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這麼近,卻常被人們視為那麼遠。這些年,除了地震之外,極端天氣總是來得又急又嚇人,酷暑、暴雨、低溫又破紀錄,已成氣象員的口頭禪。一旦面對氣候災變不懂預防又若無其事,人們的生活處境只會更加脆弱。但對站在最前線、要有水有食有能源好照顧家庭的女人來說,災難的無情我們最敏感。主婦聯盟的婆媽,從生活中感受危機的深刻,儘管大論述或科技爭議這些知識資訊都還在摸索,但去年 3 月起就開始籌想,如何以草根合作運動來推動公民發電與能源民主。2015 年 11 月,我們一組人到日本數個能源合作組織拜訪,12 月,另一組人飛往巴黎參加氣候峰會。在國際氣候政治場合中,我們領受不再逃避的承諾——終結化石燃料時代,全球各國都必須訂出減碳的貢獻,不讓大地之母浩劫不止;在核災後的日本見與學——都會中的生活者,如何為能源自主權行動,讓能源不只是科技,轉而鑲嵌在社會社區生活中,並與發綠電的鄉鎮在經濟、文化與情感相連結。另一方面,中部姐妹們這一年來積極對抗霾害的學習和行動,更讓我們明白到台灣唯有走向「無煤家園」才能永續解決中南部的空污問題。無論是菜鳥慢飛或是從零開始,這些學習經驗,就在這一期會訊中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