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 Lin's
Portfolio
2006-2010
page 1
page 2
成長是一段旅程 地景的演變也是一段段旅程 說來說去都是無論個人或者群體的一個共同向前的延續過程
page 3
目錄
page 4
content
Part_1 個人簡介 About Jenny 生長背景 個人特質 求學經歷
Part_2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Days in CYCULA 團隊合作 參與式設計 多元設計練習 拓展視野
07
09 09 10
15 16 20 26 50
page 5
Part_1
2013 年,於朋友以我及另外兩人為受訪者的聯合班展《藝術,有事嗎 ?》展出留影。 page 6
個人簡介 About Jenny... 林佳儀 Jenny Lin 女 1987 年生於台北市協和婦女醫院 家中成員有外婆、爸爸、姊姊和我 台北出生,1 歲那年搬到楊梅,在楊梅的山林中度過 10 歲以前的童年 之後搬到新竹與外婆同住,在新竹成長 直到升大學才第一次自己到異鄉生活。 國小就讀於新竹市立東門國小,國中就讀新竹市立三民國中 高中則自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大學申請上私立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於 2010 年完成學業 畢業後即踏入社會,直到現在。 興趣 ll 聽音樂 旅行 攝影 手作 性格 ll 沉靜 大方 重感情 講義氣 喜歡動物 喜歡與人相處 喜歡聽故事 喜歡走看風景 想像背後的故事。 我是林佳儀,雖不特別出眾 但仍歡欣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人生道路上踏實行走。
page 7
page 8
個人簡介 ‧
生長背景 在成長的過程中, 因為媽媽的早逝及爸爸工作的關係,我是在三個不同的城市長大的。 自小學起,將近有一半的時間都是與新竹的外婆同住, 因此我與新竹的連結最為深厚,我也視新竹為我的家鄉。 雖然在我懂事前媽媽就不在身邊, 但爸爸、外婆、阿姨在我的成長過程不曾缺席, 每一位都身兼母職陪伴我與姊姊長大。 我與姊姊年齡相近,彼此間互相陪伴照料, 加上爸爸時常教導我們獨立思考、不依賴他人的作事態度, 也因此養成我們獨立負責任的個性。 自小以來,對於我的興趣發展、學習及生涯規劃, 家人都給予我相當大的空間與支持鼓勵, 因此我能依照自己的想法, 自己安排學習計畫去達成目標、探索新事物。
個人特質 我的個性較為沉穩、靦腆,大家常說我是慢熱型的性格, 要熟識需要點時間,但一旦熟識起來, 就會發現我的熱情其實不亞於外放性格的人。 包容 重感情 講義氣,是我能夠自豪的拿出來介紹自己的優點。 我想我個性中的那份”包容”與 " 尊重 " 是我很大的一個長處, 我能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及看法,也能盡力去兼顧所有人的情緒與期待。 我認為空間營造的精神是包容各種見解並追求大我, 我的個性中擁有的那份包容體諒與尊重 在面對社會體系中的多元聲音會是很有幫助的利器。
page 9
求學經歷 在 2006 年,我透過申請考上了中原大學景觀學系,雖然當時中原景觀才創立第三年,還尚未有 豐富的辦學實績,但我相當認同中原景觀所推廣的土地永續觀念,因此我在最有興趣的空間設計 領域中選擇了這裡就讀。 在創系元老 - 喻肇青老師的帶領之下,在中原景觀四年的就學生活中,每一刻都是非常充實的, 這也是我對於環境地景觀念的啟蒙,我將在大學求學的學習重點歸納為以下四點: 1. 團隊合作 1+1>2 的力量 在中原景觀,最常見的就是團隊合作課程,不論是設計課或是環境體驗、社區營造及其它系選 修課程,我們常利用分組合作的方式操作,在過程中汲取各種意見、互相討論與辯論,也各自 發揮自己所長來完成每一次的活動與設計練習。 每一次的課程練習,與不同的成員一起參與、討論,都可以激發出不同面向的看法,得到更多 的想法激盪。在合作的過程中也學習到每個人的作事方法,我樂於參與團體活動,團隊間大家 互相截長補短,在討論中學習與成長,是非常棒的學習方式。 page 10
個人簡介 ‧
2. 參與式設計 貼近使用者需求,了解基地特性及環境美質 我們並不一定會是土地使用者,在設計規劃過程須仰賴大量的資訊收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使用者的聲音,一個忽略在地聲音的設計構想,絕對是與地方連結斷裂且不夠真實的。 這是中原景觀一再強調的設計基本原則,因此我們也做了相當多的參與練習。 最關鍵的兩次練習是在大一的大樹教室校園規劃及大三的澎湖吉貝社區營造課程。我們輸出 一張全區域大圖,利用小蟻雄兵的力量直接深入校園及社區,先第一輪調查環境的特性及問 題,再邀請使用者提出對空間的看法及意見,整合出現況課題及發展潛力,提出基本改善構 想,後續再進一步詢問意見,一來一往交替歸納出最適方案。 經過這樣的練習,體認到設計過程中有使用者的參與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一個空間絕對不是 單憑設計者單方面說了算的。
page 11
3. 多元設計練習 接觸各種空間類型,在實作中學習 在大學時代的設計練習課程中,接觸到許多不同尺度及議題的空間形式,尺度小至個人空間的屋頂花 園,大至水岸山地的規劃設計等,議題更從自然生態跨足到社經人文史地。 大一的課程主要強調設計構思的方法、小組合作及使用者參與的練習,這階段我們利用昆蟲生態觀察來 呼應空間結構的形塑、到原住民部落文化體驗並進行空間改善、中原大學校園規劃的參與式設計改造校 園空間…等。 大二的課程開始進入個人的空間設計操作,先從樹的空間圍塑來學習如何掌握空間氛圍及尺度感,之後 逐漸增加空間設計的練習,實際操作的題目有:柏德社區中庭設計、屋頂花園空間營造、中原設計學院 合院空間規劃等。每一項題目的使用族群及使用目的皆不同,如何因應使用者需求及現況條件課題進行 空間的配置是很重要的練習。 大三訓練大尺度的地景規劃,題目包含:景美溪溪流空間規劃、野柳地質公園規劃、十四十五號公園規 劃等,在規劃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必須要更理性的去思考基地的特性、限制及發展潛力,以邏輯去歸納 環境真實的需求。 大四則將前三年所獲的能量,全力傾注於畢業設計之中。
page 12
4. 拓展視野 接觸多元文化,培養國際性視野 海外研習為中原景觀特有的課程,在大四上學期,全班同學分 成 3-4 組,分別到不同的國家研習兩個月,我們這一屆分為歐 洲組、美西組、中國組及馬來西亞組。我參加了中國組,走過 廈門、北京、天津、承德、山西古城再到香港,觀察到了相當 多的不同時空背景影響之下的風土民情,也試著探討中國城市 現代化過程所衍生的議題。 在天津待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期間與天津大學規劃系的同學一 起研習承德避暑山莊外的空間規劃,學習到了中國式的規劃思 維及中國學生的求學上進心,也因為語言的相通,我們也彼此 交流了許多兩岸不同的文化與想法。 回國後,各組同學也將在海外研習的經驗及心得與大家分享, 讓我們能夠了解各國文化及空間發展的差異性及優缺點,開展 了我們的視野。
page 13
Part_2
page 14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Days in CYCULA 團隊 合作
參與式 設計
大學時代 學習的火車頭 - 環境、土地、人 觀念的啟蒙 2006 年進入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就讀,在喻肇青老師的領導之下,系所以 培養環境關懷、獨立思考、重視文化地景及共生生態體系觀念為目標,各種
多元設 計練習
拓展 視野
核心課程與訓練讓我得到了許多空間文化地景的環境觀念啟蒙,就學期間即 對社會、土地、環境共生等議題產生濃厚興趣。 在四年就讀期間,我們跟隨系上老師的腳步,各學年度陸續完成大一的 苗栗鹿場泰雅部落文化學習、大樹教室校園規劃活動、大二赴蘇州園林參訪 了解園林建築空間的哲理、大三前往澎湖吉貝島推動社區營造親近特有風土 建築及生活模式,以及最關鍵的大四海外研習實作交流與畢業設計製作課程。 在這四年來,我們與各式各樣的環境、土地、人們交會,接觸了來自許 多不同文化背景及地理環境影響之下的空間觀、世界觀,不僅開拓了視野也 讓我培養了對環境地景營造的基本能力。
page 15
1. 團隊合作
1+1>2 的力量
鹿場部落 2006.10 月 -2007.01 月 - 泰雅部落獵人學校環境體驗及部落空間改造 一年級上學期,設計課程結合環境體驗課程,在喻老、唐先柏老師、馮天蔚老師的帶領下,全班 到了苗栗的鹿場部落,第一次到山上,主要是先認識部落的環境生態,也透過與民宿主人、獵人 學校校長及長老的訪談了解部落的現況,為了 1 個月後的空間改造計畫,我們也分組到部落各角 落進行測繪及調查,協力進行部落空間的改造及模型。
獵人學校 過去較少有如此接近大自然的機會,這一次跟著大家 的腳步登山,覺得非常的具有挑戰性,過程中有許多次驚 險的攀岩經驗,多次讓我險些軟腿,最後攻頂時,看見層 疊的山脈,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泰雅部落獵人學校規劃的課程與原住民的生活習性 息息相關,部落的大哥帶著我們到山裡面進行部落文化的 團隊合作
體驗,我們朔溪、攀岩、也學習原住民如何利用樹枝、石 板、藤條作成陷阱獲取野味,了解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 智慧。
page 16
參加了部落的跨年晚會,第一次在泰雅族部落裡面過年,這是非常難得的體驗,也是文化傳承 的重要一環,我們在部落作客,見證部落的儀式,見證部落文化的延續。族人們非常的好客,邀請 我們一起品嘗山豬肉及小米酒,也與族人一起手拉手在營火堆旁跳舞,我覺得相當感動,雖然山上 天氣很冷,但眾人圍繞在一起,倒也挺溫暖。
部落空間改造 -- 森林小學、泰雅文化教室 體驗過了部落文化及自然環境,我們也沒忘記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協助部落進行空 間改造。我們總共來了部落兩次,第一次是部落體驗與空間調查,回到學校後我們馬上開始進行圖 面繪製及模型製作,經過多次的設計課程研討,我們第二度上山,這一次也帶來了巨大的模型,向 部落簡報我們的空間改造構想。 我們構想在部落中規劃森林小學、教室空間等,主要是讓部落的學童能夠就地在部落修習小學 課程,除此之外,也提供觀光客研習泰雅族文化,一來為保存泰雅文化,二來也可將文化延續。
學習心得 這是第一次的團體課程,全班一起進行空間的調查、測量及部落模型製作,這是相當仰賴團隊力量 的工作,考驗著我們的團隊分工能力。因為是第一次操作,在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紕漏,例如回到 學校製作模型時,才發現有些地方沒有測量到,或者未著實紀錄到空間的細節,導致模型製作遇到 瓶頸,造成不小的麻煩,所幸最後大家一起討論及分頭尋找蛛絲馬跡,才拼湊出空間完整的樣貌。
page 17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參與跨年晚會祭儀
中國蘇州園林參訪 2008.04 月 -2008.06 月 - 園林六法及文化精神研習 二年級下學期,我們利用春假期間,赴中國蘇州參訪南方園林。我們利用兩岸小三通的方式 前往,也藉由此次的行程順道到了金門、廈門、上海、蘇州周莊、馬祖參訪。 我們在蘇州市停留了五天,一共去了五座園林,分別是藝圃、留園、網師園、滄浪亭、拙政園, 也去了拙政園旁的蘇州園林博物館,全班同學共分為五組,輪流參訪。上午先各自體驗園林空間、 觀察環境、Sketch,紀錄下當下的感受,下午再一起挑選最有感覺的區塊,進行空間細節測量, 回國後針對園林的空間形式製作報告、局部區域的圖面及模型。 經過這一次的參訪,我深深醉心於中國的傳統園林建築,每一個角落每一景色,都有許多令 人玩味的巧思及意涵在其中,那是一個讓人能靜下心來感受空氣、風、水、一草一木流轉的空間 形態,最後我完全捨不得離開,非常羨慕蘇州人能夠擁有如此美好的園林。
園林模型製作 雖然我們僅製作局部區域的模型,但園林的模型製作起來可不容易,每一處細節及空間 組成都有相當大的學問在,因此我們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在研究空間構成的模式,以及該如何製 作才能將我們在現場的感動以模型呈現出來。 過程雖然辛苦,但看著園林被我們慢慢的搭建出來,園林的空間哲學及精神都有被成功 團隊合作 page 18
傳達出來,成就感非常大,我們還會想像自己是同與模型同比例的人,不停的在園子裡面漫 遊,不肯離開。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page 19
2. 參與式設計 貼近使用者需求,了解基地特性及環境美質
大樹教室 2007.03 月 -2007.06 月 - 中原大學校園規劃 一年級下學期,我們開始了為期 3 個月的大樹教室課程,我們以中原大學的校園空間作為研究對象, 3 月開始是前置階段,從認識校園環境、找出空間的優點及缺點開始,並進行校園各時段的活動觀 察,來挖掘校園空間的潛力。5 月開始我們將我們初步整理出來的想法帶出去與大家互動,了解使 用者的需求及建議。經過多輪的意見收集及討論,5 月底至 6 月則開始聚焦在校園空間的的優先改 善點,全體同學一起動手施工,來實踐想法。
第一階段 - 環境觀察分析 2007.03-04 月 中原大學校園不僅提供學生使用,也是附近居民的社區開放空間,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在於了 解校園史地、周邊鄰里關係、自然環境,並觀察空間內的活動屬性,藉由分組分區各別到校園 角落,以實際的觀察紀錄將空間的資訊紀錄下來,並透過全班課堂一起分享討論。 課堂上配合《建築模式語言》讀本學習,練習歸納校園內環境的空間行為及形式,並試著挖掘 出新的空間語彙,建立屬於中原大學校園的空間模式語言。
第二階段 - 初步校園參與 ( 分組作業 ) 2007.05 月 第一次的校園參與,每五個人分為一個組別,每一組首先以手繪繪製一張約 4-5 張 A0 大小的 參與式設計
校園全區配置圖,接著就趁設計課時間到校園幾處重要的節點進行訪問,請參與者拿著貼紙幫 我們標出喜歡及不喜歡的空間,並詢問對於各空間的看法。 初次走到教室外面,剛開始相當害羞於開口,但與同學一起,多練習幾次也就慢慢的進入狀況, 此次收集的意見,最後將結果與全班的資料整合,完成一張大圖。
page 20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第三階段 - 大樹教室 Workshop 實際空間改善參與 ( 分組作業 ) 2007.05 月 -06 月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前置作業,我們進入了重頭戲。這階段的課程除 了原本系上的老師指導之外,更加入了來自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 Randy 與 Marcia 教授,他們將陪著我們 2 周,進行密集的校園空間改 善計畫,期間也配合課程安排演講。 這一次全班分成三人一組的小組,實際的聚焦到校園各個主題角落, 我與同學湯博強、蔡佩璇三人為一組,我們組別的重點在活動中心郵 局前的大樹下及側門活動空間。 Step 1:05/28-05/29 參與式設計 - 實質空間意見收集 我們的參與方式以圖面、模型來與使用者互動,我們讓參與者實 際擺放、移動模型來得知他們喜歡的空間形式,並透過訪問來獲得更 多的想法及建議。我們分多個時段擺攤進行調查訪問,就算是相同的 空間,在不同的時段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會不一樣,因此我們也收集 到了許多空間課題,但總體而言仍可歸納為: (1) 石塊舖面不順暢,品質不佳 (2) 人行道狹窄、人車爭道 (3) 單側人行道無遮陰且有高低落差 (4) 違規停車妨礙行走 (5) 希望有更多休憩空間。 得到初步的結論後,我們開始將資料製作成表單及簡報,將成果與全 班同學分享。 page 21
Step 2:06/01 參與式設計 - 互動式空間設計 這一次我們針對上一次收集的空間議題整合,製作了設計的模型及圖面,再度進到校園,向 受訪者說明我們的設計構想,這一次因為我們提出了空間改善方案,所以受訪者更容易想像設計 構想的模樣,因此提出的意見也能更具體。喻老及 Randy & Marcia 教授過來關心我們的狀況時, 也要我們思考哪些是受訪者覺得好與不好的部分,並一起討論我們提出的構想。 Step 3:06/02 優先改善區域動工 - 動手做,構想實踐 綜整了全班所有的設計方案,最後大家討論出了今年大樹教室的優 先改善區域的動工基地,我們選定了兩區做改善:圖書館前草皮石板步 道動線調整、恩惠堂側校園圍牆局部拆除。 動工的時候是全班動員,大家一起動手做,兩邊的改善工程都需要 相當大的體力,經過了這麼多的討論,終於可以真正的將想法實現,大 家都非常的興奮投入。過程中,別系的同學及居民經過也好奇我們在做 什麼,經過說明,他們也相當支持我們的行動,甚至挽起袖子一起加入 我們的行列。當行動完成後,大家看著成果,都覺得相當有成就感,也 覺得這一切彷彿就像這個空間原本就該有的模樣。 Step 4:06/06 向校長進行成果彙報 參與式設計
完成了大樹教室的成果後,我們也將過去這兩三個月以來的所有調 查、分析、方案及改善成果製作成簡報向校長說明。這一次我們也練習 如何將工作的過程整理成一套完整的報告對外說明,考驗我們資料整合 以及簡報的能力。
page 22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學習心得 大樹教室是景觀系的傳統課程,前兩年系上老師也帶著學長姐
最有收穫的五件事:
進行校園空間改善,每一年都在校園內帶起了不小的話題,每一年
1. 學習到美國式的景觀思維
我們都會挑選出校園空間進行改造,在校內甚至有人戲稱我們為「拆
2. 如何向別人傳達想法
牆系」,因為我們都會拆除至少一處校園內不合時宜的圍牆或步道。
3. 密集的小組合作分工
一開始大家也許會對於這種類似挑戰權威的事情感到捏一把冷汗,
4. 環境分析及設計的能力
甚至會覺得安於現狀即可,但當我們將空間整頓完成後,大家都會
5. 知而力行的行動力
發現,原來這才應當是一個空間該有的樣子,這樣的舒適度、實用 度及安全性,才是真正合乎人性的空間。 不真正動作做去改變現狀,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改變到底會帶 來什麼樣的影響,只要變的有理,我們不必太過懼怕改變。
最具挑戰性的三件事: 1. 活動調查與攔街訪問 2. 如何針對現況思考對策 3. 用英文溝通
page 23
澎湖吉貝社區營造 2009.03.30-2009.04.10 - 澎湖馬公、望安、吉貝 空間文化體驗 在大三下的選修課 - 社區營造課程,我們利用春假期間到了澎湖吉貝嶼做社區參與,我們從高雄 搭過夜的台馬輪到澎湖,在過程中也參訪了澎湖馬公的漁港、老街,搭船去望安參訪了花宅,也 進行簡單的環境調查,最後才搭船前往我們的目的地 - 吉貝嶼。 我們在吉貝待了將近一周的時間,除了要將吉貝的環境摸熟悉,也要學習這裡特有的石滬、菜宅 等海島型建築地景的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利用社區參與的方式與居民共同營造居住環境。
海島型建築地景 甫到吉貝嶼,我們照例先將整座島嶼的環境走一遍,吉貝是座海上小島,除港邊聚落外,多 半為廣大的草原,而在這裡我們聚焦的是島上的農業生產模式。除了廣為人知的石滬之外,吉貝 參與式設計
嶼的祖先亦就地取材,利用咾咕石建成了「菜宅」以抵禦強風對農產品所帶來的破壞,這是前人 的智慧造就的生產模式及獨特地景。 當地居民也在退潮時分帶著我們到石滬撿拾漁獲,當晚我們也將收穫的海產煮成一鍋海鮮湯, 也帶來自家農產品給我們加菜,讓我們體驗了道地的島上晚餐。
page 24
議題探討及社區營造 這一次的課程是與建築系碩士班的學生合作,我們也分組 分別探討吉貝嶼主要的環境議題,包含了公共事務、公共設施、 建築物、觀光 vs. 在地文化等,在建築系學姐的帶領之下,我 們有系統的進行討論,激盪出了很多想法。 在每一天的討論之餘,我們也常到島上的各個地方探索、 訪談居民、體驗當地文化、觀察在地的生活模式,如此才能貼 近真正的議題及需求。 經過了好多天的討論之後,我們將這幾天的成果彙整成了 簡報,建築系的學長姐也製作了「新吉貝宅」的概念模型,在 島上信仰中心的廟宇向居民做簡報,得到了很大的迴響。
風、水、土地、人 的對話與互動模式 吉貝目前主要仰賴海灘遊憩作為主要的觀光收益,想來這 裡的遊客多半都是受到島尾綿延的金黃色沙灘吸引,旅客鮮少 認識到這座島嶼小而美的風土人文。 在島上的幾天,我們除了騎車,也常利用徒步的方式環島, 在這裡,我們需要的不是快速效率的到達目的地,我們更可以 藉由散步的方式,認識島嶼上的花草樹木,穿過巷弄、菜宅, 走過海岸、潮間帶,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感受自然與大地,感受 人與土地的對話。 page 25
3. 多元設計練習
接觸各種空間類型,在實作中學習
從大一到大四,我們藉由老師所安排多元的設計主題來練習各種空間的設計規劃: 大一強調設計構思的方法、小組合作及使用者參與的練習。 大二開始個人的空間設計能力訓練,練習將構想轉換成為設計。 大三訓練大尺度的地景規劃,分析基地特性、限制及潛力,以邏輯思考歸納真實的空間需求。 大四全力於畢業設計製作,以宏觀的角度思考所有的議題。
* 學院公共空間 - 設計學院合院設計 * 主題遊憩空間 - 野柳地質公園 * 時代反思空間 - 十四十五公園 * 畢業設計 - 蛻變的時空 新印象 新關係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26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學院公共 空間
設計學院空間設計 - 共同的家 -2009.01 月 合作夥伴:建築三 柳權恩
這次的題目是與建築系的同學合作,兩兩隨機分組,每組 成員皆為 2-3 人不等。練習的基地就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設計學 院前的空間,我們以「共同的家」的概念發想,目標以規劃一 個共同的設計學院公共空間,讓中原設計學院四個系的同學都 能將此視為一個在外地的家,創造更多活動。
page 27
構想說明 我們的構想為整合設計學院旁機車停車場用地,新設設計學院院館, 取代圍牆作為中原大學校園臨界的建築,並以穿透形式設計穿堂及戶外休 憩平台,與社區互動,以設計學院為表率,建立友善校園印象。 並重整校園軸線,將建築系、景觀系、室設系館及設計學院院館連結, 以不同尺度及主題的圍塑空間創造各式活動的發生機會。
空間配置說明 1. 動線配合建築軸線與合院、校園軸線,彼此互相交錯與暗示 2. 為了維持基地的完整性故將車道改道, 但過去的中原歷史動線依然存在,以步行者的紋理脈絡為主, 此外,從建築系的方向進來遠遠的就能看見設計學院的指標, 動線上設置矮牆暗示方向的轉變,並將動線引導進合院及增建建築。 3. 設計學院增建建築的軸線向外拉出,指向楓香詩林的水池, 其水池為主要動線邊的袋形空間,為內聚性強且寧靜的空間, 空間的分割皆以軟元素做界線,利用地形的變化創造多層次空間。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28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校內道路
室設系館 - 愛樓 校內道路
土木系館
綜合系館 - 望樓
設計合院空間
生態階梯空間 楓香詩園
生態池
設計學院 辦公室 設計學院意象
設計學院前廣場 景觀系館 - 信樓 校內道路 設計學院 半戶外展場 建築系館 佑生基金會 建築系館
設計學院 圖書室
戶外木棧平台
公共空間
校外道路
page 29
學習心得 有了大一及大二的校園空間練習經驗,到了大三再度操作校園題目, 上手的速度很快,而也因為相當熟悉基地環境,我們能夠更明確的 針對現況問題提出設計方案,提供更準確的空間機能。 與建築系同學合作,我看見了不同於景觀系的設計思維,景觀系的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30
思維多在於利用地景元素的圍塑來創造空間,而建築系則擅長利用 群體建築機能、量體間關係與空間軸線作思考,在這次的合作之中, 我與夥伴都發覺對彼此擅長的專業並不熟悉,也在討論的過程中互 相學習,補充各自所遺漏的事項,是一次很有收穫的經驗。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主題遊憩 空間
野柳地質公園核心入口地區規劃設計 -2009.03 月 個人作品
此次設計題目為野柳地質公園外的入口空間規劃,過去走 馬看花式的旅遊形態,造就了現今的大型觀光設施及紀念品型 購物模式,然而這樣的空間分配及環境美質條件無法符合社會 期待,這一次我們要練習如何以世界地質公園的標準來規劃空 間。
page 31
構想說明 地質公園出口
主題地景以海蝕溝作為意
海岸步道
地質公園
象。接近入口處設置地質博物 館,進入博物館的半戶外穿廊 均以仿海蝕地形塑造,向海岸
戶外廣場
線行走的路徑起伏為了營造出
海岸地形區
踏出戶外的開闊感受。 一踏到戶外便是典型的海 蝕地形的呈現,這裡即銜接真 正的海岸地形,並以人工雕塑
地質公園入口
入口意象廣場
出一道深入的海蝕溝,於視覺
下凹戶外廣場 海岸步道 海洋博物館 海洋博物館
上、聽覺上創造深刻且直接的 印象,藉以體現海洋的力量。
海蝕溝地景
既有產業街 灌木地景區 海蝕平台地景 產業街
產業街及漁港設施
漁港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32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 入口廣場模擬
‧ 地質公園步道模擬
‧ 海蝕溝地形模擬
‧ 海洋博物館為地景式建築,為半戶外開放形式
page 33
漁港 產業街及漁港設施 海蝕平台地景
海洋博物館
產業街 灌木地景區
海蝕溝地景
海洋博物館 海岸地形區
下凹戶外廣場 入口意象廣場
戶外廣場
地質公園入口
‧ 規劃設計模型模擬
學習心得 這次的設計練習,我仍然利用隱喻的手法,並且大膽的利用地形 的切割來呈現大自然的力量。這想法得到李如儀及陳明芳老師的 讚賞,但也開啟了相當多的討論,包含來訪車輛停車問題、海岸 地形的維持、在地產業發展以及鄰近小學如何互動等議題,這是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34
我比較缺乏深入探討的部分。 這一次的經驗我學習到,除了練習如何傳達環境主張之外,還有 許多現實層面的議題需要面對。一個成熟的規劃設計方案,除了 大膽的提出想法,也要設法解決社會民生議題。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時代反思 空間
台北 14.15 號 ( 林森、康樂 ) 公園規劃設計 -2009.05 月 合作夥伴:張斐茜
在都市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利用鏟除過去成就未來, 我們也常利用綠色的糖衣來掩蓋某個過去的歷史斷面,一個空 間的轉化應該是延續著社會性及歷史性,而現在的 14.15 號公 園用地的轉化過程,丟失了太多。我們這一次要探討空間發展 的歷史文化社會層面,思考該如何保存土地價值。
page 35
構想說明 創建台北都心的生態綠廊,串連 圓山的綠帶,以森林公園的形式回歸 自然,延續時代價值。 針對地區的環境條件建立兩大園 區:永續生態復育基地及聚落紋理文
都市生態綠廊示意
化區。
全區地形規劃示意圖
人行道
生態浮島
聚落紋理步道區
聚落紋理步道區
周邊建築
聚落紋理步道區
多元設計練習
周邊建築
page 36
密林緩衝區
林間步道
覆土結構綠坡 ( 車道局部地下化 )
覆土結構綠坡 ( 車道局部地下化 )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樹陣空間 密林緩衝區
覆土結構綠坡
生態浮島
( 車道局部地下化 )
聚落紋理步道區
生態池
既有機關設施 樹陣空間 周邊建築
林間步道
生態池
生態浮島
林間步道
生態池
密林緩衝區
生態池
密林緩衝區
既有機關設施
新生高架橋
新生高架橋
page 37
學習心得 當推土機到來,區域遭逢的劇變已無可轉圜時,我想像自己是接 手的設計單位,以「塵歸塵,土歸土」的想法,與其讓消失的故 鄉變成隨處可見的硬舖面公園,更寧可讓她成為一處能為環境帶 來助益的都會中的自然森林永續公園。 這是我認為我所能做到的對失去家園者的一份敬意,也許並不是 全部的人都認同這種空間形式,可我僅是單純的不希望看見「犧 牲家園換來的,竟又是在處處破壞家園的 XXX」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一次的設計題目讓我們更深入的去探討空間、文化、權力之間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38
的關係,空間的形成背後有太多我們表面看不見的因素操作,在 都市之中,人與土地的戰爭從來不曾停歇,我們總是為了爭取土 地,不得不割捨掉某一種生活價值。但願我們換來的是永續的價 值,否則該如何對得起那些被我們犧牲的 ?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畢業設計
蛻變的時空 新印象 新關係 新竹門戶意象 光復路 / 公道五地區的重塑再生 -2009.07-2010.05 月 指導老師:王光宇 / 合作夥伴:楊晏如
大學時代最重要的畢業設計,我承接了過去三年來的學習 經驗,將過去所吸納的社會、人文、社區、永續觀念消化過後, 與夥伴選擇了家鄉新竹光復路 - 公道五路一帶的海軍第六燃料 廠周邊作為畢業設計的練習,我們討論的主題是關於襲產與城 市 / 社區的互動模式。
page 39
構想說明 多元設計練習
以燃料廠眷村暨戰爭歷史博物園區為主題定位,探討其與城市及社區的接鄰關係。 整合赤土崎地區不同型態住宅區鄰里空間的活動模式, 處理畸零空間並讓其適應城市轉型所帶來的改變及衝擊。 利用地理區位建立新竹新門戶意象,連結破碎的開放空間,與親水空間的再造。
page 40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page 41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42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page 43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44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page 45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46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page 47
多元設計練習 page 48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這一次選擇新竹海軍第六燃料廠周邊作為畢業設計主題,是項非 常大的挑戰,因為這個區域層層疊疊著許多時代的記憶,環繞著 的議題非常多元,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討論的完。 我們嘗試著以社區 vs 襲產共存的角度切入,認為襲產必須與現代 生活及學校教育一起並行活用,才能將在這裡的故事以活的姿態 延續下去,如果襲產的保存只是將其標本化,可能也會連帶著失 去許多。 現在這個時代也只是歷史長河之中的一層,在這層疊的過程中, 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空間使用機制才是最關鍵的。 儘管我與夥伴相當的努力去面對畢業設計的挑戰,但學生時代的 作品終究還未能成熟到完整兼顧到各面向的課題,這是比較可惜 的部分。我想在每一個階段,都要適時的回頭去檢討過去探討的 議題,並重新思考其它可能性與作法。
page 49
4. 拓展視野
接觸多元文化,培養國際性視野
以全球視野反省專業,在大四上學期期間,移地海外進行八周的課程教學,並配合畢業設計及 其他相關課程的整合,海外教學期間透過海外實地生活的體驗、與在地學生、專業工作者及在 地社區互動,認識多元文化與專業角色之關係,最終整合學習所得,作為畢業設計主題之依據, 發掘本土真實議題,與全球視野對話。
參訪體驗過程 - 福建、天津、承德、山西、北京、香港 2009 年海外研習中國組主要由喻肇青老師帶隊,後段時間 則由林慶怡老師接續帶領我們進行後續城市參訪行程,我們參 訪了福建土樓、鼓浪嶼,由天津大學的學生帶著我們參訪了天 津的城市規劃,與天津的同學一起遠赴承德避暑山莊進行研調 活動,中間也與 2009 年兩岸大學生傳統建築文化工作坊銜接, 與國內外建築界學者及同學參訪了山西古城。 我們在天津待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最主要的課程都是在這 裡進行。除了課程及工作坊之外,老師也帶著我們參訪了大型 規劃設計公司,了解中國現行的規劃模式。 在為期近兩個月的海外研習,我們參訪了許多中國城市, 拓展視野 page 50
由南到北,從城市中心到歷史古城,從初秋到降下瑞雪的冬天, 過程中除了體驗了不同城市的風土,也觀察到了在城市發展過 程中各種空間生產模式所產生的現象。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福建土樓群居生活模式
承德山川土地的生活圈
山西平遙古城參訪
雲岡石窟古老建築智慧
天津城中村落專題調研
天津租界的異國建築
北京胡同的殘敗與拆除
北京 798 園區的工業建築再利用
香港寸土寸金的垂直空間
page 51
議題研析:承德避暑山莊周邊議題 - 牛圈子溝村生活型態保存及復育 在天津大學與規劃系同學合作的城市設計研析為海外研習中的核心課程,我們以承德避暑山莊 周邊老城區的議題為題,進行「城市設計與城市保育」的研析。未來京瀋高鐵開通後,承德將納入 北京一日生活圈,這座有著皇家古典園林世界遺產的城市將面臨大規模的開發,對此我們分別探討: 01. 世界文化遺產保留議題 --- 避暑山莊前商業區、外八廟周邊 02. 由上而下到由下而上的社區改造 --- 避暑山莊外西大街 03. 農村都市化 V.S. 農村再造 --- 灤河下柵子、灤河秋窩 04. 快速開發為居民帶來新舊生活上的衝突 --- 牛圈子溝村生活型態保存及復育
等四大議題。
我與天津大學規劃系的李然然、高曉雪兩位同學一組,探討的主題為第 4 項:快速開發為居民 帶來新舊生活上的衝突 --- 牛圈子溝村生活型態保存及復育。牛圈子溝為避暑山莊外不遠處的一處 保持相對傳統生活模式的都市邊緣集市聚落,此處也同時是政府劃定的新興住宅開發區,在這個有 著傳統生活魅力的集市聚落,各處正大興土木開發建設超高層集合住宅。 我們所探討的即是如何讓新區的規劃呼應在地文化、留存土地脈絡,探討如何同時兼顧都市開 發、自然生態、人文脈絡及歷史古蹟的共同利益。
承德依山傍水,生活環境良好,有 紫塞明珠之稱,城市依據山勢而建, 聚落及產業的發展體現人與環境互 動的模式
拓展視野 page 52
如同所有發展中的城市一樣,承德也面 臨著不當的大面積開發所帶來的危機
地理上屬於老城區, 為三條旱河之一 進入枯水期即變成一條 旱河溝,過去曾經豢養 牛,從大老遠就聞的到 牛糞味,故名牛圈子溝 聚落形式 老城區
原生態民居
傳統商店街
新建高層集合住宅
牛圈子溝臨側 7 層住宅
在地生活充滿豐沛的活力
大規模的開發行動破壞原 有群落的生活模式
我們試圖透過規劃 提供一個 「可回去」的地方
page 53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牛圈子溝城市區位圖
現況課題:
探討議題:
‧ 河溝乾枯期間雜草叢生,加上民居廢棄物堆放。
如何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維護並塑造舊有的生
孳生環境衛生問題。 ‧ 市場建築建於河溝之上, 商店街部分區段遮蔽掉河溝。 ‧ 人車混道,道路交通壓力大。
活型態? 如何利用山地性質,塑造在地生活樣貌? 如何運用旱河溝資源串接武烈河生態廊道? 探討與氣候的關係、與山地河流的關係及人民 的生活性。
居民的矛盾: 本身並不如外地人一般認為居住地擁有良 好環境,面對現在的開發趨勢,居民大多 希望自己的田地可以賣給開發商,好賺筆 錢搬進大板樓居住。
我們的目標是留下生活方式生活型態, 但是我們也要改善現狀環境 在都市變遷的過程中我們試圖留下好的部份, 並且將其延續下去,這就是保育的目的。 交通規劃: 外環道聯絡新建高層居住區 減輕牛圈子溝交通負擔, 建立人行步道系統,達到人車分 離,並建立環狀登山步道系統
拓展視野 page 54
聯繫各山谷聚落 外環道路 一般平面道路 人行動線步道
A. 原生態民居 ( 多層住宅和低層民居混合區域 ): 多層住宅和低層民居混合區域。 探討南北向山地與住宅關係,保存 舊有生活脈絡。
A
B. 緩衝地帶:
B
於新舊建築間建立緩衝地帶,與山 地及濕地結合,形成主要活動平台 供居民使用,將斷層割裂的兩種生
C
活方式連繫起來。 C. 新式居住小區 ( 生態住區 ):
後段:
中段:
新興高層集合
將前段市場功能移轉至此段
住宅區
加強舊有市集氛圍
前段:
探討東西向山地與住宅關係。
拆除舊市場建築, 新的開發形式示範地,與後段新建 商業街一樓空間打 高層居住區開發方式對比, 通,使道路空間使 並利用匯水溝營造溼地景觀系統, 用與河溝互動
同時進行社區汙水的處理與回收。
02. 生態住區: 分低中高密度三類探 討山地縱溝社區開發, 利用匯水溝營造溼地 景觀系統,在作為社 01. 多層住宅和低層民居混合區域:
區綠化景觀的同時處
將民居岸道路和居住單元劃分為個別的組團,根
理社區汙水濕地,水
據現況建築最不好的開始更新,植入多層住宅。
系最後匯入橋下溼地
新建的住區考慮景觀原則,不遮擋山色。
親水開放空間。 page 55
求學過程及個人作品 ‧
空間規劃:
Jenny Lin's
Portfolio
C.Y.C.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2010
page 57
page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