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跨領與合作的溝通、協調與創新思考力,以未來 之就 業環境與產業的變遷,將不再適合於單獨奮鬥、埋頭研發,對於使用者的定位、 分析與之後的程序,都應當有專業的團隊彼此合作並發想;而課程中利用基本知 識建立、課堂討論與資料查詢、D-school 設計課程、同理心地圖和設計工作營的 方式,讓學生可以了解完整設計流程架構,而產品的定位非制式所想的工業量產 品,諸如服務設計、社群活動設計、建築設計等,都可是設計的範疇。 現代社會結構的改變,嬰兒出生率逐年降低,整體社會都邁入高齡化的階段,銀 髮族、居家照護等市場都是非常可觀的,”戰後嬰兒潮出生的熟年世代,歷經台 灣經濟起飛,手中擁有全台灣 55%以上的財富,他們是全台最有消費力的一群 人,…,勢將成為消費市場主流,引爆的熟年商機不容小覷。”(資料來源:今週刊), 因此本次課程目標族群設定為高齡者,由食衣住行等方面發想,解決高齡者生活 上的各種議題,由過程學習跨領域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課程剛開始的階段,因是針對高齡者議題,但高齡者面臨的許多問題並 非我們所想像,課程之初便由物理治療系的林燕慧老師來為各位同學解說, 關於人體在老化後的現象與變化,於解說課程結束後,再以融入角色的方法,實 際體會高齡者的生活狀況。 而在結束第一階段的身心老化狀況概述後,以設計工作營的方式,讓同 學們在一整天的課程中,可以完整學習設計流程,並且因為同學來自各種背景, 有中醫、華語文學、食品營養、物理治療、工業工程與管理等,所來自的意見與 看法都有更多的創意和觀點,並將之前學到與體驗到的高齡者身心變化融入其中, 以討論、提出問題點、投票表決提案等,彼此就自己的論述與觀點作 sketch 或是 簡易草模的溝通,試著做初步構想設計,定位使用者狀況與環境,當中也使用身 心變化分析,來定位初步構想。 雖有之前身心變化的課程,但初步構想還是有需要逐次修正之處,因此 再逐次於課堂中修正使用者定位與產品的可行度,也就是將”概念”轉化為”可行”, 當中也會不斷有意見分歧再彙整,讓同學們實地攝影採訪高齡者了解問題,再逐 漸修正發想與定位,之中再導入 sketch up(3d 建模軟體),讓沒有 3D 使用經驗的 同學們可以快速上手,體驗由 3D model 討論概念與修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