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ute read
台中中心:親師共好研習
在社頭播下愛的種籽
◆文/周才忠(台中中心主任)
Advertisement
今年二月初,台中學習中心在彰化縣社頭 鄉湳雅國小舉辦寒假的學童情緒魔法 營。由於此成果深受該校師長們的好評,故 賴益進校長與許輔導主任立即力邀任林王進 財董事長於 3 月 24 日週三下午撥冗前去為全 校 30 位老師與家長們,加上一堂有關情緒覺 察的寶貴人生課。與湳雅的再續前緣,或許 可解讀為落實「循環式品質管理 (PDCA)」模 式,所產生的服務漣漪效應 (ripple effect), 甚至轉化到其他層面。 這場親師研習的主要目標,乃在促進老師、 家長情緒的自我覺察和疏導能力,增進自我 及師生、親子關係。王董事長非常珍惜此親 師互動的機會,在不到三小時的研習活動中, 結合任林這 20 年來研發的諸多創新模式 ( 如 察覺圈 ),精心設計了豐富且活潑的內容。例 如,暖身活動 ( 破冰―放鬆身體 )、朗讀紀伯 倫的《論孩子》等。 第一單元是「認識我是誰」主題,包括欣 賞家庭短片【愛上影劇團】的《媽媽心,媽 媽樹》與小組提問、察覺圈練習、解釋和意 欲的由來、認識情緒與感受、認識行為 ( 性 格的形成、一般常發生的思考陷阱、心理防 衛機轉等。第二單元的主題則是「以行動來 陪伴自己和陪伴孩子」,透過分組討論與分 享方式,進一步了解陪伴是甚麼?如何陪伴 有情緒的孩子?如何陪自己的情緒?並完 成了任林察 覺圈練習步 驟〈二〉、 〈三〉。
全場在王董事長嫻熟技巧、運籌帷幄的帶 領下,老師與家長們都十分專注投入,且不 時提問或跟同組成員分享自己的看見、感覺、 想法等。我們可以從滿意度問卷結果中,看 到與會者皆收穫滿滿,因多數評定對提升其 「自我情緒覺察、疏導能力」、「自我、師生、 親師、親子等關係」方面均非常有幫助。 另外,此滿意度問卷中也讓老師與家長 們填寫在研習結束後,可以做什麼?允許什 麼?願意做什麼?相信什麼?從諸多回饋的 內容,能夠看見王董事長的話語對於一些人 是有觸動到的,甚至產生某種影響力。例如, 成長「背景」對人的深遠影響、尊重自己、 陪伴自己、陪伴家人、與所有情緒和平共處、 允許自己有好或壞的情緒、換個環境轉個心 境、找到愛自己的方法、願意多聽孩子的想 法……。 親師共同學習成長的方式,在國內學校的 家庭教育或親職教育活動中較少去嘗試此類 共好新作為。從王董事長所設計的湳雅教案 豐富內容、執行過程熱烈回應、結束後的理 解與行動承諾等等,我們看見了未來建立新 模式的一些曙光。或許,可再匯集更多有關 父母教養子女上的成功案例,相信能造福廣 大偏鄉家庭,實現任林「促進父母成長,一 人改變、全家改變」的真善美願景。
CLORO 《泳別青春》~未竟之夢想
在惡劣的環境中,盡最大的努力,堅持到最後一刻, 就對得起自己了…
◆文/梁美霞(資深讀書會帶領志工)
就讀高三的珍妮,夢想是成為一名水上芭 蕾舞者,她時常與好友搭檔練習雙人花 式,正準備參加全省雙人水上芭蕾競賽,但 是母親的驟逝帶來重大轉變,她必須隨著父 親舉家搬回老家,位於亞平寧山脈中的小村 莊,且休學在飯店當清潔員。珍妮發現飯店 裡有座泳池,冒著被開除的危險,在夜晚偷 偷潛入練習,連游泳池管理者都被她的熱情 與努力所感動,不忍心舉報她。 然因父親的憂鬱症狀被送去教會,珍妮必 須獨自一人照顧弟弟。帶著弟弟去小村莊的 學校報到時,校長問她為何沒有轉學?原來 她想再回到原本的學校繼續練習水上芭蕾。 然而父親的病情加劇,還有生活的困境,她 得照顧病重的爸爸及年幼的弟弟,讓她覺得 夢想越來越遙不可及。 珍妮被隊友催促著回校去,不然就得放 棄這次比賽。無法放棄夢想的她連夜回到以 前的游泳隊,看著隊友們的練習,卻發現自 己再也不屬於那個世界了。珍妮悄悄暗然離 開游泳隊,像是與自己的少女時光揮別。現 在的她只能想像自己自在的在蔚藍大海裡倘 游……
本片記錄了義大利亞平寧山脈小村莊的冬 天,整座山脈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風景非常 美麗,也是我夢中的風情。但是對珍妮一家 人來說,住在那家徒四壁的舊屋,又冷又濕 非常殘酷的環境,一點都不美,且無法常常 享受能在這個地方滑雪的美好。 除了惡劣的環境,珍妮又得面對憂鬱重病 的父親,只能扛起一家的生活重責,自己獨 自修水管,冬天暖爐也壞了只好穿上僅有的 厚衣服睡覺……看著看著眼淚也跟著落下, 那種孤獨與無助,求救於伯伯也得不到溫暖 的感覺令人心疼。此時我也想起母親離世時, 雖然也很孤單,但還有父親堅強的愛護,比 珍妮幸福太多太多。 整部片子洋溢著水的起伏意象與珍妮的夢 想,看到她在游泳池中,優游的呈現自己的 舞姿,還有那股熱情真的令人動容!本篇故 事的轉折不多,但是導演透過惡劣艱苦的環 境,來描述家人困頓時所必須面對的殘酷世 界。相較之下,更讓我們覺察到現在很多人 的生活裡,常常不在意自己當下的幸福,總 是抱怨東抱怨西,這樣的對比,是值得我們 深思的。
阿霞提示單
1. 回顧童年時期,當你感到無助時,你是如何 面對或如何尋找求救資源? 2.記得自己有哪些還未實現的夢想嗎? 3.還記得上一次感覺幸福是什麼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