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DESIGN SOCIE T Y FORUM
SCID 設計跨界講座
#2
設計翻轉
花博
主 講 人
吳漢中 台中花博設計總監
當代城市的景觀、空間與美學的治理,在以設計思考為軸心的組織之下,已 成為一股全球趨勢。曾任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設計總 監,吳漢中以設計介入城市,導入策展制度,結合在地、設計和藝術的跨領域團 隊整合,打造以公共和永續性為起點的社會實踐。
03/18
{MON} 15:00 - 17:00 實踐大學 A棟 301教室 設計跨界講座 DESIGN x SOCIETY
Department of Industial Design.
DESIGN SOCIE T Y
吳漢中,2016 年台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2018 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設計總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碩士、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 士經歷,具有設計、管理與社會企業專業跨領域背景,著有《美學 CEO:用 設計思考,用美學管理》。
講座一開始,吳漢中先說明了本次講座的本質,其實是關於「設計師還能做什麼」這個問題的一個面向。 他提到,現在他們在外面做的,是創造一個新的機會,或說一個設計工作的想像:將「總策畫」的經 營模式納入各個大型博覽會。 2018 年舉辦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與九年前台北花博的最大差異,就在於總策畫的導入。身為設計 總監, 吳漢中透露了難以置信的數據, 說這次台中花博是台灣設計 / 藝術史上最大規模的單一委託案。 「預 算七千萬,市價兩億。 」 除了台中,過去也參與過台北和台東的城市設計,他認為三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 「台北是有錢的敗 家子,預算多,整個城市卻很醜;台東是沒有錢,但苦讀想考上台大的小孩;台中是暴發戶,又想讓 自己變得優雅。 」
DESIGN SOCIE T Y
設計角色的改變 在著作《美學 CEO》中,吳漢中提出七個設計管理法則,作為思考在企業或公司中設計的角色,分別 從組織、策略、研發、流程、財務、創新和價值思考設計的角色。 第一個案例,是美國零售公司 Target 的前副總 Ron Johnson,他在進入蘋果公司後,導入零售業的 設計思維,創造了非常成功的 Apple 實體店面。第二,是設計師 Alessandro Mendini 為 Alessi 設 計的產品,八零年代最紅的鳥形咖啡壺,改變了人們的沖咖啡習慣,不僅注重美感與功能性,也在產 品中導入情感設計。 不過,當設計美學成為當代企業重要的治理與創新原則時,另一方面,設計也漸漸進入公共事務的領域。 設計被賦予的任務不同了。相較於過去,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著手參與公共議題。 2016 年,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與臺電合作, 執行城市中許多變電箱的環境色彩作業,運用簡單的色彩策略, 改變了以往熟知的變電箱和舊衣回收箱,除了美感的提升,也更具辨識度。比起變電箱,清潔隊的衣 服和掃把的設計,則面臨更多的問題。對此,吳漢中認為,設計和制度的平衡是公共設計的核心。
台中世界花博 台中花博共有四大困難。首先,在組織架構上,成立了原先組織內沒有的設計創新團隊,負責內部統籌、 制度修改。再來,因為普遍不了解專業文化與生態,所以導入了策展人制度與會議形式,各廠商與部 門都直接對策展人溝通。第三,是領域間的整合,由上而下貫穿,選出優質的公務同仁組成行政團隊。 最後是時間與財務的緊迫,透過策展人制度、走訪各團隊並公開說明與公布專業評審名單,減少不必 要的成本和障礙。 最完整的跨界整合實例,是豪華朗機工所設計的大型裝置「聆聽花開的聲音」,前後共整合了景觀、建 築、機電、燈光、音樂等專業領域,以及薩克斯風與雨傘工業,甚至找來兩位科博館的植物博士,尋 找可以移植到平地的高山植物,透過季節性的差異讓生長在海拔 1500 公尺的毛地黃在平地順利開花, 展示了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 「這次花博是一個跨世代的策畫。」 為了呈現瀕臨絕種的石虎,團隊特地找了以往難以跟政府機構合作的石虎保育團體,並強迫設計師和 農民合作,也直接在展場內展出農民的群像,有別於以往只有設計師的觀點。團隊甚至耗費三百萬把 台中在地的土讓搬入展場,就是為了忠實呈現自然。 為了盡量保持環境原貌,團隊盡量不更動園區的生態,幾乎都是以環境的現況去思考展場,例如園內 的枯樹和枯枝,都被保留了下來,呈現森林園區本來就存在的生老病死。「對設計師而言,模仿是最高 程度的致敬。 」他說。 「自然可以被模仿,但不能設計。」
DESIGN SOCIE T Y
Q A
如今台灣設計大環境下最缺乏什麼?
錢(笑) 。我們花博可以做這麼好,可是我們的設計環境卻這麼差,(造成)這個對比的落差(的原因) 在哪裡,我覺得原因在於缺乏懂的設計價值的業主。我們花博有一個很棒的業主——市長。他希望作為 設計長的我可以把全台灣甚至全世界最好的設計團隊找來,並負責創造讓他們好好發揮設計能力的條件。 在準備的過程中市長並沒有直接介入,把花博變成政府甚至政府議員交代的工程任務,而是以合作的形 式。在台灣,與設計師合作中最難得是有懂得設計的業主可以支持、願意給予資源,幫助設計師更好地 發揮,很多時候情況會是業主沒有太多預算,或者是有預算可是有太多主見。這些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但這不代表業主方沒有問題,也說明這個產業的生態、社會對它的認知還沒有足夠成熟,彼此應該扮演 什麼樣角色的還不夠清楚。
Q A
認為城市的個性來自哪裡?
為什麼台北這麼多人(在為設計環境)做努力,卻沒有辦法成功?但在台中,像是這次花博,我們的設 計團隊卻可以把設計做得淋漓盡致。實際上是這個城市的個性決定了許多決定性的關鍵資源的開發。台 北講設計、推設計的人並沒有在社會最關鍵位置、扮演最關鍵的角色,所以很難達成(設計環境的大改 善) 。決定這個城市性格的人不在於那 20% 的菁英份子,而在與大多數、那剩餘的 80% 的人。我覺得 其實非常難通過單一的面向去定義一個城市的性格,他一定是一個許多因素,包括政治等很多條件相互 作用的。設計只是一個很小的面向,但從一個展覽或者是一個企劃的成果來歸納其實不能代表一個城市 的個性。
Q A
下一個城市想去哪?對未來有些什麼計畫?
接下來要去哪裡、做什麼還不知道。很有可能會做的是——我將會在台三線策劃一個藝術節,接下來 在北埔會有很棒的展覽和企劃。我覺得我們很少在這樣一個有能量的地方做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展覽。 我們會將當地一些很棒的風光做一些改變,並用展覽的方式重新呈現展覽;應該會在松菸或華山舉辦, 名字叫做「改變的世界」 。接下來可能還會做台鐵的改造,可是台鐵真的太難了。搞不好回來教書, 也挺好的,在外面工作真的太累了。
DESIGN SOCIE T Y
下一代的設計 經過台中花博的經驗,吳漢中認為,台灣需要更多的文化首長。設計美學是 CEO 的事,文化政策由下而上,但制 度改變也需要由上而下,同時,行政也需要文化化。他提到,法國就有 44 個文化部,這些局處可以作為行政文化 化的倡議單位,也是創意人才輸出的重要窗口。 「台灣的設計運動正在開啟中。 」除了本次大規模的台中世界花博,近年的世大運、設計之都,包括身分證設計、 城市設計長、縣市設計中心,都正逐漸成為設計運動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創造城市設計的機會,給年輕人一個世界的舞台,讓他們參與公共事務,一旦執行過城市公共服務 與大型策展,就具備走向世界的主場優勢。吳漢中說,其實這個講座,就是關於這個創造實驗的成果展示,設計 的未來,最終會交接給下一代,也就是在坐的每一位同學。
CREDIT
張睿庭 日工三甲 主持
黃冠樺 日工三甲 公關接待
呂明真 日工三甲 攝影紀錄
陳麗宇 日工三甲 平面編輯
王子瑄 日服四甲 文字編輯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