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食養農創」計畫

Page 1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第 2 年計畫】

計畫申請書 計畫名稱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申請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

郭大維

單位/職稱

聯絡人姓名

田孟凌

單位/職稱

聯絡人電話

(公)02-33661883

姓名

聯絡人 電郵地址 申請學校地 址

ntuhacreating@gmail.com

傳真 號碼

國立臺灣大學 學術副校長 專任研究助理

02-2363812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申請日期: 105 年 10 月 15 日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第 2年計畫】 計畫摘要表

本計畫以「食養農創」為內涵目標、以「應用實作」為執行目標,推動教師合作開設跨學門 共授課程,要求課程必須進入社會的實作場域,以引領學生提升理解力、重整力及新創力, 從而回復大學的社會責任、建立社群的共生關係。我們寄盼這個課程計畫能改變臺大的課程 文化,回應社會對工業成長主義的省思、對人土永續關係的期望。本計畫的課程及場域之規 劃分述如下: 一、「跨界共創課程」之規劃:本計畫強調跨學門教學特色,劃分為「三層三養」兩大軸 線,,提供不同領域的教師彼此合作。三層是在執行目標上區分為知識層級、應用層級、 實作層級,三養則是在內涵目標上區分為經濟之養、社會之養、文化之養。除正規課程, 也將彈性而機動地開設工作坊、寒暑期課程。 二、「社會實作場域」之規劃:本計畫規劃了校內及校外兩類場域來落實應用教學,二個 校內場域因就近、易用之便,供作一般教的參與討論、原型開發之用;四個校外場域則具真 實、深刻之特質,供作特定課程介入社會實踐之用。第二年將再繼續開發兩個場域:大橋 頭、大溪場域。 預計開設跨域共創課程及預期成果摘要如下表: 跨域共創課程 層級別

1.基礎社會 關懷認知及 個案調查與 分析課程/工 作營

課程/ 工作營 名稱

開課 系所

學生人數

參與課程之其他領域 系所及教師姓名(如 跨校合作請另說明學 校名稱)

城鄉、區域與 發展 社區組織與社 區發展 文化、社會與 自然

地理系

40-60

社工系

55-75

簡旭伸(地理系)、 林楨家 (地理系) 陳怡伃(社工系)、

地理系

60

周素卿(地理系)、 洪廣冀(地理系)

臺灣都巿與文 學

臺文所

80

蘇碩斌(臺文所)

iii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場域名 稱、位於 校內或校 外、其他 說明) 所有場域 南萬華、 臺大 紹興、坪 林、南萬 華及溪洲 部落 坪林、南 萬華等


預期成果摘要 2.跨域技術 研習及創意 思考與問題 解決課程/工 作營

飲食與文化

人類系

60

童元昭(人類系)

政治生態學概 論 地球環境問題 與對策

地理系

15-30

洪伯邑(地理系)

地理系

30

都市人類學

人類系

35

食物與社會

社會系

40-60

簡旭伸(地理系)、陳 正平(大氣系)、王慧 瑜(海研所) 呂欣怡(人類系)、 吳金鏞(城鄉所) 簡妤儒(社會系)

開鏡五四三工 作坊

食養農 創計畫

上限 100

吳米森(業師)

南萬華、 溪洲、坪 林 所有場域 溪洲

溪洲、臺 大校內 社會系屋 頂農園 臺大

重視理解力,學生應能分析農食系統、人文與自然環境、都市議題之關 係,並且開始關注社區的人文歷史與文化活動。本計畫校內外場域可作 為學生初步理解食農議題的根基,發展未來策劃方案的興趣。 城鄉 所、社 工系 社會系

5-20

黃舒楣(城鄉所) 陳怡伃 (社工系)

50

地理系 社會系

15-25

林國明 (社會系) 洪伯邑(地理系) 簡妤儒 (社會系)

音樂所

12-20

楊建章(音樂所)、澎 葉生(音樂所)

政治系

15-30

林子倫(政治系)

公衛碩 士學程 城鄉所

50

綠色創新與都 市農耕

社會系

規劃中

聲態創藝與社 區營造

城鄉所

15-30

張心潔(健康行為與 社區科學所) 張聖琳(城鄉所)、吳 金鏞(城鄉所)、 范雲(社會系) 簡妤儒(社會系)、江 慧宜(業師)、孟磊(業 師) 張聖琳(城鄉所) 蔡佳芬(師大民音所)

照護、住居與 社區 審議民主與公 民參與 食物、農業與 社會 Soundscape / Sound Art(聲景 與聲音藝術) 環境政治與政 策專題 社區健康營造 創新社區設計

70

iv

南萬華、 紹興及其 他 紹興和南 萬華 坪林、溪 洲部落及 其他 所有場域

坪林、溪 洲部落 南萬華 臺大、所 有場域 規劃中課 程 所有場域


預期成果摘要

3.實作專案 及駐校社會 型企業家/非 營利組織專 家參與課程/ 工作營

藝術與文化史 策展實作

藝史所

10-15

施靜菲(藝史所) 盧慧紋 (藝史所) 陳俊維 (材料系)

田野工作坊

食養農 創計畫

依教室大 小,約 100-200 人

呂欣怡(人類系)、洪 伯邑(地理系)、吳金 鏞(城鄉所)、黃舒楣 (城鄉所)

臺大圖書 館特展室 或其他相 類場地 臺大周邊 作為練習 田野

重視重組力,學生將應用食農概念,回應社區的需求,且能結合影音與 文字的技藝,透過貫穿日程生活的聲音與藝術,進入社區,與居民一同 營造社區文化,或透過文物材料策展,形塑有創意的方案,進行包裝與 宣傳。學生應將 L1 層級知識打破重組,將校內外場域的問題,規劃為 具體可用的原型草案。 氣候變遷議題 城鄉所 15-30 陳正平(大氣系)、 坪林 實作(一):坪林 簡旭伸(地理系)、 一度 C 林博雄(大氣系)、 陳右人(園藝系)、 陳維婷(大氣系)、 羅敏輝(大氣系)、 張聖琳(城鄉所)、 吳金鏞(大氣系)、 許瑛玿(師大科教所) 15-30 氣候變遷議題 城鄉所 陳正平(大氣系)、 坪林 實作(二):坪林 簡旭伸(地理系)、 自然酷 林博雄(大氣系)、 李美慧(地理系)、 張聖琳(城鄉所)、 吳金鏞(大氣系)、 許瑛玿(師大科教所) 社會創新與地 地理系 15 周素卿(地理系) 所有場域 方發展 社會企業創新 城鄉所 20-30 張聖琳(城鄉所)、 坪林、南 實作 余峻瑜(工管系)、 萬華、及 蘇碩斌(臺文所)、 其他 表演與社會參 戲劇系 20 謝筱玫(戲劇系) 溪洲、南 與 萬華、坪 林 5-20 社會倡議與社 社工系 陳怡伃(社工系)、 南萬華、 區工作實務 黃盈豪(東華民族社 紹興、坪 會工作學士學位學 林等

v


預期成果摘要

程)、楊永祥(臺灣罕 病基金會) 蘇碩斌(臺文所)

社區文史與創 意出版 公眾參與地理 資訊系統工作 坊(PPGIS)

臺文所

16-20

食養農 創計畫

15

蔡博文(地理系)、 盧道杰(森林系)

自煮巴士工作 坊

食養農 創計畫

42

影像敘事曲工 作坊

食養農 創計畫

20

潘秉新(業師)、 古碧玲(業師)、 大溪至善高中 吳米森(業師)、 蔡佳芬(師大民音所)

(學生 32 教師 5-10)

坪林、南 萬華 坪林為 主,其他 場域需求 以培養同 學能力為 主 大溪

坪林

重視實創力,本層級計畫將有「創造」意涵在內,學生應能挖掘農業及 社區的需求,來啟動得以自足的社會企業、社會行動或實作方案,最終 能生產出終端產品。可與社會企業或業師合作,成為可經營之事業、育 成基金創投對象,或者達成一定的社會影響。

vi


目錄 壹、申請學校介紹.................................................... 1 貳、「跨域共創」主題說明............................................ 4 參、計畫推動重點................................................... 10 肆、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24 伍、當年度計畫期程及執行流程甘特圖................................. 28 陸、計畫成員分工情形............................................... 29 柒、計畫成果獎勵機制............................................... 30

附件一 計畫團隊名單……………………………………………………………40 附件二 本計畫課程列表與預計開課列表………………………………………132 附件三 各課程詳細授課設計……………………………………………………134 附件四 課程執行符合計畫要求作業流程(開課 SOP) …………………………192 附件五 食養農創計畫新增場域 SOP………………………………….…………193

vii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第 2 年 計畫】 計

壹、申請學校介紹 本校第一期計畫以「食養城市.人文農創」作為主題,民以食為天,「食」是 一切的根本,「養」是培養創造,透過食為基礎,以跨域方式解決經濟、文化與 社會等問題,教師必須打破教室講學的固有形式,與學生共同進入社會的「真實 場域」,進行活用理論、解決問題的嘗試。臺大是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對 於高等教育的創新與轉型也自認責無旁貸。 本計畫第一年執行,在課程部分,目前已開設 20 多門跨域課程,並且規定 課程必須與場域發生關係,將學生們帶出教室。我們嘗試用課程將學生大規模帶 入場域,截至 105-1 學年度,共計有 850 人次的修課學生透過課程規劃進入四個 不同的場域(見表 1),並且依各層級課程內容,與場域發生不同關係,並且達成 教師跨領域共授、學生跨領域學習的目標。 在教師部份,目前已舉辦 10 場教師跨領域交流活動,透過「二一趴」等教 師交流活動建立起廣大的教師社群,並吸引來自交大、師大、政大等外校夥伴共 同參與,並且透過交流共授產生新的跨域課程,為場域與學生帶來新嘗試。 在學生部份,第一年計畫第三個學期(105-1)開設 8 門課程,共計 187 人, 經由修課學生背景分析共跨 11 個學院、1 個學位學程,其中社會學院學生佔 38 %,人文學院學生佔 6%,以地理系為主的理學院學生佔 18%,其他有 5%工學 院、6%生農學院、3%管理學院…等,以及有達 2%外校學生的參與(如圖 1),已 初步達成學生領域跨院系目標。 此外,部分課程也引入影片拍攝作為課程作業或素材,大量拍攝的影片除了 為本計畫留下許多未來紀錄片素材與學生習得拍片能力外,也為場域保存了許多 社區記憶。 直至 105 學年度第 1 學期,我們的工作成果簡述如下: 一、開設 20 門跨域課程 1


Βǵᖐᒤ ൑ၠୱπբ֝ Οǵᖐᒤ ൑ᏢғҬࢬࢲ୏ Ѥǵᖐᒤ ൑௲ৣၠሦୱҬࢬࢲ୏ ߄ ҁीฝӚ൑ୱঅፐᏢғ຾ΕΓԛ

კ ҁीฝ ᏢԃࡋঅፐᏢғङඳ

Ȩ१ᎦࠤѱȂΓЎၭബȩीฝૈӧಃ΋යᒿջѺΠᛙ‫୷ڰ‬ᘵǴᘜф‫ܭ‬ҁਠ ӭϡǵЪు‫ࢲڀ‬Κ‫ޑ‬ਠ༜॥਻ǶᆕᢀǴ୯ҥᆵ᡼εᏢҞ߻೛Ԗ ঁᏢଣǴаϷ ঁ஑཰ᏢଣǴӅऊ Ꮲ‫س‬ǵ ঁࣴ‫܌ز‬Ǵќ೛Ԗ ᎩঁӚᏢೌሦୱϐ୯ৎ


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總數約 31,758 人,其 中大學部學生共 16,532 人,本校師生皆以研究能力為自我期許,專注於知識的 鑽研,校園亦充滿研究的氛圍。

圖 2 國立臺灣大學 2015 年大學部學生數分布

不僅如此,本校人文社會學科(含文學院與社會科學院)約專任教師 400 同仁 的努力下,每學期開設約 1400 門課程,教授大學部學生約 4000 人(圖 2),開課 內容豐富多元也孕育臺灣大學這塊「人文土壤」。然而,囿於過去的人社學科傳 統,向來偏重基礎學理研究,並且以「老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方式來傳授學理 以及傳遞人文社會科學普世價值內容,除了引入理論與研讀賞評經典外,也加入 了思辨課程。不過,此種「靜態教室」授課方法已無法滿足需求,隨著知識的普 及與公民意識、民主價值的深化,單純的吸收學理知識的上課方法已受到時代的 挑戰。 為因應跨領域與實作的教育潮流,本校於近年來便已開始推動教學彈性化, 如鼓勵跨領域整合課程、寒暑假課程學分、增加實務專技師資。然而,僅由單一 個人或系所推動,必定無法達成良好成效,並且對於個人或系所負擔過大,因此 本校於 2014 年夏天開始,便以前學術副校長陳良基為首籌組工作團隊,組成教 師社群,由學校出面組成跨院系的教學團隊,期望透過全面改造課程,將學生跨 系學習、介入社會的熱情,轉化為長期、務實的問題解決能力。 本計畫的計畫成員跨越多個學院,主要來自「人文學、社會科學、人文地理 學」三塊領域,兼蓄其他學者及業界師資。成員來源概述如下(名單詳附件一):

3


一、人文學領域:文學院為主,包括外國語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人類學系、 戲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音樂學研究所。(參與 10 位教 師/其中開課 9 位) 二、社會科學領域:社會科學院為主,包括社會學系、政治學系、社會工作學系。 (參與 6 位教師/其中開課 4 位) 三、人文地理學門:包括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參與 18 位教師/其中開課 9 位) 四、跨域合作學門:本團隊也同時結合校內外多個系所教師的合作,包括本校森 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園藝暨景觀學系、大氣科學系、機械工程學系、工商管 理學系、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法律系、海洋所、公共衛生學院健康 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以及臺灣大學聯盟的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等十餘位同仁,以及 相關領域的業界師資。(參與 18 位教師/其中開課 11 位) 我們一直在持續地反省與調整,期望真的能夠讓人文社會的教學文化有所變 化。第二年度也將延續第一年度的熱情,持續推動學生、教師與場域的跨域共創 實踐。

圖 3 本校楊泮池校長與陳良基前副校長參與

圖 4 新任計畫主持人-郭大維學術副校長,甫

教師交流活動,表達對本計畫之支持(2016.5.16 本

上任便走訪本計畫場域,持續推動對本計畫的行政

校校長與前副校長參與二一趴教師交流會)

支援(2016.9.22 郭副校長拜訪溪洲部落)

貳、「跨域共創」主題說明 一、為何選擇「農創」為主題來開展課程革命 「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件事!」 4


生於 1894 年的文學家賴和,寫下這話之際,臺灣的醫療、科技與經濟,正 邁入發達的現代期。賴和不滿學校教育只造就追逐錢財、無益社會的智識,在 1928 年這篇〈無聊的回憶〉雜文最末,他感慨:「學校!我禱祝你,勿再使我的 孩子和我一樣失望。」本職為醫師的賴和,殷殷期待「學校」能扛起責任。但八、 九十年過去了,依《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所示,臺灣人的整體生活滿意 度長期來不增反降,憂鬱症盛行率也比二十年前多出一倍;2016 年 3 月最新公 布的 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也指明全球追求經濟成長、遺忘社會與環境目 標的結果,已損及人們的幸福。1 食養農創和應用實作的理念,意圖引領學生由身旁的都市、食物開始觀察與 探究,我們期望學生能反省當前工業資本主義無盡追求成長率的「累積型世界觀」 , 重新由經濟、社會、文化各面向重新思考,親自品味食品、食物、食材,並返回 農作去理解「大地」的意義,體會並重現「循環型世界觀」,找回人與自然的最 佳節奏,維護地球的永續生機。 (一)第一期計畫提案的遠景 然而我們要如何、從哪裡回復人與自然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 顯示 2014 年全球已有 54%的人口住在城巿地區,若是缺乏反思及實踐能力,這 些多數的地球人口極可能就此忘卻土地責任、與自然漸行漸遠。因此我們認為, 臺灣的食安風暴此起彼落、社會信任岌岌可危,都與科技掙脫人文社會價值有關。 然而我們並不應該只是哀悼、批判、怪罪而已,也不能只是口頭高喊尊農、鼓動 青年返鄉。過去幾年來,臺大已有師生感受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也早有人投入 食農相關的課程及行動。例如社會系館「屋頂菜園」的都巿耕耘實驗、城鄉所在 坪林協助茶農創立「山不枯」的產銷實驗、地理系在紹興社區協助農耕蔬食的人 本實驗,另外還有校內諸多學生投入校內「小農飯盒」食農事業、「小田田」宜 蘭稻作耕種、「好食機」農產平台等事業。這些事例,都是面對全世界「人土背 離」態勢的無力感之外,年輕人「親耕農創」的社會曙光。

1

參考中央研究院社會會學研究所《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歷年調查,及 Fu, Tiffany

Szu-Ting, et al.“Changing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 a 20-year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The Lancet. Volume 381, No. 9862, pp.235-241, 2013;及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製作之《世界幸福報告》 http://worldhappiness.report。 5


我們這一群跨越文、社、理、工、農、管學院,但都以「人文社會」為學術 專業的教師,都如賴和一般在省思幸福的意義,決定提出「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為內涵的課程改造計畫。 「食養農創」計畫,就是主張直接由大學校園所存在城巿開始。因為城巿的 本質正是「外來者組成的聚落」,本就充滿拒絕傳統、創造驚奇的無限可能性, 與其離開城巿,不如由多樣性的城巿人動手改變生活。臺大這樣一個都會區的綜 合大學,絕對是「在城市實踐農鄉的價值、借食物開創人文的養分」之最佳場所。 若能透過適當的課程,引導學生理解、應用、實作「食養農創」的意義,一定可 有明確的成效。 (二)第二期計畫的反思期許 縱然,我們跨出圍牆到場域之初,團隊也曾因時程倉卒以致參與成員有限, 但一路摸索、嘗試,邊走邊學邊調整,總辦公室的輔導及其他學校團隊的交流已 漸入佳境。自「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實施一年多年來,我們的教學與行政 團隊已為「食養農創」注入一波波的活力。我們最重視的「學生、教師、社區」 三個端點,網絡關係也逐步連結,人文養分逐步在校園內外散播。 在學生端,截至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共計 850 人次修課學生多元並存於課群 之中,除卻獲得更深層的溝通交流外,更在場域實作中激發一個個意想不到的成 果,諸如: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修課同學主動為課程製作影像,紀錄學生於課程中 的學習歷程;在教師端,教師交流活動(二一趴)的舉辦促成校內外人才網絡的成 熟,進而拉攏更多其他領域的教師互動、分享2。不僅如此,計畫期間也持續透過 教師、助教、學生的交流與訪談動態地修正第一期計畫課程的設計,如:烽火與 星光工作坊邀請課程助理與授課教師討論學期過程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式,成為 第一期計畫最大亮點的反思活動;在社區端,隨著師生長期前進場域經營,才驚 覺場域中的複雜程度非僅是坐在教室紙上談兵就能擬出解決方案,為協助老師與 學生更能快速進入場域,瞭解社區的性質,舉辦田野工作坊釐清師生於場域間的 倫理問題、影像敘事工作坊傳授師生如何以聲音、影像紀錄難得的場域經驗、自 煮巴士工作坊實際帶著師生進入大溪場域瞭解當地蹲點青年十年來的努力成果,

2

教師交流活動為每個月的第二個禮拜一舉辦,又稱二一趴。自開始舉辦以來不斷擴大規

模,由原先僅有計畫團隊的老師成員,更擴展至清華、交通大學等系所老師前來共襄盛舉。 6


隨著師生習得與社區相處的能力,也讓計畫影響力逐漸擴及社區社群,更隨著師 生的改變一同成長,以社會實踐為主軸的教育契機已見成效。 第二期計畫,我們定位為「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2.0」不僅維持既有成果, 更善用第一期成形的系統與網絡平台,進一步梳理過去經驗的產出,並將之反饋 到課程設計上,以實作導向協助師生將課程產出成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成果」 (Social product),諸如在課程影像紀錄由於氣候變遷議題實作的起頭,我們決定 拍攝一部三年的教育改革紀錄片,留下食養農創在這三年實驗性計畫對臺灣大學 師生的衝擊,同時紀錄場域在這些年來的變化。或者,在計畫進行途中吸收各新 創團體與社會企業實業家的經驗,並開設專門課程鼓勵修課學生以實踐為主軸, 思索自己感興趣的社會議題並研擬創業及解決方案,讓校園內部積累的人文力量 得以擴散至校外,使教育得在應用與實作之間形成默契。換言之,第二期的「食 養城市・人文農創 2.0」主打的便是擁有「社會影響力的成果」(Social product), 並透過師生與社區之間的共同努力將本計畫打造為臺灣大學甚至人文社會學科 的新品牌。而且必定還能激發更加火花,朝向人社教育革命的路徑邁進。

二、跨域共創課程的基本想像 食養及實作的相關主題,早是全世界青年近期創新創業最渴切的共同價值。 在臺灣的現況,已有苗栗老寮 Hostel 長期蹲點南庄,並以地方產業與文化再造協 助農民將農食與環境議題帶進破碎農村 等案例。而在國外如德國社會企業 GA(GemüseAckerdemie)打開學校大門,教導學生、老師自產自銷的食農教育計畫、 美國 GCG(Green City Growers)致力推廣波士頓在地社區種植的蔬果,並協助波 士頓鄰近居民自產有機農食。也就是說,「食養農創」及「實作導向」的搭配不 僅是現在重新認識人與環境的絕佳時刻,更是臺灣人文學界由「農食」與世界接 軌的契機。 我們期盼的,就是這種「共學/共作/共生」新課程的校園,以重建「自 然/人際/社會」新關係的世界。本計畫應用能力課程,是由二個面向所構 成:親臨場域的「實作導向」,加上「食養農創」的知識主題。略述如下: (一)實作導向:將教室內的課程帶到模擬場域去體驗及創作,依序由(1)知識層級 的課程,引導朝向(2)應用層級的課程,再精煉為(3)實作層級的課程,以校內四個

7


集中場域、校外四個延伸孵化場域為基地供師生使用,未來再拓展更多真實地點 成為實作教室。 (二)食養農創:以「人類創造農業,農業產生食物,食物供養人類」的關係,化 約為「三養」的知識議題軸線:(1)經濟之養(livelihood),涉及實作經濟的現象, 包括作物產銷的生養、農食聯結的創養等具體議題,(2)社會之養(empowerment): 涉及社群照護的現象,包括生食保障的安養、社群重建的培養等具體議題,(3)文 化之養(cultivation):涉及人文美學的現象,包括教育習能的教養、文史賞析的素 養等具體議題。

三、雙重目標在教學現場的落實 前述雙重目標可理解為:「應用+實作」的執行目標是有硬度的骨架,「實 作+農創」的內涵目標是有溫度的血肉(圖 5)。落實在教學現場的操作即是:以 場域實作為共同執行準則為「教學方法」;以食養農創為共同內容理念為「教學 主題」。

圖 5 食養農創計畫執行目標

作為執行目標的「實作」,在第一階段 18 個月的計畫中,已組織一個跨越 文、社、理、工、農、管等學院教師的「虛擬課群」,完成「跨領域交流平台系 統」,包括教師跨界教學合作系統、校園到社會的場域運用系統(校內的實作場域

8


加校外的延伸孵化場域)、學生跨界學習合作系統(第一期 18 個月溪那參與學生 約 1475 人次3)。在第二階段將強化橫向及縱向的連結。 橫向連結是持續經營既有的教師、學生、社區的網絡關係,並與校內其他跨 領域的一級行政單位(創新設計學院)與教育部跨領域計畫(無邊界大學)整合,建 立資源共享平台;縱向連結則以設立「課程設計交流平台」、「課程意見交流平 台」供課群間教師、教學助理、場域助理、學生四個群體於課程設計的溝通與協 調,以完善本計畫的教育改革理想。本計畫連結與計畫概念圖請見圖 6-1 與圖 62。

圖 6-1 食養農創第二期計畫橫向(左)及縱向(右)連結執行目標

圖 6-2 食養農創計畫概念圖

3

預估方式是以每門課平均修習人數*三學期課程數。L1 課程平均為 60 人,共 12 門,

L2 課程平均為 30 人,共 11 門,L3 課程平均為 15 人,共 14 門。外加 3 次寒暑期工作坊約 3 次*30 人以及 5 門工作坊 5 次*25 人。合計約 1475 人。 9


四、食養農創的漸進式蛻變路徑 計畫願景非一蹴可幾。本計畫在執行和內涵雙重目標的指引下,師生都在 真實場域看到印證或駁斥書本教材的實案,激發更多「理論匱乏、知識不足」 的覺醒。這些人,其實就是改變「教與學的雙重慣性」之先遣種子。臺灣大學 歷經第一期計畫的滋養,已形成跨域共創團隊的孵地,但仍需要繼續從教與學 的交流、反思、再設計為這塊土地注入更多元、豐富的養分,徹底改變這片土 壤的體質,才能承載豐富、多樣的食農生態網,並趨向有機穩定生長而不致貧 瘠潦倒。換言之,第二期計畫也將持續吸納其他系所、教師、學生,透過想法 交流、教學設計、實踐反省,刺激食養農創計畫成長蛻變。這樣的課程安排, 不會削弱研究能量,而必定會期待吸收更多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

參、計畫推動重點 一、「跨域共創課程」之規劃、執行策略、方法及步驟 (一)跨域共創課程的規劃架構:三層三養 前段提及「實作導向」及「食養農創」的雙重目標而劃分為「三層/三 養」二大軸線的課程架構,謹在此詳加說明。所謂「三層」是指實作導向的執 行目標之三個層次,包括:知識層級、應用層級、實作層級。所謂的「三養」 意指食養農創內涵目標的三個層次,包括:經濟之養、社會之養、文化之養。 二個軸線交織成為我們課程的基本架構,此外再利用寒暑假及學期之間的彈性 工作坊,補充學生期間額外需要的實作知識。具體落實的步驟詳見圖 7 及表 2 以下說明。

圖 7 食養農創課程模式 10


執行面三個層級,操作定義大致如下: 1.

L1 知識層級(察知:awareness),目的是提升食養知識:透過基礎「社會 關懷認知」及「個案調查與分析」課程,提升學生們理解食養知識的 普遍能力,學生培育出來的食養知識能力,會是關心食安、了解生態 農耕、支持環境友善、預備社企創業的中堅。

2.

L2 應用層級(提案:proposal),目的是改變人社學習觸角:修課學生從 「跨域技術研習」及「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課程中尋找農業食育知 識,落實為解決農食困境的原型草案。各個團隊 z 的多元解決方式, 有助於學生多方了解知識與問題解決的應用關係。

3.

L3 實作層級(專案:project),目的是發動創新創業引擎:學生在場域中 發展的「實作專案」,透過「駐校社會型企業家/非營利組織專家參 與」的指導,可產出實際方案、產品或服務。從城鄉農耕到農食平 台,創新烹飪等食養創業,找回青年與土地的永續鏈結。

內涵面三個議題,操作定義如下: 1.

N1 經濟之養:關注生活生計與農食生產的層面,並聚焦農業、自然、 社會及區域城鄉發展。課程是以理工學科、經濟管理學科為基底,但 多數課程皆結合人文社會學科的教師合授。

2.

N2 社會之養:關注農食衍生出來的人際、社區關係,以及權力分配造 成的不公義,並以「培力」概念賦予社群參與的能量。課程以社會、 社工、政治科為基底,並大量與人文、都巿學者合作開課。

3.

N3 文化之養:關注農業人文的藝術創作與教育,透過田調及歷史的考 察能力,讓文學、聲音與戲劇的創作能力進行介入。課程以文學院系 所為主,並借重社會學科的人際問題、都計科系的權力操作進行課程

修正。 表 2 「三層三養」的課程架構設計理念 N2 社會之養

N1 經濟之養 內涵

/Empowerment

/Livelihood Nutrient

Nutrient

N3 文化之養 /Cultivation Nutrient

生養+創養:

培養+安養:

教養+素養:

生計與生活

社區與培力

價值及文明

執行

11


L1 知識層級/

課後獲

關注自然與社會關

關注社區組織、

關注都市在地人

得理解

係的論述,審視全球化

社會扶助、社會倡議

群、街坊的人文精神

Knowing

現象的

的區域城鄉發展,並含

面向,探討全球消費

及文化活動,尤其是

Level

能力

括農食系統與資本主義

主義下的社區政治,

新自由主義化的壓力

的關係,以呈現食農系

及地方社會、政治的

下人群如何重新詮釋

統本身與生產者的生態

反思與社區培力,兼

與宣稱自己的地方。

環境。如:食物與社會

及安養照護之方法。

如:都巿人類學、臺

等課程。

如:社區組織與社區

灣都巿與文學等課

發展等課程。

程。

L2 應用層級/

課後提

強調公共參與、尋

著重社區居民的

結合美學藝術的

交可用

找健康農產品、農耕訓

政策參與能力,包括

鑑賞能力,掌握影像

Applying

的原型

練人才庫等能力,以協

電腦技術應用在社區

與聲音的處理能力,

Level

草案

助規劃農耕場地、掌握

資訊溝通、增加公共

將地景與人物的描寫

作物生長狀況,規劃農

討論的效能、解決社

表現出來,鼓勵微電

業氣象與有機實作,是

區在規劃、產業升級

影、網路媒體等原型

進入創業的預備。如:

的需求,強調由下而

方案。如:開鏡五四

食物、農業與社會等

上的政策。如社區參

三工作坊、聽文化音

課。

與工作坊等課。

景工作坊等。

L3 實作層級/

課後產

落食養農創的社會

開創,強調在地

以戲劇、影像、

出實際

企業、地域振興的社區

結合的新型社區組織

文學、語教為創業向

Producing

方案或

實驗、因應氣候變遷的

機制,強調以社會思

度,如田野現場的文

Level

產品

農耕產業的創新生產,

維引導技術思維,思

史資料考察、口述史

藉由跨域合作找到解決

考科技引進社區鄰里

及劇本寫作、戲劇表

方式,可用於農產管道

的人際關係後果,鼓

演,協助社區居民重

的活化,農業社區復興

勵學生團隊嘗試兼顧

新組織記憶、凝聚在

等。

安養與自足的企畫

地認同的絕佳工具。

案。

12


(二)跨域共創課程的執行步驟:朝向永續落實的課程改革 依照「三層」及「三養」架構設計形成以下提案:先由三個學期的課程,奠 定虛擬學院的基本平台,再循序擴大參與,在三年內改造所有課程為常態課程。 根據第一年度實際操作後,我們逐步進行以下四階段步驟: 

步驟一,建立教學行政機制:收集國內外各種新課程研發及教學實驗經驗, 並建立助教人才培育資料庫,協助教師於教學過程蒐集學生上課觀察及回饋。

步驟二,建立課程發展系統:與校內既有評鑑系統結合,於期中及期末協助 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及內容。並持續開發、連結在地夥伴、培育場域教學助理, 建立場域介紹資料庫。

步驟三,推廣實作場域課程:於學期前舉辦場域工作坊、場域學期初參訪, 廣邀校內教師加入計畫,說明及示範場域教學技巧,輔導教師進入場域授課。 另於期末成果分享的活動。

步驟四,發展常態性課程:三年內將逐步評估、選擇適當課程,轉化成為常 態性課程、寒暑期與期中工作坊,落實食養農創的人文社科跨域課群。 本計畫 2015 年暑假開始逐步推動,各個步驟均已全面啟動,並建構出場域

與課程模式。過去一年多,我們規劃的二十九門課程,已有十三門課程實際在 1041、104-2 兩個學期開出。這些課程經驗,再加十次教師設群交流活動、兩次逾二 十人的場域參訪調查,匯聚五十八位老師的集體激盪,團隊已有蒐集到大量的觀 察、討論、訪談、蒐集回饋意見,並因應各種優缺點在檢討中。第二年度我們已 重新整體規劃更適當的課程,例如加開 105-1「創新社區設計」與「地球環境問題 與對策」等課程以提高應用層級,都在務實中繼續精進。(本計畫規劃課表與第二 期預計開課課表請見附件二。各課程詳細授課設計,參見附件三) 本計畫開設之課程架構與模式如表 3: 表 3 三層三養課程架構 經濟之養 Lifelihood

社會之養 Empowerment

文化之養 Cultivation

生養+創養

培養+安養

素養+教養

L1 導論

˙城鄉、區域與發展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都市人類學

Knowing

˙文化、社會與自然

˙政治生態學概論

˙臺灣都市與文學

三層/三養

L2 應用

˙食物與社會

˙飲食與文化

˙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

˙開鏡五四三工作坊

˙食物、農業與社會

˙環境政治與政策專題 13

˙Soundscape/Sound Art


Applying

˙審議民主與社區參與

˙藝術與文史策展實作

˙田野工作坊

˙聲態創藝與社區營造

˙照顧、住居與社區 ˙創新社區設計 ˙社區健康營造 L3 實作

˙社會企業創新實作

˙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

˙表演與社會參與

Producing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社會倡議與社區工作實務

˙社區文史與創意出版

˙坪林一度 C

˙社區影像文化紀錄

˙坪林自然酷

˙影像敘事曲工作坊

˙自煮巴士工作坊

計畫結束後,我們也將啟動課程的「後設評估」機制,透過實施績效全面檢 討修正,落實為常規性一般課程,完成由三學期、三學年再到永續教育的期望。 這些工作,已在 2016 年九月間起在主持人郭大維副校長的聯繫之下,開始與教 務處商議、規劃。 「場域共享+共學共作」的空間整合:從校內實作場域(城鄉公館、D-school) 為基地,再向外跨到城市中心、城巿周邊、城鄉交界、城郊鄉村等多樣化的田野 實作場域。除了空間屬性的差異外,也凸顯社區與族裔的多元性。 「專題學習+跨域編組」的教法整合:兼顧知識應用、田野實察、創業視野 與能力養成,授課策略包括翻轉教室、團體討論、田野實作、歷史調查、戲劇展 演、技術協力等多重方式。

二、「實作模擬場域」空間及設備之規劃及使用 大學不應是一座孤島。為了「食養農創/應用實作」的雙重目標,我們規劃 校內與校外兩組場域。奠基在城鄉所幾十年的場域經驗,學生在校外社區主動訪 談、聊天以挖掘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學校課堂與社會現實結合的有 效方式。因此我們堅持必須致力於校內、校外場域的有機鏈結(如圖 8),以發揮 應用課程之效。 根據第一年計畫經驗,校內場域發揮了促進師生交流的功用,我們依照使用 便利性,評估與篩選兩個校內場域繼續經營。第一年的四個校外場域則全數延續, 另再開發兩個新場域,期待帶入更多挑戰性與可能性。以下簡述各個場域: 14


校內集中式模擬場域

校外延伸式孵化場域

圖 8 校內實作集中式模擬場域與校外延伸孵化場域有機鏈結 校內集中式模擬場域具有距離近、容易使用且集中的優點,除供作一般教學, 也做為討論、原型開發與實作空間之用,我們稱其為「實作模擬場域」。根據第 一年度計畫使用狀況,有場域在使用頻率與便利性上達成其目的,除了提供給課 程計畫學員共學、共耕、共作、共食外,也促成各領域老師的交流,使更多未來 跨界、跨場域課程開課得以可能。校外延伸孵化場域:具有真實、深刻、延伸的 優點,可供作特定課程介入社會實境的起點,醞釀更寬濶的實踐可能性,我們稱 之「延伸式模擬場域」。我們在校外闢設六個據點,一方面提供課程延伸實習的 空間,另方面也串連不同學科教師的互動溝通可能性。後續將再增加為場域資料 庫。各場域的位置及現狀、運作及管理、課程搭配設計,分別在以下段落詳述: (一)校內集中式模擬場域的現狀及規劃 本校位在臺北都會的核心區,學生超過三萬五千人,師生日常生活就是無法 避免的社會介入,使得本校必然與周邊社區必須互動。開發新課程,對學校周邊 採取新的互動方式與態度,以促進師生參與在地方生態,本計畫的兩個場域即兼 顧以上二個特點。以下概略說明: 表 4 校內兩個場域

15


校內集中式模擬場域現況介紹: 1.

城鄉所公館樓基地:以市民參與社區經營為核心價值,其空間緊鄰公館圓 環,教學空間結合研究生研究室、彈性大教室、地下設計基地等。除了可 以自由動手實做,也能隨時和有社區經驗的城鄉所學生相遇,交流校外孵 化場域碰到的問題。目前於設計基地、大桌教室舉辦教師、助教研討工作 坊以及學生作業討論,致力經營跨學科的教師社群共創平台。

圖 9 城鄉所公館樓基地使用狀況(左圖為助教工作會議、右圖為教師交流)

2.

D-school 創新設計學院基地:由前學術副校長陳良基主導的臺大創新設計 學院 (NTU Stanley Wang D-School)於 2015 年 9 月正式授課,教學空間 在 2016 年啟用。該院為理工科技出發的跨域創新教學課群,將與本課群 進行課程研發及教學合作,包括學生團隊產品開發、實例模擬、成果展出 等。目前部分建築空間已開放,正在規劃個別學生的使用方案,作為創意 發想、討論激盪的小型實驗空間。

圖 10 D-school 基地使用狀況(左圖為教師交流、右圖為學生工作坊)

校內集中式模擬場域的使用方法及原則: 實作場域的共同工作空間,適合促進教學、實務專案混合交互成長的工作 模式,讓不同的任務的人可以在同一空間內與其他人互相見面了解彼此的工 作,促進教學實作成長。三個不同層級的課程,分別可以運用在: 1.

L1 知識課程:固有授課教室、並為特定議題之分組討論教室。

16


2.

L2 應用課程:集會討論場地,並為跨課程工作坊的使用空間。

3.

L3 實作課程:共同工作空間,並為跨地域校內外生活圈轉換空間。 這些不同功能的場域,可使進階與入門不同階段的學習者有互相觀摩、刺

激成長的機會。進一步營造適合增進實作能力的學習與工作空間,再依多種空 間模式進行設計。校內場域對於課程搭配。 (二)校外延伸孵化場域的現狀及規劃(見圖 11) 為了跟真實社會連結,了解食養農創在不同區位,不同文化,不同階級, 不同世代展現出來的不同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的農議題,我們另行在校外,規劃 了坪林、溪洲、南萬華、紹興四個場域。這四個場域,是城鄉所及地理系師生 耕耘多年的熟悉場域,可提供課程依需要延伸實習空間。於第二年度,我們新 開發了兩個場域: 大溪與大橋頭,期待為計畫帶來更多的跨域機會、挑戰與創 意解決方式(校外場域列表請見表 5)。 表 5 校外六個場域

17


六個場域都密切牽涉到經濟/社會/文化之農養議題。這六個場域,既具有 「農養」意義的普同性,又各有歷史的特殊性,兼具「經濟/社會/文化」的機 能,是課程延伸的農養生態鏈,也是由教室看社會的窗口。六個場域特質及功能 概覽說明如下: 1.

坪林:位於翡翠水庫上游的茶鄉坪林,自雪山隧道開通後,近年來逐步往生 態旅遊與環境友善茶轉型。

課程執行:第一年計畫我們在坪林開設了《氣候變遷議題實作(坪林一度 C、坪林 自然酷) 》,使大氣科學和農業、社會議題做跨域結合,並拍攝紀錄片。教師方 面也促成師大民音所蔡佳芬老師與臺大機械系詹魁元老師共同舉辦「聽見坪林音 樂會」,邀請在地社團發揚坪林音樂集,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 夥伴關係:臺大學生創業山不枯品牌以坪林友善茶園為基地,從無農藥檢出茶商 品的行銷,推廣里山環境友善理念。場域未來可提供課程實作關鍵議題如下: 

N1. 經濟之養:民生凋敝,人口老化,氣候變遷的茶鄉,如何才能以生 態友善的方式地域振興?

N2. 社會之養:水庫限制發展,雪隧帶走遊客商機導致城鄉移民,人口 凋零,如何從社區培力的角度重新鏈結城鄉?

N3. 文化之養:從坪林獨特的文山包種茶,如何在阿公種茶,阿媽採茶, 阿伯買茶的銀髮文化之外,改變年輕人的咖啡及罐裝茶飲習慣,重建青 年茶文化。

2.

溪洲部落:位在新北市新店區面對新店溪水岸,是都市中少見的原住民部落 型社區,富有文化與社會性議題。

課程執行:第一年計畫開設了《文化、社會與自然》、《飲食與文化》,將都市原 議題結合飲食文化、自然環境,帶領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關心探討議題。 夥伴關係:第一期與在地學生創業社團食菜好建立夥伴關係,以食物設計開始的 都市原住民文化與健康關懷,納入耕莘醫院的專業健康諮詢資源,期望從關懷到 部落民眾的參與與文化創業;另外城鄉所團隊亦正協助溪洲部落的重建規劃,目 前已進入申請建造執照的階段,與社區關係緊密。 場域未來可提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18


N1 經濟之養:都市原住民面臨原鄉衰退、土地流失,都市工作收入不穩 等問題,如何建構都巿原住民知識系統、從體力勞動轉移到創新服務的 生養與創養;

N2 社會之養:思考都巿重建社區組織的意義,規劃讓溪洲阿美族部落維 持原住民居住、耕種與文化生活模式的具體實踐方案的最佳場域;

N3 文化之養:阿美族獨特的採集農法,包括原鄉的野菜採集知識在地化, 地方野菜綠食網絡知識庫,能否用作野菜農食文化發展都市原住民的新 認同。

3.

南萬華:舊名加蚋仔,意思是沼地,道出其四周水源環繞的特性。因為發展 早,在臺北都市發展過程中,原屬農業聚落的南萬華慢慢面臨產業衰退、人 口老化的問題。

課程執行:本計畫第一年度開設《社區健康營造》、《照護、住居與社區》等課程, 瞄準人口老化下的社區與長照問題,並獲得萬華健康服務中心的協助,為學校與 政府單位的共同合作。此外《臺灣都巿與文學》、《聲景與聲音藝術》也為南萬 華留下了文化歷史記憶,建立社區生活價值。 夥伴關係:南萬華社區與健康中心建立夥伴關係,有助公部門社會福利推動的行 動研擬,並與格外有意思學生團隊以食養農創概念,在以食為出發的社會關懷與 社區產業為未來推動的方向。 場域未來可提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

N1 經濟之養;參與式的社會企業經濟,地方創意產業與文史工作的在 地營造,如何作為都市農業投入社區的地景保存與產業再造之作法?

N2 社會之養:推動「生產性/療癒性地景」計畫,以社區共同廚房與屋 頂菜園,串聯社區農產業、社區照護、以及長者園藝治療等實踐;

N3 文化之養:釐清水文歷史脈絡,探討水、農耕、都市聚落形成的成 因,培養在地說故事的能力,建立都市生活價值的教養、非掠奪式新城 市發展模式。

19


4.

紹興社區:位於臺北市中心的仁愛路與紹興南街口,是典型的戰後外省和城 鄉移民所構成之非正式居住聚落。居民同時面對了高齡化、社經弱勢與受迫 遷問題。

課程執行:本計畫第一年度開設《照護、住居與社區》關心高齡長照與社區議題, 此外, 《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課程也帶入了對在地政治問題的關心與參與方法。 可持續探討議題包括老齡居民安置與療癒、非正式住區空間改造、社會住宅規劃。 夥伴關係:紹興學程為臺大學生自組的社團,每周與社區開會二次,除協助社區 拆遷後的安置問題,亦對社區問華紀錄有一些創意行動規劃,如菜園、刊物是逐 漸被看到的社會實踐,計畫場域助理為紹興學程學生。 場域未來可提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

N1 經濟之養:討論高齡社區經濟的可能性,透過都市農耕田園、可食 花園,農耕空間協同居民打造共耕、共食、永續的生活模式;

N2 社會之養:思考未來新互助網絡的基礎,並發展在核心區的高齡社 區,透過社群合作,獲得適足居住與生活支持的方法;

N3 文化之養:由人類學觀察、調查報導的寫作,及在地故事的敘事, 思考大歷史與小生命的耦合,認識生活與居住實踐的多元價值。

5.

大溪:位於桃園市東部山邊,因為老街與自然環境豐富,在城鄉發展以觀光 為發展定位,也因觀光而造成傳統如何維護、傳承與延續的迫切議題。木藝 是大溪百年的重要文化資產,與居民的生活、習俗、信仰等環環緊扣,另外, 大溪農產業豐富是鄰近台北大都會的農業產區,稻米、農作、水果、花卉都 有其與地理環境與文化的關聯,有豐富食農教育題材。 夥伴關係:本校接觸的據點是在地的至善高中,該校近年明顯朝向具有食養 精神的教育變革,不論理念、生源、設備,都具有長期合作的潛力,擬開拓 為新的實作場域

場域未來可提供課程實作功能如下: 

N1 經濟之養:大溪至善高中 105 學年度開始農業行銷科招生,連結社 區農與休閒產業以及家具木工科,場域有實作工廠以及周遭農業社區連 結,可提供傳統產業、創新創業等課程使用;

20


N2 社會之養:大溪推動社區營造二十年,文化、觀光、體育、社福等 組織林立,可提供思考組織間的特色與資源,並能與社區行動的地方頭 人有所討論甚至合作;

N3 文化之養:位處城鄉交界的至善高中在大溪已有四十多年,校內生 態環境以及類基的地方文化連結資源豐富,尤其是鄰近復興山區,原住 民學生比例較多、新住民與城鄉移民的比例高,很適合結合本校社會學 課程進入。

6.

大橋頭:大橋頭場域位於臺北橋以北的大同區,保有保有清領與日治時期的 建築特色,例如蜿蜒巷弄、低矮平房,鄰里居民關係密切。然而隨著經濟發 展停滯,獨居老人的照護、老舊建物閒置空間、在地產業凋零、高風險家庭 等議題逐漸浮現,構成極佳的社區觀察場域。

夥伴關係:本計畫已與在地社造團隊如淡江建築系的「大橋工舍」、跨域設計的 「邊境實驗室」團隊達成默契。 場域未來可提供課程實作之功能如下: 

N1 經濟之養:過去因米食興盛,米中盤商林立,但現存唯一一家即將 離開,可思考在地產業轉型問題,如何將米食結合展售方式並融入社 區。結合各團隊資源,引入參與式的社會企業概念,發展社區、歷史、 產業三者結合的可行性;

N2 社會之養:思考如何串聯起互助網絡,以社區照護、課輔與社區參 與方式,獲得足夠的動力支持生活與居住的改善與共同議題的討論、 規劃能力;

N3 文化之養:了解地方歷史,探討社區歷史、人物與產業的故事,培 養導覽與分享的能力,對社區具有更高的理解與凝聚力,進一步培養 對於在地實踐更為多元的可能性。

小結:以「大學為中心的」的校外延伸孵化場域,支持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應 用實作可提供教師講解 L1 知識課程內容的實案示範、作為 L2 應用課程在提出 方案的參考對象、作為 L3 實作課程的實際創作或創業的實驗空間,團隊在一年 多的場域經營,有以下幾項實際連結的成效: 1. 場域助理制度建立,協助教師課程設計與初步連結。 2. 課程實作與社區有不同的合作模式,開展多面向的大學與社會的關係。 21


යࡑӚፐำᆶ‫୔ޗ‬ናᔐр‫׳‬ӭО޸Ǵ٠ᝩុஒ‫׳‬ε‫཮ޗޑ‬ჴნբࣁਠѦ‫ۯ‬՜ ჯϯ൑ୱǴаၲ‫׆ॺךډ‬ఈ‫ޑ‬ȨჯϯȩཀကǶ

კ 22!аεᏢࣁύЈ‫ޑ‬ϤঁਠѦ‫ۯ‬՜ჯϯ൑ୱ!

Οǵ‫ځ‬дബཥኳԄ‫܈‬٣໨ ΋ ΋ ᏢғԾЬǴᙌᙯ௲࠻ǴჹᏢಞ‫س‬಍‫ޑ‬ᜬᙟ ӧ҂ٰǴᏢಞ‫س‬಍‫ޑ‬ᜬᙟஒࢂ௲‫ޑػ‬ख़ᗺǶฅ౜ӧ‫ޑ‬εᏢ௲‫ࢂػ‬௦嘸ΒΜШ इ‫ޑ‬ԴৣҔ๱ΒΜШइ‫ޑ‬Б‫ݤ‬Ǵ௲‫ػ‬ΒΜ΋Шइ‫ޑ‬Ꮲғ嘹ǴӵՖЇሦ౜жᏢғว ච‫ߏ܌‬ǴԶόশؒ‫ځ‬ᖃܴ‫ޑ‬တ೓Ǵ୻Ꭶӳ‫ڻ‬Јǵ߄ၲΚǵှ،ୢᚒ‫ૈޑ‬ΚǴࢂ౜ жଯ฻௲‫ػ‬Ѹ໪ᙯࠠ‫ޑ‬Ҟ኱Ƕ‫قޔ‬ϐǴவ௲ৣൂБ௤ፐ‫׎ޑ‬ԄǴᙯᡂԋᏢғᆶ௲ ࠻ᚈБӅӕ،‫ۓ‬΢ፐБԄǴΏԿനಖҗᏢғԾЬӛԴৣϷᏢਠග‫ٮ‬ፐำၗྍǴࢂ ‫ॺך‬གྷոΚ‫ޑ‬Ҟ኱Ƕ ӧಃ΋ԃࡋ‫ޑ‬ीฝǴᆵεᏢғ߄౜рӳ‫ڻ‬Јᆶ୏တှ،ୢᚒ‫ޑ‬዗‫ו‬Ǵ೽ϩᏢ ғ໒‫ۈ‬Ԗཀ᛽Ӧགྷ೸ၸჴ଺ၲ‫ډ‬Ҟ኱Ǵ٠Ъଞჹፐำ೛ीගрϸ㎸Ǵ‫ٯ‬ӵҁीฝ 嘸Җഁπբ֝嘹ߡࢂӧፐำ‫܌‬ᖐᒤ‫ޑ‬嘸్ОᆶࢃӀࣴ૸཮嘹ύǴৣғჹ൑ୱ‫ޑ‬ᢀᗺౢ ғፂँǴ࿶җ៏ፕᆶ૸ፕύ‫ࣴ܌‬ᔕрٰ‫ޑ‬ϸࡘࢲ୏Ƕҁԃࡋ‫׳‬ԖᏢғЬ୏ӛीฝ ගਢ嘸ፔٰϱᓓ ኩ‫ ۓ‬嘹ࢲ୏ҾჄǴ‫׆‬ఈૈᙖύᓓ໭౯‫ޑ‬१‫ޑྍٰ׷‬БԄǴ௢୏१ ၭ௲‫ػ‬ǶќѦǴ Ꮲය / ፐำ嘸‫཮ޗ‬Ҿ཰ബཥჴբ嘹ߡၢಥΑၸѐൂБ௤ፐ ‫׎‬ԄǴߡҗᏢғЬ୏ගрሡ‫؃‬Ǵҗፐำ൞ӝ཰ৣ‫࣬܈‬ᜢϦ‫د‬೽ߐၗྍ‫ڐ‬շ௲ᏢǶ


圖 12 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課程內容,顛覆傳統單方授課形式(2016.9.6「影片拍攝 與本計畫紀錄片意見交流工作坊」,師生一同討論未來影片融入課程方式與走向。)

(二)教師社群跨域學改變,共創可能性 跨域學習,不只是學生在學習,老師也要學改變。參與本計畫的老師來自不 同的院系,背景專長各異,經由交流討論,產生出各種不同跨域的可能。本校人 文社科的教師們,透過食養農創計畫而與 D-school、無邊界大學計畫連成一群, 目前的教師交流活動「二一趴」,已逐漸形成教師間交流討論的氛圍。二一趴意為 每個月第二個週一晚上的 Party,藉邀請校內外老師、團體舉辦交流平台,分享 自身教學的興趣與觀點,在輕鬆聊天與討論氛圍中來媒合新的可能。最初雖是為 了增加教師對計畫理念的認識,但渴望改變大學教育的老師相互招引,意外形成 穩定的教師網絡。本校前副校長陳良基在受邀參與後意識到教師社群對未來大學 的重要性。在陳前副校長聯繫下,二一趴與 D-school、無邊界大學計畫合作辦理 聚會,規模逐漸擴大為跨院、系、所的教師社群。 這個平台也發揮了功效,推動許多跨域課程與活動的產生,如第一年計畫中, 地理系洪伯邑老師與社會系簡伃儒老師的「食物、農業與社會」,以及機械系詹魁 元老師與師大民族音樂所蔡佳芬老師共同舉辦的「聽見坪林音樂會」等,都是在這 找尋志同道合夥伴的場合中媒合、創造出來的新課程與活動。

圖 13 老師們分享自身研究或觀點,尋求 建議與夥伴(2016 年 3 月二一趴)。

圖 14 本校楊泮池校長與陳良基前副校長 蒞臨「二一趴」(2016.5.16),給予支持。

23


除了吸引來自臺大內 7 個不同學院教師外,來自交大、政大、清華、陽明、 師大與淡江等高教夥伴也蒞臨共襄盛舉,共計八十多位夥伴。跨系所甚至跨校教 師社群的成形已成為本校食養農創計畫的一大特色,在未來本計畫將更為善用此 種機制,達到更多跨領域的創新構想,形成新的共創、解決問題可能,「二一趴」 儼然成為臺灣北部高教跨領域教師交流的節點(hub)。

肆、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一、三層級跨域共創課程預期成果、對應關鍵績效指標之達成情形 及效益評估方式 我們相信實質的影響力來自於人與人的相互交託,課程或許能培養出學生很 多回應社會關懷的發想,但這些創新設計必須聚合團隊、資金和使用者等諸多條 件才能立業。所以,本計畫工作的對象不只是學生,超越老師,更包括大學和社 區。為加深本計畫的社會影響力,本期提案特別針對學生、教師、大學及社區等 三大社群提出完整的規劃,辦理學生的午聚討論、專題演講、跨課程工作坊,推 展教師的主題工作坊、課程聯合成果展及跨教學計畫交流,同時,持續經營與場 域夥伴組織及實務業師的合作網絡。表 6 為本計畫對於三種社群的預期影響力及 評估方式。 (一)教師:教師社群的經營為首要。第一期計畫的成果評估發現,新進教 師藉著本計畫而結織不同領域的熱血教師,開啟了教學甚至研究的新視野,彼 此激勵也緩和了著作升等施加於教學的壓力;資深教師則在激辯教學現場的真 實議題時,有機會坦誠分享,或是血淚交織的案例討論當中,吸取難得的養 分。教師社群的凝聚不只帶來個別教師的成長,更浥注學生的學習。第一期計 畫的期末問卷統計結果,學生選修本計畫課程最普遍的動機是對於主題或老師 有興趣,學習效果主要來自於進場域、跨領域及實作三部分,成功經營教師社 群正是許多課程得以發生、完成並持續的關鍵,本計畫須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 步推展教師社群的廣度與深度。 有別於前一期提案在教師面的績效指標以參與人數為主,本團隊認為目前 16 位積極參與的教師已形成專業行政團隊,再擴大積極參與的教師規模未必是 計畫所能顧及。所以本次提案在教師社群的部分,將以教學產出為焦點,分析課 程的數量、結合場域程度(場域導覽、演講、提案實作或成果展演)、跨領域程度 (不同系所教師共授,或邀請演講諮詢等)等,以及追蹤各學期、各活動的參與教 24


師的人數及異質性,期望有更多元的教師帶學生跨越領域限制並走進真實場域, 最終形成一個應用人文社會科學能力的教學社群。 表 6 對於三種社群的預期影響力及評估 計畫目標

應用人文社會科學能力之創新實踐

社群

學生

教師

大學及社區

需求

人文社會應用能力

回應學習需求變遷

發展跨界夥伴關係

產出

[課程及活動]學

[課程]數量、結

[大學]社區場域資料

Output

生人數、異質性

合場域程度、跨領

庫、與 Design School

[課程成果]評估

域程度

合作活動及課程質量

性報告、提案或實

[教師社群活動]

[場域]合作夥伴及業

作質量

參與人數及異質性

師參與課程的人數及時 數

成果

(依課程層級)學習滿

跨領域、結合真實

Outcome

意度、學用合一程

場域的教學

形成合作夥伴關係

度、改變整備程度 社會影響

創新態度及知識

應用人文社會科學

大學與場域夥伴的延續

Social impact

創業案例

能力的教學社群

性合作行動

評估資料

課程成果集

課程成果集

本計畫團隊與校方各會

Data

學習回饋問卷調查

教師工作坊記錄

議記錄

業師評估與回饋

影片採訪

大眾媒體報導

課程影像文字記錄

教師焦點訪談

交流平台瀏覽量

學生焦點訪談

影片採訪

(二)大學及社區:教師的改變若是要帶來更大的影響力,必須讓大學校方 系所等體系都有所改變。本期將有更密切的課程開發、媒體經營及學生交流, 期能成為 D-School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領導品牌。另外,本計畫與無邊界大學(本 校另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司之教學計畫)合作,學期中每月與 D-School 共同辦 理教師交流活動,帶入各自關注的主題,邀請校、內外及國際友人共同研討課 程和實作的案例,期能帶動更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應用風氣。 同時,本計畫也持續在場域的耕耘,聘用場域助理參與在地事務並協助各課 程實作,讓更多教師、學生、機構、團體更快理解社區樣貌,加入課程討論。如 台北市萬華區健康中心所推動的食育農莊,臺大師生及相關創業團隊在之中都有 25


角色,與在地青年和社會服務團體形成一股社區力量;又例如有一組師生長期在 溪洲部落的經營阿美族野菜文化,他們也投入風災救援和遷村自救會當中,形同 部落的孩子。本計畫將在本期積極促成台灣大學與場域夥伴的延續性合作行動, 擴大夥伴組織及業師參與課程的人數及時數,並在校務會議中向副校長以及教學 發展中心等校方主管更新場域近況,與創新教學單位如 D-School 和無邊界大學 計畫等交流成果,以提升校內實踐社會關懷且結合真實場域的學習風氣。 對於大學與社區的影響力,預計將收集的資料有:本計畫團隊與校方各會議 記錄、大眾媒體報導、交流平台(網站及授權轉載)瀏覽量、影片採訪等,將在計 畫結束前進行評估,並製作書面報告及影像報導,作為公開責信,更是推廣人文 社會科學能力應用的具體素材。 (三)學生:本計畫延續第一期提案,依課程層級設定學生學習的關鍵指 標。L1 為知識層級的課程鎖定在理解力,目標為養成可分析現象的能力。L2 應用層級的目標是重組力,提升學生能力以提交可用的原型草案。L3 實作層級 以實創力為目標進一步創新創業。表 7 列出各層級的目標界定以及對應的產出 成果、目標成果及評估資料,簡要來說,將透過問卷了解學生的整體滿意度、 在各層級目標的改變程度(指標依序是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學用合一程 度 application of learning、改變整備度 readiness for change 等量表);同時收集分 析報告、提案或實作等產出的質與量,另外在期末則辦理焦點團體了解其改變 的路徑,定期並即時針對學生學習情況調整計畫實施方式。 表 7 三層級課程的學生學習關鍵指標及評估方式 課程層級 計畫目標 課程目標

L1 知識層級

L2 應用層級

L3 實作層級

理解力

重組力

實創力

面對現實、

善用工具、

介入社會、

診斷問題

整合資源

創新創業

可分析現象的能力

提交可用原型草案

產出方案或產品

過程目標

整體學習滿意度

throughput 產出 output 結果指標 Outcome

評估性報告 批判性思考

提案或實作 學用合一程度

26

改變整備度


課程成果集(個別課程製作為網頁)、 評估資料

業師及社區人士對學生成果之評估與回饋(影像及文字報導)、 學生回饋(個別課程文字記錄、焦點團體訪談、問卷) 跨課程過程及成果影像及文字記錄(計畫團隊製作)

具體的產出依課程層級,L1 為評估性報告,L2 和 L3 則為提案或實作,其 品質為本期關注的重點,將依個別課程集結成果,製作為網頁公告,並擇優異者 於學生、教師、大學與社區等社群活動中分享,激勵學生實作的才能並募集必要 的資源。 第二期課表,預估 105-2 將開設 L1 課程 5 門、L2 課程 2 門、L3 課程 2 門, 106-1 將開設 L1 課程 4 門、L2 課程 2 門、L3 課程 2 門。105-2、106-1 合計修課 人數預估可達 555 人4。而工作坊方面, 105-2 至 106-1 合計將舉辦 2 場田野工 作坊、以及 5 場其他類型工作坊,以 104 學年數據推估,預計將有 286 人次5參 與工作坊。因此 105-2 與 106-1 學年度合計課程與工作坊參與人數預估可達 841 人次。

二、與臺大其他教育部計畫的區隔與橫向合作 本校目前另有團隊同時在執行教育部之「無邊界大學」計畫,如何與之合作共 榮,是我們自始都在留意的課題。與本計畫相同的是,打破傳統學科限制的初衷, 讓學生能適性及彈性多元的學習,讓理論結合實作、跨越學科及校園邊界與實作 機構合作。因此在部分課程與師資上,「食養農創計畫」與「無邊界大學計畫」有少 許重疊,但在課程目標的本質上仍有明顯區隔。茲說明如下: (一)與無邊界大學計畫的區隔:特定場域、草根民主 本課程與無邊界大學有既區隔又合作的夥伴關係,因此先前也花費諸多心力 溝通。無邊界大學的目標乃以臺北都市為對象、思考如何產生能讓跨域與實作課

4

根據 104 學年度修課狀況,平均每門課修課人數:L1 課程 47 人、L2 課程 24 人、L3 課程 9

人,依此推算 47(人)X9(門)+24(人)X4 門+9(人)X4=555 人 5

根據 104 學年 5 場工作坊參與情形,合計 192 人次參加,其中田野工作坊合計 63 人次參加,

其餘工作坊平均參與人次達 32 人次,依此推算 63(人)X2(場田野工作坊)+32(人)X5(場)=286 人 27


程機制成型的政策,來打破界限並重新定義界限。因此無邊界大學的課程並不固 著在特定場域。 本計畫以食養農創的主題,強調和場域發生關係,與場域民眾互動,藉由知 識、應用與實作三個層級的課程而共同解決問題,實現創新共創,屬於草根民主 形式。從第一年度的四個場域到第二年度的六個場域,都是實際發生在社會的田 野場地,也在臺大夥伴經營多年而有難得的進場管道。換言之,兩計畫的和而不 同,使得雖有區隔、卻能橫向合作。本計畫希望校內老師都能嘗試跨院系共授, 以擦出新火花。 (二)與無邊界大學計畫的合作:教師交流、學生群聚 本計畫與無邊界大學計畫希望打破過去以院系為類的傳統學習方式,引入跨 院系、結合理論與實作的創新學習方式,並且注重學生與教師社群的經營。在跨 域平台的經營上,橫向合作將使兩個計畫達到相當良好的互補效果,包括計畫互 補性、教師社群經營、學生成果與社群經營: 計畫互補性:食養農創屬於草根民主式計畫,透過實地進入場域、社區、田 野了解實際存在的居民問題,嘗試以創新共創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和無邊界大學 計畫從政策與設計面切入的角度,達成相輔相成的效果。 教師社群經營:滾動更多老師加入教師社群,強化並齊全網絡將有益於創新 共創的產生。因此在 104-2 學期,開始共同舉辦二一趴(教師交流趴),互相介紹 各自的計畫與老師社群,擴大人脈資源與網絡,將教師交流平台打造成串聯、共 創與合作開課共授的孵化器。 學生成果和社群經營:透過與無邊界大學與 D-school 共同舉辦成果發表,讓 跨域課程的成效進一步加值,來自不同院系所的與會者可以提供更多不同背景的 知識與建議,擦出新創的火花。

伍、當年度計畫期程及執行流程甘特圖 一、計畫期程:106 年 2 月 1 日至 107 年 1 月 31 日。 二、執行流程甘特圖 106 年

工作項目

28

107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 月

課程研發與執行 課程/工作坊進行 業師與社企課程輔導 ★

教師、助教、及學生

社群系列焦點活動 ★

期末成果發表展 成果交流平台網站

配合計畫辦公室辦理 行政協調與運作 ★

教師社群會議 助教社群會議

學生社群會議

校內外場域整備/開創 第三年計畫申請籌備 成果評估與檢討 計畫期中考核 計畫期末考核

陸、計畫成員分工情形 成員類型

姓名

單位職稱

計畫分工內容 統籌計畫及校內配合款;調整課

主持人

郭大維 博士

學術副校長

程教學制度;確立校級獎勵制 度;協調校內各級單位中心之教 學行政合作

共同主持人

張聖琳

工學院建築與城

博士

鄉研究所教授

學經歷、專長、相關經驗 (詳見附件一)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國際電 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暨計 算機協會會士

配合計畫行政協調;請益國內外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規

教學發展中心;統籌協調全體課

劃博士、2004 美國景觀教育

群教師;發展文化型能力課群;

協會教學服務及研究獎

29


協助培訓教師農耕能力

共同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人文領域課程之規劃及教學協

臺灣社會學會秘書長、臺灣

調;協助培訓教師跨域食農實作

社會學會理事、文化研究學

能力。

會理事

蘇碩斌

文學院台文所副

博士

教授

陳怡伃

社科院社會工作

博士

系助理教授

吳金鏞

理學院大氣科學

統籌校外四延伸孵化場域之社區

博士

系專案助理教授

互動與教學課群的課程發展。

蔡佳芬 博士

吳米森 導演

台師大民族音樂 所兼任助理教授 長笛演奏家 製片導演,麥田 電影/角頭映畫

社會領域課程之規劃及教學協 調;協助培訓教師跨域社區參與 實做能力

紐約州立大學奧伯尼校區社 會福利學院博士 臺大城鄉所博士、臺灣建築 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 築碩士

培訓師生音像實做能力;協助教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暨

師社群工作坊多媒體能力。

大學中心音樂藝術博士

培訓師生影像實做能力;協助教 師社群工作坊多媒體能力。

《梵谷的耳朵》等片數度獲 得金穗獎最佳影片與國際大 獎、臺大城鄉所博士班學生

創新研發延伸孵化場域課程;協 專案教學人

吳金鏞

博士

工學院建築與城

助培訓師生跨域教學能力;統籌

臺大城鄉所博士、臺灣建築

鄉研究所專案助

計畫教學成果策展;統籌計畫教

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

師社群工作坊;追踪檢測計畫

築碩士

理教授

KPI 成果;發展教學研究論文。 專任助理

林駿傑

計畫專案助理

專任助理

田孟凌

計畫專案助理

計畫行政業務,包含籌劃學生工

逢甲大學都資系學士、

作坊以及課程、場域報導管理。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計畫課程整合與場域經營,籌劃

臺大地理系學士、臺大建築

教師與學生交流活動跨域學習。

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柒、計畫成果獎勵機制 本計畫將有學校的全力支持,並獲提撥 39%的配合款,以發展人文社會學科 的教學及學習動能。在配合款中,也將規劃評審機制,並配合校內優良教師選拔 時程,提供績效優良教師接受全校性表揚。另外,對於表現績優之學生,本計畫 也將推薦申請鑽石種子基金,讓成效發揮到極致。但我們更篤信,從事這樣的改 革,師生雙方都在嘗試。因此,若能建立交流平台,讓課程本身的師生互動、交 流回饋能夠完善進行,就是最良好的獎助。 30


附件一

計畫團隊名單

計畫主持人

職稱

教師姓名

電機資訊學院資訊工程學系

教授

郭大維

共同主持人

職稱

教師姓名

文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

教授

蘇碩斌

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助理教授

陳怡伃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教授

張聖琳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專案助理教授

吳金鏞

創新設計學院

兼任助理教授

蔡佳芬

創新設計學院

導演

吳米森

學院

職稱

教師姓名

文學院

共 10 人

1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教授

黃啟書

2 文學院外國文學系

副教授

蔡毓芬

3 文學院人類學系

副教授

呂欣怡

4 文學院人類學系

副教授

童元昭

5 文學院戲劇學系

助理教授

謝筱玫

6 文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副教授

施靜菲

7 文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副教授

盧慧紋

8 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副教授

楊建章

9 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兼任講師

澎葉生

教授

蘇碩斌

10 文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

共 46 人

社會科學院

共6人

1 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副教授

林子倫

2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教授

林國明

3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教授

曾嬿芬

4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教授

吳嘉苓

5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簡妤儒

6 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助理教授

陳怡伃

人文地理學門

共 12 人

1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李美慧

2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林楨家

3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周素卿

4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簡旭伸

5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副教授

蔡博文

40


6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

洪廣冀

7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

洪伯邑

8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教授

張聖琳

9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教授

王志弘

10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副教授

康旻杰

11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助理教授

黃舒楣

12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專案助理教授

吳金鏞

其他學院、其他學校

共 18 人

1 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詹魁元

2 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特聘教授

陳俊維

3 理學院大氣科學系

教授

陳正平

4 理學院大氣科學系

副教授

林博雄

5 理學院大氣科學系

助理教授

陳維婷

6 理學院大氣科學系

助理教授

羅敏輝

7 理學院物理系

教授

朱士維

8 理學院海洋研究所

助理教授

王慧瑜

9 法學院法律系

副教授

黃詩淳

10 創新設計學院

兼任助理教授

蔡佳芬

11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余峻瑜

12 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

特聘教授

陳良基

13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副教授

盧道杰

14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暨景觀學系

教授

陳右人

15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暨景觀學系

教授

張俊彥

16 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

教授

許瑛玿

17 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學系

副教授

唐玄煇

18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副教授

陳一平

職稱

姓名

駐校社會型企業家 進駐學校之企業

共 19 人 共 11 人

1 MATA TAIWAN

創辦人

方克舟

2 大地旅人工作室

樸門農法專家

江慧宜

3 大地旅人工作室

樸門農法專家

孟磊

4 意翔村茶業

茶職人

陳煥堂

5 欣鮮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潘秉新

6 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秘書長

黃盈豪

7 罕見疾病基金會

副執行長

楊永祥

41


8 獵果鋪

創辦人

古碧玲

9 SolutionMakers

執行長

黃喬邦

10 邊境實驗室

總監

曾定鈞

11 淡江建築 (大橋工舍)

助理教授

劉欣蓉

畢業校友創業

共6人

1 好伴

創辦人

張珮綺

2 老寮

創辦人

邱星崴

3 和和陶瓷器皿

設計師

蔡奕屏

4 台北世界設計之都辦公室

執行長

吳漢中

5 大桌環境整合公司:山不枯

創辦人

蕭定雄

6 大桌環境整合公司:山不枯

創辦人

李佳璇

有創業經驗的在校生

共2人

1 麥田電影有限公司

導演

吳米森

2 旭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執行長

謝佩娟

42


附件二 本計畫課程列表與預計開課列表

(DS,表示為本校 D-school 創新設計學院課程,推薦學生選修)

132


預計開課列表 105-2 開課課程(9課+3工作坊+2推薦) L 1-3 L 1-4 L 1-5 L 1-8

文化、社會與自然 臺灣都巿與文學 飲食與文化 105-2 都市人類學

周素卿、洪廣冀 蘇碩斌 童元昭 呂欣怡、吳金鏞

經濟之養 文化之養 文化之養 文化之養

L 1-9

105-2 食物與社會

簡妤儒(*)

經濟之養

L 2-4 L 2-6

105-2 Soundscape/Sound Art 社區健康營造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一):坪林 一度C 105-2 社區文史與創意出版

澎葉生 張心潔 陳正平、簡旭伸、林博雄、陳右人、 陳維婷、羅敏輝、張聖琳、吳金鏞、 蘇碩斌 、洪伯邑 呂欣怡、吳金鏞、黃舒楣、洪伯邑、 陳怡伃 吳米森(業師)、蔡佳芬 潘秉新(業師)、古碧玲(業師)、大溪至 善高中 張聖琳、詹魁元、張心潔 謝筱玫

文化之養 社會之養

L 3-1 L 3-7 L2工作坊

田野工作坊

L3工作坊

影像敘事曲工作坊

L3工作坊 推薦課程 推薦課程

自煮巴士工作坊 DS

暖科技 體演文學

經濟之養 文化之養 社會之養 文化之養 經濟之養 社會之養 文化之養

106-1 開課課程(8課+4工作坊+1推薦) L 1-1

城鄉、區域與發展

林楨家、簡旭伸

經濟之養

L 1-2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陳怡伃(*)

社會之養

洪伯邑(*) 簡旭伸、陳正平、王慧瑜 張聖琳、范雲、吳金鏞 施靜菲、盧慧紋、 陳俊維 陳正平、簡旭伸、林博雄、張聖琳、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二):坪林 陳維婷、吳金鏞、許瑛玿(師大科教)、 自然酷 羅敏輝 社會企業創新實作(新) 張聖琳、蘇碩斌、余峻瑜 開鏡五四三工作坊 吳米森(業師) 呂欣怡、吳金鏞、黃舒楣、洪伯邑、 田野工作坊 陳怡伃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蔡博文、盧道杰 潘秉新(業師)、古碧玲(業師)、大溪至 自煮巴士工作坊 善高中 NTU Stanly Wang Design School教 設計思考 師群協力開課

社會之養 經濟之養 社會之養 文化之養

L 1-6 L 1-7 L 2-7 L 2-9

政治生態學概論 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 創新社區設計 106-1 藝術與文化史策展實作

L 3-2 L 3-4 L1工作坊 L2工作坊 L3工作坊 L3工作坊 推薦課程

DS

133

經濟之養 經濟之養 文化之養 社會之養 經濟之養 經濟之養 文化之養


附件三 各課程詳細授課設計 L1 課程 L1-1 城鄉、 區域與發展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1、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1 城鄉、區域與發展 地理系 50 簡旭伸(地理系) 林楨家 (地理系)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紹興、南 萬華

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聚焦發展主題,建立有關空間發展「具體議題」的分析與演繹能力。特別是面對當今全 球快速變遷下地方與區域發展的經驗課題,如何分析思辨包括居家、社區、城鄉、區域 (regional/sub-national)、國家、洲際區域 (macro-regional)、 全球等不同空間尺度 (spatial scale),以及各類發展形態形成之原因、機制、作用者與過程 等等。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課程的規劃旨在透過多元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完成此課程後能夠: 1.掌握社區工作的基本要素 2.運用社區工作的專業工作方法。 3.理解社區工作實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4.評估社會工作者或自己於社區場域的可能性與限制。 四、成效指標 1.每次課堂參與 25 %,每周由老師授課 80 分鐘,以及助教小組討論 60 分鐘。鼓勵同學盡量大 聲發言,言之有物。 2.五次個人作業 30%,「當周」周日晚上 23:55 分繳交到 CEIBA,針對「下週」閱讀材料之綜 合摘要 (每篇 500 字),和討論課材料閱讀心得(800~1000 字)。 3.五次團體作業 35%,皆須口頭報告。報告主題如課程進度與教材說明,表現方式建議以 infographics 方式,以及書面報告。 4.作業六 10%,12 月 1 日 14:20 前交紙本。 5.ㄧ個加分題 10%,每周上課後繳交上課心得 300 字。至少寫八次,最遲繳交時間為第十七週 當週週五,內容須與上課主題相關。 6.ㄧ個加分題 10%,在 Facebook 社團針對相關議題留言發表意見或回覆同學意見,至少寫十 次,最遲繳交時間為第十七週當週週五,內容須言之有物、條理清晰。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134


第1週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9/15

課程大綱說明

9/22

全球化與發展 Pike, A. et al. (2011) CH2: globalization CH3: territorial competition CH4: Development Studies CH19: forging post-development CH45:the language of LRD

9/29

經濟:資本與勞動 Pike, A. et al. (2011) CH9: spatial circuits of value CH10: labour CH11: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CH32: SMEs CH34: innovation

10/06

政治:治理與參予 Pike, A. et al. (2011) CH 20: the State CH 25:Competitive and democracy CH 26: the politics CH38: neoliberal urbanism CH47: the new regional governance

10/13

Group Presentation: #1 各組就其負責之外國城市進行全球化、經濟和政 治面向的分析,內容須包括各組外國城市中之非列管眷村(非正式住宅)、 老舊都市、都市原住民區(原鄉原住民)和都市近郊四個地區其中之一。 (前五組上台簡報、十組都要交書面)

10/20

社會:納入發展與社會創新 Pike, A. et al. (2011) CH5: regional disparity CH6: inclusive growth CH8: alternative CH18: social innovation CH48: local left strategy

10/27

環境與文化 Pike, A. et al. (2011) CH7: the green state CH14: cultural and creativity CH24: Carbon Control CH28:endogenous approaches CH31: green streams

第8週

11/03

Group Presentation: #2 各組就其負責之外國城市進行社會、環境與文化 面向的分析,內容須包括各組外國城市中之非列管眷村(非正式住宅)、老 舊都市、都市原住民區(原鄉原住民)和都市近郊四個地區其中之一。 (後 五組上台簡報、十組都要交書面)

第9週

11/10

台灣空間規劃體制

第 10 週

11/17

都市與區域發展分析:人口與產業 Wang and vom Hofe (2007) CH3: demographic analysis CH4: regional economy

第 11 週

11/24

第 12 週

12/01

縣市區域計畫現況分析與發展預測之評論與改善

第 13 週

12/08

Group Presentation: #3 各組就其負責縣市之縣市區域計畫初稿之現況分 析與發展預測部分進行評論與改善,內容須包括各組別縣市中之非列管眷 村(非正式住宅)、老舊都市、都市原住民區(原鄉原住民)和都市近郊四個 地區其中之一的地圖疊圖分析(可使用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前五組上台 簡報、十組都要交書面)

第 14 週

12/15

Group Presentation: #4 各組就其負責縣市之縣市區域計畫初稿之願景與 目標形成機制進行評論與改善。 (後五組上台簡報、十組都要交書面)

都市與區域發展分析:土地使用與旅運需求 Wang and vom Hofe (2007) CH6: land use analysis CH7: transportation analysis

135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12/22

期末報告討論

12/29

Group Presentation # 5-1: 期末總報告前五組 針對各組負責之縣市,在 GP#3 和 GP#4 的基礎之上,提擬 2030 未來總體發展或特定議題之策略性規 劃構想,以及如何從現在到未來的行動方案。報告中須包含負責之縣市中 非列管眷村(非正式住宅)、老舊都市、都市原住民(原鄉原住民)和都市近 郊四個發展議題中的其中一個。 (前五組上台簡報、十組都要交海報)

1/05

Group Presentation # 5-2: 期末總報告後五組 針對各組負責之縣市,在 GP#3 和 GP#4 的基礎之上,提擬 2030 未來總體發展或特定議題之策略性規 劃構想,以及如何從現在到未來的行動方案。報告中須包含負責之縣市中 非列管眷村(非正式住宅)、老舊都市、都市原住民(原鄉原住民)和都市近 郊四個發展議題中的其中一個。 (後五組上台簡報)

第 18 週

1/12

期末考周,作業打包上傳。(期末書面) L1-2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1、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1 文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 社會工作 65 陳怡伃(社工系) 展 學系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南萬華

二、課程簡介 社區是不是社工的事?是,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工作方法之一,社會工作者 透過組織、計劃、發展等方式促進社區成員的共同福祉。也不是,近來由於全球化、多元文 化及台灣的社區發展政策等影響,社區作為一個實踐場域,其界線與定義漸漸放寬,而活躍 其中的行動者不限於社會工作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社會工作者或許在專業化過程中 漸漸遠離社區。 是以,本課先討論什麼是社區、社區工作,再討論倫理價值、實務模式及國際發展脈絡 等學理基礎,使學生掌握相關概念及論述。這部分課程會大量運用影像記錄、案例研究、實 務工作者分享等方式,透過小組課堂任務和個人回家作業,重新理解閱讀文本裡的知識如何 應用在真實情境中。為了極小化結構化課程限制了學生對於社區工作的想像,相關歷史典 範,還有世界上相關重要議題,安排在課程後半段,期許學生理解、評估並突破社區工作者 的當代角色。 另一方面,此課程帶領學生小組發展一個真實的、可行的、有意義的社區方案,以整備 未來進入社區的基礎知能。課程設計的重點是以連續數週模擬社區方案的階段,學生依序學 習並運用需求調查、資源調查、社區會議、方案規劃、提案報告等專業工作方法,發展出具 有可行性及創新性的社區方案。考量此課程是社會工作系必修課程以及龐大的修課人數,社 區方案的場域設定為學生作為社區一份子的台大校園及週邊地區,透過小組討論及訪查進行 實作,提案將由校內外專家評選並回饋意見,最佳方案將製作海報展示於社會工社系館,並 呈現於本校「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劃之成果。 136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課程的規劃旨在透過多元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完成此課程後能夠: 1.掌握社區工作的基本要素 2.運用社區工作的專業工作方法。 3.理解社區工作實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4.評估社會工作者或自己於社區場域的可能性與限制。 四、成效指標 本課採取 Team Based Learning(TBL)教學法的原素,學生在期初以課程參與能力等指標分配小 組,課程內容切割為五大單元,每單位的進行將包括預習小考(個人及小組)、講授及討論、 課堂任務(小組)、個人報告等部分,以確保每個學生均透過多元型式學習到主題下的多元 內涵。 1. 小考 (1) 每個學生請於上課前閱讀指定的範圍。小考主要為選擇題,著重於原理原則的理解與應 用。 (2) 個人完成考試後,進行小組考試,二者各計一半分數。 (3) 若答案有爭議,小組可提出書面陳情書,明確列舉證據及理由。若老師裁定陳情成功, 全班小考分數重計,該組額外加分。 (4) 至期末可選擇放棄一次缺考或低分的小考成績。 2. 講授 老師重點講述小考有問題的部分,運用影片和演講等型式帶入社區實務現況,補充讀物以外 的資訊,投影片於課後置於教學網頁分享。 3. 課堂任務 (1) 老師針對該週主題每週設計二個操作性任務,由小組成員運用閱讀及個人所學,於課堂 上討論並分享。助教與教師輪流參與各組討論,以現場觀察並即時協助學習情況,各組在方 案口頭報告之前與主責助教於課外討論至少一次。 (2) 各週課堂任務成果請小組照相、掃瞄或以任何形式記錄,到期末彙整為成果冊,期末繳 交,列入計分。 (3) 社區方案的最後成果另行計分及表揚。 (4) 同儕互評:學生必須完成指定閱讀,並充分參與小組之課堂任務,個人實際參與及貢獻 程度採取小組同儕互評方式評量。指標由全班於期初討論形成,期中之互評給予個人表現之 即時回饋,期末則作為小組相關成果(任務成果冊&社區方案)評量的加權基礎 (A:100%, B:90%,C:80%,D:70%,E:0%)。 4. 個人報告 (1) 期中案例報告:案例及題目由教師指定,在課堂觀看影片後,討論社區資源及需求評估、 理論及技術待問題,並使用教科書以外的資料(至少三則)支持自己的論點。 (2) 演講案例報告:針對課堂安排的演講作為案例,摘要演講內容,針對講者提出的問題或 論點提出評議和回應,或是與自身經驗或其他社區相關的反思,須使用教科書以外的資料(至 少三則)支持自己的想法。 (3) 以上二則報告內容在六頁以內。請以電腦打字,列印於 A4 白色紙張,內文為新細明體及 Times New Norman、12 級字、單行間距、頁面上下左右邊界各 1 英吋,並以學術體例註明引 用及參考文獻出處,抄襲以零分計。徵求志願者口頭呈現其個人報告,酌予加分!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137


第1週

09/18

什麼是社區? 課程介紹

第2週

09/25

(1-1)社區工作的定義與要素; 小考 1

第3週

10/02

(1-2)社區工作的價值與原則; 學習回饋 1

第4週

10/09

補假

第5週

10/16

(2-1)社區工作的工作模式:總論; 小考 2 演講(一)大學生社區服務,然後 呢?類湯恩比館的實踐在萬華_沈曜逸(後山)

第6週

10/23

(2-2)社區工作的工作模式:ABCD Model

第7週

10/30

(3-1)社區工作的程序; 小考 3; 同儕互評 1 演講(二) 在地青年;、學生與 社區的共創:大溪哇~挖~wow!_黃慧勤

第8週

11/06

(3-2)社區工作的實務技術一 社區評估

第9週

11/13

(3-3)社區工作的實務技術二 社區會議; 學習回饋 2; 繳交期中報告

第 10 週

11/20

(3-4)社區工作的實務技術三 社區方案

第 11 週

11/27

(4-1) 社區工作的實務與理論 社會資本與永續性; 小考 4 演講(三) 打造 都會邊緣的一畝綠: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創客教育實踐_彭正龍

第 12 週

12/04

(4-2) 社區工作的實務與理論 社區組織/ 公民社會

第 13 週

12/11

(4-3)社區的歷史和未來:社會企業與社區經濟; 繳交社區方案小組書面報 告

第 14 週

12/18

第 15 週

12/25

小組社區方案決選

第 16 週

01/01

放假

第 17 週

01/08

(5-2) 社區工作的歷史與未來:我呢? 同儕互評 2

第 18 週

01/15

期末考週; 繳交小組課堂任務成果冊; 個人繳交演講案例報告

(5-1)社區工作的歷史與未來; 小考 5 演講(四)坪林茶鄉與社會企業:山 不枯-大桌環境整合

L1-3 文化、社會與自然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文 文化、社會與自然 地理系 L1 70 周素卿(地理系) 洪廣冀 (地理系) 二、課程簡介

138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坪林、溪洲部 落、南萬華與紹 興社區


「我討厭旅行,我恨探險家。」 這是由知名人類學者李維史陀 (Claude Levi-Strauss) 於其自傳《憂鬱的熱帶》 (Tristes Tropiques) 中的名言。就李維史陀而言,儘管旅行與探險是如此的不便,「田野」總是有種莫 名的吸引力,讓人類學者一步一步地朝著田野走去。回到歷史上與人類學一度關係親密的地理 學。儘管「田野」一度是地理學者尋找靈感來源、建立學科認同,以及創造地理學知識的所在; 曾幾何時,與其花時間跟活生生的人們與滾燙燙的土地接觸,地理學者花更多的時間在研究室 中,與海量空間資訊為伍,試著從中焠鍊出超越時空、顛撲不破的「科學事實」。「田野」乃 至於「田野工作」在地理學者養成過程中的消失,或許是時勢所趨—但還記得溫在弘老師在「野 臺開講」的分享嗎?溫老師的演講「很地理」—但溫老師的「很地理」,至少依我所見,並不 是因為溫老師講了很多 David Harvey 或 GIS 或計量地理,而是因為他講了一本童書:《小王 子》: 「這本厚書是什麼?你在這裡幹什麼?」小王子問。 「我是地理學家。」老先生回答說。 「地理學家是什麼?」 「他是一位懂得哪裡有海,有河流,有城市,有山脈和沙漠的科學家。」 「這個倒很有趣,」小王子說:「這個總算得是一項真正的職業!」於是他用眼睛掃視了一番 地理學家的星。他還沒看見過像這樣堂皇富麗的一顆行星。 「你的行星相當漂亮。這裡有海洋嗎?」 「我怎麼曉得。」地理學家說。 「啊!(小王子被騙了。) 有山脈嗎?」 「我怎麼知道。」地理學家說。 「城市呢?河流呢?沙漠呢?」 「我也一樣不得而知。」地理學家回答。 「可是你是地理學家呀!」 儘管從現在的眼光看,小王子的話絕對可以投到「一句話惹毛地理學家」粉絲團,這位小朋友 的確點出地理學者養成過程中的值得商榷之處: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讀書、花很多時間在寫摘要、 花很多時間在做海報,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可讓我們得到顛撲不破、歷久彌堅的科學事實。事實 上,依據小王子的說法,我們甚至不再「記載花」了: 「我們不記載花。」地理學家說。 「為什麼不?花是最美的!」 「因為花是朝生暮死的。」 與花朵一同在地理學的分析中消失的,是曾經讓地理學者一步步地往田野走去的 「人情」—因 為,如果地理學只包含「空間科學」或「地理技術」的話,如詩人徐志摩所說的「交會時互放 的光亮」同樣是「朝生暮死」的,稍縱即逝的。 ---「文化社會與自然」試著將「田野」與「田野工作」放回地理學教學與研究的核心。首先,透 過閱讀 Tim Cresswell 簡明的 Geographical Thought (2013) 的前八章,從地理大發現、自然 神學、達爾文革命、環境決定論、區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與女性主義地 139


理學等,一路追溯地理學發展的系譜。緊接著,我們將閱讀 Don Mitchell 的 Cultural Geography (2000) 的前四章。該書為「新文化地理學」的經典,我們可從中了解地理學者如何處理「文 化」 。最後,在「社會」方面,我們將會探討晚近地理學者如何發展更細緻的分析取向來挑戰 地理學中常見的二元對立:如社會 vs. 文化、空間 vs. 地方等。除了閱讀前述地理學教科書 外,我們也會閱讀以田野工作為主題、影響力橫跨整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李維史陀的 《憂鬱的熱帶》與紀爾茲的《後事實追尋》等。我們每個月也會觀賞一部電影,如《薩爾加多 的凝視》、《灰熊人》等。 與閱讀同等重要的是田野調查與參訪。感謝台灣大學「食養農創」計劃的支持,我們將會以一 學期的時間探索下列四處田野:坪林、溪洲部落、南萬華與紹興社區。在第一週上課當天,各 位得自行分為四組,各組選定一處田野,並在後續三個月的時間中,以組為單位,於選定的田 野中從事參與觀察、訪談與記錄等 (每月課程老師與助教會跟各位去田野一次,一方面驗收各 位的田調成果,另方面與各位一同做田調)。最後各組的田調成果須以 20 分鐘左右的紀錄片呈 現。六月十日當天,各位剪輯完成的紀錄片將會於系上公開播映。 除了上述以「組」為單位的作業要求外,每位學生每週得繳交最少 200 字的心得,於討論課時 發表。本課程亦有期末考。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讓學生可以從地理學史及政治社會史的脈絡中,理解當今地理學如何探討「文化—社會—自 然」的關聯性,進而掌握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及核心概念之演進,並強化社會關懷與實踐之 焦點。 2. 不遵循傳統「閱讀指定讀物—寫心得」的學習方式授課,期待學生能整合目前多樣且已相當 普及的媒體科技來展現其對地理學的想像。 3. 培養學生結合理論與田野實作、透過鏡頭與文字「說故事」的能力。 四、成效指標 1. 個人課堂參與、每週閱讀心得 2. 各組單元作業 20% 3. 各組拍攝的紀錄片 30% 4. 期末考 20%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30%

主題、教材與作業 140


第1週

02/23

第2週

03/01

第3週

03/08

第4週

03/15

第5週

03/22

第6週

03/29

第7週

04/05

第8週

04/12

第9週

04/19

第 10 週

04/26

第 11 週

05/03

第 12 週

05/10

第 13 週

05/17

第 14 週

05/24

第 15 週

05/31

第 16 週

06/07

第 17 週

06/14

第 18 週

06/21

課程介紹 地理學的誕生與自然神學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s 1-2.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一部。 現代地理學的浮現與區域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 3-4.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二部。 空間科學、計量革命與人文地理學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s 5-6.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三部。 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地理學 Cresswell, Geographical Thought, Chapters 7-8. 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第四部。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1.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 君譯,《後事實追尋》,第一章。 清明節放假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2.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 君譯,《後事實追尋》,第二章。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3.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 君譯,《後事實追尋》,第三章。 Mitchell, Cultural Geography, Chapter 4. 紀爾茲著、方怡潔與郭彥 君譯,《後事實追尋》,第四章。 人文地理學與自然 Cloke et al (eds.), 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Chapter 1. 社會自然 Casino, et al (eds.), A Companion to Social Geography, Chapter 4.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 1. 自然與社會的共同創造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s 2-3. 混雜的自然與差異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s 45. 科技化自然與安全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s 67. 圈囿自然與環境保育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 8. 無法控制的自然與「未來地球」 Hinchliffe, Geographies of Nature, Chapter 10. 期末考 L1-4 臺灣都市與文學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文 臺灣都市與文學 L1 台灣研究 35 蘇碩斌(台文所) 學程 二、課程簡介 141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南萬華


1、課程主旨:結合都市社會學、都市文學、都市史三個學科領域,探討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都 市」成為陌生人結合的新世界之後,對人的互動及情感表達有何變化,如何重新找到人間幸福 與時代進步的平衡。 2、課程內容:1. 都市社會分析:借助西方及日本的理論及研究成果,剖析各種現象(如冷漠、 都更、社區等)的意義;2. 都市歷史演變:以臺灣城市史為基礎討論臺北的地理景觀、人際互 動等面向的變化;3. 臺灣都市文學:以日治到當代的都巿小說為主,報導文學及電影為輔,循 線深挖文學如何感受都市的底蘊;4. 臺北聚落實地踏查:期中將安排一個周六全天探訪都市現 場,以提升實際感受、開拓參與機會。時間暫訂 4/23,擬安排北投中心新村及南萬華社區。 *本課程操作須限定人數,因此加選機會有限,敬請同學謹慎安排。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能綜合社會學、歷史與文學的內蘊,以開放態度面對現代都市生活 能宏觀分析社會問題的根源,亦可使用觸動人心的文學表達方式 四、成效指標 1. 基本原則:利用課本理論觀點去看問題,藉由蒐集報章文獻、查閱老照片、實地田野觀 察、訪問相關人士的方式,完成一篇「有事實基礎的文學性作品」。 2. 內容要件:具體地景(北投、濟南路、某咖啡廳)、人物(敘述者、受訪者、虛構主 角)、情節。 3. 創作形式:報導文學(non-fiction):地景人物皆非虛構,事件以真實方式呈現,人物可 匿名處理;小說(fiction):以真實人事物為模型加以改編,可虛構,但須有所本。 4. 創作主題提示:可著重其中之一,也可交互結合:A、某空間:具有內部衝突或歷史矛盾的 小範圍街町區或建築,如新北投、新東區、蟾蜍山煥民新村、師大夜巿…。B、某人群:以 一種都市族群為對象,如街友、PUB 族、假日外傭…。C、某事件:以一個都市事件為主, 如建成圓環、文林苑、大埔農地……。 5. 創作內容提示:(a)在哪裡?是誰?什麼事?以文字、圖像或照片描述;(b)有什麼重 要變化?查文獻、問當地人、比對歷史材料;(c)什麼力量在運作?哪些利益在衝突?誰 在搞鬼? 6. 寫作技巧參考書:《故事造型師》、《美國文學院最受歡迎的 23 堂小說課》。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02/22 課程簡介 第2週 02/29 假日 第3週 03/07 現代都市:歷史及理論意義 第4週 03/14 臺北市的歷史:回到 1930 年代 第5週 03/21 陌生人世界:現代都市人的悲喜 第6週 03/28 民族誌文學:都市另一面的奧秘 第7週 04/04 放假 第8週 04/11 階級與個性的文學:都市的限制與機會 第9週 04/18 同質社區的文學:郊區的美夢與壓力 第 10 週 04/23 田野實地踏查 8:45am 新北投車站集合。 上午參訪中心新村、下午參訪南 萬華社區。 0425 不上課。 第 11 週 05/02 田野討論、眷村文學 第 12 週 05/09 存活的文學:經濟便利人孤獨 142


第 13 週 第 14 週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第 18 週

05/16 05/23 05/30 06/06 06/13 0620

成長的神話:都市競爭的政治 接觸的文學:新移民的新希望 移民工主題演講 烏托邦文學:期待一個新都市 作業報告 期末考:可攜帶 A4 筆記一張進場應答。 L1-5 飲食與文化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文 飲食與文化 L1 人類系 60 童元昭(人類系)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溪洲部落、南萬 華、坪林

二、課程簡介 飲食是每個人日常生活極重要的一環,在現今的生活中,飲食已不再只是單純的民生問題,除 了「吃飽」之外,現代人還有「吃好」、「吃巧」等等要求,飲食誠然與文化息息相關。本門 課程藉由人類學研究的觀點,不僅介紹人類學研究飲食的重要議題,更進一步去討論飲食與當 代全球化社會之關係,以及飲食與正義、感官、醫療等重要議題。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讓同學們了解人類學研究飲食各個可能的研究面向,介紹不同形式的飲食文化,幫助同學們增 加對於飲食文化在社會中存在各種複雜議題的認識。 四、成效指標 學期內依上課主題繳交兩份讀書評論。評論參考指定閱讀材料,每份 1,500 字以內。可多交, 取其中高分者計分。 評分方式 上課參與 10% 作業 20% 飲食紀錄 2.5%×2 5% 讀書評論 5%×2 10% 期末報告 55% 作業限 4,000 字以內,5/2 繳交。 作業以溪州部落的食物生產、交換與消費的各環節為探究的範圍。溪州是在新店溪畔以阿美族 為主的聚落,經歷與政府的各種交涉與衝突,目前已達成各方同意的規劃方向。我們對阿美族 的認識可能在獨特的野菜烹調,年齡組織等,但在都市的環境中,溪州曾經拆遷後露營抵抗或 是颱風後共做以恢復家園,分享、共食也不時出現在這樣的情境裏。都會邊緣的野菜長在哪 143


裡?野菜如何搭配其他的食材?除了野菜湯,如何烹調呢?課程中會安排 3/26 拜訪溪州部落,由 部落居民介紹溪州以及飲食相關的議題,同學另外配合文獻閱讀,完成此一作業。 第十周(4/25)的課程有一至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由溪州部落的野菜達人張月妹女士帶領我們在校 園內認識台大的可食地景。也可能為作業提供靈感。 我們並將在 5/7 再次回到溪州,與居民分享我們的學習心得,亦會有實作的部分,上課討論後 最後決定。 讀書評論兩份,請參考課程各周主題,盡可能跨數周,形成一個主題綜合評論。每份限 1,500 字以內。4 月 18 日與 5 月 16 日繳交。 期末報告,本文限 10 頁以內。6 月 20 日上傳 Ceiba。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2/22 課程簡介 第2週 2/29 和平紀念日補假 第3週 3/07 飲食研究的主要議題 Sidney Mintz & Christine M. Du Bois 2002 Anthropology of Food and Eating,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1: 99-119 2006 Food at Moderate Speed. In Fast Food/ Slow Food: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Food System. Richard Wilk, ed. Pp. 3-11. New York: Altamira Press. Gottlieb, Robert & Anupama joshi 2010 Defining food justice, in Food Justice. Pp. 4-6.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第4週 3/14 食物的感官、身體經驗與記憶 Seremetakis, C. Nadia 2005 The Breast of Aphrodite, in the Taste Culture Reader: Experiencing Food and Drink, Carolyn Korsmeyer ed. Pp. 297-303. Oxford & New York: Berg. Sutton, David 2005 Synesthesia, Memory and the Taste of Home, in the Taste Culture Reader: Experiencing Food and Drink, Carolyn Korsmeyer ed. Pp. 304-316. Oxford & New York: Berg. 林淑 蓉 2006〈食物、味覺與身體感:以中國侗人的社會生活為例〉。在《國 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5: 34-67。 第5週 3/21 食物如何 Stoller, Paul & Cheryl Olkes 2005 Thick Sauce: Remarks on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he Songhay, in the Taste Culture Reader: Experiencing Food and Drink, Carolyn Korsmeyer ed. Pp. 131-142. Oxford & New York: Berg. 胡家瑜 2009 〈食物符碼與儀式行 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民俗曲藝》166:6196。 3/26(六):2:00-5:00pm 拜訪溪洲部落 第6週 3/28 食物的工業化生產與永續農業 I:吃飽與吃好的正義基礎 Schaeffer, Robert K. 1997 Technology, Food, and Hunger (Chapter 8). In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Pp. 143-182.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Nestle, Marion 2002 Introduction: The Food Industry and Eat More, In Food Politics: How the Food

144


第7週 第8週

4/04 4/11

第9週

4/18

第 10 週

4/25

第 11 週

5/02

第 12 週

5/09

第 13 週

5/16

Industry Influences Nutrition and Health. Pp. 1-2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影片 Food Inc. 春假 食物的工業化生產與永續農業 II: Heller, Chaia 2007 Techne versus Technoscience: Divergent(and Ambiguous) Notions of Food”Quality” in the French Debate over GM Crop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9(4): 603-615. 張瑋琦 2011 〈幽微的抵抗:馬太鞍 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臺灣人類學刊》9(1):99-146。 業師演 講: 「食物戀: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邁向團結經濟之路」 ╴黃盈豪(東 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秘書 長) 食物生產的商業與倫理面向 Trentmann, Frank 2008 Before Fair Trade Empire, Free Trade and the Moral Economies of Food in the Modern World. In Food and Globalization: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World. Alexander Nutzenadel & Frank Trentmann eds. Pp. 253-276. Oxford & New York: Berg. Dolan, Catherine 2009 In the Mists of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Food. Fair trade in Kenyan Tea Fields. Sara R. Curran, April Linton, Abigail Cooke & Andrew Schrank eds. Pp. 195-207.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繳交讀書評論 I 餐飲的全球化流動 I:食材、口味與飲食方式 劉志偉 2011 國際農糧體 制與國民飲食:台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 7(1): 1-59 Bestor, Theodore C. 2005 How Sushi Went Global?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od and Eating: A Reader. Pp. 13-20. James L. Watson & Melissa Caldwell eds. Malden, Massachusetts & Oxford: Blackwell. 邀請溪洲部落張月妹女士:辨認校園的可食地景 餐飲的全球化流動 II:為什麼吃肥肉? Gewertz, Deborah and Frederick Errington 2010 Cheap Meat: Flat Food Nations in the Pacific Island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7(六):2:00-5:00pm 拜訪溪洲部 落 飲料品味的全球行銷與地方意義 Miller, Daniel 2005 Coca-Cola: A Black Sweet Drink from Trinidad.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od and Eating: A Reader. Pp. 54-69. James L. Watson & Melissa Caldwell eds. Malden, Massachusetts & Oxford: Blackwell. Wiley, Andrea S. 2007 “Transforming Milk in a Global Econom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9(4): 666-677. 繳交讀書評論 II 飲食的社會文化情境:共享 Hamer, Johan 1994 Commensality, Process and the Moral Order: An Example from Southern Ethiopia. Africa 64(1): 126-144 Egan, James A., Michael L. Burton & Karen L. Nero 2006 Building Lives with food: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in Yap. In Fast Food/ Slow Food: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Food System. Richard Wilk, ed. 145


第 14 週

5/23

第 15 週

5/30

第 16 週

6/06

第 17 週

6/13

第 18 週

6/20

Pp. 31-47. New York: Altamira Press. Caplan, Pat 2008 Crossing the Veg/Non-Veg Divide: Commensality and Sociality Among the Middle Classes in Madras/Chennai. South Asia: Journal of South Asian Studies 31(1): 118-142. 飲食與宗教經驗(請假,課程延至 30 日,連上兩堂) Carolyn Rouse and Janet Hoskins 2004 Purity, Soul Food, and Sunni Islam: Exploration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onsumption and Resistance Cultural Anthropology, 19(2): 226-249 Van Heekeren, Deborah 2004 Feeding Relationship: Uncovering Cosmology in Christian Women’s Fellowship in Papua New Guinea. Oceania 75(2): 89-108. 與誰共享?移民情境飲食經驗的兩面性 Elisha P. Renne 2007 Mass Producing Food Traditions for West Africans Abroa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109, No. 4 (Dec., 2007), pp. 616-625 童元昭 2012 大溪地唐餐/maa tinito 的在地性,《中國飲食文 化》8(2):71-102。 國宴與國族 Appadurai, Arjun 1988 “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 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0(1): 3-24. Richard R. Wilk 2002 Food and Nationalism: the Origin of “Belizean Food”. In Food Nationals: Selling Taste in Consumer Societies, Pp. 67-89. Warren Belasco & Philip Scranton eds.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Duncan, Alison 2004 Tea and Tinned Fish: Christianity, Consumption and the Nation in Papua New Guinea. Oceania 75(2): 73-88. 食物消費與文化展演 Paolisso, Michael 2007 “Taste the Traditions: Crabs, Crab Cakes, and the Chesapeake Bay Blue Crab Fisher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9(4): 654-665. 陳玉箴 2008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 菜」〉。在《臺灣史研究》15(3): 139-186。 繳交學期報告

L1-6 政治生態學概論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1 政治生態學概論 地理系 20 洪伯邑(地理系)

146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坪林、溪洲


二、課程簡介 政治生態學是地理學家理解自然與社會之間關係的一個重要取徑。這是一門試圖結合社會科學 理論與環境研究的學科,主要從政治經濟學或後結構主義的視角,重新看待人與環境的關係。 政治生態學者,不僅關注環境問題背後的社會結構性因子,同時也想知道環境因子如何影響不 同社群之間的互動。 政治生態學的研究,從環境保育、經濟發展、商品化、生計衝突、地景變遷等等面向,探討 「自然」如何被政治化(politicization)的過程;而從這個過程裡,進一步提出對國家、市 場、市民社會、認同、文化、環境等等概念的理解,然後闡釋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本課程將概略性地介紹政治生態學的內涵,並試著用政治生態學來理解一些實際的案例,包括 資源商品化、人與環境退化和生態保育的關係、農林漁業與自然、環境社會運動等等;這些案 例包含了鄉村與城市等不同地點,也涵蓋了第一與第三世界不同的脈絡。從這些實際案例中, 我們也將概括地檢視政治生態學對社會理論、生態理論、尺度、資本主義發展、知識與權力、 環境正義等等議題的討論。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幫助同學重新思考以下問題,並從中找出更深入的研究課題: 1. 如何在不同的尺度脈絡下理解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2. 如何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角度重新看待環境議題? 3. 如何以政治生態學為取徑,再次檢視「自然」這樣的概念與環境保育的實際行動? 4. 如何改造社會以增進生態永續性,個人的力量如何發揮? 5. 面對大規模的自然商品化過程,是否有替代方案可循? 四、成效指標 1. 課堂參與(10%) 2. 每週之閱讀心得與提問(30%) 3. 課堂論壇與討論作業(20%) 4. 期末分組報告(包含口頭報告 10%、書面報告 30%,共 40%) 5. BONUS:期末報告改寫投稿到「報導者」,並經篩選錄用者,該組期末分組專題加 10 分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9/15 中秋節放假 第2週 9/22 課程介紹 第3週 9/29 什麼是政治生態學? 第4週 10/06 田野工作坊 (10/1 上課,10/6 不上課) 第5週 10/13 自然的社會建構 第6週 10/20 再探環境退化(繳交分組專題提案) 第7週 10/27 食物與農業 第8週 11/03 原住民與自然 第9週 11/10 期中考(不考試之業師-藍姆路。卡造演講) 第 10 週 11/17 校外實察(11/11-13 實察,11/17 不上課) 第 11 週 11/24 科技與保育 第 12 週 12/01 疾病健康與環境 147


第 13 週 第 14 週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第 18 週

12/08 12/15 12/22 12/29 1/05 1/12

城市與自然 國家與環境 關係性與網絡 政治生態學再思考 期末專題口頭呈現 繳交分組書面報告

L1-7 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級別 人數 域 L1 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 氣候變遷與 30 簡旭伸、陳正平、 溪洲 永續發展國 王慧瑜 際學位學程 二、課程簡介 以人與環境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向為基礎,包含 1)環境對人的「天災」、2)人對環境的「人 禍」、3)人永續使用環境的「資源」管理等,探討環境與人如何在氣候變遷的脈絡下達成永續 發展。本課程逐一人與環境問題的本質,包含相關之理論、制定之政策、以及實踐之成果等, 使不同領域的學生與教師,能夠在未來參與實務行動或制定相關政策時,對人與環境在不同面 向上的牽連與影響,擁有更高的敏感度,並意識到其在不同人群間的複雜與多元性質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了解特定地球環境問題的理論背景與處理對策 2. 透過具體案例,理解並批判整合當前台灣政府與民間之對策 四、成效指標 35%期末報告:點出一個你們認為台灣當今最為關鍵的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議題(例如環評會議 問責不夠,例如組織減碳實踐不夠),然後以台北都會區的小範圍聚落為例(例如紹興社區、 坪林、溪州部落、南萬華、大橋頭、大溪等),提出相對應的具體解決方案。 35%小組討論。 30%出席與書報討論。 10%加分。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9/14 課程簡介 第2週 9/21 天災 1─書報討論/演講:氣候變遷調適行動下的風險管理 第3週 9/28 天災 2─書報討論:災害與不均發展──社會脆弱性指標 第4週 10/05 天災 3─書報討論:防災之訊息傳播、意識建立與知能培力 第5週 10/12 天災 4─第一次團體報告討論:颱風假決策 SOP 過程探討 第6週 10/19 人禍 1─書報討論/演講:環境影響評估爭議 148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10/26 11/02 11/09

第 10 週 第 11 週 第 12 週 第 13 週

11/16 11/23 11/30 12/07

第 14 週 第 15 週 第 3-2 週

12/14 12/21 10/01

第 5-2 週

10/15

第 6-2 週

10/22

人禍 2─書報討論: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人禍 3─書報討論:都市發展中的環境治理 人禍 4─ 第二次團體報告: 比較企業在國內在海外的汙染行為與後續處 理 資源 1─書報討論/演講:自主組織下的資源管理 資源 2─書報討論:傳統知識的人與資源互動─以原住民為例 資源 3─書報討論:後工業時代的農業、糧食與市場 資源 4: 第三次團體報告: 思考如何善用資源作出一隻負責任生產 (responsible production) 與道德的 3C 產品 期末小組報告:溪州部落的天災、人禍與資源 期末小組報告:溪州部落的天災、人禍與資源 田野倫理工作坊,10/1 9:00-18:00@共 103 討論如何進入田野、以及田野 的注意事項和田野調查時的倫理問題。 10/15-16 發展研究年會 參考附件二,撰寫心得可酌予加分 歡迎加入臨 時工(服務台、簽到、按鈴、發便當…等),Email 聯絡助教吳奕辰 (ethan1987@gmail) 10/22-23 亞洲 NGOs 國際發展研討會 參考附件二,撰寫心得可酌予加分 須於 9 月底前上網報名,報名時請於最後一欄註明「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 學生」,前 15 名免費。

L1-8 都市人類學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5-2 ■開課週期:兩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級別 人數 域 L1 都市人類學 人類系 35 呂欣怡(人類系) 溪洲部落、台大 吳金鏞(全球變遷 校內 研究中心) 二、課程簡介 都市是最能體現人類差異與互動的場所,也是文化創新的主要發生場域。研究都市的人類學作 品,除了接續民族誌的細描傳統之外,也勢必得與現代性、跨國主義、空間生產、文化揉雜等 理論議題對話,並且在知識論與方法論層次上,針對當代田野的性質,進行開拓性的反思與探 索。本課程引介都市人類學基礎文獻,在這些作品中,城市歷史與經濟結構的鉅觀解釋,與人 類學擅長的微觀田野剛好平衡。我們將經由閱讀與討論,與文本作者一同探索各種貼近都市經 驗的研究取徑,並且希望同學在閱讀之後,能重新反思本地都市所面對的社會經濟議題。 除了閱讀之外,本課程並安排田野實作,以公館水岸與新店溪洲部落為實作場域,藉由聚落生 活的觀察與訪談,探討這兩個同樣位於城市邊緣但族群身份不同的聚落,如何在居住空間的擠 壓與破碎化壓力中,藉由都市農耕、鄰坊互助、公共空間的創意再造等等集體行動,維護他們 的生存空間,展現各具特色的社群韌性。

149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掌握都市人類學的主要文獻。 2. 學習都市中執行田野研究的技能。 3. 了解都市中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 4. 思索當代都市中各種人群所面對的社會與經濟議題。 5. 培養對於都市少數族群與弱勢群體的關懷。 6. 啟發社會參與的動機與能力。 四、成效指標 1.

學生田野調查成果集: 1 本(10 章)主題為:部落歷史、移民過程、都市勞動經驗、居住權 抗爭過程、都市原住民與原鄉的文化聯繫、部落組織與治理、部落農業生計型態、阿美族野 菜知識、部落的照顧與養育模式、部落發展願景等。

2.

週次

期末成果發表會: 1 場 五、教學進度 單元主題

第1週 第2週 第 3-4 週

課程介紹 都市人類學的起源 場域介紹、都市田野調查法

第 5-7 週 第 8-10 週 第 11-14 週 第 15-16 週

都市移民與底層社群 街道生活與都市公共空間 市民運動—環境、農食、佔領 都市與自然

第 17-18 週

田野成果發表

L1-9 食物與社會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5-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1 食物與社會 社會系 40~ 簡妤儒(社會系) 60 二、課程簡介

150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南萬華、紹興與 其他合適場域


吃,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不過吃這件事,不只牽涉自然和生理的規則,更具有社會意義。食物 的生產與消費涉及複雜的社會活動,並且還會維繫、改變或創造人與人的社會關係。這門課希 望讓同學從觀察與分析日常生活飲食開始,應用社會學的想像力來探索食物生產與消費過程中 的社會意義和權力關係。 本課程分為四大單元,包括「我吃故我在」、「當代食物生產消費的劇變」,「健康和風險爭 議」、以及「新飲食社會運動」。課程從個體的飲食行為出發,慢慢上溯生產結構的轉變,以 及牽涉其中的爭議和危機,最後又回到重新發現消費與生產的連結,以改變的契機作結。我們 會探討當代飲食產銷因為全球化與新興科技發明後產生的改變與挑戰,以及討論近來延燒台灣 社會的幾項食品生產與安全風險的重大爭議,包括農耕停水、食品安全等。這門課除了老師講 課之外,更著重同學的參與和心得報告,並且讓同學在社會系屋頂農園參訪觀察。因此,課程 進行方式還包括課堂上小組討論,以及相關影片的閱聽分析。我更希望同學能夠練習批判性地 閱讀文獻,並學習分享你的觀點和想法。因此課程要求同學進行個人飲食的觀察分析作業,並 透過分組來完成一項關於飲食經驗的調查研究。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讓同學發掘其飲食經驗和社會結構、技術產業變遷、社會階級、以及飲食文化等因素之間的 連結。 2、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食安問題、風險爭議、土地倫理等有關食物生產消費爭議的成因,並嘗 試提出解決的方法。 3、瞭解全球化與台灣飲食經驗和食安風險之間的關係,從中反思台灣糧食主權與安全的爭議和 出路。 4、從生活中實踐綠食育,積極參與打造友善環境的飲食和消費文化。 四、成效指標 1、詳細紀錄一周飲食日記行為,並以課堂所學分析自己的飲食行為。 2、生產、消費、或料理等的實驗心得報告。 3、提出一個改善當前飲食問題或爭議的創意提案。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品味與階級地位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 10 週 第 11 週

飲食文化與認同 食物與性別 場域參觀 當代生產:綠色革命 當代生產:集約生產 當代消費:麥當勞化的飲食經驗 當代消費:孤食 食安風暴 基改爭議 151


第 12 週 第 13 週 第 14 週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第 18 週

營養學的建構論 自由化與台灣糧食安全 產/銷之間 公平貿易 剩食和重分配 影片賞析:美味代價 期末報告

L2 課程 L2-1 照護、住居與社區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課程

開課期別:104-1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開課系所

級別 L2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人數 照護、住居與社區

社工系

20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陳怡伃(社工系)

南萬華、 紹興社區

二、課程簡介 ***本課為跨領域共授課程,歡迎各系所學生選修,欲修課者請務必第一堂課到課*** 此課企圖透過「照護」(caring)來重新思考社區的樣貌、人與人的關係,整合「依存地景 (carescapes)」與「社區照護(community-based care)」相關學理討論,應用都市設計及社區 組織的方法,帶領學生從實際的社區中找尋各種實踐的可能性。課程內容包括三個部分,依序 是照護的社會建構、住居安排與照護政策(以老人為例)、社區中依存關係的重建,學習方式兼 顧學理傳授、案例研討與實務操作。 第一個主題是「照護的社會建構」,以文獻論述的閱讀與討論為主,業師分享實務現況為 輔,建立理解和拆解相關議題的共同語言。照護包括無償勞務、醫療、社會服務和再生產需 求,常以兒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為對象。照護往往被邊緣化為家庭責任或女性天職, 而由個人無償承擔,或被商品化為機構服務或勞雇關係,而與公共生活脫節;作為公共議題, 討論照護需要處理到性別、階級、種族、國界有關「界線」的課題,必須面對正常與不正式、 合法與非法、有價與無償等身份認同╴標籤,也無法規避個人、家庭、社區與正式組織的多元 152


角色。所以此部分的課程內容將連結相關討論,跨越女性主義、都市研究、照護倫理與價值、 照顧政策、反壓迫社會工作等議題。 第二個主題是「住居安排與照護政策」,這部分課程將以影片等文本的實際案例切入,開啟 學生問題意識後,再加強講授相關學識基礎。全球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生產了排除依存關係的 種種空間形式,照護商品化、照護離境化、居住外流化等現象,揭示於照護地理學及相關空間 實踐研究,照護選項、家庭角色、社區空間之間的互動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台灣,結合 照顧、產業與社會網絡的傳統生活方式也逐漸在現代社區消失;福利社區化政策欲活化在地組 織的照顧能量,運用志願服務人力於老人的健康維護、兒童課後照顧等需求,結果促成了專業 社會福利連鎖店成長,卻少有社區組織能兼顧認同營造與照顧責任。攸關生、老、病、死的照 護何去何從? 第三個主題進入實踐的層次,運用社區設計及社區方案等方法,「在社區中重造依存關 係」。學生將參訪台北市南萬華的加蚋仔社區及中正區的紹興社區等場域,前者混雜老台北人世 居的街巷和都市更新建案,後者為早期城鄉及政治移民聚居的違建聚落,老人等需要照顧的人 口集中,各有住居和社區發展的議題。課程將由市場、街巷、老宅、新樓等空間中觀察照護的 安排現況,從店家、居民、社區團體、地方政府機構等人士口中了解人們對照護的想像與實 踐,透過學生分組異質成員不同觀點的激盪,運用課堂內外所學,設定一個照護需求,構思出 符合在地觀點、社會正義與照護倫理的照護方案或選項,此提案將由業師、社區人士、本課師 生提出回饋。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學生在完成此課程後應能夠 1. 具備對於照護相關議題的社會關懷; 2. 從全球化和在地脈絡理解相關價值與政策的討論; 3. 批判性評估照護相關的住居安排與社區發展; 4. 運用社區設計及社區組織等方法,提出符合社區觀點的行動方案。 四、成效指標    

本課程期待學生完成指定閱讀後充分參與課程討論。 期末報告將以小組進行,跨領域的團隊合作是達成本課目標的必要元素。 部分課程將在實際社區場域(大台北地區)進行,學生須自理交通安排。 學生於本課之作業及社區提案經教師及業師篩選、獲得學生授權同意後,配合本課所參與 的教學計劃呈現於相關網路平台、電子報等媒體。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09/16

課程介紹:照護?住居?社區?╴城鄉?社工?還有呢?

第2週

09/23

全球照護鏈結與照護危機(global care chain and care crisis)

第3週

09/30

進入社區的方法與倫理 團體作業場域參訪 (9/30:南萬華東園; 10/3:紹 興)

153


第4週

10/07

「依存地景」與照護商品化趨勢:貧窮、性別、空間

第5週

10/14

老的文化意涵、機構 VS.社區照顧 (community-based care)

第6週

10/21

長者居住與社會住宅推動課題

第7週

10/28

台灣老人照護政策與社區實務發展

第8週

11/04

離境化照護與跨境依存景觀:香港的廣東計畫、新加坡大馬新山計畫為例

第9週

11/11

社區組織及實驗性居住之另類實踐

第 10 週

11/18

以資產為基礎的「社區方案」

第 11 週

11/25

重新締結依存關係的「社區設計」

第 12 週

12/2

脈絡化照護課題 *小組期中報告:社區調查&操作構想

第 13 週

12/9

團體作業操作、討論修正團體作業

第 14 週

12/16

團體作業操作、討論修正團體作業

第 15 週

12/23

團體作業操作、討論修正團體作業

第 16 週

12/30

第 17 週

1/6

第 18 週

1/13

*修正小組期末書面報告

第 19 週

01/20

繳交小組成果報告(討論區)

場域對話:社區行動提案之成果發表與交流(依場域安排,不上課,請大家儘 量參加他組之活動) 成果報告口頭分享與業師回饋 課程總結 (1/11:人文農創食養城市成果展 鼓勵報名參加)

L2-2 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2 文 審議民主與公民參 社會學系 50 林國明(社會系) 與

二、課程簡介

154

搭配實作模 擬場域 紹興社區、 南萬華


本課程將結合審議民及社區參與的在地實踐。審議民主不僅是當前民主理論一股重要的思潮,也 在民主實踐場域逐漸蔚為嶄新的公民參與模式。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帶領學生探索如何將審議 民主的創新實踐,運用到社區參與。ㄧ方面,我們將探究審議民主的理念試圖矯治當前代議民主 體制的哪些問題? 這套強調公民參與和知情討論的理念,如何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民主實踐,又 遇到什麼阻礙和批評? 另一方面,我們將也探討,社區參與遇到什麼問題與困境? 如何將具有 審議特質的公民參與帶進社區,進行具有公共性和賦權的公民參與? 本課程是台大「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跨領域教學計畫的一部分,希望透過「跨域學習,在地實作」 的模式,連結校園的知識學習和真實社會的實踐。修課學生將分成數組,;以「紹興社區」和「南 萬華」為實踐場域,實際操作社區層次的審議式公民參與。這兩個社區也是台大「食養城市人文 農創」課程計畫的共同場域,將有許多課程的學習和實作在此進行。修課學生必須進入社區,與 社區民眾、頭人、社團接觸,了解社區的問題,提出適合在社區操作的公民參與模式,並進行實 際操作。學生應以影像及書面資料記錄辦理審議式公民參與的過程,在期末提出成果展示。社區 實作將由「食養城市人文農創」教學計畫提供經費補助。 實作訓練,也會在課堂上進行。為了讓學生了解如何介入社會去操作公民審議,這門課也會模擬 「公民會議」的形式,以「應否廢除死刑」為主題,設計課堂上的公共審議。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本課程的主要目標,在「知識」層次上,是在培養學生分析現象的能力,在「應用」和「實作」 層次上,是在訓練學生如何提出可行的方案,來解決問題。修課學生,必須深入了解社區的特性 與問題,並因應社區的特殊脈絡,思考如何將課堂上學到的公民審議模式應用到社區,協助社區 居民進行公共討論,解決集體問題。 除了上述主要目標之外,學生從課程中可以了解以下議題: 1. 審議民主的理念、操作方法與模式比較。介紹的審議模式包括:公民會議、審議式民調、公 民陪審團、願景工作坊、公民咖啡館、學習圈、參與式預算和街頭審議。 2. 社區參與在台灣的困境與出路:地方政治對社區參與的影響;社區參與的地方知識與公共性 的展現;賦權式的社區參與模式。 3. 社群媒體、社會抗爭與審議民主:網路與社群媒體的使用是否擴大公民參與?網路溝通與社 群媒體能夠促進公共審議嗎? 重視論理的公民審議,是否壓抑情感的表達? 公共討論是否可能 「情理兼具?強調衝突和實力政治的社會運動,與審議民主的關聯為何? 四、成效指標 1. 小考與課堂討論:修課學生必須在上課前閱讀完本週的指定閱讀,並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 論。課堂上將進行十次小考(open-book),取八次最高計算成績。小考範圍為該週指定閱讀 和課堂講授內容。 2. 社區實作:學生必須分組在「紹興社區」或「東園社區」組織一次居民的公共討論。學生 應進入社區接觸居民、了解社區問題,建構審議的議題,就這些議題準備淺顯易懂的資訊,邀 請區民進行審議。審議活動的規劃,必須依據以下原則進行:(1)包容多元;(2)資訊充 分;(3)對話溝通;(4)形成集體意見。各組需對審議活動的進行過程和結果,提出期末口 頭和書面團體報告。報告內容與型勢將進一步指示。學生個人需就進入社區參與辦理公共審議 的經驗進行反省,撰寫兩到三千字的心得。 3. 課堂實作:課堂上將進行公民會議的實作,配合實作的進行,學生需撰寫三份小作業。作 業內容請見課程大綱後面的說明。 155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9/15

課程介紹

第2週

9/22

民主、參與與審議:為何需要公民審議?什麼是公共審議?

第3週

9/29

誰參與,誰不參與?社會經濟地位與社會資本

第4週

10/06

社區參與(10/03)

第5週

10/13

地方政治、社會信任與社區參與

第6週

10/20

在地性、公共性與社區培力

第7週

10/27

如何規畫及進行一場公共討論?

第8週

11/03

公民社會與公民會議

第9週

11/10

公民會議實作: 「應否廢除死刑」(一)專家對談

第 10 週

11/17

公民會議實作: 「應否廢除死刑」(二)小組討論

第 11 週

11/24

參與式預算

第 12 週

12/01

不同審議模式的比較

第 13 週

12/08

社群媒體、公民審議與社區參與

第 14 週

12/15

審議的理性、感性與社會不平等

第 15 週

12/22

社會抗爭與街頭審議

第 16 週

12/29

總結:社區、政治結構與審議式公民參與的實踐

第 17 週

1/05

成果發表

L2-3 食物、農業與社會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課程 級別 L2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食物、農業與社會

地理系

預估 人數 30

開課教師(系所) 洪伯邑(地理系) 簡妤儒(社會系)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坪林

二、課程簡介 在全球環境變遷的趨勢下,人類生存仰賴的糧食生產、食品安全與農業生態系統等議題儼然成 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有關食物、農業與社會的討論,除了探尋自然與 社會的互動之外,也漸次同時把焦點擺在環境變遷下的糧食生產與農業體系。 從「食物、農業與社會」的角度,我們把焦點放在「農食系統」(agri-food system)的討論,試 圖理解從產地到餐 桌(以及餐桌回到產地)過程中有關永續性、社會正義等等的議題。更具體 的說,我們著重對農作食物系統的社會 脈絡研究,並強調食物與農業系統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 之間的探究。我們也要反思農作食物系統反映出的社會性,因此課程主軸也在於呈現食物與農

156


業系統本身和生產者生計、社區重組與環境之間的動態關係。另外,本課程也會在不同學科之 間找尋相關對話,主要包括人類學、地理學與社會學對農作食物系統的最前沿研究。 結合教育部補助的跨領域「人文農創」課程的場域,讓學生進入坪林實作,在這些實作案例中, 從問題導向出發,重新思索到底是誰在生產我們吃的東西,他們的農田農園長什麼樣子?手中那 杯有機生產的茶是否真的改善當地小農的生計?為什麼農民時常是社會上被剝削的群體,社會正 義面對什麼挑戰?在當前主流社會與環境論述背後的食物生產消費,究竟誰是獲益者?誰又是權 益受損者?更重要的,從實作中我們該如何思考並解決上述的問題?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對社會和農食系統的組成關係有新的關懷和了解 2. 從多元、跨領域的觀點理解食物與農業議題的複雜性 3. 發展對當前食物與農業議題的批判性觀點,挑戰原先自己對農業、食物與社會三者關 係 的定見 4. 訓練發現問題與形成問題意識的能力 5. 從發掘和解決場域的問題出發,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 6. 啟發自身對「創新創業」、「社會實踐」與「青農生涯」的聯結潛力 四、成效指標 1. 課堂參與(出席+參與討論) 20% 2. 讀本心得 20% 3. 影片腳本設計 20% 4. 期末影片呈現 30% 5. 拍攝執行影片個人反思 10%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2/25 3/03 3/12 3/13 3/26 3/31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 10 週

4/07 4/14 4/21 4/28

第 11 週 第 12 週 第 13 週

5/05 5/12 5/19

課程介紹 性別與農食生產+討論 田野工作坊(3/10 不上課) 13:00-18:00(台大共同教室 103) 坪林參訪(全天行程,3/17 不上課) 影像工作坊(3/24 不上課) Guest Lecture:從抗爭地瓜到惜土地瓜:社會運動轉型社區工作的苑裡經 驗/張詠卿(苑子裡的慢生活團隊) 地方、地景與農業+討論 食農生產與農藥+討論 期中考(紀錄片欣賞與討論)+繳交影片腳本 黑心食品怎麼黑?+討論 (讀本: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by Bee Wilson,周繼嵐翻譯,八旗文化出版) 有機生產與農食系統爭議性與可能性+討論 畜牧變遷下的農民+討論 漁業大崩壞+討論 (讀本:沒有魚的海洋,by Philippe Cury & Yves Miserey,李桂蜜譯,日月文化出版)

157


第 14 週

5/26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第 18 週

6/02 6/09 6/16 6/23

Guest Lecture:農業江湖:從玉井的芒果栽培技術發展探索多樣態的農產 品市場/蔡介庭(台大社會學碩士)(讀本隨後公布) + 討論(導演線上 剪輯指導) 打破二元對立的未來 端午節放假 期末影片呈現 期末影片呈現(繳交個人反思) L2-4 聲景與聲音藝術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2、105-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級別 人數 域 文 聲景與聲音藝術 L2 音樂學研 15 楊建章(音樂所) 坪林、福容生態 究所 澎葉生(音樂所) 公園 Soundscape/sound Art: Concepts and Practices 二、課程簡介 This course deals with the concept of SOUNDSCAPE and the practices of SOUND ART. Soundscape is a mental tool to listen to and to understand our environment; it is also an engaging dialogue with our “Umwelt.” Sound art is an array of actions and 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and distort our perception of sounds. This course includes, - Presentations of researches and artwork dealing with these topics. Video documentation, attentive listening, explana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artis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aesthetic questions that they raise. - Practical processes.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develop some basic elements of the practices. They'll need to use their creativity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produce some experiences which will be shared and discussed. - Collective creation based on personal research. Each student is invited to collaborate in small working groups, exploring some chosen soundscapes in the Taipei basin. Note: please don't come late and do not use laptops/tablets/phones during the class. 三、成效指標

158


1Endless Listening What's up with (y)our ears ? Starts from the first class and will continue all the semester. Written and spoken notes about daily sound environments or unusual situations encountered in the city. At least one significant anecdote will be shared and discussed every week during the class. It will include narration and in-site sound recording. Texts can be first be written then read and recorded in the place. Or improvised, spoken and recorded directly in the situation, then transcribed. One must consider those snapshots as short but autonomous sound pieces. Between 1 and 3 minutes. Will be presented online, on our blog. 2. Sonic Exploration Make us vibrate and think with the sounds. Three different locations are chosen for this semester. They are all in Taipei City, and you might never visited them. Using audition and audio technology, students will explore and gather sounds and develop a site-specific project in between audio documentary and sound creation. Should be done by groups of two (eventually three). Must include edited and organized environmental sound recordings and narration made by the participants and/or interviews with people met during the project. These pieces aim to b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dio equivalent of an essay or research article and an artistic work made of sound, proposing a personal (distorted ?) perspective about listening and living in "this" place. Duration should be approximately 10 min. *Proposed topics (which hopefully may connect with the participants background/interests) : - Immersive noises Traffic at its peak, crowd, saturation of public space, economical and acoustic territories - Historical soundscape About the distance between what we hear today and the historical aspect of a urban spot - No man's lands Sounds in ruins and deserted places, parking lots and other underground storages, empty streets, shopping malls in the early morning - Surrounding Hills Fauna activities, changes of the seasons, ecosystems in interaction with human, threatened natural environment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2/25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class/exercises/projects. 159


第2週

3/03

第3週

3/10

第4週

3/17

第5週

3/24

第6週

3/31

第7週

4/07

第8週

4/14

第9週 第 10 週

4/21 4/28

第 11 週

5/05

第 12 週

5/12

第 13 週

5/19

第 14 週

5/26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6/02 6/09 6/16

Introduction/listening session of Yannick's past projects and Chienchang's researches. Introduction about the recording equipment/techniques (microphones, recorders, headphones) and field recording practices. Introduction about the recording equipment/techniques (microphones, recorders, headphones) and field recording practices. Documentation of sound and sound archives. Bioacoustics (Chris Watson, reference to Umwelt) and ethnomusicology (Steven Feld, some ideas about Sound Culture). Documentation of sound and sound archives. Bioacoustics (Chris Watson, reference to Umwelt) and ethnomusicology (Steven Feld, some ideas about Sound Culture). Sound editing (montage) and mixing. Comparison with cinema (Walter Ruttmann, Stan Brakhage).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diting (Reaper). Sound editing (montage) and mixing. Comparison with cinema (Walter Ruttmann, Stan Brakhage). Introduction to software editing (Reaper). (mid-term break) Acousmatic situations. Non-mediated (ex. Ornithology). Sound installation (Max Neuhaus), loudspeaker virtuosity in Musique concrète. Discussion about loudspeakers in public space. Acousmatic situations. Non-mediated (ex. Ornithology). Sound installation (Max Neuhaus), loudspeaker virtuosity in Musique concrète. Discussion about loudspeakers in public space. Radio.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natural radio), radiophonic theater (Orson Welles), radio-art (Tetsuo Kogawa, Luc Ferrari). Radio.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natural radio), radiophonic theater (Orson Welles), radio-art (Tetsuo Kogawa, Luc Ferrari). Listening bodies. The ear. Interacting/improvising with the soundscape (Akio Suzuki, Kiyoharu Kuwayama). Last developments and following the personal projects. Last developments and following the personal projects. Collective listening and presentation L2-5 環境政治與政策專題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2 學分■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160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L2

文 題

環境政治與政策專

政治學研 究所

15

林子倫(政治所)

溪洲部洛、坪林

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從生態主義的理念出發,針對環境政治與政策研究的脈絡、理論途徑、永續發展與全球治 理等相關主題進行討論,以提供學生分析環境政治與政策的思考架構。本課程分為三大部分:第 一部份從環境問題的本質與建構進行閱讀與討論;第二部分探討生態政治理論的不同途徑與分析 架構;第三部份討論環境政治與政策的主要議題與挑戰,同時輔以台灣個案的分析。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本課程除了培養學生具備環境政治與政策專業所需的相關基礎知識,更特別強調環境議題在台 灣民主轉型的意涵,以深化學生作為公民應有的社會關懷與批判反思之能力。 四、成效指標 閱讀報告-45%;課堂討論-15%;學期報告-40%。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第1週 02/22 第2週 02/29 第3週 03/07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 10 週 第 11 週 第 12 週 第 13 週 第 14 週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第 18 週

03/14 03/21 03/28 04/04 04/11 04/18 04/25 05/02 05/09 05/16 05/23 05/30 06/06 06/13 06/20

主題、教材與作業 課程簡介 國定假日 (停課一次) 專題演講:From Copenhagen to Paris, from negotiation to implementation 環境問題的政治建構 生態政治理論與思想 環境政策: 理論與政策工具 民族掃墓節 (停課一次) 環境管制與行政: 市場與國家 專題演講 環境正義與環境運動 風險、科學與環境政治 中國環境治理 歐盟環境治理 全球環境治理與南北問題 全球氣候治理 (I) 全球氣候治理 (II) 生態(環境)民主 期末報告

L2-6 社區健康營造 161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2 學分■ 課程

開課期別:104-2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開課系所

級別 L2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人數 社區健康營造

健康行為 與社區科 學研究所

15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張心潔(健康行為與社區科 學所)

南萬華

二、課程簡介 社區健康營造泛指連結社區組織、資源、與居民的過程,透過居民互助合作的模式,強化彼此 與對社區情感的連結,達到共同推動身心健康促進計畫的目標。本課程擬透過理論與概念介紹, 國內外相關實作案例分享、以及讓同學至社區進行參與觀察與健康方案設計三部分進行。 This course aim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health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the course is about how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neighborhood resources, and residents build alliance and collaboratively promote projects that improve community health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vels. The course will begin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concepts and ethical issues, followed by case studies within and beyond Taiwan. Students will take turns facilitating course discussions to identify gap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me up with ideas to narrow these gaps. By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students will develop hands-on community projects that concerns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designated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sidents in Taipei.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本課程設計的目標,在於讓修課同學熟悉社區營造與健康發展之相關理論、觀點、與策略,發 展與不同性質的社會群體對話的能力,將課堂所學應用在社區方案實作的過程,最後將方案回 饋給社區居民。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ppreciate and comment on various theories,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related to community building and health development. Further, students will develop social skills to communicate with community residents of variou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Last, students will share their projects with course member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whom they develop health projects. 四、成效指標 課前閱讀、課堂輪流帶討論與提問、撰寫課前作業與課後心得、社區方案設計(以小組模式進行)、 以及將設計的方案回饋給社區居民。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2/23

課程簡介(分組) 162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3/01 3/08 3/15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 10 週 第 11 週

3/22 3/29 4/05 4/12 4/19 4/26 5/03

第 12 週

5/10

第 13 週 第 14 週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5/17 5/24 5/31 6/07 6/14

社區裡的社會關係與健康行為 南萬華場域與萬華健康服務中心參訪 社區資源評估與策略發展:探索南萬華之美的一百種方法(臺灣社區實踐 協會沈曜逸){提問智庫:第一組} 社區研究方法與研究倫理 社區健康與多元文化 放假(小組社區方案議題設定,繳交 mini proposal) 社區除貧研究:孟加拉經驗(健管所曾育慧博士){提問智庫:第四組} 可食地景與農夫市集:農友觀點 方案設計與資源串聯:場域報導人觀點 (上課地點: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 社區身心健康方案:婚姻移民的社區實踐(屏東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胡清 嫻){提問智庫:第二組} 社區身心健康方案之跨國比較:以身心障礙者為例(臺北大學社會系張恆豪 教授){提問智庫:第三組} 《拔一條河》電影中的社區韌性 南萬華社區實作日 方案設計與資源串聯:同儕回饋 期末報告(9:30AM 開始) 結論:多元友善社區與永續健康發展(社區回饋經驗分享)

L2-7 創新社區設計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課程 級別 L2

■開課期別:105-1

課程/工作坊名稱 創新社區設計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開課系所

預估 人數 氣候變遷與 70 永續發展國 際學位學程

開課教師(系所) 張聖琳、吳金鏞、 范雲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台大

二、課程簡介 邁入 21 世紀後,都會人口不斷增加,社會集體聚居呈現全新面貌與意義。在新世紀脈絡中, 社區作為集體生活改變的起點,對未來有何意義?以社區為核心的各種力量也迅速更遞與重 組,我們如何面對未來社區的變化?需要創新的思維與行動。 台灣歷經上個世紀 90 年代開始的社區營造運動,創造出遍地開花的社區行動與組織團體,但 新的環境與社會結構的變遷,帶來新的挑戰,以社區為核心的在地連結要如何來因應(對抗) 資本所帶來的全球性異化?在地具體的行動與策略如何被組織在一起?台灣在地社區如何邁入 社區 2.0 的時代? 因此,社區設計不只是實體形式的組構創作,也是群體生活的再思考。以社區為尺度,思考集 體生活的下一步,重新定義與改造人與環境、人與人的連結。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63


本課程是社區設計與實務工作的導論課程,經由課堂講授、實地參訪、專案計劃、社區實務操 作練習,訓練學生具備理解、參與、經營、設計社區相關事務的能力,教導學生未來參與社區 行動的初步認識與能力。藉由實際場域田野: 1.學生能體會社區設計在未來社會的潛力,能探索永續發展的方法。 2.學生能察覺社區生活中的問題、思考可行性方案。 3.學生能了解新工具與媒體,思考創新與設計的架構。 4.學生能發展具有行動實踐可能的方案,並且動手執行,以產生真實影響力。 四、成效指標 1.課程上課時間為週二下午 5、6、7、8、9、10 節,包含課程助教小組討論時間,核心上課時 間自下午 1 點 30 分起。 2.社區設計期末作業: 五到七人為一組,全班十組為限,選定一社區,觀察與紀錄、找出社區中的重要議題與問題、 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案,針對未來策略,設計出一社區集體事件或活動的執行計劃。 3.成績評量要求: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完成作業,將分為二個部分: (1)個人:a.須每週依要求繳交 500 字上限學習心得或作業,20%;b.社區參訪調查報告, 15%。 (2)團隊:a.須積極參與各種分組討論及團隊操作,15%;b.期末須繳交一個綜括理念、策 略、實務的可行方案,50%。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9/13

第2週

9/20

第3週

9/27

第4週 第5週

10/04 10/11

第6週

10/18

「設計社區」課程介紹:創新思考的社區設計導論 從創新社區發展的角度來討論: 如何以社區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如何設計社區的空間、時間、人間? 助教協助分 組。 第一次參訪社區:由台大前往六張犁、通化街、師大週邊、王公廳。 小組田野 報告作業:觀察社區,關注當地居民組成、商業活動、周遭空間、當地氣候條件。助 教協助分組作業。 「設計空間」:協同住宅與社區共識的建構 透過介紹都市原住民社區-溪洲部落重 建住宅,來理解都市多元文化的社區建構過程。 設計人民的空間:介紹基地、使用 者、空間劇本、建築模式語言。 透過參與式設計與模式語言的介紹,設計不再是設 計師個人的美學表現,是再思考社區的起點。讓生活在環境中的人民可以重新掌握好 環境的生成與創造,解放設計權力,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打造自我的環境。 1 小時課 程、2 小時溪洲社區實地參訪 在溪洲部落上課:下午一點在捷運新店站出口集合,步 行到溪洲部落。 「設計預算」:林國明教授(參與式預算) 城市與社區民主:台灣主要都會如台北 市、台中市、新北市皆以參與式預算審議為主軸,展開深度的草根民主行動。 社區 參訪:關注集體生活與公共環境。 田野參訪作業:透過社區基地調查與觀察,撰寫 一劇本,描述與紀錄社區中發生的一集體事件。 「設計田野」:課程移到 10/1(六)食養田野工作坊 「設計地圖」:公共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PGIS(蔡博文、盧道杰教授) 如何掌握社區 知識、設計地圖與公共行動?透過邀請演講與實作,親自演練公共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練習與操作。 (擬借用電腦教室實作) 「設計田野」:教室討論,老師、助教協助分組討論,決定期末作業主題方向與議 題,並深化社區調查。 各組簡報目前進度 164


第7週

10/25

第8週

11/01

第9週

11/08

第 10 週

11/15

第 11 週 第 12 週

11/22 11/29

第 13 週

12/06

第 14 週

12/13

第 15 週 第 16 週 第 17 週 第 18 週 第 3-2 週

12/20 12/27 1/03 1/10 10/01

社區深化調查:針對各組議題,各組依需求參訪,引介社區資源、人脈、相關團體, 相關同類型社區,尋求解決計劃與策略。 本週至各社區上課 「設計氣候」:氣候變遷與社區(林博雄教授) 聚焦在社區尺度的微氣候量測與環 境規劃設計,如何評估社區微氣候?。 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氣候調適行動、社區氣 候,社區公共空間與微氣候調節。 作業:撰寫一劇本,描述家中到台大的氣候變 化。 「設計防災」:陳亮全教授(確定)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要如何因應調適與減 緩? 以社區為基礎的防災行動,要如何建立? 小組方案初評:以創新力、洞察力、理解力、問題可解決性、時空可執行性、財務可 平衡性… 等面向,對於各組所提出方案,進行個別組別簡報與初評,並提供共授教 師的評論意見,供持續發展改進之用。 「設計思考」工作坊:創新設計學院 如何利用設計思考來解決問題? 「設計音影」:影像敘事-吳米森導演 如何利用影像紀錄社區-開鏡五四三工作 坊 「音態創藝」:音樂地景的社區視野-蔡佳芬教授 觀察社區、發現社區特色聲音、 紀錄與採集、發想與創作、社區回饋與迴響 1.傾聽社區:學生實地觀察社區的聲 景,並訪問居民對於環境各種聲音的印象,做成簡報於課堂上討論。 2.尋找議題: 根據田調的結果,找出有趣的議題,發想可創作的元素。 3.聲景創作:利用手機、 錄音筆或是學生擅長的媒材將聲景進行創作與發表。 「設計虛擬」:看不見的社區 數位地景下的雲端社區已形塑了我們的生,研擬社會 媒體與社區媒體的新可能,透過大數據與社區網路共作,如何連接不同人群與虛實分 合的未來社區。「設計智齡」:智慧多代生活 構思未來多世代共生社區網絡,探討 老人社區、社區物聯網…等議題。 團隊發展方案工作討論一╴暫停課堂課程 團隊發展方案工作討論二╴暫停課堂課程 期終方案互評 成果發表 「設計田野」: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田野工作坊。10 月 1 日週六全天,所有同學都要參 加(詳細報名網站與時間地點另行公布) 田野觀察與紀錄 為了走入社區,增強學生 對田野工作的興趣與真實理解,學習基本田野工作技能,包括田野深度訪談、訪談資 料蒐集、田野觀察記錄,以實際案例理解及回應田野倫理與責任議題,掌握社區的田 野資源與實作要項。

165


L2-8 聲態創藝與社區營造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課程

開課期別:104-2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開課系所

級別 L2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人數 聲態創藝與社區營造

城鄉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15~

張聖琳(城鄉所)

30

蔡佳芬(師大民音

所有場域

所) 二、課程簡介 “聲態創藝與社區營造”希望透過貫穿日常生活的聲音與音樂,進入社區,與居民一起營造社 區文化。 這門課是有實際操作場域的 L2,以坪林為主場,同學也可以去溪州東園等等地方做聲音藝術 等相關的藝文創作。課程中,我們會介紹社區營造的基本理念方法,並協助修課同學以聲景及 多元的音樂創造表達詮釋同學們對於一個地區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等的理解。進而將其觀察 結果與觀點以說故事的方式企畫出一個專題/專輯,呈現的方式必須包含文字、音樂、影像、 地景、聲景與展演….等具有創意的藝文呈現。我們希望創造的過程與呈現可以有社區居民不 同程度的參與、刺激及互動。 期末成果的呈現方式需要經過群組討論企劃,可以以下形式:如,出版 EP/CD/MV 或舉辦音樂 會/藝術展覽/座談等展現。 修課同學如果有興趣持續這個方向,在課程結束後,我們會持續輔導個人或者團隊,例如影 像、及文字的課程,培訓個人或團隊的實作能力。長期目標希望有團隊可以進入 L3 的『社會 企業創新實作』。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基本能力:本課程培養學生跨出生活舒適圈,進入地方社區,與居民互動的社會關懷能力。 實作能力:帶動社區凝聚共識的能力;收集掌握聲音的能力;創造音樂的能力 場域影響力:讓社區“聽見”自己生活文化,感染社區找到新認同。 教學模式突破力:主流社區營造是建築規劃領域的專業,本課程希望從“社區聲音”的脈絡挑 戰主流社區營造以視覺及空間主導的實作方式,創造貼近常民的經營社區方式。聲音比空間更 有感染力,社區銀髮族熱愛卡拉 OK,中壯年心醉 KTV,年輕人瘋樂團。真正定義社區的是聲 音! 四、成效指標 期末會要求製作 EP/CD/MV 或舉辦音樂會/藝術展/座談會等成果展現。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166


第 1-2 週

課程介紹 - 聲景 與 社區

第 3-6 週 第 7- 8 週 第 9-13 週 第 14-16 週

實作場域社區之人文景觀調查,社區參與,與創意發想 展演企劃(包含前期分工與經費編列,中期製作與排練,後 期出版與宣傳) 創作與排練製作 出版與活動宣傳

第 17-18 週

成果發表

六、補充說明: 本課程為 L2 課程,在計劃經費的課程補助申請為 8 萬元。本課程期末的成果為演出式的發 表,起經費來自經費申請補助中每學期一次的跨域工作及活動。坪林部分,我們也會與坪林 區公所和茶葉博物館協商資源的支援。

L2-9 藝術與文化史策展實作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級別 人數 域 L2 藝術與文化史策展實作 藝史所 10~15 施靜菲(藝史所) 台大圖書館特展 盧慧紋 (藝史所) 室或其他相類場 陳俊維 (材料系) 地 二、課程簡介 你也可以策展! 一個展覽是如何產生的?策展團隊包括哪些成員? 器物、書畫、碑刻墓誌、 攝影等作品,甚至檔案、公文等資料,都可以被視為文物;而他們的生產、流通、使用與收藏 都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文化活動。 藝術品、文物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發展的一部份。同時,我們可以思考跨學科的共構,藝術 史的專業,如何實際運用 (例如風格的分析可進一步了解文物,群組分類可釐清現象的本身); 材料科學的分析,如何提供另一雙眼睛來透視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事物本質。文物的蒐集、分 析、組織、陳列與展覽的包裝,都將參與藝術與文化史的重構。 策展團隊最主要的任務是「如何讓藝術品、文物說話?」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經 過訓練而成的。本課程的設計是讓修課學生實際策劃一個展覽,從主題的發想、預算的擬定、 經費的籌募、展品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材料的分析與化驗、推廣教育內容與活動的設 計、到展場的設計與展覽的包裝與宣傳,整個團隊的合作與策展過程的實際執行。 進行的場域先以校園中的特展空間為基礎,希望學生能充分利用校園的資源(例如藝術史研 究所標本資料室、材料系實驗室),並且回饋到校園的文化活動中(例如台大圖書館特展空間、 藝文中心)。但也不排除與校園外的單位合作,例如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故宮博物院、鴻禧美 術館、何創時基金會等。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67


1.本課程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 a)說故事的能力 b)文物的分析、組織能力 c)解決實務問題的 能力 d)團隊合作的能力。 2.將校園視為一個社區,為此社區注入審美、鑑賞、歷史與文化的有機種子,讓文物展覽、歷 史與文化的氣氛融為校園社區的一部分。 3.實際影響與教學模式上的突破: a)學生運用原有的學科訓練實際操作策展與導覽 b)充分利用 校內、外相關資源 c)為藝術史與材料科學的學術研究與一般大眾之間建立橋樑 四、成效指標 展覽的實際舉辦 研究成果的論文撰寫與發表 策展過程的分享與成果報告會 有適當的機會也會讓策展團隊積極爭取向相關場域提案,在校外的博物館或美術館中舉辦展覽。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1週 你也可以策展 第2週 第 3-7 週 第 8-10 週 第 11-14 週 第 15-18 週

策展方法: 回顧與前瞻 主題的確立及流程的設計 研究與發展 文物大串聯 展示的設計與呈現

六、補充說明: 本課程為進階課程,限定大學部高年級及碩、博士生修習。 本課程以校園內資源的整合為基礎,優先考慮校園資源的充分利用(例如藝術史研究所標本資 料室、材料系實驗室),並且回饋到校園的文化活動中(例如台大圖書館特展空間、藝文中心)。 但有適當機會,也不排除與校園外的單位合作,例如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故宮博物院、鴻 禧美術館、何創時基金會等。

168


L3 課程 L3-1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一):坪林一度 C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 級別 人數 模擬場域 L3 文 氣候變遷議題實 建築與城 15 陳正平(大氣系)、簡旭伸 坪林 作:坪林一度 C 鄉研究所 (地理系)、林博雄(大氣 系)、羅敏輝(大氣系)、陳 維婷(大氣系)、許瑛玿(師 大科教)、吳金鏞(大氣 系)、張聖琳(城鄉所)、陳 右人(園藝系) 二、課程簡介 在教學方法方面,本課程採取問題解決導向學習為教學模式,學生們將從課程內容中選定特定 主題進行研究訓練,包括背景資訊、文獻回顧、問題探討與解決方法等,以問題導向的情境方 式配合電腦與網路科技等工具,深入了解氣候變遷議題,針對各領域所碰到的自然資源、環 境、社會、法律等選定之相關議題為範疇,進行較深入之探索、分析、評估與解決,以增進學 生對環境議題的實作能力。 實作項目以氣候變遷議題連結坪林在地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倫理等,分享如何縮短科學研 究與現實生活的差距,達到跨科際教育之目的。以坪林為跨領域實驗室,定點長期與地方社區 互動配合,多次調查累積各種學科資料與成果,作為學生實際應用跨領域知識與創新的基地。 期末發表會將邀請跨領域專家與當地茶農一同參與,以了解學生作品是否符合真實世界的期 待,並且有機會於 7 或 8 月的本計畫成果發表會中展示成果。除此之外,結合前二學期成果, 學生歷經研究,其中所蒐集到的資料應可建立相關資料庫,並與媒體製作團隊合作建立相關的 互動教學平台。 由於課程安排所需,擬於第二週(本學期第一週放假)完成分組並開始實地訪談紀錄與觀測, 因此欲修課學生必須參與第二週的課程介紹,並於第三週確認選課。沒有參與第二週課程介紹 的學生不予加選。欲修課學生必須填寫修課意願表,選課結果第三週寄信通知。並且由於本課 程將配合坪林春茶製作,學生可能會在 3 月底至五月之間(為配合採茶天氣,時間尚待確定)至 坪林進行見習參與 24 小時的春茶採收及製作。為配合人文訪談紀錄,預計每週週末會赴坪林一 次,屆時週間課程將暫停或移至坪林進行。分組觀測與觀察茶樹生長重要指標事件與氣象資料 的關係,並於製茶時節密集紀錄逐時製茶事件與氣象資料關係,並撰寫「製茶日記」。在密集 學習製茶歷程中,修課同學製作「製茶日記」:包含逐日觀測氣象資料與茶農生活製茶資料, 以期將科學性資料應用於茶農與生活的真實聯結情境之中。 本課程第二週規劃內容為訓練基礎氣候變遷知識與跨領域能力。第二週課程將為大家介紹氣候 變遷相關調適報告以及經典文獻,深入了解調適報告的架構以及提出應對政策的過程,並且學 習如何以不同角度評析調適報告的實用性。 第三週則請同學研讀與評估前兩學期的成果報告,一方面讓同學大致了解一下作業的形式,另 一方面則是經由閱讀前人的報告,而開始了解坪林的各面向。並提出心得與分析評估,包含 了: 1.議題是否切合當地需求? 169


2.調查資料是否深入?範圍是否恰當? 3.提出計劃能否回應議題?能否切實解決問題? 4.行動策略的可行性評估?如果有實施微型行動的話,是否有助於回饋與修正原有計劃? 5.跨領域知識與專業能力的應用程度,包含那些領域?是否有新領域的出現 第四週則介紹茶種植與茶產業的各種基礎知識,並介紹微氣候量測的分析與實例介紹。 第五週則針對前兩週的課程作一小結,並由同學提出作業報告。 第六週開始一系列實作方案的演練:提出期初構想書、期中、期末構想書。 同學於課程進行中,每週需將進度成果與作業,包含書面報告與 PPT,上傳到指定的 CWISE 網 站。實作討論課基本上以兩週輪替,一週採用工作討論形式,各小組與專屬助教、教師深入跟 隨議題討論,長時間追踪議題,配合小組討論脈絡而提供深入切題的意見。而隔週則採進度討 論形式,各小組於課堂簡報發表當前進度,與全班同學、教師一同討論,並藉以訓練同學公眾 表達能力。為配合各小組議題,依需求再增加課堂演講或邀請額外指導業師,來依據各小組專 案所需而提供適當協助。 方案操作方式主要先指出氣候變遷與生態規劃的各項議題(issues),從當前氣候變遷所引發 的新議題出發,介紹問題的成因、證據資料取得、因應策略與方案的可能性。 再擬定恰當的取得資料與基礎知識調查方式,從跨學科的田野調查(survey)開始,探索科學 氣候資料分析、人文社區調查訪談與參與觀察、空間與實質環境基地調查、氣候變遷調適報告 書分析與評估…等,藉由各領域教師專長領域教學,讓學生理解不同領域知識與工具。 第三部分內容則是實作課程(planning and practice),透過規劃行動與實踐,由同學分組討 論,從坪林實際面臨的氣候變遷議題,通過集體規劃與設計一項行動方案來改善或修正氣候變 遷所帶來的影響。從可操作、可感知的尺度出發,逐漸改變規劃的尺度與相關議題,冀望對坪 林生態區域規劃的核心議題界定與因應方案有所創新與突破。並且將方案的一部分或全部於課 堂內進行實作,透過實踐的過程,全方位訓練真實執行能力。 本學期主要以茶農與茶產業深入參與觀察與訪談為開端,各組將會接觸坪林茶農與茶產業相關 工作者,像是個別茶葉種植農民、生態解說導覽人員、坪林農會員工、坪林國中國小師長、茶 改場人員或翡翠水庫管理人員、坪林區公所人員…等, 藉由每週前往坪林,參與觀察茶農與相關人員的工作樣態,了解該產業在面對在地氣候變遷調 適所遇到的困境,結合個人專業與各組創意激盪出欲研究之主題。 經過前半段的課程,不斷修正研究方向與方法,期中再度造訪坪林,與各組訪談對象、坪林居 民等舉行座談會,討論初步構想的可行性。以持續加深學期後半一系列實作討論,帶領同學不 斷深入探討研究問題與茶鄉現實之間的連結與回應,逐漸完整實作方案企劃書。 期末成果展示:期末成果將會舉辦場成果發表會,希望藉由期末成果發表會訓練同學的組織表 達能力,如何整合和傳遞自己的意見與想法。 課程內容包含了跨領域的對話、研讀調適報告、實地調查、研擬計劃、實作實踐等活動。跨領 域能力近年來逐漸為大眾所重視,培養溝通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過程中決不可輕忽跨領域思 維,但是一般同學對於跨領域的實踐面向了解不多。課程教師與邀請專家跨越社會科學與自然 科學界,不同專家老師們共同提出他們對於這些實作方案議題的了解跟看待議題的立場,藉機 互相了解對方領域看待議題的過程。並且邀請跨領域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在各領域運作的 實際情況,以及學習如何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

170


由閱讀文獻報告資料開始,希望學生了解不同領域的核心思想,結合自身領域的專業能力提出 建議並且融合他領域的技術與知識,在經過整個學期的學習後能夠撰寫一份企劃書,實際針對 坪林的氣候變遷相關議題提出建議,並且逐步深化實作。結合科學與人為發展的科學,不只潛 心於自然科學中,也需要抬起頭來接觸這個由人們組合而成的社會,體現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 發展,這些對於生活息息相關,對於生命的連結更是層層互動的。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不該有 所差距,應該時時把人文社會科學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放在心上,反之亦然,揭開對方領域的 面紗,產生更多的互動,在不同立場上,建立彼此尊重對等的平台。本課程注重主動發掘問 題,進而提出行動解決方案。教師與助教將密集協助實作課程討論與發展,注重找尋問題、提 出解決方案、實際操作的過程。透過課堂報告與討論增加學生互評互相學習的密度。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規劃為二學期的課程,分別為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一)與(二),採用雙足(biped)或雙槳 (bi-paddle)模式,實作(二)主要聚焦在生態議題,實作(一)則將焦點放在茶產業體系, 兩堂課內容互補,可由舊生協助新生,嘗試創造新的行動導向與問題解決教學方案。 上學期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二)「坪林自然酷」聚焦在「三生」:生態、生活與生計 (livelihood)。 主要實作目標是從廣義的氣候變遷升溫現象來設想如何採取實際行動與規劃為 坪林地區「自然降溫(natural cooling)」。 本學期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一)「坪林 1 度℃」課程以坪林地區在地議題為主要方向,探討設 想未來氣溫上升 1℃的情景下,坪林的居民與主要產業(如茶農、茶場)的衝擊是甚麼?將面 對哪些問題?地方政府與產業應如何規劃調適方案,以及各種可能因應策略的情境規劃。 1. 建立跨領域對話與合作的能力。 2. 學習思考和討論議題中可能涉及的科學、倫理、社會、經濟、文化、社會等事物或觀點。 3. 實作課程核心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環境與人文影響,迫切需要面對與回應氣候變遷 的挑戰。藉由此堂課運用學過的專業知識,以不同面向切入此議題,將不同視角與思維整合, 達到跨領域學習之目的。以坪林為長時間觀察實作田野,長期與地方社區互動配合,累積各種 學科資料與調查成果,作為學生實際應用知識與創新的基地。 四、成效指標 情境設定: 坪林區公所為因應未來 50 年(近期)或甚至未來 100 年(長期)間的氣候變遷,擬徵 求企劃提案協助他們輔導當地茶農進行栽種與技術的改良或轉型。其企劃書應盡可能以跨領域 的探討對在未來氣候變遷下,坪林地區若溫度上升 1℃的因應方案。 作業形式:學生須根據實際調查,提出坪林地區茶農與茶產業因應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方案, 並以企劃書方式呈現。坪林區公所聘請的委員(開課老師們)將依各企劃書的可行性與貢獻度決 定是否採用此企劃案(評分)。 除了在本課程發展全新的實作方案之外,也鼓勵同學延續先前實作課程中曾發展過的方案,無 論是持續修課或是新生採用舊生的方案,都鼓勵進一步深化進行實作,以強化實作能力與實際 問題解決能力。 在本學期發展全新實作方案的小組,需就計劃書內容與需求,執行一小型實作計劃,實際執行 一部分方案,或稱為先驅計劃(pilot project),用以測試原有計劃書的可行性,並回饋修 正原有計劃書想法,以驗證方案的可行性。接續原先計劃書的小組,則需就計劃書提出必要修 改或增補後,於本學期內提出實際操作執行計劃內容,將之實現。 分組方式:課堂分組的操作方式,首先依人數分三或四組「任務小組」,盡量平均混合不同領 域專長學生,作為整學期作業與實作分組。 171


期末專題包括兩大面向: (1) 社區人文調查紀錄與微氣象資料之疊合與分析(2)針對上述的情 境提出相關議題或問題解決的企劃書。 由於課程安排所需,擬於第三週完成分組並開始實地訪談紀錄與觀測,因此欲修課學生必須參 與第一週的課程介紹,並於第三週確認選課。沒有參與第一週課程介紹的學生不予加選。修課 人數若超過 15 人,將請同學草擬「坪林 1℃構想書」於 3/3 前上傳至 CEIBA 網頁,篩選結果 於上課前寄信通知。並且由於本課程將配合坪林春茶製作,學生可能會在 3 月底至五月之間 (為配合採茶天氣,時間尚無法確定)至坪林進行 48 小時的春茶採收及製作。為配合人文訪談 紀錄,預計每週週末會赴坪林一次,屆時週五課程將暫停或移至坪林進行。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2/26 第一節:課程簡介 第二、三節:坪林介紹、交通簡介 同學分組 第2週 3/04 第一節:茶葉製作流程簡介、茶的低碳分析 第二、 三節:氣候測量知 識、氣象資料運用 第3週 3/11 課程移到 3/12(六)下午。第一、二週作業繳交期限。 食養田野工作 坊 (週六 下午 13:00-1800 共同教室 103 室) 第4週 3/18 1.簡要報告第一、二週作業 1、3。 2.報告作業 2,閱讀前二學期課程同 學成果,本學期修課同學提出評估報告 第5週 3/25 參觀慈心有機茶廠(茶改場文山分場):茶栽植、茶葉基本知識、茶工 廠、茶園實地參訪 架設氣候觀測站儀器,現地講解 第6週 4/01 溫書假 第7週 4/08 氣候環境變遷議題總體發展評估-以 IPCC 科學性報告、調適報告為例 區域土地使用與氣候關係 第8週 4/15 期初討論─提出期初構想書 各組報告構想與實作討論 第9週 4/22 實作工作討論─期中構想書討論 與助教、教師於課堂討論 第 10 週 4/29 期中進度討論-期中構想書 各小組課堂簡報當前進度與提出評估行動策 略方法討論 第 11 週 5/06 期中行動策略座談會:到坪林與當地人分享行動策略,反饋修正行動策 略。各組報告。 第 12 週 5/13 實作工作討論-檢視行動策略的可行性與提出期末報告書 第 13 週 5/20 實作進度討論─小組課堂簡報期末報告修訂進度 第 14 週 5/27 實作工作討論-檢視行動策略的可行性與提出期末報告書 第 15 週 6/03 實作進度討論-小組課堂簡報期末報告修訂進度 (週六)實作工作日 第 16 週 6/10 調整放假(於 6 月 4 日星期六補上班、上課) 製作成果海報 第 17 週 6/17 期末成果發表會(時間另訂)

L3-2 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二):坪林自然酷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1、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172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L3

氣候變遷與人居環境 議題實作(二):坪林 自然酷

建築與城 鄉研究所

20

陳正平(大氣系)、 簡旭伸(地理系)、 林博雄(大氣系)、 張聖琳(城鄉所)、 吳金鏞(城鄉所)、 陳維婷(大氣系)、 羅敏輝 (大氣系) 、 許瑛玿 (師大科教)

坪林

二、課程簡介 氣候變遷已造成全球重大影響,如何透過各種思考與創新方案來思考因應與調適氣候變遷方 案,已成為重要課題。課程以坪林為實作場域出發點,從當地真實條件出發,思考自然降溫的 調適方案與因應策略課程,目標是訓練未來因應氣候變遷的主要人才。 在全球氣候變遷急劇改變人類生活環境的同時,全球又面臨人類社會大量移居城市,帶來社 會、文化、經濟的問題,合宜居住環境已成為普遍的挑戰,人居環境已是全球重要的共同議題。 城市化與氣候變遷的問題相互交織,如何面對人口集居過程中,人居環境的調整與創新,是邁 向未來地球環境的關鍵過程。 規劃為二學期的課程,分別為氣候變遷議題實作(一)與(二),採用雙足(biped)或雙槳 (bi-paddle)模式,實作(二)主要聚焦在社區與生態議題,實作(一)則將焦點放在茶產業 體系,兩堂課內容互補,可由舊生協助新生,嘗試創造新的行動導向與問題解決教學方案。 本學期「坪林自然酷」延續「坪林一度 C」的課程精神,再深化開展,聚焦在「三生」:生態、 生活與生計 (livelihood)。 主要實作目標是從廣義的氣候變遷升溫現象來設想如何採取實 際行動與規劃為坪林地區「自然降溫(natural cooling)」。 以氣候變遷為核心,進行社區環境的調適規劃設計,關照人居環境中生態因素的影響與因應之 道。透過課程流程,從使用者訪談與觀察開始,撰寫空間劇本進行空間設計討論,形成空間模 式,最終提出改善設計方案。從可操作、可感知的尺度出發,逐漸改變規劃的尺度與相關議題, 冀望對坪林生態區域規劃的核心議題界定與因應方案有所創新與突破。參與同學設想如何透 過生態環境規劃與創新設計來設法降低坪林各尺度區域的溫度表現。例如改善茶鄉人造環境 的建築、半戶外區域、合理的茶園與聚落分佈與配置…等等。先前學期課程所收集的各種溫度 與濕度資料也可持續帶進規劃與設計過程之中,成為重要的共同基礎資料。 在師資團隊方面本課程由大氣、地理、園藝、科學教育、建築與城鄉等八位老師共時授課,師 資的組成就已具備了跨領域的基本條件。 實作項目以氣候變遷議題連結坪林在地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倫理等,分享如何縮短科學研 究與現實生活的差距,達到跨科際教育之目的。以坪林為跨領域實驗室,定點長期與地方社區 互動配合,多次調查累積各種學科資料與成果,作為學生實際應用跨領域知識與創新的基地。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建立跨領域對話與合作的能力。 2. 學習思考和討論議題中可能涉及的科學、倫理、社會、經濟、文化、社會等事物或觀 點。 3. 實作課程核心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環境與人文影響,迫切需要面對與回應氣候變 遷的挑戰。藉由此堂課運用學過的專業知識,以不同面向切入此議題,將不同視角與思維整 合,達到跨領域學習之目的。以坪林為長時間觀察實作田野,長期與地方社區互動配合,累 積各種學科資料與調查成果,作為學生實際應用知識與創新的基地。 四、成效指標 173


情境設定:坪林區居民為因應未來 50 年或甚至未來 100 年間的氣候變遷,坪林當地社區將會面 臨哪些問題?居民、地方政府與產業應如何規劃調適方案,以及各種可能因應策略的情境規 劃。提出設計提案協助改造家屋環境,降低氣溫升高的生態衝擊,進行轉型。在未來氣候變遷 下,應盡可能跨領域探討,具體實作方案以坪林地區 C 宅為實作基地,提出坪林地區實質環境 因應溫度上升的改造方案。 作業設計: (1) 以使用者與環境調查為基礎,撰寫空間劇本整合人與環境關係 學生須根據實際使用者訪談與環境觀察調查,分析與建立氣候變遷與使用者生活的關係。以真 實場域的情境為基礎,調查家屋與未來可能相關的使用者,撰寫空間劇本發展適當的人、生 態、實質環境與氣候變遷關係,對坪林地區居民家屋環境因應未來氣候變遷的調適方案,提出 建議。同學不斷深入探討研究問題與實作場域現實之間的連結與思考,逐漸充實空間劇本。 (2) 組織以氣候變遷為核心的模式語言 在空間劇本的基礎上,撰寫模式語言,提出以氣候變遷為核心的調適建議,設法減少溫度上升 的衝擊。模式語言描述需要解決的真實問題,從當前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新議題出發,介紹問題 的成因,相關證據資料。整合實作場域調查資料與其他資料,例如科學氣候資料分析、人文社 區調查訪談與參與觀察、空間與實質環境基地調查、氣候變遷調適報告書分析與評估…等。最 後提出因應策略與空間方案。 (3) 形成空間設計方案 根據劇本與模式,分組發展空間設計方案,從坪林實際面臨的氣候變遷議題,通過集體規劃與 設計一項規劃設計方案來改善或調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並以書圖與展示海報方式呈現。 調適方案主題: 1. 低碳建築的環境營造設計 以坪林 C 宅基地為範圍,考量未來坪林地區茶葉製作與示範教學、茶葉製品的加工、行銷、消 費茶葉與飲品的體驗空間等使用,改造 C 宅基地全部或一部分,成為能夠因應氣候變遷的建築 物與空間。思考坪林位於水源保護區內,建築建造與發展均受限制,透過減量規劃與緊湊綠建 築、可再生材料營造系統、使坪林人居環境仍能重新適應氣候變遷的新挑戰。因應氣候變遷, 針對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的情形,試想坪林區域使用能源的情形是否可能改變?是否有開發自主 性能源的可能性?因應氣候變遷下全球暖化現象,環境溫度升高,針對坪林區域,如何採取以 社區為基礎的行動來因應環境溫度不斷升高的未來?,提出如何改善坪林居民的生活環境可自 然降溫(natural cooling)規劃設計方案?以緩和或減少全球暖化的影響。 2. 因應氣候變遷的生態田園經營 以坪林 C 宅基地為範圍,規劃設計一生態農耕園區,考量坪林地區的在地農耕技術與知識,以 創造農耕田地與相關設施,例如規劃設計一小型生態水池,供灌溉與提供物種棲息環境。考量 未來氣候變遷所可能帶來的極端氣候情形,坪林區域原有的基礎設施受到新的挑戰,綜合考量 生物多樣性、熱、水、健康生活、綠色運輸與交通...等,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出發,為坪林設 想新的綠色基礎設施,藉此改善坪林居民生活與因應氣候變遷。 3. 其他可能議題(以 C 宅基地為範圍,但不限於此)。 分組方式: 課堂分組的操作方式,首先依人數分三或四組「任務小組」,盡量平均混合不同領域專長學 生,作為整學期作業與實作分組。 實作討論課中各小組於課堂簡報發表當前進度,與全班同學、教師一同討論與發展,配合小組 討論脈絡而提供深入切題的意見,進而提出空間劇本,同時可以訓練同學公眾表達能力。為配 174


合各小組議題,依需求再增加課堂演講或邀請額外指導業師,來依據各小組專案所需而提供適 當協助。 由於課程安排所需,欲修課學生必須填寫修課意願表。課程除在教室進行外,也將移至坪林進 行,同時預計課後至少每週會赴坪林一次進行, 同學於課程進行中,每週需將進度成果與作業,包含劇本書面報告、模式語言與 PPT,結合學 生歷程研究,上傳到指定數位平台與 CWISE 網站建立相關資料庫。 期末設計評圖成果: 期末成果將會舉辦評圖討論,將邀請跨領域專家與當地居民一同參與,以了解學生作品是否符 合現實世界的期待,希望藉由期末成果發表訓練同學的組織表達能力,如何整合和傳遞自己的 意見與想法。 課程內容包含了跨領域的對話、研讀調適報告、實地使用者與環境調查、研擬空間劇本、組織 模式語言、形成設計方案等活動。同時培養溝通能力以及跨域合作工作能力。 由閱讀文獻報告資料開始,希望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核心概念與知識,結合自身領域的專業能 力提出實作建議,並且以模式語言融合各領域的技術與知識,在經過整個學期的學習後能夠撰 寫一組以氣候變遷為核心的模式語言,實際針對坪林的氣候變遷相關實作議題提出建議,並且 逐步深化,形成設計方案。教師與助教將密集協助實作課程討論,注重找尋問題、提出解決方 案、實際操作的過程,透過課堂報告與討論增加學生互相學習的密度。 結合科學與人為發展的科學,不只潛心於自然科學中,也需要抬起頭來接觸這個由人們組合而 成的社會,體現社會經濟文化政治 五、教學進度 週次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第2週

課程介紹、總體發展評估、調適報告以及(IPCC)分析 氣候變遷議題與實例分析介紹-微氣候量測與個案

第 3-7 週

氣候變遷與生態議題實例分析介紹-溫、濕度、森林生態、科學分析、 社會調查;實地走訪坪林 各組提出構想,實作討論 與在地討論、調整,共同執行行動方案 至坪林展示成果,舉辦分享茶會並製作海報

第 8-10 週 第 11-14 週 第 16-18 週

L3-3 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3 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 地理系 50 周素卿(地理系) 二、課程簡介

175

搭配實作模 擬場域 紹興社區、 南萬華


本課程嘗試結合「理論與實踐」,期待透過社會創新、公益企業與社會經濟等概念的介紹,以 及生活實驗室、社會設計、服務創新情境設計等方法論的引介,經由專案實作的創意發想、資 源的盤整匯合,讓學生探索這些新興的典範性概念與社會發展趨勢和地方(社區)發展的可能 關係,並具體實踐以社區(地方)為主體的社會創新、及以學生為中心的體驗式學習。 本課程強調以計畫導向的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作為學生學習成果的驗收機制,本學 期課程以台灣大學「高教創新與社會實驗計畫」及「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的實驗場域— 「紹興社區」、「東園」等作為參考或實作場域,鼓勵修課學生透過瞭解社區的問題、探查使 用者的需求、掌握地方的資源特色,結合專長與所學,提出實驗性或構想性的提案,期待以解 決特定社群或社區的問題與需求為出發點,透過創意提案來回應當代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挑戰。 課程提案成果將與「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相關課程舉行聯合發表,並邀集相關組織或社會 創投為同學提供諮詢建議,為創意提案的發展與延伸提供後續的資源與支持管道。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簡介地方與區域發展新的學術向度與創新實踐範例 2.以問題與在地導向的方式,探索及提擬具(社會)創新意涵的提案,參與社區(地方)的改 造。 四、成效指標 1.完成指定閱讀及作業 2,參與共同設計課程活動 3.執行並完成專案計畫 4.參與「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期末聯合發表 五、教學進度 週次 日期 主題、教材與作業 第1週 09/14 課程及計畫簡介《講授》 危機與變革:個人、社區/社群與社會創新《講授》/ 社會創新與創業座 第2週 09/21 談 第3週 09/28 教師節放假 第4週 10/05 服務學習與共享價值 / 我的服務學習經驗《討論》 第5週 10/12 彭婉如基金會《機構參訪》 第6週 10/19 服務學習 DIY / 微紀錄片拍攝秘笈 第7週 10/26 社區調查與社會參與 第8週 11/02 案例場域參訪--東園 / 主題閱讀心得報告 第9週 11/09 案例場域參訪--紹興 / 主題閱讀心得報告 第 10 週 11/16 社企家訪談 / 主題閱讀心得報告 第 11 週 11/23 社會設計 / 書報討論與實作發想 第 12 週 11/30 服務設計 / 書報討論與實作發想 第 13 週 12/07 情境設計 / 書報討論與實作發想 第 14 週 12/14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 / 社會創新個案分享 第 15 週 12/21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 / 社會創新個案分享 第 16 週 12/28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 / 社會創新個案分享 第 17 週 01/04 分組討論與進度報告 第 18 週 01/09 期末專案呈現

176


L3-4 社會企業創新實作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5-1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級別 人數 域 L3 社會企業創新實作 城鄉所 20 人 張聖琳(城鄉所) 全場域 余峻瑜(工管系) 蘇碩斌(台文所) 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社會企業」的過程操作指導,兼蓄人文「理念」、管理「策略」、城鄉「實踐」三 個層面的基礎,強調以問題解決、形成方案為導向,協助同學將都巿、社群、文化等課程中孕 生的創新創意,逐步付諸實現。實際授課內容由三個部分構成: 1.社會企業的精神與理論:由教師提供社會企業的既有理論、歷史等文獻,以使同學在課程前 期即釐清、確認對社會企業的脈絡性知識(請詳見參考書目)。 2.範例個案的學習與應用:先由管理科學授以設計思考的基本策略教學,再由教師選擇已在台 灣市場營運的社會企業為範例,進行範例討論及課外參訪調查報告,以使同學了解社企創業的 完整圖像,並想像成實作團隊的雛型。 3.方案管理的實作與修正:在前二個階段的人文符號的美學理念、管理科學的務實策略,本課 程的後半期,將著重規畫設計的社會實踐。透過三至五人為一個分組單位,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導向,經過反覆研擬、討論、修正,最終形成兼具理念與策略、且可實際經營的方案。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能體會人社學科「世俗社會的良心」之深義,並能探索永續發展的方法。 2.能在生活中察覺潛在問題、思考解決方案,並將個別解決方案普同化。 3.能了解創新與創業的關連,融會設計思考、系統思考的架構以產生洞見。 4.能完成具有實踐可能的方案,並且尋找財務上可以持續經營的路徑。 四、成效指標 選修資格要求: 1.創業意志堅定、目標方向模糊的同學,可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打造創業原型計畫; 2.已有創業雛型、難題不斷降臨的團隊,可學習操作技術及問題解決能力。 成績評量要求:將分為二個部分, 1.個人:1.須每周繳交學習心得,15%;2.社企參訪調查報告,20%。 2.團隊:1.須參與各種分組討論及團隊操作,15%;2.期末須繳交一個綜括理念、策略、實務的 可行方案,50%。 五、教學進度 週次 第1週

日期 09/12

主題、教材與作業 課程介紹。 社會企業的脈絡:發展歷史及基本理念、社會企業的價值:創新與創業精 神、企管概論:創新與創業精神對於社會企業的意義及關連。以《經實創業》以及管 理學大師杜拉克的重量級經典著作《創新與創業精神》為本,探討創新實務、創業精 神的實踐、與創業型策略三個構面,並理解創業管理是可以系統化學習並執行的,有 目的且有組織的尋求改變。 177


第2週

09/19

企管實務進階╴商業模式創新:以融會式「商業模式創新」的九宮格理論架構與方 法,探討社會企業的價值主張、目標顧客群、行銷通路、顧客關係、關鍵合作夥伴、 關鍵活動、關鍵資源、成本結構、與營收模式,歸納收斂出社會企業在價值創造過程 中所應持有的執行指引與操作技能。 團隊討論配合本周主題。

第3週

09/26

設計思考:城鄉聯結與智慧生活的設計思考與服務分析。 企管實務進階╴系統思考: 以「系統思考」的架構與邏輯來探討社會企業如何推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可能引 發之潛在因果環路,期能了解問題系統的深度結構與滯延效果,並能進一步體悟這兩 者的結合如何影響甚至主導系統的表象行為。而後透過系統基模的案例分析了解常見 的系統思考議題。 *小組工作:分組、討論方案方向、初步構想。

第4週

10/03

社會企業個案深度座談:邀請社企創業師資,經驗豐富者與初步啟航者進行互動式討 論。

第5週

10/10

雙十節假日

第6週

10/17

【實案分析一】 以「食農創」為主題討論各個案例對於都市生活理念、策略及實 踐。

第7週

10/24

社會企業理論。 小組草案總評:以創新性、洞察性、問題可解決性、技術可行性、損 益兩平可能性… 等構面,各組所提出初步計劃書,進行個別組別總評。

第8週

10/31

彈性課程

第9週

11/07

彈性課程

第 10 週

11/14

全班評比選拔:針對總評的回饋,修正後的各組初步計劃書進行評比式討論,並公開 決選出可行性最高之計劃書,進入下一階段。

第 11 週

11/21

【團隊進階討論(一)】 組織分工:根據全班評比決選,形成若干個新的執行團隊, 重新進行組織、深度分工,擬定執行細節,規劃推動進度。

第 12 週

11/28

彈性課程

第 13 週

12/05

【團隊進階討論(二)】 分組策略:進行分工執行之後的進度檢討與回饋,討論分析 已遇及將遇的困難與挑戰,共同擬定應對方案。

第 14 週

12/12

彈性課程

第 15 週

12/19

期終方案個別組別互評

第 16 週

12/26

彈性課程

第 17 週

1/02

元旦補假

第 18 週

1/09

成果發表

L3-5 表演與社會參與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 ■開課週期:兩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3 表演與社會參與 戲劇系 15 謝筱玫 Performance and Social Intervention 178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南萬華、溪洲、 坪林等


二、課程簡介 表演是想像力的產物,但表演也可以是學習的另一種方法,是關懷社會的另類場域。社會參與 式的表演自有其思想深度與人文關懷,但很容易淪為意識形態的直接宣講,而喪失其藝術價 值。本課程帶領學生一起關懷社會議題,並且期望最終能共同創作出智性與美感並重的作品。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本課程引導學生以表演的方式進行社會參與。課程主要有兩階段任務:一、共同發展劇本, 二、上台演出(期末呈現)。上課主要以討論與工作坊的方式進行議題的了解與劇本的修編。 本課程第一部分將讓學生針對新移民或都市更新的議題進行了解,同時透過田野訪問的方式深 入社群,了解其問題,同時編輯整理不同受訪者的聲音,呈現對一個問題的不同觀點。課程第 二部分,引導學生將訪問稿發展為劇本,同時透過課堂工作坊與演出呈現,將想像力與創造力 注入劇本中。透過表演,對社會問題進行批判思考,更希望在呈現社會多種異質聲音的演出之 餘,能兼顧其藝術趣味。 課程最後將以戶外公開演出的方式做為期末的呈現形式。如果經費許可,將讓學生在舞台花車 上演出,吸引對議題了解或不了解的路人駐足觀賞,藉此刺激觀眾對此議題的關注與思考。 四、長期目標 以流動的電子舞台車演出,演出場域因此流動多變,充滿機動性,甚至游擊戰式。可以是在校園 引發同儕關注,更可以在受訪社群面前演出。此時,觀眾也是當事人,在看自己的聲音被再現於 舞台上時,所產生的感覺是什麼?(開心被看見?不滿被誤解?) 觀眾也在演出中看到了其他人對 於此事件的不同觀點,是否也會因此有別的話要說?而演出者在再現他人故事的過程中,是否或 多或少也經歷了個人的詮釋,同時也免不了加入個人的批判觀點?在這樣的演出中,觀眾與演員 之間、觀眾與觀眾之間同時又展開了另一種有趣的對話。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1週 第2週

課程介紹、即興工作坊 紀實劇場的例子欣賞與討論

第 3-7 週 第 8-10 週 第 11-15 週 第 16-18 週

(分組)深入場域、收集訪談資料、初稿分享與討論、修改 第一階段成果發表—劇讀會:邀請劇場界創作者擔任聽眾與講評 工作坊 From tage to stage 期末呈現:準備與演出

L3-6 社會倡議與社區工作實務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級別 L3 社會倡議與社區工作實 務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人數 社工系 5-20 陳怡伃(社工系) 黃盈豪(原住民深 耕德瑪汶協會) 楊永祥(罕見疾病 基金會)

二、課程簡介 179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南萬華、紹興、 坪林等


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其哲理及技術可區分為社會計劃、地區發展(社區組 織)及社會行動(社會倡議)等三大模式,末者在台灣的實踐由於社會工作專業化及相關政策 走向而漸漸消退,形成跨專業的領域。本課程針對社會行動模式的社區工作,透過跨科際問題 導向整合課程計劃,前半段課程以閱讀、討論及講授等方式學習基本知識,另外搭配社會工 作、城鄉規劃、報導寫作及地理等跨科系教師及實務業師所授之工作坊;後半段將以紹興社 區、萬華迦納仔、新北市坪林等社區為實作場域,現場訪查該地現有的福利、文化及產業等面 向的資源與行動,由學生小組進行新創社區方案,為有效協助實作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將安排 相似案例之研討,透過實務工作者分享諮詢及文本記錄來發展解決辦法。 社會倡議是運用壓力以引發社會改變的技術,壓力的來源可以是運用研究分析的社會改革 (social advocacy with planning)、群眾抗爭、社區組織(community organizing)或聯盟 (coalition)等,影響的對象可能是政府領導者及其施為、社會大眾價值觀或無意識、特定廠 商等利害關係人,行動的主體經常是具有非營利、公益及志願性質的民間組織,在此課程又以 社區型組織為焦點。台灣社會在政府預算縮減、經濟發展及社會民主化等脈絡之下,積極運用 在地資源和觀點以回應在地需求;社區組織以生活在特定地理範圍而具有共同關心議題的人群 為基礎,形成自主治理與行動的單位,常見組織型式包括社區發展協會、以社會福利或人文教 育為主旨的社團或財團法人、社區文史工作室等。 本課程將透過實務模式及個案行動的研習,了解社會行動取向社區工作方法的過去、現在與未 來;業師將以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在大安溪流域部落的社區工作,以及罕見疾病基金會在病 友權議倡導等實例,傳授相關實務操作知能。實作為課程評分的主要基礎,以坪林為例,將與 台大城鄉所師生組成的「臺灣藍鵲茶」團隊合作,學生可選擇以為茶產業之社會企業行銷、當 地茶農子女的新茶世代課後教育、一般大眾的茶學體驗等既有工作為基礎,或新創社區方案, 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衝突或技術缺乏等問題,將透過異質性學生團隊合作,佐以跨領域業師的諮 詢輔導,激盪出不設限的解決方式。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課程的規劃旨在透過跨領域學習及社區實作方式,使得學生完成此課程後能夠: (1)掌握並運用社會倡導和社區工作的專業工作方法 (2)在實踐中思辨社區相關價值,對倫理議題具有敏感度及文化能力 (3)從經驗中反思個人及組織在社區的可能性,儲備步入社會及相關專業領域的創新能力。 2.對場域的影響力 本課程為進階選修課程,壓縮基礎知能的學習時間,學生將在既有社區工作者(業師)的 引領下,與社區組織或成員討論社區的需求,提出行動方案後。 3. 對校院系的影響 本課在系所課程中獨樹一格,結合實作模擬域,並進行跨領域與專業的實例研討,支持學生有 計劃的實踐社會關懷。 四、成效指標

180


1. 預計產生二至五個社區行動,成果包括計劃書、執行過程記錄、成果報告。 2. 過程記錄及成果報告均包括一篇小組新聞稿(含影像圖片),以供本計劃網路平台及相關社會 媒體使用,另附小組成員的個人反思心得、主題閱讀報告。 3. 實作成果評估者包括業師、社區及教師,評估指標由學生及前述評估者共同議定,包含量化評 分及質性回饋。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 2-4 週 第 5-6 週 第 7-8 週 第 9-12 週 第 13-16 週

社區工作的要素、價值倫理、發展歷程/ 社區參訪 社區工作的工作模式、專業方法與應用/ 實例研討 1 社會倡議的工作模式、專業方法與應用/ 實例研討 2 社區及倡議行動提案分享 & 業師指點/ 跨領域工作坊 社區及倡議行動歷程分享 & 業師指點、社區回饋

第 17-18 週

社會倡議與社區工作實作成果發表

六、補充說明: 暫訂為大學部四年級以上、碩士班均可修習的實業課程

L3-7 社區文史與創意出版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級別 L3 社區文史與創意出版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人數 臺文所 16-20 蘇碩斌(台文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坪林、南萬華

二、課程簡介 1、以都巿場域為寫作對象,學習非虛構寫作的說故事(story telling)能力,並聘請業界專家 輔導,轉化為「具有研究精神的文學創作」並正式出版。 2、學科知識包括:人文地理學的地方感理論,歷史學的生命史研究,非虛構的文學寫作訓練。 3、課程將以下述規畫邏輯依序引領學生:(1)理論定調+場域探訪、(2)主題選定+寫作教 學、(3)文史考察+採訪寫作、(5)編輯技能實習+書籍版面構成。 4、歡迎對文史調查或文學表達有興趣的社區研究者、或對社區文史有興趣的文學創作者選修。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具有以非虛構創意寫作之技巧,結合場域研究之成果,完成一本文學性創作。 2、熟習編輯技能,對巿場文史著作有能評析。 3、運用人文歷史的文學性,以「記住、忘卻、超越」愛恨交織的台灣土地史。 四、成效指標 1、能深入觀察社區的人群,並挖掘具有寫作價值的故事。 2、能利用團隊合作,並熟習編輯出版技能,共同完成一部文學作品。。

181


週次

五、教學進度 單元主題

第 1-5 周

第 6-8 周 第 9-14 周 第 15-18 周

理論定調+場域探訪:理論主軸是「文學與都巿空間」 ,將以 Heidegger 的空間 性理論、Lefebvre’s 空間三元辯證開展的「生活經驗使空間產生意義」之理 論思維,擘畫「文學符號-都巿地景」的關係。同時進入選定場域熟悉情境。 主題選定+寫作教學:熟悉當地歷史地景知識、尋找特定人物素材、規畫全書 創 作 主題,並同時邀請業 界相關專長的主編、作者支援教授創意非虛 構 (creative nonfiction)的技巧 文史考察+採訪寫作:針對選定場域的特性,選定適當子題,透過閱讀成果、 蒐集文獻、現場採訪、田野觀察、運用圖像資料等技法,進行採訪寫作。。 編輯技能+版面構成:與出版社合作,由編輯主管指導「蒐集資料、採訪、 寫作、編輯、版面呈現、版權處理」實作流程,課程結束後出版。

規劃中課程 L2 綠色創新與都市農耕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工作坊填總時數):3 學分、18 小時■開課期別:105-2 ■開課週期:每 2 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 級別 人數 跨校、業師請列單位 擬場域 L2 綠色創新與都市農耕 社會系 10~ 簡妤儒(社會系所) 南萬華、紹 20 江慧宜(業師:大地旅人工 興社區及其 作室,樸門農法專家) 他 孟磊(業師:大地旅人工作 室,樸門農法專家) 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將介紹恢復型經濟(Permaculture)的社會創新、及適當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概念,搭配由業師教授的樸門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帶領學生嘗試在 都市場域裡,學習與實踐農食生產和永續生活。 恢復型經濟是「綠色資本主義」作者 Paul Hawken 所提出的概念,強調綠色企業可以透過分散 式的交流、串連與整合,保護甚至恢復生態系統的永續。樸門設計同樣強調是符合生態經濟倫 理的設計,把園藝、農業和許多不同領域知識相結合,設計把各項元素融合來產生的準自然系 統。在這堂課裡,我們將試著結合這兩者,嘗試去探索在被認為與土地脫離、無法永續的城市 化場域中,如何可能重新創造準自然系統,發展出同時照護人類和生態需求的設計,並思考這 樣的設計和生活如何可能連結都市生活的永續經濟運作。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200 字以內)

182


1、培養同學觀察人、環境和經濟生活間的衝突或和諧,提出自己觀察到的問題。 2、提出在生活中就可以實踐綠色的創意,並且透過簡單的創意設計,達到「可恢復」生態環境 的目標。 3、學習適合都市場域的都市農耕實作和環境規劃。 4、從業師的創業經驗中,學習綠色社會創新和創業模式。 四、成效指標 1、發掘出可行、可以複製的適合都市場域的耕種模式或技術 2、課程結束後習得實際耕作的經驗和技術 3、提出簡單的、在都市可以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創意設計 4、與社區在地人產生連結和互動,傳播綠色創新的概念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 5-15 週 第 16-17 週 第 18 週

恢復型經濟與適當科技 樸門永續設計 場域參訪 社會設計與樸門農耕實作 社會創新 workshop 與創意激盪 學生設計成果發表

L3 科技翻譯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工作坊填總時數):3 學分、18 小時■開課期別: ■開課週期:每學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模擬場 級別 人數 跨校、業師請列單 域 位 L3 科技翻譯 外文系 15 蔡毓芬(外文系) 坪林 二、課程簡介(300-400 字) 本課程針對科技文件之專業性,從日常生活常見的使用手冊及操作說明至難度較高的技術文 件,提供翻譯理論與實務翻譯練習。在奠定扎實的翻譯基礎後,配合食養城市計劃,翻譯坪林 網頁,將坪林茶業推向國際市場。本課程將訓練學生使用 SDL Trados 翻譯輔助軟體,分組完 成需要短期內大量譯者投入的翻譯,並依照 Skopos 理論,調整譯文以符合市場需求。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200 字以內)

183


本課程提供非相關領域學生科技文件的基本認識,進而介紹該文類的特性,及該文類的翻譯方 式與常見問題。本課程旨於培養學生翻譯能力、建立翻譯流程、催化團隊合作、結合理論與實 務,提供同學實際接案的經驗。對坪林場域而言,可透過英文網頁讓更多人了解坪林茶葉以及 本計畫,以達宣傳效果,鼓勵更多人的參與。

四、成效指標 坪林網頁或簡介英譯

週次

五、教學進度(可列出 18 周之明確進度,亦可概略規劃各階段進度) 單元主題

第1週 第2週 第 3-7 週 第 8-10 週 第 11-14 週 請類推

科技翻譯、科技文件介紹 科技翻譯技巧與練習 網頁翻譯練習 技術類文件翻譯練習 手冊類文件翻譯練習 課程介紹

工作營 PPGIS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工作坊 一、課程基本資料 ■學分數:3 學分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 開課教師(系所) 級別 人數 L3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地環系

15

蔡博文 (地環系) 盧道杰 (森環系)

搭配實作模擬場 域 坪林為主,其他場 域需求以培養同 學能力為主

二、課程簡介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PGIS) 基 於公眾參與精神,運用 GIS 或其他空間資訊方法與技術,可在社區的空間或更廣的尺度上,連 結與整合食物及農耕的議題,具體應用於社區的環境規劃、產業發展及自然資源治理,培育生 活與生計的創意與價值,培力在地社區與民眾。 PPGIS 不僅包括 GIS 等空間資訊的技術課題,更指涉資訊及技術運用與社群 (社會) 相動的探 討,而能探究培力 (empowerment)、參與 (participation)、空間認識 (spatial epistemology) 等課題,是社區規劃、培力、參與環境治理的利器。其跟自然與城市、文化、 社會與自然、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政治生態學概論等導論課程有緊密的連結,可與食物、農 業與社會應用及綠色創新與都市農耕等應用課程相整合,而能在坪林茶鄉的文化產業與氣候變 遷、地景認同與地域振興的實作課程,扮演工具性的角色。 本課程分為學理、技術及個案實習三大部分,以講授、文獻閱讀、實務操作、田野個案實習,

184


讓同學能夠掌握 PPGIS 的精神及操作。田野個案實習即常以坪林茶鄉相關地點與議題做為對 象。 除課程的個案實習外,為其他課程舉辦短期的工作坊,是本課程跟其他課程與相關場域互相搭 配的主要方式。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本課程旨在培養修課同學對 PPGIS 的學理瞭解與技術操作能力,尤其是以參與式工作坊的方式 來操作 PPGIS。其需要收集場域社區聚落的背景,引動在地居民使用 PPGIS 討論議題的意願,並 取得其同意讓同學能協助進行。因此,在過程中,也是對在地民眾的培力。是一般教學中少見 能涵蓋學理、技術學習、及現場操作,並能與在地民眾互動對話,相互培力學習的上課模式。 對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的建立頗具功效。 四、成效指標 1. 會操作 PPGIS; 2. 知道 PPGIS 的內容、優點及限制; 3. 完成 2-3 場 PPGIS 工作坊,並簡報與撰寫報告、心得。 五、教學進度 週次 單元主題 第1週 第 2-7 週 第 8-9 週 第 11-14 週 第 15-17 週 第 18 週

課程簡介,並聽取修課同學的期待,適當調整課程內容。 PPGIS 的基礎學理導讀、說明及討論,包括什麼是 PPGIS、參與式研究、參與、 培力與賦權、PPGIS 的工具與技術、參與式工作坊等。 PPGIS 的應用-個案介紹,包括:社區林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繪製等主題。 個案實作,一般會有 2-3 個案,一個個案在校園或其周遭地區舉行,主題由 同學討論決定;另 1-2 個案則由講授老師與同學討論安排,前置作業由老師 負責,同學則負責 PPGIS 工作坊的帶領、促進及操作。 田野的討論與報告心得撰寫;PPGIS 的認識論與方法學、公民科學、評量 分組報告與檢討

田野工作坊 一、工作坊基本資料 ■ 開課期別:104-2、105-1 ■開課週期:每學期一次 課程級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人數 別 L2 文 田野工作坊 食養農創計畫 依教室大 小,約 100-200 人 二、課程簡介

185

開課教師(系所) 洪伯邑(地理系)、 黃舒楣(城鄉所)、 呂欣怡(人類系)、 吳金鏞(城鄉所)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食養田野工作坊」為「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開設的系列學生工作坊之一,每學期間固 定舉辦,支援食養課群的田野教學,增進學生對田野工作的理解與技能。 【田野裡的真實人生】由具有田野踏查經驗的老師與學生分享自身觀察與思考。 【田野技能練功房】講授「觀察紀錄」、「訪談互動」與「田野倫理」三個面向的田野基本技 能,並於現場進行實作與討論。 【通往食養的田野】介紹食養課群以及食養實作場域,包括紹興社區、南萬華、溪洲部落、坪 林等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增強學生對田野工作的興趣與真實理解 2. 學習基本工作技能(訪談資料蒐集、田野觀察記錄) 3. 以實際案例理解及回應倫理議題 4. 掌握本計畫的田野資源與實作要項 四、成效指標 完成事前觀察小作業、分享田野經驗與情境、設計訪綱與互訪、案例分組討論 五、流程: 時間

主題

內容

講者/主持人

8:00-8:30

報到

簽到

秘書處

8:30-9:00

田野熱身操

介紹活動流程,確認分組名單,及相關應 注意事項。

秘書處

9:00-12:00

初訪田野

分組進行初次田野體驗

12:00-13:00

報到/用膳

13:00-13:30

田野裡的真實人生 (0.5hr)

由老師與學生分享自身田野經驗,並帶入 田野技能的使用情境。

地理系洪伯邑老師

13:30-14:30

田野技能練功房

觀察紀錄(1hr) -教學短講 -學員須事前完成觀察小作業(報名後通 知) ,現場依實查區域分組討論。

城鄉所黃舒楣老師

秘書處

14:30-14:40

休息(10min)

14:40-16:10

訪談互動(1hr) -教學短講 -分組設計訪綱與互訪

16:10-16:30

休息&點心(20min) 186

人類系呂欣怡老師


16:30-17:30

17:30-18:00

通往食養的田野 (0.5hr)

18:00-

QA+活動結束

田野倫理(1.5hr) -教學短講 -案例分組討論

人類系呂欣怡老師、 城鄉所吳金鏞老師

-介紹計畫與課程 -介紹四個場域現況與實查注意事項 -介紹計畫其他田野資源

秘書處

開鏡五四三 一、工作坊基本資料 ■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學期一次 課程級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人數 別 L1 文 開鏡五四三 食養農創計畫 上限 100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吳米森

二、課程簡介 「開鏡五四三」為食養農創團隊開設的「田野之歌系列工作坊」之一,支援食養課群的影像教學, 並增進學員對田野影像使用的真實理解,及影像的敘述技藝 田野首部曲「田野工作坊」讓學員熟悉訪談、筆記等田野工作的基本技能,二部曲「開鏡五四 三」則進一步帶學員思考,在螢幕主導的時代,「影像」又能在田野裡扮演什麼角色呢?一種 距離外的紀錄抑或一種參與的媒介?一起來聽聽吳米森導演談論這門「敘述的技藝」吧! 邀請參與人員:「影像敘事曲工作坊」學員、104-2 食養課群修課學生(單場報名人數上限: 100 );鼓勵開課教師將工作坊納入課程要求,餘額開放非食養修課學生報名,超額則另擇期 加開場次。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支援食養課群的影像教學 2. 學習影像的敘事技藝 3. 增進對田野影像使用的真實理解 四、成效指標 具有基本拍攝影片概念與影像敘述實作技巧 五、流程: 時間

內容

講者/主持人

08:40-09:00

報到

秘書處

187


09:00-10:30

影像敘事與剪輯概念(1.5hr)

吳米森導演/吳金鏞老師

10:30-10:50

休息&點心(20min)

秘書處

10:50-12:20

田野中的鏡頭(1.5hr)

吳米森導演/吳金鏞老師

12:20-

QA+活動結束

影像敘事曲工作坊 一、工作坊基本資料 ■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級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人數 別 L3 文 影像敘事曲工作坊 食養農創計畫 20

開課教師(系所)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坪林

吳米森、蔡佳芬

二、課程簡介 認識相褒歌與坪林的人文歷史背景,利用田野技巧蒐集坪林在地故事,並以影片加以保存 參與人員:以 104-2 食養課群修課學生為主(鼓勵結合自身的坪林實作),人數上限:20,餘 額開放非修課學生報名。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認識相褒歌與坪林的人文歷史背景 2. 理解保存逐漸失傳的台灣民歌之意義 3. 透過田野實查挖掘與保存坪林在地故事 4. 學習影像的敘事技藝 5. 工作坊結束後完成十分鐘內的紀錄片 四、成效指標 完成作品拍攝並上傳 Youtube 五、流程(104-2): 時間

進度

內容

講者/主持人

開學~3/18

宣傳與招募

-與「104-2 食養系列工 秘書處 作坊」一同宣傳、跑班 -報名資格:需參與「田 野工作坊」與「開鏡 543」 -錄取後需繳保證金 1000 元,全程參與者退還。

188

地點


3/26(六)

在坪林唱首相褒歌 (2hr)

課程介紹與坪林、相褒 歌介紹

蔡佳芬老師

坪林(食養教 學空間)

開鏡 543(3hr)

影像敘事與剪輯概念 (大班課,會另外開報 名系統)

吳米森導演

台大

3/27~4/9

田野實查

兩人一組,自主進入田 野收集素材、擬定拍片 計畫。

4/9(六)、10 (日)

Proposal presentation

一天五組報告拍片計畫 (包含初步影像),所 有學員皆須參與討論。

4/23(六)前

上傳 1st draft

影片上傳至 Youtube,老 蔡佳芬老師、吳米 師會於 4/30 前給予建 森導演 議。

線上作業

5/14(六)前

上傳 2nd draft

影片上傳至 Youtube,老 蔡佳芬老師、吳米 師會於 5/21 前給予建 森導演 議。

線上作業

6/4(六)

補拍

與專業攝影團隊一起至 坪林補拍畫面

吳米森導演

坪林

討論補拍畫面如何結合 作品

吳米森導演

台大

6/5(日)

Polishe meeting

6/11(六)前

完成作品

影片上傳至 Youtube

6/18(六)

成果發表

食養農創創作組聯合成 發

坪林

吳米森導演

台大

線上作業 秘書處

台大

自煮巴士 一、工作坊基本資料 ■ 開課期別:104-2 ■開課週期:每年一次 課程級 課程/工作坊名稱 開課系所 預估人數 別 L3 文 自煮巴士 食養農創計畫 42 (學生 32 教師 5-10) 二、課程簡介

189

開課教師(系所) 食養農創計畫

搭配實作 模擬場域 大溪


「我的菜,自主配!」-通往大溪的食養巴士 這輛食養人限定的「自煮巴士」將通往桃園大溪,途經 Sa’owac 部落、大溪菜市場與至善高中。 各位乘客不只可以採買在地食材、自煮共食一道道富含故事的新鮮料理,更能在這趟旅程中從 食物認識地方、從地方思考食物:我們的飲食如何自主?在期末考完的第一個週末,不如就帶 著輕鬆好吃的心情、踏上小鎮菜市場到阿美族野菜河岸的道路,來一趟「產地到餐桌」之旅吧!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1. 食養人間的交流與互動 2. 透過遊戲探索飲食與地方的關係 3. 烹飪學習並融合創意研發料理,製作成食譜海報 四、成效指標 一、有味道:美味、食材的運用方式是否抓到食材特色。 二、有故事:想吃、菜色是否融和地方特色或地方經驗(從調味、配菜來詮釋如何料理所分配 到的農食材)。 每位同學三票(不可選自己)選最好吃的前二道菜為人氣獎、評審評選出一軍為評審獎。 扣分:未自備餐具、未符衣著規定、未遵守廚房使用規則(廚房禁帶手機、未著圍裙帽 子…等) 五、流程 時間 活動 備註 8:00-9:10 台大至大溪(分組坐、相互認識選組 8:00 集合 長、每人自我介紹、任務說明、野菜 介紹) 9:10-10:00 Sa’owac 訪談與搜集食材(50 分鍾) 遊覽車接駁 10:00-11:10 大溪菜市場訪談與搜集食材(車程 遊覽車接駁 20+50 分鍾) 11:10-12:00 定位、說明規則(車程 20+30 分鍾) 至善四樓用點心 (米台目、豆干) 12:00-13:30 討論、午餐製作(90 分鐘) 至善四樓廚房 13:30-15:00 發表/用餐/票選(90 分鐘) 至善四樓用餐 15:00-16:00 評分講評與回饋(60 分鐘) (評審:古碧玲、潘秉新、食養教 師、楊瓊花教授、餐飲科楊雅惠主 任) 16:00-16:30 場地復原(30 分鐘) 16:30-17:50 回程 避免塞車準時出發 (一) 遊戲規則: 1. 小組:八組,每組台大學生 4 人(+至善高中學生 1 人)。 2. 盟友:每兩組結合為盟友,盟友菜色須有整體設計。 3. 資源:每小組可獲得「指定蔬菜」一樣、買菜金 300 元。 4. 過程:討論利用指定蔬菜、添購食材,與至善學生合作完成「要求成果」。 5. 要求成果:兩道料理,且其中至少一道料理須包含 Sa’owac 元素(食材、香料、口味、 作法皆可)。 6. 評獎: (1)評審獎:以盟友二組為單位,由評審老師選出優勝一個。 (2)人氣獎:以個 190


別菜色為單位,由參加者票選出二道菜。 六、補充說明: (一) 「指定蔬菜」:義和農村提供、辦公室指定各組。 義和農村 葉菜類四種:地瓜葉、莧菜、… 瓜與根莖類四種:大黃瓜、根莖、… (二) Sa’owac 元素參考: Sa’owac Sama、芋頭、… (三)大溪菜市場採購建議:每組 300 元,可善用在地名產(豆腐與豆干),另 添購搭配食材所需肉類、南北貨。建議多向攤商詢問。 大溪市場 菜、肉、米食、黃豆類(豆干、豆腐是地方 特色食材) (四)各組及盟友菜色分配:須預先規劃、限時內完成。 東西軍 農食材 組別 1 東 黃瓜 2 地瓜葉 3 西 蘿蔔 4 莧菜 5 南 根莖類 6 葉菜類 7 北 根莖類 8 葉菜類 (五) 辦公室統一提供的調味料、食材與器材設備: 調味料 沙拉油、醬油、鹽、白醋、太白粉、地瓜粉 辛香料 蔥、薑、蒜、韭菜、辣椒、油蔥 其他 麵粉、雞蛋、豆腐乳、高湯 設備 洗菜槽、切菜區、備菜區、火爐兩個 鍋具 中鐵盤*4、小鐵盆*4、中鐵盆*2 盛皿 圓盤*2

191


ߕҹѤ

ፐำ୺Չ಄ӝीฝा‫؃‬բ཰ࢬำ(໒ፐ SOP) 31261712!

)΋*চ߾Ǻ! 2/ၠሦୱ.໪ԖΒՏа΢ၠሦୱ௲ৣ‫ৣ཰܈‬Ӆӕ໒ፐǴ཰ৣ໪рৢԿϿ 41& ፐำਔኧǶ! 3/ၠ൑ୱ.໪х֖Ѥ൑ୱȐ‫݅ڳ‬ǵྛԀǵಏᑫǵࠄ࿤๮ȑϐԿϿ΋ঁ൑ୱǴ ‫ڀ܈‬ԖӝբወΚ൑ୱ࿶Չࡹ཮᝼ӕཀ௢ᙚҭёǶ! 3.௢ᙚፐำ.҂ၲ‫ځ‬ύ΋໨Ǵคံշ࿶຤ՠёЇϟ൑ୱǵ཰ৣၗྍǶ! )Β*ፐำ୺Չ TPQǺ!

!

! Ꮲය߃!!!!!!!!!!ዴᇡፐำεᆜࢂց಄ӝ୷ҁा‫؃‬Ȑշ௲཮᝼ȑ! ! ց! Ꮲයύ!!!!!!!!!!ዴᇡ୺Չ‫ݩރ‬Ȑշ௲཮᝼ȑ! ! 2/ྎ೯ᇥܴ! Ꮲය҃!!!!!!!!!!ԋ݀ᆶਡᎍ! 3/‫ڐ‬ፓፓ᏾Ȑ҅Ԅ ೯‫ޕ‬ȑ! !!!!!!!!!!!!!! 4/ԋ݀ᆶ LQJ ϩᜪ ௲ৣӣ㎸! ! ᙯࣁ௢ᙚፐำ! 7/2 Πයᝩុ୺Չ! ! 7/3 Πයᙯࣁ௢ᙚፐำ! ! 7/4 ፓ᏾ፐำቫભ! ! 7/5 Πයೱ่Կ‫ځ‬дीჄ!

! ! )Ο*ፐำа஑ਢҙፎБԄံշǴ୺Չচ߾Ǻ! 2/ࣁ‫ڐ‬շ௲ৣ໒‫ۈ‬໒೛ၠୱӅബፐำǴග‫߻ٮ‬යፐำೕჄၗྍа၂ՉፐำǶ! 3/а҂ٰ࡭ុ‫ܭ‬ीჄ໒ፐࣁံշ߻ගǴࡺа΋ԛࣁज़Ǵ҂ٰ಄ӝ໒ፐচ߾ય ΕਡЈፐำࣁҞ‫ޑ‬Ƕ! 4/ံշ࿶຤а 4 ࿤ϡࣁচ߾)཰୍຤Ǵ֖ᖏਔπၗ*Ǵคշ௲Γ٣຤ӜᚐǶ! 5/ፐำሡଛӝ१Ꭶၭബ௲ৣǵշ௲ǵᏢғҬࢬ‫཮܈‬᝼ሡ‫؃‬Ƕ! !


附件五 食養農創計畫新增場域 SOP 105.08.29

1.推薦場域列入清單、網路資料蒐集 2.行政會議討論 3.初步聯繫、場勘 4.行政會議報告確認未來合作方式(合作、推薦、其他) 5.1-合作:

5.2-推薦:

納入計劃場域,場域助

建立人脈資料庫、資料

理聘任、場域資源搜集 (網頁、書目、文章)

打包備查

5.3-其他: 資料打包備查

6.教師交流會(二一趴)報告或邀請場域關鍵人物演講 7.秘書處進入場域搜集資料與連結 8.課程進入場域,聘任該場域助教一名,支援課程所需場域聯繫、導覽、訊息 提供..等事務。

19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