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桂嬋、巧詩 攝影:徐子豪、謝浩然、鄭樂天、周耀恩、譚志榮
封面故事
58
COVER STORY
59
談 論 香 港 風 格 時, 人 們 的 焦 點 大 都 落 在 建 築 物、 地 標、 本 地 品 牌 或者標誌身上,卻甚少提及街道招牌 上的中文字,對其使用的書法字體亦 一無所知。這些招牌上的字句,都跟 百年來的香港華人生活文化有密切關 係, 卻 僅 有 少 數 研 習 書 法 的 人 方 能 了解。它們在香港城市空間扮演的角 色,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裝飾或視覺功 能;而背後書寫的人,既有清末著名 舉人、書法家,也有平民化的匠人。 他們筆下的書法字體,無形中也將中 國傳統藝術文化與當代都市空間結 合,呈現出具本地特色的美學。 近 年 電 子 科 技 當 道, 傳 統 書 法 跟 日 常 生 活 愈 漸 遠 離, 加 上 普 羅 大 眾對字體設計的知識貧乏,亦間接影 中文書法字時常出現在日常 生活中,無論是商品的宣傳
響中文字體美學的鑑賞。還幸有人對 於這種無形的文化資產興趣盎然並進
標 語, 還 是 店 舖 招 牌 名 字,
行深入研究,更往往成為設計師的養
都可以成為城市空間的重要
分,都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這種獨有
視覺元素,培養人們的美學 品 味。( 圖 片 來 自 政 府 新 聞
的本地的庶民文化,並融入當下的生
處圖片資料室)
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