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Syllabus) (中) 使用者中心設計 課程名稱 (英) User-centered Design 課程編碼
521 U8990
修課學分
2
課程類別
開課系所
土木系
修課學期
101-1
授課教師
適合修習對象 授課語言
□必修
∨選修
康仕仲
全校大學部、研究生皆可修課 中文 (中) 本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以使用者中心為思考起點,進行設計之能力。課程中 學生將透過場域觀察,了解使用者之經驗。並在課堂上,實際利用系統化方 式,依據使用者之行為,提出解決方案,並實作設計原型。本課程規劃以工 作坊形式授課,原則上以兩個整天為一場次,學生將參與兩個場次(四個整 天,共三十六小時 ),並繳交相關作業,方能取得學分。 (英)
課程描述 (限 50~100 字)
教學模式
This course focuses on user center design. Students need to learn how to find the users’ needs in the field through the detailed observations. They also need to develop the design concepts in the class with th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with a systematic approach. They need to finalize the design concept and prototype the design with various forms. This course will include two workshops. Each workshop lasts for two entire days (18 hours in total). Students will work with a team to solve a specific design problem and prototype their ideas. In order to get the credit, students may need to participate in two workshops and submit the require assignments. 教學模式
講授
討論/報告
實習實作
其他( )
合計
學分分配
0.5
0.5
1
2
授課時數分 配
9
9
18
36
前置課程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與課程銜接的重要概念、原理與技能
第二部份:由任課教師填寫的資料 教科書(書名、作者、代理商) Donald A. Norman (2011), Living with Complexity,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參考書目(書名、作者、代理商) 1. Donald A. Norman (2000),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2. Donald A. Norman (2005),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Basic Books; 1 edition 3. Donald A. Norman (2007),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Doubleday Business 4. Tom Miller, Dean Johnson, XNA Game Studio 4.0 Programming: Developing for Windows Phone 7 and Xbox 360 (Developer's Library),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 edition 5. Lamiraux, F. and Laumond, J.-P. (2001). “Smooth Motion Planning for Car-Like Vehic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7(4), pp. 498-502. 6. Tsingos, N., Gallo, E. and Drettakis, G. (2004) “Perceptual Audio Rendering of Complex Virtual Environments,”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SIGGRAPH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3(3), pp. 249-258. 7. Kamat, V. R. and Martinez, J. C. (2005). “Dynamic 3D Visualization of Articulate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19(4), pp. 356-358. 8.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提姆布朗。聯經出版公司 10. 讓脈絡思考創新:喚醒設計思維的三個原點。蕭瑞麟。天下文化 11. 建築家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商周出版 12. 顧客洞察者的田野手冊。蕭淑玲等人。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課程教材(課程網址) www.t-edu.tw/workshop 課程目標 (中) 透過課程的進行,學生將具有 1. 了解有哪些因素對於使用者生活體驗具有關鍵的影響 2. 深入分析與量測使用者對於現有生活體驗的價值與感受 3. 探索使用者的生活,提出改善現有生活體驗的方針與規範的能力 (英) Through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Understand what factors has a critical impact on the user's life experiences. 2. Understand how to design method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user’s perceptions.
3. Identify the difficulties that the users face in their lifestyles and propose guidelines/ideas to improve their existing experiences. 學習評量方式 作業 20% 口頭報告 30% 實作專題成果 45%(作品內容 25%及期末書面報告 20%) 授課進度與內容(週次、時間、單元名稱與內容、補充閱讀資料、作業進度、備註) 本課程規劃以工作坊形式授課,在學期中或是寒暑假進行。工作坊以兩個整天為一場次,學 生將修習兩個場次(四個整天) ,共計授課三十六小時,其中不含學生預習、討論報告和寫作 業時數,相當於兩學分課程授課時數。 課程可由跨領域教師共同設計,例如結合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與實際場域待改進的問題做為 主題。透過適當的時間安排,使學生先從了解實際的問題開始,發現問題的不同面向,接著 介紹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和操作方式,讓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們在思考解決方案時碰撞 出跨領域合作的火花。 工作坊以兩個整日授課為原則,為一個場次,時程原則安排如下: 1. 工作坊開始前,學生須進行線上學習,完成指定閱讀及預習作業。 2. 3. 4. 5. 6.
首週上午安排兩個演講:問題背景介紹描述,思考方式和操作方式。 首週下午讓學生操作解決問題的設計步驟。 週間有回家作業,如使用者實地觀察、訪談、小組討論、初步構想評估測驗等。 共通課程-工作坊時間表 第二週上午為最後的設計步驟、收斂及整理想法、製作設計原型(prototype)。 第二週下午為分組呈現,將邀請業界、學界的專家講評。 9:00 9:20
9:00
引言 演講1 觀察體驗 問題描述
10:40 11:00
分組實作: 操作設計步驟 5
Co ffee Break
演講2 設計思考 方法教學
線上學習
12:20 13:20
Lu n ch Tim e
12:00 回家作業: 操作設計步驟 3 操作設計步驟 4
13:00
Lu n ch Tim e
分組實作: 準備呈現
工作坊開始前 分組實作: 操作設計步驟 1 操作設計步驟 2
15:10 15:30
分組呈現 Q& A
圖例: 觀察體驗老師
17:00
設計思考老師 設計思考助教+ 老師
18:00
綜合討論
Co ffee Break
17:00
講評與閉幕
18:00 第一天
備註說明 修課學生必須全程出席,否則成績將以不及格計算。
第二天
第三部份:IEET 機制-由任課教師填寫的資料,課程目標與學系教學成效相關 性資料須經課程委員會討論(具備土木系之教學成效內容)。 課程目標與學系教學成效相關性 (括弧內為與 IEET AC2004 規範相關之預期成果) 符合程度圖例: 高 ◎中 ○低或不相關 ○
1.1 具有應用科學、物理學、微積分、工程數學及工程統計知識之能力。(AC2004+ 3.1.1、9.4.1)
◎
1.2 具有設計及執行實驗,以及分析解釋數據的能力。(AC2004+ 3.1.2、9.4.1)
○
1.3 具有執行工程實務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AC2004+ 3.1.3、9.4.1)
1.4 具有設計工程系統、元件或流程之能力。(AC2004+ 3.1.4、9.4.1)
○
1.5 具有辨識、分析規劃及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AC2004+ 3.1.6、9.4.1)
○
1.6 具有描述各種不同的土木工程範疇的能力。(AC2004+ 3.1.3、9.4.1)
2.1 具有善用現代化科技及資訊工具之能力。(AC2004+ 3.1.3、9.4.2)
○
2.2 具有認知環境衝擊,認識當代議題,瞭解工程解決方案對生態、環境、社會及全球 的影響,並能持續學習之能力。(AC2004+ 3.1.7、9.4.2、.3)
◎
2.3 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及外語能力。(AC2004+ 3.1.7、9.4.6)
2.4 具有有效溝通及團隊合作及領導統御的能力。(AC2004+ 3.1.5、9.4.7)
2.5 具有實地實習參觀經驗,並了解土木實務與社會之關聯性。 (AC2004+ 3.1.7、9.4.5)
○
3.1 具有進入研究所之專業工程知識能力。(大學部)(AC2004+ 3.1.1、2、3、4、9.4.3、 4)
3.1 具備獨立思考及研究發展之能力。(碩、博士班) 3.2 具備跨領域之學位及能力。(大學部)(AC2004+ 3.1.7、9.4.5) 3-2 具備跨領域之學習能力。(碩、博士班)
◎
3-3 具備終身學習之能力。(碩、博士班)(AC2004+ 9.4.8)
4.1 具備專業倫理、人文素養及社會責任。(AC2004+ 3.1.8、9.4.8)
4.2 具有跨領域團隊工作及永續經營之能力。(AC2004+ 3.1.5、9.4.5)
課程目標之教學策略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評量標準
教學策略
評量方法
針對使用者問題的觀察能力
案例分析
報告
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設計挑戰
過程記錄與成果表現
團隊溝通與合作能力
團隊發想與設計
過程記錄與成果表現
課程教學與 IEET AC2004 核心能力之關連【請以整學期總授課時數之分配方式呈現】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總時數:36 學分數:2
學科與知識
實驗
科技 技術
設計
團隊溝通
工程問題
講授
6
3
討論報告 實習實作
3
4
3.1.7 當代議題 終身學習 寬廣教育
3.1.8 專業與倫理
2
1
3
1
2
6
1
4
其他 備註說明
IEET AC2004+成果規範的核心能力(括弧內為系所教育目標相關之預期成果)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的能力。(1.1、3.1) 設計與執行實驗,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1.2、3.1) 執行工程實務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工具之能力。(1.3、1.6、2.1、3.1) 設計工程系統、元件或製程之能力。(1.4、3.1) 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2.4、4.2) 發掘 、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1.5) 認識時事議題,瞭解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 習慣與能力。(2.2、2.3、2.5、3.2) 3.1.8 理解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4.1) 9.4.1 特定領域之專業知識。(1.1、1.2、1.3、1.4、1.5) 9.4.2 策劃及執行專題研究之能力。(2.1、2.2) 9.4.3 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2.2、3.1) 9.4.4 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3.1) 9.4.5 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2.5、3.2、4.2) 9.4.6 良好的國際觀。(2.3) 9.4.7 領導、管理及規劃之能力。(2.4) 9.4.8 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