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秋季 善報

Page 1

四加行 成佛之道第一階

2011 秋

確戒仁波切「四不共加行」開示全紀錄

秋季號

40

四加行

給自己按 萬個讚

2 0 1 1

大樂心語 竹清仁波切 中英對照智慧短打

(上) 創古仁波切/開示 離苦得樂,請你這樣做! 寂靜調柔,自然生慈悲 法王 噶瑪巴/開示 堪布 法王 噶瑪巴/開示 卡塔仁波切/開示 菩提心,修行的北極星 三門恭敬,輕鬆喜悅,行持菩提心 (下)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創古仁波切/開示 明光心與佛性 臨終那一刻,請你這樣做! (中) 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堪布 卡塔仁波切/開示 心靈朋友 懺悔具四力,罪障必清淨

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無所緣止,讓心無焦點地鬆鬆安住 要解脫,先放鬆! 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無修,近在眼前好難修? 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確戒仁波切/開示 慈囊仁波切/開示 身心分離時,為何要超薦? 心經與夢境 (上) 慈囊仁波切/開示 喇嘛滇巴/教導 積聚資糧,成為有福氣的人 為什麼佛法變乾澀?


〈善報書摘〉

為什麼看不見 「看見」的關鍵,就在心! 文/堪布 竹凊嘉措仁波切.英譯中/施心慧

法王序 只要我們仔細想想堪布 竹

的方法。我認為這非常獨特,

一位上師的行持中,最重要

清嘉措仁波切的非凡成就,以

而且值得讚歎。他不僅培養了

的就是他的開示、他的教導。

及他對佛法的貢獻,就會知

一群有共同目標的弟子,也栽

由於仁波切這本教言集的出

道:仁波切無疑是我們這個時

培了很多訓練有素的翻譯,因

版,投注了極大的心力,以確

代的偉大導師。

此促成噶舉傳承的教法得以透

保仁波切「語」的事業將會被

過許多不同的語言來弘揚。

保存下來,留傳給未來的世世

從非常年輕的時期開始,他 就獻身於佛法,也追隨噶舉實

我們身處在動盪不安的時

修傳承其他偉大上師的典範,

代,要找到像這樣經驗豐富的

我祈願這本書中蘊含的智慧

以多年的歲月精進修持。

修行者和老師是極為困難的。

和經驗,將使所有閱讀這本書

我一直都很佩服仁波切訓練

我們是如此幸運,能夠有這樣

的讀者都獲益。

弟子的方式。他的態度直接、

的大好機會來聆聽和研讀他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真誠而不造作,在必要的時

教導和釋論,並且因他豐富的

鄔金欽列多傑

候,他也不會畏懼運用非傳統

經驗而受益。

代代,這讓我感到非常歡喜。

西元2009年2月24日

分析我們自身的經驗 佛陀的教導指引我們去分析

實」,是不存在的。我們不會

「顯現的狀態」,意即某物顯

去質疑我們的念頭給我們的那

這個說法和我們習慣的看待

現為如何;以及分析「根本真

些和自身經驗有關的訊息。這

事物的方式正好是相反的,所

實的狀態」,意即某物實際上

個迷惑就是導致眾生痛苦的成

以我們不應只從表面的層次來

是如何,也就是指此物的真正

因,佛陀將這個迷惑和痛苦的

看,我們必須要去研究它。而

本質。

經驗稱為「輪迴」。

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這個

佛陀將此稱為「涅槃」。

這兩種狀態是不同的,當我

因此,基本上當我們以迷惑

研究應該要將重點放在我們自

們不去區分兩者的差別時,問

的方式來看待我們自身的經驗

身的經驗上。我們的經驗呈現

題就來了。通常,眾生都因為

時,這就是「輪迴」。不過,

出什麼樣貌呢?它的真正本質

這個迷惑而受苦,這也是主要

佛陀也教導:如果我們不是用

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用我

的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我們

愚癡,而是以智慧來應對我們

們的智識去研究和分析的。

覺得,和我們認為顯現在我們

的經驗,我們就能免於受苦,

面前的事物不同的「根本真

並能了悟我們自心真正本質。

(11月1日由眾生文化出版,定價360元,請洽各大書局通路、因果福利社)

(節錄自《為什麼看不見》)


好,我們會練習。

主題故事

〈編輯室報告〉

目錄

確戒仁波切:

四加行,成佛之道第一階/上

一雨成秋。 台灣秋色漸濃的此刻,我們常常想起明就仁波切,那位依 著十年前的誓願去閉關的大禪師,21世紀的瑜伽士,如今行 腳到了哪裡?孑然一身遠走山林的仁波切,在閉關的第一個

法王 仁 ‧波切開示

3 轉心、轉念、轉習性,成佛不是夢 6 真實皈依境,與我不分離 19 百字明咒,終於讀懂了!

法王 噶瑪巴/開示

32 寂靜調柔,自然生慈悲 〈普賢行願品〉偈文釋論第三堂課

42 三門恭敬,輕鬆喜悅,行持菩提心

秋天,穿得暖嗎?

其實,我們都了解,對上師不應該有這麼多世俗之見,法 的親近,才是真正的親近,一切順逆都將成為他修道上的莊 嚴;但前陣子北印度發生地震,我們第一時間浮上心頭的竟 是:仁波切平安吧? 在世俗的掛念中,也有世俗的喜悅,因為仁波切即使人不

《菩提道燈論》第六堂課

56 創古仁波切/開示

臨終那一刻,請你這樣做!

「放輕鬆,到彼岸」.台中講座系列三之二

60 堪布 卡塔仁波切/開示

懺悔具四力,罪障必清淨

〈三十五佛懺〉釋論系列之二

嗎──明就仁波切「開心禪」引導》,一上市就拿到博客來

66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大樂心語〉中英對照智慧短打 70 竹慶本樂仁波切/開示

新書暢銷排行榜宗教類榜首。看著這本書,真覺得這是仁波

切閉關後留下來祝福;但收不收得到這份祝福,就要看我們

現身都可以再拿冠軍──10月1日上市的新書《請練習,好

要解脫,先放鬆!

76 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無修,近在眼前好難修?

自己的決定。書名《請練習,好嗎?》是仁波切給一位弟子

「彌陀天法」閉關法會教授.系列之三

的話,也是給所有學生的提醒,禪修的教法再美好,唯有

81 慈囊仁波切/開示

「練習」,才能讓心受用,希望更多人下定決心說:「好,

《般若經:一字【阿】》釋論系列五之四

「請練習,好嗎?」這句話,用在本期善報主題:確戒仁

法訊

我們會練習。」

心經與夢境

86 修行人的故事

幫牧民孩子,圓一個上學夢

波切「四加行」開示,也是完全符合──「四加行」是金剛

92 「薩惹哈」道歌課堂報導

乘基本功,一定要身體力行,不能光聽不練。熱情的校長用

掏出壓箱寶的精神,在化育道場以五天八堂課淋漓盡致講解

箭手之歌,帶你貫穿二元之心

94 喇嘛滇巴/教導

「四加行」,講到很多人驚嘆:這輩子從沒這麼清楚「四加

為什麼佛法變乾澀?系列之一 98 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報導

行」!不管你即將做、正在做甚至已經做「四加行」,這系

列開示都很補,真的不看可惜。

愛心接力,溫暖糖尿病喇嘛

2011年善報秋季號

「善報」本期又有新作到,大瑜伽士竹清仁波切本期開始

發 行 人/孫春華 發 行 所/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推出新系列「大樂心語」,一篇篇中英對照的智慧短打,一

長/妙融法師

定有一篇能打中你的心。竹清仁波切的空性教法一向有點

文字編輯/馮淑蓉 美術編輯/施心華

總 編 輯/黃靖雅 封面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校對印務╱黃志成 行銷企劃/周淑華

深,但以短篇口訣形式呈現,甚深但可口,更容易吸收,這 是這個秋天供養大家的「空性極短篇」,你會發覺:原來我

址/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之1號

電話/02-2269-6059 傳真/02-2269-4013 網

址/http://www.hwayue.org.tw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也讀得懂空性!

郵政劃撥帳號/18268431

「善報」總編輯 黃靖雅 合十

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九八六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五七七八號 執照登記雜誌交寄

1


確戒仁波切「四不共加行」開示全紀錄

2

四加行 成佛之道第一階


四不共加行,是金剛乘一切大法的基礎,教你一步步轉化自己的根器,成就圓滿佛果。

「四不共加行」釋論.導言

轉心、轉念、轉習性,成佛不是夢

對牠來說,這個問題牠不懂, 教授:確戒仁波切

是一個中性、沒有意義的問

時間:2011年8月8日

題。所以這一種中性,或者對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中譯:堪布丹傑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牠沒有意義、不產生意義的, 就叫做「無明」。透過這個例 子,你應該可以分別「無明」 和「智慧」的差別了。

首先跟大家說:札西德勒。

以人類的角度來看一隻小

從今天開始,有幾天的時間

狗,牠當然是有心的。但是對

會講解「四加行」,因為專程

那隻狗來講,牠自己不會知道

自香港來台的法師及法友們的

牠有沒有心。這種什麼都不知

邀請,所以緣起了安排「四加

道的情況,就可以叫做「無

行」這樣的一個課程。

明」或叫愚癡。如果跟小狗相

你有「心」嗎? 首先,要問各位一個問題: ──你們有沒有「心」?

比,你就會知道──人還不 錯,人是有智慧的,知道有這 麼一顆「心」! 所以首先知道有這麼一顆

──「心」是不是實有的?

「心」,是很重要的,當你了

──有沒有一個所謂的「心」?

解的時候,你已經開始往成佛

「有!有!」(法友齊答)

的路上走了。同樣的,五道十

答案當然是有心啊!沒有心 的話怎麼可能會有佛!所以有 心,才有佛。我們最主要的目 的是什麼?就是成佛。因此, 首先你要承認有「心」,要

地也會次第而成就。

你的「心」是什麼樣子? 第二步我們要問:「心」是 什麼樣子?是什麼東西?

瞭解有這麼一顆心,是很重

如果從「心」的本質和實相

要的。也許你會聽到有人說

去看,所謂的「心」,本質是

「心」是不實存的,可是如果

明空不二的。雖說「心」在實

說「心」不存在,那也沒所謂

相上是明空不二,但對凡夫眾

的佛了;如果無法成佛,我們

生而言,他的心被很多煩惱、

何必一步步、五道十地的精進

妄念所影響,因此被稱為雜染

修持,這些都不需要了。

心(藏文稱為「漏」),還不是

因此,首先你要知道有這

那個最究竟、明白的「心」。

麼一顆「心」。認知或了知

「心」,雖然究竟上來講,

有這麼一顆「心」,這就叫

本質是明空不二的,但從凡夫

智慧。那智慧的相反是什麼

眾生的角度來說,卻沒有辦法

呢?就是無明!就好像你問一

直接經驗到。我們現在的心是

隻狗:「小狗啊,你有沒有

什麼呢?它是被煩惱、妄念影

『心』?」牠是不會回答的。

響而染濁的這樣一念雜染心。 3


所以,在凡夫眾生階段的平時 心,並沒有安住在明空不二的 本質上,而是在被煩惱影響的 妄念心上。 從這裡我們知道,「心」真 的很重要!所以當我們承認有 這麼一個「心」的時候,其實 已經間接附帶承認有這麼一個 佛果。但是我們還需要方法, 需要各種修持方法,或者叫方 便法門,幫助我們成就佛果。 講到方法──也就是佛陀開示 的方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 實修的時候該怎麼做呢?你 要把八萬四千種法門結合成一 種精要,也就是所謂的口訣, 這是我們實修真正能夠用上 的;八萬四千法門的精髓,就 是各種的口訣。這樣的精髓、 口訣和方法有許多,這次要講 解的是「四加行」。

了解有「心」, 就能證得佛果

▲確戒仁波切說:當承認有個「心」時,就已經間接承認有一個佛果。

第二法:願法向道,即「四不

法向道呢?那就在於第一法

共加行」。

「願心向法」,有沒有做到把

第三法:願道斷惑,即「止」

你的心轉向佛法。這裡的心不

修傳承,也就是大手印傳承的

或「生起次第」。

是什麼其他,而是你現在就有

「四加行」。所以,當我們開始

第四法:願惑顯智,即「觀」

的心。不是嗎?

承認有這麼一顆「心」,我們叫

或「圓滿次第」。

「四加行」的法源自於我們實

做基礎位,以基道果來講,基

轉心向法,把心帶回家

位時我們承認有「心」;同時,

所以第四法「願惑顯智」,

現在我們坐在這兒,我們的

我們了解有「心」,我們就能

就是瞭知原來迷惑它就是本

心當然沒有在明空不二實相的

夠證得最終的佛果。從最開始

智,這裡是最究竟的果位。要

「心」上,而是在雜染、煩惱的

的「心」,到最終佛果這中間,

了解第四法,你還是需要透

心。這種心藏文發音是「漏」,

岡波巴大師告訴我們有四法,

過修持斷除迷惑,才能夠瞭

中文直譯也就叫做心,但是意

叫做「岡波巴四法」,涵蓋從

知。所以第三個法叫「願道斷

義上是指「雜染的心」,我們

心到佛果的整個過程。

惑」。能不能夠透過法道的修

現在都在被妄念所影響的雜染

岡波巴四法:

持斷除迷惑?這還需要依靠岡

心上。平常二六時中 (編按1),

第一法:願心向法,即「四共

波巴四法當中的第二個「願法

我們的一切就被「漏」──雜染

加行」。

向道」。法到底有沒有如理如

的心、煩惱的心牽著到處走。

4


接著我們要問,我們要把

心其實不斷在起心動念,大概

心,證悟證悟……。如果你沒

「漏」帶領到何處?指引到什

百分之八十都是在不好的事情

有之前的思維,而且是不斷思

麼方向?這時候岡波巴大師就

上打轉,善的部分真的比較

維跟修持它,那證悟是不可能

告訴我們,首先你要將「漏」

少。所以首先,就是把你的心

會得到的,因為,它就像空中

導引到佛法上,就是岡波巴四

帶回家,這個意思就是轉心向

的花一樣,是不可能存在的。

法中的第一法「願心向法」。

法,當你做到了這一步,之後

最後,我們做迴向:

如何把雜染心轉向佛法呢?以

才能夠深入佛法修持,那樣的

以此功德願證佛自性,

口訣實修的法門來說,就是

佛法法門才會帶給你利益。

降伏煩惱怨敵之過患,

「四共加行」,也叫做「轉心

所以,在第一個,我們說

生老病死洶湧之波濤,

四思維」。透過「四共加行」

「願心向法」的時候,就是指

願度眾生解脫輪迴海。

幫助我們將心轉向佛法,這就

「四共加行」。(編按2)

是岡波巴大師說的「願心向 法」。

學佛要有次第, 否則像空中花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雜染的

修學佛法要有次第,首先你

聽打:張維珊

要聽聞,然後要去了解思維 它,接著修持。當你修持之 後,最後就能證悟。我們很多

編按1:意指「一整天」,古代計時, 一天有「二六」十二個時辰。 編按2:由於篇幅限制,仁波切以下關

時候會好高騖遠,一下就說要

於「四共加行」開示,暫不刊登,直

證悟,證悟這個心、證悟那個

接進入本期主題「四不共加行」。

5


相信皈依的三寶,生起對眾生的悲心,藉著身口意實修,生活中每分每秒都在修行。

真實皈依境,與我不分離

「四不共加行」釋論.第一加行.皈依大禮拜 6

境」,也就是佛、法、僧三 教授:確戒仁波切

寶,這就是正確的道。我們可

時間:2011年8月10日

以說,評斷法道是不是正確?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或有沒有錯誤?在於皈依的對

藏譯中:堪布丹傑

象是不是三寶。我們第一步已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經心向法教,第二步要讓向法 的心直驅正道,這個方法就是 皈依三寶。

首先跟大家問好:大家早 安!札西德勒!

所以「四不共加行」第一個 加行是「皈依大禮拜」,透過

昨天課程提到岡波巴大師的

皈依讓我們走向正確的法道。

「岡波巴四法」裡第一法「願

可能有人認為皈依三寶就進入

心向法」,也就是「四共加

了正道,但是在正道上,也可

行」的部分,今天要講解第二

能走上一條比較狹小的道路,

個法「願法向道」。

意思就是你沒有進入「大乘」

皈依、發心, 讓心直驅正道

而皈依了「小乘」,這樣也不 究竟。因此皈依之後,就是發 起「菩提心」。所以,法能不

心向佛法之後,如果法沒有

能直驅正道、願法向道能不能

向道也不行,你有可能誤入不

圓滿,就在於你有沒有「皈

正確、不如法的道。那什麼叫

依」跟「發心」。所以可以說

「法沒有向道」呢?就是進入

「四不共加行」是幫助我們

到一種錯誤的道路去。譬如你

「願法向道」的方法。

的心已經轉向法教了,但是心

講到皈依,小乘、大乘皈依

卻沒有進入正確的法教,可能

對象都是三寶,但動機不同。

沒有進入佛教卻到了其他宗

從時間上來說,「小乘」是這

教。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心

一生當中我做皈依,發心是為

已經朝著法的方向走,但是可

了自己得到解脫、快樂,而皈

能沒有智慧去分辨善、惡,一

依三寶;他的心量相對於大乘

不小心就會進入不是正確或不

比較小,所以被叫做小乘。再

該進的法道。所以透過「皈

來看「大乘」,大乘發心皈依

依」,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正確

三寶的時間是直至開悟成佛為

的法道上。

止,也就是未成佛之前都要皈

其實其他的宗教也會談到皈

依三寶,發願為利益眾生而皈

依,但是皈依的對象和佛法皈

依三寶,它的動機與心量是比

依對象不同,所以我們必須要

較大的,所以被稱為大乘。

認識我們皈依的對象還有皈依

「願法向道」一開始,你必

的方法,和其他的宗教是不同

須要做皈依和發心,透過皈

的。佛法皈依的對象是「皈依

依,讓我們不要走往錯誤的道


▲確戒仁波切說:透過皈依、發心,可以讓我們直驅正道。

路;透過發心,讓我們不會落

這一本是非常簡潔、非常好

結果,拜完大禮拜身體的瘡真

入比較小的發心。經由「四共

的,所以我會針對這一點來做

的都好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動

加行」的第一步,我們心已經

些介紹。

機、也就是「心」的力量是很

向著法教,第二步更重要,是 讓向法的心可以直驅正道。皈 依的重點就是皈依佛、法、僧

親身經歷, 拜完10萬拜膿瘡好了

大的。 第二次的時候,只完成「四 不共加行」的前兩個,也就是

三寶,我們修持「皈依大禮

首先,我要說我自己修「皈

做完了10萬遍的皈依大禮拜還

拜」的時候,有「內皈依」和

依大禮拜」的經驗。我完成過

有金剛薩埵百字明咒,但後兩

「外皈依」之分,詳細的解釋

三次10萬遍大禮拜,第一次

個沒有完成。

之後會提到。

是在13歲的時候,那時候還

大概是23或24歲左右,我

「四不共加行」有傳統長的

是小孩子,唸的是寧瑪的大禮

拜完了傳統的長軌四加行,之

儀軌《實修傳承噶瑪岡倉俱生

拜儀軌,因為年紀小,動機不

後進入閉關中心的時候,就完

大手印四加行唸誦儀軌》,和

是很清楚,到底為什麼要拜也

整的做完了傳統的長軌四加

短的儀軌《報告法王:我做四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小年紀要

行。當時我發現唸誦文實在太

加行》──也就是法王所寫的

完成10萬遍大禮拜?因為當

長了,禮拜的時候,要唸還要

新儀軌,其實兩者意思完全一

時身上長了很多膿瘡,怎麼都

拜,實在沒有辦法配合的上。

樣,含意也相同,只是在課誦

醫不好,我的父親是一位咒師

其實禮拜的時候,如果唸誦文

文上有一些差別。對於想要實

瑜伽師,就跟我說你去拜大禮

不要太長,剛好能夠配合,對

修「四加行」的人,尤其希望

拜應該會好,當時做大禮拜的

你大禮拜的修心是很有幫助

修持能更容易的人來講,法王

動機,就是為了要恢復健康。

的。 7


當時做長的儀軌時發現,大

所寫的短軌去做,會非常好。

沒有辦法走向正確的法道上。 我們聽了很多大乘、密乘的

概要拜兩次才能唸完一次皈依

首先是第6頁:

大禮拜,所以當你拜完10萬

具德遍主持金剛

修持,都講得非常高深,聽起

遍,其實你只唸了5萬遍的唸

諸部之主上師噶瑪巴,

來很厲害。大乘是空性、無

誦文,當時我發現,身體的拜

一切壇城生源處

我,到了密乘是生起次第、圓

和語言的唸誦實在沒有辦法配

有寂成瑞本尊瑜伽女,

滿次第等等,都是一些很殊勝

合,真的有點困難。我藏語唸

統御一切事業者

的名詞,但是如果最開始的基

很快的人都覺得配合不上了,

黑袍伴侶護法諸聖眾,

礎不健全,你沒有做到皈依和

更何況是不會藏文的你們,唸

行者專一虔敬禮

發心,這些深奧的法到底會把

起來一定是很累的。法王應該

祈請大悲護祐莫捨離。

你帶到哪兒去?其實還真說不 準呢!所以大手印前行法是很

是看到這一點,以大悲心、大 傳統長的儀軌和短軌偈文一

重要的,你有了基礎,再進入

樣,就是禮供文和著作誓言。

正行的法,各種法門實修才會

接下來是註解的文字:

穩固,相對的,如果你的基礎

點是含意不是文字表面。法王

任何人以共同道先淨自心已,

不穩,接下來的正行法也不會

的短軌雖然簡短,卻包含了很

於具德上師前善受灌頂與口訣後,

修得很穩固。

多的含意而且也容易修持,真

大手印不共前行之誦修:

願心特別寫了這本簡短的祈請 文。 我們常常說,你要依靠的重

所以在這裡不要搞錯了,以 為「我之所以要做四加行,才

的是很重要。這是我的經驗之 談,所以我會依照法王這本的

第一句「以共同道先淨自心

皈依、發心」,或者是「我要

文字來做一些解釋。為什麼我

已」,指的就是「四共加行」

做10萬大禮拜,我才要皈依

覺得很重要,因為唸的時候總

觀想「人身難得、觀死無常、

和發心」。都不是的!你要知

跟不上身體的禮拜,你會覺得

因果業力、輪迴過患」。接著

道整個大乘根本就是皈依和發

好像少了什麼,尤其當時真的

「於具德上師前善受灌頂與口

心,而且,修行直至未成佛都

覺得哪裏不對勁,因為計數知

訣後」,大意是先有「四共加

要皈依跟發心,你的發心也不

道10萬遍已經拜完,但是你自

行」淨自心,接下來為了要修

是為了要圓滿這10萬次的數

己很清楚,其實沒有唸到10萬

持「四不共加行」,所以要

字,而是你在未成佛之前都要

遍,會有一種不圓滿的感覺。

「於具德上師前善受灌頂與口

發起這樣的菩提心。10萬只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做四加行大

訣」,其實這裡主要指的是受

是個數字。你要算多少次都可

禮拜這樣的修持,唸短軌配合

口傳與教授,因為「四不共加

以,你要十萬、百萬、千萬、

禮拜,絕對是有幫助,非常容

行」沒有特別的灌頂,主要是

一億都可以,你可以按數字一

易修持的,未來如果我還要做

接受口傳與教授。

直算,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做

大禮拜,我就會做法王這一 本。(仁波切大笑)

短軌「大禮拜」儀軌

接著是大手印不共前行之唸 誦觀修法門。「首先,萬行 入法之皈依發心。」「萬行 入法」主要意思是「岡波巴

到皈依。

修持大禮拜, 分座上、座間二時

所以「四不共加行」第一個

四法」裡面第二個「願法向

接著這一句很重要,法王說

加行「皈依大禮拜」,就是教

道」,讓一切作為都能夠進入

有座上與座間二時之修持(或

導我們「皈依」和「發心」的

法道上。這就必須要皈依和發

稱下座時):

部分,如果我們可以按照法王

心,如果沒有皈依、發心,你

8

一、座上:在定中或者在一


座法中叫做座上。 二、座間(或稱下座時):下座 之後到日常生活當中的時候。 如果你在座中「皈依境」都 還滿清楚,一下座後全都不 見,代表你的皈依並不完全, 並不是修得很好,所以不僅是 座中,日常生活中都不要忘記 三寶以及皈依境,這代表你的 皈依已經真正在你的心上了。 傳統長的儀軌並沒有特別提到 座間的修持,但是在法王短軌 法本裡有提到,這個是很重要 的。我們都會抱持一個心態, 哇!好薄一本,這很容易修 嘛!雖然裡面文字非常精簡, 但是其實含意很深的,你慢慢 就會知道它的深奧了。(仁波 切開心的大笑)

邊拜邊吃泡麵, 觸電昏過去! 「於座上時」,這裡提到: 當斷捨世間與其他戲論諸行, 安坐於舒適座墊上, 約束身要穴道。 第一句「當斷捨世間與其他 戲論諸行」。意思就是世俗的 一切工作與活動等等,都要將 它止息斷除,讓你的心專注在 皈依大禮拜上,這一句實在是 說得好啊!這對我而言,真的 是很有體會。為什麼呢?當年 在閉關中心要做四加行大禮 拜,為了做大禮拜,什麼都要 先準備好,像尼泊爾的泡麵很 好吃,叫「拉拉」、「歪歪」 (尼泊爾泡麵名),要先放好 水,鍋子爐子都插電放在旁 9


邊,拜累了,肚子餓的時候就 吃幾口。 有一天泡麵已放在碗裡,水 卻一直沒燒開,我覺得奇怪就 去碰燒水的電壺,結果觸電昏 倒,水也潑了一地。所以你 看,沒斷「戲論與諸行」是真 的會有問題的。真的在專修的 時候,就不要想那些世間俗務 去泡麵等等,那真的會造成障 礙,這種就叫做「世間戲論諸 行」。所以大概法王當年也 有這樣的經驗吧,說得那麼 貼切!(仁波切與全場開心 得大笑不止)這句話實在說得 太好,太貼切了,完全說到我 的心裡。你們會覺得說我是在 做大禮拜嘛,難道還會做其他 事,其實是有的,相信這是法

王的經驗之談。

念誦時,身持七支坐法 還沒有開始拜之前要安坐在 舒適的坐墊上,要約束身要穴 道。「約束身要穴道」另一種 翻譯就是保持身體的要點,也 就是我們所說的「毘盧七支坐 法」。傳統的長軌說法是叫做 「禪定的五種姿勢」。禪定五 法跟毘盧七支坐法,一個五、 一個七,禪定五法是唸誦的時 候要具備五種姿勢,去掉了七 支坐法中的「眼睛要直視前 方」、「嘴巴要閉起來」這兩 個,這就叫做禪定的五種姿 勢。 接著說「皈依大禮拜」的儀

軌內容: 面前虛空上師持金剛, 義傳者與聖化傳承者, 法緣所信上師眾圍繞, 其前本尊其右為佛陀, 其後正法左為僧伽眾, 各自隨類海會眷眾繞。 皈依聖眾眼前之下方, 一切如母有情亦安在, 齊心專注皈依發菩提。 以上的儀軌是你要唸出來 的。在唸的時候要保持毘盧七 支坐法,但是因為要看著文字 無法直視前方,而且要唸出聲 音嘴巴不能閉起來,所以在這 裡提到了「禪定五法」,即是 去除了眼睛直視前方、還有嘴 巴閉起來這兩個,然後你要唸 大禮拜儀軌內容,這一段說的

▼確戒仁波切說:在還沒有開始大禮拜之前要安坐在舒適的座墊上,約束身要穴道。

10


一位好朋友,這種亦師亦友的

頭,會有顛倒迷惑的看法,這

「面前」就是在你前方的虛

感覺會讓你很難做觀想,所以

會造成不淨觀出現。這就是為

空中,相較傳統長軌你要先觀

觀想時,要把上師當成佛,生

什麼在觀想時,要觀想上師是

想大的湖,然後湖中升起皈依

起淨觀。

持金剛的相貌,這是很重要

就是你要觀想皈依境。

的。

境……,短軌的觀想比較開闊

我們噶舉最主要根本上師是

容易許多,只要想著虛空中有

噶瑪巴,你當然也可以觀想他

同時你可以觀想持金剛位於

「皈依境」就好。這段其實很

的樣子,但是有時候,你會看

皈依境中間,你的心要依止的

重要!各位要記得,你唸到

到法王跟我們凡人一般,也要

就是中間這位,焦點在他的身

「面前虛空」的時候,代表你

走路吃飯,所以可能沒辦法生

上。當然你也可以觀想接下來

的心就打開了,要不然我們很

起那樣的淨觀,甚至你跟他太

提到的「義傳者與聖化傳承

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你的心

近太親了,有時候他怎麼樣,

者」。「義傳者」指的是實修

就會變的很狹窄,比如說你家

你還會瞪他一眼。你的內心有

傳承的歷代上師,譬如帝洛

面積本來就不大,你的佛堂也

可能是矛盾的,他有時被你

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

小小,你會覺得你整個皈依境

瞪,有時又要成為你殊勝的皈

巴等等,這些你都可觀想,但

都是小小的,這個時候你要觀

依境,你可能覺得這樣很矛

是最主要的焦點是上師持金

想虛空的一切都開闊的。

盾,這就是為什麼在觀想皈依

剛。此外,你也可以想著跟你

境時,他本質是根本上師、外

有法緣、你相信的上師,他們

顯的是金剛總持。

都環繞在周圍。

觀想上師持金剛, 培養淨觀

第十六世大寶王曾經有一位

不要忘了 曾與你結下法緣的上師

接著你要觀想在虛空中出現

廚師是老喇嘛,那位廚師有點

上師持金剛,就是他的自性是

懶,煮馬鈴薯不削皮,第十六

根本上師,但是他顯現的是金

世大寶法王拜託他煮馬鈴薯要

關於「法緣所信上師眾圍

剛總持的相、是報身佛的樣

削皮,但他依然故我。有一天

繞」,我覺得非常重要。你一

子,你主要觀想的是你的上師

他在廚房切馬鈴薯,第十六世

生當中會遇到很多上師,但現

就是一個佛,或者是一個勝

大寶法王走進來說:「你要削

在學佛的人有一種不對的風氣

尊。可能有人說,觀想根本上

皮!」但他不聽繼續切啊切,

和想法,找到依止的根本上師

師的相就好了,為什麼要觀想

聽說當時十六世法王動怒了,

後,其他的就不去依止,或者

他的樣子是金剛總持呢?最主

拿起旁邊的椅子就往老喇嘛頭

根本不相信,這句就在破除這

要是幫助我們培養淨觀!因為

上敲,留山羊鬍的老喇嘛大

種不對的想法。正確的態度

我們現在依止的上師善知識,

喊:「你怎麼用你坐的椅子打

是,你依止了根本上師──你

他跟我們一樣是人,我們很難

我的頭?」所以有時候你還是

皈依境主要焦點,但是不應該

生起「如佛一般」的想法。所

會和上師吵架的,跟上師太親

忘了曾與你結下法緣、或者你

以,觀想根本上師的相是金剛

近就會看到他的過患。

相信的上師們,你要想著他們

總持,可以培養你的淨觀。

依止根本上師,建議你距離

也都在。

整個皈依境最重要的就是上

拉遠一點。如果太近,你會看

你現在可能開始接觸金剛乘

師持金剛,你們可以針對這一

到平凡或者過患的一面,無法

修持,你要觀想根本上師,但

點,停下來仔細的去想一想。

看到他殊勝的功德。為什麼

是也不要忘了你曾經接觸過的

有時候我們跟上師太親近,會

呢?因為目前我們是凡夫身,

法師們,因為他們都是「法緣

忘了他是上師,而把他當成是

無法去除不清淨的想法和念

所信上師」。如此你才不會產 11


▲確戒仁波切說:和我們有法緣、我們有信心的上師都可以皈依。

生疑惑,我現在是噶舉,可不

把他們都想進來,都是你皈依

剛。我要再次重申,這一句話

可以去修寧瑪?或者是我現在

的對象。大譯師馬爾巴大師也

就現代而言,真的是很重要,

是寧瑪,可不可以去修噶舉?

說,在他13位上師當中有4位

尤其是在培養我們對佛法的信

可以去做這樣的皈依嗎?這些

是特別殊勝的,在這4位中又

心、還有清淨的觀念上。

都不會是問題了。因為就像這

有特別兩位是根本上師。也就

裡所說的,法緣所信的上師都

是大班智達那洛巴與梅紀巴大

可以皈依的。從這一句話,我

師。所以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善

看到法王的用心,我相信這又

知識,但是你會在當中看到有

是法王經驗之談,他看到了現

誰是你的根本上師。

皈依分為 「內皈依」、「外皈依」 接著你們會看到,在上師周 圍的前面是本尊、右邊是佛

在不正確的態度與觀念,所以

馬爾巴大譯師他的根本上師

陀,後面是正法、左邊是僧伽

講出了這一段話。這句在傳統

是大班智達那洛巴。如果現在

眾。提到本尊的時候,藏文叫

的法本裡面沒有,所以現在講

是馬爾巴大譯師在修「四加

做「儀當」,「儀」的意思是

更是重要。

行」,他唸到「上師持金剛」

心,「當」的意思是誓言。因

大譯師馬爾巴就有13位上

就是大班智達那洛巴。所以你

此本尊在藏文裡有「發誓、承

師,這13位是從教他藏文字母

在修這一句的時候,你的上師

諾」的意思。當你發願、發

的上師算起,他並沒有將那位

持金剛是誰就看你的決定,每

誓,修持某位佛菩薩時,那位

上師給忘了。以現代學佛的人

個人都有自己的根本上師。就

佛菩薩就是你的本尊。可以說

來說,你的上師應該更多了。

我而言,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

你最相應、最有信心的那位佛

所以觀想皈依境時,你也可以

金欽列多傑就是我的上師持金

菩薩,他就可以成為你的本

12


尊,所以本尊可以有很多,因

法」特別講出來。現代有各式

為每一個人所相應的佛菩薩是

各樣的護法,可能很多是讓人

很多時候講到護法,會分不

不同的。

質疑的,所以在這裡不特別寫

清是世間的還是出世間的,可

現在有很多人問什麼是本

出來。「護法」有分「世間護

不可以皈依他?最好的口訣方

尊?還有為什麼那麼多本尊?

法」和「出世間護法」,在皈

法就是我們噶瑪噶舉護法「二

舉例來說,噶舉派主要本尊是

依的時候要皈依出世間的護

臂瑪哈嘎拉」。當你想到護

金剛亥母,但每個人都有自己

法,不可以皈依世間的護法,

法,就想到他,保證不會錯。

相應的本尊,譬如有些人對觀

否則就違背了皈依的學處。如

法王短軌第6頁偈文有說:上

音非常相應,這裡是說修持紅

果皈依了世間外道天神,就違

師噶瑪巴、本尊瑜伽女、還有

觀音等等,每個人都可以有自

背了皈依戒,別人會說你怎麼

黑袍伴侶護法,你可以看到就

己相應的本尊。你在觀想的時

在做皈依,又在皈依世間天

是他們三位,如果有人問你噶

候,要想像前方主尊就是金剛

神?法王當時考慮「護法」在

舉本尊護法是誰?你可以回

亥母,金剛亥母的周圍就有你

這裡可能有這樣的誤解和過

答:「上師是噶瑪巴、本尊就

相應的本尊,其右為佛陀,其

失,所以沒有特別提出「護

是金剛亥母,護法是黑袍伴侶

後是正法,左邊是僧伽眾。

法」。

護法也就是二臂瑪哈嘎拉。」

有提到這種究竟的護法。

「皈依大禮拜」的皈依分

在傳統長儀軌皈依文裡的

這是噶瑪噶舉特殊的說法,

「外皈依」還有「內皈依」兩

「皈依護法」,是皈依具備智

整個噶舉裡面像香巴噶舉、竹

種,一般皈依佛、法、僧三寶

慧之眼的護法,如果你不了解

巴噶舉、直貢噶舉等等,他們

是所謂的外皈依。觀想皈依境

護法、不了解什麼是真正究竟

提到的本尊護法,又是不一樣

正文「各自隨類海會眷眾繞」

的護法、具備智慧之眼的護

的。你在唸皈依文這一段的時

的「各自」就是指三寶、本尊

法,就把一般世間的天神、神

候,提到上師、本尊、眷眾、

等等。換句話說,你觀想佛時

道當成是護法而皈依,這樣是

還有護法的時侯,心中可以想

候,不只是一尊佛,各種的佛

不行的,所以法王這本短軌沒

到的上師是噶瑪巴、本尊瑜伽

都在,譬如十方三世所有的

有特別寫出護法兩字,但從眷

女是金剛亥母、護法就是二臂

佛、各種的眷眾都圍繞在周

眾也圍繞在周圍,你可以想著

瑪哈嘎拉。

圍。提到僧伽眾的時候,不只

護法也在其中。

接著說「皈依聖眾眼前之下

是大乘的僧眾,所有屬於僧

曾經有一次,我和法王談到

方」。皈依的聖眾誰呢?就是

眾類別的僧眾都圍繞在周圍,

「護法」之類的事情,當時法

我們說的「外皈依」和「內皈

小乘的僧眾,或是一般凡夫的

王就提到,現在如果不好好講

依」的這些對象。「外皈依」

僧眾,都可以觀想。接下來的

「護法」,很多人都會誤解。

就是三寶,「內皈依」就是上

「眷眾」代表的就是護法,這

雖然目前西藏藏傳護法很多,

師、本尊、護法。所以在他們

裡提到上師、本尊、護法就是

但其中只有具備智慧之眼,也

這些「聖眾眼前之下方」,也

不共裡的「內皈依」。

就是智慧尊的護法──出世間

就是在他們視線之內「一切如

得道的登地護法,才是我們真

母有情亦安在」。

想到護法,就想到 二臂瑪哈嘎拉

正要皈依的。法王擔心很多人 會搞錯,所以這裡沒有特別寫

發菩提心, 像個船夫度眾生

講到「各自隨類海會眷眾

出來,有的人可能會以為法王

繞」,我想到法王當時在解釋

忘了,其實並沒有!我們從

我們說皈依的對象,也就是

這一段,他覺得不要把「護

「眷眾」這裡可以知道,法王

皈依境的聖眾。皈依不是只有 13


你自己,同時要想著「一切如

現代人講求效率和數字,小禮

藏族有句諺語說:「不欠債

母有情」,我們都在一起做皈

拜又比大禮拜速度更快。我以

就是富有。」我們都要富足、

依。所以這一段「一切如母有

前都是拜小禮拜,沒有拜大禮

圓滿,不要有欠的感覺,所

情亦安在」,其實就是發菩提

拜。

以,唸短軌真的很有幫助,這

其實藏傳禮拜方式和顯教的

樣就不會有欠了什麼的感覺。

方式一樣,只是不需要翻掌,

不論如何,禮拜的時候是很辛

一、國王一般的發心。

拜下去就起來。在這裡作禮

苦的,但是辛苦之後,應該要

二、船夫一般的發心。

拜,無論你是選擇大禮拜或小

有一種「啊」好歡喜的感覺。

三、牧羊人一般的發心。

禮拜,都可以!要唸的就是

如果你能夠在拜的同時這樣

做皈依的發心就像船夫。這

「我與一切眾生,皈依上師,

唸,那麼10萬遍拜完也唸完,

裡的船夫是駕著一艘大船,載

皈依本尊,皈依佛陀,皈依正

就不會有任何虧欠的感覺。隨

著很多人要到對岸去。他不是

法,皈依僧伽。」這個時候要

著你的拜、唸完成,會有一種

一個人划船,他是載著很多人

像船夫一般,帶著大家一起

歡喜、圓滿的感覺,要不然拜

一起划。當你在唸皈依文,當

做,但是不可以偷懶說:你們

了沒唸完,總覺得好像缺了胳

你在做大禮拜的時候,不是你

拜就好了(仁波切大笑),自

臂、斷了腿。為什麼呢?因為

一個人,而是你帶著所有眾生

己卻只是站著,不可以那樣,

我們說大禮拜10萬遍,不是只

一起皈依、一起做大禮拜。然

你在禮拜呢!

有身體拜10萬遍,身、口、意

心的部分。談到發心,發菩提 心有三種方式:

後「齊心專注皈依發菩提」,

內皈依:「皈依上師,皈依

就像個船夫一樣,帶著其他人

本尊」,這裡藏文的「本尊」

一起在做的。唸這一段的時

發音是「拉」,意思是聖眾,

以我的經驗來說,唸短軌做

候,你可以感覺到每個人都在

因此「拉」可以翻譯成本尊,

大禮拜,心中一定是比較圓滿

唸,大家齊唸聲音轟隆隆,同

但是也可以指護法。在這裡,

和歡喜的。雖然法王他今生應

時跟著你一起拜。在這裡提到

你又能看到法王的用心。所以

該還沒有拜完這樣的大禮拜,

「齊心專注」,「專注」是指

這一句皈依上師、皈依本尊,

但是卻能夠寫出這樣的句子,

不想過去、未來,而是專注當

同時本尊也包含有護法,這是

代表他過去生實在是拜過太多

下,你的當下就在皈依。唸這

內皈依。

遍了,那樣的習氣到現在都還

一段的時候,保持著五種禪定

外皈依:「皈依佛陀、皈依

的坐姿,然後唸出聲音來,透

正法、皈依僧伽」一般叫做外

過次第的觀想帶一切眾生唸,

皈依。

之後開始大禮拜。

法王的短軌皈依文簡潔,可

都要10萬遍,也就是唸「五皈 依」也要10萬遍。

記著呢!

次數不是重點, 關鍵是那一念心

接下來要大禮拜。關於禮

以和你的大禮拜配合,不會有

唸這些文字的重點是,要能

拜,藏傳佛教分為大禮拜和小

那種「我好像欠了一屁股債」

夠利益你的心,而不是唸了多

禮拜。顯教也有禮拜法的方

的感覺,也就是雖然拜完了,

少遍,數字那些沒有用。如果

式,動作滿優雅緩慢的,照那

但是皈依文沒唸完,好像欠了

各位未來要做大禮拜,就做這

樣去拜,10萬遍不知道要何

什麼一樣。我唸長軌時,就覺

個大禮拜。我們都喜歡比較簡

年何月才拜的完。所以在藏傳

得好像欠了什麼、好像什麼還

單,就好像一個成語叫事半功

無論是大禮拜還是小禮拜,這

沒做完。所以大禮拜的辛勞不

倍,(仁波切大笑哈!哈!

兩種都是可以的,相較其他方

算什麼,痛苦的是那種欠了債

哈)。我們都喜歡用較少的錢

式,這兩種速度是比較快的。

的感覺跟焦慮。

買到高檔貨,偶爾你還真的挑

14


得到,這就好像唸短軌做大禮

所以,只要我們身為佛教徒

直至菩提藏,皈命諸佛前,

拜。這皈依文,無論是做大禮

或修持行者,對於大禮拜,它

法及菩薩眾,如是亦皈依。

拜或小禮拜,都是可以的。

不光是個數字,而是你一生當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如果年紀稍長或者健康狀況

中都不應該忘記、都要做的。

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不是很好,沒辦法做太多禮

當你在大禮拜座中、一座法當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拜,那可以選擇一開始3拜後

中,你就念「五皈依」這個偈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就坐下來,坐下來之後,專心

文,然後大禮拜,次數依你的

(要念3遍)

唸誦皈依文,我覺得功德利益

時間而定。接著坐下來,翻到

是一樣的。當然,你也聽到有

法王短軌第12頁,這裡要開始

這裡面包含了我們在大乘菩

些行者,他不只拜過1次的10

「發菩提心」,首先你已經接

薩戒裡面的「願菩提心戒」跟

萬遍,他是拜過2次、3次的10

受過「菩薩戒」,所以等於你

「行菩提心戒」。大乘的菩薩

萬遍或更多次。

是每天複戒,重複在皈依境前

戒,有兩種戒法的傳承:

普拉哈里是蔣貢康楚仁波切

領受這樣的「菩薩戒」。

一、深觀派的傳承。

在尼泊爾的寺院,在閉關中心

所以要盡力修持皈依五寶,

有一位喇嘛,3年閉關時他就

觀想後接續為「發菩提心」。

現在我們唸的是傳承自深觀

發願,出關之後他要完成10次

「發菩提心」的時候,依止的

派。深觀派文字比較少,但是

的「四加行」修持。他到現在

對象是你之前觀想的皈依境。

你卻可以同時領受「願菩提心

都還在做大禮拜的修持。所以

領受「菩提心戒」的時候,你

戒」跟「行菩提心戒」。接著

可以看到他並沒有因為自己閉

要這樣子做:右膝著地,左膝

要發願:

完關了,這些都做完就不再做

抬起來,然後合掌,這是領受

勝菩提心寶,未生令生起,

了,他一定看出「四加行」有

求戒的一種恭敬的姿勢。然後

生已無退轉,願輾轉增長。

什麼樣的利益功德,所以會讓

以恭敬跪姿,誦念「發菩提

他想要繼續的去修。

心」文:

二、廣行派的傳承。

唸完發願文,就坐下來。坐 15


姿是盤腿,金剛跏趺坐、盤腿 都可以,然後再修持。

皈依境的本質, 就是你自心的本質 接著,觀想「皈依境」化光 與自身融合。這裡你觀想前方 的皈依境,周圍有上師、本尊 跟護法,還有佛、法、僧三 寶,統統都融入到中間的上師 持金剛。最後上師持金剛再融 入我們自身。所以你要觀想自 己跟上師持金剛還有三寶、三 根本都完全的融合,然後就安 住在禪定當中。 「皈依境」化光然後與自身 融合,為什麼能夠跟自身融 合?或者這代表什麼意思?其 實就是「皈依境」本質跟你自 心的本質,本來就沒有任何的 差別。講到化光與自身融合的 時候,舉個例子會比較容易理 解:我們的「身、口、意」像 臉盆裡的水,「皈依境」就像 是冰塊,在虛空中或者前方的 一個冰塊,當它溶化的時候, 它的水就滴到了臉盆。水和冰 塊兩者本質都是水,所以他們 可以結合在一起。溶化的水跟 盆裡的水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要具備一種正見,原來是「明

你再也無法分出那個是盆裡

空不二」的本質結合,同時你

水?那個是之前的冰塊?所以

實修、安住在這樣「不二」的

這裡形容「皈依境」跟自身,

本質當中。這些佛法的見解,

是能夠融合在一起的。

或者一般叫做哲學思維,你學

換句話說,我們「佛菩薩」或

到後會很有幫助,好比「顯空不

者「皈依境」的自性本質是明

二」、「明空不二」──當你做

空不二的,同樣,我們自心的

皈依大禮拜的時候,觀想「皈

本質也是明空不二的。所以一

依境」在你的前方的時候,你

切都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

要具備的就是「顯空不二」的

16

▲確戒仁波切說:「皈依境」的 自性本質是明空不二的。


見解;然後當皈依境融入你自

況,不要散漫,而且以對治攝

重要。你可能座中的時候修得

身的時候,你要具備的是「明

持自心。這裡說「對治」是什

很不錯,拜得也很標準,結果

空不二」的見解。

麼呢?就是「當努力增長對上

下座後又開始放逸,也許喝酒

所以,當你到了「明空不

師之虔敬,盡力生起對三寶之

作樂甚至打架等等,這只是個

二」就是「大手印」的這個自

信心與發起對眾生之悲心。」

比喻啦!如果又變回這樣,那

性當中,也就是一種清晰、明

所以當你發現要散漫的時候,

你的「皈依」跑到哪兒去了?

晰、明白的一個狀態當中,意

你的對治法是什麼呢?就要增

所以我們真正要更加謹慎的,

思是就是安住在清晰、明白的

長對上師的虔敬,對三寶的信

其實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覺知當下。你沒有跟隨過去、

心,還有對眾生的悲心。這三

叫你要謹慎!要注意!其實

未來,就是專注、安住在這個

個就是對治的方法。要如何增

就是一種念頭、態度或是想

覺知中,這就是「皈依大禮

長對上師的一種虔敬呢?就在

法,你知道你跟「三寶」是沒

拜」的座中(或叫座上)的修

座中時,最後觀想融入自身,

有分別的,你隨時都有這一

持方法。

如果能夠隨時保持上師已經融

念,這樣就可以了。

皈依境不離自身, 生活即禪修

入自身,自然而然會總是想著 他,虔敬心也就油然生起。

佛陀談到「諸惡莫作,眾善 奉行,自淨其意。」的時候,

有時你可能會想,努力拜得

我們會問你要怎麼清淨自心,

下座時候(或稱座間)的修

那麼辛苦,最後禮拜的對象到

怎麼樣自淨其意呢?方法就是

持:「不放任自心與散漫,而

哪兒去呢?他融入到你身上

這一個,你帶著這一念就是在

以對治攝持自心。當努力增長

了!他並沒有留在虛空中的

清淨自心了;而其他方法都沒

對上師之虔敬,盡力生起對三

「皈依境」或消失或到了別

有用,比如綁它、關它,都不

寶之信心與發起對眾生之悲

處。你的「皈依境」其實回歸

會有用的。你真正這樣的觀

心。」這一句很重要。在座中

到你的身上了,這是你自己能

修,隨時保持上師已經融入你

時,有的時候你什麼念頭都生

夠感知到的。所以如果問「皈

自身是無二的,具備這一念的

不起來,因為大禮拜實在拜得

依境」到底到哪兒去了?你要

時候,你就做到自淨其意了。

很辛苦、累得半死,什麼念頭

很清楚的憶起,他已經在你身

所以,佛法是不是真實的?

都沒有,甚至連觀想的皈依境

上了。這樣,你隨時都在做皈

或者到底能不能起作用?重點

都觀想不出來了,所以拜的時

依,跟三寶行影不離,無論吃

在於你有沒有用在心上,如果

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回到日

東西、走路甚至生病、睡覺,

沒有用在心上,它只是一種習

常生活又變回原形,就是一般

你都沒有跟三寶分開過。密勒

俗、儀軌、念誦的東西。「皈

的凡夫身,你的身、語、意都

日巴尊者有首道歌說:走著走

依」跟「發心」的部分,就是

是在這種惡、不善的上面,那

著也是禪修,坐著坐著也是禪

讓我們的心向法之後,更能夠

你就在散漫了。所以要提醒自

修,吃著吃著也是禪修,生活

直驅正確道法上的方法。所以

己,不要放任自心到這種散漫

當中都是禪修。

這麼辛苦的皈依大禮拜的目的

為什麼能把日常生活都變成

是什麼?就是為了幫助我們不

其實,我們一天真正拜的時

修行,因為如果你能夠把持

要落入錯誤的道路去,也不要

間最多2個小時,每日24個小

住,或是「皈依境」已經融入

落到比較狹小的發心道路上,

時,你還有22個小時都在散

你自身無二無別,意識到這點

因此一定要皈依跟發大的菩提

漫,那可不行。所以,更要注

時,你隨時就在修行了。所

心。

意其他時間的身、口、意狀

以,在日常生活中修持真的很

上。

所以雖然數字是10萬遍,但 17


真正的目的是讓我們不要落入

拜要唸的內容,從第12頁開

短軌是一樣,是屬於領受願與

錯誤的道路,避免比較小的發

始:

行兩種菩提心的偈文。這樣的

心。如果你能夠走上正道,走

我及等虛空一切眾生,

領受這裡叫做「菩薩戒」,也

上發大心的道上,那你的「皈

皈依十方三世如來之…………

就是「菩提心戒」。之後,短

依大禮拜」就合格了。我可以

身、語、意、功德、

的儀軌直接到第12頁:

簽名:你畢業了,一百分!

事業總集之體性,

勝菩提心寶,未生令生起,

以上是短軌內容,接著要簡

八萬四千法門之生處、

生已無退轉,願輾轉增長。

略的介紹傳統長儀軌。其實

一切聖者僧伽之主體。

「皈依」和「發心」的長軌意

皈依具恩根本及

義跟短軌內容是一樣,並沒有

傳承具德上師聖眾,

薩戒」,3次之後接著19頁是

差別。長軌「四不共加行」第

皈依諸本尊壇城聖眾,

「自歡喜」,「自歡喜」偈

一法「皈依大禮拜」在法本第

皈依諸佛薄伽梵,

文之後還有第21頁的「他歡

9頁,跟法王簡短儀軌唯一不

皈依諸正法,

喜」。加了這兩個部分才到第

同地方是觀想。這裡提到「觀

皈依諸聖者僧伽,

22頁的祈願文,即是「勝菩提

前湖中如意樹……」觀想面前

皈依具有智眼諸勇父、

心寶,未生令即生,生已無退

有一個湖,湖中有棵如意樹,

空行、護法、守者眾。

轉,願輾轉增長」的部分。

長的儀軌裡第18頁就是「菩

長儀軌的祈願文比較長,要

樹的主幹分出五個支幹,中間 的支幹是獅座及蓮花、以及日

你唸第一遍的時候,要從剛

從22頁的「勝菩提心寶」唸到

月墊上根本師等等,這是比較

剛的第12頁「我及等虛空一

25頁的「願彼大願悉圓滿成

不同的地方。接著說金剛持為

切………」開始,之後開始計

就」,這個時候都保持右膝著

眾師拱等等,這跟短軌說的一

數就能稍微短一點,可以從第

地、左膝抬起來的姿勢,接著

樣,金剛持是外相,本質是根

13頁的「皈依具恩根本及傳承

到第26頁就坐下來;可以是金

本上師。

具德上師聖眾……」這個地方

剛珈趺坐或是菩薩坐姿。長軌

接著「面前本尊右諸佛」在

開始。如果你已經拜得很熟、

第26頁是「四無量心」,短的

第10頁。「面前本尊右諸佛,

速度也很快,從這裡開始唸皈

儀軌並沒有這部分。

後有正法左僧伽,座下護法守

依文,唸完一遍你大概可以拜

「四無量心」就是「願一切

者眾,各部眷眾海會繞。」你

兩次。這個皈依文比較長,所

有情具樂及樂因,願一切有情

可以看到兩者文字不同,但是

以你會覺得唸起來難了一點。

離苦及苦因,願一切有情不離

意義一樣。就像短軌有特別提

整個皈依大禮拜一座法中,最

無苦之妙樂,願一切有情遠離

到「法緣所信上師眾圍繞」,

主要的就是這一段,你要唸、

愛親怨憎常住大平等捨」等

那一句是長軌裡沒有的。所以

要拜的就是這一段。

等,總共要唸3次。最後第28

長、短軌在觀想皈依境這部

之後就跟短軌一樣,拜完後

頁的「最後皈依境化光與自身

分,只是文字形容不同,其實

(就是長軌第15頁結束之後)

合而為一」,這與短軌是一

大同小異。最大的差別:長的

坐下來。接著,作「胡跪」姿

樣,所以兩個儀軌真的大同小

儀軌要觀想有這個湖,湖中有

勢,你的姿勢是右膝著地、左

異,只是長的儀軌文字形容有

如意樹;短軌只要觀想在虛空

膝抬起來,準備作「皈依發菩

些不同,多一點而已。

中即可。長軌觀想完後,同樣

提心」。到了長軌第16頁就是

的接下來要站起來做禮拜。

「發菩提心」這一段,它是從

課)

第16頁一直到第18頁,偈文與

聽打:黃巧嫻、黃寬模

接著唸誦皈依文,就是大禮 18

(唱頌〈迴向文〉結束這堂


「金剛薩埵」修持的重點,在於持誦「百字明咒」、觀想甘露淨除罪障,了解意義,就像呼喚他、跟他說話,力道大不相同…

百字明咒,終於讀懂了

「四不共加行」釋論.第二加行.金剛薩埵

!

須依止上師,透過上師得到證 教授:確戒仁波切

悟,所以我們必須要修第四個

時間:2011年8月10、11日

不共加行「上師相應法」,迅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速得到上師加持。

金剛薩埵修持, 分座上及座下

接著講「四不共加行」的第

透過「皈依」、「發心」能

二個,就是淨除罪障的「金剛

夠讓我們走上正道,避免走錯

薩埵」儀軌。

路;而在正確的法道上,還要

我們說為了得到證悟或成

清淨逆緣、積聚福德資糧,這

佛,必須具備許多順緣,所以

會讓你修持更有力量。所以,

要排除很多的障礙及逆緣,當

現在大家手上要拿這兩本,長

這些都被清淨,順緣自然比較

的儀軌《實修傳承噶瑪岡倉俱

容易出現。因此「四不共加

生大手印四加行唸誦儀軌》和

行」的第二個就是修持清除逆

短軌《報告法王:我做四加

緣和罪障的「金剛薩埵」。

行》,可以對照何處不同。在

之後就是積聚順緣,或者

法王書的第16頁「為淨除罪

說是積聚福德資糧的「獻曼

障,金剛薩埵修誦有二。」

達」。透過清淨各種的罪障及

他分為上座時跟座間時,雖

排除逆緣,同時能夠積聚順

然是短儀軌,但大綱分類反而

緣、積聚福德資糧,就是第二

比長的儀軌更多、更細。你可

個跟第三個「不共加行」。接

以看金剛薩埵長的儀軌第一頁

著是「證悟」,要得到證悟必

「淨除罪業障礙金剛薩埵修誦

19


▲確戒仁波切說:「金剛薩埵」觀修最主要重點,是「降臨甘露,清淨自身」這個部分。

儀軌」,法本小字是「生起本

一、上座時,應觀誦儀軌。

現在的我們已經具備暇滿難得

尊」,沒有再分座上或者座

二、座間,即下座時,日常

的人身了,這是必須具備很大

間,直接就生起本尊,進入到 觀想。

生活中的修持。 障礙我們成佛最主要是什麼

的福德才有可能得到的,以此 類推,我們的罪業輕重大概也

其實做各種修持觀修,先知

呢?就是我們的罪障!所以不

道它的意思再觀修會比較好,

清除罪障,無法成就圓滿佛

我們罪業包括身惡業、語惡

這很重要。通常在教學,比如

果。我們每個人一定有罪業需

業以及心意上的罪業,在身、

「四加行」法門的時候,都會

要懺悔,尤其是無始劫以來到

口、意當中的意惡業它是比較

分兩個部分來講,第一個會先

現在,透過我們的身體、語

細微的,通常這種越細微的其

告訴大家它的意思是什麼,接

言、心念等等,我們真的是造

實越強烈。雖然我們已經很不

著才會告訴你該怎麼觀想。所

了不少的罪業。可能有的人會

容易得到暇滿難得的人身,但

以法門或法本有大綱架構會比

認為自身應該沒什麼罪業,但

是「意」上的三種惡業還是有

較好理解,就像法王在短軌裡

有一點可以證明你一定有罪

的。所以要清淨這樣的罪業,

分上座時及下座間。

業,就是你還在輪迴當中,為

我們就必須有善巧的方法,在

因為有這個架構,一看就知

什麼會在輪迴中受苦?就是因

密乘的法門裡方法很多,這一

修持分兩部分。你在上座或者

為有罪業。所以不需要再有任

次我們用的是密乘的「金剛薩

在座間時會比較好掌握,容易

何疑惑,我們可以完全確信自

埵修持法」,它的力量很大也

知道它的意思是什麼。相對於

己就是有罪業的,因為我們現

很殊勝,所以又稱它為淨除罪

長的儀軌,就比較專注在觀修

在還在輪迴當中受苦!

障的「金剛薩埵修持法」。

上,直接告訴你要怎麼去觀

但是每個人的罪業輕重是不

修,這是長軌及短軌不同的地

同的,各自的情況及根器、業

方。

力輕重都是不一樣。在座的你

短軌的清淨罪障金剛薩埵的 修誦分兩個部分: 20

差不多。

修持重點, 觀想淨罪甘露清淨自身

們大概沒有太大的分別,為什

「金剛薩埵」這種口訣傳承

麼這麼說呢?就像之前說的,

的修持方法,其實長短儀軌的


文字是一模一樣的,但中文的

金剛薩埵他就是所有三寶總集

接著甘露從金剛薩埵的右足拇

翻譯有一些不同。短軌第16

的一個自性。

趾流出來,從我們的梵穴進入

頁: 自身頂處蓮月座墊上, 上師金剛薩埵白端嚴,

金剛薩埵右腳伸出, 作「菩薩座」

自身,然後觀想一切罪障如污 墨、如煙汁般流出,全身充滿 了甘露瓊漿,這一段要不斷觀

一面二臂右持金剛杵,

再回到法王短軌的第16頁,

想。清淨之後再來一次,同樣

左手持鈴雙足跏趺坐。

「左手持鈴雙足跏趺座」,這

的觀想從咒字放光,然後拇趾

裏觀想的金剛薩埵是在我們頭

流出甘露,接著從梵穴進入我

偈文「自身頂處」的自身是

頂上,雖然他本來是金剛跏趺

們全身,最後充滿全身清淨。

指我們現在這個凡夫身,不需

座,但在這裏短軌特別指他是

接著看長軌第3頁,它的字

要觀想成佛菩薩或本尊。所以

「菩薩坐姿」。為什麼要這樣

彙比較長一點,這裡它把祈請

在你自身的頂處──你的頭頂

特別提到?因為在短軌裡說:

的文字寫出來,「祈請上師金

上有一個蓮花,蓮花上面有一

「甘露由金剛薩埵右足拇趾流

剛薩埵:自他等虛空一切眾生

個月輪,這個月輪如同座墊

出來」。因為菩薩坐姿並不是

之罪垢、障礙、過惡、犯戒

般,在這上面端坐著上師金剛

兩條腿盤著,是右腳稍微伸出

等,祈皆消除清淨。」接著第

薩埵。他右手拿著金剛杵擺心

來一點,這樣你比較容易觀想

4頁,「如是祈請故,金剛薩

間,左手持鈴放腿上,同時身

他的右足拇趾流出甘露,這個

埵心間月輪上『吽』字,其

體作金剛跏趺座,穿著寂靜調

腿、腳部分在長的儀軌中並沒

周圍以百字明旋繞,降注甘

柔且莊嚴的服飾;金剛薩埵心

有特別提到。

露。」這個跟短軌是一樣的。

間月輪上有「吽」字,這部分

這個金剛薩埵足拇趾是很有

接著「自本尊身流出,經自梵

的觀想文字跟長的儀軌有一點

用的,這樣觀想比較容易,你

穴而入,周遍全身,一切罪

不同,但是意思一樣。

會看到菩薩的右腳稍微伸出

垢、障礙、過惡、犯戒等,悉

接著你要觀想金剛薩埵的心

來,甘露從金剛薩埵的腳拇趾

皆消除清淨。」你可以看到長

間有一個月輪,月輪上有一個

流出來,然後進入我們頂輪梵

的儀軌第4頁,只提到「自本

「吽」字,吽字周圍有咒縵圍

穴,融入全身,這就叫作甘露

尊身流出」,並沒有像短軌裡

繞,你可以觀想是百字明咒圍

清淨全身的觀想。

面很清楚的寫到由本尊身右足

繞在「吽」字周圍,每個字都

寧瑪派觀修「金剛薩埵」的

拇趾降下甘露。對我們而言,

是字面向外站著,對一個初學

時候,會觀想父母尊是雙運

短軌在觀修上的描述反而比較

者來講,觀想咒字的時候會比

尊,所以很難觀想足拇趾在哪

清楚。

較困難,你可能會觀不清楚。

裡,以及從哪裡降下甘露;但

傳統教長軌的時候,其實還

長的儀軌第2頁提到「觀想

我們這裏作菩薩坐姿,很容易

有觀想的註解本,就是另外有

心間放光,迎請智慧尊融入;

從菩薩的足拇趾來觀想,這對

一個教本告訴你要怎麼觀想,

金剛薩埵即為所有三寶所攝集

你的生起覺受是很有幫助的。

長軌的註解本裡提到,雖然由

之自性。」這段觀想是短的儀

「金剛薩埵」降下甘露清淨

本尊身流入,意思就是要從他

軌沒有的,這裡你要觀想金剛

我們全身的觀修,你要清晰地

的足拇趾觀想出來。所以整個

薩埵的心間「吽」咒字放射出

觀想,清晰觀想的意思是要不

金剛薩埵的修持焦點,就是這

光芒,然後從淨土迎請智慧

斷重複觀想。重複觀想金剛薩

一段「降下甘露清淨全身罪

尊,融入到我們的頭頂上的金

埵心間月輪「吽」字咒縵,然

障」的觀想。觀想頭頂上有金

剛薩埵身上,這時候你要想,

後虔誠祈請甘露從咒字流下,

剛薩埵,金剛薩埵的心間有月 21


輪,月輪有上一個「吽」字,

「百字明咒」總共有一百個

然後「吽」字周圍就是咒縵

音節,所以叫「百字明咒」。

──就是百字明咒,如果實在

剛剛唸的並不是用藏文發音,

觀想不出來,你可以先觀想短

而是梵文的發音,梵文本來的

咒「嗡 邊紮 薩埵 吽」。熟悉

發音就是這樣。也許很多人不

之後再觀想「百字明咒」也是

懂內容是什麼,重點是,光唸

可以的。

是不夠的,我們要了解其中的

無論如何,了解這個咒語的

涵義。無論是用中文拼音、藏

文字是很重要的。現在我們要

文拼音,甚至是用英文拼音唸

觀想都是藏文字,對於藏人來

出來,其實大致是相似的,為

說,觀想藏文字當然不會太

什麼呢?因為都是梵文的發

難,如果你是不懂藏文的人,

音。

那要如何觀想呢?其實以前在

如果我們能了解每一段的意

梵文當中,觀想法門的時候是

思,對你觀想清淨自身的罪

梵文不是藏文。所以,文字它

業,會更有幫助。如果我們不

代表是一個聲音、一個咒的聲

了解它的意思,那就好像是鸚

音,重點不是那個字,而是它

鵡模仿人類說話,只會唸、

的咒音。我們現在唸的只是咒

唱,但是完全不知道它的意

音,這個音其實是梵音不是藏

思。你會發覺,很多時候光會

文。本尊的語的自性,就是以

說是不夠的,常常會有很多困

這個咒音來代表。

難發生。

甘露,是金剛薩埵 身語意的加持

我過去閉關做「金剛薩埵」 修持的時候,就是不知道它的 意思是什麼,只是嘴上唸唸

我們的觀想包括了身、口、

唸,因為不懂其中意思,慢慢

意的身金剛、語金剛還有意金

就覺得無聊,唸著唸著就想睡

剛:觀想在你頭頂上的時候是

覺、打瞌睡。昏沈了還好,最

身金剛,那個金剛薩埵他是代

糟的是念珠掉了,念珠一掉就

表身體的身金剛;那心中那個

要從頭算,就讓我很生氣。這

「吽」字種子字是什麼呢?就

是當時比較慘痛的經驗。

是意金剛,或者說心的金剛;

許多人會覺得「大禮拜」很

圍繞周圍的「百字明咒」這個

累,但那是身體的累;其實真

咒音,代表語金剛。這三個就

正累的是「金剛薩埵」,那種

代表金剛薩埵本尊的身、語、

念珠掉了還得從頭算起的難過

意自性,透過這個觀想,我們

跟傷心,是在「金剛薩埵」裡

可以得到金剛薩埵身、語、意

才會發生;其實「金剛薩埵」

的加持,所以甘露真正的意

的咒語比較長,所以算起來的

思,是金剛薩埵身、語、意的

次數反而比「皈依大禮拜」還

加持。

慢。

22


「百字明咒」釋義 「百字明咒」它是音譯,中文也好,藏文也

樣的大智慧,我祈願變得跟您一樣!

好,看到的都是音譯,它就是梵文當時的原音。 如果你不只唸而且也了解它的意義是什麼,那會 更好。很多時候意義比音譯來得更重要,甚至我

■邊紮薩埵:悲智無二的佛性,金剛薩埵呀 「嗡」之後,就是「邊紮薩埵

薩瑪呀」。

們說,照著唸梵文音譯,其實相似度大概只有百

「邊紮」這裏叫邊紮或者是班紮,邊紮它是梵

分之二十五,照這樣說,音譯那麼不準、意義又

文,文字直譯是「金剛」,它代表的意思就是不

不懂,那、那、就睡吧!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

會被摧壞的智慧跟空性;「薩埵」是菩薩的意

說一下「百字明咒」代表什麼意義。

思,所以「薩埵」代表的是方便的大悲心。所以

長久以來教「四加行」,這是第一次講解「百 字明咒」的意義。最主要是多年來教學,從來沒

「邊紮薩埵」就是金剛薩埵,它代表的就是智慧 跟悲心的結合與無二。

有人問「百字明咒」的意思是什麼,所以今天簡

這樣的一個空性跟悲心無二結合的本質,它駐

略的介紹一下,因為今天的翻譯還不錯,這一個

留在那裡?在什麼地方呢?它會駐留在三個階

部分很難翻譯,如果沒有好翻譯那不如不講來得

段:

好。(大眾拍手) 首先看短軌法本第17頁「百字明咒」:

一、第一個不淨階段,就是在輪迴當中,輪迴 的階段。

嗡 邊紮薩埵 薩瑪呀 瑪奴巴拉呀 邊紮薩埵 喋諾

二、第二個修道階段,意思是你透過了清淨的

巴 地叉則卓美巴哇 速埵卡唷美巴哇 速波卡唷美

法門,對治煩惱。它在被清淨的這個過程就叫做

巴哇 阿奴惹埵美巴哇 薩爾哇悉地美札呀擦 薩爾哇

道。就是修道的這個階段。

嘎 爾瑪速紮美 積當希瑞 以呀 咕如 吽哈哈哈哈霍

三、第三個佛的階段,這個是最寂清淨的,最

巴嘎問薩爾哇達他嘠達 邊紮瑪美木紮 邊知以巴哇

究竟的、離垢或者說離染的,就是佛的境界,佛

瑪哈薩瑪呀 薩埵阿

的階段。 所以無論你是凡夫階段,或在修道的過程清淨

■嗡阿吽:願如您一般,具身語意三金剛合一的

煩惱的階段,又或者在最寂清淨、最究竟離垢的

大智

成佛階段,這個空悲不二這樣的一個本質,它都

「嗡」代表金剛薩埵不可摧壞的身金剛。咒語 的(第五行)「哈哈哈哈」之前有「咕如吽」,

是具備著。這段解釋在培養你的正見上,是很重 要的一個部分。

那個「吽」代表的是金剛薩埵的心跟意的金剛。

換句話說,當你聽到「金剛薩埵」,你就知道

最後就是「瑪哈薩瑪呀薩埵阿」,那個「阿」代

它代表智慧或者說空性與悲心無二無別的一個本

表的是金剛薩埵的語金剛,所以是身、語、意三

質,這個本質在你任何階段都具備著,無論是在

門的部分。

凡夫、修持道路上,或者最後成佛都具備。所以

最開始的「嗡」代表是身金剛,中間有一個

《寶性論》裡面說,「如來藏」是遍及一切眾生

「吽」代表是心金剛,最後有一個「阿」代表語

的,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換句話說,金剛薩埵

金剛。這三者的本質合一,叫大本智,大智慧。

代表的是什麼呢?就是如來藏、佛性。

所以整個意思可以說就是身、語、意合而為一的

在這裡,我們觀想出來的金剛薩埵他是報身

大智慧。我發願希望具備像您一樣身、語、意這

像,所以咒語裡就有「嗡 阿 吽」代表他身、

23


言。白話一點就是,「金剛薩埵啊,別忘了我 啊!」所以這裡的「薩瑪呀」指的是「您發過的 誓」。您發過的誓是什麼?就是您不捨棄眾生, 您要永遠攝持眾生。在這裡是提醒的意思,就 是說「請您不要忘了我、不要忘了眾生」。所 以「百字明咒」第一句,是你的呼喊:「金剛 薩埵,別忘了我這個罪業深重的人,別忘了我 啊!」 ■瑪奴巴拉呀:請以誓言攝持我們 「瑪奴巴拉呀」大意是,請以您的誓言攝持 我。攝持是觀護照顧,「我」指一切的眾生。是 什麼力量讓他總是攝持、總是不捨眾生呢?就是 他過去的三昧耶,過去的願及誓言。所以如果你 的罪業沒有清淨,那你真的可以跟他抗議一下 喔! ▲金剛薩埵是「第二加行」淨除罪障所要觀修的本尊。

■邊紮薩埵 喋諾巴:金剛薩埵,您呀 ■地叉 則卓美巴哇:穩固的與我們同在,就安住

語、意的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這樣的身、

在我們頭頂上

口、意金剛薩埵展現出來的像是什麼呢?其實就

「邊紮薩埵」剛剛解釋過,指的就是金剛薩

是我們觀想出來的報身佛──金剛薩埵。他代表

埵。「喋諾巴」就是您,就是您怎麼樣怎麼樣,

的是一個象徵性的金剛薩埵,所以他只是一種表

「邊紮薩埵喋諾巴」的意思是「金剛薩埵您呀」。

徵。他真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或實際的金剛薩

接著「地叉 則卓美巴哇」,「地叉」就是穩

埵是什麼呢?就是剛剛說的──悲智不二的本

固、堅固,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金剛薩埵您呢,

質。

就在我們的頭頂上,就端坐在那邊,安穩的坐在

對於這樣一個悲智無二的本質,在中文就叫做 「金剛薩埵」,梵文是「邊紮薩埵」,藏文則

那邊。整句大意是「金剛薩埵您穩固的跟我們在 一起,就在我們觀想的頭頂上。」

叫「多傑森巴」。所以第一句我們說「金剛薩

「則卓」就是誰,「美」是我。所以就是穩固

埵」,就是在祈請他、呼喚他。呼喚一個代表了

的跟我在一起。因此這個金剛薩埵是很穩定的,

悲智不二的一個本質,所以第一句是「嗡 邊紮

他永遠會跟你在一起。他不會一下在、一下消

薩埵」。

失。「巴哇」的意思是請您這樣子做,就請您這 樣子堅固穩定的一直跟我在一起。跟你在一起並

■薩瑪呀:別忘了您「不捨眾生」的三昧耶 「薩瑪呀」為誓言、三昧耶戒誓言,這裡「三

不是就在你旁邊,你可以靠著他,他可是在你的 頭頂上,很尊貴的在你的頭頂上。

昧耶」並不是說我們自己的三昧耶戒誓言,指的 是金剛薩埵的身、口、意,他不捨眾生的一個誓

24

■速埵卡唷美巴哇:請賜我喜悅與滿足


■速波卡唷美巴哇:請賜我進步與增長 「速埵卡唷」非常心滿意足跟安心的意思。

予一切業心皆轉為善 ■吽哈哈哈哈霍:金剛薩埵的心,清淨的四喜

「美」是我。「巴哇」是給予我。這一句大意:

「薩 爾哇嘎 爾瑪速紮美 積當希瑞 以呀 咕如」後

請您賜給我滿足、喜悅。「速波卡唷」是增長或

面有個「吽」,那「吽」我們都會連在一起,其

者說進步,「速波卡唷美巴哇」:請您賜給我讓

實要獨立、空一格。

我能夠成長讓我能夠進步。讓你什麼增長呢?這

「薩 爾哇」是一切,「嘎 爾瑪」是業。「嘎 爾

裡說是讓我們的樂空不二的本智,智慧能夠增

瑪速紮」就是一切業,它是複數詞,多數業的

長。

意思。「積當」是心,「希瑞 以呀」是善,「咕 如」也是給予、賜予的意思。一切的業指的就是

■阿奴惹埵美巴哇:請賜我關愛

身、語、意你造的很多的業,重點是你的心要向

■薩爾哇悉地美札呀擦:請賜我迅速成就一切

善,心善,具備的一切業都是善。所以,請賜予

「阿奴惹埵」藏文意思是貪,此處意義是關 愛。「阿奴惹埵美巴哇」大意就是請你賜給我關 愛跟照顧。

我的心能夠向善,如此讓一切業都成為善業。 接著說「吽」,吽代表是金剛薩埵的心,就叫 做心金剛、意金剛。然後有四個哈,代表的是

「薩 爾哇」指一切,「悉地」是成就,「美

一種喜悅、歡喜。在密乘裡面提過,就是「四

札」也是我,「呀擦」就是最快速的。「薩 爾哇

喜」。四種喜在密乘裡它有更深的解釋,今天就

悉地美札呀擦」:請您賜予我一切的成就。

不多講。這裡的四種喜,你們可以先記名字,第 一個就是「喜」一個字、第二個叫做「勝喜」,

■薩爾哇嘎爾瑪速紮美 積當希瑞以呀 咕如:請賜

最殊勝的喜悅;第三個叫「俱生喜」;第四個叫

25


「離喜」,離一切的這種喜悅。所以「哈哈哈

■邊紮瑪美木紮:金剛薩埵啊,請不要捨棄我!

哈」,就是很高興的意思。接著「霍」是清淨的

■邊知以巴哇:請讓我跟您一樣清淨所有罪業

意思,表示之前的四喜它是清淨的。所以「吽」

■瑪哈薩瑪呀 薩埵阿:具有偉大誓戒的菩薩啊

代表金剛薩埵心意的心,「哈哈哈哈」是四喜,

「邊紮」是金剛,代表悲、智是無二無別的。

「霍」是清淨。其實這樣的「吽哈哈哈哈霍」,

「瑪」是否定詞,「美」是我,「木紮」是丟

它代表的是誰呢?就是金剛薩埵!藏文就是金剛

棄,「邊紮瑪美木紮」:請您不要丟棄我、不要

薩埵、金剛佛。

捨棄我;請您要攝持我、眷顧我,請不要捨棄 我。這一句大意是:金剛薩埵請您不要捨棄我。

■巴嘎問薩 爾哇達他嘠達:薄伽梵,一切如來,

意思雖然是請您不要丟棄我,其實是說:請您讓

已經完全了知到真實的究竟

我不要遠離我的真如本智。

「巴嘎問」是薄伽梵,這是世尊的一個名號。

「邊知 以」是金剛,「巴哇」是給予、賜予。

字義是「出有壞」,「出」代表超出輪涅二邊,

「邊知以巴哇 」:請您讓我跟您一樣。大意是,

「有」表示具備六種功德,「壞」代表壞滅四

你已經清淨所有的罪業了,所以希望你讓我跟你

魔。

一樣也能夠清淨所有的罪業。

「薩 爾哇」是一切,「達他嘎達」是如來。

「瑪哈」是大,「薩瑪呀」是戒,「薩埵阿」

「薩 爾哇達他嘠達」大意是形容他已經如實的見

是菩薩。這裡就是說「誓言大菩薩」這個意思。

到了清淨的究竟,或是他已經完全了知到真實的

大意是,金剛薩埵他是永遠不會變異的一個菩

究竟,究竟的真實他已經領悟到了。

薩。「阿」是代表金剛的語,語金剛自性堅固不 會被摧毀的。

26


座上有一個月輪,月輪上就是

或者腳底的足心排出去,你可

金剛薩埵,金剛薩埵的心間

以想你所有的罪業就如這些髒

以上大致解釋了「百字明

有一個月輪,月輪上有一個

東西,像煙垢或膿血般統統都

咒」的意思,你可以看到它的

「吽」字,就這樣去觀想。總

排放出去,一一融入於黃金大

意思是很深刻的。你真的可以

之,你要想他在,金剛薩埵真

地上,然後一切都沒有了,都

看到你是一直在跟金剛薩埵說

的就在,所以你要觀想他真的

變成空性,都清淨圓滿。

話;甚至有的時候你會跟他

就在那邊。

看見自己跟金剛薩埵說話

接著你要想,自己的身體就

說:「怎麼搞的?你不是發願

觀想清楚之後,接著你要開

像一個清淨的水晶體,可以看

幫助眾生嗎?那幫助啊!」所

始持誦咒語,透過咒語的咒音

到全身都充滿了甘露。這個時

以了解意思後觀想,就好像跟

力量,讓金剛薩埵心間圍繞的

候你要將你的心專注,你的身

一個活生生的人講話;你告訴

咒輪咒縵開始轉動。就像我們

體顏色已經變得跟金剛薩埵一

他、祈求他,這樣子就不會再

「百字明咒」釋論說的,金剛

模一樣了,你心不散亂,專注

打瞌睡。因為一睡著,感覺頭

薩埵啊,就像在呼喚他一樣,

在你的身、口、意已經完全

上就會有個人跟你說,你怎麼

透過呼喚,他的咒輪就開始旋

清淨上面。此時你已經清淨

睡著了,你當然就不好意思睡

轉。咒輪開始轉,就表示他聽

了,你可以繼續持誦「百字明

啦,因為剛剛你還在那邊跟他

到了、他知道了。開始轉的時

咒」,如果念頭又出現,你又

討價還價說:「哎,你不是說

候,不用太快,就是慢慢的

散亂了,那你就從頭再來,

要幫我嗎?你不是要救怙我

轉。這個「咒」字是站立的,

開始剛剛清淨的程序,清淨

嗎?」結果你自己現在睡著

字的正面是向外。

自己,也觀想也持「百字明

了,這是不行的。

為了觀想容易,各位要觀想

咒」。

剛剛這一段解釋,是尼泊爾

中文字也可以,不一定要觀想

列些林佛學院一位堪布特別

藏文。然後從每一個「咒」字

e-mail過來給我的,是第八世

降臨甘露,這個甘露代表一種

大司徒仁波切,司徒確吉炯內

加持力量。首先,甘露充滿金

剛剛那一段是甘露清淨的儀

寫的,他把梵音的百字明咒翻

剛薩埵全身,同時你也一直持

式,你在唸百字明咒的時候,

譯成藏文解釋,今天的翻譯者

「百字明咒」,一直持一直

可以想它文字、咒語的意思,

堪布丹傑又把它翻成中文,以

持,然後充滿金剛薩埵全身之

如果不行,就專注地持誦這個

後把它整理出來再給大家或者

後,就繼續觀想從他的右腳大

咒語,之後清淨了,就可以靜

出書,這樣子更好。(大眾拍

拇趾流出甘露,然後從我們的

下來持這個咒,如果你發現又

手)

頭頂梵穴流入我們全身,不是

有散亂念頭出現、又不專注

流到外面去,而是從頭頂流到

了,可以重新觀想清淨的程

身體裡面。

序,從頭再來一次。

淨罪甘露觀想

念珠放心間, 有利專注思維

這個時候你看見身體裡面是

這個時候,你持咒手拿念

黑黑的,這代表過去生所造的

珠,一定要這樣拿(仁波切示

惡業。這時候的甘露,你可以

範),左手拿念珠放心間,這

「金剛薩埵」觀修最主要重

想像是一種持續的、顏色就像

是很有利益的,因為當你專注

點在於「降臨甘露,清淨自

牛奶白一樣從頭頂進入,白色

思維或觀想時,透過手輕輕放

身」這個部分。觀想在自身的

越來越多,黑色越來越少。髒

在胸部這個動作,你會感覺好

頭頂上方有一個蓮花座,蓮花

東西一直從身體的下三門孔竅

像觸碰到心,對你的思維觀想

要相信「金剛薩埵, 真的就在!」

27


是有幫助的。譬如,有人他太

你這麼靠上去,念珠也會馬上

了甘露,然後甘露從你的梵穴

焦慮、太擔心或太傷心時,會

掉在地上,這樣之前唸的都不

冒出、滿溢出來,然後就碰觸

這樣按著自己的胸口,有時候

算了。當然,我們說觀修不在

到金剛薩埵的腳趾。這其實代

不安的心情會稍稍好轉。

於那個數字,但畢竟你還是要

表一種延續性,金剛薩埵也在

所以手拿念珠放心間持咒,

算這個次數,而且每個人多少

這個甘露中。

然後眼神視線稍微往上一點,

還是有一點執著,所以念珠掉

總之,就是讓視野比較開闊、

了你會很傷心:「唉!我算到

直視前方。為什麼呢?因為修

哪裡了?」

徵兆出現, 梵穴會癢流出黃汁

「金剛薩埵」的時候,特別容

因此修「金剛薩埵」的時

「百字明咒」要持滿十萬

易昏沉、想睡覺,我的個人經

候,你的坐姿是非常重要的,

遍,有的人一個月、兩個月、

驗,如果頭稍微放低一點,昏

譬如說「毘盧七支坐法」,或

三個月持續地持誦,同時要觀

沉很快就入侵,很容易就想睡

五種禪定的坐姿,這都是必須

想剛剛那一段,如此最後一定

覺。像以前閉關修「金剛薩

保持的。你開始在觀修時會發

會出現徵兆:就是你的頭頂梵

埵」的時候,就真的是這樣,

現,沒有辦法觀想的很清楚,

穴的部位會軟軟的,而且有時

尤其特別悶、特別無聊時,就

因為這樣的思維跟觀想對你來

候會流出一點黃色的水之類

會非常想睡覺。

說是比較新的,你是不熟悉

的,甚至有時候會有一點點

的,所以會這樣子。總之,金

癢。

坐姿是否正確, 影響觀修成果

剛薩埵「降臨甘露,清淨自 身」這一段觀修你要多練習。

這些徵兆會不會出現,在於 你的坐姿有沒有把握好。所以

所以你的視線要抬高,左手

所以語言上你嘴唸「百字明

當你的坐姿把握住的時候,身

持念珠輕輕地靠在你的心間。

咒」,觀想上是「降臨甘露,

體是直的,你的氣就會順,很

你會發現,如果背後有一個墊

清淨自身」。同時每一次觀修

自然你的心就容易專注在梵穴

子靠,你會快速入睡的(眾

「降臨甘露清淨自身」的最

上,這時候徵兆就會出現。所

笑),當你有一點累的時候,

後,你都還要觀想你全身充滿

以修持時,把握正確的姿勢要

28


點是非常重要的。我修持的時

有很冗長,但是它的意思是很

盡力去持誦,但並沒有算在這

候,真的修到梵穴這邊會覺得

深刻的,重點就在,訓練我們

個數字裡面。「邊紮薩埵」就

癢癢的,手會想去碰它抓它。

的心能夠專注跟穩定下來。當

是「金剛薩埵」,所以等於你

不曉得是不是真的有甘露流下

你修這個法,身體要做「毘盧

又再呼喊他,當然你不會沒事

來還是怎樣,但是你真的會覺

七支坐法」,這個時候你的身

就喊一個人,你一定有事才叫

得癢癢的,很想觸碰它。

體就不再是我們一般說的凡夫

他的,呼喊他的目的,就是要

身,語言也不是平常的語言,

請求他來加持清淨我們。所以

因為你在唸誦「百字明咒」,

雖然是短咒,它的意思是一樣

同時觀想降臨甘露清淨自身。

的。

定心定性, 身體做毘盧七支坐法 「四不共加行」裡的「金

透過這樣的觀想,你的身、

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有些人

剛薩埵法」還有「上師相應

語、意都得到清淨。以上就是

不是懶散或是不想唸長的「百

法」,因為沒有太多身體的動

「金剛薩埵」正行的觀想,這

字明咒」,而是他們真的沒辦

作,這時候身體的坐姿是重要

樣唸誦完「百字明咒」。

法唸,或是唸不出來,那他可

的,所以最好準備小的禪修 墊,因為墊高的時候,脊椎就

關於「短咒」

以唸短咒。這樣短咒也可以算 次數,雖然說字數比較短,但

比較容易坐直。但有的禪修墊

主要觀想的正行結束後,就

是觀想是一樣的。所以像傳統

太硬也不行,你可以把毛巾折

到長軌的第7頁,雙手合掌置

閉關的時候,算次數的部分都

一折,然後墊在座位下。

於心間從「怙主:我因愚昧

是「百字明咒」,就是計算

為什麼呢?讓自己坐得舒服

與無知」」,一直唸到第9頁

十萬遍次數的都是「百字明

這很重要。我們說心要安定,

「金剛薩埵慈悲勸慰於我」,

咒」。

要依靠身體的穩定;身體有沒

在誦完「百字明咒」之後要唸

在一座法之中,唸唸也會很

有穩定,就在這個墊子好不

到這裡。短軌唸完「百字明

累,那時候就會唸短咒放鬆一

好,所以這個墊子很重要。你

咒」之後,第17頁還有短咒

下,但唸短咒是不計入次數

可以看到「金剛薩埵法」並沒

「嗡邊紮薩埵吽」」,這你要

的。我們說持誦咒語的時候,

29


要唸出聲音還是默唸,看你自 己,沒有關係。

將金剛薩埵化成光, 融入自身 短軌最後有一段是長軌沒有 的,就是在第18頁: 一切觀知聖者祈明鑑, 無始以來吾受三毒制, 身語意違佛教之三戒, 所做罪墮惡業誠懺悔, 願於來日不為不受報。 你可以看到雖然唸的文字形 容不同,但意思一樣,就是無 始以來的貪、嗔、癡煩惱造作 的罪業都要清淨,然後「以上 作懺戒已。觀想金剛薩埵云: 『汝已清淨。』」接下來「現 歡喜並化光沁入自身而住禪 定」。這個,跟長軌的第10 頁「並化光融入自身,合一不 二」是一樣的。 這一段最後,要觀想將金剛 薩埵化成光並融入全身跟你合 而為一,這個跟你在「皈依大 禮拜」皈依境融入自己是一樣 的。這時候放輕鬆,心盡量的 安住,所以密乘本尊觀修的 時候,很重要的是「生起次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唸出聲

的,你的耳朵聽到就好。如果

第」,還有「收攝次第」。例

音,一種是默唸。在持誦「百

要長久持誦,這樣交換來修比

如觀修法門正行的部分,生起

字明咒」時要唸出聲音,其實

較好,尤其你現在要專修金剛

很多、出現很多觀想,最後你

這兩種都可以,因為默唸的時

薩埵,就必須調適自己,才能

要融攝次第,所有這些被你觀

候比較容易做觀想。但之後你

維持比較久。

想出來的,最後都要融入自

所以,如果是長時間專修,

己。剛開始出生的時候,是由

你可以有時默唸有時唸出聲

你的心所投射化現,最後都再

但是,唸出聲音並不是要大

音。如果是平時定課,就是一

回歸收攝到你的心。所以透過

聲到讓別人聽到,而是輕輕

般日常你都要做這個修持,你

這個,你可以知道只有心,沒

放輕鬆了,沒有刻意觀想,就 可以唸出聲音來。

30


有其他東西,像經典所說「萬

己觀修,你所見、所接觸甚至

了,有的人就會說真有用,總

法唯心」,一切都是由心所顯

一些特別需要幫助或罪業特別

之,這是「金剛薩埵」法門的

現,無論是放射或是融攝,一

重的人,都可以透過你的大悲

一種靈驗。

切都回歸到這一顆心。

心,為他們修法,也會有幫助

不僅可利己,更可以利他 在佛法裡面,無論講到什麼 都離不開這個心。長的儀軌

的。

消罪業、減痛苦, 不可思議的力量

在座的各位如果是出家眾, 時常會有一些法友來請求祝福 加持,當然你不可能一吹病痛 就完全好了,但是透過金剛薩 埵百字明咒的觀修,的確還是

裡,你看到在融入之後就結束

我們可能會想,這樣觀想會

有一些力量的。一句話說:

了,但短的儀軌還特別提到下

不會沒有利益?不會的,這是

「實修跟利益他人,對於成佛

座後的修持,這邊說「其次下

一定有利益的!你是帶著這麼

來講,利益是一樣的。」有的

座時,任何煩惱妄念,隨生即

強的悲心幫他修,你自己也積

人會說,我要成佛就要自己閉

令覺知,堅決斷除餘念住無執

聚了福德資糧,也能夠利益他

關修持;事實上,在利益他

性中,觀想任何我所見、聞、

人。尤其是遇到痛苦、苦難的

人、幫助他人的時候,也可以

憶者,尤其重罪者,觀修金

人,這個時候金剛薩埵的法對

幫助你成就佛道,這就是「金

剛薩埵於自身頭頂,而誦百

他來說是更有用,你為他而修

剛薩埵」的法門。

字明咒。」所以在座中的時

是更有用的,因為身陷痛苦的

這是「四不共加行」的金剛

候,要「觀想降臨甘露清淨自

人,代表他罪業一定是最重

薩埵法,我們可以修持的是這

身」」。接著在日常生活,該

的,透過這個清淨法門,他罪

樣;如果是密乘的「金剛薩

怎麼做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

業消除後,痛苦會得到平息。

埵」,還有不同的本尊法儀

妄念會伴隨著煩惱,那些不好

以我為例,我平時想到就會

軌,你要做的修持就更多了,

的、負面的,也就是所謂的煩

唸「百字明咒」,自然而然養

要觀想「生起次第」、「圓滿

惱,我們要特別的注意。所以

成習慣,一拿到念珠就撥念

次第」就很多了。

「隨生即令覺知」,在這裡指

珠,當時還在跟人講話,人家

很多人會搞不清楚,為何觀

煩惱生出時,首先你要覺知到

就會問:「你在做什麼?我

想的金剛薩埵有那麼多樣貌,

它,要堅決地斷除餘念,然後

在說話,你的手在那邊動什

所以我們要分清楚,專修的坐

安住在沒有執著的自性當中,

麼?」可是我已經養成習慣會

姿是一隻腳伸出來的,是單身

主要是你自身在生活中該怎樣

默唸「百字明咒」,已經養成

的金剛薩埵,這就是我們在修

做。接著這一段「觀想任何我

習慣嘴巴說、手撥念珠持咒。

「四加行」會用的,但是也許

所見、聞、憶者……」」是談

有一些從鄉村來的村民,不

我們會看到有的是金剛跏趺

到利他的部分,觀想尤其是罪

能說他們是迷信,他們是很虔

坐。又有的是雙身的金剛薩

業特別重的人,都可以為他觀

誠的,當他們有病的時候,會

埵,那是另外一個修法的時候

修金剛薩埵在頭頂,而來誦

向我要求唸個咒、吹一口氣來

才會用的。「金剛薩埵」法門

「百字明咒」。所以觀修金剛

加持。其實很難吹一口氣病就

最主要是透過清除罪障,一一

薩埵不僅可以利己,也可以利

好,不過不吹也不行,有時候

排除我們修法上的逆緣跟障

他。

滿掙扎的。為了不讓他們失

礙。

金剛薩埵法門,不僅座中專

望,我會唸「百字明咒」為他

(唱頌〈迴向文〉結束這堂課)

注觀想,在日常生活裡,你也

吹一口氣祝福他。大概也是那

聽打:李小玲、黃寬模

可以用這個法門,不是只有自

個人的信心,他的身體就康復 31


行願品釋論

第三堂課 ‧

傷害的源頭是心,要止息身語的傷害,首先要讓心寂靜調柔。

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普賢行願品〉釋論

寂靜調柔,自然生慈悲

第 28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正覺大塔前 中文口譯:妙融法師 審訂:堪布丹傑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普賢行願品〉中說: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恆無盡。 菩薩們的願心和法界、虛空 相等,廣大、圓滿、無盡、任 運而成。 一般而言我們人的性情都不 同,比如說「心所」的分類, 也就是心的狀態、境界也是 千百萬種的。但是,無論從本 質上去分,或者是從作用去 分,「心」的狀態都有非常多 種,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善

一切的心識當中,悲心像是國

心所當中的「慈悲」跟「智

王一樣,也可以說在所有的心

慧」。也因此,智慧的藏文是

所當中,如同「王者」一般的

「些若」,「若」就是最好、

一種心理狀態。比喻來說,

最棒的意思,「些」是心,所

「悲心」像是國王,「智慧」

以意思是最好、最棒的心識。

則是能夠明辨善惡的大臣, 王、臣二者具備,就能統理王

捨棄傷害,慈悲從心做

城,帶給人民安樂。對一個想 要解脫的人來說,能夠同時具

悲心在藏文裡面叫「寧 潔」,「寧」有時可以指心, 「潔」的意思是最尊勝的;在 32

備悲、智修持,才能真正完成 自利跟利他。 佛法的根本,就是「慈悲」。


佛陀說法,都是為了利益眾

並不是說不打人這麼粗淺的意

害自己,我們會睡不安穩、吃

生,符合每一個眾生的心意跟

義,傷害別人的根本,是從哪

不下飯,所以說是先害了自

心願。佛陀對需要空性教法的

裡產生呢?就是從「心」開始

己。當我們傷害他人,就是透

人,說空性教法,對不需要空

發生,從我們心中的嫉妒、吝

過身語作用,之所以能夠造成

性教法者,也不會勉強灌輸空

嗇、嗔怒、仇恨發生,進而產

傷害,主要也是因為先有心的

性義理,而是說適合各種眾

生對他人的傷害。所以十不善

思想,才會造作出身跟語的不

生、能夠利益眾生的佛法。在

業有:「身」的三種不善業,

善業。因此,我們要儘量讓我

佛陀的教法中,最著重的就是

「語」的四種不善業,最後有

們內在平靜,這是大家都應該

「慈悲」,佛法就是一種無傷

「心」上的三種不善業。但其

注重的。

害、和平、無嗔的法。因此當

實根本在於心上。

現代人非常忙碌,內心失去

我們成為一個修行、學佛人的

在我們還沒傷害別人之前,

了寧靜跟喜樂。我以前在家鄉

時候,我們要捨棄一切傷害,

自己的一念嗔恨心,其實先傷

的時候──就是東藏的昌都拉 33


行願品釋論

拓地區,人們每天工作三、四

能夠讓我們的心調柔寂靜,這

我沒有,但是佛陀的慈悲,是

個小時,其他的時候,都是曬

才是最重要的。除了不傷害、

我可以學習的。所以他就修持

著太陽、喝著茶、聊著天,沒

調柔寂靜之外,大乘說:「不

忍辱,沒有跟卡車司機爭吵。

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後來看到

光只是不傷害,更要盡力去利

之後警察來了,卡車司機惡人

城市裡的人,每天幾乎24小時

益他人。」這就是大乘的重

先告狀,這個人就被罰了。

都在工作,甚至還覺得時間不

點。我們都說自己是大乘行

前往警察局的路上下起雨

夠!大家為工作而工作,已經

者,而且都稱是菩薩了,所以

來,走了一小段路後,這個人

沒有什麼道理和意義可言。如

不要浪費這樣的名稱,要真正

突然發現身上沒有淋到一滴

果我們是機器,機器不會累也

能夠利益他人。

雨,回頭一看,原來是卡車司

不需要停下來,但是人不是機

智慧方面,可能對於利根器

機幫他打傘,卡車司機自己則

器,人是會累的。現在整個世

的人來說,比較容易了解,可

是全身被雨打溼。原來這個司

界讓人們像機器一樣的不斷工

是對於鈍根器者,就不太容易

機被他的行為感動,只聽卡車

作,使得人們非常的辛苦跟痛

懂。所以我要先講一個關於慈

司機跟他懺悔說:「其實剛剛

苦,工人自殺,就是因為工作

悲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故

是我的錯,是我撞到了你。」

過度,再也承受不了,我想這

事,不是我自己亂編的。

這個人初入佛門不久,佛陀

過去有個剛剛成為佛教徒的

的遍知智慧功德,他當然沒

人,有天開著車子經過偏僻小

有,可是就只是一念心想著,

巷,突然一輛卡車從旁邊衝出

我要學習佛陀的慈悲。雖然別

來,兩台車撞個正著。卡車司

人對他污衊跟指責,但是仍能

機馬上跳下車指責他,其實是

修持忍辱,修持佛陀的慈悲,

讓我們的心調柔寂靜,可以

卡車司機的錯,但是卡車司機

最後的結果就是讓誣賴他的

說是佛法的根本,所以就算只

卻不斷推卸責任,找他麻煩。

人,心生懺悔,然後為他撐

是聽到一句話,但是這一句話

初學佛的人心想:佛陀的智慧

傘,並且道歉懺悔,這就是一

是一種很大的痛苦。

慈悲安忍, 就能調伏頑強眾生

▼法王說:我們需要在沒有諂媚、要在正確的心態上去供養。

34


個慈悲的故事。

心態上的無諂。譬如說在物質

些是很困難的。譬如我們都說

藏文的「丹珠爾」藏經當中,

上,如果我們用邪命而成的物

深信三寶,但是,如果突然生

收藏有五部〈普賢行願品〉的

質做供養,就是不對。比如說

病,或家裡發生障礙,可能就

印度註疏,其中有龍樹菩薩、

詐現威儀、諂媚奉承、旁敲側

會馬上拿著香、花去祭拜神

世親菩薩的註釋,這兩部註

擊、巧取訛索、贈微博厚而得

祇,或者龍王、天神等等。所

疏,在前弘期的時候沒有,是

的不如法的供品,以上這五個

以,世間人要真正深信三寶,

比較後期才翻譯成藏文的。另

也被稱為五種邪命。這樣歸類

是非常困難的。

外,陳那和釋迦謝年的釋文算

為五種的說法,出自佛教的論

接著論典解釋「出家人難淨

是最廣的,再加上智藏論師的

典,例如《俱舍論》,但似乎

命」,過去依戒律,僧人都要

註疏,即是五部主要的註疏。

在律典當中並沒有這樣的分

托缽乞食,依靠施主的供養而

藏文當中最早的註疏,是由

類;無論如何,詐現威儀等等

活,像是泰國、斯里蘭卡僧人

譯師祥耶喜德所著作;當時只

的名詞卻是有的,例如在龍樹

迄今都還維持托缽乞食的傳

有陳那的註疏已經翻譯成藏

菩薩的《中觀寶鬘》當中就有

統。僧人前往貧窮地區托缽乞

文,龍樹菩薩和世親菩薩的註

記載。

食時,可能乞食回來的食物只

疏還未翻譯,因此,祥譯師主

所 謂「諂 媚 奉 承」,《俱 舍

有米飯,沒有任何湯汁,或者

論》提到說:「出家人難淨命,

只是湯汁沒米飯,或者只是托

在家人難淨見。」針對這句話

缽到一些菜。藏傳的出家人是

的解釋很多,在法尊法師從漢

很幸運的,我們有飯、湯,還

文翻譯成藏文的《大毗婆沙

有菜可吃。但是如果是乞食的

我們昨天講解了供養,供養

論》中解釋「在家眾難淨見」

話,你是人家給什麼,就得吃

是要在沒有「諂誑心」上去供

時提到:見是指世間的正見,

什麼。

養,這可以透過兩個方面解

就是深信三寶、深信因果的正

所以律典記載,就算平時戒

釋,一是物質上的無諂,一是

見,一般在家人要真正相信這

律清淨的比丘僧,為了乞食或

要的依據是陳那的註疏。

心存諂媚,供養變交易

35


行願品釋論

者得到供養,有時也會諂媚討

清淨的。所以我們需要在沒有

個人一生中,一定發過許多的

好施主,因此說「出家人難淨

諂媚、正確的心態上去供養。

誓願,但是後來一些原因你毀

命」。

以上是對於供養部分的補充說

犯了,並且造成很不好的影

明。

響。這個部分就是我們要去懺

「旁敲側擊」的意思是:有

悔的。

的僧人會對施主說一些「啊! 你以前真是幫了我大忙呀!實

第四大願,懺悔業障

每個人有各種不同思想,思 想不斷的發生,因此罪業也是

在功德無量呀!」的好話,用 意就是為了多得一些紅包或者

我昔所造諸惡業,

無量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清

供養,這樣也是邪命。

皆由無始貪嗔癡。

楚每一個罪,然後一一去懺

「贈微博厚」方面有不同的

從身語意之所生,

悔,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去懺

解釋,有一種說法是,給對方

一切我今皆懺悔。

悔:就是想從無始以來,一切 因為我們三毒煩惱而造作的罪

一些,然後希望獲得更多。 「巧取訛索」的意思是,例

接下來要講「懺悔業障」。

業,我們都要懺悔。尤其我們

如知道某位施主很照顧札西,

藏人有一種懺悔的方式,他們

現在在聖地菩提迦耶,身體健

故意跟施主說:「札西不好,

會為了超度迴向自己小時候殺

康、精神良好,只要應該去懺

你不要供養他。」其實真正的

死的青蛙或小鳥等動物,而在

悔、值得懺悔的,我們要盡量

意思是:施主應該供養我。

石頭上刻上六字大明咒,並且

的去懺悔。「罪業」的唯一功

「詐現威儀」的意思就是裝

署名刻字的是某某青蛙、小鳥

德是什麼呢?就是能夠被懺

模作樣,沒有戒律卻裝著戒律

或者牛羊等等,之後他們也會

悔、被清淨。

精嚴。以上就是這五種邪命。

將石頭拿來給我加持,請求祝

另外,《俱舍論》當中還提

福。

影。以上這些都是指出家人的

明愚癡也是遍滿一切煩惱。無 明就是顛倒迷惑,一切煩惱也

到一種邪命,是將施主的供養 用在個人的享樂,例如看電

如同身根遍滿全身一般,無

罪業唯一功德, 就是能被懺悔

都是內心的一種迷惑、錯亂, 所以才產生的。所以愚癡就好 像國王,貪嗔等等煩惱就好像

邪命。 在家眾方面也有五邪命,稍

能夠憶起自己曾經犯過的錯

是大臣,使得我們的身語意

微和出家人不同。例如販賣有

誤,例如殺死過某些動物,這

都產生了各種罪業。可以說

情眾生、肉品、武器、毒品、

是很好的。但是,我們人生當

「身、語」跟著心,但「心」

酒品等等五種而過活。

中,真正應該懺悔的重罪是什

也去跟著身跟語,它們就這樣

以上是以諂誑物質而做的不

麼?換句話說,就是對人生影

互相作用著。

清淨供養,也就是以不清淨的

響最大的過錯是什麼呢?也就

以罪業的造作來說,有自

動機和行為得到供養物來做供

是毀犯三種戒律。三戒就是外

作:透過自己身語意而造作的

養。接著是諂誑心態而做的不

在的別解脫戒、內在的菩薩戒

罪業;或者叫他做:意思是自

清淨供養,意思是帶著世間八

和祕密持明的密乘戒。這些都

己不做,唆使別人去造惡。後

法而供養,例如希望得到名

是佛教的名相,可能比較難以

者的罪業更重,因為自、他都

聲、財富而去供養,這也是不

理解,以現代話來說,我們每

造作了惡業,害己又害人。還

36


有隨喜作:意思是看到你不喜 歡的人被打、被關甚至被殺 害,非常地高興,甚至拍手跺 腳地說:「啊!真的太棒了! 太好了!那個人終於受到懲罰 了。」心中隨喜這樣的惡行, 本身就有罪業了,更何況嘴上 說出來,這是非常危險的。尤 其對於我們出家人來說,雖然 沒有真正傷害什麼人,光是嘴 上說說,這樣做就已經毀犯戒 律了,過患是非常大的。 剛剛我們說的一些罪業,是 你很明顯可以看到的,但是從 無始以來,我們造作了無量的 罪業,太多罪業是你完全不知 不覺的,也就是好像潛藏在某 個地方;甚至不用說過去生 了,上半生造作的罪業,下半 生就記不得了。所以懺悔文 說:「我今對一切諸佛世尊, 具一切智者具五眼者,證實際 者稱量者,知者見者前。」意 思是,只有諸佛菩薩能夠看到 我們自己都看不到的罪業,不 論我犯了什麼錯誤、什麼罪 業,請您們做我的證人,今天 不光是我一個人,而是我要帶 著一切眾生,在這裡一起向諸 佛菩薩您們懺悔。並且將懺悔 的善業,迴向給眾生,希望清 淨眾人的罪業,最終成就圓滿 的佛果。如果帶著這樣的動機 懺悔,對治的力量、累積的福 德都會非常廣大。尤其修持金 剛薩埵法門的時候,特別應該 37


行願品釋論

▲法王說:每個人應該要能接受自己,原諒自己的罪業,積極的去懺悔、改變自己。

要具備利益眾生的心態,這是

若無悔心懺不淨,

就是貪、嗔、痴等等煩惱,由

很重要的。修行不能只顧自

昔所造罪如腹毒,

此產生了果上的三惡道──地

己,不能只是趕快把自己的罪

以大懺懼悔罪懺,

獄、餓鬼、畜生;換句話說,

障清淨,不管別人的死活,不

後無戒心罪不淨。

自心的貪嗔痴,可以說和餓 鬼、地獄和畜生的相是一樣

可以這樣子的。 如果沒有後悔的心,代表心

的。三惡道的畜生道,我們還

中對於造惡還有歡喜心,這樣

能夠經驗到,但是一般人很難

誓不再犯的戒心不可能生起。

了解什麼是餓鬼道或是地獄

懺悔罪障的時候,我們需要

所以,悔心是懺悔的必要條

道,現代知識發達,大家也都

透過四種力量來幫助我們,真

件。只要有悔心,誓不再犯的

會問:「餓鬼道在哪裡?地獄

正淨除罪障。「四力」當中,

戒心也會自然而然的生起;當

道在哪裡呢?請指給我看。」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個「出罪

這二心具備時,四力當中的其

其實我們先不要想得太遠,我

力」(悔心),就是認識到自

他二力(對治力和依止力)也

們先想一想自身情況,例如有

己的錯誤。如果沒有看到自己

會自然生起。「力」就是一種

些嗔恨心較重的人,他的狀

的錯誤,反而認為自己做的是

力量,當你要懺悔,就需要有

況、處境就像是在地獄道,在

對的、是很了不起,那就沒有

力量,如此罪業才能清除。

炎熱地獄裡一樣,因為他的心

淨除罪障,必具「四力」

辦法懺悔了。接著要具備「誓 不再犯力」(戒心),也就是 看到自己的錯誤之後,發誓不

彷彿在燃燒,尤其當一個人嗔

從嗔恨的人身上, 看見「地獄道」

再犯;以上這兩個力量非常重 要。 恰美仁波切的〈極樂淨土祈 願文〉說: 38

恨的時候,完全變了樣,變得 非常恐怖,他的心裡完全沒有 慈悲,一臉猙獰、咄咄逼人。

三惡道是罪業的結果,可以

所以看一個有嗔恨的人,大概

分為「因的三惡道」跟「果的

就可以知道地獄道眾生是什麼

三惡道」。「因的三惡道」,

樣子。


想想自己生氣的樣子,真會

或者勉強自己不要受到煩惱的

力」,是指依靠歸依、發心而懺

嚇一跳:原來自己生氣的樣

誘惑;事實上,勉強的安忍,

悔煩惱的方式,這也是很重要

子,是這麼可怕。所以,我們

被稱為安忍魔,是不正確的安

的。由於時間的關係,這次就

要一再的去想,自己或別人生

忍。然而一般人都以為安忍,

不再細說,總之,之前的願文

氣的時候,是多麼的粗言惡

要像刻意拿針刺自己,然後強

中提到「後無戒心罪不淨」,

語,多麼的面目猙獰,你就會

忍著痛苦,或是像練武,為了

就像之前談到誓不再犯的戒

意識到:啊!原來嗔恨的過患

讓身體堅硬,持氣忍受讓人用

心,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還是

是這麼的大。進一步就要下定

棍棒打、拿磚頭敲,真正的忍

不要隨便發誓比較好,因為如

決心,絕對要捨棄這樣煩惱。

辱並不是這樣。

果之後又犯戒,破壞了自己誓 言,欺騙了佛陀,不是罪上加

下定決心斷除煩惱,是非常重

面對煩惱的時候,你只需要

要的,面對煩惱,不能模稜兩

看到它的過患,自然就會覺得

可;有些人會覺得:煩惱的確

要去捨棄它,自然就覺得不需

「誓不再犯力」是一種淨除

不好,但是有時候也滿需要

要它。用一個不雅的比喻,如

罪障的方法,重點在於你此刻

的,譬如被欺負的時候,要有

果有人要你去吃大便,你會考

發誓不再造惡的一種心態,無

嗔心才能跟別人爭吵,才能戰

慮吃還是不吃嗎?不會的,你

論未來是否真的不再犯,當下

勝他人。這種想法代表沒有真

一定毫不猶豫的回嘴說:要

這一念心是比較重要的,因此

正看到煩惱的過患,誤以為煩

吃你去吃,我才不吃,對不

它並不會成為欺騙。譬如現在

惱有什麼功德利益。

對?如果有人很勉強的忍著

說不要喝茶,但在另一個時候

其實,煩惱就像是讓人嘔吐

說:「我不要吃大便,我不要

自己卻喝了茶,這並不是欺

的事物一樣,我們自然會避免

吃!」內心很掙扎,覺得該

騙,或者有人問你:今天要不

去碰觸它。我們常常說修持忍

吃,卻又抗拒著不去吃,這樣

要去哪裡?你說:我不要去。

辱,然而忍辱不是刻意造作出

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今天你說的不要去,並不

來,例如勉強自己不要煩惱,

「懺悔四力」當中的「依止

罪更糟嗎?其實並不會這樣。

代表你明天就不去,因此明天 39


行願品釋論

去了的話,並不會造成欺騙。

因此,一個具備「懺悔四

量都有它各別的利益,例如

很多人害怕以後又會再犯,

力」的智者,可能造作了重

「依止力」能夠淨除「增上

所以現在不敢立下不再犯的誓

罪,但是因為四力,而能減輕

果」的罪業,「出罪力」(悔

言。這種想法可能也是一種藉

罪業。一個沒有悔心和戒心的

心)能夠淨除「受等流果」的

口。我們要知道,當下的發

愚者,小小的罪業,也會招致

罪業,「誓不再犯力」(戒

願是最重要的。有句話說:

重罪的苦果。

心)能夠淨除「用等流果」的

「賢者重罪輕受,愚者輕罪重 受。」是什麼造成了賢愚的差

罪業,「對治力」則是能夠淨

「懺悔四力」,各具利益

別呢?就在於是否具備「懺悔 四力」,尤其是悔心和戒心兩 者。

除「異熟果」的罪業。 總而言之,懺悔的時候,悔

如果能以四力都具備的方式

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今生做

懺悔的話最好,因為每一個力

了極大的罪業,結果不肯原諒 自己,覺得今生沒救只能指望

▼法王說:下定決心斷捨煩惱,是非常重要的。

來生;這樣的想法乍聽之下好 像沒錯,但是並不正確。事實 上,無始輪迴以來,我們造作 了無量的罪業,如果過去沒有 造作罪業,今生乾乾淨淨的投 生到人間,那麼的確今生造作 了罪業,就會是一件大事。然 而,每個人的投生,都帶著過 去生中無始以來所積聚的、如 同須彌山一般廣大的惡業,因 此,如果今生能夠認識、承認 自己的錯誤,生起後悔的心, 這本身就是一件極為難得、有 福氣的事情,是我們應該感到 歡喜的。 因此,我覺得每個人應該要 能接受自己,原諒自己的罪業 與錯誤,並且積極的去懺悔、 改變自己。要不然,很多人都 活在罪業的陰影當中,無法走 出來,這樣很不好。 懺悔在藏文有「切斷」的意 思,意思是將罪業和自心切分 開來。懺悔過後,心中要想:

40


▲法王說:在還沒傷害別人之前,自己的一念嗔恨心,其實先傷害自己。

我從今天起,就和過往的罪業

我們要想:三界的眾生們,

以為輪迴很舒服,可是一旦有

一刀兩斷了,我是一個嶄新的

至今為止,因為業力在輪迴裡

天你真正認識時,往往已經來

人了!要這樣的鼓勵自己,這

面不斷的流轉著,受著無量的

不及。其實我們在輪迴裡,一

樣的懺悔才有力量,不然,光

痛苦,然而,眾生仍舊不知道

直在痛苦當中,只是自己不覺

是嘴上念念懺悔文,但還是把

自己在受苦,完全愚癡的在輪

得,所以現在要認識到,一切

罪業留在心中,念念不忘過去

迴中流轉著。很多的眾生,即

如母的眾生,對於苦不知道那

的錯誤,只會讓自己一直痛

便你告訴他道理,他也聽不

是苦,而且不知道什麼是該取

苦,永遠無法開心。把罪業、

懂,即便你要給他一條好的道

的,什麼是該捨的,透過這樣

痛苦放在心中,一點好處也沒

路,他也不肯走。這就好像容

的思維,生起對眾生的慈悲之

有,放下過去的負面經驗,打

器裡裝滿水放了一隻青蛙,下

心。

開心胸積極去行善,這才是重

面有火在煮著,剛開始火在

(法王帶領大眾寂靜禪修,三

要的。

燒,牠不覺得水是燙的,直到

分鐘後,法王擊磬二響,結束

這個水開始燙的時候,這隻青

禪修)

蛙想要跳出來已經來不及了。

聽寫:陳怡靜

眾生就像這樣,我們在輪迴當

聽寫校對:噶瑪竹慶巴嫫

慈悲的禪修 接下來我們就要做一下禪 修。

中,看不到輪迴的過患,反而 41


年冬季〈喜瑪拉雅課程〉 《 ○ ‧菩提道燈論》第六堂課

發願是好的,如果能義無反顧去實踐,才能真正利益眾生。

一 ○

三門恭敬,輕鬆喜悅,行持菩提心

法王二

原著:阿底峽尊者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日期:2010年12月12日下午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旁 祈願法會舞台 藏譯中、審訂:堪布丹傑 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法王首先給予傳統四加行的 口傳)

行菩提心戒(菩薩戒) 今天下午要給予的是「行菩 提心戒」。 若常具餘七,別解脫律儀, 乃有菩薩律,善根餘非有。 得授「行菩提心戒」所依或 基礎是什麼?就是這個人首先 要具備七種「別解脫戒」的任

是同樣意思。

何一種。噶當派祖師說:如 果不斷除害他的基礎因(十

當以菩薩地,戒品所說軌,

惡),也就無法成就利他的基

從具德相師,受持彼律儀。

礎,所以,首先要具備斷惡的 戒,因此說需要具備七種「別 解脫戒」的其中一種。

有關大乘「菩薩戒」的戒律 學處,在不同的經典當中有不

另有智者說:如果想要「菩

同的說法,這部分之後會再解

薩戒」更加圓滿,首先需要

說。「從具德相師,受持彼律

「別解脫戒」。然而一般領受

儀」,這裡說要依靠具備德相

「菩薩戒」,並不需要先具有

的老師,接受菩薩戒。

「別解脫戒」。我想這當中並

42

沒有矛盾,因為兩種說法都提

善巧律儀軌,自安住律儀,

到先要斷除害他,才可能成就

堪傳律具悲,當知是良師。

利他,並且至少需要具備「皈

具德上師需要具備什麼德行

依戒」;昨天提到過,皈依法

呢?他要善巧通達菩薩律儀的

之後的學處,就是不害眾生,

儀軌;不僅是文字上的領會而


已,接著說「自安住律儀」,

如昔妙吉祥,為虛空王時,

當修行梵行,當斷罪及欲,

意思是自己要具備戒律。「堪

所發菩提心,如妙祥莊嚴。

愛樂戒律儀,當隨諸佛學;

傳律具悲」是指上師具備悲

《妙吉祥莊嚴佛土經》收錄

不樂為自己,速得大菩提,

在《大寶積經》當中。「虛空

為一有情因,住到最後際;

王」在藏文是「阿班讓雜」,

當嚴淨無量,不思議佛土,

若努力尋求,不得如是師,

可以指虛空,或者指一個地

受持於名號,及住十方界;

當宣說其餘,受律儀軌則。

名。總之,過去妙吉祥曾經投

我之身語業,一切使清淨,

這裡提到有二種得戒的傳

生為虛空王的時候,在龍王音

意業亦清淨,不作不善業;

統,就是依師或不依師兩種。

足如來前,自己唸誦戒軌而領

自身語心清淨因,

例如「別解脫戒」的儀軌,大

受了「菩薩戒」,所以是有這

謂住行心體律儀,

部分都是需要依靠戒師而得戒

樣不依上師得戒的傳統。

由善學習三戒學,

心,人品善良。

的,也就是要在規定人數的戒

於三戒學起敬重;

律師或者比丘僧眾之前領受。

佛土經所說,如是此當書,

如是勤清淨,菩薩諸律儀,

但是,到了「大乘戒」時提

於諸依怙前,發大菩提心;

便當能圓滿,大菩提資糧。

到,能依止一位上師當然最

請一切眾生,度彼出生死,

這一部分,就是領受「行菩

好;如果不行,可以依靠律儀

損害心忿心,慳吝與嫉妒,

提心戒」的儀軌;可以依止上

自己領受。

從今至證道,此等終不起;

師,或者不依上師而得。 43


「菩薩戒」戒條數目, 經論說法各不同

之漢傳佛教中,唯識瑜伽行派

錯懷恨在心。

的菩薩戒條,和《菩薩地》戒

第四個墮罪:捨棄大乘法。

律品所談到的戒法是一樣的。

第五個墮罪:搶奪三寶財物, 意思是搶奪佔有那些供養三寶

「菩薩戒」的戒條數目,經

漢傳佛教針對持戒的方式有

論中有許多不同說法,例如

一種說法,就是一個初學者,

的財物。

《深密善巧方便經》、《虛空

應該先學習《菩薩地》戒律品

第六個墮罪:捨棄正法,也就

藏經》是一種說法;在屬於論

的戒法,接著再深入學習《梵

是謗法。

典的《菩薩地》的戒律品又有

網經》中的菩薩戒法;這種學

第七個墮罪:傷害僧眾。

另一種說法;這部論在藏地被

習次第,也是不錯的。

第八個墮罪:造作五無間罪。 第九個墮罪:生起邪見,最主

認為是無著菩薩所撰寫,漢地

因此,之前提到了藏傳佛教

認為是彌勒菩薩著作。雖然戒

當中,分有唯識和中觀不同傳

要就是毀謗因果。

條有些差異,但智者們認為,

承的「菩薩戒」;還有依照弟

第十個墮罪:毀壞國家、城鎮

戒條互相融攝,因此沒有矛

子根器不同的「菩薩戒」。總

等等,這種是國王與大臣容易

盾。智者們解釋說,這是因為

言之,所有戒法都應該學習,

犯的墮罪。

弟子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戒

但是我們要依照自己的情況學

第十一個墮罪:對於不適合聽

條。如上根器的弟子,有十八

習。「菩薩戒」的修學,比較

聞空性的人,對他們講說空性

條根本墮罪,中根器弟子有四

沒有那麼嚴格,當然,我們受

法。

條,下根器弟子則有一條。漢

戒之前先要學戒,了解「菩薩

第十二個墮罪:令人毀退無上

地的戒法,主要依據由鳩摩羅

戒」的功德利益,並且看看

道,意思是對於一個正在尋求

什大師所翻譯的《梵網經》,

「菩薩戒」的戒條是什麼,自

菩提果位的人,你告訴他說:

當中則是提到「菩薩戒」的十

己能否持守;能持守的,就盡

「啊,你不需要去這麼做,這

種根本墮罪。《菩薩地》的戒

力先去持守,逐漸修學、持守

樣太辛苦了,你要花很多劫的

律品在漢地有許多譯本。另外

更上層的戒法學處。

時間修持…」等等,讓他放棄

在《優婆離尊者請問經》,佛 陀特別提到在家眾的「菩薩 戒」,這在藏文當中沒有,漢

受持「菩薩戒」, 不造十八種墮罪

追求菩提佛的果位,使他退失 了信心跟道心。 第十三個墮罪:讓別人捨棄

文當中有,其中提到六種根本

一般最普遍流傳的說法,就

「別解脫戒」,譬如跟一個二

墮罪。不同的經典或論典都有

是「菩薩戒」的十八種墮罪,

乘 的 行 者 說:「啊,『別 解 脫

各自的「菩薩戒」戒條。

這是從《方便經》、《菩薩

戒』不會帶領你證悟佛果的。」

漢傳佛教弘傳最廣的「菩薩

地》和《虛空藏經》歸納而

第十四個墮罪:輕視二乘,意

戒」戒條,是出自於《梵網

成。想要領受「菩薩戒」的法

思是刻意去輕視那些持有二乘

經》。之後,又以唯識,也就

友,希望將來可以好好了解這

見解並且修持二乘法的人。

是瑜伽行派的戒律傳承為主;

菩薩的十八個戒條:

第十五個墮罪:欺騙別人說自

西藏也分為中觀跟唯識的不同

第一個墮罪:為了得到名聞利

己證悟了空性,妄說自己證悟

「菩薩戒」傳承。譬如說薩迦

養而自讚毀他。

了空性。

派的大師,還有其他傳承的上

第二個墮罪:因為吝嗇而不肯

第十六個墮罪:又是提到侵占

師們,他們有的是傳承至唯識

給予他人佛法,或者是財寶。

僧眾的東西,但和第五條有些

宗,有的是中觀宗。在噶當派

第三個墮罪:不肯原諒別人,

不同,這裡是說將供養在山上

裡面也有這樣不同的分法。總

不肯接受別人懺悔,對別人過

閉關實修者的財物,用在聞思

44


的佛學院當中,這也是犯戒

生都在發願,但是這樣的願無

例如環保,也是六度的一種

的。

法產生實際的利益。因此,我

修持。創古仁波切曾在第一屆

第十七個墮罪:刻意傷害僧

們要讓如此難得、殊勝的願

環保會議上提到:「環境保

眾,制定對他們不利的法律或

望,得以實現。如何讓它實現

護,它是一種具備善巧的方

規矩。

呢?你必須以實際的行動讓它

法,是屬於十度當中的方便

第十八個墮罪:捨棄「菩提

實現,這個就是「行菩提心」

度。為什麼環保是善巧的方便

心」,這和捨棄眾生的意思是

的意思。《入菩薩行論》說:

法呢?有時我們放生,不論是

一樣的。

「欲行與趣行,差別易了知,

幾百、幾千或者上萬生命,然

以上就是菩薩的十八種根本

願行次第別,智者應當知。」

而如果你能夠好好地保護、愛

墮罪。至於我們要如何持守?

就好像你發願想要前往菩提迦

護環境,就能救護更多的生

如何謹慎不違犯?希望各位以

耶,這是「願菩提心」;而你真

命。好比在藏地,或者在座很

後有機會多去讀誦,多去了解

正踏上了旅程,朝那個方向開

多是喜馬拉雅地區的人民,如

而修持,我在這裡也沒有辦法

始行走,這就是「行菩提心」。

果你們都能夠愛護環境,守護

由於我們隨時口中都會唸誦

山林,保護河川源頭的清淨,

接著是要給予「菩薩戒」,

「願眾生得到快樂跟快樂的

保護不讓雪山融化,其實你就

也就是「行菩提心戒」。如同

因」,因此,當我們有機會利

是在利益雅魯藏布江等河流當

之前所說,我們可以僅僅是發

益別人的時候,就會心甘情

中無量的生命,更廣一點,也

願,這種發願也是很好的,然

願。所以,我們應該以真正的

就是在利益所有河川流過地方

而僅僅發願,有的時候還不

行動,例如六度、四攝法的行

的生命。」因此實際的行動非

夠;無量的佛菩薩們,為了眾

持去幫助別人。

常重要。

講得太細。

45


真正菩薩行, 善小也不放棄 有時唸一唸「願一切眾生具 樂及樂因」這句話,已經變成 是一種安慰自己的方式,就好 像覺得自己沒什麼用而感到壓 力時,唸唸這句話,壓力就能 舒緩一下。這樣做是沒有用 的,你必須去實踐利他才行。 剛開始,我們的確不可能 百分之百做到圓滿的「菩薩 行」。譬如說能夠將自己的 頭、目、手、足布施出去,我 們當然做不到;其實初學者也 不被允許這麼做。經典中說, 如果你要布施手腳,需要圓滿 具備很多條件,例如發心圓 滿,時間跟地點等等也都要圓 滿才行,不是馬上就給的。釋 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布施了 他的眼睛,但他有能力一說真 實語,又出生新眼睛。你必須 有這樣的能力才可以做布施, 不然給了又後悔,善功德也會 毀壞;因為失去了眼睛,沒辦

▲法王說:真正的菩薩行是不放棄任何微小、簡單的善行。

法繼續修持,之後如果還後

佛陀圓寂前曾說:「沒有辦法

可能成為像提婆達多一樣毀謗

悔,那麼這個善業也浪費了,

親眼見到我,或者聽聞我說法

或者傷害佛陀的人,或者成為

還不如用你健康的眼睛多做一

的人,如果能夠前往我過去成

提婆達多的朋黨。宗喀巴大師

些善行。

道、弘法的地方,或者有我舍

的弟子間阿瓦曾說:「我們的

因此,真正的「菩薩行」,

利的地方祈請發願,就跟見到

業力實在太重,但是能把上師

不在於做的有多大、多了不

我是沒有差別的。」今天,其

看成是個人,就已經不錯了;

起,而是應該不放棄任何微

實我們都一同見到了佛陀,只

竟然沒有把上師看成是狗或驢

小、簡單的善行,把握這些

要我們具備信心,就跟親見到

子,實在是稀奇喔。」

「菩薩行」開始去做,也會比

佛陀是一樣的。

較有希望完成。希望大家這樣 去思維。

如果虔誠心不夠,那麼就算 頭上有頂髻、足底有法輪的佛

三門恭敬, 受持「行菩提心戒」

再次的提醒大家,我們這次

陀來到你的面前,也無法調伏

我們要知福惜福,好好把握

是在釋迦摩尼佛成道的地方。

我們的心;不僅如此,我們還

現在幸福快樂的時光,然而不

46


僅是沉浸於這樣暫時的快樂,

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果位前,都得名為無嗔(不

更要讓這個善因緣,成為帶給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動)。

你究竟喜樂的因。我相信在這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樣的聖地,一點小小的善行, 都能圓滿很多的功德。

剛剛唸了第一遍,接著是唸 第二遍。

讀到這段記載,我很感動, 這位比丘真是了不起,他不是 發願幾天、幾個月,甚至不是

因此,想要領受「行菩提心

不好意思讓你們跪太久,所

一生中無嗔,他發的願是未成

戒」的人,請大家身體保持恭

以我不講太多。總之,以前我

佛前都不生氣呢!就我個人來

敬的姿勢,譬如說胡跪(編

在西藏的時候,不會常生氣,

說,來生也不曉得會投生到哪

註:左腳單腳跪下)、合掌,

但也不是完全不會生氣,因為

去,但至少可以在今生當中,

語言上也跟著唸誦,同時心上

我還是個人嘛,如果是一個完

發願不要生氣;看看那位比

具備恭敬之心。

全不會生氣的人,那可是個怪

丘,他是發願未成佛前都不生

所謂心的恭敬,是指思維具

人了。所以,我在西藏的時

氣,我們短暫的一生當中,更

備善巧方便的佛陀,感念他的

候,偶爾是會生氣的。來到印

應該好好發願,也更可能做

恩德,同時也要感念菩薩們為

度之後,周圍的環境更複雜,

到。所以當時我就這樣發了

了眾生,以大悲心不辭辛勞的

發覺自己變得很容易生氣,一

願,未死之前,我都不要生

利益我們,這些都是要感恩

點點不如意,就會生氣。我覺

氣。二、三年之後,似乎也真

的。帶著這樣感恩的心然後跟

得這真是不好,每次生氣之

的沒怎麼生氣,但是未來如果

著唸誦戒文。

後,都很後悔。雖然這麼想,

生氣,那就不好了。

如果沒有辦法胡跪的,沒有 關係,最重要的是一念恭敬 心。 這時候不用想太多,例如 「我做不到」「我無法承擔」

但之後碰到一些不歡喜的事, 又會生氣。

隨喜不動佛, 不對有情起嗔心

勇敢發大願, 每天憶持所發願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發了太 多的願望和誓言,最後都忘了

等等,下定決心就去做,能成

之後,我開始專注於不動佛

發過什麼誓言。所以我想到一

自然就會成的。其實我們做任

(亦名無嗔佛)法門的學習和

個方法,找一台錄音機,把自

何事情都是一樣,不可能一開

研讀。《不動佛國經》記載,

己的願錄下來存證。它有自動

始就熟悉或精通,每個人都一

無量過去劫中,大目佛出世。

播放功能,只要你快犯錯、生

樣,自己用走的,別人也是用

當時的一位比丘就問佛陀:

氣的時候,它就會自動播放以

走的。總之要用心,盡力就

「什麼法門是生起『菩提心』

前所發的願。如果有這種錄音

好。其實佛菩薩們開始也跟我

最重要的方法?」佛陀說是不

機,真是太好了。但是當然不

們一樣,是一介凡夫,然而,

動佛的法門,因為這是一個無

會有這樣的機器,所以每天我

他們具備勇氣、信心,因此能

嗔的法門。所以,當時那位比

都會再次地發願,一再提醒自

夠有所成就。所以,現在我們

丘就發願:從今天起直至未成

己的願望,長時間、不斷地提

要發起勇猛心,直下承擔,將

佛前,我對眾生都不起嗔心。

醒自己,養成習慣後,我發覺

來就能和佛菩薩一樣的。

當他發完這個願望之後,經典

還真的有些用處。過去的佛菩

一切上師,佛陀與菩薩,

記載,在他身邊的比丘眾讚嘆

薩們,他們也是這樣子慢慢薰

請鑑知我。

他的發心,並且稱他為無嗔。

習跟學習,我們也應該這樣去

同時,大目佛也授記這位比

做。不要害怕發願,甚至要有

丘,從有學道直到證得無學的

勇氣發大願,例如隆堆喇嘛仁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47


波切就曾說過:我們要發「我

不喜歡生氣、嫉妒,但是僅僅

提心」的生起,我們將一切眾

今天就要成佛」的願。

嘴上說不喜歡它也沒用啊,你

生視為朋友和親人。

總之,我們現在也要具備這

必須要充實自己,讓自己有些

種大的勇氣發願:過去、現

力量才行。所以現在,當我們

在、未來的佛菩薩所沒有調伏

發起「菩提心」,心中已經具

的眾生們,我要度脫他們。也

備了一個有力量的東西,就是

領受「行菩提心戒」之後,

不說太遠,就像跟自己有緣的

「菩提心」珍寶,它是你最大

接著應該學戒。就像之前提到

父母、親人、朋友,我發願要

的救護,能夠幫助你出離痛

過,從《菩薩地》、《方便

成為能夠引領他們解脫的舵

苦,同時也是最能夠利他的珍

經》或者《虛空藏經》中歸納

手,帶領他們出離輪迴、痛苦

寶。現在你心中要想:我具備

而成菩薩的十八種墮罪,不同

的大海。跟著唸:

了這樣的「菩提心」珍寶。

的經典有不同的說法,所以大

一切上師,佛陀與菩薩,

一切上師,佛陀與菩薩,

家要看自己的情況去持守。按

請鑑知我。

請鑑知我。

照自己的能力是什麼意思呢?

學習菩薩戒, 可依個人情況調適

譬如四種根本墮罪,以漢傳佛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教來說,一開始學習「菩薩

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復次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戒」的時候,有很多典籍可以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學習,大概有五、六種,可以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看自己的情況去學習,然後看

這是唸完了第二遍。接著是 要唸第三遍。 當一唸完第三遍的時候,心 中要想自己得到菩薩戒了。 我們沒有人喜歡煩惱,也都

48

大家請坐。生起「行菩提

要持守什麼戒法。

心」之後,接著是要生起歡

「菩薩戒」跟「別解脫戒」

喜。首先因為自己得到這麼大

不太一樣。「別解脫戒」,主

的珍寶而歡喜,同時,也為其

要是為了一生中得到阿羅漢果

他眾生而歡喜,因為藉由「菩

位。而「菩薩戒」的持守時


間,是直到未成佛前都要持

這裡提到,如果沒有神通,

飛騰往來於各種淨土等等,總

守,所以「菩薩戒」是不可以

你就沒有辦法方便善巧地利益

之一個菩薩能夠有很多這種特

太封閉的,或者說太嚴苛的,

眾生。我之前提到過,因為不

殊能力,是我們凡夫做不到的。

換句話說,「菩薩戒」是比較

具備神通,可能就沒有辦法真

寬容的戒法。所以戒律中提

正知道別人的需要,所以我們

若欲速圓滿,大菩提資糧,

到,就算違犯了「菩薩戒「根

必須要更加關心,更加謹慎、

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

本墮罪,只要「願菩提心」沒

認真的去面對眾生的問題,不

這裡說依靠九次第定,或者

有捨棄的話,你還是可以再次

然,或許不僅沒有利益眾生,

止的禪修而生禪定。大手印禪

領受「菩薩戒」。但是「別解

反而會傷害到眾生。我也盡力

法當中也提到很多能夠成就神

脫戒」就沒有這樣的開許。

去認真面對眾生的問題,但總

通的止的方法,同樣在密乘當

「菩薩戒」是以大悲心為主,

覺得做的不夠,似乎只是做作

中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

是一個方便善巧的戒法。相信

樣子而已,並沒有真正能夠做

大家只要盡力,都是可以做到

到「菩薩行」,但是我想各位

的。

是能夠做到的;當然如果各位

止觀禪修 禪定所得神通, 是利他的方便

有神通的話,請你用神通去利 益眾生,因為你可以很容易知

止支若失壞,即使勤修習,

道對方需要什麼,知道別人的

縱然經千載,亦不能得定;

問題,知道別人的苦樂而幫助

故當善安住,定資糧品中,

他。

所說諸支分,於隨一所緣,

福智為自性,資糧圓滿因,

意安住於善,瑜伽若成止,

一切佛共許,為引發神通;

具通者日夜,所修諸福德,

如鳥未生翼,不能騰虛空,

諸離神通者,百生不能集;

若離神通力,不能利有情;

止的禪修: 看著自己的心, 恢復本來的寂靜

如果於神通得到自在,可以

神通亦當成。 《定資糧品》是阿底峽尊者 的某一位上師所寫的。 「止」的意思就是讓心靜下 來。一般人會說:「哦,讓心 靜下來很困難。」然而真的是 因為太難而不知道如何禪修 呢?還是因為太簡單而不知道 如何禪修呢?一位弟子曾經這 樣問過一位禪師,這位禪師 就說:「啊,就是因為太簡 單了,所以你不知道如何禪 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 每一個人的本質都是寂靜、自 然無造作的。但是,因為我們 太習慣散亂於造作、不自然的 各種煩惱跟妄念當中,所以沒 有辦法回到原本寂止的自性。 因此當你聽到「放鬆」時,反 49


而會覺得更加「緊繃」。

非單修無我,遍達蘊處界,

顯相本身,就是空性

就像我自己不常笑。一些團

皆悉無有生,了知自性空;

體來見我,要照相的時候,都

說名為般若,有則生非理,

在《洽切國王教誡經》中,

會說cheese,那麼牙齒就露出

無亦如空花,俱則犯俱過;

佛陀對名為洽切的國王教誡

來像笑一樣了。但是因為平時

故俱亦不生,諸法不自生,

道:「為何內外一切法,捨本

不習慣笑,所以一照相說要

亦非他及共,亦非無因生;

不能得空性?」意思是我們不

cheese的時候笑容就很僵硬,

故無體自性,又一切諸法,

可能捨棄有法本身而找到法

反而更難看。其實笑容,不是

用一異觀察,自性不可得;

性、空性,換句話說,我們不

一件很容易的事嗎?但是對我

定知無自性,七十空性理,

可能捨棄「僅是顯相」,而尋

來說卻是一件挺難的事;所以

及本中論等,亦成立諸法;

得空性。

其實禪修它是一件簡單的事,

自性之空性,由恐文太繁,

佛陀接著說明:「顯相即為

因為那就是你的本能,就是放

故此不廣說,僅就已成宗;

空性故。」意思是,顯現的當

輕鬆,自然、平靜就好。心不

為修故而說,故無餘諸法,

下就是空性,空性並不是藉由

過於外散,也不過於像內緊

自性不可得,所有修無我;

理智分析或觀察而造成的。比

繃;有時候太刻意禪修,就像

即是修般若,以慧觀諸法,

如說一個瓶子,有些人以為瓶

把一顆球用力往水下按壓一

都不見自性,亦了彼慧性;

子實有存在,卻又不滿足於這

樣,結果卻反彈的更高。不如

無分別修彼,三有分別生,

個情況,覺得它的背後一定有

把球靜靜地放在那兒。我們的

分別為體性,故斷諸分別;

什麼其他東西存在,所以藉由

念頭就像那顆球,你不要太用

是最勝涅槃,如世尊所云,

分析觀察,發現原來所謂的瓶

力去壓抑它,當然也不是完全

分別大無明,能墮生死海,

子,只是「寬肚、能裝水、有

昏沉沒有覺知,這樣也不行。

住無分別定,無分別如空;

腳的、具有功用」的一個事物

你是要帶著清晰的覺知,覺知

入無分別陀羅尼亦云,

而已,他們誤以為:瓶子未經

你的念頭,放輕鬆,這樣子,

佛子於此法,若思無分別,

觀察時,是實有存在的,透過

就是止的禪修。

越分別險阻,漸得無分別;

觀察後,就成為了空性。事實

由聖教正理,定解一切法,

並非如此,而是瓶子顯現本

無生無自性,當修無分別;

身,就是空性,這即是經典所

如是修真性,漸得暖等已,

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

當得極喜等,佛菩提非遙。

道理。

觀的禪修: 顯空雙運, 同時看清顯相與實相 離慧度瑜伽,不能盡諸障, 為無餘斷除,煩惱所知障,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在螢幕 這一段都在講「觀禪」。由

當中看到自己的畫面,你會覺

故應具方便;

於觀禪跟空性是密不可分的,

得那就是你。但是你真的在螢

修慧度瑜伽,般若離方便,

所以要談到空性了。然而,我

幕裡面嗎?並沒有。但是是否

方便離般若,俱說為繫縛;

自己對空性,也無法講的透

就完全沒有呢?也不是,因為

故二不應離,何慧何方便,

徹;過去的中觀、唯識的大師

你的影像的確清晰地顯現在螢

為除諸疑故,當明諸方便;

們,互相之間有著豐富的論辯

幕中,它是由各種器材因緣和

與般若差別,除般若度外,

和著作,我能夠講出的,只是

合而成的。所以說「似現非有

施波羅蜜等,一切善資糧;

皮毛而已。但是,既然講到這

故無生」,我們經驗到的各種

佛說為方便,苦修方便力,

個部分,還是需要簡略的說一

相似的顯現,並沒有任何真實

自善修般若,彼速證菩提;

說。

性,其本質就是無生。然而因

50


為我們長久以來的薰習,不斷 的告訴自己,那是真實的自 己,結果你就誤以為這些假名 安立的幻境,是真實存在。 雖然事物的本質是空性,但 並不代表它就沒有顯現,它還 是有「僅是顯現」的顯相,因 為因緣和合的時候,就會顯 現。如同經典中說:沒有一個 法,不是緣起法;雖然顯相是 如此清晰,能夠被看見、被感 知,但是它的本質卻是空性。 透過邏輯思維分析,我們了 解瓶子並不實有存在,但這不 會讓瓶子變成什麼都沒有,空 空一片;如果什麼都沒有,和 兔角一樣,那就沒意義了。因 此,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它是有深刻的涵義。 我們一生當中,會經驗很多 現象,但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 它會顯現,還有它顯現的原因 跟方式是什麼。我們慣性的認 為只要是有,它就是真實存在 的。藉由空性的觀修,能夠幫 助我們清楚認知到,顯相之所 以能夠顯現,就是因為它的本 質是空性,因為空性,所以能 夠展現出各種的相貌。若能了 解顯現無謬和空性無生的顯空 雙運義理,就是正確的理解空 性。 中觀主要就是以「否定」的 方式,來破除我們「執以為 實」的執著。雖然在大手印、 大圓滿,或者實修傳承的一些 口訣,不是從破除、否定下 手,而是從成立、肯立的方式 來修持;但是對於初學者來 51


性,不是真實的!」

說,通常還是會先從否定的方

走過來,用力打了躺在地上的

式來破除執著,這種方式稱為

人一巴掌。躺著的人生氣的

「觀察修」。在《密勒日巴尊

說:「你幹嘛打我一巴掌?」

者傳》中也有提到,禪修當中

也聽那個人說:「不是自由

除了空性之外,我們常常會

的觀察修,就是用邏輯分析來

民主嗎?你管我為什麼打你

提到一個詞叫做「緣起」。緣

破除執著的禪修方式。這是很

呢?」如果民主變成是這樣,

起告訴我們「萬法皆空,因果

重要的。

那可沒意義了。

不空」的道理,也就是萬法的

深觀空性,莫忘微細因果

真正的自由跟民主,是建立

本質雖然是空性的,但是,緣

在責任感之上。一個國家的領

起的因果法則它並不是空的,

有時我們會覺得空性是一種

導,他要對人民負責,他必須

是真實的。有的時候說太多

深奧的哲理,好像跟生活沒什

清楚知道人跟人之間的關聯

空、空、空,結果就把因果

麼關係,其實並非這樣。空性

性,這是很重要的,如果領導

「呸」的一聲丟在一邊,滿不

其實就在生活中,應該學習認

人自我傲慢,那是無法治理好

在乎,這樣可是不行的。帝洛

識它,這是很重要的。

國家的。同樣,在座的各位,

巴大師曾經對那洛巴說:「一

現在的人就是因為不懂得空

我也希望你們能夠在繁忙的生

個還未證悟空性的人,絕對要

性的道理,結果自我意識愈來

活和工作當中,認識到人與人

重視緣起、謹慎因果。」同

愈強,心中只有自己。我們應

的緣起和空性的義理,那會很

樣,後來藏地如同幢幡頂嚴的

該想一想,這種認為自我「獨

好。或許我們沒有辦法馬上契

中觀論師:宗喀巴大師,曾經

立而實有存在,並且不需要依

入空性的證悟,但是,僅僅是

文殊菩薩就對宗喀巴大師授記

靠他人」的執著是正確的嗎?

具備緣起性空的一點點了解,

敦囑因果的重要。可以說藏地

放大心胸去想,世界上不是只

都會對你的工作很有幫助。尤

的祖師們,或者漢地的大德們

有你一個人,你的呼吸也好、

其現代人愈來愈忙,壓力也愈

都會告訴我們要重視因果。

一切的食衣住行,都需要依靠

來愈大,空性的見解能夠打開

別人的。尤其現在都說民主,

你的心,讓你放鬆一些。

空性,就在生活中

禪宗有一個故事,曾有一個 僧人說:「無色、聲、香、味、

強調自由和人權,這和佛法並

佛陀開示的「四法印」提到

觸。」另一個僧人打他一巴掌

不相違,這是好的,但是如果

「諸法無我」(萬法的本質為

說:「真的是無色聲香味觸

你過度傲慢、自我,心中想:

空性)。印的意思是結合套

嗎 ? 」 他 回 答 說:「哦,是、

啊,我才不管別人咧, 我想做

用,因此意思是要把空性義結

是、就是這一個,說他是無,

什麼都可以的話,這就違背了

合、套用在生活當中。然而,

但還是能夠清晰感受得到。」

佛法;我們應該知道,自由民

我們常常反被世俗的幻象給蒙

所以真實的空性不會落入無

主並不是一種放肆。

蔽覆蓋,因此,現在我們應該

邊,也不是掉入有邊,而是顯

曾經有一位尼泊爾的國王,

反過來,要把空性之印蓋在這

空雙運的中道。

在他開始實施民主的時候,有

些幻象上,方法就是對於空性

一天走在路上,看到有個人躺

生起確信、定解。這時候,你

在路中央,阻礙了交通,所有

了解到,各種世間的幻象和混

人都在圍觀,結果那個人說:

亂,包括因之而造成的壓力,

由於明天有灌頂,所以我將

「不是說民主自由嗎?那麼我

並非真實,因此而得到了自

此論當中有關密乘的內容挪到

就可以躺在大路上睡,你管我

在。你能夠隨時在顛倒迷惑的

明天再講,所以今天就不結束

那麼多!」這時,突然一個人

幻象上蓋一個大印:「這是空

這個課程。

52

祈壽法會,感謝傳承 三大仁波切恩德


▲法王為了感謝他的老師,特地主導編輯了三大仁波切祈壽專刊,分享他所領受的智慧法甘露。

明天要給予的是蓮花生大士

有點奇怪。但是,昨晚我又

老:怙主創古仁波切、怙主天

的灌頂。為什麼要給這個灌頂

想:沒關係,還是網路直播

噶仁波切和堪布 竹清嘉措仁

呢?因為過去的藏王赤松德

吧!希望這樣的內容能夠對大

波切,為他們祈請長壽住世。

贊、靜命大師和蓮花生大士,

眾有些利益;如果有什麼罪業

三位長老不僅對於岡倉噶舉傳

對我們藏族的恩德是非常大

就由我來承擔吧。

承有著大恩,對於我個人來

的;因為他們如此殊勝因緣的

接著我還要做一個宣布。今

說,更是具有無比的恩德。因

和合,使得藏地的佛教得以興

年是第一世大寶法王 杜松

此,我籌備了這樣一個顯密結

盛。尤其是,蓮師降伏了藏地

虔巴誕生九百週年,也是第

合的供養祈壽法會。

的妖魔,使得藏地的僧團能夠

二十八屆祈願法會。屆此機

顯乘的內容,依據《俱舍

無礙的興盛,可以說藏族和所

會,我們不僅憶念過去祖師的

論》中記載得到神通和心自在

有喜馬拉雅地區的人民,都跟

恩德,並且感謝現在住世大師

的阿羅漢們,他們加持延壽的

蓮師法門有著深厚的法緣並信

們的恩德。我想這是一個很重

方式;此外,還有律典的方

仰蓮師,因此安排了這次的灌

要的時刻。因此,在八天祈願

式。密乘方面,當然也有很

頂。

法會的最後一天早上,我們會

多長壽灌頂和儀式。這樣顯

本來想灌頂的時候不要網路

唸誦〈十六羅漢禮供文〉。屆

密融合的長壽法,內容其實

直播,因為灌頂給予網路直播

時會迎請岡倉噶舉的三位長

只有一頁紙。程序首先是顯乘 53


印刷,並且出版更多的書籍。

的儀軌,會請長老們站起來,

這三本書的編撰上,我盡了

之後又需要坐下,並且安住於

一些心思和努力,但是沒有做

這三本書是套書,此次不能

禪定等儀式;之後則是密乘的

太多。主要是很多法友參與了

分開請購。因為我希望大家同

儀軌,也就是長壽灌頂。三位

此書的編輯,名字我就不多

時看到三位仁波切的殊勝功

長老仁波切,長久以來不辭辛

說,例如編輯、校對、印刷人

德。

勞的為了佛教、為了眾生而奉

員等等,書後都有他們的名

接著,容我念一下已經在網

獻,做弟子的我們,要感念他

字。他們日夜努力,帶著感恩

路上刊登的「啟建三位仁波切

們的恩德,並且祈願長老能夠

三位長老之心,歡喜編輯了這

長壽祈請法會公告」,這篇文

長壽住世。

幾本書籍。

章很重要:

此外,我將三位長老仁波切

本來計畫在最後一天,也就

「當今,岡波涅囊(噶瑪岡

的行儀、傳記,還有傳記當中

是22日祈壽法會當天,再宣

倉)實修傳承的講說與修持,

最殊勝的開示法教,同時附上

布有這一套書,並且首先供養

由於時間、地理環境和人事的

許多珍貴照片,編輯成三本

三位仁波切,之後再供養贈送

改變,而落入令人感慨的狀

長壽書。紅色本是《經教大

給其他與會的仁波切喇嘛們,

態。在這關鍵時刻,已成就護

海》,是創古仁波切的祈壽專

之後再跟大眾結緣義賣。但是

持法教大願的聖者們,猶如及

刊;藍色的這一本則是竹清嘉

22日許多人都先走了,可能太

時雨一般,以菩薩人身相示現

措仁波切的專刊,書名是《大

遲,因此決定明天就開始跟大

於世間,承擔起利益教眾的深

樂舞者》;白色這一本是天

家結緣。所以明天下午,各位

廣大任,駐留世間,引導無依

噶仁波切,書名是《見傳寶

法友就能在義賣處請購此套專

弟子趨入無誤正道,恩德如

藏》。

刊。義賣是希望未來能夠再版

山,難以言表。

54


依怙主創古仁波切、金剛上

噶舉祈願法會籌備委員會

師天噶仁波切和堪布 竹清嘉

2010年11月8日」

迴向

措仁波切三位傳承長老,一生

我希望藉由這樣的祈壽法

勝菩提心寶,未生令生起,

以聖者的行誼示現,為了利益

會,看到過去和現在的祖師大

生起不退轉,願輾轉增長。

教眾,仍然慈悲住世。為了禮

德們利益眾生的行誼,那些不

讚他們崇高的行誼和浩瀚功

止是歷史故事,而是從我們每

《大祈願法會課誦本》第

德、敦請他們繼續轉法輪並全

個人現在還住世的恩師身上,

389頁,〈菩提道次第祈願文〉:

然圓滿他們的慈悲大願,尊勝

都可以看到無比殊勝的功德。

長期勤奮二資糧,

的大寶法王 噶瑪巴和心子將

如果波卡仁波切還住世的

積聚如廣虛空者,

於12月22日第28屆噶舉祈願

話,我也應該要祈求他長壽,

無明智盲諸眾生,

法會第八日,在菩提迦耶金剛

但是他已經圓寂。回想當年因

我願成佛去接引。

座前,在僧眾海會中,修誦

為波卡仁波切的圓寂,我倉促

未登佛位生生世,

〈十六羅漢禮供文〉,並向三

地接下了祈願法會工作,這麼

文殊師利慈攝持,

位仁波切進獻顯密融合的特殊

多年來,如果有任何善功德,

聖教次第大道全,

長壽法。尊勝的大寶法王 噶

我希望能夠一點點圓滿怙主波

諸佛歡喜願修行,

瑪巴並將賜予三位仁波切各一

卡仁波切無量的慈心悲願。我

自我如實證道義,

份讚揚書。

相信仁波切現在正在虛空法界

善巧方便勇猛慈,

看著我們吧!每當我做了一點

清除眾生蒙昧垢,

點善行,我都好想讓仁波切知

惟願永持佛聖教,

敬請世界各地,從東方到西

道,但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因

佛教至寶未普及,

方,與三位仁波切有關的所有

為他已經圓寂。在這裡我發願

或普及後又衰沉,

寺院和佛學中心及和他們具有

祈請,希望仁波切盡快乘願再

以大慈悲動心意,

法緣和三昧耶戒的弟子們,不

來。希望各位也一起這樣發

惟願能明利樂藏。

論身在何處,不論遠近,都能

願,或許明年,可能會有一些

佛弟子等殊勝事,

共同參與,在2010年12月22

紀念波卡仁波切的活動,但還

善修菩提道次第,

日當天早上,6:00-8:30(印度

不一定。

賜吉祥與解脫眾,

尊勝的大寶法王 噶瑪巴已 做如下的指示:

時間)全球同步,虔誠地修誦

今年的三位長老,是我們岡

為願永護佛本行,

〈十六羅漢禮供文〉及祈請

倉噶舉傳承中最年長的;同時

能撰善道藉順緣,

文。無法如此做到者,則請持

佛行事業也是最廣大的,因此

能除逆緣人非人,

誦長壽佛的短咒或長咒以祈求

特地為他們舉辦祈壽法會,未

惟願世世不脫離,

上師長壽,修誦金剛薩埵以去

來,我也希望陸續能為其他的

佛陀稱讚菩提道。

除三昧耶戒上的任何瑕染,並

尊貴上師們,舉辦這樣的祈壽

於無上乘十法行,

修持蓮花生大士祈請文以去除

法會。

如儀精進修行時,

障礙。此外,眾人也應以至誠

總之,我希望大家隨時保有

諸具威力常作助,

的信心,累積持誦三位仁波切

一念感恩的心,都能依止上師

願吉祥海遍各處。

既有的長壽祈請文,以及今年

的行儀、跟隨他們的腳步,好

為祝壽法會而特別撰作的長壽

好修持。也希望生生世世都能

聽寫:林柔君

祈請文。

夠做讓上師歡喜的事情。謝謝

校對:噶瑪楚慶巴嫫

請大家認真做到。

大家! 55


堪布 創古仁波切 開示

臨終那一刻,請你這樣做! 那時,請專注地憶持三寶,輕鬆地安住自心,但最殊勝、最有利益的是: 修「自他交換法」…

也就是「給巍迥內」──是噶

們會覺得,找一位老師學習真

教授:創古仁波切

當派創始者,他也是在家人,

是不簡單,你會發現,他好忙

時間:2011年2月4月

因為努力修持,所以得到大的

哦,還要預約。但是「書」老

成就。由此可知,我們每個人

師是二十四小時都有時間,只

其實都可以做得到。

要你有空就可以去看它,也可

地點:台中通豪大飯店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所以,第一個就是剛剛談到

以隨時把它放著。所以,現在

的五戒,我們可以盡力地去持

的我們真的很有福氣,身邊佛

印度祖師世親菩薩曾經說

守。接著就是要具備聞、思、

書資源是這麼多,希望大家有

過:「一個修行者,首先要如

修,對於佛法首先要多聽聞。

時間就多去聽聞法教,思維

理的具備戒法,接著是聽聞、

聽聞就是學習,像是有關佛

它,更進一步實際修持。秘密

思維跟修持佛法,那麼就能成

經、佛典,或者過去祖師他們

金剛乘裡面的一些法門,各位

為一個很好的修持者。」句子

寫的論典、口訣,我們都應該

也可以去修持。譬如一個密乘

裡有提到,首先我們要具備一

多學習、多去聽聞,並且可以

的行者,剛進入金剛乘時,首

個法門,或者說一種口訣,然

跟著一位老師好好學習。

先要做的就是四加行;它包括

後要持守這個戒律,就算我們 沒有辦法出家也沒關係。

人人都可 修得大成就

有一種老師 叫做經典

了共加行跟不共加行,這個可 說是開展密乘修持的一個根本 與基礎,所以修四加行可以幫

老師分很多種,也有一種叫

助打穩密乘修持基礎。又譬如

做經典的老師哦,經典的老師

現在禪修法門,像是大手印、

之前有提到,如果我們是在

指的就是佛經、書本,或者是

大圓滿禪法是這麼地豐富,有

家眾,可以考慮試著持守五

這些祖師的論典。過去中國的

很多教法,如果大家多去修持

戒,如果能夠持守,這真的是

佛教,有玄奘大師、義淨大師

學習,都是非常好的。

非常的好。可能很多在家眾會

他們辛苦的把印度典籍翻成中

以上持戒等等修持方法,都

問:「我是一個在家人,我不

文。現在其實也有很多的譯

是我們在「自然中陰」今生當

像出家人那樣專修,是不是也

師,努力學習藏傳佛教,將典

中可以去修持的。我要再強調

能夠修的好,得到成就呢?」

籍翻譯成中文。所以多學習、

一次,如果你是可以全心投入

這當然是可以的。舉例來說,

多去讀這些書,一定會有很大

修持,這樣去做,當然絕對有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中的曾大

的收獲。

意義,對你來說是很有幫助

婆瑪大成就者,他就是在家

藏語有一句話形容書:「它,

的。但是如果你沒有辦法專

人。另外,西藏種敦巴大師,

是不會生氣的老師。」有時我

修,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你還

56


是要盡量修持,至少你會告訴 自己:「我做了、我有些改 變,這對我還有一點用啊。」 如果有這樣實際感覺的話,都 是好的。所以整個「中陰」口 訣的重點,就是讓你習慣這種 善的修持、善的法門。如果你 習慣心是這樣善的時候,你會 發覺在臨終時,你就可以記起 要向善、或過去的修持法,這 樣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解脫或是 投生淨土,甚至投生到善道, 所以今生當中的各個法門,都 是很重要的。

四種中陰之二: 臨終中陰 讓「臨終中陰」 不再是「痛苦中陰」 先前我談到四種中陰的第一 個:「自然中陰」,這是我們 一生當中可以做的修持準備。 接 著 談 到 的 是 第 二 個:「臨 終中陰」,談它就有一點痛苦 了,所以經典中又叫它是「痛 苦中陰」,因為通常人在生前 會有很多擔心、焦慮,甚至痛 苦。對一個生前準備好,或者 有修持的人來說,這不是一個 痛苦的情況,但是對一般沒有 準備好,或者放不下的人來 講,它就是痛苦了。所以「臨 終中陰」也被稱為「痛苦中 陰」。 「臨終中陰」為什麼重要? 因為如果你臨終走得好,能夠 ▲創古仁波切說:「中陰」修持的重點,就是平日就要習慣善的修持、 善的法門,最後關鍵時刻才用得上。(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安心自在的話,那麼接著進入 到「死後中陰」,或者在「投 57


▲創古仁波切說:平常多累積善的習氣、布施的習慣,臨終時自然就會有能力修持「施受法」。

生中陰」的時候,你就能夠有 一個好的、自在的認識與解 脫。

平常多思維無常, 憶持三寶

臨終專注祈請三寶, 安定身心 臨終的時候,不要讓自己被 痛苦跟焦慮所淹沒。你應該

就能夠安住在你習慣的那個 善,或者那種禪定當中。

臨終最殊勝的修持: 自他交換法

想,這情況是每個人都會遇到

臨終的時候,可能有些人會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所以這

的,不是只有你。人有生必有

很痛苦,或者很傷心、灰心、

裡有幾個方法:第一個,就是

死,是世間自然的現象。所以

放不下。這些都不要。這個時

平時呢,你應該要多多思維無

臨終時候,不再貪著是很重要

候你要能夠提起你的心,你可

常,要多思維無常的這個道

的。親人也好、財物也罷、世

以換個念頭:「願用我的痛承

理。

俗名利、所有的東西,這些都

擔眾生的痛,也因為我的痛、

再來,你應該要有「隨念」。

應該讓它放下。不要再貪,貪

我的灰心、我的難過,所以眾

隨時你都要想著幾個東西:第

了也沒用。最重要的是,這個

生都不再有這些痛苦了。」這

一是佛;第二是法;第三是

時候你該專注什麼?未來你應

樣的一種思維,就叫做「施受

僧;第四是隨念天,這裡的

該怎麼做?

法」。就是眾生的痛苦,由我

天,指的就是佛菩薩本尊;還

如果你要一個好的投生,你

來承擔,然後把我最好的給予

有要隨念你的禪定,隨時要有

的心一定要專注地向三寶祈

眾生。這就是一種思維,你的

你的禪定。意思是,你平時生

請,或者回到安定你的心上,

心習慣的一種思維。

活可以多記著這些佛菩薩,多

這時候你的心是放鬆的,又或

所以在佛法當中有談到一種

記着三寶,甚至多記著你安定

者你向佛菩薩祈請等等。這些

叫「修心七要」的教法,這個

的心。

其實都跟你的生前習慣有關,

法門當中,有一段話提到,臨

所以你在臨終的時候,很自然

終的法門跟口訣這麼地豐富,

58


但是最好、最有利益、最殊勝 的那一個口訣──就是「施受 法」(又稱「自他交換法」), 這個方法其實是在你的心中扎 實地種下了一個慈悲心──一 種布施、給予快樂的心,和承 擔、代受痛苦的心。所以你會 發現,當你常種善心時,這種 總是給予眾生的心,就會在你 臨終的時候自然地展現出來, 或者在你將來投生的階段展 現。自然善心也好,菩提心也 好,都會顯現。不僅如此,在 你的來世,或者更多生世,這 一種善心它會不斷地越來越 好,越來越清晰,所以這個 「施受法」是非常重要的。

陪伴臨終者, 該做些什麼? 人在臨終的時候,也就是身 心在死亡的過程是有階段的。 首先是我們外在的,我們叫四 大,譬如說我們身體裡面都有 地、水、火、風這一些元素,

▲創古仁波切說:陪伴在臨終者身邊時,我們該做的就是讓心靜下來。

地是指我們身體堅固的部分; 水是我們身體裡面會流動部

的。切勿有情緒,不要有傲

助臨終者,藉著聽與看而得到

分;火指我們身體的溫度、暖

慢、貪心、嗔恨、煩惱等等。

解脫。譬如說,見到就能解脫

熱;風則是我們的氣息等等。

因此,陪在臨終者身邊的親

的就是佛像,或者聖像,你可

在我們死亡的時候,我們身體

人跟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如

以放在他面前讓他看到,也可

的地、水、火、風就會一個個

果有機會陪伴臨終者的時候,

以讓他聽一些咒語、佛號等

融入。除了外在四大的融入,

我們該做什麼呢?就是我們的

等。另外還有觸的解脫(就是

還有就是我們心的融入。

心要靜下來,不要大哭大鬧過

觸摸的觸),可以給臨終者一

於傷悲,更不要在臨終者面前

些特別加持過的甘露丸、藥

分家產,這是最糟糕的。

丸,這也能幫助臨終者走得

總之,在臨終的過程,我們 身心融入,或者是分解的時

好。

候,最重要的要點之一就是:

所以切記,不要製造臨終者

我們的心一定要靜下來,一定

的障礙,要讓他好走,不煩亂

(「放輕鬆,到彼岸」台中講座

要盡量把心放在慈悲、信心與

痛苦,不要讓貪、嗔、各種煩

系列三之二)

堅定的信仰上,這是非常重要

惱生起。同時,我們還可以幫

聽寫:林柔君 59


堪布 卡塔仁波切 開示

懺悔具四力,罪障必清淨 誠心具足「懺悔四力」,無論何種惡業,都必定能夠清凈。 問題是,什麼是「四力」?

無著菩薩是一位大師及大學 者,他曾經說過,在輪迴中我 們已經投生了無數次,除了偶 爾幾次之外,絕大多數是生於 「八無暇」之地。 「八無暇」就是有八種因緣 讓我們無法值遇佛法。投生在 這些地方就不知道要行善,但 作惡卻是很自然且毫不費力。 在我們過去無數的生命中,都 是過這種造作罪業的日子。如 果能夠懺悔罪過,就能得到清 凈。懺悔時要誠心誠意,不可 以隨隨便便。只要誠心誠意懺 悔,惡業就一定能夠清凈;如 果不懺悔,惡業一定會成熟為 惡果引發痛苦。

人身難得, 現在就開始懺悔! 現在我們得到人身,也遇到 佛法,更從上師善知識處得知 善惡利弊之處。此時,是我們 應該好好懺悔過去無量劫所做 惡業的時候了。如果現在不懺 教授:堪布

卡塔仁波切

一位上師納措瀼卓說的:「諸

地點:紐約少林寺

緣具足卻懶惰空耗一生,當死

中譯:阿尼洛卓 文稿:福德海編譯小組

60

罪,不捨棄惡行,那就如過去

時間:2010年9月與12月

亡無可避免地降臨,心就會被 後悔所苦,發覺自己已白白浪


費此生。」此生若用於行非

到底能不能清凈惡業就是個問

法,「非法」就是非佛法,那

題了。懺悔四力分別為 :

麼具足正義的法就真的白白地 從手中消失、散去,完全被浪

一、依止力:此力又分為兩 部分:

宣講過六種對治法: 1.持諸佛菩薩名號:譬如念 南無阿彌陀佛等佛菩薩的名 號。

費掉了。瀕臨死亡時心中會燃

1.懺悔對境:就是在懺悔時

2.造佛的身語意代表:身的

起無比後悔的火,連自己都只

所要依止的對境。如果是在上

代表是佛像,例如造佛像;語

能感慨為時已晚。如果到了這

師的面前懺悔,那麼上師就

的代表是佛經,比如印經書;

種時候才發覺,那真是來不及

是依止力。現在所講述的是

意的代表是佛塔,譬如建佛

了。此生已值遇佛法,卻不善

〈三十五佛懺悔文〉,所以我

塔,也就是建造佛像、助印佛

加利用,如果到臨死時才生大

們是以三十五佛為依止力。

經和造立佛塔。

後悔心,為時晚矣 !

2.懺悔者本身:也就是懺悔

3.受持讀誦佛經。

知曉道理後,不要再騙自

者本身必須先皈依三寶和發菩

4.持誦特殊的咒語:例如金

己,認為過去所做的惡業無關

提心。「皈依三寶」和「發菩

剛薩埵百字明咒、藥師佛或東

緊要,不會有後果。不要再自

提心」就是自身的依止力。

方不動佛的咒語等。 5.供養上師與佛法僧三寶。

欺了,現時已經聽到佛法了,

二、破斥力:就是對過去所

清楚明白惡果一定會成熟,不

犯下的惡業,像吃下了毒藥一

6.禪修空性:如果無法作空

會自己消失,要相信這一點,

樣的恐懼害怕。對於過去自己

性的禪修或證悟空性,那麼至

精進努力地懺悔過去所做的無

所造的罪惡,在自心極度後

少作一些與空性相應的禪修。

數惡業。這一生值遇佛法,提

悔,因為罪惡在將來就要成熟

譬如,在結行迴向時,「願我

供了懺悔的方法,因此要好好

為惡果。如果生不出這種後悔

如文殊與普賢菩薩的發心一

的一心懺悔。

的心,即使發露懺悔,口說我

樣,對他們所做所行隨喜讚

現在要懺悔過去的惡業,但內

嘆,也祈願自己能夠跟他們一

心卻無悔意,沒有真心真意的

樣。」至少應作這樣的發心,

後悔,那就不是懺悔。

或作與空性相應的禪修。

每次懺悔 都有作用

在這六種對治法以外,佛陀

但是在懺悔時,如果只是念

恰美仁波切在〈極樂淨土願

念有詞的說「啊!我現在要懺

文〉中開示:「如果缺少懺悔

悔了!」像這樣敷衍帶過,是

之意,即使口中說發露懺悔,

四、誓不再犯力:發誓從今

不能得到清凈的。每次懺悔都

也不得清凈。」正確的心態,

以後不再做惡。這種發誓的願

有每次懺悔的功用,如果不懺

是要將過去所做惡事當成已服

力極其重要,發誓不再犯就好

悔,那麼惡業將來成熟時,我

毒藥,對此心中充滿惶恐、羞

像將瓶口封住,從此再也不違

們所承受的苦果不是短暫的,

恥與慚愧。想到將來會得到很

犯。恰美仁波切曾說:「這就

而是在無量劫、無限長的時間

糟糕的惡果,而且要在長時間

像河堤一樣,如果我們不防範

中都會受苦,例如地獄的苦是

中經歷種種惡果的痛苦,因此

它,那麼它就很容易再次地崩

無量劫的。當我們在懺悔時,

深感恐慌,從內心深處生起真

潰。」我們捨棄不善的惡行,

不能只是口中唸唸,要極其

誠的大懺悔,這才是正確的。

發願從此不復做,這就像河堤

還宣講過很多其他的方法。

虔誠專注,並具足「懺悔四

三、對治力:這是為了清凈

可以防護河床免於潰堤一樣。

力」。只要具足此四力,無論

罪業所應該做的善行跟懺悔。

我們要發非常猛烈的誓言,寧

所做何種惡業,都必定能夠清

事實上,清淨罪業的方法有很

可被殺也不復做。如果不能猛

凈。反之,如果缺乏此四力,

多。佛陀在《學處總集經》中

烈地發這種不再做的誓言,那 61


麼即使懺悔也無法使罪業得到 清凈。 譬如一個小偷去偷東西,因 為他覺得沒有關係,不會被人 看到,所以就做了。但是他行 跡敗露被人發現了,所以就被 抓去關起來。被關起來還不要 緊,更嚴重的是他可能會因此 被判死刑,說在某年某月的某 一天要處決他,這時他一定會 悔不當初。如果當初他不去偷 盜,今天就不用面對死刑。這 時突然有人跟他說,其實你有 條生路,如果你現在發誓再也 不偷了,那就放你一馬,也不 處你死刑。這時那個小偷會不 會真心誠意地說再也不做了 呢?為了能夠救自己的性命, 他當然會非常真心地發誓再也 不偷盜了,這才是真心的發 誓。 我們現在懺悔,要如同小偷 求生的心態一般,真心認知過 去的過錯,求取一條生路,這

▲觀想懺悔對境時,要觀想三十五佛就在面前虛空中。

就是真心懺悔。不僅懺悔,還 要誓不再犯。唯有依靠這條生 路,才可能不被處決。

第二部分:創造順緣,也就 是積聚福德資糧和清凈業障, 並以所得的善果迴向給一切眾

〈三十五佛懺〉正文 在以上的引言中介紹了善惡

生,願他們成就菩提。 這部經又名《三聚經》,是 三種內容聚合的一部經:

一、依止力: 諸佛為證,我衷心懺悔 顯教與密教所依止的有所不 同。顯教通常沒有特別的觀 想,自己就是凡夫,身處於凡

因果,現在開始進入正文,也

第一聚:是禮敬諸佛—─禮

夫的穢土,而佛陀是在遠方的

就是經文本義的懺悔法。之前

敬三十五佛,因此我們稱唸

凈土中。在密教中,自己所處

說過六種懺悔法,現在對經文

三十五佛的名號。

之地就是凈土。

作闡述。這本經是依止三十五

第二聚:是懺悔業障。

佛的名號作懺悔。經文分為兩

第三聚:是將懺悔的善業功

部分: 第一部分:懺悔逆緣和惡 業。 62

德迴向給一切眾生成就菩提。 首先講到懺悔,以「懺罪四 力」為始。

我們在觀想懺悔的對境時, 第一個先觀想自己所處的地方 是一個非常清淨的國土,地面 上非常平坦,不像山谷高低起 伏凹凸不平。大地由珍寶所


成,非常明亮,地面非常美好

經書和一把劍。這是蓮花內層

紅色,手持蓮花與滿願樹。第

且柔軟如棉,雙腳踏過雖然會

的中間及旁邊四花瓣上五尊佛

三尊栴檀德佛 (栴檀就是檀

陷下,但馬上又回復平坦。地

的觀想方式。

木),身體為橘色,手持檀香

面上有寶樹與八功德池,各種 美麗的鳥兒在池水中以悅耳動 聽的聲音唱著歌。天空中懸掛 著彩虹雲,從雲中降下花雨, 美妙又奇特。再觀想在這樣清 凈的佛土之中,自己前方有一 朵非常美麗的白蓮花。它的梗 非常高,花朵內外共有四層花 瓣,中央是花蕊。蓮花的最 內層算是第一層,有四片花 瓣,外面三層各有十片花瓣, 三十四片花瓣與中間的花蕊總 共是三十五。花蕊和每一片花 瓣上都安坐著一尊佛,所以在 這朵蓮花上有三十五尊佛。

■ 蓮花蕊和最內層四瓣上 的五尊佛: 蓮花中心的花蕊上有一個由 八隻獅子抬起的寶座,寶座上 面還有一朵蓮花,蓮花上有一 個由白色圓形的月輪所鋪成的 墊子,上面安坐著與自己大恩 根本上師無別的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的身體為純金色, 放射無量光芒。他的右手手 掌向下垂,持鎮地印(觸地 印),左手持平等印。 在釋迦牟尼佛右方的花瓣上 安坐著金剛摧破佛,身體為藍 色,雙手持金剛杵。釋迦牟尼 佛的後方是寶焰佛,身體為白 色,雙手持金剛杵和太陽。左 方是大力龍王佛,身體為藍

■第二層蓮花瓣上 的十尊佛: 蓮花的第二層有十片花瓣, 每片花瓣上各有一尊佛安坐於 上。從前方開始順時針方向依 序為:第一尊勇喜佛,身體橘 色,雙手各持太陽與蓮花。第 二尊寶火佛,身體紅色,雙手 各持珍寶與火輪。第三尊寶月 光佛,身體白色,雙手各持珍 寶和月輪。第四尊見義佛,身 體綠色,雙手各持一隻眼睛。 第五尊寶月佛,身體淡綠色, 雙手各持珍寶和月輪。第六尊 無垢佛,身體灰色,手持明 鏡。第七尊勇施佛,身體白 色,手持藍色吉祥果的葉子。 第八尊清凈佛,身體橘紅色, 手持蓮花。第九尊清凈施佛, 身體黃色,手持白蓮。第十尊 水王佛,身體藍色,手持水輪 和說法印。以上是第二層蓮花 瓣上的十尊佛。 可能不同傳承對佛的身體顏 色與所持物在描述上有所不 同,我們這裡所說的是蓮師所 說的傳承。現在所講的佛的名 號跟我們平常所念的譯文不盡 相同,但是應該是指同一尊 佛。

■第三層蓮花瓣上 的十尊佛:

和吉祥果。第四尊無量威光 佛,身體紅綠色,手持日月。 第五尊光德佛,身體白色,手 持月輪。第六尊無憂德佛,身 體淺藍色,持無憂手印。第七 尊無欲童子佛,身體藍色,雙 手各持須彌山與蓮花。第八尊 德華佛,身體黃色,手持吉祥 果。第九尊梵光遊戲神通佛, 身體白色,雙手各持蓮花與光 團。第十尊蓮華光遊戲神通 佛,身體紅色,雙手各持蓮花 與太陽。

■第四層蓮花瓣上 的十尊佛: 還有十尊佛坐於蓮花最外層 的花瓣之上。同樣地從東方, 也就是前方順時針方向開始。 第一尊財德佛,身體白色帶紅 色的光,持珍寶印。第二尊念 德佛,身體黃色,雙手各持經 書與一把劍。第三尊善名稱功 德佛,身體綠色,雙手捧著一 個頂髻。第四尊頂自在幢王 佛,身體黃色,手舉以珍寶為 頂的寶幢(寶幢最上面的中間 有一個由珍寶所做成的頂)。 第五尊善能鎮服功德佛,身體 白色,持鎮地印。第六尊戰勝 佛,身體黑色,手持鎧甲與一 把劍。第七尊善能鎮伏功德 逝佛,身體白色,持鎮地印 與無畏印。第八尊普相莊嚴德

色,一手持龍木(龍木是一種

從前方右旋來看,第一尊水

佛,身體黃色,手持太陽與一

樹),另一手持蛇。前方是勇

天王佛,身體白色,手持水輪

顆寶樹。第九尊寶蓮善能鎮伏

猛軍佛,身體為黃色,雙手持

與鏡子。第二尊賢德佛,身體

佛,身體紅色,手持珍寶與蓮 63


花。第十尊寶蓮華善住須彌山

外型都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但

前。要心不散亂的觀想諸佛是

王佛,身體藍色,雙手持須彌

是雙手持「金剛火手印」。這

這般慈愛地看著你、想著你、

山。

個手印代表消除罪業與業障。

憶念著你。恰美仁波切在《山

這種特別的觀想法是恰美仁波

居法》中提到,顯宗是不需要

切所開示的。

觀想皈依境的,因為一切諸佛

■ 三 十 五 佛 的 身 色 、 莊 嚴 與法器:

接下來為大家示範「金剛火

在晝夜六時之中都看顧著眾

三十五佛每一尊的頭上都有

手印」。雙手食指伸直,指尖

生。〈極樂願文〉也說,佛在

頂髻,具足佛的三十二相,

相觸。雙手拇指置於食指裏

晝夜六時中以慈悲的眼眸注視

八十隨行好,身著比丘三法

面,緊靠併合。其餘六根手指

著一切有情。所有眾生心中所

衣,坐在蓮花月墊上,雙足金

頭都是向內交叉結合。我們可

生起的任何分別,他們都明明

剛跏趺坐,放射無量光芒,帶

以觀想在前面虛空中的三十五

白白地了知。一切眾生口中所

著微笑,非常慈悲地看著我

佛,每一尊的身形顏色都跟釋

說的言語,諸佛都能夠沒有任

們。這是屬於金剛乘的觀想方

迦牟尼佛一樣,而且都持這個

何混雜地一一聽聞。因此即使

式。

手印。當然盡可能地觀想清楚

不知道如何觀想諸佛在面前,

以上談到三十五佛的身體顏

每一尊佛的身色與所持法物。

最重要的是要不散亂地憶念著

色及手中所持物,都是蓮花生

如果真的不能的話,就觀想

諸佛,儘量對他們生起虔敬

大士所說,應該是正確無誤,

三十五佛全部都跟釋迦牟尼佛

心。

這是出於伏藏師鄔金雷綽令巴

一樣,且持金剛火手印也可

所發掘出的伏藏。此伏藏與龍

以。

以上是講解四力懺悔的第一 力「依止力」的第一部分──

樹菩薩的註解有幾個不同的地

可能有些畫像或唐卡,也畫

方:清淨佛的雙手各持蓮花與

了每尊佛都跟釋迦牟尼佛一

第二部分是依止行者自己的

太陽,清凈施佛的雙手各持日

樣,但不持金剛火手印,而是

皈依和菩提心。談到懺悔者自

月,無量威光佛的身體為紅

我們平常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畫

己的依止力,皈依和菩提心是

色,雙手各持一個太陽,光德

像,右手持鎮地印,左手持平

最殊勝的。即使是一個還沒有

佛的雙手持一個光輪。除此以

等印。

皈依和發菩提心的初學者,當

外,佛身體的顏色與手中所持

■重點是信心, 相信三十五佛真實出現

他在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時,

物的描述都相同。不同傳承對 於諸佛的顏色和手持物的描述

如果連這樣也觀想不起來,

往往有很多不同,這是因為各

至少相信諸佛真實地安住在自

個上師在他們的定中所見到的

己前面的虛空中。

依止三十五佛的加持力。

一念到其中的皈依文,也就算 皈依了。

二、破斥力: 生起後悔、畏懼的心

三十五佛的形象不盡相同,因

觀想三十五佛就在自己面前

此有稍許出入。特別是第一世

的虛空中,是屬於密乘的觀

懺悔四力的第二力是破斥

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說的三十五

法。顯乘的觀法一般不是觀想

力。之前有講到,眾生會因為

佛,基本上與五方佛的身形、

諸佛在自己面前虛空,而是觀

破戒等等罪業,而感得墮入三

顏色與手印都是相對應的。

諸佛就在各自的凈土之中,行

惡道的果報。一想到因為過去

■如果觀想不了那麼多…

者來向他們祈請。

所造作的罪惡而導致將來會墮

如果你無法非常清楚地觀想

另外,觀想諸佛在面前的虛

入三惡道,心中就會生起畏懼

每一尊佛的形象、身體的顏色

空中,並非一張呆板的圖畫。

的心、羞恥的心及後悔的心。

與手持物,那就觀想每一尊佛

他們是真真實實的出現在面

開始懺悔時,要盡量地生起後

64


▲卡塔仁波切:我們要先看清自己所犯何錯,之後發誓不再犯,清凈的力量就會很大。

悔的心,之後再以第三力對治

誤」或是「犯戒」,全部都在

可以再懺悔。如果有這種想

力做懺悔。如恰美仁波切所

諸佛面前,以猛烈的後悔心作

法,就表示心中根本就沒有發

說:「首先應該覺得非常後

懺悔。這時應以非常專一虔敬

願從此不再犯。」因此,即使

悔。」

的信心,祈請諸佛以他們的悲

你做完之後再懺悔,惡業也不

心來清凈自己的罪業。同時觀

得清凈。

三,對治力: 祈請諸佛洗罪業

想自己化為無量無數的身體禮

恰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

拜諸佛,一邊禮拜一邊念誦他

中說:「如果不發誓此後不再

這裡對治力就是〈三十五佛

們的名號,一邊觀想一切眾生

犯,就不能得到清凈。發願即

懺〉法本的本文。一開始是皈

和自己一起以無比恭敬及信心

使失去生命也不再做惡,這是

依,接著頂禮三十五佛。在這

頂禮諸佛,念誦諸佛名號。

極為重要的關鍵。如果做不

裡我們稍加講述三十五佛各自

在念誦三十五佛的名號時,

到,那就只是嘴上說懺,心

的淨土,以及唸誦三十五佛的

最好實際地作頂禮。每念一尊

中不悔,這就是大妄語。」一

佛號與頂禮他們會獲得的功德

佛就頂禮一次,同時觀想一切

部律典中曾提到「要先看到自

利益。

眾生和你一起禮拜。此時自己

己的過錯,再發誓不再犯。」

法本中講到,自無始以來自

並非只有一個人,而是化成無

另外一部律典中說:「我們要

己與一切眾生造作了一切罪

量無數的身體在做頂禮。眾生

先看清自己所犯何錯,之後發

惡、業障、錯誤及犯戒等等,

也有無數無量,大家同時做著

誓不再犯,清凈的力量就會很

現在於諸佛面前以猛烈的反悔

禮拜,這是最好的。假如不能

大。」《日藏經》中也說:「如果

心作懺悔。所謂「錯誤」是指

頂禮,至少也要觀想頂禮。

能夠發誓不再犯,真正的破斥

雖然犯了戒,但戒律並沒有全 部破損,只是違犯戒律。如果 是戒律完全破損了,就叫「犯

四、誓不再犯力: 就算捨命也要遵守

戒」。戒律的衰損上是有不同

恰美仁波切曾說:「做惡時

的程度。不管所犯的是「錯

心想沒關係,反正做完之後還

力就能夠在心中生起,你就能 夠思維罪業真正的過患,而如 實地發誓不再犯。」我們應該如 以上所說,不斷地去思維 。 (〈三十五佛懺〉釋論系列之二) 65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開示

〈大樂心語〉英譯中:林思吟 審譯:林瑞冠 智慧,只要擊中要害,點亮我們的心, 有時短短的就好。 竹清嘉措仁波切最新開示系列〈大樂心語〉, 就是如此,短而精要,值得我們好好聞思修。

喚醒自心的力量 禪修時,當你覺得心昏昧不明,這表示你的心 被遮蔽。 因為心被遮蔽了,所以你要喚醒自己心中的力 量,喚醒自心明光的特質,喚醒自心光燦的特 質,喚醒自心敏銳的特質。 你的身體要打直,姿勢要挺直,接著,把力量 送往全身。例如,伸展、延伸你的手指,並以相 同的方式,將力量送往身體的每個部位;不僅是 其中一個部位,而是全身上下每一個地方。同 時,眼睛向上,凝視虛空。 然後,在你本然的狀態下,放鬆。

Rouse Strength in Your Mind When you experience your mind in a fog, there is obscuration. Because there is obscuration, rouse strength in your mind. Rouse the factor of luminosity in your mind. Rouse the factor of brilliance in your mind. Rouse the quality of keenness, or sharpness, in your mind. Straighten your body upwards. Straighten your posture. Send strength throughout your body. For instance, stretch and extend your fingers. In the same way, send strength throughout all the parts of

—From Mahamudra Vipashyana, Karmê Chöling, Summer, 1993, pp.14-15. Translated by Jules Levinson. 節錄自1993年夏天,噶瑪秋林中心的《大手印觀》,第

your body-not just one portion of your body but all

14-15頁

its parts. With your eyes look up into space. Then

藏譯英:茱兒‧勒文森

relax into the natural state.

66

轉譯自http://www.ktgrinpoche.org/Q15_rouse_strength_ in_your_mind.pdf


Space and Awareness, Inseparable The true nature of the mind is luminosity. This is also emptiness. At first, it i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is inseparability of clarity and emptiness. Therefore,

覺空不二

when you are introduced to the true nature of the mind, you are often first given the instructions for recognizing the mind's true nature as luminosity,

心的真實本性是明光,也是空性。

or clarity. Later, you are given the instructions for recognizing it as emptiness. In actuality, the

然而,我們一開始很難認出這「明空不二」,

true nature of the mind is the inseparability of

所以,當我們領受心性指引時,上師通常會先教

luminosity and emptiness. They are not different.

導我們如何認出「心的真實本性是明光,是清

But to facilitate recognition, different pointing-out

明」,隨後,再教導我們認出「心的真實本性是

instructions-the instructions introducing you to the

空性」。

nature of your mind-are given separately. Though you may be first given the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心的真實本性其實是明空不二的,「明」與

luminosity and the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the

「空」兩者並沒有不同。但是,上師為了幫助我

emptiness of the mind, in essence they are one. The

們認證心性,他會透過不同的直指心性教導,分

only reason for doing this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別指引我們認證明光與空性。所以,上師可能會

people to recognize this inseparability of clarity

先教導你「心是明光」,然後「心是空性」,但

and emptiness, or luminosity and emptiness, at the

兩者在本質上是一體的。而之所以這麼做,唯一

beginning.

的理由是:初學者一開始就要認識這「明空不 二」,是很困難的。

In the rangtong tradition [the empty-of-itself or empty-of-self tradition], the pointing-out instructions in regard to emptiness are mainly given. In the

在「自空派」中,直指心性的教導以空性為

shentong tradition [the empty-of-other tradition],

主;而在「他空派」中,則以明光的教導為主;

the instructions in regard to luminosity are mainly

但在究竟上,兩者是無二無別的,而這又可稱為

given. But ultimately, these two are inseparable.

「覺空不二」。

This can be called the inseparability of space and awareness....The sixteenth Gyalwa Karmapa,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讓 烱 日佩多傑曾經

Rangjung Rikpe Dorje, said the ultimate view or

開示,究竟的見地,或說究竟的了悟,就是「覺空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is the inseparability of space

不二」。一般我們都會用「空」和「覺」兩個名

and awareness. Conventionally, the terms space and

相,這是兩個不同的面向,但本質上是不二的。

awareness are used. These are different aspects, but

節錄自1991年洛磯山香巴拉中心開示的《大手印止觀》,第

in essence they are inseparable.

154-155頁 藏譯英:伊麗莎白‧克拉漢 轉譯自http://www.ktgrinpoche.org/Q13_space_and_ awareness.pdf

—From Mahamudra Shamatha and Vipashyana, Rocky Mountain Shambhala Center, 1991, p.154-5. Translated by Elizabeth Callahan.

67


放下放鬆 在心的本質中,放下放鬆; 在心「明空不二」的本質中,放下放鬆; 在心「開放與寬廣」的本質中,放下放鬆。 所有的掉舉即是平靜, 在這平靜的本質中,放下放鬆。 放下放鬆,然後赤裸地觀照; 赤裸地觀照,然後放下放鬆。 沒有「所觀物」,也沒有「能觀者」。 即便有「能觀者」的顯相, 這個「能觀者」也是自生起、自解脫的。 當你明瞭這一點,你就明瞭了甚深的要點。

Let Go and Relax In mind’s basic nature, let go and relax, In mind’s nature, clarity-emptiness, let go and relax, In mind’s nature, openness and spaciousness, let go and relax, All agitation is peace, In this peaceful nature, let go and relax, Let go and relax, and then look nakedly, Look nakedly, and let go and relax, There is nothing to look at and no one looking, Nevertheless there is an appearance of someone looking—

重擊 瑜伽士和瑜伽女不會因為煩惱的猛烈重擊,就 感到氣餒。

A Big Attack Yogis and yoginis do not get discouraged just

This person looking is self-arisen and self-liberated.

from being set upon by a big attack of disturbing

When you know this, you know the profound point.

emotions.

—Spoken by Dechen Rangdrol (Khenpo Tsültrim Gyamtso Rinpoche), August 8, 2004, Boston, Massachusetts.Translated by Ari Goldfield.

—Spontaneous advice given by Khenpo Tsültrim Gyamtso Rinpoche to a small group of students, November 22, 2004, San Rafael, California. Translated by Ari Goldfield.

2004年8月8日 德謙讓卓(即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於麻州波

2004年11月22日美國加州聖拉斐爾市,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

士頓的開示

切為一小群學生即興開示。

藏譯英:阿里‧金洲

藏譯英:阿里‧金洲

轉譯自http://www.ktgrinpoche.org/Q2_let_go_and_relax.pdf

轉譯自http://www.ktgrinpoche.org/Q14_a_big_attack.pdf

68


心之閃耀明光 的禮讚 諸佛之心秘密廣大境, 菩薩聖眾尊崇之道路,

In Praise of Mind's Radiant Clarity It's the secret expanse of all the victors' hearts It's the path exalted by the noble bodhisattvas The wellspring of all in existence and beyond To Dharmadhatu, mind that's radiant and clear, I bow down.

法界明光之心虔敬禮!(偈言)

—From A Concise Explanation of Dharmadhatu Called: The Mind Itself-Dharmadhatu's Luminous Expanse, composed on November 6, 1998 in Honolulu, Hawaii. Translated by Ari Goldfield.

它是一切勝利者之心的秘密廣大境,

節錄自1998年11月6日,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於夏威夷檀香

它是菩薩聖眾所尊崇的道路,

山開示的〈法界的精要解釋:心性──明亮寬廣的法界〉

一切輪涅顯相之生處,

它是輪迴與涅槃的一切泉源, 法界,閃耀且清明的心,我向您頂禮!(白話文)

藏譯英:阿里‧金洲 轉譯自:http://www.ktgrinpoche.org/Q16_in_praise_of_ minds_clarity.pdf

69


竹慶本樂仁波切 開示

要解脫,先放鬆! 跟著自心本質走,原來,看見自己的心,認識自己心性的過程, 就是「大圓滿之見」。

(rigpa),它是指一種赤裸

再添加或安立些什麼上去,因

教授:竹慶本樂仁波切

裸、最真實、最原始的一種覺

為它本來就是完全具足的;同

日期:2008年11月29日下午

照,所以「日 以 巴」也常被翻

樣的,你也不需要去消除什麼

譯成「覺」,意指「明覺」的

垢染,因為它本來就是清淨、

「覺」或「覺照」的「覺」。

解脫的。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英譯中:堪布丹傑

這個「覺」或者說這個「日以

在彌勒菩薩的《寶性論》當

今天下午我們要討論「大圓

巴」它是什麼呢?它是一種非

中,也有一個偈文談到一念心

滿」。在西藏,尤其是在金剛乘

常澄明、清晰、開闊,沒有任

──

裡,經常會談到「大圓滿」這個

何限制或障礙,是完全自由、

於法無所減,亦復無所增。

詞。「大圓滿」在藏文稱「卓

解脫的,這就是我們自心的本

巴千波」(Dzogpa Chenpo),

質,是自心本來的面目。這自

你不需要去消除什麼,

它是由藏文的兩個字彙所組成

心赤裸裸的本性,也是一切諸

你也不需要去安立什麼。

的,第一個是「卓巴」,第二個

佛的智慧,也就是我們當下的

是「千波」。「卓巴」的意思是

這一念心,這個「覺」它完整

意思就是你不需要去消除什

指一種完整性或一種圓滿,同

的具足了一切佛的功德,在當

麼垢染,你也不需要再去安立

時也涵括一切、具足一切;「千

下就具足,沒有少掉任何一點

或添加什麼功德。而這段形

波」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很殊

點的功德。

容,其實與大圓滿的見解是相

勝、很廣大的意思,因此就字

「日以巴」、「覺」不僅是完

義上來解釋的話,「卓巴千波」

全自由、開闊的,它亦是沒有

接下來,再依據這個可以說

就是「大圓滿」,也可以解釋成

任何垢染、覆障的,因此當我

是大圓滿之「見」中的最高層

廣大而完整、殊勝而圓滿,這

們談到「大圓滿」的時候,也

次──也就是「阿底瑜伽」

是第一種解釋。

會以「日以巴卓巴千波」稱之,

(Atiyoga,亦稱「無上瑜伽」

意思就是「覺、大圓滿」。

或「大圓滿」)當中的見解。

第二種解釋:「卓巴」這個 「卓」字,有消除、淨除之 意,表示一切的垢染、覆障都

不必再加, 也不必再減

已滅盡;換句話說,即遠離了 一切的垢染、覆障。

符合的。

我們現在已經從今天早上談的 最基礎的兩個乘(聲聞乘與緣 覺乘),直接跳到了最高的

自心真實的、本來的面目,

「無上瑜伽」,來到第九乘

以大圓滿的角度來講,我

也就是心的本質,它具備了一

了!這要非常的小心,因為這

們自心的本質,即心的真實

切證悟的功德及證悟的智慧,

麼大的一個跳躍,可能會摔斷

本 性 , 藏 文 稱 為 「 日 以巴 」

與佛無二無別。你不需要另外

腿的!

70


三種「心」 心有很多不同的分類,但一 般來說,我們會將心分為三個 部分或三種心識來做討論: 一、現前心,也稱無分別識。 二、分別識。 三、煩惱識。 一、現前心:第一種「現前 的心」或「無分別識」,它主 要是與我們五欲的外境(色、 聲、香、味、觸)有接觸、連 繫、關聯。當「現前的心」在 接觸這些外境的時候,它是沒 有分別的,也就是說它是很直 接、單純的去接觸這些外境。 ▲本樂仁波切說:當你放鬆向內觀看時,才能看見自身的「佛性」。

分辨「心」與「覺」 大圓滿在梵文稱為「瑪哈薩 地」(mahasandhi),而依

二、分別識:接下來,談到 第二種「分別識」,這個分別

識到心的本質,首先就要了解

的心在做什麼呢?它就是不斷

到什麼是心?你要先認識到

的貼標籤。它會將我們所看到

心,在你認識這個心之後,才

的一切東西,安立一個什麼或

能夠了解它的本質,進而理解

貼上一個標籤。例如你看到一

何謂「覺」。

朵花,剛開始你只是單純的看

「瑪哈薩地」,也就是大圓滿

如果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清楚

到,之後你說:「喔!這是一

的見解來說,一開始我們應該

分辨心與覺,以大圓滿的見解

朵花。」你給它貼上了一個標

先做的,是要能夠清楚的分辨

來看,他的禪修就會經常走向

籤,並給了它一個名字:這是

心與覺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心

錯誤的方向。例如:當你自以

一朵花。這朵花、這個標籤還

的藏文就是「先」,覺就是

為自己是在修覺的部分,其實

滿簡單的,也並不壞,但是接

「日以巴」。

你是在修心,會有這樣子的情

下來呢?分別念它繼續忙碌的

況出現。

作描述,不斷的給這朵花貼更

在藏文裡也有一個詞彙,叫 做「先日 以 先介」,意思是心

在這裡我要補充一下,大手

多的標籤、作更多的分類,越

與覺這兩個部分,你要將之分

印的禪修比較不同,它並沒有

說越擴大,變成專業的敘述,

析、辨別清楚,這是在大圓滿

強調這是在大圓滿的見解當

像在描述一個人一樣。

的修持當中首先要做的,也是

中,才會特別強調心與覺的不

就好像你看到一朵紅花,這

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同,我們會看到很多的教本及

時你開始去描述它和白花有什

很多大圓滿的論典都會談到這

麼不同?這朵紅花它是好看,

個重點。

還是不好看?再把這朵你喜歡

先談到「覺」,它的意思就 是指心的本質。我們為了要認

71


的紅花,與其他的紅花拿來做

同樣的,這種不斷分別的心

比較,或與其他白花、粉紅色

識,我們也時常運用在人的身

的花等等做比較。

上,包括我們的朋友。例如你

當你不斷的在貼標籤,這樣

會分類這是好人、這是壞人;

一種煩惱、分別的心識,就是

這是我的朋友、這是我的敵

第三種「煩惱識」的基礎。因

人;或者這是我的親人、我的

為這樣不斷的分別,煩惱就會

家人,而在家人裡面也有這是

生起。

我比較好的家人、或者這是我

還有,當你看到一朵花,然 後你說:「喔!這是我最喜歡

比較不好的家人。總之,它是 非常麻煩、非常複雜的。

的一朵花!」你對它就有執

三、煩惱識:接下來,第三

著、有貪著。或者你也可能會

種心識則是一種情緒或一種煩

說:「這是我不喜歡的花!這

惱,是在剛剛你不斷的貼標籤

朵花在我的黑名單上,所以我

和分別之後生起的,這些情緒

不喜歡它!」你會有喜歡、不

其實都有關聯性,都夾雜在一

喜歡、有接受、有抗拒等等很

起。例如因為你的分別念,你

多的情緒,所以第二種心識

會有愛、有恨,同時在這之

「分別識」它是非常忙碌的,

上,你又有嫉妒、比較、傲慢

因為你不斷的在想、在分類。

的心或無明、愚痴等等的情緒

72

▲本樂仁波切說:若是安住在 「覺」當中,你會有一種很清晰 的覺受。


生起,我們的情緒太多太多

剛剛談到的第八識「阿賴耶

去,你能非常清晰的感受、看

了。

識」,它與我們的「覺」或

到、覺知到這一切,這是很貼

「日以巴」有什麼不同?對於這

近「覺」、「日 以 巴」的一種

個我們要能夠分辨清楚。

比喻方式。你很清楚看到、聽

情緒或煩惱,是一個滿有趣 的主題。有時候,我們會覺得 煩惱它好像是很強烈、很堅固

當我們談到「安住心性」,

到,而且沒有執著,為什麼會

的一種存在,好像到處都有,

例如在禪修的時候,如果我們

強調這一點?因為有些人在做

但事實上,有一些情緒或煩

沒有清楚分辨「阿賴耶識」和

大手印的禪修或其他種類的禪

惱,其實還挺有文化性和地域

「覺」,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

修時,常會聽到「安住在平常

性的。

在說「安住心性」,但其實只

心之中」,很多人會以為安住

舉例來說,我待在西方國家

是安住在「阿賴耶識」當中,

在心性之中就好像一切都看不

這麼多年,發現很多我以前在

意思是我們只是把心放在一種

到、聽不到了,黑黑的一片,

印度或在寺院裡從來沒有聽

模糊的、中性的情況當中罷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若是

過、也不知道的情緒和煩惱,

了。這感覺像是什麼呢?你以

安住在「覺」當中的話,你是

如焦慮症或憂鬱症。在藏人的

為自己已經安住在「心」或

能夠可以看到、聽到、清晰的

團體中,尤其是在寺院裡,你

「覺」當中,但其實只是安住

感受到這一切的。

很少聽到有人說他是憂鬱或焦

在「阿賴耶識」裡。在「阿賴

慮的,但我到西方國家多年以

耶識」裡你是模糊的,很多東

後,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憂鬱

西並不是很清楚,能所二元的

了,我了解到、知道有憂鬱,

執著也好像模模糊糊的,而你

在這要說一個故事,故事發

而且我也開始憂鬱了。

就像遠離了那些,安住在這樣

生在四川省的卓千寺,也就是

一個情況當中。將心安住在

我的本寺,當時巴楚仁波切住

「阿賴耶識」的感覺,就像是

在那邊。他有一個弟子,這個

你有點睡意或是昏睡,有時候

弟子不管巴楚仁波切怎麼教

也像是在發呆。

他,他都沒有辦法了解、證悟

「阿賴耶識」 並非「覺」 剛剛談到的這些心識,分別

「你看見星星了嗎? 聽見狗叫了嗎?」

念,這一切心識的基礎是「阿

若是安住在「覺」當中,你

到自己的心性。有一天晚上,

賴耶識」(Alaya),或稱「藏

則會有一種很清晰、澄明的覺

巴楚仁波切把這個弟子叫來,

識」。舉例來說,「阿賴耶

受。舉個例子,就好像你走在

兩人一起走到戶外,看著天

識」就如同是大地,是一個基

一個很舒適、很美麗的公園

空。

礎,各種不同心識、意識的活

裡,公園之中有一個湖,而你

這時候巴楚仁波切就問這個

動,都在這上面運作著,也會

非常放鬆、自在,完全不緊

弟子:「你看到天上的星星了

被它記錄下來。「阿賴耶識」

張、不忙碌的坐在這個湖邊。

嗎?」

是「無覆無記」的,它就像是

你看到了這樣一個美麗的景

弟子說:「我看到了!」

中性的,同時也是比較模糊

象,你沒有任何造作、刻意的

仁波切再問:「你聽到那些

的,它沒有好與壞清楚的分別

想法和念頭,只是非常放鬆的

狗的叫聲了嗎?」(寺院附近

及各種的對立,例如看和被看

坐在那裡。你看得到眼前的這

有狗)

等這樣的情況,但在同時卻蘊

一切,也聽得到鳥叫、湖的流

弟子說:「我聽到了!」

藏著一切,如同大地一般。

水聲,還有微風吹拂和涼意等

接著仁波切又問:「你聽到

所以,在這裡就談到了一個 重點,我們的心識,尤其是

等,你都感受得到。 你看得到有人在你前面走過

我對你講的這些話了嗎?你聽 到了嗎?你懂了嗎?」 73


個本質,任何時候都無所不

驗之中的,是在當下的這一念

在。雖然它這麼簡單,但問題

心之中就具足的,但是只有在

巴楚仁波切此刻就說:「大

是我們常常會希望它可以再複

當你放鬆,然後向內觀看的時

圓滿就是這個!沒有任何其他

雜一點會比較好──你不希望

候,你才能夠認知到,才能夠

的東西了!這個就是指引心性

它這麼簡單,希望它複雜一

看到。

的大圓滿教法。」而當下這個

點。每次當我們談到心性或心

所以,巴楚仁波切他那個弟

弟子就證悟到了大圓滿的心

的本質的時候,你會非常嚴肅

子的問題就是在於他太用力、

性!

的、皺著眉頭的來想它、來看

太嚴肅了,而且他具備太多可

它。大家表情太嚴肅了,請大

能是哲學理論或是複雜的學術

家放鬆,然後再放鬆!

理論,沒想到能夠讓他證悟到

當時這個弟子回答:「我聽 到了!我懂了!」

就是如此,很像禪宗的禪。

「你的問題, 就是太用力了!」

巴楚仁波切的這個故事告訴

心性的,偏偏是剛剛那段故

我們,當上師對弟子指引心

事。巴楚仁波切以非常簡單

巴楚仁波切的故事告訴我們

性,或者說認知我們這個本具

的、直接的這樣一段心性的

什麼呢?它告訴我們,心的真

的佛性,你要知道這個心性、

指引,就讓他的弟子了悟:

實本質,也就是「覺」、「日以

本具的佛性,它離我們其實不

「喔!原來心性是這個。」這

巴」,它是隨時隨地都存在,

遠,它一點也不複雜,但是我

是一個很好的教授,它告訴我

總是以一種最平常、最平凡的

們總把原本一個很簡單的、單

們:「就是放輕鬆!」

方式展露出來。而在大手印的

純的、心性的實相想複雜了,

教法當中,這個「覺」、這個

是我們把它變困難的。

「日以巴」,它的同義詞也叫做 「平常心」。

我們的佛性,或稱「心性」、

簡單而直接, 看著你的心

「心的本質」、「覺」、「日 以

若想證悟心性或認識心性,

它就是這麼的簡單、直接了

巴」、「平常心」,其實是存

你除了可以透過非常單純、直

當,是心的一種體驗或心的一

在於我們當下的每一次心的經

接對外境的經驗,觀看到、找

▼本樂仁波切說:透過上師指引而認出自己的心性,是非常特殊、具很 大功德特質的方式。(圖片提供:大祈願法會)

到這個心的本質;你也可以在 各種妄念生起的時候,看到妄 念的本質──心性,然後證悟 到心性的本質;同樣的,你也 可以在很強烈的煩惱、情緒生 起的時候,觀看到這個情緒它 的本質,進而證悟到心的本質 與實相。所以,所謂的證悟心 性,它並不是說一定要是一種 宗教性的東西,它就是這麼的 簡單而直接,這在巴楚仁波切 剛剛的故事中已經告訴了我 們。 為了想認識這個「覺」、自 心的本性或是「日以巴」,你不 需要特別去參加什麼「日 以 巴

74


俱樂部」、「覺的俱樂部」, 或者去「覺的教堂」,參加一 個會員俱樂部,你需要的是什 麼?你要證悟這個「覺」、這 個「心」,你需要具備的是你 的心及傳承的教授,也就是你 要從你的上師、老師那裡學到 傳承的教法,依靠這些教法觀 看你的心,而不必去成為大圓 滿俱樂部的會員。

放鬆,再放鬆, 就對了 談到這裡,證悟心性的要點 是什麼呢?就是放鬆。 在大手印與大圓滿當中都提 到: 上等的放鬆是上等的禪修; 中等的放鬆是中等的禪修; 下等的放鬆是下等的禪修。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我的上 師,也就是堪布

竹清嘉措仁

波切常常會用藏文甚至用英文 不斷的告訴弟子:「我們要敞 開我們的心,還有要放鬆。」

▲本樂仁波切說:證悟心性的要點是什麼呢?就是放鬆。

「敞開、寬廣跟放鬆。」 大圓滿的上師、成就者們,

稱為「大圓滿之見」。

了什麼而得到的,它是本淨

會給予弟子這種指引心性的教

當我們從上師那裡得到這種

導,也就是指引他的「覺」、

心性的指引或「日以巴」的教授

剛剛講的這一些,都是在講

他的「日以巴」,他們會直接帶

時,也就是指引你的「心」、

「大圓滿之見」。大圓滿的見

領弟子認識心性,以這種方式

你的「覺」時,此刻的這一念

地,意思就是指證悟心性、了

來指引弟子。當我們得到這種

心,這種赤裸裸的覺醒,是本

知你的心性、認識你的心性,

心性的指引時,我們會說我得

來就存在的。在「大圓滿」,

這樣的一個過程。透過上師指

到了或我認識到了、證悟到這

這樣的一種心性,就稱之為

引心性,而認出自己的心性,

個心性,當然這並不代表你在

「本性」,意思是它是本來清

是一種非常特殊、具備很大功

當下得到了完全的了悟,你得

淨、本來圓滿的,也是指我們

德和特質的方式,無論是在金

到的是一種部分的證悟,但這

心的本質,本來就是清淨的,

剛乘或大圓滿、大手印的禪法

樣的一種證悟,或者說你認識

並不是經過造作或透過其他的

當中,都會強調這一點。

自己心性的這個過程,它就被

方式,例如對治的方法去消除

潤稿:方裔如

的。

75


詠給.明就仁波切 開示

無修, 近在眼前好難修? 它是一切修持的基礎,無須外求,只要放鬆,安住自心,

教授:詠給.明就仁波切 時間:2004年8月29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妙融法師

「無修」是一切修持的基

障礙自然淨除、功德自然現前;

礎,對於這種能夠自然放鬆、

聽起來好簡單,為什麼修起來好困難?

安住的殊勝之法,各位有什麼 問題嗎?有問題的可以舉手。

如何「無修」? Q: 既然「無修」這麼容易,為 什麼我們要修這麼多的儀軌, 以及各種修法呢? A:因為眾生的根器有種種差 別,好像我們人有各種不同的 病症,如果只有一種藥是不夠 的。「無修」可以說是一切修 持的基礎,但是仍要依著眾生 各自的根器、習氣與願求去做 調整,所以就會產生各種法 門;各種的方便與各種的方 法。 我們知道,光是一種藥不能 治所有的病,眾生的煩惱很 多,根器也不同,甚至各自的 願求也不一樣,所以生出各種 的口訣跟教授。有些人這個口 訣可以用上功,有些是適合另 外一種口訣,因此就有不同的 修法。若你覺得非常適合這樣 「無修」的法門,而且能夠用 上功,那麼你就可以這樣子的 修持。 除此之外,還有三種助緣幫 助修持「無修」,這三個助緣 是什麼呢? 76


第一、發心:也就是發菩提 心。

能夠認識我們的自性,無造作 的安住;安住在自性當中,放

放下放鬆, 不必修整

第二、認知:觀修佛跟一切

鬆的去安住著。但這指的是止

的上師是無二無別的。在這樣

的禪修,跟大手印的禪修,直

現在,我們拿念珠做一個安

的認知之下,我們不斷虔敬的

接的認識出心性,是有差別

住自性的比喻。平常我們的心

祈請,二心合而為一,在這個

的。

就像一隻瘋猴子,這隻瘋猴子

若是我們能夠安住自心不斷

像這個念珠一樣不斷的在轉,

地修持,那麼,自然我們就會

然後被這個「能所二執」不斷

具足一切五道、十地的功德,

的捆縛著、轉動著;這個好、

Q:請問仁波切,我們修所緣

當我們能夠究竟、完全明暸

那個壞、這個可以、那個不可

境當下,有妄念時比較容易提

時,我們一切的惡障就能夠盡

以,就這樣子的在轉動著。我

醒自己。像這樣「無修」的時

除。

們心中現在會想:「喔~師父

認知下,我們修持禪定。 第三、迴向。

說要我們的心放鬆,啊~我要

候,如果產生妄念,那該怎麼 辦?

Q:仁波切拉,不好意思,剛

放鬆。」就這樣,掉下去(仁

A: 在無修的裡面,如何得知散

才在靜坐放鬆的時候,我想要

波切作勢將念珠鬆手),就放

亂了呢?若是沒有「無修」的體

睡覺,之後有一些妄念跟著出

鬆了。在轉的時候呢,我們隨

性、覺知、覺照的時候,那就

來,這是正常的情況嗎?如果

著妄念在轉,放下就是了。

表示我們散亂了。

不正常,要如何對治?

但是當它落下去,放下的時

關於「無修」的體性、覺

A: 在這裡呢,就有兩種修持的

候,也不要去整理它、找它、

知,是怎麼樣的呢?要知道,

方法,一種是睡覺的修持,另

看它。也就是說,當這個念珠

這個是很重要的。

一種是妄念的修持。如果我們

本來在轉動,我們突然想到放

就好像一、兩歲的孩子來到

能夠將妄念轉成修持,將睡覺

鬆、放下,它就下去了。但我們

佛堂,會看到很多的師父、壇

也轉成修持就可以了。對於妄

千萬不要再說:「喔~我要放

城、佛像,但是他不會起念:

念怎麼轉成修持,以及睡眠如

鬆,要寬廣,要寂靜,不能有

「喔~這個師父好,那個師父

何轉成修持呢?這是之後要說

妄念,一定要好好修持。」不

不好。」或者是「喔~這個壇

的。

要這樣子,再去做這些念頭。

城是這個形狀,這個本尊是這

現在若是覺得昏沉、想睡

本來一開始我們是有妄念的,

個樣,他的經典是什麼呢?」

覺,你可以再把身體坐直,然

突然一下我們知道自己在散亂

或者「這佛像是誰做的?大概

後眼睛稍微往上看,振奮一下

了,就知道(這個散亂),就

多少錢?」他統統不會這樣子

自己。不要閉上眼睛,閉上眼

放下了。但是它時間不會太

想,但是他看到的跟我們看到

睛就睡著了;不要駝背,那會

長,我們也不要冀望有很長的

的一樣──就是唐卡、師父、

漸漸睡著,提起精神來,眼睛

時間。那麼就這樣子放鬆的時

佛像。

稍微往上看。

候,它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安住自

還有問題嗎?若是沒有問題

心,在這種本性、體性當中安

的話,表示大家都已經清楚知

住時,我們不需要去造作什

道了,這是開玩笑的。(仁波

麼,本性,本來就有;此時此

切笑)

太平常, 所以很難修 我們要知道,心的自性本來

刻就有。差別在於知不知道,

就是光明的,就像我們點的油

而不是有沒有。所以,我們要

燈一樣,它就是明亮的,我們 77


▲明就仁波切說:心就像瘋猴子,這隻瘋猴子像這個念珠一樣,不斷的被這個「能所二執」捆縛、轉動著。

不需要拿手電筒去找燈火在哪

可能像天空出現太陽,或者大

略這個「無修」的修,其實就

裡,這就好像我們的心,它本

地百花齊放,可是怎麼現在什

跟我們在一起。

來就是有覺知的,了知的,我

麼都沒有呢?所以我們不斷祈

們會看到色相,各種的聲音,

請,希望修行時,突然有東西

會有各種的覺受,但是,不要

降臨到我們身上,像神附身一

去執著它。

樣。台灣這種降神的很多,像

又好比說這個虛空,虛空是

就好像一、兩歲的小孩子,

是起乩之類,所以我們可能也

什麼呢?各位想想,虛空是什

他來到這個佛堂,他會看到佛

以為修行也是要這樣,可是怎

麼呢?在這個房子裡有虛空

像、師父,但是他沒有一種執

麼什麼都沒有?

嗎?這個房子裡面是有虛空

身在虛空, 卻常忘了虛空

著的念。也就是說能看見顯現

事實上那個「修」,是我們

的,虛空就是這個空的地方,

的,但是沒有執為實有的執

都有的,因為它實在是太容

是不是?對於這點,我們都知

著。這是不需要去造作出來

易,跟我們太接近,所以我們

道,但是我們不會注意覺察。

的,這個本性大家都有,但是

就看不到它了。現在,法本有

事實上依著這個虛空,才會生

我們要認識,要怎麼認識出來

這個字,如果我們把這個書本

起這整個世界,如果沒有空間

呢?就要這樣子,無造作,放

放在眼前,卻什麼都看不到,

的話,這個虛空怎麼產生的

鬆的安住。

就是因為它太近了。就是因為

呢?沒有這個虛空,也不會有

我們可以說「無修」是非常

跟我們在一起,我們心不會覺

我們,因為沒有空間,我們連

容易的,因為實在太容易,我

察、也看不到,然後我們心就

動都不能動,手不能擺,不能

們可能會不相信。我們總以為

開始製造出一個什麼修行來,

喝水也不能說話,所以我們可

修行要有一點什麼特別的吧!

不斷的去造作一個修持,而忽

以說,這個虛空是非常重要

78


的。 一切的四大(地水火風), 也都是從這個虛空產生的,這 個虛空無時無刻不跟我們在一

沒有對境的禪修。

禪修三要:發心祈請、 放鬆安住、迴向

起,我們沒有一分鐘能夠離開

在整個禪修一開始,我們要

這個虛空的。但是大部分的

先發心,為了眾生修持;第二

人,平常不會想到虛空,我們

步要祈請上師,要知道上師跟

不會去想,不會知道這個虛空

諸佛是無二無別的,虔敬的祈

有多大的功德,虛空的自性我

請,祈請後就放鬆,開始安

持。我們首先要皈依,第二個

們也不知道,就像這樣子。因

住;最後,做一個迴向。如果

是發心,第三個是「生起次

為這個虛空無時無刻不和我們

具備這三步驟,那麼中間放鬆

第」跟「圓滿次第」的修持。

同在,也遍滿了一切地方,遍

的禪修就算只有一秒鐘,也能

第一是皈依,這是進入佛法

滿我們一切,因為太親近了,

夠淨除我們十萬劫的罪障。而

之門的基本要件,這可以代表

我們沒有辦法見到它的殊勝跟

這也是最好的淨除業障,累積

小乘的修持。

特殊的地方。我們看到一本

福德的方法,可以說就是不去

書,會馬上想到,喔,這是一

做,事情也自然成就,是這麼

本書啊,但是我們卻不會這樣

好。

第二是發心,是進入大乘的 要件。 第三是生起次第跟圓滿次 第,這個就是金剛乘的修持,

去看虛空。因為這個虛空呢,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修持太容

無時不跟我們在一起,沒有一

易了,因為容易反而會產生困

以及入金剛乘之門的要件。

刻分離,因此我們就看不到

難,那麼我們現在就要講一個

它。

稍為困難一點的法門。這個修

一、皈依, 具足三大功德的佛

修行也是這樣。

持就要有一個所緣境,我們稱

總歸來說,我們的心要放

作「有所緣的禪修」。對於一

禮敬三寶三根本,

鬆。就好像做完很多的工作,

些初學者來說,這個有所緣的

皈命一切皈依處。

突然喘口氣「呵~」,這樣子放

禪修,會不會覺得比較容易一

在這裡就是指皈依。南無,

鬆。這麼放鬆的時候,也不要

些?或是困難?就像剛剛一位

它可以說是梵語的音,南無的

產生一些希望或者是恐懼。例

師姐問說,有所緣的時候,我

意思就是「禮敬」、「頂禮」的

如:這到底是不是修呢?這個

們還會知道自己是不是散亂

意思。中間講到三寶,藏文叫

修是不是錯了?是不是對?都

了。這個有所緣的禪修,我們

「 秋孫」,指的就是佛、法、

不需要去想,管它發生什麼,

之後再說,現在我們要講的是

僧 三 寶,是 顯 乘 的 皈 依 的 對

錯也可以,不錯也可以,它是

彌陀的修法。

象。而三根本,是金剛乘皈依 的對象,這三根本是什麼呢?

修也可以,不修也可以,下地 獄也可以,上天堂也可以,管 它去哪裡,就這樣子放鬆著。 就是自己本身的一個光明,但

阿彌陀佛極樂淨 土修持儀軌

就是加持的根本──上師,成 就的根本──本尊,以及事業 的根本──護法與空行。

這個光明不是有什麼光喔,所

各位可以翻到《阿彌陀佛極

這裡的意思,是對所有能夠

謂的這個光明,在這裡也可以

樂淨土修持儀軌》這頁,這個

皈依的對象進行皈依。這個時

指一種明,一種了知。這叫作

儀軌,可以說是小乘、大乘跟

候我們要觀想,在我們前方有

無所緣的止禪修,也可以說是

金剛乘三乘都合一融攝的修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頂上有 79


脫苦的這個心,光有遍知的能 力也是沒有用的。事實上佛是 具備無量大悲的,他的慈悲, 就好像母親愛孩子一般。 第三功德──力量:如果只 有遍知、大悲卻沒有力量,不 一定真的能救眾生,而這個力 量是可以展示在身、口、意上 面的。佛「身」的力量是什麼 呢?為了要度化眾生,佛可以 為每位眾生化現,去度化每一 位眾生,甚至佛的一個毛孔, 都能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佛是 具備這樣的一種身體的力量。 佛「語」的力量是什麼呢?是 ▲明就仁波切說:「無修」是非常容易的,因為實在太容易,我們可能 會不相信。

他說什麼,這個事情就會馬上

金剛總持,金剛總持的周圍有

好,一切的事情他都知道;六

千世界都化為灰燼,三千大千

我們的上師。阿彌陀佛的周圍

道輪迴裡地獄、惡鬼、畜生、

世界馬上就會滅盡;若是他

有本尊圍繞著,他的下面有智

到天人,所有的事情,六道眾

說,三千大千世界馬上生起,

慧的護法。若是無法一個個觀

生的心念、行為,他都是了知

它又會馬上生起,這是他語的

想出來,那麼「他們就在我們

的。無一不知,這就是「正遍

力量。另外佛「心」的力量是

前面」這樣的念頭也可以;或

知」。

什麼呢?也就是眾生對三寶虔

實現。比如佛說,此時三千大

者我們只觀想一位阿彌陀佛,

因此我們觀想阿彌陀佛在我

敬祈請時,佛的心力加持就能

他是一切上師的總集,也是諸

們前面,我們不需要想,他到

讓眾生未來也和佛一樣,能夠

佛的總集,這樣觀想也可以。

底來了沒呢?或是他是不是還

成就佛果。

阿彌陀佛是正等覺的佛,佛要

在淨土呢?事實上,當我們

知道佛的功德後,我們就要

具備遍知、大悲與力量這三種

說,南無阿彌陀佛的同時,他

觀想他在我們的面前,他慈悲

功德:

就存在、他就知道了。阿彌陀

的眼看著我們,他的心知道我

第一功德──遍知功德:這

佛,他就在我們前面,若是我

們,他一切都是了知的。我們

是什麼呢?也就是他全部都知

們信佛的話,他就在我們前

要這樣子的去祈願、並且希望

道,沒有不知的,甚至各位在

面。這是佛說的。所以我們不

能夠讓一切眾生的痛苦,還有

這邊聽法、求法,他也知道,

需要擔心說,喔~我的祈請不

一切眾生的障礙、疾病、魔障

各位心裡在想什麼,他都知

知道到底怎麼樣?或者他到底

都能清淨,也祈願他們能夠慈

道,一切時間地點都知道。不

聽不聽得到呢?當我們了解這

悲的眷顧我們,讓一切的眾生

只是這個會場裡的人,而是整

一點,我們的祈請會更有力

都能成就佛果,以上就是皈

個台灣的人,他統統知道。甚

量。

依。

至不只是台灣人而已,甚至整

第二功德──大悲心:若是

個世界,人類也好,畜生也

沒有大悲心,也就是要度眾生

80

(「彌陀天法」系列之三) 聽寫:王惠


堪布 慈囊仁波切 開示

心經與夢境 夢境中,心識所執著的景象都是虛有的, 是「並不如其所顯」的存在,並不是真的存在, 而萬法就如同夢一般。 原文經譯╱張福成 整理╱王莎賀 圖片提供╱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

《心經》裡面很重要的一個

象)。在《心經》裡「無色、

性成立、由自性而生的,所以

關鍵,談到萬法「不生不滅」。

聲、香、味、觸、法」的「無」

稱之為「無味」,即沒有滋

如果說萬法最初有「生」的時

要解釋成「無生」,即「不

味。「觸」也相同,所接觸的

候,那當然一定會有「滅」;

生」。所以「無色」就是色相

冷、熱,它是自性而形成、由

可 是 假 設 一 開 始 沒 有「 生 」

本身無生,即色相本身的自

自性而生的嗎?並不是,因此

的話,那就不能說它「滅」,

性不能夠成立(沒有真實存

稱之為「無觸」,沒有這個觸

因為沒有「生」,當然就沒有

在),非由自性而生。當自性

覺。再來「無法」,也是同樣

「滅」,所以「不生不滅」的重

不能夠成立、不是由自性而

的意思,萬法皆不是自性成

點應該是討論「不生」。如果

生,就稱之為「無生」。反過

立、由自性而生的,所以也

「不生」能夠成立,就不會有

來講,如果要濃縮「色相自性

「無法」。所謂「無色、聲、

「滅」,一開始若有「生」,當

不生」的要義,以一個詞彙簡

香、味、觸、法」的「無」字應

然就會有「滅」。

單稱之,便是「無色」了。

該做如上的解釋。

《心經》的「無」, 是指「無生」 《 心 經 》 是 如 此 解 釋「不 生」:「無色、聲、香、味、觸、 法。」 《心經》談到沒有色相、沒 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滋 味、沒有觸覺、沒有法(現

同樣的,「無色、聲、香、

換句話說,假設色、聲、

味、觸、法」的「無聲」,指

香、味、觸、法一開始是成立

的是「聲音」的自性不能夠成

的,是由自性而生的,那就不

立,也不是由自性而生,所以

能講「無色、聲、香、味、觸、

稱之「無聲」,即沒有聲音。

法」了;因為既然它是由自性而

那麼「氣味」本身是自性成

生、自性存在的話,如果又說

立、由自性而生的嗎?不是!

沒有,就會非常奇怪了,也違

所以稱之為「無香」。

背萬法實際的樣子,不僅會墮

還有「滋味」,它也不是自

入斷邊,亦減損了這些萬法, 81


這種見地也無法闡釋佛陀在 《心經》裡的開示。所以當講 到「無生」的時候,指的就是

一切感受, 都是妄念

到:「何時惑未除,何時境即 顯。」意思是當我內心的迷惑 錯亂沒有獲得清除,對境所顯

「那由自性而生、自性成立

現的色、聲、香、味、觸就一

這是什麼意思?」在這裡做一

定會出現。但如上所述,當對

《心經》裡面「無色、聲、

個補充說明。根本就沒有能以

境在迷惑的心上顯現出來的時

香、味、觸、法」這意義怎麼

自主的方式而存在,或是能夠

候,並不如同它所顯現的樣

解釋呢?如前所述「無」字應

自己獨立存在,不依靠其他方

子,即並非以它所顯現的樣子

該要解釋成「不生」、「無

式存在的物或境。因為我們的

而存在,這就稱之為「自性不

生」。例如說「無色」,即色

內心是迷惑錯亂的,在迷惑錯

生」、「自性不能夠成立」,

相本身是無生,色相無生就是

亂的心上顯現出來的萬法的樣

這個認知非常重要。我們不能

指色相本身的自性不能夠成

子,都是自己獨立存在、單獨

把它解釋成它「沒有」,若把

立、也不是由自性而生。而自

形成的,是以自性而生方式顯

「無色、聲、香、味、觸、法」

性不能夠成立或自性不生都是

現出來。但事實上,就外在事

的「無」解釋成「沒有」,那

否定詞,故以「阿」字來表

物而言,並不是這個樣子,因

就「沒有」對境了,這是嚴重

示,因為「阿」字的原意就是

為萬事萬物都要依靠因緣條件

的錯誤。

「無生」。

和合,匯聚在一起才能夠形

自性不能夠成立,亦非由自性 而生的意思。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 「自性

成、出現。

父母親生出子女,播下種子 長出五穀雜糧,像米、麥等,

不能成立、自性無生,這句話

總之,歸納起來可以這麼

是否就稱之為「生」?而「不

是什麼意思?前面一再的談到

講:萬物在我們迷惑的心所顯

生」、「沒有」是不是就是指

自性、由自性而生又是什麼意

現時,它是以自主的方式、單

父母親沒有生出子女,播下種

思呢?」

獨的方式、獨立的方式而存

子沒有長出五穀雜糧?不是

一般來說,萬事萬物都是由

在,可是當我們仔細分析後會

的。「生」的意思就是指有很

很多的因緣條件聚集、會合而

發現,並非如此;它是由各種

多因緣條件和合而形成,如萬

形成的,萬法也是由因緣和合

因緣條件和合所形成的,也就

物在我們迷惑錯亂的內心,以

所形成的。有沒有「法」,是

是──萬法並不如其所顯現的

「不需要靠因緣條件、本身

它本身自己單獨就存在,不必

樣子而存在,這個認知非常重

就單獨存在」的方式顯現,

依靠其他任何的條件,以自主

要。我們看到的萬法,並不是

稱之「自性而成」、「自性

的方式而存在,以單獨的方式

它所顯現的樣子,也不是以它

而生」。但事實上,萬物仍要

而存在?有這樣的一個「法」

所顯現的樣子而存在,關於這

依靠其他因緣條件和合才能形

嗎?沒有!若非由因緣而生,

點一定要了解。

成,即事物並不如其所顯現

就會墮入常邊、墮入斷邊,任

「無色、聲、香、味、觸、

的方式而存在,這就是所謂

何一邊,這種情況的「生」是

法」如果光就字義解釋,就是

的「不生」,也稱「自性不

不可能存在的。能以自主、

什麼都沒有,那我們眼睛所

生」、「自性不能夠成立」。

單獨、恆常而不需要依靠其

看到的柱子、房子,這些外

所以當說到「無色、聲、香、

他任何條件永恆存在的這種

在對境所顯現出來的顯相都

味、觸、法」時,並 不 是 說 眼

「法」,根本就沒有!所以

存在嗎?當然,眼睛所看到

睛沒有看到色相、耳朵沒有聽

才會稱「法」為「無生」、「不

的房子、柱子,就外在顯相

到聲音、鼻子沒有聞到氣味、

生」。

而言,是存在的。在佛經中提

舌頭沒有品嚐到滋味、身體沒

82


「阿」字是「無生」的這個意 義不了解的話,那無論是要念 誦《心經》或要談到「無色、 聲、香、味、觸、法,無 眼、 耳、鼻、舌、身、意」,想要更 深入的去了解這些文字的內 容,可能就非常困難了。 一個人在念誦《心經》,當 念誦到「無色、聲、香、味、 觸、法」的時候,要了解到它 的意思是指「自性不生」,例 如「無色」就是指色相由自性 而生這個部分是不存在的,要 做這樣的解釋。若對於「無」 字代表「無生」、代表自性不 能夠成立這些意義不了解,而 直接把「無」解釋成「沒有」 的話,那恐怕就很難真的了解 《心經》了。因為「無色、聲、 香、味、觸、法」,眼睛所看到 的色相,沒有;可是眼睛確實 有看到色相。耳朵所聽到的聲 音,沒有;可是耳朵確實有聽 到聲音。眼、耳、鼻、舌、身所 對境的色、聲、香、味、觸確實 都存在著呀。 若將《心經》所開示內容的 「無」解釋成「沒有」,那就 ▲慈囊仁波切說:很多人每天念 誦《心經》,念誦時應該了解它 的意涵。

有觸摸到冷熱、內心不能思維

跟我們現實經驗相違背,在念

法…,如果被解釋成外境全部

誦《心經》時也會覺得《心

都不存在的話,那就是一個誤

經》的意義非常奇怪,無法理

解了。

解。所以,此刻的「無」要解

大家都非常重視《心經》,

釋成「自性無生」,也就是

很多人每天念誦,也有很多人

「自性成立」是不存在的,而

能背誦,但在念誦的時候,也

「無色、聲、香、味、觸、法」則

應該要能了解它的意涵。我們

應解釋為:色相本身不是自性

從《般若經:一字【阿】》的

而立、不是由自性而生的;聲

「阿」字本不生這個部分來談

音本身不是自性而立的、不是

起,如果對「阿字本不生」、

由自性而生的,而後每一個段 83


在的。

的,也比較能夠容易理解。我

事實上,我們都了解,夢境

們白天所看到的色、聲、香、

的景象是依靠很多因緣條件而

味、觸、法,它是無始輪迴以

形成的,如夢境形成的主因是

來的習氣,透過這習氣因此顯

白天的習氣,再加上身體氣脈

現出來。一樣的道理,當萬法

等很多的因素聚合在一起,這

在我們這心識顯現的時候,也

些因緣條件就形成了各種各類

是顯現出它自性而立、自己單

的夢。

獨存在的的樣子,我們的心便

此外,做夢的時候,在夢境

執著它那個樣子。但事實上,

裡的山河、大地、房子、汽車

這些萬事萬物是由因緣條件和

等,做夢的心識會執著其確實

合所形成,並非由自性而生,

落的「無」字都應該作如上的

存在,但這些山河、大地、房

這就與夢境的比喻完全一模一

解釋。

子、汽車等最終只是一個夢境

樣,即「並不如其所顯」,不

所謂「色相無生」,指的是

而已。我們可以很容易就理

是如它所顯現的方式而存在,

色相是必須依靠很多因緣條件

解,做夢的時候,在夢境中的

是「自性不生」。以夢境比

的聚合來形成、顯現,不是自

心識所執著的這些景象「並不

喻,我們可能比較容易了解自

己能單獨存在的。但當色相,

如其所顯」──並不是以它所

性不能夠成立的意思。

在我們受到無明影響而迷惑錯

顯現的方式存在。因為夢境它

所以在念誦《心經》、《般

亂的心上顯現出來的時候,所

就是一個幻影,它不存在於醒

若經:一字【阿】》的時候,

顯現出的,卻是能單獨存在,

過來的時候,夢境就是一個迷

一開始就要對這「無生」、

而不必依靠任何其他者,好像

惑錯亂的心,醒來的時候就會

「不生」的意義有正確的理

自己就能獨立存在的樣子。所

發現,這些夢境中的景象是虛

解。有了正確的理解之後,對

以對我們凡夫來說,萬法並不

有的、是不存在的,即便如

《心經》裡「無色、聲、香、

如其所顯現的一樣,不是依照

此,在夢境中的心識,還是會

味、觸、法」、「 無 眼、耳、

它所顯現的那種方式而存在,

執著這些夢境的存在。做夢的

鼻、舌、身、意」就比較容易明

也因為它所顯現的方式這個部

時候,心識所執著的對境,

白。

分是不存在的,所以稱之為

並不如對境所顯現的那個樣

「無生」。

子──「並不如其所顯」的存

從夢境了解無生, 所見皆虛幻 再舉個例子,做夢的時候,

我們也可以將「無生」的意 涵以二諦來做解釋:

在,並不是真的存在。透過這

世俗諦:就世俗諦上面而

個例子,我們也就能夠比較了

言,「生」,是確實存在的。可

解「無生」、「自性不能夠成

是「生」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

立」大概是什麼意思了。

為我們這個心是由無明所形成

在夢中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境,

夢境是一個迷惑錯亂的心,

的,由無始輪迴以來,各種習

如山、河、大地等各類景象,

當醒過來的時候,發現夢境它

氣累積形成這迷惑錯亂的心,

可是在做夢的當下,還在夢境

只是一個幻影、假象,那就表

在這迷惑錯亂的心上,萬事萬

裡的時候,做夢時的心識一定

示這是「自性不能夠成立」、

物由因緣和合的方式、條件所

都把這些虛幻的境,執為真的

「自性無生」。透過夢境的比

形成,是存在的、是有的。

存在──是自性而成立、自性

喻方式,我們再去解釋白天所

勝義諦:就勝義上而言,就

而生,是真實成立的方式而存

看到的景象,其實是一模一樣

實相來說,「無生」的意思,

84


起所形成的現象,絲毫都沒 有;非空性的現象,絲毫都沒 有。」這是指因為輪迴與涅槃 的一切現象,都是由因緣和合 所形成的,所以不是由因緣 和合所形成的現象根本就不存 在。但是因為由因緣條件聚合 在一起所生成的現象,這個現 象本身就是空性,所以不是空 性的現象是絲毫都不會存在 的。如果能從怙主龍樹菩薩的 開示裡好好的去學習,也能夠 了解「無生」的意義。 倘若不是從「無生」的真實 意義去理解《心經》,反而把 「無」按字義解釋成「沒有」 的話,就會產生很多嚴重的誤 解。大家應該都聽過中國或西 藏的佛教徒在共產黨文化大革 命的時期,宗教與個人遭受到 ▲慈囊仁波切說:由緣起條件所形成的現象,就是「無生」的意思。

破壞、傷害的故事。因為《心

就是這些萬事萬物雖然它顯現

顯現的方式存在,以顯現的方

經》是大家耳熟能詳都會背誦

出來了,不過就跟夢境中的景

式而有,不是以自己獨立存在

的,所以在文革時期,那些參

象是一樣的。

的方式而有,不是以自己獨立

與文革的人就說:「你們《心

譬如說在做夢的時候,夢到

存在的方式而生。佛經中說

經》談到「無色、聲、香、味、

自己生了一個小孩子,在夢境

「無色、聲、香、味、觸、

觸、法」,那就是沒有感受了,

裡做夢的心識,覺得自己確實

法」,如果能從二諦上去理解

那感受不存在啦。」然後就用

生了一個小孩子、真的有一個

「自性不能夠成立」、「自性

棍子打佛教徒,用鐵針刺他,

小孩子,但實際上有沒有?沒

不生」是為「無」,就能夠了

再問他:「你有沒有感受?」

有,因為它是一個夢境。但是

解緣起的意義,換句話說,以

如果你說有,你覺得痛,那他

對在夢境的心識而言,它確實

「無生」的方式也可以解釋世

就會說佛教騙人、說謊話,因

是有的,這從二諦來解釋就比

俗諦與勝義諦。

為感受確實存在。在文化大革

怙主龍樹菩薩在其《中觀根

命的時候發生很多這類的事

就世俗諦來說,只要這迷惑

本論》裡有提到:「一切現象

件,表示外界對佛法還存有很

錯亂的心,其業力、煩惱還沒

都依緣起的條件所形成,不是

多的誤解,因為不了解它的內

有窮盡,世俗諦的萬法就一定

由緣起條件所形成的現象,並

容而產生了很多的邪見。

會藉由因緣條件和合的方式而

不存在。」由緣起條件所形成

(《般若經:一字【阿】》釋

顯現出來。若就實相上,即

的現象,就是「無生」的意

論──系列五之四)

「勝義諦」來說,它僅僅是以

思。龍樹菩薩也說:「非緣

(潤稿/方裔如)

較容易了解。

85


〈修行人的故事〉慈囊仁波切的「慈智學校」希望工程

幫牧民孩子,圓一個上學夢 成就者備出的康巴地方,到了現代,馬上英雄卻成了弱勢文盲,對貧困的牧民孩子, 上學,是一個奢侈的夢……

慈囊仁波切有一個夢。 在台灣,或在世界其他躋躋 滿座的法席上,他都沒忘了這 個夢──那就是,讓高原上的 牧民孩子,上學去。

康巴好漢, 成了弱勢文盲?

文/昆桑卓瑪

然而這個世界,在新舊時代 的縫隙間,卻產生一群新的弱 勢者:文盲。 在這個海拔四千公尺高,冬 天冷到零下三十度的高原上,

圖片提供/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

字而吃悶虧。 那是2002年5月,慈囊仁 波切從印度智慧林佛學院講學 之後,來到西藏青海玉樹囊謙 縣,親眼所見的情景。

時至今日,牧民仍然依傳統,

囊謙縣內的覺拉鄉與宗休

在大山大原之間牧牛、牧羊、

鄉,以及隔鄰札多縣內的吉札

撿牛糞。

鄉、安塞鄉,這兩縣四鄉,是

在遙遠的青康藏高原,藏人

在莊稼榖物完全長不出來的

當地最偏遠落後的部落,貧

稱為「康巴」的地方,民風直

隆冬,牧民孩子為了家計,仍

窮、無人聞問,廣大的四鄉,

爽,馬背上的牧民人稱「康巴

然必須在雪地放牧,雪崩時,

連一所學校都沒有。

好漢」,人們百分百信佛,尤

可能和牛羊一起被活埋。逐水

仁波切看見追逐牛羊、撿拾

其注重實修,是個成就者備出

草而居的生活,也讓牧民孩子

牛糞的孩子們,應該是讀書的

的佛國,法王噶瑪巴、竹清仁

無法受正規教育,很多人是文

年紀,卻因為家貧而必須放牧

波切等,都出身這個遊牧民族

盲,不要說享受豐富的現代資

分擔家計,在文明的21世紀,

的故鄉。

訊,他們連交易牛羊都因不識

卻過著文盲的生活,既無法享

86


受現代生活的便利,也無法接

留得住孩子。他決心幫孩子們

不是大雪封凍的日子,從遙遠

續藏地傳統學習珍貴的佛法,

蓋一所寄宿學校。

的青海運建材過來,點點滴滴

浪費暇滿人身,在新舊時代交 會處,進退失據,無所適從,

這件事,對一位出家眾真不 容易。

蓋,終於完成第一批校舍,在 2004年11月5日,佛陀天降日

雖然這時,牧民孩子出身的

的吉祥日那天,讓這個寄宿學

這種高原上的困境,慈囊仁

慈囊仁波切,已是名振四方的

校開學了,校名為「慈智」,

波切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油

大堪布,既已在五明佛學院吉

意思是勉勵孩子們學習佛陀教

然生起深切的悲心。

美朋措法王坐下,領受大圓滿

導的「慈悲與智慧」雙運之

教法,因為教證俱勝,而成為

道,做個珍惜暇滿人身、努力

法脈持有者之一;並依止大司

自利利他的有用之人。

成為一個個文明弱勢者。

「一定要讓 孩子們上學去」

徒仁波切等噶舉上師尊前,領

慈囊仁波切心裡清楚,讓孩

受大手印教法。這位13歲出

子們讀書,受教育,是突破這

家的牧民孩子,是一位資源不

種困境的第一步。

多的僧人,要做到「為牧民孩

「一定要讓孩子們上學

子,蓋所寄宿學校」這件事,

去」,慈囊仁波切心裡浮現了

其實還真不容易。但他一點一

一個清晰的藍圖。但在地廣人

滴的做到了。

騎馬串帳蓬, 挨家挨戶「要」孩子 有了硬體,軟體是另一大困 難。 軟體有兩種,一是上學的孩 子,一是教學的老師,來源都

稀、遊牧為生的康地,要牧民

仁波切首先化整為零,學校

很困難,因為「慈智學校」所

孩子天天從帳蓬的「家裡」走

硬體設備,募一點錢就蓋一

在地,是個荒涼的山谷,周圍

路或騎馬通勤上學是很困難

點。他一年巡迴五六個國家弘

渺無人煙,連當地人都不相信

的,好人要做到底,只有管

法,其中也包括台灣,弟子們

這裡能蓋學校。當學校從空寂

吃、管住、還管讀書,才可能

的護持,積少成多,趁著夏日

的山谷矗立起來時,乍看有點

87


〈高原上的童年〉

夢裡,那個有一千隻手的人 藏的禁忌。 慈囊仁波切還記得,入夜 關了門之後,奶奶會搬開枕 頭下的床板,抽出裡面藏的 佛經和法本,但小孩子問, 一律含糊帶過。 仁波切是個牧民孩子,從 小要趕牛羊到處吃草,有時 躲雨時,牛羊會帶他走進深 山,荒山野洞裡竟然藏了許 多佛像、經書和唐卡,那是 那個特別的年代,藏人不忍 毀棄聖物所藏的,有時竟被 牛羊找到。年幼的慈囊仁波 切不知道厲害,高高興興的 挑沒被風雪毀損的撿回家, 惹得家人大驚失色。因為那 時佛法就等於「違法」,連 不慎披上像喇嘛一樣的紅色 外袍,都會惹上麻煩。 有一天,6、7歲的慈囊 仁波切,作了一個奇怪的 夢,夢見一個「有很多很多 隻手的人」,醒來問大人那 是誰,大人面面相覷,有點 歡喜,卻欲言又止不敢說。 後來時代氛圍改變,佛法 回到康地,仁波切13歲出 家,在寺院裡忽然看見「夢

88

那時,西藏人的社會處在

康地的傳統文化就是生根了

裡那個有很多很多隻手的

奇異的文化空白期,沒有現

千年的佛法,那在當時特殊

人」──「原來那是千手千

代文明,也沒有傳統文化。

的時代氣氛中,成了必須掩

眼觀世音菩薩!」


「魔幻寫實」,不太真實。這

馬,翻山越嶺,造訪一個又一

緣,只能認真讀書,成績特別

樣的地方,幾乎有半年時間大

個帳蓬,挨家挨戶勸。父母們

出色,在一縣十鄉鎮中的大會

雪封路,和外界斷了連絡,成

因為祖祖輩輩學佛,尊重出家

考中,就有六個慈智孩子考第

了化外世界,外地老師幾乎都

人,就看仁波切面子,意思意

一。有五十幾個孩子才在慈智

不肯來,慈囊仁波切花了好大

思「送一個孩子」上學,經常

讀了三、四年書,就能插班考

力氣,終於找到願意守在這個

送出門的還是勞動力最弱的女

上中學,慈囊仁波切怕他們跟

孤冷的山谷,和孩子們一起生

孩。慈智學校第一批學生,就

不上,假日還讓已經上中學的

活的當地知青來當老師。

這樣東拚西湊出來了。

大孩子回慈智,請老師補習加

學生呢,一開始也很困難。

六年過去了。從一開始「動

強功課。現在「慈智學校」招

牧民家庭很需要人手,少個孩

不動就把孩子帶回去」,漸漸

生狀況大不同,已經招收了近

子就少份生產力,聽說管吃管

的,牧民們知道受教育的益

三百個學生,父母們一到招生

住的慈智學校要招生,從父母

處,和「慈智學校」的好。慈

季,爭先恐後,唯恐到晚了招

到孩子,人人觀望,不知讀書

智教出來的孩子,可能因為環

生額滿。他們都知道,這是孩

有什麼好。慈囊仁波切就騎著

境封閉,沒有什麼分心的外

子未來人生一個全新的機會,

▼為了讓牧民孩子脫離文盲的命運,慈囊仁波切在青康藏高原最偏遠的山谷,蓋起「慈智學校」。

89


前,還以「迴向」結束一天的 學習。讓佛法的種子,在小牧 民心裡,點點滴滴的薰習。 就這樣,牧民孩子讀了書、 識了字、還學了佛法,有了改 變自己命運的能力,接續起現 代與傳統的優點,不再身陷新 舊時代的夾縫間。 看到淳樸的牧民孩子這麼乖 巧,在困難的環境中學習得這 麼好,慈囊仁波切有了更遠的 夢,他希望「孩子們都能上大 學」。未來,這些孩子可以有 不同的機會選擇自己的工作和 生活,即使回到遊牧世界,都 自理,學校雖依政府規定學

更能運用現代資訊改善生存條

制,上一般課程,但也可以

件;而且識字後更方便作佛法

加上藏文課、英文課和佛法

的聞思修,這對佛國康地,更

慈智學校位於偏遠落後的山

課,每天上課前,還可以做早

具有珍貴的意義。

區,運輸不易,幾乎與外界隔

課,念誦「皈依發心」、「八吉

絕。

祥文」、「文殊菩薩祈請文」和

不爭取不行。

「讓慈智孩子上大學」

或許也因為地處荒遠、資源

「綠度母祈請文」,晚上放學

少喝半杯咖啡, 幫牧民孩子上學 不過,蓋校舍、請老師,還

「慈智學校」認養學童辦法

要天天供近三百個孩子吃、

□每月捐款:$1,000 □三個月一次繳:$3,000 □六個月一次繳:$6,000 □一年一次繳:$12,000

□每月捐款:$500 □每月固定隨喜捐款 □一次隨喜捐款:$

認養孩童

電 話

(O): (H): (手機):

姓名:

住、讀書,年復一年堅持下 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 「慈智學校」的師生生活簡 樸,吃穿都簡單,還是要有持 續的護持才能運作下去,讓牧

月起

民孩子上學,還是一條要繼續 奮鬥的漫漫長路,慈囊仁波切 籲請大家支持。 我們生活在福報相對豐厚的

e-mail:

台灣,只要每天省下半杯咖啡

住址:

的錢,就可以幫助遠方的牧民

◎填寫好後請郵寄-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4樓,

小孩上學,既圓滿布施波羅

會長王莎賀收,電話:02-2521-2359,0936-237733,或傳真:02-2521-3769

蜜,又能利益佛國的小孩,何

◎匯款帳戶:土地銀行松山分行,

樂而不為?

帳號:063-005-22595-9,戶名:Tsultim Namdak Lama

90


化育道場活動報導:〈直指法身+五光瑜伽〉閉關課程

閉關額滿,是對佛法的禮讚! 氣功心要的獨創動禪「五光瑜

始,講到大手印傳統教授分為

教授:確戒仁波切

伽」,配合禪修指導,動靜交

經教大手印、密續大手印和心

時間:2011年7月21~24日

融,殊勝難得。課程招生消息

髓大手印,暨上、中、下根器

po上網後,很快就額滿。

的弟子各自適合的大手印教導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善戒法師 報導:黃靖雅 攝影:攝影獅

閉關報名額滿,是佛法興 盛、聞思修風氣蓬勃的徵兆。

等總論,隨即進入法本正文, 開始講解「前行」中的「四共

你的心,是老是闖禍的野

這種美好的徵兆,再次在

加行」。第一天講解「暇滿難

獸,或是帶你解脫的渡船?其

「直指法身+五光瑜伽」閉關

得」和「觀死無常」兩個轉心

實你的心,自已可以作主,得

教授課程出現。對於一些「聞

思維。校長刻意在「前行」法

到真正寬廣與自由,方法是:

法若渴」,可惜「動作較慢」

上多著墨,希望法友打好觀修

直觀心性,禪修心的本質!

的可愛法友,只能抱歉的說

大手印基礎,殷切反覆提醒,

《直指法身》這部第九世噶

「sorry,明年請早」。有的法

苦口婆心溢於言表。

瑪巴旺秋多傑所寫的大手印法

友不放棄,報到日直接趕到現

本,就教導我們直接禪修心的

場「堵」機會。

第一天教授約晚上9:30結 束。化育道場妙在法師提醒法

所以7月21日下午3點左右,

友,「校長說,《直指法身》

今年7月21日至24日,在

離報到時間晚上6點還早,化

課程要結合實修,所以明天第

化育道場,三年閉關指導上師

育道場已經人進人出,遠自香

一支香9:10開始,由拉巴老師

噶瑪列些林高級佛學院校長確

港前來參加課程的四位法友,

帶領禪修,大家8:30可以開始

戒仁波切,就講授了《直指法

也在人群中出現。晚上7:30,

就座……」法友開玩笑的唉了

身》,這部充滿黃金珠鬘傳承

確戒仁波切在170名法友迎接

幾聲,其實滿心期待準備迎接

加持的大手印實修法本;晚上

下,陞法座,開始教授《直指

未來三天的聞思修訓練。課程

則教授源自「那洛六法」藏傳

法身》。校長從書名釋題開

進行至7月24日圓滿結束。

本質,掌握心靈自由的關鍵。

91


化育道場活動報導

薩惹哈道歌,實修傳承的傳家寶

箭手之歌,帶你貫穿二元之心

教授:慈囊仁波切 時間:2011年9月14日起 每周三晚上7:00~9:00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丹傑、施心慧 報導:黃靖雅 攝影:攝影獅

「道歌,是從證悟者心中自 然流露而出的口訣,直指自 心,痛快而不造作,是具德的 上師唱給具格弟子的心要語, 在講究實修的噶舉傳承,那就 是上師證悟之心的加持,是口 耳相傳的傳承之寶,無比重 其實講的是犀利無比的「箭手

「薩惹哈道歌」,吸引來爆滿

當被問到關於「道歌是怎麼

之歌」。那位以那瀾陀佛學院

的聞法學子,不乏從宜蘭、台

來的呢?」、「噶舉傳承為什

教授的滿腹經綸,卻唱出生猛

中等其他縣市遠道而來的法

麼這麼愛唱道歌?」,慈囊仁

直接的箭手之歌,那位以實修

友,化育道場從大殿一直到大

波切如是回答。

之弓、射出智慧之箭、貫穿二

門口都坐滿人,報名額滿截止

在化育道場座無虛席的學生

元之心的偉大箭手,不是別

後還不斷有人打電話來表示希

凝神傾聽中,慈囊仁波切,這

人,正是金剛總持之下,噶舉

望加收「站著聽也沒關係」。

位溫柔敦厚的印度智慧林佛學

遠傳承的第一棒、大手印傳承

院校長,以儒雅的學者風範,

第一人:薩惹哈!

要。」

在9月14日第一堂課中,仁 波切先是依循佛學院的傳統,

和大堪布遊刃有餘的旁徵博

初秋起,每周三晚上在化育

從書名、頂禮開始,接著是

引,令在座聽聞大眾忽然領略

道場開講的薩惹哈《道歌寶

「破斥外道」,這是為了「知

到:所謂「如沐春風」,原來

藏》,仁波切首先教授第一部

非則知是」,清楚什麼是錯

就是如此!

分〈庶民之歌〉。由於這可能

的,才了解什麼是對的。在古

是目前所知台灣首次公開講授

印度那思想的戰國時代,各式

但這麼幽默而優雅的法席, 92


外道充斥的環境裡,幫助學子

如油雖具不得現。

惹哈「悲空雙運」的教言,以

「知非即離」是需要的;今天

如搗芝麻現糠秕,

及了悟最重要的因緣:上師。

我們心裡的各種偏見、成見、

精華麻油得出生;

「俱生本智恆時都在,當下

執實見,何嘗不是各式變裝的

依師教示真如義,

即可證得,當下即可輪涅立

「外道」?也需要正知見幫助

悟境無別體性一。

分,但向內觀,切莫外尋。」

我們「知非即離」。所以破斥

嗟呼!長時相伴難測義,

仁波切殷殷提醒,「實修心

外道破的其實是邪見。

當下了知甚奇哉!

性,唯有實修心性,才是近 道、快速道。」最後仁波切

9月21日第二堂課,一開始 仁波切先讓大眾唱誦噶舉黃金

接著仁波切說,因為接下來

引《喜金剛本續》開示提醒

珠鬘傳承之首的祖師帝洛巴的

要講的是「勝義的本質」,所

大眾:「若違自心如意寶,則

道歌〈搗芝麻歌〉:

以要求大眾生起「勝義菩提

無佛陀無眾生;若證自心如意

如同精華芝麻油,

心」,隨即帶領大眾做止的禪

寶,自他願求俱在此!」薩惹

出於芝麻愚者知,

修。在躋躋滿座、但寂靜無聲

哈道歌即在講授心性實修之

然因不明緣起法,

的「奢摩他」禪修之後,大家

道,仁波切鼓勵全體法友,這

不得提取油精華;

的心沈靜了下來,聽聞仁波切

麼殊勝難得的祖師教言,大家

俱生原有之本智,

繼續開示〈庶民之歌〉。第二

一定要盡力排除聞法障礙,希

雖存眾生心續中,

堂課,法本內容逐次深入到實

望在座每個人都能圓滿聽聞每

上師未示不能知,

修的核心,仁波切開始講授薩

一堂課。 93


喇嘛滇巴 教導

為什麼佛法變乾澀? 一旦好逸惡勞,我們會找各種理由阻礙修持,生活跟著也乾涸。

岡波巴大師的《寶鬘集》裡

的。所謂的「太乾」,如果是

答案,也就是說當你的問題完

面談到,修行必須同時具備信

「太理論化」的意思,認為是

全息滅的時候,答案就在那裡

心和智慧。如果沒有信心,那

專搞學術研究,其中只有學問

了。

麼即使有智慧,也是乾枯的;

沒有實修,我覺得是受到西方

對我們來說,我們總是在提

但是少了智慧,只有信心,就

的影響,也就是說,佛教在一

問題,這讓我們覺得很累,一

會覺得包袱很沉重,你會覺得

些人眼裡只剩下理智和知識的

個又一個的問題,會讓我們覺

所有的修持像是一種責任,不

層面。

得好乾澀、很挫折,因此,我

得不去做,這是很沈重的。 因此,如果你同時具備信心 與智慧,智慧會讓修持不成為

誠實面對問題, 力量自然來

們會覺得這個道路很痛苦。佛 法的道路不是野餐郊遊,也不 再是蜜月,佛教修持的道路其

你的包袱,反而會讓你更自在

西方人不喜歡堪布跟格西,

實真的滿痛苦的,所以有時我

輕盈,而信心則會成為你的養

因為他們總是有問題、總是在

們會覺得失敗,因為感覺到痛

分,讓你的修持保持鮮嫩多

提問,西方人認為所謂的問題

苦而想要放棄、不想再走了。

汁。所以我們的成佛之道是什

或提問沒有什麼力量。但是,

在西方,如果說佛法就是空

麼?就是智慧和信心雙運的道

如果深入觀察;誠實面對,你

性、心性的教導,他們會覺得

路。

會發現,所謂的「問題」,其

這沒什麼意義,會覺得這些中

實含有很大的力量。不要只是

觀、大手印等教法跟我的人生

說我怎麼感覺,因為著重在

沒有任何關聯,也沒什麼意

有法友反映,有些佛法課程

「感覺」的問題不會給你真實

義。其實正是因為如此,你更

很乾澀、枯燥。藏文的「岡

的好感受,這樣的問題是不帶

需要這條道路。想要讓這條道

波」就是乾扁,如果把英文dry

力量的。在領受大手印、大圓

路變得有意義,就是要透過我

翻譯成藏文,也是用「岡波」

滿、大中觀這些教法時,我們

們的修持,才能讓道路變得有

這個詞,就是「乾」。如果用

不應該期待馬上得到答案,我

意義。

藏文「岡波」的文詞去想,一

們也不應該去找那個答案。事

有些西方人覺得佛法就好像

般我們會說這個經文太艱澀、

實上,問題本身提出來後,常

是某種成品,已經做好了,就

難以理解。所以我們要先想英

常會引導出另外一個問題,然

好比你遇到一個上師,上師把

文「乾」的意思:是搞不懂?

後又會產生出另一個問題,這

做好的成品給你,彷彿這就是

還是沒有啟發性、不實用、乏

樣能幫助你更深入問題核心。

上師的工作和責任。如果你遇

味?還是另一種意思:講不到

為什麼不能馬上得到答案呢?

到一個上師,上師賣成品給

心坎裡,不是熱呼呼、活生生

因為這整個世俗諦的世間就是

你,然後你抱著、抓著成品在

為什麼佛法會變「乾」?

94


西方的心理學有一種說法: 在我們潛意識當中,都潛藏著 懶惰。不光是西方人,可以說 所有在輪迴裡的眾生,都有非 常強烈的這種「懶惰」,在非 常深層的地方,總覺得有些事 情應該不是我來做吧!我們不 願意去承諾、去嘗試、去做。 所以,這個時候就會跑出一 個藉口──太乾了!不是覺得 太難,就是覺得太容易,總是 找不到那個剛剛好的法。因 此,我常常告訴西方的同學: 「這不是佛法的問題,其實 是你的問題,是你個人的問 題,也許你應該去接受一些治 療。」 我們常常說有各種煩惱,但 其實最大的煩惱,或者說最大 的弱點就是懶惰。就是因為這 種懶惰,所以在西方我常跟同 學說:因為我們的懶惰,所以 我們不想投入、不想站出來, 我們總是在找一種舒適感。

追求舒適, 會得到「唯物」的佛法 尤其,現今外在的一切都在 ▲喇嘛滇巴說:想要斬斷追求舒 適的心理,就需要像竹清嘉措仁 波切這樣的上師。

那裡,而你只是待在那、守在

發展,有車又有網路,所以我

那,如果是這樣子,你也不需

們變得越來越懶,不斷追求更

要修道了。如果真是如此,那

高的舒適享受。有些法真的是

麼佛教就變得跟其他宗教一樣

非常難、非常猛,所以我們就

了。現在很多宗教都是套裝包

會覺得跟我們追求舒適的想法

好的一整套,但是佛教卻不是

是不符合的,因此就需要像竹

已經包裝好的一套。那麼,佛

清嘉措仁波切這樣的上師,因

教是什麼呢?佛教只能夠教你

為如果被他發現的話,竹清仁

方法,你要親身去經驗、領

波切真的能夠斬斷我們追求舒

悟,好比做菜做飯一樣,得要

適的心理。

親手下去做才行。

當下一點點小雨的時候,我 95


▲岡波巴大師說:修行要同時具備信心和智慧,才不會有沈重及乾枯的感覺(右一竹清仁波切、右三喇嘛滇巴)。

們會想:「噢!我要撐雨傘。」

果你沒辦法改變這種追求舒適

覺得有一點點熱的時候,就要

的心,那麼你擁有再多的物質

去開冷氣。有些人身上帶了三

還是會覺得太乾。」

夠了,你太乾了! 在美國,很多學生要告老 師,一開始的時候,覺得你是

支手機,其實這都是在追尋一

這就如同你玩一個新東西,

偉大的上師,可以為你做一

種舒適,甚至有一天會變成身

可能第一個月會覺得很興奮、

切,但是後來卻要跑去控告老

上要帶五支手機。我們總是想

有趣,但是一個月後,同樣

師。所以如果你不改變自己,

要有更多的方便、更多的用

地,又乾掉了,不再有興奮感

也許你不會去告佛陀,但是你

品,就像電視一樣,你看看現

了。直到有一天,這整個物質

可能會去控告蓮花生大士。

在有多少節目、多少頻道!事

世界不能再滿足你追求舒適的

很多時候,我們是用自己的

實上,你真的會去看的就只有

心理時,你就會走上精神的道

感受去決定人、事、物「好」

那一兩個頻道節目而已,可是

路。

或「不好」,我們常常會說:

你覺得不夠,你要更多!

像台灣、美國等地,佛法非

「這個人好。」為什麼呢?因

目前台灣有多少個電視頻道

常盛行,大家也就無所謂,也

為我們感覺很好;你也會說這

呢?上百千個,美國也是一

不會珍惜,就覺得乾掉了。關

個人不太好,我感覺跟他沒什

樣,一切都來自那種追尋舒適

於聽法,很多人會說:「欸,

麼緣份。當問為什麼時,你會

的心態。邱陽創巴仁波切和蔣

無常,我早就聽說過,已經知

說:「因為我對他的感覺不

貢康楚羅卓泰耶都曾說過:

道了,再說一點有趣的吧!」

好。」甚至你到了佛堂,所有

「法是精神性的,但是到後

如果你不去改變自己或去改變

的聖物都擺在眼前,但你可能

來,卻變成是唯物的。我們追

追求舒適的心,就算有一天你

會說:「噢!我感覺不好,因

求舒適的心無止境地延伸,如

遇到釋迦牟尼佛,你也覺得:

為我什麼感覺都沒有。」這些

96


沒起作用的,你會覺得「這根

一再一再地重複重複,一直到

對於佛法教導也是這樣。包

本沒有觸到我的心」、「沒講

咀嚼出佛法多汁的滋味,那

括像中觀、唯識的教導,也許

到我心上去」。因此,我們需

時,就不再會覺得佛法「好

一開始你都會「感覺不好」,

要更多的時間,要用更多的時

乾」。

因為它對你的心是沒有影響、

間來聽聞、思維、禪修,如此

都建立在自己的感受上。

(系列之一)

〈講師小檔案〉

喇嘛滇巴 阿闍黎喇嘛滇巴嘉稱,出生於尼泊爾達卡 地區,在非常年幼時,就開始學習佛法典籍 和禪修,13歲時出家。西元1981年,喇嘛 滇巴在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引薦下,進 入印度錫金隆德寺的噶瑪師利那瀾陀高級佛 學院就讀,成為佛學院第一班的學生,同班 同學中包括了竹慶本樂仁波切和桑傑年巴仁 波切。在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親自帶領指導 的那瀾陀佛學院中,喇嘛滇巴在堪千 創古 仁波切和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噶舉 傳承大師的座下,接受經教和禪修的嚴謹訓 練和教導。喇嘛滇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 業,並於西元1991年3月同時獲得噶瑪師利 那瀾陀高級佛學院和桑普曼梵文大學的阿闍 黎學位(佛學碩士)。 學業完成之後,他被任命為初級堪布(教 授),在噶瑪師利那瀾陀高級佛學院教導了 兩年的佛教哲理課程。西元1993年在堪布

譯者合作翻譯藏文典籍,並開始訓練新的譯

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指導下,於尼泊爾普拉

者。他也是博爾德「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

哈里進入傳統的三年閉關。西元1997年至

的主要教師。

2004年間,喇嘛滇巴嘉稱遵循竹清仁波切

阿闍黎喇嘛滇巴自佛學院時期,即依止根

的指示,在法王 噶瑪巴於德國漢堡的中

本上師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學習,學業圓滿

心「三乘吉祥法林」擔任長駐老師。這段期

後,曾擔任仁波切侍者多年,領受仁波切的

間,他也前往歐洲、美國和亞洲許多佛法中

親身教導。喇嘛滇巴在前往西方教學後,承

心教學。

襲了竹清嘉措仁波切解行並重的宗風,將傳

西元1998年喇嘛滇巴成為加拿大和歐洲

統藏傳佛學院的教學方式,轉換為現代人較

「正知國際學院」的主要老師之一。西元

能接受、領會的新式教學,並將經教哲理結

2004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

合現代的科學理論,讓傳統的古代智慧,成

那洛巴大學擔任佛學和藏文教授,也和一些

為現代生活中可以直接運用的方法。

97


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報導

愛心接力,溫暖糖尿病喇嘛 文.圖/張琦

今年年初,為救治十八歲 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喇嘛洛 桑塔耶,尼泊爾龍樹慈善藥 房透過網路和《善報》,向 廣大功德主發出了護持請求, 這幾個月來,我們收到來自各 地的愛心與關懷,大家一起為 喇嘛洛桑塔耶加油,熱心提供保 健常識,即時將幫助送到喇嘛洛桑 塔耶手裡。 通過各種方式和管道,十方大德慷慨解囊,有 的供養資金、有的請基金會轉交或匯款到尼泊 爾,甚至不留姓名直接把支票郵寄到龍樹慈善藥 房。這些善心人士,我們無法一一列舉,我們衷 心感謝您,無論您是用什麼樣的供養方式,也無 論您供養多少,謝謝您的菩薩心,能為僧眾減少 一分痛苦,就是大家的成就。 現在,我們已經為喇嘛洛桑塔耶設立一個專門 救治基金,並將基金做定存,利用尼泊爾銀行年 息11%的定存利率,支付病人每月逾5000盧比 (約70美金)的治療費用,並確保其醫療費持續 不斷。喇嘛洛桑塔耶在龍樹藥房的照顧下,維持 著穩定的健康狀況。目前,喇嘛洛桑塔耶暫時回 家鄉修養,祝願喇嘛洛桑塔耶靜心療養,早日返 回寺院繼續修習。 在此,要再次感謝十方功德主的捐款與付出, 我們在寶大佛塔前點燈為大家祈福和迴向。願病 者痊癒,健康者得幸福安康,記得世間還有貧病 疾苦,也讓我們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98


〈大祈願法會.請書快報〉

搶手 秒殺

三大仁波切專刊 網路請書開始囉! ●

這套書,是法王為他的三位老師編的,分享他所領受的三大仁波切智慧法甘露… 去年底,曾到聖地印度菩提

三位老師的深深感恩之情。

長者相,去年底,法王 噶瑪

迦耶參加「大祈願法會」的法

法王的老師是誰?就是人稱

巴以傳承持有者的身分,示範

友,一定記得一個空前盛況:

「噶舉三大仁波切」的創古仁

知恩報恩、禮敬長老的行持,

法王親自推薦的「三大仁波切

波切、天噶仁波切、竹清嘉措

特別為他這三位老師,在聖地

專刊」,才宣布請書消息,在

仁波切,他們都是全球弘法

印度菩提迦耶,依顯密圓融的

10分鐘內銷售一空,堪稱「秒

三十年以上的智慧上師,教學

方式舉行了一場祈壽法會。

殺」,創造法教好書請書的空

修證兼勝的傳承重寶。

為此,法王並親自主導編輯

前紀錄,當時向隅的法友,一

法王 噶瑪巴和三位仁波切

了這一套祈壽專刊,內容除了

再詢問如何才能再請到書,大

互為師徒,三大長老都是曾受

法王親撰的祈壽讚,四大法子

祈願法會因此決定在台加印第

第十六世 噶瑪巴直指心性的

所寫的長壽祈請文,還收錄了

二版,圓滿法友心願。

心子,也是這一世噶瑪巴的佛

三大長老的傳記故事和開示

現在,這套書已在台重印,

法教授群:教證俱勝的「總經

錄,更輯錄了仁波切們數十年

並因扣除寄印度的運費,得以

教師」創古仁波切,供養經教

來珍貴的弘法照片上百張。這

更優惠的價格和大眾結緣,一

教學;有「灌頂之王」美譽的

些都是動員仁波切們的東西方

套三冊1000元,即日起在「大

天噶仁波切,供養密續教學;

弟子,蒐羅全球各中心、寺院

祈願法會官網」和「化育資訊

有「現代密勒日巴」之稱的竹

的典藏,豐富完整,非常難

網」公布請書消息,接受郵購

清嘉措仁波切,則供養尊者道

得,值得大家請購,好好閱

請書,庫存有限,請完為止。

歌和禪修教學。

讀,思維法王編書深意,接續

■法王親自編書, 謝謝三位老師

■ 開 示+傳記+豐富照片, 值得珍藏!

傳承的智慧法脈。這是一份歷

這套空前「秒殺好書」,是

而今世間顯相上,歲月老了

次珍藏三大仁波切智慧,庫存

有故事的,這是源於法王對他

三位仁波切,三位上師都示現

史性的結集,讓我們有機會一 餘額有限,請速把握!

三大仁波切祈壽專刊 出版單位:國際噶舉大祈願法會/特價:每套三本1000元(請另付郵資130元‧發行限台灣地區)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1號/請購專線:02-2269-2483/傳真:02-2269-4013/Email : booksorders_chinese@kagyumonlam.org 劃撥帳號:50201591/戶名:陳宇全(備註:堪布羅卓丹傑)

99


大般若經,家中的吉祥結界 信用卡六期請供,八折零利率,每期2,000元! ■經典所在之處, 即成為吉祥的清淨結界!

也是因閱讀《大般若經》而有

經典記載,供奉佛經之處,

藏傳《施身法》成就女祖師

編校:眾生文化出版社

即有龍天護法善神圍繞,何況

瑪姬拉尊,也再再念誦《大般

定價:15,000元

是「諸佛之母」的《大般若

若經》,一次讀至「色非紅非

經》,其殊勝的吉祥力量公認

白,非方非圓,色無自性」而

不可思議。

開悟,親證空性。這是成就祖

書名:《大般若經》(十冊) 譯者:唐‧玄奘大師

八折零利率‧只要12,000元

般若是佛法中心,更是菩薩

請供安奉在家中,可形成一

行者六度萬行的基礎。六百卷

種居家的安定、清淨、吉祥力

的《大般若經》,是佛教最長

量。特別適合精舍、佛堂、道

的經典。眾生文化虔敬推出大

場請供,作為共修之用,功德

唐玄奘大師翻譯的成佛寶典

利益不可思議。

《大般若經》,唯一600萬字

■大師見證,開悟契機, 誦經閱藏第一步!

全部重新打字、排版,並以新

第一次悟境。

師的開悟之道,深具加持力, 值得學習。

■誦《大般若經》, 祈福除障、累積福慧資糧 念誦《大般若經》,是廣為 人知的祈福方式。自己發願念 誦、或請出家眾來家裡念誦,

式標點、斷句,十次嚴謹校對;

漢傳太虛大師說:誦經閱

以念誦功德祈願迴向,招祥除

字體大而清晰,利於誦讀、供

藏,要從《大般若經》大部頭

障。一般人也以持誦《大般若

養,提升般若智慧,發揚如來

的經典開始。太虛大師也在大

經》當成個人累積福慧資糧的

家業,護持眾生同霑法喜。

師全集第十三編中說,他本人

殊勝修行方式。

辦法:點選PChome Online商店街-因果福利社,即可辦理信用卡分六期‧零利率請供《大般若經》 http://store.pchome.com.tw/da_yuan/M07337033.htm ■詢問電話:(02)2269-6059轉228周師姐


助印 噶瑪巴言教,讓更多人知道! 一滴水,流入大海,怎樣也不會乾涸; 當我們的點滴之善,流入佛法大海, 就能潤澤有情的心…… 2000年,噶舉教法集結會議上,法王噶瑪巴呼籲應有一 份教界的雜誌刊物。當時,考慮這種長遠的文教事業所需 的經費以及人力,沒有人有勇氣承擔。 然而能讓上師歡喜的佛行事業、行誼,是一刻也不能停 的。因此化育《善報》誠惶誠恐地發心承擔,在上師、三 寶的加持,與大眾的發心護持下,幸能不斷成長。我們不 敢忘記,也不會忘記,這份對上師、三寶的責任。因為, 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也匯集大眾對三寶的護持與發心。 法王 噶瑪巴的開示、教示,尊貴上師們的教言,字字 句句,都深烙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讓您的一滴佛法小水 滴,匯集成為法海,讓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有情的內心 開花、發芽。 以此祈願,噶瑪巴 千諾。 護持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之1號 電話/02-2269-6059 傳 真/02-2269-4013 專線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想繼續收到

請回信告知!

□我選擇看電子《善報》。 □我選擇看紙本《善報》。

各位敬愛的法友,阿彌陀佛:

自十方的護持,發揮最大利益。

感謝您們發心支持《善報》,讓

如您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善報》,

法王 噶瑪巴和各大仁波切的智

因道場人力有限,請盡量以email

慧甘露,利益更多佛弟子。為響

告知:hwayue@gmail.com,或

應法王環保呼籲,希望法友多運

來信: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

用網路閱讀,減少紙張、油墨、

8巷4之1號,化育道場《善報》

黏膠、運輸等資源損耗,您可

編輯部收,或傳真:02-2269-

點上http://issuu.com/hwayue閱

4013,並請再次提供您的姓

電子信箱:﹍﹍﹍﹍﹍﹍﹍﹍﹍﹍

讀。如果您想繼續收到暨典藏紙

名、地址、電話、電子信箱。

﹍﹍﹍﹍﹍﹍﹍﹍﹍﹍﹍﹍﹍﹍﹍

本《善報》,麻煩您來信告知, 我們希望讓需要的人收到,讓來

化育道場 敬啟

姓名:﹍﹍﹍﹍﹍﹍﹍﹍﹍﹍﹍﹍ 電話:﹍﹍﹍﹍﹍﹍﹍﹍﹍﹍﹍﹍ 地址:﹍﹍﹍﹍﹍﹍﹍﹍﹍﹍﹍﹍ ﹍﹍﹍﹍﹍﹍﹍﹍﹍﹍﹍﹍﹍﹍﹍

請您影印,填好後,剪下,黏附於 明信片(或裝入信封)寄回。感恩!


歡 迎 光 臨

因果福利社 誠摯邀請您一起來充實心靈資糧,護持佛行事業、廣結善緣,共創純淨美好的生活!!

燒 新 品 秋冬 必 發 備 純羊毛圍巾/披肩【經典格紋】

純羊毛圍巾/披肩【原色】

尺吋︰70cm*200cm 重量︰150g 售價:3,500元

尺吋︰72cm*210cm 重量︰140g 售價:3,200元

純羊毛圍巾/披肩【細緻款】 頂級的Cashmere羊絨製作,觸感滑潤,輕巧舒 適。100%Pashmina純手工雙面織做,透氣度 佳。春、秋及夏天冷氣房使用,透氣又舒服,冬 天保暖禦寒必備佳品。

尺吋︰70cm*200cm 重量︰100g 售價:3,800元

網路商店 超熱賣

純羊毛圍巾/披肩【花色】

喀什米爾圍巾【基本款】

尺吋︰72cm*210cm 重量︰140g 售價:2,800元

尺吋︰33cm*165cm 重量︰50g 售價:1,000元

金芽迷你沱茶 特價:300元/盒 數量:30粒裝/盒 普洱茶產自中國雲南,滋味甘醇溫潤,千年 來受到歡迎,不僅是因為它的香氣、滋味及 飲用價值,飲茶人士更把它當作養生妙品。 年份︰2008年。

不丹極品草藥香

陶藝茶罐

特價:500元/盒 數量:42支/盒

茶罐:400元/個 規格:寬14cm*高14cm

此香含有眾多純中藥成分如:丁香、蓖 麻、杜松、訶子、欖仁、餘甘子、竹甘 露、藏紅花、蘆薈粉、沉香和紅檀木 等,氣味清新宜人,乃香中極品。

手拉坏陶罐老茶風味,外型圓潤,造型獨 特,手工細膩。可讓內部的茶葉慢慢發酵, 形成老茶。隨著季節的變化,還能產生不同 口感與風味,這也就是品茗的樂趣。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傳真:02-2269-4013 ※ 以上售價、數量及內容均以現場實際商品為準,詳情請上PCHome商店街因果福利社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或洽02-2269-6059轉228周師姐。 ※劃撥注意事項:①訂購前請先來電詢問是否有現貨,請洽分機224陳師姐。 ②單筆購買金額未超過NT1000元者,劃撥時請另外加上80元運費。


香為佛使, 好香遍結十方善 「尼泊爾噶瑪列些林」極品藏香 燒了一輩子的香,您知道燒香的功德? 推薦您具備供養、環保意義的好香。

位於尼泊爾海拔4000多公尺以上高山所採擷花草、葉片、果實,遵循傳 統,如法方式,品質純淨。由具備誓言與戒律的僧眾承辦、製作。

◆聖物加持

原料純素

清淨殊勝

「尼泊爾噶瑪列些林藏香」材料包括: 一、各種聖物: 文殊師利菩薩聖物、普賢菩薩聖物、金剛手菩薩聖物、地藏菩薩聖物、除蓋 障菩薩聖物、觀世音菩薩聖物、諸佛菩薩等各種聖物。 二、各種藥材: 藏蔻、益智、丁香、紅花、肉蔻、竹黃、海垛、木香、冰片、藏青果、川楝 子、菴摩羅果、許多礦物、蜂蜜、冰糖等。 這些純素而環保的香,都來自於尼泊 爾列些林高級佛學院。您的燒香功 德,即是供養佛學院僧眾。

三、各種香料: 柏棗、白檀香、紅檀香、安息香、乳香、杜鵑花、甘香松、草木犀、沉香、 野蒿等。

◆點香功德 大 日 經: 燒香,乃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之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 而自然遍布。 大智度論: 天寒時多行燒香,塗香則通於寒時、熱時。其後,以燒香用於迎 請、供養佛菩薩之行事中。

五大財神香,滿室生香,廣積福資糧 觀世音法藥香: 為壽命延長防病苦專用,純中藥製成,有諸多消災鎮宅甘露。 準提聚財香: 為祿位增長增益財富專用,依大寶伏藏經之財神喜好製成,可 招請財神。 彌陀彩蓮香: 為喜受相逢防惡緣、情感、小人破害專用,可廣結善緣。 地藏滿願香: 為消除業障及防破邪咒專用,可加持除障放有藏密諸多甘露之 加持味。 息增壞誅香: 為具福慧、祿位、長壽、喜愛、智慧專用,有密法甘露味。 聯絡 地址:236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之1號 電話:02-2269-6059陳師姐 傳真:02-2269-4013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


眾 生 小 舖 相信,你就是!

就在當下

報告法王: 我做四加行

訂價:300元 特價:270 元

原價:500元 特價:400元

原價:300元 特價:270元

確戒仁波切教你成為 金剛亥母

法王 噶瑪巴 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心要語

噶瑪巴親傳藏密「四加行」 全紀錄

作者:確戒仁波切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譯者:感恩 審譯:報恩

作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譯者:堪布丹傑

大願王

法王教你做菩薩

大寶法王 千年一願

原價:260元 特價:230元

原價:320元 特價:290元

原價350元 特價:315元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釋論

噶瑪巴《佛子行37頌》釋論

17段「乘願再來」的旅程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作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譯者:堪布丹傑

作者:米克‧布朗 譯者:施心慧

104


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電話:02-2269-6059(郵資每本60元,量多請電詢)

小吉寶貝

直指法身

止觀禪修

定價:250元 特價:200 元

訂價:350元 特價:300 元

訂價:260元 特價:230元

明就仁波切的小朋友開心禪

第九世大寶法王「大手印修 持法本」釋論

止觀雙運,是真三摩地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托蕾‧海登 內文翻譯/哲也 附錄翻譯/林瑞冠

你是幸運的

作者:堪千‧創古仁波切 英譯:耶喜‧江措喇嘛 譯者:鄭振煌

大手印第一課

作者:堪千‧創古仁波切 譯者:陳玲瓏

穿越生死

原價:360元 特價:320元

原價:320 特價:290元

原價 260元 特價:230元

(原名Joyful Wisdom)

創古仁波切《三摩地王經》 釋論

創古仁波切「中陰救度法」 教授

作者:堪千‧創古仁波切 譯者:陳玲瓏

作者:堪千‧創古仁波切 譯者:鄭振煌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執筆者:艾瑞克.史旺森 譯者:林瑞冠

105


化育文教基金會徵信錄 中華民國100年06月捐款資料

2,000元

徐禎陽、袁清琴、康程豪、張三妹、張木樹、

余聰杰、吳美綸、李丙登、李黃鶯、周麗霞、

張志吉、張秀滿、張保利、張發烈&林蘭英、

唐瑞梅、孫東屏、翁凡凱、馬國良、張仕釗、

張家祥、張順治、張麗華、張耀元、曹育瑋、

陳芷羚、陳美鈴、陳時輝、陳慧薰、陳蕙鳳、

曹晉嘉、梁純淨、梁靜芳、莊志昌、許岳年、

陳麗宇、黃淑麗、廖伊仁、蔣東安、鄭郁英、

許秋月、許倍甄、許梅英、許淑玲、許翠芳、

30,000元

鄭國雄、蕭 月、賴淑霞、陳劉秀玉、噶瑪妙

許慧斕、郭俊亨、郭美秀、郭愛俐、郭 葉、

鄧淑貞

陳力新、陳玉貞、陳志苓、陳秀玲、陳佩儀、

20,000元

1,800元

陳彩芬、陳惠玲、陳掌珠、陳碧雲、陸新進、

蔡淑君

王美蓉&陳威明&陳威立、梁啟韶

彭 佾、彭炎祺、曾叔瓊、曾致中、曾森振、

11,000元

1,520元

曾欽一、曾綺屏、辜麗芬、黃芳進、黃城栩、

紀靜惠

陳姿秀

10,000元

1,500元

溫榕英、葉名真、葉其昌、葉征勇、葉宥呈、

林君穎、張士亭、宋陳秀容、雍碩股份有限公

王淑真、江玉琴、余 鑑、李宜蓁、卓遵式、

葉源潔、廖玲華、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

侯瑞華&林錦源、黃郁婷&黃亭雅&黃政皓、

廖震元、熊瑞玲、劉夙玲、劉巡宇、劉綠瑛、

黃月美、楊勝發、楊 陽、賴金鳳、戴冠福、

劉鎮誠、歐陽淋、歐陽富、潘麗花、練維祺、

鍾小元、蘇育玲

蔡中庸、蔡明珊、蔡美珠、蔡國偉、蔡惠英、

50,000元 中華印經協會

陳昭蓉、陳映文&陳宣瑋、陳素珍、陳國樑、

8,000元 王士潔

7,000元

1,200元

黃美蓮、黃健智、黃淑貞、黃銘錠、黃廣輝、 黃麗容、黃寶秀、塗天和、楊戍聰、楊慧敏、

蔡蕙聯、鄭永鈴、鄭修孟、鄧明正、燕慧珍、 蕭寶惜、賴志鵬、賴偉銘、賴淑哲、賴淑霞、

李寶春、柯能騰、嚴文蘭、楊淑敏&黃讚來&

馬爾巴佛學會

賴煥城&劉燕琍、薛美卿、謝瑞祥、鍾月梅、

黃士昂&黃謹涵&黃謙韻&黃萬發

張中立、林伯益、林景亮、廖雅倩、徐菊蘭、

6,000元

1,100元

簡煌石、聶 磊、藍志恒、羅文華&羅國雄、

林淑慧

呂永光、蕭秋永、謝蕙曲、三寶弟子

5,000元

1,000元

有限公司、寰力企業有公司、裕圓富企業有限

李幼喬、林淑慧、洪淑麗、趙蓬軒

王友培、王秀鳳、王秀鳳、王佳芬、王毓婉、

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百分百國際實

4,000元

王懷鈞、任偉忠、印皖明、朱光昇、朱純益、

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智勇

吳上康、吳文琳、吳如瓊、吳佳蓉、吳建玲、 吳淑娟、吳筱敏、吳錦釵、吳燦明、吳麗芳、

魏叔琴、關慧瑛、蘇尹男、蘇愛婷、顧正琥、 閻高永淋、陳奕彰閤家、卓輝有限公司、輝洋

800元 黃公石、劉保美

3,500元

呂孝蓓、呂悅如、呂劍榮、宋俊松、宋俊松、

許啟祥、陳麗淑、顧錦才

李文秀、李月娥、李合峰、李 秀、李叔桓、

740元

李幸儀、李致穎、汪麗珍、周 平、周美玉、

李豐榮&陳裔玲

3,000元 王 圻&王 璿&魏海寧、吳勝欽、李偉泰、 張桂英、張瑋麟、陳宇慷、陳宏嘉、陳佳銘、 傅銘輝、楊智鈞、鄭淑文、鐘寶釵、許楊桂芬

林文芝、林秀媛、林育興、林宗材、林怡君、 林怡君、林明毅、林娟后、林淑鈴、林惠美、

700元

林翠凰、邱琪琇、邱 菊、侯 玉、姚凱林、

梁文毅、彭文蓮

施志忠、施輝隆、柯能騰、洪如鴻、洪有在、

2,500元

洪志鑫、洪來春、洪昌宏、洪清河、洪雅玲、

陳芷羚、嚴靜怡全家

洪稚盈、洪憲治、紀志豫、胡澤芬、唐 銑、 孫家惠、孫蓉蓉、孫德菁、徐友榮、徐玉美、

106

660元 李月瑟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普賢行願品〉

600元

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林坤緯 林佳融、

黃安堂、黃志成、黃良銘、黃芝蘭、黃政富、

尹乃熾、王懿貞、任秀貞、李先雨、沈秉澤、

林坤龍、林松德、林玫秀、林玫秀、林秉信、

黃春銘、黃昭雄、黃津鈺、黃秋愛、黃英美、

汪西琳、昌艷屏、林桂涵、林啟一、洪國倫、

林俊榮、林春玉、林珍貞、林紀屏、林美英、

黃素卿、黃素真、黃啟源、黃細旻、黃莉娜、

張美英、陳金元、陳國樑、彭玉成、彭純姬、

林紘瑞、林紘瑞、林健智、林清莉、林淑文、

黃富美、黃智琳、黃雅鈴、黃種進、黃德容、

楊秀娟、溫先玲、詹靜秋、賴鍾嬌&賴璟儀、

林淑芬、林淑惠、林郭雲、林湘如、林雯惠、

黃德舜、黃憶庭、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

蘇景暉、顧嘉展、菩提淨苑

林瑤玲、林碧燕、林 鳳、林德乾、林麗玲、

黃耀祥、楊玉珍、楊玉瑩、楊兆庭、楊明畢、

林麗娥、林鶴珠、林 美、武泓秀、邵瓊珠、

楊金玉、楊沭芳、楊美枝、楊雪霞、楊雯惠、

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邱鴻鈞、邱鸞嬌、

楊琤茹、楊錦雲、楊鴻椿、楊璧朱、楊豐瑞、

游天宗

金瑞芝、侯宗昌、俞秋漣、施秀鳳、施俊名、

溫先玲、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一心、

500元

施麗玉、柯美霜、柯素情、柯麗鈴、洪光輝、

葉本心、葉俊郎、葉帝余、葉素琴、葉淑鈺、

洪玫英、洪柳村、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

葛文盛、詹石娥、詹東興、詹美卿、鄒雪梅、

洪掌珠、洪進福、洪鈴雯、洪嘉謙、胡中裕、

雷悅俐、廖幼華、廖芊棻、廖玟斌、廖金輝、

胡學強、范俊海、倪素娥、夏巧蓮、夏錫生、

廖珮安、廖素娟、廖國妙、廖瓊玉、廖瓊真、

孫美升、孫梅君、孫淑芬、孫慧林、孫樂平、

廖瓊真、熊梓檳、褚宏文、趙宇修、趙曼萍、

孫麗珍、孫麗婷、徐玉萍、徐如虹、徐尚藝、

趙許雪、趙麗萍、劉文英、劉玉珍、劉克偉、

徐厚鈴、徐順凱、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

劉彤芳、劉秀媛、劉邦弘、劉芳莉、劉秋皓、

翁玉玲、翁美貞、翁銀芳、翁慧貞、翁燕玲、

劉秋皓、劉郁琦、劉娟伶、劉娟美、劉家東、

馬永康、高瑞月、高燕菁、高燕鳳、高靜宜、

劉書美、劉書豪、劉連英、劉華師、劉瑞山、

高麗安、崔 敏、常 琳、張午媛、張永興、

劉瑞吟、劉聖裕、劉聖耀、劉銀河、潘明和、

張玉燕、張白芬、張君儒、張秀娟、張宗娟、

潘明和、蔣靜華、蔡秀純、蔡育維、蔡宜勳、

張 勉、張玲玲、張茂松、張郁琳、張晉瑋、

蔡昆泓、蔡明雅、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

張真珠、張 珣、張國源、張涵傑、張雪枝、

蔡美勤、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

張順成、張瑞珍、張瑜芬、張壽明、張榮農、

蔡國偉、蔡淑美、蔡淑敏、蔡朝益、蔡鳳梅、

張慧敏、張慧婷、張頤齡、張濬源、張繡云、

鄭旭昇、鄭俊鴻、鄭國強、鄭惠娟、鄭緯立、

張耀方、曹麗華、梁美銀、梁儷穎&高論麟、

鄭麗玲、鄧士陞、鄧允怡、鄧立生、盧梅娟、

符湘萍、莊月環、莊素月、莊惠珺、莊智清、

蕭弘清、蕭華菁、蕭鈺樺、蕭澍經、賴育祈、

莊萱琳、許光政、許秀碧、許岳年、許書揚、

賴明福、賴盈達、賴振華、賴清哲、賴翠蓮、

許珮瑋、許素華、許淑靜、許雪雲、許雅惠、

錢中浩、錢翠微、駱金興、戴翠櫻、薛瑞燕、

許 蔭、許瓊銣、許麗月、許麗芬、郭玉霞、

謝志德、謝育豐、謝婉雯、鍾建芳、鍾秋子、

郭秀貞、郭秀滿、郭素蘭、郭淑卿、郭惠芯、

鍾秋子、鍾起惠、鍾賜嬌、鍾鴻勳、鞠育美、

郭惠修、郭斐玲、郭耀宗、陳乃菁、陳文山、

韓秀鳳、簡自強、簡妙芬、簡慧玲、闕美娥、

陳台運、陳幼君、陳正慧、陳玉淡、陳玉葉、

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魏一純、魏偉珍、

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陳宏志、

羅文傑、羅文喬、羅文豪、羅金梅、羅秋娟、

515元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尹成志、尤淑如、 方仁駿、方天人&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 方淳萱、方莉伶、方慶祥、方慧娟、王文玲、 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王克仁、王克玲、 王克難、王宏煌、王秀紋、王建成、王建雅、 王俊惠&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王秋桂、 王美玉、王茂德、王英蘭、王貞文、王淑蕙、 王雪娥、王隆洲、王雅卿、王義光、王詩仁、 王碧華、王碩傑、王蓉華、王燕珠、王燕珠、 王燕萍、王寶鳳、古乃思、史皓琳、甘宜平、 白水旺、白純菁、石永禎、仲岱蘭、任秀貞、 曲寶華、朱育儀、朱育儀、朱美瑛、朱書瑩、 朱純益、朱淑珍、朱慶瑜、江明煌&江涂純、 艾貽芳、艾貽芳、何佳慧、何俊穎、何俊龍、 何美鴻、何景輝、何維孝、余叔錦、余初郎、 余珮琦、余嘉仁、余夢祥、余漢民、冷天慧、 吳仁氣、吳仲銘、吳秀蓮、吳秀蘭、吳佩芸、 吳季樺、吳岩弘、吳東 、吳東 、吳長娟、 吳青臺、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吳美觀、 吳清田、吳淑惠、吳惠芳、吳登華、吳詠儀、 吳瑞宗、吳瑛理、吳鳳玉、吳鳳萍、吳慧姬、 吳慧敏、吳嬡琴、呂素足、呂崇明、宋玉青、 巫建龍、李文龍、李冬生、李永富、李玉英、 李玉雪、李玉婷、李志彬、李宗玉、李明妃、 李欣齡、李彥承、李玲玲、李美照、李素華、 李素勤、李淑觀、李智煜、李貴美、李雅雯、 李雲慶&林月治、李義立&李東原、李榮俊、 李漢鵬、李錦平、李麗珠、李蘭生、杜耿邦、 杜彩英、杜彩英、沈亦芳、沈亦芳、沈如蘭、 沈瓊姿、狄運昌、阮吟綢、阮章偉、阮耀霖、 佘素君、卓連旺、周一芬、周世良、周宜靜、 周承杰、周明瑞、周昭榮、周美麗、周軒至、 周淑盈、周慧玲、周麟甡、宗才璋、招德芳、 易麗華、昌艷屏、果榮宇、林久媺、林友涵、 林壬雨、林月治、林水木、林世民、林台福、 林玉好、林宏諭、林杏枝、林汶宏、林秀玲、 林秀薇、林良美、林佳蓉、林佳蓉、林佳縈、

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佳瑋、陳佩棻、

羅寶貴、羅 雲、嚴允寧、蘇千寬、蘇天賜、

陳宗緯、陳岳筠、陳念祖、陳怡君、陳怡婷、

蘇念慈、蘇素卿、蘇瑞德、蘇雋媛、蘇麗容、

陳明珠、陳芳英、陳采詩、陳金葉、陳金箱、

陳湘如、鐘瑞貞、顧正琥、顧錦才、顧錦才、

陳俞儜、陳冠亨、陳勉文、陳威任、陳柔諭、

顏輝煌&賴珮珍&顏臺呈&顏榕佑&顏 家、翁

陳珍枝、陳盈閔、陳美玲、陳美倫、陳美瑩、

程淑儀、陳周林華、袁楊格蓮、田劉賽欽、李

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恕民、陳素華、

汪彩棠、宋陳秀容、林洪月霞、簡郭素珍、謝

陳素慧、陳國賢、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

董幼里、戴張明華、盧張宗蓮、鄭王鳳鸞、蔡

陳淑枝、陳勝基、陳惠如、陳惠貞、陳萍安、

陳秀絨、蔡林罔市、廖徐臺妹、楊黃淑娥、黃

陳華珍、陳隆雄、陳瑞梅、陳裔玲、陳鈴如、

俊郎閤家、黃宗熙閤家、洪吉煌全家、陳順喜

陳綺倫、陳劍城、陳麗娜、陳麗雪、陳麗鳳、

&陳雪霞闔家、大有銀樓、大豐合記報關行&

陳蘭芳、陸旻琪、陸冠菱、陸勝慧、陶道安、

黃書鳳、輝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傅惠美、彭昇平、彭秋真、彭淑嫻、曾功銘、 曾孝文、曾奉懿、曾映鈞、曾美鳳、曾致中、 曾梅華、曾頂嘉、曾鳳宜、曾蘇銘、游亦安、

400元 林秀珍、葉永鳳&李鴻銘&李淋翔&李昌榕

游惠鳳、程懷琳、童小鈴、黃子芳、黃守都、

107


300元

5,414元

吳三明、吳上康、吳如瓊、吳秀梅、吳佳蓉、

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林士傑、林鎂茹、

三寶弟子

吳建玲、吳英宏、吳淑娟、吳錦釵、吳燦明、

莫遣韶、陳國治、曾雅靖、黃秋林、劉環生、 蔡秋風、蔡程淨、顏存義

250元 林玉娟、林玉娟、陳信昌、陳禹伸

吳麗芳、呂孝蓓、呂悅如、呂劍榮、宋俊松、

5,000元

宋俊松、李文秀、李合峰、李 秀、李叔桓、

王森泉、李幼喬、張易展、許佳民、趙蓬軒

李宜芳、李幸儀、李金福、李致穎、汪麗珍、

4,000元

周 平、周美玉、林文芝、林秀媛、林宗材、

馬爾巴佛學會

215元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高彩敏

200元 王啟章、朱寶玉、吳水塗、林岱儀、胡文柔、 胡文風、徐清華、康麗珠、張美華、陳洋鉦、 陳秋英、陳清城、游紹佑、游紹君、黃茂森、 楊美貞、蔡惠蓉、鍾欣臻

林怡君、林怡君、林明毅、林娟后、林淑鈴、 林惠美、林翠凰、邱琪琇、邱 菊、姚凱林、

3,500元

施志忠、施輝隆、柯能騰、洪如鴻、洪有在、

許啟祥、顧錦才

洪志鑫、洪來春、洪昌宏、洪清河、洪稚盈、

3,000元

洪憲治、紀志豫、胡澤芬、唐 銑、孫蓉蓉、 孫德菁、徐玉美、徐玉美、徐禎陽、袁清琴、

王 圻&王 璿&魏海寧、王明琦、王莫方、

康程豪、張三妹、張木樹、張志吉、張秀滿、

邱 菊、張文貴、張茂林、張茂松、張桂英、

張家祥、張順治、張耀元、曹育瑋、曹晉嘉、

張桂瑛、張雅舜、張濬源、張云、陳玉珠、

梁純淨、梁靜芳、許岳年、許秋月、許梅英、

陳宇慷、陳宏嘉、陳佩芬、陳芷羚、陳慧玲、

許淑玲、許翠芳、許慧斕、郭俊亨、郭愛俐、

120元

傅銘輝、楊智鈞、蔡忠和、鄭麗玉、鐘寶釵、

郭 葉、陳力新、陳玉貞、陳志苓、陳秀玲、

李靖宣、無名

王林素秋、許楊桂芬

陳佩儀、陳昭蓉、陳映文&陳宣瑋、陳祐龍、

100元

2,500元

陳素珍、陳國樑、陳彩芬、陳惠玲、陳掌珠、

十方眾、王雅卿、甘 絮、任秀貞、任怡潔、

嚴靜怡全家

任祐辰、江美珠、吳東源、吳冠霆、吳姿儀、 李碧容、林靖汾、林鼎鈞、施蘭鳳、陸秀英、 黃士銓、黃小俐、黃金玉、黃柏翔、楊博凡、 楊博宇、溫先玲、劉嘉玲、鄭劉濱&因美娥、 蕭天佑、蕭斐珊、蕭嘉佩、蕭嘉茹、賴淑芳、 閻聿宸、閻聿穎、龍善寺、顏大 、羅聯芳、 吳杜淑芬

中華民國100年07月捐款資料

陳碧雲、陳綺倫、彭 佾、彭炎祺、曾致中、 曾欽一、曾綺屏、游智偉、辜麗芬、黃芳進、

2,000元

黃城栩、黃素卿、黃淑貞、黃麗容、黃麗華、

吳美綸、李丙登、唐瑞梅、張文慶&葉美蘭、

黃寶秀、黃顯智、塗天和、楊戍聰、楊喬硯、

陳美鈴、陳時輝、陳慧薰、陳麗宇、黃郁婷、

楊慧敏、溫榕英、葉名真、葉其昌、葉源潔、

黃淑麗、廖伊仁、蔣東安、鄭郁英、黎貴妃、

廖玲華、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

賴淑霞、謝辰彥、江慶平合家&江國華合家

熊瑞玲、劉夙玲、劉巡宇、劉怡明、劉綠瑛、

1,800元

劉燕琍&賴璟儀、劉鎮誠、歐陽淋、歐陽富、 蔡中庸、蔡明珊、蔡美珠、蔡國偉、蔡惠英、

陳威明&陳威立&王美蓉

蔡蕙聯、鄭永鈴、鄭修孟、鄧明正、燕慧珍、

1,700元

蕭寶惜、賴偉銘、賴淑哲、賴淑霞、薛美卿、

瞿緣善(噶瑪格桑)

賴煥城&劉燕琍&賴璟儀、謝安益、謝瑞祥、 李美華、簡煌石、聶 磊、藍志恒、魏叔琴、

50,000元

1,500元

羅文華&羅國雄、關慧瑛、蘇尹男、蘇愛婷、

莊小玲、中華印經協會

王劍江、江玉琴、余 鑑、卓遵式、許雅玫、

顧正琥、閻高永淋、方簡淑瓊、陳奕彰閣家、

30,000元

侯瑞華&林錦源、黃郁婷&黃亭雅&黃政皓、

輝洋有限公司、卓輝有限公司、寰力企業有公

楊勝發、楊 陽、賴金鳳、戴冠福、鍾小元、

司、裕圓富企業有限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

簡素惠、蘇育玲

公司、百分百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200元

800元

房麗卿、柯能騰、楊淑敏&黃讚來&黃士昂&

黃公石、劉保美

鄧淑貞

20,000元 蔡淑君、鍾素華

10,000元 林君穎、張秀滿

8,000元 王士潔

黃謹涵&黃謙韻&黃萬發、張秀琴

1,100元 呂永光、蕭秋永、謝蕙曲

1,000元

6,000元

王友培、王秀鳳、王秀鳳、王佳芬、王毓婉、

周達偉、周達偉、陳林敏、黃玉潔

王懷鈞、任偉忠、印皖明、朱光昇、朱純益、

108

750元 三寶弟子

700元 梁文毅、彭文蓮、楊英麗

660元 李月瑟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普賢行願品〉

600元

林俊榮、林春玉、林珍貞、林紀屏、林美英、

黃素卿、黃素真、黃啟源、黃細旻、黃莉娜、

尹乃熾、王懿貞、任秀貞、李先雨、沈秉澤、

林紘瑞、林紘瑞、林健智、林清莉、林淑文、

黃富美、黃雅鈴、黃詩茹、黃種進、黃德容、

汪西琳、昌艷屏、林桂涵、林啟一、洪國倫、

林淑芬、林淑惠、林郭雲、林湘如、林湘倚、

黃德舜、黃憶庭、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

張美英、陳怡婷、陳金元、陳國樑、彭玉成、

林雯惠、林瑤玲、林碧燕、林 鳳、林德乾、

黃耀祥、楊玉珍、楊玉瑩、楊兆庭、楊金玉、

彭純姬、楊秀娟、溫先玲、詹靜秋、蘇景暉、

林麗玲、林麗娥、林鶴珠、林 美、武泓秀、

楊沭芳、楊美枝、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

顧嘉展

邵瓊珠、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邱鴻鈞、

楊錦雲、楊鴻椿、楊璧朱、楊豐瑞、溫先玲、

邱鸞嬌、金瑞芝、侯宗昌、俞秋漣、施秀鳳、

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一心、葉本心、

515元

施俊名、施麗玉、柯美霜、柯素情、柯麗鈴、

葉俊郎、葉帝余、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

游天宗

洪永清、洪光輝、洪玫英、洪柳村、洪美理、

詹東興、詹美卿、鄒雪梅、雷悅俐、廖士欽、

500元

洪若娟、洪偉峰、洪掌珠、洪進福、洪鈴雯、

廖幼華、廖玟斌、廖珮安、廖素娟、廖國妙、

洪嘉謙、胡學強、范俊海、倪素娥、夏巧蓮、

廖瓊玉、廖瓊真、廖瓊真、熊梓檳、褚宏文、

夏錫生、孫美升、孫梅君、孫淑芬、孫樂平、

趙宇修、趙曼萍、趙許雪、趙麗萍、劉文英、

孫麗珍、孫麗婷、徐如虹、徐尚藝、徐厚鈴、

劉玉珍、劉克偉、劉彤芳、劉秀媛、劉邦弘、

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翁美貞、

劉怡明、劉芳莉、劉秋皓、劉秋皓、劉郁琦、

翁銀芳、翁慧貞、翁燕玲、馬永康、高瑞月、

劉娟伶、劉娟美、劉家東、劉書美、劉書豪、

高燕菁、高燕鳳、高靜宜、高麗安、崔 敏、

劉連英、劉登傑、劉華師、劉瑞山、劉瑞吟、

常 琳、張午媛、張永興、張玉燕、張白芬、

劉瑞明、劉聖裕、劉聖耀、劉銀河、潘明和、

張君儒、張秀娟、張宗娟、張玲玲、張茂松、

潘明和、蔣靜華、蔡秀純、蔡育維、蔡宜勳、

張郁琳、張晉瑋、張真珠、張 珣、張國源、

蔡昆泓、蔡明雅、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

張涵傑、張雪枝、張順成、張瑞珍、張瑜芬、

蔡美勤、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

張榮農、張慧敏、張慧婷、張曉蓉、張頤齡、

蔡國偉、蔡淑敏、蔡朝益、蔡鳳梅、鄭旭昇、

張濬源、張耀方、曹麗華、梁美銀、梁儷穎&

鄭俊鴻、鄭國強、鄭惠娟、鄭緯立、鄭麗玲、

高論麟、符湘萍、莊月環、莊素月、莊惠珺、

鄧士陞、鄧允怡、鄧立生、盧梅娟、蕭弘清、

莊智清、莊萱琳、許光政、許秀碧、許岳年、

蕭華菁、蕭鈺樺、蕭澍經、賴育祈、賴明福、

許法儀、許書揚、許珮瑋、許素華、許淑靜、

賴盈達、賴振華、賴清哲、賴翠蓮、錢中浩、

許雪雲、許雅惠、許 蔭、許麗月、許麗芬、

錢翠微、駱金興、戴翠櫻、薛瑞燕、謝志德、

郭玉霞、郭秀貞、郭秀滿、郭素蘭、郭淑卿、

謝育豐、謝婉雯、鍾建芳、鍾秋子、鍾秋子、

郭惠芯、郭惠修、郭斐玲、郭耀宗、陳乃菁、

鍾起惠、鍾賜嬌、鍾鴻勳、鞠育美、韓秀鳳、

陳文山、陳台運、陳幼君、陳正慧、陳玉淡、

簡妙芬、簡慧玲、闕美娥、顏存義、顏俊豐、

陳玉葉、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

顏銘鴻、顏輝煌&賴珮珍&顏臺呈&顏榕佑&

陳宏志、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佳瑋、

顏 家、魏一純、魏偉珍、羅文傑、羅文喬、

陳佩棻、陳宗緯、陳岳筠、陳念祖、陳怡君、

羅文豪、羅金梅、羅秋娟、羅寶貴、羅 雲、

陳明珠、陳玟伶、陳芳英、陳采詩、陳金葉、

嚴允寧、蘇千寬、蘇天賜、蘇念慈、蘇素卿、

陳俞儜、陳冠亨、陳冠伶、陳勉文、陳威任、

蘇莉萍、蘇瑞德、蘇雋媛、蘇麗容、鐘瑞貞、

陳柔諭、陳珍枝、陳盈閔、陳美玲、陳美倫、

顧正琥、顧錦才、顧錦才、簡郭素珍、謝董幼

陳美瑩、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恕民、

里、戴張明華、盧張宗蓮、蔡陳秀絨、鄭王鳳

陳素華、陳素慧、陳國賢、陳堅誠、陳敏慧、

鸞、蔡林罔市、廖徐臺妹、楊黃淑娥、陳周林

陳清泉、陳淑枝、陳勝基、陳惠如、陳惠貞、

華、袁楊格蓮、翁程淑儀、林洪月霞、李汪彩

陳朝揚、陳萍安、陳華珍、陳隆雄、陳瑞梅、

棠、宋陳秀容、田劉賽欽、大有銀樓、黃俊郎

陳裔玲、陳鈴如、陳劍城、陳麗娜、陳麗雪、

閤家、何心妙闔家、洪吉煌全家、江慶平合

陳麗鳳、陳蘭芳、陸勝慧、陶道安、傅惠美、

家.江國華合家、輝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大

彭昇平、彭秋真、彭淑嫻、曾功銘、曾孝文、

豐合記報關行&黃書鳳

丁坤鎮、丁雨晴、丁彥民、于翠華、尹乃熾、 尹成志、尤淑如、方仁駿、方天人&方歆寍、 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方莉伶、方慶祥、 方慧娟、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 王克仁、王克玲、王克難、王宏煌、王建成、 王俊惠&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王建雅、 王秋桂、王美玉、王茂德、王英蘭、王貞文、 王淑蕙、王雪娥、王隆洲、王雅卿、王義光、 王詩仁、王碧華、王碩傑、王蓉華、王燕珠、 王燕珠、王燕萍、王寶鳳、古乃思、史皓琳、 白水旺、白沈明、白純菁、石永禎、仲岱蘭、 任秀貞、曲寶華、朱育儀、朱育儀、朱美瑛、 朱書瑩、朱益村、朱純益、朱淑珍、朱慶瑜、 江明煌&江涂純、何佳慧、何俊穎、何俊龍、 何美鴻、何景輝、何維孝、余叔錦、余初郎、 何阿春、余珮琦、余嘉仁、余夢祥、余漢民、 冷天慧、吳仁氣、吳秀蓮、吳秀蘭、吳佩芸、 吳季樺、吳岩弘、吳東 、吳東 、吳長娟、 吳青臺、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吳美觀、 吳淑惠、吳惠芳、吳登華、吳詠儀、吳瑞宗、 吳鳳玉、吳鳳萍、吳慧姬、吳慧敏、吳嬡琴、 呂素足、呂崇明、宋玉青、巫建龍、李文龍、 李冬生、李永富、李玉雪、李玉婷、李志彬、 李明妃、李欣齡、李彥承、李玲玲、李美照、 李素華、李素勤、李淑觀、李智煜、李貴美、 李雅雯、李黃鶯、李榮俊、李漢鵬、李錦平、 李麗珠、李蘭生、杜耿邦、杜彩英、杜彩英、 沈亦芳、沈亦芳、沈如蘭、沈瓊姿、阮吟綢、 阮章偉、阮耀霖、佘素君、卓連旺、周一芬、 周世良、周宜靜、周承杰、周明瑞、周昭榮、 周美麗、周軒至、周淑盈、周慧玲、周麟甡、 宗才璋、尚玉貴、易麗華、昌艷屏、果榮宇、 林久媺、林友涵、林壬雨、林水木、林世民、 林台福、林玉好、林宏諭、林杏枝、林汶宏、 林秀玲、林秀薇、林良美、林佳蓉、林佳縈、 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林坤緯&林佳融、 林坤龍、林松德、林玫秀、林玫秀、林秉信、

曾奉懿、曾映鈞、曾美鳳、曾致中、曾梅華、 曾頂嘉、曾鳳宜、曾蘇銘、游亦安、游李蜂、 程懷琳、童小鈴、黃子芳、黃文映、黃玉娣、 黃守都、黃安堂、黃志成、黃良銘、黃芝蘭、

400元 林秀珍、葉永鳳&李鴻銘&李淋翔&李昌榕、 蔡瓊文

黃政富、黃春銘、黃昭雄、黃津鈺、黃秋愛、

109


300元

700,000元

2,500元

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林士傑、李嬌蘭、

堉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水流、嚴靜怡全家

120,000元

2,000元

全億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高選股份有限公司

王秀鳳、吳叔錦、吳明添&蔡紹君、吳美綸、

莫遣韶、劉環生、蔡秋風、顏存義、釋通榮、 徐毅騰闔家

250元 林玉娟、林玉娟、陳信昌、陳禹伸、許安居& 許林秀英闔家、許逢祥&許陳寶玉&陳雋弘闔

100,000元 林鴻南

李丙登、姚瑋瑋、凌建雄、張發烈&林蘭英、 許秀惠、陳佳君、陳映慧、陳美鈴、陳時輝、 陳淑芬、陳盛基、陳慧薰、陳麗宇、黃淑麗、

50,000元

黃愉娟、廖伊仁、蔣東安、賴淑霞、譚 瑞、

240元

中華印經協會

陳劉秀玉、謝佩珊全家

李豐榮&陳裔玲

30,000元

1,800元

215元

無名氏、鄧淑貞

王美蓉&陳威明&陳威立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高彩敏

20,000元

1,500元

200元

蔡淑君、許硯傑&趙珮君、許硯傑&趙珮君

江玉琴、余 鑑、李家民、卓遵式、林冠松、

王啟章、朱寶玉、吳水塗、林岱儀、胡文柔、

15,000元

黃亭雅&黃政皓、楊勝發、楊 陽、廖小芙、

胡文風、徐清華、康麗珠、張美華、陳洋鉦、

張三妹、陳鳳蓮

賴金鳳、戴冠福、鍾小元、蘇育玲、江元璋、

邱玉玲、侯瑞華&林錦源、馬毓穗、黃郁婷&

陳秋英、游紹佑、游紹君、黃秋林、蔡義弘、 鍾欣臻

120元 李羿寰、李靖宣

100元

12,000元 陳雅琦

10,000元 何阿春、吳忠和、林君穎、柯世花、張士亭、 張梅枝、鍾素華、鍾素華、陳秋梅及其親友

十方眾、王雅卿、甘 絮、任秀貞、任怡潔、 任祐辰、江美珠、吳東源、吳姿儀、李碧容、

8,000元

林靖汾、施蘭鳳、許淑巧、許淑芬、許淑雅、

王士潔、黃上泰

許耀堂、陳清城、陸秀英、無 名、無 名、 黃士銓、黃小俐、黃金玉、黃柏翔、楊美貞、 楊美貞、楊博凡、楊博宇、溫先玲、劉嘉玲、

7,000元 陳廖接、無名、無名

黃詩喻

1,200元 房麗卿、林芳如、柯能騰、黃玉清、楊淑敏& 黃讚來&黃士昂&黃謹涵&黃謙韻&黃萬發 膚麗香、蕭麗文

1,100元 呂永光、蕭秋永、謝蕙曲

1,000元 徐菊蘭、王友培、王秀鳳、王秀鳳、王佳芬、 王明進、王毓婉、王懷鈞、史玉琪、任偉忠、

鄭劉濱&因美娥、蕭天佑、蕭斐珊、蕭嘉佩、

6,000元

印皖明、朱光昇、朱純益、吳三明、吳上康、

蕭嘉茹、賴淑芳、閻聿宸、閻聿穎、顏大 、

鄭閔卿

吳如瓊、吳佳蓉、吳建玲、吳秋杏、吳苑菁、 吳淑娟、吳燦明、吳麗芳、呂孝蓓、呂悅如、

蘇葆英、吳杜淑芬、光明王寺羅道恩

5,000元 70元

呂劍榮、宋俊松、宋俊松、李文秀、李合峰、

尤能興、王秀鳳、李幼喬、張易展、傅惠敏、

李 秀、李叔桓、李幸儀、李致穎、汪麗珍、

楊美貞

趙蓬軒、賴劉潔

周 平、周美玉、季 、林文芝、林玄真、

3,500元

中華民國100年8月捐款資料 800,000元

許啟祥、顧錦才

730,000元 全億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110

林淑鈴、林惠美、林翠凰、邱琪琇、邱 菊、 邱雅鈴、姚凱林、施志忠、施輝隆、柯能騰、

3,100元

洪如鴻、洪有在、洪志鑫、洪來春、洪昌宏、

梁麗蘭

洪清河、洪稚盈、洪憲治、紀志豫、胡澤芬、

堉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富泰建設股份有限公 司

林宗材、林怡君、林怡君、林明毅、林娟后、

唐瑞梅、唐瑞梅、唐 銑、孫家惠、孫蓉蓉、

3,000元

孫德菁、徐玉美、徐禎陽、徐 藝、袁清琴、

尹顯慧、王 圻&王 璿&魏海寧、余文玉、

高沛綸、康程豪、張三妹、張木樹、張志吉、

林麗玲、紀德昌、張桂英、陳宇慷、陳宏嘉、

張秀滿、張家祥、張順治、張瑜儀、張麗華、

陳慧玲、傅銘輝、楊智鈞、蔡紹禧、鐘寶釵、

張耀元、曹育瑋、曹晉嘉、梁純淨、梁靜芳、

許楊桂芬、妙喜服飾店、信誼有限公司張麗珠

許秋月、許梅英、許淑玲、許翠芳、許慧斕、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普賢行願品〉

郭俊亨、郭愛俐、郭 葉、陳力新、陳玉珠、

王仙容、王永森、王克仁、王克玲、王克難、

高瑞月、高燕菁、高燕鳳、高靜宜、高麗安、

陳玉珠、陳玉貞、陳志苓、陳秀玲、陳秀惠、

王宏煌、王秀紋、王俊惠&傅文良&王為公&

崔 敏、常 琳、張午媛、張永興、張玉燕、

陳佩儀、陳怡茹、陳建宇、陳彥鈞、陳彥睿、

王宣賀、王建成、王建雅、王秋桂、王美玉、

張白芬、張君儒、張秀娟、張宗娟、張玲玲、

陳昭蓉、陳映文&陳宣瑋、陳素珍、陳國樑、

王茂德、王英蘭、王貞文、王淑蕙、王雪娥、

張茂松、張郁琳、張晉瑋、張真珠、張 珣、

陳彩芬、陳惠玲、陳掌珠、陳碧雲、彭 佾、

王隆洲、王雅卿、王義光、王詩仁、王碧華、

張國源、張涵傑、張雪枝、張惠俐、張順成、

彭炎祺、曾致中、曾欽一、曾綺屏、游絜、

王碩傑、王蓉華、王燕萍、王寶鳳、古乃思、

張瑞珍、張瑜芬、張榮農、張慧敏、張慧婷、

無名氏、辜麗芬、黃芳進、黃健文、黃淑貞、

史皓琳、甘宜平、白水旺、白沈明、白純菁、

張頤齡、張濬源、張韻慈、張耀方、曹麗華、

黃愉娟、黃麗容、黃寶秀、黃顯智、塗天和、

石永禎、仲岱蘭、任秀貞、曲寶華、朱育儀、

梁美銀、梁儷穎&高論麟、符湘萍、莊月環、

楊戍聰、楊慧敏、溫榕英、葉名真、葉其昌、

朱育儀、朱美瑛、朱書瑩、朱益村、朱純益、

莊素月、莊惠珺、莊智清、莊萱琳、許光政、

葉征勇、葉宥呈、葉帝余、葉源潔、廖玲華、

朱淑珍、朱慶瑜、江明煌&江涂純、何佳慧、

許秀惠、許秀碧、許岳年、許書揚、許珮瑋、

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熊瑞玲、

何俊穎、何俊龍、何美鴻、何景輝、何維孝、

許素華、許淑靜、許雪雲、許雅惠、許 蔭、

劉夙玲、劉巡宇、劉怡明、劉阿式、劉美竹、

余叔錦、余初郎、余珮琦、余嘉仁、余夢祥、

許麗月、許麗芬、郭玉霞、郭秀貞、郭秀滿、

劉鎮誠、歐陽淋、歐陽富、蔡中庸、蔡明珊、

余漢民、冷天慧、吳仁氣、吳秀蓮、吳秀蘭、

郭明錫、郭素蘭、郭淑卿、郭惠芯、郭惠修、

蔡美珠、蔡國偉、蔡惠英、蔡蕙聯、鄭永鈴、

吳佩芸、吳季樺、吳岩弘、吳東 、吳東 、

郭斐玲、郭耀宗、陳乃菁、陳文山、陳玉珠、

鄭修孟、鄧明正、燕慧珍、蕭寶惜、賴偉銘、

吳長娟、吳青臺、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

陳台運、陳幼君、陳正慧、陳玉淡、陳玉葉、

賴淑哲、賴淑霞、賴煥城&劉燕琍&賴璟儀、

吳美觀、吳淑惠、吳惠芳、吳登華、吳詠儀、

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陳宏志、

薛美卿、謝秀蓉、謝瑞祥、簡煌石、藍志恒、

吳毓華、吳鳳玉、吳鳳萍、吳慧姬、吳慧敏、

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佳瑋、陳佩棻、

魏叔琴、羅文華&羅國雄、關慧瑛、蘇尹男、

吳嬡琴、呂素足、呂崇明、宋玉青、巫建龍、

陳宗緯、陳岳筠、陳念祖、陳怡君、陳明珠、

蘇愛婷、顧正琥、閻高永淋、常湛法師、陳奕

李冬生、李永富、李玉雪、李玉婷、李志彬、

陳玟伶、陳芳英、陳采詩、陳金葉、陳俞儜、

彰閤家、卓輝有限公司、輝洋有限公司、寰力

李宗玉、李明妃、李欣齡、李彥承、李玲玲、

陳冠亨、陳勉文、陳威任、陳柔諭、陳珍枝、

企業有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百分百

李美照、李素華、李素勤、李淑觀、李智煜、

陳盈閔、陳美玲、陳美倫、陳美瑩、陳美鏡、

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裕圓富企業有限公司

李貴美、李雅雯、李榮俊、李漢鵬、李錦平、

陳香吟、陳家琳、陳恕民、陳素華、陳素慧、

李麗珠、李蘭生、杜耿邦、杜彩英、杜彩英、

陳國賢、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陳淑枝、

沈亦芳、沈亦芳、沈如蘭、沈瓊姿、阮吟綢、

陳勝基、陳惠如、陳惠貞、陳萍安、陳華珍、

阮章偉、阮耀霖、佘素君、卓連旺、周一芬、

陳隆雄、陳瑞梅、陳裔玲、陳鈴如、陳劍城、

740元

周世良、周宜靜、周承杰、周明瑞、周昭榮、

陳慧敏、陳慧敏、陳麗娜、陳麗雪、陳麗鳳、

李豐榮&陳裔玲

周美麗、周軒至、周淑盈、周慧玲、周麟甡、

陳蘭芳、陸勝慧、陶道安、傅惠美、彭昇平、

宗才璋、易麗華、昌艷屏、果榮宇、林久媺、

彭淑嫻、曾功銘、曾孝文、曾奉懿、曾映鈞、

700元

林友涵、林壬雨、林月治、林世民、林台福、

曾美鳳、曾致中、曾梅華、曾頂嘉、曾鳳宜、

梁文毅、彭文蓮

林宏諭、林杏枝、林汶宏、林秀玲、林秀薇、

曾蘇銘、游亦安、游李蜂、無名氏、程懷琳、

林良美、林佳縈、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

童小鈴、黃子芳、黃文映、黃守都、黃安堂、

林坤緯&林佳融、林坤龍、林松德、林玫秀、

黃志成、黃秀蘭、黃良銘、黃芝蘭、黃阿連、

林玫秀、林秉信、林俊榮、林冠妘、林春玉、

黃政富、黃春銘、黃昭雄、黃津鈺、黃秋愛、

600元

林珍貞、林紀屏、林美英、林紘瑞、林紘瑞、

黃素卿、黃素真、黃啟泉、黃啟源、黃細旻、

尹乃熾、王如瑩、任秀貞、李先雨、沈秉澤、

林健智、林清莉、林淑文、林淑芬、林淑惠、

黃莉娜、黃富美、黃雅鈴、黃詩茹、黃種進、

汪西琳、昌艷屏、林桂涵、林啟一、洪國倫、

林郭雲、林湘如、林湘倚、林雯惠、林瑤玲、

黃德舜、黃憶庭、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

張美英、陳金元、陳國樑、彭玉成、彭純姬、

林碧燕、林 鳳、林德乾、林麗玲、林麗娥、

黃耀祥、楊玉珍、楊玉瑩、楊兆庭、楊金玉、

楊秀娟、溫先玲、詹靜秋、劉綠瑛、蘇景暉、

林鶴珠、林 美、武泓秀、邵瓊珠、邱玲美、

楊沭芳、楊美枝、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

顧嘉展、彭雅婷

邱惠敏、邱鴻鈞、邱鸞嬌、金瑞芝、侯宗昌、

楊錦雲、楊鴻椿、楊璧朱、楊豐瑞、溫先玲、

俞秋漣、施秀鳳、施俊名、施麗玉、柯美霜、

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一心、葉本心、

515元

柯素情、柯麗鈴、洪光輝、洪玫英、洪柳村、

葉俊郎、葉素琴、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

游天宗闔家

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洪掌珠、洪進福、

詹東興、詹美卿、詹麗瑩、鄒雪梅、雷悅俐、

洪鈴雯、洪嘉謙、胡學強、范俊海、倪素娥、

廖士欽、廖幼華、廖玟斌、廖珮安、廖素娟、

夏巧蓮、夏錫生、孫美升、孫梅君、孫淑芬、

廖國妙、廖瓊玉、廖瓊真、廖瓊真、熊梓檳、

孫樂平、孫麗珍、孫麗婷、徐如虹、徐尚藝、

褚宏文、趙宇修、趙曼萍、趙許雪、趙麗萍、

徐厚鈴、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

劉文英、劉玉珍、劉克偉、劉彤芳、劉秀媛、

翁美貞、翁銀芳、翁慧貞、翁燕玲、馬永康、

劉邦弘、劉怡明、劉芳莉、劉秋皓、劉秋皓、

800元 李美金、黃公石、劉保美

660元 李月瑟

500元 廖慧禎、廖慧禎、王雯鈴、丁坤鎮、于翠華、 尹乃熾、尹成志、尤淑如、方仁駿、方天人& 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方莉伶、 方慶祥、方慧娟、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

劉郁琦、劉娟伶、劉娟美、劉家東、劉書美、

111


劉書豪、劉連英、劉華師、劉瑞山、劉瑞吟、

120元

王嘉薇、佛弟子、郭明錫、陳秀慧、傅惠敏、

劉瑞明、劉聖裕、劉聖耀、劉銀河、潘明和、

李羿寰、李靖宣、張晏毓、黃芷柔、黃詠嫺、

林宜靜、嚴士峰、賴劉潔、吳苑菁、吳宏文、

潘明和、蔣靜華、蔡秀純、蔡育維、蔡宜勳、

黃榮城

陳志仁、盧妍安、陳明魁、陶文本、羅安英、 何秀桃、徐薏蘋、陳景熙、羅焱旭、羅安英、

蔡昆泓、蔡明雅、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 蔡美勤、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

100元

林素琴、張梅枝、孫佩詩、邱楊美(往生者)、

蔡國偉、蔡淑敏、蔡朝益、蔡鳳梅、鄭旭昇、

十方眾、王雅卿、甘 絮、任秀貞、任怡潔、

曾涂碧雲、游陳朝鳳、陳順喜闔家、妙喜服飾

鄭俊鴻、鄭國強、鄭惠娟、鄭緯立、鄭麗玲、

任祐辰、江美珠、吳東源、吳姿儀、李美金、

店、陳政偉閤家、連泰能閤家、馬爾巴佛學會

鄧士陞、鄧允怡、鄧立生、盧梅娟、蕭弘清、

李碧容、林侑靜、林洧皜、林敬雄、林靖汾、

蕭華菁、蕭鈺樺、蕭澍經、賴育祈、賴明福、

施蘭鳳、孫蔚竹、陳清城、陸秀英、黃士銓、

賴盈達、賴振華、賴清哲、賴翠蓮、錢中浩、

黃小俐、黃金玉、黃柏翔、楊美貞、楊美貞、

錢翠微、駱金興、戴昕喬、戴翠櫻、薛瑞燕、

楊博凡、楊博宇、溫先玲、劉嘉玲、鄭劉濱&

謝永適、謝志德、謝育豐、謝明儒、謝昕榛、

因美娥、蕭天佑、蕭斐珊、蕭嘉佩、蕭嘉茹、

謝婉雯、鍾建芳、鍾秋子、鍾秋子、鍾起惠、

賴淑芳、閻聿宸、閻聿穎、謝宇恆、顏大 、

鍾賜嬌、鍾鴻勳、鞠育美、韓秀鳳、簡妙芬、

羅聯芳、羅聯芳、吳杜淑芬

簡慧玲、闕美娥、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

50元

顏輝煌&賴珮珍&顏臺呈&顏榕佑&顏 家、 魏一純、魏偉珍、羅文傑、羅文喬、羅文豪、

呂育政、楊美貞

羅金梅、羅秋娟、羅焱旭、羅寶貴、羅 雲、 嚴允寧、蘇千寬、蘇天賜、蘇念慈、蘇素卿、 蘇莉萍、蘇瑞德、蘇雋媛、蘇麗容、鐘瑞貞、 顧正琥、顧錦才、顧錦才、簡郭素珍、謝董幼 里、戴張明華、噶瑪大力、盧張宗蓮、蔡林罔 市、廖徐臺妹、蔡陳秀絨、鄭王鳳鸞、楊黃淑 娥、陳周林華、袁楊格蓮、翁程淑儀、林洪 月霞、宋陳秀容、李汪彩棠、田劉賽欽、大有

補登 中華民國100年01月捐款資料 500元 李美華

銀樓、洪吉煌全家、黃俊郎闔家、謝樂卓瑪阿 尼、輝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大豐合記報關行 &黃書鳳

供養尼泊爾列些林佛學院結夏安居

400元

鄭國雄、高明芳、王元順、吳玉琳、周國銀、

林秀珍、葉永鳳&李鴻銘&李淋翔&李昌榕

蔡宜蓉、陳瑋絃、周安珍、張碩峰、周 慧、 張進發、任思強、何碧玉、辜柏山、陳莉雯、

315元

張鈞渟、謝明政、陳寶珠、廖金地、陳心源、

楊美貞

陳韻伊、陳朝鍊、余政達、許緣如、陳廖接、

300元 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林士傑、莫遣韶、 許鈴凰、黃秋林、劉環生、蔡秋風、顏存義

謝淑玲、曾琪婷、陳福群、陳鈺雯、王美文、 連紘毅、洪淑美、呂小萍、許銘真、陸春蘭、 紀靜惠、林正祥、任付成、許淑燕、林秉生、 宋兆榮、謝明君、林品瑩、任子藝、林湘倚、

250元

林品嫻、任大年、黃淑汝、許日盛、任 俊、

林玉娟、林玉娟、陳信昌、陳禹伸

許王芳、王黃螺、沈裕池、呂千慧、何艷珍、 吳蘭英、翁錔梃、賴正文、賴才山、陳怡蓁、

215元

賴育欣、李昱廷、莊敏亘、張婉琳、李心玉、

願君長壽離病苦,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高彩敏

莊正宗、張叡恩、李祥田、陳奕金、李雲寶、

受用自在與福樂,

200元 林秀英、葉秀蓉、王啟章、朱寶玉、吳水塗、 林岱儀、胡文柔、胡文風、孫佩詩、徐清華、 康麗珠、張美華、陳洋鉦、陳秋英、陳慧敏、 游少鵬、游紹佑、游紹君、賴美娥、鍾欣臻

112

楊聰美、陳芸萱、林愛月、游惠淩、陳湛樺、 蔡志英、李嬌蘭、江孟汝、邱 菊、謝安益、 張秀滿、張濬源、張茂松、張茂林、鍾素華、 張雅舜、楊 陽、陳立偉、羅春蘭、陳大偉、 陳彥銘、李東穎、孫彩霞、游少鵬、趙宇修、

來世淨土願相逢, 願君修行利眾生。 ~密勒日巴尊者〈迴向文〉


〈善報書摘〉

請練習,好嗎? 不太緊,也不太鬆,這就是平衡。 文/明就仁波切.英譯中/妙融法師

保持平衡的方法

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對禪

一開始禪修了五分鐘,覺得

修好、對修持好、對日常生活

五分鐘像一小時,你會想:

先教各位非常有力量的一些

好,對一切都好!什麼是平衡

「來這裡不是一個很好的決

小小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

呢?不太緊,也不太鬆,這就

定。」當然,你要做什麼事,

你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是平衡。

總會有些問題或困難,沒有任

1.這個問題有解決的方法嗎?

不太緊 什麼是太緊呢?這裡我要用 禪修舉例,如果你想:「我現

何事是不經任何問題或困難,

你可以自己想答案。如果是

就可以得到好結果的,每件事

有解決的方法,那你就不用擔

都會有一點問題。因為沒有因

心。為什麼?既然有解決方

緣條件,就不會有結果。

法,為什麼要沮喪難過呢?

在要禪修了。要放鬆!要專 心!(仁波切示範很緊的禪修

放輕鬆,盡你所能

表情)要放空!我的心要變

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這樣

空!要專注!喔,又有一個念頭

你反而能做更多、更成功,你

來了!不好!你走啦!(仁波

也會變得更有力量,能夠更快

切示範很緊張的禪修表情)」

地達到你的目標。

然後就睡著了!

我們之所以會太緊的原因,

這時會有三個問題:第一個,

是執著那個禪修的結果。但在

也許你就睡著了;第二個,會變

這裡還有一個會讓我們變得太

得笨笨的;第三個,想得更多

緊的原因,就是太擔心你的股

了。念頭變得更多,煩惱就變得

票、工作或家庭。比如說你的

更多。這樣你就無法有好的禪

人生發生一些問題:家庭的、

修。為什麼呢?因為你太緊了!

工作的、生意上的問題時,不 要太過地擔心,只是擔心反而

不太鬆

有了雙重的問題!但我並沒有

2.我知道這個解決方法嗎? 如果答案是你沒有解決的方 法,你也不知道解決的方法, 它要發生就會發生,你也做不 了什麼。沒有解決方法,只是 去擔心,不會讓事情變得更 好。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股票 下跌了,你可能會擔心哭泣, 做這些如果有助你的股票回升 一塊錢,那很好,你可以盡量 去哭,去擔心。但事實上,這 樣做,反而製造更多問題。所 以,應該是去接受,但也要盡 你所能,去找到解決的方法,

什麼叫太鬆了呢?「我也不

說不去找解決方法,要試著去

知道自己在這裡幹嘛?什麼時

找解決方法,但是帶著放鬆的

候上課會結束呢?」像這樣就

心,不用去擔心或是緊繃你的

是太鬆了!因為你沒有做任何

心。如果這個擔心又再回來,

(10月1日由眾生文化出版,定

的努力,也沒有任何興趣,所

那你要怎麼去處理它呢?

價350元,請洽各大書局通路、因

以也不會有結果。

不要放棄,也不要對那個結果 太緊。這就是找到平衡的部 分。(節錄自《請練習好嗎?》)

果福利社)


化育道場、噶瑪列些林高級佛學院暨化育書院

2011年 11 12 2012年 1 月份行事曆 一

1 十一月

2

3

4

5

6

佛學課程《佛子行37頌》 19:30~21:00

7

8

9

10

佛學課程《佛子行37頌》 19:30~21:00

14

15

16

22

11

12

17

18

24

諷誦《大般若經》 9:00~17:00

19

20 假日藏文班 9:10~16:20

諷誦《普賢行願品》 19:15~20:30

23

13 假日藏文班 9:10~16:20

諷誦《普賢行願品》 19:15~20:30

佛學課程《佛子行37頌》 19:30~21:00

21

假日藏文班 9:10~16:20

諷誦《普賢行願品》 19:15~20:30

25

26

27

2

3

4

9

10

11

諷誦《普賢行願品》 19:15~20:30

28

29

1 十二月

30

諷誦《普賢行願品》 19:15~20:30

5

6

7

8 諷誦《普賢行願品》.讀書會 19:15~21:00

12

13

14

15

諷誦《大般若經》 9:00~17:00

16

17

18

23

24

25

30

31

1 一月

諷誦《普賢行願品》.讀書會 19:15~21:00

19

20

21

22 諷誦《普賢行願品》.讀書會 19:15~21:00

26

27

28

29 諷誦《普賢行願品》.讀書會 19:15~21:00

2

3

4

5

元旦

6

諷誦《普賢行願品》 19:15~20:30

7 歲末除障法會 14:30~21:00

8 歲末除障法會 9:00~21:00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歲末除障法會 9:00~11:30

15

22 除夕

23

24 春節

30

25 春節

26

27

28

春節

29

春節

31

預告

◎歲末除障法會 2012年 1/6 14:30~21:00 瑪哈嘎拉法會 1/7 09:00~17:00 瑪哈嘎拉法會 19:00~21:00 彌陀天法法會 1/8 09:00~11:30 煙供法會

化育書院

◎《佛子行37頌》11/15前 每周二晚上19:30~21:00 ◎《普賢行願品》共修, 每周四晚上19:15~20:30

小叮嚀

◎為響應法王環保呼籲, 化育所辦各項活動, 請學員自帶水杯。 (若有用餐請帶筷子)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