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第三年計畫書

Page 1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Project of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petence i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Application 【第 3 年計畫】 計畫申請報告

計畫名稱

搖滾畢拉密:社區翻轉、文化翻滾,以「東南亞」為方法

申請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計畫主持人

蘇玉龍

單位/職稱

校長

計畫聯絡人

李美賢

單位/職稱

東南亞學系特聘專任教授

辦公室電話

0900-410340

電郵地址

ncnupiramid@gmail.com

辦公室地址

台中市中區綠川西街 135 號 A 棟 3 樓 253 室

執行期程

107 年 2 月 1 日至 108 年 1 月 31 日


內容目錄

壹、 計畫簡介 ................................................. 2 一、計畫目標............................................... 2 貳、 實作模擬場域 ............................................. 6 一、場域名稱(台中東協廣場) ............................... 6 參、課程執行策略與成效 ....................................... 10 一、課程理念與規劃 ........................................ 10 二、課程摘要表一欄 ........................................ 10 肆、附件 ..................................................... 16 一、課程/工作營資訊 ....................................... 16 二、106 年度場域改造與實作圖…………………………………43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Project of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petence i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Application 【第 2 年計畫】 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名稱

搖滾畢拉密:社區翻轉、文化翻滾,以「東南亞」為方法

申請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電郵地址

ncnupiramid@gmail.com

電話號碼

0900-410340

計畫主持人 姓名/職稱

蘇玉龍/校長

傳真號碼

計畫期程

107 年 2 月 1 日至 108 年 1 月 31 日

計畫聯絡人 (請簽章)

承辦單位 (請簽章)

會計單位 (請簽章)

計畫主持人 (請簽章)

1


壹、計畫簡介 一、 計畫目標 (一)計畫目標與成效 預計在第三年開展的重要事項:本計劃結合暨大校內跨系跨領域教師與外部 業師,一年之間共同開出近 25 門課 10 個工作坊。在這熱鬧紛雜的課程群中,緊 密結構化在「空間病理化」 、 「族群隔閡」 、 「精神受苦」這三大關懷。下一期計畫, 本團隊將站在過去一年的經驗上,進一步整合與深化課程如下: 1.

跨域課程:

依據總計畫的精神,延續第二年的課程內容,促進學生對於東

協廣場場域的認識。將會依據第二年計畫的實驗結果,以教師學生皆能負擔的條 件下,調整課程內容,加強彼此的橫向縱向連結。 2.

教師社群: 第二年已建置 FB 社團、定期或不定期聚會。第三年將會持續推

動,更緊密連結教師社群,並建置校內跨學院的畢拉密跨域教學研究中心。 3.

場域經營:

除了繼續第一年以場域作為真實對話式教學的反思與實踐方案

的基地之外,以過去一年師生深探場域過程中所彙整的資訊以及踏查過程「聆聽」 而得知的「場域相關人」 (如,商家、移民工、市政府)的真實需求之外,將發展 課程與方案,協助提供解決場域相關人的問題(例如,發展APP點餐,解決週 間商家生意冷清狀況)的方案。 4.

行政體制:

學分數鬆綁方案、大學必修課降低、推動核銷程序簡化。

5.

資源連結: 持續透過對大學之外的人士開放課程,持續連結在地團體以及政

府部門,讓資源整合最大化。 6.

國際比較視野:人口劇烈移動是全球化的現象,因此,東協廣場不會是一個

特殊地景。鄰近的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及南亞移工輸入國,有類 似東協廣場的族裔飛地形成,值得比較,增進教師與學生在此議題上的國際比較 視野。

2


(二)計畫關聯圖與說明

場域網絡圖共分為四層,包含了主要的利害關係人及合作對象: (一)

計畫核心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拉密」計畫團隊,包含計畫總主持人校長,東南

亞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國際企業系、 外國語文學系等科系的計畫協同主持人、教師、助理、學生等。 (二)

與計畫核心緊密連結層,說明如下:

1. SEAT|南方時驗室(其中包括東南亞文化廚房、東協廣場溝通互動平台)為畢 拉密計畫在東協廣場進行課程實作的場域。 2. 臺中市政府及相關機構

市政府機構包括民政局、勞工局、經發局等,以及同 3


時設置在東協廣場三樓的東南亞國際移工生活照顧服務中心、東協四國駐台辦 事處巡迴服務中心等。 3. 業界專家 相關文教機關,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博物館、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以及民間東南亞相關議題之行號組織,包括台灣東南亞 主題書店、移人雜誌、導遊資源等。 4. 埔里社區、東南亞籍看護 (三)

為本計畫在大學所在位址的埔里地區實施的場域。

第三層及第四層,即組織及業師向外擴張之關係網絡主要群體,及向外接觸

群體: 1. 東南亞社群組織:新住民、移工、外籍生

透過業師跟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

印尼移工組織 AKTI/ SILAT 建立社群關係。 2. 在地組織:長期在臺中市從事改造之 NGO,包括 1095 文史工作室、街區實驗室、 TC Time Walk、福爾摩沙雲創學院、好民文化協會,以及台中紅十字會。 3. 本地商家:包括大樓管委會、各商家、說書旅人商旅、宜舍單人旅店等。管委 會及商家盡地主之誼,提供場地及餐飲服務。旅館則提供本計畫教師、業師、 學生必要的住宿優惠。 4. 國高中小教師社群:臺中市進德國小師生。

二、團隊成員 計畫職/所屬單位職稱

姓名

專長領域

計畫分工

計畫主持人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蘇玉龍

化學

計畫總召與主持

共同主持人 東南亞學系特聘專任教授

李美賢

政治學、文化研究

東南亞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張春炎

新聞學、農業研究

東南亞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劉堉珊

人類學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副教授

趙祥和

跨文化心理諮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 育學系

陳怡如

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陳建宏

高等教育、國際教育、東南 亞教育、英國教育 系統方法、系統動態學、網

參與計畫、協同主

際網路應用、創新與創業家

持、開設課程

精神 外國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許麗珠

英語教學、第二語習得、語 言測驗與評量

東南亞學系專任副教授

梅慧玉

人類學、宗教研究

東南亞學系專任副教授

林開忠

人類學

東南亞學系專任教授

龔宜君

發展社會學、移民社會學

4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副教授 兼主任

輔導諮商、親子教育

張玉茹

社會業師 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 究所專任教授

跨文化影像、紀錄片製作、 曾吉賢

移人雜誌編輯總監 李岳軒

社區影像培力、文化資產保 存與影像紀錄

參與計畫、協助推動

採訪、攝影、撰文報導、影

課程講座與工作坊

像處理、電腦文書處理與企 畫專案能力

專任助理及教學助理 計畫專任助理

1.

蔡惠羽

計畫行政與專 案管理

計畫專任助理

2.

陳怡璇

數位建置與網 站管理

教學助理 25 位

課程教學協助與行

待聘

三、團隊運作 1.

計畫團隊如何持續滾動教師社群 就 HFCC 計劃整體而言,畢拉密計畫團隊基於暨大長期掌握東南亞社會文化政治經

濟脈動,以及對東協廣場及鄰近地區的場域操作經驗,將可實質協助各大學發展有關 東南亞移民工及新住民議題的研究、教學、計畫及實踐,成為在台灣東南亞社會研究 與實踐的重要領頭羊。未來透過跟各夥伴大學的交流合作,可使 HFCC 的計畫目標達到 相乘的效果。 外籍看護工在台灣受到的歧視及虐待時有所聞,對於移工的新聞報導也多傾向於 負面的情況下,畢拉密團隊所做的關懷老人、及以移工為主體的新聞學實踐課程,將 可做為媒體及社會各界的良好示範,也會成為 HFCC 計畫強調人文社會科學跨域應用的 重要指標。 2. 計畫團隊的成員實際發展狀況 本計畫團隊為第一年承接計畫,前後兩個學期的參與成員陸續增加,一共推出 25 門課程及 6 個工作坊。但在第二學期開設 14 門課程的情況下,師生均感負擔過重,因 此會適度調整成以模組化課程為主,並針對第一年所收集資料的盤點與活化利用,減 少課程內容及資源利用的重疊。因此可預期第二年計畫的課程數會有適度縮減,加強 課程之間的橫向連結。

5


貳、實作模擬場域 一、場域名稱|台中東協廣場 (一)基本資料 場域位於東協廣場,亦即台中市公有第一零售市場(一至三樓),產權屬於台中市 政府經發局,大部分屬於承租固定攤位的攤商營業場所。因此,本團隊進駐後,初期 的場域景觀改造集中於向市政府借用之 SEAT/南方時驗室及東南亞文化廚房,未來將 會針對附近的公共空間進行改造設計。某種程度上,這次空間改造為市政府及鄰近商 家提供了示範效果,即使在此略顯擁擠的市場環境,空間改造及重新賦活會帶來全新 的感受及體驗。在較細部的影響方面,對場域的移工、新住民、台中市政府駐點人員、 台灣人店家及顧客等,暨大的課程及其產出提供了嶄新的看事情的方法,促進了領會 彼此文化的可能。其他列點如下: A:畢拉密共同體深化 • 參與課程的教師及業師陸續引進先前建立的機構人脈進入場域,形成培力資源。

透過先期的溝通,排除這些機構的部分疑慮,增強進入場域的信心,共同策劃 行動。在建置場域的同時,也要開始進行課程。所幸在師生共同合作之下,陸 續完成 SEAT|南方時驗室場域基地及跨文化廚房的建置工作,並歷經 1052 學期 的嘗試之後,在 1061 學期展開更周延的課程及提案。 各課程老師及業師運用在暨大及 SEAT/南方時驗室的場域基地空間,進行了多 次的討論及餐敘,相互交流經營課程計畫的心得,建立同舟共濟的情誼。在暑 假期間更展開課程聯開計畫,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並因應場域 NGO 及各社團

關於反思主體性的需求,開設讀書會,具體讓相關的知識基礎深入本地的協力 團體。 • 對暨大學生而言,本計畫有助於提升對於東南亞移工及新住民日常及休閒生活 的認識,並且透過學生對於場域的認識及相關的資訊向外傳遞,有效地破除對 於移工及新住民的陌生感、恐懼感。從而以多元文化的角度,改變對台灣各個 族群或少數群體的刻板印象,獲致更多的社會公平及和諧。 • Beyond 東南亞學系的東南亞移民工議題熱。(e.g., 外文系學生的反思、跨系 讀書會的形成(飛地讀書會)、移工公投出現校園 等等) B:社會影響力:連結各方 • 中小學教育單位 (e.g., 地理教師學群) • 政府單位 (e.g., 台中市政府、南投縣政府) • 民間團體 (e.g., 失智共照中心) • 法律社團 (e.g., 法扶) • 法律相關基金會(e.g., 新移民議題工作坊) • 國際連結 (學術單位與民間社群) • 活動共辦 (交大志工團、暨大海外服務學習) C:SEAT-Hub 社會企業雛形

6


D:虛擬學院:畢拉密學院 (解決移民相關之社會真實問題之學院)

二、 場域的改造過程與現況(詳見附件二) (二)營運與管理 1.場域的運作機制 場域經營透過與臺中市政府勞工局合作,以「東協廣場溝通互動平台」 (SEAT|南 方時驗室)作為節點平台,提供產官學資源自由進入參與討論。並由計畫專任助理及 相關師生團隊共同經營管理,採取公休週二,週末為主要開放時間的方式對外開放。 該空間同時提供活動講座舉辦、計畫課程使用等多樣功能。同時,也提供無線網路、 休憩功能,歡迎移工、新住民進入使用,熟悉空間。同時,由於場域空間就位在東協 廣場內部三樓最南側,地點便利且擁有獨立出入口、建物周邊及內部皆有許多空間資 源,亦可同時提供內部計畫行政使用的封閉性與課程公共活動之開放性、便利性。

2.場域的合作共創 本計畫包括計畫主持人、計畫專案教師、助理等,自場域開闢之始,即展開跟各 個利害關係人的網脈建置。首先爭取市政府跟暨大簽約,展開 SEAT/南方時驗室所在 地點的空間探勘、使用規劃及裝修。計畫成員跟大樓管委會、商家、NGO、市政府駐點 團隊建立合作關係及熟悉感。這即是行動前的搏感情。 同學與老師透過課程的互動以及在場域的搏感情後,逐漸形成一種新的認識觀, 每位同學與老師成為行動者,不再只是東協廣場中穿梭的背景或模糊樣貌的人群。我 認識你、常看到你的際遇成為課程師生與移工之間的「心照不宣」 ,因為採訪而直接的 攀談交往,也讓移工看見同學們像是想要認識他們的友善大使,一掃臺灣人原本「只 想壓榨、利用他們的形象」。

3.場域的影響改變 (1) 場域重要轉折 表 1 場域重要轉折時間表 日期

重要轉折點事件

說明

2016/10

與市府確認合作

2016/11

暨大團隊展開 SEAT/ 南方時驗室空間整理

2016/12

舉辦畢拉密課程前導 工作坊

2017/04-2017/08

東南亞文化識讀系列 四月份東南亞文化識讀-泰國

7


活動

五月份東南亞文化識讀-菲律賓 五月份東南亞文化識讀-馬來西亞齋戒文化 六月份東南亞文化識讀-印尼 七月份東南亞文化識讀-緬甸 八月份東南亞文化識讀-SEAT 東南亞文化廚 房系列飲食主題講座

2017/03-2017/06

東南亞飲食文化課程 與街區實驗室合作,打造廚房設備與空間 與東南亞文化廚房打 造

2017/06/28

SEAT 導覽員工作坊

由業師賀勤規劃授課,開放畢拉密計畫課程 師生優先參加

2017/08/03-08/07

東協廣場及其周邊無 為「食誌:食物的故事與地圖」及「文化、 形文化資產調查工作 空間與記憶」課程之先導工作坊 坊

2017/10-2017/12

藝術與社會設計:行 由業師許瑜庭老師開設之系列藝術工作坊 動導向工作坊

課程數門,開放計畫課程師生及部分校外人 士參加。以藝術觀點提供整合觀點之實驗方 法。

2017/11-2018/01

反身性讀移工:午後 搖滾畢拉密計畫教師輪流合作主持並開放 讀書會

2018/12

全校師生報名參與

搖滾畢拉密系列課程 KeAceh 去亞齊分享 及學生活動成果發表 啡越春捲分享 會

菲律賓參訪分享 海外 NGO 實習分享 東協廣場無形文化資產調查分享

2018/01/07

畢拉密成果展

整合一整個年度畢拉密的課程及工作坊教 學內容製作投影片及短片,將 SEAT 空間改 造成文化館。

(2) 場域重要影響 參與課程的教師及業師陸續引進先前建立的機構人脈進入場域,形成培力資源。 透過先期的溝通,排除這些機構的部分疑慮,增強進入場域的信心,共同策劃行動。 在建置場域的同時,也要開始進行課程。在師生共同合作之下,陸續完成 SEAT/南方 時驗室及廚房的建置工作,並歷經 1052 學期的嘗試之後,在 1061 學期展開更周延的 課程及提案。 移民工新聞學的課堂同學,嘗試在這個空間之中,看見移工的處境和紀實書寫、

8


報導這個「當移工在台中的地下社會浮上新南向舞台」的現實情況,努力寫他們自認 為平凡或者沒什麼的日常故事,更讓移工從奴工的處境,有機會成為在臺灣還原成應 有的日常人形象,進而翻轉被刻板印象化和污名化的負面文化標籤。 在暑假所進行的飲食、無形文化資產調查課程,透過調查、訪談來認識當地的數 項重要行業,包括古錢幣、電子街的歷史資訊。目前逐步建構文化地圖的展示及相關 店家的介紹小冊,未來除了寫成中文,也希望翻譯成外文。 照護移工與老人生命敘說課程,透過跟中山醫學大學失智共造中心、紅十字會台 中分會的合作,透過東南亞學的知識領域及場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找到更佳的介入 方式。生命敘說的對象是老人或其主要照顧者。但此課程的實作也從食物及東協廣場 的參訪體驗,促進照護移工的主體性展現。 各課程老師及業師運用在暨大及 SEAT/南方時驗室的空間,進行了多次的討論及 餐敘,相互交流經營課程計畫的心得,建立同舟共濟的情誼。在暑假期間更展開課程 聯開計畫,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並因應場域 NGO 及各社團關於反思主體性的需求, 開設讀書會,具體讓相關的知識基礎深入本地的協力團體。 從大學發揮的社會影響力,在於本身追求知識真善美的同時,也積極透過知識應 用課程對學生的培力,進入場域的經驗及反思,轉化為將來的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行動。 影響力有管理科學的功利觀,也有人文關懷的公益觀。我們的課程能夠完成具體故事 的篇數和故事傳遞,讓知識用於社會,移民工的「地下社會」成為知識反思、前進的 基地。 暨大透過 HFCC 畢拉密計畫的推動,將 SEAT/南方時驗室打造成知識交流的平台。 在經驗與知識的反復修正或強化之間,師生成為知識的反思者、生產者,也成為一個 經營多元文化交流的知識行動者。這也將影響其他在東協廣場的利害關係人對於東協 廣場的想像和經營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東協廣場是臺灣多元文化的一個試煉場,也 重新看待這群「臺灣的日常英雄、英雌」。

9


參、課程執行策略與成效 一、課程理念與規劃 預計在第三年開展的重要事項:本計劃結合暨大校內跨系跨領域教師與外部業師,一 年之間共同開出近 25 門課 10 個工作坊。在這熱鬧紛雜的課程群中,緊密結構化在「空 間病理化」、「族群隔閡」、「精神受苦」這三大關懷。下一期計畫,本團隊將站在過去 一年的經驗上,進一步整合與深化課程如下: 1. 跨域課程: 依據總計畫的精神,延續第二年的課程內容,促進學生對於東協廣 場場域的認識。將會依據第二年計畫的實驗結果,以教師學生皆能負擔的條件下,調 整課程內容,加強彼此的橫向縱向連結。 2. 教師社群: 第二年已建置 FB 社團、定期或不定期聚會。第三年將會持續推動, 更緊密連結教師社群,並建置校內跨學院的畢拉密跨域教學研究中心。 3. 場域經營: 除了繼續第一年以場域作為真實對話式教學的反思與實踐方案的基 地之外,以過去一年師生深探場域過程中所彙整的資訊以及踏查過程「聆聽」而得知 的「場域相關人」 (如,商家、移民工、市政府)的真實需求之外,將發展課程與方案, 協助提供解決場域相關人的問題(例如,發展APP點餐,解決週間商家生意冷清狀 況)的方案。 4. 行政體制:

學分數鬆綁方案、大學必修課降低、推動核銷程序簡化。

5. 資源連結: 持續透過對大學之外的人士開放課程,持續連結在地團體以及政府部 門,讓資源整合最大化。 6. 國際比較視野:人口劇烈移動是全球化的現象,因此,東協廣場不會是一個特殊地 景。鄰近的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及南亞移工輸入國,有類似東協廣場 的族裔飛地形成,值得比較,增進教師與學生在此議題上的國際比較視野。

二、課程摘要表一欄 106 學年度第 2 學期 層級 類型 L1 察覺

L2

東南亞學 系、諮人 系、國比 系、外文 系

飛地知識跨域 叢林系列課程

選修

學分數 與課程 總時數 3

東南亞學 系

國際移民專 題:衝突/疾病 /移動/隔離 資訊管理專題

3

3

開課系所

資訊管理

課程/工作營 名稱

必選修

東南亞學系李美 賢老師、林開忠 老師、劉堉珊老 師、張春炎老 師、龔宜君老 師、梅慧玉老師/ 諮人系張玉茹老 師、趙祥和老師/ 國比系陳怡如老 師/外文系許麗 珠老師 李美賢老師/東 南亞學系

110

跨域修課 學生系所 人數 33

24

0

陳建宏老師/資

9

0

授課教師及單位

10

修課學 生總數

場域搭配

課綱 頁碼 29

31

於台中第

16


提案

學系

與個案

訊管理學系

東南亞學 系 東南亞學 系

影像民族誌專 題 共創互鄉誌- 移 民 / 工 &在 地人的友善故 事和傳播賦權

3

3

外國語文 學系

第二語習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東南亞家庭照 顧移工與老人 生 命 敘 說 :方 案設計 田野工作與實 習

諮商心理 與人力資 源發展學 系 東南亞學 系

一廣場使 用擴增實 境模擬應 用

梅慧玉老師/東 南亞學系 張春炎老師/東 南亞學系

7

4

15

0

3

許麗珠老師/外 國語文學系

22

5

26

3

趙祥和老師/外 國語文學系

6

1

34

選修

3

林開忠老師、劉 堉珊老師/東南 亞學系

9

0

11

18 本課程係 教導學生 以東南亞 移工移民 在台灣的 生活故事 寫作,台中 東協廣場 及其周圍 是知識訓 練的田野 場域,也是 主要的故 事採訪和 報 導 地 點。

本學期的 田 野 實 作,以台中 第一廣場 三 樓 的 SEAT 為核 心田野場 域(以此向 外擴展至 台 中 中 區),探討 的主題圍 繞在族群 關係、族裔 景觀、移民 以及都市 發展。

20

37


三、課程影響與延續 (一)第三年計畫(暨大的第二(年)期計畫)重要創新變革: 1. 第一層課程改由參與「隨心適性」知識性活動拼盤,取代傳統一學期十八週課程。 2. 模組化層級二及層級三課程。 3. 國際比較族裔飛地踏查與經驗交流。 (二)詳如下說明: 說明 1. 第一層課程由團隊教師共營,旨在強化師生的橫向連結、整合教師專業能量、 落實適性適情教育。實施的方式包括:對話式演講、FB 畢拉密對話室建置、電影+映 後座談、讀書會、時事交流座談、東南亞區域文化識讀活動、飛地小旅行、場域實踐 反饋議題座談或分享會。 說明 2. 課程模組化如下圖:

模組一:族群隔閡:東協廣場族裔經濟飛地 (陳怡如、林開忠、劉堉珊)。 模組二:精神受苦:對話政策--移工老人照護+新移民家庭 (李美賢、梅慧玉、趙祥 和、張玉茹、許麗珠)。 模組三:空間病理化:解決東協廣場空間病理化之專題企劃 (陳建宏+新成員)。 模組四:敘事與影像紀錄 移工新聞學:場域人事物匯流碰撞下有關族群隔閡、精神受苦、空間病理化的文字敘 事、報導、傳播 (張春炎+業師)。 12


常民影像紀錄:場域人事物匯流碰撞下有關族群隔閡、精神受苦、空間病理化的專業 與常民共同的影音紀錄與傳播 (業師) 每一模組成員皆由跨領域教師組成 1. 跨域課程模組 模組 1 場域問題:族群隔閡東協廣場族裔經濟飛地(陳怡如、劉堉珊、林開忠) 說明:作為搖滾畢拉密計畫的場域第一廣場,雖然現在已被官方更名為東協廣場,但 在一般人的用語裡(包含公車站牌等日常的使用上),一廣還是慣用的名稱;這說明 了: (1) 光是改名基本上並沒有辦法達成消除人們對一廣這個空間的慣性思考、觀點和評 價;一廣的空間對許多台中本地人而言依然是個病理空間:集髒亂於一身;加上後 來東南亞移工的聚集,更讓這個空間產生負面的意涵,一般台中人裹足不前。 (2) 久而久之,本地人與外來群體(主要為東南亞籍移工)的接觸機會減少甚至完全 沒有,而形成群體隔絕的現象,進而衍生出各種對他群的偏見態度,嚴重的話還產 生歧視行為。 本跨域課程模組即是奠基在嘗試搭建出文化間的瞭解(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之平台,帶領學生認識場域問題及其根源,並從東南亞及教育的跨領 域思考,來促進文化間的瞭解,以對場域的族群隔閡問題盡綿薄之力。奠基在計畫過 去一年來,各個課程在一廣進行的各種形式的調查訪問,為免加劇對田野的污染,本 跨域課程模組將由以下的課程來達成: 一,以搖滾畢拉密計畫以及 SEAT 作為田野對象/地點,檢視與盤點一年來計畫所進行 的各種文字與影音資料,並將這些資料整理成針對不同對象(國中小、高中、各 級教師)的文化指南,並在課程中安排兩場工作營,讓修課同學利用文化指南進 行實驗,並針對指南加以修正或改寫。(產出:針對不同對象的文化指南數篇) 二,反省當代觀光產業的運作,來反思許多 NGO 對於一廣導覽的實施。課程除了以讀 書會的方式來閱讀觀光產業的學術文章外,也將鼓勵修課同學們以一廣作為一個社區 的概念,設計出各種奠基在一廣社區的導覽行程及活動,這樣的導覽活動務必是考慮 到一廣的商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文化瞭解。(產出:各種以一廣社區為基礎的導覽行 程及活動) 三,結合既有相關課程,引導修課同學將東南亞國家飲食文化、移民工與東協廣場發 展等所學知識轉化,產出可融入中小學相關學科教科書的教案或是校本課程如東南亞

13


飲食文化、東協廣場探索活動以及相關遊戲軟體,並與中小學教師合作加以執行,以 瞭解執行成效,並加以改進。(產出:最終希望可以建構適合各級中小學相關學科的 東南亞社會文化教案資料庫) 模組2 精神受苦:對話政策--移工老人照護+新移民家庭 (李美賢、梅慧玉、趙祥和、 張玉茹、許麗珠+業師) 說明:為探察以及解決移工及被照護的老人、新移民跨文化家庭適應過程之精神受苦。 延續第一期計畫,本計畫結合多位在上一期以「移工+雇主」以及「新移民家庭」為 對象的課程方案,進一步整合並模組化。此模組共同關懷為移民移工與雇主之「精神 受苦」困境,並以此困境對話目前相關政策以及「真實需求」探索。例如,由此梳理 移工政策裡的法規、雇主、仲介、移工家鄉結構,以理解困境與政策的距離; 新移民 相關議題下的仲介、父權等結構性問題,以及「真實需求」 。所謂「真實需求」包含許 多善意公共政策缺乏系統性支援的:在地語言學習等等。 以移工老人照護為例,東南亞照護移工和台灣雇主之間存著許多問題,包括雇主 對東南亞照護移工的文化不了解、誤解、未具備文化敏感度的相處和溝通模式、不當 的顧用態度、不知如何使用外籍監護工等問題。所以延續著這一年的實驗性課程,想 讓六個今年有選修這門課的學生成為種子帶領人。想接下來開大學部的課,訓練更多 大學生以生命故事敘說的方式進場促進雇主與移工的溝通和理解具有文化敏感度

台中市政府又在推東南亞照護移工的培訓,此部份好像由弘道基金會和一個仲介公 司合作,跟弘道談合作,形成學、產、官合作,也是反應我們的場域議題和社會實踐。 模組 3 空間病理化:實務導向的專題實作課程 (資訊管理學系陳建宏老師提案,可與 既有系所的專題課程合作) 說明: 以學年制課程,進行跨域合作,針對東南亞文化推廣、國內東南亞移工、新住民的生 活情境、東協廣場的實務情境、電子商務、數位導覽等應用需求,透過專題課程的形 式,進行實務、實作導向的教學。在課程中面對實際的需求場域,完整進行問題探索、 研擬方案、執行開發等問題解決過程,讓學生一方面實際進入場域了解東南亞相關議 題的實務情形,一方面應用所學來建立改善方案並實際嘗試推動或開發。

14


操作方式: (1) 由計畫團隊在校內物色適合的教師與課程,邀請/勸進/獎勵 將所指導的專題課程 /學生的研究主題,與計畫主題結合。 (2) 透過舉辦全國性競賽,吸引各校團隊獻策(Issues call for proposals, Problem call for solutions),專題/計畫課程為當然參賽隊伍,再透過計畫團隊人脈, 在各校策動團隊投入。競賽結束後,媒介得獎團隊與相關單位爭取資源推動。 (3) 現有的規劃方案促進當地商家在平日商機的點餐 APP。 模組4 敘事與影像紀錄 移工新聞學:場域人事物匯流碰撞下有關族群隔閡、精神受苦、空間病理化的文字敘 事、報導、傳播 (張春炎+業師) 常民影像紀錄:場域人事物匯流碰撞下有關族群隔閡、精神受苦、空間病理化的專業 與常民共同的影音紀錄與傳播 (業師) 延續與深化第一期計畫下的課程,以移工新聞學為例: 在第一年的互鄉誌課程計畫,定位上就是將東協廣場是為是東南亞移民工的休閒 消費的公共空間,並認為這樣的空間規劃、維持與發展,必須容納文化行動主體的聲 音,形成具自主性和公共性的族群文化消費空間。主旨是在既有社會結構、階級侷限 之下,東南亞移民工往往無法有效發聲。因此本課程設計,以傳播賦權(empowerment) 為概念,透過課程設計和學生的參與,建立一個以東南亞移民工為文化行動者的傳播 (再現)機制,也就是透過三個層次的課程設計,讓參與課程的同學能夠從認識、理 解到傳播實做,不僅看見東南亞移民工的消費文化和消費休閒空間的意義。 然而在一年授課經驗中,可以發現一些課程和執行上的問題,最主要是同學的寫 作能力、採訪主題發想和深度互為主體的關係建立都遇到程度不一的障礙。因此,互 鄉誌授課也僅停留在書寫層次,而未能跨入實際的社區互動和發展。 因此,建立在過去一年的教學經驗,新一年度兩個學期課程,將設計一個更明確 的互鄉誌 2.0 循環發展課程,進一步新增入社區傳播賦權和創新創業課程內容: 在第一學期:課程設計是讓同學必須具備的移工在台灣的批判認識觀、寫作技巧、 紀實採訪寫作的資料蒐集能力。 在第二學期:讓同學形成社區營造、蹲點與社區傳播賦權、互鄉誌社區方案建構, 進而構思互鄉誌創新創業論等。特別是創新創業論,是更具體提出搭建一個傳播平台, 讓東南亞移民工能發聲,形成「去偏見的文化再現」,如此,東協廣場也才能夠容納 異己、互為鄉里的友善文化消費和公共空間。

15


肆、附件 一、課程/工作營資訊 (一)「資訊管理專題與個案」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資訊管理專題與個案

授課教師

陳建宏

工作坊

開設院系所

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

課程學分數

3

開課時段 每周一 17:00~20:00

資管系吳庭賢

開課類型

教學助理人數

必修或選修

選修

□新開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授課方式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修課人數及來源

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 9 人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於台中第一廣場使用擴增實境模擬應用 課程大綱 第 1 週: 系統設計 1,小組討論,作業:系統設計 第 2 週: 系統設計 2,小組討論,作業:系統設計 第 3 週: 系統設計 3,小組討論,作業:系統設計 第 4 週: 系統 coding,小組討論,作業:程式設計 第 5 週: 系統 coding,小組討論,作業:程式設計 第 6 週: 系統 coding,小組討論,作業:程式設計 第 7 週: 系統 coding,小組討論,作業:程式設計 第 8 週: 系統 coding,小組討論,作業:程式設計 第 9 週: 系統測試 1,小組討論,作業:系統測試 第 10 週: 系統測試 2,小組討論,作業:系統測試 第 11 週: 期末報告書面資料,小組討論,作業:期末報告書面 16

■原有課程


第 12 週: 期末報告書面資料,小組討論,作業:期末報告書面 第 13 週: 期末報告演練,小組討論,作業:期末報告書面修改 第 14 週: 期末報告總審,小組討論,作業:期末報告書面修改 第 15 週: 期末報告檢討,小組討論,作業:期末報告書面修改 第 16 週: 系統改善,小組討論,作業:系統修改 第 17 週: 系統改善,小組討論,作業:系統修改 第 18 週: 系統最後 Demo,小組討論,作業:系統呈現 使用教材 AR 擴增實境技術、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

17


(二)「影像民族誌專題」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影像民族誌專題

跨二、三層級

授課教師

東南亞學系,梅慧玉

開設院系所

人文學院東南亞學系

必修或選修 選修

課程學分數

3 學分

開課時段

每週五下午 17-20 點

教學助理人數

中國語文學研究所,游喬安

開課類型

□新開課程

■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授課方式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人文學院中國語文學研究所 1 人 人文學院中國語文學系 1 人 修課人數及來源

人文學院東南亞學系 3 人 人文學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1 人 科技學院資訊工程學系 1 人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本學期課程設計分兩部分,場域連結為「學科間」、「虛擬世界」,甚至「台灣社會」: 1.

將上學期海外穆斯林文化生活營成果做成網站,場域的連結為「全球的虛擬世界」。

2.

將參與本校資訊管理學系陳建宏老師主導的大數據工作坊、本校歷史學系的「Hi, History」工作坊, 進行師生共作教學法的交流。場域的連結為「人類學、資訊管理、歷史學」學科間的對話。 18

3.

本課程將視網站架構進度決定是否到「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進行發表,進行與台灣社會場域


連結。此活動目前仍處於評估中。

課程大綱 第 01 週 0302 課程介紹 第 02 週 0309 網站架構討論 第 03 週 0316 視覺意象產出 第 04 週 0323 網站單元一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05 週 0330 網站單元一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06 週 0406 國定假日 第 07 週 0413 網站單元二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08 週 0420 網站單元二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09 週 0427 期中考週 第 10 週 0428 網站單元三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11 週 0504 網站單元三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12 週 0511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片賞析 第 13 週 0519 網站單元四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14 週 0526 網站單元四產出討論與修正 第 15 週 0602 影像民族誌作品收尾 第 16 週 0609 成果展 第 17 週 0616 學習回顧 第 18 週 0623 期末考週 使用教材 1.

Robert M. Emerson, Rachel I. Fretz and Linda L. Shaw, 1995,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如何做田野筆記》2012 年譯本)

2.

梅慧玉等,2009 年,《埔里民族誌‧戊子清醮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出版。

3.

吳秀雀等,2014 年,《戀金術:金門田野奇幻之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出版。

4.

我的看護朋友@台灣的東南亞(網站)

5.

KeAceh-去亞齊(臉書粉絲專頁)

19


(三)「共創互鄉誌-移民/工&在地人的友善故事和傳播賦權」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共創互鄉誌-移民/工&在地人的友善故事和傳 播賦權

層級二

張春炎(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業師: 授課教師 黃奕瀠(資深記者、長期關注東南亞,知名作家) 楊玉如(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 開設院系所

東南亞學系

必修或選修 選修

課程學分數

3 學分

開課時段

每周四 13 點至 16 點

教學助理人數

東南亞碩一 黃智濠

開課類型

□新開課程

■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授課方式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修課人數及來源

人文學院 東南亞學系 15 人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本課程係教導學生以東南亞移工移民在台灣的生活故事寫作,台中東協廣場及其周圍是知識訓練的田野 場域,也是主要的故事採訪和報導地點。 課程大綱 課程簡介

20

本課程設計,以傳播賦權(empowerment)的理念出發,邀請學生共同學習和社會實踐,學習以善待


移民/工的角度,以尊重東協廣場中的各類行為主體(包括移民/工、店家、一般消費者)的方式, 進行東協廣場內的故事挖掘、新聞採訪,此工作坊課程將訓練具備實作和社會實踐能力,能夠銜接 下一學期的課程,具備故事產製的能力,能訴說東協廣場作為外地人與本地人「互為故鄉」的數位 傳播平台-《互鄉誌》。 在這一學期的課程中,以培植同學具備創研發問和採訪寫作能力作為課程目標。課程設計是透過文 化教育、編採訓練,先建立學生能夠具備文化理解、友善觀點,投入東協廣場這個對異鄉人來說是 「異地故鄉」,對在地人來說是「故鄉異地」的空間,累積文字和影像新聞採訪技巧和能力。 *本學期與以往不同,將更強調、發展「社區傳播賦權」之知識和實作。 *課程禮聘兩位業師,預計有 6 週會利用週日時間,在東協廣場上課,時間會在學期第一週確定。 日期

地點/時間

單元

教師

3/1

暨大/3

課綱介紹

張春炎

3/8

暨大/3

故事的力量(TA 前一 張春炎

作業練習

說一個故事:要素和結構

週上傳教材到 Moodle) 3/15

暨大/3

紀實寫作概論 Who

張春炎

人物寫作練習

(PPT) 3/22

暨大/3

What(PPT)

張春炎

什麼怎麼寫

3/29

暨大/3

故事現場與田野的

張春炎

現場的描寫

張春炎

移工研究閱讀

故事(TA 前一週上傳 教材到 Moodle) 4/5 4/12

國定假日 暨大/3

東協廣場的過去與 現在(TA 前一週上傳 教材到 Moodle) 作為一個移工(TA 前 一週上傳教材到 Moodle)

21


4/15 11:00-17:

東協廣場

移工社區認識論和

/6

與經營:從社區營造 師-楊

關的現場作地作業,並由妳現場指導(需

觀點認識東協廣場

玉如

有文字紀錄和照片等,如發現社區優勢

的發展

(講課

或問題)

00

配合業

建議出一個能讓學生進行跟社區營造有

以及活

(日)

動作業 操作 6 小時) 4/26

不上課,期 依照先前田野、社區 張春炎 中作業撰

認識,擬定期末作業

主題、訪談大綱:必

此為期中報告(上傳 Moodle)

須以東協廣場、東南 移民工的故事為議 題 5/6

東協廣場

移工故事採訪

阿潑

東協廣場

移工故事議題發想

阿潑

作業練

阿潑老師出題的作

14:00-17:00 (日)

5/13

採訪寫作作業出題

14:00-17:00 (日) 5/24

作業必須發展與期末報告想書寫的主題

習,不上課 業練習 5/27 1400-1600

東協廣場

移工寫作一

相關 阿潑

(作業課堂討論)

(日)

22

寫作出題練習


6/3

東協廣場

1400-1700

移工寫作二(作業寫 阿潑 作現場指導)

(日) 6/7

暨大

期末作業討論+演 講一小時 30 分鐘 QA:主題?

張春炎

期末作業草稿繳交與討論 1 小時

劉昌德

演講+QA 兩小時

(政大 新聞系 教授) 6/14

暨大

說故事的力量+期

期末作業討論

末作業進度討論

6/21

期末作業繳交

期末作業

使用教材 重要參考書目: 一、場域認識部分 1.

東協廣場研究論文(教師補充)

2.

劉子愷(2014.12.22)。〈城中城:走入台中火車站前的老社區和第一廣場大樓〉。芭樂人類學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287) 3.

張凱茵(2012)。台中市中區第一廣場東南亞族裔與店家聚集歷程對地區空間發展影響之研究。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東協廣場電影-椰仔

5.

第一廣場,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chung-first-square

6.

台中一廣將變成誰的東協廣場?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chung-whose-square

7.

移工來台生存守則:要乖、要奴、要聽話 https://www.twreporter.org/a/migrant-worker-life

8.

【投書】黃子倫:第一廣場還是東協廣場?跨越族群藩籬的可能。天下獨立評論 23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270

二、新聞學、編輯寫作、數位敘事、電子報的部分 1.

王毓莉等(2006)。《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2.

政大傳院媒介寫作教學小組(2009)。《傳媒類型寫作》。台北:五南。

3.

劉美琪等(2003)。《當代廣告: 概念與操作》。台北:學富文化。

4.

新聞 e 論壇(2014)。《街頭守門人》。台北:衛城出版社。

5.

張裕亮、張家琪、趙莒玲、杜聖聰(2005)。《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三民書局。

6.

呂培苓(2013)。〈用地圖說在地故事-「地圖‧台灣」賴進貴老師〉。《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

上網日期:2015 年 7 月 28 日,網址:http://goo.gl/Wl93Yp 7.

陳雅惠(2014)。〈探索網路新聞敘事新方向〉。《新聞學研究》第 121 期,頁 127-165。網路版:

http://140.119.187.78/word/452010282014.pdf 8.

陳順孝(2006) 。 〈從公益新聞、公共新聞到公民新聞:輔大新傳系《生命力新聞》的十年探索〉。

「2006 年夏季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台北,2006 年 8 月 26 日。 https://www.scribd.com/fullscreen/53662255?access_key=key-2f98ozrzw5x4hk3nltv2 9.

林東泰(2015) 。 《敘事新聞與數位敘事》 、第 12 章〈敘事新聞和數位敘事的時代意義〉 ,頁 351-198。

台北:五南。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0EwQ5_VB1SZWUZyQ1R6T3FxSXc/view 10.

邱于芸(2014) 。 《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第 5 章〈原型與故事原型〉 ,頁 165-198。

台北市:遠流。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0EwQ5_VB1SZdDJrS1dnTjQyZ00/view 11.

Simmons, A.著,陳智文譯(2004) 。 《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第一章〈六

大基本故事〉,頁 19-44。台北市:臉譜。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0EwQ5_VB1SZQ1E4V1NMY1lVRG8/view 12.

Hartley, J.著,鄭百雅譯(2012)。《全民書寫運動》第五章〈數位說故事:自製媒體的專業性

與規模問題〉,頁 173-198。台北:漫遊者。

24


三、人類學與田野調查部分 1.

郭佩宜、王宏仁主編。2006,《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

2.

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3.

Uwe Flick 著、李政賢等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 五南。

4.

Geertz, Clifford 著、楊德睿譯。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

5.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台北:桂冠。

6.

Robben, Antonius C. G. M. and Sluka, Jeffrey A. (eds.) 2012.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second edition).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ing. 7.

Eriksen, Thomas Hylland. 2006. Engaging Anthropology. Oxford: Berg.

8.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9.

謝世忠。1987。 〈民族誌道德與人類學家的困境:台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完人、超人與

護權 – 人類學的倫理迷思〉。當代 20: 20-30。 10.

劉紹華。2012。倫理規範的發展與公共性反思:以美國及台灣人類學為例。文化研究 14: 197-228。

11.

黃應貴。2008。《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25


(四)「第二語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課程基本資料 第二語習得 課程名稱

層級一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授課教師

外文系許麗珠老師

開設院系所

人文學院

必修或選修 選修

課程學分數

3 學分

開課時段

每周二 13 點至 16 點

教學助理人數

外文碩一王梓頎

開課類型

□新開課程

□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授課方式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同時段上課,並帶有演講、戶外參訪、語言交換學習等活動。 人文學院外文系 16 人 人文學院外文所 1 人 修課人數及來源

教育學院華文所 2 人 教育學院國比所 1 人 管理學院國企系 2 人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本課程跳脫傳統的課室上課教學的方式,學生必須至所配合的場域結合實作經驗,反思批判課堂所學之語 言學習與文化之相關理論。學生到所配合之場域與不同母語人士做短期語言文化交流,透過語言文化交 流,檢視語言學習理論的實際應用。另外,學生必須進行實地訪談,了解外籍工作人員在台灣的語言學習 26

困難與挑戰,之後將資料彙整,提供給相關單位參考。


課程大綱

WK 1

Introduction An over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hapter 1: Language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WK 2 & 3 Chapter 1: Language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The role of L1 in L2 acquisition WK 4

Chapter 2: Explain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WK 5 & 6 Field Trip WK 7, 8

Chapter 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WK 9 WK 10,

Mid-term exam Chapter 4: Learner language

11, & 12 WK 13 &

Chapter 5: Observ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14 WK 15 &

Chapter 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16 WK 17 &

Final presentation

18 使用教材 Required Lightbown, P. M., & Spada, N. (2013).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4th.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


References 1.

Ellis, R. (2009).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Ortega, L. (2009).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England: Hodder

Education. 3.

VanPatten, B., & Williams, J. (2007).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4.

Gass, S., & Selinker, L. (200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3rd.

ed.). New York, NY: Routledge. 5.

Larsen-Freeman, D., & Long, M.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NY: Longman. 6.

Ellis, R. (2006). 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 SLA perspective. TESOL

Quarterly, 40(1), 83-108. 7.

Spada, N., & Lightbown, P. M. (2009). Interaction research in second/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 In A. Mackey & C. Polio (Eds.),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interactio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in honour of Susan Gass (pp. 157-175). New York: Routledge.

28


(五)「飛地知識跨域叢林」課程基本資料 飛地跨域知識叢林:在地經驗 課程名稱

飛地跨域知識叢林:跨界比較

層級一

飛地跨域知識叢林:顛覆 x 創新 授課教師

開設院系所

東南亞學系李美賢老師、林開忠老師、劉堉珊老師、張春炎老師、龔宜君老師、梅慧 玉老師/諮人系張玉茹老師、趙祥和老師/國比系陳怡如老師/外文系許麗珠老師 人文學院東南亞學系/外文系 教育學院諮人系/國比系

必修或選修

選修 依課程內容調整

課程學分數

3 學分

開課時段

教學助理人數

東南亞學系 柯峻傑/陳瑾/蔡仲渝

開課類型

■新開課程

□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授課方式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修課人數及來源

東南亞學系 77 人/諮人系 20 人/外文系 8 人/國比系 5 人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1) 以學生陌生的「臺灣移民輸出」 、 「台灣移工在外地被歧視」歷史作為基本參照,並將受邀講者與學生 帶入「被問題化」的搖滾畢拉密計畫場域—台中東協廣場,以擬實境作為師生共同反思對話的媒介。 (2) 數場飛地小旅行活動,以小型深度參訪模式體驗文化族群概念上的飛地,並透過實地踏查與對話產生 理解與交互思考,以充實一般課程修習之單向知識吸收模式。 3.

課程類型:除了閱讀文獻之外,還包括:演講、讀書會、電影賞析、校外實地踏查等,透過不同議題

操作,培育學生「思辨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知識份子慣習,找回日漸消逝但又是人類社會維繫不可缺乏的 「社會本能(social instincts)」。 課程大綱 飛地(enclave)泛指在某一地理區境內有一塊隸屬於其他族群、主權之區域。族裔飛地是飛地概念 的延伸,也就是從國境領土的硬性規範概念延伸至軟性的族群領域、族裔經濟群聚。生活其中的族群,均 29

有孤懸在異地之感,或存在種種離散(diaspora)的處境,當然也可能呈現落地生根,錯置認同的光景,


這樣的情況在眷村或錯置社群的隔離空間都可以窺見,不論如何,居住其中的人們,往往會在內化封閉與 向外對話之間拉扯,會游移在無根或落地生根的認同矛盾之中。群體也呈現出種種矛盾衝突或者協調合作。 隨時光遷移、歷史發展,族裔飛地、隔離空間的聚落人們,與大社會發展相互對話,逐步具體化成為 一種特殊的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如同一面鏡子,不僅映照出主流接待社會面對少數移民、 暫居者、病理化的群體,所呈現的社會文化面貌,箇中更蘊含多元、深層的意義及未來性。 因此,本學期課程將連結臺灣以及東南亞的族裔飛地時空變遷及未來發展為主題,串聯不同領域教 師,共同開課,並邀請來自東南亞及臺灣的研究者,進行他們寶貴的知識分享和經驗的對話。共同思辨出 當代飛地的時空角色、探索那些未知的可能性。 使用教材 1. Nina G. Jablonski and George Chaplin, (2002), “Skin Deep”, Scientific American , Vol. 287 Issue 4 (October 2002), pp75-81. 2. Stalker, Peter.《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第一、二、六章。 3.Willem Bonger, Chapter 27 “Criminality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4.Richard Quinnery,. Chapter 28 “Class, State, and Crime.” 5.Jackie Wang ,“Against Innocence: Race,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Safety” in LIES: A Journal of Materialist Feminism Vol. 1 (liesjournal.info), 2012.. 6.李尚仁,(2003.09),〈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集刊》,74本3分,頁 445-505. 7.王志弘,(2006.03),〈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61期,頁149-203。 8.Chris Hamnett,李延輝譯,王志弘校訂,〈第二十六章城市〉,Paul Cloke, Philip Crang & Mark Goodwin. Eds.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念》(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2006),臺北市: 巨流出版,頁329-343。 9.曾嬿芬,(2006. 03),〈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期, 頁 73 - 107。 10.曾嬿芬,(2004. 06.01),〈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臺灣社會學刊,32期,頁1-58。 11.“Encyclopedia of Criminological Theory Bonger, Willem: Capitalism and Crime” 12.吳永毅,(2007.06),〈無HOME可歸:公私反轉與外籍家勞所受之時空排斥的個案研究〉,《台灣社 會研究季刊》,66期,頁1-74。 13.Douglas S. Massey, Joaqui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i, Adela Pellegrinoand J. Edward Taylor, (Sep., 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9, No. 3, pp. 431-466 14.Masood Gheasi and Peter Nijkamp, (2017, 5, 31), “A Brief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Motives and Impacts,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FDI”, Economies. 15.邱琡雯譯, 松田良孝著,《八重山的台灣人》,2012,臺北市:行人。 30


(六)「國際移民專題:衝突/疾病/移動/隔離」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國際移民專題:衝突/疾病/移動/隔離

授課教師

東南亞學系李美賢老師

開設院系所

東南亞學系

層級一&二

必修或選修

課程學分數

3 學分

開課時段

教學助理人數

東南亞學系施守真

開課類型

選修 107/2/27-107/6/26 週二下午 14:00-17:00 為主 ■新開課程 □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授課方式

■提問式、經驗理論循環對話、換位作為反思的方法、族裔隔離飛地踏查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修課人數及來源 人文學院東南亞學系 24 人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台中東協廣場「SEAT 南方時驗室」 https://www.facebook.com/seataichung/、其他飛地等 課程大綱 跨國遷移日漸頻繁,移動原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移動後的落腳之地與生活樣貌,更多元紛雜。有趣的是, 「隔離」經常是移民移動後的精神與真實現象。在世界某個角落的世界,台灣的族群地景在九零年代後也 因為勞動與婚姻移民數量的成長而有顯著的變化。本課程將運用多重媒介來了解與分析國內外的遷移現象 與經驗,促進學生對於移民與治理這個現代議題的了解與實踐。 課程特性: 1.跨學科:納入文學、社會學、犯罪學、城市地理、紀錄片、國家邊境治理,整合理解國際移民下的飛地 (人)(或稱「圈地(人)」)現象。 2.場域:以學生陌生的「臺灣移民輸出」 、 「台灣移工在外地被歧視」歷史作為基本參照,並將受邀講者與 學生帶入「被問題化」的搖滾畢拉密計畫場域—台中東協廣場,以擬實境作為師生共同反思對話的媒介。 3.題材:除了閱讀文獻之外,學生分組主導開放性「FB飛地對話室」,讓學生以當時代、熟悉的社交網 路平台,結合與老師的對話激盪,選定識讀報導題材,主動貼文提出觀點,迎接並回應各種論點,讓議 題動態對話成為「日常生活」,以對抗日漸庸俗化、深重譁眾取寵、育樂傾向的媒體報導,以培育「思 31 辨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知識份子慣習,找回日漸消逝但又是人類社會維繫不可缺乏的「社會本能(social


instincts)」。 4.教師擔任日常對話室版主之一,追蹤觀察學生的思辨慣習,適時加入對話。 2018/02/27 2018/03/06 2018/03/13 2018/03/20 2018/03/27 2018/04/03 2018/04/03 2018/04/10 2018/04/17 2018/04/25

課程介紹 (李美賢老師) 人,是不是不應該遷徙?一個有趣的科學X人文跨領域研究的啟示 國際移民理論 (李美賢老師) 國境邊界上的管制與隔離: 為什麼移民經常跟「犯罪」牽扯在一起? 疾病/醫療與移民歧視 (李美賢老師) 移民政策 (李美賢老師) 戰爭、移民、飛地 (李美賢老師) 台灣移工輸出日本專題 (李美賢老師)

(李美賢老師) (李美賢老師)

《海的彼端》紀錄片+演講(東協廣場) (特約講員:邱琡雯教授) (期中考週)

2018/04/28

閱讀族裔空間:以鄧敏靈(Madeleine Thien)〈城市地圖〉(A Map of the City)為例」

2018/05/08 2018/05/15 2018/05/22 2018/05/29 2018/06/05 2018/06/12

(東協廣場)(特約講員:洪敏秀教授) 去-飛地:消逝美國夢:看盡唐人街興衰,沒有中國人的「中國城」 (李美賢老師) 全球化與新興族裔飛地 (李美賢老師) 全球化與新興族裔飛地: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個案比較 (李美賢老師) 城市治理與移民 (李美賢老師) 城市治理:國際「移民友善」城市指標比較 (李美賢老師) 城市治理:國際「移民友善」城市指標比較與再建構 (李美賢老師)

2018/06/19 2018/06/26

城市治理:台中市是「移民友善」城市嗎?東協廣場&etc. (期末考週)

(李美賢老師)

使用教材 ◎ 閱讀文本 1. Nina G. Jablonski and George Chaplin, (2002), “Skin Deep”, Scientific American , Vol. 287 Issue 4 (October 2002), pp75-81. 2. Stalker, Peter.《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第一、二、六章。 3.Willem Bonger, Chapter 27 “Criminality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4.Richard Quinnery,. Chapter 28 “Class, State, and Crime.” 5.Jackie Wang ,“Against Innocence: Race,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Safety” in LIES: A Journal of Materialist Feminism Vol. 1 (liesjournal.info), 2012.. 6.李尚仁,(2003.09),〈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集刊》,74本3分,頁 445-505. 7.王志弘,(2006.03),〈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61期,頁149-203。 8.Chris Hamnett,李延輝譯,王志弘校訂,〈第二十六章城市〉,Paul Cloke, Philip Crang & Mark 32


Goodwin. Eds.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念》(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2006),臺北市: 巨流出版,頁329-343。 9.曾嬿芬,(2006. 03),〈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期, 頁 73 - 107。 10.曾嬿芬,(2004. 06.01),〈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臺灣社會學刊,32期,頁1-58。 11.“Encyclopedia of Criminological Theory Bonger, Willem: Capitalism and Crime” 12.吳永毅,(2007.06),〈無HOME可歸:公私反轉與外籍家勞所受之時空排斥的個案研究〉,《台灣社 會研究季刊》,66期,頁1-74。 13.Douglas S. Massey, Joaqui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i, Adela Pellegrinoand J. Edward Taylor, (Sep., 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9, No. 3, pp. 431-466 14.Masood Gheasi and Peter Nijkamp, (2017, 5, 31), “A Brief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Motives and Impacts,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FDI”, Economies. 15.邱琡雯譯, 松田良孝著,《八重山的台灣人》,2012,臺北市:行人。 ◎ 影片 1.華人移民史 金山客: 沒有天使的天使島紀錄片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all.php?pid=381&lang=zh-CN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381&lang=zh-CN&id=23432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381&lang=zh-CN&id=23433 2.《海的彼端》紀錄片

33


(七)「東南亞家庭照顧移工與老人生命敘說:方案設計」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東南亞家庭照顧移工與老人生命敘說:方案設計

授課教師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趙祥和老師

開設院系所

課程學分數

教學助理人數

教育學院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 系 3 學分

必修或選修

開課時段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碩士班 簡煌嘉

層級二

開課類型

選修 每月周五、六 13 點至 17 點 □新開課程

■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授課方式

□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修課人數及來源

教育學院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5 人 人文學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1 人 課程大綱

一、課程目的 1.學生可以體驗/理解族群隔離與精神受苦 2.學生可以體驗/理解東南亞移工文化與台灣老人文化、心理與行為 3.學生可以習得生命故事的理論與方法 4.學生可以完成移工/老人服務方案的見習 二、授課方式 本課程主要以諮商心理學、老人學、東南亞學三個領域的專為基礎,以生命回顧(life-review)作 為介入照護移工與老人的方法,結合體驗與實務操作的培力模式,讓參與本課程的學生可以跨領域運用「生 命敘說」的方法。教學採多元化方式進行:首先讓學生可以了解移工和老人在「精神受苦」與「族群隔離」 面向上的議題,採授課、電影賞析、讀書會等方式進行;次之,學生要能體驗和學習生命敘說的方法,此 一部份採工作坊形式;最後,學生要能對照護移工和老人服務方法有體驗與學習,此部份將與弘道老人服 務福利基金會、失智照顧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合作,進行見習與督導,並為下學期 正式實作預備,與可能的工作對象建立關係。 34 為了達到滾動式的學習效果,本課程將延續上一年度的課程結果,邀請上年度六位完成「照護移工與


老人生命敘說」修課之博士生為本門課之學習督導,輔助學生之實務學習,而本學期修課學生中,將視選 修本課程之碩士生和學士生比例進行搭配,兩兩一組進行生命敘說之實作見習與練習。 三、評量方式 出席參與討論(50%):包含閱讀提問、參與討論、參與工作坊、見習等。 心得報告(50%):學生須繳交總學習心得一篇,並於課堂分享交流。 四、課程時間安排 3/18(週日) 13:00-17:00 課程說明+老人與移工文化(暨大)(趙祥和) 3/23(週五) 13:00-15:00 移工老人服務方案見習說明與座談會 (弘道基金會主任、失智照顧協會主任)(東協廣場) 3/23 4/27

(時間暫訂,也可能會在 4/27 或 5/18 同一時段) (週五)15:00-17:00 讀書會《跨國灰姑娘》(東協廣場)(趙祥和) (週五)15:00-17:00 讀書會《跨國灰姑娘》(東協廣場)(趙祥和)

4/28

(週六)14:00-17:00 家務移工紀錄片賞析《快跑三十六小時》 (東協廣場) (趙祥和) 5/18 (週五) 15:00-17:00 讀書會《黑皮膚.白面具》(趙祥和、李美賢) 6/15 (週五) 15:00-17:00 讀書會《黑皮膚.白面具》(趙祥和、李美賢) 6/15 (週五) 12:00-15:00 老人與移工服務(東協廣場)(趙祥和) 6/02(週六)9:00-16:00 生命回顧體驗工作坊 (郭慈安老師帶領)(中山醫學大學) 7/12(週四)9:00-16:00 生命敘說實務與技術工作坊 (陳麗娟老師帶領)(地點待訂) 4 月-7 月 分組見習共 14 小時(含見習與督導討論)(弘道、失智協會) 五、業師介紹 郭慈安 老師 郭老師專長為老人學、生命回顧訓練服務與督導、長照服務與政策等;目前為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工作 系專任助理教授,長期致力於國內老人社會服務工作之推動,多年推動生命回顧方案訓練與服務,並負責 規劃與推動中山醫學院之失智共照中心。將於本學期期末帶領「生命回顧體驗工作坊」。 陳麗娟 老師 陳老師專長為老人心理健康服務、生命回顧訓練服務與督導、統整取向的老人諮商;目前為向上文教基金 會生命回顧訓練方案之講師與督導、弘道基金會生命回顧方案督導、台中科大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兼任助 理教授。陳老師負責本課程之生命敘說實務操作訓練與督導,將於暑假帶領「生命敘說實務與技術工作 坊」,並於下學期負責生命敘說實務專業督導。

35


使用教材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台北:行人。 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 (2008)。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冊/下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雜誌社。 Fanon, F. (陳瑞樺譯) (2007)。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顧玉玲(2014)。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INK 印刻文學。

36


(八)「田野工作與實習」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名稱

田野工作與實習

層級二

授課教師

東南亞學系林開忠、劉堉珊

開設院系所

院/系/所(通識則填通識)

必修或選修

人類學碩士班必修+學碩選修

課程學分數

3 學分

開課時段

(例:每周四 9 點至 12 點)

教學助理人數

陳定加、陳亦斌

開課類型

□新開課程

V原有課程

□共時合授(同時上課) 授課方式

V分段合授(分段上課超過 12 小時) □演講(總時數不足 12 小時) ※工作坊若是超過 12 小時為分段合授,不足 12 小時則為演講。

修課人數及來源

9 人類學碩士班、東南亞碩士班、東南亞學系大學部 與實作模擬場域的連結

本課程在本學期的田野實作,以台中第一廣場三樓的 SEAT 為核心田野場域(以此向外擴展至台中中區), 探討的主題圍繞在族群關係、族裔景觀、移民以及都市發展,方法論的討論上,除探討「傳統」人類學田 野的場域特色,亦將著重「都市」田野的特色與方法論。 課程大綱 Week 1

課程導論

Week 2

田野調查理論視野 1

如何尋找問題、田野調查的重要性 指定閱讀: 1.

黃應貴。2008。第一章導論+第四章:田野工作的理論與實踐。 《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

實踐》。台北:三民 or 黃應貴。1994。從田野工作談人類學家與被研究者的關係。山海文化雙月刊 6:18-26。 2.

徐雨村譯,2014。 〈第三章: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理論〉 。收錄於《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 。

Week 3

研究計畫設計與撰寫

指定閱讀: 37 1. Sydel Silverman, 1991. “Writing Grant Proposals for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Current


Anthropology 32(4): 485-489. 2.

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第一章。台北:群學。

Week 4

田野調查理論視野 2

指定閱讀: 1. 《南海舡人》 緒論〈本調查的主題、方法與範圍〉。 2.

張雯勤,2006。〈遇見田野,遇見官僚體制〉。收錄於郭佩宜、王宏仁主編。2006,《田野的技藝:自

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

Week 5

田野倫理(Ethics)

指定閱讀: 1.

劉紹華。2012。倫理規範的發展與公共性反思:以美國及台灣人類學為例。文化研究 14: 197-228。

2.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響。考古人類學刊 84: 77-110。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Statement on Ethics (美國人類學對人類學倫理的公告): http://www.aaanet.org/stmts/ethstmnt.htm

延伸閱讀: 1.

謝世忠。1987。 〈民族誌道德與人類學家的困境:台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完人、超人與護權 –

人類學的倫理迷思〉。當代 20: 20-30。

Week 6 國定假日 Week 7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在「城市」做田野 指定閱讀: 1.

余光弘。1996。 〈參與觀察與參加觀察:以蘭嶼經驗為例略論參與觀察的階段與深度〉 。國立台灣大學

考古人類學刊 61: 122-135。 2.

Pardo, Italo and Prato, Giuliana B. 2016. “Introduction: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Anthropology in the City,” pp 1-28. In Anthropology in the City: Methodology and Theory, edited by Italo Pardo and Giuliana B. Prato.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延伸閱讀: 1.

Robert M. Emerson et al., 1995. “In the Field: Participating, Observing, and Jotting

Notes,” from their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2.

James, Allison. 1999. “Learning to be Friend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mongst English 38


Schoolchildren.” In Being There: Fieldwork in Anthropology, edited by C. W. Watson. Pp 98-120. London, Sterling, Virginia: Pluto Press. 3.

*Lee, Jo and Ingold, Time. 2006. “Fieldwork on Foot: Perceiving, Routing, Socializing.”

In Learning the Field: Space, Place and Context in Anthrop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Berg.

Week 8

田野筆記:田野資料採集與紀錄

指定閱讀: 1. 《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ch3-4 2. 《質性研究》ch5 參考閱讀: 1.

Jean Jackson, 1990. “’I Am a Fieldnote’: Fieldnotes as a Symbol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Roger Sanjek, ed., Fieldnotes: The Makings of Anthropolog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3-26. 2.

Robert M. Emerson et al.

1995. “Fieldnotes in Ethnographic Research,” from their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16.

Week 9

期中考週 (田野實作)

Week 10

民族誌影展紀錄片欣賞與討論

Week 11

訪談形式與技巧

這週主題為田野深度訪談的問題設計及訪談技巧,課堂並會討論正式與非正式訪談對人類學田野工作的重 要性。同學必須利用這週閱讀與上課討論所得資訊,設計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訪談問題,此為期中報告 的一部分。 指定閱讀: 1.

李慈穎,2007。〈女同志成家路迢迢: 如何深化提問〉。收錄於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

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2.

劉惠純,2007。 〈解開空服員的黑盒子: 轉化提問、深入訪問與分析編碼〉 。收錄於謝國雄主編。2007,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延伸閱讀: 1.

Bernard, Harvey Russell. 2011 (5th edition). Chapters 9-11 (pp 210-317). In Research Methods 39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Pp 109-145. Plymouth: AltaMira Press 2.

Anderson, Kathryn and Dana C. Jack. 1991. “Learning to Listen: Interview Techniques and

Analyses.” In Women’s Worlds: the Feminist Practice of Oral History, edited by Sherna Berger Gluck and Daphne Patai. Pp 11-26.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3.

Weiss, Robert. 1994. “Interviewing.” In Learning from Strangers: The Art an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ies. Pp 61-119.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4.

Lee, Raymond M. 1993. “Asking Sensitive Questions: Interviewing.” In Doing Research on

Sensitive Topics. Pp 97-118. London: Sage.

Week 12

研究者角色:人群互動與性別關係;信任與敏感議題

這週主題為田野進行時研究者與田野地人群的互動,我們將討論研究者的性別、年齡等個人特色與背景如 何影響田野工作的進行,以及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間的信任關係,尤其當談話、訪談的內容牽涉到對研究者 或被研究者而言較敏感的話題時,研究者應當如何提問與應對。 指定閱讀(暫): 1.

2012.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Antonius

C. G. M. Robben and Jeggrey A. Sluka.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ing. 2.

1995.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Ch5

4.

郭佩宜,2006。 〈我不是「白人」 :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 。收錄於郭佩宜、王宏仁主編。2006, 《田野

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

Week 13

從田野筆記到民族誌書寫 1:資料編排

指定閱讀: 1.

Robert M. Emerson et al., 1995. “Pursuing Members’ Meanings,” from their Writing

Ethnographic Fieldnot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39-141. 2.

Rena Lederman, 1990. “Pretexts for Ethnography: On Reading Fieldnotes,” in Roger Sanjek,

ed., Fieldnotes: The Makings of Anthropolog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71-91.

Week 14

從田野筆記到民族誌書寫 2: 田野中的自我與「反身觀察」(Self-Reflection)

指定閱讀: 40


1.

潘英海,〈田野工作的「自我」:從馬陵諾斯基的《日記》談起〉。

2.

Bacchiddu, Giovanna. 2004. “Stepping between Different Worlds: Reflection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Fieldwork.” Anthropology Matters 6(2): 1-9. 延伸閱讀: 1.

Crapanzaro, Vincent. 2012. “At the Heart of the Discipline: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Fieldwork.” I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Antonius C. G. M. Robben and Jeggrey A. Sluka. Pp 547-562.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ing. 2.

Gardner, Katy. 1999. “Location and Relocation: Home, ‘the Field’ and Anthropological

Ethics.” In Being There: Fieldwork in Anthropology, edited by C. W. Watson. Pp 49-73. London, Sterling, Virginia: Pluto Press.

Week 15

從田野筆記到民族誌書寫 3: 詮釋與呈現(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指定閱讀: 1.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第一章、第二章。台北:桂冠。 2. 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第二章。台北:群學 延伸閱讀: 1.

Becker, Howard S. 1998. “Imagery.” In Tricks of the Trade: How to Think about Your Research

While You’re Doing It. Pp 46-57. Selections from “Image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Eriksen, Thomas Hylland. 2006. “Narrative and Analysis.” In Engaging Anthropology.

Oxford: Berg. Week 16

當代人類學田野方法論的新視野

指定閱讀: 黃應貴。2008。《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第 14&15 章。台北:三民。

Week 17

田野成果分享與課堂總結

延伸參考閱讀: 1.

Agar, Michael H. 1996. “The Ethnographic Research Proposal.” In The Professional

Stranger: An Informal Introduction to Ethnography (2nd edi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

Clifford, James and Marcus, George E. (eds.)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1


Week 18

期末考週 使用教材

參考書目 Textbook & references:(酌列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書名、出版書局等資料) 民族誌參考: 1.

奈吉爾.巴利。2001。 《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 〈翻譯自 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Notes

from a Mud Hub, by Nigel Barley, 2000, Waveland Press〉。台北:商周。 2.

奈吉爾.巴利。2002。《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返多瓦悠藍》。台北:商周。

3.

劉紹華,2013。《我的梁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台北:允晨。

4.

黃樹民,2011。《林村的故事》。

5.

吳燕和,2006。故鄉、火車、田野:人類學家三部曲。台北市:時報。

6.

蔡政良,2009。《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我和我的那些都蘭兄弟們》。玉山社。

7.

黃中憲譯,2007。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Watching the English)(K. Fox 原

著)。臺北巿:貓頭鷹。

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1. Pardo, Italo and Prato, Giuliana B.(eds.) 2016[2012]. Anthropology in the City: Methodology and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 Geertz, Clifford 著、楊德睿譯。2007。《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 3.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台北:桂冠。 4. Robben, Antonius C. G. M. and Sluka, Jeffrey A. (eds.) 2012.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second edition).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ing. 5. Eriksen, Thomas Hylland. 2006. Engaging Anthropology. Oxford: Berg. 6. 郭佩宜、王宏仁主編。2006,《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 7.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8. Uwe Flick 著、李政賢等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 五南。 9.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4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