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 域 課 程 集
序言 本書收錄 HFCC 計畫中重要的跨域課程,在四年半的計畫時程中,計畫下所開設的課程超過 400 門,本書將此 些課程依照議題加以分類,並且挑選各議題下重要的課程或工作坊加以收錄(約 70 門),以此留下計畫成果紀錄, 並提供給更多對跨域共創、課程連接場域,以及想參與社會實踐的大學師生團隊參考。同時,也期許透過這些課程 的展示,啟發人文社會領域的年輕學子,打開對於未來學習發展或學術研修的新視野,更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跨域 路徑! HFCC 計畫強調課程連結場域,每個團隊、每堂用心規劃的課程、每個參與的成員、每個曾經合作過的單位, 在歷程中開啟了相互連結、調適與自我組織。整體計畫對於「課程進場域」,有文史哲的社會實踐路徑,有社會學 家對於場域的社會參與,有人類學家對於田野的觀察紀錄。最重要的是,當開始合作共創的時候,不同學科的跨越、 專業疆界的模糊,以及大學知識與常民知識間的交換,產生了許多的激盪與刺激,在研究中發現新可能,在教學中 產生接地氣成果,在教學相長中獲得了以前未見的知識樣貌。這些發現非常的讓人興奮,因此,雖然 HFCC 計畫結束, 期許透過這本場域實錄中留下的重要紀錄,做為 HFCC 計畫的終點,大學社會實踐的起點。
簡言之,HFCC 計畫強調「人文、場域以及相互間的共創」(HFCC, Humanities X Field X Co-Creation)。 107 年度執行的學校有: 1. 國立臺灣大學 /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2. 國立政治大學 / 轉注藝遊 3. 國立陽明大學 / 高齡心智健康促進:人文與社會科學公民素養之應用 4.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搖滾畢拉密:社區翻轉、文化翻滾,以「東南亞」為方法 5. 東海大學 / 紅土學院:城市農園的實踐與創新 6. 國立成功大學 / 創意三角洲計畫:建構大學、城市、產業的鏈結 7. 國立中山大學 /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在地傳承與跨界創新 8. 國立臺東大學 / 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 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計畫 HFCC
計畫軸心特別以「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教師及學生」為主體,透過「實作模擬場域」之建構與創新經營,提 供以「實作」為基礎,進行「跨域共創」,鼓勵與協助大學教師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跨域學習的創新課程,發展 與其他領域之共同學習及專案合作,進而導入社會議題或實際個案,尋求創新思考與解決方式,並產生具社會影 響力或互惠經濟價值之成果。
關於
在臺灣社會普遍瀰漫著重理工輕人文,急應用效率而少思辨論述之際,造成人文及社會學科領域所累積的深 厚能量長期被忽略。「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簡稱 HFCC)也因此應運而生。HFCC 計 畫為教育部資科司之「先導型實驗計畫」,每年均設有審查機制,執行時程為104-107年度。 104 年有兩間學校試 行,105 年度與 106 年度均補助 11 校,107 年度則補助 8 所大學進行與其在地城鄉發展有關之特色計畫。
計畫的課程設計 HFCC
HFCC 計畫課程分為「覺察(Awareness)、提案(Proposal)、實作(Project)」三個層級,所開設的跨域課 程或工作坊,必須有或對應相關場域,激發學生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與覺察,引導學生在真實社會情境之下,進行 探索、調查、實作、產生社會關懷,或者提出創意方案參與社會實踐。 層級一(簡稱 L1)課程為基礎「社會關懷認知」與「個案調查與分析」課程或工作坊,主要以「講授」為主。 L1 在於促進「覺察」(awareness),透過對社會現況與世界趨勢的了解,培養人文素養與社會關懷。這個層級對 應的場域,通常有明顯或待探討的社會議題,雖然課程的重點仍在於文本知識,但是強調對於場域的挖掘、踏查與 呼應,同時強調社會倡議的理念與價值。學生學習到的是覺察、引起社會關懷意識,以及產生問題意識。 層級二(簡稱 L2)課程為「跨領域技術研習」與「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課程或工作坊,主要以「提案」為學 習成果。L2 在於發展社會創新「提案」(proposal),認識跨域合作所需知識與技術,學習創意思考,發掘社會及 人文科學領域知識應用的機會。這個層級的場域為具體的實作場域,場域中的實際人事物就是課程學習中會接觸的 對象,為了達成課程設定的目標,嘗試為場域提出更好的創意提案,就必須組成跨域團隊合作。學生必須面對如何 找到好題目、團隊如何共創、跨域如何溝通,以及如何發揮創造力或創新等整合性的技巧。 層級三(簡稱 L3)課程為「實作專案」與「業師參與(來自企業或非營利組織)」課程或工作坊,主要以「專 案」為基礎,完成一項實際專案的執行。L3 則在於推動解決真實問題的「專案」(project),建立具有共同目標與 使命感之跨域合作團隊,走入真實場域進行社會實踐或創新創業的嘗試。這個層級的場域就是專案中所對應的目標, 將創意方案具體加以實踐,希望能促成改變或發生影響力。這時候跨域的幅度、連結的社群與資源、所需的知識與 技能等均益加複雜,學生在一個完成專案實作的歷程中,獲得完整的實戰經驗與整合學習。 這三個層級的課程,並非線性的關係,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也常常發生「泛層級」現象,因為課程連結場域, 故在課程設計中,為了課程的豐富與完整,常出現層級跨越的現象;同時,也因為對接實際場域,課程開始產生延 續性,不同學期的課程對應相同場域,為了延續與累績,也開始出現「跨層級」的現象。
而「實作模擬場域」部份,在空間(space)部份,可為校內或校外空間。可將長久閒置空間加以改造,也可在 校園內新建新的活動空間,或者租用校外合適的空間。在場域(field)部份,則為有相互合作基礎的城鄉社區或在 地部落。這裡的「實作模擬場域」強調作中學、動手做、體驗與分享、修正與調適、跨域協作、溝通協調、創意發 想等關鍵能力的培養,因此,實際上,場域可能是實體空間、社區、一個地理範疇區域、一個人群互動的場所、抑 或是一個虛擬網絡。不論場域樣貌為何,都是在創造一個「創新介面」,讓課程(或活動)、人(社群、老師、學生、 居民等)、空間功能(可彈性運用或自造空間),三者可以相互加乘產生創新氛圍(innovation milieu),讓大學的 教師與學生,攜手外部企業與業師、社區居民等共同合作,為在地城鄉或場域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協助提出可能的 創新方案。 對於 HFCC 計畫來說,團隊必須回到大學的本職善盡人才培育的本份,然而進入場域也不能只獲取服務或造成 干擾,因此「互為主體」的態度,或者「互惠」關係的建立,是必須存有的基礎前提。
多元文化理解
在地文化挖掘
策
採 展
展
訪
數位與遊戲
影
詩 劇
詞
多元敘事
戲 地 方 文 學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課程地圖
引言
103 71 35 15 06 06
Capter 04 Capter 03 Capter 02 Capter 01
目 錄
Capter 05
Capter 07
Capter 08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食農育與土地
博 物 館 學
野
創 新 創 意
田
學生培力 119
Capter 06
143
163
171
課程地圖 HFCC 計畫以「人文社會領域」知識為核心來開啟所有的跨 越,在場域中也發生了許多人文關懷與社會創新的故事,觸及的 議題包含有文史哲藝的社會實踐、在地文化與文物復刻、土地與 食農育、多元文化、社區關懷與照護、高齡與青銀共創、以及東 南亞文化等。在這些當代社會議題的探尋與關注中,學生被引發 的問題意識與社會關懷,就像撒落的種籽,在課程結束後持續發 酵自主發展。以下更細部地將課程分為八個議題。
Q:戲劇還可以 做什麼? 崑曲跨域藝術展演 P 28
Q:了解歷史難道 只能死背嗎?
Q:了解議題之後該 怎麼說故事呢?
從自我到他者: 戲劇的社會實踐力 P 26
共創《互鄉誌》 移 / 民工與在地人的友善故事與傳播賦權 P 36
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 — 故宮博物院專案實作 P 60
Q:
旅行與臺灣歷史 P 76
社會實踐專題實作 P 38 民族誌影像 P 38
數位、遊戲與歷史 P 56
影展研究 P 42
戲劇製演 P 30
展演實作專案 P 24
華語文策展與實務 P 46
桌上同安船:故宮國寶 遊戲工作坊 P 62
漫步在雲端.踏溯臺南 P 68
府城佛具產業脈絡 研究與影像紀錄 P 90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多元敘事
在地文化挖掘
Chapter 00
11
Q:產地到餐桌 經歷了什麼?
Q:如何認識不同文化?
:如何察覺你我身邊 的日常文化?
課程地圖
Q:老年生活怎麼過? 兒童文學 P 22
社會學 P 160 飛地跨域知識叢林 P 104
走讀旗津 P 96
Q: 如何培養探討地方 發展的可能性?
東海綠領袖人才 培育社 P 174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P 152
田野工作坊 P 122
自煮巴士工作坊 P 172
台灣史料專題 P 84 東南亞國家文化 與教育專題 P 108
照護、住居與社區 P 154
臺灣民俗實務 P 78 東南亞家庭照護者 與老人生命述說: 方案設計 P 112
公共與文化事務專題— 協力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 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 P 124 觀光人類學 P 114
音樂設計與創新 提案 P 72
絡 空間的勞動美學 P 146
多元文化理解
空間、木作與 文化記憶 P 158
敘事遊戲創意設計: 共玩老北投 P 16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食農社會學 P 178
食農育與土地
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 P 132
學生培力
總統 課計 程
07 03 10 42
地方文學 文學繪本 詩詞 戲劇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09 12 13 17
多元敘事
採訪 策展 影展 數位與遊戲
在地文化挖掘
多元文化理解
Chapter 00
課程地圖
09 博物館學 32 創新創意 45 田野
學生培力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青銀共創社區照護
食農育與土地
總課程索引:https://ppt.cc/fOc2Hx
13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文學與藝術如何與當代社會議題接軌,如何回應當代社會,如何 參與社會實踐?是這一系列跨域課程設計的初心。因此,不論是 傳統文學,或是戲劇製演,都有機會打開既有疆界,與其他領 域、外部單位、社會大眾等互動或合作。在詩詞、地方文學、文 學繪本、戲劇等傳統文學院的經典課程,都有了新的嘗試。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工作坊 : 詩沙龍】 授課教師:阮美慧 開課學期:105-2
詩 \ 詞 鄭老師介紹詩與歌之起源
開課學校: 東海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鄭愁予X詩詞創作X紅土計畫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17
課程介紹 東海大學駐校大師鄭愁予教授攜手連結博雅書院及中文學系,於 105-2 學期辦理【詩沙龍工作坊】共 5 場,許多 跨科系學生參與,共學詩經、農、食、土地於歷史文化的脈絡,部分學生於學習中深受啟發,發表 10 篇新詩創作, 並將學習成果彙編成冊,具體展現了人文跨界力於農業所創生的新人文價值。 透過鄭愁予老師所講解之關於古字起源以及詩歌的起源都來自於農業社會,中國自古以農為母,創發許多的字沿 襲至今也皆有農業之氣。從古籍之中追本溯源,提到關於農產與文學之間的連結,若非東海大學紅土計畫,這一點是 絕難被明顯陳述出來的。 這一系列的詩沙龍活動使中文系的同學發現土地的重要性,文學如能與最接地氣的農民接觸,關懷大地,絕對不 會脫離現世,能培養出關懷臺灣的視野跟胸襟。而一名哲學系同學更是因詩沙龍活動意識到了食品與農業,也就是所 謂的食安問題與人體的重要性,於是自製有機橘皮果醬,並將此物分享給大家食用,充分發揮了紅土計畫的精神與要 旨;至於一名社會系同學則是發現原來生活處處是詩情,他們所關懷的農產問題也能夠利用文字表述,於是產生了他 對寫詩的熱情跟關注,以上這些都是本課程所帶來的顯著成果。
心得分享 詩的起源正是來自土地,紅土學院的人文跨界計畫,引領了新詩與土地的對話,詩即生活,用以致學。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詩的欣賞與習作 ( 一 )( 二 ) / 詩行動】 授課教師:翁文嫻 開課學期:104-1 / 104-2
【現代詩欣賞及習作 ( 一 )( 二 )】
詩 \ 詞
授課教師:翁文嫻 開課學期:105-1( 一 )、105-2( 二 )、106-1( 一 )、106-2( 二 )、107-1( 一 )
第七屆校園詩展「燒頭髮」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學系X歷史文物館X校園詩展X詩行動
第九屆母親節詩卡特展宣傳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19
課程介紹 在 104 上下學期【詩的欣賞與實作 ( 一 )、( 二 )】之課程首先創立「詩,行動」的概念,由詩為工具,以關懷社 會相關議題為主題,進行詩創作並搭配實際行動,如策/佈展、肢體、行動展演、裝置藝術等方式呈現,做為作品 的傳播方式,鼓勵學生以文學的柔性眼光進行獨具特色的批判思考。104-2 學期課程成果為「第七屆校園詩展-燒頭 髮」,於成大總圖書館 B1 藝廊為展演場域,用詩記錄生活中的社會事件,學生們以詩為本,結合裝置藝術與行動展演, 誘發學生思考詩歌參入生活結合的可能性,並在策展的過程中,學習表達自己的文學創作與呈現,且以肢體與空間互 動,讓詩不再是一種隱晦、難懂的語言,而能從其行動中觸動讀者,是一種藉由「詩」而有「行動」的概念。 於 105-1 學期【現代詩欣賞及習作 ( 一 )】所舉辦的「第八屆詩展-與生俱來,祝你幸福」靈活運用場域空間,將 中文系館全館做為實行場域,讓讀者在當中尋找、探索詩作,產生「詩使人前行」而「動身」、「動心」與「動腦」 所產生的「詩行,動」,從中可見詩的能動性與可創造性。而在 105-2 學期課程中,提出「行動詩學」的構想,探討 詩的不同展現形式,以及詩、詞、音樂、影像之間串聯所發生的可能性等等內容。期末成果為「第九屆詩展-不一樣 的母親」,策劃將詩歌製作成立體的卡片與裝置藝術結合,透過詩歌構築母親的樣態,展現詩歌中的真摯情感,希望 啟發學生思考詩歌與生活結合的可能性。 連續「身體詩學」的概念,在 106-2 學期由中文系翁文嫻老師主導的「空間詩學」系列課程,結合現代文學所「西 方詩學」與中文系大學部「現代詩及習作」雙課程,將巴舍拉「空間詩學」之概念實際試煉,講述與「空間」和「文 學」之間的疏遠又親密的神奇關係。學生經由六場演講的洗禮,漸漸重拾自身對詩創作、詩解讀的觸感,並舉辦於成 大總圖書館藝廊展出,以「私密的浩瀚感」作為第十屆成大校園詩展主題,引導學生由詩出發,與空間、材質相碰撞, 做出一個個在宇宙中綻放的詩裝置與那最私密又浩瀚的詩意。 在 107-1 學期,課程邀請四位業師前來演講有關府城創意空間的介紹、詩的物質性和選詩心得等,之後學生藉由 參訪兩個府城創意空間,拍照並寫一首詩或一段感想,與府城新興事物展開詩意連繫,並於期末擇出十九件優秀作品, 收錄至《西格瑪課程─府城新興事物詩意連繫》。 本課程目標在於使學生對現代詩語言有分辨能力,親近各種詩不同的美感世界、感應詩心,並就每一家的風格學 習,演練詩作,提出「行動詩學」的構想,追尋詩歌本源性問題。以「詩」的各項特質陶冶身心創意、靈性、人的深 度認知、廣大社會理解、行動能力等。令學生從存在狀態的感知開始,與世界有真實的相遇,將詩質文字與影像、音 樂、行動、美術裝置作跨領域的探討。
圖 1 詩的朗讀 - 詩行動校園詩展於成大總圖書館舉辦 圖1
圖2
圖 2 肢體表演 - 詩行動校園詩展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臺灣都市與文學】 授課教師:蘇碩斌 開課學期:104-2 / 105-2 / 106-2
地 \ 方文學 成果展示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台文所X社區踏查X文學作品X萬華區
東園街導覽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21
課程介紹 隨著時代變遷,都市化的改變伴隨著便利及更好的生活品質,但人們的關係卻不再如從前緊密,冷漠、壓力成了 另一種新的現象,本課程結合都市社會學、都市文學、都市史三個學科領域,探討陌生人結合的「現代都市」,個人 情感、人際互動、社群關係、社會正義等面向的變化趨勢,將萬華場域作為重要創作素材,探討那些逐漸被遺忘或將 消逝的歷史及故事,不僅僅是帶著學生挖掘歷史,也透過田野探訪了解今天的人怎麼在歷史景點中生活,讓學生實際 感受到地方的生命力並撰寫出一篇都市觀察的文學作品。 第二年 105-2 學期課程中共計有四十份作品產出,期末並由教師邀請兩名曾獲小說類文學獎之青年作家,夥同教 師與助教組成評審團,逐一評分討論,選出優秀作品公開發表,其餘作品全集結成冊,供同學相互觀摩。 第三年 106-2 學期課程中選擇十篇優良作品於課堂上發表,包含構思小說的過程以及轉化使用了何種都市元素與 觀察,其中再請三位表現優良的同學參與臺大創學院 D-day 成果展,向參與同學與師長分享並介紹,這三部作品分 別是「西寧南路 36 號」、「再見,女巫」、「恐懼之芽」。
心得分享 不久之前才來訪剝皮寮,那時我還是個觀光客的心態。不久之前才完成一篇短篇小說,但我從未從生活的觀察中出發。 這一次的踏查給我很多啟發,一路上聽了很多故事,發現到穿梭短短的東園街上也能有這麼不一樣的感觸,平常的我 可能只是匆匆路過的一條巷弄,卻因為歷史記憶的賦予而增添意義。 很開心能夠有機會校外參訪實際去認識萬華。另外寫文學作品對於非文學院、沒有經驗的人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是 很開心完成了!謝謝老師總是很用心準備課程,覺得在一門課中,結合都市文學、都市社會學很精彩,能夠在看見現 象時同時也提醒自己看見背後的權力、結構、脈絡,也不忘對於人的感受與重視,也同時思考自己的經驗與反思自己 的價值觀,以及想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想要有著什麼樣的生活。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臺灣大學:D-Day 跨域課程期末成果聯展,大學師生作伙來「跨」!】 活動報導網址 :https://goo.gl/Z322eR
}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兒童文學】 授課教師:許建崑 開課學期:106-1
【少年小說】
地 \ 方文學
授課教師:許建崑 開課學期:106-2
「兒童文學」課程透過從教室走到農場的戶外體驗, 引導學生們親近土地、認識農作來落實食農教育。
開課學校: 東海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綠繪本X生態農場X食農教育
生態農場導覽與解說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23
課程介紹 106-1 學期【兒童文學】課程由中文系許建崑老師帶領同學走出教室,透過安排與規劃,親自參與東海農場實作 場域活動以及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謝文綺老師共構,導引同學共同體驗與實際操作,了解食農教育的意 義,加深對於大地共感的感動。再進一步搭配兒童文學的概念與導讀,並分析綠繪本,而綠繪本的介紹也間接延伸出 綠食育的概念,以教育目的來達到環保、永續意涵為主軸的綠色飲食實踐,讓學生具體了解土地、食物、農作,同時 也會請幾位同學上台做繪本故事的介紹與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帶動學生們一起去思考與感受,也讓學生們可以嘗試創 作大地兒童文學詩集或散文,讓幼兒在學習期間可以藉由繪本的導入與結合,發展其創作可能性。 106-2 學期的【 少年小說】課程延續食農教育理念,以生態書寫為主軸,配合教材閱讀文本,帶領同學了解文本 結構以利掌握書寫結構,課程於詩詞文章中踏查農民、人文、土地與生態之外,並帶領學生三度前往紅土學院,觀看 蜂蜜採收、堆肥、溫室種植,並讓學生親自播種、灌溉與收成,也帶領學生前往埔里參觀地震博物館、埔里鎮圖書館、 南投泥火山活盆地農作與小農互動,以及聆聽作家王文華地震書寫系列、在地工作者蕭寶鏡導覽。 同學透過實際的走訪瞭解生態的運作,由文本進入實際的生態體驗,結合課堂上所掌握對於文本的分析,透過文 本寫作推廣對於生態議題的關注,啟發學生們對於田園農作生活文字創作的靈感與文字傳遞的重要。參與此課程的人 文社會學生大多表示獲得正向學習經驗,其中有同學透過詩文創作,呈現學習收穫。同學亦針對本次所學進行學習心 得回饋,期末學生共將十篇新詩創作與學生回饋集結成冊。
心得分享 在這堂課上學習到很多關於兒童文學各個種類文體的性質,像是圖畫故事書(繪本)、兒童詩、民間故事、神話、寓 言等等,藉由課堂中來探討兒童文學的內涵,整學期下來會有兩到三次的小組報告發表。同學覺得除了自己組別的報 告發表之外,也能看到其他組的發表,因為每組都是發表不同主題的繪本、兒童新詩等等,可以聽聽其他組別的看法 感想,有時候聽到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的發表,但也會覺得很有趣,因為雖然是同一本故事,但站在不同角度來看,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心裡的感受、啟發也會不太一樣。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特定主題音樂創作 ( 四 )】 授課教師:李思嫻、林宜誠 開課學期:105-2
【音樂製作專案 ( 一 )】
戲 \ 劇
授課教師:李思嫺、林鴻君 開課學期:106-1
【展演實作專案 ( 一 )】 授課教師:李思嫺、黎蓉櫻 開課學期:106-1
【歌唱與戲劇製演】 授課教師:黎蓉櫻 開課學期:106-1
由專業業師謝淑文協助聲音與肢體的技術課程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音樂系X劇藝系X音樂劇X旗津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25
課程介紹
《大海的女兒》於高雄文化中心至 善廳公演劇照。( 圖 _ 邊緣社區認 同再造提供 )
「大海的女兒」音樂劇是由層級一課程【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結合音樂系李思 嫻及劇藝系林宜誠老師所開的層級三課程【特定主題音樂創作】所合力製成。【報導 文學與社區發展】課程思考文學與社會脈絡、社區發展如何進行多元且多重的連結, 並讓同學進行社區田野調查,採集生命故事,再以文字與影像等方式進行創作,形成 初步成果。接著,在同個學期進行的層級三課程【特定主題音樂創作】中,師生們將 這些初步成果進行轉譯,變成了音樂、戲劇文本,創作出以在地居民為主的大型音樂 劇—「大海的女兒」。本計畫在教師社群經營的過程看見了兩方的需求,並促成了跨 領域的合作,讓社會調查的成果能夠透過音樂與戲劇的展演而有更多的能量,音樂與 戲劇的內含亦可融入在地的人事物,傳唱出在地的聲音。 當然,還有許多課程參與共作才得以完成這個製作。如由音樂系李思嫺和林鴻君 老師開設的【音樂製作專案】,利用「管絃樂法」完成所有詞曲創作與樂團編配,課 程特色以商業唱片製作為導向,學習策劃及籌備錄製音樂專案之跨領域製作,進而培 養數位音樂專業技術與團隊溝通合作能力。輔以高雄在地音樂特色來創作樂曲,透過 不同風格之創作手法,並以「海洋、家鄉、高雄」為題延伸,創作出特色音樂。黎蓉 櫻老師開設的【歌唱與戲劇表演】實際打磨展演內容與技術,結合黎蓉櫻老師的歌唱 訓練、林宜誠導演的戲劇訓練以及馮悅屏老師的舞蹈訓練,學生們在此課程中所學到 的內容相當多元。包括發聲與歌唱技巧、台語學習、閱讀劇本與角色分析、戲劇表演 之啟發、舞蹈與肢體開發以及音樂劇場演出與實作等。最後由李思嫺、黎蓉櫻老師開 設的【展演實作專案】除了訓練學生們進行音樂劇的排演、劇場技術製作,亦訓練學 生們在行政企畫、創作、展演等方面分工合作相互學習,以及統合製作所需的各個流 程與部門協調、與社區地方的宣傳互動等實務歷練。參與師生們多次走訪旗津,與故 事主角原型人物碰面,也理解到旗津漁業曾有的興盛榮景,以及今日沒落給予在地人 的衝擊。 曾有創作組同學說:「我們,不再只是看到表面的遊客了。」的確,同學們開始 對所創作的音樂「有感」,寫作決策也因根源於故事和文本脈絡而顯得篤定,就像那 首小阿英和老阿爸清唱著的「搖啊搖、等啊等」,因為它背後的故事,讓最簡單的編 配也成為最震撼的感動。這齣音樂劇於 2017 年底於高雄文化中心公開售票演出,課程 的產出不僅只是計畫成果,也期望在重新走進旗津歷史的同時,讓傳承的精神,落實 在更多的年輕學子身上,成為文藝創作,有助於在地文化的再積累。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從自我到他者 — 戲劇的社會實踐力】 授課教師:侯雲舒 開課學期:104-2 / 106-1 / 107-2
戲 \ 劇 同學於開放式空間近距離看劇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臺灣應用劇場中心X論壇劇X劇場演出
同學肢體訓練課程情形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27
課程介紹 傳統中文系所涉及的戲劇領域,大多著眼於「傳統戲曲」,近年擴及當代中國戲劇,但較多著重在「劇本」的賞析、 閱讀、寫作上。而侯雲舒老師期望學生以校園為起點,往向社會,應用肢體藝術為媒介,實際編劇演出,啓發同學發 現、思索、回應週遭各種議題。透過跨領域嘗試,帶著時常以文字思考、溝通的人文領域同學,也能試著在「表演」 的框架下,發掘自身內在的資源,更認識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可以是什麼樣子。 104-2 學期中,課程引導同學們發掘、反思自身經驗,進而運用這些經驗形構劇場議題,其中安排了許多劇場界 的老師帶領同學學習表演的基礎、培養寫作與表演前的敏銳觀察,而後在密集的討論、議題延展、彩排之下,一步步 讓小組發展一齣完整的短劇,在校園中呈現。同學們以「家護病房」為公演主題,寫出五種「家庭」議題,由「家庭 病徵」出發,探討家庭中蘊含的諸多議題,如性別認同、政治認同、老年照護、家務分工等等問題,尋找家庭間疏離 與壓抑的來源。 一般的戲劇觀演模式分為臺上與臺下,縱使偶有打破第四道牆的橋段設計,但整體仍是相對靜止無互動的兩個區 塊,戲劇的影響力也只停留在身處劇場的時間中。因此在 106-1 學期,便在上述問題中展開課程實驗,以新形式挑戰 傳統。搭配多位劇場業師,分段帶領同學接觸肢體訓練、即興表演、劇本創作等諸多劇場工作面向。課程主要與臺灣 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賴淑雅老師合作,以「論壇劇場」形式帶領同學探索議題並學習如何在論壇劇場的形式下發展劇本、 與觀眾交流。從劇本閱讀邁進到實作演出,練習如何將文字劇本轉變為舞臺演出的台詞、舞臺設計等,培養敘事轉化 之能力。此外,引入應用劇場、論壇劇場的理論與實作形式,學習探索、深化議題,從各個面向認識議題,以非專業 戲劇人員出發,帶領參與者從簡單的肢體開發開始,探索壓迫與被壓迫關係,將此議題透過戲劇演出,並在演出過程 中設定問題點,經由穿梭舞臺上下的「丑角」的角色引導臺下觀眾上臺,針對問題點演出自己的解決方案,而後臺上 演員再順著觀眾的演出延續故事,在此過程中達到議題討論的目的。 而此次由 26 名來自不同系所的學生共同演出兩齣論壇劇:《Siti》以移工處境為題,探討臺灣的移工制度、雇傭 關係與歧視如何一點一滴剝削移工的權利,最終困於密不透風的壓迫之網;《十點三十分》則關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 在的性暴力問題,伴隨著職權霸凌形成更加緊縛的壓迫力道,同時也帶出年輕世代社群網路在此結構中觸發的微妙作 用。透過劇本議題,帶領觀眾一起思考並邀請加入劇裡一起完成戲劇,此形式不但與觀眾形成互動,也讓觀眾帶著意 猶未盡的感受離開劇場,並持續思考身邊的相關議題而不只是只有讓影響力當下留在劇場中。 107-1 學期以政大校園作為田野調查的場域,將在校園中觀察到的勞動環境結果做更深入探討,並進而轉化為戲 劇,以校內清潔工、約聘人員、行政人員之相關議題發展出「校園勞動議題應用劇展」,並在校內演出3部以校園勞 動環境為主題的議題劇:《助教還行嗎》、《我就只能這樣了》、《生活習慣就好》。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崑曲跨域藝術展演】 授課教師:楊政達、高美華 開課學期:104-2
【體驗劇場 x 古典戲曲評賞】
戲 \ 劇
授課教師:楊政達、高美華 開課學期:105-1 / 105-2 / 107-1
【古典戲曲製演】 授課教師:楊政達、高美華 開課學期:106-1
校慶公演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心理系X古典戲曲X崑曲X體驗劇場
崑曲工作坊
崑曲臉譜電繪教學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29
課程介紹 本課程共同以崑曲作為發想的主題,以共時授課方式,中文系高美華老師於【古典戲曲製演】課程以傳統崑曲的 閱讀與評賞,帶領同學們了解崑曲深厚的文化內涵,奠定創作的基礎;而心理系楊政達老師在【體驗劇場】則以從「使 用者經驗」的角度出發,運用使用者經驗等知識設計出推廣傳統崑劇的 APP 程式或網站作品。 該課程於 104-2 學期邀請國光劇團、東寧雅集等古典戲曲相關之團體的業師授課,開設「肢體展演工作坊」,並 於暑假舉行「崑曲暑期工作坊」,課程安排共有 3 場傳統崑曲知識講座,以及 4 場現代元素結合戲曲知識或實作講座, 幫助學生整合跨領域知識,並能直接了解自身的專業要如何與另一專業領域結合、溝通與合作。期末成果展重現《牡 丹亭:遊園驚夢》之劇碼,現場亦租用專業崑曲衣著,展現兩系跨域之共同成果,APP 邀請校內外對崑曲藝術有興趣 之師生來共襄盛舉。另外,亦有《玩翻牡丹亭》及《戲如人生-找尋你的崑伶》兩組 APP 設計與推廣。前者可藉由 角色扮演了解崑曲的知識,而後者則是從個人的性格出發,使用者可透過其與崑曲角色的互動過程,從而瞭解崑曲的 衣著、及著名的崑曲角色性格。 105 學年度上學期更邀請國際知名崑生溫宇航老師擔任戲劇指導,讓同學們有機會親近國際級大師風範與得到大 師的指導與學習。課程成果亦結合校慶活動演出「八仙慶壽 綪女對鬚眉」,提升成功大學戲劇展演之能見度,讓民 眾願意走進校園欣賞戲劇,體驗傳統戲曲的藝術氛圍。學生也於歷史文物館的開幕活動表演「八仙上壽」,並由楊政 達老師吟唱呂洞賓。除傳統藝術表演之外,也將「八仙」元素導入時下流行的桌遊,並由芒果遊戲創辦人張麒威帶領 同學們做出「八仙過海」的桌遊作品,看見傳統與現代交會的精采火花。 下學期舉辦的琴心墨韻《玉簪記》藏書票展暨工作坊、古琴工作坊和表演工作坊活動,將日治時代建築裝置成清 代文人的書房,讓同學們感受《玉簪記》中清代文人書房的感受,並從中獲得期末展演舞台設計的靈感。另一實境解 謎活動 –「散墜」,結合玉簪記的各種劇情,藉由關卡解謎讓同學們整合課堂所學,也讓民眾透過遊戲的過程,認識 崑曲的經典名劇。經由這些活動的薰陶,學生於期末與老師共同展出「票藏度曲賞新境」之成果展,繼琴心墨韻《玉 簪記》展覽,藉由古今文化時空的交融呼應,讓學生在體會雅緻的生活與幽微的情感後,賦予古典新意,更進一步創 作屬於自己的作品。另一成果為崑曲「散墜」的演出活動,用古典與創意的方式,重新演繹《玉簪記》這部經典,創 造不同以往的劇場體驗。 課程邁入第三年延續一樣的課程理念,同學於 107-1 學期合力產出五件提案,其中有於校慶音樂會公開演出的崑 劇《長生盛宴》以及崑曲花牌的桌遊設計。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戲劇製演】 授課教師:秦嘉嫄 開課學期:106-1
戲 \ 劇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考古所X城市故事人X《夜聚》X臺南文化中心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31
課程介紹 《夜聚》是成大考古所鍾國風老師及中文系秦嘉嫄老師合授的跨域課程【戲劇製演】,發掘對有志於從事戲劇表 演或幕後行政工作的學生。並邀請擅長人物故事說演的「城市故事人」共同發想、一起創作。結合戲劇和考古兩門專 業,所有人每週透過不同主題的課程、考察和討論,共同創作與排練故事,從排戲的討論和演練中,讓學生了解一齣 戲的幕前幕後完整製作過程,在行政統籌方面,交給學生主導活動的宣傳、訪談、會議等工作,使學生各司其職,最 後配合帳篷的有限空間,讓觀眾在不同的帳篷故事裡除了與演員互動,也從中看見自己的生命。本演出不僅是課堂成 果發表,也藉由課程裡探討物與物交換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回憶,以微小的人與物,開啟文學、考古及生活關 聯的新視角。
心得分享 從一開始的什麼都沒有到後來的互相呼應交錯,從一開始的陌生尷尬到後來的熟稔擁抱。當初只是因為老師的緣故修 了這堂選修沒想到卻因此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好遠好遠。 大一微電影的時候擔任編劇導演是因為害怕面對人群的目光,這一次自願選了演員也剛好被分配到了主軸心的其中一 個角色,算是對自己的期許與突破吧。不知道這樣子小規模近距離的劇場形式能不能被大眾接納,也不知道這樣的劇 情安排是否能讓觀眾感同身受身歷其境,但自己夠投入在這裡,就足夠滿意這一切相遇。意外認識了好多「姐姐」們 每個都好棒又好可愛~喜歡跟她們說話被當成小孩的感覺也好喜歡對戲的時候彼此不同背景不同觀念所激盪出來的花 火燦爛鮮豔。 《夜聚》為成大學生、源自社區大學的「城市故事人」、臺南觀眾以及臺灣劇場的創作,締造相聚的居處,一夜的家。 在這裡你我相聚,對面而坐,透過交談、聆聽、凝視、動作、或者一起飲食,逐漸雕塑出彼此的關係,呈現出一段段 的多變時空。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物件美學實踐】 授課教師:卓淑敏 開課學期:106-2
戲 \ 劇 「不小得,誰在呼吸?」劇場海報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美產系X灶空間X物件劇場
Chapter 01
文學與藝術社會實踐 33
課程介紹 本課程進行探討日常物件中的美學元素,重新審視物件的本質,透過描述、詮釋、再現及創造物件的多元面貌, 呈現跨領域的藝術思維與創作。從純粹的物件開始思考,不急著完成一件作品,而是透過拆解,即拆解物件與既定思 維,探索背後的意義。此次修課的學生在前一學期 106-1 大多數已經修過【知識性插圖】課程,曾經於此課程以海洋 為主題,也實際踏查知本溼地,因此學生擁有相關的先備知識和工作模式默契建立。 課程內容透過不同的作品模式,逐步引導學生,包含劇場元素和團隊合作分工,例如安排學生到臺東縣鹿野鄉瑞 豐國小(包含附幼)一起觀賞微型偶戲《腳印 - 喀喀聲》,並於戲後安排學生與國小學童進行反思討論、繪畫,也與 導演和演員交流,隔天則邀請導演進行工作坊,工作坊著重於單一主題的討論和表現,進行物件反思,並學習表現的 形式。還有最後於學生期末的創作,主題則是依照各組學生意願,並於 107/5/24 和 107/6/21 的一口灶夜市演出「2018 不小得物件劇場」,學生作品共有兩組,包含《老人 ˙ 狐狸》、《新 ˙ 百物語》。
心得分享 本來對於「物件美學」這個名稱尚不了解,經過這學期各式各樣的體驗與實作演出之後,開始擴展眼界漸漸體會偶戲 透過物件轉化,擁有多元的發展形式,甚至不用繁複華麗的舞台道具,只要發揮巧思,平凡的物品也能展現不同面貌, 戲偶藝術可以精深也可以簡單易上手。這學期有許多趣味課程,個人印象最深刻則是期末創作的演出,從劇本、主題、 角色設定,一路到操作、後台控制等等,要完整安排一齣偶戲需要牽扯很多層面,以及對操偶投注感情,盡力詮釋出 戲偶本身的靈魂,中間花費的精力、時間太多太多,在此先跟許多花費在這份事業上人們表示敬意。 透過工作坊的安排,事前和業師多次溝通,在 18 周課程和單一工作坊的授課模式和目標上,有了良好的連結,我們 以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另類的學習方式,對學生而言,有很大的啟發。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此系列的課程包含透過採訪、影像、動畫、桌遊、策展、腳本、 小說、企劃等多元的敘述方式,進行課程的成果產出。在人文社 會領域,這些敘事轉譯的能力為重要的基礎能力,協助學生利用 不同的方式說故事,與外界進行連結與溝通,課程提供學生真實 的實作演練情境,也因此獲得整合學習的機會。
多元敘事
【共創《互鄉誌》– 移民 / 工 & 在地人的友善故事和傳播賦權】
採 \ 訪
授課教師:張春炎、社會運動者和作家 - 顧玉玲(業師) 開課學期:106-1、106-2
圖2
圖1
圖3
圖1
「不只是鄉愁,移工在台的生活寫照」人物故事
圖2
「越南理髮師的逐夢路 - 巧手剪鄉情」故事人物
圖3
「意外何嘗不是另一個機會? 一個馬來女孩的中文之路與在台見聞」人物故事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東南亞學系X報導撰寫X實地採訪X東協廣場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在 既 有 社 會 結 構、 階 級 侷 限 之 下, 東 南 亞 移 民 / 工 往 往 無 法 有 效 發 聲。 因 此 互 鄉 誌 課 程 以 傳 播 賦 權 (empowerment)的理念出發,邀請學生共同學習和社會實踐,學習以善待移民 / 工的角度,並尊重東協廣場中的 各類行為主體(包括移民 / 工、店家、在地鄰里)的方式,進入臺中東協廣場的場域,與移民 / 工互動、「搏感情」, 進行東協廣場內的故事挖掘、影像紀錄,最終建立一個能夠訴說東協廣場作為外地人與本地人「互為故鄉」的故事平 台 -《互鄉誌》,讓參與課程的同學能夠從認識、理解到傳播實作,看見東南亞移 / 民工的消費文化和消費休閒空間 的意義。 延續 105-2 學期的課程【東協廣場採訪寫作故事坊】,在 106-1 學期的本課程,將以業師與老師共同指導的方式, 讓學生能夠實際挖掘發生在東協廣場內的故事,透過文字和影像完成具「好客觀點」(a vision of hospitality)之新 聞故事與影像紀錄作品。藉由移民 / 工新聞學,嘗試在這個空間中,看見移工的處境與進行紀實書寫,報導這個「當 移工在臺中的地下社會浮上新南向舞台」的現實情況,透過觀察與書寫他們平凡的日常故事,讓移工從奴工的處境, 有機會成為在臺灣還原成應有的日常人形象,進而翻轉被刻板印象化和污名化的負面文化標籤。而於 106-2 學期續開 的【共創《互鄉誌》】課程,引入更多具社區人文關懷的新聞、社區和社群傳播知識,建立學生以報導人為主體的深 度採訪知識能力,從中反思歸納及開創移民工新聞學的知識基礎。其次是聘請具人類學、新聞傳播專業且長期投入東 南亞文化關懷的新聞業師阿潑,進行進階的新聞採訪寫作練習和編採討論。亦為邀請臺中社區發展協會計畫主持人共 同到場域上課,建立同學社區發展、場域經營和實作的能力。並於期末產出共九則場域人物採訪報導,而此學期最具 代表性的作品為「飛越 1732 公里的家鄉滋味:逃離酗酒的父親從越南來台, 如今和丈夫終於擁有自己的麵館」,並 收錄所有文章均收錄在網站「移人記事」(網址:https://seacoworkers.wixsite.com/seacoworkersncnu/blank-9)。
37
多元敘事
【影像民族誌專題】
採 \ 訪
授課教師:梅慧玉 開課學期:105-2
【社會實踐專題實作】 授課教師:梅慧玉 開課學期:106-1
KeAceh- 去亞齊團隊合影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田野調查X手食文化X埔里X亞齊
學生與看護朋友們的合影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民族誌是人類學田野工作產出的一種書寫類型,也是一種研究法:強調以內部觀點(native viewpoint)來理解 文化的研究取向,因而選擇長時段參與特定社區或群體,進行觀察、訪談,並做筆記來展開。除了闡釋文化的多樣性 以及文化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外,它同時也引導我們一些有關自身作為個體、群體以及社會的思考。此外,從人類學 知識實踐的角度來看,民族誌對研究者的意義不僅是一種研究法或文本,它更是研究者的自我與他者交會後,心靈互 動與轉變的回饋歷程。 影像民族誌則是以前述民族誌為認知基礎下的影像表達文本,其中文字與圖像的比例隨著議題不同而各有側重, 它的定義與操作可以簡單,但也可複雜至與視覺人類學發展的思維息息相關,在表達形式與主題上更具理論關懷。 本課程專題以臺灣的東南亞現象為主題,欲完成一份影像民族誌作品。本課程場域設定在校外進行田野,以人類 學的參與觀察法,師生共做的團隊模式,進入埔里珠仔山聚落的印尼看護朋友工作場域,展開她們與雇主之間生活故 事的採集。梅老師以「類夥伴」的身分進行陪伴、聯繫與溝通。除了學習民族誌的文字與影像書寫,梅慧玉老師還帶 領同學們倡議手食樂(手食印尼料理)的行動人類學,連結學校與地方、課程師生與看護朋友、雇主與看護之間,反 轉學習與文化尊重的可能性。這些活動紀錄以及成果被記錄在網站「我的看護朋友@台灣的東南亞」(網址:https:// fieldworktrip.wordpress.com/)。 然而,老師認為這門課的設計雖然讓學生更能體認「尊重文化差異」的重要性,但終究受限於時空,只能藉由報 導人的口述經驗「想像他們的母國生活」,這類把弱勢置身優勢社會下的「他者自述」,很難讓來自優勢團體的學習 者真正體會弱勢文化的樣貌。因此,在 106-1 學期開設【社會實踐專題實作】課程,嘗試用「海外田野營」的創新教 學方式,教師與學生組成了「KeAceh 團隊」,抱持著領會文化衝擊的態度進入印尼亞齊特區,體驗兩星期穆斯林生活, 並撰寫田野筆記,並於 106-2 學期以師生協力共做專題的形式完成一份網路版的影像民族誌作品,收錄至「KeAceh去亞齊」網頁(網址:http://keaceh.ncnuant.com/),並以分享會的形式倡議多元文化尊重。
39
多元敘事
【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 : 技工舍專題】
採 \ 訪
授課教師:翁康容 開課學期:106-2
技工舍活節現場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技工社X手冊實作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41
課程介紹 本課程欲引導學生將生命歷程學理中的知識與自身周圍處於不同生命階段的他人相互對照,抓緊學理與現實世界 的呼應並感受生命的真實脈動。課程設計上包含了講授、課堂活動與討論以及實作三個部份,講授的部份將建立同學 生命歷程核心概念,而課堂活動與討論將讓同學參與或親自執行與當週授課內容相關的活動。藉由這些活動,讓學生 們觀察與比較處於不同生命歷程中的個體特性,也理解到生命歷程的變化對於個體所產生的影響,對於講授的內容有 更深刻的認知與體驗。最後實作則需要同學們實地在真實場域中與不同的生命體進行接觸。 此次的實作專案以旗津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為主題,讓學生藉由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實際採集技工宿舍老 兵與周遭聚落的生命史與故事,並將這些故事進行串接與剖析。其中包含三位曾經居住在技工宿舍中的老伯伯的故 事,也有從聚落變遷角度出發所集結的實踐里里長、區公所蔡佳菁課長的回憶與想望。加上授課老師翁康容撰寫出版 緣起、授課老師李怡志封面設計力作和集結學生產出的十篇文章,充滿旗津地方生命與敘事的書冊就此誕生。最後的 成品《技工舍:生命故事與聚落變遷》手冊將提供給對高雄旗津大陳社區感興趣的社會大眾,亦給予受訪者作為回憶 紀念。
心得分享 身為計畫專案教師來說,能夠為技工舍這塊基地留下更多的調查與書寫是值得感到欣慰的,特別是在老兵逐漸凋零之 際,即時拼湊舊海四廠技工宿舍與周遭聚落的過去片段可說是刻不容緩,很慶幸能夠透過計畫、帶著學生完成這件事。
在大學四年因為科系性質的關係,無論是必修課或選修課,皆不曾有過「訪談」與撰寫生命故事的經驗。這堂課讓他 們不僅有設計訪綱、訪談題目與深度訪談的機會,與里長進行對談,更讓他們得以瞭解旗津當地的歷史故事、族群文 化。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活動報導:「青春自造式」2.0 |學生團隊發表】 活動報導網址 :https://goo.gl/dsc9rG
}
多元敘事
【影展研究】
策 \ 展
授課教師:聞天祥 開課學期:105-2、106-2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影展X光點華山電影館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43
課程介紹 近年臺灣大小影展不斷,除了指標性的綜合型影展如金馬影展、臺北電影節,更有以特定議題或形式的主題式影 展,如紀錄片影展、女性影展等,都是臺灣一代代文藝少年少女的共同成長經驗。從政大轉注藝遊計畫所關心的「人 文實作」角度來看,影展首先是「藝術的」,電影作為一種整合的藝術型態,其中有劇本、視覺、影像、鏡頭、美術、 音樂等諸多領域可供切入。其次,一個影展的構成,不但包括選片邀片、文案宣傳、視覺設計、場務售票等,充滿各 種學問;而「影展」所具備的論述、規劃、統整,更是一種「整合的敘事」模式,將議題或知識透過影展選片、宣傳 等敘事語言傳達給所有觀眾。 本課程由擁有豐富影展策畫執行經驗的聞天祥老師指導,與光點華山電影館合作,提供同學極具規模的實作場域。 課程分為理論與實作兩大塊,引導學生認識影展緣起、分類及國內外影展概況,並解析影展與文化、政治、工業、經 濟之關連;實作上,則以「主題式影展」為核心,讓學生嘗試提案,規劃影展主題、片單,展開一連串的學生實作學習, 讓學生走出校園於光點華山電影館策劃影展,將成果展現給社會大眾。 於 105-2 學期長達兩天的「說故事的人」影展活動共播映 10 部電影,現場邀請到多位華語影壇的優秀編劇、導演、 演員到場共襄盛舉,與影迷面對面分享創作歷程。令人矚目的是,政大中文影展受片商青睞,共獲得三部電影的臺灣 首映權。 而 106-2 學期【影展研究與經營實務】所舉辦的第二次影展「你不是一個人憂鬱」,於兩天的實習影展中播映 8 部電影、邀請多位影人蒞臨映後座談,展現學生學習成果。
心得分享 透過影展實作,希望了解影展這種活動形式,以及如何面對與解決突發狀況。 本次影展有很多傳院同學投入可以發揮我們在傳院學習到的東西,將所學運用在媒體經營、活動規劃與宣傳上。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 期末成果回顧:文史知識 x 人文實作|讓人文由靜而動,致用於社會】— 政大轉注藝遊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posts/1624346887657003?__tn__=K-R
多元敘事
【創意策略與實踐】
策 \ 展
授課教師:吳瑪悧 開課學期:106-1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藝研所X旗鼓祭X實作X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 灶咖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45
課程介紹 本課程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吳瑪悧老師開設,長期以來一直於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的「旗津灶咖」 以藝術的眼光關懷環境、社區的問題,並嘗試以藝術的手法將問題凸現,也讓人們學習以不同的腳步與視角認識與珍 惜生活中的小事物。本課程以實踐取向,透過參與者研究方向的擬定,討論多元領域的合作:自然生態、科技藝術、 社會學、人類學等,並發展不同展演形式與創意構思,如音樂祭、展覽、田野調查及講座,並在實踐過程中自我發現 和察覺發展之可能,更是創造與實踐者交流分享的機會。 本學期課程期末共有五個不同主題的作品產出,分別為:在旗津基地所舉辦的音樂祭「旗鼓祭」,同學與當地的 旗津青少年交流,共同完成一次屬於在地合作的展演。當日參與除了喜愛音樂的青年外,亦有當地的旗津大陳社區居 民,以傳統點心糖心糕與參與者分享。附近社區民眾也到活動現場遊逛、市集散步、聆聽音樂,讓原本寧靜的舊海軍 技工宿舍熱鬧起來。再者,與德國包浩斯大學媒體藝術系合作的「共享的棲地」展覽,於中都濕地公園舉辦。以人與 環境的關係為核心概念,並以新媒體科技創作、結合生態與藝術的跨域展演。還有,以沒落漁村的故鄉為主題的「故 鄉繪本創作」,課程實際到屏東新圓鄉踏查,讓在地人文風情再次被看見。最後還有「旗津:公園綠地新生計畫」和「音 樂與社會運動」的提案作品。課程還邀請到業師進行專題演講,啟發學生不同的想像。
圖1
圖3
圖2
圖1
旗津旗鼓祭準備過程
圖2
旗津旗鼓音樂祭
圖3
中都濕地公園生態參訪
多元敘事
【華語文策展與實務】
策 \ 展
授課教師:董恕明 開課學期:104-2、105-2、106-2
詩歌節於鐵花村舉辦情形
詩歌節現場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華語文學系X鐵花村X詩歌節X策展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47
課程介紹 以臺東詩歌節為實作素材,【華語文策展與實務】課程藉由策展來活用同學們在校園中所受的華語文專業訓練, 從課程中讓同學試著撰寫活動企劃書、網頁內容設計、公關宣傳,並藉由活動策畫、行政庶務、場地布置等各面向的 分工合作、溝通協調,以培養學生策劃活動的經驗。一方面豐富華文系同學在華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則是 透過華語文專業的綜合性展演,提供在地服務。 2016 年第五屆臺東詩歌節以「食光狂想曲」為主題,除有長期支持詩歌節活動的「鐵花村 ‧ 臺灣好基金」和國立 臺灣文學館,並結合教育部「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計畫」的精神─透過認識在地食物,進而瞭解在地文化, 使臺東的自然風土,加上多音交響的族群之美,宛如珍饈佳餚,既有先天的豐美,更有來者的踵繼創發。 在第二年的計劃中,持續深入參與及協力幫助當地,結合「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計畫」的「服務地方」 的理念,舉辦「2017 年第六屆臺東詩歌節─在路上」。此活動與鐵花村 ‧ 臺灣好基金、臺灣文學館、下賓朗部落、外 籍配偶等單位合作,讓地方、文化、飲食與詩歌融於一爐,實踐以「藝文」服務地方的初衷。 接續的「2018 年第七屆臺東詩歌節─樂來樂好」,集結東大校內系所及臺東在地社群邀請國內各地詩人參與詩歌 節,一方面提供東大師生豐富的藝文實作經驗,同時也藉此活動讓來自各地詩人們,以不同視角認識東大與臺東在地 文化。
心得分享 一個活動的完成,需要多少睡眠和汗水,辦一次詩歌節就知道了。但這一切都好值得好值得,看到詩人們開心的臉, 還有民眾熱情的參與,感覺好像這幾個月來的付出都得到了結果。 這一次的詩歌策展課給了我很深的感動。從前期大家一起討論籌劃詩歌節的各個環節、細節,一次兩次三次的場勘, 到當天詩歌節的順利舉辦,老師們和同學們付出了很多大家看不到的努力,我們僅僅憑著一個系所的力量,懷著對臺 東這塊土地的愛,對詩歌的愛,懷著希望把這種詩歌的力量,想愛的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活動報導:「青春自造式」2.0 |學生團隊發表】—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dsc9rG
}
多元敘事
【東南亞在臺灣 : 視覺與影像製作】
影 \ 展
授課教師:鍾宜杰 開課學期:106-1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東南亞文化X移工X紀錄片X東協廣場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影像的力量是什麼?自影音媒材數位化以來,技術的解放,使得影音拍攝與呈現成為當代重要的傳播、敘事與論 述媒介。當鏡頭成為我們傳達訊息的管道,又應該注意哪些事情?藉由業師鍾宜杰的指導,鼓勵同學們主動走入場域, 探尋議題。 本課程欲透過紀錄片影音製作的訓練,結合田野調查與社會學思考的教學,讓同學能夠有意識地對特定的社會、 族群、階層、民族等團體對象進行觀察與拍攝記錄,並學習透過影音的剪輯、製作,呈現出對於該團體或記錄對象的 觀點與描述。雖然以紀錄片拍攝作為期末目標,但有別於傳統紀錄片拍攝的視野與觀點,本課程要求同學邀請被攝者 參與影片的拍攝,打破傳統紀錄片拍攝者與被攝者的主 / 客關係,希望從影片企劃開端,就讓被攝者參與;讓同學在 整個影片製作的過程中,不斷地觀察與反思作為一個觀察者與詮釋者,與被攝對象的理解有何落差,從而了解身為觀 察主體的盲點為何。在實際的紀錄片拍攝教學當中,讓同學體會「拍攝」的工作並非僅止於扛上器材,而是走入被拍 攝者的生活之中,有意識的訂立主題,拍攝畫面,以影像傳達紀錄片拍攝者期望藉由作品述說的議題與內容。 同學所產出的紀錄片以拍攝臺中東協廣場(以下簡稱一廣)移工為主題,充分地與本課程之場域、人物結合,像 是作品《安心穆斯林》主角即在一廣工作,而作品《藍圖》則以經常在一廣出入,且在一廣學習中文的越籍移工為主 角,拍攝地點也包含一廣商場。
心得分享 先前大學即有修過拍攝紀錄片的課程,而拍攝紀錄片不只單單只是簡單的攝影和剪接,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拍攝到的影 像說故事及訓練自我負責任的態度和團隊合作。
49
多元敘事
【民族誌影像】
影 \ 展
授課教師:蔡政良 開課學期:105-1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公事系X鐵花村X灶咖的味道X紀錄片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公事系蔡政良老師的【民族誌影像】課程,分別由七組同學以田野調查的方式進入臺東大大小小區域,配合「東 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計畫」,以食物作為認識在地文化媒介的題材來拍攝紀錄片,剔除以往「美食介紹」的 樣板,而以食物從種植、製造、販售等環節切入。民族誌影片乃是採用民族誌的方法與過程,透過影像的方式記錄、 描述與詮釋不同人群社會生活與文化的一種文類,其內涵包含了民族誌過程中的影像方法,以及影像民族誌成品。因 此,民族誌影片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系統化的研究與分析方法,以及作者(導演)的詮釋。透過影像語言為基礎完 成的民族誌作品,能與大眾進行直接的溝通。本課程分為兩部分授課方式實行,一為理論研讀並進行師生討論,二為 民族誌影片的拍攝。 本課程期末在臺東鐵花村音樂聚落舉辦「2016 寶桑影展:灶咖的味道」,共播放七部參展影片,詳實記錄臺東 各角落關於飲食文化背後的故事,深獲好評。此次參展的學生成果影片有《Nanta Sawka》、《一杯青草茶》、《台 東最熟悉的一碗麵》、《我發現牛肉》、《蚵仔煎與他們》、《普悠瑪養身草》、《黑網裡的嬌客:風災後荖葉現況 紀實》。105-1 學期課程為邁入第五年的寶桑影展,一直以來藉由人類學、民族誌等學術思維與方法為教學基礎,透 過學生的眼睛與鏡頭觀察並呈現臺東多元文化特色,期望能夠成為在地族群的發聲管道,讓更多在地的聲音與處境都 能被聽見與看見。
51
多元敘事
【紀錄片製作】
影 \ 展
授課教師:蔡政良 開課學期:105-2、106-2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公事系X寶桑影展X紀錄片X共創地方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本課程要求同學針對臺東地區人事物進行認識與紀錄,並在一學期的紀錄片製作之後,在校外的臺東市區進行公 開的展演,以臺東市的舊地名 posong ( 寶桑 ) 為名的學生紀錄片影展。課程的目的,並非要將學生培養成專業紀錄 片導演,而是希望在拍攝與製作過程中,讓學生不斷思考,如何使作品更具人性,更符合社會意義。 這些從來沒有影像製作經驗的同學們,被規定不能拍攝學校師生的題材,必須勇敢地與臺東地區的人們交朋友, 紀錄他們的生命經驗,反省自己的成長過程,有的人在課程後繼續拍片,成為專業的導演,有的人因為這樣的學習過 程,對於未來的生活方式有了不同的想像。 105-2 學期的學生成果展「2017 寶桑影展:紀錄東行者」,共有 7 部紀錄片,其中《原食》、《米族》、《望園泡茶》、 《聽見溫度》等 4 部,主要以飲食連結在地情感,另外 3 部《白浪》、《老明與他的日常》、《我的名字叫織羅啟示 篇》,則是以自我生命為啟發的紀錄片,每部影片皆展現花東地區不同社群的多元面貌,也增添此次影展的豐富性。 而 106-2 學期課程成果「2018 寶桑影展:心聲 . 初生 .」完成了 5 部關於臺東許多看起來平凡,卻潛藏著大夢想或大 風浪下小人物的紀錄短片,並辦在臺東劇團,當天也由同學自己主持,並在每一部片後與觀眾們互動討論,所有影片 於影展過後皆上傳到 AvuwanTV 網路電視台供大家點閱。
心得分享 在各個小組故事發起的階段中,學員因半數非本公事系的學生,又因學生在下學期也有非常多的校務須完成,在本堂 課極其需要學生在課餘後的時間來探索與紀錄,於時間上,導致於部分學生在尋覓故事的深度不足,接觸田野的時間 以及深入故事的角度需要加強,在實作中雖然難以體現文本中所傳遞的概念。所幸,台東人文環境強烈,有非常多的 媒介可以讓學生踏入紀錄片的田野。在配合臺東大學周遭獨特的環境優勢中,能碰上許多不同族群的文化薰陶,在故 事的呈現上不至於乏味,反而融入了學生自身的文化媒體,揉合當地的人文用影像呈現了不同的觀點。
53
多元敘事
【影視特效】
影 \ 展
授課教師:張溥騰 開課學期:106-2
美產系學生跟著荒野學會人員進入野溪,認識溪流生態與困境, 將親身體驗做成動畫,與民眾分享。 圖/張溥騰提供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美產系X動畫製作X野溪踏查X影展
學生於四月時進入野溪,認識溪流生態與困境。圖/張溥騰提供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本課程介紹視覺特效與動態影片製作工具(After Effects)的使用與操作技巧,了解視訊特效和影視後期合成製 作的廣泛應用,以及初探數位電影技術,運用課堂範例作為學習導向,並於期末讓同學分組完成以環境議題為主題的 動畫專案作品。 為培養美產系學生跨領域應用之創作能力,特別邀請「荒野保護協會臺東分會」的野溪小組夥伴們,帶領學生實 地溯溪觀察野溪的生態,同學們親身感受野溪環境生態與人為開發的利弊關係,思考河溪未來的可能。同時也可以落 實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製作出富有意義的動畫影片。透過環境場域實地踏查、環境議題資料與文獻分析彙整、小組 腦力激盪故事創作以及課堂專業動畫能力養成,最後以小組方式完成具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動畫短片。過去美產系的傳 統教育主要是訓練學生獨立創作思考的能力,而本課程以小組創作方式,讓學生學習藝術家或創作者要如何與不同領 域的人合作,因跨領域創作已經是當代藝術非常重要的潮流,同時也是本課程之核心。 期末於臺東秀泰影城舉辦「找一條溪望」的環境動畫影展,透過七部動畫短片,包含《溪牲》、《這個好吃嗎?》、 《洄源》、《俯仰之間》等發人省思的動畫作品,從「野溪」切入,提供大眾省思環境對人類生存之意義。透過實務 課程設計配合當前重要議題,藉此提升人文、藝術學生實務應用能力及培育實務專長,以強化藝術創新之整體競爭力。
圖1
圖2
圖3
圖4
圖1
動畫短片「洄源」片段畫面
圖2
動畫短片「溪牲」片段畫面
圖3
動畫短片「俯仰之間」片段畫面
圖4
動畫短片「這個好吃嗎?」片段畫面
55
多元敘事
【歷史數位典藏與創新】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蔡瑞煌、金仕起 開課學期:104-1,105-1
【數位、遊戲與歷史】 授課教師:蔡瑞煌、金仕起 開課學期:106-1
同學實作上課情形
工作坊全員合影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歷史系X資管系X創立方X文化遊戲
瘋糖數位科技營運長張志宏先生與學生對話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歷史數位典藏與創新】是【數位、遊戲與歷史】課程改名的前身,歷史系金仕起老師與資管系蔡瑞煌老師共同 授課,邀請故宮展資處、文獻處研究員分享實務經驗,亦邀請數位遊戲從業人員,讓同學接觸業界第一手消息。以故 宮的文物資源及展覽規劃經驗為素材,透過跨域共創,將數位時代的多媒體技術以及行銷知識,引入以文獻閱讀、議 題討論為主的傳統歷史專業課程。秉持「將文本知識轉載於數位平台」的理念,摸索設計文化遊戲腳本,以趣味為引 導,讓歷史知識展現出不同於學院既有的知識傳播途徑。此外,同學也需為小組撰寫的腳本設想一套行銷方法,透過 數位技術與行銷知識的引進,讓這門「歷史課」展現了不同以往的當代風貌。 課程更名後,兩位老師於政治大學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之創立方共同工作空間舉辦「遊戲企畫提案」工作坊, 結合各自專長將靜態的歷史課賦予另一種有趣的形式,指導同學在【數位、遊戲與歷史】課程中以文學、歷史為基礎, 發想遊戲故事腳本,設計遊戲規則及關卡,結合實作應用與理論知識。除了訓練同學設計、製作遊戲的能力,並從中 學習歷史,也對遊戲產業有更多的認識。課程還與瘋糖數位科技張志宏、不或互動娛樂簡明哲、鉅賦資訊劉家源三位 電玩業界 CEO 及多媒體科系合作,由相關領域專業師資傳授、分享實務經驗。 而於 105-1 學期共有九組作品產出,每組以不同的歷史題材發展出各具特色的遊戲企劃,例如《嘉靖大倭寇》以 嘉靖年間海上貿易的時代背景為主題,讓玩家透過遊戲認識課本上缺席的歷史脈絡;《鬼島天光》以臺灣鄉野奇譚為 主題,加上學生自製動畫,驚艷全場。 在第二年 106-1 學期產出五組作品,皆獲老師好評,如《香菇戰爭》以香菇種植為主題的策略經營遊戲,其背景 反映出當年政府與原民的利益衝突,為結合泰雅部落文化、探討土地資源議題的桌遊。
心得分享 在這次的提案工作坊中,九組學生卯足全力,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史知識題材遊戲企畫,除了設計故事腳本之外,也 必須考量目標群眾、技術平台、美感營造等一整套的遊戲企畫邏輯,不但要發揮創意,同時也磨練跨領域合作共創的 能力。 一學期以來透過學生的報告,藉由同學採用的史事,也讓他對在地歷史更了解,並學習到更多關於部落、族群、文化、 宗教信仰等跨學科知識,亦對遊戲產業有更多的認識。
57
多元敘事
【人工智慧與文史哲】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蔡瑞煌、金仕起 開課學期:107-1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歷史系X資管系X Pepper Lab X創意提案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這是門結合人工智慧科學與人文學的跨界實作課程,由文學院、商學院教師合授,並邀請鴻海公司的沛博 (Pepper) 機器人專家與知名業師聯合授課。課程以實作為主、講授為輔,重點在使具人文學背景的選修同學理解人工智慧的基 本作業,並認識最新機器人程式技術及趨勢,啟發創新思考,並學習製作符合要求的專案內容,希望培養學生成為人 工智能產業下一代的菁英。 這門課程雖以「人工智慧與文史哲」為主題,但並不以技術創新為導向,而是著重於掌握趨勢、思維創新及跨域 共創。並開放不同學院、科系同學選修,由選課同學依其興趣自主形成團隊,各團隊須在學期結束時完成一份具人文 社會科學旨趣的人工智慧應用專案企劃。並鼓勵學生參與「政治大學 Pepper 機器人黑客松創意競賽」,擴展同學對 於 Pepper 機器人服務的想像,在金融科技應用如醫療照護、零售場域、教育場景等,創造出更有價值的多元服務應用。 本課成果實作學生共分為 6 組,提出創意提案,其中修課團隊「哲學家杜琪楨士棒」提出的「安養院長者照護陪 伴機器人」方案,獲「政大 Pepper 機器人黑客松創意競賽」首獎肯定。
心得分享 有些同學認為本課程討論太多金融科技,與文史哲的關聯性並不大,且上課內容多半在講授人工智慧的技術與報告的 技巧,文史哲的內容很少。希望可以多增加文史哲授課內容的比例。
59
多元敘事
【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 — 故宮博物院專案實作】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曾守正 開課學期:105-1,106-1,107-1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策展實務X文物X動畫X故宮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61
課程介紹 本課原為 105-1 中文系周志煌老師的【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以故宮博物院為實習場域】。後為強化學生參與專 案實作的程度,課名略調為【傳統精緻藝術再創新:故宮專案實作課】。第一年首次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合 作時,採取實習課的模式,開設「影像專案實習課程」,觀摩故宮展資處正在進行的中國藝術鑑賞紀錄片拍攝工作, 提供同學連結所學專業與實作運用的機會,了解業界專案執行過程,並模擬提案、腳本試寫,提供同學接觸不同領域 之實作機會。 第二年在雙方合作累積的默契下,從「實習」進化為「實作」模式,於 106-1 學期正式開設「動畫專案實作課程」, 以故宮院藏「動物」展品之「定格動畫」製作為題,讓學生能夠與故宮研究員共創成果。課程主要授課教師共有三位, 由政大中文系曾守正教授總籌課程規劃、文獻解析;故宮展資處浦莉安助理研究員擔任文物知識及策展指導,共玩創 作工作室總監吳彥杰老師擔任動畫技術指導,共同指導學生分組完成實作專案。課程於期中考前講授文物知識及定格 動畫概論,並安排周末工作坊完成實作專案,最後共同策畫期末公開成果展。 而「格格動物園」期末展出九件作品分別為「化生」、「海錯」、「幻境」三大主題公開展出,採用逐格動畫(Stop Motion)的拍攝形式,內容均取材自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的「動物類」藏品,如〈海錯圖〉、〈海怪圖記〉、〈雪 灘雙鷺〉等,藉由青年學子的活潑巧思,賦予傳統文物嶄新的創意。 計畫最後一年持續與故宮合作,在 107-1 學期學生製作出 12 支動畫影片,並特別於臺北市忠義國小舉辦成果發表 「欣賞故宮國寶的 12 個錦囊妙計」,邀請小朋友擔任評審,一起欣賞以國中小學童為閱聽眾的故宮文物知識動畫。 這 12 個錦囊妙計,其中有六個妙計是參考教育部美感教育的規劃,包含:比例、構造、色彩、構成、結構、質感; 另外六個則是由故宮列出欣賞文物的原則,包含:風格、主題、裝裱、故事、技法、意境。學生將這 12 個原則融入 有趣的故事搭配動畫,讓小朋友認識文物的過程更多了趣味,取代了強記硬背的方法。
心得分享 我們這組的分工蠻清楚的,歷史系的同學負責寫劇本,我負責做動畫。因為主題是組員一起決定的,所以大家都很願 意投入。在合作的過程中也發現不同學科的同學想事情的方式不太一樣,是很有趣的經驗,最後我們這組作品〈鷺境〉 被故宮放在粉專,有 1 萬多個觀看人次,覺得很有成就感!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即時報導:傳統古文物 X 新媒體藝術 |「故宮國寶的錦囊妙計」動畫影片成果發表會】— 政大轉注藝遊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posts/2172051026219917
多元敘事
【桌上同安船 : 故宮國寶遊戲工作坊】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金仕起、謝佳螢、林啟維、楊智傑以及故宮業師 開課學期:105-2
乘風破浪同安船桌上遊戲成果發表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政大X工作坊X故宮X桌遊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63
課程介紹 【故宮國寶遊戲工作坊】屬於零學分的課程,是由政大轉注藝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故事網站」、「綿羊犬百 寶箱」、南台科大府城人文遊戲實驗室合作,以「同安船」為主題,邀請校內外學生組隊製作海洋歷史桌遊,並須與 故宮研究員一同至偏鄉小學實際互動,創造同學跨校、跨領域共學的機會。 而課程特別強調的是,為了維持人文敘事的核心理念,在跨域教師的教學共識上採用較低技術門檻並設定明確應 用場域,如桌遊以偏鄉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教學現場試玩為目標,旨在減輕文學院學生對於工具技術的學習負擔,將 重點聚焦「轉譯」與「整合」,賦予傳統古典文物活潑表達形式,並打破紙上談兵的習慣,培養專案執行力與責任感。 在兩周末的工作坊中,由國立故宮博物院之研究人員帶領學員認識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的同安船之相關史料、素材與 研究成果,而後由故事網站謝佳螢老師分享如何提煉史料元素、創作故事,並在林啟維老師、楊智傑老師的協助下, 帶領同學將史料、故事轉化為桌上遊戲,並製作出樣本,再分組試玩收取回饋,等待第二階段之偏鄉教學活動。本課 共製作出六款與同安船主題有關的桌遊。 本次工作營在一開始時便設定「偏鄉小學五年級」為桌遊項目的致用場域。因此,學生的桌遊成果雖是完成後才 至偏鄉小學進行教學應用,但這一場域卻持續對整個工作營發生極為關鍵的影響,包括遊戲業師人選、遊戲難易度設 計及配套教案等。雖然沒有實體改造偏鄉校園,但參與活動的小學老師們都認為桌遊教學為小朋友帶來新的刺激,也 有意嘗試將桌遊融入自身教學中,是在場域中發現的良性互動。
圖1
圖2
圖3
圖5
圖4
圖6
}
圖1
學生試玩設計之桌遊成品
圖2
同安船桌遊成品
圖3
學生設計之桌遊
圖4
學生桌遊成品
圖5
同安船工作坊學生發表作品
圖6
學生進入偏鄉小學讓小學生試玩同安船桌遊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政治大學:《乘風破浪同安船── 同安船桌上遊戲工作坊成果暨故宮新媒體藝術展》】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VHJVn1
多元敘事
【圖像、影像與創新傳播】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林玲遠 開課學期:104-2 實驗試開、105-1、106-1、107-1
圖2
圖1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廣電系X朱銘美術館X指南宮X大文山地區
圖3
圖1
指南宮參訪
圖2
上課情形
圖3
PPT 動畫工作坊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本課程探討知識性內容的視覺表達概念,媒介包含靜態圖文、動畫與影片,此三項媒介都有相對應的閱讀討論、 工作坊與作業練習。主要開課目的為重視圖像、影像的實驗精神,拓展對影像敘事的想法以及促進學生理論與實作之 結合,並提升概念與基本實作能力,培養學生陳述說明、描寫敘述的「表達能力」及影像原理的「具象能力」。 105-1 學期,廣電系林玲遠老師與朱銘美術館研究員合作,尋找藝術知識、作品美學與影像敘事結合的可能,課 程並與中文系合開,提供文學院學生接觸影像技術之機會,讓跨領域學生們共同創作朱銘美術館知識短片,紀錄他們 如何整合「動態影音」及「靜態文字」,融以網頁製作的專業技能,使知識性作品,可以藉由視聽媒介,傳達設計理 念及背後的深刻意涵。讓藝術藏品能跨越靜止的狀態,轉向主動表達,並以更活潑的方式發揚其內在意義。 106-1 學期的創作主題為自然人文,以學校周遭山區的大自然為主。課程共有兩次自然步道解說,一次徐仁修老 師的自然寫作與生態攝影講座,還有一天一夜的指南宮夜宿體驗。政大雖然依山而建,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傳院 和文學院的同學卻大多未曾親近這些資源,對周圍山區非常陌生,故此學期帶領學生運用文字、圖像與影像,傳達文 山在地的自然與人文之美。期末共產出 8 組以「指南宮山區之自然或人文」為主題之作品,如《政大的五色鳥,以及 指南宮的神明》、《想像蝸牛的心境》、《從學校邊緣慢慢染色》等。 107-1 學期以城市中的動植物為主題來與周遭環境做連結,透過多個自我探索的活動,例如:速寫反思、創作風 格反思、每日一張 instagram 等,培養學生將「圖文創作」變成一種習慣同時培養手繪能力,並且以此作為持續覺察 自身與周遭場域維持連結關係的方法。在期末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完成一件創作(形式不拘),並共同於校外場域 辦理為期兩周的公開展覽,最後共 22 件作品參與展覽。
心得分享 很少有機會和一個美術館有這麼直接的交流和深度認識,能有那麼多機會認識園區、認識作品,我覺得是一個很寶貴 的經驗。 根據我這四年來的修課經驗,傳院好多課都要求我們要多觀察身邊事物,去體會更多、接納更多元的美,這次參訪著 實讓我加強了這份能力。雖然說是上課,但這堂課總是讓我很放鬆也很快樂,無壓力的接受新的知識。希望我還是有 靈性的那個,在創作的時候,還能保有與大自然相近的那份美好!
65
多元敘事
三系聯課【科技、設計、探索西市場】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陳文松、張天豪、洪郁修 開課學期:104-2
圖2
圖1 圖3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電機系X歷史系X工設系X西市場X APP
圖4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課程介紹 本課程由歷史系陳文松老師、電機系張天豪老師、工設系洪郁修老師從原有課程改良後,組成【科技、設計、探 索西市場】共時授課之跨域課程,以臺南市西市場為課程主要田野,讓三系選課同學能針對主題 –「府城地標西市場」, 一個全臺灣第一座現代化、引入公共衛生概念的公設市場,讓同學在此場域進行歷史探索與創意發想。 課程策略上,為使三系同學能互相合作,規定每一組必須涵蓋歷史、工設、電機的同學,打破系所的藩籬以跨系 分組來進行,各組可共同決定探索議題,結合各系專業,使電機系的同學主責程式數據的撰寫、歷史系的同學提供文 史背景的脈絡、工設系的同學則是對於產品設計以及使用者心理做發想,共同設計出結合文史踏查、使用者設計及程 式運用的載具(APP 或遊戲等)。透過爬梳文獻、新科技的運用,以及文化設計等概念,讓西市場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與價值能夠透過 3C 產品更貼近一般民眾的生活,並可作為日後西市場內部店家與消費者間的網際溝通與分享的平臺。 本課程更將期末成果展移至臺南市淺草新天地(即為臺南市西市場市集空地)及本計畫的校內實作場域,歷史文 物館前舉行動態成果展及靜態海報展。本學期發表共 10 組 APP 設計成果,透過讓三系同學混合編組的跨域合作與專 業實作,達到提升並培養歷史專業、文化設計與跨域整合能力。
心得分享 透過三系跨域的課程,用一個新的方式來看歷史文化。以西市場小吃為主題,共同合作期末的展示作品,但在不同領 域的合作中,因大家在意的點不同,從文字、美觀、故事等等,常常需要討論與磨合。另外,也常因為做事節奏不同, 出現了合作上的時間差,導致進度上的延宕。對於認識跨域同學,逐漸了解到跨領域上的思考差異。最後,慢慢地體 認跨域合作所帶來的美好成果。
圖1
科技、設計、探索西市場之海報文宣
圖2
科技、設計、探索西市場之學生成果:秘覓西市場
圖3
科技、設計、探索西市場之學生成果:滾滾西市場
圖4
西市場實地踏查
67
多元敘事
三系聯課【漫步在雲端.踏溯臺南】
數 \ 位與遊戲
授課教師:陳文松、張天豪、洪郁修 開課學期:106-2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歷史系X電機系X工設系X APP
Chapter 02
多元敘事
69
課程介紹 由歷史系副教授陳文松【區域研究通論】、電機系教授張天豪【使用者介面設計與開發】、工設系副教授洪郁修【社 群網站研究】3 門跨領域合開的課程,從不同視野和面向來描繪區域研究的方法與理論,配合戶外教學與田野調查等, 讓歷史研究更貼近土地與人群,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結合各自的專業能力並且以歷史背景結合社交網站設計和研究 相關的主題,相互合作與溝通,以成大的通識課【踏溯臺南】規畫的 12 條路線為線索去設計成一個作品,讓探索臺 南歷史、社區發展及人文風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由三系學生共同發表整個學期合作的成果展「踏溯臺南:漫步雲端成果展」,共計有 14 組作品展出,以探索臺 南為主軸,這些別具巧思的 APP 充滿超時空、大學城、大臺南多元文化交匯的創新設計,例如《別讓鯨魚擱淺了》 這款 APP 以台江內海為主題,透過紀錄喝水量多寡,內海的沙洲逐漸浮現或下沉,讓使用者感受台江內海的滄海桑 田變化;《朕以為人類都是奇葩喵》的 APP 則讓使用者化身貓咪,在臺南地圖中探索,互動對話,蒐集史料,以認 識景點;《一起吃飯吧》探訪臺南私房店的旅途中提供隨機配對功能認識新朋友,還貼心提供收集話題的功能,第一 次見面也不尷尬,另有 PK 歷史小遊戲,以有趣方式認識臺南,同學在設計 APP 過程中也對臺南的一切更加熟悉有感。 不同領域的學生,從跨域合作中學習與不同專業領域者溝通、協調並找到各自的定位,進而創造出共同價值。
心得分享 這學期和電機、歷史系同學合作產出結合臺南歷史的解謎遊戲 APP,我覺得收穫良多。一開始和不同科系的同學在某 些觀念以及思考邏輯上很不同,所以也曾產生一些摩擦;但隨著每個禮拜的討論和互動,成員之間越來越能瞭解對方 的思路及表達方式的差異,也開始學習用彼此習慣的方式去溝通。 這堂課讓我們難得的有和其他領域學生,以專案方式合作的機會。三系的學生能夠互相合作完成期末專題,並透過課 程對其他領域的專業有所了解,例如基本的程式語言和邏輯,歷史脈絡等,都對以往多只專注在設計的我們在進行專 案時更能進入狀況。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成功大學:「漫步雲端,踏溯台南」APP 設計創作展】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Ck2nkQ
}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因課程對接場域,師生團隊利用人文社會領域的專業,進行在地 文史調查與踏查,並且將場域中已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或 記憶,加以復刻或重現。在過程中,也開始將人文與數位科技加 以結合,並且在回饋互惠的基礎上,將在地文化挖掘的成果轉變 成具體的實踐提案或可累積成果。
在地文化挖掘
【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 授課教師:蔡佳芬 開課學期:105-2/106-2/107-1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坪林X音樂節X相褒歌X淡水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本課程帶領學生重新感覺周圍的各種聲響,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欣賞與聆聽,體認音樂的多元性與藝術性。從音樂 概念的啟發、知識性的學習到透過生活中的觀察體驗,發掘人類對於音樂的需求,即經由田調的結果,擬定可研發之 議題,並發揮自身的專長進行音樂與其他領域的創新設計與改造應用,實際將音樂設計展現於成果展中。 105-2 學期以將失傳的臺灣原音,即以「坪林相褒歌」為主題,結合了多方的協助,如臺大城鄉所,臺文所教授群, 與相褒歌專家林金承先生,也串聯茶鄉中的學校體系如坪林國中小、石碇國小、和平國小等,與在地的耆老、茶農、 二代茶青與當地的社會企業如山不枯品牌等進行地理、產業與歷史面的認識。另外,由場域助教帶領學生進入坪林訪 談,與當地區民,茶農們保持聯繫與互動,結合歌曲創作及科技創新設計之成果,發展出了《音樂階梯》、《製茶手 遊》、《茶香明信片》、《採茶籤》等別出心裁的作品,並邀請坪林、金山等地的偏鄉中小學生,共同參與期末發表。 這不僅是音樂、科技與在地文化的跨域,也是城鄉、世代的交流。 106-2 學期則將重點聚焦在「淡水的聲音地景」、「河岸空間的改造與利用」,以及「大稻埕的歷史與傳承」三 個議題來進行創作,而學生根據這三個主題產出的作品分別有《聲活》、《橋響》、《傳埕》,並於淡水文化園區的 殼牌倉庫舉辦「淡聲音樂節」,每一組在各自的展區與講座活動,呈現他們對淡水河的創意發想,帶領大家重新認識 淡水、大稻埕一帶,企求運用音樂帶動社會創新,喚醒我們這一代對於淡水河的重視。希冀這樣一個結合文化、歷史、 科技、音樂的複合性音樂節,能為淡水河譜出新的樂章。 107-1 學期以「校園音樂教育」為主題,希望同學們透過設計思考來觀察校園音樂教育的現況,並思索在成長過 程中所接收的音樂教育經驗,有什麼著力點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在課程進行上更加順利,甚至提升社會整體的音樂文化 素養來進行提案。成果共有四組,如收集、整理臺大畢業的音樂人與其相關故事的「音樂慢言(Non Troppo U)」 組和結合桌遊與音樂史的「音緣際會」組等。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活動報導:青春自造式|跨界合作怎麼行—學生團隊分享】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Z322eR
修課學生到坪林了解茶園運作。 (圖片來源:食養農創提供)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臺灣大學:D-Day 跨域課程期末成果聯展,大學師生作伙來「跨」!】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Z322eR
} }
73
在地文化挖掘
【影像戰鬥營】 授課教師:麥田電影有限公司導演兼編劇 - 吳米森 ( 業師 ) 開課學期:105-2
圖1
圖2
圖3
圖1
吳米森導演課程分享
圖 2 「影像戰鬥營」課程學生實作 圖 3 「影像戰鬥營」課程學生實作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臺大X影片製作X至善高中X大溪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影像戰鬥營】是由【開鏡五四三】與【影像敘事曲工作坊】升級的二學分課程,培養學生們以多媒體素材進行 調查提案,以電影導演工作內涵訓練為主。過程中指揮調度工作,包含選角、訓練、排練、溝通協調、檢討和影像美 學蘊涵;並激發學生創作能量,透過觀賞經典、電影人分享、理論授課,最後實地到大溪駐點,以教導不同背景學生 都能編排接地氣(大溪場域)的劇本,為跨校、跨層級、跨普通與技職教育的學習。並與桃園大溪至善高中表演藝術 科同學合作拍攝一部屬於大溪的短片電影,共同進行劇本撰寫、取景、器材使用、表演等互相支援,臺大創新設計學 院也安排金馬大師講座,讓金馬獎獲獎人如錄音師杜篤之、剪接師陳博文、攝影師廖本榕演講授課,邀請表演藝術科 師生共同上課,達成高教與技職雙向交流、資源共享的目標。課程期末成果展示影片共有四部,分別為《Behind The Scene》、《大漢》(Daui Han)、《羊人》、《夏天的禮物》。透過實作訓練及影像敘事的「書寫」能力與思維, 建構這時代對於現實、幻覺、時空等社會關係的實踐。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臺灣大學:D-Day 跨域課程期末成果聯展,大學師生作伙來「跨」!】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reurl.cc/p9RYr
}
75
在地文化挖掘
【旅行與臺灣歷史】 授課教師:林果顯、廖文宏 開課學期:104-2( 實驗試開 )/105-1/105-2/107-1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臺史所X資科系X文山區X旅行企劃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不同於一般的歷史課程,【旅行與臺灣歷史】以旅行為主題切入歷史背景與故事,取代沉悶的文字報告,並與資 科系廖文宏老師合作,利用 GIS 等數位工具為媒介,訓練學生從基礎學習運用數位工具敘事、整合想法,結合歷史與 科技,並在期末報告中設計出具臺灣在地文化與歷史背景特色的旅遊行程,從歷史角度走訪這些規畫行程,不僅能了 解歷史故事,也能感受臺灣的今昔變化。而課程中除了透過其他臺灣近代各種旅行路線與景點的變化、重要事件與人 物的舉例,使學生掌握各時代的關鍵變動。同時,也透過文山區文史故事的深度導覽,能夠對身邊的文化與歷史有更 多的了解,探索具有歷史面向的行走方式。 在 105-1 學期九組企劃提案中,有以中臺灣百年老店為中心,設計出的系列行程《中臺灣傳統之旅》,也有以歌 仔戲與布袋戲重鎮中部地區為主題的《旅行吧!戲曲》等創意提案。於 105-2 學期同學產出七組旅行企劃,有《跟著 電影去旅行 - KANO》、《超越新垣結衣的女神:大甲媽遶境之旅》、《日治時期醫師吳新榮的日常》、《新式糖廠 の前世今生》、《日治時期台灣的名媛旅行:台中州限定》、「吳沙阿伯的後青春》、《油我畫嘉南》。於 107-1 學 期課程,為培養學生以「旅人之眼」將日常風景陌生化,進而轉譯為具有故事內涵的文化地景,此學期課程安排至木 柵在地社區參訪,邀請文山社大資深導覽員帶領學生認識當地文史、產業與街巷建築之關聯,並分六組進行撰寫臺灣 歷史旅行企劃,學習運用 AR、VR 等數位工具思維提出企畫方案。
心得分享 以「旅行專題」為主安排的課程,對於多數同學而言能激起興趣,而同學在以此旅行為主題的期末專題成果中也充分 回應了我們原先對本課程設計的期待。數位工具只是溝通的媒介,重點還是在於「敘事能力」,在於希望透過這個工 具說什麼、表現什麼,「內容」才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77
在地文化挖掘
【臺灣民俗實務 : 調查與展示】 授課教師:高振宏 開課學期:104-1/105-2/107-1
第一年成果展「逗陣遶境政大山腳下」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宗教所X圖檔所X田野調查X策展
第二年阿文伯的伸展操展覽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在地」是近年備受關注的話題,由此延伸出各種參與地方事務的行動方案。對文學院而言,須思考如何上一門 「在地」的課,而本課程則以學生踏入民間瞭解習俗,再以策展方式詮釋民俗來呼應。 本課程由中文系老師指導田野調查,訓練學生以常民的語言與情感,進行有學術深度的調查工作並跨域結合圖檔 所及宗教所專業課程,進而進行策展實作,學生須將田野調查結果轉換成展覽型態,並且在「文山未來館」展出。 104-1 學期課程活動便與大文山區諸多社區單位合作,如臺北市定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木柵集應廟、萬隆集應 廟、忠順廟、萬慶巖、會元洞、興福巖、張協興茶行、廣文軒、貓空復興團等等,其中與臺北市定三級古蹟景美集應 廟接觸,由集應廟提供部分展覽資源與文史導覽,合作策畫「逗陣遶境政大山腳下」展覽,以文山區在地的尪公信仰 遶境活動為主題,帶動校內學生、文山區民眾、校外團體、國外學者等入內參觀,讓大家瞭解當地文史、臺灣民俗特 色文物。105-2 學期則與商學院智財所張瑜倩老師合作策畫「阿文伯的伸展操」,以文山區在地傳統產業為主題,如 打鐵、製麵及種茶等,透過展覽視覺、動線、展件安排等空間語言完整敘說文山區的故事。107-1 學期立基於前兩年 的教學經驗,更深入地方,擴大認識在地產業與民俗文化。學生分別分成四組以文山區在地文化調查與訪談成果,個 別製作出文山在地紀實影片,主題分別為茶葉、糕餅、麵線、繞境,並策畫期末成果展「觸 ‧ 手生溫:揉捻、伸拉、 拋摔、舉拜」。 透過這些實務經驗,讓同學實際蒐集紀錄相關民俗文物或活動,更深刻了解其意涵及民間文化與民眾思維方式, 進而探索在當代社會的處境與問題,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回應在地社會互惠需求,亦落實政大打造「文山在地大學城」 之願景。
心得分享 以前總以為自己經常在廟宇走動,尚算了解臺灣民俗,但真正到了現場才發現自己真是一無所知。有許多事情非是親 身參與不能明白,像是遶境過程中,以前不能理解甚至不能諒解的吹拉彈打、炸鞭炮等等,以文化的角度而言,我希 望它是保留下來的。 我生活的城市,廟會活動已經很少見,哪怕是在鄉下,廟也只有很少的幾間,香火大多不是很旺盛。而三次實地調查 的經歷中,最大的感觸也是之前提到過的民俗文化保存之完整,以及對於台灣民眾的信仰問題的進一步了解。
79
在地文化挖掘
【創意—意識創造暨實務】 授課教師:洪燕梅 開課學期:105-2/106-2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中文系X創意實作X台三線X文山區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在 105-2 學期開設的【創意-意識創造暨實務】課程,以台三線為對象,並以「台三線浪漫大道」為議題,嘗試 引導學生從人文關懷的根源,透過數據分析與實地調查的方式,提出符合在地需求的模擬政策提案,推廣沿線之民俗 風情、在地產業等相關內容,並於期末發表會中公開展示課程成果,亦邀請校外業師擔任評審,給予同學回饋與建議。 「台三線」是一個交通路線的名詞,而「台三線浪漫大道」則是尚在想像中的文化建設。透過場域的現地考察,學生 發現「浪漫」的關鍵在於「家鄉」的氛圍與認同,而不應任意套用「客家文化」的想像符碼(如油桐花)。這一結論 乃是師生多次深入場域對話的成果,翻轉了傳統文史哲「在課本裡找答案」的教學習慣。 而 106-2 學期因呼應「文山學」計畫的在地主題,本課程借鏡政府「地方創生」政策,關照臺灣當前文創發展現 況,以其理論基礎做為創意實作的方法,並以政大所在的文山在地社區為對象,透過專家學者引領師生走讀、「見學 文山」;結合地方特色與學生創意進行實作,以創意「行銷文山」,並在期末舉辦「文山學:春天走讀文山、見學」 期末成果展。以群眾募資設計專案為思考框架,學生在此次課程所產出的創意提案共計有三件 :《夏日中,文山魂》、 《茶葉再生:除溼又變潮》、《尋味三溫暖:人、環境、第九味》,三組同學的設計思考,都是依照著「文山學」的 框架去發想,透過資料的採集與整理,進而設計出文山自然生態與在地產業鏈相互結合的設計產品,高度展現人文的 特質與關懷。
心得分享 能夠把知識與社會連結,並且把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對社會產生一些積極的力量,而對於這片土地上的現象與議 題掌握,並將文山區的特色以不同形式的方式產出,是現在政大校園十分重視的要點。 π 型人才比 T 型人才多出一隻腳,示意著跨域,而今天社會上,大家更重視的是 π 型人才的育成。而這樣專業多工的 跨域人才,如何走進社會、影響社會並承擔社會責任,從中尋找「個人的定位在哪裡」是每一位課堂上的師生們,仍 在摸索並共同面對的課題。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政治大學:「春天──走讀文山、見學」】課程期末實作展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kqKNQa
}
81
在地文化挖掘
【考古與設計】 授課教師:鍾國風、陳璽任 開課學期:105-1/106-1/107-1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考古系X工設系X文創商品X田野調查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本課程從考古學的角度思考文化資產的意義,以臺南府城做為田野實習場域,冀望學生走入文化資產的生活日常, 體驗府城形成過程的文化風貌與文化資產的歷史性脈絡,同時尋找創作素材。課程亦邀請設計師專題演講,透過討論、 產品設計實踐,製作出關於府城文化資產的觀點與設計商品,將府城文化清楚、深入地傳達給社會大眾。 105-1 學期隨著老師的腳步,學生們踏遍安平每條老街及角落,將田野調查結合產品設計,並融入臺南在地文化, 著重府城在地大小事、特色飲食,將期末展的主題訂為「府 ‧ 食 ‧ 街 ‧ 事」。展覽內容包含五個主題,分別為「府城紋 路」、「圓環」、「瓷器」、「美食-食器」、「眷村」,各主題皆會撰寫一個屬於府城的小故事(文案),再以故 事為中心,發展一套攝影集、一支短片以及相應的產品,例如結合菱花窗格透過雷射切割加上仿舊水泥,將舊時窗格 剪影納進小小的萬花筒當中;屬於府城獨有的門、窗、街景,透過鐵線的曲折連接,成為古意盎然的鑰匙圈,在成果 展的現場廣受大家歡迎。藉由這些媒介來訴說臺南的小故事,將文化、生活與歷史的概念融入設計當中。 106-1 學期以水仙宮做為訪查場域,讓學生進入市場,感受都市一隅的日常,觀察和體會當地聲音、氣味等,讓 學生創意發想能夠代表此地的產品,並付諸實踐做成成品,作品包含精緻的市場香水、市場的 CD、魚攤規劃圖等等, 新奇且充滿創意。 107-1 學期更將府城的美食元素與設計結合,提供更多文化設計的可能樣態,在訪談臺南美食店家的過程中,不 僅學生瞭解店家美食製作方式與特有文化,店家亦能從與學生的對談中瞭解大學課程的新興型態。學生將田野調查結 果彙整出府城的美食文化元素,如外觀、香味、味道、聲音來發想設計商品;也有以各家牛肉湯顏色變化設計出紅茶 茶包的包裝,並附上各具特色的湯底介紹,別具巧思;還有以傳統習俗「喝符水」出發,改藉由糖當作轉化做出「福 糖」,保留燒符意象,一樣能獲得祝福與保佑;也有學生以傳統禮俗中四個重要的生命階段-出生、成年、結婚、老 年來設計茶具組。
心得分享 考古與設計這門課整合雙方學生的專業能力拓展新的可能性,我認為相當的有用。以工設系學生來說,這門課提供了 以往學不到的專業,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實地訪查。真實的了解考古的過程以及臺南的文化樣貌,給了設計系學生很不 一樣的經驗,也能夠化作往後設計的操作方式。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 期末成果回顧:在地文化 x 人文跨域|走出大學城,讓人文深植城市與生活】課程 —成大西格瑪學院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posts/1627416037350088?__tn__=K-R
83
在地文化挖掘
【臺灣史料專題】( 牛進大學 ) 授課教師:陳文松 開課學期:106-1
成果會當天帶著帶著牛隻沿清代古道走入府城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歷史系X牛稠埔X龍崎國小X牛進大學
龍崎國小共同參與成果展「牛進大學:龍崎牛埔人文竹藝史畫」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本課程為成大歷史系與高師大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師生合作,在臺南市龍崎區牛埔里進行為期一年的田調 與訪談,從單純的史料收集,探究龍崎牛埔的歷史、宗教、文化、產業、建築、農業、觀光、地理、地質、民俗、語言、 家族、藝術和生命史,進而關注此地所背負的歷史宿命與當代課題,即「龍崎彈藥工廠與全國有害廢棄物掩埋場預定 地」問題,並從當代社會運動的角度剖析這些全國性政策推動下被忽略的地方社會面向。 透過日記等第一手史料的介紹與研讀,讓學生了解史料的種類和定義,並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善用史料,進而 判別不同史料的侷限性與特色;同時,本課程亦介紹日文基礎及相關重要之文獻史料。此外還安排五週的時間走出校 園,在牛埔進行實地田野調查,與這片土地以及在此生活的人們進行面對面互動,讓學生能設身處地去體會本身研究 主題與史料利用之相關性。 107 年 1 月舉辦成果展「牛進大學:龍崎牛埔人文竹藝史畫」,成果發表會當天由龍崎區牛埔里農民牽著牛從東 門路(182 縣道)徒步走進成功大學,讓人體會從地方與大學之間,牛埔與府城的故事中,用「牛」重新串起古道與 今城的前世與今生,藉以喚起民眾對牛埔地區發展與現今環保議題的重視。雖然課程已經結束,但是未來將針對此議 題持續關注,也希望有不同的課程與計畫進入到牛稠埔,與當地人一同維護這片土地。
85
在地文化挖掘
【日治臺灣日常生活史】 授課教師:陳文松 開課學期:106-2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歷史系X古滝塾X史料X策展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日記史料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研究素材,不論在發掘或出版方面,甚至在研究與資料庫的建置上,都獲得相當大 的進步,對於臺灣史研究的深化與題材的創新,提供理解臺灣的文化認同的新出路,開創出新的視野想像和詮釋角度。 有鑑於此,本課程利用近年來已出版或仍未出版公開的日記史料為研讀文本,其中以吳新榮日記史料為研讀對象,除 了與選課同學共同探究日記史料的難易之處,最重要的是與日記的傳主及其後代共同建構歷史上的「日常生活」,並 配合實地的田野調查,跳脫以政治為中心的歷史解讀,重新建立日常生活的歷史。 另外,在本課程中特別邀請插畫家顏伶宇為修課同學進行期末展的繪畫教學,透過有趣的繪畫與多元媒材,將枯 燥平面的史料變成有趣且平易近人。期末成果展鎖定在 1945-1947 年代,從戰爭動員與空襲、終戰到戰後 228 等,展 演動盪時局的轉換與幻滅,訴說著兩位主角—臺南佳里文人醫生吳新榮(1907-1967)與古都英文老師吳樹榮(19272013)的生命史,兩人在生前雖然素昧平生,但都生活在同樣的年代,正值兵馬倥傯之際。期末成果展不僅呈現同學 們的創作,在吳新榮醫師的部分也加入生命地圖、意象再現創作;吳樹榮教師則是復刻影像,編織古都家族日常生活 點滴、外文教學的生命圖譜,呈現出先輩們生命經驗、地域和身份處境的異同,同時也勾勒出日語世代的成長背景、 鄉土情懷與世界文學交會的圖象,進而展現交互錯綜的臺南人際網絡。期末展的地點選在「古滝塾」,本空間的主人- 蘇子翔先生正是吳樹榮先生外孫,期末展當天吳新榮的後代吳夏雄先生也親臨古滝塾。在許多年後,彼此的後代再次 見面,猶如時代與時代重新啟動對話,當日治時期鹽分地帶出身「醫者」與古都臺南府城的「先生」(老師)相遇, 甚能彰顯時代對話與戲劇張力。
87
在地文化挖掘
【異次元人文講座】 授課教師:文學院全體教師 開課學期:105-2
【人文講座 X 踏溯臺南 TA 培訓營課程】 授課教師:文學院全體教師 開課學期:105-2
【踏溯臺南課程】 授課教師:文學院全體教師 開課學期:105-2 / 106-1
踏溯臺南大路線「西拉雅族人的遷徙與安身之旅」, 吳茂成老師於歷史文物館進行踏溯前導介紹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大一通識X實地走訪X在地人文
踏溯臺南路線之一「 西拉雅族人的遷徙與安身之旅」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於 106-1 學期開設創新課程 --【踏溯臺南】作為全校大一新生必修的通識課程。先前於 105-2 學期進行【異次元 人文講座】與【人文講座 X 踏溯臺南 TA 培訓營課程】做為文學院創新教學【踏溯臺南】的前導活動課程。「人文講 座」的舉辦以「異次元臺南文化系列」,即由臺南地理空間與在地貫時性的城市歷史發展作為平臺,廣邀專家學者講 述臺南人文地理的發展脈絡,於 106 年 3 月至 6 月,每個月舉辦一至二次,並開放校內外人士自由參與。【踏溯臺南 TA 培訓營課程】則以培養「踏溯臺南」之種子教師課程助教及路線導覽解說員為目的而舉辦的 5 天工作營。 【踏溯臺南】課程不同於講座侷限在校內空間,課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地體認臺南在地鄉土、了解歷史演變、 發展及人文采風。結合考古、歷史、族群、人物、宗教信仰、文化遺產、建築、農業、水利、生態、環境地理、都市、 產業經濟等多重面向,該堂修課學生須跟隨在地文史工作者及授課教師、助教的腳步,在一年內踩踏 12 條路線,共 含四條大臺南路線與八條府城境內小路線,學生必需選擇 1 條主線、2 條支線,期末需撰寫田野參訪報告。其中包含「西 拉雅族人遷徙與安身之所」、「台江內海的前世今生」、「成大人之道」、「Zeelandia 與追想安平」等富多重面向路線。 從實際踏溯中,內化學生在地知識與人文社會素養,培養學生關懷土地與社會產生連結。
心得分享 臺南這個城市歷史文化多元,自己雖是臺南人,但也有很多陌生、不了解處,西拉雅族人的遷徒與安身就是其中之一, 七股沿海區域也極少接觸,自己對踏溯臺南課程最想走訪的路線是西拉雅族以及糖、鹽產業的發展與歷史。自己是護 理系學生,未來要與各式病人接觸,認識不同的社區、人化,將有助人際溝通以及同理心。 對【踏溯臺南】課程充滿期待,最想探訪的路線是「西拉雅族人」主題路線,西拉雅族幾乎是要消失的平埔族,在族 人鍥而不捨的努力,近年獲得承認,語言也逐漸復甦。原住民現在也面臨到語言漸漸消失的問題,自己想要探究西拉 雅族如何再起並將方法帶回部落。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 期末成果回顧:在地文化 x 人文跨域|走出大學城,讓人文深植城市與生活】 —成大西格瑪學院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posts/1627416037350088?__tn__=K-R
89
在地文化挖掘
【府城佛具產業脈絡研究與影像紀錄】 授課教師:游勝冠、曾吉賢 開課學期:106-1/106-2
圖2
圖1
圖3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成大X南藝大X社區踏查X紀錄片X臺南民權路
圖1
佛系影展 海報
圖2
天興繡莊拍攝紀錄
圖3
學生於左藤紙藝參訪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本課程由臺文系游勝冠副院長與南藝大影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的曾吉賢老師共同開設,切合臺南傳統產業, 以臺南市的佛具店發展史作為背景,以一年的課程時間,先讓同學回顧佛具產業相關研究、史料,並培養影像紀錄訓 練的基礎能力。接著,並實際進入社區,採訪當地名店家的歷史與人員口述史,帶動居民賦權,以影像自我表述,共 同為社區發聲,思考社區永續發展的可能出路,最後製作成紀錄片於期末發表。本課程為在地化的實踐,結合自身了 解歷史與他人的文字訪談,最後產出適合一般民眾的影像故事,從三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能夠紮實的運用新媒 體呈現歷史。 在 106-1 學期的【府城佛具產業脈絡研究與影像紀錄 ( 一 )】,課程較側重於拍攝的形式與技巧上。除了介紹關於 臺南粧佛工藝的歷史派流,讓同學們關注府城的文化資產及工藝發展脈絡,同時也從技術層面考察相同主題不同手法 的觀影感覺,使本課程兼具人文涵養之養成、府城特有產業的體認及攝影技巧的學習。同學們能在本課程之中掌握以 臺灣為主體所創造的文學、文化、語言及相關美學再現形式的深刻認知。 依據第二年的成果與檢討,第三年計畫同步接續於 106-2 學期開設【府城佛具產業脈絡研究與影像紀錄 ( 二 )】, 此次則是以臺南市民權路的「佛具一條街」作為田野調查的場域,讓同學實際深入在地佛具產業的人物地景,並透過 影像紀錄的方式,將傳統信仰、工藝技術與在地文化的樣貌留存下來。成果產出五部紀錄片,分別記錄「左藤紙藝」、 「天興繡莊」、「國華雕刻」、「成記錫器」和「永祥佛帽」五間擁有不同技藝的老店,片名依序為《左藤紙藝》、《繡 來繡去》、《尋神》、《錫緣》以及《帽號:永祥》。本課程除了著重學生們對佛具產業的認識與理解之外,也積極 培養學生攝影與影像剪接之能力,期許透過實作過程,能使學生們體驗到工匠技藝之美,並強化其透過影音設備去詮 釋、展現佛具產業背後所蘊含關於老臺南人的記憶、虔誠信仰,與時代變遷。
91
在地文化挖掘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 一 )】 授課教師:楊靜利、蔡宏政、葉高華、趙恩潔 開課學期:104-1/105-1/106-1/107-1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 二 )】 授課教師:楊靜利、蔡宏政、葉高華、趙恩潔 開課學期:104-2/105-2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 文化組】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 產業組】 授課教師:王梅香 / 王宏仁 開課學期:106-2
同學們穿上鳳英奶奶保存 50 年的旗袍走秀,並介紹每一件旗袍的來歷與特色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旗津X鹽埕X社區踏查X活動策劃
社會調查課程回饋活動「新奇津饗宴」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本課程為社會系為期一年的必修課,並將位在旗津的「國立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地」作為實作模擬場域。除 了進行特定議題的調查與研究外,同時也走入社區進行田野調查與訪談當地居民,最後設計一個「社區回饋活動」。 透過這些活動的舉行,可以吸引在地居民參與基地的社會開創工作。課程共分為四個組別,由四位老師個別教授。 楊靜利老師以「旗津的技藝與記憶」為主題,希望挖掘即將消失的在地職人技藝與常民生活記憶,進行跨領域與 跨世代合作,重啟區域風華與居民的在地認同,同時開發社區興業的可能途徑。學生們在進行深度的田野調查及實地 走訪烏魚子工廠後,並於 104-1 學期舉辦「烏金利利探險記」活動。透過「知識補給站」與「闖關遊戲」的橋段設計, 讓大、小朋友了解烏魚與旗津的關係,更呈現旗津過去的歷史風貌,期許能夠喚起更多在地居民的共同回憶。 蔡宏政與趙恩潔老師承續「南方社會學」的創系精神,以臺灣南部社區為研究場域。蔡宏政老師在 104-1 學期引 領學生理解旗津居民的經濟及近年來觀光產業上的衝擊,而下學期接續研究旗津物質文明的發展,捕捉旗津歷史的多 樣性;趙恩潔老師則以「宗教與文化變遷」為題;而葉高華老師以社會資本為題,透過在旗津地區進行面訪,找出影 響社會資本的因素,以及旗津的社會資本探討。課程先以文本認識與討論社會資本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接著提出研究 問題來進行研究設計,並以提交研究計畫書做為 104-1 學期的成果。在 104-2 學期繼續面訪當地居民,並完成最終的 調查研究報告。 105-1 學期以老人面對社會變遷所產生的衝擊為課題,將旗津作為研究田野,引導學生進行「老年社會調查與方 案設計」的案例實作。從不同的在地組織了解旗津的高齡服務現況,經由調查構想三個共食方案活動並參與「舌尖上 的旗津」計畫成果發表會。楊靜利老師也帶領小組進行「旗津高齡者社區參與之調查與行動研究」,並於技工舍與其 他在地組織合作舉辦以高齡者為主角的懷舊主題走秀表演與藝術展演、體驗活動,希望翻轉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刻板 印象,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105-2 學期延續高齡化議題,以高雄旗津當地高齡者作為回饋對象,引導學生實作上學 期構想的方案,舉辦「共煮共食之旗津小餐桌」活動,邀請資訊提供者與烹飪技藝傳承者共煮共食,逐步建立社區共 煮共食活動永續發展的基礎。另外,也改造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為「西灣別館」,與聖功醫院營養部共同舉辦「新奇津 饗宴」之高齡者西餐共食回饋活動。 106-1 學期蒐集鹽埕在地故事,透過大學生帶領高中生進行鹽埕實地踏查,編寫專屬鹽埕在地故事的 APP。在 106-2 學期,課程分別為王梅香老師帶領的文化組以及王宏仁老師的產業組,文化組聚焦於舊鹽埕的文化團體與活動, 實際走訪鹽埕社區,將調查結果撰寫成「文化中介者的文化實踐:以埕人俱樂部為例」報告。另外,也透過學生實際 舉辦「走!沒有駁二的埕今回憶」的導覽活動,讓學生直接成為文化工作者,同時也讓學生認知到永續經營的艱難之 處。而產業組承續「南方社會學」的創系精神,以高雄旗津和蚵仔寮為場域,聚焦旗津漁業及其地下經濟之現況,進 行以社會學式的在地現象調查,期末學生成果為「女做山、男做海:旗津 / 蚵仔寮漁業中的資本、勞動與性別分工」 報告書。107-1 學期由王宏仁老師繼續帶領學生以高雄市哈瑪星濱線魚市場為研究場域,理解經濟變遷與勞動、居住 空間的關係。
93
在地文化挖掘
【木船實務】 授課教師:洪文玲、王治平 開課學期:104-1/104-2
圖1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海科大X舢舨船X旗津海軍技工社X西灣海洋
圖3
圖4
圖1
中山大學舉辦的一系列木船實務技術講座,由董明 山老師傅傳授傳統精湛的木船建造知識,復刻了高 雄港消失已久的舢舨船
圖2
舢舨船製作的結構
圖3
業師上課情形
圖4
學生復刻舢舨船過程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高雄一直是臺灣造船重鎮,在現今以玻璃纖維與鋼鐵為主的造船產業中,曾經稱霸高雄港與附近水域的傳統舢舨 船卻逐漸被人遺忘。為了找回這項失傳已久的舢舨船工藝與文化,由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社會系 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系合作,以旗津原海軍技工宿舍作為保存基地共同展開記錄工匠技術、宗教、庶民文化等與 舢舨文化有關的保存工作。保存工作以在地師傅為主、同學為輔雙向地進行跨領域合作,除了旗津舢舨的工藝復原外, 同一時間也進行西式帆船製作,由此來進行東西方造船技術差異的比較,並藉此探討技術與社會之間的各項關係。 課程邀請數位業界教師參與教學,包括基礎木工技能、木材的特性,甚至到屏東東港造訪傳統造船師,讓學生學 習造船技術與寺廟設計。其中經由當地造船廠引薦的董明山師傅,是目前少數還擁有造傳統舢舨船工藝技術的師傅, 憑藉著一張老照片,在沒有任何船圖測繪的輔助下,運用過去豐富的造船經驗以及非系統化的製作口訣帶著大家施 作,體會傳統技能由眼睛看而實體化的技術,也重現了現代較少見的龍骨造船法的步驟,並成功在 2016 年復刻出消 失 40 多年重達兩噸的大舢舨船,並實際下水航行。 課程結束後,曾擔任「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助理的羅國棟為致力於傳統木船技術保存,與幾位學生創立了「西 灣海洋」團隊,希望能汲取傳統的木船技藝,並於每個週末邀請董明山老師傅來工作室後院,持續進行傳統船隻的復 刻工作,明山師傅邊做邊說,工作人員邊從旁影像紀錄,將這些非標準化的知識內容記錄下來。而受到老師傅非標準 化、有彈性的造船知識啟發,「西灣海洋」工作團隊也開發出所謂「西灣三步驟」的造船方法,團隊結合現代設計與 老師傅的傳統工藝概念,設計出輕便的、半日就能組裝好並下水的獨木舟,並且進一步開發出「七日造舟」、「三日 造舟」、「一日造舟」的活動,讓大眾能夠更加親近這個文化與技術。
心得分享 木船實務這堂課程,是我在學校少數覺得,比較符合科大這一名稱的課程。不論是手作還是校外參訪,都有比較像是 業界實作的風味,跟一般的純理論課程不同。
95
在地文化挖掘
【走讀旗津】 授課教師:孟昭權、王御風、李怡志 開課學期:104-2
課程師生合影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實地踏查X影片製作X旗津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多年來,旗津的相關研究並不多,針對旗津地區開設的課程亦較少。近期,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積極進入旗津展開 社區調查,雖然已經有豐碩成果,但文字資料閱讀與影音資訊仍有所差異。 【走讀旗津】由曾合作「記錄旗津哈瑪星」的國立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王御風、地方文史工作者李怡志、 公共電視南部新聞中心記者孟昭權三人共同開設。王御風老師專長是臺灣史,主要負責口述歷史教學及課程營運執 行。李怡志老師擅長繪畫,曾為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館執行者的他,在旗津地區的調查更為豐富,也曾出版相關著作。 因其對於旗津及社區地圖的瞭解,負責課程內社區參訪之規劃,以及社區地圖之教學,帶領同學走訪社區。孟昭權老 師致力於社區攝影的教學,也參與國中小、大學的教學,能有效教導學生影像入門,所以負責影像相關教學。 課程設計結合社區營造、口述歷史、媒體識讀之理論與實作課程。除了認識旗津全貌,並介紹旗津過去、現在、 未來面臨的問題,還有各社區特殊的文化類型。更傳授學生影音拍攝、剪輯技巧,期末成果以 2-3 分鐘短片呈現,讓 更多人有機會看見不一樣的旗津。透過實際踏查旗津三次,第一次由當地耆老謝榮祥老師帶領同學走訪旗津最繁華的 旗后地區;接下來兩次參訪活動,則由李怡志及王御風老師帶領同學進入旗津大陳村與戰爭和平紀念館踏查,之後同 學依照小組對旗津的觀察,選定感興趣的主題深入探訪,並以影像紀錄旗津,於期末呈現其踏查成果影片,此學期共 有 11 部影片產生,其題材有釣魚大哥的故事、旗津蔣公廟、中洲輪渡站與二十五淑女事件、舢舨船等,有八組作品被 上傳至「打狗高雄」的網站供民眾點閱。
心得分享 走讀旗津這門課,讓我在大四之前可以真正認識旗津,另外學習到實用的媒體技巧,李怡志老師的導覽介紹,更引發 我想多多認識旗津。
97
在地文化挖掘
【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 授課教師:王梅香、李怡志、孟昭權、王御風 開課學期:105-2
課程同學分享拍攝報導影片的挫折與收穫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旗津X報導文學X音樂劇X社區文化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社區文化」課程是本計畫最先發展的軸線,因此累積了最豐富的課程內容與經驗。從最初的【走讀旗津】,強 調以影像的方式紀錄旗津在地的故事,再逐步修改與調整,成為後來的【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加入以報導文學為 創作基底,將在地故事進一步轉化為閱讀性更高的文學作品,以更全面的感官層次,將地方故事透過音樂與戲劇結合 進行傳遞與展演,進而形成一齣具象地方音樂劇的過程。 本課程思考文學與社會脈絡、社區發展如何進行多元且多重的連結,並讓同學進行社區田野調查,以高雄旗津 作為觀察、採訪和報導的現場,透過跨領域的結合方式,以口述歷史、影像採訪和報導文學的寫作,採集旗津的在地 故事,再以文字與影像等方式進行創作,形成與層級三課程【特定主題音樂創作】共同合力企劃的大型音樂劇「大海 的女兒」初步成果。課程集合了四位授課師資的專業,李怡志老師為旗津歷史導覽專家,王御風老師為高雄史專家, 負責教授腳本撰寫,孟昭權老師負責影像的拍攝教學,王梅香老師主要負責報導文學寫作的教學。最後,課程結束後 的作業將成為日後改寫成「旗津故事劇」劇本的基礎。經由實作,同學可以學習口述歷史的方法、影像採訪的技巧, 以及報導文學的書寫。本學期透過歷史的導覽,以影像和文字記錄旗津,完成了八部紀錄片和 41 篇報導文學,作品 中有《旗津狂新聞》、《日治下的少年回憶錄》、《旗津、密林、叢木蠍》、《印籍船工在旗津的一天》等針對旗津 在地的現象或議題的作品集。
99
在地文化挖掘
【大肚山海屯研究課程】 授課教師:張峯碩 開課學期:105-2/106-2
生態農場實作體驗
開課學校: 東海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社區踏查X企劃提案X永續發展
拜訪鄰近里長
Chapter 03
在地文化挖掘
課程介紹 本課程運用人文社會學的思維與研究方法,對「土地、農地、在地」進一步了解並反思與實踐。走出教室向自然 學習、對在地關心,搭建學術與社會、產業的橋樑,跨越校園與地方的思考與行動。透過「做中學」的方式進行社會 科學研究的教學課程,同學們將實地研究大肚台地以及其鄰近地區相關的農業與當地生活,了解其人文風土與社會現 況,並在實作中不斷訓練研究設計、資料收集、媒介溝通等技巧,主要參考教材為社會研究法、社區設計、社區營造 以及行銷企劃設計等面向。課程期望透過集體創作,把土地、產品、作物、技術等與大眾生活作連結,反思現代生 活並以企劃案的方式呈現對產業、社會、社區的發想,學生成果以影音、圖像等多元敘事手法利用策展方式呈現在 105-2 學期的成果聯展《Home Too‧ 紅土》對外展出。未來更希望能邀請相關社區、產業代表一同參與,發展成「大 肚山海屯博覽會」長期經營,積極推廣不同領域的交流,一起為土地、社會永續發展作努力。 而在 106-2 學期,學生創發出八組企劃實踐報告,主題包括「天天五蔬果」、「尋造咖」、「寵愛食機」等多種 活動,並於社會科學院中央平台向校內師生與民眾進行成果展示與分享交流,透過成果展示,讓同學們學習使用田野 調查、問卷統計、圖表分析及建構。
心得分享 累積半個學期的努力與大家的創意激盪下的企劃案,從一開始的設計問卷、訪談里民,了解這是社區的需要,最後到 策劃活動,過程中雖然很辛苦,但很感謝我的組員們在背後的種種努力,也感謝大肚山海屯研究這門課。
101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多元文化包含臺東部落原民文化,以及東南亞文化,提出「批判 性」多元文化、互為主體、互惠合作、平等平權、跳脫主流重新 看待邊陲等面向的探討。因此,學生在場域中學習到真實的在地 文化,以及感受異文化的衝擊,進行自我反思。
多元文化理解
【飛地知識跨域叢林】( 系列課程 ) 授課教師:李美賢、林開忠、張玉茹、張春炎、梅慧玉、許麗珠、陳怡如、趙祥和、 劉堉珊、龔宜君、陳建宏、葉育賢 開課學期:106-2/107-1
東協廣場導覽
飛地小旅行 _ 共煮共食馬來西亞料理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東協廣場X東南亞文化X暨大
滇緬小旅行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飛地(enclave)泛指在某一地理區境內有一塊隸屬於其他族群、主權之區域。族裔飛地是飛地概念的延伸,也 就是從國境領土的硬性規範概念延伸至軟性的族群領域、族裔經濟群聚。生活其中的族群,均有孤懸在異地之感,或 存在種種離散(diaspora)的處境,當然也可能呈現落地生根,錯置認同的光景,這樣的情況在眷村或錯置社群的隔 離空間都可以窺見。 飛地系列課程是由畢拉密教師團隊共同開設,藉由串連教師們的多元專長領域,彈性應用臺中東協廣場的計畫場 域,並結合校外業師開設講座、工作坊、讀書會與飛地小旅行等,打造具搖滾畢拉密精神的豐富教學資源,期望帶領 對於搖滾畢拉密課程感興趣的暨大學生,以較為彈性方式汲取與東南亞議題相關的各類專業知識,也進一步使修課學 生深入了解計畫場域-臺中東協廣場與所在的中區在地歷史記憶。 在 106-2 學期課程活動中以學生陌生的「臺灣移民輸出」、「臺灣移工在外地被歧視」歷史作為基本參照,除了 閱讀文獻外,透過多元的授課方式,例如:邀請相關學界與業界講師進行跨領域授課、舉辦座談、電影賞析、飛地小 旅行、工作坊以及讀書會。透過不同議題操作,培育學生「思辨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知識份子慣習,找回日漸消逝但 又是人類社會維繫不可缺乏的「社會本能」(social instincts)。 隨時光遷移、歷史發展、族裔飛地、隔離空間的聚落人們與大社會發展相互對話,逐步具體化成為一種特殊的文 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如同一面鏡子,不僅映照出主流接待社會面對少數移民、暫居者、病理化的群體,所 呈現的社會文化面貌,箇中更蘊含多元、深層的意義及未來性。因此在 107-1 學期課程連結臺灣以及東南亞的族裔飛 地時空變遷及未來發展為主題,並邀請來自東南亞及臺灣的研究者,進行他們寶貴的知識分享和經驗的對話,共同思 辨出當代飛地的時空角色、探索那些未知的可能性。
105
多元文化理解
【東南亞在臺灣 : 社區發展及社會關係】 授課教師:張春炎 開課學期:107-1
【從影像看見社群關係工作坊】 授課教師:張春炎 開課學期:107-1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東南亞學系X東協廣場X社區營造企劃X實地參訪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本課程由專任老師以及相關領域深具經驗的業師共同授課,分別從各種不同知識區塊,讓同學具備知識能力和社 會實踐能力。除了在暨大進行課程專題講座外,也帶領同學實地進行參訪。 除了臺中東協廣場外,也到其他新住民 或移工照護社區進行實際參訪及其周邊進行採訪、寫作。因此,本課程在學理上不僅涉及到不同知識區塊的跨域學習, 同時讓學生具備投入「東南亞在臺灣之社區發展與社會關係發展」議題的知識開發和社會參與能力。另外,也舉辦「從 影像看見社群關係」工作坊,邀請兩位深耕於影像領域的業師進行三部紀錄片播放與映後座談,引導學生認識不同國 家社會中之族裔遷徙故事與文化。 課程設計以人權、多元文化主義為價值理念,以臺中東協廣場為具體的社會場域,進行社區和社會關係的問題發 現,並進行知識轉化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此學期的期末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問題發現+方案解決」之企劃。 期末共產出六份創新創意和具可行性的社區營造企劃,以具體場域(臺中東協廣場)及對象為東南亞移民 / 工在臺灣 的社區營造為主題。其中的「臺中市東協廣場及綠川周邊社區暨社群活絡計畫書」,同學希望以此主題設立一個常設 展覽,增添綠川當地人文薈萃,於融入在地歷史的同時也增添東南亞風俗,直述出多元社會的現況。藉由展覽的設立, 讓社會各群體得以有開放性的管道了解不同的文化,也發覺到某些程度上彼此相似的共通點,而引發其同理心。
107
多元文化理解
【東南亞國家文化與教育專題】 授課教師:陳怡如、張書銘 開課學期:106-1
【攜手中小學 : 東南亞識讀文化主題營】( 工作營 ) 授課教師:陳怡如、張書銘 開課學期:106-1
【東南亞國家文化與教育專題研究】( 工作營 ) 授課教師:陳怡如、張書銘 開課學期:107-1
進德國小學生實地探索東協廣場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國比系X東南亞學系X SEAT 南方時驗室X進德國小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本課程之目的在於引導修課同學認識東南亞國家文化、語言、教育與社會相關知能以及移民工與東協廣場發展等 議題,並進一步引導同學將所學轉化,產出小學社會科教案以及遊戲軟體。配合本課程兩位老師不同的學門專長,授 課教師張書銘老師協助指導同學針對東南亞國家文化以及國內移民工相關議題進行瞭解,陳怡如老師則協助聯繫場 域,與夥伴學校主任與導師溝通聯繫,協助修課學生轉化所學,發展相關課程教案與教材,並確定所發展之教材與教 案的適切性。 本課程與臺中市進德國小合作,並實際於臺中東協廣場執行以認識多元東南亞文化為主的課程。也為中小學生舉 辦【攜手中小學:東南亞識讀文化主題營】,帶領臺中東協場域周遭小學師生重新認識東南亞文化、移民工與東協廣 場,協助教師發展東南亞知能相關教材。過程中,同時也發展暨大學生跨文化、批判反思與運用資訊媒體之能力。
心得分享 身為臺中人,從來沒踏入甚至是企圖想了解過這個地方,而原因在於從小我們吸收的訊息不論是長輩、學校、媒體給 予的都是較負面的污名化消息,聽到東協廣場能接上的幾個關鍵字不外乎是危險、髒亂、吵雜等等,而踏入東協廣場 上課的這幾週確實是讓我充滿震撼的,除了眼前所見,最讓我震撼的其實是體會到了同溫層、媒體識讀等等這方面的 力量,因為如果我沒有參與這堂課,很可能一直都不會知道這個地方真正的樣貌,更可能憑著我對它片面的資訊繼續 以訛傳訛下去。 我想這一天的營隊,縱然只是非常點到為止的課程與體驗,但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楔子,它打開了東南亞看似神秘實 則是誤解的迷思面紗,讓孩子有機會跳脫「上(雇主)對下(移工)」的對話認知,讓孩子可以用一個比較對等的方 式去跟移工對話,看到可愛的孩子們一直跟接受訪問的移工朋友頻頻道謝,相信移工朋友也會感受到孩子的尊重與善 意,在他們彼此的對話的過程中,國語與異國語言互相交流,微笑與肢體語言彼此互動,我覺得,這是這天的課程中 最美好、最令人動容的情感與畫面。
109
多元文化理解
【東南亞跨國家庭親子共學 : 方案設計】 授課教師:張玉茹 開課學期:105-2
【東南亞跨國家庭親子共學 : 社會實踐】 授課教師:張玉茹 開課學期:106-1
【東南亞跨國家庭親子共學 : 方案設計與評估】 授課教師:張玉茹 開課學期:107-1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諮人系X東協廣場X埔里國中X繪本創作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本課程藉由東南亞跨國家庭親子共學方案案例,積極實踐東南亞跨國家庭之文化交流,進而習得東南亞跨國國家 親子共學方案實施之技術與實務,開放學生於親子共學的可能性、瞭解心理服務之專業倫理與精神,建立社區諮商方 案規劃與執行能力及社區諮商專業實務應用能力。 課程成果為學生共合力完成兩本繪本,主題分別為《尋味之旅》及《我們不一樣?!》。繪本《我們不一樣?!》 的內容又以三個國家文化為主題,分為越南組、印尼組、馬來西亞組,同學透過訪談越國籍、印尼籍、馬來西亞籍的 受訪者得到資訊與查詢相關文獻,豐富繪本的故事內容,並將 2 本繪本書籍申請國際標準書號正式出版印刷。除了 繪本創作,課程也分組討論東南亞親子共學方案的設計,學生從問題敘述與需求評估去覺察新住民家庭的親子互動問 題,並從方案理念、架構與策略執行去解決問題。最後由學生分享方案活動與討論,提出方案問題及建議,並鼓勵同 學將設計方案活動投稿至相關專案競賽及申請學校之公共參與行動自主學習微型獎勵方案,也鼓勵同學在臺中東協廣 場進行成果發表。
111
多元文化理解
【東南亞家庭照護者與老人生命敘說 : 方案設計】 授課教師:趙祥和、郭慈安 開課學期:105-2/106-1
【東南亞家庭照顧移工與老人生命敘說 : 方案設計】 授課教師:張玉茹 開課學期:106-2
【東南亞家庭照顧移工與老人生命敘說 : 方案實作】 授課教師:張玉茹 開課學期:107-1
透過暨大搖滾畢拉密計畫與中山醫大、紅十字會合辦的「失智家庭 幸福守護日」活動,與照護家庭進行第一次接觸
開課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跨域合作: 諮人系X東協廣場X實地踏查X生命敘說
課程訪談合影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本課程主要以諮商心理學、老人學、東南亞學三個領域的專業為基礎,期望培養學生習得社區輔導方案的設計原 理與應用,以及以生命回顧作為介入照護移工與老人的方法,藉由體驗、理解東南亞移工文化與臺灣老人文化、心理 與行為,達到完成移工 / 老人生命故事的社區輔導方案設計之目標。教學採多元化方式進行,首先讓學生可以了解移 工和老人在「精神受苦」與「族群隔離」面向上的議題,以授課、電影賞析、讀書會等方式進行,並實地至臺中東協 廣場教學,進行移工生活場域的觀察經驗和交流體驗;次之,學生要能體驗和學習生命敘說的方法,此一部份採工作 坊形式;最後,學生要進行對照護移工和老人服務方法的體驗與學習,此部份與弘道老人服務福利基金會、失智照顧 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合作,進行見習與督導,並為下學期正式實作預備,與可能的工作對象建 立關係。 為了達到滾動式的學習效果,本課程延續方案設計的課程結果,於方案實作課程進行生命敘說之實作見習與練習。 生命敘說的對象是老人或其主要照顧者,但此課程的實作也從食物及臺中東協廣場的參訪體驗,促進照護移工的主體 性展現。搖滾畢拉密計畫與中山醫大、紅十字會共辦「失智家庭幸福守護日」,藉由臺中東協廣場的「印尼自家飲食 和文化」、「自己語言」氛圍,讓照護移工以「主人」身分介紹、製作、招待「客人」(雇主家庭),試圖翻轉在家 庭照護工作中的被雇、被安排、配合雇主家庭生活、講中文等這種縮小自己主體的工作處境和感受。讓「照護移工自 身文化」和「臺灣家庭文化」可以重回一種對等與平衡,相互欣賞與學習。另一方面,這些「臺灣家庭」進入「東南 亞場域」,也再一次讓這些家庭對臺中東協廣場有新認識,讓臺灣人對東南亞的風味有新感受。
113
多元文化理解
【觀光人類學】 授課教師:張育銓 開課學期:106-1
女青年會教導學生製作傳統美食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南島所X桌遊X觀光路線X武陵部落X建和部落
雜貨店阿姨解說店門前的民族植物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東大’avuwan 灶咖計畫長期與臺東地區原住民部落合作,以尊重部落族人意見的方式,參與部落議題。張育銓 老師開設【觀光人類學】,在一年前便先至部落討論觀光的規劃並參與工作坊,也事先與’avuwan 灶咖計畫內美產 系張溥騰老師、文休系張凱智老師、公事系劉麗娟老師協調前往部落開設攝影、導覽講說、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坊,為 部落觀光預作前期的技能提升與基礎準備。 在帶領學生進入部落參訪的前一週,老師先進入部落與接待團隊討論。課程開始後,透過進行觀光人類學在 12 個領域的論文閱讀與討論,並帶領學生於臺東市建和部落 ( 卑南族 ) 和臺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 ( 布農族 ) 參訪並寫下回 饋與建議,並約定將再次造訪部落。透過兩次體驗的具體建議,促成部落推出定型化的部落觀光行程,並預定規畫兩 條可客製化的部落觀光行程,達成服務地方的效益。 而張育銓老師在【觀光人類學】設計出的部落觀光桌上遊戲,使學生更能釐清部落觀光的利益結構,落實觀光資 源盤點,並找到更積極面對部落利益關係結構的解決方案。這套桌遊目前已經提供給 11 個部落試玩,且版權將免費 公開,也將持續服務地方來產生效益。
115
多元文化理解
【原住民文學】 授課教師:董恕明 開課學期:105-1/106-1/107-1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華語系X咖空間X淨走X桌遊X工作坊
Chapter 04
多元文化理解
課程介紹 本課程探討臺灣當代原住民作家的作品,認識不同民族在文學創造上的經驗與成就,透過對作品的細讀,體會邊 緣族群在臺灣社會生存的情境,並藉由原住民作家的書寫,具體形構原住民文學在臺灣文學研究中的價值與意義,透 過文本的閱讀,讓學生了解在臺東這塊有六種以上不同原住民族、漢人以及新住民的地區,這些不同群人的「生活」, 以及在文學世界中如何化「族群衝突」為「族群融合」。 在 106-1 學期,老師帶著學生們參與山海文化雜誌社舉辦的原住民文學論壇,擴大學生對原住民文學的接觸面, 也將原住民作家帶入校園產生更多對話。另外,也細讀與運用原住民文學的文本,連結咖空間的環境、食物與素材切 入現今社會與原住民相關之議題,發想「族群融合」餐飲、「虛擬部落自治」的桌上遊戲,提供學生在實作中反思文 學閱讀的可能性;期末並與卑南族藝術家見維巴里合作「藝術與文學初青工作坊」,以文學結合藝術的不同形式與媒 材,創造連結生活與再現生活的作品。 藉由認識、閱讀、與轉化臺灣當代原住民作家作品的成就,同學能從生活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對話,進一步思考如 何能從具體的行動中轉化課堂所學,找到服務地方、共創地方的實踐方案。107-1 學期,課程引導同學從「原住民文學」 理念出發的活動與遊戲,連結東大音樂系、美術系等藝文活動,反思「文學」作為「藝術」的形式之一。在聆聽監察 院副院長孫大川講授「原住民族樂舞文化」,以及邀請臺東高商原舞社林蕙瑛老師講授卑南族與阿美族樂舞的特色後, 帶領同學進行實際演練,將生活與文學中的原住民交流,藉由「樂舞」的形式獲致更深刻的感受。另外,結合校園內 「臨風藝廊」展覽、合唱團演出等活動,將文學與其他藝術在原住民議題連結與跨越,做一具體的交流。最後,同學 以「東大路淨走」作為「我們可以從原住民文學中做的一件最簡單的事」,回覆在課堂中種種對於族群、多元文化、 理解與包容等公共價值的實踐,將「文學」的經驗,落實到生活的實踐中。
117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與外部單位或企業合作,規劃實習實作方案,讓人文社會領 域的學生發揮其專業,至機構或企業參與真實的專案,輔以業師 的協助或技術訓練,學生直接習得進入合作單位所需之實務或累 積相關專案執行經歷。在創新提案與實踐過程中,啟發創新創業 精神,組成學生青創團隊。
學生培力
【甘蜜臺南—府城與糖業記憶再現】( 工作營 )
田 \ 野
授課教師:成大文學院老師與臺糖公司業界講師/成大創產所老師 開課學期:105-2
【產業合作微課程-飲品的後現代敘事】( 工作營 ) 授課教師:成大文學院老師與臺糖公司業界講師/成大創產所老師 開課學期:106-1
圖2
圖1
圖1
為期三天的微學分課程「飲品的後現代敘事」
圖2
學員以「純喫茶」這款飲品作為他們專案的行銷產品,在成果發表前 熱烈地討論如何聚焦每個人的觀點與創意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臺糖X文學院X專案製作X實地踏查/成大文學院X統一企業X專案製作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與臺糖企業合作的【甘蜜臺南─府城與糖業記憶再現】,為文學院首次以院名義開設的密集性微學分課程,兩個 禮拜的密集課程結合校內老師與業界專家共同授課,以歷史文物館(人文工坊)為創意課程基地,將課程分為「實地 踏查」與「專案製作」。除了邀請臺糖公司業師,分別就「糖業經營現況與未來發展 」與「糖業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 為題講演。還有成大、南藝大跨校與跨系所師資的演講課程。另外,也帶領學生實地走訪新營糖廠及烏樹林鐵道文化 園區,實地探勘目前重要糖廠的現存境況與未來規畫。最後以專案競賽的方式,讓學生發表對於企業的觀察與改造建 議。而此次開課累計了五個提案,分別為《Plan A 之糖廠再利用》、《築夢踏實》、《糖廠文化的存續與再生》、《糖 廠三角洲計畫與新營傳承學院》、《食在安心 - 創造屬於這個世代的臺糖形象》。 延續與企業合作開課經驗,成大文學院與統一企業於 106-1 學期開設產學跨域微課程【飲品的後現代敘事】,由 統一企業業師及創產所教師共同授課,開放不同學院學生參與。 「2020 前瞻性飲品」為概念,三天的工作營課程以「行銷概念」、「產品設計」、「品牌故事」、「說故事的力量」 為課程主軸,首先探討品牌概念,從統一飲品的故事做為授課核心,邀請統一飲品品牌群業師,分享飲品品牌概念實 務案例,如 7-Eleven 的 City Café、統一麥香紅茶、統一奶品等。課程更分享不同文化內容的各種敘事手法,邀請不 同領域業師分享,如舞蹈劇團、視覺藝術、產品設計等,激發同學敘事的活潑性與創意。 本課程最後讓學生進行分組實作,為統一飲品改造並提出新穎飲品概念與敘事創意表現,並以專案的形式進行成 果發表,分別為「AB 優酪乳」、「鮮萃茶」、「純喫茶」等等提案產品。期望學生能學習運用「說故事的力量」, 傳達產品構想,掌握行銷策略,進而從中培養如何以提案、專案分析,呈現完整的故事行銷架構設計。學生跨領域的 團隊組合,激盪出彼此未知的可能,也豐富了行銷提案的多元性,開啟品牌形象的全新視野。 以上兩門與企業合作課程皆藉由短時間、密集性的上課與實作,最後以專案發表的方式,也讓學生能從不同的教 授方式中,探索自己的能力。
心得分享 以往社會觀感覺得文組學的東西沒有產值,三天下來替自己增加不少信心,我們並不是完全沒有價值的,文學院是陶 冶我們,可以給我們一個比較會說故事的機會。也知道說,文學院在一間公司可以被這樣子定位,這三天讓我看到文 學院的價值與定位在哪裡。
121
學生培力
【田野工作坊】
田 \ 野
授課教師:社會系 陳怡伃、地理系 洪伯邑、城鄉所 謝昇佑、黃舒楣 / 業師 陳懷萱 開課學期:104-2/105-1/105-2/106-1/106-2/107-1
學生與助教分享田野觀察
107-1 學期的田野工作坊教師與助教群(食養農創提供)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地理系X人類系X城鄉所X社會系X田野調查
田野工作坊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食養農創在 104-1 的課程研討時,浮現學生進入場域時「與社區的衝突」以及「場域助理在場域能扮演的角色」 等議題,場域助理在場域行動自有其角色立場,而課程如何在場域中展現其異質但融合社區、創新但仍保有多元立場 的運作機能,思考學生進入場域的「增能」,開啓田野工作坊的構想,由人類、地理、社工、城鄉不同領域教師分別 以其不同田野研究方式設計系列課程,並在 105-2 學期擬為正式課程,每學期皆舉辦工作坊,人數也逐年成長,讓食 養學生有計劃的修習課程也開放全校學生參與,希望在高喊學校結合社區的風潮下,能提供學生良好的田野技巧與田 野倫理。 田野工作坊主要作為課程進入場域實作前的基礎訓練,融合工作坊所授技巧於課程專題中,各課程學生提出場域 問題討論,課程中每次都有五個以上的教師全程共授,內容主要是觀察記錄、訪談互動及田野倫理,並穿插學生和老 師的經驗談和介紹食養課群以及食養實作場域,包括紹興社區、南萬華、溪洲部落、坪林等。 另外,也因為發現學生對於進階田野工作坊的學習需求,從 106-2 學期起開發企劃進階討論空間,即以「田野咖 啡館」的方式延伸二天課程裡未竟的話題,來回應不同學習階段的需要,以每個月一次的方式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田 野工作者與同學們交流。小團體的形式更能夠進行深入的對話與分享,討論主題包含收集資料時間孤寂感、記錄和寫 作之間的功夫、田野與自我的共處等等,每場域都有多科系的學生和社會人士參與。107 學期則限於經費,由參與田 野工作坊的教師群擔任與談人,邀請 8 位正在進行田野或是已經結束田野的研究生來分享在田野中面臨的真實困境, 談談語言、性別和寫作等議題。由於經驗貼近與會的學生,討論更為熱烈且可應用到目前的學習上,反映教師社群的 承諾感和行動力,雖然沒有計畫經費支持,這樣的交流仍可能自主的延續。「田野咖啡館」活動於 106-2 到 107-1 學 期已舉辦共 6 個場次。
心得分享 我覺得田野工作坊好像蠻有用的,工作坊結束的那幾堂課,學生會對一些田野的技巧再提出一些問題。我們有一個同 學他在別的課有一個案子要去訪烏來那邊,然後他會聽到某一些攤商很一致的答案,但田野工作坊後,他會來問說這 個有沒有別的方法(找到更接近事實的資訊)。
123
學生培力
【公共與文化事務專題—協力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與重塑計畫源】
田 \ 野
授課教師:葉淑綾 開課學期:106-2/107-1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東大X佳心舊社X田野調查X布農文化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承接花蓮縣文化局「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 計畫」之子計畫「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傳統營建技術傳習曁佳心舊社地景修復試作計畫」,此多年期計畫預計組織 卓溪鄉布農族人為工班,進行傳統工法研習,擬定佳心舊社修復計畫,修課同學多次實地前往佳心舊社地景協力修復 及記錄,包括石板家屋、倉庫、部落聯絡道路、和小米耕地等,期望透過具體空間營造的過程,也能帶動相關的文化 實踐。營造完成之後,也成立佳心舊社與步道管理維護組織,發展永續旅行。這個三年期計畫,結合卓溪鄉布農人, 以及人類學、考古學、建築學、GIS 等專家學者一同協力進行歷史現場再造。 此計畫提供難得的多元學習場域,本專題課程將搭配此計畫的推進過程,邀請對布農文化、歷史、田野調查、登 山旅行、導覽營運規劃、文化資產計畫之運作等面向有興趣的同學,一同協力此計畫的進展。參與同學將研讀與拉庫 拉庫溪流域布農族相關之文獻,對此計畫相關族人和學者進行訪談紀錄,參與計畫相關研習或實作。期末成果透過三 場主題講座紀錄:釀酒實作過程記錄、上山協力建屋和落成典禮紀錄;另外,期中期末成果報告書和拉庫拉庫報編輯 印製,呈現師生們近一年來豐碩的學習成果,體現欲培育同學文獻閱讀統整思考的能力,強調身體力行和做中學的重 要性,透過與布農族人行走山林和協力建屋,也培養同學互助合作與多元文化的素養。
心得分享 現今的教育著重於用腦思考,我們的所見透過系統性知識的建立,來自於電腦與理論。生活在大地則是用身體思考, 布農的看見是追尋上手的經驗,強迫自己間接學習,並內化在生命當中。 花蓮縣文化局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充滿挑戰性的計畫,能有機會帶領一群肯學且優秀的同學 一同參與這個難得的學習過程,自身也有所學習成長,而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過程也相當難得,這些教學相長和豐富 多元的學習也持續進一步轉化為相關的教學研究計畫。
125
學生培力
【博物館的經驗與傳承】
博 \ 物館學
授課教師:張駿逸 開課學期:105-2 /106-2
【博物館展覽設計與製作】 授課教師:張駿逸 開課學期:105-2 /106-2
【博物館管理與經營】 授課教師:張駿逸 開課學期:106-1 /107-1
圖1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民族系X民族博物館X策展
圖2
圖3
圖1
學生運用保麗龍、白膠與糨糊做出模擬日本酒製成的模型,連氣泡都很講究
圖2
【博物館管理與經營】以場域空間為教材,讓學生瞭解照明、動線等元素對空間敘事的影響
圖3
106-2【博物館展覽設計與製作】學生策展《籤秋萬代》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政大民族博物館於民國 89 年落成,而博物館旨在整理並展示民族系長期耕耘與累積之民族文物研究成果。而張 駿逸老師為了配合民族博物館之運作而長期開設【博物館展覽設計與製作】、【博物館管理與經營】及【博物館的經 驗與傳承】課程,搭配其他專題課程發展各種策展主題,並強調「就地取材」、「點鐵成金」之精神,讓學生學習運 用有限資源,館內所有展品與器材均為學生以最低成本自主籌備,精緻呈現,發揮「創意」之所在。在扎實的課程培 育下,訓練出大批博物館人才,現已遍布全台各大博物館,並時常將實務經驗帶回政大傳承學弟妹,形成優良的薪火 傳承。 在 105-2 學期開設層級一的【博物館的經驗與傳承】,邀請 13 位以往曾參與民族系博物館課程,且目前在博物 館機構服務之校友「回娘家」,與學弟妹分享實務工作經驗,一起帶領學弟妹繼續經營博物館。後期在 106-2 學期也 持續邀請學長姐回母校與同學分享實務經驗。 而層級二的【博物館展覽設計與製作】也開設於 105-2 與 106-2 學期,本課程利用民族學、美學、心理學甚至行 政學作為基礎理論,衍生出與策展相關的議題加以介紹。如何決定策展主題、呈現及達到與觀眾對話的目的,其中牽 涉的不僅是基礎理論,更是許多經驗所累積的細節,因此實作項目提供學生在畢業前一個實際策展的機會。同時也訓 練學生如何無中生有,如何利用最少的資源盡可能達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比如利用零碎角料、廢紙箱、舊報紙也來糊 成少數民族的杵臼、窯具等。於 106-2 學期中共有六組成果展出,包含《石獅史事》、《籤秋萬代》、《粽星雲集: 粽子特展》、《去你的火:消防特展》、《日酒彌新:清酒特展》、《七泡有餘香—貓空茗茶鐵觀音》。 於 106-1、107-1 學期開設的第三層級課程【博物館的管理與經營】,課程作為博物館基礎概念課程,向學生介紹 博物館之發展簡史、功能、組織與諸多運作等基本概念,從軟體與硬體雙方面認識博物館,並思考當代博物館的生存 之道。實務方面針對博物館的動線與燈光規劃並邀請業界專家指導學生體驗實作。
心得分享 【博物館展覽設計與製作】在民族系學生心目中是一門有口皆碑的課程,不少同學都是有備而來,如民族三林同學先 修習了【博物館的經驗與傳承】、【博物館的管理與經營】,最後才選【展覽設計與實作】;民族三曾同學則表示「打 進入民族系以來,『博物館實作』一直是我想親身嘗試的實務經驗之一。」並為此預先花了兩年的時間自行踏查蒐集 適合的展覽題材,並且積極觀摩學長姐的展覽製作,到實際策展的時候,「雖稱不上完美,卻也感酣暢淋漓,彷彿聖 誕老人徹夜發完一大包袱的禮物後,那股如釋重負與心滿意足交雜的喜悅。」
127
學生培力
【當代藝術典藏與展覽應用—以朱銘美術館為實習場域】
博 \ 物館學
授課教師:吳順令 開課學期:105-1/ 106-1/107-1
圖1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政大X實習X朱銘美術館
圖3
圖4
圖1
學生於朱銘美術館實習留影
圖2
朱銘美術館實習成果發表
圖3
朱銘美術館實習成果發表
圖4
朱銘美術館實習結業典禮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129
課程介紹 本課程與校外場域朱銘美術館合作開設,提供同學於暑期間進入校外藝術場館實務實習的機會,接觸出版、展覽、 教育推廣等藝術行政領域,在實作中學習,培養美學素養、在地意識的「體知能力」,陳述說明、描寫敘述的「表達 能力」,影像原理的「具象能力」以及企劃展演的「整合能力」。朱銘美術館為臺灣本土藝術典藏、展覽與推廣之重 要機構,藉由與本場域之連結能提供政大學生親近臺灣當代藝術之途徑,實地接觸朱銘美術館如何戮力於藝術典藏、 展覽應用、教育推廣與在地、當代之結合,了解藝術、美感教育之重要性,促進人文學專業與博物館實務之互動,注 入產業活水。 透過實作場域的結合,讓日後有意在博物館、美術館領域工作的學生有機會接觸業界實務、從旁觀摩學習,一方 面印證以往所學,一方面觀察如何將所學運用在實務之間,及早培養知識與技術之間的轉化運用能力,並於實習結束 後學生將會以實習日誌與成果報告方式製成線上網頁分享成果。在 106-1 的暑期共有六位同學修習課程,在實習過程 中最關鍵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與美術館觀眾互動的過程。不論是教育推廣組或行銷企劃組,都必須不斷練習與不同 年齡層的觀眾互動,同時在工作組織內也必須與各部門的館員溝通協調。這種面對人群的練習與考驗,可以說是實習 課最重要也最無可取代的價值意義。
心得分享 在之前曾修習一門與藝術相關的課程,老師不停地問我們:「什麼是藝術?」或許也是因為懷有這個疑問而到朱銘美 術館實習。在這裡,我看到了藝術不該只存在於美術館之中,而是背負起了社會責任,與地方產生了互動、與歷史產 生了連結、與人產生了感動。 在實習的這兩個月中,雖然已經知道這個工作會與最初想像的不甚相同,但實際經歷過之後才發現,原來每個美術館 員都須要處理這麼多繁雜的小公務,且在執行階段,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親自進行的,例如油漆與補牆等。從中,慢慢 能體會到藝術產業的辛苦之處,其中以經費與人力不足的問題為最,相信留在美術館工作的館員都是對這個行業充滿 著熱情,才會有堅持工作下去的動力。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 期末成果回顧:文史知識 x 人文實作|讓人文由靜而動,致用於社會】 —政大轉注藝遊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posts/1624346887657003?__tn__=K-R
}
學生培力
【APP 創意高齡設計】
創 \ 新創意
授課教師: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游忠煌、心智哲學研究研究所林映彤 開課學期:106-1
與樂齡助教訪談,了解長輩們真正實際上的需求(學生團隊 - 全民集步 GO)
開課學校: 國立陽明大學 跨域合作: 心哲所X惠蓀咖啡店X APP 設計X高齡需求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本課程於 106-1 學期由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游忠煌老師與心哲所林映彤老師共同開課,同時與陽明大學山下 之惠蓀咖啡店合作來突破地理上的限制,讓長輩們能更便利的參與課程活動,也讓校內與在地社區有更為緊密的連 結,這同時亦是活躍高齡計畫重要目標之一。 隨著越來越多高齡者使用手機的趨勢,本課程將結合 APP 設計、認知神經科學與人文的觀點,以改善或促進高 齡者之身心健康為目的。在高齡議題之專家學者與小組導師的指導下,培養學生認識高齡的認知差異,安排 3 場與社 區高齡民眾會談之活動,讓學生與高齡使用者互動並能了解高齡者之觀點或處境,掌握高齡長者各個面向的需求。藉 由實際思考議題、投入設計與製作、遭遇困難、解決問題等過程,培養學生同理心以及高齡社會設計與創造的能力, 應用 APP 設計與其他相關數位科技,設計並實際產出可以滿足高齡長者需求的創意設計方案與樣品,甚至是可能是 具有創業或產生社會影響潛力之應用程式。本課程共有 3 份學生小組成果,分別為醫療資訊類的《醫點通》,提供大 台北各類活動與課程資訊的《活樂心齡》,以及鼓勵高齡使用者定期到戶外走動的《全民集步 GO》。 此課程之執行,除了使高齡議題成為學生的關注焦點之一,更將心智哲學觀點與高齡問題意識融入他們未來的職 業規劃與發展之中。此外,未來課程可考慮去除使用 APP 此限制,而將設計工具擴大至輔具或相關控制器,將提供 學生更多面向的創意發展。
心得分享 就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講,蠻難了解說高齡者在使用 APP 上會有什麼樣的困難,然後在這樣的對談下可以用更寬的 視野去看待我們整個問題這樣子,還蠻有趣的,收穫很大。 可看到同學的用心與努力,若能從實務上與真實的醫院論壇串聯、或找出能夠篩選適合與正確醫學知識的方式,對於 社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131
學生培力
【社區興業與創意實踐 ( 一 )( 二 )】
創 \ 新創意
授課教師:謝榮峰、李怡賡 開課學期:104-2 /105-2
圖片為學生作品的設計理念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劇藝系X旗津X社區參與X微旅行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本課程設置以「社區藝術管理的推展理念(Dreeszen and Korza, 1994)」為基礎,並落實在藝術文化的社會參與。 同學將以「在社區興業」為工作導向,從發展社區文化認知,並藉由文創商品與服務的設計進入社區與社區共同策劃 執行興業方案。首先,同學將著重在社區認知的發展,並以社區的歷史文本及生活文本編輯及產出為主要工作。接著, 於課程中直接觀察活動後即刻進行社區顯性與隱性的需求回應,並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以務實的商品或服務產出為目 標。 本課程以旗津為操作的實地場域,為深入了解旗津,老師與學生多次走訪旗津,希望學生透過觀察並搭配在地故 事的書寫,創造更多旗津有趣的探訪路線,並將成果轉換成為創意地圖,帶領觀光客看見不一樣的旗津。於 104-2 學 期以「微文青的微旅行」為成果主題,學生除了需進行遊客角色扮演,以步行、單車及開車等三種不同運具進行直接 觀察,在服務內容的安排上也必須思考一般遊客的習性,而非一味的以現有的文資內容來填塞服務。除了地圖,學生 們也共同完成了推廣旗津微旅行的明信片,和指引遊客走訪「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的船錨造型指標及旅遊紀念戳章。
心得分享 本課程在操作上面對相當的挑戰,除了授課老師本身的熱情和專案管理能力的要求外,學生也必須能夠跳脫學分課程 的框架,願意投入遠超出學分時數的時間以及強烈的社區參與意願。特別是當學生所面對的社區與自己本身生活場域 存在巨大的差異時,或是對實踐場域有先入為主的排斥反應時,授課老師必須要能夠拿捏出一個強而有力的觸媒,燃 起學生熱情並鼓勵他們走入情境。課程中同時必須設計有一定程度的遊戲機制來激勵參與,過程中也需要不厭其煩地 提醒實作項目中所應秉持的社會責任感。
133
學生培力
【高齡服務設計工作坊】
創 \ 新創意
授課教師:宋世祥、楊靜利、吳涵瑜、林承毅 開課學期:105-1
課程實際邀請長者與同學交流生活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學系X田野調查X創意實作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隨著臺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中山大學開設【高齡服務設計工作坊】,為期五天的課程,強調以長輩在日常生 活當中實際會面對的問題來做為服務設計的專案,因此學生必須走進高齡者的生活空間與人際網絡,才能真實地掌握 他們的生活型態以及需求。課程還邀請到林.事務所的林承毅業師,分享他如何透過設計思考的方式應用在真實生活 的高齡專案,在執行過程中設計思考的價值為何,又可能遭遇哪些困境,以及如何解決等,讓學生們能夠了解真實場 域的運作情形。 課程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樂齡設計思考」、「田野調查」、「服務設計實作」三大部分。在「設計思考」部分 之中,同學們將進行樂齡服務社思考的學習,也須從相關文獻之中學習到基礎知識。在「田野調查」部分,同學們將 實際進入樂齡長輩們的生活現場,實際去發現問題,同時也讓長者有機會與更多的年輕人接觸,給予他們參與課程運 作的價值感。最後是「服務設計實作」的部分,同學們要實際地為高齡者提供更貼近需求的商品或服務的創新設計。 在課程最後同學依序提出創意構想,其中有為高齡者設計的 APP、一台可幫助長者提重物上下樓的滑動式推車,還有 為長者建立正確觀念的用藥知識的旅遊行程,內容活潑有趣,令老師們眼睛為之一亮。還有同學提出高齡潛水課程, 並製作了沙灘模型,鎖定喜歡挑戰自我且生活相對優渥的高齡族群。
心得分享 本課程開在暑假,所以很多的教學資源或是上課方式其實與正常期間還是有差。儘管學生相對來說比學期當中來得專 注,但在吸收上還是有點過急。因此,建議未來即便要將課程開在假期期間,也應該在學期當中有一些後續的安排。
135
學生培力
【社區文創設計】( 工作營 )
創 \ 新創意
授課教師:王梅香 ( 社會系 )、李怡志 ( 社會系 ) 開課學期:107-1
社區文創微學程 - 社區文創,學生與民眾共同創作街道旗幟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學系X鹽埕區大溝頂X文創設計
社區文創微學程 - 社區文創,學生與民眾共同創作店家招牌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本課程是中山大學「社區文創學程」的必修課程之一,為學程內的實作運用課程。其中「社區文創」系列中的【文 化社會學】課程為本課程的前導課程,同時也是「社區文創」微學程的必修課程之一。透過【文化社會學】課程,學 生先認識「文化」概念的形成與演變以及文化客體的詮釋與文化生產背後的結構性因素等等理論。同時也結合實作, 例如邀請街頭藝術家演講,透過第三地的經驗來深化學生對在地的認識。期中作業為學生訪談在地店家,訪談後完成 一篇鹽埕文化及鹽埕舊店家的田野筆記或報導文字。 本課程則同樣透過實作,帶領同學理解社區文創設計的理論與方法,並學習與體驗社區文創設計的過程。以高雄 鹽埕大溝頂作為實踐場域,分三階段進行:(1) 透過社會調查理解在地需求,由授課教師與社區中介者帶領師生進入大 溝頂與在地店家接觸、溝通並進行訪談,了解其需求並溝通社區文創的可能實踐方式。(2) 藉由與香港藝術家的跨地 域合作,讓同學的想像力透過文化創意的概念與方法,結合在地歷史文化,將居民的想法轉化成大溝頂的文化設計。(3) 透過製作「街道旗幟」與「店家招牌」,讓舊鹽埕大溝頂的歷史與文化得以保存與再現。
137
學生培力
【活動企畫統籌與實務】
創 \ 新創意
授課教師:宋世祥(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 業師劉雯婷(衛武營表藝中心前副總監) 開課學期:106-2
「鹽聲」作品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學系X鹽埕區X鹽夏不夜埕
鹽夏不夜埕活動留影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中山大學邊緣社區再造計畫積極走入鹽埕區,鹽埕區近年來雖已有駁二帶來藝文氣息,但到了夜晚仍然缺乏人氣。 為了擴散鹽埕區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藝文氛圍,希望在夜晚能帶動人潮進入社區。再加上因目前社會發展趨勢,關於 文化行政類型和領域工作存在著越來越多元和跨界的現象。故本課程以培養「活動企劃統籌人才」為目標,並不作單 一節目內容的產製,重點在於完成活動核心價值的建構、統籌溝通及整合行銷。透過活動作為學習從事跨文化溝通、 創意實作與專案管理的實驗平臺,進行節慶活動的個案研討、專案策劃與製作。學生除了透過講授與閱讀文獻學習節 慶活動策畫、製作的方法。透過分組實作(企劃組、行銷組、技術組),學習如何呈現節慶活動所聚焦的文化主體、 進行精確傳達與溝通、社區連結、資源動員與內容整合。此外,學生也將學習如何評估、管理節慶活動的成果,使節 慶活動得以永續發展。 本課程邀請鹽埕街區裡的 13 個空間一起合作舉辦「鹽夏不夜埕」活動,分布於 M.Zone 大港自造特區到叁捌地 方生活的街區範圍,包含表演藝術、影像展、市集和導覽,並有 6 個裝置藝術作品展出,皆是學生從地方文史與在地 特色出發,並向業師學習雷射切割、電路板設計等實作技能,運用設計思考製作而成,例如《鹽聲》、《鹽埕找茶》、 《RE。Born》(重生)等作品的呈現,讓民眾可以在夜間欣賞。
心得分享 未來規劃將以一學年的時間,上學期以街區策展和操作面向的理論面、創作過程和技術培養為主,下學期再進行實務 操作,以達理論與實踐均能有充裕時間進行扎實的訓練。課程的整體操作已經接近「準公司狀態」,學生投入其中的 時間很多,但缺乏一個理想的空間來協助大家凝聚共識或是作為能專心執行專案。在接下來的一年之中,這門課程規 模會更大,若能有一個獨立的討論與辦公空間,相信能對於產出更有幫助。
139
學生培力
【服務學習 ( 三 ):學生自治與社團服務實踐】
創 \ 新創意
授課教師:楊靜利 ( 社會系 )、蔡妤珮 ( 社會系 ) 開課學期:107-1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學系X中山大學X服務學習
Chapter 05
學生培力
課程介紹 本課程透過學生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瞭解學生公共服務理念,並利用實作與討論培養學生人際溝通、團隊合作、 問題解決、創造思考、規劃與組織、口語圖文傳播、資料蒐集分析、藝術鑑賞、自主學習、學生自治、人脈經營與培養、 社區關懷、政治協商、校園議題提倡及參與等能力,進而服務校園公共事務,參與校園事務發展,同時檢視學校發展 缺失,讓師生共同激發校園公共事務之創新發展。 以讓新生愛上中山的命題「新生訓練-第一天愛上中山」的八小時設計工作坊中,去發想不同於以往新生宿營的 講座形式,進行跨社團、系所的討論,目的在於找出中山人的共同自我意識與象徵意義,最重要的是探索出對於未來 即將成為中山人的學弟妹,提供什麼樣的創新提案是兼具意義與功能。此活動將學生進行分組(行政組、宣傳組、總 務組、活動組、機動組),經由全校性的問卷調查、學務處教職員的訪談,學生藉此構思出新生訓練的新樣貌,再以 各組的工作職責範圍內,提出新的新生宿營方案,包含《校園親善大使》、《新生包-求生指南》、《關鍵字行銷》、 《Sun 悟空帶你遊中山》、《中山導覽員》等五組學生成果。成果發表邀請到中山大學辦理新生訓練之關鍵人士與主 管進行評價,最後一週再進行專案期末報告,模擬真實提案歷經狀態並且請行政單位給予真實意見,以協助提高提案 之未來可執行性。
心得分享 在一開始授課時以總迎新活動發題,學務處作為本次設計挑戰之業界單位,讓學生分組進行規劃後,再由總招組整合 之作法,對於大學生來說稍嫌困難,從議題、時程等面向收斂時,難免又出現發散式的思考導致團隊無法聚焦於整合 服務其他團隊的狀況,因此會建議未來實施辦法,應該以課程教師結合發題單位為整合機制,佐以助教對學生的了解, 進行整合性工作。
141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當場域是具體的社區時,課程進入場域,對應所關注的社區中的 弱勢群體,以及所欲探討的社會議題,進行與在地組織的合作與 串連,活化閒置空間成為社區共享空間,提出創新方案,啟發學 生的問題意識,自主進行後續的社會關懷。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公共與文化事務實習】 授課教師:蔡政良 開課學期:105-2/106-1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公事系X都蘭部落X灶空間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本課程為一統整性課程,於 2017 年(含 105-2 學期、暑假、以及 106-1 學期)的一整年時間,針對本系大三生, 由教師帶領同學分組完成至少兩個專題實習(作)計畫。本課程計畫以實務問題或目標展開,同學們依照興趣與能力 分組,針對不同實務問題屬性,進行資料收集與溝通、能力學習、設計規劃、外在資源連結(含人力資源等其他)、 實作、評估與調整等階段完成實習(作),同學們在此實務過程中可實際解決問題或創造實務性工作,亦可以學習未 來就業或創業時的綜合性能力培養。 因應食安問題,課程中蔡政良老師帶領學生創辦灶空間創業工作坊,學習透過結合臺東在地資源及鄰近社區,打 造一個創新營運模式。運用有機的食材以及古老的烹飪方式,提供真正健康且能感受到在地文化的餐點,並於每週於 灶空間舉辦「灶起來吧,書屋」活動,吸引同學於灶空間共食。另外,也進一步與知本書屋、溫泉書屋合作,為書屋 孩子炊煮以及共同用餐,結合小遊戲讓孩子了解食安問題以及傳統爐灶的煮食文化。 而’avuwan 灶咖計畫長期與臺東地區原住民部落合作,以尊重部落族人意見的方式參與部落議題。蔡政良老師 也成立「都蘭鼻海洋文化教育園區社區設計小組」,與都蘭部落討論後,以社區理念提出都蘭鼻海洋文化教育園區的 規劃,並在都蘭部落的部落會議中向族人報告,因此小組成員需扮演類似顧問公司角色,擔任部落與東管處以及其他 相關公部門之協調與規劃角色。另外,在參與部落合作的過程中,該組同學亦利用東海岸的生態環境領域知識,提出 「海洋廚房」構想,推廣「慢魚理念」,計畫以生命週期較短,較無保育隱憂的洄游魚類,如鬼頭刀作為食材,預計 推出永續海鮮餐點。這兩組分別為創業型小組及顧問型公司小組,都利用不同形式的營運方式創造出永續性的發展。
145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空間的勞動美學】 授課教師:蔡政良、張溥騰、卓淑敏 開課學期:104-2
灶空間 2015-2016 完工過程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公事系X美產系X海端加拿部落 x 都蘭部落 x 灶空間
灶空間落成祈福儀式 ( 圖取自粉專東大 _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由公事系、美產系老師共同開設並主要以實作為導向,透過引進在地業師,如:阿美族傳統房舍建造團隊、魯凱 族傳統石灶建造團隊、鹿野區役場白窯建造團隊,讓學校與在地社群取得連結,並協力一起建造灶空間所需設施,使 其成為校內模擬實作場地。透過師生的共同思考與講解,到討論造型以及之後進行拌水泥、砌磚與土等過程,於 2016 年 5 月完成火箭爐的製作。而柴燒白窯因課程屬實驗性質,全程以協力建造方式完成,幾乎所有工序都是以「手作」 進行,工作時間也較難精準掌控。另有一以魯凱族傳統智慧建造之石灶,因為學生以一學期之力需同時學習理念與建 造技巧,實無法勝任,因此該項工作即交付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溫秀琴小姐及其團隊獨立完成,於第二年持續與該團 隊進行課程之合作。 而本學期硬體建造完成後,為實際發揮其模擬實作場域的功能,邀請本校鄰近社區或原住民族部落前來進行工作 坊,齊聚進行烹飪與共食,一方面不僅翻轉「教室」的樣貌,另一方面也改變原有「上對下」的授課模式,由本校師 生與在地社群以互為主體的方式相互學習,並且進行意見交流。學生在課程、活動與勞動的過程中,積極地將地方知 識融入社會與文化實踐,強化學生獲得體驗校園、社會與文化連結的機會,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動能,在實作中檢 證「邊緣的異質性」作為在臺東念大學最具特色的學習面向。
心得分享 臺東大學是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透過這次的計畫,【空間的勞動美學】這門課程的進行更是集結了眾人的智慧、創 意和想像;不僅是校內的跨域合作,更結合了部落與社區的資源,我們有幸邀請專業人士帶領我們協力創作,從無到 有,體會手作的溫度,感受土地的能量,一點一滴,慢慢形塑一個生機空間:好好呼吸。
147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環境藝術行動與實踐】 授課教師:卓淑敏、張溥騰 開課學期:105-1/107-1
圖1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跨域合作: 公事系X美產系 x 都蘭部落 x 灶空間
圖3
圖4
圖1
製作窯的過程
圖2
師生一起建置灶空間的過程
圖3
學生於灶空間的共煮共食活動
圖4
師生打破原有「上對下」的授課模式,共同在灶空 間進行烹飪與共食交流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由美術產業學系卓淑敏老師、張溥騰老師合開的【環境藝術行動與實踐】,一方面持續上學期【空間的勞動美學】 對灶空間環境的打造,除邀請業師陳文輝與李文麗夫婦教導師生協力造屋的概念與實作,期間完成柴燒白窯的整體建 構,更於灶空間外場域開闢「可食花園」,將原本荒蕪的沙地以填土的方式,轉變成為種植可食蔬果區。另外,還帶 領同學進行環境藝術裝置,以及到鹿野區役場進行校外參訪。這些課程規畫目的在於讓學生在雙手觸碰土地的同時, 學習到自然的智慧。 而該課程也於 2016 年 12 月舉辦「洞動藝術節」系列活動,開啟臺東大學藝術創作的實驗平台,激發學生藝術創 作的動能,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小地方進行創意發想並強調親手實踐的過程,連結生活美學,並以灶空間作為校園的 起點,藉由 11 組師生的帆布彩繪裝飾本校演藝廳,作為學生學習知識、文化、藝文交流與社會參與實作的場域。在學 生的手作作品中,其中一組同學選用回收再利用的酒瓶,利用不同水位高低,來製造音階,參觀的人可以利用這些酒 瓶敲打出節奏。於藝術節結束後,灶空間也正式開始運作,未來也將朝向增強校內實作模擬場域、授課空間、模擬企 業實驗地點等型態,進一步以此為礎石,「灶福」認識地方、服務地方與共創地方的精神。106-1 學期因為選課人數 不足,無法順利開課,【環境藝術行動與實踐】改以工作坊形式開設並持續推動第二屆洞動藝術節,也於 107-1 學期 進行第三屆洞動藝術節的舉辦。
心得分享 本學期課程規劃的目標項目太多,包括完成柴燒窯、營造可食花園、環境藝術裝置創作,以及辦理藝術節,以至於時 間不足,而老師與學生花費的心力過於分散。所以這些項目的完成度其實都還不夠,故未來可調整項目以達深化課程。 從學習的課堂上,就是我們最獨特的出發,從最根本的環境認識,來了解此地的文化,從最根本的土地,發想我們的 環境藝術,就地取材就是最好的文化傳承,從零開始總是最難的,但,最難得的也是因為我們從零開始。「吃」,這 件再平凡不過的事,但我們把它放在心上,用心蓋窯,用心體驗生活,用心,所以我們把最複雜的簡化,簡化成「吃」 其實就是我們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不單單是溫飽的途徑。
149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臺灣現代史】 授課教師:陳文松、顏伶宇 開課學期:105-2
歷史文物館生命史故事箱發表會
開課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跨域合作: 歷史系X綠島人權博物館X歷史文物館X故事箱
綠島田野調查合照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本課程深度研習現代臺灣歷史發展之脈絡,並探討戰後臺灣經歷的草創、建構與累積的過程,以建立根植於斯土 斯民的世界觀及歷史觀。搭配「跨世代的對話*未完成的遺願—政治受難者生命史故事盒(story box)」跨領域微型 實作工作坊,結合插畫家大宇人(顏伶宇),帶領歷史系各年級和心理、臺文、都計和電機等跨領域同學,在學期中 進行為期三週的「政治受難者生命史故事盒」創作,並將完成的作品帶到綠島人權紀念碑前,獻給曾經在此受難的政 治思想犯。而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配合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新書《在逆風中奮起》出版,更邀請當事者之一、同時也 是成大校友的陳欽生前輩,蒞臨會場現身說法。 期末並在歷史文物館辦理成果展,與受難者陳欽生先生一同進行跨越時空的生命對話。為了能讓學生能深刻體會 政治犯的心理狀態與時代氛圍,另一場期末成果特別移師到綠島人權博物館舉辦。在綠島的三天裡,同學們把握最後 機會訪問人權博物館的研究員,以及部分政治犯家屬,從中獲益匪淺。本課程從地理的移動到生命史的建構,也透過 生命史看見臺灣民主政治發展的軌跡。
心得分享 透過這次機會與其說是了解一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故事,更是一次換位思考,試圖將自己的靈魂放入那個時代,細細 用心體會。感謝老師的用心安排,這些課程內容都比過去的考試背誦帶給我更多對於歷史的感觸與體會。 閱讀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傳記是我以前沒有去嘗試的,以前閱讀「壓抑言論自由」等文句時,只有一種浮於表面的感受, 直到閱讀歐陽文先生和其他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故事,才了解到人權與自由的可貴。
151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授課教師:陳怡伃 開課學期:104-1/105-1/106-1/107-1
學生於社區實地踏查情形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社工系X南萬華X社區方案實作
實地參訪之夢想城鄉人物導覽(107-1)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本課程於臺大食養農創計畫中每年皆開設一次,課程內容含括讓學生瞭解社區工作的脈絡、價值、方法技術及理 論模式,並在小組發展社區方案的過程中實際運用,以確實整備學生的社工專業能力;同時,透過實務案例討論、工 作者演講分享、場域參訪、工作坊參與等方式,開展學生對於社區工作的多元理解,並試探自己在社區領域或運用社 區工作的可能性。所踏足的社區場域包含臺大校園與其週邊地區,以及南萬華地區。 在課程設計上以團隊為基礎的 TBL 學習模式(Team-Based Learning)進行教學,即每單元進行順序為在家閱讀、 課堂個人及團體小考、簡短講授、任務討論、小組專題製作,也另有期中、期末報告,以及最終的社區方案實作,並 由校內外專家評選與意見回饋。以上課程形式與前述課程內容互相搭配,例如透過社區參訪或演講,可做為學生期中 或期末報告素材,教師也可藉此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效,甚至可將學生報告文章回饋給業師或社區夥伴,整體來說,業 師和社區夥伴是與學生共同學習,彼此受益。 本課程逐年開課同時也進行實驗與調整,不論在課程形式或是內容上,使課程可具有模式延續性。例如:(1) 106-1 學期將課程提升層級,由 L1 升級為 L2,希望學生的社區提案有具體的實踐力。而在 107-1 學期又回歸於 L1。(2) 在場域參訪的機構選擇上也逐年不同,於 105-1 學期參訪萬華地區的社區型組織,包括東園街社區規劃師工作室、臺 灣社區實踐協會、芒草心協會、夢想城鄉協會,106-1 學期參訪社區實踐協會、南機拌飯、夢想城鄉、萬華社區小學, 而 107-1 學期則是夢想城鄉、社區實踐、向陽會所和中正國宅。(3)在演講所邀請的工作者對象選擇上,因依據計 畫前兩年經驗,發現學生容易消化不良、無法理解內容,故有所不同。例如於 106-1 學期之前所邀請的演講對象多為 不同於社工專業領域的業師,包含藝術、戲劇、食農、教育等領域,於 107-1 學期則改為邀請社工界較為熟悉的服務 主題,包括家庭暴力防治、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貧窮人口的社會住宅等,來分享的業師也有社工教育背景或工作 經驗,使得學生能夠較容易的從中思考本課程概念或學科訓練。(4)在社區方案實作形式,於 106-1 學期之前為要 求學生要提出具有完整結構之方案,在與其他老師討論後,107-1 學期改以社區評估及兩個行動方案提案為內容,希 望學生不是創作出一個有意思的方案,而是對於社區有真切的了解,提案時能思考到短、中、長期的連結,或是以不 同方式回應同一個需求或問題,在作業裡展現自我批判。 最終的社區方案成果,每學期課程會有十組學生成果,皆以海報展形式展示於臺大社工系系館走廊,以及食養農 創官網。
153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照護、住居與社區】 授課教師:陳怡伃、黃舒楣 開課學期:104-1/105-2
圖1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南萬華X紹興X南機場X社工系X城鄉所
圖3
圖4
圖1
學生與長輩一起聊天
圖2
學生參訪社區
圖3
學生於紹興與居民討論議題
圖4
跟紹興社區的阿姨一起搓湯圓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本課程是臺大城鄉所與社工系兩個領域首次跨界合作,並採取教師共時授課的方式,成為之後每年開設之選修課 程之一。課程內容為透過「照護」來重新思考社區的樣貌、人與人的關係,整合「依存地景」(carescapes)與「社 區照護」(community-based care)相關學理討論,應用都市設計及社區組織的方法,帶領學生從實際的社區中找 尋各種實踐的可能性。課程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的教學形式分別為:(1)「照護的社會建構」:以文獻論述的閱讀與 討論為主,業師分享實務現況為輔,建立理解和拆解相關議題的共同語言;(2)「住居安排與照護政策」:以影片 等文本的實際案例切入,開啟學生問題意識後,再加強講授相關學識基礎;(3)在社區中重造依存關係:運用社區 設計及社區方案等方法,在社區中重造依存關係。 在課程的執行經驗中,可以發現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合作時總會有學理與意見上的交鋒,如社工背景的同學實務 性強、善於執行,可以很快地發展提案,城鄉所的同學則偏好反身性思考,習慣邊做邊修正方案,因此合作過程中都 歷經了許多磨合、彼此學習。另外食養農創計畫中「場域助理」機制設立,協助本課程師生順利進入場域,進一步於 南萬華場域進行參訪與學習,最後也進行學生期末成果的提案,邀請相關 NGO、政府單位、居民共襄盛舉並提供意 見回饋,紛紛獲得當地社區之肯定,考慮將會納入未來政策中,為原本專注社工或公衛等專業單位,提供了來自不同 面向的雙相溝通、激盪,學校與場域的跨域合作。 經過兩個學期的課程開設,教師也調整了部份教學方式。較 104-1 學期課程,105-2 學期課程為了讓學生在實作 時更能結合南萬華的場域,作了一些調整:(1)調整文本和講授主題方面:選取較接近南萬華脈絡和尺度的案例、 刪除離境照顧和文化照顧、增強社區設計和 ABCD 模式等實務模式、長期照顧之外的兒少及其他照護;(2)增加期 中二週的分組討論,並邀請社區裡的夥伴加入,提早拉近現實感和周延度。另外,與場域的選擇也有所不同,104-1 學期於南萬華與紹興社區,而 105-2 學期則為南萬華與南機場,可以在期末社區提案部份中發現場域的不同。
心得分享 兩次參訪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社區裡的連結與互助關係,不論是萬華協力聯盟、食物銀行還有南機拌飯的地下 基地,有需求的弱勢居民不是只受到某特定組織的單向協助,還有來自其他橫向非正式系統的支持,如兒福聯盟發現 個案的其他需求而知會其他組織、里長運用社會人脈募集物資、社區居民彼此互助、商家發揮買賣以外的社會功能等。 在這些互動中,受幫助者與其他者的關係也可能是雙向與多重的,甚至從受幫助者成為幫助者,在南機場一位接受送 餐的奶奶,經幾次送餐後工作者與奶奶建立起關係,後來邀請奶奶加入備餐的行列,不僅自己帶便當盒來打菜,還服 務到其他長者。對照現今規劃的長期照顧正式體系,若能與社區裡的非正式系統相連結,我認為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155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 ( 二 ): 坪林自然酷】 授課教師:陳正平、簡旭伸、許瑛玿、林博雄、羅敏輝、陳維婷、張聖琳 開課學期:104-1/105-1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 ( 二 ): 坪林 1 度 c】 授課教師:陳正平、簡旭伸、許瑛玿、林博雄、羅敏輝、陳維婷、張聖琳 開課學期:104-2/106-2
台大食養農創計畫培養青年學子親耕農創,修課學生到坪林了解茶園運作。 (圖片來源:食養農創提供)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坪林X氣候變遷X田野調查X提案實作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討論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157
課程介紹 城市化與氣候變遷已造成全球重大影響,如何透過各種思考與創新方案來思考因應與調適氣候變遷方案,已成為 重要課題。課程由大氣、地理、園藝、科學教育、建築與城鄉等八位老師共時授課,以坪林為實作場域出發點,從當 地真實條件出發,思考自然降溫的調適方案與因應策略課程,目標是訓練未來因應氣候變遷的主要人才。 【坪林自然酷】課程聚焦在「三生」:生態、生活與生計(livelihood),主要實作目標是從廣義的氣候變遷升溫 現象來設想如何採取實際行動與規劃為坪林地區「自然降溫」(natural cooling),關照人居環境中生態因素的影響 與因應之道。依據課程流程,從使用者訪談與觀察開始,撰寫空間劇本並進行空間設計討論,接著形成空間模式,最 終提出改善設計方案。同時要求同學設想如何透過生態環境規劃與創新設計來設法降低坪林各尺度區域的溫度表現, 例如改善茶鄉人造環境的建築、半戶外區域、合理的茶園與聚落分佈與配置等等。課程成果由九位同學進入坪林當地 茶廠評估實質環境,並提出改善計劃與建議,摘要整合為八個模式。 【坪林 1 度 c】課程則以問題解決導向學習為教學模式,學生們從課程內容中選定特定主題進行研究訓練,包括 背景資訊、文獻回顧、問題探討與解決方法等,以問題導向的情境方式配合電腦與網路科技等工具,深入瞭解氣候變 遷議題,針對各領域所碰到的自然資源、環境、社會、法律等選定之相關議題為範疇,進行較深入之探索、分析、評 估與解決問題,以增進學生對環境議題的實作能力。實作項目以氣候變遷議題連結坪林在地經濟、文化、社會、環境 倫理等,嘗試如何縮短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的差距,達到跨科際教育之目的。另外,也深入坪林地區,定點長期與地 方社區互動,調查累積各種成果,期末發表會邀請專家與當地茶農一同參與。成果包含同學採用氣象紀錄資料,比對 坪林在地茶諺語,做出進一步的佐證與澄清,將科技拉近在地經驗,成為跨科技與在地知識之嘗試;還有與坪林當地 茶農、產銷班、慈心茶廠合作,由茶農、慈心茶廠處得到製茶知識、製茶空間安排與生活經驗,用科學紀錄與方法加 以應用與驗證,並回饋社區;還有同學實地踏查坪林,並於製茶時節密集紀錄逐時製茶事件與氣象資料關係,並撰寫 「製茶日記」,以期將科學性資料應用於茶農與生活的真實連結情境之中。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臺灣大學:來上一堂「接地氣」的科學實作課吧!「氣候變遷與人居環境議題實作: 坪林 1 度 C」】 課程期末成果分享會網址 : https://is.gd/Yt1fH9tn__=K-R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空間、木作與文化記憶 ( 二 )】 授課教師:劇場藝術學系曾景濱、社會系翁康容、社會系李怡志 開課學期:106-1
圖3
圖 1 同學們建造藏仔寮過程 圖 2 學生與師傅於藏仔寮前合影 圖1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劇藝系X藏仔寮X旗津X蚵仔寮
圖2
圖 3 藏仔寮復刻過程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藏仔寮」是早期旗津捕烏業仍相當蓬勃發展時期常見的地景,是漁民在捕烏季節時臨時搭建的魚寮。然而,隨 著產業型態的變化,藏仔寮的建造技術與記憶逐漸為年輕一代所忘記。作為一種傳統的木建築,藏仔寮也不僅只是一 種臨時性的建物,更蘊藏過去漁民生活與漁業文化的信仰與禁忌。本課程希望透過藏仔寮的木工實作,結合真實場 域—旗津社區,進入場域考察當地歷史文化,進行一場技藝與記憶的對話,帶領同學進入邊緣社區,認識並復刻其豐 厚的文化底蘊。 初期帶領學生造訪畫家與編藝家尤辰允阿伯的工作室,體會過去漁民生活的場景與工具,他的畫作呈現了早期漁 村捕烏魚的情景,其模型也呈現了漁民捕烏魚時於沙灘上所搭建的臨時性魚寮「藏仔寮」,之後再回到旗津基地與師 傅學習、合作、建造出藏仔寮,實際體驗木作技術並從中理解過去建築的智慧。期末更在當地舉辦成果展,與在地居 民介紹建造過程的點點滴滴,並教導小孩子們鑿竹子、刨竹子等等傳統技法,然而完工後的藏仔寮可供旗津在地居民 使用,作為多元文化兒童書屋使用。
心得分享 這是一門相當相當具有挑戰性的課程,需要許多不同資源的協力才能完成。首先,要有統籌性的教師進行整體的規劃 與時程的掌握,也需要有對於旗津、藏仔寮、捕烏文化熟悉的教師提供文化知識層面的建構,同時亦須對於傳統建築 與傳統技藝熟知的教師,以作為傳統建築知識與學生間的橋樑。然而,這是一門相當不同的課程,同時給予學生知識 與技藝的學習,並也讓學生透過身體勞動,承接歷史記憶,因此特別的有意義。
159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社會學 ( 一 ) 】 授課教師:邱花妹 開課學期:104-1/105-1/106-1/107-1
【社會學 ( 二 )】 授課教師:邱花妹 開課學期:104-2/105-2/106-2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旗鼓鹽X社會調查X研究報告
Chapter 06
社會關懷空間活化
課程介紹 本課程為針對社會系大一同學所設計的一學年課程。上學期的授課內容著重介紹何為「社會學」,社會學的基本 關懷、重要概念、思考方式與視野。透過引導修課同學檢視個人經驗與各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探討個人的 思考模式與行動選擇如何因社會關係、社會文化與規範、社會制度等交織的社會結構所形塑。下學期的課程則透過階 級、種族與族群、性別、環境等重要的分析範疇,探索社會差異與社會不平等、社會變遷的成因與後果,引導同學探 討社會分析如何結合應用在社會實踐、社會改革以及社會設計上。在 104-2 學期期末團體作業的設計上,透過畫出高 雄市不同都市區的重要社會現象及社會議題而展開。例如關注前鎮區高雄氣爆問題的小組,又分化為兩小組,一組關 注受災居民災後的風險感受,一組關注消防員勞動權益問題,後者要求參與一場由大高雄總工會協辦的一場全天的消 防員權益工作坊。或是關注大高雄鄉村地區的兩個小組,一組在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協力下,做出美濃野蓮產業下新住 民勞動處境的報告,看見農業、性別、新住民與勞動問題的糾結。 在 105-1 學期的研究主題做了些改變,要求同學從探索自己身處的校園開始,以友善、永續的校園為題,同學分 別從性別(宿舍、聯誼活動)、勞動(大學生打工、清潔工)、族群(穆斯林、東南亞學生)、空間(障礙者的移動、 公共空間)、環境(飲食、垃圾、交通)等面相,探討自己身處的校園在各上述各面向是否可以更友善。本學期除了 繼續扎實的知識學習、養成同學討論與思辯能力,同樣也需要進行團體實作。 於 106-2 學期的期末成果作品,通過社會學的基礎訓練,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實地走入旗鼓鹽地區訪談,並完整 執行一份含訪談分析的報告。這次的受訪對象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有旗鼓鹽地區的工地工人、越南女性按摩師等對 象,共完成八份課堂報告,如「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以原民護理師為例」、「勞工兄弟,免驚免怨嘆-營造業工人壓 力與物質依賴關係探究」等議題,經由完成這份報告的過程,增進同學了解不同群體的社會生活與處境。 107-1 學期課程延續此主題,提出十組期末報告。本學期授課期間因恰逢 2018 年的地方選舉綁公投,而公投標的 與本課程核心分析範疇:社會制度中的家庭、教育(同婚、多元性別教育)、環境(能源)、政治(東奧正名)等等 高度相關,因此有幾組同學的期末報告,選擇聚焦探討中山大學生對這些議題的看法。同學因此有機會緊扣時事議題, 探究自身身處的大學校園以及青年世代的價值與行為。
161
Chapter 07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對於現今高齡社會議題、長者心智活化、混齡世代學習、青銀共 創等面向,從心智哲學、社會學、社工、社區、服務設計等不同 觀點切入,開設不同的跨域課程,同時也為高齡社會與銀髮經濟 提供更多論述與想像。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高齡認知增強 I : 知能訓練與人文創意構想】工作坊 【高齡認知增強 I I : 人文創意構想與實作運用】工作坊 授課教師:郭文瑞、嚴如玉、張立鴻、林映彤 開課學期:105-1
圖1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陽明大學 跨域合作: 照護方案實作X高齡醫學中心X腦電波實驗室
圖3
圖4
圖1
課程邀請長輩體驗「Virtual Traveler」作品
圖2
學生作品「盒子中的酸甘甜」
圖3
學生練習使用腦電波儀
圖4
學生作品發表「PETronus 伴你樂活」
Chapter 07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課程介紹 高齡化是一個牽涉極為廣泛且大規模的社會現象,為整個臺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沒有單一簡單的方法能夠立 即解決。陽明大學針對當前的高齡問題,考量各種處理方法的有效性,聚焦於推動「活躍老化」,延長高齡者的活躍 生命,並翻轉社會對於高齡者的負面刻板印象。以發展人文創意高齡方案為核心,引導學生應用已習得之哲學思想與 科學知識,設計可以在日常生活或醫療情境脈絡中使用的高齡認知增強訓練法。
課程形式 課程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高齡認知增強知能訓練,讓學生於實作場域 Senior Mind 腦電波實驗室學習以電生 理工具測量認知功能之技能,思考如何將此測驗方法與小組的創意方案進行整合;第二部份則為小組方案課程,由學 生根據實現小組方案所需的能力,於 Senior Mind 多功能教室進行分組講師課程。在工作營尾聲,每組將完成一份計 畫構想書,並由人文領域專家學者與社區單位人員進行意見回饋。 而於【高齡認知增強 I I : 人文創意構想與實作運用】工作坊中,目的在於實現【高齡認知增強 I:知能訓練與人 文創意構想】之小組方案,並與社區單位及社會企業合作,讓學生的方案符合社會實際需求。課程後期在天母白屋辦 理成果發表,一共設計出五組創意銀髮認知健康促進方案。課程除了輔導學生實作方案之外,也協助學生參與史丹福 銀髮設計競賽,透過參加競賽,鼓勵學生根據社會需求,進行設計。另外,在競賽和設計的過程,同時也訓練學生如 何透過問題意識和理論說服大眾使用的能力。
心得分享 能夠實際地跟社區中的居民互動是個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們從課程中的空談到應用到居民身上,也獲得了不錯的回 響,也很贊同遇到的阿嬤所說的,老化是需要預防的而不是老化了再想辦法「處置」這些老人們。 結合社區讓老人走出戶外,同學們的創意十足,相信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165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敘事遊戲創意設計:共玩老北投】 授課教師:林映彤、廖棟樑 開課學期:107-1 (暑假:107/7/30-8/3)
圖1
開課學校: 國立陽明大學X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政大X陽明X北投社區X遊戲設計
圖2
圖3 圖1
學生於工作坊製作桌遊過程
圖2
長輩於成果發表會上試玩學生設計的「長輩桌遊」
圖3
長輩與師生大合影
Chapter 07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課程介紹 在高齡社會裡,如何在生活中融入高齡關懷與照護的各種元素,以多元形式增強高齡者的心智維持能力,乃是當 代社會的重要課題。透過此課程,結合兩校在高齡心智哲學與醫學及人文歷史領域的各自專長,進駐北投老旅社改建 而成的青年旅館「solo singer inn」,冀使年輕學子在設計過程中發揮跨界創造力及社會關懷力,學習如何運用與整 合跨領域知識與能力,包括認識高齡心理、哲學的敘事自我、北投在地文史、北投文學敘事、文史踏查與遊戲設計, 也希望藉由遊戲的互動機制,打破世代間的尷尬與隔閡,啟動年輕族群與高齡族群的創意溝通模式。課程也邀請到業 師,有北投說書人林智海以及桌上遊戲講師劉力君來引領學生在實作過程中深度解讀在地文化,經過消化與轉譯後, 再轉化為具體的遊戲創作。
課程形式 以「北投在地文化與歷史」為主題,安排學生至北投地區進行實地踏查,學生將收集到的素材及訪談的內容結合, 設計以高齡者為對象的互動遊戲,透過創造豐富高齡者敘事自我與感受的桌上遊戲,讓遊戲作為一種聆聽、引導對話 甚至是活化認知能力的創意方法,就像一把開啟回憶抽屜的鑰匙,在「玩」的過程中,找到長輩們埋藏在心中獨一無 二、珍貴的北投故事。學生於課程最後發表適用於高齡者的桌遊設計,並請長輩進行試玩、提問、評分與評論。
心得分享 覺得和我預期的不太一樣,似乎更加有趣!原來實地探訪可以得到的東西比想像的還多,而且 5 天 4 夜全神貫注、 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裡來研發桌遊,真的比起之前一學期斷斷續續、又同時被課業壓榨的桌遊設計課還要自在且有想 法!
167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樂齡X創客 : 生醫與人文之創意應用工作坊】工作坊 授課教師:游忠煌、林映彤、業師 : 吳孝觀、吳泓熠、陳博因 開課學期:107-1
圖1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陽明大學X國立政治大學 跨域合作: 雲科大X北投社區
圖3
圖4
圖1
高齡創意方案發想過程
圖2
學生與長輩交流:小組方案介紹
圖3
林映彤助理教授上課情形「長輩桌遊」
圖4
學生與長輩交流自己設計的創意方案「長輩桌遊」
Chapter 07
青銀共創樂齡生活
課程介紹 本工作坊與陽明大學新成立的創客教室空間,以及雲林科技大學合作執行。面臨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工作坊 應用當代數位科技、輔具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透過教學、團體討論、跨齡互動與實作等模式,運用人文關懷精神, 設計並實際產出可以滿足高齡長者需求的創意樣品。透過實作、「Learning by Doing」的過程,整合人文與社會的 觀點與生醫知識,創造出以使用者為本、並具有改善高齡者心智健康狀態的設計。
課程形式 本工作坊重視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 UX or UE),學生需認識高齡的感知與認知差異,並在實作與修正設 計的過程當中,探索高齡者心理,掌握高齡長者的動機與需求。在暑期為期四天的工作坊中共產出五組以高齡者為主 要服務設想對象,適合長輩適用的方案。
心得分享 平時較少機會與年長者討論他們平時的生活,從他們的生活可以看出長輩對生活的熱情,而反觀年輕的我們應該在體 力健壯的時期,讓生活更充實。 高齡者交流,因為打破以往對高齡者的老、弱、病、殘之印象,深刻體會到此次課程的主題「樂齡」也希望自己未來 邁入高齡時,也能保持這樣的心態。
169
Chapter 08 食農育與土地 呼應食安、友善農作、小農產銷、城市農園等議題,搭配實作場 域的經營,包含茶產業、公平貿易、生態農場、食農社會、飲食 文化等面向,開啟了許多的跨域課程。強調人與土地、人與大自 然、農業與社會等議題的探討與體驗。
食農育與土地
【自煮巴士工作坊】 授課教師:古碧玲、吳金鏞、陳怡伃、蘇碩斌 開課學期:104-2/105-2/106-2
圖1
圖3
圖 1 師生一起參訪撒烏瓦知部落 圖 2 臺大學生與至善高中同學共煮創意料理 圖 3 學生至撒烏瓦知部落認識野菜知識 圖2
圖4
開課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跨域合作: Sa’owac( 薩烏瓦知 ) 部落X食養農創X至善高中X大溪
圖 4 學生製作出的創意料理
Chapter 08
食農育與土地
173
課程介紹 「我的菜,自主配」,結合業師古碧玲一同開課的工作坊,提供學生從產地到餐桌的學習體驗。這輛食養人限定 的「自煮巴士」通往桃園大溪,途經 Sa’owac( 薩烏瓦知 ) 部落了解原住民野菜知識,接著到大溪菜市場採購在地食 材並了解大溪場域資源,最後到至善高中與餐飲科同學共同完成一道料理,邀請專業評審講評,為一趟透過導覽、採 購、自行烹煮的「從產地到餐桌」之旅。 在這趟旅程中從食物認識地方、從地方思考食物,去反思「我們的飲食如何自主?」。現今大學生普遍外食,欠 缺廚房經驗,且生活中也和食物產地、菜市場距離較遠,透過一日的工作坊,可在學生平日的學習中增加食農與自煮 議題,拉近與食物產地的距離,讓同學們不只是吃,而是能知道自己吃下的是什麼,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當令食材, 減少因旅運冷藏造成的碳足跡,吃的健康也吃的永續環保。
心得分享 參與臺大學生有完全沒有下廚經驗的初心者,也有廚藝高手,透過與至善高中餐飲管理科高中生助教們的交流討論, 共同做出一道道美味佳餚。臺大同學們表示從這些專業的小助教身上學習甚多有關衛生、烹調的知識。 覺得學生很專業,老師也非常專業。尤其是講評的部分。本來看流程表還想說真的需要這麼久的講評時間嗎?沒想到 老師們的講評十分豐富精彩,也提點了不少平常從來沒想過要注意的地方。非常喜歡!
}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教育現場:田野指南針 3 |自煮巴士】—臺大 食養城市 人文農創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posts/1707599765998381:0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臺灣大學:自煮巴士《今天,想要如何「料理」?》】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QMfmgm
} }
食農育與土地
【東海綠領袖人才培育社】( 工作營 ) 授課教師:紅土學院計畫生態農場助理、生科系教師團隊、教研所 - 陳世佳 開課學期:104-1/104-2
【綠領袖人才培育工作坊】 ( 工作營 ) 授課教師:紅土學院計畫生態農場助理、生科系教師團隊、教研所 - 陳世佳 開課學期:105-1
【綠領袖工作坊 - 暑期中小學生態教育研習營】 ( 工作營 ) 授課教師:紅土學院計畫生態農場助理、生科系教師團隊、教研所 - 陳世佳 開課學期:106-2
東海生態農場鮮蔬推廣現況
開課學校: 東海大學 跨域合作: Sa’owac 部落X食養農創X至善高中X大溪
校外行動書車巡迴:敦煌幼兒園食農育推廣與種植體驗
Chapter 08
食農育與土地
175
課程介紹 東海大學紅土學院計畫從 103 年拓建生態農場開始,便致力於食農教育的推廣,而計畫也成立「綠領袖團隊」, 全心培育這群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從週遭社區為起點,向外推廣綠色、健康、環保及永續議題。同時,他們也是生 態農場的行銷團隊,是農場維持營運的重要幫手。每週負責在農場及紅土辦公室擺蔬菜市集,管理粉絲專頁與 LINE 生活圈、建立生態農場的社群,並協助農場其他事務,包括:產銷履歷申請、農場工作日誌建檔,也協助規劃農場與 小學的食農教育推廣課程,到農夫市集擺攤宣傳生態農場。 除了經營農場,綠領袖團隊也參與、策畫許多推廣食農教育的工作坊等活動、競賽。其中策畫的「暑期中小學生 態教育研習營」,綠領袖學生團隊自主於暑期辦理 15 場次中小學生態教育研習營隊,依小學中高年級「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學習與應用為範疇,結合東海生態農場香草扦插元素,共創「精靈傳說之打倒 CO2」教案,以提昇孩童興 趣發展與落實生活教育於教學之中,同時拓展孩童們開放思考,累積發現與解決問題。
心得分享 對我們來說,銷售、擺攤有很大一部份是在做交流,從人力成本來看是不會賺錢的,但零售屬於出菜流程最尾端的供 應鏈,我們則透過擺攤,去討論這樣的「剩食議題」。很多人來這邊也會質疑為什麼一包菜賣 60 塊,外面賣得不是 更便宜?但我覺得這是在建立一個信任感,我們賣東西是很有自信的,來買的人除了相信有機、健康外,也是在支持 學生做農業這塊的重要性。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東海大學:紅土綠食成果聯展《手掬紅土,共創食農育》】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njUdiZ
}
食農育與土地
【臺日交流實踐 : 農食育中的語言實踐】 授課教師:林珠雪、王崇名 開課學期:104-2/105-2
圖1
圖3
圖 1 「台日交流實踐-農食育中的語言實踐」課 圖 2 程學生參訪「以勒農場」 圖 3 鯉魚社區參訪 圖2
圖4
圖 4 期末發表大合照
開課學校: 東海大學 跨域合作: 日文學系X通識社會學X東海國小X臺日交流X繪本製作
Chapter 08
食農育與土地
177
課程介紹 目前在臺日兩地區都十分受到重視的農食育問題,本課程連結臺日雙方農業社區,讓學生與日本農食育專家藉由 舉辦交流會進行臺日交流,會中除讓學生分組報告之外,亦邀請臺灣農食育之相關從事者共同參與,以利臺日雙方的 彼此了解,並舉辦座談會,不僅分享臺日間的農食育現況,更互相探討目前臺日兩地區的農食育困境及解決之道。此 外,還包括農食育之內容知識與實踐(即實際栽種),帶著學生參訪農業區域,以觀察農作實況並理解農食育之相關 問題,也在社區農園實際栽種作物。 翻譯實踐部分,在 104-2 學期以活動的方式將所學習到的農食育相關之知識與心得傳達給小學生,以實踐語言科 系學生之語言橋樑功能。而於 105-2 學期,學生以其語言專長協助「臺灣食通信」成員,了解「日本食通信」之資訊、 網頁結構與内容,以及農食育繪本之製作等四個面向進行跨領域的課程導向,學生不僅習得食農相關知識,更達到彼 此交流實踐目的,共學讓課程發揮跨領域的廣域性。最後利用課程習得的農食育知識讓同學們合力製成繪本呈現其學 習心得與成果。 食農教育的目的是要打破舊的框架,重新確定人與食物、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城市與鄉村的關係。 透過這幾方面的授課方式來進行跨領域的語言實踐,深化對食育的了解。
心得分享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帶領同學在校外參訪的過程中,和同學們一起感受農村生活智慧的衝擊,一起重新反省現代都會 生活方式的種種不合理,從而開始想像更加樸實、簡約與溫暖的生活方式。食農教育的目的是要打破舊的框架,重新 確定人與食物、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城市與鄉村的關係。 我們課程主軸就是希望同學們可以透過一些實際的體驗,包括我們讓同學們實際去耕種自己的菜園。也讓同學們去 校外參訪,去實際了解農村的實務運作。然後再將身體的體驗融合在他們繪本的藝術創作當中去傳達農食育的精神。 在這過程當中大家收穫都很多。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東海大學:紅土綠食成果聯展《手掬紅土,共創食農育》】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njUdiZ
}
食農育與土地
【食農社會學實作】 授課教師:邱花妹 開課學期:106-2
圖1
圖3
圖 1 學生參訪美濃與當地小農交流體驗種菜 圖 2 學生於學校頂樓共建屋頂菜園 圖 3 學生於宿舍辦理自煮活動 圖2
開課學校: 國立中山大學 跨域合作: 社會系X食農X自煮X屋頂菜園
圖4
圖 4 學生從採買到煮食,透過實際動手做來實踐自煮 的精神
Chapter 08
食農育與土地
179
課程介紹 近年食安問題嚴重,大家逐漸意識到個人的健康,不僅與食物的選擇息息相關,更與農業環境、飲食消費的選擇 權脫不了關係。對於多數外食族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又該從哪些管道了解食農相關議題,同時還能付諸行動、實踐對 土地的關懷嗎? 本課程為 106-1 學期社會系選修課【食農社會學】延伸開設的實作課程。透過社會學的思考,了解全球化下的資 本主義結構如何形構食物體制、農耕方式的變異、失去地方聯繫的食物,在上學期期末同學一共產出了四個永續食農 方案,內容包括在中山大學成立食農社團、舉辦小農市集,以及在中山社科院屋頂種菜,還有在宿舍空間煮食的可能。 於 106-2 學期,學生們則針對這四項有興趣參與的提案進行實作。 而本學期成果,其一是創立食農倡議社團「植接食作」,透過「自煮」將食農議題與知識帶入校園,希望能激發 同學主動去了解食物產地、農法、產銷等食物相關的環節,進而找回食農的自主權。學生表示,這堂課不單單只是關 心食物與農業議題,而是對於整個環境的永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在舉辦任何煮食活動,皆是用天然環保 的器皿盛裝食物,希望可以達到「減塑」的效果。另一個是校園屋頂菜園的闢建,同學們利用空心磚和紅磚做外圍牆, 再鋪設防水布與設計排水,最後種上植栽。課程也播放紀錄片「蘭嶼你好」,帶大家看見離島學校面臨的食材供應問 題和飲食文化變遷。 於期末時同學們進一步舉辦為期 3 日的「植接食作—食農社會學期末課程展覽」,將學習成果分享給校內的老師 和同學。展覽分為靜態的展覽、影片區,以及動態體驗區,展覽內容從權力失衡的糧農體系切入,帶出另類食農運動 的興起,之後再以都市農耕此運動的類型,來呼應屋頂菜園、可食地景的行動。
}
人文臺灣臉書貼文連結 : 【活動報導:「青春自造式」2.0 |學生團隊發表】 活動報導網址 : https://goo.gl/dsc9rG
}
指 書 主 副 發 企 文 校 地 電 電 網
導
子
郵
編
輯
年
行 劃 字
單 主
單 執 編
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名:跨域課程集 編:劉舜仁 編:林蕙玟、洪偉肯、陳政宏、葉碧玲(依姓氏筆畫排列) 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辦公室 行:陳怡方 輯:賴逸芸、黃馨慧 對:王婷樺、黃馨慧 址:70101 臺南市大學路 1 號(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規劃與設計學院 C-Hub 成大創意基地 5 樓) 話:(06)2757575#50238 件:x.office886@gmail.com 址:http://www.hfcc.org.tw/ https://www.facebook.com/HFCC.org/ 月:民國 108 年 04 月
本著作乃計畫執行成果,不代表教育部立場。 本著作保留所有權利,欲利用本書或部分內容,必須徵求著作財產 權人同意,經書面授權後方得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