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夏季善報

Page 1

夏季號

2 0 1 6

夏季號

2 0 1 6

第 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若只修一法,那就修「無常」!

33

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若只修一法, 那就修「無常」! ●創古仁波切/開示

●堪布拉布/開示

淨士四因,投生極樂世界入門票

怎麼修持?讓心先接受


〈善報書摘〉

尊者教你讀通金剛經 作者: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譯者:呂家茵 審定:佛子

如果「自我」真實存在,應

只有佛教沒有我!

該是恆常、單一又獨立的。若 果真如此,按理眾生也就無法

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這麼簡潔的回答,其實可以 從幾方面來理解:

世界各大宗教之中,只有佛

超越輪迴的悲傷。因為既然是

1.如是安住:也就是如何生

教主張「無我」,其他宗教都

獨立的事物,理當獨立於任何

起趨向證悟之心,生起菩提

主張身體以外還有個「我」。

其他事物的影響。同樣的邏輯

心,然後進入前兩項菩薩道─

這個我有些稱作靈魂,有的叫

也能應用在恆常、單一這兩

資糧道與加行道。再著,另一

「本我」,但不論這個「我」

點。如果這三點真能成立,則

層理解,是一位行者應該如何

怎麼稱呼,無法迴避的是:我

從原因與條件,也就是所謂的

遵循上師的指導。

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我的開

因緣上,人們就無法改變已經

2.如是修行:也就是如何修

始?還有我的結束?佛教主張

存在的事物。果真如此,那麼

行,實際上說的是已經進入前

無我,似乎是不必回答這些問

不論是任何宗教,其信仰者都

兩道─資糧道與加行道的修行

題,直接搗入其核心:心。但

無法基於遵守教規,或是修

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心靈領會

心還是迴避不了這三個問題。

行、而讓生命得到改變的。就

到「見」道,也就是第一個菩

佛教而言,會變成任何時候都

薩地。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

不可能成就佛的果位。

藉由提昇專注空性的「觀」,

簡單來說,在大乘佛教,我 們是具有情感的相續,也就是 心,心並沒有開始或結束,其

所以,正因為沒有我,才有可

中有如來藏,是一切有情都具

改變的我,也才有成佛的可能。

備的本質。正因為具備佛性的 潛力,一切有情在某個時間點

如何管理自己的心?

也就是慧的力量。 3.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如 何管理自己的心,即如何消除 修行道上,可能出現的障礙。

都將證悟,最後都會成佛。一

至於如何才能成佛(圖滿完成

旦成佛,則永遠保持身為佛的

改造我的歷程)?或是如何解

願消三障諸煩惱,

狀態。這是佛教的主張。

答?須菩提以最簡潔的的方式

願得智慧真明瞭,

提出:

普願罪障悉消除,

善男子、善女人,

世世常行菩薩道。

因為沒有我, 才能修正「我」 既然佛教的宗旨是成佛,卻 又講「無我」。成佛的是誰 呢?又有哪個「我」成佛呢?

答案就在我們常持誦的: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至於其中的真實義,則有待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們從全本的金剛經之中去發

彷佛高手間的過招,佛陀也 以最簡單的方式回答:「應如

(7月1日由眾生文化出版,定價39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掘和體會了。(本文摘自《尊 者教你讀通金剛經》)


〈編輯室報告〉

主題故事

須菩提為什麼哭泣?

目錄 2 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

法王噶瑪巴曾說:「只要想到這世間還有正法住世,就覺得 我們很幸運。」 正法,是眾生救度自己遠離生死大病的無上藥,是有情解脫 是在「佛說經典」裡。 傳說因為寂天菩薩曾說:「諸佛之密意,唯佛子能知。」只 有登地菩薩能夠真正了解諸佛的心,上師們自謙「未登地,不敢 臆測諸佛密意」,因此過去藏傳比較注重宣說和學習菩薩論典, 形成「多說論,少講經」的特殊傳統。 但這個現象在改變中。一方面,是因為有講經傳統的漢傳弟 子,一再向當代藏傳上師請求講經,有請法的善妙緣起,就有說法 的因緣成熟;另一方面,是如果再不透過講說,鼓勵弟子聞思修, 大藏經裡珍貴的解脫智慧,將只是書架的擺設,不實修,正法就 沒有讓此心當下覺醒的力量──而這,才是尊師佛陀,花了49年時 間,宣說八萬四千法的真正密意。 所以,這幾年,藏傳上師開始注重講述「佛說經典」: 其一,是宗薩仁波切主導的「八萬四千佛典傳譯計畫」:這個 漢傳、藏傳、英文等佛典對譯計畫,正在東西方推動,因為佛經 波切也開始講述《佛說老女人經》、《華嚴經.普門品》等,引導 藏傳弟子體會佛說經典的重要和美好。 其二,是七月出版的《尊者教你讀通金剛經》:藏傳佛教領 導人如意寶尊者,近年也應華人弟子請法,宣說《心經》和《金 剛經》等佛說經典。其中尊者講說《金剛經》的結集,今年七 月,已由眾生文化整理成《尊者教你讀通金剛經》一書,從教證 雙融的藏傳觀點,詮釋《金剛經》這部華人最有緣、最有信心的 佛說經典。 其三,是八月在德里舉行的「法王噶瑪巴亞洲講經法席.心 經課程」:法王噶瑪巴今年也應華人弟子請法,八月將在印度德 里宣說華人最有緣的佛說經典《心經》。這個由化育道場承辦的

28 創古仁波切/開示 淨士四因,投生極樂世界入門票 34 堪布 卡塔仁波切/開示 慈悲心,修行的根本 38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大樂心語〉平等之歌 42 詠給.明就仁波切/開示 迴向,修持的圓滿句點 45 措尼仁波切/開示 學習菩提心,用心還是用腦? 51 確戒仁波切/開示 虔敬心,禪修之首 56 慈囊仁波切/開示 看看你的心,還顯相一個清白! 61 堪布拉布/開示 怎麼修持?讓心先接受

法訊

規模龐大,甚至必須進行到我們的下一代才有機會見到成果。仁

4 隨時會死,所以當下就要精進 10 若只修一法,那就修「無常」! 16 當下就修無常,是最好的修持法 22 皈依發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仁波切開示

的希望。但正法在哪裡?正法無所不在,其中一個最好的答案,

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68 喇嘛滇巴/教導 與猴子心共處 70 妙融塗鴉牆 在他人心田種下什麼? 72 丹傑異想剪貼簿 貓的世界 74 藏醫與佛法 六味人生,過多過少都不行 82 龍樹中文學校 中文學院裡的美好相遇……

講經法席,已經報名額滿,除了印證華人弟子對法王的虔敬心, 2016年善報夏季號

也是藏傳上師講經又一盛事。

發行人/孫春華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 如來真實意。」當法味真正流入我們受苦已久的心裡,光是打開

發行所/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社長/妙融法師 總編輯/黃靖雅 執行主編/馮淑蓉 校對印務╱黃志成

佛經第一頁,讀到這個「開經偈」,就足以令人熱淚盈眶;一如

美術編輯/施心華 封面攝影/噶舉大祈願法會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佛陀說《金剛經》說不到一半,他

電話/02-8967-1019 傳真/02-8967-1069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就哭得涕淚橫流。謝謝佛陀留下佛經,這麼美好的傳家寶,我們

網址/http://www.hwayue.org.tw

要記得享用,那裡面有解脫的秘密,去讀它、實修它,才會知道

郵政劃撥帳號/18268431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須菩提為什麼流淚。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九八六號

「善報」總編輯黃靖雅合十

中華郵政板橋雜字第189號執照登記雜誌交寄

1


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若只修一法, 那

2


那就修「無常」 !

當真正憶念死亡,就會知道── 「死亡的時候」除了佛法,其他都沒有用處。 觀修無常,而且內心真的相信且時時憶念無常時, 可以帶來因、緣、果三個利益。 3


任何小事情都可能造成死亡,所以現在就要修持,當真正憶念死亡,就會知道「死亡的時候」除了佛法,其他都沒有用處。

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隨時會死,所以當下就要精進

第 33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6年2月16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圖片提供:噶舉大祈願法會

上午9:00,法王陞法座,在維那師帶領大眾 唱頌〈金剛總持祈請文〉、〈菩薩戒傳承祈請 文〉、〈獻曼達〉、〈請轉法輪〉之後,開始 本次祈願法會「波多瓦大師《修心絮語》」四 天課程第一天的教授。 以下是法王開示: 今天是「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正行第一 天,首先我歡迎兩位怙主仁波切:蔣貢仁波 切、嘉察仁波切為主的祖古、善知識、堪布、 僧俗大眾等,歡迎大家! 這一次祈願法會期間要給予的課程,是噶當 派三位、三昆仲(「兄弟」之意)之一的波多 瓦大師所寫的《修心絮語》。 首先,當我們在講說或聽聞佛法時,講說者 要捨棄對此生的貪著,聽聞者也必須有如法動 機,並應斷除如同「三種容器」般的過失,前 來聽聞佛法。

聽法時,別做三種「壞容器」 一、覆器:心思散亂,什麼都聽不到。 首先第一種過失,是指「覆器」之過,有如 「把容器倒扣般」的過失。不論容器是金、銀 等何種珍貴材質所做,若倒過來擺的話,就無 法倒入任何物品或水;同樣的,若人在會場, 但心思散亂,是無法「將法倒入心中」的。因 此首先,要避免「覆器」的過失。 二、漏器:聽了不記,聽什麼都忘記 第二種過失,是指如同「破洞」、底部有破

4


5


洞的過失,就算容器是正放的、能倒入各種水, 但若底部有洞,就無法善加保存住任何水。此 是說若人在現場、也專注聽,但並未嘗試記憶 的話,可能會誤解法教內容。因此不僅需專心 聽,還要記憶下來,並正確理解這些內容。 三、毒器:心有邪見,聽什麼都有毒 第三種,如同「有毒」容器,若容器中摻毒 的話,不論放入任何珍饈,都無法入口。同 理,若聽聞佛法時,發心的動機不正確、具備 不好動機,則聽到的法教,就會如同吃入有毒 食物一般。 而此處所謂「毒」,又分為兩種解釋: (一)煩惱之毒: 第一種,是眾生普遍都有的貪、嗔、癡三毒 煩惱: 1.貪:所謂「貪毒」煩惱是說,若聽法卻為了 衣食名聲,為了變得更富有,或白話來說,以 希望生意更好、變得更有錢等動機來聽聞佛 法,這就是在聽法時,具備貪心之毒。 2.嗔:第二種毒是指「嗔心」,若帶一種對於 某人的嗔恨來聽聞佛法,也是一種有毒動機。 3.癡:第三種,帶著「愚癡」煩惱來聽聞,也 就是對於「法」無任何認識,也不知道「所謂 『佛法者』,是指能夠真正帶領我們,不僅得 到暫時安樂,也能得到究竟成佛安樂的正確取

貪嗔癡三毒。例如一開始在噶舉上師座前皈

捨之法。」因此又不瞭解且隨意聽聞的狀況,

依、進一步跟隨出家,就想著「我從今天起就

就代表帶著愚癡之毒。

是噶舉派弟子」,之後宗派之見越來越強,見

因此,我們首先要對於自己的貪嗔癡煩惱狀

到其他宗派上師時,就會強烈地去區分「這不

態,有正確認識。為何要聽聞修持佛法?就是

是我教派」,因此不但不禮敬頂禮,還會詆

為斷除貪嗔癡三毒,如果在一開始就清楚知道

毀,有宗派之見。

「我要斷除三毒煩惱而來聞思修」就會較好。若

我們當初踏入佛門時,是為消除煩惱之火,

不知為何要聞思修,不論聽再多佛法,也很難真

結果不僅沒有消除煩惱之火,還添薪加柴、火

正脫離輪迴。以上就是第一種「煩惱之毒」。

上加油,讓煩惱變得更多的話,無論再有學

(二)宗派分別之毒:

問、持戒再好,都是無有用處的。

第二種毒更為危險,是一種宗派分別,也就 是「宗派執著之毒」。 我們為何要出家、要學佛?就是為了要斷除 6

因此用「容器」來比喻極為恰當,就如同我 們在做飯菜前,要確認鍋碗瓢盆是否乾淨一 樣。一個老師在講說佛法前,或是一個弟子在


聽聞、思維、修持佛法前,首先需要確認動機 是否夾雜著貪、嗔、癡或執著分別等煩惱。若 沒有的話,可以放心學習,若有的話,則需先

得到《修心絮語》的口傳 這部噶當派教言中,有很多方言,其實有些 文字不易理解,但我也盡量給予一些解釋。

淨除煩惱。否則,若不先將這些餐具清洗乾 淨,都有毒時就入口,隔日可就不堪設想。

噶當派大師,耿直的教言

法王口傳: 禮敬三時之上師。 之所以在三界輪迴的大苦海中,無始地流

這部波多瓦的《修心絮語》很難尋得,去年

轉,就是因為沒有了悟自心。沒有了悟心性,

當我決定要講說此典籍時,在很好因緣下,逐

是因為被覆障遮蔽住了。之所以被障蔽,是因

漸拿到不同的四種版本,因此我覺得這是很好

為不知如何積聚資糧。不知如何積聚資糧,是

的緣起。約此同時,我也得到過第八世法王寫

因為沒有信心。之所以沒有信心,是因為沒有

的《百段引導文》中,對此《修心絮語》所寫

憶念死亡。

的解釋,也得到此百段教言的口傳,因此等於

現在,由於恐懼輪迴的痛苦,開始尋求解脫和 7


遍知,這就需要了悟自心。為了了悟心性,就需 要清淨煩惱,清淨覆障。為了清淨心的覆障,就 需要積聚資糧。為了積聚資糧,就需要信心, 而真實的信心,不靠憶念死亡是無法生起的。

絮語,是波多瓦對自己的訓勉 這位波多瓦大師本名仁千賽,和噶當派的金

真正憶念死亡,就會知道[死亡的時候] ① 除 了

厄瓦、普瓊瓦,合稱「噶當三昆仲」,是十六

佛法,其他一切都沒有用處。只要有了這樣的

羅漢當中的因竭陀尊者的化身;也有另一種說

想法,對於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將不再心動,

法,說是噶瑪巴杜松虔巴的前世。格魯派一位

同時也完全不會再有對於物質和日用物品的貪

著名大師曾說,歷代噶瑪巴的第一世是波多

著,徹底捨棄對於親朋好友的眷戀,這樣也就

瓦,第二世是杜松虔巴,有此說法。

不再需要看人情面了。(堪布羅卓丹傑/藏譯 8

中初譯)

接著所謂「絮語」就是「自言自語」,我覺


得此處來講,「絮語」包含幾種意涵: 第一種:反正這些口訣教法無人願意聽,因 此自己說給自己聽。 第二種:比較積極的,是自己對自己的鼓 勵、反省、提醒,希望「我還可以更好!」一 般來講,「說」多是向外、對別人說,但其實 對自己的提醒也是很重要的,僅是說的漂亮, 是無用的,自己要先有修持。竹巴昆列大師曾 經提醒說:「法座上的上師,很多是沒有修持 的。」為避免這樣情況,對內的提醒、反省, 是很重要的。 總之,此處「自言自語」有以上兩種意思。

說法,是要引導弟子證佛果 由於沒有「覺得可以活到很老」的想法,所 以不為老年做準備,毫不在乎老時生活是否舒 適,是否受人尊敬,衣食是否充裕,[他人]是 否恭維自己等等,無論什麼樣的情況,生命的 境遇是好是壞,都要能夠隨遇而安。此生該如 何就如何,萬般皆是福(一切都是命)。 一般教學分為灌頂、口傳、教授三種,第三 種教授部分有不同解釋,我在第八世法王米覺 多傑教言集中,看到一段很有趣的解釋,他說: 「很多人說我不大會說法,不如前幾世法王。」 第八世法王繼續說到:「我覺得這也說的沒 錯,因為所謂教學,其實是一種引導,引導弟 子至成佛的果位,但問題在於,根本沒有人想 要成就佛果,因此,無論如何引導或拉拔,都 是無用的。因此,其他人說我不會教授,也確 實沒說錯。」 就像以上第八世法王所說的一樣,如果你不 想去某地,為師者也沒有什麼好引導的;同樣 的,若不想成佛,「教授」即失去意義。對於 一個想要成佛的人來說,得到教授之後,就應 當朝此方向去走,這才是真正「接受教授」的 意思。尤其當我們在聽聞「修心」的教法時, 這樣的觀念是至為重要的。

真正「觀死無常」,就會急著馬上精進 這位波多瓦大師有一個特點:一生專注修持 「無常」法門,心中常常在一種著急狀態,覺 得我時間不夠、可能隨時會死、我要現在開始 修持、時間不夠等等,能如此精進,就是因為 不斷思維「無常」之理。 一、有生必有死:講到「死亡無常」第一點, 人生在世能夠確定事情沒幾樣,少數能確定 者,就是我們都會死亡。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經 確定:有生就有死,每人都會死亡。 二、死時難自知:第二是,「何時會死亡」是 無法知曉的,若人能預知何時死亡,就能放心 且周全的規劃死亡、人生各階段的計畫。但就 是因為無人知道何時會死亡,因此無法真正規 劃人生。 三、死因何其多:第三,導致死亡的因緣,是 非常多的,因此也難以先避免預防,任何一件 小事情都可能造成死亡,吃一口糌粑粉也可能 死亡,例如有時候在我家鄉,大家吃糌粑時不 會另加酥油茶或奶油,因此一不小心時,真的 可能會噎死,也就是任何一點小事情都可能造 成死亡,這一刻存活的因緣,可能下一刻變成 死亡因緣。 因此我們針對這段「死亡無常」的道理: 「有生必有死」、「死亡不知何時至」、及「致 死因緣很多」等,來善加思維並禪修五分鐘。 (大眾禪修5分鐘,擊磬兩聲結束禪修) 僧俗四眾共念〈菩提道次第引導文〉後,法 王戴上黑色事業法帽,為生、亡二者念誦〈冥 陽迴向文〉。 法王說,這也是祈願法會很重要部分,因為 祈願法會所有供養,都來自生亡二者之祈福超 渡,希望大家一起好好迴向。 內文中半型方括號[ ]中的文字,是譯者為清楚表 達或為文意流暢所需而做的添加。 9


當觀修無常,而且內心真的相信且時時憶念無常時,可以帶來因、緣、果三個利益。

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若只修一法,那就修「無常」!

第 33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6年2月17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圖片提供:噶舉大祈願法會

今天是法會正行的第二天,6:00開始,維那 師帶領大眾開始念頌〈隨念三寶藏〉、《心 經》、〈迴向常誦〉等等,在前行〈皈依發 心〉後,嘉察仁波切為大眾傳授〈大乘布薩律 儀〉,之後維那師帶領大眾持續第一座法的念 誦,一直到9:00前才結束。 9:00法王陞法座,僧眾代表向法王獻供曼 達,大眾念頌〈三十七供獻曼達〉、〈請轉法 輪〉作為課程開始前的供養。9:27,在延續自 清晨的清淨受戒氛圍中,大眾歡喜地開始聆聽 法王《修心絮語》第二日的課程開示。 以下是法王開示:

達波噶舉,是噶當派與大手印二者合一 在「噶舉大祈願法會」的時候,前行課程會 安排別的內容,但我總是希望在正行課程內容 都是有關「噶當派祖師的教言」,主要原因在 於我們達波噶舉佛法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密 勒日巴傳下來的「大手印」法門及「那洛六 法」,第二個是阿底峽尊者傳承下來的「三士 夫道」的噶當派教言,所以我們會說「達波噶 舉是噶當派和大手印二者合為一」的傳承。 噶當派的內容,算是最基礎、也是共同的道 法,所以藉由先好好學習噶當派的「修心」次 第後,就可以慢慢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是「大 手印」或「那洛六法」的修持。所以,在正行 的噶舉大祈願法會期間,我總是希望教授的是 噶當派的內容。因此,我想這次就盡量多做解

10


釋,今年講不完就留待明年繼續講。這部噶當

養出許多噶當派的著名弟子,如格西喀惹拱

派的教言,就是波多瓦大師的《修心絮語》。

瓊,紐榮巴,涅鄔索巴,堆龍巴等等。

波多瓦開啟,噶當派 「善用譬喻教學」傳統

觀修無常,帶來三個利益

波多瓦大師與金厄瓦、普瓊瓦合稱「噶當三 昆仲(兄弟)」。若加上第四位昆仲的話,就 是加上康巴格西(康巴攏巴),總共四位。 波多瓦大師出生於澎波地區,現在稱為彭波 倫珠縣,仁千賽是他的出家法名。波多瓦曾依

就像昨天提到,波多瓦大師最主要的修持就 是「無常」。曾經有一位居士請教波多瓦大 師:「若只要修持一法,那一法是什麼?」 波多瓦大師說:「那就是觀修無常。」 居士接著又問:「為什麼無常的法門這麼重 要呢?」

止噶當派大師,就是仲敦巴尊者,學習了七年

波多瓦大師說了許多原因,歸納為三個部

時間。他還曾花了一年時間駐錫在仲敦巴尊者

分。當你觀修無常,而且一個人內心真的相信

的寺院熱鎮寺,負責寺院管理的工作,但記載

且時時憶念無常時,可以帶來三個利益:

說他對於這樣的工作不是很高興,所以沒多久

一、因:幫助你想要尋求佛法的那個因──當

又回到家鄉澎波。後來,他在家鄉建立了一所

你深刻了解隨時會死、一切無常時,你就會很

寺院,就是波多寺。

緊迫地想要趕快尋求正法。

波多瓦大師在講解「三士夫道次第」時,常

二、緣:它會成為你修法時的助緣──就是說

透過很多比喻來教授,所以他也開啟了噶當派

修持佛法一旦懈怠或不如法時,如果你觀修無

「以比喻來教授」的傳統,也由於他弘揚了噶

常可以幫助你如法精進地修持。

當派的教法,就在他這時期,「噶當派」的名

三、果:它會一路陪伴你最後達到圓滿果位

聲才出現。他有兩位如同日月一般的上首弟

──整個修持的階段,它都會幫助你,成為你

子,一位是朗日唐巴,一位是夏惹哇;他還培

一路的友伴。 11


波多瓦大師也一直告訴弟子,「你一定要不 斷不斷地觀修死亡跟無常。」 為何觀修無常與死亡如此重要?當一個人真 正發自內心知道自己必定會死亡時,很自然地 不會造惡而會行善,因為他心中很篤定相信自

12

真正提起心來把握時間精進跟修持。換句話 說,若是我們真正憶念死亡,任何善行對於我 們來說都不再困難,都會願意去達成。

想修解脫道,又放不下世間法?

己一定會死亡,也因為恐懼死亡,所以會努力

(法王口傳《修心絮語》:)

行善。

一支箭無法同時射中二隻鹿,一條狗無法同

但有時候看看我們自己,想要修持一些佛法

時口咬兩隻麝,兩頭針無法縫紉,一腳往前,

或止惡行善,會發覺很辛苦,也不容易做到,

一腳往後,終將無法抵達終點,同樣,此生和

也不多說其他事情,就像法會期間要自己一整

來生無法同時完成,後世的日子是更加重要

天坐在這裡念誦也會很困難。按照波多瓦大師

的,因此應該要切實地修持佛法。

的說法,就是我們沒有真正憶念死亡,沒有覺

真實地憶念死亡,就會像是肉食動物對於眼

得我們會死亡,或是離死亡已經很近了,所以

前的草堆一樣,對任何事物都不生貪執。真正

我們的身口意是很懈怠的,過於放鬆的,不能

厭離了輪迴痛苦,就會不斷生起「一切皆無實


至互相違悖,一個強調今生,一個強調來世或 究竟的佛果,這兩者無法同時完成。因為世間 法專注在今生,沒想到後世,一個只顧今生的 人會不顧一切造許多惡,所以得到三惡道的果 報;出世間法想的是後世的,一心想行善,得 到的是人天善果,或究竟利益跟果位,所以這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就像這裡的比喻,一支箭無法同時射中 兩隻鹿,我們總希望今生跟來世可以同時得 成,的確心裡也會覺得:這兩個一定是違悖的 嗎?我們今生的確也會需要衣、食等等物質生 活不是嗎?但這裡的「今生」指的是你只汲汲 營營於今生,一心只有這些,一旦你這樣想的 時候,跟出世間法必定是相違悖的。 這裡還做了一個比喻,一腳往前踏,一腳往後 退,兩隻腳往反方向拉扯是一定無法行動的。 就像我們一心想修持的話,但又覺得世間的事 很重要,這樣的話就會卡在中間,進退兩難。

我們還剩多少時間? 有時我們應該停下來,稍微放鬆一點,不要 衝動地急著想去哪裡,然後好好想想自己人生 目的到底是什麼?我想要做的是什麼? 義」的想法。這個時候,由於自心徹底厭離對

我們人生有一半時間在睡覺,剩下一半的時

於今生前途的眷戀,會具有跟其他人截然不同

間如果又浪費掉,那就太可惜了,時間實在很

的觀念。看到那些為了今生福祉而汲汲營營的

短,剩下這一半的時間當中,扣掉日常作息、

人們,會覺得「真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的

起床、盥洗等等,再扣掉工作等等,一生還剩

疑問。

下多少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時間已

這裡可以看到談到兩個部分:一個是佛法,

經很短了,若還躊躇猶豫的話,那麼就什麼都

也就是出世間法;一個是世間法。這裡內文強

做不了了。總之要做個決定,要不就是世間

調,當你一心一意只想今生福祉的話,今生短

法,要不就是出世間法,總之要做個決定,要

暫的快樂利益的話,所做的一切就叫「世間

不哪裡都去不了。

法」;如果你的心想的是長遠、究竟的長久

所以波多瓦大師真的厭離輪迴,對世間的東

安樂,例如佛的果位或來世,就叫「出世間

西不屑一顧,他覺得這些沒有任何意義,所以

法」。當然對這兩種法有其他不同解釋,但在

接著內文就是說他跟世間人的想法已經截然不

這裡可以如此理解。

同,一般人就是汲汲營營於今生,但波多瓦大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兩者的動機截然不同,甚

師覺得今生的一切沒有真實的意義。因此就像 13


《修心絮語》說的:「別人看我沒什麼用,我

照顧好自己。」波多瓦對朋友的關心則說:「我

看別人也覺得他們真是在浪費時間。」

也感謝這些說法,但我不覺得他們說的完全是

沒有憶念死亡跟出離輪迴的人,才可憐!

對的,我也不覺得我需要被這樣提醒跟可憐; 反而,我覺得這些沒有憶念死亡跟出離輪迴的

(法王口傳《修心絮語》:) 有些人憐憫我,提醒我說:「別這樣做,不 然老了以後會很辛苦的。你應該有些儲蓄,這

如果在汲汲營營時死亡的話,怎麼辦?

樣對於行善修持也有幫助呀!想要射箭,就要

(法王口傳《修心絮語》:)

自己拉弓才是。」這些提醒也沒錯,我也很感

如果不會死的話,真的應該[如他所說的]那樣

謝,但我並不覺得需要被可憐,反而是他們才

去做,但我們都一定會死,而且何時會死不一

應該要感到懊惱和羞慚才是,因為他們完全沒

定,所以如果汲汲營營的時候死亡的話,那該

有思維佛法。

怎麼辦呢?如果死後投生為人那還算好,因為

所謂可憐他的人,大概也都是他的朋友在提 醒他。他們就提到他曾駐錫熱鎮寺。熱鎮寺也

可以繼續修持佛法,但是死後會投生到哪裡, 卻沒有人知道。

是噶當派大師仲敦巴最重要的駐錫地,那些朋

如果沒有死亡,就像那些提醒我的人那樣去

友提醒他:「如果你現在還留在寺院的話,現

做吧!但是我們都會死,而且何時會死也不知

在可不得了,你當時可是寺院中最出名的格西

道,如果汲汲營營於賺錢的當下死亡的話,怎

啊,可是你卻選擇離開,這真是你人生一大錯

麼辦呢?如果死後投生為人還好,但又不知道

誤。如果你當時沒離開的話,現在也不會讓格

會投生到哪裡呢?就是因為那些人不懂死亡跟

西涅於巴當上住持的,這真是你一個錯誤的決

無常的道理,才會有那樣的說法跟想法。

定啊。」有些朋友這樣跟他說。 波多瓦大師離開寺院後回到家鄉澎波,那裡

當下,禪修無常與死亡

有一個地方稱為札加,當時那裡有上千名的僧

接下來我們就觀修無常跟死亡的道理幾分

眾,每天有人供僧,「但你們也不留任何積

鐘。這裡要觀修的內容是「我們一定都會死

蓄,所以現在只好每天還要出去托缽乞討」,

亡」,我們還沒有死亡就是走運、還有些福

他的朋友又提醒他說:「你看這就是你的第二

氣,同時要思維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真的想

個錯誤。如果你們當時有做些積蓄的話,也就

過死亡,但同時我們也浪費了多少時間,人生

不用四處乞討了。」朋友還提醒說:「如果你

到現在還不知道死亡,已經浪費多少時間了,

再這樣下去,最後只會落得像條流竄在各個寺

卻還沒有警覺到。

院的流浪狗一樣,佛法上也好,世間法上也

同時帶著懺悔的心想想自己的過去,同時還

好,什麼成就都沒有。尤其將來你老了,無依

要想想如果早一點知道死亡就不會造那麼多的

無靠,沒吃沒喝,該怎麼辦呀?所以呀,你現

惡,浪費那麼多時間了,但我們卻沒有生起這

在就要學乖,要懂得儲蓄才是呀。」他們就是

個心,對於這一點要生起懺悔的心。

這樣提醒波多瓦大師。

14

人才可憐,他們才應該感到懊惱跟羞愧。」

然後請積極地想,我們要把握無常,未來要

這些人還跟波多瓦說:「就像想要射箭就要

是能把握幾分鐘幾秒鐘想到無常而精進修持,

自己拉弓一樣,你就是要自立更生,用白話來

都會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所以請大家帶著這

說就是要有點積蓄,像個男子漢一樣,賺點錢

樣的心情,思維「無常」幾分鐘。


(在法王帶領下,大眾禪修三、四分鐘。擊 磬兩聲結束禪修) 接 下 來 法 王 帶 領 念 頌〈菩 提 道 次 第 祈 願

「正法寶藏」也會發表蘋果手機可以用的 app,安卓版的手機app也在同時開發中,這些 研發希望能提供大眾方便對大藏經做聞思修。

文〉、〈冥陽迴向文〉。法王念誦完迴向後說:

2.四大法子繪圖卡片,義賣所得助印大藏經

「我們在這裡為亡者迴向,這裡要做個特別迴

這次「正法寶藏」也印製了四位法子的卡

向,其中竹巴噶舉派的堪布索南,前陣子突然

片,這個收入也會作為印經之用。(法王手上

往生,我認識他很久了,所以迴向給他。」

拿著一套卡片說道)這套卡片包括了大司徒仁

幾項宣布 「雖然時間到了,但我想花幾分鐘做些事項 告知。」 1. 《麗江大藏經》數位版,將於點燈祈願法 會發表。

波切的手繪佛陀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手繪佛 塔、嘉察仁波切的手抄〈吉祥文〉,以及巴沃 仁波切的手寫「一切吉祥」字樣,一套卡片共 四張,包括四大法子的作品。 3.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德格版大藏 經》紀念桌曆

第一個宣布,是和日前已經介紹過的《麗江

配合第十六世法王紀念活動的紀念品,特別

版大藏經》有關,這部大藏經的數位版,將於

發行紀念桌曆,照片皆為首次刊登。當時第

「點燈祈願晚會」上發表。

十六世法王在印度德里印製500套《德格大藏

「正法寶藏」是負責這次重新印製大藏經以

經》,第一次迎請大藏經回到隆德寺的照片。

及數位化工作的單位,包括開發網站程式、手

每張照片亦可當成明信片,背後印有12則節錄

機app,未來會陸續收錄《甘珠爾》、《丹珠

自佛經的佛語,是我所選輯的。

爾》,不僅是收錄木刻板,同時也包括手抄 本,同時也希望收錄其他藏文的佛教典籍。

最後,大眾唱誦〈祈願成就真言〉、〈十方 四世諸佛菩薩祈願文〉。 15


如果沒有真正思維死亡無常,即使外在表現確實看似修持,其實並未真正入道,也並未真正有修。

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當下就修無常,是最好的修持法

第 33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6年2月18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圖片提供:噶舉大祈願法會

以下是法王《修心絮語》第三天開示內容: 首先和大家說一聲早安。很多人會全心繫念 想著今生現世的利益,為何會如此呢?波多瓦 大師說,這都是因為「未能憶念死亡」。換句 話說,一個修持者要想的是後世,為什麼無法 重視後世呢?就是因為未能憶念死亡。

隨時憶念死亡,自然能遠離貪著 我接著要繼續講解《修心絮語》的內容,波 16


多瓦大師說:

樂,不再有任何貪執,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如果死後投生為人那還算好,因為可以繼

當一個人真正遠離對此生的貪著時,今生就

續修持佛法,但是死後會投生到哪裡,卻沒有

不再有任何事情足以欺騙或誘惑他,就如同步

人知道。確定會死亡,所以要下定決心修持佛

入刑場、即將受死者,他身上無論穿戴任何珍

法。何時會死亡不一定,所以要下定決心不再

寶,如珍珠、瑪瑙、天珠等,就算全身掛滿,

拖延佛法的修持。死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幫助,

他也不會再生起任何貪戀。在此生中,能夠交

所以要下定決心不再貪執任何東西。

到好朋友、能夠有財富也好,但最終死亡來臨

另外,要像是隨時準備回鄉的旅人一樣。而 一切的享樂,就像是臨刑者身上的裝飾,或像 是命中要害[即將死亡的人的裝飾]一樣。「此生

時,這些都是需要捨棄的。

「捨棄今生」太沈重,連老師都不敢教?

若須捨,親友亦如是。」 經典中明明說得很清

文中接著提到:

楚,但是這些人大概都沒有聽過,真是讓人難

由於我們是修行人,對於不如法的人,應該

過。這些人如果明天就死亡的話,那該怎麼辦

提醒他們不要那麼做,要好好修行。對於如法

呀?真是可憐。」

的人,要提醒他們還要提升功德,有所進步,

這段是在告訴我們,當知道人必然會死亡 後,就會遠離很多貪執,對於今生的欲樂、享

[例如]提醒說:比起布施,持戒更好,比起聽 聞,實修更好等等。 17


講說佛法的時候,應該要講出對方相應的佛 法,這是很重要的。但是說出符合對方聽得進

他如法的學習之法。

的法,和討好對方是完全不同的。說出他人能

但現在有許多老師在教授佛法的時候,不再

相應、聽得懂、符合心意的話語,並不代表就

教導學生要「捨棄今生」,而是強調現在正是

是要討好他人,這完全是兩件事情。

廣行佛行事業之時,要去廣結善緣、去化緣等

的確,對於一般人來說,一聽到或想到「捨

等。這樣的說法,代表這位老師其實對現世仍

棄今生」,都會感到有些沈重,甚至讓人心煩

有很大的貪執,等而下之,甚至會有殺生、偷

意亂。但是對於一個有心學佛的人來說,這是

盜的情況發生。

一個重要的修持方法、是必須要思維的內容, 18

因此如果對方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就要提醒

對聽聞佛法者來說,「學習佛法」的目的,


提醒他們不要那麼做,要好好修行。對於如法 的人,要提醒他們還要提升功德,有所進步, [例如]提醒說:比起布施,持戒更好,比起聽 聞,實修更好等等。 這樣說了之後,有的人會說:「這個時代, 佛法當中所說的道理,凡夫已經無法領悟了, 因此都只是一種祈願而已。」但是如果現在不 領悟,死後投生為狗,或者投生到牛驢等等八 種無暇的情況當中,就更不可能領悟了。為什 麼呢?例如現在稍微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心就 沒法運作了,[那麼投生為牛就更不可能了。]因 此我覺得,修行沒有比當下更好的時候了。 尤有甚者,那些人還會說:「現代已不再是 過去修行佛法的時刻了,修持根本超過凡夫能 力所及,因此只要發願就好,實際的修行是無 望可及的。」對於這種說法,首先我們可以先 體會到,不用談及後世,光是日常生活中,若 生病時,就已精神昏沈、思維紛亂,更不用談 投生為動物畜生時,會如何散亂了。因此波多 瓦大師認為,修持佛法就靠當下,沒有比「當 下就思維無常或死亡」更好的方法了,若總想 著未來再開始修,是愚人之見。 噶當派知名的一句話就是:「所有的佛法, 都是在當下就要開始修持之法。」這是他們很 強調的一句話,要在現在、在當下,在坐在這 個墊子上時,就立刻去思維修持佛法,而不是 留待明天或等自己老了再修。當下只要學到了 也可能淪為增加自己名聲而已,而不是為了增 加正念、消除迷惑。也鮮有人願意一生專注在 修持上,而多是以廣度眾生為名而去修行或傳 法。以上這些情況,就是這些行者並未斷除今 生貪執的明顯徵兆。

所有的佛法,都是當下就要修 (法王接著再口傳:) 由於我們是修行人,對於不如法的人,應該

一個方法,就要立刻試著去思維和實踐。

發自內心為他人祈願,就是最大的實修 回到《修心絮語》的內容: [這些人還說:]「這個時代,已經沒有成就者 了,想要得到圓滿[佛果]是不可能了。都只是一 種願望而已了。」所謂的魔鬼,不是指身形醜 陋,顏色烏黑的什麼怪物,而是指障礙善心功 德的生起和障礙利益他人提升功德。 有些人認為佛教鼎盛的時代已經過去,不會 19


再有像是密勒日巴、岡波巴大師等成就者出

人了,所謂的修持者也都是裝模作樣的而已,

現,因此得到圓滿的佛果只是一種想法、願望

早已不復當年了。」其實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

而已。這樣的說法真的很不好,波多瓦大師進

這樣的說法。有時想想,說這些話的人,他們

一步解釋說:「因為這些人不僅自己不修,還

的心態是什麼?不僅自己不實修,還基於心中

讓那些對修行有興趣的人退失了道心,不再對

對此生的執著、對憶念無常的輕忽,而講出這

修行生起歡喜之心。他們會這樣說,是因為不

些話語,這都說明了他們自己並未修行,也並

瞭解佛法、也不瞭解真實情況為何。」

未憶念死亡。因此波多瓦大師認為會說出這種

有人會說:「如果成佛這件事,連實際修

話的人,就如同魔鬼一般。什麼是「魔鬼」?

持都無法達到了;那只藉由祈願,可以達到

並不是指身形醜陋,顏色烏黑的什麼怪物,而

嗎?」那樣的說法乍聽有理,但其實是有矛盾

是指障礙善法、善根在心續中生起的人,這種

的。還有一些人會說:「現在是祈願的時代,

人就是魔鬼。

已經不是實修的時代了。」這句話本身也是有

我覺得,對於一個發自內心想要修持的人來

問題的,因為沒有任何實修會比發自內心地祈

說,沒有比憶念死亡更重要的了。因為如果沒

願,來得更強大、更有力了。

有憶念死亡,無論是聞思修、山中閉關、封門

祈願,是佛十波羅蜜之一

處的修持和一切苦行等等的作為,都只是增進

彌勒菩薩曾說:「為利眾生願成佛。」這一

現世福祉、搏取尊敬、贏得名聲的一種炫耀行

念菩提心就是一種祈願。因此沒有比「為利眾

為,不會成為佛法的修持。就像流水一開始沒

生願成佛」的祈願,來得更有力的法門了。

有被導入進口,最後終將無法從出口處流出;

因此如果再聽到任何一個人說:「這個時代

或者像是沒有箭尾槽的箭矢,就算全力拉弓也

已經不再有真正的實修了,只能祈願。」的時

無法射出一樣──同樣的,沒有憶念死亡的修

候,光以這句話,就足以證明說這句話的人對

持,都將無法入道。

於「佛法」是無知的。

這裡處處都在強調,我們若是真心想要學

會說出現在「僅」是祈願時期這一句話時,

佛,不藉由「憶念死亡」是無法學成的,若並

代表他並不瞭解、且輕視祈願的力量,也顯示

未真正思維死亡無常,即使外在表現確實看似

出對佛法所知甚少。因為「祈願」是佛十波羅

修持,但其實並未真正入道,也並未真正有

蜜之一,若不想成佛當然另當別論,但若想成

修。

佛,當然需要具備祈願這門功課。

不憶念死亡,一切修持都無法入道

只會炫耀修行,一有狀況就破功 因此,如果未能真正憶念死亡,說自己在聞

有些貪著此生的人會辯解說:「現在已經沒

思,或說自己要閉關,或者還強調是「封門閉

有人可以成就了,因為凡夫無法捨棄此生,而

關」,也就是用土把門封死等等,甚或說要托

聖者們又都已經捨棄此生。」難道這些人認為

缽乞討、或要行持以小帳棚到處居無定所的傳

沒有人可以捨棄此生、脫離輪迴了?其實,這

統修持,或久居一地好好修持等,甚或炫耀說

句話說出了這些人的內心話,就是:「不用捨

自己從此閉關不下山、要一生閉關實修或當比

棄此生,因為不可能捨棄此生。」

丘等等,都只是在炫耀而已,都不是真正的修

註解中還提到:「現今早已沒有實修實證的 20

閉關、托缽乞食,[居無定所]的自修、居住一

行。


另外一種炫耀是說:「我可以穿戴著所謂刀

起,能在這樣一個杳無人煙之處靜修,可否告

槍不入的護身符而去打架」等等,這些華麗的

訴我在禪修什麼呢?」修行者答說:「我在修

言詞,只是相似的修持,不要說佛法修持,其

持『忍辱』」。

實根本還未進入佛法之門,甚至連一天的修持 都未曾做到。

「你在修忍辱喔?」獵人接著說:「那去吃 大便吧!」修行者一聽,火氣大起,就回說:

很多時候,就像是〈遙呼上師祈請文〉說

「你才去吃大便呢!」因此,有時候遇到考

「遇緣即露行者之罪跡」一樣,遇到考驗才會

驗,才知道何謂「真修行人」。很多人一個人

知道是否真有修為。這裡講一個故事,有一個

清修忍辱時,狀況良好,一遇到考驗時,就破

獵人在山中打獵,某天突然看到遠方有個山

功了。

洞,心想其中必有獵物,因此爬山鑽進了洞 中,一探頭,發現裡面有個人影兒。 他就對著那個人影兒問說:「你是誰?在做

今天不做禪修了,沒什麼好禪修的。如果只 會裝模作樣,那就像那位獵人說的一樣:「去 吃大便吧!」(現場法友聞言大笑)

什麼呢?」那個人說:「我是一個修行者,正

〈菩提道次第祈願文〉

在禪修呢!」他又靠近點問說:「你真了不

〈冥陽迴向文〉 21


重點在於法要入心,佛法跟修行的人要沒有分別,如同水乳交融一般。

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

皈依發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第 33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6年2月19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圖片提供:噶舉大祈願法會

法王上座後,大眾唱頌〈三十七供獻曼 達〉、〈請轉法輪〉、〈菩薩戒傳承祈請文〉 後,法王開示: 首先要跟大家說聲早安!今天是祈願法會正 行課程的最後一天,就像昨天說到波多瓦大師 的《修心絮語》,如果念一段解釋一段,這次很 難能教完,前幾天也只有講了兩到三頁而已。 所以我在想,如果沒時間的話,也許最後就把 剩下部分念過去,也讓各位得到波多瓦大師的 口傳,如果努力的話,我也會將它解釋完。

不捨此生,任何修持都白花力氣 (法王口傳《修心絮語》:) 這個階段該做的修持,只有一個,就是發 自內心真實憶念死亡,這時候才算是捨棄了此 生,才算是真正奠定了佛法的基礎,步上了修 道的旅程,水流入了進口,功德的生起將不會 困難。由於具有內在的善因,因此惡緣也難以 動搖,能夠如法地修持佛法,依教奉行。 如果沒有捨棄此生,就算知道如何引經據 典,或者進入大乘密咒之門而知道如何修持無 二雙運,也跟世俗凡夫沒有什麼兩樣。 因此,阿底峽尊者開示出匯集一切經藏要義 的三士夫道法。其中下士夫指的是能夠捨棄此 生,害怕來世惡道痛苦而修持的人。如果他的 心中沒有生起這樣的觀念,再怎麼教授[下士夫 的道法]也是沒有辦法生起[出離心]的。為什麼 呢?例如一個人跟隨一位善知識接受皈依發心

22


的教授,但之後卻不尊稱對方為傳法老師,因 為怕被別人取笑,因此秘而不宣。別人問說:

對凡夫,小乘法就是無上乘法

「難道他不是你的師父嗎?」這人卻回答說:

所以波多瓦大師接著說,現在根本沒有人追

「除了皈依發心之外,其他沒多學。」[這樣的

求所謂「遍知的佛果」了,也不要談二乘的聲

回答]代表這個人犯了很大的錯誤,因為他根本

聞、緣覺果位;甚至也沒有人想修持禪定,追

不知道皈依和發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求投生到無色界天;連最下等的「來生投生為

這一段主要的意思是,如果你沒有捨棄此生

人或天人」的果報,也沒有人在追求了。聽波

厭離現世的話,任何佛法的修持都起不了什麼

多瓦大師這麼說,有人會說:「真的嗎?這樣

作用。因此,沒有捨棄此生,就算知道如何引

說也太過份了吧!」波多瓦大師就說:「這是

經據典──所謂引經據典,指的是能好好引述

有原因的,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人生起捨棄此

經典中的說法跟解釋,也都沒有任何幫助。

生、厭離三惡道果報、尋求來世的心了!」

同樣地,就算是穿著非常尊貴的法衣祖衣,

是什麼樣的業果,導致我們投生到地獄、餓

也沒什麼用;就算是你到老都一直修密法門,

鬼等三惡道呢?是十惡。波多瓦大師說:現在

也沒什麼用──也跟凡夫沒兩樣,因為你沒有

呢,連持教大師也都在努力行持惡行,更不用

捨棄此生。

說一般的人了。現在真的沒什麼人會恐懼落入

為什麼會這樣?如何判定一個人是修行者或

到三惡道了。

不是?判斷標準就是一個人有沒有捨棄此生或

所以同樣的,我們一般會說,大乘法或小乘

厭離現世。所以如果你不捨棄此生的話,外相

法只是相對而言,不代表小乘法不如大乘法就

好像在修持,但本質上只是在辛勞地做些沒意

可以輕視,完全沒有這個意思。以我們凡夫為

義的事情,就好像在追逐海市蜃樓。

例,小乘法根本不是小乘,可以說是無上乘 23


啊!因為我們心中根本連小乘法都生不起。小 乘法被稱為小乘,是對一個已經修持大乘的行

波多瓦大師說:這樣的說法很有問題,皈依

者來說,小乘是小;但對我們凡夫來說,小乘

跟發心就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尤其發心、發菩

法根本不是小乘,而是無上乘了。

提心是大乘法教的根本。這個人說:「喔,我

教你純正佛法的,就是「善知識」 所以接著波多瓦大師剛在內文提到一個例 子,例如一個人跟隨善知識受皈依發心的教 法,原文的善知識用的是「格西」。

只是跟他學了皈依跟發心。」就好像在說皈依 跟發心不算是什麼佛法,這樣的說法本身是有 大問題的。 現在還有一些學生會跟上師說,我現在來跟 你學法可以喔,但我學之前請你答應,不可以

格西這個詞現在變成一個學位,過去是格魯

跟任何人說我來跟你學,你答應的話,我才跟

派經過考試得到格西的學位,但格西這個詞就

你學。竟然有這樣奇怪的師徒關係,所以呢,

是「善知識」的縮寫,藏文是「給威些念」,

真的在末法時代裡,什麼樣的關係都有。

原文是格西,中文說「善知識」。意思就是, 這裡有人跟隨善知識,就是老師學到皈依發 心,接著這個人發現這個上師太普通了,也不

24

皈依發心就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選手機都要觀察再三, 選老師難道不用?

是很出名,他就說這個人不是我老師。別人就

(法王接著口傳:)

問說:「你不是跟隨他學習這些教法嗎?難道

以我自己的想法來說,所有曾經結下法緣的

他不是你的老師嗎?」其實這個人心裡覺得老

上師,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給予很大的啟

師不太出名也沒什麼,太樸素,他還會覺得丟

發,句句都是無價的。因此,捨棄此生的人真

臉,他就說:「其實也沒什麼,我就是跟他學

的非常少,然而說自己是菩薩的人卻很多,我

皈依跟發心而已。」這代表這個人根本不懂,

覺得這些人也是為了此生[而這麼說的]。對我來


說,在乎的是如果今晚就死了該怎麼辦,不會

察就迷信地依止了,所以不能說是上師的錯而

多想明天之後的事情。明白[死亡無常的]道理,

已,也在於弟子的迷信跟沒有好好的觀察。

就會了解萬法的要義,這也是最重要的修持道 糧。 [有時]我以為對方也有和我一樣的體會,因 此和對方分享,但發現對方和我的想法完全不 同,他擔心我,我則是對他感到失望。一般而 言,如果內心沒有一種篤定,懂再多的佛法也 沒有用。

有時候想想,我們花那麼多時間比價買手 機,但卻那麼輕易就跟隨一位上師,──上師 跟手機,到底哪一個比較珍貴啊!

依止上師,也成了 「衝動消費」、「投訴文化」? 尤其我們都被現代快速消費給寵壞了,習慣

對於一個真的想修行佛法的人來說,沒有比

衝動購買,發現不好用,就到公司客服投訴跟

依止一位老師更重要的事情了。從道次第的修

抱怨,其實想想是自己的責任,太衝動了,沒

行來說,最重要的是你要先依止一位善知識或

有好好分析就買了,結果有問題就開罵。

一位老師。所以懂得如何觀察依止一位上師很

依止上師也是這樣。仔細想想,責任其實在

重要,就像你要買手機,不管蘋果或三星,或

自己,不要帶著世俗這樣的投訴文化找上師,

你要買電腦,你首先都會觀察分析作業軟體、

今生還有機會投訴,來生就沒有機會了。要想

記憶體、速度有多快、容量有多大等等。事實

想他可是帶著你生生世世福祉的上師,所以更

上,這些產品最多用一兩年,你就花這麼多心

要好好觀察再依止。總而言之,當我們在依止

思在比價、比較性能等等,依止善知識難道不

一位善知識時,先不談善知識是好是壞,總之

用嗎?

不要一衝動就依止,而是要觀察後再決定。

以前在西藏,獒犬很夯,貴到不行,現在沒 人買了。現在大家要買的是馬。小時候我在藏 地牧區的時候,看大人買馬,不是隨便看了就

看見上師身口意功德, 才能和上師真正相應

買,都要好好觀察的,看牠的嘴巴、牙齒、看

《修心絮語》裡面也提到,直到你觀察一位

右邊、看左邊,買匹馬沒那麼容易的,都要好

善知識的身口意功德,也生起信心後,這時候

好觀察後才能買。你看這些人買匹馬都花這麼

才算是真的對上師生起正信、不變的信心,沒

多心力,說實在的,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

有這些而生起恭敬,或再怎麼想跟在他身邊,

代,很多人不是把馬當交通工具,買匹馬只是

都只是假象、假修而已,不是真的;一定要真

自己好玩而已,但光是為了好玩,他也會花很

的從內心深處觀察上師的身口意,然後生起信

多心力好好觀察分析。

心,才算是生起正信。

上師又是怎麼樣的對象呢?上師可是我們從

但是呢,講到依止上師之前的「觀察」,大

現在到成佛之前的心靈寄託處,真正皈依處,

家不要有誤解,這跟一般觀察不一樣,現代人

真正能守護我們的對象,也是今生來世的依

多習慣的是觀察不好的地方,好像沒有什麼問

託。由於這麼重要,所以在依止前,更要好好

題卻要努力透過觀察找出問題。但這裡所謂

花時間分析觀察你想依止的上師。

「觀察」上師,是觀察他的身口意的功德,如

大家在依止一位上師之前,真的要好好觀察,

果帶著錯誤理解的觀察,好像全世界都是不好

沒有好好觀察,一股腦依止的話,會發生被騙的

的上師,這樣的話沒人敢說要觀察一位上師,

狀況。上師會出狀況,首先是弟子沒有好好觀

比如現在有人在觀察我在做什麼,要挑出毛 25


病、找出問題,但我覺得這樣挑毛病的觀察, 對於依止善知識上來說是沒有用處的。 所以什麼才是真正的修持上師瑜伽或上師相

應法而已,都不是真正在修。

不要修一套、做一套

應法呢?就是透過觀察上師身口意的功德,生

所以接著波多瓦大師說:我從沒有親近過不

起正信的當下,就是修持上師瑜伽、上師相應

如法的上師,所有我跟隨過的上師,他們所說

法了。藏文的〈上師相應法〉會念「嗡 班扎

的每一句話語都能對治我的煩惱,而且他們的

咕嚕」加上上師名字,譬如「嗡 班扎咕嚕扎

教法都不是一種學問,不是一種嘴上說說的道

西」,或外國人「嗡 班扎咕嚕傑克」,念念念

理而已。嘴巴上說的知識沒什麼用,重點在於

好像持咒閉關一樣,只是裝模作樣在修上師相

法要入心,佛法跟修行的人要沒有分別,如同 水乳交融一般。「法要入心」,就是當你實踐 了佛法時,就稱為「法要入心」。 這裡我們說,佛法和行者兩著要交融、合一 的。佛法就是修持的法門跟方法,行者就是修 行實踐佛法的人,這兩種應該要沒有距離的。 什麼叫做錯誤的修持,就是你還是你,佛法還 是佛法,你還是堅固的你,而佛法還是在遙遠 的地方,還在某個方法、某個經典裡……,這 樣的話,就沒有做到法入心,就沒有辦法好好 地修持。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在修持悲心的法門,悲 心就是發自內心生起一念心覺得:「眾生真是 太苦了,多麼希望眾生離開痛苦啊!」你是發 自內心的觀修,就是在修持悲心。不過,有些 人說是在修悲心但卻暴躁易怒,情緒來了一下 子就生氣,這樣的人跟悲心法門是相違悖的 ──嘴巴上說是「願眾生離苦」,實際情緒上 卻是在「讓眾生受苦」,這樣的話,不只是佛 法跟他本身有距離,甚至是顛倒的。 好,那我想今天波多瓦大師的修心教言,就 說到這裡,看時間也沒時間給口傳了。

法王口傳: 長短軌四加行,四座上師相應法 有人請求四不共加行的口傳,我會先給我所 編寫的短軌四不共加行的口傳。 (法王口傳短軌四不共加行) 26


接下來要給岡倉噶舉的傳統四加行的口傳,

前得到不共的加持或允許之外,一般來說第八

跟剛剛我撰寫比較短的儀軌來說,這個版本比

世大寶法王寫的這部《四座上師相應法》,若

較長,這個版本是「了義寶藏」系列所出版的

沒得到勝樂金剛或金剛亥母的灌頂的話,是不

儀軌。

可以隨意修持的。 勝樂金剛本尊在整個達波噶舉來說,是最主

(法王口傳岡倉噶舉的傳統四加行)

要的一個本尊,尤其是岡倉噶舉──岡波巴傳

剛剛給的口傳是岡倉噶舉傳統長軌的四加行

給杜松虔巴的傳承的主要修持:生起次第是俱

儀軌,接下來要給《四座上師相應法》的口

生母,也就是金剛亥母,圓滿次第是心氣無二

傳,這對我來說是很有感受的法門,對我來

法。所以可以說這是整個岡倉噶舉最重要的修

說,加持是很大的。

持。換句話說,要得到岡倉噶舉的加持,關鍵

很多人得到很多本尊法的灌頂,但很難把所

就在於生圓兩個次第的修持,而這兩個修持,

有得過、求過的法每天都修一遍。格魯派就有

不是可以隨便傳授的,例如勝樂金剛或金剛亥

個修持《六座上師相應法》的儀軌,念誦完一

母的本尊法,可不是上師有手就能給,也不是

次,就算是做完所有本尊的修持;噶舉派的

弟子有頭就能領受的。這樣的禁令是要嚴格遵

話,念一次《四座上師相應法》的儀軌,就等

守的。

於做了所有的本尊修持。

然而相較於金剛亥母單尊,勝樂金剛單尊的禁

但到底算不算「做完所有本尊修持」,其實

令相對而言是比較鬆的,因此對於想修持《四座

還是看你自己,如果你領悟了上師的本質其實

上師相應法》的行者來說,不用得到勝樂金剛的

跟一切本尊、佛菩薩是沒有差別的話,那麼念

四灌,只要得到瓶灌、五明灌也就可以。

一次《四座上師相應法》就等於修一次所有的

明年祈願法會要講的是《了義炬》當中的

本尊了。但如果你分別心、執著心很強,認為

「上師相應法」,我們會配合第八世法王所撰寫

上師是某個特別的、黑黑的獨立個體,那麼念

的《四座上師相應法》來做觀修和累積念誦次

一遍《四座上師相應法》是不會等於修持所有

數。同時,配合活動我想繪製一幅四座上師相

本尊法的。總之,接著我要給予這個口傳。

應法的唐卡。這個傳統來自以前噶瑪巴嘎千大 營地,有個叫做「仰日嘎」的特殊營區,當中

(法王口傳《四座上師相應法》)

會供奉一幅叫做「咕嚕 惹那」(上師珍寶)的

剛剛我就給予《四座上師相應法》的口傳,

唐卡,指的就是四座上師相應法的珍貴唐卡。

雖然時間已經過了,請大家忍耐一下,可能我 會講到11:00,因為我們都在印度嘛,你知道, 超過半小時其實沒差的。

明年講《四座上師相應法》, 考慮給勝樂金剛灌頂

據說這個唐卡是出自於司徒確吉蔣采的淨觀。 同時我找到許多《四座上師相應法》的註解 本,其實三、四年前就編輯好了,但還沒寫好 序言所以一直沒有出版。希望明年能夠出版。 同時可能給予勝樂金剛的瓶灌,但還不一定。 維那師帶領唱誦〈菩提道次第祈願文〉,法

這裡我要補充說明的是,剛剛口傳的《四座

王接著念誦給予生者跟往者迴向的〈冥陽迴向

上師相應法》,如果你沒得過勝樂金剛或金剛

文〉,在法王慈悲的口傳與允諾後,最後,大眾

亥母灌頂的話,就不可以修這個法,因為相應

唱頌〈祈願成就真言〉、〈十方四世諸佛菩薩祈

法需要觀想自己是金剛亥母。除非你在上師面

願文〉,圓滿結束《修心絮語》的課程。 27


彌陀天法暨中陰指導開示

淨士四因, 投生極樂世界入門票 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真正離苦得樂?「投生淨土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當我們投生到淨土,就不再有痛苦,而且具備各種快樂。 要。為什麼要修這個法呢?以

式;一種是密乘,金剛乘的方

教授:尊貴的堪千 創古仁波切

今生來講,我們投生為人,而

式。在顯乘的修持方法當中,

時間:2011年2月10日—2月13日

且得到「暇滿難得」的人身,

主要我們會唸誦《極樂淨土祈

我們會想:今生如何能夠不再

願文》,當中也有談到四個

受更多的苦?來生也不要再經

因。仁波切說:如果各位有時

驗這樣的痛苦。積極地說,你

間的話,以後也可以多唸《極

這一次閉關的內容,主要講

希望具備更多的快樂,所以希

樂淨土祈願文》。但是這一次

解有關「中陰」的教法。但是

望今生、來生都能夠離苦得

我們的課程,主要講解的是按

因為這幾天的修持法門是「彌

樂。那麼,什麼是幫助我們離

照金剛乘的方式,也就是各位

陀法門」,所以先跟大家介紹

苦得樂的最好方法呢?投生淨

手中的簡軌的方式來修持。

一下「彌陀法」的修持方式,

土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當

為什麼要觀想淨土?為什麼

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利益。

我們投生到淨土,就不會再有

隨時都要想著淨土?原因是:

痛苦,而且具備各種快樂。

我們要在心中養成一種習氣。

地點:高雄國軍英雄館 翻譯:堪布羅卓丹傑

無論任何時候,聽聞課程的 動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開

投生淨土需要具備什麼因

如果平時都想著淨土的樣子,

始請大家發起清淨的動機。

呢?在《阿彌陀經》裡歸納出四

那麼在你臨終的那一刻,自然

檢查自己動機時,如果是因

種因,如果我們具備了這四個

就會想到淨土,自然能夠投生

為嫉妒或比較的心而來,或

因,我們就能夠投生;相對的,

到淨土。但是如果平時不想著

是「哦!因為別人說來,我就

如果不具備這四個因,就沒有

淨土,同樣地,臨終時你也不

來。」這一種沒有太強烈的動

辦法投生淨土,因此,瞭解投

可能會想到,自然不會投生到

機——「無記」的心或是「我只

生淨土四因是非常重要的。

那裡。所以,第一個因,就是

是來利益自己」,這樣的心都

投生淨土第一因: 明觀淨土

不是清淨的動機。什麼是清淨 的動機呢?就是為了利益一切

隨時都要「明觀」,清楚地觀 想淨土。包括淨土的樣子,誰 住在裡面──阿彌陀佛、觀音

眾生,所以來參加修法、聽聞

投生淨土四因的第一個是

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無量

課程。現在先請大家發起這樣

「明觀淨土」,第二個是「積聚

菩薩,都住在淨土當中,這就

的心。

資糧」,第三個是「發起菩提

是「明觀淨土」。如果平時能

心」,第四個是「發願投生淨

夠不斷觀想,在心中種下了這

土」。以上是投生淨土的四因。

種善的習氣,那麼,當你臨終

淨土的修持方法有兩種:一

或者要投生的時候,就會想到

種是按照經乘,就是顯乘的方

淨土的樣子,自然能夠投生到

想去淨土, 先拿到登機證! 《極樂淨土修持簡軌》很重 28


說,幫助我們投生淨土。譬如 之前談到的四種因還有各種儀 軌修持,都可以說是「法」, 這也是我們要皈依的對象。 第三是「皈依僧」,當你踏 上這一條修持的路,有時候會 發現:不太想修或者變懶了, 這個時候「僧寶」是在你身邊 能夠提醒你精進的人;或者修 持有疑惑,這時候你就需要一 位能夠陪伴你修持的人。

皈依三根本 接著談「三根本」。「三根 本」在密乘裡也叫「不共的皈 淨土。 現在,我們進入《極樂淨土修 持簡軌》講授,這是一個按照金

道上。而發心是為了不要落入

依」──皈依的對象是上師、

比較小的心量當中,所以要發

本尊與護法。

大心。

一、加持的根本是上師:為

剛乘修持方法的儀軌。投生四

首先,皈依的部分就是「禮

什麼要皈依上師呢?先前提

因當中的第一個叫做「明觀淨

敬三寶三根本,皈命一切皈依

到:皈依「佛陀」,但是我們

土」;但是在金剛乘的儀軌中,

處。」三寶是佛、法、僧。

沒有辦法親眼見到佛陀,也沒

一開始還是先從「皈依」跟

什麼是「皈依佛」呢?

有辦法親耳聽聞他的說法,那

「發心」開始,所以各位可以

「佛」是告訴我們方向的導

這樣是不是沒有辦法修持佛法

翻開《極樂淨土修持簡軌》,

師、指引者,所以「佛」是

了呢?不是的,為什麼呢?因

首先要皈依跟發心,從「禮敬

「導師」的意思。

為我們還有上師以及善知識。

再來是「皈依法」,「法」

上師是指從佛陀開始,代代

就是修持的方法,或者稱「法

相傳下來的法脈,我們稱為

道」,帶領我們成就、圓滿佛

「傳承的上師」,歷代傳承下

皈依的目的是幫助我們不要

果的方法。而我們現在手中的

來的上師,具備了從佛陀傳下

誤入歧途,不要走入錯誤的法

這個儀軌,從暫時的利益來

來的加持,所以加持的根本是

三寶三根本」這一段開始。

皈依和發心

29


上師,這是我們要皈依的。 二、成就的根本是本尊:什

他發願、祈請,這樣能夠幫助

救出來呢?從痛苦當中被救出

你得到成就。

來。誰來救護我們?就是「皈

麼是「成就」?「成就」的意

三、事業的根本是護法:這

依處」一切的三寶跟三根本。

思是透過方法修持帶給我們幫

護法就像三寶當中的「僧寶」一

所以一開始做皈依,可以幫助

助,讓我們得到修持的成果,

般,指的就是你的友伴。當你行

我們不要落入或走上錯誤的道

也就是透過「本尊」的觀修幫

走在修持的道路上時,可能走

路,讓我們永遠走在正道上,

助我們達到成就。本尊的藏文

歪了或是走著走著不知道該怎

這是第一個「皈依」的部分。

叫做「宜當」,意思是真正發

麼走下去,甚至懶惰不想走,

透過皈依,我們走到正法、正

起誓言:要修持這個法,並且

抑或遇到障礙,這時候,三寶

道上,但僅僅走在正道上還不

要達到這樣的成就和目的。這

中的「僧寶」便會以僧人或者

夠,因為如果走到比較小的發

樣的方法就叫做「本尊法」。

善知識的形相出現幫助你。

心也不太好。如果心量小, 得到的成果跟利益相對會比較

配合之前的「三寶」中的第二

為什麼還要談到「護法」

個「法寶」來講,「法寶」的意

呢?「護法」是密乘裡特別提

思很廣泛,因為佛法深遠廣大,

到的,因為在密乘裡面提到:

有八萬四千法門,我們不可能

幫助你修持的不僅僅是人而

為令眾生悉成佛,

每一個法都修,事實上也不需

已,很多時候非人也會來幫助

生起殊勝菩提心。

要。因此我們會問:有沒有一

你。這裡的「非人」就是三

儀軌一開始就是要我們不僅

個殊勝的、甚深的法,然後可

寶、三根本中的「護法」,指

幫助別人,而且是沒有限制的

以讓我們真正專一、發起誓言:

的是智慧本尊示現為護法。所

幫助任何眾生,並不是只利益

「我要把它修持成就。」有的,

以我們向他祈請,供養,向他

百分之五十的人,超過百分之

這個方法叫做「本尊法」。

發願、祈求,如此我們能夠得

五十,就沒辦法利益,而是要

到幫助,這是「事業的根本是

盡量把心量擴大,要生起如此

護法」。

殊勝的菩提心。以上是發心的

本尊有寂靜尊、忿怒尊,有 很多佛菩薩本尊的樣子。這一 次閉關修持《極樂淨土修持簡 軌》的本尊是什麼呢?主尊是 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 菩薩。「成就的根本是本尊」

以上是「禮敬三寶三根本」 的意思。

透過皈依,走上正道

小,所以我們要讓心量擴大。

部分。

加持供品,積聚資糧 從本淨界所化現,

意思是:你修持這一尊佛菩薩

接著第二句「皈命一切皈依

遍佈天地妙供雲,

的法,然後發心說:我要成就

處」,「皈命」在藏文裡有「救

藥血食子天女等,

這個本尊,我要跟他一樣,向

護你」的意思。我們要從哪裡被

化成無窮布雜霍。

30


這四句是幫助我們積聚資

對生觀想兩部分。在金剛乘裡

並不是整個人站在蓮花上,這

糧。修持彌陀法一開始要做很

提到觀想:一個叫「自生觀

時的你是觀音菩薩,上半身顯

多供養,具備福德才能夠修這

想」,一個叫「對生觀想」;

露在蓮花外面,下半身是在蓮

個法。我們準備的供品不只是

「自生觀想」就是觀想自己是

花花苞裡。你的樣貌是四臂觀

清淨的供品,質量也要好。就

某某本尊,「對生觀想」就是

音,一面四臂,前面的兩手合

像儀軌所述:從本淨界中化現

本尊在對面、前方。

掌。重點是「於內自化白觀

各種供養的雲,非常多供養的 物品等等,這一段也是加持你

自生觀想

的供品、清淨你的供品,它是

水中所生蓮華上,

無量無邊的。

於內自化白觀音。

目前為止,總共有三個部 分。第一是皈依,第二是發

這一句是說觀想自己就是本 尊。

音」,要記得自己現在是觀音菩 薩了,然後就在淨土中。

對生觀想 前方蓮華月墊上, 無量光佛身紅色。

心,第三是加持供品,這三個

首先,你要很清楚地觀想:

部分可以說是投生淨土四個因

我已經不在痛苦不淨的世間,

接著談「對生」,觀想在

當中的第一因「明觀淨土」的

我就在淨土!而且是在一朵水

我們的前方虛空中有阿彌陀

支分部分。

生的蓮花上面。此時,你不再

佛的主尊,還有很多其眷屬

是凡夫,你的身形、身體、語

佛菩薩,所以這一句說「前

言和心,都變成觀世音菩薩。

方蓮華月墊上,無量光佛身紅

第一句「水中所生蓮華上」,

色。」。談到觀想,譬如談到

正行—明觀淨土 「明觀淨土」分自生觀想和

31


觀想自己是觀世音菩薩的時 候,心中可能出現這樣的疑 惑:「我根本不是觀世音菩 薩,也不是長那個樣子,我的 心也跟觀世音菩薩不同,我是 不淨的凡夫!為什麼要觀想自 己成為觀世音菩薩?」 我們因為自己的煩惱或者顛 倒妄見,以為自己是不清淨 的,但其實我們本自清淨的本 質與觀世音菩薩一樣。我們未 來能成就與觀世音菩薩一樣, 而那個成就的種子或者潛能, 我們現在就具備。所以如果你 一直想著:「我沒有、我不 是」的時候,那種潛能永遠無 法展現出來,如果從現在開始 想:「我是清淨的,我有這樣 的潛能」,你的潛能便得到開 啟。所以我們要透過這種練 習,將我們清淨的潛能展露出

們卻清清楚楚,就好像是看他

前方蓮華月墊上,

來,這就是「自生觀想」很重

手掌中的東西。對生觀想的重

無量光佛身紅色。

要的原因。

點在於:我們真的相信佛菩薩

一面二臂等持印,

接著我們會問:「對生觀想」

就在前方時,很自然地和佛菩

托缽身著三法衣,

有什麼用?明明我眼睛看到的

薩連結在一起,你就會得到他

金剛跏趺坐而坐。

世間是這個樣子,阿彌陀佛跟

們的加持,並且得到成就。

右為白色觀自在,

這些菩薩都不在我們的前方,

在這裡,我們先觀想阿彌陀

一面四臂前合掌,

為什麼還要這樣觀想?的確,

佛,觀世音菩薩、然後大勢至

右持晶珠左持蓮,

我們凡夫的肉眼看不到這些佛

菩薩,因為這一段儀軌比較清

立於蓮華月輪上。

菩薩,但是佛菩薩的智慧看我

楚,我們念過去就大概知道。

左為大力金剛手,

32


一面二臂身藍色,

自極樂剎作迎請。

真的被我們迎請來了。

右手持杵左持鈴,

觀想你前方虛空中的三尊

接著是「雜 吽 榜 霍」,這個

立於蓮華月輪上。

──中間阿彌陀佛,右邊觀音

咒語意思是不僅來了,還融入

無量諸佛與菩薩,

菩薩,左邊大力金剛手菩薩,

我們。這裡的「我們」意指兩

聲聞羅漢眾圍繞。

從他們的額頭、喉部跟心間三

個部分,一個是你自己,自身

處,分別有三個種子字。額

觀想為觀音菩薩,所以你迎請

除了前方的三位主尊──中

頭是白色的「嗡」字,喉部是

觀音菩薩融入自己。第二個,

間阿彌陀佛、右邊白色的觀音

紅色的「阿」字,心間是藍色

是從淨土迎請來的佛菩薩也融

菩薩、左邊是大勢至菩薩或稱

的「吽」字;觀想三種子字放

入到前方對生觀想的主尊(阿

大力金剛手菩薩,還有無量的

射出光芒到淨土,感動了這些

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或

佛菩薩、聲聞、羅漢在周圍,

佛菩薩們,然後他們同意被迎

者大力金剛手菩薩),「雜 吽

這一整段觀想也可以說憶念

請而來,所以隨著光返回,這

榜 霍」意即融入的意思。然後

或者說禪修,總之就是不斷

時,我們就迎請了這些佛菩薩

接著唸「滴叉廉」,意即非常

思維。整段都屬於「明觀淨

回來。

穩固了,代表融入之後就不會

土」,幫助我們觀想淨土。

我們能夠真正的「迎請」得到

變動,非常穩固的意思。

佛菩薩嗎?或者說我們能夠得

再來是「阿地 布霍」是「禮

到真正加持與成就嗎?答案是

拜」之意。融入之後向真實的

接著是密乘當中一種特殊的

肯定的。因為接下來念這個咒

佛菩薩們來做禮拜,幫助你生

方法,叫做「不共」的方法,

語,「嗡 阿彌碟哇 釋以 邊雜薩

起堅定的信心。

就是「迎請」本尊。為什麼要

瑪呀雜」。「嗡 阿彌碟哇 釋以」

接著「嗡 吽 張 釋以 阿」,這

迎請本尊?因為它要對治我們

是阿彌陀佛的心咒。阿彌陀佛

段 是 迎 請「五 方 佛 」。「嗡」

的疑惑「雖然我觀想出來了,

曾經發過願,其誓言跟願力能

代表「大日如來」,「吽」代表

但無論再怎麼觀想,這都不是

夠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眾生需

「不動佛」,「張」代表「寶

真的。」所以必須「迎請」本

要的時候,他會給予幫助。「邊

生佛」,「釋 以」代表「阿彌陀

尊,透過迎請,幫助自己覺得

雜」的意思就是金剛,「薩瑪

佛」,最後一個「阿」代表「不

那是真的。

呀」意指他的誓言、他的願

空成就佛」。「阿比肯雜芒」表

力,「雜」,意思是來了。這句

示迎請五方佛來之後,五方佛

是說阿彌陀佛的發願、誓言如

給予我們灌頂、加持的意思。

三位主尊之三處,

同金剛般堅固、不會被摧毀。

(轉載自《創古法雨》系列一)

三種子字放光明,

也因為他的大願心,阿彌陀佛

放光至淨土,迎請本尊

「迎請」的觀想是什麼?

33


卡塔仁波切 教授

慈悲心,修行的根本 我們需要一再練習發慈悲心,這樣就不會對他人產生嫉妒妬或是嗔心, 修行不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利益,而是為了無量眾生都能得到利益。

我們可以想想看,我們是不

悲心是一切眾生心中根本就有

教授:卡塔仁波切

是都希望幸福快樂,希望離開

時間:2012年03月13日

痛苦,這樣願望大小程度不

慈悲心有什麼好處呢?如果

一,但是大家都有這樣的願

以一個暫時、小的範圍來說,

望。我們一生忙忙碌碌,忙得

也就是這一生來看,父母親對

是什麼呢?就是希望能離苦得

自己的子女是非常有慈悲心

樂,這種心願是大家本來就具

的。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女,一

有的。

生努力打拚,由於父母親的慈

地點:台南貢噶精舍 藏譯中:比丘尼洛卓拉嫫 攝影:謝宇恆

今天晚上要開示的主題是慈

的東西,這一點我們要相信。

悲心。一般來說,如果没 有 慈心

也許我們會想,是的,我們

悲心,全力的照顧,子女也因

的話,是不可能沒有悲心的。

本來就具有慈悲心,希望自己

此得到幸福安樂,同樣的也會

慈心愈強,相對的,悲心也就

可以快樂一點或離開痛苦,這

愛著父母親,所以這是自利也

愈強,慈悲心就是度眾生的一

是自己對自己的慈悲心,但或

是利他。同樣地,以慈悲心來

種慈心和悲心。

許我們並不具備對他人的慈悲

照顧、關愛別人,別人也同樣

心,這是不正確的。譬如一位

會喜愛、關愛你。

慈悲心就像種子一樣……

母親,她自然對她自己的孩子

如果把這些關愛範圍再擴

特別是在大乘和金剛乘的佛

具有慈悲心,不管怎麼樣的艱

大,如一地的首長,對他的人

法裡,要修大乘佛法和金剛乘的

苦,對孩子的照顧都是百分百

民非常慈愛,人民同樣也會愛

佛法,如果缺乏慈悲心,那是没沒

的付出,可見我們眾生本來就

戴他,這位首長的好名聲相對

有辦法修持的,所以在大乘和

具有對他人的慈悲心。

會更加廣大。再舉個例子,譬

金剛乘的修持。慈悲心就像種

所謂慈心,就是當自己幸福

如上師度弟子有各種的方便,

子一樣,種子不存在的話,就

快樂時,也願他人幸福快樂;

如果都是以慈悲心來度弟子,

不可能有任何果物收成的。因

所謂悲心,就是當自己痛苦

弟子也會感到歡喜,也會非常

此慈悲心是修大乘和金剛乘必

時,希望他人能離開痛苦。

尊敬自己的上師,這些都是屬

須具備的條件,可說是大乘與 金剛乘之根本中的根本。

相信眾生都具有慈悲心

於比較現世的例子。 關於大乘的佛法,如果只是

是不是覺得要有慈悲心的

慈悲心不只人類具有,一切眾

為自己而修的話,那就不能稱

話,要另外去開發?其實不是

生都具有的。譬如動物,如老

為大乘佛法。金剛乘的佛法也

這樣的。慈悲心是眾生本具

虎、獅子,牠們也是具有慈悲

是一樣,有些人會誤以為大乘

的,在我們心中本來就具有

心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一

和金剛乘是兩回事,其實離開

的。怎麼說呢?

切眾生本具慈悲心,因此,慈

了大乘,金剛乘是不可能成立

34


的。 如果覺得慈悲心還不夠,原 因只有一個,那是因為還沒有 習慣善用自己本具的慈悲心。 譬如,如果習慣修慈心,遇到 任何事情,自然會想:我要用 慈心去對待人或這件事,而別 人也就會感到歡喜,自己也會 因為常常用慈心訓練自己的心 而没 沒 有嫉妒心。如此一來,心 量自然就會漸漸擴大,慈心也 就愈來愈大。 同樣地,悲心也是一樣。所 謂悲心,就是從你心裡發出真 誠對待他人的悲心,這也是需 的。因此,不論是修大乘或金剛

瑜伽修行者,他們開發出來的

要練習的。所以不是你没有悲

乘的行者,都必須要有慈悲心。

善德,並不是善德本來就在那

心,而是你没 有 去練習。遇到任

而大乘或金剛乘的慈悲心,

兒,而是由菩提心、慈悲心為根

何人或任何事,只要你一再練

不像以上所舉的例子那般是有

本,所開發出來的。當他們以

習修持你的悲心,久了之後,

範圍且為現世利益而已,它是

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的願心來做

自然心裡就不會有嗔心,不會

願遍滿虛空無量無邊的眾生,

修行,如此的願心能夠得到穩

發脾氣。為什麼呢?因為嗔心

都能獲得幸福快樂及離開痛

固的時候,最後即成就菩提。

或發脾氣,是會傷害別人的,

苦,沒有一個是例外的。 因此大乘或金剛乘的行者,所

訓練並習慣善用慈悲心

若你心裡有悲心的話,你就不 會去傷害別人。所以如果你能

發的願都是願一切眾生能夠離

也許我們會想,要有慈悲心

夠具足慈心和悲心的話,就如

苦得樂。一再這樣發願、修持之

的話,首先自己要具備某些善

之前所說:有慈心就不會有嫉

後,最後就不只是發願而已,

德條件。因為像我們這種貪、

妒心,有悲心就不會有嗔心,

是身體力行的修持,或一生的

嗔、癡等煩惱很重的人,是很

就能降伏心裡的五毒煩惱,這

誓言來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難真正具有慈悲心,甚至是不

是自利和利他都具足的事情。

因為一位菩薩或金剛乘的

可能的事,但其實不是這樣

所以該如何去除我們的嗔心 35


呢?有什麼特別的法或什麼物

話,那才可稱為是大乘或金剛

一個修行者。所以慈悲心在大

質可以去除我們的嗔心或嫉妬 妒

乘的修行者。否則,光外表說

乘或金剛乘來說,是最甚深的

心?其實都不需要,不需要任

自己是修大乘或金剛乘的,而

法門。有了慈悲心,我們修行

何外力,你本身就具有。我們

自己內心沒没有具足慈悲心的

才能得到成就。所以我們要知

只需要常常並且一再練習發慈

話,那就徒具虛名卻没 沒 有任何

道,修行的根本就在慈悲心。

悲心的心願,願所有一切想法

修行的實質,所以修行者的根

和做法,都能利益別人,讓他

本就在慈悲心。

有些人也許會懷疑,要得到 成就或具足善德,一定要有慈

人得到幸福快樂,這就是慈

也就是說,我們修行不是

悲心嗎?像過去馬爾巴對密勒

心。如此一來,就不可能對別人

為了自己能夠得到利益,而是

日巴是怎樣的虐待,好像他也没

的幸福快樂產生嫉妒妬,而且自

為了無量眾生都能得到利益,

沒有那麼大的慈悲心吧?其實

然地會非常歡喜,也能隨喜別

這樣的發心是絕對必須要具

事實並非如此!

人的善德。悲心也是同樣的,

有的。因此不論是大乘或金剛

馬爾巴之所以要讓密勒日巴

希望別人能夠離苦,自然就不

乘的行者,他們之所以能夠

經過這樣多的辛苦痛苦,是因

會因為別人說了什麼話,做了

成就,最根本的基礎就是慈悲

為他知道密勒日巴是根器非凡

什麼事而起嗔心,因為你的悲

心,如果能以慈悲心來做所有

的人,將來他的名聲會遍於天

心在那裡。因此慈心和悲心的

的修行的話,那一定能夠獲得

下,成就聖者果位,所以用了

功德力,真的是無量無邊的。

成就,獲得種種善德。所以慈悲

種種特殊的方便來訓練他。這

不管是大乘或金剛乘的修行

心就是心裡常常想著:我是為

例子就像有一塊鐵,要成為有

者,如果是以慈悲心來修持的

了眾生來修行的,這樣才真是

用的名器,需要經過不斷的淬

36


煉才能成鋼。這種情況就像馬

對方錯誤的時候,為了對方

然地產生悲心,但是必須立之

爾巴在訓練密勒日巴的情況,

好,我們可能需要現忿怒相,

於你持這個咒的時候,是希望

不是他没 有 慈悲心,而是他的方

這其實是為了對方好,如馬爾

能夠利益他人,是以慈悲心來

便善巧的緣故。再舉個例子,

巴之於密勒日巴,或者只是發

持咒的,自然持多了就能與大

譬如有病人需要開刀,雖然手

洩自己的情緒?想請問仁波

悲觀音的悲心相應,慈悲心自

術會讓他覺得不舒服,並不是

切,我們要如何拿捏分寸?

然能夠增長,答案是肯定的。

醫生没 有 慈悲心,而是為了讓這

答:這狀況有時候是比較難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是以慈悲

個病人能夠解除病苦,才要開

分辨,因為不管是學生或兒

心來持這個咒的話,也可能一

刀。

女,他們的行為不良的時候,

邊持咒,一邊產生嗔心,也有

為了糾正、保護他們,為了不

可能,就看你持咒時的發心。

有關慈悲心的開示,暫時到 這裡,各位有問題嗎?

讓他們做錯事情,有時候會用 打罵來教育他們,這個初發心

問: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悲智

就是慈悲心。但有時候在施以

雙運?譬如,當我同事的利益

問:請問仁波切,對受病魔折

打罵教育時,常常會發脾氣然

和我的利益衝突的時候,如何

磨者予以「安樂死」的看法與

後情緒失控,譬如看到他們不

才能悲智雙運,不起煩惱?

慈悲心。

受教,有時候真的會讓情緒爆

答:我們在世間上做的事

走,所以到底是慈悲心或嗔心

情,大部分都只想利益自己,

呢?真是很難分辨的。

有時候為了自利,就會傷害到

問答

答:關於這情況,也許有時 候可能是没 有 慈悲心,才會予以 「安樂死」,但其實很難說。

他人。也就是說,為了自己得

一般來說,醫生有慈悲心但未

問:我遇到很多仁波切,有白

到利益,別人自然就受害了,

必有菩提心,他們的慈悲心也

教、花教等等,全部都有一特

這是指世間上來說的。若是從

許是比較小的一種慈悲心,只

色,都是從中國大陸出來,並

佛法上來說,佛法上的慈悲和

能看到暫時。所以讓病患離開

且受到迫害,可是都 没 沒 有聽到

智慧其實是一體的,因為你如

痛苦、安樂死,是屬於比較小

他們罵中共或嗔恨,非常慈

果具足真正的慈心,這種慈心

的慈悲心。

悲。請問這慈悲心是修自他交

本身就是一種智慧,如果真正

換之菩提心修法呢?或「嗡嘛

具足悲心的話,那悲心本身也

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

呢貝美吽」念久了自然慈悲

是一種智慧。但在世間法上,

管是扮演父母親、老師或朋友

呢?是分開做或是念久了不慈

通常是行不通的,就是說,世

的角色,很多時候不能只示現

悲也都慈悲了?

間的智慧跟佛法的智慧,通常

寂靜相或者說慈悲心。當發現

答:我們持六字大明咒是自

是不相融的。 37


大樂 心語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開示 中譯:馬爾巴佛學會編譯小組

平等性之歌 一切顯相都是顯空不二的平等性, 種種聲音都是聲空不二的平等性, 所有覺受都是樂空不二的平等性, 就這樣安詳地安住在平等性之中, 遠離所有念頭的錯綜複雜。 在城市裡,就這樣開放、寬廣且放鬆地安住吧, 遠離一切紛擾,平和地安住在平等性之中。 ──德謙讓卓(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於西元2010年三月在尼 泊爾勝乘林所作,由德謙嘉波(Jim Scott)翻譯並作曲。

Song of Equality All appearances are an equality of appearance emptiness Each and every sound is an equality of sound and emptiness Feelings, all of these, are an equality of bliss and emptiness So, rest then evenly in the equality, free of thoughts' complexity Go about the city, and do it like this, be open, spacious and relaxed Resting evenly in the equality free of all complexity

38


見地的自在

Mastery of the View

密勒日巴金剛歌《八種自在歌》之釋論

Commentary on "Eight Kinds of Mastery," a song by Milarepa

密勒日巴金剛歌偈: 顯境空性若無別,則於見地得自在。

When appearance and emptiness are inseparable, This is mastery of the view. (Song Version:

仁波切釋論:

Not separating appearance and emptiness

寬廣浩瀚的虛空,沒有所謂的中心或是邊界,

This is view as mastered as it can be.)

其中,包含了許多無有上下頂底的星球、世界和 其他,還有(外在)環境和生命體的種種顯相 (器世間與情世間)。同樣的道理,那超越一切 造作的廣袤心性,包含了所有的現象。

The spacious expanse of space, which is without center or end, Contains the worlds and so forth, which have neither top nor bottom,

如無邊中寬廣虛空中,聚集無有上下之星球, 以及情器一切之顯相,離戲心性境亦攝萬法。

As well as all the appearanc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beings. In the same way, the expanse of mind-itself, which

講解:

is beyond all elaborations, contains all phenomena.

「心」指的是心識,但是「心性」是指超越一 切概念詮釋的自心本性。它是存在或是不存在,

"Mind" refers to consciousness, but "mind-

是永恆或被毀滅,是物質或非物質......諸如此類

itself" refers to the abiding nature of mind that is

的概念詮釋是無止無盡的。由於自心的真實本性

beyond all conceptual elaborations. Being existent or

是超越一切概念所能夠描述的,它就像是虛空中

nonexistent, being permanent or being annihilated,

心一般,是寬廣、開放、浩瀚的。就算我們尚未

being a thing or a nonthing - such conceptual

了悟這個見地,如果對於這個見地有了堅定的確

elaborations have no limit or end. Because the true

信,我們的心都會是非常寬廣和開放的。一旦了

nature of mind is beyond all conceptual designations,

悟這個見地,我們將會經歷一種自然呈現的寬廣

it is spacious, open, and expansive like the center of

和開放。「所有的現象」指的是能顯現的或者存

space. Even if we have not realized the view, if we

在於輪迴與涅槃中的任何事物,沒有任何一樣東

have a very strong certainty about it, our minds will

西是不被含括在心性的廣境之中。

be very spacious and open. Once we have realized it, we will experience a spontaneous spaciousness

──出自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所作《了義道歌集》(第28 頁),於1998年夏天作於美國佛蒙特州的噶瑪秋林閉關中心。 藏譯英:伊莉莎白卡拉漢

and openness. "All phenomena" refers to whatever can appear or exist in samsara and nirvana. There is nothing that is not included within the expanse of mind itself.

39


自生起

Self-arisen

學生問:我對於「自解脫」較為熟悉,所以,

Student: Could Rinpoch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能否請仁波切另外也說一說什麼是「自生起」?

term "self-arisen"? I am more familiar with the term "self-liberated."

仁波切:「自生起」意思就是「自解脫」 (笑)。任何現象,無論什麼,都是心的真實本

KTGR: Self-arisen means self-liberated [laughter].

性的能量,因此,它是自生起和自解脫的。就像

Any phenomena whatsoever is the true nature of the

海洋中的波浪。大海中的波浪來自何處呢?來自

energy of mind. Therefore, it is self-arisen and self-

大海;那麼,當波浪消失的時候,它消失於何處

liberated. It is like a wave in the ocean. Where does

呢?也是去向大海。波浪生起、波浪消失,這波

the ocean's wave come from? The ocean. And when

浪都是大海自身。同樣地,任何現象生起時,它

the wave dissolves, what does it dissolve back into?

就是心的真實本性,當它解脫時,亦是心的真實

The ocean. Both when it arises and when it dissolves,

本性。

the wave is the ocean itself. Similarly, when any phenomena arises, it is the true nature of mind itself.

──摘錄自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法性之歌──中觀殊勝見 開示偈〉,由大日如來翻譯委員會出版,第62頁。 藏譯英:阿里金洲

40

And when it is liberated, it is the true nature of mind itself.


心之幻變

The Play of Mind

無論心是否已覺知到自己的本性,這本性都不

Whether the mind is aware or unaware of its

會改變。它始終都不具有「遍計所執性」和 「依

own nature, that nature does not change. It is

他起性」。然而,只要我們尚未認出那無概念、

always empty of the imaginary and dependent

無生的智慧心,則「依他起性」就似乎有所生

natures. However, as long as the nonconceptual,

起,它創造出夢的顯現,迷惑的心卻將它想像為

nonarising Wisdom Mind is not recognized, the

「有一個與內在的心互動的外在世界」。從這迷

dependent nature seems to arise, creating the dream

惑中,於是生起了自、他、貪愛、瞋恨等想法,

manifestations that the confused mind imagines

以及其他所有的概念與煩惱,就好像我們在夢中

to comprise an outer world interacting with inner

完全陷入迷惑,不可自拔的投入其中一樣。一旦

minds. From this confusion the idea of self and

心識醒覺過來時,我們很快就能看出這些夢境只

other, attachment and aversion, and all the other

是心所幻變的各種化現而已,這時,不論這些化

concepts and emotional disturbances arise. It is just

現是否即刻消散,也都完全不能干擾到我們的心

like getting totally confused and involved in a dream.

了。

Once the awakened consciousness returns, however, one quickly sees dreams as mere manifestations

──摘錄自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的著作《空性禪修5次地— 品味空性之美的實修錦囊》第160頁,德謙讓卓文化2013年出 版。

of the play of mind, and whether they subside immediately or not, they do not disturb the mind at all.

41


「彌陀天法」之中陰暨破瓦教授

迴向,修持的圓滿句點 迴向分三種層次,上等是三輪體空的迴向;中等的是隨學的迴向;下等的迴向則是有毒的。

到空性的見地,以及了悟到自

等,甚至正在修持的阿彌陀法

教授:詠給.明就仁波切

性,並且把心安住於空性以及

法門,乃至我們念咒或者是持

時間:2004年月8月31日

自性當中,進行迴向。那個時

誦「嗡 瑪尼 貝 美 哞」咒語,甚

候,沒有迴向,也沒有能迴向

至持誦阿彌陀佛,這一切的善

以及所迴向的三者,也就是三

業全部都為了利益一切眾生。

主辦: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妙融法師

輪體空的迴向,在那時候,遠

心要這樣想:把一切的善業

離一切的能所,安住於空性當

全部都結合了起來。在諸佛菩

最後,我要再稍微講一下迴

中。於是在這種體性、自性當

薩面前,把自己一切的善業功

向的部分。因為迴向是非常重

中認識迴向的本身也是如夢

德迴向給一切眾生,讓每一個

要的。為什麼麽 呢 ?因為修持的

的,如此這樣去做迴向。但是

眾生都獲得我的善業功德。接

頭、修持的心以及修持的四肢

這種要已經完全能夠了悟空

著再觀想一切的眾生都獲得了

都是要完整的。

性,然後能夠完全地了悟自心

我們善業的功德,使得所有的

本性,才能做得到。若是對這

眾生也能遠離各種痛苦,遠離

一點沒有辦法究竟了悟,那我

各種的障礙,甚至也能成就

們就要做第二種迴向。就是隨

佛道,沒有成就佛道的一切眾

學的迴向。

生,也都能夠往生淨土。然

迴向

何謂完整的修持? 修持的頭:指的就是發心。 爲 為了一切的眾生都能夠成就佛 道,所以我要修持的一念心。 另外皈依祈請與上師、佛無二

隨學的迴向

後再觀想阿彌陀佛就在我們 面前,然後對著我們說:「你

隨學的迴向也可以說是隨順

的願望,已如實成辦,真的實

修持的心:指不散亂。不管

的迴向。不管你是證悟很高或

現了!」在這之後,我們還要

做什麽 麼 樣的修持,主要是心要

者證悟很低也好,都是有用

想:迴向的我、迴向的善業以

不散亂。

的。什麼叫隨學、隨順迴向

及這些眾生統統都是空性的。

無別,這就是修持的頭。

修持的四肢:指的就是迴 向。迴向分三種層次:上等的

呢?也就是在我們前方,要有 一個迴向的人。

下等的迴向

比如說,要想著前方就有阿

三、下等的迴向:第三個有毒

彌陀佛或者一切的諸佛菩薩,

的迴向是什麼呢?首先沒有空

然後想著諸佛薩如何迴向,自

性的了悟,也不會觀想諸佛的

己就這麼迴向,接著想著自己

作為,就只是想著把自己所有

所謂的三輪體空,上等的迴

所造作的一切善業,比如說布

功德迴向給一切的眾生,就只

向是什麼麽 呢 ?也就是能夠了悟

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

是這樣的念頭而已。這樣子迴

就是三輪體空的迴向;中等的 是隨學的迴向;下等的迴向。

三輪體空的迴向

42


五百塊錢了。結果回到家的時 候,突然想一想,噢,我剛剛 給太多了。如果我不要給她的 話,現在可以去買橘子、蘋果 等等。如果生起這種後悔心, 也不會成功德。 第四、果已經先成熟:比如 我們做了善業,然後馬上成熟 了一些天人的福報,一些人天 的快樂果報就已經現行,如果 向並不是完全沒有功德,但是 它的功德非常地小,也沒有辦 法成就無漏的功德。因此我們

這會浪費我們各種善業功 德,損失功德的有四種因: 第一、生起嗔心:雖然我們

果報現行而且又不是無漏的 果,一旦成熟完了以後,就不 會再成熟一次。

可能努力地修持,並且進行各

所以也就是說,若是你有迴

爲 什 麽 麼 叫有毒呢?因為你執著

種的善業功德,但是到最後如

向,這些功德善業就是無漏的,

實有,有一個能夠迴向的我;

果不迴向而且生起嗔心,我們

一直到你未成佛以前,這些功

有那些需要被迴向的眾生;以

的功德就沒有了。

德善業都是受用的,每日都是

說第三個迴向是有毒的迴向。

及迴向這件事情,這種執著實

第二、自滿:自認自己的修

可以增長。就好像我們把錢存

有的念,就是有毒的迴向。那

行已經非常多,覺得自己的修

在銀行,每個月都會有利息一

為與第二個中等的迴向有什麼

行已經非常多了,別人都比不

樣,不會像股票一樣往下跌。

不同呢?在第二個中等迴向的

上自己,還炫耀給別人看:你

所以,若是有迴向的話,就

時候,我們一開始已經想:我

們都不知道我的阿彌陀佛已經

算你心生後悔,它也不會浪費

們的迴向要看這個諸佛菩薩,

念了多少遍了,我已經修完四

掉。所以當我們把五百元給了

菩薩怎麼迴向,我們就跟著菩

加行了……。這種 爲 了 想得到名

乞丐之後馬上做迴向,那麼之

薩一樣去迴向,所以第二個迴

聲、得到別人讚歎的炫耀,也

後你要生多少次後悔都沒關

向是沒有毒的。

不會有功德。

係。當然啦,不後悔是最好的。

損失功德有四種因 可是若你完全不做迴向的 話,會有什麽麼問題呢?

第三、後悔:也就是說我們

那個時候因為有迴向,所以嗔

做什麼麽 的 善業呢,如果生後悔

心、後悔等等這些四種浪費功

心呢,那麼就沒有功德。比如

德的因即使生起,也不會浪費

說,我們碰到一個乞丐,給他

你的功德。(系列之五〈完〉) 43


相約十月見 詠給˙明就仁波切 台灣明心之旅弘法行程 尊貴的 詠給˙明就仁波切在2015年11月圓滿了四年半的遊方閉關後,2016年開 始投入全球的巡迴教學,繼續帶領我們每一個人認識自己內在本有的喜悅、慈悲、 智慧和力量。仁波切也預計在今年十月來到台灣,給予公開講座及開心禪和解脫道 系列的教導,並傳授灌頂,行程安排如下: 時間

課程

地區

地點

10/21(五)

公開講座

台北

外貿協會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會議廳

10/22-23(六~日)

開心禪第一階

台北

榮民總醫院介壽堂大禮堂

10/24-25(一~二)

開心禪第二階

台北

榮民總醫院介壽堂大禮堂

10/26-28(三~五)

解脫道第一階

台北

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群英堂

10/29(六)

公開講座--中陰

台中

台中市南屯區惠文國小活動中心

10/30(日)

灌頂--金剛薩埵

高雄

高雄師範大學活動中心二樓大禮堂(暫定)

備註:(相關資訊及報名訊息,請留意台灣德噶的臉書) 主辦單位:台灣德噶禪修協會 1、臉書:http://www.facebook.com/tergartaiwan(台灣德噶) 2、電郵:tergartaiwan@gmail.com 3、電話:02-2269-5749 4、地址: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三段87號9樓之一

44


「六度波羅蜜」開示

學習菩提心,用心還是用腦? 你修了菩提心卻沒有任何感覺嗎?那是因為感受已經麻木了,現在讓我們把感受打開來……

的,心像花般燦爛,四處綻放

覺,你並不是「知道」你的感

教授:措尼仁波切

著。隨著成長,我們的花瓣一

覺就夠了,若你「感覺」到你

時間:2015年12月4日

瓣一瓣地關了起來,因為太多

的感覺,你就與自己連結上

的難以承受。其實在你小的時

了。

下午3:00~5:00 藏譯中:多傑喇嘛

候,你是有相對菩提心的,我

此時的我們可能是凍結的,

並不是說你們現在都沒有任何

可能已經乾枯了,唯一能夠感

的菩提心,只是現在你的菩提

覺到的就是麻木的感覺。在那

心是關起來的。很多人跟我

樣強烈的情緒裡,你可能找不

接下來要講的事很重要。在

說:「我修菩提心已經四年

到佛心,可能沒有辦法表達你

頭腦認知上,你想要幫助眾

了,可是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的愛以及慈悲,因為我們被這

生,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希望能

但是我有替一切眾生著想啊,

個強烈的感覺擊垮了,因此沒

夠幫助他人呢?

甚至想到六度、六道裡面的一

有時間去替別人著想,因為

切眾生。我了解每一道眾生所

「我」最優先,我們忙著想辦

承受的每一種特定的苦,可是

法讓自己內在的痛苦減少。

英譯中:朱穆金 攝影:謝宇恆

我們的心被卡住了嗎? 在理解上,每一個眾生都希

我內心一點感覺都沒有。」為

讓我們來談談實際的情況。

望能夠相互幫助,至少腦袋裡

什麼你會沒有感覺呢?是因為

我們要從小的地方、小的事情

是這麼想的,但是你卻沒有這

害怕!懂嗎?

開始講,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講

樣子的感覺,你是「想」幫

感覺、感受已經關起來了,

到真正的火花上。一根小火柴

忙,但不是「感覺你想要」幫

感覺已經變得麻木了,現在讓

是可以燃起火花的,火柴是什

忙。我們常常在修菩提心,菩

我們把感受、感覺打開來。

麼東西呢?火柴在你的頭腦

提心的訓練,是進入你的頭 腦,還是進入你的心呢?你確

感覺到你的感覺……

裡,還是在你的心裡呢?是在 心裡面的。那是什麼東西呢?

定進入你的心嗎?你學菩提心

我教佛法近二十二年,教了

這叫做愛。沒有你、沒有我;

的時候,是透過頭腦來學?還

非常多認知上的佛法,希望讓

沒有愛的時候,就有我(有

是透過心來學呢?是透過頭腦

人們能夠了解,但是雖然來聽

我,就沒有愛),懂嗎?

來學!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

課的人了解了,但是並沒有轉

我現在講的不是我愛你的

心被卡住了,懂嗎?我說個故

化。轉化是在感覺、感受裡

「愛」,而是當我們沒有愛的

事,告訴大家「心是如何被卡

面,當你的感受轉化了,我們

時候,我們就不存在。這個愛

住的」。

就改變了。大家想不想要轉化

字,你沒有辦法研讀它,任何

啊?首先你要感覺到你的感

你研讀關於愛的方法,都進入

我們小時候是可愛又天真

45


你的頭腦裡。你必須對自己誠 實,大家懂什麼叫誠實嗎?對 什麼誠實呢?對誰誠實呢?對 你自己誠實! 所謂的誠實,就是不假裝。 把假裝、偽裝的心跟頭腦丟 掉!我想大家已經假裝得累 了,你累了嗎?從早上睜開眼 睛到晚上闔上眼睛,在整個過 程中,我們有非常多的偽裝, 所以誠實一點,對你的感覺誠 實吧! 如果你不喜歡,很抱歉,但 是唯有這樣子做,轉化才有可 能發生。轉化是來自於誠實, 轉化不會透過理論、不會透過 邏輯發生,轉化來自於誠實, 以及連結並能夠感覺到我們的 感覺,懂了嗎? 你有感覺了嗎?你懂了嗎? 還是兩者都有了?抑或你感覺 到,可是頭腦不懂?或是你懂 了,但是沒有辦法感覺? 每一個強烈的念頭都帶有感 覺,健康的狀況下應該是這 樣。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封閉住 的話,就有一個障礙,這叫做 麻木,這時候的念頭與感覺就 沒有合作。

46


世俗菩提心: 願菩提心、行菩提心 如果想要在心中生起世俗菩 提心的話,首先必須要先理 解,世俗菩提心分為:「願菩 提心」和「行菩提心」兩種。 所謂世俗菩提心,指的是 在這個當下我們可以去感受得 到、可以去理解的。這個菩提 心可以分為「願」以及「行」 這兩類別。 這裡的「願」指的是,對一 個從未到過目的地,有著想要 前往的意願,這就稱為「願菩 提心」,而確實前往目的地的 就稱為「行菩提心」。如果願 心的力量夠強的話,就能夠進 入到行心當中;假若願心的力 量微弱,就沒有辦法產生確實 行動力,所以一開始必須要致 力於願心當中。

四無量心,菩提心的前行 想要修持菩提心的話,首先 必須要先修持「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指的是:「願一切有 情具樂及樂因,願一切有情離 苦及苦因,願一切有情不離無 苦之妙樂,願 一切有情遠離親

疏愛憎,常住大平等捨!」就

他人就需要四攝法:布施、愛

像我們念誦的法本內容,願一

語、利行、同事。六度波羅蜜

切的眾生都能夠具足無有任何

當中,第五禪定波羅蜜多以及

痛苦的安樂,最後願一切的眾

第六般若波羅蜜多是前往勝義

生皆能夠遠離貪嗔之因,像這

諦之道,讓自己確實的證悟之

樣的四無量心,能夠在自心當

後,才可以去利他,所以稱為

中修持,一而再、再而三的修

菩提道。

持,那就稱為願心。 願心所帶來的內容是,願一

加入「知道」行列

切的眾生都能夠獲得暫時以及

我先讓大家的腦袋知道一下

究竟的安樂,這個是在遠離一

這些基本的訊息,之後我會把

切苦痛的基礎上,所獲得的暫

你們的頭腦關起來,我需要把

時與究竟的安樂,同時為了要

你們的頭腦關起來一下,可以

讓眾生獲得最究竟的安樂,唯

嗎?因為腦袋有時候想太多

一的方法就是成佛。為了能夠

了,我希望你們對自己的感覺

將一切眾生安置於安樂、無苦

能夠誠實,去感覺到自己的

痛的境地,我願先成佛。這樣

愛,這個愛並不是「認知」的

的心態就是在自己的心中發下

一個對象,愛是「感受」的一

菩提心,唯有成佛,才能夠令

個對象。

自他獲得究竟的安樂。因為如

加入我吧!不要看我,不要

果沒有成佛,是達不到究竟的

寫東西了,停下來。因為當你

安樂,以及遠離究竟的苦痛。

寫東西的時候,你的頭腦是在

所以,唯有自己先證得圓滿佛

思考,我希望你們能夠知道、

果,之後才能將一切的眾生安

感覺,然後覺知,就這樣而

置於離苦得樂之道。這就是四

已,不要再想了。「思維」跟

無量心最基本的訴求,了解

「知道」是兩回事,「思維」

嗎?

跟「覺知」是兩回事,我希望

為了這樣的訴求能夠達到最 完善的境界,為了成就自己就

這個思維的心可以休息一下, 明天再請它回來。可以嗎?

需要六度波羅蜜多;能夠利益 47


感覺是什麼,只要覺知到它就

待,什麼都不做,只是單純的覺

可以了。放輕鬆,對自己誠

知你的感覺,放鬆,然後等待。

這個練習叫做「放下的練

實,可能是很爛的感覺,沒有

不要壓抑它,不要卡住它,

習」,把你的頭腦給放下來,

關係,它也是一種感覺。跟它

不要從自己的感覺逃跑,也不

開玩笑啦。頭腦還要留在上面

在一起,不要有任何的想法,

要追隨你的感覺,只是很單純

喔,不要掉下來。把所有的故

不管存在的是什麼,都可以

的什麼都不做,跟感覺在一

事都給放掉,把碎碎念的心、

的。不要假裝,無聲也是可以

起。當感覺來的時候,它已經

碎碎念的頭腦放掉,在你頭腦

的,麻木的感覺也是可以的,

消失了,另外的感覺可能會再

裡一直轉啊轉啊的這些,把它

昏沈的感覺也是可以的,重點

發生,讓它來,也讓它去,不

給放掉。因為花太多的時間在

就是在你的感覺裡放鬆。

要對感覺做任何的事情,除了

一起練習「放下」!

思考、思維上,你就沒有時間

單純的放鬆,也許有些念頭

感覺你的感覺之外,只需單純

可以感覺。偶爾你的「感覺」

生起,覺知到你的念頭,然後

地打個招呼,對你的感覺仁

要生氣,它開始發出聲音了,

放鬆在那個念頭之內。也許你

慈。也許感覺以悲傷的方式出

這個時候你才會沒有辦法,才

迷失了,覺知到這點,然後放

現、或是後悔的方式出現、甚

會停止思維一會兒,不然,你

鬆。也許你覺得有些焦慮,心

至打結的方式出現,我們都誠

就一直持續不斷的在思考著。

裡有點躁動,就單純的跟它產

實以待,單純地打招呼。打招

我數到三,這個時候就呼一

生連結,跟自己產生連結,你

呼就是一種療癒,不要假裝,

口氣,把所有的一切放掉,所

只要在此時此刻生起的任何覺

就單純的放鬆。

有的憂慮想法都放掉,所有的

知中,跟它產生連結,然後覺

判斷是非對錯等等都放掉。要

知它。

也許某種改變會發生,也許你 會感覺到放鬆了,有一種開放

對你的情緒、感覺誠實,不管

感覺所生起的任何感覺,也

的感覺,你瞥見了一種喜悅,

那時候出現什麼樣的感覺,都

許是恐懼的感覺,對它仁慈。

瞥見了愛。愛以安好的狀況呈

是無價的。因為我想要你「感

對你的感覺仁慈、對你的悲傷

現出來,感覺到我很安好,單

覺」,我並沒有要你「感覺很

仁慈、對你的孤單仁慈,單純

純的覺知到它,然後放鬆。

好」,無論任何出現的感覺都

的跟它打個招呼。不要評判,

也許負面念頭會出現,只要

可以。

不評斷就是仁慈。不評斷就是

單純的覺知它,不要把它給推

仁慈,允許自己去感覺這所有

開,也不要害怕它,它們只是

生起的一切,這一份允許就是

一種觀點罷了!沒有害怕的必

感覺你的身體,覺知,單純

仁慈,這一份允許也是一種敞

要。我知道你可能會有點想睡

的覺知你的身體,不管生起的

開,敞開就是仁慈。靜靜地等

覺,那也是一個好的徵兆,表

準備好了嗎?好,一、二、 三、哈!

48


示你在放鬆,但千萬不要睡

間、開闊的空間。感覺你的感

好,出來了,不要再禪修了,

著,在這個時候放鬆是重要

覺,三不五時呈現出一個微

聽得到我嗎?

的,但睡著就不好了。你知道

笑,在沒有任何期待的狀況下

你們是高興還是悲傷呢?這

你想要睡覺,但你要保持警覺

微笑,你對感覺微笑,感覺不

是有點詭異的問題,請對我誠

性,不要落入睡眠的狀態。

見得對你微笑,可是沒有關

實!高興的人舉右手,不高興

不要跟它相抗爭,對你的想

係。比如你對悲傷微笑,悲傷

的人舉左手,如果又高興又悲

睡覺仁慈,這種叫做「內在的

不見得會對你微笑,沒有關

傷的話,舉兩手。大部分人都

按摩」。以微笑的方式呈現出

係,就繼續保持你的微笑,沒

很高興,目前是高興與不高興

來,從感覺生起微笑,放鬆在

有條件、無條件的微笑、單純

各一半。

你的昏沈裡,放鬆在你想睡覺

的微笑。好,謝謝各位。

裡,這個想睡覺的昏沈,是一 種效果。

不做評判,對一切微笑

我要你們不高興,我要你們

你們需要站起來活動一下

跟自己的感覺誠實,不需要做

嗎?還是不需要?要不要動一

任何的偽裝。有很多的東西壓

下?需要伸展一下(仁波切甩

在這裡面,知道我叫它什麼東

手然後放下),可以出聲音。

西嗎?你看你就不高興,但是

所有的一切都被接受,沒有

單純的覺知,感覺不造作,你

我很高興,當你不高興的時候

一樣東西是被排擠的,在菩提

也許感覺想要做什麼事情,去

我就很高興,當你假裝──我

心裡,一切都含括了,沒有任

什麼地方,想要做止的修持、

很高興啊,那都是假的,都是

何東西是被評判的。菩提心是

做心性的修持?或是要做慈悲

騙人的。你想要取悅別人,你

如此的廣大,所有的現象都有

的修持?你沒有辦法更單純的

這個取悅有多少年了?想要取

它存在的位子,把自己當成空

跟自己在一起,是不是呢?

悅別人,讓別人高興多久了? 49


其實這是滿悲哀的一件事情, 想要取悅我們父母親,想要取 悅我們的子女,想要取悅我們 的丈夫、老婆,希望大家能夠 和平共處,這種想要取悅別人 的念頭,都是源於菩提心。 是不是這樣子呢?是不是有 一點點呢?其實主要還是源於 「我」。在這次閉關裡,我們先 試著一段時間不要假裝。你此 時、此刻的感覺是什麼,就跟 它在一起,不喜歡也沒關係。

卸下假面, 跟「覺受」做朋友 活生生的、赤裸裸的感覺、 覺受,要跟它做朋友,它就會 慢慢把很原始的狀況打開,沒 有加味的打開來。「覺受」不 需要任何的假裝,我想我們對 假的東西已經累了。所以感覺

這個怪獸,不要怕那個怪獸。

吧,我稱那個叫拋光,裡面是

那份感受,我通常稱它是美麗

感覺到你的怪獸了嗎?認出你

沒有任何的療癒,就好像當你

的怪獸。我相信你有很多的怪

的怪獸了嗎?它把你的感覺給

的鞋子破掉的時候,還在上面

獸,我也有很多的怪獸,如果

卡住了,在那個之下還有未解

擦了很厚的鞋油,看起來好像

你沒有怪獸的話,就不正常。

決的事件。

是新的,可是在那個厚厚的鞋

因為你是如此的特別,一定要

看,你們的臉都變了,像這

油底下,還是有一個裂縫在裡

有怪獸的。若你認識你的怪

樣是假的,美是來自於原味。

面,所以療癒是很重要的!

獸,你會發現裡面有一種美,

你們希望能夠轉化吧,對不

(系列之二)

所以它叫美麗的怪獸。為了能

對?還是你希望再加一種假的

聽打:陳彥廷

夠感覺這份美,你必須要穿越

東西?這些假的東西已經夠了

50


「白度母儀軌」教授

虔敬心,禪修之首 當我們有強烈的信心跟虔誠心,當他跟你的心合而為一的時候, 你會發現那種加持是源源不絕的。

得灌頂接受越多越好,於是 教授:確戒仁波切

一直接受,變成一種習慣,

時間:2013年8月23日

所以可能有的人真的接受過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沒好好地聽過法)。

加深對法的印象

無量的灌頂,他們的頭可

其實灌頂是一種加持,幫助

能都平的了(眾笑),可能

我們加深對法的印象,從這方

都被加持壓得平平的,這樣

面來說,接受的灌頂愈多,也

子不好。我們說灌頂是得到

的確是好事。但如果要如法的

接著要給予的是「白度母灌

加持,尤其透過這樣的灌頂

修持,那就不只是接受灌頂而

頂」。一般來說,各個本尊的

儀式也加深我們對法的印象

已了。你要真正了知灌頂的意

灌頂的步驟跟儀式大同小異,

(也叫做習氣),不斷提醒

義是什麼,才能真正得到加

主要是主尊的不同。灌頂在藏

自己並且加深自己對這個法

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灌

傳佛教,尤其在密乘教法裡,

的了解。所以重點是:你每

頂的次數多,也是不錯的。因

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它可以

一次接受完灌頂,必須了解

為第一次可能還不了解它的實

說是一個開始,可以讓修持起

這個法、了解它的意義是什

義,第二次再試試看,或許

作用。

麼,以及知道這個法的修持

還沒有很了解,於是接著再

方式。

來……。

藏譯中:堪布丹傑 攝影:謝宇恆

接受一個灌頂就夠了?

這裡有一個笑話。曾經有人

今天要給予的是白度母的灌

之前談到,灌頂後就會種下

去問一隻貓頭鷹:「你的頭為

頂。同樣一開始是洗淨、清淨

種子,種子種下之後,透過持

什麼平平的?」一般來說,貓

的儀式。洗淨的儀式是:我們

續的修持,能讓它發芽最後長

頭鷹的頭都是平平的嘛,那個

要成為一個乾淨的容器,這樣

成果實。也就是說,如果沒有

貓頭鷹居然回答:「因為我接

才能接受灌頂。所以一開始要

種下這顆種子,一切都不可能

受太多的灌頂了!」(眾笑)

將自己不清淨的身、口、意三

開始。也許我們要問:「可不

提問的人接著又問:「貓

門洗淨。這時候我們會提供法

可以只接受一個灌頂,不要接

頭鷹,為什麼你的耳朵那麼

友加持水,請拿來漱口然後吐

受那麼多的灌頂?」其實如果

小?」貓頭鷹說:「因為我從

掉,這意味著將自己的身、

已經達到標準,所謂的標準,

來沒聽過法嘛!」(眾笑)。

口、意的不清淨吐掉,那我們

就是達到具德弟子的標準,那 麼接受一個灌頂就足夠了。

所以,我們一不小心就可能 變成貓頭鷹,頭扁扁的(接受

但是現在灌頂變成一種時

很多的灌頂,但不知道法是什

尚、一種流行,大家總是覺

麼),耳朵小小的(因為從來

這個容淨就清淨了。

供品堆積很多,就叫多瑪 接下來是布施多瑪。多瑪是 51


藏語,梵文則叫「粑令」,也

阻礙我灌頂的一切障礙能夠消

我只剩下一些時間了?我不應

就是供品。多瑪的意思是什麼

除,尤其是我無始劫以來的障

該繼續在經論上聽聞思維,我

呢?就是眾多食物堆積在一

礙,這一切都能夠清淨。

必須要付諸於實修。於是前往

起。現在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首先一開始要有一個清淨的

呢?因為西藏沒有那麼多的食

發心,也就是今天來領受灌頂

物,最多只有糌粑,但要把糌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切

哲巴大師見到息滅那瓦大師

粑堆積在一起也不行,一定要

眾生都能圓滿佛果,帶著這樣

的時候,息滅那瓦大師也跟他

沾點水揉揉、捏捏,於是就變

的心來接受灌頂。

說:「你要延長壽命、消除各

成這樣一個西藏多瑪。 供品可以有很多形式,例如

白度母法傳承的由來

尋找噶當派中帶領實修的一位 大師息滅那瓦。

種死亡的徵兆,最好的方法是 白度母的法門。」所以傳了他

花、香等等。但因為在西藏沒

法本一開始提到,白度母的

白度母法門,哲巴大師不斷修

有很多花,於是藏人就用酥油

法是由阿底峽尊者傳到藏地,

持也親見白度母。哲巴大師

加上糌粑捏成了花的樣子,這

一般來說,白度母法的傳承有

活到了60歲的時候,度母跟他

也是現在看到的「多瑪」的樣

五個,阿底峽尊者的法脈是其

說:「你好好修持,壽命可以

子。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在修持

中的一個。接下來提到「哲

很長,可以不斷的利益眾生。

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多瑪,這也

巴」大師,這是噶當派的祖

如果你可以修建度母像,你的

不是個問題,你只要想:有很

師,有一天哲巴大師做了一個

壽命可以延長10年。」哲巴大

多的食物以及供品花等匯聚一

夢,夢到太陽從西邊升起東邊

師於是畫了一幅白度母唐卡

起,這樣就可以了。其實台灣

落下,哲巴大師的上師竹納瓦

像,所以他活到70歲。此時白

有各類的餅乾、蛋糕等,把它

跟他說,這個夢境不好,代表

度母又說:「如果你再興建

們匯聚在一起就是多瑪。以上

死亡的徵兆。竹納瓦大師說:

一座度母像,你可以再多活10

是簡單的對多瑪的緣由做一個

「要消除或解除這種徵兆,方

歲。」他因此建一座銅製的小

介紹。今天接受灌頂可能會有

法是有的,就是修持《白度母

度母像。活到80歲的那年,白

許多的魔障及障礙,所以首先

如意輪》」。哲巴大師於是開

度母又說:「如果你能再造一

透過布施多瑪,請魔障不要造

始持修《白度母如意輪》儀

尊塑像,可以再活15年。」哲

成我們的障礙,這就叫做施予

軌。有一天來了一位小瑜珈

巴大師於是就在他們寺院的牆

多瑪的儀式。

士,他看了哲巴大師的手相後

壁上畫了一尊很大的度母像,

接下來有布施多瑪的念誦,

說:「你的確將你死亡的手相

也因此哲巴大師真的就活到95

此時我會搖鈴等等,看到這個

消除了,但你的壽命也只剩三

歲。

儀式的時候,我們要想:希望

年。」哲巴大師聽了之後想:

52

而岡波巴大師的白度母法,


就是傳承自哲巴大師。那麼岡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白度母

波巴大師又是在什麼因緣之

可以說就是長壽的本尊。度母

下,開始修持白度母法呢?在

法門傳到岡波巴大師後,再傳

岡波巴42歲的時候,空行母突

到杜松虔巴大師──第一世大

然來授記:「你的生命只剩下

寶法王,就這樣傳承到現在。

們自身,然後安住在無造作的 自性當中。

度母心咒的意義 接下來是白度母的身、口、 意、功德、事業的灌頂。

3年。」岡波巴大師於是開始

接下來大家跟著念誦的這一

尋找能延長壽命的法脈傳承上

段偈文,是請求白度母給予我

接下來我們發願,在我們未

師。當時哲巴大師非常的出

灌頂的這一段偈文。在灌頂正

證佛果之前,都要依止白度母

名,於是岡波巴大師就去找了

行之前,也就是前行部分,就

的修持。我們常常聽到度母咒

哲巴大師。當哲巴大師看到岡

是皈依跟發心,接著要念皈依

「嗡 達列 都達列 都列 梭哈」,

波巴來了,就跟他說,你會是

跟發心文。在進入正行之前,

這咒語有三個段落,第一個段

一位能夠利益無量眾生的大

我們要做一個觀想,觀想我們

落的「達列」是度母,第二個

師,你真的應該要長壽啊!岡

不淨的身軀化為空性,從空性

段落「都達列」是快速的、瞬

波巴於是說:「但我實在沒有

之中,身體轉化為白度母的

即的意思,第三個段落「都

時間了,因為空行母授記說我

身、口、意。自己所觀想的白

列」的意思是尊勝。所以這個

只有3年。」哲巴大師說:「不

度母是三昧耶尊,我們要觀想

咒語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度

用擔心,如果你修持《白度母

從淨土迎請來的智慧尊白度

母的特殊的事業、她的功德利

如意輪》儀軌,你的壽命是可

母,融入到我們身上,這個時

益是什麼。

以延長的。」於是岡波巴大師

候我會手持金剛杵,並且搖

首先第一個音節度母有救度

修持了這個法門,活到87歲。

鈴,各位要觀想智慧尊融入我

的意思,救度就是當我們有信 53


心,並且虔誠祈請的時候,她

很好,但很可能一下子就忘

他以為那佛像是真的,覺得他

就能夠救度、幫助我們處理各

了。那究竟有什麼方法能讓你

在對自己微笑。因為他太餓

種障礙跟恐懼。第二個段落的

不忘記呢?就是你了解度母以

了,見到佛前供品順手拿起多

音節就是指快速,意指度母能

及相信度母,這就能讓你永遠

瑪沾了酥油吃,每吃一口就看

非常快速的給予需要的眾生願

記得這件事情。

了一下佛,因為佛還繼續微笑

力。第三個音節是尊勝,尊勝

所以像哲巴大師是先畫了一

著,他就放心了,然後認為這

的意思也就是她的心是非常尊

幅唐卡,然後塑造佛像,又畫

就是好的上師,因為好的上師

勝、開闊的,她能包容一切,

了壁畫等等,那是什麼驅使他

就會這樣一直笑著。

這是非常有力量的意思。

這麼做呢?就是記得這個法、

這個人不斷的想著:這個佛

所以這個度母心咒完整地告

記得度母,這是他的信心。同

真是了不起,他面前的酥油燈

訴我們,度母的功德及事業是

樣地,岡波巴大師也如此,他

被風吹成那個樣子,但他一點

什麼,雖然她具備這麼大的利

42歲那年也遇到壽命的障礙,

都不介意照樣笑著,面前食物

益與力量,但如果弟子沒有具

當時只剩三年壽命的時候,他

被狗吃了也不在乎就是笑著,

備虔誠的信心,那也是沒有用

也是相信度母,完全託付給度

就連我都掰著多瑪沾著酥油

的,所以重點在於信心與虔誠

母,最後活到87歲。所以重點

吃,他還是笑著……真好啊!

的心。

都在於他們真正完全的相信。

於是他開始對著這尊佛說話

任何修持最重要就是我們要

了。他說:「你這麼好還一直

有虔誠心,這來自於我們的相

笑著,我尊敬你,我要繞你三

信。就如佛陀所言,一個人若沒

圈。」但他想到穿著鞋子繞不

而如何能夠讓我們生起信心

有信心,很多善法是沒有辦法生

好,於是脫下鞋子後跟佛說:

呢?首先要讓我們相信、知

起的。舉例來說,就好像種子都

「我把鞋子借放一下,繞你三

道、了解她。所以怎麼樣幫助

被燒光燒壞,是不可能生出苗

圈,你幫我看著鞋子喔!」當

我們生起恭敬的信心呢?就是

芽的;而沒有信心,就像燒壞

他在繞著這尊佛像時,香燈師

要相信!而這個相信,就是要

的種子一樣,沒有信心是不可

這時走了進來,看到居然有人

對度母是誰,以及她的歷史事

能會有成果的。

把臭鞋放在佛像旁邊,撿起來

了解產生相信, 相信就是力量

蹟有一個了解。如果我們對她

這裡我想到了一個小故事。

就想馬上丟掉,突然大佛開口

沒有一點了解,那會有什麼情

有一個人去拉薩朝聖,他聽說

了:「不要丟、不要丟,這是

況呢?我們會懷疑,這是真的

拉薩大昭寺的那尊等身佛像的

我的朋友的鞋子。」所以那位

嗎?度母真的那麼有力量嗎?

加持力非常大,於是決定去朝

繞佛像三圈的人,順利的繞完

另一種可能就是,雖然覺得這

拜那尊佛。見到了大佛像後,

佛像然後穿起鞋子,他稱讚佛

54


誠心的時候,這個法就真的能 夠利益到你。所以你要隨時把 白度母放在你的心間,當他跟 你的心合而為一的時候,你會 發現那種加持是源源不絕的。 或許我們接受過很多法門, 不同的本尊、佛菩薩的灌頂和 教授,你應該要做的就是把握 你最主要的那一尊,同時你知 道那一尊的本質跟其他本尊的 本質是一樣的。你只要把握住 這個要點,然後專修主要的那 個本尊,這樣帶給你的利益是 大的。你會發現,這跟吃巧克 力是一樣的道理。盒子裡綠色 的巧克力也好,白色巧克力也 好,吃起來味道都是一樣的, 它們本質都是巧克力,都是甜 像真是一位好的上師,並說

對本尊的虔誠、相信夠嗎?所

的。不管吃進去的是白色、綠

著:「我拜好了,我也要回家

以信心跟相信是非常重要的。

色、藍色的,到了舌尖上,味

了。」 這個故事其實告訴我們,相

不同的本尊,相同的本質

道都一樣是甜的。這時候它的 顏色、形狀,譬如白色、黃

信是很重要的,這種虔敬心是

我們每天念的〈金剛總持祈

色、藍色的各種形狀巧克力,

不能沒有的。而且你會發現,

請文〉,它一開頭也說虔敬心即

都融入一味。這就是我們常常

當你虔敬並相信的時候,即使

為禪修之首,這裡的首就是指頭

說的:本尊跟你的心融入,無

只有那麼一點,但帶給你的力

部,好比一個人,如果沒有頭,

二無別就是這個意思。這也就

量都是很大的。

就算有四肢也是沒有用的。我

是「實相本尊」的意思。 最後我們要迴向一切接受灌頂

很多人說觀修本尊修了一輩

們這次接受跟修持白度母法,

子,不要說見到他,連夢都夢不

同樣也在於我們對度母的信

的功德。(系列報導三〈完〉)

到。但為何本尊不理你呢?你

心。當我們有強烈的信心跟虔

聽打:徐姮巧 55


《證成顯相即是佛》釋論教授

看看你的心,還顯相一個清白! 感知到的清淨跟不清淨,並不是因為境本身有清淨不清淨的差別, 而是在於用「凡夫之心」還是用「佛的本質」去看。

佛、本尊的壇城。一切的外境

其他道的眾生來看的時候,卻

教授:慈囊仁波切

都是法性都是清淨的,都是佛

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所見到

日期:2012年8月29日

的身,也是佛的本質。

的不會像我們見到的那個樣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之前用比喻說明這部著作的

子,他們各有不同的看法。也

主題,大家應該可以很清楚的

就是有八類的人,他們看一條

認識《證成顯相即是佛》裡要

同樣河流的時候,卻各有不同

講述的重點。現在溫習一下,之

的八種看法。透過這個比喻,

前講到什麼樣的比喻呢?就是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事情真的

八類不同的人看同一條河流的

就如我們所見到的那般嗎?如

宗喀巴大師有一偈言,偈言

時候,會有八種不同的看法。

果真是如此,那為什麼不同道

的意思是:如果我們有善的動

這八種人包括六道的眾生:地

的眾生、不同類的人,會有不

機,那我們所做的一切行為,

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

同的看法呢?所以我們就可以

以及在修持上的根道果都會是

阿修羅和天道;另外還有已經

問問自己說,那也許事情不是

善妙的;但如果動機是不善

登到清淨地的菩薩,這裡指的

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子吧,並不

的,那我們所做的一切的行

是第八、九、十地清淨地的菩薩

是真的像我們所見到的那個樣

為,包括我們造下的業,還有

聖眾們;以及已經超越清淨地

子。

這一切根道果的修持,都會變

的菩薩,也就是諸佛聖眾,一

成不善的。以佛法的修持來

共有八種人。

藏譯中:施心慧 攝影:謝宇恆

動機良善,修持第一步

我們依照剛剛講的那個道 理,我們就可以了悟到,其實萬

說,最重要的是「動機是善或

八類的人看到同一條河流的

法這一切的顯相,都不是真實存

不善」。特別是大乘的修持,

時候,他們會有八種不同的看

在的。之前的例子是用八類不同

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

法。透過比喻,首先我們要先

的人看同樣的境,我們先不管

聞法之前,請大家首先生起殊

瞭解的第一點:這一切外在的

是八類的人或者是六種眾生,

勝的菩提發心,帶著這樣殊勝

顯相,並不是我們所感知、所

我們先來看看自己就好了。

的動機來聞法。

見到的那樣,但是我們卻都會

這次課程的主題是榮森確桑

認為我們所見、所感知到的,

班智達所著的《證成顯相即是

確實如我們所見的那般,而且

佛》,法本主要講述密咒乘的

認為它是真實的,然後執著我

見地。就好像大手印跟大圓滿

們所見是真實的。

顯相不實存? 自己就是個鐵證 之前曾提到根登群培大師, 他曾經講過:「我們不管別

的修持,會提到感知境的心就

問題是,雖然我們這樣子認

人,光看自己就好了。」我

是佛的本質,一切的外境都是

為,可是對於同樣的一個境,

們小時候對事情會有一些感受

56


具,當時我們覺得那些玩具真 是重要得不得了,可是長大後 再回頭看同樣的東西,你已經 不像小時候那樣覺得它們是那 麼地重要。 之前我們也曾講到,你昨 天吃到某個食物,你覺得美味 好吃極了,但今天再去吃同樣 的東西,可能會覺得它並沒有 昨天那般的美味了。同樣的 道理,所謂的朋友,可能今天 變敵人,而敵人可能變朋友。 所以,光是從自己身上就可以 看到,我們的感受、想法有多 麼的不穩固,有多麼的不可相 信。依於這樣子的例子與比喻,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這一切的 顯相,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究竟的顯相, 究竟的清淨! 關於這一切顯相都不是真實 甚至一些想法,慢慢長大後,

那些想法就應該不會改變,如

存在的第二點,我們講到八

再看看現在,我們這些感覺、

果它是真實存在,小時候那

種人看同一對境──河流的時

想法,是不是時時刻刻都在改

樣想,我們現在也應該會那樣

候,會有八種不同的看法,其

變?它每天都在改變著。透過

想。問題是,我們從自身經驗

實所有的萬法也都如此。以之

這個例子,就可以清楚地讓我

就可以看到,小時候的想法跟

前講的八類人來看,我們知

們見到:這一切的顯相都不是

我們現在的想法已經發生很多

道,層次高的,看到的相對是

真實存在的。因為如果顯相都

變化,而且一直都在變化著。譬

比較清淨也比較善妙。譬如地

是真實存在,那我們小時候的

如,小的時候所擁有的心愛玩

獄道的眾生,看到河流的時候 57


是熔漿鐵水;餓鬼道眾生看到

那麼,在究竟上到底應該是

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裡

的河流是膿血的河流;人道眾

什麼樣的呢?究竟上應該如同

有一個偈言:「如有翳眼所

生見到的則是水的河流;天道

諸佛所見。所以從這裡我們就

緣事,不能害於無翳識,如是

眾生眼見則為甘露;清淨地的

可以看到,一切的顯相都不是

諸離淨智識,非能害於無垢

菩薩見到的是諸佛菩薩的本

真實存在的。這一切的顯相都

慧。」偈言的意思是說,每個

質,看到一切的五蘊,這些五

不是真實存在的同時,那這一

人因為視力好壞不同,所以看

大都是五方佛母的本質。而比

切的顯相實際的狀態到底是怎

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譬如

菩薩更高層次的就是佛的境

麼樣呢?它就是像諸佛所見的

有人眼睛有問題,可能視力不

地,佛所見到的又是什麼呢?

那個樣子。所以一切的顯相實

太好,就無法清楚看到東西實

佛眼中所見到的只有法性沒有

際的狀態就是清淨的,它們就

際的樣子;相對於視力很好、

其他的東西。從這樣的比喻,

是法性,就是平等性的法界。

眼睛沒有問題的人,則可以非

我們可以看到,層次比較高的

綜合前面所講,其實有兩個

常清楚的見到事物的樣子。以

眾生看到的是比較清淨的,是

重點:第一、顯相不是真實存

上這兩種狀況比較,視力很好

比較善妙也是比較正確的,而

在;第二、在顯相的究竟上是

的人所見到的當然是比較正

層次低一點的眾生,看到的就

應該怎麼樣呢?它就是如佛所

確的。所以偈言的第一、二

是比較低劣、錯誤的。

見,就是清淨的。

句「如有翳眼所緣事,不能害

58


於無翳識」,就是有眼翳病的

的的狀態,卻可以破除我們凡

相。』」就像我們之前講到,

人,所看見的都是不清楚的,

夫所見到的顛倒錯誤的一種狀

八類的人看事物的時候,會有

所以他無法去破除或傷害沒有

態。我們可以看到,以究竟實

八種不同看法,譬如地獄道的

眼翳病的人所看到的。以眼睛

相來說,這一切顯相本來就是

眾生看到的河流是鐵水熔漿,

視力的例子來說,層次高一點

佛的身還有佛的淨土,它們本

餓鬼道看到的則是膿血,人類

的,自然就可以破除層次低一

來就是清淨的。

看到的是水,而天人看到的是

點的狀態,但是當狀況層次較

接下來就是要針對之前說的

甘露⋯⋯,八類人看河流有八種

低時,就沒有辦法去破除層次

兩點提出反駁的說法。「也有

不同看法。但這表示有八種

高的狀態。偈言的第三、四句

人反駁說:就如『相也是無差

境嗎?不是的!所以這裡會

「如是諸離淨智識,非能害於

異的,因為是共同的顯現』所

說「相也是無差異的,因為是

無垢慧。」就像眼睛的例子一

說」,意思是指就顯相本身來

共同的顯現」。接下來解釋:

樣,我們因為無明、業力或煩

說,它是沒有分別的,只是因

「餓鬼道的眾生見到的膿血,

惱等等的遮障,所以看見顯相

為我們的心清不清淨的問題,

是共業所產生的顯相,顯現出

的時候,讓我們沒有辦法真

所以你會看到清淨的相跟不清

來的水也是共業的顯相。」意

實、如實的看到事物本來的狀

淨的相。意思就是說,就顯

思是說,餓鬼道他們會把河流

態,我們看到的都是錯亂、顛

相、境的本身,它並沒有清淨

看成是膿血。只是因為他們共

倒的,這是凡夫的狀態。可是

不清淨的差別,顯相本身就是

同的業相所顯現、感知,他們

以佛來說,佛在看萬法的時

清淨的。由於我們心清不清淨

所看到的膿血並不是這條河流

候,是如實的看到萬法,如實的

的問題,所以你會看到它是清

原本的狀態。

看到這一切顯相實際的狀態,

淨或者不清淨。那並不是因為

同樣地,顯現出的水也是共

因此佛看到的就是清淨的。

前面提出的兩種疑問:不是因

業的顯相,這是因為人道眾生

為你有很好的修持、禪定力,

有共業的關係,所以會共同感

或是因為你的心清淨,所以你

知到河流就是水。而以天人來

就像我們舉的眼睛例子一

看到境是清淨的。你之所以能

說,天道眾生因為共業,他們

樣,佛所見是正確,凡夫所見

夠看到這個境是清淨,是因為

就會看到類似、相同的東西,

是錯誤顛倒的。所以我們凡夫

境本來它就是清淨的,所以可

所以他們把河流看成甘露。這

所見到的這一切錯誤顛倒,是

以被你看到。

一切都是各自不同的眾生有各

自以為的真實……

沒有辦法去傷害或沒有辦法破

這裡反駁了前面所說的話,

除佛所見的一切清淨的事物。

「也有人反駁說:就如『相也

但是佛所見的這些清淨、正確

是無差異的,因為是共同的顯

自的業力所產生,所以看到境 的時候會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接下來「所以不能說它們 59


是『不同的基礎』,因為在同

語、意不淨顯相。而我們感知

身其實是清淨,但是因為六道

樣顯現出潮濕這一點上,這兩

到的外境,例如色、聲、香等

眾生這個錯亂的心,他就把清

者都是沒有違反的。因此,可

一切,也都是不清淨的,這是

淨的也看成是不清淨的了。這

以稱『河流』是主題。如果清

凡夫的狀態。但以諸佛菩薩的

裡主要講的就是,雖然感知有

楚地瞭解這些都是顯相,由於

狀態,他們所感知到的一切,

清淨不清淨的差別,但是在境

膿血的顯現也不過是各自的顯

都是佛的身、語、意金剛壇

上並無這樣的分別,我們可以

相,因此,其實是找不到這二

城,一切都是清淨的,這是佛

把這種純粹的顯相,立為這兩

者都能夠成立的主體。」所以

菩薩感知到的狀態。

者共同的主體。

不能說膿血或水等顯現是不同

以凡夫感知到的狀態跟佛菩

法本接下來「如果說『因為

的基礎,因為它們同樣顯現出

薩感知到的狀態來說,雖然有清

是各自的顯相,所以這一切是

潮濕這一共同點上。以膿血這

淨跟不清淨的差別,但是都顯現

不同的。』這樣來破斥共通顯

一點來說,沒有辦法去適用到

出具有身、語、意三者的相。所

相的話,那麼因為柱子等等也

不同道的眾生看法,因為這只

有一切處所以及我們心的對境

是各別的顯相,所以,這兩者

是餓鬼道的看法。所以有人反

等等,不管感知到的是清淨或

都成立的主體是找不到的。所

駁︰這膿血沒辦法適用於正方

不清淨,都顯現出身、語、意

以,證成顯相即是佛,並沒有

或反方辯論者的不同觀點,因

的一種特質。因此,把這樣的

主體有差異的過患。」

為只有餓鬼道才看得到膿血。

顯現立為主體是適當的。

這裡主要也是說,如果以凡夫

法本接下來說:「同樣地,

我們可以看到,凡夫所感知

不淨的心、錯亂的心所感知到的

在共同的顯相上,顯現出凡夫

到的一切不清淨的身、語、意

柱子等等一切,都是不清淨的,

身、語、意的不淨顯相,以及

等,還有諸佛菩薩所感知到的

你要以這一點來適用於佛菩薩

佛身、語、意的金剛清淨顯相

清淨身、語、意,之所以有這

也這麼看的話,那這是不成立

此二者,都顯現出具有身、

樣的清淨跟不清淨,並不是因

的。因為凡夫所見就是不清淨

語、意三者之相的處所和所涉

為境上有差別,主要是因為凡

的,但是諸佛菩薩所見到的都

之境。在這一點上,這兩者

夫錯亂的心,於是把感知到的

是清淨的。這裡要強調的重點

沒有違反地共同顯現了。因此

一切都認為是不清淨的。但是

還 是,感 知 到 的 清 淨 跟 不 清

將這樣的顯現立為主體是適當

諸佛菩薩由於他們的本質,他

淨,並不是因為境本身有清淨

的。」這裡的意思是,就像之

們所感知到的一切對境都是清

不清淨的差別,而是在於用「凡

前河流例子,同樣地,以六道

淨的。但是這並不是在境上有

夫之心」去看,還是用「佛的本

眾生共同的顯相顯現來說,他

差別。那是因為六道眾生的心

質」在看。(系列之十二)

們會感知到的是凡夫的身、

就是錯亂的,所以這個境它本

聽打:霍博雅

60


堪布拉布「修心」閉關開示

修持的重點,讓心先接受 心接受了就會相信,相信才能改變自己,才會進步。

帶提到勝義菩提心的修持,這

你並沒有真的領悟到這句話要

教授:堪布拉布

一段勝義菩提心的偈文:

告訴我們的道理,你只是文字

時間:2015年11月21日

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

上的理解。那什麼是真的領悟

對治亦自解,道體駐賴耶,

呢?打個比方,就好像你如果

座間修幻化。

做噩夢,但突然知道只是一場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攝影:謝宇恆

夢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呢?會 在藏傳佛教裡,最重要或最

完全的釋然吧!那就代表你了

大乘的菩提心修持,可以分

甚深的三個修持是:中觀、大

為兩部分:世俗菩提心、勝義

手印、大圓滿,也就是觀、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領悟了佛

菩提心。按照《修心七要》的

印、圓。以上五偈可以說是中

陀的這句話「思諸法如夢」,

教本來講,首先教導的是勝義

觀核心的內容。從更細微來

那你最直接的徵兆就是:啊~

菩提心,接著才教導世俗菩提

講,也可以說它就是大手印或

一切如夢!就不會再有貪著。

心的修持。

者是大圓滿的內容。因為中觀

但是這其實並不容易,就算你

通常講修持次第,一般第一

也好、大手印也好或是大圓滿

不斷地告訴自己:這一切如

種方式是循序漸進,有一點像

也好,它們的見解跟本質都是

夢,但都僅限於文字上的了

因果關係,所以先要有因,就

一樣的,可以說是最主要的正

解,很難真的去體會或者是領

能達到果。換句話說:通常講

行修持。換句話說,如果你沒

悟到這點。舉例來說,我看著

菩提心,會先說你要先修世俗

有前行修持的基礎,是沒辦法

你們的時候,可以一邊看一邊

菩提心(因),然後才可能得到

修好這部分所要談的內容。

想:夢啊~夢啊~夢啊,都是

悟到它只是個夢。

勝義菩提心(果)。但是在《修

舉例來說,第一句「思諸法

夢!但是因為看的同時,明明

心七要》法本中,它是把最終

如夢」,是在告訴我們,這一

見到這個人有頭髮、眼睛、鼻

要得到的「果」放到前面,然

切經驗,不論你、我這一切,

子,所以愈看愈覺得不是夢,

後「果」的方法,也就是世俗

都如夢一般。對現階段的我們

愈看愈像真的。所以實際的經

菩提心,反而放到了後面。所

來說,這句是非常高深的,你

驗就在告訴你「這一切不是

以這裡講勝義菩提心的這個

很難真的領悟到。因為自己怎

夢!」所以,夢的想法跟實際

「果」的部分很短、很少。

可麼可能如夢一般不是真實存

的經驗永遠在拉扯著,無法真

在,你覺得自己就坐在這兒,

正的結合、真正的了解。

勝義菩提心的修持

這就是我啊!所以雖然文字理

可以這麼說,「思諸法如夢」

蔣貢仁波切曾針對這個部分

解了,但是感受上,你並不認

對你來講是沒用的,你沒有辦

來講,他認為這個只是作者附

為是這樣的。換句話說,其實

法領悟。因為它內含甚深道 61


理,而我們現在「心」的境界還

心的,很認真的聽和學,之後

受它然後去觀修,你才會進

非常的膚淺,所以不適合學這

如果不認真了,那麼聽課、沒

步。所以重點在於:首先你的

個法。為什麼呢?因為心不接

聽課就完全沒有差別了,於是

心要接受,接受了就會相信,

受!目前我們的性格比較適合

生氣不想學習佛法。

相信了就願意去做改變;反

「四共加行」,為什麼呢?因

所以學習有一個過程、次

之,如果一開始無法接受,那

為「四共加行」裡有「無常」,

第,這個次第要是學得好,還

也不會相信,所以怎麼修、怎

這個「無常」是我們的心比較

是有結果的;若這個次第好高

麼觀、怎麼說,都沒有辦法改

能接受的,因為可以看到生、

騖遠沒學好,什麼打坐、大圓

變自己的心。

老、病、死等輪迴的苦。所以學

滿等等,是學不到的,以後就

那什麼叫接受呢?重點在

習時,前行是非常適合我們的

變成「法油子」了。為什麼

於,這個是不是你實際能經驗

心。譬如一直想著無常、人身

呢?因為他沒有按照佛法的學

的,或者你因為透過感官,接

難得、輪迴等等,我們就會知

習次第,所以什麼都學不到。

受、經驗到這些東西。譬如四

道:這個身體是不存在的,這

我們現在比較能夠接受的是

共加行的「無常」,這可不可

樣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想,

什麼呢?是前行或者四共加行

以接受?可以!因為這是你的

把觀念以及身體的改變結合起

告訴我們的內容,因為它是我

經驗,關鍵在於你沒有花時間

來,如此才會比較接近「如

們可以經驗的。譬如你比較能

去觀察而已。換句話說,如果

夢」這一句話。所以我們要先

接受「無常」,一旦接受了,

你真的去看「無常」,譬如生、

觀想前行,前行觀念比較深的

就會相信並且去做。對於我們

老、病、死這一個過程,因為你

時候,心才會接受這種想法。

來說,問題多出在我們無法接

可以看見,因此很容易接受。

忽略學習次第, 小心變法油子 佛法裡有個特別名稱叫「法 油子」,這是聽過法的人才有 的,沒有聽過法的人不叫「法 油子」。為什麼變成「法油

受,像「思諸法如夢」這些甚

同樣地,觀修苦的時候,它

深的教法,一開始你無法接受

也是你可以實際接受的。你會

的時候,因為沒感覺就不會想

看到它有變化的苦、有各種心

修,接著就會發現再怎麼修都

情上或者身為人本身就有的各

沒有任何改變。

種痛苦,你都可以看到,所以

有了實際經驗,心就能接受

很容易相信跟接受。但像「思 諸法如夢」這句話,對於我們

子」呢?那是因為學過但是心

總而言之,修持的重點在於

現在的程度來講太高深了,你

仍沒有改變,然後就變成「法

要符合你能接受的層次,而且

的心會覺得現實經驗就不是如

油子」。我覺得初學佛法的人

要先開始去做,因為接受來自

此,所以怎麼可能接受到它。

最認真,這個時候的他是有信

於你的相信。換句話說,你接

所以一開始你的心就抗拒著,

62


所以這個法對你是沒有用的。 譬如:打自己頭,這是不是 夢?不是,我痛了,所以應該

很高的法,心愈想愈不能接

知道在哪裡才可以觀察吧!所

受。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以連學習的東西也沒有了,只

一切諸法如夢。

有坐在這裡不知道要做什麼

不是夢,摸一摸真的有頭,也

第二句:「觀心性無生」是

了?所以第二句會發現它更

不是夢!夢是想像的,真的觀

第二層次。第一個層次告訴我

深、更困難了,你連該怎麼想

察的時候,摸得到很硬的頭,

們一切如夢,那如夢的顯相從

都沒得想了。

所以「夢」的觀念是完全沒辦

哪裡發生的呢?第二層次就

接著兩句是「對治亦自解,道

法的,因為心不接受!反之,

說:是由我們心所展現。所以

體駐賴耶」,也沒什麼好解釋

我們對於人有生、老、病、死

接著要觀心性。觀察心性是怎

了,因為我們對於前幾句都無

的想法,真的能感受到,譬如

麼樣的一個狀況,這更讓我們

法理解,還誤以為什麼都想不

頭疼了,因為頭在痛,所以心

想不透了,為什麼呢?我們的

到、什麼都沒有,所以一切都

能接受。從這例子來看,哪個

心不知道在哪裡,所以根本沒

是空的。我們誤解了「空性」

法比較適合我們呢?明顯而見

辦法觀察。

的意思,以為是什麼都沒有。

的是「前行」比較適合我們。

剛剛的如夢還好一點,為什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初學

麼呢?因為至少看到,還是有

者。所以初學者在學習「前

一個想的東西,但到了第二

「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

行」的時候,是比較能夠感

句,想的東西沒有了,我們根

對治亦自解,道體駐賴耶。」

受,如此就有信心。

本不知道心在哪裡,怎麼觀察

這四句是「座中」的觀修方

它呢?如果要觀察,至少先要

法。接著的「座間修幻化」,

剛剛說到的「正行」,它是

其實這根本是錯誤的,這是你 落入「斷見」、「斷邊」了。

63


要給你。譬如我要捨棄,然後 我們說捨不得,捨不得是什麼 呢?就像好的東西我捨不得! 譬如父母捨得給自己的孩子東 西,對其他人就捨不得。所以 修取捨的時候,藏文是先說 捨;然後再說取。

修取捨之前,先認識對象 要怎麼去捨得呢?很重要。 你要能捨得,先對那個被 你捨的或者你要先了解那個 就是下座之後的座間,這裡也

心修行的「正行」部分:

「境」。如果不了解或不知道

要觀修一切如夢、如幻。

雜修二取捨,彼二乘風息,

你要給的對象,有的時候你是

三境毒善根,諸威儀持頌,

很難給予的。舉例來說,你說

取次從自起。

要捨但你很難對於所有人你都

不論座中也好,座間也好, 對我們來講都太遙遠了。總 之,這五句告訴我們的就是大

給予,以台北人來講,你練習

乘要達到的結果。以創古閉關

世俗菩提心的五句當中,可

「捨」,把所有東西都給每個

中心來講,我的計畫是三年,

以再分為前、中、後,或者前

人,你發現你是做不到的。或

每年九個月,每天兩小時,不

行、正行跟結行。世俗菩提心

者你要領受他們的一切痛苦,

停的教學,希望能讓他們稍微

觀修的前行部分,並沒有在這

同樣也很難觀修。譬如一位遊

了解一下這五句。會不會因此

五句中闡述出來,所以這五句

民突然跑到你面前說:可不可

他們就懂了?其實是不太可能

是世俗菩提心觀修的正行,它

以把你的房子讓給我住?你的

的。只是希望他們能聽懂一

的前行是什麼呢?就是阿底峽

回應可能是:你不要來找我麻

些,聽了之後心有一點接受,

尊者傳承下來的修心的方法,

煩!所以要捨得,首先要認識

有個方向去思考,我是這樣要

它叫做「七重因果」教授,也

這個對象,你要認識什麼呢?

求的。

就是知母、念恩、報恩……最

接下來修持的重點是你要感

後生起菩提心等七個因果關係

恩、要知道他對你其實是有恩

的次第。在這裡,你會看到一

的,你才願意捨。同樣也願意

個詞叫「取捨」。「捨」是我

去領受他的苦,因為你感恩

世俗菩提心的修行 再接下來的五句是世俗菩提 64


他,因為你知道他對你有恩,

所以對我們都像今生父母一

感恩的心,有兩種方法:第

你願意為他奉獻、付出,同樣

般,都是有恩德的。如此對他

一是七重因果,要知恩、感

也願意為他受苦。換句話說,

們修取捨時,就比較捨得給

恩、報恩。第二種是思維如果

我們修取捨之前,你要有的觀

予,也願意領受他們的痛苦。

沒有眾生的話,也沒辦法做菩

念就是:一切眾生對你都是有 恩的。不然你無法修取捨。如

兩種方法,培養感恩的心

提心的修持,或者也沒辦法做 別的修持。從這個角度來說,

果沒有這樣的感恩眾生都對我

這樣的過程,就是阿底峽

眾生對我們是有恩的,這是第

有恩的觀念,那很有可能有分

尊者的「七重因果教授」的前

二個感恩的方法。例如持戒,

別跟偏私的狀況。譬如你會覺

面幾個:第一個要「知母」,

若沒有眾生,你也沒有什麼戒

得這個人對我是好的,那個人

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

好持,同樣也沒有辦法修持布

對我不好,於是修取捨的時

的父母;然後再來「念恩」,

施,因為你沒布施的對象,沒

候,可能變成你貪心跟嗔心的

感恩他們的恩德;然後「報

有忍辱的對象。

取捨而已。

恩」,願意報答他們的恩德,

所以這裡有兩個方向:一是

才可能修取捨。

所以,沒有眾生,我們的菩 提心沒有辦法生起,而菩提心

知道一切眾生如父如母,他們 曾經是我的父母,所以眾生是 有恩的。這樣的想法前提是什 麼呢?你把四加行的前行修好 了,也就是你相信輪迴,這是 重點。相信輪迴,才知道眾生 曾經都是你的父母,因此他們 對你有恩。 依現在來講,我們當然就只 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不會 說我有無量的父母。但是如果 相信輪迴就知道:有無盡的輪 迴,就有無盡的父母。有了這 樣的認知後,才可能想得下 去,因此所有眾生都做過我們 的父母,對我們都是有恩的, 65


重要,是因為菩提心是我們成

固。以阿底峽尊者來講,他自

時之後,臉會愈來愈沈:「這

佛的因。換句話說,沒有了眾

身花了很長的時間來修持「七

樣不行呢,我會倒楣呢,我把

生,我們沒有辦修成幫助我們

重因果」。

一切不好的東西都吸過來了,

成佛的因(菩提心)。

以我們閉關中心來講,我現

把最好的都給了眾生,這樣不

這裡要講的就是在「雜修二

在規劃了一年的時間專修「七

行,我不能做這樣的修持!」

取捨」修持的時候,如果你沒

重因果」教授,這都包含在我

於是最後會修不下去。可能修

有可以想的對境:就是一切眾

每年九個月的上課,在教學當

幾天後生病了,然後就很害怕

生是有恩的,那麼即使你配合

中都會提到這些內容,然後讓

了,因為學這個就生病,就會

呼吸、取捨的觀修,都沒有

他們在一年裡去修持。

變成這樣。如此就變成自己學

太大用處,也無法觀修。「雜

感恩眾生的觀念非常重要。

修二取捨」是觀念上,第二個

「彼二乘風息」,其實很簡

所以要說的一個重點是,在

「彼二乘風息」就是以實修來

單,就是透過呼氣,你就想要

做任何實修之前,你得真的要

講。「彼二」就是取與捨,要

把自己的功德、把自己最好的

好好花時間了解它的理論,要

透過「乘風息」也就是你的呼

都給一切的眾生,然後透過吸

有一定的了解與基礎,才修得

吸來配合著觀修。

氣,把眾生一切的惡業、痛苦

下去。所以如果你真的要修

還記得之前談到阿底峽尊者

都吸進來,由自身領受。但如

持,一定要依止一位好老師,

的「七重因果」教授,它是世

果做這樣的修持,卻沒有一切

好好地聞思修,然後要像是病

俗菩提心修持的前行,光是

眾生如母感恩的心,很多人根

人一般,好好去依止醫生。

「七重因果」教授,就要花很

本修不下去。也許剛開始還

(系列之三)

長的時間,也就是前行要先穩

好,但修著修著,可能幾個小

聽打:潘慧玲

66

習的障礙。


助印 噶瑪巴言教,讓更多人知道! 一滴水,流入大海,怎樣也不會乾涸; 當我們的點滴之善,流入佛法大海, 就能潤澤有情的心…… 2000年,噶舉教法集結會議上,法王噶瑪巴呼籲應有一 份教界的雜誌刊物。當時,考慮這種長遠的文教事業所需 的經費以及人力,沒有人有勇氣承擔。 然而能讓上師歡喜的佛行事業、行誼,是一刻也不能停 的。因此化育《善報》誠惶誠恐地發心承擔,在上師、三 寶的加持,與大眾的發心護持下,幸能不斷成長。我們不 敢忘記,也不會忘記,這份對上師、三寶的責任。因為, 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也匯集大眾對三寶的護持與發心。 法王 噶瑪巴的開示、教示,尊貴上師們的教言,字字 句句,都深烙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讓您的一滴佛法小水 滴,匯集成為法海,讓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有情的內心 開花、發芽。 以此祈願,噶瑪巴 千諾。

護持 專線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話/02-8967-1019 傳 真/02-8967-1069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想繼續收到

請回信告知!

□我選擇看電子《善報》。 □我選擇看紙本《善報》。

各位敬愛的法友,阿彌陀佛:

自十方的護持,發揮最大利益。

感謝您們發心支持《善報》,讓

如您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善報》,

法王 噶瑪巴和各大仁波切的智

因道場人力有限,請盡量以email

慧甘露,利益更多佛弟子。為響

告知:hwayue@gmail.com,或來

應法王環保呼籲,希望法友多運

信: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

用網路閱讀,減少紙張、油墨、

巷3號6樓,化育道場《善報》編

黏膠、運輸等資源損耗,您可

輯部收,或傳真:02-8967-1069,

點上http://issuu.com/hwayue閱

並請再次提供您的姓名、地址、

電子信箱:﹍﹍﹍﹍﹍﹍﹍﹍﹍﹍

讀。如果您想繼續收到暨典藏紙

電話、電子信箱。

﹍﹍﹍﹍﹍﹍﹍﹍﹍﹍﹍﹍﹍﹍﹍

本《善報》,麻煩您來信告知, 我們希望讓需要的人收到,讓來

化育道場 敬啟

姓名:﹍﹍﹍﹍﹍﹍﹍﹍﹍﹍﹍﹍ 電話:﹍﹍﹍﹍﹍﹍﹍﹍﹍﹍﹍﹍ 地址:﹍﹍﹍﹍﹍﹍﹍﹍﹍﹍﹍﹍ ﹍﹍﹍﹍﹍﹍﹍﹍﹍﹍﹍﹍﹍﹍﹍

請您影印,填好後,剪下,黏附於 明信片(或裝入信封)寄回。感恩!


喇嘛滇巴

與猴子心共處

修理站

當你坐下禪修,或許會立

經驗。舉例來說,如果你感

物──堅固實在的事物。這

刻發現自己的心四處散逸。

到喉嚨癢癢的,猴子心立刻

就是概念心的運作。」

它從當下飄移到過去或未

抓住這個感受,開始大作文

就剛才由喉嚨不舒服發展

來。當還不清楚到底這些是

章:「這是要感冒的徵兆

為責怪室友的例子,我們可以

怎麼發生的時候,你就已經

嗎?如果感冒,這忙碌的一

看到概念心是會被感受和情

在做著計劃,或回顧過去,

周就完蛋了。」或者:「怎

緒觸動的。比如你試著去想

或上演一齣自己扮演英雄或

麼會感冒呢?肯定是那吸鼻

一件過去曾讓你憤怒的事,

魔鬼的大戲。我個人就曾經

涕的室友,誰叫他咳嗽都不

你會發現怒氣又生起了,也

長時間安靜地坐在座墊上,

掩著嘴!」猴子心隨即開始

會發現自己身體緊張、升

編著自己的連續劇。你的

責怪無辜的室友,把還沒出

溫。儘管概念心是跟「與當

心也會在禪修時強烈地評判

現的感冒傳染給你。這種和

下無關的聯想和故事」摻和

著禪修本身,評論這個沒意

分別念、故事對白,以及其

在一起的,這些故事和聯想

義、無聊而不舒適的禪坐。

他念頭攪在一起的心,被稱

對當下還是有著影響。這些影

或者在思考:「儘管通常來

為「概念心」。

響可好可壞,身心症並不是

說,禪修好極了,但是『現

我們可以將概念心定義為

在』禪修並不是太好的主

「在當下五根經驗之外產生

意,現在應該做點別的,比

分別念的心」。以下是堪布

如整理衣櫃。」這樣一刻不

竹清嘉措仁波切(壞喇嘛的

停、東奔西跑的心,傳統上

上師之一)對概念心的活動

或許,你發現自己沒辦法

被比喻為猴子,也就是我們

所做的描述:「對於不存

「只是坐著」,因為你的猴子

經常說的「猴子心」。

在的事物,概念心認為它

心總想做點什麼。它想評論

存在,讓已經消失的再度現

你的經驗,和另外的經驗比

起。概念心把還未生起,而

較,然後又想去解讀另外的

一般來說,猴子的心喜歡

且只可能在未來才發生的事

經驗。相續不斷,從一個故事

游離散亂的活動模式──從

物,帶到了現在。此刻當下

跳到另一個故事。你可能會

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

所發生的一切,一生起就立

認為如果擺脫這個猴子心,

這就是散亂。猴子心並不太

刻止滅。它即刻不停的生滅

你的禪坐就會完美了。但試

關心此刻當下的實際經驗,

著。但分別心抓住它,保有

圖將猴子心驅逐出去,並不

而是忙於詮釋、分別當下的

它,就像那似乎有著什麼事

是個好點子。原因有幾個:

攪成一團的概念心

68

「杜撰」的病痛,它是身體 對一個持續妄念的反應。

一不小心就踏上獵猴之旅


第一,如果在禪修靜坐

部分,試圖消滅它只不過是

愛評論和思考每件事,所以

中,你試圖除去猴子心,那

對自己粗暴的行為。禪坐不

我們就給它一點可以念叨的

你就不是「只在打坐」。你

應該是強逼自己的練習。

素材。因為我們希望能安住

投入了一場獵猴之旅。如果

因為猴子心就是我們無法

在當下,於是給猴子心一個

你開始獵取猴子,你可能發

安住的主要原因,我們必須

它能在當下玩耍的對境。我

現猴子會試圖反咬你一口。

學習跟它互動。所以我們在

們的身體總是在當下的。因

如果你想測試這個說法,可

禪修練習開始,就要留意自

此,調服猴子心的基本方

以在自己的禪修練習中做實

己猴子心的狀態。如果它很

法是一再的把它帶回到身

驗:用力抑制你心中生起的

活躍,我們就幫助它平靜下

體,不是帶回到對身體的看

任何念頭,然後看看會發生

來。讓猴子心平靜下來的過

法,而是帶回到身體的實際

什麼。

程叫做調服猴子心。一旦它

感受上。猴子心是無力而易

第二,即使你在禪修中完

平靜下來,我們便可開始將

變的,而身體比較沈重和穩

全做到了壓制念頭,你也無

它轉化為智慧。這就是對猴

定,所以當猴子心和身體互

法一勞永逸的擺脫它。禪修

子心的訓練。

動時,它會開始慢下來而安

過後,它會再度出現,當它 出現,你又無能為力了,因

身心同步,就能安住當下

住。邱陽創巴仁波切稱這個 過程是「身心同步」。這個

為你沒有練習和它共處。最

我們透過熟悉猴子心自然

說法很好,它指出心通常都

後,猴子心是心自然的組成

的傾向來降伏它。猴子心喜

存在於另一個與身體不同的 「當下」。當我們要調服自 心,我們就將心帶到身體所 在的此時、此地。 那麼這裡的禪修指導是: 當你認識到自己不再只是坐 著,而捲入了猴子心的各種 活動,此時將你的覺知帶回 到身體。不要擔心猴子心會 再度出現,讓它安住在身體 的感受上。這就是調服猴子 心的過程。

69


塗鴉牆

在他人心田種下什麼? 文/妙融法師

Holger(霍格)和我應該沒

會現況,同時,他們也志得

見過面,只是因為明就仁波

意滿的談論著人生、訴說著

切在印度德噶寺的課程,有

各自對生命的見解。

之後,霍格提到在那德國 的小鎮裡,他再也沒遇到過

必要溝通所以開始微信上的

一日在一座小酒館裡,一

這位陌生人了。時至今日,

聯絡,當時只知道他是一個

群人熱烈地討論著「快樂是

雖然不曾再相遇,他一直把

西方人。到了印度彼此相約

什麼?」這個主題,正熱絡

這位陌生人,當作是他人生

見面之後,對他的了解,從

時,突然走過來一個沒有人

中遇到的第一位善知識,是

只是一個西方人,到他是一

認識的人,在酒精與興奮的

他修行生命中的菩薩。

個德國人,而且還是一個出

促動之下,在看到這位陌生

聽完霍格的分享,讓我回

家人。

人走近時,大家齊聲的問

憶起自己學藏文的因緣,也

他:快說,什麼是快樂?本

是因為一句話。在佛光山讀

以為能嚇倒這位陌生人的,

佛學院時,一堂佛法英語課

但這時,陌生人卻毫不遲疑

上,我問老師,如果目的是

的就回答:佛法和上師。

為了佛法的學習,應該學

被一句話 點醒的憤青…… 一次談話中,我很好奇霍 格的出家因緣,畢竟西方人 選擇出家為僧,比起東方人 來說相對困難,霍格於是很

生命裡的 第一位善知識

什麼語文,當時老師回答 說,把中文學好就很夠了, 中文有豐富的藏經。接著我

說到這裡,霍格興奮地告

又問,如果一定要再多學一

他曾經是一個對時代與社

訴我:「你看,這一句回

個語文呢?老師想了想回答

會充滿著抗拒與憤怒的青

答,在我心中種下了一個種

到:學藏文。

年,那時他和朋友們成天泡

子。這個種子帶著我一路尋

這位老師叫做鄭振煌,是

在酒吧裡,他們抽著菸、嗑

覓,終於找到了佛法與上

著名的翻譯,那時很多重要

著藥、罵著政府、嘲笑著社

師,如今發芽成熟,我甚至

的翻譯書籍都是出自老師之

慷慨的分享了他的故事。

70

能出家進入僧團了!」


筆,雖然譯著中包括《西藏

知,甚至想都沒有想過。然

子。而那有意無意的播種,

生死書》等藏傳書籍,但仔

而「學藏文」這幾個字,就

都會在每個人的心田意識上

細回想起來,老師似乎多是

像是程式設定一樣在意識中

生根發芽,然後在生活行為

接觸南傳與大乘較多。

啟動,讓心漸漸的趨向。

上開花結果。

而我自己,始終弄不清楚 為什麼要這麼問,當時也沒 有一定要多學一種語文的發

我們曾經 撒下什麼種子?

談到這裡,休息閒聊時間 該是結束的時候,臨走時霍 格用他那總是帶著驚訝與

心,我猜大概只是想找個不

與霍格彼此分享過後,我

懵懂的西式大眼(我個人覺

用學英文的藉口吧。奇妙的

們都發現,在有意識或無意

得),很深思的樣子問我也

是,這一句回答,竟也種入

識的情況下,我們的心田都

自問的說:你有沒有想過,

了我心中,即便那時我對於

在接收著他人播下的種子,

我們都在別人的心田上種下

藏傳佛教和藏文不僅一無所

也在他人的心田上撒下種

了什麼?

71


丹傑 貓的世界 異想 剪 貼 簿

文/堪布丹傑

這幾天腦中一片空白,就跟我家的貓一 樣。

那,就是貓的世界。

颱風來襲,只能本能地做一些預防措施,

偶爾,這種狀況是會發生的,例如前幾天

例如趕緊把放在陽台的貓食器和沙盆搬進屋

一早散步去買咖啡,離開店門聽到一陣響

內等等。此時只剩下一種覺知,一種無明緩

亮的聲音:「你好,謝謝,歡迎光臨。」

慢的覺知。已經放空了太多天,總覺得這是

「喵……喵嗚。」對我而言,竟是一陣喵叫

在連續翻譯、上課、長途飛行之後該給自己

穿入腦際。這讓我有點不安:是不是我最近

的一點補償。

翻譯過多,竟把人語翻譯成貓語了?貓的話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只是休息(睡眠)太多,慢慢分不太清哪 些是真實,哪些是虛假。在每個當下流動的

72

拉回到某種真實(或者是虛假)的世界去。

我當然聽不懂,但是那句「人」話,為什麼 也會覺得如此怪異,如夢似幻?

透過視窗,經驗世界?

狀態當中,偶爾會飄來陣陣的香味(偶爾是

又或者,颱風,我已經很努力了,試著去

臭味,不是很重要),或者是某種能夠引起

追尋任何有關這次颱風的新聞,只要一有空

自己注意的噪音(偶爾悅耳,偶爾惱人,也

就會滑手機查看。這種努力本身,也像是

不是很重要),總之是某種原因,會把自己

最後的吶喊、無力的呻吟,本能在告訴我:


受到恐懼與不安。加上朋友本身正在接受化 療,這樣的夢境來得真不是時候。「喵…… 這只是一場夢,」我突然變成了半貓,說 出了這句半人話。「你、我,現在也正在夢 中……喵嗚。」 問候語,颱風,做夢的好友。故事說完 「真實,往窗外看去就是──風雨,不在那

了。聽懂的人,一笑置之,聽不懂得人,會

小小的視窗中。」然而,我不是一直透過自

以為我被貓附身了,無論如何,歡迎和我

身那小小的五個視窗,在經驗這個世界嗎?

進入貓的世界──介於真實與虛假之間的國

「喵……喵嗚。」

度。

喵,這只是一場夢……

最後提醒一句,切莫試著想要搞懂他們。 不要試著去網路搜尋什麼喵星語、貓的肢體

前陣子,跟一位好友吃中飯,他說自己做

語言之類的科學研究。和他們一起發出聲

了一個可怕的夢。夢到他收到一張掛號信,

音,半瞇眼睛,面朝窗外呆坐,你就會瞭解

信中寫明他死亡的日期:x月x號。他詢問我

他們的超然與入世。「你好,喵,謝謝,歡

的看法。從對方的眼神和肢體動作中,我感

迎光臨。」

73


藏醫與佛法

六味人生,過多過少都不行 正確食用,六味就是藥,一旦過量就會變成慢性毒藥,日漸對身體造成傷害最後導致疾病。

們光學這個不行,如果被問

一定要知道!是熱性、溫性、

教授:達哇醫生

到:「甜為什麼能緩解隆和赤

平性、涼性、還是寒性?雖然

日期:2013年5月4日

巴並誘發培根呢?」回答時當

很多這類的資訊都能透過網絡

然要有依據。因為在甜裡包含

查知,但我們還是要對這些有

了土源素和水源素,而土源素

基本的概念,有了概念,就比

和水源素的功效又是什麼?從

較容易去實行。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五源素、六味 及三化味的關連

這些表格中就可以理解,這就

甜:能使老少體弱者強身健

是依據了,你可以有憑有據的

體,能止渴、潤肺、癒合傷

那先來說五源素的功效及副

以此做說明。了解甜、酸、

口、補氣血、寧五官、延年益

作用,請看下方表格(圖1),

鹹、苦、辣、澀和五源素及三

壽、解毒,並緩解喉嚨痛及隆

這個之前都已經學過了:

因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就能進

病和赤巴病,但過量的甜則會

而懂得該怎麼按體質選擇以及

導致培根病,包括造成肥胖、

拿捏飲食中六味的比例。

糖尿病、甲狀腺淋巴增生、降

上述講到五源素所有的功 能,即誘發跟緩解兩部分,如 何使兩者達到平衡,這也是這 堂課的主題。

吃對六味,人生是彩色的

低胃火等。體內最需要的就是 甜,很多食物都含甜,但這個

下一個表格(圖2)是介紹五

六味按排序為甜、酸、鹹、

甜並不是指甜品,巧克力、餅

源素與六味、三化味的關聯性,

苦、辣、澀。平日為了達到飲

乾等零食,如果把它們當成正

先講六味的功效與副作用:

食的均衡,我們會攝取不同的

餐吃,甜就會過量,毛病就出

蔬果,但這些食物是什麼性質

來了。

上述是最基本的概念,但我

酸:會使體熱,能開胃,助 圖1:五源素的功效及副作用

圖2:六味的功效與副作用

消化,幫助物質轉化。所謂物 質轉化就是指消化之後七大物

土源素 誘發培根,緩解隆

甜 緩解隆跟赤巴,誘發培根

質的變化,因血液循環而使體

水源素 誘發培根,緩解赤巴

酸 緩解隆和培根,誘發赤巴

溫升高,緩解培根病。但若酸

火源素 誘發赤巴,緩解培根

鹹 緩解隆和培根,誘發赤巴 苦 緩解赤巴,誘發隆和培根

風源素 誘發隆,緩解培根 辣 緩解隆和培根,誘發赤巴 空源素

74

緩解培根與隆、赤巴、 培根

澀 緩解赤巴,誘發隆和培根

過量,則會導致黃水增多,進 一步衍生皮膚上的問題。香港 很多年輕人都患有皮膚病,如 果有皮膚病又有糖尿病,那就 更糟了,任何甜、酸都不能 吃,且不光是飲食方面,在治


比較重,以致傷了元氣,並因 為口渴引起流鼻血、高血壓而 誘發了赤巴病,由此可知,飲 食上最重要的就是適可而止。 苦:苦能緩解赤巴、排毒、清 血,並改善食慾不振、膽汁分 泌過多、嘔吐的狀況。另外, 苦也有減肥、降脂的作用,例 如食用大黃菜(亦稱大黃,英 文:Rhubarb)或苦瓜,苦瓜有 降血糖和血脂的作用,並且能 止瀉。但過量的苦會引致隆和 培根的疾病,也會傷元氣。 辣:辣主要就是提升胃火, 胃寒的人在天冷的時候,可以 療上,因為血糖和黃水都存在

的時候,特別有效果。鹹也提

適量的吃一些辣椒,也可以喝

於血液當中,所以首要必須清

升胃火、開胃,有助於消化,

些薑茶。可是如果你平時沒有

血,要清血就要找到病根。不

但過量就會導致脫髮,當然,

在吃辣,就要漸進的去食用,

論是肝病、膽病、糖尿病或胰

脫髮的原因不止這一項,還包

約20至40天左右,讓身體慢慢

臟功能異常,最根本的起因都

括了:體內激素不平衡、營養

的去適應,不能一下子吃很

是臟器的問題,黃水增多之後

不足、腎臟病、思慮過多引致

多,否則隔天可能就覺得不舒

會誘發各種疾病。

隆失調及使用化學藥物,例如

服了。相同的,對忌口食物也

鹹:鹹的功用除了能緩解抽

抗癌藥物等等的原因;另外是

一樣,需要慢慢的減量。

筋、通便、通氣脈之外,外用

白髮增加,但白髮並不完全是

嘗試新的食物或是醫生建議

也能排毒。將非加工的天然鹽

鹽分攝取過量,其它包括老

你多吃某些食物時,是要你漸

在鍋中拌炒一會兒,然後放在

化、遺傳、飲水的水質差等因

進的去食用,藏醫也是這麼

一個棉布袋裡,把封口綁緊,

素也會造成影響。

說。身體缺了什麼肯定要補,

外敷在患處。有些人濕氣很

鹹過量還會出現皺紋,特別是

但不是一下子就補很多,而是

重,也就是體寒,可將鹽袋熱

女性,一邊吃鹽一邊擦防皺乳

需要一個過程,讓身體有充分

敷在腹部,尤其是當腹部脹痛

液,這就矛盾了。有的人口味

時間去適應。 75


澀:澀能清血、降膽汁、減

道,而三化味則是是食物經消

紅糖放入酒精濃度低的淡酒中

肥和癒合傷口,但過量的澀會

化後的味道,這味道我們誰都

稍微加熱,待糖融化,再用這

導致胃酸、排便次數增加。如

不知道。

帶香氣的甜酒來送服治療隆病

果有便秘的狀況,就應該多吃

食物經消化後只有三個味

的藥;蜂蜜則是對培根病有

一些澀的東西,聽說吃香蕉也

道,就是甜、酸、苦。例如,甜

效,例如蜂蜜水,有什麼功效

能促進排便。便祕的原因不能

消化後也是甜味,可是白糖和

呢?在《四部醫典》裡提到,

輕易的去判定,但過量的澀會

其他一些含糖分的食物在消化

若要減肥,可以每天早晨喝蜂

脹氣,而脹氣會引起心臟病,

之後會變酸;酸奶是酸,消化

蜜水,取一小匙的蜂蜜加溫開

也會傷害七大物質,甚至造成

之後仍是酸;鹹經消化後會變

水攪拌飲用。尤其是若正在服

脈管阻塞。澀比較危險,所以

甜;苦經消化後仍然是苦,澀

用藏藥(包括培根藥、減肥

排序是在最後一個。

也會變苦,而黑胡椒、白胡椒

藥)時,可用蜂蜜水送藥,功

這類的辣會變苦。。

效特別好,但若有糖尿病的話

如能正確食用,六味就是

就不能飲用了。

藥,但如果錯誤食用,那就是

藏藥不少是以三化味的概念

毒了。但不是馬上就被毒死,

為基礎去調製的,例如甜味:

所以如果病人不要或不喜歡

而是因為它們的副作用會對身

甜味分很多種,大部分的甜經

吃酸,反而喜歡吃甜的話,也

體造成慢性傷害,最後累積成

消化仍是甜的,但有些甜經消

可以按不同甜的功效開立處

疾病。

化後會變酸。藏醫裡有提到不

方,利用三化味的概念搭配服

同種類的甜,比如說白砂糖、

藥治療,而送藥的水,也是可

黑糖、冰糖、蜂蜜、紅糖等,

以調配的。譬如我們要去某個

什麼是三化味(甜、酸、

像印度人就比較喜歡紅糖,雖

地方,方法一是走路,方法二

苦)?如果你不懂藏醫的話就

然吃起來都是甜的,但是功效

是利用交通工具,我們用來送

比較難理解。所謂六味,是自

各有不同。紅糖對隆病有益,

藥的水就是馬,當我們服下這

己可以從飲食中品嘗出來的味

特別是隆病嚴重的時候,可將

個藥後,就能將我們送到我們

三化味,食物消化後的味道

76


想去的地方。

樓,生活步調太快,吃飯快、

運動會促進火源素的產生,而

說話快、走路快……,在這種

且赤巴人本身就很怕熱,所以

環境下生活的人,如果去了一

應該要去一些比較涼快的地

肥胖就是脂肪過多,此時飲

個比較寬廣的地方,感受就會

方,做一些輕微的運動就好。

食起居就需要做調整,包括要

很不一樣,會覺得輕鬆舒服、

培根人的運動:培根人身上

運動。說到運動,不是要大家

沒有壓力。我們常覺得時間不

主要源素是土源素,所以本身

都做相同的運動,而是應該按

夠用,老是忙著工作或思考問

的體溫就比較低,這樣的人要

自己身體的狀況去做運動。

題,有太多煩惱了,其實有時

適度保暖,方法有二:一可以

隆型人的運動:隆型人應該

候該放鬆休息一下,之後做起

透過運動時身體的摩擦,而使

做甚麼樣的運動呢?不光是要

事來精力也會比較充沛。藉著

體溫升高;二從飲食、起居兩

做肢體上的運動,在精神方

簡單的小事來找到生活的平衡

方面做調節,使身體慢慢回復

面,隆型人要盡量去一些環境

點,是一種必須,但我們很少

到平衡的狀態。身體溫暖了,

清幽、能使身心靈放鬆的地

意識到這些,也不怎麼在意。

循環代謝的能力也會相對提

不同體質,各有適合運動

方,而不是很雜亂的地方。舉

赤巴型人的運動:這類人不

例來說,像香港四處都是高

能做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的

升,同時,身體的疼痛也會獲 得舒緩,人就比較有精神了! 我們應從各個方面去調理自 己的身體,當然,如果病況嚴 重,單靠食療絕對不夠。治療 的方法分為四種:飲食、起 居、藥物和外診,患病者必須 同步進行這四項治療。但即使 是醫生已囑咐應該如何注意飲 食或其他事項,仍然有許多人 一邊吃藥,一邊吃不該吃的、 做不該做的,那麼就算醫生開 的藥再好,也沒有見效。所以 好好的配合治療很重要,包括 忌口。(系列報導十三)

▲《四部醫典》裡提到,若要減肥,可以每天早晨喝蜂蜜水,取一小匙 的蜂蜜加溫開水攪拌飲用。若正在服用藏藥,可用蜂蜜水送藥,功效特 別好。

聽打:張壹榕、徐姮巧 潤稿:方裔如 77


保存尼泊爾在地文化 龍樹出版社,

山城故事多

文.圖/馮琦

78

「坐擁書城」,是我對塔姆

版社總編輯。在尼泊爾社會

醫師書房的第一印象。好幾面

中,大多數醫生都非常繁忙和辛

書櫃圍繞整間書房,簡直像藏

苦,甚至沒有假日可言,他卻

經閣一樣,光是面對書櫃就讓

能在如此忙碌的生活中,兼顧行

人有智慧如海的感覺。書櫃上

醫與出版事業的經營。「這些

羅列各式各類書籍,塔姆醫師

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忙碌,讓

的藏書豐富傲人,可以想像他

我能夠更有效率地做好時間管

是閱讀成性的愛書人。

理」,淡定依舊的塔姆醫師總是

塔姆醫師身兼多職,本身既

老僧若定,一派氣定神閒,淡

是執業醫師,也擔任龍樹慈善

定沉穩的像個得道高僧一般向

藥房的義診醫師,也是龍樹出

我們娓娓開示。


斯揚布大佛塔(Swayambhau)、巴 克達普爾(Bhaktapur)皇宮等七處 古蹟,是由尼瓦爾人建設的,已被 列為世界保護遺產,這七處古蹟全 部位於加德滿都山谷十五公里的範 圍內,其世界遺產密集度之高,在 世界上屬獨一無二。

工作。塔姆醫師是一位畢業於 中國的尼泊爾神經病學碩士, 曾在中國學醫九年,講了一口 流利的漢語,目前在尼泊爾首 都加德滿都從事神經病學的臨 床工作。

「我們不去做, 可能沒人去做……」 龍樹出版社在草創初期出版 了關於尼瓦爾佛教的書籍,為 了保證出版質量,近四年來,更 以每年五本的數量,出版了尼 瓦爾語的文學作。2015年開始, 塔姆醫師改變出書策略,計劃 一年推出四本文學作品,三本 尼瓦文化研究類型的書。雖然 出版的數量不多,卻是點燃保 更貼近尼泊爾文化與當地人民

存尼瓦爾文化的千年慧炬。

的角度,協助保存尼泊爾在地

「雖然這類書的出版市場不

說起龍樹出版社,是在

的尼瓦爾文化,透過出版相關

大,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做,可

二00二年底,在台灣化育基

尼瓦爾文化的書籍,讓世人更

能就沒有人會去做了……」,

金會的贊助下開始了籌備工

了解豐富珍貴的尼泊爾文化。

塔姆醫師語重心長地分享這段

拼接尼瓦爾文化碎片

作。由於尼泊爾獨特瑰麗的尼

當年在化育基金會執行長

話。作為尼泊爾最古老的文化

瓦爾文化引起世人注目,但由

──妙融法師的號召下,熱愛

之一的尼瓦爾文化,當年在加

於種種原因,尼瓦爾文化神秘

尼瓦爾傳統文化與寫作的塔姆

德滿都山谷被入侵後,統治者

的面紗,還來不及被外界了

醫師,有心承接成立出版社的

在認同尼瓦爾文化的同時,也

解,甚至就面臨著滅絕流失的

工作,於是龍樹出版社就開始

同時對尼瓦爾民族加以壓制。

命運。於是龍樹出版社希望以

展開播種澆灌在地文化種子的

主要反映在尼瓦爾語言、尼瓦

79


山城故事多

爾佛教相關文化、文學等,皆

賦獨具的藝術與創作能力,創

受到嚴重破壞。因此如果現在

作無數造型優美瑰麗的佛像。

「龍樹出版社」在做的正是

不加快腳步開展復興與保存尼

甚至由尼瓦爾人建造的七處古

找回缺角遺落的碎片,一點一

瓦爾文化的工作,傳統的尼瓦

蹟已被列為世界保護遺產,這

滴拼貼出尼瓦爾文化的記憶拼

爾文化就將失根歿落,當繁花

七處古蹟全部位於加德滿都山

圖工程。這讓我聯想到「衹樹

飄飄落盡,試問歸程在何方?

谷十五公里的範圍內,其世界

給孤獨園」的故事,「衹樹給孤

遺產密集度之高,在世界上屬

獨園」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極其

獨一無二。這七處古蹟分別

重要,是佛陀說法遺蹟中最著

說起為什麼尼瓦爾文化在尼

是:瑪拉王朝時期在加德滿都

名的一個,許多經典的說法地

泊爾歷史佔有如此舉足輕重的

(Kathmandu)、巴丹(Patan)和巴克

點都在此。而「衹樹給孤獨園」

地位呢?這要說到尼瓦爾人的

達普爾 (Bhaktapur)的三座皇宮、

名稱的由來,背後有一個溫

成就,您知道在加德滿都山谷

斯揚布(Swayambhau)大佛塔、

暖、感人而充滿詩意的故事。

共有五千多座寺廟,全部是由

帕殊帕替(Pashupati)寺廟、寶達

當時,有一位富翁須達多,

尼瓦爾人建造的?他們運用天

(Bouddha Nath)大佛塔和贊故納

他因為經常布施貧窮,周濟孤

重現「衹樹給孤獨園」精神

拉揚(Changu Narayan)寺廟。

獨,所以被尊稱為「給孤獨長 者」;因為受到釋迦牟尼佛的 感化,深受佛法的感動,他因 此發心要為佛陀建立一座精 舍,作為佛陀弘法的地點。為 此,他走尋了許多地方,但都 覺得不理想,最後發現只有衹 陀太子的一座私人花園最合 適。但是這花園可是太子所 有,就算他想買也無從買起, 須達多於是前往求見太子。 衹陀太子聽了他的計畫後便 說︰「聽說你很有錢,如果你 用金磚鋪滿我的園林,我就把 花園賣給你。」太子故意藉此

80


想讓長者打消念頭。但令人訝 異的是,須達多長者並未退 卻,最後他真的做到了! 衹陀

【後記】

太子內心深受感動,因此說︰

利美,也慈善 龍樹大善緣

「既然地賣給你供佛之用,那 麼地上的花草樹木就由我來供

感謝化育基金會與眾生文化的穿針引線,感謝妙融法師

養吧!」於是就這樣兩顆善良

以及龍樹中文學校、藥房與出版社的塔姆醫師和張琦女士

而美好無私的心,成就了佛教

給予我們最得力的協助,讓我們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

史上最著名的佛陀說法地。後

把所有拍攝內容與資源串接起來,這過程就像分散的拼圖

人為了感念兩人良善的發心無

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樣,各自各就各位,也順利地

私的奉獻,便將這個園林,命

採集了我們的拍攝計畫,圓滿了這片集眾人與菩薩願力的

名為「衹樹給孤獨園」。

菩提拼圖。

就像化育基金會遇見塔姆醫

從化育的無私贊助創辦,到龍樹的具體實踐,利益當地

師,然後孕育出龍樹出版社

藏傳佛教各寺院,讓我聯想到十九世紀時藏傳佛教重要的

(衹樹給孤獨園)一樣,從小

精神復興運動──利美運動,這是一個不分教派的運動,

生長在眾神國度尼泊爾,在耳

所謂的「利美」,就是一種不偏不倚,一種開放的心態,

濡目染下的塔姆醫師,希望能

不分教派、沒有界別的實踐佛陀最原始的法教,共同一致

接續「衹樹給孤獨園」的須達

為佛法工作,希望將各宗派的豐富傳統調和利益於每位眾

多長者與衹陀太子的心願,用

生。想想龍樹的相關慈善推動,不也正是如此嗎?

心灌溉尼泊爾文化園區中的一

密勒日巴大師曾說,「所有的佛法都是平等的美好!」

草一木,未來長成一片琪花瑤

而對於慈善志業來說,所有的快樂是源於他人,所有給

草,復興與保存尼瓦爾文化的

予別人的幫助換來的都是快樂的,因著眾生平等的善心,

彧麗風華。希望每一位來到這

所以能廣結善緣,本著「為更多發心發願的人搭橋鋪路的

塊園地的人們,都能得到心靈

發心」,龍樹中文學校和龍樹慈善藥房不僅充分發揮自己

的滋潤,在這紛紛擾擾的人世

的輔助作用,也希望默默在佛菩薩的加持下致力化育眾生

間,讓這個園地真正成為滾滾

的慈善志業,讓「利美」,也可以是「慈善」,也讓「弘

紅塵中熱惱脫殼的一片清涼

法」與「慈善」這兩者,同樣皆能以大悲願力與菩提發心

地。(本系列完)

並肩下,引領十方有心人走向利益美好良善的結果。

81


龍樹中文學校

中文學院裡的美好相遇…… 哈琳,一位漂亮的蒙古族姑娘,來尼泊爾學習佛法, 得知龍樹中文學校臨時缺少老師,願意暫時幫助學校代課。 本文是她接管兩家寺院的中文課一段時間後的一點感受,與大家分享。 文/哈琳、圖/張琦

感謝一切善緣的相遇 感謝龍樹中文學校給我機 會,使我能夠幸運地在尼泊爾薩 迦國際佛學院為僧眾教授中文。 學習中文已是世界的趨勢, 尼泊爾藏傳寺院也不例外,很 多寺院非常重視中文課程,就 在這裡,我開始了特別的教學 生活。 學院裡的大多數僧人,在佛 學修行方面已有相當程度,我 授課的對象正是這群充滿智慧 的僧人。同這群特殊的學員從 陌生到熟悉,慢慢產生像家人

▲感謝這世間所有的相遇與因緣,讓我有機會教這些可愛的僧人們學習 漢語,每天都能看到那麼多燦爛的笑容。

一樣的情感。我相信每一次的 相遇,都會是我人生中寶貴的

滿著歡笑聲。

她們練習漢語。看著她們的漢

比起薩迦國際佛學院,拉慶

語一天天在進步,看著他們嘟

我在薩迦國際佛學院負責漢

阿尼寺的硬件設施和學習環境

嘟的小臉、厚厚的手掌、頑皮

語初級和中級兩個班,僧眾們

就簡陋多了。即使如此,並沒

的微笑,讓我的每一天都過得

對學習漢語的熱情和努力,讓

有影響阿尼們對學習漢語的熱

好充實好快活。

我每天都充滿了正能量。僧人

情。寺院總共有七十四位小阿

龍樹中文學校不僅給寺院安

們的漢語程度,在大家共同的

尼,年齡在六到十八歲之間。

排中文老師,而且給僧眾們提

努力下,從開始只會說短短的

很多從小就在寺院生活,所以

供學習中文所需的所有用品,

句子,慢慢地使用新學詞彙串

與社會上普通的孩子不同,思

是僧眾們學好中文的堅強後

成完整對話。僧人的生活較一

想更是單純天真。每天的漢語

盾。再次感謝學校給我機會教

般人相對地簡單,所以每次上

課,我都會講故事,她們也會

這些可愛的僧人們學習漢語,

課,我會提出一個主題讓大家

用不甚流利的漢語告訴我她們

讓我每天都能看到那麼多燦爛

討論著,這樣的學習是比較輕

當地的故事。課餘時間,我加

陽光的笑容。感謝這世間所有

鬆有趣的,所以課堂上時時充

入她們跟著遊戲,在玩耍中讓

的相遇,所有的因緣。

經歷。

82


台灣地區: ➀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眾生小舖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➁因果福利社: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台灣以外地區 (請來信詢問:hy.chung.shen@gmail.com)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法王教你做菩薩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噶瑪巴《佛子行37頌》釋論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300元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定價:320元

大寶法王:千年一願

就在當下

──17段「乘願再來」的心願

──108則創造更美好未來心 要語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感恩 定價:500元

作者:米克.布朗 譯者:施心慧 定價:360元

因為你,我在這裡

愛的六字真言 (增訂版)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傳記與教言

作者:第15世噶瑪巴.卡恰多 傑、第17世噶瑪巴.鄔金欽列 多傑、第1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堪布羅卓丹傑、金吉祥女、施心慧 定價:350元

作者:第一世噶瑪巴 杜松虔巴 譯者:倫多祖古 定價:350元

崇高之心

深藏的幸福

──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回憶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譯者:施心慧 定價:390元

英譯:妙悅

吉祥如意每一天

妙法抄經本

──大寶法王口訣日曆

──大寶法王墨寶抄經本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280元

定價:299元(平裝)

作者:諾瑪李維 定價:399元

83


大願王

直指明光心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釋論

──《大手印指導教本:明現本來性》釋論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譯者:施心慧

定價:260元

定價:420元

恆河大手印

慈悲喜捨每一天

──「大成就者帝洛巴二十九偈金剛頌」釋論 原著:帝洛巴尊者 釋論: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 藏譯:噶瑪慶烈蔣措 定價:370元

──讓愛無限延伸的365項修練

看不見的大象

愛與微細身

作者:約翰.潘柏璽 (John Penberthy) 譯者:黃玉懷 定價:299 元

作者:措尼仁波切

恰美山居法1

除無明闇

──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作者: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 講述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330元

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定價:420元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定價:280元

口譯: 台 灣 芬 陀 利 迦 翻 譯 小 組、施心慧 定價:399元

赤裸直觀當下心

薩惹哈道歌

──恆河大手印:大手印二十八金剛頌釋論

──《道歌寶藏‧庶民之歌》釋論

作者:第37任直貢澈贊法王

根本頌:薩惹哈尊者

譯者:張福成

釋論:堪千 慈囊仁波切

定價:340元

定價:380元

雪域達摩

放下,但不放棄

──聖者帕當巴桑傑的傳記與教言

──《寶藏諫論》首部曲

英譯者:大衛默克、喇嘛次仁旺都仁波切

作者:堪千昆秋嘉稱仁波切

中譯者:霍博雅

譯者:陌地生佛學社 陳金鈴等

定價:440元

定價:390元

84


你是幸運的

請練習,好嗎?

──直指快樂修行的道路 作者: 詠 給.明就仁波切、艾 瑞克.史旺森 譯者:林瑞冠 定價:360元

──明就仁波切「開心禪」引導

為什麼看不見

動中修行

──「看見」的關鍵就在「心」!

──讓世界靜下來,或讓自己 靜下來? 作者:創巴仁波切 譯者:靳文穎 定價:280元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施心慧 定價:360元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定價:350元

自由的迷思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

作者:創巴仁波切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靳文穎

譯者:施心慧

定價:340元

定價:390元

藏密氣功

佛陀標準時間

──從「以氣修心」到「心氣 合一」的解脫道 作者: 噶千仁波切 譯者:羅鐸仁謙等 定價:360元

──讓當下的無限可能覺醒

醒了就好

覺醒一瞬間

──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作者: 措尼仁波切 執筆者:艾瑞克.史旺森 譯者:林瑞冠 定價:420元

──大圓滿心性禪修指引

金剛亥母實修法

四加行,請享用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校長上菜,祝你修行胃口大開 作者: 確戒仁波切

定價:340元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舒雅達(Lama Surya Das) 譯者:項慧齡 定價:380元

作者: 措尼仁波切 譯者:連德禮 定價:399元

定價:340元

85


我心即是白度母

虔敬就是大手印

──「白度母」實修教授

──《四座上師相應法》實修教導 作者: 噶瑪巴米覺多傑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40元

作者: 噶千仁波切 譯者:霍博雅 定價:399元

第一護法:瑪哈嘎拉

彌陀天法

作者: 確戒仁波切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實修指導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 堪布 卡塔仁波切

定價:340元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440元

藏密臨終寶典

帶自己回家

──藏傳佛教30則還陽實證暨 投生淨土指南 作者:東杜法王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99元

──藏傳佛法前行修持指導

中陰與破瓦

幻輪瑜伽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 準備好了嗎? 根本頌:蓮花生大士 作者:噶千仁波切 定價:380元

──毗盧遮那大師所著《日月 和合之幻輪》釋論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譯者:歌者 定價:480元

虹光身

活哲學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12位大師的「生命復甦術」

譯者:蓮海

作者:朱爾斯伊凡斯

定價:350元

譯者:呂家茵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譯者:妙琳法師 定價:450元

定價:420元

全心供養的美味

別上鉤

──78道「諸佛歡喜,有情也

──轉「怒火」為「清涼」的6堂課

歡喜」的心饗善供

作者:佩瑪.丘卓

作者: 陳宥憲

中譯:普賢法譯小組、蔣巴.丘卓

定價:430元

定價:290元

86


放空──從內心深處放輕鬆

斷法

作者:堪千 慈囊仁波切

──眾喜之園與施身法釋論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噶瑪慶

作者:天噶仁波切

烈蔣措、張福成

譯者:金吉祥女

訂價:330元

訂價:350元

恰美山居法2

上師之師

──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歷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 原著:勉東倉巴仁波切、八蚌欽哲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 講述:堪布卡塔仁波切 口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訂價:550元(精裝)

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訂價:430元

恰美山居法3

見即解脫

──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尊聖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噶瑪巴傳記與教言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作者:報恩

訂價:450元

訂價:360元(平裝)

妙法抄經本二:普賢行願品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隸書寫經

法王血書,寫下菩薩勇士的利生大願 這部《妙法抄經本二:普賢行願品》,正面是法王親筆墨 寶2遍,反面是歐陽詢楷書2遍,抄經者共可抄寫4遍經文。 抄完了《普賢行願品》抄經本全部經文,等於領受了法王和 普賢菩薩的無上智慧加持。抄完了這本《妙法》抄經本,還 可以轉成個人日常修持的課誦本。持續不斷地抄經,您也許 可以從字裡行間中,看到自己心境的轉變。 《普賢行願品》提到,佛陀過去修行的時候,「剝皮為 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 故,不惜身命」,「刺血為墨」寫經,是古來即有的佛弟子 虔敬傳統,法王承此一傳統,以摰誠血書祈願文之王── 《普賢行願品》,以報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見者無不 定價:399元

震動。

87


因果福利社

歡 迎 光 臨

超值 組合

好香配好爐 開運燒好香,好香配好爐, 香爐、香品多款,可任選任搭, 原價3500元以上者,享八折優惠。 感恩組合(一) 香爐2500元、楚布寺淨化香塔(大)600元、 彩蓮觀音環香450元(五款任選一)、 列些林煙供粉200元(三款任選一)、 善日心香180元 原價3930元 感恩價3000元

感恩組合(二) 香爐1500元、楚布寺淨化香塔(小)300元、 列些林煙供粉200元(三款任選一)、 彩蓮觀音環香450元(五款任選一) 善日心香180元 原價2630元,感恩價2000元

尼泊爾手工皂

超人氣 商品

五送一

採用天然植物油及植物作原材,香味多款, 買五送一可任意選搭。 手工皂組合二:

手工皂組合一: 香茅綠茶皂、山林皂、薄荷皂、 蕁麻皂、柑橘皂、蕁麻薄荷皂、 天然全身皂 特價200元/一個

杜松皂、甘松皂、 雪松皂、馬奶玫瑰皂 特價250元/一個

心 靈 資 糧 , 護 持 佛 行 事 業 、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傳真:02-8967-1069 ※ 以上售價、數量及內容均以現場實際商品為準, 詳情請上PCHome商店街因果福利社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或洽02-8967-1018轉15陳師姐。 ※劃撥注意事項:①訂購前請先來電詢問是否有現貨。 ②單筆購買金額未超過NT1000元者,劃撥時請另外加上80元運費。

燒了一輩子的香, 您知道燒香的功德?

好香遍結 十方善

推薦您具備供養、環保意義的好香。 五大財神香 觀世音法藥香:為壽命延長防病苦專用,純中 藥製成,有諸多消災鎮宅甘露。 準提聚財香:為祿位增長增益財富專用,依大 寶伏藏經之財神喜好製成,可招請財神。 彌陀彩蓮香:為喜受相逢防惡緣、情感、小人 破害專用,可廣結善緣。 地藏滿願香:為消除業障及防破邪咒專 用,可加持除障放有藏密諸多甘露之加 持味。 息增壞誅香:為具福慧、祿位、長壽、 喜愛、智慧專用,有密法甘露味。

不丹香,供佛聖品

無香精

不丹皇室嚴選香品,遵循千年古法,融合數十種喜瑪拉雅山區珍貴草藥, 如松枝、柏枝、紅、白檀木、紅花、荳蔻、草菓等製成。 樹汁黏合,不添加人工香料及助燃物質,氣味清新宜人,乃香中極品。

多種香品,多種選擇

不丹藥香粉(A) 特價:250元 重量:100g/包

不丹Nado極樂香 特價:350元 數量:30支/束

不同香品有不同的傳承配方, 均依照經典儀軌如法製作。 喜馬拉雅草藥香 特價:350元 數量:30支/盒 不丹極品草藥香 特價:500元 數量:30支/盒

不丹花草香(灰/橘) 特價:300元 數量:30支/盒

好 的 生 活 ! !


化育文教基金會徵信錄 中華民國105年03月捐款資料

張桂英、陳宇慷、陳宏嘉、陳慧玲、傅銘輝、

陳宣瑋、陳時輝、陳素珍、陳彩芬、陳莉惠&

楊智鈞、廖國妙、戴麗桑&李明峰、鐘寶釵

洪偉光、陳惠玲、陳掌珠、陳睿鴻、陳櫻足、

100,000元

2,000元

陳慧玲

吳美綸、李丙登、周麗霞、林壁兒、翁彰明、

52,200元 曹芸芸

盛子麟、陳慧薰、陳麗宇、黃淑麗、廖伊仁、 廖國妙、蔣東安、賴淑霞

彭 佾、曾致中、曾欽一、曾綺屏、游智偉、 游智偉、黃芳進、黃阿連、黃淑貞、黃鳳凰、 黃麗容、黃寶秀、黃顯智、塗天和、楊培凱、 楊程皓、葉征勇、葉宥呈、葉帝余、葉源潔、 廖玲華、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

1,500元

熊瑞玲、劉巡宇、劉美惠、劉鎮誠、歐陽富、

王淑真、王劍江、江玉琴、卓遵式、侯瑞華&

蔡明珊、蔡國偉、蔡惠英、蔡蕙聯、鄭永鈴、

林錦源、楊勝發、楊 陽、賴金鳳、鍾小元、

燕慧珍、蕭寶惜、賴偉銘、賴淑霞、薛美卿、

32,114元

蘇育玲

謝凱琳、謝瑞祥、簡煌石、魏叔琴、羅文華&

SHENGRUI

1,200元

顧正琥、閻高永淋、寰力企業有公司、稷臨四

26,240元

房麗卿、柯能騰、洪金德、楊淑敏&黃讚來&

季有限公司、裕圓富企業有限公司、陳奕彰閤

德噶香港禪修中心

黃士昂&黃謹涵&黃謙韻&黃萬發

家、卓輝有限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15,000元

1,100元

800元

匯宇豐國際有限公司

呂永光、蕭秋永

林湘如、劉保美

12,000元

1,000元

700元

沈妝絨、周達偉

王友培、王佳芬、王毓婉、王懷鈞、任偉忠、

彭文蓮

50,000元 林君穎、陳彥勳、中華印經協會

羅國雄、關慧瑛、蘇尹男、蘇宜人、蘇愛婷、

印皖明、朱純益、吳三明、吳上康、吳文琳、

10,000元

吳如瓊、吳佳蓉、吳芳瑜、吳建玲、吳錦釵&

660元

林君穎、范雷震

林軒秀、吳麗芳、呂孝蓓、呂美鳳&林倩如&

李月瑟

林士傑、呂悅如、呂劍榮、宋俊松、宋俊松、

600元

8,400元 懋得有限公司

李文秀、李文龍、李合峰、李 秀、李叔桓、 李幸儀、李致穎、周 平、林文芝、林玉好、

8,000元

林宗材、林怡君、林怡君、林明毅、林惠美、

王士潔

林聖圍、林翠凰、林蘭英、邵怡雅、邵怡雅、

6,000元

邱 菊、姚凱林、施志忠、柯能騰、洪如鴻、 洪來春、洪昌宏、洪稚盈、唐瑞梅、唐瑞梅、

尹乃熾、任秀貞、呂秀玲、李先雨、沈秉澤、 汪西琳、昌艷屏、林桂涵、洪孟筠、洪國倫、 洪梓軒、張金梅、張雅鈴、陳金元、彭純姬、 楊秀娟、詹靜秋、劉綠瑛、謝桂香、蘇景暉、 顧嘉展

潘豐乙&潘雅文

唐 銑、孫蓉蓉、孫德菁、徐禎陽、張三妹、

500元

4,500元

張木樹、張志吉、張秀滿、張順治、張麗華、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尹成志、方仁駿、

曹育瑋、曹晉嘉、梁宜民、梁純淨、梁靜芳、

方天人&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

許岳年、許秋月、許秋惠、許梅英、許淑玲、

方莉伶、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

3,000元

許翠芳、許慧斕、郭俊亨、郭美秀、郭棣芳、

王克仁、王秀貞、王秀紋、王俊惠&傅文良&

王文玲、吳勝欽、李安瑜、李偉泰、林壁兒、

郭愛俐、陳玉貞、陳秀玲、陳昭蓉、陳映文&

林淑惠

90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普賢行願品〉

王為公&王宣賀、王建成、王美玉、王茂德、

許光政、許岳年、許書揚、許珮瑋、許素華、

顏孝承&顏榕佑&顏 家、魏一純、魏偉珍、

王英蘭、王貞文、王雪娥、王隆洲、王雅卿、

許淑靜、許逸蘭、許雅惠、許麗月、郭玉霞、

羅文喬、羅金梅、羅 雲、嚴允寧、蘇天賜、

王義光、王詩仁、王碧華、王碩傑、王蓉華、

郭秀貞、郭秀滿、郭素蘭、郭淑卿、郭惠修、

蘇念慈、蘇素卿、蘇莉萍、蘇瑞德、蘇麗容、

王瑩萍、王燕珠、王燕珠、王燕萍、古乃思、

郭耀宗、陳乃菁、陳文山、陳台運、陳正慧、

顧正琥、謝董幼里、盧張宗蓮、蔡陳秀絨、廖

史皓琳、白水旺、白沈明、白純菁、石永禎、

陳玉淡、陳玉葉、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

徐臺妹、陳周林華、袁楊格蓮、李汪彩棠、大

任秀貞、朱育儀、朱育儀、朱益村、朱純益、

陳君瑋、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佩棻、

有銀樓、阿曼玉沙龍

朱淑珍、朱慶瑜、江明煌&江涂純、何阿春、

陳宗緯、陳念祖、陳怡君、陳明珠、陳芳英、

何俊穎、何俊龍、何景輝、何維孝、余叔錦、

陳采詩、陳金葉、陳俞儜、陳冠亨、陳威任、

余初郎、余珮琦、余楊祥、余漢民、冷天慧、

陳柔諭、陳珍枝、陳美玲、陳美倫、陳美瑩、

吳仁氣、吳秀蓮、吳秀蘭、吳佩芸、吳季樺、

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素慧、陳國賢、

350元

吳岩弘、吳長娟、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

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陳勝基、陳惠如、

鍾彥廷、鍾昱樓

吳惠芳、吳詠儀、吳毓華、吳鳳玉、吳鳳萍、

陳惠貞、陳華珍、陳瑞梅、陳裔玲、陳鈴如、

吳慧姬、吳慧敏、吳嬡琴、呂素足、呂崇明、

陳慧君、陳麗娜、陳麗雪、陳麗鳳、陳蘭芳、

300元

宋玉青、巫建龍、李世豪、李永富、李志彬、

陸勝慧、陶道安、傅惠美、彭昇平、彭秋真、

王觀如、朱永芝、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

李宗玉、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明楓&

彭淑嫻、曾功銘、曾孝文、曾奉懿、曾映鈞、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洪 戎、

李明君&尤玉梅、李欣齡、李彥承、李美照、

曾美鳳、曾致中、曾梅華、曾頂嘉、曾鳳宜、

陳美鈴、蔡秋風、盧麗香、顏存義、徐毅騰闔

李素華、李張紡、李淑觀、李智煜、李貴美、

曾蘇銘、游亦安、游李蜂、童小鈴、黃子芳、

李雅雯、李榮俊、李蘭生、沈亦芳、沈亦芳、

黃守都、黃安堂、黃良銘、黃芝蘭、黃政富、

沈如蘭、沈瓊姿、周一芬、周世良、周宜靜、

黃春銘、黃津鈺、黃秋愛、黃書凰、黃素卿、

周承杰、周昭榮、周美麗、周慧玲、易麗華、

黃素真、黃啟源、黃莉娜、黃富美、黃詩茹、

昌艷屏、果榮宇、林友涵、林壬雨、林世民、

黃種進、黃德舜、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

215元

林台福、林宏諭、林杏枝、林秀玲、林秀薇、

黃耀祥、楊玉瑩、楊兆庭、楊金玉、楊沭芳、

劉福相&劉怡宣、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

林良美、林佳縈、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

楊秋子、楊美枝、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

羅高彩敏、羅紫萍&羅高彩敏

林坤緯&林佳融、林坤龍、林松德、林俊榮、

楊錦雲、楊豐瑞、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

林恆如、林恆如、林珍貞、林紀屏、林美英、

葉俊郎、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詹東興、

200元

林紘瑞、林紘瑞、林清莉、林淑文、林淑芬、

詹麗瑩、鄒雪梅、雷悅俐、鄔書林、廖士欽、

王啟章、石清陽、艾貽芳、吳水塗、徐清華、

林淑惠、林湘羚、林雯惠、林慈娜、林瑤玲、

廖幼華、廖玟斌、廖國妙、廖樂昕、廖瓊真、

翁美鳳、康麗珠、張美華、陳洋鉦、陳秋英、

林碧燕、林 鳳、林德乾、林麗玲、林 美、

廖瓊真、熊梓檳、褚宏文、趙宇修、趙曼萍、

羅紫萍、張簡媛翔

武泓秀、邵瓊珠、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

趙麗萍、劉文英、劉夙玲、劉克偉、劉彤芳、

邱鸞嬌、金瑞芝、侯宗昌、俞秋漣、施秀鳳、

劉秀媛、劉邦弘、劉芳莉、劉郁琦、劉娟伶、

施俊名、施麗玉、柯美霜、柯素情、柯麗鈴、

劉娟美、劉家東、劉書美、劉書豪、劉淑貞、

洪光輝、洪玫英、洪柳村、洪美理、洪若娟、

劉連英、劉華師、劉瑞山、劉瑞吟、劉聖裕、

120元

洪偉峰、洪掌珠、洪進福、洪鈴雯、洪嘉謙、

劉聖耀、劉銀河、劉燕琍、潘郁仁、潘郁仁、

李羿寰、李靖宣

洪儷珍、胡學強、范俊海、倪素娥、孫美升、

蔣靜華、蔡秀純、蔡育維、蔡宜勳、蔡昆泓、

孫淑芬、孫樂平、孫麗珍、孫麗婷、徐嘉妤、

蔡明雅、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蔡美勤、

100元

徐嘉妏、殷勝田、翁美貞、翁銀芳、翁慧貞、

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蔡國偉、

王雅卿、甘 絮、任秀貞、任怡潔、任祐辰、

翁燕玲、馬永康、高瑞月、高燕鳳、高靜宜、

蔡國偉、蔡淑美、蔡淑敏、蔡朝益、蔡鳳梅、

江美珠、吳東源、吳姿儀、李碧容、林靖汾、

常 琳、張午媛、張永興、張玉燕、張白芬、

蔡慧真、鄭旭昇、鄭俊鴻、鄭國強、鄭惠娟、

施蘭鳳、陳清城、陸秀英、黃士銓、黃小俐、

張君儒、張秀娟、張宗娟、張 勉、張玲玲、

鄭裕民、鄭緯立、鄭麗玲、鄧士陞、鄧允怡、

黃柏翔、楊博凡、楊博宇、鄭劉濱&因美娥、

張茂松、張郁琳、張晉瑋、張 珣、張國源、

鄧立生、蕭弘清、蕭華菁、蕭鈺樺、蕭澍經、

蕭天佑、賴淑芳、閻聿宸、閻聿穎、吳杜淑芬

張涵傑、張惠俐、張順成、張瑞珍、張瑜芬、

賴育祈、賴明福、賴盈達、賴振華、賴清哲、

張榮農、張慧敏、張慧婷、張濬源、張耀方、

賴翠蓮、錢翠微、駱金興、薛瑞燕、謝婉雯、

曹麗華、梁美銀、符兆偉、符兆偉、符湘萍、

鍾建芳、鍾秋子、鍾秋子、鍾起惠、鍾瑞貞、

莊月環、莊素月、莊惠珺、莊智清、莊萱琳、

鍾賜嬌、鞠育美、韓秀鳳、簡美玲、簡慧玲、

400元 林秀珍、楊玉花

240元 李豐榮&陳裔玲

150元 鍾彥廷、鍾昱樓

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顏輝煌&賴珮珍&

91


中華民國105年04月捐款資料 192,000元 陳慧玲

1,000元

600元

王友培、王秀鳳、王佳芬、王明進、王毓婉、

尹乃熾、任秀貞、李先雨、沈秉澤、汪西琳、

王懷鈞、任偉忠、印皖明、朱純益、吳上康、

昌艷屏、林桂涵、洪孟筠、洪國倫、洪梓軒、

吳文琳、吳如瓊、吳佳蓉、吳建玲、吳錦釵&

張雅鈴、陳金元、彭純姬、楊秀娟、詹靜秋、

林軒秀、吳麗芳、呂孝蓓、呂悅如、呂劍榮、

劉綠瑛、蘇景暉、顧嘉展

100,000元

宋俊松、宋俊松、李文秀、李合峰、李 秀、

黃淑燃

李秀月&吳祖毅、李叔桓、李幸儀、李金福、

50,000元

李致穎、周 平、林文芝、林宗材、林怡君、 林怡君、林明毅、林涵儀、林惠美、林翠凰、

中華印經協會

邵怡雅、邵怡雅、邱 菊、姚凱林、施志忠、

12,000元

柯能騰、洪如鴻、洪來春、洪昌宏、洪金發&

張秀禎、陳楚澐、財團法人臺北市蔡瀚儀慈善 基金會

童 妤&林愛鈴&林千琦&林育榮、洪稚盈、 唐瑞梅、唐瑞梅、唐 銑、孫蓉蓉、孫德菁、 徐禎陽、馬國良、張三妹、張木樹、張秀滿、

10,000元

張順治、張麗華、張耀元、曹育瑋、曹晉嘉、

王森泉合家、林君穎、范雷震

梁純淨、梁靜芳、許岳年、許秋月、許梅英、

8,000元 王士潔

許淑玲、許翠芳、許慧斕、郭俊亨、郭美秀、 郭愛俐、陳玉貞、陳秀玲、陳昭蓉、陳映文& 陳宣瑋、陳時輝、陳素珍、陳彩芬、陳惠玲、

3,000元

陳掌珠、陳睿鴻、彭 佾、曾致中、曾欽一、

李珀玉、林芝香、張桂英、陳宇慷、陳宏嘉、

曾綺屏、曾鳳宜、游智偉、黃芳進、黃淑貞、

陳慧玲、傅銘輝、楊智鈞、蔡忠和、鐘寶釵

黃鳳凰、黃麗容、黃寶秀、黃顯智、塗天和、 楊培凱、楊程皓、葉帝余、葉源潔、廖玲華、

2,000元

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熊瑞玲、

吳美綸、李丙登、林賢臻、盛子麟、陳慧薰、

劉巡宇、劉美惠、劉鎮誠、歐陽富、蔡明珊、

陳麗宇、黃淑麗、蔣東安、賴淑霞、YEH YEN

蔡國偉、蔡惠英、蔡蕙聯、鄭永鈴、燕慧珍、

CHU

蕭寶惜、賴偉銘、賴淑霞、薛美卿、謝素員、

1,500元 江玉琴、卓遵式、邱玉玲、侯瑞華&林錦源、 楊勝發、楊 陽、賴金鳳、鍾小元、簡素惠、 蘇育玲

謝凱琳、謝瑞祥、簡煌石、魏叔琴、羅文華& 羅國雄、關慧瑛、蘇子軒、蘇尹男、蘇宜人、 蘇愛婷、顧正琥、閻高永淋、陳奕彰閤家、裕 圓富企業有限公司、稷臨四季有限公司、卓輝 有限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寰力企業

500元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尹成志、方仁駿、 方天人&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 方莉伶、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 王克仁、王宏煌、王秀貞、王秀紋、王俊惠& 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王建成、王美玉、 王茂德、王英蘭、王貞文、王雪娥、王堯靖、 王隆洲、王雅卿、王義光、王詩仁、王碧華、 王碩傑、王蓉華、王燕珠、王燕珠、王燕萍、 古乃思、史皓琳、白水旺、白沈明、白純菁、 石永禎、任秀貞、朱育儀、朱育儀、朱益村、 朱純益、朱淑珍、朱慶瑜、江明煌&江涂純、 何阿春、何俊穎、何俊龍、何景輝、何維孝、 余叔錦、余初郎、余珮琦、余楊祥、余漢民、 冷天慧、吳仁氣、吳秀蓮、吳秀蘭、吳佩芸、 吳季樺、吳岩弘、吳長娟、吳建台、吳 玲、 吳美嫈、吳惠芳、吳詠儀、吳鳳萍、吳慧姬、 吳慧敏、吳嬡琴、呂素足、呂崇明、宋玉青、 巫建龍、李世豪、李永富、李志彬、李宗玉、 李明楓、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欣齡、 李彥承、李美照、李素華、李張紡、李淑觀、 李智煜、李貴美、李雅雯、李煥榮、李榮俊、 李豐榮&陳裔玲、李蘭生、沈亦芳、沈亦芳、 沈如蘭、沈瓊姿、周一芬、周世良、周宜靜、 周承杰、周昭榮、周美麗、周慧玲、易麗華、 昌艷屏、果榮宇、林友涵、林壬雨、林世民、 林台福、林宏諭、林杏枝、林秀玲、林秀薇、

1,200元

有公司

房麗卿、柯能騰、洪金德、楊淑敏&黃讚來&

800元

林坤緯&林佳融、林坤龍、林松德、林俊榮、

李宗穎、李碧純、林湘如、游文瑜、劉保美

林恆如、林恆如、林珍貞、林紀屏、林美英、

黃士昂&黃謹涵&黃謙韻&黃萬發

1,100元 呂永光、蕭秋永

92

700元 彭文蓮

林良美、林佳縈、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

林紘瑞、林紘瑞、林清莉、林淑文、林淑芬、 林淑惠、林雯惠、林瑤玲、林碧燕、林 鳳、 林德乾、林麗玲、林 美、武泓秀、邵瓊珠、

660元

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邱鸞嬌、金瑞芝、

李月瑟

侯宗昌、俞秋漣、施秀鳳、施俊名、施麗玉、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普賢行願品〉

柯美霜、柯素情、柯麗鈴、洪光輝、洪玫英、

廖幼華、廖玟斌、廖國妙、廖瓊真、廖瓊真、

215元

洪柳村、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洪掌珠、

熊梓檳、褚宏文、趙宇修、趙曼萍、趙麗萍、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高彩敏

洪進福、洪鈴雯、洪嘉謙、胡學強、范俊海、

劉文英、劉克偉、劉彤芳、劉秀媛、劉邦弘、

倪素娥、孫美升、孫淑芬、孫樂平、孫麗珍、

劉芳莉、劉彥德、劉郁琦、劉娟伶、劉娟美、

200元

孫麗婷、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

劉家東、劉書美、劉書豪、劉淑貞、劉連英、

王啟章、艾貽芳、吳水塗、徐清華、康麗珠、

翁美貞、翁銀芳、翁慧貞、翁燕玲、馬永康、

劉瑞山、劉瑞吟、劉瑞明、劉聖裕、劉聖耀、

張美華、陳洋鉦、陳秋英、盧麗香、鍾宜倫、

高瑞月、高燕鳳、高靜宜、常 琳、張午媛、

劉銀河、潘郁仁、潘郁仁、蔣靜華、蔡秀純、

羅紫萍、張簡媛翔

張永興、張玉燕、張白芬、張君儒、張秀娟、

蔡育維、蔡宜勳、蔡昆泓、蔡明雅、蔡明義、

張宗娟、張 勉、張玲玲、張茂松、張郁琳、

蔡金麗、蔡昭珠、蔡美勤、蔡夏明&賴嘉茵&

120元

張晉瑋、張 珣、張國源、張涵傑、張惠俐、

蔡廷為&蔡淳婷、蔡國偉、蔡國偉、蔡淑敏、

張順成、張瑞珍、張瑜芬、張慧敏、張慧婷、

蔡鳳梅、蔡慧真、鄭旭昇、鄭俊鴻、鄭國強、

100元

張濬源、張耀方、曹麗華、梁美銀、符兆偉、

鄭惠娟、鄭裕民、鄭緯立、鄭麗玲、鄧士陞、

王雅卿、甘 絮、任秀貞、任怡潔、任祐辰、

符兆偉、符湘萍、莊月環、莊素月、莊惠珺、

鄧允怡、鄧立生、蕭弘清、蕭華菁、蕭鈺樺、

江美珠、吳東源、吳姿儀、李碧容、林靖汾、

莊智清、莊萱琳、許光政、許岳年、許書揚、

蕭澍經、賴育祈、賴明福、賴盈達、賴振華、

施蘭鳳、翁美鳳、陳清城、陸秀英、黃士銓、

許珮瑋、許素華、許淑靜、許逸蘭、許雅惠、

賴清哲、賴翠蓮、錢翠微、駱金興、薛瑞燕、

黃小俐、黃柏翔、楊博凡、楊博宇、鄭劉濱&

許麗月、許麗芬、郭玉霞、郭秀貞、郭秀滿、

謝婉雯、鍾彥廷、鍾昱樓、鍾秋子、鍾秋子、

因美娥、蕭天佑、賴淑芳、閻聿宸、閻聿穎、

郭素蘭、郭淑卿、郭惠修、郭耀宗、陳乃菁、

鍾瑞貞、鍾賜嬌、鞠育美、韓秀鳳、簡美玲、

吳杜淑芬

陳文山、陳台運、陳正慧、陳玉淡、陳玉葉、

簡慧玲、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顏輝煌&

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陳秀珠、

賴珮珍&顏孝承&顏榕佑&顏 家、魏一純、

陳秀淋、陳秀鈺、陳佩棻、陳宗緯、陳念祖、

魏偉珍、羅文喬、羅金梅、羅 雲、嚴允寧、

陳怡君、陳明珠、陳芳英、陳采詩、陳金葉、

蘇天賜、蘇念慈、蘇素卿、蘇莉萍、蘇瑞德、

陳信昌、陳俞儜、陳冠亨、陳威任、陳柔諭、

蘇麗容、顧正琥、謝董幼里、盧張宗蓮、蔡陳

陳珍枝、陳禹伸、陳美玲、陳美玲、陳美倫、

秀絨、廖徐臺妹、陳周林華、袁楊格蓮、李汪

陳美瑩、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素慧、

彩棠、吳潘英子、大有銀樓

陳國賢、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陳勝基、 陳惠如、陳惠貞、陳朝揚、陳華珍、陳瑞梅、 陳裔玲、陳鈴如、陳麗娜、陳麗雪、陳麗鳳、

李羿寰、李靖宣

400元 林秀珍

陳蘭芳、陸勝慧、陶道安、傅惠美、彭昇平、

300元

彭秋真、彭淑嫻、曾功銘、曾孝文、曾奉懿、

王心妍、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曾映鈞、曾美鳳、曾致中、曾梅華、曾頂嘉、

林倩如、林鎂茹、洪 戎、郭美滿、陳本元、

曾鳳宜、曾蘇銘、游亦安、游李蜂、程顯宏、

陳美鈴、蔡秋風、顏存義

童小鈴、黃子芳、黃守都、黃安堂、黃秀蘭、 黃良銘、黃芝蘭、黃政富、黃春銘、黃津鈺、

240元

黃秋愛、黃書凰、黃素卿、黃素真、黃啟源、

李豐榮&陳裔玲

黃莉娜、黃富美、黃詩茹、黃種進、黃德舜、 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黃耀祥、楊玉瑩、 楊兆庭、楊金玉、楊沭芳、楊秋子、楊美枝、 楊淑美、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楊錦雲、 楊豐瑞、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俊郎、 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詹東興、詹麗瑩、 鄒雪梅、雷悅俐、鄔明盛、鄔書林、廖士欽、

93


中華民國105年05月捐款資料

1,100元

600元

呂永光、蕭秋永

尹乃熾、任秀貞、呂秀玲、李先雨、沈秉澤、

50,000元

1,000元

中華印經協會

王友培、王佳芬、王毓婉、王懷鈞、任偉忠、

15,000元

印皖明、朱純益、吳上康、吳文琳、吳如瓊、

湯雅淯

吳佳蓉、吳建玲、吳錦釵&林軒秀、吳麗芳、

汪西琳、昌艷屏、林桂涵、洪孟筠、洪國倫、 洪梓軒、張雅鈴、陳金元、彭純姬、楊秀娟、 詹靜秋、劉綠瑛、賴春美&江仁煥、蘇景暉、 顧嘉展

呂孝蓓、呂悅如、呂劍榮、宋俊松、宋俊松、

500元

12,000元

李文秀、李合峰、李 秀、李叔桓、李幸儀、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尹成志、方仁駿、

周達偉

李致穎、周 平、林文芝、林玄真、林宗材、

方天人&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

林怡君、林怡君、林明毅、林惠美、林翠凰、

方莉伶、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

林蘭英、邵怡雅、邵怡雅、邱 菊、姚凱林、

王克仁、王宏煌、王秀貞、王秀紋、王俊惠&

林君穎、范雷震、蔡志英、賴劉潔

施志忠、柯能騰、洪如鴻、洪來春、洪昌宏、

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王建成、王美玉、

8,000元

洪稚盈、唐瑞梅、唐瑞梅、唐 銑、孫蓉蓉、

王茂德、王英蘭、王貞文、王雪娥、王隆洲、

孫德菁、徐禎陽、張三妹、張木樹、張秀滿、

王雅卿、王義光、王詩仁、王碧華、王碩傑、

張順治、張禎宸&張達綸&麥狄綸、張麗華、

王蓉華、王燕珠、王燕珠、王燕萍、古乃思、

5,000元

曹育瑋、曹晉嘉、梁純淨、梁靜芳、許岳年、

史皓琳、白水旺、白沈明、石永禎、任秀貞、

高明芳、張薰卿

許秋月、許梅英、許淑玲、許翠芳、許慧斕、

朱育儀、朱育儀、朱益村、朱純益、朱淑珍、

郭俊亨、郭美秀、郭愛俐、陳弘鈴、陳玉貞、

朱慶瑜、江明煌&江涂純、何阿春、何俊穎、

陳秀玲、陳昭蓉、陳映文&陳宣瑋&梁宇芮、

何俊龍、何景輝、何維孝、余叔錦、余初郎、

陳素珍、陳彩芬、陳惠玲、陳掌珠、陳睿鴻、

余珮琦、余楊祥、余漢民、冷天慧、吳仁氣、

3,600元

陸冠菱、陸新進、彭 佾、曾致中、曾欽一、

吳秀蓮、吳秀蘭、吳佩芸、吳季樺、吳岩弘、

吳佳蓉

曾綺屏、辜麗芬、黃月美、黃芳進、黃美達、

吳長娟、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吳惠芳、

黃淑貞、黃鳳凰、黃潮岳、黃麗容、黃寶秀、

吳詠儀、吳毓華、吳鳳玉、吳鳳萍、吳慧姬、

3,000元

黃顯智、塗天和、楊培凱、楊程皓、葉征勇、

吳慧敏、吳嬡琴、呂素足、呂崇明、宋玉青、

尹顯慧、洪初枝、張桂英、陳宇慷、陳宏嘉、

葉宥呈、葉帝余、葉源潔、廖玲華、廖珠善、

巫建龍、李世豪、李永富、李志彬、李宗玉、

陳琦斐、陳慧玲、傅銘輝、楊智鈞、蔡紹禧、

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熊瑞玲、劉巡宇、

李欣齡、李彥承、李美照、李素華、李張紡、

鐘寶釵

劉美惠、劉鎮誠、歐陽富、蔡中庸、蔡明珊、

李淑觀、李智煜、李貴美、李雅雯、李煥榮、

蔡國偉、蔡惠英、蔡蕙聯、鄭永鈴、燕慧珍、

李榮俊、李蘭生、沈亦芳、沈亦芳、沈如蘭、

蕭寶惜、賴偉銘、賴淑霞、薛美卿、謝瑞祥、

沈瓊姿、周一芬、周世良、周宜靜、周承杰、

簡煌石、魏叔琴、羅文華&羅國雄、關慧瑛、

周昭榮、周美麗、周慧玲、昌艷屏、果榮宇、

蘇尹男、蘇愛婷、顧正琥、閻高永淋、陳奕彰

林友涵、林壬雨、林世民、林台福、林宏諭、

閤家、裕圓富企業有限公司、卓輝有限公司、

林杏枝、林秀玲、林秀薇、林良美、林佳縈、

1,800元

寰力企業有公司、稷臨四季有限公司、宇得國

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林坤緯&林佳融、

張超群、張黃上士

際企業有限公司、張發烈(亡者)

林坤龍、林松德、林俊榮、林恆如、林恆如、

1,500元

800元

王劍江、江玉琴、卓遵式、侯瑞華&林錦源、

林湘如、劉保美

楊勝發、楊 陽、賴金鳳、鍾小元、蘇育玲、

700元

林德乾、林麗玲、林 美、武泓秀、邵瓊珠、

彭文蓮

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邱鸞嬌、金瑞芝、

10,000元

王士潔

4,000元 葉雲蘭

2,000元 吳美綸、李丙登、盛子麟、陳慧薰、陳藝齡、 陳麗宇、黃淑麗、蔣東安、賴淑霞、葉卓錦 英、YEH YEN CHU

蘇淑娟

1,200元 房麗卿、柯能騰、洪金德、楊淑敏&黃讚來& 黃士昂&黃謹涵&黃謙韻&黃萬發

94

林珍貞、林紀屏、林美英、林素琴、林紘瑞、 林紘瑞、林清莉、林淑文、林淑芬、林淑惠、 林雯惠、林慈娜、林瑤玲、林碧燕、林 鳳、

侯宗昌、俞秋漣、施秀鳳、施俊名、施麗玉、

660元 李月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行願品〉

柯美霜、柯素情、柯麗鈴、洪光輝、洪玫英、

劉克偉、劉彤芳、劉秀媛、劉邦弘、劉芳莉、

150元

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洪掌珠、洪進福、

劉郁琦、劉娟伶、劉娟美、劉家東、劉書豪、

鍾彥廷、鍾昱樓

洪鈴雯、洪嘉謙、胡學強、范俊海、倪素娥、

劉淑貞、劉連英、劉瑞山、劉瑞吟、劉瑞明、

孫美升、孫淑芬、孫樂平、孫麗珍、孫麗婷、

劉聖裕、劉聖耀、劉銀河、潘郁仁、潘郁仁、

135元

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翁銀芳、

蔣靜華、蔡秀純、蔡育維、蔡宜勳、蔡昆泓、

殊利台北吉林佛學中心

翁慧貞、翁燕玲、馬永康、馬毓穗、高瑞月、

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蔡美勤、蔡夏明&

高燕鳳、常 琳、張午媛、張永興、張玉燕、

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蔡國偉、蔡國偉、

120元

張君儒、張秀娟、張宗娟、張 勉、張玲玲、

蔡淑敏、蔡鳳梅、蔡慧真、鄭旭昇、鄭俊鴻、

張茂松、張郁琳、張晉瑋、張 珣、張國源、

鄭國強、鄭惠娟、鄭裕民、鄭緯立、鄭麗玲、

100元

張涵傑、張雪枝、張惠俐、張順成、張瑞珍、

鄧士陞、鄧允怡、鄧立生、蕭弘清、蕭華菁、

王雅卿、甘 絮、任秀貞、任怡潔、任祐辰、

張瑜芬、張慧敏、張慧婷、張濬源、張耀方、

蕭鈺樺、蕭澍經、賴育祈、賴明福、賴盈達、

江美珠、吳東源、吳姿儀、李碧容、林靖汾、

曹麗華、梁美銀、符兆偉、符兆偉、符湘萍、

賴振華、賴清哲、賴翠蓮、錢翠微、駱金興、

施蘭鳳、翁美鳳、陳清城、陸秀英、黃士銓、

莊月環、莊素月、莊惠珺、莊智清、莊萱琳、

薛瑞燕、謝志德、謝婉雯、鍾秋子、鍾秋子、

黃小俐、黃柏翔、楊博凡、楊博宇、鄭劉濱&

許光政、許岳年、許書揚、許珮瑋、許素華、

鍾起惠、鍾瑞貞、鍾賜嬌、鞠育美、韓秀鳳、

因美娥、蕭天佑、賴淑芳、閻聿宸、閻聿穎、

許淑靜、許逸蘭、許雅惠、許麗芬、郭玉霞、

簡美玲、簡慧玲、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

吳杜淑芬

郭秀貞、郭秀滿、郭素蘭、郭淑卿、郭惠修、

顏輝煌&賴珮珍&顏孝承&顏榕佑&顏 家、

郭耀宗、陳乃菁、陳文山、陳台運、陳正慧、

魏一純、魏偉珍、羅文喬、羅金梅、羅 雲、

陳玉淡、陳玉葉、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

嚴允寧、蘇天賜、蘇念慈、蘇素卿、蘇莉萍、

陳君瑋、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佩棻、

蘇瑞德、蘇麗容、釋清山、顧正琥、謝董幼

陳宗緯、陳念祖、陳怡君、陳明珠、陳芳英、

里、盧張宗蓮、蔡陳秀絨、廖徐臺妹、陳周林

陳采詩、陳金葉、陳俞儜、陳冠亨、陳威任、

華、袁楊格蓮、黃宗熙閤家、李汪彩棠、大有

陳柔諭、陳珍枝、陳美玲、陳美倫、陳美瑩、

銀樓、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明楓&李

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素慧、陳國賢、

明君&尤玉梅、鄭捷(亡者)

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陳勝基、陳惠如、 陳惠貞、陳華珍、陳瑞梅、陳裔玲、陳鈴如、 陳麗娜、陳麗雪、陳麗鳳、陳蘭芳、陸勝慧、

李羿寰、李靖宣

400元 林秀珍、謝春園

陶道安、傅惠美、彭昇平、彭秋真、彭淑嫻、

350元

曾功銘、曾孝文、曾奉懿、曾映鈞、曾美鳳、

鍾彥廷、鍾昱樓

曾致中、曾梅華、曾頂嘉、曾鳳宜、曾蘇銘、 游亦安、程顯宏、童小鈴、黃子芳、黃守都、

300元

黃安堂、黃秀蘭、黃良銘、黃芝蘭、黃政富、

朱育儀、洪 戎、陳美鈴、黃昔鳳、蔡秋風、

黃春銘、黃津鈺、黃秋愛、黃香蓉、黃書凰、

顏存義

黃素卿、黃素真、黃啟源、黃莉娜、黃富美、 黃詩茹、黃鈺婷、黃鈺棠、黃種進、黃銘錠、 黃德舜、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黃耀祥、

240元 李豐榮&陳裔玲

楊玉瑩、楊兆庭、楊金玉、楊沭芳、楊秋子、

215元

楊美枝、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楊錦雲、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高彩敏

楊豐瑞、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俊郎、 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詹東興、詹麗瑩、

200元

願君長壽離病苦,

鄒雪梅、雷悅俐、鄔明盛、鄔書林、廖士欽、

王美英、王啟章、艾貽芳、吳水塗、徐清華、

廖幼華、廖玟斌、廖國妙、熊梓檳、褚宏文、

康麗珠、張美華、莊淯晴、陳洋鉦、陳秋英、

受用自在與福樂,

趙宇修、趙曼萍、趙麗萍、劉文英、劉夙玲、

陳美惠、盧麗香、羅紫萍、張簡媛翔、徐毅騰

來世淨土願相逢,

闔家

願君修行利眾生。 ~密勒日巴尊者〈迴向文〉

95


〈善報書摘〉

鍛鍊智慧身 ──藏傳瑜伽運動的修持 指導: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Khenpo Tsültrim Gyamtso) 作者:蘿絲泰勒金洲(Rose Taylor Goldfield) 譯者:爾娟

俱生智就在身體裡 與外在物質世界的本性合一, 只需要確認事物的真實本性,並且安住於其中; 與心的本性合一,只需要確認心的真實本性, 並且安住於其中; 身體是從事這兩種瑜伽修持最佳的工具, 如同密勒日巴的教導: 「身體即是心與物質相遇的所在。」 洞見身體的真實本性,我們會發現心的本質; 確認心的本質,我們會發現身體的真實本性。

或者是弟子們正在練習時又增加了一些動作。每 當有人問到這些動作是從哪裡來的,上師就回 答:「法界。」意思是「實相的虛空廣大境」。 雖然在西藏許多的運動中,可以看到類似的動作 與姿式,不過當仁波切教導我們移動身體時,應 該將我們的心與佛教甚深的見地結合,這些動作 就不再只是我們所見到的動作與姿式了。

你的身與心同步嗎? 本書的目地是希望特別針對從未學過「智慧身 的瑜伽運動」的初學者,提供一個完整的修持基 礎;對於這些動作已經有一些瞭解的,也可以有

上師的金字招牌 這本書基本上是我自己的演繹,其中有來自我 的上師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教導,以及我過去 各種練習的經歷。堪布仁波切授權許多弟子可以 教授「智慧身的瑜伽運動」,不過因為個別背景 的不同,所以各自有其獨特的展現方式。其實這 也正好說明了仁波切特有的教學方式──透過弟 子深入的學習與徹底練習之後,上師以其創新的 方式利益我們這些能夠跟隨他一起學習的幸運弟 子。創新與靈活變化,正是上師個人風格與教學 方式的金字招牌。 仁波切過去一邊旅行一邊教授「智慧身的瑜伽 運動」,他會修改這個運動,可能是順序不同,

一個修持的依據持續練習;對於那些已經從事任 何形式的瑜伽或禪修者,能夠加強禪修與肢體動 作的關連,使兩者獲得更有力的結合。 「智慧身的瑜伽運動」適用於各年齡層及不同 身體狀態者。首先最重要的並不是致力將身體彎 曲成各種不同的姿態,而是禪修的練習,也就是 將心的覺性帶入練習當中,這才是最關鍵的要 點。一系列不同的動作應該很容易可以做到,也 可以隨著身體的感受自行變化一下強度。為了避 免身體受傷,以及能夠喚起俱生智與悲心,不論 在練習進行之前、之中及之後,都要盡力去察覺 你的身體,並且傾聽你的身體,這是很重要的。 (本文摘自《鍛鍊智慧身》)

(8月1日由眾生文化出版,定價35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善報書摘〉

禪修的美好時光 ──噶千仁波切教你禪修「止觀」與「生圓」 作者:噶千仁波切 譯者:霍博雅

無始以來,我們執著於自他

吸之中,心會慢慢變得清明,並

會持續很短的一段時間,只是

的二元對立性,帶著這樣的習

且清淨任何念頭。以這樣的方

閃現的瞬間。即使只存在片刻,

氣,自我變成了一種非常堅實

式逐漸在禪修中進步。一開始

它也是真實的心性、明性和空

的存在,就像是冰塊一樣。我

練習有所緣的止禪,讓心持守

性。就像是在一瞬間裡雲朵消

們必須融化這個冰塊。當我執

在實際的專注對象。然後進入

失不見,在這一刻見到了太陽,

的冰塊融化了,也將自然地遠

沒有具體專注對象的止禪,改

然後太陽又被一朵雲遮蔽了。

離我執。

以呼吸為所緣。最後甚至連呼

心就像是虛空,而覺性就像是

吸也不需要,沒有任何的參考

太陽,念頭就像是雲彩。

修行是為了破冰

點。如此逐漸進步。跟隨著你

你可以非常直接地看著你的

有自我的時候,就一定會有

的呼吸,讓心變得敏銳。以同

心。在你放下一個念頭,另一

恐懼,這就是自我的本質。消

樣的覺知了知其他正在發生的

個念頭還沒有生起,在它們之

融我執的冰塊後,也就不再有

事情。心的明性也就產生了。

間的空隙,你能獲得一個直指

二元對立,無有任何恐懼存

吸氣、持氣、以及呼氣,自

在,沒有一個會害怕的人,也

然的,沒有任何的造作,只是

沒有任何需要害怕的事物。認

跟隨著你的呼吸。

出「它」,那不能夠被智識瞭 解,也沒有特徵,超越言語與

虛空的太陽

心性的洞見。

平常心之間 你認出了這顆同樣的心,那麼 你就會瞭解如何禪修,而它就被

當一個念頭生起,你觀察這

稱為本初智慧。智慧和意識之間

一切的本質都是心。為了見

個念頭,不要思維這個念頭,

的區別,僅僅是在於認出和認不

到這個真實的心性,我們需要

只是讓它生起,然後又讓它離

出這顆心之間的差別。然後你會

禪修,需要漸進地從事止禪和

開,任由它來去。當你放下這個

給予它不同的名字。

觀禪的修行。這就是一切修行

念頭的時候,將會有一個時間,

你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這個認

的精華。儘管修行有著不同的

在那前一念已經停止,而下一

出的動作。無論什麼生起,你

名字,例如大手印或者大圓滿

個念頭尚未出現之間,在這兩

都一直能認出它來,直到非常

等等,在《佛子行三十七頌》

個念頭之間你能夠瞥見心性,

眼熟,就像是與某個你過去就

中稱為禪定與智慧,究竟而言

也就是明性和空性的雙融。

認識的人見面。它一直都在,

思想,總是如如不動,如是。

就是止禪和觀禪。 一開始,我們可以安住於呼

你也能瞥見這個完整的空 性。剛開始的時候,這個瞥見只

(6 月1日由眾生文化出版,訂價 450元,請洽各大書局通路、因果福利社)

與你我同在。(本文摘自《禪 修的美好時光》)


化育道場暨化育書院

2016年 8 9 10 月份行事曆 一

1 八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9

20

21

15

16 法王心經課程 地點:德里

17 法王心經課程 地點:德里

18

止觀一日禪 噶千仁波切開示 地點:天母沃田旅店

法王心經課程 地點:德里

法王心經課程 地點:德里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九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台灣祈願法會 地點:劍潭活動中心

1.唯識共修─化育 2.台灣祈願法會 地點:劍潭活動中心

18

台灣祈願法會 地點:劍潭活動中心

22

23

24

19

20

21 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26

27

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3

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4

28

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29

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30

1.無我課程─化育 2.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1 十月

25

1.無我課程─化育 2.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2 心的科學─化育

心的科學─化育

了義海課程(二) 地點:美國KTD

5

中觀共修─化育

6

7

8 心的科學─台中

9 心的科學─台中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預告

◎ 8/6日 止觀一日禪,噶千仁波切開示,9:00-17:00 ◎ 10/1~10/2日 心的科學,堪布拉巴、堪布丹傑授課,地點:化育 ◎ 10/8~10/9日 心的科學,堪布拉巴、堪布丹傑授課,地點:台中

非賣品‧歡迎助印

化育書院

◎9/17 唯識共修 ◎9/18 中觀共修 ◎ 9/24~9/25 無我課程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板橋郵局許可證 板橋字第1749號 雜 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