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春季 善報

Page 1

帶你到淨土:明就仁波切「彌陀天法」開示

春季號

2 0 1 1

給你一張「成佛的藍圖」

2011 春

法王

噶瑪巴《菩提道燈論》課程重新聽校全紀錄

給你一張 成佛的藍圖 (上) 創古仁波切/開示 離苦得樂,請你這樣做! 預約一個更美好的人生(下) 創古仁波切/開示 堪布 堪布 卡塔仁波切/開示 菩提心,修行的北極星 修道的忠告(下) (下)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六之五)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釋論 明光心與佛性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中) 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心靈朋友 揭開聲音的魔術

無所緣止,讓心無焦點地鬆鬆安住 帶你到淨土.(系列之一) 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彌陀天法」閉關法會教授

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確戒仁波切/開示 確戒仁波切/開示 身心分離時,為何要超薦? 撕下標籤,讓心淨呼吸!(三之三) (上) 慈囊仁波切/開示 慈囊仁波切/開示 積聚資糧,成為有福氣的人 阿,勝慧到彼岸!(五之二)


詩懷九百年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您就像雪山峰頂湧出的清泉 從凌駕一切高高的國度 以從容之勢,與自生的殷切之情 降下一滴滴聖潔純淨的甘露 穿越百千年月之巍峨高山和遼闊原野 深深注入我們希望的心田 歷經多生多世,您懷抱著切切的心願 從幽微之處,賜予和煦溫暖和滋養 我們心中良善的青嫩幼苗 從此枝葉繁茂、果實累累 曾經久旱枯焦的大地,迸現勃勃生氣、鬱鬱蒼蒼 當雪獅於銀白山巔發出隆隆獅吼 瞬即震起漫天雪花,遍降十方 源自一一一零年 您的威名,猶如雄獅吼天震懾宇寰 放射出恆久不變的威光和無與倫比的加被 日以繼夜,九百年來 它已使具信之心簌簌顫動,驚醒我們無明的愚昧迷夢 平息擾動我們心海的妄念濤浪 因為有您,我們才有勇氣面對輪迴汪洋的猙獰面目 因為有您,我們才明瞭這樣的苦痛也能有終盡之日 曾經充滿生與死的高聲號哭,這個世界,現已寧靜安詳 您的行誼,就像這片湛藍如您輝煌寶冠的無垠虛空 您的寬宏悲心,如同無邊的風輪 在這個娑婆世界恆時運轉、永不停息 啊,噶瑪巴,行佛事業者 我,就是您的一切;而您,就是我的一切 (中譯:施心慧)


一切磨難, 都是正法的莊嚴 我們不忍說這是「法難月」,但它是! 因為我們尊聖的 噶瑪巴,一度竟被誣指為中國間諜,這 對「為法走天涯」冒死出西藏的法王,真是難以言喻的傷

給你一張成佛的藍圖 ──《菩提道燈論》釋論/法王 噶瑪巴

4.讓慈悲像氧氣,充滿著地球! 20.一切佛教法,都是解脫法 35.皈依佛,看穿「顯相的大騙子」! 49.思維眾生如母,生起難忍大悲

仁波切開示

2011年初,對噶舉傳承,是刻骨銘心的一個季節。

目錄

主題故事

〈編輯室報告〉

60.創古仁波切/開示

預約一個更美好的人生/下

66.堪布 卡塔仁波切/開示 修道的忠告/下 69.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釋論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六之五

心。烏雲會暫時遮障陽光,卻不能損傷太陽光明的本質;世 間的貪嗔癡如客塵,會帶來暫時的紛擾,卻不能沾染聖者清

73.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甦醒吧! 心中的蓮師」第六堂課

淨的心。塵起塵落,而今這個國際動見觀瞻的紛擾事件,已 暫告平息,印度司法還法王清白,弟子們的心從糾成一團,

揭開聲音的魔術

終於能放鬆微笑了。

81.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帶你到淨土 ──「彌陀天法」閉關法會教授.

在等待「烏雲散盡見青天」的漫長時刻,我們都祈願:讓

系列之一

一切,回歸佛法!我們都了解:這一切磨難,都將成為正法

88.確戒仁波切/開示

的莊嚴;唯有不斷的祈願,和真正的實修,才是面對「法難

撕下標籤,讓心淨呼吸!/

月」最如法的態度。所以,讓我們深刻記得這一刻,把它放

三之三

進自己的修行裡,學習法王,任何境地,永遠記得慈悲,永

法訊

遠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包括傷害我們的。

92.堪布 慈囊仁波切/開示 阿,勝慧到彼岸!/五之二 65.善報書摘

憶持這樣的心願,我們重新聽打法王 噶瑪巴去年底在聖

創古仁波切/直指法身

地菩提迦耶的開示《菩提道燈論》釋論,並請堪布丹傑重新

98.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報導/

關注女眾僧眾的健康

審訂,遇有疑難,直接請示法王。現在我們將這份全新開示 紀錄供養您,法的親近,才能與噶瑪巴的心真正的親近,讓

99.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報導/

搶救糖尿病僧眾

我們好好聞思修,以實修回報上師恩。

2011年善報春季號

至於善報主力「仁波切開示」部分,本期有重量級新作

發 行 人/孫春華 發 行 所/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到,5月即將進入三年閉關的明就仁波切,開始為大家系列 開示「彌陀天法」,禪修大師主講的彌陀法門一樣直接帶我 們從心切入,因為這是抵達淨土最近的一條路!

長/妙融法師

總 編 輯/黃靖雅 文字編輯/初惠誠 美術編輯/施心華 校對印務╱黃志成 地

址/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之1號

電話/02-2269-6059 傳 真/02-2269-4013 網

「善報」總編輯 黃靖雅 合十

址/http://www.hwayue.org.tw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郵政劃撥帳號/18268431 戶

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九八六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五七七八號 執照登記雜誌交寄

1


2


法王 噶瑪巴《菩提道燈論》課程重新聽校全紀錄(上)

給你一張

成佛的藍圖 佛陀為了利益不同根器的弟子,宣說不同教法, 所以就有了八萬四千法,每一條都通向解脫── 問題是,適合我們的是哪一條? 為了選擇適合自己的菩提道,我們要有一張「成佛的藍圖」,讓自己「見樹又見林」。 這一條自利利他的修行路,如果你已經「上路」了, 更需要一盞指路明燈,讓自己對究竟解脫有全面觀照。 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就是這張「成佛藍圖」,菩提道上的指路明燈。 「燈論」中,將佛陀所有的教法都濃縮在內,三藏十二部的大小乘法要,都包含其中, 從最初的「皈依發菩提心」到最後的「智慧方便雙運」, 幫助我們全面了解佛陀法教的內容。 去年底,在聖地菩提迦耶舉行的《菩提道燈論》課程, 阿底峽尊者的根本頌,加上法王 噶瑪巴的釋論, 兩大殊勝合一,金剛語加持威力不可思議,這是兩位聖者給我們的「成佛藍圖」, 我們請法友全部重新聽打課程紀錄,加上堪布丹傑請示法王重新校譯, 值得我們好好聞思修,直至菩提,信受奉行。

3


一念捨棄眾生,就破了菩薩戒,哪怕只是一個眾生。

年冬季〈喜瑪拉雅課程〉 《 ○ ‧菩提道燈論》第一堂課

讓慈悲像氧氣,充滿著地球!

法王二 一 ○

門,創立了達波噶舉傳承。大 原著:阿底峽尊者

師如黃金般的心子──康巴三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

士當中的一位,即是第一世大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上午9:00~11:00

杜松虔巴誕生在今甘孜縣生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旁

康區哲謝地方。十六歲出家,

跟隨阿底峽尊者的親傳弟子

祈願法會舞台

藏譯中、審定:堪布丹傑

──玉確旺等多位大師,聽聞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諸多噶當派口訣。十九歲時前 往衛藏地區。二十歲時,親近

前言

堆龍甲瑪瓦大師和洽巴確吉森 格大師,學習「自續派東方三

在往年的祈願法會期間,我 們都會舉辦課程。最早,當我 們還住在大乘旅館的時候,地 下室有一個還算寬敞的空間, 主要針對外國法友的課程,在 那邊舉行。之後學員愈來愈 多,原有的場地不敷使用,我 們陸續改換到雪謙寺的大殿, 和台灣佛寺的大殿舉行課程。 沒有多久,這兩個地方也不 敷使用,所以又換到怙主明就 仁波切的德噶寺大殿舉行課 程。這一次,在座的僧眾和在 家法友如大海一般眾多,於是 換到了這個更寬敞的祈願舞 台。 這次課程主題是阿底峽尊者 所撰寫的《菩提道燈論》。選 擇這部論典的原因有幾個,其 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岡波巴大 師開始依止的就是噶當派傳 承,修持噶當派的教法,並且 成為了該派的善知識。 之後,大師跟隨密勒日巴尊 者,得授實修加持的傳承;如 同兩大河川的匯流一般,岡波 巴大師兼修噶當派和大手印法

4

寶法王杜松虔巴。

師」的論典和「因明七論」。 之後在大覺者夏惹瓦大師和他 的弟子達篤瑪二人跟前,聽聞 與實修噶當派法教七年。 三十歲時,前往親近岡波巴 大師。岡波巴大師說:「我最 開始是這樣修持的,你也應該 如是修持。」因而傳授了「道 次第」法門。之後,次第地將 耳傳的口訣,傳授給第一世大 寶法王,法王噶瑪巴也因此而 成為兼修噶當派與大手印法門 的行者。 雪域西藏的達波噶舉派,首 創兼修噶當與大手印法門的傳 承。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也 以修持噶當派的道次第為主, 並且廣學當時西藏所能學到的 各種法門,尤其是馬爾巴傳承 的密集金剛等等續典和大手印 法,進而開創了「甘丹噶舉」 的傳承。以上是對於兼修噶當 與大手印法門的兩個傳承的簡 略介紹。 噶瑪巴杜松虔巴誕生於1110 年,到今年2010年,剛好是 九百年整。適逢如此難得時


節,正應該來講佛陀正法的醍 醐──《菩提道燈論》。我自 己並不是很精通這部論典,但 是為了不要讓噶當與大手印的 合修傳承失傳,希望藉此論典 的講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 用,鼓勵眾人修持與弘揚這個 傳承。 如果我講解的內容,有任何 的錯誤或矛盾,先祈求各位的 寬恕。希望不要因為我個人的 疏失,而使各位心生煩惱。有 時我可能會說錯,但是心上, 我總是盡力做到如法,因此, 請各位不要心生煩惱。如果有 任何利益或者善的部分,也希 望各位能夠好好深思法教,並 且和朋友分享這份法喜。 這次主要說法的對象是喜馬 拉雅地區的在家眾!希望大家 能夠了解這一點!

「人身難得」偈, 一天要念五遍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 中說: 暇滿人身極難得, 既得能辦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 後世怎得此圓滿。 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具備暇 滿條件的難得人身,這是非常 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僅僅是知 道還不夠,應該更深刻地體 會、思維:「我現在得到了難 得人身,未來再次得到是很困 難的。」經典中說,可以透過 因、比喻和數量等等各個方 面,來思維難得的道理。 5


難得,這是我們必須認知的。 缺乏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就是 在浪費人生。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 得此圓滿。」我們不應該把這 難得的人身,白白用在得到今 生各種短暫的快樂。什麼叫短 暫的快樂?就是衣食、名聲等 等。我們應該努力幫助自他得 到究竟快樂,這才是難得人身 真正該做的事情;不要入寶山 卻空手而回。如果虛擲人生, 以後想要再次得到,會是非常 ▲圖為第一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杜松虔巴大師的蠟像。

困難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明辨善惡、懂得

許多外國弟子無法理解人身

的人,是一個有膽識的勇者。

取捨的智慧;我們知道什麼是

難得,他們問我:「世界上的

我曾經看過一張照片,在外國

善,什麼是惡,什麼對自己有

人不是愈來愈多嗎?許多地方

有一個地方,他們有一種傳

利,什麼對自己有害。我們雖

甚至人滿為患。」其實, 去思

統,就是會用鐵鉤等器具殺害

然有這種明辨善惡的本能,但

維世界上人口多少,對自己並

海豚,血把整個海灣都染紅

是卻將它用在自私自利的事情

沒有什麼幫助,這個思維是要

了,他們認為能夠殺愈多海豚

上。情況好一點的,會多照顧

用在自己的身上,幫助自己珍

的人,就是勇士;這樣的畫面

一點自己的親人或朋友,但也

惜人生。

真是讓人傷心難過,我們應對

僅此而已。很多時候,就是因

這樣的愚癡行為生起慈悲心。

為我們的過度自私,傷害了很

因為要得到暇滿難得人身的 果報,需要具備很多功德的善

(此時陽光照在法座上的法

多生命。例如吃葷的人,有多

因,和持守清淨的戒律等等條

王身上,法王開玩笑說,我設

少魚、雞、牛、豬等等生命,

件。有時想想,要能夠持守一

計舞台只想到大家別曬太陽,

為了我們的口腹之欲,而受到

條戒,都很困難了,更不用說

倒忘了自己,再曬下去就會像

傷害、宰殺。

圓滿持守能夠投生為暇滿人身

比哈爾省的人一樣黑了。)

我們擁有這樣的智慧,卻沒

的戒律,因此,自己具備了這

所以,到底具有怎麼樣的能

有用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面,

樣的善因,得到了人身,是很

力,才能稱為「有能力者」

對於其他生命的苦樂,我們總

不容易的。

(大丈夫)呢?意思是,能夠

是漠不關心,從未好好思維:

「既得能辦人生利。」這裡

善用難得人身,而得到人天果

「什麼對眾生有益?什麼會傷

的士夫,意思是好漢。這是一

報,或者二乘自利的果位,不

害眾生?」只是眼睜睜地看著

個讚嘆的詞語,例如稱讚一個

僅如此,甚至能夠成就圓滿的

眾生受苦痛而已──我們的心

人是大丈夫。梵文的士夫稱為

佛果;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

自私而且封閉。

「布汝須」,意思是「有能力

勇士、大丈夫、士夫。這樣的

如果把心擴大,不只為自

者」。

大丈夫,無論做任何事情,都

己,也不僅為了自己的家人;

能夠得到成就;這種人身極為

但如果一開始就說「利益盡虛

平時我們會認為一個有能力 6


空、遍法界的眾生」可能又太

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們得到了難得的人身之

空泛。我們應該就從週遭實際

產生?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

後,要如何讓它有意義?就像

發生的事情去思維,看看有什

己身為人的責任是什麼?

之前提到過,名聲或錢財,不

麼傷害是可以預防的。如此, 取捨的智慧才算有作用、有意 義。

從思維人身難得開始 我們應該盡量成為一個能夠

不然,如果將難得的人身用

負責任的人。就像之前所說,

在自私自利的事情上,那麼,

為什麼最開始要思維「轉心四

還不如不要擁有這樣的人身來

思維」,其中又要從思維人身

得好。從某些角度來說,人有

難得開始?首先佛教沒有一開

時候還真可怕,我們認為獅、

始就要你信仰三寶,而是要你

虎、熊等動物很可怕,但事實

了解身為人的珍貴和能力,進

上,人類比他們可怕上萬倍

而了解我們和其他生命的共存

──世界上各種戰爭的武器,

關係。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

並非獅子老虎製造,而是人類

己是在行善、修行,但是總覺

所製造。同樣地,世界各地的

得好像沒什麼進展,為什麼會

戰爭,或者各種的疾病,各種

這樣?

四大不調的災難,是誰造成?

過去祖師說,這就是因為沒

大部分也是因為我們人類的活

有對:「暇滿人身極難得,既

動所造成的。

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

人類如果錯用自己的智慧,

辦,後世怎得此圓滿。」人身

將對整個地球,和地球上每一

難得的道理好好思維的結果。

個生命,造成很大的傷害。所

所以,至少每天應該念誦這個

以我們應該靜下來想想,身為

偈文一百次。不只念誦文字而

人的責任是什麼?

已,更應該好好思維分析這個

我們被稱為佛弟子,也被稱

此,我們至少要用這個人身, 成就來世人天的果報。透過行

道理。之後再去次第學習利益

為大乘、密乘或者某某教派的

一切眾生的方法,這樣你才

行者,但是光有稱謂是不夠

能夠成為一個圓滿自利、利

的,不僅如此,僅僅是對三

他的大丈夫。

寶、佛教有些信仰,也還是不

會讓你的人身變得有意義。因

如果連基礎的思維都沒

夠的,這是我個人的經驗,為

有,要想馬上成就金剛

什麼這麼說?因為僅僅是這

持的果位是不可能的;

樣,你其實沒有多大的改變。

連一個善人都做不到,怎

看看現在的佛教徒,其實跟

麼可能成佛?所以我們一定要

非佛教徒沒什麼差別。同樣大

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善人。在善

乘佛教徒和非大乘佛教徒,好

良的基礎上修持佛法,才有可

像也看不出哪裡不同了。剩下

能成就其他法門;如果不具備

的只是各種不同的虛名,而不

好的人品,修再多的佛法,有

具備任何實質,這樣只是空過

時只會讓你變得更奇怪。 7


善,才能投生到善道;要有善

知道「道次第」。沒有道次

因,才可能有善果。

第,你會不知道如何修持。每

佛法當中的善因,主要是指

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我們的根

十善,而十善主要在於我們的

器、能力、心力都有差別,所

動機必須是善因。例如第一個

以,我們必須按部就班地改變

不殺生,主要指的是不要有殺

自心,不可能一蹴可及。

生的動機,所以什麼稱為善?

現在很多修行人,沒有具備

就是改變我們的心,我們要讓

道次第的基礎,就想直接開始

自心變得寂靜、調柔,不再讓

學習密乘。剛開始好像還蠻新

煩惱作主。做得到這樣,就是

鮮,對於密法也蠻有信心,但

向善。外在的裝模作樣、花言

是慢慢的各種問題就會浮現。

巧語,並不是真正的善。這是

所以,我們應該要從基礎做

為什麼十善都會強調動機,它

起,依照道次第,按部就班地

指的是心態的轉變。

修持。密乘有很多儀軌,還有

法的意思是改變、整治。我

禮拜、繞塔、念咒、課誦等等

們要如何調整自己的心?你需

的修持方法,這些當然都是佛

要工具,工具就是佛法。佛法

法,但是如果沒有道次第做為

在藏文叫做「卻」,「卻」的

基礎,會只是隨聲附和、做做

意思就是調治、調整。想要修

樣子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佛

持佛法,調整自己,就必須要

法修持。

8

正文 這一次,我在這裡要給予 「菩提道次第」的教學,「菩 提道次第」是三世一切諸佛共 同唯一行持的大道,是龍樹和 無著兩位大乘師的軌則,是證 得遍知解脫聖者的傳規,是阿 底峽尊者和藏地祖師心意的精 髓。

欲對「燈論」生信心, 先了知兩種殊勝 按照超戒寺的智者們的傳 統,首先是講解作者的傳記, 藉此表示法源清淨的殊勝。接 著要講解法的殊勝,藉此表示 此論的意義殊勝。第三會講解 如何藉由兩種殊勝的理解而生 起信心。


一.作者殊勝

般。」當時西藏的密法興盛,

勝。就像先前所提到,阿底峽

首先講解的是這部論的作者

但是很多人都錯誤地修持,因

尊者是一位心量開闊,沒有偏

的殊勝。此論的作者是阿底峽

此亂象頻生;顯乘修持方面來

私的聖者。所以當時尊者在超

尊者,尊者出生於印度邦嘎喇

說,也只剩下一些過去祖師的

戒寺──圓滿具備了佛教根本

地區,應該是現今的加爾各達

零星筆記,學修的傳統都已敗

四部的寺院──受到寺中各部

附近,尊者出生於當地的薩霍

壞,可以說一切顯密的修持都

所有僧眾,共同地愛戴與讚

爾王室。尊者圓滿學習三藏典

已式微。因此當時的藏王──

嘆。尊者到達西藏之後,也對

籍,並且生起殊勝的證悟。

菩提光王,以過人的膽識,至

仲敦巴大師說:「我是大眾部

誠邀請尊者入藏,重新恢復了

的僧人,你是說一切有部的僧

佛教。

人,另外還有犢子部和上座

他的事業當中最特殊的,也 是對於我們最有恩的,就是尊

部,我想應該在藏地,建立起

者來到西藏,傳播甚深和廣大

所以,印度的班智達們對藏

的佛法,使佛教在西藏得以興

地有很大的恩德,尤其是阿底

盛。尤其,傳下了這部《菩提

峽尊者,對於藏傳佛教的興

但是當時有很多不同的看

道燈論》,讓佛陀正法傳承得

盛,更有著無可言說的大恩。

法。原因是大眾部的戒法當中

以延續。如今我們能夠在這裏

就像之前提到的,噶舉整體,

提到,如果犯了四根本戒,可

講說、聽聞這部經典,都是阿

尤其是達波噶舉當中的實修噶

以從其他部派重新領受。但有

底峽尊者的恩德。

瑪噶舉派的學人,都應該發自

鑑於當時的西藏,在修持上非

內心地感恩尊者。

常的混亂,許多密法也遭到濫

二.法的殊勝

用濫修,因此,不應該在這種

班智達那措大譯師在《八十 讚頌文》中說:「如果尊者 不到西藏,藏民將如盲人一

接著談到第二個:法的殊

四部圓滿的僧團。」

時刻,引進大眾部的戒法。也 9


有人認為,同時建立四部僧團

為尊者自己對於《燈論》所寫

的話,會造成紛爭。

的自注,至今仍舊存在著許多

面對各方的說法,尊者的態

爭論,有的人說《難處釋》是

度都是「道括四方」。這句話

尊者所寫,例如噶當經典派的

的意思是:雖然有三藏十二部

善知識──夏惹瓦曾經援引

經、四部續典的分別,但是這

「自注」的內容,論述兩大傳

一切都是佛法,因此應該平

承的菩提心戒無有違背,所以

等、無有偏私地去修持。這些

許多著名的噶當派大師,承認

在尊者的傳記當中都有清楚的

有此自注;然而宗喀巴大師則

記載。

認為,尊者曾經在透領寺撰寫

我們看到阿底峽尊者的心, 總是以整體佛教為重,同時平

過燈論的自注,但是後人在其 中又添加了很多內容。

等地結合不同的教派和傳承。

無論如何,《燈論》是一部

尊者將他對於佛教的通曉,撰

圓滿闡述三種士夫道次第的典

寫成此部道次第。同時,尊者

籍。所有顯密、大小乘的內容

也彙整龍樹中觀和無著唯識這

全都融攝其中,它的文字不

兩大傳承各自菩提心戒的戒法

多,但是內容卻包含了一切佛

和學處,成為一套完整的菩提

典的內容。對於一個初學者來

心法門。尊者融合開闊的思

講,你也不需要閱讀太多經

想,遍及他的所有著作。

典,僅僅是學習這一部論典,

《菩提道燈論難處釋》是否

10

也就足夠了。

聞法方式和說法方式 接著談到的是如何透過對於 兩種殊勝的理解,而生起信 心。其中提到了聞法的方式和 說法的方式。

如何聽聞才如法? 傳統上有所謂的「斷器三 過」: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 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 器之過。意思是,聞法時我們 不要成為這樣三種人: 覆器:聞法者要避免不專心 (如同一個倒置的容器)、漏 器:不憶持(如同一個漏底的 容器)、毒器:夾雜煩惱(如 同一個有毒的容器)。同時要 具備三種想法:

一.覆器: 說法者如同醫師,佛法如同


醫藥,自己則如同病人。總

因此如果能夠正確理解這些

平時,跟大家分享的時候,

之,說法不是為了打發時間,

內容,並且實際修持,就算說

我會講解自己所能理解的,並

也不是無論講者或聽者有沒有

法者有問題,但聽法者無誤的

且是一些實際能夠修持的方

心,都得舉辦的傳統,如果是

話,也還是可以的。就像俗語

法。如果太多超出我能力範圍

這樣的話,聽者和講者都有過

說:「凡夫口中出箴言」一

的、自己做不到的內容時,我

患。

樣,就算是凡夫,偶爾也會說

覺得並沒有意義。

二.漏器:

出一些有道理的話。請大家謹

聽法者要有強烈的想要求法 的動機,就像是一個口乾舌燥 的人,快要取得水源一樣,他

記在心。

如何說法才如法?

什麼是佛教?過去的祖師告 訴我們:「佛教就是了解到佛 教的典籍,不是用來做學問或 辯論的,所有的典籍,都是幫

會瞪大眼睛、張開大嘴,準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方

助我們實修。」一切的典籍,

喝水。聽法者不能像吃飽撐

式,我自己的心態是,希望能

都是用來降服自心,我們應該

著,然後還很不甘願地再吃再

夠利益到每一個人的心,這是

如此去實踐。就算只是學到一

喝,如果聽法變成這樣的話,

最主要的。我不想示現成一個

個法門,你都應該將它用來降

那就很奇怪了。但是很多人的

很有學問的人,好像格西一

伏自心;你可能只有機會聽到

心態的確如此,他們心中想:

樣,能夠條理分明,旁徵博

一座法、一堂課,但是你也要

「自己佛法也懂不少,經典也

引。首先我也沒什麼學問,同

讓這堂課變成是你降伏自心的

讀很多,修行也不錯。其實,

時我也懷疑這樣的說法方式,

方法。

我不需要來聽法的,但是不去

是否真正能夠利益到大家?

所以,重點不是內容如何?

又怪怪的。」然後,勉強自己

竹巴袞列大師曾說:「沒學

而是聞法之後,有沒有用在自

坐在聽法席,心中對講法者卻

問,卻喜歡引經據典。」這句

己的心上,這是最重要的。

一點恭敬也沒有,對說法的內

話是說,你對於浩瀚的佛經沒

與其去想:「這個人說的真

容也毫無興趣。這就好像勉強

什麼理解,也沒有閱覽過,但

無聊,都是些沒什麼用處的

餵食一個我慢驕傲過盛的胖子

是卻背下很多經典文句,例

話。」還不如自己好好善加思

一樣,是很奇怪的。

如《入菩薩行論》、《入中

維,反省自己有沒有實踐道次

論》、《大乘莊嚴經論》裡怎

第,這是更好的。總之,現在

麼說等等;現在時常看到一些

我們的身體已經坐在聽法席上

節錄佛經的小冊子,好像變得

了,我們就不應該散亂,而應

你不再需要去看整部經,只要

該專心聞法。

三.毒器: 多竹千仁波切曾說:「縱然 說者充滿罪過,修持其意無有 錯謬。」意思是,縱使一位說 法者他被煩惱牽引,身口意被 罪過染污,而且他不甚了解經 典的涵意,也不具備任何的實 修。雖然他具備這麼多罪過, 但是透過他的口所講述的內 容,是佛陀所說的正法,也是 過去祖師大德的教言,他可能 只是口上唸唸,這些內容卻是 正確無誤的。

看這些輯要就好。不去閱讀祖

此論的講述,開始先是總

師辛苦撰寫的典籍,只看那些

說,之後是別說,今天早上先

名句輯要,這會養成不好的習

說總說。

慣。

從聲聞乘的角度來說,教主

總之,我自己也沒什麼時間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是以百

從頭到尾閱覽整部典籍,也沒

劫的時間積聚資糧,但是以大

試著那麼去做,所以我也沒法

乘來說,佛陀是歷經三大阿僧

旁徵博引,我會跟大家分享

祇劫的時間,才圓滿積聚了資

的,只是一些自己覺得受用

糧。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兩

的、有感覺的內容。

千五百年前誕生於印度,之後 11


在聖地菩提迦耶示現成道,為

會去追求。因此,無論是噶

室是在哪裏?就是輪迴,他就

眾生開示能夠得到人天善果和

舉、寧瑪、格魯、薩迦,或者

在輪迴裏面辦公呢!

究竟佛果的正法。

是苯波、覺囊等等教派的宗

所以,佛陀從最開始的發

義,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知

心,中間過程的積聚資糧,一

識。

直到最後的成佛,這一切都是

佛陀從開始,中間的過程, 一直到最後,沒有任何作為不 是為了利益眾生;佛陀最開始

尤其現在這個時候,我們身

為了眾生。由於沒有任何一

的發菩提心,就是為了眾生而

負延續和教育藏族人民的關鍵

刻,不是為了眾生,所以最後

發。

時刻,如果把雪域西藏珍貴的

當他成佛之後,他所開示的佛

文化和法教,當成餵食牛羊的

法,也都是幫助眾生的。佛陀

雜草一般來捨棄的話,實在是

沒有刻意想要利益眾生,但是

很糟糕的一件事情,這其實就

因為他的菩提心和願力,一切

是在障礙遍知佛果的證得。

自然而然地就是在利生;由於

佛法無深淺, 人心才有深淺 講到這裡,我想說一下現在 的一個現象。我們都會學習四 部的宗義,也就是有部、經 部、唯識、中觀的義理,我們

看見眾生苦, 如見鍋中燒,剎那不能忍

過去的大悲願力,所以,就算 沒有想要利益眾生的分別念, 但是一切作為自然就會利益眾

會說「跨越宗義的大海」,所

佛陀為什麼要花三大阿僧祇

以在佛學院裏面,僧人都要廣

劫積聚資糧?目的也是為了要

對於眾生的利益有二種,一

學各部宗派,同時也要學習外

幫助盡虛空一切眾生。如果是

種是暫時的,一種是究竟的。

道的宗義,就算無法透徹了

緣覺或阿羅漢的二乘行人,不

在《寶雲經》等佛經中提到:

解,至少也要對於佛教論典當

需要像佛菩薩一樣花那麼長的

「為了只想到今生短暫利益的

中提到的外道宗義,有所了

時間,經典說只需要三生的時

眾生,菩薩也會幫助他,告訴

解。

間;同樣地,最後佛陀成就佛

他得到今生利益的方法。」所

道,也是為了眾生。

以菩薩的心真的很開闊,他是

現在這些外道是否還如此講

生。

解他們各自的教義,我們不得

噶當派祖師說:「我們凡夫

無我的。菩薩會幫助只想到自

而知。總之,經典怎麼說,我

的輪迴是暫時的輪迴,是小小

己今生得到利益的眾生,那更

們就怎麼學習:學習外道見解

的輪迴;佛陀的輪迴是大的輪

不用說會幫助那些想要得到人

時,不會覺得不對。對於佛教

迴,是常住於輪迴。」經典也

天果報的眾生了。

四部宗義存在的許多矛盾和爭

說每位眾生,都有可能解脫輪

議,也不會覺得奇怪,但是奇

迴而成佛;然而佛陀,卻完全

怪的現象是,現在很多佛弟子

沒有時間只安住在法身的寂靜

大小乘的分別,是取決於心

對於去學習、思維或修持同樣

界中,因為佛陀總是不斷地示

量的大小。只想「自利」,就

是佛教,又同樣是屬於藏傳佛

現色身的莊嚴,利益眾生。

是凡夫與小乘;生起利他的願

教的各個教派,卻會覺得無法 接受,這不是很奇怪嗎?

經典中對於佛陀的形容,永 遠不是安住在寂靜當中的那個

「道次第」的修持:

行菩提心,就是大乘。 所以,依照「燈論」的分

我們不是都說想要成就「遍

人,他必須利益眾生:對於上

知」的佛果嗎?也就是要遍知

根器、清淨的眾生,他示現報

「一切的知識」,只要是知

身相;對於一般的眾生,示現

識,無論佛教的知識或者外道

化身相,佛陀的示現是無量

中士夫:二乘人,想要超越

的知識,無有迷惑的智慧,都

的。我平時常說,佛陀的辦公

輪迴,得到寂靜涅槃的解脫快

12

類,「士夫」分三種: 下士夫:凡夫,但已能行持 善業,希望來生投生善道。


▲圖為傳承諸大仁波切,上台對法王行大禮拜,獻曼達,一一獻上身、語、意、事業、功德等之供養,代表 大眾鄭重請法。

樂。 上士夫:菩薩,發菩提心, 希望自己成佛,也要幫助眾生 成佛。 一、只顧今生享樂和利益, 這是「凡夫」; 二、希望來生投生善道,這 是「下士夫」; 三、希望自己解脫輪迴苦, 得到寂靜涅槃的快樂,這是 「中士夫」。

想要追尋來世人天果報的人。

就算是大圓滿法也沒用,重點

所以道次第的下、中、上三士

是人要大圓滿才行啊!」這句

夫,都是指修行人而言。

話是說,法本具廣大功德,大

接著談到下士夫。就像之前

圓滿法本身就是圓滿的,不會

提到的,真正的、特殊的下士

因為我們的解釋,而讓它變得

夫,他不會貪著今生,他希求

更好,或者因為我們的錯誤理

的是來生能夠投生到善道,因

解而讓它變得不好。重點是什

此他會在今生當中努力積聚各

麼?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我們

種善因。

要透過修持,開展自心,直達

我們應該要好好省思一下, 自己心裡程度的深淺,這是非

大圓滿的境地;如此大圓滿法 對我們才是有用的。

常重要的。噶當派善知識敦巴

平時我們只要一聽是密乘、

瓦說:「不是佛法有深淺,而

大乘的法門,二話不說就去修

道次第當中提到下、中、上

是我們的心有深淺。」但是我

持,也不會想想自己到底夠不

三種士夫,指的都不是那些只

們誤以為深奧的法教,能夠讓

夠資格修持那些法門。不是說

為今生利益的人。下士夫可以

一個人變得有深度,所以我們

不准修持什麼法,任何人都能

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一

都喜歡修持大圓滿、大手印、

成佛,不會有不被准許修持的

種是一般的。一般的下士夫,

大中觀、大斷境等等有名的法

密法或者大乘法門,但是,要

指的是那些滿心只有今生短暫

門,然後對於一般的法門,碰

問問自己的是,自己是否已經

利益的人,這樣的人不能算是

都不想去碰。

具備可以修持某個法門的基

能生起利他的願行菩提心, 並依此行持,才是「上士夫」。

修行人,也不能算是三士夫的

仰昆貝大師也曾說:「我們

礎,這是我要說的意思,我並

下士夫。所以道次第的下士

都只喜歡那些甚深的法,尤其

不是說你不能修持密法、不能

夫,是指真正的下士夫,是指

是那些無、空的內容。但是,

修大乘法,我並不是這個意 13


14


思,而是希望能夠看看自己,

於下士夫。希求究竟解脫道

因緣到了沒有?準備好了沒

的,又分為希求解脫輪迴的,

有?

和希求遍知佛果的兩種類型。

譬如一個走鋼索的人,他手 上會拿著一根竿子平衡身體,

所以,聲聞乘的所有法教,是 屬於中士夫,也屬於共法。

麼?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 密勒日巴曾說:「心生真切 大悲心,如同身處火坑中。」

而且身上沒有綁任何保護的繩

中士夫的法門屬於共法的原

一個人如果身在火坑當中,是

索,如果我們想:「哇,這個

因是,這些法門菩薩也需要學

一刻也忍受不住的,同樣,當

人真帥氣!」然後自己也跑去

習,所以稱為共法。從中士夫

我們看到眾生苦的時候,你是

跟他一樣走鋼索的話,那麼前

開始,對一切輪迴生起厭離,

一剎那也按奈不住的,你會想

方大概就是閻羅王叔叔在等著

一切輪迴指的是觀見到生滅遷

要快速地、馬上地為他們做些

你了。所以,哪怕是一個小小

流的行苦,知道輪迴是因為業

什麼?由於這種感受是如此的

的技藝,都必須要長時間的練

和煩惱而產生,體悟輪迴的本

強烈,所以想要修持密乘,這

習和累積,才能熟悉,絕對不

質是苦,因此希求解脫輪迴的

才是修密真正該有的心態。

是一蹴可及的事情。修持佛法

寂靜涅槃。方法就是透過三學

更是應該如此!

的努力而得到。

我們現在修密都很輕忽,只 是覺得:「喔,密乘不就是比較

所以真的要請求大家,轉向

接著,什麼叫做遍知?指的

快速,比較容易的方法嗎?」

自心,去看看自心的情況如

就是成佛。成佛的方法有兩

或者想:「因為它容易,我就可

何。如果不在心上修,日後會

種,一種是顯乘,一種是密乘

以不用那麼辛苦修了;聽說是

有很多問題產生,例如有些人

的方式。這兩種都屬於上士夫

快速道,好像修起來比較快!

自以為修持大乘了不起,愈修

的道法。什麼是上士夫?首

所以我趕快修這個法吧!」這

愈傲慢,甚至允許自己,可以

先他被「利他」的大悲心所牽

些心態都是不正確的,根本都

為了利益眾生而殺生,這可是

引,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在

是自私自利的心態。

很糟糕的。或者修密修偏了,

大悲心的趨使之下而去做,所

我從密勒日巴大師的傳記當

然後傲慢的說,為了守護佛

以都是為了消除眾生的痛苦,

中,得到了許多啟發。當時尊

教,而說某個人是十惡怨敵而

而希求成佛。以上是一般的顯

者請求馬爾巴大師,傳授他一

該殺,這也是很糟的!

乘的說法。

生成佛的方法。尊者是在迫不

佛陀的確在大乘法中提到對

就密乘來說,是指在希望消

得已的情況下,才提出這樣的

於七所斷(身三、語四)的允

除眾生痛苦而發願成佛的基礎

請求,他可不是開開心心的去

許,但先決條件是,這個人的

上,加上我要「快速地」利益

發願,也不是像一位充滿野心

心,是要完全的利他,毫無私

眾生,「快速地」除滅眾苦,

的國王,或者像有的人剛開始

心,並且不能夾雜任何煩惱,

成就佛果。快速的意思是指一

只是個地方小王,他還不滿

同時他做的事情,不會傷害到

生當中成佛,或者在八生或

足,想要統御四大洲,這還不

其他人。總之,是要在如法、

十六生當中成佛。

滿足,更想要成為梵天王。

眾緣聚合的情況之下,佛陀才

「快速」這個詞形容的很貼

尊者不是這樣,他是迫不得

會允許,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

切,有時我自己也感覺,很多

已的,因為他殺了三十五個

以做的。

時候不見得真正能夠給予他人

人,他造作了深重的罪業!他

剛剛提到過,希求的兩種果

什麼幫助,但是,每當自己看

知道來世一定會墮惡道,所以

位,一種是人天果報,一種是

到眾生的痛苦之強、危險之大

他沒辦法了,他一定要求得一

解脫。希求人天果報的,是屬

的時候,真的很想馬上做些什

生中成佛的方法。 15


我們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學

人。所以,所謂的大小乘,是

題。因此,被如此怨敵掌控的

法的心態又是如何呢?我們比

指自己的承擔力,不是外在的

眾生,不會擁有任何快樂。

較像是那個永不滿足的國王一

任何圖案或者標籤。大乘之所

再來是:「苦逼亦闇覆。」

樣,總是要大的,要大圓滿、

以莊嚴、殊勝,就是因為大悲

有些人被痛苦逼迫的時候,本

大手印。

心。

來想要解脫的心,也都會消

再講到大悲心,大悲心是

什麼叫做大悲心呢?就是因

失,他們一開始還有一些希

一切的根本,如同經文說:

為看到了眾生的痛苦,心中生

望,但是痛苦實在太強烈,這

「前、中、後對我們都具備大

起強烈的念頭:「他們如果

時就連想要解脫的心,都會帶

恩,就是大悲心。」大乘為

能夠出離這些痛苦,該有多

來壓力,因此他只好捨棄一

什麼殊勝?就在於它有大悲

好!」並且想:「到底有什麼

切,甚至以自殺來結束生命。

心。如果沒有大悲心,大乘如

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大悲

這些都是眾生的痛苦。

何能夠承擔那麼多的東西?

心不是坐在那兒想:「大悲心

「闇覆」的意思是,不明白

這是因為有大悲心的力量,才

啊!祈求您在我心中生起!」

善惡取捨的眾生。現代家家戶

有無量的承擔力。乘的意思,

然後口唸:「嗡邊札薩瑪

戶都有電燈了,有時突然停

白話來說,就是承擔責任。小

雅」,外加吹打一些法器,這

電,我們會一下子矇掉,不知

乘指的是,只能承擔利益自己

樣是不會生起悲心的。

該怎麼辦。我們只是經歷幾秒

的責任。我們會用羊和大象的

悲心是指平時生活中的一種

鐘的黑暗之苦,就這麼難以忍

比喻,來區分小乘和大乘。羊

態度,就是當你看到周遭有人

受,那麼,長時間、生生世世

的力量不小,不過跟大象比起

在受苦時,自然就會生起希望

沈淪在惡道黑暗的眾生,完全

來,羊只能乘載一些比較小的

他們離開痛苦的心願。痛苦的

沒有能夠指引他們的光明,苦

東西,大象則能承擔更多。

生命,不在遠處,就在我們的

痛一定更為強烈。

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不往

周圍。

所以,悲心可以從各種角度

內在看自己的承擔力,反而向

菩提迦耶這裡,到處都是貧

去觀察而生起。重點是:不要

外去分別評論這是小乘、那是

困、殘疾的人,他們無衣、無

只是口頭上說說,要從心底生

大乘,那樣做是不對的。真正

食,很多人因此冷死、餓死,

起大悲心。這時,才算步上了

的大小乘可不是這樣,你不會

這其實就是我們生起悲心很好

大乘的修持之道。

在某個人的臉上看到貼著「我

的機會。有的時候,其實你可

是大乘」的紙條,同樣也不是

能不方便馬上給予食物或金

蓋個章,就能證明自己是大

錢,因為那樣可能很危險。然

乘。

而你可以生起一念關懷的心,

三種士夫的名稱,最先出自

其實,大小乘是要看自己有

祝福他們遠離痛苦。悲心可以

於《瑜 伽 師 地 論》中 的〈攝 抉

怎樣的承擔力,如果自己具備

從各個角度,在各種情況當中

擇分〉,這部論在藏傳佛教認

利益眾生心力的話,無論有沒

去生起。

為是無著菩薩所寫,漢傳佛教

一念捨棄眾生, 就破了菩薩戒

有「大乘」的標籤,你也是大

《大乘莊嚴經論》中提到十

則說是彌勒菩薩所撰寫;另外

乘行者了。如果一個人只能利

種悲心的觀想,其中「熾然及

在《俱舍論》的疏論和其他論

益自己,卻想貼上各種厲害的

怨勝。」這句話的意思是,真

典當中,也有提到三士夫的名

標籤,例如:「殊勝乘」、

正的怨敵是誰?就是煩惱、我

稱。

「國王乘」或者「最勝乘」,

執、無明等等。煩惱怨敵,永

雖然分成三種士夫,但是有

實際上他可能只是個最劣乘的

遠不會帶來安樂,只會造成問

一種說法是:下、中士道,可

16


以歸類到上士道當中。為什麼 這麼說呢?因為下、中士道是 大乘的支分,也可以說是大乘 的前行。修行人分為漸修者和 頓修者,過去祖師說,頓修的 人,並非不需要圓滿學習各種 方法,頓修者是指當他領受了 上師所傳授的圓滿,包含一切 道法的口訣時,他就不需要漸 次去修,而是在一剎那就得到 上師的指引,而有所領悟。 至於一般的漸修者而言,就 必須先學小乘法,然後逐漸進 入大乘法門,這樣是比較好 的。總之,一般來說,按部就 班地學習下士夫、中士夫、上 士夫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 的。 而大、小士夫的差別,取決 於心量的大小。這裡提到:有 三種自利的心態,和一種利他 的心。自利心態當中的第一 個,是指只想到今生,第二種 是想到自己來生的人天果位, 第三種是指追求二乘解脫的果 位。一種利他的心,則是指追 求「遍知佛」的果位。 上士夫道,需要有下、中士 夫的前行作為基礎。至於大乘 道,也就是上士夫道的正行內 容是什麼?就是修心。例如修 持「轉心四思維」、「七重因 果教授」等等法門,幫助我們 次第地生起菩提心。 發菩提心時,如同《入菩薩 行論》說:「生死獄繫苦有 情,若生真實菩提心,即刻 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 敬。」當一個人生起菩提心,

▲法王說:菩提心的根本,是慈悲心,其中悲心又是一切的根源。為了 生起悲心,先要從自身的情況開始思維。 17


▲法王這次的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有很多西方弟子前來參與盛會。

他就被稱為佛子,也就是成為

大乘的行者,要從各方面善

法。但其實也不能這麼說,總

了菩薩,同時,也就屬於大乘

護、修持菩提心。這真的很重

而言之,佛教徒當中,要找到

的行者。

要!

實修的人,也比較困難。

如果你捨棄了菩提心,所謂

菩提心不會無因無緣而生

為什麼佛法那麼細微?就是

捨棄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指捨

起,也不會依靠一個不相順的

因為佛法要我們找出原因、說

棄眾生。雖然菩薩戒有很多戒

因而生起。它需要依靠相順的

出理由。僅僅相信是不夠的。

條,但最主要的戒,就是不要

因和條件,才能生起。所以為

但是我們現在的人,一般都不

捨棄眾生。捨棄眾生,也不是

了要生起菩提心,要先了解發

太喜歡動腦,而喜歡「只要伸

指捨棄「所有的」眾生才犯,

心的利益,知道菩提心對於我

一伸手,就可以證得成就」簡

只要捨棄了「一個」眾生,就

們的好處是什麼?

易、快速的方法。

是犯了菩薩戒了。

因此你看到佛陀的教法,首

發心的利益,有暫時和究竟

什麼是捨棄一個眾生?就是

先都要我們提問題,找出原因

當你有機會幫助某人,但你卻

和理由。佛教是細微和深奧

首先暫時的利益,是能避免

沒有那麼做;你有機會消除對

的,過去印度祖師也說,或許

投生三惡道。所以發了心之

方的痛苦,但是你卻沒有那麼

就是因為佛法太細微、太深

後,過去所造作的投生惡道的

做;你發自內心地不想幫助他

奧,所以修持者比較少。現代

因,都會被清淨,同時也斷除

人,這就是捨棄眾生,這時,

也有許多人問:為什麼世界上

了未來造業的續流。

你的菩提心戒也就沒了,你也

的佛教徒比較少,或許是因為

經典中提到淨除罪障的四種

不算是大乘的行者了。因此,

太深奧,所以沒有人修持佛

力量,依止力、對治力、拔除

18

的利益:


力、誓不再犯力。其中的依止

豎,痛哭流涕,生起強烈的感

才不枉費投生在這個世界上。

力,指的就是發菩提心的力

受為止。

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一起面 對;快樂的時候,不要只想到

量。所謂斷除未來造業的延

藉由如此對於自身的深刻體

續,是指一個具備菩提心的行

悟,再去擴及思維一切眾生的

者,如果他能夠好好修持的

苦痛,就像一句話說:「因為

曾經有一群阿富汗的朋友來

話,就不會再造作未來投生惡

自身苦痛的經驗,所以知道不

看我,他們來自被摧毀的巴米

道的因;而發菩提心究竟的利

應傷害他人。」

楊大佛那個地區,跟我說很多

自己,而要和大家分享。

所以什麼是悲心,就是先了

他們的痛苦回憶。當時我說:

解自身的情況──自己想要遠

「佛像被毀,這當然是不好的

離痛苦,而且自己多麼渴求快

一件事,但是,如果從光明

樂。一點點的快樂還不夠,自

正面來說,這或許是件好事

如果我們首先沒有了解菩提

己想要的是更多、更殊勝、更

呢!」

心的利益,也沒有生起渴求的

無量的快樂;就如同自己的體

為什麼我會這樣解釋?因為

心,那麼所謂「菩提心有利

會一樣,每個眾生都跟自己的

以回教徒來說,他們會覺得,

益」這句話,就只是口頭上說

想法一樣,都想要離苦得樂。

神是沒有外相的;但我們卻塑

益,即是成就圓滿的佛果。

準備好自己, 再去領授菩薩戒

說而已了。所以思維菩提心的

這種同理心很重要。悲心不

造了一個有外相的佛像,這就

功德利益,是非常重要的。透

是說我在這裏,那些人在那

是佛教跟回教之間的隔閡。所

過思維利益,你準備好自己,

裏。你好像在做大布施,心中

以佛像被摧毀,或許也就把我

然後再去領授菩薩戒的話,才

想:「哎呀!你好可憐喔!所

們之間的隔閡、妄念給打破,

會得到利益。

以我要把我的悲心給你呀!」

可能雙方會更加融洽。

一件事物是否珍貴,在於自

不是這樣的。而是你深切體悟

從佛教徒來說,那當然是件

己的動機。如果具備珍貴的發

到:那個正在受苦的人,就是

難過的事。但是從一個大悲

心和動機,由此心而展現的一

你自己。

心、更開闊的菩提心的角度來

切法,也會變得殊勝。如果只

如果,我也跟他一樣在那種

說,你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當

是具備一個普通的心態,或者

情況裡,我會有什麼感覺?當

然每個人自身都有一些不同的

不善的發心,那麼得到的果

這樣一想的時候,你生起的悲

情況、不同的社會環境,也有

報,就是無記或不善的。

心才是真實的。要不然你好像

很多差異,雪域藏地的不同宗

在思維發心的暫時跟究竟的

在那看戲一樣說:「哇,你看那

派,也充滿了傳承、修法的差

功德利益之前,如果思維投生

個人他沒手耶,眼睛也瞎了,

別;但是這一切差異,到了慈

善道和解脫道的功德,也會幫

好可憐喔!」這樣是不對的。

悲心、菩提心的面前,全都不

助我們對於菩提心生起信心, 進而想要生起菩提心。

所以重點是,我們都生活在

是問題了。

同一個地球上。地球上有許多

所以,請各位一定要以慈悲

菩提心的根本,是慈悲心,

不同的宗教,也有不同的種族

心、菩提心來消弭世界各種的

其中悲心又是一切的根源。為

和文化歷史,雖然有許多差

紛爭、各種的問題。那麼,才

了生起悲心,先要從自身的情

異,但是共同點就是,我們全

能夠真正成為一個菩薩,行持

況開始思維:想想自己是如何

都生活在同一個大地之上,同

菩薩行。早上講到這裏,謝謝

的缺乏快樂、充滿痛苦,同時

樣呼吸著氧氣。由於我們就像

大家!

又是如何的在輪迴當中沈淪不

是一家人,如果能夠同甘共苦

(聽打︰雷雅惠,校稿︰噶瑪

已。認真地思維,直到寒毛直

的互相關懷、照顧,我想這樣

樂說) 19


年 ○冬季〈喜瑪拉雅課程〉 《 ‧菩提道燈論》第二堂課

一切佛經,都是口訣,經中任何一字,都和解脫有關,都能幫助我們調伏自心。

一 ○

一切佛教法,都是解脫法

法王二

原著:阿底峽尊者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下午3:00~5:20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藏譯中、審定:堪布丹傑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我們這次所講說和聽聞的 《菩提道燈論》,是一部圓滿 的論典,它具備了許多特質, 例如了悟一切佛教法不相違 背,一切佛語皆為教授、口 訣,防護落入罪業淵藪,輕易 了解佛陀密意等等。這四個特 點,是廣、略等所有道次第都 具備的特質。 其中了悟一切佛教法不相違 背這部分,早上沒有說明,這 裡要做一下解釋。

第一個功德:了悟「一切 佛教法,皆不相違背」 什麼是佛教法,世親菩薩 說:「佛正法有二,教證之體 性。」佛教法,指的就是「教 法」跟「證法」。 什麼是「教法」?就是三 藏、四續等等的經典教法。典 籍當中的許多字面敘述會有一 些出入,例如顯密的經續、大 小乘的典籍當中,一些小地方 會有相異的敘述。 同樣的,證法當中的上、下 部的戒律,在戒條上、開遮持 犯上,說法不盡相同,例如對 下部戒法方面未開許的,在上 部戒法中卻有開許。雖然教、

20

證二法當中,有以上談到的這 些差異,但是對於一位通曉佛 陀法教精髓的人來說,每一個 法門,都是證得究竟菩提果位 的法門。 如果能對這部道次第的內 容,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將會 知道佛陀的教言、顯密的法 教、解釋經教的論典──包 括印度和西藏大師的著作, 這一切都是必要的,不會有 「這部論典沒有用,那部論典 有錯誤,所以我要捨棄」的分 別念,因為一切口訣教授,都 是幫助眾生成就圓滿佛果的方 法。知道如何修持、有能力修


▲第一世法王的蠟像、銅像,與第十七世法王,正好形成一線,象徵九百年來的一脈傳承,這是這次法會的經 典畫面。

持的人,會有以上的認知;然

大家了解佛法的好處,所以需

大班智達洛桑卻堅大師在

而不做任何修持的人,是不會

要講解佛法的功德利益。對於

大 手 印 的 一 個 典 籍 中譯註中 提

明瞭的。例如一些喜歡咬文嚼

佛法利益的了解,將幫助一個

到,大意是:「對於實修者而

字而不重實義的學者,當他們

人踏上解脫之道。因此,講說

言,四大教派的意趣都是一樣

解釋經典的時候,會說顯密二

佛法的利益,對我們是有好處

的。」對於那些有實修經驗、

法的密意是互相違背的。

的,是能夠幫助一個人證得解

真正將法用在心上的智者、行

脫的方法。

者而言,各教派的意旨都是相

再以藏傳佛教的各教派來 說,為了各自教派的興盛,都

然而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

同的,不會有「這是噶舉,所

會說自宗法教的殊勝,這無可

們在延續傳承、弘揚法教的時

以要修持;那個不是噶舉,所

厚非;針對這一部分,我想做

候,並沒有按照弟子的程度和

以不用理會」的分別。所謂佛

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似

根器來說法,只是一昧地強調

教,不是指寺院、殿宇,或者

乎有些不尊敬,但是為了說明

法門的殊勝,結果弟子帶著世

佛像、經卷;教法和證法,才

法要,應該沒有關係。就像推

俗的心來聽聞,得意自己的法

是真正的佛教。我們要了解:

銷商品時,會不斷地宣傳、強

門有多殊勝,比其他法門都厲

教法和證法才是幫助一個人能

調商品的好處和特色,然後讓

害,因而輕視他人,生起極大

夠得到究竟解脫的勝緣。

顧客願意去買。同樣,為了讓

的傲慢。

雖然一切意趣無有差別,是 21


▲傳承諸大仁波切,創古仁波切、天噶仁波切、明就仁波切、堪布東由仁波切等,聽聞法王開示《菩提道燈論》。

否代表我們也要把佛陀說「實

以佛陀開示出不同的內容,佛

我、了義、不了義的,就會誤

有」和「實無」的字面意義也

陀不是在傳揚他個人的主見或

以為經論互相矛盾,而修持時

看成不相違背呢?並不是的。

想法,佛陀是隨順眾生不同的

也會覺得不適,疑心重重。因

那麼所謂法教無違的意思是什

興趣、類別和根器而開演佛

此,在整部道次第當中,完整

麼呢?並不是指佛陀所說的

法。

清晰地告訴我們,從最開始的

「實有」和「實無」的字面意

由此可知,佛陀真的是一位

小乘的下士道,或者說從皈依

義不相違背,也不是指「實

具備大悲心的人。平常我們在

開始,直到最後成就雙運身的

有」和「實無」的意義上不相

講話的時候,強調的都是自己

果位,每一個修持次第的方法

違背;而是佛陀因為觀察眾生

的想法和見解,並且堅持自己

和原因。尤其,此論清楚地針

內心成熟度的不同,所以開示

才是對的,固執地想要說服他

對每一個弟子的興趣、類別和

出不同的法教;由此亦可證明

人。但是具備大悲心和善巧方

根器的不同而宣說。因此,注

佛陀是遍知的。當我們閱讀經

便的佛陀不是這樣,佛陀會以

釋中說,這部典籍能夠幫助學

典中各種了義、不了義的論述

眾生容易理解的方法,引導對

習者,通曉佛陀意趣的無違。

的時候,要知道這些是佛陀依

方次第修持,最終證得究竟的

然而,通曉佛陀意趣的不相

眾生不同根器而應機的開示。

佛果。就像一句話說:「佛教

違背,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

例如佛陀說有我的時候,我們

的精華在於悲心。」法教都因

「合理、不合理」或者「可

會馬上以為:「喔,佛陀說有

弟子的需要而宣說,所以,我

以、不可以」的理性判斷,也

我,因此真的有我。」這樣的

們真的要好好感恩。

並不是盲信地說:「皈依三寶

理解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首

我們如果不了解佛陀的法教

呀!反正都是佛陀的話語、都

先了解,佛陀當時說法的對象

為什麼會有差別,分不清佛陀

是大成就者的教言呀!所以都

是誰?因為對象有所不同,所

是在什麼情況下說有我、無

是正確的。」這是正確理解

22


「所有佛教不相違背」的態度

助緣,同時可以幫助我們,更

者,無法領悟死亡無常,但是

嗎?不是的,僅只是一種信仰

容易地去領會修行和降伏自心

因為領悟第四個輪迴的過患和

還不夠,需要清楚知道不相違

的次第。」這句話很有意思,

苦痛,而幫助之前的觀修有所

背的原因和道理。

譬如說話的時候,有時不僅是

進展。總之,應該嘗試各種不

口上說而已,還有手勢,或者

同的方法,讓一個人的心得到

一些身體的動作,如果對方還

開展,如果死守一種方法,是

是不懂,可以站起身,用更清

無法成就善巧方便的。所以,

楚的姿勢來表達,或者拿出照

以上有不同的說法,兩種都很

片、錄像等等作為輔助,讓對

好。

第二個功德:了知「一切 佛語,皆是口訣」 接著談到第二個殊勝:將一 切佛語視為口訣。 過去宗喀巴大師,曾向一位

方容易理解。譬如以前藏地,

但是,現代我們的問題是,

很有學識的善知識,請問噶當

從來沒看過美國。當時也沒有

只要有一點點不如意,就想換

派的意思;因為噶當派,就是

任何相機、錄影機或者網路,

一個方法,依止了一位上師,

阿底峽尊者傳下的法脈。這位

所以只能靠口說來介紹。每個

結果覺得他也不怎麼樣,把他

善知識回答說:「了知佛語不

人聽到之後的畫面其實都不同

丟在一邊。這有點像東西過期

遺一字,皆為口訣而實修,這

的,會是各種不同的美國的樣

了一樣,上師過期了、沒用

就是噶當的意思。」大師歡喜

子,也都不是真正美國的樣

了,趕快換一個;一些口訣和

地說:「善哉!大善哉!」之

子。但是,如果有錄影畫面的

法門不再新鮮了,就換一個。

後在說法時還提起這位善知識

話,會讓人更容易清楚的了

我們總是喜新厭舊,有些人

說:「今天有一位善知識讓我

解。

說:「我以前是修觀音的,但

大大增長了智識。」

同樣,一切佛經也是如此;

好像沒什麼感覺了,還是修度

因此,所謂阿底峽尊者的噶

某個方法不行,可以換另外一

母好了。」感覺好像在說:

當派,意思是了知浩瀚的佛

個。噶當派的一些大師就說

「我這個觀音菩薩已經過期

語,皆為口訣、教授而修持的

過,修持「轉心四思維」的方

了、舊了,該換一個了。」還

教派。如果我們能夠對道次

法時,例如學習第一個人身難

有一些修持事部、一般本尊的

第,例如《菩提道燈論》有確

得的思維,需要不斷地學習、

人,修持之後覺得太單調,開

切的理解,將會知道顯密、三

思維,直到生起領悟之前,是

始喜歡臉、手多一些的本尊,

藏、四續當中,沒有一個字能

不可以修持第二個觀死無常的

例如勝樂金剛。還有一些人剛

夠捨棄,全部都是自己修持的

觀修的。意思是,第一個步驟

開始依止寂靜尊,後來覺得忿

口訣。噶當派的格西敦巴瓦也

沒有完成,是不能夠進入第二

怒尊更強壯、更厲害,就想換

曾說:「《菩提道燈論》,是

步驟的。因此,會一直地觀

個忿怒尊來修一修。

每一個人在一天當中修持的法

修,就算今生當中沒有領悟,

門。」同時說:「每個人能夠

死前也會發願來生能夠領悟。

我時常在想,問題的癥結點 在於,我們不知道佛陀當年開

成佛的方法,無論是主要或者

有些大師持不同的意見,他

示的佛法,沒有一個不是成佛

支分的方法,都沒有任何的不

們認為這樣太嚴格,因此,他

的法門。然而,為什麼有這麼

相順,各個部分都應該被圓

們主張,有些行者雖然沒有對

多的法門呢?某方面來說,就

滿、認真地修持,因為一切法

人身難得生起領悟,但是有可

是因為讓我們更能夠降伏自

都是成佛的方法和口訣。」

能因為領悟第二個無常的觀修

心,同時更容易修持而說的。

格西敦巴瓦總結道:「一切

之後,反而幫助領悟第一個人

就好像善巧的醫師,他們有著

佛語,不僅是幫助自身成佛的

身難得的觀修。或者有的行

自己對於病情、藥方或者飲食 23


的看法和解釋,和其他醫師有

的別解脫戒的修持方式、《俱

等等。進階的內容來說,應該

所不同。他們會試著更換藥物

舍論》的四聖諦的取捨、《現

學習「戒律」當中的《三律

或治療方式,來幫助患者。但

觀》的六度等等的廣大修持法

儀》,《俱舍論》方面,就

是共同的目的,都是希望病人

道、中觀的甚深空性的道次

算無法完整學習整部《俱舍

能夠康復。同樣,佛陀帶著強

第,還有佛教因明學,例如

論》,也應該要學習薩迦班智

烈的悲心,思維著:「還有什

《釋量論》透過正理來成立四

達著作的《智者啟蒙》或者文

麼方法可以幫助這個人呢?」

諦、解脫和遍知佛果的方式,

殊怙主米滂仁波切的《智者入

而開示出各種法門。因此,沒

並且開示出甚深皈依的口訣。

門》等等。」

一切的典籍,我們都應該要

總之,對於十明的學問,我

去修持,雖然我們不見得有這

們應該多少有所涉獵,這是非

如果沒有以上的理解,就算

樣的能力,能夠修持全部的典

常重要的。尤其應該學修第三

遍覽三藏十二部經,也無法從

籍。因此,只有修學一些經論

世法王 噶瑪巴讓炯多傑所撰

中找到任何成佛的方法;而且

是不夠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

寫的《甚深內義》、《喜金剛

以為所謂的甚深口訣,是在經

皈依和聞思修的對境,沒有一

大疏》和《明示如來藏論》等

續以外的其他典籍當中,例如

個典籍是我們不需要去聞思修

等典籍。同時也要學習彌勒菩

藏地的經卷、耳傳或者甚深伏

的。如果只是明明知道,那是

薩所撰寫的《寶性論》,岡波

藏裡,然後把希望寄託在它們

佛陀所傳下來的教法,卻不實

巴大師曾說:「《寶性論》是

上面。藏地著名的伏藏、經

際修持的話,想要成佛,會是

大手印法門的主要的依據。

卷、耳傳口訣等等,都是佛陀

很困難的。如剛才所說,因為

因此,應該好好學修此部論

所傳下的經、論教法的精髓,

一個人想要成佛的話,就應該

典。」因此,一個因為專注於

然而,以為這當中還有比佛經

要圓滿佛陀所傳下的所有經典

實修而沒有時間學習的禪修

更殊勝奧妙的口訣,這樣的想

內容和道次第。

者,也應該發願:「希望有

有任何一個法,不是幫助眾生 的方法。

法就不正確了。其實,某個法

戈倉巴大師曾說,大意是:

一天能夠精通以上各種的明

門是否對於某個眾生有用,是

我們這些沒什麼修持的禪修

處。」更何況是有時間的禪修

取決於這個人是否相應。

者,應該恭敬一切的知識。甚

者,更應該好好地學習經論。

我們噶舉派近來更注重聞思

至對於鐵匠的知識也應該學

總而言之,佛教的經典或論

經論,因此各地成立佛學院,

習,並且手握著鐵匠的鐵槌發

典,沒有一個不是實修的法

廣大推行聞思的學習。這時有

願道:「未來,我要精通這門

門。只要你知道如何修持,一

人會說:「噶舉派不是實修派

學問,利益無量的眾生。」

切經典都是修持的法門;如果

嗎?辯經有點不像樣。」甚至

第十三世法王 噶瑪巴堆督

不懂如何實修,就算是大手

還引經據典地說:「噶舉無可

多傑也說:「由於我們實修傳

印、大圓滿的經典放在手中、

辯駁,調伏兇殘之力,無與倫

承的一些行者,近來經常受到

寶瓶放在頭上,或者接受各種

比事業。」一時之間要回答這

毀謗,被比喻成驢子、傻子一

耳傳、直引心性,也都不會有

個問題,也不太容易。但是就

般,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

任何用處,甚至連金剛總持來

像之前提到的,一切的佛法,

會。為了避免這樣的毀謗,行

到面前開示,也不見得有什麼

一切的佛教論典,都是實修的

者應該多少學習一些五明的知

用的。因此,重點是自己要實

方法,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

識,例如學習「聲明」到第五

修、知道如何實修,並且如是

字不是在開示修持的方法,例

結的內容、「工巧明」的佛像

去實踐。如此我們才會知道什

如五部大論當中,律典所開示

製作、「因明」的《攝類學》

麼是真正的佛教。

24


▲法王的《菩提道燈論》開示,透過圖中的多國譯師們的翻譯,讓我們很歡喜的聽聞到。

論,針對每種士夫的不同情

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的教

況,開示出實修的方法,並且

法,為什麼會被毀滅?被毀滅

依照下、中、上的心力不同的

的原因是什麼?我發現,毀滅

情況,開示出對我們最有幫助

的原因就是謗法,就是持守法

的方法,讓我們得以輕鬆地修

教的大師們、或者佛弟子們的

什麼叫做「容易」呢?意思

持。因此說,這部典籍可以幫

相互毀謗和諍鬥。經典說,過

是不用經歷太大的困難,就能

助我們容易地領會佛陀的密

去迦葉佛的教法壞滅的原因是

夠得到佛的果位,並且如是知

意。

懈怠,也就是弟子們太懶惰,

第三個功德:了知佛密 意,易證佛果位 接著第三個特點,是容易證 得佛果。

道、如是證得佛的密意。這裡 所指的佛的密意,就是從依止 善知識開始,一直到最後的成

第四個功德:能防止謗法 的大惡行

不好好修持而造成。釋迦牟尼 佛的教法壞滅的因是什麼呢? 就是紛爭,不是外在的紛爭,

就佛果之間,整個的過程和次

第四個是遮斷極大罪行。罪

第,或者說從初學,到最後無

行是指所犯的錯誤,所以說大

謬的佛果之間的所有五道、十

罪行或大錯誤,這裡的極大罪

佛經將這種情況比喻為獅子

地,這一切就是佛陀的密意。

行,主要指的是「謗法」;所

的屍體。萬獸之王的獅子,就

一切佛陀的密意,是以隱

以,如法地修持道次第,就能

算死了,別的動物也不敢吃

藏、亂序和分散的方式,存在

遮斷、清淨謗法的罪行。什麼

牠,因為牠看起來還有獅子威

於各個顯密的典籍當中,次第

叫做謗法呢?我的學問和經驗

猛的樣子。因此,終究還是獅

並不明顯。因此這部道次第

都有限,但是我曾認真思考過

子肚子裡面的蛆蟲,把獅子吃

而是佛教內部,如僧團之間、 弟子之間的內鬨與爭執。

25


位善知識說:「我們的口,會 讓我們落入地獄。若有辦法, 應該把嘴巴鎖起來,並且把鑰 匙給別人。真有該講的話要說 的時候,才開鎖說話。」所以 我們的嘴巴,動不動就在造 業,老實說並不是嘴巴的問 題,因為一句話說:「嘴巴講 的話,源自於我們的動機。」 不是沒理由動嘴唇的,就是因 為想說話才會動。因此,應該 反省一下自己想說話的心態到 底是什麼?可能不一定是善的 喔,例如口說粗話,內心也一 定是粗暴的,而不會是溫柔的 ▲明就仁波切也在出席聞法的傳承大仁波切之列。

動機。因此,我們動不動就說

掉了;這是我們應該要好好省

奧,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所

一些毀謗上師、分別宗派的話

思的。

以周圍的弟子並不多。所以

語,實在是很危險的,這些都

現代人很容易違犯謗法的罪

「法」比丘就生起嫉妒之心,

是毀滅佛教的作為。

業,例如將一個不是聖者的

到處毀謗「正命」比丘說:

從佛教歷史看,釋迦牟尼佛

人,說成是聖者,這就是謗

「『正命』比丘不是正命,而

的法教,之後分成聲聞四部,

法;同樣,將一個聖者說成不

是邪命;他總是在騙人,不像

四部內起了很多爭議,之後又

是聖者,也是謗法。以下說一

是我,我在說的是真正的甚深

分裂成十八部,紛爭又更大

個故事,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

空性實相。他總是聰明的說些

了。最後在旨旨國王的傳記當

的故事:

好聽的話,來欺騙眾生,所以

中,有部分是金色女的傳記,

他不是正命,是邪命。」

當中有一段授記,就是金色女

過去有兩個比丘,一個叫 「正命」,一個叫「法」。釋

「法」比丘就因為這樣毀

作了一個夢,有十八個人在拉

迦牟尼的無量過去生當中,有

謗,之後落入地獄,受盡無量

扯一塊布,結果被撕成了十八

一世投生為這位「法」比丘,

劫的苦痛,之後投生為人,也

塊的布。另外一部經典記載,

當時「正命」比丘則是阿彌陀

是充滿了痛苦。最後成佛的時

過去頻婆梭羅王夢到一個金

佛的過去生。「正命」比丘會

候,正命比丘是在淨土成佛,

杖,被截成十八段。總之最

隨順眾生的不同根器,宣說各

但是,釋迦牟尼佛──「法」

後,由於這些授記,聲聞十八

種法門,「法」比丘則總是開

比丘,卻是在不淨的國土,也

部的爭議就結束了;不然,當

示甚深空性的法教。由於「正

就是在我們現在的娑婆世間成

時的分裂可是非常嚴重的,各

命」比丘知道眾生的需要而說

佛,這就是因為過去的造作謗

教派都不承認他人的教義,或

法,因此他身邊的徒眾很多,

法惡業的果報。這段故事應該

者毀謗他宗非佛法,強調自己

「法」比丘因為說的是甚深空

是出自《攝解脫經》。

的佛法正統性。

性法教,的確有些弟子因此而

所以我們真的要戒慎恐懼,

以西藏來說,過去祖師大德

證悟解脫,但是因為內容太深

不要造謗法的罪業。過去有一

輩出,他們為了佛法的興盛和

26


眾生的利益,有時會興起許多 辯論或撰寫許多駁斥的文章, 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 某個地區或時節當中,式微的 教法和傳承得以延續。或者某 個宗派、傳承在某個地區或時 節中太過興盛,因而障礙他宗 的弘揚的話,祖師們也會和那 個宗派興起辯論。總之,過去 的祖師,都是為了一些特殊的 因緣和目的,才會興起辯論。 然而在世俗人自我、貪瞋煩惱 的眼光看來,就會誤以為祖師 們的行誼是一般世間的爭論, 是在製造紛爭,這是一種很危 險的誤解。我們身為佛弟子,

▲年高德劭的創古仁波切全程出席聽聞法王開示,令人感動。

而且都是修行人,我們不能成

弘揚整體的佛教,這是很重要

教呢,是第三大,還是第四大

為一個毀壞佛教的人,不能丟

的。

宗教啊?沒關係,因為信仰

佛教的臉,我希望大家特別留

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僅僅是

「三」寶,我們暫且就說佛教

能說出「佛教」兩字,都是一

是第三大的宗教好了。總之,

過去那洛巴大師對阿底峽尊

件很好的事情。過去有人請求

佛教不是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

者說,我不記得確切的原文,

一位寧瑪派的上師,撰寫一篇

的宗教,然而,就在這不太多

應該是:「自宗毀損無有事,

祈願寧瑪教派興盛的願文,那

的佛教徒當中,又分成三類的

佛陀教法非如是。」意思是:

位大師說:「我不知道什麼是

弟子,例如密乘弟子、大乘弟

只要整體的佛教完好,就算自

噶舉、寧瑪教法興盛的祈願

子,譬如說漢傳佛教的弟子,

宗的傳承有所缺損,也沒有關

文,只要佛教興盛就好;最好

還有南傳的,或者說聲聞、緣

係。這當中還有一句說:「智

的佛教興盛祈願文,就是佛陀

覺乘的弟子。問題在於,彼此

者作為乃善巧。」所謂的智

的經典和論典,你們好好地去

之間並沒有真正的了解跟尊

者,一定要具備方便善巧,智

讀誦吧!」

重。會說:「啊!那些大乘的

意這一點。

者不是一個死腦筋的人,也不

經典說:謗法的罪業比五無

和尚啊,只會唸唸阿彌陀佛而

是一個不懂社會規範的人,智

間罪更重。因為它等同於邪

已。」南傳的行者看到大乘或

者是要具備方便善巧的。所以

見,是會斷我們的善根的,會

密乘的人的時,口頭會說:

我們應該以善巧方便來持守、

讓我們無法得到究竟的成佛的

「啊,真高興你們成為佛教

守護和弘揚佛教,當然每個人

果位,讓我們成為暫時的一種

徒。」但是心中卻並不是真正

都有自己有緣的、相應的法門

斷滅種性,意思是,暫時的階

覺得大乘和密乘是佛教。再以

或宗派,你當然必須盡心盡力

段來說,將沒有機會成佛。

藏傳的密乘來說,藏密的人會

去持守、弘揚自宗的教法;自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有基督

說其他教派:「喔!他們好像

己不做還有誰會做呢?但是,

教、回教、猶太教、印度教,

不怎麼圓滿。」這麼說實在不

這麼做的時候,不要忘記同時

有很多的宗教,但是我們的佛

好,首先對方是否圓滿、是否 27


具德,我們怎麼知道?如果具

只要夾雜著貪瞋的煩惱,就都

塔,毀謗正法的罪業是更大

備了法眼,或者善能分別法相

是在毀壞佛教。後果會如何

的。」

的圓滿智慧的話,還有可能說

呢?大家心知肚明。

以上談到了這部論具備的四

對。不然以現在的情況,連自

我們現在都是佛弟子,都是

個特點,也就是這部論典能幫

己都管不好了,還想去評斷他

修持佛陀正法的人,我們有緣

助我們:領悟一切佛教無有違

人,那也真是有點過分了。

相聚在這個聖地──佛陀成道

背,領悟一切佛語皆是口訣,

我再三強調的主要原因,就

的金剛座下,藉此難得的機

輕易地領會佛陀的密意,並且

是因為毀壞佛教的因是什麼?

會,我們應該好好思維,好好

保護我們不要落入極大惡行的

就是佛教徒自己的鬥爭和不

的來發願:「未來,就算我沒

淵藪。

合,並不是說佛法上的辯論不

有多大的成就,但是至少,我

好,並不是說拍手跺腳的這樣

不要成為一個毀壞佛教的人,

的因明辯論不好,這裡的紛爭

也不要成為一個有宗派偏見的

接續早上提到的部分,菩提

是指帶著瞋恨、貪欲之心而做

人。」我相信這樣的發願是很

心的根本就是慈心和悲心,為

的辯論;口中說的是佛法,心

重要的。我想這時候如果引據

了要生起慈悲心,首先,我們

中卻被煩惱腐蝕,這樣是沒救

一些經證的話,可能可以增加

要在自身上思維:我為什麼缺

的;外表裝著好像是在辯論佛

些力量吧!《三摩地王經》曾

少快樂?我為什麼感受痛苦?

法,好像是在弘揚自宗,但是

說:「比起毀壞全世界的佛

自己是如何在輪迴當中流轉

28

感同身受,即是大悲心


的?要認真地去想,直到內心

可能真實體會他人。如果自己

有動物旅館,還是五星級的,

生起強烈的感受。如果自己都

毫無感覺,卻口說在對眾生修

聽說一晚就要上千美金咧!總

不了解自己,也就不可能深刻

持大悲心,那是完全沒用的,

之花樣可多了。總之可以說,

去感受他人的痛苦。

悲心是不可能生起的。經典中

動物穿戴的衣服,是天生就披

《入菩薩行論》說:「彼等

將大悲心比喻為一個兩面的鏡

掛在身上的。

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

子,向外照向別人的是悲心,

人類有時看起來挺聰明,但

有情,生此饒益心。」就算為

照向自己的是出離心;換句話

是有時候,又是無法形容的愚

了自利,也沒有認真的去想

說,思維自己的痛苦是出離

蠢。現在很多先進國家都在製

過,甚至連做夢都沒有夢到,

心,思維別人的痛苦是悲心。

造核子武器,事實上,人類自

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何輪迴,為

就像是鏡子,同時有兩種作

己也怕核武,會擔心核爆炸,

何受苦,為何受我執煩惱的牽

用,我們的心,也可以有兩個

或者核武被人偷走等等,自己

引而不得自在。自己的慘況,

面向;所緣的對象有所不同,

都把自己嚇得半死。但是,就

連自己都不關心、連做夢都沒

但是所緣的相一樣,都是痛

因為它是一個強國的象徵;然

夢到過,還妄想能體會他人、

苦。

而還沒嚇到別人,就把自己嚇

幫助眾生,真的是天方夜譚

所以,我們要生起利他的菩

死了,這實在是蠻愚蠢的情

了。所以首先自己要好好地作

提心,就必須從下士道,也就

況。其實,做了核子彈到底是

個夢,好好的了解一下自己。

是小乘法開始觀修,思維身在

要打誰呢?想想也蠻蠢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試著快快樂

惡道的痛苦。講到三惡道的痛

現在是網路的時代,各種好

樂的過日子,也希望有好的生

苦時,可以觀想自己變成一個

壞、大小的事情,都可以透過

活品質;以我自己來說,愈多

動物,我的腳變成蹄,頭上長

網路看到了。但是,我們是不

人的時候,我就會感到愈傷

了角,身上也長毛了等等去體

是變得更聰明了呢?並沒有。

心,因為我會看到每個人對我

會,當然我們並沒有真正變成

我們看到了世界發生的事情,

都有很多的相信和期望,而我

動物;然而,其實我們的很多

但是並沒有真正放在心上,並

就是這個樣子,沒什麼能力,

想法,已經快把我們變成「外

沒有深刻的體會。我們只是被

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所以

表像人的動物」了。我時常觀

過多的資訊淹沒而已。某方面

有時候會對自己蠻失望,蠻難

察周圍的小動物,例如我看到

來說,我們好像知道更多,另

過的。然而,這時候我也會對

那些小鳥,只要是牠們能夠做

一方面來說,我們又好像一無

自己說:「等著瞧啊!看我明

到的,幾乎都能做到,反觀我

所知。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落入

天就把門窗封上,好好來個一

們人類,有能力卻沒有盡力去

三惡道,看起來還是一個健健

年的閉關!」但是到了明天,

做到。就像早上提到過的,人

康康的人,但是實際上,似乎

這些想法「呸」的一聲都不見

類的潛能是什麼?就是能夠得

已經身在惡道當中了。總之,

了,忘的一乾二淨。所以我

到此生跟來世的究竟快樂,我

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想,需要一種強烈的感受,那

們擁有這樣的潛能,但是卻沒

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維苦痛,這

才是真實的,不會忘的。

有好好使用。吃的方面,如果

是下士道的部分。

首先,從「下士道」起修, 了知三惡道痛苦

只是餵飽肚子,動物也做得 到;穿的方面,動物當然不會

接著,從「中士道」觀 修,感受輪迴苦

這就是為什麼說要學習共同

穿,不過,現在國外很多小

接著談到中士道。中士道的

道、基礎道,也就是小乘的教

狗、小豬都有穿衣服了,當然

時候,是要看到連人天善趣,

法。因為要先了解自己,才有

是人類幫牠們穿上的,另外還

也沒有真正的快樂;總之,因 29


為業和煩惱而導致的整個輪

車子一樣,修持密乘是不會起

真體會,真切了解這些法門,

迴,都是痛苦。這裡思維痛苦

任何作用的。所以基礎的階次

清楚知道基礎法門的重要性。

的時候,不只是想到自己,而

非常重要,一句話說:「前行

不然,下、中、上士道會變成

且要想到和自己有關聯的、無

法比正行法還重要。」就是這

毫無關聯的獨立個體,如果變

量劫以來的父母、親人、朋友

個意思。

成這樣,真實菩提心將無法生

為主的一切眾生,藉由自身對

第一,皈依

起。就好像如果不了解自身的

接著《燈論》談到,在下、

痛苦,不了解自己的現況,怎

中士夫的道次第時,要帶著

麼可能了解他人的痛苦呢?是

在下的次第,都是成就其上

「皈依」、相信因果的心來積

不可能的。

階次的因和助緣。我常想,密

聚資糧和淨除罪障。為了讓菩

乘很殊勝,可以即身成佛,但

提心能夠生起,因此需要積聚

第二,持守「願行菩提 心」學處

是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能夠

廣大的資糧。為了積聚廣大資

接著,皈依之後是學習願菩

讓密乘變得這麼殊勝,能夠即

糧,首先要做七支供養,還有

提心的儀軌和學處。之後發自

身成佛呢?就是甚深空性跟菩

皈依,這些方法是積聚資糧的

內心想要行持六度、四攝的行

提心。要了悟甚深空性,就要

所依。總而言之,下、中士

者,要好好學習行菩提心戒。

先了悟共同乘中提到的人無

夫的一切法門,都是生起菩

我;要先領悟五蘊的無我性,

提心的支分。但是光聽沒有

才可能了悟法無我。因此,如

用,無論是聽我說或者佛說,

果沒有無我的智慧和大乘的菩

或是聽過去智者、祖師們說也

提心,就好像一部沒有引擎的

沒有用,重點是我們自己要認

於苦痛的理解,而去感受所有 眾生的苦痛。

第三,止的禪修 之後,為了使自心能夠自在 用於善法上,因此要學習止的 禪修。這部典籍認為,學習止

▼義工,是法會圓滿不可或缺的動人元素,圖為負責洗菜的典座組義工開心合影。

30


的目的,是為了成就神通,成

都是問一些東西或物品。但是

因此,要正確地了解如何依止

就神通的目的,則是為了成就

外國人很不一樣,他們會從小

上師、善知識的方法。接著,

特殊的利他事業,例如他心

時候說起,例如:「我從小遭

還要接受不同續典的灌頂,使

通,能夠知道他人的心念和需

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痛苦,這些

自心成熟。透過灌頂使心成熟

要等等。

陰影一直跟隨著我,快要讓我

之後,不要傲慢,應該更加謙

這部分我有許多經驗,因為

瘋掉了,請問應該怎麼辦?」

虛,按照偈文「如同主尊所示

很多朋友會來找我卜卦,詢問

感覺上,現代人多是精神、情

囑,如是一切我隨行」所說的

問題,例如某件事該不該做?

緒上的痛苦。

一樣,好好地持守戒律和誓

並且和我分享許多痛苦、快樂

要回答這些問題很不容易,

言,不然是很難得到成就的。

的經驗,然後詢問我的看法。

因為不是「賣或不賣」那樣簡

雖然密乘是善巧方便的,就算

然而我發現,只是知道對方的

單的生意問題,再者,我也不

犯了密乘的根本墮罪,還是可

痛苦還不夠,因為如果在不了

懂醫學,所以也沒辦法給他什

以復戒,但是,因為壞損了清

解整件事情的原委下,要馬上

麼藥吃。因此,我只能告訴他

淨之心,之後很難生起功德

給予可或否的確切答案,這樣

一些讓他的心平靜下來的方

了,有些人說,如果今生犯了

是不行的。所以為了要知道詳

法,然而想要幫助對方的心靜

密乘的根本戒,將無法在今生

情,就需要講很多話問清楚,

下來,如果不知道他的問題出

證得金剛持的果位。

但是時間並不夠,因為來看我

在哪裡,根本不知從何說起。

無論如何,只要違犯密乘的

的人太多,能說話的時間太

因此,由於自己沒有成就止或

根本戒,自心有所壞損,之後

少,所以我只能說:「好吧!

神通,就只能放鬆自心,靜下

想要生起功德,是很困難的。

我會為你祈願祝福的。」除此

來,然後慢慢地深入觀察,再

因此,雖然密乘戒條有千萬之

之外,沒有別的方法。

做卜卦。

多,我們至少要知道根本戒是

如果是一個有神通的人,他

還有一種說法是,修止的目

什麼。過去的祖師曾說:「愈

不用等那個人進來,之前就可

的,是為了成就觀;觀禪的所

高階次的道法,不善業會愈

以透過神通了解情況,準備好

依、基礎,就是止的禪修。

重。」剛開始我並不明瞭這句

如何回答,等對方一進來,就

接著談到,為了斷除兩種執

話的意思,心想怎麼會惡業愈

能說出一些預言般的答案。可

著──人我執和法我執──的

重呢?祖師們解釋說,愈高階

是我沒有什麼神通,所以不知

束縛,要徹底了解空性的見

次的戒法,惡業愈重,這是因

道如何預言。因此,如果不了

解,再加上正確無誤的禪修方

為五道十地愈深入,造作、戲

解對方整個痛苦的原因的話,

式,而成就觀的智慧。以上是

論也會更多,因此惡業就愈

是很難卜卦的。

顯乘道的部分。

重。剛開始聽到這樣的說法,

尤其藏族的問題,和外國人 的問題,截然不同。以前我在 藏地的時候,很多商人來見

第四,智慧方便雙運 第五,修持大乘密法

會覺得奇怪,但後來知道所謂 的戲論,以凡夫來說,就是我 們肉眼等等五根所能感受的對

我,他們的問題都很單純,例

接著是密乘道方面,主要談

境,但是對於具有五眼六通的

如「法王啊!今年做羊毛的生

到的內容是,為了進入密乘

登地菩薩來說,他所感知、顯

意好不好?」之類的,有時我

道,一定要對佛教當中依師的

現的境界範圍,可是大大超越

的回答是:「不好、不好。」

方法,尤其是密乘典籍中提到

我們凡夫的想像的,例如三千

有時是:「你在說什麼,我聽

的特殊依止善知識的方式,有

大千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的所

不懂。」總之,問題很單純,

所了解。密乘非常強調上師;

知等等,這些都是凡夫無法想 31


▲2010年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的法會現場,在菩提迦耶德噶寺旁的祈願法會舞台。圖為德噶寺。

像的。所以說菩薩的戲論更加

法去,誤以為高深的法比較容

上師的身口意呀!將密乘所有

廣大。

易修持。這是錯誤的想法。我

的根本和支分的戒法歸納起

想說個故事,不然很多人都快

來,只有一個戒,就是不要違

睡著了。

背上師的身口意。這也非常難

所謂惡業愈重,又是什麼意 思呢?在別解脫戒時,主要是

做到。」

戒除身、口方面的七種惡行。

有幾個人去找竹巴昆列大

到了菩薩戒,和別解脫戒不同

師,想邀請他去參加一個灌

大師又說:「看看當今的灌

的地方在於,菩薩戒更強調的

頂,就問他:「有位上師要給

頂,它不會讓你證得金剛總

是心戒,例如一個菩薩連一剎

予灌頂呢,你不去嗎?」。竹

持,也不會讓你落入金剛地

那的瞋心,都不能夠生起。到

巴昆列說:「如果接受灌頂,

獄,因為現今的上師,給予的

了密乘戒,更加嚴格,連一剎

之後不用持守誓言戒,也可以

灌頂都不如法、不圓滿,不算

那的凡夫心,都不能夠生起。

得到解脫的話,我就去;如果

真正的灌頂。因此,也不會有

所以,持守的戒律愈來愈細

要持戒的話,那我會害怕,我

違犯根本墮罪的問題。如果由

微,要好好持守並不容易。但

就不去。」

一位具德上師,給予如法具德

是我們時常輕忽隨便,不在乎

大師接著說:「密乘戒條很

的灌頂,弟子得到後,如法圓

次第,喜歡一下就跳到高深的

多,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違背

滿地修持,將會得到不可思議

32


的利益;如果違犯,也會有不 可思議的罪業。」這段話說的 很實在。

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 這一次我主要依據的釋論, 是楚布寺的第四世嘉察仁波切

恩、報恩,第二個原因是說明 法脈的清淨,第三個原因,是 為了熟悉語言。

總而言之,道次第的法,是

──札巴敦珠的著作。他本身

首先是感恩。西藏在有佛法

要按部就班地去修持開展的。

即是一位實修噶當派教法,具

之前,藏族可以說是蠻荒之地

《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將

德的噶當派善知識,因此,各

的野人,個性凶悍,四處爭

之比喻為尋寶者次第地洗淨珠

個教派都會閱讀這一部釋論。

戰,但是佛法興盛之後,心性

寶一樣,或者如同冶煉黃金一

但是後來,這個經典很難找

得到了調伏。總之,我們凡夫

般,要經過燒、切、洗淨等等

到,有一段時間,甚至很多人

是無明的,我們不知道自己的

步驟,才能得到珠寶或真金。

以為這本書已經失傳,但是有

過去生,也不知道來生會如

修行也是如此,需要有次第地

一位名叫阿古雪樂的人,他編

何;不知道自己是否真能得到

修持,逐步開發自己的心性。

輯了一個珍本典籍的目錄,當

快樂,或者只是得到痛苦;不

前行結論

中就有記載這部釋論,後來依

知道什麼是三界輪迴,也不知

循這項記錄,慢慢找到了這個

道自己是否有機會,從這個輪

法本。

迴中解脫;我們不知道什麼是

以上是一個概說。主要提到 了五個部分:

這部釋論,主要傳承自噶當

無苦的涅槃,甚至想都沒想

經論派的夏惹瓦大師。夏惹瓦

過,一點也沒有懷疑過;我們

大師曾說:「以仲敦巴大師的

完全的無明,不知道如何取捨

主張來講,這部《菩提道燈

善惡,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的

第三個是止的禪修:藉由止

論》,從最開始的梵文曰,一

目標是什麼。這個時候,之所

禪,能夠成就神通而行持特殊

直到最後的吉祥文(薩瓦芒嘎

以能夠稍微想到來世的利益,

的利他事業。

朗)的所有內容,全部都是每

能夠知道有一個能夠成就自利

第四個是智慧方便雙運:以

一個眾生今天、當下就要做的

利他的佛果,這都是正法的恩

方便和智慧的雙運,來積聚廣

修持,都是應該用在心上去體

德。

大資糧;只有方便不夠,要結

證的。」所以,就算是開頭的

佛陀正法傳自印度,教主佛

合智慧來修持,因此要學習觀

梵文曰,也是我們要修持的。

陀本身就是印度人;現在尼泊

禪的學處。

不然,很多人都會想跳過這一

爾人自稱佛陀是尼泊爾人,但

第五個是修大乘密法:為能

段,或者趕快唸過去而已,這

是一般都認為佛陀是印度人。

速疾成辦自他二利,因此要修

是不行的,就連這段梵文,也

所以為了感念佛恩,典籍開始

持大乘的密法。以上五點,就

應該用心體會。

都有梵文。過去西藏有一種傳

第一個是皈依:皈依是判斷 一個人是否為佛教徒的標準。 第二個是持守願、行菩提心 學處。

是整部論的綱要。

開頭有梵文經名的傳統,是

統,只要是從印度來的人,甚

由過去藏王所欽定下來的規

至是乞丐,藏族都會尊稱他們

正行:這是我當下就要修 的法

矩。原因有三個。今天說這麼

為「阿闍黎」。現在的很多藏

多,明天可能就可以賽馬了吧

人說成「阿紮惹」,似乎成為

接下來要講解燈論的正行部

(意思是可以放假慶祝去)!

一種貶抑詞,用來取笑那些高

分。

說多一些也好,因為這次是

鼻、長髮、束髮髻的印度行

梵文曰:菩提 巴特 巴帝邦

九百年的紀念,是我們應該感

者。其實過去是一種尊稱,阿

藏文曰:強曲 朗吉 准瑪

恩的日子,所以應該多說一

闍黎就是經師的意思,現在來

些。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知

說就是博士、教授。而且過去

(中文譯為:菩提道燈論)

33


藏地的傳統,不只是尊稱印度

消除障礙,讓著作圓滿,二是

準備好。同時,有些人想要領

人而已,還會禮讓他們坐在上

符合賢者的行為。首先第一

受居士戒,我會一併傳授。不

座。

個,是透過禮敬三寶,幫助作

然他們也沒時間,我也沒時

第二個原因是,梵文象徵了

者阿底峽尊者寫作無礙而圓

間,結果兩方都沒時間的話,

法源的清淨。夏惹瓦大師說:

滿。同時為了後世的弟子,透

什麼事都做不成的。所以,明

「佛法的源頭,不是西藏,也

過禮敬三寶,能得到圓滿修持

天一起給予會比較好。

不是其他地方,而是傳自印

此論的加持。第二個符合賢者

後天是課程的最後一天,我

度。」所以梵文能有讓人安心

的行為,意思是尊敬比自己有

有計畫給予菩薩戒,但是目前

的作用,讓讀者了解這部論典

學問者、年長者,這是一個有

為止還沒人來請求授戒,所以

傳自印度,因而生起信心,也

良善品性的賢者會有的行為。

可能沒人要受戒,因此還不一

能讓人生起恭敬之心。

應賢弟子菩提光,

定。

為什麼印度的典籍讓人生信

勸請而善顯覺道燈。

今天,我們談到了三種士夫

呢?因為過去在印度,智者和

阿底峽尊者撰寫此論的因緣

的內容。大乘的行者,應該有

愚人,有很明顯的分別,如果

是什麼?是應他的弟子──菩

次第地從基礎開始修起;同樣

是一部邪論,會被大眾綁在狗

提光的勸請而撰寫的,菩提光

二乘的行者,也應該先做完前

尾巴上,帶到大街上亂跑。所

是當時西藏阿里地區的一位國

行,才進入正行的修持。尤其

以當時的印度,只有智者能夠

王。這部論被比喻為燈,如果

我們身為大乘,或者說密乘的

撰寫典籍,一般人是不敢隨便

手提一盞明燈,我們可以無

行者,若是能夠深入了解佛教

寫的。但是現在,好像只要手

礙、輕鬆地走在黑暗的道路

根本的義理,對於個人的修持

會寫字,誰都能出書。這或許

上,同樣,雖然有佛法,但因

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

是件好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

為不知如何正確修持,所以需

你將能夠利益他人,並且承侍

說,或許只是墨水和紙張太多

要一部如同明燈的論典來指引

佛教,讓佛教長久住世。

而已,過去藏地曾有記載,一

我們。

些祖師為了節省墨水和紙張所

由下中及上,應知有三士,

去聞思修的,但是也不可能把

以少寫。

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差別。

三藏十二部經全部學完,所以

第三個是熟悉語言,熟悉語

這個偈文是整部論所討論的

沒有什麼佛典是我們不需要

重點是回到心上,利益到自

言是什麼意思呢?例如梵文的

主題──三種士夫的攝義。

心,讓自己的心有所轉變,更

「菩提」,藏文是「強曲」

若以何方便,唯於生死樂,

加成熟。方法唯有實修,透過

(中文譯為覺),「巴特」就

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

實修,我們就能有所進展。謝

是道,「巴帝巴」是燈。經由

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

謝大家。

如此梵藏的對照,學習梵文,

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

(聽打︰雷雅惠,校稿︰噶瑪樂說)

種下梵文的習氣。這是很有用

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

中譯註:

的,因為之後閱覽梵文典籍

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

出自《甘丹耳傳大手印頌》。內

時,例如看到「菩提」,就會 知道它的意思是覺。

這三個偈文簡略說明了三種 士夫的定義。

禮敬三世一切佛,

接下來的內容是皈依,我想

及彼正法與眾僧,

明天早上再做解釋。剛好有法

這兩句是禮供文。為什麼要

友求授皈依戒。所以,明天想

禮敬三寶?有兩個原因,一是

要領受皈依戒的法友,請你們

34

容是:「俱生契合噶屋瑪,五具 等味四文字,息解决境大圓滿, 中觀見地導引等,各安名稱雖紛 歧,善解了義教理論,及具覺受 瑜伽士,思察即判同密意。」


「法」是看清的方法,「僧」是這條路上讓人放心的朋友…

年冬季〈喜瑪拉雅課程〉 《 ○ ‧菩提道燈論》第三堂課

我們都活在顯相的短暫假相中,「佛」是智慧的老師,教我們看清真相,

一 ○

皈依佛,看穿「顯相的大騙子」

法王二

!

沒有主人的寶藏。」。如果 原著:阿底峽尊者

我們沒有次第修持「轉心四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

思維」,或者「七重因果教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授」等等法門,被稱為修行

日期:2010年12月10日

者的我們,心性會愈來愈難加

上午9:00~11:10

以馴服。我們會像畫裡的油

藏譯中、審定:堪布丹傑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燈,看上去是燈,但卻沒有實 際的作用。同樣,缺少了次第

今天是我們第二天課程的第

的修持,我們將無法得到佛法

一堂課。昨天晚上,德噶寺學

的加持。「法」的藏文是:

校的一位老師往生了,他的名

「卻」,它有修改、改變的意

字是洛卓雲滇。德噶寺對我們

思,然而並不是使用箝子、斧

的恩德很大,如同諺語說:

頭來修正煩惱,而是使用對治

「鄰居往生,追悼三天。」所

法來降伏煩惱。如同治病需要

以,我們一起念誦六字大明

吃藥,依靠對治法,能夠逐漸

咒,迴向給他。

減少我們的煩惱。

不修心,就像「畫中油燈」

能對治煩惱,才算修對法門 任何我們所聽聞、思維或者

過去噶當派的大師們曾說:

修持的法門,都應該成為對治

「如果沒有修心,好比畫裡的

煩惱的對治法。第一世法王

油燈。如果沒有戒律,好比

噶瑪巴杜松虔巴曾說:「因為 35


聞法的智慧,而明瞭何謂煩

的煩惱,或者一星期當中,說

惱;因為思維佛法的智慧,而

不出自己用了什麼對治法來對

能克制煩惱;因為實修的智

治煩惱的話,佛法的修持就很

慧,而能根除煩惱。」聞思修

困難了。很多人會說自己在修

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降伏

行、禪修、課誦,或者觀修本

那些造成我們不安、煩躁和不

尊、持誦咒語,但是卻說不出

快樂的煩惱;當我們能將佛

自己在一年當中,哪個法門真

法,實際用於煩惱的對治時,

正對治了煩惱。一年12個月、

法就真正成為法,口訣也就真

365天的時間不算短,我們卻

正成為口訣了。否則,就像藏

連一個實際對治煩惱的法門也

族的諺語說:「魔障放在東

說不出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

方,除障食子卻放在西方。」

問題。持續這樣下去,修行不

除障是藏人的一種傳統,因為

會進步,一天過了還是一樣,

害怕魔鬼、妖怪或者龍王的侵

一星期過了也還是老樣子,一

擾,所以會施放食子來除障,

個月、一年過了,自己依舊沒

有時也會製作類似自己樣子的

有任何進步。

人形食子,作為自身的替代

聖地相逢,修行要心口如一

品,用來欺騙那些魔障。這個

這次我們難得相聚在聖地

比喻是說魔障在東方,但多瑪

──菩提迦耶金剛座,同時,

卻給到了西方,方向反了。用

適逢殊勝的吉祥日,也就是第

更簡單的比喻來說,就好像射

一世噶瑪巴誕生至今九百年的

擊的目標在東方,但我們卻射

紀念日。在座又有這麼多殊勝

錯了方向,射到了西方。

的上師,廣大的僧眾和虔誠的

每天清點自己的黑白業

在家男女二眾。如此善業匯

過去噶當派祖師有一種修持

聚、功德興盛的聚會,是千載

一句口頭禪了。口頭上說說很

傳統,就是數算黑白小石子,

難逢的,我們應該把握這次難

容易,真正要做到利益眾生卻

這些小石子跟圍棋差不多。一

得的因緣際會,生起不同以往

不容易;幫助一個眾生,都要

天當中,生起一個善念,就會

的善念,並且改變自己的行

花費很大的心力,更不用說一

放一顆白石子,如果生起惡

為,相信我們的努力,一定會

切眾生。現在的「為利眾生」

念,就會放一顆黑石子。到了

得到好的成果。

已經變成一種有口無心的口頭 禪了。

晚上會結算,看看哪個顏色的

我們大老遠來到這裡,如果

石子多。如果黑色多,就會

沒什麼改變,還是老樣子的

我們嘴邊總是說「為利眾

教訓自己:「看看你這副德

話,就像藏族的口頭禪:「為

生」,然後唸誦著:「願一切

性,明天再不改進,就要你好

利眾生願成佛,啥事都是為利

眾生具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

看。」如果白色石子比較多的

眾生。」剛開始聽到時,我覺

離苦及苦因。」並且高聲祈

話,也會鼓勵自己:「嗯,做

得為利眾生不是很好嗎?怎麼

求:「願我生起難忍、強烈的

的不錯!明天再接再厲。」

會用作不好的描述呢?後來我

大悲心。」好像猛烈的大悲之

一天當中,如果說不出自己

才瞭解,真的什麼都是「為利

火,馬上就能從內心燃燒出來

用了多少對治法,來對治我們

眾生」了,因為,它已經變成

一樣。以前我開玩笑說,有些

36


▲法王說:我們的行為和語言上的善業,都跟我們的心態息息相關。圖為法會現場,數千人齊聚,聽聞法王 開示。

禪修者,口頭唸著「願一切眾

過,三門的善,是指故思善

僅是不打架,並不能夠算是真

生具樂及樂因…。」這時一隻

(有意的善)。僅僅不殺,不

正的不害他。

蒼蠅飛過來,他卻拿起衣服

一定就在積聚不殺的善業,重

我們的行為和語言上的善

「啪」一聲,用力拍打。接著

點是要「有意的不殺」。我們

業,都跟我們的心態息息相

又開始唸「願我生起難忍的大

通常以為沒有殺生,就是在行

關。整個的要點、精髓,就是

悲心…。」這時飛來一隻蚊

善,但是如果這樣也算行善的

我們的心,因此經典說:「教

子,又是「啪」的一聲…。還

話,那麼泥土、石頭、樹木也

誨、觀察自己的心是關鍵。」

真的是「難忍」──難忍蚊子

都在積聚善業了,因為它們也

我們應該和自己的心好好交

飛來飛去。因此,修持佛法,

沒有在殺生,但是並不是這樣

流,好好開會,討論一下怎麼

真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這樣

的。因此,所謂善,是指有意

做最好,聽聽自己的心有什麼

才會有些幫助。

造作的善,例如特別發誓:

好意見、好計畫。我們應該好

守護自心、調伏自心,才 是真正的修行

「我不殺生。」具備如此有意

好整理自己的思緒,好好關愛

的不殺生的誓言,才能真正積

自己的心、保護自己的心。

總而言之,佛教強調身善、

聚十善業當中的斷殺的善業。

教主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

語善和意善。然而就像昨天說

不然,僅僅是不殺生,或者僅

示了最好的調伏自心的方法, 37


但是修與不修還是在自己。佛

聽到人們說:「我的性格就這

比沒有主人的寶藏。」寶藏,

陀沒有辦法總是在陪伴我們,

樣呀,不然要怎樣?」很多人

一般來說就是各種銅礦、銀

為我們開示說法,佛陀曾說:

一生過去,完全沒有任何的改

礦、油田、鹽田等等自然的礦

「自己即是自己的守護者,守

變。也許心性真的很難調伏,

產、資源。如果在具備清淨戒

護者不在他處。」自己光明的

但也就是因為它是如此難以馴

律的基礎之上,來行持布施等

未來,是自己贈予自己的禮

服,所以才要調伏,不是嗎?

等六度,這些如同寶藏一般的

物;我們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

藏族比喻修心像是製皮一樣,

善業功德,一定會讓我們投生

手裡,就看自己如何決定。否

首先要在皮上塗上聽聞的酥

善道,而且這些善根會不斷增

則自己就會像是圖畫裡的油燈

油,再以思維的揉搓把皮弄

長。善種子如果能夠種植在戒

一樣,外表看來像是油燈,但

軟,最後以實修的太陽把皮曬

律的良田中,我們將能持續地

是把它帶到黑暗的地方去,它

乾。以上是解釋了「如果沒有

享用這些善果。《入中論》

卻沒有照明的作用;同樣,外

修心,好比畫裡的油燈。」這

說:

在看來是個修行人,但是一遇

一句。

到狀況,自己的惡形惡狀又會 原形畢露。這樣就很不好了。 我們應該嘗試去改變自己的 個性。但是奇怪的是,我常常

沒有戒律,就像寶藏沒有 主人 接著是「如果沒有戒律,好

增上生及決定勝, 其因除戒定無餘。 成就人天善趣和 解脫果位的原因, 除了持守清淨戒律之外, 別無其他。 針對這部分我有一些想法, 但也不一定正確,如果不正確 的話,還請各位寬恕。針對 《入中論》這句話,要能得到 圓滿「增上生」(編註:一生 比一生好,指人天果報)的身 所依,一定要具備的順緣和條 件,就是至少要持守一條清淨 的戒律。為什麼清淨戒是得到 人天善趣這麼重要的基礎呢? 我的理解是,這裡所謂的戒是 指什麼?在很多的戒律當中, 例如別解脫戒,主要是指斷除 身語的七種和所屬的所斷。而 身語是有形色的,透過口說好 聽的話,身體的善行等等,而 積聚很多善業,因為這些善業 的順緣,會讓我們的來生,得

38


到莊嚴的身形和好聽的音聲等 等善果。因此可以知道,僅僅 是善心還不一定會投生人天 善道的,僅僅有一念善心還不 夠,還必須以清淨的戒律為基 礎。如此積聚身語的善業,才 有可能得到人天善果。這是我 的一個理解。 因此,如果持守清淨戒律, 布施的善果的寶藏就有主人 了。例如,如果今生持守身體 上的戒律,來世就能得到善趣 的身所依,得到善的身所依之 後,布施的善果就能在這個身 所依上成熟,並且能夠享受布 施的善果。但是如果今生沒有 好好持守戒律,來生如果投生 到了餓鬼或是地獄的身所依的 話,這時候你過去所做的布施 善果,就像是沒有主人的寶 藏;雖然有些餓鬼也有神通, 並且也很富有,但是無論如

失。這就像是沒有主人的寶藏

這個偈文說明了此論主要的

何,別投生為餓鬼是最好。至

一樣,不知道會被誰使用。佛

對象是大乘弟子,也就是我們

於地獄道的眾生,他也不可能

經中也說:「沒有主人的禪

昨天提到的、次第修學菩薩道

在地獄快樂地享受任何過去行

修,好比獅子落入狗群中。」

的大乘行者。因此,為了如此

善的果實。所以我們應該好好

禪修的主人是誰?就是離貪;

殊勝的有情、士夫,也就是想

想一想,如果想要有個快樂、

離貪能夠守護我們的禪修。同

要證得大菩提,解脫遍知佛果

光明的未來,就要從當下行善

樣,能夠守護一切善功德的是

的行者,尊者講說了歷代祖師

做起。今生已經投生為人,得

誰?就是戒律。所以要將善業

傳承下來的教示,也就是證得

以親近佛法,親近善知識,同

寶庫的鑰匙交給誰呢?就是要

遍知佛果的殊勝方法。殊勝的

時身邊也有許多很好的法友。

交給戒律,這樣子,這些善功

方法有五個,也就是皈依、發

未來我們同樣還是有機會,繼

德寶藏才會安全穩固。

菩提心等等,整部論都可以歸

續得到如此難得的人身,但這 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皈依

攝在這五個主題中。首先第一 個是皈依。

戒律中說,如果違犯了戒

今天早上,我們要給予皈依

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

律,過去布施等等善行所積聚

戒,所以要講解皈依的部分。

寶,我們要想佛是導師,法是

的善果,如果成熟在餓鬼,地

《菩提道燈論》提到:

修行的方法,僧是修行道上的

獄等等下劣的身所依上的話,

為諸勝有情,求大菩提者,

友伴。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

過去的善業,都會完盡、壞

當說諸師長,所示正方便。

講,就好比生活當中,必須要 39


有一些生存的條件,首先第一

要下台。在位時有權有勢,很

個條件,從小你必須要有父母

是風光,落選之後,什麼都沒

的指導,年紀稍長後,要有學

了。世間的快樂就像是這樣

校老師的教導,等到身心逐漸

子,它是不穩定的。

成熟之後,我們才能自力更

因此,我們應該找尋的是究

生。我們一生成長的過程,絕

竟的快樂,也就是不會改變、

對需要關愛我們、指導我們正

沒有痛苦的殊勝快樂,這就是

確方向的父母和師長,然而學

解脫,也就是我們的目標。究

到一個階段之後,就要靠自己

竟的快樂,用錢買不到,也不

去找工作謀生了。人生是自己

在身外或者遠處的任何地方,

的決定,每個人應該按照自己

就在於自己的心。苦樂取決於

的經驗、能力和興趣,找到適

自己的心,是自己的心在感受

合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方向。找

痛苦、經驗快樂,泥土、石頭

到工作之後,為了生命的幸福

不會感受痛苦,但是我們會感

美滿,以在家人來說,會去尋

受苦樂,為什麼?因為我們有

找一個好的伴侶,共組家庭。

心,有知覺,我們是有情眾

我們現在沒有證得解脫,也

生。我們的苦樂感受已經是一

沒有證得遍知的佛果,但是,

個果,我們應該要問,造成自

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觀

己苦樂感受的因是什麼?佛陀

宮,他看到了老、病、死等等

念,就是解脫、遍知佛果,都

說,就是業跟煩惱。由於煩

的痛苦,也就是看到了一個病

不是在遠處的一個東西。並不

惱,所以造作各種的惡業,有

人、死人和老人。最後,他看

是說自己身在西方,然後要徒

了惡業就會產生惡果。所以想

到了一位正在禪修的出家人,

步走到遙遠的東方,去找尋某

要消除惡果、消除痛苦,就必

王子很疑惑,他詢問身旁的侍

種叫做解脫的東西,並不是這

須從消除根本的煩惱開始。癥

者說:「這個人在做什麼?」

樣的。但是為了讓凡夫容易理

結點就是我們的煩惱,我們要

「他是一位畏懼痛苦,因此尋

解,佛經會說,我們必須經

找到方法去對治它。

求解脫的出家人。」聽到侍者

過一段修持的旅程,才能達 到解脫。我們現在目標是什 麼?就是解脫。從哪裡解脫出 來呢?是從痛苦中解脫,什麼 叫做從痛苦中解脫呢?首先, 平時生活中的快樂,都只是暫 時的快樂,只是一個假相,不 是真正的快樂,什麼叫做假相

皈依佛,看清生命的真相 什麼是煩惱?煩惱就是那些 讓我們憂愁和苦惱的原因。 什麼是佛法,就是消除煩惱 的方法。 有誰知道這個方法呢?就是 佛陀。

的解釋,王子非常開心,他毅 然決然捨棄王子的身分,走入 了森林去苦修。但是六年的苦 行沒有讓他滿足,最後王子覺 悟到:過於苦行,或是過於享 受,都是不正確的,唯有中 道,才能帶來解脫。王子最後 依於中道,證得佛的果位。

呢?意思是馬上就會改變,前

他是怎麼知道的呢?

一刻還是快樂,後一刻已經成

我們回頭去看看兩千五百年

徹底了解萬法的實際情況。平

為痛苦,或者前一刻是痛苦,

前佛陀的故事,就能知道了。

時我們說:「具有心識者分成

後一刻又是快樂,就像民選的

當時的佛陀,是一個富有的王

兩類,一類是佛,一類是凡

總統,當選一段時間之後,又

子。有一天,王子走出了王

夫。佛的心稱為智,眾生的心

40

什麼是成佛?就是徹悟──


一般人聽到批評,一定馬上 回應,但是佛陀因為遍知實 相,所以對方給予他的痛苦或 者責罵,他都不需要接受。凡 夫沒有這樣的智慧,總是看到 事情的表面,他人傷害了自 己,自己也就接受,然後也跟 著生氣動怒,根本是自討苦 吃。在剛剛的故事當中,如果 是一個凡夫,可能就會回罵那 個主人說:「我是出家人呀, 托缽本來就是我們的工作, 哪裡不對了。你在這罵什麼罵 呀?」佛陀因為知道實相,所 以沒有被暫時的因緣表相蒙 蔽;我們剛好相反,誤把幻相 當成真實,其實,我們是完全 被蒙在這些五光十色的幻相當 稱為識。」為什麼同樣是心,

呀,總是到處化緣托缽,真是

中,但自己渾然不覺。總而言

佛陀的被稱為智,凡夫的被稱

麻煩…。」佛陀默默地聽著,

之,凡夫看到的只是表相,從

為識呢?因為佛陀的智(或

沒有回答。那家主人看佛陀一

未了解實相為何。因此一遇到

本智),藏文是「耶喜」,

直不回應,最後自己也停止

痛苦困難,就會覺得自己受到

「耶」有本然、原始的意思。

了批評。這時佛陀說:「你

了傷害。

因此佛智的意思是原本就遍知

要說的都說完了嗎?」「說完

一切萬法的本來實相。眾生的

了。」 佛陀接著問他:「我

皈依僧,解脫道上「讓人 放心的好朋友」

心稱為識,意思是只能認識到

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送給別

僧寶,是指修持道上的伴

萬法的暫時外相而已。

人一個很珍貴的東西,但是對

侶,也就是善知識。然而有時

佛陀遇到困難、痛苦,不會

方不要的話,你會怎麼做?」

善知識可以向上指佛陀,也可

覺得那是痛苦,他不會被那些

「我當然就把東西拿回來

以向下指僧寶的善知識。什麼

事情所影響,因為佛陀明瞭萬

囉!」佛陀說:「同樣,剛剛

叫做善知識呢?總而言之就是

法的實相是什麼。然而凡夫眾

你對我說了那麼多,我都不需

善友。所以講到依止上師時,

生遇到困難、痛苦的時候,會

要,所以,全部還給你囉!」

應該視上師為法友,這樣的心

被傷害,也會感受痛苦。為什

態比較好。現在很多人都很害

麼有這樣的差別呢?我用一個

皈依法,不再被「暫時幻 相」困住

故事來做說明,佛陀有一天到

佛陀知道方法,解脫煩惱,

的,總之一提到上師他們就會

村裡托缽,經過一戶人家,那

因此佛陀是我們證得解脫的

說:「啊!我不敢去,你去

家的主人,很不喜歡佛陀,一

導師;由導師佛陀所開示的

吧!」

見到佛陀就很生氣,而且責罵

正法,就是「教法」和「證

佛陀說:「你們這些出家人

法」。

怕上師,也不知什麼原因造成

其實,善知識就是善友,一 個法上的朋友,總而言之,就 41


是朋友。所以,我們應該把僧

願一生皈依也好,或者是發願

感覺好像有點愛現,好像自己

寶視為自己的知己,一個讓你

在未成佛前皈依也好,都可

會說很多語言一樣。所以今天

放心,能夠推心置腹的好朋

以。

只唸藏文了,希望能夠教會大

友。如果一個人不能讓你放

家藏文。

心,那麼他也很難成為你的善

你領受「皈依戒」,還是 只「發願皈依」?

知識。因此,在看一位上師是

過去在印度,有很多判定是

否具備德行之前,我們其實應

否為佛教徒的方法,阿底峽尊

桑傑拉佳蘇企喔,

該要看看他是不是讓你放心,

者和香帝巴大師認為,是以

確拉佳蘇企喔,

是不是能夠成為你的知己。

「有無皈依三寶」來判定。其

給敦拉佳蘇企喔

很多人只是因為某某上師有

他還有很多方法,例如是否了

名,就選擇去依止他,之後覺

知「四法印」(諸行無常、諸

得有問題,又開始批評毀謗,

法無我、諸受是苦、涅槃寂

起,盡形壽──

這樣是不好的。依止上師需要

靜)等等,西藏普遍是以阿底

皈依佛,

時間,我們應該慢慢找尋、依

峽尊者和香帝巴大師的為主。

皈依法,

止上師,而不是還沒搞清楚狀

所以,有皈依很好,有皈依

皈依僧。

況,就馬上依止某位上師,這

戒則是更好。什麼是皈依戒

(唸誦三次)

樣是不正確的。所以這裡的僧

呢?就是皈依之後,發誓我不

接著大家要想:得到皈依戒

寶,指的是善知識。

捨棄皈依戒,這就算是領受皈

同時僧寶也是和我們一起修

依戒。什麼是皈依呢?就是想

持的法友。法友間的融洽和誓

到三寶的功德,心中祈請:

言清淨,是很重要的。當各位

「喔!我皈依佛,皈依法,皈

說要跟一切眾生和睦相處之

依僧。」

洛奔 空素梭,達 堆迪內松 碟,幾系 措以 把篤──

阿闍黎,請護念我。我從今

了。大家請坐下。

皈依之後,不可做什麼? 得到皈依戒之後,很重要的 就是要持守皈依的學處。今天

前,麻煩各位先跟你身邊的法

因此,請各位自己決定,是

早上這一堂課,會多講一些皈

友和睦相處吧!否則,法友都

要領受皈依戒,還是發願皈依

依的內容。所以接著談到皈依

不和睦了,還說什麼要和眾生

而已,不勉強。出家眾你們已

的學處。皈依的學處,分為修

和睦相處呢?

經有皈依戒了,不需要再次領

學的學處和遮止的學處兩部

總而言之,我們皈依三寶

受。在座很多在家眾,你們沒

分。首先要談遮止的學處,為

時,要想佛陀就是導師,法寶

有皈依過的,這時候要跪下

什麼先講遮止的學處呢?這是

就是修持的方法,僧寶就是修

來。跪的方式很多,例如雙膝

因為我們凡夫煩惱多,要遮止

道上的友伴。就好像一生當

跪著,或者右膝著地左膝抬起

的、該斷除的部分比較多。

中,必須要有好的父母帶領,

來等等,都可以,總之要有恭

要有好的工作,還要有好的朋

敬的相貌即可。身體不方便跪

1.自皈依佛,不皈依世間 神祇:

友陪伴一樣,同樣,當我們行

的,那麼請你的心跪下;其實

遮止學處的第一個,就是皈

走在這條寬廣的解脫道上時,

胡跪(編註:即右膝單膝著

依佛之後,不皈依世間的神

我們必須要有殊勝的導師,要

地、左膝平抬的高跪法)合掌

祇,這是皈依佛的遮止學處。

有正確無誤的方法,還要有幫

也不見得就代表一定有恭敬

皈依法之後,要斷除傷害眾

助我們順利成佛的伴侶。以上

心,重點是內心要具備恭敬。

生,就是不能再傷害眾生,這

就是我們皈依的佛、法、僧三

請各位跟著我唸三皈依文。

個是皈依法的遮止學處。皈依

寶。領受皈依時,無論你是發

以前我唸很多語言的皈依文,

僧之後,不跟隨惡友,這是皈

42


▲法王說:和我們一起修持的法友也算是僧寶。法友間的融洽和誓言清淨,是很重要的。圖為祈願法會的司 茶組義工。

來暫時的利益,並不究竟。例

還有一點很重要,也就是講

第一個皈依佛的部分,夏惹

如,現在有些人為了發財,就

到護法,以前我在藏地的時

瓦大師解釋:「此處所謂不皈

會養小鬼,這些人並不是為了

候,雖然我沒去過很多地方,

依世間神祇,是指不能夠發自

求得究竟佛果而養小鬼的。當

但是看到一些地方的寺院,過

內心地去皈依。」在一般的皈

然,有時因為一些特殊的原

去屬於另外一個傳承,現在變

依學處中會說,皈依佛之後,

因,即使皈依佛之後,還是可

成另外一個傳承的寺院,這樣

不能再禮拜、供養世間神祇。

以供養神祇、龍王等等,這些

的情況很多。我發現在這些寺

但是如同夏惹瓦大師的解釋,

傳統在藏傳佛教當中是有的。

院裡面,過去的上師、本尊跟

只要不是發自內心的去做,有

但是如果發自內心地去皈依他

一些修持法門的傳承,都已經

時為了一些特殊的原因,還是

們,就會違犯皈依戒。世間的

失傳了,但是護法的傳承卻延

可以禮拜或獻供,雖然有點奇

神祇,好比是暫時的樹蔭,我

續著,一直沒有間斷,這種情

怪,例如修持三食子除障法

們想在樹蔭下乘涼休息,然而

況給我的感覺,好像護法比上

時,其中的文句我記不清楚,

樹蔭不是穩定的,隨著太陽的

師跟本尊還重要,如果換護法

總之當中提到向帝釋天合掌、

移動,陽光又會照進來,可能

的話,可能舊的護法就會嫉妒

禮拜等等;或許此時要觀想祂

睡醒的時候,已經被太陽曬到

而造成問題,因此護法的修持

們為本尊吧!無論如何,皈依

了。同樣,世間的天神具備的

絕對不能斷。這種不在乎上師

佛之後,如果發自內心皈依世

力量和神通,只是暫時的,由

本尊,只在乎護法的現象,實

間神祇,就算違犯皈依戒。

於祂們本身也沒有解脫,所以

在很奇怪。所以夏惹瓦大師曾

祂們無法成為我們長久、究竟

說:「有些人相信護法具備極

的皈依處。

大的加持力,能夠自在得到喜

依僧的遮止學處。

這個遮止學處的目的是什 麼?因為世間的神祇,只能帶

43


樂,具有剎那間轉變三界的自

相反的,如果就把皇上當成一

祈求自心說:「我的心呀!你

在力。如果帶著這樣的心,供

般人看待的話,就能取悅他,

要好好修持呀!好好生起戒定

養護法的話,就是違犯皈依戒

之後還可能得到賞賜。同樣對

慧呀!」你真正應該供養、祈

了。」

於智慧的護法尊,我們應該了

求的對象是誰?就是自己的

這裡有一個地方應該解釋清

解他是為了護持佛教,為了守

心。無論供茶也好,供多瑪也

楚,就是有些智慧護法,他已

護修行者,艱難地示現成護法

好,或者祈求的對象是誰?就

經成佛了,或者已經是登地的

的相貌,如果這時一直說祂是

是自己的心。如果內心空虛,

菩薩。為了幫助眾生、守護佛

上師或本尊的話,反而會讓護

做再多外在的供養,其實也不

教,所以示現成護法的相貌。

法不高興的。過去祖師曾經強

會有用的。

皈依這些智慧護法,不會違犯

調過這一點。

皈依佛之後,我們應該聽佛

皈依戒。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

印度和西藏都有一種傳統,

陀的話,不是嗎?佛陀曾經說

是,例如在許多經續典籍中提

就是哪裡的山好,就說那邊有

了什麼呢?佛陀說:「自己才

到,外道的大自在天,是觀音

山神,哪棵樹好,就說有樹

是自己的救護,除了自己之

菩薩的化身,因此如果你帶著

神,或者哪裡的山泉特別甘

外,沒有其他救護者。」所以

這樣的認知去皈依大自在天的

甜,就說那裡有水神,所以到

你不需要其他人的救護,自己

話,不會違犯皈依戒。但是,

處都有天神,大家也都忙著去

要能救護自己。要能得到救

如果認為大自在天就是外道的

供養、祭祀那些神明。從環保

護,需要內外因緣的和合,外

天神而皈依的話,就會違犯皈

的角度來說,這倒是個不錯的

在因緣來說,我們需要上師,

依戒。所以即使對方是具備圓

方法,因為這種信仰對於環保

或者護法。但是,根本還是在

滿智慧的佛菩薩的化身,但是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藏民會

於自己的實修,如果沒有實

我們不了解,或者內心沒有認

說:「喔!這個有樹神、水神

修,僅僅是祭神拜天,甚至就

知到對方是佛菩薩的化身,而

喔!所以不能亂砍樹,也不能

算祭拜金剛持,也是沒用的。

把祂想成世間的神祇而皈依的

破壞水源。破壞的話,會生病

2.自皈依法,不傷害眾生:

話,也算是違犯皈依戒。

的。」等等說法,所以是有幫

接著談到「自皈依法,不傷

過去的祖師還有一種說法,

助的。

害眾生」。這是非常重要的。

就是護法為了守護佛教,護持

但是佛法的重點是實修,是

夏惹瓦大師曾說:「法的定

行者的事業圓滿,所以要示現

降伏自心。並不能說敬畏天神

義是寂靜,和傷害眾生是互相

成護法的相貌,這時候,如果

的習俗不好,我們應該尊重這

違背的。所以如果傷害了眾

硬要把祂放到上師、本尊的位

樣的傳統,但是佛法強調的是

生,就是違背佛法,也就違犯

子上,其實並不好,反而把護

透過自身的實修,讓戒定慧三

皈依戒。」

法搞亂了。好比清朝的乾隆皇

學的功德,在心中生起,否

什麼叫做「傷害眾生」呢?

帝,在他微服出巡的時候,如

則,總是祭天拜神、求神問

不見得一定是殺生,其實像我

果身邊的侍衛,在人前大喊皇

卜,最後養成習慣,搞不好會

的家鄉,在牛的鼻子上穿洞,

上萬歲的話,其實是障礙了皇

把佛陀也當成天神一般的供

或者鞭打、綑綁、牢獄眾生,

上,因為他就是為了不要讓別

養、禮拜,這樣就不對了。以

這些都是傷害眾生。或者讓牛

人知道,才穿上一般的服飾

佛法的角度而言,祭天拜神,

馬等動物,馱載超過負荷能力

的。皇上被揭穿,一定會非常

對我們的修行沒有太大用處,

的重物,這也是傷害眾生。所

生氣,當下可能忍著不說,但

真正有用的,其實不是向外供

以傷害眾生的範圍很廣泛,所

是之後一定會重罰那個侍衛;

養,而是應該好好供養自心,

以也很難持守。別解脫戒說要

44


45


斷除包括害他的因,菩薩戒的

更要小心,如果自身沒有禪定

我們現在世界上各個宗教存

時候,會說菩薩以大悲心的力

力,也沒有菩提心的話,是很

在著很多紛爭,而佛教的本質

量,斷除害他的心。因此,從

容易犯戒的。因為修誅法的時

就是和平、非暴力。佛法若在

「別解脫戒」,一直到「密乘

候,嘴上說的都是誅殺的話,

心中生起,心就能得到平靜、

戒」,所有戒律都在強調不要

身體也會表現誅殺的動作,這

得到降伏,不再煩躁不安。所

傷害眾生。沒有一個戒律說可

時如果心態有一點點不正確,

以內心是否具備佛法,端視於

以開許傷害眾生。

那就危險了。

我們的心,是否平靜祥和,端

親自傷害眾生、間接唆使別

尤其現代各種宗教的紛爭,

視於我們的心,是否不再被煩

人傷害他人,這都是應該斷除

層出不窮。以尊者為主的許多

惱所左右。否則,如果內心還

的,這不用多做解釋。然而隨

宗教領袖,現在也開始呼籲:

是充滿嫉妒和憤怒,這代表心

喜他人傷害眾生,這也是不好

「現在僅僅說和平已經不夠

中並沒有生起佛法,這時最好

的行為,這要特別注意。律典

了。因為很多人打著『和平』

也別稱自己是佛教徒了。

當中提到,僅僅內心隨喜他人

的口號,發動戰爭,製造紛

所以我們應該謹記佛法「非

殺生,不犯殺生的根本墮罪或

爭。所以和平之上,現在還要

暴力」的本質,盡力做到非暴

他勝罪。可是,如果將心中的

加上「非暴力」,也就是非暴

力。然而,我們不應僅對自己

隨喜說出來,或者以行動表現

力的和平。」我們不需要槍

的親人非暴力,包括敵人、陌

出來,例如看到敵人死亡、被

砲、棍棒的和平,其實人類真

生人,甚至微小如昆蟲的生

殺死、或者被關到監牢時,

的很可悲,和平本來就是非暴

命,我們都不能夠刻意去傷害

幸災樂禍、手舞足蹈地說:

力的和平,但是人類的聰明,

他們。當然,律典當中也提

「啊!真是太好了!」這就是

似乎都用在了不對的事情上,

到,殺害動物的話,只是犯了

犯戒了,比丘、沙彌、居士戒

竟然將和平作為發起戰爭的藉

他勝罪,但是以菩薩戒的角度

都違犯了。這是很危險的。

口;炸彈、槍砲怎麼可能帶來

而言,沒有這樣的差別,由於

和平呢?不可能的。

菩薩是對一切眾生發起大悲

尤其是密乘修持誅法的人, 46


心,因此只要是刻意傷害眾

之心,是不可能圓滿資糧的。

生,那怕只是一隻小蟲,也會

就像之前提到過的謗法,其實

噶瑪巴的傳承,就是佛陀 的傳承

犯菩薩的根本墮罪。這一點,

分裂僧團、毀謗僧眾也算是謗

藏傳佛教很強調各自的傳

我們都應該謹慎。

法、捨法之罪。佛陀本身也有

承,這是很重要,但是,如果

如果我們內心有著深厚的佛

各種不同的說法方式,針對不

夾雜了偏私好惡之心的話,那

學底子和實修體驗,這當然值

同的眾生,有時候說有無,有

就很危險了。尤其噶舉派,尤

得讚嘆,然而,就算沒有如此

時說無我,有的時候說小乘,

其是當中的岡倉噶舉派,現在

的修為,只要心中保有一念不

有時候說大乘。我們無法因此

正面臨各種問題的時候,這並

害眾生的心,這就已經是功德

而分別法的好或不好。尤其我

不是我們刻意發願造成的,而

一件了,因為這念心,已經幫

們凡夫沒有慧眼,更不可能輕

是就這樣發生了。既然發生

助你自然而然地在自利和利他

易做分別。

了,就應該好好以如法的心態

因此,分裂僧團、偏私法

去面對。如同昨天提到的偈

3.自皈依僧,不結交惡友:

教,分別說:「我們實修派,

文:「世尊降臨於世間,正法

接著談到皈依僧,不隨惡

他們講經派。」這是不好的。

猶如日光明,持教徒眾心意

友。波多瓦大師曾說:「如果

甚至現在還喜歡分別什麼「僧

合,聖教恆住願吉祥。」釋迦

在僧團中分別自他,破壞和合

院派」、「學院派」的,這些

牟尼佛已經降生人間,這我們

的時候,就已經不算是佛教徒

都是謗法。過去噶當派的祖師

不用擔心了,正法也如太陽光

了。」惡友不一定是青面獠

說:「謗法、僧團分裂的地

芒一般光明,這也不用擔心,

牙、頭上長角、還長尾巴的

方,將無法出生任何善法功

但是「持教徒眾心意合」時,

人。惡友就是破壞僧團和合的

德。」就像是被燒焦的芽,是

這就很讓人擔心了。竹巴袞列

人,他們喜歡分別說:「我們

不可能長出成果的。祖師還

大師曾說:「面對自己的法

噶舉,他們寧瑪、薩迦、格魯

說,甚至這個地方的螞蟻,也

友、上師,做出不如法的事情

或者覺囊、苯波。」如此製造

會落入惡道,為什麼會這樣

時,只要自己不要因此喪失信

分裂的人,就是惡友。這種問

呢?

心,也不要跟著犯錯,能夠做

了。希望大家銘記在心。

題最常在哪裡發生呢?大師

因為在已經造作了重大的罪

到這樣就可以了。」這句話的

說:「在僧團當中。尤其最常

業的地方,善業力衰微,惡勢

意思是,如果沒有機會去勸導

發生在授課老師以及長老的身

力增長,所以就連小如螞蟻般

他人,至少自己不要犯錯,老

上。」這是因為老師,常常會

的昆蟲的心,都會變得凶惡,

老實實,安守本分,這樣就不

以教誨者的身分,跟學生說這

所以逐漸都會落入惡道。

會違背三昧耶戒,也不會造 罪。希望各位都能謹記在心。

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

有什麼方法,可以恢復這個

以前怎麼樣、現在又怎麼樣的

地方的清淨呢?需要一位證得

第七世法王 噶瑪巴確札嘉

話。學生們會信以為真,也仿

法性的人,說三次法,就能夠

措在他寫給藏地三區,也就是

效著去做,結果也開始搞小團

清淨罪業,得以恢復。三次說

寫給全藏地的信中說:「我噶

體,分別自他。

法,並不是給予一般的灌頂、

瑪巴,沒有另外的屬於噶瑪巴

分裂僧團,就是分裂皈依

教學或者傳授口訣,而是要開

的聖地、寺院或者傳承,佛陀

處。想要成就圓滿佛果,就要

示消除分裂,促進和諧的內

法教就是噶瑪巴法教。每一個

圓滿積聚資糧,要能圓滿資

容,才能夠恢復此地過去的功

進入佛教傳承的人,就是進入

糧,就要皈依所有的佛陀、佛

德。

了噶瑪巴的傳承。」

法和僧眾,如果有偏私、分別

過去巴紮大譯師,供養第一 47


▲法王說:佛法若在心中生起,心就能得到平靜、得到降伏,不再煩躁不安。所以內心是否具備佛法,端視 於我們的心,是否平靜祥和。圖為虔誠的俱信法友。

世法王噶瑪巴,當時印度佛教

裂愈來愈大,最後整體佛教傳

學處,以後自然會成的。所

的領導者,金剛座大師的海螺

承必定衰亡。

以,僅僅是皈依三寶,得到一

和一幅佛陀的唐卡畫像。這些

藏傳佛教的不同派別,是因

個佛教徒的虛名,是不夠的。

聖物是過去印度的七代付法藏

為上師、寺院的不同,因此產

有時在路上,看到一些佛教

師所傳承下來的,這是金剛座

生出不同派別的名稱,並不是

徒,心中就很難過,會覺得:

大師最為殊勝的加持物。大譯

因為佛法傳承有所差別。沒有

「看似佛教徒,但怎麼還是

師贈予的時候囑咐道:「從今

一個派別能夠獨立於其他宗派

跟俗人一樣,沒有什麼改變

天起,你要成為一切教法的主

而毫無關聯,事實上,在噶舉

呢?」

人。」

派的根本和傳承的上師當中,

當然要能百分之百的改變,

有薩迦派的大師,也有格魯派

也不容易做到,每個人都是獨

菩提事業力,大悲光普照,

的大師,也有寧瑪派的上師,

立的個體,連佛陀都沒法用一

猶如秋滿月,世間願吉祥。

也有覺囊派的上師。因此各個

個方法,改變所有的人,更不

教派在法教上息息相關,如果

用說自己了。所以,我們要按

同樣在噶瑪巴若佩多傑、噶

我們以世間的偏私好惡之心,

照自己的能力,就算只能做到

瑪巴蔣秋多傑的文件中也提

隨意妄加分別的話,我們將會

一個方法,也要盡力去做,就

到:「我的傳承不是印度王室

違背所有傳承祖師的三昧耶

像我以前說過:「符合佛陀

的傳承,也不是漢地皇室的傳

戒,也將造作謗法的罪業,也

心意的步伐,一步也不可延

承,而是持有佛教的傳承。」

會成為毀滅佛教的魔業。因

遲。」重點就是要按照佛陀的

為什麼會有這段話呢?因為當

此,大家一定要謹慎注意。

腳步,勇敢地邁步向前。希望

噶瑪巴希也曾說:

時愈來愈多人執著自己的傳

至於皈依的修學學處就不用

承,有的說我是什麼金剛持的

說了,因為首先對於遮止的學

(聽打:高鈺函,校對:噶瑪楚

傳承,又說他是某某傳承,分

處有了清楚的認識,該修學的

慶巴嫫)

48

大家都能做到,謝謝大家。


年 ○冬季〈喜瑪拉雅課程〉 《 ‧菩提道燈論》第四堂課

思維眾生都當過自己的母親,能讓你生起菩提心,成為解脫的因!

一 ○

思維眾生如母,生起難忍大悲

法王二

例如花、香等等,經文中提到 原著:阿底峽尊者

的七種供養,有三種說法,當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

中沒有任何矛盾之處,行者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0年12月11日

下午3:00~5:10

可以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去 做。阿底峽尊者在《自釋》中

藏譯中、審訂:堪布丹傑

說:「行者可依各自心意而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作觀修。」 中譯註平時,廣為人 知的是〈普賢行願品〉的七支

這部論典主要針對上士夫,

供養:「所有禮讚供養福,請

也就是菩薩們而說。此論在深

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

入解釋上士夫或菩薩道的時

根,迴向眾生及佛道。」除此

候,分為兩個部分來講解。一

之外,還有一些大師有不同的

個是波羅蜜多乘,也就是經乘

七支供養的方式,這裡不多做

道,第二個是密乘道。

說明。

經乘道的菩薩修持

積聚資糧之後,接著要胡 跪、合掌,然後作殊勝的皈

在經乘道方面,又分為道的

依。由於時間殊勝──直到未

論述和果的論述兩部分。首先

成佛前都皈依;意樂殊勝──

道的論述偈文是:

具有大悲心;對境殊勝──佛

6. 為諸勝有情,求大菩提者,

陀三身的自性(佛)、大乘教

當說諸師長,所示正方便。

證二法(法)和登地的菩薩 (僧),所以稱為殊勝的皈

這個偈文講解何謂方便法,

依,或大乘的皈依。

尤其是殊勝的(正)方便法。

皈依之後要修學三種心,來

正方便分為「願菩提心」和

生起慈心和悲心;其中願菩提

「行菩提心」兩個部分。其中

心和行菩提心的學處等正行,

包括各自的發心方式和學處。

留到明天早上傳授菩薩戒的時

底下是願菩提心的偈文:

候再講解。

7. 對佛畫像等,及諸靈塔前,

為了能夠生起清淨圓滿的菩

以花香等物,盡所有供養。

提心,要先積聚資糧;今早介

8. 亦以普賢行,所說七支供,

紹過一般的皈依,然而當我們

以至菩提藏,不退轉之心。

領受殊勝皈依時,自心需要有

9. 信仰三寶尊,雙膝著於地,

一種轉變。早上,已經給予各

恭敬合掌已,先三遍皈依。

位一般的皈依戒,至於積聚資 糧的部份,我們很有福氣,現

首先我們要積聚資糧,之後

在正位於殊勝的聖地,可以多

是皈依和護心。為了積聚資

做禮拜、繞塔、獻供等,相信

糧,要觀想皈依境,接著在皈

各位應該都有這麼做,所以現

依境的前面,陳設各種供品,

在就不需要另外多做些什麼。 49


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 菩提心的基礎,就是慈心和 悲心,這是我們首先要具備 的。菩提心的精髓是悲心,悲 心就像是養育菩提心的母親一 樣,因此我們首先要具備悲 心。為了要生起圓滿的悲心, 我們必須透過七重因果的次第 來作觀修。七重因果教授即是 知母、念恩、報恩、增上意 樂、悅意慈、大悲心、菩提心 等七重因果的次第觀修。

一,知母:思維「一切眾 生都是具恩母親」而生起 悲心 首先是知母──觀修一切眾 生都是具恩的母親,透過這樣 的思維,培養我們的悲心。 講到這裡,應該要深入探討 一下輪迴這個主題,但是我想 先說一下母親,知母的「母 親」,代表慈悲和關愛的人, 是一個象徵性的名詞。因此不 一定只能觀修母親,你可以觀 想是你最親愛的某位親人或朋 友,接著你觀想一切眾生,也 都曾經是自己最親愛的親人或 朋友。 佛教相信輪迴,在因明量論 等論典中,透過許多理論來證 明輪迴的存在。現在也有許多 案例記載,一些人能夠清楚回 憶過去生的事情,這些都值得 我們多去關注與探討。 這部論著中,知母是第一個 功課,並且是以對我們恩德最 大的母親,作為主要的觀想對 象。因此我在這裡解釋的時

50

▲圖中為本屆祈願法會之功德主們。

候,按照這部論著的方式,當

等。總之,從父母的眼神到語

然就以母親為所緣來說明。但

氣,都散發出無盡的關愛,這

是,這裡的知母,不一定必須

是我們要清楚感受到的。

是母親,如果自己和母親有很

我們不只在嬰孩時期受到父

深的感情,當然可以這樣觀

母親的呵護,甚至長大變得跟

修,但是除了母親之外,還有

氂牛一樣大時,父母親還是一

和自己很親的其他親人或好

樣給予我們照顧,自己捨不得

友,也都可以作為觀想的對象

用的東西,都會願意給予孩子

來修持。

們。總之,父母親給我們關愛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打從

太多了。當然這裡我講的是盡

娘胎裡出來,就受到父母的呵

責的父母,因此各位不用起分

護與關愛,自己就像是父母身

別念。

上的一塊肉一樣。不僅如此,

具恩的父母,為了我們,不

父母毫無吝惜地提供我們食

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

物、財物、衣服等一切所需。

汗,但是他們都甘之如飴,他

寒冷的時候,家鄉沒有暖氣

們的心中只有孩子。這樣的父

設備,因此天氣一冷,孩子們

母親,他們現在都身處在輪迴

就會鑽到母親的懷中,這是唯

當中,不知所措,不能作主地

一的保暖方式:暖氣就是母親

受著各種生老病死的痛苦。透

的懷抱,睡覺的地方也是母親

過這樣的思維,從內心生起難

的懷抱,甚至糟糕一點來說,

忍的悲心。

連廁所也是在母親的懷中呢!

有的人會懷疑,難道一切眾

從小喝著母親的奶水長大,母

生都是具備恩德的母親嗎?換

親還會幫我們清理不淨物等

個角度來說,或許每個眾生也


宰場宰殺的場景,我們也歷歷 在目。眾生想要離苦得樂的渴 求,是那麼的清楚。 根敦確佩大師曾說:「沒有 眼睛的螞蟻,為求快樂而奔 走;無腳的蚯蚓,也是為求安 樂而蠕動著──世間的生命, 一個接續一個,都在追求快 樂。」螞蟻有沒有眼睛我是沒 有研究,無論如何,就算沒有 眼睛的螞蟻,也是為了追求快 樂而不斷努力;沒有腳的蚯 蚓,也是為了得到快樂而努力 爬行。從追求快樂、遠離痛苦 的角度而言,所有眾生都是平 都曾經是我們的敵人,我們不

的眾生,對我們的恩德無比深

等的。所以讓我們好好想想,

是應該對他們生起瞋恨心嗎?

重,對我們的關愛也是這麼的

一個人為什麼會成為敵人?很

這樣不也很合理嗎?

多,如果我們毫無感恩之心,

可能都是因為自己缺乏尊重和

這樣的想法是非常不恰當

反倒欺凌、搶奪眾生,甚至食

體諒而造成的。以上是第一個

的,也並非實際的情況。從負

用、凌虐那些動物,那麼,他

生起悲心的思維。

面去想事情,對任何人都沒好

們不成為敵人也不可能了,這

處。從光明面想事情,可以生

是自己造成的惡果。

二,思維「如母眾生的愚 癡」而生起悲心

起悲心,觀修菩提心,修持解

人類未出現的幾千萬年前,

再來想一想,如果一切如母

脫道,最後得到解脫的果位;

世界上存在著豐富的昆蟲和動

眾生都具備智慧,就可以透過

從負面想事情,只會讓你傷心

物等生命,真正的主人應該是

自身的智慧而離苦得樂。但是

難過、生起瞋恨心,慢慢步入

那些昆蟲和動物。但是現在人

如母眾生因為愚癡,完全不知

惡道去。所以我們捨棄負面的

類統治著地球,恣意傷害、欺

道應該如何離苦得樂,不僅如

心態。

凌其他的生命。我想真的是三

此,甚至顛倒地把痛苦的因,

什麼是修持佛法?就是幫助

寶加持,或是人類走運吧!因

當成快樂的因,把快樂的因,

自己,得到益處。沒有好處的

為動物不會說話。如果動物會

當成痛苦的因;因而造作不該

事情,就應該捨棄,不是嗎?

說話,他們一定會請律師向人

造的惡,該行持的善法反而沒

我們應該要理性、謹慎地思

類討回公道。這場官司,人類

有去行持。我們應該觀想這些

維:什麼對我們有利,什麼對

一定會慘敗,因為我們實在做

愚癡顛倒的如母眾生,而生起

我們有害?然後正確地做取

了太多違背因果和不合理的事

悲心。

捨,這就是佛法的修持。

情,我們真的沒有任何理由或

再舉個例子做說明:母鳥為

我們還可以換個角度去想:

藉口。動物不會說話,並不代

了養育小鳥,每天都會捕食各

具恩母親變成了敵人,這個情

表心中沒有感受。我們其實心

種昆蟲給小鳥吃。這不是一、

況是誰造成的?事情一定有其

知肚明,牠們心中痛苦的吶

兩次的工作,而是直到小鳥長

因緣。之前談到一切具恩如母

喊,從未停歇。動物被送往屠

大為止,都是以這樣的方式來 51


餵養小鳥,這樣辛勤的餵食,

到受苦的人,你不會再沉浸於

讓鳥媽媽造作了非常多的惡

自己的快樂當中,而會自願幫

業。況且不只一生為鳥,可能

助他人。以上是第二個思維的

多生多世都是如此,累積的罪

方式。

業,讓牠離自己離苦得樂的暫

三,思維「如母眾生不僅 愚癡顛倒,甚至瘋狂」而 生起悲心

時(人天善果)和究竟(成就 佛道)的目標,愈行愈遠。 就像這隻母鳥的例子,我們

第三個思維方式,是想:如

可以擴大去想所有的如母眾

母的一切眾生,不僅對於善惡

生。一個母親不僅要顧及自己

愚癡顛倒,甚至到了瘋狂的地

的生活,也會因為照顧孩子而

步。怎麼說叫瘋狂?意思是雖

造作罪業,結果是在三界輪迴

然父子、母女或者親友之間有

中流轉,無法出離。我們可以

著很多難以忘懷的感情和恩

這樣想:造成一切眾生輪迴不

惠,但是因為無明煩惱的障

已的根源是誰?不就是身為孩

蔽,我們不再互相認識了。

子的自己嗎?

由於我們不再有覺知,看不

各種因緣相依相存,靠殺生

清對方,誤以為是仇敵而互相

的行業而活的人,他們為什麼

傷害,重則相互殺害,輕則互

要殺生?因為這樣能夠賺錢,

相搶奪。一個心智成熟、平靜

養家活口。為什麼這樣的工作

的人,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

能夠賺錢?因為有許多吃肉、

現,但是因為煩惱的驅使,讓

穿戴皮飾的消費者。如果沒有

我們都失心瘋狂了。

這些消費者,也就不會有那麼 多的殺生工廠了。

平時對於一個瘋子的怪異行 為,我們也不會生氣,因為我

需要肉品皮飾的消費者愈

們知道他是瘋子,你會願意接

多,當地的屠宰場、皮製飾品

受那些瘋狂的行為,就算被他

店也會愈多。不能說所有的罪

打了一巴掌,也會說沒關係,

甚麼呢?因為你知道那根棍子

惡根源都源於自己,但從因緣

因為他真的有問題,如果回他

是沒有自主性的,它是被拿棍

相依相存的角度來說,我們也

一掌,其實自己也瘋了。一個

子的那個人所使用的。

的確間接地成為了造作惡業的

煩惱心重的人,就好像瘋了一

同樣,你也不應該對那個人

一份子。

樣,也像是一個身患重症的

生氣,因為那個人被貪、瞋、

總而言之,如果你願意好好

人,完全無法控制自己。因

癡煩惱的酒給灌醉,他失心瘋

想想自他之間緊密的微妙關

此,我們自然會原諒他的行

了。就算他不想這麼做,但受

係,就會有所體會。一個孤

為,我們會願意忍辱和接受。

到煩惱的驅使而對我們造成傷

僻、自我的人,當然不會有什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拿了棍

麼感覺。我們應該體會眾生和

子打你一棒,你會氣誰?你不

自己是息息相關的,苦樂的感

會氣那根棒子,對不對?你不

岡波巴大師曾說過:「如果

受也是相同的。有了這層體

會對棍子說你幹嘛來打我一

你連取你性命的人都能安忍,

會,就會生起責任感,當你看

棒。通常氣的是打你的人。為

批評、搶奪財物與傷害又怎會

52

害,所以我們應該原諒他,應 該接受他。


▲法王說:一個修持菩薩行的人,就算別人要傷害你的性命,你都應該忍辱而不該傷害他。

讓你心煩呢?」這段話很重

的分別,甚至連座騎馬匹頭上

句話說:「佛菩薩不會責罵內

要,一個修持菩薩行的人,就

佩帶裝飾的多寡,都象徵著不

心有煩惱的人。」意思是那些

算別人要傷害你的性命,你都

同的地位,總之,各種名目可

被煩惱覆障所捆縛的眾生,佛

應該忍辱而不該傷害他,更不

複雜了。有時候,只要一點點

菩薩是不會責罵、也不會捨棄

用說別人對你謾罵、搶奪你的

沒安排好,就會讓上師、主人

他的。無論眾生做了多少錯誤

財物或者對你造成任何傷害,

氣到不行。當然,地位、裝飾

的事情,佛菩薩都不會說:

那更應該忍辱!

有其重要性,但少了一點又怎

「你真糟糕,你不行,我不管

古代西藏贊普王時,是不是

樣呢?少了一點慈悲心、菩提

你了,你走吧!」如果真這樣

分的這麼清楚,我並不知道,

心都沒怎麼在意,少了一點裝

說,佛菩薩就是捨棄眾生了,

但是後來,藏地的一些上師和

飾,卻渾身不對勁。這真是很

佛菩薩絕對不會這麼做的,一

官員,與漢地、蒙古等地的貴

奇怪,不是嗎?

位登地的菩薩是不可能捨棄眾

族交流愈來愈頻繁,因此,慢

一個修持菩提心和慈悲心的

慢開始有地位高低、寶座高低

人,心中都要想著眾生。有一

生的。 我們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我 53


們是追隨佛菩薩腳步行持的佛

痛苦。悲心是什麼?就是觀想

有。有些地方缺少了真正照顧

弟子,有時自己身邊,可能都

眾生苦痛之心。心想:「如果

人民的政府或是機構,人民無

會有許多說了也不聽,總是犯

眾生能夠出離痛苦,該有多

依無靠,生命沒有了希望。當

錯的人。在一些特殊的情況

好!」我們先不談三惡道的痛

你看到這些景象,請記得至少

下,為了幫助對方,你會需要

苦,因為我們沒看過地獄的樣

發一個善願,迴向祝福他們。

表現出生氣、指責的樣子,但

子,也很難想像餓鬼道的情

平時我們都會看報紙、看新

是無論如何,心中都不應該帶

況。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的

聞,內容充斥著戰爭、死亡、

有任何嗔恨之心,如果你心中

是,發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

地震的內容。但是,我們似乎

有瞋恨之心,就是違背了菩薩

各種景象,有些地方充滿戰

看多了,內心都麻木了,不再

的行持、違背了佛的行持,同

爭、飢荒、疾病等等,實在和

有那種「喔,這是痛苦的事情

時也違背了你的課誦、善行、

地獄沒什麼兩樣。當你看到這

啊!」的感覺,也沒有「他們

和你學習過的經典,這是我們

些景象,真的要生起大悲心。

是跟自己一樣有血有肉的生

還有許多地方衣食匱乏,也

命,他們身亡了!」的感同身

四,思維「如母眾生的痛 苦」而生起難忍悲心

缺少各種醫療與醫藥。有些地

受,如果你是這樣的感覺,真

方的人們,甚至連關愛他們的

的應該要反省一下了。

第四個觀修,是思維母親的

父母親,或者好的朋友都沒

要注意的。

菩提心是什麼?就是無論你 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利他。看

▼藏民心中總是祝福大家,能夠離苦得樂。

報時也要利他,看電視時也是 在利他,沒有一件事情不能幫 助你增長菩提心。現代人,有 些完全沒有觀修菩提心的經 驗,當你勸他幫助別人的時 候,他會很茫然,不知所措。 這些人會說:「我想做些利益 別人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該怎 麼做才好。」有時想想,這實 在很讓人驚訝,不是嗎?如果 在古代,有人敢問馬爾巴大師 「我該怎麼幫助別人」的話, 他可能會先吃幾棍子打了! 利益眾生的方法可多了,不 是嗎?直接的也好、間接的也 好,你的身語意都可以利益別 人的。過去的祖師雖然住在偏 僻的山林中,身體遠離塵囂, 但是他們的心、他們的修持都 是在利益眾生。 所謂利益眾生,不見得是要 身邊滿滿都是人,也不是要舉

54


辦一場超大型的灌頂,也不是 準備幾大卡車的衣服、食物、 醫藥廣大布施,上面還貼著大 標語說:「我在利益眾生!」 不是這樣的。當然,如果能夠 做到如此廣大的利益也很好, 我們應該隨喜和讚嘆,但是幫 助別人,還有很多其他方法。 曾經有人問洛惹巴大師: 「請您告訴我一個身邊圍繞成 千上百弟子,也不會使其變 多;身邊一個弟子也沒有,也 不會使其變少的口訣。」大師 回答說:「空性和悲心。」這

▲西方弟子聞法不忘悠閒的生活情趣,圖為年輕爸媽帶著寶寶一邊聽法 一邊享受印度奶茶。

句話的意思是,就算某位上

這裡講到一個故事,可能是

師,身邊只有一個弟子,他還

真的故事,以前有一個很富有

是可以行持廣大的利他事業,

的人,他很想要告訴別人他很

不好的行為,自然需要加以

悲心和空性並不會因此而變

富有,但又不懂怎麼炫耀,所

改變,但是重點是改變自己的

少;同樣,如果這位上師的徒

以他就帶一些朋友出海,手中

態度。當你有了正確的態度,

孫滿天下,也不會讓他的利他

握著一把美金,然後一邊出

你不一定需要改變生活方式,

事業變大。

海,一邊把錢拋散到空中,藉

你還是可以做同樣的事情,但

此炫耀他很有錢。

這一切事情都會成為修行。

只要心中具備大悲心,無論

並不是這樣的,修行不是外在 的形式,而是一種態度。

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利他。所

當然,行善如果能做廣大的

《修心七要》提到「轉欲自

以,不一定要有很廣大的信

善行,當然很好,但是不要因

穩重」,「轉欲」是指改變自

眾、很多的佛學中心或者廣大

為「善小而不為」,可以逐漸

己的觀念和態度,但是還是要

的僧團;無論任何情況,他都

的從小善開始做起。再小的善

「自穩重」,意思是其他外在

可以利益眾生。

行,我們都不應該輕視,例如

行為還是要保持自然,安份守

行善的態度,要像乞丐乞討

看到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先生或

己,穩定而安住,不要故意假

一樣,一點一滴來累積。乞丐

老太太辛苦的要過馬路,你過

裝特別虔誠、特別恭敬,也不

就算只拿到一分錢,也會心

去扶他一把,這樣也比較放

要假裝成得道高僧或者大成就

想:「哇!我拿到錢了!」而

心,不是嗎?善行就像是這

者,這樣只是成為了大騙子。

感到滿足。同樣如果今天只做

樣。

夏瑪卻吉旺秋曾說:「說自己

了一點點的善行,你也應該感

總而言之,佛菩薩們無論做

觀修慈悲而生起徵兆的沒幾

到滿足,隨喜自己的善行,藉

任何事情,都會迴向是為了利

個,說自己證悟得道的卻一大

此鼓舞自己,再接再厲。許多

他,就像《華嚴經》〈淨行

堆。」這的確就是現在修行

人一開始就想做超大的善行,

品〉提到的一樣。但這不是要

人的寫照。很多人都愛說:

得到極大的成果,他們把自己

你變得做作,不是要你走一步

「我見到本尊了!」或者說:

想成了億萬富翁,買個車子也

路,就要煞有其事的念一段經

「我得到什麼鬼神的成就加持

要買寶馬、勞斯萊斯等名車。

文、修個儀軌或者結個手印,

了!」「我得到上師的授記 55


接著,再談到下一個思維:

會比較好,如果一開始小心小

痛苦的眾生不是一兩個,也不

量,像是房間裡的一盞微弱小

在座很多在家法友,平時工

是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

燈,這樣狹小的悲心,以後要

作也很辛苦,有些人誤以為修

也不是只是某個地區的人,而

擴大是比較難的。

行,就是丟下身邊的事情,結

是有無量剎土處,即有無量的

悲心的心量,應該要像虛空

果本來有著不錯的家庭,結果

母親;有無量母親,就有無量

一般寬廣。將悲心比喻成虛空

一修行,反而生活變得很糟

的痛苦;有無量的痛苦,我們

是有原因的,虛空不只是一個

糕。尤其是那些修持密乘的弟

就需要觀修無量的悲心,這是

好聽的名詞而已,虛空藍天它

子,總喜歡帶一些奇怪的東西

很重要的。

是廣博無垠的,如果我們的悲

了!」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卻 沒什麼實際的修持。

回家,像是人骨唸珠、頭蓋

有時想想,改變真的不容

心也能開展如虛空一般的話,

骨、或者吹奏用的大腿骨等

易。當你試著要改變一個頑強

那會是不一樣的境界了。我以

等。家人本來就不相信佛法,

眾生的心,由於無明太過深

前有這樣一個想法,結果對自

見到這些東西又更加反感,他

厚,要改變真的很不容易。例

己開展悲心也很有幫助。這個

們會想:怎麼這個人老是帶

如在同一個辦公室裡共事的

想法是,如果悲心是從海底深

各種骨頭回家呢?是不是瘋了

人,有的人就是很難溝通,腦

處生出來的話,它會沒什麼力

呀?結果,本來和諧快樂的家

筋很死,怎麼講都講不聽,跟

量,因為悲心這盞燈的光芒,

庭,變得是一堆問題和紛爭。

誰都合不來,這會讓大家都很

會被高山或房子擋住。

修行不是這樣的,有沒有大

辛苦,最後誰只要看到他的影

因此,發起悲心不是這樣

腿骨不是重點;其實要找到標

子,就想趕快逃走。很多人的

的,那麼,要如何生起悲心

準的大腿骨也是很難的;總

確是這樣,冥頑不化;知道是

呢?你要想像自己站在珠穆朗

之,如果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已

毒還要吃,知道是火還要跳,

瑪峰峰頂上,生起大悲心,將

經很和諧幸福,就應該保持下

知道是惡還是要造的人,是很

這悲心的光芒普照出去,這樣

去,只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

多的。

不就全世界都照亮了嗎?我們

活當中,多加些什麼?要改變

但是,一個具有悲心的菩

的悲心是開闊的,而不是深藏

多一些好的觀念、正確的態

薩,就算遇到這樣的人,他還

於海底的,我們悲心的光芒應

度、使心向善。當你心善了,

是不會退縮。就像經典形容一

該照射到所有眾生。

體現於外的行為,自然會越來

個菩薩具備著永不退縮的勇

這裡有一個比喻,過去佛法

越好。同時記得不要自私,總

氣,他不畏時間的無量,不畏

在西藏,尤其是大乘法教在西

是要祝福別人、迴向眾生、利

眾生的無邊,也不畏苦行的艱

藏弘揚的時候,老先生老太

益眾生。能夠這樣做到,生活

難。就算只是為了一個生命,

太都會一邊繞塔一邊祈請發

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菩提道,都

菩薩會願意以千億劫的時間來

願:「願一切如母眾生一起繞

能幫助我們成就,都是在利益

度化他,就像是大成就者第二

塔。」或者去朝見上師的時

眾生。這樣的修行才很容易,

世法王噶瑪巴希,有一種說法

候,也會祈請發願:「願一切

不是嗎?以後也就不會再有

是,他是為了度化一個眾生而

沒有機緣見到上師的眾生,都

「我要如何利他」之類的問題

來的,就是為了度化霍爾(蒙

能見到上師。」這樣的願心是

出現了。

古)的國王。

很好的。

五,觀想「眾生無量,母 親也無量」而生起廣大悲 心 56

這裡我想講一個重點,就是

其實那時的藏族人民,沒什

我們的心量真的要開闊。尤其

麼學問,他們連地球是圓是方

一開始就要發大心、發大願,

都不知道,可能還一直以為地


▲陽光照在法王身上,法王開玩笑說:「我設計舞台只想到大家別曬太陽,倒忘了自己,再曬下去就會像比 哈爾省的人一樣黑了。」

球是方的!同樣世界上有多少

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

同情我們,總是傷害著我們。

國家也都不知道,當然可能聽

個小星球。如果將太陽系和整

無始以來到現在,如母的眾

說過美國,最了解的可能是中

個星河、銀河來比較的話,太

生,在這些可惡的敵人手中,

國和印度;因為西方跟印度有

陽的大小只能算是顆微塵吧!

連一分鐘解脫喘息的時間都沒

些關係,所以可能也知道什麼

星系團的數量,連科學家都算

有……。透過這樣的思維,而

是西方。聽說也知道俄羅斯,

不出來一個正確數字。因此宇

生起強烈的悲心。

甚至傳說未來會有俄羅斯人

宙的廣度真是超越我們的想

有時想想自己身邊那些多年

來,他們來的話會吃人肉呢!

像。藏民雖然沒有這些科學知

相互關愛和照顧的老朋友,哪

現在聽起來還真可笑,因為

識,但是,他們的慈心、悲心

怕只是短暫的分離,都會感受

藏人竟然以為俄羅斯就好像羅

和祈願,卻是普緣一切眾生而

到痛苦;如果再想想如母的眾

剎一樣。當然俄羅斯人絕對不

發。以上這是一個段落。

生,相處時間更長,是無始以

會是羅剎的。雖然藏人實在沒

來就在一起的。所有這些親愛

什麼見聞,但是,他們的心胸

六,觀想「母親落入敵人 之手」而生起急切悲心

可是挺開闊的,他們會說只要

接下來第二個段落,是要做

中,不自主的在輪迴中受苦,

有藍天的地方,就會有他們的

「觀想母親落入敵人之手」的

父母親,就會有他們親愛的朋

修持。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眾

總而言之,要生起這樣的悲

友,因此自己和他們都是苦樂

生陷入敵人手中」,這是出自

心,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對自

與共,息息相關。

《莊嚴經論》當中十種生起悲

己有所瞭解,了解自己是如何

藏民心中總是祝福大家能夠

心的方法之一。敵人指的是誰

在受苦,如何在輪迴中無法出

離苦、得樂。雖然他們不知道

呢?真正的敵人是我們的我

離。有了深刻的體會,才有可

世界長什麼樣?但心願已經遍

執、愚癡等等三毒煩惱,這些

能感同身受理解別人,進而幫

滿一切,這實在很稀奇,不是

煩惱敵,任何時候都不會可憐

助別人。

嗎?我們常說十方一切世間,

我們,不會放過我們,也不會

的父母或朋友,深陷三惡道當 我們真的應該要生起悲心。

如何觀修利他的關愛之心? 57


棺材裡,並且舉行盛大莊嚴的 葬禮,有一百多人參加,大家 抬著棺木,把母狗安葬在自家 後面的花園裡,據說當天天上 還降下了吉祥的花雨。三年後 的一天,一個墓園的管理人來 找這位廚師,他聽說有這麼一 隻了不起的狗,所以請求把母 狗葬在他的墓園裡。廚師剛開 始婉拒,覺得把狗葬在人的墓 園裡,不太妥當。但是墓園主 人覺得這隻狗比人還了不起, 在他的堅持之下,廚師應允 了。墓園主人很高興,為母狗 立碑,上頭刻有牠的故事,和 這隻母狗的樣子。 這種故事現在很多。在座許 多外國朋友應該都很熟悉,但 是因為現場有很多藏族僧眾可 能沒有聽過,所以我就多說了 一些;課程快要結束了,結果 我的故事卻越說越多……。總 而言之,為了他人而捨棄生 命,這就是大悲心的體現,連 動物都能做到,反觀我們這些 具備聰明才智的人類,其實更 其實任何一個人,甚至比較沒

討肉吃,母狗也都一一把小狗

應該做到,不是嗎?但是,人

有智慧的一般眾生,例如動

們趕走。但是到了最後,似乎

類似乎聰明過頭了,利欲熏心

物,牠們也有許多幫助別人的

沒辦法阻止大家吃肉了,母狗

之下,我們總是朝著錯誤的方

故事。我想說一個真實的故

只好舔一舔牠的小狗,留下了

向行走。

事。在中國,有一個廚師養了

眼淚,接著自己咬了一口肉。

這一次的因緣很難得,我們

一條母狗。有一天在他的餐館

沒想到,從母狗的眼睛、耳朵

能夠在聖地相聚,未來是否還

外,發現另一條狗的屍體,他

流出了血,當場就死了。廚師

有這樣的機會,沒有人知道。

想竟然狗都死了,就把牠煮來

和他的朋友都嚇壞了,檢查之

尤其,今年是第一世大寶法王

吃吧。廚師很關愛地將一些煮

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肉中是有

杜松虔巴誕生至今九百週年的

好的肉分給母狗,沒想到母狗

毒的,母狗早已知道有毒,所

紀念,更是殊勝難得。九百年

很反常,不但不吃,而且生氣

以百般阻止大家去吃。

代表了什麼?代表一個菩薩不

地對著廚師吠叫。同時母狗的

之後,廚師為了感謝這隻母

捨眾生的慈心悲願從未間斷,

四、五隻小狗,也都跑來想要

狗,把牠放置在一個特製的小

我不是在說我自己,以前也和

58


大家分享過第八世大寶法王一

法、建立僧團?因為佛陀的心

選擇領受不殺生,或者不偷

段自問自答的對話,平時我還

意就是希望一切如母眾生過得

盜、不飲酒、不妄語等等。領

以為自己蠻謙虛,但是這段

越來越好,真正從痛苦中出

受一戒、兩戒或多戒都可以。

話,讓我連謙虛都不敢了。

離,並且得到究竟的、真實的

但是,我在唸誦戒文的時候,

快樂。

還是會按順序念出五戒的戒

當時第八世法王問自己:

文,各位心中要想好,自己想

「你是噶瑪巴嗎?」他回答:

無論是出家眾、在家眾,密

「別說是噶瑪巴了,連投生為

乘行者、大乘行者,或者是在

噶瑪巴眷屬中的一條狗,都是

座前排的上師、後面清潔的義

戒條雖然不同,但持守的時

累生累世積福的果報!」所以

工們,我們都是在幫助眾生離

間長短都是盡形壽,也就是一

我並不是在吹噓自己,也不是

苦得樂、得到究竟佛果,這是

生當中都要持守。

刻意抬高噶瑪巴,而是雪域西

我們共同的心願和事業。希望

藏如同星辰般眾多的祖師大

大家一起努力來做!

德、成就者們,每一位都是我

接下來要給居士戒了,求授

們隨時要憶念、感恩和尊重

居士戒的法友請上來。明早我

的。由於他們的大恩,讓迷茫

會給予大乘菩薩戒,接著明天

於輪迴的我們,能夠明辨善惡

下午就會圓滿這次的課程。

要持守的是哪幾個戒律。

現在要領受五戒的在家眾 們,請跟著唸誦,出家眾可以 不用跟著唸:(法王帶領大家 唸誦戒文) 「祈求上師、戒師鑑知我, 如同過去的聖者、阿羅漢們,

剛剛登記的不是說只有五十

他們一生中(盡形壽中),不

一句話說:「過去上師的行

位嗎?怎麼上來的人越來越

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

誼傳記,是現在弟子修持的典

多?請大家好好想清楚啊!現

語、不飲用會使人迷醉的酒

範。」祖師們的傳記,不是世

在是要給居士戒,不是給大家

品。同樣,我發願從今天起,

俗的歷史故事,祖師們也不是

糌粑吃喔!這樣的話台上會站

在我一生之中,也要好好持守

世間上萬夫莫敵、殺人無數的

不下的,走上來的人要想清

這些戒法。」

人。祖師們的傳記,記述的都

楚,是真正下定決心的喔!不

(唸誦三次)

是他們如何幫助別人、利益眾

能今天高興就受一點戒,到了

【堪布補充:跟著法王唸完

生的事蹟,他們一生當中有著

明天什麼都忘了,這樣是不可

三次後,大家心中要想:我已

清淨的行持,並且總是能夠穿

以的。

經得戒了。接著法王會說:

取捨,並且懂得解脫之法。

戴勇氣的鎧甲,面對各種內外 的考驗和挫折,堅定利他的一 貫目標。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習 和修持的地方。

(接下來,在法王帶領下, 大眾唸誦「五戒」戒文) 首先是居士戒:五戒,要持 守的戒律是什麼?

「踏迎諾」(意思是:此即是 儀軌),大家要回答:「雷 梭」(意思是:善哉)。現在 請大家回到座位。】

過去祖師的行持不僅存在於

第一不殺生;

各位要記得自己發了什麼

經典、書本當中,它們存在於

第二不偷盜;

願,要持守哪幾個戒律,例如

哪裡?它們應該存在於我們每

第三不邪淫;

不殺生,或者不偷盜等等。我

一個人的心中。當你的心中,

第四不妄語;

在這邊就不多說了,請各位好

能夠具備上師的行持時,你就

第五不飲酒,包含任何有酒

好去思維,謝謝大家!

是在持守與弘揚殊勝傳承的法

精,會讓你喝醉的飲品都是不

(聽打:馮復華,校稿:阿尼楚

脈,釋迦牟尼佛和祖師大德們

行的。

慶)

的心意,才真正得以圓滿。佛

以上五戒,全部能夠領受,

陀為什麼要降生人間,弘揚佛

是很好的。如果不行,你可以

中譯註:行者可依各自心意而 作觀修。 59


創古仁波切 開示

下 預約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六度的修持 「大手印」的方法是什麼?就是直接觀看你的心。

時間:2010年4月27日晚上7:30 地點: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

其實是什麼?這就是懶惰,一

你很喜歡打獵等等,可能都是

種懈怠。

屬於不好的、惡業的行為。

那麼,這種懈怠、這種懶

當你很喜歡這種惡業的行為

惰,它有原因嗎?它沒有任何

時,這也是一種懈怠。不僅

原因!事實上,你根本沒有什

如此,還有一些是屬於「無

麼原因,讓你沒有自信,而且

記」,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行

也不應該沒有自信,為什麼?

為。一些世間上的事情,其實

因為就像上一期所提到,佛陀

只是在浪費你的時間,這也是

接著我們來談「精進」,最

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非常

一種懈怠。

主要需要知道的是:「什麼

好的潛能,就是成佛的佛性這

如果你總是不斷去做,這樣

讓我們不精進?」即為「懶

樣一個潛能。所以每一個人,

的惡行或者沒有意義的行為

惰」。為什麼我們會懶惰?這

只要我們努力去做的時候,這

時,這就是一種懈怠,一種懶

裡有幾種懶惰:

項潛能都能夠開發出來。

惰。為什麼?因為它會造成你

藏譯中:堪布丹傑 整理:阿尼雪樂、美瑾、惠誠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精進」的方法

第一種是「沒有自信心的懶

你聽聞佛法、思維佛法,繼

修持佛法的障礙,其實你可以

惰」,或者「沒有自信心的懈怠」

續去做的話,都能夠瞭解,也

試著幫別人做好事,但是這些

(傳統名相叫「輕凌懈怠」):

都能開發這項潛能,同樣,實

不好、惡的和沒有意義的行

修佛法的時候,才能真正修到

為,卻造成做好事的障礙。所

成果。

以,不要浪費你的人生,斷除

它指的是什麼?例如你想 說:「哎呀!我做不到。哎呀! 我不行。修佛法修了半天,

第二種懶惰是「喜歡惡行

哎,算了!我不行呀。聽聞佛

的懶惰」,或者「喜歡惡行的

法、思維佛法,哎,算了!想

懈怠」(傳統名相叫「同惡懈

也想不通,我不行的。」

怠」)你要斷除這種懈怠:

這些惡的行為或者沒有意義的 行為,這是一種精進。 第三種懶惰是什麼?即為你 要斷除一種「非常懶」的懶惰,

或者不要說佛法,就算在世

當你很貪著一些不好的事

或者你要斷除一種「非常懶」

間工作也好,做了半天:「哎

情,或者不好的行為,它指的

的懈怠(傳統名相叫「怯懦懈

呀!這個工作我做不好,做不

是什麼?也就是:有時候我們

怠」):

到。」「哎呀!我不可能具有

在世間、在生活上,會喜歡做

那就是懶到不管好事也好,

慈悲心的。哎呀!我真的不可

一些歸類為不好的行為,其實

甚至不好的事情也好,或者沒

能,我很差勁,我真的很糟

這也是一種懈怠,一種懶惰。

有意義的事情也好,一概什麼

糕!」這就是你沒有自信,你

例如:可能你很喜歡殺生,

都不想做──只想要睡覺,從

覺得自己很糟糕的一種心。這

殺雞、殺魚、殺羊也好,或者

頭到尾都在睡,好的事也不

60


斷除懈怠必須具備什麼? 剛才介紹「精進」的相反,就 是三種懈怠,因此要斷除這三 種懈怠,我們要具備什麼?要 具備「精進」。有兩種「精進」: 第一,是「盔甲的精進」: 好像你穿上了盔甲,很有勇 氣,什麼事情都可以承擔、可 以去做;你打開了你的心,放 開了你的心,而且真正承擔這 個事情──我可以做得到,我 要精進去做。譬如這個好事, 這個善的行為,我一定要做 到;或者這個惡的行為,我一 定要斷除。你好像是一位穿上 鎧甲的勇士般,可以去面對。 第二,是「實際行動的精 進」:你現在是一位穿上鎧 甲、有勇氣的勇士,接著就要 有行動,真正精進地去做這些 事情。透過這兩種精進,來斷 除我們剛剛所說的三種懈怠、 三種懶惰。

「禪定」的方法 ▲創古仁波切說:究竟的「出世 間」禪定,包含發心與行持幾項 特點。修習禪定的時候,你的發 心要大,要有慈悲、菩提心。

做;不好的事也不做;不好不

「六度波羅密」中,第五是

壞、無意義的事情也不去做;

「禪定」,即為「禪修」。禪

反正就是什麼事情都不做。

定分為兩種:

對自己沒有什麼信心,也不

一種是「世間」的禪定,另

鼓勵自己積極去做什麼?完全

一種是「出世間」的禪定。

都沒有,就是什麼事都不去

世間的禪定

做。這是第三種懈怠,這種

「世間」的禪定,能夠幫助

很大的懶惰是我們需要斷除

我們今生順遂,這比較短暫。

的。其實你應該多鼓勵自己:

世間的禪定,也能幫助我們的

「咦,我可以多做一些好事,

心比較平靜、不散亂,且不太

幫助自己和幫助別人的事情也

有煩惱。總之不容易被情緒、

好、工作也好,應該要努力去

煩惱所影響,就是一般世間的

做。」

禪定。 61


▲創古仁波切與竹清嘉措仁波切、天噶仁波切等,參加2010大祈願法會的祈壽法會,會後與法王合影。

出世間的禪定

法」。我們需要修禪定,因為

心也知道氣吸進來了。然後再

我們的念頭太多,煩惱太多,

呼出去,再吸進來,每次呼

第二種是真正的、究竟的

不管好的、不好的念頭,或者

吸,你的心都覺知、覺察到你

「出世間」禪定,它包含幾項

不好不壞的「無記」念頭,我

的呼吸,這就是「數息」的方

特點:

們都非常多,你會發覺心好像

法。

一、發心:修習禪定的時

不容易靜下來。所以這時候,

但是,各位剛開始練習的時

候,你的發心要大,要有慈

佛陀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就是

候,可能會發覺自己的心好頑

悲、菩提心。

數我們的呼吸。接觸佛法之

強喔!念頭還是那麼多,就是

二、行持:練習禪定的方

後,你會看到各宗各派都有

靜不下來,但是慢慢再拉回到

式,可以依照每個人的根器,

「數息」──數我們的呼吸這

你的呼吸來──然後呼出去、

而有不同修持禪定的方法。例

種禪修方法。這些方法可能大

吸進來,慢慢地你的煩惱就會

如,貪心比較重的人,可以觀

同小異,但都有一個比較相同

減少,心比較容易平靜下來。

修「不淨觀」的方法;如果發

的地方,各位可以去練習,是

覺妄念很多,你可以修持「數

什麼?當你靜下來後,你的心

息觀」,數呼吸的禪修方法;

就專注在呼吸上,只是這樣而

如果你發覺自己瞋恨心特別強

已。

的時候,可以多練習培養慈悲 的禪修方法。 這裡特別說一下「數息 62

也就是說,當你呼吸時,你

「般若」的方法 最後是六度中的「般若」, 也就是「智慧」。它分為三種 智慧:

的氣呼出的時候,心知道氣呼

第一是聽聞而產生的智慧;

出去了;然後吸進來的時候,

第二是思維而產生的智慧;


第三是實際修持而產生的智 慧。 所以稱為「聞所成慧」、「思 所成慧」和「修所成慧」。

的「大手印」方法,即大手印

會仍然存在,還是沒有解決!

的禪修法。

因為那個人還會再傷害你。所

「大手印」的方法是什麼? 它告訴你直接觀看你的心。

以,你的問題是要讓那個人不 傷害你,這點很重要。我們的

一般來說,當我們不去看自

焦點是,怎麼樣能夠避免那個

首先,假若我們沒有聽過佛

己的心、沒有守護自己的心的

人傷害你,或者避開他等等;

法,也不知道佛法是什麼,此

時候,便會覺得心好像很散

而不只是想說,既然他傷害

時我們需透過聽聞佛法而產生

亂,好像力量很大、很真實,

我,我也要打回他、罵回他,

智慧。此外,你真正在一位老

好像真有一個煩惱,真有這麼

這是沒有用的,因為他還是會

師、上師、善知識面前聽聞佛

一個情緒的存在。但是,大手

繼續傷害你。

法,或者你自己閱讀佛經,或

印的教法告訴我們,你要直觀

者閱讀過去祖師大德的論典,

你的心,當你直接觀看你的心

問:尊貴的仁波切,請問在幫

你多去聽聞,無論顯宗或密

的時候,會發覺它沒有任何東

助別人的時候,如果只是覺得

宗,你的智慧就會開。

西存在,沒有任何所謂的念頭

自己有義務及責任去做,抱著

或情緒真實的存在。這是一個

責任心而為;但是心裡卻沒有

很直接、簡易的方法,即是

那種「我真正感受到別人的痛

「大手印」禪修的口訣,透過

苦,而想要去關懷別人」的感

這個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得到

覺,那麼這種幫助別人還具有

第三種智慧,我們稱之為「修

意義嗎?謝謝!

所成慧」。

仁波切:

聞所成慧

思所成慧 無論是跟著上師聽到,或者 自己閱讀到,聽聞後,你要不 斷反覆去思維:「喔,真的是 這樣嗎?為什麼是這樣?」不 斷的去思維,你最終會確定: 「喔!的確,經典所說的道 理,真的是這個樣子。」當你 生起這樣的信心後,這時就有 思維的智慧了。

修所成慧 有了思維的智慧,接著要做

這次簡略地跟大家講解「生

其實,你光是說:「這是你

起菩提心,讓我們的善心生起

的責任跟義務」而去幫別人,

的方法」;以及第二部分「六

就已經很棒了,因為你還記得

度波羅密的修持」,我們的內

這是你的責任跟義務。但如果

容就講到這裡。

你更深一層感覺到,你把它只

問答:

是當成一個工作,沒有真正用 心感受的時候,那時候就要提

什麼?便要實修的智慧,也就

問:當他人對你攻擊的時候,

醒自己:「我應該在內心更去

是將你反覆思維得到的智慧,

或者傷害你的時候,你可以想

感受到別人的苦,然後生起慈

真正透過實際的修持,然後去

說「我不在乎」,你可以有這

悲心幫助別人。」這樣可能會

實踐它,這時修持的智慧便會

樣的心;但問題是別人一次又

更好。

產生。

一次的攻擊你跟傷害你,如何

這個「修所成慧」,其實它

能夠做到具有慈悲心,而且能

問:關於布施,如果你的布施

有一個很特殊的,一種不共的

夠保護自己呢?難道我們打不

是增加別人的貪慾,那時該怎

方法,亦是一種口訣,能夠幫

還手、罵不還口嗎?

麼辦?

助我們產生修持的智慧。這個

仁波切:

仁波切:

方法是什麼?就是印度過去的

你會發覺如果像你所說,他

的確,我們常常說布施的時

祖師帝洛巴大師、那洛巴大師

還是繼續傷害你,如果你想:

候,還是要思維、要有智慧,

到馬爾巴大師,代代相傳下來

倒不如我也傷害他的話,問題

要做一個正確的布施。也就是 63


些悲傷的情緒傷害到自己,反 而借用這個機會告訴自己: 「這反而是我更應修持佛法的 時候,更應該幫助別人的時 候。」這是幫助你,更鼓勵你 的一個時刻。就好像佛法裡面 說,佛陀告訴我們最好的一個 思維是什麼?就是思維「無 常」,而在思維無常時,我們 說「無常」是什麼?它是最先 開始幫助你進入佛門的一個 「緣」,一種助緣。而且當你 還不斷在思維無常的時候,它 是整個過程當中鞭策你最好的 那個「鞭策」。還有最後陪伴 你得到最終的果實、成就,這 樣一個東西的就是無常。 所以當我們面對世間上,看 到那麼多無常、苦難的時候, 你可以想,就像佛陀所說的, 無常反而能夠幫助我們修行。 ▲創古仁波切說:心中有一種悲傷苦痛的情緒時,你要抓到這種情緒, 然後讓這種悲傷變成有功德的、有力量的。

其實這時候,你可以翻一翻密

要好好的想一想:「我給他東

明、正面的能量,因此,請問

過去祖師大德的傳記,都會看

西,到底是真的幫了他?還是

怎麼樣才能夠消除自己心中的

到在他的一生當中,遭遇到很

害了他?」這是我們在布施的

悲傷,還有這種無助的感覺?

多的挫折、很多痛苦,但是他

時候,應該要想一想的問題。

而同時我們心中有很多負面情

能夠去面對,甚至能夠把那些

緒的時候,很低落的時候又應

痛苦,轉變成為修行上很重要

問:如果對出家眾布施,是否

該怎麼處理?

的一種力量。所以,我們應該

越多越好?

仁波切:

這樣去做!

仁波切:

自己的心中有一種悲傷,或

勒日巴大師的傳記,或者很多

因為時間的關係,問題就到

和上一道題一樣,你應該靜下

者苦痛的情緒,所以這裡的重

來,好好的思維、觀察之後再

點是,你要抓到這種情緒,然

布施。

後讓這種悲傷轉化成為力量,

【迴向】

讓它變成有功德的、有力量

以此功德願證佛自性,

問:請問仁波切,現在世上有

的;或者說,讓這些障礙變得

降伏煩惱怨敵之過患,

那麼多的苦難發生,我們的情

反而是你的一種轉機,你的一

生老病死洶湧之波濤,

緒也很受影響,很多時候會失

個機會。

願度眾生解脫輪迴海。

去信心,或者失去快樂、光 64

怎麼說?也就是你不要讓這

這裡,謝謝大家!

(系列三之三完)


〈善報書摘〉

直指法身 觀心,真正踏上成佛之道! 文/創古仁波切

英譯中/鄭振煌

題,他可能會嫌煩。要是重複

前我們從未踏上成佛之道,只

閱讀書中某個段落一百次,書

是無止盡地在輪迴中胡亂遊

第九世大寶法王所寫的甚深

也不會生氣。要是時間突然不

蕩。現在踏上了成佛之道,一

法本《直指法身》,具有極大

夠,必須立刻把書放下,書也

旦開始就不會迷失。精進的

的加持力,對大手印法門有最

不會因為被你闔上而惱火。

話,道心會快速增長,不精進

簡潔而完整的介紹,研讀法 本,把自己的經驗對照上面的

繼續修,一定會證悟心性

則增長較慢,總之成佛可快可 慢,但遲早都會成佛,因此各

因此,跟諸佛教法這個上師

位相當有福報。修持大手印的

學習相當便利,對觀修經驗和

機會相當珍貴,因為證悟心性

證悟也非常有益。接受了觀心

的先決條件就是調伏自心,而

教授,修持了觀心法,在座有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持大手

不過研讀法本的方式與發心

些人可能會證悟心性。這不是

印。

相當重要。這裡的重點是讓禪

說我有任何加持力,而是觀心

我在見與修上著墨了很多,

修經驗更加深入,因此閱讀法

教授相當深妙。要是修持觀心

行的方面卻講得較少,這不表

本時,要找出實際反映和闡明

法而證悟心性,千萬不要自以

示如法修行的身語意不重要。

你禪修經驗的部分,要特別注

為是,只要繼續修持,繼續禪

觀修和培養見地當然需要,但

意能夠幫你評估禪修品質、發

修就好。

下座時,還是要注意自己的威

描述,就會實際學到有助於禪 修覺受的經驗。

讓禪修經驗更深入

在座可能還有人不確定如何

儀,因為即便觀修,行為還是

如果研讀法本的動機,是幫

把心安住,不知道心到底要怎

可能粗糙不如法,還是可能心

助自己的實際禪修經驗,那就

麼觀,也還沒證悟心性。不要

懷惡念。即便修持觀心法,還

會找到許多有助於這方面的部

氣 餒,不 要 想 說:「噢,我 聽

是有必要繼續增長利他的慈悲

分。你會看到某個描述而豁然

不懂,沒能力聽懂,沒希望

心。要盡可能累積福德資糧,

開朗,你會恍然大悟:「啊,

了。」只要繼續觀修,就一定

比如供養和布施,要增長對佛

就是這樣!」這其實就是領受

會證悟心性。即使沒接受觀心

法和教授的信心與恭敬心,要

了諸佛教法這個上師的指點。

法時證悟心性,也一定會透過

繼續修持上師相應法和各種本

祖師大德說法本就像「永遠不

觀修而認證。在座有些人的證

尊觀想法。這些前行的利益都

會生你氣的老師」,因為你與

悟可能還不明確,但只要繼續

很大,再加上觀修練習,你的

書籍的互動完全取決於自己。

觀心,禪修經驗就會愈來愈清

修持會非常深入有效。

某個地方不懂,就一再重讀。

楚,心性的證悟就會更穩定。

(節錄自《直指法身》,將由

現可能干擾的指示或教授。

要是問老師一百次同樣的問

精進觀心是值得的,在這之

創古文化於6月1日出版) 65


堪布 卡塔仁波切 開示

下 修道的忠告 一旦動機純淨,即使你的善行非常輕而易舉,都將變成無量功德之源。

大多時候,我們修法都缺乏 此最初、過程中間及修法結束 時的三項正確動機。 或許在修法時也沒有什麼不 好的想法,但大部分的時候, 只是把它當作無意識的功課。 換言之,你的修法或許沒有懷 著壞的動機,卻是一種無目的 的行為。這種修持,缺乏強烈 的進取意識,也不知為何而 修。雖然我們所修之法頗為甚 深,但無正確的修法動機,則 所修之法亦無甚意義。

動機模糊, 就像畫裡一把火 不具正確動機,或動機模糊 的修法,就如同你擁有一件寶 物,卻視而不見,終至失去 它。事實上,我們修法時大都 沒有特別好或特別壞的發心, 無論是像菩提心一樣善良的動 機,或是像傷害他人等邪惡的 動機都沒有。任何沒有善良動 ▲卡塔仁波切說:修法時應由良 好的動機作為導引,不應只是一 種無意義的工作,而是需具有主 動與強有力的動機──菩提心。

時間:2001年5月 地點: 紐約上州噶瑪三乘法輪寺 (KTD)

機的善行或修法,僅能投射出 善行與法之外貌,那是虛幻不 實的。它雖能帶給你短暫的利

藏譯英:耶希嘉措喇嘛

益與加持,但其功德是不堅實

整理:《法露》雜誌、王惠瑛

的,無法帶給你覺醒之因。 坦白說,我們大部分的修持

66


都是如此,不好不壞,呈現中

不斷增長,終至助你覺醒。經

行動機,假若你對他人因具純

性,只要我們仍然如此修持,

由修法的過程而使我們的缺失

淨動機所做之善德加以歡喜讚

就不會有任何結果。也不會有

褪盡、本性顯現的原因,即是

歎的話,那麼,你亦可得到那

什麼功德,因為我們缺乏了善

我們純淨的修法動機。上面兩

積德之人同樣的功德。但到底

的動機。就好像一幅火焰之

個例子讓我們看到,所修之法

能得到多少,還是在於你在歡

畫,雖然畫得非常生動,遠遠

雖然相同,但不同的動機,將

喜讚歎時的動機與誠意。

看去還真像有團火在那裏,但

產生不同的結果。

你卻無法感受到火的輻射熱 能。同樣地,你在修法時看起 來不錯,非常努力地唱誦經

動機純淨, 小善也能立大功

有一次,世尊與他的常隨僧 眾在舍衛城,應國王賓畢沙拉 與其皇后的邀請,在當地做結 夏安居閉關(僧侶夏日雨季時

文,坐的姿勢也很好;但若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純淨動

期的閉關)。在這三個月期

缺乏純淨動機,將無法使你快

機在修法前、中、後的重要

間,國王提供安居場所,並每

速的覺醒,亦不可能有能力讓

性。在你整個的修法過程中,

日侍奉食物,使世尊與其僧團

你利益眾生及自己。它最多只

都需檢視你的動機。這是在修

不必在雨季時出外乞食。由於

能藉由修法的儀式,將你的心

法中必須做的事。在這個國家

這項供養,每天午食以後,都

和法有所相連。更重要的是修

(指美國)裏,許多人都希望

有很多乞丐在皇宮門外等著供

法時,應由良好的動機作為導

能幫助他人,卻不得其法。如

養吃剩的食物。

引。它不難做到,修法不應只

能將此動機運用在你的修法過

其中有兩位乞丐心地完全不

是一種無意義的工作,而是需

程中,那麼對於他人的利益將

同,一位非常具有仁慈之心,

要具有主動與強而有力的動機

變得強而有力,這種利益將一

而另一位則心中充滿邪惡。那

──菩提心。

直延續到輪迴空盡。但如果你

位心地仁慈的乞丐很高興地

現在只願以你有限的「身、

想:「由於國王與皇后的仁

語」做一些事,那麼,你也將

慈,不但佛陀與僧眾們能得到

被受限於此。

供養,我在這濕熱下雨的季節

動機不正, 就像拿槍對自己 舉例來說,假如你心懷不善

一旦動機純淨,即使你的善

中,也能在宮門外享用到他們

想要害人,或為了在某方面超

行是輕而易舉,如拿一小塊食

剩下的食物,真希望他們能繼

過他人而去修許多特定之法,

物給一隻動物、方便他人之所

續這種善行啊!」而另外一位

其目的不是為了利益他人,那

需、或者救一隻小動物等等,

憤世嫉俗的乞丐則想到:「他

麼你修法修得愈多,對你的傷

都將變成無量功德之源。即使

們吃好的,而我卻吃他們不

害也就愈大。心懷不善動機而

念誦一句簡單的「嗡嘛呢唄美

要、又差的剩飯。」

修法,即如同拿槍對著自己的

吽」六字大明咒,如果其背後

有天這兩位乞丐正好在皇宮

頭一樣。雖然法本身仍有其加

的動機純淨,也是這樣。因此

外閒聊,談到自己的命運。那

持力,但對你而言,將不會有

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不論是

位心地善良的乞丐說:「我們

太多感受。而你所修之法也由

布施、積德、止觀禪修、或

的機會真是好啊!因為佛陀及

於你的不善動機,像紙張被燃

聞、思、修教法,最重要的因

他的弟子們被國王及皇后邀請

燒一樣,只剩灰燼。反之,如

素在於是否具有純淨動機。

來作客, 使得我們每天也能

果懷著菩提心來修同樣多的 法,它不僅能夠利益眾生與你 自己,並能使你未來所修之法

隨喜讚嘆,真心才算數 再者,你固然需具有純淨修

吃到食物。希望他們能夠變得 比現在更有權力與富裕。」另 外那位乞丐聽了非常不屑,並 67


將頭轉開說:「他們只不過是 佛陀的守護人。你看他們給我 們的食物多爛,連宮裏面都沒 人願意吃。要是哪天我也有這 種權勢的話,就會在夏天結束 前,進宮去將國王與皇后兩人 的頭砍掉,並將他們所有的一 切都分給窮人。」 在夏天結束前的一天,乞丐 們一如往常去拿吃剩的食物。 那位邪惡的乞丐得到一些午餐 用的飲料,他喝下去以後,感 到有點暈醉而倒在街上睡著 了。正好一輛馬車駛過,輪子 壓過他,而把他的頭碾斷了。 他所希望發生在國王與皇后身 上的事,正好在夏天結束前發

▲卡塔仁波切說:如果你能真誠讚歎他人的美德善行,將會讓你積聚與 他同樣善行的功德,甚至超越過他。

的供養,而且對我們也非常

身體上面,以作為他的庇蔭。

結夏安居在夏天結束時,佛

好,但他對其所做,有一點心

因此之故,大臣們認為這乞丐

陀想迴向這一切功德給這些護

存傲慢。而且他也確實這樣

可能是這個國家中,德行最好

持者。這時,國王屏息聆聽,

想:『雖然世界上的國王很

之人,因而將他引見給國王。

等待著佛陀宣說誰的功德最

多,但我是佛陀的護持者,所

最後,他終於成為了該國的國

大。他想著:「在這三個月,

以我才是最棒的。』」

王,並且是佛陀的護持者。

生在他自己身上。

所有護持者的供養中,還有誰

護持法會結束後,善心乞丐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

能比我大呢?佛陀第一個一

也離開轉而到到他處流浪。有

例子,它讓我們看到動機的力

定會提到我,然後是皇后才

一次當他到一個地方,還被當

量,由於讚歎他人之善行,與

對。」然而當佛陀對護持者們

地的國王發現他躺在一棵果樹

心存不善時,所產生的現世業

迴向功德時,第一位所提到的

下睡著了。這位國王正好沒有

果。

名字,竟是那位誰也沒聽說過

子嗣繼承他的王位,因此曾經

在任何情況之下,如果你能

的善心乞丐。

宣佈說:「誰的福德最大,我

真誠讚歎他人的美德善行,將

就將王位傳予他。」

會讓你積聚與他同樣善行的功

當佛陀說完以後,舍利弗轉 身問佛陀說:「國王及皇后在

而且也派了他的臣子們每天

德,甚至超過於他。反之亦

這三個月期間對我們做了這麼

到全國各處去尋找,看誰具有

然,你會嘗到同樣的惡果。因

多的供養與照顧,為什麼您所

這最大的福德。正當大家難以

此,善惡之行是否為真或幻,

提到的第一個名字反而是位乞

決定的時候,國王及他的大臣

全賴其背後之動機。具有善德

丐呢?」佛陀回答說:「因為

們看到這位在果樹下睡覺的乞

動機之行為是真善行;不善動

他有最純淨的動機,因此,他

丐。他們發現,不論太陽如何

機之善行,雖看似善行,實為

的功德最大,所以我必須第一

移動,這棵果樹的枝葉,總是

惡行。重點全在於一開始的動

個提到他。國王固然做了最多

會轉移方向,而垂蓋在乞丐的

機!

68


本頌╱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 釋論╱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六之五

了知一者,即能了悟一切義理。 藏譯中╱馬爾巴佛學會 施心慧 審訂╱妙融法師

「願善修持心性並保任」,

就說:「極為清澈此大海,水

的。修持之明光如同水流的相

願心性、心的本質的修持能夠

泡生起又隱沒,通達此理之善

續一般無有間斷,禪修沒有修

極為精通練達,並且能夠保

師,指引妄念即法身。」在噶

持各座中間的休息時間,在明

任。如果不知道保任心性的方

舉的思想體系中,便教導說:

光原本狀態中自然地安住,超

法,那就有了失誤。由於極精

指出妄念的本質即法身、明

越座中與座間,能修和所修都

通心性的修持是很困難的,因

空、離戲的最好比喻就是大海

消失了。由於實相中能修所修

此便要依憑種種的所緣境和生

中的波浪。因此,巨細的妄念

都消失了,超越了能修所修,

起次第的許多所緣境而修,在

波濤於原處平息,就如海中的

因此道歌中說覺得自己在禪修

生起次第的過程中穿插著一點

波浪就隱沒在大海之中,粗細

上是非常堅毅的。如果帶著能

一點去修禪定。修持圓滿次第

的妄念就在明光之中平息。粗

修所修,就算勤奮堅毅地修,

的時候,就是要依各種有相的

細的妄念是沒有來與去的,由

也是奠基在執著上的堅毅。

所緣境──明點、脈、氣等等

於不從他處來,所以也不去向

「昏沈紛擾之垢咸捨離」,

而修,在過程中要穿插著安住

他方,是必須在自身原本的狀

這裡的「昏沉」有很多解釋的

於平常識中,就像在做運動時

態中平息的。粗細的妄念如果

方法,在修「止」的時候會有

一樣。這是希望能極精通心性

是從他處來的,那麼就可以往

很多要否定和證成的,有時候

修持並且能保任的祈願。

其他的地方去,因為它不是從

要去領會這個昏沉是很困難

他處來的,所以就沒有其他的

的,要去認識是很困難的。蔣

去處。

貢羅卓泰耶在《道次第智慧

妄念波濤巨細自地息, 不動心之水流自安住,

「不動心之水流自安住」,

藏》的釋論中說:「無有覺性

昏沈紛擾之垢咸捨離,

就在不動的心之水流中安住,

『清』的面相,因而『沉』;

止息大海不動願穩固。(16)

自然地安住。心明空無別的本

未體驗到『明』是『昏』;與

質,被比喻為不動的水流,自

睡眠有關連的即是『昧』。」

這裡所謂的「巨細」,是指

身就這麼安住、自然地安住,

相同地,「昏沈紛擾之垢咸捨

細微妄念和粗略妄念的波濤於

就像不為風所動搖的話,水就

離」的「昏沉紛擾」被比喻為

原處平息,將粗細的妄念比喻

會自然地留佇一樣,所以這裡

糾葛混亂的垢染。遠離和超越

為波濤。而「自地息」,是指

說「自安住」。〈雪山之歌〉中

昏沉紛擾之垢的「止息大海不

這個波濤就在大海自身之中平

說道:「光明相續如流水,禪

動願穩固」,這是希望沒有過

息,沉浸入大海之中,這是一

修無間無座間中譯註18,能修所修

患的「止」能夠穩固的祈願。

個非常好的比喻。在眾生怙主

一時消,我得堅毅之修觀。」

修持「止」的時候,這個偈子

臧 巴 嘉 惹 中譯註17 的 一 首 道 歌 中

這和這裡所說的意思是一樣

是非常好的。 69


「一」與「多」的外所取境時,

越能所的明光之中的能所原處

反覆審視無狀之心時,

外境是不存在的,見到的是

解脫,是這樣的原處解脫。在

無相實義如實了然觀,

「心」,外境的自性是不存在

修持大手印時,當能所的妄念

斷除是非之義之猶疑,

的,所以見到的是「心」。以

顯現時,並不需要去阻斷能

無妄自性願自能了知。(17)

唯識的觀點來看的話,會將之

所,能所的念頭自己觀照自己

視為心的幻象;以大手印來看

時,這個能所二執的心本身即

心的究竟本

的話,會將之視為是心本質

是明空無別的。教導說,在這

質,由於是離戲的,所以是無

明光的能量和神妙變現。如

當中修定,便可使能所的錯亂

可見的。勝義是分析的智慧終

果「審視對境無境唯見心」

迷惑如海中波濤在大海中隱沒

究無法見到的,由於心的本質

的話,那麼審視心是什麼情

一般,於原處解脫。

是離戲的,因此勝義是分析的

況呢?「審視心時無心本性

能所於原處解脫,「淨光心

智慧無法如實見到的,雖然以

空」,以智慧之眼來看心自身

之本然願了知」,祈願能直接

比量推知是有所見的,然而卻

的體性時,心也是不存在的。

了悟明光心的本質大手印。這

不是如實地見到。對於體性離

就如「心乃無心,心之自性即

個時候,是認同在言語表達上

戲的部份──無可見之心的本

明光」所說的,觀照心時,

將心的本質說為是明光,所以

質,一再一再地去細察分析,

以遠離「一」與「多」的覺性

說願了悟明光心的本質,願了

這就是見地。

等細察分析的話,心是不存在

悟明光心的本質而從愚昧的黑

實義如實了然

的,由於心也超越了「一」與

暗中解脫。另外還有包括自他

觀」,在談「見」的時候,是超

「多」的自性,因此心也是不

的一切眾生,觀照能所二者而

越能見所見的,因此,禪修的

存在的,心的本質即是空性。

使二執在原處解脫,願自他一

時候和「觀」的時候,就必須

以 由 四 邊 生 和 由 四 句 中譯註22 生

切眾生都能了悟明光心的本

要超越能觀所觀。對無可觀的

的因理來分析的話,心是無生

質。

義理如實明顯了然地觀照,要

的,心是遠離生、住、滅的。

怎麼樣才能「了然觀」呢?要

所以,心是無自性的。而「無

遠離作意此乃大手印,

對超越能觀所觀的義理能清晰

心」,審視心時無心的原因是

遠離二邊即是大中觀,

地觀照、清楚地觀照。「斷除

什麼呢?心的體性是空性的,

於此咸集亦名大圓滿,

是非之義之猶疑」,也就是斷

心的體性雖然是「空」的,但

願得一知全解之定見。(19)

除思維「此是耶?非耶?」的疑

是這個「空」是存在的嗎?

惑 猶 疑。「無 妄 自 性 願 自 能 了

「空」也是超越「空」的,就

這是希望對「了知一者即能

知」,這是希望自己能了知自身

像所教導的「空空」一樣,

了悟一切義理」有把握而做的

「空」也是不存在的。

祈願。在大手印和大圓滿的體

這個無可見

「無相

中譯註19

中譯註20

無迷妄錯亂的本來面目

中譯註21

祈願。

「審視二者二執自解脫」,

系中,有「知一全解」和「全

觀照外所取境和內能執心二者

知一障」兩種說法。教導說,

審視對境無境唯見心,

時,會發現這是超越能所二者

所謂的「知一全解」,是指只

審視心時無心本性空,

的,因此執取能所二分為真實

要了知並了悟心的本質這一

審視二者二執自解脫,

的執著便在其原處解脫。在

點,就能夠了悟一切甚深見修

淨光心之本然願了知。(18)

「見」的階段,是視能所二執

的關鍵要點,因此便能從一切

為真實的執著於原處解脫,而

中解脫,從一切愚昧不明中解

在「修」的階段,是安住於超

脫;而所謂的「全知一障」,

當以智慧之眼來看遠離 70


▲竹清仁波切說:心的體性是空性的,但是這個「空」是存在的嗎?「空」也是超越「空」的,就像「空 空」一樣,「空」也是不存在的。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和中觀各個不同的名稱。

是指雖然懂得許多文詞言說,

這個超越心的覺性,之所以稱

但是不了知心的本質的話,這

為大圓滿是有原因的,因為它

第四世班禪喇嘛洛桑確堅的

一點就阻礙了所有,就無法斷

匯集了一切:在不了悟的階

教言中曾說:「大印大圓及中

除這個愚昧障識。

段,是匯集了輪迴的萬法,在

觀,實修持之瑜伽士,察之意

「遠離作意此乃大手印」,

了悟的階段,一切涅槃之法全

趣皆為一。」這是在說,實修的

這個超越作意的心之本質,之

都匯集而且圓滿。倘若了悟這

瑜伽士去分析的時候,會發覺

所以是大手印,是因為除此之

樣的心之本質,便遠離一切戲

這些的義旨是相同的,並沒有

外,沒有更甚深的見、更甚深

論邊,並且也是產生四聖之母

各自不同的意趣,究竟的本質

的修了。與此相似地,一般關

的般若波羅蜜多,也是依安樂

是相同。以未修持的世俗之心

於「手」和「印」的解釋是非

大道菩薩乘而趨證佛位之佛陀

來分析的話,在行破立之時,

常多的。「遠離二邊即是大中

的要義,也是大手印,也是大

因為有相違之處,所以就必須

觀」,這個遠離一切有無之邊

圓滿。因此祈願:了知一者,

要去破非、立是,沒有相牴觸

的心之本質,即是大中觀。這

便能獲得了悟一切勝義見地義

之處,就沒有辦法去行破立。

個遠離一切戲論邊的心之本

理的定見。這個時候,是在解

同樣地,局米滂仁波切在其

質,之所以是大中觀,是因為

釋大手印、大圓滿、中觀三者

著作《定解寶燈論》中也說:

它遠離戲論邊並且也不住於

是怎麼樣無分別的。在「心的

「有說自宗大圓滿,超勝大手

中間。「於此咸集亦名大圓

本質」一者之上安立名稱的時

印等法,未證無有道名言;倘

滿」,這個心的本質,或者說

候,便安立了大手印、大圓滿

若真實已證悟,則于同一之密 71


要證明自宗最殊勝時,就會有 些貶低他宗的見解,從他宗見 解比較不足的部份去破斥否定 它。因此竹巴袞列說:想要去 破他宗、立自宗的偏私之見 者,將它們區分為不同的事 物,而去行破立。實際上這三 者是沒有差別。這裡,第三世 噶瑪巴讓炯多傑也說:「遠離 作意此乃大手印,遠離二邊即 是大中觀,於此咸集亦名大圓 滿,願得一知全解之定見。」 這是在說明:大手印、大圓滿 和中觀三者除了在名稱上不同 之外,它們實質的義理是相同 的。

(系列六之五)

中譯註: 17. 臧巴嘉惹:竹巴噶舉傳承的創 始人,除被確認為是觀世音菩 薩、藏王松贊干布及那洛巴的 化身外,據說也是時輪金剛密 法內提及的香巴拉國第二位法 ▲竹清仁波切說:若了悟心的本質,便遠離一切戲論邊,是四聖之母般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若波羅蜜多,也是大手印,大圓滿。

王及密勒日巴如日弟子岡波巴 的化身。 18. 張 澄基教授譯版中「修觀無間

意,無有合理之分類。」有人

見,偏私見者互異分。」哈!

說自宗大圓滿比大手印和中觀

哈!這句話說得很好!這是噶

更加殊勝,這個「有人說」是

舉派成就者所說的一句話。

因而此處依原文略為修改。

一種不信服的詞句。「未證無

「大印大圓與中觀,義理差別

19. 偈言中的「無狀」,原文意為

有道名言」,心的實相如果不

我未見」,這裡是說:除了文

亦無得」之原文意為「禪修沒有 修持各座中間的休息時間」,

「無可見」。 20. 偈言中的「無相」,原文意為

是真實的話,那麼也不是大手

字上有差別之外,在義理上,

印,也不是大圓滿,也不是中

我竹巴袞列是沒看到有什麼差

觀。如果了悟心的實相,就知

別的。「偏私見者互異分」,

道這個心並沒有很多體性,體

這裡是說:具有偏私之見者,

性就只有一個,因此也沒有以

想要證明自己的見地最殊勝而

一種判斷方式:是A非B,是B

因理推論出具合理性的能證明

行破立的那些人,把這三者區

非A,二者皆是,二者皆非。

的理由。米滂仁波切的教導也

分成不同的東西。這是在說:

23. 竹巴袞列:十六世紀初竹巴噶

是非常好的。

如果不去區分成不同的事物,

舉派一著名遊方瑜伽士,著有

竹 巴 袞 列 中譯註23 曾 說 : 「 大

那麼就無法去肯定和否定,所

印大圓與中觀,義理差別我未

以必須要區分成不同的事物。

72

「無可觀(見)」。 21. 偈言中的「自性」,原文意為 「自身的本來面目」。 22. 四句:四項判斷,論理學中的

《雅言傳》、《穢語傳》。


當你認知到宇宙萬有、一切聲音的本質,其實都是空性時,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呢?

揭開聲音的魔術

「甦醒吧!心中的蓮師」閉關教授.第六堂課

相;而容易對我們造成干擾、 主法上師:竹慶本樂仁波切 時間:2009年11月15日上午10:00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英譯中:堪布丹傑 整理:楊悅芸、方裔如

影響的則是聲音。這些影響與 干擾,並不是源自事物或聲音 的本身,而是由事物或聲音衍 生出的分別念,因為我們太習 慣把聲音和它可能代表的意義

〈蓮師祈請文〉第二偈「安

結合在一起。

住聲空不二境」,談到對於聲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

音的各種執著與分別。對境,

題,不論是東方哲學或西方

是指外在的相與境,也是二元

哲學,都對於語言、聲音的

對立中最主要的一種對境—色

本質及其所象徵的含義有 73


諸多討論。例如奧地利學

你可以想像,如果一位老師

論就會派得上用場,可以透過

者維根斯坦(Ludwig Josef

當眾要你閉嘴又無情的叫你安

邏輯因明來證明自己完全是對

Johann Wittgenstein,1889-

靜坐下的時候,我們會有什麼

的!

1951),就曾發表很多關於語

反應。那位學生坐下來之後全

以前我們在傳統佛學院接受

言哲學的研究和論述。

身顫抖,越想越氣,既沮喪又

訓練時,天天都在辯論。佛學

常常,即使只是閃過耳邊的

憤怒,最後他真的忍不住爆發

院的辯論是採取一對一的方

一句話,也可以很自然的將我

了,站起來對著老師大吼:

式,提問的人站著,而回答的

們的心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境

「你怎麼可以對我說這樣的

人則坐在地上。其實我在提問

界去。無論是詞彙、語言或聲

話?」在聽完他一連串的抱怨

的時候,都早已知道對方會回

音,都是很有力量的一種媒

之後,印度大師才緩緩的對這

答什麼答案,所以只要對方說

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強調

位已經失控的學生說:「你

中其中一個,我就可以馬上將

持咒的種種功德與利益。

看,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咒語

他辯倒。因為歷經這種傳統的

的力量也是如此!」

訓練,之後在生活當中,對於

想遠離世間八法的陷阱, 先要捨棄自己執著的心

由此可見所有聽到的聲音或

別人讚美的語言和指責的話語

使用的語言,都擁有足以改變

都能感到泰然自若。別以為因

印度教的大師穆克塔南

現狀、令情緒起伏的影響力。

明學是在吵架中獲得勝利的辦

德(Swami Muktananda,

尤其當你因為執著這個聲音,

法,透過其邏輯和理學抽絲剝

1908-1982)與第十六世法

而賦予它重要或特定的意義

繭,我們就不會再輕易的被外

王噶瑪巴是非常親近的朋友。

時,產生的效果就會更加巨

來的言語牽動情緒。

因為他和法王之間那份深厚的

大。

聲音和其可能代表的意義,

情誼,間接也令我在幼時就有

因為聽到別人認同你、喜歡

常為我們帶來許多痛苦和爭

機會與他見面,那年我才九

你、感謝你的詞句而生起歡

吵,而這一切都源於我們對它

歲。而後,當我們於紐約再相

喜;聽到別人反對你、厭惡

強烈的貪欲和執著。我們為什

遇時,我已經十四歲了。

你、嘲諷你的話語而生起憤

麼要抓著這些聲音或語言不

這位大師在他的著作裡曾提

怒;在種種對文字和聲音的分

放?無論是任何話語,甚至是

到聲音的力量。有一天,當大

別與執著之下,我們不知不覺

粗話,任何一個字,任何一個

師正在解釋持咒的力量時,有

便落入這世間八法的遊戲當

聲音,一旦出現,就終究會消

一個學生舉手問到:「持誦咒

中。

失, 唯一不想讓它消失的是我

語時,不過就是重複同一個聲 音,難道真的能幫助人?」他 很懷疑。「就好像如果肚子餓

在稍縱即逝的剎那, 照見無我的真實本性

們的貪欲和執著,所以才會使 用像是MP3的錄音器材,想將 講過的每句話保存下來。

了,就算一直喊:小籠包、小

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到讚美,

事實上,聲音空性的本質,

籠包、小籠包,牛肉麵、牛肉

不是嗎?至少我是如此!當有

是比我們所謂色相,即事物空

麵、牛肉麵,也沒有辦法讓肚

人這樣指責我的時候,我也會

性的本質更清楚、更容易理

子變飽,食物並不會自動出現

覺得難過、不開心,就算是我

解。因為物體的延續性及持續

在面前。」印度大師聽了學生

的確有錯,但在被指出錯誤的

性,它所呈現的色法及空性,

的提問,只回答了:「閉嘴!

那個當下,還是會心生不悅,

我們比較難用眼睛去察覺,總

你給我坐下!」接著又開始講

甚至試圖去辯解自己是對的。

以為東西好像一直都存在那

解咒語的意義。

這時候,佛教因明學的邏輯辯

裡。但是聲音不同,它的空性

74


▲本樂仁波切說:將一切色相、一切顯相,都轉為道用,就是上師身的相應法;而將一切聲音都轉為道用, 則是上師語的相應法。圖為本樂仁波切隨侍上師竹清仁波切參加祈願法會。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你很容易感受得到。它說出現

道歌是非常有力量的一種工

習後,對於生活中特別執著的

就出現,說消失就消失,你抓

具,能幫助我們將心連結到真

聲音、語言或詞句,就能慢慢

不住它,也無法遙控它。當我

實的本性當中。

懂得放下了。當你認知到宇宙

們沉醉於享受一段聲音或旋律 的片刻,可能是鋼琴、笛子、 吉他或喇叭,一旦結束了,所 有的美妙就立刻成為過去,你 再也無法得到它。聲音一出現

藉由唱頌道歌, 將心安住在聲空不二 「令其安住聲空不二境,離 一切念超越諸想像。」

萬有一切聲音的本質其實都是 空性時,還有什麼好執著的 呢? 曾經有一句話說:「開心的 時候,你會很想學習佛法;快

這段偈文教導我們安住在聲

樂的時候,你會覺得學習佛法

聲音,也是一個非常有力量

空當中,了知它的無生與無

很容易;但是痛苦的時候,你

的工具,它比任何的刀子都還

滅。即便我們很難在日常聲音

會覺得學習佛法很困難。」當

銳利。可以將你帶往兩個面

的來去中一開始就做到,但是

你快樂的時候,荷包滿滿,生

向:一種是正面的,例如透過

我們可以透過唱頌道歌,輕易

活也過得不錯,這時候的你會

持誦咒語能得到廣大的利益;

的將我們的心安住。每當在唱

百分之百同意一切是顯空不

另一種則是負面的,例如國與

頌道歌的時候,你會聽到它的

二;當你有一個很帥的男朋友

國之間交涉時遣詞用字不當,

字句、它的曲調、它的音樂,

或很漂亮的女朋友,你也會理

就可能引發戰爭。當然如果你

而就在每一個音符的起落之

所當然的說一切是色空不二。

能夠正面地、正確地來使用聲

間,你可以體會那將心安住在

但是當一個人他苦哈哈的時

音的話,它將會為你帶來正面

聲空不二當中的覺受──遠離

候,你跟他說一切顯空不二,

的利益,就好像唱歌。為什麼

任何的思慮,同時超越各種想

他只會瞪著你看。如果在情緒

瑜伽士總在唱著歌?因為這些

像般的安住。在道歌唱頌的練

低潮的時候,被人莫名其妙的

就是空性,是聲空的顯現。

75


罵了一句,因為吞不下這口氣

在不修,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再

於這兩種聲音起了分別,把它

所以回罵對方,在言語交鋒

修?大部分的人可能會想:

們視為不同的、對立的:對於

中,你還會記得聲空不二嗎?

「沒關係,我以後再修。」但

喜歡的聲音貪執;而對於不喜

很難!我們中心經常會有這種

卻很少人會說:「我現在、每

歡的聲音,則生氣、瞋恨,那

小組討論,在分享的時候,因

個當下都可以修。」

麼不僅會為自己帶來痛苦,也

為氣氛很愉悅、順暢,很自

(再唱一遍。)

然的會有「啊!的確聲空不

大家有修嗎?請舉手!奇

為了讓我們能夠證悟、體悟

二!」的想法。但在進入正式

怪,怎麼有些人手只舉了一

到這樣聲音的聲空不二性,我

討論之後,卻常會因為觀點不

半?大概是害怕可能要再唱一

們要祈請鄔金蓮花生大士。接

同而發生爭吵或意見不合,在

遍吧!

著要來唱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

會傷害別人。

想要成佛的話,一定是希望

切的一首道歌,在《道歌集》

當下立刻能成佛,而不是未來

第96頁〈天龍甚深吼:堪布

接下來,我們就來體會聲空

才成佛,因為未來是不實存

竹清嘉措仁波切的生平故

不二,安住在聲空不二當中,

的。而每一個未來,都還有另

事〉,當時仁波切說這是自顯

一起唱〈蓮師祈請文〉的第一

一個未來接續,是永無止境

的,看到這樣一幕天龍甚深

和第二個偈子:

的,要是這樣拖下去,就永遠

吼。請用美妙的語調、曲調來

顯現於眼所見一切相,

不會有成佛的機會出現。所以

唱頌〈天龍甚深吼〉:

內在外在一切之萬法,

我們才要試著找出各種方法,

情器世間諸法雖顯現,

在當下就成佛。珍惜這暇滿人

廣境自性無生恆清淨,

令其安住遍尋無我處,

身,努力尋找成佛的方法,不

何等美麗下方之世界,

能所二元悉皆淨化時,

斷的嘗試,就算最後無法成就

我見萬事無生亦無根,

即本尊身明空不二也,

果位,至少你嘗試過了,精進

此即禪修無我實相時。

貪欲已自解脫之上師,

了,也算往前邁向了一大步。

那個當下便很難理解什麼是聲 空不二了。

鄔金貝瑪尊內我祈請。 顯現於耳所聞一切音,

安住聲空平等性, 體會佛陀真實語

吾財受用悉如空中虹, 無實無存甚至最微處, 當吾受用如幻之欲樂,

執取諸音悅意不悅意,

「諸音空性無生亦無滅,

顯空不二清茶與啤酒,

令其安住聲空不二境,

如是即成勝利者教法,」

此即安住心之圓滿月,

離一切念超越諸想像。

佛陀的真實語,就是照見各

諸音空性無生亦無滅,

種不同聲音的平等性。這句話

如是即成勝利者教法,

是指,佛說聲空無生亦無滅,

如來見修修持之次第,

勝者教法聲空不二也,

聲空不二即是佛陀教言。它告

淨除世俗想法方便道,

鄔金貝瑪尊內我祈請。

訴我們聲音空性的本質實相,

因此訓練自己能熟練,

就是佛陀真實的聲音或語言。

顯相與心皆無實無根,

大家剛剛有觀修聲空不二

覺空不二閃耀明光時。

嗎?有修的請舉手……(只有

無論是同意或反對的聲音,

死亡疾病驟然降臨時,

一些法友舉手),有觀修的實

它的自性也就是它的平等性,

我將準備妥當全無悔。

在不夠多,所以再唱一遍!這

當你能感受它的聲空不二,就

次請大家盡力的唱,同時觀修

一如親聽體驗了佛陀真實的、

世界生命顯相網模式,

聲空不二、顯空不二。如果現

究竟的語言。反之,如果你對

父母親友顯現如幻夢,

76


▲本樂仁波切說:聲音一出現就是空性,是聲空的顯現。當你認知到宇宙萬有一切聲音的本質其實都是空性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時, 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呢?圖為本樂仁波切參加祈願法會。

恰如清晨曉霧誠短暫,

道與地之了悟自解脫。

是咒語。」所謂的咒語,在此 指的就是聲空不二。

如是如霧顯相消融時, 即是尋覓無生實相時。

哈哈德謙讓卓無著行,

啊荷翔於母親廣境中。

在接下來〈蓮花生大士祈請 文〉這個偈子說:

無實無根空性迷霧中, 吾因冷熱等等而受苦,

這是一首「色空不二上師

心隨境轉一切之移動,

然若勤修威猛祕密乘,

身」的上師相應法,一首「聲

諸念孳生五毒與煩惱,

如狐懦夫自解時已至。

空不二上師語」的相應法。偈

令諸念心無造作安住,

子告訴我們,將一切色相、一

莫思往昔莫臆測未來,

吾等於此華衣之元素,

切顯相,都轉為道用,就是上

若令驛動安住於原處,

吾等供養美食受用物,

師身的瑜伽,也就是上師身相

一切驛動解脫入法身,

然此輕狂一生終了結,

應法;而將一切聲音都轉為道

覺性已自解脫之上師,

吾等故應無懼做準備,

用,則是上師語的相應法。

鄔金貝瑪尊內我祈請。

你可以不斷的持誦「聲空」

我們先跟著念,念一次之

當成咒語,就是聲空、聲

後,接著再唱頌後面較長的偈

於此殊勝雪域之佛國,

空……不停的念,就好像拿著

文:

吾此橫越山丘與山谷,

念珠一樣,每撥一個就念一

而今飛越廣大虛空中,

次:「聲空。」如此,每念一

祈請賜予加持令淨化,

吾此清淨如幻血肉身,

次你都在觀、修聲空,念一圈

外在所攝對境之顯相;

化為顯空不二之本尊,

就可以觀修108次,這樣不是

祈請賜予加持令解脫,

因此訓練自己能熟練,

很好嗎?有句話說:「聲音即

內在心理運作能覺心;

接受偉大死神之審判。

77


祈請加持能所二元間,

我們的心,你可以看到它在

好吧!其實還挺不錯。所以,

明光將證本來之面目,

不同的境上,不斷的在輪轉、

當你興奮的時候,真的會睡不

三世一切善逝悲心中,

移動著。各種的分別念,各種

著覺,從我靜待17世法王來美

祈請加持我心得解脫。

的感知,各種的念頭頻頻出

國這件事就能夠知道。

分別心是煩惱的推手, 將我們推入情緒的漩渦

現,幾乎不曾停止。「動念」

情緒,容易讓人興奮,它也

的動,是指你的妄念生起,心

可以刺激大腦,刺激人的身體

散亂了。

和內心,令身心在剎那間完全

接著,就要談論到有關心性

散亂主要是指第六意識,也

清醒。例如生氣的時候,腎上

的部分。三個偈文分別是:

就是「分別意識」,即分別念

腺素分泌、心跳加快、血壓上

身、語、意,也可以說三個偈

的散亂,或者說心移動到這些

升,你可以感受到身體在顫

文第一個是說相,而後是聲,

分別意識的境上去了。當心一

抖,心裡的念頭轉個不停,就

再來就是念。以為談的是三種

移動,煩惱就來了,透過起心

算面前有美麗的花朵,也沒有

不同的東西,但其實不過是同

動念,能引發非常多的情緒。

辦法看到,因為連視覺都變得

一種東西的三種面向罷了。

雖然說沒有情緒的人生或生

不在意了。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這

活,就像沒有氣泡的蘇打水,

你本來是個聰明、理智又很

三個部分,它是一種過程,也

平淡無趣。但情緒具有強大力

有邏輯思考能力的人,但每當

是一種進程。就好像你先看到

量,同時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情緒生起,就會突然變得衝動

一個事物、一個相;接著你賦

換個角度來講,它很危險!

又不講道理。但這不是很好

予了它一個聲音、一種形容,

情緒,不僅夾帶著一種覺醒

嗎?你真的完全無念了、放空

為它貼上標籤;最後你開始生

的力量,甚至還有功德的特

了。此刻唯一擁有的,就是一

起一些念頭,例如當你看到一

質。例如當你興奮的時候,絕

種力量、一種震動的展現,這

個人,心中響起聲音:「上

不會同時間感覺昏沉,誰會熱

是非常覺醒的經驗。

師!」

血沸騰到睡著呢?在興奮的當

同樣的,熱忱或嫉妒都是很

下,會有一種強烈的覺醒自然

好的情緒。當我還在向竹清嘉

生起。

措仁波切學習的時候,我就曾

上師,就是你對這個人的標 籤。接下來,念頭來了,如果 今天心情好,你可能會對「上

當真的興奮的時候,你根本

經非常嫉妒那些同班的同學。

師」發出讚歎:「哇!他是一

睡不著。就像17世大寶法王

好幾次,我感受到仁波切是站

個證悟者。」,但如果你今天

去年要去美國的前一晚,我根

在我的這一邊,但是沒幾天後

心情不好,就會覺得這個「上

本興奮得睡不著。當然還有緊

他竟然站到別人那邊去了,而

師」實在是很麻煩、很干擾。

張,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但

且還跟他說了很多的話。我當

當上師笑,我們看到他證悟

是當一切事情都忙完,法王也

時想,我倆的關係怎麼啦?心

的相,我們的虔誠心就生起

再過一小時就會出發,那時候

裡不禁湧出各種念頭,對同窗

了;如果他不笑的話,我們就

我乾脆不睡了。

法友生起了強烈的情緒。

看不到他證悟的相,覺得上師

這是我的秘密,你不要告訴

無論是出家眾或在家眾、男

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不知

別人。這個秘密就是,其實我

人或女人,每一個人都有情

不覺的信心就降低了。相,是

是在法王要到達的一個小時之

緒。如果哪天有個喇嘛跟你說

身的顯現,又稱色相;聲音,

前,才將一切事情安排就緒。

他沒有情緒的話,他就是在騙

是語的顯現;心念,則是意的 顯現。 78

當然總比法王已經到達一個

人。雖然出家人總是比在家人

小時之後,才做完這些事來得

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例如


透過禪修等,試著超越或轉 化、淨化他的煩惱,但並不代 表他們已經從中解脫了。 像我就還沒有從煩惱當中解 脫,還有很多的煩惱,要多少 有多少。所以,記得,不必試 著去期望這些會帶來煩惱的情 緒。很多人會對我抱怨,說他 失去了熱情,但這是一個很笨 的問題。如果你沒有熱情,那 就盡情享受沒有熱情的狀態, 你並不需要心理治療師的任何 幫助。藉由種種的情緒,嘗試 觀照自己的心,那麼在情緒生 起的當下,心也覺醒了。

皈依: 開啟佛法大門的鑰匙, 點亮覺悟之路的光明燈 皈依儀式 接下來要給予皈依,接受皈 依的人,請留在原位。如果在 座的已經受過皈依戒,也可以

▲本樂仁波切說:皈依了三寶之後,就不再皈依其他的天神,不再傷害 其他的眾生,不再與惡友交往和相處。

再次複習這種感覺。這裡要聲

他提到的是善知識──一個能

師:「傳授皈依戒的戒師啊,

明,有些華人弟子會誤以為授

陪伴你、帶領你的法友。而所

請您鑒知我,請您指導我。」

予皈依戒的上師,就等於我們

謂的上師,是你之後才會經驗

接著,當我念藏文「達名」

的根本上師,但並非如此。皈

到的。

(你的名字)時,不曾受過皈

依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皈依的時候,我會念皈依

今天,我的身份不是根本上

文,此刻我的身份只是授予各

師,而是一個導遊、一位善知

位皈依戒的戒師。如果你沒有

「我從今起,直至盡形

識,引導各位來接受皈依,帶

受過皈依戒,念誦皈依文可作

壽,」就是指在我這一生結束

領大家到三寶處圓滿成就。

為新受皈依戒的開始;如果你

之前。「皈依佛,兩足尊,」

什麼叫做善知識呢?其實就

已經受過皈依戒,念誦皈依文

意思是佛陀為三界人天師,福

是指修行道上的朋友,也稱法

則可修補、恢復你的戒體清

德及智慧都圓滿具足。「歸依

友,即在佛法的聞、思、修上

淨。事實上,皈依文是每天都

法,離欲尊」告訴我們唯有皈

比我們知識豐富、經歷多廣的

要持誦的。

依殊勝的佛法,才能斷除我們

資深修行者。金剛乘裡常頻繁 的強調上師,把人都搞糊塗 了,佛陀剛開始說法的時候,

依戒者,請念你的俗名;曾受 皈依戒者,則念皈依的法名。

的一切貪欲、執著,徹底的從

念誦皈依文 皈依文的內容首先提到戒

輪迴當中解脫。「皈依僧,眾 中尊,」僧伽是帶領我們在菩 79


提道上次第修行的導師。最後

已經具備了三寶,要認知我們

確拉佳蘇企喔(皈依法)

一句:「從今日起,在戒師的

本具的佛性,與佛無二無別。

給敦拉佳蘇企喔(皈依僧)

面前,我將皈依三寶」,這句 要念三遍。

皈依後的學處

(請新受皈依戒的法友依序

在念完第二遍之後,請新受

在皈依之後有一些皈依戒需

戒的戒子依序上前,我會授予

要遵守:當你皈依了佛之後,

皈依證,然後剪下你的一點點

就不再皈依其他的天神;皈依

請念誦藏文皈依文第三遍:

頭髮。等坐下來念第三遍的時

了法之後,就不再傷害其他的

喇嘛拉佳蘇企喔(皈依上師)

候,當再提到「達名」,就要

眾生。就算你沒有辦法積極利

桑傑拉佳蘇企喔(皈依佛)

念自己皈依後的法名了。

益他人,至少也不要再做出傷

確拉佳蘇企喔(皈依法)

害他人的事。

給敦拉佳蘇企喔(皈依僧)

授戒的傳統是傳自第16世

上台,仁波切會剪下你的一點 頭髮,並授予新的法名)

大寶法王噶瑪巴 讓炯日佩多

例如在海產店把魚、蝦、螃

傑,而剪髮的儀式則象徵著斷

蟹等等直接從水族箱裡撈起,

(念完第三遍之後,仁波切會

除、根除了輪迴的根源。

活生生的去烹煮、燒烤,這就

一彈指,在彈指的剎那,我們

當我為你們剪下頭髮時,我

是直接傷害到了眾生。這也為

要生起「已經得到皈依戒」的

會問:「剪下了頭髮,你開心

什麼法王噶瑪巴說要吃素,法

想法。)

嗎?」你要回答:「佐啦!」

王並沒有要你馬上吃全素或斷

(藏音),意即我很開心。過

肉,而是我們可以盡力的朝這

去大家常常都會忘了說這句

個方向去做,例如每個月吃素

(接著仁波切說「他並多」,

話,不管我怎麼重複的提醒,

一次或每週吃素一次等。為什

意即「這就是儀軌」,弟子回

大家似乎都不願表達開心。

麼談到吃素?因為它與皈依之

答「拉索」,就是「善哉!」)

其實關於皈依,還有許多可 以詳加說明的部分,如皈依的

達名(請念出自己的皈依法 名)

後的皈依戒有一樣的出發點, 就是不傷害眾生。

〈祝福祈願文〉

意義等,我也曾經在書中提到

而皈依僧之後,不要再與惡

(仁波切為大家念一段祝福

皈依分為外、內等的皈依,大

友交往和相處。這句話的意思

祈願文,祝福各位在皈依之

家可以參考相關的書籍再去深

不是要你從此斷絕與這些人的

後,能夠迅速掌握修持的要

入了解。

關係,因為不論是工作上或生

點,並成就圓滿的佛果。)

外皈依的意義 外皈依指的是佛、法、僧三 寶,以三寶為我們依怙的對 象。皈依佛:我們要憶念佛 陀,他是一個帶領我們的人; 歸依法:它是一條道路,是能 達致圓滿成就的方法;皈依 僧:僧眾是我們的善知識、修 行道上的伴侶和朋友。

內皈依的意義 內皈依是指我們自身其實都 80

活裡,我們都很難主動避開或

最後,讓我們一起唱〈朋

分辨所謂的惡友。最重要的

友〉,歡迎今天新加入的朋

是,要保持謹慎、自律,不要

友、道友:

再受到惡友的影響或教唆而沾

朋友即是空相,猶如水中月,

染到惡習。

設若執以為實,徒令痛苦增。

現在請大家憶念著佛、法、僧 三寶,然後跟著念: 達名(請念出自己的皈依法 名)

若知皆是空相,猶如水中月, 如幻三昧離執,悲心將增長。 無焦點見增長,離執修增長, 遠離能作所作,行持將增長。

請念誦藏文皈依文二遍:

一切奇蹟之中,最大之奇蹟,

喇嘛拉佳蘇企喔(皈依上師)

一切美妙之中,無上之美妙。

桑傑拉佳蘇企喔(皈依佛)


詠給.明就仁波切 開示

帶你到淨土 初發心:動機的殊勝 「彌陀天法」閉關法會教授‧系列之一 你是為了什麼而來參加?要先知道自己的心念,認清之後,就要想辦法去轉化它。

為了什麼來參加閉關?要想想

以愚癡心來參加閉關的話,

主法上師:詠給.明就仁波切

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了什麼?

例如有人問你要不要去閉關,

時間:2004年8月27日

我們現在需要放鬆兩分鐘,問

你想了想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

自己到底是出於什麼動機而來

的,就去了,反正到了要閉關

到這裡。

的時候,就可以好好的睡個覺

地點:化育道場 中譯:妙融法師 校潤:方裔如

閉關時應該具備 正確的動機 這幾天將進行彌陀天法閉關

我們可以將一切的動機與心

或休息。雖然我們的身體是在

態分成兩種,即具備煩惱五毒

閉關的道場端坐著,但是我們

的心態及遠離煩惱五毒的心

的心卻還留在台北那座大城

態,五毒指的是貪、瞋、癡、

市,佛法也沒有辦法走進我們

慢、嫉。

的心中。

的禪修,接下來,在這柱香裡

若是以瞋心來參加閉關的

以我慢來閉關的話,是指我

要講述閉關時應有的心態以及

話,我們可能會期待在閉關中

們可能覺得自己其實已經修得

閉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得到一些力量和加持,將來就

不錯了,覺得自己懂得非常

能夠比討厭的敵人更厲害、更

多,今天只是來看看,看看這

強,可以好好的去降伏他們。

位上師到底能講出個什麼東西

所謂的心態,也可以說是動 機,或者是一種想法,我們應 該具備如下二種:

而以嫉妒心來參加閉關的

來,聽聽他要說什麼高深的 法?

一、善心;

話,比方當你得知身邊有些人

二、平等心,也就是將心放

上次已經參加過閉關了,你可

像這樣帶著五毒的心來閉

鬆。

能會想:「我們都一樣,但他

關,事實上已經不是在閉關

倘若我們能具備這兩種心,

上次閉過關,我為了要比他

了,因為無論是在修持、念經

那麼對我們不論是在修法、唸

更厲害,所以這次我也要去

或其他任何時候,如果我們的

誦經文、上班或開車等,都會

閉關,這樣我們就可以比一

心沒有捨棄五毒,這些修持都

很有幫助。不論是在世間法或

比。」

沒有意義。想要淨除五毒,是

出世間法,上述的動機都是最 重要的。

一、善心的動機

若以貪心來參加閉關的話,

非常困難的,畢竟我們都還沒

則可能會希望藉著現在的閉

有達到開悟的境界,但即便我

關,擁有比他人更強的能力,

們的心存在著這些五毒煩惱,

為自己的生意及事業加分,同

我們還是能夠去轉化他人。

首先,先說明善心。所謂的

時也渴望獲得他人的讚歎、尊

若是一開始可以完全清淨,

善心是什麼呢?我們今天來到

敬和名聲,甚至未來還可以寫

我們就不需要這四天的閉關

這裡閉關,要先問自己:到底

本書來吹噓。

了,只要閉完一天關各位就可 81


以成道、成佛。如果台灣有很 多佛的話,連颱風也不會來 了!(笑) 總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 先知道自己的心念,認清之

起。

了錶的過患。

再做一個比喻:手上這只珍

我們先看到一個小小的缺

貴的手錶,如果是別人的,就

點,但因為強烈的執著,認定

算不小心掉到地上,我們一點

要零缺點,所以這個本來只是

也不會在乎。

被小缺點破壞了的錶,不知不

後,就要想辦法去轉化它。像

但如果錶是我們自己的,我

覺的,被我們看成是具有大缺

這種五毒、煩惱的心,可以說

們就會想要炫耀它,常用戴著

點的錶,繼而不好意思戴它,

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會致使我

手錶的那隻手來指東西,試圖

即便是根本沒人注意到這個缺

們此生,甚至是未來世都無法

引起別人的注意,若因為揮動

點。我們生起了貪、瞋、癡、

真正的得到喜樂、成就自利利

手部的動作而傷了錶,心就會

慢、嫉及各種煩惱,也生起了

他。

隨之一沉,傷心難過。雖然損

痛苦。

五毒煩惱的來源,根本原因

傷的是錶,但心卻猶如被射了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切的生起

只有一個,就是對於「我」非

一箭,不僅頭髮、耳朵豎直,

都是因我執而產生的,當我們

常的貪著,只想到自己,希望

連毛細孔都擴張了,嚴重一點

陷入這種強烈的執著當中,承

我能夠好、我一定要勝利、我

的還會冒冷汗,如果發現錶真

受著執著的苦時,擁有再好的

要讓他人失敗,懷著這種念

的壞了,我們可能會哭泣,甚

錶也沒有用,因為我們沒有辦

頭,五毒和痛苦自然就生起

至接連好幾天都食不下嚥。

法真正的去享受、去受用它,

了。

自擁有這只錶開始,我們的

它也不能帶給我們快樂。

當我們認為有人在傷害、迫

心即受其牽引,明明是同樣的

唯有遠離執著的苦,我們才

害我們時,就會起瞋心;在同

一只錶,卻能令心情如此大

能確切的感受到喜悅或去受用

等的人之間,如果希望比他人

不同,為什麼呢?因為「我

到這樣一個物質。不光只是

好或試圖去做比較,就是起了

執」。因為我們生起了「這是

錶,就算是在修持、念咒的片

嫉妒心;如果覺得自己比他人

我的錶」的念頭,當生起的執

刻,也都會有類似的情況發

好,則是起了我慢心;什麼都

著越強烈時,之後的苦就越

生,這個世間的一切行為,不

不知道、什麼都沒想法或什麼

大,我們因為大執著而有苦。

論你是在做生意或工作都是同 樣的道理。

都無所謂就是愚癡心;而當這

對初學者來說,或多或少都

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的時

會執著,否則三個月就可以成

所以我們在閉關時,首先要

候,就是貪心生起了。

佛了,只是在我們一旦了解執

生起善心,即我執的反面,也

著所可能引致的過患後,就不

就是跟我執相反的心,要思維

該生起太強烈的執著心。

「不只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

我執就是苦的根本,因為有 我執,我們的心會不斷的感覺

如同上述的比喻,我們因為

了我及一切眾生的利益來參加

很執著於錶,一只錶戴了2~3

這樣的閉關修持,希望我以及

因為我們放任我執,所以只

個月後可能會發現它的缺點,

一切的眾生都能夠沒有障礙、

要一點不如意的小事發生時,

所謂的缺點也是自我們極度的

病痛,所有的心願都能圓滿,

就會立刻覺得很生氣、起瞋

執著裡衍生出來的,此時可能

並在最終成就佛果。」

心;如果看到他人比我們好,

會有「這錶也不是那麼好,別

要盡量去思維這樣的想法,

就生起嫉妒;看到一些好的東

人戴的好像更好」的念頭,突

雖然要百分之百做到是很困難

西就生起貪心,想去得到它,

然覺得自己的錶款式不流行、

的,但是如果能做到百分之

我們的煩惱就是這樣不斷的生

顏色不好看,因為執著而看到

七十、六十,甚至三十、十,

到痛苦,心量也變得狹小,缺 乏勇氣和膽量。

82


法: 1.一定要拿到,心非常緊張的 去想,用力、緊張的拿起。 2.自然拿起。 3.懶散的、只想著要拿,但並 不去做。 以上三項中,第二個方法是 最好的,因為這樣非常平等、 正常,不像第一個方法太過用 力、緊張,也不像第三個方法 連手都不想去舉,怎麼拿得到 呢?所以不論我們是閉關禪 修、日常修持,或在做世間的 工作、開車、種田、畫畫等, 任何事都應以非常平等、正常 的心態去面對、看待。 平等是最重要的,要如何保 有平等之心呢?我以一個禪修 的例子來做比喻:在禪修時要 盡力的做,但對結果卻不要非 常執著或希求,因為結果時好 時壞,這是正常的現象。就如 同做生意,在評估沒問題後就 要盡力去做,同時也不該對結 果產生太大的執著。 ▲明就仁波切說:因為有我執, 我們的心會不斷的感覺到痛苦, 心量也變得狹小,缺乏勇氣和膽 量。

就算只能做到一絲一毫也是很

我們必須理解,不管是什麼

好的,如果一開始我們沒有辦

樣的結果,法性本然的無常都

法確實的做到如是的發心,也

是存在的,如果能保有這樣的

不要太難過。

平等心,那麼不論是在修行、

二、平等心的動機 再來,是平等放鬆心,意指

工作或是學習上,都會因此得 到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力量, 智慧和精進也更容易生起。

持心時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

就如同「供杯」的譬喻一

心太緊就會產生執著,對世間

樣:若以非常緊張、執著的心

法或出世間法都沒有利益,但

來拿起供杯時,會太用力、太

若心太鬆也不好,人會變得懶

累,甚至拿到一半就放棄了;

惰,只想著吃和睡,什麼也不

若是我們完全不做努力,非常

想做。例如,我想將眼前這個

懶散懈怠,也不可能有任何結

盛米的供杯拿起來,有三個方

果;但若是以很平常的姿勢伸 83


▲明就仁波切說:希望各位在閉關時,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就如同「供杯」的譬喻一樣,自然拿起供杯。

手過去,就會自然的將這盛米

這種思維,若是能學會適當的

關,身體不去造作任何殺生、

的供杯拿起來。只要保持平等

調適心的鬆緊,之後不管做任

偷盜的行為,口不說謊話、妄

的心,便能夠很從容的堅持到

何事都會非常順利。

語及是非等,以止息身、口所

就如同打太極拳一樣,當我

造作的各種惡業。少說話,尤

我希望在閉關時,各位不要

們很放鬆的去打,自然就會有

其是在禪修及聽法時,話越少

太緊也不要太鬆,不要想著一

力量生起,太極的功用便能發

越好。但如果有佛法上的問題

定要好好修行,一點妄念都不

揮出來,但若很用力的去打,

需要討論,則可以說一些話。

能產生,不須如此。但也不要

太極的功用就失去了。我們在

密閉關:指心的閉關,也就

總想著一定要放鬆、放寬廣,

打太極時,像是把四肢全部癱

是真正的修持。所謂的修是離

這樣去著力,反而會無法真正

著一樣,這不緊又不鬆的道

煩惱而生寂靜,但在一開始,

放鬆。不論是當我們用力的放

理,打得好的話,也許一出拳

密的閉關並不容易馬上做好,

鬆、耳朵豎起,又或是完全不

就可以把牆壁炸個洞(開玩笑

所以對初學者來說,外、內閉

做任何努力、到處亂看,修行

的)。以上是閉關的動機與心

關都很重要。

都不會有所精進。

態。

底完成事情。

在修持時,我們要以一種非 常自然平等的方式去修,別管 能否達到更高的境界又或有無

閉關有三種: 外閉關、內閉關、密閉關

總之,外閉關就是要依靜 處,過去世親菩薩曾說過── 身要能夠依止清淨的地方,遠 離不好的地方。

任何的覺受,我們就是如此平

外閉關:依止一種外境,遠

再者,對煩惱我們要能夠棄

等的去修持。特別是指我們在

離煩惱、不善的境。好像現在

絕,不去著意這些令煩惱生起

禪修「止」的時候,於生活坐

大家聚集在此閉關,遠離了世

的惡境。煩惱的生起有三種

臥間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要出

俗、家庭,除了閉關修持之

因,這三種因會致使我們生起

離輪迴,要和一切眾生一起成

外,什麼都不做。

各種不善、煩惱熾盛,進而無

就佛的果位,必須時刻保持著 84

內閉關:這是指身與口的閉

法修持:


1.依惡處:在不好的環境易生

狀況。

並沒有所謂的魔障,在了解這

起煩惱。例如離仇人很近,我

接下來,密的閉關,在修持

一點以後,就不會有魔的侵

們就會生起瞋恨心;當我們依

的時候,我會給予各位一些教

擾。我們因為不了解空性,繼

止會讓自身產生貪著之境時,

法的指導及禪修的教授,請大

而產生迷惑幻相,才會有善

就會生起貪念心。

家記在心上,盡力的去修持。

惡、自他、高低、大小的分

2.不捨棄煩惱:不僅眼前的煩

不論是外的閉關或內的閉關,

別,所以在世俗諦上我們就要

惱無法滅盡,又有新的煩惱不

對我們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這種如幻的食子去驅除如幻

斷的生起。比如,像阿羅漢以

內的閉關是需要慢慢去養成

上位階的果位,他們已經完全

的,但對一個煩惱已經完全去

捨棄並去除煩惱的根本種子,

除、生起悟境的人來說,外、

因此不會生起煩惱。

內的閉關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3.著意、執著惡境、執著煩

反而是要致力於修持密的閉

惱:我們若已完全捨棄煩惱,

關,因為當他能夠完全去除煩

就算仇人再靠近,也不會對我

惱時,一切的外、內的閉關,

們有影響,因為我們連煩惱的

他都能轉化成菩提道,不會再

根本都去除了。著意便是指我

生起或造作任何的罪業、惡

們心裡想著「我一定要去報

業。

仇,當看到敵人時,我一定要 反擊回去!」這樣著意的心, 就會生起煩惱。 就算我們處於惡處、煩惱無 法去除,但只要我們沒有生起 著意、反擊或報仇的心,反 之,能以慈心、悲心為修持, 那麼就算敵人在我們身邊,我 們也不會生起煩惱。 所以所謂的外閉關就是指依 止環境,遠離那些會令我們生 起各種煩惱的環境。若是沒有 仇人在身邊,我們當然不會生 起瞋心,就好像是兩隻手握拳 互相撞擊會感到疼痛,但只有 一隻手在空揮的話是撞不到什 麼東西的。雖然我們現在看起

【彌陀法會】

獻曼達 彌陀灌頂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光 佛、彌陀)的淨土,較其他的 淨土更為殊勝,也更容易往 生。淨土的數目是無量的,若 要往生其他的淨土,最高的淨 土要登到八地以上;中等的淨 土也要能夠證悟初地以上;而 要往生最下方的淨土,基本還 是要能淨除一切煩惱,所以才

灑淨 首先要灑淨,我會拿一個銅

說凡夫要往生淨土是很困難 的。

鏡,用寶瓶在鏡上灑水,這時

但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不

我們要觀想自己的影像顯現在

同,即便你還有的很多煩惱,

銅鏡的鏡面上,而透過鏡子的

也可以帶業往生。經典中曾提

灑淨,我們一切的煩惱、罪障

到,若皈依三寶、發菩提心、

都得到了清淨。

發願往生淨土十次,就可以往

請觀想寶瓶的水是經過加持

生淨土了;若發願往生淨土,

的甘露水,以所有的本尊、咒

並迴向給眾生,使他們成就佛

語、禪定的力量及各種灌頂加

果,也可以往生淨土;而接受

持來為我們做灑淨。光想著水

彌陀灌頂,是更快速往生淨土

能夠淨除我們的障礙就太神奇

的方法;密乘的修持者,在中

了!密勒日巴從來不洗澡也能

陰即能往生淨土,至淨土後可

成佛?不是這樣的(笑)。接

以快速成就佛果。

著,一起持誦百字明咒。

來都像是遠離了那強烈煩惱的 境界,但是我們的心也可能再

的魔障及魔。

驅除魔障

去製造一些敵人或一些新的煩

所謂的魔,其實是空性,是

惱。此時最重要的,是要能夠

我們心所造作出來的,而就勝

生起智慧,時刻觀照自己心的

義諦來說,魔也是法身,因此

所以,不論顯教或密乘,都 祈願往生至淨土,即身成佛, 還可以自由來去到其他的淨土 逛逛,並在不同的佛國淨土求 授教法,也能從淨土回到世

85


間,幫助至親好友,在他們亡

手持缽、一面二臂、結跏趺

的自心本性都與阿彌陀佛無有

故後進入中陰時與他們見面,

坐,在祂的右手邊是觀世音菩

分別,我們即是阿彌陀佛,雖

給予他們幫助,牽引他們至淨

薩、左邊則是大勢至菩薩(金

然我們一直是,但是我們不知

土。

剛手菩薩),身後有菩提樹,

道自己就是,如今我們要認知

我們此刻就在祂們的面前求授

「我就是阿彌陀佛」,只要能

灌頂。

夠生起這樣的念頭就可以了。

因為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是見 不到淨土的修持者,此時只能 夠給予他們加持。往生極樂淨 土的修持者也能在未來彌勒佛 住世的時候,親見彌勒佛並且

接下來要皈依、發心。

灌頂正行

過去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本 性,所以一再的輪迴,在認知 了自己的本性之後,自然而然

求授教誨。由此可知,往生阿

釋尊曾說:「一切的眾生都

的,本性就會逐漸現前,慢慢

彌陀佛的淨土,就猶如往生一

具備如來藏。」我們自心本性

的能夠證到初地、二地,直至

切諸佛的淨土般,具有廣大而

的如來藏是絕對清淨、離戲

成就佛果。

殊勝的功德利益。

的,但為何我們卻仍在輪迴中

若我們不能細觀阿彌陀佛的

西藏的老人在皈依、發心和

輪轉?事實上,我們的體性、

形象也沒有關係,只要起個念

持咒等方面都做得很好,所以

自性與佛相同,無二無別,但

頭:「我的自性與彌陀一樣,

即便不知淨土為何,甚至不知

卻因為我們的無明,而於輪迴

我就是阿彌陀佛。」如此思維

道佛陀的身像是什麼色,也能

當中不斷流轉。

也是可以的,接著請放鬆。

於死後七天被阿彌陀佛接引至

是哪種無明呢?是自心本性

觀想自身的阿彌陀佛及上師

淨土。關於淨土的各種莊嚴及

的無明──對自心本性沒有明

所代表的阿彌陀佛,兩方的心

功德,我們稍後會再講述,並

覺,不明自身的如來藏。無明

間都放射出光芒,照射到極樂

解說如何可以往生淨土。

就是不知道、不理會,因為我

淨土,由淨土迎請真實的阿彌

們無法認知、了知自己的本

陀佛降臨,融入我們自身。

灌頂前行 大家在此接受灌頂,請先跟 著念誦祈請文。 請觀想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

性,才會有自他二執的執著產

接下來我們觀想前方的上師

生,進而使得痛苦、五毒、不

及壇城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

善業及各種幻相生起,陷入輪

從祂們那邊化現出天女,這些

迴。

天女右手執五色旗、 左手持寶

就是淨土,廣大寬廣,由各種

佛陀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

瓶,她們將一切地、水、火、

寶物所組成。放眼望去,有許

無一法門不是為了讓眾生能夠

風的能量及元素收攝成甘露,

多河川、湖泊,都盈溢著甘露

明瞭、證悟到自己的本性。按

並且將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能

水,即八功德水。周圍的樹也

密乘的教法,若將八萬四千法

量都收攝到甘露中,甘露進入

是珍寶所構成的,還有各種非

門全部收攝彙成一處,總列起

到上師與壇城所示現的阿彌陀

常美麗的鳥類,發出悅耳的叫

來,可以分為兩種:方便道及

佛手中的缽裡,缽中甘露溢滿

聲,而不時吹拂的微風夾帶著

智慧道。方便道即是生起次

湧出,自我們的頂輪融入我們

陣陣的香味,寶樹也隨著微風

第,智慧道即是圓滿次第,而

自身當中,一切的障礙因而得

微微搖晃著。

在一個灌頂當中,可以說是方

到了清淨,同時也獲得了壽量

便道及智慧道二者都具足的。

與智慧的加持,不再忍受病痛

接下來,請觀想在前方授予 我們灌頂的上師及壇城都與阿

首先,我們要做方便道的修

彌陀佛無二無別。阿彌陀佛的

持,先觀想自身是本尊,即阿

在灌頂時,我們要觀想這個

法相為全身紅色、穿著法衣、

彌陀佛。我們要知道,每個人

外觀看似泥塑的寶瓶,裡面其

86

之苦、更年輕了。


圍繞著。觀想金剛杵所放射出 來的光進入我們的心間,我們 即獲得如金剛般禪定的灌頂。 接下來是缽灌頂,即阿彌陀 佛手中的缽。首先要觀想缽當 中有無量的長壽丸、甘露、五 種受用及種種的好都在缽中。 缽最後融入我們的臍輪進入我 們自身當中,代表未來的我們 能夠真實的受用到、感受到極 樂淨土所有的喜樂與物質。 接下來是瓶灌頂,寶瓶中有 長壽甘露水,要觀想瓶當中有 無量的長壽甘露水,阿彌陀佛 的報身就是長壽佛。瓶灌頂 時,寶瓶中的長壽甘露水,自 頭頂梵穴融入全身。所有的眾 生,也都能夠受用到無量壽、 壽命無量。 接下來是方便的加持物質, 也就是指長壽丸。 ▲明就仁波切說:灌頂可以累積無量的善功德,我們要將所有的善功德 迴向,發願為了一切眾生,將來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灌頂結行 因為灌頂我們可以累積無量

實是個無瑕的淨土宮殿,中間

相,光芒也射至我們自身的對

的善業功德,因此我們要將所

有阿彌陀佛三主尊在此安住,

應處。此灌頂令我們的五毒煩

有的善業功德迴向,發願為了

周圍則有無量的諸佛菩薩環

惱完全得到清淨,這時獲得了

一切眾生,將來往生西方極樂

繞。此刻要觀想瓶中有阿彌陀

五種智慧灌頂。

淨土,化身無數來度化眾生。

佛身化成白色的甘露及光芒,

接下來是食子的灌頂,要觀

灌頂以後,上等修行人:每

由瓶口降臨,自我們的頭頂融

想在食子中有彌陀三尊(阿彌

日修儀軌一次,包括生起次第

入我們的自身當中,一切的障

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

及圓滿次第。中等修行人:每

礙因而得到了清淨,同時獲得

薩),他們自我們頂輪融入到

日修簡略儀軌一次。下等修行

了身灌頂。

我們自身,從此我們和這三主

人:念誦阿彌陀佛心咒100遍

尊就無二無別了。

及頂禮阿彌陀佛100次,或稱

接下來,我手持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的佛號,迴向一切

的法照,請觀想由其額間

接下來是金剛杵的灌頂,觀

(白)、喉間(紅)、心間

想在金剛杵上有五股的主尊,

功德並發願將來要往生淨土。

(藍)、肚臍(黃)、密處

代表五方佛父,下面代表五方

最後,再獻一次酬謝曼達。

(綠)五處放出光芒,在光芒

佛母,中間則有阿彌陀佛三尊

中示現著阿彌陀佛少年的法

安住,周圍有如火一般的帳篷

〈系列之一〉

87


確戒仁波切

開示

撕下標籤,讓心淨呼吸!

三之三

「金剛亥母」閉關教授 如果你了解密乘大手印的修持,所謂圓滿次第── 無論是有造作的、無造作的圓滿次第,你都能夠證悟。

我們經常說自己在修大手印 的禪修,然而真正的大手印重 點是你有沒有透過這個方法對 治了俱生我執,如果對治了俱 生我執,它就真的可以被稱為 大手印;如果沒有對治俱生我 執的話,的確真的是很大的一 隻手而已。 所以事實上,你知道:「大 象的腳、手也都蠻粗的。」當 沒有認識俱生我執,沒有對治 它的話,只會變成這樣的一種 情況。因此我們說大手印也分 為很多種:有分為顯乘、密乘 的大手印。 這裡是談論密乘的大手印, 如果你了解密乘大手印的修 持,所謂圓滿次第──無論是 有造作的、無造作的圓滿次 第,你都能夠證悟。

那洛六法由 密勒日巴尊者開始 我要跟大家介紹密勒日巴尊 ▲確戒仁波切說:金剛亥母的修 持分為外、內、密,而在內的修 法時,它跟那洛六法當中的拙 火,關係非常密切。

者,他可以說是西藏在一生當 時間:2009年8月28日上午10:00

中成佛,最著名、最廣為人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的一位尊者。而密勒日巴尊者

藏譯中:堪布丹傑

最主要依止的,就是這樣一個

整理:劉彤芳、楊悅芸、初惠誠

密乘道的大手印。所以圓滿次 第,這個名稱在之前就有了,

88


但是之前談到那洛六法的修

是什麼?它有一個名稱叫做俱

我的房子等等。說到這裡,大

持,其實是從密勒日巴尊者開

生母。什麼叫做噶舉當中生起

家就知道有兩種我執,我們會

始,也就是在他之前就有這個

次第的俱生母?指的就是金剛

習慣的。第一個以為這是我,

圓滿次第的修持,接著透過他

亥母的修持。因此,這就是為

有這種我執之後,再來就是

的實際修為與感受、經驗之

什麼金剛亥母是噶舉派裡面,

「我的」的各種執著產生出

後,將它歸類為這樣的六個法

這麼重要的一個本尊的原因。

來。

金剛亥母的修持分為外修、

事實上這兩種執著,我們的

內修和密修,而在內的修法

習慣、貪執,並不是本來就有

密勒日巴尊者,經常在山洞

時,它跟六法當中的拙火,關

的,所以它並不是俱生的,因

裡面一個人閉關,非常貧困的

係非常密切。如果我們問,金

此被稱為遍計我執,就是後來

一位聖者,而他在這樣的閉關

剛亥母是屬於父續、母續、無

的、加上去的意思。所謂的遍

當中,感受最深的,最有利益

二續的哪一個呢?它是屬於母

計,在藏文裡面的意思是「給

的方法是什麼呢?是拙火。因

續。剛剛也提到,拙火是屬於

很多名稱」,也有人說是貼標

此,就像剛剛提到的,在六法

母續的圓滿次第。

籤的意思,意即本來不是這

門,所以那洛六法是從密勒日 巴才開始。

當中,尊者就把拙火定為最重 要法。

你會發現,在母續出來的生 起次第,就是俱生母、金剛亥

樣,你給了它一個名字,貼很 多標籤在上面。

我們大致了解,什麼是圓滿

母,母續出來的圓滿次第就是

這好比我們的房屋,如果這

次第。我們要證得這樣的圓滿

拙火,所以這兩者的關係非常

間房屋已經過戶,變成是你的

次第,首先要有生起次第的基

密切。

名下的時候,你就說這是我

礎,我們對生起次第也要了 解。為什麼說要了解生起次

遍計我執

的,但是當你還沒有真的買過 來的時候,還沒有過戶到你的

第?這是因為想要消除俱生我

剛剛提到遍計我執的詞彙,

執,而如果不消除遍計我執的

這個詞彙在密乘裡較少用到,

話,是不可能真正消除這個細

在密乘裡稱為世俗相的執著。

當我問你,為什麼你覺得這

微的俱生我執,所以要修持圓

我們可以反觀自己,我們自身

間房子是你的,你說因為那張

滿次第之前,你應該要有生起

有沒有這樣的執著?就好像有

紙上載明了是我的。但就在那

次第的修持。

人突然叫你的名字,你馬上意

張紙出現之前,你不覺得房子

我們知道有這個俱生的遍計

識到:「喔!這個是我!」這

是你的,但因為那張紙出現以

我執要被清淨,那麼就要了解

是你的反應。你可以問問自

後,你會覺得房子屬於你的。

到,對治它的方法是什麼?這

己,你覺得是「我」的這個

這就被稱為遍計我執。

兩者是相輔相成,兩者都必須

「我」,到底它的基礎在哪

這是你貼一個標籤了,那張

具備。而對治遍計我執的方

裡?是什麼?這時候你會看

紙它就是一張標籤,標明了

法,就是生起次第。

到,自己執著的這個我,原來

──這是我的。所以我們這種

是五蘊和合的身體,以為這即

貼標籤的執著,是非常厲害,

是我,這就是我執。

也是非常執著的。譬如:這個

金剛亥母法在噶舉 修持中的次第與重要性

名下時,你就會感到並不完全 是我的。

在這樣我執的基礎之上,我

房子屬於你的話,如果它玻璃

所以噶舉當中的圓滿次第就

們又會發展出更多的執著,也

裂了一點,你會很心痛,然而

是剛剛談到的那洛六法 編註,而

就是「我的」的執著,譬如:

一旦易主以後,就算是整座牆

在生起次第,噶舉當中強調的

這是我的東西、我喜歡的人、

倒塌了,你也不會在乎。這種 89


▲確戒仁波切說:在生起次第的 時候,為了要消除我們的我執, 執著有一個我,就要觀修我是本 尊,我是清淨的本尊相。

情況就叫做我們的遍計我執。

跟「我的」。就好像生起次第

因此這種貼標籤的習慣,或者

我們要觀修裡面的人,還要觀

世俗顯相貪著的習慣,你要讓

修這個房子、宮殿。所以在生

它減低、減少。

起次第的時候,為了要消除我

生起次第對治遍計我執 我們會問,什麼方法可以幫

要觀修我是本尊,我是清淨的 本尊相。

助我們減低這樣的遍計我執?

這樣的好處就是讓我們執著

這也就是密乘當中的生起次

世俗顯相的我、我的這種執

第。在生起次第觀修的時候,

著,透過執著一種清淨的相以

包含兩個部分,就是所依跟能

後,讓我們這種世俗的、不淨

依:所依就是這個地方、壇

的執著減低,心裡越來越清

城;能依,是指裡面的這些眾

淨。

生。

90

們的我執,執著有一個我,就

那麼為什麼生起次第要觀想

因此,你一聽就知道,這兩

這些壇城、這些相呢?最主要

者就是對治我們執著「有我」

是清淨「我的」的執著,譬如


我的房子、我的東西的這種執

的對治我執的方式。

就好像你可以想像,如果一

著。這是為什麼我們要觀想,

三乘的法教,都不離告訴我

位別解脫乘的行者,加上一位

在生起次第的時候,我就是清

們對治我執的方式。所以在密

大乘的行者,再加上一位金剛

淨的本尊,同時需要觀想,我

乘裡面,對治俱生我執的時

乘的行者,三個人都在法庭上

所在的這個地方、這一切、我

候,是透過圓滿次第;對治遍

打官司的話,誰能夠決定呢?

的朋友、我的眷屬,就是清淨

計我執的時候,是生起次第。

法官也無法判定誰對誰錯。那

透過這樣的了解,你會知道

麼誰能夠決定?這些全在於自

原來意思都是一樣的,就好像

己的經驗,還有檢視問題產生

為了要對治我們這種遍計我

我吃一顆紅色的糖是甜的、黃

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要知道

執,我們用一個新的、清淨

色的糖也是甜的、綠色的糖仍

起因跟道理。

的、另外的一個念頭,去消除

是甜的,之後你知道並沒有差

因為這方面很重要,就跟大

我們執著的念頭。要不然的確

別。在吃以前,做太多的分

家先做這樣的分享。尤其現在

有人會問:奇怪,我做這麼多

別、評斷是沒有意思的,要不

的台灣,大家對藏傳、對密乘

的觀修,這不也都是妄念、分

就是那個紅色的糖是顆糖,白

都很有興趣,但是有很多人不

別念嗎?的確是的。就好像本

色的糖不是糖,這類的評斷並

了解自己到底在修的是什麼?

來你有一個不清淨的遍計我執

沒有用處,因為你根本沒有吃

所以先跟大家做一些介紹,希

念頭,但是現在換成一種清淨

那顆糖。所以重點是要吃下這

望能有一些幫助。

的、本尊的念頭,其實這兩者

顆糖,當你真正吃下了那顆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密乘就

的確都是分別念,都只是念

糖,嘗到這種甜味的時候就知

是這種怪力亂神、裝模作樣,

頭,但是你是用清淨的念頭,

道:喔!原來它只是顏色不

各種手印、各種咒術等等,但

去對治不清淨的念頭。

同,但意思、味道都一樣,這

其實並非那樣,這就是早上跟

因此,生起次第很重要的一

即稱為淨觀。這時候才生起了

大家分享的原因!

點,就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方

淨觀,知道佛陀所開示的不同

法,是為了要對治我們的遍計

教法,它的本質都一樣!

的宮殿、清淨的佛菩薩的眷 屬。

(系列三之三完) 編註:

我執。就像在小乘、別解脫裡

如果只是彼此之間,互相覺

那洛六法,又稱為「六成就

面,也談到要對治我執,而對

得對方不曉得到底說的是什

法」,是噶舉派所傳密法中的

治我執的方法,是透過了解到

麼?或者大乘搞不懂密乘在說

精要,大概而論,即:拙火定

我們執著的這個身體,是無常

什麼?如果是這樣的話,只是

法、幻身法、夢觀法、光明

的、不淨的、不樂的等等這樣

反映出一個情況,也就是他們

法、中陰法、轉識法。此六法

的情況,告訴我們其實並沒有

都還沒有吃那顆糖。

是一互為聯繫的整體。「拙

所以從三乘的法教來說,並

火」為道之根本,是修其他法

而在大乘裡面,對治這個

沒有任何一方錯誤,那麼造成

的基礎﹔「光明」為道之心

我,最主要是透過空性的理

這些錯誤,或者說對立、誤

要,貫穿始終﹔「轉識」為道

解,告訴我們並沒有一個所謂

解,全在於人。這是為什麼佛

之中心,乃六法中用以解決生

的我,也沒有所謂「我的」的

陀說要依法不依人,也就是這

死問題的關鍵。

這些法存在,因此確立了空性

個道理。當你抓到這個重點,

資料來源:http://www.

的見解。還有剛剛談到密乘的

你就會知道,你在吃那顆糖之

hwayue.org.tw/karmapa/

修持,總的來說,可以看到在

前,做任何的批評、猜測,都

karmapa_legend07.htm(大寶

三乘佛法當中,都談到了不同

不會有太大的用處。

法王傳奇)

一個我存在。

91


堪布 慈囊仁波切 開示

阿,勝慧到彼岸!

五之二

《般若經:一字【阿】》釋論 能所皆空,一字【阿】現前。 譯者╱貝瑪慈寧 整理╱王莎賀 原文經譯╱張福成 圖片提供╱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

之前談到藏文翻譯不管是佛

者而言,法性真如性大部分都

是就甚深空性努力的做修行,

陀所開示,或是所寫的論典,

已經出現了。而就佛聖者而

因努力修行,法性真如就出現

只要是印度文翻譯為藏文,前

言,法性真如性、甚深空性、

了,因此得到了聖者的果位。

面一定會保留印度文的標題。

萬法實相均已經完全呈現了,

而成就聖者的果位是怎麼得到

這是就我們所說保留印度文的

一點剩餘都沒有。

的呢?依著甚深空性、法性真

三個原因。

解釋本書論名解釋

這個有差別。就佛陀而言,

如這方面的修行。因此空性稱

甚深空性、般若波羅蜜多、究

之為「母」,由此誕生了四位

竟實相、萬法的究竟實相,完

兒子。

先由字面上來做解釋,就書

全徹徹底底呈現出來,沒有留

名、佛經題目的意義來說:

下一點不知道。這是「如來」

「一切如來母一字般若波羅蜜

詞彙的意思。

「人無我」與「法無我」 就聲聞聖者而言,依觀修、 出現的法性真如性是「補特伽

多母」。如來的「如」是指法

為什麼稱之為「一切」?因

性真如性,「來」是指來到法

為四種聖者都得到如來。聲聞

性真如性的前面。亦即法性真

的聖者法性真如也出現;獨覺

「補特伽羅無我」的空性對

如性已經出現、現前了。

的聖者法性真如也出現;菩薩

聲聞聖者來說已經出現了;就

聖者法性真如也出現;佛陀聖

獨覺聖者而言,「補特伽羅無

者法性真如一樣出現。

我」加上「法無我」,這部分

如:即真如,就是法性、真 如性、實相(萬法實相)、甚深

羅無我」。

所以有很多稱之為如來。但

的空性已經出現了;對大乘菩

是仍有所差別,差別就在於聲

薩聖者而言,兩種無我中譯註1──

聞和獨覺法性真如性出現一小

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大部

所以法性真如性已經現前這

部分而已;大乘菩薩聖者法性

分都已經呈現出來了;而就佛

部分,聲聞的聖者已經做到

真如性出現了大部分;佛聖者

聖者而言,甚深空性、兩種無

了;獨覺的聖者也已經做到

法性真如出現的完完整整,一

我毫無剩餘的已經全部都完全

了;大乘菩薩聖者也做到了;

點都沒有遺漏,能完全顯現。

出現了。

佛陀聖者也做到了。這四種聖

所以稱之為「一切如來」。

空性,這四個字都是同義詞。 來:來到前面,現前、出現 的意思。

為什麼能讓法性真如出現

一切如來之「母」,那個

呢?倚賴的就是空性的修持。

「母」我們前面已談過,前面

所以甚深空性的修持就稱之為

而就聲聞和獨覺而言,法性

談到了四位聖者稱之為兒子,

「母」,是四位聖者之母,是

真如性來到前面的時候,只來

兒子是從哪裡生出來?從甚深

一切如來之母。因此把它稱之

了一小部分;而就大乘菩薩聖

空性而誕生。因為四位聖者都

為母,四位聖者稱之為子,甚

者都有讓法性真如性現前、出 現,因此都可以稱之為如來。

92


相。例如我們用「個性」這名 詞,也是性質,譬如我們說: 「這個人的個性很難改變,始 終都是這個樣子。」 所以一個法最初形成的時候 是什麼樣子,沒有經過後天任 何的改變,就稱為法的自性、 法性或稱為實相。最初形成的 時候是什麼樣子、什麼性質, 沒有經過任何的改變,稱之為 實相。

法性,最初的樣子 我們談到一個人的個性或自 性,就是這個人他本來的個 性、本性是什麼樣子,他的本 性講的是他原來的習慣,沒有 ▲慈囊仁波切說:一個法最初形成的那個樣子,沒有經過後天任何的改 變,就稱為法的自性、法性或稱為實相。

經過後天的改變。我們現在看

深空性稱之為母。

很多的改變,但最初一定有他

我們經常稱佛陀為「正等正

萬法的實相,是空性

到他的待人處事,實際上經過 的個性,一開始就是那樣的一 個個性,那個部分稱為他的本

覺」,「正等正覺」的意思就

或許有人對「法性真如性」

是純真圓滿的佛,純真圓滿就

這名詞不是非常了解,我們稍

是法性真如已經真的圓滿出現

微做一點解釋,也許會有一些

一樣的道理,就人類來說,

了。所以佛稱之為純真圓滿,

了解。「法性真如性」的意思

在萬法中,例如輪迴裡面有痛

意思就是法性真如已經很純真

是指萬法的究竟實相,萬法的

苦、有快樂,又好像外觀上有

而且圓滿出現了。

究竟實相應當是甚深的空性。

著瓶子、柱子,這些都可以調

性、他的個性。

僅就法性真如出現而言,只

就萬法而言它有很多的性

整改變,可是這些法一定有它

有佛才得到這個名字,其他三

質,為什麼稱之為法性?法性

一開始原來的樣子,最初的實

位聲聞聖者、獨覺聖者、菩薩

就是那個「法」本身究竟實相

相,最初的那個樣貌。沒有改

聖者沒有說他是純真圓滿的

的性質,究竟實相的性質就是

變的,最初的那個樣子,不是

佛。

真如的性質,即空性的性質。

經由後天改變而形成,原本就

沒有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

所以「法性真如性」,指的是

存在的樣子,稱之為法的實

在他的程度裡面只能把某些覆

萬法很多性質裡面究竟性質的

相,法的法性。把這部分稍微

障去除掉,所以他的能力是法

部分。萬法最徹底究竟的性質

思維一下,差不多可以了解空

性真如出現,但法性真如出現

是什麼?就是空性。

性是什麼意思。

沒有到達圓滿。只有佛的法性

實相或萬法的究竟,指的是

我們看到這個瓶子、柱子,

真如出現到達圓滿,因此是純

最初這個法是什麼樣子,它的

所有輪迴的法都是因為我們心

真圓滿的佛。

性質就稱為法性,或稱為實

思的迷惑錯亂所顯現的;這不 93


是萬法的實相,而是由很多的 迷惑錯亂因緣條件聚集在一起 後,這個法顯現了。所以我們 所看到的樣子,不會是它的實 相,是很多因緣條件聚合所形 成。但是這樣的法應該有它原 來的樣子,原來的面貌。最初 的樣子,原來的樣子我們把它 稱之為法性。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法 性、實相、真如這些都是同義 詞。就好比我們講到一個人的 本性、個性,大概都是同樣的 意思。

勝慧,是了知空性 「般若」翻譯為勝慧,殊勝 的智慧。勝慧兩個字從「慧」 字來看可以知道,在「有境」

▲慈囊仁波切說:依著甚深的空性勝慧,我們就可以超越煩惱、超越痛 苦,把它們丟到後面,而到達對岸去。

其次看「般若波羅蜜多」,

位我可以到達那裡。所以就是

兩種分類中屬

前面談到「般若」是「勝

依著勝慧力量之故,我就可以

於「有境」。慧底下不是有一

慧」,「慧」是屬於「有

跳出輪迴、超越輪迴、到達輪

個心嗎?智慧的慧有心字旁,

境」,指了解的能力、了知的

迴的對面,就是沒有輪迴了。

查字典的時候慧的部首要找心

能力。在了知的能力中,對空

對面就是解脫佛果,那個對岸

部。在「法」裡面分成「對

性的了知是所有能力裡最高

我就可以到達了。或者是說依

境」與「有境」,顯然勝慧屬

級、最殊勝的,所以稱為「勝

著甚深的空性勝慧,我就可以

於「有境」。

慧」。

超越煩惱、超越痛苦,把它們

中譯註2

跟「對境」

而在了知的能力裡,加上了

「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的

「勝」字,就表示在了知能力

意思。到達彼岸,中文也可以

對面就是沒有煩惱、痛苦的

上是超越的,很殊勝的一種了

翻譯成一個字,就是「度」。

解脫佛果,我就可以得到這個

知能力,跟一般的了知能力不

「度」是它的意思,發音是

果位。勝慧是這樣一種方法,

一樣,所以「勝慧」兩個字

「波羅蜜多」。

勝慧可以得到這個成效,達到

──即超越的、殊勝的了知能 力。這是指什麼意思?因為了 知空性。

「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 到達對面的意思。 到達對面是什麼意思呢?是

丟到後面,而到達對岸去。

波羅蜜多這個成效,透過這個 方法具有能夠到達對岸的成 效。

對萬法甚深的實相、空性了

指依著甚深空性,就能夠超越

《心經》裡面說:「度一切

知的心,就這個了知的心而

輪迴、痛苦、一切煩惱到達對

苦厄」,即表示能夠超越一切

言,跟其它的了知能力相比,

面去。對面是什麼?對面就是

痛苦,到達對面去。對面就是

是超越的、也非常殊勝,所以

沒有痛苦、沒有煩惱,到達解

沒有任何痛苦的解脫和佛果。

把它稱為勝慧。

脫的一切智佛果。對岸那個果

94

倚賴的方式是什麼?就是前


面講的般若、勝慧。所以依著

的了解,那麼我們後面要講解

所以世俗人說:有福之人心願

前面的「般若」,可以得到後

的字,才會比較容易理解。不

成。

面的成效──到達對岸。這稱

過前面準備的時間,我們已經

譬如一個福報很好的人,當

為「般若波羅蜜多」。

花了一個半小時了,還沒講到

他開始學習,聞思修佛法的意

這「一個字」。

義,他聽聞起來非常容易了

「母」是指勝慧支。一般來 說,方便支稱之為父親,勝慧

《般若經:一字【阿】》所

支稱為母親。所以「般若波羅

要談的字就是──「阿」字。

蜜多」是屬於勝慧,勝慧屬

因為「阿」字本不生,我們在

母,所以加一個字即「般若波

經文的段落中將會解釋到。

解,了解之後去實修成效也非 常的好。 有福報的人做事情很順利容 易達成,這中間也很快樂,運

接下來「頂禮般若大佛

氣也非常好,事情很容易就完

譬如人類也好、其他生命也

母」。「頂禮般若大佛母」不

成了。佛法是這個樣子,世俗

是,出生一定要有媽媽才能將

是佛陀講經開示時說,這是翻

的事情也是這個樣子。先頂禮

他生出來。因此,就勝慧而

譯師翻譯經文時寫上去的。

般若大佛母,先累積廣大福

羅蜜多母」。

言,它是能生之母;就甚深空

翻譯師翻譯經文時,是從印

報,讓翻譯這事情能夠順利,

性而言,它是能生之母。它能

度文翻譯成藏文,在翻成藏文

所以一開始先「頂禮般若大佛

夠生出聲聞的聖者、獨覺的聖

前要先做一個頂禮,於是就寫

母」。

者、菩薩的聖者和佛聖者。所

了一個頌文,頂禮的對象是般

「有福之人心願成」這是佛

以勝慧被稱之為母,「般若波

若大佛母。「頂禮般若大佛

經裡面的句子,這句子裡面談

羅蜜多母」。

母」,是誰在做頂禮呢?翻譯

到心願容易實現,心裡所想的

我們主要講解的教法是

師。頂禮的對象是誰?般若大

事情,所要去做的事情很容易

什 麼 ? 《 般 若 經 : 一 字

佛母。為了什麼原因、目的?

達成。行事之間沒有任何障

【阿】》。是不是要講一個

為了要把翻譯做的順利、無

礙,也很順利,為什麼呢?因

字,可是到現在一個字都還沒

礙、容易達成,所以先做頂

為福報的力量很強大之故,所

有講到。要講的字還沒有講

禮。

以稱之為有福之人心願成。那

到,可是已經講了很多的字。

一般來說,因為有這個傳統

大家也許會有疑問──《般若

之故,我們做世俗的事情也是

經:一字【阿】》,所要講的

一樣,任何事情剛開始去做之

那個字到底是什麼?

前,要先祈請三寶、讚嘆三

就表示累積福報實在非常重 要。

五種圓滿齊備

還沒解釋到那個字,可是已

寶、頂禮三寶、供養三寶,再

接著「如是我聞」從這裡開

經講了很多的字,不是只要講

進行這件事情。不管是佛法的

始,是佛陀親自所開示,前面

一個字而已嗎?這是因為,

事情、世俗的事情,就比較容

都不是。「頂禮般若大佛母」

《般若經:一字【阿】》只有

易達成,事情進行當中會比較

是翻譯師所寫。佛陀親自講說

一個字,為了要了解那個字,

順利沒有阻礙,所以這點非常

的部分以下才開始。首先「如

我們事先要做一些準備。

重要。

是我聞」,「於一時」這表示 時間圓滿,就是佛陀薄伽梵於

透過這些準備,後面要講的

由於頂禮聖者般若大佛母,

那個字,就比較容易了解。恐

頂禮聖者諸佛菩薩之故,會累

怕前面要先做一點點準備,就

積廣大的福報,因為累積廣大

這教法「如是我聞」是記錄

是對空性的意義要有一點點的

的福報,做事就沒有障礙,容

的人所寫下來,「如是」要往

了解。對空性大概有一點粗略

易達成,容易有很好的成效。

後面看,這後面的內容是我

某一個時間講授教法。

95


所聽到的,稱之為「如是我

題。但是後面的菩薩是千億千

佛陀宣說之語分為三種:親

聞」。如以下的這些內容,是

萬的那麼多在一起。這些講的

口宣說語、加持宣說語及隨

我所聽聞到的,這是記錄的人

都是眷屬。

喜、允許的宣說語。

所聽聞的。就是《般若經:一

所以「一時」是講時間圓

我們看《心經》經文就沒有

字【阿】》的這些內容是我所

滿;「薄伽梵」是講導師圓

這句子,《心經》裡面有說佛

聽聞。

滿;「王舍城靈鷲山」是講處

陀垂賜此語嗎?沒有。為什

在什麼時候所聽到的呢?在

所圓滿,講授教法的地方;而

麼?因為《心經》不是親口宣

一時。在某一個時候,某一個

「比丘大僧伽」和「菩薩僧

說語。這裡的「垂賜此語」就

時間佛陀所開示。所以這意思

眾」是講眷屬圓滿。這些人、

表示《般若經:一字【阿】》

是表示時間圓滿,這是教法產

處所、導師、眷屬全部「共

是佛陀親口宣說語。《心經》

生的時間。

住」──聚集在一起。

內容沒有這句,《心經》是佛

後面「薄伽梵於王舍城靈鷲

「彼時」就在那個時候,就

陀進入禪定,在禪定之中,透

山」,薄伽梵即釋迦牟尼佛,

在那四個條件齊備之下,聚集

過禪定的威力加持大悲觀音和

所以講經開示的人是誰?是佛

在一起的那個時候,「薄伽梵

舍利子,加持之後產生出來

陀。這是導師圓滿。

於具壽阿難垂賜此語也」,佛

的,由大悲觀音和舍利子一問

「王舍城靈鷲山」這是宣講

陀就對阿難說,表示阿難是主

一答來進行。

《心經》同樣的一個處所。很

要的弟子,講授了這個教法。

舍利子發問,大悲觀音回

靠近菩提迦耶這個地方。這表

「菩薩其數諸多千億千萬」,

答,回答的內容就是開示《心

示講這個教法的時候,和講

菩薩裡面就包括了大悲觀音、

經》的內容。大悲觀音和舍利

《心經》是同樣的地方,就是

聖者文殊等這些大菩薩。

子如何能用一問一答的方式,

「彼時」就是那個時候。

來講出《心經》的內容?是佛

「彼」往前面看之意,「如」

陀加持所形成的,因為佛陀進

「與比丘大僧伽其數半百

往後面看之意。那個時候是什

入禪定中。所以《心經》開示

又十三,以及菩薩其數諸多

麼時候?就是前面四個圓滿齊

由佛陀進入禪定,在禪定中以

千億千萬等共住矣。」佛陀和

備的時候:就是時間圓滿的時

禪定的威力加持大悲觀音和舍

這些眷屬住在一起,所以後面

候、處所圓滿在王舍城靈鷲

利子。加持之後發揮了什麼功

講的比丘大僧伽和菩薩僧眾,

山、導師圓滿是佛陀薄伽梵住

效呢?兩人開始講話了,在一

是指眷屬圓滿。

世的時候、眷屬圓滿是比丘大

問一答之中講出《心經》教法

僧伽。這些條件聚在一起的時

的內容。

王舍城靈鷲山。這是處所圓 滿。

跟這麼多的眷屬在一起。不 過這後面數量的計算有一點點

候,所以稱之為「彼時」。

所以《心經》教法的主要內

奇怪,因為從文字上面來看,

「薄伽梵於具壽阿難垂賜此

容,不是佛陀親口宣說,但是

是一百的一半又十三個,很

語也。」對具壽阿難就表示是

是不是佛陀的語言呢?是佛陀

難了解他在講什麼。一百的

主要的眷屬、弟子。這麼多弟

的語言。

一半是五十,加上十三,是

子裡面佛陀特別對阿難開示教

六十三位,六十三位好像不是

法,表示阿難是主要的弟子。

很多。也許說半百就是五十,

「垂賜此語」這句話就非常

是五十的數量有十三個,即

的重要了,「垂賜此語」就表

六百五十。這數量要詳細的再

示《般若經:一字【阿】》是

研究一下,數量上有一些問

佛陀親自宣說語。

96

是什麼語言?是加持宣說的 教言。因為是佛陀在禪定之中 加持他們講出來,所以視同佛 陀所宣講。 因為加持宣說之故,所以 《心經》中沒有「垂賜此語」


為什麼他們可以一問一答, 是導師加持之故,在什麼地方 加持?在靈鷲山。就從「觀自 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就要了解到時間圓滿、 處所圓滿、導師圓滿、眷屬圓 滿,這些條件都包括在裡面。 所以它是濃縮簡略的方式, 藏文則每一項都有寫出來,比 較細緻的方式來進行,就像 《般若經:一字【阿】》一 樣。前面一開始,時間、導 師、處所、眷屬全部都出現, 所以這是比較詳細的方式。 這裡講到「垂賜此語」是導 師親口宣說的教言。「彼時」 就是前面四個條件齊備的時 這一句。《般若經:一字

間圓滿、處所圓滿、導師圓

候,於是「垂賜此語也」。所

【阿】》有「垂賜此語」,就

滿、眷屬圓滿。

以有「阿難,有謂一字〈阿〉

表示是佛陀親口宣說的教法,

這都是屬於引言的部分,在

般若波羅蜜多母者」,這句

對阿難親口所說,所以是屬於

我們現在中文《心經》裡面沒

「垂賜此語」是導師對阿難所

親口宣說語。

有看到。可是在藏文的《心

說的教法,講到這個教法,所

這個部分就是《心經》和

經》裡面,這些都完全齊備。

以後面這個是教法圓滿。五種

《般若經:一字【阿】》的不

就好像我們現在看到,藏文的

圓滿都齊備了。

同。《心經》是加持宣說的語

《心經》裡面,時間圓滿、處

言,《般若經:一字【阿】》

所圓滿、導師圓滿、眷屬圓

中譯註:

是親口宣說的語言。在這點有

滿,這些全部具備,都很完整

1. 「無我」有二種:「補特伽羅

著差別。

的齊備。

(系列五之二)

無我」(即「人無我」)和「法 無我」。

我們先看中文的《心經》,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藏文

中文的《心經》一開始是「觀

的《心經》裡其內容是比較詳

理及物質的諸蘊(五蘊)有關。

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細的方式來進行,目前中文

這個補特伽羅是「不須依賴諸

時」。在前面引言的部分,也

《心經》流通的版本,是用比

蘊,而從它自己方面存在、獨

許沒有翻譯出來,也許是翻譯

較簡略的方式來進行。

立自主的補特伽羅」,這樣的

「補特伽羅」(人)的定義和心

補特伽羅不存在,即「補特伽

出來將它刪掉了都有可能。總

於是當我們看到這句:「觀

之在中文的《心經》一開始已

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經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

時」的時候,就要了解這句講

波羅蜜多時」,所以前面應該

的是大悲觀音和舍利子互相問

有一個引言的部分,引言的部

答,因此大悲觀音講出了這些

法等六塵境。此指被了解的對

分就像我們這裡所看到的,時

教法。

象。

羅無我」。「法無我」是指 「所認知的對境」及「能認知 的心」二者均無「實有」。 2. 對境:色、聲、香、味、觸、

97


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報導

關注女眾僧眾的健康 文.圖/張琦

去年11月底,來自臺灣的中

醫保健常識。尤其是在創古度

的治療,這令董醫師感到擔

醫師董立薇,利用去印度參加

母寺,寺院診所幾位參加過中

憂。所以希望將來有機會再來

噶舉祈願法會,在尼泊爾轉機

醫培訓的阿尼,趁此機會從董

尼泊爾,讓僧眾得到更多的照

之際,不辭辛苦地和先生在龍

醫師那裏,學到更多實用的中

顧。

樹慈善藥房的協助下,來到藏

醫知識,用於今後照顧寺院的

由於尼泊爾寺院貧乏的衛生

傳女眾寺院勝乘林寺和創古度

僧眾。董醫師的耐心講解,使

條件和女眾特殊的生理特質,

母寺,為這裡的女性出家眾做

她們受益匪淺。

尼泊爾女眾僧眾的健康狀況不

透過這次義診,我們更深切

容樂觀,龍樹慈善藥房在傾向

三天時間裡,董醫師從早到

地看到,尼泊爾女眾出家眾身

多多照顧女眾的同時,也希望

晚非常辛苦地為患者治療,同

體病痛的確很多。但由於時間

廣大的功德主,能多關注尼泊

時利用義診為患者講解一些中

有限,很多病人無法得到持續

爾寺院女眾阿尼們的健康。

中醫義診。

98

董醫師在創古度母寺為阿尼診查

在創古度母寺為阿尼做針灸治療

董醫師的先生在義診中協助抓藥

在龍樹藥房翻譯的協助下為勝乘林寺的阿尼問診


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報導

搶救糖尿病僧眾 文.圖/張琦

喇嘛洛桑塔耶,18歲,尼泊 爾加德滿都寶大地區些嘎寺僧 眾。不久前在尼泊爾龍樹慈善 藥房的資助下,查出患有一型 糖尿病。根據其病情, 從今以 後他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並 服用藥物以維持健康,否則有 生命危險。 目前醫生為他開具的是尼泊 爾市場上非常便宜的胰島素和 藥物,但每月至少也需要五千 盧比(約70美元)才能維持 其最基本的醫療,這對一個僧 眾來說,無疑是筆巨大的開 支,而且這樣的負擔將伴隨其 一生。他還年輕,又沒有任何 醫療保險。龍樹慈善藥房經過 多方考量,認為最為安全、穩 妥、有保障的辦法,就是為他 專門設立一個基金,並將基金 做定期儲存(尼泊爾銀行定期

▲洛桑塔耶在龍樹慈善藥房

存款利率高達11%), 希望其

使其健康得以穩定,並安心學

產生的利息幫助患者支付醫療

習和修道。

費,從而保證其醫療費持續不

願此功德迴向洛桑塔耶和世

斷。基金足夠後,我們會發終

間一切病苦者,早日恢復健康

止感謝函, 並在寶大佛塔前點

離苦得樂!

燈為大家祈福和迴向。 所以,我們在此祈願,希望

聯絡︰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

十方功德主發心,共植福田,

nagarjuna@wlink.com.np

以挽救這位年輕僧人的生命。

電話︰+977-1-4494900

台灣地區隨喜供養: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 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Hwa Yue Foundation) ※請註明捐助喇嘛洛桑塔耶

銀行匯款: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信維分行) 銀行帳號:5090717901204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金融機構代號:006 ※轉帳後請來電告知

99


大般若經,家中的吉祥結界 信用卡六期請供,八折零利率,每期2,000元! ■經典所在之處, 即成為吉祥的清淨結界!

也是因閱讀《大般若經》而有

經典記載,供奉佛經之處,

藏傳《施身法》成就女祖師

編校:眾生文化出版社

即有龍天護法善神圍繞,何況

瑪姬拉尊,也再再念誦《大般

定價:15,000元

是「諸佛之母」的《大般若

若經》,一次讀至「色非紅非

經》,其殊勝的吉祥力量公認

白,非方非圓,色無自性」而

不可思議。

開悟,親證空性。這是成就祖

書名:《大般若經》(十冊) 譯者:唐‧玄奘大師

八折零利率‧只要12,000元

般若是佛法中心,更是菩薩

請供安奉在家中,可形成一

行者六度萬行的基礎。六百卷

種居家的安定、清淨、吉祥力

的《大般若經》,是佛教最長

量。特別適合精舍、佛堂、道

的經典。眾生文化虔敬推出大

場請供,作為共修之用,功德

唐玄奘大師翻譯的成佛寶典

利益不可思議。

《大般若經》,唯一600萬字

■大師見證,開悟契機, 誦經閱藏第一步!

全部重新打字、排版,並以新

第一次悟境。

師的開悟之道,深具加持力, 值得學習。

■誦《大般若經》, 祈福除障、累積福慧資糧 念誦《大般若經》,是廣為 人知的祈福方式。自己發願念 誦、或請出家眾來家裡念誦,

式標點、斷句,十次嚴謹校對;

漢傳太虛大師說:誦經閱

以念誦功德祈願迴向,招祥除

字體大而清晰,利於誦讀、供

藏,要從《大般若經》大部頭

障。一般人也以持誦《大般若

養,提升般若智慧,發揚如來

的經典開始。太虛大師也在大

經》當成個人累積福慧資糧的

家業,護持眾生同霑法喜。

師全集第十三編中說,他本人

殊勝修行方式。

辦法:點選PChome Online商店街-因果福利社,即可辦理信用卡分六期‧零利率請供《大般若經》 http://store.pchome.com.tw/da_yuan/M07337033.htm ■詢問電話:(02)2269-6059轉28周師姐


助印 噶瑪巴言教,讓更多人知道! 一滴水,流入大海,怎樣也不會乾涸; 當我們的點滴之善,流入佛法大海, 就能潤澤有情的心…… 2000年,噶舉教法集結會議上,法王噶瑪巴呼籲應有一 份教界的雜誌刊物。當時,考慮這種長遠的文教事業所需 的經費以及人力,沒有人有勇氣承擔。 能讓上師歡喜的佛行事業、行誼,是一刻也不能停的。 化育《善報》,在上師、三寶的加持,與大眾的發心護持 下,不斷成長。我們不敢忘記,也不會忘記,這份對上 師、三寶的責任。因為,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也匯集大眾 對三寶的護持與發心。 法王 噶瑪巴的開示、教示,尊貴上師們的教言,字字 句句,都深烙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讓您的一滴佛法小水 滴,匯集成為法海,讓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有情的內心 開花、發芽。 以此祈願,噶瑪巴 千諾。 護持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之1號 電話/02-2269-6059 傳 真/02-2269-4013 專線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想繼續收到

請回信告知!

□我選擇看電子《善報》。 □我選擇看紙本《善報》。

各位敬愛的法友,阿彌陀佛:

自十方的護持,發揮最大利益。

感謝您們發心支持《善報》,讓

如您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善報》,

法王 噶瑪巴和各大仁波切的智

因道場人力有限,請盡量以email

慧甘露,利益更多佛弟子。為響

告知:hwayue@gmail.com,或

應法王環保呼籲,希望法友多運

來信: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

用網路閱讀,減少紙張、油墨、

8巷4之1號,化育道場《善報》

黏膠、運輸等資源損耗,您可

編輯部收,或傳真:02-2269-

點上http://issuu.com/hwayue閱

4013,並請再次提供您的姓

電子信箱:﹍﹍﹍﹍﹍﹍﹍﹍﹍﹍

讀。如果您想繼續收到暨典藏紙

名、地址、電話、電子信箱。

﹍﹍﹍﹍﹍﹍﹍﹍﹍﹍﹍﹍﹍﹍﹍

本《善報》,麻煩您來信告知, 我們希望讓需要的人收到,讓來

化育道場 敬啟

姓名:﹍﹍﹍﹍﹍﹍﹍﹍﹍﹍﹍﹍ 電話:﹍﹍﹍﹍﹍﹍﹍﹍﹍﹍﹍﹍ 地址:﹍﹍﹍﹍﹍﹍﹍﹍﹍﹍﹍﹍ ﹍﹍﹍﹍﹍﹍﹍﹍﹍﹍﹍﹍﹍﹍﹍

請您影印,填好後,剪下,黏附於 明信片(或裝入信封)寄回。感恩!


香為佛使, 好香遍結十方善 「尼泊爾噶瑪列些林」極品藏香 燒了一輩子的香,您知道燒香的功德? 推薦您具備供養、環保意義的好香。

位於尼泊爾海拔4000多公尺以上高山所採擷花草、葉片、果實,遵循傳 統,如法方式,品質純淨。由具備誓言與戒律的僧眾承辦、製作。

◆聖物加持

原料純素

清淨殊勝

「尼泊爾噶瑪列些林藏香」材料包括: 一、各種聖物: 文殊師利菩薩聖物、普賢菩薩聖物、金剛手菩薩聖物、地藏菩薩聖物、除蓋 障菩薩聖物、觀世音菩薩聖物、諸佛菩薩等各種聖物。 二、各種藥材: 藏蔻、益智、丁香、紅花、肉蔻、竹黃、海垛、木香、冰片、藏青果、川楝 子、菴摩羅果、許多礦物、蜂蜜、冰糖等。 這些純素而環保的香,都來自於尼泊 爾列些林高級佛學院。您的燒香功 德,即是供養佛學院僧眾。

三、各種香料: 柏棗、白檀香、紅檀香、安息香、乳香、杜鵑花、甘香松、草木犀、沉香、 野蒿等。

◆點香功德 大 日 經: 燒香,乃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之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 而自然遍布。 大智度論: 天寒時多行燒香,塗香則通於寒時、熱時。其後,以燒香用於迎 請、供養佛菩薩之行事中。

五大財神香,滿室生香,廣積福資糧 觀世音法藥香: 為壽命延長防病苦專用,純中藥製成,有諸多消災鎮宅甘露。 準提聚財香: 為祿位增長增益財富專用,依大寶伏藏經之財神喜好製成,可 招請財神。 彌陀彩蓮香: 為喜受相逢防惡緣、情感、小人破害專用,可廣結善緣。 地藏滿願香: 為消除業障及防破邪咒專用,可加持除障放有藏密諸多甘露之 加持味。 息增壞誅香: 為具福慧、祿位、長壽、喜愛、智慧專用,有密法甘露味。 聯絡 地址: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之1號 電話:02-2269-6059陳師姐 傳真:02-2269-4013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


眾 生 小 舖

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電話:02-2269-6059(郵資每本60元,量多請電詢)

《就在當下》

《止觀禪修》

《大願王》

訂價:500元 特價:400元

訂價:260元 特價:230元

訂價:260元 特價:230元

法王 噶瑪巴108則創造更美 好未來的心要語

止觀雙運,是真三摩地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釋論

中英對照智慧語錄,看開 示,學英文,一舉兩得!

止與觀,是通往覺悟的二

藏傳佛教有「五大願

扇大門,而《止觀禪修》更

文」:〈普賢行願品〉偈

是學佛必修課,共修最佳教

文、〈入行論願文〉、〈極

大寶法王108則開心語

材。古今兩大名師:蔣貢康

樂願文〉、〈慈氏願文〉和

錄,讓你智慧和英文都精

楚仁波切與創古仁波切,藉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其

進!

由止觀,帶你入門,引導你

中最著名的,就是〈普賢行

實修。

願品〉偈文。傳統上有「大

這是一本中英雙語版的語 錄型書籍,以108則智慧語

一切修持的根本即是

願王」或「祈願之王」美

錄,傳遞著一個900年不變

「止」,證悟實相的道路即

稱。在漢傳佛法世界,許多

的亙古心願,即是為這個世

是「觀」,止與觀即是八萬

人能背誦〈普賢行願品〉,

界真正的和平、喜悅及和諧

四千法門的根基與精華。

和華人、藏人都因緣甚深。

而祈願。而這個祈願,是來

學修兼備、德高望重的創

這部釋論,是有「現代密

自神秘不可思議的西藏「轉

古仁波切,是第十七世大寶

勒日巴」之譽的堪布 竹清

世制度」之祖,因為深澈廣

法王的總經教師,也是「四

嘉措仁波切,1995年在台灣

大的悲心和願力,所以相聞

大法子」的上師之一,禪修

舉行連續七天的〈普賢行願

「親見一面,七世不隨惡

教學經驗豐富,將藏傳佛法

品〉偈文教授實錄。

道」的噶瑪巴。

的心要教導止觀禪修,以循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

佛陀開示八萬四千法,但

序次第、歷史典故、經論依

切,是當代空性大師,也是

一切法不離當下,唯有掌握

據、旁徵博引、以及經驗傳

全球弘法三十年的藏傳佛法

當下一念,才是解脫關鍵。

授等方式,讓教法精華全面

偉大上師,他常教導弟子念

心開了,運就開,想把握未

且清楚的呈現在弟子面前。

誦〈普賢行願品〉,弟子據

來?第十七世噶瑪巴說:秘

「止觀禪修」是仁波切以

以觀修,皆極具加持力,尤

密「就在當下」,一如英

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著《知識

其以此為亡者助念,皆能親

文原書名──The Future is

寶藏》做為開示的基礎,涵

見瑞相,更增益信心,是朝

Now!

蓋了大、小乘和金剛乘對禪

聖、共修、日常課誦最佳祈

定的見解及修持方法,如百

願文之一。

科全書般廣博。

103


眾 生 小 舖 《你是幸運的》

《法王教你做菩薩》

《大寶法王/千年一願》

原價:360元 特價:320元

原價:320元 特價:290元

原價:350元 特價:315元

(原名Joyful Wisdom)

噶瑪巴《佛子行37頌》釋論

17段「乘願再來」的旅程

你是幸運的,但是你有時忘

如果我生病,對眾生是好

了,「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的,就讓我生病;

明就仁波切,教你發現你的

如果我死亡,對眾生是好

幸運,開發你內在最大的能

的,就讓我死亡。

力,記起心靈密碼,提領你 生命中最大的財富。

這是一個「比好萊塢還好 萊塢」的故事。 1999年12月,大雪紛飛的 隆冬深夜,第十七世大寶法

~無著賢大師

王噶瑪巴換上便裝,從西藏

留下這個感人祈願的,

楚布寺的二樓跳下,穿越

詠給.明就仁波切是最知

是西藏最受鍾愛的經典之

九百哩毫無人煙的荒涼高

名的西藏新生代禪修大師,

一 ──《佛子行37頌》的作

山,冒著在仲冬嚴酷惡劣

他的教法觸動了全球各種信

者,無著賢大師。

的氣候下死於喜馬拉雅山

仰的人。他的書被各界讚譽

這是一本「慈悲實修手

區的危險,進入尼泊爾,

為引人注目、易讀、內容詳

冊」,教導如何在人間實踐

再從尼泊爾到達北印度。離

盡」的佛法書。

菩薩行。它具有兩大殊勝:

開西藏,是為了領受更深奧

在本書中,明就仁波切依

一、聖者所寫:生生世世

的噶瑪噶舉傳承教導,弘揚

舊站在科學與佛法的觀點,

實修慈悲心,永遠不捨棄任

佛法利益更多人,但這條壯

檢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臨

何眾生,這是所有大乘菩

闊的朝聖之路,卻也同時展

的與一直以來的問題──焦

薩,直至證菩提都不捨的功

開了另一段人性試煉的旅

慮。人類歷史上的每個重

課,以身命實踐這種誓願的

程……。

要時期,都稱為『焦慮年

無著賢大師,以《佛子行37

歷史上首位建立轉世制度

代』。不管逃避或屈服,都

頌》,教導我們37條實踐菩

的 上 師 —— 大 寶 法 王 噶 瑪

不可避免的讓我們變得更複

薩道的方法,37則做個好菩

巴,近一千年來,來到人

雜,製造更多問題。他說:

薩的提醒。

間17次了,每次發願來到世

「佛教提供了第三種選擇:

二、聖者所教:這部法本

界,都只有一個原因:為了

直觀我們生活中的煩惱和情

它的釋論,是來自由觀世音

利益眾生。因為他偉大的悲

緒,與其抗拒或投降,不如

菩薩化身的法王噶瑪巴,由

願和功德力,所以相傳「親

把它們當作朋友來面對。才

「慈悲的化身」教導慈悲,逐

見一面,七世不墮惡道」,

能獲得持久與真正的本具智

頌講解,帶我們進入慈悲心

全球弟子無不以親見法王一

慧、信心、清明和喜悅。」

的實修,加持力無與倫比。

面、親受教導為榮。

104


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電話:02-2269-6059(郵資每本60元,量多請電詢)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大手印第一課》

原價:300元 特價:270元

原價:320 特價:290元

原價 260元 特價:230元

噶瑪巴親傳藏密「四加行」 全紀錄

創古仁波切《三摩地王經》 釋論

創古仁波切「中陰救度法」 教授

噶瑪巴說:要把「四加

創古仁波切說:想修持大

創古仁波切說:如果你練

行」的教導,記在心上,這

手印的人,聞思修《三摩地

習中陰教法,將特別快速的

是我們「心的連繫」。

王經》,是極為重要的!

令你解脫…。

你對噶瑪巴深具信心,想 馬上行持法王親傳的「四不

你想了解「大手印」教法 嗎?

《穿越生死》

一個人死後,神識就踏上 重要的死後中陰旅程。在這

共加行」? 請珍惜《報告

你想聽聽當初,佛陀怎麼

關鍵時刻,你可以決定自

法王:我做四加行》的完整

教給岡波巴大師前世月光童

己去哪裡。而為了能安全

教授,這是法王為你開的

子?

通過,我們必須了解它的真

「藏密第一課」,藏傳金剛 乘一切大法,從這裡開始! 四加行,就是「四不共加

還有,大寶法王的總經教 師創古仁波切,又怎麼解釋 《三摩地王經》?

相,並在生前做好準備!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說:知 道如何死亡,就會知道現在

行」:做「大禮拜」以皈依

你的第一本「大手印」課

發心,修「金剛薩埵」以淨

本──創古仁波切是噶瑪巴

一個修行人,就是要看透

除罪障,「獻曼達」以累積

的總經教師,現在,你可以

生老病死的本質,證得遠離

資糧,修「上師相應法」以

請法王的老師,作你的禪修

痛苦的解脫。陳履安居士

增益信心,這是密乘修行人

老師,教你「大手印第一

說:這是一本「死亡無懼」

必備的基本功,從法王、仁

課」,課本就是這本《三摩

手冊。

波切、出家眾到在家居士,

地王經》釋論!

依傳統,人人必做。

如何活得更好。

《穿越生死──創古仁波

創古仁波切是一位學識及

切「中陰救度法」教授》,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

實修成就兼具的當代大師,

將帶你面對生死無常,當下

行》一書中,完整收錄了

經由他的修證作闡釋,更可

做好準備,消除死亡的恐懼

「四加行」儀軌、做功課要

帶你走入《三摩地王經》,

和無知,一步步安全跨越中

點提示、問答,更重要的是

一探「開心寶藏」大手印。

陰旅程,獲得真正的解脫。

法王對「四加行」殊勝的教

讓你「當下活得開心,未來

授,與明就仁波切精彩的複

走得自在」!

講。

105


大 禪修

師講故事,快

樂小吉來報到!

小吉寶貝 明就仁波切 享譽國際 禪修大師

小朋友開心禪

詠給‧明就仁波切

& 托蕾•海登 美國兒童 心理學者

本書 1

! 3大特色

聯合創作

仁波切 朋友 寫給小 信 的一封 各位小朋友,你們聽過喜瑪拉雅山嗎?那是 春天陽光明媚、夏天鳥語花香、秋天榖物收成、

禪修大師親筆創作

第一本專為孩童所寫的禪修繪本,由世界知名 的禪修書冠軍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親筆 創作,內容活潑有趣、簡單易懂,可自然吸引 小朋友的注意與興趣,讓孩童在不知不覺中學 習實際有用的禪修技巧。

冬天白雪暟暟的地方,也是我生長的家鄉。 疼我的祖父母,以及愛我的父母親對我悉心 照顧,還有許多小朋友,我們成日一起玩耍,奔 跑在山林間、小溪旁。 但是,就在這麼開心生活的時候,我卻生病 了……小朋友,你知道我生了什麼病嗎?原來, 我得了「恐慌症」。突然間,我不再快樂了。 我怕下雪,怕颳風、怕下雨,怕地震,也怕 陌生人,我幾乎什麼都害怕,整日提心吊膽,像

2

中英對照

本書特別安排中英對照的文字內容,在強調雙 語學習的潮流當中,讓小朋友能夠同時閱讀中 文和英文,輕鬆贏在起跑點上!

是從高空中往下墜落一般,非常難受。 直到有一天,我下定了決心,要找回開心的 時光,還有快樂的心情。於是,我請爸爸、媽媽 幫助我,教我禪修的方法。 你們猜一猜,最後發生了什麼事?禪修是否 讓我又重新快樂起來呢?趕快去看看小吉的故事 吧,跟著小吉的經歷,你會找到答案的。

3

特別附錄:使用手冊

書本最後附有家長專用的「使用手 冊」,可幫助各位爸爸媽媽或老師們 更易於指導孩童,讓爸媽或老師陪著 小朋友一起看圖說故事、一起做禪 修,並且達到親子互動、共同成 長的目的。

詠給‧明就‧多傑

網路及 各大書局 開心上市 1.全台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均售 2. 每 本售價250元,劃撥向眾生請 購可獲八折優惠200元。四本以內請附60元郵資,四 本以上郵資請電詢,洽化育道場現場請書免郵資。

禪修,是孩子一生的禮物,可以開啟心靈的力量,值得您陪孩子早點開始「禪修初體驗」。 眾生

2文化

◎地址: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1號 ◎傳真訂閱:886-2-2269-4013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劃撥專線:886-2-2269-6248 ◎劃撥帳號:16941166

◎劃撥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網址:www.hwayue.org.tw


化育道場、噶瑪列些林高級佛學院暨化育書院

2011年 5 6 7 月份行事曆 一

日 1 五月 道歌班 下午2:00~4:20

2

3 放香

9

4

10 放香

16

11

17

23

24 放香

30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放香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13

14 放香

20

21 放香

27

28 放香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放香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4

11

12 放香

18

19 放香

25

26 放香

預告

29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4 放香

道歌班 下午2:00~4:20

放香

5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放香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確切仁波切︰直指法身 確切仁波切︰直指法身 確切仁波切︰直指法身 10:00~17:00 10:00~17:00 9:30~21:00 願品,淨行品

放香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10

16

8

14

2

3 放香

10

假日藏文班 恭誦《大般若經》 上午:9:10 ~下午16:30 上午9:00~下午17:00

17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31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小叮嚀

放香

24

30 放香

放香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23

29

◎化育書院 佛法課程—修心七要 晚上7:30~9:00 ◎4/20~5/30 《菩提道燈論》 (共六次) 每周三晚上7:15-9:15

26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16 放香

22

28

19

9 放香

15

21

化育書院

放香

放香

假日藏文班 恭誦《大般若經》 上午:9:10 ~下午16:30 上午9:00~下午17:00

25 放香

1 七月

7

12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18 放香

24

30

27

11 放香

17

23

20

◎5/8上午9:00~下午17:00 法會,改為共修 ◎5/22~5/24 確切仁波切︰直指法身

3

9

13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22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28 放香

道歌班 下午2:00~4:20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6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15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放香

29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14

共修/華嚴經︰普賢行 願品,淨行品

22

5

恭誦《大般若經》 9:00~17:00 道歌班 下午2:00~4:20

放香

15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27

2

8

假日藏文班 上午:9:10 ~下午16:30

21 放香

共修《藥師經》

8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20

26

1 六月

7

放香

共修《藥師經》

菩提道燈論 19:15~21:15

31

13

19

25

7 浴佛節法會 上午9:00

共修《藥師經》

菩提道燈論 19:15~21:15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放香

6

12

18 放香

6 共修《藥師經》

菩提道燈論 19:15~21:15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放香

5 菩提道燈論 19:15~21:15

佛學課程、修心七要 19:30~21:30

放香

◎為響應法王環保呼籲, 化育所辦各項活動, 請學員自帶水杯。 (若有用餐請帶筷子)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