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訪談設計

Page 1

教 育 部 智 慧 生 活 人 才 培 育

Smart Aging Alliance

智齡聯聯盟跨領域⼈人才培育課程模組-104年年研發初版

⼝口述 歷 史 訪談 設 計 模組 邱佳慧 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劉芳 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高齡系 1


目 錄 03 ❖概述 05 ❖課程規劃 06 ❖課程實施步驟及內容 06 ‣單元⼀一:從⼝口述歷史出發 08 ‣單元⼆二:擬題與問題? 10 ‣單元三:訪談紀錄知多少? 11 ‣單元四:回到主題史

12 ❖實際案例例-⾼高齡者休閒史/疾病史 12 ‣教學實況記錄 18 ‣學⽣生作品 20 ‣訪談與回饋

23 ❖建議及注意事項

2


口述歷史訪談設計模組 邱佳慧 助理教授 北醫 服務學習/通識教育

開發教師

劉芳 助理教授 北醫 高齡系

❖概述 ‣模組簡介 本模組「⼝口述歷史主題史教學模組」, 期望開發專業⼝口述歷史知能融入智慧 健康醫療照護領域服務學習的模組教 材,運⽤用⼈人⽂文質性研究⽅方法,補強專 業服務學習中的⽂文化探索與反思轉化, 更更周全了了醫學教育中的博雅精神。

破冰」與「閉⼝口省思」的重責⼤大任, 如何了了解長者的⽇日常⽣生活?記錄長者的 ⽣生命故事?⾃自我反思⾃自⾝身經驗?團體反 省歷史價值?這些都透過⼝口述歷史,有 了了更更為⽅方法論的學習。⽽而且從歷次課 程教學與服務對象反饋中,證實它是 計畫緣起於臺北醫學⼤大學推動信義區 ⼀一個有效加值專業服學的好⽅方法。 獨居長者陪伴照護,從⼀一⾨門保健社區 本模組擬彙整多年年操作經驗,收斂為 志⼯工的服學課程,進展到⼀一組⾼高齡系 「⼝口述歷史主題史教學模組」,以試 四⾨門專業服學課群,本校以階段式整 教模式即時檢驗修正,更更在試教歷程 合性的課程,接⼒力力推動信義區長者健 中研發模組化教材與教學包,提供便便 康照護服務。此中,⼈人⽂文教育的⼝口述 利利擴散的成果。 歷史⽅方法⼀一直扮演著協助學⽣生「開⼝口 3


‣課程⽬目標 目標1:培養溝通能力,學習口述歷史中提問的技巧,累積與他人溝通對 話的經驗,並能夠做到有效溝通 目標2:培養觀察與蒐集資料能力,學習口述歷史中判斷與收集訊息的方 法,訓練自身分析訊息的能力 目標3:培養反思敏銳力,透過口訪,強化思索歷史脈絡訓練,了解自身 與他者生命經驗的重要性,進而有其歷史感的敏銳力。

‣教學時數 本課程包括4個單元,總計教學時數為6⼩小時。 單元⼀一:從⼝口述歷史出發(2) 單元⼆二:擬題與問題(1) 單元三:訪談記錄知多少(2) 單元四:回到主題史(1)

‣適⽤用學習者

‣適⽤用課程

智慧醫療照護領域之學習者

智慧醫療照護領域之相關課程

‣應⽤用場域

‣預期效益

實際⾼高齡族群活動場域

引導學⽣生透過主題史的探索,完成使 ⽤用者⾏行行為模式的調查與需求確認

4


❖課程規劃

‣課程時間

‣教學理理念念

總時數

本模組的教學理理念念有⼆二

6⼩小時

(1)深度化服務過程中的探索階段,能夠理理解 越多服務對象的⽂文化或需求,才能提供更更為 貼近"使⽤用者"的服務⽅方案

4個單元

(2)基礎化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尤其是直接 服務⼈人群的⽅方案,更更須關注⾝身為"⼈人"的基本價 值與態度。醫學領域的教育不能只是⾝身體的 看顧,更更不能是個案思維的技術操作,⽽而應 該運⽤用服務學習多元⾯面向的考量量,滿⾜足教育 ⽬目標的同時,也兼顧服務對象的想法。

‣學⽣生⼈人數 建議以4~6⼈人⼀一組 總數不超過6組

‣場域洽談 以相關⾼高齡族群活動或 照護機構為主要場域

‣課程⼤大綱 • 單元⼀一:從⼝口述歷史出發(2⼩小時) 1.介紹⼝口述歷史的理理論依據與發展過程 2.說明⼝口述歷史使⽤用對主題探查的助益 3.強調⼝口述歷史中觀察與聆聽的重要

‣學⽣生成果評量量⽅方式

• 單元⼆二:擬題與問題(1⼩小時) 1.試作主題的訪談擬題

1.完成主題史探索

2.試作作訪談練習

2.完成訪談逐字稿

3.介紹訪談進⾏行行的技術與⼯工具

• 單元三:訪談記錄知多少(2⼩小時) 1.介紹訪談整理理的技術與⼯工具 2.訪談記錄的分析與探索 3.提點訪談中追問與客觀的重要

• 單元四:回到主題史(1⼩小時) 1.扣回主題史與主題理理論的連結性 5


❖課程規劃 ‣教學師資及⼈人員 課程教師:2位 ⼀一位⼝口述歷史的老師 ⼀一位專業知能/主題探索的老師

教學助理:2位 ⼀一位⼈人⽂文領域的助教 ⼀一位專業知能/主題探索領域的助教

業師:1位 主題相關的機構業師,如乳癌防治基⾦金金會的社⼯工員、食品科技公司的研發員

長者:6位 主題相關的長者

工作人員:4位 協助課程進⾏行行順利利之⼯工作⼈人員,如影像側錄、外部觀察、器材⽀支援等

6


❖課程實施步驟及內容 ‣教學理理念念 2 HR

1 HR

2 HR

1 HR

從口述歷史 出發

擬題與問題

訪談記錄知 多少

回到主題史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課程實施步驟共計4個單元,[從⼝口述歷史出發]、[擬題與問題]、[訪談記錄知 多少]、[回到主題史],分別佔2、1、2、1⼩小時數,步驟實質上也是從⼀一個專 業逐步跨入跨領域結合的過程。

‣單元⼀一:從⼝口述歷史出發

⽬目標

- 教學⽅方法 講授+觀察實作+討論

點出⼝口述歷史的 ⽅方法論與重要性

- 教學內容 1.⾸首以講授⽅方式帶出⼝口述歷史的理理論與發展,以[⼝口述 歷史該如何操作]簡報進⾏行行講述

時間 2 HR

2.再以觀察實作(蘋果產地/摸摸蛋頭先⽣生)帶出觀察重要 性,並刺刺激學⽣生必須在訪談前,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力,帶 著敏銳的感官出發。

場地

3.最後再以討論綜結⼀一個⼈人/族群的歷史都與需求探索/ 主題探索很有相關性

教室內/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具

7


• [從⼝口述歷史出發]的需備教材

4.彈性變化的可能性--可以針對主題史 的範疇,重新設計觀察實作的⼩小單元, 例例如飲食史的探查,可以利利⽤用食物的⽣生 產履歷、標章的說明、同形異異味的食物 比較、同味異異形的食物比較等、食物喜 好等,進⾏行行觀察比較。倘若若是疾病史, 可以以醫療器具圖片引導學⽣生說出⾃自⼰己 ⽣生命經驗中曾經罹患或者是陪同家⼈人治 療該疾病的歷程。

1.簡報[⼝口述歷史該如何操作]--建議老師 可以先⾏行行閱讀這份簡報,如果還有時 間,也可以閱讀簡報中推薦的兩兩本⼯工具 書,可以幫助老師快速上⼿手,了了解⼝口述 歷史的理理論與發展歷史 2.教材--觀察實作需要的蘋果1顆、⽪皮蛋 1顆、⽔水煮蛋1顆、鹹蛋1顆、摸彩箱⼀一 只、蒙眼眼罩2只、便便利利貼4疊、B4紙張 數張

例例如看到⼩小紅莓、戒菸貼片、蝴蝶針, 曾經有過相關經驗的學⽣生,即能正確念念 出品名,或者說出使⽤用⽅方法。總之,這 個觀察實作的⽬目的,在於使學⽣生了了解每 個⽣生命個體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記憶,⽽而 這個記憶將會影響這個⽣生命個體在未來來 的⽣生命中做決定。所以,當學⽣生理理解此 點後,他們才能進⼀一步挖掘受訪者的主 題史內容,往後才有可能以此分析,獲 得可茲運⽤用的素材,以設計受訪者真正 需要的輔具、評估⼯工具...等。

3.教室需求--盡量量找桌椅可以活動的空 間,在進⾏行行觀察實作的時候,比較容易易 操作。 • [從⼝口述歷史出發]的教學tips 1.如何掌握⼝口述歷史--把⼝口述歷史視為 ⼀一種需求調查,或者是訪談設計的⼀一種 ⼯工具。⼝口述歷史較其他訪談⼯工具為優的 地⽅方是,⼝口述歷史非常注重資料探查的 客觀性,為了了追求歷史的相關客觀,⼝口 述歷史特別在意操作過程中,訪談者不 能有意或無意地影響/引導受訪者的回 答;此外,訪談者也必須隨時透過⾔言談 或⾏行行為,觀察受訪者的回答是否如實。 這樣的訓練對於專業培育,具有⼀一定的 效度。 2.凸顯觀察⼒力力與客觀性的重要--數位世 代的學⽣生由於頻繁使⽤用3C產品,對於⼈人 際互動的觀察⼒力力往往⼒力力有未逮,為使其 感官能⼒力力的提升,在訪談之前,務必扭 轉學⽣生對於觀察事物的刻板⽅方法,以及 刺刺激學⽣生發揮觀察⼒力力。 3.強調歷史Data有助於主題探索--⼝口述 歷史可以協助訪談者挖掘更更深的歷史因 素,甚⾄至挖掘到連受訪者⾃自⼰己都忽略略的 深層因素,這部分雖然不⼀一定能夠在這 個模組中產⽣生效果,但是卻需要提醒學 ⽣生,有助於未來來的延伸運⽤用。

8


傳統大風吹變形 後,請⼀一位距離老師最遠的學員說明觀 察所得,之後再請⼀一位距離老師最近的 學員觀察所得,(通常老師可以提問,請 學員分享蘋果的味道、新鮮度、⼝口感、 產地為何?)此時,老師可以比較兩兩者的 差別,除了了距離遠近影響觀察之外,學 ⽣生個⼈人對蘋果的認識,也可能導致觀察 差異異,這些差異異正好適合老師比較

[從⼝口述歷史出發]的觀察實作單元說明-觀察實作單元通常可以包含三個⼩小遊 戲,第⼀一個是[傳統⼤大風吹的變形版], 選擇兩兩位學員必須穿戴蒙眼眼罩,然後 進⾏行行⼤大風吹,過程中必須特別觀察蒙眼 學⽣生的"移動/求⽣生表現",幾輪輪遊戲結束 後,請蒙眼學⽣生分享⾃自⼰己的⼼心得。通常 因為學⽣生被蒙住眼睛,所以只能運⽤用其 他感官來來參參與遊戲,可能⽤用⼿手摸、或者 ⽤用腳碰,透過分享,來來提醒學員感官的 功能並非只有眼睛,⽽而且不能只看""⾃自 ⼰己想看的"",⽽而忘卻了了其他訊息。

。第⼆二次,再由老師走到同⼼心圓的中 間,重覆上⼀一輪輪的活動,此時,會有部 分學員看⾒見見蘋果的另⼀一⾯面,發現蘋果已 經被咬了了⼀一⼝口,這時候,可以再⾏行行⼀一次 討論活動。第三次甚⾄至可以將蘋果傳 閱,請學員實際摸摸看、聞聞看,甚⾄至 咬咬看,確認⾃自⼰己的觀察訊息是否正 確。

第⼆二個是[蘋果產地觀察活動] 請⼤大家維持同⼼心圓的場地,由老師站在 最前⾯面,⼿手持蘋果定點不動,進⾏行行10秒 鐘蘋果觀察,(該蘋果貼有產銷貼紙的那 ⾯面⾯面對所有學⽣生,另外⼀一⾯面,則必須使 先 由 老 師 咬 ⼀一 ⼝口 ) , 1 0 秒 鐘 觀 察 結 束 9


第三個是[摸摸蛋頭先⽣生]可以請三位學 員出場,最好選擇背景差異異⼤大的學員出 場,例例如,如果場中有境外學員或者是 年年長學員,最為合適。請他們以⼿手感觸 摸三顆蛋(⽪皮蛋、⽔水煮蛋、鹹蛋),並選 出⽪皮蛋,或者猜出內有幾種蛋種均可, 主要的⽬目的也在於促使學⽣生運⽤用個⼈人⽣生 命經驗,去分辨蛋種。進⼀一步揭開謎題 後,還可以邀請學員享⽤用三顆蛋,也詢 問他們希望如何食⽤用,這時候也會帶出 不同食物的烹調⽅方法。

者的⾔言⾏行行舉措的關注⼒力力,是很不錯的教 學設計。

以上三個觀察實作的遊戲,都是為了了呈 現[觀察⼒力力VS主題史VS⽣生命經驗]之間的 交錯關係,老師在這個單元中,必須抓 緊學員的分享回饋,並嘗試追問,以凸 顯差異異性。例例如過往曾經有學員可以透 過蘋果標籤,獲悉是有沒有施作農藥, 以及產銷來來源;曾經也有學員從未吃過 ⽪皮蛋,對味道非常不能接受。透過這些 活動,可以促進學員對⼝口述歷史中受訪

10


❖課程實施步驟及內容 ‣教學理理念念 2 HR

1 HR

2 HR

1 HR

從口述歷史 出發

擬題與問題

訪談記錄知 多少

回到主題史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課程實施步驟共計4個單元,[從⼝口述歷史出發]、[擬題與問題]、[訪談記錄知 多少]、[回到主題史],分別佔2、1、2、1⼩小時數,步驟實質上也是從⼀一個專 業逐步跨入跨領域結合的過程。

‣單元⼆二:擬題與問題

⽬目標

- 教學⽅方法 實際演練訪談過 程中的擬題與訪 談實作

實作討論+模組演練+分享回饋

- 教學內容 1.⾸首以⼩小組形式進⾏行行主題訪談的擬題,透過⼩小組腦⼒力力激 盪出主題的訪談問題 2.再以⼩小組兩兩兩兩互相訪談的形式,或者是⼩小組訪談老師 的形式,或者以⼩小組訪談使⽤用者/需求者,進⾏行行模擬演 練。以實際操作刺刺激學員必須⾯面對訪談者,提升訪談⾃自 信⼼心與⼝口條 3.最後再以分享回饋綜結各組⾯面對多元主題的訪談提 點,以及經驗交流

時間 1HR 場地 教室內/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具

11


• [從擬題到問題]的需備教材 1.簡報[⼝口述歷史該如何操作]--建議老師 可以先⾏行行參參閱簡報中所預設,可供學員 練習⽀支主題,如果""蒐集癌友的抗癌歷 程"",⼜又如""訪查國⼩小學童飲食習慣與 蛀牙的關連性""等。 2.教材--模擬訪談需要錄⾳音筆數⽀支(可以 學⽣生⼿手機取代)、便便利利貼數疊、B4紙張 數張 3.教室需求--盡量量找桌椅可以活動的空 間,再進⾏行行模擬訪談的時候,比較容易易 操作。 • [從擬題到問題]的教學tips 1.放⼿手讓學員⾃自由擬題--嘗試讓各組學 員針對題⽬目,每⼈人⾃自⾏行行擬訂題⽬目,盡量量 讓學員⾃自由發揮,表達想要提問的問 題,並讓他們⾃自由分享,這樣的過程可 以聆聽到學員的想法,以及他們關注點 的差異異。 2.如何有效引導擬題修正--透過引導各 組學員依照老師的所⽰示條件(或如時間序 列列、或依因素分類、或因地點分類)進⾏行行 擬題的重新排序與歸類,並請學員分析 各組題⽬目的重複度與效度。 3.凸顯題⽬目效度與訪談氛圍的拿捏--這 個部分的操作往往是最困難也最難教 導,通常跟學員的社會經驗有極⼤大的正 相關,也就是如何讓擬題實際提問,能 夠得到訪談者所想要知道的訊息,以及 訪談氛圍的掌握,通常也需要⼀一些對話 互 動 的 能 ⼒力力 , 這 部 分 最 常 以 " " 模 擬 訪 談""來來培⼒力力。

12

4.模擬訪談的重要性--模擬訪談是這個 單元最重要教學操作,通常學員會在這 裡實際⾯面對模擬受訪者,包含開場、⾃自 我介紹、提問、分⼯工、紀錄、摘要等實 務操作,都能夠有實質的練習;模擬受 訪者多半由老師扮演,此時可以透過語 ⾔言、鄉⾳音、敏感議題、情緒失控等情境 題,刺刺激學員思考如何提問時兼顧訪談 氛圍。


模擬訪談 [從擬題到問題]的模擬訪談單元說明-模擬訪談單元通常可以從班級中隨機選 出兩兩組試訪,通常兩兩組的試訪,可以選 擇受訪者截然不同的組別,例例如乳癌病 友與國⼩小學童,以透過練習,引導學員 了了解不同族群的特殊注意事項。訪談步 驟包含: 1.特別提醒各組從學員中⾄至少選出⼀一位 主訪者、⼀一位紀錄者、⼀一位旁觀者。 2.提醒學員開始訪談前的硬體設備必需 備妥,包含A4⽩白紙記錄,⽩白紙上左半欄欄 紀錄擬定題⽬目,右半欄欄留留作紀錄之⽤用; 錄⾳音筆設定與測試,錄⾳音檔案開頭話 術--時間、地點、組別、訪談者、受訪 者,第幾次訪談錄⾳音開始。 3.請各組進⾏行行⾃自我介紹的開場⽩白練習。 13

4.進⾏行行實際訪談,過程中,由老師扮演 受訪者,可以透過語⾔言、鄉⾳音、敏感議 題、情緒失控等情境題,刺刺激學員思考 如何提問時兼顧訪談氛圍。 5.訪談進⾏行行間,提醒追問的需要,以及 氛圍的掌控,提醒學員如果發現受訪者 有任何不舒服的表情或反映,應立即停 ⽌止訪談。 6.訪談結束前,應作好訪談的收尾與感 謝。 7.最終,提醒學員針對訪談過程的錄⾳音 檔,整理理為逐字稿。


Teaching Note 給教師的提醒

訪談空間的安排,可以比照下圖所⽰示,給與受訪者⼀一些空間, 其餘訪談者環伺在側。

14


❖課程實施步驟及內容 ‣教學理理念念 2 HR

1 HR

2 HR

1 HR

從口述歷史 出發

擬題與問題

訪談記錄知 多少

回到主題史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課程實施步驟共計4個單元,[從⼝口述歷史出發]、[擬題與問題]、[訪談記錄知 多少]、[回到主題史],分別佔2、1、2、1⼩小時數,步驟實質上也是從⼀一個專 業逐步跨入跨領域結合的過程。

‣單元三:訪談紀錄知多少 - 教學⽅方法

⽬目標 點出訪談紀錄整 理理逐字稿的重要 性,以及從逐字 稿中學習⾃自我檢 視訪談缺失

講授+⼩小組回饋討論

- 教學內容 1.⾸首以講授⽅方式解說逐字稿整理理⽅方法,以[⼝口述歷史該 如何操作]簡報後半段進⾏行行講述

時間 2 HR

2.再以⼩小組個別討論,回饋各組所整理理之訪談逐字稿, 透過回饋反思,期望引導學員理理解逐字稿的重要性,以 及從逐字稿的閱讀中,學習檢視⾃自我訪談疏漏。

場地

3.最後再以開放討論,提醒下⼀一次訪談的追問擬題,或 訪談策略略的修改。

教室內/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具

15


• [訪談紀錄知多少]的需備教材 1.簡報[⼝口述歷史該如何操作]與[訪談引 導單]--簡報後半段也特別是訪談紀錄的 撰寫⽅方式,逐字稿的整理理⼯工具與書寫⽅方 法。建議老師可以先⾏行行閱讀討論引導 單,能夠更更為簡易易地聚焦討論逐字稿。 2.教材--務必請各組學員先針對前次錄 ⾳音檔進⾏行行整理理,整理理為逐字稿形式,並 輸出為紙本。最好可以在單元課程進⾏行行 前繳交給老師,以⽅方便便老師先⾏行行細讀與 備註。 3.教室需求--盡量量找桌椅可以活動的空 間,在進⾏行行⼩小組反思回饋的時候,比較 容易易操作。 • [訪談紀錄知多少]的教學tips 1.務必分享整理理逐字稿的⼯工具--通常學 員⾯面對整理理逐字稿或多或少有些抗拒, 因為10分鐘的錄⾳音檔,可能需要整理理60 分鐘。為此,通常需要及早分享整理理逐 字稿的⼯工具,例例如簡報中載明的""⾖豆⼦子 謄稿機"",或者是其他的質性訪談整理理 ⼯工具,幫助學⽣生善⽤用⼯工具學習。另外, 也可以提醒學⽣生分⼯工的重要性,通常⼀一 組6⼈人,⼀一⼈人分⼯工10分鐘,也是⼀一種很 不錯的⽅方法。 2.凸顯逐字稿可以強化⾃自我觀察缺失的 價值--單元操作前,老師可以先請組內 學員分享當⽇日的訪談歷程,搭配逐字稿 的內容,可以獲得許多豐富的訊息,教 師可以藉此引發許多學習,例例如""觀察 敏銳度的差異異、記錄⽅方法的差異異、事務 看法的差異異""等等,都非常合適在⼩小組 討論時操作。在這裡,每⼀一個組別都是 分開討論,換⾔言之,擁有共同經歷的同 組組員才會在⼀一起討論,所以,經驗值 16

⼀一樣,相形比較起來來,也就有趣很多。 教師在⼩小組學員分享時,可以請他們⾃自 ⼰己進⾏行行⽂文本閱讀,然後發現問題,逐字 稿等於是⼀一⾯面鏡⼦子,幫助學員重新經歷 ⼀一次""訪談的經驗"",⽽而且在其他學員 的""眼光""中,再現⼀一次,如此⼀一來來, 學員就可以⽤用比較客觀的⽅方式重新分析 與發覺⾃自⼰己的問題。 3.從逐字稿中摘取重要訊息--反思訪談 中也要請學員摘錄跟主題相關的重要訊 息,⼀一邊反思討論時,可以⼀一邊條列列整 理理。 4.⿎鼓勵⾃自主追問的學習態度--普遍性訪 談的學員表現,最⼤大的不⾜足多為""積極 度""不佳,所以常常會忘記追問,只將 預設的題⽬目問完,就以為完成作業了了。 故老師在這個單元中如果有發現積極的 學員追問表現,⼀一定要特別⿎鼓勵,以刺刺 激更更多學⽣生的追問。


逐字稿討論

17


❖課程實施步驟及內容 ‣教學理理念念 2 HR

1 HR

2 HR

1 HR

從口述歷史 出發

擬題與問題

訪談記錄知 多少

回到主題史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課程實施步驟共計4個單元,[從⼝口述歷史出發]、[擬題與問題]、[訪談記錄知 多少]、[回到主題史],分別佔2、1、2、1⼩小時數,步驟實質上也是從⼀一個專 業逐步跨入跨領域結合的過程。

‣單元四:回到主題史

⽬目標

- 教學⽅方法 ⼝口述歷史如何扣 回主題史或專業 知能的議題

講授+討論

- 教學內容

時間

1.講授學⽣生專業知能的學習範疇。 2.再以歷史的加值帶出專業知能主題挖掘的可能,並綜 整式的扣緊前⾯面三個單元的實際操作,⿎鼓勵學員融會貫 通地運⽤用。

1 HR 場地

3.最後再以主題史,完成課程模組學習。 教室內/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具 18


知能的運⽤用,例例如飲食史的探查、疾病 史等,讓運⽤用成為⼀一種習慣。

• [回到主題史]的需備教材 1.專業知能的學習內容簡報-2.教材--專業知能簡報 3.教室需求--盡量量找桌椅可以活動的空 間。 • [回到主題史]的教學tips 1.如何掌握主題史--把⼝口述歷史視為⼀一 種需求調查,或者是訪談設計的⼀一種⼯工 具。掌握主題史的技巧,在於專業學系 老師的敏感度,不僅是學⽣生要嘗試認同 歷史,⽽而且老師⾃自⾝身也要能夠認同""歷 史""所帶來來的附加價值或效益,才能從 斷⾯面的專業知識,走向連貫的專業知 能。 2.彈性變化的再次提醒--可以針對主題 史的範疇,重新引導學⽣生再次思考專業

19

3.舉辦成果分享的回饋--透過成果分享 的回饋,學員可以直接看到學習的效 益,也比較能夠強化未來來的結合運⽤用。


❖實際案例例

‣教學實況記錄 [從口述歷史出發]

時間:104.10.24~25 地點:北醫8101教室

訪談進行

時間:104.11⽉月 地點:北醫6204教室

訪談進行

[從口述歷史出發]

20


‣ 擬題與問題

擬題實作

問題模擬

21


‣教學實況記錄

訪談紀錄知多少

回到主題史

22


‣學⽣生作品

疾病史- -行路難˙依舊樂觀 問題: 癌友的⽣生命故事VS醫病關係的 省思

成果特⾊色

透過⼝口述歷史知能的導入,探查 受訪者的⽣生命歷程,了了解其⾏行行動模式、喜好差 異異、個⼈人特質,進⽽而運⽤用到專業之能的需求探 查。

23


‣訪談及回饋

訪談者

學員收獲 ⾝身為⼀一個初入⼤大學的新鮮⼈人,其實很有幸能和活潑開朗的阿姨們交流,原本老師說 要幫阿姨紀錄抗癌過程的點滴,殊不知其實是阿姨⽤用⽣生命來來給我們上了了寶貴的⼀一課: 當這個世界越是沮喪,越是不能放棄希望,就算上天給予我們再嚴苛的考驗,總有 辦法度過難關,就樣瓊惠阿姨走過癌症所帶來來的風風雨雨,仍能從容的走上舞台展 現她靈活的舞姿與陽光般⾃自信的微笑。

訪談者

學員收獲 服務並不是單擁有⼀一顆服務熱忱的⼼心就可成事,還有許多的狀狀況需要去解決。因此 在這之前必須先評估⾃自⼰己的狀狀況,才不會使得美意變成壓⼒力力。…同理理⼼心⾯面對長輩。 ⾼高齡者飲食習慣符合保健要求的關鍵因素是環境能⼒力力與價值觀。

24


❖建議及注意事項 有關模組單元的教學準備,已於前述個 別單元中提及,在此,則特別整理理整體 建議或注意事項,供老師們參參閱。本模 組教材可移轉的對象包含有意採⽤用⼝口述 歷史作為⽂文化探索⼯工具,並進⽽而強化⼈人 ⽂文教育的專業知能運⽤用的領域課程。

益很差,建議進⾏行行兩兩次訪談,期間作⼀一 次討論,效果最好。 • 尊重受訪者的⾃自主性也很重要 教學的設計固然為了了學⽣生,也需要事前 跟受訪者,或者是受訪者的邀約單位業 師進⾏行行良好的溝通,才能避免學校為了了 教學⽽而傷害受訪者。倫倫理理議題的處理理, 特別是牽涉醫療⾃自主權的判定時,都特 別需要注意受訪者的權益,以及服務者 的⾃自⾝身保障。

[教學理理念念]上特別提醒注意三點: A⼝口述歷史的史觀判斷,誠如⼝口述歷史 作為史學研究的⽅方法論,背後所隱含的 歷史判斷是更更為重要的知識理理論,這部 分必須同步被傳遞下去;

• 教學實驗階段雙教師搭配的設計有其 必要

B鎖定內容聚焦運⽤用,既然運⽤用⼝口述歷 史作為探索,那麼期望探索的主軸必須 非常明確,所以建議需鎖定範疇聚焦運 ⽤用;

由於這是⼀一組建立在⼈人⽂文領域基礎上的 跨領域模組設計,故專業知能教師對本 課程的運⽤用,如果可以搭配雙教師的引 導,能夠提升的教學成效,會較為明 顯。藉由兩兩次的合作模式,專業知能教 師觀摩⼈人⽂文領域教師的關注點,通常能 夠於第三次依樣畫葫蘆,進⽽而達到轉化 運⽤用的操作。

C專業協同的必要,反思討論時,專業 教師的⾓角⾊色與⼝口述歷史教師的⾓角⾊色同等 重要,必須⼀一同參參與反思,才能發揮專 業轉化的效益。 [技術操作]上特別提醒注意三點: • 訪談記錄後的討論時間點很重要 曾經執⾏行行過訪談後直接運⽤用,因為學員 沒有時間整理理,導致訪談內容的運⽤用效

25


Note

26


Note

27


計畫主持⼈人:劉劉佩玲主任(臺⼤大智活中⼼心) 計畫執⾏行行長:康仕仲教授(臺⼤大⼟土⽊木⼯工程學系) 協同主持⼈人:邱佳慧助理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服務學習/通識中⼼心) 內容編輯:邱佳慧助理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服務學習/通識中⼼心) 設計:楊哲玟 專任助理理(臺⼤大⼟土⽊木⼯工程學系)

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