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搖滾畢拉密」計畫

Page 1

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 【第 2 年計畫】計畫申請書 計畫名稱

搖滾畢拉密:社區翻轉、文化翻滾,以「東南亞」為方法

申請學校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計畫主持人 姓名

蘇玉龍

聯絡人姓名

李美賢

聯絡人電話 聯絡人 電郵地址

單位/職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校長 單位/職稱 東南亞學系/系主任

(公)049-2910960#2565、 2566 sycheng@ncnu.edu.tw sylo@ncnu.edu.tw

傳真 號碼

申請學校地 (54561)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 1 號 址

申請日期:

105 年

10 月 13 日


⛲䪲㚏⌾⛲暂⤎⭟

姯䕒⏴䨘

㏽㻥䕉㊰⮭Ɲ䤥⌧俢弰˚㕮⋽俢㻥Ə Ọ˥㝘⌾ẅ˦䂡㖠㲼

1


申請學校介紹 一、 學校能量:以二十年之力深耕東南亞教研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為我國目前獨一兼具東南亞教學及研究的學術機構。承襲 「暨南」之名,本校建校之初便負有海外僑生聯合招生任務,除了生源主要以東 南亞地區為主,同時亦積極與東南亞地區建立產、學網絡,鼓勵學生赴東南亞地 區移地學習,因此「迎往」東南亞為「暨南」大學戮力於東南亞區域教學研究之 最佳詮釋。目前,本校具體迎往東南亞之積極作為有以下各項: 1. 承接海外僑生返國升學之聯合招生任務 本校長期以來持續積極建構歡迎僑生到臺灣升學之機會與環境,自民國 86 年起即承接海外聯招會任務,並積極推動東南亞僑生返國就學。自 86 學年度至 105 學年度,東南亞學子返國就學報名人數從 3,223 人成長至 13,000 人以上。本 校亦為全國高等院校中僑外生比例最高的國立大學(8.88%)。 2. 強化具國際-在地對話的東南亞教學研究 本校設有全國唯一具有學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以及博士班學制的東 南亞學系,在校級層級並設有「東南亞研究中心」,出版全國唯一東南亞區域研 究學術期刊《臺灣東南亞學刊》 (參見附件一) ,並承接政府相關政策性計畫以及 東南亞語言文化推廣方案(參見附件二)。兩個單位(系所與研究中心)在功能 互補下,長期以來,成為國內及亞洲地區重要的東南亞學術機構,並積極與亞洲 重要東南亞研究相關機構合作、實質交流(包括: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清邁大學、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澳洲 Murdoch 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南亞研究中心、東南 亞圖書館等),其中部分甚至已與我簽訂學術合作交流備忘錄(例如,京都大學 東南亞研究中心)。深具人文底蘊的「全球思考、在地行動(Glocal Action)」視 野,清楚地展現在各學制課程規劃(參見附件三)、教師之基礎研究計畫(參見 附件四、教師個人履歷) 、跨系院學程(參見附件五) 、海外服務學習計畫及企業 參訪計畫(參見附件六)之成果中。隨著東南亞國家近年在國際經貿舞臺上扮演 的重要角色,培育東南亞人才成為國家重要施政方針,本校亦積極回應此人才需 求,近年來因應本校發展特色規劃編製東南亞特色教材,動員僑外生人力推行新 移民服務團隊計畫、參與教育部委託之政策執行計畫(參見附件七);未來更將 進一步在南投與北部地區,結合現有的新移民學習中心、家庭教育中心或社區營 2


造/重建中心,關注新移民並給予協助與服務。除此,透過各項校級計畫的推動, 包括「望見東南亞:多元與燦爛」(參見附件八)、「迎往東南亞」特色大學計畫 (同附件二)等,吹起暨大「東南亞風」,滋養跨院東南亞教研合作意識,進而 深化暨大東南亞的教研實力與特色。 3. 普及化、通識化東南亞語言文化教學 本校積極推動東南亞語文教學,除了東南亞學系長期提供相關課程,通識教 育也開設有印尼語、越南語、泰語、緬甸語四種東南亞語言,讓東南亞語言文化 教育在暨大校園普及化。本校並承接教育部中區教學資源中心之東南亞語言課程 推廣計畫(同附件七),長期致力於推介東南亞語言文化給中部地區大學,並規 劃編製各國語言教學教材,提供區域內各級學校推廣東南亞語言教學之用。南投 亦為諸多東南亞新住民落腳及移工的工作地區,這樣的地理位置,更使本校對於 東南亞與在地對話發聲的工作責無旁貸。協助新住民及移工與在地族群和諧共 處,是本校重要責任之一,尤其是透過語言、文化的相互交流,促進多元文化之 彼此欣賞、相互理解、尊重與共存共榮。

二、 跨域聚焦東南亞 多元的東南亞地區擁有博大精深的歷史文明,組成東協共同體後更以充沛活 力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臺灣有超過 50 萬來自東南亞移民工與我們一 同生活,12 個國家,6 億人口,數不盡的文化面貌,東南亞正散發著無限可能的 魅力。本次計畫參與系所及規劃之課程跨越本校人文社會學院、教育學院以及管 理學院三所學院。目的在透過人文學科為主的問題意識,凝聚不同學術領域的對 話;而透過教育學院與管理學院的應用與實踐,擴充主體實踐的場域,落實學習 與智識建構方法的升級,發揮跨領域整合之最佳效益。人文社會學院所屬系所包 含人文類及社科類二個學門,共計 6 個系、3 個學位學程。隸屬於人文學院之東 南亞學系為全國唯一之東南亞學系,學制完整,學、碩、博士課程俱全,能給予 學子系統且開拓性的視野及創新性思維;除核心學科外,別具特色的東南亞第二 外國語言課程,讓學生擇修越、泰、印尼、緬甸等語文,增加職場競爭力;教學 團隊重視科際整合的研究方法,強調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教育學院於 2010 年 2 月 1 日正式成立,共設置 3 系 2 所。管理學院則於 1998 年成立,主張理論與 實務並重,務求專業訓練與學術研究間的均衡發展,共設置 5 系及 2 門學程。 為發展具特色競爭力之教學,本校除東南亞學系之外,各單位還開設多種東 南亞系列跨領域課程,例如:通識教育。其目的在培養本校學生理解東南亞文化、

3


具備處理東南亞事務的就業能力。 1. 東南亞研究能量 計畫執行的成功,不只歸功於團隊成員的推動,更有賴於學校整體研教發展 的能量。暨南大學內部對東南亞領域的熟悉與專長表現在許多面向,主要研究發 展與學習教育推動者是東南亞學系以及東南亞研究中心。東南亞學系前身為東南 亞學研究所,成立已 20 年,目前有大學部、博碩士班以及在職專班,每學期開 設超過 60 門東南亞相關課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相輔辦理的相關課程、活 動、計畫、成果請參見(參見附件九)。 2. 跨域東南亞學習能量 如前所述,暨大校園的東南亞研究中心、東南亞學系、通識教育中心的東南 亞研究、計畫活動成果,以及暨大通識教育的「東南亞文化學程」 (參見附件十) 等,長期致力於東南亞教學研究之成果與風氣,亦引領校園其他院系反思傳統學 科本位的侷限與瓶頸,並開啟與東南亞學系的跨領域對話。例如,去年(2015 年)本校開始推動嘗試性跨系跨域學程(同附件五)與跨領域課程(參見附件十 一) ,目的即是在讓東南亞學系強調的「全球思考、在地行動」之教育價值信念, 進入他系師生的視域,讓參與的學生,多一個觀看世界的窗。然而,目前的跨系 或跨領域學程,由於經費與時間的侷限,僅限於雙邊課程的「交流」(開放合作 系所學生互選某些課程),無法開展跨科系教育核心價值的對話,更遑論實質翻 轉課程之設計,培育更符合劇烈變動時代精神與需求的教育。 質言之,本計劃之提出,建基在暨大二十年深厚的東南亞教研經驗與能量積 累,並非空中樓閣;以此根基與能量為基礎,藉由推動多元文化交叉滾動之三層 級課程設計,期待翻轉出具價值反思性、革命性、與時代性的跨域課群。

壹、 「跨域共創」主題說明 一、 從破敗到重振:東協廣場空間與環境 現今由臺灣大道一段、繼光街、成功路及綠川西街(圖一)環繞的第一廣場 1

,其前身為「第一市場」 (後改名第一廣場) ,追其起源,乃是西元 1908 年日本

總督府為改善市容與居住環境所推動之都市計畫成果,為臺中市設治後第一個零 售市場。1978 年 10 月第一市場遭遇祝融,促使市政府於原地推動第一市場改建 計畫,1993 年改建落成為第一廣場。第一廣場係由三大建築體所構成之大樓, 1

此廣場雖已改名為「東協廣場」 ,唯當地居民仍多沿用舊稱「第一廣場」 ,為符合在地性,本計 畫基本上沿用「第一廣場」稱之,除非在特殊論述脈絡,兩者互用。 4


共有地上十三樓與地下三樓,乃以年輕消費族群作為主要客群的娛樂購物商場。 因位處多元交通匯集、各式商家林立之地,加上周遭原購物機能帶來的聚集效 應,第一廣場及周圍地帶遂成為 90 年代初期臺中最繁華的商業地區。 90 年代中期,舊市區因都市發展及商業重心轉移、火災治安意外頻仍等原 因而逐漸蕭條沒落,原為商圈核心的第一廣場首當其衝,成為破落髒亂的「危險 地帶」 。2000 年後,這樣的距離感被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工跨越,週末的第一廣場 不再是空城,而是被充斥的異國氛圍填滿,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各有其空 間錯落的位置,儼然成為東南亞國家縮影。只是,對許多本地人來說,他們仍選 擇觀望與疏離。對大多數遠離第一廣場的臺中人而言,第一廣場仍然屬於「危險」 之地,只是危險的因素由不良份子轉為東南亞移民/工。公部門雖注意到文化隔 閡所造成的誤解,試圖透過舉辦移工法令宣導或東南亞文化慶典活動活絡第一廣 場;然而,一次性的活動往往難以達到長期影響的效果,對於翻轉「一廣污名」 的刻板印象也無法有顯著成效。 、 「綠空鐵道軸線」等舊城區 近年,臺中市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城中城計畫」 改造計畫,更將一廣正式更名為「東協廣場」,希望透過社區活化與再生,吸引 市民和遊客等不同族群進入東協廣場(圖二),重現臺中老城區榮景。 本校東南亞研究中心及東南亞學系具有地緣關係、研究專業及深耕東南亞社 群網絡的優勢,洽接臺中市政府提供東協廣場三樓原駐衛警辦公室之閒置且幾近 廢棄的空間(圖三)、以及鄰近一處可作為「廚房」的閒置攤位(規畫為「東南 亞文化廚房」)(圖四),整合兩空間做為計畫基地。本計畫即是以此兩處空間作 為計畫課程空間、田野調查之基地,及創新社會實踐之場域。

5


圖一

第一廣場(今東協廣場)位置圖

圖二 東協廣場外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圖三

圖四 東南亞文化廚房之空間

常駐空間位置示意圖

圖五、圖六

第一廣場預計進駐空間現狀

6


二、基進跨域:以「東南亞(邊緣) 」為方法 1 搖滾畢拉密 本計畫名稱「搖滾畢拉密:社區翻轉、文化翻滾,以『東南亞』為方法」, 具有多重理論與實踐意涵。畢拉密,即英文金字塔 Pyramid(菲籍移工)、印尼 文 Piramid(印籍移工)的中文譯音(Py-ra-mid/Pi-ra-mid),是東南亞移民/工稱呼 臺中第一廣場的用語。第一廣場原設計有玻璃金字塔,該玻璃金字塔於 2000 年 拆除,2016 年重建了僅有鋼筋沒有玻璃的金字塔。就移民/工而言,初來乍到臺 中,並不知道臺中市的中區有一個地方叫做第一廣場,但無玻璃的金字塔這個明 顯而巨大的物體,不僅讓他們輕易地記住第一廣場的位置,也因為便於稱呼,逐 漸約定俗成地成為移民/工口中對第一廣場的稱呼,以此作為本計畫主名稱,目 的即在呈現計畫以「東南亞」視域為核心,翻轉主流文化價值與社區人群關係之 指標。 第一廣場位於臺中市中區,緊鄰臺中火車站,若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觀之, 是核心地區中的核心地區。然而,如同上述所言,在該地方逐漸成為東南亞移民 /工聚集消費地的同時,卻是臺中市民望之卻步之處,使得第一廣場雖然地理空 間上處於核心地區,在文化與常民生活上卻成為邊緣地位。有鑑於此,在本計畫 中, 「畢拉密」亦代表著東南亞這個區域、社區、社群與議題,做為相對「核心、 主流」的「邊緣、次級」的位置。 「搖滾」 (Rock-n-Roll)一詞具國際性共享的多重意涵──跨族共創的「非菁 英」音樂形式,促動異族間感情與生命經驗的分享,在交叉文化感染下,促進跨 種族的相互理解,同時也作為反主流、反中央核心霸權宰制的基進典範。「搖滾 畢拉密」一方面描述了本計劃企圖讓臺灣人與東南亞移民/工跨越族群和文化界 線,匯流在目前缺乏跨族群互動的第一廣場(畢拉密);另一方面,帶入當代搖 滾二字所具有的批判與歡樂雙重意象,企圖抹去、改寫、翻轉第一廣場現有的悲 苦、恐怖、破敗、污穢、危險等意象。 「搖滾畢拉密」計畫的發想,與暨大校園的學科界線碰撞經驗緊密相關。2014 年暨南大學成立了東南亞學系,臺灣新一波的南向論述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展開, 再加上自 1990 年代末移入臺灣的大量東南亞新移民工、東南亞國家留學生,使 得「東南亞」這兩年在暨大校園極具「話題性」。然而,在這「熱門話題」的氛 圍裡,亦引來一些有趣的反應,使各系開始思考自我在這個浪潮中的定位與因應 策略。例如,本校招生招牌系之一國際企業系的學生,仍然不會將東南亞視為就 業優先區域,即便近年東南亞地區相對而言有較好的客觀就業機會或條件; 有專 業證照的諮商心理領域系所,雖然著重於理論與技術並陳的訓練,卻缺乏跨文化 省思與跨科際的諮商學術社群; 以國際比較為視野的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過去相關課程規劃偏重歐美國家教育政策與制度的探討,直至我國新住民子女的 7


快速增加與新南向政策的全面推動,才深切體認到中小學校教師必需發展東南亞 知能,在學科知識中融入東南亞相關知識,因此,在中小學師資培育上,國比系 也希望藉此一計畫方案來發展該系學生成為更具東南亞視野的種子教師。至於傳 統以歐美文化及文學為核心主軸的外國語言學系,部分教師亦開始反省:隨南向 熱浪而來的「東南亞語言熱」(日前輿論甚至談到「廢英文系,改設東南亞語言 系」等),何以在有「東南亞話題」的暨大校園,該系也未曾考慮將東南亞語言 列入學生第二外語的選項,是否在第二外語課程的選項中,仍存在無法跨越主流 與非主流語言的主觀價值判斷。 上述的現象,顯見「東南亞」的邊緣性,不僅在國際政經場域明顯可見,在 暨南大學校園,也是不爭的事實。直至今日,搖滾的批判性與東南亞的邊緣性, 並未在充滿「東南亞話題」的校園,成功翻轉這些熱門或優勢科系學生與大部份 老師的既有觀念。而也正因為這樣,本計畫以「東南亞」為方法的跨域實踐課程, 在此時的引入更有其必要性:做為一種行動方案,本計畫所提出之課程,即在有 意識地把教學研究人員與未來的心理諮商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等一起引入 多元文化場域,進行文化交叉衝擊與意識碰撞。在此,所謂的「東南亞」,同時 代表「東南亞」的人、地方、文化、議題、知識等。「以東南亞為方法」,即是 讓學生與授課老師們透過在第一廣場(畢拉密)所打造的空間場域,與多元、多 層次的「東南亞」連結,在不斷的對話與行動中,得到啟發、反思與醒覺的契機, 進而達到具「全球思考、在地行動(Glocal Action)」意識的社會實踐。 東南亞學系作為本計畫的主責單位,將提供前述多種面向、多層意義的「東 南亞」基礎知識(包含認識論與方法論),做為傳統「菁英」科系或是市場優勢 科系翻轉課程的「文化擦撞」火苗。除此,東南亞學系本身所具有的跨學科傳統, 也將提供做為學院們聯繫整合、識域擴展交流的重要基地。 簡言之,在本計畫中,「東南亞」或許不會一躍成為菁英、優勢、核心的符 號,然而,透過以「邊緣」做為基進對話的空間,跨學院、跨學科的課程設計, 將能滾動既有的人群關係與社會價值,讓各文化主體與社會階層皆能因為接觸邊 緣、身處邊緣以及經驗邊緣,從「自覺」進而「反省」、再產生「對話」,在課 程實踐的過程中涵化出具全球在地性的當代生活價值。 2 互為主體與文化空間再認同 本計畫團隊希望將東協廣場由「絕望與破敗的空間/地方」 ,轉變為地理學者 David Harvey 的「希望空間/地方(Spaces of Hope)」。我們認為,要達成這個目 標,應該先專注在空間的「文化性」改造。透過文化空間的再生與創造,將原有 的老舊或閒置空間重新作為文化、經驗、對話、溝通,甚至是認同意識的互動空 間,除了讓移民/工的身影與聲音能被「真正」看見、聽見(而不是成為臺中市 8


民站在距離之外的凝視對象),也需要透過空間的文化性改造,重建或強化臺中 市中區居民對東協廣場的認同,進而改變臺中市民對東協廣場及其周遭的認知。 「以東南亞為方法」的社會實踐課程,在第一層級將以強化修習學生的東南 亞認識論為目的。第二層級課程,則在透過田野調查與方法論實習,由學生和多 方當事人共同參與的工作坊,引導參與課程的師生「察覺」(awareness)問題,協 同發展出學術與社會之間的連帶,並建立多方當事人互為主體的(intersubjectivity) 觀看、理解與對話模式。第三層級的課程,目的即在將工作坊成果帶入暨南大學 東南亞學系欲建構的空間──「第一廣場畢拉密文化館」:一方面,將這些成果規 畫為文化館內的展覽物件,嘗試從已然被視之、被認知為破敗之處的第一廣場內 打造出一個可以吸引臺中市民和移民/工前去使用的空間-文化巢 (Spatial-cultural hub),另一方面,這些物件自身即可做為包括臺中市民和移民/ 工在內多方當事人理解彼此的文本,亦是多方文化主體「從陌生到對話、理解」 過程的重要紀錄。 的確,徒然等待臺中市民或移民/工前往我們所打造的空間-文化巢,未免 被動。也因此,本計畫實踐課程,亦將同時打造以第一廣場及其周邊為核心、多 主題、多路線的文化導覽小旅行。修課學員除將透過相關工作坊的訓練與導覽實 務,成為多方當事人(社會與文化主體)間相互理解的橋梁,也將和臺中市的中 小學、移民/工團體合作,讓其有機會走出各自的象牙塔,共同以多方當事人的 身分參與工作坊,翻滾出不同的文化意識,翻轉各自和彼此的認同。 關於本計畫課程規劃的內容與實作方式,將在下節詳述。簡言之,本計劃團 隊將以第一廣場的空間為基地,希望透過基礎課程所建立的東南亞認識論、工作 坊與展覽等實作課程的進行、多方當事人的對話,翻轉「第一廣場」這個「空間 」既有的「孤島」或「隔離」印象與角色,讓它不再只是東南亞移 /地方(place) 民/工消費金錢與時間的場所,也不僅是本地人口中那個「破敗蕭條、陰森可怕, 髒亂不堪」的「一廣」。透過本計畫的課程設計,以第一廣場為核心的故事發生 與經驗敘事,都將成為多方當事人(除移民/工、臺中住民外,更包括臺中市政 府、臺灣社會與東南亞各國家)展演自身的生命文本。這些文本,經由這個空間 -「文化巢」,以各種「走出去」的行動,將轉化第一廣場長年所背負的負面意 象,使之成為承載傳說、事蹟、歷史事件,具有文化與生活意義(社群生活或儀 式行為定著)之空間。

9


参、計畫推動重點 當臺灣逐漸因為移民/工日多而邁入多元社會的時候,我們對多元文化主義 的理解,仍停留在「尊重差異」這種簡單的教條式口號。事實上,多元文化主義 要求主流社會自我反省以尊重差異的同時,目的是希望能更為平和地建造出「多 元一體」的社會。只是,這個多元一體,即是同一社會,也會因為時代不同而呈 現不同的樣態與意義。當然,如果「多元一體」中的「多元」是來自一個移出國, 為了避免「整合為一體」的過程,因無視這些「差異」成因,而成為文化暴力, 理解「差異」、嘗試以互為主體的角度看待「差異」,至為必要。 有鑑於此,本計畫將以「多元文化主義」為知識基調,透過東南亞地理、社 會、文化、宗教、臺灣的東南亞移民圖像等「基礎認識論」課程,架構起理解「東 南亞」此一既是「他者」(the Others)、亦為我群 (Us)的認識論。課程設計,包括 哲學理論、歷史與文化,讓修習課程的學員能深刻認識自我與東南亞。 此外,本計畫並邀請在地社群與組織加入課程工作坊和實作訓練,期待透過 經驗分享,讓第一廣場所承載的文化、社會、歷史、記憶、認同與經驗,能被充 分發掘、表述與傾聽。在第三個階段,如同前述,計畫課程將透過建立畢拉密文 化館,使之成為東協廣場的空間-文化巢,再以「走出去」的行動,將文化巢的 影響滾動式的向外延伸,進而在改造第一廣場某種負面意涵的意象。 一、基礎課程:建立基進跨域及人文關懷的東南亞認識論 本計劃第一層級課程,以東南亞主題的識讀教學和具體個案研讀為基礎,田 野調查課程為輔,以多領域學科觀點建立多元視角,形成跨領域的東南亞知識, 強化修課學員的東南亞認識論──知識跨域、文化跨界。就識讀教學而言,本計 畫嘗試帶領修課學員以內視觀點(domestic point of view)理解東南亞相關議題,就 田野調查來說,我們企圖帶領同學找出第一廣場之所以呈現當前樣貌的原因及原 因背後的故事和意義。透過這些課程,修課同學將有機會建構出不同於「東南亞 好好玩」 、 「移工好可憐」之類的短淺認識,進而將第一廣場界定為一個可以透過 文化詮釋而發現繁複多樣生命故事的「在地東南亞場域」。 第一層級共開設八門課程,除了強調跨學科整合對話與協作,更有數堂課程 反向從專注在人文及社科學術理論與技術的認識與探討開始。透過以理論為主的 核心關懷,以此作為稜鏡,向東南亞以外的區域延伸觸角,發展更多比較案例, 以螺旋式知識學習之模式逐漸演繹核心理論的重要性與價值,再取道回以東南亞

10


主題的另類認識。 此層級課程,將有助於課程成員在發展共創與工作坊之前,習得所需的多元 文化視野與基礎素養。透過時間、空間的對比與識讀,使課程在進行過程中,得 以促進空間內外與文化「他」「我」間的對話、溝通與認識,並透過知識整合, 架構完備培力之基礎,讓學員得以進一步修習較具挑戰性的實務與培訓課程。

二、Workshop-Base:反思論述、在地發聲、多元空間 第二層級課程以工作坊及調查研究為主,目的在透過「行動」來發現問題與 議題的結構和脈絡。根據課程主導者領域的不同,由不同的面向切入:包括社會 議題、歷史記憶口述、文化資產保存、語言文化研究、政策推動與研究、文化行 銷等。本層級諸多課程異中求同之處,在於透過進入「空間」的課程行動,接觸 書本與既有知識體系以外的人、事、物,將既有知識與田野資料進行對話、比較、 整合,察覺並體驗多元文化場域中文化行動者的主體性,建立形成互為主體的方 法論與實踐方案。除此,本層級部分課程更是透過與新環境的互動,甚至是以合 作模式參與新環境社群,或將各方當事人加入工作坊,分享不同的觀點和經驗, 以協同、對話模式開啟課程學習的新方法,期待激盪出更多貼近當代社會時空需 求的概念與價值,並發展可能的實作計畫與模式,使本計畫在第一廣場的實踐空 間成為具有實質作用的「平臺」,串聯更多更廣的合作社群及組織,將空間知識 運作的能量向外推廣,向外界提問,讓原本田野中的「客體」逐漸學習或轉化成 為「主體」,編織具脈絡論述的主體意識,或是可以透過平臺空間的交流,與更 多社群接觸激盪更多可能性。 第二層級課程主要針對特定主題的東南亞領域,發展較為聚焦的探討、操作 與實作課程,並且將主要課程進行場地從教室中移出,捲進東協廣場、中部地區、 甚至是更廣的東南亞社群之中。透過探討特定目標社群之社會結構與發展特質, 採用田野調查、記錄觀察與口述訪談的技術進行資料採集,並透過專業的授課教 師進行操作指導與監督,學生可以發展對東南亞議題的深度提問、與社群展開對 話,進而建構對東南亞主題知識的整合,同時也習得特定的學術操作技術,並為 第三階段的深度實踐課程提供扎實的資料與脈絡。其中「設計管理與文化行銷實 務」與「東南亞與在地文化導覽實務工作坊」兩課程則是因為課程屬性而橫跨第 二及第三層級。

11


三、Project-Base:協作東南亞實踐 第三層級的課程,綜合前兩層級的成果,並集中發展專題式課程與實作領 域實踐,特別聚焦於跨域技術應用與專案規劃與執行等形式。正因與社會的連結 性相當緊密,所以校外專業協力社群在此一層級的課程中變得更為重要,師生透 過課程的實作,貼近田野經驗,在專案實習與共創的層次,更能與許多深耕第一 廣場、東南亞社群與東南亞社會實踐的 NGO、NPO 以及社會企業共同協力,甚 至進一步擴展至更多公私立研究機構、公共事業部門及中央地方單位,如此多面 向、多層級的擴大串聯與跨界,不只讓課程連結課堂師生與社會領域,更使雙方 (甚至多方並行)透過協作專案,挑戰新的在地全球視野,貼近第一廣場、關照 東南亞,也訓練並創新多種領域、多樣學科的整合技術能力。此階段各課程設計 之成果分享計畫,亦展現出不拘泥既有設計、偏向多元的評量格式,課程彼此間 透過文化展演的歸納、行旅導覽的演繹等彈性形式,以整合又自由的方式、透過 創新實踐串連起當代社會的脈動。 綜觀第三層級的課程,計畫進行至此,課程之設計已不再只是照表操課,更 重要的目的在促使學員的主體行動,與在地社群建立對話。在此一階段的課程 中,必須以「專案實踐」模式來執行,也必須進行有目標對象的實地合作,無論 是針對中小學師生、抑或東南亞移民/工社群,甚至是第一廣場商家,或是來訪 參觀的觀光客與本地人士。此一階段的專案課程就是要發展與這些目標對象的互 動經驗,透過田野調查與實作的累積,以多元的成果形式展現:從文化展演到在 地導覽、從室內到室外、從個人感知到集體經驗,不同的成果紛落在課程進行之 中,展現多元的跨域理解語言與脈絡,也創造出對第一廣場、東南亞的立體論述。 具體而言,實踐跨域知識和文化理解之實作,將具社會價值的方案具體實行: (1)以多元文化展演,讓人們走進相互理解的文化空間(畢拉密文化館); (2)以東南亞與舊城文化導覽,帶領東南亞移工/民走出第一廣場,認識在地, 帶領一般民眾實地踏行第一廣場及周邊的東南亞文化景觀。 (3)家庭教育與老人照護的社會實踐,建立東南亞跨國家庭親子互動的社會 實作、推動移工與老人的多元文化照護輔導的社會實踐。 在第三層次的課程中,有兩門課程為第二層級課程的延續課程,另有三門 課程是由校外專業人士擔任教師,進行整合型成果發表、社會實驗之實務課程。 12


13

課程規畫研究架構圖


肆、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一、實踐願景 通過上述三個層級的課程設計,本計畫團隊期待最後的實踐成果,可分為兩 大類,一端(最左邊)為在特定空間內的修課學生成果展、移民/工團體的報導 或影片/像片展覽等(「空間內的展演與活動規劃」);另一端(最右邊),則是走 出特定空間,進入第一廣場周遭社區,進行文化導覽與社區地理、文化環境介紹, 以打破移民/工、第一廣場周遭市民商家、其他臺中市民彼此間的隔閡(「空間外 的展演與活動規劃」)。 1 畢拉密文化館 畢拉密一詞的意義,已經在前文有所介紹,此處不予贅言。以「東南亞」作 為啟動跨域對話的方法、以畢拉密作為計畫之田野場域據點基地,透過不同層級 的課程分流,發展多元且具備社會滲入的課程學習架構,以三個層次來思考學習 地圖的規劃,並嘗試透過第三個層次進行知識體系彙整,透過學習成果的展現, 將在地對話與經驗凝聚、內化成為可以分類、蒐藏與科學應用的知識,並以「文 化展演」形式,打破既有界線、並加以重組,以此發展第一廣場或東南亞主題之 時空場域論述。 全球各地的移民博物館、寬容博物館(例如,紐約的 Tenement Museum、新 加坡的牛車水原貌館、墨爾本的移民博物館) ,或是遍佈全球的中國城、日本街、 越南村等等離散者場域,都告訴我們,這些成為保存故事、記憶與經驗的珍貴場 域,不一定要有恢宏的展覽或是珍稀的寶物才能稱作「博物館」,擁有推動文史 研究與教育學習活動能量的場域,都是廣義的博物館。本計劃團隊所要打造的第 一廣場「畢拉密文化館」正是以擔負此一角色為最重要的目標。 第一廣場本身就是東南亞離散社會文化的最佳詮釋,而文化蒐藏與展演行 為,乃是透過對社會文化現象剖片的蒐集、紀錄、彙整、分類、再現與詮釋,從 結構來看,無非是一種重新論述與整合意識的方法,透過社會文化探索實踐所獲 得的知識,進行整合、分類與詮釋,得以讓當代社會窺探、理解、對話、寬容異 己。對於本計畫團隊欲打造之空間,將其稱為「文化館」而非「博物館」,目的 即是在展現此空間之角色與作用,期待從「博物館」舊有的嚴格定義與傳統框架 中解放出來,強調計劃團隊不意欲將此空間基地視為狹義的博物館,而是將其視 為一種動態、彈性、流動的「文化社會縮影」,不但嵌合於外部動態社群、與大 環境社會相互呼應,彼此間更互相形塑、互為主體。也因此,本計畫意欲打造之 「文化館」,除了靜態的展示與收藏,更重視人群在此的匯聚與文化活動能量。

14


本計畫課程所記錄與發現的事物、對話、概念、記憶、物件、創作等,皆將 成為此「文化館」空間經營的重要資源與材料,期待計畫課程所激盪之人群互動 與文化聚合,能持續成為此基地營運之動力,並向外發散,為第一廣場及其周邊 場域、甚至臺中與中部地區之人群串聯、社區互動深化醞釀能量。簡言之,透過 「文化館」對第一廣場、東南亞離散文化、東南亞廣泛政經社會的關懷,本計畫 期待此空間除凝聚多元聲音、記錄田野動態,並能以開展詮釋與對話平臺的方 式,透過展覽、演講、分享、工作坊等各種活動,永續經營。期待在未來,此「文 化館」不只是訴說知識與論述,更能作為多方對話的樞紐,發展資源的共享、共 治機制,展現出多元文化社會的東南亞理解與實踐。 一、

在地導覽:在地凝視與對話

透過課程的延伸,知識成果的累積,第一廣場與計畫團隊的關係不只是單 向、單一的,而是多元互動並保持對話。從田野調查到論述再造,第一廣場不只 是一個公共空間,更成為無形的文化對話場域,文化與知識在此處匯集並整合, 透過多元課程的各種創研、共創、詮釋、協作、實驗與專案進行,從講授、調查、 實習到工作坊,第一廣場的知識體系被以各種學習經驗保留下來,不僅成為第一 廣場未來發展規劃的知識基底、當代時空脈絡的採集,更因為在地社群的發聲與 參與,共同建立的是一種專屬此一社會時空的「有機體系」(organic system),專 屬於第一廣場的自我表述及主體認同,這樣的互為主體意識,前文已經以文化館 方式「歸納」,然而,本計畫還有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演繹」實踐:即,在地導 覽。 因應當代社會對「知識經濟」的越發重視,這些以第一廣場為中心所發展的 理論與成果加值,不但能成為臺灣東南亞研究知識體系的經典,若我們從知識加 值的角度來看,從「第一廣場田野誌」到「第一廣場學」的建構雖然龐大,卻不 無可能,因為第一廣場其實是一座擁有豐富典藏、故事、知識、生機勃勃的「活 的博物館」(living museum),從街坊社區、攤商店家、消費者、移工社群、老臺 中人與研究者,正在共同建構著一門不斷發展的第一廣場「文化資產學」。 展望國際社會,目前與移民、離散社群主題相關的博物館或類似機構、組織, 甚至是社區,開始以在地視野與詮釋,創造專屬本地的獨特性,並透過知識與文 化能量的加值,經由生態博物館模式,推廣在地價值、文化對話的普世價值資產。 本計劃團隊以第一廣場為核心,透過田野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延伸,發展出「東南 亞小旅行」的在地導覽活動,透過專業旅行業師、計劃團隊課程師生,並與在地 社群合作,發展具有知識光譜延伸的系列導覽行動,不只提供觀光育樂參觀的廣 15


泛需求,更要在觀光服務的社會企業概念基礎上,逐漸發展、深化在地知識的建 構。透過街廓、店家、消費者,以及歷史文化與社會的地方學知識的體系建構, 第一廣場及其周邊的空間,也成為東南亞文化在臺灣的一種論述形式,更能與在 第一廣場內部的文化館空間產生內外呼應。 除此之外,以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學中對於保存應用的知識加值整合強項,更 可以透過數位化與產學合作,發展完整的歷史文化資產保存發展計畫。無論是從 社區自我論述出發,發展獨到的在地脈絡,或是透過專業且在地化合作模式,第 一廣場都可以成為核心,導入博物館、數位思維、教育推廣、公共行銷等知識加 值管理技術與觀點,發展作為全球東南亞在地化的熱門節點,從知識研究、社會 功能到觀光經濟生產,都能達到全球在地化的詮釋典範。實踐願景與課程之關聯,

二、產學跨域協作 如同前述,本計畫的成形,是以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校內諸多課程、與他系 建立合作關係的經驗為基礎。本校課程與本計畫的關係: 雖然本計畫的成形,有豐富的校內合作經驗,以及校內相關課程資源協助, 但本計畫既是以人文社會跨領域的學習與實踐為核心,建立並發展穩定的校外協 作資源群,更是甚為必要。也因此,除了本地的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我們更希 望觸及有興趣加入創投團隊或社會企業,甚至是公私立的研教組織、博物館、圖 書館,或是地方與中央公立單位等,可能是透過募資、協作、簽訂合作備忘錄, 或是接受實習的方式,我們希望與協作團隊從第一層級就開始合作,相互溝通與 理解,並同步發展對東南亞的關注與認識,並在第三層級的「實踐」領域,能獲 得相互的支援與回饋。無論是課程實習,或是協作創研,透過課程的進行而能夠 16


結合社會資源與學術人才,透過實習的培育而使得從產業到人才都能對於東南亞 有更為全面的理解,也讓東南亞議題不斷在臺灣社會中獲得更多即時且多元的對 話反饋,進一步能激發各種實踐的社會可能性。 本團隊目前已經接觸或洽談的對象,包括「好伴」辦公室成員、好民文化協 會、哲學星期五、 《四方報》 、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東南亞藝文書店望見書間等。 未來擬洽談的單位,包括曾在臺中進行移民工社會藝文工作的「1095」文史工作 室、長期關注移民工權益的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和南洋臺灣姐妹會、已經發行東南 亞語言版的《光華雜誌》 、長年進行東南亞深度報導的《經典雜誌》 、與暨大東南 亞系簽訂師生共筆合作備忘錄的聯合報業集團《Udn Global》、天下雜誌獨立評 論、新移民協會、綠川里辦公室、東南亞各國留臺學生會,以及在東南亞從事援 助發展工作的非政府組織,包括知風草協會(柬埔寨)、Glocal Action 和臺北海外 和平服務團(泰緬邊境)、至善文教基金會(越南)等。目前也積極發展相關的公私 立單位與研究機構之聯繫,如臺中市政府勞工局、文化局、民政局、觀光傳播局、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等。

本計畫與校內外資源關係圖

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