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手札 dance journal/hk 21-5

Page 1


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 The 14th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現 正 公開接受提名 CALL FOR NOMINATIONS 截止日期 Nomination Deadline:

31/10/2019

藝術家年獎 藝術新秀獎 藝術教育獎 藝術推廣獎 藝術贊助獎

ARTIST OF THE YEAR AWARD FOR YOUNG ARTIST AWARD FOR ARTS EDUCATION AWARD FOR ARTS PROMOTION AWARD FOR ARTS SPONSORSHIP

查詢 Enquiries: 2820 1008 / awards@hkadc.org.hk www.hkadc.org.hk/awards


出版人 Published by

目 錄 CONTENTS 2-3 4

舞訊 News 平等對話,不一定齊上齊落 ─ 淺評《it will come later 將至》 Cliff Wong

香港舞蹈聯盟理事委員會 Hong Kong Dance Alliance Executive Committee 主席 Chairperson 劉燕玲 Stella Lau 副主席 Vice Chairperson 龍世儀 Shirley Loong 秘書 Secretary 黃建宏 Kevin Wong 司庫 Treasurer 譚兆民 Paul Tam 委員 Members 韓錦濤 Angela Hang 許俊傑 Cyrus Hui 林偉源 Allen Lam 羅佳娜 Natasha Rogai 崔德煒 David Tsui 衛承天 Septime Webre 吳報釧 Sylvia Wu 黃狄文 Dominic Wong 楊雲濤 Yang Yuntao 榮譽退休主席 Chairpersons Emeriti 白朗唐 Tom Brown 陳頌瑛 Anna Chan 吳杏冰 Helen Ng 曹誠淵 Willy Tsao 名譽法律顧問 Honorary Legal Advisor 范凱傑 Alex Hoi-kit Fan 《舞蹈手札》出版部 dance journal/hk Editorial Team 編輯 Editors Gary Gordon 劉秀群 Cathy Lau 鄧暢為 Acty Tang 客席編輯 Guest Editor 陳瑋鑫 William Chan 見習編輯 Editorial Trainee 黃卓媛 Charlotte Wong 排版 Design 梁雅媛 Kay Leung@ARTZONE 廣告及投稿 Advertisement and Article Submission 香港舞蹈聯盟歡迎各界於《舞蹈手札》的印刷或網上版刊登廣告,本會會員及持續 刊登者可獲折扣。 投稿者請於單數月份的十五號前,將稿件郵寄或電郵至本會,中英不限。 dance journal/hk welcomes advertisement for both printed and online versions. Discounts are available for Alliance members and for ads in consecutive issues. Articles and reviews can be submitted in Chinese or English through our e-mail by the 15th of every odd-numbered month. 訂閱 Subscription 《舞蹈手札》是免費 派 發 予香港舞蹈聯盟會員的刊物,非會員以個人名義可以 港 幣 150 元 ( 本 港 )/200 元 ( 亞 太區 )/300 元 ( 其他 地區 ) 訂 閱,以機 構 名 義 為 港 幣 300 元 ( 本 港 )/400 元 ( 亞 太區 )/600 元 ( 其他 地區 )。請 將支 票連 同 姓名 地址寄來本會。 dance journal/hk is distributed free of charge to members of the Hong Kong Dance Alliance. Yearly subscriptions are also available, non-member subscription prices for individual are $150 (HK)/ $200 (Asia Pacific)/ $300 (others); for institutions are $300 (HK)/ $400 (Asia Pacific)/ $600 (others). Please send cheque, name and address to the Alliance office.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特別鳴謝以下捐款人 Special Thanks to following donors:(贊助人 Patron)及 白 朗唐及 施德安 Tom Brown & Cecil Sze, 無 名氏 Anonymous,(香港舞蹈聯盟之 友 Friend)無名氏 Anonymous, 黃建宏 Kevin Wong, ( 捐助人 Donor) 黃國威 Raymond Wong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地址 Address 電話 Tel 電郵 E-mail 網址 Website

香港九龍新蒲崗大有街 26-28 號 7 樓

7/F, 26-28 Tai Yau Street, San Po Kong, Kowloon, HK +852 2267 6728 admin@hkdanceall.org www.hkdanceall.org www.dancejournalhk.com

5

舞知之孜

經驗實證為基礎的舞蹈哲學前景 馮顯峰

6

The Beat + Me = Tap Gala Performance of Hong Kong Tap Festival Mandy Petty

7

《SDZ LAB 2019》: 編織舞台上的Urban Dance 葉智仁

8-9

總監主場Artistic Director’s Home 黃俊達 Ata Wong 綠葉劇團藝術總監及導演 Artistic Director of Théâtre de la Feuille 翻譯 Translation: Tiffany Wong

10-11

五支新作 看年青編舞的創作態度

12-14

只顧前瞻,會否局限了視野? 於重排現代舞經典《Day on Earth》 中學習

Cliff Wong

施德安

15

願你在最後也能踏上雪山 ─ 評「舞蹈新鮮人」2019 楊騏

16-17

Dance Review In Flux ─ New Force in Motion

18

反送中運動中的身體﹕論《六種震動》

19

觀照當下,何以這土地流再淚

20-25

Acty Tang & Gary Gordon

小西

林喜兒 訪談Yoann Bourgeois Interview with Yoann Bourgeois

懸止點 - 流淌於「絕對當下」的詩人 Point of Suspension ─ the Poet Flowing in the“Absolute Present” Cathy Lau Sau Kwan 翻譯 Translation: Pomny Chu

26-27

世界文化藝術節2019 ─ 劇場中漫舞北歐

31

音樂與舞蹈如何相映成趣? ─ 觀香港舞蹈團弦樂舞蹈劇場《弦舞》

陳瑋鑫、肥力

李夢

32

打造童夢的開心派對

33-34

Hong Kong Ballet Group 55th Anniversary ─ La Sylphide & Le Conservatoire

鄧蘭

Natasha Rogai

34-35

《「我舞嘢講」同行義氣演出》 ─ 藝術創作即政治 袁潔敏

36-37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 香 港 舞 蹈 聯 盟 及香 港 藝 術 發 展 局 全 力 支 持 藝 術 表 達 自由,本 計 劃 內 容 並 不

封 面 圖 片 Cover Photo:Yoann Bourgeois;照 片 由 ArtisTree 提 供 Photo provide by ArtisTree

在「歐洲舞蹈港口」搭起的 波蘭舞蹈平台 2019 Poland Dance Platform 2019 staged in European Dance Port 馮澤恩 Jacky Fung 翻譯 Translation: Pomny Chu

反 映 香 港 舞 蹈 聯 盟 或 香 港 藝 術 發 展 局意 見。 Hong Kong Dance Alliance and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fully support freedo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do not represent the stand of the Alliance or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舞林積旅傾 Dance Travelogue with Jacky Fung

38

觀舞合劇場《Stay/Away》有感

39

覆舟亦能載舟 — 淺評《小龍三次方》

40-41

舞蹈節目表 Dance Listings

陳瑋鑫

程天朗


2

Continuing Education Subsidy Scheme for Arts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 Call for Application 「藝術教育工作者進修資助計劃」以現職幼稚園及中小學 的教師及獲學校兼職/全職聘任的藝術家/藝術工作者為對 象,支持其修讀由合資格學院或機構舉辦/合辦的藝術或 藝術教育相關短期課程,課程須於2020年2月1日至7月31 日期間開課,並為期不超過24星期。計劃以實報實銷形式 進行,每位成功申請者最多獲資助港幣$5,000,資助只可 為最多一個課程繳付全部或部份學費。計劃只接受郵寄申 請,有意申請者亦可將申請文件放入藝發局收集箱內,信 封面須註明「藝術教育工作者進修資助計劃」。 截止申請日期:2019年10月25日 下午6時

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活動即將進行投票 Polling of Nomination of Representatives of Arts Interests commences soon 在今屆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活動的10個藝術範疇中, 其中三個藝術範疇的候選人(藝術行政的鄺為立、藝術評 論的盧偉力及舞蹈藝術的楊春江)因無人競爭而自動當 選。其餘七個藝術範疇(分別為藝術教育、戲曲、戲劇、 電影藝術、文學藝術、音樂和視覺藝術)的代表提名,需 由合資格的選民投票選出。是屆選舉沿用以往的跨藝術範 疇選舉制度,即來自10個藝術範疇的選民均有權投票選出7 個須競逐之藝術範疇提名代表。 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活動投票日: 2019年10月20-21日 (旺角社區會堂) Of the 10 arts interests of 2019 Nomination of Representatives of Arts Interests for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three candidates from Arts Administration, Arts Criticism and Dance are returned uncontested, Kwong Wai Lap, Lo Wai Luk and Yeung Chung Kong Daniel are automatically the Nominees of Representatives of Arts Interests. The representatives to be nominated from the remaining seven arts interests, namely, Arts Education, Chinese Opera (Xiqu), Drama, Film Arts, Literary Arts, Music and Visual Arts will be elected by eligible voters. Cross-arts interest voting system will continue to be adopted for this Nomination Exercise. All voters registered under the 10 arts interests have the right to cast votes for candidates standing for nomination in the seven contested arts interests . Polling of Nomination of Representatives of Arts Interests: 20-21 October 2019 (Mong Kok Community Hall)

Targeting current kindergart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r part-time/full-time artists/arts practitioners currently employed by schools,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Subsidy Scheme for Arts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aims to support them on studying short-term courses related to arts or arts education organised/co-organised by qualified institutions. The course must commence between 1 February and 31 July 2020 and should not exceed 24 weeks in length. The maximum subsidy for each applicant is HK$5,000 on one course only, with the subsidy to be used only for the entire or partial portion of the tuition fee. The subsidy is disbursed on a reimbursement basis. The Scheme only takes mail application, applications must be submitted and deposited in the collection box at the HKADC Administration Office, with the envelope marked “Continuing Education Subsidy Scheme for Arts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Closing Date of Application: 25 October 2019 (6pm)

「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 現正公開接受提名 The 14th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Call for Nomination 「2019香港藝術發展獎」由本年度開始正名為「第十四屆 香港藝術發展獎」,現正公開接受提名。香港藝術發展獎 每年頒發多個不同獎項,表揚在香港文化藝術界有卓越表 現的藝術工作者及後起之秀,以及積極參與和支持藝術活 動、教育及推廣工作的人士、團體或機構,肯定他們的努 力和成就。現正公開接受提名的五個獎項分別為藝術家年 獎、藝術新秀獎、藝術教育獎、藝術推廣獎及藝術贊助獎。 截止提名日期:2019年10月31日

「藝術教育工作者進修資助計劃」— 現正接受申請

The 14th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renamed from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Awards 2019 from this year onward, is now open for nominations. The Awards give formal recognition to distinguished arts practitioners, up-and-coming artist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dividual,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actively supported and participated in arts event,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and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arts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The five


3 awards open for nominations are: Artist of the Year, Award for Young Artist, Award for Arts Education, Award for Arts Promotion and Award for Arts Sponsorship. Closing Date of Nomination: 31 October 2019

CCDC Dance Centre Partnership Programme REAL Showcase now call for proposals and welcome applications from Individual dance artists or arts organizations registered and operating in HK. CCDC Dance Centre would collaborate with successful applicants as presenter, subsidizing the chosen local choreographers to showcase their original full-length dance piece (not less than 45 minutes), which would be staged at the CCDC Dance Centre Jockey Club Dance Theatre in June 2020. Applications should download and submit the filled application form, together with the artist’s/organization’s biography to CCDC Dance Centre in person or by fax or email. Application Deadline: 31 October 2019

黃煒丹出任演藝學院現代舞系主任 Dam Van Huynh appointed as New Head of Contemporary Dance at HKAPA 黃煒丹於今年9月正式上任為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主任。 黃氏曾於2010-12年擔任香港演藝學院駐場藝術家。其作 品曾於不同國家巡演,並與多家舞團和編舞家合作,包 括梅斯·簡寧漢、內華達芭蕾舞團、葡萄牙當代舞蹈團 (CeDeCe)、理查德·阿爾斯頓和鳳凰舞蹈劇場。 Dam Van Huynh has taken up as Head of Contemporary Dance at the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starting from this September. Huynh was appointed Artist-in-Residence at the academy in 2010-12. His choreographic works have been performed internationally and has worked with various companies and choreographers including Merce Cunningham, The Nevada Ballet, Portugal’s Companhia de Dança Contemporânea (CeDeCe), Richard Alston and Phoenix Dance Theatre.

《Ork Kota Platform 2020》 - 徵集1分鐘 舞蹈影片 Ork Kota Platform 2020 - Call for one minute dance films

由The Foundation for Contact Dance及Orkesztika Foundation 合辦的《Ork Kota Platform 2020》,現正徵集1分鐘舞蹈影 片。影片類型不限,主題須為《Body_Dance_Pictures》, 長度不超過1分鐘。獲獎影片將於2020年1月15-18日,於 匈牙利布達佩斯《SzólóDuó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 2020》上放映。 截止申請日期:2019年12月1日(午夜12時) Ork Kota Platform 2020,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Foundation for Contact Dance and Orkesztika Foundation, now calls for one-minute dance films. All genres are welcomed, with the topic as “Body_Dance_Pictures” and the length of film should not exceed 1 minute. The awarded films will be screened on 15-18 January, 2020, at the SzólóDuó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 2020 in Budapest, Hungary. Deadline of Application: 1 December 2019 (Midnight 12am)

《真演出》徵集計劃書 REAL Showcase Call for Proposals

CCDC舞蹈中心夥伴計劃《真演出》現正徵集計劃書, 接受本港舞蹈工作者或在港註冊及運作的藝術團體申 請。CCDC舞蹈中心將以主辦機構身份與成功申請者合 作,資助被選本地編舞發表其不少於45分鐘的長篇原創製 作,並於2020年6月在舞蹈中心賽馬會舞蹈小劇場舉辦公 開表演。有意申請者可下載及填妥申請表格,並連同個 人/團體簡歷,親身、傳真或電郵交回CCDC舞蹈中心。 截止申請日期:2019年10月31日 O C T / N OV 1 9


4

平等對話,不一定齊上齊落 — 淺評《it will come later 將至》 《將至》| 編創舞者:梅卓燕、李偉能、Imre Vass、Weronika Pelczyńska、Lee Brummer、Eddie Ladd | 評論場次:2019年7月28日 15:0 0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四位舞者在場邊組成人鏈向水平方向推;編創舞者:(左起)梅卓燕、Weronika Pelczyńska、Lee Brummer、李偉能;攝:Jocelyn Tam

Cliff Wong 畢業 於國立 臺北藝術 大學戲劇系,有時演戲,有時跳舞,有時寫字。

景愈不同 的人 聚 合,通 常 愈 堅 持自己,愈 難 溝通。 於 是,每當 我發 現演出中的藝 術 家 來自不同背景, 我 特 別 期 待 他 們 在 台上 如 何 以 擅 長 的 技 藝,加 上相 處 過 後 的累 積,互補長 短,共同創造 新 的世界。《將至》六位 舞 者,分 別 來自香 港﹑匈牙利﹑波 蘭﹑瑞 典﹑威 爾 斯,共 同 編 作以「衍變」為題的作品。過往兩年,六人 持續在各地 編創 及演出,是次香港站,編創團隊 投 入當下社會,回應「反 送 中」運 動。觀 後,我 發 現 編 創 團 隊 集中 實 現平 等 編 舞 的 方 式,卻錯過深入交流的機會。

演出開 始前,六位 演出 者坐在 觀 眾 席準 備,當像是 警 號 的 音 樂 響 起,「嘟﹑嘟﹑嘟﹑嘟……」舞 台中間 的 泥 黃 色 布 簾 自轉,當布簾轉至 垂 直的方向,Weronika Pelczyńska起身, 眼看前 方 繞 過 半個舞 台,她 站 在 觀 眾席,靠 近 緊 急出口的 角落,Lee Brummer、Eddie Ladd和梅卓燕逐一走到同一 位 置,同 時,李 偉 能 和 Imre Vass先後 離 開 觀 眾 席,站 於 四 位 女 舞者 斜 後方的角落。警 號的聲 音由密 變疏,四位 女 舞者 主 要用推和 壓 的 動 作,身 體 貼 近 觀 眾席,同時以 水平 的 方 向 移 動,從 四 位 舞 者 的 眼 神 和 動 作,可見他們 側 重執行, 但彼此的感官之間,未見連 結。

邊想,要是 他們能在 排練時訂立潛動譜(underscore),演出 時,便 能 成 為 彼 此 的 共 識。我個 人 認 為,一 個 作 品 之 所以 留 在 人心,不 在 於 台上 的 訊 息,而是 表演者之 間內 在 交流 和 台上 的 臨 在 感(presence),而潛 動 譜 有助 舞 者與 內 在自 我連結,同時與他人連結。 我之所以不斷強調 連 結和 交流之 重 要,是因為當下香港大 部分人,即 使 身 分和年紀不一,也因 著共同的目標,在自己 的位 置努力,同時理 解他人,隨著政治 情況,演化出各樣行 動,互相補位。我們作為藝 術 家,要是希望 為香港人 打氣, 最 基 本 的 是,先 在 劇 場(因 為 劇 場比 起 街上安 全 太多了) 連 結 同 伴,繼 而連 結 觀 眾,就 如 這 六十 分 鐘 的 演出,最 令 我留 有深 刻印象 的 是,演出結尾 時,四 位 舞 者組 成 的人 鏈 向水平方向推,他們經過我 身邊,停留,Weronika看著 坐在 觀 眾 席上 的 我,大 概 有 兩 三分 鐘 吧,然 後 她 舉 起 手,我 也 舉起手,我們並沒觸碰對方,但我能夠感受到她給我的關懷。

舞 台 的 另 一 邊,李 偉 能 和 Imre一人當 雕 塑,一人 搬 動 對方 的身 體,輪 流 交 替,他們 偏向 以 大 動 作 改 變 對方身 體,如 推﹑抱﹑拉 等,Imre也曾 爬 上 李 偉 能 的肩 膊,他 的 身 體 太 重,Imre跌 到 地 上,從 舞 者 的 即 興 動 作 和 反 應,可見 整 體 上演出的共 識不夠 牢固,無 法累 積眾人 的 能 量。我 邊 看 時

Weronika Pelczyńska推向地板,回應其舞蹈中推動(push)的主題; 編創舞者:Weronika Pelczyńska;攝:Jocelyn Tam


5

舞知 之孜 過 去 數 期《 舞 蹈 手 札 》曾 介 紹 了 不 同 學 者 觀 點,例 如 Montero認 為 神 經 科 學 顯 示 舞 蹈 訓 練 對 理 解 舞 蹈 演出 的 審 美 特 質 有 正 面 影 響,而 McFee則 堅 稱 當代 神 經 科 學 與 藝 術 的 哲學反省 並不相 關。David Davies於文 章 探 討:到 底藝術 哲學應如何顧及經驗 科 學的發現呢? 實 驗 哲學 的 積 極 進 路 強 調 通 過 實 證 研 究 切入 某 些 哲學 問 題,比傳 統 哲學方 法 更 有 洞 見,所以 對 理 論 至 少 能 起 輔 助 作用。藝 術 哲學則 關乎我們 與 藝 術品 互 動 體 驗 的 本 質。那 麼 實 證 研 究 是 否 讓 我 們 更 好 地 探 討 相 關 的 本 質 呢?D avies提出了舞蹈哲學三種不同範疇的問題: 1.本體問題(Ontological),例如:甚麼是舞蹈藝術? 2 .知 識問 題(Epistemological),例如:鑑 賞 舞 作及演出需 考慮甚麼藝術及審美特質? 3 .價值問題(Axiological),例如:舞 作及演出實 現了甚 麼 藝術價值? William Seely將 我們 理 解 藝 術品 的 過 程 比 擬 為「注 意力 引擎」(attentional engine)。藝 術品 像引導 著 觀 眾 的 注 意 力留 意 藝 術品 的不同 藝 術內容。而當代 認 知 科 學 確 能 闡 明 我們 的 注 意力是如 何運作。這 些實 證 理 論 為哲學反 思 提 供了更 好 的基 礎。一方面 有助 我們 修正舞 蹈 理 論 的常 理,另 一方面 也 讓 我們 重 新 認 識 相 關 的 舞 蹈 哲學 問 題。 不 過,這 些 經 驗 事實 難 以 處 理 到 本體 問 題 及價值 問 題, 而學者多是處理 知識相關的範疇時引入實證 解 釋。

經 驗 實 證 為 基 礎 的 舞 蹈 哲 學 前 景

馮顯峰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專研康德哲學及美學;藝術行政人員 及舞蹈撰稿人。

領 域當今 最相 關的 討 論及觀 點,而 不能 只借 鑑 某 些單一實 驗。Montero也 好,Carroll與Moore也 好,在他們 舞 蹈 哲學 論 述都參 考了Beatriz Calvo-Merino團隊的研究。Davies認為他 們 也有責任了解並 回應 其他 科 學 學者 對 Calvo-Merino團 隊 的 挑 戰。例如 Gregory Hickock會質疑 人 腦 的鏡像皮 質區 是 否用作理 解 動 作;Luca Turella團隊甚 至懷 疑 是 否有鏡像 神 經系統、觀察及執行動作是否同一個皮質區有反 應。 Davies認 為於 藝 術 哲學 引入 神 經 科 學實 證 時,需 要 謹 慎留 意這些發現是否對應相關的哲學問題及有否透徹了解某特 定發 現 於科 學界受 到的 挑戰及討 論,並評 估這 些挑戰 對他 們 理論的影響。 不 過,Davies堅 信 實 驗 發 現 無 法 回應一些舞 蹈 哲學 的 規 範 (normative)問題。即便實驗真的證明接受過舞蹈訓練與否 會 導 致 觀 賞舞 作 時的經驗差異,哲學學者仍需 要回應 到底 這種 經驗 差 異對 我們 理 解 舞 蹈 鑑 賞 有 甚 麼 意義。又例如, 舞 蹈 藝 術本 身不止關乎肢體 的 舞 蹈 動 作。有些舞 蹈 演出用 日常 動 作 編 創,有些 甚 至沒有任 何 動 作。就 算 神 經 科 學 對 動 作及 動 作 感 知 的 發 現,亦 無 法 告 訴 我 們 這 些 動 作 認 知 能力如何與舞蹈 鑑 賞 相關。當哲學學者處理 這 些 規範問題 時,往往 還 是回到舞 蹈 的 實 際 做 法(practice)及其歷 史,而 非倚著神經科 學的實證 發現。 下期《舞蹈手札》將討論Renee M. Conroy的文章。

那麼 將科 學實 證 發 現 應 用於 哲學 探究 時,有沒有任 何指 導原則呢? 借用 奎 因(Quine)的 想 法:由 於 信 念 的 可信 性 由 信 念 網 絡之 間 彼 此 建 立,所以哲學反 思也需用最 好 的 經 驗 理 論 為 基 礎。同 理,Davies認 為 舞 蹈 哲 學 學 者 們 也 需 考 慮 該

註:本文主要參考David Davies, “Dancing Around the Issues: Prospects for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Philosophy of Dance” in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Vo. 71, No. 2(Spring 2013), pp. 195-202. O C T / N OV 1 9


6

The Beat + Me = Tap Gala Performance of Hong Kong Tap Festival Beat. Me. Tap. | Choreographers : Ken Kwok (HK), Eve Leung (HK), Tan-Ki Wong (HK), Keitaro Hosokawa (JP), Oh Hwan Kwon (KR), Winston Morrison (AU), Dance Works (TW) | Performers : 10 August 2019 19:45 Studio Theatr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The Saints; Performers(from left): Ken Kwok, Winston Morrison, Keitaro Hosokawa, Oh Hwan Kwon; Photo: Dicky Wong

most of it. I feel that the students would be able to develop an additional skill and understand more about rhythm, phrasing and tone, creating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musicians both on and off the stage. Kwok brought us back to reality in his solo piece. With the lonely strains of the piano and a sudden gust of smoke, Kwok appeared in black, wearing a mask, reminding us all of the scene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played out all over Hong Kong, including Nathan Road, on the night of the performance that I watched. Perhaps the original title of the show Beat. Me. Tap. was not such a good idea this year. Other regular guests, Wong Tan Ki (HK) and Dance Works (Taiwan), decided to perform a cappella (without music) for their numbers, yet maintained pulse and rhythmic sensibility throughout.

Mandy Petty Originally from the UK, Mandy has been teaching Tap Dance in Hong Kong for over 35 years. She has attended Tap Festivals in New York, Taiwan and Hong Kong and is currently Honorary Advisor for the Hong Kong Tap Festival, produced by R&T (Rhythm & Tempo).

T

he Hong Kong Tap Festival, initiated and organised by R&T (Rhythm & Tempo) in 2010, offers Hong Kong tap teachers and enthusiasts the opportunity to appreciate and understand tap dance culture and skills through workshops and performances with world-renowned tap dance experts. Workshops are offered at different levels, from Beginner to Advanc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ap Talks and Jams and the whole Festival culminates in a Gala Performance, involving invited guests, from Hong Kong and oversea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year’s show focused on local performers, and an arrangement of Another Day of Sun from the movie La La Land, provided an energetic and colourful opening, with live accompaniment from Patrick Lui on piano, Fish Huang on drums and Tak Chung Wong on bass. Whilst the performers danced with confidence and personality, executing some pretty tricky footwork,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when dancing to such a busy piece of music, it might be better to keep the tap rhythms simpler, so that both music and dance can be appreciated and performed in total synchronisation. It was wonderful to see so many young, local tappers maturing and developing, not only in technique but also in performance skills and choreography. I commend Eve Leung and Ken Kwok on nurturing and encouraging these students, providing them with a safe platform on which to hone their skills and keep tap dance alive in Hong Kong. These up and coming dancers used recorded music for their works and I understand why – it saves time and money! Even so, when you have the luxury of a live band, it seems a pity not to make th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show featured the three international guest artists, namely Winston Morrison from Australia, Oh Hwan Kwon from Korea and Keitaro Hosokawa from Japan. These artists had previously met and worked in New York together, and there was a strong cohesion between them, evident in all the works that they performed. 7 Steps, accompanied by the live band, demonstrated formation, rhythmic intensity and dynamics, along with a great rapport between dancers and musicians! For his solo, Morrison demonstrated that he is a man of many talents - a dancer, musician and singer – and yet his overall performance lacked a sense of continuity and I was left a little underwhelmed. In contrast, the other two artists, who decided to begin a cappella and then bring in the band, demonstrated some rapid-fire yet stylish footwork in their solos, always keeping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 musicians and the audience. Their tone and use of accents were expressive and dynamic, working within specific rhythmic patterns and styles. They never missed a beat as well, despite their incredibly fast footwork. My favourite works of the evening have to be Pulse and The Saints. Pulse involved 5 men from five different countries, dancing a cappella. Hosokawa began the piece,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basic pulse with simple steps and then one by one, each of the men came on stage to perform a solo and then join the pulse, in complete synchronisation. In contrast, The Saints provided a comedic element for the evening, with the guest artists plus Kwok playing a game of musical chairs, which then evolved into a variation of The Copasetics famous chair dance. The finale of the show was the usual Shim Sham, when everyone comes on stage and performs the same routine. My feet were certainly tapping at this point and I longed to join them on the stage – their sense of enjoyment was infectious! The future of tap dance in Hong Kong is safe in the hands of R&T and I applaud their works to date.


《SDZ LAB 2019》:編織舞台上的Urban Dance 《SDZ LAB 2019》| 編舞:林建洪(《[默]路人》)、方家諾(《默守成規》)、Will Johnston、Marissa Osato(《Transparent/ See》) | 評論場次:2019年8月24日 20:00 香港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Transparent/ See》選段;編舞:Will Johnston、Marissa Osato; 攝:良(Worldwide Dancer Project)

《[默]路人》;編舞:林建洪;攝:良(Worldwide Dancer Project)

葉智仁 舞 評 / 劇 評 人 , 現 為 香港浸會大學全職高級副研究員及客席講師。

代 舞 提 倡 多 元化 審 美 觀,它包 容 各 類 舞 種 技 巧 和 表 達 方 式。然而,在 香 港 的 舞 蹈 發 展 生 態中,我 們 還 未 騰出足 夠 空 間 去 探 索 如 何 把 街 舞 從 某 些固 定 認 知 中 釋 放 出 來。因 此,對 大 多 數 人 來 說,街 舞 除了是 比 賽 場 的 尬 舞(Battle),就 是 商 業化 的 時 尚 運 動,是 讓 青少 年 在 工 作室隨 流行 音 樂自由伸展的東西,是導師早已排 好了的三 數分鐘M V式群舞套路而已。 作為解開二元對立思維的本 地嘗試,《SDZ LAB 2019》可 算是 韓 錦 濤 和 她 的「舞 館」(Studiodanz)的 第二次 推 廣 實 驗,目的是 把街 舞 創 作 的「都市性 /文雅」(Urbanity)的一 面,帶 回 演 藝 世 界 的 舞 台上。節目安 排 跟 上次 相 似,一 晚 三演(Triple Bill),各30分鐘的作品,並保留了去年受觀眾 歡 迎 的《默 守成 規》作 表演核心。新 改 動 是 先 以林 建 洪編 舞,由歐倬言和鄺文皓雙人演出的《[默]路人》打頭陣,而 中場休息後,由來自美國加州的Entity Contemporary Dance 作壓軸,演出該團新作《Transparent/ See》的選段。 《[默]路人》以 抒 情 音 樂,配 合 燈 光 變 化 及台上一桌,訴 說了一 個不斷尋覓 的 故事。從 地 上 拾 起 的一 條 羽毛 開始, 兩 位 舞 者在 微 弱 的 雀 鳥 叫 聲 中,在 忽 顯 忽 現 的 光 影 區 流 動。埋葬、發 掘 和企圖捉 摸水 流的手 勢 是舞 者沉 默 卻傳意 的律動。兩位舞者,一 個在 桌上,一 個在 桌下,起初以同樣

《默守成規》;編舞:方家諾;攝:良(Worldwide Dancer Project)

的 動 作 相 互複 製,繼而展演 人 際 交往 的 推 力或 拉 力。結尾 部份,舞 台被 紅與藍 的燈 光 撕 裂 為兩半,交 互映 照他們 各 自的 掙 扎 及 無 形 的牽 制,呼應 先前桌 上 桌下的倒影意像, 彷彿「大聲地」說,孤寂 路上尋回真正的自己作為友伴 有多 困難。 《默 守成 規》是 一支 以三位小丑 為主角的 默 劇舞 蹈 作品, 由方家 諾 編舞,加上張 偉晉和林 曉明共同塗 上白面合 演 的 滑稽「喜劇」。在都市娛樂工業中,默 劇小丑公開帶 給觀眾 歡 樂,俏皮合拍 背 後 你 爭 我 奪,私下 隱 藏 了內心 追 逐 舞 台 射燈光芒下的悲哀。特別是方家諾以Scott Joplin 膾炙人口 的Ragtime曲子《娛 樂 藝人》獨 舞 的一段,在 富快 慢 變 化 的 切 分 音中,我們 觀 賞了舞 者 乾 淨 俐 落 的 街 舞 炫 技,也 感 受 到藝術勞動者的辛酸。 《Transparent/ See》由Will Johnston和 Marissa Osato共同編 舞,作品背景是速食時裝產業(fast fashion industry)製 造商 和 消 費 者共 構 的 都 市問 題。當 晚 選 段,五位 舞 者 藉 強 烈、 快 速、斷 斷續 續 的 步操 動 作,配 合不同角度 的手臂 動 作 和 行 路 節 奏,加 上 縫 衣、剪 裁、量 度 的 姿 勢,「透 視」了血 汗 工 廠內員工被物化的 機械 性和工作環 境的壓力。穿插的獨 舞及雙人舞,則呈現了過 度勞累 的身 體 成了生 產 線供 品 的 視覺象徵。 這 三支當代 舞,各 有 其強 調 的 舞 種 元 素,但從 閱 讀 舞 蹈 文 本 的角度審視,共通 點 都是音 樂配 上 動作律動引導觀 眾情 感,去體味 工商業都市發展中某 些人的困惑,從而把Urban Dance這 種 新 派 街 舞(new school)的 敘事性 風 格和 舞 台力 展現出來。假 若 我們 希望 加 深大 眾對 街 舞 演化 的 認 識,不 再局限 於純商業 娛 樂及 超凡的肢體律動層面,便要 從培育 本土街 舞專才,呈現 更多具生活 情感 或 社會 意義的編 舞 作 品做 起。這方面,兩屆《SDZ LAB》展示的幾個中篇作品只 是一個起步,往後仍有待更多人共同編織當代舞跨界的多元性。 O C T / N OV 1 9

7


8 Artistic Director’s Home

總 監 主 場

綠葉劇團演出《爸爸》 Papa by Théâtre de la Feuille;照片由黃俊達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ta Wong

自問自答:綠 葉 劇 團 是 一 個 怎 樣 的存在?

T

劇團像是一隊 Indie Band(獨立樂 團)

The company is like an Indie Band

葉 是 花 的 襯 托,銳 意 襯 托 來 突 顯 人 性 如 花 一 般 的 真 善 美。我 們 這 一 班 說 故 事 者,期 望 以 徘 徊 於 專 業 與 非 職 業 之 間 的 態 度,堅 持 以 固 定 或 兼 職 非 劇 場 工 作 來 持 續 與 生 活 緊 密 聯 繫, 不 離 地,保 持 謙 虛 的 心,把 重 點 放 於 「花」的 本體 上。讓 我 們 的 小 小 想 法 和 世 界 黃俊達 觀 展 示 於 不 同 角 落,於 不 同 國 度 中 播 種,產 Ata Wong 生 光 合 作用,即 表演者與世界 各地 觀 眾 之 間 的互 動 關 係。透 過 劇 場或 非 劇 場 空 間,提 供 綠葉劇團藝術總監及導演 無限想像,共同反思及 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Artistic Director of Théâtre de la Feuille 翻譯 Translation: Tiiffany Wong

Q&A by myself: What kind of existence does Théâtre de la Feuille bring?

核心團員們 大多都 有自己 的 本 業,一 邊 從 事 劇 場 以 外 的 工 作,一 邊 參 與 劇 團 的 恆 常 訓 練、田 野 調 查 和 創 作;劇 團 希 望培 養 界 乎於 專業 與 非 專業性之間的一種 創作關係,保 持 與生活 的緊 密聯 繫,讓 其創 作 演 員不只 逗留 在藝 術 世界,同 時 擁 有 對生活 的 深 刻 體 會, 從而呈現有厚度的作品。 也 許 是 因 為 曾 於 法 國 留 學,受 當 地 文 化 衝 擊,我 重 新 定 義了對 劇 場 的 看 法,比 起 成 為 一 個演員更想成 為一 個藝 術 實踐者。當 我 於 歐 洲 進行 第一次 的 創 作 時,會 問自己一些 核 心 問 題:在 當 下 的 時 代,我 想 問自己一 個 什 麼問 題?我想問 觀 眾一 個 什麼問 題?在 這個 時 代裏究竟什麼最 重要?怎樣的問題才 能讓 我們雙方都有更深層的反思。 回港 後,我便 開始 找 尋一班 有共同 理 念 和創 作 語 彙、對自己和身 邊 的人有要求 的藝 術 實 踐 者。這 五年 間 於 不同 的 工作 坊 裏,我 找 到 擁 有這 些條 件和 想法的伙伴,共同鍛 鍊 和探

he leaf (la Feuille) is the foil to the flower, dedicated to highlight th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of humanity as flowers state. We, as storytellers, wish to wander between professional and non-career-oriented attitudes, persisting on keeping in close contact with real life, with part-time or regular non-theatrical jobs to keep our feet on the ground, to stay humble, to focus on the ‘flower’ itself. May our little ideas and worldviews be shown in different corners of the world, planting seeds in different places, making photosynthesis happen — build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y offering boundless imagination in theatrical and non-theatrical spaces, we reflect and pursue a better life.

Most of our core members have their primary careers, working in areas irrelevant to theatre, beside taking part in the company’s regular trainings, field studies and creative processes. The company cultivates a relationship on cre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ism, to stay close with real life instead of the mere artistic world. This allows all collaborating actor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so as to present works with substance. Perhaps of my studies in France, I was influenced by their culture, and so redefined my thoughts on theatre. Rather than becoming an actor, I wanted to be an arts practitioner. When I created my first work in Europe, I asked myself a few core questions: At the current time, what question do I want to ask myself? What question do I want to ask the audience?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is time? What sort of questions could induce a deeper thought from both of us? After returning to Hong Kong, I started looking for a group of fellow arts practitioners with shared beliefs and creative vocabularies, as well as high expectations toward themselves and people around them. In different workshops throughout these five years, I found partners who share these conditions and ideas. We trained


9 索 說 故事 的可能,以肢體 劇場或 是 肢體演技和創作 的方法 作為 引子,讓 伙伴了解 身 體 作為 工具去 表 達 和 表演,再 經 討 論並在 創 作 議 題 上 達 成 共 識。不單 單 說 好故事,而 要傳 遞 故事 裡 的 故事,我 們 警 醒自己保 持 虛心、與 觀 眾平 等 對 立 的面向,讓 劇 場 發 揮 最 佳 的氛 圍,讓 雙 方 有 更多 的 想像 和思考。

為何把身體作為創作 語彙的主要方向? 不管是 任 何 的 表 現 形式,身 體 的 表 達 都會牽 涉 在內,除非 是關上了燈,什麼都看不見。即使是原地站在舞台,表演 就 開始。一 套 完善 的 表演體 系,有 效 讓 表演者得到 更多 的 創 作工具或 元 素,從而讓 身 體 的 質感 有 更 寬 闊 的可能 性。這 些工具 和元素 會化成 身 體的內在 動力,最後 動力會 變成吸 引觀 眾想 像 和思考 的 空 間。訓練 的 過 程中,我 經常會 強 調 控制和 極 限,它 讓 我們 找 尋 身 體 更多 的未 知,離 開身 體 的 慣 性,把 安 全感 放下,探 索 無 盡 的可 能。經 過 這 些 年 的 實 踐,身 體 作 為 語 彙,能 讓 表 演者有 更 好 的 發 揮空 間,同 時 讓表現更有感染力,最後觀 眾 就 能從中找到 更多共 鳴和感 受。

訓練、創作和巡演時面對的? 過 去 五年,我 們 走 過 很 多不同 地 方,除了感 受 當 地 文化 之 外,最 重 要是 讓作品和團員都能 夠 在 過程中吸收 到養 分, 閱 歷 比 技 巧 更 為重 要。記得 有一次 我們 去日本 演出,整 個 演出過 程,觀 眾都 沒有發出任 何 聲 響,直 至 最後 謝 幕 的 時 候,觀 眾 席 的 掌聲 如 雷,才知 道當 地 觀 眾在 演出 時 會保 持 絕 對 安 靜,讓 演 員 投 入。而 在 美 國 的 觀 眾 剛 剛 相 反,幾 乎 於 每一個片段都會表現不同的反 應。

對未來的期盼? 期 待 我們 這 群人 能 走在一 起,建 構 一 個非常合拍 的劇 團, 一 同 成 長,說 更 動 聽 的 故 事;期 待 這 些 故 事 能 夠 走 得 更 遠,遊歷更多不同的地方;期盼着下一個十年。

together and explored the possibilities of storytelling, making use of physical theatre or physical acting and creative methodologies, figuring out the body as a tool to express and perform. Then, we discussed and came to consensus of the topic of our work. Other than just telling a tale, we endeavoured to deliver the tale within a tale; reminding ourselves to stay open-minded and live up to an equal position with our audience, so as to initiate the best atmosphere in theatre, and allow furthe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Why is body used as the main vocabulary in our creative work?

For any form of performance, our bodies are undoubtedly involved, unless being put in complete darkness with no vision. Even standing still on stage could mark the beginning of a performance.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system effectively enables performers to acquire more creative tools or elements, to broaden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ir body’s qualities. These tools and elements turn into an inner motivation within the body, and the motivation becomes the space attracting audience’s imagination and reflection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 often stress on control and extreme boundaries. They empower us to find the unknowns of our bodies, to escape from our body’s habits, to ditch our sense of security and to explor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After such process is put into practice for all these years, taking body as vocabulary for creation empowers performers’ potential to showcase themselves, at the same time performing more appealingly, whereas eventually the audience resonates and feels towards the performance.

What we faced during trainings, creating, and touring?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e have been to a lot of different places. Apart from experiencing various local cultures ,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our work and our members grow in the process. Gaining experience is al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technique. One time when we were performing in Japan, the audience was in complete silence throughout our show; just as we thought the house might be empty, we were given a big applause at the curtain call, from which we learned that local audience there maintain absolute silence during a show, avoid distracting the performers. While the audience in the US was quite the opposite, reacting differently for almost every segment. Since most of our members are regularly employed, our regular trainings are held in the early morning at 6-8am. Besides, half of our members live in Mainland China, therefore, we occassionally travel back and give intensive training; sometimes they might need to travel to Hong Kong.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are often separated from our families.

劇場裏的黃俊達 Ata in Theatre;照片 由黃俊達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ta Wong

綠 葉 劇 團 演 出 《 孤 兒 2.0》 L’Orphelin 2.0 by Théâtre de la Feuille;照片由黃俊達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ta Wong

Our anticipation?

Together we hope to stride and make a troupe in steps, grow and tell mesmerising tales. We look forward to bringing our stories further, traveling to many more places, anticipating the next decade.

O C T / N OV 1 9


10

五支新作 看年青編舞的創作態度 「舞蹈新鮮人」系列:李偉能、曾景輝、曾詠暉| 編舞:李偉能(《出竅》)、曾景輝(《無眼睇》)、曾詠暉(《合十》) | 評論場次:2019年9月14日 20:00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劇場 《二延體》2019 | 編舞:陳偉洛(《Everyone knows what it means to think》)、張利雄、劉曉江及黃杜茹(《現場》) | 評論場次:2019年9月22日 15:00 CCDC 舞蹈中心 賽馬會舞蹈小劇場 《出竅》;編舞: 李偉能;攝:Carmen So

Cliff Wong 畢 業 於 國 立 臺 北 藝 術 大學戲劇系,有時演戲,有時跳舞,有時寫字。

反修 例 運 動 開 始,街 頭 出 現 不同 形式 的 創 作,如 抗 爭 手語、在商場內圍圈的快閃行動、「長 輩圖」文 宣 設計、抗爭 歌曲創作 等。三個月以 來,時局每天在變,作為 藝 術 家,筆者 時 時 懷 疑 留在 劇場創 作 的用處,有感 做甚 麼 都無法對準當下,迷惘之時,卻一口氣看了「舞蹈新鮮人」 和「二延體」先後登場的五支舞作,從 編舞的創作 態度,得 到一些不同的看法。

《出竅》: 形式就是內容 李 偉 能(Joseph)的 作 品,筆 者只 看 過《回 聲 摺 疊》和《出 竅》,筆 者喜 歡他 在《回》以 劇 場 符 號﹑聲 音﹑語言及 燈 光 等討 論 當代 舞 的 涵 義,先 理性地 建 立 編 舞 秩 序,及後 打 破 再重 組,作 品 既 有 理 性 探 問,同 時 盛 載 著 豐 沛 情感。還 記 得Joseph看著觀眾問:「What is love?」,卻一手掐著脖子的 畫 面,叫 人深 刻。來 到 第五個 作品,整 體 演出上,Joseph著 重 於 形 式,這 次作 品 出 現 很 多「三 角」:如 舞 台上 的 音 樂 設 計 劉 曉 江﹑舞 者張利雄和 譚 雪 華 的企 位﹑兩位 舞 者 也常 舉 起 手 肘,做一 些三角 形 動 作,有 時 像 射 箭,有 時 像 蠟 筆 小 新裡 的 動 感 超 人……而音 樂 設 計方面,素材多以電子 音 樂和 遊 戲《超 級 瑪 利 奧 兄 弟》的聲 效 兩 者 現 場混音;演出 後段,燈 光 配合 音 樂 節奏 打 在觀 眾席﹑現場 聲 音演出者 和 舞 者身上,那 個三角形 彷彿由 舞 者身上 擴 展 到整 個劇 場。

當 燈 光 全 開,音 樂 停止,台上 只 剩 下一 位 舞 者 時,筆 者 繼 續 記 著「噠 噠 - 噠 噠 噠」這個 節 奏,也 想 加 入一 起 跳。從 《出 竅》的 演出形式可見,Joseph正 在自訂 的形式之下尋找 舞動的自由,以及誘導觀眾參與舞動的元素。

《無眼睇》: 大膽挑戰自己 銳意鑽研細節 曾 景 輝(Terry)的 作 品 個 人 風 格 強 烈,近 兩 次作 品自設不 同 挑 戰,前 作《毛 鬙 鬙》穿 著 近三十 公斤 的 假 髮 獨 舞,直 接 表 達他 對 毛 髮 的恐 懼。《無 眼 睇》是 他 給自己 和 舞 者 的 挑 戰,他 要 四 位 身 體 特 徵 截 然 不 同 的 舞 者,戴 著 大 型 頭 套,在台上 跳 著 統 合 的 動 作,從 而突 出 其 獨 有 的 性 徵,同 時 舞動出建 立彼 此共通的 連 結。筆者欣 賞這個創作 方向, 現 時 版本 的編 舞 動 作,較多走 路和 站 立 等,觀 看 角度多為 正 面 和 側 面,從 觀 眾 席上看去,未 能 開拓 觀 眾對身 體 更多 想 像。另 外,筆 者 對 頭 套 的 存 在 有 點 懷 疑,現 時 舞 者 仍 需 依 賴 眼 睛,而非全身 的感官 執行 動 作,頭套 的 功 能像是 為 了增 加 舞 動 的難 度,並去除 舞 者 的身 體 被凝 視 的 尷 尬,然 而,舞 者 的身 體 仍 是不自在 的,至 於 源自裸體 還 是 動 作 的 難 度,筆者 無從得知,只是看 演出的當下,腦 袋閃過 疑問: 所 謂 的 挑 戰,跳 舞 的人不算 享受,到 底 是 藝 術重 要,還 是 人 比較重要呢?

《合十》: 既然沒辦法獨力拼湊成篇 不如誠實展現 中場 休息時,在 展覽 區看過 曾 詠 暉(暉仔)的訪問,再進場 看《合 十》。演出開 始前,暉仔 在台上看著 一 盤 水,臉 輕 輕


11 擦 過 水 面,不 敢 把 頭 放 進 去,只在 旁 邊 徘 徊。四 位 舞 者 先 後 出 現,李 嘉 雯 向 著 暉仔 踢 腿,動 作 帶 有 態 度 和 語氣,好 生 動;高凱 琳踏進 水裡,濺 起 水花,暉仔都 沒有反 應,眼 神 若 有所思;張 芷 君 拿 著毛巾興奮 地 出 場,彷 彿 準 備 洗 澡, 卻 拿 起 水 桶向地下潑 水,這 種 反 差 也 是有 趣;藍 嘉 穎 使 力 地 踩 著水 桶出場,水 桶 擦 過 地 板 的聲 音,聲 音 包含著 不滿 和 無 奈。及後,編 舞 突 然 跳 進 水裡(筆 者 認 為 這 部 分 沒 有 仔 細處理,只順 理成章地 跳 進去),圍著玻璃盤游動,其餘 四人 則 擦 地 板,把毛巾的 水 扭 回 盤 裡,看 著 暉仔 在 玻 璃 盤 裡,用力 抓 緊 盤 邊,不斷繞 圈游 動;她們 有人不明所以,有 人嗤 之 以鼻,卻繼 續 幫忙 抹 地。筆者覺得,《合 十》較 像一 齣 無 言 劇,也 許浪 費了身 懷 絕 技 的幾 位 舞 者,然而 暉仔 的 誠 實是難 得的,在 人前展現其脆 弱 一面— 因缺 乏安 全感 而害怕未知,只顧捉緊外在的東西,封閉自己。

《Everyone knows what it means to think》;編舞:陳偉洛;攝:Steven Li

《Everyone knows what it means to think》: 引導觀眾反思 建構思考平台 至 於《二 延 體 》的 兩 個 作 品,作 品 偏 向 理 性 和 實 驗 性, 《Everyone knows what it means to think》是陳偉洛 從 比利時 P.A.R.T.S.畢 業 後首個 作 品,他 只 用空 台﹑日光 燈 和 一 個 電 腦 螢幕 和他 的身 體,帶 領 觀 眾 遊 歷閱讀 表演 的 過程。他用 一 連串關 鍵 字 如「imagine」、「recognize」、「refer」、「sense」 等,每講一 個字,做十數 秒動作,然後再講一 個英文字,再 做 動 作,全 篇 大 概 二十 分 鐘。老 實 說,作 為 進 場 前 不 看 場 刊,而且 感 性 先 行 的 筆 者,有感 難 以 跟 上 陳偉 洛 的 討 論, 因 為 我 不會 在 十 數 秒 的 表 演 內,隨 即 觀 照自身 的 閱 讀 習 慣。然而陳偉 洛 的 創 作,對於喜 歡 在 劇 場內 抽 離 地觀 察 的 人 來 說,會是 個 不 錯 的 平台,在 簡 單 的 舞 蹈 面 前,投 射出 屬於自身的觀演習慣,一同在演出中思考。

《現場》: 以各自擅長的媒介合作 離開慣性 真實互動 演 員 及平 面 設 計 師﹑音 樂 家 和 舞 者 一同 編 舞,這個 組合所 關 注 的 是「甚 麼 是 現 場?」,在 CCDC的 小 劇 場 演 出,劇 場 裡有大 投映幕﹑收音機﹑電視機﹑電 腦 螢幕,同時 也有手機 拍 著臉 書直 播,黃 杜 茹主 要在 大 投 映 幕前 舞 動,她 起初常 常 重覆 一些兩 胯 打 開,前 後 走 路 的姿 勢;張利 雄 則 坐在不 同地方,當他 聽 到聲 音,如收音機 播「青 嶼 幹線收費站」, 或 看 到螢幕上臉書直播的文 字,他會自行選 擇讀 字的順 序 或 重覆;而劉 曉 江 則 在 控制台 觀 察 兩 位表演者,以 及 操 控 場上 的聲 音 和 影像。在 筆 者 眼中,他們 三人 的 創 作 意 圖 很 有趣,但 置 於當前的舞台空間,他們選 擇的聲音﹑影像﹑身 體的力度 和密度不足 以支 撐成 足 以流 動 的 能 量;身在現場 時,筆者頭腦上能理解創作者的試驗,感性上卻覺得抽離。

《現場》;編舞:張利雄、劉曉江及黃杜茹;攝:Steven Li

五支作品,背後帶著五種思考模式,看完後我想,回到劇場 也 許 是 離 地,但 此 時此 刻,堅 持自己 的 信念 和 探 索 也很 重 要,即使未能即時改善現況,至少 也在自由逐漸消失之時, 為自己和夥伴爭取 創作和表達的自由。

O C T / N OV 1 9


12

只顧前瞻, 會否局限了視野? 於重排現代舞經典《Day on Earth》中學習 施德安 《在地上的日子》排練;舞者(由左):黃詩羚、黎德威、楊怡孜;攝:Pandora Sin

一 次 題 為「談 我 的 短 篇 小 說」的 演 講 中,作 家 巴 金 說 到 以下一 個 故事。於創 作《安 娜˙卡列 尼 娜》 (A n n a K a r e n i n a)時,托 爾 斯 泰(Tol s t oy)把 情 節 構思 好了,但 因 不知 如 何 下筆 而 苦 惱。他 無 意 地 翻 開《普 希 金 (P u s h k i n)小 說 集》,讀 到 其 中 一章 的 首句:「在 節日的 前夕客人們開始 到了。」覺得這樣 直 接「跳到動作上面去」 是 一 個 好 開 頭,便 寫 下 了小 說 初 稿 的 第一 句:「奧 布 朗 斯 基家裡一切都亂了。」跟著 便 順利完成了這部巨著。雖然這 個 開 首 後 來 改了,但不減 原句 在 創 作 時 的 重 要性。借 這個 故事,巴 金 建 議 從事創作 者「不妨再 讀 些 過去 優 秀 作家 的 作品。任 何作家都 可以從好的作品那 裡得到啟發。」

這個 建 議,在今 天香 港 的現代 /當代 舞 壇中只 講 求 新 作 的 時 代,究 竟 還 會 管用嗎?新 約 舞 流 將於11月29至30日於香 港 藝 術 中心 壽 臣 劇 院 演出《活 著》,其 中將會 演出一 齣 韓 褔 瑞(Dor is Hu mph rey)的現代 舞經典 名作《在地上的日 子》(Day on Ear th)。由本 地舞團排 演現代 舞經典,這可 說 是 香 港舞 壇 的 首 次,也是 一次 難 得 的 機 會,讓 我們 檢 視 當中的經驗。 《在地 上的日子》完成 於1947年,其後由白朗唐博士(Tom Brow n,1948 -2018)帶 來 香 港,於1986 年教予 當年 演 藝 學 院 的 首 屆 學 生,並 作 校 內 演 出。過了3 0 多 年 後 的 今 天,數 個當年受教的學生— 李志強(Cary)、周佩韻(Pewan)、麥 秀慧(A nt oi net t e)和羅詠芬(K i m)— 合作 為 新 一 代 舞 者重新排演這個名作(另外還有指導小舞者的江麗明)。排 練 這個被舞評人Joh n Mueller 譽為「不需要更多的舞者,

不需 要 更多 的 時 間」的 作品,Pewa n 和 C a r y 坦言一早已 預 計了會有 難 度。在 正 式 綵 排 前,他們 與 其他 老 師 要先 排 一 次,整理動作的質量和當年老師所用的 技巧 和要求。「Tom 那時很著重對音樂的掌握,和舞者的勁力(efforts)運用。」 他 們 認 為 這 個 作 品 動 作 其 實 不 難,但 要 拿 捏 當 中 細 微 之 處,對 新 一 代 舞 者有一定 難 度。當年直 接 參 與排 練 和 校內 演出 的 A nt oi n e t t e 補 充:「這 齣 舞 要 很 專 注 才 能 跳 得 好, 要 感 受 到 音 樂 … … 不只 做 動 作,而 是 要 把 自己 投 入 舞 蹈 中,要 將 件 事做 得 合 理,且 是 要 四 個 舞 者 一 齊 去 達 成,這 是困難的地方。」 這個由 三個 專 業 舞 者 演出(另 外 有一 個 小 孩)的 名 作,在 今次 製 作 中起 用了 兩 組 舞 者,分 別 是 黎 德 徳 威( 徳 威)、楊 怡 孜(G iG i)和 黃 詩 羚(Sz el i n g),以 及 黎 貴 諾(Ja s p e r)、 羅 思 朗(Sa r a h)和 伍 美 宜(Em i ly)。其中,這個 作品 對 跳 中國 舞 出 身,後 轉 現代 舞 的 G ig i 印 象 最 深。「第一次看 錄 像 時 是 頗 震 撼 的,想 不 到 如 此『人』— 跳一 些 有 關 人 的 東西、(有關)生命的感 覺。想不到當年的編舞 家用這樣( 舞蹈)的方 式去來思考人 類……令我 對 現代 舞有 較 全面的 理 解。」不 是 現代 舞 出 身 的 她,發 覺 這作 品 要求 比 較 系 統 性 的現代 舞 技 巧,與 她 以前所 跳 的、講 求自我 的現代 舞/ 當代 舞 很 不同。對 她 來 說,這 是種 新 的 經 驗,也帶 來 一 些 困 惑,最 後 經 K i m指 點 後,領 悟 到 要 在 系 統中 掌 握自我。 另一方面,她 覺得自己的人 生 經驗 對 演 繹 這個作品 很 有 幫 助。「我 覺 得自己十 年 前 未 必 對 這 舞 感 受 如 此 深。有一 陣 子,我 很 崇 拜 很『型』的 動 作,但現在 的心態 回 到『人』這 個原點……如何看人、看生命,要經 歷 過後才看 到,才 能 為


13 動 作 注 入深 度。對編 舞 者來 說 也 是 一樣,所以 這作品 能 承 載這 麼多代的舞者的演繹。」 相對 地,其他 經驗 較淺的 舞 者或多或少 都 在拿 捏 角色 上 遇 到困 難。這可以由Sa ra h的體驗 說出大概。「要以 身 體 說 故 事,由內到外,要 很 生活、人性化 去 做每 個 動 作,Pewa n常 提出『感 覺』很 重 要。初時我不懂得怎樣做。那並不是記了 個 故事便 可以做 到,而是 要領 會 每 個 動 作、與 其他 舞 者 的 關係,再去雕琢與音 樂的關係,要自己一直去揣摸。由頭 到 尾情感的演變要連 貫,心 裡要想得很清楚。」 音 樂 在 韓 氏 的 作 品 中 佔 有 很 重 要 的 地 位。她 曾 說 自己 是 被 深 愛 的 音 樂 帶 引 到 舞 蹈 的 世 界。在 創 作 這 個 作 品 時, 她 曾 寫 道:「困 難 所 在 … … 是 作 曲 家 的 設 計 與 築 構 於其

上 的 舞 蹈 和 戲 劇 兩 者 如 何 應 對 或 融 合,而 不會 損 害 其 中 一方。」在 排 練 中,很 多 舞 者 都 覺 得 在 掌 握 音 樂 上 遇 到 困 難。Ja s p e r指出:「近代音 樂 比 較 直 接,但 跳 這個 作品,你 不只要聽,而要與音 樂共同呼吸,與 演奏 者共同呼吸,深、 淺、屏 息、停 頓,不只 是 數 拍 子,而 是 要 與 一 個 有生 命 的 人溝通。」他 這個 看 法,對應 了 著名舞 評人(也 是Tom 的老 師 和 好 友)M a r c i a Si e g e l對 韓 氏 創 作 的 雙 人 舞 的 觀 察: 「舞 者 甚 少 做 嚴 格 的 統 一 動 作(u n i s o n),但從 他 們 間 的 對位(cou nter poi nt)展現兩人間最密 切的 調 和,因為他們 不是回應 著音 樂 提 示或 其他 的外在 指 示,而是在其共創的 內在 脈 動(i n ner impulse)中起舞。舞者的呼吸節奏 也 把 情緒 色調注 入 身 體 形態中,這樣舞 者就不必把角色的感受 刻意表演出來。」

《在地上的日子》排練;舞者(由左): 楊怡孜、黎德威;攝:Pandora Sin

O C T / N OV 1 9


14 在 訪問 時,這 齣 舞 蹈 已 排 練了兩 個星 期,各舞 者有 著 不同 的感受。其中較年輕的Em ily感 觸 最大。她一直都感到自己 有不足 之處,但不知 如何 改善。「要跳 這樣 經典的作品,是 不 可以 蒙混 過 去 的。這 次 排舞老師 很仔 細地 微 調 動 作,指 出如何從 身 體 的某一點 帶 動,這是看其他 人 的演出時不會 看 到 的,但 如 果 懂 得 運 用 的 話,其 實 是不 難 做 到,並不 需 死 力 地 去 做 動 作。發 覺 到自己 欠 缺 扎實 的基 礎,這 次 經 驗 可以帶 來點 補足。」 「我 覺 得 跳 這 類 經 典 有 點 像 上 技 巧 課。」S z e l i n g 則 享 受 排練 這舞 的 過程和其中的感 覺,因為那 訓練與之前所學的 很 不同。「跳 這 舞 令 我 更 知 道自己 的身 體 原 來 還 可以如 此 表 達不同的情感。」同時,她亦 指出排練 這 類 舊作 時,有經 驗 的 導 師 往 往可以 看 到自己 的身 體 有 甚 麼 問 題,「一 點 出 來,身 體 便 通了,感 覺很奇 妙。」相 似 地,德 威 認 為 這 是 一 次 對自己 身 體 的 檢 閱。「你 缺了什麼、擁 有什麼,可以從 新 整 理,再 向下一 階 段 出發。其 實,這 是 在 每 個 階 段 都 需 要 做的。」 然 而,令 舞 者 有 所 得 著 的 並 只 是 舞 蹈 的 技 巧 和 導 師 的 指 點。Szel i ng很 興奮 地 指出:「小朋友(甘希 琳 和溫昕冉)跳 得 很 好,很自然。例 如 小 孩 對 媽 媽 說 再見 的 一段,由 興 高 采 烈轉 而心情 低 落,每 次 我 都 看 得 紅 了眼。從 她 們 身上也 學到了很多。」德威 認為小舞者的表現,正 反映了演出這作 品其實 要 很「有機」(orga n ic),做一 個動 作,應 要清 楚 當 中 動 機,才 會 微 調 得 好。本 身 是 編 舞 者 的 Pewa n 看 到這 背 後 其 實是 動 作 編 排上 的心思。「韓 福 瑞 為 小 舞 者選 取了生 活 化 的 動 作,刻 意 減 少在 技 巧上 的 要 求。很 明 顯,她 對小 孩的活動有很仔 細的觀 察。」

喜 歡 編 舞 的Ja s p e r 也從 創 作 的 角度去思考。「為什麼 這 齣 舞 是 經 典?我 在 這個問題 上想了很 多。經 典作品不受 年代 潮 流 所 框 著,是 什麼 因 素 令其成 功?其中 的 雕 琢、探 討有 多深?70 年前 的 作品,到 現在 我 也可以與之溝通……我 感 到經典兩字真的有趣。」 得 與失,參 與 者 的感 受 因自己 的 背 景歷 練 而各 有 不同。也 許,Pewa n的一番 說 話,最能作出總 結:「時不時重 排經 典 會 對 舞 者 的 訓 練 有 幫 助,對 香 港 舞 壇 的 平 衡 和 觀 賞 都 有 好處。作 為一 個 觀 者去看美 學 的改 變,作 為舞 者去看身 體 的 運 用,或作 為創 作 者去看 舞 蹈 結 構,全 都是 好 好 的學 習 機會。」 其 實,欣 賞 這 類 經 典 名作 的 得 著,又 豈 只 局 限 在 舞 蹈 上。 《在地 上的日子》在取材上的凝 練,也令 筆者有所思考。把 抽 象 的農耕動作 貫穿全舞,不止 把 整 齣 舞蹈與大 地緊緊地 扣 著,還 以 這 最古老、樸 實 而 貫 穿人 類 歷 史 的 工作,萃 取 出人 類倚 賴 大自然而活這個千百年 不變 的生存本質,令 到 舞蹈 帶 來的想像 和思考擴闊 到對人性的宏 觀 探討:大 地與 生存、情感 與聚散、活著與死亡。這種 宏 觀的視 野,令 筆者 想到以 人 類的本質 來看經 典的價值:人 類憑智 慧成 為萬物 之 靈,但 這 智 慧 其 實 是在 人 類 懂得言 語溝通 後,才可以有 效 地 代代 相 傳,再 經 過 數 萬 年 的 累 積 和 進 化,才令人 類 可 以 脫 穎 而出。換句 話 說,沒 有 這 樣 的 經 驗 累 積,今 天 的人 類 可 能 還 在 茹 毛 飲 血,更 不用 說 文化、文 明 和 藝 術。漠 視 經典,是不是違反了這條 經過千萬年驗證的定律?

Tom Brown與Cathy Appel排練《在地上的日子》;攝於1980年

Tom Brown與Cathy Appel排練《在地上的日子》;攝於1980年


15

願你在最後也能踏上雪山 — 評「舞蹈新鮮人」2019 「舞蹈新鮮人」系列:李偉能、曾景輝、曾詠暉 | 編舞:李偉能(《出竅》)、曾景輝(《無眼睇》)、曾詠暉(《合十》) | 評論場次:2019年9月14日 15:00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無眼睇》;編舞:曾景輝;攝:Chi Wai (Moon 9 Image)

編舞 曾景 輝將性 別/性徵赤 條 條地展 露 在舞台上,但似 乎又在 故 意 消 解 或 錯 置 性 別之間的差異,例如他會讓 男 性 舞 者 戴 上有 女 性 性 徵 符號意義的頭套,反之女性 舞者戴上象徵男性的頭套, 仿佛在 訴說,暴力的程 度不 會因施 暴 者 性 別是男是女 而有 高低之分,何其直白又 何其 現實。台上紛紛擾擾的 性 別符號背後,直指的是生 活的痛感,以及人的本性。 不過,儘管我很喜歡這支痛 得淋 漓的作品,但仍心 存一 絲 擔 憂:就 藝 術作品 來 說, 會否因為過 於 赤條條,而失 卻了部分藝術上的美感呢?

楊騏

《合十》:內與外的觀照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性 別 研 究 文 學 碩 士。 願 以 理 智 裝 載 感 性, 以 文 字 書 寫 舞影。

《合 十》舞 台中央 的水 池裝 置不免叫我想 起中大 的天 人合 一亭,溢滿裝置的清水寓指天命與人生,亦指兩者會通合一 之真理。水池的內外就如精神與肉身的區隔,池中人不斷雙 手合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池外卻騷亂不斷,舞者人數和 道具數量的不斷增加,象徵著世俗的龐雜不可抑止地膨脹, 腫 脹 到足 以 壓 迫 精神 世界 的 程 度。《合 十》似乎 是 想 要 彌 合 精神與肉身之間的那條裂 縫,卻始終難以達成 理想的結 果,但過程中那個不斷祈願的姿態,很執迷也很美麗。

年 的「舞 蹈 新 鮮人」給 我 的感 覺與 往年大不相同。 三支 短篇舞作雖然在手法和層次上都不算複 雜,但 作品 抽 象程 度之高,為 近 年所 罕見,觀 舞 過 程中 我想 起 讀 書 時,彷 彿 在一 座名 為「形 而上學」的 雪 山 上 努力 攀 爬 的 場景。幸得有「新鮮人」這個平台,能讓 年輕的編舞們盡情 顯映他們旺盛又青澀的野心,不必太在意觀眾的接受度。

《出竅》:虛與實的出入

《合十》;編舞:曾詠暉;攝:Mak Cheong Wai

李 偉 能 的《出竅》是 三支 舞 蹈中 相 對具 象 的。作品中俯 拾 即 是 的 對比 有 效 地帶出了他 想 表 達 的「真實」與「虛 擬」 之間的觀照。這種種對比在兩位舞者李偉 能與張利雄初登 場 時 便 無 處不在:象徵 秩 序與端正 的西裝,被 他們反 穿 在 身上;黑 盒 劇場正中央 的 那 塊白布 在 射燈 的照 耀 下白得發 光,與周遭 的黑暗 形成強 烈 對照。跳 入 這片白色 的區域 就 仿 若靈 魂出竅,節拍強 勁 的 電子 樂,以 及我們 耳 熟 能 詳 的 《超 級 瑪利奧 兄 弟》都 被內化作身 體 的一 部分,試圖牽 動 觀者一起 進 入出竅 的狀 態,在真實與虛 擬 之間來回遊走, 如西西弗斯推石一 般循回往復。或 許 是心 存了遷 就觀眾之 嫌,編 舞 選 用了電子 樂和 瑪 利奧 來 呈現他 的 意念,但可惜 兩種元素之間並沒有遞 進關係,令作品略顯 重複。

《無眼睇》:性與痛的赤裸 《無眼睇》是個看上去很「痛」的作品,這種痛感源於兩方 面:一 是 舞 者們 赤裸 身軀 上 的 瘀青,被 明晃 晃 地 展現在了 鎂 光 燈下,疼 痛 的 痕 跡 在 觀 眾 眼前一 覽 無 遺;二是四位 舞 者在 彼 此 碰 撞、糾 纏、角力 的 過 程中所 產 生 的 暴力,身 體 被用力踩 踏或 拉扯的痛感也 直白地 呈現 給觀眾,迫使我們 直面這種痛楚。

一 位不常看 舞蹈 表演的 友 人與 我同席而坐,一走出劇場 便 不解 地問:現代 舞 都是這 麼 難懂 又 這 麼不講究技術的嗎? 我 只能借Pina Bausch(翩娜.包 殊)的名言回答 道,「舞 蹈 的 意 義 不 在 於技 術」。重 複 的 動 作 或 單 純 的 靜止,尋常 的 臉盆毛巾或一 絲不掛的身 體,皆可入「舞」,形而 下的器 物 也皆可化作 形而上 之哲思,只 要 我們 願 意去 攀爬藝 術與思 維的雪山,終會發現這些青澀的野心都是值得人寵愛的。 O C T / N OV 1 9


16

Dance Review In Flux — New Force in Motion 'New Force in Motion' Series : Joseph Lee, Terry Tsang, Tsang Wing Fai | Choreographers : Joseph Lee (Drifting), Terry Tsang (Mo Ngaan Tai), Tsang Wing Fai (Infiltrated) | Performance:15 September 2019 15:00 Black Box Theatre, Kwai Tsing Theatre Curiously connected and alone: Drifting; Choreographer: Joseph Lee; Photographer: Carmen So

GG: Although the dancers didn’t stop. The work played out as relentless. AT: You could see them sweat in the torrent of movement, which borrowed from street dance. But they were contemporary dancers: the release, the looseness -- the polar opposite of street dance’s energy, impact and tension. I slowly realised the point was not about the dance : gaming is a digital activity, not physical. Also, what did you make of those inverted suit jackets which they took off during the piece? GG: Inside out, back to front ... AT: Maybe they work in an office by day and come home to play by night? Under the suits they wore multi-coloured T-shirts -GG: Like one of the heroes or game characters. Then underneath all that was whiteness -AT: White hoodies zipped up, covering their faces and bodies; they became totally depersonalised.

D

o critics always know best? Probably not. An experiment in reviewing dance through a conversational form by the English editors Acty Tang (AT) and Gary Gordon (GG). Showing the process of aesthetic judgment; finding the points of debate; engendering exchange of views; initiating conversations. Talking about choreography. Transcribed from conversations right after watching the performance. Edited for brevity.

Digital Drifting GG: I found the beginning interesting. The confined staging, the slow, sustained movement, the lights gradually illuminating the two dancers. Tai-chi, fighting or meditating? They were drifting in and out of the space. AT: They were sometimes striking poses that looked like taking or pressing something. Another pose reminded me of Superman. Only when the projection came on later with the pixelated Super Mario game, did I realise those poses were screencapped from the game. GG: I see it around me ... young people on gadgets. I thought of the contemporary Hong Kong world. AT: The dancers were in their own worlds. The body is doing this repetitive action, bouncing, darting around. But the mind is in a netherworld; you go into a trance when you’re gaming. GG: They were curiously connected and alone at the same time. AT: Well, I didn’t feel like I was connected to them; the piece left me a bit cold despite the electronic dance music. When I first saw the DJ station on stage, I thought: we’re in for a party. The house lights did come on later, but it was not an invitation to join in: the music suddenly cut off.

GG: That image closed the piece … white nothingness, and facelessness. That’s probably the strongest issue we read. It points to the way many people spend their lives.

Bodies on display AT: This second piece – Mo Ngaan Tai or “no eye see” – certainly had a startling opening. Do you think Hong Kong dance audiences are shocked by nudity? GG: I think so, still. It was a brave choreographic choice; and the performers were brave: they revealed their bodies throughout the work. AT: The four dancers wore flesh-coloured masks, taking away their faces and distorting the bodies. Out of the shoulders of one woman rose an inverted pair of legs without feet. The other wore a giant cone, like the beak of a cyborg bird. One male dancer had a four-faced mask, and as he turned he changed from a crying baby to a sinister laugh. The other male dancer’s mask was a bloom of frills or petals -- half-flower, half-vagina? GG: Or the folds of flesh on Elephant Man? The work conjured up a surreal and fantastical world with these macabre, hybrid creatures reminding me of Bosch’s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with nudity in abundance, cruel distortions and orgiastic pleasures. But I feel the body design was too organised. AT: Sometimes they made good use of distorted images when they paired up, perching against each other, crawling like alien animals. But they were not that strange or frightening; though it did honour the theme. GG: The work put bodies on display, but the dancing seldom engaged the corporeal: the fleshy body that resists organised


17 A surreal and fantastical world: Mo Ngaan Tai; Choreographer: Terry Tsang; Photographer: Carmen So

take a shower. Another’s feet were each planted in a plastic basin, making a scraping noise on the floor. Eventually the initiate was splashing around, the other four mopping it all up and pouring the water back in. GG: It took me from meditation to the mundane – quite a contrast! I felt more work needed to be done on the flow between these two experiences.

movements and well-mannered behaviour. It was mainly “full frontal”, as if dancing for the mirror in the studio. Where were the sinuous, pliable and asymmetrical bodies? AT: I liked the effete gestures of etiquette, like the demure folding of the legs but with ungroomed pubic hair; hand gestures perhaps from European courtly etiquette. But I do agree that it was frontal, with symmetrical and on-balance design, and they never seemed lost even though they supposedly had no eyes to see. Maybe the distortions were too legible.

Circles of Water AT: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is piece, Infiltrated? GG: Exciting! The work stayed with the movement; I liked the investment in the task -AT: There was this glass pool of water, and a single spotlight that focused on a woman looking in the pool.

AT: The initiate began by gently feeling the still surface of the water with her face, her hand, her hair. Then when it broke into ripples and splashes, she plunged into the water. Towards the end she was circling inside the pool, tracing the glass container – a border she was … exploring? Brushing up against? GG: As though the vessel couldn’t contain her and the water. The closing image had a sense of wanting to break out. AT: She was on one knee, turned to the audience, limbs extended, shaking. That moment absorbed me – after a long spell of mundane activities. The piece was almost like a Happening, and if I used that eye for the ordinary to watch, I would quite enjoy it. But with the music – a gong or chime-like meditative beginning, and then the electronic -- I didn’t need that music. GG: I think overall in the programme there could be more interesting choices in what we hear, how we hear it, who makes the sound, where the sound comes from. All the pieces had a similar choice in what we heard. Though in Drifting, the score was created on stage, and the electronic music suited that world the most.

GG: It reminded me of cleansing, purifying, washing away, looking and reflecting. A kind of symbiosis of woman and water, the liquidity, the femininity. And the cast was all female.

AT: And dance language? I think all three pieces tried to make movement choices according to choreographic vision.

AT: The beginning was such a distilled image of a circle of water. Whereas at the end, with all those colourful cloths for mopping --

GG: The choreographers showed a curiosity for movement investigation.

GG: Yes, household cloths.

AT: Rather than basing everything on the technique class. Which is encouraging.

AT: Like $5 ones from Sham Shui Po! The dancers were just mopping; nothing precious about it, and quite domestic. GG: Moving from an almost sacred beginning, to ordinary, mundane activities. AT: The woman in the water was dressed in black, and the other dancers took turns to enter, each dressed in white. Everything happened in a circle around the pool. The black dancer was yin, the reflective, the still, more internal; the white ones were yang, assertive, energetic, outward.

GG: New Force in Motion showed choreographers playing with concept and physicality. It’s a creative research, which still could be taken further, but they are choreographers making informed and imaginative choices.

The mundane and the poetic: Infiltrated; Choreographer: Tsang Wing Fai; Photographer: Carmen So

GG: The woman in the centre was like an initiate in a ceremony. The actions of the others affected her and she became frenetic and frenzied. AT: One dancer shimmied her body when she entered, like she was whistling and about to O C T / N OV 1 9


18

反送中運動中的身體:論《六種震動》 《六種震動》| 導演、創作及演出:黃大徽 | 評論場次:2019年9月6日 20:0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在廢墟一樣的舞台上,表演者呈現不同的身體狀態;導演、創作及演出:黃大徽;攝:Apple Lai

小西 香 港 資 深 劇 評 人 、 國 際 演 藝 評 論 家 協 會( 香 港 分 會 ) 董 事、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程講師、 社群藝術團體「全人藝動」發起人、 「 四 圍 講 古 」 成 員 及 「 正念文化」核心成員與發起人。

身 體 似曾 相 識,我們大概都 可以從中找到自己以 至他 人 的 身 體 狀態寫照。 有 壓 抑,自然 需 要出口,例 如 流 淚。有 趣 的 是,《六》透 過 舞 者 的 講 述,點 出了三 種 流 淚 的 狀 態。首先,是 人 遇 上自

初看 黃 大徽 的 舞蹈劇場 新 作《六 種 震 動》的 文 宣, 把玩 著「六」這個數 字 在埃 及、中國、希臘、聖經等 文化中的 神 秘意 涵,會以 為黃 大 徽再 次 以 妙 筆 生花、故弄 玄 虛,請 君入 甕。沒 想 到 甫入 劇 場,便 發 現 經 過 幾 個月來 的 催 淚 彈、警 棍、海 棉 彈、布袋 彈 以 及各 式 警 暴 的 集 體 洗 禮後,《六種震動》大概已突變成另一齣亂世備忘錄,見證 著 百日來 反 送中 運 動中 流 淚、痛 苦、奔 跑、壓 抑 以 至 堅 持 的各式身 體。

然 外 物入侵 時(例如 塵埃)透 過流 淚 所產 生 的自我 防 衛作 用。其次,是人的內心出現了強烈情感時,會透過流淚 宣洩 情感,達 至新的平 衡。最後,是人們因非自然外 物(例如催 淚彈)入侵 身 體時所產生的自然反 應。換言之,眼淚成為了 當權者透過示威者的身 體對抗示威者的武器。 然而,在 整場 運 動中,當 權 者又 處 於 怎 樣 的身 體 狀 態 呢? 在《六》中,黃 大徽親自易裝 扮演這場暴風的核心﹕特首林 鄭月娥。在 短 短十 幾 分 鐘 的 演出中,黃 大 徽一 邊 宣 讀三個

其 實,早 在 八月初 的《「我 舞 嘢 講」同行 義 氣 演出》,我們 早已看 到這場運 動的巨大能 量對香港舞蹈界的衝擊。正如 其一眾創作人 所言﹕「作為習舞之人,我們在街頭彷彿見證 了一場又一場以 血汗 和 訴 求 編 成 的即 興 舞 蹈」,而舞 蹈 正 正 是 對「抗爭 者 流 過 的血 灑 過 的 汗」的身 體 回應,透 過 不 同舞者的觀 察與體驗,我們見證了整場運 動裡不同的身 體 狀 態。繼參 與《我》的 創 作 與 演出,《六》可算是黃 大 徽 對 這場 運 動 的個人回應,將焦 點 放 在兩 種 身 體 狀 態 上﹕壓 抑 的身 體以及奔跑的身 體。

多月來林 鄭 在不同場 合 的公 開演 說,同時又狠狠地 掌 摑自

運動中壓抑的身體

當然,劇中最 震 撼 的 奔 跑 場面,自然 要 數 演出 臨 結 束 前眾

百多日來,無 論 是 跑 在 前 線 的 抗爭 者,還 是在 家 看著 媒體 心急如 焚 的 運 動 關心 者,看 着時局 每況 愈下、警 暴 無日無 之,心 裡不免積下來大 量找不到出口的情緒。在《六》開場 廢 墟 一 樣 的 舞 台上(令人 直 接 聯 想 到 抗爭 現 場),遊 走 著 五個 充滿 壓 抑 的身 體。他 /她們 有 的 在 舞 台好 像 找不 到落 腳點,不斷挪 移;有的不斷自言自語,好 像有 話想講,但 又 找 不 到 詞 彙;有 的則 好 像昏 迷 一樣,乾 脆 躺 在地 上。這 些

己,除了 有「自打 嘴 巴」(說 謊)之 意,大 概 也嘗 試 呈現 林 鄭那充滿了複 雜的壓抑的身 體。

繼續追尋的身體 除了壓抑的身 體,在《六》中最 顯 眼 的,自然 是奔跑中的身 體。甫 開 場,在 黑 暗 中 我 們 便 首先 聽 到由 慢 到 快、由 小 到 大的腳步聲,在近月來的抗爭現場上絕不陌生。

人 的 集 體 奔 跑。演 出 尾 段,舞 台 開 始 不 斷 放 煙 至 煙 霧 瀰 漫,我們 無 法不 聯 想 到近月同樣 煙 霧 瀰 漫 的 抗爭現 場。而 當一 眾 舞 者 在 微 弱 的 光 束 下,向 着 眼 前 無 盡 的 黑 暗 奔 跑 時,我們或多或少 都會 從他/她們身上看到抗爭者的身 體, 以 至我們自己 的影子。然而,《六》不止 於此。當 黃 大 徽 在 舞台上播放老歌《Smoke Gets In Your Eyes》,伴著抗爭者一 起奔跑,齊上齊落,那份一往情深可謂盡在歌聲中。


19

觀照當下,何以這土地流再淚 《六種震動》| 導演、創作及演出:黃大徽 | 評論場次:2019年9月6日 20:0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黃 大徽 創作 的《六 種 震 動》,演出的還有洪俊 樂、莫 嫣、徐 奕婕和黃譜誠。 沒有看 節目簡介,沒有任 何 預 設,當 我聽 到:「你 對上一次 喊係 幾 時?」那一刻,我 知 道了這 就 是關於 當下,腦 海出現 很 多 的 畫 面,流 過 淚 的 時 刻。看 到 黃 大 徽 變 成 特首,每 說 幾句就自打一巴掌,不只會心微笑更是舒一口氣。

《六種震動》;導演、創作及演出:黃大徽;攝:Apple Lai

林喜兒 曾 任 潮 流 、 旅 遊 、 專 題 文 化 記 者 及 編 輯。 現 為 自 由 撰 稿 員, 於 各 大 報 章 雜 誌 撰 寫 文 化 專 題 及 人 物 訪 問 , 包 括 《 明 報 》、《 蘋 果 日 報 》、 《 金 融 時 報 中 文 網 》、《 信報》等等。

黑 的 空 間 裡,只 聽 到 腳 步 聲,緩 慢 至 急 速,想 像 不 到多少人。燈 光逐漸亮起,台上有點凌 亂,滿地是 紙 張、膠 袋、紙 皮、翻 倒 的 枱櫈。五個 人各自用身 體 說 話,沒 有看到太多的情緒。然後聽到:「你對上一次喊係幾時?」台 側 舞 者 旁白告 訴你,人 為什麼 會 流 淚,眼 淚 其 實是 甚 麼? 台上 的五個 人 繼 續 獨自演 繹,後 來另一 個 舞 者 變 裝,站 在 咪 高 峰 前 說 話。噢,原 來 是 行 政 長官發 表 講 話,說 不 了幾 句,就自摑一巴,再 說 幾 句,又 另一巴。餘下那四人依 舊沒 有半點交流溝通。突然,出現巨大聲響,所有人的目光朝向 聲 音來 源,台上 五個 人 向 著 那 聲 音原地 奔 跑,跑 呀 跑 呀, 最後一個一個離開,台上沒有人,觀眾席上的燈光亮起。 《六種震動》;導演、創作及演出:黃大徽;攝:Apple Lai

相 信 每 個 香 港 人也 會 看 得 到,這 就 是 關 於 當 下 社 會 的 作 品。藝 術 創 作 與 社會政 治 從 來不 可分割,問 題只 是 以甚 麼 方 式 回應。處 身 動盪 的 香 港 社會,確 實 想像不 到 創 作人 如 何 抽 離 現 實。跟 其他 表演 藝 術相 比,舞 蹈 劇 場 多以 比 較 抽 象 和 含 蓄 的 方 式 處 理命 題。《六 種 震 動》沒有出現 象 徵 性 符號,也沒有故事情節,卻是那麼的明刀明槍。這一小時的 劇場 空間,觀 眾很清 楚 這 是關於香 港自六月以 來發 生 的反 送中 運 動。然而,作品 是嘗 試 讓 走 入 劇 場 的 觀 眾有沉 澱 還 是 喘息 的 空間?讓 參 與運 動 的人有 新 的思考?那麼 沒有參 與 的人 又會 如 何自處。不過可以肯 定 這 裡 絕不是 避 難 所, 特別 是 最 後 把 燈 光 放 回 觀 眾身上,那 就 明 顯 不 過了,這不 是劇場,這 就是現實。 一小 時 過 後,有 點 茫 然,也 有 未 完 成 之 感,像 碎片 散 落 在 四周。一場現 正 進行中的運 動,沒有人知道下一步如何,也 不會有人 知 道何 時 會終 結。一 個關於 當下的作品最 終 帶 給 我們 甚 麼?一 個又一 個 的 個體 最後 走在一 起 的力量、向著 一 個不 可知 的未 來 進發?當現實 充斥著 離 奇荒 謬,生活 滿 是 憤怒 悲 傷 無 奈,所有情感 都 在 生活中爆 發,我們 期 望在 劇場得到甚麼? 《六 種 震 動》很可能 是第一 個回應當下社會運 動的劇場 作 品,「唔 完美但可以接受」,未必 帶 來震 撼反 思或 者啟示, 卻 可以 視作 運 動 的一 部份,大 家 並不 孤單,每 一 個 微小 的 行動都是一種力量。 走出劇院,回到現實,開啟 手機。那一夜,彌敦 道 上衝突再 起,過去一小時,我並沒有離開過。 兄弟爬山。

《六種震動》;導演、創作及演出:黃大徽;攝:Apple Lai O C T / N OV 1 9


20

流 懸 淌 止 於 點 絕 對 當 下

Point of Suspension - the Poet Flowing in the “Absolute Present”

Yoann Bourgeois;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ree

訪談 Yoann Bourgeois A Conversation with Yoann Bourgeois 紛亂的時刻,法國編舞家Yoann Bourgeois在太古 坊大堂及ArtisTree上演了《Tentative Approaches to a Point of Suspension》。我和《舞蹈手札》的另外兩 位編輯觀看了最後一場,完場後和Bourgeois及替他翻譯 的 舞 者 兼 未 婚 妻 Marie Vaudin談 了 關 於 他 們 的 到 訪 、 創 作、美學及哲學。

的 詩 人

Cathy Lau Sau Kwan 翻譯 Translation:Pomny Chu

I

n time of unrest, the French choreographer Yoann Bourgeois performed Tentative Approaches to a Point of Suspension at the lobby of Taikoo Place and at ArtisTree. Alongside the other two editors of dance journal/hk, I watched the last performance and met with him and his fiancée Marie Vaudin after the show, who was also the dancer of the performance and helped us with translation throughout the interview. We talked about their visit to Hong Kong, their choreography,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21

Yoann Bourgeois(右)及Marie Vaudin(左)在裝置上以肢體展現懸止 Yoann Bourgeois (right) and Marie Vaudin (left) make use of their bodies to show suspension on the installation;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ree

於繁囂都市直視當下 這是Bourgeois和他的團隊 第一次到香港演出。見面他便 逗 趣 地 分享 初 到 埗的 第一 印象:每 個 路人都 手 拿一 部、甚 至 兩部電 話,準確地 穿插在 擠擁的 街 頭。他和他的團隊當下 相視一會,心裏想要勒住這群城市人專注的眼球 肯定難若 登 天;亦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觀 眾在 觀 賞演出時 的全 神 貫 注及投入令他吃驚。 是次 演出 Bourgeois和 他 的 團 隊先 在 商 業 大 廈 的 公 共 空 間 演 出兩 個 段 落,然 後 引領 觀 衆 移步 到 黑 盒 劇 場 再 演 兩 個 段 落。Bourgeois形 容 在 行人 如 潮 湧 的 鰂 魚 涌 演 出 非 常 有 趣,縱使城市 的 發 展和 步伐 如 雷,在 建 築 物 堆 疊 的中心, 我 們 卻見 證 住 大自然 與 城 市 彼 此 觸 碰,並 感 受 大自然 的 親密 接 觸。筆 者所見,他 正 好 運 用了這個場 景,使 過 路 的 群眾不經 意 地 駐 足。Marie亦分享她 的 演出狀 態:「我們 嘗 試 認 識 周遭 的人。今 天 是周末下午 的 場 次,有 時則 在中午 或 晚 上演出,不同時 份 的觀 眾 群眾及其狀 態 截 然 不同,而 在公共場所及 黑盒 劇院的覺 察也全 然 不同。對 我們 而言, 最 重 要的不是 編 排,而是與 觀 眾的關係,令我們及他們共 同融 入表演。」而訪 前的演出亦 貫徹地 展現 這理 念,Marie 在 公 共 空 間 演出 時 傾 身 倒 向 一 位 向 她 舉 機 拍 攝 的 觀 眾, 緩 緩 撥 開 他 的 手 機,四目交 投,然 後再 掃 向 其他 觀 眾;也

Looking at the present in the hustle and bustle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Bourgeois and his team performed in Hong Kong and Asia. He humorously recalled his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city when he arrived: everyone on the street held a phone in their hands, some even had two, weaving their ways through the crowds with no deviations. At that moment, Bourgeois and his team looked at each other and could not help thinking how hard it would be to catch the attention of these city dwellers. Also for this impression, he was surprised by the audience’s complete focus and devotion at his performance later. In this performance, Bourgeois and his team first performed two pieces in the public space of a commercial building. Then they led the audience to the black box theatre and performed the other two pieces. Bourgeois felt that it was interesting to perform in the busy Quarry Bay, with a crowd moving like tremendous waves. Despite the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and steps of people, we perceived the connection of the city with nature whose presence was so close that we could felt it in the heart of a multitude of buildings. I observed that he made use of this context of surrounding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passers-by who stopped and watched inadvertently. Marie also shared her experience. “We tried to get to know people around u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Today’s is a Saturday matinee. Sometimes, it was at noon or night. Audience and their condition varied in different times, during which they also had different observations in public areas and at the black box theatre. For u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choreography, O C T / N OV 1 9


22 Yoann Bourgeois有如西西弗斯般在裝置上不斷向上 Yoann Bourgeois keeps going up like Sisyphus on his installation; 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ree

正 呼 應 Bourgeois的 意 念,在 表 演 中 透 過 與 人 群 共 享 觀 感 (Sensibility)的 經 驗,去 除 媒 體 的 阻 礙 及 瑣 事 的 紛 擾,直 視彼 此,原始地 連 結內心,即共同關注 及感 受 當下發 生的 種種。

劇場中的強而有力的脆弱性 當 我們 興奮 地 分享 早 前 因 在 網 上觀 看 的 影片而 認 識 他 的 時 候,Bourgeois搔 著腦 表 示始 料 不及,想不 到很 多香 港 觀 眾原來早就 透 過他的影片 認識 並喜愛他,對此他也有一番 想法:「常聽 我 的作品在 短 片中看 起 來很出色…我 認 為它 不只 是 視 覺 效 果,反 之源 於 其 脆 弱 性(Fragility),而 現 場 演出則可以更有 效地傳達及 捕捉 這特質。舞者運用偃 側、 墜 下、跳 躍、徐 步、疾 走 使 動 作 變 化 莫 測,牽 引著 旁 觀 者 的 情感,感同身 受 舞 者 的一步 一 動。」他 指出這 脆 弱 性 並 不是演出,而是當下的真實,並 重申:「我們並不視自己 為 舞者去演出動作,而視自己為一 個將會 從樓 梯上掉下來的 人。」 從 以往的馬戲團訓練中,Bourgeois認 識 到物理 力(Physical Forces)和對應的動作選 擇,他將其加以放 大 並實驗,他的 作品亦由此而生。可是在他的作品裏,可是在他的作品裏, 「我 並 沒 採 用馬 戲 團 表 演者 高昂 地 站 在 舞 台上方 的 姿 態 結 束作品,而是 伏 於地 上。因為 我 深信脆 弱 性 具強 大 的力 量去觸碰 人們,而表演者缺欠這種力量。」

but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udience, connecting both us and them together into the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prior to the interview fully embodied her belief. During the performance in the public space, Marie bended over to one viewer who was filming the performance with a mobile. She gently swept away his phone with her hands and looked at him into the eyes, then moved her gaze towards other viewers along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installation. This was also what Bourgeois wanted to achieve, to share experience of sensibility with the crowds, to remove any disturbance of media and nuisance, to look into each other’s eyes and connect right into their innermost being, to pay attention and perceive what happens at the moment collectively.

The vibrant fragility of theatre

When we shared with excitement for knowing him from videos online before the show, Bourgeois scratched his head, stunned by how the Hong Kong audience got to know him from his videos long ago and since liked him. He expressed his view, “I have always heard that my works look great in videos… But I think it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visual effects, but the fragility from the works, which can be delivered and captured more effectively in live performances.” Dancers make use of leaning, falling, diving, walking, running to change their movements, direct audience’s emotions and let them feel the dancers’ every step and move. He pointed out that this fragility was not performed, but was the reality and truth in the here and now . He stressed that, “We do not see ourselves as dancers to perform these movements, but as a person who is about to fall from the stairs.”


23 流淌於懸止的當下 Bou rgeois認 為 作 品 的 核 心 概 念 — 懸 止 點(Point of Suspension)並不容易解 釋及 總 結,但他嘗 試以以下的文字 拉近我們與 懸止點的距離。 「我 決 定 將自己的生命 奉 獻 給懸 止 點。我 始 終堅 信,在流 逝 的時間以 外還有 某 種存 在,但 這種存 在 並非永恆,而是 對立的『絕對 當下』(Absolute Present)。在這 絕對 當下中, 在 這確 切的時刻中,我 感 受 到某 種停 頓,又 或依 然 的 流 淌 ⋯⋯不停 的 嘗 試 只令 我們 越 來 越 趨 近『懸 止 點』,但我們 從 未 到 達,也 無 法 實 現,有 如 儒 道 思 想中 的『無 為』。在 奧 克 語(Occitan)裏,我們 不知 如 何 把 這 詞 翻 譯 成 主 動 或 被 動屬性,所以我們 索 性不 把它不 歸 向任 何一方,由 它 既 主 動 又 被 動,或 既 不主 動 又 不 被 動。容 讓 必 須 發 生 的 事 情 發生。」

From his circus training in the past, Bourgeois came to understand physical forces and relative movement options. He focused on this practice and experimented with it, and derived his works from this process. In his work, “Dancers do not stand condescendingly like circus performers did above the stage to end the show, instead, they lie down on their chests, because I believe that fragility had an immense power to move people, and performers lacked such power.

Flowing in the suspended present

Bourgeois thought that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work – Point of Suspension, could not be easily illustrated and summarised. Yet, he tried to explain this concept with the words below. “I decided to dedicate my life to the Point of Suspension. After all, I firmly believe that something exists apart from the passage of time. However, this existence is not immortality, but contrarily, the ‘Absolute Present’. In this Absolute Present, in this exact moment, I can feel that something stops, or perhaps still flows… Endless attempts get us closer to the ‘Point of Suspension’, yet we never arrive, nor ever achieve it, just like the "Wu wei" i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Occitan, we have no translation of the term as active or passive, so we do not classify it into any of the two. Let it be active and passive, or, not active nor passive. Allow what must happen to happen.”

Yoann Bourgeois(左)及Marie Vaudin(右)在裝置上以肢體展現懸止 Yoann Bourgeois (left) and Marie Vaudin (right) make use of their bodies to show suspension on the installation;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ree O C T / N OV 1 9


24 讓身體聆聽自然 問及Bourgeois創 作 的生 成 及 編 舞 的 靈 感,他 相 信:「儘 管 必 須 成 功 才 能 實 現作品,但 是首先,我們 仍 需 要嘗 試。試 著 去發掘對 當今世界至關重要的主 題,然後讓自己沉浸 於 這 議 題。對 我而言,我 希望 透 過作品引起 大 家 對自然 動力 及 空間互動的好奇。」 他 的 作 品 全 都 涉及 與 裝 置 的 互 動,而 他 亦 分 享自己 的 創 作往往 先 製作 裝 置,然 後再發 展 作品。「我們 首先 製 造實 驗 性的裝 置,當中每 個裝 置 都 有不同的作用力,而我們的 目標 是 克 服 這 些 力 量。創 作 動 作 的 過 程 往 往 不 是 由 我 或 Marie去設計,而是親 身步進 裝 置,然後傾 聽 和感受,容 許 動作流 過我們身 體而生 成出現,讓 動作 移動 我們。由於 是 全 新實驗 體,所以我們每次都 不知 道 互 動 的結果如 何,會 有什 麼 發 生。每 個 新 裝 置 都會 在 我 們 身上 產 生 新 的 能 力 和技 能,我們便學會與 其共處。」可見,這 創作手法跟他不 相信平 衡與失衡為對立或 分離的概念息息相關。他更言: 「這 種 編 舞 方 式 亦正 正 體 現了我 們 對生活 的 態 度— 不 把 我們與大自然分離或孤立,而是互相融 入。」

Marie Vaudin以不倒翁的姿態展現懸止 Marie Vaudin shows suspension with a tumbler figure ; 照片由ArtisTree 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ree

Letting the body listen to nature

When asked about the inspiration of his works and choreography, Bourgeois believed “Although success is necessary to make things happen, we still need to try in the first place. Try to discover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in the world and immerse yourself in them. For me, I hope my works can evoke interest in natural forces and interaction of spaces” His works all involved interaction with installations. He also shared that he has always created installations before creating the works. “We first create experimental installation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types of force. Our goal is to overcome these forces. In the process of composition, neither I nor Marie design movements. We experience with the installations by ourselves, listen and feel them. Then we allow movements to come naturally through our body and move us. Every experiment is a whole new experience. We do not know what our interaction will end up and what will happen. Every new installation creates new abilities and skills on us. We learn to get along with the new gain.” This approach in composition is relevant to his belief that balance and off-balance are neither antithetic nor separate. He also believed that, “This way of working on choreography embodies our attitude to life – not to separate or isolate us from nature, but to integrate inclusively with each other.”


25

Yoann Bourgeois(左)及Marie Vaudin(右)在裝置上以肢體展現懸止 Yoann Bourgeois (left) and Marie Vaudin (right) make use of their bodies to show suspension on the installation;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ree

求樂若飢 訪問結 束時,我們笑 言Bourgeois在演出所遇 到非常專注的 觀 眾,與 亞 洲 學 生一 樣 都 是 乖 巧 的 孩子。他 笑 笑 說:「比 起好壞,我們 更 應該學 習成 為一名懂得 耍 樂的出色玩 家, 享受 玩耍的樂 趣。」對於 當中不少 觀 眾專 程 乘 坐 飛機來港 看他 演出,他表 示在 這 在法國從 來沒有發 生 過,既 驚喜又 感動。

後記 訪 談 開 初 我們 止不 住心情 激 動,道 謝 說:「感 謝你們 給香 港 帶 來 如 此 美 麗 的 演 出」,道 別 的 時 刻 仍 心 裡 波 瀾 仍 未 平 復。聽 著 Bourgeois分 享 詩 意 滿 滿 的 哲 學,令 我 想 起 米 蘭.昆德拉書中所言「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求」(Happiness is the longing for repetition),而對「懸止點」的畢生追求大概 就 是Bourgeois幸 福。這 文章 本應由鄧 暢為執 筆,他不幸有 事未能 處 理,亦正 好 給 我 機 會在 我 擔 當《舞 蹈手札》編 輯 的最後一期向 讀者們分享文 字,好好 道 別。而這番交 談 正 好 提 示 我們 在混 亂 的 時 刻及 繁 忙 的生活 好 好 關 懷 及 抓住 當下。

Stay Hungry and Playful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iew, we brought up a fun fact that the attentive audience in his performance resembled Asian students, they were all obedient children. Bourgeois laughed, “Rather than being good or bad, we should learn how to be a good player and enjoy the fun of playing.” He was surprised and touched to know that there was quite a lot of viewers who flew all the way to Hong Kong to watch his performance, which never happened to him in France.

Afterword

Excited to see Bourgeois, we could not manage our urge to thank him at the beginning of our conversation, “Thank you for bringing us such a beautiful show!” When we were bidding farewell with him and Marie, we still could not recompose from our excitement. Listening to Bourgeois sharing his poetic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I recalled Milan Kundera once said “Happiness is the longing for repetition” in his book. The lifelong pursuit of the “Point of Suspension” to Bourgeois is perhaps the “happiness”. This cover story should have been written by Acty Tang initially. Unfortunately, he had to deal with personal matters and had to give up on the story with no other choices. It was the last time that I oversaw dance journal/hk as its editor. It gave me the chance to share my words with readers and bid farewell. The conversation with Bourgeois and Marie was also a reminder that in time of unrest and in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everyday life, we should care about each other and focus on the here and now. O C T / N OV 1 9


26 《易卜生〈群鬼〉》;編舞:西納.埃斯佩德;照片由世界文化藝術節提供

世界文化藝術節2019 — 劇場中漫舞北歐

們嚮往 旅行,以體驗 文化 差異為樂;而舞蹈不失 為 其中一種真實 面向,由身 體 作 文 本,誠 實呈現當下 的文化 脈 絡。位處 於不同之國度也 就 建 構出不同的意念、 處 理 肢 體 動 作 的思 維 及 方 式。今 年世 界文化 藝 術 節 搜 羅 分別 來自挪 威、冰 島、芬 蘭的 舞 蹈 作品,帶 觀 眾 遊 歷 附有 不同地方、時 代痕 跡 的肢體 文 本,站 在地球 的另一 邊閱讀 舞蹈、音 樂與劇場。

以肢體演繹寫實劇經典 挪威國家芭蕾舞團《易卜生〈群鬼〉》 文:陳瑋鑫 兩 年 一 度 的 世 界文化 藝 術 節,今 秋 又 再 重 臨。今 年 主 題 為「北 歐 五 國」:丹 麥、芬 蘭、冰 島、挪 威 和 瑞 典,其 中 擅 於重 構並 以舞 蹈演 繹 經 典劇 作 的 挪威國家 芭 蕾 舞團 (Norwegian National Ballet),就 將會為本 地觀眾帶 來改 編 自挪威 著名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所編寫的戲劇經 典《群鬼》之同名舞蹈劇場 作品。 被 譽為「現代 戲 劇 之 父」的易卜生,是寫 實主義 戲 劇 的 代 表 人物,其 劇 本 特色包 括:舞 台指 示 仔 細 清 晰,劇中 從 對 白、佈 景、服 裝 到 角色 職 業 都 經 過 仔 細 斟 酌,而且 人物 言 行 往往也 能 反 映 其成 長環 境,甚 至 追溯 遺傳 等 等。於1881 年 面 世 的《群鬼》,是易卜生 寫 於 他 創 作 中 期,一 齣 典 型 的 社會問題 劇。全劇以現實主義的 筆觸,揭示社會上流 人 物道德的虛偽與墮落,荒淫與無恥,並反思人的價值與自由。 說 到 要 將 經 典 劇 作 轉 化 成 舞 蹈 演 出,這 項 工 程往 往 吃 力 不討 好,始 終觀 眾多會先 入 為主,邊 看邊嘗 試 與自己 對原 著 的 印 象 作 一 比 較。挪 威 國 家 芭 蕾 舞 團 的 這 個 版 本,說

找 來 擅 長 搬 演易卜生作 品 的 影 視 與 劇 場 導 演 瑪 莉 特‧奧 恩(Marit Moum Aune),與 編 舞 家 西 納.埃 斯 佩德(Cina Espejord)合 作。二人 將 易卜生 筆 下 非 常 具 象 地 描 繪 的 場 景、對 白 與 情 節,巧 妙 地 透 過 肢 體 語 言及 動 作 去 抽 象 呈 現,將《群鬼》中 各 個 人物 角 色 之 間 的 愛 恨 糾 葛,以日常 生活的形體 動態 延伸發 展。再加上簡 潔大器的佈景設計, 靈活營造出多重舞台空間,可以說 是 為原劇本帶 來另一重 解 讀 趣 味,難 怪 此 舞 作 推 出 不久,就 獲《舞 動 歐 洲》雜 誌 選 為「年度最佳首演作品」。 此 外,劇中 情 節 涉及 婚 外情、亂倫、性 病、宗 教 霸 權 等 敏 感 議 題,當年劇本出版後曾在 社會引起了軒 然 大 波,爭 議 不斷,即使在今天廿一世 紀 的 香港 重讀,其震 撼 力依 然 歷 久不 衰,且看這個全 新 演 繹之舞 蹈 版本,又 是 否 能 讓 本 地 觀眾驚艷。

「黯黑四部曲」最終章 冰島舞蹈團《黯黑祭典》 文:陳瑋鑫 提 起 冰 島,不 知 道 大 家 在 腦 海 中 即 時 浮 現 出 來 的,會 是 一 個 甚 麼 印 象?冷冽 天 氣、遍 地 冰 雪、極 光 美 景?還 是早 幾 年以 黑 馬 姿 態,殺 入 歐 國 盃 決 賽 周 八 強 的 冰 島 國 家 足 球 隊,抑 或 其 球 迷 們 之 招 牌 式 維 京 戰 吼 與 拍 手?然 而, 對 於 一 向 有 關 注 歐 洲 流 行 搖 滾 的 樂 迷 來 說,可 能 會 想 起 Björk與 Sigur Rós吧。兩 者 皆 是世 界知 名 的 冰 島音 樂 人 與 團 隊,其創 作 的 空 靈電音 都是 別 具一格,而且他們同樣 樂 於 與 不 同 範 疇 的 創 作人作 跨 界合 作。即 將 於 世 界文化 藝 術節登場,由冰島舞蹈團演出的《黯黑祭典》(The Best of Darkness),正正是由後者牽頭並創作音樂。


27 話 說 在 2 017 年,後 搖 滾 天 團 S i g u r R ó s 邀 請 了 冰 島 舞 蹈 團 的 編 舞 暨 藝 術 總 監 艾 娜 ‧奧 馬 斯 多 迪 亞( E r n a Ó m a r s d ó t t i r)和 藝 術 家 雲 迪 馬•約 𦒋 遜(Va ld i m a r Jóh a n n s s o n),為 Norður og Niður藝 術 節 聯 合 創 作 全 新 音 樂 及 舞 作,以 回 應 聖 誕 節 被 資 本 商 品 化 的 社 會 現 象。 最後之 創作成果《At Dusk, We Embrace》,於2017 年 12月 冬 至 當 天(日 照 時 間 最 短,黑 夜 時 間 最 長),在Harpa Concert Hall首演,成 為了「黯黑四 部曲」創作系列的首部作品。

《極光雙男》;編舞:泰羅.沙里寧;照片由世界文化藝術節提供

第二部是2018年2月Winter Lights Festival的開幕節目,與 Pierre-Alain Giraud共同創 作,投 映 到 Marshall House附 近 的兩個大 型油缸外壁上,題 為《Life in the Undergrowth》的 錄 像 裝 置;第三個作品則是特別為Reykjavík Art Museum 的光亮 空間 而創作,在2018年6月於Reykjavík Arts Festival 中只演一場的《Variations of Darkness》。至 於 去年11月在 Everybody’s Spectacular藝 術 節中 作 世 界首 演 的《 黯 黑 祭 典》,就是 整 個「黯黑四部曲」的最 終一章。 就如原來英文演出名字《The Best of Darkness》(意指:黑 暗之 最 /黑暗 精選)所指,《黯》乃 集「黯黑四部曲」前三 部之大成,由Sigur Rós 及Valdimar Jóhannsson負責原創音 樂,Erna Ómarsdóttir聯同冰島舞蹈團舞者共同編舞,延 續 系 列 探 討黑 暗 與 人 之 脆 弱 的 主 題。十 位 舞 者 利 用 豐 富 的 肢體 語言,輔 以與全黑 布人偶 的互 動,將潛 藏 於內心 深 處 的 慾 望心魔 外 化,在 黑暗與光 明之間與影子共舞,帶出對 黑暗與恐懼的不同想像。 雖然香港的冬天並不會像冰島般每日要迎 來大半天黑暗, 但 近 月社 會 運 動 不 斷 升 溫,香 港 人 對黑 暗/ 黯 黑 亦 有 了 不一樣 的聯 想。或 者 我們 可以在 這個 來自黑 夜日常,北 歐 國度的舞蹈創作中,得到更多應對黑夜夢魘的啟發與思考。

惡魔創造的電子舞 《極光雙男》 文:肥力 聽 到手風 琴 配合 舞蹈,可能 會想及北歐 的民 俗表演,一些 很 有 古典 味 道 的 傳 統 風 格。然 而 來自芬 蘭 的 編 舞 泰 羅• 沙里 寧(Tero Saarinen)及 音 樂 家 齊 摩‧波 宏 那(Kimmo Pohjonen)卻給人完全另類的感受,毫不優雅 古典,也非和 諧平穩,而是完全脫 離 寫實,是一種 要引誘人 走 進 魔域的 地步,尤其是 手風 琴結 合像電音 一樣 的效 果,突出了手風 琴 一直 被 喻 為 是 惡 魔 製 造 的 樂 器 的 特 性,複 雜 的 音 律 在 極 強 烈 對比 的 光 影之下迴 旋,令 他 倆 就 像 置 身 迷 幻 的 世 界一樣,利用音 樂 去狂 跳,以 身 體 去 噴射 音 符,創 造 着 吸 引人 追 逐下去的時光。 《黯黑祭典》;編舞:艾娜‧奧馬斯多迪亞與冰島舞蹈團舞者; 照片由世界文化藝術節提供

誠 然 舞 台上 一 音 樂 人一 舞 者 的 組 合,好 像 再 次 成 為 歐 洲 近 年 舞 蹈 的 新 興 潮 流,音 樂 表 演 的 身 體 性 也 通 過 視 覺 來 放 大,顯 示 出 更 多 音 樂 與 舞 蹈 奇 妙 的 共 時 感。《極 光 雙 男》也一樣,音 樂 人 則同 時 兼 任 表演者,波 宏那 借 樂 器上 可 能 是 最 難 掌 握 的 按 鍵 式 手風 琴,來 與 舞 者及自己 的 身 體 互 動。因為表演者既 要 按 鍵 又要 拉 動風 葉,身 體的 靈活 性 總 被 置 胸 前 的 手風 琴 束 縛 住,但 演 出中二人 卻反 過 來 利用了這份束 縛,來展現一種要和身 體以外的暗能 量 抗衡 的緊張 感,致他們 在高 低 音 頻 交 錯之間,在舞 台上表演出 內 心 隨 狂 暴 音 樂 呼 喚 的 獸 性,像 要 脫 離 肉 體 一 樣 的 緊 繃 力量。 可以 說,這 次 惡 魔 樂 器主導節 奏 的《Breath》(作品英文原 名),創 造 的 呼 吸 絕 對不是 一 般 人 的 呼 吸 狀 態,而 真 的 像 人 處 身地 獄 之 際 所 要呈現 的 狂 暴、瘋 癲,卻 又冷 漠,而且 引人 入 勝 的 效 果。正如 沙里寧常 言自己不是 編 舞,而是 探 索 者(seeker)一樣,他 與 波 宏那 通 過兩 個肉身 一 個 琴,去 塑 造更多撼 動心絃的刺激 節奏,很 有電子 音 樂風 格,卻多 了一 份神聖的筆觸,在同樣以 創造 幻象 為目的舞台或 地獄 裡,探求身體的在不斷轉變的節奏時所能表達的多重可能。

演出資料 世界文化藝術節 2019 World Cultures Festival 2019 挪威國家芭蕾舞團 Norwegian National Ballet(挪威Norway) 易卜生《群鬼》Ibsen's Ghosts 創作Creator/ 導演 Director:瑪莉特‧奧恩 Marit Moum Aune 編舞 Choreographer:西納‧埃斯佩德 Cina Espejord 葵青劇院演藝廳 Auditorium, Kwai Tsing Theatre 1-2/11 (8pm) 冰島舞蹈團 Iceland Dance Company(冰島Iceland) 《黯黑祭典》The Best of Darkness 創作Creators:艾娜•奧馬斯多迪亞 Erna Ómarsdóttir、 雲迪馬•約翰遜 Valdimar Jóhannsson 編舞Choreographers:艾娜•奧馬斯多迪亞 Erna Ómarsdóttir、 冰島舞蹈團舞者 IDC dancers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Theatre, Sheung Wan Civic Centre 2/11 (8pm); 3/11 (3pm) 《極光雙男》Breath (芬蘭 Finland) 概念及編舞 Concept & Choreographer:泰羅.沙里寧 Tero Saarinen 概念Concept:齊摩.波宏那 Kimmo Pohjonen 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Auditorium, Ko Shan Theatre New Wing 8-9/11 (8pm) O C T / N OV 1 9





31

音樂與舞蹈如何相映成趣? — 觀香港舞蹈團弦樂舞蹈劇場《弦舞》 《弦舞》| 概念及編舞:楊雲濤 | 助理編舞:黃磊 | 評論場次:2019年8月16日 19:45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弦舞》;概念及編舞:楊雲濤;助理編舞:黃磊;攝:Carmen So

李夢 大 眾傳播及藝 術史 雙 碩 士, 不 可 救 藥 的 古典音 樂 及 美 食 愛 好者。 藝 評文章 散 見 於香港、 北 京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 網站。

近 兩、三年,香 港 舞 蹈 團 對 於「跨 界」概 念 的 探 索 尤 為引人關注。三年前的夏天在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演出 的《紅 樓.夢三 闋》將 戲 曲、舞 蹈 和 裝 置 藝 術 共 冶 一 爐,去年 的《紫玉 成 煙》探 索 粵 劇 與 中國 舞 互 動 的 節 奏, 今 年舞團又在同一劇場 搭建 起四面開敞的空間,以音 樂和 舞 蹈入 題,找 尋 現代 舞與室內樂、傳統 與當下相 映 成 趣 的 可能。 八月中旬演出的弦 樂舞 蹈劇場《弦 舞》由香 港舞 蹈團 藝 術 總監楊雲濤以及舞團首席舞蹈員黃磊合作編舞,邀 請知名 作 曲 家 林 丰 創 作 音 樂,小 提 琴 家 姚 珏 與 她 創 辦 的 香 港 弦 樂團四位青 年 樂 手現場演奏。誠 如 編 舞所 說,舞 蹈 和音 樂 密不可分,兩者在節奏 與情緒的醞 釀 鋪 排等層面均有頗多 相 似 處。不過,若要 達 致 弦 樂 與舞 蹈互相 呼應 並混融 的效 果,則 需 要 多方 創 作 者 彼 此 理 解,互 生 默 契。筆 者 看過 八 月十六日晚首 演,發 覺 音 樂、舞 蹈、燈 光 及 道 具 和 佈 景 等 部分均 各自精 彩,然 將上 述 種 種 置 於同一空 間中,其 間 的 默契與分寸拿捏,仍有值得深思與雕琢的空間。 《弦 舞》全 作 時 長 約 七十 分 鐘,由 十五段 音 樂串 聯,前 兩 首《愛的致敬》和《如歌》是小提琴經 典 名曲,此後各段均 由 林 丰為 此 劇 創 作,包 括 兩 段 以「呼 吸」為 題 的 旋 律、六 段以「獨白」為題的旋律,還有將《小白菜》、《牧歌》以及

《在 那 遙 遠 的地方》等中國民 歌改 編 後 的段 落。作曲家 對 於 傳 統 民 歌 的改 寫,並不僅僅 局 限在 重 新 配 器,而是 抽 取 民歌中的關鍵樂思,將其變調、再加工,而成 為與 其餘樂段 在情緒與節奏上均融合 無 違 的新 作。音 樂 整體 聽 來 幽 緩、 哀傷,與 獨 舞、雙 人 舞及三人 舞 等 舞 段 共同 建 構 一重落 寞 的、引人沉思的空間。 空 間 的 建 構、拆 解 與 再 建 構 是《弦 舞》的 亮 點 之一。舞 台 四 面 敞 開,觀 眾 前 後 對坐,模 糊「看」與「被 看」邊 界,以 至 於坐在一 側的觀 眾既能 看 到台上舞 者與樂 手,也可以 將 對面坐 席上的觀者視 為 觀看的 對象。舞台左右兩側各 有一 扇門,舞 者經 此出入,時而隱 身其後,時而穿 行遊 走,無 形 中 擴 闊 舞 台 空 間,亦 擴 闊 觀 者想 象。我 們 總 忍不 住 去猜: 兩 扇 門 後,究 竟 藏 了什 麼?同 時,音 樂 的 起 落、強 弱 與 隱 顯 配合 舞蹈 節奏,與舞者肢體語 彙與燈 光 一同形塑 空間的 多 變,令 觀 者在 持 續 中 仍 能 捕 捉 到 微 妙 變 化。由 此可見, 《弦 舞》雖 說 表 意 開 敞,並 無 明 確 主 題,其 樂 音、舞 蹈 及 燈 光 種 種,仍 在不經 意 間將人引入 對於 愛、想 念 和 遺 忘等 恆 久 題旨的思索之中。 現 場 音 樂 演奏自有 其力量,若 放 入 此 弦 樂 舞 蹈 劇 場中,編 創者不單應思索音樂 與舞蹈在情緒醞 釀 與鋪 排上的貫通, 也 不 妨 為 舞 者 與 音 樂 演 奏 者 的 身 體 互 動 多 些 設 計。依 現 場所見,幾 位 樂 師 在台上 或 坐 或 立,其位 置 與 姿 態 對 於 舞 台 空 間 的 建 構 並 無 太 多 助 益,與 穿 行 其 間 的 舞 者 也 幾 無 互 動。演出 者 彼 此間 若 能多些實 在 的 往 來,對於 情 景 的融 合,對於不同媒 介之 間 距 離 感 的 進一 步 消 弭,不失 為一 件 益事。 O C T / N OV 1 9


32

打造童夢的開心派對 《小飛俠》| 編舞:衛承天 | 評論場次:2019年8月17日 19:30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小飛俠》;舞蹈員(由上):沈杰、維娜;攝:Conrad Dy-Liacco (照片由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鄧蘭 專 業 舞 評 人 及 專 欄 作 者。

《小飛俠》(Peter Pan)本是童話故事,讀者明顯 是兒童, 不 過 以往 大 多 改 編 的 電 影或 舞 台 劇 偏 向 以 成 人 的 角 度出 發,尤其 著重 描述 主角如 何對付 鐵 鈎船長(劇中稱虎克 船 長)及一 班 海 盜 的 作惡。本 年八月下旬 香 港芭 蕾 舞 團 呈 獻 了由藝 術總 監衛 承天 編 舞,亞洲 首 演 的同名舞 劇,則 從 兒 童 角度出發,回 到童夢 奇 想。作品內 容 基 本 與童 話一 致, 雖 然主角與一班好朋友也 經過一段 旅程才歸家,但 並不像 在 歷 險,反 而似 是在 經 歷 一場 開心 派 對。場 景在夢幻 式 布 景和色 彩繽 紛 的服裝 設計下,呈現的場面比文 字所描繪 的 更 燦 爛 奪目,而製作 一 點也 不鬆 懈,且引進 先 進 舞 台技 術 讓主角「飛飛飛」。 撇 開 故事 的 吸引力而 言,這 劇目不是 舞 台上 的 常 客,相 信 與主角小飛 俠 及小叮噹為會 飛的角色不無關係。今次港芭 的《小飛 俠》與眾不同的特點 是 讓 一眾要飛 的角色都 在 舞 台上 飛 來飛 去。場 一〈達 林之 家〉先 來 聚 焦 這 童 話令人 神 迷 之 處,三個 小朋 友 溫蒂、約 翰及 米 高 認 識了小飛 俠 與 小 叮 噹,隨 即 跟 小飛 俠 學 習 飛 行。想 像自己 能 飛,不是 孩子 的專 利,相 信成 人也一樣 有此 幻 想。劇一 開始 便 讓 觀 眾感 受 到「夢 想 成 真」的 意 趣,掌 握 到 故事 的 核心。舞 台 懸吊 效 果 設 計結 合 飛行 舞姿,浸 入學 習與信任 的 過程,為舞 劇 帶 來 芭 蕾 舞劇少見 的 舞 台 效 果。雖 然 飛行效 果可 觀,小 叮 噹出場 的燈 光 設 計卻 不 甚 理 想,代 表 她 那 點 光源太 大,且 跳 動 得 未 夠 靈 活,還 可 改 善。其 後 一眾飛 向 夢幻島,溫蒂

被 迷失的男孩以 為 她 是 鳥並用弓箭射 她,小叮噹飛 抵後 用 仙 術 救 醒 她 等,及後 一眾回家,整 體 的 飛 行效 果 控 制 得 很 好,只偶有一兩個落點略有偏移。 承如上文 所說,港芭的《小飛 俠》回歸到童夢奇想,原本作 惡的虎克 船長也是 以較 諧趣 身分出現,他與一班海 盜們像 卡 通中 的 笨 蛋 壞 人,虎 克 船 長 甚 至被 鱷 魚吞落 肚,都 以 較 歡 笑的編 排出發,不過個人認為 如虎克 船長兇 猛一點也有 好處,那 便多 一點 反 和 諧 和 驚 險 氣 氛,動 作 舞姿可 有 更多 變 化。改 編自J.M .巴 里 童 話 的《小飛 俠》自然 不乏 兒 童 角 色,這 方面此 劇 比 之前 港芭 的《愛 麗 絲 夢 遊 仙 境》有 過而 無 不 及。除 主 要角 色,還 有 安 排兒 童 舞 者 扮 砲 彈,他 們 穿 上圓 球 舞衣 在 大砲內一 個 個滾出來,好不 可愛 又 惹 笑。除 此,在海盜灣和美人魚潟湖,由小朋友 飾演的蝴蝶、蜻蜓、 飄 蟲、青 蛙、蓮 花、美 人 魚等魚 貫出場,陣 容 強 勁、造 型 鮮 豔奪目,且行且跳,繽紛斑斕,都令觀眾目不暇 給。 編舞方面,除小飛 俠與 溫蒂或 小叮噹的 雙人舞 和三人的獨 舞 和三人舞,此作亦有不少群舞,如迷失的男孩、印第安少 女、海 盜 侍 婢及仙 女 群 舞。另 外老虎 莉 莉一角亦 有 不 少 獨 舞,但 篇 幅相 對比一 般 舞 劇 為 輕。當中 亦 不乏 搞 笑 成份, 如 小飛 俠 扮 女人救 人,鱷 魚 先 生 跳「霹 靂 舞」(Breakdance) ,抑或狗狗 娜 娜「跳 跳扎」等。整個作品充滿歡 樂氣 氛,是 小朋 友 的開心 派 對,也是 大 人 的童夢奇 想。看 的 那 場 幾 位 主要舞者沈杰、維娜、金 恩實、陳稚瑤 都做出成 績,尤其要 飛 行 的 前三幾 位。港芭 以現代 舞 台技 術包 括 懸吊設 計、移 動布景和運用各式服裝布料和剪裁,打造出一個色彩燦爛的 童話,如不執意要看芭蕾炫技的觀眾,此作別有一種吸引力!


33

Hong Kong Ballet Group 55th Anniversary — La Sylphide & Le Conservatoire La Sylphide & Le Conservatoire | Choreographer:Vivi Flindt | Performance:30 August 2019 19:30 Kwai Tsing Theatre Auditorium Le Conservatoire: All students on stage for the finale; Photo: Tony Luk

Natasha Rogai is the dance critic of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nd the Hong Kong correspondent of international dance magazine Dancing Times. She is a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Hong Kong Dance Alliance and a recipient of the Hong Kong Dance Award for Services to Dance.

T

he Hong Kong Ballet Group (HKBG) celebrated its 55th anniversary in style, with a performance bringing together over 150 local students from numerous ballet schools for a Bournonville programme. Staged in masterly fashion by Vivi Flindt, former principal and ballet mistress of the Royal Danish Ballet and featuring two of the company’s dancers, this was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local ballet students and audiences to experience the unique qualities of the pure Bournonville school, all too rarely seen outside Denmark. Founded in 1964 by some of Hong Kong’s most influential ballet teachers - Joan Campbell, Pearl Chan, Stephen Kwok, Raymond Liao and Jean Wong - HKBG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llet and dance in Hong Kong.

In its mission to promote ballet education and nurture local talent,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as staged more than 40 productions and 13 editions of its annual ballet competition, the Stars Award, not to mention offering any number of masterclasses and other activiti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en you talk to people in the local dance sector, it’s significant how many of them worked with the group early in their careers. The loyalty and affection it inspires in its alumni shows how exceptional the organization is and how important a contribution it has made. When HKBG began, its shows were the only opportunity for local ballet students or dancers to appear on stage – the Hong Kong Ballet company, essentially an offshoot of HKBG, only came into being in 1979. Today Hong Kong has a thriving professional dance sector, a multitude of ballet schools, each with its own annual show, and a tertiary training institute for aspiring professionals,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Given the number of performance opportunities now available, combined with its limited funds, in recent years HKBG has focused on fostering local talent through the Stars Award and its associated scholarships rather than staging full-scale productions. Nonetheless, if fewer than before, its productions are always special occasions and continue to offer a welcome space for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to perform together.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companies, founded in 1748, the Royal Danish Ballet was little known outside Denmark until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even now tours abroad less than other major troupes. This relative isolation has helped to preserve the school and repertoire developed by Auguste Bournonville (18051879), giving 21st century audiences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technique and style of Romantic ballet as it existed in the mid-19th century. Born in Copenhagen, in his youth Bournonville trained in Paris under the legendary dancer Auguste Vestris and danced with Marie Taglioni before returning to Denmark where he became ballet master and choreographer of the Royal Danish Ballet from 1830 onwards. Bournonville’s work is distinguished by fast, ultraprecise footwork, light, vertical jumps and a plethora of beats for both male and female dancers, and partnering is minimal, with the man supporting but not lifting the ballerina. The subtlety and finesse of this approach can be confusing for audiences used to the more ostentatious style, with its big lifts, huge leaps and multiple fouettés, to be seen in today’s productions of the 19th century Petipa repertoire. In fact, much of what we assume to be “authentic” 19th century choreography has been transformed over the years by layer upon layer of additions and alterations, often introduced to showcase the increased athleticism of later generations of dancers. It’s telling that reconstructions of Petipa’s original work by the likes of Alexei Ratmansky have revealed strong similarities of technique between his choreography and Bournonville’s – the two men were contemporaries and Petipa too O C T / N OV 1 9


34 trained with Vestris – although it’s only in Petipa’s version of the Romantic era Giselle that these similarities are usually apparent. The HKBG performance began with Flindt introducing a succession of extracts from the Royal Danish Ballet’s daily classes – each day of the week from Monday to Saturday has its own class, based on those Bournonville himself participated in during his studies in Paris in the 1820s. Performed by students from a range of age groups, this was something to savour for anyone with a serious interest in ballet - the exercises gave an intriguing illustration of the methods used to develop Bournonville technique and how they differ from those of other major schools, as well as a glimpse of how dancers were trained 200 years ago. This opening section was followed by a full-length performance of Bournonville’s masterpiece, La Sylphide. The dancing of the guest artists from Denmark brought the preceding class demonstrations to immediate, thrilling life, showing how training translates into performance and conveying the sheer exuberance and joyousness which is Bournonville’s greatest gift to dance.

artist. I was especially taken by the way her detailed, natural acting caught the Sylphide’s innocent, childlike quality and the pathos she brought to the ending. The home team held its own in commendable style, a tribute to the work done by Flindt and HKBG’s artistic staff. The student ensemble danced like professionals with verve and precision. Natalie Lu’s warm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the audience made her touching Effie a standout and Wong King Hei, currently studying at the Cranko School in Stuttgart, produced some fine jumps and beats as Gurn. It was a special pleasure to see two veteran Hong Kong stars return to the stage – Sylvia Wu as Effie’s mother and Cliff Lui, magnificently malevolent as the witch Madge. La Sylphide: Jón Axel Fransson as James and Natalie Lu as Effie, Act 1 ; Photo: Conrado Dy-Liacco

Recently promoted to principal, Jón Axel Fransson was a superb, dramatically convincing James, giving a dazzling display of the intricate beats, buoyant jumps and speed of light footwork which are the hallmarks of Danish dancing at its best. Just 19 years old, corps de ballet member Ditte Stoltenborg Baltzer made an impressive debut in the title role. If understandably a little nervous at first, she soon revealed herself as an exquisite dancer with a radiant presence who promises to blossom into an exceptional

《「我舞嘢講」同行義氣演出》— 藝術創作即政治 《「我舞嘢講」同行義氣演出》| 編舞表演者:伍宇烈、黃大徽、陳敏兒、周佩韻、藍嘉穎、邱加希、李嘉雯、伍美宜、何明恩、曾詠暉、傅仰立、程偉彬、洪俊樂、 唐偉津、陳偉洛、李思颺、郭嘉源、梁芷茵、昇、Henry、Poinsettia、Libby | 評論場次:2019年8月9日 21:15 前進進牛棚劇場

袁潔敏

《我舞嘢講》團隊將所有收益支持「612人道支援基金」及 香港獨立媒體網;照片由藍嘉穎提供

劇 場 評 論 及 戲 劇 構 作 碩士,現職藝術行政,亦有參與戲劇創作。

「個

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是七十年 代 女 性 主義 運 動 廣 泛 提 倡 的 概 念。意 指 每 個 人 生活中所謂的「個人 選 擇」,都源自社會環 境,制度 和體制 內的政 治現實。這個宣傳口號 後 來發 展 超 越了性 別運 動的 領域,而引伸至社會每一部分,包括藝術。 香 港自六月九日百 萬 人 遊 行 開 始,反 對「逃 犯條 例」修 例 而起 的 社 會 運 動 遍 地 開 花,其 規 模、形式、以 及 當 中 受 到 的粗暴 打壓也是前所未有。港 人在 短 短兩個月內被 逼面對 大 量催淚彈、面對被濫補的白色 恐怖甚至牽涉人 身 安 全的 恐嚇。有人說這已成為一場革命,或是戰爭。 生活在 香 港,藝 術 家也是 社會 的一 份 子。他們 和 其他香 港 人一樣感受著以上描述的社會動盪,當中的暴力、絕望、仇 恨、又 或 是 抗爭者 的 意 志、團結 和愛。八月九日,反修 例 運 動 持 續 兩 個月後,舞 蹈 界 群 起 策 劃《「我 舞 嘢 講」同 行 義 氣 演出》,聚集一眾不同背景資歷的創作人,包 括 舞者、音 樂人、映像、燈 光、聲音設計,將個人經 歷和感受轉化成藝 術,回應當下社會與政治現實。 《我 舞 嘢 講》創 作 源自當 前 的政 治 環 境,內容 和 形式同樣 具 有 政 治 意 義。以 筆 者所 知,演出當 中音 樂、即 時 演 像 或

錄 像、甚 至 是舞 者們,也 沒有預 先 鋪 排 過作品該 如 何發 展 結 構,因 此兩 場 演出的內 容 亦 並不相同。劇 場以磚 頭 劃 分 「演 區」,將 觀 眾 和 表 演者分 開,旁 邊 放 置 實 時 影像 用的 鏡 頭、桌 椅、技 術 器 材,還有一堆 和 最 近 抗爭 運 動 有 關 的 物 件:當 中 有些 較 直 接 可 在 抗爭 現 場 看 到 的,如 口罩(包 括前 線 示威者 常用的雙罐濾嘴)、面罩、頭 盔;有些則帶 有 較 大聯想 空間,如女性內褲讓 人想到被警察 拖行至走光的 女生、代 表 著 遍 佈十八區的 連儂 牆……隨 時可 配合 演出使 用。眾 舞 者 絕 大 部分 也只 穿 黑色 衣 服,在 空 的 空 間 裡自由 發揮,編織約一小時半的舞章。


35 演出以 即 興形式發 展,然而令人 意外地 眾舞 者從一開始就 以 身 體 表現 著 強 烈的憤怒。這種憤怒 很 誠 實,亦 清 楚 表 達 他們 為 什 麼 要 創 作 這 次 演出。《我 舞 嘢 講》段 落 中 有人 重 覆 倒 下 再 猛 然 站 起,以 力量 表 達 意 志;有人 站 到 高 處,將 觀 眾帶 到以死明志 的 抗爭者所站 的天台上,重 新感 受 當中 的 絕 望 和 哀傷。這段 時 間 無 論 線 上 線下,媒體 都 充 斥著大 量 抗爭資 訊 和現場直播片段,那 些資 訊引發 很多沒法 排解 的 情 緒。舞 蹈中 沒有 語言修 飾 表演者 眼中的政 治 現 實,而 是 透 過 舞 蹈,利 用身 體 傳達 情感 和 想 像,建 構,帶 領 觀 眾 走 進 他們 經 歷 過 的反修 例 抗爭。當然,作為全 即 興 演出, 在發 展 不同主 題 時 少不免也有失 焦的情況。有 時 舞 者嘗 試 更 深 入發 掘,但也 不一定 成 功/得 其他 人 配 合。在 演出 後 段,筆 者 有 感 演 出 開 始 走 向 無 以 為 繼 但 又 不 知 如 何 結 束 的狀態。 《我 舞 嘢 講》演出內 容 固 然 因 政 治 而起,而它 的 演出形式 也回應 著 這 次 社 運「無 大 台」的 核心原 則—意 即 整 件 事 情沒有領袖,只有群眾。每一 個人也可決定自己的 行動,而 每 一 個 行 動之 間 即 使 理 念不 相 同,只 要目標 一 致,各 有各 做。參 與《我 舞 嘢 講》的 表 演 者 有年 輕 編 舞、也 有 舞 壇 大 前 輩;有 跳 街 舞 的、跳 現代 舞 的、甚 至 已 轉 型 為 跨 媒 介 藝 術 創 作人 的。他 們 當 中 沒 有 隔 閡,也 沒 有 誰 主 誰 次。無 論 觀 眾已完 成 入場 與否、音 樂 燈 光如 何 變 化,誰 想在 舞 台 何 方怎 麼 跳也可以。而其他 人若 然 在 任 何一刻被台上 進行中 的 演出 挑 動,他們 可選 擇 直 接 回應,或 從 另一 個主 題中間 接 呼應。這 種百 花 齊 放也 證 明 了這一 群 表演者 的 能 力,他 們以敏銳 的觸覺 留意四周的變 化 加以回應。而演出甚 至不 只 是 創作人單向的表 達,它主動 地嘗 試 以藝 術 和觀 眾建 構 一 個 有 關 香 港 政 治 現 況 的 對 話 空 間。觀 眾在 開 始 時 會 收

舞者在演出期間透過鏡子與觀衆互動;攝:Wai

到幾 條由演出單位共同構思,圍繞 這 次 抗爭被 反覆討 論 的 問題,他們 觀看同時思考,分享自己的想法,再 在演出後段 由表演者抽 選 讀出。這 些觀 眾的分享未必能 直 接界入舞 者 一小時多的演出中建 立的命題,但 至少 創作人 願 意開放 對 話— 這聽起來簡單,卻在今天社會不可能發生。 這段日子 香 港 的 社會 氣 氛每況 愈下。不 少 藝 術 家不諱 言, 在 這個 社 會 環 境,藝 術其 實 沒 有 實 際 作用。現 實中《我 舞 嘢 講》演出為 現 時政 治局勢 最 直 接 和 可見 的 幫助,當然 是 主辦單位 捐至支 援 抗爭的基金和獨立 媒體的門票 收 益。但 在「籌旗」以外,只有因為作品的真誠和它與觀眾分享的那一 股非藉舞蹈傳達不可的力量,它才成就了藝術真正的意義。

一眾舞者運用不同物件,配以現場音樂、映像、燈光和聲音設計重現不同 抗爭畫面;攝:Maximillian Cheng

O C T / N OV 1 9


36 Dance Travelogue

舞 林 積 旅 傾

在「歐洲舞蹈港口」搭起的 波蘭舞蹈平台2019 Poland Dance Platform 2019 staged in European Dance Port 翻譯 Translation: Pomny Chu

2

019年 9月 上 旬,我 很 榮 幸 獲 邀 參 加 了 波 蘭 舞 蹈 平 台 2 019。這 項 波 蘭 舞 蹈 界 的 盛 事 從 20 03年 一 直 發 展 至 今,最 初 是 首 都 華 沙(Warsaw)的 Body/Mind Inter national Contempora r y Da nce Fest ival中 一 個 名 為 「taniec.pl」的 節目板塊,2013年開始,由The Institute of Music and Dance開始負責統籌,分 別於2014年在盧布林(Lublin)和2017年在比托 姆(Bytom)舉行,今屆舉行的城市就 選 址 於 他們所稱的「歐洲舞蹈港口」(European Dance Port) ─ 格但斯克(Gdańsk)。

格但斯克地理位置優越,北臨波羅的海,環擁 東北西歐多國海岸線,長久以來都是航運及 貿易中心。深厚的歷史及文化底蕴和地緣 優勢令其被多國拉扯爭奪多時,納粹德 馮澤恩 軍進攻波蘭的第一炮就是在這裡打響 Jacky Fung 的,同時 也 掀 開了二 戰 的序 幕。雖 然 飽歷滄桑,但這個城市仍能於戰後迅 城市當代舞蹈團 CCDC 舞蹈中心經理 速恢復 過 去的 繁 榮。今天 的 格 但 斯 ( 節目 / 中國舞蹈發展 ) Manager (Programme / China Dance 克,已成為波蘭國內多元文化城市的 Development) of CCDC Dance Centre, 模範,鼓 勵 創新思維,銳 意吸 納眾多 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藝術家和文化機構在這裡從事舞蹈創 作及研究,令格但斯克成為「歐洲舞蹈 港口」。在這裡舉辦波蘭舞蹈平台,一方面 可以讓國際舞蹈家和策展人體驗這個「歐洲 舞蹈港口」,同時希望推動更多不同模式的跨 領域文化交流,發揮「港口」的作用。 作為「港口」,其中一項作用莫 過 於 輸出作品 和藝術家,向外推廣波蘭國內的舞團和藝術家 甚至是駐國外的波蘭裔藝術家,為他們尋找更 多境外巡演和創作的機會。波蘭舞蹈平台評審 小組以比賽形式從接近100個作品中挑選了12 個優秀作品作為展演主軸,這些作品無論在主 題、表現形式、美學等多方面都各具特色,盡 顯波蘭舞壇的多元發展形態;除此之外,主辦 方更舉行了研討會、展覽會、工作坊等活動, 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以不同形式去了解當 下波蘭的舞蹈發展概況。除此之外,主辦方還 推出了多個大型的資助計劃,多方位資助藝團 和藝術家進行境外巡演和創作,推動藝術「港 口」的往來。

I

n early September this year, I was honoured to b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Poland Dance Platform 2019. This big dance event has been developed since 2013. It was initially named taniec.pl, which was part of the programme in Body/Mind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Dance Festival. From 2013 onwards, The Institute of Music and Dance has taken over taniec.pl and started to take charge of organis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event. It was hosted in Lublin in 2014 and in Bytom in 2017 respectively. In 2019, the host venue was in what they called the “European Dance Port” — Gdańsk.

Gdańsk has a sup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with its north as the Baltic Sea whose other side is Northern Europe. Therefore, Gdańsk has been the centre of transport and trade. Its profound history and location advantage has made Gdańsk the spot where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scrambled for occupation. It was also the point where the Nazi Germany first attacked to enter Poland, marking the start of the World War II. Although Gdańsk had been through a lot and experienced severe damages, the city soon recovered its prosperity again after the war. Gdańsk today is the model of a culturally diverse city in Poland, encouraging new thoughts and ideas, endeavoring to attract more artists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s to work on choreography and conduct researches on dance here. The open approach to art and dance has made Gdańsk the European Dance Port. Hosting Poland Dance Platform in Gdańsk not only enabled international dance artists and curators to experience the European Dance Port, but also spurred various forms of cross-cultural exchange, which served the functions of a port. As the Port, it seeks to find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ouring and dance-making abroad, encourages more creations of artwor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ists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promoting to the world the dance groups and artists based in Poland, and even


37

戶外圓桌午膳,設於The European Solidarity Centre 門外,別具意義;照片由馮澤 恩提供 Outdoor round-table lunch outside the gate of The European Solidarity Centre, it was especially meaningful; Photo provided by Jacky Fung

當地獨立藝術家的自我介紹環節;照片由馮澤恩提供 A self-introductory session of different local independent artists; Photo provided by Jacky Fung

可惜的是,格但斯克要成為實至名歸的「歐洲舞蹈港口」,在 劇場配套方面仍 然 稍 嫌 遜色,估計是市內專為舞蹈而建 成 的劇場不多,這次舞蹈平台的幾個主要演出的劇場都不能為 觀 眾提 供最佳視 野 去欣 賞舞蹈 演出,尤其是其中一 個主要 演出場地 ─ 格但斯克莎士比亞劇院(Gdańsk Shakespeare Theatre),顧名思義便是為戲劇演出而建成,縱使劇場的佈局 概念源於英國倫敦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Globe Theatre),劇 場可打開屋頂構成半露天劇場;主觀眾席卻置於舞台前面的 水平面,絕大部分觀眾都被前排觀眾阻擋視線。作品與劇場 的關係唇齒相依,就算再優秀的作品,也需要有合適的劇場 演出,才能把作品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the Polish artists around the globe. In the form of contest, 12 extraordinary pieces of choreography stood out from the rest 100 contestants and selected by the judge panel of the Poland Dance Platform. The selected works illustrated the diverse patterns of dance development in Poland, excelling in themes,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aesthetics. Apart from the competition, there were also forums, exhibitions and workshops, which gave international curators chances to understand the dance development in Poland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In addition, the organiser also launched plenty of large-scale funding programmes to subsidise art groups and artists to perform and create artworks abroad. The local government spared no effort in supporting local art and dance.

作為「港口」,軟件(藝人/作品/制度)和硬件(排練場/演 出場地)同樣重要,兩者兼融才能夠凝聚藝術及創作氣氛,文 化交流才能暢通無阻,我也希望格但斯克繼續朝著「歐洲舞 蹈港口」這個方向作為城市發展,繼續平行優化其軟硬件,讓 舞蹈藝術從此多一個紮根基地。

2019年的波蘭舞蹈平台就移師到波蘭北部城市格但斯克(Gdańsk)舉行;照片 由馮澤恩提供 The Dance Platform 2019 was staged in the northern city of Poland, Gdańsk; Photo provided by Jacky Fung

However, Gdańsk still lags behind in being a true and qualified European Dance Port, it is not equipped with up-to-standard theatrical venues and facilities. There are not enough performing theatres especially for dance in the city. The main performing theatres for the Dance Platform did not provide a satisfactory viewing experience for audience. Gdańsk Shakespeare Theatre was particularly disappointing. The title already indicated the theatre itself is for drama instead of dance. The design concept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Globe Theatre in London, where the roof could be open and thus made the theatre half-outdoor. The setback was that the audience seating facing the stage has rows of seats on the same gradient, so most of the audience from the second rows onwards, had their sight blocked by the viewers at the front. Performing works always ties with theatres. An excellent work of art also needs an appropriate theatre to be performed fully and completely to audience. Both software (artists/artworks/systems) and hardware (rehearsal studios/performing venu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for the Port. When both work well together, they would connect and prompt a promising atmosphere for arts and creation, making cultural exchange successful. I hope that Gdańsk would continue its pursuit of European Dance Port as its ma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so that there would be one more settling location for dance.

O C T / N OV 1 9


38

觀舞合劇場《Stay/Away》有感 《St ay/Away》| 編舞:何靜茹 | 聯合編舞:黃振邦 | 評論場次:2019年8月16日 12:00 ArtisTree 現場不設觀眾席,觀眾可隨意遊走並穿梭於困著舞者的 透明箱及特製金屬裝置之中;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漫 堆 積,最 後演出 在 觀 眾被 圍 起,膠 箱中之舞 者被白色 迷 霧湮沒後作結。 舞 作 名 稱《Stay/Away》以兩 個 語 意 相 反 的 英 語 字 詞 組 成: 「Stay」可解 作 留 駐、留 下,恰好 形 容此 時此 地 的 觀 眾與 演 出期間一直留在 透明膠箱內的舞者;「Away」則可解作離開 或 遠 方,描 繪出舞 者 意 欲 擺 脫 羈 絆(無 論是面對 箱中透 明 四壁,還 是 處 身多 變 的 金 屬 框 架中,抑 或 鏡像中的自身反 映),爭取自由的想像。然而當二字合在一 起,又 能 產 生 另 一意思,「Stay away」 這 組詞可以是一個叫人 遠離的警告, 也能 描述事 不關己的逃 離 狀 態,引伸出更多解讀這 支作品 的方向。

陳瑋鑫 資 深 藝 評 人 、 媒 體 及 劇場製作人,近年主要從事表演藝術研究。

年 本 地 有 不 少 新 的 表 演 藝 術 場 地 湧 現,其 中 太 古 地 產 於 鰂魚涌 太 古 坊 開設 的ArtisTree便 是其一。自 2017年遷 往 康橋大 廈 現 址後,已先後 主辦及合 辦 過不少 特 色 節目;今 年 該 場地 更 推出「ArtisTree Selects」系 列,為 場 地度身策劃演藝項目,繼月前的戲劇節「Theatre Bites」後, 緊接的「Moving Pieces」就聚焦舞蹈製作,帶來一系列本港 及歐洲藝術家的舞蹈作品與工作坊。 為今 年這個 舞 蹈 季 揭 開 序 幕 的 是本 地 藝 團 舞 合 劇 場之 全 新創作《Stay/Away》,作品共 有兩個部分:舞蹈表演及裝 置 展 覽。可惜由於 時 間上 未能 配合,故 未有機 會 獨立體 驗 場 內的裝 置 展出,不過我 就 抽 空 於八月十六日欣 賞了其中一 場週五中午演出的場次。 全長 近45分 鐘的 舞 作,由舞 合劇場 藝 術總監 何 靜茹導 演, 並與 城市當代 舞蹈團資深舞者 黃振邦共同編創。演出不設 觀 眾席,而是嘗 試 活用整 個場地 空 間,讓 觀 眾在演出期 間 自由選 擇視 點、自行選 擇 不同的距 離 與角度去感 受 表演。 當觀 眾魚貫步入劇場時,當會 看 到置 於中央的一 個大 透明 立 方 膠 箱,並 見有一女 舞 者被 困 在內;而圍 繞 在 外之 地面 上,就 放 置了多組由日本藝術家Yoko Seyama設計的動 能裝 置:一支 支 長 條 形 的金 屬 桿以 水平方 式,平置在 另一支 插 於圓座上的直桿尖,時而 靜止,時而旋 動,攪動著空間,營 造出一個移動迷宮的效果。 一眾表 情不多兼 全身黑衣的 舞者,在演出開始前 就已混在 人群當中,然 後 隨 著演出進行,就 擔起了建 構 空 間變 化 的 責任,以甚具儀式性的沉 穩 動作去移動與重 置 地上之轉 桿 裝 置,並 把 以方 框 形式平放 在地 上的金 屬條 裝 置,作 不同 方 式的 挪 移、接駁 與提 轉,幻 變成不同形 狀 的圖案及 立體 框 架形 象,與之 互 動。如 此設 計 除了持 續 改 變 空間的 結 構 之餘,也 逼使觀眾隨演出移步,展現 空間上的變化可能。 至 於 一直困於立方膠箱內的 舞者,則由始至 終 都只 是 絕 望 地 在箱內遊 移 掙 扎,箱外世界 的變 化,對 她 來 說可以 是 一 種 對 話,也可 視作 她自由思 想 的直 接呈現。即 使 如 何渴望 能 夠 逃 離現 狀,但卻 毫 無 辦 法,當中走不出來 的無 力感 彌

縱 使《Stay/Away》的 演出介 紹 內 提 到 作 品 乃「重 新 演 繹自 我發 現與存 在的 意義」和呈現「有關城市 帶 來 的幽閉 恐懼 感」,但 就個人 來 說,我對作品中對界線/限的 探索,以及 在 大 世界中的身不由己更有感 覺。好 像容 許觀 眾自主在場 內遊 走 欣 賞,但 就 透 過移 動 裝 置另 設限制;舞 者 舞 動金 屬 支 架,彷 彿以實 線 去 建 構不同虛體,一方面 好 像在 主 動 改 變 空 間,但 其 實 卻 逃 不出 框 框。到 尾 聲 階 段,膠 箱 之中 的 舞 者 湮 沒在白色 濃 霧 中,在 這個 紛 亂 的夏 秋 之 間,就 更 讓 香港人多了一分聯想。 舞者扭動著立方體;照片由ArtisTree提供


39

覆舟亦能載舟— 淺評《小龍三次方》 《小龍三次方》| 編舞:黃狄文 | 聯合編舞:黃振邦、林詠茵 | 評論場次:2019年8月16日 19:30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在富電影感的場景中小舞者與小龍對舞;編舞:黃狄文; 聯合編舞:黃振邦、林詠茵;攝:Mark Lam

程天朗 跨 界 別 寫 作 人 , 中 學 時 代 起 於 本 地 多 份 報 章 刊 物 發 表 小 說 、 新 詩、 散 文 及 藝 評 。 現 為 自 由身舞台工作者。

眾舞者在巨型李小龍人形紙板下舞動;編舞:黃狄文; 聯合編舞:黃振邦、林詠茵;攝:Mark Lam

面,近 台口觀 眾 席 的則 是 主 角跟電 影 投 資 者周旋,這 樣 的 處理令畫面豐富有層次。

小 龍 是 享 譽 國 際 的 功 夫 明 星,然 而 其 截 拳 道 哲 學 思 維 —「Be Water」,同 為 後 世 津 津 樂 道。武 學 如 處 世,若 能 如 水 無 形,順 勢 而 流,剛 柔 並 濟,就 能 無 招 勝 有招 !

演 出 另 一可 觀 之 處 是 以 錄 像 投 影 代 替 布 景,在 一 場 滿 載 熱 鬧 歡 樂 的大學 舞 會,錄 像 的 功 能 發 揮得 淋 漓 盡 致,瞬息 萬 變的萬 花筒圖案富 有六十年代風情,輕快的「Cha Cha」 (恰 恰 舞)舞 步 令人 振 奮,最 教 人 讚 嘆 的是 舞 者 跳 入位 於 台左 台 右 兩 側 屏 幕 後,即 化 身 成「畫 中人」熱 舞,繼 而 以 真身與自己 的影像合 舞,論 氣 氛 此 段可 說 是 全劇 的高潮, 現 實 中 李 小 龍 是「Cha Cha」舞 王,也 暗 喻 了 舞 武 同 源。

《 小 龍 三 次 方 》有 三 個 面 向:李 小 龍 生 前 四 部 半 電 影 創 作 的 經 典 場 景、武 術 標 誌 如「 雙 節 棍 」、「 黃 色 運 動 裝 」、「 李 三 腳」及 截 拳 道「Be Water」的 意 象。 整 個 演 出 基 本 上 線 性 發 展,以 李 小 龍 的 生 命 歷 程 為 經,上 述 三 個 面 向 為 緯 , 多 面 向 穿 插 , 舞 者 以 當 代 舞 結 合 武 術 的 動 作,織 就 出 一 片 彩 色 絢 爛 的 世 界。

另 一 深 刻 的 場 景 是 小 龍 與 蓮 達「邂 逅」,全 台 清 空 燈 暗, 只 餘下一屏於 台左 深 處,只 見 雪 花 紛 飛,本 來 錯身 而過 的 兩人對望,繼而共舞,有別於一 般有主次的雙人舞,男女二 人平起平坐卻不失纏綿。

舞劇以李 小龍 生前 數部為人 熟 悉的電 影串連,不按上映時 序,主 題 先行,前半部 繽 紛歡 樂,節奏 明快,行 雲 流 水。隨 著 巨 型 李 小 龍 人 形 紙 板從 天 而 降片 場,匆 匆 帶 過 小 龍 的 童 星 生涯,同步以「蒙太奇」(Montage)的形式帶出受 人 欺 凌 的 小 小 龍 及 備 受 影 迷 追 捧 的 少 年 明 星,最 後 兩 人 以 短 棍相 接,頗有互相 砥礪之 意。這種 富電 影 感的 場 景調度 在 「青 蜂 俠」之 後 也 同 樣 出 現,舞 台 深 處 進 行 的 是 電 影 場

數 段 電 影 經 典 場 景 重 溫 配 合 情 節 主 題,雪景 雙 人 舞 後 是 《龍爭虎 鬥》的 鏡 陣,舞 者 消失 於 舞 台 鏡 陣後在 屏幕上出 現 大 特寫,可惜 卻 有「穿 崩」的 情 況 破 壞 了本 來 緊 張 不安 的 氣 氛。《精武 門》以一 敵十展 現了《過江 猛 龍》不是「東 亞 病夫」的氣勢,終章 壓軸是《死亡 遊 戲》,數十 個小龍手 持 雙 節棍 於靈 堂,小 孩 衝出 把 大 人 踢 倒,更 有 死 而後 生 的 意 味。編 舞 聰 明 地 只 萃 取 了 李 小 龍 人 生 當 中 一 些 重 要 原 素,重 新 編 配,以環 式 結 構 演出,喪 禮 開始,死亡告 終。觀 眾 隨 著「笙 歌」走 進 另 一 個 平 行 時 空,劇 終之 時 吹奏 笙管 的 音 樂 人再度 登場,為 舞 劇 劃 下休止符,也 呼應 了李 小 龍 遺作《死亡 遊 戲》本 來 的旨 意「人 生 就 是 一 個 等 待 死亡 的 過程」1。 水 能 覆 舟,亦 能 載 舟;「Be Water」的 宗 旨 是 脫 離 框 架, 《小龍 三次 方》既 是 合 家 歡 舞 劇,演出內容 與 表 達 形式也 不能 過 於 跳 脫 難 懂;因 此 也 離 不 開 敘事為 本位,留白不多 就 少了詩 意。此 外,合 家 歡 舞 劇 少不 了專業 舞 者與 少 年 小 孩 同台 演出,某 些小 舞 者 的 演出更 是 焦 點 之一,小女孩 穿 上西裝吸 大 雪茄當 電 影大亨的場面就 很惹笑。然而武術架 式融 入大 型群 舞 當中,造 就 壯觀 氣勢相應需要較 長時間, 《死亡 遊 戲》本 來 甚 具創 意,編 舞 以不同腳 法 的 舞 步取代 了電影的「過關斬將」,雖然音 樂變 化能交待陣法變換,亦 以獨 舞 群 舞 梅 花間竹的形式呈現,唯本來電 影中單打獨鬥 的 痛 快 卻 蕩然 無 存。《小龍 三次 方》是 一次有創 意 的 大 膽 挑戰,若部分場口可以稍加剪裁,全劇節奏將更緊湊可觀。

小龍與蓮達「邂逅」的雙人舞;編舞:黃狄文; 聯合編舞:黃振邦、林詠茵;攝:Mark Lam

1

傳聞電 影本來 的結局 是 主角挑 戰重 重關卡後 找到的 寶盒內只 藏了寫上 此話 的 字條。

O C T / N OV 1 9




“ 我們唯一信賴的地板就是 Harlequin Cascade” 在過去的23年裡,大河之舞(Riverdance)在遍布6大洲的47個國家的515個場館舉辦了超過11,500場演出, 因此我們的地板能夠承受我們巡演時間表的嚴格要求是至關重要的。 在大河之舞做了18年的領舞者,現在擔任副總監兼品牌經理,我學會了解質量的重要性。 對於大河之舞的 所有舞者來說,地板的質量對於確保我們能夠在最佳水平上進行排練和演出至關重要。 要做到這一點同時 保持無傷害,我們必須對我們跳舞的表面有絕對的信任。 Harlequin是值得信任的品牌,憑藉這種信任,我們有信心一晚又一晚地提供世界級的表演。

Padraic Moyles 副總監 大河之舞

+852 254 11 666 hksales@harlequinfloors.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