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與習俗 馬來西亞是一個擁有多元種族和文化的國家。馬來西亞人口分為三大種族:馬來族、華族 和印度族,此外還包括了各個少數民族。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西亞語(Bahasa Melayu)。雖然每一個種族自小就必須學習馬來西亞語,個民族仍然被允許學習各自的母 語。這就是為什麼到台灣留學的大馬同學都能說流利中文的原因。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各族人民都擁有選擇宗教的權利,文化方面也是採取包 容多元化的政策。所以,華人理所當然的也可以慶祝農曆新年、中秋節、端午節等中國傳 統節日。甚至,馬來和印度同胞也會在農曆新年期間,在各自的商店外掛上寫有「Gong Xi Fa Cai」字樣的布條。 馬來西亞人民之間的和平共存是經過努力建立起來的。合諧相處的第一個大原則就是要互 相尊重;懂得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才能創造一個合諧的多元社會。歷史: 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可追朔至汉代唐、宋时中国和马来群岛已有频密的商业活动和文化, 元代时已有中国人在当地定居的明确记载.
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在马六甲(明史称为满剌加)停留,后来将马六甲、巨港 等营建成其船队的大本营。至今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与郑和有关的遗迹。一些华人因为和 当地人通婚,开始在马六甲定居,渐渐受马来文化影响,繁衍开来。
此时开始,华人开始在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为组成马六甲重要的一个民族。明朝衰弱 后,这些通婚华人的后裔由于交通不便、满清闭关政策等因素,开始与祖国关系疏远。在 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下,他们逐渐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Nyonya-Baba)。 娘惹峇峇的母语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话)慢慢转变成夹杂方言以及马来语的娘惹峇峇语 (Peranakan Hokkien),但依然保留了各种华人的风俗仪式。
而华人大量移民今马来西亚各地则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当时清朝战败,中英签署 《北京条约》,清廷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由于当时 英国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开发马来亚半岛,大量的华工(或称为苦力)从中国输 入到马来亚半岛成为矿工、种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后,华侨南来的数量更是急剧上升。 此时到来的华人移民人数已经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称为“新 客”。这时期马来半岛的华人人口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是因为劳工们的侨乡意识浓厚, 多不打算扶老携幼来到马来亚定居,而是希望赚够钱回到老家故乡。
到了 1929 年,全球开始经济大萧条。此时,华侨妇女开始大量移民马来亚,男女人口比 例结构趋向平衡。二战后,由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英属马来亚正值马共叛乱,移民条例 收紧,中国来马的移民潮逐渐减少甚至停止。此后,华人参与了马来亚独立运动与马来西 亚的建国运动,并在当地繁衍开来。华人到外国侨居,传说开始于周秦时代,但有史可查 的是汉朝。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建立了中西交通,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年年皆有使节 和人民来往,多则几百人,少则百多人。华人自汉朝已开辟与东南亚和印度、斯里兰卡的 海上交通。由于开展海外贸易,商人、水手可往东南亚进发,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于当地, 成为了第一代的海外移民。
唐朝时期,华人移居国外逐渐增多,许多外国人称海外华人为“唐人”,华侨回国也称回“唐 山”。至宋、元代,中国沿海居民因受连年兵乱的影响,尤其是福建、广东受元军的残酷 摧残,纷纷逃往海外避难谋生。
华人大量移居东南亚始于明朝,郑和下西洋开始了华人历史上第一次海上远征。郑和率领 200 艘船舰组成的船队在南洋各地访问。从 1405 年-1433 年的 28 年时间里,郑和七下西 洋,率船队远航 30 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洲东岸及红海沿岸港口。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东 南亚之前,从中国移居到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是在通商贸易的需要上移民至中南半岛和海外。 至 16 世纪后,特别是 17 世纪,西方国家相继侵入东南亚各地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逐步 沦为殖民地,华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来源而移居东南亚,跟随已定居海外的亲友赴东南亚 学习做生意或从事劳工业。越南的移民按照到达时期、原乡籍及同化程度,被称为明乡 (Minh Hương)、华(Hoa)及不同名称。
而在欧美工业革命期间,有大量华人为了淘金,被卖往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非和 俄罗斯等国家当苦力,从事危险的工作,如开采金矿与铁路工程等。当中有很多是契约华 工,俗称为“卖猪仔”。
人口 2008 年馬來西亞國會選區華人與土著選民的人口比例分佈 ■ 偏紅則表示華人所佔比例較高
■ 偏藍則表示華人所佔比例較低 ■ 偏紫則表示兩者比例相當 ■ 顏色越淡則表示其他種族(如印度裔)所佔比例越高 馬來西亞的華族(華人)獨立初期原本佔總人口比重較高(35%),但由於出生率較低, 現在已經降到 24%。自 70 年代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後,為數不少的馬來西亞華人移居或 長居發達西方國家、臺灣、新加坡和日本等等。
大馬華人現今人數為六百多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僅次於馬來族(55%),並多於 印度裔人數的一倍半。華人人口在某些城市(如:新山、檳城、怡保、巴生、馬六甲、古 晉、詩巫)佔的比例較重,有者更佔超過半數。
大馬華人的主要籍貫包括:福建(約四成的大馬華人屬於福建籍貫,佔最多數)、廣東、 海南等。另外有部分大馬華族長期受馬來和其他文化影響而形成了新的華人族群,稱為峇 峇娘惹或土生華人,但基於國家宗教政策,此現象已不復存在。
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的數據顯示,在 1957 年,華人人口比例約為全國總人口的 40%(不包 括馬來西亞成立前的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人口),而到了 2010 年則下降至 24.6%,預 測到 2020 年將降至 20.7%。人口比例下滑的原因之一是華人是注重對子女的培養與教育, 以應對未來挑戰,而不願因「多生粗養」來承受過多經濟的壓力。因此,相對富裕的階層 或知識水平較高者都不願多生孩子,在鄉村地區,由於生活水平和教育水準不高,一般孩 子較多。
語言: 华人迁居马来西亚数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种方 言,也随着祖先南来,且在马来西亚继续流传。馬來西亞華族之間普遍以華語或一些漢語 方言交流,如福建話(分為北馬檳城福建話和南馬柔佛福建話)、 廣東話和客家話。受中 文教育的年輕一輩大多會說華語,學校裡華語課皆用簡體中文,國語(馬來文)和英文在 馬來西亞是必修語。在日常生活中,馬來西亞華人會說一種比較本土化的馬來西亞華語, 而在正式場合(如本地中文媒體)則會轉用一種較為正式的標準華語(類似台灣國語)。 本地中文媒體則簡繁並用,使得兩種字體得以在馬來西亞共存在市镇地区,虽有一到两种 强势方言,但人们中多通晓各种方言,能够快速转换对答。另外,在二次大战后,当时中 华民国最富裕的地区,例如上海、江苏一带吴语系华人,带着资金及技术南下,逃离战火。 这批富裕的上海大亨用技术人士,部份移居香港、澳门及台湾,亦有相当部份移居至现称 的吉隆坡、槟城、马六甲及文莱。 本地中文媒体则简繁并用。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捍卫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与国民中 学华文课程,并有华文报纸与媒体,以及华社组织的支持(华教、华文媒体、会党合称大 马华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华语交谈。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场合下, 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惯用混合各种方言、英语与马来语的“罗惹式华语”。在华文学校、广 播电视、公开正式场合或演说,则使用标准华语。
马来西亚华人姓名的英文拼字,目前也是大马卡与护照登载的正式名字,多是依据父亲一 方的方言而来。例如,姓氏“张”字可能拼为下列其中一种:Chong、Tiung、Chang、Tiong、 Teo、Cheong。马来西亚华人拼写英文姓名时,习惯直接将三个字或四个字分开,首字母 均大写。例如已故华教斗士沈慕羽,姓名拼为 Sim Mow Yu。
馬來西亞華人各祖籍的來馬歷史背景: 福州人: 第一批 92 人先鋒隊伍於 1900 年 12 月 23 日由力昌與陳觀斗帶領從福州乘豐美船。 自 1901 年到 1902 年,黃氏總共招募了 1,118 人分成三批抵達詩巫。 第一批:72 人,於 1901 年 1 月 21 日抵達新珠山。 第二批:535 人,於 1901 年 3 月 16 日抵達詩巫。 第三批:511 人,於 1902 年 6 月 7 日抵達。 這一千多名先驅者在詩巫定居後,從事艱苦的墾殖工作。他們幾乎全是福州人,詩巫 為他們所開闢,因此詩巫也就有「新福州」之稱號。
潮州人:马来西亚的潮州人(现在也叫潮汕人)来自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其地域包 括目前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及其所属的县区,以及目前属于梅州市的大埔县和丰顺 县等。 清代中期,红头船成了潮州人驾驭海洋的主要工具。现在潮州人遍及东南亚各地。 马来 西亚是海外潮州人主要聚居地之一。至迟在中国明朝期间,潮州先人就来到马来亚定居。 几百年来,涌现出象早期的许栳合、许武安、陈开顺、陈旭年,现代的刘玉波、郑镜鸿、 钟庭森、林源德等杰出人物。现在从北马到南马、从东马到西马,到处都有潮州人居住生 活。潮州人占了马来西亚华族人口总数的 10%以上,是华族人口中第三大族群。
興化人:興化人最早到南洋是在十九世纪后期,而鼎盛时期则是 1930 年代左右东南 亚华人社会中的“兴化人”(Henghua people),特指讲兴化方言的人群,主要为原籍福建省兴 化府莆田、仙游二县的移民,也包括来自福清县南部和惠安县北部讲兴化方言的人群。在
东南亚华人中,兴化人是人数最少的方言群,但却具有十分明显的行业特征。一般认为, 东南亚的兴化人主要经营交通行业,所谓“出门行路要找兴化人”。不仅如此,东南亚各地 的兴化人也有相对独立的会馆、庙宇和仪式传统,尽可能维持“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状 态,历来是东南亚华人中最富有凝聚力的方言群。
福建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 francis light 向吉打蘇丹租用檳榔嶼是在 1786 年,那是清 朝乾隆皇的年代。當時是滿清最強盛的時候,也是逐漸衰弱的開始。最先來檳榔嶼的華人 多是福建人,而且多是來自漳州。不過他們好像不是直接從中國來,而是已在南洋住了一 些日子,且有一些做生意的本錢。財雄勢大的福建五大家族,邱公司、謝公司、楊公司、 林公司和陳公司,據說就是在開埠時來檳城,世世代代累積財產,為後代謀福利。
客家人: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大批客家人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马来西亚便是其中一个目的地。 据了解,客家人到马来西亚最早是在槟城,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会馆即为 1801 年成立的 槟城嘉应会馆。马来西亚许多主要城镇如吉隆坡、怡保、芙蓉等是由客家人开辟的。全马 第一间私塾学堂——“五福书院”为客家人在槟城于 1819 年创办,而第一所现代式学校是客 家先贤张弼士于 1904 年所设的“中华学校”。
海南人: 成化十七年,遣礼部给事中林荣往满刺加充正使。由此可知在公元 1418 年,已有海南人 前来马来半岛,但林荣并非经商,亦非移植,而是充当使节。康熙五十六,甲严洋禁商船, 不许私造南洋贸易,有偷往潜留外国之人,督抚大使通知外国,令解回正法,再奉旨五十 六年以前出洋之人,准其载回原籍”-- 由此可知在 1717 年时,当有海南岛的船只到南洋\在 1830 年时有帆船由海南岛到槟城经商。海南人前来新马两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初他 们是前来通商,并非移植。十九世纪中叶,海南人才开始移植马来西亚。马六甲琼州会馆 成立于 1869 年,太平琼州会馆初设于 1869 年,槟城琼州会馆在 1870 年以前已存在了, 可见当时移植到马六甲,太平和槟城的海南已不少了。
海南人大批移植马来亚是在 1926 年至 1930 年间,这是由于当时福建、广东两省政治混乱, 内战蔓延海南岛,人民生活不安定,所以年轻人多数投奔南洋各地。1935 年至 1939 年间, 日本侵略中国,华南各省沦陷,为了生存,华南各省的年轻人,包括海南人,也只好离乡 背井,纷纷逃命,到南洋谋生。
信仰;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最独特的莫过于宗教文化。它立基于中国传统宗教,同时又受当地社会 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异。以下将重点探讨马华社会中存在的民间信仰、佛教、 道教、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德教的历史与现状。
马来亚华人的民间信仰是以元明清年间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闽粤地区的民间信仰为主 体,兼收并容了佛道儒的神佛与圣人,如观音、玉皇大帝、孔圣人等。长期以来,民间信仰成 为维系马华社会的纽带和慰藉华人心灵的精神力量。 移居马来半岛的华人大部分是来自东南沿海一带的农工商阶层。在他们的心里早已播种下 了家乡神祗的信念,妈祖、土地神、关公被广为供奉在马华的地缘会馆、氏族宗祠及各宗教 团体中。其中最重要的神灵是妈祖。妈祖崇拜始于明代。郑和七下西洋(1405 - 1433)时,每 艘船只都供奉着闽南人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天后圣母––妈祖。 西马各华人渔村均有妈祖庙。西马较著名的妈祖庙是建于明末清初位于丁加奴的和兴宫。 槟城建于清代的天后宫则以每年举办盛大的“天后诞”而名闻遐迩。19 世纪 30 年代,妈祖作 为海运业的庇护女神随着马来亚港口贸易的发展,地位得以提升。仅吉隆坡就有 10 家妈祖 庙。在马华宗教中地位仅次于妈祖的是大伯公与关公。大伯公又称福德正神、木头公、土 地公、本宅土地。入乡随俗的华人将马来人所崇拜的拿督公(即“圣地之神”)也作为土地爷 加以膜拜。 最早的土地庙是建于 1792 年的槟城海珠屿的大伯公庙。1810 年客家人在槟城市中心大伯 公街建“福德祠”,它是客家人的活动中心。每年 2 月 15 日有庆祝大伯公诞辰的庆典。始建 于 1847 年的闽南人的秘密会社“建德堂”因其以大伯公为神祗,故称“大伯公会”,1890 年后改 为“赛福社”。 广东人则以关帝作为他们的守护神。1858 - 1878 年雪兰莪内战期间,一向被视为财神爷的 关公开始被作为战神受到当地华人的顶礼膜拜。19 世纪中叶后,随着移居马来华人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地域性民间信仰被华人从各自的家乡带到了侨居国。如吴本信仰、城隍信仰、 清水祖师信仰,更有甚者马来华人将元明清戏曲通俗小说中的人物如孙悟空、红孩儿、二郎 神也置于神龛之上。由此可见,马来亚华人中盛行的民间信仰多带有相当程度的迷信及地域 色彩,但勿庸置疑它是马华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来亚华人所信奉的宗教立基于中国的传统宗教,但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而发生了 一些变异。在特定的时空交汇点,既保留了浓厚的故乡、故土宗教文化的色彩,又吸纳兼容 了其他民族宗教文化的某些成分,最终形成了以民间信仰、儒释道为主体,与其它异域宗教 多元并存的格局。
馬來西亞華人節慶
春節 初一前:购买贺年物品,俗称“办年货”。 年三十晚:吃团圆饭。 初一:到庙宇上头香、出门拜年。 初二:出门拜年,回娘家之日。 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若有 亲朋好友尚未互相拜年,便会在年初四继续。 初七:人日,捞鱼生,是新马一带独有的年菜。把食材准备好后要站起来,用筷子 把鱼片和其他配料拌匀,边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而且要越捞越高, 以示步步高升。 初九:如果是福建人后裔则有天公诞,当天凌晨或者初八夜晚子时后,各家便开始 祭祀。 十五:元宵节。新马一带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未婚女性会 结伴到河边抛柑祈求姻缘(男性则捞柑)[3], 清明節 端午節-紀念屈原,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粽子(枕頭粽子,肉粽,等) 七夕情人節-華人的情人節 中秋節-在馬來西亞中秋節是團圓,賞月,吃月餅,最主要是提燈籠 冬至-吃湯圓,也是華人的一年最後節慶
各华人祖籍美食 大部分的华人在家中的饮食以中餐为主,可是在马来西亚的中餐比较接近于中国南方 粤菜(尤其像广东、香港、福建、台湾),马来式的中餐也不会有冷热菜之分,绝大 部分都是热菜。由于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饮食习惯受各族影响,因此 不像中国般讲究,。在外,就没有一定的饮食习惯,有西餐、马来餐、印度餐和中餐 等等。肉骨茶其实是由马来西亚的一个名为“巴生”的地方华人所独创出来的,可是后 来新加坡抢先把它当成新加坡传统美食对外宣传。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都能吃辣,因 为东南亚的饮食习惯都相对较辣。
福州菜 福州菜著名菜肴有佛跳墙、红糟鸡、淡糟香螺片,鸡汤汆海蚌等。近代福州菜重要发 源地之一為创建于清代中后期的福州聚春园餐馆,佛跳墙也是由聚春园的厨师郑春发 所发明的。福州菜中还有大量的著名小吃,如鱼丸、扁肉燕、鼎边糊、線麵、光饼、 拌麵、蛎饼等,其中很多都有很长的历史。福州菜还被福州移民带往了台湾、东南亚、 北美等地,在全球许多福州人社区,比如马来西亚霹雳州的实兆远與砂拉越州的詩巫、 美国纽约华埠等地,都能见到福州菜]在台湾台北的西门町也有著名的福州菜馆。
潮州菜 炒粿條是粿条的一種煮食方法,通常特指干炒,常见于广东潮汕地区,和广府话中 的“干炒河”基本相同,又寫作炒貴刁,也是流行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的華人美食,在馬新兩地的美食中心都可以找到其蹤跡。 著名菜式: 1. 2. 3. 4. 5.
滷豬頭肉 燒白皮乳豬 鹹菜炆豬肉 蟹棗 卤鸭
潮州小食 潮州小食约有 230 多种,常见有卷煎、糯米猪肠、粿汁、粿条汤、潮州春饼、炒 糕粿、肖米、麦包、南瓜芋泥、反沙芋、糕烧番薯、返沙芋、猪脚圈、浮豆干、芋 丸、水晶包、白饭桃、清心丸、绿豆爽、鸭母捻、粽球、牛肉丸、束砂、糖葱薄饼、 朥饼、姜薯酥、潮州腐乳饼、肉粽等等。
興化菜 興化米粉,紅龜糕,枫亭糕
海南菜 海南雞飯,豬肉包 Roti Babi、燒肉、海南雞扒、
福建菜
梅花扣肉,福建小吃肉燕,虾面當今(檳城蝦面),福建炒米粉,地瓜粉粿, 油饭薄饼
客家菜 客家菜又称东江菜,主要指客家人的飲食。因為客家族群多遷徙且居住華中、華南丘陵的 丘陵山地地區,遷徙行程中只能以鹽保存食物,勞動出汗多亦需補充鹽分以維持體力,因 此飲食傾向多油多鹹的重口味菜,並且好用各式處理過的(如酸菜、福菜、梅乾菜、大叶 品种的芥菜)作為食材入菜。不過目前已有偏向少油少鹹的改良式客家菜。客家人勤儉刻 苦,平時省吃儉用,只在年節與朔望祭拜祖先神明,或是婚喪喜慶宴客才會宰殺牲畜。為 了不浪費食材,極講究妥善運用牲畜之各個部位作成佳餚。演變至今,已形成「四炆四炒」 的八道宴客標準菜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客家釀豆腐 客家鹹鸡 煎酿蛋角 東江鹽焗雞 客家小炒 客家粽 浮水大鯇魚 紅炆肉 水晶豆沙扣肉 炒子鴨 酵飯 筍飯 珍珠粉 憶子飯 鴨鬆羮 鍋叾飯
廣東菜
粤菜由广府菜(廣州菜)廣州一直流傳一句俗語:「背脊朝天,人皆可食。」古時,广州 菜是无鸡不成宴,而潮州菜是无海鲜不成宴,其擅用食鹽、鹵水等佐料助存及調和食物。 而客家菜则偏向多油多鹹的重口味菜 老火湯,吊烧雞,廣東粥,海味燒味,手撕鸡,炸子雞,豉油雞
舞蹈 舞龙 舞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 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 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 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舞龙灯 舞龙灯,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 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龙也就很自然的做了农作 物的司雨神。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后稷。 (每当有重要节庆或者有庙会活动就会出现舞龙)
舞狮 舞狮(lion dance)。舞狮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隆重庆典,民间都以狮 舞来助兴。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 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 认为 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 都喜欢敲锣打鼓, 舞 狮助庆。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 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舞狮还代表欢乐,代表 幸福,代表人们心中的祝福,是生活美好的象征! 舞狮分为两类:文狮、武狮。文狮子一 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 跳跃、戏球等等。武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采青、过跷跷板,难的甚至 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动作。
扇子舞 舞者双手持羽扇,身穿白衣,动作多摹仿白鹇飞翔姿态,优美、柔和,其内容与傣族之孔 雀舞相似,系表现宁静、自由的农林生活。扇舞乃上古之舞蹈形式,而仿白鹇则为原始的 拟兽舞遗迹,说明此舞渊源颇古老。
傳統服裝 女;旗袍 男:唐山裝 (可是現在佳節也會穿傳統服裝出席,只要少數的老一輩會穿,或者春節時)
過年習俗及新年禁忌 除夕夜 圍爐慶團圓 ◆除夕稱為過年,意為舊歲至此夜而除,明日即換新歲。這日下午會備牲禮祀神祭祖,稱 為「辭年」。
◆除夕夜全家齊聚,圍爐吃團圓飯,而且吃得愈晚愈好!
◆記得在入夜前洗澡,並把衣服洗晾完成,不能濕過年!
◆廟宇會在除夕夜關上大門,一到午夜十二點,鐘聲敲響,信徒蜂擁擠進,據說贏得頭香 的人,在新的一年能獲得好運勢!
◆吃魚,年年有餘;吃韭菜,長長久久;菜頭會有好采頭;丸類象徵團圓;年糕意味「步 步高升」。
◆除夕圍爐後,長輩會發送壓歲錢給晚輩,祈求長命百歲;之後通宵不眠直到天明,稱為 「守歲」。
大年初一 放鞭炮,驅走年獸,祈求平安如意並增添熱鬧氣氛。一大早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 新年吉祥,而後出 門給街坊鄰居、親戚、上司、生意夥伴等拜年,俗稱走春。近年來許多 著名寺廟會有民眾天未亮就前往準備在廟門一開時搶得拜第一柱香,稱為搶頭香,民眾相 信搶 得頭香者,會在今年得到神明特別的眷顧和保佑。傳統習俗出嫁的女兒不適宜在這一 天回娘家,會給娘家帶來一整年敗運。 ‧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 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 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默唸「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現今等華 人不一定有拜祖先,因宗教關係)
‧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早上要吃壽麵,代表步步高升,還有要吃年糕代表團圓,初一不可以掃地,掃地代表把財 神掃走。
年初二 回門是喜
◆出嫁女兒偕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回門」。早期還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並準備 紅包分送給小輩。
◆回門時不能空手,且帶給娘家的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
馬來西亞的華人過年時亦會圍爐、守歲;同時準備春捲與椰飯等菜肴款待上門拜年的客人。
同時有放孔明燈的傳統習俗,極盛時會有數以千計的孔明燈在夜空飄行。只是近年為免影 響飛安,已陸續被禁止!
年初九(拜天公) 农历大年初九,是福建人拜天公、大过年的日子,这一天凌晨的拜天公仪式,比大年除夕 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更隆重,祭拜仪式过后,大家吃一顿丰富的年餐,以示团圆、吉 祥。(道家才需要拜拜)
年十五(吃元宵) ◆上元節,俗稱元宵節或燈節,是天官大帝的生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此後一切恢復 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有小過年之稱。 ◆這天依例會吃元宵,有拋柑活動。
传承华人文化的“四大要素”
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有 600 万,占全国人口的 25%,是国内的第二大民族。华人之 中,又以福建人的人数最多,我们祖籍永春的超过 50 万人,占福建人中的可观部分。马 来西亚是除了永春县之外,全球永春人最多的国家。
由于华人懂得自处,与占人口优势的马来人合作与配合,加上华人的自力更生,自强 不息,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领域都扮演了角色和作出贡献。马来西亚 华人也是除了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外,保持和传承中华文化最完 整的族群,对某些华人节日的庆祝,甚至比中国大陆和港、台更加传统、更加热闹和内容 更丰富。
华人文化之所以能够在马来西亚拥有目前的地位,主要是华人拥有“四大要素”──华基 政党、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章。
1.华基政党
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华人不仅在文化上与中国认同,在政治上也以中国为祖国,因为 那时马来西亚还不是独立国家,华人在政治上效忠中国,并没有不对。但在国家于 1957 年独立之后,华人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有了区别。在文化上,华人仍然以传承中华文化 为己任。但在政治上,我们是马来西亚公民,必须效忠这个国家,华人也的确做到这一点, 以公民的身份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
要保障个人和族群在各方面的权益,除了要拥有公民权之外,更重要是要参政,尤其 是参与执政。在这方面,华人中的先知先觉者在 1949 年就组织了纯由华人参加的政党马 华公会(马华),并且和马来人的种族性政党“巫人统一机构”(巫统)以及印度人的种族 性政党“印度国大党”(国大党)组成由三大民族统合而成的执政联合政府“联盟”;马华成 为联盟政府的第二大成员党。
在 1974 年,联盟扩大为“国民阵线”(国阵),把多个原本属于反对党的政党收编为 成员党。目前国阵有 14 个成员党,其中有 5 个是华基政党,包括马华、民政党、砂劳越 州的人民联合党以及沙巴州的沙巴进步党和自由民主党。
华基执政党的代表成为下议员、上议员、州议员、县市议员。他们参加联邦政府,目 前华人有 6 位部长,13 位副部长和 6 位政务次长。在国阵执政的州政府内,都有华人担 任行政议员;其中槟城州的首席部长由华人担任。不但如此,连由回教党执政的吉兰丹州 政府,也有一位信回教的华人担任州行政议员。
总的来说,华人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民族,在政治领域也占第二重要地位。华人参 与联合执政是正确的决定,可以保持政局稳定,以及在基本上维护华人的政治权益。有了 参政权,华人在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权益才能获得保障。华人在联邦政府内 担任高等教育部、教育部、新闻部、文化、艺术与文物部、青年与体育部等部门的副部长, 这些副部长对于争取与维护华人文化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民主行动党是最大反对党,也 是华基政党,对于反映华人心声也有其角色可以扮演。
2.华人社团
早期的华人社团,是保障华人移民权益的最主要机构,包括为“新客”安排住宿,介绍 工作及保障基本人权等。在国家独立之后,华人社团的功能改变,成为联谊性质及发扬和 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主要媒介。
据统计,全马的华人社团有七千多个,而且种类繁多,但以地缘性、血缘性、业缘性 及综合性四大类为主。这些华人社团又组成全国性的总会。以福建人为例,福建社团联合 会(福联会)是以马来西亚的福建社团为会员,共有会员社团 175 个。我们永春人属于福 建省,因此各地永春会馆也是福联会的成员。不过,永春人又组成全马的永春联合会(永 联会),属下就有 41 个团体会员。
由各种姓氏各自组成的的血缘性团体也多有全国总会,如我本人姓林,国内也有林氏 总会。马华工商联合会是业缘性社团的总代表,维护华商的权益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 贡献。各州中华大会堂则是综合性组织,是各该州各种社团的代表性组织,中华大会堂总 会(华总)可说是华人民间组织的最高代表。
各种华人社团举办的传统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产生了积极的 作用。近年来各华人方言群还主办各种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如 2005 年举行的东南亚福 建学研讨会,客家人主办客家学研讨会,跨方言群的则有妈祖研究会等。而由华总主催的 每年一次的华人文化节,更是中华文化的盛大演绎,而且办得一年比一年出色。华人文化 节轮流在各州举行,等于把华人传统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去,影响深远。
3.教育 國家教育政策 國家在教育方面多年來進行了幾次決定性的政策和原則。1949 年 - 成立中央顧問教育委員 會,接著 1951 年的巴恩報告書產生了 (Barnes Report),接著又有華人提出的芬吳報告書 (Fenn-Wu Report),這一切導致了 1952 年教育條例 (Education Ordinance in 1952)。1956 年 拉薩報告書 (Razak Report) 推出了以馬來語作為國語和作為在小學除英語外的必修課,以
及使用一個全國的共同性教學大綱,拉薩報告書被制定和 1957 年教育條例 (Education Ordinance in 1957),而拉薩報告書也進一步綜合了殖民地教育體系。
1960 年,國家成立委員會以審查落實教育政策。達立報告書(Rahman Talib Report)提出 了若干建議被隨後納入 1961 年教育法。這些措施包括取消小學學費,使用馬來語作為馬 來西亞主要教學語言,並自動晉陞格 3 年級 ,提高基礎教育至 9 年。該報告還強調了學校 課程的 3M,也即是(讀,寫,算)在初級的水平。在 2003 年,國家通過 1996 年教育法 令成立了強制性小學教育。
華語教育 參見:馬來西亞教育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 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 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 1920 年,殖民地政府見 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布《1920 年學校註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 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甦。在這 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布《1952 年教育法令》、《1956 年教育(修正)法令》、 《1957 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 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 1955 年的《拉薩報告書》和 1961 年的《達立報告書》頒布了 《1961 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文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 人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 1977 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目前在馬來西亞 有 1200 餘所國民型華文小學(簡稱「華小」)、60 所獨立中學和 3 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 院校。
基礎教育 華文小學是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和語言的根基,是馬來西亞華裔子弟學習母語及認識本身文 化的關鍵階段。雖然華文小學已於 1957 年成為馬來西亞國家教育體制的一環,但是由於 馬來西亞政府各項政策和行政偏差,長期以來,華文小學面對著增建重重困難,例如: 撥 款、師資、設備等等重大難題。 隨著時代變動,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普遍增長,特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華裔家長會面 對華文小學額不足的困境,這導致許多華裔新生小小年級就被迫到遠離住家的華文小學上
課。馬來西亞教育部官員對華人社在要求增建華小的課題上百般阻擾,以種種的理由來拒 絕。政府的學校保留地往往只能用來興建馬來文學校,華人社會必需自己尋找校地並獲得 政府批准方能建立華文小學,這影響了華文小學的發展。許多針對華小的國家政策(例如: 第九大馬計劃)及政黨競選的承諾也往往隨著時間而沒有實現。
2005 年,馬來西亞前首相阿都拉不贊成增加華文小學,因為他認為這可能導致國家家出 現兩種教育制度。但是在 2012 年,馬來西亞現任首相納吉對馬來西亞完善的中文教育表 示自豪,並鼓勵馬來族學習中文。
高等教育 馬來西亞政府以新經濟政策為由,在教育方面的行政和政策都以馬來人利益為主來進行所 謂的固打制(Quota)。除了設立只收取馬來學生而已的瑪拉工藝大學和學院(Mara)之外[23], 馬來西亞政府的大部分海外升學獎學金也是頒發給馬來人。在 2008 年之前,雖然只佔人 口的百分之 54,馬來人與非馬來人獎學金的比例卻是 90 對 10[24]。在公立大學招生方面, 馬來西亞當局也是以種族政策和固打製為由,將專業領域如醫科、工程系、法律、藥劑系 及生物科技等等分配給馬來人,華裔優秀生縱然成績顯著,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理想的大 學課程。例如,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國會議員李美花,以她優秀的成績的確考進了馬 來西亞最有名的馬來亞大學,但當局分配的卻不是她選擇的工程系,最後她獲得了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工程系的錄取而離開了馬來西亞。
4.华文报章 华文报章在马来西亚蓬勃发展,对于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南洋商报》 是由陈嘉庚创办的,《星洲日报》则是由客家先贤胡文虎创办的。这两家深具影响力的华 文报章,与中、台、港、澳的华文报章比较,毫不逊色。其他华文报章也各具特色。 马来西亚的华文报章与国内其他语文报章的最大不同点是,它们除了报导一般性的国内外 新闻之外,着重报导华社动态,尤其是社团活动、华教动态、华社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消息 等,使读者了解及能够参与。华文报章的文艺副刊是培养马华文学作家的最主要媒介。另 外华文报章本身也主办与传承华人文化有关的各种活动,如《星洲日报》主办“花踪文学 奖”,《南洋商报》主办十大歌星义演为华教筹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华文报章也广泛报导中、港、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以及其他国家华社 的动态,对马来西亚华人产生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国内的电台和电视台华文节目和国外的 华文电视节目(通过 Astro 转播),以及国内和来自中、港、台、新加坡的华文书籍、刊 物、杂志,让马来西亚华人对博大精深的华人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也使到他们愿意付 出金钱与精力去发扬中华文化。
人才流失 馬來西亞政府實行歧視華人的不公平教育政策是造成華裔人才流失是不爭的事實,而離馬 來西亞一水之隔的新加坡則是得益者,其他移民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及中國大 陸、台灣。許多新加坡優秀的國會議員,政府官員和部長都是馬來西亞移民。例如: 新加 坡現任發展部部長許文遠,是檳城鐘靈中學的畢業生,他憑新加坡政府頒發的哥倫坡計劃 獎學金到澳洲深造[28],畢業後就留在新加坡。除了以上談到的李美花和許文遠外,新加 坡前國會議員伍碧虹也是馬來西亞移民。
2004 年,這個問題引起了當時馬來西亞青年及體育部華裔副部長翁詩傑的注意。他認為, 馬來西亞國內的獎貸學金不足,造成華族人才流失。因此,翁詩傑建議馬來西亞國內華團 組織設立獎貸學金以供華族學生申請,協助馬來西亞留住華人人才。
华人致力传承中华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基本上保存了华人的饮食习惯。 虽然马来西亚属于热带气候,没有四季之分,但我们保留中国的传统民俗,包括庆祝农历 新年,也称之为春节。华人社团多在新春佳节期间举行大团拜。另外庆祝多个重要的传统 节日,包括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
近年来,各方言族群也在发扬本族群传统文化,包括各地域的美食,传统民间戏曲如 闽南人的南音和歌仔戏、广肇人的粤剧、海南人的琼剧、潮汕人的潮剧、客家人的客家山 歌等等。华人的民间信仰普及,到处有各种神庙,包括“本土化”的神明,如仙四师爷庙、
槟城大伯公庙等,祭拜的都是南来的华人先贤。各华裔族群的神庙交错林立,往往也与其 他宗教的祈祷场所如回教堂、兴都庙及基督教堂毗邻。佛庙也分布在全国各地。
华人在农历新年和其他节日有舞狮舞龙助兴。在元宵节有猜灯谜。华人的中国画、中 国书法、像棋、旧诗词、华乐、都有团体与个人在发扬与传承。中医中药代代相传,不仅 华人接受,连马来人和印度人也看中医、服中药。华人的各种民间体育活动,如太极拳、 各家气功、精武体育会等都蓬勃发展,现在也有马来人和印度人参加。马华文学是世界华 文文学重要的一环。
马来西亚华人重视文化交融
马来西亚华人在维护与发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了解到我们身处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 国度的现实环境,要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必须对对方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主体民族马来 人的了解,也要使马来人对华人有所了解。 而了解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沟通。在这方面,环境所迫之下,马来西亚华人几乎个个都是 “语言天才”,除了懂得华语,还必须懂得国语(马来语),以及国际通用的英语,因此华 校教导中、英、巫三种语文。另外还要会讲本身族群的方言以及所居地的“主流方言”,如 吉隆坡讲粤语,槟城和巴生讲闽南话(俗称福建话)、诗巫通行福州方言,文冬人讲广西 话等。 由于福建人较早移居马来西亚,与马来人的交往较久,以致产生语言之间的“融合”。例如, 闽南话的日常用语中,用了不少马来话,如:kahwin(结婚)、pandai(聪明)、pasar (市场)、balai(警察局)、roti(面包)、timun(黄瓜)等等。同样的,马来语中也用 了不少用福建话拼音的词汇,如 Teh(茶)、Tekoh(茶壶)、mee(面)、bihon(米 粉)、poh(包)等等。 在国家教育政策下,国语(马来文)是必修科。因此,中年及以下的华人马来文的程度都 不错。他们也有阅读马来文报章和书籍,因此对马来人社会的动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一 些华人学者和中生代的华人作家,或是用马来文写作,或是把马来文作品译成华文,或是 把华文文学作品及哲学书籍译成马来文,对促进华、巫文学与学术交流作出贡献。
华人的衣着与饮食也多元化。华人传统服装在马来西亚已经没有人穿着,主要是穿西 装(年轻人不分男女尤其喜欢穿牛仔裤),但也有穿马来人的男装巴迪和马来人女装的。 饮食方面,华人除了本族群饮食之外,也享用其他华人族群的饮食,另外也吃马来餐、印
度餐、西餐等等。事实上,华人传统咖啡店出售的咖啡与西式奶茶,就不是华人传统饮食 文化。现在的华人年轻人尤其喜欢到印度回教徒开的嘛嘛档喝“拉茶”,或是到高档的西式 咖啡馆星巴克(Starbuck)或是 Coffee Beans 消费。华人不少已经弃用碗和筷子,而改用 碟子和刀叉,甚至和马来人一样,用右手抓食物进食。 事实上,在文化交融中,其他种族也受华文文化影响。例如,在华文小学中,有超过 6 万 名非华裔小学生就读,其中以马来人和砂、沙两州的当地土著为主。目前已经开始有马来 人教师在华小教导华文,将来这类教师的人数会增加;这对于促进华巫文化交融会产生良 性作用。 马来人有卖包、炒粿条和卖猪肠粉的。印度歌星唱华语歌和福建歌。非华人学中国武术、 气功、参加舞狮队、学中国绘画、华文书法、下中国像棋,乃至搓麻将等。在端午节裹粽 子比赛中有马来妇女参加。重要场合常用没有猪肉的中餐宴客。 从英国殖民地时代开始至今,政府重视和尊重各民族的民俗节日和宗教节日,把它们列 为公共假期。因此,除了回教徒的开斋节,先知诞辰、可兰经降世日、回历元旦被列为公 假之外,华人的农历新年有两天公共假期,公历元旦和基督教的耶诞节;佛教的卫塞节; 兴都教的屠妖节也都列为公共假期。近年来,各族的重要节日都成为各民族共同庆祝的佳 节,各族到友族的家中道贺,成为马来西亚的特色。在佳节期间,高官显要“开放门户”, 其他种族的部长与民众都前往祝贺,并获得自由餐招待。 现任首相阿都拉具亲民作风,在 2006 年初华人新年期间前往位于仁嘉隆的东禅寺参观, 表现出对其他宗教的尊重,获得华人社会好评。这一切自然和渐进的文化交融正在逐渐蔚 为风气,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谅解与团结有利。但不可否认的,这些交往属于表面的,存 在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马来西亚各民族之问大致上存在着“和而不同”与“融而不 合”的现象。 以华人和马来人的交往来说,学习马来话和马来文是为了求学、工作、经商及从政等的需 要方便,对马来人的文化和回教文明几乎没有人去认真研究,因此严格来说,华人对马来 人及他们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华社其实应该重视这个课题。 另一方面,马来人作为主体民族,不免具有优越感,因而很少人主动学习华文华语和华人 方言,遑论研究中华文化及其各种哲学思想。总体而言,马来人对华人的了解,比华人对 马来人的了解更少。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走向国际 进入 20 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对马来西亚华人发展中华文化有利,包括使中 华文化走向国际。 国内方面,马来人在巫统主导下掌握了执政大权,联盟/国阵一向推行偏向马来的政策, 尤其是在新经济政策下,马来人在经济上取得很大的发展,政、经、文、教各领域的成就, 使马来人整体知识水平和生活程度提高,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上全球化的影响,使到 国阵政府改变对中华文化的政策,不但不加打压,反而有加以鼓励扶持之处,如把舞狮当 作庆典的迎接贵宾项目和作为吸引游客的卖点。在国庆日和国家的其他重要庆典的文娱表 演中,除了继续以马来人节目为主之外,增加华人和其他民族的表演项目。对于华总每年 主办的华人文化节,当局鼓励马来人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团体参加演出,使其具有多元性。 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多次为华人文化节主持开幕,文化及艺术部还赞助经费,代表政府对华 人文化节的肯定。文物部也重视对华人古迹的保护与维持,把它们当作国家的文化遗产。 这些都显示政府以更加开明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的发展。
华人也相当争气,把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去,为民族、国家争光。前面提 到舞狮队多次在国际赛中抡元。马来西亚的辩论队伍多次在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中夺得冠 军。多位马华作家在台湾的各种文学创作比赛中得到大奖。马来西亚的多位流行歌曲歌手 “出口转内销”,在中、港、台成名后回到国内名气更响、歌迷更多。马来西亚的电影导演 在国外成名与得奖,女影星进军好莱坞。一位出身巴生的林素梅小姐在台湾推广南音锦曲。
马来西亚华人也“发明”了一些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自马来西亚的“捞生”(在新春 佳节期间,以生的鱼片配酱料和佐料,大家一起捞起来吃,代表“步步高升”)已经传到香 港和中国大陆;“巴生肉骨茶”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没有 四季之分,当然更没有真正的二十四节气,但艺术界人士却创造了二十四节令鼓,不但在 全国各地普及化,在各种华人文化庆典上演出,更把响彻云霄的鼓声传到中国大陆去。这 是对中华文化的创新与贡献。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对外开放,都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国际接触提供了助力。马来西 亚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在执政期间,于九十年代初放宽限制华人访问中国的条例,允许华人 不受限制的访问中国,使到华人纷纷到中国旅行、探亲、祭祖、寻根、升学、经商、就业。 这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走向国际化带来契机。地缘性、血缘性、业缘性和其他社团除先后 成立全国总会之外,不少组织代表团到中国参观访问或寻根祭祖,也邀请中国的对口团体
派代表团访马,促进马中两国的民间交往以及两国中华文化的交流,对提升马来西亚中华 文化的素质产出良性效果。
马来西亚各种华人社团总会也创导或参与全球性联合总会或联谊会,并定期轮流召开 全球性大会或交流会,或是举办国际性研讨会,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有利。这类国际性 会议有不少是由马来西亚的相关社团主办。如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是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 的会员,并分别在 1995 年和 2006 年主办世永联第二届及第七届代表大会,与全球永春人 加强联系,放眼全世界。
馬來西亞華人明星
杨紫琼(Michelle Yeoh),著名国际影星,1962 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祖籍中国福建省同 安县。四岁开始学习芭蕾舞,自小喜爱运动,十五岁考入英国皇家舞蹈学院。1983 年当 选马来西亚小姐,选美出身的她在香港影坛发展,1985 年主演皇家师姐系列电影,成为 香港首席女打星,1997 年凭借明日帝国跻身国际影星行列。2001 年被苏丹册封马来西亚 霹雳州拿督,是马来西亚第一位演艺界华裔女艺人受此封衔。又凭借一身纯正的中国功夫 让世人惊艳。2001 年更获国际戏院商协会颁发“最具代表性国际巨星”,2008 年荣获影响 世界华人大奖。2012 年受霹雳州苏丹殿下赐封拿督斯里,是马来西亚华裔艺人中唯一有 此勋衔的人。代表作主要有皇家师姐、超级警察、东方三侠、咏春、阿金的故事、宋氏三 姐妹、明日帝国、卧虎藏龙、天脉传奇、艺伎回忆录、剑雨等。
朱咪咪,马来西亚怡保出生,早期便于家人到新加坡生活,是新加坡及中国香港 1970 年 代的粤语小调歌后,当时经常在香港的酒廊献唱。在 1980 年代曾经沉寂过一段时间,但 到了 1990 年代与尹光同台演出而再度风光。之后二人一起签约无线电视,在夜间的《欢 乐今宵》节目中演出。其后,她亦有在多套香港、新加坡电视剧以及电影中客串。
李心洁(AngelicaLee,1976 年 1 月 23 日-),香港影、视、歌多栖著名女艺人,马来西 亚华裔。刚出道就受到张艾嘉的大力赏识,签约滚石唱片以歌手身份出道,在香港有一代 鬼后之称,拍摄过许多经典叫好的鬼片电影如:《救命》、《深海寻人》、《鬼域》等, 2003 年主演成名作鬼片《见鬼》,获得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台湾电 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成功登上影后宝座,演艺事业达到顶级。
梁静茹(Fish Leong),马来西亚人,籍贯是中国广东顺德。华语著名女歌手,被誉为 “情歌天后”,与萧亚轩、孙燕姿、蔡依林并称为华语乐坛“四小天后”。1999 年发布首张专 辑《一夜长大》后出道,2000 年凭借一首《勇气》唱红大江南北,成为流行乐经典情歌 之一。其亚洲累计唱片销量超过到 1780 万张,是华语乐坛新世纪至今最具代表性的女歌 手之一。
戴佩妮(Penny Tai)是全创作型华语女歌手,马来西亚国籍。堪称当今华语歌坛创作力最 丰富的创作歌手之一,曾获 17 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的殊荣,并多次入围“金曲奖”, 受到亚洲音乐人,电台 DJ 所大力推崇。现今是发表全创作作品最多的华语女歌手。2000 出道至今已发行 10 张个人全创作专辑和 1 张乐团专辑 1 张乐团 EP,为他人发表作嫁歌曲 十余首。亚洲累计销量破 500 万张。2013 年勇敢跨步,自创个人专属音乐品牌“妮乐佛”, 成为一生中最大的赌注,推出最新个人专辑《纯属意外》,负责专辑的全制作,包括词曲、 制作、MV 拍摄、宣传通告等。
李佳薇是馬來西亞籍著名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以聲音高亢,,擁有廣闊音域著稱,出生於 森美蘭芙蓉市,八歲開始學聲樂,2010 年参加台湾中视第七屆《超級星光大道》,2011 年 1 月 30 日成為超级星光大道第一位马来西亚籍『冠军』,並獲得台灣華納音樂唱片合 約,在同年 9 月 16 日以个人首张专辑《感谢爱人》出道。擅長的曲風包括有中國民歌, 西方歌劇和流行音樂,活躍於台灣流行樂壇,現定居於台北。
光良出生於马来西亚怡保,毕业于怡保三德国中,及後再修讀電腦及電子工程文憑。为马 来西亚籍华裔创作型流行歌手。1995 年签约台湾滚石唱片,曾和品冠组成歌唱组合無印 良品,但该组合在双方同意下于 2000 年解散。至此之后,光良共推出了 6 张个人专辑, 其中以《童话》最为矚目。光良以歌唱及写作情歌著名,当中脍炙人口的歌曲作品包括: 《童话》、《第一次》、《约定》、《右手边》等,獲不少人稱之為「情歌王子)。
品冠 Victor Wong,本名黃品冠,馬來西亞籍台灣流行歌手。生於吉隆玻。1995 年簽約台 灣滾石唱片,並與光良組成歌唱組合無印良品。2000 年無印良品解散後,先後推出 7 張 個人專輯。
曹格本名曹佰豪,馬來西亞華語流行與創作歌手,祖籍廣東,出生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古打 毛律。出道時因首張專輯的《Superwoman》與《世界唯一的你》兩曲而備受矚目,其高 亢的嗓音與華麗的唱腔,在華語歌壇獨樹一格。2008 年以專輯《Super Sunshine》獲得金 曲獎最佳男歌手殊榮。曹格已婚與台灣籍太太吳速玲育有一子一女,現時定居於台北。
巫啟賢(英语:Eric Moo;1963 年 2 月 9 日-),馬來西亞霹雳州金寶人,人稱巫老師, 亦是馬來西亞著名男歌手,並持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其胞弟巫奇(原名巫啟雄)亦為 歌手。
李铭順(Christopher Lee,1971 年 7 月 23 日-),於 2005 年易名名順,於 2007 年重用 原名;生於馬來西亞馬六甲,新加坡著名男演員,現是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部頭合約男藝 人,在新加坡演藝圈屬重量級演員,近年開始在臺灣發展。2014 年以電視劇《親愛的, 我愛上別人了》獲得第 49 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
婚姻观 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都不会和异族结婚,尤其不会和马来族结婚,主要原因并不是种族歧 视而是马来人都信奉伊斯兰教,而若华人与他们通婚便需要加入伊斯兰教,这会影响到该 华人的生活圈子,且大部分家庭都不太赞成孩子与信奉伊斯兰教人士结婚,因为这会导致 他们的世世代代都需要信仰伊斯兰教,一旦进入伊斯兰教根据马来西亚的宗教法规是不得
退出的。可是随着时代的迈进,很多华人开始和外族人士结婚,但那还是属于少数。由于 马来人必须信回教,华人不论男女如果与回教徒结婚,也必须改信回教。华人社会上反对 家庭成员改信回教,因为信回教的华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但又不容易完全溶 入马来人社会,因此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很少,也使到华人不致被同化。在泰国则华人被 信仰佛教的泰国人同化,菲律宾的华人则受到信仰天主教的菲律宾人同化。
马来西亚华人的结婚习俗 一对青年人订婚时要通知家族所有成员并得到他们的首肯。双方父母为子女在当地的报纸 上刊登订婚声明并向亲朋好友分发订婚喜糖。所谓喜糖就是几种美味的花生硬糖和花生太 妃糖,包裹在光亮的印有金色的订婚情侣姓名的红纸里。 有时候双方父母会聚在一起商量一下与婚礼相关的花费。新娘会带寺庙样的嫁妆?是 金饰、珠宝还是一辆新车?按照传统习俗,新娘至少要为自己和未来的丈夫准备几套衣服, 而一些富裕的家庭会为新娘准备巨额嫁妆 新郎则应该提供住房,如果传统习俗允许新娘拥有自己的土地,新郎还应当将一部分 土地的所有权转移到新娘名下,以示对她将来的生活有所保障。不过在一些地方,只有男 性可以拥有土地所有权,失去丈夫的寡妇只能指望自己儿子的慷慨和孝顺来维持生计。 如果吉时是凌晨 2:17,那么新娘就得花整晚的时间换装和化妆.婚礼时的浓妆艳抹 往往使一位原本漂亮的姑娘变得连自己的母亲都几乎认不出她。不过新娘本人却对此并不 介意,因为她知道如此浓妆就像小时候吃苦药一样对自己有益。在凌晨 l:45,送亲的队 伍准时出发到宗族的祠堂前与新郎会合。好在只有双方的家人和证婚人需要这么早来参加 婚礼仪式。 双方家庭发出红底金字的婚礼请帖,邀请亲戚朋友们来参加婚礼宴会。女方的父母会 为即将出嫁的女儿举办送别宴会,而男方的父母则要为新娘举办欢迎宴会。 宴会要选择好的餐厅举行,菜肴也极其丰富。办婚宴时节俭是会招人议论的。宴席上 无论是酒水还是菜肴都要选择最好的、最贵的、最稀有的。客人们尽情畅饮法国有名的 Cognac 白兰地,不醉不归.只有这样新人的家人才感到有面子。 中国式的婚礼上最常见的礼物就是红包。有人戏称婚礼的红色请帖就是召集来宾掏钱 的通知书。 一对新人可以到宗族的祠堂、教堂或者婚姻登记机关举办婚礼,然后就算正式结为夫妇。 婚礼后是向长辈敬茶的仪式。不过近些年。人们开始认为将婚姻关系公布于众完全没有必 要。另外,当新娘向长辈献茶时,长辈也不必一定要准备金饰品做见面礼。
正式的中国式婚礼向来花费不菲。一些工人阶层的家庭只能精打细算甚至借账来筹备 婚礼仪式以示对传统习俗的尊崇和对亲戚朋友的敬意。 結論: 這份報告關於馬來西亞“華人”我想借此機會告訴台灣朋友,并讓台灣朋友們更加的認 識我們華人的傳統文化,因為中國文化對我們華人真的很重要,這些傳統必須傳承下去。 雖然我的資料并沒有非常的完全,非常的齊全,但是我相信一定會比之前更加的認識與更 加的瞭解我們,每當同學們問我是不是馬來人嗎?我有點錯愕,我看過去就是華人,而且 馬來人與馬來西亞人的意思完全不同,馬來人是一個種族,而馬來西亞人是包括全馬來西 亞的子民。通常我們華人在馬來西亞,外面的人會叫我們大馬人,而不是馬來人。而我們 華人過的節慶都與台灣差不多,我們班上的同學常常會問我們有沒有慶祝清明節,端午節, 中秋節等等的,我們當然有呀,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居住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只 是我覺得台灣節慶沒我國的濃厚,我們那裡每當有節慶,我們都非常的重視,這是我們華 人的風俗習慣。在這片土地成長讓我體驗到濃厚的情感,也認識到不同的族群更深入每個 彼此種族的文化語言,這是一個不容易的環境。幼稚園我是上華校幼稚園,可華校裏面不 只有有華人,也有原住民與馬來人,大家自小都一起學我們的‘中文’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他們也學習我們的民謠歌曲,比如說中元節,也稱“鬼節”每當鬼節時,其他宗族也會躲在 家裡,在這片已經融入彼此的文化,互相彼此包容以及學習他人的語言更促進宗族之間的 關係,热爱着这片土地,雖然在我國社會上很多事情華人都沒得到應有的福利,像政府部 門機構,給華人的就職機會是非常少,華人要考上馬來西亞的大學看成績是其次,主要是 看種族,所以考上馬來西亞大學也是不容易的事,但我們寧可靠自己的努力,馬來西亞是 一片很好的土地,讓未來一群有能力的年輕人改變它吧,也讓我們華人不被欺壓,这里是 我们的根,这里是我们的家。