊,教導最基本的田野技巧及倫理規範,效果十分良好。因 24
此第二年即使持續開發場域,開課教師也逐年累積,但一直都可以有田野工作坊 為師生提供準備工作,以順利進入場域。第三年我們將與具社會經濟或社會企業 理念之產業合作,如主婦聯盟合作社、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屆時也將開設 「社會企業工作坊」等工具箱,使學生將課堂的理論知識順利帶到實作場域。 3.成為正規課程之間的介面:大學的正規課程為確保知識穩固,須在課前半 年規劃、經過三級三審始能開設。而本計畫既為實驗性的課程改革工程,很多課 程和作法都是新創,遭遇問題自也較正規課程更多。因此,為求快速反應、快速 解決,「工作坊」不受限於前正規課程的形式限制,在課程的師資及形式,都可 以有彈性設計各種即時、速效、短期的規劃,成為大學教育的一招活棋。目前本 校教務行政已提供短時密集授課、共同授課等新的彈性辦法,因此,本團隊也利 用這個實用的教務政策,規劃了多種工作坊。但這些活棋性的工作坊,若經長期 實驗且具有長設需要,亦可再進入教務體系。大致列表如下: 以工具箱的概念來經營工作坊,可以是零學分的課外活動,也可以是一個周 末密集完成的一學分活動,其作用至少有以下三點:一,原本的課程可以利用工 作坊而減低共同需要的預備訓練時間(例如紀錄片拍攝能力、田野技巧);二, 可以讓各個課程的獨有想法、特質,能夠發揮在實地展示,達到快速應用(如自 煮巴士);三,工作坊的開設是依據實作場域的需求,選擇所需要串接的課程安 排規劃,達到以社區實作者為主體的目的。此即本計畫稱之「工具箱」的課程規 劃的意義。而為了順利讓本計畫的課程可在計畫結束後順利銜接到正規教務系統, 第三期將不以擴大新開正式課程為標的,而是專注輔導既有的優質課程固著化。 第三期的新創模式,也就是將前二期舉行的工作坊面向與數量進行盤點,以充分 達成有機化效果。過去在「跨越學門」、「走進場域」的二大原則下,鼓勵不同 科系教師合作授課及激發創意、也鼓勵教師離開教室進入社會理解及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知識轉譯能力
學生在大學習得的知識,是以個別學科的專業知識為主,也對於操弄理論語 言十分嫻熟,然而一旦落實到跨界合作及場域教學,即面臨如下問題:如何講出 社區常民聽得懂的語言。對因此我們認為「轉譯能力」是一個必須教給學生的能 力。但這絕不是預設常民沒有知識,甚至恰恰相反,常民擁有許多學生甚至教師 所沒有的生活專業知識,或說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 25
因此,轉譯能力絕不只是言語表達技術的訓練,更涉及到兩種不同知識的交 換與互動。我們秉持大致有幾個根本方向作為操作之準則:1.重視理解力,學生 應能分析農食系統、人文與自然環境、都市議題之關係,並且開始關注社區的人 文歷史與文化活動。本計畫校內外場域可作為學生初步理解食農議題的根基,發 展未來策劃方案的興趣。2.重視重組力,學生將應用食農概念,回應社區的需求, 且能結合影音與文字的技藝,透過貫穿日程生活的聲音與藝術,進入社區,與居 民一同營造社區文化,或透過文物材料策展,形塑有創意的方案,進行包裝與宣 傳。學生應將 L1 層級知識打破重組,將校內外場域的問題,規劃為具體可用的 原型草案。3.重視溝通力:專業知識與社區俗民經驗之間如果不能達到有效溝通, 非但專業者無法從社區觀點看到問題,社區居民若缺乏對專業知識切身理解只是 依樣畫葫蘆,往往也會造成知識誤用的災難。因此,專業知識如何轉譯進社區日 常生活的語境,乃至與在地文化「接枝」而非「橫向移植」式地將專業知識插入 社區,是重要的訓練。(四)重視實創力,本層級計畫將有「創造」意涵在內, 學生應能挖掘農業及社區的需求,來啟動得以自足的社會企業、社會行動或實作 方案,最終能生產出終端產品。可與社會企業或業師合作,成為可經營之事業、 育成基金創投對象,或者達成一定的社會影響。
圖 6 培養學生知識轉譯能力
發展在地性的適當科學
學生們在學校裡所學習的科學知識往往是假定是發生在條件充足或者單純 的情境下。然而現實社會情境經常是條件不充分或者高度複雜的情況。例如,在 26
教科書中關於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學知識,如何在一般社區中小規模生產者中操作, 便是一大挑戰。日常社區中的小規模生產者(例如:社區小烘焙坊)無法設置如 同食品工廠中高規格的設備,或者如小農利用盛產水果在自家廚房製作果醬,該 如何達到食品安全?這些都需要靈活的理解運用教科書中所學到的科學知識,並 充分理解不同情境小規模生產者的產品特性、生產規模與品項,才能避免將科學 知識教條化,發展出不同層級的適當科學。 本計畫以適當科技的「適當」一詞應用於場域教學,涉及到幾個重要面向: 1.「適當」的問題即是「倫理」問題:換言之,在發展適當科學的過程中,也是 引導學生思考專業倫理的課題。我們相信,如果可以讓同學們在實作過程中,同 時保持對專業倫理的反思,才能完整培養專業的人格。換言之,在食養農創的創 新課程規劃中,我們同時注重同學將專業知識帶到社區實作場域的能力,也同時 重視同學時時保持專業倫理反思的身心狀態。2. 「適當」必須兼顧不同觀點、 不同需求、不同利害關係人:因此,追求「適當」的過程,也就必須具備融入在 地、聆聽各種不同意見、並在不同立場與意見之間穿針引線互相轉譯,甚至協調 溝通,尋找彼此最適切的方案。 因此,發展在地性適當科學也就是奠基在「知識轉譯能力」上的進一步延伸, 對同學來說,是一套完整的訓練過程。
(二)與各社會部門連結 食養農創計畫的校內外資源捲動效應,因為前二期以校內課程結合校外特定 場域經營為主,較著重特定場域的社會產出(social producting),已收到相當不 錯的成果,然而也發現不足之處。在校外衍生效應的布局,我們在第三期將花較 多心力於拓展社會各部門的合作。目前的規劃,大致已布線於政府部門、民營機 構、教育單位的共同參與,並針對各課程的需要,以有機工作坊的形式,開拓不 同方案來串連臺灣大學與臺灣社會的各式力量。本計畫在第三年要引進的各個合 作機制,大略說明如下:
政策與政府合作的層面: 食養農創計畫今年底開始與臺北市產發局建立初步的合作關係,這個合作會
在第三期持續以不同的方案繼續。具體的事證為 11 月 11 日,食養農創計畫協辦 27
臺北市政府產發局與好食機合辦的論壇暨工作坊: 『2017.11.11 論辯與溝通: 一種農業,多種立場 PGSXCSA 社區支持型農業臺北論壇與農業願景工作坊』。 此論壇與工作坊為近十年臺灣農業政策最大的溝通論辯,透過食養計劃協助,邀 請到臺灣農業的產業派與小農經濟兩派意見領袖,辯論與集思臺灣未來農食產業 發展的可能方向。
私人企業及創新創業網絡發展層面: 食養農創計畫協同城鄉青創相關的山不枯,玖樓,好食機與里山咖啡,以及
臺灣僑商聯合會,共同舉辦了 『信息社會與社會創新論壇暨參訪』。論壇議題 為社會福利、中小企業青創,以及食農鄉村社區 - 環扣著食養城市計劃的經濟 之養,社會之養,與文化之養。此一論壇成功為臺灣社會企業、社會設計、以及 高齡社福等領域的十位產官學代表人物(包括國發會曾旭正副主委,臺北市產業 界林崇傑局長,易遊網陳甫彥董事長,盧希鵬教授也是文化大學新任校長,等等) 與中國大陸專家們深度對話討論。『信息社會五十人論壇』的核心學者專家,主 要包括阿里巴巴前副總裁梁春曉老師,財訊首席戰略官段永朝老師,北京清華大 學經濟系劉鷹教授(阿里巴巴模式一書作者),以及『信息社會五十人論壇』副 秘書長等人。臺灣部分的四個青創團隊,臺北市政府產發局,嘉義縣政府人力資 源處,以及臺大城鄉所,都透過『信息社會五十人論壇』的核心專家們,開始與 五十人論壇、阿里巴巴研究院暨新鄉村研究中心等組織開始交流互動。這個新建 立的關係,將會在第三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教育機構的聯盟合作與輔導層面: 目前主要著重於桃園大溪至善高中的農產品行銷科的陪伴協助。大溪的至善
高中今年新成立農產品行銷科,食養農創計畫以其為大溪場域的主軸。科主任已 與食養農創計畫的核心成員有 7 年合作經驗,默契十足。接下來雙方會針對『木 食集』的空間改造計劃為焦點嘗試 design and build 設計 - 營造行動。至善高中 董事會已經通過五百萬元的啟動經費投入這個實質場域改造計劃。第三期計劃中, 將會牽動至善 - 臺大創新的多元發展。
大學跨校創新教學交流層面: 透過臺大跨領域教學聯盟以及本計畫網路平台,引發多所大學社區相關教學
計畫的負責人的興趣,本團隊依洽詢者的需求(例如:課程設計或社區網絡)及 28
特性(例如:科系專長或社區概況),協調協同主持人赴各校園分享甘苦經驗及 提供行動策略。過去兩年本計畫已與清華大學、交通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北 醫學大學、佛光大學等校有所交流。近期亦有張聖琳、蘇碩斌於十一月受邀至佛 光大學演講,蔡佳芬、陳怡伃、謝昇佑受邀於明年一月至實踐大學民生學院教學 品質研討會提出報告。食養農創的操作經驗,歷經草創、試誤、修正和穩定,已 為其他大學相關課程研發的一個參考指標。
圖 7 拓展各部門合作
肆、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一、搭配實作模擬場域推動的三層級跨域共創課程之預期成果 在跨域共創課程中,不僅不同場域之間有了更多彼此交流、擴大自身視野的 機會,同時也是老師、學生和社區居民之間彼此視域融合,一方面讓學院的專業 知識與社區俗民智慧相互激盪形成 community-based knowledge;同時也讓同學 在這過程中,穿梭在理論知識與社區日常生活體驗之間,養成同時具備批判、反 思與現實感的專業態度。除此之外,跨域行動者來自多元脈絡,因此,在跨域連 結的過程也是練習在多元旨趣下,尋找與建構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共善、共利、 互惠、共生的價值尺度,而這亦正是本計畫在第三期中強調「轉譯能力」與「適 當科學」的核心。
29
這些目標的達成,我們將與「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 「小鎮文創(社會 企業)」 、 「好食機農食整合(社會企業)」 、 「至善高中農產運銷科」的合作,並透 過實習課和工作坊的規劃,發展有機組合的工具箱課程規劃,引導學生在實際的 議題操作中學習,並練習運用與轉譯自身的專業協助或提出創新的問題解決方 案。 在這樣的目標之下,我們的預期成果分別從「學生」 、 「老師」 、 「大學」及「社 區」四個角色分述如下: 學生部分: 1. 學習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分析社區問題並反身思考專業理論知識的侷限性 2. 學習與社區俗民智慧對話,並練習批判性後設思考社區俗民智慧的形成脈 絡及其合理與不合理之處 3. 學習融合專業知識與社區俗民智慧,並將專業知識轉譯為社區日常生活語 境可以理解以及合乎現實意義知識。 4. 學習在不同利益旨趣、多元價值的社區複雜性中建構可相互理解的溝通模 式 教師部分: 1. 推動專業知識普及化。 2. 透過工作坊形式的課程與學生一起進入場域,轉變與學生之間不對等的權 力關係。 3. 在共創課程中也擴大教師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並有助於理論知識的本土化。 4. 教師藉此過程可以更深刻反思既有以西方科學為核心的現代知識與學術發 展應如何調整以合乎台灣本土社會需求,發展適合在地性的適當科學。 大學部分: 1. 實作導向的工具箱課程模式,可以突破既有大學理論知識僵化的學習型 態。 2. 學校間跨系以及跨校連結改善各學系或學校本位主義的狀態。 3. 建立學校與社區連結網絡,擴大大學社會影響力。 社區部分: 1. 建構社區與專業者連結的支持系統。 30
2. 擾動社區既有權力結構,創造社區改變的動力。 3. 透過工作坊與不同專業對話以及與社區不同利害關係人的交流深化社區對 自身的認識。
二、對應關鍵導向績效指標之達成情形與效益評估方式 回到整體工作坊與課程設計的架構,除了上一節所提之預期成果之外,我們 可以進一步以下列表 4 說明計畫第三期所要具體達成的指標以及效益評估方 式。 表 4 課程指標以及效益評估方式 課程層級
L1 知識層級
L2 應用層級
理解力
L3 實作層級
重組力與溝通力
實創力
理解現實的複雜性 理論知識與在地智 計畫目標
介入社會、創新問題 以 及 社 區 多 元 立 場 慧的融合、專業知識 解決模式 之間的差異
的轉譯能力 運用專業知識分析
分析現實的能力、具 社區問題、以及將專 備描述社區不同利 業知識融合社區智 具體產出方案或產 課程目標 害關係人不同觀點 慧並將專業知識的 品 的能力
轉譯日常語境的能 力
過程目標 整體學習滿意度 throughput 產出 評估性報告
提案或實作
output 結果指標
批判性思考
溝通能力(專業知識
Outcome
觀察力的細緻程度 轉譯能力) 31
改變整備度 方案可行性
協調能力 學用合一程度 課程成果集(個別課程製作為網頁)、 業師及社區人士對學生成果之評估與回饋(影像及文字報導)、 評估資料 學生回饋(個別課程文字記錄、焦點團體訪談、問卷) 跨課程過程及成果影像及文字記錄(計畫團隊製作或者出版品)
三、與臺大其他教育部計畫的橫向合作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的合作、開展和超越:大學社會責任近 年來已成為未來高等教育重要關注焦點,未來結合各計畫的能量,擴大綜效將會 是重要目標,目前在本校代理校長指示下,食養農創計畫的精神、與場域合作的 方法已納入未來臺大所提 USR 計畫中,可說本計畫在「帶領教師與課程進入場 域、跨領域開課教學創新」之精神已獲得校方認可。現階段臺大 USR 提案有以 公衛學院、醫學院、社科院與創新設計學院共同提案之「國立臺灣大學社區照護 暨教學研發整合計畫」,關注社區高齡長照與社區專業人才培養。此外還有「臺 大 PLUS:邁向食鄉居城的社會新責任平台」,由創新設計學院、文學院、社科 院與農學院共同提案,希望搭建起一個跨校組織平台共同解決城鄉的食居議題。 在這些 USR 提案上,有些是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若這些計畫獲得補助,在相 同場場域(如投入紹興和萬華的健康社區營造與長照議題)可透過行政、課務與 人脈等資源分享,多元化本計畫場域的資源,另外透過跨領域教學聯盟連結產業 和資訊平台,對於食養議題有興趣的師生可以有更寛廣的可能性。 除了持續推動臺大校內體制改變外,第二期開始本計畫協同主持人們也積極 將這套方法與其他學校分享。今年來「課程結合場域」、「議題導向」已經成為 教育部高等教育未來重要方向,本計畫為提供過去的經驗,期能減少其他學校進 入場域的困難與預見可能的問題,並滾動更多學校加入。因此本學期應佛光大學 與實踐大學邀請,將食養農創計畫的課程操作經驗與方法傳播到其他學校,在未 32
來他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時也能將持續將食養精神滾 動下去。
伍、當年度計畫期程及執行流程甘特圖 一、計畫期程:107 年 2 月 1 日至 108 年 1 月 31 日。 二、執行流程甘特圖 107 年 工作項目
2月
108
3月
4月
5月
6月
★
★
★
★
7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12 月
1月
★
★
課程研發與執行 課程/工作坊進行 業師與社企課程輔導 教師、助教、及學生社 ★
★
★
★
群系列焦點活動 ★
期末成果發表展 成果交流平台網站
★
配合計畫辦公室辦理
行政協調與運作 教師社群會議 助教社群會議 學生社群會議
★
★
★
★
★
★
★
★
★
★
★
成果評估與檢討 計畫期中、期末考核
33
★
★
★
★
★
★
★
★
★
★
★
★
陸、計畫成員分工情形 成 員 類 姓名 型 主持人 郭大維 博士
共 同 主 張聖琳 持人 博士
共 同 主 蘇碩斌 持人 博士 共 同 主 陳怡伃 持人 博士 共同主 持人 / 專 案教學 人員 共同主 持人
謝昇佑 博士
蔡佳芬 博士
共 同 主 吳米森 持人 導演
專 任 助 林駿傑 理
專 任 助 田孟凌 理
單位職稱
計畫分工內容
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統籌計畫及校內配合款;調 學術副校長 整課程教學制度;確立校級 獎勵制度;協調校內各級單 位中心之教學行政合作 臺 灣 大 學 工 學 院 建 配合計畫行政協調;請益國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所 教 內外教學發展中心;統籌協 授 調全體課群教師;發展文化 型能力課群;協助培訓教師 農耕能力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台 人文領域課程之規劃及教 文所教授 學協調;協助培訓教師跨域 食農實作能力。 臺 灣 大 學 社 科 院 社 社會領域課程之規劃及教 會 工 作 學 系 助 理 教 學協調;協助培訓教師跨域 授 社區參與實做能力 臺 灣 大 學 工 學 院 建 統籌場域之社區互動與教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所 專 學課群的課程發展。 案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創新設計 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長笛演奏家 臺灣大學創新設計 學院兼任副教授級 專業技術人員 製片導演,麥田電影 /角頭映畫 計畫專案助理
計畫專案助理
培訓師生音像實做能力;協 助教師社群工作坊多媒體 能力。 培訓師生影像實做能力;協 助教師社群工作坊多媒體 能力。
學經歷、專長、相關經 驗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國 際 電 機 電 子工 程 師 學 會會士 暨計算機協會 會士 加 州 大 學 柏克 萊 分 校 環 境 規 劃 博 士 、 2004 美 國 景 觀 教育 協 會 教 學服務及研究獎 臺灣社會學會秘書 長 、 臺 灣 社會 學 會 理 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 紐 約 州 立 大學 奧 伯 尼 校 區 社 會 福利 學 院 博 士 臺大城鄉所博士、好食 機 食 農 整 合公 司 創 辦 人 美 國 紐 約 市立 大 學 研 究 所 暨 大 學中 心 音 樂 藝術博士 《紀錄觀點-再見原鄉》 金 鐘 獎 非 戲劇 類 最 佳 導演、臺大城鄉所博士 班學生
計畫行政專責,負責籌劃學 逢 甲 大 學 都市 計 畫 與 生工作坊以及課程、場域報 空間資訊學系學士、 導進度管理、經費報支。 臺 大 建 築 與城 鄉 研 究 所碩士 計 畫 課 程 整 合 與 場 域 經 臺 大 地 理 環境 資 源 學 營,籌劃教師與學生交流活 系學士、臺大建築與城 動促進跨域學習。 鄉研究所碩士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