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齡聯盟跨領域人才培育課程模組-106年優化版
反思認知 覺察教學 Mini-Reflection 邱佳慧 副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X Gail Robinson Education Constant Community College www.gailrobinsonconsulting.com
本教材內容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授權條款。
目錄
[初階模組] 04 概述 05 模組規劃 07 實施步驟及內容 07 單元一:從經驗中體驗反思 11 單元二:從反思中認知物我
15 單元三:從反思中覺察自我 18 單元四:從反思中展開行動 20 實際案例 - 學習主題的反思覺察 21 教學實況紀錄
22 學生作品 23建議及注意事項
目錄
[進階模組] 25 概述 26 模組規劃 28 實施步驟及內容 28 單元一:反思理論再精進 32 單元二:微反思設計 34 單元三:微反思與學習目標 36 單元四:微反思的微行動 41 建議及注意事項/開發歷史
反思認知覺察教學(初階模組) 邱佳慧 副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服務學習/通識教育
開發教師
X
陳冠穎 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概述 初階模組簡介 本模組「反思認知覺察教學模組」, 期望開發反思知能融入學習主題暨 學習活動之模組教材,運用深度反 思五層次理論,強化學生於學習主 題暨學習活動之感知力、記憶力、 反省力與表達力,更周全了教育中 的跨領域合作與學習效益。 反思認知覺察教學模組緣起於臺北 醫學大學通識課程推動反思書寫, 以及服務學習課程引導反思活動的 雙重教學經驗,不論是一門閱讀經 4
典文本的課程、抑或是一門場域實 踐的服務學習課程,均可以透過反 思覺察,讓學習深化、讓挫折轉化、 讓自我成長、讓行動開展。此中, 反思覺察的方法一直扮演著協助學 生「耳聰目明」與「心領神會」的 重責大任,如何藉由反思態度養成 與習慣內化,升級學生學習力,本 模組彙整歷年經驗,收斂為此,分 享便利擴散的教學包。
[初階教學]模組目標 反思認知覺察初階教學模組,是一份供教學者使用於[教學內容反芻 與驗證]的模組,凡是教師掌握教學模組的理念與結合運用,即能作 為評核學習者學習成效,或是階段性檢驗學習者學習成果之有力工 具。所謂反思認知,是一種學習者的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也就是學習者能夠覺察、省思、檢驗自己思考歷程的能力。當然, 運用於整體計畫之T型人才培育階段,成為一項重要基礎與能力。
教學時數 本模組包括4個單元,總計教學時數為8小時。 單元一:從經驗中體驗反思(2小時) 單元⼆:從反思中認知物我(2小時) 單元三:從反思中覺察自我(2小時) 單元四:從反思中展開行動(2小時)
適⽤學習者
適⽤課程
不限科系或不限科目均可參 加,但期望是異質性的組合, 可以至少兩個差異之學系來 源,比較容易比對後設認知 差異
適用於學術知識之小節單元 適用於設計流程中理解使用者之單元
應⽤場域 適用於認識高齡族群之服務 場域
預期效益 預期參與學生學習到反思能力,可以 自己學習與自我修正。欠缺反思能力 者猶如盲目網軍,容易從眾,也無法 處理複雜議題,對於討論亦容易流於 空泛與離題。
建議在此位置放入插圖
5
初階模組規劃 教學理念 1. 強化外在認知學習階段,培養五感感知,形成 隨時自我觀照與觀照他者的專注力。 2. 內化自我覺察反思階段,培養反思能力,適用 自身學習歷程諸多環節,讓自我覺察成為一種 習慣。 3. 轉化專業知能實踐階段,運用反思能力,服務 流程中兼顧服務實踐對象,轉化行動。
課程時間 總時數 8小時 四個單元
模組大綱
學生人數
單元一:從經驗中體驗反思(2小時)可理解反
建議以4~6人 一組 總數不超過6 組
思(後設認知)的定義 1. 創造一個場域中所有人的共同經驗 2. 引導個人的認知覺察分享 3. 提點所有人在共同經驗中的反思重要性
單元二:從反思中認知物我(2小時)可以學習 全面掌握學習歷程 1. 創造一個場域中所有人的共同經驗 2. 引導學生試作反思表單中的客觀表述 3. 介紹反思五層次中的第一層次(內容本位)
單元三:從反思中覺察自我(2小時)可以學習
場域洽談 以相關高齡族 ㄈ 群活動或照護 機構為主要場 域
自我在學習歷程中表現與驗證 1. 延續上一個場域中所有人的共同經驗 2. 引導個人試作反思表單中的自我觀察 3. 介紹反思五層次中的第⼆、三層次(反思與後設
單元四:從反思中展開行動(2小時)可以學習 如何發展新的行動 1. 延續上一個場域中所有人的共同經驗、引導個 人試作反思表單中的自我分析 2. 介紹反思五層次中的第四、五層次(行動) 6 3. 以檔案教學整合反思回饋與再反思
學生成果評 量方式 1.完成反思學 習表單 2.以評量尺規 進行反思學習 表單的評核
課程規劃 教學師資及人員
授課教師:2位
具備經驗教育或探索教育的帶領老師
教學助理:2位
具備反思帶領的助教1名;具備學習主 題背景知識的助教1名
業師:1位
主題相關的機構業師,如乳癌防治基金 會的社工員、食品科技公司的研發員
長者:6位
學習主題相關的長者
工作人員:4位
協助課程進行順利之工作人員,如影像 側錄、外部觀察、器材支援等
7
初階模組實施步驟及內容 單元規劃
2 HR
2 HR
2 HR
2 HR
從經驗中 體驗反思
從反思中 認知物我
從反思中 覺察自我
從反思中 展開行動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實施步驟共計4個單元,[從經驗中覺察自我]、[從反思中認知物我]、[從 反思中覺察自我]、[從反思中展開行動],分別佔2、2、2、2小時數,步 驟實質上也是從認知、記憶、反思走向表達,是自我覺察邁向自我分析 與行動力的過程。
單元一:從經驗中體驗反思 教學方法 體驗實作+分享+觀察討論+講授
教學內容 透過「體驗」更同理長者的需求 1. 首以[靠背20秒]活動創造所有人的共同經驗。 2. 再以[便利貼形容詞]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並刺激學生必須用[單一形容詞]分享感受,以 激化學生觀察共同經驗中的人我差異。 3. 進階以觀察討論引導學生互相詰問,並鼓勵學 生盡情分享五感所得,以及描述細節。 4. 最後再以講授介紹[反思體驗的重要性],引導 學生連結反思活動與共同經驗的意義,以及刺 激學生探索兩者之相關性。
8
目標 點出反思的重 要性,以及帶 領學生走過一 次反思歷程 時間 2 HR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 具
[從經驗中體驗反思]需備教材
3. 把握多元反思的創新度--用學生 1. 研究論文[從經驗中體驗反思]-- 可以接受的多元方式反思,例如便 這個單元主要都是實作與討論的流 利貼、毛線球、Lego積木、海報 程,雖然沒有事先需要閱讀的簡報,紙等,可以用書寫、繪畫、手作等 但特別推薦老師閱讀[反思主題]相 方式來多元反思。 關的研究論文,理解反思五層次的 4. 把握彈性變化的可能性--可以針 理論,及各層次的單一目標,如此,對反思學習的範疇,重新設計微型 可以幫助老師快速理解反思的定義 反思單元,例如剝蒜競賽,可以利 與目的,更有助於未來的單元操作。 用快速剝蒜頭的技巧,進行個人烹 2. 教具--觀察實作需要的教室內常 煮食物的年資比較、個人烹煮食物 的經驗比較、個人對於蒜頭好惡比 見的椅子、便利貼數疊 較等,進行反思探究;抑或如寶特 3. 教室需求--一般教室就可以了, 瓶倒水競賽,可以利用快速倒光寶 有椅子的教室就可以了,最好是桌 特瓶的水,進行個人對物理理論的 椅是可以分開的那種,帶動討論或 認知差異、個人對寶特瓶特質的認 活動,比較容易操作。 知差異等;只要掌握把事情做好作 [從經驗中體驗反思]教學tips 快的技術性活動,都是可以運用為 1. 掌握反思學習的特殊性--把反思 微型反思單元的可操作主題,故老 學習視為一種深度學習方法,或者 師可以透過彈性運用,將反思視為 是學習經驗的一種反饋工具。沒有 學習活動的機轉。 反思學習,並不會導致學習效果變 差,但有反思學習,則能夠有助於 延伸課後的學習延宕性,裨益學習 議題的發酵,甚至促進課後師生之 間的互動。老師運用這個方法,特 別必須把握的原則的是,反思不等 於"課程筆記",反思學習也不等於 "自我的隨意發想"。 2. 凸顯盡情表達的自由度--讓學生 願意自由表達。
9
靠背20秒
[從經驗中體驗反思] 實作單元說明--
接下來進行第⼆個活動[便利貼反 實作單元通常可以運用一個小活動,思]請學生維持坐在椅子上,用[單 創造所有人的共同經驗,例如本模 一形容詞]形容剛剛參加[靠背20秒] 組中所預設的[靠背20秒],要求所 活動的感受。通常學生有些會寫 有同學坐在教室內的椅子上,必須 (舒服的)、有些會寫(想睡的)、有 將靠在椅子上,將頭向後仰,呈現 些會寫(好奇的)、有些會寫(難受 大字狀,眼神鎖定向天花板,然後 的)、有些會寫(發呆的)。 進行20秒倒數計時,在倒數計時進 行過程中,必須特別觀察學生的" 狀態/舒服地半躺或者是不舒適的 扭動著",倒數結束後,請學生坐 回原樣,輕鬆自在地回到平常的坐 椅子狀態。此時,老師仍要特別注 意反應比較不同的學生。
再來就請同學各自分享所選擇形容 詞的延伸解釋,藉此提醒同學們同 一個共同的經驗,卻會帶來相當歧 異的感受,甚至得到相當不同的經 驗。討論的時候,特別可以針對坐 立難安的學生進行訪問,或者對於 具有負向感受的學生進行訪問,引 10
導探索其產生負向感受的原因。 通常在共同經驗中具有負向感受 的學生,特別需要透過反思,引 導其自我剖析,負向感受與舊有 過往經驗之間的關聯性。 曾經有一位學生在老師倒數20秒 的歷程中,他十分難受,不是因 為坐姿,而是因為倒數數字,老 師追問之後發現,該名學生是因 為曾經為短跑選手,故對於(倒 數時間)有極大壓迫感,由此可 以帶
以上實作活動是為了引導學生走過 一次反思微型單元,老師在這個單 元中,必須帶領學生的分享回饋, 輕鬆追問,型塑自在自然的互動模 式,可凸顯差異性,更能促進學生 對於反思的正向經驗,讓他們對於 反思活動的第一次接觸感到認同有 用,而不是壓力,更不是挖掘。
出許多學生因為感受所連結的舊 有經驗,這是認知連結之後的感 受。
11
單元二:從反思中認知物我 目標 點出反思的重 要性,以及帶 領學生走過一 次反思歷程
教學方法 實作+分享回饋
教學內容
1.首以[蒜蒜樂]競賽共同經歷同一情境,透過競賽 時間 激勵參與共同經歷的投入程度,並體會實境中的混 2 HR 亂。請各組各派一位成員代表進行剝蒜競賽(每組負 責剝6顆蒜頭),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剝蒜皮競賽, 場地 而且可以保持蒜頭完整度的組別就算獲勝。 2.再以分享回饋,由獲勝組別依快速名次逐一分享, 教室內 活動桌 透過實際五感分享,了解自身與他者的異同。實作 與分享必須一氣呵成,可延伸[蒜蒜樂]競賽的不適 感或感官刺激,強化學員的五感感官察覺。 3.最後再綜結各組分享回饋面向的差異,提點共同 情境下的覺知與學習交流。最後,老師還需要回饋 [蒜蒜樂]競賽的訣竅,以利學員獲得學習交流而滿 足單元成果。 [從反思中認知物我]需備教材
器材 錄影設備/教 具
蒜皮四飛,也需要找可容納異味與 小髒亂的空間。
1.簡報[蒜蒜樂競賽流程]--建議老師 可以先行參閱簡報中規劃的競賽流 程,並可上網參看(丙級廚師烹調 相關影片)剝蒜技巧,以利最後綜 結活動的學習標的。
[從反思中認知物我]教學tips 1. 盡量尋找異質性學員代表小組參 與競賽--嘗試尋找異質性學員代表 出賽,年齡差異/性別差異/做菜經 驗差異/手指有塗指甲油者尤佳, 當競賽開始時,由學員自行採用剝 皮工具,並由最快完成任務者獲勝。 過程中,特別引導其他學員為自己 的學員加油,並鼓勵他們認真觀察。
2.教材--實作的共同經驗所需要的 蒜頭數十顆,剝蒜器具數樣,如刀 子、刨刀、盒子、榔頭、石頭等 3.教室需求--盡量找全部學員可以 便利觀看前方競賽活動的空間,另 外,進行蒜蒜樂競賽時,可能導致 12
2. 即時引導反思分享--一旦競賽結束,獲 獎者出爐時,即可以進行立即式反思,除 了可以提問[你有想做自己會獲勝嗎?為什 麼?平常有做飯的習慣嗎?你有觀察到其他 組別的剝皮方式嗎?]等題目。此時如果遇 到學員要求洗手,千萬不可答應,這是最 適合引導提問感受差異的學員與時間點。
3. 凸顯共同情境下的物我差異--這個部分 的操作往往是老師最需要練習的部分,最 困難也最難引導的,通常跟學員的過往經 驗有極大相關,也因為不確定會連結到學 員什麼過往經驗,所以常常需要有應變的 能力。這個階段最適合提問的是[你現在有 什麼感覺?手的觸感以及嗅覺?]通常這一題 會反映出最明顯的差異。而且,也要特別 追問獲獎者何以跟身旁的另一位學員感受 不同呢?
13
模擬訪談
[從反思中認知物我]蒜蒜樂單元說 明--
喜歡的工具進行協助剝皮。 3.當哨音響起,競賽者開始進行比 賽時,提醒其他學員要仔細觀察比 賽過程。競賽過程中,可略為說明 競賽者的剝皮方式,有些不選用工 具而直接手剝...。.
蒜蒜樂競賽通常可以從班級中隨機 選出三名學員或者是各組派代表出 賽均可,依照上述提示,盡量尋找 異質性高的學員。競賽步驟如下: 1.請各組派出一位代表,比賽剝蒜 皮,競賽以蒜頭保持越完整,剝蒜 皮速度越快者獲勝。
4.競賽結束時,則逐一進行反思分 享,特別針對[感官]的感受邀請分 享。之所以選擇蒜蒜樂,是因為蒜 頭味道非常鮮明,有些人非常不喜 歡,有些人則因為常常做飯,而習 慣蒜頭的黏稠觸感,而且,從學員 的表情中可以明確看到學員的好惡, 也有助於老師引導學員覺察自己的 感受。
2.說明競賽規則,以及介紹競賽工 具,老師事前準備之工具可隨意準 備,例如一般想見的刀子、刨刀、 菜刀、榔頭等,特別一定要準備的 是鐵盒子(圓形方形不拘),提醒競 賽者哨音響起時,可隨意選擇自己 14
Teaching note 最後的蒜蒜樂競賽,也要帶給學員[可以帶得走的能力],老師必須在 最後分享快速剝蒜皮的技巧,讓學習有一個完整的句號。不同的學 員屬性也能嘗試練習引導~
15
單元三:從反思中覺察自我 教學方法 講授+回饋討論
教學內容 1. 首以講授方式解說反思五層次理論,從第一層 次的"內容本位"--說明共同經驗的客觀觀察; 連結到第⼆層次的"自我本位"--嘗試引導挖掘 自我在共同經驗中的特別印象,以便連結到第 三層次的"印象何以深刻"的剖析,這是本教學 模組中很重要的講授單元,是一個里程碑,搭 配[反思表單格式]使學員用比較全面的方式理 解理論。 2. 搭配任何一個學習單元,請學員以書寫方式完 成整份反思表單。 3. 最後再以分享回饋與比對,分享學員的優良反 思。透過自我沉澱,在共同經驗中寫下印象深 刻處,以及自我解析為什麼印象深刻。 [從反思中覺察自我]需備教材
目標 找出共同經驗 中特別印象深 刻的點,以及 從中自我剖析 經驗連結 時間 2 HR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 教具
利反思回饋時,作業分享。
1. 多元表單[反思作業]與[反思 評量尺規],建議老師可以從 多元表單中,選擇適切的反 思格式,能夠更為有效適合 教學單元。 2. 表單作業-單元歷程中的反思 作業須先行整理,老師需列 出每一層次的優良示範案例, 如果學員可以接受,最好也 列出"有待強化的案例"。 3. 教室需求--桌椅空間不拘, 但一定需要投影學設備,以 16
[從反思中覺察自我]教學tips 1. 以時間差沉澱"印象深刻"處通常學員書寫第一層次,只要提醒 "觀察力",就可以寫出或者是畫出 他們的觀察,相對理性客觀的描述。 然而,進到第⼆階段,請學員寫出 "印象深刻處",學員多半對於教學 單元中的"實作"或者是"互動",甚 至是''老師課堂中的笑話"印象深刻, 然而,這又往往跟自我相距甚遠。 這部分,講師可以透過"時
間差"來協助引導,在教學單元一 講師可以用一個[高中歷史題]進行 完成時,以及五天之後,甚至可以 練習,例如提問"請問司馬遷的父 是一個月之後,請學員寫下同一個 親是誰?司馬遷的孩子是誰?史記的 單元的印象深刻處。通常會得到不 撰史宗旨為何?"有些學員會直接說 一樣的答案。往往時間越久,可能 出答案,但是有些學員卻無法回答。 會沉澱後浮出最重要的印象深刻處。 此時,講師可以追問全部學員何以 2. 追問連結學員自我剖析--一旦學 有人知曉,卻有人不知曉。講師此 員寫出自我印象深刻點後,即可以 時即可以引導學員回溯自己的學習 追問"為什麼對這個印象深刻?"這 經驗與學習方法。通常無法回答提 部分特別需要老師想盡辦法一直追 問的學員,就能夠從這個學習中接 問、追問、追問.......,引導學員從 受到刺激,並轉化為印象深刻處。 如是,就能夠連結覺察自我。 自己的生命經歷中尋找答案。 3. 可以[歷史題提問]示範--建議
17
反思表單/分享
18
單元四:從反思中展開行動 教學方法 目標 反思覺察如何 扣回學員自我 的學習慣與生 活態度
時間 2 HR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 具
講授+活動討論+講授
教學內容 1.首先,以講授彙整所有單元與反思五層次之間 的關聯性。再以[反思樂高深]活動引導學員總體" 反思"的作用與定位,鼓勵學員融合貫通地內化 於學習習慣與生活態度。最後再以[行動承諾]的 標定,完成課程模組學習。 2.將學員分組,每組5~7人為佳,各組準備一盒 積木盒與至少一至兩片底板(25X51cm)。反思引 導員發下積木盒,每組配得一盒(積木數須以能 夠組成物品為原則,以樂高積木為例,經典款內 含790pcs,可分兩組使用)。活動進行:當組 別進行任務時,引導員以「確認小組互動氛圍適 切」,以及「確認了解任務定義」為原則,鼓勵 小組於時限內完成任務。任務完成時間至多20分 鐘(20mins)任務結束後,反思引導員進行活 動反思。(30mins)
[從反思中展開行動]需備教材 1.專業知能的學習內容簡報-2.教材--專業知能簡報 3.教室需求--盡量找桌椅可以活動的 空間。
19
[從反思中展開行動]教學tips
反思具體化定義,可以分為那些 類別,過程類定義?功能類定義? 感受類定義?(3)說說看反思的操 作歷程,應該是安靜的還是吵鬧 的?應該是即時的還是延宕的? 應該是差異的還是相同的?
1.注意對象、時間與名詞--積木 教具的使用特別適合連結表現在 具體事務的連結上,所以提問的 答案盡量設定為「名詞」。時間 不適宜超過20分鐘,時間過長, 學員容易失焦,拼出無關緊要的 物品。學員特殊性也必須考量在 內,學童與大學生運用積木較為 容易,對失去創意的族群如「老 師」就比較困難,需特別考量差 異性。
2.如何將反思覺察內化為學習習 慣與生活態度--單元開始的引導 語,可以請各組每位學員說出 「我覺得反思就像一個 …….(名 詞)?」透過同組成員分享,了解 個人差異,並透過分享,取得整 組對於答案的共識。爾後,再請 小組運用積木拼出「我們覺得反 思就像是…..(名詞)?」[如我們整 組覺得反思就像是一面鏡子]活動 中引導語:引導員在活動進行過 程中,需要確保兩點「組內互動 氛圍」與「任務定義明確」原則, 且進一步提問學員:「為什麼是” 這個名詞”?整組學員都同意是 這個答案嗎?」 單元操作後引導語:(1)對於反思 的具體化定義,同組內學員的想 法是否一樣?(2)歸納一下各組的
20
實際案例 -學習主題的反思覺察 教學實況紀錄
[從經驗中覺察自我]
[從反思中認知物我]
[從反思中覺察自我]
21
實際案例 教學實況紀錄
[從反思中展開行動]
小組合作回答 反思時間長度? 反思對你而言是什麼?
22
實際案例 學生作品
小組合作 回答 反思時間 長度? 反思對你 而言是什 麼?
小組 成果
23
建議及注意事項 有關模組單元的教學準備,已於前述個 別單元中提及,在此,則特別整理整體 建議或注意事項,供老師們參閱。本模 組教材可移轉的對象相當廣泛,幾乎沒 有不能使用的單元,但建議盡量結合明 確學習目標,以避免流於失焦的反思操 作 。 [教學理念]特別提醒點: A連結具明確的學習目標,誠如反思表 單作為深化教學與提高學習者投入的方 法論,內含的理論必須跟教學目標結合, 才能深化與確認反思的價值與作用,以 及連結專業學習單元的內容,也不至於 流於""各說各話""。 B連結有意義的實作單元,實作然運用 口述歷史作為探索,那麼期望探索的主 軸必須非常明確,所以建議需鎖定範疇 聚焦運用。總整的反思形式成果也可以 設 定 為 [技術操作]特別提醒點: 拿捏涉及學員個人生命重要議題的處理 方式 反思由於會連結到學員個人生命,故時 常會觸碰到學員很重要或深刻的生命議 題,這部分,老師必須要有準備,尋求 適切的支援系統,或者是拿捏平衡點。
24
建議及注意事項 盡量傳遞具有意義的鼓勵回饋(不只是說好) 反思的回饋並不是非常容易,學員會因為老師的回饋而越見投入反思, 但如何進行""有意義的回饋"",是很重要的,可以透過評量尺規來針對 一次又一次的反思評量,也可以針對五層次逐層引導,將有待強化的部 分""明言載明進步方向;或者,也可以透過教導學員""自我評量""的方 式,教學學員自行評析反思深度。
25
反思認知覺察教學(進階模組) 邱佳慧 副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服務學習/通識教育
開發教師
X
Gail Robinson Education Constant Community College www.gailrobinsonconsulting.com
概述 進階模組簡介 本模組「反思認知覺察教學模組」進 BOPPPS的教學理論。是故,邱佳 階版(Mini-Reflection),期望帶領教 慧特別邀請美國社區大學的教育專 師開發並設計微型反思,對應學習目 家Gail共同以微反思設計主題,試 標,透過10分鐘微型反思活動的設計,教並帶領教師完成Mini-Reflection。 裨益學生從實踐中理解。 透過微型反思活動的動態演練,發 微型反思模組的設計初衷,緣起邱佳 展各式主題(自我認識、學習目標、 慧參與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舉辦之 服務目標)或學習階段(準備、服務、 BOPPPS教學知能培訓工坊,以Mini- 反思、慶賀),並在展演後累積回饋 Class的設計,演練 意見,修訂與擴散。 26
[進階教學]模組目標 反思認知覺察進階教學模組,是一份供教學者在理解[教學內容反芻 與驗證技巧後,進階設計(迷你反思)活動]的模組,一旦教師掌握初 階教學模組理念後,可能會發生實際操作反思認知覺察,自覺技巧 不足或者是不知如何有效帶領之困境,本進階模組正是提供教學者 提問技巧與帶領技巧升級之有力工具。 反思其實是所有設計的基本元素,為自身反思,為使用者反思,為
設計流程反思,為作品反思等,都是設計思考歷程中相當重要的能 力。進階教學模組純然只為教學者而設計~
教學時數 本模組包括4個單元,總計教學時數為16小時。 單元一:反思理論再精進(2小時) 單元⼆:微反思的設計(6小時) 單元三:微反思與學習目標(6小時) 單元四:微反思的為行動(2小時)
適⽤學習者 僅限教師(教學者)進階設計 使用,非針對學生(學習者 )
應⽤場域 學習後,可用於教學場域, 尤以真實實境之場域最為合 適
適⽤課程 適用於一般進入實境場域中的課程或 單元,特別是需要帶領學生有效反思 的課程
預期效益 預期教師(教學者)能夠學習到反思活 動設計,以及可以自我評估活動效度 2 7
進階模組規劃 教學理念
課程時間
1. 強化反思理論的認知與釐清 2. 演練微型反思設計的階段,培育理論實踐 的歷程 3. 自我檢視微反思與學習目標的正相關與連 結度 4. 刺激演練微反思歷程所引發之微行動
模組大綱 單元一:反思理論再精進(2小時)可確認反
總時數 16小時 四個單元
學生人數 建議以4~6人 一組 總數不超過6 組
思(後設認知)定義理解的正確性與精準度
單元二:微反思的設計(6小時)可學習如何 設計10分鐘以內的反思活動
配對模式
單元三:微反思與學習目標(6小時)可學習
盡量以異質性 高者分在同一 組
評估微型反思與學習目標之間的連結度
單元四:微反思的微行動(2小時)可學習從 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發展新的行動目標與方案
學員成果評 量方式 1.演練微型反 思活動 2.以評量尺規 進行微型反思 的回饋評核
28
課程規劃 教學師資及人員
授課教師:2位
具備經驗教育或探索教育的帶領老師
教學助理:2位
具備反思帶領的助教1名;具備學習主 題背景知識的助教1名
學生:2位
接受反思帶領之學生,如大學部學生或 者是經歷過共同經驗之學生
工作人員:4位
協助課程進行順利之工作人員,如影像 側錄、外部觀察、器材支援等
工作人員:4位
29
進階模組實施步驟及內容 單元規劃
2 HR
6 HR
6 HR
2 HR
反思理論再 精進
微反思設計
微反思設計 與學習目標
微反思的微 行動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實施步驟共計4個單元,[反思理論再精進]、[微反思設計]、[微反思設計 與學習目標]、[微反思的微行動],分別佔2、6、6、2小時數,步驟實質 上也是從釐清認知、記憶、反思走向表達,是自我覺察邁向自我分析與 行動力的過程。
單元一:反思理論再精進 教學方法
目標 點出反思的重 要性,以及帶 領學生走過一 次反思歷程
分享+觀察討論+講授
教學內容 透過「提問」更釐清 理論與定義
時間 2 HR
1.首以[提問20秒]活動衝擊所有學員的想法[反思是/ 反思不是] 2.再以[選邊站]活動迫使學員選擇自我認同,透過分 享,要求學員說出個人對理論的定義。再進行第⼆ 次[選邊站]活動,再進行第⼆次分享,特別邀請第⼆ 次選擇轉換的學員進行分享,比較觀念釐清與理論 定義之確認。 3.最終再以簡報講授,重新定義正確理論與定義 30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 具
[反思理論再精進]需備教材
[反思理論再精進]教學tips
1.[反思理論簡報]--這個單元主要 1.透過提問確認反思定義--有些學 是提供給已經對反思帶領有些經驗,員會困惑於反思、思考、正向思考、 或者是對於反思具備一定知能的老 反向思考的差別。透過提問,挖掘 師,透過對反思理論的再釐清,這 學員的定義,再從定義中辨別真實 部分的簡報內容會需要放跟服務定 性。 義之簡報內容,以及區分反思與思 2.提問、再問、再追問--務必刺激 考、正向思考、反向思考等等的定 學員思考、再思考、再多多思考。 義差異。如此,可以幫助學員釐清 3.對話、再對話、持續對話--鼓勵 異同。 學員互相詰問與對話。 2.教具--便利貼數疊、 A4紙數張 3.教室需求--一般教室就可以了, 最好有四面牆壁,才能夠黏貼便利 貼。
31
32
33
單元二:微反思設計
目標 引導學員設計 十分鐘反思, 以及實際課堂 演練
教學方法 實作+分享回饋
教學內容 1. 首以[反思設計表單]引導學員設計十分鐘反 思,包含反思目的、反思操作與教具搭配。 2. 每位學員實地演練,再請其他學員分享回饋。 為使學員勇於分享,可由教師示範帶領一次。 以初階課程[蒜蒜樂]的單元,做實際演練, 並請學員回饋優缺點。 3. 第三階段再請學員實際逐一演練,可以分配 回饋者,特別針對學員的試教給予實質建議。 回答以下問題--反思活動是否對應學習目標、 反思活動時間長度是否合適、反思提問問題 是否適切。
[微反思設計]需備教材
時間 6HR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教 具/投螢幕
[微反思設計]教學tips
1. 表單[反思設計表單]--透過引 導單逐步設計,比較容易達成 2. 教材--筆電、表單、色筆 3. 教室需求--盡量找學員人數與 空間大小配合的空間,試教與 回饋需要信任感,太大的教室 容易讓人害怕,太小的教室有 過於擁擠。所以盡可能在比例 上,掌握溫暖又開心的氛圍。
34
盡量在討論過程中,重複提醒學 員設計重點--設計重點是反思活 動是否對應學習目標、反思活動 時間長度是否合適、反思提問問 題是否適切。這些問題通常是過 程中最困難的部分,學員有時候 為了設計而設計,必須引導學員 考量學習目標與反思活動的關聯 性。
35
單元三:微反思設計與學習目標 教學方法 講授+回饋討論
教學內容 1.本單元搭配[回饋表單],邀請學員針對其他學員的 微反思設計,給予回饋。透過擔任評審,檢視其他 學員的微反思設計通常的困難處,也就是學習目標 的連結,換言之,在於如何對應學習目標。 2.再以自我檢視的方式,為自己的微反思進行評分與 回饋。 [微反思與學習目標]需備教材
1.[回饋表單-反思設計評量尺規],建議老師引導學 員使用回饋表單,為自己與他者評核微反思。 [微反思與學習目標]教學tips 1.以匿名式或輪值式引導回饋--通常學員只願意給 予好的回饋,但對於值得改進的建議處,往往不願 意多說一些,這時候可以用[匿名式]如便利貼方法 投箱回饋,這樣就可以避免尷尬;或者是輪值式, 第⼆位報告者必須給予第一位報告者回饋,第三位 報告者必須給予第⼆為回饋。完成該項任務。 2.務必在所有環節,讓每個學員都有任務--通常逐 一展演與回饋,會比較耗費時間,所以過程當中, 務必讓所有學員個別擔任不同或多元角色,才能有 很好的參與。例如演練者--回饋者--督導者。
36
目標 找出微反思與 學習目標的緊 密度,學習如 何成為自己的 檢視者 時間 6 HR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器材 錄影設備 教具
37
單元四:微反思的微行動 教學方法 目標 理解微反思設 計與個人教學 生涯的連結 時間 2 HR 場地 教室內 活動桌
講授+靜思+分享
教學內容 1.總整一整個學習與設計過程,以[同理心地圖] 重新省察個人"教學設計歷程"的"正向感受"與" 負向感受"。同時在這些感受彙整中,為自己設 計下一次的行動目標與方案。 2.配對--將學員兩兩分組,互相分享自己對教學 設計的反思,以[同理心地圖]解釋;再以行動方 案的討論,為對方提供解決方案。 [微反思的微行動]需備教材 1.同理心地圖表單
器材 錄影設備/教 具
2.教室空間--找可以活動桌椅的空間。 [微反思的微行動]教學tips 1.這是一個最重要的階段,也是引導學員從整 體設計歷程中找到自己的"接觸點"與"痛點"的重 要歷程。
38
39
40
41
42
模組開發歷史 初階模組開發歷史 反思認知覺察教學模組,源自2014年開始,由邱佳慧透過教授北醫團 膳實驗課程,所衍生的教學單元。為教導保健系學生理解團膳供餐的 菜餚製備,才激發了蒜頭去皮的教學單元,更從該單元研發出[蒜蒜 樂]--單一活動引發思索服務學習意義的方式。目前該模組已經透過青 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次教學及推廣,達到線上學習效益。目前已經經 歷過數次教學及推廣,各版本發展及試教重點內容如下: 1.第一次教學 104年完成青年發展署線上課程建置與推廣,分別是兩部線上影片。 其一為大專組-多元服務方案;高中組--確保服務學習的效能。其中完 成相關案例分享與推廣運用。 2.第⼆次教學 105年920聯盟侯蓉蘭執行長曾於青年培力課程中運用蒜蒜樂活動。 進階模組開發歷史 反思認知覺察教學模組,源自2017年開始,由邱佳慧經歷台大 BOPPPS培力課程啟發後,所衍生的教學設計。為引導教師設計有效 而短時間的反思活動,故邀請國際學者共同建置開發步驟,逐步引導 教師設計10分鐘以內的微型反思。目前只經歷過兩次工坊,鼓勵教師 發展微反思,尚未推廣。
43
Note
44
智齡聯盟課程模組系列
反思認知覺察教學 開發教師:邱佳慧 副教授 (北醫服務學習/通識中心) 開發學校:臺北醫學大學 原屬課程:老人學導論/設計導論 內容編輯:邱佳慧 副教授 (北醫服務學習/通識中心) 版面設計:楊哲玟 (臺大土木工程學系) 排版格式:林喬茵 (臺灣大學智活中心)
開發時間:105年1月31日 研發初版 106年12月28日優化版 計畫名稱:智齡聯盟 計畫網站:www.t-edu.tw 計畫主持人:康仕仲 教授 (臺大土木工程學系) 共同主持人:劉佩玲 特聘教授 (臺大智活中心) 協同主持人:張佳琪 教授 (北醫高齡健康管理學系) 指導單位: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執行單位:臺灣大學智慧生活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 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聯絡資訊:(02)3366-3366 分機55201 silverstaff@caece.net
本教材內容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授權條款。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