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東大學「東台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灶咖的跨域創造」計畫

Page 1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第 2 年計畫】 計畫申請書

計畫名稱

東台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 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申請學校

國立臺東大學

計畫主持人 姓名

曾耀銘

單位/職稱

校長

聯絡人姓名

李玉芬

單位/職稱

人文學院/院長

聯絡人電話 (公)089-517422 聯絡人 電郵地址 申請學校地 址

Stefan73117@nttu.edu.tw

傳真 號碼

089-517634

95092 臺東市大學路二段 369 號

申請日期: 105 年 10 月 15 日

1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第 2 年計畫】 計畫摘要表 一、「跨域共創」主題及目標 1. 建構地方知識 以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反思「臺東」作為多元文化生活現場的價值。 2. 落實文化行動 以「飲食有文化、文化在飲食」作為在臺東從事多元文化體驗的途徑。 3. 實踐社會公義 培養「社會企業精神」面對社會問題 二、「跨域共創課程」之規劃 1. 第一期認識地方: 以「全球化與地方發展」和「東台灣文化專題」的概念出發,帶領修課同學對本計 畫有一統整之基礎認識及對話平台 2. 第二期服務地方: 以「非營利組織」和「‘avuwan 人文實踐」為基礎,架構本年度課程,並由四系所 組成跨領域服務團隊,進入地方、服務地方。 3. 第三期共創地方: 以「公民與社會運動」和「創意產品設計與製作」為積點,善用文字、影像、聲音 等工作營隊,結合地方需求共創地方榮景。 三、「實作模擬場域」之規劃 包括 1)灶空間-有灶、窯、火箭爐;2)咖空間-有咖啡熱食吧台、桌椅及餐飲、上課、 活動空間。 四、預計開設跨域共創課程及預期成果摘要表: 學 參與課程之其他領域 開課 生 系所及教師姓名(如跨 系所 人 校合作請另說明學校 數 名稱) 第二期預計開設課程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場域名稱、 位於校內或校 外、其他說明)

跨域共創課程 層級別

課程/ 工作營 名稱

1. 基礎社會關 懷認知及個案調 查與分析課程/工 作營

全球化與地 方發展

公事系

50

柯志昌

‘avuwan 灶咖

南島社會與 文化

公事系

50

林靖修

‘avuwan 灶咖

公事系

50

葉淑綾

‘avuwan 灶咖

公事系

50

劉麗娟

‘avuwan 灶咖

公事系

50

蔡政良

‘avuwan 灶咖

新移/住民 文化與適應 社會福利服 務 多元族群與 文化

2


臺灣民間文 學 美感

華語系

50

簡齊儒

‘avuwan 灶咖

美產系

50

卓淑敏、張溥騰

‘avuwan 灶咖

田野采風

音樂系

50

何育真

‘avuwan 灶咖

合唱─大地 之歌

音樂系

50

張玉胤

‘avuwan 灶咖

A.

數量方面:預計每年產生 10 個創作/作品集、1 個創意實例、修 課人數 200 人、消費人數達 5,000 人、社會企業收支損益平衡。 預期成果摘要 B. 品質方面:分為三部分進行效益評估;授課教師的課程學習評估 消費者的意見達成正向回饋、社會企業經營獲得媒體報導與社會 企業、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的具名推薦。 預計開設課程 非營利組織 公事系 50 劉麗娟 ‘avuwan 灶咖 與社會企業 公民社會運 公事系 50 張育銓 ‘avuwan 灶咖 動 2. 跨域技術研 經濟文化與 公事系 50 林靖修 ‘avuwan 灶咖 發展 習及創意思考與 問題解決課程/工 東臺灣文化 華語系 50 董恕明、李玉芬 ‘avuwan 灶咖 作營 專題 知識性 插圖

預期成果摘要

3. 實作專案及 駐校社會型企業 家/非營利組織專 家參與課程/工作 營

美產系

50

卓淑敏

‘avuwan 灶咖

原住民 音樂系 50 余錦福 ‘avuwan 灶咖 樂舞 A. 數量方面:以社會問題的解決為導向,提出 5 個提案計畫 B. 品質方面:提案計畫進行公開的成果展示、提案計畫送交公部門 或非營利組織爭取實踐的機會與資源、獲得媒體正面公開報導及 評價。 預計開設課程

紀錄片 製作

影像敘事 華語文策展 與實務 創意書寫與 應用

公事系

50

蔡政良

‘avuwan 灶咖

華語系

50

簡齊儒

‘avuwan 灶咖

華語系

50

董恕明

‘avuwan 灶咖

華語系

50

董恕明

‘avuwan 灶咖

3


數位出版 環境藝術行 動 與實踐 展覽策劃與 實務 應用音樂─ 樂團 唱奏

美產系

50

卓淑敏、張溥騰

‘avuwan 灶咖

美產系

50

卓淑敏、張溥騰

‘avuwan 灶咖

美產系

50

卓淑敏、張溥騰

‘avuwan 灶咖

音樂系

50

廖克紹

‘avuwan 灶咖

公事系 華語系 張育銓、董恕明、卓淑 50 ‘avuwan 灶咖 美產系 敏、何育真、劉麗娟 音樂系 公事系 ’avuwan 灶 華語系 張育銓、董恕明、卓淑 咖」lecture 50 ‘avuwan 灶咖 美產系 敏、何育真、劉麗娟 (二)* 音樂系 公事系 ‘avuwan 灶 華語系 張育銓、董恕明、卓淑 咖 lecture 50 ‘avuwan 灶咖 美產系 敏、何育真、劉麗娟 (三)* 音樂系 A. 數量方面:2 個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案、1 部記錄專案執行的紀錄片、 三部與台東地區社區(部落)合作的紀錄片、三場藝術展演、與 社會企業合作至少 6 次,開發「’avuwan 灶咖」專屬食器至少 10 預期成果摘要 件/組 B. 品質方面:推動專案宣傳,與社會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對 臺東社會的具體回饋與互惠。 附註:南島社會與文化、新住民專題、’avuwan 灶咖 Lecture(一)等三門課為配合計畫「跨 域共創新開整合課程」 ‘avuwan 灶 咖 lecture (一)*

五、第一期計畫的優異成果 (一)全國大專校院第一家由師生自營的社企咖啡店。 (二)臺東唯一全面提供公平貿易咖啡與南非國寶茶的地點。 (三)突破校園餐飲空間外包的制度,營造食安教育的友善空間。 (四)突破校園景觀與空間的規劃窠臼,與原住民族部落與藝術家合作建構自然材質的 灶空間,並擁有師生共同協力合作的窯、灶、爐。 六、第二期計畫的跨域創新 (一)課程與活動跨越人文學院,連結師範學院、理工學院,擴大跨域效應。 (二)深化在地連結,參與在地組織,並延伸服務在地的範疇。 (三)鼓勵學生成立社團,培力為師生籌組灶咖經營管理委員會的基礎。

4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第 2 年計畫】 計

壹、申請學校介紹 一、當我們同在一起─禮納布沖積扇上的’avuwan灶咖計畫 國立臺東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位於臺東縣利嘉溪沖積扇上,此處為卑南 族 Kasavakan(建和)部落傳統領域 dinapur(禮納布;多蛇之地,是族人早年 放牧、耕植的場域)。“’avuwan”為卑南族語「用三石堆烹煮、有灰燼的地方」, 我們在此燃起翻轉教育的希望之火,並引進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的理念,透過跨 領域及與在地互為主體式的認識和學習,達成共創社會的終極目標。

「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計畫」 (以下簡稱「本計畫」)秉持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之精神,自民國 104 年 8 月施行以來,已陸續藉由與在地社群連結、族群知識運 用、協力造屋等方式,於校內完成跨域教學空間─灶與咖空間之硬體設施。此外, 本計畫以「食物」作為認識東臺灣多元文化的媒介,與「春一枝」、「嘉蘭部落 媽媽幸福麵包坊」等社會企業或部落合作於咖空間販售,開設「空間勞動美學」 等跨域課程,辦理「木椅」、「陶鍋」製作等工作坊,舉辦「社會企業」研討會、 座談會以及 2016 臺東詩歌節─食光狂想曲、阿米斯音樂節等藝文活動。第一期 計畫的施行,逐漸讓東大師生及臺東地區諸多社群與民眾了解計畫內涵,以「飲 食有文化,文化在飲食」形塑東大’avuwan 灶咖的「品牌」精神。本計畫將在結 合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體察多元文化與在地知識的脈絡下,與在地社群互為主 體的方式,持續「建構地方知識」、「落實文化行動」與「實踐社會公義」。 臺東是臺灣這座島嶼上原住民族族別最多元的縣分,有屬於海洋的達悟/ 雅美族(Tao/Yami),位在山海之間的阿美族(Amis/Pangcah),以及從平 原而高山的卑南族(Pinuyumayan)、魯凱族(Rukai)、排灣族(Paiwan)、布 農族(Bunun)和噶瑪蘭族(Kavalan),亦有漢人(閩南、客家、外省)和新住 民(越南、泰國、印尼等)。大家在此生活,不同的族群的往來互動,有合作交 誼,亦有征戰衝突;隨著時日流轉,成就了後山文化的多樣性。因此,以臺東作 5


為學生學習多元族群文化與山海自然資源之場域,確實能將「在地文化」、「社 會關懷」、「綠色永續」與「多元創造」等課題,自然而然地融入在課程設計中。 本校擁有絕佳的地理與人文條件,可透過多元族群傳統知識、文化及教育方式, 與現行大學教育體制進行一比較、轉化與創造性的對話。

二、生活的文化,文化的生活─具在地性和原創性的「跨域共創」 本校作為臺東縣境內唯一一所大學,長期以來對臺東在地的投入不遺餘力, 全校無論在人文、師範與理工學院,有許多教師長年從事東臺灣相關研究計畫及 在地服務。學校除了提供對臺東在地學子的獎助鼓勵與協助,其中亦 392 位原住 民同學選擇本校就讀,而全校有 95%來自外縣市的同學,這些來自各地的東大同 學,無異也是臺灣社會族群多元樣貌的縮影。執行本計畫主要推動者的人文學院, 在第二期計畫中將積極地和師範學院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理工學院資訊管 理學系和生命科學系進行合作,促成全校跨域共創之教學社群。 人文學院長久以來,秉持追求善美公義的人文精神,以全球的視野,在地關 懷的行動,構築博雅通才的全人教育。本院學術特色立基於「全球與地方」之基 礎,從「東臺灣」文化出發,及於「南島」文化;透過「兒童文學」、「語文」、 「身心整合」和「藝術展演」等專業發展,強化新興學科與文化、社會、經濟… 等面相的關連性。特別因為本校目前僅有三個學院,人文學院系所組成本身便具 跨領域的特色,以一般大學而言,有屬於文學院的「華語系」、「英美系」、「兒 文所」;社會科學院的「公事系」,屬藝術學院的「美產系」與「音樂系」以及 屬於體育學院的「心動系」,所以,在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內進行跨域等同於西部 一般大學跨了四個學院,善用師資、課程及校內外資源的整合,促進學術交流, 使本院在「區域特色」與「南島文化」研究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長期以來致 力的方向。「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 造」計畫,即是藉由「食物」作為與東台灣文化交流對話的起點,進而發展出具 有在地性和原創性的「跨域共創」 。本計畫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負責整體統籌, 結合華語文學系、美術產業學系和音樂系等相關系所師生共同執行。 (一)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6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除有大學部,並包括三個碩士班(公共事務研究碩士班、 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和碩士在職專班),此為全國唯一的系所,強調落實跨界整 合與社會創新參與的精神。教師專長涵蓋政治學、地理學、環境工程、公共管理、 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尤其將東臺灣與南島作為主要研究與實踐的區域。在課 程上透過公共事務、文化實踐和文官三個課程模組,將理論與實踐能力緊密連結, 培養學生在非營利組織或公部門都可發揮之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內涵,探索跨界 連結應用的技術及方法,進而產生具社會影響力或互惠經濟價值的成果。公共與 文化事務學系 12 位教師中,分別有同仁在秘書室、人文學院和南島文化中心等 單位擔任主任秘書、人文學院院長和南島文化中心主任等要職,對於本計畫的推 動,可為人文學院及跨單位之間的協調與規劃,提供助力。此外,由校長擔任 計畫主持人,院長任主要規劃者,對本計畫的空間取得與教師人力資源的互通 可獲得來自校方與院方的全力支援。 (二)華語文學系 本校華語文學系長期致力於「華語文」於語言、文化、文學和教學相關之 理論建構與實務運用,強調華語文在教與學方面的「多元化」、「在地化」及「國 際化」。教師專長以文化、文學、語言與華語教學為主,尤具「在地文學與文化」 的關懷與素養。華語文學系系主任張學謙教授為語言學專家,長期關注弱勢語言、 多語教學、語言政策……等議題的走向及發展;傅濟功教授為臺東縣外籍配偶協 會理事長,教學之餘,投入臺東新住民工作不遺餘力;許秀霞老師為臺東美濃村 人,專長雖在古典文學與文化,因其「客家媳婦」身分投入客家禮俗的研究,成 果豐碩;董恕明老師為臺東在地「一胞半」(漢族+卑南族),專長所學與卑南 族下賓朗部落之間,有緊密的互動,近年與音樂家蔡盛通教授創作《逐鹿傳說》、 《蘭嶼希婻》和《大師的行腳》等歌劇,與公事系蔡政良老師合作拍攝《最靠近 太陽的地方》及《有一條路》微電影;簡齊儒老師透過踏查東台灣民間信仰與傳 說,採集訪談老行業、達人師傅,累積許多珍貴的一手資料,將其轉化為服務地 方的公共財。系內開設「東臺灣文化專題」、「原住民文學」、「臺灣民間神話 傳說與信仰」、「華語文策展與實務」等課程,深化學生認識臺東在地人文進而 認識華語文的區域特色發展及文化紋理。 (三)美術產業學系 美術產業學系以培育多元的美術創作、整合資訊科技與藝術的專業,結合發 展圖像與數位產業,融合東臺灣原住民圖像藝術產業為教育目標,主要培養學生 具備教材設計及出版產業規劃能力、圖像與數位創作產業化能力、整合資訊科技 與藝術的專業能力,以及多元的美術創作專業能力,並以圖像創作與數位設計為 座標,以藝術服務學習為核心,將學理落實於實務層面。美術產業學系自美勞教 育學系轉型以來,除掌握既有的美術專業推廣美感教育,並將其運用於公共藝術 及產業。2014-15 由林永發主任負責執行「教育部的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 驗計畫—東區美感教育大學基地」計畫;多年來卓淑敏老師帶領「南島文創工作 室」學生團隊,善用南島文化的元素,從事各面向的藝術創作,建立傳統與創意 的平台;張溥騰老師於「動畫工作室」中,結合數位設計成功形塑美術產業;林 昶戎老師負責「整合設計與藝術工作室」以陶藝、金工、琉璃等手作品,作為產 7


品設計的媒材與發想。美術產業學系長期以來,於產品設計、繪本、動畫、紀錄 片等藝術形式與地方農業、服務業或文教界的合作,均獲得諸多佳評。 (四)音樂學系 音樂學系於 2006 年從音樂教育學系轉型為音樂學系,101 年成立音樂碩士 班,以培育音樂專業人才為主、音樂教學與研究為輔的音樂基礎人才培育科系; 同時,為結合及應用在地文化資源,特別將音樂人才的培育內容,加入台灣原住 民的音樂人才和當代音樂科技能力之培養,規劃台灣原住民音樂化和音樂數位媒 材應用等課程,期許在音樂專業、教學、產學合作以及創作、研究人才之培養均 能發展,成為具有音樂特色的人才培育科系。音樂、人文、藝術、科技的整合的 研究,是未來發展所具有的競爭的優勢。而東部地區多元的族群,提供了音樂文 化研究地利之便,有關音樂學的研究、原住民的音樂人才培育等,均是其他大學 所無可比擬;配合學校的發展,與東部文化休閒產業的需要,招收具有音樂專長 之原住民學生,發展原住民的音樂人才。

貳、「跨域共創」主題說明 一、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近年來,使用「多元文化」一語,常是將差異視為文化資本,透過對過往或 瀕危文化元素的懷舊再製,激起對文化的消費,這樣的策略,往往同時以「分享」 與「認同」等詞彙包裝,更加擴大了市場競爭、貧富差距以及衍生出文化商品化 的問題。本計畫立基在「批判性多元文化」的觀點,期望從東臺灣文化多樣性的 現實出發,以東臺灣的飲食為中介,將具體的文化觀察與批判,落實在日常生活 的實踐中,使本校成為對在地知識、多元文化、社會參與及藝文展演的實作場域 與交流平台。 二、計畫目標 (一)深耕地方知識:以「臺東」作為「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反思的現場 本計畫秉持著教育的精神在:「明瞭社會權力的運作,如何型塑他們的生活 與學習經驗,讓學習者能從結構性的分析觀點,思索權力資源如何重新分配,能 為追求社會正義而抗爭努力,找到抵抗壓迫的解決之道。」即便面對在「多元文 化」概念中出現的歧出,如國慶大典上的「邵太太打卡,阿薩布魯哥,被嚇得跑 走啦」十六字「箴言」,本為使「國人方便」認識法定的原住民十六族,結果卻 在在凸顯了隱身在「多元文化」名目下,擁有權力之人的無知與無禮,雖就在這 些歧異、衝突與不確定中,確是增加了人與人彼此溝通的難度,卻也帶來對「多 元文化」深入反思的契機。 本計畫在 104 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設跨域課程《飲食人類學》(層級一),便 以臺東地區多元族群文化為基礎,以飲食為主軸,藉由參訪本校鄰近部落和社區, 了解族群身份建構與身體感官經驗之關聯,如從茶葉、水稻、檳榔與荖葉等食材, 理解臺東的農作生產和農業地景。另也從因觀光產業發展而聞名的米苔目、臭豆 腐等店家,進行對觀光行程中飲食全球化和在地消費品味的論述。除此之外,更 從飲食作為世界遺產視角切入,了解其文化詮釋和爭奪,拓展學生視野,同時結 8


合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等觀念,帶領學生參訪在地小農及具有社會企業或友善消 費模式之店家,認識永續農業、土地環境資源、公平貿易等消費正義的課題。同 一學期,由美產系與公事系老師合開之「空間的勞動美學」(層級三)則是從東 大校園對「灶」空間的建置中,引進校園外部的資源,不論是卑南族祭司、魯凱 族的工匠、阿美族的藝術家與族人工作團隊,或是「樸門」系統的在地工作者, 大家都在「灶」形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讓東大師生由「作中學」裏經驗到「多 元文化」的價值與義意。 當臺東近年在公部門大力推展觀光事業下,固然增加了臺東的「曝光度」和 「產值」,卻也因忽略在地脈絡紋理,為臺東人的日常生活帶來各種有形與無形 的干擾,不論是旅館民宿林立、土地價格飛漲、交通往返一票難求,抑或是強調 「慢活」、「悠閒」和「退休好去處」的臺東想像,這些都儼然成為外界凝視臺 東在地生活的視(死)角。因此,透過課程,讓學生近身體驗臺東人的生活不僅 僅只是「慢活」、「悠閒」和「退休好去處」,亦能藉由食物深入了解東臺灣多 元文化的底蘊及其深層結構,進而從中建構具反省性的地方知識。 第二年的計畫將延續本計畫核心價值,藉著跨域課程、工作坊、座談會、藝 文展演等形式,使學生與東臺灣在地社群保持良好的互動;並與地方以「互為主 體」的方式,翻轉教學場域,以「在臺東的學習者」位置,更好進入在地社群及 了解其文化脈絡的機會,接受地方知識的灌溉洗禮,以趨近全貌式觀點(holistic points of view)進行對多元文化的反思與現況之批判。 (二)強化在地行動:以「文 化作沃土,藝文結花果」作為服務 地方的進路 在第一年的計畫中,強調以以 「飲食文化」為中界,走進地方認 識地方,進而期望踐履「建構地方 知識」的目標。因此為落實進入在 地與社群的行動,104 學年度第二 學期《田野方法》課程(層級二), 即以介紹人類學田野工作的意義、 價值和複雜性,讓同學以實地參與 觀察和深度訪談的田野方法來認 識和紀錄臺東地區的多元文化,引 起學生發掘、記錄和述說在地故事 的熱情。藉由人類學家運用田野方法在未曾相識中尋求頓悟的能力,教育學生進 入臺東多元文化場域後,不單是吃吃喝喝走馬看花,而是能在與人群互動的過程 中,產生反身性(reflexive)的思考。經過一學期的授課,學生在自行尋找如: 原住民族部落青年會、鐵花村、傳統市場、自然農法業師、地方小農……等田野 報導人的歷程中,運用訪談和參與觀察方法收集資料,無形中已深化對臺東多元 文化的認識。由此形式產生的人際網絡連結,學生將其置於公事週(2016 年 5 月 9 日至 15 日)活動中,供全校師生及相關單位參觀指教。 9


同年開設「華語文策展與實務」課程(層級三),結合東大’ avuwan 灶咖 計畫「飲食有文化,文化在飲食」的精神,以辦理「2016 年第五屆臺東詩歌節─ 食光狂想曲」作為此課程的總結性成果,此活動與台灣好基金會─鐵花村、台灣 文學館、下賓朗部落、外籍配偶等單位合作,讓地方、文化、飲食與詩歌融於一 爐,實踐以「藝文」服務地方的初衷。 本計畫在第二年,除繼續以「飲食有文化,文化在飲食」作為認識地方知識 與日常生活實踐的起點,並將更進一步以「文化作沃土,藝文結花果」為服務地 方的進路;預計在 105-2 學年辦理的「’avuwan 藝術節」,即以「’avuwan 人文 實踐」課程,集結華語系、美術系、音樂系和公事系師生,以及在地的人才與資 源,規劃一系列文學、藝術、樂舞、影像……之藝文展演活動。同時將開設相關 工作坊,促使學生對食安、食農、消費倫理與消費正義具備高度的反思及行動力。 一方面藉著扶植小農,改變自身飲食與消費的習慣,積極參與學校週邊有機農戶 的勞動,共享知識與勞動的成果,另一方面,透過「飲食」認識多元文化以及找 到多樣化的形式去展現此「素材」,進而達成從認識、服務與共創地方的目標。 (三)落實社會公義:深化「社會企業精神」應變時代課題 社會企業家與過去社會工作者的不同點在於集合資源、重視成本、追求效率 和目標導向,不再依賴外界捐助的弱勢形象,而以企業化的方式,長遠地解決社 會問題。如此嶄新的經營模式,本計畫試圖透過以食物為媒介,將本校現有閒置 空間進行再利用,經師生、在地人才和業界人才的共創,方使社會企業與公平貿 易理念得以推動與實踐。理念的推動並非一朝一夕即可達成,觀念的推廣與釐清, 仍須本校與在地社群於不斷的折衝磨合中前進。因此,在第一期計畫執行期間, 即於 104 年學年度第一學期,舉辦七次「Muzanngi‧星光市集」,邀請本校鄰近 社群與單位共同參與,提供場域進行在地食物,如:原住民族阿拜、鹿野客家小 點心、新住民姊妹自製點心、卑南族下賓朗部落自製飲品等販售;也提供學生進 行各式才藝表演、手工餅乾製作與美術作品展等活動。在此階段,主要在嘗試將 社會企業的理念以實際行動取代課堂授課的方式,期待未來開設相關課程時,會 讓學生獲致理論與實作兼具的學習成效。 此外,本計畫於 104 學年度開始, 將原員生消費合作社之空間改造成為 符合本計畫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理念 的「咖空間」。第一學期首先以魯凱族 達魯瑪克部落傳統食材「阿拜」進行販 售,並且透過各式活動,如:有獎徵答、 抽獎、灶咖 Logo 競圖比賽等,提昇本 計畫與本校師生之互動;第二學期則開 始進行自製產品販售,由本計畫團隊共 同挑選符合「灶咖精神」核心目標的在 地食材,以及與世界展望會合作的排灣 族嘉蘭部落媽媽愛心烘焙坊之產品販 售。搭配計畫官網與社群網站的宣傳, 傳達食品教育安全、社會企業與公平貿 10


易等理念。在這些過程中,本計畫亦與業界知名的社會與友善企業達成合作夥伴 關係,如:生態綠咖啡、春一枝誠信商行,試圖建構社會企業平台的雛形。104 學年度執行的活動成果,已在相當程度上促進本校師生對於計畫的了解,在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以《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跨域課程(層級二),讓本校 學生搭配社會企業課程理論與實作的施行,預期透過社會企業理念進行思考與解 決社會問題的方法,達到學生在未來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基本專業與能力。 三、傳遞的社會價值 透過「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的計畫推動,所欲傳遞的社會價值如下: (一)多元文化在地動能的開展:飲食多樣性是文化多樣性的礎石 一個阿拜(排灣語、卑南語)、一顆野菜水餃、一尾白毛魚,包覆著吃下去 的不僅僅是菜和肉,而是長久以來東臺灣各原住民族與山海共生共榮孕育出的傳 統智慧和社會慣習;一匙沙嗲醬、一盤薑黃飯、一卷河粉,翻攪的不只是「南太 平洋的風」,更是飄洋過海在地生根的鄉愁與盼望;一碗魯肉飯、一口酸菜湯、 一份大魯麵,品嚐的不止是「越過黑水溝」或「反攻大陸」的能量,而是「我們 都是一家人」在這塊土地上奮鬥打拼的動力。 本計畫自 104 學年度執行以來,即以多樣化的東臺灣飲食,提供師生有別於 本校其他供餐地點的食材,同時藉由與在地小農、社區、部落舉辦講座及工作坊 等活動,提供「住在地、吃在地、享在地」的交流實作與互助分享的平台。「飲 食」終只是第一步,本計畫預計於 105 學年度開始,透過與社群共同打造教學場 域的方式,讓學生「有意識」的走進東臺灣文化多樣性的生活現場,在與人群的 交往互動中,深刻理解食物所呈現的情感、美感、社會與文化意義,使其進一步 反思並促進對於自身母體文化的實踐。 (二)善用在地知識翻轉教育現場:大學與地方互為主體的友善連結 分享是建立人與人關係、人與土地關係的重要關鍵,透過在本計畫一方面 建立起師生之間分享食物,以及從食物生產、流通、烹煮、食用等歷程所涉及的 生活、知識、社會、文化與審美議題。藉由引進臺東小農的農產品,以消費取代 捐款、以參與取代憐憫、以共同勞動取代指導、以共享取代獨享。在課程中傳遞 社會企業精神,共享農作物的勞動歷程,共同設計菜單與傳達真食物的健康概念, 將「社企」的理論與實務在此場域進行整合,發揮大學的社會責任。同時,透過 師生參與’avuwan 灶咖空間建置、有機農作栽培及消費在地小農農產品的歷程, 建立起學校與在地部落、社區、社團之間的關係,使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教室」, 「在臺東」本身即是對一種位置與視野的省察,學習的材料亦不僅止於「教科書 上的知識」,同時還有「建構中的空間」與「仍在呼吸著的傳統智慧」。 東大’avuwan 灶咖的出現,提醒人與土地、自然、文化的連結,從購買臺東 小農的農作物中,除了符合住在地吃在地縮短食物里程,減少碳排放量之外,這 樣的消費模式也有機會促進更多離鄉的中壯年人願意回流臺東從事農業。學生參 與部分有機農作的勞動,體驗與學習傳統環境智慧中人與土地的關係。引進公平 11


貿易咖啡,與在地小農及第三世界國家小農,擴大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下,互惠 經濟的發展空間。 (三)邊緣的異質性:地方知識介入社會的文化實踐 2009 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屏花東等縣,2016 年夏日「尼伯特」颱風「獨 惠」臺東成了「護國神山」之側的「護國神縣」,10 月在慶祝「中華民國生日 快樂」的同時,臺東再次抽中天神的彩卷,在連日暴雨中,從平地、緩坡到山地, 有些是「我家門前有黃河」,有些則是「後面是土石流」。颱風、地震對花東人 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生命中的風雨,這是「不一樣的地理環境」生養著 一群人。出生在臺東的「外省第二代」作家師瓊瑜在〈棄民〉1一文中說到: 幾年前,我到延平山區的布農部落拍攝紀錄片,一個曾經在政大就讀的布農 勇士告訴我,因為面貌黝黑、輪廓深刻,講起國語怪腔怪調甚至還不會聽講 台語,有一天在台北街頭被尋找脫逃外勞的警察帶回警局去,為了證明他的 確不是脫逃外勞,勤於抓外勞的警官開始嚴肅地考他問題,第一道題是要他 在警局裡唱國歌,布農勇士挺直背脊面容肅穆像在山裡參加升旗典禮般莊嚴 神聖,聲音宏亮地一氣呵成唱罷國歌,警察開始除去了一點戒心,接下來又 考他第二題,四維八德是什麼?布農勇士不加思索倒背如流地回答了正確答 案,這下警察更卸下了絕大部分的心防,接下來他可能又問了澎恰恰是誰, 宮雪花是誰的問題,最後終於相信了他不是外勞而是台灣人,所有在場的布 農鄉親不是憤怒不是怨懣,反而是笑得東倒西歪,因為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 自己身上啊,你還能怎麼樣呢?只好笑自己,也笑北部人和西部人。然而聽 得同是後山來的小孩我,心裡發毛不寒而慄。 在「後山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師瓊瑜以布農族人的遭遇為例,說明後 山(臺東)/西部/北部人的「差異」,一般不是常說「我們都是一家人」?事 實上是「有不一樣的人」,因為不一樣,所以才會「特別」需要這種「邵太太打 卡,阿薩布魯哥,被嚇得跑走啦」的「阿薩布魯」十六字「箴言」。而本校作為 臺東縣唯一一所大學,除肩負學術研究之責並與在地社群之間保持著尊重與友善 的關係,藉由學習、服務、分享和承擔,協力共創與共榮地方。臺東長期以來因 在「偏鄉」,政治、經濟、行政資源的城鄉落差使之「理所當然」成為相對弱勢。 然而臺東卻擁有得天獨厚且豐富的多元文化資本,本計畫便以「飲食」為策略, 透過認識與建構地方知識的過程中,善用它邊緣的異質性,形構與現代主流知識 對話的場域。讓地方知識與學院知識相在交流、折衝、對話和磨合的過程中,提 供學生知識成長與實踐的機會,讓臺東大學師生在校內實踐消費正義、提升學生 對社會企業的參與和實作能力,培養更多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的現代公民, 讓「’avuwan 灶咖」成為臺東大學與臺東地方資源與資訊互惠、互助的公共平台, 展現「不一樣」的「東臺灣價值」。

1

參見師瓊瑜《寂靜之聲》 ,臺北:聯合文學,2005 年出版,頁 203—204. 12


四、預期解決的問題 透過「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的計畫執行,預期解決的問題包括: (一)建立認識在地文化的平台推動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的理念 本校位於臺東市郊、利嘉溪沖積扇旁,校地周遭皆為農地,因此在生活機 能方面略顯不足,因此師生用餐的需求往往不是仰賴校內委外承包的廠商,就是 得驅車前往市區。對此,本計畫首先引進學校周邊原住民族部落及社區之特色食 材,如:阿拜、野菜水餃……等;後續則依循本計畫宗旨,採用符合食安與在地 食材進行自製餐點的供應,一方面提供本校師生多樣化的餐飲選擇,另一方面也 進行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的理念推廣。 (二)審視生產與消費脫節的問題,落實合作分享的價值 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缺一不可,本計畫透過灶咖兩空間連結在地知 識,並由跨域課程的施作,讓本校師生共同認識在地多元文化知識,進一步發現 平時對於「食物」僅止於購買與食用,卻忽略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流動過程狀況 為何;進一步與在地社群互為主體於跨域教學場域進行理念與實作的教育,達成 本計畫試圖翻轉部分現行教育體制及東臺灣長年形成的刻板印象局面。這對生活 在當今食安風暴充斥的臺灣社會,未嘗不是一省思食物、生活與文化的方式。因 此「東大’avuwan 灶咖」是生活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集散地。 (三)強化校園與社會的連結,提供學生學用合一的場域 本計畫於校內建置灶咖兩處跨域教學空間,現已大致完成硬體建構,自 105 學年度開始,東大’avuwan 灶/咖兩空間除了持續進行跨域課程施作外,同時也 將其作為學生社團活動、課餘聚會、共食共享等自主管理空間。灶/咖兩空間另 外提供學生進行提案規劃舉辦與「飲食」為主題之相關活動,現已有四組團隊進 行試做;另外於 105 學年度進行的「灶咖 lecture」與工作坊當中,計畫將解放教 學場域,無論是社群業師的進駐、抑或走入社群施行課程,都將與臺東在地社群 進行連結,不僅可以從中進一步了解多元文化,也可促進學生與人群的交流,培 養學生的基本能力與創造未來就業的機會。 (四)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參與動能 人文學院師生長久以來從文學、藝術、音樂、公共事務…等面向,結合本校 南島文化中心、其他學術機構、原住民族部落、各社群社區、NGO、社會企業、 發展協會、生活美學館、臺東故事館、國立台灣文化史前博物館、醫院、學校… 等公私立單位,帶領學生積極投入社會參與。例如:美術系師生舉辦美展、社區 彩繪及公共藝術等,也將藝術的專業落實到學校、農會與社區的美化;音樂系辦 理音樂會、音樂快閃等活動,以多元的形式推廣音樂欣賞、教育與服務的工作; 華語系連年舉辦「臺東詩歌節」推動地方藝文風氣、參與由台東都蘭部落出身的 著名歌手舒米恩舉辦的阿米斯音樂節……等,凡此種種實作的累積,都將持續在 「’avuwan 灶咖」轉而運用在食物來源、生產模式、烹調製作、生活美學、文化 表現的多樣性紋理之中,帶出「小農經濟」、「綠色廚房」、「文化差異」、「社 13


會型企業」和「地方知識」等知識命題。以「飲食」進入對多元文化的體驗與實 踐,進而從生活、文化、知識到與地方,創造跨域共創的可能性。

參、計畫推動重點 一、「跨域共創課程」之規劃、執行策略、方法及步驟 (一)跨域共創課程規劃 1.

第一期認識地方─建構地方知識:本計畫原設定以「全球化與地方發展」 和「東台灣文化專題」的作為跨域發動課程,有鑑於本計畫第一期執行期 多為硬體設備與空間建構期,因此改以「空間的勞動美學」和「東台灣文 化專題」作為第一期跨域課程規劃;104 學年度第二學期的 《公共人類學》 、 《知識性插圖》(104-1)、「基礎木工工作坊」(104-2)、「土生土長 陶鍋製作工作坊」(104-2),以及’avuwan lecture(一)之講座,如:油 車間復興運動、卑南族下賓朗部落野菜知識等,為本計畫第一期「認識地 方」之目標,儲備基礎動能。

2.

第二期服務地方─專業協力地方:以第一期「認識地方」之內涵為礎石, 在第二期計畫中以「’avuwan 人文實踐」和「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等 跨域課程為主軸,架構本年度課課程施作的主軸,並由其他開設之跨域課 程及其四系所組成跨領域「部落工作隊」、「新住民工作隊」、「社區工 作隊」和「灶咖工作隊」等服務團隊,進入地方服務地方。同時也藉 由’avuwan lecture(二)與相關工作坊/營隊的實施,與臺東在地部落與 社區互為主體的方式建構講授內容,翻轉教學場域,讓學生走入社群了解 地方實際的需求,進而達成以學術專業協力地方的目標。

3.

第三期共創地方─跨域文化實踐:以「多元族群與文化」、「公民與社會 運動」和「創意產品設計與製作」三層級跨域課程為主軸,並透過專業音 樂技術,如:數位編曲與混音、數位出版等方式進行影音出版;此外也透 過既有課程的基礎,持續進行認識地方、協力地方的工作,讓本計畫得以 永續運行的方式繼續增強本校作為東臺灣社會企業、公平貿易、在地文化 知識與藝文展演的資源平台。

14


15


東臺灣飲食的文化觀察、批判與實踐:東大’avuwan 灶咖的跨域創造 跨域課程規劃 第二期:服務地方 層級

層 級 一

內涵

專業協力地方 課程名稱

開課系 所/所屬 模組

學分

方式

全球化與地 方發展

公事系

3

課程

南島社會與 文化

公事系

3

課程

新移/住民文 化與適應

公事系

3

課程

台灣民間 文學

華語系

3

課程

社會關懷 認知/個 案調查與 分析

內容概要 1.藉由相關全球化的理論與發展脈絡,從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四大面向,期能為同學開展不 同之視野與思考觀點。 2.課程中將帶領同學了解自由貿易、公平貿易、跨國企業、國際分工、微型產業、小農經濟、環 境變遷、創意設計等相關全球化與地方發展之相關議題。 3.從全球觀察在地實踐中以了解其面對之問題、困境與發想可能之解決方案,提升學生實務能力 與技能,為打造「’avuwan 灶咖」的先期課程。 1.本課程對南島語族社會與文化進行探究,首先從考古學和語言學的角度觀看南島語族的起源與 擴散,接著瞭解作為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的概況,以及南島社會文化的獨特性與豐富性。 2.透過教師講解,相關資料的閱讀和討論,紀錄片的賞析,小組報告和移地學習,期能培養修課 同學從人類學強調在地觀點與全貌觀的研究途徑和比較與反思視野來認識南島社會與文化。 3.奠基在對南島語族基本社會文化背景的瞭解之上,本課程也將關注南島語族在殖民、資本主義 和外來宗教等外力影響下持續與變遷的面貌,以及探討相關的當代發展議題。 1.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交通的發展,人類因為經濟、政治等因素,跨國遷移的現象越來越頻繁。台 灣社會在九零年代之後因為勞動和婚姻移民的大量增加,引發許多變化與討論。這些跨國移動 的勞工或婚配,對台灣社會產生哪些影響?我們應該如何來了解這些移動人群的現象? 2.本課程將以社會學與人類學的文獻,配合紀錄片、邀請相關的研究者或工作者至課堂演講,讓 同學了解跨國移民的現象與相關的研究議題。主要討論方向包括(1) 為何人要跨國遷移;(2) 移民的影響與文化適應;(3)台灣如何落實多元文化的實踐。 3.奠基在對跨國移民研究的了解上,修課同學需分組發展研究議題並尋找臺東地區的新移/住民 進行訪談,從其生命經驗了解遷移的結構與個人因素。 1.台灣民間信仰概分為原住民族與漢民族兩大區塊,其各擁有豐富的內容與鄉土展現。隨著區 域、文化的遞嬗,民間信仰伴隨著傳說的流佈與演繹,蘊含傳統深層的族群、性別、心理等社 會文化內容。 2.本課程將以東台灣信仰、禮俗為中心,介紹在地傳說體系的發展演變之歷史脈絡,力圖使學生 對於本土傳統敘事文藝的豐富多彩,以及「世俗、神聖」的食物與在地祭儀傳說之關聯。 3.帶領並指導學生針對臺東在地活躍的宗教信仰,以及口傳敘事傳說,與食物的聯結,進行田野 調查圖文紀錄(如排灣族 Pinuljacengan 野菜稀飯),編寫《紅龜粿與竹筒飯:’a vuwan 灶咖 16


層 級 二

跨域技術 研習/創 意思考與 問題解決

美感

美產系

2

課程

合唱─ 大地之歌

音樂系

3

課程

非營利組織 與社會企業

公事系

3

課程

經濟文化與 發展

公事系

3

課程

知識性插圖

原住民樂舞

美產系

音樂系

3

2

傳說》與設計相關文創商品、文藝導覽行銷。 1. 建立對空間與人文環境美感的分析能力,進而認識在地美學。 2. 以理性的美感美與生命的體悟,在生活中尋找美的途徑與實踐方式。 3. 透過實地觀察、訪談、描繪、實驗、創造,將地方和生活的美學素材融於「’avuwan 灶咖」的 形塑中,以此為基模,按部就班建立地方新美學。 1. 經由發聲練習與模唱方式教導學生各原住民族群的歌曲,如「原住民組曲--山海歡唱」(包 括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 2. 藉由這些不同原住民族群樂曲的練習提昇學生對多元文化合唱音樂的認知與素養;此外,教 師也提供自身泰雅族原住民的經驗及教材,幫學生在面對不同族群文化時,能採取積極正向 的態度和行為。 3. 課程中所探究的面向將涵蓋作品的文化脈絡層面、音樂題材與音樂元素,這些面向因與文化 相關,很適合作為探究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規劃的參考模式。 4. 跨域到戲劇展演中,把在課程中所認識的多元文化中之「文化認同」與「互為主體」議題, 透過跨領域的藝術方式展現出來,本課程更計畫與 2017 音樂季之「合唱團巡迴交流音樂會」 相結合。 1.本課程主要在以非營利相關理論為基礎,結合非營利組織的實務參與,提供同學思考自我在非 營利組織可能發展的領域與方向,期能為其開展不同之視野與思考觀點。 2.課程中將帶領同學進入組織,實際了解與本計畫主題相關之非營利組織,以了解其面對之問 題、困境與發想可能之解決方案,提升學生實務能力與技能。 1.一個區域的社會問題經常與區域的經濟產業型態、經濟結構、經濟利益分配、經濟發展歷史息 息相關,而這樣的關連性經常與區域的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互連結。 2.本課程透過跨域共創的概念,針對臺東地區為範圍,深入調查與解析臺東經濟發展與文化之間 的關係之後,回歸咖啡店與廚房的實踐場域中,規劃出適合臺東文化與經濟環境的微型產業 發展。

課程

1.藉由課程的引導,介紹國內外知識性插圖的特質、應用及研究。 2.延續第一期課程,從採集的資料中,進行分析彙整,主題內容涵蓋:「’avuwan 灶咖」建構的 歷程、協力建屋、可食花園建構、植物成長及應用的型態、飲食文化等。 3.以圖文書、繪本、圖鑑、月曆等形式呈現,以手繪為主,輔以電繪。

課程

1. 建構學生對原住民樂舞的基本認識,藉由課堂講授、實作、及影音資料認識原住民的文化與 樂舞的本質,藉此擴展學生們的視野,增加其多元文化的學習,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辨識 原住民樂舞與文化的能力。 2. 課程包括阿美族、泰雅族、太魯閣族等各族群之歌唱與舞蹈,並在期末排練出能在「’a vuwan 灶咖」演出的節目。 17


3. 本課程計畫將結合2017年「碩士班學生多元文化音樂會」共同發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所具內 涵之學習成果。

層 級 三

實作專案 /駐校社 會型企業 家/非營 利組織專 家參與

‘avuwan 人文實踐

人文學 院共選

紀錄片製作

人文學 院共選

華語文策展 與實務

環境藝術行 動與實踐

華語系

人文學 院共選

3

課程

3

3

3

1. 本課程旨在以「專業協力」的精神,服務地方。 2. 由公事系、華語系、美術系和音樂系四系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在學習地方知識和專業應用能力 方面,提供修課同學理論與實作兼具的訓練。 3. 修課學生打破科系界限以「人文實踐」為主題出發,分別組成「部落工作隊」、「新住民工作 隊」、「社區工作隊」和「灶咖工作隊」走進地方。

課程

1.本課程由由教師帶領同學分組製作小組紀錄片,每部紀錄片以不超過 15 分鐘為原則,並以臺 東地區的社會與文化現象為主軸。 2.同學期末於校外舉辦成果展,推廣臺東影像故事,該項影展主題為「寶桑之眼(Docs in Posing) 3.同學的紀錄片將在取得被拍攝者同意下上傳 Youtube 寶桑之眼專區中。

課程

1. 認識在「華語文」的專業中,可作為一策展活動涉及的範圍、目的、功能及其相關運作程序。 2. 以「臺東詩歌節」為素材,從活動企畫、行政庶務、網頁設計、場地布置、公關宣傳……等各 面向的分工合作、溝通協調,學習在「策展」中,活用華語文專業的訓練。 3. 從「策展」規劃到「實務」的具體落實,一方面豐富華語系同學在華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另 一方面則是透過華語文專業的綜合性展演,提供在地服務。

工作營

4. 以環境藝術的行動與實踐為主旨,並詮釋環境與藝術之間衍生的各種問題。 5. 由環境藝術的製作、審美、實踐、教育等面向切入,強調實用性藝術裝置的在地藝術風格表現; 並闡釋自然景觀、生態美感、社區總體營造以及美學教育等,在環境藝術中的重要性。 6. 以敬意、珍惜之心,俯身親近土地、自然與傳統,用心尋找、學習與營造,以回應先民與後代, 並且以臺東大學作為基地散發實踐的能量。

展覽策畫與 實務

美產系

3

課程

應用音樂 —樂團唱奏

音樂系

2

課程

1.了解策展理念,並透過移地展出實踐,參展者亦是策展人。 2.依據「多元文化與服務學習」各個小組所服務單位進行策展。展覽地點為臺東大學校內及各個 服務單位,進行巡迴展,藉由巡迴交流,不僅傳達「’avuwan 灶咖」的理念,更重要是搭起各個 單位之間的橋樑。 3.因應巡迴展,展覽形式除了平面輸出,搭配影音及表演藝術活動等。 1. 經由教導鍵盤和聲與不同曲風的聆聽,以及各種樂器的組合與合奏練習,讓學生體驗各種”Hip Hop”、”Swing”、”R&B”、”funk” 等多元流行音樂風格。 2. 以流行樂曲理論與實務之知識為基礎,教導及鼓勵學生從事原住民古調樂曲之創作,經由課 程中創作的練習,學生藉由「’a vuwan灶咖」為場域,發表所創作之原住民古調樂曲。 3. 經由2017年音樂季的「數位多元文化影音製作工作坊」活動,學生能運用業界標準的ProTools 及cubase軟硬體來實習錄製各種音樂作品,並能創作出具有在地音樂風格以及流行趨勢結合的 18


數位音樂產品,最後將製成實體音樂CD,可在網路販售音樂單曲,或手機鈴聲與電玩配樂等。 第三期:共創地方 層級

層 級 一

內涵

社會關懷 認知/個 案調查與 分析

層 級 二

跨域技術 研習/創 意思考與 問題解決

層 級 三

實作專案 /駐校社 會型企業 家/非營 利組織專

跨域文化實踐 課程名稱

開課 系所/ 所屬 模組

學分

方式

社會福利 服務

公事系

3

課程

多元族群與 文化

公事系

3

課程

田野采風

音樂系

2

課程

公民與社會 運動

公事系

3

課程

原住民樂器 與演奏

音樂系

2

課程

創意產品設 計與製作

美產系

3

工作營

內容概要 1.先透過學校附件進行社會福利資源調查,盤點社會服務需求狀況,再透過調整咖啡店與廚房的 運作型態,以凝聚人力以及食物產出的方式。 2.針對獨居老人進行送餐服務,或者針對弱勢學生一週一日共食日的規劃,將咖啡店與廚房跨出 服務對象的限制。 本課程是「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課程,課程有兩大主軸: 1.闡述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的基本概念。 2.介紹台灣文化、性別、飲食與族群多樣性的樣貌。 課程目的則是培養同學擁有欣賞多元文化與族群的美感,思索族群與文化對台灣歷史以及現代 生活世界的影響,以及自我肯定與培養文化自信。就具體課程內容而言,本課程將帶領學生分 組研究與討論,透過學習「’avuwan 灶咖」餐飲製作的流程,探討食物從生產到消費的每道環節 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與性別意義;同時也帶領同學瞭解東台灣地區的風土民情、多層 次的歷史積累與多元的文化與族群內涵。 原住民音樂之產生是隨著部落的社會結構,平時的生活習慣及風俗祭典而形成的。透過田野採 集之實際調查,以「參與觀察法」之目標,收錄其原住民傳統音樂,進而研究各族音樂之形貌、 文化意涵與社會制度等的關係,企盼透過田野採風所得結果,對原住民族之文化能深入了解其 文化脈絡之原始意涵,並針對相關理論概念、實踐與操作過程中,涉及的經驗與倫理議題予以 反思。 1.社會問題的解決具有許多不同途徑,其中透過公民與社會運動是將社會問題公共化與議題化的 策略,也是將問題解決推向體制內改革的手段。 2.本課程將配合本計畫所欲解決的社會問題,規劃相關的公民與社會運動進行不同取向的實踐。 介紹祖先的傳統文化歷史內涵,器樂用途、生活等。並說明臺灣原住民各族樂器現況、各項代 表性樂器的名稱、樂器特色與使用功能。藉由原住民樂器的認知,引發其對部落情感,產生對 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並培養原住民文化展演藝術人才與推廣部落傳統文化與歷史傳承。 1.以創意思考的開發,設計實務數位化操作與實品手作為主。以設計產業鏈管理的概念,整合文 化創意、加值設計、設計製作到品牌行銷。 2.透過「’avuwan 灶咖」為品牌主軸研發出相關產品,將食品製造的過程以「再設計」的角度出 發,探索食物與食物、食物與人類、食物與食器、食物與社會之間的連結與可能性。 3.透過校園社區互助共生模式產生的食物造型、色彩計畫、餐具食器等方式與符碼來演繹創意概 19


家參與

影像敘事

華語系

3

課程

創意書寫與 應用

華語系

3

課程

數位出版

美產系

3

課程

混錄音工程

音樂系

2

課程

念發展的過程,隱含著師法自然、烹飪知識、美食學、產品設計與在地文化的結合。 1.鑑賞與批判東台灣影像,並學習影像敘事技巧,形成觀點。 2.鼓勵學生把平面的文學文本,轉化成動態演練,拍攝影片,作為平面訪談的佐證,並上傳網路, 以供分享。 3.動態小組成果:以團隊合作方式,激發學生創意,將東臺灣元素,轉化成可資運用的文藝創作 素材,如廣播劇、影片、在地觀光導覽、文案行銷…等,在經歷東臺灣經驗的同時,也訓練其 專業能力。 4.與社會型企業或在地農產組織聯繫,描寫、再製、行銷其故事,找出共同推展在地的脈絡,以 影像敘言,共創新知本。 1. 教導學生撰寫自傳、履歷、公文、廣告、文案、企畫書等基礎實用文字。 2. 活用書寫基本能力,撰寫「’avuwan 灶咖」所需之相關文字,如介紹、廣告、報導、菜單、活 動企劃、刊物、網頁……等。 3. 以「’avuwan 灶咖」為平台,提供在地居民所需之相關文字服務工作。 1. 課程著重於將所學之理論與技術應用於數位出版實務,課程內容包含數位出版理論概論、常用 數位出版工具介紹、數位出版領域發展、數位出版內容實作。 2. 學生在「’avuwan 灶咖」及各個社區和部落等地點進行田野調查和場域實地體驗的學習歷程和 成果,為出版品主要內容。 3. 數位出版形式則可涵蓋動畫電子書 app、繪本電子書等。 1.數位聲音檔案:類型與轉換音樂的非線性剪接。 2.非線性剪接(各組)分軌與重新結合:左右、影音、卡拉OK 。 3.音響與混錄音器材初探。 4.錄音、剪輯、混音、後製、輸出。 5.現場的音響控制。 6.製作「’avuwan灶咖」相關數位影音作品

20


(二)執行策略 本計畫從卑南族「’avuwan」的概念出發,以「東臺灣飲食」為核心,結合 東大師生、在地社群與資源,運用「社會型企業」精神及實作理念,作為進入對 當代「多元文化」議題的反思與文化實踐。 策略一:透過三個層級的課程規劃,進行課程統整及相關設計,達成不同學科領 域師生互動並激盪出實踐面向的更多可能性。在人文學院各系所於「東 臺灣」主題項下,以認識地方、服務地方和共創地方三個主要計畫面 向進行課程統整,建立年度核心基礎課程,統攝每一年度之計畫重心、 教師善用跨系精神開設合開課程,設置人文學院跨領域模組課程。 表二 跨域創造課程執行策略 第二期:服務地方-專業協力地方(105-2 學期至 106-1 學期;2017.02.01-2018.01.31) 層級一

層級二

基礎「社會關懷認知」及「個

「跨域技術研習」及「創意思

案調查與分析」跨域課程/

考與問題解決」跨域課程/工

工作營

作營

層級三 實作專案/駐校社會型企業家/非營 利組織專家參與

第二期規劃課程 全球化與地方發展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

‘avuwan 人文實踐

南島社會與文化

經濟文化與發展

紀錄片製作

新移/住民文化與適應

知識性插圖

環境藝術行動與實踐

臺灣民間文學

原住民樂舞

應用音樂─樂團唱奏

美感

藝術策展與實務

合唱─大地之歌

’avuwan 灶咖 lecture(二) * ‘avuwan 灶咖工作坊*

第三期:共創地方-跨域文化實踐(106-2 學期至 107-1 學期;2018.02.1-2019.01.31) 層級一

層級二

基礎「社會關懷認知」及「個

「跨域技術研習」及「創意思

案調查與分析」跨域課程/

考與問題解決」跨域課程/工

工作營

作營

社會福利服務

公民與社會運動

創意產品設計與製作

多元族群與文化

原住民樂器與演奏

影像敘事

田野采風

層級三 實作專案/駐校社會型企業家/非營 利組織專家參與

創意書寫與應用 數位出版 混錄音工程 ’avuwan 灶咖 lecture(三) * ‘avuwan 灶咖工作坊*

附註:*表示為配合計畫「跨域共創新開整合課程」

21


本計畫第二期執行首要目標為「服務地方」,然而第一期執行過程因以硬體 與跨域教學空間建置為主,並且針對跨域課程理念的規劃進行多次討論與意見磨 合,因此本團隊決定將第一期「認識地方」之主軸於第二期持續施行。以延續「認 識地方」之課程,並同時遂行「服務地方」的方式,在第一期「認識地方」現有 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地方實際需求,進而提出能夠予以協助的資源,並為第三 期「共創地方」的理念得以推動做準備。 本計畫除開設跨域課程之外,也透過辦理「’avuwan lecture」(包含讀書會、 工作坊、講座、參訪等)作為增強認識在地的方式。尤其強調以「問題解決導向」 的教學方式,建立學生團隊思考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配合跨域課程的實施,強 化學生統合、創造與實作能力。本計畫第一期執行過程已有學生自組團隊於灶咖 空間進行提案與活動,如:《剩食計畫》、《魚你一起干》、《粉薑種植》、〈自 己的果樹自己種〉和《阿嗚─’avuwan 特刊》等,灶咖團隊後續將鼓勵並提供更 多提案執行的機會與場域,從中給予跨域合作所需知識應用與技術能力的支援, 使學生學習自主創意思考,落實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知識之應用。本計畫亦將邀 請社會企業專家駐校,共同合作開設工作坊及課程,讓師生從「認識」 、 「了解」、 「互動」和「共創」的歷程,加深社會企業理念,循序漸進實現「社會公義」與 「服務地方」的目標。 策略二:以本計畫團隊成員為基礎,將現有跨域教學空間持續發揮其功效,將觸 角延伸至本校師範與理工學院,進行校內的跨域合作,建立跨學科研究 社群團隊,從「教學者」的位置,實際從事「學科」間的自我「跨域」 與建構。 策略三:連結校外各社群、社團、工坊等非營利組織,了解其需求,以尊重在地、 學習在地的精神,相互磨合協作;逐步將「’avuwan 灶咖」發展成為臺 東地區「社會型企業」的典範之ㄧ。 策略四:提供學生透過自行規劃與設計的專案,成立「’avuwan 灶咖社團」及 「’avuwan 模擬企業」,一方面是增加校園內飲食選項及學習空間,另 一方面也透過駐校社會型企業家與非營利組織專家的協助,在跨域課程 及工作坊對外連結的基礎之下,兼顧在地文化脈絡與需求,與東臺灣在 地社群社互信、互惠與互助,共創共榮地方。 (三)方法及步驟 1.

資料庫之建置: 蒐集人文學院各系所已從事之「東臺灣」主題之相關研究、教材、研發、 出版品等既有成果,建置作為本計畫基礎資料庫,並透過展演與再製,以及 與地方合作分享交流共創的平台。(如下圖說)

22


臺東大學 2014 年微電影《有一條路》

臺東大學協助臺東地區藝術家辦理《天啊,我有好多表哥 姨媽在這裡-太平洋藝術節的看見與感動》分享會

灶咖團隊協助本校進行全國大學院動會聖火傳遞活 動開幕,邀請卑南族建和部落巫師洪金蓮女士進行祈 福儀式。

灶咖團隊協助辦理 2016 臺東詩歌節「食光狂想曲」

2.

「’avuwan 灶咖」建置: 透過「協力灶咖」,從實體的、行為的、無形的文化空間層次觀點,探 討文化屬性的呈現。從食物顏色、氣味、切面、質感到呈現、運用與實驗, 利用產品語意法的方式進行想法的整合,發展其概念,並賦予「食器」適宜 的產品造形,重新定義並編寫消費者使用情境,探討「’avuwan 灶咖」與創 作空間的想像。

3.

多元文化的吸收與產出: 透過「’avuwan 灶咖」為品牌主軸研發出相關產品,並展售師生設計之 作品。師生走進社區、部落、地方尋找靈感,將地方文化歷史加以分析整理, 使其成為有意義的資訊,讓學生與居民增加設計的推理的能力。食物本身就 承載著社會性的功能,將食品製造的過程以「再設計」的角度出發,探索食 物與食物、食物與人類、食物與食器、食物與社會、食物與藝術之間的連結 與可能性,並試圖賦予其更多的審美與文化意義。設計過程也會呈現每道食 物料理背後的設計思考與創新方法,體驗到平時餐桌上不會感受到的經驗, 使飲食不只是品嚐一道佳肴或是喝一杯咖啡,而是透過校園社區互助共生模 23


式產生的一系列與自然、食物、造型、色彩、食器與相關符碼,演繹創意概 念發展的過程,其中隱含著師法自然、烹調技法、生活美學、文化創意與在 地知識的結晶。(如下圖說)

灶咖 Logo&空間規劃競圖比賽,參賽作品

灶咖 Logo 優選作品

灶咖 Logo 運用於咖空間木工坊座椅上

灶咖 Logo 運用於陶鍋製作坊作坊成品

人文學院開設之相關課程,如,美產系「知識性插圖」、華語系「東台 灣影像故事」、音樂系「原住民樂舞」、公事系「公民與社會運動」、「紀 錄片製作」等,透過文字、藝術、影音再製,使學生在田野調查和場域實做 的學習成果可以實際產出。再如原住民樂器的製作課程,學生可製作小型樂 器在「’avuwan 灶咖」展示,或再製為本校特有的文創商品;或是學生運用 在地素材從事不論古典或現代音樂創作,亦可跨領域到戲劇展演、應用音樂 等面向,集結製成實體 CD 或與流行趨勢結合的數位音樂產品在網路流佈, 成為以藝文認識和服務地方的方式。總之,善用第一基層所認識的多元文化 與查覺的議題,透過跨領域的藝術方式展現,「’avuwan 灶咖」成為小型藝 文展演的空間,或從事移地展演,走進地方,服務地方。

24


「’avuwan 灶咖」課程連結綜效

4.

各課程的連結及綜效: 課程規劃與統整後,以「’avuwan 灶咖」為交流平台,進行課程之間的 連結,將不同領域及專長學生組織成為一個可以設計與執行專案的團隊,從 更為靈活的立場出發,探索、接近、越過各領域界線的可能性,亦即越過固 有學科的框架,大膽地嘗試和其他人文領域、科學、哲學進行交流和對話。 在課程展開之初,來自不同領域或背景的成員經由共同討論,以明瞭文化應 用於各形式產品設計的定義,建立共識並初步擬定設計規劃方向。在此可使 用 KJ 法來使學生參與討論與分析,增強團隊合作,從類遊戲的方式引導學 生參與。 a.

透過第一期「認識地方」中的課程設計,從事東臺灣藝文、在地生活美學 和社會資源調查,建構地方知識,作為未來「服務地方」的基礎。

b.

第二期從「認識地方」進到以「服務地方」為宗旨的社會參與式學習與服 務學習,在核心課程中跨系所同學成立社團或「部落工作隊」、「新住民 工作隊」、「社區工作隊」和「灶咖工作隊」,提供在地相關專業協力。

c.

第三期,在「共創地方」除強調課程彼此間的合作與實作精神,並將結合 人文學院師生專業,與在地社團共同從事跨域文化實踐。

二、「實作模擬場域」空間及設備之規劃及使用 穩健基礎下的再發展: 經第一期計畫期程,灶咖兩空間大致以完成實作模擬場域的建置。就灶空間 而言,除了已完成粗胚的火箭爐與灶外,將持續柴燒窯的粗胚施作,同時也開始 25


搭配硬體建構的課程,轉化為軟體理念傳遞的空間,如於灶空間舉辦多元文化知 識講座、星光電影院、東台灣地區食材烹煮與分享活動……等。咖空間於 2016 年 2 月完成吧台裝修事宜,後續仍持續進行戶外招牌與室內天花板、空間裝潢, 並進行在地小農產品、友善企業產品展示與販售的場所,使其作為社會企業與公 平貿易理念與實踐的推廣場域。簡言之,我們將「’avuwan」灶/咖兩空間作為 認識在地知識、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理念推廣與實作場域,兩處兼具課程施行、 在地社群交流與藝文展演之特色空間。 實作模擬場域的逐漸擴增: 本計畫也將實作模擬場域推展至校外。依據第二期「服務地方」的宗旨,利 用跨域課程、工作坊等方法,翻轉現有「在校內教室授課」的形式,一方面使學 生因空間的轉換而更容易進入在地文化脈絡,另一方面也可進一步了解在地社群 實際需求進而共同思考解決方法。 以灶空間為例,除了邀請本校鄰近社群組織,如:部落耆老與青年會、社區 發展協會、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等合作夥伴等至灶/咖兩空間進行經驗分享外, 透過合作關係,也提供學生前往其所屬區域進行實作與服務,讓理念得以因親身 體驗而實踐,逐漸奠定第三期「共創地方」的基礎。基於環保、護生、支持在地 農產和原住民野菜文化,咖空間所供應之餐飲食材均為臺東在地當季蔬食,現階 段已與臺東兩間有機蔬菜供應商長期合作,另外本計畫專業技術人員也會隨時掌 握食材狀況,拓展其他符合本計畫精神之在地小農產品。咖空間也將提供本校畢 業生及在校需要工讀的學生(以經濟弱勢者為最優先)校內就業機會,由學生自 主提案、成立社團,以實驗模擬企業的方式經營咖空間。終極目標在於讓「’avuwan 灶咖」成為本校師生及畢業校友共同持有的公共財。未來當「’avuwan 灶咖」營 運順暢穩定產生利潤後,盈餘利潤之 30%固定提撥為東大師生從事社會參與基金, 盈餘之 70%繼續投入「’avuwan」事業體的營運及研發更新。 放眼未來: 本計畫第一期將主軸至於硬體與設備建構,透過協力合作方式打造的灶空間 以及師生共同規劃而建置的咖空間現已具有基礎之規模,就空間使用以配合跨域 課程的實施陸續進行。此外,經歷第一期舉行之工作坊,現已具備符合計畫精神 之桌椅、陶鍋,讓創意設計可以成為具有溫度手感、文化質感的表達形式與媒介。

26


第一期課程規劃中的強烈實做精神,使現今灶空間裡的火箭爐已於104-2完 成粗胚,麵包窯也將在本學期完成粗胚,可供使用,未來第二期仍將透過與在地 業師與師生協力,完成後續細部造型設計和防護工作,同時也將完成外部可食花 園硬體結構、安置灑水系統等設施。咖空間則是完成空間改造的工程,完成吧台 及其相關調理食材、咖啡的器材建置,後續將進行戶外招牌與室內裝潢的工作。 由本計畫團隊成員集思廣益、提供意見,預計於105學年度陸續施作相關工程。

咖空間規劃將與戶外廊道及小舞台連結,透過彈性隔間將咖空間議題討論氛 圍傳至人文學院的公共空間,戶外廚房則是與avuwan小徑、可食花園、人工次 生林等生態連成一線,構成可以共同體現自然氛圍的游藝空間,共同提供師生勞 動後分享的成果,更加入應用音樂團隊的支援,則更豐富了不同實踐場域下的聽 覺宴饗。 27


「空間勞動美學」協力合作:火箭爐試爐 「空間勞動美學」團隊分享、反思與回饋

「空間勞動美學」協力共建柴燒窯

「空間勞動美學」協力共建柴燒窯

28


「空間勞動美學」實驗菜園植栽成果

「空間勞動美學」魯凱族石板建構的爐

第二期灶空間戶外「可食花園」立體示意圖

29


第二期灶空間戶外「可食花園」示意圖—上視圖

在灶/咖空間,作為鼓勵師生與地方協力合作共創此一「社會型企業」,水 電等費用依憑據支付校方。委託臺東大學學生針對臺東大學師生抽樣進行市場調 查,以整合需求。104學年度已舉辦「’avuwan灶咖Logo與空間規劃競圖比賽」, 以獲得首獎的計畫作為開設的藍本,亦綜合取用其他參賽者可取的構想,盡可能 落實這是集東大學生創意與構想的「’avuwan」。105學年度開始籌組學生社團參 與灶咖運作,做為組成師生推派代表共同組成經營管理委員會的過渡階段作法, 預計於計畫第三期期間成立師生共管的經營管理委員會。計畫結束後,由經營管 理委員會共同決策議定未來經營方向。 臺東大學從市區遷移到知本校區,運用師生與在地人才,協力創設一間校園 內的「’avuwan 灶咖」複合式空間,此舉與大多數校園內以「商家進駐」方式開 設之「店家」實有區別。在「’avuwan」創建與營運的過程中,施以學習者為中 心的「參與式學習」,透過參與,使學生對自己應該學什麼有更深入的思考,則 是具體落實了「做中學」與「學用合一」的理念。同樣透過參與式學習,由師生 共同打造「灶」空間的食農環境教育基地;以永續生活為出發點,串聯學校周遭 的社區、部落小農,發展學校與社群的互助共生模式,學生們可在「灶」這個戶 外基地,共栽、共收、共創、共食,一起分享彼此的創意與植栽收成。「’avuwan 灶咖」尤其在與地方社群的互動中,讓學生了解、學習「在現場」的真實問題, 使知識能真正運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本計劃的終極目標是希望「’avuwan」獲利良好,盈餘除能成為臺東大學師 生從事社會參與的基金來源之一,而「參與實踐」和「服務獲利」的過程,更能 夠確實落實建構地方知識、服務地方和共創地方的計畫目標。

30


三、其他創新模式或事項 (一)「’avuwan人文實踐」產出:《灶冊》期刊、《HI ’avuwan》電子書╱繪本、 「’avuwan灶咖」私房CD《好灶頭》、《’avuwan GO》文化地圖、《咖啡 好灶》微電影。 (二)來去「’avuwan」:每月定期安排之相關藝文、讀書會、共食團等活動, 並透過不同類型活動的舉辦,開拓師生在夜間使用灶咖空間的多樣性。 (三)’avuwan藝術節:結合音樂、美術、文學和影像,實踐本計畫在歷程中激 盪出來藝術創作,以一帶狀的藝術節形式,呈現出不同領域彼此交流與學 習後的跨域創新成果。 (四)’avuwan老師上菜:老師親手烹調拿手料理,吸引同學親近灶咖空間,並 透過在灶咖飲食的經驗,逐漸具體落實共食分享的理念。 (五)’avuwan學生社團:初期以灶咖社團與可食花園社團為主,串連起灶與咖 的空間使用與規劃,同時也串連起生產與分享的歷程,透過社團運作,逐 漸培養學生加入灶咖的管理機制,成為本計畫結束前設置師生經營管理委 員會的基礎。

肆、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本計畫配合「’avuwan 灶咖」的實作場域,三個層級跨域創的課程在三個年 度中的配置狀況(如下圖),呈現每年度三個層級的規劃,並且每年皆有課程與 工作營的教學型態搭配。此外,隨著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年度計畫執行的推進,三 個層級的開課數量也隨之調整,讓整體的課程規劃呈現出滾動式、漸進式的學習 路徑。 第二期 第三期

第三層級

第二層級

第一層級

31


第一層級-關鍵績效指標 數量方面:預計每年產生 10 個創作/作品集、1 個創業實例、修課人數 200 人、 消費人數達 5,000 人、社會企業收支損益平衡。 品質方面:分為三部分進行效益評估;授課教師的課程學習評估、消費者的意見 達成正向回饋、社會企業經營獲得媒體報導與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 負責人的具名推薦。 第一層級的課程在第一期比重較高,以奠定學生「社會關懷認知」與「個 案調查與分析」的基礎能力,透過「飲食人類學」為當年度核心課程,結合第二 層級之「社區研究」、「田野方法」;第三層級之「空間的勞動美學」,共同奠 定學生認識在地的基礎,並且也利用「基礎木工工作坊」、「土生土長陶鍋製作 工坊」增加本校師生與在地社群業師的合作夥伴關係,促進「’avuwan 灶咖」於 臺東地區的知名度。 第二期以「多元文化與服務學習」為核心課,結合「原住民文學」、「台 灣民間文學」、「南島社會與文化」、「新移/住民專題」、「全球化與地方發 展」等課,師生組成跨領域工作團隊,走進地方服務地方。第三期以「公民與社 會運動」和「創意產品設計與製作」為基礎課,同時開設「影像敘事」、「創意 書寫及應用」、「數位出版」等課程,與地方人才、團隊相互合作,共創地方。 課程設計上以促進學生透過實際參與過程,了解社會現況與問題,培養人文及社 會關懷素養,並且強化與其他不同領域學生之間的共同學習及互動交流。讓不同 領域學生能夠廣泛參與,激發學生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與覺察,以形成問題解決 的動機與信念。 第二層級-關鍵績效指標 數量方面:以社會問題的解決為導向提出 5 個提案計畫。 品質方面:提案計畫進行公開的成果展示、提案計畫送交公部門或非營利組織爭 取實踐的機會與資源、獲得媒體正面公開報導及評價。 第二層級課程在規劃上比重相對較為平均,屬於本計畫轉型為實踐導向的關 鍵期,培養「跨域技術研習」及「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尤其第二期的 開課量會以較多課程來引導學生邁向實踐。在第二期跨域課程規劃當中,延續第 一期課程與工作坊所奠定「認識地方」的基礎,持續加強此主軸的運行;並透過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民族誌影像」、「作曲音樂與戲劇」、「東臺灣 文化專題」、「數位編輯」、「知識性插圖」等課程,學習跨域合作所需知識應 用、技術能力的標準,亦需學習創意思考,發掘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知識之應用 機會,第三期課程以「公民與社會運動」和「創意產品設計與製作」為基礎課, 發展學生經由跨域創意思考及腦力激盪,提出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提案,並考量跨 域合作分工之合理性及綜效,進行初步概念測試。 第三層級-關鍵績效指標 數量方面:2 個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案、1 部記錄專業執行的記錄片、與社會企業 合作至少 6 次,三場藝文展演,開發「’a vuwan 灶咖」專屬食器至 少 10 件/組。 32


品質方面:推動專案宣傳,與社會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對臺東社會的具體 回饋與互惠。 第三層級課程規劃上有逐年遞增的演進,隨著學生的察覺能力與提案能力的 增加,在第三期達到實踐的豐收期,透過「實作專案」及「社會企業家參與」進 行跨域課程與工作營。在第一期的「空間的勞動美學」課程已增加學生協力共創 與認識在地知識的管道,第二期以「’avuwan 人文實踐」、「非營利組織與社會 企業」為主軸,規劃能夠解決問題的「專案」,從中建立具有共同目標及使命感 的合作團隊,走入真實場域進行社會實踐或創新創業嘗試。第三期課程以「公民 與社會運動」、「創意產品設計與製作」為重心,結合「創意書寫與應用」、「數 位出版」、「影像敘事」、「混錄音工程」等課程,發展重點在於與真實社會相 互滲透,輔以社會企業家的指導及協助,共同完成具社會影響力或互惠經濟價值 之專案,並配合紀錄片的影像記錄專案發展過程。 三層級跨域課程預期目標盤點 1.

2.

3.

4.

從微觀到宏觀:覺察生活中的物件和生命,用雙手、雙腳認識土地。以飲食 文化為起點,透過訪談、問卷、座談等,從臺東大學人文學院的飲食習慣調 查起,再及於鄰近部落飲食文化,從中建構可用文字、圖像、影音資料庫。 從理論到實作:協力合作栽種人文學院周邊的「食物森林」與「’avuwan灶 咖」所需之食材,互通有無,以永續生活為出發點,協力造屋共同學習,作 為食農環境教育及東臺灣生活美學實踐基地。 從校內到校外:以臺東大學為平台,參與的學生視為種子學員,未來扮演宣 導與橋樑的角色,形成小型團隊包含企宣、行政、設計團隊,同時與本校生 命科學或應用科學專業領域,進行跨院合作,進而走出校園,服務地方。 從學習到服務:以「品牌」行銷方式,推廣「’avuwan灶咖」和「食物森林」 等理念,並結合運用在地人力、物力、素材……等製作文化地圖、藝文展演、 繪本與電子書、微電影,進而研發文創商品,互惠地方與共創地方。

伍、當年度計畫期程及執行流程甘特圖 一、計畫期程:106 年 2 月 1 日至 107 年 1 月 31 日。 二、執行流程甘特圖 107

106 年度

工作項目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校內模擬實作場域 後續建置 ‘avuwan 灶 咖 跨 域 課程施行 師生共創模擬企業 運作施作 相關社企、非營利 組織、社群業師駐 校 33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陸、計畫成員分工情形 成員類型 計畫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姓名 曾耀銘 李玉芬

單位/職稱 計畫分工內容 學經歷、專長、相關經驗 臺東大學/校長 計畫統籌 生物技術、生化工程、應用化學 人文學院/院長 計畫整合 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歷史地理、人口地理 人文學院 共同主持人 柯志昌 公共領域 都市研究、跨域治理、城鄉發展、公共管理、政策分析 /副教授兼系主任 共同主持人 張育銓 公事系/副教授 文化領域 觀光人類學、社區營造、文化資產 共同主持人 董恕明 華語系/副教授 文學領域 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現代詩、華語文策展與實務 繪本創作、知識性插圖、故事腳本、偶戲、童玩設計與創 共同主持人 卓淑敏 美產系/助理教授 藝術領域 作 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法、美感教育專題研究、音樂教育哲學 共同主持人 何育真 音樂系/助理教授 藝術領域 與實務、「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教學研究、奧福教學法、 達克羅茲教學法 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媒體與文化、視覺人類學、紀錄片製 共同主持人 蔡政良 公事系/助理教授 文化領域 作 開課教師 劉麗娟 公事系/助理教授 公共領域 非營利組織管理、決策與判斷分析、公民文化與地方發展 開課教師 葉淑綾 公事系/副教授 文化領域 社會文化人類學、南島民族比較研究、親屬與性別人類學 經濟人類學、親屬關係研究、發展、應用人類學、生態人 開課教師 林靖修 公事系/助理教授 文化領域 類學、台灣原住民研究 開課教師 簡齊儒 華語系/副教授 文學領域 民間文學、古典小說、性別研究、民俗文化研究 電腦動畫、視覺特效、數位電影、數位出版、互動媒體設 開課教師 張溥騰 美產系/助理教授 藝術領域 計 整合藝術與設計、工藝設計、產品設計、視覺設計、文創 開課教師 林昶戎 美產系/助理教授 藝術領域 產業開發與實務、展覽策劃、模型製作、建築及都市設計 開課教師 余錦福 音樂系/助理教授 藝術領域 原住民歌舞 開課教師 張玉胤 音樂系/講師 藝術領域 合唱指揮、聲樂 古典吉他主副修、樂團演奏、混錄音工程、鍵盤樂、電腦 開課教師 廖克紹 音樂系/講師 藝術領域 音樂、音樂行政等相關課程 知識管理、管理才能發展、創新管理、企業科技管理、數 開課教師 陳宜檉 資管系/系主任 資管領域 位學習、網路社群。 人因與資訊輔助科技、智慧型資訊系統、物件導向技術、 開課教師 謝明哲 資管系/副教授 資管領域 低碳健康生活行動智慧、健康資訊管理、資訊服務創新 開課教師 黃祥恩 生科系/副教授 生科領域 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植物分子生物、分子微生物學 觀光休閒類:觀光管理、社區觀光、旅遊管理、遊樂區管 開課教師 張凱智 文休系/副教授 文休領域 理;餐旅管理類:餐旅管理、旅館管理、餐飲管理、飲料管 理 臺北藝術大學/碩 專任助理 林芳誠 文化領域 文字及影像報導、網站架設編輯專長 士 專任助理 高蘇貞瑋 臺東大學/碩士 文化領域 經費規劃、財務管理專長 嘉南藥理科技大 專業技術人員 陳思諺 飲食領域 食品安全與製作專長 學/學士

34


█計畫成員近三年計畫執行績優經驗或具體教學成果 「2014 太平洋歷史學會雙年會:從台灣到大洋之路─太平洋與亞洲歷史之再 現與重繫 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 Biennial Conference 2014」(南島文化中 心)(太平洋歷史學會)(2014) ※ 與心共舞,航向大洋:太平洋南島航海文化與藝術交流計畫(南島文化中心)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3) ※ 原住民影音產業計畫─原住民歌劇《逐鹿傳說》製作及展演(人文學院)(原 民會)(2011-2012) ※ Muzanngi 星光市集(李玉芬、傅濟功、董恕明、蔡政良、卓淑敏、郭美女) (人文學院)(2011-2015) ※ 102 學年度教育部公民素養陶塑計畫社會參與式學習課程「社會參與示範系 所」之競爭型計畫:臺東社會地圖製作計畫成果 12 幅於誠品臺東故事館 2F 藝文空間展出(李玉芬、柯志昌)(教育部)(2014) ※ 103 學年度教育部公民素養陶塑計畫社會參與式學習課程「社會參與示範系 所」之競爭型計畫:臺東文化地圖製作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繪製主題式文化地 圖 40 幅計畫成果(張育銓、林靖修)(教育部)(2015) ※ 教育部青年署教育部青年署「103 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獎勵計畫」 課程教案佳作(劉麗娟)(教育部)(2014) ※ 教育部青年署教育部青年署「103 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獎勵計畫」 績優研究計畫優等(劉麗娟)(教育部)(2014) ※ 帶領公事系學生參加「102 年度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大專青年 NPO 職場實習計 畫」競賽獲得公益行動獎(愛心,愛馨)及熱心服務獎(一粒愛苗,加倍幸 福)(劉麗娟)(2013) ※ 第一屆~第五屆臺東詩歌節策展(董恕明、簡齊儒)(2009-2016) ※ 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學科經典研讀課程計畫「真實與虛構:敘事經典的現 代詮釋」計畫(許秀霞、王萬象、董恕明、簡齊儒)(教育部)(2014) ※ 教育部顧問室大學小革命計畫〈東大巴拉冠〉(董恕明、蔡政良、葉淑菱) (教育部)(2011-2012) ※ 文化部台灣故事島在地影像拍攝計畫(傅濟功、蔡政良)(文化部)(2013迄今) ※ 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張溥騰)(教育部)(2014-2015) ※ 第一屆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南臺灣原住民青年藝術展—臺東大學南島 文創工作室「嗨!步落(讓我們一起散步到部落)」(卓淑敏)(2013) ※ 《我是另一個你自己》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演出,收錄於 OISTAT 國際劇場 組織出版的“World Scenography 1990-2005”《世界劇場設計年鑑 1990-2005》 (卓淑敏)(2014) ※ 跨部落傳唱的音符─陸森寶彌撒曲(人文學院音樂系)(2013-2014) ※ 音樂無國界─薩克斯管、銅性戀、長笛、吉他、木管、人聲、喬黑幫、原住 民快閃團音樂下鄉回饋與服務(音樂系)(2011-迄今)

35


柒、計畫成果獎勵機制 由於本計畫執行三年,更包括三個層級課程的跨域合作,參與的師生人數與 課程數相當多,為顧及有限資源的利用與分配正義,將配合款中的獎勵金額分為 兩份;其中 30%做為實質獎勵金頒發給年度成果報告時,表現優異的執行團隊 (評分標準另定)。另外 70%獎金提撥做為「’avuwan 灶咖」運作基金,讓本計 畫執行期限結束後,這兩個透過師生辛苦共創的實作場域仍然可以持續經營下去, 並且在校園內與校園外繼續產生影響力與對臺東的永續回饋。

3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