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醫療與服務專題」課程
從健康不平等觀點探討身心障 礙者的健康醫療 林昭吟副教授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 2012.10.11 1
大綱 前言 理論觀點 障礙者的健康問題與健康狀況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需求與就醫障礙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服務
– 以早期療育服務
為例 結論與討論 2
前言
關於障礙者的健康權益保障,散見於各項權利公 約、法令規定及政策白皮書 ,例如聯合國的「身 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我國的「身心障礙者權益 保障法」、「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等。 由個人觀點而言,障礙者生心理的特殊性,使其 在於醫療照顧的需求與使用更為迫切。由結構觀 點而言,障礙者在標準化的醫療體系中,常被視 為「不標準的病人」,而面臨許多就醫障礙。 如何透過健康照顧政策與措施的落實,以保障障 礙者的健康權益,實為重要課題。 3
普同主義 (Universalism)
普同主義為美國社會學家Zola於1989年提出,他 認為目前身心障礙運動團體採取民權論述,爭取 自身基本權益保障的策略,將逐漸無法因應未來 障礙人口質量變化的趨勢。 受益於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早期發生障礙者得 以存活下來,甚至於步入中年或老年階段,但終 身需要各種協助。在普同主義下,許多設備或服 務的使用者不再侷限於障礙者。 普同主義運用於健康照顧政策,意味著障礙者的 障礙經驗是多數人必須經歷的人生經驗之一;在 這個論述之下,應將與障礙者有關的政策,視為 整體公共政策的一環來處理(王國羽,2008)。 4
生命歷程 (Life course approach)
社會科學家近年來也以年代(generation)做為社會區分 (social division)的概念依據,因此青少年研究、老年社會 學等又再度受到重視(Priestley, 2003)。 障礙研究學者Mark Priestley(2001, 2003)以生命歷程 觀點檢視身心障礙議題,他認為將身心障礙議題放在生命 歷程的架構中,有助於我們瞭解由生命之初到生命末端的 障礙者,以及不同階段障礙者所面對的問題。 在健康照顧政策中,也可以運用生命歷程觀點,將障礙人 口群區分為不同年齡層,例如幼兒、學齡、成人或老人, 並進而探討其健康課題與服務,以彰顯障礙人口的多樣與 多元的本質。
5
健康不平等 (Health inequality)
以社會政策觀點,健康不平等係指健康上的差異 是不必要的、可避免的;甚至於被認為是不正義 的、不公平的(Whitehead, 1990)。 健康照顧政策學者Abel-Smith(1994)指出,健 康不平等的面向包括因地理、族群、職業(或社 會階層)、就業(相對於失業)、教育程度、所 得水準或性別所造成的健康差異。 障礙者實際上較非障礙者經驗更差的社經條件、 更高的貧窮率、以及更低的就業率與教育程度。 「障礙」雖未被列為健康不平等的主要面向之一, 但實際上已包含了多重的不利因素;而有些因素 是可以透過政策或服務加以改善。 6
障礙者的健康問題名詞界定
障礙者的健康問題有不同情形;WHO《全球障礙 者處境報告》首先對相關名詞做一界定如下: 主要健康問題(Primary health condition) 通常被視為損傷、活動限制、或參與限制的起點。 續發症狀(Secondary health condition) 伴隨著主要健康問題而來的附帶問題。與其他健康問題區辨的 方式,通常可由主要健康問題與續發症狀發生的時間關連性來 看。 共病狀態(Co-morbid conditions) 與主要健康問題無明顯相關的附帶問題。障礙者和非障礙者一 樣,也會得到一些常見的疾病,例如感冒;然而,由於某些風 險因素,而使一般疾病對障礙者產生更多影響。
7
障礙者的健康風險
與年齡有關的風險(Greater vulnerability to agerelated conditions) 與不健康行為有關的風險(Increased rates of health risk behaviours) 與暴力有關的風險(Greater risk of being exposed to violence) 意外傷害的風險(Higher risk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提前死亡的風險(Higher risk of premature death) 8
障礙者的健康狀況
對健康狀況的測量可透過客觀或主觀指標。常見客觀指標 包括平均餘命、死亡率、罹病率、就醫次數等等;而主觀 指標則通常透過調查,由受訪者自述其健康狀況。 以健康狀況客觀指標來看,王國羽(2003)調查614位居住 於某機構35歲以上智障者發現,成年智障者的生理系統疾 病,年齡的影響大於性別,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心臟疾 病的機率都顯著上升。 以健康狀況主觀指標來看,林昭吟與林季平(2004)調查 202位台北市25-64歲居住在社區之障礙者發現,受訪者自 覺健康情形不佳(不好及非常不好)的比例達32.7%,更 高於2000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老人回答健康不佳的比例 (22.0%),以及200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一般國民所回答 的比例(5.6%)。
9
表5-1:25-64歲障礙者與50歲以上國民 之罹病情形比較 排名
25-64歲障礙者
50歲以上國民
1
眼耳疾病
心血管疾病
2
心血管疾病
骨骼肌肉疾病
3
肝胃腸等消化系統疾病
肝胃腸等消化系統疾病
4
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5
骨骼肌肉疾病
眼耳疾病
6
精神疾病
其他疾病
7
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
8
泌尿系統疾病
泌尿系統疾病
9
皮膚疾病
血液疾病神經系統疾病
10
血液疾病神經系統疾病
免疫系統疾病
11
癌症
皮膚疾病
12
免疫系統疾病
精神疾病
13
其他疾病
癌症
資料來源:林昭吟、林季平(2004),2000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10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需求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需求可分成兩種類型:一類為 一般性健康照顧需求(general health care needs), 另一類為專科健康照顧需求(specialist health care needs)。 根據WHO於2002-2004年所做的世界衛生調查 (World Health Survey),有51個國家顯現障礙受 訪者尋求門診或住院服務的次數高於非障礙者。 我國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需求調查,也包括醫療 保健方面的需求評估及服務調查。結果顯示障礙 者認為政府應優先辦理的醫療照護措施為「提供 醫療補助措施」、「就醫交通協助」、「醫療資 源資訊」及「社區就近醫療服務」。 11
障礙者的就醫障礙
財務面障礙 服務輸送面障礙 交通的障礙 環境的障礙 制度的障礙
人力資源面障礙 態度的障礙 溝通的障礙 協調的障礙
12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服務 - 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 行政院衛生署於2009年出版之「2020健 康國民白皮書」中,「身心障礙群體」一 章以生命歷程觀點,將障礙者分為幼兒、 學齡、成人與老人四組,並以公共衛生三 級預防的架構 – 健康促進與特殊保護之初 級預防、早期診斷與適當治療之次級預防、 限制障礙持續發展與復健之三級預防,來 陳述障礙者在醫療衛生範疇的發展重點與 展望。 13
障礙者的健康照顧服務-以早療為例
我國關於障礙者的健康服務,在實務上發展較為成熟的項 目莫過於是早療。 早療服務可追溯自1992年,一群發展遲緩或障礙兒童的家 長,為了爭取孩子與家庭的權益,不斷地倡導「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等早療之概念。經由他們的努力,1993年兒童 福利法修法時,正式將早療納入法令。 內政部於1997年公布施行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 實施方案」,明確界定早療的實施流程與內涵。2003年, 全國25個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法成立「兒童發展通報 轉介中心」與「兒童發展個案管理中心」,以落實發展遲 緩或障礙兒童及其家庭相關服務的提供(張秀玉等,2008)
14
早療服務實施成效與問題
我國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成效顯著,可由歷年個案通報人數 與個案管理人數的持續增加看出。 早療通報及個管人數雖然持續增加,然而早療服務資源並 未相對地提升。
張秀玉等人(2008)以問卷調查探究接受早療服務之家長對於相 關服務的滿意度,發現家長們對於「評估程序的簡便性」、「聯 評醫療院所的足夠性」、「住家附近療育單位數量」、與「孩子 每週能接受療育次數」等項目表示最不滿意。 曾凡慈(2010)以醫療社會學的觀點訪談主要照顧者,指出我國 早期療育的問題,例如早療制度在理念宣導與實作的落差、機構 與專業間缺乏整合或協作機制、療育資源有限並有城鄉差距、以 及專業人員賦予家長自我執行治療的必要性等等。
15
結論
以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5條之健康權的 實踐措施原則做為結論(WHO, 2011: 65)。 可近性(accessibility):禁止對障礙者於取得健康照顧、
健康服務、食物及飲水、健康保險及人壽保險時的歧 視。此同時也包含在取得這些相關服務之環境的可近 性。 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確保障礙者能和其他人一樣, 獲得多樣性、有品質、可負擔的健康照顧服務。 可用性(availability):早期介入與治療服務設施,應儘 可能靠近障礙者所居住的社區當中。 品質(quality):確保健康照顧人員提供給障礙者的服務 品質,如同提供給其他人的一樣。 16
問題與討論
WHO的《全球障礙者處境報告》中,提到障礙者的健 康問題及健康風險。試討論不同障別的障礙者,例如視 障者,可能有那些健康問題及健康風險? WHO的《全球障礙者處境報告》中,提到障礙者的就 醫障礙。試討論不同年齡的障礙者,例如老年障礙者, 可能有那些方面的就醫障礙? 我國目前除了早期療育服務外,中央或地方政府還提供 那些障礙者的健康照顧措施? 請訪問一位障礙者,探討他(她)的健康問題與就醫經 驗為何,並分析這些問題及經驗與其背景相仿的非障礙 者有何不同?
17
延伸閱讀
曾凡慈(2010)。<醫用者的運籌行動:形塑早 期療育的照護軌跡>。《臺灣社會學刊》,45: 63-116。 劉瓊瑛(編)(2010)。《早期療育與社會工 作》。台北:揚智。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 網址: http://www.who.int/disabilities/world_report/2011/ en/index.html。
18
相關影音資料
《一公升的眼淚》,岡村力導演,2008。 《潛水鐘與蝴蝶》,朱利安許納貝(Julian Schnabel)導演,2007。 《聽見天堂》,克里斯提諾波頓(Cristiano Bortone)導演,2008。
19
THE E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